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的源泉十篇

时间:2023-07-21 17:39:34

经济发展的源泉

经济发展的源泉篇1

关键词: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动力源泉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的农业经济、农村生活环境、农民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按照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要求,中国突出加强农业基础建设,积极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努力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切实解决农村民生问题,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思路不明确,似乎农村经济发展就是给钱给物,这种思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认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首先要确认农村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并为这个源泉形成农民财富创造条件,农村经济政策需要发挥这个动力源泉的作用。

一、从市场经济的人性假说探寻农村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

关于什么是市场经济含义有多种理解,从最简单的交换角度看,市场经济指生产的产品是用作交换的商品,因此,往往把市场经济等同于商品经济,以区别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从资源配置角度来看,市场经济是指在社会经济中配置资源的手段,所以也把市场经济等同于市场机制,以区别于通过计划和国家干预来配置资源的计划经济。不过市场经济更多体现了一种经济制度。如英国经济学家戴维·w.波尔斯主编的《现代经济学词典》(上海译文出版社:中译本,1988)解释说,市场经济是“一种经济制度……这种经济的决策是分散的决策,就是说,经济决策是由该经济的一些组织和个人各自独立地决定的,而不是由中央计划当局决定的。”市场经济从单纯的商品交换,发展到一种资源配置方式,进而提升到一种社会制度形态,在这一过程中也对其中的主体“人”的假设也逐渐成熟起来。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性假设为“经济人”,指人的“自利性”而非“自私性”。关于“自利性”,上海辞书出版社的《辞海》中对自利做了如下的描述,“西方古典经济学分析人类行为的逻辑出发点。指人都以自身利益的最大满足为目标。认为理性的自利动机,在客观上并不危害社会,反而有益于社会……。”可以说关于人性“自私”的假设构成了西方经济学的逻辑起点。

需要指出的是“自利”不同于“自私”。和“自私”不同,自私有故意损害别人利益的含义,而自利不是。市场经济主张尊重和给予人们充分自由选择和发展的权利,从“自利”达到“互利”,这就说明,它对于人的“自利”属性是一种尊重和肯定的态度。所以,市场经济认为“经济人”追求各自的利益最大化,是在既定约束条件下的。所谓“既定约束条件”,就是法律、道德、制度、政策等等。其中隐含了一个前提:即大多数人都是可以自觉地遵守这个约束条件,否则这个约束条件根本无法执行。所以,实现市场经济的社会必然信任人的能力、尊重人的权利、肯定人的价值。

所以,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角度来看,经济发展需要激发个体积极性,而这种积极性是以自利行为主导的,通过个人努力来满足个体需求,同时也让社会受益。这与马克思的劳动创造财富不谋而合,一个社会只有财富创造才能增进社会福利。从这也不难看出,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是要从“自利性”假设前提出发,最大限度发挥农民的个体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农业、农村、农民的可持续发展。

二、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经济发展动力的释放过程

1978年以来,伴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中国农村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20世纪80年代成为推动城市经济改革的先导,在这过程中农民的积极主动性得到了充分展示。1978—1984年是农村改革的起步阶段,改革的重点是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截至1983年底,全国农村实行包产到户的生产队已达到99.5%,其中实行包干到户的生产队占到97.8%,形成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随着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改革,国家、集体和农民三者之间的分配关系也发生了根本变化,原来的“工分制”变成了“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改革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快速发展。从1982—1987年,改革的重点是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这是解除农业生产力的上层建筑问题,为农民积极性的发挥创造了空间。从1985—1988年,农村改革的重点是鼓励农民面向市场,发展商品经济,确立农户独立的市场主体地位;逐步取消农产品统购派购制度,推进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乡镇企业和建设小城镇等。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出现了“三农综合症”,据有关统计,从1993—1999年,全国共清理各种涉农收费文件和项目多达2.53万个,通过“撤乡并镇、并村”使乡镇数量由91 138个减少到43 112个,行政村数量由94万多个减少到74万个,村干部总人数由455.9万人减少到259.2万人。1998年10月,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04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资金达到了2 626亿元,是1997年的3倍还多;2005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资金达到了3 000亿元;从2006年1月1日,在全国范围内彻底取消了农业税,平均每年为农民减轻负担1 200多亿元。农民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也预示了中国农村经济将迈向一个新的台阶。这阶段的发展,对农民自利性的激发需要更多的条件,对政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历程也是农民自利性发挥的过程,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实现这种自利行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民增收、农村发展问题慢慢从政府主导转变为市场主导、政府公共服务,要求农民和城市居民一样享受同等市场主体地位。

三、当前农村经济发展动力的制约因素

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相对于城镇经济来说,存在明显的滞后问题,农村经济发展还面临很多问题,尽管近年国家加大了对农村经济的支持力度,提出了新农村建设新思路。但是相对城市,农村还存在一个弱势地位,2007年,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7 239亿元,分城乡来看,城镇投资117 414亿元,增长为25.8%,占总投资的85.6%,而农村投资19 825亿元,增长了19.2%,但是仅占投资总额的14.4%,如果按照人均投资来计算,则差别更大。农村和城镇经济面临着不平等的发展空间和机会,也产生了不均衡的发展结果。

从长远发展看,农业属于“弱质产业”或具有“微利性”,工业属于“竞争产业”或具有“赢利性”;农村属于“分散区域”或具有“资源扩散性”,城市属于“集中区域”或具有“资源聚集性”;农民属于“弱势群体”或具有“易侵害性”,市民属于“强势群体”或具有“保护性”。因此,如何从根本上扭转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严重失衡问题是一项艰巨的长期任务,最终需要转移到激发农民积极性,创造条件让农民的“自利性”释放出来。这些约束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农民自利空间在缩小。农民的土地在被工业化剥夺,农民拥有的土地已经无法让他们展示自己的积极性。(2)户籍制度限制了农民的发展空间。如果农民没有农村空间,那么就必须要向城市空间拓展,而向城市拓展中,城市并没有给农民提供足够的空间发展,一是户籍制度增加了农民的就业成本;二是城市中各种机构收费严重束缚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步伐;三是很多中小企业得不到发展,而农民不可能直接到微软这样企业工作,必须以服务行业、中小企业就业为主。(3)农村公共保障不足限制了农民积极性发挥。相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国家对于城市投入了更多的投资,而且一度以农产品和工业产品的剪刀差价格,转移农民创造的价值,推动工业经济发展,使得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缺乏,进而导致了农村商品经济和工业经济的发展差距,公共物品的不足还体现在对农民培训、医疗保障和社会福利等多个方面。如果这些问题不解决,农村经济的发展就会受到制约。

四、推动平等市场主体形成,并给予优惠政策,是建设新农村的根本

当前,应该把农村经济问题放在城乡一体化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来考虑,放在同一体制内考虑。

1.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推动农民平等市场主体地位的形成。要让农民在政治、经济方面的能力得以开发,融入城市文明,需要实现统一户籍制度,现行城乡二元户籍管理制度不利于农业经济发展。农民在国内有权自由迁徙和居住,有权享受与所在地居民完全相同的待遇,有权自由选择职业、享受公正和合适的工作条件,有平等发展的机会,农村经济也才能得到真正的发展,城乡一体化新格局才能形成。

2.改善农民的社会保障,落实农民在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上的平等权。人大常委会于2001年2月28日批准的《联合国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提出了这个基本要求。现在,农民在享受各种资源方面与城市居民不平等,在失业救济、享受低保等社会保障方面的权利几乎是空白;而教育、医疗、科技文体权利明显地与城市存在差距。要落实农村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增加对农村医疗投入的精神,逐步建立健全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

3.加大农业公共服务建设,给予更多惠农政策。应依据市场公平原则和农业产业基础产业的地位,和产业波动大,不稳定、脆弱的发展特点,给予农村更多的优惠政策,从国外先进国家的农业政策来看,农业一直受到政府保护,工业补贴农业是一贯做法。国家财政已经有能力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公共物品,大力促进农村交通、通信、电力、灌溉的发展,大力促进农业机械化、信息化、规模化的发展,为农民在新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发挥其积极性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经济发展的源泉篇2

[关键词]温泉产业;河南省;现状与问题;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27-0093-02

温泉具有消除疲劳、缓解压力、保健养生的良好功效,近年来,我国温泉旅游资源得到了良好的开发和利用,广东、四川、云南的温泉旅游收入占整个旅游行业的比重在逐渐提升,同时温泉旅游的开发也带动了整个温泉产业的良好发展。河南省的温泉旅游资源也非常丰富,鲁山、汝州、商城、南召、鄢陵、陕县、卢氏等地的温泉质量都非常好,在历史上也久负盛名。但是由于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使得河南温泉资源的优势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1 温泉产业的经济学特征

首先,温泉经济是一种体验经济。所谓体验经济,就是指企业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环绕着消费者,创造出值得消费者回忆的活动,顾客全程参与其中。温泉顾客作为理性的消费者,为了在体验温泉的过程中花费固定的支出而获得最大的效用,就会对温泉产品的文化要求极高,以区别于洗浴中心、澡堂子之类的洗浴场所,因此,温泉产业面对的需求是一种高质量的体验性需求,这就要求温泉企业必须具有自己的文化核心,温泉企业的文化核心就是指温泉企业沐浴文化、养生文化、休闲文化。

其次,温泉经济是一种养生经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健康的关注越来越多。温泉产品的消费,可以使消费者的健康状况得到改善,因此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接受并选择温泉产品。选择温泉产品,对于消费者来说就是选择了一种健康投资方法,即通过在身体比较健康的状况下所花费在健康养生方面的开支,就可以有效地减少未来的健康消费,即身体健康出现问题时求医过程所花费的开支。因此,通过温泉产品的健康投资,消费者可以减少健康消费。

再次,温泉经济是一种休闲经济。虽然我国现在还属于发展中国家,距离“休闲时代”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我国的经济总产出已经位于世界第二,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休闲经济的发展在我国已经开始,休闲经济的发展又必然会带动整体经济的发展,因此温泉经济作为休闲经济会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应该受到普遍的关注。

2 河南省温泉产业的发展

随着旅游市场的不断变化,近年来我省温泉的开发利用发展速度很快。鄢陵花都温泉,鲁山玉京温泉、皇姑浴温泉,郑州的丰乐园温泉等,在近年来经营中都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河南目前的温泉企业有十几家之多,以地域划分,形成了南召温泉带、许昌温泉圈、鲁山温泉圈、信阳温泉圈等四个温泉分布区,同时,三门峡的卢氏温泉带也正处于积极开发阶段。

南召莲花温泉是河南省规模最大、设施最完善的温泉,具有冲浪、高空滑梯等多项冷水项目,是河南省第一个引入“动态”理念的温泉,扩大了温泉的受众市场;许昌鄢陵花都温泉是河南省最早开发的温泉,1996年开始营业,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推陈出新,积极引进新的温泉项目,坚持不懈追求“温泉小镇”理念,力图用温泉带动整个小镇的发展;鲁山的玉京温泉、皇姑浴温泉,则以其源远流长的温泉文化见长,不断地融入历史文化因素,努力以文化温泉作为企业发展的特色;信阳的茗阳汤温泉则是河南温泉市场为数不多的千年古汤之一,发展前景很好。

河南是人口大省,如果温泉能够在河南普及,那么温泉旅游产业的发展将带动相关的交通、景区、住宿、餐饮、度假产业的发展,也能缓解河南省当前的就业压力,拉动内需,促进经济的发展,可以说温泉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对河南旅游产品的转型升级奠定了新的基础,同时也能促进河南省的经济发展。但是就目前河南省的温泉企业发展来看,温泉企业的数量还比较少,还处于温泉产业发展的起步阶段。

3 河南省温泉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温泉开发理念滞后。温泉企业的良好发展,必须具备自身的特色,拥有自身的品牌。温泉企业在开发初期就应该有一个很好的发展思路,但是,目前河南省温泉企业对温泉旅游的特点和潜力普遍认识不足,导致温泉旅游区的建设不能完全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对温泉旅游相配套的一些户外设施增值项目的开发不够,例如除了南召莲花温泉、皇姑浴温泉等,很多温泉企业的SPA、健身房、酒吧、餐厅、景观步道等户外设施比较欠缺,这些配套设施的欠缺会成为整个温泉旅游开发的瓶颈,影响温泉旅游的顾客满意度,导致温泉旅游发展的缓慢。

第二,管理水平低,资源保护意识弱。通过调查发现,为了追逐温泉开发对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很多温泉企业对温泉沐浴的用水都不加限制,对温泉利用过程中产生的尾水处理及其环境影响并未有严格的要求和管理。对于温泉用水的价格来讲,也存在不合理不科学定价的情况。温泉是一种特殊的地下水资源,既具有大量的热能,又含有许多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因此其价格应在普通热水之上。但目前河南省温泉水上的价格仅相当于普通热水的价格甚至还要低,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

第三,缺乏统一的规划布局。由于历史原因,河南省的温泉产业起步比较晚,由于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导致了温泉企业的分散状态,每个温泉企业都只顾自己的小家,在对温泉资源的统一规划布局方面比较欠缺,不具备科学开发、综合利用的大局观念,结果导致粗浅项目比较多,分布较分散,影响了温泉产业的规模开发,规模效益得不到体现,使得温泉综合经济效益不理想。

第四,缺乏相关的法律规范。温泉作为一种稀缺资源,其开发和利用都应该有完善的法律条文作为支撑,但是河南的温泉开发目前还处于多头管理、政出多门的状况,相关法律条文的缺失也使得温泉产业中不少企业存在搭便车、以次充好以及卫生安全隐患。由于现行的行业标准并没有出台,所以,假温泉就会钻空子,影响整个产业的发展,同时,整个产业的卫生标准以及温泉旅游服务质量等级也亟须出台来规范整个温泉产业的发展。

第五,缺乏精准的市场定位。温泉产业要想做大做强,就要拥有庞大的消费群体,因此温泉的市场开发需要面对广大的普通民众,而不是仅仅瞄准高消费的人群。但是目前河南省有一部分温泉企业把自己的消费对象固定到了比较狭窄的高收入高消费群体,无形之中影响了温泉产业的消费群体和发展规模。

