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责任审计的范围十篇

时间:2023-07-19 17:37:48

经济责任审计的范围

经济责任审计的范围篇1

一、经济责任审计发展历程

最初的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始于1984年,那个时期我国企业陆续实行了厂长负责制、承包制、租赁制,审计机关在开展财务收支审计中发现有企业领导人员、滥用权力、弄虚作假、违法乱纪等现象。为此,审计机关为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研究探索出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实施经济责任审计的新思路。1986年底,审计署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厂长工作条例》,制定下发了《关于开展厂长(经理)调任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几个问题的通知》,对厂长(经理)离任审计进行了原则性规定,随后各地区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逐步开展了厂长(经理)离任审计。这就标志着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有了制度保证。

后来针对经济责任审计,国家陆续出台了《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中央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管理暂行办法》、《中央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实施细则》等一系列的制度和政策,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进行规范和指导。20多年来,随着审计方式、方法不断创新,审计内容不断完善,审计成效显着提高。

我们公司从上个世纪90年代就已经成立了审计部,负责集团公司的内部审计业务,这其中就包括公司负责人的经济责任审计。以前的经济责任审计大多针对企业负责人,一般是指对企业的总经理进行经济责任审计,而对不主持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董事长则很少涉及。随着法人治理结构的逐步完善,对于下属单位既有董事长又有总经理的,其董事长也要进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如何对董事长的经济责任进行认定、审计范围如何确定的问题就摆到了我们内审人员的面前。目前,关于董事长经济责任审计比较成熟的、权威的指导意见尚不多,可借鉴和学习的经验也不太多,为此,我们仔细研究了相关经济责任审计的制度和指导意见,经过我们内审人员的反复探讨,确定了“董事长管什么就审什么”原则,最终确定了针对董事长的经济责任审计的审计范围、审计方案和责任划分。下面就以我公司的审计实践为例,谈谈如何对董事长进行经济责任审计,以期抛砖引玉,互相学习。

二、董事长经济责任审计范围

董事长的经济责任与总经理的经济责任不同,其往往是负责比较宏观的战略管理工作,在开展董事长经济责任审计时,应采用有别于总经理经济责任审计的审计方法。根据《公司法》中针对董事长和董事会的相关规定、所任职的公司章程规定和实际工作分工,来确定董事长应承担的经济责任,然后确定审计范围、审计重点,从而制定审计方案,开展相关的审计工作。下面进行具体论述:

根据《公司法》规定,公司应定期召开股东大会(股东会)、董事会,会议由董事长召集并主持。这就是董事长具体职责的体现,在这种情况下,审计时就要重点关注公司各种决策会议的如期召开情况,以判断公司法人治理机构是否正常运作、是否符合公司法及公司章程的相关规定。

因为董事长领导董事会,所以还要关注董事会的履职情况,如《公司法》规定:董事会(董事)对股东会负责,行使下列职权:

第一,召集股东会会议,并向股东会报告工作;

第二,执行股东会的决议;

第三,决定公司的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

第四,制订公司的年度财务预算方案、决算方案;

第五,制订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

第六,制订公司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以及发行公司债券的方案;

第七,制订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或者变更公司形式的方案;

第八,决定公司内部管理机构的设置;

第九,决定聘任或者解聘公司经理及其报酬事项,并根据经理的提名决定聘任或者解聘公司副经理、财务负责人及其报酬事项;

第十,制定公司的基本管理制度;

第十一,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职权。

根据以上董事会职责,我们认为董事长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法人治理机构的健全情况

包括机构建设和制度建设两个方面。首先公司治理机构应该是科学合理的、基本健全的。股东会、董事会的人员构成应该符合公司法、公司章程的规定,和公司的治理结构、规模相称。所设部门机构应该能满足公司正常管理的需要,既不能机构臃肿、人浮于事,也不要出现职责划分不清、甚至无人承担的现象。

其次,还要有健全的管理制度体系。管理制度能够涵盖公司所从事的业务领域,使得公司业务管理均有制度依据, 能够以制度管人、以流程管事。

(二)股东会决议的执行情况

收集公司任职期间股东会资料,查看股东会决议的落实和执行情况,以判断董事会或经营管理层是否执行了股东会的相关决议。

(三)重大事项的决策情况

公司对外投资、重大资产购置、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或者变更公司形式、公司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以及发行公司债券等重大事项是否都经由董事会决定;决策程序是否符合《公司法》和公司章程的规定。

(四)公司经营计划和财务方案决策情况

公司的经营计划、年度财务预算方案、决算方案、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等是否经过了董事会的审批。

(五)内部管理机构的设置情况

收集相关资料,核实公司管理机构的设置情况,查看管理机构的设置是否都由董事会决定。

(六)高级管理人员的任免情况

收集公司人事任免信息,查看公司聘任或者解聘公司经理、决定其报酬等事项是否均经过董事会的批复,是否符合公司的决策程序。

(七)管理制度建设情况

查看公司基本管理制度的建设情况,看其是否均经过董事会的批复。根据公司法的相关规定,只有经过董事会批复的管理制度才是有效的管理制度。

(八)董事长承担的其他管理职责

主要是根据公司章程的具体规定或者公司内部管理分工决定的。2010年我们曾对某公司董事长进行经济责任审计,该公司就对董事长的职责规定的比较具体,如:

“子公司董事长除按照《公司章程》、《董事会议事规则》等规定,履行工作职责外,还应承担创建并维护子公司良好的外部关系,包括为公司获取相关优惠政策、维护政府及大客户关系;为子公司可持续发展协调资源,包括土地、资金和关键人才资源;负责子公司重大事项管理;负责子公司规范治理及风险控制事项。”

具体到被审计单位,该项具体工作职责主要是指董事长还将集中抓以下事项的管理:人才队伍建设;风险管理;区域环境建设。涉及以上内容的上报事项,需经董事长审批、决策后上报。

在对该同志进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时,就专门针对这一项规定,执行了相应的审计程序,对其履职情况进行了核实,具体情况如下:

第一,董事长任职期间,该公司员工由年初编制160人、实有93人增加到10月编制165人、实有118人,其中人员缺岗情况由年初67人减少为47人。

第二,董事长任职期间,通过积极与当地政府沟通,通过招拍挂形式取得滨海旅游度假区内5,533亩土地。

第三,旅游度假区项目合作协议项下市政配套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如污水厂和燃气站),并且县政府部门未按约定接收该公司已建成的公共市政道路。该公司积极与市政府协调,并书面致函县政府,最后县政府明确由政府各个相关的职能部门(旅游区管委会、公路局、交通局、公用事业局)与该公司研究提出移交方案报政府审批。为下一步市政配套设施建成打好基础。

第四,该公司通过定期董事长沟通会履行职责,向经理层提出高度关注企业的内部管理建设,要求经理班子除完成好工作任务外,发现问题、发现不适应市场变化等事项应及时提请董事会研究,促进公司的规范运作。

从这个事例可以看出,关于董事长经济责任审计除了要根据公司法和公司章程确定的职能进行审计外,还要关注公司内部具体的职能分配,并能和实际工作对应起来,有具体的事例支持,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三、责任界定

明确了董事长的职责范围,责任界定也就比较容易了。

经济责任是指企业负责人在任期内职责可控范围内应当负有的责任,分为直接责任、主管责任和领导责任。

第一,直接责任是指企业负责人因直接违反或通过授意、指使、强令、纵容、包庇下属人员违反国家财经法规以及失职、渎职等其他违反国家财经纪律的行为应负有的责任。

这一点和其他类型的经济责任审计是一样的,即与董事长本人直接相关的、直接违反、授意、指使、强令、纵容、所形成的违反财经法规、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都应负有直接责任。强调的是与董事长本人行为直接相关,并不在于是否在职责分配范围内,如果因为越权行为造成不良后果,更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第二,主管责任是指根据企业内部分工,企业负责人对其分管部分工作以及企业经营、投资等重大事项,因未履行或者未正确履行职责应负有的经济责任。

对应董事长本人直接负责的比如召集股东大会、董事会,需经董事会审批的重大决策事项的批复等事项就应该由董事长承担主管责任。另外,在有些单位董事长可能还会分管理人事、审计、监察、风险管理等具体管理工作,这时候其分管的工作也应由其本人承担管理责任。

