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筹学含义十篇

时间:2023-10-27 17:30:24

运筹学含义

运筹学含义篇1

关键词:语文教学统筹;有效性;提升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4-246-01

语文教学统筹在一个方面是高明地达成了预想的目标,另一方面目标本身需要审议,一方面教学方法效率很高,效果很好。另一方面,教学内容很成问题,甚至错误。这样把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截然分开,使学生否认教学内容的理解,产生理解分歧,值得我们深思。

在教学过程中设定三个目标和内容,这三个目标涉及词语学习,图表说明事物的方法以及统筹方法的活学活用,似乎有着循序渐进、由浅而深、由“死”到“活”的逻辑发展,但恰恰相反,这三个目标其实已经被肢解为互不相关的几个分叉,但让教师更感举的不是仅做判断,而是如何使被肢解的分叉重新恢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真正提升语文教学统筹的有效性。

一、词语的学习和文本的理解

教师在教学实录中,列出了“万事惧备,只欠东风”“不无裨益”两具词语作为学习目标之一,但在教学中,只安排一分钟让学生背诵课文后的注释,就算完成了这一教学目标而迅速转入下一教学内容。对些,词语的学习至少有两个词义,一个是离开具体的语境的词典义,一个是在词语运用中的含义,后者往往被称为语境中的含义,脱离文本而单纯让学生背诵词典层面上的注释,学生很有可能不理解这个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甚至还把不理解误以为理解,强调词语的语境义现在已成了语文界的一种共识,也许是基于这种考虑,中学语文教材选入这一文章时,在课后的学习建议中,会出现这样的思考题:“下面三个短语在文章中都加了引号,你能说说他们的含义吗?其列出的短语,就有魏书生教学中提出的“万事俱备”等。这样的提问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学生脱离语境来学习词珠含义,用意当然很好,但还是让人感到有所欠缺。问题的关键是,词珠学习从来不是单纯的词语积累问题,获得词语的特定含义,并没有完成词语学习的真正流程,仅仅完成了部分目标。把语境与词语联系起来,不仅让学生理解词语在文中意味着什么,还要反过来追问,这一词语的运用对于文本来说又意味着什么。这样,教学目标分解出的分叉才为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提供可能。

二、统筹教学中的思维方法

统筹方法的运用作为一种应用教学方法,是在现代工业产生大分工的背景中发展起来的,用泡茶喝为例,有不同的安排方法,效果有“好、中、差“,凸显的不仅仅是时间问题,而是围绕着各道工序的时间,对工序的一次分类,分出了关键工序与非关键工序的差异。因为统筹方法作为一种应用教学的方法。确实在现代工业产生大分工的背景中发展起来的,简单的烧水泡茶,工序并不复杂,还谈不上对统筹方法的运用,但恰恰是这个例子说明了统筹方法的原理,才使得这个“小题”能够引出“大做”来,从教学原理角度说,一切复杂的工序关系,只要可以被量化,被换算,就都可以分解成最简单的,甚至比烧泡茶还要简单的工序来,尽管一分解出的工序可能只是成千上万工序中的一个环节。就如同复杂的计算机运算最终都可以分解到1和0的简单组合,所以“小题大做”用于评议时,恰恰把意思用反了。因为用烧水泡茶的例子来说明相当复杂的工序安排原理,不是为了说明这种运用的不可能,不应该,而恰恰是说明这种“小题大做”的合理性,这样,把“小题”与“大做”绝对割裂开来,恰恰是文章所反对的。

三、知的深度与用的广度

运筹学含义篇2

关键词:企业 税收筹划 策略

税收筹划是一门涉及多门学科知识的新兴的现代边缘学科,开展税收筹划并使企业实现效益最大化,而增值税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企业营业成本的大小,从而影响企业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目标。所以,企业进行增值税的税收筹划是极其重要的。由于许多问题还在探讨之中,各位学者对其概念也有一些不同看法,但本质的阐述是一致的。

一、税收筹划的含义、动因和原则

(一)税收筹划的含义

税收筹划有称“合理避税”,是指纳税人在不违反税法的前提下,通过其经营活动的安排少纳税或推迟纳税目的的行为,以达到企业税负最小化或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的的一项管理活动。进行有效的税收筹划有利于企业降低财务风险,优化产品结构和投资方向,增强税收法律意识,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二)税收筹划的动因

税收筹划的出现和发展顺应了经济发展规律,有着自身内在的动因和充足外部条件的,以下从这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企业税收筹划的主观动因

首先,追求企业经济利益最大化。税收是国家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对社会产品进行的强制、无偿与相对固定的分配,这就促使纳税人产生了减轻自己税负的强烈愿望。以节税为目标的税收筹划是税收筹划发展的初级目标,以税后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税收筹划是税收筹划发展的中级阶段,只有以企业经济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税收筹划才是税收筹划发展的高级阶段。税务筹划是企业的一项管理活动,因此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也是税务筹划的目标所在,在进行税务筹划时应该将企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放在首要位置,避免短期行为的发生。其次,涉税零风险。企业因纳税不正确,就可能导致缴滞纳金或罚款的经济处罚;因不了解税收政策法规而多缴了税款,即便争取到退税,也会造成利息及机会成本的损失;鉴于这些涉税风险的存在,企业逐步意识到为避免风险所做的准备是重要且必要的,这种状态称为“涉税零风险”。

2、企业税收筹划的外在条件

纳税人有税收筹划的动机并不代表可以进行筹划,由于税收筹划是在不违法的前提下进行的,所以如何有效利用不同国家间的税制差异,顺应税收优惠的引导等就成了筹划得以进行的外在条件。

第一,各国税制的差异。世界各国都是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来制定符合其利益的税收制度,因而在纳税义务确定的标准、税率、纳税基数、税收优惠政策上各国间存在一定差别,跨国企业面对的税收法规月复杂、税收负担差别月明显,其进行筹划的余地越大。

第二,税收优惠的引导。税收优惠的存在,使得某些行业、地区、产品的税收负担相对较轻,这就会对追逐经济利益的纳税人产生一定的诱惑,在企业的投资、生产经营等活动中进行相应筹划,充分利用这些优惠条件达到减轻税收负担的目的。当纳税人处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条件下?税法规定有相应不同偏重和待遇的内容时?容易造成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企业、经济组织及纳税人利用税收内容的差异实现避税。

(三)税收筹划的原则

1、不触犯税法的原则

纳税人若违反税收法律的规定则会受到法律的惩处。不触犯税法的原则是纳税人实施税收筹划时应遵守的最基本的原则。

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

纳税人实施税收筹划时,必须因人、因地、因时的不同而分别采取不同的方法。

3、成本最小化原则

纳税人实施税收筹划时,必须考虑因筹划实施而增加的成本,并选择税后净收益最大的方案作为决策依据。

二、增值税税收筹划的策略

(一)企业增值税税基税率的筹划

企业增值税税基税率的筹划从增值税销售价格、增值税购进项目及混合销售和兼营行为三个方面的筹划进行展开分析。

1、增值税销售价格的筹划

《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计算销售税额的销售额为纳税人销售货物或供应劳务时向对方收取的全部价款及价外费用。针对上述规定,如果销售对象是一般纳税人,筹划方法可以将价外费用分解至其他业务核算,如果销售对象为小规模纳税人或者消费者,由于他们否需要索取增值税专用发票,也不依靠所取得的专用发票计算抵扣进项税额,则可以考虑降低销售价款,减少那部分价款在其他业务收入核算,有效降低增值税税额;或者将部分销售额转化为营业税的应税劳务,缴纳营业税,从总体上降低流转税税负。

2、增值税购进项目的筹划

(1)增加购进额的筹划

增加购进额的筹划方法主要有优先购进一般纳税人的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索取增值税发票或者海关完税凭证,适当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等。

(2)运输费支出的筹划

关于运输费用支出可按7%计算抵扣进项税额,相关税法是这样规定的:准予作为抵扣凭证的运费结算单据(普通发票),是指国有铁路、民用航空、公路和水上运输开具的货票,以及从事货物运输的非国有运输单位开具的套印全国统一发票监制章的货票;准予计算进项税额抵扣的货物运输金额,是指运输单位开具的货票上注明运费和建设资金;一般纳税人取得的货运定额发票不允许做进项税额抵扣;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在申报抵扣取得运输发票进项税额时,应向国税局填报《增值税运输发票抵扣清单》纸质文件和电子信息;纳税人购进货物支付其他铁路运输费用的,以及保险费、其他杂费一律不得抵扣;纳税人购买或销售免税货物所发生的运输费用,不得计算进项税额进行抵扣。

(3)存货损失处理方法上的筹划

存货损失有两种处理方法一是报废,二是低价甩卖。关于“报废”,《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规定,报废货物相应的进项税额需转出,不得在销项税额中抵扣。《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规定,报废的货物按购进价计算的价税合计数可在所得税前扣除。而“低价甩卖”产生了销售行为,有销项税额,无需进行进项税额转出,货物的进项税额在甩卖形成的销项税额中进行扣除,而不须企业承担。所甩卖货物的成本价减去甩卖价格后的余额可在所得税前扣除。所以,从理论上得出,在给企业减轻税负方面,“低价甩卖”优越于“报废”。

3、混合销售和兼营行为的筹划

(1)混合销售行为主业选择的筹划

兼营非应税的劳务企业、企业型单位或个体经营者的混合销售行为,视为销售货物,应当征收增值税;其他单位或个人的混合销售行为,视为销售非应税劳务,不征增值税。对于一般纳税人适宜选择以非应税劳务为主缴纳营业税。对于小规模纳税人,如果营业税税率小于增值税含税征收率,适宜选择以非应税劳务为主缴纳营业税;反之,选择以货物销售为主缴纳增值税。

(2)兼营行为的筹划

兼营是指增值税纳税人在从事应税货物销售或提供应税劳务同时,且从事的非应税劳务与某一项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之间并无直接联系和从属关系。根据兼营行为的征税方法:纳税人若能分开核算,则分别征收营业税和增值税;不能分开核算的,一并征收增值税,不征营业税。到底分不分开核算,要视具体情况分析。