4 河南省温泉产业发展建议

第一,温泉产业的发展要与河南当地整体规划相结合,河南省应利用中原城市圈构建契机,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第三产业在整体经济中的比重,增加旅游业对经济的贡献,促进温泉产业的形成和发展,为温泉旅游产业链的构建提供条件。因此在规划整个产业的发展时,必须同当地的整体规划相结合,充分发挥温泉产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积极发展温泉旅游项目,不仅对河南经济发展起到助推作用,也能优化当地招商引资的环境。

第二,温泉产业的发展要与当地温泉资源科学合理利用相结合,避免过度开采,走可持续发展温泉旅游道路。企业要想长远发展,必须有个合理的长期规划,因此,温泉企业的发展需要注意对资源的使用效率问题,企业管理和服务必须始终以节能减排为宗旨,必须改变发展模式,由粗犷式开发到有计划的科学开发,发展绿色温泉。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该重视新技术的开发,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在温泉利用过程中要加大尾水处理设备及成本的投入,对所产生的尾水可进行二次使用。

第三,温泉企业要形成温泉的核心竞争力,构建由多元化整合形成的品牌价值体系。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旅游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多,旅游产品也越来越丰富,旅游行业的竞争力也在加剧,温泉行业的发展虽然较晚,但是温泉产品也开始呈现多元化趋势,这就要求温泉企业在对温泉产品的开发过程中,找准自己的目标市场,精确定位,有针对性的进行市场开发和营销,提高温泉产品的竞争力。在发展理念上,要把文化的元素充分融入到温泉产业中来。河南省地处中原,拥有浑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渊源,因此,要充分发挥河南省的文化底蕴优势,将文化元素纳入温泉产品中,将每种产品都附上文化的元素,把温泉和文化结合起来。

第四,温泉旅游项目要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相结合,突出地方特色,注重温泉文化建设。河南拥有丰富的文化资产,文化温泉就要结合河南省的地域特点、文化风俗、历史底蕴,充分利用温泉地的特色资源,根据市场的需求确定符合当地温泉旅游发展的主题,形成温泉产品独特的内涵和文化,形成河南省的温泉文化。温泉产品属于休闲养生产品,必须能够给消费者带来身心愉悦的感受,能够使消费者在享受温泉的同时,释放工作压力,缓解亚健康状态,因此,温泉旅游项目不但不能破坏当地的自然环境,而且在规划、设计时要把项目打造成当地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第五,要丰富和完善与温泉产业相关的制度。任何一个企业的最终目标都是追求自身利润的最大化,因此,在缺乏相关法律条文的约束下,搭便车和机会主义行为现象就会发生,温泉产业也不例外,为了缩减成本,不可避免就会发生企业缩减尾水处理,对山水环境的破坏视而不见,以及欺骗消费者的情况。这些情况的杜绝需要完善的法律制度作为依据,同时也需要监督部门的良好配合,因此,温泉企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法律的支持,行业标准的出台,以及监督部门的执法和监督。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借鉴国内外温泉产业发展的先进经验,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完整的、系统的使用规范、行业标准、资质认定标准。

总之,河南温泉产业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面对滨海城市温泉产品的竞争,河南温泉产业应该根据自身的历史文化优势,根据自身独特的资源条件和区域背景走出自身发展的特色,完善法律法规,营造高质量环境,提供多样化温泉产品,节能减排,实现温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经济发展的源泉篇3

机遇

“一小时经济圈”经济总量的壮大将为温泉旅游业发展提供强大的经济支撑。据悉,2005年,重庆“一小时经济圈”GDP为2387亿元,占全市的78%。按照重庆市有关规划预测分析,到2020 年,“重庆一小时经济圈”GDP将在2005年基础上翻三番,占全市经济总量的83%以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有望突破8000美元。

重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宋林对记者说,按照现代旅游经济学原理,温泉旅游地的投资和开发规模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随着重庆“一小时经济圈”经济总量不断壮大,必将深刻影响温泉旅游的投资和消费能力,并为温泉旅游业发展提供强大的经济支撑。同时,她也提出重庆当地的消费潜力是发展温泉旅游的推动力,“拥有数量庞大且具有较强消费能力的目标人群是温泉旅游发展的重要基础。”

根据广东省一项抽样调查分析,近80% 的游客集中在经济发达、收入水平高的珠江三角洲地区。2005年,重庆“一小时经济圈”常住人口为1661万,其中城镇人口970万。按照有关规划,预计到2020年,“重庆一小时经济圈”城镇人口约为1720 万,城镇化率约为78%;一般来讲,城市人口比农村人口具有更多的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具有更多的旅游消费需求和更强的支付能力。随着重庆“一小时经济圈”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必将为温泉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消费潜力。

“一小时经济圈”的形成将使得之前备受诟病的交通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将使温泉旅游变得更加方便容易。

根据国内温泉旅游开发的基本经验,温泉旅游的实际车程一般为2~4个小时。重庆“一小时经济圈”战略提出,将构建一体化综合交通系统。预计2020年,一小时经济圈内区县高速公路通达率100%。随着“一小时经济圈”战略的实施,将实现圈内所有区县与都市区1小时通达的目标。重庆“一小时经济圈”战略的实施,将使圈内交通更加发达,随之将使温泉旅游出行变得方便、快捷,使空间距离缩短、旅游时间延长。

重庆市旅游局的工作人员在电话里告诉记者,“一小时经济圈”强大的辐射和集聚能力将为温泉旅游业发展提供更大的市场空间。重庆市“一小时经济圈”将以10条放射状高速公路和10条放射状铁路干线为骨干,建立起与陇海兰新、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云黔桂及东盟等经济区直接相连的6条综合运输通道。

与周边省(区)相比,重庆无论是温泉资源还是开发经验都具有更为明显的优势。因此,随着“一小时经济圈”战略的实施,重庆对周边地区的辐射能力将不断增强,重庆周边地区温泉旅游的潜在消费者将吸纳为重庆温泉旅游的实际消费者。重庆温泉旅游将面临更大的市场空间。

策略

在温泉旅游中,人们主要为沐浴温泉而来,体会温泉沐浴文化,感受健康、养生、休闲、度假和温泉的完美结合。

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副主任刘德谦介绍,就目前国内温泉旅游经验来看,温泉旅游的市场主体仍在于本区域内具有较强支付能力和闲暇时间的城市居民。因此,只有在未来重庆“一小时经济圈”约1720万城镇人口中积极倡导温泉旅游消费理念,使温泉不再是“疗养”的代名词,不再是澡堂的象征,而成为居民日常消费的重要内容,成为一种文化的载体,重庆的温泉旅游才能真正迎来巨大的市场空间。

过去重庆温泉资源普遍呈现综合利用效率差,资源浪费严重,项目品牌化程度低,规模效应差等问题。随着重庆“一小时经济圈”战略的实施,迫切需要对“一小时经济圈”内的温泉资源进行全方位的基本调查,在准确分析开发条件的基础上,科学制定“一小时经济圈”温泉旅游发展规划。通过高水平的规划,引导“一小时经济圈”内温泉旅游开发项目合理布局,突出特色,有序建设,最大限度地发挥温泉旅游的整体合力。

经济发展的源泉篇4

关键词:济南 旅游 发展 生态学

我国有泉的城市不少,但唯有济南幸运地获得“泉城”的美称。泉水已经成为济南的象征和标志,承载、孕育了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生命和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并赋予其灵秀的气质和旺盛的活力,直接影响着济南的生态环境质量,以至旅游业的发展也与泉水息息相关,正是兴也泉水,衰也泉水。支撑泉城的是济南泉群,它是在地质、地貌、地形、水文等复杂条件的精巧配置下,由溶隙、溶孔、溶穴和溶洞构成的岩溶通道和蓄水系统,并有补给、排泄和径流条件互成体系,最终形成的一个完整、独特的自然生态系统,这种自然生态系统又与泉城历史文化、旅游活动等构成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生态系统。

泉城旅游资源的生态学解释

根据济南市名泉保护管理办公室实地考察,济南辖区范围内有泉水733处,仅在古城区2.6平方公里范围内就有泉水136处;又据1983年的统计,济南市区有泉水144处;还有大家熟知的“济南七十二泉”,最早见于金代“名泉碑”,元代地理学家于钦在其所著《齐乘》一书中,详细记载了“名泉碑”上所列举的七十二泉,其中位于济南旧城区内的有47处,分别属于趵突泉群、珍珠泉群、黑虎泉群和五龙潭4大泉群,其余25处则位于济南市南部山区及章丘明水镇和长清灵岩寺等地。

济南市区泉水的产生是因为济南位于鲁中山区与华北平原的过渡带,南依泰山,北临黄河平原,地形为南高北低,高度相差达500多米,由于地下岩层具有许多褶皱并拌有大量缝隙,形成蓄存和输送地下水的脉状地下通道,大气降水渗漏地下,顺岩层倾斜方向北流到市区,遇到岩石断层的阻截和堵挡,隔断了地下水北流的通道,使济南市区地下水位逐渐升高,水压增加,穿过岩溶裂隙在地表沉积物比较薄弱的地方涌出,形成天然涌泉。

影响泉城旅游发展因素的生态学分析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泉城”就是指济南市区内的4大泉群,都认为济南作为“泉城”其主要景点就是市区的4大泉群,从而导致了游客数量随4大泉群停喷与否而剧烈浮动,尤其近几年4大泉群停喷,泉城旅游遭受到致命打击。其实,真正的泉城不仅仅指有4大泉群的济南市区,还应包括济南市的南部山区等区域。所谓南部山区位于泰山北麓,相当于《济南市旅游发展规划》中确定的济南市郊南部泉水生态保护区,即济南市区南部历城区济青高速公路以南的地区,其范围为北起济青高速公路,南抵历城—泰安界,东起历城—章丘界,西至历城—长清界。而从泉城的泉脉结构来看,南部山区也是济南市区泉水的主要补给源区,是一个很特殊、很重要的区域。而且名闻天下的七十二泉中有20%是在南部山区,如柳泉、龙泉、琴泉、苦苣泉、鹿跑泉、水帘泉、避暑泉等,还有许多不为人知的泉深藏于山林之中。因此,有的专家认为,南部山区才是泉城真正的泉文化核心区。

南部山区距离济南市区只有1个小时车程,近几年来这里已经形成了一个市民度假休闲旅游的目的地,每逢双休日和大假期,成群结队的济南市民到这里度假休闲。目前,当地村民和部分房地产开发商的低水平开发和粗放式经营,实际上对南部山区资源特别是泉水资源及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破坏。

研究表明,济南市区地下水资源主要来自南部山区上千平方公里的补给区。南部山区水源的多少,直接关系到市区地下水位的高低。南部水资源功能区对济南泉域地下水补充量每年在1.88~2.25亿立方米之间,每天在51.5~61.6万立方米之间。补水时间集中在6~9月份,其它时间为耗水季节。虽然,济南市有关部门为节水保泉在该区域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随着济南市区不断南扩,南部山区这块补给泉城地下水的区域面积逐步减少,局部生态环境已经遭到一定的破坏。

造成南部山区无序开发并造成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有4个:首先是南部山区风景秀丽,有较大的旅游市场需求空间;其次是当地政府和民众具有很强烈的脱贫致富的欲望;第三是南部山区管理区域过于分散,规划方面也一直没有具体的方案;最后是该区域的管理措施和相关政策法规相对滞后。

如何将济南市区与南部山区作为一个生态系统,统一进行开发;如何科学保护泉城的泉脉;如何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旅游等经济开发,促进当地脱贫致富和走向小康社会等,都是泉城旅游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重大问题。

规划控制与科学保护的生态学对策

济南市新一轮城市规划再次明确“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南控”发展战略,这是南部山区发展的总体原则。对于“南控”发展战略,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一是要控制城市向南部地区发展,特别要控制房地产的盲目开发;二是对南部地区自身的发展要控制,特别要发展地方的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在济南市的“东扩、西拓、北跨”工程基本完成后,南部山区的整体发展规划编制及“南控”战略即将实施。经专家鉴定并公布的《济南市南部山区水源涵养重要生态功能区规划研究》,确定了该规划的期限、分阶段的目标及主要保障措施。

南部山区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是在济南泉域地下水补给区基础上申请建立的。其首要和主导功能为水资源涵养和地下水的补给;辅助功能是保护地表饮用水源、保护自然地质结构、保持水土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功能区南部的地表分水岭、东部的东梧断裂、西部的马山断裂以及北部的火成岩体将济南泉域闭合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水文地质单元。大气降水通过岩溶裂隙和溶洞迅速补给地下水,地下水在接受补给后,通过地下溶洞和地下河等途径迅速向北运移,在北部受到火成岩的阻挡,承压形成裂隙上升泉群。其独特的地质结构类似于天然的“坎儿井”,在国内外都是独一无二的,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保护价值。

由于泉域地下水补给区的北部,尤其是济南市“一城四团”范围内的区域地面硬化严重,基本丧失了地下水补给功能。为此,本次规划范围从泉域地下水补给区范围内去除主城区建成区范围和党家庄组团,确定南部山区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北部以南外环向经十东路和经十西路两侧的延伸线为界,东、西、南边界与泉域地下水补给区边界吻合,功能区总面积为1513平方公里。

根据水文地质研究,济南地下水补给区分为直接补给区和间接补给区。间接补给区并不能对地下水形成真正有效的补充,而近郊港沟、姚家、党家庄、十六里河及长清平安店一线的直接补给区是济南泉域地下水最直接、最主要的补给区,也是最重要的保护区域。

本次规划在确定区域主导功能和辅助功能的基础上,对区域进行了功能区划,并提出各功能区的相关保护措施;加强对给水区域的保护,明确提出济南市区必须以功能区北界为控制边界,严控城区开发进一步南移;严格控制地下水水源涵养一级区的开发,禁止新建与生态保护无关的建设项目;加强对功能区的环境管理,严格控制区域点源、面源污染;制定对功能区的相关倾斜政策,支持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等。

