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弹子嫁接技术十篇

时间:2023-10-11 17:25:12

金弹子嫁接技术

金弹子嫁接技术篇1

联合国安理会12月12日发表媒体声明,谴责朝鲜发射卫星,认为此举显然违反了联合国安理会第1718号和第1874号决议。安理会就朝鲜使用弹道导弹技术进行发射活动所引发的严峻局势和关切进行了磋商。

中国清廉度指数排第80位

监督世界各国腐败行为的非政府组织“透明国际”12月5日公布了2012年全球清廉指数报告。在176个国家和地区中,新西兰、丹麦和芬兰并列第一,中国位列第80位。报道说,朝鲜、索马里和阿富汗的清廉度指数并列倒数第一。

美一男子射杀四名亲人

当地时间12月 8日夜间,31岁的男子塞拉亚对自己的亲人痛下杀手,打死自己的一名女儿、母亲与其两个兄弟,打伤另外两个孩子。6个小时后,在距离印第安人保留区30英里一条乡村公路上,被警方逼进死角,在与警方枪战中被击毙。男子行凶的动机不明。

两亿嫁妆

“晋江百宏集团老板嫁女儿,嫁妆2亿多,再次刷新了福建嫁女纪录!”近日,类似的信息频频出现在微博及福建本地一些知名论坛上。去年,晋江恒安集团许连捷侄女出嫁时,高达1.4亿元的嫁妆让人大开眼界。这次,百宏集团老板嫁女儿,再次刷新了“天价嫁妆”纪录。据知情者介绍,嫁妆有1亿元现金,价值1亿的股票。此外,还有一栋大别墅、一辆劳斯莱斯和一辆奔驰轿车等。

台一旅游车坠谷13人死亡

中国台湾新竹12月9日下午发生一起中型巴士翻落山谷的意外,截至记者发稿时事故已造成13人死亡、2人失踪、1人重伤、7人轻伤。据了解,事故车辆的司机目前正接受治疗及协助事故调查。

户籍制度阻碍市民化进程

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发展改革系统研究院年会上,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城镇化战略研究”课题组建议改革户籍制度。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认为,我国城镇化推进面临四大体制障碍:其中之一是现行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严重阻碍人口市民化进程,户籍制度以及附着在户籍之上的各种福利制度极大地限制了农民工市民化进程。

安徽一彩民中1.02亿大乐透奖

从国家体彩中心证实,12月 8日开奖的超级大乐透第12144期,12注追加头奖都出自安徽蚌埠,而且为一人所中,总奖金达到了1.02亿元。据了解,体彩超级大乐透第12144期于12月8日开奖,当期共井喷15注一等奖,单注奖金达到了534万元,其中12注追加,单注多获得320万元。据记者了解,其中12注追加大奖都落在了安徽蚌埠06023站点。数据显示,这位幸运彩民在12月8日上午10点15分,共花36元倍投,单票总奖金达到了1.02亿元。

首个跨海机器人成功横渡太平洋

2011年11月17日,由美国高科技公司Liquid Robotics制造的4个波浪滑行水生机器人从旧金山出发,开始执行横渡太平洋的航测任务。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12月6日报道,经过1年多的航行,波浪滑行水生机器人Papa Mau已于近日抵达澳大利亚的赫维海湾,这也意味着它成功完成了长达9000海里(约合16668公里)的跨海任务,创下了机器自主行驶路线最长的新世界纪录。

瑞士将向美提供

公民账户信息

瑞士联邦财政部12月4日公报称,根据瑞士与美国3日在华盛顿草签的一份协议,瑞士同意其金融机构执行美国“海外账户纳税法案”,向美国税务部门通报美国公民在瑞士境内金融机构账户的有关情况。瑞士已有78年历史的《银行保密法》严格保护客户隐私,这使瑞士的银行赢得全球客户的信赖,成为吸收离岸财富最多的国家之一。

金弹子嫁接技术篇2

关键词:退耕还林;山杏;低效林;品种改优;陕西榆林 

为提高林产品和林副产品的产量,提升产出物的品质,提高其经济价值,从而增强退耕农户的自身发展能力,达到国家要生态、农民要效益的“双赢”目的,实现“退得下、稳得住、能致富、不反弹”的目标,榆林市实施百万亩退耕还林山杏低效林改造工程,于2009—2010年在3个乡(满堂川乡40 hm2、白家硷乡86.67 hm2、张家砭乡46.67 hm2)的6个村进行品种改优试点,嫁接成活率达95%以上。现将品种改优技术(高接换头)总结如下。 

1换头前准备工作 

1.1接穗的采集 

高接换头需要用到大量接穗,而接穗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嫁接成活率的高低。因此,要提前做好接穗的选择、采集、贮藏、保管等各个环节的工作。选择适应性强、丰产优质、市场认可度高和群众喜欢的品种,以就地采集为主、外调为辅。接穗全部选择品种优良、无病虫、生长健壮、芽体饱满的一年生壮枝,粗度以0.6~1.0 cm为宜。绥德县采集穗条的适宜时间在3月上、中旬,此时天气转暖,杏树花芽萌动,树液开始活动,枝条变柔软、红润。采集好后,按照50根1捆进行捆绑并挂上标签,及时运到换头地进行沙藏[1]。 

1.2接穗的贮藏 

穗条要及时进行低温保湿贮藏,温度要低于4 ℃,湿度要达到90%以上。 

1.2.1坑藏法。选择背阴、不易积水、有利于保持稳定低温、通风好的地方进行贮藏,挖好深80 cm、宽100 cm、长度随接穗量而定的贮条坑。所用沙子的湿度以手捏成块,松后一碰而散为好。先在坑底铺1层薄沙,然后将采集的种条,按照统一的芽向整齐平铺在贮条坑内,并分层覆沙,一般不超过2层,最上面1层沙子的厚度达到30 cm以上。在贮藏接穗时,每隔1 m,从坑底竖1根立杆,以保证接穗的透气性。 

1.2.2窖藏法。窖内贮藏时,应将接穗下半部埋在湿沙中,上半部露在外面,捆与捆之间用湿沙隔离,窖口盖严,保持室内冷凉,在贮藏期间要经常检查沙的温、湿度,防止穗条发热霉烂或失水。 

1.3其他材料的准备 

准备好嫁接所需的其他用品,如果树剪、嫁接刀、手锯、塑料等。包扎用的塑料要切成不同宽度(2~4 cm),视其砧木粗细灵活选用。 

2嫁接品种 

鲜食品种以金太阳、甜杏一号、北京黄等为主,仁用品种以巴旦杏为主[2]。 

3嫁接时间 

4月1—10日为嫁接技术培训阶段,4月11日至5月30日为嫁接实施阶段。 

4人员安排 

根据实际情况,按照退耕还林地块分组包干实施,落实责任,明确分工,密切配合,确保嫁接成活率90%以上。并采用流水作业模式,每3人为1个嫁接小组:1人负责整形,1人负责插接穗,1人负责绑扎封顶。每4组有1人负责削接穗,并用自制的削接穗器用长20 cm左右、宽10 cm左右、厚5 cm左右的平整木板,将其光滑的一面削成长10 cm、下端深0.8 cm左右的斜面。

5嫁接 

5.1皮下枝接 

在砧木离皮的情况下进行,在砧木断面皮层与木质部之间插入接穗,依断面面积大小可插多个接穗。在砧木的嫁接部位选光滑处剪断或者锯断,剪锯口要平滑,以利伤口愈合。在接穗的下部先削长3~5 cm的削面,使下端稍尖,再在削面的背面轻削去皮。在接穗上部留2~3个芽,顶芽要留在大削面背面,在砧木切口下表光滑部位(尽量选在迎风面)割1个比接穗长削面稍短的纵切口,深达木质部,尽量不要损伤木质部[3]。 

5.2劈接 

在砧木光滑嫁接部位,截取上部,削平断面,用劈接刀在砧木中央垂直劈开深约4~5 cm的切口。接穗留3~4个芽,用刀沿两侧各削1个大削面,使下部呈楔形。两削面应里面稍薄,外面稍厚。将接穗插入砧木劈接口,使形成层对齐紧贴,再用塑料布绑好并封顶。 

6接后管理 

6.1喷药防病虫 

嫁接后易受早春病虫危害,要及时喷药防治。 

6.2除萌抹芽 

嫁接后十几天砧木开始萌芽,如不及时除掉会严重影响接穗的成活和生长。除萌要随时进行,一般进行2

~4次。 

6.3松绑与解绑 

一般接后新梢长到30 cm左右时,则应及时松绑,否则会形成缢痕易风折。 

6.4绑支棍防风 

在第1次松绑的同时,用木棍绑在砧木上,上端将新梢绑在木棍上,以防风折。 

6.5摘心 

对生长较旺的枝条要进行摘心,以促进新梢成熟,提高抗旱和抗风能力。 

6.6施肥 

对长势较弱的树进行追肥和叶面喷肥[4]。6月上旬追肥1次,所有嫁接树于8 — 9月叶面喷0.3%磷酸二氢钾2~3次,同时要加强地面管理,及时进行松土除草和整形修剪。 

7参考文献 

[1] 邢卫兵,孟昭清.果树嫁接技术[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8. 

[2] 高新一,王玉英.林木嫁接技术图解[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9. 

[3] 魏磊,崔世茂.干旱胁迫对山杏光合特性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08, 23(5):194-197. 