一般纳税人涉及混合销售行为的,由于营业税应税劳务收入几乎没有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而销售货物收入相应地有进项税额可抵扣,适宜改为兼营并选择分开核算。小规模纳税人应比较增值税的含税征收率和该营业税的应税劳务所适用的营业税税率。若增值税含税征收率高于营业税税率,则应选择分开核算。

(二)企业增值税的其他税收筹划

增值税除了上述几种筹划策略外,其实还有许多其他的方法,如:规避纳税义务的筹划、税负转嫁的筹划以及延期纳税的筹划等。

l、规避纳税义务的筹划

规避增值税纳税义务的筹划主要从固定资产销售价格的确定、小规模纳税人代购代销方式的选择,一般纳税人代销方式的选择,租赁经营形势的选择等方面进行筹划。

2、税负转嫁的筹划

增值税是间接税,税收立法者在设计增值税制度时预期企业的税收负担会转嫁给最终消费者,因此,在增值税可以完全转嫁的情况下,纳税人可以不考虑增值税税负,它不会递减企业收益。

3、延期纳税的筹划

纳税期的递延也称延期纳税,即允许企业在规定的期限内分期或延迟缴纳税款。企业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税款递延的途径是很多的,例如根据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的规定,进项税额申报抵扣的时间规定,或者采取合适的结算方式,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节假日顺延记账时间、创造条件及早抵扣进项税额、期末大量采购材料等。

4、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的筹划

税收优惠政策是指税法对某些纳税人和征税对象给与鼓励和照顾的一种特殊规定。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有条件的应尽量利用,没条件或某些条件不符合的,要创造条件利用。这样才可以最大限度地减轻税负,有效提高企业税后收益。

三、企业增值税税收筹划应注意的问题

(一)把握税法脉搏

纳税筹划应是在研究税法及相关法规基础上进行的,纳税人若违反税收法律的规定则会受到法律的惩处。不触犯税法的原则是纳税人实施纳税筹划时应遵守的最基本的原则。 增值税税法及相关法规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增值税税法及相关法规也在不断调整和不断完善,这就需要纳税筹划人研究税法及相关法规,时刻关注税法及相关法规的变化,从而及时调整增值税纳税筹划策略。

(二)优化税企关系

纳税人应该尽量与税务机关保持良好的关系。因为任何企业的发展,都是与税务部门的支持和帮助分不开的。企业在进行增值税税收筹划过程中,获得税务机关的承认是最核心的一个环节。再好的方案,如果没有税务机关的承认,都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不会给企业带来任何经济利益。那么如何优化税企关系呢?首先,企业可以定期组织税企座谈会,与各级税务专员、行业专家当面沟通,增进了解;其次,相关部门可以搭建电话和网站平台,也可以就税务新政、热点、行业、税种进行专题培训讲座,针对政策法规、企业疑难、涉税流程,及时为企业答疑解惑;此外,税务机关和企业之问还可以运用期刊、专刊和个性刊物来增进交流。

(三)掌握筹划技巧

增值税的税收筹划还有很多方法,要想有效地进行筹划,就要先掌握更多的筹划技巧。只有熟练地掌握筹划技巧以及税收相关规章制度,才能巧妙地运用相关规定为企业寻找节税手段,保证国家财政的税收收入与企业合理地节税筹划之间的博弈,也必将推动我国税制的不断完善与经济的不断发展。

综上所述,企业增值税的税收筹划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企业进行税收筹划必须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树立依法经营,诚信纳税的经营理念,在此基础上加强财务知识和税收法律法规的学习,及时了解国家增值税税收法律优惠政策,以严谨的态度,科学的方法,积极主动地运用财务和税收法律知识,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以及对其他税种的税负影响,只有这样,才能真做到“节税增收”,才能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谢芬芬,王桥.税收筹划在企业财务管理的运用[J].商场现代化,2008,(12):328

[2]夏飞飞.新企业所得税法的税收筹划空间[J].上海企业,2008,(2):57—58.

[3]盖地,钱桂萍.试论税务筹划的非税成本及其规避[J].当代财经,2005(12):109—115

运筹学含义篇3

一、财务管理和纳税筹划概念

1.纳税筹划概念

纳税筹划主要是指在法律范围之内纳税人基于税法相关的立法精神以及自身权利,详细研究和分析税法,预先计划和安排企业的经营、投资、筹资等各项活动,科学、恰当的选择最佳纳税方案,以此来减少税收的成本,为企业争取最大化的利益的一种企业活动。

(1)目的性。主要是指纳税筹划旨在遵循企业财务管理的总目标,力争为企业尽可能的减少纳税的风险,为企业争取最大利益。(2)合法性。主要是指纳税筹划活动必须在相关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进行,并且能够代表国家在该方面的纳税政策方向。若是存在多个纳税的方案,纳税人可以利用自己的经验和专业能力对纳税方案进行最佳选择。(3)计划性。主要是指纳税筹划活动带有详细的计划性质,是具有计划性质的经济相关的活动,同时该项经济活动是事前的。(4)积极性。政府要基于纳税人的心态,开办相关的优惠政策以此鼓励纳税。(5)整体性。主要是指纳税筹划不仅可以在整体上缓解税务负担,还可以在在整体上对多种纳税负担进行最佳选择,以此保证企业利益最大化。

2.财务管理概念

在企业的管理活动中,财物管理时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财务管理时企业在相关制度和法律范围之内在企业内部所进行的恰当的处理企业财务关系的工作。以下为其主要特征:

(1)广泛性。主要是财务管理所涉及的方方面面之间的联系是十分广泛的。(2)综合性。主要是指下午管理是一种具有综合意义的管理活动。(3)科学性。财务管理活动是一种综合的管理活动,其中包含许多科学的方法和手段。(4)及时性。财务管理中的财务信息可以及时的反馈企业在销售、管理、经营和生产等各项活动中的状况。

二、企业的财务管理和税收筹划之间的联系

在税收筹划的概念当中可以看出税收筹划属于理财活动,同时属于财务管理中的一种,税收筹划活动的进行必须要存在于企业财务管理的环境之下,且要在整体上遵循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服务于财务管理的总目标。以下为在税收筹划方面,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1.税收筹划被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所影响

税收筹划的进行必须要遵循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整体目标,也就是要帮助企业争取最大价值。在税收筹划方面所作的就是延缓纳税时间和缓解税务压力。企业实现其目标需要将总目标划分为多个小目标,而通过税收筹划所获取的利益也被包含于所划分的多个小目标之中。所以,进行税收筹划必须要根据企业具体的财务管理来进行或进行适当的调整。

2.企业财务管理活动大环境可以影响税收筹划

企业的财务管理大环境在总体上可以划分为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其中,外部环境又包含金融市场环境、法律环境以及经济环境。方方面面的因素必定会影响财务管理活动,且税收筹划的进行也是基于该种大环境,因此也会受到这些因素的作用。

3.税收筹划被企业财务管理内容所影响

分配利润、资金运营、投资与筹资都属于财务管理内容,要向帮助企业获取最大利益就要将税收筹划巧妙的结合到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中。比如,筹措资金的过程中,由于债务利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用税收,因此企业会进行债务筹资;企业进行投资的对象一般都是受到国家政策支持的;分配利润时也会考虑股东的利益和承担能力进行选择,并且根据不同的状况进行不同的鼓励。

三、采取管理中纳税筹划的运用

1.纳税筹划运用于融资活动

在现代的融资理论当中指出,融资的最终目标就是充分了解资金成本的前提之下最大程度的降低资金成本。进行筹资的过程中,因为筹资方式各有不同,则资金成本所获取的列支方式在税法当中也有不同的规定,其列支的方式和时间将直接关乎企业的纳税负担,因此企业要针对该方面进行详细的筹划,并在多种融资结构中进行恰当的选择出最优方案,若是年利润率不超过企业在息税之前的利润率,那么只有将负债增大此能够将权益资本的收益率有效提高。在下述的事例当中,某公司预计要筹资一千万元,利用该资金来建设和生产高科技产品,根据实际情况列举有了方案A、方案B 和方案C。若是该公司中负债筹资与权益筹资之比在年利率之中为8%左右,而企业在所得税缴纳方面的税率为25%左右,根据上述的三种方案,排除利息之外,每年可赚取100 万元的利润。三种方案的实施中都需要股票的发行,发行的每支股票的价格为两元,发行股票一共500 万支。在A 方案中建议要权益筹资1000 万元的资金;在B 方案中建议的筹资方式为权益筹资和负债筹资的结合,并向银行借200 万元款项;C 方案中建议筹资方式为权益筹资和负债筹资结合在一起,且要按照实际情况进行恰当的额调整,并向银行皆600 万元的款项。在上表的数据当中可以得到负债筹资所占比重有所增加,在企业当中纳税的税额在逐渐减少,并且可以在表中体现出负债筹资方式而产生的节税效应。资本利润提高了2.5 倍左右,资产息税后利润提高了一倍左右。在纳税负担方面,不包含企业的基本结构,与权益筹资相比,负债筹资具有更多的优势,且在一定程度上负债筹资可以抵用一定的税务,以此来使资金成本大大降低。融资主要是指企业利用某种方式筹集可以保证企业运营和发展的资金,而进行纳税筹划的过程当中会由于融资方式各式各样而具有相应的空间,旨在可以帮助企业实现收益最大化。