南部山区共有大小山头660多个,其中近一半的山头绿化状况尚处于较低的水平,部分区域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尤其是在直接补给区的裸露山区,水土流失使得原本比较脆弱的山坡土壤层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生态系统赖以生存的土壤条件始终得不到改善。因此,水土保持不仅是南部山区的重要辅助功能,也是区域生态环境逐步改善的重要组成部分。

南部山区的药乡、龙洞、小娄峪、跑马岭、五峰山、灵岩寺、千佛山等区域为动植物物种集中地,保护区域的动植物多样性不仅对动植物本身具有重要意义,也是保持区域生态系统稳定的重要基础。

功能区有两大主要任务:一是采取严格保护措施,保护现有生态状况保持良好、生态功能正常发挥的重点区域,防止发生新的退化和人为破坏。采取建立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方式,对生物多样性丰富、具有典型性、完整性的自然区域予以特殊保护;二是通过自然恢复、管理措施和工程措施,遏止区域的生态退化趋势,解决区域生态退化各方面的问题。主要措施包括:建立严格保护区域或自然保护区;开展退耕还林还水、小流域治理、荒山绿化,科学治理水土流失,增加水源涵养能力;加强对区域内点源、面源及城镇生活废水的治理,控制水体污染。

在对南部山区规划控制和科学保护过程中,应以生态学等理论作为行动的科学指导。比如,在绿化中对树种的选择,应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不能盲目追求所谓“绿化”、“美化”的效果。油松和侧柏等针叶树具有抗干旱、耐瘠薄和四季长绿的特点,而刺槐等阔叶树生长快、落叶多、分解快、生命力较强,具有多种生态功能,还有臭椿等树种在裸盐化的侵蚀劣地也能生长,适应性很强。因此,应针阔叶树混交、乔灌木混种。

开发与经营生态环境友好型产业的生态学路径

济南市应尽快出台优惠政策,调整南部山区的产业结构和生产布局,鼓励大中型的高新技术企业进驻,取代生产工艺落后、附加值低的落后乡镇工业,同时依托特色生态环境,积极发展生态环境友好型产业。其中,开发与经营生态旅游是南部山区发展的重要选择,其重要意义在于:

能够有效保护当地生态环境。传统旅游也要欣赏自然环境,但是,生态旅游与传统旅游的最大不同之处,就是旅游参与者(游客)在欣赏自然环境的同时又自觉地保护自然环境,旅游经营者在开发旅游资源的同时又自觉地予以保护。这一点对泉脉保护和泉城旅游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

能够全面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生态旅游除了将旅游收入运用于自然环境的保护,而更重要的是通过创造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为其它产业带来发展和升级的机会,起到一种示范作用,提高南部山区的整体竞争力,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能够保护当地的特色文化。生态旅游不仅能够充分、合理地利用当地的文化,为游客全面展示当地的历史文化,而且还能够深入挖掘尘封已久的文化,保护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促进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能够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生态旅游可为当地居民提供一定的就业机会,增加家庭经济收入,改善生活质量,使当地居民积极参与到规划设计、开发建设、经营管理等过程之中,从而提高当地居民的整体素质,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

与目前济南泉水发源地的普遍观点不同,有的专家经过长期研究后认为,济南泉水是否喷涌和黄河水量大小密切相关,而且,黄河与济南泉水的关系,在史料中也能找到根据。宋代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济南的泉水源于济水,而如今的黄河,正是在后来夺了济水河道。目前,普遍认可的济南泉水发源于泰山北麓、济南南部山区的观点,是北宋时期任齐州知府的曾巩提出并延续下来的,这一观点已经被现代地质科学工作者的调查研究所确认。

尽管黄河水与济南泉水是否有关还需科学证明,但是泉城的节水保泉,不应仅限于南部山区,更应拓展其范围,从南、东、西、北各方向同时入手。济南市区与济南南部山区等区域构成完整的泉城概念,应树立 “大生态”、“大泉城”和“大旅游”的理念,充实泉文化的生态内涵。

参考文献:

1.党明德,王晓军,陆敏.对济南泉水的来源路径及其保泉问题的研究[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03.4

2.高祥森,吴修安.补水保泉——济南出台南部山区生态环境三期规划[n].齐鲁晚报,2004.8

经济发展的源泉篇5

(一)资源型城市的内涵和界定

资源型城市又称“资源性城市”,“资源城市”,“资源指向性城市”,是指以自然资源的开发而兴起,并以资源开采为主导产业的城市。这里所指的自然资源绝大部份为矿产资源,也包括森林资源。资源型城市的主要功能是向社会提供矿产品及其初加工等资源型产品。原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在2002年《我国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转型研究》报告中,提出了资源型城市的四个界定标准。

四个界定标准为:一是采掘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10%以上;二是采掘业产值规模达2亿元以上;三是采掘从业人员占城镇从业人员的比重达5%以上;四是采掘业从业人员规模达2万元以上。福泉市素有“亚洲磷都”之称,是全国重要的磷化工生产基地之一。2010年福泉市磷矿总产量达450万吨,产值达83.5亿元,磷及磷化工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89.3%以上,从业人员达8445人,从业人员占城镇从业人员的比重达48.3%以上。这四项指标已达到或接近国家对于资源型城市的认定标准。因此,可以判定福泉是以磷及磷化工为支柱产业的资源型城市。

(二)资源型城市成长阶段的划分

本文以资源型城市的成长周期理论划分资源型城市的成长阶段,由于资源型城市是以资源型产业为主导产业的,资源型产业因其所利用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决定了资源型城市发展具有分阶段的生命周期。资源型城市的生命周期与其对它所依赖的不可再生资源的开发进程具有高度一致性。如图1所示,资源型城市的生命周期变化规律呈铃状分布。假设一个资源型城市在一定时期T所产生的资源量设为Q,很明显,Q起初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并且将趋向于一个最大值maxQ,在此之后资源将会逐渐面临枯竭的境遇。生产速度P,它表示在一个给定的时间间隔t(如一年)内,所生产的资源Q的数量,假如用该生产速率为纵坐标,时间为横坐标,那么从开采开始,直到矿藏枯竭为止,不考虑其它因素,在正常情况下应是一条平滑的曲线,其表达式为P=Qt。该曲线如图1所示。P的增长速率V=P′=dpdt首先以递增的速度增加,在某个点达到最大值。最后V将逐渐减小并成为0(在P本身达到最大值的时该)。在此之后,P以一种对称的形式减小,正如它上升时的曲线形状,此时的V变为负值,随着时间的推移,资源将开发殆尽。根据上述资源开发的特点,在资源型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其资源开发的进程可分为三个阶段:从开始开发到V达到最大,这一阶段可称为增产期,对应的另一端为减产期,中间部份是稳产期阶段。

按照资源在上述开采中的规律,资源型城市的资源走向枯竭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城市的经济也会因资源的枯竭而衰竭,而避免这种趋势的唯一途径是资源型城市能够突破自身对于不可再生资源的严重依赖,拓宽经济发展领域。这时,资源型城市的生命周期才能够重构。与资源开发周期相对应,资源型产业也经历从形成,成长、成熟到衰竭的生命周期,与资源开发不同的是资源型产业或被新产业所取代产生新的生命周期。如图2所示。

本文所论述的成长中的资源型城市,是指资源型产业生命周期阶段中的成长期和成熟期前段。在这个时期资源型产业自身的发展规模逐渐趋于庞大,市场占有率提高,,在该地区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和所起的作用日益增大,城市呈现出一片兴旺景象,人口剧增,城市化步伐加快,城市经济呈上升趋势。

从图2中可以看出,成长期是资源型城市发展的一个分水岭,在这个阶段资源型城市的发展会出现两种趋向。(1)资源型城市在开始进入繁荣期就防微杜渐,利用城市经济不断发展的刺激作用发展新产业,从而保持城市经济旺盛的生命力和活力,能够在较高的起点上,开始延续经济的增长,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城市进入了新生期;(2)城市经济不做多少改变,一直倚靠资源型产业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会随资源型产业的萎缩而进入衰退期。因此可以说进入成长期的资源型城市是资源型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的最佳转型期。在这一阶段城市经济增长势头良好,城市经济经过前段的积累,已经有了很好的经济和技术等物质基础,这时发展非资源型产业,改变传统单一的产业结构,进行多样化经营,可以说既有时间上又有物质上的保证,转型的困难相对较小。

福泉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已探明具有工业开采价值的矿产资源有磷、煤、铁、铅、锌、重晶石、硅石、耐火粘土、大理石、高岭土、油页岩、汞等20多种。优势矿种磷矿,已探明储量达10亿吨,其中高品位3.11亿吨(P205含量多在30%以上,最高可达38%),多为露天矿,极易开采。(见表1)。福泉工业的发展以磷化工为主导,以瓮福集团为龙头的磷化工产业经济带已形成,肥料级、工业级、饲料级、食品级磷酸盐均具有相当规模,正在加大力量建设电子级磷酸、50万吨磷石膏制硫胺装置。丰富的磷矿储量资源将为福泉发展下游业提供提供充足的物质方面的保障,也为福泉城市经济的全面转型提供更多的时间。因此按照上面关于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的界定,本文的样本城市-福泉属于成长中的磷矿资源型城市。

二、福泉市经济发展现况及存在的问题

福泉位于贵州中部,全市现辖9镇7乡,总面积1688平方公里,总人口32.7万。矿产资源丰富,为充分利用矿产资源,加快经济发展,近年来,福泉市提出了“工业强市”的发展战略,确立了“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重点产业发展”的工业化道路,重点抓好磷、煤、电的发展,努力把福泉市建设成为以磷化工业为主的贵州新工业基地,以及中国乃至亚洲重要的磷化工业基地。2010年,福泉完成生产总值(GDP)53.9亿元,经济总量居全州第二位。全市工业总产值、财政总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分别达到73.89亿元、5.2亿元,23.52亿元,社会经济发展已跻身贵州省27个经济强县之列。

(一)福泉市资源产业发展现状

福泉市境内拥有丰富的磷矿资源,已探明的磷矿储量为10亿吨。福泉磷矿以品位高、杂质含量低、活性好而著称,适合于走“以湿为主,湿热结合”的工艺路线。

富集的磷矿资源使福泉正在成为国家重要的磷及磷化工生产基地,是贵州省首家“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2010年福泉实现工业总产值93.5亿元,其中重工业产值87.3亿元,轻工业产值6.2亿元,分别增长40.6%和3.5%。2010年末全市磷矿总产量达到450万吨(其中瓮福集团320万吨)。在丰富的磷矿资源支撑下,全市2010年工业企业中25户从事磷资源利用相关产业,年贡献产值在全市工业总产值中89.3%。2010年磷矿产业的产值占财政总收入的65%。磷及磷化工产业成为福泉名副其实的龙头和支柱产业。

(二)城市发展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福泉市把主要力量用在发展采掘业和初加工业上,为国家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实现了经济的飞速发展。但是由于工业内部结构不合理,其它产业发展不快,产生了与此相关的一系列问题。

1.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运行风险加大。福泉市作为资源型城市长期以来定位于国家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对资源进行粗放式的开采和利用,没有采用产业结构升级来对资源型产业进行纵深的发展,所以产业链相对较短.造成了区域性经济结构失调。三大产业间比例严重不合理。1949年福泉市的产业结构比例为86:10:4,为“三、二、一”模式,属于典型的农业经济模式。90年代后产业结构进行较大幅度转折,“八五”期末三次产业的构成比例为41.9:33.8:24.3,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下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有所上升。到2010年福泉市三大产业比例调整为11.95:47.58:40.47。第二产业仍占主导地位此外福泉市工业结构的重型化倾向严重。2010年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为99.5%,轻工业仅占0.5%。以资源为主导的重工业在收益转换为产业资本的过程中受到限制。没有发挥对其他产业应有的牵引作用。在磷化工的产业结构中,以资源开发型的传统产业占主流,黄磷、磷肥、磷矿石(粉、矿)等初级产品比重较大,高附加值的精细磷化工产品的发展相对迟缓,新兴产业、高新技术、新材料产业等发展缓慢。相当部分磷化工粗加工企业技术长期在低水平徘徊,新产品、新技术开发能力差。

长期以资源为导向的经济发展,导致福泉市职工就业结构和就业方式以第二产业为重(见图3)。2010年磷矿产业直接从业人员5216人。占全市产业工人的82%,间接从业人员约3千人。

产业结构失衡加大了地区经济运行风险,例如受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国际磷产品需求量锐减,磷价随之大幅走低,黄磷从最高时的22000元/吨跌到最低9800元/吨,磷酸一铵从最高3900元/吨跌至2100元/吨,磷酸二铵从最高4200元/吨跌至2800元/吨。福泉市磷化工产品仍以基本产品为主(见表2),而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精细品种数量少,规格少,在整个磷化工产品中所占比重很小。因此全市工业遭受重创,磷化工企业普遍开工不足,部分中等偏小的企业几乎处于半停产状态,仅瓮福集团一家,在2008年亏损就达数亿元。

表22010年福泉市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2.经济发展以资源开发为主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存在加工度低、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不高的问题。近年来,福泉市经济发展情况呈快速发展势头(见表3),从增速上看,从2003年以来,经济增长都在11%以上,明显高于全国经济增速,按当年价格计算,2010年的地区生产总值是2003年的2.9倍。然而,经济高速增长的背后是资源和能源的高投入和高消耗。

数据来源:福泉市统计局,经笔者整理。

福泉市磷矿资源富集,但总量有限。由于经济粗放型发展,除瓮福集团外,磷矿开采技术落后,采贫弃富现象十分严重,平均回采率不足40%,再加上精深加工少、经济规模小、设备陈旧、工艺落后,造成综合利用能力不足,资源浪费严重。从能耗量上看,2010年,福泉市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达46.47万吨标准煤,每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为0.5443吨标准煤工业综合能源消费主要集中在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的冶炼及延压和电力、热力生产供应以及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资源性行业(见表4)。

