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的战略十篇

时间:2023-07-25 17:19:44

经济发展的战略

经济发展的战略篇1

关键词:煤炭企业;经济发展;人才发展战略;复合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7-0172-02

1 引言

当前,我国煤炭企业实施人才发展战略是企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实施煤炭企业的人才战略为煤炭企业的经济发展创造人才源泉和动力。但是,在人才国际化的背景下,我国煤炭企业人才发展战略面临着人才的国际化竞争和人才的流失困境。

2 煤炭企业人才发展战略的含义和要求

2.1 煤炭企业人才发展战略的含义

煤炭企业人才发展战略是煤炭企业对于其人才发展全局性的长远目标的规划。煤炭企业人才发展战略内容包括人才管理制度的改革、人才建设的投入、人才素质的培养和人才资源的优化整合。

2.2 煤炭企业人才发展战略的要求

煤炭人才发展战略的人才开发能够为我国的煤炭企业的经济发展提供人力资源,这是最为重要的潜在资源。培养和选拔适应煤炭企业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建设具有国际化、掌握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才能、具有责任感和政治觉悟的人才队伍。我国开展了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为我国的各行业培养高素质的优秀领导人才,他们能够清晰认清复杂的国际环境,在市场经济中稳住阵脚。在新兴行业如电子、信息、材料领域里塑造成为复合型创新人才,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而煤炭企业人才发展战略中就是提高人才技术标准和人才应用效率。

煤炭企业人才发展战略强调建设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为人才的快速在岗位上发挥作用进行人才制度的创新。煤炭企业应为人才建设更好的创业环境和发展环境,努力吸引人才,在与优越地区和公司的人才竞争中,提高竞争优势,留住人才,防止人才外流现象。积极吸引海外留学人才,调动海外留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他们自身的专业优势,进行合理的人才配置。为人才的发展提供分配制度保障,建立奖励制度,提高人才的福利待遇,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和物质条件,关心人才的生活,为人才创造事业做好保障,做好人才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3 煤炭企业人才发展战略中存在的困难

煤炭企业人才发展战略是应对全球化经济一体化竞争环境的反应,也是我国煤炭企业为了实现利润增长的必然选择。然而,在实施人才发展战略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利因素。

3.1 煤炭企业人才结构配置不合理

我国煤炭企业长期以来缺乏煤炭专业人才,特别是高科技创新人才更为匮乏。面临煤炭企业多元化发展应具备的煤焦化、电力、洗选加工等人才不足,一些经济管理、法律人才不足,专业技术人员结构不够合理。煤炭企业人力资源培训不足,忽视了对人才开发培训工作,人才培训体系也不健全,与其他行业相比,煤炭企业的人力资本投资严重不足。因此,煤炭企业的人力资源素质较低、采掘工艺落户和劳动生产率较低,难以与国外先进煤炭企业相竞争。

3.2 煤炭企业人才的国际化竞争

煤炭企业的人才发展战略面临着国际人才市场的竞争,需要与国际的人才配置接轨,这样的环境下,煤炭专业人才更具流动性,更受人力资源市场的调控。因此,煤炭企业的人才发展战略必须处理好与国际化人才市场的关系。然而,我国很多地区的煤炭企业没有把人才放在重要的地位,还没有人才是经济发展的核心的观念。我国煤炭企业目前的人才整体素质还很低,缺乏创新型的高级人才;煤炭企业一些新兴领域急需的高级人才还很少,而人才成长的环境还不能吸引到国外人才,人才引进还很困难。因此,我国煤炭企业人才战略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优化人才结构,使人才结构成为国际化、复合化、综合化、创新性的人才组织,为我国煤炭企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当前,我国煤炭企业人才发展总体上面临着人才资源总量偏低,各类人才结构和分布不平衡,专业急需的创新性、复合性人才缺乏,高素质人才流失现象层出不穷,严重影响煤炭企业的人才安全。在人才管理上存在着管理落后,用人机制不健全,对人才培养的投资少,不能够调动人才积极性。

3.3 煤炭企业人才的流失困境

在煤炭企业人才发展战略中一个突出问题就是人才流失现象。人才的流失是人才战略急需解决的难题,关键在于我国一些地方的煤炭企业没有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人才发展战略要培养人才总量,提高人才素质,而人才的流失使所有的努力都白费了。人才发展战略要强调人才保持的重要性。煤炭企业地处偏远,生活条件艰苦。在这些煤炭企业工作的员工得不到应用的居住环境、医疗环境、教育环境,这既不利于留住人才,也难以吸引人才。因此,煤炭企业的人才发展战略应重视知识型的高层人才的生存环境建设。

4 煤炭企业人才发展战略的实施措施

4.1 科学制定人才战略

煤炭企业人才组织战略就是其为自己所确定的长远性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以及行动路线与方法。当前,煤炭企业必须制定科学的人才发展战略。人才战略具有投入大、风险性、收效大的特征。煤炭企业要建设成为煤、电气、化综合发展的企业集团,就必须制定具有前瞻性的人才发展战略。煤炭企业应重视人才的选聘、培养和储备,并积极与人才市场合作,为煤炭企业的经济发展提供人力支持,实现煤炭企业的发展目标。

4.2 构建合理人力资源结构

煤炭企业应构建合理的人力资源结构。其内容应包括:年龄结构、学历结构、专业技术能力结构及分配结构等。煤炭企业应培养和引进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而对于煤炭企业内部的低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应加强专业技能的培训,使其成为煤炭企业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煤炭企业应建设学习型企业,培养学习型员工,增强员工的持续学习能力,不断为煤炭企业培养专业型人才及复合型人才,培养员工的开拓、进取、创新精神,以此调整和优化煤炭企业的人力资源结构。

4.3 实施人才的联合培养

煤炭企业应开拓渠道,与各个机构组织联合培养人才。煤炭企业可以与高校合作,培养多层次的人才,如培养定向本、专科毕业生或中专毕业生。煤炭企业与高校合作,联合举办煤炭企业急需、紧缺专业的短训班。根据各个煤炭企业的经济实力,选择适合自身的人才培养方案。如大力支持成人教育,解决一些偏远煤炭企业引进人才的困难,解决人才需求的问题。成人高等教育能留在煤炭企业,对煤炭企业的经济建设将起到积极的作用。煤炭企业还可以邀请培训教师到企业现场服务授课,解决员工无法脱产学习的现实情况,使培训人员边工作边学习,工作学习都可兼顾,这样就很好解决了在岗职工的工学矛盾,又降低了培训成本。

4.4 建设良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

煤炭企业应为员工建设良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对煤炭企业的周边环境进行改造,营造富有人文气息的环境。增强员工在此生活和工作的信心和稳定人才,获得人才来源的条件。煤炭企业应积极加强自身环境建设,改善企业形象,提升企业环境的美誉度。煤炭企业应重视生态环境建设,企业生产应采取机械化方式,提高安全性和保护环境,营造优美的生态环境,同时加强煤炭企业文化建设,营造和谐的生活和工作氛围。

4.5 实施有利的德育教育措施

4.5.1 德育教育的含义和效果

煤炭企业开展的德育教育内容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德育教育能够促进企业的稳定,正视人的存在和发展,能够将企业的发展与个人的发展相结合,协同发展。当前的德育教育,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人才的价值和尊严,鼓励人才的自我实现。在单位和企业的德育教育中,使人们理解人才,信任人才,为人才的发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德育教育的开展能够确立尊重人才的理念,并且能够促进人才的可持续发展。

德育教育可以解决人才自身的道德认识与行为发展的不和谐,提高人才的道德水平,增进人才的责任意识,集体荣誉感。人才的发展离不开组织的关怀,因此,德育教育就是强调团队成员的亲密配合。德育教育从宏观整体上和微观个体上对人才的发展提出了要求。人才的发展战略是促进企业经济稳定和发展的推动力,德育教育就是这种推动力的有效的精神支持。德育教育能够使从单位企业、个体人才之间形成稳定秩序、和谐关系、良好的人才环境,这些能够满足个体人才的发展需要。创造一个适合高素质人才生存和发展的文化舆论、思想氛围,以及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德育教育提高了人才的思想政治觉悟,道德水平,为人才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我国煤炭企业发展人才战略的同时,要使人才能够提升政治思想教育的各种理论、补充道德法律知识。

4.5.2 德育教育促进个体人才与煤炭企业人才组织在价值观的统一

德育教育能够确保个体人才与组织的价值观一致。德育教育有效地帮助了高素质人才融入组织团队,保证团队中的人才沟通顺畅,有效减少不必要的冲突,增强人才对单位的认同感、归属感以及忠诚度,这是人才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环境。

德育教育还能够帮助人才清晰认识自身的价值,为组织配置人才提供宣传作用。经过组织的职位整合,为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奠定了事业基础。德育教育增进了人才的企业历史使命感,开拓了人才的视野和创业激情。

4.5.3 德育教育更新人们对人才的观念

开展德育教育就是为了保证人们思想的与时俱进,促使人们对于人才观念的革新,做好人才管理工作,符合人才发展规律,积极完善人才发展的机制,建设好人才队伍,重视人才发展是经济发展的保障,认识到煤炭企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具有迫切性和现实意义。德育教育让人们认识到人才外流的严重性,只有做好人才引进和人才开发才能使我国的煤炭企业经济建设良好发展,才能有效解决环境污染问题、资源和能源短缺问题。德育教育的实施能够激励人才的创新精神,使煤炭行业各级单位为选拔人才和合理使用人才营造环境,发挥出高级人才的潜力,构建专业化、信息化、国际化的人才市场服务体系,正确引导人才流动。

5 结语

我国煤炭企业实施人才发展战略就是为了培养和使用高素质人才和创新人才。这些复合型的人才是我国煤炭企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而开展德育教育是人才战略的思想理论保障,为人才的培养开拓渠道,尊重人才、鼓励人才的创新、实现人才的自身价值的良好社会氛围。因此,煤炭企业开展德育教育能够有效解决人才流失的人才安全问题。同时,煤炭企业应加强现有员工的专业技能的开发,激发员工的潜能,以提高工作效率,实施煤炭企业人才发展战略,促进投入产出效益的最大化,保障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段莉.我国人才战略研究综述[J].理论与改革,2007,(5):41-44.

