交叉科学研究十篇

时间:2023-10-31 18:08:07

交叉科学研究

交叉科学研究篇1

    关键词:交叉学科研究;评估

    在当今世界科学、经济、市场相互交融的时代里,科学研究出现了从高度分化走向交叉综合的发展趋势。经济、环境、资源以及和平安全等关系到人类生存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给人类提出了一系列的单一学科所不能解决的复杂课题。这些课题的研究要求科研人员必须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学科之间必须相互交叉、融合、渗透。正是由于社会需求的推动,交叉学科研究的发展得到了极大的促进,关于交叉学科研究成果的出版物也层出不穷。我们分别以“交叉学科”、“交叉科学”和“交叉学科研究”为关键词,在国家图书馆联机公共目录查询系统的中文及特藏文献数据库中以任意字段进行搜索,分别检索到34条、44条、7条记录。这些藏书中出版年限最早的是1986年出版的由中国科学技术培训中心编的《迎接交叉科学的时代》。从检索记录来看,这些专门探讨交叉学科(科学)研究的出版物的大部分的出版年限都较早,已经不能够反映现实情况。另外,虽然它们多少都会涉及有关国内外交叉学科研究发展现状的问题,但是这些信息远远不够详尽,不够解渴。美国国家科学院出版社在2004年出版了一本报告,名为《促进交叉科学研究》(《Facilitating Interdisciplinary Science》)。该报告全面深入地分析了交叉学科研究的发展现状,对如何促进交叉学科研究提出了深刻且富有创见性的建议。下面对此报告的背景情况及主要内容等进行一些介绍。

    1. 背景情况

    《促进交叉学科研究》(简记为FIDR)由促进交叉科学委员会负责编撰。前言部分介绍了该报告的编撰原因,即“在过去的十年里,国家科学院协会科学、工程和公共政策委员会(COSEPUP)就美国如何从事和支持科学与工程学以及如何培养和教育未来的科学家发表了一系列报告”。所有报告都指出,科学和工程学在整个研究发展过程中都跨越了单学科的边界,这两个领域都为具有广博专深知识及综合技能的人才提供了就业机会。据此,一些报告建议应该对交叉学科的研究和人才培养给予更多的重视”。

    于是,在2003年5月,美国国家科学院和凯克基金会宣布设立“国家科学院协会凯克未来计划”。国家科学院希望通过这项计划,“形成新的研究模式,突破交叉学科研究观念和制度上的壁垒,以促进科学和社会的发展”。在国家科学院的支持下,科学、工程和公共政策委员会组建了促进交叉学科研究委员会,该委员会的成员来自政府,大学和工业领域,他们都曾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学习或从事交叉学科研究。

    2. 报告的结构和内容

    FIDR分为10章。第一章提出了“交叉学科构想”,并阐述研究界正处在什么地方及正在往哪里走。第二章提出了交叉学科研究的定义,并讨论了促进交叉学科研究的4个推动力及成功的交叉学科工作的本质。第三章提供了一些案例,主要描述了交叉学科研究在工业试验室和国家实验室是如何进行的。“尽管本研究的主要关注的是学术机构交叉学科研究的情况,但是,交叉学科研究在产业实验室和政府实验室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了解这种环境下的交叉学科研究的推动力能够给学术界交叉学科研究调查提供有益的见解”。第四章阐述有志于跨学科研究的学生和学术研究人员当前的工作环境和任务。第五章讨论了交叉学科教育和研究的制度障碍,并讨论了有助于促进交叉学科研究的科研、教育和培训政策。第六章讨论联邦和私营资助机构在支持跨学科教育和研究活动中遇到的障碍,并提出一些创新性的资助战略。第七章探讨了专业学会在促进交叉学科教育和研究中的作用。第八章讨论了交叉学科研究和教育活动之评估方面的挑战,评估对象包括:对交叉学科研究产生的直接和间接影响之评估,对交叉学科研究人员之评估,对进行交叉学科研究的机构、中心和计划的评估。第九章考察了交叉学科研究的整体构架,提出了一些促进整体构架的渐进的和激烈的政策。最后一章综合了委员会的发现和建议,为所有促进交叉学科研究和教育的人们提供了一个总体的行动指南。

    3. 几个主要问题分析

    从上述介绍可见,该报告的覆盖面很广。由于篇幅所限,不能对报告当中的内容及观点一一介绍。在此,仅选取在交叉学科研究中讨论较多的三个问题进行进一步叙述和探讨。

    3.1 交叉学科研究的定义及其与多学科研究的区别

    由于国外的交叉学科研究开始较早,我国的交叉学科研究较国外稍晚,我国的“交叉学科”一词来自于英语Interdisciplinary一词。另外还有“多学科”,即Multidisciplinary。许多研究人员并不特别清楚这两个词到底有什么不同,在许多研究报告和论文中常出现混用的情况。该报告特别就这个问题通过图表(图3-1)予以说明。

    多学科: 不同学科的专家由于共同的难题而走到一起工作,工作结束后就各自分离,没有变化。

    交叉学科:不同学科的专家由于共同的问题或困难共同工作,其相互作用可能创造一个新的领域或学科。

    交叉学科研究和多学科研究的英文分别是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和Multidisciplinary research。FIDR中定义交叉学科研究为“交叉学科研究是团队或个人的一种研究模式,它把来自两个以上学科或专业知识团体的信息、数据、技能、工具、观点、概念和理论综合起来,加深基本的认识,或解决那些不能用单一学科或研究实践领域来解决的问题”。

    3.2 交叉学科研究的评估问题

    在对交叉学科研究进行评估时,“应该综合考虑交叉学科研究的一些评判标准,比如该项目是否对创造一个新的领域做出了贡献,或者是否解决了某一社会问题,也可以采用用来评价传统学科的标准,如科研道德”。

    相对于交叉学科研究而言,“交叉学科教育和培养计划应该有特殊的评估标准,例如除了内容和表述要优秀等一般的要求之外,还要有普通学生群体参与的数量和构成以及知识的获取”。

    就对研究机构的比较评估来看,“例如给大学院系排队的国家科学院协会对博士学科点和活动的评价,应当既包括单一院系做出的贡献,也包括涉及不止一个院系(即使它涉及重复计算也没关系)的跨学科活动做出的贡献”。

    3.3出版物对交叉学科研究的影响

    由于大多数研究人员的研究成果都是通过期刊发表并得到认可的,这里所说的出版物特指期刊。“研究人员通常关心的一个问题是,需要在终身职位评议时提供恰当的多产的证据。评议小组的成员通常想要知道,研究人员在哪些期刊上,以及这些论文对其它研究人员产生怎样的影响。致力于跨学科项目的人可能会在跨学科期刊上,但一些评议人员不熟悉这些期刊”。在美国,交叉学科期刊基本上还未能占有一席之地,“除少数着名的综合性期刊——如《科学》、《自然》、《国家科学院会议录》之外,对学者们来说,名气大的出版物往往是由专业学会出版的影响力大的单学科期刊。尽管跨学科期刊的数量在不断增加,但它们当中名气和影响力能与单学科期刊相媲美的寥寥无几。因此在这些跨学科期刊上的师生可能不会得到应有的认可,这不利于他们的专业发展”。

    这里所提的出版物对交叉学科的影响问题,其实也是上文谈到的交叉学科评估问题的一个方面。但是由于出版物对交叉学科研究的突出重要性,报告专门对之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其中最受认可的两点建议就是“将交叉学科领域的专家纳入评审小组(38.3%的被访问者赞成这个观点),主动发起创新改革(36.2%的被访问者赞成该建议)”。

    除上述两点建议外,报告中还特别列举了美国一本专业期刊促进交叉学科研究的例子,该例对我国的专业期刊有很大的借鉴意义。美国生命科学权威杂志《细胞》特设了一个专栏,通过选登《Cancer Cell》、《Current Biology》、《Immunity》、《Chemistry & Biology》等期刊上的论文的摘要,介绍信号传导机理领域的最新发现,为研究人员打开一个进入交叉学科研究领域的大门。

    4.启示

    尽管美国与中国的国情不同,但是,交叉科学研究面临着类似的困境。因此,这篇报告的思路对于我们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在我国,由于多数情况下,所、室、中心是依单一学科而建立的,因此无论是研究所、国家重点实验室或者部门开放实验室还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多是以单学科为主的学术机构。因此,从课题的立项到资源配置到成果评估,都不利于交叉学科的发展。交叉学科研究通常是由多个单位共同协作进行的,而在现行对实验室和研究单位的评估活动中,由于只关注被评估单位所作的贡献,从而有意无意忽视了交叉学科。这种情况和报告中所列举的“国家科学院博士评价计划”一样。因此,我们认为,在进行此类评估时,应该将交叉学科研究对科学发展和社会进步所作的贡献包括在内。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各研究单位进行交叉学科研究的积极性,从而扩大交叉学科研究的合作领域和发展空间。

    在我国各种各样的“核心期刊”清单中,很少能发现交叉科学期刊。由于缺少发表渠道,有些交叉学科研究人员有时只好在与其工作有关的专业期刊上发表文章,而问题在于阅读这些专业期刊的人可能无法理解他所阐述的问题;而真正对此问题感兴趣的同行们,却根本不会想到翻阅这本专业期刊。因此,虽然他的研究成果得以发表,形式上是得到了认可,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他的研究成果实际上并没有得到认同。因此,加强对交叉学科期刊的切实支持是至关重要的。

    同《细胞》杂志的做法一样,我国的专业期刊也可以通过设立相关研究领域或相关交叉学科领域的介绍专栏,来促进我国的交叉学科研究的发展。例如,医学方面的期刊(如《中华医学杂志》)就可以介绍医学伦理学、医学哲学等方面的文章。这是一种简便易行的促进交叉学科研究的做法。

    5. 小结

    除了上述问题以外,报告还列举了交叉学科研究所面临的许多问题(例如学院制度结构的问题,交叉学科研究项目的组建问题,团队领导问题,等等),并对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结论和建议。总而言之,该报告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和案例分析,生动地描述了交叉学科的研究现状,就如何促进交叉学科研究提出了一个总的行动指南。其中很多观点和结论对于中国的交叉科学研究者和组织者都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参考文献

    [1]Committee on Facilitating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Nation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 Institute of Medicine. Facilitating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R]. America: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 2004

    [2]师昌绪.加强学科管理 重视学科交叉[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专家论坛) ,1997,18(1):5-6.

    [3]曹 勇,吴永波,陈国清.对交叉学科及其科研管理的理论思考[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5,12(4):56-59.

