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工程造价的重要性十篇

时间:2023-10-16 17:38:35

论工程造价的重要性

论工程造价的重要性篇1

关键词:工程施工 成本管理 造价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7(b)-0173-02

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质以及社会发展过程的不断深入,在一些工程的建设项目中,对于造价的管理已经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造价管理在工程的整体施工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也逐渐的加大。对于一个工程项目而言,造价管理水平是衡量工程项目施工质量好坏的重要标准,而工程造价水平也与利润的高低以及费用的决算等有关。不仅仅是同财力以及投资等有关,同样也同工程项目所取得的一些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等有关。就目前的情况来说,我国的一些工程项目在其造价管理方面上还存在相当多的问题,主要问题在于人们没能够充分的认识到工程的造价管理对一些不确定因素的重要性,这些因素主要包括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对于项目管理以及投资控制等。文章主要是从造价管理的概念上作为出发点,对工程造价管理在施工过程中的作用等进行研究和分析。目的是能够有效的提高工程的整体施工效率,从减少不必要的花费

1 造价管理的概念以及主要的理论体系

1.1 工程造价管理的具体含义

所谓的工程造价,主要的任务就是对一些项目进行投资决算,对一些设计进行大概的计算,对具体的施工过程等进行预算等。也就是说,造价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对项目施工整个过程的所有费用进行计算。从整体上来说,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就是对所在项目的工程造价进行合理以及有效的控制,对所使用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等资源进行合理的管理

1.2 造价管理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主要作用以及必要性

工程项目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所涉及到的资金较为庞大,由于影响资金使用的因素较多,整个项目在资金方面的花费范围变化程度也相对较大。这样一来,就很有必要对工程项目造价管理进行实施,从而能够减少项目中的一些不必要的浪费。进行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不但能够减少一些成本费用,还能防止投资过程中出现突破阻断现象的产生,最重要的是能够有效的提高项目体系下的一些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安排以及使用等,从而使得一些企业的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得到有效的发展。因此,一个企业的工程项目要想能够有效的发展,就要加强对工程的造价管理。

2 工程造价管理对整体施工过程的重要性研究

2.1 在整体的施工过程中对工程造价管理进行有效控制的重要性

对工程造价的控制以及管理的过程,就是对工程造价进行结算以及预算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工作人员首先对施工的图纸进行观察以及分析,在这些施工的图纸上对一些工程量进行计算,然后再根据各个地方所限定的额度对材料费用,机械费用以及人工费用等进行相关的计算。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施工的具体步骤以及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费用都是在通过现场来进行规划以及计算的,因此,工程的造价管理中首先要进行适当的管理,这样能够有效的促进施工项目的正常进行,还有一个方面就是要对成本等进行有效的控制,防止浪费现象的产生。工程的造价管理决定了施工的整体进度,然而单纯对于施工进度的管理来说,是同施工的安排以及施工的技术等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的。但是,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些费用,特别是对人员,材料以及机械的管理等都与成本有着极大的关系。同时,成本还同施工的工期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在工程管理的过程中,施工的工期进展的较快,就能够有效的节约一些成本。但是,如果施工的工期超过了原来所规定的工期,就会造成成本上的浪费,甚至还会造成一些罚款等。因此说,具体的施工进度决定了工程的造价管理。

2.2 投资决策阶段进行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性

就目前的情况来说,工程的造价管理对于一些项目的建设以及投资的过程中同样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许多的投资项目都需要进行决策,然而在决策的过程中,这些项目一般都是按照相应的工程上的造价管理来进行决策的,在建设这一阶段上显得极其重要,因为在很多时候,现场的施工所出现的问题比较多,这时候工程造价管理的主要作用就是对建设阶段上的经济效益进行严格的把关。很多的工程造价管理都是进行全面的管理,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能够有效的对投资方面的各个阶段进行分析。当工程造价的管理人员对一些投资的决策进行探讨以及制定计划的过程中,需要对投资的决策进行计算以及分析,特别是在经济方面上更应该要仔细。学会编制一个高质量的项目进行投资以及估算,这样才能使得工程造价管理在整体项目建设过程中能够有效的控制好项目总投资。投资决策对已施工项目的重要性主要是在于施工后期的建设以及实施阶段上,一旦在投资决策上出现了错误,之后将会无法对这一错误进行弥补。在很多的施工项目上,需要首先对投资的决策进行一个较为初步的分析,在进行预算的过程中也需要对工程的造价进行有效的控制。

3 在施工的具体阶段上进行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性

在招投标的文件中,施工合同是其中的主要的组成内容,通过施工合同,也能够有效的控制好清单模式在工程量的造价方面上的问题。在签订施工合同的过程中,应该能够较为清晰明确的对工程量的计算方式进行约定,需要做到对工程量进行有效的调整,从而使其同编制的清单工程量在计算方式上一致统一。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我们能够看到的一些现场的施工作业项目上存在很多的变化,特别是一些材料价格的变更以及图纸的变更等。对具体的施工阶段上出现的变更能够影响到具体的施工进度,同时对于成本来说也有着较大的影响。

3.1 工程量上所出现的变化

在工程进行施工过程中,经常有各种各样的情况发生,其中主要的情况就是图纸的变更。然而对于图纸的变更来说,并不单纯的是对设计以及施工等进行变化,其中最主要的是对工程量的变化。这一工程量的变化,主要是指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所出现的变更,这样变更的出现在造价管理方面上会产生很大程度的损失。因此,在面对这种变更的时候,更加需要对其进行管理以及完善,从而有效的控制施工的整体过程。

3.2 施工材料价格上所出现的变化

对于材料的采购来说,主要是根据现场的施工进度来进行的,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每天都需要一些必要的材料进场来对施工的过程进行供应。但是,伴随着现如今社会的发展,原材料的价格正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一些基本的材料也同样伴随着市场价格的改变从而发生改变,特别是在那些工期较长的施工现场中,承包方根本不能有效的预测好市场材料的价格变化。材料的价格如果出现波动,就会导致综合单价发生改变,因此,对于那些在工程造价中占有较大比重的材料价格,需要在合同中标明可能会发生的风险,找出所应该承担的责任。因此,工程的造价管理,在这一过程中的主要任务就是对材料的价格变动进行调整,具体的调整幅度应该由合同双方共同进行决定。

4 结语

伴随着现如今社会以及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工程的造价管理得到了越来越大程度的重视。其中包括对施工阶段过程中的工程造价进行管理,在具体的成本分析阶段上以及后期的竣工阶段上都应该进行有效的管理。通过对这些阶段的造价管理,能够有效的应对现如今的各种市场价格的变化,从而能够顾为整体的工程费用进行预算。文章中就主要对工程的造价管理规工程施工的重要性进行了有效的分析,从而能够避免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花费,为工程施工节约费用,提高整体的施工效率,最终取得最大的效益。

参考文献

论工程造价的重要性篇2

关键词:建设项目 工程造价 管理 全过程控制 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 TU723.3 文献标识码: A

工程建设全过程造价管理可分为决策、设计、招投标和施工四个阶段。尽管工程项目后评价中的经济效益后评价也属于工程造价管理的内容,但其评价指标和方法与工程项目经济评价相同,因此,以下只对决策、设计、招投标和施工四个阶段分别阐述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性。

1 建设项目决策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性

工程造价管理的前提和基础是工程项目策划,它是指将建设意图转换为定义明确、系统清晰、目标具体且具有策略动作思路的高智力的系统活动。其重要性可归结为以下几点:

1.1 构思工程项目系统框架

工程项目策划的首要任务是根据建设意图进行工程项目的定义和定位,全面构想一个待建项目系统。工程项目定义是指要明确界定工程项目的用途、性质,如某类工业项目、交通运输项目、公共项目、房地产开发项目等,具体描述工程项目的主要用途和目的。例如,设想建设一幢高层写字楼,根据需求和建设条件,可以建成普通办公大楼,也可以建成具有多功能的现代化办公楼宇,总之,工程项目必须通过定位策划作出准确定位。

在工程项目定义和定位明确的前提下,需要提出工程项目系统框架,进行工程项目功能分析,确定工程项目系统组成。例如,要新建一所学校,其系统构成应包括教学楼、实验室、办公楼、食堂、体育设施,以及视老师和学生的住宿情况建设必要的老师宿舍、学生集体宿舍和浴室等其他生活设施。通过策划工程项目系统框架,应使工程项目的基本设想变为具体而明确的建设内容和要求。

1.2 奠定工程项目决策基础

在通常情况下,工程项目的投资决策是建立在可行性研究基础之上的,而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不仅包含建设方案,建设方案的产生,并不是由投资主体的主观愿望和某种意图的简单构想就能完成的,必须通过专家的总体策划和若干重要细节的策划(如项目定位、系统构成、目标设定及管理动作等的具体策划)并进行实施可能性和可操作性的分析,才能使建设方案建立在可运行的基础上,也只有在此基础上,才会使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所提供的结论具有可实现性。例如,项目融资方案、项目建设总进度目标等都对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结论产生重要影响,如果仅是从理想条件出发作出决定,在此条件下的可行性研究所得出的结论虽很乐观,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却不能按预想的融资方案动作,不能按预想总进度目标开展建设,项目实施的实际可能会与原来的可行性研究结论相悖。因此,只有经过科学、缜密的工程项目策划,才能为可得性研究和项目决策奠定客观而具有动作可能性的基础。

1.3 指导工程项目管理工作

由于工程项目策划需要密切结合具体工程项目系统的整体特征,不仅把握和揭示工程项目系统总体发展的条件和规律,而且深入到工程项目系统构成的各个层面,还要针对各个阶段的发展变化对工程项目管理的动作方案提出系统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构思,因此,工程项目策划将直接成为指导工程项目实施和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依据。

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中心任务是进行工程项目目标控制,因此,工程项目策划是工程项目管理的前提,也是工程造价管理的前提。没有策划的工程项目管理及造价管理,将会陷入管理事务的盲目性和被动之中,没有科学管理作支撑的工程项目策划也将支成为纸上谈兵,而缺乏实用价值。