[2]刘文菁,王明舜.浅析实施人才发展战略的内涵与意义[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5):111-114.

经济发展的战略篇2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 四个战略阶段 过程与特征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历代领导集体以当时的历史背景和中国国情为基础,根据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目标、发展机遇,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进行了长期探索和科学创新,一方面,遵循“均衡——非均衡——新的均衡”的全球性的经济发展规律;另一方面,探索出“平衡发展——开放发展——协调发展——统筹发展”的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发展道路。本文是笔者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四个战略阶段做的分析与概括,求教于同仁探讨。

一 第一个战略阶段:平衡发展与重点发展相结合的阶段

建国初期,我国经济在历史上形成了一种不合理的状况,整个国家处于农业经济发展阶段,没有完整的工业体系。而国家的经济比重70% 在沿海,30% 在内地;沿海地区的工业基础相对充实,内地广大地区工业基础非常薄弱。如何进一步发挥沿海工业基地的作用,如何加快内地工业基地与基础设施的建设,如何把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提高捍卫国家安全和独立自主的能力,成为新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课题。

高度重视新中国经济基础的建设,高度重视国家工业化的发展,高度重视新中国的经济布局。1956年4月,在《论十大关系》中,进行了系统的思考与论述,其一,提出了“平衡工业发展的布局”这个战略思想;其二,为了平衡工业发展的布局,内地工业必须大力发展;其三,使工业布局趋于平衡,并且有利于备战;其四,沿海地区的工业基地必须充分利用,以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其五,沿海也可以建立一些新的厂矿,有些也可以是大型的;其六,沿海工业的发展,可以使我们更有力量来发展和支持内地工业。

根据“平衡发展”的战略思想,中央把战略目标定位在建立分布均匀的独立的工业体系上。就全国来讲,要平衡发展;就内地来讲,要重点发展。平衡是大局,平衡中又有重点。中央在大规模的工业投资与基础设施建设上,以内地为投资重点,以建立相对完整的工业体系与工业基地为重点。1956年6月,中央工作会议做出战略部署:决定在全国建立七个新的大型工业经济中心,使之成为七个相对独立完整的经济区域,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华北、西南等内陆地区。我国“一五”期间将有694个投资千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中的472个分布在内地。“二五”期间,内地基建投资占全国的53.9%,交通投资占60%,资源投资占75.5%。

20世纪60年代初,中苏关系开始全面恶化、美国介入越南战争,新中国的外交战略、国家安全战略开始重大调整,经济发展战略也随之调整,决定加快区域经济平衡发展的步伐。1964年5月,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做出了重点加强“三线”建设的决策。“三线建设时期,内地基建投资占全国的53.5%,达2000亿元,投资领域主要集中在军工、机械、电子、化工、交通、能源、钢铁、有色金属等部门,建成国营企业29万个。到1975年,全国1500个大型企业中,西部占40%,三线地区基本上成为工业门类齐全的地区。”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中期,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建立了近代工业的基本框架和生产体系,这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史无前例的成就。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第一个战略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的基本特征是:国际战略环境,前期是苏联援助,国际形势温和,开放型发展;后期是外部封锁,国际形势险恶,全封闭型发展。战略目标—建立国民经济体系、平衡工业发展布局。战略思路是以工业化为主导,平衡发展与重点发展相结合,沿海工业与内地工业相结合;战略特点全国一盘棋,重点在内地;战略成果—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形成了相对平衡的工业发展格局,有力的保障了新中国的国家安全,独立自主。

二 第二个战略阶段:开放发展与倾斜发展相结合的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的经济战略思想主张对外开放,建设和发展开放型的经济体系。认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实行对外开放,循序渐进地开放。要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对外开放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贯彻在经济、教育、科技、文化等领域,因此,开放发展就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邓小平在《办好经济特区,增加对外开放城市》的讲话中指出,特区是技术、管理、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因此,特区要“成为开放的基地。在这个思想指导下,我国区域经济又实行了向东部沿海地区的倾斜战略。

邓小平区域经济战略的重要创新就是实施沿海开放战略,开放发展与倾斜发展相结合的结合部就是东部沿海地区。在全球第三次产业转移的大背景下,广东、上海、福建、浙江、江苏、山东等东部沿海地区的快速发展,带动全国提前五年实现了“翻两番”的目标;同时,在4个经济特区建设取得成功经验后,国家又先后逐步开放沿海14个城市,开放开发海南岛和浦东,开放开发沿边沿江地区,开放开发内地中心城市,由此,形成了从沿海到内地、从东部地区到中西部地区的梯度推移、渐进发展、开放发展的新格局。

经济发展的战略篇3

关键词:物流战略 区域经济发展 供应链创新

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物流产业作为基础型产业成为区域经济产业结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极大地影响了区域经济的运行成本和发展水平,因此选择合理的物流战略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将对区域经济发展中物流战略的作用和意义进行探讨,对物流战略选择提出建议。

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物流战略涵义

迈克尔·波特在《什么是战略》一文中认为:战略是“创造一种独特、有利的定位”、 “在竞争中做出取舍,其实质就是选择不做哪些事”。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物流战略是指对于经济体系中物流产业发展的长期的系统的目标和计划。从定位的意义来看,物流战略是区域经济运行中控制物流成本、提高经济系统效率的总体考虑,是协调和促进区域经济体系从生产到消费的全过程所有物流活动方式的指导思想。区域经济的物流战略强调经济体系的整体效益,并指导物流产业围绕经济运行成本进行规划和发展。值得注意的是,现代物流在中国的发展具有明显的政府推动特征,物流战略制订与选择中政府的作用较为突出。

区域经济发展对物流战略的要求

物流战略的经济意义在于成本和效率,区域经济发展对物流战略的要求也在于此,其外在表现是能够支撑区域经济高速稳定发展的现代物流体系。

现代物流强调速度和效率,其原因在于现代物流的速度和效率能从整体上提高经济运行速度和质量。物流产业的发展改善了产业结构,能够从根本上改变经济运行方式,提高经济运行的效率,对增强区域经济的竞争力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从宏观层面看,物流产业的发展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与优化起到促进作用。同时,物流产业的发展能够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促进分工的发展,促进比较优势的发挥,并进一步推动流通产业内部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对企业而言,良好的外部物流环境有利于使企业更加经济合理地组织生产经营活动、合理利用社会资源、打造核心竞争力。由此可见,物流战略应该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如下要求:

总成本要求。即有利于从区域经济总成本的层面降低经济运行的物流费用。我国目前物流费用占商品总成本的比重,从账面反映约为40%,全社会物流费用约占GDP的20%,高于西方国家一倍左右,物流成本的降低必然为经济发展带来极大的效益。

效率要求。即现代物流产业必须是高效的,通过有效降低库存和物流损耗实现经济效率的提高。从时间耗费来看,在整个生产销售过程中,加工和制造的时间仅为10%左右,用于物流过程所占的时间几乎为90%。物流产业的发展,可以大幅度降低经济的存量库存和增量库存,极大地减少库存资金,加快资金周转。目前国际公认的库存商品与GDP的比例,发达国家一般不超过1%,发展中国家不超过5%,而我国却接近50%。另一个途径在于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传统流通体系所存在的低水平、条块分割的物流方式,彻底使物流业摆脱传统的分散、低效、高耗的运营方式,减少流通环节、提高物流作业效率,从而减少传统物流方式的巨大损耗,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率。

分工经济性。即现代物流产业必须符合经济发展和运行对分工的要求,实现分工经济性,满足经济发展对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

在市场经济形态下,市场的发展促进了竞争的深化,竞争的深化促进了分工的发展,分工水平提高又促进了专业化,市场经济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叫作分工经济、专业经济。因此,物流产业的发展必须在整合现有流通体系中各个行业、业务方向功能的前提下实现分工经济性,从而满足经济运行的要求。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物流战略

区域经济发展中物流战略的关键在于满足经济发展的总成本要求、效率要求和分工经济性,具体途径是供应链创新,即在物流战略中引入现代供应链管理的思想。

一个区域通过其所具备的某种有利于经济发展条件,形成与其他区域的差异和优势,在利益原则的驱动下形成产业布局上的相对集中和聚集,从而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同时,根据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协调理论,在整个产业结构中,产业结构的基本演进方向是由第一产业占优势比重逐级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优势比重逐级向资本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由制造初级产品的产业占优势比重逐级向制造中间产品、最终产品的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因此区域经济发展的物流战略必须满足区域经济理论和产业结构协调理论的要求。区域经济发展中物流战略的一个基本特点应该是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性,即首先必须满足经济发展主要支柱产业的需求,促进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区域经济存在核心竞争力、通过增强核心竞争能力取得发展的优势已为社会所认同。区域经济发展必须注重发挥资源优势、使非优势能力的物流能力与主体产业分离,演进成为独立发展的现代物流业。

在供应链创新的这一过程中,物流战略所涉及的供应链体系在考虑区位和产业结构的基础上必须关注对于区域经济中支柱产业的支撑,同时不能忽略支持产业的需求以及区域经济中一般服务产业的影响。这种以供应链创新为核心的物流战略应该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一)与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相呼应

首先,可持续发展是经济发展的主导思想,离开可持续发展就谈不上真正的经济发展;其次,可持续发展要求适当的产业结构,而物流战略的制订和实施均会对产业结构产生重大影响。