    [4]李喜先.论交叉学科[J].科学学研究,2001,19(1):22-27

交叉科学研究篇2

一、交叉学科的特性

所谓交叉学科是在两种或两种以上单一学科基础上,由不同学科领域、部门和分支学科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彼此融合而形成的一类学科,是跨越单一学科性的独立的科学理论体系,是个性与共性、理论与方法、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交叉学科具有以下特性。

1. 交叉学科的跨学科性

跨学科性是交叉学科的突出特点,主要指交叉学科涉及学科的多样性,这种多样性不是前后相继的关系,而是横跨多门学科,在多门学科之间的科学研究。交叉学科往往横跨两种或两种以上单一学科的对象,探测个中独特的规律。如教育经济学就是横跨教育学和经济学而产生的一门新学科。

2. 交叉学科的融合性

交叉学科由于研究对象上的跨越性,致使其内容和规律往往是融合两门或以上学科的内容和规律。这是多学科的高度综合、协同、交融而组合成的学科的显著特点。

3. 交叉学科的创造性

知识分为显性和隐性的。交叉学科在这两方面都有重大的促进作用,特别是有利于创造新知识。学科的交叉增强了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分析,达到了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并形成一种转化过程,这种转化过程是知识在学科交叉中不断从隐性到显性的过程,是新知识创造的过程。

4. 交叉学科的互补性

交叉学科是多学科和互补性学科融合发展而形成的,这就使不同学科的理论、知识信息、工艺和方法均作用同一目标,而且参与科研的研究者要进行较长期的合作,在研究中形成一致的目标,并且兴趣相投,是有合作意识和群体性,这也促进了交叉学科群体的互补性。

二、交叉学科与大学生创新培养

培养创新人才,必须要有全新的创造教育思想,一流的、具有创造能力的教学、科研人员和创新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同时还要有一流的学科和学科发展机制。特别是交叉学科的发展是开展大学生创新教育的重要基础。

1. 从新的角度把握大学生创新培养

当今学科飞速发展,学科综合化趋势已取代分化趋势成为主流。交叉学科在当代社会与科技发展的许多重大问题中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学科的交叉、融合已成为必然趋势。通过发展交叉、边缘学科来推动大学生创新培养,是摆在我们面前有着重大现实意义的新课题。大学生教育的创新不仅需要一流的师资,也需要一流的学科。没有一流的学科,没有学科的迅速发展,就不可能有大学生培养的创新。因此,大学生培养离不开学科的建设与发展,而学科的交叉、融合与发展也是大学生创新培养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

2. 加强学科建设促进学科交叉是大学生创新培养的基础

发展多学科建设是大学生教育发展的核心。学科的交叉、融合极大地拓宽了科学研究的视野,丰富了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为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因此,建设和发展新兴交叉、边缘学科,已成为实现大学生创新培养的主要手段,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基础。新兴交叉、边缘学科是科研成果的滋生地,是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摇篮,因而是大学生创新教育的重要学科基础。

三、交叉学科在大学生创新培养中面临的困境

1. 管理体制限制学科交叉

我国的学科专业设置是由教育部门统一管理的。学科专业设置必须符合国家统一的专业目录,并要求经过教育主管部门批准,使得专业名称统一,课程设置大同小异。这种体制脱离了市场和社会的需要,不能及时反映新兴学科的发展状况,不能及时根据经济与科技的发展进行调整,无法适应各地区不同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产业发展特点,造成人才培养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矛盾,严重影响跨学科专业的发展。

2. 理论研究的支持不足

把不同的学科综合起来,形成跨学科专业,需要对不同学科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依存性有深入的了解。相对于基础教育,高校的课程设置中行政干预和条条框框过多,不少教学计划是行政规定、经验总结和院校间相互模仿的产物,大多停留在一种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状况。对设置跨学科专业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跨学科设置专业的实践经验,对跨学科专业的内在发展机制没有把握,缺乏建立跨学科专业的理论指导和相应的操作技能。

3. 观念因素影响

从某种意义上讲科研工作是一个个人性很强的工作,是科研工作者从随从阶段到自立的阶段。在这一过程中局部的科研群体和相应的学科带头人就产生了,他们的范围往往只涉及到某个学科,乃至更小的范围。在观念上他们往往形成一种学术屏蔽,不同的学科都只局限于本学科的研究,学科之间的交叉因为这种观念而被遗忘了。与此同时为了维护自己的学术地位,不被他人学习和模仿自己的科研成果,一些科研人员不愿参与学科交叉的研究。导致的结果是传统学科注重纵深发展,学科之间缺乏联络,甚至存在某种保护性壁垒;缺乏具备跨学科知识的高级人才,从而不能有效地引导学科交叉和开展跨学科人才培养;鼓励跨学科人才培养和学科交叉发展的政策环境不到位。

四、交叉学科在大学生创新培养中的作用

交叉学科是20世纪科学发展最主要的特征之一,是新科学的生长点,在大学生创新培养中交叉学科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 交叉学科有利于培养创新性复合性人才

交叉学科是学科的融合,是学科发展的前沿,体现了学科的合理化、综合化、市场化、国际化。当今大学生的培养要紧跟学科的飞速发展,适应学科的“四化”,我们大学生教育才能培养复合性的创新人才。

2. 交叉学科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创造性

交叉学科常是新科学的生长点,是边缘学科,大学生的培养中通过学习交叉学科,可以使知识互动、互补。在解决问题时提高了大学生的业务素质,思想素质、能力素质和心理素质。大学生可以从学科的交叉中学习到先进的、前沿的、实用的知识、理论、方法和技术,可以增强大学生的创造性。

3. 交叉学科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

通过不同学科的有机组合,构建新型的学科体系,是培养具有多学科知识背景、知识和能力结构合理、基础扎实、素质全面、适应性强的综合性人才的关键。发展跨学科专业不但适应了现代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因素。跨学科设置专业有利于大学生奠定宽厚的基础,熟悉相邻的学科领域,形成合理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培养大学生的科学整体意识和从多学科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加强交叉学科交叉建设促进大学生创新培养的基本思路

1. 遵循学科自身规律,打破“条块分割”

学科的发展有自身的规律,不同学科的相互渗透、交叉和综合已成为当今学科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成为科学知识创新的主要途径。学科的条块分割阻碍了学科间的交叉,不利于学科的发展。在大学生创新培养中,必须遵循学科发展规律,打破条块分割的局面,以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

2. 确立交叉、边缘学科的学术地位

交叉学科一般都是新兴学科,和已经发展成熟的学科相比,交叉学科在学术地位上要低很多。这就需要我们在理论上重视交叉学科,积极的支持交叉学科。要通过有效机制,培养一批有创新精神的新兴交叉、边缘学科带头人,建立一批有特色、有发展前景的交叉、边缘学科,为大学生创新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学科课程化和课程综合化,加速交叉、边缘学科的发展。开设一些交叉、边缘学科课程,使学科发展向课程建设渗透,向培养人才倾斜,赋予创新教育以新的内容和思路。开设各类综合课程,以促进各学科理论与知识的融合,使学科建设与创新教育在一个新的层次上得到更为紧密的结合。

3. 合理、适度、持续的激励各学科之间的互动

合理、适度、持续的激励各学科之间的互动,可以形成学科之间的协同效应。通过吸收精华的方式,集各学科的特长和精华,形成一种创新,从而构建新的学科体系,通过新的学科体系,促进大学生培养创新体系,现时要建立一系列立足于新兴交叉学科领域的概念、关系、方法以及评价标准,进而形成一个有内在逻辑的新知识体系。

4. 产学研相结合发展交叉学科

大学生创新培养的实现归根到底要来源于科研实践。交叉学科的发展也离不开科研实践。产学研相结合为两者之间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从产学研的实践中,不但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最重要的是可以促进专业结构的合理性,促进交叉学科的发展。企业中的高新技术不仅仅只涉及一个学科,它是多学科的交叉发展的产物,通过产学研相结合,有利于持续的推进学科的发展,推进知识创新,推进大学生创新培养。

总之,重视学科交叉,加强对基于学科交叉创新研究的支持是目前大学生创新教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积极的态度,有效的措施,多学科的交叉、结合,必将大大促进我国大学生科学研究的深入开展,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创新培养向更新的领域、更高的目标迈进,从而产出更多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研究成果,从而大大提高大学生创新培养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胡海岩. 建立学科创新机制促进新兴、交叉、边缘学科建设[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2).

[2]张英,董俊国,高成云. 交叉学科是培养优秀研究生的摇篮[J]. 学位与研究生,2001(2).

[3]王恩华. 大学学科建设―学科的交叉与融合[J]. 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3(3).

[4]李志平. 高等学校学科交叉渗透与学科发展研究[J]. 黑龙江高教研究,1998(4).

[5]刘楚佳. 高校跨学科专业发展探讨[J]. 高等教育研究,2002(6).

交叉科学研究篇3

关键词 学科交叉 研究生培养 创新能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新兴学科的不断出现,按照传统的学科分类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学科综合交叉已成为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大影响因素,认真研究和探索学科交叉对研究生培养的影响规律,努力营造有利于学科交叉人才成长的环境,构建适应科学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基于学科交叉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是当今研究生培养教育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

1 学科交叉独具的特性

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促进各学科之间的交汇与融合,形成了许多新的科学方法与技术手段,并推动了新的交叉领域与学科的产生和发展。

(1)学科交叉具有互补性和综合性。各个学科之间高度融合,互相协助综合,取长补短形成了学科交叉这一独具特性。

(2)学科交叉具有开放性和创造性。要解决各种复杂的科学问题,必须由不同研究方向和研究领域的人员共同合作才能成功,科研人员要具有强烈的群体意识、开发意识和创新意识,才能结合各种学科领域的技术理论和科学方法进行互相渗透、影响、吸收与交融,从而来寻求可以解决科研问题的新方法与新思路。

(3)学科交叉具有动态性和灵活性。学科交叉要解决综合性的问题就要求科研人员具有多领域的知识与技能,不同知识领域的转换,层出不断的新问题的出现与寻求解决,促进了各学科人员的理论方法和科研思路的不断转换,知识信息的不断吸收与创新。

(4)学科交叉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学科交叉是在解决复杂的综合性科研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发展起来的,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带来了新技术、新方法、新学科的发展,并促进带动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2 学科交叉在高校中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高校里学科众多,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是学科发展的重要趋势特征,在高校内积极主动地实践发展学科间的交融,不仅是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也是高校学科建设与发展的需要,更是具有创新能力人才培养工作的需要。

(1)学科交叉有利于加强学科建设。学科的建设与发展离不开科研与实践,高校内聚集着众多的复合型人才,各种技术方法和思想理论在不断碰撞交汇中产生了创造性的理论,在学科间产生新的学科交叉和学科分支,因此学科交叉不仅能够促进传统学科的发展与创新,而且可以加速新学科的形成、建设与发展。

(2)学科交叉的研究有利于师资队伍建设。学科交叉会融合相关多个学科的专业和技术理论,不会受到单一学科理论边界和技术理论方法的制约,为解决复杂的科学问题,必须加强学科间的交流相互促进,这样科研人员的知识结构才能得到不断创新与改良,整体的科研创新能力得到提升,结果不仅会使学科发展走向前沿,而且会促进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学术带头人和科技工作者的发展与成长。

(3)学科交叉研究有利于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科研交叉的团队一般以少量的专家带头,众多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和研究生参加作为主体构成,在运用科学技术手段解决科研问题时,各种人才知识以一种交融互补的方式在作用,这种方式对于提高研究生的业务水平、理论思想素质、创新工作能力有着极大的帮助,使研究生从每个人身上学习到先进的理论知识和科学技术方法。

3 学科交叉方式培养研究生创造能力的一些方法与措施

基于学科交叉的研究生培养机制要取得效果,必须注重以下几点:首先是要结合国家和地区发展的总体趋势与需求,确定明确的学科交叉研究领域与科研方向,结合项目支撑,争取得到国家、地方和大型企业的重大科研课题或科技项目的支持,获得尽量多的经费与配套设备,构建形成有明确目标的基于学科交叉的真正意义的科研团队;其次学科交叉要与现有的研究基础相结合来促进学科建设的发展,充分利用现有的学术影响和科研条件水平,整合优势资源,发挥特长,扩大影响,争取形成新的研究领域和学科交叉点,推动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最后学科交叉要结合人才队伍的培养,学科的发展要有优秀的学术带头人,形成不同学科层次、知识层次、年龄层次组成的科研梯队。

