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减灾法律法规范文

时间:2023-08-28 17:03: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防震减灾法律法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防震减灾法律法规

篇1

汶川大地震之后,公众对于我国的地震立法体制和紧急救援制度进行了检讨和思考,人们热切希望,巨大的灾难,能够推动我国灾害应对制度的完善和长效机制的建设。

在地震发生十天之后,全国人大提出要对于地震涉及的《突发事件应对法》和《防震减灾法》进行修改。

为了详细了解和认识我国地震立法的历程,本刊专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防震减灾法》立法起草小组成员莫纪宏。

1990年代初,莫纪宏刚毕业的时候,参与的第一个国家立法项目就是地震法。同时,莫纪宏还是《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立法起草小组副组长,《突发事件应对法》立法起草小组成员,《防震减灾法》立法起草小组成员,对于我国的应急制度和地震立法相当熟悉。

地震立法领先于其他公共事件立法

《中国改革》:你如何评价我国的地震立法状况?

莫纪宏:我国的防震减灾立法工作起步较早,地震应急制度是在总结唐山大地震经验教训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并在2003年“非典”之后推广到其他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工作中。

在地震法律体系上,已经有一部法律,即《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四部行政法规,包括《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保护条例》、《地震预报管理条例》以及《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此外,还有一系列的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可以说,我国防震减灾法已经涉及到防震减灾的各个领域。

到目前为止,相对于其他突发公共事件领域的立法来说,防震减灾领域的立法工作做得最好。

《中国改革》:现行的《防震减灾法》明确提出要以实行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这个方针怎么解释?这个方针是否是以地震的可预测性作为前提?

莫纪宏:这个方针是《防震减灾法》第三条规定的。它的提出主要是针对地震活动的特点而言的。

地震是一个自然现象,根据目前的科学研究水平,一是人们无法准确地预测地震何时发生,特别是3日以内的临震预报;二是地震即便是预测到了,也无法阻止它的发生。对于地震自然灾害,人们事前无法阻止,但是却可以通过震前组织的预防工作来最大限度地减少由于地震给公民的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

比如说,地震对于建筑物造成威胁是无法避免的,但如果我们在制度上要求建筑物符合一定的抗震设防标准,就可以加强建筑物自身的抗震性能。从而可以减少或避免在震后给人的生命和财产造成重大损失。

“预防为主”的方针并不以地震的可预测性为前提,而是以地震监测预报为基础,来强化建筑物、构筑物等建筑设施抗震性能。

预报体制过于刚性应改变

《中国改革》:对于我国1997年通过的《防震减灾法》,在今年的地震发生之前,全国人大已经将其修订安排在今年6月进行修订,在此次大地震发生之后,各方专家对于《防震减灾法》又提出了什么新的修改建议?

莫纪宏:在汶川大地震之前就提出要修法,可以看出我国防震减灾制度自身还有需要完善之处。而汶川大地震之后,《防震减灾法》的修改就显得更加的迫切。

今年修改《防震减灾法》,各方面专家的修改意见主要集中在灾后恢复和重建这一块,这是目前比较紧迫的问题。例如,重建中的土地和城市规划,重建中的财政资助与灾区生产自救,灾害保险问题等等。

但是,考虑到很多问题涉及我国整个救灾管理体制,所以,仅仅靠修改《防震减灾法》恐怕很难满足实际过程中的各种要求。

《中国改革》:现在修法提到了前台,你觉得在汶川大地震之后,我国的《防震减灾法》迫切需要修改的是什么内容?

莫纪宏:从现行的《防震减灾法》来看,首先很重要的是目前的地震预报体制太过刚性,不利于充分发挥民间科研力量的作用。现在预报必须由省级人民政府来进行,但是,由于地震预报本身目前在科学上并没有过关,所以,过分刚性的地震预报制度反而增加了社会公众对地震预报不切实际的期待。

应当借鉴国外的经验,将地震预报工作仅仅作为科学研究来看待,允许民间人士来研究,并且作为科学研究意见与社会公众进行交流。政府只要抓住具有正式法律效力、应当产生启动破坏性地震临震应急程序的法律效果的地震预报就行了。

这样做可以分散政府在地震预报方面的政府责任,同时还可以抑制一般社会公众对地震预报准确性不切实际的期待。

另外,从此次汶川大地震应急的情况来看,主要是依靠人民的力量进行的,但是现在《防震减灾法》对人民在地震应急中的法律地位和作用规定不够,特别是军队指挥人员在地震应急中的指挥权规定不够。

还有,对于重灾区的地方政权机构组成人员残缺不全的,应当规定一个法律上的临时处置原则,或者规定由上级政府或机构临时直接行使相关职权,或者规定特别程序保证地震灾区国家政权机构能够有效地开展抗震救灾的活动。

对于像全国哀悼日这样的重大节日制度,应当在该法修改时加以补充明确的规定,赋予这种决定哀悼日的行为以正式的法律效力。

总之,《防震减灾法》总的立法原则和基本制度是比较好的,目前的工作是要改革救灾体制,制定和出台相关的灾害方面的法律,同时还需要依据立法权限来将《防震减灾法》予以具体化,尽快出台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两个层次上的实施细则。

至少需要五个方面立法

《中国改革》:如果要完善我们的地震立法体制的话,还有多少法律需要建立?

莫纪宏:至少需要制定以下五个方面的法律,才能比较好地适应抗震救灾实际工作的需要。

一是《紧急状态法》,这次地震后,灾区有些地方的政权机构已经无法有效履行《突发事件应对法》和《防震减灾法》所规定的政府应急职责,需要在法律上另行加以明确,包括在震后如何变通目前地方组织法的一些规定,迅速地恢复灾区的政权机构的建设和恢复政府履行公共管理和服务的能力,还有必要进一步明确人民在灾害应急中的职责和权限,这些必须通过《紧急状态法》来解决。

二是《灾害救助法》。地震后的应急和救灾工作非常复杂,应急阶段以抢救生命为主,其他工作相对不太重要。但是,震后的应急救灾工作是一项非常复杂的任务,目前我国已经进入法治化社会,各方面的社会关系已经基本法治化,在这种情况下就要考虑各方面利益的平衡问题。利益平衡问题,需要用法律来加以规定。

三是《灾害补偿法》。在震后应急过程中,政府因为应急和救灾采取了大量地限制灾民和灾区企事业组织的财产自由的紧急措施,在震后恢复重建过程中,必然会涉及到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补偿问题,这要运用法律加以明确。

四是《灾害恢复和重建法》。该法主要是解决震后灾区的重建规划,重建中的财政资助,重建中有关土地和房屋所有权权属关系的变更,重建中灾民享有的财政优惠政策等。

篇2

[关键词] 地震;防震减灾;构建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 TU98文献标识码: A

面对近几年地震频发现象的发生,作为城市规划工作者,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不仅全社会的防震减灾、灾难分担和保险机制需进一步完善;城乡的巨灾之损、设防能力、防灾规划与防灾标准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地震的危害

地震是地球上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地震产生的地震波可直接造成建筑物的破坏甚至倒塌;破坏地面,产生地面裂缝,塌陷等;发生在山区还可能引起山体滑坡、雪崩等;而发生在海底的强地震则可能引起海啸。余震会使破坏更加严重。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主要有建筑物倒塌,山体滑坡以及管道破裂等引起的火灾,水灾和毒气泄漏等。此外当伤亡人员尸体不能及时清理,或污秽物污染了饮用水时,有可能导致传染病的爆发。在有些地震中,这些次生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可能超过地震带来的直接破坏。

二、防震减灾规划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防震减灾规划是公共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保障。防震减灾规划,应从建立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入手,加强灾害预警机制,完善防震减灾指挥功能和工作功能,树立“全民防震减灾观”增强“宁可千日不震,不可一日不防”的观念,还要有“有大震、早震”的思想准备,只要把震情危害分析透,做到科学有效的应对,那么,我们就会实现减轻地震灾害损失的现实目的,就会大大促进和谐社会的安全、少灾、稳定的健康发展。

三、如何做好防震减灾规划

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是人类无法避免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规划的手段减轻地震等自然灾害对人类造成的影响。应对地震的办法和措施主要内容是:地震监测、地震预报、工程抗震、社会防灾、震后救灾、恢复重建、平息恐慌等。具体的规划手段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认真贯彻相关法律法规