从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上看,2010年福泉市主要工业品以磷矿石、原煤和硫酸等基础性资源类产品为主,其中的产量分别高达494.16万吨、21.18万吨和242.99万吨。黄磷、磷肥、磷矿石(粉、矿)等初级产品资源开发型的传统产业企业13家,占磷及磷化工规模企业17家的76.5%。采掘业6家,占规模企业的15.8%。

3.磷煤化工产业结构整体关联度差。虽有瓮福集团等大型磷化工企业,但从福泉市整体上看,规模企业少,经济总量偏小,磷煤化工产业结构整体关联度差。原料、初级产品、大宗产品、精细化学品、“三废”综合利用产品等一系列上游、下游配套和相互依存的产业链条还没有发挥效应。

4.资源永续开采压力加大,经济的可持续能力不强。福泉市工业是以磷矿资源优势为依托形成的开采和初级加工的传统产业。目前,世界磷矿资源已逐步贫化,磷矿资源不可再生,中国磷矿石已列入我国2010年后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20种矿产之一。福泉市磷矿远景储量在10亿吨以上,可开采储量3.2亿吨,2010年福泉市磷矿石的产量为494.16万吨,同比增长12.7%,按此势头,磷矿资源50年后就会开发殆尽。全市39家企业中有25户从事磷资源利用相关产业,年贡献产值在全市工业总产值中89.3%。如果福泉市替代产业、接续产业不能形成有效接应,那么资源枯竭、“矿竭城衰”必然随之而来,经济必将陷入“资源诅咒”的陷阱。福泉市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摆脱单纯依靠磷的“资源意识”,树立大资源观,向着综合型城市的方向发展,多种产业结构并存,形成区域的增长极,以城市的自身发展带动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5.企业研发能力薄弱,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福泉市工业特别是地方工业研发投入严重不足,关键技术自给率低,初级产品比重大,精细化程度不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无法得以充分持续体现。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严重制约了福泉市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的转化。2010年,在全市3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开展研究和实验发展(R&D)活动的企业仅有2家,即瓮福集团和川恒公司,从事R&D活动人员515人;R&D经费内部支出29093万元,R&D经费占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为0.11%。研发投入的不足,导致了福泉市科技创新能力低下(见表5)。2010年,福泉市专利申请150项和专利授权110项分别仅占贵州的3.4%和3.6%。

技术创新力不足,一方面使增长只能在更大程度上依赖要素投入量的扩张,而资源、环境等方面的约束最终会使这种扩张受到限制;另一方面难以产生新的有效投资领域和新产品开发领域,使投资需求不足,影响持续增长动力,或者即使扩大投资也更多地是在原有结构,基础上的重复投资,加剧粗放式发展模式。

资料来源:福泉市科技局

6.环境问题突出。对矿产资源的持续开发在给福泉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其实现可持续发展造成诸多不利影响。福泉市工业原材料主要以磷、煤为主。磷、煤矿开采对环境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周边地区环境的恶化,由于对磷、煤矿的不当开采,引起地表的塌陷,使地下水位上升到地表标高以上,就会形成积水坑、沼泽地或地表盐碱化,破坏土地的经济使用价值,使矿区原有农田不能耕种。而且开采磷矿和煤矿也对水资源的极大耗费,主要表现在对地表及地下水系的破坏和污染,矿区主要供水水源枯竭,地表植枯。福泉市境内的重安江由马场坪至出境河段的水质多年一直劣于V类,水体中总磷、氟化物超标现象突出,2009年最大超标数分别为1.18倍和42.2倍。据2007年福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披露,全市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仅为12.6%,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为5.34%。由于磷煤化工业的兴起或者废水处理的力度不够,致使氮磷营养盐、重金属、有机毒物质对水体造成质化影响,为水体的可持续利用和再生带来重大阻碍。以福泉市2009年用水量数据为例,2009年福泉市总资源可用量为9.84亿立方米,年提供量1.33亿立方米,工农业耗水量1.23亿立方米,人均综合用水411立方米。

表62009年福泉市水资源统计表单位:亿立方米立方米

资料来源:《2009年黔南州水资源公报》

通过数据分析:福泉市的总水资源量在全州来说较少的,在全州十二个县市居第10位,年提供量是最多的,而工农业耗水量是最多的,人均综合用水占有量为全州最多,居第二位。以目前福泉市水环境状况和用水量不断增加及达标的地表水资源有限的实际情况,势必会对今后供需水关系造成影响。2010年上半年福泉市因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及后续管网工程进展缓慢,被贵州省环保厅作出了暂停新增化学需氧量排放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的决定。

在全省2010年度城市综合整治定量考核中,福泉市居末位。

三、福泉市经济转型的主要思路

福泉市目前处于磷矿资源稳产期,城市经济结构中主导产业突出,社会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处于资源型城市成长期。在成长期,城市肩负发展主导产业和选择替代产业的双重任务,需要孕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为专业性城市逐步走向综合性城市过渡创造条件,对城市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

因此福泉不可能完全放弃磷矿主导产业,而引入全新替代产业,实施大转型,也不能仅仅延长主导产业链,磷化工产业链,实施小转型。福泉市经济转型的思路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做大磷化工主业,做强“副业”,多元发展;发挥优势,拓展市场,以人为主,最终走向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一)产业结构升级,实现多元化发展

要以提升重点产业的竞争力为主导,立足于地区的资源优势,升级产业结构以实现跨越式发展。福泉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要避免单纯的资源开发,把资源开发同发展高附加值的制造业结合起来,发展循环经济,探索生态农业,鼓励高附加值的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限制高耗能和高污染产业,同时把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旅游业、物流业等新兴产业作为重要的战略。一是依托磷化工优势,突出推进产业集群。通过壮大项目整合优势产业,形成一批大企业、大集团,依托核心龙头企业作引力,推进配套企业、关联产业发展。二是研究制定鼓励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促进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的深度融合,着力构建适应新型工业化发展的产业服务体系。

(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福泉市磷矿资源富集,但总量有限。由于经济粗放型发展,除瓮福集团外,磷矿开采技术落后,采贫弃富现象十分严重,平均回采率不足40%,再加上精深加工少、经济规模小、设备陈旧、工艺落后,造成综合利用能力不足,资源浪费严重。福泉市要以循环经济取代直线经济,将物质流动方式由传统的"资源-产品-废弃物"单向线型模式,转变为"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闭合循环模式。以创建部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为契机,围绕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目标,积极采用低投入、高产出、低污染或无污染的经济运行模式,促进能源、原材料的循环利用。重点从企业、区域和社会等三个层面推进循环经济,打造循环经济示范园区,推广一批循环经济示范点,实施一批循环经济重点项目。

(三)以制度创新促进城市转型

制度是影响生产力发展的首要因素。城市转型的本质在于制度创新,摆脱对资源的过度依赖,实现产业转型。制度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的上层建筑,提供促进经济增长的激励机制,为经济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空间。福泉市的转型必须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科研实体、高等院校为依托进行技术创新,延长资源产业的生命周期,并拉动其他产业的发展,提升产业整体技术水平。要制定完善的制度并保证各项制度的有效执行,为资源产业的有序发展提供法律和制度的保障。同时,政府要建立衰退产业援助制度,促进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建议建立磷矿开采企业反哺制度,从处于高产、稳产期的瓮福集团、福泉市磷矿等企业实现的利润中提取一定比例,建立磷矿石生产补偿基金,用于磷矿企业的转产补贴。

(四)突出优势与特色,实施品牌带动战略

福泉市品牌战略就是要充分利用本市“矿”与“山水”结合而成的独特优势,通过提高城市主导企业、优势产品、特色旅游资源知名度,来提升城市知名度,扩大竞争力。一是创建企业品牌。企业品牌主要是通过产品品牌来展现的。福泉市“瓮福牌”磷酸一铵、磷酸二铵,川恒公司生产的“小太子牌”磷酸二氢钙已具备国内品牌优势。对于这些福泉现有的品牌实施品牌扩展战略,进一步扩大品牌知名度,提高产品性能,优化产品系列。扩展原有品牌的同时,要开发新的产品系列,创建新的品牌。二是创建旅游品牌。福泉市的旅游资源富集,拥有部级文物保护单位明代古城垣、葛镜桥与道教圣地福泉山、省级风景名胜区洒金谷。并且历史文化厚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古城文化和民间文化-阳戏。另一方面福泉被誉为“亚洲磷都”,具备矿业旅游基础。因此,可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创建“洒金谷”系列旅游产品(包括景区欣赏、阳戏艺术展览、特色食品加工等),建设磷矿矿主题公园,设计矿山采矿流程体验、矿山历史景观游览、特种体育运动一系列围绕磷工业主题的旅游产品。

(五)拓宽融资渠道,为经济转型提供资金支持

资金是实现经济转型的首要保障。福泉市经济的转型发展需要金融部门的鼎力支持。首先要增强资金供需比方对接实效性。人民银行牵头组织定期组织召开银企对接会以及农业、城市建设、商贸服务业等若干专场银企对接会,实现银企对接制度化和常态化。探索建立福泉市金融服务网和中小企业信息共享系统,适时公布项目建设、资金需求信息,增强银企对接的及时性。其次拓宽企业资金来源渠道。引导民间资金向民营资本转变,积极参与工业发展、农业产业化建设、工业园区开发等。加快推进瓮福集团等大型企业上市融资步伐,加大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中小企业集合债券等债务融资工具的宣传推介力度,增强企业运用债务融资工具的能力和水平。其三建立完善激励约束机制。继续发挥好《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考核奖励》的激励作用,研究制定出台《财政性资金存放金融机构管理办法》,对经济发展做出较大贡献的金融机构在财政资金的存款上给予倾斜。

(六)保护与治理环境

福泉市地形构造以喀斯特岩溶地貌为特征,土层较薄,水土保持相对困难,环境生态条件脆弱,环境承载能力极弱。加上近年开发资源对环境的污染,福泉的环境已遭受很大的破坏。因此,必须大力保护环境,扭转目前生态承受力不断下降的趋势。福泉必须继续推进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探索论证排污权的应用,稳固石漠化地区的水土保持成果,保护当地水资源。抓好环境保护和监测工作,加大环境执法力度,不断淘汰和关闭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落后工艺、设备和企业,大力开发节能、降耗和减污的高新技术。传统磷化工生产工艺产生“三废”对环境危害大,磷石膏等废渣给环境带来严重污染,需要对老污染源进行积极、有效治理的同时要求新上项目严格按布局合理、符合城市总规和土地利用总规的要求下进入工业园区,同时,严格采用清洁工艺生产。

参考文献

[1]2009年黔南州水资源公报

[2]2007年福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3]2010年福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4]李咏梅《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

经济发展的源泉篇6

资源篇:长白山千年育矿泉

“茫茫林海酿甘霖,汩汩矿泉润世间。”长白山区是一个王朝诞生的地方,神山圣水。罕见的原始森林,迥然奇异的植被垂直分布,使它成为地球同一纬度带上原始状态最好、生物物种最多、生物链最完整、最具有代表性的自然资源立体宝库,在全球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200万年前,长白山经历了一次巨变,形成的寒武――奥陶系地质构造,孕育了甘冽、营养、矿物质丰富的大山“血液”――矿泉水。于是,海拔2670米的长白山脚下,葱郁的原始林海中,白山1.74万平方公里大地上,清纯甘甜的矿泉水挟裹着亿万年的灵气,喷涌而出。从此,白山市成为与俄罗斯高加索、法国阿尔卑斯山齐名的世界三大矿泉水富集地之一,白山市也有了一个新的名字――中国・白山国际矿泉城。

白山市矿泉水储量丰富,类型多样。区域内天然矿泉水资源水源地130处,既有偏硅酸型、碳酸型、锶型、锂型,又有多种元素复合型,日开采量可达23万立方米。白山天然矿泉既有冷泉又有热泉,域内还分布多处热矿泉,水温在33-61℃间,白山成为雨水丰沛、适宜人居、创业发展的“桃花源”。

“石油主宰着今天的世界经济,矿泉水是明天的战略物质。”白山市优质的天然矿泉水资源引起了国内外的极大关注。尤其是欧洲最权威的矿泉水检测评价机构――德国费莱森研究所对长白山矿泉水在微量元素、物化、生化、有机、农药等21大类、241项指标进行检测,结论是天然、纯净、无污染、偏硅酸含量高,各项指标符合德国和欧盟矿泉水标准,与阿尔卑斯山的世界著名品牌伏维克矿泉水水源极为相近。

专家测算,白山矿泉水潜在经济价值每年可达1000亿元。

保护篇:实施严监管产业大循环

“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

白山市高度重视长白山区的保护与开发,每年都有很大的投入,在体制、机制和制度上不断创新,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使白山市的重要资源免受污染和破坏,确保天然永续利用,白山市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切实做到保护与开发并举。

坚持高起点科学规划。他们修编并实施了《吉林省白山市长白山天然矿泉水产业发展规划》,切实加大了矿泉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监督与管理。省政府批准建立了总面积为423平方公里的“长白山天然矿泉水靖宇水源保护区”,后被升格为吉林靖宇省级自然保护区,并成立了长白山天然矿泉水靖宇水源保护区管理局。在近期重点项目和远期规划中,还将完成长白朝鲜族自治县、临江市的天然矿泉水水源保护区工程规划建设,提高其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能力。

大力推进生态环境建设。白山市加大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力度,深入实施天然林保护政策,实施生态移民,将长期居住在长白山森林生态功能区、林业作业区、资源枯竭的林矿区居民和农村居民,分步移民到市区、县城和重点城镇。加大污染源治理,坚决取缔和关停影响环境的污染企业,对较大污染源实行限期治理,达标排放,确保长白山区域生态环境天然绿色无污染。

高标准加强对矿泉水生产企业用水保护。在已建成的矿泉水生产企业中,均对水源地进行了整治与保护,针对矿泉水水源地的区域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每个矿泉水生产企业的水源地都制定了《矿泉水水源地保护规划》,严格按照《吉林省饮用天然矿泉水资源管理办法》组织实施,确保水源地健康永续利用。