(二)关注协同效应

区域经济中产业的运作、市场的组织、市场信息的交流往往难以同步响应市场需求的变化。现代供应链管理使得经济结构中不同组成部分可以实现信息共享,达成协同。物流体系作为跨越区域经济整个产业结构的特殊产业,通过实现现代供应链管理为基础的一体化运作达成物流战略,以信息化为前提、以现代物流技术为平台,为实现区域经济的协同效应创造了条件。

(三)关注效率

现代物流强调效率的思想根深蒂固。新古典经济学认为,现实中的效率是指尽可能有效地利用资源以满足人们的需要和愿望。现代物流体系的构建体现了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们对效率的追求,现代物流不仅本身强调效率,其自身效率的提高同时也为经济体系中其它产业的效率提高乃至整个经济体系的效率提高奠定了基础。因此说以现代供应链管理思想为核心的物流战略关注效率是一种必然。

(四)关注分工

分工的发展有利于现代供应链管理思想的应用。分工在现代物流发展中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是分工的必然结果;其次,物流业本身在社会分工不断发展的压力下也体现了高度的专业化,这也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专业物流最主要的体现是第三方物流(3PL)和第四方物流(4PL),其发展对于节约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作用十分明显,是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物流现代化进程的必然选择,也是现代供应链管理思想与物流体系的接合部。目前,发达国家3PL与4PL已经成为经济的主要物流方式,如日本的3PL 占全部物流业务的70%,在欧洲,物流服务市场约25%为3PL。可以说,物流业是提高区域经济水平的基础,发展专业物流业则是物流业发展的主要根基和方向。

(五)关注物流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现代供应链管理的实现离不开科学技术,因此物流战略必须关注物流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现代物流以运输和信息为平台,涉及经济活动全过程的系统。信息化、网络化和社会化是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同时,现代物流产业由于极其关注效率,因此竞争性极强,只有把握住科技发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效率问题。因此,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是以相关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为前提的。关注技术开发与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将为物流产业发展铺就科技通道。

(六)关注标准化

标准化是现代物流的主要特征,是现代物流效率的根源,是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基础。物流标准化包涵硬件、软件标准化。物流标准化的表现在于物流标准(物流模式、存储规格、容器标准、托盘标准、车箱、集装箱标准、包装标准、标准化条形码,等等)统一,不仅国内统一,而且必须与国际标准接轨。

实现合理物流战略的途径

物流战略的实现基础在于提升物流理念、完善物流标准、发展物流技术,在此基础上通过市场和政府的共同作用来达成物流战略。

(一)物流理念的提升是现代物流战略的基础

现代物流的实质是在市场上按分工协作的原则,利用现代化的物流网络、物流设施和物流技术,实现高效率的物料流通,以实现资源优化、促进经济发展。因此,现代物流理念实际上就是基于市场经济观念、分工与效率观念的对现代物流的认识,在综合社会制度、自然环境、经营管理方法、生产习惯等因素的条件下突出效率,实现最佳方式与路径,最低费用和最小风险,保质、保量、适时地将货物在价值链中移动的目标。正确的物流理念要求把现代物流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第三利润源泉”,通过不断整合资源来提高物流产业的整体能力,使之成为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基础。

经济发展的战略篇4

关键词:安徽;区域经济;空间战略

一、引言

(一)研究现状

很多学者和专家已经对安徽的区域战略和经济规划做了很多研究,取得巨大的成果。这些学者和专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合肥为重心或以合肥和沿江城市共同发展为重心来研究安徽的区域经济发展,以及安徽的两线一点的战略发展等。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力图将沿江城市作为唯一的区域发展核心,并使各个区域以沿江城市为突破口,打造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促使各产业相互依托,相互促进;同时,区域之间和区域内部,要重视分工协作,优势互补,互动发展,通过非均衡协调合作发展促进安徽的崛起。

(二)理论依据

增长极概念是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斯・佩鲁(Francois Perroux,1950)提出来的,佩鲁把经济空间中在一定时期起支配和推动作用的经济部门(产业)称为增长极。作为经济空间的增长极,它不仅是一个空间区位,而是处于经济空间极点上的一个或一组推进型经济部门,它本身具有较强的创新和增长能力,并通过外部经济和产业之间的关联乘数效应推动其他产业增长。作为经济单位的增长极是与主导产业相联系的,为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提供了新思路。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协调发展理论,强调在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同时,采取积极的方法,对这种不均衡进行适度的调控,以期实现区域整体经济的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这是一种适度倾斜的不均衡发展战略,根据需要和各地区的投资经营环境和投入产出效果,确定若干重点开发区域,并在资源分配和政策投入上实行适度的倾斜政策;同时也是一种区域之间协调与互补的战略,实行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在比较利益选择和优化产业结构的基础上,创造真正的经济活力。

(三)研究方法

本文从空间动态方面来研究安徽省近十年来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空间动态分析采用经济区位熵法进行研究,通过研究得出安徽的区域经济的差异,制定出比较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更好的促进安徽的发展,以及通过经济发展战略,进行协调发展。衡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数据很多,本文选用了安徽省1999年至2007年的人均GDP和人口数据(数据来源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和《安徽经济年鉴》)关于数据价格处理,按可比价还是按现价计算,对区域差异的比较影响不大,而且由于历史资料的限制导致价格换算存在较大困难,故本文采用了现价。

二、安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安徽省位于我国华东地区,东邻江苏、浙江,北接山东,是我国经济最具发展活力的长江三角洲的腹地。改革开放以来,安徽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然而,安徽的经济势力和城市面貌与其他发达省份的差距还是很大的。2007年安徽GDP6906亿元,排名居全国第15位,人均GDP11800元,排名居全国第26位,增长势头不强,增长速度较慢发展后劲不强,动力不足,在全国一直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从整体来看,安徽的经济实力比较弱,其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主要表现在:

第一,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马鞍山、芜湖、铜陵由于依托长江,开放较早,矿产资源丰富,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合肥作为省会城市,享受很多的政策优惠,经济得到快速发展,2007年其GDP达到了1300多亿,但是其周边的三县还比较落后,其中市属的长风县还是全国的贫困县,合肥的经济辐射和带动能力严重不足。

第二,各个城市各自为政,联合发展愿望不强。由于各个城市的规模较小,竞争关系多于合作关系,因此,各城市之间产业关联度不高,没有形成有效的产业链和各产业紧密联系的产业园。安徽区域经济发展的两个主要增长极:合肥和芜湖,竞争多于协作。

第三,结构性问题凸显。两淮地区煤矿资源丰富,煤矿资源的开采与利用曾带动两淮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但由于煤矿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随着煤矿资源储量的日益减少,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迫在眉睫。

第四,区域发展重点不突出。合肥、六安、巢湖经济圈,两淮地区,淮河沿线城市等都被列为重点发展对象,但由于安徽本身的财政实力有限,把有限的财政资源同时分配到这么点上,不仅没有使资源得到优化配置,而且使安徽区域经济发展处于恶性循环中。

三、从发展战略的角度分析安徽区域经济发展落后的原因

建国之初,从军事政治角度出发,确立合肥为安徽的省会城市,随后确立的以合肥与两淮地区为重点的发展战略,皖江地区和大合肥区区域的重点发展策略,都没有很好地贯彻下去,而且发展重点不断摇摆,同时由会有好几个发展重点。20世纪90年代中央做出开发浦东的决策后,安徽也及时做出了以芜湖为突破口,以一线两点为重点,开发皖江的决策。这一发展战略符合安徽的区域经济发展实际,并经过十余年的努力,收到了显著成效,但是在这个战略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发展重点不明确,没有一个主导的突破口。同时,也没有采取必要的措施,促进皖江五市形成必要的经济协作。此外,皖江经济带开发刚刚初见成效,又开始了皖北发展战略,合肥又提出了“千亿合肥”规划,安徽经济发展的重心出现了摇摆,导致安徽的发展方向始终在变,经济发展战略不能始终如一。

四、区域经济的发展战略的选择

经济区位熵能很好地反映了各区域相对于区域内平均发展水平的差异,其计算公式为:

Qi=Si/Pi①

式中:Qi为i区域的经济区位熵,Si和Pi分别为该区域GDP和人口数占全省的比重。Qi越大,说明i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反之,则说明i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越低。假设Q表示各区域经济区位熵的平均值,则当Qi>Q时,i区域为经济发达区;当0.75Q

根据公式①,分别计算了1999年、2002年、2005年、2007年安徽各市相对于全省的经济区位熵,如表1所示,并根据经济区位熵对各市进行了分类,如表2所示。

从表2中可以看出,安徽省的经济发达区基本上固定在合肥、马鞍山、芜湖、铜陵四个地区,主要集中于合肥和沿江地区。合肥作为省会城市,得到了比较多的政策优惠,经济发展迅速。沿江地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运输便捷,经济基础好,具有经济快速发展的先天优势。而宣城、淮南在前几年还在发达之列,这几年发展速度相对有所减慢。

经济发展的区域是两淮地区,以及黄山、宣城和蚌埠。淮南和淮北由于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以及煤炭的延伸产业,经济得到快速的发展,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初和新世纪的头几年,发展迅速,但现在煤炭资源开采的比较多,在后备资源不足的情况下,经济发展迟缓。黄山是旅游城市,这几年黄山的旅游宣传比较好,再加上人口不是很多,随着经济的发展,规划好旅游资源,发展的潜力比较大。蚌埠主要是依靠铁路,由于蚌埠铁路局的撤分,交通枢纽地位有所下降,因此,在新的条件下怎么利用铁路,发挥好铁路枢纽作用来发展经济是一个崭新的课题。

经济落后区有池州、安庆、六安、宿州、亳州、阜阳和巢湖。池州是沿江城市但由于开发的比较晚,发展战略也不适合本区域发展,所以发展缓慢。安庆,人口比较多,总体的经济实力处在安徽的中上游。六安、宿州、亳州、阜阳、巢湖都是发展比较落后的地区,亳州组建地级市比较晚,阜阳人口太多,也没有什么比较好的经济产业,这几个地方发展一直比较慢,低于安徽发展的平均速度,市域经济差异的空间格局变化不大。