金弹子嫁接技术篇3

一、现行增值税的会计处理及其弊端

由财政部于1993年12月30日颁布的《关于增值税会计处理的规定》是现行增值税会计的指导性文件。这个文件将增值税排除在损益表之外,不承认增值税的费用身份。其基本作法是:货物一经购入,便通过“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将准予抵扣的进项税从采购成本中剔除掉;货物一经销售,便通过“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将销项税从销售收入中剔除掉。这样,“产品销售成本”和“产品销售收入”均成为不含增值税的科目,增值税无法作为费用进入损益表。这种将税负排除在损益表之外的处理方法,本文称之为“除税法”。与此相反,将税负包含在损益表之中的处理方法,本文称之为‘含税法“。

现行增值税会计处理的弊端主要有三点:

1.在除税法下,成本、费用、收入、存货等一系列概念都发生了变形,报表使用人无法按照原有的定义来把握这些概念及相关的财务比率,会计信息的可理解性降低。

2.由于增值税不能作为费用进入损益表,企业获致利润的过程无法完整再现,报表使用人无法确知增值税对本期损益的影响程度。

3.由于营业税采用含税法进行会计处理,这样现行会计报表截然分成了两大板块:征收增值税的生产企业、商业企业,其报表中的“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以及存货类科目均为不含税科目;征收营业税的非生产企业,其报表中的这些科目却为含税科目。口径的不同严重影响了两类报表的可比性,也使得两类报表的合并缺乏解释基础。

用除税法处理增值税具有简单易行的优点,然而也造成了会计信息质量的下降。随着增值税的运行渐趋正轨以及会计准则的逐步完善,有必要用含税法重构现行增值税会计,使增值税得以作为费用进入损益表。本文主要讨论增值税费用化的理论问题,至于其操作方法,则将另文论述。

二、现行增值税会计处理的理论基础——“说”

作为财政部“八五”重点科研课题的《增值税制国际比较》②第7页有一段论述:“增值税本身并不构成各中间环节纳税人成本的组成部分,在其财务报表中也不表现为支出项目。这是因为,尽管每个纳税人都必须就其应税交易缴纳增值税,但他实际上只是代政府征收税款,代消费者缴纳税款,纳税人生产经营每一阶段上所征的税款都全部包含在消费者所支付的价格中,纳税人已付的税款在每次销售时都将从消费者那里得到补偿,消费者才是增值税的最终负担者,或者说实际负担者。因此,在增值税的情况下,下一阶段的纳税人是上一阶段纳税人已缴税款的负担者,消费者是税负的最终负担者。增值税税负所具有的这种明显的转嫁性,也说明增值税属于一种典型的间接税。”这段话清楚地表明了现行增值税会计处理的理论基础——本文称之为“说”,即:在增值税上,企业只不过充当着人的角色,“代政府征收税款,代消费者缴纳税款”。增值税既然不关人的痛痒,也就没有必要进入损益表。

稍微品味一下便可知道,“说”完全是站在税务局的角度看问题。税务局只关心两件事情:进项税销项税。它把增值税当作一种天然属于自己的“货物”,由各个企业代为流转销售。它每期向企业支付“购货”的款项(进项税),同时向企业收取“销货”的款项(销项税)。增值税不过是税务局委托企业代购代销的货物,与企业“自己的”营利活动是根本没有关系的,企业不必、也不能把增值税作为一项费用支出计入损益表。“说”的主体是税务局而非企业,在此基础上构建的现行增值税会计处理只能反映企业的纳税义务,而不能反映与企业收入相配比的增值税负。以前我们曾为所得税是费用支出还是利润分配争论不休,现在“分配说”刚刚消亡,“说”却又继之而起,会计似乎总不能对税收的身份给出一个明确而一致的解释。倘说“分配说”尚可归因于计划经济体制,“说”却显得相当浅薄,仅仅是出于技术方面的原因,何况还是征税技术而非会计技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影响利润的税收支出被排除在损益表之外的情况并非没有,但一般都是因为数额太小,对损益的形成无足轻重。将如此巨大的增值税从损益表中剔除掉,却无论如何不能说是出于重要性的考虑。

用间接税的转嫁性作为增值税被排除在损益表之外的理由是站不住脚的。尽管增值税确实明显具有间接税的流转特征,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增值税能被企业全部转嫁出去。美国财政学权威塞里格曼甚至认为:直接税中也有转嫁,间接税中也有不转嫁,故直接税与间接税的区别毫无价值可言③。假如仅仅因为增值税是间接税,就把它排除在损益表之外,那么所有的间接税(消费税、营业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都应当从损益表中清除掉,损益表中将只剩下一个孤零零的所得税——也许这才是某些人眼中“真实、公允”的会计报表。

《增值税制国际比较》一书被增值税的价外税形式和扣税机制所迷惑,把增值税的流转特征与其转嫁性混为一谈,忘了名义税金并不等于实际税负,也忘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者并不是简单的价格接受者,他可以用买或不买、买多或买少来决定企业的生死存亡,“消费者是税负的最终负担者”这句话并不能让企业摆脱干系、充当逍遥的税务人。事实上,没有哪个经理会接受这一经院式的论断的。在经济学上,作为间接税的增值税,其税负的转嫁程度取决于课税商品供求双方的力量对比;确切地说,就是供给弹性和需求弹性的相对强弱。弹性越强,说明避税能力越强。当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时,供给方就能将大部分税负转嫁给需求方;反之,供给方则要承担大部分税负。只有碰到需求弹性为零的这种极端情况(比如市面上只有一家厂商出售一种骨灰盒),需求方才无处可逃,不得不承担全部税负。所以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企业都无法置身事外,而要关心每一笔增值税。指望其表现出税务人的那种超然,恐怕只是一厢情愿的事情。“说”用来构造征税机制是可行的的,但用来构造增值税会计却是荒谬的,因为它不能真实反映利润的形成过程,而“反映真实性”则是会计信息的首要质量特征之一。FASB在《论财务会计概念》中指出:“企业的财务报表可以看作是企业的一个模式……我们必须确定它不曾丢失或歪曲企业的各种重要财务机能和各种重要财务关系,才能判断它是否对企业作了可靠的反映。……一个低劣的模式会歪曲反映它所代表的系统。”④现行损益表正是这样一个“低劣的模式”,从中根本看不出中国第一大税对企业利润的影响,更无法据以对不同行业的增值税水平作出准确的评判。这不仅会影响投资人对企业获利能力的分析,而且会影响政府对增值税政策的调整。

三、增值税费用化的理论基础——“费用说”

增值税是对增值额的课税。理论上的增值额是指企业所销商品的价值(C+V+M)扣除了购入成本(C)后的余额(V+M),亦即:

增值税=[(C+V+M)-C]×R,其中R是税率。按照这一公式设计的征税办法称为“扣额法”。扣额法由于征税成本较高,逐渐被“扣税法”所取代。扣税法的公式为:

增值税=(C+V+M)×R-C×R=销项税-进项税。扣税法使税务局得以按发票计算税款,手续大为简便。现行增值税不光实行扣税法,还采用了“价外税”的形式,亦即计税价格中不含税款。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增值税不能价内收取——事实上,以含税价格计税时,现行17%的增值税率将变为:

17%÷(1+17%)=14.53%。

扣税法和价外税只不过是可供选择的征税技术,并不会使增值税的本质发生任何改变。增值税仍然是企业创造的商品价值的一部分,而不可能是什么“代购代销的货物”。从会计的角度来看,增值税是企业为了获取收入而必须付出的资产,符合费用的定义,理应进入损益表。这一观点成为增值税费用化的理论基础,本文称之为“费用说”。

“费用说”和“说”之争看似简单明了,实际上涉及到会计理论的底层问题。现行增值税会计处理在不少概念的使用上没有遵循会计学的定义。《关于增值税会计处理的规定》所称的“产品销售收入”实际上是《增值税暂行条例》中的计税基础“销售额”——“销售额为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向购买方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但是不包括收取的销项税额。”这种不加区别区地套用税法概念的作法导致“成本”、“费用”、“收入”、“存货”等一系列基本会计概念发生了变形。起着类似于概念框架(conceptualframe-work)作用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并不能有效地制止这种概念的滥用,因为它为收入所下的定义是:“收入是企业在销售商品或者提供劳务等经营业务中实现的营业收入。”这种循环解释只限定了收入的外延,却无法揭示收入的内涵和本质,因此算不上真正的定义。所以这里不得不引述FASB《论财务会计概念》中的定义(对原译文有校正):收入是一定期间内,某一个体在其持续经营的主要业务(或核心业务)中,因交付或生产了货品、提供了劳务、或进行了其他活动,而获取的或以其他方式增加的资产、或得到清偿的负债(或两者兼而有之)。⑤为了透析收入本质,我们不妨把这个冗长的定义浓缩为:“收入是企业因提供货物而获得的资产。”由此可以看出,收入是货物的“交换价格”⑥,源于交易。交易的双方是买主和卖主,税务局不能作为“第三者”插足其间,因为它不是合同的签约人。只有在收入确认之后,它才能够登场——不过此时的企业已不是卖主,而是纳税人了。尽管从征税技术上说,在获取收入的同时,税款也得以确认,但会计不能根据征税技术来进行销售业务处理。销售收入和销项税在确认时间上虽是同步的,在逻辑上却有先后之别。收入的实现是纳税义务成立的先决条件,而不是相反:没有收入自然就没有纳税义务,然而免除了纳税义务,并不会导致收入的消亡,只会增加销售利润。从经济业务的实质来看,总是先有收入后有税金,二者是“母子关系”。会计必须按照“两笔业务观”进行账务处理:首先按交换价格确认销售收入,然后再确认销项税。现行规定采用的是“一笔业务观”,销售一旦成立,销项税便与销售收入分道扬镳了。这样做不仅本身是违反逻辑的,而且与其它流转税的处理方法是相矛盾的:营业税、消费税同样在收入确认的同时获得确认,为什么却采用“两笔业务观”,而不直接倒冲收入?也许有人会辩解道:“这是因为增值税是价外税,营业税和消费税是价内税。”那么何不在会计准则有关费用的定义中再添一条:“至于税金支出是否列作费用,要依征税技术而定。”这样倒能一劳永逸,免生争端。

