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负债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18 20:34:41

财务管理负债论文

财务管理负债论文篇1

关键词:资本结构;财务困境;财务困境成本;权衡理论;二叉树模型;经营风险

abstract

it is always controversial what the best capital structure is. however, each industry has its unique debt ratio, which proves capital structure is divided by industry.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indirect cost of financial distress, which is brought by the possibility of default caused by probable operating failure. this article deduces corporation value expressions based on both the trade-off theory between tax shields and financial distress costs and the binary tree model, and separates financial distress cost expression. from this, we can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inancial distress cost and the debt, the liquidation value, the average growth rate and the operating risk. furthermore, we can discuss what kind of capital structure a certain industry should choose.

keywords: capital structure, financial distress, financial distress cost, trade-off theory, binary tree model, operating risk

目录

一、引言 1

(一)财务困境的界定 1

(二)财务困境成本的定义 2

(三)财务困境成本的构成 3

(四)本文的研究对象及方法 4

二、文献综述 5

(一)税盾和财务困境成本的权衡理论 5

(二)二叉树模型 7

三、公式推导 9

(一)从权衡理论出发 9

(二)从二叉树模型出发 10

(三)求解财务困境成本表达式 11

四、分析 12

(一)负债b 13

(二)公司的清算价值c 13

(三)公司的平均增长率k 13

(四)实际增长率u和d 14

五、结论及局限性 15

(一)结论 15

(二)局限性 16

参考文献 免费论文网

一、引言

(一)财务困境的界定

财务困境又称财务危机或财务问题,严重的财务困境是财务失败或破产。关于财务困境的定义,许多学者给出了不同的解释:

gordon认为当企业赢利能力下降到某一水平,使企业无法支付利息和本金(即违约)的可能性并非微不足道时,企业即处于财务困境。

brealey和myers将财务困境定义为:当企业对债权人的承诺无法实现或难以遵守时,就意味着财务困境的发生,有时候财务困境会导致破产,有时候则只是有惊无险。这个定义明确了财务困境和破产的区别,换句话说,即使没有违约,但违约的概率很高的话,也同样应视为财务困境 。

carmichael则认为财务困境就是企业履行义务时受阻,具体有如下四种表现形式:(1)流动性不足:流动负债大于流动资产,履行短期义务时遭遇困难;(2)权益不足:公司的长期偿债能力不足,由于留存收益呈现赤字,或者,总负债大于总资产(即负权益);(3)债务拖欠:公司不能偿付应付负债,或者违背了贷款协议条款;(4)资金不足:公司受限于或者无能获得各种额外资金。

而 ross 等人则认为“财务困境是指一个企业处于经营性现金流量不足以抵偿现有到期债务(例如商业信用或利息)而被迫采取改正行动的境况”,他们认为一旦企业发生如下的一些事情时,可以表明企业陷入了财务困境:股利的减少、工厂的关闭、亏损、解雇员工、高级主管的辞职以及股票价格的暴跌等。

beaver认为当企业出现破产、无力偿还债务和支付优先股股利、银行存款透支等情况就属于发生财务危机。beaver为此提出了一个关于“现金流”或“流动资产”模型的理论框架,即企业犹如一个由现金流组成的水库,由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组成,一个企业发生财务危机可被定义为水库的水被抽干,即企业不能按期偿还债务。

doumpos和 zopounidis根据以往关于财务危机的研究结果,给出了关于财务危机的定义:从财务角度看,财务危机包括资产净值为负、无力偿还债权人债务、银行存款透支、无力支付优先股股利、延期支付货款、延期支付到期利息和本金等情况。

altman认为财务危机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它包括企业发生财务困难时的多种情况,主要为:破产、失败、无力偿还债务和违约等。同时,altman对上述存在细微差别的概念给出了一个完整的描述:破产主要是财务危机在法律上的定义;失败是考虑风险条件下,投入资本的回报率低于行业同样投入资本的平均回报率。其实这一定义很具有经济学的色彩,并未说明企业无持续经营的能力。无力偿还债务可从破产角度可认为资产净值为负。违约则企业违背了与债权人签定的和约并可能导致法律诉讼。