近年来,国家所颁发实施的有关城市防震减灾法规和规定更体现出了以人为本、安全城市的理念。我国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城市防震减灾规划就有对城市规划区总体防灾要求、工程防灾土地利用、城市防灾减灾要求和措施等内容;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为做好防震减灾规划提供了有利的法律依据和支撑。

(二)加强防震减灾的监测和预报

地震预报,特别是临震预报问题,至今仍是世界上的一大难题。当前地震预报仍是探索性的,而社会和公众对地震预报要求却是任务性的。同时,增强群众的防震意识和自我预防能力,使大家都能正确认识和鉴别地震异常,积极为地震预报部门提供更多的异常信息,预测和预防结合,争取把地震灾害带来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这些才是防震减灾规划中地震监测和预报的核心和前提。

(三)安全的场地和抗震的建筑是防震减灾规划的关键

城市规划中用地部分重点是合理评价和梳理城市用地的场地地震破坏效应,进行城市用地防灾适宜性评价及规划,为城市用地选择和功能布局调整提供依据;选择对抗震有利的场地和避开不利的场地进行建设,可大大减轻地震灾害。同时,通过提高建筑物的防震抗震水平,也是可以有效减少地震灾害的。

(四)在防震减灾规划中要重视城市避灾绿地的建设

地震及频繁发生的余震对灾区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有数百万的灾民需要在废墟上进行避难安置,灾区需要搭建帐篷和临时性住房等避难住所。面对这些突如其来的灾害和困难,反思城乡规划中的防灾避灾系统规划与避灾绿地建设问题,有助于将来此类灾害发生时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健全避灾场所、城市避灾绿地建设的法律法规

健全城市避灾场所规划建设的相关法律法规,保证避灾场所面积总量与布局的合理,特别是在城市人口密集区、高层建筑密集区、用地有限的山地城镇,要强制性规划开放空间作为避灾场所,健全城市避灾体系,完善避灾绿地内的应急救援设施,避灾场所的选址应防止受次生灾害影响。

2、制定城市避灾绿地规范标准,加强避灾绿地体系技术研究

加强避灾绿地规划研究,针对城市地理位置、环境条件、城市规模、城市形态和布局特点,研究相应的避灾绿地体系规划内容。在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基础上,确立城市防灾避灾绿地面积指标,充实与完善城市避灾绿地体系规划,预留城市避灾绿地、避灾通廊、救灾通道、构建层级配置合理的城市避灾绿地体系。研究各级避灾场所,避免公园绿地设施设置标准,加强避灾绿地在平时和灾害发生时使用功能相互转换的研究,制定城市避灾公园绿地规划规范和城市避灾公园绿地规划设计导则。

3、采用多种方式,有针对性地建设各级避灾公园绿地

由于各级避灾绿地的功能、规模、服务半径等具体要求不同,对于大型的长期避灾公园,小型的紧急避灾绿地应采取不同的建设思路和建设方式。大型的长期避灾公园可积极利用城郊及城市组团间绿地进行建设,小型紧急避灾绿地可结合服务半径建设。根据城市发展建设状况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需要,城市避灾绿地可以新建,也可以选择现有公园绿地按照避灾设施要求进行改造。

(五)利用规划手段应对次生灾害的发生

地震灾害包括直接灾害、次生灾害和三次灾害等。因建筑物工程 设施倒塌而引起的火灾、水灾、煤气和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和放射物扩散等对生命财产的威胁称次生灾害。由次生灾害引起的或因抗震防灾体制不健全,人们防灾意识淡薄、指挥系统失灵而造成社会恐慌动乱,使震灾加重称三次灾害。 城市是各种生命线工程高度集中的地区,地上地下各种管网密布,地震次生灾害尤为突出,国内外历次大地震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所以利用规划手段应对次生灾害尤为重要。

震前预防:震前预防规划是人类控制和减轻次生灾害的首要一环。是指从地震预警到地震结束之间人们所采取的紧急行动。震时所能采取的防止次生灾害和保证要害系统工作连续性的一系列紧急行动和方法。震后救治:这是防止次生灾害蔓延扩大,减少损失的最后规划对策,其重点是制止次生灾害的蔓延,迅速抢救由次生灾害所造成的伤亡,并有效地治理由次生灾害所造成的环境破坏。

四、结语

地震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悲痛。但痛定思痛,面对巨灾,在当前的科学技术尚无法准确对地震做出预测的情况下,我们只能从防震减灾规划入手,城市规划工作者更是责无旁贷。系统、科学的完善城市防震减灾规划是城市安全的重要举措,可以大大减轻地震带来的灾害和人员伤亡,提高城市综合防灾及应对突发性灾害事件的能力,非如此不能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篇3

2013年,全市防震减灾宣传工作的重点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防震减灾工作的总体部署,落实国务院和省市两级防震减灾工作联席会议以及全国防震减灾宣传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及时准确、公开透明、有序开放、有效管理、正确引导的方针,以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损失为宗旨,坚持主动、稳妥、科学、有效的原则,创新宣传形式和手段,丰富宣传内容和产品,拓展宣传教育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提高社会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和应急避险能力,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一、深入开展《规定》的宣传和贯彻工作

今年4月15日开始实施的《规定》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和《省防震减灾条例》,结合我市实际情况修订出台的。它是全面推动我市防震减灾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法规保障。各级地震部门和单位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服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大局出发,紧密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把《规定》的宣传和贯彻工作当成今后一段时期的一项中心工作抓紧抓实抓好;要充分利用“六五”普法、党校培训班、法制宣传日等时机,结合政府机关、社会团体、青年学生和社会公众等不同阶层的防震减灾工作需求,采取不同措施、突出宣传重点,使《规定》的贯彻深入人心。

二、大力开展防震减灾知识和新闻宣传

充分利用电视台、电台、报社和政府各级门户网站等新闻传媒,采用专栏报道、专家访谈、公益广告等形式,广泛实施防震减灾法律知识、科普知识和应急知识的宣传,不断扩大宣传效果。各县(市)区地震部门要与宣传部门密切联系,在地震突发事件处置中,及时震情信息,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强互联网的舆情监控工作,正确引导舆论导向,及时解答社会公众有关防震减灾知识的疑问。正确引导与发挥官方微博等新技术在防震减灾知识宣传工作中的作用,不断完善管理措施,切实加强日常维护和运行管理,规范信息更新与工作,提高应对和引导地震舆情社情的能力,维护社会和和谐与稳定。

三、充分利用特殊时段搞好强化月活动

今年5月是我市第五个“防震减灾宣传强化月”。各地要充分利用“5.12”防灾减灾日、科普宣传周、唐山地震纪念日、防震减灾法律法规实施日和四川雅安地震等特殊时段,以“大力开拓社会资源,将防震减灾社会宣教工作引向深入”为宣传活动主题,动员社会力量,整合社会资源,大规模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活动。

四、认真做好“防震减灾知识进社区”工作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省防震减灾条例》和《规定》等法律法规,广泛普及防震减灾法制知识和科普知识,进一步提高社区居民的防震减灾意识,结合我市具体实际,市地震局将联合相关部门在全市开展“防震减灾知识进社区”的专题活动,大力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通过设立宣传橱窗、墙报,举办科普讲座,组织知识竞赛,利用网络传媒,播放声像资料,散发资料等多种方式,大力宣传防震减灾知识和防震减灾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围绕城市文明创建、新农村建设、农居示范工程,通过发放宣传材料、举办图片展、社区科普报告会等形式,向城乡居民普及宣传地震基本常识和农村民居防震抗震技术常识。组织各种地震应急演练,逐步增强广大城乡居民的防震减灾意识。

五、稳步推进市县两级防震减灾科普教育阵地建设

(一)加强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运行管理。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以其场所稳定、内容全面、直观形象、便于管理的优势,成为当前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的主要阵地。全市各级地震部门和单位应结合实际,因地制宜,逐步完善科普教育基地的功能。市地震科普馆要不断推进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升级改造。充分发挥基地的科普教育功能,主动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社区、学校的联络,把组织参观、培训、宣讲等活动作为常规宣传的重要内容,不断巩固科普教育基地的建设成果。今年,市地震局将继续择优推荐符合条件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的申报工作。

(二)积极做好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的创建与管理。进一步规范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建设,加强对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工作的指导,不断扩大对全市中小学生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的覆盖面。今年,将根据省地震局的相关要求,联合市教育局和市科协,对于近年来已经命名的省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开展重新评估和认定工作。

