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十篇

时间:2023-04-02 01:53:54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篇1

——有感于2009年高考状元的学习“良方”

作为学生,都很佩服、羡慕高考状元,尤其是省高考状元。我更是如此。最近,爸爸收集整理了一套关于各省高考状元学习经验与感悟的新闻报道集。这些报道都写了高考状元“成功的秘诀”。

这些秘诀,我花了两天时间归纳、总结、分析,并拟出了五条最主要的、最有用的“学习良方”。这五条良方对我触动很大,感受很深。

感受之一,学习要有计划。学习计划对于一个学生来说犹为重要。以前我都给自己假期定了一个计划,并遵照执行,效果良好,爸妈对此非常赞赏。不少高考状元因为学习注重计划,所以取得了优秀的成绩。他们一年四季都有学习计划,每月、每星期该干什么,都明明白白,受益匪浅。

感受之二,学习要讲效率。高考状元都注重学习效率,课堂学习当堂吸收。在理解,消化了课堂这个“大锅饭”后,余下时间可以给自己开“小灶”,如复习预习之类。用一个高考状元的话说,“坐在桌前两小时,就要对得起这两小时。”但我以前没悟到这点,在课堂知识一知半解的情况下,就急忙赶做老师布置的作业,三两下就做完了,但总会出些错。现在,我明白了学习效率的重要性。

感受之三,学习要重积累。这几十个高考状元一半以上有两个本,一个“知识本”,一个“纠错本”。“知识本”用来整理摘抄各科知识点,没有记牢的可反复翻看,日积月累,就能掌握更多知识。“纠错本”专记作业或考试的错题,复习时反复分析,找出错误原因。“错一次可以,错两次理解,但错三次就不能原谅了。”长期坚持下来,成绩犹如芝麻开花——节节拔高。

感受之四,学习要多问。小学五年级以前,我总觉得有一些知识没有完全学懂,特别是数学。但又不敢启口去问老师,总感觉问了要挨骂。从五年级开始,数学新课几乎我都有问题问老师,或下课几人一伙去请教老师不懂的问题。由于多问,我数学成绩提高很快。这与大多数高考状元做法相吻合,我对“多问”的感触更进了一层。

感受之五,学习要自律。我了解到,一些高考状元的家长并不常管他们,但都很放心。那些家长说他们的孩子非常自觉,自律性很强,从来不约束孩子娱乐时间,譬如上网。因为他们的自控能力强,是半小时上网就半小时,是一小时绝不会超过。做到了学习娱乐两不误。

现在,高考状元考上了理想的大学,实现了梦想。他们良好的学习方法肯定能给我莫大的帮助,使我以后学习成绩更加优秀!

四川省遂宁市高升街小学五年级一班

陈逸铭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篇2

关键词:传播 建筑媒介 传者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传播学的角度理解建筑,是研究人与建筑间关系的新方式,更多体现的是对人的关怀――以人为本。万科常常说:“我们一直在思考,建筑该如何尊重生命?”正如我们在面对一个新的项目时,借鉴的不只是书本、教师、和已建成的类似项目,也不只是单纯借助某些哲学、艺术思想凭空制造的新建筑形式,更重要的实地考察,建筑在完整的传受关系中形成鲜活的建筑媒介。

相关概念

传播学

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传播与人和社会的关系的学问,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建筑设计

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协调配合。内部和外表的艺术效果,建筑与设备等相关技术的综合协调,和如何以少的材料、少的劳动力、少的时间来实现上述各种要求。

传播学与建筑设计的联系

传播的基本要素有:传播者、传播内容、媒介和受传者。罗德・拉斯韦尔曾提出“5W”模式(图一):

从传播学的角度研究建筑设计意义在于:设计活动作为一个统一系统的完整活动来研究。建筑设计的传播模式(图二):

建筑设计中传播的双向媒介

建筑媒介:第一个成为建筑媒介的是罗马《公报》,一块承载报纸功能的石碑,记载着每天发生的事(《元老院纪事》、《每日纪闻》)。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建筑媒介传播的更多是抽象的信息,而不是具体事件。

(一)传者媒介

1、间接建筑师(图三)

官员等对建筑活动的重视可以促进城市建设的发展,例如大连市的城市建设(图四);也有武断的把看法和思想强加于建筑师,产生决策失误,如北京市泛滥一时的“大屋顶”和“小亭子”等(图五)。

直接建筑师

2、直接建筑师

直接建筑师所传达的信息表现在建筑媒介中,是建筑师所想传授给使用者的一种生活模式,是基于对生活的思考,对受众心理的分析以及对媒介建成所产生影响的考虑。如安藤的光之教堂,可以通过这座建筑媒介体会作者想表达的意境(图六)。

(二)受传者媒介

目前我们已从在亲情、传统等基础上的传统社会转化到广泛大众挑战少数权力精英的大众时代。建筑设计中均衡的传受关系是重要的,作为大众社会中一份子的受众群体,其地位不断提高,并由原本的被动地位占据主动地位,不再只是信息的接受者,而成为信息的寻求者。

受众需要

马斯洛需要层次论(图七)

建筑受众需要层次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消闲需要美的需要

例如上海市自新千年开始,对原本四方的“火柴盒”住宅整容,正反应了受众对建筑高级层次的需要(图八)。

受众注意

引发受众注意元素有很多,热点事件、敏感地段、著名建筑师、制造冲突与紧随时尚等。包括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

无意注意:一般在我们生活中更多的是无意注意,即往往在周围环境发生变化时产生的,是由于外界突然的刺激引起的。

有意注意:这是一种自觉的、有目的的注意。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的区别在于,有意注意往往在亲眼目睹建筑以前,就已经知道了这栋建筑的存在,甚至还对其已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受众认知与态度

人们对建筑的认识是从对环境的直觉开始即感性阶段;接下来受众会对建筑媒介产生联想进入理性阶段;当然对建筑媒介的理解和情感的表达不尽相同,但是大多数受众在对于建筑媒介的认知和接受度是相似的。

4、受传者对媒介的影响

建筑风格和样式的更替迭代表象下所隐藏的是受众结构和心理潜移默化改变。如古罗马时期偏重对个人颂扬和物质生活享受,古罗马时期的建筑尺度宏伟、感觉粗狂(万神庙);到中世纪,受基督教影响启示人们脱离这个充满罪恶的世界,建筑多高耸笔直,表现出建筑的空灵、虚幻(沙特尔大教堂);文艺复兴时期为了迎合贵族阶级享乐、奢华、炫富的心理,建筑形式偏向细节繁琐、样式怪诞(圣卡罗教堂); 20世纪中叶,建筑类似于方盒子,发展到今天,美观置于上,方盒子也有了新的变化(南斯拉夫OFIS公寓)(图九)。

(三)文化媒介与媒介文化

当前,很多建筑师都注重文脉主义,对当地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经济状况和业主的要求及受众的反馈,创造了优秀的建筑媒介,如吉巴欧艺术中心(图十)。

当然,建筑媒介也会反过来作用于文化,毕尔巴鄂随着海上霸权的衰落,当由建筑大师弗兰克盖里设计的古根海姆博物馆(图十一)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落寞的毕尔巴鄂又迎来了世界的注视。又如迪拜转型,创造的建筑媒介传播着这座城市及其文化(图十二)。

(四)媒介的影响

当建筑作为一种时尚充斥着世界,各地的地标也应运而生。如偎岩吾的长城下的公社竹屋引领了竹文化发展;贝聿铭在卢浮宫扩建时,玻璃材质的运用,对建筑消隐、弱化有一定的促动作用;当扎哈在04年获普林茨奖时,她的怪异思想又一次激励了全世界 (图十三) 。

针对受众心理所探讨的建筑设计方法

建筑设计,首先,要能引起受众的注意,其次,要能与受众达成沟通,把城市建筑作为一种媒介,更多要去关注普通人对城市中大量存在的普通建筑的感受,以及大量普通建筑对普通人的影响和作用。再次要考虑到建成后,后续动作对建筑本身的破坏。

引发受众注意

促使受众的无意注意为有意注意

刺激性的增强:鲜明的色彩、夸张的形状和不适宜的建筑尺度;与周围环境形成对比,在体量、材质、大小上,尤其是风格上引起受众的无意注意。例如盖里设计的布拉格办公大楼(图十四)。

敏感的地段、热点的事件和著名的建筑师

建筑物所担负的功能作用越重要,就越会被公众注视到。例如奥运会场馆(图十五)。

制造冲突

引发争论是传播业中最常用的技巧,如巴黎的蓬皮杜艺术中心,它奇特的外形对它周围环境有严重的挑战;又如北京的国家大剧院,也在一片唏嘘中获得成功(图十六)。

与普通受众的沟通

北京市民对城市居住方式的差别有较为一致的态度,他们把城市中的住宅划分为一下几类:胡同里的平房,多层的单元楼,高层公寓,别墅式的独立住宅。可以看出这是以居住质量来划分的。建筑师要以其特有的受众心理来建筑的品质完善、精致同时也更加适用与每个人(图十七)。