加大矿泉水资源整合力度。他们以“中国・白山国际矿泉节”为载体,全力打造长白山天然矿泉水品牌。在省政府的指导下,统一整合资源,并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在国内外各大媒体上广泛宣传推介长白山天然矿泉水,引导人们树立健康消费理念和绿色消费意识,真正把长白山优质天然矿泉水打造成世界知名品牌。目前,白山市下发并实施了《白山市饮用天然矿泉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管理办法》,标志着白山市天然矿泉水资源保护工作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开发篇:做强水产业领跑大发展

白山市立足资源优势,努力打造国际矿泉名城,制定了矿泉水产业发展规划,把矿泉水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来推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不断推动矿泉水企业做大做强。

通过举办白山国际矿泉节,邀请国际饮水组织、国家各部委、各省市知名饮用水企业,推介白山・国际矿泉城的形象和优质矿泉资源,展现矿泉城风采。

在中国吉林・东北亚投资贸易博览会上,组织矿泉水企业参展。召开白山市长白山天然矿泉水产业发展研讨会,通过研讨、考察水源地、参观矿泉水企业,增进省外知名企业与白山市的矿泉水企业的合作交流,很多企业表现出浓厚的投资热情。国内饮水知名大企业“娃哈哈”、“农夫山泉”、“康师傅”、吴太集团纷纷入驻白山,开发利用天然矿泉水资源。

白山“泉阳泉”矿泉水是全国4大名牌矿泉水之一、“中国驰名商标”和“国家免检产品”。“吉林省长白山矿泉水(白山)保护开发园区”已经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国家质检总局设置的我国唯一一家国家饮用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落户白山,为全国矿泉水产业的发展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

为合理利用得天独厚、质优量丰的天然矿泉水资源,白山市将矿泉水资源开发、利用作为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竭力形成最具发展潜力的长白山天然矿泉水产业,制定了《吉林省白山市长白山天然矿泉水资源勘查开发保护工程规划》,并通过了吉林省发改委、省国土资源厅共同组织的项目审批和规划评审,将白山市“长白山天然矿泉水资源勘查开发保护工程”列入吉林省“十五”规划中百项重点工程项目之一,得到省政府的批准。2000年7月中国矿业联合会天然矿泉水产业委员会首次在国内命名靖宇县为“中国长白山靖宇矿泉城”。中国矿泉水资深专家组在北京召开例会评审论证了《中国白山市长白山矿泉水可持续开发示范基地》建设论证材料,国土资源部在国内首次确定白山市为“中国白山市长白山矿泉水可持续开发示范基地”,吉林省政府批准靖宇县、抚松县为“长白山特大型天然矿泉水基地”。国土资源部批准建立吉林省第一家也是目前为止全国唯一一家部级火山矿泉群地质公园。

凭借矿泉水资源丰富的储量、多样的类型、纯正的口感、优越的环境,白山市被国际饮水资源保护组织命名为“中国・白山国际矿泉城”。2006年8月8日,被吉林省长白山矿泉水产业工作推进组命名为“长白山天然矿泉水白山市保护开发园区”。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吉林省国土资源厅针对开发长白山天然矿泉水资源、实施品牌战略、打造长白山知名品牌做了大量的工作,成功地举办了4届“中国・白山国际矿泉节”,越来越多的投资者看好了白山市优质天然矿泉水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促进篇:节庆加盛会展现新白山

2004年8月18日,白山市举办了第一届中国・白山国际矿泉节,运用“矿泉搭台、经济唱戏”,打造白山国际城市品牌,搭建国际化招商引资平台,加快推进其他优势产业发展。至今,白山市已经成功举办四届矿泉节。在前4届矿泉节上,白山市本着“名、优、特、新”的原则,在全市范围内筛选了极具地域特色的7大类、350余种商品,布设了长白山特色精品展,吸引了众多中外客商,共接待参观洽谈客商3000余人次。矿泉节邀请全国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来白山与科技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民营企业进行科技成果、专利对接。20多家科研院校与企业进行合作开发医药、矿产、化工、机电等项目。

为办好矿泉节,近几年,白山市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2005年到现在,市区城市建设累计投入近70亿元,是前20年投资额的总和,一个“畅、绿、净、亮、美”的新白山将在矿泉节到来之际呈现在人们面前。为了使矿泉节办出层次,他们邀请国家部委官员、知名专家学者、国内外著名企业家、主流媒体参加矿泉节,扩大了白山市的影响力。4届矿泉节签约多个项目,投资累计171.4亿元。

在矿泉产业开发中,白山市积极开展“继续解放思想,推动白山大发展、快发展”讨论活动,解决思想落后、观念陈旧问题,成功促进了经济发展。今年以来,全市上下围绕发展不动摇,突出重点,合力克难,经济社会实现快速发展。上半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16亿元,同比增长21%;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8.4亿元,同比增长28%;实现全口径财政收入14.3亿元,同比增长46.7%;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2.8亿元,同比增长129%;招商引资实际引进域外资金40.2亿元,同比增长29%,总体呈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各项指标增幅均列吉林省前列。同时,在快速发展经济的同时,8月18日至9月8日,第五届中国・白山国际矿泉节又在白山成功举办,本届矿泉节是层次更高、更具特色、主题更鲜明、规模更宏大、亮点更突出的盛会,必将促进白山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奋进篇:确立新定位迎来新阶段

在白山的主导产业中,矿泉水产业不是新兴产业。但在今年,白山矿泉水产业发展却迎来了一个新的阶段和起点。春节刚过,市委就强调:“企业要快速提高产量,达产达效,尽快做大做强矿泉水产业,让优质的对身体有益的矿泉水占领更加广阔的市场。”没过多久,经过广泛调研,摸准了矿泉水产业未来发展“脉络”的白山市委又提出:不仅要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更要走高端发展路线,提高产品附加值,打造中国乃至世界知名品牌,让白山的矿泉水进军世界。

白山市委、市政府先后与“娃哈哈”、“康师傅”、“农夫山泉”等著名的矿泉水企业老总广泛接触,鼓励企业加大投入,提高产量。在市委、市政府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矿泉水企业开足马力,产量一再提升。

位于抚松县境内的吉林森工集团“泉阳泉”牌矿泉水,以卓越的品质在全国占有一席之地,但市场占有率不高。为进一步打造名牌产品,白山市利用一切机会宣传白山的矿泉水品牌。

为了更全面展示中国・白山国际矿泉城良好形象,积极打造白山国际矿泉城城市品牌,白山市委宣传部精心组织制作了一部国际矿泉城形象广告片,7月1日至31日在中央电视台滚动播出,精美的画面,将白山市的地理方位、生态环境、矿泉资源、矿泉水品牌、地域风情、城市形象全面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白山市还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厅举行第五届中国・白山国际矿泉节新闻会,在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宣传推介白山。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经济日报、美国国际日报、香港凤凰卫视等中外高端媒体多名新闻记者参加新闻会,向全世界传达举办矿泉盛会的消息。经市委、市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泉阳泉牌矿泉水与青岛崂山、深圳益力、海南椰树一道被评为中国名牌,结束了长白山矿泉水没有名牌的历史。2005年泉阳泉矿泉水被国家评为免检产品,目前,泉阳泉产能已达到40万吨,正在开工建设新的生产线,建成后产能将达到100万吨。白山市天然矿泉水初步形成了全国性名牌和区域性品牌快速成长的格局。

经济发展的源泉篇7

[关键词]济南市 旅游地形象塑造人―地感知形象人―人感知形象

一、城市旅游地形象塑造的重要意义

(一)提高城市竞争力

城市旅游地形象是一个城市底蕴灵魂的展现,是城市旅游宣传和促销中必不可少的灵魂内容。城市旅游地形象展示着一个城市特有的历史文化风采、自然地理风貌、民俗风情、经济社会发展形态和水平。一个有特殊旅游地形象的城市,不仅能增加城市居民的凝聚力,调节人际关系,而且能够提高城市品位,增强其城市竞争力,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更能吸引人才,增强城市发展的潜力。

(二)顺应旅游业发展趋势,吸引旅游者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散客旅游越来越成为一种趋势,在旅游者中的比重逐步上升。在世界国际旅游市场中,散客所占比重约为70%以上。我国的散客市场也发展很快。1980年至1990年接待的旅游者中,团队比重占压倒优势。但到1992年团队与散客达到平分市场的局面,1994年和1995年旅游部门接待比重约为38%,而非旅游部门的接待,散客高达62%。散客旅游的发展趋势,促使旅游者的自主决策意识大大增强,其中决策考虑的因素在当代技术与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已发生显著变化,使旅游地形象的重要性大大增加。而21世纪将是城市旅游大发展的时期,因此城市旅游地形象塑造意义重大。

二、济南市旅游地形象设计的要素条件及资源现状

(一)济南市旅游资源概况

济南市所处的特殊地理区位,使济南市具有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旅游资源――泉水。它以众多的天然涌泉而闻名中外,是中国著名的泉城,以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龙潭为代表的四大泉群与河柳辉映的大明湖连为一体,形成以泉水为特色的城市园林,充分体现出泉城特有的风貌。灿若繁星的泉眼与泉水汇涌而成的大明湖,以及屏立于城南的千佛山,共同造就了济南的丽质天成,形成“家家泉水,户户垂杨”、“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秀丽而独特的城市风光,在中国北方城市中独领。

泉水孕育了古老的文化。济南境内有多项中国乃至世界之最:“海内第一名塑”――灵岩寺宋代彩塑罗汉;中国最早的单层方形石塔――四门塔;世界最古老的齐长城;中国最久远的地面房屋建筑遗址――汉代孝堂山郭氏墓;中国最早的城市遗址――城子崖遗址;中国三大古文化之一的“龙山文化”遗址等。除此而外,济南自古为文人墨客聚集之地,名君大舜、阴阳学大师邹衍、神医扁鹊、名将秦琼、名相房玄龄、词人李清照、辛弃疾均为济南籍人士,李白、杜甫、黄庭坚、苏轼、曾巩、刘鹗、老舍等著名文学家曾在济南游历或居住,故有“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的佳誉。灿烂的古代文化与名人骚客留下的无数佳作与佳话互为辉映,极大地丰富了济南的人文旅游资源宝库。

济南周边郊县山灵水秀,民风淳朴。尤其南部山区以自然山水和农家休闲为主题的旅游方兴未艾。水帘峡、九顶塔、锦绣川、朱家峪、红叶谷、跑马岭、卧龙峪、黄河等景区和景点犹如散落在济南周边的颗颗珍珠,吸引着游人纷至沓来,一个环城大旅游圈正在逐步形成。

(二)济南市旅游地形象设计的优势条件

1.优越的地理区位及交通条件

济南作为山东省的省会,北通京津唐经济区,南望长江三角洲经济区,西靠内陆腹地,东接我国大港青岛港,是贯通南北、连接东西的优越区位,是重要的陆地交通枢纽。济南绕城放射状的高速公路枢纽,更是全国少有。向东的济青高速公路,向北的京福高速公路,向西的济聊邯汽车专用线,向西南的济菏汽车专用线;经过济南的现有国道有308、309、104、220等。各级公路汇于济南,形成了以高速公路和国道干线为骨架,干支结合、城乡贯通的优质高效网。济南空中运输发展迅速,国际机场连接国内外。

2.良好的客源条件

由于济南处在贯通南北、连接东西的优越地理区位上,西靠内陆,东靠日本、韩国两大中国主要客源国,作为省会的济南在青岛2008年奥运比赛的带动下,吸引着无数的国内外游客。

3.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泉水是济南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家家泉水,户户垂杨”构成济南独特的城市风貌和历史人文景观。以趵突泉、大明湖、千佛山为代表的泉城风光吸引着无数的游客。

泉水承载了济南市的生命,也孕育出了李清照等一代又一代的历史文化名人,使济南成为世人注目的历史文化名城。

(三)济南市旅游资源现状

1.泉水资源现状

从济南泉水的成因看,济南市的泉水主要源于南部山区的降水,但由于持续长时间的干旱,及在城市建设、经济发展、居民用水方面过度使用地下水,曾一度出现济南市地下水位下降到泉水喷涌的最低水位线以下,泉水不再喷涌,严重影响了的旅游形象。近几年,通过多方面采取措施,部分泉水虽然喷涌,但水量无法与过去相比,与“泉城”的要求还相去甚远。因此,在未来较长时间内如何保泉也成为各级政府部门的一项重大课题。

2.景点管理不善

由于景点建设审批制度不严格,导致景点建设项目规划较乱,景点重复建设。内部管理无序,使景点旅游环境质量差,而商业经营气氛太浓。千佛山、大明湖等景点都存在类似问题,内部娱乐设施、小卖点、照相馆等过多,冲淡了其应有的文化氛围。

另外,景点旅游活动内容单调,功能层次单一,大多数停留在静态陈列观赏的基本旅游活动层次上,参与性较差,游人在景点内逗留的时间较短,经济效益欠佳。如大明湖,由于近几年湖中水质的变化,大片的荷塘不复存在,因此明湖泛舟、明湖垂钓、明湖采莲采藕等参与性的旅游活动基本上不存在或受到很大影响,游客来此仅很短的时间就游览完了。

3.市内旅游交通拥挤

由于济南地下有泉水这一特殊情况,济南市的旅游交通只能在地上发展,这就变相增加了地上交通的拥挤度,不能像其他大城市一样建设地铁。虽已建成了高架桥和绕城高速,但作用还是有限。几个主要旅游景点之间缺少旅游专线专车。

4.旅游环境氛围不够

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文化内涵丰富,但感觉肤浅。济南市的泉文化底蕴非常丰富,与历代文人墨客及济南市的居民都息息相关,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但目前感觉起来仅是表面的、肤浅的,好像只体现在地方或设施的命名上。其二,环境卫生状况不佳。济南市除主要交通道路外,很多街道、设施设备等的卫生状况都有待改善,环境绿化也有待加强。其三,市民旅游意识不够,参与能力有限,旅游城市形象难以形成,难以造就“人人都是旅游环境,人人都是旅游资源”的舆论氛围。

