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的着力点十篇

时间:2023-07-25 17:19:21

经济发展的着力点

经济发展的着力点篇1

充分认清贵州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特殊性

《当代贵州》:近一段时间来,中央对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行了一系列的决策部署,在全国加快发展方式转变这个大背景下,对于我省来说意味着什么?

王晓东:对我省来说既是挑战更是机遇、既是压力更是动力。中央作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决策部署,对于我省来说,是挑战与机遇并存,压力与动力同在,关键是如何应对。应对得当,挑战可以转化为机遇,压力可以转化为动力;应对不当,就会在挑战中丧失机遇。

如何抓住机遇,搭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艘大船,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我们当前必须认真思考并努力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如果抓住了机遇,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就会上一个大的台阶;如果丧失了机遇,我省经济发展方式将更加落后、经济的整体竞争力将会更弱、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就会进一步扩大。在机遇面前,既不能得“色盲症”,见事迟,看不到机遇;也不能得“痴呆症”,行动慢,错失了机遇。我们一定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以敏锐的眼光认识机遇,早认识、早部署、早推动,坚持把贵州发展放在全球经济大趋势中考虑、放在全国经济大格局中去谋划,顺势而为,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求真务实的作风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当代贵州》: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因地而异,对于贵州这样一个“两欠”省份,在转变发展方式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王晓东:这要求我们要充分认清贵州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特殊性:第一,我省是一个经济发展滞后省。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发展速度慢、整体质量差,是我省一切问题中带有根本性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加快发展、做大总量,仍然是我们当前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也决定了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我们都必须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努力实现超常规发展,舍此没有别的选择。这样,必然会带来既要加快扩大经济总量,又要提高发展质量的突出矛盾;既要提高人均收入水平,又要改善经济结构、增强发展效益的突出矛盾。第二,我省是一个资源型产业比重大的省。面对这样的资源环境现状,如果我们继续重复走发达工业国家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再转型的老路,显然这些不可再生的资源浪费不起、消耗不起、破坏不起,这必然要求我们正确处理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坚持把提高技术含量、执行行业准入标准放在突出位置,走出一条依靠科技进步、延长产业链、降低资源消耗、优化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第三,我省是一个生态脆弱省。面对这样的生态环境,我们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进行大开发,那样代价很大,得不偿失,但也不能为了保护环境而放弃开发。要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坚持发展与保护同步、经济与生态双赢。第四,我省是一个“三不沿”省。不沿海、不沿江、不沿边,没有平原支撑,长期处在封闭半封闭的状态,是我省又一重大基本特征。面对“三不沿”省情,我们必须把交通建设摆在事关全省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位置来抓,努力突破瓶颈制约,实现我省与发达地区的快速连接,融入全国经济的大循环,充分借助外力加快发展。第五,从我省经济发展所处阶段性特征看,需求结构、城乡结构、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协调、不平衡问题突出。我省的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人均生产总值从1000美元向3000美元过渡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基本特征是,发展黄金期和矛盾凸显期并存,三大需求不协调、二元结构矛盾突出、经济社会不平衡。

总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贵州来说,尤其重要,尤其紧迫,尤为艰巨,我们必须迎难而上,作为一场攻坚战、持久战,坚决打赢打好这场硬仗。

“三个方面”、“七大关键”找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着力点

《当代贵州》:从您上述的总结中可以看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既是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我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必由之路。具体该怎样做?

王晓东:这就需要我们突出重点,找准抓手,协同推进。在我看来,就是要在三个方面下功夫。一要在“加快”上下功夫。对我们这样一个“两欠”省份,如果不加快转变,就必然使原本已经很突出的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更加突出,必须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在“加快”上下功夫,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真正落到实处。二要在解决“三大基本问题”上下功夫。一是解决不愿转的问题;二是解决不会转的问题;三是解决不能转的问题。三要在做好发展特色经济这篇大文章上下功夫。

《当代贵州》:如何做好发展特色经济这篇大文章?

王晓东:在我看来,做好发展特色经济这篇大文章,就要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力争在转变上下功夫、在加快上见成效。具体讲,就是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握七个关键环节:

一要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首要任务。一是要始终坚持“好字当头、能快则快”的重要方针。能快则快是我们贵州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必须坚持的重要指导方针。二是不仅要努力争取发展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要努力保持一个较长的快速增长期。近几年来,我省经济发展速度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说明我省是可以做到的。贵州必须保持10年、20年、30年甚至更长的快速增长期,这样才能缩小差距。我们应当有这样的信心,有这样的志气。三是要把保持10%以上的增长速度作为一个基本目标。我省是典型的速度效益型经济。要做大经济总量、提高人均水平、缩小发展差距,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根本要求,奋力保持一个较长时期的10%以上的速度。

二要把改善发展基础条件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基础工程。一要加大以交通、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基础条件首先是交通、水利建设,对我省来说,这是当前压倒一切的任务。二要加快生态建设力度。加强生态建设,我认为就是“封、退、种、治”四个字,坚持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种草养畜、采取生物和工程措施加以治理。三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在我看来,就是要做到三个切实抓好。一个是切实抓好基础教育。要完善义务教育的保障体系,在“两基”达标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攻坚成果,促进基础教育持续发展。一个是切实抓好职业教育。抓职业教育,这是产业发展的需要,我省一方面大量的劳动力富余,另一方面许多企业缺乏工人特别是技术工人,这说明我们的职业教育还有很大的欠缺。再一个是切实抓好高等教育。要推进高校资源优化配置,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合理规划高校布局和办学规模,发挥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三要把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作为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中心环节。抓住经济结构问题,就抓住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从我省看,要着力从三个方面推进。

一是要调整优化需求结构。贵州现阶段经济特征仍然是投资拉动型。在拉动经济增长的投资、消费、出口三大因素中,扩大投资仍然是最大的任务、最主要的抓手。在扩大投资力度的同时,逐步提高投资效益,重点投向新材料、新能源、新医药等符合转变发展方式的领域,以投资结构的优化调整带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另一方面要千方百计扩大消费。再一方面要千方百计扩大出口。