通过学科交叉实践可以推动多学科的交叉融合,促进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学位论文水平的提高,机制的实现需要具体的方法与措施加以保障,通过对研究生培养各阶段的具体实施措施的调整,将基于学科交叉的机制构建思想贯穿于政策、制度制定的过程中,使之具有可操作性。

(1)实行跨学科招生。高校应根据学校性质、自身特点瞄准市场需求来侧重拟招收专业,针对重大科研项目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招收所需专业的生源。为了保证招生质量和水平,可聘请相关专业的导师参与研究生考试试题的编写工作和协助面试,通过原专业背景知识和所报考专业知识的两方面的考查,综合评判该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学校和研究生院(处、部)对跨专业招生的教师给予必要的政策倾斜,以鼓励导师跨学科招生。放宽对每位导师所招收跨专业学生数量的限制。

(2)培养计划突出交叉特点。为适应学科交叉发展的需要,我们必须调整现有的研究生培养方案,在对研究生提出更高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的同时,还要突出学科交叉的特点,要把跨学科选课落到实处,在现有鼓励跨学科选课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选课的形式,将跨院系选课作为学分的必要组成部分。由导师结合自身科研工作开展的情况,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的选课工作。导师负责提供所选课程建议并给予最终确认,从而确保跨学科选课在后续培养过程中发挥作用。

(3)研究生导师应该是跨学科人才,研究生指导小组也应该由不同研究方向的老师构成。研究生导师要具备学科交叉的知识,对于学科交叉有着浓厚的兴趣,同时要了解交叉学科国内外发展情况与趋势。这样的导师能指导研究生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和科学方法解决本学科领域的科研问题,并寻求学科交叉的结合点。不同研究方向的指导导师共同合作指导研究生可以产生不同科学思想和方法的碰撞交汇,不仅能够促进老师间的合作,同时对于提高研究生的见解与视野也有非常大的帮助。邀请不同领域不同方向的老师进行科研学术交流,可以互通有无,集思广益,对于新观点、新技术、新产品、新的学科交叉的涌现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4)以项目为载体,开放式科学研究。研究生通过实际参与问题导向型项目,在应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其知识结构的不足,按照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整合知识,通过概念、方法、理论的交叉寻求解决问题的方式,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构造研究生学科交叉知识结构,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以校企合作项目为依托,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培养研究生的知识技能,并适当安排研究生在企业中进行实习,得到实践锻炼和能力提升。由于科研课题所具备的创新特性,需要研究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运用不同的理论以及知识点,同时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因此可以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创新性。

(5)科学方法与技术手段的交叉。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在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里,不仅要体现学科的交叉,还要体现不同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的融合。在各个学科各自不同的发展进程中,都形成许多各具自己特色的分析方法和技术手段,在课题研究和学位论文中,采用多种技术手段和方法进行综合研究,可以从不同角度共同解决和论证同一科学问题,对于提高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论文创新性非常有帮助。

(6)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走产学研结合之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必须强调教学实践的重要性。要加强研究生培养中的实践性教学内容,将实践环节引入课程设计中,且分配一定学时比例。同时,注意整合实验实践教学内容,将科研内容同课程教学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突出知识的实用性和适用性,有针对性地设计课程内容和结构,提高实践教学目标的实效性。

(7)组织研究生的学术交流。课题组的每名研究生虽然在大的专业方向基本相同或接近,但是各自研究的具体领域和方面不同,技术手段和研究路径迥异,定期组织课题组研究生的学术报告,与各个不同研究方向的老师和同学进行技术交流,汇报自己的研究的进展和收获,这样不仅能够促进研究生的工作积极性,而且能活跃学术气氛,交流经验,形成思想交汇,非常有助于研究生的互相影响,形成新的思路和技术方案,对于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很有益处。

交叉科学研究篇4

【关键词】多学科渗透交叉;人才培养;制约因素

一、多学科渗透交叉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多学科渗透交叉人才培养主要是指多门学科,如文科与理、工科之间、不同学科门类之间或不同专业之间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相互支撑的人才培养方式。单一学科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社会对于复合型人才的需求,积极探索构建多学科渗透交叉人才培养新模式,培养多学科交叉的创新人才,满足学生多层次、多方面的成才需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1.有利于挖掘创新潜能,推动经济发展

2011年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国家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了“十二五”期间的第一要务,强调要“开创科技发展的新局面”。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主要在于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在人才培养上则应注重挖掘其创新能力。创新,首先是思维方式上的创新,多学科渗透交叉人才培养,并不是机械地将不同学科的理论体系摆在一起,而是通过在对某一学科的基本范式和思维方法熟练掌握基础上再融合其他学科特定的思维方法,形成具有一定灵活性和适应性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的形成,为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见解提供了可能,从而促进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发展。

2.有利于提高就业能力,满足复合型人才需求

经济全球化竞争,关键就是人才质量的竞争。解决经济、社会和科技等方面复杂的综合性问题,不是某一学科能单独胜任的,因此,各行各业对技术和管理人才的需求也不再是单一的,而是呈现出多类型、多层次的需求态势。多学科渗透交叉人才培养将有助于实现文理渗透、不同学科渗透,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提高对就业市场的适应能力。同时,由于实现了多学科渗透交叉培养,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仅能够更快地掌握工作岗位所需的技能,还能够运用“多学科”的眼光发现新的就业机会、创造就业机会,在新岗位上成为高素质的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

3.有利于转变教育理念,促进高校改革

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过于强调教育的规范性和专业性,学科门类划分过细,对学生个性发展和多样性能力培养重视不够。多学科渗透交叉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培养目标,实质上是对传统教育理念的一种全面、系统、整体的变革。为适应学科综合化发展以及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高等院校积极转变教育理念,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思路,多学科渗透交叉的人才培养模式应运而生。

二、多学科渗透交叉人才培养的制约因素

不可否认,多学科渗透交叉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一种较好的选择,然而,目前还存在着诸多制约因素,阻碍其顺利开展。

1.学科专业设置固化

以学科专业为基础设置教学单位是我国高校组织教学的主要方式,在学校――院系――专业――教研室的梯级结构中,“专业”处于核心地位,同一专业的学生组成班集体、一定数量的专业教师组成教研室,教学科研经费、实验室、仪器设备、图书资料以及实习基地等都与专业相关,学生从入学开始,就按照专业进行教学和开展相关活动,而教师也仅从事本专业的课程教学和本专业学生培养。这种设置形成了学科专业壁垒,使单一学科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被强化,难以实现学科之间的沟通、融合以及教学资源共享,制约着多学科渗透交叉人才培养的推进。因此,打破学科专业壁垒,消除学科专业界限,淡化专业色彩,是形成多学科渗透交叉人才培养所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2.教学管理制度限制

进行多学科渗透交叉的人才培养,应构建以学分制为核心的教学管理制度,打破学科专业的限制,允许学生自选专业、自选课程、自选授课时间、自由确定修业年限,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推动多学科渗透交叉人才培养的实现。虽然我国高校已经普遍实行学分制,但仍存在必修课过多,选修课较少;规定每学年必修课程门数及必修学分数;修业年限弹性小;固定班集体,选择专业余地较小等问题,因此并不是真正的学分制,而应该称为“学年学分制”。在这种教学管理模式下,学生被限制在一定的院系、专业和班级内,公共必修课和专业必修课占用了绝大部分的学习时间,即使设置了选修课,能够真正让学生自由进行选修的课程也很少,相似学科的知识渗透都很难实现,文科与理、工科之间、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相互融合更是难上加难。尽管一些高校通过主辅修、双学位等方式推行多学科交叉人才培养,但由于学习时间的冲突和主修专业学习任务的压力,真正坚持下来并掌握所学知识的只是极少数学生。可以说,只有打破目前普遍实行学年制或学年学分制的状态,推行学分制,才能够促进多学科渗透交叉人才培养的规模化、常规化发展。

3.导师队伍力量薄弱

多学科渗透交叉人才培养,需要实行导师制与之相配合,减少学生在选择专业、课程及授课时间等的盲目性。导师制最显著特点就是便于因材施教,学校为每一位新生配备一名导师,协助学生安排学习计划、修正思想偏差、解决生活中存在的困难等。目前,一些高校尽管已经实行导师制,但因扩招造成的导师数量不足,以及相关制度不完善,不能有效激励教师担任学生导师,导致导师制流于形式;同时,高素质导师队伍的缺乏,也使得多数教师无法完全履行导师职责,无法按照多学科渗透交叉人才培养目标合理安排培养过程,难以实现对学生及时而有针对性的指导,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多学科渗透交叉人才培养的广泛推进。

三、多学科渗透交叉人才培养的途径

1.确立多学科渗透交叉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

多学科渗透交叉人才培养是一种教育理念,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只有确立了多学科渗透交叉人才培养的理念,才能有意识地构建多学科渗透交叉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着眼于知识的整体化和综合化,突破传统学科专业间的壁垒,努力使学生在有限的在校专门学习时间里,从知识的内在统一性上和相对完整性上掌握和运用最有效的知识,实现更广泛的通才教育。

2.形成学科大类课程设置体系

传统的学科专业设置导致单一学科被固化,形成学科专业间的壁垒,不利于多学科渗透交叉人才培养,因此可以考虑打破传统的专业设置,按照学科大类别进行招生,以多学科渗透交叉人才培养的目标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学生不再归属于某一专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自主选择某一个专业或某几个专业进行学习。这样,既有利于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专业选择空间,充分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也有利于促进学科间的渗透、交叉、融合,推动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及优化,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3.构建弹性的教学管理制度

打破整齐划一的教学管理机制,构建弹性的教学管理制度。应继续实行主辅修专业、双学位、联合办学、优秀学生转专业等制度;在此基础上应加强多学科渗透交叉的教学系统建设,设置专业之间相互交叉、相互补充的“宽口径”课程体系,作到文科与理、工科各学科知识的相互融合与渗透,高校应鼓励教师在学科专业课中不断开拓新领域,以精品课、优秀课为重点抓好课程知识的整合和优化,积极编写多学科渗透交叉课程教材,探索多学科渗透交叉教育的内容与方法。有能力的学校应尽早实现真正的学分制,增加选修课比例,允许学生按照个人兴趣自我设计学习计划,给予学生对于专业、课程、任课教师的选择权,为多学科渗透交叉人才培养及学生的多样化学习提供制度保证。

4.加强导师队伍建设

针对我国高校目前存在的学科专业架构体系,需要在现有框架下建立新型的教师人事制度,大力实施导师制,改变教师原有的隶属关系,积极开展多学科渗透交叉教学和科研能力的培养。高校也可以建立专门的多学科渗透交叉人才培养机构,以导师为带头人成立项目小组或团队,由导师协助学生安排学习计划,导师每周至少集中辅导学生一次,通过导师引导、师生讨论、课外学习、提交作业、关心思想及生活等形式,以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与培养,同时,学校应提供相应的经费和设施保障,对这些导师采取单独考核。教师也应该积极承担导师任务,将多学科渗透交叉的教学思想融入到专业的科学研究上,以科研水平促进教学质量提高,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创新创造能力。学校、院系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邀请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举办报告会、座谈会,使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

参考文献

[1]李雪强,王晓玲,韩宏旺.工科高校跨学科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的探索[J].党史文苑,2010(9).

[2]刘健华.美国高校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给我们的启示[J].科技资讯,2007(5).

[3]刘亚敏,胡甲刚.跨学科人才培养的制约因素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4(3).