设计的连续性

卢原信义在《街道的美学》中论及建筑“第一轮廓线”和“第二轮廓线”时提出建筑的传媒装置对建筑物的影响。那么,我们就应该摈弃“第二轮廓线”?从受众的心理来看,那不被允许,“第二轮廓线”具有的指示作用是“第一轮廓线”无法做到的,因此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就应该包含对“第二轮廓线”的设计,实现建筑设计的连续性。

四、中国建筑担当的媒介

世界通过建筑媒介来认识中国、感知中国、学习中国。随着世界文化大熔炉升温,中国文化渐渐消失了,中国的建筑媒介少了特色,多了复制。王澍利用了中国传统的瓦、爿墙技术和传统的园林营造方法及传统哲学中山水的思想,营造了江南独有味道。正如他自己所说,“我的所有的建筑类型都是从‘家’开始出现”,这正是人性中最根本的,也是普通受众最基本的心理需要。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篇3

迄今为止,专家一致认为,“紫色黄金”乃蜂胶的代名词。将蜂胶形容为“紫色黄金”,是因为在美洲邻近北极圈人迹罕至的加拿大北部,在大洋洲野趣横生的澳大利亚西北部和新西兰大部,都是一片尚未开发的净土, 是当今世界为数不多的一片净土。澳洲和南美洲出产的蜂胶大多数为紫色;蜂胶的产量十分低下,一个5-6万只蜜蜂的蜂群一天仅能生产0.2-1.2克蜂胶;蜂胶品质之珍贵、保健之奇特,可谓名副其实。

蜂胶系蜜蜂从胶原植物新生枝腋处、花蕾处、创伤处采集到的树脂类物质,经蜜蜂注入其腺体分泌物,反复加工转化而成的胶状物质,由于其功效独特,在保健养生方面得到了众多专家的认可。蜂胶能防治皮肤病变,分解色斑、减少皱纹、消除粉刺、青春痘、皮炎、湿疹,由内而外创造美,实现美白祛斑。由于皮肤组织恢复了生理平衡与生机活力,使肌肤细腻光洁、富有弹性,呈现浑然天成的自然之美。在澳洲,有 “阳光之州”美誉的昆士兰州出产的尤加利树蜂胶原料天然纯净、无任何污染,被誉为史上最好的蜂胶之一。

优质蜂胶,美容达人的最爱

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林励教授长期致力于中草药代谢研究,他认为蜂胶内含50多种黄酮类成分,对细菌、病毒具有很强的抑制杀灭能力,能促进皮下组织血液循环,不仅能增强皮肤弹性、分解色斑、抑制老年斑生成,同时蜂胶里的卵磷脂、矿物质、萜烯等成分可软化角质层,使皮肤美白细嫩、不粗糙、富有弹性,具有抗衰老作用。蜂胶与蜂王浆一同服用,可起到双管齐下的效果。蜂胶中的芦丁素有“皮肤维生素”美称,含量可高达10%。另一重要成分阿魏酸系科学界公认的美容因子,能改善皮肤质量,使其细腻光泽而富有弹性。

蜂胶产品宜选择动植物精华营养素。当然,若想保持皮肤健康,还应保证充足睡眠、合理安排饮食、避免阳光直射。因为,阳光中的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是肯定的,不但可以晒黑皮肤,而且可以改变皮肤的纹理结构,加深皱纹。为此,现在已经不提倡日光浴,已有很多研究证实,在盛行日光浴的国家,皮肤癌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国家。为了皮肤白嫩,可以适当在非脸面部进行短时间照射。

小贴士:

巧用蜂胶治感冒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篇4

关键词:语文教学

网络资源

整合利用

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网络的普及,给教育带来一系列的新变化。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的日臻成熟,多媒体网络教学以资源的海量化、形式的多样化,活动的交互性等优势使语文教育面临新的挑战,如何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语文探究性教学,培养学生发现、获取、重整、分析、利用和创造信息提高自己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整体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成了当务之急。

一、听说教学

语文的工具性不仅体现在文字的可以记载和流传,更体现在日常的口语交际中。但传统教学中“听”和“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新课程标准对于听有“能听出讨论的焦点,并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①等要求;对于说话,有“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清楚、连贯、不偏不离话题”②、“注意表情和语气,使说话有感染力和说服力”③等6条要求。网络资源的广泛和丰富让语文的听说教学更加具有实效性。

1. 教学时空:从有限到无限

听说教学有必要传授有关知识方法、技巧,但更重要的是要提供模仿和锻炼实践的机会。模仿,教师要起到好示范作用。实践,我利用课前5分钟进行演讲,初一时重视讲故事,如自我介绍,介绍家庭、亲戚、朋友、爱好、兴趣或讲述童话、幻想故事等;初二介绍一些说明事理性的文章,如向他人推荐一本好书,介绍科普知识等;适当开展辩论会,围绕一些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辩论,如“排名次好不好”、“做班干部好不好”等培养学生听的能力。

过去由于条件有限,可供学生模仿、借鉴的听说材料不多,但现在网络为我们解决了这个问题,比如介绍听说的有关知识时,鼓励学生参考“说网”(shuo365.com)的相关资料,掌握演讲的技巧和讲话稿的写法等。指导学生朗诵,网络给我们提供广阔的天地,突破过去录音带的单调局面。“声音”(5d5y.com)“文音画”(humanism.cn/index.html)“中华朗诵网”(yinhuashisong.com/dvbbs/index.asp)等网站提供了大量关于朗诵的知识,有朗诵材料、有图文并茂的动画朗诵,优美的意境和深情的朗诵结合,学生自然受到感染,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在顺德,大部分学生还是讲方言较多,课堂上,挑选比较精美的诗歌、散文朗诵让学生欣赏,课后鼓励学生自己欣赏和练习。

2.教学方式:从单调到生动

学校课室已经有了多媒体平台和网络,这给教学带来很大的方便,听说的训练和考查都可以多样化,利用网络和多媒体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看图说话,情景说话,观察对话,操作介绍等。

二.阅读教学

1.情景交融,多感官感知

网络提供了大量与语文相关的文字、音乐、图片、影像等资料,恰当运用可缓解过去阅读教学的单调性。如“中学语文资源站”(ht88.com/)、“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ruiwen.com/),还有常用的“k12”、“三槐居”等都用很多图文、影像并茂的资料。

音乐、图片和影像都可以渲染情境,打破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引发想象和联想,给学生展现一个更为广阔、丰富的空间,给语文课注入活力。例如,在教《紫藤罗瀑布》时,播放乐曲《清晨》做背景音乐,导入新课,我们仿佛听到了鸟鸣的声音、花开的声音、微风舞动的声音,感受到了温馨、优美、和谐。这就是音乐的魅力,声音的精华。这种恬静、美好的氛围,激发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再次播放乐曲,师生配合了进行配乐朗诵,再现语文文字的本色,使学生受到感染,从而达到对作品个性化理解、感悟和再创造。

再如教《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时,配合着王菲略带忧伤、凄美的声音,屏幕上出现一轮金黄的满月,月色如水清冷的照着人间,作者在月光下翩翩起舞,超然物外的才情与达观的个性,展现无遗。法国作家雨果认为:“开启人类智慧的有三把钥匙,一是文字,一把是数字,一把是音符。”④音乐是抽象性艺术,学生欣赏时能产生一系列的记忆、观察、分析、和判断等心智活动。所以音乐配合图片,从视觉、听觉等角度刺激学生的感官,这样一个被胡仔赞为“中获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发”的意境,也就让学生有了更深刻的体验。

2.图文并茂,大信息解读

信息时代人们的阅读必须迎接三个挑战,即:无限的书籍对有限的阅读空间;成几何级膨胀的信息对读者原有接受能力;大量新知识对读者的理解能力。计算机给阅读带来最大变革是高效率检索式阅读方式的出现。譬如我们想研究鲁迅,利用多媒体和因特网技术,只需要键入“鲁迅”或者“鲁迅评论”等关键词,瞬间就可以找到我们需要的资料。语文的教学也不例外,课文只是一类文本或者文体的提示,如果学习只局限于教材的解读,势必导致视野狭窄,知识贫乏,像缺乏活水之池,毫不生机。网络为阅读提供源源不断的活水,几乎每种文体或者话题有无数相关的文章和观点,多方面借鉴、比较才学有所获,才能学会思考。如教《敬业和乐业》时,学生利用网络合作找了很多关于敬业和乐业的名言谚语、成语和古今中外的故事,学生从中自然体会到敬业和乐业的重要性、必要性,老师不需再罗嗦教学中的观点,学生都能够头头是道而且有根有据的讲述。《多一些宽容》、《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等文章利用网络资源大可如此。再如在《鸟的专题》的教学中,网络给我们提供许多关于鸟的各类问题的文章,关于鸟的知识,还有图片、声音、记录片等。丰富的材料给我们学习带来便利,只要适当、适量的使用,教学效果会事半功倍的。

