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税法个税标准十篇

时间:2023-09-04 17:13:00

新税法个税标准

新税法个税标准篇1

关键词:个人所得税 扣除标准 税制要素 税率一、新《个人所得税法》修改的几个方面

(一)工薪所得减除费用标准又提高了1500元

新个税法规定,工资、薪金所得以每个月收入额减除费用3500元后的余额,为应税所得额。这是自1994年现行《个人所得税法》实施以来第三次提高个税法减除费用标准。2006年,减除费用标准从每月800元提高到1600元;2008年,减除费用标准从1600元提高到2000元。此次修改涉及的减税额是最大的一次,即减除费用标准由每月2000元提高到3500元,纳税人的纳税负担普遍得到了减轻。

(二)工薪所得税率级数由9级调减为7级

新个税法调整工薪所得税率结构,由9级调整为7级,取消了15%和40%两档税率,将最低一档的税率由5%降为3%。除了以上三项调整以外,新税法还适当扩大低档税率和最高档税率的适用范围,即3%和10%这两档税率,这两档税率所适用的人群和原来9级情况下相比有比较大的扩长,体现了低税率向大部分的纳税人倾斜的政策,也体现了这次《个人所得税法》修改的重点是减轻中低收入者税收负担。在工资、薪金所得适应的的第一级税率上,将5%的税率降到3% 。从5%到3%,加大了对工薪所得纳税人中较低收入人群的减税力度,减低了中低收入特别是低收入纳税人的税收负担。同时,通过税率结构的调整,也增加了部分收入高的纳税负担,个人所得税增减的临界点变为38600元。这次,新税法还扩大了最高税率45%的覆盖范围,将现行适用40%税率的应纳税所得额,并入45%税率,加大对高收入者的调节力度。

(三)纳税期限由7天改为了15天

新个税法规定,扣缴义务人每月所扣的税款,自行申报纳税人每月应纳税的税款,都应当在次月15日内缴入国库,并向税务机关报送纳税申报表。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的税款,按月计征,由扣缴义务人或者纳税义务人在次月15日内缴入国库,并向税务机关报送纳税申报表。特定的行业的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的税款,可以实行按年计算、分月预缴的方式计征,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原来的个人所得税扣缴义务人和纳税人的纳税申报期只有7天,其他的税的申报一般是15天,可能导致要到纳税机关申报两次。这次新税法的纳税期限由7天改为15天,方便了扣缴义务人和纳税人纳税申报。

二、修改后的个税法存在的问题

(一)新个税法费用扣除标准仍然过于固定

此轮提高个税费用扣除标准的呼声再起的一个重要背景,应是日渐严峻的通货膨胀形势和全年物价涨幅创下的新高,更严重的是,收入分配差距的进一步的扩大。根据相关部门的数据,近年来工薪阶层缴纳的个税已占到个税总征收额的60%以上,用于调节贫富差距的个人所得税,逐渐有了“人头税”嫌疑。从上述现象我们可以看出,“个税法”的调节滞后和现状的发展呈现出一个切身的利益落差。另外,由于我国近年来通货膨胀较严重,因此,对适用超额累进税率的个人工资薪金所得,税率级距应根据名义国民收入增长率而自动调整,而不应该几年都一成不变的。

(二)相关的配套制度不完善

一直有专家抨击,现行的个人所得税已经沦为“工资税”,这种说法虽然有些极端,但是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一个问题,我国的税务机关对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11项个人所得,除了工资、薪金所得以外缺乏掌控的渠道和手段。从世界发达国家个人所得税制度建设情况来看,特别是在现代个人所得税制中,需要相关征管条件和配套措施的配合。由于我国相关配套措施的欠缺,个人所得税法设定的11项个人所得中,只有工薪阶层的工薪收入能够被比较清晰地掌握,对于其他各项收入情况无法被准确了解,因此,必然也就难以有效开展征税工作。

(三)个税法的修改忽视了重要部分—劳务所得

最新的个税法修改仍然忽视了劳务所得报酬的免征额调整。劳务报酬所得,是指个人从事设计、装潢、安装、制图、化验、测试、医疗、法律、会计、咨询、讲学、新闻、广播、翻译、审稿、书画、雕刻、影视、录音、录像、演出、表演、广告、展览、技术服务、介绍服务、经纪服务、代办服务以及其他劳务取得的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有20%,30%和40%三档。对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的,可以实行加成征收。

劳务报酬所得每次收入减除费用800 元(每次收入额不超过4000元时)或者减除20%的费用(每次收入额超过4 000 元时)后的余额。此外稿酬的减除费用也是800 元。由于过去绝大多数人的收入主要是靠工资薪金,因此几次个税免征额调整时都没有涉及到劳务报酬所得。但是随着服务贸易的发展,尤其是生产型服务贸易的迅速发展,出现了很多个性化职业,不是全职而是兼职的族群越来越大,很多“居里夫人”(宅女)和“毕加索”(宅男)喜欢自由职业,经济发展也给他们提供了很多机会。

(四)对纳税人权利的保护不健全

个税费用扣除标准的频频改动,未能体现保护纳税人的权利。个税费用扣除标准的提高,如果既不通过民意听证,也没有一个法律规定的刚性的标准,而是财税部门和专家学者关起门来在那儿研讨,费用扣除标准就显得过于随意,而且往往由行政主导,而且纳税人参与税收立法活动、用法律确定和保障税收立法程序的权利无法加以保障。此外,现行个人所得税制度的设计没有考虑到纳税人的婚姻状况,家庭人口状况,家庭整个收入水平等,我国现行税收法律体系也尚未针对纳税人的发展权的保护作出明确的规定。

三、完善新个税法的建议

新税法个税标准篇2

中小企业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中小企业, 一般是指除国家确认为大型企业之外的所有企业, 狭义的中小企业则不包括微型企业, 通常认为微型企业是指雇员人数在8人以下的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或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以及在工商登记注册的个人或家庭经济组织等。根据旧的企业所得税法,对中小企业的规定:年应纳税所得额在3万-10万元和3万元以下的,分别按27%和18%的优惠税率征收。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了小型微利企业的标准:工业企业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1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3000万元;其他企业,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8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1000万元。在这些标准中,最重要的是应纳税所得额标准,过去的规定是10万元,超过10万元就要按33%缴纳企业所得税;新规定提高到30万元,30万元以内按20%的税率计税,超过30万元才按25%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本文为了研究新税法的方便,将中小企业定义为同税法上对中小企业的界定标准,即年度应纳税所得额30万元。

二、税率变化对中小企业的影响以及影响程度

旧企业所得税的名义税率是33%。对中小企业还另外规定:年应纳税所得额在3万-10万元和3万元以下的,分别按27%和18%的优惠税率征收。新企业所得税法统一内外资企业的税率为25%,对于小型微利企业的标准税率为20%。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了小型微利企业的界定标准:工业企业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1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3000万元;其他企业,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8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1000万元。小型微利企业的税率降到了20%,而且在新所得税法的细则规定里,对微利企业的标准大大放宽了。过去规定的标准是10万元,超过了10万元就要按33%缴纳企业所得税;新税法将标准提高到30万元,30万元以内按20%的税率计税,超过30万元才按25%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也就是说更多的企业符合了“小型微利企业”的条件。在这些标准中,最重要的是应纳税所得额标准。我们列个表格来说明一下税率变化对企业的影响程度。

从表1可以看出税率变化对中小企业影响较大,特别是原年应纳税所得额在10万―30万之间的企业。原适用税率为33%的企业由于税率下调税负有较大幅度的降低,其税后利润和可供分配的利润将显著提升,有利于增强企业的积累能力,从而刺激投资,扩大再生产。年应纳税所得额在3万元以下的小型微利企业,其税负略有所上升,这正刺激这类小型微利企业尽己所能地促进生产、促进销售,起到了激励的作用。从发展的趋势看,较之原税法事实上的18%、27%和33%三档全额累进税率,大多数小型微利企业的税负是下降的。因此,从总体看新企业所得税法的税率规定是有利中小企业发展的,不仅降低了中小企业的税负,还激励、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举例:某中小企业年纳税所得额为20万,根据旧企业所得税法应纳税6.6万元,根据新企业所得税法应纳税4万元,少缴税2.6万元。对该公司来说,少缴的2.6万税相当于纯收入、净流入。次年,该中小企业可用这2.6万元购买设备、劳动力,扩大经营范围,从而获得更多的收入。

三、扣除项目变化对中小企业的影响

扣除项目是指与纳税人取得收入有关的成本、费用和损失。新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一)中小企业涉及到的新、旧企业所得税法扣除项目主要的不同之处:

1. 工资支出:旧企业所得税法下,内资企业只能按照计税工资扣除,而新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均可以按照工资的实际支出据实扣除。

2.三费:原税法中三费扣除标准为计税工资总额的2%、14%、2.5%,而新税法规定为工资、薪金总额的2%、14%、2.5%。

3.公益、救济性的捐赠:原税法规定纳税人用于公益、救济性的捐赠,在年度应纳所得额 3%以内的部分,准予扣除。新税法将比例改为年度利润总额的12%。

4.新税法对企业的研发费用(“三新”费用)加计扣除、广告费及业务招待费扣除比例等进行了统一规定。

(1)研发费用(“三新费用”)加计扣除

旧税法规定:盈利企业当年“三新”费用超过上年实际发生额10%以上(含10%)的,除据实列支外,年终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批准后,还可再按其实际发生额的50%,直接抵扣当年应纳税所得额。

新税法规定: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

(2)新、旧企业所得税法中关于广告费、业务宣传费的规定:

①根据旧税法,纳税人每一纳税年度发生的广告费支出,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2%的,可据实扣除;超过部分可无限期向以后纳税年度结转。