交叉科学研究篇5

大学如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成为国人关注的焦点,已成为政府着力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政策取向。实践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人才培养过程诸多要素的协同,但没有固定的模式,需要进行多元化的探索。在各种可能的模式选择中,学科交叉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不可或缺的途径。因此,本文主要讨论“交叉学科建设”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及其关联,以及如何通过交叉学科建设推进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

一、交叉学科建设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相关性

逻辑上讲,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首先要弄清楚何谓拔尖创新人才。人们不同的视角导致对拔尖创新人才内涵有不同理解,但拔尖创新人才具有两个最基本的特征:一是宽阔的学术视野,二是创新性的思维品质。其中,宽阔的学术视野是创新性思维品质形成的基础,没有宽阔的学术视野,创新性思维品质的形成就没有根基。有学者考察466位诺贝尔奖得主的知识背景时发现,绝大多数诺贝尔奖得主拥有广泛的兴趣爱好、良好的哲学与人文修养、既专又博的科学知识结构。“知识背景交叉成为科学家打破习惯思维、扩大创新思维广度、取得原创性成果的源泉”,尤其是20世纪以来,“学科知识的交叉与融合,既孕育了精彩纷呈的原创性成果,又造就了善于打破学科壁垒,把不同学科理论与方法有机融合的创新性人才”。这反映了现代科学发展的趋势和人才成长的基本规律。近代科学时期,自然科学注重精确实验,建立严密的逻辑体系,科学逐渐分化为精细的专门学科,与此同时,这种分化脱离了对自然界综合的抽象,难以真正认识自然现象内在的联系。现代科学时期,科学的发展把分化与综合紧密联系起来,把人为分解的各环节重新整合了起来。这种背景下,科学研究突破了单一学科认识世界的局限,交叉学科研究或跨学科研究逐渐成为认识世界的主流范式,以致“研究与学术成果在前沿领域与尖端领域的突破,通常涉及不同的学科;现代学术问题、社会问题、技术问题、经济问题的复杂性,要求综合的方法与技术合作”。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成就表明,原创性成果大都产生于交叉学科或跨学科领域,学术上做出突出贡献的学者多具有多学科的知识背景,这也是交叉学科领域容易产生拔尖创新人才的主要原因。

那么,如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或者说,培养具有多学科知识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大学要进行怎样的变革?现代大学不仅进行知识创新、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而且更要用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的新成果、新方法培养人才,通过人才培养进一步推动知识创新与学科发展。因此,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应该是一体的,人才培养必须通过科学研究或学科建设来进行,跨学科、复合型的创新人才必须通过交叉学科或跨学科来培养。现代大学学科众多,不同学科的学者云集,适宜进行学科交叉研究和跨学科人才培养。同时,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创新的需求拉力及学科自身发展内在逻辑张力的驱动,要求大学降低学科围墙,打破不同学科领域间的体制性壁垒。一般来说,交叉学科主要源于问题研究的需要和学者学术研究的兴趣,不同学科或学科专家聚集在一起,研究相对于单一学科来说更为复杂的问题,学科之间经过不断推拉与拽扯,逐渐形成相对独立的专业化领域和新的知识生产范式。随着交叉学科的渐趋成熟,传统学科之外逐渐分化出人才培养的新专业。从培养目标而言,这些新专业大都具有知识结构的混合型特征。

学科交叉活动涉及不同学科间的合作及组织结构的变革,所以,在大学组织内部,有相当数量的学科交叉活动是以隐性的形式进行的,包括学者间基于问题研究的自愿合作、基于共同利益的小组协作,这些组织大多属于非正式团体,没有固定的组织机构,是一种自发的、持续潜在进行的新知识的生产方式。随着跨学科活动的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学科交叉活动以及学术创新性成就发生在更具学科交叉意识的学院、项目基地、研究中心、实验室等资源交汇的地方,并且开始建立专门的交叉学科研究机构;这些机构不仅成为知识创新中心,而且逐渐具备交叉课程开设和交叉学科教育的功能。在美国,交叉学科教育一直是随着交叉学科研究的发展而发展的。可以说,推动交叉学科教育发展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知识整合的理念与实践,以及多学科融合的知识生产方式是最主要的驱动力。与此相应,大学必须打破传统的单科教育模式,给予学生更为全面的多学科教育。从根本意义上说,“交叉学科教育的核心是知识的整合,其过程是各学科的相互作用,其目标是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作为单科教育的制衡力量,交叉学科建设与交叉学科教育正成为世界各国大学教育改革的基本趋势,成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二、中国大学境遇:交叉学科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困境

大学交叉学科建设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面临怎样的现状,如何通过交叉学科建设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这些都是在新的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背景下值得重视的课题。关于如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或杰出人才,钱学森先生不仅提出了发人深省的问题,实际上也给出了“答案”。他认为,中国大学之所以创新力不足,是因为缺乏具有创新思想的拔尖人才,之所以缺乏这样的人才,根本原因在于“中国还没有一所大学能按照培养科技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办学”。可见,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问题实际上是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问题。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标准不同于一般人才,一般人才要求有严密的逻辑思维和较强的做事能力,对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要求比较高,而拔尖创新人才尤其是科学领域拔尖创新人才要求有较为宽阔的知识视域,因为“科学上的创新光靠严密的逻辑思维不行,创新思想往往始于形象思维,从大跨度的联想中得到启迪,然后再用严密的逻辑加以验证”。我国大学办学实践中,单学科设置的组织结构、狭窄的专业设置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要求格格不入。实际上,当前学术界对交叉学科重要性的认识以及交叉学科建设更偏重于科学研究,主要着眼于学术领域的创新。从较为理想的状态而言,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交叉学科建设是不可或缺的途径。然而实践层面,无论是交叉学科建设还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都还没有形成有效的运行机制,更没有形成二者之间的协同和互动,中国大学面临交叉学科建设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双重困境。

1. 一方面交叉学科建设与发展面临着传统的障碍,另一方面交叉学科建设成果难以转化为创新人才培养的资源

交叉学科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各大门类科学之间发生的外部交叉,以及本门类学科内部众多学科之间发生相互作用而交叉形成的理论体系。交叉学科不是学科间的简单相加和有形学科组织结构的调整,学科交叉主要体现为学术思想的交融,以及学科之间思维方式的综合和系统辩证思维的形成。在我国,受传统的观念、理论根深蒂固的影响,跨学科研究和跨学科教育都处于单学科体制的边缘地带。虽然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院校合并使许多不同学科类型的高校合而为一,学科专业数量增多了,但由于学科没有实现实质性融合,交叉学科和交叉科学研究有时难有立足之地。即使如此,不能说我们没有认识到交叉学科建设以及交叉科学研究的重要意义,不少重点大学设置了几十个甚至上百个研究所或研究中心,但绝大多数挂靠在院系,是既无办公用房又无日常运行经费的“虚体”,更缺少跨学科研究的有效保障机制。迄今为止,一些大学交叉学科研究采取的措施都是“权宜之计”,缺乏长远的战略规划和系统性改革思路。因此,与认识上的重要性相比,我国大学交叉学科研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职权模糊、队伍不稳、方向多而杂、投入少而散等问题。

具体到研究者个体,交叉科学研究是每一位大学教师都能做到的事情,在20世纪科学发展进程中,跨学科研究已成为学者学术意识的一部分。用跨学科视野来处理学术问题不需要太多的勇气与独创性,但在大学内部用制度化的方式来处理交叉科学研究问题,形成稳固的交叉学科组织体系和有效的运行机制,却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难题。因为“学科互涉从一种思想发展成为一系列复杂的活动,包括其主张、活动和结构,它是对正统的挑战,是变革的力量”,因此交叉学科建设在实践中遇到的障碍与挫折也是普遍存在的。与交叉学科建设的境遇相比,我国大学交叉学科教育更是刚刚起步。目前,交叉学科建设主要局限于学术研究或问题研究领域,相关资源、设备以及研究人员的调配更多地是为了项目研究的需要,交叉学科建设成果没有转化为创新人才培养的资源和优势,课堂教学中没有体现交叉科学研究的新成果,没有成功地让学生掌握处理跨学科的复杂问题、复杂情形所需的整合技巧;大学内部组织机构的变革更没有体现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间的渗透与联系,科学研究与教学活动之间的体制性断裂依然难以弥合。这种背景下,培养创新人才有时只是“纸上谈兵”。

2. 交叉学科培养创新人才的机制还不健全,交叉学科培养创新人才的模式仍处于探索阶段

大学交叉学科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是相辅相成、互为一体的。人才培养是交叉学科建设的基本任务,要实现多学科的融合与交叉,形成交叉科学的研究氛围,必须培养新一代坚持跨学科价值观的研究人员,同时,学科交叉也是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基本环境。实际上,我国的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具有交叉学科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优势与资源,比如,不同学科专家云集,学术思想活跃,科研设备一流。但实践中,大学交叉学科人才培养还存在不少障碍,无论是本科生教育还是研究生教育,大学的资源配置、教师编制、课程安排、考核评价等,都以相对固化的学科专业或自我封闭的院系为组织单位,学科以及不同学科学者之间有时壁垒森严、沟通交流困难,小型、分散的单学科组织模式把学生限制在狭窄的学科专业范围内,难以吸收多学科的学术营养,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发展受到很大限制。

值得指出的是,单科教育的体制困境没能阻滞大学特别是一些研究型大学交叉学科培养创新人才的自主性、零星式的探索。一方面是因为实施交叉学科教育、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已成为大学教育改革的基本趋势和主要动力;另一方面传统教育结构还有很强的“惯性”,无论是对现有结构的修正还是创造一种新的结构都需要一个过程。近年来,我国大学在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方面采取了一系列举措,一是设置跨学科课程,二是设置交叉学科专业。然而,这些改革举措大多还囿于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变革,或仅限于学科专业结构等形式的调整,实践中仍受到现行体制机制和资源整合困难等制度性因素的干扰。

三、制度创新:构建交叉学科建设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协同机制

提倡交叉学科建设,并不意味着单一学科的终结,也不意味着完全不要学科边界,而是提供一种从不同侧面研究问题的方法和氛围。现代科学发展到今天,已经“没有某一门专门学科的研究仅靠本专门学科单科独进的方式可以深入下去”,因此,大学必须承担培养适应学科交叉和交叉科学发展的创新人才队伍。与传统大学组织模式与教育体制相比,学科交叉不仅是学术发展的动力,也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性变革。现在关键问题是要打破交叉学科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之间的“闭锁”状态,着力构建二者之间的互动与协同机制。

1. 无论是科学研究还是人才培养都要树立大学科意识

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实践中,无论学科还是专业,其边界都是相对的,不存在一成不变的固定“疆界”。科学研究本质是不断挑战人类未知世界的过程,科学进步本质上是学科知识边界和壁垒不断被打破又不断形成的过程。大学人才培养的学科专业的发展也是如此。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学科专业不断分化、重组,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学科专业不断被淘汰,新的学科专业不断出现,其实质是知识创新在大学人才培养学科专业分类上的反映。美国大学生专业选择的研究证实,学科专业划分不再是不证自明的,情景化的探索重新划分了边界,在拥挤的领域可以进行交叉研究,各种交叉学科专业也在科学研究所进行的知识融合中不断诞生。虽然大学内部单学科组织体系的主导性地位并没有削弱,但由于受到新需求、新利益、新技术的推动,催生出新的课题及看待旧课题的新方法。学生及其老师、研究者与学者共同生活在问题的复杂性既需要特殊技能,又需要整合技能来解决的世界,生活在一个文化边界总体削弱,等级取消、混淆范畴、机构界线日趋模糊的时代。这一过程被称为学科发展的“后现代阶段”,即“大学科时代”。因此,大学科观念应成为大学进行科学研究或人才培养的主导性价值观,具体表现为科学研究、课程设置、专业建设、教学内容改革中破除学科壁垒与资源壁垒,积极开展跨学科研究与跨学科教育,培养学者和学生开放的学术胸襟,使他们从更宽阔的视野看待单一学科的局限性以及学科之间的联系。

