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价劳动力资源十篇

时间:2023-10-13 16:55:39

廉价劳动力资源

廉价劳动力资源篇1

[关键词]劳动力素质 劳动力比较优势陷阱 知识型劳动力比较优势

一、引言

我国具有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这一向是我国制造业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优势。然而,发展中国家不可过份依赖于这一比较优势,一是这一优势并非永久的优势,二是如果单纯依赖这一优势,可能陷入“贫困化增长”陷阱。与此同时,随着我国教育普及化,在发达地区出现大量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的情况。各国经济开始复苏,我国东部沿海以及广东深圳汕头等企业聚集地却出现了民工荒的现象,企业找不到充足的劳动力。迫于生活压力,具有专业知识的劳动者成为了高层次的工人,这种形式的转变改变了我国原有的劳动力比较优势,形成了独特的知识型劳动力比较优势。

本文结构安排为:第二部分对我国现有的劳动力比较优势陷阱分析,第三部分提出知识型劳动力比较优势的观点,第四部分对如何发挥知识型劳动力比较优势提出观点,第五部分得出结论。

二、我国现有劳动力结构比较优势陷阱

1.现有的劳动力比较优势生产的产品处于价值链低端且附加值低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我国的比较优势在于大量廉价的劳动力,十三亿的人口规模的存在正是这种廉价劳动力优势的基础。据统计,我国已连续9年位居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吸引外资的首位,并曾连续5年居全球第二位。正是凭借丰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我国迅速地进入国际产业的分工体系,获得“世界工厂”的称号。但事实上“世界工厂”的称号并不是很准确,因为在全球制造业的产业链上,我国企业只处在低端。产品的附加值很低,大多数产品的利润被国外企业所获取,本土企业只是赚取廉价的加工费。世界营销大师科特勒披露的一个故事:在美国纽约54大街销售的“BOSS”名牌衬衫,价值120美元,渠道商分得年利润的60%,品牌商占到30%,而中国的制造商只得了区区10%,并且还为争夺订单争相杀价。这一问题不仅体现在劳动密集型产业,比如我国的服装、纺织、玩具、鞋类等产业上;而且还体现在其他产业,比如电子产业、信息产业上。

2.现有的劳动力比较优势大量地输出了我国的环境资源

要生产出产品,除了需要劳动、资本、技术这些因素外,还需要消耗大量的环境资源。我国出口具有廉价劳动力比较优势的产品的同时也出口了我们的资源和对环境的破坏。虽然这些产品是主要以劳动密集加工为主,但这些产品本身还是要消耗资源。我们出口的产品因为劳动力廉价而便宜,这是我们能大量出口的主要原因。这种低价值出口一方面发挥了我国现有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但同时却耗费了大量的能源和资源。过去几十年的经济发展对我们环境的破坏程度,很多人都切身感受到了。空气、河流、湖泊、海洋被污染,森林草场的疯狂开发等无不会在将来带来许多问题。

3.现有的劳动力比较优势大大阻碍了我国居民的生活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正是由于我国存在着大量的劳动力,造成了我国劳动力的廉价。廉价意味着我国居民的劳动收入很低,相比于其他发达国家,我国居民的劳动所得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几十倍。收入的过低导致了我国居民购买力不强,也间接阻碍了民族企业产品的内销,不利于民族企业的发展。同时收入的过低也导致了居民生活相对的贫困,生活水平维持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标准上。

然而,如果提高了我国的劳动力价格,那么基于现有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就不复存在,我国经济也会受到打击,居民的生活水平更加的难以发展。这种恶性的循环强烈的要求着我们现有的劳动力比较优势转型。

三、知识型劳动力比较优势

由于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相对的提高,相比于东亚国家越南老窝等更加廉价的劳动力,我国的廉价劳动力的优势慢慢在消失。同时随着我国全国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高校的扩招计划的实行,开始涌现出了大量毕业生,就业形式严峻,大量毕业生找不到工作。

伴随这些较高素质的毕业生进入社会,我国目前社会的劳动力的结构出现很大的改变,廉价的劳动力不再是以前单单以农民工为主。这些较高素质的人才逐渐转变为高层次的工人,开始形成了“知识劳动力”的比较优势。

知识型劳动力比较优势体现在我国目前大量的劳动力具备了较高的素质,他们不仅仅是单纯的体力劳动,同时具有了一般体力劳动者不具有的高素质,能够进行更高层次的劳动。知识劳动力的比较优势相对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低素质体力劳动者来说,我国的知识劳动力能够提供更加含有技术含量的劳动力,具有更加强的投资吸引力,能够提供更多的知识劳动额外产值。

四、如何发挥知识型劳动力比较优势

1.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提高劳动生产率

知识型劳动者是具备较高素质的人群,他们所提供的劳动力具有较大的“性价比”,能够更显其比较优势,因此政府应扩大基础教育建设,扩展不同需要素质教育。

其次,我国劳动力成本虽然比较低,但是劳动生产率同样很低。投资者花同样的钱可以在别的国家得到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所以,先进的生产技术,科学的管理方式在今后的发展中都是必不可少的。

2.提高知识型劳动者的就业率,完善劳动力市场

我国劳动力资源充足,竞争很激烈。促进劳动力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就业增长是长期任务。要尽快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实现劳动力资源的有效配置。完善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政策体系,逐步整合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将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及其他非国有企业职工、大量处于待业状态的初高中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以及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都纳入统一的政策体系,促进劳动力自由流动。另外, 对于逐渐增长的知识型劳动者要给其提供更广阔的就业平台。

政府可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吸引更多外商投资,让投资者认识到我国劳动力向知识型的转型,以至吸引跟多投资。

知识型劳动者本身也应该改变观念,发挥个体才能,凸显高素质的优势。

3.增强对民族企业的投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核心竞争力

随着知识型劳动者的增加,我国廉价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吸引外商投资的模式将不得不进行转变,靠纯劳动力进行低价竞争难以为继。因此,政府应该加强对民族企业的投资,将知识型劳动力比较优势“内销”。

同时,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较薄弱,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当今世界的国际竞争中,决定产业竞争优势的主要因素已经从过去的自然资源条件和廉价劳动力,转向创新能力、技术和管理优势。因此,政府必须大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走

新型工业化道路,培养多方面的知识型劳动者。

五、结论

比较优势是国际贸易这门学科中一个小小的概念,但却具有很强的研究性。本文在研究了我国的劳动力比较优势的过程中,发现了目前我国的廉价劳动力比较优势相对于其它的东亚国家来说已经快要消失。但劳动力素质的上升却成为了我国的劳动力新的比较优势:知识型劳动力比较优势,在相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廉价劳动力,有着知识含量的额外竞争优势;相对于发达国家的劳动力而言,又有着廉价的特点。在未来国际贸易市场中,我国仍将成为各国贸易的集合处。随着国民教育的加深,知识型的劳动力比较优势将逐步在未来显现,这将成为我国在新一轮国际贸易战中制胜的一个关键因素。

参考文献:

[1] 何元贵.比较优势、贫困化增长与劳动要素收入[J] .探索与争鸣, 2007

[2] 匡亚洁.我国廉价劳动力比较优势[J].企业研究,2009年02期

[3] 林毅夫.论经济发展战略[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4] 蔡的贵.反思基于廉价劳动力的“中国制造”[J] .经济问题, 2006

[5] 陈瑞华.严裕华.国际化竞争下廉价劳动力资源分析[J] .江西社会科学, 2003

[6] 韩静. 论我国制造业的廉价劳动力与比较优势陷阱[N]. 福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廉价劳动力资源篇2