三、写作教学

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教学给我们几点启示:1.教会学生利用网络搜集信息,查找有用的资料,2.写作要有新鲜的血液,学会利用网络中贴近社会和现实的内容。3.重视交流,让学生明白写作文的最终意图,作文是一种与别人交流的媒介,是一种沟通思想的手段,要真实的表白自己的感情,与别人去进行思想的交锋,辩明道理。

平时的写作教学,除了常规的基本问题知识的介绍和训练,我更多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具体指导学生多参考,多交流,多发表,因此介绍几个适合他们的网站,如:“易动网络写作平台-写吧”(writebar.com)、“作文岛”(zuowendao.com)袁志勇作文网校(cycnet.com.cn/y_school/)等,这些网站有范文,有评改,有理论,也有交流对话新观点和话题,可以开拓学生的思路和视野。

除了专业性强和针对性强的网站可以学习外,给学生介绍几个综合网站,每个学生挑选自己喜欢的去参与建设,不要贪多,经常去几个就可以了,比如“三槐居”(3hj.cn/)“秋雁南回”(qiuy.com/gdwenxue/)等。

作文的评改方式可以借助网络,可以让学生直接把写好的文章通过邮箱发给老师,可以不受时间的限制,写好就交。老师修改后马上返回,老师可以集中较好的文章,展现给全体学生,以供交流。同时鼓励学会把自己的文章发表到网络上,让其他同学、老师,甚至一些文学爱好者加以评论,很有裨益。陈钟樑认为“网络能有效的搞好作文,因为它让学生觉得作文不再有受逼迫的感觉”。⑤网络有助于作文平等交流。我利用学校的网络建立一个可供交流的板块,老师和学生一起建设,一起进步。

四、网络教学

网络的介入,使学习的主体变成学生,为了避免学生上网的盲目性,需要引导学生利用好网络,要结社实际培养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适于网络交际的语言能力,因此语文教学中,为了更好利用网络资源,有必要引导学生利用网络。

1.鼓励学生写作中运用“电脑”语言。

传统的写作是以文字表述为主,而在以多媒体为手段形成了电子文本中,除文字之外,符号、声音及二维动画,都成了构成电子文本的"表情语言"。尤其在电子邮件和"聊大室"中,人们适时采用创造出的“脸谱”语言,表情达意,眉目传情。这种“脸谱”简洁、含蓄、形象、幽默,给电子文本增添了无限情趣,并与文字语言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网上交际任务。我在学校的网页中有学生自编的刊物“二楼风景”就很好体现了这个特点。

2.善于提炼“关键词”

传统文章用纸张书写和印刷的文本只能列出章节的标题,而在计算机屏幕上写作和调阅的文意,则需要把每个句子或段落作为一个独立的信息块,并使之相互之间建立起多种网络化联系妥点,从而以各种不同的顺序提供给读者。尤其重要的是,对每篇文章乃至章节都应选择最适当的“关键词”来概括其内容,以便给读者提供迅速解决的检索方式,这实际上是将文章纳入信息社会中巨大的“文意数据库”。人适应电子文本的这一要求,语文教学必须加强提示性词语的锤炼,着力于言语信息筛选、鉴别的教学。如“用三个形容词准确描述你自己,并连词成段”可提供一个练习范例。

3.善于掌握学习利器

网络有很多软件和工具非常实用,只要利用妥当,会事半功倍。关于语文的就如“中华诗词”、“智能成语词典”、“中华灯谜”“成语大全”“文状元宝典”、“诗词快车”“遣词魔典”“中华成语掌中宝” 、“烟雨阁诗词库” 等,这些软件的优点在于集成性强,查阅方便。比如“中华诗词”几乎集中了中国的诗词,而且查阅方式多,可按作者、题目、关键字等来查找需要的诗词。

网络和多媒体集文字、图片、影像、声音于一体,能变枯燥为生动;变抽象为形象。从听觉、视觉多方面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情感体验,给语文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也给我们语文老师增强了教改的信心和勇气,只要运用得当,网络资源将给语文教学开创广阔的天地。

参考文献

①②③摘自《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秦训刚、晏渝生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篇5

攻:加工,制造;以:借用。加工璞玉需借用他山之石。比喻以他人之长,治自己之短。

《诗经·小雅·鹤鸣》:“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篇6

一天,石友三突然被人活埋了。

关于他的奇死,社会上传闻不一:有人说是被他的恩人冯玉祥见其忘恩负义所杀,有人说是张学良所为,有人说是日本特务头子土肥原说他办事不力,予以暗杀,还有人说他因火烧少林寺引起社会公愤被少林和尚乱棍打死了。

其实,真正“凶手”是两次用重金收买过他的。那么,蒋为什么要活埋他呢?这内面自有一段秘情。

(一)对冯玉祥恩将仇报

1891年,石友三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农安,字汉章,初小文化,自幼顽皮好胜,当过粮坊学徒,因不守店规而入伍当兵。

由于个子矮小,石友三不受人器重,流落北京街头。1912年,恰逢身为奉军营长的冯玉祥在北京招兵,见他虽其貌不扬,倒很机灵,要他当了马夫。

石友三见有了靠树,便献殷勤,深得主人青睐,不久当了冯的贴身侍卫。从此,他随着冯玉祥的升迁而青云直上。冯玉祥当旅长,他为连长,并自选了心腹高树勋为副官。次年升任三营营长,结识一营营长韩复榘。1924年冯玉祥升为西北边防督办,石为第八混成旅旅长,同年9月,当冯任国民联军总司令时,石为第六师师长。

短短13年内,冯玉祥一手把他提到高官位置,其恩可以说是重如泰山了,然而石友三仍不满足。

1926年3月,冯玉祥令石友三与韩复榘攻打雁北、大同等地的晋军阎锡山,石、韩开始表现不错,亲自督战,身先士卒。可是两个月后,因晋军据险以守,两部伤亡极大,二人产生厌战情绪。

大同守城晋军傅汝钧是韩部参谋长李树春的保定军校同学,韩通过李的关系与傅暗中妥协,双方议定韩不攻城,傅不发炮。韩将此事告诉了石友三,石与晋军前敌总指挥商震有师生关系,亦与商秘密联系,互不侵犯。

石、韩在大同、雁门两地与晋军妥协不久,奉军汲金纯、汤玉麟等率兵由热河向西迂回进攻,相继攻陷了多伦、沽源等处,使冯部驻地张家口直接受到威胁。冯玉祥当机立断,率西北军弃守南口,沿京绥线向西溃退。阎锡山乘机出兵天镇、阳高,进攻孔家庄车站,使西北军腹背受击,溃不成军。而石、韩两部一则从雁北撤退,路途较近,二则因与晋军早有妥协,未受追拦,不仅保持完整,而且沿途还收容了许多溃兵,其势力骤增,在途中见绥、包一带殷实富庶,可屯兵养势,于是暂投晋军,受到阎锡山欢迎。阎为了让石安心从晋,从军中选派一顾姓美女送作石之姨太,让石乐不思蜀。适时冯玉祥正在苏联搬兵,一切都蒙在鼓里。

石、韩降晋不久,冯玉祥离苏回国,一到五原,即通知石、韩开会。二人因心中有鬼,不敢前往。后经冯玉祥派张允荣、萧材解释,表示不计前嫌,加上石父严责,要他不该忘恩负义,石才回头听令。他虽重新回到冯部,但是经过这次叛离之后,冯对石不能不有所警惕和戒意,石对冯也常怀畏惧。1927年春,已升为第六军军长的石友三部在移防平凉时,因沿途抢劫,冯以正军纪为名,严惩了该部师长张凌云等人,同时,军中又盛传石敬亭要代替石友三为援陕第五路总指挥,石心中便惶惶不安起来。

冯玉祥为防反侧计,把石友三部编为总预备队,不让他与敌方接触。并派高参李秉璇接替石部的参谋长之职,更使石深为怨恨和疑虑,时刻提防李秉璇,视其为定时炸弹。南口溃退后,官兵纪律涣散,拉夫抢劫,时有发生。石友三在这次整治军纪中,枪毙了一个姓籍的团长,即石敬亭的外甥,其意自有所指。在攻打雁门关时,石友三对张自忠下令限期攻下水峪口,张识破他的诡计,逃离该部。由此,石友三与石敬亭、张自忠结下了仇恨。石敬亭与张自忠均为冯玉祥的要员,石友三头上又加了一道金箍。

1928年春,石部参加鱼台战役回军之际,适逢大雨,道路难行,李秉璇因马受惊而跌在地,泥污满身,打骂马夫,马夫反唇相讥。李诉于石要求严办,石则一笑置之:“一个参谋长和马夫打架,真是笑话。”李秉璇盛怒之下,请求辞职。