②根据旧税法,纳税人每一纳税年度发生的业务宣传费,在不超过销售(营业)收入5‰范围内,可据实扣除。

③根据新税法,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15%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结转以后纳税年度。

5. 业务招待费支出:纳税人发生的与经营业务直接相关的应酬费用。

新税法规定: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收入的5‰。

(二)税收扣除变化对中小企业的主要影响分析

从工资薪金、三费(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公益性救济性捐赠、三新(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费用、业务招待费支出、广告费支出、业务宣传费这些中小企业可能涉及到的扣除项目标准对比,我们可以看出:

1.新税法对工资、薪金标准的扣除标准更合理。在旧的企业所得税法下,许多中小企业很有可能为了方便直接将职工工资定在计税工资左右,这种“清一色”的处理方法打击了不少职工的积极性。而在新税法下工资可以据实扣除,没有什么计税标准,企业也会更客观的根据职工的表现、业绩确定个人的工资、奖金,“多劳多得”,有利于企业形成良好的激励机制。

2.三费的扣除标准增加了。虽然新、旧企业所得税法中规定的扣除率都为2%、14%、2.5%,没有变化。但是原税法规定的是“计税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而新税法规定为“实际支付的工资、薪金总额”的一定比例。原税法规定的计税工资为每人每月1600元,而从目前的工资水平看,大多数企业员工的月工资远远超出1600元/(月×人)。也就是说,根据新税法企业可扣除的三费标准远远超出旧税法的扣除标准。

3.公益、救济性的捐赠的扣除标准明显放宽了。旧税法规定的扣除标准为“年度应纳所得额3%”,新税法规定为“年度利润总额的12%”。不仅从比例上从3%增为12%,而且在扣除的范围上也加大了。

4.从前面的三新费用对比中,我们可以很直观地看出“三新费用”扣除的条件放宽了。旧税法规定只有符合一定的条件才可以加计扣除三新费用,而新税法根据实际用于“三新”的支出加计扣除;还有,广告费、业务宣传费的扣除比例也增加了。

新税法对企业的税前扣除比例做出了统一规范,原则上对企业实际发生的各项真实合理的支出允许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统一后的税前扣除政策有利于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成本得到实际的扣除,有利于以实际净所得衡量企业的税收负担能力,真正实现了企业的税收公平。

(三)税收扣除变化对中小企业的主要影响程度分析

1.原税法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

注:公式中“应纳税所得额”即纳税人纳税年度收入总额减去准予扣除项目后的余额。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前年度亏损。

2.新税法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减免税额-抵免税额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金额-弥补亏损

举例:

2008年某市一中小企业,实现不含税收入80万元,销售成本40万,管理费用4万(其中含业务招待费0.45万,技术开发费2.6万),销售费用8万(其中含广告费7.4万,业务宣传费0.6万),全年实际支付工资12万(共5人),实际提取三费2.22万元。

(1)根据新税法计算:

业务招待费扣除=0.45×0.6=0.27万<80×5‰=0.4

技术开发费可扣除=2.6×150%=3.9万

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可扣除=8万<80×15%=12

工资和三费可扣除=12+12×(14%+2%+2.5%)=14.22万

应纳税所得额=80-40-(0.27+3.9+0.95)-8-14.22=12.66万元

应纳税额=12.66×0.2=2.532万元

(2)根据旧税法计算:

业务招待费扣除=80×5‰=0.4万

技术开发费可扣除=2.6万

广告费可扣除=80×2%=1.6万元

业务宣传费可扣除=80×5‰=0.4万元

工资和三费可扣除=9.6+9.6×(14%+2%+2.5%)=11.376万

应纳税所得额=80-40-(0.4+2.6)-(1.6+0.4)-11.376=23.624万元

应纳税额=23.624×0.33=7.796万元

从以上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新、旧税法对一家中小企业纳税金额上的影响。同样的业务,同样的数字,在不同的税法前提下相差如此之大。

四、税收优惠变化对中小企业的影响

旧税法的税收优惠以“区域优惠”为主,而新税法实行“产业优惠为主、区域优惠为辅”的新税收优惠体系,与原税法相比较,新税法对税收优惠体系做出了重大调整。原税法中,很少有中小企业可用的税收优惠;而新税法中只要中小企业符合政策规定的条件,即可享受优惠。中小企业可使用的税收优惠:

1.小型微利企业优惠:小型微利企业的税率为20%,这是对中小企业的特别优惠。从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不仅从税率上对中小企业有优惠,而且有更多的中小企业受益。

2.高新技术企业优惠: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在原税法规定中,高新技术优惠只有在特定地区才有,现在不受地域限制,只要符合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标准的,无论在哪里注册经营,所有小企业都可以享受到15%的税收优惠,这对从事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生物医药产业的中小企业是一个利好消息,对从事高新技术领域生产、设计、服务的企业以及创业投资机构、非营利公益组织等机构、从事节能环保、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林牧渔业的内资企业也是一个利好消息。

3.创投企业优惠:创业投资企业采取股权投资方式,投资于未上市中小高新技术企业2年以上(含2年),凡符合条件的,可按其对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投资额的70%抵扣该创业投资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

这条税收优惠虽然不是直接针对中小企业规定的优惠政策,但实际的受惠者却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筹资难的问题,始终是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瓶颈问题(张晓青,2008)。该条优惠政策的,促使创业投资企业积极向中小高新企业投资,解决中小企

业筹资难的问题,从外部帮助中小企业的发展。

4.加计扣除优惠:安置残疾人员所支付的工资,在按照支付给残疾职工工资据实扣除的基础上,再按照支付给残疾人员工资的100%加计扣除。

新税法规定的税收优惠条款适用面更广了,中小企业可适用的税收优惠更多了。中小企业应该重视这些税收优惠政策,合理地运用起来。

五、中小企业有必要实行一定的税收筹划

1.中小企业可以留意自己企业是否符合税法所规定的“小型微利企业”的标准。特别是原应纳税所得额在30万左右的企业,估计测算一下自己企业根据新企业所得税法的应纳税所得额是否符合“小型微利企业”。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地增加研究开发费用、安置残疾人员等。

2.新企业所得税法的政策导向的特点非常明显,比如说照顾中小企业、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企业、重视研究创新等等。中小企业还可以根据自己“船小好调头” 的特点,选择一些国家扶持的产业进行经营,如高新技术企业、农林牧渔等。

3.中小企业还可以尽量选择符合其他税收优惠条件的项目,比如说购买节能设备、购买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

在实行税收筹划的时候,企业应充分研究新企业所得税,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深入挖掘纳税筹划空间,选择恰当的时机做好纳税筹划。

新税法个税标准篇3

新企业所得税法的主要变化可以概括为“四个统一”。这“四个统一”包括:

(一)统一纳税义务人的纳税义务

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对现行内资、外资税法差异进行了整合。新税法施行后,中国不同性质、不同类别的企业,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民营企业、合资企业和外资企业,均适用新的企业所得税法。新企业所得税法不再按照以往内资企业所得税以独立核算为条件判定纳税人标准的做法,而以是否具有法人资格作为企业所得税纳税人的认定标准,使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的纳税人认定标准完全统一。

(二)统一税率为25%

改变了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所得税法定税率均为33%,同时对一些特殊区域的外资企业实行24%、15%的优惠税率政策。而将企业所得税税率统一为25%,确保了内外资企业纳税人在同一起跑线上公平竞争。不仅保持了我国税制的竞争力。同时,也进一步促进和吸引外商投资。

(三)统一和规范税前扣除办法和标准

新旧企业所得税在税前扣除标准主要变化如下表所示:

(四)统一税收优惠政策

根据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对现行税收优惠政策进行了适当调整,将区域优惠为主的格局,调整为以产业优惠为主、区域优惠为辅的新的税收优惠格局。

二、新企业所得税法下企业纳税筹划

新企业所得税法的实施对企业税收环境有着深远的影响,也对企业以往惯用的纳税筹划手段提出了挑战。根据对新企业所得税法的研究,本人认为,企业执行新企业所得税法时可行的纳税筹划手段如下:

(一)企业成立前

1.企业组织形式选择的筹划

这是针对新企业所得税法适用范围、税款缴纳方式变化的相应调整。新税法将纳税人以“独立核算”的经济组织改为法人组织,合伙企业和个人独资企业只缴纳个人所得税,公司制企业与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在税负上实行差别税制。

2.注册地选择的筹划

新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外资企业的股息、利息等收入适用于20%的预提税率,而过去税法中外资的这部分红利收入是免税的。按照新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外国企业分红收入均应就其收入全额征收预提所得税。因此,企业可以通过变更控股公司的注册地以节约预提所得税。

(二)企业经营过程中

1.纳税人认定上的税收筹划

新企业所得税法实行法人税制,即企业纳税人身份的确定为“在中国境内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或组织”。实施法人税制后,企业统一实行总、分机构汇总纳税。于是,企业集团中如果存在亏损的子公司,可以通过工商变更,将子公司变更为分公司,汇总缴纳所得税,从而可以互相抵减,降低所得税税负。

2.充分利用好五年“过渡期”

新企业所得税法第10章附则中明确:“本法公布前已经批准设立的企业,依照当时的税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享受低税率优惠的,在本法实施后五年内逐步过渡到本法规定的税率。享受定期减免税优惠的,本法实施后可继续享受到期满为止,但因未获利而尚未享受优惠的优惠期从本法实施年度起计算。”由此,企业可利用利润再投资,充分利用好五年的过渡期获取税收优惠。