关键词:劳动价值论、扩大再生产、可变资本

一、再认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扩大再生产理论

(一)劳动价值论的简单再认识。

按照马克思的解释,商品中的价值量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劳动者的抽象劳动创造的新价值;一部分是劳动者的具体劳动转移原有生产资料的价值。商品价值决定于物化和体现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种观点区别于生产要素价值论。虽然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剩余价值论的基础,本文认为改革开放进行的30年来,劳动价值论对整个中国经济增长具有很强的解释力。

(二)扩大再生产理论的认识。

扩大再生产按扩大的方式又分为外延型扩大再生产和内涵型扩大再生产。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生产要素的数量增加与使用效率的提高往往是同时显现的。本文试图根据价值形成总公式C+V+M,对从劳动价值论出发区分的不变资本C和可变资本V分别考察,在对不同资本区分基础上结合扩大再生产理论解释中国经济增长。对于不变资本C部分,中国经济主要经历了一个量上的增加;而对于可变资本V部分,中国改革开放后形成的一系列政策措施都带来了劳动力数量和质量的双面提升。

二、基于可变资本V部分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解释

(一)劳动者数量的增加。

1,“人口红利”。

所谓“人口红利”,是指生育率迅速下降使少儿抚养比例迅速下降,总人口中劳动适龄人口比重的上升,在老年人口比例达到较高水平之前,将形成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比较丰富,少儿与老年抚养负担均相对较轻,对经济发展十分有利的黄金时期。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坚持不懈地在全国范围推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这些人口一方面为中国提供了充足的劳动者数量,而且还带来了储蓄的增加,相应的带动了资本的增加。

2、劳动力转移。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同样就是一个逐渐工业化、城市化的过程。整个工业化过程和城市化过程起主要作用的是资本积累,但劳动者的积累和转移更为重要,它仍然起着基础性作用。在中国一系列改革的进程中,由农补工不再采取明显的“剪刀差”,而是通过价格双轨制、人口转移等形式,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农村剩余人口的过剩,继而城市人口增加,平均工资不变但总量扩大,消费需求增加,带动一系列的投资从而引发经济增长。可以看出.农村人口的转移为城市化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廉价的劳动力,保证了中国改革的进程和中国经济的增长。

(二)劳动力质蚤的增加。

1,“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的概念,可以主要理解为对劳动者经过一系列的技能、知识培训使得劳动者具有更大的市场回报价值的一种资本。国家一直推行的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以及在教育上政策的重视和实}’’都对我们普遍性人力资本的提高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技术引进。

技术进步一方面提升了资本和劳动力结合的效率,但更主要的是提升了劳动者普遍的素质。FDI能否给发展中国家带来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依赖于发展中国家的人力资本积累。在这方面,中国的人力资本优势就体现的非常明显了,不断对外的政策出台和对内教育措施的实施,都保证了中国人力资本积累的快速形成,继而可以吸引更多的FDI技术引进。当技术引进不再是为了本国资源而是为了其他市场因素的时候,人力资本吸引更高层次的技术就更加有优势。高人力资本带来高技术,高技术又推动高人力资本形成,如此循环,加速推动中国劳动者质上的提高。

三、基于不变资本C部分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解释

(一)不变资本C中的资金部分:量增加、质增加。

对于不变资本C部分,中国一直是比较缺乏的。随着改革开r的深人,我国的资金拥有量不断提升,同时质有不断的提升,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FDI的递增,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每年FDI呈递增的趋势,尤其是随着2006年底我国全面加人WTO,FDI进人我国的行业限制进一步放宽。二是前述的“人口红利”引致的国民储蓄的增加,因为负担的减轻和所得工资的提高,整个国民储蓄增加;三是依靠劳动力比佼优势,结合外资、国企、民营经济发展中,廉价的劳动力在面临国内消费不足的情况下使得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充分的竞争力。

廉价劳动力资源篇3

(一)重视自然资源导向型的发展战略,忽视资源型产业竞争优势的培养

由于经济发展战略以资源的开发为主导,西部地区逐渐形成了重视自然资源导向型的发展战略、忽视资源型产业竞争优势的培养格局,这种局面主要表现在:第一,西部的主要工业大多围绕自然资源优势建立,与资源密切相关的能源、原材料等重工业占很大的比例,其中又以采掘、能源、原材料工业为主。第二,西部资源性工业品中多停留于开采和初加工阶段,再加工产品的供给量很小。比如西部铝产量已占到全国的43%,但铝材加工量不足全国的3%,地方建筑所用铝材几乎全部依赖外地输入。第三,生产技术水平低,生产效益低下。

由此可见,如果长期把资源作为地区的优势并将资源型产业作为支柱产业,不注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培养资源型企业的竞争优势,那么随着资源开发成本的递增和资源的逐渐枯竭势必导致地区经济的衰退,就更不能缩小地区间的差距了。因此,当前以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对于西部地区那些传统工业资源丰富的省区来说,要尽快改变多年来在能、矿资源开发上不考虑企业竞争力的资源――加工型的发展误区,要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开发高附加值的产品,延长产业链,培植一批优势企业,实现资源优势到产业优势的转变。

(二)重视自然资源的开发,轻视生态环境的保护

西部经济发展形成了依赖资源和粗放发展的格局,这种传统的破坏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粗放型开发模式,不仅生产技术水平较低,而且资源储量消耗严重;不仅后代人的利益得不到兼顾,就是当代人的生存也受到了极大的威胁。今后对于西部资源优势的开发上必须走可持续发展、合理开发和保护资源之路,要从大量消耗资源的粗放型扩张转向结构优化、技术创新、产品创优,以培育和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从而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发展道路上来。

二、发挥劳动力资源优势的误区

(一)强调劳动力的“廉价”优势,轻视劳动力素质低的劣势

西部地区劳动力充足,劳动力价格也占有相对的优势,是我国劳动力成本最低的地区之一。廉价的劳动力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生产的成本,增强了地区产业的竞争能力,对西部经济的发展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而且成为现阶段西部地区吸引投资的一个绝对优势。

但随着知识经济所带来的科技的突飞猛进,这种低素质的“廉价”劳动力将逐渐失去其存在的基础和优势。首先,从“廉价”劳动力存在的基础来看,不发达的科技、落后的经济以及封闭的计划经济体制是其存在的前提条件,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和经济社会的巨大发展,“廉价”劳动力的存在空间愈来愈小了。其次,随着全国甚至世界各国劳动力市场的开放,为劳动力竞争提供了平等的条件,在机会相同的情况下,那些缺乏专门知识和技能的廉价劳动力最终会被淘汰。最后,从国际投资的特点看,外商很看重廉价劳动力,但更看重高素质劳动力,东南亚地区劳动力成本比我国西部高出许多,但它仍是世界许多知名跨国公司愿意投资的地方,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它有大量高素质的劳动力。相反,在新经济的环境下,知识、人才等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现实证明低素质的劳动力不但不是财富,而且可能成为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瓶颈”。因此,西部地区必须走出“廉价劳动力”的误区,加强各种文化教育的力度,加大人力资本的投入,把劳动力的数量优势转变成具有决定意义的质量优势。