(二)与捉迷藏

鱼台战役,石友三大败的心腹之患孙传芳,收复济宁,对石嘉奖,并赏大洋7万元。石受宠若惊,密派秘书刘郁周持函到徐州谒蒋致谢,蒋又赠石10万元。此事不知谁走露风声,石疑李秉璇所为,派师长孙光前深夜将李活埋。冯玉祥闻知,追问李的下落,石总是支支吾吾。这事虽暂蒙蔽过去,但他却得了心病。

是年秋,编遣会议后,石友三部缩编为陆军第二十四师,任师长,兵员约2万多人。冯玉祥因西北军保留过少,大为不满,离开南京,从此蒋、冯隔阂日渐加深。待与李宗仁武汉战争结束后,矛盾日趋变化,冯决定先发制人,动员讨蒋,但又怕阎锡山抄其后路,因此,他将豫鲁两省军队撤到陕西和河南西部,以迫使阎一道反蒋。此时,西北军改为护党救国军,石友三为第三路总指挥。

韩复榘和原早有勾搭,当在会后回到河南陕州时,诱胁西北军第二十师违命向东开动,决定叛冯投蒋。因石、韩曾有默契,蒋在暗中委任石为第十三路军总指挥,悄悄又给他送款50万元。石友三于6月1日从南阳向许昌进军,一面派其参谋长柳建夫带兵一部到禹县迎接韩复榘来许昌,一面欢迎蒋的钦差大臣钱大钧,石在召开团以上长官的宴会上,向钱卑躬屈膝,奉承不暇。在请钱大钧阅兵时,当众辱骂冯玉祥,宣布了他的十大罪状。西北军团长以上的军官多系冯玉祥亲自选拔,与冯都有一定感情,对石的卑鄙行为极为反感。

1929年秋,石友三由许昌移防亳州,派人点验后又开往山东德州。恰逢安徽省主席方振武酝酿反蒋,被蒋解除武装,决定委石接替要职。当石将要赴任时,蒋竟复电改以广东省主席相许。这使野心勃勃的石友三进退两难,大伤脑筋。唐生智趁机派其顾问袁华选前来拉拢,广东方面也派邓芝园向他游说,石动心同意共同反蒋。同年12月9日,在浦口车站石友三召开紧急军事会议,决定与蒋决裂,先将蒋的代表卢佐扣住,然后以大炮数门排列浦口江岸向南京猛烈轰击,并派便衣队偷进南京城内乘势扰乱。根本没料到石会来这一手,一时南京各部院乱成一团。石见好即收,率部北撤将沿途其他驻军统统缴械,把津浦线车皮全部带走,安全退入河南商丘。冯玉祥部派人见他,表示祝贺,石颇为得意。

1930年春,冯、阎酝酿讨蒋,鹿钟麟秉冯意派李忻为代表,劝说石一致行动。随后阎锡山又派赵丕廉为代表来拉石反蒋,许以山东省地盘,并委为第四方面军总司令之职。石部驻扎豫北新乡一带,粮饷弹药主要依靠韩复榘接济,不足部分则从民间搜刮。石友三权衡利弊,加上韩从旁怂恿,遂决定与阎、冯联手,共谋伐蒋大计。韩、石二人并订有机密电本,互通情报。石部于5月中旬由兰封坝头渡口渡过黄河,参加战斗,连克数城。8月上旬,阎、冯部队在陇海线上对蒋发动全面总攻。石部同时出击,首先将防守通集蒋军击溃,打开一个缺口,乘势深入到曹庄寨。曹庄寨距柳河车站仅30余里。石友三侦知蒋正在柳河车站督战,仍分兵两路,分别向曹庄寨、柳河车站偷袭,意欲活捉。

可惜天降暴雨,行动困难,两翼友军又不协同进攻,蒋主援军陈调元部先期赶到。8月18日,石友三接到山东省主席秦建斌从德州来电说,晋军溃退。石遂即电其所派驻北平代表萧振瀛讯问时局情况,8月25日接萧复电称,“张学良因蒋军收复济南,不日将表明态度,派兵入关,大局有急转直下之势,请考虑前途为要。”石眼珠子一转,当即致信电张,内有“即行撤兵北上,服从东北,愿效前驱”等语。8月底,石友三遂决心率部擅自放弃阵地,北撤新乡、安阳等地。当9月18日张学良发出拥蒋通电后,石第一个响应,再次反戈一击,背叛冯玉祥。

(三)让张学良大失所望

石友三之所以投靠张学良,主要是看中他在东北的地位,想利用他在东北的人际关系,扩充势力。他首先派其参议毕广垣为驻北平办事处处长,与东北军拉拢,随后于1931年初亲赴沈阳拜张学良。张允予听候点编,统一发响,并先发给协饷20万元。石为进一步向张表示恭顺,请示张派人到石部协助办事。张即派一名与石有旧关系的张云责为其副官长。石回到顺德后,张派戢翼翘、富占魁到顺德、安阳等处点编石部。同时电蒋核定每月给饷60万元。石见入不敷出,请示加饷,张马上又增10万元。

石友三东北之行,原拟回防过旧历年,张留石住20多天。逗留期间,张又要石将所扣津浦、平汉东使交还铁道部,石疑张有诈不得不暂时忍受。整编后,石拥兵数万,雄据平汉路中段,踌躇满志,自以为可以纵横南北。又正遇阎、冯下野,败军之将云集晋城,彷徨无所依归,石便想乘机把这些残部收集起来,自作盟主,抢夺地盘。于是派其军长沈克与晋军将领孙楚、冯军将领宋哲元、庞炳勋,派参议毕子光、应敬斋分别与孙殿英绥靖督办李鸣钟联系,并通过胡绍武与韩复榘进行磋商,同派代表来到顺德,密商攻打计划,主张北打张学良,因其他人要南攻刘峙,故而未果。张学良对石大失所望,告诉身边人员说:“狗改不了吃屎,狼改不了吃人,本性难移啊!”

1931年5月,、陈济棠等在广州组织国民政府,派李汉魂到顺德对石许为国府委员和第五集团军总司令,随后又汇款50万元。石虽接受汪、陈的任命与接济,但仍主张首先占领平津,把张学良驱逐出关,将晋、冀、鲁连成一片,然后挥兵南下。时闻张的堂弟张学成自北平来到顺德告石说,张学良患重伤寒病,已死于协和医院,秘不发丧,并说东北军是杂牌军,不堪一击,力劝石攻占北平。石不由大喜,当即电询北平的毕广垣。毕说:“张学良病重拒不见客是实,但未闻其死。我们历次表示服从东北,拥护中央,东北军亦待我们不薄。大丈夫立身处事,应以信义为重。不要轻举妄动。”石疑毕广垣私通东北,有意卖己,欲除之。当日深夜,召毕入见。门外排着手枪队。见面后,石一言不发。毕知其意,对石说:“白日之议,出于一片忠诚,言或不当,意极纯正。你既决心打张,我无不从命。”言时声泪俱下。石的二姨太黄风姿、三姨太顾氏从旁解劝说:“七哥(毕广垣行七,石友三素以七哥称之)是老朋友,一向忠心办事,遇事应和七哥好商量,不可闹意见。”毕才保住性命,但石讨张决心已下。

1931年7月中旬,石友三在顺德集结部队,宣誓就任广州政府所委的第五集团军总司令之职,把部队扩编为9个军,以孙光前为前敌总指挥,7月18日早上,率军出发,并发出讨张通电,第一天即到达内丘县。第三天进占石家庄,却不见晋军踪影,便派黄广源持函去见孙楚,孙无意出兵。石大悔,但通电已发,势成骑虎,欲罢不能,只好独行。7月27日以强大兵力,采取纵深锥形战术实行中央突破,进攻驻防东北军张秋镇的于部,将其击溃,并乘胜进到南大冉。当战斗打响时,东北军大批援军开到,双方即在南大冉展开激战。激战三昼夜,未得进寸尺,石令沈克率部由完县迂回侧击,亦未成功。南路方面援张的蒋军胡宗南部已进至顺德,并将孟照劲旅缴械。陈继承率部已进至高邑。石部在两面夹击中,决计退往山东德州再靠韩复榘。但因退出仓促,且又值滂沱大雨,撤退秩序已乱,加上越渡沱河时又遇山洪爆发,水深丈余,汽车军资全部遗弃,人马淹死很多。孙光前部逃至深泽县南小陈地区,被陈继承部截住缴械、枪决。米文和部至束鹿县辛集地区,被东北军截住缴械。沈克部在唐县投降了东北军。石友三本人率残部7000余人向山东逃窜,途中至衡水县境又遭东北骑兵袭击,到德州时只剩4000余人了。张学良命韩复榘负责收容,编为4个团,以唐邦植为旅长,归韩节制,从此石友三走入低谷。

