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责任审计准则十篇

时间:2023-07-14 18:05:18

经济责任审计准则

经济责任审计准则篇1

    经济责任审计最主要的工作是通过审计对被评价人任职期间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做出评价。评价,既要肯定被评价人任职期间取得的主要成绩,也要求指出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应承担的责任。无论是对成绩的肯定,还是对问题的指出,都要求准确无误,恰如其分,使委托方、被评价人、被评价人所在单位领导和职工都能够接受,并且能够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尤其是对被评价人来说,由于经济责任审计涉及对其履行职责的评价,关系本人今后的发展,一般都很重视,有的甚至很计较。因此,审计评价的客观准确性就显得十分重要。

    那么,如何做到审计评价的客观准确呢?笔者的体会是:一方面靠查账,用客观数据说话;另一方面靠审阅相关文档和对相关人员的访谈来进行评价,后一方面工作对于实现对被评价人的客观准确评价相当重要。因为有些情况在会计账上是反映不出来的。本文结合笔者对某局机关服务中心原主任离任审计的实例,着重谈谈在经济责任审计中,如何利用文档审核和访谈程序进行评价的问题。

    二、如何利用文档审核和访谈程序进行评价

    被评价人所在单位情况简介。某局机关服务中心为局直属事业单位,主要职责为负责局机关后勤服务,重点开展局机关交通、职工就餐、文印、物业管理、干部职工医疗、住宿、票务等日常服务工作。并根据工作需要,开展会展服务、培训、咨询等服务,经营和管理市机关委托的国有资产等。该中心下设部门和所属单位9个,设会计核算账套8个,由中心财务部统一进行会计核算。2010年12月底,机关服务中心及所管辖单位职工人数201人,合并资产总额2320万元。被评价人自2005年1月被任命为机关服务中心主任到2010年12月31日离任,在机关服务中心任职整六年。

    评价,既要肯定被评价人任职期间取得的主要成绩,也要求指出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应承担的责任。无论是对成绩的肯定,还是对问题的指出,都要求准确无误、恰如其分,使委托方、被评价人、被评价人所在单位领导和职工都能够接受,并且能够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本次经济责任审计组共计四人,其中两人为注册会计师,两人为助理人员。进驻现场后,我们将人员分为两个组,一组为会计信息审核组,由一位注册会计师和两位助理组成,重点负责对8个会计核算单位6年期间中资产、负债、权益、损益情况的审核;另一组为文档审阅和访谈组,由审计组长一人组成,重点负责对相关文档的审阅和对相关人员的访谈。两个组的工作同时进行,每天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沟通。

    文档审阅和访谈组,首先从被审计单位收集了被评价人的述职报告、过去五年每年的工作总结、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主任办公会议纪要、工作简报、制度汇编以及内外部审计报告等资料,并逐一审阅。

    通过对相关文档的审阅和分析思考,审计人员对被评价人任职期间的工作情况有了基本把握。归纳起来,被评价人在任职期间的工作成绩集中体现在四个方面: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带领团队为机关正常高效运转提供了有力保障;坚持改革创新,不断探索提高服务工作水平的新途径;守纪律,顾大局;制度比较健全,管理比较规范。未发现被评价人有经济问题。这些认识,经被访谈人员普遍认同后,构成了审计报告中关于被评价人工作业绩的内容,这里不再展开描述。

    经济责任审计最难的工作是准确把握被评价人任职期间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对本案进行文档审阅和与相关人员访谈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疑点。

    一是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够完善。在该中心2007年末工作总结和2008年度工作计划中曾提到,从2008年初开始对各部门、所属单位开展绩效考核。但是在2008年度工作总结中,对绩效考核工作总结评价的文字并不多,而且2009、2010年度工作总结中再未提到绩效考核工作。由此,我们认为该单位激励与约束机制可能不够完善或者坚持的不够好。经进一步的访谈和制度审核,证实了我们的看法。在审计报告关于存在问题部分,我们对该单位激励与约束机制问题做了如下表述: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够完善。主要表现是:机关服务中心对各部门、所属单位的绩效考核工作相对滞后。除2008年对各部门、所属单位实行过绩效考核外,其他年度基本没有进行规范化的绩效考核。机关服务中心对各部门、所属单位年度、月度工作目标不明;年末、月末对各部门、所属单位工作业绩也缺乏科学评价;对干部职工工资奖金分配与部门、所属单位工作任务完成好坏挂钩不紧。

    二是部分所属企业经营不善。在该中心的电话表中,将某宾馆列为所属单位。在该中心每年的工作总结中,也曾多次提到某宾馆情况并对其提出工作要求,但委托方并未将某宾馆列入本次审计的范围,我们认为有深入了解的必要。后来,通过访问机关服务中心财务部负责人、约谈某宾馆总经理、审核该单位会计信息,证实该单位存在长期经营亏损、所有者权益大幅度减少、机关服务中心长期股权投资少记等问题。核实情况为:2004年1月13日,机关服务中心与广州某公司共同发起设立某宾馆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金300万元,经营范围为住宿、餐饮、旅游等。根据双方签订的合作协议,机关服务中心股权比例为25%。2009年12月,某宾馆董事会通过决议,将机关服务中心股权比例调整为51%,为公司第一大股东,并委派该中心一位同志任该公司总经理。被评价人于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任该公司董事长、法定代表人。机关服务中心自2009年12月起成为某宾馆的实际控制者。某宾馆2004年至2005年亏损150万元。被评价人于2005年1月任机关服务中心主任后,虽努力组织扭亏,但效果仍不够理想。该宾馆自设立至2010年底累计亏损280万元,所有者权益由开始经营时的300万元减少到20万元,减少了93.3%。此外,在某宾馆董事会决议将机关服务中心股权比例调增后,机关服务中心账面对外股权投资并未做相应调整。

    三是对遗留问题处理执行力不强。2009年4月2日机关服务中心主任办公会纪要有这样一段文字:“会议决定,尽快解除与深圳××公司合作,此项工作由××同志牵头,尽力追缴注册资金和经营利润65万元。收回对××同志的授权书,不再由其担任永华公司的法人代表,并继续与对方代表联系,解决遗留问题。近期委派××、××同志去深圳处理相关善后事宜。”通过这段文字,我们认识到该机关服务中心还存在与 永华公司投资与清理问题,应做进一步了解。为此,我们访谈了相关当事人,查阅了相关资料,搞清了永华公司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核实情况为2004年机关服务中心与深圳××公司合作,成立永华咨询服务公司。机关服务中心出资15万元,占50%股份,并确定一位同志为董事长(法人代表),对方代表为总经理,公司地址设在深圳。2006~2007年,机关服务中心曾帮助永华咨询服务公司承揽业务,与其约定应收永华咨询服务公司咨询费50万元,但公司总经理以资金紧张为由一直拖欠未付。基于这种情况,2009年4月2日机关服务中心主任办公会议做出了解除合作、追缴债权的决定,但事后并无人落实。至本次审计时,此事尚无结果。而且,机关服务中心对此笔投资也未有挂账。审计结论:前期属于投资不慎,后期对遗留问题清理不力,会计核算不规范。被评价人的责任是对遗留问题处理执行力不强。

    会计信息审核组通过查账和实物盘点,核实了被评价人任职期间机关服务中心资产、负债、权益、损益数据,并证实该机关服务中心存在会计核算不实、部分会计信息失真、记账不规范等问题。

    会计信息审核组通过查账和实物盘点,核实了被评价人任职期间机关服务中心资产、负债、权益、损益数据,并证实该机关服务中心存在会计核算不实、部分会计信息失真、记账不规范等问题。

    三、审计报告评价

    根据上述审计情况,审计报告分别叙述了被评价人任职期间的主要工作成绩、机关服务中心资产、负债、权益、损益情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做出审计结论:某同志任职期间,在经历机关服务中心转制、经济负担加重、人员思想波动的情况下,能够从大局出发,紧紧依靠上级分管领导,带领机关服务中心干部职工克服困难,开源节流,建章立制,改革创新,有力地保障了机关正常运转和队伍稳定,取得了较大成绩。但是,在工作中也存在着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够健全、部分所属企业经营不善,遗留问题处理执行力不强,部分会计信息失真、记账不规范等问题。某同志对任职期间机关服务中心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应当承担领导责任。

    根据存在问题,审计报告相应提出机关服务中心应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对北京某宾馆进行清算或移交出去、责成专人进行永华公司处理遗留问题、改进会计核算工作、真实反映会计信息等审计建议。

    审计组将形成的审计报告初稿分别征求了被评价人、机关服务中心现任领导、委托方干部局意见,他们除对部分文字表述提出意见外,基本认可审计报告初稿。

    四、几点体会

    回顾本次经济责任审计,审计工作能够在较短时间内顺利完成,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在经济责任审计中,利用文档审核和访谈程序进行情况了解和评价。根据个人审计实践,要保证文档审核和访谈取得良好效果,应当注意以下四点:

    1.文档审核占有资料一定要全,要将反映被评价人任职期间工作情况的各种文字资料尽可能多地收集起来,以便于对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和分析。

    2.文档审核一定要细致,善于综合归纳,从中找出规律和特点,注意发现问题和疑点。

    3.最好带着问题和疑点与相关人员访谈,将问题和疑点搞清楚,并形成有被访谈人签字的访谈记录作为审计证据。同时,应注意对被访谈人的意见进行分析,判断其是泄私愤还是出以公心,善于去伪存真。

经济责任审计准则篇2

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是在实施充分审计程序的基础上,对领导人员任职期间其所在企业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以及有关经济活动应当负有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的综合评价。

根据《中央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管理暂行办法》(国资委令第7号),“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结果,作为对企业负责人任免、奖惩的重要依据”;中组部要求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归入被审计领导人员的人事档案,可见,经济责任审计已经成为我国领导干部管理的重要手段。作为审计结果核心内容的审计评价是否恰当准确、客观公正,不仅关系到审计报告的质量和审计风险,也直接关系到上级部门对该领导人员的选拔任用及被审计人员的声誉,影响党对干部监督管理的成效。因此,着力提高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质量,是新形势下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重要任务。

问题

我国经济责任审计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审计监督形式,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而全面推行是自1999年5月中办、国办印发《县级以下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和《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之后,经过10余年的发展,我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取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成绩,但目前仍处于研究、探索阶段,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和不足,特别是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评价范围和标准不明确

我国经济责任审计方面法规建设落后于审计实践,现行法规中,《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仅对经济责任审计进行一些原则性规定,对经济责任审计评价范围、标准均未作具体规定,缺乏一套统一的、具体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和标准对实际工作进行规范,给审计评价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审计评价指标难以量化,评价结果缺乏可比性,也影响了审计评价的客观公正性和权威性。

在审计实践中,审计评价做法也存在差异,有的从总结被审计单位经营业绩角度进行正面评价,评价内容并无定式,容易造成与经济责任不相关的责任进行了评价,未遵循应有的职业谨慎性原则;有的评价没有充分的审计证据作为支撑,比如:领导人员廉洁从业情况应是经济责任审计和评价的重点内容,但由于审计手段有限,领导人员违反廉洁从业规定的情况仅靠审计部门难以发现,加大了审计评价风险;有的将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混同于一般的财务收支审计,评价范围过窄,局限于对会计账面问题进行评价;由于缺乏标准,对重大经济事项、重大经济损失的判断不一致,对审计责任的认定也将存在偏差。这些问题都不同程度地影响到审计评价的准确性,增加了审计风险,削弱了经济责任审计对领导人员的监督职能。

