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学习心得体会十篇

时间:2023-03-13 20:32:05

满分学习心得体会

满分学习心得体会篇1

[关键词]大学生;学习倦怠;学习满意度

学习倦怠是学生由于长期的学业压力或对学习缺乏兴趣,而造成的一种情感耗竭、人格解体及个人成就感降低的症状。显然,学习倦怠不仅不利于学生进行正常的学习,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甚至导致学业的终止,而且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虽然Pines早期在关注教师倦怠问题的同时,就提出了学生的学习倦怠问题,但国外有关学习倦怠的实证研究还是比较少的。本研究拟通过问卷调查,初步了解当前大学生的学习倦怠程度,年级、专业和性别对学习倦怠的影响以及学习倦怠对于大学生的学习满意度、生活满意度、健康满意度和专业满意度的预测作用,从而为学生学习倦怠的干预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被试 采用分层整体随机抽样,共抽取350名在校大学生,收回有效问卷344份,有效率为98.28%。其中男生169人,女生175人;大二119人,大三119人,大四106人;文科83人,理科84人,工科87人,医科90人。

1.2 测量工具根据李永鑫编制的CMBI(Chinese MaslachBurnout Inventory),修改成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对该量表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其各项拟和指标如GFI=0.915,AGF=0.883,RMSEA=0.07,CFI=0.819,IFI=0.823,说明该量表结构效度良好;总体信度为0.7475,基本上符合心理学测量要求。学习满意度、生活满意度、健康满意度和专业满意度采用直接测量法,采用“你对自己当前的学习”、“你对自己当前的生活”、“你对自己的健康状况”以及“你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来测量大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生活、健康和专业的满意度,“1”表示非常不满意,“7”表示非常满意。被试根据自己的感受做出相应的选择。

1.3 数据分析 采用SPSS11.5对数据进行多元方差分析、Person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大学生学习倦怠的程度 参照李永鑫对于工作倦怠的评价标准,我们把在学习倦怠的3个因素中任何一个因素上得分高于临界值的被试界定为轻度倦怠者;将在其中两个因素上得分都高于临界值的被试界定为中度倦怠者;将在3个因素上得分都高于临界值的被试界定为高度倦怠者,来计算大学生的轻度倦怠、中度倦怠和高度倦怠者的检出率。统计结果发现,大学生轻度学习倦怠的检出率为23.5%,中度学习倦怠的检出率为43.0%,高度学习倦怠的检出率7%,学习倦怠的累积检出率为73.5%。

2.2 人口学变量对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影响为了了解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具体状况,我们又计算了轻度倦怠、中度倦怠以及高度倦怠在人口学变量(性别、学科和年级)上的各自的检出率。

为了进一步地探究人口学变量对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影响,我们又采用多元方差分析来分析性别、年级和学科在学习倦怠3个维度上的差异,结果显示,性别在人格解体维度上有显著差异(F=4.142 df=1 P

2.3 大学生学习倦怠对学习满意度、生活满意度、健康满意度及专业满意度的影响 我们考察了学习倦怠与学习满意度、生活满意度、健康满意度以及专业满意度的Person相关。

为了进一步探索学习倦怠对学习、生活、健康及专业满意度的影响,我们把学习倦怠的3个维度全部进人回归方程,分别对学习满意度、生活满意度、健康满意度和专业满意度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见表3。

3 讨论

3.1 大学生学习倦怠的程度 从总体上来看,大学生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学习倦怠。处于高度倦怠的学生很少,但说明这部分学生可能是由于学习压力过大或者其他方面的原因,有退学或休学的意念,但又追于各种原因,继续或应付自己的学业,这就造成了不良的学习效果,这部分学生非常需要学校辅导员或心理咨询师进行引导;存在学习倦怠的学生主要集中在轻度倦怠和中度倦怠,尤其是中度倦怠检出率较高,说明:①大多数学生体验到较大的学习压力,感觉疲倦;②由于各种原因,如个别专业教师缺乏、对所学专业缺乏兴趣、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环境恶劣、自身对大学生活的不适应以及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等等,导致学生的学习目的不明确、态度不端正,从而出现厌学情绪;③学习成绩不良或难以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

3.2 人口学变量对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影响男生和理科、工科的高度倦怠的检出率都一致高于女生和医科、文科,这可能是由于学科的性别比例不同,理工科的男生较多而医科和文科的女生较多,也说明男生的学习心理或行为上比较消极,如对学习感到厌烦,学习态度不认真、逃课以及迷恋网络游戏等,而理、工科的学习任务比较重,容易造成学习压力,文科几乎不存在高度倦怠也说明了这个问题。大三、大四的高度倦怠高于大二,这可能是由于大四学生面临考研或找工作,大三学生也开始考虑这些问题,所以学习压力较大,或对专业不感兴趣,不考虑在本专业进一步发展,缺乏学习动力。

关于人口学变量在学习倦怠各维度及总分上的差异,当前国内的一些研究结果并不一致。本研究显示,除了性别在人格解体上有显著差异外,其它的均不显著。说明男生对待学习的态度和处理自己的学习任务均不如女生。值得一提的是,年级在耗竭上的显著性为0.073,接近显著性水平,通过多重比较发现,这是由于大二和大四在耗竭上差异显著造成的。说明大四学生对于学习负性情绪体验要高于大二学生,这可能.与他们对于学习时间的投入和当前的学习状态有关。

3.3 大学生学习倦怠对学习满意度、生活满意度、健康满意度和专业满意度的影响 大学生学习倦怠和学习满意度成较高的负相关,和已有的研究工作倦怠和工作满意度关系一致,虽然学习倦怠的3个维度都可以预测学习满意度,但成就感降低是最佳的预测变量,说明学生在学习中获得越多的成就感和胜任感,就会对自己的学习越满意。

满分学习心得体会篇2

【摘要】 目的 分析家长对学习成绩不同认可程度的儿童生活质量状况。方法 采用《儿少主观生活质量问卷》和《Conners儿童行为量表父母问卷》为家长对其学习成绩认可程度不同的162人(包括不满意组即学习成绩不理想儿童86人和满意组76人)进行生活状态评价。结果 与满意组相比不满意组儿童实际学习成绩相对差,生活质量问卷各标准分除同伴交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他各维度、各成分及总体满意度得分均低于满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冲动多动、多动指数及心身问题得分均高于满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儿童心理学;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抽动症; 学习困难

随着社会对儿童心理卫生问题的逐步重视,儿童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受到关注。生活质量是一种全面评价生活好坏的概念[1]。影响儿童生活质量的原因有多方面,由于儿童处于被家长的监护状态下,而家长又比较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故家长对其学习成绩的评价是影响孩子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对学习成绩为家长认可不同程度的儿童生活质量状况做初步的比较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20070428/0530威海市脑科医院在威海某小学进行心理行为问卷调查,选择三年级4个班的学生162人,其中男90人,女72人;平均年龄9.42岁。

1.2 调查方法

1.2.1 家长调查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和《Conners儿童行为量表父母问卷》对家长进行调查。自制问卷主要参考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抽动症、学习困难诊断标准等设计表达儿童的基本信息、学习成绩评价、学习习惯、注意力、抽动、学习困难等。所有家长在答卷前均有专业人员讲解答题方法,现场答题。《Conners儿童行为量表父母问卷》主要用来评定儿童行为问题[2],它反映了家长对孩子的看法,本文用之观察家长对孩子生活状态的评价与主观生活质量相比较。

1.2.2 儿童调查方法 采用《儿少主观生活质量问卷》对所有儿童进行调查,并对所有儿童进行简式的韦氏智力测试。《儿少主观生活质量问卷》为程灶火等[3]编制量表,该量表是国内目前信度、效度较好地用于评估儿童主观生活满意度的标准化量表[3],它包括家庭生活、同伴生活、学校生活、生活环境、自我认识、抑郁体验、焦虑体验和躯体情感等8个维度,认知成分(由前5个维度组成)、情感成分(由后3个维度组成)及总体满意度(由8个维度组成)3个部分。《简式韦氏儿童智力量表》采用湖南医科大学龚耀先等[4]修订进行智商测定。

1.3 分组方法 根据自制问卷中家长对儿童学习成绩评价的认可程度分为两组,满意组76人,其中男37人,女39人;不满意组86人,其中男53人,女33人。儿童实际学习成绩取自期中和期末考试成绩,按平均分排名百分位划分为:~20%、~51%、~80%、~100%分别为成绩差、中下、中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行χ2检验,计量资料行t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儿童实际学习成绩排名百分位分布状况 不满意组86人成绩差32人(~20%),中下37人(~51%),中上16人(~80%),好1人(~100%);满意组76人成绩差5人(~20%),中下27人(~51%),中上32人(~80%),好12人(~100%)。