第三,领导责任是指企业负责人对其所在企业应负有的直接责任、主管责任以外的管理责任。也就是指除了直接责任和主管责任以外,作为企业法定代表人的董事长,不论主观原因还是客观原因,对本企业在其职责范围内的各种经济问题都应负有一定的责任,即领导责任。

经济责任审计的范围篇2

关键词:事业单位 经济责任审计 对策与建议

一、引言

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是评价行政企事业单位内部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工作绩效的重要方式。在我国的审计实践中,2006年2月28日,修订后的《审计法》第二十九条规定:“依法属于审计机关审计监督对象的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其内部审计工作应当受审计机关的业务指导和监督。”2008年5月,审计署经济责任审计司组织全国经济责任审计领域专家,进行了《经济责任审计条例》的起草工作。2008年7月,出台了《经济责任审计条例》征求意见第二稿。201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公布了《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以上法规条例对经济责任审计的相关内容与责任界定,推动了我国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发展。《审计法》中将使用财政资金的事业组织纳入了应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的单位范围,也体现了进行事业单位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必要性。

二、我国事业单位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现状

(一)范围不合理,呈现过宽或过窄的倾向

审计的范围是进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关键问题,它关系到审计的深度和质量,涉及审计抽样调查的范围、重点等。事业单位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是单位管理层为了考察、监督其所属部门与单位的领导人员履行经济责任情况而采取的一种内部管理行为。目前我国事业单位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范围主要限定在被审计单位的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涉及的审计范围时间跨度大概在一年以上,在划定经济责任审计范围时,呈现出两种倾向:

一是过宽的倾向。有些人认为只要谁有经济活动,谁就有经济责任,都应该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在这种思路影响下,一些单位将经济责任审计范围划分得非常广。审计范围盲目扩大化,模糊了审计的主体与重要性,也影响了经济责任审计的质量与可持续性。比如,有些单位内部经济责任审计范围,没有根据单位管理干部的实际需要酌情而定。如高校,在将经济活动频繁、经济责任重大的部门领导人员,如财务、后勤、基建、国资处长等列入审计范围的同时,还把其他涉及少量经济活动、经济责任相对较小的部门领导人员也列为经济责任审计对象,既没有考虑有限审计资源的合理分配,也没有突出审计重点,降低了审计工作效率。

二是过窄的倾向。有些单位将是否进行独立核算作为是否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的唯一标准,在进行审计时只关注财务责任,忽视经济责任。结果,一些虽未进行独立核算但却有重大经济活动与经济责任的领导人员未包含在审计范围之内。如有一些事业单位表现出较为突出的财务管理混乱、账务核算不规范、账外账等问题,正逐步转向利用各种手段向相关单位转移、侵占国家资产,从事违规违法活动等,而在对领导干部进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时,范围仅被限定在被审计领导干部本级单位,而未对相关下属单位进行适当的延伸审计,人为地缩小了审计实施范围,影响了审计效果,难以达到经济责任审计目标。

(二)执行不到位,效果不理想

事业单位开展内部经济责任审计以来,对规范事业单位的经济行为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但由于我国事业单位开展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时间较短,还存在很多问题,如国家“先审计,后离任”的原则得不到有效执行,绝大部分离任审计都是在组织部门决定对负责人工作进行变动后才委托进行,造成先离后审事实,一些人也就此认为先离任后审计,审计结果无关紧要,造成审计结果的运用情况缺乏有效回馈机制,审计结果执行不到位,使经济责任审计丧失了预警功能。而且组织人事部门在考核干部时对审计结果中的整改意见也不够重视,审计结果被束之高阁,不但留下了风险隐患,而且也影响了审计效率与效果。

三、我国事业单位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现状的形成原因

(一)审计目标多重性,审计工作环境差

由于事业单位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既对“事”也对“人”,并且在审计过程中还肩负着直接目标――评价领导干部财务责任、管理责任、个人廉洁责任,中间目标――为事业单位内部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和奖惩提供参考依据,最终目标――促进事业单位内部经营管理、预防腐败、监督个人廉洁自律、推进依法治国的三重重任,目标的多重性使得经济责任审计内容与审计判断日趋复杂,也使内部审计人员获得正确审计评价的难度加大;同时由于审计环境较差,比如,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审计赖以生存的经济环境发展不充分;一些事业单位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对经济责任审计存在敌对性,不予以理解和支持,审计工作存在孤立性,人际环境差;有些事业单位存在会计人员造假,不为审计部门提供全面真实的审计资料,对象环境差;有关审计的舆论环境较差等,使得事业单位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缺乏合理运作的土壤,影响审计的有效性。

(二)内部审计人员配备不合理,审计模式落后

1.人员配备不合理。我国事业单位审计人员配备不合理。在西方内部审计实践中,一般认为内部审计人员的理想构成为:经济管理专业占1/3,工程技术专业占1/3,其他专业占1/3。开展经济责任审计不仅要具备财务审计专业知识的人员,还需要有精通法律、建筑工程、计算机、金融等方面的知识的人员。而我国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人员主要由财会审计方面的人员构成,其他专业的人数相对较少,并且现有的财会审计方面的人员对单位经营管理、行政管理、对外投资和宏观经济等方面的知识掌握也有所不足,不利于对机构负责人进行全面的审计和评价,此外,随着审计信息化的发展,计算机审计在内部审计中也运用得越来越多,对计算机、审计软件的熟悉和掌握已成为内部审计人员发展的必备技能,但我国事业单位审计队伍中缺少这方面的专业人员,不合理的知识结构制约了审计人员做出全面、准确的评价,降低了审计质量。

2.审计模式落后。经济责任审计模式落后会影响事业单位内部经济责任审计范围与效果,主要原因有:一是事业单位内部机构负责人的经济责任审计主要还是通过查账来考核、判断和评价该负责人的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但是有些违法违纪问题在会计资料中并不能明显反映,需要有关执法、纪检部门运用特殊手段才能清查,如:受贿索贿、收受回扣等问题,现有的审计手段难以深入查证。由于目前审计信息化技术发展缓慢,没有将审计与先进电子技术结合,也就无法将其与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区别开来,只是盲目地扩大审计对象与范围,造成审计重点不突出。二是有些事业单位进行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时,只注重领导干部的财务责任,忽视其经济责任,没有将绿色经济责任审计纳入审计范围,决策质量、承担社会责任的有效性、财务收支的效益性(即保值、增值、实现效益最大化目标)、事业单位管理的效益、效率、效果等因素没有在审计时考虑进来,造成一些领导干部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态。经济责任审计模式的落后,不但造成事业单位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效率的低下和效果不理想,而且也使得事业单位作为社会第三职能部门的作用没有得到发挥。

四、改善事业单位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建议

(一)完善审计工作环境,加强审计人员队伍建设

事业单位应通过完善审计工作环境来促进审计开展。河南省审计厅统计显示,从1999年1月-2010年10月,全省各级先后对21 323名党政领导干部和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进行了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查出各类问题资金377.74亿元,数额巨大。各类问题资金包括违规、管理不规范、损失浪费、个人问题所导致的,会给国家和单位造成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如果有较好的内部环境,这些损失必然会减小。

创建良好的内部环境,其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实行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使内部控制成为“单位之法”,任何人都必须无条件遵守,从而实现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其次,增加事业单位财务信息的透明度,使更多公众、舆论参与到监督中来,通过广泛发动群众、召开座谈会、个别访问等形式拓展取证渠道,为审计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多有效信息,进一步完善审计环境。最后,事业单位应建立一个良好的信息沟通机制,加大经济责任审计的宣传力度,确保组织中每个人都清楚地知道自己所承担职务的特定责任,明确与他人工作的关联性,以及自己的行为对单位的影响等。增强人事、纪检、组织、财务、审计等各部门的合作协调力度,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加强审计人员队伍建设方面,审计人员的素质高低会对事业单位内部经济责任审计造成不同的影响。审计人员的素质包括专业技能、职业操守、道德观、价值观、世界观等方面,通过定期开展审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建立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人员诚信档案,举办交流活动,加强审计人员的经验技能和知识交流等方式规范审计行为,提升职业素质,达到内部审计人员应有的职业水准。审计人员除了提升专业技能等硬实力外,同时还应注意提升自己的软实力,要有较好的综合分析能力、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以及沟通能力。要注意吸纳工程技术审计等复合型人才,完善审计人员的结构,推进信息化审计在单位内部的应用,提高审计技巧和效率。