3.最大限度地享受税额抵免政策

税收优惠政策是指税法对某些纳税人和征税对象给予鼓励和照顾的一种特殊规定,具有很强的政策导向作用。利用税法中规定的优惠政策进行税务筹划,是最常规也是最合法的筹划方法,具有很大的筹划空间。因此,纳税人应认真研究企业所得税的各种优惠政策,以达到最大的节税收益。

(1)积极进行创业投资企业或国家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享受税收优惠照顾

新税法不仅增加了创业投资企业从事国家需要重点扶持和鼓励的创业投资,可按投资额的一定比例抵扣应纳税所得额的规定,还对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15%的低优惠税率,并且扩大到全国范围内。因此,企业应充分把握新税法实施细则中对创业投资企业或国家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条件,及时进行相关调整,从而享受税收优惠照顾,实现纳税筹划。

(2)合理安排用于环保节能的专用设备购置时间

例如,新税法规定,企业购置用于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的投资额,可按一定比例抵免税额。假如设备投资的抵免办法不变,每年度投资抵免的企业所得税税额,可从该企业当年比设备购置前一年新增的企业所得税税额中抵免,当年新增的企业所得税税额不足抵免时,未予抵免的投资额,可用以后年度企业比设备购置前一年新增的企业所得税税额延续抵免(但抵免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五年)。从而合理安排企业纳税额和纳税时间。

4.税收基础的筹划

新税法在税前扣除政策上,取消了计税工资、工资附加费、利息、业务招待费等扣除标准,改按实际发生额税前扣除,并提高了捐赠、研发费用及广告费税前扣除标准,企业实际发生的技术开发费用当年抵扣不足部分,可按税法规定在5年内结转抵扣。因此企业可在新税法限额内采用“就高不就低”原则,在规定范围内充分列支工资、捐赠、研发费用及广告费等;此外,新税法把捐赠扣除的计算基数由原来的应纳税所得额改为利润总额,鉴于利润属于会计概念,企业可在不违规的前提下充分扩大利润总额,从而使扣除数额增大。

总之,新企业所得税法为企业自身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企业只有吃透新的税法,充分利用新税法的各种优惠政策,合理进行纳税筹划,最大化节税收益,才能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史耀斌.新税法解读.财务与会计(理财版),2007,(5).

[2]赵治纲.新税法对内、外资企业影响.新理财,2007,(5).

新税法个税标准篇4

一、新税法在征管上的改进

(一)关于企业所得税纳税人资格。新税法将原内资企业所得税以独立经济核算三个条件来确定纳税人改为以法人来确定纳税人,原内资企业所得税条例虽对纳税人规定了“在银行开设结算账户;独立建立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表;独立计算盈亏”三个条件,但由于缺少有限责任或自负盈亏的实质性条款,背离了法人作为基本纳税单位的原则。上述三个条件给予了税收征管人员从企业财务核算、银行账户设立的角度识别企业是否具备所得税纳税人资格的义务。在税收征管实践中,对以上三个标准争议较大,征管难度较大。新税法充分考虑和借鉴国际惯例,以法人作为基本纳税单位,遵循了世界大多数国家的规范标准,也有利于发展市场经济、建立我国现代企业制度。

(二)关于企业所得税纳税义务范围。法人所得税制下的纳税人认定的关键是把握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的标准。新税法采用注册地和实际管理机构所在地的双重标准来判定居民、非居民企业。按照国际通行做法,一国居民企业来源于境内、外所得,均在本国负有纳税义务,称无限纳税义务;非居民企业只就来源于本国境内所得缴纳所得税,称有限纳税义务。

新税法规定居民企业包括两种:1、依法在中国境内成立企业,这点比较好理解,依据了注册地管理标准;2、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但实际管理机构在中国境内企业。对实际管理机构的判定,OECD税收协定范本将其表述为:企业业务所必需的主要管理和商业决策的实际作出机构。实施条例充分借鉴了此做法,规定为:“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人员、账务、财产等实施实质性全面管理和控制的机构。”

非居民企业包括两种类型:1、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且实际管理机构不在中国境内,但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2、中国境内虽未设立机构、场所,但有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的企业。其中,对于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即适用源泉扣缴征收办法,征收预提所得税。

可见,在所得税纳税义务上,新税法充分借鉴了国际通行做法,对居民、非居民企业标准、纳税义务做了详尽规定,最大限度地保护了我国税收权益。

(三)关于汇总、合并纳税方面。汇总纳税是相对于总、分机构而言的。一般来说,分支机构不具法人资格,但按老办法规定,只要符合独立核算的三个标准,就分别纳税。在实践中,有些总分机构经批准也汇总纳税,两种税收待遇,加重了税务机关征收成本和纳税人遵从成本。新税法实行法人所得税的模式,因此不具有法人资格的营业机构应该自动汇总计算纳税,但汇总纳税容易引发地区间税源转移问题,新税法对此只作了原则规定,具体办法将由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行制定,报经国务院批准后实施。

合并纳税是就母、子公司而言的。区别于总、分机构,母子公司都为法人单位,按法人所得税制要求理应分别计算纳税。但为了鼓励企业增强竞争力、发挥规模优势,部分国家允许符合条件的母子公司合并纳税,也考虑到合并纳税不符合法人所得税制方向,加剧税源转移问题,新税法予以严格控制,除国务院另有规定外,企业间不得合并纳税。

二、企业所得税征管现状

(一)征纳信息不对称问题突出。信息不对称问题是税收征管的普遍和核心问题,相对于增值税征收管理,企业所得税在这方面更为明显。在增值税管理上,交税工程建设和专用发票、税控装置和技术等手段使得以票控税作用能够充分发挥,偷、逃税成本较高。而企业所得税基于税种本身管理的较大难度,涉及企业财务核算的方方面面和生产、经营全过程,税务机关缺乏较为有效的征管手段。基于纳税人经济理性考虑,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往往隐瞒纳税情况,纳税人纳税能力的信息是私有信息,作为政府代表的税务机关难以获得。

(二)征管范围划分不尽合理。《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所得税收入分享体制改革后税收征管范围的通知》(国税发[2002]8号)第二条第一款:“自2002年1月1日起,按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的有关规定,在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设立(开业)登记的企业,其企业所得税由国家税务局负责征收管理”,由于对新办企业认定标准有争议,国家税务总局陆续出台了几个关于明确征管范围的文件。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都是企业所得税的征收管理机关,两者在管理范围认定上各持所见,“误管户”时有发生,有的企业甚至同时向国地税申报,损害了税法的严肃性,不利于所得税征管。征管对象划分不按企业性质、类别,而是按工商注册登记时间,这就意味着相同性质、类型的企业,归属不同的税务机关管理,客观上为税收不平等创造了条件。

(三)监控措施和管理手段相对落后

1、企业所得税的征收管理方法、手段落后,基础管理工作薄弱,原有的制度、规章、办法等已不适应新形势的客观需求,税收征管应用型软件的开发和使用存在一定问题,不利于所得税征管工作的科学、合理、规范、高效。

2、作为税源管理重要手段的纳税评估,尚未形成一套科学、完整、严密的具体操作办法,获取纳税评估指标信息主要限于“一线窗口”的申报资料,已制定的评估标准暂时只对5个税种制定了特定分析指标和使用方法;所得税评估指标体系尚未建立,往往是评估人员基于自身经验孤立地运用评估指标得出结论,表现出目前纳税评估方法的局限性。

3、企业所得税税源动态监控体系不完善,税源信息不完整,所得税信息化程度不高。与地税、工商、统计、房管等部门信息沟通不够,信息共享和反馈机制没有建立。第三方信息获取和利用严重不足,数据信息不共享,税收征收方式的核定不科学,国税、地税征税范围划分不清等原因,造成目前我国企业所得税税源监控不力,税源信息不真实、不完善,直接影响企业所得税的计算和征收。

(四)管理队伍有待加强。突出表现在工作量激增与管理力量不足两者间的矛盾。就笔者所在单位情况来说,2005年企业所得税户数有168户,2006年217户,2007年达272户,而企业所得税管理人员基本维持在10人左右,况且都是兼职,要承担催报催缴、涉税调查、纳税评估、临时性工作等多项任务。

所得税业务水平参差不齐。企业所得税是一个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纳税调整项目多、计算复杂的税种,要想全面提高征管效能,必须拥有一定数量的专业素质所得税管理人员及先进的征收管理理念和方法。基层管理人员素质亟待加强,专职所得税管理员队伍缺乏。

三、对策建议

(一)坚持“核实税基,完善汇缴,强化评估,分类管理”思路

1、核实税基是基础,包含户籍管理和税源监控两个方面。建立与工商部门的登记信息共享互馈,与地税部门联合税务登记制度,将管户和管事结合起来,杜绝侵蚀税基的违法行为,有效防止税款流失。

2、建立纳税人自核自缴的汇算清缴制度,明确纳税人责任,税务机关不再包办,实行纳税人自行汇缴与税务机关纳税审查相结合,提高汇算清缴工作的质量。

3、加快推进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工作,创新纳税评估模型,建立省、市、县三级的纳税评估指标体系,建立所得税和流转税联评机制,提高工作效率。

4、推行属地基础上的分类管理,增强所得税税源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分类管理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管理效率,按企业执行财务制度类别进行分类管理有利于发挥专业化管理的优势,提高效能。