2.经济责任界定难度大

经济责任审计是以“人”为直接对象的审计,对领导人员经济责任进行界定,则是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难点和风险点。如领导人员任期内与非任期内责任界定也很困难,经济活动、会计核算是连续的,前任的决策和经济活动对现任经济结果有很大影响,前任责任可能延续到现任,现任责任也可能递延至下任,而在这种情况下,对于责任的归属问题就很难确定,认定领导人员任期内责任就可能简单化、片面化,必然影响审计评价的准确性。另外,个人责任与集体责任、主观责任与客观责任的界定也都是经济责任评价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建议

如前所述,审计评价是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关键环节和核心内容,针对目前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明确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范围。经济责任审计评价范围应紧紧围绕开展的经济审计事项,界定和确认被审计领导人员在经济方面应负的领导责任、主管责任和直接责任。评价范围不应超越审计范围及审计职权,即对非审计事项不评价、审计未涉及的问题不评价、对非经济责任、非被审计人的责任不评价。经济责任审计评价范围一般应包括:财务会计与业务统计资料的真实性、合规性、执行财经法纪和个人廉洁自律情况、重大经营决策评价、主要经营业绩指标完成情况、内部控制与管理评价及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等内容。而对于思想觉悟、政治素养、工作作风等与经济责任无关的责任则不加以评价。

建立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量化考核结果。为了统一评价尺度,防范审计风险,建立科学、一致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正如所有企业的财务状况都可以通过财务报表表示一样,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也可以使用统一的语言将评价结果量化表示,便于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和不同任期的比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审计结论和审计评价的随意性、模糊性,从而提高审计质量。

考虑到审计评价体系的权威性和行业可比性,应由国家出台内部审计实务指南,对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进行明确规定,为审计人员的工作提供依据,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指标设置应遵循如下原则:

(1)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的原则

在审计评价中对单位资产、负债、损益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等方面内容,用量化指标来说明其经济运行情况;对单位发展策略、明显违反财经法规的行为以及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与有效性等方面内容,应对照有关法规、政策和公司制度,以审计证据为依据给予定性评价。

(2)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的原则

财务指标即反映单位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与现金流量等方面内容。非财务指标即反映单位基础管理水平、产品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创新能力、发展能力等非财务方面的内容,这类指标可以反映企业盈利的可持续性和增长潜力。

考虑任期情况,强化任期内责任履行。

(1)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应注重任期内变化

企业经营状况好坏,与前期经济决策和经营活动密切相关,领导人员任期内改变情况更能体现其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因此,审计评价结果应反映两部分内容,任期间企业经营状况和任期内变化,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中后者所占比重应与前者持平或大于前者,这样有利于淡化前后任责任影响,更能鼓励领导人员致力于改善任期内企业经营状况。

(2)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应考虑任期长短

经济责任审计与领导人员任期密切相关,不同领导人员任期长短会有较大差别,在评价体系中重点考虑了企业任期内变化情况,那么任期越长,改善效果就应越明显,因此审计评价时应针对不同任期设定不同的评价标准。

经济责任审计准则篇3

要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就必须首先弄清经济责任的内涵。对此,《县级以下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和《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明确规定,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是指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对其所在部门,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以及有关经济活动应当负有的责任,包括主管责任和直接责任。

一个企业、事业单位或政府部门的负责人对于其所在单位,至少应当担负三个方面的经济责任,即:依法行政(或经营)的责任、规范管理的责任、创造效益的责任。三者关系中,依法行政(或经营)是基础,规范管理是手段,创造效益是目的。这是经济责任的内涵框架,是进行经济责任确认的基础。有了这个基础,我们就可以按照上述经济责任的三个方面内容来进行经济责任确认了。那么,如何确认责任者的经济责任?

(一)确认经济责任的基本思路

这里的基本思路就是根据单位财务收支结果、经济管理结果进行必要的调整,从而确认责任者的经济责任履行结果。即在单位财务收支和经济管理审计的基础上,通过对财务收支审计与经济管理审计结果的分析,从而确认责任者的经济责任。

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是责任人的任期经济责任,而这任期经济责任恰恰是对其所在单位财务收支行为和经济管理行为所担负的责任,也就是说,是责任人对其所在单位财务收支行为合法性、效益性和管理活动规范性所担负的责任。

要审查责任者的经济责任,在没有责任者经济责任报告的情况下,只能借助其他有关资料,如财务会计记录、会议记录、管理制度和工作总结等。这些记录,特别是财务会计记录,能够完整、系统地记录着被审单位的财务收支行为,是对财务收支、经济管理进行审计所要依赖的重要资料。通过这些记录,可以对被审单位的财务收支行为的合法性、效益性和管理活动的规范性做出判断。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清责任人对于其所在单位财务收支行为合法性、效益性和管理活动规范性应担负的责任。

(二)经济责任划分的基本标准

为了使评价做到客观公正,必须明确经济责任的归属,造成经济责任产生的因素以及经济责任的性质,从这些问题出发,可以将经济责任进行一下划分:

1、主观与客观责任的界定。责任人为谋取小团体利益,、、、等原因给单位造成损失的属主观责任。因不可抗拒的外来因素或国家经济改革过程中有关条例、措施不完善,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等客观原因,使单位经济活动、经济决策的效果受到影响的属客观责任。

2、前任与现任责任的界定。领导干部应对任职期内经济活动承担责任,因有些经济活动的投入需延伸到任期后才能见效果,前任的投资或过失延伸到本期造成损失或遗留问题的应属前任责任。若前任将收入隐瞒,转移到以后年度,审计人员应按照期间归属调整相关指标,按调整后指标完成情况考核当期业绩。

3、集体与个人责任的界定。决策者既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一个决策团体。决策的成功与失败不能完全归结为单位领导个人,由集体决策造成的失误,应由集体负责,由领导者个人决策造成的失误应由个人负责。

4、错误与舞弊责任的界定。一般的错误与故意的舞弊行为,在评价时要严格区分。一是看行为的性质,如果经过分析确定行业的发生确实是无意识的,则可定为错误,相反,若行为的发生是有意识的,即经过策划和预谋的则应评定为舞弊问题;二是看行为的结果,如果经审核认定,虽然发生了不应有的行为,但该行为并未使公共财产遭受损失,个人也未获取私利,则可以评定为错误;若行为的结果使国家蒙受损失,或利用职务便利谋取了私利,或弄虚作假,有意欺骗上报,则可评定为舞弊。

(三)确认经济责任需要关注的因素

经济责任的界定,是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精髓所在。能否客观,准确地界定主管责任和直接责任,关系到审计质量的高低,关系到审计风险的大小,也关系到有关部门对审计结果运用的准确性,更关系到被审计者的前途命运。因此,在操作中,一定到客观、谨慎。那么,如何在财务收支与经济管理审计的基础上确认责任者的经济责任?

具体而言,在经济责任确认时,必须充分注重以下三个方面因素的影响。

一是体制性、政策性因素的影响。在有些部门和单位,一些问题的出现是体制性和政策性因素造成的,对于这种情况,责任者本人往往是迫不得已或无能为力。

二是前任负责人经济决策因素的影响。一个组织的运作是连续的,而一个负责人是有任期的,在任期内不可能从零开始,只能在前任负责人的基础上开展工作,有些前任负责人决策所造成的后果,后一任是无法控制的。

三是组织内部权责分工的影响。在政府部门里,有的领导干部不仅拥有执行权并且拥有决策权;有的干部只是执行决议,并不拥有决策权。那么,对于部门的运行绩效,其经济责任显然是不一样的。

二、科学设计评价标准

经济责任审计的审计评价就是对经济责任的人格化,是经济责任审计的关键和难点所在。目前,政府并没有出台一套普遍可用的评价方法。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把握评价原则,界定评价标准,是有效规避审计风险的途径之一。

(一)评价原则

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

审计的评价应当遵循客观公正、实事求是、权责一致、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以及依法办事的原则。在审计实践中,审计人员总结出"三围绕三不评"的原则,即围绕审计方案确定的内容和范围进行评价,与审计事项不相关的行为和事项不评价;围绕审计对象相关的经济责任进行评价,与其经济责任不相关的行为和事项不评价;围绕审计报告所列的事实进行评价,审计证据不充分的事项不评价。综上所述,审计评价要把握好四个原则,即谨慎性原则、客观性原则、重要性原则和相关性原则。(二)评价标准

界定评价标准首先要确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和范畴。根据二个规定的要求,审计机关实施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的审计,应当通过对其所在部门、单位财政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情况审计,分清领导干部本人应当负有的主管责任和直接责任。其审计评价的内容包括:

1、财政收缴、财务收支的内部控制制度及其执行情况。

2、预算、决算的执行情况。

3、预算外资金收入、支出和管理情况。

4、国有资产的管理、使用及保值增值情况。

5、领导干部个人借用公款、使用公共财产的情况。

6、遵守国家财经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情况。

清楚这些内容之后,就可以设定评价标准,标准分成两大类,一是审计结果评价标准,二是综合评价标准。

(1)审计结果评价标准

对财政财务收支情况的评价一般从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三个方面做出。对财政财务收支真实性评价分为真实、基本真实、不真实三个等次。真实等次的标准为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审计调整幅度不超过1,并且审计委员会或审计业务会议认为审计调整数额较小不影响使用“真实”评价用语的;基本真实的标准为会计资料基本真实、完整,调整幅度不超过5,并且不影响使用“基本真实”评价用语的;不真实等次的标准为会计资料不真实、不完整,或审计调整幅度在5以上,或违规行为性质严重,数额较大,无法使用“基本真实”评价用语的。

对财政财务收支合法性的评价分为合规、基本合规、不合规三个等次。合规等次的标准为未发现违法违规行为或者违规行为显著轻微不需要处理的;基本合规等次的标准为违规金额占审计金额5以下或有违规行为,但不影响使用“基本合规”评价用语的;不合规等次的标准为违规性质严重、数额较大,或拒绝提供审计资料,或提供不真实资料,导致审计机关无法进行职业判断。

对财政财务收支的效益性评价分为好、较好、一般、较差四个等次。好等次的标准为效益审计结果达到评价标准指标的90以上;较好等次的标准为效益审计结果达到评价标准指标的80以上;一般等次的标准为效益审计结果达到评价标准指标的60以上;较差等次的标准为效益审计结果达到评价标准指标的60以下(不含60)。

对遵守国家经济政策和财经法规合法性评价分为合法、基本合法、不合法三个等次。合法等次的标准为领导干部做出的决策和与经济有关的行政行为符合国家经济政策、财经法规;基本合法等次的标准为领导干部做出的决策和与经济有关的行政行为有违反国家经济政策和财经法规的现象,但不涉及重大原则问题;不合法等次的标准为领导干部做出的决策和与经济有关的行政行为违反国家的政策和财经法规,或违反重大原则问题。

对重大经济决策一般从决策程序的规范性及决策执行的有效性两个方面做出评价。对重大经济决策规范性评价分为规范、基本规范、不规范三个等次。规范等次的标准为重大经济决策制度健全,有可行性研究报告和专家论证意见,提供的决策方案至少两个,决策时主要负责人能够尊重多数领导班子成员的意见,决策的内容没有违反国家经济政策和财经法规;基本规范等次的标准为建立了重大经济决策议事规则,决策的内容没有违反国家经济政策和财经法规,但个别环节没有得到很好执行;不规范等次的标准为缺少重大经济决策议事规则,或决策前可行性研究和专家论证不充分或缺失,或决策的内容违反国家经济政策和财经法规。

对重大经济决策执行有效性评价分为有效、基本有效、效果较差三个等次。有效等次的标准为决策被全面执行,能够有效监管人、财、物的使用,实现决策目标;基本有效等次的标准为决策被全面执行,能够基本有效监管人、财、物的使用,并基本实现决策目标,但有轻微损失浪费;效果较差等次的标准为决策没有被执行,不能有效监管人、财、物,造成明显损失浪费,不能实现决策目标。