5.市区与周围的旅游资源组合较差,开发力度不够

济南市市区的旅游资源相对集中,但几处文化价值比较高的旅游资源如四门塔、城子崖遗址、灵岩寺、洛庄汉墓等则位于历城区、长清区、章丘市内,相对较分散,只适合以济南市区为中心,向四周做节点状的旅游,而大尺度的旅游者往往会采取环状的旅游路线,以节省旅游时间。因此分散的旅游资源很难吸引大尺度的旅游者,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组合开发。

三、济南市旅游地形象定位及设计思路

(一)形象定位

形象定位就是要使旅游地深入到潜在游客心中,占据某处心灵位置,使旅游地在游客心中形成生动如画面、鲜明而强烈的感知形象。根据济南市拥有的旅游资源情况,泉水和与之相对应的全文化,是济南市拥有的“拳头”旅游产品,是区别于其他城市的最显著的特征,因此本文将济南市的旅游地形象定位为“文化名城,绿色泉城”。本文将从人―地感知和人―人感知两个方面对济南市的旅游地形象进行设计。

(二)设计思路

1.济南市的人―地感知形象设计

人―地感知就是旅游者对旅游地的感官认识或视觉认识。对旅游者而言,旅游地是一块充满视觉感性的地方。长期以来,旅游的基本内涵都是以愉悦于目的地风景观赏为主,旅游地一切可看的就是旅游者心中的“风景”。

(1)济南市泉水的保护

济南以泉城著称,泉水是济南的“眼睛”、“灵魂”,是济南的“拳头”旅游产品和最重要的视觉景观。近年来济南泉水水量较小,甚至曾出现干涸断流的情况,如何保护泉水,增大泉水的喷涌量,已成为济南市旅游规划和形象设计的当务之急。

本文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保护:一、根据济南市泉水的成因分析,南部山区是泉水最重要的补给区,是源头,保泉重在保源。历史上南部山区一带植被茂盛,但半个世纪以来,这里的森林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在商业利益的驱使下,山区周围兴建的度假村、旅游区、别墅区也占用大量土地,地下水源受到严重污染。因此必须加大南部山区绿化工程的速度和规模,实现荒山全面绿化。其次,对南部山区要退耕还林,给当地居民一定补贴,鼓励其种植果树等经济作物,另外还可利用现有山谷河塘,建设一批蓄水工程。二、对地下水的过量开采也是泉水断流的主要原因。济南市已采取了采外补内、引黄河水等一系列重大措施,特别是鹊山、玉清湖两大水库的建成对地下水的保护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济南市应该尽量减少地下水的利用,加大地表水的利用比例。三、实施对市区泉水出漏点及地下水脉的保护。四、实现泉水的综合利用。济南泉水涌流量大,水质优良。过去大量泉水喷出后白白流掉,今后对泉水的综合利用就是泉水经观赏后,可用于生活和工业用水,实现泉水资源的良性循环。五、加大济南市用水紧张形势的宣传,增强市民的节水意识

(2)济南市旅游产品设计

济南市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在产品设计上本文认为有以下几点思路:(1)首先是市区景点的组合,以泉城广场为中心,以环城公园为纽带,以市内三大名胜为依托,建立传统名胜中心旅游区,让旅游者深刻地去体验济南的泉文化,领略泉水给这座城市带来的灵气;(2)建立南部生态、休闲旅游线,该旅游线包括四门塔风景区、济南野生动物世界、红叶谷旅游区、锦绣川游乐园、九顶塔民俗风情园、凤凰岭风景区;(3)开展民俗旅游。利用如泉水文化节、大明湖荷花节、千佛山庙会、趵突泉灯会、济南美食节等济南特有的节庆活动,在不同的时间推出,将旅游活动推向高潮,扩大济南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旅游者前来;(4)进一步发展以泉城路为中心的特色购物步行街的功能,重点推出济南有特色的旅游商品和特色美食,特别是黑陶、木鱼石、鲁绣、玫瑰、阿胶等旅游商品以及九转大肠、汤爆双脆、奶汤蒲菜、锅贴、灌汤包、盘丝饼、糖酥煎饼等特色美食;(5)建立灵岩寺―四门塔―城子崖―洛庄汉墓以点串线的历史文化古迹游;(6)利用平阴玫瑰和天主教堂开发“真情联结,玫瑰有约”平阴婚庆旅游。

(3)泉城标志及户外广告设计

城市的旅游标志对城市旅游形象的设计尤为重要,成功的标志会唤起人们对某城市的回忆和向往。位于泉城广场的泉标雕塑以及广场周围的景观设计已经很好地诠释了济南的资源特色和历史文化,并逐渐被国内外的游人所接受,需要的是进一步做好宣传。

对于户外广告,可将济南市各主要景点的风光、名人题刻等设计成旗帜、路牌广告、大型广告牌、景点雕塑、车体广告及导游图等形式,它们不仅构成济南市旅游地形象的一部分,也具有为旅游者提供实地旅游向导和信息解释的功能。显然,一个缺乏足够的户外广告解释系统的旅游地不能给游客带来旅行的方便和满意,从而影响旅游形象的感知。

(4)旅游企业的视觉形象

旅游是一项涉及吃、住、行、游、购、娱等多个部门、多种服务的活动,旅游目的地的整体形象与众多提供各种服务产品的旅游企业的形象分不开,正是由于旅游的综合性,往往会发生由于个别旅游企业的形象而给目的地形象带来正的或负的光环效应。因此应加强济南市各旅游企业的形象建设,提高服务水平,如某饭店可在外观设计、内部装饰、员工服装、菜品命名等各方面体现泉城的特色,突出一个“泉”字,推行个性化服务,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吸引其下次再来入住,也带动其他旅游部门的发展,发挥其正的光环效应。

(5)城市卫生环境建设及绿化

一个城市的卫生环境对旅游者的印象是非常重要的,旅游本身就是一种弹性较大、水平较高的消费方式,每个旅游者都希望到一个环境好的地方愉悦身心。为此济南市应加大卫生环境建设的力度和广度,实现专人负责、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的制度。其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是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问题。

城市环境建设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城市绿化,它可以为城市带来生机,为居民带去一份回归自然的愉悦心情。济南市在城市绿化方面已经做出了努力,但很多地方,特别是老城区在环境方面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因此要继续扩大绿化的范围,使济南处处可见绿色,到处充满生机,建设真正的“绿色泉城”。

2.济南市的人―人感知形象设计

(1)服务行为的形象设计

旅游服务是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所接受到的吃、住、行、游、购、娱各方面的服务。旅游服务质量的高低和当地居民的热情友好,已被许多国家列为与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相提并论的又一大类旅游资源。有时旅游者没有欣赏到某个奇景异观的遗憾,会因享受到当地满意的服务而得以补偿。因此优质的旅游服务是获得游客满意度的重要条件。济南市的服务行为形象要向济南市的交警看齐,突出自己的个性化服务,形成自己的品牌形象。

(2)居民形象

居民是旅游目的地中人数最多的一类人,他们分布面广,他们的生活方式、语言、服饰、活动行为等自然地成为旅游者眼中目的地的一部分,与风景同样的成为被观赏的对象。从旅游者的满意追求来看,旅游者都希望目的地的居民是友好的、自然的和具有特点的。而根据旅游对当地社会影响的研究发现,当地居民对旅游者的态度往往随着旅游业发展的进程,产生从好奇、欢迎、热情、担心、畏惧到冷漠的变化。根据这一情况,济南市政府有关部门应给予居民一定的补贴,以表示因旅游者到来为其带来的交通、环境等各方面的不便而给予一定补偿,以此缓解居民与旅游者之间的矛盾因素,保证居民以欢迎的态度来对待旅游者,树立良好的居民形象。

【参考文献】

(1)济南市名泉办公室,《济南名泉大观》,济南:济南出版社,1998.

(2)李世欣,《济南市保泉战略对策研究》,济南市名泉保护管理办公室.

经济发展的源泉篇8

关键词:价值论;财富论;源泉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是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而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整个经济理论体系的基石。因此,人们一般重视对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但肯定和否定劳动价值理论的争论,在中外经济学界长期存在着。这种争论一般会涉及马克思的价值论与财富论的异同问题。从理论研究的整体上看,人们对马克思的财富论的独立意义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甚至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界内部,在肯定和维护劳动价值理论的同时,对马克思和恩格斯强调的劳动是价值的惟一源泉而不是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惟一源泉的理论观点,理解得不够准确,对马克思的财富论在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主义经济中的重要意义还缺少深入的研究。在以往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材中,连马克思的财富论都没有提及。其实,在当代社会经济中,特别在社会主义经济中,马克思的财富理论有它独特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一、价值论与财富论的适用范围不同

什么是财富?在今天看来,财富的内容可包括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等。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中,讲到财富一词时,一般是指物质财富。“而物质财富就是由使用价值构成的”。因此,无论论述财富的创造、财富的源泉,或是研究财富论的适用范围,其内涵一般是指使用价值。但马克思的财富论的适用范围比价值论的适用范围要广阔一些。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适用于一切商品经济,包括小商品经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而马克思的财富论的适用范围更广,它适用于一切社会,更适用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指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要最终实现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的充分涌流,达到所有人共同富裕的目的。在马克思的著作中,价值与财富是两个既互相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价值是由抽象劳动形成的,而财富是由使用价值构成的。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依存于财富的生产。社会经济越发展,劳动生产率越提高,社会的财富越增进;而社会财富越增进,人类社会也越发展,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使用价值作为物质财富,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是历史范畴,而使用价值则与人类共存,是非历史范畴。由使用价值构成的财富,是以产品的形式直接存在。而价值则不然,在商品经济中,价值只能通过交换价值或其发展形式——价格来表现自己的存在。人们重视价值,归根到底并不在于价值自身,而在于作为价值表现物的货币可转化为相应的财富即使用价值。正因为这样,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往往把货币也作为财富。马克思从价值形态上讲财富时,称其为“抽象财富”,意指可转化为各种具体财富的一般财富。

作为财富的使用价值,在商品经济中,它是商品价值的载体。在自然经济和未来的产品交换经济中,价值不存在,但财富依然存在。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需要有用以满足人类生存需要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物质财富。

二、劳动是价值的惟一源泉,而不是财富的惟一源泉

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要素,而生产商品所必要的要素,也就是生产使用价值和价值所必要的要素。生产使用价值和价值离不开劳动和生产资料,但生产使用价值和价值所需要的要素,与使用价值和价值的源泉不是一回事,不应将二者混淆。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价值的惟一源泉,但不是财富的惟一源泉。生产财富的要素既包括劳动,也包括生产资料和自然资源。这些非劳动要素的多少、好坏都影响财富的增长。《资本论》中讲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是:劳动、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所谓“简单要素”就是最一般的、任何劳动过程都普遍需要的生产要素。从原始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只要生产物质财富即使用价值就需要这些要素。这又表示着另一层涵义: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使用价值的要素会增多。如,在现代生产中,管理、科技等也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按照马克思的财富论,生产越落后,劳动生产率越低,劳动作为生产要素的作用也越大。反之,生产力越发展,劳动生产率越高,劳动在生产财富中的作用越小。这是因为财富的生产与劳动生产率成正比,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主要靠科技的进步和应用、生产工具的变革、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技能的增进、劳动组织的改进、管理水平的提高等。马克思指出:“随着大工业的发展,现实财富的创造较少地取决于劳动时间和已耗费的劳动量,较多地取决于劳动时间内所运用的动因的力量,而这种动因自身——它们的巨大效率——又和生产它们所花费的直接劳动时间不成比例,相反地却取决于科学在生产中的应用”。他又说:“一旦直接形式的劳动不再是财富的巨大源泉,劳动时间就不再是,而且必然不再是财富的尺度”。同时,“劳动者不再是生产过程的主要当事者,而是站在生产过程的旁边”。马克思的论述包含了以下三层思想:

第一,生产使用价值和价值,都离不开生产要素。就是说,诸生产要素是生产物质财富和价值的必要条件。只有劳动,没有其他生产要素,既生产不出物质财富,也生产不出价值。第二,生产资料的改进和效率的提高,特别是科技进步推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日益成为物质财富增长的决定力量。第三,劳动是价值的惟一源泉,但不是财富的惟一源泉。讲价值的源泉,是讲构成价值的实体是什么,即价值是由什么形成的。商品价值是由活劳动和物化劳动构成的,而其中的新价值是由活劳动形成的。因此,价值的实体就是人类一般劳动。非劳动要素并不构成价值的实体部分。讲财富的源泉,是讲构成财富的实体是什么。生产资料是生产财富的必要条件和要素。科技进步和创新会推动生产工具的改进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并成为财富增长的决定力量。但不能说它们都构成财富的源泉。

三、劳动和自然物质是财富的源泉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惟一源泉。正像威廉·配第所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这里所讲的“土地”,不只是指种庄稼的土地,而是泛指自然物质。马克思解释说:“种种商品体,是自然物质和劳动这两种要素的结合。如果把上衣、麻布等等包含的各种不同的有用劳动的总和除外,总还剩有一种不借人力而天然存在的物质基质。”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又讲:“劳动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同劳动一样也是使用价值(而物质财富就是由使用价值构成的!)源泉。”在《论土地国有化》一文中,马克思讲:“地产,即一切财富的原始源泉。”这里所说的地产,就是指自然界原有的土地,它是财富的最初的源泉。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也讲:“政治经济学家说: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其实,劳动和自然界在一起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而劳动把材料变为财富。”

