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减灾知识培训十篇

时间:2023-10-30 17:31:59

防灾减灾知识培训

防灾减灾知识培训篇1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人为本、防抗结合、以防为主”的减灾救灾理念,动员社会大众以志愿服务的方式参与减灾救灾工作,开展应急救灾志愿服务,大力宣传普及公共安全和应急防护知识,开展应急自救互救培训,参与突发事件隐患排查,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二、工作目标

完善志愿服务的准入、管理、培训、激励和保障机制,建立志愿者个人信息库;推进志愿服务阵地建设,开展学校、社区、机关等场所减灾志愿服务活动;加大培训力度,提升志愿者参与应急管理水平;力争2015年底前,实现我市应急志愿者达到每万人有100名的目标,初步形成市、县两级志愿者队伍体系。

三、工作原则

1、参会自愿、注册免费的原则。减灾志愿者由个人申请,按照程序审批,统一免费注册,入会退会自愿。

2、统一标识、服从指挥的原则。减灾志愿者统一佩戴减灾志愿者标识(徽章),服从市减灾委的指挥,参与减灾救灾活动。

3、积极参与、义务服务的原则。减灾志愿者每年必须安排一定时间,不计报酬,单独组织或者参加集体组织的减灾救灾义务活动。

4、健全机制,注重实效的原则。建立健全减灾志愿者招聘、培训、管理、激励、保障等机制,从实际出发,开展有声有色的减灾救灾志愿服务活动。

四、组建模式

1、人员组成:市减灾志愿者由市减灾委成员单位业务骨干和社会热心人士组成。面向社会广泛招募,鼓励和吸收有涉灾特长人员参加志愿服务。

2、业务培训:市减灾委成员单位业务骨干具有较好的减灾救灾业务知识和丰富的工作经验,是减灾志愿者队伍的中坚力量,负责开展志愿者培训、协调和服务。强化业务培训,每年制定培训计划,分组培训和统一培训等方式,树立志愿服务通用理念,有重点地开展志愿者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培训,提升志愿者服务减灾救灾工作能力。

3、组织模式:市减灾志愿者协会会长由市减灾委主任担任,常务副会长由市减灾委秘书长担任,秘书长由市减灾办主任担任。协会办公室设在市民政局,办公室主任由减灾办主任兼任。协会由市减灾委统一领导,市减灾办具体负责协调日常工作,减灾委相关成员单位全力协助,组织开展减灾救灾活动。县级减灾志愿者队伍,作为市减灾志愿者队伍分支,统一纳入市减灾志愿者队伍管理。市减灾志愿者队伍分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生物灾害、火灾、环境污染灾害和应急救灾服务等若干小组,组长分别由气象、国土、卫生、消防、环保和民政等相关部门业务骨干担任,负责小组成员业务培训,指导开展减灾救灾活动。

4、管理模式:减灾志愿者小组负责本小组志愿者招募、登记、管理、培训等工作,人员信息统一报市减灾办备案,由市减灾办建立全市减灾志愿者信息中心数据库,为志愿者建档备案。由市减灾志愿者协会制定统一的减灾志愿者标志标识,形成具备特色、整齐划一的减灾志愿者队伍标志、标识识别体系。减灾志愿者每年必须安排一定时间,统一安排参与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突发事件发生后,根据统一指令立即集结到位,在各专业组的带领下开展应急救援活动。

5、保障模式:根据减灾志愿者从事的业务性质,配备相应的减灾救灾装备。减灾志愿者队伍招募、宣教、培训、演练、装备和防护用品等经费,应列入政府减灾救灾预算,确保志愿服务工作有序开展。

6、服务模式

减灾志愿者实行无偿服务,充分发扬志愿者的无私奉献精神,增进志愿服务经验,实践志愿服务誓言,提高志愿服务实效,发挥其在灾后重建和经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加强减灾志愿服务阵地建设,以减灾志愿者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固定联络一定数量的学校、社区开展防灾减灾教育活动;参与应急抢险救灾,协助开展赈灾募捐活动等。

五、有关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各部门应充分认识开展减灾志愿服务的重要意义,积极鼓励单位干部职工参与,负责志愿者小组管理培训的相关成员单位,应认真做好组织培训和开展防灾减灾活动。

2、加强阵地建设。充分发挥志愿者组织在组织、指导、协调本行政区域内志愿服务工作中的作用,重点在学校、社区、机关等场所建立志愿服务站(点)。

防灾减灾知识培训篇2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精神和、总理关于应急管理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省市县党委、政府关于应急管理工作部署,围绕提升全民事故灾害防范意识和避险自救能力,加快建设全民性事故灾害防范教育体系,确保应急管理宣传教育培训全面覆盖、家喻户晓,进一步丰富宣教内容、创新方式手段,以系列宣传教育活动为载体,提高宣教活动吸引力、传播力和引导力,保障我县安全管理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二)工作目标。通过开展宣传培训,广泛普及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避险常识,进一步增强全社会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灾害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营造全民参与共治、全社会关注支持灾害事故防救的良好氛围,促使安全发展理念和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深入人心。

二、主要任务

(一)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应急知识宣传教育。

1、组织开展安全生产“七进”活动。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七进”活动协调工作机制,组织举办安全知识讲座、观看警示教育片、印发安全知识图册、树立示范典型等活动,统筹推进安全生产宣传教育进企业、进校园、进机关、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进公共场所“七进”等活动,提高社会公众和从业人员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组织开展应急管理重大宣传教育活动。

(1)开展“5·12”防灾减灾日活动。各镇、各相关行业部门根据本辖区、本行业领域特点,围绕今年防灾减灾日活动主题,组织开展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和避险逃生演练活动,进一步面向社会公众普及洪涝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风雹灾害、地质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等各类灾害知识和防范应对技能。

(2)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围绕今年“安全生产月”活动主题,制定有特色、可操作的“安全生产月”活动方案。以县镇联动、部门联动、媒体联动方式,组织开展好6月份“安全生产月”和“6·16安全生产宣传咨询日”活动。配合开展“安康杯”知识竞赛“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创建“平安校园”创建、全民科学素质提升等相关活动。

(3)开展“119”消防宣传月活动。围绕今年消防宣传月活动主题,精心组织开展好消防宣传月活动,传播消防安全知识,讲好消防安全故事,观摩消防应急演练,树立消防先进典型,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维护消防安全,努力营造人人关注消防、人人参与消防的浓厚氛围。

(4)开展森林草原防灭火宣传月活动。多渠道、全方位、大力度开展森林草原防灭火宣传月活动。通过张贴防火命令、悬挂横幅标语、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普及森林防火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倡导“网上祭奠”“家庭追思”等文明新风,引导群众自觉摒弃上坟烧纸、点燃香烛等传统不良陋习,让更多的人关心森林防火、参与森林防火,不断提高全民防火意识和扑火安全避险能力。