《关于增值税会计处理的规定》既然把税法的“销售额”毫无保留地当成了“产品销售收入”,它就不得不把外购货物准予抵扣的进项税从存货成本中剔除出去。这样,存货也成了净额概念。如前所述,“说”认为进项税不过是企业为税务局“代购”增值税的垫款,然而这种对征税机制的巧妙解释,却不能被会计所接受,因为“说”会造成一种令人难堪的局面:在存货尚未耗用之前,一部分存货成本(准予抵扣的进项税)便因购货(而非销货!)获得了补偿。当然“说”会辩解道:准予抵扣的进项税根本就不是存货成本,而是与存货同时“出生”的增值税的购入价。可惜这一诡辩在上一段已被戳破了:既然从逻辑上说,卖方的销售收入和销项税是“母子关系”,买方的购货成本和进项税怎么可能是“双胞胎”呢?不错,符合规定的进项税在货物购入当期便可获得抵扣,但这完全是一种征税技术,并不是倒冲存货成本理由。存货成本的补偿只有在产品销售的时候才能实现,在此之前,这部分准予抵扣的进项税只能作为递延收益——这与增值税的税理并不矛盾:进项税获得抵扣的前提是外购存货将来能被(加工)销售,而且销价不低于进价,也就是说,必须要有增值额。假如这批存货被用于非应税项目(如建造固定资产),原来准予抵扣的进项税便要转出。假如这批存货售价“明显偏低并无正当理由”,则由税务局按组成计税价格课征——《增值税暂行条例》并不认可存货跌价损失,因其属于非正常损失,即“生产经营过程中正常损耗外的损失”,相应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否则无异于让政府为企业承担一部分存货跌价损失。由此可见,进项税获得抵扣的根本原因并不在于购货,而在于实现销售并获得增值额。在购货时便把这部分进项税从存货成本中减除并没有充分的根据。

四、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知道:企业的销售收入中应当包含销项税,存货成本中应当包含进项税,增值税则应当作为费用进入损益表。从费用的角度来看,增值税与其他流转税并没有什么不同,它同样是销售时确认的,须与销售收入相配比。但增值税费用与“应交增值税”则有明显的区别,后者既然不区分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也不遵循配比原则。“应交增值税”作为企业与税务局结算税款的账户,其核算当然要严格服从税法的各项规定。然而税法不能再侵入会计系统的深层。对于成本、费用、收入存货等项目,会计自有一套一以贯之的核算方法,不能听命于“说”这一类“征税哲学”,否则必将被各式各样的征税方法搞得无所适从。

注释

①曹欲晓:《关于增值税的费用化及其在财务报表中的揭示》会计研究1997(8)。

②庞凤喜等:《增值税制国际比较》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6.

③郭庆旺等:《当代西方税收学》辽宁,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4.P163.

④[美]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娄尔行译:《论财务会许概念》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2.P74.

金弹子嫁接技术篇4

关键词:河西走廊;红枣;直播建园

文章编号:1005-345X(2015)04-0036-03 中图分类号:S665.1 文献标识码:B

红枣直播建园是利用播种机按预定株行距播种酸枣种仁后不进行移栽而直接嫁接栽培品种的一种建园模式。新疆南疆地区大面积建园实践结果表明,该模式比普通嫁接苗建园具有建园成本低、成园时间短、园貌整齐和经济效益显著的特点,尤其适宜于枣树高密度栽培。甘肃省国营八一农场位于河西走廊东端的金昌市境内,该处与南疆地区相比,具有年均温和有效积温较低、无霜期短、土壤荒漠化和盐渍化较严重的不利条件,近年来,也在寻找适宜本地气候土壤条件的红枣高密度直播建园技术。经过4年的探索试验和规模化生产实践,取得了酸枣出苗率95%以上、地径粗度0.5 cm以上、嫁接骏枣品种成活率90%以上、嫁接苗地径粗度1.0 cm以上和当年可生长8~10个健壮二次枝、当年667 m2产干枣150 kg左右的良好效果,现将其直播建园技术总结如下。

1 播前准备和酸枣仁播种

1.1 地块准备和整理

于上年秋季选择地势平坦、四周有防风林带、地下水位较低、排灌条件良好、有机质含量较高、土壤pH值不超过8.0的砂土或砂壤土地块,进行平田整地,拾净残留的塑料薄膜和残茬后深翻30 cm左右。入冬前灌足水保墒,一般667 m2灌水100~150 m3。

1.2 播前准备

1.2.1 施肥 3月中旬开始平整耙耱和镇压土地,达到松、碎、平的要求。采用施肥机条状沟施法,每667 m2有效种植面积施过磷酸钙50 kg、磷酸二铵20 kg、尿素5 kg、硫酸钾10 kg。施肥沟距离酸枣仁播种行10~15 cm。

1.2.2 防除杂草 在耙地和铺膜时,每667 m2分别用48%的仲丁灵乳油275 g和100 g处理土壤,以防除杂草。

1.2.3 铺设地膜和滴灌带 选择1.4 m宽的聚乙烯白色地膜和普通滴灌带,采用覆膜、铺带一体机铺设地膜和滴灌带。要求覆膜后膜面宽度不小于1.1 m,膜面平直整齐,且紧贴地面,滴灌带铺设在地膜两边外缘处。

1.2.4 种子处理 种仁要求饱满、无破损和霉烂现象。播种前2~3 d,将种仁置于55 ℃温水浸泡4~5 h或冷水浸泡24~48 h,捞出沥干。然后用种子量0.1%的40%辛硫磷乳油拌种待播。

1.3 播种

4月下旬至5月上旬,地表以下5 cm处地温稳定到15 ℃以上时即可播种。为确保土壤墒情,播种前7~10 d滴1次水,667 m2滴水量50~55 m3。采用宽窄行播种,手推式辣椒或玉米播种机播种,株距0.5 m,窄行距1 m ,宽行距2 m,每穴播种3~5粒,667 m2播种量为0.35~0.5 kg,播种深度1.5~2 cm,667 m2保苗890株。播完及时覆土以防种子风干,覆土厚度不超过2 cm。

2 酸枣苗抚育管理

2.1 间苗、定苗和摘心

当幼苗长至3~4片真叶时间苗,遵循去小苗留大苗和去弱苗留壮苗的原则,每穴保留2株;长至5~8片真叶时定苗;每穴只保留1株。7月下旬,当苗高达到30~40 cm时摘心。

2.2 肥水管理

遵循前促后控的原则,即生长前期(立秋前)加强肥水,促进营养生长,生长后期(立秋后)要控制肥水,促进枝条的增粗和成熟,确保安全越冬。具体措施:(1)间苗后,应立即滴第1次水(大约在5月30日),667 m2滴水量为30 m3,不施肥。(2)定苗后,应结合施肥滴第2次水(大约在6月10日),667 m2滴水量45~50 m3;667 m2施尿素8 kg。(3)第3次滴水大约在6月25日,667 m2滴水量为35~40 m3,施肥以冲施宝为主,用量为20 kg。(4)第4次滴水大约在7月10日,667 m2滴水量为40 m3,施肥以氮磷复合肥为主。(5)在7月中旬后,滴水应根据苗木长势决定滴水量和滴水时间。一般不要求再施肥。整个滴水过程中,根据气候条件,适当调节滴水时间和滴水量。(6)8月底前停水停肥,促进枝条木质化,以利于苗木越冬。(7)10月中旬开始灌冬水,为避免冬灌后发生结冰现象,应在11月上旬前结束灌水。

2.3 病虫害的防治

在当地干旱少雨的气候条件下,主要是做好红蜘蛛的防治工作。一般在6月中下旬,使用菊酯类杀虫剂和杀螨剂(如达螨灵)防治1次,7月中旬到8月中旬防治1~2次即可。

3 苗木嫁接

3.1接穗和砧木的准备

落叶休眠后到次年萌动前均可采集接穗,但以2-3月份采穗芽质较好。采穗时应选芽点饱满,粗细基本一致的一次枝接穗,然后蜡封接穗备用。嫁接前1周左右酸枣砧木苗灌足水,然后将酸枣砧木平茬至地面以上5 cm左右,并进行除草管理后即可嫁接。

3.2 嫁接时期

一般在发芽前15~20 d(日均气温达10 ℃以上,树液已开始流动)时,当地一般在4月20日左右即可开始嫁接。近年来,针对春季温度低、回升慢造成嫁接时期晚而影响嫁接当年生长和结果的问题,尝试采用黑色薄膜绑带绑缚嫁接口,由于提高了嫁接口微域环境温度,嫁接时期可提前10 d左右,而且嫁接品种成活率与常规时期嫁接无差异,可达85%以上,尤其突出地表现在提早发芽、生长和开花结果。

3.3 嫁接

采用改良劈接法嫁接。与传统劈接的主要区别是嫁接时削接穗和劈砧木都用修枝剪。要求修枝剪要开刃好、锋利且刀口不变形、不开叉。主要操作要点:首先采用四剪法削接穗。第一剪:左手持接穗芽端,在距芽点5 cm处将剪口平面与接穗上端成30°~45°夹角向下剪一斜面。第二剪:用剪口窄边卡在第1个切面,再以刃边贴住接穗削成3~4 cm的斜面。第三剪:以剪刀窄边卡在第2个削面前端边缘2~3 cm处,使剪口平面与芽点侧面稍成角度,然后刀刃贴紧接穗,在剪口窄边上的支力和右手向前的削力共同作用下,削成第3个斜面。第四剪:修整楔体前端边缘不齐处。其次是采用二剪法剪砧木。第一剪:选根颈处的平直部位,用剪刀斜朝下30°~45°剪成一斜面。第二剪:在断面高的一侧,沿砧木垂直方向20°~30°向下斜切至3 cm左右。第三是插接穗。将接穗长斜面朝里,芽面一侧与砧木剪口光滑的一侧靠紧,对齐形成层,插至接穗略露白即可。最后是绑带,采用弹性好,长10~15 cm、宽3 cm的黑色或白色塑料薄膜绑条将接口包严绑紧。

