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罗马建筑设计的特点十篇

时间:2023-07-16 09:09:38

古罗马建筑设计的特点

古罗马建筑设计的特点篇1

关键词:新古典主义;建筑史;古典复兴;欧洲建筑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0-0025-02

一、新古典主义建筑出现的背景

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出现的时间是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中期,地点主要分布于欧洲的法、英、德、俄及美国。

受启蒙运动的思想影响,对民主、共和的向往唤起了人们对古希腊、古罗马的礼赞。新兴资产阶级由于政治上的需要,企图从古代建筑遗产中寻求思想上的共鸣。当时考古学取得很多的成绩,古希腊、罗马建筑艺术珍品大量出土,为这种思想的实现提供了良好条件。

此时欧洲各国相继完成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城市的规模日益扩大、建造业面临极好的发展机遇。以铁为代表的新材料在建筑中大规模应用,给建筑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二、新古典主义建筑概况

新古典主义建筑又叫古典复兴建筑,主张向古希腊和古罗马共和国时期的建筑实物学习。新古典主义建筑大致在法国以罗马式样为主,而在英国和德国,希腊式样较多。在各个国家的发展有所不同,且随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不断变化。

建筑采用古典形式,主要为资产阶级服务的公共建筑。如法院、银行、交易所、博物馆、剧院等,对一般的住宅、学校等影响较小。

新古典主义风格后期开始与城市建筑、住宅等相结合,被社会各个阶层进行演绎,出现了将各种建筑元素混合运用的奇特建筑形象,也反映了建筑创新的枯竭。

三、各国新古典主义建筑的发展

(一)法国新古典主义建筑

法国是欧洲新古典主义建筑的中心。法国大革命时在巴黎兴建的万神庙是典型的古典式建筑;拿破仑时代在巴黎兴建了许多纪念性建筑,其中雄师凯旋门等都显示了古罗马帝国时代建筑的特征。

1.古典复兴风格

代表作品:巴黎先贤祠(即万神庙)(图1)

设计者:索夫洛(J.G.Soufflot)

建造时间:公元1755-1792

功能:纪念国家重要人物的公墓

特征:将希腊十字的集中平面形式与中世纪哥特式尖拱顶相组合;运用先进的三层穹顶结构,建筑形象新颖,结构庄严简洁。

2.帝国风格:产生于古罗马帝国风格,为拿破仑专制帝国服务,彰显帝国权威的建筑风格。

代表建筑:雄狮凯旋门(图2)

建成时间:公元1836

特征:全新的单门洞形式,四个立面开门洞,立面无壁柱,雕刻重点集中在平顶屋,但并不繁复,并以此为中心设置圆形广场,突出威严。

以拿破仑提倡的古罗马帝国风格为主导,借助庞大的体量与古典建筑的典雅气质,表现出统一帝制和王权的强大力量。

(二)英国的新古典主义建筑

英国的新古典主义建筑呈现出多流派、多风格的发展状态。罗马复兴建筑并不活跃,而希腊复兴建筑则占有重要地位,代表作品有大英博物馆、爱丁堡大学等。后期出现了浪漫主义与哥特复兴建筑风潮。

1.罗马复兴建筑

代表建筑:巴斯城的联排住宅区(图3)

建成时间:公元1745

特征:模仿古罗马角斗场的风格与布局,气势十足。

2.希腊复兴建筑

代表作品:大英博物馆(图4)

建造时间:公元1825-1847

背景:为对抗帝国主义拿破仑,转向古希腊

特征:高贵、纯净、简洁。

由于英国在18世纪与19世纪处于政治、经济双重变革期,因此英国的古典主义建筑复兴是对以往多种风格的复兴,在欧洲是比较特殊的一种。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尽管在此时的英国占领主流地位,但并不代表建筑发展的全部特色。

(三)德国的新古典主义建筑

普鲁士国家在当时已发展到帝国时期,国家强盛兴旺,因此希望通过古典复兴风格的建筑显示国家实力。德国的古典复兴建筑风格以希腊复兴为主,同时对古典建筑风格具有创新性借鉴的特点。

1.古典复兴建筑

代表作品:勃兰登堡城门(柏林)(图5)

建造时间:公元1788-1791

特征:基本模仿雅典卫城山门,只将原来的三角墙变为罗马式平顶山墙。

缺点:没有凯旋门的厚重和卫城山门的纵深,并不雄伟。

代表作品:阿尔特斯博物馆(即柏林老博物馆)(图6)

设计师:辛克尔

建造时间:公元1823-1830

特征:建筑平面呈长方形,外部由18根古希腊爱奥尼克柱式组成长廊立面,内部有罗马圆形穹顶大厅。顶部的山墙是为遮盖穹顶所设计,既保持建筑整体性,又会获得意外的惊喜。

(四)俄国的新古典主义建筑

18世纪初俄国逐渐强大起来,开始修建一座新城――圣彼得堡。自此,大批规模宏大的新古典风格的宫殿纷纷落成。同法国相似,建筑外部基调肃穆古典,内部装饰华丽,同时尺度较大。

1.古典复兴建筑

代表作品:夏宫(图7)

建造时间:公元1704年下令兴建

特征:建筑外部形象简洁典雅,内部巴洛克、洛可可风格装饰奢华。

俄罗斯新古典主义建筑的典范:圣彼得堡海军部大楼(图8)

建造时间:19世纪早期

设计师:扎哈洛夫

特征:海军部大厦长达480米,全楼横向划分为三个区域;

上部的塔楼带有爱奥尼柱的围廊形式,再向上通过穹顶与尖锥顶相连;具有超大的尺度规模,与中心广场建筑群相连。

(五)美国新古典主义建筑的发展

美国独立以前,建筑造型多采用欧洲样式。建国后,各州开始兴建公共机构,全面引入新古典主义建筑模式。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美国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斐逊。

1.古罗马复兴建筑

代表作品:国会大厦(图9)

设计师:威廉・托恩顿&华特等

建造时间:公元1793-1867

特征:庄严典雅,雄伟创新

建造过程:最初的大厦方案为长立面与万神庙的中心的结合,后因为经过发明“烟叶柱式”与“玉米柱式”,建筑体有变化,同时扩建两边,并用铁结构设计穹顶。

2.古希腊复兴建筑

代表作品:弗吉尼亚州议会大厦(图10)

特征:仿照古希腊神庙设计,是在美国兴建的第一座政府建筑,此后美国权力性建筑都受影响。

美国文化与欧洲文化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古典风格从18到20世纪也一直影响着美国建筑。资产阶级民主派倾向于罗马复兴风格,而希腊复兴风格主要在华盛顿、费城、纽约和波士顿等北方大工商城市。但美国与一些欧洲国家一样,对古典复兴风格运用有着很强的再创造性和创新精神,并且已经显示出与欧洲不同的简化特色。

四、新古典主义风格的价值与历史地位

新古典主义风格与文艺复兴风格一样,都是建筑艺术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人们对于古典风格的怀念与回归,表现出建筑艺术的发展是呈螺旋式上升的一种规律。

新古典主义不是一种绝对的复古,而是采用新技术,并对从前古典风格进行优点吸收后的创新的回归。古典复兴风格为统治阶级利用,彰显帝国权力,争取民主与自由。

古罗马建筑设计的特点篇2

关键词:形式;特点;风格

【中图分类号】G644.5

要明确一种风格的特点,一是要了解这种风格的形式,二是它的人文。这也是我们判断一件作品所属风格的标准。欧式风格泛指欧洲(全欧罗巴洲)特有的风格,一般说会给人以豪华、大气、奢侈的感觉。用在建筑及室内行业,欧式风格则是传统风格之一,指具有欧洲传统艺术文化特色的风格。根据不同的时期又常被分为:古典风格(古希腊风格、古罗马风格),中世风格(文艺复兴风格、巴洛克风格),新古典主义风格(洛可可风格)等等。探讨欧式风格的形式,首先,必须要研究柱式及柱式的形成:

陶立克柱式最早出现在希腊的波塞冬神庙,建于公元前460年。主要流行于意大利的西西里。陶立克的性格特点是男性化,刚硕,雄健,柱头简洁,20个槽数,线脚少,体积感强。