(5)开展《安全生产法》宣传周活动。集中组织《安全生产法》学习和警示教育、举办法律咨询日活动、开展安全生产执法检查等活动,大力宣传普及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全面营造安全生产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推动在全社会树立安全生产法治权威和法治信仰。

3、积极拓展宣传教育阵地。加强与县融媒体中心合作,及时报道应急管理重点工作推进情况。通过专题采访、现场跟拍,开设专栏等方式解读法律法规、方针政策,曝光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普及应急避险知识。充分利用公交车站、文化广场、商场超市等人员密集场所广告牌、电子屏、视频广播、横幅标语开展宣传。持续扩大“应急管理”和各镇、各行业部门微信公众号覆盖面和影响力。坚持宣教内容多样化、宣教方式多元化,宣传效应集群化。

(二)应急管理知识培训方面。

1、县级层面。

(1)举办镇(街道)、部门单位安全监管人员专题培训班1期。通过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解读、典型案例分析、安全风险分析、防范措施讲解,进一步提升安全监管人员安全责任意识、综合业务素质和依法监管能力。

(2)举办镇村自然灾害信息员培训班1期。围绕灾情管理政策解读、自然灾害救助管理、自然灾害灾情报送、气象灾害基础知识等方面,加强对各镇政府分管领导、灾害信息员,村级灾害信息员的业务培训,全面提高灾害信息员业务技能。

(3)举办消防安全网格员培训班1期。围绕消防器材使用、常见火灾预防、初起火灾扑救、受困人员疏散、消防通道设置、家庭用火用电安全管理及火灾隐患排查整治等方面开展培训,提升网格员消防安全管理水平。

2、行业部门层面。

(1)举办行业领域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人员培训班。各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对本行业、本领域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培训,进一步提高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意识和法治意识,增强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能力,有效预防和减少各类安全事故。

(2)督促生产经营单位落实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和“三项岗位人员”持证上岗制度。督促本行业领域生产经营单位开展“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厂矿级、车间级、班组级),确保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岗位操作技能和安全防范措施,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严格落实“三项岗位人员”持证上岗制度。督促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依法参加培训,持证上岗作业。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开展宣传教育培训是普及应急安全知识、提高避险自救能力,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最大限度减少社会灾害的迫切需要。各镇、各部门单位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结合各自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专人负责,做到有计划、有制度、有经费,确保各项活动有序开展。

(二)创新活动形式。各镇(街道)、各有关部门单位要把应急管理宣传教育培训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胆探索,创新性开展工作。选择宣教工作基础好的企业、社区、学校、机关等基层单元,通过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形成人人关注、人人参与、人人支持的良好安全氛围。

防灾减灾知识培训篇3

今年5.12是我国第七个防灾减灾日,根据省红十字会《关于认真做好2017年防灾减灾日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5月11日至17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主题是“科学减灾、依法应对”,我会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防灾减灾知识的宣传活动,现将活动主要情况总结如下:

一、认真制订方案,明确职责分工

为认真做好2017年防灾减灾日活动,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李赛先后2次组织召开党组会、全体干部会专题研究部署活动相关事宜,进一步明确了两个主体活动的内容、时间、地点、分工和要求。分别由副会长周梦成和秘书长周玲牵头负责,赈济部和救护部共同完成,并根据活动的要求,做好了相关物资器材和场地的准备工作。同时,要求各县级红十字会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切实做好防灾减灾日的发动和宣传工作。

二、广泛开展宣传,不断提升市民知晓率

为提高居民防灾减灾能力,增强居民防灾减灾意识,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宣传周内,我会网站开设防灾减灾专栏,宣传普及火灾逃生办法和减灾知识和技能。5月12日,在秀峰公园北门和凯德广场设置了两个宣传点,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李赛会机关工作人员通过红十字知识展板、发放自救互救宣传手册、现场救护技能演示等形式,向过往群众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和自救互救技能,提高了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红十字活动的意识。宣传台前,工作人员结合图册资料,向市民详细介绍了造血干细胞和人体器官捐献、应急救护知识等情况,得到了群众的好评。心肺复苏操作现场,不少市民轮流操作,认真学习“救命技术”。整个活动持续近3个小时,参与活动的工作人员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红十字精神,营造了防灾减灾工作的良好氛围,增强了广大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技能。经统计,宣传活动共展出展板6块,横幅4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2500余份,参与群众1100多人。

三、强化培训演练,不断提高群众参与度

防灾减灾知识培训篇4

 近年以来,凤路社区以编制应急预案为基础,以社区综合减灾为抓手,强化组织协调,综合统筹规划,突出队伍建设。在社区综合减灾工作中,充分调动了社区居民群众、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的积极性,不断建立健全应急制度体系,应对自然灾害及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显著增强,最大限度地减轻了自然灾害及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危害。

   一、建立健全组织,形成有效工作机制

我社区成立了减灾工作平台,讨论、制定了本社区减灾工作实施计划,并具体细化到日程安排,目标要求,使减灾工作有序进行。我们充分整合社区资源,在社区居民、共建单位中共招募了几十位年纪较轻、有一定文化知识、乐于助人的综合减灾志愿者,组织他们进行了相关的培训,学习减灾知识和技能,更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由辖区单位与居民组成的四支减灾志愿队。组建了由社区工作者和居民志愿者组成的义务消防队,并参加了统一培训,这几支队伍为社区减灾建设提供了有效的组织保障。

二、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居民防灾自救意识

社区积极拓展宣传教育渠道,全面普及民防知识。一是向居民发放《居民防灾必读手册》,让广大居民了解、掌握防灾自救知识。社区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强化防灾减灾工作”精神的要求,坚持预防为主,防御和救助相结合的方针,大力普及创建减灾等科普知识,努力提高居民的防灾及减灾意识,我社区的具体做法是:

 (一)成立了综合减灾组织机构,确定社区书记为社区减灾的笫一责任人,社区主任为副组长,社区工作人员为减灾小组人员。社区每年年初都和单位负责人签订共建责任书,并经常就综治预防安全等问题召开联席会议,坚持预防为主,安全第一。

(二)制定社区应急预案、组织开展演练。社区制定了综合减灾应急预案,在2017年5月12日防震减灾日,我们社区开展了纪念“5.12防震演练活动”,在二中开展了灾害演练等活动,参加活动的居民约计200人。通过这些活动,社区居民的公共安全意识、减灾、防灾知识得到了增强,社区群众避灾、自救和互救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三)置备减灾公共设施器材避难场所。根据我社区地理位置及经济条件等实际情况,置备了部分常用的救灾设施器材。同时在辖区中选择四处空旷、离居民小区较近的场所,作为社区应急避难场所。

(四)减灾教育场所。自从社区获得了2011年度部级“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的光荣称号以来,社区就建立了综合减灾教育场所,并且得到了上级部门的重视,社区开展了多次防灾应急知识培训课,每月在宣传栏更新一次防灾应急知识,广泛开展了减灾教育,增加了居民减灾救灾意识。