2.纳税筹划于投资活动

投资主要就是投入资本,资本为财物上的资本,投资的主要目的为可以在短期或者长期内获取相应的利益。在我国,纳税政策、产品、行业以及地区的不同都会为企业的投资活动添加多种因素,企业的纳税会为投资项目产生一定的现金流。同时,现金流较其他的流出,具有一定的无偿和强制方面的性质。所以,在秋野进行投资活动时现金流量的预估中,其他流出量也是不可忽视的。以下为纳税筹划在投资决策中的主要内容:(1)确定投资方向方面。主要包含选择投资行业和投资区域,详细来讲,在选择投资行业方面可以着重考虑高新技术相关的企业,因为这种企业会享有国家政策上的优惠;在选择投资地区方面,可以着重考虑高新技术的产业园、沿海地区的开发区以及经济特区等地区。下述企业当中可以选择A、B 两种行业,根据估计每年会有200 度万元的销售收入,在外购项目当中包含税务的支出总共有180 万元左右的支出。若是甲行业当中对增值税进行增收,且相关税率为17%左右,乙行业对营业税进行征收,相关税率为5%左右,若是对两行业设置为25%左右的所得税税率。在筹划上考虑,A 行业具有7.8 万元左右的增值税,教育费用及城建税等其他费用为0.8 万元左右,在销售上的纯收入为11.4万元左右。B 行业则为10 万元的营业税,教育费用及城建税等费用为1 万元左右,销售商的纯收入为9 万元。对A 行业和B 行业进行分析可以得到,当条件一致时,选择甲行业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因此要选择甲行业。在投资行业的选择上,要针对纳税筹划预计企业的获利,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帮助企业获取最大利益。(2)在选择企业的组织形式方面。其中包含内部层次和外部层次,内部层次为选择子公司和分公司方面,外部层次为选择企业性质方面,包括公司制、合伙还是独资企业。在分公司和子公司的的分配方面首先要对两者之间的节税效果和成立成本方面进行考虑,其次再对组织形式进行恰当的选择。(3)在投资方式方面,若是科学的确定投资固定资产的方式可以利用租赁固定资产,可以有效的规避设备风险,同时还可以将租金作为抵免,比如可以将投资扩大,譬如对亏损或者倒闭的企业进行收购,亏损企业中账目的亏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企业减小所得税。在前文中讲述了投资方面的不同对企业进行的纳税筹划造成的影响也有所不同,并由此得到纳税筹划对于企业的投资活动的重要意义,如流通资金等。

3.纳税筹划于经营之中

企业在经营过程之中,所开展的一切财务活动都以会计准则为准,会计准则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具有一定的操作空间,同时具有其灵活性。企业所开展的筹划活动要在可操作的空间之内进行,这样一来可以在短时间之内提高企业的收益。科学、恰当的开展筹划可以帮助企业减少税务负担,同时为企业带来更高的利益,并能在短时间之内提高企业运营中的利益。

运筹学含义篇4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经济面临的一个最突出问题便是资金短缺。如何有效地吸引和运用资金便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进程中的发展中大国来说,自身的资金积累已远远满足不了其经济高速增长的要求。为了适应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需要,我们必须努力开拓海外市场,吸引外资。其中直接到境外发行股票与上市无疑是最具吸引力的一种筹资方式。

我国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1992年1月,我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在日本成功发行了100亿日元的债券,拉开了我国证券融资国际化的序幕。其后至今,我国各种机构在纽约、东京、香港、新加坡、伦敦和法兰克福等国际金融中心发行债券,募集资金近百亿美元。截至2002年3月,中国境外上市公司数已达61家。此外,还有68家在中国境外注册,但其营运主体、业务收入均在内地的中资控股企业(红筹)在香港资本市场成功发行上市。中国企业走向国际资本市场,既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提高了自身素质,又筹措了大量建设资金。截至2002年3月,中国企业境外上市(包括红筹股 )筹资额累计达182.49亿美元, B股企业筹资额达49.59亿美元,境外筹资总额合计为232.08亿美元。在我国公司境外证券融资的动态过程中,充满着中外各国间的利益矛盾和法规冲突,我们必须与各国证券监管机构之间加强监管合作,让证券融资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的经济建设。

另一方面,综观世界各国,一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和完善基本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奠基阶段”、“市场化阶段”和“国际化阶段”。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完成了“奠基阶段”,从理论上讲,在基本完成“市场化阶段”后,我们的证券市场才能更好地进入“国际化阶段”。但是随着我国加入WTO,市场竞争加剧,这给尚不成熟、有待规范的中国证券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与挑战,意味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国际化将在市场化尚未完成的情况下大大加速,这对我国证券业监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证券市场的监管难度将加大,对我们而言意味着机遇与挑战并存。加入WTO从长期来看将有助于改善中国经济基本面,从而支撑中国证券市场的长期发展;加入WTO将有助于推动中国证券市场的市场化改革并最终推动国际化进程,这将优化制度规则、完善市场体系、提升市场功能;加入WTO将有助于推动中国证券市场监管体系的改革,监管和立法行为将更加透明化、规范化,为市场的长远发展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加入WTO后,大量外资金融机构将进入中国,为中国本土券商和其他中介机构学习国际先进管理和技术提供渠道,中国证券经营机构的竞争实力将在同外资机构的合作与竞争中得到明显增强。但同时,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由于我国经济环境的特殊性和证券市场发展的阶段性,中国的证券监管体系也存在着很多问题,表现为行政性监管思维固化,监管法律落后,监管机构的独立性不高,监管效率低下,国际证券监管合作起步较晚等等,证券监管体系中存在的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加以解决。

由上可见,我国在证券市场国际化的进程中,在法律监管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但由于我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我国对证券跨国发行与交易行为的法律监管还存在诸多欠缺之处,有待前进过程中不断的调整与完善。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概念与研究范围界定

一、 证券

《辞海》给证券下的定义是:以证明或设定权利为目的所作成的凭证。 换言之,证券是在特别的专用纸单上,借助文字或图形,表彰特定民事权利的书据。如车、船、机票,各种入场券,购物票证等票证证券。又如,发货单、提货单、仓单、运单等单据证券。再如,股票、债券、存款凭证等有价证券。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依据证券表示的价值物及权利内容的不同,证券区分为商品证券和价值证券。商品证券指提货单、运货单、购货单等代表对商品享有请求权的书据。商品证券实质是特定商品的等价物。价值证券,为商品证券的对称,是以货币额表示的证券。价值证券分为货币证券和资本证券。货币证券指对货币享有请求权的证券,如支票、汇票等。商业票据是典型的货币证券。资本证券指享有按期自企业收益中取得一定所得的权益证券,又称收益证券。

从法学的角度分析,学者对证券的分类观点不一:一种观点将证券区分为“证书、资格证券和有价证券” 三大类;另一种观点主张“从法律上讲,证券可以分为三大类,即有价证券、无价证券和证据证券。”从本质上看,前者所指“证书”与后者所指“证据证券”内涵是一致的,只是称谓有别。而无价证券按后者的解释,它是有价证券的对称,系指本身不含任何价值,但却可以作为交换凭证的一类证券,如粮票、商品供应券等。 笔者认为,无价证券从根本上讲,它一方面是社会商品短缺的外在表现,另一方面体现了国家对国民经济严格的计划控制和过度的行政干预,它是对商品交换关系的限制和否定,也是对消费者权利的限制和剥夺。无价证券是人类社会特定历史时期在特定国家(主要是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特定产物,它不具有一般证券的普遍意义。可以说,如果无价证券再次普遍地出现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则必然是人类社会历史地一大倒退。

二、 证券融资:

在国际证券市场上发行并流通的,以某一种或某几种国际货币为面值的,能够代表、证明或确立对财产的所有权的书面凭证,称为国际证券。它既是国际上筹措资金和借贷资金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国际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之一。我国到境外发行国际证券,即属于我国的跨国证券融资。国际证券的种类繁多,各国法律对证券的范围亦有不同的规定,但它基本上仍可以分为股票和债券两大类。

三、 证券监管:

证券监管乃证券监督和证券管理地合称。“监督”一词,汉语地含义是察看并督促。 与之相对应的英文是“Supervise”, 按《布莱克法律词典》的解释,其词义为照看、主管或检查。 而“管理”一词就其本身的词义来看则是指照管并约束, 以及管辖、处理的意思;就其基本含义来看,是指把人力和资源,通过计划、组织、控制来完成一定的组织目标的过程。 管理是人类生存、社会延续、生产发展、经济繁荣的必要条件之一,它在整个人类历史时期都是存在的。

运筹学含义篇5

关键词:企业;财务风险;传导机理

近年来我国企业的发展逐渐迈向多样化的方向,并且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金融活动也实现了创新发展,给企业进行财务风险管理和经营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并且企业财务风险的种类也不断增加,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的经营发展造成影响。在企业财务管理中,财务风险具有传导性,会影响到企业各个部门的发展,对企业整体的发展和经营造成影响。企业进行财务风险控制的措施通过投资风险、营运资金风险筹资风险等方面进行,进行财务风险控制的关键在于传导方式的控制,要不断提升财务风险的分析水平,要及时的掌握和预见财务风险,把企业中可能存在的风险降到最低,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企业财务风险传导机理的基本概述

1.企业财务风险传导机理的含义。

目前在我国相关传导机制的含义没有明确的正式规定,其自身是来自于物理学的理念,在金融行业和各个行业都得到了普遍的发展。通常情况下企业风险传导的含义被分为两种,首先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整体的经济形势,其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一定会受到经济环境和外部因素,以及自身因素的影响,这就会给企业在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中带来相关的风险,并且这种风险会影响企业中各种相关的经营活动,导致整体的企业经营预期目标发生变化,给企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总而言之,企业财务风险传导主要是指企业受到不稳定因素的影响导致企业中经营生产活动受到风险制约,并且这种风险具有传导性质会对企业的其他环节造成影响。其次,这种风险传导不仅仅只在于企业内部的各个环节,也会影响企业之间的经营生产活动。通常来讲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都是通过合作行为进行,而不是单独经营的形式,这样如果企业中存在风险则会导致其他相关企业受到影响,影响整个行业的平稳发展。2.企业财务风险传导机理的分类。

在企业财务风险传导的控制中根据性质的不同可以划分种类。按照企业财务风险的耦合形态,可以分为纯耦合传导和弱耦合传达。如果按照财务风险在传导中的性质划分,分别是稳态传导和非稳态传导。根据企业财务风险的源头可以分为,企业中外部风险源和内部风险源的传导。