总结前述可以看出,财务困境就是企业的盈利能力显著下降或丧失,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之一——“可持续经营”可能难以持续,导致企业发生“违约”的可能性显著升高的状况。

(二)财务困境成本的定义

无论采取何种模式来处理财务困境,都会产生相应的成本,对财务困境成本的估计是资本结构理论的重要研究领域,财务学界许多研究努力实际上都消耗在解决负债成本到底是什么方面了, 并且产生了大量的研究成果。

财务困境成本是破产成本、清偿成本等概念的延伸,从破产到财务困境、从破产成本到财务困境成本,反映了资本结构理论的发展和演变。 对财务困境成本的定义有两个不同的角度,一是按事后成本来定义,例如“资产重组或债务重组成本即为财务困境成本” ;一是按事前成本来定义,kose认为:财务困境成本是“使资产流动化的成本,包括营业收入和永续经营价值的减少,以及其他非直接成本如研发费用等” 。

实际上,这是同一事物的两面,根据warner等人的观点,财务困境的影响大部分都在违约之前发生。 因此,由于财务困境的发生是一个逐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然影响或制约了企业的日常经营、投资和融资等活动,从而产生了成本;但这种成本只有在真正进入财务困境以后,企业为了解决财务困境采取重组或清算的过程中才能真正显现出来。

财务困境成本与破产成本联系紧密,传统定义的破产成本是财务困境成本的一部分,因为如果财务困境不能得到有效解决的话,企业将不得不进入破产清算,并表现为破产成本。所以,ross根据破产成本的划分方法,将财务困境成本分为直接财务困境成本和间接财务困境成本,前者包括与清偿或重组相关的法律、会计和管理费用,间接成本则指财务困境对企业经营能力的伤害,包括对企业产品需求的减少,债权人介入导致的管理决策权部分丧失,管理层为解决财务困境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等。

综合warner、ross等人的观点,我认为:首先,当财务困境甚至破产发生时,企业会支出相应的成本;其次,将时间向回看,在没有发生财务困境时,这个成本仍然是存在的,只不过以一定概率的方式存在。作为资本结构管理的需要,在企业健康运营的时候这个成本也应当恰当的估计,即以实际支出和发生财务困境的概率相乘的结果作为估计量,从而帮助决策人进行融资决策。我将这个估计量定义为财务困境成本。这类似于会计核算中的“或有负债”,将一个具有现实义务而在未来发生的负债的恰当估计量作为或有负债列入会计报表,从而帮助投资人对企业的分析。

(三)财务困境成本的构成

企业陷入财务困境时承担的成本体现为企业股权价值的损失,主要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两个大的方面:

1、直接成本

(1)清算或重组的法律成本

企业在陷入财务困境后,无论是进行资产重组、破产清算或债务重组时,都需要从外面聘用大量的专家,例如律师、会计师、投资银行家、评估师等等,对企业来说,雇佣这些专家的高昂费用就是直接成本。

最早进行这方面定量研究的是warner,他以1933~1955年间破产清算的11家铁路企业为例,计算出直接成本约为破产前的债务账面价值和股权市场价值之和的1% ;altman对11家零售企业和7家工业企业的估计结果是4.3%(1984) ;weiss对1979~1986年间的37家申请破产的在美国和纽约股票交易所上市公司的数据,估计结果是3.1% 。

如果进行债务重组的话,直接成本相对要小一些。betker在1997年对75家正式重组和48家预包装重组企业的直接成本估算结果为,正式重组3.93%,预包装2.85%,加权结果为3.51% 。tashjian在2000的研究成果分别为1.659%和2.31% ,并认为“通过预包装解决财务困境的平均直接成本要比正式重组小”。

综合以上结论,与正式重组相比,私下重组成本较低(包括直接法律成本、税赋、信息披露成本等),尤其是对无形资产较多和债权人较少的企业更为有利 。根据处理模式的不同,企业解决财务困境所付出的直接成本在1.65%~3.93%之间。