对内控管理制度情况一般从健全性、有效性两个方面做出评价。对内部管理控制制度健全性评价分为健全、基本健全、不健全三个等次。健全等次的标准为所有的控制点齐全,达到控制目标,各项制度均符合内部控制的要求;基本健全等次的标准为控制点基本齐全,基本达到控制目标,各项制度基本符合内部控制的要求;不健全等次的标准为关键控制点有疏漏,出现重大违纪违规问题,不能满足控制目标的要求。

对内控制度的有效性评价分为有效、基本有效、无效三个等次。有效等次的标准为内控制度健全,有关人员的资格和能力能够胜任控制的职能,实现控制目标,没有出现内部管理控制问题;基本有效等次的标准为内控制度健全,但有关人员的控制能力有一定差距或不能全面执行内控制度,没有出现重大控制漏洞,基本实现控制目标;无效等次的标准为内控制度健全,但没有配备具有相应资格的控制人员,出现重大违纪违规问题,没有实现控制目标。

(2)综合评价标准。

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职责的综合评价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四个等次。优秀等次应当具备的条件:一是本次经济责任审计各项指标审计评价全部在良好等次以上,并且优秀等次数量超过总体评价指标数量的三分之二;二是领导干部所在部门、单位本次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好于历次经济责任审计情况;三是领导干部所在部门、单位历次执行审计决定、落实审计意见到位;四是其他单项审计没有发现违法违纪情况。

良好等次应当具备条件:一是本次经济责任审计各项指标审计评价全部在良好等次以上,并且优秀等次数量超过总体评价指标数量的二分之一;二是领导干部所在部门、单位本次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略好于历次经济责任审计情况;三是领导干部所在部门、单位历次执行审计决定、落实审计意见到位;四是其他单项审计未发现有违法违纪情况。

一般等次应具备四个条件之一:一是本次经济责任审计各项指标审计评价良好等次在80以上;二是领导干部所在部门、单位本次经济责任审计结果低于历次经济责任审计情况;三是领导干部所在部门、单位历次审计决定执行率和审计意见落实率均在80以上;四是其他单项审计虽有违法违纪现象,但有关责任人尚未受纪律处分。

较差等次应具备五个条件之一:一是本次经济责任审计各项指标审计评价一般等次数量超过总体评价指标数量的20;二是领导干部所在部门、单位历次审计决定执行率和审计意见落实率均低于80;三是其他单项审计有违法违纪现象,有关责任人受到纪律处分或司法处理;四是本单位存在“账外账”“小金库”等违规现象;五是接受审计期间有关责任人拒绝配合,或提供虚假审计资料。

上述这些评价标准的优点在于规范化,大大提高审计评价的可操作性,但最大的缺陷在于太制式化,操作起来容易流于形式,不够灵活全面。仅仅按照这些标准去衡量和评价干部将会使得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在实施过程中会面临一些“盲点”。

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特殊性决定了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范围和标准,也决定了

这些标准的特殊性。因为这些标准绝对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因为我们的“三个有利于”。例如,审计遇到合理不合法的情况怎么办?只要符合“三个有利于”,是从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出发的,就不应该一棒子打死。另外,这些标准既有定量的判断还包括定性的描述。现在有一种意见认为,定量是科学化的表现,搞了定量指标,评价就科学化了,就客观化了,其实不然。如果不对指标进行合理的分析利用,充分考虑其局限性的影响,而是简单地根据指标下结论,就反而会使评价结论不准确、不科学。考虑到对于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负责人来说,不太容易找到合适的指标来评价,定性的描述就很重要了。三、总结

经济责任审计准则篇4

[主题词]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是适应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需要而产生、发展起来的一种审计制度,它是对领导干部所负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一种客观公正的审计鉴证,是审计结果的人格化。它不仅将审计监督引入了干部管理制度,关系到党和政府对干部使用的导向,而且在维护财经法纪、促使领导干部提高管理水平和遵纪守法意识,推动廉政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在实施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必须运用一系列的评价指标体系,分别从不同角度及不同层次,对其任期内所在地区、部门和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以及有关经济活动所负的经济责任进行客观而公正的审计评价,这是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核心内容,是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基础。

一、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现状

当前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评价依据不充分,评价内容笼统,过于格式化。www.133229.Com无论是《审计法》、《审计法实施条例》、《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企业法定代表人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以及国家审计署、国家各部委办和各省审计厅所发的文件等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内容都是从几个大的方面做了规定,具体评价的内容没有细化,没有评价的量化指标,也没有评价的综合标准,审计评价缺少充足的依据。如:对“经济发展项目”、“企业发展状况”具体应该评价那些方面,什么标准界定其为“好”、“较好”、“一般”、“差”,又以什么为依据综合评价“很好履行”、“较好履行”、“基本履行”、“没有履行”经济责任。另外审计报告文本非标准化,没有评价的具体框架,审计评价难度增加,多数情况只能由审计人员根据自身素质,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评价。这样作出的审计评价常出现如下情况:一是评价超出审计范围。对一些与审计事项无关的业绩加以确认,与经济责任无关的责任也加以界定。二是评价主观性太强,语言绝对化,违背谨慎性原则,轻易下结论。评价变成了鉴定式,又无具体事实证明材料支撑,大大增加了审计风险。三是审计评价往往就事论事,泛泛而论,只对单位不直接对责任人,而且评价内容过多,造成评价目的不明确。上述问题的存在,影响了经济责任审计的质量,削弱了审计的作用,增大了审计风险。

二、建立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的意义

由于我国目前尚未建立起一套科学适用的领导干部经济责任评价指标体系,各地审计评价标准不一,这在一定程度上又制约了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深入进行。在当前形势下避免和消除这些现象,建立一个科学、规范、可操作性强的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规避和减少审计风险,无疑显得非常必要和迫切。建立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是对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进行全方位监督的需要,是促进和激励领导干部认真履行经济责任的需要,是补充完善领导干部量化考核体系的需要,是规避和减少审计风险的需要。对此,结合实际情况,我们制定了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

三、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原则

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评价总的原则是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具体要坚持以下原则:

一是坚持法制性原则。审计评价要依照有关法律、法规为审计评价依据,在法定职权范围、授权和委托范围内作出符合事实的判断,不得使用与法律、法规不一致的用语评价被审计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

二是坚持客观公正原则。以审计的事实为依据,不受外界的任何影响,不附带任何主观成分,要按照客观事实的本来面貌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评价过程中还要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有机结合,依靠审计调查取证所获得的可靠数据,进行计算、比较和分析,力求真实可信。

三是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审计评价不能违背客观事实,笼统地进行评价。必须限定在领导干部任期范围内履行的经济活动,不属于审计职责范围的不评价,与审计无关或未涉及事项不评价,以防止带来不必要的审计风险。同时,评价要坚持历史的观点,划清前后任的责任、前后任的政绩,客观真实、实事求是地评价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切忌把所有成绩归功于一任领导的政绩来评价,或把单位存在的所有问题都归责于一任领导。对被审计单位在财政财务收支和重大经济活动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评价中必须鲜明地分清责任,既要划清直接责任、主管责任和领导责任,又要弄清是主观责任还是客观责任,真正客观地界定领导应负的责任。

四是坚持谨慎性原则。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中要保持谨慎的态度,该评价的评价,不该评价的不评价。对审计未涉及、证据不充分、依据不明确、责任不清楚、职责超范围的事项不予评价。对应该评价的事项,还要充分听取被审计领导的陈述和申辩,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同时还要注意用语的规范性和准确性,不可言过其实作出过高或过低的评价,在把握事实的基础上,作出准确的判断,作出符合实际的结论。对一时搞不清楚的和发生的重要经济事项难以下定性结论的问题,要以写实为主,对事项发生的原因、过程、后果给以客观的说明,以保证审计评价的准确性。

四、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内容

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主要内容是:

1、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相关内部控制制度的设置和执行情况,以及被审计者对有关问题应承担的责任。一是事实性评价。通过对被审计单位账表反映的财政、财务收支数据与审计机关依照现行的会计制度和国家财政、财务收支规定进行审计认定后的数据相符合程度的比较,作出会计资料真实、基本真实、不能真实反映年度财政、财务收支情况的评价。二是合法性评价。根据审计查证的事实,作出对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符合、基本符合、违反财经法规的规定的评价。三是效益性评价。在财政、财务收支真实性、合法性审计的基础上,通过对被审计单位经济效益实绩与相关的目标、指标、标准的比较,对经济效益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四是内部控制制度的评价。通过被审计单位相关内部控制制度设置情况的审查,作出内部控制制度健全、部分健全、不健全的评价;通过对相关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测,作出内部控制制度有效、部分有效、无效的评价。在对被审计单位作出上述评价的基础上,依据审计查实的事实,作出被审计者对有关问题应承担相应责任的评价。 2、执行财经政策和遵守财经法纪情况。被审计者作为一个单位的领导干部,不仅有自觉遵守财经法规的义务,而且有认真贯彻执行财经政策的责任。因此,通过审计,应对被审计者作出贯彻执行国家财经政策和遵守财经法纪情况好、较好、差的评价。同时,还应对被审计者廉政建设情况及在改革中的经济举措作出评价。

3、经济管理实施情况。一个单位管理的好坏,经营水平的高低,除了客观因素以外,很大程度取决于领导干部管理能力的强弱、努力程度的高低。要针对资产管理、经营管理、财务管理等情况,对被审计者的管理能力、努力程度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

4、经济目标完成情况。经济目标分为量的目标和质的目标,量的目标包括各项经济指标所要完成或达到的数值,质的目标包括单位经济管理能力、经营水平等内容。通过对被审计者任期内各项经济指标和经营实绩的计算、比较,对各项质的目标实现情况的检测,凭借审计查证的数据和掌握的资料,作出定量和定性分析,肯定业绩与成效,指出差距与问题。同时,对被审计者所起作用程度作出评价。

五、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

在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中既要注重综合评价指标,也要注重量化评价指标。综合评价指标包括:经济发展指标,企业综合绩效,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性,重大经济事项决策的规范性和有效性,履行国有资产管理职能,福利费和招待费的控制率,落实审计决定和整改情况,遵守廉政规定情况等。在综合指标下设置考评分值,系数在0.75至1之间,用分值乘以系数得出单项得分,一般分三个等次,“好”的系数为1,“较好”的系数为大于等于0.75小于0.90,“一般”的系数为小于0.75。量化评价指标包括: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率,税收增长率/gdp增长率,出口总值增长额,农村人均纯收入,城镇人均收入增长率,科技、教育、计生、新农村建设的投入,企业盈利能力、资产质量、债务风险、经营增长状况等。在量化指标下设置考评标准,如:“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大于本地平均水平就可评价“好”,等于本地平均水平就可评价“较好”,小于本地平均水平就可评价“一般”。

六、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标准

根据国家、省关于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市经济责任审计实际,提出以下标准:

一是财政财务收支和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性评价标准。分为真实、基本真实、不真实。真实性评价运用调整比率与审计专业判断相结合的办法。真实等次的标准为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审计调整幅度≤3%;基本真实的标准为会计资料基本真实、完整,审计调整幅度>3%、≤6%;不真实的标准为会计资料不真实、不完整,审计调整幅度>6%。

二是财政财务收支和资产负债损益合法性的评价标准。分为合规、基本合规、不合规。合规性评价运用违规比率与审计专业判断相结合的办法。合规的标准为没有发现违法违规行为或者违规行为轻微不需要处理的;基本合规的标准为违规金额占审计金额的比值≤5%;不合规的标准为违规金额占审计金额的比值>5%,或者违法违规金额虽然不大,但性质严重的。性质严重是指:私设“小金库”、“账外账”,以及挪用关系社会公共利益、群众切身利益的社会保障资金、救济资金、社会捐赠资金、救灾、扶贫、移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金等。