(二)推行绿色经济责任审计

针对我国事业单位内部经济责任审计中只注重领导干部的财务责任,忽视经济责任的现状,我们应推动实施绿色经济责任审计,这也符合“3E”(经济审计、效率审计、效果审计)审计理念。绿色经济是以经济与环境的和谐为目的而发展起来的新的经济形式,随着政治环境、社会环境、法律环境等的变迁,经济责任审计的重点也应该更加“绿色化”,并不断调整和充实,以科学发展观为审计工作的灵魂和指南,这样才能将各方面进行综合考核并获得提高,避免审计工作原地踏步。

在事业单位内部经济责任审计中,应充分发挥绿色经济责任审计“抵御、揭露和预防”的复合功能,在审计过程中,要改变传统的经济责任审计模式,探索经济责任审计与财务审计、环境审计、绩效审计、专项审计调查的结合,实现立体审计。

1.绿色经济责任审计的重点。我国事业单位内部绿色经济责任审计的重点就在于,除了合理界定领导干部的直接责任和主管责任外,应更加关注国家环保和节能降耗政策的贯彻执行情况审计,环保专项资金的征收、管理和使用情况的审计,重点环境公共支出的效益审计以及对领导干部的政绩成本进行分析,对事业单位中不计成本和代价的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环境破坏等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方式进行监督与制约,督促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让事业单位的各项工作顺应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要求,推进领导干部更新观念,让事业单位的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更全面并发挥良好的监督作用。

2.绿色经济责任审计的方法。为了使事业单位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方法符合绿色经济发展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在审计方法选用时,需要对传统的财务审计方法进行拓展。绿色经济责任审计必须充分考虑到经济增长、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这三个可持续发展的要素,在审计中尤其要关注定量分析方法的选用,如成本效益分析、投入产出分析等;同时应尽快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事业单位绿色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把经济发展指标与社会发展指标相结合、与宏微观指标相结合、任期内经济指标与可持续发展指标相结合来进行综合审计,在加强干部管理监督、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和保障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德仲.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与方法[J].实务探索,1988,(12):24-25.

2.蔡春,陈小媛.关于经济责任审计的定位、作用及未来发展之研究[J].审计研究,2007,(1): 10-14.

3孔韦宝.论行政事业单位审计工作的创新发展[J].商业会计,2008,(7):50-51.

4.胡筠青.任期经济责任风险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6.

5.张需.事业单位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J].经济师,2011,(12):207-210.

6.李小青.如何建立和完善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J].会计文苑,2009,(5):7-10.

经济责任审计的范围篇3

科学合理安排经济责任审计项目。经济责任审计任务重与审计力量不足的矛盾较为突出,必须根据工作需要和审计机关承受能力,按照“积极稳妥、量力而行”的原则做好各项统筹。一是加强项目计划管理。以重点单位、重点环节、重点不足作为经济责任审计的重点,采取多种形式处理好项目数量与质量关系,监督关口前移,及时发现和解决不足,化解离任审计相对集中给审计部门带来的压力。二是加强审计对象安排。根据被审计单位资金运行状况及资产规模情况,制定分类别分级别管理办法,突出三个重点,即资金掌控大的单位且领导任职时间较长的,群众反映较大或有举报等线索的,工作成绩突出、拟选拔任用的领导干部。三是加强审计信息管理。积极研发具有信息存取、数据查询、统计浅析浅析等功能于一体的经济责任审计管理系统,将以往审计发现不足、倡议采纳情况及其他审计成果纳入其中,便于审前调查开展及审计成果浅析浅析运用。

创新经济责任审计思路和方式策略。一是在审计思路上,应逐步完成从就账论账、查错纠弊到审查决策、规范管理、检查政策执行等方面的转变,充分体现被审计单位行业特色和对象特点。二是在审计方式上,要不断提高审计工作透明度,积极推行审计公示,在审计进点会议上公开审计范围和审计内容,公开审计组成员和联络方式,在一定范围内公开审计结果和整改结果,接受舆论的监督。三是在审计策略上,要灵活运用多种策略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坚持经济责任审计与财务收支审计、效益审计、固定资产审计相结合,审计查账与审计调查相结合,审计核查与个别谈话相结合,本级审计与延伸审计、后续审计相结合,缓解人少事多的矛盾,降低审计成本,提高审计效率。

逐步建立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针对经济责任审计责任界定困难、评价难度大、随意性较大的不足,应探索新形势下经济责任审计的评价内容和策略,划清现任责任与历史责任、直接责任与主管责任、主观责任与客观因素影响的界限,逐步建立起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按照客观公正、规范统一、稳妥谨慎、全面衡量的原则,可以尝试从以下指标入手:任期内执行国家经济政策和财经法规的执行能力,任期内完成经济指标的效果,财政财务收支中违规违纪不足应承担的责任,重大经济决策及效益情况,国有资产管理使用及其保值增值情况,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效益情况,个人廉洁自律情况等。

注重经济责任审计成果的利用和转化。一是审计成果应服务于内部规范管理,力求做到查出一个不足,完善一项制度,堵塞一方漏洞。二是审计成果应服务反腐倡廉工作,对审计发现的违法乱纪典型不足和线索,一查到底,追究责任。

三是审计成果应服务干部培训和选拔。把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纳入干部档案,作为考察评价的依据,同时将经济责任审计列入党校培训内容,提高领导依法行政和规范管理的水平。

编写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范本。

一是规范审计工作依据,将经济责任审计相关法律法规编制成册,便于查找和学习。二是规范审计操作程序,对审前调查、实施方案、审前公告、入户审计、汇总取证、底稿编制、撰写报告、征求意见、出具报告、整改落实等流程作出明细规定。三是规范审计范围和内容,按乡镇、街道、委办局、事业、企业,分类确定审计范围、审计内容和审计重点。四是规范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策略,对领导干部任期重大经济事项决策和实施程序做出“规范、较规范、不规范”的评价;对财务报表真实性按真实程度做出“真实、基本真实、不真实”的评价,对财务合法性按“合法、基本合法、有违法行为或严重违法行为”的评价等。五是规范责任界定,对存在的不足、引用的法律法规和界定的经济责任进行汇总归类,编印成参考对照表,使经济责任的界定得到了基本统一。六是规范相关文书格式,按乡镇、街道、委办局、事业、企业分类制定经济责任审计文书写作格式,对不足分类和定性明确衡量标准,使审计报告、结果报告、审计专报等文书格式达到规范和统一。

经济责任审计的范围篇4

一、明晰经济责任审计范围

准确界定经济责任审计范围是深化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现实需要和重要环节,经济责任审计是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监督和评价,只有紧紧围绕“经济责任”开展审计,才能充分发挥审计监督在依法行政、依法治理中的作用和职能。既不能用经济责任代替财务管理责任,将检查的范围局限于财务收支审计及账务处理规范;也不能把经济责任的范围扩大至对领导干部所有行政活动的全面检查,造成监督的错位和越位。高校内部审计部门应更新观念、深化认识,根据不同岗位的领导干部工作任务不同,积极适应审计对象职责变化情况,以财务收支及有关经济业务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为基础,以权力运行为主线,实现对被审计领导干部经济决策、经济管理、经济执行和个人廉政的全面监督。

二、改变经济责任审计模式

当前经济责任审计以制度基础作为审计依据,主要以经济业务合法性和公允性为主要目标。以制度为基础的审计解决不了管理舞弊的难题,要把目光投向风险导向审计模式。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运用不仅仅是审计技术、方法的改变,更重要的时审计理念的改变。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不只依赖对被审计单位管理层所设计和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的检查与评价,而且实事求是地对公司管理层是否诚信、是否有舞弊造假的驱动,始终保持一种合理的职业警觉,将审计的视野扩大到被审计单位所处的整体经营环境。风险导向审计以风险评估为基础,对影响被审单位经济活动的多种内外因素进行评估,确定审计范围、重点和方法,其不仅重视与内部控制系统直接相关的因素,而且重视各种环境因素。可以说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技术与方法是用比较合理的资源投入,给出比较合理的审计结论,承担了比较低的审计风险。