二是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产业结构不合理是制约我省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2009年,我省一二三产业的比例为14.2∶37.9∶47.9,全国一二三产业比例为10.6∶46.8∶42.6,第三产业的比重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我省的产业结构是建立在“一产不稳、二产不强、三产不大”、三次产业都不发达基础上的。而在第二产业内部,我省实际上是在轻工业没有得到充分发展的条件下走上重化工之路的。在我看来,优化产业结构,关键是要大力推进“三化进程”、着力抓好“两大增长点”,切实改变产业层次低、布局散、竞争力弱的状况。“三化”就是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绿色城镇化;两大增长点就是旅游和县域经济。在农业产业化方面,要围绕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培育和引进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引导企业按照集团化和专业化模式进行重组联合,推广龙头带基地、公司连农户、产加销一条龙等多种模式,加快建设农业科研开发和技术服务体系。在新型工业化方面,就是大力培育特色优势支柱产业,关键是要根据资源禀赋状况,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在我看来,就是要“建立三大基地、打造两大品牌”,即建立南方重要的能源基地、原材料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要充分打造贵烟品牌、茅台品牌。在绿色城镇化方面,就是要扩大规模、完善功能、发展产业、消除壁垒。我认为,要扩大城市规模,把城市规模做大,是推进城市化的首要任务。在做大规模的同时要大力完善城市功能,增强城市的聚集力、服务力和辐射力。同时,如果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没有就业,就不会有收入,所以要下功夫发展城市经济,有产业才能有就业,有就业才能有收入,有收入才能有消费。消除壁垒,就是要革除限制农民转变为城市居民的政策壁垒。当务之急,是要下决心改革城乡人为阻隔的户籍制度,化农民为市民。在旅游业方面,在硬件建设上,既要大力加强区域内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大力加强景区内的景观建设和配套设施建设,增强吸引力。在软件建设上,既要大力加强管理,从小处着眼、细处着手,努力提高旅游服务水平,又要大力拓展市场,加强旅游推介宣传。在县域经济方面,贵州经济发展滞后,转变方式难,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县域经济方面实力弱、基础差。要加大力度发展县域经济,加快形成区域新的增长极。

三是优化所有制结构。加快发展非公经济。必须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条件,积极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参与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公用事业、金融服务和社会事业等领域。

四要把节能减排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攻坚战来打。节能减排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相互关联、相互促进。我们必须狠下功夫。一要抓重点。要突出抓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节能减排,抓住主要矛盾,积极推动耗能大户、排放大户的节能减排工作。二要抓技术。要加快以节能减排为中心的技术改造,广泛应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采用节能环保的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量。三要抓淘汰。要综合运用行政、法律、市场和经济的手段抓紧进行淘汰。要在2010年年底前,再关闭79对小煤矿,淘汰水泥湿法生产线、炭化室高度4.3米以下的小机焦、7200千伏安以下黄磷生产线、6300千伏安以下矿热炉。四要抓建设。根据中央的要求,到2010年,COD排放总量要控制在21万吨以内,比2005年下降7%。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要建设污水处理厂。要抓紧完善措施,建立健全机制,确保每一个污水处理设施长期投入运营。五要抓发展。一方面要发展低碳经济。另一方面要发展循环经济。六要抓追究。要建立节能减排专项跟踪督查机制和考核制度,形成定期督办、定期通报、定期考核的制度,确保各项节能减排目标扎实推进。在年度考核中按照节能减排的考核规定实行“一票否决”,对地方行政领导实行严格的“行政问责制”。

五要把项目建设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抓手。一是狠抓关系地方经济发展的、有利于生产要素配置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把我省的资源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经济优势,把资源变成商品、变成产业,必须突破基础设施的瓶颈制约。二是狠抓能左右经济发展态势、带动力强、竞争优势明显的重大产业项目。产业项目对于加快贵州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提升贵州产业整体竞争能力,增强贵州发展后劲和自我发展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必须积极创造条件,力促项目尽快实施。三是狠抓能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幸福指数的重大民生项目。省委、省政府对民生问题高度重视,每年都在改善民生方面安排了一批重点项目。要按计划加快推进列入省重点项目建设名单的社会事业和民生项目,通过项目实施,让老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让广大老百姓真正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我们一方面要狠抓项目、多上项目,另一方面又要严格准入条件、把好项目关。

经济发展的着力点篇2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 建筑企业 发展方向 着力点 PPP发展模式

经济新常态是当下经济发展的一个热门词语,经济新常态就是经济不同以往,相对稳定的态势,这是一种趋势性和不可逆的发展状态,也意味着我国已经进入一个与过去30多年高速增长不同的新经济阶段,这也意味着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转型的关键期。在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发展速度放缓,结构调整必然有阵痛,建筑行业发展与国家经济走势密切相关。建筑行业要审时度势,科学认识新常态,并积极应对、学会适应新常态,重新研判行业的发展方向,以如何成功升级转型、如何快速适应经济新常态发展要求来确定发展方向,找准发展的着力点,为我国经济发展创造新辉煌做出贡献。

一、经济新常态下建筑企业发展应注意的问题

(一)新常态发展特点的问题

经济新常态要求经济发展速度放缓,过去的建筑企业过于依赖国家固定资产投资,而新常态下要求经济发展速度放慢,企业经济放缓,相应的经济效益降低,企业追求规模效益的时代已经结束,这会造成企业供求矛盾问题更加严峻。建筑行业正在回归理性,扭转无序竞争的混乱局面,建筑企业必须受到诚信和严管的考验、使得企业经营理念、经营模式转型,建筑企业也必须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其商业发展模式和服务理念都发生变化,这对已经各项稳定的建筑行业,势必造成混乱,经济迅速下滑,容易造成市场混乱。

(二)推进产业现代化的问题

经济新常态下建筑企业遇到的行业发展瓶颈问题居多,建造成本和消费需求成为推进过程中的主要瓶颈问题。一是消费需求问题。政府决策和调控都是暂时的,最终还得由市场决定资源配置,决定建筑体需求量,企业应注重消费需求的分析和研判,逐渐以市场为主导,形成新的消费吸引。二是市场主体问题。建筑企业要找准方向,看准未来发展趋势,主动转型升级,走建筑设计、加工、装配施工一体化的道路,从企业实际出发,依据效率与效益的原则,合理安排好工厂部品生产量与现场施工的比例。

(三)诚信体系建设的问题

建筑行业信用一直不高,信用缺失问题从市场上滥收保证金问题就能看出。诚信体系建设就是要扭转建筑市场信用缺失问题,避免无序竞争和资源浪费现象。要提高诚信,一方面要靠政府。从政府层面实施新的招标办法,应还招标权给建设单位,让招标过程公开透明化,营造诚信经营的形象。一方面要靠建筑企业本身。要加强自身诚信体系建设,树立企业形象,诚信经营,加大企业人才的竞争,加大企业文化建设,扩大企业服务内涵,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

