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层建筑消防设计规范十篇

时间:2023-07-07 17:33:46

超高层建筑消防设计规范

超高层建筑消防设计规范篇1

【关键词】灭火 高层 建筑

一、超高层建筑定义、建筑材料及结构体系

建筑高度超过100米的高层建筑通常称为超高层建筑。目前超高层建筑用于承受荷载的建筑材料主要有三种,分别为: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钢混凝土组合结构。

二、超高层建筑在防火设计上的特殊要求

在我国《高层建筑防火设计规范》有关内容中规定超高层建筑除执行高层建筑防火设计的有关规定外,对超高层建筑提出了特殊的防火设计要求,如:

(一)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其应在电缆井、管道井每层楼板处用相当于楼板耐火极限的不燃烧体作防火分隔;

(二)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公共建筑,应设置避难层(间),并应符合有关规定;

(三)建筑高度超过100m,且标准层建筑面积超过1000m2的公共建筑,宜设置屋顶直升机停机坪或供直升机救助的设施,并应符合有关规定;

(四)当建筑高度超过100m时,高层建筑最不利点消火栓静水压力不应低于0.15MPa。当高位消防水箱不能满足上述静压要求时,应设增压设施;

(五)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及其裙房,除游泳池、溜冰场、建筑面积小于5.00m2的卫生间、不设集中空调且户门为甲级防火门的住宅的户内用房和不宜用水扑救的部位外,均应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通过对规范的研究,可以了解到超高层建筑从内部人员的逃生疏散、火灾范围的控制、排烟、供水、固定灭火设施上均提出了具体和更为严格的要求。

北京、上海等地相继发生高层建筑外墙火灾后,国家对高层建筑外墙保温材料的防火等级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三、超高层建筑消防安全问题

超高层建筑在竖向的空间布置上得到了有效的延伸,从而使建筑业主对于建筑的内部空间进行合理的区域划分与功能的布置。正是超高层建筑的功能分区较为复杂,因此,消防监审部门不能够完全根据常规建筑的防火规范进行统一设计,需要针对不同功能分区采取必要的性能化设计。

四、超高层建筑火灾发生危险性

第一,可燃物较多,因此发生的火灾的负荷较大。超高层建筑的内部装修使用的材料主要是大量的可燃物,并且还敷设了很多的电缆电线。如果发生火灾,可燃物会产生毒害气体与大量的浓烟,并且沿着建筑的电梯井与垃圾井等竖向的.

第二,用电量大结构功能复杂。超高层建筑用途很多,其使用功能也相对复杂,提供办公、娱乐、餐饮、会议、商务、购物等功能为一体。并且,根据功能的需要,都会配置大量用电设备,因此其导致火灾发生的可能性因素很大。

第三,设备的日常维护和管理落实不到位,存在安全隐患。在超高层建筑的产权较为复杂、人员的流动性较大、使用功能复杂等。因此超高层建筑的消防设施长时间的使用后耗损程度较大,有些建筑内部甚至没有设计自动化的消防设施。

五. 超高层建筑消防设计

5.1消防设计的难点和目标

超高层建筑的高度一般超过100米,属于综合高层建筑,因此,消防设计难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①消防扑救现场与扑救面难以确定。

②大型的地下停车库的疏散通道和疏散口与锅炉房的确定,以及柴油发电机房的位置。

③标准层的平面上的大空间的消防疏散设计。

④设计建筑避难层。

超高层建筑消防设计中,需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消结合“消防原则,并且完善超高层建筑消防自救能力,通过安全可靠消防防火措施,使建筑消防功能满足实用、安全、经济、技术先进要求。

5.2超高层建筑消防设计

①确定扑救现场与扑救面。根据超高层建筑的地理位置与周边环境,设计出合理的地形改造,最大限度的满足超高层建筑和城市道路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项目建设合理性、经济型与可执行性。

②设计避难层。避难层提供给人员避难的安全场所,因此消防设计较为严格。根据《高规》:建筑高度如果超过了100米,其应该设置避难层。设置避难层,从超高层建筑的第一层到第一个避难层或者是在两个避难层间,但是不超过15层。其原因是火灾发生阶段聚集在建筑15层的避难人员是不允许经过楼梯进行疏散的,可以借助于室外登高云梯实现人员的疏散。所以,超高层建筑设计避难层,首先要考虑的是人员的安全疏散时间的控制,并且使室外消防登高车有效的施救高度,特别是第一个避难层需要充分的考虑消防装备水平,在设置消防登高车最大限度的伸展高度范围内。如果避难层每平米可以容纳5个人,并且适当的设计空余空间,因此好需要设计机械防排烟系统。

③标准层的平面空间上的消防疏散设计。根据超高层建筑的使用功能,进行规范设计,包括疏散宽度、疏散楼梯等。例如:如果属于综合办公区域,根据其使用功能,其内部的餐饮功能的消防难点是在第五层,如果按照消防疏散人员208个计算,疏散宽度应该设计为2.08米。如果会议层的消防难点是在第十一层,其疏散人员按照220计算,其疏散的宽度应该设计为2.2米。如果办公功能的消防难点层是标准层,面积按照929平方米计算,疏散人员按照156计算,其疏散宽度需要设计为1.56米。并且在疏散楼梯的设计上一般要求至少两部,每层都需要满足消防疏散要求。

④借用大型的停车库疏散口、锅炉房和柴油发电机房的位置的确定。如果超高层建筑的用地面积受到外界因素的限制,需要在一定面积内设计停车库,需要采用的是普通停车库和机械停车库相结合的设计方法。大型停车库的车辆出入口由于条件限制不能设计三个时,根据高度差关系,需要在建筑负2层或者是负3层分别设计通往到响铃的地下停车库的车行通道,并且借助于相邻的地下停车可地面出入口,从而实现了车库对外的出入口数量要求。但是,为了避免对主体超高层建筑的影响,需要在其周围场地设计景观造型和地面楼梯等外部造型。

结束语:

超高层建筑消防设计不但涉及以上几点,还包括建筑装饰材料的设计等。超高层建筑的设计基点都应该遵循我国的设计规范,根据超高层建筑特点,立足于防火自救,并且主动性的预防火灾发生,在装饰与保温材料上避免使用可燃性的建筑材料,严格把关施工。提高人民消防安全责任意识入手,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与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 曹胜开. 浅谈超高层建筑消防设计――以重庆银行大厦为例[J]. 重庆建筑. 2012(11-25).

超高层建筑消防设计规范篇2

1 建筑消防设计的基本要求

首先,在进行建筑消防设计时,应严格按照以下规范要求进行设计:GB50045-2005(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设计规范)、GB50116-9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JBJ6-2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另外。由于电气消防和给排水系统的关系较为密切,所以怎样进行具体设计时,应尽量最好沟通工作,避免设计时发生重复更改的情况;其次,在进行消防设计时必须明确消防系统所需保护对象的级别,并根据具体级别设置相应的消防设备及联动控制方式。消防联动控制的主要设施如下:非消防电源的断点控制、火灾应急照明系统控制、防火卷帘、火灾警报装置、防火门通风及防排烟设施、疏散指示标志、各类自动灭火设施等等;最后,火灾报警系统应设有双电源,即主电源和直流备用电源,其中主电源必须采用消防专用电源,直流备用电源应尽量采用火灾报警控制器专用蓄电池,同时对于消防系统中的用电设备应根据负荷等级的要求,采用双回路的供电方式进行供电,一旦主电源发生故障断电时。另一路电源应自动投入。严禁使用变频调速器作为消防设备控制回路的控制装置。消防水泵及电梯的两个供电回路。应在最末一级配电箱处自动切换。

2 室内消防给水管道设计要点

2.1 室内消火栓超过10个且室内消防用水量大于15L/s时,室内消防给水管道至少应有两条进水管与室外环状管网连接,并应将室内管道连成环状或将进水管与室外管道连成环状。当环状管网的一条进水管发生事故时:其余的进水管应仍能供应全部用水量。

2.2 超过六层的塔式和通廊式住宅、超过五层或体积超过10000m的其他民用建筑、超过四层的厂房和库房,如室内消防竖管为两条或两条以上时,应至少每两根竖管相连组成环状管道。

2.3 高层工业建筑室内消防竖管应成环状,且管道的直径不应小于100mm。

2.4 室内消防给水管道应用阀门分成若干独立段,当某段损坏时,停止使用的消火栓在一层中不应超过5个。高层建筑室内消防给水管道上阀门的布置,应保证检修管道时关闭的竖管不超过一条,超过三条竖管时,可关闭两条。阀门应经常开启,并应有明显的启闭标志。

2.5 消防用水与其他用水合并的室内管道,当其他用水达到最大秒流量时,应仍能供应全部消防用水量。淋浴用水量可按计算用水量的15%计算。

2.6 当生产、生活用水量达到最大、且市政给水管道仍能满足室内外消防用水量时,室内消防泵进水管宜直接从市政管道取水。

2.7 室内消火栓给水管网与自动喷水灭火设备的管网,宜分开设置;如有困难,应在报警阀前分开设置。

2.8 严寒地区非采暖的厂房、库房的室内消火栓,可采用干式系统,但在进水管上应设快速启闭装置,管道最高处应设排气阀。

3 室内消火栓设计要点

3.1 设有消防给水的建筑物,其各层(无可燃物的设备层除外)均应设置消火栓:

3.2 室内消火栓的布置。应保证有两支水枪的充实水柱同时到达室内任何部位。建筑高度小于或等于24m时,且体积小于或等于5000m?的库房,可采用1支水枪充实水柱到达室内任何部位。水枪的充实水柱长度应由计算确定,一般不应小于7m,但甲、乙类厂房、超过六层的民用建筑、超过四层的厂房和库房内,不应小于10m;高层建筑、高架库房内。水枪的充实水柱不应小于13m水柱:

3.3 室内消火栓栓口处的静水压力应不超过80m水柱,如超过80m水柱时,应采用分区给水系统。消火栓栓口处的出水压力超过50m水柱时,应有减压设施:

3.4 消防电梯前室应设室内消火栓:

3.5 室内消火栓应设在明显易于取用地点。栓口离地面高度为1.1m,其出水方向宜向下或与设置消火栓的墙面成90°角:

3.6 冷库的室内消火栓应设在常温穿堂或楼梯间内:

3.7 室内消火栓的间距应由计算确定。高层工业建筑,高架库房,甲、乙类厂房,室内消火栓的间距不应超过30m;其他单层和多层建筑室内消火栓的间距不应超过50m。同一建筑物内应采用统一规格的消火栓、水枪和水带。每根水带的长度不应超过25m。

3.8 设置常高压给水系统的建筑物,如能保证最不利点消火栓和自动喷水灭火设备等的水量和水压时,可不设消防水箱。设置临时高压给水系统的建筑物,应设消防水箱或气压水罐、水塔,并应符合下列要求:①应在建筑物的最高部位设置重力自流的消防水箱;②室内消防水箱(包括气压水罐、水塔、分区给水系统的分区水箱),应储存10min的消防用水量。当室内消防用水量不超过25L/s,经计算水箱消防储水量超过12 m2时。仍可采用12m2;当室内消防用水量超过25L/s,经计算水箱消防储水量超过18 m2,仍可采用18 m2;③消防用水与其他用水合并的水箱,应有消防用水不作他用的技术设施;④发生火灾后由消防水泵供给的消防用水,不应进入消防水箱。

4 室外消防给水管道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4.1 室外消防给水管网应布置成环状,但在建设初期或室外消防用水量不超过15L/s时,可布置成枝状:

4.2 环状管网的输水干管及向环状管网输水的输水管均不应少于两条,当其中一条发生故障时,其余的干管应仍能通过消防用水总量:

4.3 环状管道应用阀门分成若干独立段,每段内消火栓的数量不宜超过5个:

4.4 室外消防给水管道的最小直径不应小于100mm。

5 室外消火栓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5.1 室外消火栓应沿道路设置,道路宽度超过60m时,宜在道路两边设置消火栓,并宜靠近十字路口:

5.2 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和液化石油气罐罐区的消火栓,应设在防火堤外。但距罐壁15m范围内的消火栓,不应计算在该罐可使用的数量内。消火栓距路边不应超过2m,距房屋外墙不宜小于5m;

5.3 室外消火栓的间距不应超过120m;

5.4 室外消火栓的保护半径不应超过50m;在市政消火栓保护半径150m以内,如消防用水量不超过15L/s时,可不设室外消火栓:

5.5 室外消火栓的数量应按室外消防用水量计算决定,每个室外消火栓的用水量应按10~15L/s计算;

5.6 室外地上式消火栓应有一个直径为150mm或100mm和两个直径为65mm的栓口:

5.7 室外地下式消火栓应有直径为100mm和65mm的栓口各一个,并有明显的标志。

6 用水量设计要点

一般高层建筑的消防用水总量应按室内、外消防用水量之和计算,高层建筑内设有消火栓、自动喷水、水幕、泡沫等灭火系统时,其室内消防用水量应按需要同时开启的灭火系统用水量之和计算。

高层建筑室内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用水量,应按现行的国家标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的规定执行。

7 结论

综上所述,在建筑电气消防设计中,必须严格执行各种规范的相关规定,同时还应根据据消防机理及各设备在火灾时的运行情况,合理地选择消防设备,以便于各消防设备能及时、准确和安全地运行。

参考文献:

[1]郝进.探讨建筑工程消防设计的几个误区[J].中国西部科技.2008.

超高层建筑消防设计规范篇3

超高层建筑由于用途多及功能复杂,导致的火灾可能性较大,且扑救难度也较大。因此,超高层建筑应立足于自防自救,采取可靠的防火措施,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达到预防火灾的目的。本文根据多年的工作实践,超高层火灾的诱因及特点进行分析,并就超高层建筑的建筑防火设计进行探讨。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防火设计思路

中图分类号:TU97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地相继建设了不少高层建筑,由于导致高层建筑发生火灾的因素较多,扑救难度大,因此高层建筑应立足于自防自救,采取可靠的防火措施,达到预防火灾的目的。现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对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设施作了严格规定,对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即所谓超高层建筑,在遵守一般高层建筑的通用防火规定外,增加了合理的防火技术要求。建筑高度超过250M的民用建筑采取的特殊防火要求,要提交国家消防主管部门组织专题研究论证。超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扑救难度更大,成灾后果严重。在超高层建筑防火设计过程中,随时会出现一些新的问题。所以正确运用规范,采用先进的防火技术,保证超高层建筑的防火安全至关重要。

一、超高层建筑火灾的危害性分析研究

1、火势蔓延快。高建筑物的排气道、电缆井、楼梯间等竖向井道中,若忽略防火分隔,或方法处理不当,产生火灾时,灾情短时间内会迅速扩大。据测定,火灾刚发生时,因空气对流在水平方向造成的烟气扩散速度为0.3m/s,火势猛烈后,由于高温状态下的热对流而造成的水平方向烟气扩散速度为0.5~0.8m/s,烟气沿楼梯间或其他竖向管井扩散速度为3~4m/s。如一座高度为 100m的高层建筑 ,如无阻挡,只要半分钟即可将火势引至顶层,造成严重影响。风对高层建筑火灾有较大的影响,测定显示,当建筑物10m高处的风速为5m/s时,在30m高处为8.7m/s,60m高处为12.3m/s,90m高处为15m/s,由于风速增长,导致火势的蔓延,因此更加难以控制和扑灭。

2、疏散困难。高层建筑的特点:一是层数多,疏散到地面时间长;二是人员较多,不易疏散;三是高层建筑火势蔓延极快,增加了疏散困难,甚至威胁到生命安全,火灾案例分析表明,在火灾中有一半人数以上是被烟熏死的。

3、扑救难度大。高层建筑起火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扑救十分困难。例如:热辐射强、烟雾浓、火势向上蔓延的速度快,消防队员难以堵截;消防队使用的灭火及救护设施高度有限,因此室内消防给水设施是扑救高层建筑火灾的主要设施。当火势扩大,形成大面积火宅时,室内消防水量不足,需要利用消防车向高楼供水,但消防水带耐压能力常常不能适应需要,此外,建筑物如果没有安装消防电梯,消防队员因攀登高楼体力不够,不能及时达到火层进行扑救,消防器材也不能随时补充,均会影响扑救。

4、火险隐患多。高层建筑通常功能多元化,易燃物多,若管理不当,发生火灾可能性很大。特别是一些面积大、超高层建筑,情况更为复杂,一旦发生火宅,后果不堪设想。

二、超高层建筑防火设计

1.总平面布置

总平面布置是建筑设计中的第一要素,超高层建筑防火设计中总平面的布置则是首先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合理的总平面布置,不但有利于火灾扑救,而且对人员疏散及消防救援有极大帮助。《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以下简称“高规”)规定:高层建筑的周围,应设环形消防车道。当设环形车道有困难时,可沿高层建筑的两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高层建筑的底边至少有一个长边或周边长度的1/4且不小于一个长边长度,不应布置高度大于5.00m、进深大于4.00m的裙房,且在此范围内必须设有直通室外的楼梯或直通楼梯间的出口。消防车道距高层建筑外墙宜大于5.00m。消防车道与高层建筑之间,不应设置妨碍登高消防车操作的树木、架空管线等。

该项目四周设置环形消防车道,消防车道距离外墙5~10米,车道宽度为6米,其中1#塔楼消防登高面分段设计,位于西边与北边转角处,并设置消防登高操作场地,以利于大型消防车进行火灾扑救。消防登高范围内设有直通室外的楼梯间出口。1#塔楼核心筒楼梯间门至室外不超高15米。

“高规”对于登高车操作场地没有作出规定,但其在高层建筑火灾扑救中起到很关键的作用,南宁市消防局根据结合实际情况,针对高层建筑消防扑救场地设计作出了具体规定。龙光世纪在总平面布置中不但严格按照“高规”中关于总平面的相关规定进行设计,而且还根据南宁市消防局的相关规定进行了调整设计。