2.2 两组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分布状况 不满意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者34人(39.5%),抽动者22人(25.6%),有明显学习问题者60人(69.8%),有明显品行问题者52人(60.5%),满意组上述问题分布情况分别为3人(3.9%),2人(2.6%),5人(6.6%),10人(13.2%),均显著低于不满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4.53,16.84,67.05,38.22,P

2.3 两组儿童生活质量问卷各标准分结果 见表1。表1 两组儿童主观生活质量问卷评分比较注:与满意组比较,at=2.42,P

表1结果表明,除同伴交往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他各维度、各成分及总体满意度得分均低于满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4 两组儿童Conners量表父母用症状问卷各因子分 见表2。表2 两组儿童Conners量表父母用症状问卷注:与满意组比较,at=7.96,5.53,5.48,4.21,6.92,P

表2结果表明,除焦虑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心身问题得分低于满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5 不满意组与满意组儿童智商测定结果分布 不满意组儿童平均智商(89.04±16.52)分,满意组儿童平均智商(104.78±10.35)分,不满意组儿童智商明显低于满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50,P

3 讨论

主观生活质量是指个体主观感受到的生活质量,即所谓的满意度、幸福度[5]。它分为认知和情感两方面内容。前者是按自己独特的标准对客观生活状况总体的认知评价,后者为个体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到的情绪体验。主观生活质量具有主观性、整体性、相对稳定性的特点。

学习成绩对儿童生活质量有明确影响[6,7],但多着眼于孩子的实际成绩。由于儿童与家长的生活环境关系密切,故家长对其学习成绩的认可程度影响着孩子主观生活质量。

儿童的实际学习成绩与其自身的智力条件密切相关,本文不满意组儿童均有学习成绩不理想的主诉,事实上其实际学习成绩分布也多以中下为主,平均智商在低常。满意组儿童学习成绩基本呈正态分布,但多在中上,平均智商在平常。生活质量问卷中的认知方面的内容与其智商的高低关系无明显相关[3]。但不满意组儿童会因为智力条件有限或虽然智力正常但合并各种行为问题,不仅学习成绩不佳,在家中和学校活动中也很难表现出色,自然很少得到家长的欣赏和表扬;另外绝大部分智商分布在低常以下的儿童的家长,在进行心理测试前均没意识到其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原因与智力水平有关,而一味的追求学习成绩。并且,不满意组中也不乏实际学习成绩很好的孩子。家长在学习上的严格苛求,更加重了孩子的心理负担,使之缺乏自信,造成厌学、焦虑、情绪问题、品行障碍及多动、抽动、注意力不集中等各种行为问题增多或加重,以至恶性循环。

从Conners量表父母用症状问卷结果来看,不满意组儿童心身问题分值低于满意组并不意味着此组儿童心身问题少于满意组,反而提示家长更关注孩子的学习问题和冲动与多动,对孩子的心身问题则未予重视,最终的结果必然导致如主观生活质量问卷所显示的不满意组儿童生活质量在诸多维度的主观感受及总体生活质量满意度均低于满意组。

不满意组儿童只有同伴交往得分与满意组相似,分析不满意组儿童自身比较好玩也有其固定的玩伴群体有关,故对其同伴交往的影响不大。满意组儿童家长则正相反,他们正视孩子的智力条件,更多的关注孩子的感觉,故满意组儿童的行为问题较少,普遍主观生活质量良好。

参考文献

[1] 赵玉萍,唐济生.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研究现状[J].山东精神医学,2005,18(2):123125.[2] 陶国泰.儿童少年精神医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27.

[3] 程灶火,高北凌.儿少主观生活质量问卷手册[M].长沙:湖南医科大学医学心理研究中心,1999:2330.

[4] 龚耀先,蔡太生.中国修订韦氏儿童智力量表(CWISC)手册[M].长沙:湖南地图出版社,1993.

[5] 程灶火,彭健.儿少主观生活质量问卷的编制和信度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8,6(1):1116.

满分学习心得体会篇3

b2组织机构(满分:60分,自评:60分)1. (满分:20分,自评:20分)得分原因:校长主管学校的全盘工作教,此外还要狠抓,教育教学工作、师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安全稳定工作、人事、财务工作;书记主管党建、师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团委、工会、妇联、精神文明、信息、档案资料的管理和计划生育等工作。2.(满分25分,自评:25分)得分原因:学校党支部能够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认真组织教职员工学习,充分认识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支部十分关心德育工作,研究制定学校德育计划和各时期的主要计划工作,学期结束时能够认真听取德育工作3.(满分7分,自评7分)得分原因:学校建立了德育工作表彰奖励制度对德育工作中的先进人物,团支部,少先队完全按照表彰奖励制度对师生进行表彰奖励。b4队伍保障(满分30分,自评29分)1.(满分10分,自评10分)得分原因:全校教师树立全员育人意识,每个教师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也树立了好的思想,此外,为了强化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和师德师风建设,我校每个星期一,四下午利用2个小时组织教职工政治学习。2.(满分8分,自评7分)得分原因:我校建立了思想政治素质高管理队伍,要管理队伍有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的同时每个管理人员分工明确,责任分明。失分原因:在结构方面有些制度需要实践。得分原因:重视班主任队伍建设,充分发挥班主

 

任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及时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最新颁布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失分原因:由于学校硬件设施不完善,师生数量多,不能保证所有人都能一个月看一次红色电影。 3.(满分30分,自评30分)得分原因:我校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全校师生为教育对象,以热爱祖国,感恩祖国为载体,培养和引导全体师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强化他们中华民族自豪感,荣誉感,归属感。把爱国主义载体融入到课堂中让学生懂得党和国家的关爱,教育他们好好学习,感恩党和祖国。b8品德教育(满分60分,自评60分)1.(满分15分,自评15分)得分原因: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注重了学生诚信品德培养,把品德教育融入到课堂内容,时时强调品德教育,让学生时刻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生言行七不准”在校内外形成了对他(她)、家长问好,对教师行礼,培养学生言行的好习惯。2.(满分25分,自评25分)得分原因:培育学生感谢父母、感谢老师之情,引导培育学生对伟大祖国、社会主义制度、党的正确领导的感恩之心,灌输学生感恩祖国之心思想教育,让学生知道父母,老师的辛苦对现在的好形式,好政策通过学习感恩他们。

 

3.(满分20分,自评20分)得分原因:在教育载体中不断创新,强化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报答祖国、增强法制意识让学生做一名爱国守法合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b9专题教育(满分60分,得分58分)1.(满分20分,自评20分)得分原因:广泛深入开展“五观”、“四个认同”、“三个离不开”教育,提高师生反分裂,反渗透意识。结合本校实际,利用讲课内容加强了对学生的教育。2.(满分10分,自评10分)得分原因:在重要节日、纪念日开展了相关的主题教育,比如:“十一”国庆校长,校党支部书记亲自在国旗下讲话进行教育,增强了中华民族团结、勤劳意识,爱党,爱国意识。3.(满分10分,自评10分)得分原因:重视

 

学生体育锻炼,开展了冬季长跑,篮球赛,利用课件广播操提高了学生的体育热情,保证每天学生体育活动不少于一小时。4.(满分20分,自评18分)得分原因:每学年开展不少于一次的“廉洁教育”、“扫黄打非”、“反邪教警示教育”、“国防教育”、“禁毒教育”、失分原因:由于学校交通车还没有能解决,考虑到学生交通安全,未能及时组织学生去社会调查活动。3(满分:20分,自评:19分)

 

得分原因:我校利用第二课堂,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失分原因:把社会实践活动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面的工作欠缺,需要提高。b12•心理健康教育(满分:60分,自评:56分)1. (满分:15分,自评:14分)得分原因:校领导为了让学生得到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组织班主任每个月结合班会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平时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失分原因:由于缺乏师资资源学校没有专门的心理咨询师,因此无法确保每两周开展1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活动。2. (满分:20分,自评:18分)得分原因:由于我校无专职心理教师,无法配备专职人员,但为了让学生得到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利用那个校本培训的形式 ,对全体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失分原因:由于条件所限并没有配备专职心理健康教育人员。3.( 满分:15分,自评:14分)得分原因:学校根据要求建立了心理咨询室,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障碍,结合“后进生”的帮教转化工作,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后进生”转化工作结合在一起。失分原因:学校建立规范的心理咨询室,没有规范的咨询档案。4. ( 满分:10分,自评:10分)得分原因:我校利用心理健康所需经费,买了一些心理健康咨询的有关资料和书籍为进行心理咨询科研提供了基本材料。b13 网络育人 (满分:40分,自评:39分)1.