防灾减灾知识培训篇5

灾害作为自然力量的集中展示,总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也是一部与灾难的抗争史。灾害对于社会的波及范围广,不仅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财产损失,还会影响正常的社会秩序,造成社会动荡,甚至延缓社会和经济发展。仅2016年一年,中国各类自然灾害就造成近1.9亿人次受灾,农作物绝收290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5032.9亿元[1]。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造成5 335名学生遇难和失踪[2]。因此,有必要认清灾害,尽可能减小造成的危害。我国公民灾害意识薄弱,防灾素养偏低,灾害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防灾减灾手段可以提高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减少灾害事件带来的影响。联合国减灾十年行动中将防灾减灾教育活动列入报告中特别指出:教育是减轻灾害的中心,知识是减轻灾害的关键。联合国减灾战略署在2006年发起主题为“减灾始于学校”的全球活动,促进政府将防灾减灾融入学校课程并确保学校建筑安全,使学校免于遭受自然灾害的影响[3]。汶川地震后,党中央明确要求将灾害预防等科技知识纳入国民教育,提高全民防灾意识、知识水平和避险能力。可见国际国内都极其重视灾害教育在防灾减灾上所发挥的作用。

灾害教育包括国家层面的灾害教育、地方层面灾害教育、学校系统的灾害教育,其中学校是开展灾害教育的主阵地。为了更好了解中小学灾害教育活动实施现状,研究者于2016年7―8月期间,通过对参观某灾害纪念场馆的中小学生进行了随机问卷调查,以获取中小学灾害教育活动实施的情况,进而总结存在的一般问题。此次问卷调查中,被调查学生来自不同地区和不同的学校,有助于了解灾害教育活动开展的一般情形。被调查学生的个人信息包括年龄、性别、所在学校地区、学校开展课程、实施情况等信息。该次问卷共发出100份,收回90份。

1 调查现状与问题

1.1 灾害教育活动软硬件供需不足

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学生希望进行有关灾害教育的相关活动,并且对于灾害教育的期望集中于在面临灾难时能够有效提高生存机会和应对紧急事件的能力,仅少部分学生认为灾害教育活动没有意义,因为过于流于形式且没有实质性帮助。整体上看,学生对于灾害教育活动的需求巨大。然而相对于学生旺盛的需求,学校关于灾害教育活动的软硬件是供给不足的。

1.1.1 硬件和师资力量缺乏

根据问卷显示有85%的学校开展了灾害教育活动,仅52%的学校有开展灾害教育活动的场所和设施,其中包括教室和操场。57%的受访者表示学校没有专门的师资队伍进行灾害教育活动。现有的教育政策对中小学灾害教育虽有一定政策引导,但缺乏经费对硬件的投入以及专业力量对师资进行培训。由于我国灾害方面的学术研究特别是灾害教育起步晚,国内具备专门培养和培训灾害教育教师能力的大专院校很少,即便中小学有教师能够进行灾害教育,也未设置专门岗位,大多数由地理老师、思想品德老师或教导主任等兼任,其投入时间和专业性都难以达到理想状态。同时灾害教育也并没有作为应试教育的一环,尽管经过汶川地震、芦山地震后,灾害教育的关注得到上升,但学校更多将其视为“课外教育”或“常识课”。在师范院校以及对于教师资格的考试中也并未将灾害教育作为必须掌握的课程。

1.1.2 灾害教育教材缺乏

从调查结果来看,有57%的灾害教育活动中没有教材,43%的学校配备有教材。其中四川省部分受访者表示有四川省教育厅的《生活,生命与安全》,且已被纳入灾区学校课程。一部分受访者的灾害教育活动是通过班会的形式,由教师结合政府部门政策文件或结合其自身经验进行口头教育。部分受访者的教材为安全教育读本,对于灾害教育涉及有限。这与专业师资力量有限和系统理论研究体系缺乏是息息相关的。

1.2 灾害教育活动定位

受访者所在学校举办的灾害教育活动针对方向以地震、火灾和公共安全事件,占比分别为77%,70%和48%。汶川地震后,地震这一灾种受到极大的重视,在各种灾害教育活动中都被提到了显要位置。火?暮桶踩?事件贴近日常生活,传播率也较高。洪灾和泥石流作为破坏性强,夏季频发的重要灾种仅占6%和4%显然并未得到足够重视。

所在学校举办的防灾减灾教育活动主要方式为实操训练和课程培训。灾害教育既要有理性理论亦要有感性知识和亲身体验,72%的受访者参加了实操训练,这表明大多数学校都十分重视实际演练,但仍有约27%左右的学校未开展实操演练。此外调查中也显示实际演练的次数较少,大多数为1年1~2次,而且形式单一,多为集体疏散,能使个人真正提升求生和应急技能的系统性训练较少。同时仅28%的学生接受过课程培训,这与我国灾害教育尚无统一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教学课件设计等尚待开发与探索是分不开的。

1.3 学校防灾减灾制度建设有待加强

在灾害应急制度建设方面,82%的学校都有防灾减灾预案,92%具有应急标志、逃生线路及应急物资储备,94%有安全日常安全守则或制度。在实际与学校部分主管领导交流中,他们坦言虽然按照上级教育部门的要求制定了预案和配备了相应物资,但其专业性、科学性和实际可操作性未经专业机构论证和评估,有时纯粹为了应付检查。制作预案的过程中多参考书籍和网络,是否考虑本校、本地区特殊情况是存在疑问的。这使部分预案成为“纸上谈兵”,其内在逻辑严密性和实际可操作性都大打折扣。

2 启示

2.1 开展专业师资培训,提高专业能力

教师作为目前中小学灾害教育的主要执行者,是防灾减灾教育的前沿阵地。现阶段国内专业的中小学教师匮乏,较为快速的形式可为通过专业的团队对其进行培训。国内涉及灾害教学科研的高校、防灾减灾相关政府部门和中心,具有丰富应灾经验和资质的NGO都可动员起来参与培训工作,澳大利亚的师资培训就是由政府部门和非政府组织共同开展培训工作,其联邦灾害管理署设专门小组开展教育与培训,地方应急事务学院开设多种应急救援培训课程[4]。此外可以通过适当的国际交流,通过邀请专家开设讲座、访问学习等方式进一步提高教师能力。

2.2 加强政策支持和制度建设

学界呼吁将灾害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由来已久,在以应试教育为导向的教育系统中,灾害教育更多被归于“素质教育”,直接体现在我国中小学课本中防灾减灾知识的教学篇目不足1%[5]。教育部门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条例、指导纲要对灾害教育的学时、活动形式、经费进行规定,灾害教育应进入教育财政性支出并占稳定比例,甚至可以尝试探讨将灾害教育内容纳入高考,以获取更多的关注和重视。此外对学校应急预案、安全守则等应多给予指导,避免“千校一面”。