2.避难层设计

“高规”规定:建筑高度超过100米的公共建筑,应设避难层(间)。避难层是高层建筑中专供火灾时人员临时避难用的楼层。避难层可以采用全敞开式、半敞开式、封闭式三种类型。全敞开式避难层为不设围护结构的全敞开空间,一般设在建筑物的顶层或屋顶上。半敞开式避难层四周设有高度不低于1.2m的防护墙,上部设有可开启的封闭窗,采用自然排烟方式,可防止烟气的侵害。封闭式避难层为设有耐火的围护结构,室内具备应急照明、独立的空调和防排烟系统,门窗为防火门窗。

设置的避难层应满足下列要求:1、避难层的设置数量和两个避难层之间的高度,应满足人员疏散时间的要求,充分考虑建筑面积、使用功能、人数、人流速度及火灾蔓延情况,自建筑首层至第一个避难层或两个避难层之间,不宜超过15层;2、通向避难层的防烟楼梯应在避难层分隔、同层错位或上下层断开,但人员必须经避难层方能上下;3、考虑人体体型特点,在不致过分拥挤的情况下,避难层的净面积宜按每平米5人计算;4、避难层可兼作设备层,但设备、管道宜集中布置;5、避难层设消防电梯出口和消防专用电话,其它客货梯不得在避难层处设出口。 本工程1#塔楼结合各功能分区,在5层、24层、43层及62层共设置了4个避难层,避难区的间隔为18超出“高规”要求的15 层间隔要求。本工程核心筒共设置了3部疏散楼梯,能更快的进行人员疏散,并在屋面设置了专供消防使用的直升机停机坪;同时在5层避难层设有通往裙楼屋面的连通口,将裙楼屋顶作为第 1 个避难层,裙房屋顶平台面积大,屋面楼板具有一定的耐火极限,在火灾情况下,可作为避难安全区域,对于安全疏散及施救都有一定的作用。结合国内目前一些超过300m超高层的设计案例,如:同在南方区域的深圳京基100(441.8m)、广州西塔(437.5m)、深圳平安大厦(660m)等均按每隔18~22层设置避难层,参照同区域及均为300米以上同类建筑设置1#塔楼的避难层的位置。因此经消防部门的论证会议,通过了本工程的避难层设置方案。

3.标准层防火疏散设计

办公标准层防火分区的划分尽量按每层为1个分区,但本项目每层办公面积的超出成为防火分区设计重点和难点,具体分析如下:《高规》规定,高度超过50m或重要办公楼(一类高层),每个防火分区最大面积为2000平米(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本项目办公层每层建筑面积约为2470平方米,扣除结构部分及核心筒内封闭不用的穿越井道等,面积约为2000平方米左右,按规范需将办公层每层划分为两个防火分区,核心筒内均匀设置3部疏散楼梯,并在走道中间设置特级防火卷帘,这样既不影响办公空间的灵活布置,又满足了防火分区及疏散要求。办公平面呈环形布置,保证人员双向疏散及疏散距离的要求。办公层的最大建筑面积为2500平方米,按每人建筑面积10平方米计算,办公层的最多人数为250人,所需的疏散宽度为2.5m,本工程设计了3部疏散楼梯,且均匀分布于办公层,总疏散宽度为3.6m,大于疏散要求的宽度。对于办公楼超过每层2000平方米的要求,通过以上设计措施及论证,有扩大标准层面积的可行性和有利措施。

4.屋顶停机坪设计

超高层建筑宜设屋顶直升飞机停机坪。发生火灾时,将在楼顶部躲避火灾的人员用直升飞机疏散到安全地区,具体设置的技术要求有: 1、停机坪与设备机房、电梯机房、水箱间、共用天线等突出物的距离不应小于5m;2、出口不少于2个,每个出口宽度不小于0.9m,以保障同时有两股人流出入;3、在停机坪的适当位置消火栓;4、停机坪四周围设置航空障碍灯。本项目的屋顶停机坪采用钢桁架结构,顶板为直径为24米的航空铝合金甲板,屋顶设置两部疏散楼梯与停机坪连接。屋顶立面造型独特,女儿墙的设计上顺应立面连续的花瓣造型起落,屋顶四角突起的构架对飞机坪的设置有影响,屋顶停机坪的设计既要考虑停机坪的疏散要求,又要考虑立面造型及屋顶擦窗机的设计互不影响是本项目的又一重点及难点之一。

结语:

超高层建筑的火灾危险性是显而易见的,笔者从分析超高层建筑的火灾特点和危险性入手,在参考超高层建筑防火设计在满足规范要求的前提条件下,更应该根据超高层建筑的实际情况和当地消防实际水平在人员施救、防火分区、安全疏散等方面进行合理的个性化设计。

并随着科学技术和世界经济的迅猛发展,为超高层建筑防火设计寻找新思路,增加建筑防火设计的灵活性和多样性显得越来越重要。

参考文献:

[1]李引擎 .建筑防火工程 [M].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超高层建筑消防设计规范篇4

关键词:高层建筑;消防给水选择;注意事项

前言:消防给水方式的选择是超高层建筑消防系统设计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我国现在还没有针对超高层建筑的消防设计规范,设计人员在设计时往往套用高层建筑的消防设计规范和经验,存在较大弊端。本研究提出了超高层建筑消防给水系统综合评价的各项指标并进行了论证,根据递阶层次结构原理,建立了超高层建筑消防给水系统综合评价法模型。

1. 高层建筑消防给水系统的应用背景

高层建筑由于其功能复杂,人员众多,流动性大,烟蒂等各类火种多;高层建筑物内均设置有大量的电气设备,一旦漏电走火,或者检修焊接,均极易引起火灾;更由于高层建筑室内装饰要求高,装饰材料中有大量的可燃物质,均是火灾的隐患。加上高层建筑内竖井多,一旦发生火灾,均是火灾迅速蔓延的通路。高层建筑本身楼高风大,自然形成的烟囱,拔风助火,使火焰蔓延迅速,火势更加凶猛。高层建筑的建筑高度都在24 m以上,甚至高达数百米,当消防人员身负消防设备,快步登高到24 m以上时,呼吸和心跳都已超过限度,难以发挥正常的战斗力,更由于竖井的拔风作用,火势烟雾的漫延极快,火灾热幅射很强,烟浓雾厚,都给消防灭火带来极大困难。高层建筑火灾时,由于火大烟浓,人多拥挤,疏散非常困难。因此,高层建筑一旦着火,如不能及时扑灭,将造成人员大量伤亡、经济损失极为严重的可怕后果。由于建筑高度大,发生火灾时国产消防车已不能发挥作用,高层建筑的消防只能立足于/自救0,因此必须认真做好高层建筑的消防设计。高层建筑消防给水系统必须切实按照/高规0要求,根据高层建筑的类别和功能以及实际情况进行选择。高层建筑消防给水系统可按灭火设施系统压力、消防水箱和消防水池是否设置以及消防水供给方式,自动控制方式进行分类,设计时应正确选取。

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超高层建筑消防给水系统的优化

层次分析法是美国运筹学家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它是对多个方案多个指标系统进行分析的一种层次化、结构化决策方法,它采用数学方法将哲学上的分解与综合思维过程进行了描述,从而建立决策过程优化的数学模型。具有原理简单、复杂问题结构化和层次化、理论基础扎实、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等较突出的特点。按照层次分析的评价方法与标准,综合反映各种消防给水方式的优劣,从中优选最适合的消防系统给水方式。根据我国现有的水泵生产状况,一般的离心式水泵系统最高工作压力为1.6 MPa。当压力大于此值时,对设备的抗压能力要求将大大提高,受水泵扬程、消火栓出口压力和减压阀关于减压量的影响,一般水泵一级加压可供至约150 m的高度。因此,在运行可靠性C6的指标判断里,建筑高度以150 m为界,高于和低于此范围时,减压阀和并联系统的运行可靠性有极大的区别,故建立判断矩阵时以建筑高度150 m为界。低于150 m的超高层建筑,其判断矩阵为C6a,高于150 m则为C6b。