 

(满分:10分,自评: 10分)得分原因:通过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网络 现代化设备,为学生播放红歌,红电影从而达到了育人效果,看双语课堂活动,教师利用远程教育网络下载资料提高了教研能力。2. (满分:10分,自评:10分)得分原因:我校制定了安全健康使用网络的相关制度,并加强对学生进行网络安全意识的教育并加强了教育力度。3. (满分:20分,自评:19分)得分原因:我校保证了学校网络室在非教学时段和节假日向学生开放,还有专门教师指导他们,实现了有记录。失分原因:有时未能保证网络畅通,没有能达到预期的网络育人效果。b14环境育人 (满分:40分,自评:40分)1. (满分:15分,自评:15分)得分原因:为了净化、美化、绿化我们的校园,全校师生都为此付出了努力,同学们一天两次打扫校园、教室卫生;负责卫生的都是值班教师们进行随时随地的检查,全校师生种树种花。2. (满分:15分,自评:15分)得分原因:我校大力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活动,努力建设健康生动的校园,使校园文化活动和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的结合起来。充分利用一切宣传渠道和手段,如板报、壁报宣传栏等对学生的爱国主义和民族毛泽东、邓小平等 伟人和领袖画像、名言警句,以及学生自己的书画作品、班级格言等 ,学生的书画作品装饰在教学楼各楼层,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我校学生的文化艺术长廊,学校校园内配置了多种宣传栏,每月更换内容,反映学生文化生活,培养学生爱校情感和对集体的认同。b15 家长学校 (满分:60分,自评:59分)1. (满分:30分,自评:30分)得分原因:我校每学期选用正式出版并经教育厅审定的教材,发给学生家长手中保证有书可学,我校家长解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九年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常识书籍从而达到让家长正确教育学生,为学生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的意识。2. (满分:20分,自评:20分)得分原因:学校重视发挥学校、社会、家庭教育三位一体的教育功能,定期开展家长培训班,采取多种形式普及家庭教育知识。家长培训主要是指导家长正确2. (满分:4分

 

满分学习心得体会篇4

关键词:学习需要;课程标准;地理;初中生

所谓学习需要,是指社会、家庭、学校对学生的学习要求或影响在学生头脑中的反映,是学生对学习力求获得满足和期望的内心状态[1]。依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学习应该属于人类实现自我价值的高层需要之一,人的发展需要通过不断学习来实现。同时,学生学习需要的满足过程,既是接受知识的过程,也是调适心理的过程。当前,关注现实社会重大问题和学生生活实际问题,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体发展的需要,已成为国际地理教育发展的首要任务。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初中地理课程标准》也确立了“构建开放性课程,拓展初中生的学习空间,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这一基本理念[2]。因此,满足初中生地理学习需要,是检验教育教学质量的标准之一,是素质教育成效的体现,也是“生本教育”的客观要求。

一、对初中生地理学习需要的分析和把握

1.生存和生活常识习得的基本需要

初中生正处于求新立异、富于好奇心的青春期,他们热衷于探索神秘的宇宙空间、生命起源等问题,尤其是与生活联系密切的地理问题,“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更容易激发他们的兴趣和追求。同时,初中生普遍缺乏生活经验和技能,对客观世界抱有不少疑虑和幻想,他们渴望揭开大自然奥秘,探求生活真知,挑战未来生活。而地理是各个不同级别的教育中有活力、有作用和有兴趣的科目,并有助于终身欣赏和认识客观世界[3]。为此,掌握一定的地理知识和技能是学生生存和生活的需要。例如,了解天气的变化,就需要学习天气的知识;出差旅游,就需要有关交通路线和旅游景点的知识,还得学会查阅地图和交通时刻表;了解国内外风土民情、历史政治,也需要经济地理、人文地理等知识;野外求生,必须懂得辨识方向、寻找水源或食物。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提高生存与生活质量”是公民基本追求,而地理课程在培养“善于生活的公民”上有独特优势,可以满足初中生“提高生存与生活质量”的需要。

2.提高相关学科学习质量的现实需要

初中阶段,学科门类大大分化,课程内容明显增多,学生的学习压力空前加重,思维训练、学习方法与技巧成为他们迫切所需。地理科学研究的综合性和区域性,能有效训练学生的抽象思维、形象思维、综合思维,培养对比、分析、推理、判断的逻辑思维能力。从而有助于缓解初中生学习的紧张情绪,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习自信心。从学科内容来看,地理学与生物学、环境学、物理学、化学、政治学、历史学乃至文学均有交叉性、关联性,部分地理知识能融入或迁移到上述学科中,掌握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是建构其它学科知识的必要条件。如学习历史需要了解我国和世界各国的地理沿革;学习物理的运动定律要把握天体和地球运动规律;有了地球表层系统知识,就不难理解生物学的生态安全、生态平衡理论,也就深刻领会环境学的可持续发展内涵。所以,地理与其它学科一道,形成相互沟通、互相渗透的知识网络,有助于提升初中生综合认知的能力。

3.塑造社会责任感的需要

随着初中生知识经验的积累和生活空间的扩大,其社会情感比小学生更丰富、更深刻,尤其是道德感、义务感、责任感、使命感、危机感等均有明显的增强。他们渴望社会和他人的理解与尊重,同时也愿意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当前,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是全球的目标,也是初中生义不容辞的职责。地理课程在形成人对自然、人对社会、人对他人、人对自己的基本态度方面也有着独特的学科优势[4],能满足初中生“责任感”“成人感”及“独立感”的心理需求。例如,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的课程内容,能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大局意识;地理课程所呈现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内容,能让学生树立忧患意识,培养学生尊重自然、善待自然、爱护家园的伦理道德;了解人口剧增给资源、环境带来的压力,能让初中生理解计划生育的意义,领悟个人应尽的社会义务;通过天体理论学习,能让学生抵制邪教诱惑,成长为推广科普知识的先锋。

4.培植审美情趣的需要

审美情趣是指人从一定审美需要出发对各种审美对象所产生的主观态度、兴趣和追求[5]。研究表明,初中生的审美心理活动趋于活跃,有强烈的审美需要和追求,有高尚的审美旨意和审美理想,希望从大自然、艺术品和社会生活中获得美的体验和享受。地理是集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于一体的课程,通过地理教学,能满足学生游览自然风光、欣赏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领略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的愿望,培植高雅时尚的审美情趣。例如,山、海、原野之美,焕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祖国河山之壮丽,自然资源和名胜古迹之丰富,民族文化之灿烂,能激发学生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之情。此外,像地貌、土壤空间结构的层次性、多样性、统一性、对称性,气候、地质旋回的节律性等,都能让学生享受抽象的和谐美。可见,地理学习能让初中生获得美的享受、美的陶冶,从而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与自身内在美的气质。

5.着眼于未来发展的需要

首先,掌握地理知识和技能,是继续学习深造的需要。中学学科教育具有明显的延续性和衔接性,它要求初中生必须牢牢掌握地理基础知识和技能,为将来进入高中乃至大学学习做准备。如欲报考高校地学类专业(包括地理、地图、天文、地质、气象、水利、环境和城市规划等)的学生,当然得有过硬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随着人才培养规格的大幅度提升,其它专业如经济、贸易、外交、外语、政治和历史等,对地理知识的需求和依赖程度也越来越大。其次,地理思维能满足初中生终生学习或将来从事科学研究的需要。因为地理思维在获取、分析和处理自然、社会信息资料中产生,一旦拥有这种思维,无论以后从事何种职业,都将终身受益。最后,这是吸收社会发展新理念、领略现代科技新动态的需要。地理课程中的可持续发展观、数字地球观、和谐发展观以及环境伦理观等,能端正初中生的社会发展观,使他们以积极、理智的心态投入到利用和改造自然、保护环境的实践之中。

二、满足初中生地理学习需要的方式和途径

1.学生要增强地理学习需要的内驱力

首先,要培养地理学习自我需要意识。需要是有效学习的根本,是培养学习动机、端正学习态度、树立学习志向的源泉。初中生要明确地理学习目的和意义,彻底突破“为考试而学习地理”、“地理学即为风水学”、“学好地理就得死记硬背”等狭隘认识。应视地理知识为生活知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强化“地理学习是使自己具有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需的地理科学素养”意识。其次,要培养地理学习的兴趣和爱好。兴趣是地理学习的最好老师,只有兴趣得以满足后学习需要才能稳定和深化。如开始时通过搜集地理奇闻轶事资料、欣赏地理图片、参加地理夏令营等培养自己的兴趣,然后思考这些行为背后的深层次需要。地理学习需要来源于社会生活,为此,初中生应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在生活中发现和积累地理疑惑,并寻求问题解决的学习需要。最后,初中生要进行适度的自我褒扬。教育心理学研究认为,只有在满足学生原有学习需要的基础上才能形成新的学习需要[1]。由此看来,初中生应敢于肯定自己的地理学习所得,充分总结已获得满足的需要,及时培育新的学习需要。如当生态系统概念、原理的学习需要得以满足后,就要转入探寻周围环境问题根源的实践需要。