爱奥尼克柱式最早在公元前432年建成的帕提农神庙中出现,主要流行于小亚细亚。爱奥尼克的性格特点是女性化,清秀,柔美,柱头精巧,24个槽数,有多种曲面线脚,体积感弱。

科林斯柱式出现较晚,大约在公元前5世纪末叶,它的柱头是由忍东草的叶片组成,宛如花篮,是爱奥尼克式柱式的变体。

在研究柱式及柱式的形成同时,也必须要研究券拱技术和结构的形成:

希腊的柱式主要功能是承重,而罗马人发明了券拱墙,最终罗马人用梁柱结构的形式去装饰券拱墙,长期的实践结果产生了一种全新的券柱式建筑语汇,柱的承重功能消失了,代之以装饰功能。

券柱式成了古罗马建筑的基本语汇。大理石建筑,精湛的雕刻艺术性装饰,马赛克的镶嵌艺术都是罗马建筑艺术的基本特点。

独特的拜占庭建筑语汇,穹顶的平衡则是这种风格的第二特征。从方形的构图上举起圆形的穹顶的技术来自于波斯建筑,罗马的万神庙是这种构图的典范。

文艺复兴时期的阿尔贝蒂又增加了混合柱式。

哥特式建筑是对古罗马风格的继承。是在罗马建筑基础上完成的第二次结构艺术的飞跃。集十字拱,骨架券,双圆心尖拱,尖券等做法和利用扶壁支撑拱顶侧推力结构出现了尖塔高耸、尖肋拱顶、尖形拱门,使整个建筑以直升的线条营造出修长轻盈的飞天之感,气势雄伟壮观。

欧式风格的表现形式及特色:

罗马柱 在人们的概念中最典型的就是古希腊、古罗马柱式结构,一看到欧式建筑首先就想到多力克、爱奥尼亚、科林斯三大柱式。其实,欧式风格范围较广,从历史发现的角度就有:古代希腊、罗马古典风格、哥特式风格,拜占庭风格,巴洛克风格,洛可可风格以及以后多样化发展的风格。当然多力克柱式、爱奥尼克柱式、科林斯柱式是希腊建筑的基本柱子样式,也是欧式建筑及室内设计最显著的特色。

阴角线 墙面和天花的交界线。

挂镜线 固定在室内四周墙壁上部的水平木条,用来悬挂镜框或画幅等。

腰线 建筑墙面上中部的水平横线,主要起装饰作用。

壁炉 在室内靠墙砌的生火取暖的设备。由于欧洲地处北半球偏北,气温较为寒冷。这是欧式风格较为显著的特色。壁炉是西方文化的典型载体。

拱形或尖肋拱顶 在欧式的巴洛克和哥特风中较为常用。

梁托梁与柱或墙的交接出常用的构件。

拱及拱券门、门洞及窗经常会采用的形式。门的造型设计,包括房间的门和各种柜门,既要突出凹凸感,又要有优美的弧线,两种造型相映成趣,风情万种。

顶部灯盘或者壁画欧式风格中的绘画多以基督教内容。顶部造型常用藻井,拱顶,尖肋拱顶,穹顶,更有丰富的阴角线。某些欧式吊顶中也常用木材,如地中海和殖民风格中。

丰富的墙面装饰线条或护墙板在现代的室内设计中,考虑更多的经济造价因素而常用墙纸代替。

在欧式风格的家居空间里,悬挂配装厚重边框、写实性强的油画(或复制品即赝品)、比如静物、风景、人体画等,以营造浓郁的艺术氛围。摆放制作精良的雕塑工艺品,也是点染欧式风格不可缺少的元素,从而展示主人的文化涵养。

灯饰设计应选择具有西方风情的造型,比如吊灯、壁灯,在整体明快、简约、单纯的房屋空间里,传承着西方文化底蕴的壁灯静静泛着影影绰绰的灯光,朦胧、浪漫之感油然而生。房间可采用反射式灯光照明或局部灯光照明,置身其中,舒适、温馨的感觉袭人。

窗帘在欧式风格装饰上是不可缺少的元素,窗帘面料多以带有光泽质感的烫金绒布,金银丝提花,人造丝混纺绣花等舒适华丽的面料为主。窗帘花形上讲究韵律,弧形、螺旋形状的花型较常见,帘头多以平布加波浪,饰以金属光泽的绳边,在线条的变化中充分展现古典的华美。

在古典欧式风格装修最大的特点是在造型上极其讲究,给人的感觉端庄典雅、高贵华丽,具有浓厚的文化气息。在家具选配上,一般采用宽大精美的家具,配以精致的雕刻,整体营造出一种华丽、高贵、温馨的感觉。而现代欧式风格多引用在别墅,会所和酒店的工程项目中。这类工程通过欧式风格来体现一种高贵,奢华,大气等感觉。在一般住宅公寓项目中,也有常用欧式风格,这种欧式风格是追求它的浪漫,优雅气质和生活的品质感。

古罗马建筑设计的特点篇3

古代风力设计

1、古代波斯风车

已知最早的风车设计可以追溯到三千年前的古代波斯,那里的人们曾经使用风车碾磨粮食和抽水。将芦苇捆绑在一起做成相互垂直的浆,使其围绕一个中心轴旋转。小心地放置外墙,从而确保风力能驱动潜在双向系统向预期的方向移动。当然,在航海中使用风力发电早于风车的发明,但是这些风车是已知最早使用风力用自动替代手工进行日常劳动的装置。

2、古代波斯风塔

波斯也是一种最为复杂的通风冷却系统的诞生地,这种已存在二千多年的系统设计简单高效,甚至可以与现代高科技的同等设备相媲美。将空气压差、结构取向和活水结合使用,这种风力捕捉器有助于在苛刻的沙漠环境下调节日夜温度。

古代水力设计

3、古代罗马重力水渠

罗马人很多著名作品都是庞大、精致的建筑和工程,其中一项重力水渠至今仍在使用。这些水渠已不仅仅是古代管道奇观,它们还是早期使用可再生水力进行工业生产和生活的范例。古罗马人已掌握水力采矿技术,水被用来勘测、碾压、清洗矿石。

4、古代耶路撒冷灰水管道装置

古城耶路撒冷坐落于高海拔、远离地表水的位置,一万五千年以来,那里的人对地下水和其他难以获取的隐蔽水源相当依赖,现在那里仍存有公元前十二世纪建造的地下管道。水资源再利用系统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而发展的。污水被保存在水槽中并用来冲洗废物,这很像当今的下水道,但它还能在节水灌溉的同时保存过滤的微粒为周围土壤提供肥料。

古代地热能设计

5、古代罗马的保温浴缸

古罗马人用地热能源直接为水加热来沐浴和取暖,特别是在像声名狼藉的庞贝那样的城市里。这些热能工程局限在特殊的位置,如苏威火山周围有接近地表热岩浆存在的地区。罗马人还使用热力差制造冰,在开凿的凹面灌满水并在白天盖住,晚上就会结冰了。

古代太阳能设计

6、古代希腊城市

就像当今西方世界一样,古希腊人燃料短缺,所以他们开始思考怎样设计建筑以最大限度的在冬季获取并保存热量。他们开始为整座城市和其中的建筑物定向,这样朝南向的房屋能在一年最冷的时候捕捉阳光。罗马人最终还进一步改进房屋,给窗户加装玻璃以保持聚光所得到的热量。

古罗马建筑设计的特点篇4

关键词:建筑;宗教;建筑形式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9-0201-01

一、宗教与建筑的关系

普通人在欣赏或评价一座建筑的时候,评价的标准往往是建筑的外在是否宏伟大气,而忽视了建筑形式背后的东西,即建筑的内涵。其实,每一座有特色的建筑,都蕴含着很深刻的内涵。建筑总的来说,就是功能、技术与艺术的统一。三者共同蕴涵于建筑当中,不能够脱离建筑而独立的存在。

西方社会在资产阶级成长之前,经历了黑暗的、漫长的中世纪,那是一个宗教统治的时代,历时400年之久,天主教、基督教在欧洲大地异常的兴盛,教皇的势力凌驾于各个国王之上,是绝对的权威。而欧洲的很多建筑,都是那时候开始修建的,也就很自然的打上了宗教的烙印。