3. 高层民用建筑消防给水的注意事项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相继出现了高层民用建筑。有安全消防的供水系统是大楼启用最基本的条件之一。自来水厂通过城市输、配水管道供水.水压一般在Zkg/cmZ左右.夜间可达2.5一2.7kg/cm,所以六、七层以下的住宅楼通过设置屋顶水箱夜间市政管网水压高时屋顶水箱进水供四层以上住户正常用水是没有问题的。而目前城市用地越来紧,不得不建造较高的楼房.高层建筑的投资规模大.建筑使用功能复杂.使得对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防火安全的设计。一般来说楼房常见的几种供水方式是:1、水池一水泵(恒压变频或气压罐)一管网系统一用水点。此方式是集中供水对于一、二层是商业群房、群房上建有多幢住宅的建筑目前较多采用此种供水方案。一般设计有地下生活水池一座集中恒压变频供水不设屋顶水箱,最不利的用水点是顶层住宅主水泵一般有三台,二开一备自动切换.付泵为一小流量泵夜间用水量小时主泵自动切换到副泵以维持系统压力基本不变(气压罐一般不用于生活用水)。2、水池一水泵一高位水箱一用水点此方式也下面就我在高层民用建筑消防给水中的几点体会,愿与大家交流:对于防火安全的设计首先要考虑到室外消火栓数量的确定。《高规》第7.3.6规定:‘’室外消火栓的数量应按本规范第7.2.2条规定的室外消火栓用水量经计算确定.每个消火栓的用水量应为10-151/s”.但是((高规)}的((条文说明》是这样解释:“室外消火栓的数量应保证供应建筑物需要的灭火用水量其中包括室内、室外两部分‘’。我认为《条文说明》的解释超越了《高规》的规定。室外消火栓是室外消防用水取水口.理应按室外管网来考虑。但是《高规》第7.4.5.3规定“水泵接合器应设在室外便于消防车使用的地点,距室外消火栓或消防水池的距离宜为15-40m“。从这个规定可以看出水泵接合器的15-40m范围内在一般情况下要设置室外消火栓。因此在工程设计中在布置水泵接合器时要考虑其相对集中以利于与经计算的室外消火栓数量对应.一旦设计中有较多的室内消防系统需要较多水尖接合器且分散布置时.则需要适当增设“额外“的室外消火栓。最后要考虑到消防给水系统的形式。对高层建筑消火栓给水系统形式的选择首先我们应保证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其次我们应尽量选用经济合理的供水形式。按服务范围分:独立的消防给水系统和区域集中的消防给水系统笔者建议尽量采用区域集中的消防给水系统就如上述所讲。邻近高层建筑共用消防水池但这往往得不到推广。

结语:综上以上几点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高层建筑内竖井多,一旦发生火灾,均是火灾迅速蔓延的通路。因此,高层建筑的消防给水安全可靠是最重要的但要在保证安全的同时达到经济合理,尽量节省投资,使得维修管理方便.我们还要在设计当中认真考虑,细心比较.这样才能把工程做的更好。■

参考文献

[1] 袁杰.浅析影响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整体效能的关键设计点[J].宜春学院学报.2008(04)

超高层建筑消防设计规范篇5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建筑电气;设计;消防系统

1 消防应急照明设计

超高层建筑在中间层设置避难区,不但能供高区逃生下来的人避难,也能在着火时提供安全区域,供相关消防单位正常指挥消防灭火和救火工作。建筑专业对避难区的设计原则是短时提供给逃生人员休息的场所,短暂停留后还是继续往一层逃生。基于该指导思想,设计避难区的疏散指示灯时,高区楼梯间疏散指示灯的指示方向应指向下面最近一层的避难区,再经避难区内指示走到继续向下逃生的楼梯,直至逃出大楼。

除此之外,为了避免分支线路供电距离太远,超高层楼梯间的照明配电应跟随变电所分段,由对应避难层的应急照明配电箱集中供电给该变电所楼层至上一个变电所的下一层之间的楼梯间应急照明灯,且应急照明的最少持续时间及最低照度应满足JGJ 16―2008 的要求。该要求规定避难层的避难区及屋顶消防救护用直升机停机坪的应急照明最少持续供电时间不得小于60 min,照度不得低于正常照明照度; 而竖向疏散楼梯的应急照明最少持续供电时间不得小于30 min,照度不得低于5 lx。GB 50045―199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2005 年版) 也规定,高度超过100 m 的高层建筑的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的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少于30 min,避难层的应急照明供电时间不应小于60 min,照度不应低于1 lx。然而,由于超高层的疏散原则还是基于最终逃出大楼,因此实际设计时各区域的应急照明最少持续时间应考虑工程的实际情况。

超高层的疏散应急照明最少持续时间与建筑的高度、人员的密集程度有关,当建筑高度一定时,人员越密集,疏散时间越长; 当人员密集程度一定时,建筑高度越高,疏散时间越长。因此,实际设计疏散应急照明的持续时间应根据实际工程的具体情况酌情考虑,必要时应适当延长疏散应急照明的最少持续时间。

2 消防配电设计

超高层建筑在GB 50352一2005《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上的定义为“建筑高度大于100 m 的民用建筑为超高层建筑”。目前国内的超高层建筑大部分都在200 m 左右,最高的甚至达到600 m 以上,通常根据建筑高度,每隔一定高度设置一处避难区。从节能的角度出发,有些避难区的楼层会结合设置一个变电所,每段高区的设备由相应避难层的变电所供电,一般高区变电所供电范围为本层向上至上一个避难层的下一层。消防设备根据所在楼层由相应的变电所配电,消防设备的配电干线一般可选择耐火电缆或矿物绝缘电缆,按现行规范JGJ 16―2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的要求: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保护对象为特级建筑物时,其消防配电干线及分支干线应采用矿物绝缘电缆。GB 50116―199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规定,建筑高度超过100 m的高层民用建筑为特级保护对象,因此,超高层的消防配电干线及分支干线应采用矿物绝缘电缆。矿物绝缘电缆分刚性矿物绝缘电缆和柔性矿物绝缘电缆,两种电缆各有其优缺点,在实际工程中可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择优选用。

超高层的消防设备一般选择用发电机作为市电的备用电源,对于200 m 左右的超高层,从节能及经济角度出发,一般选择低压发电机,而对于达到600 m 左右的超高层,需选择高压发电机在高区降压后配电,则更合理。决定超高层的备用电源不能仅看建筑高度,具体发电机的配置还需结合工程的具体用途及重要程度、建筑能提供的条件、市政要求等因素综合决定。

普通高层建筑常用并联消防给水方式,消防泵一般集中设置在地下室。使用该方式时,消防报警系统中所有的消火栓按钮的直接起泵线需串联引至消防水泵房中的消防泵配电箱内。超高层从节约前期投资成本的角度考虑,一般采用串联消防给水方式,这种方式消防喷淋泵为高、低区分散设置。

根据给排水专业的设计要求,消火栓按钮的直接起泵线的连接方式与并联方式有所不同,采用串联给水方式时,消防报警系统中各段高区的消火栓按钮的直接起泵线直接接至下面最近一层避难层的消防水泵房内的消防泵配电箱,地下室与低区的消火栓按钮的直接起泵线接至地下室的消防水泵房内的消防泵配电箱,而从高到低各层消防泵房的消防泵配电箱之间需增加联动控制线,并在配电箱内设置延时继电器,以便满足高区着火时从地下室到高区一级一级串联起动消防泵的要求。可见,给排水专业的消防系统要求不同,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也不同,实际工程中应先考虑系统要求再定消防设计。

3 消防系统设计

GB 50116―1998 中将超高层建筑作为特级保护对象,其消防报警系统的设计标准在有些方面高于或有别于普通高层建筑,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探测器保护面积的修正系数不同。GB50116―1998 中规定,对于特级保护对象,其探测器保护面积的修正系数宜取0.7 ~0.8。

(2) 各避难区应设独立的火灾应急广播系统。JGJ 16―2008 中规定,在各消防控制室设置独立的火警广播设备,各避难层设独立的火灾应急广播系统的目的是: 在任何情况下都确保避难层能接收到消防控制中心发出的火灾事故广播指令。

(3) 需注意消防专用电话的距离。GB50116―1998 中规定,“设有手动报警按钮、消火栓按钮等处宜设置电话塞孔。从一个防火分区内的任何位置到最近的一个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距离不应大于30 m。”因此一般工程消防专用电话塞孔间的距离均按手动报警按钮间的距离设置在60 m 以内。特级保护对象要求“各避难层应每隔20 m 设置一个消防专用电话分机或电话塞孔”。因此,在设计超高层避难区的消防时,应注意该规范要求的距离。

(4) 各避难层与消防控制中心之间应设置独立的呼救通信。

(5) 应注意在电缆竖井中设置火灾探测器。超高层由于层数多、建筑高、垂直敷设的电缆数量大,一般会设置独立的电缆竖井,而这些电缆竖井通常长期无人巡查,因此,存在火灾隐患,不可忽视。目前, JGJ 16―2008 和GB 50045―1995中均要求超高层设置剩余电流火灾报警系统。然而,该系统的探测点一般都设在配电箱的电源进线端,为单点探测,不能监测到电缆竖井内连续的电缆温度变化。

GB 50116―1998 中规定电缆竖井宜选择缆式线型定温探测器,这种探测器系统结构简单,造价低,抗干扰能力强,安装调试方便,是目前技术相对成熟的产品; 缺点是测量方式单一,不能实时监测,需定期监测电缆性能。

近几年,还有新推出的光纤感温探测器,该探测器优点在于具有火警预警功能,可多种监测方式相结合,可实时监测光缆沿线每一点的温度值和变化趋势,便于定位事故点及分析故障原因、光纤可恢复性等。其缺点在于系统结构复杂、造价高、要求需加热的线缆长度长等,因此限制了它的广泛应用。在实际工程中,可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加以选择。

4 结语

超高层建筑的消防设计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在遵循国家规范的前提下,择优选取合适的设计方案和消防产品。在工程设计中不断总结和摸索经验教训,并不断地学习和探索相关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在配合其他专业时应充分清楚其系统的消防要求,准确地在电气消防报警系统中实现,以便在发生火灾时尽量让伤亡和损失最小。本文主要讨论了公共建筑性质的单栋超高层建筑,提出与普通高层建筑相比,超高层建筑在供电方式、应急照明设计及消防系统设计中需注意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李丛.某超高层建筑群的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系统设计[J].智能建筑电气技术,2010(06).

