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的行动十篇

时间:2023-09-27 18:19:32

心理学的行动

心理学的行动篇1

一、行动导向理念下《幼儿心理学》教学目标的重新定位

结合行动导向的教学理念,我们需要重新对《幼儿心理学》的教学目标进行思考,并重新定位。教育部2012年颁布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标准》的基本理念为“师德为先,幼儿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特别把幼儿园教师的专业能力以及具备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技能提到了重要的位置上来,《专业标准》提示我们把握幼儿园教师培养培训的着眼点―注重学生职业行动能力的培养。简而言之,职业行动能力由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及专业能力构成。这三种能力的获得,是不能通过以教师传授的方式传递给学生的,唯有通过“做”,在“做”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思考、自主探索、自主操作进而逐步自我构建的。

在行动导向理念下,我们尝试将学生置于教学活动的主体和中心地位,赋予学生工作者的角色,这种地位的变化和角色意识有利于兼顾认知目标、情感目标、行为能力目标的共同实现,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在《幼儿心理学》这门课程中,教师以“能遵循幼儿心理特点进行幼儿园教育与教学工作”的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将理论知识学习与幼儿园工作过程紧密结合起来,在具体章节里,我们可以设置一些与幼儿园工作情境相关的核心的实操任务,如“感知觉”这一章里,设置“设计符合幼儿感知觉特点的背景画”或“以幼儿感知觉特点为基础,设计一组以故事背景为题材的教具”等这样实操的作务,在“幼儿的情绪情感”这一章里,设计“根据幼儿情绪调控的特点,在区域环境里创设幼儿可适当宣泄和表达情绪的环境”这样的实操任务,用这样的实操任务将理论知识的学习与任务、项目结合起来,将抽象的理论知识与幼儿园具体工作过程相结合,将其具体化,形象化,实践化,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实操任务完成的过程中获得对幼儿心理活动特点的认知,掌握分析幼儿心理特点的方法,并依此解决实际问题。

二、行动导向理念下《幼儿心理学》教学内容的重组

传统教学理念下,《幼儿心理学》的教学内容上,是按“概念、规律、运用”这样的主线进行展开,这种内容结构注重知识的科学性、系统性,主要告诉学生“是什么”“为什么”这样的问题,而在“做什么”“怎样做”这样的与实际应用能力相关的回答较少。而行动导向教学法强调知识的应用,而非理论的分析与概括。因为,我们的教学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相关知识与技能的实际应用,在教学内容的重组上,突出教、学、做一体的特点。

其一,在整体教材内容的编排上,减少纯理论环节,增强与实际应用相关的章节,如减少幼儿心理研究方法、儿童心理发展主要理论等内容,强化儿童认知发展、儿童情绪情感能力发展、学前儿童个性等与幼儿园实际应用更相关的内容;其二,在每个章节具体内容的编排上,改变“概念、规律、应用”这样的以知识体系统领的编排方法,而是将每节内容转化为一个一个的项目,项目下设置相应的任务,学生在完成大的项目、任务的基础上既能获得幼儿心理学基础知识的认知,又能让学生体验完整的工作过程,逐步实现从学习者到工作者的角色转换。

三、行动导向理念下《幼儿心理学》教学与学习的变革

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强调让学生所有感官都参加学习活动,学生学习的内容,以“任务”形式呈现,“任务”是根据“职业活动”的相关内容制定,在教学方法上注重做中教,在学习方法上注重做中学,教师在考虑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或可能自主获得新知的基础上,整合知识,设计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既获得知识,也获得一种主动学习的态度,这对学生终身学习、可持续发展意识与技能的培养有着很大的作用。

同时,行动导向理念下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形式,让学生以小组合作或团队的形式进行学习,教师可以以“抽签定组”“分任务定组”“随机分组”等形式帮助学生形成小组,并在过程中不断促进小组的成熟与成长,让学生根据下发的“任务”进行任务书的解读、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分工,学生自己收集资料与信息,独立进行工作。这种以任务为基础的教学模式以及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形式,能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索的同时,也让学生体验团队合作中的协调、沟通、矛盾的解决等,这与《专业标准》里强调的幼儿教师工作强调的合作精神与技能相吻合。

心理学的行动篇2

关键词:“”运动;从众心理和行为;社会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K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981(2012)04-0134-05

法国史学家马克·布洛赫说:“历史事实在本质上是心理上的事实。”“”运动,是在国内特定的政治经济制度和国际环境下,广大干部和民众参与的社会主义建设运动,是在弥漫于整个社会的从众心理和行为的影响下发生和发展的群体行为,“”运动中的个体和群体的行为大多是受其他人和其他群体行为的影响而产生的。从众行为对“”运动的历史进程和后果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一、“”运动中从众行为产业的主要因素

“从众,指个体在实际存在或想象存在的群体压力下,在知觉、判断、信仰以及行为上,改变自己的态度,放弃自己原先的意见,表现出与群体中多数人一致的现象,这就是从众现象,或称从众行为。”从众行为是群体压力直接作用于个体的结果。群体压力可能是真实存在的,也可能是主观想象的,而且这种压力可能是在人们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了作用,使人们通过理性选择,采取从众行为。也可能是在人们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作用,使人不自觉地跟随多数人的行为。衡量从众现象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主体内在的态度变化过程。

根据外在行为是否从众以及行为与内心的自我意愿是否一致,可将从众行为分成以下三类:第一是真正的从众。即外在行为与内心的意愿与群体是一致的,也可以说是表里如一的从众。第二是暂时的从众。个体在内心对群体的选择表示怀疑,但迫于群体的压力,而暂时在行为上与群体保持一致。第三是悖众。一种是内心倾向虽与群体一致,但由于某种特殊需要,行动上不能表现出与群体一致;另一种是内心观点与群体不一致,行动上也不从众。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表里一致的悖众。

导致“”运动中人们从众行为的因素主要有:

1 处在群体中的个体容易表现出从众的本能,这是群体精神统一性的心理学规律。人类是天生的社会动物,都希望被社会认同,“所有人都表现出来两个强有力的动机:希望被别人接纳,被别人喜欢,希望自己是对的”。人类“虚伪”本能使人掩饰自身,猜测他人,特别是在面临群体压力下,人类都有一种将自身偏好伪装起来以取悦众人的本能。集聚成群的人,他们的感情和思想全都转移到同一方向,他们自觉的个性消失了,形成了一种集团性心理。法国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将之称为心理群体,并认为“它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存在,受群体精神统一律的支配”。他还认为,群体中个人的个性……即使没有任何外力强制的情况下,他也会情愿让群体中的精神代替自己的精神,更多地表现出人类通过遗传继承下来的一些原始本能。美国的查尔斯,马凯和约瑟夫·德·拉·维加更直接指出:“群众是多么容易被误导,人类是多么喜欢模仿别人的举动,多么喜欢‘随大流’,又是多么具有聚生性。”“”运动是一场规模巨大的群众运动,处在群体中的个体和群体之间的从众行为就是这种本能的体现。

2 好面子、求同、法不治众的传统文化心理的影响。“支配着人们的是传统,当他们形成群体时,就更是如此。”中国人注重群体判断,避免与他人不一致的文化取向使“群体的从众心理抑制了超群出众的观念和行为。”参与“”运动的广大干部和民众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尚同、好面子和法不责众的传统观念的影响,存在着不愿意与多数人的想法相左或迷信权威的思维定势。“”运动中表现出来的浮夸风,就与当时的国人特别是地方干部爱面子的心理有关。

3 群体压力。“从众的压力来自于许多情景下那些明确的或者是不成文的告诉我们该如何行为的规范。”参与“”运动每一个个体,作为他所在的群体中的一员,其心理和行为必定会受到这个群体的规范、价值观、内部结构与关系的影响。当时,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成为中国干部和民众群体的价值标准。这就是一种群体规范,在实践中,它们也就成为衡量人们政治立场的标准。而在运动中,是否保守与冒进,是否赞同和搞“五风”也就成了衡量人们是否拥护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行为规范。如果干部和民众对党、对社会主义及其建设事业表示怀疑,轻者损失的可能不仅仅是生存和发展的机会,甚至包括作为一个普通社会成员的资格,他可能被放到集体利益的对立面上被疏远甚至被隔离;重者就被视为批判对象,不仅被带上主义的帽子,而且挨斗受罚。

4 群体凝聚力和士气。从社会心理学解释,群体成员之间相互吸引以及成员愿意分担群体目标的程度叫群体凝聚力。“”时期,整个社会成员普遍具有为社会主义奋斗的共同信念,个体与个体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互相团结、互相支持,整个社会和各个群体都表现出了比较大的集团凝聚力。群体的凝聚力越强,群体成员之间意见的一致性以及对群体规范的从众倾向越强烈,越容易产生从众行为。

5 党中央和对“”战略的鼓动和号召,对干部和民众的引导和暗示,容易引起民众的从众行为。社会心理学认为,地位高的人容易使地位低的人顺从。处于心理上位的由于职位高、能力强、资历深,对处于心理下位的职位低、能力弱、资历浅的民众形成一种居高临下的心理态势,特别是他对干部和民众的引导和暗示,会引起他们的从众行为。的号召和鼓励,党中央不断提升高指标的决策行为,都是一种直接的暗示,它层层传递下来,对下级形成一种刺激,让人民群众接受并按这种方式行事。在当时,人们的情绪已经处在狂热状态了,又受到这种来自官方的权威信息的反复持久的刺激,人们的行为在这种暗示的作用下更趋于不理智而产生盲目的从众行为。如多次称赞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粮食多了可以搞供给制,把供给制与吃饭不要钱当做共产主义因素大加推崇的行为,对公共食堂的一哄而上起了很大的作用。

6 导致从众行为的个体原因。“”期间,广大干部和民众,特别是占人口绝大多数的5亿农民群体,他们的文化水平、政策水平不高,更易于从众。而知识水平和地位比较高的中高级干部本应该不会轻易地从众,但由于党内家长制作风比较严重,特别是公开提出要反“反冒进”后,更没有人站出来公开反对“”运动。群体中没有非从众者,就会导致其他人的从众行为大大增加。

此外,“”运动中,新闻媒介片面、失真和浮夸的报道,盲目跟风的做法,使人们往往把这些臆断的信息作为参考的依据,倾向于相信多数人的舆论,便产生了随大流的从众心理和一哄而上的从众行为。传播媒介的反复刺激、影响,导致并不断强化了“”时期特有的从众行为。