二、建筑结构的演进

古罗马时期的建筑风格,以拱形为主,比如众所周知的斗兽场等,至今还有艺术方面与建筑方面的参考价值。罗马人当时就已经应用了混凝土技术进行建筑物的搭建,由于混凝土这种材料的硬度比较高,可塑性比较强,罗马人建筑了大量的复合式建筑,将屋顶设计成圆弧形,这样就获得了更多的室内空间,是建筑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有了复合空间的设计方式,建筑正式步入了发展的新时期。柱的应用在古罗马建筑中也是经常用到的,这也与宗教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柱的长度与直径的比例就象征着男人,而柱的应用象征着男人的强大。

我们再来看一下欧洲中世纪神学统治下的社会,哥特式尖顶的教堂无疑是那个时代最有代表性的建筑。这种建筑赋予了建筑物独特的高贵感觉,也为建筑物增添了美感,并且带有一些神秘的色彩。在中世纪,中欧及南欧地区一些建筑沿用了古罗马时期的拱形建筑与柱的结构,将拱形建筑更加细化的发展成为几个分支:四分类骨拱、单圆心拱、双圆心拱以及尖拱。在对拱形做了继承和发展后,还将柱与拱进行了结合,并且应用于一些建筑。

1750年前后,欧洲的资产阶级出现萌芽。这个时期在欧洲的建筑,与中世纪相比变化不大,但是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已经开始出现了文艺复兴的苗头,设计师的大胆想象,建筑了一批古典与现代结合的,比较夸张的建筑,虽然没有形成规模,但是确实一个时代的建筑象征。除此之外,一些有资本主义背景的设计师设计出了一些以实用为主的建筑,比如当时的医院、学校、居民区等,都是功能大过了形式,这种风潮也预示着形式主义的建筑走上了穷途末路。

时间到了1860年,欧洲成了资产阶级统治的区域,建筑界出现了一些明显的变化,由于当时的经济发展,带动了科技的发展,一些人造材料越来越多的被研制出来,继而越来越到的被应用到建筑中。特别是钢筋和水泥的广泛应用,大大的推动了建筑产业化的步伐,建筑的数量呈几何倍数的上升,城市很快变成了钢筋水泥的丛林,但是这个时代的建筑,缺少设计的特点,更多的是用于实际的使用,而少了一些寓意。

进入了新的时代,建筑的风格也多了一些科技感与时代感。玻璃幕墙、空中花园等设计引入到现代设计中,为我们的眼前增添了一抹亮色。数字化信息化使建筑材料更加丰富,纳米技术、高分子技术等,都对建筑行业产生了助推的作用,但是现在一些技术还不是很成熟,对于建筑材料的研发,仍然存在很大的想象空间。

三、西方建筑与基督教的联系

西方建筑与基督教有关的,大概可以分为三种,即:拜占庭式、罗马式与哥特式。这三种建筑结构正是西方古典建筑的主流形式。

我国哈尔滨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在哈尔滨市区,是远东地区乃至中西伯利亚地区最大的东正教的教堂,采用拜占庭式建筑风格,在给人大气的感觉的同时,还是人们对它有一种崇敬的心理。在建筑的细节上,更是精美绝伦,四周墙体的材料是清水红砖,类似于洋葱头一样的穹顶,充满了宗教的气息。

比萨教堂是中世纪欧洲最著名的教堂之一,整个建筑群落包含教堂、洗礼堂、公墓等几个部分。它是罗马式建筑的最典型代表。

哥特式建筑是中世纪欧洲建筑工艺高峰的代表,庄严、挺拔、恢宏、壮丽都是形容哥特式建筑的词语,最典型的代表是位于法国巴黎的巴黎圣母院,步入哥特式建筑内,会有一种如在天地间的感觉,给人以极强的视觉冲击。

四、结论

在西方,特别是中世纪,由于整个欧洲在神权的统治下,建筑结构也会受到宗教观念的很大影响,这也从一个侧面推动了建筑事业的发展,当然,从另一个层面讲,那个时代的建筑也成为了我们今天建筑领域的瑰宝,对今天的建筑行业仍然有着借鉴的价值。

古罗马建筑设计的特点篇5

我们好好地睡了一觉。清晨的窗外,雪山之巅隐入殷红之中,与漫天的流云融成一片,匆匆逝去。我们又该上路了。

我们要去威尼斯。从因斯布鲁克到维罗纳,是从奥地利进入意大利比较直接的路线。列车驶入意大利后,节奏一下子变慢了,每个小站都要停上5分钟。在缓慢的节奏中,意大利的“落魄”缓缓地钻进视野,千万不要懊恼地闭上眼睛,“旧”恰恰是我心目中意大利最美妙的地方。

维罗纳和维琴察是这条路线上非常值得停留的两个城市。世界上最具有悲剧色彩的阳台在维罗纳,是戏剧中罗密欧向朱丽叶求爱的场所。其实莎翁笔下《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原型发生在锡耶纳,却因为后人阴差阳错地转述变成了维罗纳。而维罗纳人还是建造起一座象征性的阳台,供游客追忆这段因缘。德国近代心理学家立普斯(Theodor Lipps)提出“建筑美移情说”。我想,当人们走到朱丽叶的阳台下,就仿佛穿梭到时间的当下,见证罗密欧和朱丽叶的爱情。建筑物给这种情绪提供了一个媒介。被观望的对象,和观望的人不分彼此;爱情发生的阳台,和期望中爱情发生的场所也不分彼此。善男信女们来到维罗纳,看着那些斑驳的砖头缝,就好像收获了一段时间送来的美妙情缘。

刚下火车,寄存处的意大利爷们儿瞄了我们一眼说,存两个包,收两份钱,十欧。我无奈地走到候车大厅外看了一眼,来来往往的全是大巴和摩托,不知道哪条路才会通往朱丽叶的阳台,喧嚣的尘土之上仿佛全是吆喝声,来吧,来吧。我突然犯了倔脾气,再见了,古城和青色石板,是的,我们不想多付五块钱。

去维琴察主要是想看看帕拉第奥(Andrea Palladio)的建筑。一般人可能不太熟悉威尼斯旁边这座古老的小城,也不太了解帕拉第奥这位建筑师。帕拉第奥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晚期的一位建筑大师,被誉为西方最有影响力的建筑师之一,他在1570年出版了一本重要的文献《建筑四书》(Quattro Libri dell’Architettura),是后世学习建筑制式的经典范本之一。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比如佛罗伦萨、威尼斯、米兰、都灵、热那亚等,都以各自为中心形成了许多小的公国。这个时期带给建筑师一个重要的改变,他们摆脱了工匠的地位,而以艺术家以及城市面貌的塑造者的身份出现在社会生活中,建筑师开始专属地服务于教皇、宫廷或者贵族,他们的劳动受到了普遍的尊重。正当威尼斯共和国的经济和文化处于高度发展时,为了遏制威尼斯对意大利北部的影响,削弱它的制海权,1508年,也正是帕拉第奥出生的那年,教皇尤里乌斯二世缔造了一个反威尼斯联盟―康布雷同盟,持续了八年的战争促使该地区的经济结构从海陆贸易向农业转变。土地复垦项目加速了运河系统的开凿,促进了经济转型,也随即增加了因收取土地佣金而发家的新兴贵族大兴土木的机会。帕拉第奥作为在威尼托(Veneto)大区成长起来的建筑师,一方面他熟悉威尼托特定的经济状况、社会习俗和地理条件;另一方面,他曾跟随著名的人文主义学者特里希诺(Gian Giorgio Trissino)到罗马游历,从古罗马建筑上吸取灵感。在帕拉第奥作为一个建筑师的初期,他的老师特里希诺为他争取了大量的建筑项目,令帕拉第奥获得了崭露头角的机会。

后来的学者考察帕拉第奥的建筑,首先会参照《建筑四书》的记载,但也有学者指出,《建筑四书》并不是研究帕拉第奥监督并执行的建筑项目的唯一可靠来源。比如有些实际执行的项目与书里收录的图纸有出入,也有些1570年之前建成的建筑后来经分析并不出自帕拉第奥之手,又或者他不是唯一的设计师。但《建筑四书》无疑揭示了帕拉第奥最主要的建筑思想。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RIBA)也收藏了相当数量的建筑图纸,都是非常珍贵的文献资料。帕拉第奥一生参与设计或者改建的建筑据估计共有58处,绝大多数都位于维琴察,也有少量的建筑分布于威尼斯、特维索、维罗纳、罗内都等地。