三、拓展经济责任审计内容

随着高校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发展方式的转变,需将经济责任的内涵、外延扩展到领导干部决策和贯彻执行经济政策等各个方面,深入推进党政一把手“捆绑审计”,积极探索主要领导“合并式”审计,避免重复审计。将离任审计与任中审计有机结合,注重探索动态的审计方法,不断加大任中审计比重,前移审计关口,从事后监督向事前监督、事中监督转变;关注领导干部所在单位、部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遵守财经法规、贯彻执行上级经济工作的方针政策情况;制定和执行重大经济决策情况,审查制定的各类规章制度的承接性和一致性;检查内控制度的健全性、有效性,执行效果如何,相关措施是否起到控制作用;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有关的管理、决策活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全面准确客观地反应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将传统手工审计与现代计算机审计相结合,积极探索计算机审计方法。建议在各高校设立审计监督委员会,全面领导学校内部审计机构,内部审计机构在审计监督委员会的领导下,依法开展审计工作,独立行使内部审计职能。这种体制可以更好地保证

四、突出审计评价的经济性

审计评价要围绕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即经济决策权、经济管理权、经济政策执行权和监督遵守廉政规定的情况,同时要针对不同类别的领导干部,突出各自的审计评价重点。评价应本着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定性分析必须紧紧围绕经济责任进行,如经营管理决策、遵守财经法规、廉洁自律和内部控制等情况;定量分析应针对相同工作性质的领导干部建立统一的评价指标,并采用具体的数据,如预算完成百分比、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财务收支执行情况、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做到评价范围适度,将评价事项控制在审计权限范围内,与审计内容衔接;评价依据客观,主要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有关规责任制考核目标;评价证据充分,全面审核查证和认定事项,证据不足或无证据的不予评价;责任认定严格审慎,区别直接责任、主管责任和领导责任,分清直接责任和间接责任、集体责任和个人责任,不做无依据或依据不足的推定或判断。

经济责任审计的范围篇5

(一)界定经济责任审计问责客体是问责的前提和基础 问责,就是对责任进行追究。问责的组成要件应该包括:谁来问责(问责主体),向谁问责(问责客体),什么情形问责(问责范围),依据什么问责(问责标准),怎样问责(问责程序),问责对象承担什么责任(问责结果)等。问责的核心问题是追究单位和当事人的责任。因此,在经济责任审计中,必须准确界定问责客体,这是问责的前提和基础。

(二)界定经济责任审计问责客体是正确评价和使用干部的客观需要 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目的是厘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任职期间在本部门、本单位经济活动中履行责任的情况,其实质是对领导干部权力运行状况的审计。通过审计与评价,为组织人事部门和纪检监察机关和其他有关部门考核使用干部提供参考依据。因此,在经济责任审计中,必须客观、准确地界定领导干部应当承担的直接责任、主管责任和领导责任,只有这样,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有效问责。而责任人一旦被确定为问责对象(即问责客体),就要进行相应的责任追究,这从一定意义上来讲,也会促进领导干部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更加努力地做好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工作。

(三)界定经济责任审计问责客体是惩治和预防腐败、促进党风廉政建设的现实要求 审计监督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中担负着重要的职责和使命。审计机关利用其独特的优势,加强对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任职期间履职情况的审查、监督、鉴证和评价,从而来确定哪些部门、单位和领导符合问责情形应当问责,哪些不具备问责条件不予问责,这就要求审计机关在经济责任审计中,必须向审计问责主体提供出责任人第一手准确资料,然后由审计问责主体决定责任人是否作为审计问责客体。而有关部门、单位和领导一旦被确定为问责客体,那么它就应当为此承担相应的代价和后果。这就为领导干部敲响了警钟,让他们充分认识到,有职必须要尽责,违法必然被追究。

二、影响经济责任审计问责客体界定的因素

(一)外在因素 (1)审计问责法规的影响。目前,我国尚无统一的审计问责法律。虽然现有的《审计法》、《会计法》、《审计法实施条例》、《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为审计问责提供了重要依据,但是对问责的具体执行和操作还缺乏相应规范。因此,当务之急是抓紧制定一部全国统一的审计问责法,以使审计问责的法律依据更权威,问责的标准更明确,问责的程序更规范,问责的效力和效果更显著。

(2)审计问责主体的法律界定。问责主体就是在经济责任审计中出现问责情形时,由谁来问责,即由谁来负责向有关责任人(问责客体)追究责任。这方面目前也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笔者认为,问责主体有问责发起主体和问责决定主体之分,即:问责发起主体为问责决定主体提供问责的信息和资料来源,而后由问责决定主体依法界定审计问责客体。这里所说的问责发起主体主要包括:审计机关、上级领导机关、司法监察机关、执政党、派、社会公众和新闻媒体等,而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则是对问责客体进行责任认定和追究的唯一合法的问责决定主体。

(3)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从近几年经济责任审计的实践来看,审计的难点在于最后的审计评价。审计评价之所以难,是因为没有一套科学、规范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这既是制约经济责任审计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也是下一步直接影响经济责任审计问责客体界定的重要因素。因此,无论是从经济责任审计的角度,还是从经济责任审计问责的角度,都应当制定出一套国家统一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

(4)经济责任审计范围。经济责任审计范围包括审计的业务范围、时间范围和资料范围。审计业务范围的大小、时间范围的长短、资料范围的多少,对经济责任审计问责客体的界定有着一定的影响。不同的地区、部门、单位和领导,其经济管理权限和业务范围是不相同的,根据权力与责任相对应原则,他们所承担的经济责任也是不尽相同的。经济责任审计是对领导干部整个任期内履行经济责任情况所开展的审计,因此,应当扩展经济责任审计的时间范围,全面开展任职期初审计、任职期中审计和任职期满离任审计。按规定和要求,被审计单位应当提供审计所需的各种资料。这些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如何,与被审计对象的经济责任有着直接关系,也进一步会影响到问责客体的界定。

(二)内在因素 (1)职责权限的划分。职责权限清晰明确是实施问责的基本前提和必备条件。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和客观现实,我国的党政关系错综复杂,领导干部的岗位设置及其职责规定不明,党政之间、上下级之间、正副职之间的职能及权限有交叉重叠或模糊不清的现象,致使某些部门、领导有权无责或者有责无权,这是目前经济责任审计问责在真正操作时所面临的最大难点。因此,必须更加严格、规范地明确各级领导干部的职责与权限,以便为问责扫清一切制约和障碍。

(2)的公开化与透明度。实行党务政务公开,提高权力运行的透明度,是实现民主政治和建立责任政府的必然要求,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必须接受群众的监督,尽职尽责为人民做事。如果缺乏公开化与透明度,那么,问责主体对问责客体就难以深入了解,从而难以对问责客体进行准确界定,问责也就无法实施。因此,必须加快政务公开的立法进程,从制度上、法律上规范政务公开,以确保对公共权力运行进行有效地制约与监督,也为问责打开方便之门。

三、经济责任审计问责客体的范围

(一)党政主要领导干部 《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以下简称《经济责任审计规定》)第二条指出:“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包括: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的正职领导干部或者主持工作一年以上的副职领导干部;中央和地方各级党政工作部门、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等单位的正职领导干部或者主持工作一年以上的副职领导干部;上级领导干部兼任部门、单位的正职领导干部,且不实际履行经济责任时,实际负责本部门、本单位常务工作的副职领导干部。”根据这些规定,当上述领导干部在任职期间,未能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出现问题时,审计问责主体则会根据情形,依法依规将其列为问责客体,进而追究他们的相关责任。

(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 国有企业主要是指国有独资和国有控股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和重要组成部分。国有企业里的主要资产是国有资产,国有企业的领导干部受托代表政府和企业行使国有资产的使用权和经营权,并承担着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和保值增值的责任。因此,《经济责任审计规定》第三条把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含国有和国有控股金融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列为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当这些国有企业领导干部在任职期间,未能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出现问题时,审计问责主体同样会根据情形,依法依规将其列为问责客体,进而追究他们的相关责任。