三是重大经济决策规范性评价标准。分为规范、基本规范、不规范。规范的标准为重大经济决策制度健全,有可行性研究报告和专家论证意见;决策时履行了民主程序,决策的内容符合国家经济政策和财经法规;基本规范的标准为建立了重大经济决策制度,决策的内容符合国家经济政策和财经法规,但个别程序执行不充分;不规范的标准为缺少重大经济决策制度,没有履行可行性研究、专家论证、听取集体意见等决策程序,或决策的内容违反国家经济政策和财经法规。

四是重大经济决策执行有效性评价标准。分为有效、基本有效、无效。有效的标准为决策被全面执行,全面实现决策目标;基本有效的标准为决策被全面执行,基本实现决策目标;无效的标准为决策没有被全面执行,没有实现决策目标。

五是领导干部个人廉政情况的评价标准。如果发现领导干部有违反廉政规定问题,则不予评价,可以在审计结果报告、移送处理书中反映。对未发现问题的,一般应表述为:经过对被审计单位所提供的会计资料进行审计,未发现某同志任职期间个人在费用报销、资金使用、领取报酬等方面有违反廉政规定问题。对领导干部住房、汽车配备情况,采取写实的办法,不作评价。

经济责任审计准则篇5

[主题词] 领导干部 经济责任 审计评价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是适应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需要而产生、发展起来的一种审计制度,它是对领导干部所负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一种客观公正的审计鉴证,是审计结果的人格化。它不仅将审计监督引入了干部管理制度, 关系到党和政府对干部使用的导向,而且在维护财经法纪、促使领导干部提高管理水平和遵纪守法意识,推动廉政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在实施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必须运用一系列的评价指标体系,分别从不同角度及不同层次,对其任期内所在地区、部门和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以及有关经济活动所负的经济责任进行客观而公正的审计评价,这是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核心内容,是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基础。

一、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现状

当前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评价依据不充分,评价内容笼统,过于格式化。无论是《审计法》、《审计法实施条例》、《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企业法定代表人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以及国家审计署、国家各部委办和各省审计厅所发的文件等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内容都是从几个大的方面做了规定,具体评价的内容没有细化,没有评价的量化指标,也没有评价的综合标准,审计评价缺少充足的依据。如:对“经济发展项目”、“企业发展状况”具体应该评价那些方面,什么标准界定其为“好”、“较好”、“一般”、“差”,又以什么为依据综合评价“很好履行”、“较好履行”、“基本履行”、“没有履行”经济责任。另外审计报告文本非标准化,没有评价的具体框架,审计评价难度增加,多数情况只能由审计人员根据自身素质,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评价。这样作出的审计评价常出现如下情况:一是评价超出审计范围。对一些与审计事项无关的业绩加以确认,与经济责任无关的责任也加以界定。二是评价主观性太强,语言绝对化,违背谨慎性原则,轻易下结论。评价变成了鉴定式,又无具体事实证明材料支撑,大大增加了审计风险。三是审计评价往往就事论事,泛泛而论,只对单位不直接对责任人,而且评价内容过多,造成评价目的不明确。上述问题的存在,影响了经济责任审计的质量,削弱了审计的作用,增大了审计风险。

二、建立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的意义

由于我国目前尚未建立起一套科学适用的领导干部经济责任评价指标体系,各地审计评价标准不一,这在一定程度上又制约了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深入进行。在当前形势下避免和消除这些现象,建立一个科学、规范、可操作性强的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规避和减少审计风险,无疑显得非常必要和迫切。建立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是对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进行全方位监督的需要,是促进和激励领导干部认真履行经济责任的需要,是补充完善领导干部量化考核体系的需要,是规避和减少审计风险的需要。对此,结合实际情况,我们制定了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

三、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原则

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评价总的原则是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具体要坚持以下原则:

一是坚持法制性原则。审计评价要依照有关法律、法规为审计评价依据,在法定职权范围、授权和委托范围内作出符合事实的判断,不得使用与法律、法规不一致的用语评价被审计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

二是坚持客观公正原则。以审计的事实为依据,不受外界的任何影响,不附带任何主观成分,要按照客观事实的本来面貌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评价过程中还要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有机结合,依靠审计调查取证所获得的可靠数据,进行计算、比较和分析,力求真实可信。

三是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审计评价不能违背客观事实,笼统地进行评价。必须限定在领导干部任期范围内履行的经济活动,不属于审计职责范围的不评价,与审计无关或未涉及事项不评价,以防止带来不必要的审计风险。同时,评价要坚持历史的观点,划清前后任的责任、前后任的政绩,客观真实、实事求是地评价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切忌把所有成绩归功于一任领导的政绩来评价,或把单位存在的所有问题都归责于一任领导。对被审计单位在财政财务收支和重大经济活动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 ,评价中必须鲜明地分清责任,既要划清直接责任、主管责任和领导责任,又要弄清是主观责任还是客观责任,真正客观地界定领导应负的责任。

四是坚持谨慎性原则。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中要保持谨慎的态度,该评价的评价,不该评价的不评价。对审计未涉及、证据不充分、依据不明确、责任不清楚、职责超范围的事项不予评价。对应该评价的事项,还要充分听取被审计领导的陈述和申辩,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同时还要注意用语的规范性和准确性,不可言过其实作出过高或过低的评价,在把握事实的基础上,作出准确的判断,作出符合实际的结论。对一时搞不清楚的和发生的重要经济事项难以下定性结论的问题,要以写实为主,对事项发生的原因、过程、后果给以客观的说明,以保证审计评价的准确性。

四、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内容

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主要内容是:

1、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相关内部控制制度的设置和执行情况,以及被审计者对有关问题应承担的责任。一是事实性评价。通过对被审计单位账表反映的财政、财务收支数据与审计机关依照现行的会计制度和国家财政、财务收支规定进行审计认定后的数据相符合程度的比较,作出会计资料真实、基本真实、不能真实反映年度财政、财务收支情况的评价。二是合法性评价。根据审计查证的事实,作出对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符合、基本符合、违反财经法规的规定的评价。三是效益性评价。在财政、财务收支真实性、合法性审计的基础上,通过对被审计单位经济效益实绩与相关的目标、指标、标准的比较,对经济效益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四是内部控制制度的评价。通过被审计单位相关内部控制制度设置情况的审查,作出内部控制制度健全、部分健全、不健全的评价;通过对相关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测,作出内部控制制度有效、部分有效、无效的评价。在对被审计单位作出上述评价的基础上,依据审计查实的事实,作出被审计者对有关问题应承担相应责任的评价。 2、执行财经政策和遵守财经法纪情况。被审计者作为一个单位的领导干部,不仅有自觉遵守财经法规的义务,而且有认真贯彻执行财经政策的责任。因此,通过审计,应对被审计者作出贯彻执行国家财经政策和遵守财经法纪情况好、较好、差的评价。同时,还应对被审计者廉政建设情况及在改革中的经济举措作出评价。

3、经济管理实施情况。一个单位管理的好坏,经营水平的高低,除了客观因素以外,很大程度取决于领导干部管理能力的强弱、努力程度的高低。要针对资产管理、经营管理、财务管理等情况,对被审计者的管理能力、努力程度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

4、经济目标完成情况。经济目标分为量的目标和质的目标,量的目标包括各项经济指标所要完成或达到的数值,质的目标包括单位经济管理能力、经营水平等内容。通过对被审计者任期内各项经济指标和经营实绩的计算、比较,对各项质的目标实现情况的检测,凭借审计查证的数据和掌握的资料,作出定量和定性分析,肯定业绩与成效,指出差距与问题。同时,对被审计者所起作用程度作出评价。

五、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

在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中既要注重综合评价指标,也要注重量化评价指标。综合评价指标包括:经济发展指标,企业综合绩效,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性,重大经济事项决策的规范性和有效性,履行国有资产管理职能,福利费和招待费的控制率,落实审计决定和整改情况,遵守廉政规定情况等。在综合指标下设置考评分值,系数在0.75至1之间,用分值乘以系数得出单项得分,一般分三个等次,“好”的系数为1,“较好”的系数为大于等于0.75小于0.90,“一般”的系数为小于0.75。量化评价指标包括: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率,税收增长率/gdp增长率,出口总值增长额,农村人均纯收入,城镇人均收入增长率,科技、教育、计生、新农村建设的投入,企业盈利能力、资产质量、债务风险、经营增长状况等。在量化指标下设置考评标准,如:“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大于本地平均水平就可评价“好”,等于本地平均水平就可评价“较好”,小于本地平均水平就可评价“一般”。

六、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标准

根据国家、省关于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市经济责任审计实际,提出以下标准:

一是财政财务收支和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性评价标准。分为真实、基本真实、不真实。真实性评价运用调整比率与审计专业判断相结合的办法。真实等次的标准为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审计调整幅度≤3%;基本真实的标准为会计资料基本真实、完整,审计调整幅度>3%、≤6%;不真实的标准为会计资料不真实、不完整,审计调整幅度>6%。

二是财政财务收支和资产负债损益合法性的评价标准。分为合规、基本合规、不合规。合规性评价运用违规比率与审计专业判断相结合的办法。合规的标准为没有发现违法违规行为或者违规行为轻微不需要处理的;基本合规的标准为违规金额占审计金额的比值≤5%;不合规的标准为违规金额占审计金额的比值>5%,或者违法违规金额虽然不大,但性质严重的。性质严重是指:私设“小金库”、“账外账”,以及挪用关系社会公共利益、群众切身利益的社会保障资金、救济资金、社会捐赠资金、救灾、扶贫、移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金等。

三是重大经济决策规范性评价标准。分为规范、基本规范、不规范。规范的标准为重大经济决策制度健全,有可行性研究报告和专家论证意见;决策时履行了民主程序,决策的内容符合国家经济政策和财经法规;基本规范的标准为建立了重大经济决策制度,决策的内容符合国家经济政策和财经法规,但个别程序执行不充分;不规范的标准为缺少重大经济决策制度,没有履行可行性研究、专家论证、听取集体意见等决策程序,或决策的内容违反国家经济政策和财经法规。

四是重大经济决策执行有效性评价标准。分为有效、基本有效、无效。有效的标准为决策被全面执行,全面实现决策目标;基本有效的标准为决策被全面执行,基本实现决策目标;无效的标准为决策没有被全面执行,没有实现决策目标。

五是领导干部个人廉政情况的评价标准。如果发现领导干部有违反廉政规定问题,则不予评价,可以在审计结果报告、移送处理书中反映。对未发现问题的,一般应表述为:经过对被审计单位所提供的会计资料进行审计,未发现某同志任职期间个人在费用报销、资金使用、领取报酬等方面有违反廉政规定问题。对领导干部住房、汽车配备情况,采取写实的办法,不作评价。

经济责任审计准则篇6

关键词: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

一、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目标

1、确保受托经济责任的全面有效履行。受托经济责任是现代会计、审计的灵魂。审计产生与发展的重要前提就是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的存在。经济责任审计的首要目标就是确保被审计对象的经济责任得到全面有效的履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是直接针对于企业领导人所承担的任期经济责任的一种审计研究,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审计控制方法和手段。而领导人的目标经济责任与受托经济责任是相互关联、相辅相成的,因此企业领导人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不仅有助于审计功能的充分发挥,更能确保和促进企业领导人全面有效地履行任期经济责任,实现经济责任审计的本质目标。

2、客观真实地评价国有企业领导人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现阶段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所要达到的预期目标就是企业领导人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发展。在该阶段,经济责任审计由最初的单一财政财务审计目标向复杂化多层次化审计目标模式发展,包括财务信息真实性审计目标、企业资产安全性审计目标、财务收支合法性审计目标、经济责任审计的合理性与有效性目标等。因此,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不仅包括财务指标,还应包括非财务指标,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并重,是实现多层次化审计目标的基础。