维琴察是帕拉第奥在建筑上的领地。维琴察之于帕拉第奥,就好比佛罗伦萨之于菲利波・布鲁内莱斯基(Filippo Brunelleschi),威尼斯之于珊索维诺(Jacopo Sansovino),罗马之于贝尔尼尼(Gian Lorenzo Bernini),都灵之于瓜里诺・瓜里尼(Guarino Guarini)。终其一生,帕拉第奥在维琴察烙上了他的印迹―“帕拉第奥母题”。

帕拉第奥一生的建筑设计主要集中在三个类型上:别墅、府邸和公共建筑。艺术史学家鲁道夫・维特科尔(Rudolf Wittkower)在《人文主义时期的建筑原理》一书中总结了帕拉第奥别墅平面的结构特点,11个别墅平面似乎都来自一个简单的公式,最显而易见的手法在于对称。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师们一直坚持对称是一种设计上的理论需要,但在实践中,这种理论很少被套用。而帕拉第奥在他的第一个别墅、位于Lonedo的高蒂别墅(Villa Godi)时就开始坚持某些原则,并且在之后的府邸等各种建筑类型上从未背离过。帕拉第奥对于空间的态度与他的前辈迥然不同,他通过严谨的中轴线对称来强调正面的主导地位,总是在底层平面的中轴线上设一个门廊和大厅,然后让两侧的小房间彼此对应。

另一个显而易见的特点是帕拉第奥将音乐的和谐理论严格地应用到他的建筑比例上。从古希腊时期开始,算数、几何、天文和音乐就构成了四门高级的数学化的学科。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发现协和音程是由几个小整数的比率决定的。简单地说,“如果两根弦在相同条件下震动,一根弦的长度是另一根的一半,短的那根弦的音调会比长的高一个八度音。如果弦的长度比是2:3,音调的差别会是一个五音度。而在3:4的关系下,音调的差别是一个四度音。于是古希腊音乐系统的基础,八度音、五度音和四度音,可以用级数1:2:3:4表达。这一级数包含了三个单一音程,以及1:2:3和1:2:4两个复合音程,这样的发现让人们相信他们抓住了遍及宇宙的和谐。”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学者看来,和音代表宇宙听得见的标准,对所有的艺术形式都具有约束力,尤其是对于绘画、雕塑和建筑这类依靠技艺的手工职业,更需要一种理论将它们提升到科学的高度。文艺复兴早期的通才建筑师阿尔伯蒂(Leon Battista Alberti)就以阿基米德的几何学作为运用基本形状的权威依据,把正方形、圆形和球体这些几何图形加倍或减半,从而得到理想的比例。他提出了文艺复兴时期建筑方面最重要的一个论述:建筑物的美来自于各个部分的合理整合。他声称:“这些数字能造就和谐的音乐使我们的耳朵感到愉快,同样也能愉悦我们的眼睛和精神。”

帕拉第奥无疑紧紧地追随着前辈的足迹。他认为建筑的美“产生于形式”。他给出了关于房间长宽高的一般规则,认为最美的七种长宽比例依次是:圆,正方形,1:2,3:4,2:3,3:5,1:2。除了第三个以外,这些比率都是最简整数比,而文艺复兴的建筑师很少把无理数比用于实践。以早期的高蒂别墅为例,敞廊的长宽比是1:1,后面大厅是24×36尺,大厅两侧的八个房间都是16×24尺,后两者的比例都是2:3,并且因为24尺这一共同的边长,使得各个空间的比例也是相互关联的。在帕拉第奥其他的别墅和府邸里,比例关系有时会应用一些更复杂的数列,但不管是平面还是立面,大都依循了这种从模数发展起来的组织结构,从而保证了每一个房间的尺寸都是可以通约的,也因此增加了空间的秩序性。维特科尔曾评述道:“每一个造访过帕拉蒂奥别墅的参观者都会下意识而不是有意识地感觉到其中的几何基调。正是这个基调给了他的建筑一种可信的品质。”

而帕拉第奥区别于其他文艺复兴时期建筑师的手法在于,他喜欢探索不同的类型学符号,而不是朝着一个理想的方向固定前进。比如带浮雕的凯旋门,以及三段式立面上柱式的变化等等。在帕拉第奥的别墅中,他通常设计由波浪形或者线形的台阶引向正面三开间或者五开间的塞利奥式敞廊,在外立面的最上方饰以古希腊式的山墙,在敞廊内侧使用拱顶,这是一种来源于古罗马浴场的建筑形式。他是第一位将古典神庙的外墙对称地应用到私人住宅上的建筑师,或者说他是第一位意识到这种建筑语言换位所造成的象征意义的建筑师。私人建筑是公共建筑的核心,反过来将神庙的外立面嫁接到私人住宅上也是一种向古代习俗的回归。但他并不是单纯地表达对古典建筑的崇拜,而是刻意提升了乡间私人住宅的身份感。在帕拉第奥生前最后一个别墅―圆厅别墅(Villa Rotonda)的设计上,四面完全一致的带有宽大宏伟楼梯的古典门厅,是这一作法巅峰的体现。通过帕拉第奥,这种嫁接手法变得广为流传,在美国的银行和政府大楼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帕拉第奥式的痕迹。

在帕拉第奥早期的别墅中,他非常强调正面的景观,而忽略侧面的墙体以及面向花园的墙的修饰。花园是乡村风光的一种延续,但在表现从正面进入别墅的中轴线秩序上,它们并不优先。到了圆厅别墅的时候,他不再需要花园或者延伸建筑体来统一建筑和地块的关系。他简简单单地通过周边的田野就将建筑入口的首要地位确立起来了。尽管后世有评论家认为圆厅别墅过于孤立,但这体现了帕拉第奥对于界定建筑的边界的另一种概念。

在城市里的建筑,既要与众不同,又不能过分违背街道或者周边环境的协调性。帕拉第奥对于建筑与环境的关系的探讨体现在他最著名的建筑巴西利卡上,也就是维琴察雷吉纳宫(Palazzo Della Ragione)。雷吉纳宫和旁边的塔楼本来是一个由敞廊相连的城市公共生活的场所,1496年部分坍塌之后,许多著名的建筑师包括珊索维诺、塞利奥(Sebastiano Serlio)、珊密盖里(Michele Sanmicheli)和罗曼诺(Giulio Romano)都为它的重建提出过建议,但都没能被实现。在帕拉第奥第二次去罗马旅行归来之后,他的设计方案最终通过了市议会的审议。

巴西利卡是古罗马的一种教堂格局,其特点是平面呈长方向,外侧有一圈柱廊。在《建筑四书》中,帕拉第奥讨论了“我们这个时代的巴西利卡”。尽管他根据维特鲁维的描写复原了古代巴西利卡的整体形式,将广场上旧址所在的建筑包围起来,但在建筑语言上,却完全依靠他独特的创造。他并没有修改原来的建筑主体,而是在其外侧重复地运用了塞利奥式开间:在每个开间的正中设置一个严格按照古典比例制作的发卷,两边用独立的爱奥尼克双柱来承担卷脚,并在发卷两侧长方形的上方各开一个圆洞。重复产生力量,不断的重复产生巨大的力量。这种连续的开间让建筑的外观显得既坚固又灵活,同时也掩盖了建筑内部结构的不规则。塞利奥对帕拉第奥无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这种影响是帕拉第奥通过阅读塞利奥的《建筑五书》还是直接与他接触而产生的,今天已不得而知。无论如何,帕拉迪奥的巴西利卡具有独立的个性,它在当时赋予了维琴察雄辩与创新的城市形象。

从1550年开始,帕拉第奥的建筑项目扩大到了维罗纳和威尼斯。想必每一位到过威尼斯的人都见过他设计的圣乔治马焦雷教堂(San Giorgio Maggiore)。这座建筑在空间关系的组织上非常讲究,但其与主岛遥相对应的位置也隐喻了帕拉第奥与威尼斯似近实远的关系―他未能取得和维琴察一样的认可。

古罗马建筑设计的特点篇6

关键词:民居  民俗  文化  等级思想  地域  庭院

        0 引言

        民居,血缘家族的居住环境,百姓的生死之所,由于中西血缘家族文化及其生活观念的差异,导致了中西民居文化的不同特性。

        我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自然环境多种多样,社会经济环境亦不尽相同。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各地不同的民居建筑形式,这种传统的民居建筑深深地打上了地理环境的烙印,生动地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国外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同样也造就了具有西方特色的民居文化。