二、“”期间的从众行为表现及其社会心理学分析

“”运动还没有正式开始时,在1958年3月的成都会议上就提醒大家,各省不要一阵风,让河南今年试一年,各省可以在明年“”。但在从众心理的驱使下,“”运动一哄而起,而后在各种大办运动和化运动中出现了如共产风、浮夸风、瞎指挥风、干部特殊化风、命令风等跟风的从众行为。

化运动就是一哄而起所形成的产物,短短几个月,公社化热潮遍及全国,公社化目标就以令人目眩的速度实现了。公共食堂的一窝蜂地出现,就与人们的从众行为有很大关系。当公共食堂在全国出现了几个典型后,特别是全国农村公共食堂的第一个样板——河南省嵖蚜山卫星章程的出台和推广后,大家都竞相效仿,各地一哄而起地大办大食堂。当在1958年9月16日,在视察安徽省舒城县舒茶时发表了“吃饭不要钱,既然一个社能办到,其他有条件的社也能办到”的讲话之后,很快引起了群体效应。据不完全统计,到10月底,全国农村共举办共食堂265万多个,“至1958年年底,全国的公共食堂340多万个,在食堂吃饭的人占农村总人口的90%”。

下面以公共食堂为例来对从众行为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作简要分析。1958年夏,北京大学的胡代光老师,对北京郊区的一个大食堂做了调查研究后写了一个调查报告。从这个个案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的人对公共食堂态度各异。积极拥护赞成办食堂的是贫农、下中农、单身汉、小孩、劳动力少者、妇女,以及口粮标准低的缺粮户。这些人迫切要求摆脱许多家务劳动,以便积极参加生产,同时也好改善生活。表示反对的,首先是富裕中农,以及有额外收入的家庭。他们在家里伙食吃得好,怕参加公共食堂后,降低原来的生活水平。有的人甚至先在家里杀鸡买肉,大吃几餐后,才参加公共食堂。其次是懒汉,怕办公共食堂后被动员出来干活。另有30%左右的人对办公共食堂持观望态度,他们在等待,盘算着在哪里吃饭省钱,如果在公共食堂比在家里省钱的话,则愿望加入,否则不加入。

以上几种态度颇具代表性。其实,在大办食堂过程中,“任何一个地方公共食堂的开办,群众对此不外乎是这几种态度:一是积极拥护,二是表示反对,三是观望”。但最后的结果是绝大多数的人都加入了吃大锅饭的行列。

由此可见,一开始,并不是所有的人就表现出吃大食堂的意愿,拥护的人也主要出于对自己切身利益的考虑,且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改变他们的态度,但他们的态度会影响了其他人。观望中的人受积极拥护的人的影响而改变自己的态度,形成了拥护的态度,而反对的人在绝大多数的人都表示拥护的态度影响下,迫于群体压力,最终也不得不改变自己的态度而表示参加。这里面有真正的从众,即表里如一的从众;暂时的从众,即个体在内心对群体的选择表示怀疑,但迫于群体的压力,而暂时在行为上与群体保持一致。

我们还可以从湖南湘潭地区所属的平江县谈岑公社稻竹大队几十个食堂散伙后又恢复的情况,说明民众对办公共食堂的复杂心态,以及由这些心态的转化导致的从众行为及其对恢复大食堂的影响。

1959年6月初,湖南湘潭地区所属的平江县谈岑公社稻竹大队的63个食堂,“除了青年突击队和副业生产队的食堂外,其余全部散了。散的原因,是群众对食堂议论纷纷,有的说好,有的说坏,有的要办,有的要散。要办的是单身汉,一些劳力好的青壮年妇女,生产队、作业队的干部、积极分子。主张散的,一种是富裕户;二种是一家有个把弱劳力,基本上没有参加农业生产的;三种是家有辅助劳动,如有五六十岁的妇女在家能煮饭的;四种有一定能力的孤老。其余的人是介于可办可不办之间。干部中,对办食堂也存在矛盾心理,一面认为办食堂方便,集体生产方式需要相应的生活方式,觉得要办;一面又看到食堂存在许多问题,觉得散了会好些,导致稻竹大队食堂散伙的直接原因是口粮紧张。大队总支书记考虑到食堂难办,菜又不够吃,不如把食堂散了。就这样,到了6月中旬,这个大队的食堂全散了。这些食堂散了二十天后,又同时恢复了。恢复的原因:一是部分社员尤其是单身汉要求办。有的单身汉说,不办食堂就去江西。因为平江与江西邻近。二是有的生产队长、作业队长因为食堂散了后出工不齐、开会人也不齐,派工不方便,感到生产难领导,提出还是要办食堂。最主要的是散食堂之事受到了上级批评。县委、公社党委都对稻竹大队的总支书记解散食堂进行了批评。那时的干部很听上级的话,上面一批评,总支书记意识自己解散食堂不对,乃决定恢复食堂。于是,总支的干部在各队、各组社员大会上,宣传食堂仍然要办,说办食堂是方向……于是,这些食堂又恢复起来。要重新回到食堂吃饭,部分社员是很勉强的,但该大队总支书记与群众关系好,社员都比较听总支书记的话,所以尽管不情愿,还是加入了食堂。”

“对食堂议论纷纷,有的说好,有的说坏,有的要办,有的要散”表明社员参加到大食堂中来时,心态复杂、动机各异。大队总支书记考虑到社员在大食堂散了后,劳动积极性下降,“感到生产难领导,提出还是要办食堂。最主要的是散食堂之事受到了上级批评”,于是,总支的干部改变了态度,在各队、各组社员大会上,宣传食堂仍然要办,说办食堂是方向。这些食堂又恢复起来。但部分社员是不情愿的,只是“由于该大队总支书记与群众关系好,社员比较听总支书记的话。从这个过程我们可以看出,群体规范和群体压力对恢复大食堂的影响。解散食堂,受到了上级批评后,总支的干部说“办食堂是方向问题”。许多人在群体压力下,从心理上害怕因为不加入大食堂而被大队这个群体的成员孤立、疏远甚至惩罚。这就是群体规范的压力,它导致了许多人内心不情愿,但最后都在行动上重新加入了大食堂,选择了从众,导致了大食堂恢复的结果。

当时中共中央在一系列文件中,把公共食堂看做“必须固守的社会主义阵地”,把反对公共食堂的态度当做“农村中阶级斗争尖锐所在”,要求各级党委把安排生活和办好食堂提高到“阶级斗争的地位上来”。可见,民众为了避免被视为右倾保守或资本主义思想严重,为了避免遭到“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等形式的批斗,而不得不放弃自己的意愿,选择从众。

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出,群体规范的压力对个体从众行为影响的过程:首先是合理辩解阶段。在这一阶段,群体成员自由发表意见,如果意见有分歧,最终会形成多数派和少数派。第二个阶段,劝说阶段。在这一阶段,多数派会劝说少数派接受大家赞成的意见。第三阶段,攻击阶段。如果少数持不同观点的人不肯改变,那么群体成员就会对他们进行攻击。最后,是心理上的隔离阶段。如果少数人的态度和观点仍然不改变,大家就会采取一种孤立的措施,使个别人感到群体成员对他的冷淡和拒绝。经过以上几个阶段后,个体最终可能会放弃自己最初的观点,从而产生从众行为。大食堂产生发展的过程,也就是群体压力对个体从众行为发生影响的过程。

总的说来,“”运动中的从众行为有不同的表现:第一种是表面顺从,内心接纳,这是表里如一的从众。加入到大食堂中的许多人,是从心底里积极拥护吃大食堂的,因此表示出了自己对公共食堂的由衷的赞美。这些人有妇女,单身汉,鳏寡老人等。下面的新民歌就反映出了他们的这种心理:“公共食堂一枝花,单身汉子有了家,妇女不绕锅台转,一心生产无牵挂”;“劳动归来进食堂,食堂饭菜喷喷香,端起饭来想起党,浑身上下添力量”。第二种是表面顺从,内心拒绝。这种情况也可称为顺从,它较多见地之于党的高层领导干部对“”的态度以及刮共产风和办公共食堂的过程中。在“”发动之初,在党中央领导集体成员中,、陈云、薄一波等领导人和各省市不少领导人对主张搞“”,从内心讲是不太赞同的,但后来,随着对反冒进批评的升级和各地跃进气氛的日益浓厚,党的高层领导中找不到反从众的声音,其他领导人产生了集体从众心理。他们中的许多人由于受明显或内隐的压力,而在对待“”问题上,努力与多数成员或最高权威的保持一致态度,转而表示支持“”运动。领导集体的从众行为一是迫于的家长制作风带来的压力,二是出于法不责众的心理。“权威人物减轻了那些服从命令的人对其所从事行为的责任。”许多领导干部认为,只要是集体研究决定的事情,便不需要个人负责,也就因为大家共同决定的,大家都有责任,即使出了问题,也不能只追究一个人。

在各地刮共产风的过程中,广大干部和民众也不同程度的以自己的行动表明了反对的态度,但在最后都又在群体规范的压力下无可奈何地表现出了从众行为。如由于在平调的过程中,不仅社员的生产资料全部要上交,就连生活资料包括自留地、树木、房基、锅碗瓢盆乃至银行存款和海外寄来的汇款等也收归公社或无偿调拨。这种损害农民利益的做法引起了农民的极大不满。他们或买掉了自家的缝纫机、或杀鸡宰鸭、或瞒产私分。但这种不满被上纲上线为资本主义,“社员稍有不满,轻则批判辩论,重则开展批斗罚跪、不给饭吃,并扣上破坏公共食堂、破坏的罪名”。表面顺从,内心拒绝的情形,在“”期间普遍存在。

至于各行各业的浮夸,一方面反映了当时和广大干部、民众希望迅速改变我国落后面貌的急切心理;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在这种急躁心理支配下的互相攀比和盲目跟风的从众心理。当河南省遂平县卫星农业社宣布在过去亩产一百多斤的低产区创下亩产2105斤的丰产纪录后的第二天,湖北谷城县乐民社紧跟其后,宣布他们的小麦亩产达到2357斤。二十多天后,河南西平县和平社把小麦亩产量数公布为7230斤。到最后,河北徐水县宣称,徐水小麦亩产将达到12万斤,将浮夸的狂热推到了极致。

在1958年10月开始的跑步奔向共产主义的狂热中,各地不甘示弱,你追我赶、抢先过渡。10月,当山东寿张县委提出二年内“基本建成一个像样的共产主义”的规划后,山东莒县很快就制定出一个“大战200天,向共产主义过渡”的规划。而范县唯恐落后,修改了3年或5年建成社会主义的计划,在10月宣布两年过渡到共产主义。他们认为,徐水在1963年建成共产主义社会,别的县也纷纷宣布在不远的将来实现共产主义,范县5年才实现共产主义,速度显得太慢,于是,他们将范县实现共产主义的时间定为两年。