(四)劳动队伍建设的问题

建筑企业在新常态下要注意劳动队伍建设问题,建筑人力成本增高,建筑高素质人才资源紧张,逐渐成为建筑企业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新常态下劳动力需要高技术、高素质、高稳定的劳动队伍,不追求劳动队伍素质,一味寻找低价劳动力必然会给企业发展造成阻力。建筑企业要认清发展形势,加大劳动力队伍建设,要从资源配置的战略高度看待劳动队伍建设的问题,要认识到当前人才和素质是主要竞争力,谁拥有了人才和素质,谁就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二、经济新常态下建筑企业发展方向和着力点

经济新常态下建筑企业要发展,必须要全面认清发展形势,提出发展新要求,从新常态的角度下确定企业发展方向,找准着力点,实现建筑企业成功升级转型。一是向国家重点支持项目发展。城镇化建设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是国家重点的建设项目,建筑企业要抓住机遇,将注意力转向国家重点发展项目,不要都想着向外看、往外走。要立足于现实,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自主创新,跟踪消费新动向,在建设中寻找新模式,PPP模式就是政府提出的一个新的发展模式(下文重点分析),来促进建筑企业发展。二是向建筑产品寿命周期延伸的方向发展。建筑企业要放眼长远发展,建筑企业并不一定非要搞建筑开发、建筑施工,要把经营的触角逐渐延伸到建筑设计、建筑使用维护、维修,建筑运营、建筑物改造等多个环节,提供建筑物管理的增值服务,扩大经营范围,获取增值利润。三是向绿色建筑方向发展。随着经济新常态的发展要求,节能环保、绿色建筑必将成为建筑行业的发展一个方向,绿色施工将考验建筑企业的新的施工技术水平,节能环保也将提升建筑企业的同行竞争能力,开发和使用绿色建筑施工技术,是当前建筑企业重点的研究着力点,需要建筑企业加大研究力度,突破发展瓶颈,增强自身竞争力。四是向高品质服务方向发展。要注意诚信体系的建设,要从全部产品的品质、所有工程细部的品质做起,提高服务质量,以优质优价赢得社会最终认可。

经济新常态下建筑企业发展的着力点主要在于:一是趋于企业经营范围全球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内建筑企业已经和世界实现了无缝对接,市场竞争呈现全球化格局,建筑企业要适应发展要求,就要不断提高工程总承包、项目融资、国际信贷、设备贸易的综合能力,把企业经营范围向国际发展。二是趋于企业建设模式一体化。向国际学习,建立设计、采购、施工一体化的工程总承包模式,以此,节省投资、缩短工期、提高质量,推动技术创新、转型升级。三是趋于施工理念低碳化。低碳发展,是国家提出的要求,也是世界的潮流,低碳建筑施工是实现资源节约和节能减排的关键环节,是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必然追求。四是趋于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建设“建筑设计规范化,建筑构件生产工厂化、建造施工装配化、生产经营信息化”的“四化一体”模式,走新型建筑工业化道路。五是趋于行业结构专业化。专业化、规范化、服务化是建筑企业立足现实、谋发展的必然道路,走专业化发展道路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关键点。六是趋向劳动组织人本化。建筑企业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和企业文化建设,建设“以人为本”的发展团队,团结企业内部力量,增强企业整体竞争力。七是趋于质量安全标准化。质量和安全是企业的生命线,是企业发展的基石,企业要着力发展企业质量和安全教育,确保工程建筑质量和施工安全。

三、PPP模式发展

PPP模式是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的缩写,即公私合作关系,是公共基础设施一种项目融资模式,通过私营企业、民营资本与政府合作,共同参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一种合作模式。PPP模式,就是国家设立项目,给予政策支持,而私人机构投资,参与建设、运营管理,各取所长,各取所需。PPP项目都是带有公益性的项目,不允许私营部门在项目参与过程中获得超额利润,不以利润最大化为目的。PPP模式是2014年5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推广试运行的一种融资模式,并成立了相关的PPP工作领导小组,在能源、交通、水利等13各领域推广PPP模式。

国家PPP发展项目是建筑企业的发展方向之一。建筑企业参与国家PPP项目,通过购买服务、特许经营、股权合作等合作方式,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长期合作关系。对于政府来说,不仅有利于缓解公共部门的支出不足和地方债务问题,还有利于优化配置项目资源,提高吸引利用效率,减轻政府风险。对于建筑企业来说,能发挥资金、技术和管理优势,承担的投资风险较小,获得长远稳定的效益,优先获得政策扶持。

运作PPP模式的必要条件:政府部门的有力支持,健全的法律法规制度和专业化机构和人才的支持。建筑企业参与PPP项目需要做到。一是PPP项目需建筑对口项目。有足够能力承担PPP项目建设,有先进的技术作为技术保障支撑。二是具有专业的人才队伍。建筑企业必须具有此方面的人才,懂得法律、金融和财务方面知识,熟悉制定规范化、标准化的PPP交易流程。三是具有相应的项目组织机构,作为专项组织、管理、实施。四是具备足够资金确保项目顺利开展。建筑企业参与PPP项目是由建筑企业投资,保证工程顺利进行,必须有足够资金作基础。

四、结束语

建筑企业要在经济新常态下确定发展方向,找准发展着力点,不仅要正确认识到经济新常态化的发展要求,审时度势地研判发展形势,更要从自身角度出发,找出自身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寻找解决发展瓶颈的方法,立足于现实,立足于长远发展,立足于新常态发展特点,推进产业现代化建设,推进诚信体系建设,加大劳动力规范建设,成功实现企业升级转型,真正提高企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曹泽,任阳军,袁紫金.经济新常态下安徽建筑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N].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7期。

[2]张奕.新常态下建筑业发展新趋势[J].建筑,2015年7期。

[3]韦搏.经济形势下结构设计的发展方向[J].房地产导刊,2015年12期。

经济发展的着力点篇3

随着我国工业化、产业化和城镇化发展进程的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既面临重大的发展机遇,也面对严峻的现实挑战。目前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整体发展水平不高、经济结构不合理、区域发展不平衡、财力严重不足等突出问题和困难,仍将长期制约县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如何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充分利用推进工业化、产业化、城镇化的战略机遇,是当前县域经济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县域经济发展应突出招商经济特色

县域经济发展要跳出自我封闭的圈子,立足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依托市场竞争导向来确立未来的前瞻性竞争战略,以招商引资为载体,着力拓展发展空间,使县域经济立于市场经济的潮头。在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中,要按照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强化县域经济就是招商经济的观念,着力招商引资,突出招商引资特点,积极主动地跑项目、争资金、捕信息,找机遇、抓机遇、用机遇,抢占经济发展的制高点,掌握经济发展的主动权。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以项目带动聚集生产要素,以基础设施项目带动促进投资增长,以生产性项目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用项目机遇加快发展速度,用项目机遇提升发展层次。坚持把招商引资与特色产业项目建设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来抓,把县域经济发展的项目战略重点放在培育区域核心特色竞争优势上,打造活力明显的县域特色产业核心区。