关于国、地税征管范围划分问题,建议按企业流转税的征收机关确定所得税的征管权限。

(二)建立税收经济分析、纳税评估、税源监控和税务稽查互动机制。建立起上述四者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反馈机制,形成一个以税收经济分析指导企业纳税评估和税源监控,企业纳税评估为税务稽查提供有效案源,税务稽查保证企业纳税评估有效实施,企业纳税评估与税务稽查反馈结果促进税源监控的管理模式,及时发现征管中的问题,找出薄弱环节,不断加以改进和提高,以实现税源的科学化和精细化管理,提高税收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三)充分利用第三方信息,加强所得税信息化建设。为保证税务部门及时、准确地获取第三方信息,许多国家在法律上设定了第三方义务。如,在所有OECD国家中,雇主都必须向税务机关提供资料说明其支付雇员工薪的金额,多数OECD国家要求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提供向特定纳税人所做利息支付的信息,在所得税申报处理上,美、日等发达国家不仅要求纳税人提供自身的应税申报情况,对交易对方的情况、交易金额也要一并申报,通过数据交叉比对就容易发现偷漏税问题。借鉴发达国家征管经验,我国也应该制定法律在申报环节规定纳税人对交易第三方提供信息的义务,这也是解决征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重要手段。

充分运用网络和信息技术等税收征管信息化手段和平台,加强现有税收征管软件一体化建设,实现税收数据标准化,提高数据共享度,应本着“职责分开、联合协作、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的原则,改革现有的征管机制,充分发挥信息共享的作用,加强税务部门与外部的信息沟通,构建电子化税收征管大格局,如正在试点的财税库银联网工作。

新税法个税标准篇5

关键词: 两税合并 税率 税基 优惠政策 征收管理

2007年3月16日十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简称新税法)预示着1991 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和1993 年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即将退出历史舞台。两税合并将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深化税收体制改革产生深远的影响。概括地说,新法体现了“四个统一”:内资、外资企业适用统一的企业所得税法;统一并适当降低企业所得税税率;统一和规范税前扣除办法和标准;统一和调整税收优惠政策。本人认为,新税法突出显现了公平税负、防范避税和强化征管三大特色。

一、减轻内资企业税负,创造公平的税收环境

内资企业在税收负担上普遍明显高于外资企业,使其在竞争中处于一种天然的劣势,主要原因在于外资企业具有较低的税率、优厚的成本费用扣除标准和税收优惠政策。两税合并有利于内资企业增加税后净利,大幅改善其与外资企业竞争中的不利态势,使税收环境更加公平。其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降低了内资企业的所得税税率;二是调整税前费用扣除政策,降低了所得税税基。三是改善了税收优惠的政策导向。

(一)内资企业整体上将受惠于企业所得税率的调整

新税法将新的税率确定为25%,在国际上属适中偏低的水平,有利于提高内资企业竞争力和吸引外商投资。此外,为扶持小企业发展,参照国际通行做法,草案对符合规定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实行20%的照顾性税率。为配合国家宏观产业,对需要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目前内资企业的企业所得税率是33%,根据全国企业所得税税源调查资料测算,2005 年内资企业平均实际税负为24.53 % , 外资企业平均实际税负为14.89 %,内资企业高出外资企业近10 个百分点。根据统计分析,电力、交通运输、医药生物、机械设备、电子元器件等行业少数企业享受一定期限的所得税优惠,实际税负水平低于25%;多数内资企业由于较为严格的税前扣除项目的规定,实际税负高于25%,有部分企业所得税负担甚至超过了33%。如金融、通信、煤炭、钢铁、石化、商贸、房地产等行业。25%的统一税率将能够有效降低内资企业整体所得税税负,提高企业税后净利。

(二)新法对税前扣除项目的调整将降低企业所得税税基

提交人大审议的企业所得税法草案中包括部分税前扣除项目,这些扣除项目包括:工资、公益性捐赠、研发费用和广告费支出等。据新华网对两会的现场报道,与草案对比,人大表决通过的新税法在扣除项目方面的变化只是企业的公益性捐赠的扣除比例,由原拟定的10%增加到12%,工资、研发费用和广告费等其他扣除项目扣除办法很可能维持原定方案。

1.拟取消内资企业的计税工资制度,减少了所得税的税基。

现行的内资企业税前工资扣除标准采取计税工资的办法,即每人每月标准为1600元,超过部分不能在税前扣除,相应的职工教育经费、工会经费和职工福利费等都统一实行计税工资规定比例扣除。新税法草案拟规定,职工工资可以据实列支。

据国家统计局的《关于2006年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数据的公告》公布数据,2006年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21001元,月平均工资为1750元,高于现计税工资标准150元。2006年北京市职工年平均工资为36097元。其中,证券业、银行业、法律服务等行业职工年平均工资超过10万元,远超现行计税工资标准。对于这些经济发达地区和行业来说,减税效果非常明显。工资费用税前扣除办法的调整,减少了所得税的税基,普遍降低了内资企业的实际税负。例如,目前银行业的实际税负在接近40%,主要原因就是因为银行大量超过计税标准的工资不能在税前列支,因此,新税法的通过对银行、房地产和电力等高人力成本支出的企业是非常有利的。

值得注意的是,2007年1月起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首次将员工的股权激励计划纳入员工薪酬核算范围并且将其费用化,这部分员工薪酬是否也作为工资费用在税前列支有待于观察,与新税法同步实施的实施条例中应该对此作出规定。

2.拟取消广告费的扣除标准

现行税法规定,对内资企业广告费的扣除实行分类扣除政策,一般内资企业的广告费支出按当年销售收入一定比例(包括2 %、8 %、25 % )扣除,其中多为2%。超过比例部分可结转到以后年度扣除。而外资企业发生的广告费支出予以据实扣除。新税法草案中拟统一制定:企业的广告费支出不超过当年销售收入15 %的部分,可据实扣除;超过比例部分可结转到以后年度扣除。

新税法统一了内外资企业广告费扣除,减少了扣除级次,简化了税制,同时降低了营销成本较高的内资企业的所得税负担。对于食品饮料、家化、商业零售等广告费支出居高不下的大型消费类内资企业来说是极为有利的。特别是新法并没有出现粮食类白酒广告费禁止扣除的条款,名酒生产经营企业可能就此获得较大利益。

3.取消了对研发费用的抵扣条件

现行税法规定研发费用可据实扣除,对研发费用比上年实际增长10 % 以上的,可再按实际发生额的50 %加计扣除。规定年增长10%的条件的初衷是鼓励企业不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实现产业升级。但这种“全额累进”的做法缺乏弹性,也不合理。另外,该办法在监管上也存在一定难度。新税法取消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限制条件,只要企业发生了符合扣除条件研发费用,都可以加计扣除。这样使优惠政策更加规范和公平,扩大了政策优惠面,也使征收管理更加可行。

4.调整了企业捐赠支出税前扣除标准。

现行税法对内资企业的公益性捐赠有3%、10%和全额扣除三种标准,大部分内资企业的扣除标准是年应纳税所得额的3%。企业多捐赠却未必能少纳税,这对企业参与社会公益性事业的积极性无疑是一种抑制。而外资企业发生的所有公益性捐赠都可以据实扣除。新税法统一规定为: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捐赠作为利得支出,与企业的经营并无直接联系,在监管体系不完善的情况下,捐赠有可能成为企业转移利润据以避税的手段,以至于有观点认为国家没有义务对此支出进行税前列支。新税法统一了内外资企业的公益性捐赠支出扣除标准,将扣除比例上调到年度利润总额的12%,既简化了征管、公平了税负,又更加积极地维护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新税法同时取消了全额扣除办法,一定程度上防范了企业的避税行为。

新税法在税前扣除项目方面作出了重大调整,降低了相关内资企业的实际所得税负担,但同时也给人们留下了一些悬念,新税法规定,“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并且规定的“收入、扣除的具体范围、标准和资产的税务处理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这里的“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值得注意。 诸如员工的确定及工资薪金支出的项目、“三费”的扣除办法、业务招待费扣除比例、相关资产的减值准备扣除办法等方面可能会在实施条例等部门法规中进行规范。(三)调整所得税优惠政策导向,扭转了地区间、内外资企业间税负不公的现状

新税法的一大重要内容是税收优惠的统一和转型,主要表现为统一了内外资企业的所得税优惠政策,由原来的以区域优惠为主转变为以产业优惠为主、区域优惠为辅。新税法旗帜鲜明地把优惠落实到产业政策上,注重产业结构导向,规定对投资于高新科技、基础设施、农业、环保、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方面的企业实行税收政策优惠。不管是什么企业,只要能够满足行业优惠条件,都可以一视同仁享受所得税优惠盛宴。这样,执行多年的特定区域外资优惠的特惠制宣告结束,取而代之的是内外平等的普惠制。行业优惠为主的政策导向预示着我国政府对宏观经济的管理进入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新税法在区域优惠方面也呈现出不同的特色。我国长期以来实行以效率优先为导向的特区优惠政策,对投资于特区的生产性外资企业实行15%的低税率,并且执行“两免三减”的优惠政策,这些政策对于东部地区吸引外资、开放搞活起到了显著的作用,但同时也加剧了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如今的中国宏观经济状况已经有很大变化,经济长期持续发展、国力大大增强,财政收入呈高速增长态势,外汇储备突破万亿美元大关,如今,外汇与资本已经不再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解决资金匮乏问题也不再是吸引外资的主要目的。为了维护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健康地发展,新税法在大幅削弱了特区的外资优惠的力度的同时,保留了西部大开发地区的鼓励类企业的所得税优惠政策,区域优惠由东向西的转向更好地体现了税收“扶弱济贫”的调控手段。对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在吸收投资、改善经济发展状况和缩小与东部地区差距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人认为,优惠政策的转型实际上取消了我国特定区域吸引外资的所得税政策优势,这是政府发出的一个强烈信号,未来宏观经济政策的走向、经济特区何去何从,值得人们关注。