2.教师要把握学生地理学习需要的尺度

教师素养是影响初中生地理学习需要的外因之一,为需要而教,就必须把握好教学尺度。首先,要把握地理新课标的精髓。教师须在吃透新课标及新教材的基础上,精选“对生活有用”、“对终身发展有用”的教学内容来组织教学,让教学的全过程符合和服务于学生的学习需要;更新陈旧的教学观念,由“知识灌输的权威”向“满足学生学习所需”转变。其次,要把握学生地理学习的具体需求。受诸多外部因素的影响,初中生地理学习需要呈多样性、差异性特征,有应付考试需要,有揭开自然奥秘需要,有解释生活现象需要等。教师要通过课堂观察、教学意见反馈、试卷分析等渠道,摸清摸透学生的地理学习需要,制定适合多数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案,满足整体需要;同时也不放弃个别辅导,重视特殊学生的合理需要。第三,把握满足学生地理学习需要的最佳方法。选择讨论式、探究式或案例式等教学方法,调动板书或语言的魅力,注重课堂45分钟的优化设计,实现有效教学[6];或实施计算机辅助地理教学、野外教学等。最后,要把握好学生地理学习的评价尺度。地理学习既要关注结果,更要关注过程,以及情感、态度、行为的变化,以学生身心发展需要的满足程度为评价尺度。如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浓厚了,环境保护的自觉性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增强了,这就意味着学生学习需要的效度提高了。

3.学校及社会要营造良好的地理学习氛围

当前,地理科学理应得到重视,假若其课程价值不被学校和社会所认可,那就很难唤起学生的学习需要。所以学校在学科建设、教学实验设施配备、师资培训等方面应予以支持和满足,凸显地理教育的地位。例如,保障地理教学时数,增加地理活动课时,突出实践环节等。要及时更新地理教具和补充教学资料;条件许可的学校,应建设多功能地理专用教室、地理观测园或天象馆等,让知识的传授更便捷、更有效。再者,学校要关注地理教师的正当需要,消除一些不公正现象。如为地理教师提供更多的进修培训、外出参观的机会,帮助教师适应新课改,在福利待遇上缩小与其他科任教师的差别,杜绝非专业毕业生挤占地理岗位的现象。从社会角度来看,目前亟待解决的是地理课程和考试制度改革等问题,其中乡土地理课程开发滞后是限制初中生学习需要的主要障碍。因此,组织课程专家、中小学教师甚至学生家长,根据初中生的学习需要,编写有地方特色的乡土地理教材,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还有,地理教学目标的多样性,决定地理学习评价的多元性。为此,将地理实践能力、地理科研能力、地理自学能力以及环保意识等纳入地理教学评价的范畴,以此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安福,张洪泰.中学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84-86

[2]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

[3]褚亚平,林培英,王肇和.地理学科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278

[4]陈澄,樊杰.地理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249,

[5]叶上雄.中学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54

满分学习心得体会篇5

【论文关键词】本科护生,男性;离职意愿;影响因素;工作满意度

Miller将离职意愿(turnoverintention)定义为:离开目前工作与找寻其他工作机会倾向的总体表现或态度。多数研究者认为离职的最佳预测因素是离职意愿。护士离职率高是普遍存在的问题,男护士更甚。影响护士离职意愿的因素较多,这些因素可以归结为护士个人因素、工作环境及外界因素3大类,但是哪些因素对护士离职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尚无定论。本科护生是我国今后护理队伍的重要力量,而男护士也正在成为这支队伍中越来越重要的一部分,其离职意愿将直接影响我国护理队伍的稳定。目前,对本科男护生离职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少见。笔者调查本科护生的离职意愿现状,并探讨其可能的影响因素,为临床实习和教学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1对象

在我国的东部、中部和西部(即2004年卫生部将我国卫生职业人群划分的3个地域),每个地域随机抽取3个设有护理本科院系的医学院校,包括海南医学院、广东药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南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咸宁医学院、湖北中医学院、甘肃中医学院、新疆医科大学。以上院校符合纳入标准的男护生共120人,自愿参加调查105人,收回有效问卷96份,有效回收率91.4%。为了进一步研究男女差异,抽取对应学校女实习护生共100人。纳入标准:愿意参加并完成测试;年龄大于l6岁;身体状况能够配合完成问卷;意识清楚,无精神性疾病;参加实习至少8个月。

2方法

2.1调查工具

2.1.1一般资料问卷:包括人口学资料和3个条目,测评工作满意度、对未来工作信心和有否缺勤及频率。对护理工作的总体满意程度评价,从“很不满意”到“很满意”(1~5分),是否有成为一个好的护理工作者的信心,从“非常没有信心”到“很有信心”(1—5分),实习期间是否有缺勤(1为否,2为是)。

2.1.2离职意愿量表(TurnoverIntentionScale,TIS):共6个条目,为l~5分计分法,如第1题:您是否考虑要辞去目前的工作?选项为:从不、甚少、偶尔、经常、总是,相应赋值1~5分。总分1~2分(含2分)为离职意愿轻度,2~3分(含3分)为中度,3~5分为离职意愿严重,即分数越高,离职意愿越强。在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s0系数为0.723。

2.1.3护士工作应激源量表:由61个条目6个分量表组成,包括与护理工作性质有关的应激源、与工作负荷有关的应激源、与护士期望有关的应激源、与接触濒死患者有关的应激源、与工作一家庭矛盾有关及与护理工作中人际关系有关的应激源,有很好的信效度,分数越高,所面对的工作应激强度越高。为了适用于护生群体,本研究修改了其中的2个条目(将第52题“护理工作的负面感受影响家庭气氛”改成“影响寝室气氛”;第59题“因家务琐事消耗精力而影响工作”改成“因找工作、考研等消耗精力而影响工作”)。在本研究中量表的Cronbach’S系数为0.852。

2.1,4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Suppo~Rating Scale,SSRS):为肖水源编制,包括10个条目3个维度,客观支持、主观支持、社会支持利用度,具有较好的重测信度。

2.1.5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implifiedCopingStylesQuestionnaire,SCSQ):共20个条目,分为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2个维度。采用0~3级评分I。

2.1.6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Self-eficacyScale,GSES):共10个条目,采用1-4级评分。分数越高,自我效能感越强。

2.1.7艾森克人格问卷简版(EysenckPersonalityQuestionnaire,EPQ):分为4个量表,内外向、神经质、精神质、掩饰性。在本问卷中除精神质的信度在0.51~0.60,其余量表的信度均大于0.70。

2.1.8护士工作倦怠量表:采用李小妹改编的中文版工作倦怠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工作倦怠是指个体长期处于工作压力状态下所出现的一种负性的、个体化的认知与情感反应,包括情感耗竭、非人性化和工作无成就。情感耗竭和非人性化得分越高、工作成就感得分越低,表示护士的工作倦怠越严重。

2.1.9总体健康问卷(GenerM HealthQuestionnaireGHQ):GHQ一28中文版由香港中文大学Chan教授于1985年编制,具有理想的信效度…。共28个条目4个维度,躯体症状、焦虑/失眠、社交障碍、严重抑郁。分数越高,健康问题越严重。

2.2调查方法

征得被调查学院、医院护理领导的同意后,将所有问卷及调查方法有关说明用快递寄去,由对方派人组织,在实习末期进行集中调查当场发卷并收回问卷,然后再回寄给研究者。

2.3统计学分析

采用EpiData软件进行数据录入,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统计方法包括统计描述、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分析路径分析等。a=0.05,P值均为双侧概率。

3结果

3.1一般情况和各调查量表得分情况

调查男护生共96人,年龄20-26(22.7+0.9)岁,在三级甲等及以上的医院实习者占95%,满意度较好者29%,有缺勤情况者47%,对成为合格护理工作者没有信心者46%,要读研者48%,独生子女28%,经济自评较好者9%,家庭人均月收入1000元以下者41%。与女护生相比,满意度、缺勤情况、工作信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本科男护生的离职意愿得分为(3.30±0.89)分,高于女护生(P

3.2离职意愿与各变量的相关分析

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离职意愿与应激源(r=0.25)、总体健康(r=0.35工作倦怠(r=0.29)呈正相关(P

3.3本科护生离职意愿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进入回归方程的是总体健康、工作倦怠、工作信心和工作满意度,父母受教育程度、读研和工作应激源被剔出方程,方程的决定系数为32.9%,见表2。