(四)和日本人紧密勾结

1931年8月,石友三部溃散后,寄居济南韩复榘篱下,本想去天津与日本人联系,以图东山再起,韩以“任何地方都没有济南保险”为由,阻其前往。石疑韩有他意,于是密请与日本人结为兄弟的陈敬斋赴济南密议。陈为石荐来一个名叫凑开一的日本特务。石扮作日本人,由凑开一保护乘船到天津。石在天津日、英、法租界大买房产4所200余间,出租赚钱。石成天嫖赌逍遥,常和日妓混在一起,还与地方上一些流氓、政客和失意军人如刘髯分、白坚武、任应歧、刘桂堂、刘锟等人过从甚密。他们派人四出活动,组织土匪队伍,企图重新掌控军队。石在暗中与日本驻华特务头子土肥原密切勾结。土肥原指派特务凑开一伙同石的团长罗自臣、张国乾和冯寿彭等在冀东玉田一带活动。组织河北战区保安队骚扰华北,为日本侵略军开辟道路。

1935年,石友三被任命为冀北保安司令,石所收土匪队伍编为4个步兵团,驻防北平清河。“七七”事变发生后,石部编为一八一师。石乘机收容了一些散兵游勇,势力大增,所部扩编为六十九军。1939年,石出任察哈尔省主席及三十九集团总司令兼六十九军军长。开始,石友三因为人少势孤基础不固,以抗日为名,行亲日之实,声称和八路军冀南军区保持一致。暗地经常对八路军寻事挑衅,制造磨擦。并将八路军派往征收给养的士兵逮捕活埋,不断偷袭八路军少量部队及政工人员。并曾以搜八路军为由火烧少林寺,引起人民公恨。八路军冀南军区忍无可忍,为了惩戒石友三,决定在该年的农历正月初一,乘其不备,给予打击。不料被石侦悉,即于除夕夜率部南逃,行到馆陶下坡寺,被八路军冀南军区包围,激战四昼夜。石率所部,向北突围而出,至河北曲周县的马驹桥始折而南向,奔赴濮阳。日伪军认为石部对陇海路大有威胁,一面派兵进刘口镇,一面用飞机进行轰炸。石感于在铁路北面随时都有覆灭之险,连电请求越过铁路。

石友三正在进退两难之际,蒋派师长宋子贤、参议黄广源持函见石,商洽一切。石即令其弟石友信,同黄广源一起到达开封会见了日本驻军司令官佐佐木,接受签字之后,日军因兵力单薄,无法控制沦陷区,指使石部进驻山东濮阳县一带,联合对付八路军。张鸿儒对石的投敌卖国行为极为愤恨,密谋率部弃暗投明,谁知被石友信获悉密告,将张处决。张之死,引起新八军长官高树勋的反感。

石友三名义上辖有六十九军和新八军两军,实际归石掌握的只有一个六十九军,石、高之间本来就不融洽。石被八路军包围于下坡寺之时,曾几次发电高树勋求援,高答应派兵,可因被阻于途,未能到达。石以为高见危不救,怀恨于心。心想,自己与日军订成防共协定,遵照日军意旨往山东濮县,从河南濮阳开拔之日,事前也未和高商量,估计不肯相与,乃指使日军偷袭大陈楼,对高施加了压力。高部被袭,伤亡极大。此后石的阴谋为高所识,高对石亦更加仇深。6月,石、高两部皆派人到后方接运供给,石部无恙,而高部又遭日军截击,阵亡了一个旅长。高怀疑事出石谋,气愤万分,发誓与他不共戴天。

(五)身遭活埋死有余辜

对石友三已恨之入骨,之所以暂不动他,是为了更好地控制在手中,故派臧伯风去给他当政治部主任。石与日军签订防共协定后,蒋又派来高参李子强作为石的常驻顾问,还派来一个参谋米文和充当参谋长。蒋的举动石知其意,因此,授意总参议毕广垣作为政治代表应对臧、李,与方面接洽频繁。谁知毕广垣早为特务头子宋家骅所收买,秘密为蒋所用,乘监视臧、李之便,反与臧、李合谋对付石友三。石友信察到一些蛛丝马迹,向兄进谗言,说毕等有谋反之嫌。石友三阴欲除之,无奈毕久居高官,饱知已谋,与臧、李密谋,外结高树勋。此时石亦感觉到已处众叛亲离孤境,曾向好友孙良诚(时任鲁西行营主任兼游击指挥)表示,愿意与高树勋言归于好。孙良诚以高树勋的老乡自居,便挺身而出担保,将石意转高。高树勋说:“彼此是共患难多年的老弟兄,还有什么不可解除的意见。”因此,孙建议石最好先到高那里当面和谈。石友三沉思片刻说:“待我试试看吧?”他的妻子和姨太都劝他不去为妙。但他去意已决,说:“去了成或不成,看他敢把我怎样?”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篇7

600多年前,当乱世的烽烟战火燃烧到安徽省宿松县的时候,一个叫吴仕杰的人站了出来,带领大家拜完关帝庙后,在白崖山中修建了一座白崖寨,最终抵御住了贼寇的侵袭。从此,这座寨子被当地人视为受到“武圣”关羽的护佑。

寨子的城墙绵延10余里,有着“南国小长城”的美誉。险峻的地势曾经让无数英豪在此折戟——因为失去白崖寨这座后勤基地,陈友谅在鄱阳湖一战中被朱元璋打得没了脾气;张献忠在白崖寨战败,只得退走西川;而陈玉成更是苦攻寨门数月不下,留下“老子攻不下,只等天来败”的狠话,含恨而去……

三个好汉筑成的长城

鄱阳湖水战的后勤基地

提到长城,大家都耳熟能详,但说到“南国小长城”,却少有人知道。这座小长城位于安徽省宿松县趾凤乡境内,因为建在白崖山上,所以叫做白崖寨。白崖寨的寨墙,环绕周围的东峰、西峰、西阳尖、雁恋坡、大印坡五大山峰,蜿蜒起伏长达10余里,巍峨壮观。

和北方的长城不同,白崖寨并不是朝廷修建的防御堡垒,而是当地人保卫家园的杰作。元朝末年,农民起义如怒潮涌起,在那个遍地狼烟的年代,尽管农民起义军有的是正义之师,但更多的则是浑水摸鱼的贼寇,他们到处烧杀抢劫。县志记载,当时的宿松除了陈友谅、朱元璋等大规模武装,仅流寇队伍就有十多支,百姓迫切需要一个堡垒来防范安全。

白崖寨的出现成了必然。根据《宿松县志》记载,最先提出来要修建白崖寨的,是一个叫吴仕杰的人。吴仕杰是一方豪杰,为人仗义疏财,颇有孟尝遗风。他本来是河南人,为了躲避北方的战乱才逃到宿松。可谁知道这里也不太平,眼见蒙古军队、红巾军和贼寇打成一片,他决定带领乡亲们一起修建山寨,保卫家园。

修建这样一个山寨毕竟是个大工程,吴仕杰独力难支,于是又拉来了自己的结义兄弟石良和陈汉先。兄弟三人聚首,看中了白崖山的险峻地形,于是召集强壮的村民开工。为了充分达到抵御贼寇的目的,白崖寨的寨墙全部采用大石块垒砌,险要地段还建造了双层的墙堞,同时设置了入寨城门5座,居高临下,完全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要塞。

山寨中有大片的田地和源源不断的山泉,百姓完全可以自给自足,根本不怕封锁和围困。白崖寨建立之后,防范贼寇的效果明显。前前后后来了好几股贼寇,但是看到这里山高路陡,墙门重叠的架势,完全没有办法下手,只能悻悻散去。随后,附近乡里看到山寨的作用这么大,纷纷投靠吴仕杰并效仿建寨自保,一时间,宿松县周围前前后后一共修建了48个山寨,密密麻麻令人咂舌。

这么多山寨的出现,一般的小贼寇是不敢打这里的主意了,却引起了当时农民起义军的两大首领——陈友谅和朱元璋的注意。陈友谅和朱元璋都想获得这些山寨的支持,纷纷派人来游说。吴仕杰的结义兄弟陈汉先和石良先后投靠了朱元璋,吴仕杰不愿加入,索性退隐了山林。

当时,朱元璋和陈友谅正在安庆至九江一带,进行争夺江南的拉锯战。石良和陈汉先的加入,不但让朱元璋获得了屯兵、练兵的基地,而且为朱元璋带去了大批粮草和熟悉水性的人,极大地壮大了朱元璋的水军,为后来的鄱阳湖大战奠定了基础,最终大破陈友谅的军队,而寨主石良也因为作战英勇,被册封为“武德将军”……

只等天来败

张献忠与陈玉成是如何战败的

现今进入白崖寨的道路,仍是当年吴仕杰以数千块山石砌成的石阶,石阶紧贴峭壁悬崖,宽不过0.6~1米,走的人胆战心惊。石阶的尽头,是一座用大石块垒砌的寨门,上书3个大字:攀龙门。