        在我国,“民居”一词最早来自《周礼》,原文是“辩十有二土之名物,以相民宅,而知其利害,以阜人民,以蕃鸟兽,以毓草木,以任土事”,疏曰“既知十二土之所宜,以相视民居,使之得所。”民居是相对于皇居而言的,统指皇室以外庶民百姓的住宅,其中包括达官贵人的府第园宅。

        民居是世界传统建筑的宝贵遗产,与人类的生活、生产息息相关,设计者、建造者、使用者集于一身,决定了它自然纯朴,设计灵活、经济实用,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格及强烈的民间审美特色等特点。它的诞生与发展,是与自然地理、气候、地形地貌、资源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心理、习俗等复杂多变的综合因素密切相关的。

        1 民俗对民居文化的影响

        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大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也是国家、民族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民间传承的世界,并与民居有着紧密的联系。广义的讲,民居本身也可以算作民俗的一部分。

        中国 我国民俗的产生有着深厚的物质基础。远古时期的民俗主要是神话、宗教、巫术及图腾崇拜的等民间信仰。卜居相宅,就是在吸取了巫术以及阴阳、五行、八卦等理论后,逐渐形成的民间风水理论和营造方法。在民间的建造学全过程中,也体现了这种文化的影响。如破土动工要“择吉日”、“祭天神”;上梁日要请四邻同来祈愿,还要祭公鸡“以除鬼之气”。民居内还常设有“跳板”、“石敢当”、“照妖镜”等专门的避邪物。

        古埃及 在尼罗河两岸的繁衍生息的埃及人,受特殊地理环境的影响,在阻断了与外界联系的同时也获得了天然的屏障和丰富的资源,这样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明,如:古埃及的文字、创世说、历法和占星术等。相比较古埃及的神话和宗教,其民居文化更反映出对自身安全保卫和私密性功能的考虑。

        古希腊 爱琴海孕育了古希腊灿烂的文明,古希腊人在文学、戏剧、雕塑、建筑、哲学等诸多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人们将全部的建筑热情倾注在神庙等大型公共建筑的身上,公共活动的需要是公共建筑大量兴建的重要原因。现存的建筑物遗址,如神庙、剧场、竞技场都深深地反映了古希腊人的艺术趣味。虽然对一般的居民住宅没有加以重视,但追求实用功能的努力是一贯的,表现出了古希腊人的天性。

        古罗马 古罗马人广泛吸收四邻各族优秀文化成果,特别是古代希腊人的卓越文化成就的基础上,根据本国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需要,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化。西方的居住建筑在古罗马时期也得到了较大的飞跃。对家神的崇拜和对家族先祖的崇拜常常在民居中表现出来。

        相比较古希腊时期,古罗马人在自己的住宅中除了更注重私密性的保护外,人们还按照自己的偏好和经济状况,对住宅内部不同作用的房间进行个性化的装饰。

        2 等级思想对民居文化的影响

        中国 中华民族号称礼乐之邦,是与礼乐秩序的长期教化分不开的。“礼的本质是上下尊卑的伦理秩序,而乐的精神则是调和各种等级类别之间的关系”儒家的理论核心是人治,不是神治,因此强调规范人的观念行为,包括与日常行为密切相关的民宅环境格局。礼乐文化正是适应这种社会政治的儒家理论的精华所在。北京的四合院以外在形式体现这种关系的典范。

        古埃及 古埃及同样也较为注重主次、长幼和轴线的等级思想。而对外封闭,对内开敞的院落式布局比较符合古代埃及人们的心理和生活习惯,基本上成为住宅设计的一种通用形式。

        古希腊 古希腊的民居中对等级制度的体现相对较少(奴隶和奴隶主的住宅除外)。如在五世纪中叶,希波丹姆的米列都城规划,目的是为给每个公民以平行的居住条件。在以后扩建的其他街坊中,每个住宅都有相同的基地面积和房屋。

        古罗马 古罗马的富人常居住在城郊,躲避城市的喧嚣和拥挤。多数拥有别墅和府第,并且在平面设计中设有中轴线和庭院,结构紧凑。多层式的公寓是为解决人口剧增,住房紧缺而创造的,为大多数的一般公民所居住。受古希腊的影响,民居中的等级制度体现也很微弱,而更直接的是和居民的财富挂钩。

        3 地域对民居文化的影响

        中国 民居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人们常以最廉价的一次性投入、最直观的思维方法和最简单的施工过程满足基本的居住需求。“室高足以壁湿润,边足以风寒,上足以待雪霜雨露”(《墨子》)是当时人们对所居的理解。民居内的空间、结构、部件,大多源于实用。

        古埃及 在古埃及,由于尼罗河三角洲较为干旱炎热,人们在屋顶上设立纳凉露台,利用屋顶高差开窗通风,这些手法都是因地制宜、顺其自然的优秀创造,并对西方炎热干旱地区的住宅有深远的影响。

        古希腊 希腊属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高温少雨;冬季温和湿润。民居普遍采用柱廊,院内常设有喷泉、水池、雕像,载有花木等。房间内常有壁画和彩色镶嵌,环境舒适宜人。

        古罗马 同属地中海气候的罗马,四季鲜明,天气温暖。当地建筑材料多为砖和混凝土。受气候和地理位置及原材料的等诸多方面的地域因素,古罗马拱结构技术的优势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民居类型较多,如别墅、府第、多层公寓等。

        4 中西方传统建筑民居文化的表现——以庭院为例

        中国的庭院是大家族聚居在一起,在主轴线旁再分处次轴线,成为多组院落的并列组合。

        以北京四合院为代表,它由四周房屋围成的院子为基本单位,数个大小形状不同的院子组合起来,成为一座住宅。一般为三进院,进门为一小天井,正对门楼设一影壁,上书吉祥文字,穿过隔墙上的门洞,才到轴线上的第一院落。四合院住宅对外不开窗,较为封闭。因此满足了封建社会内外有别,长幼有序的礼治要求,也给使用者创造了一个舒适安静的居住环境。

        西方住宅为了充分利用庭院空间,常常围绕庭院增建层楼,以增加使用面积。在古埃及,入门穿过过道便是一个庭院,院的四周有柱廊,庭院实际上是家庭活动的中心,而对外封闭,对内开敞的院落式布局比较符合古代埃及人们的心理和生活习惯。古希腊的庭院多被营造成“园”的形态,多采用内向式院落布置,中央常设置水池。开敞明亮以及更多的“园”的特征使得古希腊庭院更具有农业文明的特色。古罗马将中庭式和庭院式住宅逐渐融合,形成了类似两进四合院的形式。前面是比较封闭的中庭,后面是古希腊的庭院。

        我国天井多源于庭院的缩小,是群体建筑和农业文明的产物,是受城市布局的影响。这点和希腊的庭院有着相似的地方,但希腊的庭院更强调“园”的特征,以及“与自然频繁接触”的哲学观念。古希腊的民居中更体现了理智、规整、。而古罗马的中庭则是单体建筑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带有明显的游牧民族的特色。古罗马的民居自由,因地制宜,更能让人感到一种年轻的活力。古埃及的庭院住宅较少,而更多的是则更体现出一种宁静和质朴。

        5 小结

        中西民居文化都源自人类对定居生活的需要。作为居住空间,无论古今中外,都有一定得私密性,所以,空间的内向和含蓄是一般居民的共性。但这种私密和内向程度是有差别的。中国和西方相比,必更是封闭的。这种封闭性,尤以北方民居为典型。这一方面是因为北方天寒、多风沙,如北京四合院那样四周院墙不设一窗,仅东南隅辟一门以供出入,是出于抵抗自然力侵害之故;另一方面,是由于中国正统的儒家观念、内敛性格由其根深蒂固。西方人的血缘家庭观念一般比中国人淡薄的多,家庭中的父亲及祖先不是一家精神上的偶像,子辈也不是父辈的附庸,家庭成员之间推崇的是人格的平等与个性的自由。所以,这表现在建筑门类文化上,住宅的文化自然就不偏于内敛、封闭而强调外向开放。所以,西方的居民往往不设围墙,要求明亮,通敞。当然,中国民居的庭院主要是一个家庭活动的场所,并非那种密不透气的封闭。中国民居所追求的,是一种“无庭不成居”的境界。

参考文献:

[1]陆元鼎.民居史论与文化.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年8月.