2. 为交叉学科发展和交叉学科教育提供制度和政策保障

一般而言,新学科在大学内部得以发展与繁衍取决于三个基本要素:一是该学科在整个学科体系中合法地位的确立,二是相应的组织机构保障,三是学科人才培养机制的建立。比较而言,当务之急是确立交叉学科在学科体系及大学学科生态系统中的合法地位。宏观层面,要进一步完善交叉学科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确定国家交叉学科研究和交叉学科发展战略规划,学科专业目录修订要给予交叉学科更多的发展空间;无论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还是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评审都要鼓励交叉学科的课题研究,建立交叉学科专项研究资助与成果评价体系。在大学组织内部,学校层面要设立交叉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领导机构,负责对交叉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活动进行总体规划和组织实施,建立不同院系、学科专业之间的有效沟通机制;院系层面,交叉学科研究与人才培养的组织管理有三种模式与院系发生联系:一是院系层面设立专门交叉学科研究与教育机构,二是单独设立交叉学科研究与教育院系,三是部分研究与教育活动由院系管理,部分由交叉学科研究与教育机构进行管理。具体采用何种模式,需要根据不同管理体制及交叉学科研究和教育活动的任务安排,进行因校、因事制宜的组织管理制度创新。制度创新模式可采取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方式进行,也可采用上下联动的方式进行。自上而下制度创新针对性强,有助于学校根据自身学科优势加强交叉学科研究和人才培养;自下而上的制度创新有助于调动基层院系的积极性,有利于进行交叉学科研究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多元化探索。不管采用哪种路径,行政推动与调动基层学术组织的积极性是必不可少的。

交叉科学研究篇6

关键词:隐喻识别;多学科交叉视角;计算思维;语言教学

中图分类号:TP31

隐喻普遍存在于人类语言中。早在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哲人亚里士多德就在《诗学》中把隐喻归入到修辞学领域中进行了描述。汉语隐喻的历史也非常悠久,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出现了“譬”(metaphor)的纯熟运用。20 世纪30年代,出现了以Richard& Black为代表的语义互动隐喻学派,他们认为人的思维是隐喻生成机制的主要动因,为隐喻从修辞格向认知领域的过渡打下了理论基础。到了70年代,Lakoff & Johnson[1]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指出,隐喻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人类理解抽象概念、进行抽象思维的重要途径。此后隐喻的认知功能和在思维中的中心作用得到了学术界的普遍认可。90年代著名认知语言学家Turner & Fauconnie[2]创建了概念整合论(The Conceptual Integration Theory),对Lakoff & Johnson的概念隐喻理论进行了整合完善,具有更广泛的解释性。近几年随着计算机科学的迅猛发展,隐喻又成为了自然语言处理的研究热点。目前学者们在多学科研究的基础上对隐喻的识别理解进行多种尝试[3-5],试图推动对自然语言更深层次的认知和理解。隐喻已经成为了一个涉及认知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逻辑学、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

隐喻自动识别关键的第一步是要解开人类对隐喻理解的认知机制,建立语言的形式化模型,使之能够以计算机能够识别的形式表示出来。这一过程很大程度上需要依赖认知语言学理论的指导。目前关于隐喻计算研究的综述性文章主要针对隐喻模型设计、知识库和数据资源建设及隐喻处理的应用方面进行介绍,而本文将从认知语言学和计算机科学的交叉角度对隐喻识别所涉及的理论和方法进行探究。以期让更多的研究人员不仅停留在技术层面,而是更多的关注计算机技术背后的认知语言学理论基础,同时为语言教育者提供一些计算思维和计算机网络环境下语言教学的新思路和方法。

本文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一部分探讨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隐喻的本质、识别机制;第二部分介绍计算机科学视角下的隐喻识别的研究进展。第三部分讨论了隐喻识别对于计算机专家及语言学家和外语教育者的启示和展望。

1 隐喻识别的认知语言学视角

1.1 隐喻本质

在认知语言学背景下,隐喻被普遍认为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模式。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是利用一种概念表达另一种概念,需要这两种概念之间的相互关联。这种关联是客观事物在人的认知领域中的联想。概念隐喻观运用源域与目标域之间的映射以及意象图式来解释隐喻现象,认为隐喻的本质是以一种事物去理解另一种事物的手段,从一个比较熟悉,易于理解的源域映射一个不太熟悉、较难理解的目标领域。人类对隐喻识别是指在语境中发现隐喻表达,找出源域、目标域及映射域的关系。束定芳[6]归纳了人类对隐喻识别的两种基本方法:(1)基于文本线索;(2)基于语义冲突。

1.2 基于文本线索的识别

隐喻表达的特征之一是具有一定的语言标记,可以把这些语言标记作为隐喻识别的线索。这种研究思路在隐喻识别中非常直观,起到一种“路标”的作用,具有较高的价值。通过隐喻标记语的明确指示,做出不能对该话语做字面意义理解而应做隐喻意义理解的明确引导。由于隐喻标记语的介入,人类对隐喻进行推理的时候,就能很容易地领会蕴藏的意图,从而作出正确的隐喻识别。因此,隐喻标记语的使用明示了话语的语义逻辑关系,对隐喻的人脑推理过程起到了明示的语用制约,从而帮助理解与识别。束定芳[7]总结了隐喻表达的七种文本线索标记:

(1)领域信号或话题标志。如intellectual stagnation(智力上的停滞)、psychic eddy current(心理旋涡)、时间隧道、历史悲剧。(2)元语言信号。直接用metaphor,metaphorical,metaphorically或“比如”等字眼。(3)强调词信号。In fact,literally,actually,really,汉语中的几乎、差不多、简直等。(4)模糊限制词。如英语中的a little,practically,汉语中的“有点”“某种意义上”等。(5)表示隐喻转换的上义词。如sort of,type of,“某种”等。(6)明喻。明喻是隐喻的一个种类,其比喻词like,as,“好像”,“仿佛”等明确表明这是隐喻式话语。(7)引号。

根据上述认知语言学理论,在隐喻计算机自动识别领域,有一些研究工作是针对文本中的线索而进行的。本文第3.1节将介绍相关研究方法和技术。

1.3 基于语义冲突的识别

多数隐喻的出现并没有什么明确的信号或标志,需要通过对语义冲突的理解来识别隐喻。语义冲突也称为语义偏离(deviation),指的是在语言意义组合中违反语义选择限制和常理的现象,是隐喻产生的基本条件。语义冲突可以产生在句子内部,也可以产生在句子与语境之间。Ortony[8]认为某一语言表达成为隐喻的第一要素是从语用角度或从语境角度看,它必须是异常的,即从其字面意义来理解有明显与语境不符合之处。人类需要根据话语的字面意义在逻辑上或与语境形成的语义和语用冲突及其性质,判断某一种用法是否属于隐喻。

人类对隐喻的理解首先建立在上下文语境的基础上,根据语言认知系统知识库及涉身概念知识库,对语言形式和字面意思进行分析,确定源域与目标域的语义冲突,并运用概念联想提取机制判断出映射关系,最后作出概念隐喻的判断[9]。如图所示:

2 隐喻识别的计算机科学视角

2.1 基于文本线索的方法

国内外很多学者对隐喻标记及其使用进行了分类和归纳总结[10-12],旨在通过文本线索的方法对隐喻进行自动识别。很多建立在对语料库(如British National Corpus)中隐喻标记统计的基础上,把标记隐喻的语言信号分为若干类别,并考察其在文本中的出现频率与隐喻的使用关系。研究表明,虽然带有语言标记的隐喻句在隐喻句总数量中存在的比例并不大,但是存在隐喻标记语的书面语中隐喻的比例达到了大约1/2的比例。除了隐喻标记语的词汇层面,Ferrari[13]还把句法分析作为文本线索进行隐喻识别的研究。例如,通常作为隐喻标记的单词metaphor,在句子“A metaphor is a figure of speech where comparison is implied.”中作为主语出现,此句不再是隐喻,metaphor也失去了标记的功能。这种方法概括起来就是利用规则约束与机器学习相结合,从语料库中统计隐喻的语言标记和句法信息出现的概率,以此作为文本线索进行隐喻计算机自动识别。

因为更多的隐喻不具有明显的语言标记,所以这种基于文本线索的方法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来提高识别效果。在前面1.2节中认知语言学中提到的语义冲突关键作用基础上,接下来探讨从计算机自动语义分析角度进行隐喻的识别。

2.2 基于语义知识的方法

由于技术的局限,对这种方法的研究很少到应用认知语言学中的语言系统知识库和系统概念知识库,只是把字面上出现的语义或者逻辑不一致当作隐喻进行识别。例如:对于隐喻句“my car drinks gasoline”,由于动词drink的语义优先公式为((* ANI SUBJ)(((FLOWSTUFF)OBJE)(MOVE CAUSE))),发出drink这个动作的主语即drink应是生命体,而car属于不具备生命体的语义类别,与系统中汽车文本中语义框架中出现的例如“消耗”等语义并不相符,因此造成了语义类搭配异常,形成隐喻的识别。

Fass[14]对基于语义知识的方法进行了早期的研究,建立语义冲突分类体系,并手工建立了语义知识库,但对大规模的语料分析具有局限性,也耗时耗力。Mason[15]通过大规模语料库自动获取词汇的优选语义,从领域语料库获得词汇的语义特征,对比特征语义冲突完成概念映射的优选。但由于领域知识库规模不足,此方法只能处理与动词相关较简单的概念隐喻,对于复杂映射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利用词典和语义搭配知识是基于语义知识方法的另一项应用。如Krishnakumaran利用英语词典word-Net得到语义知识,计算词语在语料库中语义搭配的概率[16] 。同样,杨芸利[17]用《同义词词林》和《词语常规搭配库》来识别汉语语义搭配型隐喻。

另外,机器学习方法是隐喻自动识别研究的一个新方向,在处理海量信息上有着明显的优势和广泛的应用[18-19]。面对日益增多的数据与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广泛地尝试探索基于机器学习的隐喻识别研究十分必要。基本上,此方法把隐喻识别的问题转化成文本分类问题,最终达到识别目的。

3 总结与展望

3.1 语言学家与计算机研究者携手共进

语言学与计算机科学对于隐喻识别,有着共同的研究处理对象及共同的奋斗目标――揭示人类语言中隐喻的秘密,开发人类语言智能的功能。利用计算机对隐喻进行识别,基于规则和统计相结合的办法是有效办法之一,只利用任何一种方法都有它的局限性。计算机固然可以迅速地从大规模的语料中获取隐喻知识,解决系统的一些具体问题,但是却不能解释确切的运行机制和其中的规则到底是如何建立的。所以需要语言学家对语言进行描述与规则制定,实现计算语言的形式化,这些都是跟语言学的基础理论分不开的。同样,语言学也需要进一步现代化。而计算机隐喻识别所提出的一系列新的方向与需求,一方面启发语言学家从新的角度去思考和探索,这必将深化语言学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通过计算机改造语言学理论,可以促进语言描写的形式化、科学化和精密化。计算机科学的发展,不但为语言学提供了现代化的研究手段,而且扩展了语言学的研究视野。因此,语言学家与计算机研究者加强合作与支持,才能促进隐喻研究的重大突破。

3.2 隐喻知识库与英语教学

隐喻的各种计算模型往往需要一个或多个知识库的支撑,这是由隐喻的认知性所决定的。国外在隐喻知识库方面发展比较迅速,代表性的隐喻知识库有Sense-frame、Master Metaphor List、MetaBank和Metalude。在语言学教学实践中,隐喻知识库中所包含的词条、对隐喻的描述以及例句、规则、分析等给学生提供了实际语言运用中的真实语言材料。这类知识库所提供的语言学习材料,帮助学生理解和分析隐喻系统,提高英语语感、促进语言习得。“教材中非真实语料的例句往往对学生有误导作用,教学中应更多地使用地道的英语”[20]。例如,Master Metaphor List 知识库的词条 force下,隐喻类别示例如下:

Force is a substance contained in affecting causes

Put more force in to your punches.