攀龙门是白崖寨的5座寨门之一,也是至今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寨门。因为两旁的山脊巨石排列像龙骨而得名。600多年过去了,当初修建白崖寨的人早已经不在,但留下的攀龙门却依然耸立在狭窄的山径上,石块垒砌的寨墙上还有隐隐的刀剑划痕,让人不由自主就想起那一场又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

史料记载,明王朝建立之后,威胁乡里的贼寇也逐渐被清除,百姓们都回到了自己的家。但白崖寨却并没有就此被闲置,险要的地理位置让它成为军队驻扎的堡垒。就在明崇祯十年(1637年),白崖寨迎来了一个晚明著名人物——兵部尚书史可法。

明崇祯十年(1637年)的三月,南国正是大地春回的光景,白崖寨山上的杜鹃刚开出明艳的花朵,山下却都是黑压压的士兵,一场惨烈的战斗正蓄势待发。包围白崖寨的,是赫赫凶名、后来屠尽全川的张献忠。他兵出潜山,一路攻克了太湖、蕲州、黄州等地,向安庆杀来,却没想到在白崖寨遭到了史可法的顽强抵抗,一直无法攻下攀龙门。气恼的张献忠决定采用围城之计,要将史可法活活困死。

兵乏粮绝的史可法,无奈中在白崖山东峰的石壁上留下了“听涧底泉声,呼天地是歌是泣;看阶前月色,问英雄还死还生”的对联,打算以此作为自己的殉职遗言。这时,白崖山上的禅寺里,一个叫云崖的高僧找到了史可法,表示愿意帮助他到安庆搬救兵。云崖和尚从山崖冒险悬索而下,找来了左良玉的援军,出奇不意地前后夹攻,张献忠吃了大败仗,只能退走西川。

战后,史可法在白崖山的西峰亲书“最上一乘”四个遒劲大字,认为自己“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还将白崖寨改为“云崖堡”来答谢云崖禅师的帮助。令人遗憾的是,史可法希望的后福并未到来,迎接他的却是一个悲剧:史可法被南明朝廷拜为首辅后,遭到马士英、阮大铖等人排挤,领着3000残兵独守扬州,被10万清军围困,高喊着“城亡与亡”而英勇就义,只留下一段清初作家孔尚任笔下的《桃花扇》传奇流传世间。

史可法令白崖寨名声大噪,也为未来的战争埋下了伏笔。历史的车轮向前行进200多年后,白崖寨迎来了新的挑战者——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

咸丰九年(1859年),陈玉成率领军队转战安徽,知道白崖寨的险要性后,他率军直捣这里,而历史给他安排的对手是“湘军之父”曾国藩。面对白崖寨的悬崖高墙,陈玉成束手无策,只好也使出了围城之计,企图困死曾国藩。但没料到曾国藩以一出“死狗计”,骗退了陈玉成的大军。曾国藩被困数月,即将弹尽粮绝之际,他下令收集寨内所有粮食,煮熟了全部喂狗,然后再将死狗丢到太平军阵前,太平军士兵发现死狗肚子中都是白花花的大米饭,陈玉成看后仰天长叹,咆哮着留下“远望白崖寨,近看一危崖,老子攻不下,只等天来败”的狠话,然后撤兵而去……

关帝庙与九曲居

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古建筑

到了清朝末年,宿松县先后建立的48个山寨,只剩白崖寨一座了。这是为什么呢?当地人告诉笔者,因为白崖寨修建时也修建了关帝庙,有武圣关二爷的护佑。

白崖寨的关帝庙,也叫白崖寺,有5座大殿,33间殿房,大殿前的万年台上排列着各种神像。当地人认为,白崖寨之所以能够在战火中屹立,是因为山上关帝庙显灵,暗中保佑着这座山寨,每逢战乱之时,人们也会到关帝庙进香许愿,庙内一时香客不断、香火鼎盛,是宿松县历代的宗教活动核心地。

县志还记载,1932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部分红军和地方武装进行战略转移,中途进入白崖寨整编。没想到刚整编完,就立即遭到46师的围攻。红军立即将司令部转移到关帝庙,并在关帝庙内制定了作战计划,然后如有神助般一举击溃了敌人,还全歼了敌人1个团的兵力,彻底打破了敌人的围剿。战后,红军在关帝庙开了庆功大会,还成立了蕲(春)、宿(松)、太(湖)工作委员会,如今白崖寨西门外的百花石旁,犹存有几座无名红军烈士墓,诉说着那次战役的惨烈。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篇8

半山腰间散落着山民的居所,一座座矮墙平顶的房舍像积木一样缀结在山崖上,沿着谷地向深山延伸。山外的人称作“赛于柳什村”或简称“流水村”,略知根底的人称作“玉石村”。有人考证,玉石村的称谓并不是古突厥语的音译,赛于柳什村是汉语玉石村的衍变。按照这个说法,玉石村确为汉语称谓,显然早于喀拉汗王朝统治于阗之前,这个村名已有千余年的历史。

传说恍若昨日

昆仑山中每一个村落里几乎都能听到古老的传说故事,玉石村也不例外,传统的采玉历史都带有故事情节。据说在久远年代,村民在克里雅河两岸放牧羊群时,总能在冰冷的河水中捡到玉石,他们认为这是山神的恩赐,让克里雅河洪水一年一度为村民带来意外的收获,没有人想到溯河穷源,寻找玉石的出处。

大约在二百多年前,山下一个叫吐达固依的猎人进山狩猎,他射伤了一只硕壮的岩羊,循着血迹,穷追不舍,将岩羊逼上断崖峭壁,在岩羊站立的岩石下,他意外地看到两块色如羊脂的玉石,于是,他舍弃了岩羊,背着两块羊脂玉下山。

吐达固依采到两块羊脂玉的消息不胫而走,闻讯而至的玉石商人争相竞购,嗜玉如命的商人一反往日的悭吝,破天荒开出高价收购,附带的条件是吐达固依必须带路上山,找到采玉的地方,猎人居然同意了。

传说的结尾令人感慨:为逃生,岩羊以山玉易命,因穷困,猎人出卖了玉山,那个地方就是蕴藏上乘羊脂玉的阿拉玛斯玉矿。此后,美玉源源不断地产出,峰巅被铲去了一截。

传说恍若昨日,猎人吐达固依的后人仍住在山下,以务农为业,过着平常百姓的生活,这段采玉史只因猎人平凡的生涯而被人遗忘。美玉创造的财富和玉石文化不在山里,而是在万里之外的中原以及化外的异国他乡,并被记录在卷帙浩繁的故纸堆中。

古丽娜尔

二百多年来,玉石村就像一座输送昆仑玉的驿站,接送山下的采玉人。因采玉而发财的人下山去了,或从商,或置地,或置房产,而后继者又不断地涌入玉石村。

开采山玉被称为攻玉,村里人也曾随着上山采玉的人流进山采玉。结伙上山的村民背负干粮、铺盖上山,居洞穴,履冰岩,艰辛异常。有时费尽气力只能遇到一处贫矿,玉矿带分布或只有几厘米厚,所获甚微:偶尔采得山玉,又常被廉价收去,甚至以物抵值。村民们上山攻玉只求补充生活来源的不足,但最终并没有如愿以偿。

走进玉石村中,剥蚀的夯土墙下随处可以看到陈年废弃的采玉工具,锈迹斑斑的铁锤,钢钎,印证了玉石村采玉的历史。但民间采玉的情景已成往事,如果不是对玉石村的历史稍有了解,谁也不会相信这一间间简陋的房屋曾经储藏过昆仑美玉。

每座房前至今还散落着无人理会的卡瓦石,半透明的卡瓦石带有天然的花纹,经河水浣洗显得纹理细密,令人赏心悦目。我喜欢浑然天成的卡瓦石,因为它不曾受到雕琢,保留着自生自得的天趣。

这个村不知容纳过多少赤贫者,但似平没有能留住一个怡情山水的客人。至今,村里人依然操守着半耕半牧的生活方式,往事尘烟,因玉石而生出的故事再也没有听说。

村的西头有两条河,一条叫“清水河”另一条叫“浊水河”。清水河水流量小,无玉可采,浊水河在洪水季节会把山玉挟卷河中冲入深涧,但因涧深流急,采撷玉石极为困难。

浊水河西岸的坡地住着三户人家,以往来山间输送玉石为生计,渐渐地成为山中的玉石转运站,古丽娜尔是其中一户人家的女主人。

古丽娜尔家居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屋里,房门很小,地穴内的空间较宽敞。进门后的正屋垒砌着土炕,两侧各有一间略小的房屋,房屋内没有窗户,屋顶开有天窗采光。山里的夜晚很凉,露水从天窗滴落,屋内充满了潮气。

古丽娜尔的丈夫艾则孜,年轻时曾受雇于他人上山采玉,那时,他每次往来半个月时间将山玉背下山。十年前,一次偶然的失足让他跌下山崖,之后,他干起了驮工的行当牵着驴往来于山间驮玉。