[2]王瑛.建筑趋同与多元的文化分析.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1月.

[3]张彤.整体地区建筑.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

[4]高丙中.居住在文化空间里.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

[5]乔治·麦克林.传统与超越.华夏出版社.2001年1月.

[6]陈志华.外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1年12月.

[7]刘红星.先秦和古希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7月.

[8]钱承旦.欧洲文明:民族的融合与冲突.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年4月.

[9]金磊,李沉.中外建筑与文化.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6月.

古罗马建筑设计的特点篇7

关键词:欧洲建筑;艺术;建筑艺术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6-0210-01一、古希腊建筑

提及古建筑艺术,不得不谈及古希腊的建筑。古希腊的神庙是古希腊建筑的集大成者,古希腊的神庙建筑最突出的代表是雅典卫城建筑群。它耸立在高高的山崖上,仅有四面通道。里中建筑不规则地形分布在山顶上。这种和谐完美与崇高的美感来源于它严谨的围柱式结构,以及纷繁复杂的柱体分类。现今将其大致分类为三类:多立克柱式、爱奥尼克柱式和科林斯柱式。

多立克柱式的特点是简介,朴素,没有复杂的图案相伴,体现了男性的阳刚之美。爱奥尼克柱式则精巧纤细,华美,尽展女性体态的清秀柔和之美。科林斯柱式则在柱头的工艺上更加考究,柱头通常宛如开满繁花,华丽异常。

二、罗马建筑

罗马的建筑是由希腊建筑的继承与发展,在形式,技术,艺术方面都有很大的进步与发展。最突出的是创造出柱式同拱券的组合,如券柱式和连续券,既作结构,又作装饰。如果说希腊的建筑是为了供奉神灵,那么罗马的建筑就是为了高歌人本身。

罗马建筑和希腊建筑最大的区别在于它们的屋顶,罗马人大胆的革新了屋顶,以一种更为有效的拱券支撑方法来取代原来的梁柱结构,简而言之“穹拱”屋顶就是它们最大的区别。无论是内结构还是外结构,罗马的建筑较之希腊建筑最大的感受就是,多了圆形的弧线。

三、拜占庭建筑

拜占庭建筑是罗马建筑的一个发展, 显著的特点如下:1.普遍使用穹窿顶。2.整体造型中心突出。3.穹顶支承在独立方柱上的结构。4.色彩变化中高度统一。

君士坦丁堡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则是拜占庭建筑的集大成者,从它身上可以见到以上所有四点。这座教堂的整个平面是个巨大的长方形。从外部造型看,它是一个典型的以穹顶大厅为中心的集中式建筑。从结构来看,它有既复杂,又条理分明的结构受力系统。

四、哥特式建筑

随着罗马帝国的灭亡,欧洲宗教的兴盛,这时候诞生了一种崭新的建筑文化——哥特式建筑文化。凡谈及最具有影响力的哥特式建筑我们可以联想到很多,德国的科隆大教堂,意大利的米兰大教堂,法国的巴黎圣母院。

哥德式建筑的整体风格为高耸削瘦,以卓越的建筑技艺表现了神秘、哀婉、崇高的强烈情感,不单于建筑,哥特式对后世其他艺术均有重大影响。

五、文艺复兴建筑

文艺复兴建筑最明显的特征是摈弃中世纪时期的哥特式风格,重新采用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柱式构图要素。他们认为这种古典建筑,特别是古典柱式构图体观着和谐与理性,并且同人体美有相通之处。15世纪佛罗伦萨大教堂的建成,标志着文艺复兴建筑的开端。时至今日建筑史学界仍然公认,以意大利为中心的文艺复兴建筑对以后几百年欧洲及其他许多地区的建筑风格产生了广泛的持久的影响。

六、巴洛克建筑

在文艺复兴建筑为基础,催生并且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巴洛克建筑风格。严格来说,巴洛克风格是对文艺复兴建筑风格的一种颠覆。是经由哥特式建筑之后欧洲建筑史上的又一次飞跃。其特点是外形自由,追求动态,喜好富丽的装饰和雕刻、强烈的色彩,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说华丽就是巴洛克建筑的代名词也不为过。著名的巴洛克大师波洛米尼设计的圣卡罗教堂是全面体现巴洛克建筑风格特征的又一集大成者。这座教堂彻底摈弃了以前建筑常用的界线严格理性的几何构图,室内外几乎没有直角,线条全为曲线,线脚繁多,装饰图案复杂,并使用了大量的雕刻和壁画,五彩缤纷,富丽堂皇。

七、洛可可建筑

古罗马建筑设计的特点篇8

【关键词】地域文脉;传统文化;现代建筑设计;人文精神

一、决定文脉延续的思维方式

一般来说,新的历史文化总是在旧的历史文化的传统的继承中发展过来的。美国文化的前身来自英国及其他欧洲国家的殖民地,而欧洲的文化在美国自由、平等、博爱思想的催化下衍生出新古典主义的文化形态,希腊复兴、哥特复兴、法式复兴等建筑风格。即便是在现代主义和国际主义建筑风格盛行的当下,在美国各地也充斥着各种有意识地保持历史上流传的古典建筑形式和风格特征的建筑,而这种风格并非仅是美学上和形式上的复苏,亦蕴含着批判理念,运用现代的材质及工艺,去演绎传统文化中的经典精髓,尊重了理念和机制本源,并具有明显时代特征的设计方法。

位于华盛顿的美国国会山是美国的标志性建筑,是美国的象征,是美国民主精神的代表,既是罗马复兴式的建筑,也是新古典主义风格的艺术杰作。从建筑体量,到色彩材质,再到屋顶的雕塑造型,无不渗透着强烈的象征力量。在此地,没有人会误认为身处意大利,或质疑其建筑风格的代表性。因为这里是政治与艺术、历史与现代、当下与未来、发展与批判的节点。映射出的是美国摆脱殖民文化的迫切,对资产阶级自由平等的民主政体的渴望。林肯纪念堂位于华盛顿特区国家广场西侧,与国会和华盛顿纪念碑成一直线。美国南方的奴隶制从体制到观念形态一直都是阻碍经济进展的阻力。林肯作为精神支柱展开了在思想、意识形态和文艺上的斗争。林肯纪念堂的建筑精神正符合古希腊的建筑所映射出来的语言正符合当时的需求。建筑不仅是时代的记忆,也是一种精神的延续。

新古典主义的复兴论在中国建筑界也有所波及和反映,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大会堂有着明显的古罗马建筑风格。但与美国不同,人民大会堂的古罗马风格的建筑上仍能识别出中国传统文化气息。正面十二根高大威严的大理石门柱符合罗马风格的排列方式,而颜色却是典型的北京古建筑特色,青灰色,沉静、肃穆,还有黄绿相间的琉璃瓦屋檐亦是呈现了中国建筑的绚丽与庄严。中央大厅的护墙和地面用彩色大理石铺砌有古罗马建筑的典雅华贵,而各省的会议厅却又有着中国古典建筑的精美细腻,是名符其实的中西合璧。这与中国当时处于建国十周年这一时间节点不无干系,要批判封建复古主义,但在学习西方现代建筑的同时又不能丢掉传统,在反复论证后采取了吸取古今中外建筑精华,西方文艺复兴建筑体块上附加中国传统文化装饰元素的方法。人民大会堂的设计在当时作为一个时代的主题建筑具有重要的政治和文化意义,反应出社会制度的变革和百家争鸣的文化局面。但是,正是这座里程碑式的建筑给中国当下现代建筑设计留下了难以突破理论枷锁――如何在现代建筑中识别出传统文脉的基因。这一点很清晰的看出中国和美国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存在不同的思维方式。

美国从外来文化到土著文化再到殖民文化的交叠,多元文化在美国本土扎根,在城市建筑环境设计中也呈现着对立与交融的形态,形成了各种文化与建筑风格的荟萃。建筑物风格多变,但是又彼此尊重和协调共存。美国的设计显露着强大的进取精神,没有深厚的传统文化的羁绊,急速发展的经济和科技动力,促使美国文化有力的吸收和分解外来文化的精髓,不排斥的博爱与进步的自由和独立,经过长时间的演化,形成了独自的文化形态和风格。这种强势的文化观念在设计领域对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冲击,中国也不例外,虽然给中国的本土文化带来了许多负面的影响,但是其中也不乏值得反思和借鉴的经验。