(三)积极做好地震安全示范社区的创建与管理。组织、指导符合条件的部分社区申报省级和国家级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对获得省级命名的地震安全示范社区通过适当方式给予扶持和帮助。加强已创建成功的地震安全示范社区的运行管理指导力度,确保其正常运行,最大限度地发挥示范效能。

六、深化“防震减灾知识进百家校园”活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防震减灾条例》和《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将防震减灾知识纳入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纲要的通知》,全面提高我市中小学校应对地震灾害的能力,市地震局、市教育局、市科协联合开展了“防震减灾知识进百家校园”活动,使全市中小学校防震减灾知识普及率达到90%以上,“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宣传教育成果不断深化。在总结成绩的同时,全市各级地震部门和单位,要切实将防震减灾知识纳入国民素质教育体系及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纲要,强化重点对象和重点时段的宣传。

七、积极鼓励防震减灾宣传作品创作

各地震部门和单位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进一步采取激励措施,调动广大科普工作者的创作灵感和热情,力争创作出一批集科学性、时代性、趣味性、互动性为一体的,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作品。今年,将联合市教育局在全市中小学开展防震减灾科普知识课件评选工作,相关文件已下发到各单位,望认真组织,抓好落实。

篇4

一、目标任务

作为区政府主管地震及防震减灾事务的职能部门,推行行政执法工作就要以宪法、法律、法规为依据,以推行依法行政建设法制政府为目标,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己任,进一步规范我局的行政行为,达到执法权限法定化,执法责任明晰化,执法行为规范化,执法程序公开化,执法监督制度化,使全局执法人员法制意识不断增强,执法水平不断提高,机关作风与效能建设达到一个新水平。

二、组织领导

按照“一把手”为推进依法行政第一责任人的要求,我局成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岗位责任到人、任务明确到人的工作机制,把推行依法行政工作在安排部署和组织实施从组织领导上得到保证,在各环节上落到实处。

三、工作措施

为了认真推行依法行政,根据2013年全区依法行政工作要点,结合我局实际,主要从六个方面做好工作:

一是加强学习,切实提高对执法责任制重要性认识。结合工作实际,坚持每周星期一的政治理论学习制度,认真组织全局干部职工学习国务院《全国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及《行政许可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十精神,做到学法培训计划、内容、时间、人员、效果“五落实”,每次学习不少于2小时。并结合当前开展的“学习,执行”、效能风暴等主题实践活动,教育广大干部职工牢固树立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的法治理念。认真落实领导干部学法制度,制度领导干部学法计划,切实发挥领导干部学法、用法的表率作用,进一步行政执法的水平,有效地维护社会秩序,确保了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

二是加大防震减灾法制宣传力度。以“加强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共建地震安全校园”为主题,进一步修订完善学校地震应急预案,把防震减灾宣传教育纳入学校安全教育。通过学科教学渗透、课外兴趣小组活动、举办专题知识讲座等形式,进一步加强学生避灾自救宣传教育。利用5.12减灾减灾日、7.28唐山地震纪念日、12.4法制宣传日以及“法律七进”、“科技下乡”、“农村科技直通车”等时机,拓宽防震减灾法制宣传教育与科技服务渠道。结合全省开展的农村民居地震安全示范工程建设活动,在农村开展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活动,大力宣传农居工程抗震设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宣传引导群众建设农居工程时要自觉进行活动断层避让和科学防震减灾。进一步推进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示范基地(学校)建设,不断完善防震减灾科技示范点软硬件设施,充分发挥省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基地(学校)在地震知识宣传普及中的积极作用。

三是强化抗震设防要求的监管职能。依法加强对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抗震设防监管,继续配合做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在建设工程规划、选址、设计等环节上严把设防关,切实将抗震设防要求的监管纳入验收程序,进一步规范抗震设防要求行政许可的行为,加大建设工程安全性评价的执法检查力度,确保建设的场地安全、居住房屋达到抗震设防要求。积极配合人大、政府和相关部门联合开展防震减灾执法检查,适时对重大建设工程、生命线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工程进行检查。同时,对地震监测设施、观测环境,依法处理破坏地震观测环境和防震设施及干扰地震观测的行为进行专项检查。《省抗震安全农居工程活动断层分布图》和《省抗震安全农居工程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的要求,继续实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积极参与指导新农村建设规划,对农村社区建设规划进行重点指导,提供地震动参数资料,进行活动断层避让,加大农村房屋抗震设防推广力度,提高农民住房抗震设防覆盖率,切实减轻未来地震灾害损失。

四是大力推进应急救援能力建设。认真落实新修订的《区地震应急预案》,完成各乡镇,城区各街道、各单位、相关部门以及重点企业学校、医院、商场等公共场所地震应急预案备案工作。切实加强对全区各单位地震应急工作的检查管理,会同相关部门定期开展地震应急工作检查。指导组织机关、企业、人口密集场所开展好地震应急演练;并结合“校安工程”建设,明确应急管理领导包学校责任制。与教育部门一同,督促各中小学制定完善《地震应急预案》,要求各中小学将地震科普知识的学习纳入学校第二课堂,组织六中、十三中等城区部分中小学开展防震避震与紧急疏散演练,继续加强学生避灾自救能力建设。依托社区、机关、企业、学校等,继续组建完善地震志愿者队伍。进一步健全完善乡镇以基干民兵、街道社区以青年自愿者队伍为基础的应急救援队伍,逐步增强全区应急反应速度、应急指挥、组织协调、抢险救援、震灾实施的综合能力。在已建成的9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基础上,继续推进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并结合农村危旧房改造和新农村建设,逐步消除农村危房。会同相关部门,进一步完善已建应急避难场所的设施,使其功能更加完备。

五是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界定执法权限,对照相关的法律法规,认真核对执法的权限、职责和义务,做到不越权,不渎职。同时对照有关法律法规,将权限、职责和义务结合实际工作,逐层分解,明确责任,建立执法人员执法责任制。规范执法文书,根据职责权限的规定,科学合理的制定《区防震减灾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细化标准(试行)》,进一步明确行政执法权限、处罚依据、行政处罚的裁量标准,严格规范裁量权的行使,避免了执法的随意性。加强了对执法案卷的规范管理,对执法案件实行一案一卷,执法人员严格按照法律程序和案卷文书格式,使努力做到了执法案卷“四统一”,即统一格式,统一编号,统一装订,统一进档,使档案建设和管理工作达到了标准化、规范化。

篇5

[关键词] 防震减灾 案例 应急管理 政策建议

我国是灾害多发国家,其中,地震在所有的灾害中造成的损失最大。中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海洋板块的挤压,地震断裂带十分发育。因此,我国的地震十分频繁。虽然我们无法阻止突发灾害的发生,但是有效的应急管理可以减少其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

一、案例

我们以2008年日本岩手•宫城内陆地震和中国汶川地震为例看一下灾害受损情况。

1.日本岩手•宫城内陆地震介绍

东京时间2008年6月14日上午8时43分,日本东北地区发生里氏7.2级、最大震度达6强(日本标准)的内陆直下型地震。地震震中位于岩手县内陆南部,震源深度约为8公里。其中,岩手县奥州市和宫城县栗原市的震度达到6级强。余震发生420多次,摇摆强度与阪神大地震相当,是日本观测史上地震加速度最大的一次。地震共造成2.9万多户停电,3800户断水,75所学校设施受损,13人死亡,10人失踪。

2.中国汶川地震介绍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发生了8.0级强烈地震,震中位于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此次地震直接严重受灾地区达10万平方公里。遇难人数和失踪人数总共已超过8万人,不可计价和间接损失不计其数,文物损失、档案损失和生态环境破坏等未入统计,建筑物和基础设施占总损失的七成,地质灾害发生1.2万多处,直接经济损失8451.4亿元。全国多个省市有明显震感,其中以川陕甘三省震情最为严重。汶川大地震是浅源地震,因此破坏性巨大。

这两次地震都使得城市中的基础设施及生命线遭到破坏,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尽管日本岩手、宫城内陆地震是直下型的,震级比中国小,但我国所遭受的损失是惨重的,究其原因固然有我们反思的地方。