从全省的经济格局来看,经济比较好的地区是沿江地区,合肥也是比较好的地区。沿江地区依靠自己的资源和地理优势发展起来,但存在发展瓶颈问题需要解决。合肥作为省会城市,本身的经济发展良好,但经济辐射和带动能力不足,城市的首位度不高,发展后劲不足,因此,安徽的落后主要是没有一个科学合理的空间发展战略。从区位熵角度来考虑,马芜铜地区处于安徽经济发达区域,具有经济发展等各方面的优势,应该确立为空间战略的支点,并把这个经济团与合肥联系起来,从而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空间经济发展格局,为空间发展战略的建立和实施提供物质基础。

五、安徽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

首先、发挥沿江城市的比较优势。沿江各市基本上都有自己比较强的优势产业。因此,各城市要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在沿江经济带的建设中找准自己的立足点。

其次,打造合肥滨湖新区。合肥作为安徽省的四大科教城市之一,应充分利用合肥科教优势把合肥发展为科教旅游城市;打造合肥滨湖新区,连接巢湖,使得合肥有水路出口,扩大和沿江城市的联系,在行政区调整方面,撤消巢湖市,扩大马芜肥三市面积,使得合肥成为沿江经济圈的一部分。

再次,在马芜铜三市之间建立工业园区。马芜铜三市的空间距离比较近,可以考虑在三市之间建立一个产业相互衔接工业园区,施行产业互补,依托产业优势的同时,建立城际协作机制,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优势,共同发展。

最后,以马芜铜为经济增长极,接轨长三角。考虑到马芜铜城市的空间框架比较小,要加快内部整合,增强与长三角城市群、合肥经济区的联系,形成以芜湖为主导核心、马鞍山和铜陵为两翼,安庆、池州为腹地区域,长江黄金水道、沿江高速等为主要发展带的空间格局。要加快马鞍山与芜湖产业和制度以及区域的联系发展,在交通、产业、法规制度、金融体制、市政等基础设施领域实现区域整体化联动发展。可以考虑三市的南向跨江发展;横向发展,形成产业连绵区,以此为发展极加快沿江城市发展。芜湖应加大对繁昌、芜湖县近郊城镇的整合力度,拓展城市框架;推动马芜铜的融合,实现资源及信息共享和联合发展,形成组团式发展的格局;马鞍山应加大对有关重点城镇整合力度,促进马鞍山跨江发展,进一步扩大城市框架,开发城市发展空间,推动钢铁产业结构调整,延长产业链;铜陵本身城区较小,应加强新城区建设,进一步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拓展铜陵城市架构,增强与芜湖的融合和互动发展,着手跨江向枞阳发展。充分发挥马芜铜的增长极作用,形成三个实力强的极点,形成团块经济,实现经济一体化,实现均衡协调发展,利用长江的通江达海的地理区位优势,接轨长三角,带动合肥及全省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纪华道.安徽经济跨越发展路在何方[J].财经,2006(6).

2、许月卿,贾秀丽.近20年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测定与评价[J].经济地理,2005(9).

经济发展的战略篇5

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的五大战略 文章作者:名扬 文章加入时间:2005年9月28日12:50 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的五大战略 作者:名扬 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工业经济与农业经济、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

的结合点,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基石和支撑。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壮大县域经济”、“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的要求。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提升县域经济的整体竞争力,是我们必须认真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充分认识发展县域经济的重大意义 自春秋战国开启郡县制以来,“县”一直是我国行政区划的基本单位。截至2004年,全国县级行政区划有****个,县域国土面积***万多平方千米,占全国陆地国土面积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以上;县域经济gdp为*.**万亿,占全国gdp的**.**%,其中,县域经济gdp比例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是贵州省,达**.*%;最小的是上海市,仅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得到了中央决策层以及专家学者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正确认识县域经济的内涵,做好壮大县域经济的工作成为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县域经济”是指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行政区划型区域经济,他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是功能完备的综合性经济体系,县域经济活动涉及到生产、流通、消费、分配各环节和一、二、三产业各部门,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与地域经济发展紧密相连。发展县域经济,对于缩小城乡经济差距,实现区域经济统筹协调、共同繁荣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发展县域经济是推进城市工业化、城镇化的重要内容。城市工业化、经济城镇化是发展县域经济的主题和方向,实践表明,凡是县域经济发展好的地方,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都是较高的地区。 发展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载体。县域经济的主体是农村、农业和农民,农业经济是县域经济的基础,只有县域经济发展了,农业的基础地位才能巩固,农民收入才能提高,农村社会才能稳定。解决“三农”问题要统筹“农”和“非农”工作,把“三农”工作统筹于整个区域经济发展中。只有依托县域经济载体,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负担重”两大难题。 发展县域经济是增强地方经济实力的重要途径。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世纪**年代末到**年代中期,县域经济比较活跃,在增强地方经济实力、增加农民收入、满足城乡人民生活需要、维护农村稳定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形势的变化,目前县域经济发展面临许多困难。如县域财政困难重重,全国多数县市普遍财力弱、负债多、包袱重、压力大。只有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才能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增强地方经济实力。 二、发展县域经济的几点建议 1、实施工业化战略。工业化是提升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基础,发展县域经济,应高度重视和发挥工业化的主导作用。一是产业定位面向国际化。应深入分析各县区间产业结构差异,对产业发展战略有个准确定位,把握战略机遇,赢得发展先机。准确把握国际城市经济调整升级的发展趋势,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积极承接对方相对处于国际分工低端环节的部分产业转移,并且在产业链的衔接和延伸上下功夫,从而将县域经济融入国际大循环体系中。二是走区域联合发展模式。随着我国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推进,经济发展格局从“行政板块”向“经济板块”转化,特别是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区域生产要素的组合半径已大大突破县级行政区域空间。县域经济要赢得更大的发展,就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手段,正确处理好行政区域与经济区域的关系,跳出行政区的束缚,按照区域经济的分工,从经济区域的高度来审视和制定县域经济的发展战略,融入到联合发展这个范围更大、层次更

高的经济区域中去。三是必须突出区域特色概念。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只有培育特色经济,这样才能在国际、国内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一个县域均有自己的特色优势,有的有区位优势,如地处交通要道和枢纽,或沿海、沿边;有的有自然资源优势,如域内蕴藏大量矿藏资源,或丰富的水能资源;有的有社会资源优势......只有充分认识并开发好这种资源,构筑起本地区的特色产业,才能摆脱资金等因素的制约,闯出一条脱贫致富的路子。 2、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农业是县域经济的基础,要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坚持用工业化的理念抓农业,提高农业的质量和效益。一是加快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立足农业资源优势,发展“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外向化、生态型”农业。通过市场引导农民,增收致富。二是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围绕主导产品,培育龙头企业,提高农业的附加值。三是培创农业品牌,加快“订单农业”、“品牌农业”的发展,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四是加大劳动力转移力度,拓展农民致富的渠道。 3、实施城镇化战略。工业化与城镇化是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同时面临的两大使命,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基础,城镇化是工业化的必然,要以工业化推进城市化、以城市化带动产业化,优化城乡经济结构。推进城镇化,一要优化城镇体系规划。围绕农村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的要求,以建设现代中等城市为目标,科学合理地确立城镇规划布局,把产业布局与城镇体系布局有机结合起来。二要完善城镇网络功能。要抓紧调整域内交通网络规划,加快推进各镇等级公路建设,重点实施一批等级公路建设,加快区域联动,促进经济发展。三要解决好城市化建设投入机制。牢固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走多元化投融资道路,实现城市的自我开放、自我增值、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 4、实施民营化战略。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对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活跃市场,解决就业问题和保持社会稳定都具有重要作用。从民营经济自身来看,它产权清晰、机制灵活、管理严明、决策科学,不用政府投资,生产成本不高,是一种富有效率的产权制度。从全国先进发达地区的成功实践来看,民营经济发展快的地方,县域经济实力就强。因此要进一步加大体制改革力度,推进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努力把民营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增长的内动力和增长点,担当起发展县域经济大舞台的主角。 5、实施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战略。环境优劣关系到县域经济特别是外向型经济的生死存亡。对外来企业而言,基础设施不行就进不来,发展环境不好就留不住。必须把创造良好的投资发展环境作为一项战略决策切实抓紧抓好,在大力改善基础设施的同时,突出抓好经济发展环境的优化,加大行政效能监察力度,进一步改进作风,切实转变职能,真正把政府职能转到兑现政策、市场监督、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把政府工作的重点放在搞好服务和营造环境上来,努力营造诚信的社会环境、优惠的政策环境、优良的服务环境和良好的治安环境。 文章出处:

【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经济发展的战略篇6

【关键词】长江城市带;区域经济;问题;战略发展

一、前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谋求经济发展的新基点,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长江城市带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点,承担着国家发展的多重角色,如何实现长江城市带区域经济的新发展,成为十八大之后又一重大课题。当前,长江城市带发展区域经济仍面临诸多的阻碍,谋求战略性发展仍是一个过程。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长江城市带发展区域经济,应着力于如何夯实战略发展的思想,实现新时期下长江区域经济创新性、生态型的构建。

二、长江城市带发展区域经济中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经济大发展的背景之下,推动长江城市带发展区域经济,具有十分显著的重要意义。但是,从实际来看,长江城市带发展区域经济仍存在诸多的问题,尤其是行政分割现象突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低水平同质化竞争加剧、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长江城市带发展区域经济的重要作用。

1.行政分割现象突出,缺乏区域经济发展的联动性

发展区域经济是长江城市带面向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当前,长江城市带行政分割现象比较突出,独运作下的城市群难以构建完备的区域经济发展。潘阳湖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武汉城市圈,各自为营的城市带发展,让区域经济缺乏联动性。一方面,各城市群缺乏有效的沟通与交流,导致城市带区域经济发展尚未形成一体化;另一方面,行政隶属关系不同,导致城市带发展区域经济的过程中,难以实现有效的融合,处于松散的发展形态反而弱化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因此,长江城市带发展区域经济是一个过程,需要逐渐的强化各城市群(圈)之间的融合、联动。