超高层建筑消防设计规范篇6

《财经》记者 于达维

元宵夜央视新址北配楼之大火,再次将超高层建筑的消防难题推向前台。

《财经》记者事发当日在火灾现场看到,这栋高达159米的建筑,其东、南两面均起火,火势有80米到100米高。但在持续六个小时的救援中,由于消防车上的水枪只能射到60米高度,因此火势始终无法完全控制。

在过去几十年中,高耸入云的超高层建筑(高度在100米以上的,称为“超高层建筑”),已经成为现代都市追求极致、竭尽奢华的象征。它也给消防部门带来了巨大考验。从目前的消防能力来看,火灾发生时从大楼外面施救,云梯车一般只能达到50多米的高度;即使是消防水枪,所能射到的高度一般也只有200米。在更高的高度上,除非让消防人员冒险进入火点,并人工启动大楼内部的消防栓,否则只能让大火自生自灭。

但在中国不少大城市,200米早已不再高不可攀。无论即将启用的北京央视新址主楼以及国贸中心三期,还是上海市的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都超过了这个高度。

先天缺陷

央视新址火灾,并不是近年来超高层建筑首次遭遇火灾考验。

2007年8月14日,总高度达492米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尚未启用,就遭遇了火灾。值得庆幸的是,大火在一个多小时内就被扑灭,无一人伤亡。不过,消防官兵亦承认,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火灾事故的成功扑救是一个奇迹。

2004年10月17日,在委内瑞拉首都加拉加斯市,56层高的中央公园东塔楼发生严重火灾,大火吞噬了34层以上的建筑物。当地动用100多名消防队员和200多名军人现场灭火,甚至调来两架直升机向大楼喷水;经过近20小时的奋战,大火才被扑灭。

2007年1月18日,阿联酋迪拜一座即将竣工的37层高的“财富中心”大楼发生火灾,造成四人死亡、67人受伤,伤者中包括九名中国工人。

上海市房屋建筑设计院总工程师沈祖宏告诉《财经》记者,超过100米的超高层建筑的防火问题,在国际上也没有什么有效的办法。因为云梯和消防水枪都难以企及;即使动用直升机,实际上也是杯水车薪。在这种情况下,防灾减灾很大程度上只能依靠大楼自身的消防设施,如自动报警、自动喷淋系统以及启动大楼内部的消防栓。更直白一点说,就是“靠消防人员往上冲”。

早在1995年,原国家建设部就将公安部等有关部门制定的《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下称《规范》)批准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规定10层及10层以上居住建筑、建筑高度超过24米的公共建筑适用这一标准;当高层建筑的高度超过250米时,建筑设计防火应对特殊的防火措施进行专题研究,并应提交国家消防主管部门组织专题研究论证。

按照《规范》要求,高层建筑必须设计防火分区、自动消防系统和疏散通道;建筑高度超过100米的公共建筑,应设避难层。建筑高度越高,所使用的装修材料耐火等级要求也就越高,所要求的消防栓数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用水量以及消防卷盘数量也就越多。室外则须设置给水管道、消防水池和室外消火栓。

但据《财经》记者了解,少数高层建筑依然存在先天设计缺陷。比如消防布局不合理、装修材料质量参差不齐、耐火极限低,或者吊顶尤其是豪华吊顶可燃物较多;加之缺乏有效管理和监督,消防设施缺乏定期保养,都给火灾的发生和蔓延带来了隐患。

实际上,政府在规划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时,就应将城市消防总体布局、消防通道、消防水源建设、高层建筑消防自动灭火设施建设纳入规划之中,做到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并严格控制建筑消防的审批。但部分设计人员为追求建筑的个性外观,忽视了消防安全,容易造成安全隐患。

由于防火设计属于高层建筑中不易受到关注的隐性设计,而外部和内部整体设计才是业主更关注的,因此为了追求整体效果而挤压消防设施空间、更改消防防火设计,严重影响建筑本身的防火性能也并不鲜见。根据目前公布的情况,央视新址配楼在起火时还处在装修过程中,消防设施也尚未启用。

难题待解

美国“9・11”事件发生后,遇难消防人员的家属自发成立了一个名为“摩天大楼安全运动”(Skyscraper Safety Campaign)的民间组织,目的在于推动社会公众反思摩天大楼何以在大火发生后难以遏制甚至最后坍塌。

2005年,该组织一位联合主席发表声明指出,负责重建世贸中心的开发商拉里西尔维斯坦(Larry Silverstein)对大厦的消防问题仍未给予足够重视,并批评说“他们从‘9・11’所学到的东西,显然没有消防人员家属学到的多”。因此,她把新的世贸中心称为新的“死亡陷阱”。

根据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2005年公布的调查结果,世贸中心“双子楼”的疏散楼梯设计的数量、位置及其脆弱的护墙,都是造成“9・11”事件中大量伤亡的重要原因――每座建筑的疏散楼梯数量都没有达到美国国家标准,更没有达到纽约市的标准,不足以完成上万人的疏散。

调查发现,世贸中心1号楼疏散一个人的时间为48秒,是目前美国建筑防火设计手册中规定的最长疏散时间的两倍。调查结论还指出,如果大楼梁柱、地板、天花板上的防火材料并未脱落,大楼也不至于在大火中坍塌。而如果大楼设计有消防电梯和更坚固的疏散楼梯,也可以让消防人员更顺利地到达起火地点,更顺利地救到人。

NIST尽管并未将责任完全归咎于大楼的设计者,但是建议在以后的摩天大楼建设中,要注意类似的问题,以避免“9・11”悲剧重演。

沈祖宏告诉《财经》记者,“9・11”事件之后,建筑界普遍认为,纯钢结构在大火中会迅速失去强度,所以尽管纯钢结构大楼具有自重较轻的优点,但现在一般摩天大楼都以混凝土为核心,钢结构上也要用混凝土包裹住。

遗憾的是,高度达234米的央视新址主楼仍然采取了纯钢结构设计,因为其不规整的造型,只能用钢结构才能实现。因此,大楼设计在公布之初就充满争议;其抗震问题、造价问题、结构安全问题争论亦很突出。一位业内专家对《财经》记者表示,大火仅袭击了混凝土结构的北配楼,没有波及到咫尺之隔的主楼,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根据世贸中心的调查结论,NIST通过建筑安全小组法案(National Construction Safety Team Act),就高层建筑的安全规范向建筑和消防机构提出了30条建议,并敦促这些建议迅速落实。NIST的副所长夏姆・桑德(Shyam Sunder)强调,为确保安全方面达到预计水平,严格执行建筑规范和标准至关重要。

实际上,即便推行最严格的消防标准,挑战也仍然严峻。高处毕竟不胜火力,目前中国国内消防部门供水能力最高的,是从德国进口的一七式压缩空气泡沫主战消防车;该车平均供水高度可达200米,最大供水高度可达375米。此外,消防云梯车和曲臂车最高的也可升至90米,相当于30层楼高。但这些都不足以追赶上屡创新高的摩天大楼高度。

超高层建筑消防设计规范篇7

现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对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设施作了严格规定,对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即所谓超高层建筑,在遵守一般高层建筑的通用防火规定外,增加了合理的防火技术要求。

【关键词】超高层;消防弱电系统;安全

1 超高层建筑的火灾危险性

超高层建筑的服务功能比较齐全,内部装修比较豪华,建筑标准都比较高,投资规模都比较大,因此涉及到的安全问题比较多,但消防安全比任何安全问题都重要,建筑其他安全问题如果真的发生,造成的损害也只是局部的,涉及的人员也是少数。但一旦发生火灾,产生的危害就非常大,后果无法估计。

超高层建筑的火灾危险性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1.1 火险隐患多

超高层建筑主体建筑高,层数多,功能复杂,大多数超高层在主体建筑底层建有裙楼,作为商场、餐饮、娱乐等商业功能使用,主体建筑多数作为住宅、办公、宾馆等使用,此外,在建筑内部用电设备多,可燃物集中,火灾荷载密度大。

1.2 人员疏散困难

超高层建筑着火时,要使人员迅速疏散到地面或避难空间十分困难。由于层数多,垂直疏散距离长,疏散时间也要长许多。往往烟气的流动速度要比人员疏散的速度快上100多倍,而且,人的疏散方向与烟气蔓延方向相反,进一步增加了人员疏散的艰难和危险性。

1.3 装备要求高,扑救难度大

超高层建筑与普通建筑相比,火灾扑救难度相对较大。因此,超高层建筑很难通过消防车实施人员营救,一般立足于自救,即主要依靠建筑内部自身的消防设施来保障。

于2012年1月参与投标的大连海创国际产业大厦消防项目,位于大连市高新园区,旅顺南路沿线,属于一类高层民用建筑,总建筑面积为9.7万m2,地下二层、三层平时为汽车停车库、设备用房,战时为核六级二等人员掩蔽所及区域电站。地下一层为设备用房、餐饮用房及部分停车库,地上一层为大堂、便利店、银行和餐厅;二层至五层为休闲健身、会议室和其他配套用房。六层以上为写字间出租。