3.4各变量关系的路径分析采用路径分析研究

各个变量的因果关系,发现工作应激源通过其他变量影响离职意愿,工作满意度是重要而核心的中介因素。经多次多元线性分析回归,进入路径图的变量及路径系数(P

4讨论

4.1实习期间本科男护生的离职意愿及面对的应激

本研究本科实习男护生离职意愿得分(3.30±0.89)分,与女护生的得分相比,离职意愿更强,这说明男护生的专业思想与女护生相比更不稳定,离职情绪更浓,这与许多研究的结果类似。这可能与多方面因素有关。首先家人、患者及部分医务人员认为护士本应由女性承担,对男性做护士不理解,影响其对自身职业的认可,一些患者甚至拒绝男护生为其服务。其次,据统计,大多数男护生报读护理专业是无奈的选择,并不是报读的理想专业,导致其职业心态不稳定。所以,在实际工作中,首先要稳定其专业思想,让其充分了解其在护理岗位上的优势及已经取得成绩的范例,使他们看到自己的前途和未来,并清楚地看到在护理岗位中男护士所展现的决策果断、影响力强、精力充沛等优势,在教学中增设一些针对男生的专业课程、邀请在临床工作中取得卓越成就的男护士来校讲学。其次,认真为男护生培养和挑选带教老师,避免传递负面思想,针对男护生在临床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和男护生的心理特点,制订适宜男护生特点的临床带教计划。

有研究表明,离职意愿与工作应激两者呈现正相关。本研究也发现,离职意愿与应激源的相关系数达到了O.25,但是在回归分析中,这一因素没有进入回归方程,路径分析发现工作应激源通过中介因素影响离职意愿。这和以往研究中两者有直接关系的结果不同,分析有以下原因:大部分研究以在职护士为研究对象,但是在本研究中的对象为本科实习护生,研究对象不同所致;很多研究只是做相关分析,并没有把很多因素纳入进来,如本研究也发现两因素相关,但是工作应激源不是离职意愿的预测因素;在诸多中介因素如工作倦怠、身心健康的影响下,该应激源对离职意愿的直接影响减小。

4.2中介因素对离职意愿的作用

过往研究已经证明工作倦怠是影响组织成员离职的主要因素。本研究发现,工作倦怠显著影响离职意愿,倦怠水平越高,离职意愿越强(r=O.29)。可以想象,当男护生的情感资源过度消耗,疲惫不堪,精力丧失,对实习持冷淡、负性的态度,实习而没有成绩,感受不到成就时,个体的实习积极性就不会高,实习成绩也不会好,离职的意愿自然也就会产生。

本研究表明身心健康越差,离职意愿越强。在心理上,男护生常在工作及交往过程中显得不自在,从而导致人际关系紧张、焦虑、抑郁。当其承担以前全由女护士操作的工作时,内心会不由自主产生一种自卑感及抵触、抑郁情绪等。其次,护理工作还要求有很好的身体素质,如果身体状况不好,就不能胜任护理工作的倒班勤、工作负荷大的特点,工作无法胜任,离职的想法就自然而然的产生。同时,路径分析显示,工作应激和工作倦怠感越强,个体的总体健康水平越差,离职意愿也越强。

受社会传统观念对男护士的偏见及其他负面因素的影响,致使男护生在临床实习中思想波动大,表现出对护理专业没有信心。本研究结果也表明,离职意愿与工作信心呈负相关(r=-0.21),即工作信心越强,离职意愿越弱。提示在以后的实习教学中,我们应改革当前的教育、管理体制,制订出一套针对男生特点的教学模式和理念,从各方面加强护生对未来工作的信心,减轻对未来的迷茫和恐惧,加强交流,定期召开座谈会,教育他们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对他们多加鼓励等。在实际操作中,可以让其进行一些简单的操作或男性特殊的操作,使患者不提出异议甚至得到患者好评,以增加其自信心。

有研究表明,离职意向是离职的最佳预测因子,而工作满意感是离职的预兆。对工作不满意、工作态度消极的护士可直接影响其对患者提供的护理质量,导致护士不服从医院管理、病事假增多、旷工增多,甚至最后离开护理工作岗位。本研究也证实满意度低的男护生更容易产生离职意愿。工作满意度对离职意愿有着直接的作用(路径系数=--0.43),其他变量都会部分通过工作满意度起作用,这说明与其他因素相比,工作满意度起着更为重要和直接的中介作用。

满分学习心得体会篇6

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心得(一)

今年以来,市交通管理总站认真贯彻落实市交通运输局《关于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实施方案》精神,结合党建创新工作,多举措推进支部学习活动,学习气氛浓厚,扎实有效地推进了道路运输行业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迅速掀起了行业创先争优热潮,在提高从业人员综合素质、提升礼貌交通形象的行业精神礼貌建设方面取得了实效。

一、领导重视,率先垂范。

在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总站领导班子身体力行,带头深入学习,带头调研。4-6月期间,站长叶xx率先走访了惠城区各道路货物运输企业,就物流发展状况进行调研,并撰写调研报告,为xx物流发展带给了参考推荐。

此外,总站领导班子还制定学习计划,每两个月定期为支部党员上一堂党课,将党史知识及创新理论进行串讲,并统一制作下发党员学习专用笔记本,激发党员学习的内在动力,起到良好的效果。

二、精心组织,丰富载体。

透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使整个学习实践活动扎实推进。一是建立“学习日”制度。从7月份开始,将每周五下午定为总站“学习日”,以各股室为单位轮流组织开展读书学习活动,努力实现党员干部全员参与。二是开展“赠书促学”活动。首先,7月,总站购买书籍x余册,向x城中心区x家建立党组织的运输企业赠送书籍,以推动企业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党组织的建设;其次,在总站支部内部开展好书推荐活动,向支部党员赠送《羊皮卷》、《苦难辉煌》等书籍,带动党员读书学习的主动性和用心性;再次,建立支部党员“政治生日”制度,在每位党员入党周年纪念日的当月向其赠送自选书籍,推动“赠书促学”活动持续深入开展。三是举办主题演讲比赛。11月,组织惠城中心区13家已建立党组织运输企业举办“建学习型企业,争当服务先锋”主题演讲比赛,使广大道路运输从业者充分认识学习和工作实践的紧密结合,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纵向发展。四是开展读书交流座谈。12月,组织惠城中心区13家已建立党组织的道路运输企业党员代表及总站党员代表开展读书心得交流,将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活动引向深入,以点带面,透过交流促提升。

三、营造氛围,广建平台。

为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一是利用办公场所空间建立“读书角”,采购并倡议干部职工捐赠书籍,同时,建立规范的图书借阅制度。目前,“图书角”收藏各类书刊读物约300册,为干部职工拓展知识体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二是充分利用办公场所墙面开设“学习交流园地”宣传栏,张贴规章制度、工作简报、读书心得及图片资料,打造学习宣传阵地;三是透过手机信息、支部博客、微博的方式,开辟学习交流虚拟阵地,营造新氛围。

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心得(二)

党的XX届XX全会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大战略任务以来,满洲里市委高度重视、凝心聚力,坚持全方位学习、多领域推进、大范围宣传、广角度创新,坚持分层推进、分类指导,把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作为首要的政治任务,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各项工作。透过领导带动、行政推动、载体促动,构成了强大的建立声势和浓厚的建立氛围,取得了较好的阶段性建设成果。

一、领导带头、上下联动,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

根据中央《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精神,市委制订下发了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目标任务、基本原则、主要资料和步骤方法。成立了市委副书记为组长,组织部、宣传部等部门主要领导为副组长和成员的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市委统一领导,宣传部门牵头协调,各部门分工负责,各级党组织用心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并召开了动员大会,全面动员、整体部署、明确任务、提出要求,为我市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带给有力的组织保障。

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市委领导班子以身作则,走在前列。20XX年以来,省委中心组共组织集中学习12次,其中“清华大学满洲里名家论坛”报告会5次,专题学习会5次,市委中心组扩大读书会2次。为制定一个既贴合中央和自治区精神,又贴合满洲里发展实际的满洲里“xx”规划,确保今后五年满洲里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个性是满洲里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推动满洲里率先在自治区进入小康社会行列。市委专门召开中心组专题学习会议,深入学习五中全会公报、中央“xx”规划推荐、xx所作的说明和自治区“xx”规划推荐。深刻领会五中全会确定的今后五年发展的主题,主线和任务,领会自治区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并且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将中央和自治区的精神贯彻到制定满洲里xx规划之中的具体措施。经过反复研究讨论,统一了思想,理清了思路,为站在更高的起点上科学制定满洲里“xx”规划奠定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坚定了全市人民“xx”时期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先行先试,为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富民兴边战略起到示范带动作用的信心和决心。市委主要领导带头作形势政策专题报告,分别是《把握新机遇,谋求新跨越,全力推进满洲里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

》和《举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全面加快满洲里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步伐》。由于市委主要领导带头学习,带动了各级领导干部率先学习的良好风气。