2 建设项目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性

设计阶段是分析处理工程技术和经济的关键环节,也是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阶段。在工程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管理人员需要密切配合设计人员,协助其处理好工程技术先进性与经济合理性之间的关系。在初步设计阶段,要按照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投资估算进行多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初步设计方案;在施工图设计阶段,要按照审批的初步设计内容、范围和概算行人进行技术经济评价与分析,确定施工图设计方案。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管理的主要方法是通过多方案技术经济分析,优化设计议案;同时,通过推行限额设计和标准化设计,有效控制工程造价。

2.1 限额设计对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性

限额设计是指按照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投资限额进行初步设计、按照批准的初步设计概算进行施工图设计、按照施工图预算造价编制施工图设计中各个专业设计文件的过程。限额设计中,工程使用功能不能减少,技术标准不能降低,工程规模也不能削减。限额设计是工程造价控制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设计阶段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实施工程造价控制的一项重要措施。限额设计的工作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1 投资决策阶段

投资决策阶段是限额设计的关键。对政府工程而言,投资决策阶段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是政府部门核准投资总额的主要依据,而批准的投资总额则是进行限额设计的重要依据。为此,应在多方案技术经济分析和评价后确定最终方案,提高投资估算的准确度,合理确定设计限额目标。

2.1.2 初步设计阶段

初步设计阶段需要依据最终确定的可行性研究方案和投资估算,对影响投资的因素按照专业进行分解,并将规定的投资限额下达到各专业设计人员。设计人员应用价值工程的基本原理,通过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创造出价值较高、技术经济性较为合理的初步设计方案,并将设计概算控制在批准的投资估算内。

2.1.3 施工图设计阶段

施工图是设计单位的最终成果文件,应按照批准的初步设计方案进行限额设计,施工图预算需要控制在批准的设计概算范围内。

2.2 设计方案的评价与优化对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性

设计方案的评价与优化是设计过程的重要环节,它是指通过技术比较、经济分析和效益评价,正确处理技术先进与经济合理之间的关系,力求达到技术先进与经济合理的和谐统一。设计方案的评价与优化通常采用技术经济分析法,即将技术与经济相结合,按照建设工程经济效果,针对不同的设计方案,分析其技术经济指标,从中选出经济效果最优的方案。由于设计方案不同,其功能、造价、工期和设备、材料、人工消耗等标准均存在差异,因此,技术经济分析法不仅要考虑工程技术方案,更要关注工程费用。其基本程序如下:

(1)按照使用功能、技术标准、投资限额的要求,结合工程所在地实际情况,探讨和建立可能的设计议案;

(2)从所有可能的设计方案中初步筛选出各方面都较为满意的方案作为比选议案;

(3)根据设计方案的评价目的,明确评价的任务和范围;

(4)确定能反映方案特征并能满足评价目的的指标体系;

(5)根据设计方案计算各项指标及对比参数;

(6)根据方案评价的目的,将方案的分析评价指标分为基本指标和主要指标,通过评价指标的分析计算,排出方案的优劣次序,并提出推荐方案;

(7)综合分析,进行方案选择或提出技术优化建议;

(8)对技术优化建议进行组合搭配,确定优化方案;

(9)实施优化方案并总结备案。

设计方案评价与优化的基本程序如图1所示。

图1 设计方案评价与优化的基本程序

3 建设项目招投标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性

推行建设工程招标投标是控制建设项目实施阶段工程造价的有效手段。要搞好招标投标工作,首先是把好资格审查关,坚决杜绝一切索贿受贿等破坏招标投标纪律的现象;其次,加强标底管理,保证标底编制的准确性和保密性;第三,制定科学的评标定标方法,选择中标单位的标准应从工程报价合理、工期短、企业信誉良好、施工经验丰富等方面考虑,评标时,先评技术标,后评商务标,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图2 招投标流程图

4 建设项目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性

施工阶段是实现建设工程价值的主要阶段,也是资金投入量最大的阶段。在施工阶段,由于施工组织设计、工程变更、索赔、工程计量方式的差别以及工程实施中各种不可预见因素的存在,使得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难度加大。在施工阶段,建设单位应通过编制资金使用计划、及时进行工程计量与结算,预防并处理好工程变更与索赔,有效控制工程造价。施工承包单位也应做好成本计划及动态监控等工作,综合考虑建造成本、工期成本、质量成本、安全成本、环保成本等要素,有效控制施工成本。

4.1 编制资金使用计划对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性

资金使用计划的编制是在工程项目结构分解的基础上,将工程造价的总目标值逐层分解到各个工作单元,形成各分目标值及各详细目标值,从而可以定期地将工程项目中各个子目标实际支出额与目标值进行比较,以便于及时发现偏差,找出偏差原因并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将工程造价偏差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资金使用计划的编制与控制对工程造价水平有着重要影响。建设单位通过科学的编制资金使用计划,可以合理确定工程造价的总目标值和各阶段目标值,使工程造价控制有据可依。依据项目结构分解方法不同,资金使用计划的编制方法也有所不同,常见的有按工程造价构成编制资金使用计划和按工程项目组成编制资金使用计划这两种不同的编制方法可以有效地结合起来,组成一个详细完备的资金使用计划体系。

4.1.1 按工程造价构成编制资金使用计划

工程造价主要分为建筑安装工程费、设备工器具费和工程建设其他费三部分,按工程造价构成编制的资金使用计划也分为建筑安装工程费使用计划、设备工器具费使用计划和工程建设其他费使用计划。每部分费用比例根据以往经验或已建立的数据库确定,也可根据具体情况作出适当调整,每一部分还可以作进一步的划分。这种编制方法比较适合于有大量经验数量的工程项目。

4.1.2 按工程项目组成编制资金使用计划

大中型工程项目一般由多个单项工程组成,每个单项工程又可细分为不同的单位工程,进而分解为各个分部分项工程。设计概算、预算都是按单项工程和单位工程编制的,因此,这种编制方法比较简单,易于操作。

(1)按工程项目构成恰当分解资金使用计划总额。为了按不同子项资金的使用,首先必须对工程项目进行合理划分,划分的粗细程度根据实际需要而定。一般来说,将工程造价目标分解到各单项工程、单位工程比较容易,结果也比较合理可靠。按这种方式分解时,不仅要分解建筑安装工程费,而且要分解设备工器具购置费以及工程建设其他费、预备费、建设期贷款利息等。

建筑安装工程费用中的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等直接费,可直接分解到各工程分项。而间接费、利润、税金则不宜直接进行分解。措施费等其他直接费,则应分析具体情况,将其中与各工程分项有关的费用(如材料二次搬运费、检验试验费等)分离出来,按一定比例分解到相应的工程分项;其他与单位工程、分部工程有关的费用(如临时设施费、保险费等),则不能分解到各工程分项。

(2)编制各工程分项的资金支出计划。在完成工程项目造价目标的分解之后,应确定各工程分项的资金支出预算。工程分项的资金支出预算一般可按下式计算:

分项支出预算=核实的工程量*单价

在式中,核实的工程量可反映并消除实际与计划的差异,单价则在上述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分解的基础上确定。

(3)编制详细的资金使用计划表。各工程分项的详细资金使用计划表应包括:工程分项编号、工程内容、计量单位、工程数量、单价、工程分项总价等内容。在编制资金使用计划时,应在主要的工程分项中考虑适当的不可预见费。此外,对于实际工程量与计划工程量(如工程量清单)的差异较大者,还应特殊标明,以便在实施中主动采取必要的造价控制措施。

4.2 施工成本管理对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性

施工成本管理是一个有机联系与相互制约的系统过程,施工成本管理流程如图3所示。成本预测是成本计划的编制基础,成本计划是开展成本控制和核算的基础;成本控制能对成本计划的实施进行监督,保证成本计划的实现,而成本核算又是成本计划是否实现的最后检查,成本核算所提供的成本信息又是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和成本考核等的依据;成本分析为成本考核提供依据,也为未来的成本预测与成本计划指明方向;成本考核是实现成本目标责任制的保证和手段。

图3施工成本管理流程图

4.2.1 成本预测

施工成本预测是指施工承包单位及其项目经理部有关人员凭借历史数据和工程经验,运用一定方法对工程项目未来的成本水平及其可能的发展趋势做出科学估计。工程项目成本预测是工程项目成本计划的依据。预测时,通常是对工程项目计划工期内影响成本的因素进行分析,比照近期已完工程项目或将完工项目的成本(单位成本),预测这些因素对施工成本的影响程度,估算出工程项目的单位成本或总成本。

4.2.2 成本计划

成本计划是在成本预测的基础上,施工承包单位及其项目经理部对计划期内工程项目成本水平所作的筹划。施工项目成本计划是以货币形式表达的项目在计划期内的生产费用、成本水平及为降低成本采取的主要措施和规划的具体方案。成本计划是目标成本的一种表达形式,是建立项目成本管理责任制、开展成本控制和核算的基础,是进行成本费用控制的主要依据。

4.2.3 成本控制

成本控制是指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影响工程项目成本的各项要素,即施工生产所耗费的人力、物力和各项费用开支,采到一定措施进行监督、调节和控制,及时预防、发现和纠正偏差,保证工程项目成本目标的实现。成本控制是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核心内容,也是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中不确定因素最多、最复杂、最基础的管理内容。

4.2.4 成本核算

成本核算是施工承包单位利用会计核算体系,对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费用进行归集,统计其实际发生额,并计算工程项目总成本和单位工程成本的管理工作。工程项目成本核算是施工承包单位管理最基础的工作,成本核算所提供的各种信息,是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和成本考核等的依据。

4.2.5 成本分析

成本分析是揭示工程项目成本变化情况及其变化原因的过程。成本分析为成本考核提供依据,也为未来的成本预测与成本计划编制指明方向。成本分析的方法包括:比较法、因素分析法、差额计算法以及比率法等。

4.2.6 成本考核

成本考核是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或项目完成后,定期对项目形成过程上的各级单位成本管理的成绩或失误进行总结与评价。通过成本考核,给予责任者相应的奖励或惩罚。施工承包单位应建立和健全工程项目成本考核制度,作为工程项目成本管理责任体系的组成部分。考核制度应对考核的目的、时间、范围、对象、方式、依据、指标、组织领导以及结论与奖惩原则等作出明确规定。

4.3 工程变更与索赔对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4.3.1 工程变更管理

工程变更管理是指施工合同履行过程中出现与签订合同时的预计条件不一致的情况,而需要改变原定施工承包范围内的某些工作内容。合同当事人一方因对方未履行或不能正确履行合同所规定的义务而遭受损失时,可向对方提出索赔。