2.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难以满足现实发展的需求

长江城市带发展区域经济,很大程度上依托于完备的基础设施建设。从实际情况看,虽然在近年来,基础设施建设有了较大的改善,但总体上仍表现出滞后性,无法满足现实发展的需求。首先,近年来,交通通讯建设的步伐加快,但与城市带发展的要求相比,仍难以满足发展的需求,一体化交通网络体系的建设,是加速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其次,城市带的交通设备、交通功能不完善,制约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步伐;再次,港口建设滞后,长江作为黄金水道的重要优势尚未充分体现;最后,信息资源缺乏平台建设,信息网络缺乏互联互通。

3.区域合作机制不完善,制约区域经济深入发展

长江城市带发展区域经济是各方谋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但是在区域合作机制的建立健全方面,仍缺乏更多实质性的构建。从合作意愿而言,赣、湘等省份的合作意愿更强烈,更多地强调依托区域经济实现新时期下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在区域合作的组织上,缺乏各方的主观能动性,区域经济发展的合作日益趋于平淡,难以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之下,实现长江城市带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长江城市带发展区域经济,缺乏完善的合作机制作为支撑,沟通渠道、合作平台都相对比较欠缺。新时期下的区域经济发展,仍需各方的积极努力。

4.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制约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长江城市带发展区域经济,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效。但随之而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区域经济发展缺乏协调合作,导致在发展中忽视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以经济发展为导向的发展思想,弱化了环境保护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作用。因此,在面向未来发展的进程中,长江城市带区域经济的发展要注重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环境保护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才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

三、长江城市带发展区域经济的战略思路

在笔者看来,长江城市带发展区域经济的战略思路,主要在于突出三个关键词“一体化”、“生态型”和“创新性”。区域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需要生态型、创新性作为支撑点,而一体化构建,是长江城市带构建区域经济的基础。

1.构建特大城市群,强化城市带“一体化”

长江城市带发展需要特大城市群的引导作用,让松散的区域经济更加凝聚,且富有活力。例如,在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构建中,其特大城市群可以以武汉作为中心,南昌、长沙作为副中心,形成“汉昌长”复合型的发展中心。如右上图所示,是长江中游城市群空间结构图。这样一来,一方面提高了区域经济发展的联动性,一体化的发展背景,是形成区域近发展效力的重要保障。

2.打造开放型经济战略高地,谋求发展的着力点

打造开放型经济战略高地,是推进并深化长江城市带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一方面,要深入贯彻并实施开放合作战略,突破行政分割所带来的发展制约;另一方面,要强化城市带的经济、人才等的流动性,经济发展的元素激活了,经济迈向新台阶的发展势头势必更加强劲。与此同时,“1+1>3”的继承效应要体现,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活力、增长潜力要把握好,提升区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长江城市带区域经济的发展,要开创发展所需的“快车道”,既确保经济发展的平稳性,又确保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创新性,成为拉动国家经济大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3.抓好生态安全保障区建设,构建生态型区域经济模式

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新时期我国发展的必然需求,也是经济谋求新发展的重要指导。长江城市带发展区域经济要注重生态型经济模式的构建,切实抓好生态安全保障区的建设。首先,要强化生态环境建设,尤其是对于鄱阳湖、洞庭湖、长江支干流的环境质量,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抓还生态建设;其次,构建生态安全保障区,确保长江城市带发展区域经济的同时,贯彻落实环境友好型城市群的打造,这才切合新时期下长江城市带的经济发展需求。 四、长江城市带发展区域经济的应对策略

当前,长江城市带发展区域经济的战略思想是明确的,但在经济发展的切实推进中如何实现,这才是关键。在笔者看来,长江城市带发展区域经济的重点,在于长江城市带的规划,并逐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从本质上推进并深化长江城市带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加快长江城市带规划,强化区域经济发展的联动性

长江城市带的规划,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关系到全局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当前,长江城市带规划仍存在诸多困难,尤其是城市带跨越多个省市,组织协调难度大。并且,长江城市带在国家战略发展中扮演多重角色,整体规划的落实需要国家层面牵头,并编制《长江城市带区域规划》,对区域经济的交通、环境保护、一体化等内容进行明确,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内外环境。

2.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一体化区域经济发展

长江城市带区域经济的发展,依托于完备的基础设施建设。因此,首先,要推进能源、交通,以及信息等方面的设施建设,在实现一体化建设的基础之上,确保城市带之间的有效对接和融合,在互通互联的框架之下,提升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活力;其次,优化路网布局,强化各运输方式间的衔接与配合,一体化的长江城市带交通体系,加速了经济发展的步伐;再次,注重信息网络的规划建设,一体化的信息服务,有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时也让城市带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更符合当前发展的需求。

3.生态环境保护一体化,发展生态型产业

依托长江资源的优势发展区域经济,是长江城市带经济发展的一大特点。但是,在城市带区域经济的发展中,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的一体化,一个城市或若干个城市落单,都不利于生态型区域经济的构建。一方面,以湿地生态、森林生态为主体,以生态走廊道为纽带,优化长江生态经济的构建。尤其是在生态内涵的丰富、生态功能的完善方面,是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的必然需求;另一方面,紧紧依托主体功能划分的要求,着力推进生态功能区的建设。通过强化资金投入、各城市群的积极参与,让生态型产业的转型发展落地。

4.打造一体化的区域合作平台,促进区域合作常态化

长江城市带区域经济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一蹴而就的区域合作是不存在的。因此,要强化一体化区域合作平台的构建,让区域合作常态化,方是谋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首先,建立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为金融合作一体化、信息资源共享创造良好的条件;其次,强化人才合作交流的平台建设,促进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再次,注重文化交流与合作,通过强化城市带软实力的提升,激活区域经济发展的活力,扩大区域经济的影响力。

经济发展的战略篇7

关键词:区域发展战略  不平衡发展战略  区域经济 

    战略这个词本是军事上的用语。它泛指带全局性和长远性的重大谋划。它具有全局性,综合性,层次性的特征。而区域发展战略是战略中的一种,是指对区域整体发展的分析、判断而做出的重大的,具有决定全局意义的抉择和谋划。它的核心是解决区域在一定时期的基本发展目标和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对推动区域乃至整个国家的发展有重大意义。区域发展战略的理论模式形式多样,就其类型来说,大体上可分为经济发展战略模式和空间发展战略模式两大类,它们又是互相交叉和相互关联的。本文就和大家探讨一下空间发展战略模式中的不平衡发展战略。 

1.不平衡发展战略及其存在的必然性 

    不平衡发展战略是指由于各地区发展同一产业或者同一产业投入产出效果不尽相同,在国家所掌握的资源十分有限的情况下,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保证国民经济较快增长,国家必须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采取重点开发的方式,并在资源分配和财政投入上对重点产业进行倾斜的一种空间发展战略模式。 

    不平衡发展战略的思想基础是:平衡是有条件的,相对和暂时的状态。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客观的,绝对的。没有高差的地方的水是静止的,没有活力的,而有高差地方的水是汹涌澎湃的,充满活力的。区域的经济发展要想有活力,就必须存在着发展的不平衡,区域不平衡发展有其存在的必然性。 

    由于人类社会长期处于封建社会,帝王将相为了追求享乐,一般都将精力和财力投往都城以及能为国家创造积累财富的地方,再加上当时世界动荡不安,战火绵绵,对于那些边远地区发展的投入少之又少。而在资本主义社会,由于帝国主义殖民政策的剥削,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依附关系束缚了落后地区的发展。这都导致了区域间生产力布局极不平衡,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十分悬殊,从而为区域的不平衡发展奠定了基础,埋下了伏笔。 

    1.1 经济发展条件的地区差异 

    世界上各地区的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地域差异十分明显。在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资金和人才等往往会被吸引到区域条件较好的地方,因为在那些地区的发展潜力大,资金投入的回报率高。而这些地方往往就成为该区域的增长极,它的发展速度会比周边地区快,由于它的迅速发展,对资金、资源和人才的需求会增大,这就会将周边地区的资金、资源和人才等进一步吸引过来,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核心-边缘理论。在这个过程中,增长极周边地区的发展就会受到增长极的抑制,从而导致了核心地区和边缘地区的不平衡发展。以1985年我国各城市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的实际平均税率为例,浙江省平均为34.2%,相当于江西平均(18.0%)的1.9倍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平均(10.3%)的3.3倍。上海市平均资金利税率为58.5%,长江三角洲铁路沿线的其他城市多在30%--40%之间,而苏北的徐州、连云港和浙南的温州、椒江等市却只有10%--20%。同样是以开发煤炭资源为主的煤炭城市,大同市的平均资金利税率(12.0%)相当于淮北市(2.4%)和淮南市(2.8%)的4--5倍。由此可见,要使我国有限的财力和物力在空间安排上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就必须选择经济技术基础较好或区位优势较突出的地区进行重点开发,实行不平衡发展战略。 

    1.2 经济增长潜力的地区差异 

    由于各地区的地理条件不同,资源的丰富程度和组合不同,各地的产业结构和经营管理水平也不同,因此各地经济增长潜力不同,从而引起了投资环境的不同。投资环境好的地方,资金投入产出率高,产业布局就会发展较为完善,从而该地区就业率就会高,而同时就业机会高,对人才需求量大。反之,投资环境差的地方,其就业率就低,就业机会低,人才往往被吸引到投资环境好,经济增长潜力大的地区,使得经济增长潜力小的地区的发展受到约束。在同样的政策、同样的投入条件下,由于增长潜力的大小不同,地区经济增长也会产生差异,导致区域产生不平衡发展。 