从浮夸风的产生发展和表现情况来看,当时个体与个体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是存在极大的模仿行为的,你比我的干劲大,我比你的产量高,盲目攀比和赶超其他人和他地的做法就是一种自觉的模仿。人们在这种模仿中,感受到了只有跟上形势,才不被排除在“”的潮流之外,这种模仿行为一旦扩展开来,就会形成从众的连锁反应。

“”期间的浮夸通过个体之间的感染、文学作品的感染,大的群体之间的感染,从而形成连锁反应。人们的狂热情绪互相感染和发展着,引起强烈的从众情绪爆发,人们的从众情绪具有强烈的传染性,由个体的从众性发展成为群体的从众性。群体一旦出现从众,就具有盲目性和狂热性等非理性的特点,导致了“一窝蜂”的从众行为的发生。

三、“”运动中从众心理和行为的特点

“”运动中的从众行为具有如下特点:

1 场景性。“场景性是群体心态的一个最基本的特征。没有场景因素就难以形成群体行为;没有群体行为就等于群体心态失去了其形成、存在和作用的载体和方式。”所谓场景性,就是指群体里的人在心理感受上是一致的,在一个特定的时间里聚集到一个特定的空间,形成一个特定的群体,有一个特定的行为方式。在大炼钢铁和各种大办运动的场景中,人们为了以“”的方式使祖国富强和人民生活幸福,为了把社会主义建设好这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来了,所以他们聚集在各种劳动竞赛和协作的场景中,表现出来非常一致的态度和非常狂热的激情,各个地方、各个群体之间,人们的心理感受和行为方式有较大的一致性。

“”运动中的群体心理的情绪性有同频共振的规律,人们往往在受到暗示后,产生模仿行为,表现出极大的冲动性、狂热性和传染性。如在劳动竞赛时、浮夸各种产量时,在受到伟大领袖接见时这些特定的场景中,民众都表现出极大的狂热性和冲动性,这些情绪和行为一旦产生,便具有很快的很大的传染性,在个体与个体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互相传染,把气氛搞得异常狂热。

“在群体中,每种感情和行动都具有传染性……这是一种与他的天性对立的倾向,如果不是成为群体的一员,他很少具备这样的能力。”勒庞的这段话就解释了“”时期的从众行为是处在群体中的个体在特定的场景下诱发的。

2 互动性。“群体行为中的互动性是对群体从众性的一种补充……互动性也是从众性的一个‘给养’因素和过程。”“”运动中的群体从众行为的走向是群体中每个个体进行互动的结果,也是每一个新加入的个体或群体与原来的个体和群体进行碰撞和互动的一个结果。我们可以看到,“”运动中的从众行为的互动性非常频繁,互动使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互相碰撞、互相启发,使从众行为更加频繁和升级。化运动的速度如此之快,浮夸现象如此之普遍,对领袖的盲从如此之狂热,都是群体问从众行为互相影响的结果。

3 无序性和爆发性。无序性即人们的从众行为表现得没有理性。作为一种群体互动关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在“”运动中,干部和民众表现出来的从众行为,其性质主要是没有秩序的政治行为,特别是群体的从众行为,更多地具有盲动性和狂热性等非理性色彩。如当时人们在劳动时,唯恐落后,那么拼命、那么不讲条件不计报酬,劳动场景那么狂热和壮观,这说明,当时的劳动远远超出了经济和生存的理由,而是一种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的气势,一种轰动的效应,爆发性反映了群体心态和行为的快速形成、快速发展的特征,即速度和力度。化运动、公共食堂就是以令人目眩的速度开始的,而后又以快速的方式席卷全国,来势凶猛、发展迅速,惯性很大,即使是也无法控制其规模和速度。

勒庞认为,群体具有冲动、急躁、缺乏理性、没有判断力和批判精神、夸大感情等等特点。以上特点正说明了这一观点。

四、从众行为对“”运动的影响及对当今社会的启示

“从众行为的结果非常广泛,从有益、高尚到歇斯底里、悲剧都有可能。”但从众心理和行为本身无所谓好与坏。它带来的作用主要取决于从众行为本身的性质和社会意义。

“”期间的从众行为,其意义和作用有正反两方面:一方面,它具有创造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广大干部和民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在某些场合,群体的品格可以高于组成群体的个体的品格,只有集体能产生高度的无私奉献精神”,“只有集体能够表现出伟大的不计名利和献身的精神。”“”期间,人们冲天的干劲,“像原子核爆炸一样地迸发出来”,在一个接一个运动中表现出来。同时,广大干部和群众以前所未有的劳动热情,战天斗地,昼夜苦干,在许多战线上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从众行为还有整合群体行为的作用,使党和有效地进行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社会动员,为现代化建设准备了充分的人力资源,弥补了其他资源的不足;另一方面,消极的从众具有压抑功能,会抑制个体的思维,扼杀群体成员在社会主义建设上的创造性和主动性,使人们陷入盲目从众的习惯中。从众心理还使许多干部和民众没有把某些正确的意见表达出来,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和中央领导集体的决策。这就使得“左”的社会思潮和“左”的行为方式越来越得到发展,进而使“”期间出现的“左”的错误在比较长的时期内得不到根本纠正。

心理学的行动篇3

【关键词】行动导向教学法;高职教育;团体心理辅导

一、理论和实践意义

随着教育部对高职院校招生和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心理健康工作越来越受到学校、家长、用工单位的重视。传统的团体心理辅导以团辅游戏为主体的单一活动,已经不能适应高职院校项目化等教学改革需要。

OTPAE五步训练法,是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中心、教育部组织多名专家,基于行动导向教学法的理念,参考国内外先进的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模式设计科学训练程序,用于对解决问题等能力中的能力点进行训练。结合团体心理辅导的教学培训实际,以心理健康教育学科的知识和技能为载体,从实践中渗透对新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并寻找有效途径,具有现实的理论和教学实践意义。

二、OTPAE五步训练法在新生团体心理辅导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通过团体心理辅导教学,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需要有科学的方法,要通过有效的程序达到真实有效的效果。OTPAE五步训练法具有科学训练程序,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得当,就会很好的发挥其优势,并适用于新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训练中。

(1)目标(Object):是依据团体心理辅导教学活动内容和技能要求做具体解释和说明。呈现特定的学习目标,使学习者通过教学体验后,能够明确自身的学习内容,确认学习和行动的目的。(2)任务(Task):是对团体心理辅导能力点在实际任务中的典型状态的描述和意义的呈现。通过场景、事件等因素分析,表现基本形态;并通过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中能力点的运用和意义分享,形成学习者的学习动力。(3)准备(Prepare):是对理解与掌握心理辅导能力点“应知”内容的列举和说明。知识是能力形成的基础,掌握必须的基本知识以及能力形成的基本方法、程序,是新生提高解决问题能力训练的重要前提。主要通过教学个体科学量表测量,科学训练程序方法学习进行知识准备。(4)行动(Action):是以行动导向教学法的运用并进行组织训练的主体部分和重要环节。立足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过程,采用任务驱动、案例分析、场景模拟等教学方法训练团体心理辅导能力点。它具有示范性和真实性,是团体心理辅导教学的落脚点。(5)评估(Evaluate):是对过程中教师评价教学效果和学习者如何评估自己学习收获的一个指引。通过教师教学,团队的自我监控,及时分析,获得反馈,通过团队新生自我评估和学习,获得解决问题能力提升和学习能力全面发展。

在运用OTPAE五步训练法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中,通过对能力点的集成训练,通过对团队行为的引导,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以工作任务为载体的完整的训练活动,能使学习者系统地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OTPAE五步训练法在新生团体心理辅导教育中的实践

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非常重视学生素质和学生能力的培养,以专业教育为基础,在培养专业技能和专业实践中增加学生基本素质培养的内容。在这里,以两个教学案例为例,来分享具体实施方法。

A.团体心理辅导之第一课:小组组建

组建小组可以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彼此交换意见,在认知上使学生得到提升,形成新的想法和做法,并学会分享和表达,同时还使学生有归属感,热爱并为小组荣誉贡献力量(见表1)。

在2个课时内,通过角色扮演“APEC峰会首脑圆桌会议”场景;运用小组讨论法,推选“圆桌领袖”;运用头脑风暴法,敲定“圆桌会议”主题及口号;小组成员自行分工并设计案例,运用案例教学法,“圆桌领袖”向全体同学进行展示和分享。在整个团体心理辅导过程中,教师起引导指导、解疑答惑、提炼点评和观察记录作用,各小组成员有序并积极参与到主题中来,在教学活动中学会分享,在评估中解决个体存在的心理矛盾,在快乐的氛围中解决问题能力得到提升。

B.团体心理辅导之第二——四课:认识时间

新生在英语、数学、专业基础课等学业压力情况下,不能掌握很好的学习方法,再加上刚入校后对新事物探索的时间较多,使得学生感觉无从下手,不能做好自己的时间管理,产生厌学、焦躁等情绪。

(1)目标:认识时间管理对个人及职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了解时间管理的误区;诊断自己的时间使用状况;掌握时间管理的方法和技巧;学会克服拖延症状和排除各种干扰因素;运用科学方法进行时间规划和日程安排并再次诊断评估。(2)任务:当下的自我状态认知;量表下的自我剖析;学习适合自己的时间管理方法;校正自我。(3)准备:认识时间和时间管理及价值;时间管理误区分析;认知时间管理的原则和方法。(4)行动:使用时间日志,了解自我时间消耗;量表认知并小组分享,共同剖析自我;学习时间管理并校正后一周的安排及实施记录;思考并研讨如何利用每天的空余时间。(5)评估:量表诊断自我当下时间管理能力;自我时间管理倾向测试;小组分享行动记录及心得。

在6个课时三次团体心理辅导教学中,学生能够从自己的量表和数据中认真剖析,并主动和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在分享和评估中,更深刻体验到掌握学习方法的重要性。新生个体厌学、焦躁等心理问题和情绪在团队共同努力下得到了很大的解决。

四、以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团体心理辅导为例研究总结

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遵循“贵在应用、重在普及、难在养成”的核心能力培养策略,通过职业能力融入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运用OTPAE五步训练法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各个能力点进行实践,充分体现了高职院校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一方面,深化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手段,强化对大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实现了以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向知识、能力并重的培养模式转变;实现了以提高综合能力为主的教育理念的转变。

另一方面,OTPAE五步训练法的新生团体心理辅导教学理念是行动导向教学法,体现了能力本位、发现学习、自主学习、方法学习和行动导向的原则。在教学中学生的一切学习活动都是以提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为目标,自主的、主动的、积极的进行学习;在训练中通过认知活动,对已有知识和经验基础上总结并获取新知识;在实施过程中不仅要求有精神和思想准备,而且要付诸于有意识的行动实施和结果呈现,这种科学有效的方式方法,有利于在新生阶段进行普及和推广,也更能够奠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坚实基础。

最后,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成果固化和养成需要师生合奏,共同努力。OTPAE教学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指导。在整个团体心理辅导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就是做好策划、引导和咨询作用。要很好的应用该教学法,必须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两方面的作用。只有完美的策划方案,如果缺乏学生的积极参与,该方法将有始无终;如果设计组织不贴近学生实际,即使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很高,该方法也将达不到学生解决能力的提高;如果教育成果学生受益,但不能固化和养成,坚持一段时间,又将需要轮回进行,大大浪费了教学资源。因此,OTPAE教学的成功开展,必须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独特作用,缺一不可。

参考文献:

[1]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解决问题能力训练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1-12.