4.3.2 工程索赔管理

工程索赔是在施工合同履行中,当事人一方由于另一方未发行合同所规定的义务或者出现了应当由对方承担的风险而遭受损失时,向另一方提出赔偿要求的行为。通常,索赔是双向的,九部委的《标准施工招标文件》中通用合同条款中的索赔就是双向的,既包括施工承包单位向建设单位的索赔,也包括建设单位向施工承包单位的索赔。但在工程实践中,建设单位索赔数量较小,而且可通过冲账、扣拨工程款、扣保证金等实现对施工承包单位的索赔;而施工承包单位对建设单位的索赔则比较困难一些。通常情况下,索赔是指施工承包单位在合同实施过程中,对非自身原因造成的工程延期、费用增加而要求建设单位给予补偿损失的一种权利要求。

结束语:总之,要做好工程造价管理全过程的控制工作首先要重视和加强项目决策阶段的投资估算工作,其次要明确概预算工作不仅要反映设计,计算工程造价,更要能动地影响设计,优化设计,并发挥控制工程造价,促进合理使用建设资金的作用。

参考文献:

论工程造价的重要性篇3

关键词:工程造价 决策参考 优化工程经营需要

中图分类号: TU7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工程造价管理是一项技术性、专业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贯穿于投资决策、项目设计、招标投标和建设施工各阶段,要运用科学技术原理和经济及法律手段,解决工程建设活动中的技术与经济、经营与管理等实际问题。在工程实施的各个阶段,不同角色的项目管理者时时要有控制造价的经济头脑,认真分析和充分利用建设周期中的重要信息,把握市场经济的脉搏,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节约工程资金,最大限度地提高建设资金的投资效益。工程造价管理是企业管理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有企业各个部门与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密切协作配合,才能建立完整的企业运转机制,才能真正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企业只有逐级建立完整的管理体系,才能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良性发展。

1工程造价的作用

1.1投资决策的需要。建设单位为了达到投资效益,建设单位在安排施工时,通过收集整理与自身建设相关的工程造价资料,掌握建筑市场的行情,从而在投资活动中做出正确的决策。工程造价资料收集的方法是否科学,数据是否准确,决定了工程造价水平测算结果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宏观决算。

1.2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工程造价的需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只有长期地、系统地、准确地、科学地收集和整理工程造价资料,才能制定出符合当前建筑市场发展的工程造价各项政策并能在一定时期正确地指导,规范建筑市场的发展。

1.3工程定额的编制和管理的需要。工程的结算价格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定额编制所收集的造价资料也就不断地变化,应当及时收集工程造价资料,可以使定额所反映的价格水平贴近于建筑市场的实际情况。

1.4施工企业经营的需要。工程造价资料是施工企业进行正确经营决策的资本。及时地收集整理工程造价资料能使企业了解建筑市场的环境,找出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和确定自身发展方向。这样,对于准备参与投标的工程项目可以根据企业经营的需要合理的确定投标价格;对于在建工程可以及时掌握经营情况,降低成本,取得最大的收益,对于准备结算的已完工程,要以准确的计算结算造价,收回企业应得的资金。

2建设工程造价在存在的问题

2.1市场供求关系失衡,造成市场竞争不规范,影响了合理定价。近几年来,在宏观政策调控下,固定资产的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同时从事建筑施工的队伍却以更大幅度增加,“僧多粥少”的供求局面使得本已激烈的市场竞争更趋激烈。一些施工企业为争得施工指定分包,面对这些不规范的市场交易,施工企业只有拼老本,保眼前,长此下去,企业缺乏更新改造的后劲,冲击了正常的工程造价管理,而现行的政策缺乏相应的约束机制,这样也就更加助长了建筑市场竞争中的不规范行为。

2.2造价控制重施工轻设计,多年来,我国的建设项目普遍忽视了项目建设前期阶段的重要性,造价控制的重点主要放在项目建设的后期阶段甚至在工程决算阶段,因此经常出现投资超限的现象。有些项目甚至在建成后投资大幅超过计划,从而形成大量效益不好的工程。

2.3工程造价咨询机构不健全,但没有充分发挥出工程造价咨询的作用。目前我国的工程造价咨询单位普遍实力薄弱,规模偏小,技术力量不强,改革也没有完全到位,还无法应对市场的变化和竞争。

2.4高素质人才的工程造价技术人才严重不足,目前取得工程造价资格的专业人才不多,高级专业人才就更少了。有的虽然已经取得执业资格,耽误工作实践经验和实际工作能力,综合素质不高。在造价师从业实际工作中还存在“在岗无证,有证无岗”的现象。工作内容依然是单一的,多在主管部门及领导的主观意志指令下工作,因而工作服务领域小。

3施工过程中的工程造价管理

在施工方案的全面性、技术性、经济性、合理性是工程实施的行动纲领,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工程造价管理,确实保证企业最高利润显得尤其重要。

3.1施工前期,精心准备。要结合投标文件、施工合同、施工图纸及施工现场实际情况、自身的施工设备、施工经验、管理水平和技术规范,做好工程量清单的审核工作,编制一套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对单价承包合同重点应放在对清单每个单价作出成本分析,得出单价合理与否。对太低的单价项目,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最好与设计单位沟通,提出合理的替代措施,改变其设计方案,作为新增项目重新分析单价;同时应做好工程原始地形地貌标高的测量工作,复核实际工程量与清单工程质量、进度、工程量的调整。对于总价承包合同,在满足合同要求、确保工程质量 、进度、工期的条件下,要找出设计保守、工程数量偏大、可有可无的项目等进行优化,减少不必要的投入,达到降低资源投入、合理控制工程造价,做到增收节支。

3.2正确处理工程质量、工程造价、工程工期三者之间的关系。对施工企业来讲,工程质量、工期主要表现对立的一面。一般来说质量提高,投资会增加,工期会延长,要坚决避免不断提高质量标准,盲目追求“最新”、“最高”、“最好”,对质量目标要有一个理性的认识,按合同质量的要求来确定质量目标。

3.3抓好工程计量,及时回收工程资金,减少财务费用根据合同条款约定,及时整理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的工程数量,并填报工程计量报表,报送业主,取得工程进度款。对分包商计量支付一定要仔细认真,坚决杜绝超计量、超拨付的现象,减少资金风险。

3.4加强工程材料数量与单价的控制。在工程建设中,材料费用占整个工程造价的7 0 %~ 8 0 %。材料费能否得到有效控制直接影响工程最终的经济效益。因此对材料的采购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采购要增加透明度、低价进货;其次根据工程进度分批采购,从而减少库存成本与财务费用;加强现场管理,合理堆放,减少搬运和倒运损耗;要严格依据图纸工程量、企业消耗定额限额发料;对各种材料,坚持收旧利废,对外租用的周转性材料要余料回收,要合理使用与保管,按时清还,避免超期加大材料租用成本。

3.5要坚持深入现场,掌握工程动态,勒戒工程是否按图纸和工程变更施工,是否有的洽商没有施工,是否已经去掉的部分没有变更通知,是否有在变更的基础上又变更了。因此,在结算时不能只是对图纸和工程变更的计算审核,要深入现场,细致认真的核对,确保工程结算的质量,提高投资效益。应采取二审终审制,第一身为内审,第二审为外审,严格控制每个环节,层层把关,是工程造价经济合理,符合现行的计价规范。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只有合理控制工程造价,才能确保工程质量,也只有树立合理的工程造价是工程质量的经济保证的理念,才能做到优质优价,形成一个统一规范、竞争有序的建筑市场,施工企业才能在公平、公正、公开的建筑市场中进行竞争,投资者的工程投资才能得到有效的质量保证和回报。

参考文献:

[1]宋培杰.《青岛工程造价信息》,2005(15):21-23.

[2]尹怡林:《工程造价相关知识》,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

[3]李勇:《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建筑经济》,2007年第6期.

论工程造价的重要性篇4

关键词:项目建设;前期工作;工程造价

引言

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指的是,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与技术,在各尽其职、统一目标的原则下,为了保证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而对工程项目造价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各种组织活动和全部业务行为。工程造价管理在整个工程项目施工的过程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始终,对于工程建设效益的提升有着极其重要的帮助。

1、正确的项目决策和估算为项目的成功奠定基础

1.1 正确的项目决策和投资估算是项目成功的开始

投资者根据企业的需要,经过详细的调查,严密科学的分析后,对某个项目是否进行投资以及投资资金如何分配等问题做出决策,同时,根据投资项目的实际情况,估算出投资项目的规模。而作为项目建议书以及后面的可行性报告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前期估算出的投资项目规模可以为项目的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这是因为项目建设的特殊性决定了前期决策的重要性,如果等到开始动工后,才发现决策失误,已经动工的项目很难能够做出修改,最终企业也将会蒙受巨大的损失。因此,投资项目的前期估算是非常有必要得,只有经过缜密的计划,充分考虑到所投资建设的项目的风险以及未来的收益,才能做出准确、全面的估算,保证项目工程的顺利进展

1.2 工程项目决策的过程

由于国家、社会、行业等方面的相关信息都会对工程项目的决策发挥或多或少的影响,因此必须要尽可能全面地收集与所投资的工程项目有关的信息,并对其做出正确的分析和把握对做出正确的工程项目决策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掌握了工程项目相关的资料,便能够对市场做出准确的分析,合理分配企业的资源,制定适合的建设方案等,从而做出全面的工程项目决策分析。

1.3 提高工程项目决策以及投资估算的合理性的方法

在制定工程项目决策前,必须明确直接责任人遵循工程项目决策的正规程序和科学的分析,对多个决策方案进行比较和分析,得出最优化的方案。在对于项目投资估算的问题上,可参考过去已经完成的项目的造价来进行估算,通过造价工程师的专业知识对投资估算的专业审核,最终做出更加合理、准确的投资估算。

2、做好工程项目施工前期造价管理与控制的良好对策

2.1 运用价值工程对建设前期工作造价方案进行优化

针对设计方案的不足,可以运用价值工程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使设计更加合理,更加体现经济性。价值工程是一种相对科学的技术经济分析方法,它主要是对工程从功能和造价两方面进行分析,价值系数越大,说明设计体现的功能越强大,耗用的成本越小,该设计方案越能体现经济性。