防灾减灾知识培训篇6

我乡在防灾减灾宣传活动周中,认真贯彻执行县防震减灾局工作方案。广泛普及防震减灾知识,增强群众防灾减灾法律意识和综合防御能力。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组织召开防震减灾培训会。5月12日是第八个防震减灾日,为广泛普及防震减灾知识,营造防震减灾氛围。5月12 日上午由乡长xx主持我乡机关干部和村三职干部防震减灾工作会。要求各村要传达此次会议的精神,要强化以支部书记为组长的应急救援小组,要学习防震减灾的基本常识,要学会自救和互救。xx还就防震减灾宣传资料结合我乡实际,要求各联村干部和村干部要随时关注地下流体和宏观观测点。并且要结合自身的情况完善应急预案,在灾难发生时要“科学救灾,依法应对”,要正确的处理灾情。

二、组织有条件的单位开展防震救灾应急演练。我乡安办还在当天同xx小学开展了防震救灾应急演练。上午十点五十分,防震减灾演练正式开始。在不到二十五秒的时间内,全校除幼儿班的一年级至六年级165名学生全部整齐的到达了预定的应急避险地点。集合完毕后,校方组织学生学习了防震减灾等相关方面知识。应急演练于上午十一点三十分圆满结束。

三、采取多种形式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活动。在上午的培训会议上,安办人员向参会人员发放防震减灾资料200多份。在乡镇公开宣传栏粘贴《防震减灾基本常识》,《日常生活消防知识》等资料。在道路各重要路口悬挂宣传标语四幅。 

防灾减灾知识培训篇7

一、气象信息员队伍建设情况

截至目前,市共建立乡(镇)、村两级气象信息员1536人,其中市546人、市214人,县370人、县406人,分别由各行政村、社区中的大学生村干部、水库管理员及炮手等兼任。全市气象部门通过决策服务短信平台、手机大喇叭预警信息平台等,把预报、预警信息传达到气象信息员,通过气象信息员传达到广大人民群众,以最大限度减少和避免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在市委组织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局目前已将大学生村干部纳入全市气象信息员管理范畴。与市移动公司开展农村气象防灾减灾和信息化建设合作,由移动通信部门为气象信息员开辟气象信息发送专用端口,利用农信通、畜牧通及移动大喇叭等服务平台向农民朋友发送预报、预警、科普等气象信息,充分发挥基层气象信息员协助做好气象服务作用。

加强对气象信息员队伍管理。每季度对气象信息员信息进行抽查核实,确保气象信息员信息真实、可靠。将中国局、省局印制的《气象信息员工作手册》、《气象信息员培训教材》等书籍、材料发放到信息员手中,近期将编制印发《气象信息员工作日志》、《气象信息员工作责任卡》和《气象防灾减灾明白卡》,发放至每位气象信息员。

二、制度制订及落实情况

各县(市)局积极争取地方政府支持,协调以地方政府名义下发加强气象信息员队伍建设相关文件。5月20日,市政府办公室下发《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气象信息员队伍建设的通知》,明确各乡(镇)、办事处分管农业或应急管理的副乡(镇)长、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兼任气象协理员;各行政村、社区中的大学生村干部兼任气象信息员;林业、农业、学校、水库及其它重要部门要指定1名工作人员兼任气象灾害应急联络员。明确协理员、信息员及应急联络员责任义务。要求气象信息员24小时保证手机畅通,调离工作岗位或通讯方式变更须及时上报市气象局,市气象局按上报信息更改信息平台个人档案资料。其他县(市)局也向地方政府报送关于加强气象信息员队伍建设相关文件,近期将加大协调力度,力争以地方政府名义下发。

完善气象信息员气象预警信息和气象灾害信息上报制度。气象部门预报未来有气象灾害时,要及时通过手机短信发送至气象协理员、气象信息员和应急联系人;气象信息员接到预警信息后,要及时通过短信、广播、电话、大喇叭、上门等方式,尽快将预警信息传递到辖区内公众手中。当信息员确认有气象灾害发生时,应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尽快赶往灾害发生地开展灾情调查,并在2小时内将灾情信息上报至气象部门。

三、培训情况

气象信息员工作在气象防灾减灾的最基层,任务重、责任大,因此加强气象信息员管理和培训至为重要。5月21日,局在市委组织部的大力支持下,组织全市气象信息员进行了为期3天的气象知识培训。

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气象灾害预警信号识别与防御、气象灾害调查方法及其它相关知识。使每个气象信息员明确工作任务,切实提高气象信息员的整体素质。其他县(市)局也于6月份先后组织开展对气象信息员的培训。通过学习培训,使气象信息员进一步明确职责任务,掌握气象灾害防御应急处置、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获取与传递、气象灾情调查上报等工作方法,了解气象仪器设施管理办法等,为指导当地的农业生产和防灾减灾切实发挥作用。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1.气象信息员人员变化较大,对信息收集、更新存在一定难度。

2.气象信息员工作大多属于义务工作,财政补贴支持经费少。

防灾减灾知识培训篇8

近年以来,通过防非典,预防禽流感等工作,使我们深刻认识到灾难应急的重要性。20*年,在陕西省和*市地震局的帮助下,在*堡街道办事的18个社区开展地震应急志愿者队伍建设,地震应急知识的普及工作。现将我们的一些做法汇报如下。

1.学习地震应急知识,正确认识地震应急工作的重要性。

通过学习,认为地震应急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群众性工作,提高广大社区居民的防震减灾素质是防震减灾工作的核心。地震应急工作具有经常性、普及性、群众性的特点。开发志愿者的热情是我们工作的重点。提出“通过经常性地震灾难应急知识的普及,将防震减灾工作落到实处,最大限度地提高广大社区居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2.建立街道和社区二级防震减灾应急指挥系统

根据街道办事处和基层社区具体情况。建立以街道办事处为核心的一级指挥系统。,通过资源共享建立八个以专业化救援为主的应急队伍,负责*堡街道办事处的整体防震减灾工作。建立以街道办事处基层社区委员会为核心的二级指挥系统。通过社区志愿者建立三个以自救互救为主的应急队伍。负责街道办事处基层社区的防震减灾应急工作。组织机构如图。

3.通过社区防震减灾志愿者队伍建设,开展群众性防震减灾工作。

社区志愿者是社区最大的的财富、是社区最大的资源、他们最大的特点是对公益事业的热情。在街道办事处的宣传引导下,以防非典,预防禽流感网络为基础,18个基层社区相继建立了防震减灾志愿者队伍,防震减灾志医疗愿者队伍和防震减灾治安保卫愿志者队伍。在灾难来临时,为群众自救互救打下了基础。

4.通过社区防震减灾讲师团建设,普及抗震减灾知识。

*堡街道办事下属18个社区,有大学型社区4个,有丰富的高层教育人力资源。有大量的愿意利用自己的知识为社会服务的教育志愿者,发挥他们的优势,建立社区抗震减灾志愿者讲师团。讲师团经常到各个基层社区宣传防震减灾知识,提高广大社区居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在灾难来临时,为社区居民正确处理应急事件打下基础。