二、县域经济发展应突出工业经济特色

工业化是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逾越的阶段,是解决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的重要途径。一是加速推进工业化进程。以工业化带动产业化、城镇化,充分发挥后发优势,依托龙头企业,培植壮大主导产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培育区域特色产业;承接沿海发达地区劳动密集型、资源综合利用型、区位优势型、配套协作型产业梯度转移,建设初级产品的加工基地和辅助产品生产基地,形成特色县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二是把民营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体。坚持以民营化为基本价值取向,着力扶持一批科技型、外向型、吸纳下岗职工就业型和农副产品加工型民营工业企业,提高民营经济的整体素质。力争通过一个时期的努力,使民营经济在整个县域经济中占主导地位,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三是大力推进特色工业产业化。充分发挥特色工业产品加工和龙头企业在创造市场、推广技术、培训劳动力、转移劳动力、提供信息、打造特色产品品牌等方面的作用,引导它们做大做强,并通过建立多样化的利益联结机制,引导特色产业走上市场化,引导特色产业走向工业化。四是大力推进城镇化。以工业化为支撑,坚持分类指导、分步推进的原则,加强城关镇和中心集镇工业经济建设,壮大县域经济。突破以建制镇为单元的局限性,按照经济与社会发展趋势进行利学规划、合理布局,重点发展县城和有区位优势、交通优势、资源特色优势和规模优势的重点中心镇,增强城镇的聚集效应和辐射效应,促进农村人口、生产要素向强镇集聚,努力使城镇真正成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平台,提高城镇化水平,打造县域特色工业形象。

三、县域经济发展应突出环境特色

优化发展环境,创新发展环境,着力改善环境,是县域经济发展中突出环境建设特色的主要内容。哪里环境好,人流、资金流、物流、信息流就向哪里流动;哪里门槛高高,关卡重重,税赋重重,哪里就只会是“春风不渡玉门关”。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既要加强城市“硬环境”建设,又要着力在“软环境”建设上狠下功夫。要以创建文明县域建设为契机,以治理脏、乱、差为突破口,实现城市硬化、绿化、美化、亮化、净化的“五化”目标。在创新环境的特色建设中,要加强政策研究,制定有利于环境建设的优惠政策,更大程度地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要注重强化“六制”管理,即:人县企业手续一家制、县市级领导大项目跟踪负责制、入县企业办理员制、企业安静日生产制、挂牌保护制、入县客商“绿卡”制。要建立隔离带,实行行政执法部门与企业隔离。建立行政服务中心、经济环境投诉中心、综合招标投标交易中心和国库集中收付中心。切实强化服务意识,简化办事程序,淡化行政干预,降低收费门槛,在县域内建立一个人人、时时、处处创新发展环境的新秩序,真正在环境建设上下功夫,切实为投资者提供优良的投资环境。

四、县域经济发展应突出优势产业特色

创新和培育特色优势产业经济是县域经济发挥比较优势的重要途径和基本方向。发挥当地资源、技术优势、区位优势及传统优势,走合作发展的道路,采取更灵活的方式联合、引进新资源,大力发展绿色产业、无毒无污染产业、特色产业、精深加工特色优势产业,形成小产品、大产业的经济发展格局。要坚持突出当地产业特色,依托传统工业基础和当地人文、市场、产业、区位、资源优势,按照产业聚集的要求,把握特色经济的发展走向,建设布局合理的配套特色产业带,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培育特色产业集群,促进县域经济的持续发展。

壮大特色主导产业,重点培植本地特色优势产业,实行产业链式发展,拉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推动产业聚集,促进县域经济由“点状”向“块状”聚集发展,在特色上下“功夫”,避免传统的“大而全”、“小而全”,力促产品上档次、经济上规模、效益上台阶、产业成特色。

调优结构,优化布局,推进农业产业化。要突出区域特色,发展一批基地乡、专业村、示范户,培育一个龙头企业,牵起一个产业群体,致富一方百姓。以绿色、有机、无公害为方向,把各类农业科技示范区建成农业新技术、新成果的有效载体,成为农民增收的增长点和农村经济的新亮点。

五、县域经济发展应突出外向型经济特色

加入WTO后,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供需格局的变化,县域经济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市场竞争压力。新形势下,局限于县域来发展县域经济必然收效甚微,因此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开拓国际市场,努力提高外向度水平。加快县域经济发展,要树立竞争的理念,强化外向型发展;树立县域以外就是“外资”的观念,积极扩大招商引资领域;树立“流通引导生产”的观念,重视市场特别是要素市场的开发,积极培育在全国具有影响的特色专业市场,努力建设具有区域特色和影响的产品集散地,从而带动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六、县域经济发展应突出品牌特色

经济发展的着力点篇4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科技对经济建设的作用越来越强劲,知识在经济和信息网络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发展知识经济成为经济建设的战略重点。我国已经加入了WTO,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知识经济已使我们有了紧迫感。然而知识经济的兴起虽然是不可多得的机遇,但更为严峻的是挑战。同时知识经济的发展也使审计的环境发生变化。审计作为综合的财政经济监督部门、经济卫士,在经济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审计工作也应与时俱进,着眼未来,当好市场经济的卫士。

一、要提高审计人员对知识经济的认识,树立面向知识经济发展的全新观念知识经济的兴起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是21世纪全球经济发展的趋势与特征。在这个发展过程中谁掌握了丰富的知识,先进的科技,谁就能在历史的发展中掌握主动,立于不败之地。我国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化和过渡,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经济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特别是加入了WTO,形势更加紧迫,与国际接轨后经济转型过程中面临着工业化、信息化、知识化的多重挑战。知识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同样对审计战线也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审计人员必须提高对知识经济的认识,不断更新观念,更新知识,才能迎接挑战,变挑战为机遇。同时要树立面向知识经济的全新观念,培养创新意识,积极探索灵活、高效的审计模式和方法。

二、更新审计监督观念,充分发挥审计监督在向知识经济发展中的推动作用审计监督对于宏观经济管理和微观经济管理肩负着监督和服务的重任。我国面临着既要实现工业化又要跟上知识化进程的双重挑战。全球信息化、经济全球化和新一轮技术革命为我们提供的难得的机遇,都为我们赶上知识经济发展的潮流奠定了基础。因此,审计监督在我国经济体系中所处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其在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化中起着推动作用。