而中国拥有独特的传统文化脉络,年代久远,地域广阔,民族繁多使文化在风俗、建筑、文艺、思想等方面呈现不同形式,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含蓄和内敛渗透了整个民族文化的根源,使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十分坚固和丰厚。丰厚的传统文化是中国历代的积累,具有极高的文化和艺术价值,更是许多国家认知中国的一切印象来源。然而随着带有西方思想现代文明的急速崛起,中国的传统文化随之受到了挑战,设计师一面要应对大众对新生理念的追求,一面又要维护传统文化神坛的地位。文化积累越深厚,挑战衍生出的矛盾性越强,这也正是中国现代设计发展滞后的原因之一。设计师在处理其出传统文化接洽融合问题时就会越发显得无所适从,中国传统文化的扬弃的度依然是我们探寻的关键。

二、传承文化的态度

美国的建筑环境设计受到经济技术的推进和后现代主义的激励,对艺术与自然环境、建筑环境的关系进行的重新审视。设计中常出现运用简单的形体、重复、几何化的结构将自然材料以一种脱离这些材料原初的自然结构的万式集合在一起,带来了一种新结构中产生新意味的视觉综合体验。

然而,这些片段如果发生在中国就很难得到公众的认可。多半会被认为是猎奇心理的调侃,或是设计师哗众取宠的炒作。中国崇尚延续的叙事意境,宁虚勿实,空间留白给予使用者审美遐想空间,发挥各自的想象填补空白,形成独特的审美意象。然而,厚重的历史渊源使得设计师在自持和谐统一的设计观的情况下将现代城市的地域文脉挥斩的支离破碎,究其原因,作者认为是设计师在面对如何处理传统文化的“扬弃”问题上没有了自己的态度。历史并不是遥不可及,传统的并非深不可测,可畏的是设计者没有立场而深受因袭的羁绊,人云亦云。所以,当王澍的作品突然出现的时候,受到业内外广泛的认可。认可的不仅是他作品的巧妙和独特,更是他人本的理念和发掘传统和建筑本质的心态。

小结:

与美国建筑风格大相径庭的中式文化在美国熔炉文化的背景下不但没有显得格格不入,反而为城市增添了一丝异域风情,丰富了美国的生活。中国在面对西方建筑理论侵袭时也需要有理性的判断,避免被西方的法则颠覆了我们的文化背景,也不要被自己厚重的传统束缚了手脚。

参考文献:

[1] 龙灏,李昂博威. 美国历史建筑保护体系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J]. 室内设计. 2011.2

古罗马建筑设计的特点篇9

(一)堆叠

石材的堆叠是绿色建筑的起源,建筑师挑选可塑性好的并有独特艺术美感的石材,在不用任何粘合剂的情况下形成的壮丽建筑造型,就是石材堆叠的作品见证。土耳其的卡帕多西亚大峡谷和意大利的山洞是最早对石材的运用。石材给人的稳固及厚重感使人在建造洞穴时很有安全感,会给人沉稳的力量感。它的肌理经过岁月的冲刷展现出震撼沧桑。并产生对时间流逝的生命美感,叠砌的阵列感会更加强化了石材的生命美。

(二)采光

石材因其在建筑中门窗的结构建造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围合作用,镂空的采光口在自然光的照射下在地面和墙壁上产生光影,光影的轮廓因石头的各种不规则边角呈现不同的形态,展现出光与影的艺术美。(三)石材与其他材料的组合。任何一种材料都不可能独立诠释在建筑中,通常会与多种材料结合使用。它与水泥、沙子和颗粒等混凝土原料结合,可以为建造增多环保成分,成为大多数的建筑空间。其中非常值得我们欣赏的就是密斯的作品,他提倡把石头、玻璃、水和钢材等物质加入建筑行业,形成特殊的视觉效果。建筑设计的魅力就在石材基地和木制建筑墙体设置表现匀称,卵石发挥衔接与过渡作用,粗糙墙壁纹理营造简单气氛。

二、传统石材在早期建筑中的表现

(一)古埃及时期

石材在建筑中使用最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埃及金字塔时期,因为古埃及人相信,石头是有灵魂的,灵魂是不朽的,所以不管是建筑还是雕塑中始终让石头保持原有的外观和状态。

(二)古希腊雕塑

古希腊人用石材做雕塑是石建筑发展史上的第二次高潮。石材在建筑艺术方面的潜力被希腊人充分挖掘出来,石雕柱式是最显著的表现方式之一,它的雕塑及石雕柱式在当时对人们的审美标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甚至可以说希腊人建立了石装饰在建筑装饰行业的美学模范,石材丰富了柱式语言并被巧妙利用,达到了一个新的审美高度和过程模拟。希腊人则完全用古希腊的做法,揭示了石头雕刻的潜在美感。例如:古希腊人的建筑在不同的建筑中为石材增添不同的人文精神感染力,这完整体现出古希腊时期的石材雕塑材料在建筑中的充分运用。希腊人的石材雕像现如今还伫立在大街上,影响与熏陶着前去观赏他们的人们,这些艺术珍品影响可谓深厚长远。

(三)古罗马帝国

石建筑辉煌史发生在古罗马,罗马帝国继承了希腊的宗教。传统寺庙中石材是主要承重结构,并开始有装饰功能。

(四)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是由承重的石头建筑和琢石构成。这座哥特式的石头建筑,经历200年,是巴黎最古老的最大的建筑景观,在欧洲建筑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圣母院内石刻为主要建筑材料,装饰风格既大气又华丽,石材被发挥得恰到好处,质朴的氛围不失华丽,完美诠释了教会的亲和力,以及纯净大气和神圣的气质。

三、现代石材在现代建筑中的表现

(一)石材在现代技术下体现出的本质美

每一种材料都有它自己的特点,有些材料应该是光滑的、美丽的,如瓷砖、玻璃。有些材料是简单的、复古的,如木材。而石头则是最简单自然的,没有任何装饰。人们应该充分尊重每一种材料的性质,让它发挥真正的魅力。当代的石头建筑,越来越多地表现出的是石材的装饰作用,而不是承重结构功能。材料市场上到处都是石头,一切是相同的模具,这是石头吗?如果是这样,与人造玻璃、人造地砖相比,石头就没有什么特别的。因此,石材就该有石材的样子,石材是有性格的,或许它应该是沉重的、大体积的、自然的,不应该与其他材料相一致。

(二)在现代建筑中体现的案例

在法国有个不得不提的建筑便是高迪的建筑作品西班牙巴塞罗那圣家族教堂。高迪特立独行的建筑总是以一种惊艳唯美的影像出现在人们面前。高迪对材料的掌握达到了极致,他用陶瓷、搪瓷和马赛克镶嵌成奇数拼贴,所有的事情在忘我的激情的矛盾下共同推动,已经失去控制的能源附在双曲静态结构框架上。只有高迪可以把这种疯狂的形式结合在一起,如马赛公寓的马赛克拼花。

四、结语

古罗马建筑设计的特点篇10

关键词:古罗马;广场;演变

中图分类号:TU-09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07)01-0045-04

收稿日期:2006-09-27

作者简介:韦峰(1974-),男(汉族),河南沈丘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城市规划及其理论、城市史方面的研究;徐维波(1976-),女(汉族),硕士,助教,主要从事建筑设计和建筑史方面的教学、研究。