4 嫁接苗管理

金弹子嫁接技术篇5

小乡镇教育建设实现大手笔

地处偏僻的喻家坳乡,人口不足3万,在宁乡是一个小乡镇。办学基础差,底子薄,在2008年以前,全乡没一所合格学校。2010年,乡中心学校新领导班子走马上任,立足喻家坳的实际,提出了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要求,启动教育强乡建设的发展思路。在乡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2011年,先后投入1200多万元,开工建设15个项目,办学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

学校建设要实现大手笔建设,关键是解决建设资金。喻家坳乡中心学校校长李长江一帮人采取“两条腿走路”的办法筹措建设经费。2011年3月,听说温州商会有意在宁乡投资社会公益事业,李长江便马不停蹄赶到长沙,呈上学校建设的方案,并邀请商会负责人来校考察,他的一片诚心深深打动了温州商会负责人,爽快签约,为涌泉山完小建设投资320万元。首战告捷,李长江劲头更足了,4月份,他三上省城,找到省相关部门反映学校现状,汇报建设资金困难,请求给予支持。他的真诚与蛮劲为喻家坳中学争取到了中央投资项目资金200万元。

中心学校对教育的这种热情也得到了喻家坳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党委书记陈永胜千方百计筹措了200多万元,投入学校建设。

资金到位后,学校建设项目相继开工。2011年4月28日,喻家坳中学学生公寓开工;6月12日,涌泉山中学教学楼开工;8月18日,苦竹学校综合楼开工……全乡15个学校建设项目相继在年底前开工。

截至2012年9月,全乡共竣工项目12个,建筑面积8348m2,其中涌泉山中学教学楼800m2,苦竹学校综合大楼600m2,喻家坳中学教学大楼2160m2……配套工程有中小学班级装备、中学实验室装备、一校一主题的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小课堂联系社会大课堂

喻家坳乡是典型的乡村,青山绿水,环境优美,全乡农民的经济来源主要依靠外出打工,大部分青壮年劳力外出打工。为了使数量众多的留守儿童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品德,喻家坳乡中心校确立了“学校小课堂,社会大课堂”的课程观。李长江先后在沩山、煤炭坝等乡镇工作,他深谙乡镇留守儿童教育的真谛。在其看来,对留守儿童的管理必须紧中有松,松中有紧,要让留守儿童感受到学校的温暖。“如果学校把一个孩子的心裹得紧紧的,那么他的心灵就会失去弹性。”为此,乡中心学校制定了《喻家坳乡中小学生养成教育实施方案》,要求各学校充分挖掘乡村文化的教育资源,构建课外“三型活动乐园”,开展主题德育活动,立足于农,服务于农,让散发浓郁乡村泥土气息的活动,陶冶学生情操。

一是充分利用乡农校的生产基地,构建学生活动乐园。2009年以来,喻家坳乡农校充分利用三民村西瓜种植基地,作为中小学生实践基地,先后三年组织学生走向田野,走进瓜棚,开展“我是种瓜小能手”活动,向劳动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孩子们手上沾满了新鲜泥土,围着瓜农问这问那;看示范嫁接、掐尖、插签、割苗、插接,一个个瞪圆了双眼,聚精会神,一丝不苟;看着自己亲手嫁接的绿油油的充满生机的瓜苗,个个欢呼雀跃。喻家坳中学初二年级的李文芳同学在《西瓜嫁接后感》中写道:这次西瓜嫁接实践让我懂得,“阳光总在风雨后,甘甜背后是汗水。劳动创造财富,活动锤炼品格,勤劳创造人生”。走进田野大课堂,这种教育没有说教,劳动的艰辛,心灵的感悟,却点点滴滴浸润在学生心中,达到了“润物无声”的效果。

二是挖掘乡村文化的力量,构建学生校外学习乐园。喻家坳乡中心学校动员离退休教师和民间艺人,成立关爱留守儿童协会,在节假日义务为附近中小学生辅导传艺,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灿烂的天空。还有一些离退休教师义务办起了剪纸、舞蹈、书法等兴趣培训班,既让留守儿童享受到家的温暖,又提高了综合素质,仅2011年全乡学生参加各级文艺汇演、书法比赛,获县级以上奖励达30余项。

三是借助新农村建设,构建服务社会乐园。活动育人,重在参与。喻家坳乡中心学校借助乡新农村建设平台,积极组织中心小学参与到乡村的各项活动中,先后参加了全乡的“美化乡村环境”大清扫活动、学雷锋义务服务活动、为孤寡老人送温暖活动、为金醇烟叶合作社服务等主题实践活动。学生深入社会,与人交往,在活动中历练成长,付出劳动,收获感悟,锤炼品格。这些活动既教育了学生,又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让学生产生了热爱劳动,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的强大内驱力,促进了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辛苦换得花如海,血汗浇来果满园。”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纯洁了学生心灵,全乡各学校形成了良好的学风、校风。全乡的教育教学质量也得到全面提升,2011年、2012年在全县学生素质监测中,喻家坳乡学生素质总评进入全县前列;连续两年中考,喻家坳中学、涌泉山中学平均分在全县70多所中学中进入全县前15名,分别获得了县教育局颁发的教育教学质量优胜单位奖牌。

做好服务新农村的大文章

“喻家坳乡教育要和谐发展,就要使幼儿教育、义务教育和农民文化技术教育‘三驾马车’并驾齐驱。”在谈到全乡教育时,校长李长江充满了自信。

金弹子嫁接技术篇6

温贤湘是广东揭西县马路村人,当地小溪潺潺,花草遍地,森林覆盖率达56%,被誉为粤东后花园。早年他曾做过镇党委办公室主任,因喜欢冒险,后来干脆辞职举债900万,承包了1000多亩山地种橄榄。经过一番打拼,温贤湘还了700万,2003年又是一个橄榄丰收年,他乐观地预计很快就能把之前剩下的200万债务还清,然后坐在风景如画的大山上,就可以每年等着数钞票了。然而,一场意外的风波,不但破灭了温贤湘还清债务的梦想,也使橄榄的种植前景顿时变得一片惨淡!

温贤湘当时种的是一种当地人称为“土榄”的品种,这种橄榄产量大,易于管理,但是味道比较苦涩,只能做成果脯出售。2003年,有媒体曝光,当地一些橄榄加工厂在生产过程中添加剂使用超标。从此,很多人再也不敢吃这种过去在市场上销量很大的果脯,使橄榄产业一下就受到致命打击。原来收购价每公斤6元钱的橄榄,一下子掉到了几毛钱。

对温贤湘来说,这无异于当头一棍,他一下就被打蒙了,自己辛辛苦苦种出的橄榄果没人要,导致当年亏损上百万元。“每公斤摘下来的工钱就要0.4元,卖0.6元,仅2毛钱的利润,还要雇工人常年管理。”这场风波以后,温贤湘一家就陷入了巨额债务中。橄榄价格一直徘徊在几毛钱,大量果子烂在了地上,橄榄被认为是没有前景的产业。当时温贤湘已经65岁,背着200万债务,一些债主闻风而动,纷纷上门要求还债。有时电话一响,他妻子就紧张得不行,因为都是追债的。

可是橄榄卖不上价,哪里有钱去还200万巨债,温贤湘开始寝食难安。

为了生存下去和偿还债务,温贤湘的儿子决定劝父亲改行。然而温贤湘却在2004年春天引爆了一颗重磅炸弹:他声称发现了一种可鲜食而且口感极好的橄榄,最令人振奋的是,卖价高达几百元一斤。温贤湘认为这是扭转败局的唯一出路,还要再借300万元引进这种神奇的橄榄树!

“土榄”几毛钱一斤都卖不出去,而后者的身价却是它的数百倍,且深受大老板们的青睐,在市场上供不应求。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神秘宝贝呢?原来在我国,橄榄主要分布于广东、福建等省,由于品种不同,橄榄可分别用于加工果脯和榨油,可鲜食且味美的并不多。温贤湘从一位朋友口中得知,汕头市金灶镇有300多年种植橄榄的历史。当地特产“三棱榄”,是橄榄果中的极品,因外观光泽鲜艳,吃起来甘甜醇香、回味无穷,是除“功夫茶”之外潮汕人最常用来招待客人的上品,在市场上每公斤要卖到1000多元。

但其对气候和土壤的要求非常严格,种植技术难度大,一般农户难以管理,且结果较少。正因如此,当地每年的产量仅有区区几万斤,故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多年来,温贤湘潜心研究青榄种植技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看准了“三棱榄”这种珍稀品种巨大的市场潜力,决定从汕头购进树穗,利用自己农场里的成年橄榄树进行嫁接培育。若这个项目搞成功了,几年后就会拥有惊人的财富!