其一,审计监督重点要实现重有形资产的审计到无形资产和人力资源并重的方向转变。知识经济中,知识和人才是最重要的资源和要素。传统的工业经济需要大量的资金、设备等,有形资产对生产经营起着决定性作用。而知识经济则对知识、智力、无形资产和人力资源的投入起决定性的作用。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使企业无形资产在总资产的比重大大增长,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越来越重要,形成了以无形资产为主导型的企业资产结构。因此,审计监督应通过监督重点的转变,为国家制定宏观调控措施及时反馈信息,促进企业重视无形资产和人力资源,为企业发展知识经济创造环境条件,以推动知识经济的发展。

其二,加大审计监督力度,引导并要发挥好企业内部审计职能作用,通过高层次的监督和服务,推动企业不断进步,提高技术含量,从而实现国民经济的信息化,以促进知识经济的发展。

其三,加强对高新科技企业的审计监督,促进其快速增长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知识经济的第一支柱。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这样那样问题,通过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审计监督力度,及时遏制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方面的消极因素。 三、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要求,创新审计机制,转变审计监督方式和手段知识经济作为信息经济使经济建立在知识基础上成为可能;知识经济作为数字经济使人类穿越时间和空间进行通信的能力显著提高;知识经济作为虚拟经济使经济活动的数字化和网络化突破了传统的活动空间,进入到媒体世界,出现了种种虚拟经济实体,尤其是远距离的多主体的虚拟合作等。这将改变经济的新陈代谢、机构的类型以及经济行为本身;知识经济作为网络经济使国际互联网早已经将供应商、顾客、相关竞争者连在了一起,也使企业经济活动整合化、管理结构合理化等等。可见,知识经济的发展,必然导致审计的方式和手段乃至审计理论等产生重大变化,转向网络化。如:一是审计目标已由揭露会计资料的错弊,转向指出其根源与后果的多元化目标发展;二是就地审计等方式将逐步消失,审计人员不再局限于到被审计单位实地审计。通过网络,提高审计效率,降低审计成本,事后审计方式已逐渐被适时审计所代替。三是在知识经济的大环境下,传统审计中最为重视的会计系统提供审计线索的方法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所以面对无书面记录的经济活动,审计的重点也由原来的审计线索的审核与查找,转向了系统分析过程。因而在知识经济发展的时代,信息技术显然大有用武之地,而且可能是惟一的选择。审计系统的信息化网络,将是未来知识经济社会中国审计网络的发展方向。

综上所述,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与发展,我们在审计实践上,新的审计程序、审计方式、审计方法已逐步形成,从而可以完善审计管理体制,构成新的审计运行机制体系,重塑审计理论框架,以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另外知识经济的兴起与发展,也推动着审计学把一系列新问题列为自己的研究内容。包括:如何确立审计目标、审计程序、审计方式,界定审计范围,进行审计方法和技术的创新;如何制定审计的评价标准;如何搜集审计证据;如何优化审计资源的配置,发挥审计组织机构的作用;如何完善审计网络体系;如何防范审计风险等等。

经济发展的着力点篇5

认真学习领会精神实质,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

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在深入推进“十一五”规划实施、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意义非常重大。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会议精神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深刻领会中央对形势的判断。对2006年的经济形势,同志在讲话中用“三个进一步”作了全面概括,即“发展条件进一步改善,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发展势头进一步趋好”,认为“国民经济呈现出增长速度较快、经济效益较好、物价水平较低的态势”。对当前国际经济环境,同志指出:“综观国际经济环境,我国发展既面临着良好机遇,也面对着严峻挑战,总体上仍然是机遇大干挑战。”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新特点,牢牢把握发展机遇,妥善应对各种挑战,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深刻领会中央对存在问题的分析。同志在讲话中指出,最大的问题,是经济结构矛盾依然突出,主要表现为投资与消费关系不协调,一二三产业比例不合理,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现象仍然存在,经济增长付出的代价大,影响可持续发展的隐患和风险多。针对当前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同志又强调,要注意防止“两种可能性”,就是要防止经济增长速度可能继续加快,或者可能出现较大回落。对这些问题,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在我省的实际工作中,把发展的困难估计得更足够一些、把应对措施准备得更充分一些、把各项工作做得更扎实一些,牢牢把握经济工作的主动权。

深刻领会中央对工作的部署。关于2007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同志强调了“四个着力”。这“四个着力”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2007年经济工作的大方向。根据这个要求,同志从八个方面部署2007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同志讲了2007年经济工作的主要目标、需要把握的政策原则和七个方面的工作,特别强调节能、减排目标是约束性的,要千方百计完成。无论是确定目标、明确思路,还是提出任务、作出部署,都贯穿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突出了经济工作的重点,有很强的政策性、针对性和指导性。

深刻领会中央对加强学习的要求。同志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学习,提高领导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并就加强四个方面的学习、提高四个方面的领导能力提出了具体要求。这些要求,概括起来就是要努力成为“领导科学发展的行家里手”。我省各级领导干部要不断增强学习的自觉性,不断丰富理论知识,不断提高领导发展的能力,争做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表率。

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要求,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认真实践科学发展观,不断丰富科学发展观,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同志在讲话中深刻阐述了近几年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六条经验,深刻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反映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情况,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新要求,是指导发展理念的新飞跃。

深化了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同时又接受实践的检验。实践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坚持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深刻认识又好又快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把“三农”问题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必须在结构优化中促进总量平衡,必须把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作为保持宏观经济稳定的重要任务,必须不断强化企业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必须坚持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同志深刻阐释的六条经验,不仅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经验总结,也标志着我们党对经济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

丰富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同志精辟概括的六条经验,是对科学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上的新要求,也是对科学发展观内涵的丰富。要把又好又快发展作为搞好宏观调控、促进科学发展的根本要求,把区别对待、分类指导作为重要原则,把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作为重要方式,把推进结构调整和转变增长方式、实现总量平衡作为重要着力点,把深化改革、完善体制机制作为重要保障,把维护群众利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指明了实现科学发展的道路。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实现科学发展,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坚持城乡统筹发展,打破二元结构,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走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强化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和谐,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完善了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政策体系。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严把信贷和土地两个闸门,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坚持以发展农村生产力为主线,巩固、完善、加强支农惠农政策,逐步建立工农协调发展的机制,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落实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完善区域互动机制,在更大范围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切实转变增长方式,缓解能源资源和环境压力,保障人民健康和公共安全,维护国家战略利益;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加大改革攻坚力度,加快形成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机制保障;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在更广的领域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为目的,重视改善人民生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

提出了实现科学发展的新要求。坚持科学发展观,其根本着眼点是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同志深刻总结的六条经验,科学阐明了与发展相联系的各个方面的重大关系,进一步明确了实现科学发展,要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及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更加注重就业结构优化和产业结构升级,更加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更加注重国际竞争力提升,更加注重发挥各类生产要素的潜力,更加注重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相统一。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防止出现大起大落,努力开创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总之,我们要深刻认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