本建筑地上三十五层,地下三层,建筑高度为150米,属于超高层建筑。

2 超高层建筑消防设计的执行标准

按规定,我国的建筑高度为24米及以下的建筑物的消防系统设计按国标《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执行。24~100米高的建筑物按国标《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执行。地下工业或民用建筑按《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执行。国标是属于强制性技术规定,是约束业主、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验收单位的共同标尺。

超高层建筑尚无相应国标,属于相应的适用设计与验收规范暂缺阶段。在实际工作中只能参照有关国标及国际标准,按照当地消防主管部门意见,本着安全第一的精神,尽量仔细周详地完成设计工作。

同时,按国标GB501 16-9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要求,建筑物作为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保护对象,共分三级,即特级、一级、二级。凡建筑高度超过100米的建筑为超高层建筑,属于特级保护对象。其火灾报警与联动控制系统的设计要求高于一般建筑,其技术方案必要时需经专家论证。

3 “海创”项目消防弱电系统的设计要求

由于超高层建筑高度的特点,大连海创国际产业大厦消防项目消防设计立足于建筑内部消防系统的自身建设,努力完善火灾探测、报警、扑救等自动功能,且设计要求高、功能齐全,将火险消灭萌芽状态。特别在火灾探测器布置标准、报警手段、报警探测器安装场所、火灾报警系统智能化、避难层消防安装、挡烟垂壁设置、电动防火卷帘门、正压送风和防排烟、自动喷水灭火等方面都有了严格的配置和要求。

3.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3.1.1 火灾探测器布置标准较高:一般高层建筑感烟探测器保护面积为60平方米,保护半径为5.8米。但超高层建筑则提高标准,此项目平层探测器的布置一般以接近正方形布置,较为经济,感烟探测器保护面积为40 50平方米。

3.1.2 报警探测器安装场所:“海创”项目中超过5平方米以上的房间均设探测器,即使卫生间也不例外。电气竖井不论大小,因其火灾发生可能性大,作用重要而逐层进行了设置。手报的设置半径为步行距离30米,一般设于楼梯间及出口等逃生通道附近,以便人员在逃离火场方便报警。

3.2 避难层的消防安排

避难层的设置是超高层建筑的特殊应急措施。它用于火灾避险时人员暂留,以弥补超高层给消防设备带来的灭火能力不足(国内尤甚)。一般每隔50米高度设一个避难层,100-200米高度设两个避难层。在避难层中一般不设日常办公或生活场所,即其建筑空间仅用于救灾应急。但为了解决超高层实际问题,也为了满足消防自身的需要,通常在保证人员躲避火灾需要的前提下,设置部分设备机房,如防烟正压风机、排烟风机、空调机组、新风机组等,并且要求避难层的正压进风系统独立设置,送风量不小于每小时30立方米。避难层的排烟风机和正压风机在火灾时用同时工作区段,排烟口和进风口不应贴邻布置。

“海创”项目共设计了两层即六层和二十层作为避难层,屋顶上设有二层设备机房层。避难层除了主要作为机房和人员避难外,在其它方面又做了详细要求:

3.2.1 避难层的烟感器布置条件也是保护半径不大于5.8米(如设置温感探测器,保护面积不大于20平方米)。

3.2.2 手动报警按钮也是设于出入口近旁,每个防火分区至少设置一个手报,每个手报的负责范围半径不大于30米,一般距地

1.4 米左右墙上安装。

3.2.3 为了保证紧急情况下的通讯畅通,避难层应每隔20米设置一个消防专用电话分机或电话插孔。

3.3 挡烟垂壁的设置

超高层消防从严把握的一个体现是消防措施齐全,手段多样,互为补充。根据火灾的一般规律,初始阶段产生大量烟雾,烟雾先向上升到天花板,然后沿天花板横向蔓延。针对这一规律,在地下各层及裙房各层(这些地方一般易燃物品多)设置挡烟垂壁,当火灾发生时,挡烟垂壁下垂(一般1.5米),使产生的烟雾在短时间内限制在预先设定的区域,争取人员逃离、救火的宝贵时间、延缓火灾危害扩张的速度。显然,在超高层建筑中设挡烟垂壁,并与消防控制室的联动控制柜相连是十分必要的。

3.4 电动防火卷帘门的设置

电动防火卷帘门主要起隔离作用,其设置位置一般在地下汽车库、裙房商业区及自动扶梯周围,按建筑的防火分区界限安排。一般的电动防火卷帘门内外侧各设一对烟感器、温感器,除了控制箱(一个)可设在内侧或外侧外,内外侧还应各设一个手动启停按钮,距地1.4米左右明装,而位于自动扶梯周围的电动防火卷帘门,其烟感器、温感器只设在外侧(本层工作区一侧)。

无论哪种电动防火卷帘门,在超高层建筑中整个消防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动作不是独立的。因此,电动防火卷帘门两侧从属于卷帘门控制箱的烟感器、温感器,均应与火灾报警系统的探测器回路相接并在一个系统内工作。

3.5 正压送风系统

火灾时人员不能进入电梯内,因为火灾发生后电梯迫降一层未成而失电,便可能停留于火场中,梯中人员会为烟气窒息。此时人员的逃生通道应是楼梯问。因此,保持楼梯问的正压使烟火不得入内就十分重要了。正压风机一般处于屋顶,与各层的电动风口联动。火灾初起时打开风口,启动正压送风机,使楼梯间、电梯厅处于正压状态。

超高层建筑消防设计规范篇8

关键词:消防水泵接合器 设置位置 阀门 标识

消防水泵接合器作为消防给水系统的设施在工程项目中的使用已经非常普遍,由于相关规范对水泵接合器设置的规定不够详细,一些设计人员对其重视程度不够,导致部分项目的水泵接合器设置不够合理。因接合器的设置直接影响灭火效率,本文就水泵接合器设计作简要探讨,期望抛砖引玉,引起同行重视。

1、设置范围

水泵结合器设置的范围,现行消防规范中均有规定,其中《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以下简称《低规》)中第8.4.2.5条对多层建筑设置范围作了规定:“高层厂房(仓库)设置室内消火栓且层数超过四层的厂房(仓库),设置室内消火栓且层数超过五层得公共建筑”。规范设置水泵接合器的目的是在扑救火灾的工程中,对于距消防车有一定距离的火场,消防队员能充分利用室内消防管网,实现快速到达,迅速出水灭火,减少消防队员的体力消耗。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建筑规模、建筑单体体量越来越大,很多建筑的层数及高度虽然还没有达到《低规》中的规定,但单体平面距离很大,有的内部工艺流线复 杂,直接敷设水龙带困难,在这种情况下也应考虑设置水泵接合器。考虑到从建筑入口至消防车仍有一段距离,笔者认为,单体扑救进深超过90米的厂房(仓库)及公共建筑应设置水泵接合器,且消防水泵接合器的位置宜靠近建筑物的扑救入口。

2、水泵接合器设置的位置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简称《高规》)第7.4.5.3条规定“水泵接合器应设在室外便于消防车使用的地点,距室外消火栓或消防水池的距离宜为15~40米”。什么位置是便于消防车使用的地点,规范没有明确的定义,实际设计用往往有所忽视。有的设计在距建筑较远的偏僻绿化带等远离建筑物的地点,给实际操作增加了难度。消防水泵接合器的位置从方便使用角度考虑应满足以下几点要求:

(1)消防水泵接合器的位置宜在距建筑外墙5~40米范围内,对于单独设置的距离建筑物超过40米的消防水池,应另增设专供消防车取水用的水泵接合器;

(2)水泵接合器不宜设置在汽车坡道出入口、自行车坡道出入口等处,以免消防车停靠后阻挡车辆疏散;

(3)水泵接合器宜和室外消火栓设置在道路的同一侧,且宜为靠近建筑物的一侧,避免穿越消防车道的水龙带在灭火时被其他消防车压爆;

(4)合用消防系统的建筑群,公共建筑的消火栓水泵接合器宜每栋设置,住宅建筑宜相邻建筑共用,但水泵接合器距被保护建筑物扑救入口距离不得超过120米。对于大型地下汽车库、地下商业用房,水泵接合器距每个防火分区的入口距离不宜超过120米;

(5)水泵接合器作为消防系统补充供水设施,在设有消防主泵的供水系统中,宜布置在远离消防泵房供水的管网接入点,以保证实际灭火用水量超过设计用水量,消防水泵和消防车同时向系统输水时,局部管网流速不会过大,影响供水效果;

(6)高层建筑消防扑救场地附近除设置室外消火栓外,也需考虑设置有水泵接合器,以便于消防车使用。

3、水泵接合器与室外消火栓系统的关系

《高规》第7.4.5.1条规定“水泵接合器数量应按室内消防用水量计算确定,每个水泵接合器的流量应按10~15L/s计算”,按室外消防水量计算出的消火栓数量和按室内消防用水量计算出的接合器的数量并不一致,规范并未明确室外消火栓数量和水泵接合器一一对应,但从实际提高灭火效率的基础上说,宜一一对应,这样设置更有利于消防车快速高效出水。