二、目前存在的问题

在防震减灾方面,我国已经做出了明显的成绩,如在2008年汶川地震中,我国的救援工作得到了国际和国内的肯定,但是目前我国的防震减灾体制还不够完善,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

1.我国的法律体系不够健全

中国在防震减灾方面的法律、法规有《突发事件应对法》、《防震减灾法》、《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地震预报管理条例》、《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地震监测管理条例》、《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等,目前,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部门预案,以及大部分省市级应急预案的编制已基本完成。日本的灾害对策法律共53部,按照内容和性质分为灾害对策基本法、灾害预防和防灾规划相关法、灾害紧急对应相关法、灾后重建和复兴法以及灾害管理组织法五大类。因此,与日本相比,中国的条例多,法律少,灾害管理组织和规划体系还不够完善,有待进一步健全。

2.保险机制

(1)缺乏保险机制。我国基本上没有地震险,并且在其它大部分可能涉及的险种中,地震险也被排除在外。比如,在房屋险、财产险中,保险公司不赔偿由于地震带来的这两种财产的损失。只有寿险、个人意外伤害险可能对地震造成的损失进行赔付,但也要看保险公司的合同规定。我国的灾害损失远大于一些发达国家,但是在巨灾保险赔付数额及风险转移上还远不及发达国家。

(2)缺乏国家的支持。我国巨灾保险业务的经营模式是商业化模式,保险业总体规模较小,缺乏精确的巨灾风险评估技术,巨灾承保能力有限。由于以上特点决定了巨灾保险不是保险公司所能承担的,需要国家层面的支持与协调。

3.应急物资

(1)数量不足。地震发生后,一方面,由于灾区受灾可能非常严重,致使基础设施,生命线工程等可能遭到严重破坏,此时灾区需要大量救援与生活物资等。另一方面,由于震前国家没有做好充分准备,中央储备库中物资数量不足。因此,需要同时从全国各地调运物资,运输路程远,时间长,应急物资数量不足的问题表现得尤为突出。

(2)种类不足。目前,我国储备的应急物资主要是食品,其中水的供应仍然比较缺乏,医疗、防疫、救生器械也严重不足,不能满足救援的需要。并且由于灾后交通不便,有些手术需在野外进行,与之配套的野战手术车也严重紧缺。其它的一些生活必需品,如妇婴用品,衣物等也存在着不足。

总体来说,目前,国家储备物资调配仍然捉襟见肘,国家物资储备库也并未充分展现其战略意义,国家物资储备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能力仍然欠缺,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国家物资储备的体系和能力建设迫在眉睫。

4.震前预报

目前,中国内地尚未建立规模性的城市和重大工程地震预警系统,仅在少数重大工程中建立了小规模的地震报警系统或地震人工紧急处置系统。其中,广东大亚湾核电站1994年建成地震预警与紧急处置系统。此后,秦山核电站、岭澳核电站也相继建成了类似的地震预警与紧急处置系统。2007年,冀宁输气管线也建立了地震监测与报警系统。而日本拥有全球首个紧急地震速报系统,与日本相比我国还相差很远。

5.应急指挥系统

目前,我国的应急指挥系统多分布于相应的行政系统,如地震应急指挥中心要由地震系统建立,水灾应急指挥中心主要由水利系统建立,这些并非属于政府的综合性应急指挥系统。所以,如何发挥各应急指挥中心的作用,使其成为综合性救灾指挥系统是值得研究的课题。尤其作为应急指挥中的情报体系,更应该统一化和标准化,使灾害发生时,各部门的灾害情报都能汇总到应急指挥中心,有效地进行救灾抢险的指挥和调度。

6.教育体制

日本为了增强国民的防灾意识,把每年的9月1日定为防灾训练日,建立了相关的培训制度和协作体制。地方政府免费提供防灾手册,学校开设防灾必修课,企业和家庭平时备有必要的救灾食品和手电筒等物品,防灾知识做到全民皆知。而我国只是初步建立了防震减灾管理体系,下发了关于加强学校减灾工作的若干意见、全国学校减灾应急预案等,缺乏具体、统一、标准的明文规定。相对于日本来说,中国的防震减灾教育还不够健全,没有普及。

7.避难场所

一方面,房地产开发商将大部分土地用来做楼盘开发,很少考虑公益性的设施,在居民点和附近设立的一些小公园和小广场,也只是用做休闲的,没有考虑特定时期避难空间对于居民的重要性。因此,造成了在地震来临时没有避难场所的局面。另一方面,在我国的幼儿园、各学校体育场、各类主题公园、大小广场、绿地等,虽有避难通道,但没有标示出避难场所的名称、面积、容纳的人员数、交通通达方向、收容居民的地理范围。因此,地震来临时会造成很大的盲目性。

三、政策建议

针对我国在防震减灾工作方面存在的不足,本文提出了如下建议:

1.制定防震减灾规划、计划

政府应组织相关部门根据国家地质状况,按地震易发性分门别类地制定防震减灾规划、计划。国务院防震减灾会议负责编制实施防震减灾基本计划:发生警戒宣告时关于国家防震减灾的基本方针,防震减灾强化、应急计划,综合防灾训练;指定行政、公共机关,防灾会议,特定的民间组织负责编制实施防震减灾强化计划:防震减灾应急对策,灾害发生时能够紧急利用的设施,大型防震减灾训练等;市街村的防灾会议负责编制实施:防震减灾应急计划,防震减灾应急对策,大型防震减灾训练。

发现异常现象时,应按下面顺序以各种计划为基础实施防震减灾应急对策:连续观测,气象局发现异常现象,观测信息,气象局向中央汇报地震预知情况,宣告警戒,实施防震减灾应急对策。要高度重视常态下防震减灾管理体制的建设,强化灾害应急机制的建设。

2.完善物资储备体制

借鉴日本的经验,按最小单位街村确定避难场所、储备救灾物资。救灾物资的储备也可以利用街村内的商店、药店等。物资的储备要由专人负责,既要保证一定的库存又要及时更新避免浪费。开展必要的防震演习和自救互救技能的培训,提高国民的防震减灾素质,在全国普及防震减灾教育。

3.完善法律体系

要建立建筑基本法,依法解决建筑中的各种问题。要严格审查建筑物的设计标准,严格执行抗震标准,施工现场要严格检查,提高各种建筑物的抗震性。对于一些老旧的建筑应加以翻新、加固、甚至进行重建。要建立灾害保险法,落实巨灾保险机制,使人民群众的财产通过投资的形式依法得到保障。建立灾害管理组织法,依法实行灾害救助工作。

4.应大力投资研究、建设紧急地震速报系统

健全预警网络及社会预警体系,将预防与应急有机地结合起来,使预警在预防与应急中起到良好的作用,从被动应付型向主动保障型转变,开创政府应急信息化建设,尽快提升我国的地震测报速报水平。

5.规划应急避难疏散路线和场所

在人员集中的公共场所,如影剧院、商场、图书馆、学校、车站等应设置宽敞的安全出口并标明疏散标志,避免混乱、拥挤、堵塞等事件。在选择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时,面积要开阔,高大建筑、电线,地下管线要少。避难场所可以利用现有的公共设施如广场、绿地、公园、体育场等,且尽量使其均匀分布,以利于群众迅速到达。

四、结语

我国是自然灾害多发国家,因此要充分做好应对各种灾害的准备。虽然我国在防震减灾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防震减灾体制还不够完善,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灾害应急体制。只要不断地吸取各国防震减灾的成功经验,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防震减灾体制才能建设得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岩手•城内陆地震[EB/OL].

[2]赵亚辉.中国坚信:一切可以从头再来[EB/OL].

[3]杨华.日本防震减灾经验借鉴[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8,(4):19-26.

[4]杨东.日本的灾害对策体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中州学刊,2008,(5):95-97.

[5]谢世清.我国巨灾保险制度的缺位及其原因[J].经济研究参考,2008,(60):18.

[6]刘宗熹,章竟.由汶川地震看应急物资的储备与管理[J].物流工程与管理,2008,11(30):52-55.

[7]我国将建地震预警示范系统 预计下半年启动[EB/OL].

[8]滕五晓.日美地震灾害紧急对应对中国灾害应急体制建立的启示[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04,24(3):323-328.

[9]日本重大气候灾害的影响及其对策与技术措施研究[EB/OL].