价值工程的计算公式:V=F/C;其中,V是价值系数,F和C分别是功能系数和成本系数,价值系数的数值越高,说明功能系数和成本系数的比值越大,该设计所用的成本越低。另一方面,注重造价控制工具的提升。改变传统定额计算的造价控制方法,建立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对整个工程的信息进行收集、加工和维护,可以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利用过去数据对未来造价的变化趋势进行预测,这样才能实现对建筑工程成本的合理控制。在建立工程信息系统的同时,还应该建立定额管理系统与价格管理系统两个子系统,使整个信息系统充分发挥速度快且精确度高的优势,从而使工程成本控制的准确性大大提高。

2.2 分配建设前期工作造价管理责任义务

一般来说,在我国的建筑工程企业中,其内部的决策部门往往只是对企业中的各项重大决策的内容负责,而实际的工程造价内容,则通常是由其内部的造价部门管理负责的。为了能够更好的提高工程造价管理的质量与水平,就要求造价部门中的所有工作人员都要全面的参与到工程造价管理的工作过程中,并由专业的造价管理人员来对其进行科学的决策,确保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的各项责任与义务能够全面的落实到具体的责任人身上,促使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责任义务能够实现全面的管理与分配。同时,要求管理部门中的相关管理人员必须对工程造价的工作流程与具体需要进行全面的了解与掌握,从而进一步提高工程造价的可靠性与准确性。

2.3 建立造价信息系统,革新施工技术

建筑工程的造价信息是一种社会资源。所以,建立工程造价信息系统是非常重要的。现阶段,很多发达的国家都十分重视建筑工程造价信息的收集、筛选、以及整理工作。准确、及时地掌握建筑材料市场的价格是保证建筑工程投资效益的重要依据。因此,我国也应该建立健全工程造价信息系统。利用现代化通讯手段与计算机大存储量及高速运转的特点,实现信息共享,及时为企业提供材料、设备、人工价格信息及价格指数。于此同时,逐步确立咨询业公正、中立的社会地位,发挥咨询业的咨询、顾问作用。另一方面,革新工程施工技术。施工技术是建筑工程建设能够有效开展的重要保证,而开展资金利用效率的最有效途径就是创新和改革施工技术。根据相关数据的统计,我国目前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材料成本占建筑工程投资成本总额的60%以上,由此可见,施工材料直接影响着整个建筑工程能不能顺利地开展。为了建筑工程能够顺利的进行,造价管理人员要慎重选择施工材料。在工程的建设中,应该积极尝试使用新材料、先进科学的施工技术,以此来提高投资资金的利用率和施工人员的生产效率,缩短建筑工程的生产周期,从而做到对工程造价的有效合理的控制。

2.4 通过招投标以控制工程造价

招投标可以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调节机制,通过招投标可以使工程的造价符合市场经济的规律,提高企业项目建设前期的投资效率,通过编制合理的工程项目标底以及落实正规的招投标手续,在市场经济的机制的调节下,挑选出最适合承接项目的企业既保证了工程的质量,也在合理的范围内,降低了项目的预算。

2.5 规范和控制工程设计

设计阶段是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过程的重要环节,要求经济控制和技术设计的同步有效进行。该阶段应当着重以下两点工作:首先,对设计标准和设计方案进行确定和优化,强化全寿命周期的成本控制,尽可能降低全寿命周期的成本。对设计方案进行选择时,应综合考虑项目投入运行后的维护运营成本和前期的基建投资,对方案进行多方比较,选择造价性能比最低的方案。对项目将来运行进行前瞻性和先进性考虑,力争使用技术先进、经济效益好、具有较高可用率的方案。其次,根据全寿命周期成本建立相应限额设计体系。作为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环节,限额设计通过投资限额对相关方案进行约束,建筑工程设计依照限额指标开展,对建筑工程设计中的不合理变更进行严格控制,进而保障实际结算不高于预算。有关人员应当在实现正常运行和维护的前提下,限制设计方案在投资限额内。

结束语

综上所述,项目建设前期工作对工程造价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体现了企业管理者对项目工程造价的把握能力,能够真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只有从项目建设的前期就对工程造价进行严格的控制,才能既保证了项目工程的顺利完成,又将工程的实际投资额控制在预算之内,真正做到对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保证项目工程有好的经济效益,又能有好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马萧萧.有关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造价管理的跟踪研究和探讨[D].上海:同济大学,2014.

论工程造价的重要性篇5

1.1 偏差分析理论在工程造价全程控制中依据的基本原则

只有有效的对工程造价全程进行控制,才能提高企业在建设项目中的实施效率,所以务必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第一条原则,要及时、充分地进行信息交流,只有在第一时间准确的掌握了工程的运行状况,才能保证工程偏差分析的正常进行。第二条原则,按要求将实际状况与预期计划进行对比,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第一时间发现工程偏差,并及时进行偏差分析,采取适当的措施来保证项目的有效进行。在进行工程造价全程控制的时候,可以有计划地安排固定时间,以便将计划与实际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时间则需根据工程的长短加以设定。第三条原则,工程必须时刻按照计划的要求来实施,工程造价全程控制的基本及核心是工程的计划,只有将工程计划作为依据,才能保证项目的正常运行。当然计划也需要根据实际的施工状况适当调整。

1.2 偏差分析理论在工程造价全程控制中应用的基本流程

无论采取何种应用理论,在工程造价全程控制中都需要包含投入、转变、分析、改正等基本环节。一旦其中缺少某一环节,都有可能造成工程不完整控制,从而降低实际操作的效率。而偏差分析理论在工程造价全程控制中应用的基本流程如下,首先设定工程的预期计划,并及时了解工程实际运行的状况,其次应用偏差分析理论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偏差的原因,并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修改,最后就是将状况向相关部门进行反馈。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第二个阶段,在发现工程与计划存在偏差时,一定要及时寻找原因,以便能够预计将来的发展趋向,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采取完善偏差的行动一般有两个方式,第一种就是不采取措施,因为问题较小,对工程不会产生较大的影响,第二种就是调整计划,比如在按照预期计划进行的基础上增加人力,添加仪器等。

2 偏差分析理论在工程造价全程控制中的应用

2.1 偏差理论在获取信息阶段的应用

获取预期计划文件中的有效信息是工程造价全程控制工作的重要环节,因为计划文件中包含了所有预期工作安排和计划,对整个工程而言都起到了建设性的意义。假设没有应用偏差理论,经常会在遇到突发状况时不知所措,不有够及时采取工程造价全程控制的应对办法。在对信息进行获取的过程中,需要对工程造价管理和实际评估报告进行数据记录,以便对具体某一个超标问题的根源及时分析,寻找解决方案。实际评估报告中所含数据众多并且较为复杂,所以在进行信息收集工作时需要加以重视,对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以及实用性高度关注,这样便可以将评估报告作为工程造价全程控制的重要依据。而这其中所应用到的偏差分析理论则起到了度量的作用,由于运用该理论得到的数据和结果都具有普遍性与科学性,所以可以将其作为评估企业工程实施效率的重要依据。

2.2 偏差理论在工程造价控制以及开展项目中的应用

由于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建设工程的控制指标、预测计划以及度量情况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所以需要通过运用偏差分析理论对工程进行分析和改进,采取适当的措施加以完善,以防止出现造价超额支出的现象。工程造价控制以及开展项目活动主要包含以下几个工作内容,在进行工程造价全程控制过程中需要制定控制要求与标准,以此作为判断分析工程偏差的主要依据之一。一般设定的标准和要求是按照预期计划来进行的,通过采取建立图标的方式对实际度量状况、造价控制的界限以及控制目标进行分析,有利于偏差理论的应用。这其中工程造价全程控制的目标是整个流程中最主要的一个环节,虽然在工程实施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项目临时调换现象,但是之前设定的目标不能发生改变,必须建立起一个完善的控制管理模式,这样做有利于保障工程的正常实施,也可以确保有关利益者能够更深入的了解企业的实施进展,并一同参与其中。

3 偏差分析理论在工程造价全程控制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

3.1 偏差分析理论在工程造价全程控制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论述一下在控制费用使用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由于在控制工程造价全程中所涉及到的费用过多并且较为复杂,出现各种费用总计有四十多项的现象,尤其是针对跨地区的工程而言,所以很难进行统一的控制。长期以来为了合理控制工程造价全程,便会采取间接控制费用的方式,虽然能有效避免较大出入的现象,但是会出现繁琐的间接费用,不能进行统一管理,而且各地控制模式往往不同,所以在控制费用使用方面浪费了大量时间,也没用技术可言。在预期计划与实际控制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说预期计划很难适应实际人力和机械等价格的变化,为了达到预期的工作效果,就必须引入新的资源,这样一来往往会造成超额支出,如何做到适应目前的市场经济体系,是现在炙手可热的话题。

3.2 偏差分析理论在工程造价全程控制应用中存在的主要影响因素

下面论述一下在企业控制工程造价期间需要对以下环节加大力度管理。在应用偏差分析理论之前,首先要对工程造价全程的质量标准、投资状况以及实际操作情况有充分的了解,防止出现实施效率较低、投资力度不足等现象。近些年来我国重大项目都把分析经济偏差、制定方案当做主要的工作目标,因为一旦出现项目流程不明确的情况,就有可能导致出现预期估算与实际操作存有较大出入,偏差分析理论不利于应用的情况。由此看来,必须采取合理的控制方法与科学的实施措施,才能确保工程造价全程的控制正常进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控制造价的企业首要任务就是对预期计划深入研究,增加应用偏差分析理论的准确性。

4 对于目前偏差分析理论在工程造价运用情况应采取的措施

目前西方国家具有着成熟的市场竞争模式和完善的经济管理体系,所以众多投资者对工程中具体环节较为注重,我国也要将实施完善管理制度作为首要目标,让政府机关采取的行为公开化,这样才能给控制工程造价全程工作打下夯实的基础。如何做好人力安排工作,也是比较重要的问题,选拔成熟人才的机制和提供信息分享平台是效果比较明显的方法,可以大幅度的提高控制工程造价全程的实施效率,在把握时机和抢占市场方面也有较大优势。