拼了老命也要弄出珍稀“三棱榄”

想到这些,这位客家汉子就兴奋得夜不能眠。当他兴冲冲地赶到“三棱榄”原产地金灶镇,与果农商量购买枝条时,没想到,对方开出的价格把温贤湘吓了一跳:每根细小的枝条最低价200元!就这人家还不乐意卖,因为来年一根枝条上结的果子,完全能卖这么多钱。温贤湘粗略算了一笔账:每嫁接一棵树需要40根枝条,就得花上8000元。他计划先嫁接300棵,再加上其他费用,共需300万元。

当务之急是,马上设法借到这笔钱将计划付诸实施。温贤湘没想到,就在这时大儿子却首先站出来反对。在他看来,橄榄园已是一个可怕的无底洞,如果不阻止父亲的这种疯狂举动,到时候不但200万旧债还不了,还会把全家人拖入深渊。儿子的话并非没有道理,橄榄从嫁接到挂果需要几年的精心培育,3年后的事情谁也说不准,风险实在很大。况且温贤湘年岁已高,到时万一有什么不测,他两腿一蹬走了,沉重的债务就要全部由儿子们承担。因父子俩分歧很大,终于,大儿子把往日的委屈全部发泄出来,和父亲大吵了一架。

因坚决看好“三棱榄”这种珍品的前景,温贤湘毫不退让,非要坚持借巨款再投资。因实在看不到一点希望,第二天,大儿子悄悄地带着妻儿不辞而别,到珠三角闯荡去了。大儿子一家离开不久,温贤湘就踏上了举债300万嫁接三棱橄榄的新征程。

在村里,温贤湘已经人见人躲。没有钱,美丽的梦想就会化为泡影。无奈之下,温贤湘盘点起了自己的家底,想看看有哪些能用来卖钱。除橄榄园外,他还有一套占地1500平方米的房子。房子已经住了10多年,而且是准备留着给小儿子温华丰结婚用的,可是他竟然咬牙7万元就卖掉了,带着一家人住进橄榄园里。

在农村,没有房子结婚是不可想象的事情,更何况,小儿子当时已经30岁。没有地方娶媳妇,看来自己是注定要打光棍了。温贤湘卖房子的行为当然受到妻儿的强烈反对,更令他们反感的是,在家里背负巨债一贫如洗的情况下,温贤湘还想再借巨债,简直就像一个输红了眼的赌徒。一家人大吵一架,第二天,温贤湘妻子赌气去了东莞的女儿家,温华丰则含泪去深圳打工。

家人都走了,温贤湘很痛苦,也让他感到很安静。在那段时间里,这个一千亩的橄榄园平时只有温贤湘一个人看管,但这让他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未来的发展方向。老人坚定地认为,他的种植、管理技术一流,只要能弄到“三棱榄”这样的珍稀品种,定能摆脱困境,带领广大乡亲脱贫致富。有趣的是,就在这片橄榄树下,65岁的温贤湘还写下一首歌,激励自己“就是死,也要倒在冲锋的路上!”

既然在镇上已经借不到钱了,他就跑到远一点的地方,好在温贤湘当过党委办公室主任,认识的人很多。经过几个月的奔走,温贤湘终于凑齐了300万元,把“三棱榄”枝条嫁接上去,2006年,根据以往的经验,他预计将收获1000斤三棱橄榄,起码能卖50多万元,这样发展下去,所有欠债很快就能还清。然而令温贤湘想不到的是,当土橄榄已经硕果累累时,他的三棱橄榄却连花都看不见,最后300棵树只结了几十斤“三棱榄”。温贤湘为了种橄榄一共投入了1200万,没还清的还有500多万元,每个月光利息就要几万元,这个数字在农村是惊人的,很多人都说,温贤湘欠的钱,比他种的橄榄树的叶子还多。

情急之下,温贤湘想起了他的两个儿子,老大跟着自己种了10多年橄榄,技术非常全面,如果有他们在就好了。离家那么久,老大知道父亲很不容易,他决定和弟弟一起回来帮老人经营橄榄园。这一年,温华涛意外发现了一件很有趣的事:有棵树因下面拴了头大水牛,时间一长,磨的那个皮都没有了。奇怪的是,它结的果子反而挺多。经研究,父子几个终于弄清了其中的奥秘。然后就发明了一种特制的果树刀具。“别看这种小刀呢割下去树上没有一点痕,把它用在青榄种植上面,可以说就是一种核武器”。

在六七月份,他们通过环割,控制树梢的数量,然后在冬季的时候提前施肥灌水,促使果树在春天及时出穗。经过温贤湘父子的精心培育和管理,后来一棵树最少能产50斤三棱橄榄,最高的能产两三百斤。消息传出,就连“三棱榄”原产地的果农都非常吃惊,因为自古以来,谁也没听说过如此高的产量!2008年,“三棱榄”的价格一下创出了每公斤1600元的天价,老人乐得简直合不拢嘴。他开始剪下枝条,不停往其他树上嫁接。这就相当于“复制”钞票!

“珍果之王”带来亿万财富

2011年12月,笔者慕名来到温贤湘的天鹅湖橄榄农场,只见四周群山环绕、林木茂密,空气清新,更有高山泉水川流不息,仿佛是个与世隔绝的“桃花源”。此时橄榄果已接近成熟,一股橄榄特有的甘香味便扑鼻而来,但见树上挂满了金黄的果实,煞是喜人。其间,还遇到一件很有趣的事。一位在广州开公司的香港大老板,特意开车来到这里,订下了5棵树上的橄榄果,他和温贤湘约定,冬至时自己过来采摘。

这天,温贤湘请了最有经验的采摘师父,对于挂得比较高的果子,他们必须爬上十多米长的云梯,一颗一颗的采摘,确保每一个果子都不会掉到地上摔伤。客户的要求虽然近乎苛刻,但开出的价格却很惊人:50万元。每棵10万元,换句话说,一棵树每年就能“结”出一辆小轿车!

价格这么贵,为何还会受到港商如此青睐?那位李先生告诉笔者,三棱橄榄不仅色彩金黄光亮,外观非常漂亮,最主要的是甘甜醇香,吃一颗三棱橄榄,就像喝了一杯好茶,令人回味无穷。且“三棱榄”营养价值高,港澳台和新加坡等地的老板,都非常喜欢这玩意。

多年来,温贤湘不断研究橄榄新品种,成功杂交培育出“香甜脆”、“九月香”等良种,还培育出亩产可达1万多公斤的青榄新品种――“富民榄”,用他的话说,贫穷山区的农民只要种上十几亩这种高产青榄,不出几年便可开轿车、住小洋楼。今年春节前,广东仲恺农学院的领导前来天鹅湖农场进行深入考察,高度评价其良好的培育和管理技术,并将该场定为学院的实践教学基地,当地政府部门也表示将在资金信贷、技术支撑、出口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2011年,仅温贤湘最早培育成功的那300棵“三棱榄”,就为他带来了千万财富。鲜果除广州、深圳外,还卖到香港、韩国和新加坡等地。现在,这样的树他一共嫁接了800亩,已成为全国面积最大的“三棱榄”种植基地,2012年将全面进入收获期,其产值绝对会是一个令人吃惊的数字!

金弹子嫁接技术篇7

――美国陆军航空兵亨利・阿诺德五星上将,1945 年。

无人机,很好的“接穗”

在航空发展史上,存在着许多不同类型的飞行器“结亲”的例子,这种不同机型之间的组合犹如园艺中的嫁接技术,可以将不同“植株”的优势杂糅在一起创造一个全新的品种。比如,战斗机与轰炸机相结合,产生了战斗轰炸机;直升机与固定翼飞机相结合,出现了倾转旋翼飞机;教练机与攻击机相结合,衍生出了教练/攻击机等等。无人机,无疑是很好的“接穗”――无人侦察机多年来的优异表现已然证明无人机是一个优秀的空中平台,而无人机与战斗机结合成的无人战斗机则一直被视为一种极具科幻色彩的有效武器,相对于有人战斗机,无人战斗机不但可以避免飞行员损失,还能彻底摆脱人体生理极限的束缚,让战斗机的性能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然而关于无人机与战斗机的“嫁接”却始终是航空工业界的一块“技术高地”,原因在于相关的制导与控制技术无法解决。

美国对于无人机的研发由来已久,在无人机军用化改造方面堪称世界的“开路先锋”。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由于微电子技术、智能技术、传感技术、数字通信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的发展,一些在无人机前进道路上曾经是难以逾越的障碍,被逐个克服,高度自动化的无人驾驶侦察机随之出现。1995年,美国空军服役了一种全新的中低空、长航时无人侦察机MQ-1,绰号“捕食者”。与前辈无人机相比,这种携带了光学和红外摄像机的无人侦察机可以全天候对固定区域进行监控,监控画面可由数据链实时传回而非传统侦察机那样需要飞回基地拆下胶片,换言之,空中侦察已经由从前的读图时代跨越到了现场直播。1999年科索沃战争,“捕食者”充分发挥了中低空优势,对塞尔维亚目标进行长时间监控和确认,其作用甚至优于侦察卫星和高空侦察机,“捕食者”从此一战成名。“捕食者”的成功让美国人看到了对无人机进一步军用化“嫁接”的前途,拥有实时发现、识别和跟踪目标能力的无人机离具有攻击能力的无人机只有一步之遥――只需再加装了瞄准系统和武器系统,一架具有攻击能力的无人机就能完成。为此,通用原子公司随即对“捕食者”进行改造升级,加装了两枚AGM-114“海尔法”反坦克导弹及其制导系统,2001年2月21日,“捕食者”试射了3枚“海尔法”,所有导弹均准确击中目标,无人战斗机从一个“空中偷窥者”变成了“空中狙击手”。拥有攻击能力的“捕食者”某种程度上将间接火力打击的概念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所谓“间接打击”就是以火炮或者导弹等各类远程间接火力武器和置于远距离的弹药来杀伤和击败敌人,而不是直接使用步兵武器或坦克正面迎敌。相对于火炮或者导弹,无人机不仅在目标识别和攻击上更为准确灵活,而且长航时的性能可以让带弹无人机始终盘旋在目标区域上空伺机而动,给予对方的压力可想而知。

伊拉克和阿富汗战场成为“捕食者”和“收割者”(以“捕食者”为基础研发的第一款专用攻击无人机)的练兵场,每天,同时有36架“捕食者”和“收割者”不间断巡航在阿富汗和伊拉克上空。它们保护着正在地面巡逻的美军部队,严密监视着的一举一动,如果发现重要目标,它们也可以直接发射导弹进行打击。

“捕食者”和“收割者”无疑具有里程碑意义,但这也仅仅是将无人战斗机的大门撬开一道细缝而已――理想中的无人战斗机应该能够自行承担复杂的空对空和空对地作战使命,而“捕食者”和“收割者”目前只能在低烈度的战场环境下执行对地攻击任务。不过在特定情况下,现有无人机也有过空战记录。在伊拉克,“捕食者”就曾向一架伊拉克空军的米格-25发射“海尔法”导弹,但未能命中。“海尔法”是反坦克导弹,用于攻击超声速战斗机显然胜算不大,但这一战例至少证明了无人机仍有机会找到导弹发射窗口完成攻击,如果换成是具备大离轴角发射能力的先进空空导弹,结果可能就不一样了。那么理想中的无人战斗机究竟离我们还有多远呢?根据2007年12月18日,美国国防部公布了“无人驾驶系统路线图”,预测能够肩负更多使命的新一代无人战斗机可能在2020~2030年左右诞生。如今,6年过去了,这个时间节点正离我们越来越近。

第6代战斗机是无人战斗机?