同时设有消火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的建筑物,虽然规范要求的室外用水量小于室内用水量,但考虑通过水泵接合器向室内补充输水的要求,在条件许可时,室外消火栓管网、管径设置留有余地,在极限流速时能满足消防车取水要求。

对于室内外消火栓合用消防增压泵的系统,室内消火栓管网与室外消火栓管网应有止回阀分隔,以免向室内消火栓系统输水后回流至室外消火栓系统。

4、水泵接合器相关阀门的设置

水泵接合器相配套的阀门由闸阀、止回阀、安全阀等部件组成,一般设置在阀门井内。设计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1)水泵接合器组中的安全阀与泵房内设置的持压泄压阀或安全阀重复。对于供水压力较高的建筑物,为避免水泵出流量较小时压力过高,泵房内一般都设有持压泄压阀,对于系统不是特别大的管网,或者距离泵房不远的水泵接合器,可不需要重复设置安全阀;

(2)相关阀门的位置一般设置在室外阀门井内,由于雨水等因素影响,时间久了易生锈腐蚀失灵。有地下室的建筑建议设置在地下室内,便于维护保养,自接合器至安全阀段管道应满足消防车供水压力的要求。

5、水泵接合器的标志

《建规》第8.4.5条规定:“建筑的室内消火栓、阀门等设置地点应设置永久性固定标识”,但对于如何设置未有明确规定,目前的做法,有的采用红漆上喷黄字,有的采用自制的标牌,做法不统一,时间久了重新刷漆后,往往难以区分。笔者认为:水泵接合器应有永久性铭牌标识,注明用于消火栓、喷淋等系统,便于维护管理。在设计时应与土建、景观等专业协调,不得有灌木、路灯杆等遮挡妨碍操作的障碍物。

6、结语

水泵接合器虽然在整个消防系统中只是一个比较小的组件,但设计的优劣对于实际扑救火灾,维护保养等影响较大,设计时应根据建筑物实际灭火需求,结合平面布局设置位置,结合室外消火栓、景观、建筑物扑救入口等仔细推敲,并做好永久标识。

参考文献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超高层建筑消防设计规范篇9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给水设计;消防要求;研究

前言

现代社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逐步深入,各项建设活动十分频繁,高层建筑的建设也成为了十分普遍的项目,该行业的发展十分迅速。而其中超高层建筑是指高度超过100米的建筑,该类建筑在设计是需要考虑的因素较多,包括外观设计、环境和谐、节能环保、抗震因素、结构合理等,因此在消防设计方面受到较大的限制及影响,其规范与制度尚未与建筑设计及建筑行业的发展形成相应的系统,使得超高层建筑的在给水及消防设计方面存在较多的问题,也造成了许多安全的隐患,时刻威胁到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需要予以重视,保障建筑物的使用安全并延长其使用寿命,创造出良好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1.超高层建筑设计施工特点

超高层建筑一般是指民用建筑,规格要求是在40层以上,高度则需要超过100米。由于其高度大,在设计原则及施工工艺方面相较一般高度的高层住户有着较大的差异,包括电梯的数量、消防设施位置的选择、设置方式、通风排烟设备的安装等,且人员安全疏散的方式及程序较为复杂,需要强化其建筑结构抗震性能及最大载荷。在施工方面,由于超高层建筑的高度大,气势宏大,外墙面的装修所需的材料相对较为高档,需要投入的成本也相对较高。

2.给水及消防要求

超高层建筑的特殊性决定了建筑标准更高,使用给水设备的人员数量较多,水量消耗较大,如果给水出现异常而导致停水或者排水管道被异物堵塞,会直接严重影响到人员的正常生活及消防工作,且波及范围广阔。由于超高层建筑的装饰材料种类丰富,且区域内的竖向分区数量多,在进行消防工作时,需要的动力设备种类丰富,使得该项工作有较大的困难。不同性质及形式的高层建筑被分为不同的类型,而各种类型的建筑的要求也有所区别,包括耐火等级、防火分区、消防设施、防火间距、安全疏散等,不仅需要符合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的要求,还需要兼顾成本投入,保障经济效益。因此,从建筑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疏散和扑救难度方面进行考量,超高层建筑被规划至一类高层建筑的范围内,再将其细化,其主体部分、地下室的耐火等级均为一级,而裙房的耐火等级需要高于二级[1]。

3.给水设计内容

3.1合理选择给水方式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中对于排水设计有着详细的规定,因此其设备的使用要求也有所不同,一般来说,根据压力的不同,高层建筑的供水方式可以分为两个类型,即重力或压力供水方式和减压供水,具体情况如下:①重力或压力供水方式 生活用水会或者消防给水系统,一般会选择重力或者压力供水方式,即在建筑中设置高位水箱、气压水箱,以达到静压和动压规范要求,且由于高层建筑的供水任务繁重,需要先将其划分数量不等的区域,进行分区供水,能够有效的保障建筑物内的各个人员的用水;②减压供水方式 某些建筑的特性适应于减压供水方式,在设计生活及消防给水系统时,则需要使用一组水泵实施一次性加压,该供水方式中使用的是减压阀,而并非一般的中间水箱,因此大大的减少了楼层空间的使用,其不仅能够降低动压,也能够降低静压,且具有安装施工方便、操作简单灵活,避免出现噪声扰民的现象,也减少了二次污染,需要的水泵较少,在进行设备及管理及维护时较为简单,成本较低[2]。

3.2合理设计中间转输水箱

超高层建筑中传输水箱的使用极为广泛,其根据用途的不同可以分为生活用水转输水箱及消防转输水箱两种类型,具体情况如下:②生活用水转输水箱 该类水箱的转输调节容积适合于取转输水泵5min一lOmin的流量,进行生活给水的转输,其主要功能在于可以作为上区加压水泵的吸水井,也能够调节下区转输泵的容积;①消防转输水箱 该类水箱的主要功能在于可以作为上区输水泵的吸水池,并能够作为本区消防给水的屋顶水箱,其储水容积的确定需要根据15min~30min的消防设计进行计算,得出最后的结果,且一般需要要超过60立方米[3]。

4.消防设计内容

4.1隔离设计

防火隔离设计是消防设计中的内容,其对于控制火势蔓延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内容页较为丰富,具体如下:①防火门 防火门需要具有良好的耐火性,属于平开形式,且朝向人员疏散的方向,能够自动关闭,及时发送信号,处于关闭状态时可以人工启动其中任意一侧,该设计能够有效的防止火灾迅速蔓延。②防火墙 在设置防火墙时,尽量不要选择高层建筑中内转角的位置,施工时将其砌至梁板底部,不留死角,保温材料应选择不可燃烧的材料。墙体上不能设置可以自动关闭的门窗等设施或者输送可燃气体及液体的管道,其与两侧的门、窗及各类洞口之间的最小距离需要超过2m。③防火卷帘 如果建筑物由于各种因素选择防火卷帘,则应在其两侧设置闭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喷头的间距需要超过2m。如果防火卷帘的位置处于疏散走道中,其两侧则需要设置自动手动两用且机械控制性良好的启闭装置[4];④分区防火 火灾发生后,火势会根据敞开式自动扶梯、跨层窗、走廊等开放性设施向上发展,因此需要进行竖向防火分区控制。根据建筑物的具体情况,将若干个楼层划分为一个分区,使用非燃烧体的钢筋混凝土制作楼板,能够有效控制火势的发展。

4.2灭火设计

灭火设计包括室内消火栓及室内电梯,其作用及设计方式都有较大的区别,具体内容如下:①室内消火栓 建筑主体的内部需要配备数量较多的消火栓,包括各楼层公共走廊、公共通道、避难层内等,室内的消火栓箱内需要配备消防卷盘,一旦出现火灾,人员或者消防源能够及时使用,方便灭火自救。消防电梯前室及防烟楼梯间的合用前室内也需要设置消火栓,该位置的消火栓是方便消防队员及时就近取水灭火,因此,不能随便动用。另外需要在屋顶设置消火栓,其功能不仅在于灭火,还能够检查消火栓压力;②消防电梯 消防电梯在一般情况下属于服务电梯,在发生火灾的情况下,消防人员则可以进行灭火救援,或者通过其将老弱病残人员及受伤人员转移至安全地带[5]。

5.总结

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超高层建筑的建设事业成为了较为普遍的工程项目。高层建筑建设方面的规章制度等已经形成完整的系统及质量标准等,而在建筑消防设计方面却尚未与之形成对应的体系,另外,高层建筑度在施工建设是需要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综合把握,因此消防设计也受到了较大的限制,给建筑的安全带来了较多的隐患。本文仅从一般的角度分析了超高层建筑给水及消防设计基本内容,实践活动中还需要相关人员先掌握超高层建筑的规模、整体结构、施工水平、消防要求、周边环境等,遵循科学的设计原则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设计方案,形成完善的消防系统,保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延长使用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创造出良好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张梅红,赵建平.超高层建筑防火设计问题探讨[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0(03):217-219.

[2]张蕾.浅析超高层建筑消防设计——以重庆环球金融中心为例[J].建筑设计管理.2011(04):73.

[3]魏修全.浅谈超高层建筑的防、灭火理论及预防技术[J].科技信息.2012(27):477-488.