二、堵塞漏洞,强化针对避税行为的防范机制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的发展,企业运用各种避税手段规避所得税的现象日益严重。为维护国家利益、实现税收公平,企业所得税法以第六章“特别纳税调整”对一些常见的避税行为进行防范,规定税务机关有权对企业利用关联方交易等手段进行避税的行为进行特别纳税调整。

1.防范关联方商品转让定价

通过转让定价使公司集团的利润尽可能多地在低税国(或避税地)关联企业中实现,是跨国公司最常用的一种国际避税手段,新税法明确了以独立交易原则作为关联企业间转让定价的税务调整和成本分摊的基本原则,规定企业与其关联方之间的业务往来,不符合独立交易原则而减少企业或者其关联方应纳税收入或者所得额的,税务机关有权按照合理方法调整。企业可以与主管税务机关达成预约定价安排,作为转让定价调整的方法。新税法同时规定,企业有义务向税务机关提供年度关联业务往来报告表,以上这些措施有效地强化了所得税监管机制。

2.规定反资本弱化措施:

资本弱化是指在公司的资本结构中债务融资的比重大大超过了股权融资比重。跨国公司可能通过缩减股本、向关联方扩大举债规模的方式筹集资金,以增加利息支出来转移应税所得,实现税收负担最小化。新税法第四十六条规定了反资本弱化规则,规定企业从其关联方接受的债权性投资与权益性投资的比例超过规定标准而发生的利息支出,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进行扣除。

3.制定防范避税地避税规则:以境外投资方式利用避税地进行避税,也成为一些企业避税的重要方式。新企业所得税法在重新定义纳税人为居民和非居民的同时,首次在税法中明确规定了反避税地避税。规定由居民企业,或者由居民企业和居民个人拥有或者控制的设立在实际税负明显低于我国的税率水平的国家(地区)的企业,对利润不作分配或者作不合理分配的,上述利润中应归属于该居民企业的部分,应当计入该居民企业当期的收入。

此外,新税法增加了一般反避税、核定程序和对补征税款加收利息等条款,强化了反避税手段。

三、加强征管,作到颗粒归仓

新税法参照国际惯例,取消了现行内资税法中有关以“独立经济核算”为标准确定纳税人的规定,将纳税人的范围确定为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采用了规范的“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的概念。居民企业承担全面纳税义务,就其境内外全部所得纳税;非居民企业承担有限纳税义务,一般只就其来源于我国境内的所得纳税。这样,在法律层面确定了非企业法人的纳税义务,同时明确了居民和非居民纳税人的征税对象的范围。

针对存在较多的非居民企业纳税征管环节薄弱的问题,新税法第五章强调了源泉扣缴的征管方式,规定以交易的支付人为扣缴义务人,扣缴义务人未履行扣缴义务的,由纳税人在所得发生地缴纳。纳税人未依法缴纳的,税务机关可以从该纳税人在中国境内其他收入项目的支付人应付的款项中,追缴该纳税人的应纳税款。这样,在对非居民纳税人切实可行地进行了所得税源泉控制,堵塞了漏洞,保证了税款的及时入库。

新税法明确了居民、非居民纳税人的纳税地点,居民企业以企业登记注册地为纳税地点,登记注册地在境外的,以实际管理机构所在地为纳税地点。非居民企业主要以扣缴义务人所在地为纳税地点。此外,针对企业合并纳税出现的冲抵亏损、减小税基的避税手段,新税法作出了严格限制:第五十二条规定,除国务院另有规定外,企业之间不得合并缴纳企业所得税。

四、结束语

两税合并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标志着我国外资企业在所得税方面二十余年的“超国民待遇”时代的结束,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将大幅降低内资企业所得税实际税负,为各类企业竞争创造公平的税收环境,对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提升我国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以及我国税制的现代化建设等都有着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办公室. 税法(2006),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

[2] 财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北京:财政部网站.

[3] 财政部. 金人庆关于《企业所得税法》草案的说明,财政部网站.

[4] 国家税务总局. 税法解读,国家税务总局网站.

新税法个税标准篇6

伴随新税法实施,注册税务师所得税鉴证执业标准体系与业务管理体系的建立也势在必行。注册税务师所得税鉴证业务管理体系的合理构建,是注册税务师在经济社会中拓展所得税鉴证业务的制度保证。而注册税务师所得税鉴证业务执业标准体系的建立是拓展所得税鉴证业务的技术和质量的保证。建立基本准则、具体准则、职业指南三个层次的注册税务师执业标准体系框架,符合注册税务师行业执业特点。基本准则分为所得税鉴证基本准则和所得税服务基本准则;具体准则按照所得税鉴证项目和所得税服务项目的范围分别制定执业指南。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纳税申报鉴证准则和企业财产损失所得税前扣除鉴证准则,将鉴证报告标题规定为“鉴证事项加鉴证报告”,针对不同的鉴证事项,报告标题各不相同。在注册税务师所得税鉴证业务管理体系的构建中,应准确把握税务机关、行业协会、税务师事务所在涉税鉴证业务管理体系中的定位,使每个角色发挥最大的效能,为税收工作服务,充分发挥注册税务师行业的职能作用。注册税务师协会应该在提高注册税务师的执业能力,为执业人员提供技术支持等方面下工夫,重点加强质量控制管理、职业道德教育和考核奖惩。在进一步完善质量控制制度和强化管理方面下大工夫,按照作业流程实施环节控制,促进所得税鉴证业务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

二、

国家税务总局连续出台和实施了《注册税务师管理暂行办法》《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促进注册税务师行业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十一五”时期中国注册税务师行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注册税务师行业具有涉税鉴证和涉税服务双重职能,为注册税务师行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而国税发[2007]9号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纳税申报鉴证,和国税发[2007]10号企业财产损失所得税前扣除鉴证准则,适应了税务师事务所开展涉税鉴证业务的迫切需要对促进我国注册税务师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2006年3月审议通过了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并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这一变动对注册税务师的知识更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国家对从事税务的从业人员出台了相关的执业准则。注册税务师可根据需要,对所从事的业务通过审查核实,运用书面报告来表述其合法性和真实性。签发报告书成了注册税务师行业的重要标志。在税务服务过程中,签发出具的报告只要具备了鉴证性的全部特征得到认可,就可以归为鉴证类。注册税务师行业必须抓住机遇,大力发展所得税鉴证业务,促进该行业的健康发展。

三、新税法下所得税鉴证业务中的执业独立性

(一)在所得税法制体系中没有针对注册税务师的系统的责任承担条款,难以对抗经济利益的吸引,这与所得税税鉴证业务对执业质量和法律责任的高要求极不相称。现行注册税务师行业管理体制的设计中,对税务机关的过度监管是改制不彻底的表现,也破坏了行业独立性。我国大部分注册税务师的职业道德意识中缺乏对自己的职业特质全面、客观的认识。以经济利益为导向的执业选择破坏的即是注册税务师的独立性,影响客观的执业立场。事务所为维系业务关系而受自身和客户的双重利益驱使,是破坏独立性的最常见表现。税收支出构成企业的成本,市场主体为实现利润最大化必然会拼命追逐税收利益。涉税鉴证业务的广泛开展使一部分纳税监管责任从政府部门移向注册税务师,对独立性产生更大的破坏。竞争带给每个事务所以生存的压力,迫使他们想方设法排挤竞争对手,鉴证公信力大打折扣。

(二)委托制度是事务所承揽业务的唯一合法途径。所得税鉴证业务的严肃性要求增强执业各方面的谨慎,要求事务所对每笔业务的鉴证客户基本信息和承揽情况上传至管理中心的信息系统进行初步的备案和资格审查;可以在省辖区内率先推行统一收费下限,并严格限制上浮比例;统一收费可以同时鼓励跨区域执业,打破区域垄断经营和刚性分割市场,从而切断购买鉴证意见的途径,保证执业独立性;组织人员对鉴证业务进行初步的抽查与再复核,事务所应按规定对执业人员进行再培训,保持执业的先进性。对涉税鉴证成果的信赖意味着行政责任的部分转移,同时也是监管责任的加重。各级税务机关应通过对辖区内个案的涉税鉴证全过程的复核性检查以及对客户业务关系的再考察充分做好涉税鉴证工作的配合。

(三)新的法律法规的颁布促进了所得税鉴证业务的广泛开展,也赋予注册税务师以新的历史责任,客观上要求更完善的立法机制保障。因此强化注册税务师队伍的社会责任感和执业公信力至关重要。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在法律的级次上确定注册税务师在经济领域的地位,用社会监督来约束其执业独立性,强调客观、公正的执业立场。通过一系列处罚细则的制定来界定违法人员应承担的民事责任,真正起到警示作用。所得税鉴证业务覆盖面的扩大使企业的整个涉税环节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要求服务主体拥有更客观的立场,提升所得税鉴证业务的社会认可度。四、所得税鉴证业务的进一步发展

目前,国家税务总局明确的涉税鉴证业务包括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纳税申报鉴证、企业税前弥补亏损和财产损失的鉴证、国家税务总局和省税务局规定的其他涉税鉴证。国税发[2006]31号文件《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房地产开发业务征收企业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还规定,开发产品完工后,需出具开发产品实际销售收入毛利额与预售销售收入毛利额之间差异调整情况的税务鉴定报告。注册税务师所得税鉴证业务的要不断发展,才能在社会中介机构中取得自己的立于不败之地。国家税务总局明确了注册税务师行业具有涉税鉴证和涉税服务双重职能并相继做出了一系列有利于拓展涉税鉴证业务的规定。一些大城市的税务机关还对涉税鉴证业务,如: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发生的费用需抵扣当年应纳税所得额的事项;非货币性资产投资转让所得及债务重组所得和接受非货币资产捐赠收入数额较大,要求在不超过5年的期间均匀计入各年应纳税所得额的事项等做出了相关规定等。又如非国有企业的合并、分立、注销等事项一般情况下不需经政府有关部门核准,其合并、分立、注销过程中容易出现税收监管脱节的情况。我国的国有企业广泛进行了现代企业制度改革,改制的形式包括整体原续型重组、合并式重组、分立式重组等。需要针对不同情况,对申请清算的企业进行专门的税务审计,计算清算所得,维护国家利益。

参考文献:

[1]苏静.涉税鉴证业务浅析[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4).