    1.3 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的促成作用 

    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越有可能从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中获益,使其在地区竞争中处于更有利的地位,各种产业分布有向经济发达地区集中的趋势,而这些企业的集中,又会导致那些为它们服务及它们为之服务的前导及后导型产业也向这些地区集聚。这一切的结果是使该地区的人口数量大量增加,这又为大量的服务行业向该地区集中创造了条件。这样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出现乘数效应增长,导致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经济差距的进一步扩大,使地区的发展不平衡越加严重。以当今的大城市的发展可以说明这点。大城市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聚集效益。由于大城市的诸多优势,如悠久的经济发展史,完善的经济结构,成熟的市场与雄厚的技术力量,使他们的聚集效益和规模效益比中小城市体现的更加显著,而且随着规模的扩大而递增,这样导致各种要素向大城市聚集,城市越大,这种聚集能量越大。正因为如此,美国纽约拥有了全美最大工业企业1000家的116家,占11.6%;日本东京拥有全国最大工业企业1500家中的794家,占52.9%。 

2.不平衡发展战略的终极循环--更高层次的共同富裕的不平衡发展 

    那么在不平衡发展中,会不会使地区差距不断扩大,地区间关系越来越严重呢?对此,学术界有两种见解: 

    2.1 不平衡发展可以达到平衡发展的目的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在不平衡发展中,平衡的力量会发生作用,使地区发展不平衡趋向平衡,其主要动力是:                                                                                          

     (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金劳动力与技术的自由流动,将导致区域发展趋于均衡。 

     (2)经济扩散作用,推动地区平衡 

     (3)区域开发过程的交替变化,促进地区平衡发展 

     (4)区际间产业的转移和结构的调整,推动地区平衡发展 

    2.2 不平衡发展会造成恶性循环,贫富更加悬殊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一种具有超稳定性的经济现象,在通常情况下,一般不易改变。纳克斯在研究地区平衡发展问题时曾提出过发展中国家存在一种贫困恶性循环现象。一是落后地区资本贫乏,造成低水平的供给,又造成低水平的需求,在需求方面对投资缺乏引诱力,在供给方面又由于资本不足,缺乏增长的动力;二是需求方面的循环和供给方面的循环是同时发生作用的。 

    以上两种观点都是有其道理,值得借鉴。然而不平衡发展,产生的后果是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的经济都会得到发展,但不会趋于平衡状态也不会产生贫富更加悬殊,而应该是经历短暂的平衡状态,又出现了不平衡发展,但这种不平衡发展不再是低层次的贫与富的不平衡发展,而应该是更高层次的共同富裕的不平衡发展。  

    2.3 不平衡发展战略的终极循环--更高层次的共同富裕的不平衡发展 

    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区位条件好的地方经济发展会较之区位条件差的地方更为迅速,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的差距会进一步拉大,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平衡的力量会发生作用,发达地区的发展会带动不发达地区的发展。同时,不发达地区为了摆脱困境会充分发挥其比较优势与发达地区竞争,这就会形成一种合力使得两者不会将差距进一步拉大。从大市场供求来看,不发达地区是发达地区的市场,同时发达地区也是不发达地区的市场。由于“回旋镖”效应,一些发达地区的优势产业会逐渐丧失优势,向不发达地区转移。发达地区为了保持其经济发展只有不断创新其新产品,而这些产品价格一般随着科技含量的增多,价格偏高,这些产品要想有市场(不发达地区),就必须建立在不发达地区能消费的起的条件上,这就要求两个地区的差异不能太大,否则只会导致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受到阻碍,这就使得发达地区要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同时带动不发达地区发展。而发达地区同时又是不发达地区的市场,在发达地区生产的产品是发达地区没有比较优势但又必须需要的。所以两者在发展过程中的关系是相辅相承,息息相关的,不可能会出现差距越拉越大的恶性循环。 

    发达地区是一种创新经济,不发达地区是一种模仿经济。创新经济是非常艰难的,发达地区为了保持其经济发展的领先优势,就要不断投入大量资金开发新产品,而创新产品优势随着不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起步会逐渐削弱;模仿经济是充满活力的,随着不发达地区的经济的不断发展,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其接受新科技的速度会越来越快,经济发展也会随之越来越快,这就会导致地区间的经济差距逐渐缩小,最终达到平衡,而这种平衡是一种共同富裕的平衡。但是,这种平衡是一种暂时的平衡。因为发达地区在艰难的创新中,会导致元气大伤,创新能力失去优势而一般产品的生产优势也随之丧失。而不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却是生机勃勃的,它们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进行着资金的积累。同时,它们也在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这就可能会产生原来的不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而出现区域发展的新的不平衡发展,一种高度共同富裕的不平衡发展。 

3.不平衡发展战略在我国社会主义区域经济建设中的运用 

   建国后,50年代初,我国便提出了有计划的均衡地在全国布置工业的指导方针。力求促使全国经济生产水平均衡发展。然而,实践结果表明,平衡发展与经济效益是很难统一的。我们知道平衡发展,必然要对不发达地区的投资,而一个国家的资金是固定的,这就势必要减少对发达地区的投资。根据核心-边缘理论,在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由于区域条件的差异,资金,人才等一般都会注入那些区域条件好的地方,国为那些地方的投入产出大,经济回报高。而建国初的中国正处于战后经济复苏,区域发展起步阶段,为了片面的追求区域的平衡发展,而将大量的资金投入那些基础薄弱,投资环境差的地区,结果经济效益较为低下,而发达地区的投资必然减少,又束缚了发达地区的发展速度,影响了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根据乘数效应,对一个地区投入资金,是会得到倍数的收益的。而发达地区的系数高于不发达地区的系数。所以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平均速度降低了,使全国和区域系统的整体效益,受到了影响。平衡发展与经济效益的尖锐矛盾,不得不使人们重新思考平衡发展目标的合理性,并引起对平衡布局原则的批判,转而追随地区间不平衡发展的战略。 

    一九七九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邓小平同志提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伟大号召,我国开始实行不平衡发展战略。国家对广东省特别是深圳特区进行大规模投资建设,使之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增长极,广东省的经济得以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以显著的提高。实现了邓小平同志“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设想”。同时,广东省经济的腾飞也为振兴不发达地区的经济起到了重要作用。四川,江西,湖南,安徽,广西等地的民工涌进广东。他们不仅解决了广东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而且为家乡的经济建设积累了大量资金。1992年贵州省输入广东省的民工达60多万人,他们仅通过汇款方式就寄回现金5亿多元,接近1991年贵州省乡镇企业所创6亿元利税总额,超过该省一年农业税收1.9亿元的1.63倍(南方日报,1994-01-03)。随之后来,我国趁着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将第二个经济增长极选在了上海,浦东的开发同样为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说明,不平衡发展战略在我国的实行是成功的。如今,东部沿海地区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龙头,中部地区也受到东部经济发展的带动,逐步走上经济快速发展的轨道。而西部各省由于受到地理区位条件的影响,经济发展没有什么很大的起色,与东部地区的差距逐渐拉大。 

    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更要重视如何使全国各地人民逐步走向共同富裕的问题,在强调效率的同时,也要兼顾公平。西部作为东部的经济市场,它的发展对刺激东部地区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更快的实现共同富裕,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我国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的口号,将投资的重点从东部转到了西部,实行了平衡发展的战略模式。然而,实质上这还是一种不平衡发展战略。一方面,在发展的区位选择上,其实中部和西部的经济较之东部都不发达,而国家本着战略的眼光,选择了西部大开发;另一方面,西部大开发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区域经济的增长极,也就是说要选择经济基础和区位条件较好的地区优先发展形成增长极,从而带动其他地区的发展,而不能遍地开花影响经济发展的效益。而此时的平衡发展战略会不会影响东部,中部经济的发展呢?西部大开发的意义何在呢?随着二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东部经济得以健康、快速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个有机的系统,它的进一步发展对国家的依赖性已经很弱,并且它也具备了向不发达地区进行投资的能力。为了加快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同时也为了提高不发达地区的消费水平,促使全国经济健康良性发展,对西部进行大开发是极具战略眼光的。处于东西部之间的中部地区也会因此而成为最终的受益者。一方面,中部地区受到东部地区经济扩散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西部与中部的合作也会更加紧密。在这两股合力的作用,最终会使中部经济同样快速发展,也使得我国的经济增长的平均速度加快,从而更快的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参考文献:  

崔功豪,魏清泉,陈宗兴.区域分析与规划.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9  

林广,张鸿雁.成功与代价—中外城市比较新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7  

胡序威.区域与城市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9  

魏宏森等.发展战略与区域规划.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  

the unbalance development strategy in regional development  

经济发展的战略篇8

关键词:生态经济: 发展战略; 对策建议: 湖南经济

目前,湖南正着力于推进“中部崛起”、“和谐湖南”,其中生态湖南是建设“和谐湖南”的基础和重要标志。用生态经济观念构建“和谐湖南”是湖南省对当今世界现代文明进步主流和国内外环保大势所趋的积极回应,也是吸取国内外生态教训与忧患之后,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明智选择。在中国环境保护依然存在严重危机的现实面前,湖南不能不选择生态经济发展战略。富有时代新意的“生态湖南”,已不仅仅只是环境保护的层面,而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彻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一场重大变革。这一战略构想的提出,具有现实可行性和战略必要性。湖南21世纪发展战略将是一个生态与经济紧密结合的战略。

一、湖南经济向生态经济转变的优势分析

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湖南的经济社会发展若纵向比较则成就巨大,人均收入在中部地区率先由总体小康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湖南人的生活多有奢侈之风,其高消费意识直逼沿海发达地区;湖南良好的自然生态在国内外皆有好评。应该说从传统经济向生态经济转变有诸多有利条件。