为了更好的归纳和描述喷气战斗机,人们习惯于将其按代划分。在不同的时代,航空技术的发展不同,军队对于战斗机性能的诉求也不尽相同,这造就了不同年代的飞机在技术和性能上的显著差异,也形成了对战斗机进行划代的基本依据――从第1代的米格-15到第5代的F-22,我们可以清晰看到战斗机是如何从基本实现喷气化逐步进化到达到“4S”标准的。那么未来的第6代战斗机会以什么为标准?在信息化深入发展的时代,第6代战斗机的标准会是无人化么?

2010年4月9日,美国空军空中作战司令部官员汤姆・安德森少将表示,美国空军已经组建了第6代战斗机办公室,而美国的军用航空巨头则在更早的时候开始了相关研究。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臭鼬工厂”开发的第6代战机,其性能包括以高于5马赫的速度进行高速飞行、更为先进的隐形系统和传感器融合系统;波音公司的“鬼怪工厂”也有自己的第6代战机计划,其设计的“F/A-XX”概念机采用翼身融合结构,如果采用亚声速巡航方式,F/A-XX的续航时间将高达50小时,其作战半径将会达到史无前例的上万千米,而如果采用高超声速巡航方式,其作战半径也将超过1 600千米。显而易见,这些技术一旦实现,第6代战斗机将是一种颠覆性的空中武器平台,而且飞行员可能沦为最为脆弱的系统,成为制约战斗机性能发挥的最短板――连续50小时的长时间飞行或者连续保持5马赫的高速飞行都是巨大的体力负担,如何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正常工作将是人机工效学的极大挑战。所以下一代战斗机会是无人战斗机?“不”,安德森给出了否定答案,“未来战斗机很可能还是有人机”。两年之后,美国空军似乎认识到了战斗机性能与人体生理极限的矛盾,2012年11月30日,美国空军作战司令部指挥官麦克・豪斯蒂奇对第6代战斗机进行了更为具体的描述,“未来的战斗机可能与现有战斗机大相径庭,它将是多种有趣技术的融合体,将是一款足以改变游戏规则的空中武器。”这样的表述意味深长,有专家分析,所谓“多种有趣技术的融合体”、“与现有战斗机大相径庭”可能是一种对于有人化与无人化的双向妥协,或许是一种高度智能化的有人战斗机,或许第6代战斗机是一个由有人战斗机和无人战斗机共同组成的体系,而非其中的某一种。

不过俄罗斯专家则对未来战斗机的发展给出了更为激进的态度,甚至于不少专家还联名建议放弃T-50,集中资金研制无人战斗机。“许多国家都明白,下一代战斗机必将是无人驾驶的。”俄国家安全问题研究中心主任阿纳托里・崔加诺克如是说。当然,俄罗斯并没有放弃T-50,完全无人化的俄罗斯空军也必定遥遥无期,但可以肯定的是,无人战斗机必将在可预见的未来战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无人战斗机的角色

在可预见的未来,无人战斗机在战场中到底能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显然,无人战斗机的能力远不会像《绝密飞行》中描述的那么智能和科幻。正如美国空军无人驾驶飞行系统特遣部队副指挥戴克・韦瑟林顿所说,“那些对感知灵敏度要求极高的任务,我们尚不具备那种水平的自动化技术。”未来的无人战斗机必将以目前的“收割者”为基础进一步完善,具备在更为复杂环境下,完成多种作战任务的能力。

对于空军来说,对敌方防空火力进行压制和打击是最为重要也是最为危险的任务――有人战斗机时代F-22就被赋予了这样的使命,被称为“临门一脚”。尽管电子战飞机的出现有效干扰了地空导弹的火控雷达,但只身冲入布满高炮和防空导弹的敌方阵地,仍需要“上刀山,下油锅”般的忘我精神才行。毫无疑问,无人战斗机可以将飞行员从这样的危险任务中拯救出来。从事高危任务一直是无人机得以存在的优势,以目前的无人机为基础,一方面在机体结构、发动机和隐身性等方面加以改进,增强无人机的突防能力和生存能力,另一方面对于机载电子系统进行升级,配备先进反辐射导弹,无人战斗机将成为压制敌方防空火力的有效武器。

相对于空军,海军对于无人战斗机的要求可能更为全面。一方面,对敌防空火力压制也是海军航空兵的重要任务,除此之外,航空母舰狭小的甲板决定了海军版无人战斗机更有其自身特点。首先,无人战斗机需要适应航空母舰,目前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的X-47B已然取得了很大进展――2012年12月,X-47B在“杜鲁门”号航母上完成了包括无人机停放和转移等试验。此外,只能执行单一任务的无人战斗机无疑是对甲板空间的极大浪费,无人战斗机必须承担多种任务。航母战斗群的巡逻警戒是一项耗费飞行员精力的任务,而这正是无人机的优势,因此无人战斗机不仅要重新承担起无人侦察机的“老本行”还要有所扩展,包括能够执行电子侦察以及反潜巡逻任务。

至于无人战斗机在陆军的服役可能要比海军和空军来的晚,因为相对于空军和海军的作战环境,陆军的作战情况要更为复杂。目前,陆军航空兵的作战武器是武装直升机,主要承担空中火力支援的任务,由于战场情况千变万化,要想有效实施火力支援必须与前线指挥官实时沟通,不然随时都有误伤友军的可能。目前,无人机都是事先输入作战指令然后起飞的,相信可预见的无人战斗机必定也是如此,能够实现实时通信及时修改攻击目标无疑对指挥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无人战斗机的经济账

对于各国国防部来说,不断削减的国防预算始终是个头疼的问题,省钱,成为不少国家大力发展无人机的理由。然而,无人战斗机在价格上真的会比有人战斗机更具优势么?

无人战斗机的优势在于省却了飞行员的因素――在先进战斗机的设计中,人机工程学是一个费时费力的部分。但在其他方面,高性能无人战斗机在研发方面的投入丝毫不少。为了保证预期的作战效能,无人战斗机很多分系统的设计并不比有人战斗机低,此外相关基站的建设同样需要不菲的投入。因此,无人战斗机最终的成本可能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样乐观。美国人之所以在第6代战斗机计划中不倾向于无人战斗机方案,原因也是如此。“从目前情况看来有人与无人驾驶战斗机之间的成本费用差距仅仅为3~5%”,安德森如是说。目前已经服役的无人机已然证明了高性能无人机并不便宜:RQ-4“全球鹰”是目前最为先进的无人战略侦察机,其采购单价超过5 000万美元,几乎与有人驾驶的U-2等值;而广泛应用的MQ-9“收割者”仅研发费用就超过1.2亿美元,单机价格高达3 600万美元,堪比一架喷气式战斗机。

金弹子嫁接技术篇8

资源税改革对陕西煤炭企业的主要影响表现在:第一,资源税税负增加必然提高煤炭开采企业的生产成本,进而迫使高耗能、低效率的开采企业竞争力下降,直至退出市场。铜川、渭南等老矿区煤质较差,开采手段落后,成本高,销价低,历史包袱沉重,企业效益差。长期来看,煤炭资源税税负提高必然对关中地区的部分中小煤炭企业形成较大冲击,推进煤炭资源开采企业的市场退出和兼并重组,从而提高行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第二,促使煤炭企业改变发展方式,提高资源的回采率和利用率,进而推动煤炭产业转型,促进整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神华集团、陕西煤业集团等大型煤炭企业可率先通过研发和采用新型技术和先进设备,提高煤炭资源回采率,延长煤炭产业链,增加产品品种数量,进行多元化发展;同时大力采用洁净煤技术和发展煤化工产业,达到煤炭资源的节约化和减量化利用,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形成低开采、高利用、低污染的新型生产模式,最终达到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多赢”,实现企业和地区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2、石油和天然气企业。陕西石油和天然气采掘企业有中石油长庆分公司和延长石油集团,在油气资源税税负提高而油气资源价格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必然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压缩企业的获利空间,进而激励企业为降低生产成本而提高开采效率。因此,资源税改革对油气企业的影响表现在:第一,资源税税负增加挤压油气企业的利润空间,以此倒逼垄断企业通过改进工艺、提高开采效率,相应承担部分税改成本。石油天然气产业是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油气勘探开发、炼油化工产业的复杂性,使油气生产对科学技术及相应的装备、工具、手段等依赖性很强。依靠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可以大幅度地降低勘探开发成本和风险,大幅度地提高炼制和化工生产效率及产品附加价值。因此,资源税改革将促使陕西油气资源企业加大科技研究投入力度,不断提升自主开发和创新水平,引进和开发世界先进的油气勘探开采技术,从而增加石油天然气开采量和提升石油天然气资源探明率,增强陕西石油天然气开采业的竞争力。第二,资源税改革促进油气企业整合产业链,进而提高企业生产经营规模和盈利能力、抗风险能力等。陕西省油气资源企业,以延长石油集团为例,上游生产和投资规模突出,但中下游炼化加工业和销售规模偏小,纵向一体化程度相对较低。因此,陕西油气资源企业应当以资源税改革为契机,优化油气勘探开发、炼油和销售,化工等环节的结构,适度增加中游、下游规模,优化一体化产业结构,实现油气上中下游产业链一体化。第三,鼓励油气企业将清洁生产贯穿整个生产过程。油气产业是污染大户,其“三废”问题一直伴随产业发展。陕西油气产业应将清洁生产贯穿整个生产过程,加强环保管理,淘汰不符合环保要求的生产工艺,限制或制止生产有毒、污染重的油气产品,节约用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鼓励开发绿色产品,实现以最小的环境代价换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实现油气产业可持续发展。资源税税负提高对资源消耗企业的影响分析1、电力企业。电力开发依赖能源、资源的特性,决定了电力行业的发展要建立于资源能源的有效配置的基础上。从我国电源结构上看,火力发电占总发电量的80%左右。而我国煤炭消费的50%用于火力发电。全国电力生产与消费受电煤的产量、价格影响极大。因此,处于上游的煤炭资源企业,可以通过调高发电用煤(简称“电煤”)的价格,将增加的资源税额转嫁给下游的电力企业。