(二)强调人力资本的存量优势,忽视人力资本的优化配置

人力资本只有通过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的双重作用以实现人才的优化配置,才能真正发挥人才的优势,提高自然资源的整体配置效率,使生产水平达到相应的高度。西部虽然具有相对的人才优势,却缺乏相应的人力资本的优化配置机制而难以发挥人力资本的效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人才分布不合理;二是人才流失空前严重;三是人才结构不合理;四是人才老龄化问题严重。目前,西部地区迫切需要消除僵硬的规章制度和对专业人才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束缚,健全人才优化配置机制,创造有利于稳定、吸引人才的创业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充分发挥知识经济形势下人才对推动经济发展的决定作用。

三、发挥“学习型”后发优势的误区

(一)重视“硬环境”的投资,轻视“软环境”的完善

西部地区学习和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主要是通过外商独资、合资、合作企业等形式来实现技术的转移。那么有重点、有步骤地改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外商投资项目是改变西部地区科技水平低、资金严重不足等困难的重要环节。

投资环境一般包括物质环境即“硬环境”和人文环境即“软环境”,只有“硬环境”和 “软环境”这两方面条件不断完善才能增强吸引外资的能力。西部地区的地理、交通条件都较落后,整体的近代产业基础包括基础设施发展薄弱,“硬环境”可谓“先天不足”,鉴于此,西部地区加大了硬环境的建设力度,力图改善投资环境以吸引外资,对“软环境”的建设却不能同步进行,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

为此西部地区改善投资软环境,首先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减少审批,提高办事效率。其次要培育现代市场体系,特别是建立和完善资本、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市场体系。此外在各省区规定与的优惠政策均无过大差别的情况下,只有依法规范市场秩序,加强具体优惠措施的落实与配套市场法规体系的建设,保护投资者的合法利益,才能消除外商最担心、最敏感的软环境问题,才能有效地吸引外资,充分发挥后发学习优势,有力促进西部经济的发展。

廉价劳动力资源篇4

关键词:用工荒;劳动合同法

中图分类号:D92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2-0-01

2007年6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8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并于2008年1月1日生效,距今已经实施近5年。这部调整劳资关系、保护劳动者切身利益、构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的法律,从其草拟审议到正式实施,遭受了激烈批判,要求立即修改的呼声相当之高。

一、《劳动合同法》对“用工荒”的影响

香港大学经济金融学院院长张五常认为新劳动法可能“搞垮经济”。他提出中国90年代经济“虽然通缩严重,房地产之价下降了三分之二,但经济增长保持8%,失业率徘徊于4%左右”是得益于合约自由。他认为“硬性规定劳工合约是干预市场运作”,“如果严厉执行新劳动法失业率逾8%恐怕是起码的了。这新法有机会把改革得大有看头的经济搞垮了”。而关于无固定期合同,其结果是“维护懒人”。他以自己上世纪70年代在美国任教职的经历为例,认为美国大学的终身雇佣制导致了更多“短工”的出现,他说“因为上头满座,原来的计划是终身雇用,到头来短暂合约变得普遍。”

企业界普遍认为,《劳动合同法》对劳动者保护过度,限制了企业的用工自,增加了用工成本。比如新法要求,给员工办理劳动保险,每人一个月需要300块钱左右,以工厂有300名工人计,每个月需要增加投入近10万元。仅此一项,就让企业感受到不小的压力。而新劳动法关于无固定期限合同、解雇赔偿等内容也足以让老板们心惊肉跳。一位企业人士在论坛发贴时不禁哀叹:还让纺织企业怎么活啊!确实,新劳动法中用工、休假和赔偿等内容条款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对员工的严格保护,而让用工企业却感受到过于严厉。在纺织行业,不断攀升的劳动力成本已相当于东南亚近邻的3倍以上,沿海地区的劳动力成本已接近每小时1美元。在这种情形下,经历了持续的“用工荒”,劳动力成本不断提升的纺织服装企业,对新劳动法的到来多少表现出忧虑。《劳动合同法》倡导的劳资新秩序形成后,整体工资水平会大大超过以前。对于企业来说,无疑意味着更高的劳动力成本。

二、“用工荒”背后的经济转型

由于新劳动法所带来的成本飙升,很多企业已经考虑不堪重负。例如,羊毛衫行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劳动力成本是产业从小到大成长的主要决定因素之一,自2006年以来,日渐凸显的劳动力短缺和节节攀高的劳动力成本不断蚕食羊毛衫生产企业的利润,通过廉价劳动力数量增长实现企业利润的扩张已经碰到“天花板”;而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以及原材料价格和能源价格上涨将使企业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用机器代替劳动力来抵御成本上升已经成为一些企业家不约而同的选择。在中国制造业逐渐告别“劳动力成本优势”时代的过程中,没有能力执行劳动法的企业将遭到淘汰。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关系研究所所长常凯认为:《劳动合同法》必将推动行业的洗牌。《劳动合同法》正是产业升级的一种催化剂。《劳动合同法》立法宗旨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但政府和立法者还有更深远的考虑,那就是加快国内一些行业产业升级的速度。“从长远来说,只有将这类低利润企业淘汰出局,用工才会规范,工人收入才会真正增加,劳资关系才能真正和谐。”

“用工荒”现象的出现并呈常态化、深化发展的趋势标志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重要转折

时期的到来。“用工荒”是对现有发展模式的挑战,预示着廉价劳动力无限供给时代的终结。以农民工为主要代表的廉价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是支撑中国传统发展方式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大量的农民工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从中国参与全球化与劳动力的关系看,丰富廉价的劳动力是中国赢得全球化产业分工的基础。中国出口产品中的纺织服装;家具、灯具、玩具等杂项制品;鞋帽、伞、杖;羽毛皮革制品;编织品等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重为20%左右,出口贸易中加工贸易的比重为50%左右,反映出中国的对外贸易在相当程度上依靠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

“用工荒”现象是对中国现存经济发展方式的挑战。近似于无限供给的廉价劳动力资源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优势。然而“用工荒”的出现和持续发展意味着这一优势正在弱化,主要的标志就是“用工荒”已经带来了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调查表明,2004年之前的12年中,珠江三角洲外来农民工月平均工资仅增长了68元。如果折合物价上涨因素,农民工工资甚至是下降的。然而,这种情况在2004年之后有了根本性的改变。从21世纪初“用工荒”爆发开始,农民工工资结束了长期的停滞状态,并呈现出快速上升的发展势头。截至2010年,农民工月平均工资水平已经延续了7年的上涨态势,总体涨幅超过1倍。这表明中国廉价劳动力时代正在逐步消失,长期以来过度依靠廉价劳动力的经济发展模式终将无法维系。

廉价劳动力资源篇5

当前,我国正在“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来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意味着要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这就需要把我国从世界制造中心发展为世界研发中心,需要我们从主要依赖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主要依赖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转变。为了做到这一点,就法律措施而言,最重要的就是要运用调整增量利益关系、保护劳动能力权益的经济法。我们认为,经济法能把人们创造财富的能力科学地开发出来,能真正保障对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所进行的投资获得公平的回报,由此,完成资本逐利方式的转变,并进而带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更好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资本逐利方式转变的可行性分析

我国改革开放已经三十多年,中外资本廉价开发我国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进行逐利,它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大发展,但同时也引发了我国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市场化开发不可持续的问题。显然,由于我国人均资源占有率较低和全人口劳动力素质较低,廉价开发我国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并非长久之计。因此,我们必须通过资本逐利方式的转变来吸引资本投向我国的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以此来完成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我们认为资本逐利方式的转变是必须的也是可能的。