[2]李辉,叶锋.涉税鉴证:注税行业需要“四个改进”[J].中国税务,2007,(6).

[3]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纳税申报鉴证业务准则(试行)的通知.

新税法个税标准篇7

关键词:涉税鉴证 注册税务师 鉴证业务准则

    一、引言

    国家税务总局连续出台和实施了《注册税务师管理暂行办法》《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促进注册税务师行业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十一五”时期中国注册税务师行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注册税务师行业具有涉税鉴证和涉税服务双重职能,为注册税务师行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而国税发[2007]9号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纳税申报鉴证,和国税发[2007]10号企业财产损失所得税前扣除鉴证准则,适应了税务师事务所开展涉税鉴证业务的迫切需要对促进我国注册税务师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2006年3月审议通过了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并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这一变动对注册税务师的知识更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国家对从事税务的从业人员出台了相关的执业准则。注册税务师可根据需要,对所从事的业务通过审查核实,运用书面报告来表述其合法性和真实性。签发报告书成了注册税务师行业的重要标志。在税务服务过程中,签发出具的报告只要具备了鉴证性的全部特征得到认可,就可以归为鉴证类。注册税务师行业必须抓住机遇,大力发展所得税鉴证业务,促进该行业的健康发展。

    二、注册税务师所得税鉴证执业标准体系与业务管理体系的建立

    伴随新税法实施,注册税务师所得税鉴证执业标准体系与业务管理体系的建立也势在必行。注册税务师所得税鉴证业务管理体系的合理构建,是注册税务师在经济社会中拓展所得税鉴证业务的制度保证。而注册税务师所得税鉴证业务执业标准体系的建立是拓展所得税鉴证业务的技术和质量的保证。建立基本准则、具体准则、职业指南三个层次的注册税务师执业标准体系框架,符合注册税务师行业执业特点。基本准则分为所得税鉴证基本准则和所得税服务基本准则;具体准则按照所得税鉴证项目和所得税服务项目的范围分别制定执业指南。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纳税申报鉴证准则和企业财产损失所得税前扣除鉴证准则,将鉴证报告标题规定为“鉴证事项加鉴证报告”,针对不同的鉴证事项,报告标题各不相同。在注册税务师所得税鉴证业务管理体系的构建中,应准确把握税务机关、行业协会、税务师事务所在涉税鉴证业务管理体系中的定位,使每个角色发挥最大的效能,为税收工作服务,充分发挥注册税务师行业的职能作用。注册税务师协会应该在提高注册税务师的执业能力,为执业人员提供技术支持等方面下工夫,重点加强质量控制管理、职业道德教育和考核奖惩。在进一步完善质量控制制度和强化管理方面下大工夫,按照作业流程实施环节控制,促进所得税鉴证业务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

    三、新税法下所得税鉴证业务中的执业独立性

    (一)在所得税法制体系中没有针对注册税务师的系统的责任承担条款,难以对抗经济利益的吸引,这与所得税税鉴证业务对执业质量和法律责任的高要求极不相称。现行注册税务师行业管理体制的设计中,对税务机关的过度监管是改制不彻底的表现,也破坏了行业独立性。我国大部分注册税务师的职业道德意识中缺乏对自己的职业特质全面、客观的认识。以经济利益为导向的执业选择破坏的即是注册税务师的独立性,影响客观的执业立场。事务所为维系业务关系而受自身和客户的双重利益驱使,是破坏独立性的最常见表现。税收支出构成企业的成本,市场主体为实现利润最大化必然会拼命追逐税收利益。涉税鉴证业务的广泛开展使一部分纳税监管责任从政府部门移向注册税务师,对独立性产生更大的破坏。竞争带给每个事务所以生存的压力,迫使他们想方设法排挤竞争对手,鉴证公信力大打折扣。

    (二)委托制度是事务所承揽业务的唯一合法途径。所得税鉴证业务的严肃性要求增强执业各方面的谨慎,要求事务所对每笔业务的鉴证客户基本信息和承揽情况上传至管理中心的信息系统进行初步的备案和资格审查;可以在省辖区内率先推行统一收费下限,并严格限制上浮比例;统一收费可以同时鼓励跨区域执业,打破区域垄断经营和刚性分割市场,从而切断购买鉴证意见的途径,保证执业独立性;组织人员对鉴证业务进行初步的抽查与再复核,事务所应按规定对执业人员进行再培训,保持执业的先进性。对涉税鉴证成果的信

[1] [2] 

赖意味着行政责任的部分转移,同时也是监管责任的加重。各级税务机关应通过对辖区内个案的涉税鉴证全过程的复核性检查以及对客户业务关系的再考察充分做好涉税鉴证工作的配合。

  (三)新的法律法规的颁布促进了所得税鉴证业务的广泛开展,也赋予注册税务师以新的历史责任,客观上要求更完善的立法机制保障。因此强化注册税务师队伍的社会责任感和执业公信力至关重要。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在法律的级次上确定注册税务师在经济领域的地位,用社会监督来约束其执业独立性,强调客观、公正的执业立场。通过一系列处罚细则的制定来界定违法人员应承担的民事责任,真正起到警示作用。所得税鉴证业务覆盖面的扩大使企业的整个涉税环节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要求服务主体拥有更客观的立场,提升所得税鉴证业务的社会认可度。

    四、所得税鉴证业务的进一步发展

新税法个税标准篇8

【关键词】 新税法;经济效应

一、新企业所得税法主体内容的创新

(一)统一纳税人,实行法人税制

首先,新税法将内资税法和外资税法进行了整合,把两套不同的税法“合二为一”。新税法实施后,我国不同性质、不同类别的企业,不论国有或民营、内资或外资,均适用同一税法。其次,新税法统一了纳税人的认定标准。新税法以是否具有法人资格作为企业所得税纳税人的认定标准,改变了现行内资企业所得税以独立核算为纳税人认定标准的做法。按此认定标准,企业设有多个不具有法人资格营业机构的,实行汇总纳税,从而使总、分公司之间可以实现盈亏互抵。同时,为增强企业所得税与个人所得税的协调,避免重复征税,新税法明确了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不作为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再次,新税法明确规定了纳税人的纳税义务。新税法参照国际惯例,创造性地采用了“登记注册地标准”和“实际管理机构地标准”相结合的办法,将纳税人划分为“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 并分别规定其不同的纳税义务,居民企业承担全面纳税义务,就其境内外全部所得纳税;非居民企业承担有限纳税义务,只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纳税。

(二)统一税率,实行适中偏低的税率

按照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的税制改革基本原则,新税法将新的税率确定为25%。这主要是考虑:对内资企业要减轻税负,对外资企业也尽可能少增加税负,同时要将财政减收控制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还要考虑国际上尤其是周边国家(地区)的税率水平。全世界159个实行企业所得税的国家(地区)平均税率为28.6%,我国周边18个国家(地区)的平均税率为26.7%。新税法规定的25%的税率,在国际上是适中偏低的水平。另外,新税法对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实施条例规定了小型微利企业的标准:1.工业企业,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1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3000万元;2.其他企业,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8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1000万元。

(三)统一税前扣除办法,提高成本费用扣除标准

新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统一规范了税前扣除办法,并适当提高成本费用的扣除标准。第一,取消了老税法的计税工资制度,规定企业发生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即符合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常规而发生的工资薪金支出都可以在税前据实扣除。第二,新税法规定企业的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支出分别按照工资薪金总额的14%、2%、2.5%计算扣除。其中,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5%的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与老税法不同的是,以上“三费”的计算基数由“计税工资总额”改为“工资薪金总额”,职工教育经费的扣除比例也由原来的1.5%提高到2.5%,并可结转扣除。第三,新税法调整了业务招待费的税前扣除,规定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第四,新税法提高了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的税前扣除比例,规定企业发生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1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第五,新税法提高了公益性捐赠支出税前扣除的比例,规定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即企业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规定的公益事业的捐赠,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扣除。

(四)统一税收优惠政策,实行“产业优惠为主、区域优惠为辅”的税收优惠体系

优惠内容包括:促进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鼓励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发展;鼓励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和安全生产;促进公益事业和照顾弱势群体等。优惠方式除直接减免税外,还采取了加计扣除、加速折旧、减计收入和投资抵免等国际上通用的间接税收优惠方式,进一步丰富了我国的税收优惠政策体系,有利于更好地发挥税收优惠的政策导向作用。

1.促进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的优惠政策有: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符合条件的技术转让所得,实施条例明确,一个纳税年度内,居民企业技术转让所得不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免征企业所得税,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在据实扣除的基础上,再加计扣除50%;创业投资企业从事国家需要重点扶持和鼓励的创业投资,可以按投资额的70%抵扣应纳税所得额,这一优惠是指创业投资企业采取股权投资方式投资于未上市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2年以上的,可以按照其投资额的70%在股权持有满2年的当年抵扣该创业投资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当年不足抵扣的,可以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抵扣;企业的固定资产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确需加速折旧的,可以缩短折旧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

2.鼓励农林牧渔业、基础设施建设的税收优惠政策有:对企业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的所得,新税法规定,除了花卉、茶等饮料作物、香料作物的种植、海水养殖和内陆养殖等项目所得减半征税外,对其他项目所得,一律免征企业所得税;对企业从事港口码头、机场、铁路、公路、城市公共交通、电力、水利等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经营的所得,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给予“三免三减半”的优惠。