四、经济责任审计问责客体的责任认定

(一)责任认定原则 (1)坚持依法认定原则。《经济责任审计规定》第三十三条规定“审计机关应当根据审计查证或者认定的事实,依照法律法规、国家有关规定和政策,以及责任制考核目标和行业标准等,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对被审计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作出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评价。”审计问责主体应当根据此规定,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准确界定被审计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过程中所应当承担的直接责任、主管责任或领导责任,既不能偏听偏信,也不能主观臆断。在进行责任认定时,还要排除各种来自外界的干扰,坚持原则,秉承公平正义,以实际行动体现和维护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2)坚持权责对等原则。权责对等是指领导干部享有的权力与其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也就是说,领导干部在依法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的同时,也必须无条件的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领导干部手中所掌管的权力越大,其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就越大,二者是高度统一、相辅相成的。因此,在进行责任认定时,必须把领导干部的权力和责任密切联系起来分析判断:一方面,分析判断领导干部是否正确行使自己的职权,有无的现象;另一方面,分析判断领导干部职责范围内的事情完成的如何,有无渎职或不作为的现象等。只有这样,才能敦促领导干部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3)坚持独立性、客观性和全面性相结合原则。独立性是审计的灵魂。在对问责客体进行责任认定时,也必须坚持独立性原则。审计问责主体既要保持形式上的独立,也要保持实质上的独立。即问责主体既不能与问责客体有任何特殊的利益关系,也不能受任何个人或组织的干扰、约束和影响。客观性原则就是要求问责主体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地评价和界定问责客体的责任,要不偏不倚,不带有任何个人色彩或好恶。全面性原则就是要求问责主体进行责任认定时,要从大局着眼,充分考虑地域和行业特点、单位性质及业务的范围、领导干部的分工及任职时间、上任领导对本单位工作的影响等,综合地、全面地来考量问责客体的责任大小,切忌片面性和形而上学。

(4)坚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原则。问责主体在对问责客体进行责任认定时,必须坚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原则。首先,要对被审计对象定性,也就是说,要分析判断被审计对象是否存在符合法定问责的情形,即是否应将其确定为问责客体;然后,分析确认问责客体所犯问题的轻重、造成损失的大小及其影响程度等。把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可以更加合理、准确地界定问责客体的责任。

(二)责任认定体系 《经济责任审计规定》中明确把被审计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过程中存在问题所应当承担的责任分为直接责任、主管责任和领导责任,这就为责任认定提供了执行标准和框架体系。(1)直接责任的认定。直接责任与间接责任是相对而言的。领导干部负有直接责任,并不意味着整个单位的全部责任都由其一人承担,而应根据领导分工的不同区别对待。对其直接分工负责的工作出现问题,应负直接责任,班子主要领导对其他成员分工的部分出现问题,只负间接责任或者负管理不善的领导责任。

(2)主管责任的认定。领导干部对其直接分管的工作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经济责任时,应负主管责任。对协助他人分管的工作出现问题时,应负次要责任。但也要视其后果及情节轻重,决定是否追究其领导责任。

(3)领导责任的认定。领导责任是除直接责任和主管责任外,领导干部因其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经济责任而应当承担的责任。在界定领导责任时,一定要严格区分领导集体责任和领导个人责任。即使是追究集体责任,也必须同时追究班子中“一把手”的领导责任。

五、经济责任审计问责客体的合法权益

(一)申诉 被问责官员对问责决定不服时,有权在法定期限内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请求复审。允许被问责官员提出申诉,主要是为了保护其合法权益,以期实现问责的公平与正义。提出申诉时,必须符合以下条件:(1)必须是被问责官员本人提起申诉;(2)必须是向问责决定主体申诉;(3)必须有具体的申诉请求和理由。申诉权是被问责官员享有的法定权利,因此,既不能剥夺该权利,也不能因为行使该权利而加重对被问责官员的处罚。在申诉期间,当事人必须严格执行原问责决定,以维护问责决定的严肃性和问责决定主体的权威性。至于申诉后是否能撤销或变更原来的问责处罚决定,则完全取决于问责决定主体复审的结果。

(二)复出 问责客体被问责后能否复出,一直是公众争论的焦点,也是问责机制推行及其效果的关键所在。笔者认为,被问责官员是否复出,不能一概而论,应严格按照程序(提名—考察—讨论决定—任职公示等),在保证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的前提下区别对待。既不能把所有被问责官员都“一棍子打死” ,也不能让问题官员“不痛不痒” 甚至逍遥法外。这就要求国家相关部门加紧建立和完善被问责官员复出的法律规制,让问责更加人性化、科学化、法治化。

参考文献:

经济责任审计的范围篇6

(一)经济责任审计的涵义

经济责任指的是针对由于失职、渎职或者另外的违法行为导致严重事故或者重大损失的直接责任者而实施的一种经济制裁[1]。而经济责任审计的涵义被定义为经济责任审计的主体在接受委托或授权的情况下,以企业、行政机关以及事业单位等领导者所在单位的财务收支的合理性、合法性、真实性以及其他相关的经济事项等为对象,来主要实施审核工作。经济责任审计的宗旨是为了监督以及评价领导者履行经济责任的情况,同时也可以约束其经济行为,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通过加大领导者的监督工作,可以促进经济管理,最终实现对权力的监督与制约。

(二)经济责任审计实践中面临的问题

通过几年的实践,中国的经济责任审计目前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在实践中面临的问题归纳如下。

1.经济责任审计的认知比较模糊

在经济责任审计实施的过程中,不少审计机构或工作人员对其的认知比较模糊,有些审计机构的审计人员认为经济责任审计就只是以财务收支为基础,仅根据财务收支去评价领导者在其领导职能范围内财务收支方面的合法性以及真实性。如果仅根据财务收支这种角度去判断领导者是否很好地履行应负的经济责任,就可能出现在经济责任审计时间中仅在乎审计结果,而忽略大部分审计的内容,这种情况可能会增大经济责任审计的准确度,引起风险的出现[2]。

2.经济责任审计的评价体系不够规范

经济责任审计的最终结果要想被有效地应用,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经济责任审计的评价体系是否规范、真实以及可靠。但是目前,中国的经济责任审计的评价体系尚不够规范和健全,经济责任审计的范围、方法界定及其评价体系都不够标准,无法通过定量指标来制定综合性的规范体系。因此,导致经济责任审计目前的评价体系可行性不足,致使经济责任最终界定的方式和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很模糊,无法形成准确的审计评价体系。在审计的实践过程中,有一些在任的领导者会将那些不利己的情况推诿并有所说辞,而针对上任领导者的账款等一些遗留情况也不闻不问等,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对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客观、公正。

3.经济责任审计人员的素质不够综合

由于经济责任需要审计的对象是领导者或主要负责人,对其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的结果可能关乎其个人职业前途和个人生活,因此在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会增加审计结论的敏感性。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审计人员有更高的综合素质,包括责任判断、专业素质以及心理素质等。但目前中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尚不高。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经济责任审计的范围越来越广,不仅包括其引起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包括其引起的一些社会效益以及周围环境效益。一些审计人员会受传统审计的影响,对传统审计方式太熟悉而无法综合运用到新的环境背景中,还不够达到经济责任审计的专业标准,仅是针对被审计单位某个局部内容或局部结果来审计,不够全面,也不够综合,还不够达到经济责任审计的综合素质标准。

二、经济责任审计的问题应对措施

(一)增强正确的经济责任审计意识

与传统的仅针对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审计有很大的不同,经济责任的审计是很重视对领导者个体方面的审计。对其进行的经济责任审计包括财务方面的经济效益,同时也需要涵盖其相关的社会效益以及环境效益。也就是说进行经济责任评价的时候,需要增强审计人员正确的经济责任审计意识,应该对将要审计的经济对象在其需要审计的时期内的所有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的考察,充分考虑所收集的审计证据来审查、评价,直到得到最终的评价结果。只有这样才可以非常全面、真实地得到领导者履行经济责任的现实状况[3]。