1、资本的逐利方式必须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实行产权改革,改变了公有制对本国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等,下同)独立自主的、计划化的开发,允许外国资本和本国民营资本,以及把国有资产变为国有资本,共同来进行市场化的开发。这个转变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为什么能取得巨大的成功呢?这是因为我国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的价格极为低廉,资本从中有利可图,国内外资本在对我国的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廉价地利用中获得了丰厚的利润,同时,我国的劳动就业也随之大发展,不但城市居民,而且数亿农民也进城务工,劳动取酬在我国承接美欧日等西方发达国家转移过来的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中,在价值链低端的产业中已普遍展开,广大劳动者的工薪收入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不仅如此,国家在实行市场经济和调控经济运行方面进行改革,财政收入也大幅增长,国家的经济实力也大大增加。因此,中国出现了举世瞩目的大发展,一方面经济总量(CDP)已达到了世界第二;另一方面劳资政三方出现了共赢的局面。这证明允许资本在我国以廉价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进行逐利,这种选择是现实的可行的。

然而,我国的自然资源虽然丰富,但人均自然资源占有率并不高;同时我国虽有13亿人口,人力资源确实也很丰富,但劳动力素质并不高,高素质人才占全人口的比率较小。因此,一方面,如果我们仍停留于允许资本在我国以廉价开发资源进行逐利,那么随着自然资源的枯竭,资本也因无利可图而必将流出,我们也就将重新沦落为资本短缺的国家而难以发展经济;另一方面,如果我们不致力于提高全人口的劳动力素质,劳动者由于素质低,他们的收入不能继续提高,导致消费水平也不能继续提高,我们就不能拉动内需,也无法调整经济结构,我国的经济发展就会受阻,资本也将难以获得可持续增值的利益。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认为改变资本的逐利方式,改变资本仅仅利用我国廉价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来获利的状况,设法让资本参与提高全人口劳动力素质的事业,使之与投入实业的资本一样能够从中获利,这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了。

2、资本逐利方式可以转变

资本以盈利为目的,这个本性是不可改变的,但资本逐利的方式是可以改变的。美欧日在其国内的资本逐利的方式就已经转移到依赖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管理创新方面加以展开。现在,既然我们选择了通行于美欧日的市场经济,他们能做到资本逐利方式的转变,我们当然也应当做得到。这对我们来说肯定是一大难题,因为我们过去向外国资本开放资源和市场,这并没有换得高新技术;而长期以来,我国也没有形成大量的廉价的高素质人才,如果我们不能满足资本对大量的廉价的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我们也就无法做到资本逐利方式的转变。那么,西方发达国家是怎样完成这个转变的呢?我们是否也可加以参照呢?我们认为,某些方面我们当然是不会模仿西方的,例如西方发达国家大都有过掠夺别国和残酷压榨本国人民来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的做法,以及在经济全球化和全球市场化过程中以垄断或不正当竞争进行逐利等。但是,西方发达国家在工人运动、绿色运动和消费者运动等压力下,运用各种手段包括法律手段,大幅度提高劳工收入,大力改善环境,以及大大提高消费质量和消费水平,包括加快发展教育等,资本逐利已经走向依赖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管理创新,使人们能从事价值链中高端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去盈利的轨道。这是值得借鉴的。正如邓小平所说:“我国的经济,到建国一百周年时,可能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我们这样说,根据之一,就是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完全有能力把教育搞上去,提高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培养出数以亿计的各级各类人才。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现在正是我们落实邓小平这一设想的时候,我们党是能够领导全国人民把这一设想变成现实的。

二、资本逐利方式的转变能够拉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过去我们制定了许多法律法规来保障资本廉价开发利用我国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权益,这使资本在我国集聚并展开市场化逐利拉动我国经济的大发展由可能变成了现实。那么,资本逐利方式的转变是怎样拉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并怎样使这种转变由可能变为现实呢?

1、资本逐利方式的转变可以拉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实践完成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可以有两种思路:一是引进高科技人才和引进先进科学技术,或者通过国际贸易购买外国高端产品从中进行仿造等方式消化其先进科学技术,从而使我国重在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的中低端产品的制造向重在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的中高 端产品的研发转变,即完成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拉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二是转变资本逐利方式,使资本在廉价利用我国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中逐利转变为资本投向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逐利,从而将我国的人才资源开发出来,并以此为基础,将高科技人才和先进科学技术用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第一种思路要在实施中取得进展难度比较大,因为先进科学技术是发达国家保障其竞争优势的核心利益,引进高科技人才我们在经济实力上也并不比发达国家更强,所以按照这种思路我们去完成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将会困难重重。第二种思路看起来有难度,但并非没有出路。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个关系到我国可否持续发展和可否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问题上,我们应当立足于本国高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全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能够吸引资本来投资于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那么随着资本逐利方式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也就容易做到了。

2、经济法是促进资本逐利方式转变从而拉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法律措施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我国已经全面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在以宪法为根本大法的法律体系中,一方面,民法商法、行政法和刑法以及相应的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这些传统法律部门维护着人们传统的私权(财产权和人身权)和公权(政权)的利益;另一方面,由经济法、社会法等构成现代法律部门,维护着人们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利益。经济法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法律部门,它的主要功能是促进经济发展。正如我国著名经济法学者杨紫垣教授所说的,经济法要对“经济法主体的依法作为或不作为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就应依法获得相应的利益,即在增量利益的总和之中占有一个相对合理的比例”做出安排,这也就是要对人们“各尽其能,各得其所”的利益做出安排。这里,经济法主体不但包括市场经济中的各种市场经营主体,也包括市场管理主体(例如市场监管主体、宏观调控主体等),而且所有经济法主体只能作为劳动力主体对经济社会的发展(经济增量利益)做出了贡献,才能依照经济法在增量利益的总和之中分得相应的利益,即实现“各尽其能,各得其所”的利益。经济法就是公平保障一切经济法主体的劳动力自益权的利益的法律;经济法正是通过确认、设定和保护劳动力自益权,对人们的劳动力自益权从而对人们“各尽其能,各得其所”的利益做出安排的一个现代法律部门。

所以,经济法作为一个以人为本、激励人们进行财富创造和共享财富创造利益的法律部门,非常适合于转变资本逐利方式的需要,并最终为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从可能变成现实提供法律保障。

三、经济法促进资本逐利方式转变之原理

经济法是确认、设定和保护劳动力自益权的一个现代法律部门,它不同于民法等传统私法,也不同于行政法等传统公法,传统的私法和公法都是以保护传统的私权(财产权和人身权)和传统的公权(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等)利益为己任的,以保护人们的既得的私权利益和公权利益为其法益目的的。传统的私法和公法归根到底反映了财产所有制的要求。但是,传统的私法和公法反映财产所有制的要求、保护人们的既得的私权利益和公权利益,它们不但只是采取惩罚措施来惩罚侵犯私权和公权者的行为,因而这是社会既有利益的双重耗费,而且它们也只能直接对保障社会稳定起作用,并不能直接对保障经济社会的发展起作用。而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依赖于人们运用自己的劳动力进行财富的创造和形成新的更多的增量利益,这就必须由反映劳动力个人所有制要求的法律,也即必须有确认、设定和保护劳动力权的法律,或必须有保护人们“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利益的法律。这就是经济法的作用。那么经济法究竟是怎样促进资本逐利方式转变的呢?