5 结论

论工程造价的重要性篇6

关键词:高职;建设工程管理;教学;造价课程;课程改革

建设工程管理专业是高职的主要专业之一。该专业的设置一方面在于服务社会,为社会培养建设工程领域应用技能型人才,另一方面旨在为学生提供较为广阔的就业机会。工程造价类课程是建设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如《建筑工程计量计价》。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建设工程管理专业造价类课程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如何解决课程中的问题,是课程改革的主要途径,因此应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

一、高职建设工程管理专业造价课程的特点

相对于其他专业课程而言,高职建设工程管理专业造价课程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区域性、政策性、技术性、专业性以及实践性五方面,具体如下:

(一)区域性特点

高职建设工程管理专业造价课程,具有区域性的特点。由于建筑工程施工所面临的环境不同,施工所需成本也不尽相同。工程造价的构成主要包括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建筑安装工程费、工程建设其他费、预备费、建设期贷款利息等费用(表1)。其中,建筑安装工程费用按费用构成要素划分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具使用费、企业管理M、利润、规费及税金(表2)。以人工费为例,全国各地人工单价不同,且各地相应的人工消耗量标准也不尽相同。因此,会造成成本上的差异,进而影响工程造价。造价课程教学必须认识到这一点,课程内容应该从区域性的角度出发,贴近行业实际。要求计算工程造价时结合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反映本地消耗量及费用水平的清单计价定额,从而反映各地区实际造价水平。

(二)政策性特点

政策性特点同样属于高职建筑工程专业造价课程的特点之一。建设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是动态变化的,因此需要根据不同建设阶段进行造价控制与管理。在工程造价核算过程中,必定会设计到税金计算。目前,营改增政策已经渗透到了建筑工程领域。因此也给造价计算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如营改增后建筑工程如何计价?工程造价税金如何计算?招标控制价及投标报价如何编制及审核?由此可见,经济政策的转变要求当前的造价课程内容必须进行调整,以提高教学与政策、市场的关联度。

(三)技术性特点

建筑工程具有极大的技术性特点,造价形成的过程同样如此。工程造价需结合建设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具体阶段来确定。以施工阶段为例,从直接形成工程实体的分部分项工程费(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具使用费等)到与施工技术相关的措施费(如脚手架、混凝土模板等),均属于核心内容。因此在高职建设工程管理专业中,造价相关课程需要其他专业的理论支撑。要求学生的必须掌握工程图纸识读、房屋建筑工程构造、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材料、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等技术技能知识,基于此展开造价课程教学,这一点十分重要。

(四)专业性特点

专业性特点指的是建设工程管理专业造价课程,具有与其他专业相比较为特殊的特点。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包括工程造价管理,工程造价管理水平直接决定企业盈亏状态。则工程管理人员除了需要具备基本的造价管理知识,还必须要对建设工程技术有深入了解。即要保证其技术及经济水平均相对较高。因此,较高的业务水平有利于造价管理更加合理;有利于建设工程项目在规定工期顺利完成施工任务;有利于建设工程项目发挥最大的经济价值。因此,高职建设工程管理专业中造价课程具有专业性的特点。

(五)实践性特点

建设工程管理专业属于实践和理论并重的专业,仅仅注重理论而不注重实践必定会导致学生在进入到工作岗位之后无从下手、无法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这对于专业人才价值的发挥以及建筑工程领域的发展都十分不利。造价课程必须具备实践性的特点,要加强对实践的重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提高学生的整体造价水平,进而促进其就业。

二、高职建设工程管理专业教学中造价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的情况看,高职建设工程管理专业已经加强了对造价课程教学的重视,但受种种因素影响,具体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对实践课程缺乏重视以及教学内容零散单一等方面,文章本部分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一)对实践课程缺乏足够的重视

造价课程教学对于实践的要求较高,但目前来看,具体教学过程中并未对实践加以重视。教学过程中仍然过多的强调理论,教师通常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将理论知识灌输给学生。传统理论教学导致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过于空洞,无法形成能加深入的认识,对于其整体学习效果的改善会产生一定的阻碍。实践课程在整体课程中占据的比例相对较少,还会导致一部分学生无法尽快的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在实际计量、计价过程中频繁出错,不仅会影响造价计算的效率,同时也会对高职学生的形象造成不良影响。由此可见,必须提高第实践课程的重视。

(二)教学内容零散单一

目前,高职建设工程管理专业造价课程教学,通常以理论教学为主,教学内容零散且单一,没有重视对种种内容的优化整合。除此之外,当前的教学中同样没有重视到岗位教学的有关内容,这是导致学生所学习到的内容与岗位要求不一致的主要原因。由于市场的变化存在实时性,以及新政策、新规范、新定额、新图集的出台,建筑材料、施工技术、管理方法的改变,因而工程造价会产生极大的变化。因此必须加强对市场、行业的调研和了解。目前造价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恰恰体现在对市场了解程度过低这一方面。

(三)考核无法真实反映学生水平

适当的考核,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主要途径,考核应从理论与实践两个角度出发来完成。当前高职建设工程管理专业造价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在于,没有加强对实践考核的重视,仅仅以理论知识的考核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水平以及成果的主要指标。长此以往,单一的考核方式会导致学生过于注重理论知识,而忽略了实践,最终导致其本身技能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除此之外,考核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还体现在与岗位要求脱节方面,这一点同样需要成为改革的主要内容。

(四)与企业之间缺乏联系

高职院校是沟通企业与人才的主要途径。因此,为达到这一目的,必须保证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联系。但当前高职院校的造价课程并未达到这一要求,与企业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导致学生无法获得较好的实践途径。而企业也无法获得更多的技术性人才,这对于企业、学生乃至高职院校本身都十分不利。为解决上述问题,进行深度的校企合作十分必要,对此学校与企业均应形成正确认识。

(五)技能鉴定问题有待解决

目前,我国取消了全国建设工程造价员执业资格考试。因此建设工程管理专业学生毕业之后,无法获得造价员执业资格。学生只能考取诸如材料员、资料员、施工员等相关职业资格。但具有上述证书还远远不够,该证书仅表明学生具有相应岗位的资格。要真正进入到本行业中,其水平还存在这一定的欠缺。针对这一问题,应加强对双证书的重视,即要保证学生从技能和证书两个层面上都达到相应技术岗位的技能要求。

(六)教材内容有待优化

建设工程管理专业造价课程教学需要依靠教材来进行,因此教材内容往往决定着教学水平,同时也就决定着学生的整体知识水平。当前造价课程教材在专业性理论知识方面基本不存在漏洞,问题主要在两个方面。第一,教材内容相对滞后。我国现行计量规范为《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GB50854-2013),四川省现行定额为15定额,以及16G101全面代替11G101。而相关应与时俱进的内容往往并未在教材中得以体现。第二,教材内容构成与造价行业实际的偏离,导致科班出生的学生达不到企业用人标准,这也是阻碍学生就业水平提高的关键因素。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在于优化教材内容,这样才能使学生的职业技能得到更好的培养。

三、高职建设工程管理专业教学中造价课程改革策略

针对当前我国高职建设工程管理专业教学中造价课程存在的问题,必须提出相应措施对其进行解决。因此进行造价课程改革,使得提高教学水平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造价技能水平,从而提高就业率。同时为企业培养更多人才。

(一)加强对实践课程的重视

教学过中应加强对实践教学的重视,要增加实践课程在全部课程中所占的比例。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进而使其理论知识能够与实践相结合,形成知识体系,提高学生整体造价技能水平。譬如在《建筑工程计量计价》后期开设《建筑工程造价实训》,要求学生通过手算的方式,结合实际图纸完成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各分部分项工程量的计算。在此过程中,根据各分部分项工程量划分不同的任务项目,使学生的造价实践技能水平得到培养。

(二)整合教学内容

鉴于高职学习培养人才的目的,必须提高对整合教学内容的重视。要避免忽视岗位教育、实践教育,要掌握当前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以提高教学水平。在做好充分的行业、市场调查的基础上,了解当前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与此同时,以市场调查结果为依据,充分分析市场调查过程中所获得的信息,最终形成对当前造价市场全面整体的认识。以岗位需求为导向,充分考虑当前建设及施工单位对造价人员基本技能的要求。从实践的角度,对人才进行培养,使人才能够最大程度的符合造价市场的发展趋势,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的就业。

(三)优化考核策略

优化考核策略同样较为重要。要将对学生实践水平的考核,纳入到考核体系中。从笔试的角度出发,考察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将造价实训的工程计量作为主要过程考核内容,要求学生根据实际图纸分阶段完成计量工作。阶段成果考核时,要求教师结合图纸,从图纸识读、计量规范、建筑构造、施工技术、建筑材料多方面综合考核学生的造价技能水平。与此同时,要将阶段性过程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对学生的整体学习状况进行分析,达到提高考核与评价公平性与合理性的目的。同时,更加真实的反应学生的学习状况。

(四)加强校企联合

加强校企联合,是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的主要途径。同时也为企业输入大量人才的重要措施。对此,学校应与相关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充分联合,以房屋建筑工程项目为载体,为学生提供造价实习以及实践训练的途径。并以免费的形式为主,对学生进行培训,以使学生的整体实践水平能够得到培养,并针对表现较好的人才,为其提供就业岗位。上述措施的实施,是使学习、企业以及人才三者收益的主要措施,因此必须得到高职学校的重视。

(五)重视技能鉴定

当前社会对于人才职业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证书是评价人才职业技能是否达标的主要形式。鉴于我国目前取消了全国建设工程造价员职业资格考试,当前高职建设工程管理专业学生仅具有施工员、资料员等相应考试资格。教师及学校均应重视双证书考取的重要性,要鼓励学生在校期间考取相应职业资格证书。为提高学生考取证书的积极性,教师应当在相关课程中阐述职业资格证书的重要性,并向学生详细介绍职业的发展及规划。同时要求相关课程融入相应职业资格考试内容,使毕业之后的学生在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的同时获得相应的技能知识。进而最大程度的提高其就业竞争力,为建设工程管理造价方向学生就业率提供保证。

(六)优化教材内容

优化教材内容事关人才的培养。为解决当前教材内容中缺乏造价岗位技能方面的知识的问题,教学内容应重点加强对造价岗位技能的培养。坚持落实教材改革,将造价岗位技能要求整合造价课程内容之中,使教学内容进一步的完善。因此,高职建设工程管理专业造价课程的教学不应过分依赖教材。教学内容应该结合工程造价行业实际资料进行教学工作。为此,课程内容必须以《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13)、《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GB50854-2013)、16G101、各地区现行计价定额为依据进行教学。