(二)完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标准体系

在不同的单位中,所承担的经济责任不尽相同,这使得经济责任审计的范围、内容也各不相同,构建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也各种各样。但是在这些变化的基础上,需要准确地了解各不同责任和单位性质的差异,最后构建一个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标准体系。通过这个标准体系来对不同单位的不同领导者进行统一标准的整体的审计评价,在细节上再针对不同单位的领导者进行细化,以保证审计人员在经济责任审计实践中可以更准确地进行审计评价。

(三)加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

经济责任审计的范围篇7

关键词:高校 经济责任审计 问题 对策

在高校领导干部考核评价的过程中,经济责任审计报告是一项重要的依据,是以领导干部的有关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情况为基础,对领导干部遵守法律法规、廉洁自律的情况进行审计核实,是有效防止领导干部腐败行为以及加强对权力运行监督制约的一项重要手段。目前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方方面面的许多问题,因此必须进行完善和规范。这不仅关系到学校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公平公正,为学校选好领导干部,保持领导干部的清正廉洁,也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完善审计监督制度,确保学校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一、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的特点

高校经济责任审计是内部审计的一个重要分支,不仅具有内部审计的一般特点,还有其特有的要求。

(一)接受任务的被动性

在高校内部,审计部门对一名领导干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必须是得到上级部门的书面委托后,才能开展这项工作,具有非常明确的指令和授权的性质,是一种被动的审计行为,因此,高校经济责任审计接受任务具有被动性。

(二)必须熟悉政策

经济责任审计是对领导干部的个人廉政情况以及重大经济事项的决策权、执行权、管理权、监督权等进行评价和审计,监督并审计领导干部权力运行情况是否规范,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必须熟悉政策,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才能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所发现的问题能够恰当的提出意见和建议。

(三)审计对象的特殊性

经济责任审计的审计对象,和工程项目审计、财务收支审计等其他审计工作有所区别,工程项目审计的对象是一项工程,财务收支审计的对象是一个单位,均是对事不对人。而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目的是对领导干部在任期内的经济职责履行情况进行评价,经济责任审计主要是对人的审计,因此,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具有特殊性。

(四)审计的内容综合性较强

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具有多样性,有学校的领导干部,党政负责人,也有校办企业的领导干部,下属经济体的主要负责人等。审计对象所处的岗位不同,职责也不一样,所以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比较多样化,包括财经法规、财务收支和经济效益等。同时,还要对领导干部在个人的任期内廉洁自律的情况进行评价,另外,还包括廉政建设等审计内容。因此,经济责任审计在内容和方法上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五)具有较为严格的时效性

高校经济责任审计主要是对领导干部任职期间的经济活动和履职情况进行检查评价,审计时间是领导干部任职的时间段内,审计的内容是任职期间的相关内容,任职期间之外的事项不属于审计的范围。另外,根据相关规定,经济责任审计的审计报告将归入领导干部个人档案,作为其考核、任免的重要依据,作为评价依据的审计结果,在运用的时间上,也具有很明显的时效性。因此,经济责任审计对时间范围的界定较为敏感,具有严格的时效特征。

(六)具有一定的风险性

领导干部的任职时间较长,很多达到七至八年,某些领导干部的任职时间甚至能到十年以上。这就导致了对这些领导干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的时间跨度很大,需要查阅的资料多。而且和经济责任审计相关的经济管理资料、会议资料等本身就比较多,有些资料因为时间太过久远,根本就已经遗失或者无法查询。再加上目前经济责任审计的结果报告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因此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评价的公正性和客观性达不到理想的高度,从而使经济责任审计的行为具有一定风险。

二、高校经济责任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一)审计缺乏独立性,机构设置有待完善

根据高校内部审计有关文件的规定,高校应设置独立内部审计机构,内部审计人员的数量也应该达到一定的要求。但实际上,多数高校的内部审计机构,都是与纪检监察部门合署办公,能够独立运行的不到50%。偏远地区的地方院校以及高职高专等,设置独立内审机构的更少,甚至连内审机构都没有设置。由于机构上的不完善,审计人员数量不足,对内部审计的作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同时,高校内审部门是学校的内设机构,受到学校领导的直接管理,人、财、物权都受到学校的控制,审计部门的工作人员会不自觉的受到学校内部的人际关系影响,因此高校内部审计缺乏一定的独立性。

(二)评价指标不统一,评价体系不健全

当前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的相关制度还不完善,相应的评价体系也不健全,经济责任审计的法规尚处在研究阶段,经济责任审计的评价指标不统一,缺乏明确的依据。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不同,层次也不一样,所处的岗位更是多种多样,不同的岗位经济运行的方式不一样,因此对其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的方法也不一样,评价指标当然不会完全相同。而且大多数高校没有对领导干部任期内的经济责任进行明确,与其签订责任状,使得审计人员无法明确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高校的经济活动越趋复杂,领导干部承担的经济责任越来越多,没有健全的体系和统一的评价指标,要准确的界定和评价比较困难,达不到开展经济责任审计的目标。

(三)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不能满足工作的需求

高校的审计人员大多数是财会专业毕业,在知识结构上比较片面,缺乏工程预结算、计算机运用以及合同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能熟练掌握与经济责任审计相关的多种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更少。而且高校内部审计人员的编制有限,配置较为“精简”,使得高校内部审计队伍的力量不强。如果遇上学校领导干部整体换届,大批领导干部的离任审计集中进行,审计任务更加繁重,必然会使审计力量不足的缺点更加突显。这必然导致对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缺乏足够的覆盖面和深度,对领导干部履职情况的评价不够全面,影响了经济责任审计的质量。

(四)部门之间缺少配合,不能全面运用审计成果

根据有关规定,各级党政领导应当加强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支持,组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分别由纪检监察、组织人事以及审计等部门组成,协调好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的相互关系,强化经济责任审计力量,发挥联席会议中各部门的优势,形成合力,解决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的各种问题。目前,国家审计的联席会议制度运行良好,有效地协调了各部门在经济责任审计中的作用。但是很多高校并未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审计部门在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很少与其他部门沟通,没有将资源进行共享,互相配合较少,基本处于独立审计的状态,降低了经济责任审计的力量。另外,经济责任审计的成果报告,一般只在组织人事以及被审计人员的部门内公开,范围有限,导致审计意见和建议不能完全发挥作用,审计成果被削弱,没有起到很好的警示作用。

三、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的对策研究

(一)创造良好工作环境,完善相关经济责任审计制度

高校应该为内部审计部门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制定完善相关的的审计制度,明确审计部门的权力与义务,规范审计流程,提升审计部门的独立性,确保每一项审计工作都能够顺利进行。另外,高校的主管部门还应该大力支持内部审计的工作,从人员的编制、经费的使用以及机构的设置上积极配合,尽量满足审计部门工作的需要,加强审计的力量,提升审计的质量,使内部审计能够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完善评价体系,规范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标准

每一项经济责任审计的证据搜集工作完成后,该如何准确评价被审计对象,如何妥善的作出审计报告,一直是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一个难点。要做好这项工作,不仅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认真负责,还应该具有一个规范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评价指标,并且随着学校的发展,不断进行修改和完善,为准确评价学校领导干部提供科学的依据。另外,学校应根据各部门的权力和职责,与各部门的负责人签订任期内的经济责任书,明确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范围,提高他们的责任危机意识,为日后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经济责任审计结果一定要科学严谨,把握“质量第一、评价准确、妥善总结、降低风险”的原则,抓住经济责任审计的主题,评价的对象要与审计的对象一致,审计到什么范围就评价到什么范围,没有确凿证据或者超出职责范围的事项,坚决不予评价。

(三)不断建设审计队伍,提高审计人员综合素质

高校内部审计质量的高低,与审计人员的业务能力、思想政治水平、职业态度等综合素质息息相关。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新的形势对高校内部审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以及精通的业务能力。因此,高校内部审计部门必须重视对审计队伍的建设,改善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加快知识的更新,提高知识的层次,并加强审计人员思想道德教育,使审计人员具有德才兼备的综合素质。根据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具体需要,派遣审计人员参加有针对性的后续教育,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沟通协调能力,使审计人员能够更有针对性的获取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相关知识。同时,审计制度建设、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也必须同步推进,规范审计过程,加强审计质量的监督,严格执行审计复核制度,使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能够做到按制度办事、按法律法规审计。