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为缓解煤电矛盾,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对“电煤”实施临时价格干预措施,同时适当调整电力价格,试行阶梯电价制度。这是“煤电联动”政策、2011年限制合同电煤政策的延续。然而,这一“电煤”限价政策对市场交易“电煤”的约束基本无效。从2004年和2008年煤炭限价政策来看,供需才是决定煤炭价格的核心因素,现货煤价往往脱离政策目标。从资源税改革的长期取向来看,资源税税负提高必然对煤炭开采企业生产成本带来更大压力。作为下游行业的电力部门来讲,只有两种选择:一是提高管理效率、推广使用提高效能或节能的生产技术,淘汰落后,降低能耗,以增强自身消耗一次能源价格上涨的因素,来提高自己的市场竞争力;二是优化电源结构,加大核能、风能、生物能和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逐步实施以煤为主的多元化的清洁能源战略。此外,工业企业作为终端电力用户,将承担更多的煤炭上涨价格,促使工业部门的整体效率提高,部分高耗能、低效率企业将退出市场,这对于我国调整产业结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无疑是有益的。2、煤化工企业。目前煤化工主要分为四大类:洁净煤技术、炼焦、煤制甲醇、多联产。陕西自2003年6月明确提出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坚持煤向电力转化、煤电向载电工业品转化、煤油气盐向化工产品转化的发展方向,至2010年陕北煤化工产业布局初步形成。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焦炭产量达200万吨、兰炭产量1100万吨、电石产量105万吨、聚氨乙烯产量20万吨、化肥(合成氨)产量122万吨、煤制甲醇149万吨。资源税改革对陕西煤化工产业的影响表现在:第一,由于煤化工产品需求弹性较大且行业本身竞争性强,单个企业难以通过提价把资源税税负转嫁给消费者。在此情况下企业仍有两种选择:一是保持现有技术水平和对资源的刚性需求,通过加强经营管理包括降低其他要素成本(如工资)来自行消化税负,显然这种选择并不利于实现资源税改革的政策目标;二是通过自主创新,采用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等方式对上游资源产品生产者转嫁的税负进行消化,以保证其利润水平。第二,资源税的改革取向是将水资源纳入征税范围。煤化工产业发展对水资源有很强的依赖性,陕北地区水资源相对匾乏,煤化工用水十分紧张。因此,政府应该积极投入资金并且联合企业共同出资建设节水改造工程。同时政府应该统筹各地水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将水资源从周边较丰富地区调往较缺乏地区,或者将耗水量较大的产品生产企业建立在水资源较丰富地区,实现水资源配给的合理性。第三,由于陕西能源化工产业内部各分支产业都会在短期内受到资源税改革的不利影响,各产业必然加强管理,深入开发资源价值,尽量延长产业链条,提升资源循环利用效率,提高企业技术含量,提升利润空间和核心竞争力,从而使陕西矿产资源优势得到更好地利用。第四,煤化工产业环境污染严重,而陕北生态比较脆弱,煤化工生产过程中会排放大量的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NOX等,而不少企业缺乏有效的废弃物处理装置,导致污染物大量排放,污染环境。为此,煤化工产业发展过程中应积极推进多联产系统,加强煤化工固体废渣粉类灰和废气、余热等的利用水平。3、钢铁企业。新一轮资源税的调整对焦煤企业影响最直接,煤炭开采成本升高势必将成本的增加转移到焦炭价格上。而焦炭是钢铁生产不可或缺的原料,在原材料成本中占有很大比重,加之煤炭企业较强的议价能力,极容易将增加的税额转嫁到下游钢材产业。对于钢铁企业而言无疑是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这对当前不锈钢产业而言,可能短期影响不会迅速体现,但长期而言很可能还是要实际的消费需求来消化。资源税改革对于钢铁企业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资源税税制的改革将给煤炭、矿石等资源类生产企业带来经营压力,提高其营运成本;对于资源、能源消耗大户的钢铁企业,由于生产成本上升,利润也将受到挤压。另一方面有助于抑制钢铁这种高耗能行业的过快增长,有利于促进钢铁工业由依靠资源能源消耗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向依靠科技进步的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彻底从“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发展模式转变到“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上来。4、有色金属企业。长期来看,我国有色金属的税率水平会不断提高,这对有色金属产业的影响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通过调整资源税、出口退税率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实行,有色金属行业的集中度不断升高,再通过今年下半年的行业准入管理,存活下来的企业的定价权灵活度将会更大,企业还可以借此机会,通过集中度的进一步加强,向行业的上游推进,进而完善产业链。第二,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现阶段情况下,陕西有色金属企业一方面应通过各种手段努力降低生产成本;另一方面提高技术、淘汰落后产能,提高能效。目前有色金属企业利润丰厚,对引进先进技术和提高能效的技术改造要求不够迫切,政府应出台一系列的鼓励和限制措施,促使其加大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5、水泥企业。一方面,由于煤炭企业有较强的议价能力,资源税改革可能成为企业提高煤价的推动因素。今年全国大范围的电荒已让水泥行业的生产受到严重影响,如果煤价上调,加之“市场煤、计划电”的定价机制,电荒或许会更加肆虐;此外,煤价的上涨直接可能引发火电企业的生产规模下降,如果电价顺势上调,对处于电力资源下游的水泥行业而言,无疑会大幅压缩赢利空间。另一方,此次煤炭资源税的上调会加速水泥产业结构调整。利用大企业的规模优势,超强竞争力替代落后生产能力,优化生产布局,推进企业重组;推广节能、利废技术,创建绿色水泥产业资源税税负提高对非资源型企业的影响分析资源税改革后,随着石油、天然气、煤炭等矿产资源价格的上涨,水、电等价格也将随之上涨,非资源型企业的运营成本将会大幅增加,所生产的产品价格也将会上涨。这样,非资源型企业所处的行业竞争就会加剧,无法降低运营成本的企业,将会倒闭、破产、重组和兼并,所释放出来的资本、劳动力等资源将会流向利润较高的行业或企业。1、装备制造企业。陕西装备制造业主要涵盖以下主要门类:汽车制造产业、输变电装备产业、航空装备产业、航天装备产业、机床工具产业、工程机械产业、重型矿山装备产业、新能源装备产业、电子通信设备及元器件制造产业等。2011年前三季度,全省规模以上装备制造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493.93亿元,增长15.3%。陕西装备制造企业生产过程中要投入大量的有色金属矿产、黑色金属矿产、贵重金属矿产、稀有金属矿产和稀土金属矿产等原材料。资源税改革的取向是提高金属矿产资源的税负水平,这必然增加装备制造企业的生产成本,压缩企业的利润空间。装备制造企业生产的产品需求特性各不相同。对于富有弹性的产品,生产者可以通过提高产品价格来转嫁资源税赋,只会获得更少的利润;对于缺乏弹性的产品或服务,生产者可以通过提高产品价格,来抵消所增加的资源税赋。因而,由于装备制造企业所生产的产品需求弹性不同,资源税改革后,利润受到的影响也不同。2、航空航天企业。西安国家航空产业基地以航空工业整合和大飞机项目为契机,对其产业链进行了完善,初步形成了飞机整机、航空新材料、航空零部件加工、航空装备及专用设备等4个产业集群共同发展的局面。西安国家民用航天基地以国民经济发展重大装备需求为导向,以产业平台为依托,以产业链延伸为方向,以资本运作为主要手段,着力推进卫星应用、航天特种技术应用、航天电子信息等民用航天产业规模、竞争力双提升。资源税改革对航空航天企业的影响主要有:一方面是企业生产过程中要投入的稀土矿等原材料税负水平上升,会提高企业的生产成本,对企业利润构成不利影响;另一方面,资源税政策改革的目标之一是解决工业发展高度依赖能源原材料型重化工业,单纯依赖廉价劳动力和廉价物质要素的投入,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而航空航天技术作为国家鼓励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获得难得的发展机遇。3、新能源新材料企业。资源税改革之后,企业资源使用成本必将增加,促使企业尽量提高使用资源的效率,实现产业发展的环保节能,从产业发展来看,资源税的改革将会会鼓励企业发展新材料、新能源产业,以替代传统的资源,而且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也将得到较大的发展;从长远角度看,有利于我国经济增长模式的真正转型,实现从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的转变,从粗放型的出口方式向集约型的出口方式转变,从低端产品出口向高端产品出口的转变,使我国的竞争优势得以持续。因此,资源税改革为陕西装备制造业中的新能源汽车、风电等新能源装备、光伏产业、半导体照明产业以及新材料产业等发展带来历史性机遇。

金弹子嫁接技术篇9

张博学

河西走廊的“金张掖”不出金,“银武威”也不出银。但河西走廊有一个真正的金银库,那就是被称作“镍都”的金昌市。凭借镍系列产品的冶炼,在这个地方黄金滚滚,是名符其实的建在戈壁滩上的金库。

原始的金昌,地上很少草,兔子不拉屎,天上没有飞鸟。但就是这个地方,冒出了一个经济发达的中型城市。

海边的一个渔村发展为沿海城市比较容易,因为靠近大海,通向世界,贸易会拉动城市发展。但在戈壁滩冒出一个城市,类似一个天方夜谭,充满童话意味。金昌就是一个童话般的城市。

河西走廊远古气息的消亡缓慢,中古色彩的衰退停滞,近展的步伐不快。因此,每个县市都能闻到古代的味道,听到古代的声音。汉朝的战马嘶鸣,魏晋的墓室壁画俨然,唐宋的丝竹悠扬,明清的燕子绕梁,一切都泡在千年老汤之中,唯独金昌例外。在金昌,唯一看到的历史遗存,是过路的长城,其它一切,都是现代文明的展示。