[2]王士恒,伍学雷.职业规划与自我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79-81.

心理学的行动篇4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社团活动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广和普及,学校承担着培养全方面素质的人才的重任。现代学生学习压力繁重,社会和学业压力的增加,学生心理负担加重,很多学生不堪重负,心理健康问题事件频发。对此,很多学校都开设了心里健康教育中心,并开展了一系列的心理社团活动。心理健康中心为学校和谐的教学环境的创造和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提供了保障。为了保证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实效性,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开展了各式各样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活动。但是仅仅依靠心理健康宣传达到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并不理想,而随着心理社团活动的开发和发展,为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工作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经过开展心理社团活动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心理社团活动对于学生缓解压力、舒缓心情、放松情绪保证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1.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开展心理社会活动的意义

1.1 心理社团活动时为学生的心理互动交流提供重要的平台

学生在校园中的生活是处于半封闭的状态,随着知识面的拓展和与社会接触的不断增加,学生逐步从校园封闭式自我管理转向社会开放式的自我管理。在这个自我管理过渡的过程中,学生的心理健康也在成在和变化之中,对很多新问题存在很多困惑,很容易被影响心理健康发展的不良因素所迷惑。这时如果有一个能够让学生群体之间有一个互动式、互助式的心理交流活动,为学生的心理活动的交流提供一个平台,对学生自我心理调整十分有利。社团活动为学生心理健康活动搭建平台,能够为提供相对开放的心理管理,促进群体心理自我更新机制的建立。在此活动平台上,学生之间进行心理上的互动,通过相互的沟通和交流,实现心理调适的过程。

1.2 心理社团活动时学生群体形成的重要机制

心理社团活动时一个心理互动的过程,不仅整个学生群体的心理得到互动,而且学生个心理也实现互动,这也就直接导致了群体心理行为和个体心理行为。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开展的心理社团活动为学生群体心理互动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使群体心理行为得以良好的实现,心理互动平台的搭建是建立在健全有效的管理机制的基础之上的。心理教育健康中心的管理者作为社团活动中的主要引导者,指引学生心理互动交流的方向,以社团活动的管理要求为指导原则,将国家相关的教育理念贯彻落实在其中,为心理社团活动向正确的目标前进提供保障,并且保证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在社团活动的实践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心理互动的指导,为学生朋辈之间的互助提供保障。社团活动是学生群体心理行为的互动,这也为学生的个体心理互动打下了基础。群体心理行为形成的共同价值观为个体心理的自我调整提供依据,使自我心理的调整具有方向性。社团活动的开展对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的锻炼和群体观念的形成具有积极作用。

1.3 心理社团活动时进行心理教育的重要途径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开展心理社团活动是以开展素质教育为背景的,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实现学生全方面素质发展的重要途径。心理社团活动的建立在素质教育的基础之上,以素质教育理念为指导原则的团体活动,通过社团活动向学生群体传递一种正向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促进学生自我价值趋向的形成和性格特征的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今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当今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来说,不仅要通过课堂教育,更要通过实践来进行心理健康内涵的教育,社团活动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活动实践提供平台和渠道,通过活动时间类对学生的自我管理的心理行为进行内化。心理社团活动能够是一种健康的、互动的活动,学生个体在心理互动的过程中互相作为参照对自己的心理行为进行修正,成为自我价值观。

2.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开展心理社团活动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开展的心理社团活动,为学生的人际交往活动和人际关系的形成提供时间和空间上的条件,通过群体活动是学生间交往的频率增加,个体间的互动交流时的学生人际交往的退缩心理得以消除,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社团活动的成员之间在兴趣爱好、优点特长等方面具有相近性,使人与人的交流更加容易些,而成员间的气质差异又使成员间形成了互补,在同化的过程中将一些学生具有的心理问题消除。学生通过参加心理社团活动能够,使自己特长得到发挥,课余生活更加丰富充实,减少压力和焦虑的情绪。社团活动也为学生提供了人际交往的平台,让学生在参加社团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满足感和幸福感。社团活动能够很好的对学生心理健康进行辅导,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2.1 提供归属感

人本主义心理学派将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从属和爱的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人在生活中除了基本的生存条件之外,最需要的就是归属感。在学校内不乏这样的学生群体,他们普遍存在自卑的心理,总认为自己不如别人,将自己封闭在自己的角落排斥在团体之外。比如来自贫困地区的贫困生,他们本身家境比较困难,在经济上比较拮据,在语言和行为方面与同学有差异,这就使得他们很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少与人交流,喜欢独处。心理社团活动能够通常是一个管理相对自由的群体,成员之间是平等的地位,不存在利益关系和冲突。在这种环境下人的心理和情绪都比较放松,又因为群体成员之间有相近的兴趣爱好,所以群体间更有共同语言,个人能力和特长得到充分的发挥,这对学生自信心的建立和人际关系的交流具有促进作用。在社团活动的开展实践中,成员间又明确的分工,共同合作,相互配合,使自卑心理的学生能够重获自信,提高积极性,使自卑心理得到缓解或者消除。

2.2 分散不良情绪

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迅速,自控能力方面有所欠缺,内心发展还不成熟,即使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也会使情绪产生比较大的波动。对任何一个人来说长时间的悲观情绪都会对其自身的学生和生活带来负面的影响。正面情绪和负面情绪是一种价值判断的差异,对于同一件事情看待的角度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情绪体验。正面情绪多,人就幸福感增强,就会减少负面情绪的产生或者降低负面情绪的影响。心理社团活动带给学生的是个人价值实现的满足感和目标实现的幸福感。社团活动在组织管理上具有很大的灵活性,能够根据时间空档,采用多种形式的活动来分散不良的情绪。心理社团活动通过文娱、体育等活动,既能够调节学生的情绪,防水心情,有能够让学生发挥自身的特长,实现个人价值和目标。学生特长得以发挥,由此带来的满足感能够对学生的不良情绪和心理问题进行有效的调整,人的心理和情绪进入良性循环,幸福感增强,心理就会朝着健康正确的方向发展。

2.3 性格互补

学生的人际关系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即友好型、淡漠型和对立型。心理问题主要在淡漠型和对立型关系的学生个体中产生。人际关系淡漠型的学生多表现为自我意识强,以自我为中心,忽视他人,不为他人的利益着想。在学习方面不专心,敷衍了事。对人冷漠不热情,行为孤僻,即时学习成绩优秀确不愿意帮助其他同学。人际关系对立型的学生多表现为嫉妒心强,语言和行为表现虚伪、爱挑毛病,支配欲强,敌对心和报复心强,甚至有些神经质。心理社团的成员之间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学生通过社团的群体活动能够能够消除一些不良的品质和情绪。社团活动对于个别不合群的学生能够使其加强与其它成员间的交流,使其能够主动的与人沟通交往,消除不合情的问题。对于淡漠型人际关系的学生参加社团活动,社团成员间提倡平等、互助、团结、尊重的人际交往原则,通过与他人的交往合作,逐渐将性格中的孤僻、淡漠加以消除,能够更好的融入到团体中去。

3.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有效开展心理社团活动的对策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和实践要求来制定关于社团活动管理的制度以及选择管理模式。在社团活动进行的过程中要对心理健康的实效性进行总结和评估并加以反馈,将心理健康教育与社团活动做到良好的融合,使社团活动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3.1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到社团活动的重要性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广和普及,心理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社团活动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只有将二者进行有效的融合,才能使社团活动真正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首先对于管理者而言,要清楚的认识到素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社团活动三者之间的关系,将三者进行融合,需要在融合的过程中进行有机的配合和共同价值的确定和管理模式的选择。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到社团活动的重要性,在社团活动中发挥导向作用,强化心理健康教育的职能,指导社团活动目标的建立和活动过程的具体实施,强化社会活动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3.2 制定社团活动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制度

在心理健康教育制度的设计上首先要充分的考虑到社团活动的目标、计划和心理健康教育计划的关系。对二者的关系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最终形成一致的管理目标,并将其从管理理念和抽象的管理想法转化为具体的可以操作的管理实践。制定社团活动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制度和法规对社团活动进行规范性的管理,以使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能够真正的在社区活动中融入,已制度为依据,使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开展的心理社团活动有制度可依,具有更好的目标性和可操作性。

3.3 成立相关的心理健康监控机制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要以心理健康管理机制为基础成立相关的心理健康监控机制,以对心理社团活动进行控制,从而实现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监控,及时进行效果评价。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的评估主要在于心理健康指标的设定和健康指标的有效测评。然后对管理过程的控制,分析当代学生的心理特质和心理发展的规律,根据实际操作过程中管理要求和可操作选择符合测评要求的监控指标。在活动中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问题,使其朝着活动目标前进。

社团活动的整个过程进行控制并对活动完成后的效果进行控制,控制和测评的结果反馈给管理,以便于在下一次的社团活动中加以改进,不断提高心理社团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海芳,张山,朱新华. 以心理社团为载体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2012(10).

[2]石国亮,万磊. 试析大学生社团的现实困境与突围之路[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03).