3、改进企业经营管理,实现审计增值。目标经济责任的确立,可以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经营管理活动起到导向和规范的作用。目标经济责任是企业领导人员接受任职委托时,所承担的经济责任的目标化。受托经济责任是目标经济责任的核心,它通过法规制度形式、聘任合同形式以及组织部门的任命书等形式将领导人员应当承担的责任明确确定下来。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是衡量经济责任是否有效履行的重要载体,科学有效的审计评价指标可以起到导向作用,防止短期投机行为,引导领导人员追求长远利益、着眼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的战略目标就是改进企业经营管理,实现审计增值。

二、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1、以相关法律法规及制度为依据。具体而言主要包括《审计法》、《中央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实施细则》、《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和《中央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的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评价指标体系必须按照这些依据建立,这样才能客观、公正的反映经济责任审计的需要,才能明确领导人的经济责任,从而对其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公正地评价。

2、重要性与可行性相结合原则。建立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要以重要性与可行性并重为原则,选用具有代表性的指标,不需要设定过多的评价指标。坚持重要性原则,就是选择的评价指标能够有效衡量领导人员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必须围绕着企业的主要业务和相关活动展开,与经济责任审计无直接关系的事项不设评价指标。可行性原则就是指在设定评价指标时要考虑到行业特点、技术条件和管理模式等等,以使在当前条件下能够衡量出可靠的指标值。

3、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并重。财务指标是指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企业现金流量的相关指标。非财务指标是无法用财务数据计算得出的指标,如客户满意度、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以及市场份额等。该类指标一般反映企业的发展前景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仅关注财务指标的指标体系是不合理的,必须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并重。仅关注财务指标是片面的,它会引起企业领导人员的短期投机行为。因此一个科学的指标体系应该包含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非财务指标具有预见性,可以预测企业的发展趋势,可以评价企业的整体发展情况,更能适应新时期对企业评价的要求。随着技术的发展,非财务指标更能有效的衡量,将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结合起来,才能全面、合理的评价企业绩效和领导人员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

4、与评价范围挂钩原则。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经济责任所涵盖的范围就是经济责任审计的范围。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作为衡量领导人员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标准,该指标体系的范围必须与被审计领导人员的经济责任范围一致。评价指标应该能体现审计要求,有助于达到审计目的。

三、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特点

经济责任审计与财务收支审计1、企业绩效审计的区别和联系:

财务收支审计是在对企业风险与内部控制进行了解测试的基础上,对企业资产、负债和经营成果的真实性、财务收支的合规性,以及企业资产质量的变动状况和重大经营决策等情况进行审计,以全面、客观、真实的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企业绩效审计在财务基础审计的基础上,通过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法,从企业的盈利能力、资产质量、债务风险、发展能力等财务绩效与营理绩效角度,对企业的经营绩效进行全面分析和客观评价。而经济责任审计是对国家机关或国有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在任职期间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审计评价。财务收支审计与企业绩效审计是经济责任审计的基础,经济责任审计离不开对财务收支审计和企业绩效审计结果的运用。这三项审计在产生的动因、相关法律依据以及基本程序是相同的。而经济责任审计与这两种审计的区别是他们的审计目的不同。财务收支审计与企业绩效审计是针对“事”进行评价,经济责任审计的评价包括对“事”和对“人”评价,但最终要形成对责任人的评价。

因此经济责任审计要在对事的评价的基础上,明确被审计领导人员的责任类型以及责任大小,从而明确了领导人员对事所做出的贡献或所造成的损失,由此评价领导人员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领导人员的责任包括直接责任、主管责任和领导责任。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的审计对象是国有企业的法定负责人,其对所在的国有企业所有事项均负有领导责任。直接责任是指领导人员直接违反或授意、指使、强令、纵容、包庇下属人员违反法律法规、国家有关规定和单位内部管理规定的所应担负的责任。而主管责任是指领导干部对其直接分管的工作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经济责任的行为所应担负的责任。

四、构建指标体系层次结构模型

基于引入平衡计分卡的理论的应用层次分析方法(AHP)处理实际的决策问题,首先要对决策问题进行认真地分析,将复杂的问题层层分解为多个要素,理清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然后将决策问题条理化,把各要素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标准进行分组,将不同分组层次化,得到层次结构模型。在层次结构模型中,上一个层次的要素作为准则支配着本层次的要素,同时本层次的要素也要作为准则对下一层次的元素起到支配的作用。

AHP方法分析后得到的层次结构通常分为一下三个层次:第一层是最高层,也叫做目标层:该层次中只有一个要素,它是决策问题的预期目标(或者是理想结果);第二层是中间层,也叫准则层:该层包含总目标的实现所涉及中间环节所需要考虑的准则,其中仍可分为准则和子准则等多个层次;第三层是最底层,也叫措施层或方案层:这一层包括为实现目标可供选择的各种措施、决策方案等。本文所建立的“国有企业领导人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由4个维度和27个评价指标构成,运用层次分析法,根据审计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之间关系,可将递阶层次结构模型分为:目标层、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三个层次。

本文构建的具体审计评价指标体系为财务层面包含:经济增加值、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周转率、资产负债率、已获利息倍数、营业利润增长率、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重大经济决策损失率、领导人违规资金比率、会计核算失真率。客户层面包含:企业形象和声誉、客户满意度、社会贡献率、社会积累率、万元产值能源消耗量、万元产值污染物排放量、废物综合利用率。内部业务流程包含:内部控制健全性、内部控制有效性、违法违规比率、领导人重大经济决策违规率。学习与成长层面包含:研发支出比率、培训与教育投入比率、建议被采纳比率、信息系统有效性、员工人均增加值。

在建立审计评价指标的递阶层次结构,明确了目标层、一级指标层及二级指标层之间的隶属关系之后,本文对同一层次、同一评价指标组中每两个评价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进行比较,比较结果按“1―9标度”予以赋值,由此得到比较判断矩阵示。在“国有企业领导人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一级指标之间,“内部业务流程层面”和“学习与成长层面”同等重要,两者均为“客户层面”的基础,为客户获得更良好的体验提供保障。而“客户层面”又是“财务层面”的基础,只有获取客户的青睐,才能获取财务上的利益。财务目标是最终目标,“财务层面”指标最为重要。

会计核算的真实、合法是一切评价指标的基础,因此在“财务层面”指标中,“会计核算失真率”是最重要的评价指标。对于其他具体评价指标的重要性排序,应遵循以下原则:直接针对领导人的评价指标比针对事的评价指标更重要。因为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最终是针对具体领导人员的评价,针对事的评价还应按照责任划分转换为针对人的评价。例如,在“财务层面”指标中,“领导人员违规资金比率”的重要性大于“重大经济决策损失率”,前者衡量了领导人员的直接责任,而后者只是衡量领导人员的分管责任或领导责任。同理,在“内部业务流程层面”指标中,“领导人员重大经济决策违规率”指标的重要性大于“违法违规比率”指标。驱动指标比结果指标更重要。驱动指标是指为达到目标而设立的过程控制指标,例如“内部控制健全性”指标和“内部控制有效性”指标。结果指标是指体现实际结果值的指标,例如“违法违规比率”指标。因此,在“内部业务流程层面”指标中,“内部控制健全性”指标和“内部控制有效性”指标比“违法违规比率”更重要。直接评价指标重要性大于间接评价指标重要性。在“客户层面”指标中,“客户满意度”指标比“社会贡献率”指标和“社会积累率”指标能更直接地衡量了企业的社会效益。因此,前者比后两者更重要。综合性指标比非综合性指标更重要。所谓综合性指标,是指以资产总额、负债总额或所有者权益总额作为计算数值的指标,具有概括性,如“资产负债率”。

注释

1 财务收支审计也叫财务基础审计,财务遵循性审计

参考文献

[1] 王常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若干问题的思考[J].审计研究,2010年第3期.

经济责任审计准则篇7

本文试从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的概念不同来区分两种责任,以期为我国注册会计师实务中的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的科学划分提供理论依据。

一、会计责任的理论追溯

任何一个从事某项活动的主体,之所以对其活动及结果负责,是由于社会赋予其特定的权利来完成特定的目标。权利与责任是统一的,社会同时要求该主体对行为结果负责。会计人员利用组织赋予的职权从事会计工作,也要承担一定的会计责任,保证实现会计目标。所以,不妨选取这样的角度来认定会计责任,即:会计本质-->会计目标-->会计责任

1.会计本质-->会计目标

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这一点,可以从管理的定义以及会计职能的发展来证实。

管理是维系人类组织(集体)中个体的纽带,能使组织力量大于组织中个体力量之和,放大每一个体的功效,并产生个体力量不具备的功效,从而实现组织目标。管理由五个基本功能组成;预测和计划,组织和指挥,监督和控制,教育和激励,挖潜和革新。会计从近乎原始的结绳记事开始,发展至现代会计,职能不断拓宽,涉及到预测、计划、决策、监督、控制、激励等各个领域。会计不是被动地适应各方面对会计信息的需要,而是通过提供会计信息,能动的影响决策行为。会计处理经济业务,对其合法性、经济性作出判断,从而直接履行对经济活动的决策、控制等职能,成为现代决策管理系统中最为灵敏、有效的控制系统。因此可以说,会计是一个开放管理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本身所从事的活动就是一项管理活动。

会计既然是一项管理活动,其整个活动过程所表现出的职能就是反映、监督、控制、预测、分析、决策六大项。会计不仅记录过去,反映现在,更注重预测未来(这并不取决于会计人员是否要求这样,而是由会计本质决定)。会计的反映、监督职能,旨在对过去所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记录、报告,以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其着眼于经济活动的过去和现在。而会计的预测、分析、决策职能则是对未来经济活动进行有目的、有倾向的引导,使其向符合决策者意愿的方向发展。可见,会计行使其职能,是为了达到以下目标:①满足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②为企业外部各有关方面了解其财状况和经营成果提供信息,③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提供信息。

2.会计目标-->会计责任

对于会计责任,可以从外部责任和内部责任来划分,即会计的外部责任在于: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合法、完整;保护资产的安全与完整;而会计内部责任则在于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无论内部责任,还是外部责任,都是为了保证会计目标顺利完成。

同时,会计作为一项管理活动,根据事先确定好的标准来编制财务报告,对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记录、报告并由审计证明其公正性,以提供给社会公众真实、公允的会计信息,从而会计应向公众负起财务责任。会计活动,在对过去和现在进行记录的同时,提出预测性的指导方针用以影响未来经济活动,保护各种资源得到经济有效的利用,从而导致了会计的管理责任。

可以看出,无论是从财务责任、管理责任角度,还是从内部责任、外部责任角度,会计责任都是会计作为管理活动应承担的。与会计责任对应的是一种会计权利正因为从事会计工作的会计主体要向公众承担如此诸多的会计责任,才应比其他人更有权依据法律、法规、以及职业判断,来对会计信息进行处理,从而使其具有真实完整性,更加有利于管理。

综上所述,会计责任是指与会计目标相对应的,会计活动应承担的责任是保证会计目标的实现。根据我国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责任涉及以下三方面的内容。(1)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随着企业规模、业务量逐步加大,交易处理逐步复杂,掌握企业经济命脉的财务部门,在会计核算程序上可能发生的错误、舞弊现象也逐步增多。因此,建立健全企业内控制度,才能保证企业有效运营。(2)保证资产的安全、完整。只要两权分离,所有者将经营权交与经营者,经营者就应责无旁贷地保证资产安全、完整,因此会计不只是简单地核算,还要承担起对企业资产保值增值监督的责任,防止企业资源(对于国有企业,就是国有资产)流失。(3)向企业外部各方提供真实、公允的会计信息。正确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可靠的会计信息。国家宏观经济决策部门、企业管理者、投资人、债权人需要了解企业真实的会计信息以供决策。企业集团要从总体上反映整个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也要求独立核算的部门提供真实、合法、完整的会计资料,从而保证集团整体决策需要。