Each sentence contained the force of an order.

Her death hit us with a lot of force.

Related metaphors: related to Causes are Forces.

Source domain: substance,contents,container,hitting.

Target domain: force.

知识库中除了三个例句,还给出了与force类别相关的隐喻类别(Related metaphors:related to Causes are Force)。指出了隐喻的源域(substance,contents,container,hitting)和目标域(force),另外还有简要分析的以帮助理解( note)。例句中都包含概念隐喻的影子。借助概念隐喻可以认识到隐喻表达形式的根源,将原本分散的形式内涵按根源进行归类。隐喻知识库所提供的概念隐喻系统使语言学习者了解到隐喻生成机制的原理,利用映射原理对知识系统分类整理。隐喻知识所提供的实例分析和分类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理解和有序的逻辑思维,分清隐喻表述的各部分关系,代替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遵循有效的认知规律,从语言学习的根源和理论上整体把握,从而提高对语言深层次的理解,提高学习的效果,增强英语语感。

参考文献:

[1]Lakoff,G.,Johnson,M.Metaphors We Live By [M],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2]Turner,M.,Fauconnier,G.Conceptual Integration and Formal Expression[J].Metaphor & Symbolic Activity,1995,10(3):183-204.

[3]Derrida.Margins of Philosoph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2:31.

[4]Shen,Y.,&Gadir,O.How to interpret the music of caressing:Target and source assignment in synaesthetic genitive constructions[J].Journal of Pragmatics,2009,41(2):357-371.

[5]胡壮麟.认知隐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6]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7]束定芳.认知语义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8]Ortony,A.(ed).Metaphor and Thought[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9.

[9]黄孝喜.隐喻机器理解的若干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博士论文,2009l:51-52.

[10]Wallington,A.M.,et al.Metaphoricity Signals:A Corpus Based Investigation [D].Technical Report CSRP203205,University of Birmingham,2003.

[11]Barcelona,A.On the plausibility of claiming a metonymic motivation for conceptual metaphor[A],2000b.In A Barcelona,2000.

[12]Croft,W.The role of domain in the interpretation of metaphors and metonymies[J].Cognitive Linguistics,1993:4-4:335-371.

[13]Ferrari,S.Using Textual Clues to Improve Metaphor Processing[C].Proceedings of the 34th Annual Meeting on Association for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Student Session.Santa Cruz,California,1996.

[14]Fass,D.Met 3:A Method for Discriminating Metonymy and Metaphor By Computer [J].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1991,17(1):49-90.

[15]Mason,Z.CorMet:A Computational,Corpus2basedConventional Metaphor Extraction System[J].Com2putational Linguistics,2004,30(1):23-44.

[16]Krishnakumaran,S.,Zhu,X.J.Hunting Elusive Metaphors Using Lexical Resources[C].Proceedings of the ACL 2007 Workshop on Computational Approaches to Figurative Language,2007:13-20.

[17]杨芸.汉语隐喻识别与解释计算模型研究[D].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18]Pasanek,B.Sculley,D.Mining Millions of Metaphors[J].Literary and Linguistic Computing,2006,23(3):345-360.

[19]戴帅湘.汉语隐喻分类识别的计算方法研究[D].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6.

[20]Kittay.E. Metaphor:Its Cognitive Force and Linguistic Structure [M].Oxford: Clarendon Press,1987.

作者简介:张冬瑜(1977-),女,博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自然语言处理;樊宇(1966-),女,辽宁大连人,讲师,学士,主要研究方向:英语教学、教育管理;李映夏(1978-),女,辽宁大连人,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

交叉科学研究篇7

[关键词]知识图谱 同行评议 交叉学科 专家遴选

[分类号]C931

1 引言

创新是科学评价工作的灵魂,是遴选科研项目的基本着眼点,即科学评价工作的本质是对科学项目创新性的评审。学科交叉的实质是知识体系的渗透和多学科思想精华的融合,具有浓烈原创思想的科研项目,一般都来自于交叉学科领域,因此,交叉学科的科学评价问题倍受社会各界和科研管理者的重视。发现和支持原始创新是一项非常艰巨的工作,具有原创思想的科学评价项目怎样能够得到同行评议专家的共识,怎样进行有效评估和遴选创新项目,如何选择交叉学科同行评议专家成为科研管理工作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核心问题。

2 交叉学科同行评议的难点

原始性创新的交叉学科研究项目对同行评议提出了挑战。首先这个挑战就来自于同行评议专家的选择上。常规学科的研究内容是严格收敛在某一科学范式所规定的狭小范围内的,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对某一科学问题进行仔细而深入的研究。但交叉学科的研究内容往往不在范式规定的研究框架内,这样会使从事常规科学研究的同行评议专家对交叉学科的研究成果或科学评价项目的创新内容视而不见,并且又因为这些交叉学科的创新性科研项目成果对同行评议专家所持的范式构成了威胁,这种状况常常使交叉学科科学评价问题成为同行评议方法的盲区和难点。

3 解决方案:交叉融合的科学知识图谱

同行评议专家的遴选问题与图书情报领域中专家检索和专长识别问题相近。专家检索和专长识别的目的是为了快速准确地找到某领域或组织内的专家,以获取帮助,共享其掌握的隐性专长知识等,主要利用组织和领域内外部能够表征专家专长的各种文档和资源,识别专家在某给定查询主题(领域)的专长(相关性)程度,并按程度高低排序显示专家结果列表的过程。虽然专家检索与专长识别的研究可以为科研管理中同行评议专家的选择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撑,但在专家检索中,前人很少将科学知识图谱作为识别工具并应用于科研管理之中,因此,本文希冀借用科学知识图谱来解决交叉学科同行评议专家遴选问题。

3.1科学知识图谱的概念

科学知识图谱是显示科学知识的发展进程与结构关系的一种图形。由于它是以科学知识为计量研究对象的,所以属于科学计量学(scientometrics)的范畴。刘则渊、陈悦等学者将知识图谱定义为可视化地描述人类随时间拥有的知识资源及其载体,绘制、挖掘、分析和显示科学技术知识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在组织内创造知识共享的环境以促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合作和深入。

在知识图谱中,学科前沿之间的交互关系是以空间的形式展现出来的。研究发现,科学引文与被引文之间往往有着学科内容上的联系。通过引文聚类分析,特别是从引文间的网状关系进行研究,能够探明有关学科之间的亲缘关系和结构,划定某学科的作者集体,分析推测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和衍生趋势,还能对某一学科的产生背景、发展概貌、突破性成就、相互渗透和今后发展方向进行分析,从而揭示科学的动态结构和某些发展规律。

3.2科学知识图谱所用理论与方法

3.2.1 文献同引 文献同引分析是最基本的同引关系,它反映了同被引论文之间的结构关系,进而揭示学科之间的某些联系。通过文献同引分析,可以了解:①同被引文献簇的特征结构;②不同理论纲领、学派的汇集过程;③学科、文献类型、语种等的分布形式;④科学文献体系中互相引用的规律性。通过分析同被引文献群网络结构及其变化趋势,可进行科学学和科技管理方面的分析,研究学科之间或整个科学体系中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发展变化状况及其不同理论纲领、学派的发展趋势。

3.2.2领域本体 所谓的领域本体(domain-speeific ontology)就是对某一特定学科概念的一种描述,包括学科中的概念、概念的属性、概念问的关系以及属性和关系的约束。领域概念(或称为类)是对领域知识清晰而规范的描述。领域本体针对特定的应用领域,抽象领域知识的结构和内容,包括各种领域知识的类型、术语和概念,并对领域知识的结构和内容加以约束,形成描述特定领域中具体知识的基础。

3.2.3多元统计分析方法 相关分析、多维尺度分析、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是常用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它们的主要目的都是从反映事物的多个变量中,抓住主要因素,舍弃次要因素,以简化系统的结构,认识系统的内核。通过这些方法,对有多个变量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化繁为简,以期能从看似杂乱无章的数据中发现和提炼出直观的、概要性的结果或结论。

3.2.4信息可视化技术 信息可视化(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的宗旨是在计算机协助下,通过对数据可见的、交互的表示,洞察数据、发现信息。具体而言,就是把文献、数据、信息等不可见的内部语义关系转换成图形,将高维性的数据库,在一个二维或三维的可视化空间中显示出来,使得不可见的关系用可见的方式表达出来。可视化空间中的普通对象表现为空间中的点,对象间的关系则表现为点间连线。可视化的关键是降低高维向量空间的维数。

4 实验、利用科学知识图谱选择交叉学科同行评议专家

确定一个交叉学科研究对象――水,有关水的研究是一个跨物理、化学、生物等多学科融合的研究领域。通过科学知识图谱的绘制,构建有关水的主要研究内容的主题概念网络和学科领域网络,并找寻到与水相关的某一领域(如环境科学)中某一热点研究主题(如废水)合适的同行评议专家。

4.1数据源说明

以世界比较权威的有关水科学研究的期刊Water Research为计量数据依据,从SCI数据库中查到2005至2007年Water Research一共有1063篇论文被其他期刊论文所引用,由被引论文可追溯到来自其他期刊的3386篇引用论文,并下载这些论文相应的数据信息,包括著者姓名(Author(s))、标题(Titie)、关键词(Key-words)或关键词附加(Keywords-plus)以及学科类别(subject category)。

4.2过程说明

把所有引用论文的作者视为同行评议专家的候选人,遴选的思路如下:①通过对与水研究有关的重要数据单元――学科类别进行分析,确定与水密切相关的学科,绘制出水研究相关学科的可视化图谱,并确定相关学科的亲疏远近;②利用下载引用期刊论文数据单元中的关键词信息,确定水研究中经常出现的高频科

学词汇,绘制水研究相关高频词汇的可视化图谱,确定词汇之间语义远近关系;③在与水研究最近的学科类别中,找到与水研究最相关的几个高频科学词汇,并通过这些高频词汇确定相应的论文著者,即为同行评议专家的最佳人选。

4.3结果分析

表1是与水研究密切相关的高频引用主题研究领域:

表1显示环境科学、环境工程、水资源、化学工程与生物技术与应用微生物五个主题研究领域与水研究有非常密切的学术关联,提示科学评价管理者从以上学科中挑选能够对水研究项目进行科学评价的同行评议专家。

图1是水研究相关研究领域三维关联图,图中圆点表示与水研究相关的学科:

表2显示了引用Water Research论文的高频关键词排序情况:

关键词揭示论文研究的主题内容,因此,关键词频次越高,代表的交叉学科的某方面主题内容越被关注,并逐渐成为交叉学科所研究的焦点或热点问题。

图2是水研究相关学科热点研究主题三维网络图:

在与水研究最为相关的学科中,选择Environmen-tal Sciences,观察Environmemal Sciences中的研究热点以及这些研究热点领域的专家学者,这些学者即为交叉学科中最为适合的同行评议专家的候选人。

表3是经过处理后部分引用Water Research的期刊论文AU、DE和sc字段的数据信息,其中,AU代表作者,DE代表所发文章的关键词,SC代表所属的相关学科。然后,在SC字段中查找与水研究最为相关的学科领域Environmemal Science(已用深色底纹标示出)。在所有sc中有EnvironmentM Sciences的行里,记录下DE包含的关键词,并将所有符合条件的关键词进行统计,统计出高频关键词,这些高频关键词就是Environmental Sciences学科与水研究相关的研究热点方向,见表4。

选取wastewater作为水研究与Environmental SCI-ences共同研究热点问题,找寻合适的科学家作为交叉学科的同行评议专家。在表3中找寻所属学科sc中有Environmental Sciences、关键词DE中有wastewater的行,统计作者字段AU中的高频作者,这些高频作者即为交叉学科某一领域中最适合的同行评议专家。这种遴选可以科学地得到在水研究相关学科Environ-mental Sciences中以wastewater作为研究重点的学者群,作为交叉学科同行评议专家最为合适的候选人名单,如表5所示:

通过对表5中候选专家进行调查,发现这些专家都是在水环境治污研究方面非常活跃的一线专家,对此领域颇有研究,非常合适做同行评议专家。

5 结语:给同学评议专家遴选系统的启示

5.1能够准确判定交叉学科相近研究领域

采用科学知识图谱方法,通过确定某交叉学科期刊被引用的情况,尤其是引用论文的所属学科等信息,反映此交叉学科涉及的学科研究领域。根据真实、可靠的数据和绘制的科学知识图谱来描绘交叉学科的学科结构以及交叉学科中相关学科的学术关联,为科研管理者提供同行评议专家相关学科背景知识的信息;同时也为科研管理者把握交叉学科发展方向、规律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5.2能够准确判定交叉学科热点研究主题

交叉学科是由多学科相互作用、融合而成的具有很强创新特点的学科。不同学科相互交融的基本原因在于不同学科所使用的科学语言和科学词汇的共同理解。科学知识图谱的方法给科学评价管理者提供了交叉学科热点研究的主题信息。从交叉学科研究热点问题中,判断被评审项目的新颖性、创新性,同时,还可以找到某个研究主题所涉及的不同学科领域。

交叉科学研究篇8

关键字:法学;多学科交叉培养;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1-0140-02

一、目前我国高职法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1.高职院校扩招及专业热门导致“法学热”。受到大学扩招及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影响,目前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已经设置了法学专业,加之对专业优劣的错误对比及错误认识,使得更多的人在专业选择时偏离自身实际,盲目地报考法学专业,导致目前高职院校出现“法学热”的现象。据相关数据显示法学专业本科在校学生截止2013年已经达到40多万,以高职为主的专科在校生已经达30多万。

2.法学毕业生增加,而就业形势严峻。由于高校扩招及报考热门专业导致法学毕业生逐年增加,而法学专业毕业生的知识及实际操作的缺乏,导致就业难上加难。在2009年大学生就业报告中就已经显示法学专业的失业人数在本专科专业中排名第一。实际上受到就业渠道的限制及就业与需求矛盾的扩大,根据《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数据显示,法学专业已经连续三年入选“就业红牌专业”,而且专业对口率也仅为百分之四十多,成为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中专业对口率排名倒数第二的专业。

3.法学专业毕业生供应与需求信息不对称。实际上,高职院校毕业生不断增多导致毕业生就业面临困难,但不能仅以数量的增多而得出法学专业就业人数供大于求的结论。实际上,在法学专业人才的需求上,仍存在大量的缺口。虽说法学毕业生就业的渠道有限,比如公检法等行政、司法系统以及律师事务所等社会律师,再加之公司等社会单位法务、法律顾问、公司律师等渠道,皆是法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渠道,以此来讲,法学专业的就业渠道相对于其他专业来说应当是比较广泛的,但是为何法学专业的就业率及就业对口率较低,原因就在于供求不对称,主要由于竞争的日益激烈及高层次、高素质的法律人才的严重缺乏。因此,导致法学专业相对“供大于求”。

因此,面对我国高职法学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必须实施以多学科交叉培养为导向的高职法学教学改革研究,从而生产出“产销对路”的法学人才,而首先就应当从法学教学改革抓起,结合市场对法学人才的需求及我国社会转型期及法律制度等因素,从多学科交叉培养、培养教学目标、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设置、教材的选择、教学方式的改变及考核评估模式的改革等方面着手,从而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法学人才。

二、多学科交叉培养的基本含义及意义

1.交叉学科的基本概念。交叉学科包括广义与狭义两个层面的概念,狭义指的是由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相互交叉的地带发展出来的科学;而在广义上交叉科学不仅包括狭义的学科,还包括各个学科大门类内部各个学科交叉所形成的学科。

2.交叉学科的提出及在我国的发展历程。1926年是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家伍得提出了交叉学科的概念,并在20世纪60年代日趋成熟,但是在我国明确这一概念却在2006年国务院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提出了加强式交叉学科的研究。在2007年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中重视发展交叉学科;到2010年明确指出“培育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团队”、“促进多学科交叉和融合”,把交叉学科的发展提升到了战略高度。

3.多学科交叉培养的意义。自然界各种现象之间本来就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人类对于自然界的认识所形成的科学知识体系也必然具有整体化的特征。科学史表明,科学经历了综合、分化、再综合的过程。现代科学则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而交叉科学又集分化与综合于一体,实现了科学的整体化。学科交叉是“学科际”或“跨学科”研究活动,其结果是导致的知识体系构成了交叉科学。

交叉学科作为综合性、跨学科的研究,有利于发展前沿科学,取得科学突破,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复杂科学问题、社会问题和全球性问题。因此,我国需要加速发展科学技术,提倡交叉科学的研究,把交叉学科的研究放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性地位。

三、以多学科交叉培养为导向的高职法学教学改革策略

1.高职法学教学培养目标的改革。交叉学科目前作为我国教学事业的战略指导思想,应用在法学教学方面,则体现在高职法学教学培养目标的变化。法律职业背景及需求决定了法学专业的学习不仅需要法学基础理论知识,更需要的是法学教学的应用性和具有较强的法律实践性,因此在大多数国家,法学教学的基础为其职业知识体系,是一种技术理性,一般法学培养包括应用型法律人才的培养及学术型法律人才的培养,但是归根到底,法学理论的研究在于其法学在社会实践中的应用,因此法学教学的培养目标应该一改传统法学知识的传授,而更加注重法学的实用性。把高职法学教学纳入到职前教育的范畴,改革为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高职法学教学目标。

同时关注法学实践的培养,不仅仅是脱离了其他学科的固步自封,而是应当注重法学培养的规范性及其实践性,两者兼顾;更是注重与其他学科相互交叉,产生思想的碰撞及知识的融会贯通。通过法学教学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渗透,培养复合型法学人才,更加注重“复合型法律人”的专业素养、通识教育、综合素质与能力;培养法学专业人才运用法学理论与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际上,在国外很多国家的法学教学中,要求法学本科的学习必须建立在具有其他知识体系的基础之上,比如美国法学的学习必须到了一定程度之上才能有资格报考法学专业,而我国法律硕士专业的设置也是基于该培养目标,但目前我国法律硕士专业的发展却有所背离。正如目前的就业现状来说,我国目前的法律硕士专业毕业者面临着众多的问题,如科目划分及公检法招收等方面的资格限制问题。因此,法学教学目标除了对教学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结合之外,更加注重学科的交叉学习。

2.以多学科交叉培养为导向的高职法学教学培养理念的形成。前面讲到法学教学目标的改变,从传统的注重法学理论知识的单一式培养转变为以注重法学实用性的多学科交叉式培养,通过高职院校法学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在传授法律知识的同时,侧重培养法学学生法律思维、操作实务、职业道德等全面的法律素养的培养,形成多学科交叉培养为导向的高职法学教学培养理念,合理设置教学课程体系,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高素质法学人才的培养方案。扭转法学基本理论知识传授,学术型强且学科单一,与社会实践脱节的法学教学水平低下、特色不鲜明的问题,注重法学教学的实践性、应用性,树立多学科交叉培养的高职法学教学培养意识,注重以“中国法律为本,外国法为辅”的基本学习路线,坚持熟知本国法律,兼涉外国法;注重法律教学培养的学术性与实践性的平衡;更要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加强不同法律学科或其他相关学科之间的交叉学习,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适应国际需要。

3.以多学科交叉培养为导向的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的改革。目前国外高职院校法学教学主要存在三种教学模式,第一种是英国和欧陆模式,即是从高中招收法律本科,但从事法律职业必须加念一年的法律职业培训课程,然后再进行1~2年的专业实习,方能取得专业的执业资格;第二种是北美模式,这也是我们之前讲到的从非法律专业本科招收的法学专业学生,通过入学考试,学习三年,获得法律本科学位;第三种是澳大利亚模式,即将法学本科教育与其他专业的本科教育同时进行,经过6年左右获得双学位。我国目前的高职法学教学与第一种英国和欧陆模式相仿,但是相对来说较为简单,只需获得司法考试资格,通过一年的实习便可获得律师执业的资格。但是要想培养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法学人才,则必须改革高职法学教学的培养模式,更为严格的法律职业资格进入,改革高职法学教学的课程体系,更加注重培养与国际接轨的法律思维、法律方法、技能及法律素养的实践性法律人才。

四、结语

受到不同学科的研究对象、思维和方法等不同所造成的“学科壁垒”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我国目前高职法学教学法学多学科交叉培养受到制约。为了实现我国新时期国家教育事业的长足发展,培养“重法学理论知识基础、强化多学科交叉发展、拓法学教学视野、推动法学教学理念方法创新”高职法学教学理念,需要从科学合理的法学课程设计、改革传统的法学本科招生机制、打破多学科交叉体制阻隔、改善法学教学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改革,从而营造出以多学科交叉培养为导向的高职法学教学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谭金可,热依汗古力・喀迪尔.以多学科交叉培养为导向的法学教学改革研究[J].福建警察学院学报,2014,(3).

[2]王文华.卓越法律人才培养与法学教学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11,(7).