篇6

关键词:自然灾害;法律体系;反思与重建

我国幅员辽阔,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家,几千年来,中国人与自然灾害的顽强斗争从来没有停止过。近年来,自然灾害频频发生:08年雪灾,5.12汶川大地震,09年舟曲泥石流无一不给人民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带来巨大的影响,在党和政府的带领下,中国人民渡过了一道又一道难关。然而,应对自然灾害还必须要有一套完备的法律体系相配合。今年,日本9级大地震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国亟待建立完善的应对自然灾害法律体系。

一、我国应对自然灾害法律现状

自20世纪80年代始,我国针对自然灾害建立了一些法律,现有的专门应对自然灾害类的法律法规主要有:

(一)全国人大及常委会:2007年8月30日颁布同年1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1999年10月31日颁布2000年1月1日起实施的《气象法》1997年12月29日颁布1998年3月1日起实施的《防震减灾法》、1997年8月29日颁布1998年1月1日起实施的《防洪法》等。

(二)国务院:2006年1月10日颁布实施的《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2005年1月28日颁布实施的《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2003年11月24日颁布2004年3月1日起实施的《地质灾害防治条例》1991年7月2日颁布实施2005年7月15日修订的《防汛条例》、1991年3月22日颁布实施的《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等。

(三)国务院、中央军委:2005年6月7日颁布同年7月1日起实施的《军队参加抢险救灾条例》。

(四)民政部:2008年4月28颁布实施的《救灾捐赠管理办法》等。

二、我国应对自然灾害法律体系存在的问题分析

从2008年到2011年,中国经历了多次自然灾害,灾难的发生与政府的防救举动都表明我国现有的法律体系特别是《突发事件应对法》起到了相应的作用,但是也暴露了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法律体系庞杂,各部法律之间的协调性差。

我国针对自然灾害的立法思路是“一事一法”,即针对一个灾种制定一部法律。如地质灾害有《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洪灾有《洪灾法》,气象灾害有《气象法》,地震有《防震减灾法》等这些法律多达几十部,这样既不利于法律的普及运用又给应对灾害买下了隐患。其一是一旦出现新的灾种,救灾工作将无法可依陷入混乱状态,要等到国务院颁布预案才能应对。比如,今年日本地震导致的福岛核泄漏事件,我国尚未制定《核泄漏防治法》来应对,中国出现了抢盐的荒谬现象,我认为这也是重要原因之一,中国也有核电站,设想要是发生核泄漏,中国现行法将无法应对。其二是各部法律之间缺乏协调性,如果出现复合型灾害,基于“部门应对”的设计制度使得应急管理难以做到统一领导,综合协调。 现在往往是几个自然灾害同时发生而不是单纯的一种自然灾害,如汶川地震后随即带来了泥石流,日本地震后出现了海啸和核泄漏。我国这些法律都没有相应的综合性制度,只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立法上的缺失还导致了司法的无序和低效,地震局、气象部门、民政部门等各部门互不配合,以部门为界划分救助灾情。

(二)法律规定过于抽象,实用性差。

我国的相关应对灾害法律及应急预案多是“纲领性、宣誓性”条款,通过对我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内容进行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到,该法篇幅简短,更多的是颇具原则性的语句,没有详细的规定,操作性差。不少条文只是喊口号、提目标。但具体怎么落实怎么执行,缺乏相应的规定和制度保障。比如说要建立社会动员机制,但是如何建立?由谁建立?法律没有具体的分工;要求各级政府对突发事件应有财政拨款,但是怎么拨?拨多少?不拨的法律责任?法律没有硬性规定。检验一个法律是否可行,最重要的是要看它有没有良好的可操作性,法律的生命在于执行,规定再多的目标,如果没有具体落实的条款,也是一纸空文,难以起到它应有的作用。

(三)修法步伐缓慢。

中国针对自然灾害颁布的80年代90年代的法律,如今已经无法应对新情况,大多数法律已被遗忘,成了摆设,《突发事件应对法》自2007年实施以后,很快迎来08年的雪灾、5.12汶川特大地震,2010年舟曲泥石流的连续考验,暴露出诸多的漏洞。现在的自然灾害越来越复杂多样,不可预测,相关法律的制定和修改速度难以面临新形势和新考验,很多法律因此被历史抛弃,名存实亡。从这几次灾害中,我们可以看到,都是需要我们的领导人亲自出马,利用政府影响力和个人号召力把大家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共同抵制自然灾害。.一方面可以看出中国人民团结的精神和党人民利益至上的执政理念,中国政府和民众在救灾中的表现让世界为之感动,为之震惊。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本应该发挥作用的法律法规都没有发挥它的作用,而完全依靠政府领导人来协调各部门工作。究其原因,最重要的是应对自然灾害的法律没有与时俱进,没有建立起统一协调的体系。

(四)缺乏综合性的制度安排。

一是我国应对自然灾害的相关法律都把政府确定为应急管理机关,但是政府掌握资源非常有限,在突发事件到临之时,政府依然无权调动军队资源。其应急动员能力差,加之军地联动长效机制的缺乏导致应急处置中军队应急力量的沟通不畅,协调不力,未能实现党、政、军应急力量的同意指挥,应对自然灾害工作效率低下。

三、日本应对自然灾害法律体系的经验

日本是世界上台风、海啸、火山地震等自然灾害最多的国家之一,素有“地震之国”之称。在于自然灾害长期的斗争当中,日本已建立了世界上最完善,最细致的灾害应对法律体系,日本在重大自然灾害时的秩序井然,得益于完备的专门性法律体系。

日本一共有五部灾害对策基本法:1961年以发生台风为契机制定了《灾害对策基本法》迄今已经修改23次,该法确立了其在日本抗震救灾法律体系中基本法的地位,可以称的上是日本应对灾害法律体系中的“宪法”。依据该法,日本从中央到地方建立了完善的灾害应对体系,其它的单行法均在这部母法的基础上产生。

1978年,日本国会通过了《大规模地震特别措施法》目的是在大地震中保护国民生命财产安全,1995年日本制定了《地震防灾对策特别措施法》涉及到地震观测、紧急应对、抗震支援、地震研究等各个方面。此外,日本还颁布了《建筑基本法》从建筑物的低级、构造、设备、用途等方面对建筑物耐受地震等自然灾害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为了使日本的房屋进行改造以达到抗震的要求,有特别制定了《建筑物抗震改进促进法》明确国家和地方政府在推动抗震改造中的职责。

1998年日本政府还颁布了世界上第一步气候变化专门法律《气候变暖应对法》。为了预防减轻气象等自然灾害,日本政府也制定了《防洪法》《森林法》《气象业务法》《灾害救助法》等与预防减轻气象灾害相关的单行法律。

如今,日本日趋完备的法律虽然不能根绝自然灾害,但是他能做到最大限度的减少其破坏力,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总之,日本建立了基本法与单行法有机结合的灾害法制体系,实现了灾害预防管理应对的责任确定化,明确了中央政府,各级地方政府,社会团体和全国国民的权限和职责,建立了快速有效有力的灾害应对体系。这种立法模式已为大多数国家采用。

四、完善我国自然灾害应对法律体系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日本先进的立法模式值得我们学习。当然,我国也有自己的特殊情况,不可能完全照搬照抄日本所有的灾害应对法律,应当植根于我国的民族传统,建立一套完整的灾害应对机制。

(一)制定灾害对策“宪法”。

正如上文中所说的,我国应对自然灾害法律的立法思路是“一事一法”,有着庞大的法律体系,但是确少一部纲领性,综合性的基本大法把这些单行法统一起来,整合各种应急管理资源,充分协调各方面的救灾工作。

特别是今年以来,地球上灾难频发,我国的首要任务是制定一部《灾害对策基本法》。2007年10月生效的《突发事件应对法》作为政府应对自然灾害的一般性法律,对自然灾害中政府的责任和权力做了明确的划分,但该法并不是专门运用于自然灾害,同时也适用于其他类型的事件。因此,没有针对自然灾害本身的特点制定相关的措施。面对未来灾害的多元化和开放性,很有必要以更高法律位阶的人大立法的形式制定一部灾害对策基本法明确防震减灾的重要性。在这部法律中要明确规定国家、国务院、地方各级政府及其他公共机关必须建立的体制。包括:应对措施实施制度、法律措施应对制度、灾害应急指挥调配中心的设立与运作制度、指挥人员的工作制度、灾民安置补偿和救助制度等综合性应对机制。其次是要进一步明确和健全突发事件应对和组织机制,提高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效率,改变我国现有的突发事件应对组织体制以部门职能为中心的部门主义倾向,应在政府下面建立集中统一的灾害应急指挥和组织体系,从地方的灾害对策总部到由中央政府组织的非常灾害对策总部。在国务院总理的领导下,由专门的灾害应急指挥和组织机构来同意指挥和协调,保证防灾减灾工作的顺利开展。彻底改变目前在自然灾害应对组织体制国语分散,部门之间互不配合的弊端。