二、审计责任的理论追溯

1.独立审计行为的演进

独立审计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于一定时期的社会生产力水平、政治体制、法律制度、经济发展、社会文化等诸多因素密切相关,其中经济环境的变化是审计行为演进的直接动因。考查独立审计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出,独立审计行为的演进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1721年至20世纪初。股份公司的产生和发展,使经营者对所有者负有直接的受托责任。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直接导致了独立审计的产生。在这一时期,审计的目标主要是查错防弊,通过对公司会计科目的详细审计来评价受托经济责任的完成情况。审计的外部关系人主要是股东。

(2)20世纪初至30年代。金融资本向产业资本渗透,使经营者的受托责任复杂化,责任对象既有股东,也有债权人。因此,审计目标是判断信用状况。在审计方法上,引入抽样审计,对企业资产负债表进行审计。其外部关系人也发展为股东、债权人。

(3)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这一阶段,沉重的经济危机使全社会承受了巨大损失,从而,对经营者的受托责任更加关注。在会计、审计人员看来,会计信息失真,审计质量低下,是导致1929年经济危机的重要原因。因此,审计目标变为对报表的可信性发表意见。要求不仅对资产负债表,而且要对利润表进行审计。审计方法发展为以内部控制制度为基础的抽样审计。审计的外部关系人范围更加广泛,除股东、债权人外,还包括证券交易机构、金融机构和潜在投资者。

(4)20世纪30年代至今。经济国际化趋势加剧,跨国公司空前发展,使经营者受托责任进一步复杂化。审计的外部关系人已发展为全社会。审计目标在于对报表的合法性、真实性、公允性发表意见。利用制度基础审计、EDP审计等多种方法,对全部报表进行审计。国际审计准则已出现并逐步趋于完善。

2.审计行为-->审计责任

通过对独立审计行为演进的分析,可以看出,外部经济环境对审计行为的影响取决于一定阶段经营者受托经济责任的特性。生产力的发展引起受托经济责任的变化,是推动审计行为演进的根本原因。审计的目标在于评价受托经济责任。实施审计是为了审查评价受托方所负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从而确定或解除其应负的受托经济责任,以确保其切实履行。如何实现审计目标则是审计责任。

经济发展至今,受托经济责任的对象已扩展为全社会,责任范围进一步扩大,责任强度也进一步加强,注册会计师要负的审计责任就在于审计报告。《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7号》指出:“注册会计师应对出具的审计报告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审计报告的真实性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审计报告要如实地反映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范围、审计依据、实施的审计程序和应表示的审计意见;(不偏不倚、不受任何偏见的影响,对影响会计报表公允表达的所有重大方面都应予以披露;(r)具有可验证性,即事后如需验证,可按相同的审计程序,获得相同的审计结论。审计报告的合法性,是指出具的审计报告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和独立审计准则的规定。对审计报告合法性所负的责任,根据《注册会计师法》第二十一条、三十九条规定,“注册会计师……必须按照执业准则、规则确定的工作程序出具报告。”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如果不按照执业准则、规则的要求执行业务,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所以说,审计责任是注册会计师对自己的评价和鉴证所承担的责任。

由此可见,在内容及性质上,审计责任有别于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责任,两者不可以互相代替或免除。

三、会计责任、审计责任界定的国际比较

现有的中外审计准则,对会计、审计责任的界定,并没有给出一个精确的解释。各国历史、文化背景不同,在审计目标、审计责任上还存在着分歧。本文选取几个有代表性的国家进行比较、分析。

第一类:以瑞士为代表的欧洲国家,对审计师查找重大差错和舞弊方面的责任极少规定。在瑞士,审计目标是使审计师能够对财务报表的合规性发表意见。审计师的职责是对向股东大会提交的账目提出同意或不同意的意见。瑞士审计师并不鉴证账目的真实性与公正性,而是鉴证账目的合法性、合规性。根据瑞士审计职业惯例,审计师不必系统地查找舞弊。因此,审计师即使找出非法行为,也不需承担在审计中是否采取应有的谨慎责任。在这一点上,瑞士同德国几乎一样。

第二类:严格规定了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与查找舞弊的责任。这类国家主要有美国、加拿大、墨西哥、日本,以美国为代表。美国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是:“对财务报表的公正性发表意见,表述财务状况与一般公认的会计原则相一致”。将确定财务报表的公正性作为审计目标是从早期审计目标发展演变而来的,这就是查找舞弊。虽然审计不是专门查找舞弊的,但是,审计师对能导致财务报表重大差异的舞弊和差错负有责任。至于查找舞弊和差错的法律责任,如果审计师因疏忽造成损失,就要对客户和第三者负责。

第三类:没有具体准则与法律规定。主要是中东一些国家,如约旦、科威特等。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各国对于会计责任、审计责任界定不同,分歧的焦点在于对审计师是否有责任查找舞弊的认定不同。国际审计准则在协调各国分歧的基础上,指出:“注册会计师应能为检查出对会计报表有重大影响的舞弊和错误,提供合理的保证。”同时也指出:“未检查出会计报表的重大错误和舞弊,并不表示审计工作未按一般公认审计准则执行,而将承担相应的责任和后果”。可见,只要注册会计师严格按照审计准则执业,就不应负审计责任。对于报表中的虚假信息所造成的影响,由被审计单位承担会计责任。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起步较晚,在两者界定上,更多的借鉴了国际审计准则的意见。

四、两概念在实务中难以界定的原因分析

可能引起的审计责任,主要有:(审计人员自身的原因,比如注册会计师未完全严格遵照《独立审计准则》和《注册会计师法》的要求执行,或是缺乏良好的职业道德。“深圳原野”案件、“长城案件”、“衡水诈骗案”旧三大案件,以及“琼民源”、“红光实业”、“东方锅炉”新三大案件,均是由于审计人员未按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去做;(被审计单位方面的原因,主要包括客户的错误、舞弊、违法行为以及客户的经营失败。

在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中还存在一些现实问题,引起了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的界定不清,主要原因如下:

(一)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不足

独立审计的主体是处于超然独立地位的注册会计师,是一种受托审计,而非强制性审计。因此,独立审计应具备双重独立性,既要独立于委托人,又要独立于被审计单位。目前,会计师事务所的“挂靠制”(尽管“脱钩”工作正在进行)和行政干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难以实现真正的独立,打破行业和地区垄断。这是造成实务中会计责任、审计责任界定不清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二)两概念理解上的分歧

我国目前主要在两方面对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的理解存在着分歧。

1.会计执业界同公众之间理解上的分歧

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目的在于通过其审计,合理保证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的可靠程度,以供会计报表的使用者做出合理判断和决策。但注册师审计并不是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的正确性、合法性、完整性作出百分之百的承诺,对被审计单位未来发展和经济效益与效率做出肯定性的保证。然而,注册会计师事业在我国发展的时间并不长,公众对民间审计行为的性质,审计报告的意义存在着某种程度的误解,公众审计期望与审计实际作用之间也存在着一些差距,这也是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界定不清的又一个客观原因。

另外,注册会计师行业在我国起步较晚,公众对于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理解与协助作用也有很大程度的欠缺。例如,在审计业务中,需要用函证的方法来获取审计证据,事务所向与被审单位相关联的各方发出函证,却并不能保证有效地收到回函。公众界对注册会计师行业潜意识的不配合无疑给审计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从而影响到审计质量。

2.企业与事务所之间的分歧

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难以界定、两者互相转嫁风险的原因之一,是由于两责任的承担者的角度不同,代表的是不同的利益主体,被审计单位同事务所之间存在着利益上的冲突。

被审计单位总是以“审计单位理应检查出存在的问题”为由推脱会计责任。然而,现代审计由详细审计发展到抽样审计,从审计取证的广度上而言,不可能涉及到企业的所有凭证、帐簿;从审计取证的深度而言,审计工作只是短时间内对企业会计信息真实公允性的一个再认定,审计人员只是从原始凭证中去推理业务发生的起因、经过,了解的程度非常不全面。若企业管理者、会计人员及相关方面串通舞弊,审计风险将会大大增加。因此,只可能承担由于审计失误而造成的审计责任。

在目前我国普遍存在会计人员素质偏低的情况下,一些事务所从事的业务,诸如记帐、代编报表等,也确实造成了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界定的困难。注册会计师进行业务时,身为审计人员,但代表的是会计主体,事务所再对以错误、甚至虚假的会计信息为根据编制的报表进行审计,两者的责任界定就会变得非常含糊。

(三)法律上的不完善

1.会计准则的不确定性

会计准则对许多交易及事项采用可选择的会计方法,这种选择性以及准则外业务的会计处理,是诱发会计与审计责任不清的动因。这种选择性使得公司据以编制会计报告的备选会计方法很多,独立审计人员在评价会计方法的选用上又缺乏明确的标准,使得会计责任容易向审计责任转嫁,从而引起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

2.责任对象不明确

我国现行准则中,对审计人员责任对象无明确规定,也没有相关的法律对企业管理当局的会计责任对象明文规定。既然无责任对象,在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的界定上就可能模糊。

3.职业判断无明确依据

独立审计过程中,经常需要运用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在区分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时具有较强的主观性。例如注册会计师对“重要性”进行的评估,会计准则、审计准则,都对此做出了规定,但均需会计人员、审计人员运用职业判断。由于所处环境与各自目标不同,两者所做出的职业判断不可能完全相同,而对重要性原则的判断又是影响审计质量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一旦涉及到两者的责任,很难去界定到底是会计人员误用会计政策,还是审计人员未保持应有职业谨慎。

再例如,公司改组上市的审计中,也同样存在这一问题。目前上市公司大多是在原来的国有企业基础上改组而成,在上市之前所进行的公司整体改制、分立式改制或合并式改制中,需要对改组之后的企业的前三年的会计报表进行模拟。尽管模拟的会计报表也经过注册会计师审计,但由于目前没有与报表模拟有关的会计准则及审计准则,这使得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更多地依赖其职业判断,在出现问题时,难以分清会计责任、审计责任和资产评估责任。

除以上因素以外,引起两者责任相互混淆,还有部分原因是双方在一些比较容易模糊的概念上大下文章。诸如“错误与舞弊”、“经营失败与审计失败”、审计的“真实性”、“合法性”与会计上的“真实性”、“合法性”的不同含义等等。实务操作上主观性较强,很难严格界定。

五、界定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的实务做法

目前审计实务中,比较可行的方法有签定审计业务约定书和实行会计资料承诺制,还可以通过强化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和加强社会监控力量,建立健全良好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和会计师事务所的质量控制制度,以提高会计工作和审计工作质量,尽可能地去避免引起注册会计师法律诉讼的发生。

经济责任审计准则篇8

关键词:国家审计 民间审计 内部审计 发展规律

一、国家审计的产生、发展及其规律

1.国家审计的产生。从私有制的产生到国家的出现形成了以上对下的“委托管理关系”,而导致的“受托责任”的出现是国家审计起源的前提条件。

原始社会中,人们之间是一种仅仅能够维持生存的最低生活水平的一种“自由”“平等”关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有了剩余产品,私有制开始出现,原有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被新的生产关系(责任关系)取代,人类进入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国家产生。此后,国王作为其统辖范围内的所有者将其拥有的财富委托给其控制的官吏管理,从而也就形成了官吏对国王的“委托责任”,这种责任包括政治责任、行政责任、法律责任和经济责任,其中经济责任是主要的。国王为了检查官吏是否忠实地履行了经济责任,便委派一些兼职或专职人员代替他们进行检查工作,这种经济监督的行为就是早期的国家审计。这种审计是一种从上至下的监督体制,即是我们所称的专制制度下的传统国家审计,它是一种向上的审计结构。监督逐级向上负责,最后集中到一人或数人之手。