(2)公司管理成本

为了保证重组的进行,公司相关人员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以及财务等职能部门的配合,这是一种额外的管理成本。这些工作包括为专家整理提供资料和信息、相应的法律事务、对资产的评估、对商业活动的调整等等。这些工作是公司重组计划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公司的一切经营或商业活动都处于破产的威胁之中,这可能对所有员工的心态和工作效率有不小的消极影响。

但这方面成本的估计很困难,相关的案例有:1991年,new england corporation银行进行破产清算所支付的专家总费用为1770万美元,而内部管理费用为300万美元,是前者的17%;1990~1991年;the first repubilic银行申请破产保护在法院主持下进行重组,到全部分公司被变卖结束时,支付的内部管理费用为350万美元,是专家费用的35% 。因此,与破产清算相比,企业在重组时的法律费用会低一些,但内部管理成本则要高很多。

2、间接成本

(1)经营受影响

企业更大的损失可能还是来自于财务困境对公司价值的侵蚀,包括股价下降、投资机会丧失、市场竞争力降低、人才流失、廉价处理资产等。

whitaker发现公司在进入财务困境的第一年,公司价值平均下降了20.29%。不同的重组方式会向市场传递不同的信息,并引起不同的反应,宣布正式重组即破产保护的企业,在宣布后股价明显下降,平均下降12.19%;而其他重组方式股价变化幅度较小,预包装破产为-2.05%,秘密的私下重组为-2.76%,公开的私下重组为-1.83%,债券价值亦有类似趋势的变化,这说明市场认可私下重组企业潜力优于正式重组的企业。

gordon认为 ,如果破产可能性的增加会削弱公司价值的话,当企业处于财务困境时,部分负担将转嫁到债权人身上;在债务再融资时,新债不可能以优于旧债的方式发行,从而提高了公司的融资成本。这是显而易见的,因为财务困境企业的信用等级必然下降,债权人面临更大的风险。

(2)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损失

债权人在接管企业或参与企业的决策后,往往倾向于资产出售、裁员特别是大量管理人员的调整,所以对于困境公司部分员工来说,债务重组和资产重组往往意味着随之而来的失业。另一方面,现有的雇员特别是高级经理人员会利用自身影响力和工会组织对重组计划施加压力,以尽可能保住自己的工作。但不管博弈的结果如何,正常情况下总会有部分员工被解雇,对他们来说,这是经济和精神上的双重损失,也是一种成本。

对于商业债权人和商业客户(业务合作伙伴、供货商、经销商等等)来说,相对于使自己与困境公司之间的商业利益得到保护(如应收账款的回收)的短期利益,可能更倾向于继续拥有一个良好客户的长期利益。因为根据市场营销理论,开发一个新客户的成本是维护一个老客户的四倍,所以,即使商业债权人的利益能得以完全收回,为了开发替代的客户,也必须承担相应的转换成本。另一方面,原来给予困境公司的商业信用被迫延长,考虑到资金的时间价值,对商业债权人或供货商来说,这也是一种成本额外的成本。

虽然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这方面的定量研究结果,但可以肯定的是,当公司陷入财务困境时,债权人以外的与企业利益相关的当事人也可能被迫承担部分成本,包括商业债权人、政府税务部门、退休人员、雇员等等。

(四)本文的研究对象及方法

本文着眼于财务困境成本中的间接成本中由于经营风险引起的部分,即由于未来经营结果的不确定性导致的债券违约的可能,从而带来的财务困境成本。

本文从两个方向出发,通过税盾和财务困境成本的权衡理论以及二叉树模型分别推导公司价值的表达式,再从中解出财务困境成本。从财务困境成本的表达式中,我们可以看到它与负债、公司的清算价值、平均增长率、经营风险的关系。进而,我们可以通过它解释哪些类型的行业具有较低的财务困境成本,因而适合采用高负债率。

本文的结构如下:第二章文献综述介绍本文两个理论基石——税盾和财务困境成本的权衡理论和二叉树模型;第三章进行公式推演;第四章对影响财务困境成本的负债、公司清算价值、平均增长率、经营风险逐个分析;最后在第五章给出结论。