首先,提高人们的劳动力素质需要资本的投入。在市场经济中,资本逐利具有不可避免性。但是,资本本身并不会增值,资本只有吸收活劳动才可能增值,如果人们的劳动力素质提高了,人们的活劳动才能使资本大大增值。改革开放以来,资本逐利在我国普遍展开,资本的获利丰厚是以低成本大规模开发我国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为代价的;但因广大直接劳动者滞留于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等价值链中低端的传统产业,劳动力素质难以提高;又由于国家管理经济与社会的财政收入难以支付因资源枯竭而加以补偿、治理污染的环境,日益增多增大的社会保障、医药卫生、发展教育、保障性住房等费用。所以,长此以往,作为资本获利丰厚的两大源泉——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迟早都会枯竭,资本逐利将难以为继。因此,出路只有一条,这就是要设法通过提高劳动力素质,以更多更好的活劳动,来促进资本增值和解决经济不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其次,资本投入提高人的劳动力素质并非不能获利,而是可以获利。显然,资本的逐利本性是不可能改变的。如果资本投入提高人的劳动力素质,可以与资本投入产品的生产一样能够获利,那么资本就同样会去投入提高人的劳动力素质。资本投入提高人的劳动力素质,从总体上来说它肯定有效益,现代经济学等社会科学以及相关的自然科学已经证明,“物质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而人类智慧和能力的发展决定着对物质资源开发的深度和广度。”可见人们劳动能力素质的提高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物质财富的增长将越来越起决定作用。所以,资本投入提高人的劳动力素质与资本投入产品生产利用廉价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一样不仅可以而且必然能够盈利。不过,资本投入提高人的劳动力素质,具有其特殊性。为了使投入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的这种资本能够盈利从可能变成现实,需要我们对一些特殊的关系进行经济法调整。

廉价劳动力资源篇6

关键词:投资环境;产业转移;法律体系;集聚效应

中图分类号:F83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6-000-01

当今中国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进行与改革开放初期有着巨大差异。而中国强大起来离不开吸引外商投资。深圳这一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就是靠着与港澳台毗邻的优势吸引大量境外投资,从而一夜之间有小渔村成长为世界级的大都市。现如今中国的投资环境与三十年前大不相同,外商投资是中国强大起来的重要推动力。

三十年前,中国吸引外资的优势是廉价的劳动力、十三亿人的世界大市场、廉价的物资材料以及改革开放初期的优惠政策。但是如今,随着中国经济迅速发展,质优价廉的劳动已不复存在,用工成本大幅上升,周边的东南亚国家劳动力成本大幅低于我国,我们的人口红利已逐渐消逝;随着用工成本的迅速上涨,中国原来相较便宜的初级制成品或者原材料也随着通货膨胀的加剧价格呈几何式的增长,改革开放初期的优势也早已不再;随着2007年3月16日国务院关于实施企业所得税过渡优惠政策的通知,外商投资的著名优惠政策“两免三减半”既外商在中国大陆投资的可享受从获利年度起2年免征、3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的待遇宣告结束,外商投资企业开始真正享受国民待遇而不是之前的“超国民待遇”。中国政府对外商的优惠政策正在逐渐减少,并且不再具有极大的诱惑。但是中国市场依然坚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000年九月份的2854.3亿元增长到2012年九月的18226.6亿元,增长了六倍之多。这足以证明中国的市场依旧是世界厂商要追求的一个大蛋糕。

除了劳动力、市场、优惠政策、廉价初级制成品以及原材料以外,似乎中国现在正在提供者比这些更重要的东西,给予境外投资者更加有诱惑力的东西。

第一,中国比三十年前有更完整的法律体系。完整的法律体系是现代经济社会必不可少的,完善的法律体系是对市场经济的有力保护。我国三十年来致力于完善经济法律体系,建立了《合同法》、《对外贸易法》、《公司法》、《反垄断法》等诸多法律,再进一步服务于由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时候也保护了在华投资的外商的根本利益,这也成为吸引外资的重要因素之一。这是没有完备的法律体系的东南亚国家所不能比拟的。

第二,中国三十年来来,人才储备与人才现代化优势突出。二十一世纪,软实力的竞争是真正的竞争;创新与知识是真正的生产力。自从恢复高考以来,我国培养了亿万高级知识分子,加强了我国的人才储备。国家加大对教育的支出,相较三十年前,我国教育支出占GDP 的2%,2012年的财政预算中教育支出已经占到GDP 的4%。在纪念北京大学成立一百周年的讲话上提出要建立世界一流大学,也就是人们惯称的九八五工程,并且在进入二十一世纪时,党中央提出面向21世纪建立一百所顶尖大学,这些为中国高精尖人才的储备打下坚实基础。中国的教育远远领先于东南亚国家,我们的优势从廉价劳动力转变成高精尖具有创造力的复合型人才,这是我们吸引外资的优势。

第三,中西部的崛起,基础设施的建立承接东部沿海的产业转移,从而东部从制造业向创造业转变,以形成多层次多角度的投资结构。当前,国际国内产业分工深刻调整,中西部加快承接对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中西部地区发挥资源丰富、要素成本低、市场潜力大的优势,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不仅有利于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在中西部地区快速实现,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而且有助于推动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型升级,促使产业分工在全国范围内优化升级。使得从分释放中西部的剩余资源、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促进一部分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外商在中部投资,国家还建立的皖江城市带国家示范区,以承接产业转移。使得东部地区释放出的优质劳动力与完善的基础设施可以承接更高层次的产业转移。

第四,集聚效应吸引外资。从中西部城市开始承接东部的产业转移之后,中部城市便用喝了从前分散在不同地区的加工制造产业,渐渐形成了一个产业集群,也成都为例,现实承接东部的加工制造业也的转移,不久之后便形成了以汽车零部件生产为特色的产业区域。随着这些制造业的聚集形成了一条完整的汽车制造产业链,使得这里从默默无闻到一汽-大众、一汽-丰田、沃尔沃、吉利等一批整车龙头聚集,德国博世、美国江森、美国哈曼等汽车配套行业巨头扎根,汽车研发、汽车博览、汽车娱乐等汽车全产业链也在逐步成型……成都国际汽车城正以飞快的速度向世界级、万亿级国际高端产业基地迈进。聚集效应也正在成为中国当今吸引外资的诱因。

第五,代替了优惠政策的是中国政府更高效的更透明的运行。比起优惠政策,似乎中国政府的逐渐成熟是对外国投资者更具吸引力的事情。比起三十年前,我们的政府招投标更透明,不会使得外国投资者感到彷徨,感到手足无措。随着反腐倡廉的大力开展,政府的减少运行机制更加透明与高效。便民的政府是中国提高吸引力的重要因素。

第六,中国利用外资的多样性使得外商投资更具灵活。中外合资似乎成了当今更具有亮点的投资方式。中国企业现在成长为有实力有魄力有财力的企业,他们勇于合理招商引资,成立合资企业,合理利用外资,这样也使得外商可以借助中国的资金在中国有良好的收益,这是双向利用资金的一种方法,但是对于东南亚国家来说,他们的企业没有雄厚的财力建立合资公司,只能外商单独投资加大了外商的投资难度与风险,使得有些外商望而却步。而中国合资的企业使得中国以资引资,形成良好的格局,促进了中国更大程度上利用外资。

中国虽然是去了廉价劳动力的优势,没有了更多的优惠政策,但是中国更高级的魔力正在发挥着更大的作用,向东南亚转移的,利用他们廉价劳动力、廉价初级制成品的企业已经不适合中国的投资环境,但是要看到这些企业也正是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并且不会带来多的商业附加值,他们的离开正是我们产业升级的成果。中国经济依然坚挺,中国消费市场依然强大,中国的投资环境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戴志敏,王义忠.国际投资学[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

[2]孟凡平.试论我国产业安全的法律规制[J].生产力研究,2010(4).