3.支持环境保护、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安全生产的税收优惠政策有:企业从事公共污水处理、公共垃圾处理、沼气综合开发利用、节能减排技术改造、海水淡化等项目的所得,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给予“三免三减半”的优惠;企业以规定的资源作为主要原材料并符合规定比例,生产国家非限制和禁止并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的产品取得的收入,减按90%计入收入总额;企业购置并实际使用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该专用设备的投资额的10%可以从企业当年的应纳税额中抵免,当年不足抵免的,可以在以后5个纳税年度结转抵免。

4.照顾弱势群体的优惠政策。新税法规定,企业安置残疾人员所支付的工资,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加计100%扣除;企业安置国家鼓励安置的其他就业人员所支付的工资的加计扣除办法,由国务院另行规定。

5.过渡性优惠政策。新税法规定,本法公布前已经批准设立的企业,依照老税法的规定享受低税率优惠的,可以在本法施行后五年内,逐步过渡到本法规定的税率;享受定期减免税优惠的,可以在本法施行后继续享受到期满为止,但因未获利而尚未享受优惠的,优惠期限从本法施行年度起计算;对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内新设立的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可以享受过渡性税收优惠,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对西部大开发地区的鼓励类企业,可以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减免税优惠。

二、新企业所得税法的经济效应

(一)有利于提高内资企业的竞争力

在现行两税分立的企业所得税制度下,内外资企业在税率、成本费用扣除和税收优惠等方面存在诸多的差异,其结果是税制的不公平大大削弱了内资企业的竞争力。因此,解决目前内资、外资企业税收待遇的不同、税负差异较大的问题,实现公平税负,是新税法的主要目标。首先,新税法统一并降低了内外资企业适用的税率。对内资企业而言,税率由33%下降至25%,下降了8个百分点;对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0%的税率征税,据测算,按此标准将约有40%左右的企业适用20%的低税率。其次,统一并提高了税前扣除标准。职工工资支出由限额扣除改为据实扣除;职工工会经费、职工福利费和职工教育经费的计算基数也由“计税工资总额”改为“工资薪金总额”,并且职工教育经费的扣除比例也由1.5%提高到2.5%,超额部分还可以结转扣除;广告宣传费的扣除比例由2%提高到15%;公益性捐赠的扣除比例由3%提高到12%。以上税率的下调、扣除额的提高,直接降低了内资企业税负和生产成本,增加了企业的税后盈余,提高了企业的创新激励,将极大地加快内资企业产品研发、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本提升的进程,促进内资企业竞争能力的提高,从而有利于民族产业和幼稚产业的发展。

(二)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新税法在构建平等的税收法治环境和市场竞争环境的同时,兼顾了税收的宏观调控作用,调整了企业所得税的税收优惠方式和内容,实施以产业导向为主的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从事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的所得,给予“三免三减半”的优惠;对企业综合利用资源,生产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规定的产品所取得的收入,减按90%计入收入总额;对企业购置用于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的投资额,可以按10%的比例抵免企业当年的应纳税额,当年不足抵免的,可以在以后5个纳税年度结转抵免。调整后的税收优惠机制以税收利益为激励,引导国内、外资金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方向流动,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三)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新税法规定:对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取消了区域限制,将优惠扩大到全国范围;对企业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的所得,除个别项目实行减半征税外,其余大部分项目均给予免税;对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实行“三免三减半”优惠;对技术转让所得,不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免税,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减半征税;对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可以加计50%的扣除;对由于技术进步,产品更新换代较快的固定资产和常年处于强震动、高腐蚀状态的固定资产,可以缩短折旧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对创业投资企业从事国家需要重点扶持和鼓励的创业投资,可以按投资额的70%抵扣应纳税所得额。这些都有利于进一步发挥税收的产业导向作用,增强基础产业的发展后劲,激发企业的自主创新热情,补充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动力,推动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四)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的是沿“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经济开放区―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循序渐进的梯级发展战略。企业所得税在政策上体现了这一战略要求,突出表现在,东部地区享受的税收优惠要远远多于中西部地区,其结果导致东西部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差距越来越大。新税法统一了内外资企业所得税优惠,将优惠重点由以区域优惠为主转向以产业优惠为主,东西部企业均可平等享受有关税收优惠,同时对西部地区需要重点扶持的产业继续实行优惠政策,有利于推动西部地区加快发展,逐步缩小东、中、西部地区的差距。

(五)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外资利用质量和水平

新税法确立了“产业优惠为主、区域优惠为辅”的新税收优惠体系,高新技术产业、节能环保产业、农林牧渔产业和公共基础产业已成为税收优惠的重点,税收优惠政策的导向已经从改革开放初期尽可能多地吸引外资转向更加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新税法通过调整优惠政策,积极引导外资投资方向,在更高层次上促进国民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高我国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

(六)有利于继续保持对外资的吸引力

新税法颁布实施之后,随着税率、税前扣除和税收优惠政策的统一和调整,对外资企业来说,总体税负将略有上升。但是,新税法有些优惠政策比以前力度更大,并且给予了外资企业5年期的过渡性税收优惠,同时应该看到,我国投资领域进一步扩大,潜在消费需求不断增长,软硬环境明显改善,这一切都将使我国对外资的吸引力只会增强不会减弱。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

新税法个税标准篇9

关键词:涉税鉴证 注册税务师 鉴证业务准则

    一、引言

    国家税务总局连续出台和实施了《注册税务师管理暂行办法》《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促进注册税务师行业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十一五”时期中国注册税务师行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注册税务师行业具有涉税鉴证和涉税服务双重职能,为注册税务师行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而国税发[2007]9号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纳税申报鉴证,和国税发[2007]10号企业财产损失所得税前扣除鉴证准则,适应了税务师事务所开展涉税鉴证业务的迫切需要对促进我国注册税务师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2006年3月审议通过了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并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这一变动对注册税务师的知识更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国家对从事税务的从业人员出台了相关的执业准则。注册税务师可根据需要,对所从事的业务通过审查核实,运用书面报告来表述其合法性和真实性。签发报告书成了注册税务师行业的重要标志。在税务服务过程中,签发出具的报告只要具备了鉴证性的全部特征得到认可,就可以归为鉴证类。注册税务师行业必须抓住机遇,大力发展所得税鉴证业务,促进该行业的健康发展。

    二、注册税务师所得税鉴证执业标准体系与业务管理体系的建立

    伴随新税法实施,注册税务师所得税鉴证执业标准体系与业务管理体系的建立也势在必行。注册税务师所得税鉴证业务管理体系的合理构建,是注册税务师在经济社会中拓展所得税鉴证业务的制度保证。而注册税务师所得税鉴证业务执业标准体系的建立是拓展所得税鉴证业务的技术和质量的保证。建立基本准则、具体准则、职业指南三个层次的注册税务师执业标准体系框架,符合注册税务师行业执业特点。基本准则分为所得税鉴证基本准则和所得税服务基本准则;具体准则按照所得税鉴证项目和所得税服务项目的范围分别制定执业指南。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纳税申报鉴证准则和企业财产损失所得税前扣除鉴证准则,将鉴证报告标题规定为“鉴证事项加鉴证报告”,针对不同的鉴证事项,报告标题各不相同。在注册税务师所得税鉴证业务管理体系的构建中,应准确把握税务机关、行业协会、税务师事务所在涉税鉴证业务管理体系中的定位,使每个角色发挥最大的效能,为税收工作服务,充分发挥注册税务师行业的职能作用。注册税务师协会应该在提高注册税务师的执业能力,为执业人员提供技术支持等方面下工夫,重点加强质量控制管理、职业道德教育和考核奖惩。在进一步完善质量控制制度和强化管理方面下大工夫,按照作业流程实施环节控制,促进所得税鉴证业务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

    三、新税法下所得税鉴证业务中的执业独立性

新税法个税标准篇10

税收管辖权包括属人管辖权和属地管辖权,其调整对象涵盖企业和个人的生产经营所得、投资收益、商品和劳务销售收入以及财产等。为了便于学习和理解我国新颁布的《企业所得税法》,本文对税收管辖权的研究,仅限于对企业所得进行调整的范畴。

一、问题的提出

经济全球化浪潮虽然在很大程度上模糊了国家边界和意识.推动了全球经济结构的调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也都不同程度地从这种开放性的经济结构调整中获益,但由于国家间、区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过大,以致在同一税收管辖原则下对不同国家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对此,各国必然基于维护国家权益的立场,对原有的国际税收分配关系作出相应的调整,并由此引发新一轮的属地管辖权之间的冲突,且这种冲突,主要表现为对所得来源地的判断标准不一。

例如,在传统经济体制下,对非居民取得的营业利润,主要分歧是以设立机构、场所为标准,还是以实际经营管理活动为标准;对非居民取得的利息、股息所得,主要分歧是以支付者的居住地为标准,还是以其法律身份为标准;对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主要分歧是以研发地为标准,还是以使用地为标准,或是以支付者的居住地、法律身份为标准。而在信息经济条件下,对非居民取得的营业利润,主要不同是以有形机构、场所或实际经营管理活动为标准,还是以虚拟主机或网络服务器为标准;对特许权使用费,主要不同是以数字化产品研发地、使用地或支付地为标准,还是以上传地或下载地为标准,如以研发地为标准,同一项数字化产品可能涉及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研发人员;如以上传地或下载地为标准,也会出现同一项数字化产品上传地或下载地与许方或受方企业居住地不一致的情况。