二、企业财务风险传导的关键因素分析

1.筹集资金风险。

面临日益积累的市场金融环境,企业的筹资途径和方式都会影响筹资的成果,并且由于筹资方式不同会给筹资行为造成不同的影响,比如会影响筹资结构、功能和资本管理等,这些都是企业中存在财务风险传导的重要原因。目前筹集资金风险的表现方式主要有三种,筹资数量不合适的风险,资本结构不协调的风险以及资金筹集时间的风险。2.企业资金使用风险。

在企业的经营生产中,利用有限的资金为企业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是目前主要的问题。在企业使用资金过程中,要进行全面的分析。目前企业在进行资金运用中要注意以下风险,首先对企业资金进行合理配置的风险,其次企业开展内部管理和投资的风险,最后则是企业进行对外投资的风险。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具有复杂的特征,涉及到企业管理中的各个方面,并且会受到市场环境和因素的影响,这就导致企业的进行投资投入方面存在风险传导问题。

三、开展企业财务风险传导机理控制的措施

1.进行财务风险源控制措施。

在企业中进行财务风险控制要通过对筹资风险、运营资金风险源以及收益风险源等控制。在进行筹资风险控制中,要对企业开展筹资行为所处的整体环境进行分析,要及时掌握市场经济的走向,合理的开展企业的财务风险控制措施,减少外界环境因素对企业的风险影响。企业筹资要面向国际化的市场,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在进行运营资金风险控制中,要通过建立项目账目管理体系,全面掌握客户的信息,要提高企业中各个部门的沟通协调能力,保障企业的发展符合预期目标。2.提升企业财务风险阀值的水平。

通常企业中财务风险都来源于风险源中,要不断的加强企业的风险阀值,以此来控制风险源变成风险流,提高企业的财务风险控制水平。企业要运用柔性化管理进行财务风险控制,在企业开展财务活动中对内外部环境都进行控制和管理,减少不稳定因素,提升企业财务管理的缓冲能力,在应用过程中对财务风险进行适合的调节。创新能力指企业中存在的新式行为和方式,通过创新能力提高企业面对内外部环境的风险管理能力。通过企业完善财务风险传导机制,进行资本结构调整,最大程度的减少企业财务阀值降低的现象。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企业的财务风险控制中,对从财务风险传导的过程要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把握企业财务风险传导的机理和规律,对企业中的财务风险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和管理,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张健刚 单位: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培训中心

参考文献:

[1]李秉祥,田战军,张勇.企业财务风险生成和传导机理分析[J].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06,4:60-65.

运筹学含义篇6

[关键词]税收筹划;财务管理;财务决策;运用

随着中国加入WTO以后税制改革以及税收政策日趋透明化、规范化,企业组织形式、运行机制和产权制度的革新及企业决策权力的扩大及理财环境的改善,企业税收筹划越来越受到企业的关注,税收筹划正由过去的“暗箱操作”逐渐变为“阳光作业”,正式走上经济的前台,成为企业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而我国的企业税收筹划仅处于探索、研究阶段,本文试从企业税收筹划的含义、特点等方面和偷税的区别及在现实管理工作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一、企业税收筹划的含义及特点

1.企业税收筹划(taxplanning)的含义,是指企业在实际纳税义务发生之前,在不违反现行税法的前提下,通过对经营事项如组织结构、内部核算、投资、交易、筹资、产权重组等的事先筹划,在众多的纳税方案中,选择纳税支出最小化和资本收益最大化综合方案的纳税优化选择,是对税收负担的低位选择行为。企业税收筹划及其后果与税法的内在要求一致,它不会影响和削弱税收的法律地位及各种职能和功能。真正意义上的税收筹划是一个企业不断走向成熟和理性的标志,是一个企业纳税意识不断增强的表现。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趋完善,企业税收筹划必将成为企业经营管理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2.企业税收筹划的特点

(1)合法性原则。合法性是税收筹划最基本的特点,具体表现在,税收筹划运用的手段是符合现行法律规范,与现行税收法律、法规不冲突,纳税人为规避和减轻税负而置法律于不顾的偷税漏税行为必须受到法律制裁。

(2)前瞻性原则。前瞻性是企业税收筹划的重要特征。即在纳税前,甚至在经营行为前就进行的规划、设计和安排。

(3)目的性原则。企业税收筹划是一种理财活动。即企业进行税收筹划是为获取最大的税收利益。一是选择税收成本较低的方案。二是滞延纳税时间。在税收筹划中,一切都围绕着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进行,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和使其合法权利得到充分的享受和行使为中心。

(4)风险防范原则,由于难以充分把握税收政策的整体性和变化,企业在系统性的税收筹划过程中极易形成税收筹划风险,所以税收筹划必须及时预测并密切关注税收动态,及时做好相应调整。

(5)综合性原则。指企业税收筹划应着眼于自身资本总收益的长期稳定,而不是着眼于个别税种税负的轻重。这是因为,一种税少缴了,另一种税可能多缴,对企业而言整体税负不一定减轻。综合性还指企业税收筹划时,除考虑税收这一主要因素外,还要考虑企业经营管理决策中的其他因素,以达到总体收益最大的目的。

二 、企业税收筹划与偷税的区别

税收筹划与偷税的本质区别在于企业税收筹划是合法的,税收筹划是纳税人在税收法律允许的前提下,利用税收政策法规做文章,以达到减轻或消除税收负担,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行为,既不属于违法行为,更不是犯罪行为,是法律所允许的企业正常的一种理财手段,其与偷税漏税有着本质的区别。偷税漏税是纳税人采取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和记账凭证,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不列、少列收入或者进行虚构的纳税申报手段,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的行为,故意逃避纳税义务的行为,明显是一种违法甚至犯罪的行为,其行为的后果要受到国家法律的制裁,是法律所不允许的非法行为。

1.从法律角度看,偷税是违法的,这种行为本是税法希望加以规范、约束的,但因法律的漏洞和滞后性而使该目的落空;税收筹划则是税法所允许的,甚至鼓励的,是一种合理合法行为。它是对国家征税权利和企业自主选择最佳纳税方案权利的维护。

2.从时间和手段上讲,偷税是在纳税义务已经发生后进行的,是对已确立的纳税义务予以隐瞒、造假、遗漏和故意延误,纳税人通过缩小税基、降低税率适用档次等欺骗隐瞒手段,来减轻应纳税额,具有明显的事后性和欺诈性特征。税收筹划则是在纳税义务尚未发生时进行的,是通过对生产经营活动的事前选择、安排实现的,具有事前筹划性特征.。

3.从行为目标上看,偷税的目标是为了少缴税。而税收筹划是以应纳税义务人的整体经济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税收利益只是其考虑的一个因素而已。

综上所述,二者有着本质的差别,不能混为一谈。

三、税收筹划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1.有利于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在仔细研究税法的基础上,按照政府的税收政策导向选择经营项目和规模,最大限度利用税法中各种优惠政策,无疑有利于企业实现价值最大化。

2.避免企业落入税法陷阱。税法陷阱是税法漏洞的对称,税法漏洞的存在,虽然给纳税企业提供了避税的机会,但是又给纳税企业提出了纳税风险。

3.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会计管理水平。企业经营管理和会计管理的三大要素有资金、成本、利润,税收筹划就是为了实现三要素组合的最优效果,从而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税收筹划的专业化趋势十分明显。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各国经济互动效应、各国复杂的税制,税制改革又在不断进行,税收筹划思想在财务管理过程中的应用 ,越来越重要。

企业在交易行为发生之后,才有缴纳增值税和营业税的义务;在收益实现或分配之后,才计缴所得税。企业的纳税行为相对于经营行为而言,具有滞后性,这在客观上为企业提供了纳税前做出事先筹划的机会。

四、税收筹划在企业经营管理、财务决策中的实际运用

税收筹划在企业经营管理、财务决策中的实际运用有很多方面,如投资的税收筹划、固定资产折旧计算的税收筹划、应税收入的税收筹划、股利分配的过程中的税收筹划等。

1.投资的税收筹划。投资过程中的企业税收筹划在进行投资预测和决策时,首先要考虑投资预期获得的效益,其次要考虑收益中属于本企业的有多少。税负轻重,将对企业投资决策产生极为重大的影响。在投资决策中的企业税收筹划,主要从投资方向、投资地点、投资形式及投资伙伴的选择等方面综合考虑,进行优化选择。本文将从企业投资地点的选择和投资方式两方面对投资的税收筹划进行分析。

(1)投资地点的选择。从国际范围看,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选择符合自身的国际避税地进行注册,此地区投资的企业可以享受不纳税或少纳税的特征;从国内范围看,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沿海经济开放区、“老、少、边、穷”地区和保税区比其他非开发区享有更多的优惠。应选择税负较轻的地区,以谋求今后的税收利益。

(2)投资方式的选择。企业投资可分为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间接投资是指对股票或债券等金融资产的投资。税法规定,购买国库券取得的利息收入可免交企业所得税,购买企业债券取得的收入需缴纳所得税,购买股票取得的股利为税后收入不交税,但风险较大。这就需要企业进行权衡。直接投资需面临各种流转税、收益税、财产税和行为税等,当企业选择直接投资时,还要在货币资金和非货币资金等投资方式上进行比较,尽可能选择设备和无形资产投资而少选择货币资金投资方式,争取分期投资等,原因在于设备的折旧、无形资产的摊销费都在税前扣除,缩小所得税税基,节约现金流出;同时,设备投资计价及实物资产和无形资产于产权变动时,须进行资产评估。资产评估增值,既可节省投资成本,又可缩小税基而节税。

而设立分支机构是企业另一种重要的投资方式。企业在设立初期一般需要大量投入,处于亏损状态。经过一段时间的经营,企业可以扭亏为盈,因此在设立分支机构初期宜采用分公司形式,分公司不是独立的纳税人,一般流转税在注册地交,所得税同总公司汇总缴纳,而在分支机构赢利以后宜采用子公司的形式。这样就能享受独立公司的许多优惠,在优惠期内减轻税负,从而实现整体经济利益的最佳。