为什么马克思和恩格斯一再强调劳动不是财富的惟一源泉呢?这是因为:首先,不能混淆价值的源泉和财富的源泉。有的经济学者混同了价值与财富两个不同的概念,也就混同了二者源泉的不同。其次,强调劳动不是财富的惟一源泉,是一种科学的符合实际的论断。只有劳动构不成任何财富的实体,只有将劳动凝结在一定劳动对象之中,才能生产出财富。再次,强调劳动不是财富的惟一源泉,还有一层更为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如果只要有劳动就可成为财富的源泉,可形成财富,那么,在私有制社会中,一切劳动者就都应拥有财富,而不该有忍饥受寒、穷愁熬煎的现象了。事实上,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社会中,一个人如果只有劳动力能劳动,但不占有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他就不得不受占有生产资料的人的支配和剥削。因此,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非常重视生产资料的所有制问题。要求以劳动群众占有的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取代生产资料私有制。

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指出的是,劳动与“自然物质”或与“自然界”共同构成财富的源泉,而没有说劳动与生产资料共同构成财富的源泉。这是因为除劳动对象即原材料会成为财富的实体部分外,其他劳动资料如机器设备、厂房等,都不会构成财富的实体部分。怎样理解“自然物质”或“自然界”与劳动一起是物质财富的源泉呢?任何物质财富即使用价值经过层层分解,最后都会归结为两个要素即劳动和自然物质。因此,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原意是:物质财富的源泉是劳动与自然物质或自然界。

四、财富论的现实意义

经济发展的源泉篇9

一、关于文化、文化旅游和文化旅游资源的概念

根据李思屈先生的分法,文化有五种理解:文化就是知识;文化是以知识为载体的思想、观念、精神、价值观等人文因素;文化是风俗、习惯、观念和规范形成的社会群体的生活方式或行为模式;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合;文化是精神力量对人的教化过程。综合五种文化的定义,从笔者认为,文化可以从生活方式和精神内容两方面来把握: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合。

文化旅游的概念不是简单的文化加旅游,其界定也有多种理解。根据徐菊凤先生的研究,国内对于文化旅游的理解至少有五种,论述基本都停留在文化类资源的开发,很少有系统的、理论性的研究,且这些文化旅游的概念经常和旅游文化混淆。笔者认为,应该引用欧洲旅游与休闲教育协会(ATLAS)关于文化旅游的定义概念性定义和技术性定义。概念性定义:人们离开其日常居住地,为获得新的信息与体验,满足他们文化需求而趋向于文化景观的移动;技术性定义:人们离开其常住地,到文化吸引物所在地,如遗产遗迹、艺术与文化表演、艺术与歌剧等的一切活动。综合起来,文化旅游就是人们离开常住地,到异地领略独特文化的所有活动。

本文对文化旅游资源的理解基于旅游资源。但是,对旅游资源的理解也存在众多分歧。陈传康认为,旅游资源是在现实条件下,能够吸引人们产生旅游动机并进行旅游活动的各种因素的总合。孙文昌认为,旅游资源指凡能激发旅游者旅游动机的、能为旅游业所利用的、并由此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自然和社会的实在物。保继刚则认为,旅游资源是指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存在的历史文化遗产,以及直接用于旅游目的的人工创造物。笔者认为,吸引力是旅游资源最大的特点。所以,综合上述关于旅游资源的表述,将旅游资源定义为:存在于一定的空间中,能够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自然和人文创造物。基于此定义,这里将文化旅游资源定义为存在于一定空间中,能够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文化创造物。

文化旅游资源是开展文化旅游的物质基础。随着人们文化素质的提高,游客对旅游过程中的文化需求逐渐增加。在旅游的经济功能之外,旅游的文化功能、更深层次的社会功能正在逐步显现。因此,保护并合理开发文化旅游资源,发展文化旅游成为现阶段旅游的一大主题。

二、章丘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一)文化底蕴深厚,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但开发利用不足

作为拥有几千年历史的城市,章丘市涌现出了诸多历史文化名人,如战国哲学家邹衍、汉代皇帝王莽、著名女词人李清照、一代丞相房玄龄、东方商人孟洛川、戏曲学家李开先等。这些历史名人赋予章丘市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章丘市文化旅游资源丰富,西河遗址、城子崖遗址、东平陵故城、洛庄汉墓、齐长城、朱家峪古村落等文化遗产众多,以龙山文化、济南之根、清照故里、明水泉城而著名,“南部大山水、中部大奇观、北部大文化”构成了大旅游格局。

然而,旅游资源并不代表旅游产品。就当前来看,章丘市的旅游资源多分散、规模较小。如何将章丘相对丰富的旅游资源开发为适应旅游市场需求的产品,是章丘市必须急需解决的问题。济南市旅游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明确了章丘旅游在济南整体框架中的地位。作为济南的东部旅游区,章丘主要是指济南市区东部、章丘市济青高速公路以南的地区,包括了章丘市绝大多数景区(点)。根据章丘市的生态环境、历史文化积淀和区位交通条件,章丘市应积极发展以泉水为核心品牌的生态观光旅游、历史文化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和会展商务旅游等多元化产品体系。但是,目前章丘市在历史文化休闲度假、会展商务等方面做的还不够,未能充分发挥章丘旅游资源的优势。

(二)缺乏自身特色

章丘市受济南市阴影效应和替代效应影响,缺乏自身特色。所谓阴影效应,即有两个旅游景点,地理位置接近,旅游资源相近,但其中一个名气比较大,那么大多数旅游者第一选择肯定是名气大的那个,另一个几乎被无视,如活在阴影之中。章丘市旅游资源丰富,但相对于济南市而言则相对贫乏。章丘以外的地区,特别是省外游客基本都是以济南市为依托城市,在章丘进行一日观光旅游后返回济南。章丘以泉水闻名,而这也正是济南的招牌强项。此外,济南市内拥有风景湖泊大明湖、历史文化名山千佛山等,更使章丘市身处济南市的阴影之中。

从产业角度看,“替代效应”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产品与产品之间的替代效应,但是此种替代效应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二是产品升级换代的替代效应,主要体现在一种产品面临更经济、更高级的产品挑战,从而产生替代效应。这种替代效应最具有想象力。章丘号虽为小泉城,其百脉泉等名泉也在近几年名声大噪。但济南市的趵突泉,早在清乾隆年间即被皇帝封为“天下第一泉”。游客来到济南游览趵突泉后,往往就没有游览章丘百脉泉的必要了,导致章丘虽一直大力进行省外旅游市场开拓,但成绩一直不甚理想的原因。

(三)作为旅游资源非优区,对地区旅游存在不利因素

旅游资源非优区指特定地域内,没有部级和世界级的风景区,缺少骨干旅游景点,并且旅游景点风度不够,难于形成致命旅游产品的现象。章丘市虽然有百脉泉的泉水旅游和朱家峪的古村落旅游,但是由于紧邻天下第一泉趵突泉,使百脉泉一直处于阴影效应之下;而朱家峪古村落旅游一直以来也是没有太大起色。基于此,笔者认为,章丘市属于旅游资源非优区。

旅游资源非优区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受市场约束和能力约束的影响。市场约束方面,区域旅游发展以市场为基础,没有发达的客源市场,即便再好的区位条件和资源优势也不能发展旅游。章丘毗邻济南和淄博,区位条件优越,但是在两个历史文化名城的阴影遮蔽下,其文化资源优势难以显现,客观上形成了济南、淄博两地旅游的附属,区外客源只能靠分流济南、淄博市场,难以形成规模。能力约束方面,区域旅游发展与中心城市的实力密切相关。城市实力不仅为旅游开发提供了资金支持,中心城市的辐射能力也形成了不同层次和级别的旅游客源市场。章丘市虽然是一个较强的县域经济体,但其整体实力无法与青岛等大城市相比,即便是济南也是如此。这就极大地束缚了章丘市的旅游业发展。

三、章丘市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对策及建议

章丘市有相对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但是其旅游发展的弊端也无法忽略。文化旅游资源的规模小而且分散、非优区的不利地位等都为章丘市旅游发展设置了诸多障碍。面对困难,停步不前是不能解决问题的,章丘市的文化旅游非优区的不利地位也只能在不断的发展中改善。根据唐文跃、欧阳军的观点,非优区旅游开发一般要经历四个阶段:一是开发休闲娱乐场所,培育旅游吸引因素阶段;二是适度开发,启动中短途旅游市场阶段;三是区域旅游资源整合和区域内旅游合作阶段;四是参与区域外部竞争与合作阶段。笔者认为,严格按照这个发展过程发展章丘文化旅游是不现实的。因此,只有打破阶段观念,实现跨越式发展,才能促进该区旅游的健康发展。

(一)立足于非优区的名泉、名人旅游

泉水旺,全盘活。泉水游一直是章丘的旅游重头戏。为了不让泉水白白流掉,章丘市有关部门应采取堵、蓄、引等措施,充分利用泉水优势。其中,堵是指封堵泉水补给区内的水井,蓄是指在泉水补给区建蓄水池保存降水,引是指引黄河等水量大的河流水灌溉补给区。上述是为了保持泉水的地下水高度采取的措施,实行起来简单高效。

在强化泉水保护的同时,更要开发利用好泉水,使其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具体做法如下。第一,打响泉水旅游特色品牌。整合、设计精品旅游线路,把泉水景观、自然景观与龙山文化、汉文化、清照文化等融为一体,打造章丘旅游特色品牌。同时,要加快眼明泉二期工程建设,完善百脉泉公园建设,扩大水面,凸显“小泉城”特色。第二,扩大泉水旅游项目的内容,增加与其他旅游景点(区)的联合,吸引游客增加停留在章丘游玩的时间长度。第三,实施泉水综合利用。加大百脉泉品牌酒水开发力度和百脉泉矿泉水公司建设进度,实现泉水先观后用。围绕泉水的特色和品牌效应,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高泉水开发利用方法,依托更多媒价,全力提高百脉泉水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打响泉水品牌。

当前,历史资料上对于李清照的章丘籍贯尚没有完全认同。这就需要章丘旅游主管部门利用附近丰富的高校资源,聘请专家为李清照的章丘籍贯正名,进而扩大现有的李清照纪念馆,使之成为一处独立的、有一定规模的纪念馆。同时,将目前所能收集到的李清照诗词重新整理编排,聘请知名书法家书写李清照作品,并雕刻于李清照纪念馆及章丘的广场等公共场所,进一步增大清照文化的影响力。此外,要大力发展章丘清照品牌产品,使之突破香烟、酒水的限制,成为真正代表章丘的品牌。在章丘市区的清照路口,修建李清照塑像;建议章丘市举办类似于临沂书圣文化节的李清照文化节,使李清照的章丘形象通过专门的文化节得到更充分地展现。笔者认为,考虑到章丘属于非优区,还要对章丘市的泉水和李清照旅游有正确的定位,不应该把全部精力放在这两项开发上。

(二)在社区参与基础上,开发兼顾利益相关者的古村落旅游

旅游者长期居住的环境与旅游目的地环境之间的异质性构成了旅游的基本动机。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之间的显著差异,导致了现代人对访古探幽的偏好。古村落旅游对地理环境相近、文化背景趋同的乡村和准乡村旅游者来说,没有太大的吸引力。但对于长期生活在喧嚣都市的旅游者来说,古村落截然不同的地理环境、文化景观、古韵乡风对他们有着无穷的吸引力。出于寻觅故旧的心理和好奇心,古村落旅游成为城市人选择的旅游目地之一。

对整个济南市的文化旅游资源来看,朱家峪古村具有唯一性。在这种情况下,大力发展章丘市独有的古村落旅游成为明智的选择。朱家峪明清古村落既保留了明清时期古村落建筑的原貌,又能使游客真正体会到原汁原味的乡村民俗,使游客亲身参与到当地的农村生活。朱家峪离章丘市区5km,大约半小时车程;离济南市区40km,大约一小时车程。这一距离对于章丘和济南本地游客来说,极具吸引力。对于外地游客来说,也完全可以在济南与章丘之间任选一地作为自己的依托城市,完成这一个简单、便捷却极富吸引力的旅游活动。

同时,利用古村落发展旅游,可以为保护文化遗存筹集资金,改变为保护而保护的传统保护观念。但是,如果处理不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很有可能竭泽而渔。古村落,一是古,二是村落。如果古韵、古朴、古貌不存,商贾遍地,古村落就变成了新集镇。因此,要坚决取缔杂乱无章的摊贩,保持原汁原味的古村落风韵。要树立“保护第一”“保护就是资源”的观念,保护与利用有机结合,旅游与环境协调发展。必须按照“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指导思想和“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工作方针,结合运用行政、法律、科技手段,加大保护力度,制订科学合理的保护方案和保护性、抢救性维修方案。要整合当地政府部门、旅游企业、当地居民以及旅游者之间的关系,注意维护协调各方利益关系,注意合作的重要性。而合作能否成功,关键在于利益相关者追求的价值取向是否一致。若能一致,就会增加合作的可能性;相反,就会带来冲突。因此,旅游企业和当地政府管理部门的任务就是找出利益相关者共同的目标,在共同受益的原则下进行协调与合作,组成古村落旅游发展的和谐联合体。

(三)以政府为主导,借济南市经济发展的东风,确保客源稳定

经济发展的源泉篇10

[关键词] 县域经济 增长极 总部经济

一、县域经济发达的泉州模式

依县域经济的概念,泉州的县域由泉港、晋江、石狮、南安、惠安、安溪、永春、德化八县(区、市)组成。经过多年的发展,泉州已形成一种以民营经济为主体、市场机制较成熟且外向化程度高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县域经济格局。同福建省的其他地市(厦门除外)相比,泉州发达的县域经济在省内是独树一帜的。有两个数据可以说明。首先从经济总量的比重来看,2006年泉州市县域经济总量占全市经济总量的82.2%,虽低于宁德市的83.3%,但宁德的经济发展水平显然与泉州不在一个层次上,其经济总量不及泉州的四分之一,人均GDP为12611元,而泉州的人均GDP为24847元;而与泉州处于同一层次的福州市,其县域经济总量仅占全市经济总量的51.1%,比泉州少了31个百分点。其次,从预算内财政收入的比重看,2006年泉州县域经济预算内财政收入占全市预算内财政收入的60.2%,低于三明、宁德、南平,但同样的,这三地市依然不能与泉州相提并论,三地市的财政收入的总和只及泉州的三分之二;可供比较的是福州,其财政收入比泉州多22亿,但来自县域的财政收入比重仅占28.5%,也比泉州低了31个百分点。客观地说,泉州县域经济格局呈明显的两个阶梯结构。从经济总量和人均占有量考察(表1),2006年,8个县域中,GDP列前4位的依次为晋江、南安、惠安、石狮,其中尤以晋江居首,其GDP与第二名的差距是241亿元;在人均GDP的比较中,列前4位的依次为石狮、晋江、惠安、泉港,其中石狮、晋江有更明显的优势,位居第二、第三的晋江与惠安之间的差距达7500元;在人均财政收入中,居于前四的分别为泉港、石狮、晋江、德化,但晋江与德化之间却相距1000多元。经过这样的比较,可以得出8个县域中,晋江、石狮处于第一梯队,其余的六县区基本划归第二梯队。