基于上述变化,发达国家作为主要的资本、技术输出国,在信息经济时代也采取了不同态度。其中,美国作为电子商务发祥地,主张采取税收免税政策,并在1998年OECD渥太华会议上建议,网站或服务器用于储存数据,其用途类似仓库,符合OECD协定范本第5条规定的准备性、辅活动,不能解释为常设机构征税。但OECD则持不同意见,并在1999年修订的协定范本草案中明确,在某些情况下,服务器可能构成常设机构。此外,澳大利亚在向1998年OECD渥太华会议提交的报告中认为,设立服务器或网址,有固定的时间和地点,且可以经营业务的,可视为常设机构。加拿大1998年电子税收管理报告认为,服务器或网站是否视为常设机构,应视具体情况而定。而对跨国网上交易的无形商品,如电子出版物、软件、网上服务,美国主张一律免税,OECD则主张对无形资产、特许权使用费、劳务、数字化产品等收入性质加以区分,以便适用不同税率。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发展中国家作为新兴的资本、技术输出国,面对信息经济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也采取了相应的税收措施,如印度规定,对在境外使用计算机系统,而由印度公司向美国公司支付的款项,均视为来源于印度的特许权使用费,并在印度征收预提所得税。

二、“两法合并”后属人管辖权的完善

2007年3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简称“新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两法”合并已水到渠成,并进入统一、规范、公平的税收法制建设阶段,且“新法”较之合并前的内外资企业所得税法,在属人管辖权的规定上,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新法”继续坚持原内外资企业所得税法关于居民居住地税收管辖权的基本原则,并第一次明确使用了居民企业的法律用语,有利于与国际接轨;二是对居民企业的判定,“新法”同时采用注册地标准和实际管理机构所在地标准,而原内外资企业所得税法既采用注册地标准和管理与控制中心标准,又采用独立经济核算标准,显然,“新法”规定的居民企业范围更为宽泛,且居民企业的身份更易认定,有利于维护国家和经济利益。

但应当指出的是.由于“新法”规定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低于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水平,如果对居民企业的认定范围过于宽泛,并普遍规定对居民企业的境外来源所得征税,容易增加征纳双方税收成本,且由于外国税收可按新法的有关规定计算抵免,我国对居民企业的境外来源所得实际上也可能征不上税。因此,建议考虑这一实际情况,通过“新法”实施细则,一方面明确居民企业的全球所得纳税义务,另一方面在境外所得的纳税申报手续上,尽可能简便些。与此同时,宜针对跨国企业离岸经营的特点,尽快建立避税港税制和资本弱化税制,并进一步完善转让定价税制,通过以上三个税制的联动和相互配合,积极应对跨国企业规避我国税收的行为。

此外,在信息经济迅速发展的形势下,宜借鉴国际上对外包、离岸经营、电子商务的税收管理经验,在居民税收管辖权的延伸方面,重点放在避税港税制的建设上,并通过建立严格的海外控股公司利润合并申报纳税制度,对我国居民企业在避税港设立投资控股公司取得的离岸经营利润进行监督和管理。而在所得来源地管辖权的拓展方面,则重点是坚持现有的属地管辖权原则,并对来源地的范围作适度的调整。

三、国内法和税收协定关于税收管辖权的协调

综观各国国内法的有关规定,对居民企业的判定,主要采用国籍标准和住所标准,并据此对居民企业来源于境内外的所得征税。对非居民企业的判定,主要采用所得来源地标准,并据此对非居民企业来源于境内的所得征税。但由于国情不同,各国国内法关于企业住所和所得来源地判定的具体标准,往往会产生一些差异,以致相关国家对企业的同一项跨国所得双重征税,这显然不利于各国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于是,各国一方面通过国内法有关境外所得抵免的规定,主动对本国税收管辖权行使的范围进行单边调整:另一方面,则通过国际税收协定,对相关国家税收管辖权行使的范围进行双边或多边调整,并在此基础上确立高于国内法的国际税收分配关系。

具体而言,各国国内法关于税收管辖权的协调主要坚持以下原则:一是对居民企业境内外所得分类进行税务处理,即凡是依本国法认定为居民企业的,其来源于境内的所得一律按国内法的有关规定征税,而不考虑该企业是否同时被其他国家认定为居民,但对其来源于境外的所得,则采取直接或间接抵免法进行抵免,以消除对居民企业境外所得的双重征税。二是对非居民企业来源于境内的所得分类进行税务处理,即凡是依国内法认定为非居民企业的,对其取得的营业利润,按照独立企业和利润归属的原则征税;对其取得的股息、利息、特许权使用费,按照低于普通税率的预提所得税税率征税;对其取得的财产转让收益,按普通税率征税。国际税收协定关于税收管辖权的协调则主要坚持以下原则:一是适度调整来源地税收管辖权行使的深度和广度。例如,对非居民企业取得的营业利润,坚持按常设机构征税的原则,并对其承揽的建筑、安装或装配项目引入了时间概念,即与上述项目有关的活动如超过协定规定时间(6个月或12个月),可认定为其在东道国设立了常设机构,并按东道国国内法的有关规定对其征税。而按各国国内法的规定,对建筑工地、建筑、装配或安装工程项目,通常没有活动时间的概念,非居民企业只要在东道国开展建筑安装活动,即可认定其设立了营业机构和场所,并按东道国国内法的规定对其征税。与此同时,对非居民企业取得的股息、利息和特许权使用费,通常按低于缔约国国内法规定的预提所得税税率征税。二是避免和消除双重征税。例如,对人(居民企业)的管辖冲突,一方面通过居民企业的定义,明确属人管辖权调整的范围;另一方面,通过双边或多边税收抵免条款。明确相关国家避免和消除双重征税的责任和义务。三是防止滥用协定避税和偷逃税。例如,我国在对外谈签的国际税收协定中规定,我国居民企业从相关缔约国取得的股息,只有在拥有支付股息的缔约国居民企业10%以上的股份时,才能考虑税收抵免。

由此可见,按照各国国内法和国际税收协定的有关规定,对居民企业来源于境内的所得,居住国拥有独占征税权,但对其来源于境外的所得,居住国和东道国则共同享有征税权,或者说,对非居民企业来源于境内的所得,东道国享有优先征税权,居住国享有最终征税权。我国作为发展中大国,经济发展迅速,外贸依存度较高,同时面临着资源环境的制约,鼓励居民企业向境外发展已成为一种必然选择。

四、实践中涉及税收管辖权的判定及思考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跨国企业的战略布局、组织结构、业务流程、资源配置方式及税收筹划等发生了重大变化,国际公认的税收管辖权原则面临新的挑战,现有的国际税收分配关系受到较大的冲击。对此,发达国家作为资本,技术和高端产品输出国,多通过延伸居民(公民)税收管辖权的深度,来减少本国税收流失。而发展中国家则通过拓展来源地税收管辖权的广度,来维护本国税收权益。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既是全球较大的资本、技术和产品输入国,又是新兴的资本、技术和产品输出国,本着互惠互利、合作双赢的精神,通过国内法和国际税收协定适度调整税收管辖权的行使范围,进一步理顺国际税收分配关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为此,除应继续坚持传统的居民居住和所得来源地管辖权原则外,有必要根据外包、离岸经营、电子商务的新特点,对税收管辖权的判定标准作出新的规定,以促进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维护国家权益及经济安全。

(一)外包的税收管辖判定标准

外包是指跨国企业将非核心业务分解并转移到投资较少、成本较低、质量和效率较高的国家或地区的做法。从跨国企业开展外包业务的情况看,外包的形式和内容多种多样,但涉及相关国家企业所得税问题的主要是离岸外包,即将企业的制造流程、呼叫中心、软件编程、人力资源、物流和会计流程等外包给国外供应商。基于此,与营业利润有关的税收,相关国家可以按照传统的税收管辖原则.对发包企业和外包供应商进行税收管辖。具体而言.发包企业可以将外包成本与其取得的营业收入相配比,并按其居住国的有关规定计算纳税。而外包供应商则可将外包收入与其承揽外包业务所发生的成本费用相配比.并按其居住国的有关规定计算纳税。与特许权使用费有关的税收,情况则较为复杂。从发包企业的角度看,其外包的通常为非核心业务流程,而核心业务流程或高端技术和产品仍留在本企业内部。即使是软件外包业务,也是为企业高端技术和产品服务的,且外包软件已以合同约定的价格向供应商买断。因此,不存在向外包供应商额外支付特许权使用费问题。从外包供应商的角度看,其开发的产品虽然涉及知识产权问题,但其开发的产品是为发包企业的核心业务流程服务的,且已以合同约定的价格买断,因此,也不存在额外收取特许权使用费问题。基于上述情况,笔者认为,只要外包供应商以企业形式存在,对其承揽外包业务取得的收入,就应按传统的居民居住和所得来源地标准进行管辖。

(二)离岸经营的税收管辖标准

离岸经营是指跨国企业为了降低成本、拓展境外市场或规避税收负担等原因而开展的境外业务活动。目前,跨国企业的离岸经营活动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离岸生产.即将工厂转移到土地、劳动力成本更为低廉、市场更为接近、税收更为优惠的国家或地区;二是离岸金融,即在企业居住国吸收境外存款.并专用于拓展境外投资的业务;三是离岸投资,即在避税港设立海外投资控股公司,以汇集海外直接或间接投资所得。据此,各国宜视具体情况,对离岸经营活动采用不同的税收管辖标准。具体而言,对离岸生产,宜视工厂的税收法律身份进行税收管辖,如该工厂具有税收居民法律身份,对其取得的营业收入和所得,居住国拥有独占征税权,但对该工厂分配的股息或税后利润,境外投资方所在国应拥有最终征税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