2.国家审计的发展。1640年英国发生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英国封建主义的专制统制,这是人类历史上资本主义对封建主义的第一次重大胜利,从而揭开了人类政治史上世界革命的序幕。“民主”取代了“专制”,各国纷纷走向了国家现代化之路并逐渐实现了国家从专制制度向民主政治的转化。而民主政治的最基本原则是“分权制衡”,正是这种“分权制衡”的国家政治体制使“受托责任”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不再是“一人之上,万人之下”的责任关系,而是一种“主权在民”的新型责任关系。正是这一近代民主政治斗争所导致“经济责任关系”的演变,推动了国家审计从传统走向现代,从而改变了国家审计的走向。

专制制度下的传统国家审计,是一种向上的审计结构,监督逐级向上负责,最后集中到一人或数人之手。而民主政治制度下的现代审计制度是一种向下的审计结构,监督权对下负责,代表“民”对“官”进行审计监督制约。

3.国家审计的发展规律。“受托责任”的产生是国家审计产生和发展的起点和前提条件。国家审计产生于经济责任关系的确立,并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责任关系也发生演变。责任关系演变和发展的内在动力是民主政治的发展,即国家审计是有统一圆心的两个层面所构成。外显的表层结构是以实存状态呈现与社会的经济监督形态,主要包括国家审计组织机构、审计人员、审计法规、审计方法和技术。内在的深层结构是政治制度,从一定意义上说,这是只能感受的隐形结构。事实上,二者是相互渗透,政治制度制导着国家审计,国家审计承载着政治体制。

总之,社会政治愈民主,经济愈发展,国家审计愈重要。这就是国家审计的发展规律。

二、民间审计产生、发展及其规律

1.民间审计的产生。如果说国家审计是国家政治制导的结果,则民间审计是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制导的结果,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18世纪中叶的英国工业革命导致以所有权和管理权相分离为重要特征的股份公司蓬勃出现,标志着社会经济领域中股东和债权人与企业管理当局之间新型“经济责任关系”的确立,从而产生了民间审计产生和演化的“驱动力”。以1720年英国“南海公司”舞弊案为起点,1721年查尔斯·斯耐尔出具了世界第一份审计报告,从而揭开了民间审计走向现代的序幕。

实际上,民间审计作为法定制度框架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因于经济危机和公司法的推动。作为民间审计产生的先驱———英国,由于1720年“南海公司”舞弊案导致了世界第一份审计报告的产生,同时促使英国政府颁布了《泡沫公司取缔法》禁止成立股份公司。工业革命后,在1825年英国议会废除了该法律。从此,股份公司的发展一发不可收拾以至达到失控的状态,经济危机频繁发生。为了保护投资者利益和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政府才考虑制定法案对股份公司进行社会性的监督,以维护资本市场的完整性和稳定性。1863年的经济危机导致了1844和1845公司法的出台,规定了公司的监事审计制度;1847年的经济危机带来了1855和1856年公司法的颁布,规定资产负债表的标准格式并规定由会计师担任监事;1857年的经济危机,使议会推出了1862年的公司法,会计师的地位得到进一步的巩固,规定由会计师来监督董事,实现了民间审计的一次重大转折。从此以后,民间审计得到蓬勃发展,民间审计组织纷纷建立,近代民间审计的基本框架逐渐形成。

2.民间审计的发展。民间审计诞生于英国,发展于美国,并在美国发展成熟而形成现代民间审计,然后走向世界各国共同开创了民间审计的新时代。

美国的民间审计是以1748年詹姆斯·帕克向富兰克林提出的《您与哈氏账目一览表》为起点而发展的。随后在1882年美国第一个民间审计组织“美国公共会计师协会”成立;1897年,全美注册会计师协会成立;1916年创立美利坚合众国会计师协会,到1957年这一民间组织改名为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至此美国建立了一完整的现代民间审计体系。

实际上,当经济发展的重心从英国转到美国后,民间审计的发展也由英国传到美国,而民间审计的范围、审计目标、审计技术都得到彻底的改变。并且形成了现代民间审计的三大支柱:内部控制、审计标准和会计准则。

(1)范围的演变。20世纪初,美国的经济迅速发展,股份公司规模不断扩大,原来的详细审计已无法适应。1929年美国会计师协会了《财务报表的验证》,确立了资产负债表审计的程序,实现了从英式详细审计向资产负债表审计的转变。同时提出了将审计范围与评价审查企业内部控制联系起来,并于20实际20年代开始运用。实际上,“资产负债表审计”一词是蒙哥马利早在1911年的《美国经营手册》就已提出。1929年至1933年的经济危机使美国政府认识到缺乏可靠的财务报表是经济危机根源之一,因此在此后的1933年的《证券法》和1934年的《证券交易法》中规定所有的上市公司必须接受注册会计师的审计,且审计的范围是全部会计报表。

(2)审计方法的演变。在美国,民间审计方法实现了从英式详细审计向抽样审计的转变,从传统的账表基础审计向制度基础审计和风险导向审计的转变。而这种转变是在企业实施科学管理、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的基础上,民间审计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充分利用来实现的。第一次认识到内部控制制度对民间审计重要性的人是英国审计学家L·R迪克西,在他1905年出版的《迪克西审计学》中就提到“合理的内部控制系统可以减轻详细审计工作”。但直到40年代内部控制制度才得到民间审计的重视,从而形成了以评价内部控制制度为基础的制度基础审计,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和公众风险意识的增加,进而形成了风险导向审计。1949年美国会计师协会出版的《内部控制制度》第一次正式公布了内部控制制度的含义,并在随后将内部控制制度分为“会计控制”和“业务控制”,从此将内部控制制度导入审计系统,标志着现代审计的兴起。

(3)审计标准的形成。审计标准就是对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自身素质和工作质量提出的要求,是据以指导审计行为的一般原则或规范,旨在确保审计工作的社会可靠性。

1929年AIA“财务报表的验证”的出版,在确立了资产负债表审计程序的同时强调突出了审计标准。而1938年的“罗宾斯公司”倒闭案则催生了审计标准的诞生。1941年SEC修订财务报表规则S———X第2条第二项“审计证明书”中第一次提出“公认审计标准”。此后,出现“审计标准”大讨论,直至1954程序委员会发表了《公认审计标准———其意义和范围》列出10条审计标准同1972年审计标准执行委员会发表的《审计标准说明》合称“公认审计标准”(GAAS)。

(4)会计准则的形成。在会计准则的研究和发展过程中,美国动手最早,贡献最大。而会计准则产生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企业会计内部的原因,会计的主观随意性太大;二是社会和经济方面的原因,导致对会计信息可靠性的保证的需要。美国会计准则研究的导火索是1929年至1933年的经济危机,这次危机使有关管理机构和学术界意识到会计实务存在问题的严重性,意识到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进行有效监督的必要性。1932年AIA下属的特别委员会向纽约股份上市委员会提出会计准则的第一份文献“五大会计原则”。1933年的《证券法》和1934年的《证券交易法》规定了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格式。1936年至1938年期间是“会计准则制定方式大争论”的时期,最终于1938年确定了由会计职业界制定,SEC有否决权的准则制定方式。从此,会计准则的制定进入了发展和成熟阶段。并以1940年帕顿和利特尔顿合著的《企业会计准则导论》为重要里程碑,美国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AICPA和AAA及特有的准则制定程序,最终形成了公认会计准则(GAAP)。

经济责任审计准则篇9

关键词:镇级党政领导干部 经济责任 同步审计 特点 难点 推进路向

自2001年广东省清远、珠海等地区率先推出县委书记与县长经济责任“捆绑审计”以后,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捆绑审计”即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同步审计在全国各地逐渐开展和推广,逐步完善与规范。笔者结合近几年镇级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同步审计的工作实践,探讨镇级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同步审计的特点,指出开展镇级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同步审计的难点,最后思考推进镇级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同步审计的主要路向。

一、镇级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同步审计的特点

镇级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同步审计是指在某一时期内,同时对一个镇的党委书记和镇长任期内开展的各项经济活动进行审计,分清镇委书记和镇长各自应承担的经济责任,并对镇委书记和镇长履行经济责任的情况分别作出客观、公正、准确的审计评价。镇级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同步审计作为新时期一种新的经济责任审计形式,相对于其他审计形式,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审计对象范围扩大,填补权力监管空白区域

由于地方政策、审计制度和理念等因素的影响,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有的审计机关在开展镇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时,只对镇委书记进行经济责任审计,使镇长超脱于审计监督之外;有的审计机关只对镇长进行经济责任审计,使镇委书记超脱于审计监督之外。在镇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逐渐推进的过程中,审计机关逐步认识到,如果只对镇委书记的经济责任进行审计,就会出现权责不对等的现象;如果只对镇长的经济责任进行审计,则会出现权力监督不到位的问题。在此背景下,镇级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同步审计应运而生,明确地将镇委书记和镇长一并作为审计对象,填补了权力监管空白区域,扩大了审计监督的范围,有利于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切实发挥,有利于地方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审计内容综合性强,具备审计大格局的雏形

除了在审计对象方面有开创性突破之外,镇级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同步审计在审计内容方面也有新扩展,以综合经济责任审计、绩效审计、民生审计、环境资源审计、风险审计等多种审计形态和理念的方式,对全镇的经济活动情况、重大经济事项的决策和执行情况、主要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执行国家有关财经法规的情况等内容进行全方位的审查,实际上是以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为抓手,对全镇的经济发展和行政运行情况进行全方位的审视,具备了审计大格局的雏形,这是国家审计工作的一个新突破。

(三)促使更多党政领导干部重视审计工作,利于营造积极的审计氛围

目前审计工作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是领导者、管理者对审计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宏观的积极审计氛围。镇级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同步审计将各镇的党政“一把手”——镇委书记和镇长同时作为审计对象,使更多的领导干部接受审计监督,促使他们在被动应对审计的过程中更加直观地了解、关注审计工作,理解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身体会到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审、帮、促”作用,从而由被动应对转变为支持、配合和重视审计工作。这有利于营造积极、和谐的审计氛围,有利于推动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开展镇级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同步审计的难点

在开展镇级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同步审计的过程中,审计人员遇到的难点也不少,主要是:

(一)准确划分经济责任难度大

由于在目前的政治体制下,尚没有相关文件对党委和政府的权责进行明确的分工,造成党政权责交叉、党政不分的现象在基层较为突出。镇委书记和镇长的权责界限不明确,导致经济责任划分难。一般认为,镇委书记主要负责制定重大经济决策,镇长主要负责具体执行镇委制定的经济决策,经济决策制定方面存在的问题由镇委书记承担责任,经济决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由镇长承担责任。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简单,镇委书记在决策的过程中还承担着执行上级决策的职责,镇长在执行的过程中也需作出决策,有的镇长作为镇政府的“一把手”,又担任镇党委副书记或者镇属企业的法人代表、总经理等职务,同时参与经济决策,因此镇委书记和镇长的决策职责与执行职责客观上难以截然分开。要准确区分镇委书记和镇长在某个重要经济事项中谁应承担责任,承担何种责任存在一定难度。另外,部分重大经济事项决策的会议纪要或会议记录缺失,或者记录内容不详细,不能准确表达发言者的意见,与会人员没有签名等,也会造成难以分清镇委书记和镇长的经济责任。