二、文献综述

本章介绍本文的两个理论基石——税盾和财务困境成本的权衡理论和二叉树模型。

(一)税盾和财务困境成本的权衡理论

税盾和财务困境成本的权衡理论(以下简称权衡理论)由mm理论发展而来,实际上是修正的mm理论。这里依次阐述mm理论和权衡理论。

mm理论有五个假设条件:(1)企业的经营风险是可以衡量的,有相同的经营风险的企业处于同类风险级;(2)现在和将来的投资者对企业未来的ebit估计完全相同,即投资者对企业未来收益和这些收益风险的预期是相同的;(3)股票和债券在完善市场上进行交易,没有交易成本,投资者可同企业一样以同等利率借款;(4)不论举债多少,企业和个人的负债均无风险;(5)所有现金流量都是年金,即企业的增长率为零,预期ebit固定不变。

最初的mm理论讨论的是无公司税的情况:

命题一:企业价值模型。其公式为:vl=vu=ebit*k=ebit*ku。

vl为有负债企业的价值,vu为无负债企业的价值。k=ku为适合于该企业风险等级的资本化比率,即贴现率。根据无税的mm理论,企业的价值独立于其负债比率,即不论企业是否有负债,企业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是不变的。

命题二:企业的股本成本模型。负债企业的股本成本(即自有资金成本)等于同一风险等级中某一无负债企业的股本成本加上根据无负债企业的股本成本和负债成本之差以及负债比率确定的风险报酬。其公式为:ks=ku+rp=ku+(ku-kb)(b/s)。

ks为负债企业的股本成本,kb为负债企业的债务成本,ku为无负债企业的股本成本,rp为风险报酬。从命题二可以看出,随着企业负债的增加,其股本成本也增加。低成本的举债利益正好会被股本成本的上升所抵消,所以,更多的负债将不增加企业的价值。因而,在无税的情况下,企业的资本结构不会影响企业的价值和资金成本。

接着,mm理论发展了有公司税的情况:

命题一:企业价值模型。负债企业的价值等于同一风险等级中某一无负债企业的价值加上赋税节余的价值。其公式为:vl=vu+tb。

从这里看出,当引入公司所得税后,负债企业的价值会超过无负债企业的价值,负债越多,差异越大,所以当负债最后达100%时企业价值最大。

命题二:企业股本成本模型。在考虑所得税情况下,负债企业的股本成本等于相同风险等级的无负债企业的股本成本加上根据无负债企业的股本成本和负债成本之差以及公司税率所决定的风险报酬。其公式为:ks=ku+(ku-kb)*(1-t)*(b/s)。

所以,企业的股本成本会随财务杠杆扩大而增加。这是因为股东面临更大的财务风险,但由于(1-t)总是小于1,税赋使股本成本上升的幅度低于无税时上升的幅度所以负债的增加提高了企业价值。

mm理论中,税盾被看作是影响公司资本结构的主要因素,研究者也只看到负债带来的税盾利益,忽视了其相应的风险和成本。20世纪70年代产生的权衡理论指出,负债的增加给公司带来的财务困境成本和财务风险是制约公司无限提高负债比例的关键因素。

随着债务增加,公司面临财务困境的可能性增大,财务困境成本上升。财务困境成本包括公司因财务困境导致破产产生的破产成本和债权成本。债权成本是指负债上升计划投资者与经营者之间矛盾而导致的公司价值的损失。在破产可能性增大的压力下,代表股东利益的公司经理人员会选择次优决策,扩大股东利益,牺牲债权人利益;为保护自己的权益,债权人将会再贷款契约中增加监督方式。这些都会导致债权成本上升,公司价值下降。权衡理论认为,债权成本比破产成本能够更加有力的抑制公司无限制的提高负债率。税盾价值和财务困境成本此消彼长的过程中将存在一个最佳的负债率使综合资本成本最低。

vu——无负债时的企业价值

vl’——同时存在负债税盾、财务困境成本的企业价值

tb——负债的税盾价值

fa——财务困境成本

d1——财务困境成本变得重要时的负债水平

d2——最佳资本结构

图3中,当负债未超过d1点时,财务困境成本不明显;当负债达到d1点时,财务困境成本开始变得重要,税盾价值开始被财务困境成本所抵消;当负债达到d2点时,边际税盾价值恰好与边际财务困境成本相等,企业价值最大,达到最佳资本结构;负债比率超过d2点后,财务困境成本大于税盾价值,导致企业价值下降。