(二)根据基本法,修改已有的单行法。

目前我国的很多法律从制定到现在没有做任何修改,难以应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因此应当根据《灾害对策基本法》修改有关应对灾害的单行法,使得基本法于单行法互相配合形成有机统一的体系。

首先要整合和修订单行法,将庞杂的法律体系进行梳理,删除一些无用的条款,把各部法律之间互相矛盾的条款予以修订。让各部法律简单易懂,便于普及和宣传,让法律体系更加清晰便于操作。

其次是要对法律条款进行细化,以具体而详细的规定代替过于抽象的纲领性条款,明确国务院和各级政府在应对自然灾害种的具体权力与职责,把各项任务落实到实处,增强各部门在应对自然灾害种的合作协调,把民间力量调动起来参与在在后重建工作,确保每一项机制的建立都有制度安排。

最后就是要把近年来国内外的应对自然灾害的经验吸收近来,将其上升为法律,以应对新的情况使体制不断完善。比如,在汶川地震中出现了“范跑跑”这样的老师,法律就应该规定地震中老师的相应职责,明确规定老师不能离开学生,让“范跑跑”从中国消失。

(三)建立全面的灾害对策法律体系。

仅仅靠制定《灾害对策基本法》和修订单行法远远不够,当务之急,我认为中国还需要制定《灾害救助法》进一步完善灾害救助机制和《灾害保险法》建立巨灾风险转移机制。

参考文献:

〔1〕《学者称中国现行灾害法律体系难以应对巨灾》21世纪经济报道N,2011年3月18日

〔2〕《伦日本的灾害对策体制对我国的借鉴》法律教育网DB/OL,2009年4月27日

〔3〕王斌,《借鉴日本经验:完善的地震灾害应对法律体系》盐城地震台,2010年12月6日

〔4〕郭一娜,《日本拒绝范跑跑》《国际先去导报》N,2008年6月19日

篇7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在总结历史经验基础上,着眼中国特色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新实践,强调要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全面提升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这是新时期我国防灾减灾救灾理论和实践的升华,是做好新时代防震减灾工作的行动指南。作为州政府负责防震减灾的主管部门,如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理论和实践,最大限度地防御和减轻地震造成的灾害和损失呢?我认为在当前地震预报尚未过关的今天,扎扎实实地做好防震减灾宣传工作,大力提高全社会的防震减灾意识是地震部门立足部门实际,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思想的有效举措。下面我就如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思想,做好防震减灾宣传工作谈几点浅见,供大家参考。

一、充分认识做好防震减灾宣传工作的必要性

党的十九大对防灾减灾工作提出了“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的要求。我区是地震多发地区,均位于地震裂度Ⅶ度以上的高裂度区,都发生过5级以上地震或遭受过邻区地震的波及和破坏。尤其是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波及我区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面对如此严峻的地震环境和震情形势,加之地震预报作为世界科学难题,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短临预报成功概率很低的情况下,我认为只有扎扎实实做好防震减灾宣传教育,逐步增强人民群众的防震减灾意识和全面提高各类新建、改建、扩建建筑物的抗震性能,才能提供地震安全保障。

二、加强组织协调,整合社会资源,做好防震减灾宣传工作

防震减灾宣传工作是一项艰苦、复杂、细致的工程,也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涉及全社会各行各业,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因此,要搞好防震减灾宣传工作,就不能搞单打一,而要整合社会资源,形成全社会各部门都关心、支持防震减灾工作。从多年的工作实践看,要做好防震减灾宣传工作,必须争取以下部门的关心支持。一要争取党委宣传部门和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的大力支持,在宣传部门的领导下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我区地震活动的基本形势,地震工作的方针、政策、地震知识和防震避震知识等,使社会各界了解、关心、支持防震减灾事业;二要争取法制、司法等部门的支持,借助他们开展普法的平台,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保护条例》、《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地震行政执法规定》等法律法规,从而增强人们的地震法律法规意识;三要争取财政部门的大力支持,建立防震减灾宣传工作资金,保证防震减灾宣传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四要争取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会同教育部门在全区中小学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活动,从而培养和提高广大青少年的科学素养;五要争取共青团、工会、妇联等群团组织的大力支持,依托他们招募防震减灾宣传志愿者,联合他们适时开展防震减灾集中宣传、文艺演出、知识竞赛等,进一步拓宽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的宣传面;六要争取电信、移动等部门的大力支持,力争用现代传媒大力宣传防震减灾工作,开辟防震减灾宣传工作的新领域。总之,要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努力营造一个有人出人、有钱出钱、协调配合、高效联动的良好工作氛围。

三、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防震减灾宣传活动

防震减灾宣传量大面宽,只有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经常持久、科学求实”的宣传原则,才能扎实有效地搞好防震减灾宣传活动。

(一)要以中小学校为主阵地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中小学生对科学知识具有强烈的求知兴趣,比较容易系统的接受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和掌握的自救、互救知识及技能,并具有辐射家庭和全社会的功能。为此,要采取得力措施,做好学校的防震减灾宣传教育。1、要在中小学逐步建立防震减灾科普学校(基地),聘请学校分管宣传工作的副书记(副校长)担任学校(基地)主任,制定基地工作章程,区地震部门定期不定期为学校(基地)提供防震减灾宣传挂图、资料、光盘等,依托“基地”在中小学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2、要协调教育部门把防震减灾教育作为中小学校公共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列入教学计划,围绕课堂和课堂学习,培养中小学生对防震减灾科技的兴趣和通过他们向社会开展防震减灾“二次科普宣传”的能力;3、依托学校共青团、少先队组织招募共青团员(红领巾)义务宣传员,安排他们在重要时段(5.12、7.28、12.4等)配合地震部门将防震减灾宣传工作推向深入。

(二)要通过“三下乡”活动深入农牧村开展防震减灾宣传,要针对农牧村地域辽阔、居住分散,许多房屋达不到抗震要求,群众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地震知识贫乏,防震减灾意识淡薄等实际,以“三下乡”为契机,广泛开展发放宣传资料、悬挂宣传横幅、播放宣传广播电视、举办专题讲座等形式,深化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力争使广大农牧村群众了解和掌握党和国家关于防震减灾工作的方针政策,增强防震减灾意识和法制观念,逐步增强对地震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

(三)要依托街道社区大力宣传防震减灾工作。街道社区是城市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基本单元,具有人口比较集中、密度大的特点。为此,要逐步在所有街道社区建立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基地,招募社区防震减灾志愿者,定期开展有针对性的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活动,增强干部职工和城镇居民正确参与防震减灾活动的自觉性。

(四)要依托统战、宗教部门做好防震减灾进宗教活动工作。要针对我区信教群众多,各类宗教场所、活动多的实际,在各类宗教活动中广泛开展防震减灾科普知识进寺院活动。在宣传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时结合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大力宣传“三个离不开”思想,即“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使广大信教群众在接受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的同时,接受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五)要在依法行政中做好防震减灾宣传工作。地震行政执法是地震部门依据防震减灾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实施的具体行政行为,其执法检查的对象是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近年来,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稳步推进,我区各类建筑工程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但是许多业主由于“成本”因素考虑,不到地震部门办理抗震设防手续和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导致许多新建工程抗震缺位,成为地震危楼。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将进一步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在依法行政中认真做好对每一个业主防震减灾政策的宣传,力争通过耐心细致的解释宣传,使业主认识理解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的重要性,重视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管理和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

(六)要注重做好重点时段的防震减灾宣传。要充分利用每年“5.1”《防震减灾法》修订实施日、“5.12”防灾减灾日、“7.28”唐山大地震纪念日、“国际减灾日”等时机,组织发动全区地震部门、防震减灾宣传志愿者(红领巾)在广场、社区、街头、集市大张旗鼓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营造全社会了解、关心、支持防震减灾事业的舆论氛围。