(四)加强配合,促进审计成果运用

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包括编制审计计划、实施审计项目、审计成果运用等方面,它属于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个部门配合完成。这就要求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将纪检监察、组织人事、审计及其他相关部门组织在一起,发挥协同作战的能力。因此,通过加强与纪检监察、组织人事等部门的沟通,制定合理的审计工作计划;建立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制度,提高审计工作的透明度,有利于协调和处理审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促进各部门的密切配合,齐抓共管,整体有效地推进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及审计成果的运用。

随着高校不断加大经济建设步伐,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提出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经济责任审计和反腐倡廉建设的关系日益密切,使其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新型的综合审计项目。因此,通过不断完善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加强对重点岗位的审计监督,对促进高校经济建设健康发展,保障我国教育事业稳步推进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黎克双.论高校经济责任审计[N].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6(6):49-55

[2]王鸿艳.浅谈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商,2013年,(31):164

经济责任审计的范围篇8

关键词: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审计评价

1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

1.1对经济责任审计认识不够

不同部门对经济责任审计的认识不同,客观上造成经济责任审计难以开展。从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定位上看,有人认为经济责任审计在干部监管中发挥有限的作用,既是经济监督又是行政监督,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行为受多方面行为规范的制约,由此形成道德、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公共责任与控制有机结合的监督体系,各种责任交织一起,很难把握准经济责任审计的地位。但社会大众及有关部门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定位过高,而将审计结果的运用简单化、绝对化,影响了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开展。

1.2审计时间不足。审计力量有限

经济责任审计是一项时间跨度大、工作量重、时限紧迫的综合性审计工作。由于很难预测组织、人事部门委托审计的时间,不能列入审计工作计划内,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和范围较广,而审计时间要求往往比较紧,要准确界定领导干部的责任,实事求是地评价干部的工作业绩,在有限的时间内就很难达到目的。还有一些审计工作是临时交办的,审计时间与会计决算期也不一致,基层审计人员任务繁重,加上目前高素质的审计人员较少,这使审计力量受到限制。

1.3审计人员素质不高

经济责任审计的高要求、高难度与审计人员素质要求方面存在很大差距。审计结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审计资料的占有和对宏观经济形势下领导干部行为的判断。这就要求审计人员要具备多方面的知识,而我们相当审计人员的素质还达不到这个要求,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文化知识、理论水平和业务技能偏低,专职人员少,兼职人员多,缺乏必要的审计专业知识和技巧,但需要审计的项目众多,往往在审计委托书下达后临时组建审计小组,很难保证审计人员的质量。

1.4经济责任审计评价难

经济责任审计报告的核心内容是评价被审计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评价的准确、恰当、公正、客观与否,直接关系到审计质量和风险。由于经济责任审计内容的广泛性,它包含了财务、法纪和绩效等各方面的内容,综合性很强。审计评价的内容、目的、要求不明确,没有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给审计工作带来很大的随意性和伸缩性,使审计评价难度增加。

1.5审计结果运用较差。重视不够

审计结果运用主要是组织、人事部门和纪检部门的工作范围,客观上造成了审计与结果运用的分离。审计机关要应付过多的审计项目,没有运用好审计结果,虽然工作上付出很多,但是收效甚微。经济责任审计在结果运用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审计结果的利用率低,“先离任后审计”的现象普遍存在,造成审计结果报告滞后于组织部门选拔、任用干部,用人和审计脱节;党委政府及其相关部门领导干部对审计结果的态度,多年的审计实践已充分证明,若得不到当地政府及其相关部门领导干部的重视,审计结果很难以得到有效运用;审计结果的不公开不透明,审计结果运用缺乏标准,对审计结果的有效运用也会带来不利影响。2改善经济责任审计的对策

2.1提高认识,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

要搞好经济责任审计,提高认识是关键,必须加强法律法规方面的宣传,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对经济责任审计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营造一种制度化、规范化的工作氛围,促使各级领导干部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正确认识到经济责任审计是加强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同时中央及各级部门要高度重视经济责任审计相关规章制度的完善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出台了一些新的制度、规定和办法。对审计结果运用中各机关的职责做出了明确规定,建立和完善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公告制度、运用反馈和检查制度、运用情况督查制度,以有效地促进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

2.2提高审计人员素质

经济责任审计是一项政策性和专业性极强的审计工作。实践证明,保证审计工作质量的前提是提高审计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加强对审计人员自身执政能力的培养。各级单位部门要选派那些经验丰富,具备相应的技术资格和业务能力的审计人员充实审计队伍,还要加强对审计人员的后续教育与培训,使审计人员形成一种基本的职业意识,这种职业意识应随着经济责任审计的职业化规范的健全而逐步强化,将审计人员从行为的强化延伸到思想意识上的强化,保证审计的独立性。

2.3合理利用审计力量

经济责任审计的工作量较大、时间要求紧,在保证审计质量的前提下,必须合理运用审计力量才能提高工作效率。首先要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与配合,共同做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各级领导干部的重视和被审计单位有关人员的积极配合,是开展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基本保证。其次要加强经济责任审计的计划性,妥善处理工作任务较重与审计力量有限的矛盾,合理安排、统一组织。再次要对审计工作进行合理分工,充分发挥内部审计机构和社会审计组织的作用,提高审计质量。

2.4规范审计评价

建立一套科学、合理、便于操作的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可行的方法,但要考虑到目前审计机关的工作量,并围绕审计目标、被审计人的经济责任和不同单位或部门财政财务收支活动的实际情况来设计、实施。要做好审计评价工作,必须坚持客观全面、实事求是的原则,重要的是在进行审计时,要遵守党和国家制定的各种法规、经济政策、规章制度等,也要遵循从事经济活动处理经济信息的各种理论上的原则、程序和方法,以及社会公认的一般惯例以及科学上、职业上的规则等。审计评价必须突出重点,结论要恰当、准确,不至于引起误解。

2.5重视审计结果运用

经济责任审计的范围篇9

一、审计目标

通过审计,全面摸清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对其所在部门、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以及有关经济活动应当负有的责任,揭示存在的问题,分清领导者所应承担的经济责任,对其作出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切实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正确评价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促进领导干部廉政勤政和促进党风廉政建设,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为组织、人事部门对领导干部考核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二、审计对象和范围

根据市委组织部委托书,审计对象和审计范围如下:

1、xx同志任xx镇镇长期间经济责任审计。审计时间范围: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

2、xx同志任xx镇镇长期间经济责任审计。审计时间范围: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

3、xx同志任xx镇镇长期间经济责任审计。审计时间范围: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

4、xx同志任xx卫生局局长期间经济责任审计。审计时间范围: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

5、xx同志任xx市经贸局局长期间经济责任审计。审计时间范围: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

四、审计重点和主要内容

一、财政财务收支情况

(一)预算的执行情况和决算或者财务收支计划的执行情况和决算审计。此项审计是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基本内容。主要以真实性为重点,把握好三个关口或关键控制点,即预算的编制、预算的执行和决算的编制。

(二)预算外资金的收入、支出和管理情况。主要审查其来源是否合法,是否认真执行了“收支两条线”,有无隐瞒、拖欠、截留、坐支问题,是否严格按收支计划使用资金并纳入决算报表体系,有无损失和浪费等问题。

(三)往来帐项的管理和清理情况。首先审查往来帐项的真实性,要摸清往来帐项所反映的实际内容,是否存在收入挂往来科目的情况,其次是要重点关注资金数额大、时间长的往来帐项,尤其要关注呆帐、死帐的情况,是否存在资金损失挂往来的情况,对呆帐和死帐,是否采取必要的手段进行了认真、积极地清理。对于有问题甚至有个人行为的往来帐项,要摸清其来龙去脉,并在此基础上认真分析原因,落实经济责任。

(四)内控制度建立和执行情况,即内部控制系统评审。通过评价内部控制系统来确定审计的范围和适当的程序,能够显著地提高审计的效率和质量;二是借助内部控制系统评价的结果,能够有效地发现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和问题,并促进其加以改进和完善。