2.固定资产折旧计算的纳税筹划。降低税负是现代企业治理的重要内容,而固定资产在企业经营资产中占有相当比重,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用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税负,不同的折旧方法,会出现不同的利润结果,因而应纳税额会有差异。而折旧作为固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税收挡板”的效用,选择好折旧方法和掌握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方法就显得尤其重要。

(1)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有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等,不同的折旧方法直接关系到企业当期成本、费用的大小、利润的高低和应纳所得税的多少。企业可以对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进行选择,以达到节税或缓缴税款的目的。一般情况下,企业采用加速折旧方法,初期企业生产折旧成本较高,降低了应纳税所得额,起到了缓缴税的作用。但由于税法对补亏期作了严格限定,企业必须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对以后年度的获利水平做出合理估计,使同样的生产经营收益获得更大的实际收益。特别对一些风险大、收益率高且不稳定的高科技企业更要合理筹划,避免加速折旧给企业带来不利影响。采用平均年限法,每年均衡地计提折旧、均衡地计提应纳税所得额。

(2)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在计算折旧时,主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固定资产原值、固定资产净残值和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其中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尤为重要,由于新的会计制度及税法对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和预计净残值没有做出具体的规定,只要求企业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消耗方式,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和预计净残值,只要是“合理的”即可,这样企业便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对企业有利的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来计提折旧,以此达到节税及企业的其他理财目的。一般情况下,在企业创办初期且享有减免税优惠待遇时,企业可以通过延长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将计提的折旧递延到减免税期满后计入成本,从而获得节税的好处。而对一般性企业,即处于正常生产经营期且未享有税收优惠待遇的企业来说,缩短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往往可以加速固定资产成本的回收,使企业后期成本费用前移,前期利润后移,从而获得延期纳税的好处。

企业要做好税收筹划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一定要确保企业税收筹划的合法化,要掌握企业税收筹划的内在规律和要求,坚持学习税法及相关法律,弄清节税与偷税的界限,合法与非法的界限。从企业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制定具体方案,力求在法律上站得住,操作上行得通,用发展的眼光权衡得失,进行纳税方案的优化选择,尽可能地使企业利润最大化。不能只盯住单个税种、单个项目或单个环节,因为有时一种税少缴,另一种税可能要多缴。因此决策时要系统筹划,考虑税收筹划的风险和成本,要着眼于企业整体税负的轻重,从中税收优惠方案中选择最优的方案。

运筹学含义篇7

[关键词]运筹学 教学研究 课程建设

引言

从目前我国的教育现状来看,大学阶段的教育肩负着改变学生多年养成的学习、思维习惯的重任。大学生课程教学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影响和决定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运筹学作为一个学科出现以来,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运筹学的研究与实践在我国得到深入发展,在工程、管理、经济等领域都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并作为一门课程逐渐成为管理科学、系统科学、信息技术、工程管理、物流管理、经济、金融等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然而,由于运筹学知识的综合性及内容上的复杂性,使得这一课程的教学表现出强烈的自身特色。结合多年来十几次运筹学教学的体会,对运筹学的教学方法进行一个粗浅的分析,以供探讨。

一、 运筹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强调理论、轻视运用

高校开设的运筹学课程普遍缺少实践教学环节。不少教师把运筹学完全当作一门理论专业课来讲,理论部分讲得过细、过多。对实际问题分析、应用的不多。因此,目前运筹学的课程教学普遍存在把教学重点放在数学模型的建立和解题技巧上的现象。使运筹学显得过分深奥,使学生将其当成高深的学问而产生畏惧感.同时,运筹学理论与管理实践的脱节,使学生会了解题,却不知运筹学学完以后有什么用。

(二)国内教材还需要进一步修订

美国知名的麻省理工学院、亚利桑那大学、佛罗里达大学等都开设这门课程,他们所使用的教材具有下面一些优点:(1)注重与计算机软件程序相结合,富有时代气息;(2)理论联系实际。应用色彩浓厚,注重学生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培养;(3)理论严密,案例丰富,并且充分运用了计算机软件,体现了作者在运筹学教学研究和业界实践方面精湛的造诣;(4)多数高校能够采用的“运筹学”教材,一般都是由运筹学领域具有很高研究水平、享有很高学术声望的学者、专家来编写的。相比之下国内运筹学教材出版往往都是滞后的,这样一来学生学到的就不是最前沿的知识,尤其是现代知识的发展速度是非常迅速的;此外国内教材在计算机软件程序、解决实际问题、案例的新颖性、理论方法的原创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缺少规范的实验指导教材,实验选题与实际问题偏离较远。国内也陆续地引入了一些运筹学运用软件,但国内自主研发的还没形成主流。由初级到高级的《运筹学》系列教材还比较欠缺,可以尝试编写初级篇、高级篇系列教材,以满足不同需求对象。

(三)教学方式上多媒体教学也存在负面作用

课堂大部分是讲授式的,都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已成为课堂教学的必备手段之一,在前一段时间大力倡导多媒体教学的影响下,很多教师针对自己的课制作了课件,借助多媒体教学课件,可将抽象的教学内容以直观的形式表现出来,许多推导结论直接得出来,从而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节省课时。但是。也存在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课堂气氛不活跃的现状。这种教学方式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都很低,教师在课前准备好就行,学生在课堂上只要跟着教师就可以了,有时侯还可以开开小差,因为有些推导结论直接做好呈现在面前,想都不用想了。这种教学方式严重桎梏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抹杀了学生的怀疑精神,是与目前大力推行的创新型教育背道而驰的。

(四)缺少实验环节,没有统一的实验指导书

运筹学的实验环节还不规范,没有统一的实验指导书,国内编写的应用程序缺少影响力。编写配套的实验指导书是运筹学教学改革的一项迫切任务。实验内容要与教学内容联系紧密,实验过程要详尽,对实验结果要进行缜密分析,要培养学生自主研发的创新精神。

二、教学改革的对策与建议

(一)大学生课程改革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因材施教

千万不要以为因材施教这个概念早已深入人心,在教学中被广泛运用了。在笔者看来,大学生课堂教学中的许多问题就是因此而产生。随着大学生招生规模的扩大,生源的质量在逐年下降,那么在课程设置以及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水平,以学生的实际水平为中心,给学生传授能听得懂的知识,使学生达到学有所得,避免出现鸭子听雷的局面。

(二)以“经典教材+讲义”模式进行教学内容的改革

我校自编了《运筹学》作为教材。该教材已内容全面、阐述清晰、逻辑性很强,受到校内同行的好评。在使用中发现:该教材侧重定量模型学习和应用,适合工科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各专业的学生使用,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该教材在教材的系统性方面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为了达到“经典”与“现代”的较好的结合,我们采用了“经典教材+讲义”模式积极推进教学内容的改革。我们将《运筹学》作为教学的核心内容,其中运筹学方法论、模型化、决策分析和系统评价等作为管理类专业的必修内容,强化学生对经典方法、理论的掌握。同时,为了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认知的渴望。采用了“讲义”作为经典教材的补充。讲义的内容主要从以下方面获得:新颖的案例题材、优化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在决策理论的应用方面,我们采用投资方案优选、交通与环境协调发展案例;针对预测与决策方法.以身边发生的案例如学生窗口排队买饭等实例进行分析。通过不同层面的问题分析,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而且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增强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信心,进而诱发其探索、认知欲望。

(三)以“板书传授+多媒体讲解+企业管理优化问题解惑”模式进行教

学手段的改革

板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一方面,采用板书形式对课程中涉及许多理论推导过程和大量计算,实践证明比采用多媒体效果更好;另一方面,课程中涉及的复杂案例,具有信息量大,模型变量多,计算复杂等特点,需要用计算机求解。需要上课教师精心安排,采取课堂演示、课下练习、问题思考与讨论等方式为好。在教学实践中,“板书传授+多媒体讲解”这一综合模式有利于学生掌握《运筹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但是还仅仅停留在书本的讲授,缺乏课堂与生产实践的结合,使学生在应用基本理论方面存在困惑。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引入“板书传授+多媒体讲解+企业管理优化问题解惑”模式,对原有教学手段进行了扩充。如通过以鄞州公交优化为案例。积极引导、鼓励学生参与课题内容的分析和设计中,通过实践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他们的学习热情,不少同学在决策变量选取、模型建立、问题求解等方面都做了非常有意义工作。使学生明确:课堂教学内容经过重新组织、运用可以解决当前生产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生产中的管理问题又不是固定不变的,需要一个适应变化的专业人才来解决这些问题。

(四)积极改革教学方法,增进学生学习兴趣

当前高等学校教育改革的基本原则是“厚基础、宽口径、多方向、强能力”,也就是加强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基本实践能力的训练。打实学生的基础素质平台,提升学生的发展后劲。实现学生终身学习和自主学习已经是大学教育教学的发展方向,将课堂讲授和讨论、实验相结合,加大学生在教学中的参与度,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要求,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整个教学模式设计基于从“实践—理性一再实践一再理性”的循环过程展开并逐步深入。在教学中,我们选择生活中发生的事例讲解,使课本中抽象、复杂的理论具体化、简单化,便于学生理解、掌握。如在讲授决策方法时,以学生的初中、高中、大学作为三个阶段问题,三个阶段的学习成绩等客观属性作为状态。各阶段不同的人生目标作为决策,每一阶段的状态都是它前一个阶段的状态与决策共同作用的结果。这样一来,同学们不仅理解了状态转移方程的含义,还对自己的人生规划进行了重新审视与总结。总之。能够找到许多生活实例来形象地解释运筹学的某个理论,并且运筹学的一些理论还蕴含了积极上进的人生哲理。总之,面对经济、科技的新发展。传统的运筹学教学内容、模式也需要不断地改革、创新。对于国内运筹学教学中共性问题,如教法单一、学生运用能力不强等现象应引起运筹学教育者的关注。力争经过广大教师、科研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将运筹学课程教学水平、科研水平达到世界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