篇8

地震预警作为一种新的防震减灾手段,受到我国政府和公众的极大关注。为实现地震预警的社会效能,必须将其纳入法制化管理。本文从地震预警立法角度出发,借鉴日本相关法律法规,提出相关立法建议。

关键词:

地震;预警;立法;法制

我国是世界上遭受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一直以来,我国政府对防震减灾工作非常重视,尤其是汶川地震后,政府更意识到地震预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近年来,国家对地震预警的研究越来越重视,并逐步加大了对各级地震台网的建设投入,在不断深入开展预警相关活动时,为例保证地震预警社会效能的实现,在建设地震预警硬件设施的同时,必须进行与之配套的法律制度建设。

一、地震预警基本法律问题梳理

(一)地震预警的概念界定

依照法理学,法是指调整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的总称,故地震预警相关法律法规,是指调整地震预警主体之间的相关法律关系的总称。在梳理地震预警相关法律问题之前,对地震预警的概念界定非常重要。地震预警的工作原理是:地震发生后,纵波(P波)和横波(S波)两种主要地震波同时由震源向外传播,纵波传播速度比较快,大约是6KM/s,但震动相对较小,破坏也小,横波速度较慢,大约是4KM/s,但携带能量大,破坏性大。地震预警是利用P波传播快于S波,S波未到达给定地点时,利用二者之间的时间差,快速估算地震参数,并预测地震对周边地区的影响,抢在破坏性地震波到达震中周边地区之前,通过电子通讯系统及时发出警报。所以立法中对地震预警定义为:是指在地震发生时,在破坏性地震波到达可能遭受破坏的目标区域前,利用地震预警系统向该区域发出地震警报信息的行为。其中,破坏性地震波是根据行业惯例来界定,一般指4.5级以上地震。可能遭受破坏的目标区域即预警目标区,是指布设预警监测台网或者布设预警接受终端的区域。

(二)调整的法律关系

地震预警地方立法需要调整的法律关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府及有关部门的职责。政府及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和部门协同的原则,负责地震预警系统的规划、建设、运行维护及地震预警信息产出、与处置,地震预警知识的宣传及演练。二是特殊单位的权利义务。学校、医院、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核设施及其他可能由地震引发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事关公共安全和生产安全,在接受地震预警信息服务的同时,应带有责任建立地震预警处置设施,主动采取措施减轻灾害损失。

(三)公民的权利义务

公民有权利享受地震安全服务,获得由政府提供的预警信息服务。为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损失,公民有义务主动了解地震预警相关知识,并积极配合相关部门进行地震预警相关的应急演练。

二、现有相关法律法规梳理

目前,地震预警活动依据的法律法规有:第一,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二,行政法规。《地震监测管理条例》、《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第三,地方法规及省规章。从规范地震预警活动的角度进行分析,上述相关法律法规只有原则性规定,规则性规定不健全,缺乏可操作性,具体如下:《突发事件应对法》中规定了突发时间的预防应急、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应对活动。这些突发时间中包括了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其中,地震属于自然灾害,地震预警属于自然灾害预警,该法中关于自然灾害预警的条款全部适用于地震预警。但地震预警与其他突发事件预警相比具有以下特殊要求:第一,时间紧迫性要求。地震预警是一项与时间赛跑的科学技术,当破坏性地震发生时,只有在几分钟或几十秒的时间给预警目标区采取应急行动和措施。第二,社会全面认知要求。地震预警信息要向社会公众完全,并通过多渠道全面高速传播,作为公共信息传播涉及公共安全,具有特殊性。第三,科学技术的特殊要求。地震预警信息的监测、处理、信息生成、、传播等多个环节要求地震预警系统有先进的技术系统,并在第一时间无缝隙链接。所以,现有的立法指示原则性规定,规则性适用不健全,且相关规定零散,无体系无逻辑,如地震预警信息的和传播,无法从现有法律法规中找到依据,可操作性太差,需要专门的预警相关法律法规。

三、地震预警立法的重要问题讨论及国外借鉴

(一)责权划分

地震预警建设不仅依赖于政府投资,还有赖于行政机关和社会力量的支持。地震预警信息涉及公共安全及公民的切身利益,应当由政府主导、统筹规划,其他部门协同、社会公众参与。日本作为最早正式启用并向社会公众地震预警的国家,法律制度相对完善,不同层次的法律及有关技术规范规定了日本气象厅、政府部门各自的职责及应急处置义务。

(二)规划与建设

根据上位法《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地震监测管理条例》,地震预警应当统一规划,统筹利用公共和社会资源,合理规划布局,避免资源浪费。地震预警系统的建设,应当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并符合地震方面的国家及行业标准。高速公路、城市轨道交通、核设施及其他可能由地震引发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有义务建设预警处置设施,预防和减少次生灾害带来的损失。目前,有特殊企业或社会力量自主建设地震预警系统,并产出地震预警信息。地震预警涉及公共安全,可以鼓励特殊企业建设专用地震预警台网,社会力量在符合地震预警整体规划的情形下,可以自主建设地震预警台网,但须向本级政府地震主管部门备案,其产出的地震预警信息只能在其内部使用,不得擅自和传播。

(三)地震预警信息、处置

在立法中明确地震预警信息主体、接受主体、条件和内容、途径、等相关条款,为地震预警的社会效能提供有利保障。

1.主体:立法应当明确预警信息的权限。我国地域辽阔,不适合统一预警信息,应以省份为单位,每个省都应有一个负责预警的机构,同时应规定预警信息的备案制度。《防震减灾法》规定地震预报的主要主体为各级人民政府,因地震预警信息时限性的特点,很多学者认为,其由地震主管部门更为事宜。

2.接受主体:按照使用途径不同,我国的地震预警信息接受主体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普通公民,接受预警信息主要用于个人紧急避难,从而减轻人员伤亡;第二类是特殊行业主体和重大工程单位,如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核设施等可能由地震引发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接受预警信息主要是用于立即停止生产作业,从而降级经济损失和减少次生灾害;第三类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相关救援部门,主要是为了震前预防及震后应急救援。

3.条件和内容:在我国,目前各省陆续出台的省规章中并未对地震预警信息的条件和内容根据不同接受主体进行区别。福建省地震预警管理办法规定:向预估地震烈度大于6度(中国地震烈度标准)的地区地震预警信息,内容包括发震时间、震中、震级、破坏性地震波预计到达目标区域的时间、预估地震烈度等。

4.途径:(1)电视和收音机的广播。在我国,电视和广播仍然是地震预警信息的主要途径,考虑到公众接受的时效性及预警目标区域的实际经济水平和发展状况,应当由政府主持建立专门的播发机制,由媒体专线和地震主管部门实现无缝链接,及时有效地震预警信息。(2)防灾行政无线的广播。我国属地震多发国,建议在重点防御区也逐步安装地震预警信息瞬间警报系统,以达到预警目的。(3)手机短信。手机用户与电信运营上签订地震预警信息服务协议,主动取得地震预警信息,在发生较强地震时,手机会发出刺耳的警报声,屏幕会显示预警信息。我国也在逐步使用手机安装地震预警专门APP,弹性扩大地震预警范围。(4)系统内的语言广播。本在大型商业场所、电影院、运动场、车站、地下街道等人员密集的场所设有地震预警广播,及时播放地震预警信息。(5)报警专用终端。日本研发了可以接受地震预警信息的专用终端安装在地震预警工作者的个人计算机上,特别接受地震预警信息。我国也陆续研发了这样的接受终端,在产生不同的地震预警信息时,接受终端会有不同的声音报警和信息显示。

5.误报、撤报、漏报、续报:地震灾害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当地震发生时,地震预警系统初期获得的信息是有限的,据此发出的预警信息可能不准确,也可能因为信号干扰出现误判。在日本,撤报只限于因为雷电等地震以外的原因引起误报,最初判断烈度在5度弱的地区重新判断在3度以下烈度的情况不进行撤报,以此来避免人群混乱。建议我国也采取此种做法,对误报、撤报做具体规定。在日本,因漏报的续报内容仅限于最初预估烈度在3度以下,但实际地区烈度在5度弱以上。在日本,误报、撤报、漏报、续报都有相关的免责条款。我国部分省出台的省规章也有免责规定,但未对相关修正方案进行规定。

(四)地震预警宣传与应急演练

为达到地震预警成效,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完善地震应急预案,建立应急机制,主旨开展地震预警知识宣传和应急演练。过政府主导、统筹规划、部门协同、公众参与实现地震预警成效。

(五)法律责任

地震预警立法中的法律责任包括: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民事责任。一是刑事责任。地震预警刑事责任包括内部责任和外部责任,内部刑事责任中涉及的内部刑事责任主体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以及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因为不履行地震预警工作相关职责,、、,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外部刑事责任主要在地震预警信息和地震预警监测环境保护中。擅自地震预警信息,造成群众恐慌、扰乱社会秩序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故意破坏地震预警监测环境,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二是行政责任。行政责任是指因违反行政法规定或因行政法规定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三是民事责任。民事责任是指由于违反民事法律、违约或者由于民法规定所应承担的一种法律责任。

四、结语

综上,为保障地震预警的时效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社会效能,必须将其纳入法制管理,明确相关部门和组织的权限和职责,落实相关责任,使其地震预警全过程中做到有法可依。地震预警立法逐步开展,不断完善,是大势所趋,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参考文献:

[1]张晁军、陈会忠、李卫东.地震预警的十个问题.国际地震动态.2013(6).