5.通过社区资源共享,建立基层社区避难体系和避难场所。

当社区居民意识到灾难应急的重要性时,基层社区避难体系和避难场所成了社区居民关心的问题。各个基层社区根据资源共享的原则,绘制社区平面找到合适的避难通道,确定合适的避难场所。在灾难来临时,快速疏散和安置,并保障社区居民的基本生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目前18个基层社区的确的避难通道和避难场所陆续确定。一些应急避难场所已经挂牌。

6.通过重组社区、政府、驻地单位资源,建立灾难应急指挥中心和专业防震减灾志愿者救援队伍。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实行平时增加一些训练项目,当灾难来临之时,迅速成为应急救援队伍。

1)将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做为应急指挥中心。

2)将*堡街道办事处预备役连做为抢险救灾志愿者专业救援队

3)将*堡街道办事处街道卫生院做为医疗志愿者救援队

4)将*堡道派出所做为治安保卫志愿者救援队

5)将无线电爱好者协会做为志愿者通讯队

6)将*市麦德龙市场做为志愿者物资供应队

7)将*堡街道办事处社会事务科做为志愿者生活安置队

8)将*堡街道办事处市容监察中队做为志愿者交通运输队组

9)将*堡街道办事处党政办和社区艺术团做为志愿者宣传报道

7.通过增加一些训练科目将养犬场改为搜救犬培养基地

在*堡地区有一家进口名犬饲养训练场,通过协商,进口名犬饲养训练场适当增加一些搜救训练科目,这些名犬就会成为搜救犬。当这些进口名犬卖给其他人时,搜救犬培养基地会告诉卖主此犬有搜救功能。当灾难来临之时,这些名犬会迅速成为应急救援队伍中的一员。

8.通过*社区网,将社区防震减灾知识广泛传播。

9.今后*堡街道办事处18个基层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规划

坚持在“志愿”基础上,开展经常性、普及性、群众性地震应急活动。动员社会力量,配备相应的硬件设施。

1)社区志愿者队伍硬件配备

(1)相应的简单破拆工具。

(2)短距离对讲机。

(3)志愿者活动室

(4)配发相应的标志(有可能配发一些制服)。

2)社区志愿者医疗队硬件装备

(1)担架

(2)简单的救急设备

(3)储备一些应急药品

(4)配发标志和短距离对讲机

3)社区志愿者治安队

(1)配发标志

(2)配发一些应急器材

初步统计全地区18个社区约需投资15万元

10.街道办事处专业救援队伍建设规划

8个街道办事处专业救援队伍除加强训练课程外,还需配备一些专用设备.

1)标志和对讲机.

2)破拆工具

3)训练营地(设在街道办事处社区服务中心)

4)搜救犬小分队

初步统计全地区8个街道办事处救援队约需投资27万元

11.18个社区应急通道和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规划

目前,18各个基层社区已完成应急通道和应急避难场所的定点规划工作。已有三个社区完成了应急通道和应急避难场所的标志牌设置。其他社区陆续完成应急通道和应急避难场所的标志牌设置。今后,还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投资

1)18个社区应急公共厕所建设

2)18个社区应急水源建设

3)18个社区应急储备建设

以上约需投资13万元。

12.搜救犬小分队建设规划

目前,我们已和*堡名犬饲养训练场达成协议,在原训练场的基础上,建立*搜救犬训练基地。希望本基地能在间内为国家培养出合格的搜救犬。*搜救犬训练基地训练出的部分搜救犬作为街道搜救小分队的队员。

据调查,本地区18个社区中,0.7%的家庭有宠物狗。我们决定成立搜救犬协会,由训狗专家杨淑民担任会长。将搜救犬的培养变成爱狗居民的经常性活动。平时,在训狗基地和社区服务中心进行授课和培训。每年举行一次搜救狗搜救比赛。将搜救狗的培养变成一项群众性活动。18个社区的宠物狗可作为社区志愿者队伍的队员。

防灾减灾知识培训篇9

论文摘要:防灾教育对保证国民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愈义。目前我国防灾教育还存在很多问题,扣防灾意识不够、防灾应急机制不健全、防灾知识宣传不到位等。从防灾教育的模式、内容和其体措施等方面,对我国的防灾教育体系提出一些看法,以期对我国日后防灾教育的开展有所启示。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主要有地震、洪水、干早、泥石流等。我国自然灾害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分布地域广;造成损失大。特别是进人20世纪90年代以来,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呈明显上升趋势,已经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的重要因素。我国每年因各种灾害造成经济损失在2000亿元左右,受灾人数为3亿一4亿人次。这些年来发生的1998年长江流域特大洪涝、2000年重庆和四川特大干早、2007年淮河流域特大洪涝、2008年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这次四川汉川特大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更是给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重大损失。一直以来,党和政府都非常重视防灾减灾工作,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因我国灾害预防和应对突发性灾害的体制不够完善,特别是防灾教育方面还很薄弱,每年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仍然十分的严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防灾教育对保证国民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决定性影响。

一、我国防灾教育的现状

当前,我国的防灾教育十分薄弱,存在很多问题:一是防灾意识不够,对预防灾害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深入,例如学校对防灾教育工作不够重视;二是社会防灾应急体制不够健全,责任不够明确,没有建立完整的防灾应急体系。社会各级和学校对防灾应急预案缺乏了解,缺乏实际防灾、减灾的经验,预案演练不够。例如,1994年12月8日新疆克拉玛依市的剧场火灾酿成的300多名儿童失去生命的惨案,如此严重的事故背后,逃生者拥堵逃生通道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逃生时没有良好的秩序,没有逃生的训练,没有临危不乱、不惧、不抢的素质也是原因之一。三是防灾、减灾的科普知识宜传不够,社会大众,特别是中小学的教师和学生都不同程度地缺少必要的避灾、自救和互救常识。比如,2005年11月26日,江西瑞昌与九江之间发生了5.7级地展,地震波及到了湖北省,导致湖北5县市受灾,造成1死81伤,其中81名伤者中78名是学生(其中多名学生受重伤),主要是在避震时拥挤、踩踏造成的。不是因地震本身,而是因地震恐慌造成的人身伤害,着实使人震惊[’〕。四是各级学校的教学楼、宿舍等达不到规定的防灾标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在坟川大地震中,有多所学校的教学楼垮塌,造成了惨重的伤亡,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学校的建筑达不到应有的防震级别,这是值得教育部门反思的。

二、防灾教育的模式

(一)讲座模式

讲座是防灾教育中比较简便易行的模式。灾害研究专家认为,要提高讲座的效果,首先要促进灾害高度关心人群和灾害低度关心人群之间的互动。对灾害关心度不高的人往往是没有灾害经历,因此他们对灾害的估计比较乐观;而高关心度的人多是亲历、亲见过灾难场面,能够较深刻地理解灾害的破坏性和杀伤力,同时对于灾害中的逃生和救助方法也比较熟悉。通过灾害高度关心的人群对灾害低度关心人群的讲述、劝导和方法传授等,可以使灾害低度关心人群感同身受,教育效果更加明显。因此在防灾讲座中,适当加人灾害亲历者、救灾人员等人讲述或记录,可以使听讲者通过这些重要的案例知识对某方面灾害有更深刻的认识,再加之专家或教师的讲解,使听讲者获得比较全面的有关灾害的知识。