心理学的行动篇5

一、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性质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是指教师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生主体性的活动项目和方式,使学生心理品质受到实际锻炼,进而培养和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一种课程形式。由于它是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因此有是也叫做“心理训练课”。

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呈实践性特征,重视学生直接经验的获得,强调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而活动课程符合人的心理形成、发展的规律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性,有利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有针对性地开展。

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实施的原则

(一)活动性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以现代活动课程理论为依据,寓心理健康教育于活动之中。活动性是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的突出特征,表现为教师根据心理知识并围绕学生生活组织相应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心理体验、发展心理素质。

(二)系统性

马克思主义活动理论认为人的活动具有客观现实性、社会历史性和主观能动性。在设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时,要有明确的活动目的,不能为活动而活动。活动的内容应该丰富多彩,形式应多种多样、生动活泼,以适应学生成长的多样性要求。

(三)主体性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是以活动为中介的课程形式,通过课程实施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体验,得到启示,让学生在活动中找到认识的来源,找回个性的位置。实施活动时,应强调学生的参与意识、实践意识、主动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的优势所在。

(四)互动性

学生之间由于年龄相近,心理特点相仿,往往有更多的共同语言,容易理解沟通。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能调动学生自身的教育资源,在平等协商对话中有效培养温暖感、信赖感、亲切感,形成互相尊重、独立自主等人际关系和良好人格,发挥积极的双向互动的人与人之间的群体动力效应。

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评价

根据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的特点,课程评价主要集中以下三个方面:

(一)课程起始评价

课程起始评价,是指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进行的评价。它的主要任务是评价学生进入新的教学活动前所具有的前提条件,包括对学生能力、个性特点、各种优点和缺点、各种心理或行为问题类型等了解。其目的是把握学生所具有的不同学习准备状态,进而确定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和选择有针对性的活动内容。起始评价还包括对课程目标进行评价,即评价老师设定的目标是否明确具体是否针对学生的心理实际,是否偏离总目标的方向。

(二)课程实施过程评价

实施过程评价,是指在教学活动进行过程中进行的评价,即形成性评价。注重实施过程评价的目的在于对正在实施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及时进行监控和评定,对教学活动各个环节的实施情况进行诊断分析,找出哪些地方偏离了教学目标,哪些地方还需进一步完善,从而为课程的调整提供及时的反馈信息。

(三)课程实施结果评价

心理学的行动篇6

论文摘要:年来,我一直承担着我院心理咨询专业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任务,在执教的过程中努力探索着综合实践活动与心理活动的整合。本文论述了如何结合专业特色确定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目标、内容、活动方式与评价等方面。

1结合专业特色进行课程目标定位

心理咨询专业的培养目标中明确指出,学生应“具备熟练的心理诊断、心理测量、心理咨询和干预技能和技巧;具备独立开展学校心理教育教学和社会服务工作的能力,具备良好的教学能力,胜任中学心理教育教学工作;能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的专业人员;能从事其它领域心理学实际应用;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良好的身心品质。”根据专业培养目标,我们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定位于以下几个方面。

1.1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心理健康的判断标准,了解心理咨询专业,了解相关的心理专业知识,要具有较强人际沟通能力和观察能力,如知道如何接待来访者、观察来访者、与来访者进行沟通等。

1.2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课程学习中学会心理问题解决的方法,即针对某一心理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同时还要学会一些程序性的方法,如清楚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基本过程,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如何实施,如何评估实施的效果等。

1.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课程学习中,有意识地体验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带来的成就感与幸福感,体验团体交流的乐趣,培养责任感,丰富自己的人生经验,发展对专业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综合性要求设计者具有更为广博的知识储备,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性又要求设计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更多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实际,更多地与人交往和沟通,更多地发挥自我能动性和创造性。从这些角度看,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使学生理解活动特别是心理活动设计的理念和特点,学习心理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策略,可以促进专业学生专业知识能力和情意的成长。

2结合专业特色选择课程的内容与活动的方式

我院自2006年秋季开始,就尝试着在心理咨询专业班级的第三学期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每周四学时,共计72学时。根据《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领域包括主题探究类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教育、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四大块,活动方式有调查、观察、查找资料、实验、设计制作等。我们参考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领域,确定心理专业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包括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两大部分,其中理理论学习占30%的比例,主要侧重于活动方法的介绍,实践学习占70%的比例,主要侧重于运用心理学原理解决实际存在的心理问题。整个课程的安排以系列活动的形式展开,一般来说,主要涉及以下几种类型的活动。

2.1宣传活动

主要内容是有两块,一是宣传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有什么样的意义,如何简要而准确地判断自己心理是否健康。二是宣传心理咨询室,由于我院的心理咨询工作起步较晚,影响不够大,学生不了解,很多学生不知道去心理咨询室或不敢走进心理咨询室的情况,我们每年都让心理咨询专业的学生去新生班级进行咨询室的宣传,让学生知道什么时候需要去接受咨询,去哪里接受咨询,如何进行心理咨询,消除学生对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的误解。这个内容以“与心理健康同行”系列主题活动的形式开展。该活动要求师生共同策划一次大型的全院范围内的宣传活动,重点在于三人一组到各个新生班级进行一次有关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室的口头宣传活动,设计一条宣传标语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事先写好宣传稿,与相应班级取得联系,安排好时间地点,进行活动,记录下活动的过程,并对结果进行评价。

2.2调查类活动

主要是对新生进行心理普查,了解在校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建立心理档案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作准备。我们以每年一度的全院范围内的新生心理普查和定期的心理测试为主要形式。 转贴于

2.3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心理咨询专业学生的就业流向通常是去中小学担任心理健康教育,或是去社区进行健康教育,或是去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无论是去哪里,他们都必须要有策划、组织心理教育活动的能力。针对常见的心理问题设计了以下主题的活动“:认识自我”、“人际交往训练”、“管理情绪”、“承受挫折”和“适应社会”等。这些活动主要是以团体辅导的形式,或以情景模拟的形式开展,总之,需要学生自主地去策划、设计和进行。

2.4社会参与类活动

包括社区考察与公益活动。这类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加强与社会的联系,这样的活动一个学期组织一到两次。我们学校周边有湖北省女子劳教所,我们通过努力将其建成了心理咨询专业的实践基地,定期地带学生去参观考察。

所有的活动的形式有个别活动、小组活动,但主要以小组活动的形式进行,小组一般不固定,当一个活动结束后需要进行重新分组,以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在这些类型的活动中,根据需要还要对学生进行相关的理论指导,主要是活动程序方法介绍和研究方法的介绍。

3结合专业特色进行课程评价

课程的评价是反映实施状况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既是活动的终结,也是活动的持续起点。更是活动的循环境过程。由于整个课程的实施是以活动的形式展开,那么它的评价也就不同于其他课程,需要体现活动课程的评价特点,如强调过程性、主体性和激励性等原则。最终的评价将针对活动目标,由教师、学生所在的小组和学生本人共同决定。学生先写自评报告,教师和小组成员根据其表现对自评报告再进行评价。

4实施后的反思

三年来,我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地反思自己的设计与开展活动的结果,通过调查,85%以上的学生们都很喜欢这门课程,他们认为,在活动中他们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开拓了视野,学会了思考。如06心理咨询的秦兰同学对湖北省未成年人管教所的未成年人进行了调查之后,写道“:其实,我们都想,用家庭,社会和每一双有爱心的双手,让羔羊不再迷途!”07心理咨询的李婵同学在自评报告中写道“:出勤率百分之百,学习过程中比较投入,在学习中懂得了团结合作,手动脑相结合,积极走出教室、注重实践等学习方法。在学习中获得了很多乐趣……”

从课程发展来看,我仍然觉得有很多不足,如课程目标的定位和活动类型的划分合理性有待进行论证;由于资源的限制,学生的活动还主要局限在校内,校外开展的活动比较少,学生的素质是否符合专业发展的需要也还需要市场的检验。

参考文献

心理学的行动篇7

关键词:运动心理学;实践应用;问题

一、文化适应方面的问题

运动心理学的理论研究能够帮助运动员在实际的训练中更好的掌握相关运动技能,实现运动水平的超长发挥,同时还能够不断的完善运动员的个人运动人格发展,让运动员在实际的运动生涯中更好的面对各种各样的挑战。从理论的角度来看,运动心理学的研究理论最早出现在西方,因此相关理论是针对西方运动员的,因此,面对不同的中国文化发展背景,运动员能否完全的适应西方社会发展的心理学理论,需要我国运动心理学学家们不断的进行深思。由于文化背景方面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别,人们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个人发展倾向性等方面都会存在非常大的差别,由于这些方面存在着的差别会影响到体育运动实际参与者对体育运动的认知以及行为实践。从目前的运动心理学研究来看,存在着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文化背景的跨越与运动心理学本土化发展之间的矛

盾,[1]58同时这也是运动员体育技能训练中心理技能发展中无法躲避的一个重要问题。关于运动员心理学技能方面的训练理论大部分都是来自于西方社会,从西方直接移植过来的理论在中国运动员心理技能发展方面存在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存在着消化、吸收存在着困难的问题。相关的运动心理学研究工作人员需要认识到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坚持“求同存异”的发展原则,在结合我国社会文化发展特点以及运动员心理发展变化等方面的内容,进行运动心理学理论的本土化研究,加深实际的运动心理学研究理论深度。

二、运动心理学与运动项目结合度不高

从近些年的发展来看,在我国运动心理学学者们不懈努力之下,运动心理学领域方面实现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由于运动员内容选材、竞赛指导等方面的限制使得整个运动心理学研究大多集中在学术层面,也就是理论方面的研究,研究成果的实际应用性并不强,实践性研究成果较为缺乏。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运动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大多集中在运动员身上,因此研究对象受到了非常大的限制,研究工作人员大多是通过心理咨询与训练来提升运动员实际的运动水平以及运动适应能力。实际上,运动心理学理论具有非常强的普适性,也就是说使用范围更广。[2]64由于理论发展、理论科研等方面的不断发展,运动心理学研究中涉及到学科越来越广,单单凭借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来进行研究是远远不足的,研究者在实际的研究过程中还需要更加注重其他学科的内容,诸如,解剖学、社会学,等等。从目前的运动心理学理论研究来看,研究工作人员更多的集中在于本学科之内的研究,缺乏与相关学科之间的联系性,研究工作人员大多是利用假想和现象来进行研究,实现的研究成果与运动员实际情况存在着错位的现象。因此,运动心理学研究工作人员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需要不断的深入到运动的现场实践之中,通过与运动员教练员、实践运动员之间的不断交流来了解体育项目的实际特点以及发展规律,实现运动心理学理论研究与运动实践相结合。运动心理学研究工作人员在实际的研究过程中还需要认识到问题研究的中心问题,考虑到整个研究内容实施的可行性问题,坚持研究方式上的适用性,加强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联,让研究的理论更好为研究对象而服务,提升运动心理学的实际使用性,展现其巨大的威力。