1、湖南具有较为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

湖南位于长江中游南部,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且三面环山,山清水秀,湖泊遍布,水源充足。其自然地理环境区位优势显著,尽管近年来也有旱涝灾情发生,但由于生态以及旅游经济的发展,湖南保留了许多原生态的地貌特征。湖南的水系更为发达,湘、资、沅、澧等九条江河经洞庭流入长江,全国七分之一的水在此汇聚。另外湖南地域上不沿海沿边,少有赤潮、台风等海洋性突然袭击的灾难影响,也很难产生沙尘暴、特大干旱、沙漠化等北方经常性的自然灾害。

2、湖南森林覆盖率、生态和物种多样性良好

湖南1993年率先实现“消灭荒山”目标,1997年实现全面绿化,林业生态综合发展。2004年完成造林面积33.37万公顷,其中退耕还林16.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54.32%,居全国第三位。自然生态系统以植被多样性、生物多样性为特征,森林生态系统、灌木丛生系统和草地、湿地系统群落多样,物种丰富。全省野生植物物种已记录的种子植物4324种,分属248科1245属,其中不少是湖南特有种。被列入国家第一批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的有79种。全省已知的各类脊椎动物826种,列国家重点保护名录的有113种,其中一级重点保护动物22种,二级保护动物91种。至2004年底,已建立了不同级别、层次和类型的自然保护区84个,共计104.9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4.95%。其中部级自然保护区8个,省级自然保护区34个,市级和县级自然保护区42个。

3、湖南旅游业正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湖南旅游在中部地区有领先优势,在全国和世界也具比较优势。有世界地质公园、世界遗产张家界,有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7处,有部级4A级旅游景点13个,有部级历史文化名城3座,有国家优秀旅游城市5座,有部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3处。近年来,湖南旅游直接创造的经济效益占GDP的份额年年增长。2004年旅游总收入达370.3亿元,其中全年入境旅游者55万人次,创汇3.1亿美元,入境游已居中南六省第一位,标志着湖南正从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产业大省迈进。

4、湖南具有发展生态经济雄厚的人才储备和科技力量

湖南每年培养上万名农业、林业、旅游本科毕业生、硕士和博士。拥有像袁隆平院士、官春云院士等一大批从事农业、林业、旅游生产科技研究的专家学者,加上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农业大学、湖南农业研究所、湖南林业科学院等高校和科研单位多年来在农林产业领域、环保科技领域探索的科研转化为生产力的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在全国具有领先地位,具有强大的生态科技优势。

5、湖南经济向生态经济转化呈现良好趋势

湖南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已取得明显成效。上世纪90年代以来,湖南下大力气治理环境污染,“三废”和大气污染得到较好控制。近年来以水资源优化为重点,并确立了上游城市对出境水质负责的行政首长问责制度。在资源供求紧张,环境不断恶化的状况下,没有再走粗放增长的传统老路,而是努力探索内涵增长之路。2005年,湖南长沙被评为中国城市规划能力前三甲城市就足以说明这点。体现出湖南经济向生态经济转变的走势日益强劲。

二、湖南经济向生态经济转变的劣势分析

湖南和其他各省一样,发展受到这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困扰。这也是湖南经济要实现生态经济的转型所面临的最为困难的问题。

1、湖南是人口大省,人口众多,社会压力巨大

截止到2004年,全省总人口6697万,计划外生育仍然存在。全省每年出生3万名弱残疾婴儿,男女性别失衡逐年增加,人口的数量和素质问题不少。2010年前后,湖南适龄劳动人口处于高增长期,就业矛盾突出。全省乡村人口4430多万占总人口的66%,比全国平均水平高6.43个百分点,农村人口的转移任务艰巨。

2、人均资源占有量不高,关键资源严重不足

全省耕地面积为392.2万顷,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3%,人均耕地0.9亩,只占全国平均水平的56%,有56个县人均耕地面积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布的1.2亩警戒线。矿产资源种类较多,少数矿产储量居全国前列,但总体人均资源占有量不高,可供开发的后备资源少。全省不能满足需求和自给的矿藏达23种,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5宗支柱性资源大多短缺。

3、生态环境明显恶化

建国以来,全省平均每年水土流失发展速度为1.59%,治理速度只有O.54%,近年全省水旱灾害频发。城市生态环境表现在水污染呈发展趋势,威胁到饮水水源。另外湖南明显形成湘江流域和沅水流域两条酸雨带,特别以长沙为中心,北起岳阳、南到

永州的流域性酸雨带,已成为全国最严重的酸雨区之一。

4、环境治理和保护方面非常不足

由于湖南属经济欠发达地区,各地在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上,有的急功近利、顾此失彼,违背自然规律,超出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过度开发,有的忽视污染防治措施,规避环境监督管理违规生产,有的为了政绩大抓形象样板工程,却对环保设施匮乏和环境污染熟视无睹,造成问题积重难返。

三、湖南生态经济发展战略的对策与建议

湖南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根据国家发展总体战略,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国民经济转轨、波动中快速增长、整顿治理经济环境、经济全面高涨四个历史时期中,从一个处于跨区域的过渡性省市地位发展到在中国中部地区具有较重要的地位,正力求成为内陆地区重要的经济发展极。和谐湖南的提出是以生态湖南为发展基础的,其意义在于用生态经济观念决策社会发展。制定湖南新时期与国际环境和国情相适应的经济发展战略。

1、制订生态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科学布局经济建设

湖南应该把生态经济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最重要的战略。把发展生态经济内容列入湖南“十一五”计划,并做好2010年以后中长远总体规划,使之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有重要的指导地位。在此基础上,再具体制定湖南不同区域、城乡体系、生态园区等不同层次的生态经济发展计划。制订绿色GDP经济核算体系和发展评估标准,使不同经济水准的区域、不同自然基础的地区都可以找到生态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着力点。在东部大发展、西部大开发,挑战机遇并存的形势下,湖南争取东部科技和项目资金投入,利用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和市场,需要率先打出生态牌,以生态经济战略提升湖南经济质量和区域竞争力,确保经济快速、健康、持续地发展。

2、发展以长沙为核心的长株潭生态经济带,形成湖南生态经济腾飞的增长极

在前不久的国家有关部门和机构的排名中,长沙的城市规划能力居全国第七,长沙综合实力在全国省会城市中居第9位。这无疑是长沙近几年城市建设一直致力于生态建设这个主题的良好注解。无论是从经济实力、还是政治、文化影响力,长沙都当仁不让是湖南最重要的城市。因此,发展以长沙为核心的长株潭生态经济带,形成湖南生态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形成集聚和辐射功能较强的城市大生态经济圈,以此带动全省生态经济的全面腾飞。

3、优化经济结构,用生态经济催生新兴产业

生态经济是一个高度综合复杂的系统,它涉及的核心问题始终与经济运行相伴相生。不仅事关经济决策,更重要在于经济结构的调整。湖南具有生态资源和发展优势,但这种优势的转换在于生态资源经济化和市场化。只有在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中才能达到发展生态经济目的。但处于欠发达地区的湖南,生态经济建设的每一个具体的实践,都必然要求触动现存生产和经济结构。未来生态经济将逐步淘汰一批老行业,改造一批现有的行业,创立一批新型的行业。因此,发展生态经济可以把生态农业、有机食品、环保产业、生态旅游、绿色贸易等培育成为新的支柱产业,并横跨三产业实质连锁起来,形成有自身特色的产业集群,组成新的经济结构,抢占市场经济新高地。

4、优化工业产业整体素质,走生态工业化道路

对湖南而言,首先必须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以农产品为主要原料的绿色加工业,尤其是提高纺织、食品、饮料等传统产业产品的生态技术含量,改变向东部地区输出粗加工产品的状况。其次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在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等领域,优先发展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推动高新技术产业跨越式发展。第三是利用信息化促进工业化。大力推广应用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缩短研发周期,降低制造成本,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四是促进有限资源向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集中,支持支柱产业和优势企业的发展。

5、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生态农业转变

湖南农业发达,自古就有“湖广熟,天下足”的美誉,是中国重要的产粮基地,也是农业大省。但却不是农业强省,虽然拥有一大批像袁隆平、官春云院士那样的农业专家,但湖南在传统农业改造方面却远远落后于像广东、浙江、江苏、山东、辽宁等省份。因此,湖南应当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镇化为中心,走具有地区特色的农业现代化建设之路。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使农业朝着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方向发展。利用生态优势,积极引进新资源,大力发展绿色食品、特色食品生产和精深加工。

6、加强对外合作,推进湖南生态经济一体化

湖南要发展,必须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内外的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应在巩固提高传统产品出口的同时,积极开拓新产品特别是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扶持一批具有规模、品牌和市场优势的大中型企业集团到境外投资,引导优势企业“走出去”,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在吸引投资的同时,重视技术尤其是高、精、尖技术的引进,把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结合起来,切实做好技术引进的消化吸收工作,使技术引进成为湖南加快工业化的助推器。湖南资源丰富多彩,民俗风情别具特色,比沿海发达地区有优势,张家界、武陵源、南岳衡山、炎帝陵、舜帝陵、岳阳楼、洞庭湖等都是发展生态旅游的国际品牌。要保护好世界遗产和各类自然风景区,使环境保护与旅游开发互相促进。另外,通过建立各种形式的生态开发区和生态示范区,是提高生态环境效益,促进自然生态与经济建设发展的有效形式,能够促进世界高新技术与湖南生态资源的良好结合。

经济发展的战略篇9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品牌战略;竞争对策

一、引导消费需求创新时代产品

现如今,追求时尚、展现自我、发展个性逐渐成为人们的时尚消费需求和美好愿望。人们的消费需求已由单纯从对商品的物质性需求转入对商品的精神性需求,追求商品的精神和形象效用,人们需要满足的已经不仅是生理需要,还有实现自我的精神需求,从而寻找感情的寄托、心灵的归宿。新的品牌需表现出该品牌持有人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及生活情趣、个人喜好与个性和品质。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对商品的情感性、象征性及符号性价值的精神要求,超过了商品或服务的物质性价值及适用价值的物质需求。