市委领导的带头示范,极大地调动了全市党员干部的学习用心性,推动了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各级党组织、有关单位和部门用心联动,相应成立了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协调机构,构成了全市党员共同参与、共同推进、共同学习的良好风气;构成了特点鲜明、分工明确、职责清晰的良好局面。满洲里日报社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率先垂范、带头学习,全力打造满洲里日报社读书会这一品牌,争做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先行军,成为满洲里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的表率。各部门各单位结合自身职能和特点,采取举办集中讲座、开列自学书目、组织调研、撰写心得体会等形式,打造互动、共享、开放的学习平台着力提高党员思想认识、增强工作潜力、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精神境界。各基层党组织,结合各自实际、紧密联系生活、扎根特色文化、分层分类推进,创造了许多具有创新性、示范性、鲜活性的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案例。如学习日、读书日、宣讲日等等,为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搭建了实效平台。推动了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二、立足实际、推陈出新,全力打造学习载体和平台。

四月初,按照自治区百团千人万场宣讲活动的要求,结合满洲里每年两次的集中宣讲月活动,市委宣传部召开专门会议,对全市的理论政策宣讲工作进行部署。

会后,市委宣传部举办了1期为期两天的满洲里大讲堂理论骨干培训班,由理论处、市委党校的理论骨干为基层理论骨干就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廉政准则、全国两会和满洲里两会等资料进行了培训。

从4月至10月,邀请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系副主任刘玲玲等8位专家学者来满洲里大讲堂分别就《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和应对策略》、《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等资料作专题报告。就“五中全会”、“七个怎样看”、“划清四个重大界限”、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等资料举办培训班和讲座,受众达万余人次。

为推动满洲里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市委要求要结合满洲里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的实际,广泛深入开展五中全会的学习宣传活动。在全市掀起学习宣传xx届五中全会精神和满洲里建设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的*,调动全市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用心投身于满洲里建设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的伟大事业中来。为此,市委宣传部组织人员修改了《满洲里建设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学习读本》,将中央“xx”规划推荐、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战略、自治区关于东部盟市发展以及中俄合作等与满洲里建设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相关的资料汇集一书,作为全市学习宣传xx届五中全会精神和满洲里建设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的辅导参考教材。并组织人员广泛开展宣讲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深入学习和贯彻五中全会精神,深刻理解满洲里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既是国家xx时期西部大开发的重要举措,又是党和国家富民强边的重大举措,做好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工作,不仅仅对满洲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好处,而且,对xx时期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具有示范带动作用。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用心支持和参与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各大党委、各部门、各区和各街道办事处也纷纷行动,结合各自实际开展宣讲活动。比如,扎区的宣讲日活动,就是在集中的时间,在区级讲堂和各街道办事处基层讲堂同时就五中全会精神、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和礼貌城市建设等资料开展了宣讲活动,产生了轰动效应。

三、用心探索,大胆实践,不断完善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新机制。

各级党组织、各部门各单位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活动中注重从建立和完善机制入手,着力探索“学习人员全覆盖、学习时间经常化、学习制度长远化”的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新机制,不断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学习人员全覆盖。即建立各级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带头学习,各类群体全员参与学习的机制。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利用论坛、讲堂、讲座、党课等平台和载体深入学习,街道、社区等基层党组织利用讲堂、宣讲等方式广泛学习。离退休人员、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员、下岗失业人员和流动人口党员根据实际参与学习,努力使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任务覆盖到每个基层党组织、每个党员,确保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整体推进。全新的学习机制,凝聚了我市广大党员学习的共识,拓展了探索学习途径的思路,突出了党员领导干部这一重点,调动了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参与学习的用心性,为我市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带给了重要保障。

学习时间经常化。学习时间经常化是促进学习持久深入进行的必然要求。首先是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工作领导小组是我市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加强了对各党组织学习的领导、指导和协调。确保学习活动的开展经常化。充分发挥党校、行政学校等学习主阵地的作用,利用各类“讲坛”、“论坛”、“讲堂”和学习会、读书会、交流会等平台,以及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等载体,开展有特色的理论政策学习、专业技术学习、业务培训和技能竞赛以及调研活动。组织宣讲团深入基层开展宣讲工作。认真总结各级党组织、各部门、各单位创造的新鲜经验,用典型说话、用典型引路,努力构成正确舆论导向。

学习制度长远化。即不断健全完善各项学习制度,构成长效机制,确保学习制度长期管用。一年来,逐步建立或完善了中心组学习制度、党员干部学习制度、培训制度、调查研究制度、报告宣讲制度、考核评价制度、检查督查制度等多项制度,真正把学习的“软任务”变成了“硬约束”,营造了用制度促学习、管学习的良好氛围。

透过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活动,全市广大党员和干部职工进一步提高了思想认识,增强了职责心、事业心、进取心,提高了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文化素质,为满洲里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带给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心得(三)

如何学习,善于创新是一门大学问,也是党的建设的基础性战略性问题。贯彻执行《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必须搞清楚学什么,怎样学的问题。这涉及对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特色优势,创新价值的认识与把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特色与价值,不仅在于明确党的学习教育内容,更在于如何落实这些学习教育内容;不仅在于强调学习,更在于倡导创新,强调学习与创新的有机结合,其目的是在世界变化、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形势下,解决党如何善于学习创新的问题,并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引领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学习创新,进而引领中国的学习创新潮流。

与党的其他方面建设或党的传统学习教育观念、途径方法相比,学习型党组织建设需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通过理念创新,促进党的学习教育观念更新升级。能否善于学习创新与主体秉持的学习教育观念密切相关。党的学习教育观念的更新升级是指各级党组织和党员,根据时展变化、要求,时代的精神与先进理念,适时抛弃旧的不合时宜的学习教育观念,树立体现时代精神与要求的先进理念。

满分学习心得体会篇7

情感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心理活动现象,它的产生是以客观事物和对象是否满足个人的需求为中介的。当客观事物和对象满足个人需求时,就会产生高兴、满意、喜悦和爱慕的积极情感,从而可使感知敏锐,记忆增强,想象丰富,思维活跃。反之,那些妨碍个人需求满足的事物和对象,就会引起焦虑、厌倦、苦恼、紧张、恐惧等消极否定的情感。积极的情感对学习的动力、过程、行为具有强化、促进、巩固作用。而消极的情感对学习的动力、过程、行为具有削弱、瓦解和阻碍作用。

教学过程既是师生信息传递交流的双向过程,也是情感交流的互动过程。事实证明,在构成教学过程的诸多因素中,情感因素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发挥和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尤其是数学教学,很多老师都有头疼的体会,一些数学成绩差的学生不愿学数学,即使学的话,学起来也很吃力,效果不理想,然后,干脆放弃了数学。因而,作为数学老师,更应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

1. 以自己对数学的热爱,来影响学生的情感 一个成功的教师往往都十分热爱自己所教的学科,对业务知识精益求精,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热爱自己学科的老师,他的学生也充满着热爱知识、科学的感情。”相反,如果一个老师对自己所教的学科都产生不良情绪,提不起精神,觉得没趣,那么,学生的反应也就可想而知了。

2. 奉献一片爱心,唤起学生的情感认同 关心爱护学生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也是师德的集中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关心爱护,不是指向学生个体,而是指向学生群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受教育的对象,热爱学生就是尊重理解每一位学生对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具体分析,充分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多鼓励,少批评,给他们更多的期待和信任。尤其是对成绩稍差的学生,更应该关注他们,使他们充分感受到教师的关怀和重视。笔者读高中时数学成绩不是很好,属于中等,数学老师在课堂让学生做习题时,她就在教室巡视。当她在我的课桌前停下来时,我能感觉到她那关注的目光,即便她一句话也没说,我也感受到了来自老师的关怀,从而信心倍增。教师对学生的关怀和重视,既能保护和培养学生的自尊和信心,又能赢得学生对教师的热爱和尊敬,从而促进教与学的共振。

3. 展示数学之美,陶冶学生的情感 数学的美感很强,数学学科本身知识的内在美,数与形特征的表象美,数学思维方法独特奇异的美,教学中表现数学语言符号、图像、信息简洁形象的美,课堂教学中探索思路解题的过程美、点拨启发、思维艺术的美,这些都给学生以美感。如黄金分割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想学生揭示舞台报幕员站的最佳位置,女孩子腰带扎的最理想的位置;黄金分割用于优选法及建筑、绘画、舞台艺术设计与各科实际应用等,使学生感受到黄金分割的形态美及其应用价值,学生兴趣浓厚,就能表现出积极的学习动机。在生活中,也可以启发引导学生观察各种物体的数学美。例如房屋建构的对称美,窗户的方形与半圆形相结合的形状美,西瓜的外形呈现出的球状或是圆状的结构美,以及房间结构、物件摆设无不与数学的美感相关连。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遵循教学规律,运用美学原理,深入挖掘、精心提炼数学中蕴涵的数学美,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也是一个五彩缤纷的美的世界,从而提高学生学习书写的兴趣,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