三、运动员教练员与运动员的运动心理方面存在着需求差异性

运动心理学研究工作人员的研究成果是为运动员提供心理咨询、训练,让运动员在运动项目中更好的掌握运动技能,提升运动水平,同时还需要不断的完善运动员人格方面的特点,让运动员能够更好的面对运动生涯中的挑战。实际上,运动心理技能、运动员身体素质以及运动技能把握三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也就是这三种都需要借助运动员的努力来获得。由于运动员对心理技能方面的掌握与运动员其他能力的掌握存在着趋同性,加上运动员教练员、运动员在实际的运动训练中存在着功利性发展心态,忽视了心理方面的训练工作,只是希望能够凭借心理训练获得显著的效果。在进行运动心理学的研究过程中,存在着运动心理学指导理论知识与具体实践不适应的问题;心理咨询、训练与比赛心理存在出入;[3]91运动心理学研究缺乏合作与支持,对整个研究不进行配合;运动心理研究工作人员与运动员在心理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运动员无法表达自身内心感受,双方合作并不默契等等。

四、研究方式上的问题

在进行运动员心理技能方面的训练过程中,训练工作人员需要坚持训练技能方面的规律性特点,也就是在整个训练的过程中坚持长期性以及系统性的特点,同时还需要保证心理技能方面的训练与实际的操作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并且通过不断的训练操作以及具体情境来实现。在进行运动员心理技能的训练过程中不能够与实际的运动情境想脱离。[4]73例如,在进行注意力方面的训练过程中,需要保证运动员在整个训练过程中注意力的完全集中,提升实际的训练品质,让运动员在实际的情境之中完成相关的任务,提升整个训练工作的针对性。总而言之,在进行运动心理学实际的研究以及训练的过程中,需要保证创设的训练情境与运动员真实的运动情景二者之间非常的接近,提升整个实验效果的实际意义,提升运动心理学研究方面的有效性。

五、运动心理学技能方面的训练效果实际评定

从目前的运动心理学研究来看,对于实际的研究成果缺乏系统化、理论化的评价体系,使得整个学科的研究缺乏理论上的支持。在实际的运动训练过程之中,大多数的运动员教练员是借助运动员实际的竞赛成绩来进行运动员心理评估,旨在于提升运动员的心理状态,改善实际的训练效果。通过运动成绩来进行实际的评定工作更加的具有客观性的特点,测量更加的便利。在非比赛季度或者是比赛之前对运动员进行阶段性的心理训练过程中,运动员获得理想运动成绩非常的困难,这就需要在进行心理状态评级过程中考虑到效度方面的问题,转变运动成绩这唯一性的衡量指标。在进行运动员心理咨询、训练效果分析中,需要从运动员心理状态方面的改善、竞赛中的成绩转变以及运动行为方式方面入手,参考运动员的相关成果报告以及运动心理学的相关研究标准来进行训练效果方面的综合性评价,旨在于更加真实、更加全面的反映运动员在心理技能方面的指标,建立更加科学、更加完善的心理训练的评价体系。

总之,由于文化上存在的巨大差异,运动心理学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关注,相关的研究工作人员需要认识到理论本土化的重要作用,通过运动心理学理论与运动项目的有机结合来提高实际的研究效率。在进行运动心理学研究中,只有在心理上实现了转化才能够提高实际的训练效率,缩小心理上的距离。作为运动心理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大众心理健康方面的研究能够更好的为大众提供服务,提升运动心理学实际的价值以及社会发展效应,实现相关理论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姚家新,徐霞.中国运动心理学的演技现状与展望[J].体育科学,2004(10):57-59.

[2]邱芬,姚家新.现代运动心理机能,训练研究现状及未来走向[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02):62-65.

[3]孙金辉.我国运动心理学实践应用问题的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08(01):90-92.

心理学的行动篇8

1.1体育心理学的具体概念

体育心理学是以体育为自身主要研究对象的,最终的研究结果一定要为体育来服务,但这里所指的体育不是单纯的体育竞技运动。体育可以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别,狭义上的体育单纯是指学校体育发展,而广义上的体育指的是保持健康、增强体质、娱乐消遣等一切非生产性质的人身活动。学校体育以“育人”为主要目的,主要是为了增强学生的自身体质,还在智育和德育方面进行着重培养。体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也可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上的体育心理学主要指的是对各个年龄段的人的各种体育活动的探究;狭义上的体育心理学则是以学校的体育活动中的心理学规律为主要研究对象。

1.2相关学科

和体育有关系的心理学科并不只是有体育心理学一种,还有教育心理学、运动认知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学习心理学等多种学科。体育心理学是将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成果应用到体育教学之中。体育学习并不等同于一般的学习行为,自身有着其它学科所不具备的特点,所以体育心理学不单单是教育心理学的一个具体分支,而有着自己独特的研究方向。体育心理学的研究方向主要是人从学习中所收获的适应的技能领域,体育运动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进行的一种有意识的身体运动,这也是体育心理学与学习心理学的区别之处。

1.3体育心理学运用于体育教学的主要机理

每一个人对于体育活动的心理素质是有不同差异的,具体反映出对待体育活动的心理反应也是不尽相同的。比如有的人喜欢体育活动,有的人不喜欢参加体育活动;有的人喜欢观赏体育运动,有的人则不喜欢;有的人喜欢这一类体育活动,有的人喜欢那一类体育活动;有的人对某些体育项目感到恐惧,有的人即使不擅长某类体育活动,也愿意大胆尝试。正因为每个个体对待体育活动体现出的心理素质具有很大差异,所以,在具体的体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注意力也大有不同。这种个体注意力的具体范围、时空判断能力的高低、操作思维的方式等都会有很大的区别。体育心理学主要阐释的是体育活动中个体的心理品质及相关心理活动,以及这种心理活动具体的变化发展规律。如果是针对学校的体育教学,就要通过体育课程向学生讲授相关的体育与健康知识,着重培养学生的良好体育观念,向学生传授具体的体育动作技能,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要达到体育课程的最终教学目的,就要注意激发学生的体育热情,让学生喜欢体育活动,可以主动学习相关的体育技能。这就要求学生对于体育运动有自己正确的心理认知,需要体育心理学理论来为学生奠定相应的理论基础。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各种心理现象都是有规律可循的,这种规律主要体现在体育心理学的具体理论中,因此将体育心理学运用于体育教学中,是很有必要的。

2体育心理学的意义

第一,提高知识掌握的能力。进行体育活动,需要掌握一定的运动技巧和运动知识,才能最终实现体育教育的真正价值。在具体的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运用体育心理学的知识来积极引导学生去参与体育活动。这是体育心理学的最终教育目的,也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第二,心理活动作用。学生在体育活动的具体过程中会表现出不同的情境,在这些不同的情境中,学生的心理状况也是复杂多变的。心理活动是一个人内在精神的外部表现,可以影响个体的自身行为,体育教学不应忽视学生的内在需求,心理教育也应是其中重要的一个部分。第三,转变消极心理。随着教学情况的不断深化发展,教学方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在我国的教学模式中,体育教学通常不被重视,具体的教学质量并不高。但是,体育教学对于学生是十分重要的,它与学生的运动能力发展、身心健康状况、学习能力等有着很重要的影响。优秀的体育心理教育,是改变个体对于体育教育消极心态的一个重要因素。体育教学要合理运用体育心理学,照顾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探寻学生心理发展的变化规律,让学生能够积极对待体育活动,进而促进学生进行学习,让学生的身心健康得到全面发展。

3体育心理学贯穿于体育教学中的主要作用

3.1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全身机能

学生在进行体育活动时,体育心理学可以很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其产生足够强的学习欲望。学习兴趣的产生需要具有一定的前提条件,这个前提条件就是学生要明白体育教学的真正目的,清楚知道体育活动对自身的好处,不能轻视体育运动,也不能曲解体育教学的真正内涵。要想让学生产生学习欲望,科学合理地运用体育心理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工具和手段。某学校的体育教学活动中,十分注重对学生进行体育教学目的教育,让学生可以真正认识到体育学习的重要性。这样,学生就会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产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该学校的体育教学,将体育心理学与教学实践活动进行紧密结合。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学校让每一个学生明确具体的学习目的,抓住学生的个人心理特点,进行合理的引导,提高学生的兴奋度和参与度,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提高自身的身体机能。

3.2调节学生的个人情绪

学生对于体育教学,往往缺乏正确认识,大多将体育教学视作游戏。很多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由于自身缺乏相应的运动技能,便会对体育教学产生无助、焦虑等一系列负面情绪。学生一旦出现这些负面情绪,就会在心里强化和放大这种情绪,认为自己根本无法达到体育教学的要求,最后发展到不愿参与体育活动。这就需要学校运用体育心理学来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引导,鼓励学生合理控制情绪,摆脱负面情绪,积极投入到体育活动中去。

3.3创设良好的体育教学氛围

将体育心理学合理运用在体育教学中,可以很好地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教学当中,也能提高教学的整体效率。在体育教学中,教学氛围很重要,可以让学生改变固有心态,积极投入其中,促进教学的整体发展,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

4结束语

心理学的行动篇9

1.高校体育教学融入运动心理学教育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1.1 高校体育教学中融入运动心理学的可能性

大学生年龄一般都在19一22岁,在这个年龄段,他们的肌肉、骨骼已经发育相当水平,内脏器官也已完善,能够从事比较繁重的工作和参加激烈的运动;同时在心理上也达到一定水平,大学生的感觉、知觉、情感、意志、注意、记忆等趋于完善,神经过程也呈现一定的稳定性和灵活性111.另则,高校的体育教师一般都受过普通心理学和运动心理学的教育,他们能在体育教学中对大学生进行运动心理学的教育。因而,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融入运动心理学的教育,已经具备了可能性。

1.2 高校体育教学中融入运动心理学的必要性

体育教学是一项教育活动,在这项活动中,大学生不但能増强体质,发达肌肉,改善体型;学习一些体育的知识,掌握一些体育的技能和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而且在各种体育活动中,学生的情感、意志、感觉、知觉等心理品质也会得到改善;另外,提高大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也是体育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在体育教学中融入运动心理学的教育,能培养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在体育学习和竞赛中得到很好的发挥;并在控制和学生自控一定心理状态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融入运动心理学的教育有其必要性。