(二)体脸模式

体验模式可以分成假想体验、模拟体验和真实体验三种形式。一般来说,其中比较常见的是前两种。假想体验是让受教育者想象灾害发生的情景,可以是防灾训练人员口述,也可以是录音、影像等教学资料,营造灾害气氛,让受教育者去体会当时的感受,想象可能发生的情况以及可能采取的自救措施等,也可以让受教育者观看灾害和自救的影像,让他们通过观察学习来丰富自己的逃生知识和技术。模拟体验是模仿真实的灾害现场,制作地震或火灾等等场景,让学生亲身体验虚拟的场景,配以指导人员的说明和讲解,让学生亲自使用灭火器等工具,实施模拟自救。这种体验的方式较之讲座具有生动、实用的特点,是比较理想的防灾教育模式。但是体验模式对设施的要求相对较高。比如,日本针对本国自然灾害多发的特点,在全国各地设置了大量的防灾馆、防灾训练中心等机构,接受社会各界人员来此学习如何应对火灾,亲身体验地震发生的情景,学会在灾难发生时如何自救。这种教育模式有效提高了社会大众的防灾意识和防灾能力。

(三)综合活动模式

综合活动模式的方法比较多样。防灾教育机构可以让受教育者自己确定题目,通过查阅资料和社会调查等方法了解灾害的历史、形成原因、预防方法和自救措施等,大家相互之间通过讨论、相互交换意见或谈感想等增加对有关灾害的知识的了解;也可以通过组织与防灾有关的游戏、运动、表演、远足、夏令营等各种活动,增加防灾体验,习得逃生本领,触发对他人的理解和同情。

三、防灾教育的内容

(一)一般防灾教育的内容

一般防灾教育主要是面向大众的防灾教育,主要包括对国民的防灾教育和训练,机关事业团体的专业性防灾教育和训练及其政府组织的综合性防灾教育、训练和演习三大部分。

1.面向国民的防灾教育和防灾演习

在各地方消防部门应专门设立相应的防灾教育中心,由专人负责到学校、单位讲解消防知识,并指导各种防灾训练和演习。

学校应定期和不定期地进行防灾教育和防灾演习,包括灾害的基本知识讲解、灾害时的避难演习等,同时还包括灾害发生时如何将学生安全交接到家长手中等具体措施。消防员和交通警察则应分别到学校给学生开设消防安全、灭火器的使用方法以及自行车的交通安全,从小学开始进行防灾教育和安全意识的普及。

社区的防灾演习和防灾知识的普及。各地方政府或社区居委会应定期组织居民进行防灾演习,包括地区的灾害特征介绍,自己所处位置(住所或工作场所)安全性检查和确认,如房屋的抗展性的确认,所在地区届时发生毁坏的可能性大小,以及火灾延烧的概率等确定;所在地的避难场所的位置和路径的确认,灾害时如何安全避难,如何正确使用灭火器;如何急救,灾害时家人安全状况的确认方法等。

2.机关团体的防灾训练

各机关团体应根据自己的业务特点,定期或不定期地举行各种专业性的防灾训练和防灾演习。通过对可能会发生的各种灾害进行预测,针对预测到的灾害特点,进行相应的防灾演习。如地震时指挥和疏导被困的地铁乘客安全避难;防止火灾延烧的消防演习等。例如,韩国地铁火灾事故后.日本地铁公司除了全面检查地铁的防灾系统外,还就地铁在灾害时的紧急停车,通过手动装里打开车厢门,伤员的急救,并在地铁司机的指挥下,沿着地铁隧道进行安全避难等防灾演习。

3.政府组织的防灾训练和演习

国家应制定灾害应对基本法,规定国家防灾训练义务和国家的“防灾日”和“防灾周”,要求各级政府机关、学校和企业团体在每年的防灾日举行防灾训练。例如,日本就规定了每年的9月1日为全国的“防灾日”,9月l日所在的周被定为“防灾周”。所以每年的9月1日,日本政府都举行大规模的综合防灾训练和演习。同时,日本的中小学、机关团体以及地方自治体也都将举行不同形式的防灾训练。政府通过这种防灾训练向国民提供必要的防灾知识教育,以达到提高整体防灾意识的目的。

(二)中小学防灾教育的内容

中小学生作为未成年人,由于缺乏自我救护的知识和能力,往往会成为自然灾害的最大受害者。因此,做好中小学防灾教育对于保证学生的生命安全是很重要的。对学生的防灾教育,应该根据学生不同的身体和心理发育阶段特点来进行。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的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育状况不同,对灾害情况的估计和处理能力也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我们在进行防灾教育时,应以保护未成年人的安全为原则,在教师和成人充分发挥自身作用的前提下,增加学生的自我保护和救助能力。

幼儿园的小朋友对事物的辨别能力相对较低,语言功能也不够完善。他们往往不能意识到危险,或者即使知道危险也无法将信息准确地传达给成人。因此应该比较早地通过图片、声音和录像等让孩子了解灾害,训练孩子在灾害发生时按照保育员的指示快速行动,当孩子发现火灾等危险隐患时,能及时告知教师或身边的大人,以争取撤离时间。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已经可以认识到灾害的危险性,也能够传达灾害警报,这一阶段防灾教育的重点是使小同学能够在大人的指导下快速、正确地逃生;小学中年级的学生能够了解灾害的危险性,并自行采取适当的自我保护措施;高年级的学生应了解对各种灾害可能发生的情况,快速采取行动,不但要确保自己的安全,还应密切关注他人的情况,并采用适当的方式帮助他人。

初中阶段,应该进一步深化学生对灾害的理解,不只是让学生产生对灾害的危机感,还要让他们了解灾害可能发生的情境,尽量减少灾害可能给学生造成的伤害,使学生具有比较完备的应急技能,自制灾害应急手册,做好灾害的日常的预防,在灾害发生后能进行正确的避难活动。初中阶段的学生还应该深人理解防灾、救灾志愿者行动的意义。

高中阶段的学生身体和心理发育都比较成熟,反应灵活,行动敏捷。与老年人、孕妇和残障人员相比,他们已经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弱势群体。他们不但可以自救,而且他们中的部分人还可能成为救助他人的生力军。因此高中阶段的防灾教育要使学生认识到:在灾难到来的时候,不但确保自己的安全,而且还要为朋友、家人、社区等其他人员的安全做贡献,高中生应具有保护他人的态度和应急技能,可以在适当的情况下参加当地救灾志愿者活动,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向处于困境中的他人提供帮助。

四、防灾教育的其体措施

防灾教育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不仅包括灾害前的预防,而且还有灾害来临时的逃生、自救和救助他人。