4. 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创设成功的机会,来培养学生的情感 课堂既要严肃,也要宽松。要让学生在和谐、宽松、民主的课堂气氛中学习,让学生感到愉悦、轻松。教师要充分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哪怕回答有错误,教师也要给予充分的肯定,不嘲笑批评学生。对学生的成功给予表扬,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教学活动,给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愉悦,激起学生继续学习数学的强烈愿望。对于差生,教师要根据他们的具体情况,创设成功的机会,使他们经过努力后获得成功的满足。

满分学习心得体会篇8

[关键词]优化课堂教学结束技能心理问题

[作者简介]王发斌(1964-),男,甘肃武威人,甘肃民族师范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院长,教授,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甘肃合作747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甘肃民族师范学院院长基金项目“民族院校体育课程整合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0-21)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7-0182-02

当代认知心理学家把学生对教学结论的认识心领神会能力作为课堂教学的目标。由于课堂教学临近结束时,学生的注意力处于疲惫状态,要在课堂结束时实现这一课堂的总体教学目标,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寻找思维的兴奋点,用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教学语言的艺术性点燃学生的思想火花。使学生由注意力的疲惫状态转向兴奋状态,激起学生向更高、更新的知识领域探索。要实现这一任务,需要认真思考有关如何优化课堂教学结束技能的一系列问题。

一、教师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优化课堂教学结束技能的前提

课堂教学的难点之一在于,教师面对智商、思维、成绩等差异很大的学生,他们思维活跃,变化多端。教师的责任在于设法使每一位学生个体都能接受他的思想感情和结束方式,否则课堂教学就意味着失败。为此,教师必须有扎实的教育理论基础知识,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有较高的心理素养。只有这样,教师的课堂结尾才算是成功的,其结尾才能达到艺术的境界。

课堂教学结束,教学任务圆满完成时,教师往往有一种满足、欣慰、愉快的心理体验。这时,教师往往思维敏捷,情绪饱满,充满自信和成功感。这有利于教师进一步开放课堂,将有限变为无限,这个时候,教师就要学会把饱满的情绪、活跃的思维用富有说服力和充满感情的语言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处,使学生在强有力的科学结论和心理共鸣的情感氛围中享受学习的乐趣,让学生觉得时间虽尽但意无穷,为后继学习奠定坚实的认知基础和情感铺垫。如果课堂的教学目的没有达到,教师要沉得住气,冷静而又迅速地分析原因,灵活地调整教学计划、教学进度、教学目标,务实、耐心地为学生之后的学习重新铺垫,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激发他们新的学习兴趣,寻找新知与旧知间的桥梁,继续保持学习的激情和注意力。

教师的失败情绪对于迷惘的学生来说,会引起学生的过度焦虑,而过度的焦虑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消失殆尽,使学生产生自卑感,甚至会损伤学生自尊心的内核。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结束时感到教学的失败、目的没达到,往往都会不同程度地表现出焦虑情绪,进而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因此,教师一定要学会控制、调整自己的情绪,以自己的积极情绪感染学生的情绪,在较为融洽的课堂氛围中对预定的目标退而求其次,以退为进。一切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教材的难度和学生遇到的实际困难而适当调整教学计划。

此外,教学结束的成功,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教师是否经常进行有准备的工作。上课之前,老师应当周密思考结束时所需要的材料,要精心地进行准备,不能匆促而就。一般说来,结尾之前的准备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构思导语。思考导语的主题,提出问题和中心,考虑阐述的风格以及结构形式。第二阶段,制定内容。这是一项多方面的工作,它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具体制定结尾的内容和形式。第三阶段,具体表演。这就是教学效果检验,老师在讲台上上课,其生动、中肯的语言,配上恰当的动作,就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探究心理,增加学生兴趣,活跃学生思维,使课堂教学的结尾进入最佳态势,实现课堂教学目标。

二、教师学会把握学生的学习心理状态是优化课堂教学结束技能的重点

学生的心理状态对能否成功结束教学起到很大的作用。在教学结束时,有的学生常常不管老师结束时如何生动地教学,也提不起兴趣;而有的学生却相反,即使在很困难的条件下,也会主动地去学习。在教学结束时,要从学生的心理特征出发,注意学生在教学结束时的心理状态。学生经过课堂的初始阶段和中间阶段学习后,心理状态一般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学生懂得了所学内容,心理特点的突出表现是心态愉悦、心理满足;一种是未懂所学的内容,心中仍处于迷惘状态,其心态惆怅、心理不满。在教学结束的环节,知识点学懂了的学生,心里容易产生满足 感,有心领神会的愉悦感,但同时又存在淡化兴趣、抑制深入思维的消极心理。根据这一心理特点,教学结束时教师应通过综合贯通的方式,将纵向的、横向的知识点联结成有机的系统,使学生进一步知道知识是怎样关联的。同时,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将所学知识向更高的层次提升,向更新的领域拓 展,从而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这样才能保证学生既能保持积极的心理,又能防止消极的心理,达到预期的课堂教学目标。

对课堂知识点不甚理解,甚至仍处于迷惘状态的学生,教师也要在结束时考虑如何满足他们的需要,必要时还可调整教学计划。如果仅因教学时间快要结束而仓促结尾,以显示课堂教学表面上的完整性,那么,再精心设计的教学结尾也是徒劳的。因为学生不具备相应的认知结构,任何教学都是无意义的。教学结束阶段,对于学生来说,仍是学习的重要环节。如果新的学习任务不能同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存在清楚继承关系,那么新获得的意义就没有可固定的心理支点,那么学生会很快遗忘所学知识,陷入迷惘状态。在有意义的学习中,学生认知结构中必须要有可以用来同化新知识的、起固定作用的原有结构,否则,学习将是机械的,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一定要分析学生的学习心理状态,以学定教,重新调整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根据教学过程的实际情况生成新的、灵活的、富有实效的教学目标。

三、教师学会遵循学生的心理特征进行教学是优化课堂教学结束技能的条件

遵循学生心理的一般特征,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心领神会,这是所有教师追求的目标。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教师需要精心选择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步骤,而学生也要具备相应的心理基础。在课堂教学结尾时,教师应根据学生主体的要求,在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基础上,恰当地归纳、延伸教学内容,打破学生已有的心理平衡。帮助学生在追求新的平衡过程中,不断内化、同化新知,改造原有的认知结构,从而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同时,教师要学会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特征进行有的放矢地教学,但又不拘泥于其心理特征。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教学结束时,教师的语言表达要根据学生不同年龄的心理特征选用适当的速度、停顿、语调,还要学会用不同的形式收尾。比如,对外向型性格的学生提问时,宜用直叙性语言和开朗亲切的语调;对内向型学生提问时,宜用引发性语言和委婉的语调。其次,课堂教学结束时,在遵循学生心理特征的前提下,教师可以适度打破心理平衡,破坏学生的满足心理,造成认识心理的“缺陷”状态。根据格式塔心理学理论,我们知道,这会给学生造成一种心理压强,这种心理压强一般称为完形压强。所谓完形压强,是指这样一种情况,当人观看一个不规则、不完满的形状时,会产生一种内在的张力。这种内在的张力会促使人的大脑紧张地活动,从而填补“缺陷”,努力使之成为完满的状态,从而达到内心的平衡。

四、教师学会调整学生的认知结构是优化课堂教学结束技能的核心

学习一般是指经验的获得及其内在认知结构的变化过程。学生在课堂教学结束阶段的学习,从方式上看,基本上还是发现式学习和接受式学习。所谓发现式学习,是指学生在体会本节课所学内容时有所省悟、有所发现,获得了教材和教师给予的信息,甚至获得了超越教师和教材范围的信息。得到了某种经验,改变了原有的一些心理认知结构,有相应的行为变化。然而,学生的发现过程以及方法需要教师的适时启发才能获得,教师负有启发学生发现问题的职责。所谓接受式学习,是指教师结合自己的体验,将书中的经验知识传授给学生,使其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经验,学生所学的内容以某种定论或确定的形式通过教师的传授而获得。

美国当代认知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曾把接受式学习分为有意义接受学习和无意义接受学习(机械接受学习),有意义学习并不是一个被动学习过程,而是一个目前学习内容与原有认知结构相互作用的过程,即新知识被已有认知同化的过程。他认为,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启发作用尤其重要。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主动归纳、总结,运用课堂所学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知识与能力、思想与情感方面获得提高与满足感。

五、教师学会认识学生的心理规律是优化课堂教学结束技能的关键

科学认识学生的心理规律和个性心理特征,这有助于教师运用恰当的课堂教学结束技能。学生聚精会神,点头微笑,这说明学生注意力集中,他们对教师的结束已经接受,这时老师就要把所讲的难点、重点、关键点复述和总结清楚。当学生交头接耳、紧锁双眉,这就说明教师的结束语言不为学生接受,这时,教师可根据反馈信息,及时调控、变换形式,使学生注意力集中起来。如果学生东张西望,思想根本不在课堂上,那就说明教师的结束方法十分乏味,这时教师就需要根据学生个性心理特征,变化结束形式,把学生的思想拉回来,创造最佳的学习状态。

记忆心理学关于“近因效应”的研究表明,“近时”的因素是影响保持的重要变量。记忆的“位置系列效应”指出,靠近结束部分的学习内容,在记忆上产生“亲近效应”,越是亲近学习靠后的内容,记忆越好,越难遗忘。艾宾浩斯的遗忘理论也告诉我们:“当对知识开始保持时,遗忘也就开始了。记忆的心理规律是‘先快后慢’。”根据这些规律,教师在课堂教学结束时,应强调必须熟记的重点知识,采用复述、归纳、总结、提炼等方法进行巩固,达到巩固知识和引旧探新的目的。同时,布置巩固性作业也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要优化课堂教学结束技能,教师需要把有关学生学习心理的原理和原则运用于课堂教学中,不断探索结束技能自身的规律和原则。认真掌握学生的心理特征,根据不同的特征,采用不同的结束策略,使学生心理得到正常健康的发展,这样才能把课堂教学的结束变成一种艺术,从而更好地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冯绍群.行为心理学[M].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2008.