2.运动心理学可供选用的主要方法

2.1 放松训练法

学会放松,有助于大学生在体育学习时控制需要保持放松的肌肉,克服紧张和急躁情绪。第一阶段主要学会体会肌肉紧张时的感觉。该阶段的训练内容主要有收缩肌肉群注意体会其感觉;再放松肌肉群注意体会相反的感觉。第二阶段放松的时间已缩短,紧张感已消除,并继续运用将注意力集中于呼吸的技术。在呼吸和放松的过程中,使用一些具有启发性的提示语。第三阶段大学生已能够通过注意力集中于呼吸的技术进一步缩短放松的时间,这时应锻炼自己通过运用集中注意力的技能,在并不安静的环境下达到放松的效果。

2.2 思维控制法

思维对于行动的影响往往超过人们的想象。思维能够影响生活,也能够影响大学生体育学习的效果。思维控制法第一步要克服消极性思想2.其主要做法一是以积极的方式利用消极性思想;二是要控制消极性思想。思维控制法的第二步是要培养积极性思维。也就是要保持一种积极性的自我形象。在充分了解自己的基础上,培养自信心。性的思维控制多种心理技能,来防止能量的分散。第三阶段,通过练习,能够在“自己空间”对其它人、对客观物体、或对任伺“威胁”了“自己的空间”的事物(甚至包括气候条件、裁判等)进行心理上的控制和支配。

2.3 刺激训练法

刺激训练法即通过某一特定的体验,对训练这的心理进行强刺激的方法。如你参加过蹦极跳,在你站在跳台上看者几十米以下的深处,你会顿时觉得毛骨悚然,异常紧张。再如对学生进行超长距离跑或极限强度跑,也可对学生的心理进行强刺激。通过刺激,使学生心理受到冲2.3自我调节法自我调节法有助于提高兴奋程度和积极上进的愿望,而且既包括心理上的良好状态,也包括身体上的各种良好的感觉。要使学生在内心深处建立起一种积极上进的愿望,如竞赛中的获胜等,捕捉并控制住这种感觉,有助于学生建立起争取更大进步的心理状态121.另外,也可提高身体的兴奋性。可通过与人交往、听音乐等方法使身体兴奋起来,通过训练使身体达到良好的“巅峰”状态。

2.4 心理演练法

心理眼帘法是运动心理学的一种最有效地心理训练方法。它通过对运动形象进行心理演练,可以使训练者的心理和身体融洽地结合一个整体。这种方法通常要求先放松,然后对比赛的情景进行心理演练。这样可以使训练者在竞赛前做好心理和身体上的准备,对比赛的发挥十分有利。心理演练法的第一阶段先进入完全放松状态,然后想象一个自己熟悉的活动场面,并让自己身临其境,重复数次。第二阶段还是先进入放松状态,再想象原放松场面;再放松,再想象一个成功的比赛场面,再放松;重复数天,一天数次。第三阶段先确定目标,然后再运用不同的程序去实现目标。如为校运会做准备,则在校运会前的五天里,连续每天进行一次心理演练。

2.7 能量控制法

速度、耐力、速度耐力等人体运动的能力都要依靠体内能量的支持。作为大学生,他们通过体育锻炼和体育学习,已经具备一定的能量,这就需要正确合理地体会和使用能量即用心理控制主导着体内能量的最优化使用。在第一阶段,训练者通过练习认识体内存在的能量,从而达到冬至能量。第二阶段,通过练习,依靠控制紧张、放松、注意力集中,以及积极击,意志得到“声音刺激法”锻炼。还可以采用“行为刺激法?穴位刺激法”、等方法。这种训练方法有不同的阶段,也随着情况的不同而变化。都是行之有效的。我们可以在实际操作中加以运用,必将得到满意的效果。这种训练方法,教师应对训练内容预先进行精心的设计。目的性要明确,训练次数不能过多。

2.8 模拟训练法

模拟训练法是把拟定的反映方案和应付策略在拿到实际场合去检验前,先在尽可能逼真的情况下演习这些方案和策略的方法。训练者可用来有效地更好地对付面临的考核和竞赛。可模拟不利条件下的练习,这样会使自己在进入预计可能出问题的场合时,带来一种积极得多的心理倾向,有助于完成你本有能力完成的事。还可以模拟真实场景来练习、克服和学习对付各种可能出现的运动事故。模拟训练法还有超量模拟、模拟他人、角色扮演等方法。

2.9 集中注意力训练法

集中注意力训练法是指通过训练,使自己在应该集中注意力的地方高度集中注意力的方法。它可以通过控制注意力的训练、克服其它影响注意力的障碍等训练来达到目的。

3.注意事项

3.1 体育教师要加强学习

俗话说“要给人家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高校的体育教师一般具有教高的水平,学习过普通心理学和运动心理学的一般知识,但要在体育教学中融入运动心理学的教育,还需要再学习。因为现代社会发展飞速,知识更新更快,如不学习新的知识,就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再则,要对大学生进行运动心理学的教育,教师不仅要通晓普通心理学的一般原理,还要掌握运动心理学的各种方法、手段,才能在对大学生进行运动心理学的教育时游刃有余。另外,教师也需要在学习普通心理学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心理素养。

3.2 运动心理学教育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过程

运动心理学是一门科学,因而运动心理学的教育应该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过程。首先,在制定各种体育教育计划文件时,应制定相应的运动心理学的教学大纲和计划,以保证教育的计划性;在制定体育教学课时计划时,要注意渗透运动心理学的内容;另外,还要根据学校的体育工作计划,有的放娜寸大学生进行心理学的教育。

3.3 实施运动心理学教育时要有耐心,遵守其客观规律

运动心理学的教育需要受教育者要有一定的心理学素养,这种素养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提高;另外,一种运动心理学技能的掌握并灵活运用,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还有,一种运动心理学技能的熟练运用,要有一个反复的过程,不能指望在一朝一夕就掌握并熟练运用,这是不现实的131.因而,只有遵循其客观规律来进行,要有耐心。另外,要精心设计,目的要明确,次数要适宜。

3.4 运动心理学教育要因时、因地、因人制宜,要注意“个性化”教学

运动心理学的教育既要在平时的体育教育中渗透,也要在考核、竞赛等活动前有的放矢的进行;既要给大学生开“大锅饭”,也要给一部分大学生开“小灶因为学生心理素质的个性差异,心理素养的不同,同样的教育方法可能对一部分大学生奏效,但对另一些学生却收效甚微。所以,在对大学生进行运动心理学的教育时要注意“个性化”教学,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3.5 在实施运动心理学教育时要注意“二结合”

一要师生结合。实施运动心理学的教育时,教师是教育者,大学生是受教育者,这两者的结合非常重要。由于大学生对运动心理学的知识知之甚少,不少的同学对运动心理学还报有一种“神秘感’;还有一些大学生对之持怀疑态度,因而,教师要利用和大学生接近的机会,对大学生进行宣传,宣传运动心理学的科学性,打消他们的疑虑,创造一种良好的氛围,使大学生能自觉地接受运动心理学的教育。二是注意把运动心理学的教育和普通心理学的教育结合起来。因为运动心理学是普通心理学在体育运动这一特定对象内的运用、提高,而普通心理学是运动心理学的基础。提高大学生的普通心理学的素养能使运动心理学的教育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结束语

心理学的行动篇10

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使心理学有史以来第一次像其他学科一样被作为一门正式科学而进行研究,他成为把心理学转变成一门独立学科的奠基者。从此,心理学从哲学、神学、医学等其他科学中分离出来,正式成为一门真正独立的科学。心理学作为一门探索心灵奥秘、揭示人类自身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它研究人类自身,帮助人们认识自我,发挥自我的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冯特创立心理学的时候认为,心理学的任务就是要分析心理的结构和内容,发现心理元素复合成复杂观念的内在原理与规律。不过,早期以冯特为代表的内容心理学派认为,心理学是一门“纯粹”的科学,不存在应用的问题,但是这种观点仅仅持续了三四十年,心理学开始走出实验室,面向大众,服务于社会生活。

一、心理学对健康事业的应用

在心理学领域,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从一开始就直接服务于社会生活,致力于精神病人的治疗。而20世纪以来,心理学更加支持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成为人类健康事业的主旋律。人们不仅注重到了人的生物学方面,同时也注意到了作为完整人的心理、意识方面和社会行为方面。当今世界,人们更加崇尚预防医学,不仅考虑自然环境对人体的影响,还要考虑社会环境,包括心理因素对人体的影响。疾病,过去一直是指导身体的某一部分、过程、系统在功能或结构上的反常这一纯生物学概念;而健康,则仅意味着没有疾病。新的医学观下,健康指的是:“人不仅仅没有疾病和虚弱,而要有身体、心理社会生活的圆满适宜的状态。”不能达到这一状态,即可称之为疾病或亚健康状态。现代健康观认为人类疾苦的发生,有生物、心理、社会、生态诸多方面因素,只有在人类处于自然、社会、生理、心理的整体平衡协调运动中,才能实现真正的健康。20世纪70年代后期,健康心理学成为独立的学科。健康心理学的研究及其工作实践与人类健康的各种问题紧密相联,甚至直接关系到社会的进步与个人的幸福,建立不久就获得了迅速的发展。人们自觉运用心理学知识和技术探讨和解决有关保持或促进人类健康、预防和治疗躯体疾病的问题。现代心理学在矫正影响人类健康或导致疾病的某些不良行为,尤其是在预防不良行为与各种疾病发生中发挥着特殊的功能,运用心理学知识改进医疗与护理制度,建立合理的保健措施,节省医疗保健费用和减少社会损失的途径,以及对有关的卫生决策提出建议。健康心理学在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的过程中,综合运用了行为理论、程序学习、行为健康和条件反射的原理。在疾病的防治、不良行为的矫正、生理功能障碍的康复、意外事故的减少、精神紧张的缓解,以及运动锻炼与健康教育的普及等方面,都获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也对降低许多心身疾病,如对降低心血管病和癌症的发病率等起了重要作用。如今在欧洲成立了欧洲健康心理学会,比利时、联邦德国、英国、荷兰等许多国家都建立了国立健康心理学机构。在美国,通过健康心理学家与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青少年吸烟者的比率已明显下降,成人的吸烟率比20年前下降了12%,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因吸烟致病致死的这一尖锐社会问题。实践表明,健康心理学在与相关学科的协同合作的过程中,必将会越来越显示出其造福人类的特殊作用。

二、心理学在经济理论中的应用

20世纪以来,心理学逐步向着经学领域渗透。首先,大量的心理原理和行为研究成果被应用于经济学。被称作“心理学的经济学”的行为经济学应运而生,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认知心理学、行为心理学的思想流派,为经济学考察人类的经济行为提供了充分的科学依据。被称作“心理学的经济学”的行为经济学,剥去了传统经济学假设理性人光鲜的外衣,主张对行为的分析应以行为的真实心理形成机制为基础,不能以主观的先验假定为依据。