[3]苗天尧.我国促进区域产业转移和协调发展研究[J].中国商界:上半月, 2011,10.

[4]李根.“双盈余”条件下中国外资利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

[5]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网站.

廉价劳动力资源篇7

关键词:民工荒;供给;需求;均衡;结构

一、“民工荒”出现的供给方面分析

“民工荒”这个词曾经因为金球金融危机爆发而一度淡出人们的视野。目前,随着中国经济的逐渐回暖,关于“民工荒”现象又开始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笔者认为,有必要从供求角度对产生这次“民工荒”的原因进行探讨。

(一)工资的影响。当工资上升时,劳动供给就会增加,其中又包含着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当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时,工资率提高劳动的供给增加;相反,当替代效应小于收入效应时,工资率提高劳动的供给减少。因此,假如影响劳动者供给的其他因素不变,只要增加工资就能增加中国劳动力的供给。然而农民工的工资并没有提高,同时农民工的生活资料费用还在不断提高,这必然是农民工的供给减少。

(二)务工环境恶劣,民工望而却步。农民工在城市打工,从事的是最苦、脏、累、危险的工作。同时目前缺乏农民工权益保障的长效机制,没有建立起国家对农民工的就业医疗、工伤保险、养老、教育等方面的制度和法规,没有完善的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观念、制度、法律的缺失,造成农民工生活在社会夹缝之中,缺乏正常的社会认同,缺乏有保障的社会环境,使追求权利平等和机会均等成为农民工的奢望。

(三)新生代农民工的供给相对下降。第一,.新一代农民工打工心态的改变。目前劳动市场上最主要的是18~28 岁的工人,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自我承认意识较强,对于工作有新的认识。第二,新一代农民工面临的家庭束缚。处于新生代农民工年龄段的人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中的大部分目前要面临结婚生育、赡养父母的责任,中国传统的家庭观念会影响他们做出外出打工或留守家庭的选择,这也会影响到农民工总量的供给。

二、“民工荒”出现的需求方面分析

(一)廉价劳动力需求扩大。近些年来,中国加工制造企业以惊人的低价迅速抢占国际市场,得益于国内低廉的劳动力资源。廉价劳动力是我国在国际市场上获得产品竞争力和吸引外资的优势。随着经济的增长,更多的企业需要更多的廉价劳动力来获取更多的利润。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反映出我们对廉价劳动力的过度依赖。自然的,对企业主来说,雇佣更多农民工意味着更多更廉价的劳动力,众多企业,尤其是制造性企业都倾向于雇佣廉价的农民工。

(二)产业趋同导致对劳动力需求过度膨胀。地区产业结构趋同也是造成劳动力局部短缺的一个因素。近年来,经济高速发展,投资者多选择一些技术含量低、资本有机构成简单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大量产业结构相同或相似的企业聚集在这一地区,招聘的又是同一年龄阶段、同类型工种的劳动力,这种趋同化产业结构很容易造成同种类劳动力的局部短缺。

三、缓解“民工荒”的措施

(一)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改革我国现有的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逐步剥离依附在户籍制度上的就业权、居住权、教育权、社会保障权、社会参与权、医疗服务权、公共设施权和福利服务权。农要鼓励各地积极探索农民工在就业准入、劳动福利、工资报酬、工作时间、社会保障、子女就读等方面享有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积极探索建立城乡平等的就业制度的途径。

(二)做好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提高农民工的就业竞争力。国家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增加对农村人力资源的投入和开发,全面提高劳动力素质。短期内,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公共工程等公共投资项目,尽可能多地为贫困人口创造就业机会;另一方面,通过转岗培训和提供小额贷款等方式帮助这些劳动者创造自我雇佣或受雇于他人的就业岗位。

(三)改革农民工就业管理制度,建立专门的管理服务机构。政府要建立免费的为农民工就业提供服务和咨询的管理机构,提供就业信息和指导。逐步建立健全劳动力市场运行和调控的法律规范,完善劳动力市场的运行调控机制,从主要依靠行政管理手段调控尽快过度到主要凭借市场机制来调节。统筹农民工管理和当地城镇居民的管理,为农民进城打工创造宽松的环境,帮助农民工实现公平的就业竞争,有效地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四、结论

“民工荒”的出现看似偶然,其实却是我国经济转轨过程中的必然结果,是社会发展、经济结构调整、人口结构变化、价值观念转变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民工荒"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若放任自流,必然造成劳动力供需长期失衡的趋势,势必影响经济社会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的和谐稳定。同时,“民工荒"的出现,也给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重要的启示。

参考文献:

[1]陆汉洲著:聚焦中国农民工[M].中国经济出版,2005.

[2]金泽虎.民工荒假象的经济学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6,(9).

[3]张岍宾.“民工荒”―揭示经济运行中的深层次问题[J].中国劳动,2004,(11).

[4]陈桢、李轩:由“民工荒”引发的经济学思考[J].农村经济,2005,(12).

[5]宁光杰:劳动力市场城乡分割与就业.[J],威海科学导刊,2004,(1).

作者简介:

廉价劳动力资源篇8

关键词:高校 反腐倡廉 人力资源强国建设

党的十七大指出,进一步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必须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努力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工作领域,切实抓好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的落实,为实现党的十七大作出的各项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提供有力保证。

高校作为主要承担高层次人才培养任务而同时兼有科学研究与服务社会职能的教育机构,因其在社会有机体中的教化功能等特殊性而注定了将在全社会的反腐倡廉建设和人力资源强国建设中处于重要的位置。

1 高校反腐倡廉建设在全社会反腐倡廉建设中的特殊地位

高校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组织,是培养高层次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阵地,高校所培养的人才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各行各业的领导者、管理者和技术力量的主要来源,各级各类高等教育的持续协调发展,为现代化建设各行各业输送了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大批专门人才。高校还是社会风气的引领者,对全社会起着行为示范和精神辐射作用,大学的成员时刻以自身的形象和多种方式对公众发出其他社会组织所远不能及的影响力和感召力。此外,由于接受过高等教育者一般具备较高的能力和全面的素质,而使高校毕业生所形成的群体也成为社会各阶层中综合素质最高、经济实力最强、社会影响最大的部分。

其他行业发生的腐败现象和后果,通常可以用钱、财、物的多少来进行衡量,而高校的消极腐败行为有很多与学生有关或影响学生的切身利益,它将会污染和毒害学生的心灵,扭曲学生对社会的看法,影响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严重威胁学生的健康成长。大学生把在校期间因高校的腐败现象而扭曲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直接带入社会,并体现在工作和生活中,无疑将对党风、政风建设和改善社会风气发生重大影响。

由此,特有的社会责任决定了高校的反腐倡廉建设,不仅关系到高校自身的健康发展,同时也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在全社会的反腐倡廉建设中起着基础和催化的作用。从反腐倡廉的战略全局来看,高校反腐倡廉建设就是在党的领导下,以全体师生员工为主体,以教职工反腐倡廉和学生廉政文化教育为重点,通过建立健全反腐倡廉体系,来完成提高高校教职工廉洁从业水平和学生廉洁从业意识的任务。它是全社会反腐倡廉建设的基础组成部分,基本目标是搞好高校教职工自身的反腐倡廉建设,为落实学校的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提供有力保证;根本目标是通过培养全面发展、具有强烈的廉洁自律意识的合格社会主义建设者,来促进其他社会组织的反腐倡廉,从而保证党和政府的战略目标能够顺利实现。