从古丽娜尔的家到山上接送玉石有20公里的山路,所经的路途十分险峻,每次进山,艾则孜都要给毛驴戴上眼罩,不然,驴决计不肯上山。

古丽娜尔坐在房前的土墩上,她无心照看羊群,焦急地盼着丈夫归来,按着往常的时间,在第四天的上午,她的丈夫会带着毛驴走出山口。

过午后,她的丈夫出现在房门前,跟在他后面的是一只受伤的毛驴,他背着20公斤的山玉走了十多公里的山路。

一个诚实的驮工要冒着一路风险对雇主负责,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能丢弃玉石。捆绑山玉的绳子深深地勒入艾则孜的双肩,松解绳索后他直挺挺地躺在地上动弹不得,四个日夜的行程,他挣得70元钱的驮工费。

我已经出现了耳视目听的幻觉,再也无心去想像采玉的始末,但我不知道,在琳琅满目的玉器店里,可曾有人想过,一件件凝如羊脂的美玉内含着这70元的附加值。

体会采玉人的艰辛

在流水村我做了上山的准备。每年的九月,村里人都要结集驮队上山,将山上开采的玉石运至设在流水村的玉石中转站。由七名驮工和十头驴组成的驮队,沿着清水河左岸溯河而上,我的坐骑是一头13岁的毛驴,在驴群中算是“长者”。驮工吐尔逊说这头驴自生下来就开始熟悉山上的路,如果中途出现意外,无论如何它都会返回流水村。驮工们在山间遭遇险境是常有的事,而驮工们刻意的安排令人感动。

沿河一带的谷地呈缓坡状,山地草场绵延不断地平铺在河岸阶地,中山区一带是流水村冬春之际的牧场,从山上下来的羊群,像一块块白色的玉石嵌贴在绿色的山麓,驮队不时趟过谷底散流继续向东南的方向行进。草场的尽头是一片荒漠化的砾石地带,河谷的高处逐渐狭窄,楔形的峡谷已经无法通过,只能在砾石堆中寻找山道。山道其实是山脊上野生动物踩出的不足一尺的荒径,山体相连的地方路径很窄,两侧是陡峭的山崖,崖壁下坠落的动物骸骨触目皆是,毛驴行经此处踌躇不敢向前。这条上山采玉的路,是一代代采玉人用生命的代价走出来的,直到今天还是艰险异常。

盘山小路时断时续,被山洪冲断的地方形成很深的裂隙,为此而绕行更多的山路。由于山体阻隔,巨大的砾石群横道,驮队不得已在一天之内趟水过河几十回。途中,稍作休憩,补充食物,匆忙上路。之后,在 一段不足两公里的河道,驮队翻过了三处险隘,直到黄昏,才找到一块可以宿营的平坦河岸阶地。此时人已疲惫不堪,汗水涔涔,山风夜寒,外衣结满了霜花。

玉石之路是贯通东西的大道,采玉的山路与之相接竟然是如此艰难。徒行山间,无数次跌落河水中,手足被山石划伤多处,如果不是亲临其境,很难体会到采玉人的艰辛。

河中捞玉与开采山玉

每一次登昆仑山都要路过和田,从玉龙喀什河畔经过。

每至光风霁月,浅浅淙流中,可见离离石脉,随波漾动,发出玉石的玲琅之声。玉龙喀什河素以产白玉而著称,自古及今,这条玉河的音声未改。

我眼前浮起往日的光景,每当洪水过后,村里的捞玉人结队走进清流,凭着缘分和运气,将一块块凝如羊脂的玉子从水中托出。

阿拉玛斯矿据以往在和田地区史前考古调查发掘,尚未发现新石器晚期开矿采玉现象,因此,古代和田人长期以来采用的是最原始的采玉方式,即直接在河水中捞玉。宋代,神宗赵顼曾为制作一方玉玺,诏令于阗(和田)进贡美玉,于阗王令人在两河寻访获得美玉,这两条河为白玉河,墨玉河,即今天的玉龙喀什河、喀拉喀什河。显而易见,宋代时依然采用河中捞玉的原始方式,进山开采山玉的方式尚未出现。

清代椿园著述的《西域闻见录》里记述了河中捞玉的情景:河底错落平铺着大小卵石,玉子杂生其间。捞玉时,有一名官员在远处监督,河岸近处有一名士兵手执铜锣巡守,熟练的捞玉者或三十人一行,或二十人一行并肩横列在河中,赤脚踏石前行。捞玉者凭脚掌区分玉子和卵石,触到玉子时弯腰捞起,此时岸边的士兵鸣锣示意,远岸的官员则以朱笔点记,待捞玉人上岸,按照点记索回全部玉子。传统的民采官收的捞玉习俗,在清代已为官府所垄断,为了阻止民众下河捞玉,官府还在白玉河、墨玉河设哨所十二处,用以稽查下河捞玉者。

河中捞玉与开采山玉不同,捞玉的季节在洪水过后的深秋。每年夏秋之际,昆仑山冰雪融解,形成巨大的洪流,将深山里坍塌下来的玉石裹进激流。洪水过后,捞玉人携带干粮,穿行于寒山深谷间溯河寻源。山间河道陡立如切,地形险狭,无处落足,只能在冰河中趟行。捞玉人山中归来时,已是手足皲裂,伤痕遍体,常有捞玉人人山不归,冻死河中。

捞玉人大都是以耕田为营生的农户,家境寒苦,出于生计无奈,于农闲时沿河捞玉。其中的一些佃户,因债务逼迫,被官府罚罪深山捞玉,遇到运气好时,以所捞玉石抵债免罪,一切有关玉石的美谈最终都归结于以金钱作为衡量的标准,美玉成为捞玉人赎罪的替身。

如今,每年的洪水过后,清冽的玉龙喀什河中仍然可以看到捞玉人的身影,捞玉已经形成了民间的习俗,虽然,河水中几乎无玉可捞,但捞玉人仍不厌其烦地频频弯下腰来,那是对这条玉河的亲昵,是召唤玉石魂灵的祈祷。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篇9

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

英王困守庐州,忠王拒不发兵

自从咸丰十一年(1861年)八月在安庆城下战败,退守庐州(今合肥)以来,一连串的失败就伴随着陈玉成。本来他想去襄樊招兵,但大败之后,军心涣散,部将都不从命。湘军多隆阿部又尾随而至,桐城、舒城、庐江、无为等战略要地相继失守,庐州和天京之间的交通被切断。北面,在清钦差大臣、漕运总督袁甲三的压迫下,定远陷落,庐州几成孤城。

庐州向西南可直达安庆,向东南则径达天京。在安庆没有失陷之前,这个介于江淮之间、濒临巢湖大米产地的皖北重镇,既是支援安庆前线的军事基地,也是保证天京粮食供应的转运中心。安庆沦入敌手后,这里又是天京的战略屏障。陈玉成死守对天京存亡举足轻重的庐州,苦盼援军,然而,他等到的是敬王林大居、畏王秦日南带来的圣诏:陈玉成失守安庆,调度失宜,革去英王王爵。

按理说,安庆之失,第一责任人应是忠王李秀成,坐拥重兵的他既没有按照计划和陈玉成合兵攻湘军之必救——武昌,也没有赴安庆直接解围,但洪秀全并未责罚他。庐州危急,最应该也最有实力去救的还是李秀成,可是他沉迷于经略富庶的江浙,并未把安徽的战局放在心上。同治元年(1862年)年初,当李秀成打下杭州,正在踌躇满志时,干王洪仁玕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虽得杭州等郡, 而失一安省为京北屏,大有可虑之势”。在洪仁玕的战略规划中,湖北是头,安徽是腰,江苏是尾。头已不存,腰再有失,尾还能活?李秀成虽认为洪仁玕的看法是“高见”,但以“吃果子不到成熟的时候”为由拒不发兵。

深感“朝中办事不公平”的陈玉成只能自己想办法,他的部将赖文光提出了一个计划:固守庐州,联络活动于豫皖交界的捻军张洛行部和接受太平天国封爵的团练首领苗沛霖,分兵攻打荆襄,把战火烧到湘军后院,最终庐州、荆襄两路大军在安庆会剿湘军。陈玉成同意联络张、苗,但他并不想硬捍湘军,而是避实就虚,用兵河南、陕西。赖文光的意见没有被完全采纳,他甚为不满:“英王等畏曾国藩如神明,视楚军如熊虎”。在陈玉成的命令下,陈得才、赖文光渡过淮河,赴西北招兵,本来兵力就匮乏的庐州更是捉襟见肘。

“墙头草”苗沛霖诱捕陈玉成

反观湘军,此时的战略布局全部展开,多隆阿自同治元年正月十七从舒城进至庐州城外三十里外。陈玉成在城外筑起石垒,保护巢县运粮要道,但至三月初,城外据点一一被攻破,袁甲三也逼近城北。庐州护城河非常宽阔,多隆阿派总兵雷正绾佯攻,其他部队埋伏在城东西二门之外,以备守军出城突袭,4营亲兵轮番开挖护城河,引开河水。陈玉成向陈得才、赖文光发出求救信,又被多隆阿拦截。到三月二十八日,湘军的大炮已能直接轰城。