交叉科学研究篇9

关键词:多学科交叉;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4)02-0080-03

同志在党的十报告中提出,要“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把广大人民团结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事关“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一全局性、根本性的战略实施,事关两个百年目标和“中国梦”的实现。如何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当前高等学校的重要使命。本文在多学科交叉视野下,研究构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评价体系;在调查问卷的基础上,分析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存在的问题,具体提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途径。以期切实增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

一、多学科交叉视野下大学生理想

信念教育研究现状

关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国内不少学者已有相关论述,有学者认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存在重视物质利益、淡化理想信念;重视个人理想,忽视社会责任;重视生活理想,忽视道德理想的问题;[1](P37~41) 而对高校主力的“90后”大学生教育现状,其理想信念存在一定的淡化,加强“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关键在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系统筹划内容,拓展教育方法。[2](P185~186)在大学生理想信念体系构建中,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支骨干力量,在工作中,辅导员应帮助大学生认清理想信念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内涵和实施途径,帮助大学生确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远大理想。[3](P112~113)高校应紧密结合大学生思想、学习和生活实际,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卓有成效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4](P57~60)有学者提出,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的实践探索要从每一节教学课谈起;增强与知识相应的情感体验;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作用。[5](P63~64)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网络模式建构与运作的诉求,认为采取虚拟网的主阵地、课程网的主渠道、社团网的主动权、主题网的主旋律等多元化路径,可以极大地提升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6](P92~96)

关于多学科交叉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有效途径关联性研究,文献中很难查到有关该研究的具体内容,相近的研究也甚少。但从生态文明与思想教育方面可以查到一些研究。廖福霖认为,从生态文明观的视野来研究大学生品德的形成,指导大学生品德教育,可以使大学生品德教育更加科学化。[7](P244~248)董杜斌等认为,高校教育要从生态系统观点入手,把生态系统观教育融入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各环节。[8](P199~200)当代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不仅需要无数的思想政治工作者付出具体而又艰辛的教学管理劳动,更需要无数的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者细致而又全面的理论探索,同时还需要全社会来共同关注和支持。

二、 多学科交叉视野下的高校大学生理想

信念教育研究方案及理想信念教育的

有效途径

(一)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体系构建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评价指标体系要充分反映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基本内涵,在对概念、内容、原则等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其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内容由校园环境、校园制度、校园管理、校园文化、校园教学、校园集体等六个方面构成,同时,在一级指标体系下提出具体内容的二级指标体系。研究应采用德菲尔法(即专家评定法)来确定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最终内容,这样可以使指标体系更具科学性与操作性。

(二)调查问卷设计与调查

根据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评价指标体系,课题组设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调查问卷。为了使问卷更加清楚,总卷中没有一级指标与二级指标栏,只有具体的选项与非常符合、符合、基本符合、不符合栏目,并要求调查者在四个选项中根据自己的实际选一项打“√”。同时,再加上二个问答题:(1)您认为当前学校整体和谐情况如何?(2)您认为影响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因素还有哪些?这二题调查者可答,也可以不答。

本次问卷调查主要在某高校内开展,并适当选择全国20所有代表性的高校作为样本采集点。其中,某高校共发放500份问卷,其他高校共发放800份问卷。教职工共发放300份,学生共发放1000份。调查的对象中,教职工的变量包括性别、年龄、所在学科(部门)、职称(职务);学生变量包括性别、年级、所在学院。最后,共回收教职工卷250份,回收率为83%;学生卷860份,回收率为86%。共计回收1110份,总体回收率为85%。

(三)调查结果与整体情况评价分析

按指标体系,对照调查结果,整体评价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调查得分为8.5分,等级为良好。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我们采用大量查阅学校的有关资料、召开座谈会等形式,来分析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建设状况。

调查研究显示,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现状的总体情况良好。这些年来,高校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把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推进,把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当代大学生作为首要任务,努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形成了以课堂教育为主渠道,社团活动、社会实践、学生党建团建工作有机结合的多渠道、多层次教育格局。坚持“以人为本”,把学生成长、成才、成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全面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但是,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也存在着不少问题。一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性还需进一步认识到位,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需要进一步凝聚共识;二是理想信念教育的工作方式、方法和手段比较单一,缺少从其他学科中汲取养分来创新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施;三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工作能力要进一步提高,保障激励机制要进一步健全,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更加充分发挥;四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经费投入、场地建设的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大,设施、条件还有待进一步改善。

(四)多学科交叉视野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是要优化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目标。对大学生实施理想信念教育,最终目标是为了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要充分利用多学科交叉知识,构建符合当今时代要求的大学生理想信念目标。交叉学科视角下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目标要求兼顾人才发展所需的多个领域,有利于创新人才理论体系的完善。我们不仅要培养大学生对祖国、对社会主义的满腔热情,要让大学生掌握扎实的、最新的科学文化知识,而且更要让大学生具备将科技知识转化为为人类造福的生产力的能力,转化为第一生产力的能力,争取为社会主义事业做出最大的贡献。

二是要切实提高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当前,要结合新的形势,要充分利用多学科交叉知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结合大学生思想实际,切实改变原来的与时代不合的教育模式,采用现代化的方法、手段,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要从各个专业方向上来配备思想政治工作的队伍,建立一支政治理论素养高、业务水平强的理想信念教育教师队伍、管理队伍,努力开创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新局面。

三是要拓宽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载体。当前是全媒体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在载体建设上应该转变理念,传承创新。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要积极拓展理想信念教育的学习阵地、舆论阵地、生活阵地。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把校园网络文化、手机文化等文化建设纳入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格局,丰富校园文化内容,不断提高高校校园文化品位。社会实践是进行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方式,要积极引导大学生开展志愿服务、“中国梦”等实践活动,真正理解课堂教育理论知识,从而转化为内心的理想信念。

四是要坚持人文关怀。人文关怀是对生命的一种关爱,对人格的一种尊重。实施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必须强调以人为本,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要按照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基本规律,尊重每位大学生的人格个性,充分利用多学科交叉的优势,引导大学生自主参与理想信念教育过程。要在积极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活力的同时,促进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建设,同时,要有利于高校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

五是要建立良好的校园人际关系。高校主要由学生、教师、管理人员和其他教辅人员组成,各类关系的和谐与否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否有效的关键之一。要利用各种现代化的手段,来提高各种关系的和谐相处。教师德高望重,爱岗敬业,就会受到学生的敬佩和爱戴,就会提高理想教育的效果。学生喜爱学习,尊敬师长,就能激发教师更大的热情投入教育;行政工作人员与师生关系好,双方同心协力,就能提高各项工作的效率,促进大学生更好健康成长成才。

六是要构建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和谐环境。高校要善于利用现代各种技术、理论与方法,针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正确分析重大事件、宗教、民族、社会热点等,积极教育大学生、引导大学生。对于复杂的高校周边环境,高校要维护大局,做好各方面的工作。要充分利用现代美学、生态学等原理,来优化美化校园环境,从而陶冶大学生情操,增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吴辉.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新视[J].高教论坛,2003,(5).

[2]勇.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10,(5).

[3]田丽,汪强.新时期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施途径[J].江苏高教,2010,(5).

[4]黄蓉生.高校应始终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内容[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4,(08).

[5]任芬荣.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的实践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4,(9).

[6]夏道玉,左雪松.网络生存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模式建构[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7]廖福霖.生态文明与高校德育研究[J].林业经济问题,2002,(4).

[8]董杜斌,张霞妃,朱军,等.高校教育生态文明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文教资料,2009,(06).

Research on Effective Approaches to Ideals and Beliefs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from the Interdisciplinary Perspective

WU Yueqi

(Zhejiang Yuexiu University of Foreign Languages, Shaoxing 312000, Zhejiang, China)

交叉科学研究篇10

【关键词】生物工程毕业设计(论文)多元化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是工科高等院校教学计划中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教学环节,占用一个学期,达大学教育阶段的八分之一。这一教学环节能培养学生查阅文献资料、使用各种工具书、应用计算机、外文翻译、工程设计与科技论文写作等方面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调研能力、实践能力、动手能力、社交能力,同时通过毕业答辩培养和强化学生的材料组织能力、讲演与口头表达能力、反应敏捷能力。东北电力大学生物工程专业的教师经过多年的教研总结出:这些培养目标仅靠在校园里苦读书本、纸上谈兵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要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加学生就业的机会,只有到社会实践中去,走学科交叉、产学研合作办学之路。

一、改革的措施

1.采用多元化毕业设计(论文)模式进行个性化培养

将参与毕业设计(论文)的学生分为考取研究生进一步深造型、签约就业型和自主创业型三类。根据不同类型学生特点,进行个性化培养,指导教师有针对性开题,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并结合自己的毕业去向选择合适的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提出新颖创新的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由专业教师把关审题;也可支持学生到就业单位或实习实训基地做毕业设计(论文),可使学生受到正规的科技开发训练,熟悉未来工作单位的环境和要求,提前完成由学生向工程技术人员的角色转换;支持学生参与大学生"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性、自主开放型"实验项目的研究,参加大学生节能减排等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为日后的就业、创业和研究生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支持考研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提前进入研究生课题的研究。这些措施能极大地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对增强我校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建立和完善独具特色的多元化毕业设计(论文)联合指导企业基地

积极探索与企业联合开展科学研究、产品开发、共建研究等产、学、研合作模式,企业借学校人力资源进行研发工作,学校利用企业条件培养人才,互利互惠,建设一批工程实践基地,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学生作为生力军,直接参与工艺设计、产品研制、科技开发工作,锻炼了学生的工程能力,形成了特色。我校地处各大类企业门类齐全的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吉林省,有优越的校企联合优势和校企合作传统,同时,各企业中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很多是我专业的毕业生,因此可依托本地建立多元化毕业设计(论文)联合指导企业基地,在培养一批校外兼职指导教师同时,也解决了教学设施和工程训练场地不足及到企业实习只能以参观形式进行的困难,为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有力的硬件支撑和保障。

3.建立和完善实效显著的校内工程训练基地

利用校内资源条件,发挥学科优势,依托我院学生科技园、应用化学特色专业、省水处理实验中心组建了培养学生工程能力的校内工程训练基地,为毕业设计(论文)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4.对校内指导教师进行工程实际能力再培训,增强题目的工程实用性

近几年,我专业引进了一批青年教师,他们的学历高、综合素质高,但没有工厂企业工作的经历,缺乏深入的工程背景。因此,每年安排青年教师在学生到单位进行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也下到企业锻炼,亲身体验工程实际和生产管理运行过程,积累工程经验,既可提高他们的理论教学水平和科学研究水平,同时,也能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水平。

5.建立可操作性强的质量保证和评价体系

针对不同方式的毕业设计(论文)情况,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要求及联合指导协议书等教学文件,以保证毕业设计(论文)的有序进行。为考核学生的培养效果,制定了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评价内容和指标体系,提出了评价的操作及过程控制方法。在毕业设计(论文)中实行10~15%的末位复审制,保证了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

二、改革的可行性

"学科交叉、产学研结合"毕业设计(论文)新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它是教师的一种自觉需求,教师既可以寻找科研立项课题,也可为企事业单位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同时在为社会服务的过程中,学习生产新技术,反过来又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最终为教师提供了一个施展才华的更加广阔的空间,有利于高校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形成。

这种模式也是学生渴望的,学以致用,用才是学习的终极目标。一方面考研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提前进入研究生课题的研究,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我专业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同时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申请校级、市级、省级乃至全国的自主创新科研项目,参加大学生节能减排等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另一方面企事业单位委托的课题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学生真题真做感兴趣,更易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培养合作和团队精神,提高综合素质;同时,企业在这个过程中也能了解到学生的真实情况,及时与优秀学生签订就业协议,在一定程度上防范人才流失,增加了引进人才的可靠性,节省了培训费用。

通过这种模式的实践有效地缓解了我们专业实验资源不足的问题,充分利用企业或科研院所的实验设备作为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实验的有益补充,能有效地缓解学校因扩招而造成的资源紧缺的状况,提高了企业与科研院所实验设备的使用价值。

三、结束语

这种新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有利于造就优秀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可全面提高我专业的教学质量,是我专业教学改革的方向,符合高等教育综合化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冀满祥.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控制的实践与思考[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4):142-143.

[2]李卫祥.高校本科毕业论文教学改革探索[J].太原大学学报,2005,1(6):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