金昌远离“秦时明月汉时关”,紧追现代工业的发展技术,从她诞生之日起,就是一个稀有的工业骄子。1958年,在“社会主义好”的嘹亮歌声中,全国各地的技术工人,技术专家,管理专家,大学毕业生云集金川。中央领导人频繁督阵。矿山轰鸣,汽车飞驰,火车奔跑,转眼间,烟囱入云,厂房林立,宿舍楼遍地,像变魔术一样,一个现代工业区在亘古荒野、满是砾石的戈壁滩上出现了,其现代文明的步伐把说着秦汉方言,吃着隋唐食物,穿着明清服装的周边老百姓惊得目瞪口呆,张大嘴巴问自己是否在做梦,那确实不是梦。一个现代工厂,金川有色金属公司,奠定了金昌市的雏形。1982年,国务院决定成立金昌市,一个工厂的头上凭空盖上了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的盖子,土地局、财政局,税务局,铺天盖地的局的牌子挂满了一个新开辟的大道,一个城市出生了。原来走在厂区的公司经理和车间主任是戈壁滩上最大的官,现在,市长、局长的小车鱼贯而行,一夜之间,多少说话不清,陆离光怪的政治淘金者,衣冠楚楚地打起了官腔。从肉体到灵魂,一个城市真的诞生了。是金川公司带出了一个金昌市。“儿子生出老子”。儿子的政治、经济、文化、行为习惯,社会结构,所接受的教育程度,深深影响了老子。老子中的当权者虽然粗糙,但城市的一切都充满现代的活力。

金昌是藏满金子的城市。金昌原属永昌县管辖,在距县城约50公里以北的地方。其取名为金川公司的第一个字和永昌的第二个字,显然,不仅有金子,而且永远昌盛的含义。金昌有金川、河西堡、永昌县三部分组成。永昌县东大河、西大河的河水送往金川峡水库,保证了金昌的水源供应。河西堡的电厂、火车站保证了金昌的电力和运力。金昌则出产稀有的镍、钴、钯、钌、金、银等十几种贵金属。是世界第二大镍矿。60年代,金川公司属于保密单位,冶炼厂周围,十步一岗,五步一哨,站着荷枪实弹的民兵,增添了多少神秘。现在,金昌是一个完全开放的城市,无密可保。金昌金木水火土俱全,冶金、电力、化工、交通、建筑、农业都非常发达,经济总量仅次于兰州,而人口只有兰州的二十分之一,是甘肃省最富庶的地区。仅金川公司的税收和利润就使这个城市肥得流油。

金弹子嫁接技术篇10

近年来,在海内外调查发现了一批吐蕃时期的金银器,让我们得以窥见唐代吐蕃金银工艺的高超水平。其中器形最大的,是今天保存在拉萨大昭寺内的一件银壶,这件银壶的造型十分特别,它的上端开有圆口,口缘饰八曲纹,口沿的下方做成空心立体羊首,羊首的后侧竖起两耳,羊首前端上下唇间衔有一个圆管形小流,羊首下为喇叭状的细颈,颈上端饰弦纹、四瓣毽纹各一匝,颈下部接球形瓶身。纹饰部分有鎏金痕迹。银壶上的纹饰十分丰富多彩,口部的外壁饰山岳状花瓣一匝,颈身相接处装饰联珠纹、叶纹、四瓣毽纹和弦纹组成的纹带。在银壶的主要位置,有一组生动活泼的鎏金图像,饰有单人弹琵琶和成组人像各二组。其中弹琵琶者将琵琶置于背上,双手背于身后,呈“反弹琵琶”的姿态,与著名的敦煌壁画中的反弹琵琶图像如出一辙。另一组人像中,有一位系有“簟囊”的壮汉正在弯腰扶持另一位脸上长着络腮胡子的醉汉,另一位穿着高勒靴的青年男子屈蹲在醉汉的胯下,抱持着他的右足。从画面上看,这几位人物都是深目高鼻的胡人,似乎是在一场痛快淋漓的开怀畅饮之后,正在“家家扶得醉人归”。对于这件银壶的来历,学者们有不同的推测,由于它具有浓厚的域外文化色彩,有人认为它可能是制作于中亚呼罗珊一带,也有人认为它可能是属于波斯或粟特系统的银器。至于它是因为什么原因流传到了吐蕃都城逻些(今拉萨市)今天已经无从知晓,学者们推测它或有可能是一件战利品,也有可能是通过“高原丝路”贸易交换而来的一件商品,甚至不排除是吐蕃掠获的突阙、波斯向唐王朝的一件朝贡品。

一些吐蕃金银器流传到了海外。其中保存在美国克里弗兰艺术博物馆内的三件吐蕃银器堪称传世品中的佳作。这三件银器中,一件是银质角杯,一件是带扳手的敞口银杯,还有一件是高颈的银瓶,均采用捶揲工艺制成。所谓“捶揲”,唐代也称为“打作”,按照齐东方先生的解释,捶揲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锻造或打制,其技术可以是冷锻,也可以经过热处理。这种工艺是利用金、银质地比较柔软、延展性强的特点,将自然或冶炼出的金银锭类的材料捶打成各种形状,供进一步加工使用。捶揲技术可以追求优美而写实的艺术表现,既可以制作器物的形体,也可以制作装饰花纹。克里弗兰艺术博物馆收藏的三件银器都是首先捶揲出器物的基本形状,然后再捶出器物表面凹凸起伏的各种花纹、人物、异兽图案。从这组银器器口可以观察到,在捶打的过程中使用了内、外两层银板,主要以外层银板成形,内层银板主要作为衬托。在器形和纹饰基本形成之后,再在外凸的图案上錾刻出更为细腻的纹样。

吐蕃金银器上丰富多彩的装饰纹样最具有民族和时代风格。在唐代的金银器纹饰当中,吐蕃金银器的纹饰特点一是在其肩部、圈足上常常饰一周联珠纹饰,二是器腹上所饰的植物纹样枝叶粗大,风格更显粗犷奔放,三是金银器上所饰的动物造型奇异,具有独特的造型和风格。例如,在一件美国芝加哥私人收藏的吐蕃银瓶上,装饰的主体纹饰为三组两两交颈站立的立乌,其中一组头上有冠,一组头上有角,一组口中吐出长舌,各组之间有花草纹样相间隔,银瓶腹部饰三只带翼的神兽,站立于花草之间,似分别为翼马、翼龙、翼狮的形象。瑞士藏学家阿米・海勒(Amy Heller)博士对此研究认为:“瓶腹上的异兽图案,以及瓶腹上半部的成对交颈异兽,都是吐蕃王朝时期典型的藏族艺术纹饰,溯其源流,则是受到喜欢用联珠圈内饰成对的异兽、异禽为主体、以花叶纹或心形纹为间纹的粟特织物纹样的影响。交颈或相对的动物造型在藏族称为‘托架’(thogs-lcags)的用铜合金铸造的护身符中也可屡屡见到”。在西部11世纪的早期石窟壁画藻井的装饰图案中,我们也可以见到这种交颈立乌纹,证明这一题材一直到吐蕃王朝灭亡之后还在一些地区延续了相当长的时间。

美国克里弗兰艺术博物馆收藏的吐蕃银瓶上部饰有四只乌纹,腹部有一方印,印上方饰有一蹲伏动物,似为狮子。银瓶的腹部共有四组图案,似为一人面乌身人像、一狮、二龙,其中一龙似为二龙交尾形状。其中人面乌身像头上戴有三花宝冠,身穿交领长袍,衣襟上可以观察到饰圆形纹,身下生出两翼,足为乌足,尾巴下垂,站立于一朵盛开的花朵之上。有学者研究指出,在有关早期吐蕃赞普的传说中,藏族先人皆为半人半鸟的异人,人首乌身,指趾带蹼,乘带翼巨兽而行。这件银器上面的纹饰恰好提供了这种异人异兽的具体图例。美国克里弗兰艺术博物馆的马莎・卡特博士(Carter,Martha)也认为,这件银瓶上出现的人面乌身像的服饰特点反映了同时期吐蕃服饰和头巾的式样,他身上所穿长袍上的小圈点状纹则是萨珊、粟特纹样及其衍生纹样中十分典型的团窠图案。阿米・海勒和俄国学者马尔夏克(BorisMarshak)还进一步指出,这类衣饰“表现的是吐蕃人对当时粟特式长袍的了解”,并且由此认为这组银器上的图案应是吐蕃人制作的,但却体现出浓厚的粟特图案和冶金工艺因素,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汉地唐朝纹饰的影响。

在吐蕃系统金银器中,在造型艺术上最富于变化的是一批金银质的带把杯。从总的风格来看,它们与唐、粟特系统的带把杯均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在带把杯的杯把上都带有横平而较为宽大的指垫,在杯的环形把上加上这样的指垫,既可以使手感舒适,又能帮助其他手指加力持重,增加持杯时的稳定度,这原本是粟特带把杯常见的做法,很可能为吐蕃人所借鉴。其中一件带把杯的指垫上还饰有一件浮雕的带翼奔兽,从其形象上看似为奔狮。而粟特人也很重视这种装饰方法,在粟特人的带把杯指垫上常常饰有精美的花纹或人物头像,这种在指垫上饰奔兽的做法虽然过去极为罕见,但可能仍是源自粟特风格。与唐和粟特系统的金银带把杯相比较,这批吐蕃系统的带把杯最为突出的特点是器体浑圆而没有折棱,其中多数器腹均较低平,杯深小于口径,带有小圈足,杯体近似圜底碗形,而不见唐和粟特系统带把杯中的常见的八菱形杯体、筒形杯体、“6”字形杯把等特征。由此可以说明吐蕃系统带把杯很可能是对唐和粟特带把杯的一种借鉴或仿造,而不是直接从唐或粟特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