二、产品性能日趋同质化与品牌优势竞争的矛盾

随着市场竞争和技术规范的严密,产品的性能十分接近,消费者对它们进行性能上的区分意义越来越小。虽然有的产品可能因为拥有先进的使用性能而风靡一时,但这种优势往往十分短暂。在超额利润的驱动下,竞争者纷纷加入竞争行列,同类产品竞相投放市场。而且,随着技术、人才等要素的流动,同类产品的物质差异性越来越小。当企业间的竞争在技术、成本、质量、服务等因素上费尽心机,再难有大的突破时,品牌便自然而然走上了竞争的前沿。然而当品牌竞争成为一种企业的流行文化之后,企业却发现品牌效应递减的规律,即品牌淡化。这主要是因为一些公司实现过度的品牌化,也就是说,它们使品牌变得大规模化、多样化,导致原来的目标意图都被冲淡了。

三、打造企业品牌的整体核心竞争实力

品牌的集中战略对正处于建立期的品牌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集中战略是指集中企业的资源对品牌进行建设,包括集中定位、集中营销、集中宣传、集中渠道力量等具体策略,集中战略可以使品牌获得巨大的支持、确保品牌的成功。这一时期品牌尚未取得消费者的认同和接受,品牌资源占用率高、风险大,企业应该着眼于品牌的长远发展,克服短期行为,在品牌的质量、功能、技术含量、设计等基本要素上下工夫,注重品牌的管理、营销、传播、服务、维护的基本环节,切忌将品牌知名度与品牌美誉度、忠诚度等同起来的“品牌”。可以节约品牌推广成本和品牌运营成本,使企业得以将资源用于建立品牌的核心价值。在品牌的成长期,提高品牌的认知度、强化顾客对品牌的核心价值和品牌个性的理解是这一时期品牌战略的重点。企业往往通过强化与消费者的关系来建立品牌的美誉度和忠诚度,并针对某些自己拥有竞争优势的目标市场进行营销、定位。其目的都是为了缩短品牌成长的平台期,加快品牌发展。

四、推进多品牌集中战略发展优势

集中战略在品牌的成长期仍然具有重要意义,这是因为品牌虽然已经渡过了风险最大的创建期,但市场地位仍不稳定,行业竞争和来自替代品的竞争日趋激烈,品牌的知名度尚未有效转化为品牌的美誉度和忠诚度,集中战略能有效凝聚企业实力,继续保持品牌的发展优势。强化品牌与消费者的认知关系,提升品牌的美誉度,培养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感,进而实现品牌价值,具体策略是整合品牌传播渠道,塑造品牌形象,改善信息沟通,通过服务体现价值等。随着品牌实力的增加,企业为保护、突出自己的核心品牌而引入副品牌来保持品牌发展势头、丰富品牌线、占领细分市场的战略。而多品牌战略是指企业采用多个不同的品牌通过对市场的细分来满足消费者的不同要求。多品牌战略要求企业具有强大的实力,包括在全球范围内整合资源的能力和强大的资本运营能力。多品牌战略能够实现的前提是完善的渠道、强大的宣传、准确的细分市场和丰富的品牌内涵。采用多品牌战略的好处是品牌的抗风险能力大大增强、市场竞争力提升、通过完善品牌线来实现高出行业平均的利润率。

五、提升品牌的国际化优势发展策略

品牌的国际化战略即品牌的全球化扩张战略,指企业在全球范围内整合资源,进行生产、营销、宣传、渠道运营,并树立全球品牌的战略。品牌的国际化,首先,应是品牌产品物质属性的国际化,包括品牌产品的品质、技术、服务、营销、的国际化标准。离开产品物质属性的品牌国际化战略,必定是无水之源。其次,品牌的国际化和本土化是相统一的,国际化必须适合本土化的需求,国际化的品牌价值必须通过本土文化来体现,从这个意义来说,往往越是国际化的也越是本土化的。而且,品牌国际化战略的实施必须以独特、明确的价值主张去充实品牌的文化内涵。最后,品牌的国际化战略的实施还必须建立在品牌的核心价值相对稳定的基础之上,当然,可

赋予不同的文化形象来传。

六、拓宽营销渠道的商业化竞争策略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营销渠道越来越体现出极其重要的地位。在市场经济的早期,商品处于供不应求状态,生产商由于能为社会提供稀缺的商品而在渠道内处于支配地位。但是,随着竞争加剧使市场格局的变化,导致营销渠道系统内权力由生产商转向零售商,零售商逐渐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首先,由于零售商处于渠道的最前沿,最能够接近和直接影响目标市场顾客,因而成为产品流向市场的最重要的终端环节。其次,零售商的集中程度大大提高,零售商实力的日益壮大增强了他们与供应商讨价还价的结构性优势,使厂商在整个价值链系统中日益处于严重不利的地位。

经济发展的战略篇10

[关键词] 网络经济 中小企业 发展战略

网络经济是生产者与消费者通过因特网联系而进行的经济活动,它可以概括为一种建立在计算机网络(特别是Internet) 基础之上,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的经济形态。在网络经济模式下,中小企业与大企业都运行于网络环境,处于同一竞争层面上,市场机会均等,这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因此,中小企业如何能把握契机、在网络经济模式下发展壮大,是全社会都在关注的热点问题。

一、网络经济给中小企业发展带来的机遇

1.网络经济为中小企业提供大量新的机会。网络经济可以扭转大机构发展专门跨组织系统的优势,使中小企业获得参与发展共享跨组织系统的机会,使得业内的控制权更为分散,给中小型企业带来新的竞争机会。

2.网络经济有利于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互联网作为一种信息技术,它可以从信息管理的各个方面把一个小企业变大,使得企业在瞬息万变的商场上不再受到经济规模大小的制约。中小企业可以利用互联网开展与国际市场的对话,较容易为企业的发展带来国际机遇,开拓国际市场。

3.网络经济促使中小企业管理规范化。网络经济促进了中小企业管理和组织结构方面的变化,如企业内部组织流程、内部流程等,有效提高了管理水平,使中小企业的管理层能更科学地制定企业决策,从而改善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因此,网络经济则能够使中小企业管理科学化、规范化、低成本化。

二、我国中小企业网络经济的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网络经济还处于起步阶段,仍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网络建设投资不平衡。我国网络建设好的有东部沿海地区、北部沿海地区、南部沿海地区;网络建设一般的有东北地区、黄河中游地区、长江中游地区、西南地区;网络建设差的是西北地区。

2.网络经济的标准制定相对薄弱。由于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相关基础研究及产品开发相对信息技术发达国家尚有一定差距,因此网络经济相关标准的制定工作相对薄弱,大部分相关网络标准是从国际相应标准等同或等效转换来以外,由我国自主制定的、直接与网络经济相关的标准几乎为零。

3.观念滞后。我国多数中小企业尚未认识到网络经济给他们带来比大企业更为有利的机遇,还把竞争焦点定位于实体市场,没有充分认识到知识经济时代抢占网络信息虚拟市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4.网络利用率低。我国中小企业使用互联网的程度参差不齐,应用极不平衡。大部分上网企业只是将一些基本信息如厂名、地址等挂在网上而已,很少有企业拥有自已独立的域名网址,开展其他网络营销活动的更是寥寥无几,甚至还有一部分企业虽然建起了自己的网站,但却是空壳网页。网络对企业的巨大优势与潜力远远没有被挖掘出来。

5.人才素质不高。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高层对企业网络的认识不够充分,没有树立网络经济的概念。企业从高层领导到基层具体操作人员,大多没有经过深度的培训,复合型网络经济人才更是匮乏。企业员工的管理素质、技术素质难以适应网络经济模式下的变革。

三、网络经济模式下中小企业的发展战略

1.信息化战略。2005年1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一文中明确指出要扶持、服务中小企业的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平台的建设,解决中小企业在投资、人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促进中小企业应用电子商务提高商务效率,降低交易成本,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服务公共供应商ASP(Application Service Provider)的兴起为中小企业加强信息化,提升自身的管理和运营等素质提供了契机。企业如租用ASP提供的优质服务,既不需要投资基础设施,也不需要开发与维护应用软件,这样,就可以大幅度削减中小企业在IT方面的工资支出及升级维护费用,而把精力集中在核心业务上,快速进入市场。当然,企业建成网络系统以后,一定要使其充分发挥作用,在加强信息加工处理能力的基础上,逐步实现数据采集、生产调度、营销管理、决策指挥的电子化、科学化,实现业务处理自动化,以充分发挥网络经济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功能。否则,将是一种浪费。

2.人才战略。我国中小企业网络经济发展的一个很大障碍就是缺乏优秀信息技术人才,这是造成中小企业信息网络建设困难的症结所在。

3.商誉战略。形象和商誉是企业生命之源,中小企业开展网络经济应该始终将企业商誉形象摆在第一位,应及时更新网站信息,丰富网络资源,为企业用户不断提供优质的服务,采取最新的网络媒体宣传手段和措施,宣传企业网站,扩大企业影响面,赢得客户的信任。

除了以上发展战略外,中小企业网络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还需要有相应的政策、法规、制度,需要政府建立安全认证机构等网络经济环境,并制定配套的优惠政策,来促进和协调我国网络经济的发展。政府还要在信息的标准化方面做大量的工作,要制定标准化规范,而且要让企业都能够学习和了解。只有把信息安全和标准化问题解决好,才能为企业创造一个规范有序的环境,中小企业的网络经济才有可能顺利发展。

在网络经济时代,中小企业面临的是全球化的竞争。中小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除了通过网络树立企业形象,开展网上营销外,最根本上的还是以因特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各个环节的全方位应用,应充分考虑企业的产品和服务特征、客户的需求、市场分布技术等各项资源的情况,分阶段、分步骤,由点到面、由浅入深推进网络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