2 高校反腐倡廉建设的主要内容及其对大学生成长的影响

根据十七大精神和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当前高校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主要内容就是以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制度体系为中心,以加强廉政文化的研究和教育为重点,强化民主监督和制度建设,尽快使反腐倡廉建设步入良性发展的快车道。

2.1 加强廉政文化教育是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一课

廉政文化是关于廉政的知识、信仰、规范、价值观和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社会评价的总和。它表达了人们对廉洁从政、廉洁从业、廉洁为人的认同和对腐败的憎恶,是反腐倡廉工作持续深入开展的的文化支撑。高校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就是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本内容,引导全体干部和广大师生学习研究党的廉政理论和政策法规,正确认识反腐倡廉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重大意义,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切实增强廉洁自律、拒腐反腐的自觉性;就是要拓宽廉政教育领域,将廉政文化建设作为校园文化建设和知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在学校营造“敬廉崇洁”的文化氛围,树立“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风尚,形成“敬廉崇洁”的价值判断,用健康向上、清正廉明的文化充实全体干部和广大师生的精神世界。这对大学生明确求学的目的,树立劳动价值观、廉洁从业观和服务社会观,无疑是很好的知识灌输和氛围熏陶过程;必须强化廉政文化在全体干部和广大师生日常工作和学习生活中的具体实践。

2.2 加强制度建设是培养大学生法制意识的重要保证

好制度比好领导更可靠。制度的建设、完善与执行,是高校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基础,是有效预防和惩治腐败的第一道防火墙。高校以惩防体系建设为重点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建设,紧密结合高校的发展和建设实际,按照全面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要求,以人、财、物、事的管理为基本内容,以干部选拔任用和管理监督为突破口,将惩防制度体系建设的各项要求融入贯穿到学校改革发展各项工作制度,把反腐倡廉建设贯穿于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和各个岗位的制度建设,建立以学校章程为核心的可行、完善、有机的防治腐败制度体系。其中既有制度的立改废留,也有制度的宣传教育,更有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的执行监督和因时而变的反馈评价。这对于形成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良好风气,使学生也潜移默化地增强法制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2.3 加强民主监督是大学生培养政治意识和能力的实践机遇

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产生腐败。而最好的监督就是把权力的运行过程毫无保留地公诸于众,接受群众的检视和质疑。因此,各高校创新监督机制,就是要按照“取得有据、配置科学、运行公开、依法行使、监督到位”的要求,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深化校务公开,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表达权,使权力运行的全过程都向师生公开,形成遏制权力腐败的民主监督机制。这对于大学生将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培养民利意识、监督主体意识,增强参政议政能力,都无疑将是一个很好的实践机会。

2.4 坚决惩治腐败是大学生树立正确利益观的特殊教育

惩处腐败是最现实的廉政教育。只有严厉惩治腐败,始终保持对腐败的高压态势,才能使教育更有说服力、制度更有约束力、监督更有威慑力,才能有效扼制腐败现象的蔓延,为预防和治本创造条件。加强高校的反腐倡廉建设必须继续保持查办案件的工作力度,以招生、考试、教学、科研、收费、采购为重点领域,不断地强化惩治腐败的措施,使有违纪违法冲动的干部有所顾忌,使顶风作案的犯罪分子得不偿失。这既是对违纪违法分子应有的惩处,又是对于其他广大师生的警示,对于大学生树立不劳无获、不义之财不可取等观念是非常必要的,有些案例甚至可能影响其一生。

由此,根据高校以知识分子和年轻学生为主体的特点,高校在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时候必须注意把握和体现民主科学的基本要求,充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真理,多听取教师和学生的意见,多开展讨论和交流。唯有这样,才能真正把中央的要求和学校的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充分提高学校的反腐倡廉建设的整体性、协调性的同时,使大学生成长为廉洁诚信的高素质人才。

3 高校反腐倡廉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中的作用和地位

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教育水平提高了,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才有后劲。科学技术实力和国民教育水平,始终是衡量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每个国家走向繁荣昌盛的两个不可缺少的飞轮”。(《在新西伯利亚科学城的演讲》,文选,第二卷第237页)

我们需要的人才是德智体美劳全面的健全的人,而不是只了解一些科技知识、没有道德是非观念的机器。所以我们的教育也必须把廉洁作为重要的内容,古人讲仁义礼智信的素质,就包括了廉洁教育的内容。

人力资源强国,即人力资源发展水平、发展能力、发展潜力和发展贡献的综合指数处于世界前20位的国家,其经济特征的内涵包括:国家、社会和个人对于开发人力资源进行的投资,以及人力资源投资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一般以人均gdp表示。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人口最多的国家,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在经济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人均gdp仍然刚刚达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5%。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根本途径,教育所培养的劳动者素质是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因此,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必须优先发展教育,必须深入贯彻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教育部长周济指出,“要实现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这个战略目标,必须从三个方面抓紧工作:更加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基本形成终身教育体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切实提高各级各类教育的质量;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为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强大的人力支持和知识贡献。”

研究发现,西方人力资源强国是经由工业革命、民主革命和教育革命三个阶段渐次完成的。经过教育革命,人们可以经过公平地接受教育和接受公平的教育,并根据社会化了的能力而非出身或血缘来而选择承担相应的职业并获得对应的报酬,从而极大地激发了人们投资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的热情,提高了国家和社会对教育投资的效益,促进了社会经济水平的极大发展。

高校作为国民教育体系中最高级别的办学机构,不仅是各级各类教育质量的检验者,更主要的是各类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者。高校所培养的人才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各行各业的领导者、管理者和技术力量的主要来源。各级各类高校的持续协调发展,为现代化建设各行各业输送了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大批专门人才。

经过数百年的发展,现代高校已经成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高新技术研究的重要方面军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强大生力军,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中国国家重点实验室有63%建在高校,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36%建在高校;正在进行试点的10个国家实验室,多数是依托高校进行建设的。“十五”期间,全国高校共获国家自然科学奖75项,技术发明奖64项,科技进步奖433项,分别占全国总数的55.1%、64.4%和53.6%,特别是在原始性创新和高技术研究前沿领域取得了许多具有标志性的成果。没有高等教育,就不可能有社会主义现代化。

与此同时,现代社会飞速发展,一次性的学校教育已不能满足人们不断更新知识的需要。即使在人均受教育水平已经比较高的欧美发达国家,接受多种多次非学历教育的人依然很多。所以,要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学习型社会,高校必须努力改变传统象牙塔似的封闭结构,向社会全面开放,发挥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远程教育、继续教育、职业技术培训等多种功能,使高校成为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等社会教育和高等教育相互衔接和沟通的枢纽,从而形成开放的、弹性的教育结构,为学习者提供多种多次受教育的机会。

最后,高校稳定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高校的反腐倡廉建设是保证高校稳定的基础。没有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则正常的生产、生活难以开展,所有教育活动将受到严重冲击,高校的健康发展难以实现,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必将成为一句空话。近代史上的多次社会运动都从高校发源,足以说明高校对社会的影响力之强。

廉价劳动力资源篇9

一、东北正面临比较优势陷阱

在我国地域经济领域,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主流学者提倡的比较优势理论,认为振兴东北应该以比较优势理论为指导,利用东北地域的资源和劳动力优势来推动东北经济发展。但笔者认为,用比较优势理论指导我们的决策在理论和方法上都存在着缺陷,如果继续以其为指导,虽然在几年内我们可以凭借资金和政策的倾斜使东北的经济状况好转,但长期来看还是缺乏发展的后劲,容易陷入“比较优势陷阱”。