资料来源:《2007年泉州统计手册》,泉州市统计信息网(QZTJ.省略)

虽然给泉州这8个县域区分层次,但并不会削弱其县域经济发达的特色,因为第二梯队的6个县域在国内、省内县域经济体系中所处位置不能说落后。有两方面:一是关于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所占比重。一般来说,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农业产值所占份额大幅度下降,然后是工业产值份额大幅度上升,并在产业结构中占有优势比重;进入工业化后期,服务业产值份额持续上升,并最终占有优势比重。比照泉州的县域经济,2006年,泉州8个县域的农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所占份额介于2.2%~11.9%之间,这与1960年代上半期的英法等国是极相似的。根据相关统计,1963年~1965年,英国、法国、日本的农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所占份额分别为3.4%、8.4%、11.2%。也就是说,某种程度上,泉州的各县域经济已达到那个时期英、法、日的水平。二是关于人均GDP的综合考察。2006年,全国(大陆部分)人均GDP为16084元,全省人均GDP为21471元。以此衡量,泉州8个县域中只有1个县域(安溪)低于全国水平,4个县域(安溪、南安、永春、德化)低于全省水平。即使是人均GDP最低的安溪,虽只有15016元,在全省59个县域中,也处于第二十七位的水平。

泉州县域经济的成就,主要得益于产业集群的效应。泉州市已形成了包括石化、纺织、服装、制鞋、石材、水暖、包袋、茶叶等一批年产值在10亿元以上且在区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产业集群。综观这些产业集群的发展,大概可归为三个阶段:粗放阶段、集约阶段、政府扶持阶段。晋江的体育用品产业集群是一典型的例子。1980年代,在以市场为导向的创业中,晋江村村有制鞋的手工作坊,或者自产自销,或者贴牌加工,初步形成自发性且粗放的鞋业产业集群;随着市场竞争越发激烈,出现了行业“龙头”如“安踏”、“特步”等,并在这些“龙头”企业核心周围形成“环”型产业集群带,还引来科研院所、金融、保险、法律等相关性支持,使产业群的产业链配套更加完善;接着,政府有意识地引导和扶持体育用品产业向一定区域空间集聚,通过共享当地资源的方式,进一步降低体育用品产业集群运营成本,从而提升集群整体竞争优势。

基本上,泉州的每个县域都有自己比较优势的产业集群,从而使这些产业集群与县域经济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如属于富裕县域的晋江市经过30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纺织服装、鞋类制造、陶瓷建材、食品工业、制伞等一批发展潜力大、竞争优势强的支柱产业。这些产业共聚集企业6300多家,年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90%以上。1978年晋江的GDP仅为1.45亿元,2006年达492.5亿元,年均增长11.9%,几乎是每三年就在已有基础上再造一个晋江。以前是贫困县域的安溪,因地制宜,以茶养茶,把自己打造成著名的“乌龙茶之乡”。在全县人口107万人中,涉茶行业人员达70多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70%以上。全县茶业产值每增加1个百分点,全县的GDP就增加0.75个百分点,农民收入增加0.5个百分点。过去的贫困县如今连续几年进入了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和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百强县行列。

二、增长极缺失的区域经济格局

尽管泉州培育出发达的县域经济,但综观各县域之间、包括与整个市区之间所构成的区域经济格局,显示的是一幅松散的没有某种纽带把各个县域联系起来而成为经济共同体的画面。经济增长中需要的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大都在本县域内实现封闭的自我循环。从专业的角度,泉州的这种状况可称为增长极缺失的区域经济格局。

增长极最早是由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于1955年在《略论增长极的概念》一书中提出的。后来,他的学生布代维尔给增长极下了一个简要的定义:增长极是指在城市配置不断扩大的工业综合体,并在其影响范围内引导经济活动的进一步发展。已有的经验表明,地区间的社会经济发展总是不平衡的,常呈梯度结构状态。增长极理论在承认这种客观存在的情况下,强调区域经济的不均衡发展,要把有限的资源集中投入到发展潜力大、规模经济和投资效益明显的少数部门和区域,与周围区域经济形成一个势差,从而出现增长极。形式上增长极可分为产业增长极和区域增长极。前者指那些具有比较优势、竞争优势和较大关联度,并有广阔市场前景,具有创新能力的生产经营单位;后者指具有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市场优势的城市或城市群。

增长极的经济发展对周围地区产生两方面的影响:一是极化效应,二是扩散效应。极化效应表现为增长极对周围地区的资源产生吸引力而使周围地区的劳动力、资金等要素资源流向增长极,从而迅速扩大极点的经济实力,形成极点的规模效应。扩散效应指增长极地区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规模经济开始弱化,为了获得进一步发展,增长极地区的生产要素向周围地区回流,从而带动周围地区经济发展。起初,增长极的极化效应大于扩散效应,表现为增长极的快速发展;当增长极中生产要素的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出现外部经济下降,甚至规模不经济时,极化效应将减弱,扩散效应将增强,表现为增长极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周围地区经济发展。

考察泉州的增长极,有产业增长极而无区域增长极。也就是说,泉州各个县域的经济依靠培育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集群而发展,但在同一时期没有一个能统驭这些县域的区域增长极――中心城市。泉州现辖四区中,真正发挥中心城市功能的只有鲤城、丰泽两区。通过2006年一些经济数据的比较(表2),可以看出,鲤城、丰泽两区作为中心城区要发挥“经济增长极”的功能是让人怀疑的。

资料来源:《2007年泉州统计手册》,泉州市统计信息网(QZTJ.省略)

从人口来看,两区合计76.9万人,仅占全市人口的10%,还不及晋江的二分之一;从第二产业产值来看,两区合计146.5亿元,约占全市总产值的13%,赶不上南安一个市的产值,甚至不到晋江的二分之一,而惠安、石狮与这个数据已相差不远;从第三产业产值来看,两区合计131.6亿元,虽然能占全市总产值的20%,但比晋江还少25.6亿元;从投资来看,两区固定资产合计投资50.5亿元,约占全市总投资的11%,而晋江是这个数据的两倍多,也比泉港、惠安低;从消费来看,两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合计123.4亿元,与晋江基本持平,但也只占全市总额的20%左右。这样,从人口、工业、服务业、投资、消费等方面衡量,不能体现出资源都在鲤城、丰泽两区集聚,极化效应不能发挥,而没有集聚,就谈不上有扩散。相反,倒是晋江、石狮、南安、惠安成了资源的集散地,特别是晋江,各方面的数据都比两区的总和优越得多。

这样,从传导的角度看,产业集群造就发达的县域经济,但并没有进一步与中心城市的壮大形成良性的互动。原因分析起来与泉州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有关。一方面,泉州产业发展走的是一条自发的农村起步型道路。泉州是著名的侨乡,全市海外侨胞众多,每年汇入侨汇数量可观,民间积淀资金雄厚,加上在闽南海商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冒险与进取的重商主义精神,晋江、石狮一带的农民利用政策的机遇选择了股份合作、联户集资办厂等形式,开创了一条致富的路子。另一方面,泉州企业家创业时都不约而同地选择粗放型的传统产业。粗放型的产业多以占有大量土地和吸收低成本劳动力等常规资源为基础,纺织、服装、制鞋、建材最早就是在晋江、石狮一带生根发芽的。一些企业即使上了规模,也还停留在模仿、低价竞争阶段。这样,依靠闲资、闲人、闲房起步的乡村工业化并没有在资源上与中心城市有经济上的紧密纽带联系;而一直维持粗放型增长的产业发展模式也没有成为泉州中心城市扩大规模与提高品位的动力,导致泉州中心城市本应该成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增长极功能被大大弱化了。

三、培育总部经济以统驭县域经济

泉州的区域发展,现在遇到了增长极缺失的瓶颈。因此,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并发挥其增长极功能已成为共识。佩鲁曾对增长极的形成条件作了概括:有一批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和企业家,具有规模经济效益,有良好的投资环境和生产环境。要达到这三条件,以产业集群的思路在中心城区培育总部经济是一个极好的选择。

一般认为,总部经济是某区域由于特有的资源优势吸引企业将总部在该区域集群布局,将生产制造基地布局在具有比较优势的其它地区,而使企业价值链与区域资源实现优化,以及由此对该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一种经济形态。总部经济具有强劲的纳税、就业拉动、消费带动、产业积聚和经济辐射等效应。正因为如此,总部经济成为许多地方经济转型的战略选择和发展热点,各地竞争十分激烈。

对于泉州而言,发展总部经济可以以之为产业支撑城市,同时又能把周边的县域经济笼络起来,真正形成一种核心区、半核心区的区域发展格局。(1)对县域经济,可以提升分布于各县域的产业集群的竞争力。总部经济的发展模式可以带来双赢,它可以促使绩优的中小企业聚集和成长,培育新的产业接续,延伸产业链,实现相似产业不同功能链区段的分工合作,达到共同发展。(2)对中心城区,可以使之成为区域增长极。一方面,发展总部经济,要吸引大量的、多层次的人才,建立相关的研发、信息等机构,从而加速泉州人才的交流、培养、生成,提高城市创新的能力。另一方面,各种企业(集团)总部的入驻,必然会带来技术、产品、服务和资金,同时也带来了原创地的企业文化、企业理念、管理方式,它将有助于促进人员、文化、技术等的交流、传播与交融,形成适合更大企业总部入驻的多元文化环境,进一步提高城市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国际化形象。

泉州的企业经过20多年的耕耘,已告别手工作坊的阶段而进入品牌经营时代,相伴随的是企业的规模上了档次。2006年,泉州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有4401家,属于大中型企业的有468家,其中,已有17家分别在海内外上市。规模扩张必然导致企业的组织与经营要发生相应的质变,其中之一是设立各种形式的企业总部如销售、研发、营运中心等。但是,泉州的知名企业大多从乡镇成长,如“浔兴”在深沪、“恒安”在安海、“柒牌”在英林、“梅花”在东石,等等。出于人才、资金、品牌等更长远的考虑,这些乡镇显然不适合当企业的总部所在地。这正好给泉州中心城区发展总部经济提供了有利契机。所以,泉州如果能创造条件先吸引本区域的企业把总部设在中心城区,然后再吸引更多的区域外的企业来泉设立总部,则泉州的总部经济就能形成上规模的产业了。为此泉州培育总部经济的基本构想可以有三:

第一,要准确定位。总部经济具有层次性,对于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而言,主要吸引跨国公司及国内大型企业总部;对于青岛、苏州、厦门等大中城市而言,主要吸引跨国公司分支机构和国内有影响力的大企业、大集团总部;泉州作为福建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国内典型的加工制造业基地,应以发展区域总部经济为基本定位,主要吸引具有全国性、区域性影响的企业总部和相关分支机构。依据扬长避短的原则,泉州应把发展“民营企业总部经济”、“特色产业总部经济”、“侨台港澳总部经济”作为区域总部经济的主要定位。三者实际上相互包容,若进一步分析,则以“民营企业总部经济”和“特色产业总部经济”为主轴。因为经过20多年的努力,泉州已形成多个具有地方特色的上规模的产业集群,如纺织、服装、石材、陶瓷、雕刻工艺、五金水暖、茶叶等。在这些产业中,许多民营企业近年来发展规模化、品牌化趋势明显,碰上了企业的研发中心、企划中心、商务中心,以及总部等要落在何处的问题,就这而言,泉州是可有所为的。

第二,尽快对城市总部集中区进行布局。邻近的厦门已规划建设了鹭江道总部经济带、湖里总部经济带,而泉州还没有明确的专属企业总部发展的城市集中区。新一轮的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中,虽然已在中心城区规划出江南、城东、东海三块重点商务功能区,但是一些技术性的问题还困难重重。比如,要把东海规划为中心商务区,把江南规划为商贸会展区,把城东规划为科教文化区,但依目前的态势还很难看出三区已初具雏形,更不用说三个区之间已有显明的区隔。这中间,各个区的功能分区、空间结构、道路结构、标志性建筑,以及相关的扶持政策、统筹协调等还必须做进一步的细化。

第三,明确并扶持发展重点。为了突出区域总部经济的定位与城市发展、产业集群发展的实际,可以考虑四个领域的总部经济作为扶持对象。一为制造业总部。应鼓励本土纺织、服装、制鞋、建材、食品等传统产业的品牌企业、优势企业入驻商务区,设立公司总部、研发中心、营销中心、信息中心等,同时,重点引入电子、石化、机械等行业的大企业来泉设立区域总部,力争使制造企业区域总部基地成为泉州总部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二为商贸物流业总部。泉州要成为福建省三大区域性物流中心之一,必须引进有实力的国内外航运公司、货运、物流公司及各类大型商贸企业来泉设立区域总部或分支机构才有可能。三为金融服务机构。只有吸引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外资银行、证券、保险机构等落户泉州,才能提升泉州的金融地位,加强地方金融资源的整合。四为信息咨询机构。这是泉州的弱项,因而应支持境内外投资者投资发展信息咨询、市场调查、科技法律服务、广告策划、传媒等市场中介服务机构,增强商务区综合服务功能。

参考文献:

[1]文中数据根据《福建统计年鉴2007》整理所得

[2]戴伯勋 沈宏达:现代产业经济学[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P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