[4]王兴中.试论高层民用建筑室内消防给水系统的供水方式[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24):275.

[5]袁长标,张昭杰,翟瑞华.超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几个问题的思考[J].给水排水.2009(09):90-93.

超高层建筑消防设计规范篇10

关键词:高层建筑;消防给水;分区供水;中间水箱

中图分类号:TU9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1)25-0069-03

高层建筑由于火势蔓延迅速、扑救难度大、发生火灾容易造成人员伤亡,因此,不论何种类型的高层建筑、不论在何种情况下,必须设置可靠的灭火系统保障建筑的消防安全,而消防给水系统又是目前国内外扑救高层建筑火灾的主要灭火设备,周密设计可靠的消防给水系统,对保障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显得尤为重要。下面作者将结合实际工作谈谈高层建筑消防给水系统需要注意的一些基本常识。

一、高层建筑消防给水方式

给水方式的选择是高层建筑消防给水系统设计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直接影响到消防给水系统的经济性和可靠性,作者对工作中遇到的高层建筑常见的给水方式进行了归纳和整理,主要有如下几种类型:

(一)不分区给水方式

图1给出的即为不分区给水方式,系统中只有一套消防水泵,水泵运行时能满足系统内任何一点压力和火灾持续时间内用水量的要求。此种方式一般用于建筑高度不超过50米的高层建筑。

(二)分区给水方式

此种方式一般用于建筑高度超过50米的高层建筑。分区给水系统有串联分区供水系统和并联分区供水系统两种形式,其中并联供水系统按照水泵和管网又分为水泵并联分区供水系统和管网并联分区供水系统,图2为水泵并联形式,即高区和低区分别设置水泵。因多了消防水泵和竖管,故造价较高,占地面积大,其优点是各区水泵单独运行,互相不干扰,故系统可靠性较好。

水泵并联另一种变通形式较为普遍使用,即采用双级双出口消防水泵,即将图2所示的泵2和泵3合成一个水泵,高区发生火灾时水泵高区出水口出水供水,低区发生火灾时水泵低区出水口出水供水。这样,双出口水泵起到一泵当二泵的作用,节省一套消防水泵,同时还能较好地解决了分区的分界处的楼层发生火灾时的消防给水问题。

图3为管网并联形式,即供水坚管直接到高区,只设置一台消防水泵,水泵扬程以高区校核,在高区以下区采用经过减压阀后再接入管网。该种方式节省了低区消防水泵、经济适用、节约成本,建设单位比较容易接受,因此,在新建的高层建筑中普遍使用,但由于只设置一套消防水泵,可靠性降低。

图4为串联分区供水形式,即供水坚管到中间水箱,再通过水泵抽取中间水箱的水至高区,各区水泵分别串联加压,水泵工作压力小,运行安全可靠。该系统的缺点是占用上层使用面积,易产生噪声和二次污染,投资大,设备分散,维护管理不便。串联分区供水方式在一些超高层建筑中使用较为普遍,特别是超过150米的建筑。根据高度的变化,串联供水方式也有很多变化,通常会与管网并联分区供水方式结合一起应用,以达到最少投资、最可靠运行的效果。如在超过150米以上的给水分区采用串联供水,在150米以下的给水分区采用管网并联的方式。串联方式的中间水箱既可以作为减压水箱,也可以作为转输水箱,为了让给水系统供水线路清晰明了,一般情况下,减压水箱与转输水箱分开设置。

同样的,分区供水也适用于高层建筑中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这里不再一一叙述。

二、高层建筑分区供水原理

(一)消火栓给水系统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第7.4.6.5条规定:“消火栓栓口的静水压力不应大于1.OOMPa,当大于1.OOMPa时,应采取分区给水系统。消火栓栓口的出水压力大于0.50MPa时,应采取减压措施。”同时,第7.4.7.2条规定:“高位消防水箱的设置高度应保证最不利点消火栓静水压力。当建筑高度不超过100m时,高层建筑最不利点消火栓静水压力不应低于0.07MPa;当建筑高度超过100m时,高层建筑最不利点消火栓静水压力不应低于0.15MPa。当高位消防水箱不能满足上述静压要求时,应设增压设施。”现假设某栋99米高建筑的建筑,各层消火栓离地面均为1.1米,最高层消火栓静水压力正好为O.07MPa,如不分区则首层消火栓压力至少应为O.07MPa+O.99MPa=1.06MPa,按照7.4.6.5条规定则必须采用分区供水。类似的,如高101米的超高层建筑,最高层消火栓静水压力正好为0.15MPa,如不分区则首层消火栓压力至少应为O.15MPa+1.01MPa=1.16MPa。显然均不符合规范要求。再看,如高度为50米的建筑,按照上述方法计算显然是不需要考虑分区供水的,但为什么在第一节中讲到超过50米就考虑分区供水呢。第7.4.6.5条同时规定了:“消火栓栓口的出水压力大于0.50MPa时,应采取减压措施。”也就是说,当一个分区内最高点消火栓与最低点消火栓高度差超过50米、最高点消火栓出口压力达到充实水柱的要求时,则最低点消火栓出口压力必然会超O.5MPa,因此需要做采取减压措施,如采用不分区供水方式,则该系统的最低几层即出水压力超过0.5MPa的消火栓应采用减压稳压型消火栓,这样必然会增加工程成本,因此一般情况下超过50米的高层建筑均会分区供水。

(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084-2001 2005年版)第5.0.1条规定:“民用建筑和工业厂房的系统设计参数不应低于表5.0.1的规定,且系统最不利点处喷头的工作压力不应低于0.05MPa。”同时。第8.0.1规定:“配水管道的工作压力不应大于1.20MPa,并不应设置其他用水设施。”因此,理想状况下,高度超过120米5米=115米的建筑,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应分区供水。对于既设置有消火栓系统又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建筑,为了施工的需要,通常也会采用与消火栓系统保持一致的分区方式供水。

三、分区供水中需探讨的几个问题

(一)消防车供水范围外的分区是否需要设置水泵接合器的问题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 952005年版)第7.4.5.2条规定:“消防给水为竖向分区供水时,在消防车供水压力范围内的分区,应分别设置水泵接合器。”但有部分设计院在设计时,对200米以上的分区没有设置水泵接合器,理由就是依据规范第7.4.5条。但作者认为消防车的供水范围与能力是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就拿广州支队的主战车辆五十铃水罐消防车来说,其车载水泵基本都是中低压泵,水泵扬程在1.0~2.OMPa范围之间,理论上,可以供水高度可以达到200米,实际测试过程中可以达到160米左右的供水高度。另外的uD水罐消防车水泵出口压力可以达到2.5MPa,在单车供水能力测试中可 以供到226.5米的范围。

此外,压缩空气泡沫在高层建筑灭火工作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压缩空气泡沫成为高层建筑灭火剂己成为一种趋势,上海消防总队在消防车供水能力测试时的数据表明,单车供泡沫能力可以达到375米,因此,不论是消防车供水范围内还是供水能力范围外的分区都应设置水泵接合器,以适用装备的发展。但应考虑供水管网和水泵接合器接口所能承受的压力。同时,在供水管网充满水时,如何同时供应压缩空气泡沫仍需进一步实验探索。

(二)串联供水时,中间水箱的设置高度问题

在第一节中,作者已经提到,超高层建筑中经常会采用串联供水方式,但在实际工作中一些设计院在设置中间水箱时没有考虑当地消防车供水范围,导致消防车根本不能供水至中间水箱,如当地主战消防车的供水高度如仅有120米,中间水箱设置在130米高度处,则难以满足串联供水的要求。或者将中间水箱位置设置过低造成本来在消防车供水范围内的分区无水泵接合器至分区管网,这主要源于一些设计院习惯将中间水箱以上分区的水泵接接合器直接接至中间水箱导致。因此,中间水箱的设置高度问题要与当地消防装备的发展保持一致。

(三)供水竖管未接至分区管网最高层的问题

图2所示的高区从高区水泵至高区的管网只接到了高区管网的最底层环状管网。试想,如果高区最高层着火,而中间一些消火栓因维护保养不到位被破坏漏水,此分区最高层的消火栓会不会有水?新疆德汇大厦灭火救援中曾出现过这样的问题,无论消防车怎么向水泵接合器供水,室内灭火用的消火栓水压和流量没有明显变化,导致内部消防设施灭火效率大打折扣。可以这样理解,这样的设计至少会大大降低系统的可靠性。因此,建议供水竖管应接到分区最高层。

四、高层建筑供水中的两个误区

(一)功率越大,供水高度就越高

在实际灭火救援中,有指挥员将功率与供水能力混为一谈。认为大功率水罐车的供水能力最好,高层建筑火灾应调用大量大功率水罐车。其实这是错误的,为什么,有如下理论公式说明:w(功率)=F(力)*V(速度),而F=P(压力)*s(水管截面积),V=Q(流量)/s(水管截面积),即w(功率)=P(压力)*Q(流量)。一般来说,消防车的水泵功率恒定不变的。因此,在功率一定的情况下,流量越大,出口压力越小,而供水能力只与水泵出口压力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