1、理论上的缺陷。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要选择与其要素禀赋相符合的产业和技术结1构,从而实现较快的发展。自大卫・李嘉图提出比较优势理论以来,这一理论已由一般贸易理论发展成产业分析的方法和工具,并成为一个国家、地区制定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我国许多专家、学者和领导在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时多以此为依据。他们认为振兴东北经济应选择比较优势理论,即利用东北地域的资源优势和劳动力优势来推动东北经济发展。正是遵循这种比较优势原则,东北地区建立了一大批资源和劳动密集型的重型装备制造、重化工基地。而且“东北振兴”战略实施以来,东北地区新上的一些项目,基本上也是集中在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上。但是,放眼当今世界,伴随着微电子技术、生化技术、激光技术、材料能源技术、空间技术的发展,继美国之后,主要发达国家开始向后工业社会过渡,以高技术产业为主要内容的知识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迅速上升,产业结构迅速知识化,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被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所取代,知识作为重要的生产资源,在经济增长中的价值越来越高,并逐渐成为竞争力的标志和主要源泉。就东北地区而言,面对此种产业结构整合的冲击,如无得当举措应对,单纯依据“比较优势理论”继续在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上下功夫,将可能陷入产业结构升级持续滞后的陷阱。

2、方法上的缺陷。在经济全球一体化时代,一个国家或地区要在竞争中获得优势,通常有两种战略:一种是加大科技投入,在不断创新的过程中取得竞争优势;另一种则是依靠压低工资,借助传统技术,粗放式地使用资源,从而赢得竞争中的价格优势。而国内一种普遍的观点认为,面对振兴东北资金不足的问题,引进外资是一种重要方法,而吸引外资的重要筹码,就是东北地区大量的廉价劳动力。这种观点显然是采取了第二种战略,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比较优势理论的异化。目前在东北地区,认同这种观点的地方政府不在少数。此种方法虽然对经济增长有一定效果,但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来讨论这一问题,得出的结论可能会完全不同:

首先,如果结合劳动生产率来考察,东北地区在劳动力成本上的优势微乎其微,甚至不存在优势。劳动生产率是人均国民收入的源泉,也是决定一个国家长期生活水平的关键。资本的生产率表现在投资人的回报上,而劳动生产率则表现在劳动者的薪水上,高水平的薪金收入与高效率的劳动者共存。倘若工资只能维持劳动者最低的生活水准,指望他们输出高效率是难以想象的。通过对劳动生产率的国际比较可以看出,中国劳动力的低成本很大程度上源于低效率(参看表1),因此所谓的低成本优势也要小得多或不存在。

其次,低廉的劳动力价格即使可以在全球竞争中赢得有限且非常脆弱的比较成本优势,但这种以牺牲人民福利,降低社会伦理标准为代价换取的所谓竞争力的办法,是一种蹩脚的竞争策略。作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人力资源是一个国家竞争力的根本,将劳动力价格打压至简单再生产的底线,就像一个工厂不提折旧费用一样荒谬。像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今天以廉价劳动力被看好,但明天可能就会被新的廉价劳动力国家取代。

第三,以低成本、低效率的劳动力所吸引来的外资,必定集中在那些生产低附加值初级产品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只能使现有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规模扩大,而无法利用外资企业在技术和资本上提升我国产业结构。这样,实际上只是将原先由国内企业完成的事情,现在由外资企业去做了,这与我们吸引外资的初衷相违背,无益于东北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和长远发展。

基于上述分析,笔者认为东北地区目前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虽然有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但在僵化的理论指导下,正面临“比较优势陷阱”。我们赖以生存的优势却成为发展的最大劣势,我们所凭借的资源和劳动力优势却使得国内企业普遍缺乏自主创新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如果不能猛醒,东北将被“锁定”在只能生产初级产品的低端。

二、如何跨越比较优势陷阱

我们应该如何跨越“比较优势陷阱”,使东北真正振兴起来呢?

首先,调整产业结构,确立新的主导产业。产业结构是参与竞争的基础,东北地区缺乏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产业结构滞后,升级速度缓慢。多年来,东北地区的产业结构一直是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比例很小,产业结构层次低,缺乏竞争力。随着全球经济竞争的不断加剧,各国的竞争焦点逐渐转向了高科技的竞争。高技术具有在传统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内部使用范围广、渗透性强的特点,不仅能靠自身市场开发的能力为经济增长作出贡献,而且能应用于传统产业的改造,提高整个国民经济的生产效率和国际竞争力。我们必须从全球产业发展的全局部署产业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具有“高技术”、“高附加值”特征的高技术产业。为此,东北地区应充分利用优惠政策,通过大力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形成高技术产业群,培养一批高技术重点企业,并且通过培育资本市场以及综合运用财政、税收、政府采购等政策扶持高技术产业的发展。

廉价劳动力资源篇10

第一点说明,农民工作为劳动力是最廉价的。第二点说明,农民工的劳动环境是最危险的。第三点说明,农民工的生命是最廉价的。

我从农村来,我的老乡有很多都在外地打工,所以,我可能会更多地站在农民工的立场上说话。我认为,首先应该把农民工当人看待,其次应该把农民工当作穷人看待。

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比如记者,据说也是全球十大危险职业之一,有报道说,今年以来,已有51名记者以身殉职。但是,这种死和煤矿企业每年近6000名农民工的死,显然具有质的不同。这几年,煤矿出的事多了,我们才知道了更多的关于煤矿的情况。可以说,一些煤矿不仅劳动环境是非人的,而且煤矿主对农民工的态度也是非人的。分职工,有了违章超产的苗头,在此,笔者呼吁企业领导应针对犯规现象,及时开展“反违章找漏洞,冲刺勿忘安全”的安全大检查,切实筑牢安全生产防线。

随着我国《安全生产法》的颁布实施,对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广大安全生产管理都要从“三个 不得不重复一遍,我从农村来,我的老乡有很多都在外地打工,所以,我非常理解农民工。

一,农民工的身体就是他们的“生产力”。农民工绝大多数没有专业技术,靠着一副在劳动中强壮起来的身体走南闯北。煤矿等劳动密集型行业,之所以接收农民工,很大程度上就是看准了农民工的身体状况,以及农民工对自己身体不太珍惜的态度。

二,农民工愿意从事任何能挣钱的劳动。所以,在很多情况下,一旦走出家门,农民工可能会把安全生产问题放在第二位,虽然工钱可能不是很高。有些“生死协议”之所以能顺利签订,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农民工对钱的渴望。

三,显然,一切都是因为农民太穷了。在我的老家,家里有个人出去打工,经济状况显然都要比固守土地的家庭好一些。农民们不懂经济学,但会算经济账:在家里种地,辛辛苦苦一年所得到的“纯收入”,没有打工的3个月所得到的现金收入高,那我为什么不出去打工呢?

当打工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特别是现金收入的主渠道时,农民工的很多东西就会成为钱的附属品。不要说农民工的工作环境,也不要说农民工的生活待遇,就是农民工的生命,也会被用工企业所蔑视。

蔑视人的生命的人,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傲慢的人了。但是,这些傲慢的人,却常常被农民工当作恩人。

许多地方都把廉价的劳动力作为一种资源向外界张扬。先不说这种“资源”具不具有优势,也不说其用意是不是能够得逞。现实情况是,劳动越廉价的地方,就越没有人来利用这些劳动力。于是,走出去打工就成为这些廉价劳动力的必然选择。

在市场条件下,谁也没有资格对打工农民说三道四。甚至,谁也没有资格对打工农民的收入高低品头论足。毕竟,市场决定需求,需求决定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