义,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切实把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成果转化为促进发展的科学思路、领导发展的实际能力、推动发展的自慌行动。

倡导科学求实的精神,不断推进四川又好又快发展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必须牢牢把握“又好又快”与“社会和谐”这个基本立足点,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推动发展。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坚持科学发展。同志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又好又快”的要求,把“好”的要求摆在首位,体现了发展理念的完善,突出了更加鲜明的导向。四川作为西部大省,必须发展,必须更好发展,必须更好更快发展。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转变发展观念,完善发展思路,正确处理经济增长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努力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真正做到好中求快、又好又快,推动我省经济社会全面纳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坚持务实创新。继承是发展的前提,有继承才有发展、有前进。要认真总结近年来四川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好做法、好经验,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促进新发展。当前,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正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一些新的困难和问题。研究四川发展是我们的第一课题,推进四川发展是我们的第一要务。要继续发扬务实创新的精神,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完善发展的新思路,不断创造发展的新亮点。要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状态,改革勇于率先,开放勇于攻坚,发展勇于创新,充分整合各类优势资源,激活各种生产要素,推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迈向更高的台阶。

坚持真抓实干。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需要我们求真务实,埋头实干,讲实话、干实事、重实效,把工作的规划落实在具体项目上,把工作的责任落实到部门和人头上,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解决最突出的问题上,把工作的成效体现在推进科学发展、建设和谐四川、增进人民福祉上。既要有发展的新思路、大举措,又要防止脱离实际、劳民伤财,既要雷厉风行抓落实,又要防止急于求成;既要干让群众尽快得到实惠的事情,又要为长远发展打下基础。要全身心地促一方发展、富一方百姓、保一方和谐、创一流业绩,以实干兴省,以实干富民。

牢牢把握“四个着力”的基本要求,力争在发展的关键环节上有新突破

做好我省2007年经济工作,要把工作重点和主要精力放在“四个着力”上,强化措施,抓好落实,促进发展。

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要坚决贯彻中央宏观调控政策,把握宏观调控带来的机遇,在国家支持的新农村建设、社会事业、基础设施等方面加大投入,努力在发展中搞好调控,在调控中促进发展。要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中之重位置,高度重视和切实抓好粮食生产,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坚持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着力抓好天然气、钒钛、水电等特色优势资源开发和转化,加快发展重大装备制造业,集中精力抓一批工业大项目,搞好园区的规范建设,千方百计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要充分发挥旅游大省优势,把旅游产业做强,建设旅游经济强省。大力发展物流、商贸、会展、金融等现代服务业,不断提高服务业的层次和水平。着力发展县域经济,实现富民强县。进一步创造条件,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着力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要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突出抓好工业的节能降耗,继续推进纳入国家“千家企业节能行动计划”的重点企业的节能工作。要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抓好重点流域、重要区域、重点污染源治理,努力实现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益。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力度,认真实施《四川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巩固天然林保护成果,继续抓好退耕还林和退牧还草,积极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不断夯实可持续发展基础。

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我省发展的出路在改革,进步的希望在创新。要向改革创新要发展优势、发展空间和发展动力。着力推进重点领域的改革,加快建立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机制。继续深化国企改革,深化财税、投资等领域的改革,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坚持对内对外开放并举,着力提高招商引资实效,加快建设“开放四川”的步伐。坚持走创新型发展道路,大力实施“科教兴川”和“人才强省”战略,全面加强自主创新,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进产学研结合,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不断提高四川区域创新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着力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更加注重发展社会事业,特别是要更加关注和推动解决就业、社保、教育、医疗等问题,继续下大气力解决农村饮水难、行路难、上学难、看病难等问题,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坚持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作为根本价值取向,常怀忧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职,多行利民之举,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切实改善民生,促进民和,确保民安。要深入基层,摸清群众利益诉求的重点,办法措施要贴近群众、服务群众、惠及群众,多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2007年要重点在就业促进、最低生活保障、教育资助、医疗保障、农村交通、人畜饮水、农民工培训、农村安居、扶贫解困及污染治理等十个方面,办好群众急需、受益的实事,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生活的质量和水平,积极促进社会和谐。

链接

2007年我国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

一、坚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和扩大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

二、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重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坚持以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为切入点,积极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四、坚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五、坚持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六、坚持深化体制改革,加快形成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机制保障。

经济发展的着力点篇6

2007年经济工作的重点是:

――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和扩大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进一步落实宏观调控政策措施,并根据经济运行新的发展变化,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和微调,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以发展农村经济为重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继续巩固、完善、加强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切实加大对“三农”的投入,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逐步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一大力推进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自主创新,提高产业发展质量和水平。以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为重要抓手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增长方式转变,促进质量效益提高。积极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环境保护,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推进实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

一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进一步加强西部地区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积极推动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推进装备制造业、原材料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加快发展。落实和完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政策措施,支持中部地区有序承接东部地区和境外产业转移。

经济发展的着力点篇7

关键词:电力经济学 发展 前景

电力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它与国家和人民的发展息息相关,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电力经济学有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建设小康社会有着很重要的作用。电力资源作为很重要的能源,为了满足人们的供求需要,我们应该大力推广电力经济学学科的建设,使得我国电力经济学得到很好的发展。我们要根据电力工业自身的发展情况,能够意识到我国电力经济学学科的落后现状,同时能够看到这一学科的发展前景,加大力度落实电力经济学学科的研究和发展。

一、研究对象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电力和经济之间关系的认识也有所提高,因此,电力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也在随着人们认识的改变而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电力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主要从两方面来说。

1、从宇宙观角度来说

(1)微观角度

从微观角度来说,电力经济学以电力规划方向为主,主要研究电力生产和供求环节以及电力建设方面出现的一些经济问题。

(2)中观角度

从中观角度来看,电力经济学不仅包括微观角度的观点,还研究电力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出现的一些经济问题。

(3)宏观角度

从宏观角度着手,电力经济学不仅包括了微观角度以及中观角度的所有观点,还研究电力产业与国民经济中出现的一些关系问题。

(4)宇宙观角度

从整个宇宙观来讲,电力经济学不仅研究前面提到的微观、中观、宏观角度的一些问题,还研究全球电力产业中碰到的一些经济问题。

2、从传统和现代角度来说

(1)传统观点

电力经济学是研究电力生产中电力与经济的关系的一门学科,主要研究如何合理的运用资源促进电力经济的发展。

(2)现代观点

电力经济学是以电力、经济、生态、社会和文化的和谐发展为前提用于处理和研究这些结构之间的复杂关系的一门学科。它既需要相对的科技支持,有需要稳定的管理体系来维系。如下图1所示,表述了现代电力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图1 电力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如今,电力经济学研究的主要任务是利用现今的科技方法,化解实际研究对象与科学理论之间的矛盾,使得电力与经济共同发展。电力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比较复杂,包含微观、中观、宏观到宇宙观的发展,还包括从传统到现代的延伸。发展电力经济学科促使了电力科学的进步,同时从某种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出了贡献,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二、研究内容