(五)注重“案例教学、实验教学”的综合运用

案例教学与实验教学在运筹学教学中的运用主要在于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案例教学”一方面可以在课程讲授过程中起到引导的作用,既可做到由浅入深、又可在较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接下来的深入做好铺垫;另一方面,又可在知识的运用上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既激发学生的知识运用的兴趣又加深对知识理论的理解。“实验教学”既是对理论教学和案例教学的细化又是对学生动手能力的有效引导手段,特别是对学生脚踏实地的学习态度是一个较好的锤炼,同时也对学生长期以来单纯的“分数为上”的学习方式是一个有效的冲击。正是基于上述考虑,笔者认为在运筹学的讲授过程中要充分重视“案例教学”和“实验教学”的运用,充分考虑二者在运筹学教学过程中比重和搭配问题。

(六)建立合理有效的监督评价机制

对教学过程进行合理的监督和评价是保证大学运筹学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要实现校、院、生多层次、多角度的监督管理方式。学校成立教学质量督导小组,学院也配备相应的组织机构,督导组要经常深入课堂,了解实际教学情况。要不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倾听学生对授课教师的评价。并将来自不同角度的评价及时反馈给教师,以便于及时改正和进步。

考核作为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设计的好坏对整个教学质量有着重要影响。目前,常见的考核方式为两种:考试和研究论文。考试从传授知识的角度讲具备一定的优势,学生可以比较牢固地掌握基本概念、基本方法等,但是却很难充分反映学生的能力。论文这种考核方式给了学生较大的自主学习的空间,可以充分展示学生的能力。但是也有弊病,那就是容易出现抄袭的现象,同时也可能出现并非本人所完成的冒名顶替现象。如果采用论文这种考核方式,就要求授课教师付出大量的工作,详细审查学生的论文质量。

[参考文献]

[1]周溪召.运筹学及其应用[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2]马良,宁爱兵.高级运筹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运筹学含义篇8

所谓“三农问题”的体制转型主要有两层含义。其一,进一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的要求 和任务,必然会体现为一系列的制度创制;其二,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体制在这些创制中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三农问题”自身将失去意义。指出这个体制转型的主要内容,将有助于更加正确地运用科学发展观,使学术研究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具有更为贴近和合理的真实关联。由此,本文先集中阐明提出这个转型的根据和真实含义,然后分别说明转型的若干主要内容,包括新型土地生产关系创制、现代农业的制度基础、民生统筹以及乡村治理等。显然,这些阐释和分析包括许多内容,我不过是针对这些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包括指出它们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以期引起关注和讨论。

 

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三农问题”的失去意义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整体的农村发展已经到了一个体制转型的阶段,其基本任务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里的“整体”就是所谓的“三农”, “发展”则是指这三个方面问题朝着预期愿望的变化情况,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应该是针对今后这方面发展的性质和形态而言的。因此,如何理解“三农问题”的真实含义和变化情况,是科学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前提。

 

多年来我一直认为,“三农问题”的提法是不对的,或者说是一个模糊不清的命题。主要理由有二。其一,人们几乎都是在简约指称的意义上使用 “问题”这个词,实际意思不过是指有关农业、农村、农民的工作,表示这个工作很难以及这方面的问题是中国现代化的一个重大负担。事实上,“三农问题”的真实含义在于,这三个“农”,尤其是“农民”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社会问题,所以它不是可以被对象性加以“解决”的,只能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具体情况而失去意义。其二,把“三农”并列起来作为某种复合概念是不对的,因为农业和农村都是农民的对象,如果有什么对象性问题需要解决,实施解决的最终主体恰恰是农民本身,而不是农民问题被什么办法解决了[1]。由于理解的不同或歧义,就容易模糊制度在其规范性和针对性之间的联结,或者说减弱制度的实效,由此带来的一个普遍现象,就是所谓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不过,如果只把“三农”作为一个方便的指称,那就的确没有必要对其成立与否的合理性做细致的理论辨析,而且在实际做法中,即使不是分别对待这三个“农”,至少也是有其政策规范和工作针对的侧重区别的。比如,相对说来,中共中央2004年1号文件关注的是“农民”,旨在提高农民的收入;2005年1号文件关注的是“农业”,旨在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2006年1号文件的主题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因此,对体制转型的说明既是针对指称意义上的“三农问题”整体内容,也包括农村、农业、农民各自的变化,而“三农问题”的失去意义则是这种转型和变化的逻辑结果。

孙 津:中国“三农问题”的体制转型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年 第4期首先,就农村来说,体制转型的性质和内容就在于新农村的“新”。不难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要求中的“农村”不可能指仅仅与农业和农民相区别的自然空间概念,而是某种社会发展的文明形态。所以,文件把这个要求归纳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但是,从时间上讲,早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1956年就讲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从要求上讲,那二十个字的内容更是现代社会普遍愿望达到的文明形态。因此,要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致流于一句空洞的口号,就必须理解并以行动赋予它区别于前次做法以及不同于普遍愿望的特定含义。简括地说,这个含义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农村体制,而从任务目标来讲,则是在农村发展方面的一系列制度创制。

 

作为发展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在改革开放前后有着明显的政治理念延续,这就是使农民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问题在于,政社合一的体制以及各种运动方式局限或延阻了生产力的发展,同时也使建设者的利益增进变得极为困难。责任制的问题后面要专门讨论,这里仅限于指出,作为农村现行的政治和经济制度,责任制在促进生产力发展方面的潜能已释放殆尽,所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必须要求,就是创制能够进一步、甚至是再一次促进生产力解放的制度体系。同样,上述二十个字所说的建设内容是要由更高的生产力和更强的物质基础来支撑的,但是,如何实现这些建设内容,尤其是如何保证它们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发展方向,仍然需要一系列的制度创制。一方面,与这些内容方面的建设相适应的各种制度仍有待建立和健全;另一方面,这些建设内容本身就包括或者就是制度的创制,比如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等。

 

其次,农业方面的体制转型主要是农业经济的范畴延扩以及相应的制度创制。无论什么样的文明形态,经济发展都是其最基本的能力支撑和实际内容,因此从现代化进程的实际状况来讲,新农村所要求的农业必然是某种现代农业,所以中央2005年1号文件才会提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要求。为了强调这一点,同时也是为了防止或纠正各地在新农村建设中已经出现的误导和偏向,中央在2007年初又明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任务是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关于现代农业的制度问题后面再专门讨论,这里只是指出,发展现代农业不仅要求相应的体制转型,而且建立健全能够促进和保证这个发展的运作机制和功能规范就是制度本身的创制,其核心内容是提供现代农业的制度基础和实施产业结构的调整机制。

 

第三,关键的问题在于农民本身的转型。农民本身的转型方向,就是使农民本身不再成为问题。就此而言,正确认识“农民本身就是问题”这个事实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为它不仅提供了农民本身转型的必然性及其作为“三农问题”体制转型关键因素和核心工作的合理性,而且直接表明了所谓“中国革命就是农民革命”、“中国的问题就是农民问题”以及“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等说法的真实含义。

 

无论整体的“三农”还是每一个“农”,它们本身作为“问题”的性质含义是从社会学角度讲的,即某个事物或现象自身的内在矛盾具有影响全社会现状发生根本变化的意义和作用。因此,“农民本身就是问题”的主要含义就在于,作为某个群体(或阶级)存在的农民的自身内在矛盾直接影响和制约了中国的整体发展。简括地说,这个内在矛盾就体现为农民在其概念生成和真实行为中的身份转变。这个转变在时间上可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其一是转为自觉的革命主体。中国革命的核心任务是推翻封建的土地私有制,然而为了实现这个任务就必须动员大多数人愿意并且实施对这个制度的推翻。于是,同处于土地私有制这个政治和经济结构中的大部分人(即包括贫农、下中农、中农甚至上中农等在内的“农民”)就必须被剥离出来,从而作为革命主体去反对和打倒这个结构中的少部分人(即地主和富农)。其二是转为创新的建设主体。革命的实际成果、甚至革命得以成功的保证都是实现平均地权,但是,土地私有制与革命的社会主义方向相悖,而农民作为革命主体又不能自己革自己的命,所以就有了合作化,从而使农民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主体;责任制仍处于这个转变的过程中,因为责任制既不能保证作为建设主体的农民个体能够、并且以规范的形式实现对公有制(即包括土地在内的集体经济)的真实占有,也没能使这种占有能够实现促进生产力持续发展和农民利益持续增进的一致性。

 

由上可以看出,一方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作要求和基本保证都是一系列制度创制,所以说是体制转型;另一方面,根据转型的目标设计,农民作为这个转型的主体其“自身就是问题”的性质将随着转型的实施和实现失去意义,而农村和农业即使存在问题,也只是主体需要,并可以解决的对象性工作,所以整体的“三农问题”也就失去意义了。

 

2 体制转型的主要内容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既定的目标方向,而其内容则要由具体的建设来充实和实现。整体说来,这个建设所涉及的工作就是我们一直在说的“三农问题”,所以,新农村的“新”就体现为“三农问题”正在进入一个体制转型的新阶段。换句话说,体制转型就是农村综合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因此也是一次总体性的体制转型。为了便于说明问题,以下从四个方面讨论体制转型的主要内容。

 

2.1 责任制与新型土地生产关系创制

 

作为农村现行的基本制度,责任制的规范功能包括三个主要领域,即政治、经济和社会。从制度的实际作用来讲,很难将这三个领域分开来,不过还是可以就其针对或侧重作区别说明。相对说来,政治上指的是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即以土地所有为核心内容的集体所有制;经济上指的是土地产权与其经营权相分离的运作制度,实际上是对平均地权实施某种形式和程度的负责的机制;通过政治和经济这两方面的规范,责任制实际上成为农村社会形态在制度层面的基本维系和联结,也就是说,只有直接或间接地经由责任制允许或转换,农村社会的各种形态才能够具有其真实的空间。因此,从现行的基本制度来讲,总体性转型或者说进一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的首要任务,就是在责任制基础上的体制创制;而从土地所有制在上述政治、经济和社会三个领域的制度意义和作用来讲,这个任务的核心内容,就是新型土地生产关系的创制。