总结:

高职建设工程管理专业造价课程的改革,不仅仅关系到学校本身,同时也关系到学生乃至企业。因此,三者需要共同努力,一起打造更好的教学以及课程改革h境。在提高学生就业率的同时,为企带来更多的人才供应,为其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时进一步改善高职学校的形象,使其能够得到更加长远的发展,进而为人才的培养提供更加广阔的途径。

参考文献:

论工程造价的重要性篇7

关键词:工程造价;造价咨询;司法鉴定

近年来,随着我国基本建设的迅猛发展,有关建筑工程造价方面问题逐年增加。工程造价司法鉴定是指工程造价司法鉴定机构和鉴定人,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以及中央和省、自治区及直辖市等地方政府颁布的工程造价定额标准,对建筑工程诉讼案件中所涉及的造价纠纷进行分析、研究、鉴别并做出结论的活动。工程造价司法鉴定作为一种独立证据,是工程造价纠纷案调解和判决的重要依据,在建筑工程诉讼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工程造价司法鉴定的性质

1.1 大陆法系国家的鉴定制度――司法裁判说

在这一制度中,鉴定的委托权由法官依职权进行鉴定人参加诉讼是为了弥补法官专业知识的不足,如法国新民事诉讼法第 275 条规定,各方当事人应将鉴定人认为完成鉴定任务所必需的全部文件交给鉴定人,因此司法鉴定实际上是司法审判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法官对提交的鉴定结论进行审查,以确定鉴定结论的证据能力或证据效力。如果鉴定结论不能说服法院,法院可拒绝接受。对于鉴定结论中存在正当争议的问题,法官可以委托专门性人员进行鉴定加以验证、补充、确定。

由法官决定鉴定和委托鉴定人,通常不会发生鉴定人偏袒一方当事人的争论,但却容易出现法官过于信任鉴定人专断的弊端。

1.2 普通法系国家的鉴定制度――证人或专家证人说

该制度的典型代表为英国和美国。在法庭调查的过程中,当事人有权决定是否进行鉴定以及确定鉴定的事项,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聘请鉴定人,并且对鉴定人的鉴定活动进行监督,必要时更换鉴定人。双方当事人靠鉴定人通过鉴定结论,在法庭上辩论来说服法官。鉴定结论被定位为专家证言,但鉴定结论的取舍关键在于陪审团。

这种制度注意保护当事人双方的权利,此外,还有助于避免过分依赖鉴定结论而产生的滥用鉴定权限的弊端,但由于双方鉴定人受当事人的委托而偏袒一方,导致鉴定结论相去甚远,加大了司法裁判的难度。

1.3 我国民事诉讼制度中司法鉴定的定位

我国民事诉讼制度中的司法鉴定制度不同于国外主要的两种司法鉴定制度。主要的区别在于:司法鉴定(包括重新鉴定)的启动是由当事人申请,经法庭允许后方可启动。鉴定人的选择既可以是当事人协商一致,也可以是在法庭的主持下采用公平随机选取的方式选择。所以,我国民事诉讼司法鉴定制度是“以职权主义为基础,以当事人主义为补充”的模式。鉴定人是受人民法院的委托而非当事人的委托,与当事人无利害关系,是依据专业知识可以作出结论性判断的专家证人。我国司法鉴定制度是为司法裁判服务的,司法鉴定的结论是专业论证和分析的结论意见,但必须经过司法审判过程的认证才能成为司法裁判认定的结论,即司法鉴定不能行使司法裁判权。

2 工程造价司法鉴定的难点

工程造价司法鉴定的难点首先体现在证据的收集上。由于建筑工程生产周期长,生产过程复杂,定价过程特殊,所以鉴定涉及材料量大,很多单位的档案管理不规范,很难提供完整的竣工图及结算资料。在主观方面,当事人认为出具证据会对自己不利时,往往不愿意提供相关证据。

其次,由于我国建筑市场长期僧多粥少,承包商之间竞争十分激烈,加上招投标等环节的不完善,虚假招投标、垫资承包、“阴阳合同”、拖欠工程款、签证程序紊乱、工程质量低劣等社会现象在诉讼活动中全部折射出来,增大了工程造价鉴定的难度。

3 工程造价司法鉴定的对策

在工程造价司法鉴定过程中,面对上述种种问题,要求造价鉴定工作者不仅要具备全面的工程造价相关专业知识,还要有较完备的法律知识。然而对于一个专业工程造价人员来说,后者是相对薄弱的。笔者就本人的工作经验,总结一些对策,供工程造价鉴定人员参考。

3.1 从约原则

《建设工程司法解释》第十六条规定是工程造价从约鉴定原则的法律依据。从约原则简言之即约定优先。实践中有些造价人员缺乏从约原则意识,看到合同约定不合理,擅自按照其认为合理的标准作出鉴定结论,结果不仅当事人有异议,法官亦要求其重新作出鉴定结论。在民事诉讼活动中,合同是双方当事人真实意思的体现,我国《合同法》第八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合同。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根据《合同法》的自愿和诚实信用原则,只要当事人的约定不违反国家法律和国务院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也即只要与法无悖,不管双方签订的合同或具体条款是否合理,任何人均无权自行选择和否定当事人之间有效的合同或补充协议的约定内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十条规定“:工程造价鉴定结论确定的工程款计算方法和计价标准与建设施工合同约定的工程款计价方法和计价标准不一致的,应以合同约定的为准。”第十三条规定:“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约定的工程款结算标准与建筑行业主管部门颁布的工程定额标准和造价计价办法不一致时,应以合同约定的为准。”。

当然,若是招投标工程,根据招标投标法第四十六条之规定“招标人和中标人应当自中标通知书发出之日起三十日内,按照招标文件和中标人的投标文件订立书面合同,招标人和中标人不得再行订立背离合同实质性内容的其他协议”;招标投标法第五十九条规定“招标人与中标人不按照招标文件和中标人的投标文件订立合同的,或者招标人、中标人订立背离合同实质性内容的协议的,责令改正;可以处中标项目金额千分之五以上千分之十以上的罚款”。即招投标工程合同约定的实质性内容应是与招标文件和中标人的投标文件相一致的。还要注意,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二十一条之规定“当事人就同一建设工程另行订立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与经过备案的中标合同实质性内容不一致的,应当以备案的中标合同作为结算工程价款的依据”,就是当出现“阴阳合同”时,应以经备案的中标合同作为工程结算的依据,当合同双方另行签订补充协议时也应经备案才能作为结算依据。这是对约定优先原则的立法肯定,也是对合法性约定的明确,依法签订的施工合同在工程造价鉴定中的解释地位优先于其他结算文件,即合同约定优先原则。

3.2 对有争议的造价采取单列的形式,避免以鉴代审

虽然司法鉴定是专业行为,但在工程造价的司法鉴定过程中,仍存在大量的问题,诸如鉴定材料真实与否,有效与否,甚至还存在对于专业鉴定材料存在不同的理解等更加尖锐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认定并不属于专业事实认定,而属于综合法律事实认定,属于司法裁判权的范畴问题,需要法庭全面跟踪鉴定过程并及时加以区分。由于司法实践中,合议庭不可能跟随鉴定过程对有争议非专业法律事实同步作出认证。那么造价人员鉴定应如何对这些有争议的签证单等鉴定材料进行取舍呢?

笔者认为,这些签证是否能作为司法鉴定的依据,包含了争议双方在合同中对于签证的相关约定、签证是否有效等综合法律事实的认定,属于人民法院的司法裁判权,鉴定人不能擅自在鉴定之前作出取舍,鉴定人应将这些有争议的签证按有争议造价逐个在鉴定结论中作说明,并与无争议鉴定材料所计算的造价分别列明,最终由法官作出判断取定,只有这样才可以避免仅作出单一情况鉴定结论不被法院采用时,鉴定必须重新启动的尴尬局面。作为鉴定人既解决了专门的技术问题,又为法院处理有效力争议合同的造价问题提供了选择余地。

3.3 把握技术路线和工作程序,确保鉴定结论的合法性

由于工程造价司法鉴定既是工程造价咨询业务技术性工作,同时也是司法审判证据链的组成部分,因此,鉴定方法、鉴定材料的采集、鉴定标准的运用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需要指出的是,有些鉴定人员这方面的意识不强,鉴定过程中对材料采集、标准适用、通知当事人方面不够严谨规范。比如:现场勘查采用口头通知,导致一方当事人借故不出场,不承认勘查结果;造价鉴定过程中征求双方当事人对争议事件的意见时未形成书面意见等,事后当事人一旦看到鉴定结论对己不利就予以否认或提出异议,这就会给后面的审理工作造成被动。因此需要造价鉴定工作者把握技术路线和工作程序,确保鉴定结论的合法性。工程造价鉴定其基本程序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任务是收集工程造价鉴定计算的事实依据,具体环节有委托受理、查阅案卷、收集证据(包括现场勘探)、鉴定质询、出具鉴定初稿等几个方面。第二阶段主要目的是通过当事人对鉴定听证勘误报告和鉴定报告提出的异议,解决工程造价鉴定依据的事实问题和适用规范问题,具体环节有听证质疑、修正鉴定初稿、形成鉴定结论、庭审质证等几个方面。两个阶段均以当事人会议为基本形式,会议应形成会议纪要,与会人员签字确认。鉴定人在充分听取当事人对鉴定的主张、申辩以及对鉴定报告异议的基础上,根据委托鉴定内容,做出工程造价鉴定结论。

3.4 造价鉴定尽量避开对质量进行鉴定

工程纠纷通常会涉及质量问题,在造价鉴定过程中,要尽量避开对质量进行鉴定,因为质量鉴定属于质量司法鉴定部分,而且工程造价定额标准的套用是建立在工程质量符合质量标准和设计要求的基础上的。如若对工程质量存在净议,应对工程先进行质量鉴定,再进行工程造价鉴定,