电力经济学是以电力、经济、生态、社会和文化的和谐发展为前提的,用于处理电力和经济的关系使其稳步发展的一门学科。它的主要目的是研究电力和经济的关系,根据他们的发展规律找到最优的发展条件。其研究内容主要包含电力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电力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的应用这三方面。

三、研究方法

电力经济学不但含有电力学科的特点,而且还与经济学科相关。总的来说,电力经济学可以分成整体和局部两个层次,前者研究的是电力产业与其他产业乃至国民经济的关系问题,后者研究的是电力部门自身的经济问题。

四、与其他学科关系

从电力经济学的自身特点和研究对象等方面可以看出,电力经济学跟好多学科都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这些联系不仅和电力经济学的研究内容、方法有关,还和其学科体系有联系。

1、和经济学的关系

从根本上来说,电力经济学是电力和经济学相融合而衍生的一种经济学学科,它属于经济学的范畴。作为靠垄断企业,电力工业发展电力经济学能够保护能源环境,提高国民经济水平,具有很好的前景。

2、与热力学的关系

电力作为一种很重要的能源,其与电能的转换是一种物理化学的过程,需要遵循热力学的原理和相关定律。

3、与决策科学的关系。

电力经济学与电力决策相互影响,电力经济学是决策的基础,而电力决策又能对电力经济学进行指导作用。发展电力经济学具有良好的前景,是对稀缺资源的合理利用。

4、与管理科学的关系。

管理科学是以人为主体的一项学科,主要负责一些社会活动的组织和协调活动,它的有些理论能够指导电力经济学的发展。

通过这些其他学科和电力经济学的相互融合,使得电力经济学的理论更为丰富,其方法更加科学和完善,其发展的前景也就更大。

五、总结

电力经济学有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建设小康社会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它对于保护环境和发展国民经济方面也有着很好前景。我们应该大力推广电力经济学学科的建设,使得我国电力经济学得到很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楚风;新时期中国经济学学科建设[N];光明日报;2002年

[2]缪峰;会计准则的信息经济学分析与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5年

经济发展的着力点篇8

如何理解“四着力”的时代意义和深刻内涵?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哪里?

中原证券总裁周小全指出,发展新兴产业是“四着力”的重要体现。借力中原经济区建设助推河南新兴产业发展非常迫切,且作为空间非常大。

新兴产业是指随着新的科研成果和新兴技术的发明和应用而出现的新部门和行业,目前尚处于成长初期,但未来发展潜力巨大。这其中部分产业更是代表着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新方向,体现当今世界知识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发展潮流,对经济社会具有全局带动和重大引领作用,被称为战略性新兴产业。

加快培育和发展以重大技术突破、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升我国自主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高度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并从国情和科技、产业基础出发,选择将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作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逐步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

在区域经济转型发展中,新兴产业也是关键所在。郭庚茂省长明确指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不仅是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支撑,也是转变发展方式、掌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迫切要求,必须加快推进”。

发展新兴产业,要选准战略突破口,找准工作着力点,实现借力发展,要与中原经济区建设密切联系起来。中原经济区建设也将为新兴产业带来发展机遇,推动相关领域新兴产业的发展,为企业发掘新增长点和转型提供新思路。新兴产业对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作用将显著增强,在产业格局和GDP中占据一定比重,成为下一轮河南省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经济发展的着力点篇9

对经济发展与教育之间的关系这个话题进行研究探讨,我们就必须要先搞清楚什么是经济发展,什么是教育。这是社会大系统中两个独立的系统,有着各自独立的概念,具有着不同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同时在社会这个大系统中,经济发展与教育这两个体系又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无法割裂开来,两者无法脱离彼此而独立存在。下面笔者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经济发展与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大背景之下,对经济发展与教育之间的关系进行具体地分析。

一、经济发展与教育概述

(一)经济发展之概念,特点及规律

经济,指的是社会中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从事生产、流通、交易、消费的一种方式;经济发展指的是社会生产总量的提升、流通速度的提高、人民交易活动日益频繁、消费能力提升。经济的特点有如下几点:第一,经济的对象主要是物。经济主要是以物作为生产、流通、交易、消费的对象;第二,经济发展之目的是追求生产总量及经济效益;第三,经济活动的周期相对而言比较短暂,生产力的提升、生产总量的提高、生产总值的增长都是在短期可以得到实现的。经济学中的诸多理论主要包括价值论理论、市场竞争规律、市场供求规律、交换规律等。目前这些规律的理论层面发展成熟,基本上都已经得到了世界性的普遍认可,在经济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二)教育之概念,特点及规律

教育,指的是以一定的预期目标,对自然人进行的传输知识的活动。教育是国之大计,是社会大系统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系统。笔者将教育所具有的特点罗列如下:第一,教育是以自然人为对象。我国的教育分为九年义务教育、中等教育以及高等教育,其教育的对象都是自然人;第二,教育之目的在于提升国民之综合素质,在于实现国民知识水平的提高,以社会的文明建设为目的;第三,教育的周期较长。从一个人幼儿园时期开始对其进行启蒙教育工作,至其有能力服务社会,之间的周期往往在十年以上,教育的周期不可谓不长。教育中的规律则主要是人的成长理论,包括人的心理成长理论、生理成长理论。此外,还有教育方法的各种理论,如循序渐进的规律、人脑记忆规律等等。教育学中的诸多规律一方面是引进西方的先进理论,另一方面则是根据我国多年的发展总结出的经验。教育规律在教育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推动着教育事业的进步、发展。

(三)经济发展与教育的不可分割性

从上文笔者对经济与教育之概念、特点与规律的总结可知,虽然两者的概念不同、社会属性不同,但是具有共通点。一方面,经济之发展依赖于教育之进步,教育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力量和推动力,经济受教育之影响深远;另一方面教育之进步又依赖于社会的发展程度,即经济实力,经济是教育的前提,没有经济之发展无法谈教育之进步。所以,经济与教育的发展是正相关的关系,经济有所发展,教育才能兴盛;同样,教育之兴盛又能反作用于经济,推动社会发展和经济进步。故而经济发展与教育具有不可分割性,这也就十分有必要对其中具体的关系和作用进行研究、探析。