 

事实上,既定的集体土地所有制是由体制直接安排的,因为我国所有土地都是国家的,但是,由于农民生存、生产、生活的特殊性,就由体制为所有农民划出一部分土地,并规定他们只能以集体的名义来占有。这个特殊性所体现的是某种同一性关系,即土地同时是农民生存环境、生产资料和生活条件的统一体。不难看出,至少从逻辑上讲,责任制的产权和经营权分离,实际上是进一步悬置了这个集体名义,而农业税的废止则使土地成为依生产方式而变化的公共用地。因此,这方面转型的基本含义就在于,创制一种能够为政治(所有制性质)和经济(生产和经营获益)建立机制联结的土地生产关系。新型土地生产关系延续了土地生产资料的公有性质,但是,它在以平均地权作为实施经营权的资格的基础上,改变了责任制的形式结构,即不是把产权和经营权相分离,而是将平均地权的资格直接作为土地占有的形式,从而使农民成为土地利用(包括土地的增值、交易、转让、合作等)的真实主体,或者说以个体农民真实地占有他们公共所有的土地的方式落实集体所有制。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在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的基本制度,新型土地生产关系的具体建构仍需要进一步探讨[2,3]。

 

2.2 粮食经济与现代农业

 

在新中国近60年的建设历程中,有一半时间是粮食短缺的紧张阶段,因此农业经济实际上就是为着粮食增长的经济,“以粮为纲”也才是客观条件所允许的合理选择。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不断加大对农村粮食经济的投入和政策扶持,从对种粮采取各种补贴政策直至完全取消了农业税。2006年我国粮食产量达到4 900亿kg以上,根据规划,2007年要进一步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引导农民合理安排种植结构,提高复种指数,种足种好粮食作物,力争粮食面积稳定在10亿hm2以上;同时着力提高粮食单产,力争单产增长1%以上。这再次表明,粮食经济始终都是事关国民经济全局的根本性问题。

 

农村改革开放的一个巨大成就,就是从根本上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对这个成就的意义怎么估计都不过分。随着粮食产量的增加,粮食经济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也逐渐产生和突出了两个主要的新问题。一个是农民能否、以及怎样靠粮食经济来保证收入的持续增加;另一个就是如何对待国家的粮食安全。事实上,正是粮食经济的关键作用,农业才被看成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但是,对于中国这样人多耕地资源又有限的大国来讲,这个基础的真实含义其实是指一个由众多吃饭人口组成的公分母,分母越大,分值就越小。即使在今天,粮食产量的取得不仅要靠一系列针对性的相关政策扶持,而且既不能等同于粮食持续增长的牢固基础,也不能替代高质量供需平衡意义上的粮食安全。

 

如果单靠粮食出售就能够赚钱,农民的生活也就没有问题了,然而事实正好相反。一方面,农业的自然经济形态以及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价格的刚性局限,使得土地的农业产出无法支撑农民的收入增加,甚至难以摆脱贫困;另一方面,随着整个经济运作的市场化转型,不仅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日益降低、务农成本日益加大,而且农民与城市居民的收入差距也持续拉大。因此,真正的出路是彻底转变以粮食为主要内容的农业经济结构。事实上,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任务规定为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必然就会要求大大延伸和扩展农业经济的含义。但是,不仅由于粮食安全的必需,更因为多数耕地仍然是用来生产粮食的、而且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需要多数农民来从事这种生产,所以相对以粮食经济为基础的农业制度来讲,发展现代农业的制度基础,在于如何处理内涵和外延都扩大了的大农业经济与粮食安全的关系。换句话说,有没有粮食吃以及是否够吃,与吃什么粮食以及怎样运作粮食经济有着本质的区别,它所反映的问题实质,就是以粮食为主要内容的农业经济向现代大农业经济的转型。

 

这个转型同样需要制度的创制,或者说由此逐步形成发展现代农业的制度基础,其内容主要有两个。其一是经济结构本身,也就是某种大农业概念,它所涉及的制度创制主要是农业的工业化问题。其二是所谓农业“产业化”的问题,也就是如何在制度层面保证农民可以享有现代农业经济从生产到最终消费完整链环上每个环节的利润,尤其是增值利润。

 

2.3 道义关注与民生统筹

 

事实上,之所以会提出所谓“三农问题”并引起全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道义的原因。一方面,人们关注“三农问题”是因为它直接影响和制约着整体现代化的发展;另一方面,人们又对农民普遍抱有同情弱势的心态。尽管从道理上讲,随着农村现代化的发展,农民不仅成为这个发展的建设主体而且也是其利益的享有者,“三农问题”将逐步失去意义,但是,道义关切毕竟不能替代相对弱势一方本身的富强。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迫切需要的、也必然会产生的一项工作,就是建立对农民生存、生计和生活进行整合协调的民生统筹制度。就像上面说到的土地与中国农民的特殊关系一样,生存、生计和生活也是农民各民生要素方面的统一体,不过从转型的角度讲,这方面的制度创制至少包括三项内容,即农民与土地关系、就业形式以及社会保障。

 

从形态的角度讲,农民生存的最直接因素就是他与土地的关系。这个问题涉及到上面讨论的生产关系,不过无论哪种所有制,中国农民生存形态的改变都是和土地利用的选择可能紧密联系的。的确,越来越多的农民劳动力或农村人口从土地耕作意义上的农业生产中转移出来,然而恰恰是这个趋势表明,在土地利用的选择方面亟需创制相应的制度和运作机制,其主要问题,在于农民如何从土地中退出。看起来,退出土地不仅是断了农民的后路,更是放弃了他对生产资料的占有,但真正的问题就在于,如何用这种占有资格来实施所有权的让渡、交易、转换,甚至受益。从生计的角度讲,农民就业的最大特点就是没有工资,所以长期以来农民务农不被看作是一种就业形式。这方面创制的主要内容一是如何提高务农就业的质量,另一则是如何保证农民在选择其他就业形式方面的平等权利。从生活的角度讲,最突出的问题是各种社会保障。这方面的讨论很多,不过在我看来,问题并不在于农村和城市待遇的一致,而是如何创制适合农村特性(比如生存、生产和生活的同一性关系)的社会保障体系。

 

2.4 城乡统筹中的乡村治理

 

体制转型的直接目的是为农村发展提供更加合理有效的制度体系,因此,体制转型并不仅仅是某种发展的需要,更是各种制度和政策的功能实施,即是说,方方面面的创制同时也就构成了乡村治理的制度体系。但是,农村发展不可能离开它与城市的关系,包括农村自己的城镇化,因此,统筹协调城乡发展应该是农村体制转型的题中之义。就治理来讲,之所以说“乡村”而不是“农村”,主要是为了突出对于作为与城市相区别的某种社会形态进行治理的性质特征,而且也是为了尽量避免把三个“农”混在一起可能造成的误解。同样,城乡统筹本身也是一个多层面和综合性的工作,比如至少包括身份及相应权利的主体统筹、以经济活动为主导的要素统筹、以及以空间形态为载体的区域统筹等,并不仅仅指制度层面的协调。不过,就这个统筹机制对乡村治理的作用针对来讲,可以从公共产品供给、村民自治、税费改革以及生态环境等问题比较突出的方面来分析其体制转型的主要内容。

 

首先,从归根到底的意义上讲,乡村治理需要的物质基础或条件要由农村自己的发展来解决,然而从公正的角度讲,农村这方面最大的弱势就在于缺乏公共产品的供给。因此,如何在公正的前提下,帮助农村改善公共产品的供给不足,是城乡统筹在为乡村治理提供物质支撑方面最需要的制度创制。其次,村民自治当然包含农村政治民主的含义,但是,这个制度本身的作用是为乡村共同体提供一个与外界打交道的经纪职能。从乡村来讲,这方面最主要的创制是如何设置并真实形成乡村共同体利益代表和经纪相同一的自治主体;从城乡统筹的角度讲,则是如何使这个自治主体真正具有与城市进行谈判和合作的平等权利。第三,农村税费改革的主要目的一直是为了减轻农民负担,但是,减免税费本身并不必然会促进生产力发展,甚至也不必然具有公正性。因此,现在的问题是,如何针对乡村财政严重不足以及税费职能从乡村治理中悬置起来或剥离出去的状况,从城乡统筹的意义上进行新型的税费制度创制。第四,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是乡村和城市共同的任务,因此从城乡统筹的角度讲,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制度创制至少要达到两个基本要求,一是能够与农民生活和农村发展协调一致,另一是能够预防和制止城市扩张对乡村利益的侵占。

 

仅从上述四个方面就不难看出,用城乡统筹的原则来进行乡村治理不仅仅指城乡的公正互助,还包括某些普遍性的因素或改革需求。比如财政体制的改革。乡村治理需要钱,但是现在的财政制度导致乡村以及地方政府的事权远远大于财权,而且中央税收的比重仍在加大。20世纪90年代中央和地方的税收比重约为34∶66;21世纪初就变成了52∶48;2006年更是达到了55∶45。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地方不仅只能维持吃饭财政,而且靠卖地支撑GDP的趋势也有增无减。又比如要求政府职能转变或成为服务型政府。如果政府职能转变只是一个整体的导向,而GDP增长仍是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那么既要挣钱又要服务的职能取向矛盾就无法解决,依法行政、监督法治、服务和调节经济以及保障公正和公平等作为也就愈加困难。事实上,地方政府即使是卖地,前期的土地整理费用大多也只能靠贷款,加上政绩考核的经济指标压力,致使每届政府都希望多借债,还债的责任感几乎被磨灭。