(二)审计评价难度大

由于审计对象特殊,审计内容复杂多样,涉及的审计信息五花八门,如何适当、准确、科学地进行审计评价是审计人员开展镇级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同步审计的另一个难点。如果单纯对财务数据、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财经法规的遵循情况进行评定就比较容易,但如果要对经济决策水平的高下和适当与否、民生改善的情况、生态环境变迁的方向和影响等方面进行判断和评价就比较困难。目前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标准体系尚不健全,审计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对不同镇的党委书记和镇长履行经济责任的情况作出准确的审计评价难度较大。现阶段大多数是依赖审计人员的审计专业判断进行审计评价,使得审计评价容易带有个人主观性和一定的片面性,影响了审计评价的客观性和准确性,进而影响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运用成效。

(三)对审计人员素质要求高

由于镇级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同步审计的审计对象是各镇的党政“一把手”——镇党委书记和镇长,审计内容是他们所负责或涉及到的所有经济事项,这需要审计人员通晓镇党委和镇政府的运作流程及可能存在的漏洞,有较高的审计专业水平和足够的胜任能力对不同镇的党政领导干部在经济活动运行的各个环节所负有的经济责任进行准确的判定,并对其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恰当的评价,还需要审计人员对经济管理、行政管理、财务管理、环境审计和民生审计等有一定的了解和理解,由此可见,镇级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同步审计对审计人员素质的要求特别高。在现实中,很少有审计人员同时具备上述所要求的综合素质,审计机关也缺乏相应的培训及教育机制,因此真正能够胜任此项工作的审计人员非常紧缺。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与镇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同步审计的要求存在差距,这导致镇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同步审计工作执行难度较大,制约和影响了镇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同步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四)获取审计信息难度大

由于审计工作的监督和审核职能及其定位的特殊性,任何审计项目的开展都存在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对象之间的信息博弈。在镇级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同步审计中,审计人员面对的是在镇党委、镇政府中处于主导地位的党政主要领导人,后者为了自身或地方的利益往往会利用自身的资源干扰审计工作的开展。存在问题的党政领导干部可能会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对审计人员在信息方面进行设防或造假,千方百计阻拦审计人员获得真实、充分的审计信息和审计证据。在这种情况下,审计人员在信息获取的博弈中往往处于弱势。

三、推进镇级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同步审计的主要路向

难点的确定为思考对策指明方向,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四个方向有针对性地破解难题,进一步推动和深化镇级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同步审计。

(一)理清权责范围,制定经济责任界定细则

一是以镇委书记和镇长的述职报告、党政领导班子分工的文件、会议纪要、会议记录、工作总结等党委和镇府的相关文件资料为依据,尽量细化镇委书记和镇长的权责范围,理清镇委书记和镇长直接负责的工作、分管的镇属部门和企业等,为界定经济责任奠定基础。二是遵循“权责统一,以权定责”的原则,针对具体的经济决策事项,采取“谁签批谁负责”、“谁分管谁负责”、“谁决策谁负责”的思路,区分镇委书记和镇长应负的直接责任、主管责任和领导责任。权力在哪里,责任就在哪里。三是为了使经济责任界定的方法和标准更科学,组织、纪检、审计等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应联合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和资深审计人员等,根据地方实际情况,结合国家关于镇委书记、镇长权责分工的规则及惯例,明确和细化镇委书记、镇长各自的权责范围,制定相应的经济责任界定细则和说明,并定期进行讨论修正以适应实际情况的发展变化。四是党政领导班子联席会议纪要和会议记录是界定镇委书记和镇长经济责任的重要依据,组织部门应制定相关制度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各镇党政领导班子联席会议纪要和会议记录的管理,为准确界定经济责任创造条件。

(二)完善经济决策评估机制和评价标准体系,解决审计评价难题

一要坚持“以责定评,各有侧重”的原则,以镇委书记、镇长的权责范围为依托,确定各自的审计评价范围和重点。对镇委书记的审计评价应以经济事项决策、执行督查等方面为重点;对镇长的审计评价则以经济决策的执行及其绩效情况为重点。二要建立和完善重大经济决策评估机制,评估重大经济决策对经济、社会民生和环境等产生的效益和影响,为评价镇委书记和镇长的工作绩效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通过抽样检查、跟踪调查、征询民意、效能评议等方式,对重大经济决策实施后产生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效益和影响进行客观、科学、公正的评估,考量重大经济决策对未来形成的潜在收益及造成的潜在危害,评价其是否符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并重、短期效益和长期效益兼顾的原则,使审计评价更符合客观实际,更经得起实践的检验。三要由组织、纪检、审计等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和镇委书记、镇长的不同权责,兼顾合理性、可操作性和灵活性原则,共同制定和完善科学、适用、全面的镇委书记、镇长审计评价标准体系,为提高审计评价水平创造条件。

(三)加强业务指导、培训和交流,提高审计人员综合素质

基于镇级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同步审计的独特要求,对负责同步审计项目的审计人员的培养应采取审计实务现场指导、后续教育培训和业务交流相结合的方式。在审计实务现场指导方面,采取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的方法,经验丰富的资深审计人员在开展同步审计的过程中对经验尚浅的年轻审计人员进行审计实务现场指导,及时解答疑惑,帮助其克服业务难点,计算机操作熟练的年轻审计人员带动年长的审计人员学习现场审计实施系统等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形成干中学、学中干、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达到共同提升审计业务水平的目的。在后续教育培训方面,审计机关应针对镇级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同步审计对审计人员素质的要求,定期举办同步审计专题业务培训,聘请专家和优秀审计人员讲解经济管理、行政管理、财务管理、环境审计和民生审计等理论知识和审计实务操作,推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审计业务技能与时俱进。业务交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选派审计人员到上级审计机关跟班学习或者进行业务交流,学习先进审计方法,吸取优秀审计经验,为推进镇级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同步审计奠定基础;另一种是安排部分审计人员到各镇短期担任镇委书记助理、镇长助理职务,使审计人员更熟悉镇委书记和镇长的工作情况,为开展镇级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同步审计提供方便。

(四)多方制衡,克服审计信息获取难题

根据地方具体情况,在体制、制度、技术等方面解决审计人员获取审计信息难问题。在体制方面,要保证审计人员的独立性,避免审计人员在获取审计信息和审计证据的过程中遭受恶意胁迫的可能性。在制度方面,根据审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由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联合制定相关规章制度,保障审计人员在开展镇级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同步审计期间获取充分审计信息的权利,明确被审计单位、被审计领导应配合审计工作的义务,细化被审计单位、被审计领导应提供的资料和文件等,把恶意阻碍审计人员获取充分信息的意图关在制度的牢笼里。在技术方面,利用新科技打造审计机关与乡镇之间的信息共享平台,建立相应的信息平台管理机制,以科技的力量堵塞相关人员恶意阻碍审计人员获取信息的路径,确保审计人员在信息平台上能畅通无阻地获得相关信息。另外,审计机关、审计人员应充分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促进被审计单位、被审计领导及时纠正错弊、堵塞管理漏洞,提高管理水平,以实际的审计效果,让其切身体会到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审、帮、促”作用,使其支持、配合和重视审计工作,从而主动为审计工作提供畅通的信息渠道。

参考文献:

[1]彭韶兵,周兵.公共权力的委托与政府目标经济责任审计[J].会计研究. 2009(06)

[2]周英虎.《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解读[J].新会计. 2011(03)

[3]李江涛,苗连琦,梁耀辉.经济责任审计运行效果实证研究[J]. 审计研究. 2011(03)

经济责任审计准则篇10

关键词:经济责任审计;内部审计;审计评价;审计结果;党政领导干部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2-0-01

经济责任审计是对党、政领导干部在任期内的经济责任进行检查和监督,最后对任期内的经济责任进行评价的工作。但是目前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规范和控制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质量和评鉴的方法。

一、经济责任审计应关注效益审计,完善拓展审计内容和审计目标

领导干部在任期间的经济责任审计应当关注效益审计,因为干部在履行职责的同时往往遵循问责制,对资金使用的效率问题往往被忽略。所以从完善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角度出发,应当把效益审计融入经济责任审计之中成为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审计内容之一。

从另一角度来说,设立效益审计,也是对干部在任职期间的监督与激励,避免了无为行政的发生,在关注效益的同时也避免了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的多发问题。另外通过社会效益指标对其进行评价与监督,可以有效保障社会经济的正确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性发展。

二、经济责任审计目标转变,重点排查账外审计

审计过程中应以多种形式相结合,转变以往的审计形式。例如:采用调查问卷形式、座谈形式和机构反映的线索等多种形式相结合,来开展经济责任审计中的效益审计工作。

1.经济责任审计一般分为任中审计和离任审计两个过程,因此需要在监督过程中由任职前、任职中和离任转变为全过程的监督机制,并对其进行综合评价。

2.以往的经济责任审计主要关注干部是否按照资金使用制度执行,忽略了当时环境下的社会经济政策,因此需要对制度和政策两方面都要注重的转变。

3.经济责任审计是对资金使用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进行监督与评价,在保障社会效益指标进行审计的同时,应当转变为经济效益的大小,来综合评价领导干部的工作。

4.在经济责任审计过程发现的问题,一般情况下,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上报,等待处理结果。但是在新时期的社会经济环境下,应当由发现问题转变为解决问题的工作机制。

三、经济责任审计的评价机制需要按照合理的审计标准进行规范

对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有多种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因此对经济责任审计的评价机制需要按照合理的审计标准进行规范。例如:规定评价报告的统一范文,其中包括任期前、任期中和离任审计情况通报格式、经济责任审计报告格式等。

另外需要按照实际的社会经济形势规范经济责任审计的标注,该标准必须遵循审计工作的评价体系,便于操作,能充分体现有效性、合理性和公正性的原则进行建立,最终为经济责任审计的结果使用奠定基础。

1.合理划分各个部门的职责,区分各个部门之间的差异,按干部的分工原则区分经济责任。不少单位往往遵循财务“一支笔”的原则,即主管财务工作的领导签字即视为资金的支出。但是每个单位的情况都不同,例如:主管财务工作的领导把资金支出的审核工作交由副手完成,在不了解该单位的情况下对其进行经济责任审计,会造成最终的审计结果不完善。因此,在上述情况下应当遵循我国《会计法》的相关规定对其进行正确审计与综合评价。

2.经济责任审计中的效益监督与评价工作需要全方位进行。以往在经济责任审计的效益结果上通过取得的经济数值来体现,但是忽略了前任工作对现任工作的影响,以及二级单位或下级单位的影响。例如:现任的干部取得的经济效益是通过出卖下级单位的土地所得到的现象,因此在进行效益监督与评价时需要对审查单位的历史、二级和下级单位的情况进行必要的了解,最终形成客观、公正的经济责任审计报告。

四、提高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权威性和监督性

提高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权威性和监督性需要多个部门和机构共同完成,涉及组织部门、廉政监督部门、财务部门以及金融机构等部门的协同工作,才能发展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权威性与监督性。

例如:组织部门把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纳入干部考核档案,并作为干部任用和考评的标准;组织部门和廉政监督部门共同制定合理的廉政实施准则,以经济责任审计结果为依据,防止政绩工程和形成工程的盲目上马;财务部门以经济责任审计结果为依据,遵循《会计法》的基本原则进行合理收支;金融机构以经济责任审计结果为依据正确发放贷款等。因此,为了保障社会经济的有序发展需要各个部门协同的运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并提供高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权威性和监督性。

五、结语

最终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需要审计工作人员认真履行各自的工作职责,如在审计项目实施的各个环节中认真履行审计和审核责任,以及复合和审定责任等,最种形成客观、公平的经济责任评价结果,以保障社会经济的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戚振东,尹平.国家治理视角下的经济责任审计发展创新研究[J].学海,2013,3:129-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