不论在整个人类建筑历史中,还是在古罗马辉煌的建筑长河里,“广场”(Forum)都被视为代表古罗马伟大光辉成就的象征。

古罗马广场据说是从雅典带柱廊的敞廊(Agora)(图1)演变而来的,我们知道,在古希腊城邦(polis)中,城邦对于自由公民是共同的(koine),而大部分自由公民的公共生活,正是发生在敞廊(也可称为“市集”)上的,敞廊就是公民参与社会事务最直接的公共场所。这时的敞廊,代表着自由民的利益;同时由于地形的影响和活动性质的需求,所以它的布局也是自由的,并没有规划的痕迹。但是真正开始以广场为中心整体地安排整个城市的布局,在此基础上对庙宇、道路等进行全面规划的,是罗马人。古罗马从共和国时期到帝国时期经历了其政治制度的根本性转变,而作为政治制度和社会状况直接反映的广场,在布局、形制上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我们要深入理解古罗马广场,就不能简单地把它看作古希腊敞廊的衍生物,而是要深刻剖析其不同的建造背景。罗马的创造者罗穆路斯选择了山顶宽大的帕拉丁山(Palatine)作为古罗马城的中心城址,当山丘上住满人之后,商人王塔克文纽斯(Tarquinius)主持修建了大下水道系统,解决了排水的问题,为竞技场和罗曼努姆广场(Forum Romanum)的建设提供了场址。公元前约600年,罗曼努姆广场的雏形出现于山下被排干的沼泽上,这里原是周围的农民、牧民和生意人进行交易的市集,后来,人们开始慢慢地迁到这里,在这里建立神殿、市集和法院等,这里逐渐成为罗马城市生活的核心。鉴于漫长的形成过程,广场更多地继承了古希腊广场的自由布局(图2):建筑没有统一规划,每幢建筑都是独立的,显示了较大的自由;广场的平面为不规则的长梯形,四周有鱼、肉、纺织品等市场,还有法庭、交易所等建筑物;庙宇规模很小,形制也不是围廊式,更显得自由,灵活(图3),整个广场的尺度较小,适应人的正常心理要求。它可以被看作是古罗马早期大型广场的典型实例。

这个广场的形式与做法显然与其特殊的地形和形成过程有关,但更重要的是,此时的古罗马仍是以氏族组织为主,尽管这种与古希腊类似的古老民主制度正在日趋消亡,但新的政治制度并没有形成,因此,作为直接代表公共活动参与者利益的广场,还是非常自由的,这种自由,不仅是指广场上的建筑类型与布局,还包括广场上容纳的公民活动。

当然,影响广场形制的原因还有许多,接下来我们再来关注一下其他城市广场。维特鲁威在其经典著作《建筑十书》中提到,古罗马人在意大利的城市中采用与古希腊不同的方式来建造广场,他们根据斗剑比赛的实际需要来确定其形式与规模,为了便于观赏比赛,就形成了长方形平面,并且长宽比为3:2(图4)。从上些记述中我们可以看出,至少一部分古罗马广场与古希腊的敞廊并不是一脉相承的,而是建立在其特殊的使用功能上而形成的特殊形制,这种广场就比较规则,四周已经完全被柱廊式建筑所包围。当然,这种形制产生之后,就不再只是为观赏比赛而服务了,而是具有了广泛的适应性。

至此我们可以看出,古罗马早期广场的建造更多地依赖于市民日常公共生活的需求和城市规划的特殊要求,建筑类型也多是与此相关的,布局也适应这些基本需求。而随着共和制的建立与发展,古罗马的政治制度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富裕阶级取代了氏族,政治社会取代了氏族社会。与之相对应的,广场这一载体就越来越多地承载了政治、宗教等功能,越来越体现了国家政治的意志,而这一特征到罗马帝国时期达到了顶峰。

公元前约525年,罗曼努姆广场建立了王宫和市议院,周围随之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政治、宗教和商业功能的建筑。进入共和时期后,广场上兴建了元老院和宣讲坛(Rostra),并成为举行重要政治集会和凯旋典礼的地方。并且从公元前4世纪晚期开始,广场上兴起了树立纪念雕像之风,多数用于对军事将领的嘉奖,此风延续了近200年。公元前2世纪这里出现了最早的巴西利卡会堂(Basilica)和国家档案馆(Tabularium)。

罗马文明的鼎盛时期是共和国转变为帝国以及帝国初期的三个王朝之际,亦即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2世纪的两三百年间。这时罗马疆域空前扩大,社会稳定繁荣,无论名都大邑还是边陲小镇,它们都按统一的政法体制、市政规划、公共设施和文化风格建设起来。万里之内无论南北东西都可在这些罗马城市中看到同样的广场、会堂、神庙、剧院、商肆、公路和引水道……。公元前27年,罗马的第一位皇帝奥古斯都以帝制取代共和制,建立了名副其实的帝国。帝国政府制定的一个重要政策,就是致力于罗马城的建设,要把罗马建成为世界之都,辉煌富丽超过古代任何城市。

于是在罗马域中,广场被一再扩建,首先增加的部分是为了纪念恺撤而建的恺撒广场(Caesar forum),此后陆续添加了奥古斯都广场(Augustus forum)、威斯帕西安广场(Vespasian forum)、涅尔瓦广场(Nerva forum)和图拉真广场(Trajan forum),这些扩建部分总称为帝国广场(Kaiser For a)。通过这些扩建,罗马广场的形式由开放式发展为闭合式(图5)。

恺撒广场是共和末期(公元前54-46年)恺撒所造的一个封闭的、按完整规划建造的广场。它的后半部是围廊式维纳斯庙,广场成了庙宇的前院。维纳斯是恺撒家族的保护神,因此,广场俨然是恺撒个人的纪念碑。广场中间立着恺撒的镀金骑马青铜像。恺撒广场头一个定下了封闭的、轴线对称的,以一个庙宇为主体的广场的新型制,体现了从共和制向帝制过渡转型阶段的广场特征。值得注意的是该广场仍保留了部分公建和钱庄,这说明市民日常公共性活动仍然可以在这里进行。

之后建立的奥古斯都广场(图6)呈封闭矩形,有严整的轴线。除了轴线端头的庙宇和两侧的柱廊之外无任何公建,和周围城市完全隔绝开来,整个广场格局封闭,气氛压抑。从凯撒广场到奥古斯都广场,庙宇的地

位逐渐加强,已经起到控制整个广场的作用,但这时的庙宇与古希腊不同,用途上无丝毫功能,只是对皇帝个人的崇拜,显示政治制度已经有了质的转变:公民的权力逐渐让位于帝王的威严,公民公共性活动被彻底摒弃于广场之外了。

帝制真正建成以后最强有力的皇帝图拉真,竟至几乎要把皇帝崇拜宗教化了。他在奥古斯都广场旁边建造了罗马最宏大的广场――图拉真广场(图7),广场的型制参照了东方君主国建筑的特点,不仅轴线对称,而且作多层纵深布局。在将近300m的深度里,布置了几进建筑物,室内室外的空间交替,空间的纵横、大小、开阖、明暗交替,雕刻和建筑物交替。建造者有意识地利用这一系列的交替酝酿建筑艺术高潮的到来。这种做法,几乎把对皇帝的个人崇拜发挥到了极致。严整的轴线,高大的凯旋门,复杂的多轴线关系,变化多端的空间形态,使人在行进过程中逐渐迎接对皇帝个人崇拜高潮心理的到来。

在广场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高达38m的图拉真纪功柱(图8),柱身上200m充满动感的长浮雕饰带,表现了图拉真皇帝对达契亚人(Daces)进行两次战役的场景。柱基里面安放着图拉真的骨灰瓮,柱顶上竖有图拉真的金像(现为圣保罗铜像)。这种种处理手法使图拉真纪功柱成为古典时期最华丽雄伟的纪念柱,后世很多帝王都依此为蓝本进行仿建。除此之外,广场上还建有许多纪念碑性质的凯旋门、纪念柱和纪念像,尽管缺乏严谨的布局而显得拥挤,但每一座建筑巨大的尺度、雄伟的体量和强烈的纪念性仍然使人感受到令人窒息的壮丽与宏大,而这种壮丽与宏大正是古罗马帝制的最直接体现。

这时城市中心区域的广场,以其特殊的象征性,很自然地成了君主的禁脔,之前那种公民性与公共空间之间的适应性在这里已被瓦解了。原本具有普遍公共性的城市广场被统治者刻意地强化,已不再是公民公共性意识的表达。借助广场的重新建设,统治者实现了对城市公共的垄断,从而使自己真正的与众不同。

综上所述,从古罗马早期的罗曼努姆广场到帝国时代的图拉真广场,广场的形式由开放逐渐变为封闭,广场周围日常公共建筑逐渐减少,广场从公民公共活动的场所逐渐演变为对皇帝个人神化、崇拜的场所,成为皇帝个人的纪念碑,而这种形制的演变,始终与政治制度和城市公共生活有着相依相存的密切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