[2]中国地震局政策法规司.地震预警法制建设探讨.国家防震减灾.2014(2).

篇9

一、突出主题,丰富防震减灾宣传内容

1.加强法律法规宣传。组织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修订实施五周年普法主题宣传活动,宣传防震减灾重要法律制度,继续抓好《省防震减灾条例》的宣传贯彻,把防震减灾法律的宣传贯彻当成今后一段时期的一项重要任务。充分利用法制宣传日、世界标准日等重点时段,集中开展法制宣传活动,面向全社会广泛宣传地震标准化和计量知识。及时宣传报道各地各单位依法行政情况。通过宣传不断加深社会公众对防震减灾法律法规的认识与理解。

2.强化地震基础知识宣传。要将地震科普常识和自救互救知识作为日常宣传的重点,让社会公众掌握地震的发生、地震灾害的特点、震级与烈度的关系,有感地震和破坏性地震,近震和远震,地震的预报、地震的前兆等知识;掌握正确识别震前宏观异常现象和地震谣言;掌握地震发生后在不同的场所避震逃生和自救互救的基本方法、注意事项,地震次生灾害防范处置技巧等。

3.及时做好应急宣传。地震发生后,积极主动做好地震事件信息和舆论引导工作。要强化应急宣传准备,研究制定涉及本地区本单位防震减灾工作的备答口径库。

4.注重防震减灾工作宣传。围绕各地防震减灾工作实践,加强宣传报道,及时报导先进典型和先进事迹,向社会展现防震减灾工作成就,认真做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宣传工作。

二、把握对象,坚持分类重点宣传

1.加强中小学生宣传。各市(区)地震部门要加强与教育部门的联系,把防震减灾知识宣传纳入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内容,作为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要根据《中小学幼儿园应急疏散演练指南》的要求,组织好中小学、幼儿园的应急疏散演练。要采取多种形式,使中小学生熟练掌握科学的地震基本知识和避震方法,努力实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目标。

2.加强领导干部宣传。加强与干部人事、党校培训等部门的联系,把防震减灾知识宣传纳入各级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培训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举办防震减灾知识讲座、发放震情通报等形式向各级领导干部宣传地震监测预报、震害防御、应急救援等方面的知识,达到提高重视程度、促进支持防震减灾工作的目的。

3、加强社区居民宣传。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城镇居民的不断增多,各市(区)要重点加强社区的防震减灾知识宣传,利用宣传栏、公告栏和应急演练等活动进行地震知识和避震自救知识的普及,要充分发挥地震安全示范社区的示范作用,提高社区防震减灾知识宣传的覆盖面,让更多的社区、更多的居民了解地震科学知识。

4、加强网络网民宣传。要关注网民这一群体对地震知识的需求,积极利用网络资源,根据网络的特点,引导网民学习掌握地震知识,地震灾害事件发生后,要及时震情信息,有针对性的开展地震知识宣传,回应网民的关注,维护社会稳定。

三、注重效果,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

按照“主动、稳妥、科学、有效”的原则,坚持主动宣传、正面引导,开拓社会资源,动员社会力量参与防震减灾宣传,切实提高广大社会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和防灾避险能力,提高宣传覆盖面和宣传社会效益。

1.抓住重要时段,集中开展宣传活动。各市(区)地震局要充分利用“5.12防灾减灾日”、“7.28唐山大地震纪念日”、“科普宣传周”、“全国科普日”、“世界减灾日”、“国际标准化日”等各个重要纪念日和时段,采取统一计划、集中组织、分布实施的方法,动员各方力量,通过设立宣传咨询台、设置宣传展板和标语、组织宣讲、发放宣传资料、举办防震减灾知识讲座和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广泛深入的开展宣传。各市(区)要重点组织好“5.12防灾减灾日”前后的集中系列宣传活动,加强宣传强度,突出宣传效果。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进一步推进防震减灾知识“进机关、进学校、进农村、进企业、进社区、进家庭”活动,推进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纳入全民科学素质计划纲要。

2.充分发挥公共媒体和网络的作用。要充分运用电视、报刊、广播等大众媒体优势,通过开设专版或专题节目,发表专题文章,满足广大公众不同层次的需求,提高媒体宣传效果;要加强防震减灾门户网站建设,积极与当地主流网络开展合用,重要时段及时地震科普知识,满足社会对地震知识的需求。各市(区)地震局要加强与当地宣传部门的联系,在地震突发事件处置中,要及时震情信息,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要密切注意当地门户网站的舆情,及时解答社会公众有关防震减灾知识的疑问。

3.充分发挥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示范学校、安全示范社区作用。要重视利用现有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地震安全示范社区的资源,巩固和扩大基地、学校和社区的示范带动作用,有条件的地方可将基地向社会开放,组织社会公众参观学习,通过举办防震减灾知识展览,生动直观地宣传防震减灾知识。要积极推进地震安全社区建设,组织具有条件的社区申报国家级和省级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工作,各市(区)地震局要加强指导,严格把关,确保质量。

4.努力探索新的宣传方式。要积极开发新的地震科普宣传产品,通过文艺创作、科幻、科普作品等多种形式,创作出社会公众喜闻乐见、简洁明了的宣传作品。要进一步采取激励措施,引导和鼓励地震工作者和社会各界积极创作,要发挥科普示范学校人才优势,力争创作出一批有地方特色的宣传作品,市局将在适当的时候举行优秀作品评选活动。要充分利用科技下乡等活动开展宣传,积极参加中国地震局主办的“平安中国”防灾宣导系列公益活动。

四、加强组织计划,确保宣传目标任务落实

一要加强计划,周密安排。要围绕全市防震减灾工作意见和年度目标管理责任书的要求,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防震减灾宣传工作和阶段性宣传活动方案和计划安排,力求目标任务明确,重点突出,持续宣传和集中宣传相结合,并于4月5日前报市地震局行政许可处(震害防御处)。

篇10

结合我镇防震减灾工作实际和“十一五”防震减灾规划,为认真贯彻府厅发号,庐府办字号文件指示精神,依据中国地震局《地震群测群防工作大纲》,为切实加强我镇的防震减灾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生产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现特制定我镇防震减灾“三网一员”建设实施方案。

-、建立和发展好地震宏观测报网。及时跟踪反馈宏观异常情况。经认真调查,确定镇凤凰新兴免烧砖厂厂内一口水井,镇东林村六组绿才水畜禽大户,作为固定的宏观测报点,并明确凤凰村村干部吴宜良、东林村村干部两同志,分别为这两个宏观测报点以宏观测报员,主要注意收集周围宏观异常的变化,并及时上报异常情况,到“十一五”期末,我镇的宏观测报点争取达到5个。

二、建立地震灾情速报网。及时调查、上报震情灾情,充分发挥民政、统计、科技、企业、社区、村委会等工作网络的作用,把震情、灾情纳入自然灾害调查评估以及预警预测系统,一旦发生有感地震或破坏性地震,由民政部门牵头,通过地震灾情速报工作网络,迅速查清人畜伤亡、房屋破坏、经济损失、群众心理及社会反映等问题,并逐级上报,为上级地震应急指挥机构有效组织抗震救灾提供科学依据,此项工作由镇民政所所长同志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