(五)专项资金的管理及使用情况。对该部分资金的审计,主要审查是否按规定的用途使用,开支是否严格履行了审批程序,是否存在挤占、挪用和损失浪费的问题,资金的使用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六)资产管理情况。主要审查资产的日常管理是否到位,资产的产权关系是否明晰,资产的处置是否履行了相应的报批程序,是否存在因管理不严而造成人为丢失、毁损的情况,是否存在个人或小集体长期无偿占用国有资产的情况,资产的处置中是否因处置不当而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国有资产的收益是否得以体现等。

二、投资项目及重大经济决策事项

对投资项目的审计,首先要摸清投资的性质和种类,然后有重点地选择几个项目(好的和差的典型)有步骤地审计其可行性论证和立项情况,投资方案情况,资金来源和使用情况,项目预决算情况,投资效益及效果情况。对重大经济决策事项的审计,首先也要摸清在领导干部任期内,都有哪些经济决策事项,选择重大的事项审查其决策的背景、决策的过程、决策的执行和落实情况,决策的效果情况。以此来确定和评价领导干部的任期经济责任。

三、行业经济指标或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要把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有机的结合起来考虑,即首先选择一套能够科学反映经济成果的经济指标体系,通过审计或采集,进行量化的综合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再作出准确的定性结论。必须结合本部门、本地区的实际,选择使用那些最能综合地反映领导干部业绩的经济指标。对于部门领导的经济责任审计,要结合本部门的特点,围绕本部门的主要工作任务,选择财政财务收支数额较大、运作时间较长、政策性较强的资金,采取多层次、多形式的方法,收集数据资料,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汇总、整理、归纳和比较分析,以全面、准确的评价领导干部的业绩或责任。

四、领导者本人执行廉政纪律情况

通过对帐务的审计,审查领导干部本人是否违规报销应由个人负担的各项费用,是否存在私设“小金库”为个人或小集体发放各种钱物的问题,甚至挪用、贪污公款的行为,是否存在个人长期无偿占用、甚至侵占公共财产的行为。

五、审计组织和要求

(一)通过局务会讨论,局长办公会研究决定按项目情况分五个审计小组,各小组组成人员为:

1、xx同志任x镇镇长期间经济责任审计。审计组长:xx,成员:xxxxxxxx。

2、xx同志任xx镇镇长期间经济责任审计。审计组长:xx,成员:xxxxxxxx。

3、xx同志任xx镇镇长期间经济责任审计。审计组长:xx,成员:xxxxxxxx。

4、xx同志任xx市卫生局局长期间经济责任审计。审计组长:xx,成员:xxxxxxxx。

5、xx同志任xx市贸局局长期间经济责任审计。审计组长:xx,成员,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xxxxxxxx。

(二)各审计小组务必于2006年5月15日至16日进驻被审计单位,并认真开展好审前调查,掌握详细资料,报批各项目审计实施方案。

(三)在审计实施过程中,各审计小组应根据被审计单位实际情况,注意抓重点,对审计中发现的重大问题或倾向性问题,要及时报告。

经济责任审计的范围篇10

关键词:高校;经济责任审计;问题;措施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d the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carry out the internal economic responsibility audit, from the audit theory and audit norms, audit methods and means to analyze curren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carry out the main problems in the economic responsibility audit, proposed remedies for how to solve the economic responsibility audit difficulty and question.Key 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economic responsibility audit; problems;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F239文献标识码:A

目前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尚处于探索阶段,在理论上还存在不够完善、不够科学规范的问题,在实践中还存在操作性不强、评价体系不够全面客观的问题,因此很有必要针对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突出问题加以研究,促进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更加科学、规范。

高校开展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目的与意义

有利于高校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办学效益,促进高教事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高校办学的自不断扩大,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资金的格局形成,学校经济规模快速扩张,但是以教学科研为中心的高校经济效益和风险意识淡薄,财务管理和监督明显滞后,这直接影响了高教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内部经济责任审计通过检查和评价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有效性以及决策的科学性和效益性,促进领导干部树立效益及风险意识,建立和完善内部管理制度,从而节约办学成本,提高办学效益。

有利于加强高校干部管理和监督,促进党风廉政建设

近年来,在市场经济的负面因素冲击下,高校干部在财务管理、基建工程、大宗物资采购、后勤、招生考试等领域频频出现问题。开展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可以有效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促使领导干部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遵纪守法意识及自我约束能力,维护财经法纪,促进党风廉政建设。

有利于实现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全面转型和发展

当前内部审计工作正逐步从传统的的财务收支审计向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为导向的管理审计的方向转型和发展。经济责任审计涵盖了财务收支审计、财经法纪审计、专项审计、绩效审计、管理审计等多种审计方式。审计对象不仅涉及到单位,而且还涉及到单位的领导干部个人,一旦出现差错和失误,就会引起纠纷甚至诉讼,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必须树立风险意识,在审计过程中不断识别、评估和降低审计风险。因此高校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是促进审计工作全面转型的新举措。

现阶段高校开展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难点和遇到的主要问题

缺少完善成熟的理论及业务规范体系。

经济责任审计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审计监督制度,目前我国理论界对经济责任审计主体的认识、范围、内容、评价方法等还未形成统一的观点。也未出台较为完备的业务操作指南来规范约束经济责任审计的开展。高校在审计立项、实施、评价、责任鉴定、结果运用无章可循,严重影响了审计工作质量的提高和审计工作的严肃性。

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手段和审计方法缺少必要的积累,尚未形成完整的、行之有效的审计模式

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还遵循财务收支审计的模式,只能从财务收支账目所反映的信息,凭专业判断和经验抽样调查领导干部有无“小金库”、有无决策失误、收受贿赂等问题,进而对其任期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评价。事实上这些违法违纪问题基本不会直接通过财务收支反映出来。这样使经济责任审计报告的价值和作用没有充分体现出来,审计结果也就得不到党政领导和组织部门的重视。

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和对象范围过窄

高校经费主要来源于财政经费和学生收费,现在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未将预算编制、调整纳入审计的范围。

目前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只限于单位或部门的正职领导干部或主持工作的副职领导干部,而其他副职领导干部则游离于审计范围之外,与目前高校实行的分工负责的管理体制不相符。

高校凭借科研优势和人才优势获得大量的科研经费,但绝大数高校实行的是“课题制”的管理模式,课题负责人具体负责课研经费的支出管理,但他们没有任何职务待遇,因此按照《规定》,科研经费收支无法纳入经济责任审计的范围。

高校核算体系和会计制度无法适应经济责任审计的要求

高等学校的财务核算体系实行的是由学校财务集中统一核算,各二级、三级学院采用报账制,每个独立的教学单位对应多达数十个核算号。由于二、三级学院没有独立的会计报表,审计人员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重新梳理财务数据,以尽可能获取真实、可靠、全面、细分的财务信息,作为经济责任考核的依据。

高校收付实现制的会计制度不能准确反映业务收入、支出和收支结余,不能如实反映高校的资产和负债状况,也无法对办学成本和办学效益进行准确核算。如:支付贷款利息之前,这部分利息债务不予确认,只有实际支付时才作为支出在账面上反映,很容易造成前任拖欠的应付款由后任承担;后任收到前任任期内的拖欠学费或跨期支付学费,又对前任不公。

学校基本建设会计核算独立于学校财务会计核算之外,学校报出的报表不包含基本建设相关数据。由于高校会计制度没有设“在建工程”科目,只有基本建设工程项目竣工决算并办理交付手续后,才能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中,否则不能作为固定资产核算。如果前任领导任职期间在建的工程直到后任领导继任时才办理固定资产手续,那么在计算国有资产增值保值指标时,就会记到后任领导头上。

固定资产不提折旧,只要不清理,即使再陈旧或者淘汰的设备仍全额反映在资产和净资产中。如果哪一任领导重视固定资产管理,及时进行清理,就会减少该任领导资产增值保值率。

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和标准体系缺失。

教育部、财政部颁发的《关于高等学校建立经济责任制加强财务管理的几点意见》要求高等学校逐步建立健全各级经济责任制,但在经济责任审计实务中,发现组织部门在聘用、任命和考核领导干部时,只注重政治思想、科研成果、学科建设、学生获奖等方面的情况,基本没有经济责任考核指标和标准。被任命的领导干部也不知道自己有什么经济责任。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和标准的缺失,一方面造成审计评价依据不足,讲“性”不讲“量”,另一方面被审计人对审计报告中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