4 结语

总之,工程造价的司法鉴定直接关系的当事人的经济利益,其在民事诉讼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参与工程造价的司法鉴定的机构既要注重鉴定人员的专业素质的提高,又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保证工程造价的司法鉴定结论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从而有效解决纠纷、化解矛盾,为和谐社会的建设承担工程造价行业应有的社会责任。

论工程造价的重要性篇8

0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在不断开放的市场竞争条件下,我国电力工程行业的长期繁荣推动了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十二五”期间电力工业投资达5.3万亿元,而“十三五”期间电源项目投资需求预计仍将高达3.2万亿元。但近年来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家对产业升级、结构转型提出新要求,电力工程行业如何进一步实现组织集成化生产和现代化管理、提升整体竞争力,成为亟待突破的课题。所谓“以管理取效益”,造价管理由于直接影响工程的进度和投资效益,其重要作用日益凸显。深化造价管理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总结,强化造价管理在电力工程行业中的指导地位和管控职能,必然是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1我国电力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伴随着工程建设行业的井喷发展,我国的造价管理水平取得了很大的突破,从最初的计划经济条件下标准定额管理体系到随着市场经济发展,不断改革取得的各类成果:如“控制量、指导价、竞争费”的过渡改革目标的提出和应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全面推广应用;限额设计制的应用等等举措。虽然改革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成果,但与国际上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不小差距。而随着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目前,我国电力工程领域造价管理的发展已经处于瓶颈期。一方面,虽然经过多次改革,但国内企业至今还在沿用一些从前苏联引进的计划经济条件下以标准定额管理为主导的工程项目造价管理方法,定额的修编普遍滞后社会经济发展,难以反映真实的市场经济资源消耗和价格,对技术创新驱动不足、鼓励有限。另一方面,我国造价管理对决策和设计阶段介入深度有限。对建设期尤其是施工期造价控制较多,而较少提前进行生产运行阶段造价管理的分析,决策依据不全面,管理职能分散。设计只负技术责任,不论经济效益的现象比较常见,缺乏造价控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外,还存在诸如缺乏系统管理模式,不仅各单位之间缺乏统一的造价管理目标,各单位内部甚至也没有就造价管理进行有效的沟通;合同管理专业化水平较低,法律意识不强。这些问题表明目前我国的造价管理方法和体系已经不能适应电力行业的发展,亟待进行理论突破和创新。

2全面工程造价管理的内涵及应用

按照工程项目生产活动的特性分析,全面工程造价管理通常由全过程造价管理、全要素造价管理、全风险造价管理和全团队造价管理四个方面构成。

2.1全过程造价管理

建设工程从决策到实施、使用,经历了数个专业阶段,每个阶段的工作内容差异较大。全过程造价管理的基本原理是将工程项目作为一个活动,以适当的精度分解各项活动(可通过价值工程手段),通过对各项活动造价的汇总得到总造价。造价控制的目的则在于对核心活动保持充足、有效的投入。“全过程”的概念不仅指第一层级的建设工程项目的全寿命周期,同时还指第二层级、第三层级甚至更详细的每项细分活动的全过程。控制的结果是实现持续改进循环。

2.2全要素造价管理

一般认为,在工程项目全过程中,影响造价的基本要素有3个:造价本身、进度、质量,另外还包括安全、环保等其他要素。全要素造价管理的核心是按照优先性的原则协调和平衡进度、质量、安全、环保等与造价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在实际操作中,需要对各要素进行量化并建立数学模型,形成一套指标分析体系,通过加强各项活动和各个过程中各要素的正反馈(有利变化),减弱负反馈(不利变化),实现降低整个工程项目造价的目标,从而实现全面造价管理。

2.3全风险造价管理

风险的客观存在和不确定性对全面造价管理提出了很大挑战,造价管理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对不确定性造价的管理。风险管理一般包括四个阶段: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响应和风险控制。全风险造价管理就是在项目的全过程中,通过建立项目风险管理信息系统,跟踪、收集、整理风险信息并对其分析,在风险识别基础上,确定项目全过程及各子过程的造价概率分布,得出每一活动的风险性造价。而全风险造价管理即需要在科学合理的确定风险因素的造价的基础上,通过跟踪控制最终实现预设的造价管理目标。

2.4全团队造价管理

随着社会专业分工的不断细化,目前在建设工程全过程中包含业主、设计、施工、监理、供应商等各方利益主体,而每一个团队,又会根据项目阶段划分为不同人员和组织构成。全团队造价管理不仅要求各个团队、各个部门按照自身在组织系统中的定位做好自身的造价管理,还需要在各利益主体之间形成一种合作伙伴关系,以此来推动项目完成,最终实现“多赢”。这往往需要确定一个“合作促进人”,并对各方信息沟通和交换进行规范管理,及时解决矛盾和纠纷,最大限度保证全团队成员的真诚合作,以实现全面造价管理的可控。全面造价管理的这四种具体管理技术方法,各有侧重点,又相互促进、支持与补充,形成一套完整的管理理论,为电力工程项目的全面管理提供一个整体的解决方案。

3全面工程造价管理的实践应用总结

自美国造价工程师协会提出“全面造价管理”这一理念来,业内一直在不断拓展和深化其内涵,并先后应用于包括大型民用建筑工程、政府投资大型基建工程、小型私有化民用建筑工程等各种不同类型的项目上,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笔者认为应关注以下几点:(1)要特别注重全团队造价管理的核心作用,这是基于组织论的重要结论。提高造价管理部门或团队在组织中的话语权,积极将其引入项目管理全过程中。(2)现阶段应以“全要素造价管理”为主线,构建基于成本分解的造价形成模型,融合其他三全,利用各种手段和工具对每个要素进行全过程的造价管理。(3)要特别注重事前管理,利用全过程造价管理这一理论基础,在事前对全过程进行周密准备和计划,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和方案。(4)跟踪各过程、各要素、各部门等的造价信息,收集、加工反馈的信息,及时输入建立的模型中,并适时修正,保持管理过程的动态性。(5)提高专业人员素质,培养基于管理学、经济学、工程技术等领域的复合型人才,作为未来全面造价管理成为基本和核心管理措施的储备。(6)在我国的实践应循序渐进,我国由于国情限制,体制机制及法制建设都还有提升空间,在造价管理领域,传统方法还将存续很长一段时间,不可矫枉过正。

4结语

论工程造价的重要性篇9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teaching mode of project cost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as outstanding social adaptiveness problems. In order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and integrate the practical work process of the project cost with theoretical teaching, and reform the traditional academic teaching mode, the engineering management teaching and research section has founded the "cost studio", trying to organize teaching according to the cost process of practice projects, in order to help students combine theory with practice and constantly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and promot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vocational ability.

关键词: 造价实践;教学;融合性

Key words: cost practice;teaching;integration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7-0251-02

1 工程造价专业的教学模式现状

1.1 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 目前国内外对工程造价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实践教学模式都进行过研究,并提出了“项目一体化教学模式”、“工学结合模式”、“案例教学模式”等教学模式,这些模式的提出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教学,提高了实践教学的比例,但是高职工程造价专业起步比较晚,专业课程的教学思路、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大多沿袭了普通专科类工程造价要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分离,教学环节融合性不够,没有体现“综合职业能力”为本位的思想。

1.2 改革工程造价专业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近年来,工程造价专业的课程建设和改革都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的高度融合,首先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立足于基本建设项目的全过程管理,密切联系基本建设造价管理的实际,重点突出建设投资费用管理领域和工程价格管理两大范畴内的工程造价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两方面。基于此,工程造价专业教学团队致力于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融合性的研究探索,为了使工程造价的实际工作过程很好的与理论教学相融合,工程管理教研室成立了“造价工作室”,尝试以实践项目的造价过程为依据进行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最大限度的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提高专业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2 “造价工作室”的运行模式与教学的融合性探索

2.1 造价工作室成立的原则 如何使工作实践与教学很好的融合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必须要有实际的工程项目为教学服务;工程管理教研室高效的教学团队可以承接真实的工程项目进行造价确定,基于此,工程管理教研室本着既为教学服务,又进行一些实体项目的实践造价工作的原则,必须成立 “造价工作室”。

2.2 造价工作室如何根据工程造价岗位职业能力需求设置教学环节 “造价工作室”的运行模式及如何根据工程造价岗位职业能力需求设置相应的教学环节,如何制定教学环节目标,如何实现教学过程中的“拟零距离”对接的问题都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拟采用“六步法”教学,下面以土石方工程教学为例设置教学环节。

2.3 教学过程中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关系

在项目任务完成过程中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众所周知,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要摆正教和学的关系。这就既要教师教的有效,又要学生的学的有效。而学生要想学的有效,必须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想提高兴趣就要提高学生对自己重要地位的正确认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觉到自己在完成学习项目任务中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这样就能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习效果。

2.4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并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

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通过独立思考,对于有效训练学生的思维有着本质的意义。学生没有独立的思考,就无法成为课堂学习的主动参与者,因此,对于工程项目任务的解决,教师都要提供独立思考的机会与足够的思考时间,让每一个学生展开智慧与想象的翅膀翱翔在知识探究的乐园。有了学生的独立思考,有了学生丰富而又有个性的见解,教学效果才有质的保证,工程项目任务才能更好的完成。

3 造价工作室真实工作项目的实践造价过程与教学的融合效果分析

高职教育应是突出职业能力的教育,本课题重点改革以往以教师为主,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缺点,体现学生主体,以真实项目为载体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增强其综合职业能力。本课题从造价工作室的工作模式、实践项目造价过程、造价专业教学的特点分析入手,探讨造价工作室实践与教学的融合性关系。

3.1 解决工程造价专业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分离、脱节的问题 随着我国基本建设投资的日益增加,建筑工程项目规模日趋增大,工程管理越来越复杂,紧靠传统的教学已经无法让学生懂得如何快速、准确完成招标控制价或投标报价编制等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需要,迫使造价工作人员必须通过实践来获得全面的工程造价知识。工程造价专业的大多数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程都具有较强系统性、理论性和实践性,解决教学过程中实践与理论分离、脱节的问题尤为重要。

3.2 激发学生兴趣,提升综合职业能力 课程的内容繁琐而复杂,要记忆的知识点非常多,因此,学生学起来不仅没有兴趣,而且非常吃力,表现为对专业课程综合运用能力较差,本课题通过解决真实工作项目提升学生的成就感,激发学生兴趣,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社会生存能力等综合职业能力。总之,工程造价专业基于“造价工作室”的工作模式与教学的融合性探索应用,提高了专业教学效果,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晓广.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改革[M].北京:现代教育出版社,2009.