(一)宣传防灾知识,建立预警系统

防灾知识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应将“防灾教育”的内容纳人义务教育的组成部分。教育部门应编写危机应对和防灾教育指导方面的教材;政府部门应通过电视、报刊杂志、影像资料、互联网等途径介绍防灾知识,进行减灾知识宜传。另外,消费部门可以通过印制灾害应对手册,散发给居民,详细介绍应对灾害的各种知识;多种多样的防灾培训和演练。个人更应积极配合,从自身做起,不仅要自身掌握防灾知识和技能,而且还要积极参与防灾知识宣传等公益活动。防灾工作的首要环节是房屋建筑、设备器材、门窗等的安全性能,要对其抗震性、耐压性、排水、逃生路径等方面要进行全面的检测和修缮,而且还要建立早期预警系统,预计各种灾害发生的可能性,配置灾害发生的警报装置、临时照明装置、紧急对外联络装置、必要的药品和粮食等救灾物质,提高对灾害的反应速度,安排好灾后生活。在许多发达国家,学校不但是学生的学习场所,还是大量市民灾后的避难场所,因此加固学校的建筑,增加设备的安全性能,配备充足的救灾物资等,对整个社区的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授自救助人方法,建设防灾教育基地

防灾教育要根据各种灾害的特点,传授相应的应对方式。以地震、火灾、交通事故为例,地震中如何确定震级的大小和危险系数、哪些地方适于避难、什么时候需要撤离房间、需要采取怎样的防护措施;发生火灾如何使用灭火器,防止被烟熏倒,在逃生之后如何请求帮助等;在对待交通事故问题上,怎样避免交通事故、在事故发生后通知警察、早期急救等都应该明确地告诉给学生。另外,建设防灾训练基地也是提高防灾教育效果的重要措施。例如,日本京都市政府在寸土寸金的市区出资兴建了京都市民防灾教育中心并且负担80%的维持费用,用于市民及参观者提供防灾教育及培训。中心最大特点是采用给参观者以亲身体验和感受为主的教育培训方式。

中心有多种体验项目,如地震体验及训练屋、泥石流体验屋、消防训练室、风速体现室、烟雾躲避训练室、紧急梯子逃生训练等。地震体验及训练既让参观者体验真实的地震发生过程,又培养了参观者减少次生灾害发生及自我保护的意识。泥石流体验能使体验者体验到泥石流发生时的恐怖。消防训练室主要训练灭火器等消防设备使用。中心展示厅用各种图片、文字向人们介绍日常各种防灾知识。中心还开设面向公众的各种减灾培训课程,有面向单位开设消防员培训和向广大市民开设外科医护急救培训等。中心只对单位收取一定培训费用,对公众参观、体验项目均为免费。防灾训练基地是模拟训练模式的必备场所,可以达到防灾演习的效果。

(三)进行逃生和避难训练

在了解了防灾和自救知识后,应有意识地对大众进行实地的演习和训练。政府机构、学校、企业团体应经常在各自的单位进行逃生线路、楼梯的使用、撤离的先后顺序、到达安全地点后的站队位置等方面的训练,这些都要进行精心的设计和演练,力求快而不乱,井然有序。逃生训练可以是有准备、有组织的。当人们逐渐掌握和熟悉了逃生方法,也可以进行突击训练,增加人们的临场感,更真实地体会灾害现场的情境,并能够迅速做出正确的判断。人们也需要了解避难场所的合理使用方法,因此可同时展开宿营地的选择、救灾物资的领取、水源清洁、个人卫生、疾病和瘟疫的预防、救护等训练活动。坟川大地震的重灾区的中安县桑枣中学,从2005年开始每学期组织逃生训练,灾情发生以后全校2200名学生和数百名教师在1分36秒内全部安全撤离,创造了坟川地展中全校幸存的奇迹。逃生和避难训练是保证人们生命安全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需要各级单位引起重视,常抓不懈。

(四)加强社会各界的合作

防灾教育需要政府、专家、市民和学校的通力合作。专家的作用是总结和归纳灾害发生的原因、抵御的方法、自救的方法等等,帮助各级单位构建防灾教育的知识和技术支持体系,并且对各单位的防灾教育活动进行直接或间接的指导。市民不但要鼓励自己的孩子参与防灾的学习和训练,而且也应该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以形成全民参与、共同学习的氛围。灾害不会只发生在一个人的身上,灾害的偶发性使社区中的所有人都可能成为受灾对象,为了减少灾害所带来的损失,每个人都应该成为防灾教育的参与者和合作者。学校应该成为市民的避难场所,并具有传授和培训防灾知识和技术的重要职能,学校教授给学生的防灾知识,还要通过学生传达给其家长和邻居等其他市民,从而增加学校防灾教育的影响面和受益群体。政府要为以上三个部门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鼓励和组织多方面的合作。防灾教育需要政府、市民、专家和学校紧密联系,以“尊重和珍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为中心理念,通过多样的活动,培养学生和普通市民的防灾意识、防灾能力,以创建安全文明的社区和学校。

参考文俄:

[1]秦大河,孙鸿烈.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总论卷[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4.

[2]膝朝阳.恐慌之祸有甚于灾害[N].南方日报,2005.11.28.

[3]膝五晓,加藤孝明,小出治.日本灾害对策体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防灾减灾知识培训篇10

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2009年主要工作情况

1、领导高度重视,责任明确,各负其责,工作到位。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做到以身作则,不断提高拒腐防变能力。

2、为了进一步做好地震监测预报工作,我局加快对微观观测场地及观测仪器基础设施的建设,目前主要有如下微观仪器:

(1)、位于××区一中内的国编滇字10﹟井,此井主要用于观测地温和水位,为我区的地震测报提供有价值的地震前兆信息。

(2)、在昭通市面粉厂内的数字化观测仪器,此井深360m,使用数字化观测仪器能更准确地获取地震前兆资料,为地震分析预报提供可靠数据。

(3)、管理维护靖安乡政府院内的强震动台。

(4)、安装地震前兆观测倾斜仪的准备工作正在进行。

3、宏观观测方面:从以前的7个宏观前兆观测点,现在增加到13个宏观观测点,为了进一步加强××区地震宏观信息的收集、上报和地震科普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不断观测收集宏观异常情况,提高地震宏观联络员的责任意识和宏观观测水平,10月19日下午,在我局局长办公室举行××区宏观联络员培训会,会议由夏局长主持,全区宏观联络员及××区防震减灾局干部职工参加了培训会。如果发现宏观异常,我局将及时落实情况上报,宏观观测是微观观测的重要补充,在地震短临预报中具有重要作用。

4、我局邀请市防震减灾局陈庆同志为××区区委、区政府、民政、建设、武装部、防震减灾局六家抗震救灾指挥部成员单位进行卫星电话安装使用培训。培训主要从sim卡的安装、开机操作、搜星定位、拨打电话、网络传输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和示范。并让参训人员亲自体验,实地操作,这次培训取得较好效果,各参训人员都能独立完成各项操作,从而为今后的应急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通信保障能力建设,是《云南省政府关于全面加强预防和处置地震灾害能力建设的十项重大措施》和《昭通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处置地震灾害能力建设的通知》颁布实施后,××区人民政府结合××区实际制定了《昭通市××区人民政府落实省政府全面加强预防和处置地震灾害能力建设十项重大措施意见的通知》的通知要求的贯彻落实。