此时,几乎陷于绝望之中的陈玉成等来了寿州(今寿县)的团练首领苗沛霖的使者。苗沛霖喜欢政治投机,反复无常,清廷曾授予他布政使衔,后来他又跳槽到太平军,被封为奏王。他派人伪装成乞丐,拄着中空的竹竿,内藏黄缎一方,上皆蝇头小楷,对陈玉成极尽阿谀奉承之能事。他说困守孤城乃兵家大忌,英王盖世英雄何必为这股“残妖”所困。请英王到寿州,自己可以提供四旗人马,一旗三十万人,攻打汴京。

陈玉成过去常说:“如得汴京,黄河以南大江以北,实可独当一面。”苗沛霖的建议可谓正中陈玉成下怀,他和手下商议,有人说听说苗沛霖已经投向胜保,寿州万不可去。有人建议:“与其到寿州,不如回天京见天王后,重振旗鼓,何患残妖不除也。”陈玉成像被点着一样大声呵斥:“本总裁自用兵以来,战必胜,攻必取。虽虚心听受善言,此次尔等所言,大拂吾意。”此前战无不胜的他又有何面目带着残兵败将回天京,即便回去见了那个不理政事的天王又有何用?

四月十四日,陈玉成率众突围,伤亡惨重,最终只有2000余人抵达寿州城下。苗沛霖确已投靠胜保,为了向清廷再次表明忠心,他打起了陈玉成的主意。陈玉成的兵马被安排在城外驻扎,他只带百余人入城,住在一间极为豪华的宫殿中。苗沛霖自己无颜露面,派侄子苗天庆去劝降。苗天庆身披顶戴花翎,跪在陈玉成面前说:“叔父看清朝洪福过大,祈英王同享大清洪福”。陈玉成扔掉酒杯,指着苗天庆:“尔叔真是无赖小人!墙头一棵草,风吹二面倒;龙胜帮龙,虎胜帮虎。将来连一贼名也落不着。本总裁只可杀,不可辱。事已至此,看你如何发落!”身边部将想当场宰了苗天庆,陈玉成淡淡地说:“可以不必。”

四月二十四日,陈玉成被解往颍州(今阜阳)胜保大营。

150年前在河南延津被凌迟

兴高采烈的胜保终于有机会杀一杀老对手的威风。中军帐外旌旗猎猎、剑戟森严,所有带兵营官分班肃立、耀武扬威,胜保升座,叫陈玉成上来。左右让陈玉成跪下,陈玉成破口大骂:“尔胜小孩,在妖朝第一误国庸臣。本总裁在天朝是开国元勋,三洗湖北,九下江南。尔见仗即跑。在白石山踏尔二十五营,全军覆没,尔带十余匹马抱头而窜。我叫饶尔一条性命。我怎配跪你?好不自重的物件!”

自诩“我战则克”的胜保面子有点挂不住:“然则曷为我擒?”

陈玉成:“吾自投罗网,岂尔之力?吾今日死,苗贼明日亡耳!尔尤记合肥官亭,尔骑兵二万,与吾战后,有一存者乎?”说完席地而坐。

胜保默然,吩咐给其酒食,劝陈玉成投降,陈玉成答:“大丈夫死则死耳,何饶舌也!”

多隆阿和陈玉成交手多年,没想到最后关头为他人作嫁衣,当知道胜保的遭遇后他心理平衡了点:“胜保真是没脑子,自取其辱。要是我,绝不见面,以宾礼相待,等朝廷旨意。”

胜保那几年热衷于招降纳叛,他的如意算盘是劝降陈玉成,再让陈玉成招降陈得才、石达开以及捻军张洛行,如此天下平了一半,建立不世之功,“胜保”二字前面的“钦差大臣”恐怕可以换成“军机大臣”。愿望虽然落空,但依旧是大功一件,翰林出身的他亲笔拟折,极尽铺张之能事,希望能将陈玉成押解至京,在午门举行献俘大典。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篇10

而在民间围观的交易里,价格指数的晋级非拍场所能及。一件名为“斗战胜佛”的黄龙玉图纹石,标出了1000万元。

它出自云南省龙陵县杨云昌之手,多年以来,这位藏家一直将其封存于保险柜,直到近几年拜多方展览所求,才偶现于世。

偶得“斗战胜佛”

今年6月,当“斗战胜佛”出现在芒市珠宝玉石交易会上时,客商1070万元的出价未能如愿卷宝而归。之后,昆明高古文化艺术品交流中心以红娘之名连拜带求地将其带到了昆明首展。

质地细腻的石质中,朦胧引出由微粒“金沙”所称的孙悟空图像,没有人工痕迹,天地灵气的鬼斧神工让诞生于石头中的孙大圣在云南龙陵觅到了替身。

幸运如杨云昌,所谓的玉缘被他撞见。

2004年6月,杨还是一个猎奇者,尚未全职藏石。他经过石场,工人正切割一块刚“去皮”的黄龙玉料,他从一片新割下的玉石片上看出依稀可辨的人形图案。

正想细看,不料工人欲上手第二刀。说时迟,那时快,杨上前止住,并掏钱买下了这块奇石。

返回家中,放于灯下,由金、银沙所成之貌不但均匀且似人形,边缘如动物毛发的线条剑指齐天大圣造型。

他乐了,即请人打磨抛光,命名“斗战胜佛”。

“鬼使神差啊!”每每说到这番猎奇之举,杨总有后怕之心,“若当初切割工多切或者少切0.5毫米,就不会再有此石上的奇图了。”

原本2000元的石头,华丽转身,跳过千万身价。杨将三位一体的文化定调附于其上:西游、奇石、传统文化。

石头本无意,文化惹尘埃。古今文化传统的对垒,在石头记里,描上了一笔。

5年1万倍

杨,原是建材生意的舵手,这些业务,让他有机会在1998年逮到了黄龙玉的毛料。尽管在大多媒体的披露里,人们发现黄龙玉的时间是2000年,但杨能肯定,于此2年前,云南龙陵就出现尚未正名的黄龙玉。

4800元,他入手一块,等到2009年时,此毛料价格已上涨至174万元,近10年时间,300多倍。

这个倍数不算多,在杨的记忆里,2005年12月至2010年5月,是黄龙玉价格的喷发期,5年时间,1.03万倍。之后国家将黄蜡石正名为黄龙玉,“黄”因其色泽,“龙”因掘于龙陵。

采着黄龙玉价格陡增的起点,2006年,杨剥离了其他玉石业务,专攻奇石收藏。

选择黄龙玉,除“斗战胜佛”的玉缘之外,更因其玉种。身在云南,杨深知“资源性的产品十分有限”,经过近十年开采,黄龙玉资源几近枯竭。身价随之而生,如今黄龙玉尚品,每克的价格约为1.2万至3万元。

杨收罗的奇石里,黄龙玉为最。如“金狮招财”,“金蝉子”等,均以天然黄龙玉切割而成。没有人为雕工的堆砌,天然的奇石图案迸发出的不是那般常见的山水画,鲜见于世的动物造型,一一被杨捕捉。

在黄龙玉的大类中,它们被视为图纹石。另一类造型石如“千年神龟”也被杨收之麾下,由于造型石免不了人工雕琢的嫌疑,其身价远在图纹石之下。

黄龙玉不是杨的唯一,水冲石和红蜡石均为所藏。

多年以来,杨沉浸于藏石文化里,他说,与石友交流,以石养石,是一种享受。

黄龙玉之谜

光鲜背后些许波折。

明末,屈大均《广东新语》道,“一卷蒸栗,黄润多姿。老人所化,孺子其师。”说的正是黄龙玉的前身。

尚未晋级为玉石开发的等级之前,黄龙玉仅为观赏石在民间转手,人称“黄蜡石”。公开资料所示,公元2000年前后,广西石商于云南龙陵与芒市交界一带的苏帕河中发现了“黄蜡石”。

因其观赏性,芒市人开始血拼,但仅以吨、车为单位,几千元能买一拖拉机的上好山料。

2004年,一商人在滇西边城龙陵县龙新乡、象达乡、碧寨乡交界的小黑山自然保护区内偶得一方质地宝石,后请专家鉴别,得知为上好之玉,可与田黄媲美。

此后,当地大量百姓沿苏帕河寻黄龙玉矿石,并在小黑山地区发现了原生矿。

2005至2006年,人们在龙陵小黑山一带疯狂挖采。据已有资料显示,2006年黄龙玉市场沸腾期,在小黑山非法开采、贩运黄龙玉的人员每天达5000人;2006年下半年,仅龙陵县一地黄龙玉每天的交易额达数百万元。

龙陵市场顿时乱象重生。2006年7月,小黑山矿山被封,黄龙玉被政府界定为国家稀缺资源。一纸公文发动了黄龙玉价格飙升的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