论工程造价的重要性篇10

【关键词】工程造价控制管理

一、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概述

1、工程市场有待规范

从某种意义上说,市场环境就是各竞争单位的竞争准则,行业环境的健康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其内部的运作秩序。当前我国的建筑市场还不规范,相关配套法规制度跟不上,一些政策的实用性有待研究。因此在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其中,公平性的缺失成为最突出的表现之一。主要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竞争主体不同导致起点差距。虽然市场经济呼吁公平性竞争,但是各个施工企业的自身实际导致了公平性难以实现。主要体现在:第一,历史包袱致使企业竞争乏力。现今不少竞争主体由于存在历史包袱,很难在同等条件的竞争中获得公平地位,其中以国有大中型施工单位最为突出。这类企业曾为国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随着时间推移和政策变化,很多为满足当时需要而决策的企业选址、工程设备、人员技术等方面均给现在的运行和竞争背上了沉重的历史包袱,在和集体企业、乡镇企业一起参加竞争时,明显处于劣势。第二,区域差异致使享受政策不同。由于各种地方保护主义和地方政策的不同,不同的施工单位、不同地域作业的单位所享受的政策待遇是有所区别的。这就导致了我国整体工程市场的不公平性,为工程造价的规范和控制提出了难题。

(2)政策约束乏力助长不规范性。当前,随着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控制房价的决心逐渐压缩了国内固定资产的投资规模。然而建筑施工单位的有增无减,工程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这就导致了工程市场供求关系失衡。在此情况下,由于现行的政策缺乏相应的约束机制,从而助长了工程市场的不规范行为,引起了市场的不公平竞争。不少企业为了在竞争中获得项目,不得不采取压价承包、垫资施工、压缩工期、肢解发包、指定分包等不规范行为,致使企业产生错误理念,增加了中间环节,抬高了工程造价,总包单位无法协调安排进度和对现场的统一管理,造成工程施工中的浪费大大增加,大量的虚假招标频频出现,“钓鱼工程”屡屡发生,极大的影响了工程合理定价。以上这些情况,均可归咎于政策约束不足,不利于工程市场的公平竞争。

2、管理方法相对陈旧

目标决定内容,方法决定质量。当前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一大弊病就在于工程造价管理方法相对陈旧,一些长期以来积淀的问题难以得到解决,极大的影响了工程造价管理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全面管理观念尚未形成。目前,在实际工作中对于工程造价的管理仍然停留在预结算环节,过多的将精力侧重于事后核算,而其他阶段的控制略显薄弱,没有体现出全寿命控制和跟踪核算,不利于工程造价工作的发展。

(2)立项设计阶段论证不足。目前工程造价多注重工程建造阶段的控制和管理,而对工程立项设计阶段的论证重视不足,可行性研究不全面不到位。据统计分析,设计阶段影响工程造价可能性为40%-70%,施工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可能性为5%-25%。这既有思想观念方面的原因,又有体制制度方面的不足,不利于工程造价的控制。

(3)工程设计严肃性未体现。工程项目在进行严密的立项论证和可行性分析之后,要具有极强的严肃性。然而当前许多施工单位在未做好准备的情况下盲目开工,致使在施工阶段遇到困难时对初始设计随意变更,招投标文件和承包合同难以履行,这极大的影响了工程设计的严肃性,使立项阶段的可行性研究和设计方案苍白无力。更有甚者,对工程项目一改再改,造成巨大浪费。

(4)造价中介组织缺乏管理。造价中介组织主要从事工程造价咨询、标底编制等工作,近些年来发展较快,然而对于中介组织的管理制度建设却迟迟未能跟上步伐。一些造价中介组织的资格认证体系还不完善,人员素质难以保证,在实际执行中容易产生缺乏公平、责任心不强、失误频繁等现象,极大影响了工程造价核算工作的顺利进行。

3、监督机制尚需完善

现阶段我国工程市场有待规范,投资体制还不完善,工程项目投资主体的日趋多元化及利益格局的多样化,使得打造一套完整有效的监督机制显得尤为重要。工程造价审计是强化经济监督的一种具体体现,也是当前加强监督效果的最直接手段。加强建设工程审计可以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确保工程资金合理合法合规使用,进而提高其投资效益。然而当前的工程审计效果不明显,不能满足工程监督的需要。

(1)审计监督不全面。工程建设项目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一般由决策、设计、招标投标、施工、工程竣工结算和决算及评估等多个阶段组成。然而当前不论是内部控制还是外部审计监督,均存在着极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各自为政,互不配合,权责不清等问题显著。这使得审计监督不够全面,甚至会导致施工、监理、造价、管理、审计等环节相互脱节,内在有机联系紊乱,审计监督质量难以令人满意。

(2)审计方法不配套。针对于当前工程领域的新发展,配套的审计方法并没有能够完全落实。一些理论上可行的审计方法由于种种原因在实际工作中难以应用。比如跟踪审计主要是对建设项目的竣工结算进行审计,全面审计仍然难见实效,效益审计沦为空谈等等。此外,法律法规不完善同样制约着审计方法的实施。一方面相应审计的法律依据少、相关法规不健全,另一方面现行法规缺乏可操作性,不利于实际运用和执行。

(3)审计人员不成熟。审计人员作为审计工作的实际执行者,其自身素质决定了审计监督的质量。工程造价审计人员不但要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而且要熟悉相关法规,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然而当前审计人员知识结构相对单一,大多只是具备工程、审计、会计知识的一个方面,复合性人才严重缺乏。

二、加强工程造价管理的一些建议

1、全面加强工程市场建设

长期以来我国工程市场的积淀使之具有一定的内在惯性,要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规范难度较大。本文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要大力加强公平性建设。目前我国工程市场仍需加强建设,要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效能,培育和规范市场,要依托价值规律建立健康的行业管理体制和价格管理体制。不但要考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体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规则,而且要根据我国建筑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政策,统筹协调考虑各类工程企业的实际情况,统一规范国家各地区法规制度,以“公平、合理、有序”为目标创造一个适于公平竞争的良性市场环境。其次,要加强政策规范。要针对当前工程造价存在的问题,从加强法制建设入手,健全法制、完善法规,加大执法力度。政府部门要有针对性的完善建筑施工企业资质管理办法、招投标法、施工合同法、质量管理法等法规制度,将工程建设中的工程投资、施工质量、程序进度、审查索赔等方面全面的纳入法规管理之中。要严肃合同,加强监证和公证力度,维护企业的合法权。此外,法制建设要密切结合实际,规范法规生效的条件和法律程序,加强可操作性。

2、积极探索配套控制方法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我们要以与时俱进的精神对工程造价的规范和控制方法进行探索。不但要从理论上进行论证,而且还要进一步探索具体实施办法,理顺各方关系、加强协调,使理论联系实际,促进工程造价的规范性和可控性。

(1)要加强立项论证阶段的控制。首先,要重视工程设计立项论证,可以推行设计招标,使技术和经济有机地结合,然后聘请专家团队对工程项目进行严密的可行性研究分析,确保设计可行、计划合理。其次,要严密概算审核,分解细化工程项目,落实限额管理,科学合理的确定限额指标。

(2)要加强工程施工阶段的管控。首先,要对材料、人工等费用项目进行核算,确保拿到第一手详细真实的核算资料。其次,施工过程中要注重各个部门相互配合,加强统筹指挥,协调一致。第三,要注重合同和立项设计的严肃性,施工开始前要对施工单位的技术准备和物资准备进行检查,不允许施工单位随意更改建设方案。

(3)要加强造价中介机构的规范。首先,要建立造价中介机构的资格认证体系,区分各中介机构能力和人员素质,要积极开展业务技能培训,定期考核,保证队伍素质不断提高。其次,要规范中介机构的服务行为,制定其行业准则和行业标准,中介机构应以“独立、客观、公正”的态度,“严谨、高质、高效”的目标提高服务质量。第三,要明确造价中介机构的责任。中介机构要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管理,如有问题,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和经济责任。

3、大力提高审计监督质量

(1)完善审计监督方法。要依据工程市场的发展情况,结合实际,加强对审计监督方法的研究探索。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加强全过程跟踪监管。它是指对整个工程从立项到完工,系统的进行全程的监督、检查。具体实施时,要注重账目和实物的核对和相关合同的履行情况。第二,账簿审查和现场监督相结合。根据对账簿的严格管控和现场搜集的实际资料,实行严密监督。第三,加强内部审计部门的监督。内部审计部门要在项目立项论证前,进行细致的可行性研究分析,对拟邀请投标对象进行评估。

(2)严格落实审计责任。审计监督和单位的内部控制均需要有明确的法律依托,对于违反规定的单位或个人,要按照规定予以通知整改。要根据规定严格奖惩,落实责任制,不能使审查结果落到空处,要“以审促建”,通过审查监督促进工程施工的规范化和效益化。

(3)提高审计人员素质。当前审计监督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已经成为制约审计质量的重大障碍,因此要通过高校培养、岗位培训、鼓励自学、奖励创新等途径培养出一批既懂得审计财会,又熟悉工程法规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工程造价的控制是集管理、技术、质量、施工、经济、法规等知识技能相结合的工作,其本身具有系统性、复杂性等特征。我们应该充分认清当前情况下我国工程造价面对的问题,全面加强工程市场建设,以与时俱进的态度不断探索提高工程造价工作管理的有效方法,大力提高审计监督质量,从实质上促进工程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提高工程造价控制和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刘宗慧:我国工程造价存在的问题及如何选择工程承包方式[J].民营科技,2009(2).

[2] 林勤:当前市政工程造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福建建筑,2000(2).

[3] 彭顺荣:建设工程造价的控制方法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9(1).

[4] 俞永锋:浅谈建设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J].福建建材,2009(1).

[5] 陈广泰:浅议建设项目的工程造价控制[J].四川建材,2009(1).

[6] 张智军:浅议政府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J].广东建材,2009(2).

[7] 林洁、潘丽丽:如何对市政工程造价问题进行控制之我见[J].管理与创新,2008(3).

[8] 谭峥嵘:小议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亟需改革的方向[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