行为经济学将行为分析理论与经济运行规律、心理学与经济科学有机结合起来,以发现现今经济学模型中的错误或遗漏,进而修正主流经济学关于人的理性、自利、完全信息、效用最大化及偏好一致基本假设的不足。与传统经济学不同,融入了心理学的行为经济学研究对象是人,包括人的认知、情绪、行为以及人格,而不仅仅是物的经济。行为经济学强调,对行为的分析应以行为的真实心理形成机制为基础,不能以主观的先验假定为依据,而个体行为的心理形成机制又是一种个体化过程,不能被他人所替代,所以个体化就成为个体行为的基本特征之一。行为经济学主张用过程理性来代替实质理性,并致力于把被价格、收入等经济变量牵动的经济木偶还原成富有人性的人,使经济学成为研究人的行为的科学。

其次,在市场领域,消费者心理研究也被广泛应用。从消费主体出发,研究消费者购买、使用商品和劳务的行为规律;研究消费者的态度、情感、爱好以及决策过程等;研究影响消费行为的一系列社会、个人和体制变量;研究满足消费的产品特点和消费者对产品特点的反应;以及研究市场需求的现状和动态,有针对性地开发应需适销产品等。心理学使现代营销活动充满生机,使社会生产目的的实现更加具有针对性。

三、心理学在生产管理活动中的应用

20世纪末,心理方法就被引入到工业生产活动中,早期如泰勒的工作时间研究,吉尔布雷思和吉尔布雷思夫妇的动作分析,以及后来关于传送带生产的操作研究等,都是工业心理学中的经典性工作。在心理学发展的百年时间里,许多心理学学派都对工业心理学的理论作出过贡献。从经典的心理物理法、反应时学习心理,到当代的认知心理学、信号觉察论等,都对工业心理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格式塔心理学的整体观强调知觉的形与基,在工业心理学的数符辨认、图形识别及服装设计中都是必须考虑的条件。

工业心理学是心理学应用于工业领域的应用理论,研究如何运用心理方法和成果解决工业或经济领域中产生的问题。它主要研究工作中人的行为规律及其心理学基础,利用心理学研究每一职业的要求;利用测验来选择工人和安排工作;规划利用人力的最佳工作方法;制定培训方案,使人力得到最有效的发展;决定最优良的工作条件;研究最合理的管理组织形式;研究工作动机,调整工人和管理人员间的通力协作。工业心理学强调探究人们在工作时的行为和产生这种行为原因的基本知识,同时也强调一些已知的人类行为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从而更好地满足工业或经济机构与劳动者的需求。

首先,上世纪中期,工程心理学形成。主张对劳动工具进行改装和设计,使劳动工具的设计适应人的心理生理特点,以保证最佳的劳动条件,使工程可靠,操作者轻松,效率提高。心理工作者的辛勤工作,不仅在记载和积累有科学价值的资料方面功勋卓著,而且在利用心理机制使人与机器设备之间的信息传递和互相适应,在保证一个大系统的可靠性和高效率的前提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认知心理学的成果及客观分析人的心理过程的方法,被应用于解决自动化控制系统和大型国防工程,取得了显著的效果。随着工业产生一系列的革新,同时科学领域里控制论、信息论、仿生学等科学的发展,工程心理学进入了系统研究。以人—机—环境系统为对象,研究系统中人的行为,以及人与机器和环境相互作用,使工程技术设计与人的身心特点相匹配,从而提高系统效率、保障人机安全、并使人在系统中能够有效而舒适地工作。认知实验心理学成为现代工程心理学的理论基础。如今,工程心理学正致力于把人机系统扩大为人—机—环境—社会这样的更全面的系统。

其次,管理心理学是把心理学的知识应用于分析、说明、指导管理活动中的个体和群体行为的工业心理学分支。行为科学管理理论是管理心理学启蒙阶段,其奠基就是以社会心理学家梅奥为首的一批专家进行了著名的“霍桑实验”,提出了“社会人”的假设。他们认为,单靠物质刺激不能保证调动工人的积极性。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的社会条件与工作效率有更密切的关系。此外,他们还提出了非正式组织在群体中的作用。现代管理心理学主要研究与组织行为有关的人的个体特点,如动机、能力、性向等;人的群体特点,如群体的分类、人与组织的相互作用等;领导行为特点,如领导风格,领导的评估与培训等;组织理论与组织变革,如组织的模型,组织变革与组织开发研究等;工作生活质量研究,着重从改善工作环境,工作丰富化、扩大化方面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提高生产率。

除此以外,现代工业心理学的分支逐渐增多,包括管理心理学、劳动心理学、工程心理学、人事心理学等等。工作环境是否适合于保证人的安全、健康和舒适,并保证生产的高效率;工作环境是否能适合生理上的需要,工作者心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等问题,日益得到人们的关注,人们利用心理方法实施工作内容的丰富化和扩大化,减少简单、重复的劳动,提高工作本身对人的意义,增加工作者的满意度,都得到了满意的效果。人事心理学在提高人的激励水平,改善培训方法,对人进行科学的评价和选拔任用,以及职业的设计和人事安排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科学地制定有关人事管理的制度提供依据。

四、心理学在教育事业中的应用

19世纪末心理学进入了教育领域,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近代西方教育思潮倾向于把教育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这是促进教育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的前提条件。德国心理学家赫尔巴特对教育心理学的建立起到开拓作用。赫尔巴特在教学理论中,把教学分为教育的教学和非教育的教学两种,前者指伦理、道德、意志、性格的培养,后者指传授知识、技能的智育活动,他认为这两方面的教育活动都应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桑代克1903年出版《教育心理学》一书,以学校情境详尽说明学习的概念,这被认为是近代教育心理学的真正开端。内容包括人的本性、学习心理学、个别差异及其原因三大部分。他提出的学习三大定律(效果律、准备律、练习律)及个别差异理论,成为后来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心理学的行为主义学派、格式塔心理学派和精神分析等学派的学说对教育事业都产生过重要影响。受格式塔学派的影响,教育开始重视“顿悟”在学习中的地位,不再局限于尝试错误、刺激与反应等联结主义。行为主义理论则促使教育界重视人的行为的研究,注意环境对人的心理的影响。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派使教育重新重视意识的研究,特别是潜意识和下意识问题。同时,重视情感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把心理卫生知识引进教育和教学过程中。

早期教育心理学偏重于学习心理的研究和学习规律的讨论,并且大多集中于智育方面的问题。随着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日益重视,也就越来越重视道德行为、道德情感以及审美情感的培养。1947年,美国心理学会成立了对教育心理学研究进行规划的委员会,认为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和对象应包括八个项目:教育评价和测量;儿童发展的特点;特殊儿童及其教育;有关学习心理学的教育方法;特殊学科的学习;学习辅导和心理健康;教师人事和促成学习的教师行为;教育心理学的方法。

现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一般集中在:人类生长和发展,包括遗传与环境、一般生长和发展、社会与情绪的发展、动机的基本理论、智慧、性向与兴趣,以及个别差异等;学习,包括学习的本质、影响学习的因素、学习的动机、技能、推理与问题解决、态度、特殊科目的学习,以及训练的转移等;人格与适应,包括情绪、学生与教师的心理卫生、特殊儿童、品格,以及社会活动;测量与评价,包括测量的基本原则、智力与性向的测量、学习的测量、适应的测量,以及测量结果的应用;教育心理学的方法与技术,包括教育问题的科学研究、统计技术,以及为教师所提供的研究方法。

现代教育心理学发展的趋势之一,是逐渐转向教育过程和学生心理的探讨,也重视教学手段的改进。人们高度关注教材、教法改革研究特别是关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通过教学手段的改进,开发学生智力,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已成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热门。许多教育心理学家纷纷提出培养创造力的各种建议,开展了许多创造力课题的研究,教学中提倡发现学习,鼓励儿童的幻想、好奇心、个性独立性等,都是着眼于教学的改革。例如,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的斯金纳,参照以往别人制作的教学机器设计制成了程序教学机。这种教学机器的特点是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能力为自己设定步调,确定学习的进度,能够及时从机器中获得反馈信息,机器根据学生学习的程度自动调整问题和学习内容的难度。今天以计算机为基础的自我教学法就起源于这种程序教学机。程序教学运动对教学方法带来了很大影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那些以操作条件反射为基础而设计的教学课件备受欢迎,斯金纳的及时强化思想仍然在教学实践中被证明是有效的,而且受到大多数教师的欢迎,其程序教学思想也影响了教材的编制。直到现在,无论是在教材编排还是在课堂教学方法方面,都能够看到程序教学的影子。教育心理学另一个发展趋势是更加重视研究教学中的社会心理因素问题。随着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深入,不少教育心理学家开始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把学校和课堂看作是社会情境,注意研究其中影响教学的社会心理因素。如运用社会心理学理论研究学习动机,试图用造成某种外部压力或不平衡状态的方法,来促使学生产生改革行为的欲望。人们开始重视教学组织形式中的社会心理问题。如心理学者罗杰斯主张,课堂教学中要建立温暖的师生关系,从而他强调采用指导讨论法进行教学。他认为,学习向高级水平发展需要三个基本条件:一是移情;二是无条件的积极关注;三是和谐或真诚。心理科学引入教育理论和实践,不仅使教育理论面貌一新,更重要的是向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目标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

总之,进入20世纪,心理科学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它向世人证明它不仅是一门年轻的基础科学,也是一门应用极其广泛的应用科学。除了上述领域外,几乎在任何社会经济活动领域中,人们都开始注入心理科学的思想和方法。比如环境心理学研究环境与人的心理和行为之间关系;运动心理学研究人在从事体育运动时的心理特点及其规律,研究人们参加各种运动项目时,在性格、能力和气质方面的特点及体育运动对个性特征的影响;研究体育运动教学训练过程和运动竞赛中有关人员的心理特点,如运动技能形成的心理特点等。

心理学的研究不仅有助于丰富人类的知识,增加人类对自身的了解,而且其理论、方法和技术可以直接运用于社会生活,促进社会发展与社会和谐。一个多世纪以来,应用是心理学学科发展的生命力之所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心理学列为21世纪重点发展建设的学科之一,有人认为“21世纪是心理学的世纪”。心理学之所以能成为新世纪重点发展建设的学科,主要原因是它应用范围广泛涉及人类活动各个领域,心理学的应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心理学对不同领域做出巨大贡献,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标志着它逐渐成为一门与现代前沿科学发展结合最紧密的学科之一,以及对于人类现代生活工作应用最广泛的学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