[2]王珠英.问题行为——小学课堂教学微观技术丛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3]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原理的实践应用[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满分学习心得体会篇9

>> 在情感体验中学习英语 多元英语作业 体验学习快乐 激发英语学习兴趣之教学体验 引导学生用心体验英语学习乐趣 浅谈在学习中体验英语乐趣 构建英语乐园 体验学习乐趣 在体验中感受英语学习 让学生体验英语 谈文化教学和体验式英语学习 “探究和体验”让英语学习是那么的快乐 体验式英语自主学习的研究与实践 英语教学中的体验式学习分析 多重体验,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积极的情感 高中英语学习应注重体验 增强中学生英语学习体验的策略 让学生在成功的体验中学习英语 让学生在快乐的英语学习中体验成功 浅谈如何让小学生体验快乐英语学习 让学生在活动体验中学习英语 体验学习模式与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政治 > 学习英语 体验英语 学习英语 体验英语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要:“体验式”的英语学习观是对当今以“分析”、“训练”为特征的英语教育异化的一种反拨。本文从课堂教学、英语活动、课程评价以及师生关系几方面来阐述英语学习的体验性。 关键词:英语学习;体验;情感;评价

一、理论篇:英语不能没有体验

(一)何为“体验”

“体验”一词本是指一种实际的参与,一种真实的经历,一种现实环境中的实践,②一种发自内心的感受。

“体验”是一个过程,它从亲历的实践始,进而获得认识,形成情感,最后产生感悟,并且逐渐积累成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并以此作为今后生活学习的经验。

(二)有体验,才有英语

从记忆的规律来看,经过自己大脑的酝酿,深刻理解过的东西,经过自己用心去感悟切身体验过的东西,才会在脑海中留下清晰的印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背功”在英语学习中占相当重要的地位,因而体验对于英语学习来说尤显重要。“英语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相等。”生活中处处有英语。于是体验生活,从而独具慧眼,英语实不难学。

二、实践篇:如何才能体验 英语活动,实践出真知

卢梭说过:“我们真正的老师是经验和感觉。”经验和感受首先来源于亲身体验,因此我们要注重学习过程,强调学习参与实践的过程。英语综合性学习目标中运用大量的行为性很强的词,如“观察”、“搜集”、“查找”、“策划”、“运用”、“调查”、“组织”等,强调学生必须具有综合性学习的实践行为,只有有了这些行为,才能产生具体的体验。我们要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德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英语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在广阔、自由、宽松的氛围下快乐去体验、去探究、去创新。以下提出我的一些想法及提议:

1、网络与英语。现在是网络时代,电脑已普及到许多家庭,小学生当中许多“网虫”,作为教育者,何不因势利导,布置一些与课文有关部门的疑点问题、背景材料等让学生回去查资料,然后拿到班上展览,并作为班刊互相传阅,这样一来可让学生养成动手学习探究知识的习惯,二来可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课前体验。让学生把自己体验最深刻的片断细节说一说,限时3分钟。这样既让学生有话可说,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又不加重他们的负担,反而增强了学习的积极性。在与同学分享他人的生活体验的同时,自己也获取了新的知识、新的体验,日积月累,为写作积累了不少素材。

3、角色体验。

把表演引入课堂,能给予学生更多的心灵自由,满足他们的“游戏冲动”和“角色幻想”的需要。学生阅读教材的过程,也就是“情感蓄积”的过程。根据课文的特点,让学生扮演角色入情入境地去演一演,通过角色的表演把“蓄积”的情感尽情的抒发出来。

4、朗读体验。

李阳的“疯狂英语”理论认为通过一遍又一遍的大声朗读,以矫正口腔部的肌肉结构来讲出一口流利的英语。语言的学习最玄乎而有最重要的是语感,而朗读在很大程度上培养了一种敏锐的语感。通过听觉、视觉的双重吸收,许多东西便深深地烙在脑海里了。

此外还可以开新闻会,搞综合性学习展览评比、小小擂台赛、故事会、朗颂赛、操作体验、绘画体验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乐于探究,乐于体验。 课堂评价:欣赏有艺术

我们对学生英语学习的评价,要遵循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评价学生不能用“一把尺”,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重视学生探究过程中的体验,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这样,学生在新课程学习中才敢于探究和体验,说自己之想说,做自己之愿做。要想重视个性评价导向,使他们敢于探究和体验,任课教师首先要学会欣赏学生。小学生因年龄阅历,理解能力的限制犯错误是正常的,我们不要求全责备他们,要学会欣赏他们的错误。同时,他们独立评价自己的能力不高,他们在评价自己时往往以教师的评价为依据,当然他们都希望在英语学习中能得到老师的好评。所以我们在教学时应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特别是对差生的评价要格外慎重,要善于捕捉他们的闪光点,使他们感到老师的信任和鼓励,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他们才敢去探究,去体验,不怕出现错误和闹笑话。赏识教育创始人周弘如是说:“欣赏既要欣赏孩子的优点,也要欣赏孩子的错误”。想批评孩子时,就想想他们还是孩子,他们能这样做已经很不简单了。 师生关系:和谐与民主

在课堂教学中,师是教的主体,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教师主导着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活动的组织、课程资源的选择以及学校课程的开发等,体现出“教”的主体地位。而学生是“学”的主体,没有人能代替学生本人的学习。要尊重和发展学生个性化的英语学习方式,让学生亲自体验。要逐渐养成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自己提出问题、研究问题的习惯。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创设并能引导学生活动参与教学的环境中去,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三、呼吁体验性

我们需要的英语教师是有无限爱心的、有谦和态度的、充满民主平等意识的、走下“教者”神坛的教师我们需要的学生是充满灵性的充满个性的、充满创造意识的、将来能担当大任的学生;既如此,我们期待这样的英语课堂:充满阳光、充满诗意、充满求知渴望、充满生活情趣的、充满英语味!

既如此,我们强烈呼吁:英语学习的体验性。

满分学习心得体会篇10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是高尚师德的具体体现,而且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的效果的好坏,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和人格塑造。因此,教师要谨慎处理好师生之间的关系,与学生共同创造平等、和谐、欢乐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让学生乐意学习,快乐学习。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在课堂上特别要注意语言的表达。友善的话语能鼓舞学生,温暖学生;相反,教师语言过于尖酸刻薄,话语中对学生充满挖苦、讽刺,对学生而言是致命性的打击。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在妇产科学教学中建立良好的而不是冷冰冰、近乎古板的师徒关系,能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亲切、和蔼,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这样学生才会努力学习,妇产科学教学质量才能得以保证。

2满足学生的合理需求

针对学生诸多需要,学校要想方设法改善学习条件、生活环境;培养学识渊博、具有高尚人格魅力的教师队伍,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提供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实验、实训基础保障,来满足学生的合理需求。当学生的这些合理要求得到满足,才会有安全感,才会热爱这所学校,热爱教师,热爱所学专业,也才会对课程学习充满探知欲。妇产科学教学与其他课程教学有明显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研究妇女生殖系统生理和病理性的情况,涉及女性最隐私部位的研究。学生对课程学习既好奇又羞涩,使得教学似有一块面纱笼罩,极具神秘色彩,学生有欲撩开这块面纱的好奇心理,又不知如何去做。面对学生这样的好奇心理,教师应想方设法创造条件、改善条件,尽量满足学生对知识探知的合理要求。比如,利用直观的视频教学,让学生观看生殖等有关方面的知识;利用实训室的各种设备,使学生掌握女性生殖系统的解剖和生理;带学生到医院见习,了解孕期保健的内容和做法,识别分娩先兆、正常分娩和异常分娩等。采用多种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把学习内容看清楚、学习懂,解除心中的疑惑,避免一知半解,这样既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又完成了妇产科学的学习任务。

3重视培养学生正确的成功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