二、经济发展与教育之间的关系详谈

市场经济具有自由性、开放性、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等特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样具有上述特点。此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复杂性远远大于计划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如此复杂,那么它与教育的关系也因而变得复杂起来。市场经济发展之于教育,既有积极作用,同时也有消极作用;教育之于市场经济发展既有推动促进作用,同时也有怀疑制约的作用。

(一)市场经济的优势及对教育的促进作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两大优势:第一,资源配置具有优化性和客观性的特点;第二,市场经济具有高速、强有力的调节能力,市场经济信息传递速度快,反应能力强。此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具有的优势还能够派生出其他的优势特点来,比如资源的高效利用、社会生产效率的大大提高、市场具有活力等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具有的优势特点无疑对教育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以下几点:

1.促进教育观念创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经济取得了飞速的发展,社会变化日新月异,陈腐的教育观念早已无法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所以,经济之发展有力地促进了教育观念之革新。

2.增添了教育工作的活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这几十年我国社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焕发出蓬勃的朝气,这同样影响着教育事业,使教育事业同样充满活力。

3.扩充教育之内容,延展教育之功能。经济之发展,社会结构随之发生变化,社会工作内容丰富,人们所需要学习掌握的技能也丰富起来,所以,教育所教之内容也随之充实起来,教育所具有的功能也越来越全面具体。

4.提高教育之质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市场对人才的要求要远高于过往,这就无形中使得教育被动提高教育之质量,提升教育之效率。以上笔者所述四点仅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教育所起到的明显的积极作用,当然其他方方面面的积极作用还有很多,不胜枚举。

(二)市场经济的劣势及对教育的阻力作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不能完全祛除市场经济的弊病。如市场经济所具有的属性缺点:市场波动性、市场短期性、市场自发性、市场唯利性,这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同样存在。虽然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有专门的立法对市场经济的弊病、缺点进行立法规避,但是,市场经济远非立法所能完全掌控。如果不能采取有效、有力的防范措施进行严防、克服,那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还会对教育产生消极的影响。笔者将其逐条总结罗列如下:

1.唯利性对教育的不利影响。市场的唯利性会使得社会上的“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以及“唯利是图”的观念甚嚣尘上,直接作用于教育,导致教育的目的不再是育人,而成为育器。教育出来的所谓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人才,仅仅有能力服务于工作,却没有真才实学做一个善良公民。

2.急功近利。这是市场的唯利性所派生出的作用影响教育的一个结果。教育如果急功近利将不利于教育事业百年大计的实现,甚至会导致其功亏一篑。3.市场的波动性会影响教育的统筹兼顾、宏观规划,不利于教育的协调发展。

(三)经济的发展推动教育的改革创新

1.要求教育所培养的人才之能力具有普适性。即学生不仅要牢牢地掌握理论知识,还要能够将其运用于实践,掌握学习的能力。

2.教育要培养学生的竞争能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很强的竞争力,所以其需要竞争力强的人才,教育在培育人才方面,应该着重提升其竞争实力,塑造其强大心理。

3.教育要丰富其功能。现代经济发展迅速,对人才类型的要求众多,所以教育要具有多功能型,培养多种类型的人才,满足社会经济发展之需求。4.教育要深化改革,不断创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教育唯有不断地深化改革、不断地创新,才能够适应社会之发展进步。

(四)教育促进经济发展结构优化

教育是国之发展大计,所以教育系统在社会大系统中的地位十分重要,经济的发展进步要为教育的发展进步服务。教育的发展进步能够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教育为市场提供大量的优质人才,使得市场经济具有不竭的动力源头。此外,教育事业中教育还体现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支持作用。对人才进行教育,使其体会、认识到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优势特点所在,同时也认识到其不足,坚持贯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而且,教育还能起到监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作用,对其发展方向不正确有纠正作用。

三、研究分析之最终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经济发展对教育既有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有消极的作用。整体来说,经济发展对教育所产生的积极作用要大于其产生的消极作用。教育之于经济发展,既可以促进经济发展结构的优化改革,从一定程度上推动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提出怀疑的看法,从一定程度上制约其向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方向发展。十以来,我国正处于改革攻坚的关键时期,提出“中国梦”的伟大构想,我们要抓住历史机遇迎接挑战,勇于改革和创新,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教育科技体制迈向一个新的台阶,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对教育的作用发挥更积极的一方面,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使教育事业坚持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支持,并且贯彻对其的监督。

结束语

经济发展的着力点篇10

对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持肯定态度的专家,强调区域经济发展中政府的积极作用,该专家认为,我国作为一个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大国,需要根据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制定和实施切实可行的区域发展战略,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最终实现高水平的经济协调发展。良好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是经济健康发展的“剂”和“加速器”。为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需要政府这一“有形的手”通过宏观调控加以有效解决。政府在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有效的政府干预即宏观调控是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重要手段。市场是实现资源高效配置的有效手段,如果一味采取强制性手段对区域经济发展进行调控,就会违背客观经济规律,使有限的资源得不到最优利用。但是,一味强调市场调节,就会使得“循环积累因果效应”和“马太效应”十分明显,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越来越大。改革开放之初就是利用市场调节的“聚集效应”,结果使得国家资金、人才等生产要素流入东部地区,区域差距拉大。因此,在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的同时,国家必须进行宏观调控,消除区域差距过大造成的“市场失灵”。

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关键是要在区域之间建立公平竞争、机会均等的宏观调控体机制。这一调控机制的实质是政府基于社会的整体利益,为各区域发展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外部环境。

具体而言,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司长范恒山指出,这几年,推进地区经济工作,总体上是循着如下基本思路进行的:第一,紧紧扣住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这条主线。在现阶段,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点是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充分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加快欠发达地区发展,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区际良性互动,实现一体化发展;改善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协调。第二,坚持把抓重点地区发展作为基本路径。着眼于缩小两极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我们一方面抓条件较好地区的进一步开发开放,对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改革开放以来一直率先发展的地区,使其继续发挥辐射、带动、示范作用;与此同时,遵循市场规律,突破行政区界限,以城市和城市群为依托,在全国特别是中西部推动形成若干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经济圈和经济带,着力培育新的增长极。另一方面,抓欠发达地区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的发展。第三,立足解决深层矛盾和突出问题。我们着眼于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快缩小区域差距,着力推动解决那些关系到国家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结构和体制问题,通过制定相关文件,做出前瞻性谋划,提出解决深层矛盾的方向、思路和主要措施;通过开展相关专项试点和综合试验,在一些风险较大、涉及面较宽的重大问题上先行先试,摸索路径,积累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