5、中国地震局省地震局领导4月到××区视察工作,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李克司长等领导在省地震局陈勤副局长以及昭通市防震减灾局徐家金局长等领导的陪同下,到昭通市面粉厂内我局的监测点视查工作,各位领导在听取此监测点的介绍后,还详细询问了仪器的型号、观测资料的报送、观测数据的有效价值、观测井的历史情况等等,了解了此观测点的情况后,领导们非常感兴趣,要求进一步查看数据的记录反映情况。

7、我局会同建设部门加强对农民自建民房抗震设防的指导和技术服务,进一步提高新建、改建、扩建、加固等重要工程建设及生命线工程的抗震设防的审批和监管工作。今年到目前我局共办理了抗震设防确认审批手续已有89件。 5月11日,昭通市纪念大关地震35周年纪念日;12日,纪念汶川大地震1周年纪念日,市、区两级防震减灾局、民政局、司法局、国土资源局、宣传部、新闻媒体、科协、教育局等8个系统的两级单位,在体育馆广场上开展了昭通市“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

5月21日,昭通市第九届科技活动周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区旧圃镇举行。这次活动以“携手建设创新型国家”为主题,由昭通市宣传部、科技局、科协、文体局、广电局、××区人民政府主办,昭通市科技局承办,××区科技局、旧圃镇党委、政府协办。参加此次科学技术普及、宣传、咨询活动的单位有:防震减灾局、宣传部、科技局、科协、农业局、林业局、卫生局、计生局、司法局、共青团、新闻中心、旧圃镇、新农村办公室。

8、7月份,我局紧紧抓住区一中初一年级和高一年级军训阅兵之机,在学校的大力配合支持下,开展为期一周的地震科普知识宣传活动。这次宣传活动内容丰富,展示了几十块有关地震科普知识展板,展板的内容有:地震基础知识,防震避震常识,历史地震,及《防震减灾法》等。

我局同民政局、建设局、科技局等单位一道建设科技长廊,分期刊登《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云南省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管理条例》等。

9、8月份,区防震减灾局、人武部和区一中联合举行了地震应急演练,让学生遇到灾害能自救和互救,并提高他们防震减灾的意识,让学生在遇到灾害时组织有序,

懂得动作要领,是国防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今年秋季学期刚开学,区一中新生在军训中,教官就教会了他们在遇到灾害时的应急方法,在应急演练中,当学生们听到地震躲避的口令声后,全班立即手抱着头,钻在桌子下面,用桌子遮着头部。没有找到桌子的同学,立即用手抱着头,跑到了墙脚蹲下。当地震结束后,为了避免余震带来的伤害,同学们依据顺序,按划分的路线很快的疏散到了指定地点。参加此次应急演练的共有2000多名师生,占全校总师生人数的一半,通过地震应急演练,起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的效果。

10、9月份,以省地震局副局长胡永龙同志为组长,由省地震局、监察厅等部门及市政府陈副秘书长、防震减灾局、监察局、督办科等领导一行16人组成的省政府防震减灾工作督察组一行莅临××区督察防震减灾工作情况。督察组组长胡副局长在视察××区防震减灾应急准备工作后,代表督察组充分肯定了××区防震减灾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并对下步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11、11月份,在局办公室召开艾滋病防治培训会,会议由夏局长主持,并作了讲话,希望全体干部职工认真学习《艾滋病防治条例》以及艾滋病预防知识等。倡导自觉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自我做起,洁身自爱,革除陋习。并将所学到的艾滋病预防知识传播给家人和其他社区成员,以提高人们对艾滋病的认识和了解,进一步增强预防艾滋病的意识和能力,推动全社会预防艾滋病工作的健康发展。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由于我区地处滇东地震活动带境内。云南七大地震带就有两大地震带经过昭通即:“小江地震带”和“威宁-大关-马边地震带”。昭通市五大断裂之一的洒渔河断裂也称昭鲁断裂经过××区,地质构造复杂,活动断裂带纵横交错,新地质构造运动强烈多变,地质环境极为脆弱,地震活动十分频繁。

1、城市综合防震减灾和农村民居抗震设防能力薄弱,部分建筑工程和广大农村民居达不到抗震设防要求,特别是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不能满足防震减灾的需求,部分单位对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及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不够重视。

2、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防和地震紧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是防震减灾工作的核心,但是防震减灾工作点多面广,我局机构编制人数少,专业人员不足,对工作的全面开展有一定影响。

3、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工作虽然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只是与自己的过去相比得出的结论,特别是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科普宣传和地震应急演练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提高。

4、“三网一员”即地震宏观测报网、地震灾情速报网和地震知识宣传网建设,有待进一步推进。

5、地震监测基础设施薄弱,我局正在积极争取上级的支持,加大投入不断加强地震监测基础设施建设。

6、经费投入不足,一些监测手段难以实施。

三、下步工作思路

我区地震灾害具有突发性、频度高、震级大、震源浅、震灾重、受灾广的特点,积极抓好工程性防御工作是有效避免地震人员伤亡的重要手段;做好建筑物的选址工作是避免地震灾害的有效方法;做好地震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是防御地震的有效途径。因此,在防震减灾工作中要建立健全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体系,强化应急管理机构和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安全意识,尽最大努力减少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提高对防震减灾工作的投入,努力提高强震预测预报科技水平,搞好群测群防工作,充分发挥“三网一员”的重要作用,做好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普及。

1、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执行省、市、区有关会仪精神,不等不靠完成好上级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2、结合我局实际,以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防和地震紧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为中心开展工作,搞好群测群防,加强“三网一员”队伍建设,使其能在应急时刻发挥重要作用。

3、微观观测方面:对××区一中内的国编滇字10#井的水位和地温进行数据采集、分析和上传,争取在观测评比中再获奖励、加强对昭通市面粉厂内安装的数字前兆仪器的数据采集,并做好资料的分析上报工作、认真做好靖安乡政府院内强震动台的维护管理工作。

4、宏观观测方面:对13个主要的宏观前兆观测点加大观测力度,如果发现宏观异常,及时落实情况上报,在进一步寻找有价值的宏观观测点,增加宏观联络人员。

5、进一步加强地震监测基础设施的建设。

6、加大对新建、改建、扩建及生命线工程建设的抗震设防及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监督管理。

7、加强对《防震减灾法》的贯彻落实,防震减灾事业包含方方面面,地震监测预报设施建设、地震观测环境的保护、工程的建设的监管、地震紧急救援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完善提高,做好这些工作需要各行业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把防震减灾事业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结合起来,让《防震减灾法》真正落实社会工作中,真正使防震减灾事业成为广大社会公众的责任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