运筹学含义篇9

关键词:EVA 供电企业 财务管理 模式

EVA指标即经济增加值,代表企业为股东或出资人创造的价值,同时也是一种全新的价值管理理念。该指标不仅能够反映企业的财务收支状况,而且能够对企业的经营绩效进行科学评价。现行的EVA财务管理系统一般包含三个系统:EVA财务管理决策系统、EVA薪酬激励系统以及EVA业绩评价系统。通过EVA财务管理决策系统能够增强管理者对于企业资金成本的重视力度,将企业利益最大化定位财务管理目标,与传统的管理模式不同,EVA对于企业利润的衡量考虑的更加全面,认为企业的成本不仅包含经营成本,还包含资本成本,只有企业获取的利润超过了这两部分成本总和,才等于企业实现了真正的盈利。对于供电企业来说,可以通过EVA去衡量企业的目标实现状况。

一、EVA在供电企业财务管理中的投资决策管理

在经济管理中,企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经济价值,供电企业也是如此,要实现经济价值,就要对投资决策进行有效管理,这是实现经济效益的关键环节。供电企业多数隶属于国有企业或者国家控股行列,伴随供电需求量的与日俱增,供电结构不合理制约了供电企业发展,为此,供电企业要调整结构,进行电网的构建与维护,而要取得投资收益,就要多渠道化资金来源,对于投资风险要合理预期,对投资项目进行系统分析,做出科学合理的方案,则能够保证电力企业决策投资的准确性与高效性。

基于电力企业EVA财务管理筹资决策具有以下几方面的重要作用:第一,EVA将电力企业的决策者同企业价值进行了紧密联系,从而实现了基于EVA财务管理筹资决策与传统筹资决策目标的有效一致性,确保电力企业的EVA财务管理水平与企业价值的趋同性和正相关性。第二,EVA作为评价筹资决策的业绩指标,使企业管理者能够意识到股权筹资的真正含义,增强了筹资的谨慎性与科学性,使电力企业在进行资本筹措的过程中,能够准确的运用股权筹资工具,EVA使电力企业的经营资金能够与资本成本实现紧密结合。EVA通过确保筹资决策、投资决策、股权分配决策目标的一致性,在很大程度上是企业财务管理决策的科学性与系统性得到提升。

二、EVA在供电企业财务管理中的股利决策管理

在传统的经济模式下,企业比较看重的是单纯的经济效益指标,而忽略了利润计算本身存在的种种弊端,这增加了股利决策的滞后性。企业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即为股利决策,这与企业筹资政策的选择是密切相关的。总体来看,对电力企业股利决策的主要影响因素有以下几点:首先,股东对股利的态度是关键,因为不同的股东存在认识与理念的偏差,从而对于同一股利却有着不同的看法。对于供电企业来讲,通常属于国家控股企业,股东关心的问题则是企业的实际控制权能够不受侵犯,能够保证对企业掌控的前提下实现经济价值。其次,政策法规对于股利决策的影响。我国《公司法》中有明文规定:严格限定了企业净利润与法定盈余公积的比例,制约企业私自发行股利的行为出现。再次,电力企业要对企业未来的经营进行科学预测。因为投资于企业股利的发放是相互关联的,一般情况下,企业在效益较好的时候,采用的行动都是减少股利发放,把资金用于项目投资,而一旦经济不景气,企业没有好的项目可以投资的时候,企业将增加股利发放规模。

三、EVA在供电企业财务管理中的股利分配决策管理

企业股利分配决策通常以EVA作为指标进行参考,运用股利的相关指导理论对众多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而不断运用调动生产要素积极性管理理念进行指导,从而推动企业的长远发展。电力企业资金循环周转的基本条件是基于EVA的股利分配决策,以股利分配最为企业资金运动的起点,也可以把它看成是资金运动的终点。股利分配政策一般包含剩余股利政策、持续增长的股利政策、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等,当电力企业拥有规模扩展或者其他投资机会时,通常采用低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来降低企业的资本成本,确保企业的投资高效性。

四、EVA在供电企业中对绩效评价的影响

在供电企业中运用EVA,能够有效提高会计信息处理质量,是确保EVA绩效评价效果的重要基础。EVA指标数据来源于会计报表,是在传统会计利润指标基础上进行的调整,如果供电企业中要确保会计信息的质量,就要运用EVA进行有效评价。供电企业要加强会计规范建设、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从而提高会计人员业务素质,增强会计信息的质量与真实性。

五、结束语

供电企业作为国家的重点企业,要能够全面科学的认识建立健全EVA财务管理系统的重要性,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逐步引入EVA理念体系,对电力企业的资本成本提高重视力度,同时能够关注企业的长期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并且鼓励电力企业进行价值创造,对于企业创造的价值量化,全方位的打造管理决策、业绩评价以及激励体制相融合的综合财务管理体系,从而切实提升电力企业的资产价值创造能力与财务管理能力,在实现最大化经济利益的同时,实现更广泛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杨扬,陈富永.经济增加值(EVA)在央企业绩评价中的计算以及改进策略[J].会计之友,2012(06)

运筹学含义篇10

关键词:企业纳税筹划;问题及措施

一、纳税筹划的含义及原则

1.含义。纳税筹划是纳税人在熟练掌握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尤其是税法的前提下,再根据本企业的具体实际情况,通过精英团队的周密研究与筹划,从而对本企业的生产经营、投资、理财等活动做出一系列的合理合法节税措施与决策。其目的在于企业在合理合法的纳税前提下,减轻税收总体负担,提高盈利水平,实现企业最终价值最大化。

2.原则。首先必须是合法性,这是企业的行为规范,也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前提,更是企业纳税筹划的准绳。其次是超前性,这是企业对生产、投资、融资的安排与计划,因为纳税义务发生具有滞后性,因此有效的纳税筹划是实现税负最小的合理保证。最后是目的性,企业的纳税筹划是为发展战略服务的,所以纳税筹划与管理目标以及战略目标始终保持一致。

二、当期我国企业纳税筹划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1.意识的延续对纳税筹划的理解有误。在我国许多人中,包括企业管理者在内,一提到纳税筹划就将偷税漏税以及寻找各种借口去避税混淆在一起,为了减少日后麻烦,许多企业就不重视纳税筹划工作。如企业代缴个人所得税时,许多企业不考虑累进税率的起征点、上下税点的边界、年终奖与奖金的区别,全部混淆一并入工资缴纳个人所得税。认为这样做踏实,其实这种工资核算方式并没有多大错误,但是让职工多缴纳了许多个税。上述这种行为对个人、企业、国家都是不可取的。因为个人多拿自己应得的工资、企业合理地纳税才是国家真正倡导的。这样才能提高企业的运营效果,加速企业稳步发展。

2.对纳税筹划的风险意识淡视。纳税筹划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涉及到税法、经济、统计、会计、法律法规等多项相关法律知识,所以纳税筹划是一种高层次的理财活动,理财就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因此在这错综复杂、瞬间变化的市场经济下,筹划稍有偏差就会给企业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乃至破产。如中石油案件就说明了一切。但是许多企业却没有从风险意识形态下考虑税收筹划,他们大刀破斧式的“勇往直前”,缺乏对经营分析、政治风险、市场风险的调研与分析,更缺乏防范预案,最终使企业举步维艰。

3.缺乏纳税筹划的专业人才。通过上面的纳税筹划定义分析我们知道,纳税筹划是一种高智力的理财活动,它需要的是一种复合人才,具有高素质、高业务能力的核心人员,它不是企业过去简单的日常报税工作,这种工作不是一般的会计人员所能承担的,它应该是团队作业,在具有过硬的相关税收知识下,还要有相关的经济、法律、技术等综合能力水平,并具有高度的分析能力和科学的预测本领,但是在当今的实际情况下,企业很难具有这样的高尖端人才,有的企业真正科班出身的会计人员还不健全,所以纳税对于他们来讲就是按时向税务机关报税,最新的税收优惠与税务政策的变更一概不知,这样的人员不仅影响企业的纳税,更影响企业的生产与发展。

三、加强企业纳税筹划管理的措施和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正确理解纳税筹划的含义,使企业与职工得到合理的避税。偷税、漏税、拖税或者不纳税是永远不值得提倡的,但是合理避税应该受到企业的重视、国家的倡导。所以国家要加大纳税筹划的宣传力度,同时经常派税务机关来企业做宣传与指导工作。其次国家还应该建立完善的纳税筹划体系,使企业的纳税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再有企业也应该增强纳税筹划意识,节约成本,增加收入,让职工多赚钱、企业多创利润这是国家的最终用意,所以也应该受国家的法律保护。如将职工的年终奖单独、合理地发放每月工资,避免工资的大起大落可以减少职工的个税,这也体现了国家税法的进一步完善。也是和谐和谐社会的一种表现。

2.提高纳税风险防范意识。收入与风险并存。纳税筹划是为了更好地增收节支,促进企业的良性循环。所以纳税筹划无论是对此项工作的管理者还是对接受纳税筹划的企业来说都面临着巨大的风险,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不需要去掩饰。这就要求纳税人以及纳税筹划管理人员要周密地细致地做好外部市场以及税收政策的调研工作,同时再根据本企业的具体实际,进行周密的安排,在对企业的生产过程与涉税事项中始终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做好风险的预测、分析、报警、评估工作,力争将风险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3.关注纳税筹划人才的培养。既然纳税筹划需要的是复合人才,那么企业就要关注这方面的人才培养。企业首先让这方面的业务能手狠下基本功,让他们掌握企业整体的生产动态与企业的发展目标,使企业的运营在其大脑里有个清晰的轨迹。另一方应该通过各种方式与手段在不断地学习与专研会计、经济、法律等相关学科知识,使自己早日成为复合型人员。如积极参加税务师考试以及纳税筹划方面的知识培训,有条件的企业也将业务能手派出进修,同时还可以聘请外部的税务机构来企业讲座,并现场具体解答疑难问题,这样有利于他们的自身综合业务的提高与外部信息的及时掌握,同时也有利于对外部环境做出合理正确判断与反映。

四、总结

纳税筹划在我国还是初级阶段,所以企业与政府都应该给予高度的关注与支持,政府要做好做好纳税宣传和稽查体系建立,企业要提高纳税意识与风险防范手段,最后共同促进企业的发展、社会的和谐。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