(二)二叉树模型

提到二叉树,我们首先说树这种结构。

树形结构是一类重要的非线性结构。树形结构是结点之间有分支,并具有层次关系的结构。它非常类似于自然界中的树。树形结构在客观世界中是大量存在的,例如家谱、行政组织机构都可用树形象地表示。以下是一个家族树的例子:

张源有三个孩子张明、张亮和张丽;

张明有两个孩子张林和张维;

张亮有三个孩子张平、张华和张群;

张平有两个孩子张晶和张磊。

以上表示很像一棵倒画的树。其中“树根”是张源,树的“分支点”是张明、张亮和张平,该家族的其余成员均是“树叶”,而树枝(即图中的线段)则描述了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显然,以张源为根的树是一个大家庭。它可以分成张明、张亮和张丽为根的三个小家庭;每个小家庭又都是一个树形结构。

二叉树是树形结构中的一种,它在每个分支点都只有两个分支,从而大大减少了树形结构的多样性,规范了每个分支点的后续结构,使它的计算特别是通过计算机进行运算非常简便。

许多实际问题抽象出来往往是二叉树的形式,即使是一般的树也能简单地转换为二叉树,而且二叉树的理解计算较为简单。著名的布莱克-斯科尔斯模型虽然简便,但是晦涩难懂。它的一种近似即是通过二叉树模型进行演算。如果二叉树的层次不断增加,“数学上可以证明其结果将和布莱克-斯科尔斯模型一样” 。

由于采用布莱克-斯科尔斯模型分析超出了本人的数学能力,为简化数学分析上的复杂度,本文采用只有一个分支点的二叉树模型进行分析。

运用二叉树模型分析公司未来的经营状况,我们假设其两条分支存在不同的经营结果,赋予不同的概率,则利用二叉树模型进行计算的结果实际上反映了公司在考虑经营风险下的价值。联合由权衡理论推演而来的包含财务困境成本的公司价值表达式,即可解出财务困境成本的表达式。

三、公式推导

本章详细介绍我们用以分析财务困境成本的公式从何而来。

(一)从权衡理论出发

财务管理负债论文篇2

论文关键词:财务风险,筹资结构,科学决策

 

企业财务风险是指由于企业经营不善或者财务管理不善而出现的企业资金结构不合理,偿债能力低下,财务目标无法实现等等各种无法控制的财务现象。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始终贯穿于企业生产的任何一个阶段,防范财务风险,是企业市场竞争的前提,企业能够成功的预防财务风险,也是它能在市场占有一席之地的根本前提。

1.企业的财务风险的表现形式

(1)财务决策失误科学决策,财务工作效率低下;财务决策关系着企业资金的使用方向,在我国企业中普遍存在着经验决策和个人主观决策的现象,这一决策的直接后果是企业投资资金使用效率低,投入产出比例低下,资金使用成本过高,资金回笼慢,后果严重的直接导致企业财务风险的出现;另外,企业中普遍存在着一人多岗和一岗多人的现象,一岗多人使得财务工作充满了重复的无用工,而一人多岗的现象又使得财务工作不能全面展开,降低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免费论文下载。

(2)应收账款过多,资金紧张;在企业经营中,普遍存在着赊销的现象,赊销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企业的生产业绩,但也是一颗定时炸弹;许多企业管理者只看到赊销所带来的业绩的增长,却没有看到赊销所带来的消极因素;如一些企业在赊销过程中不注意对买家的信用状况的调查科学决策,过于相信赊销买主和自己的人际关系,最后买家因为破产或者干脆直接消失而不能偿还货款,给企业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应收账款无法收回,变成坏账,企业生产成本上升,利润下降,资金紧张。

(3)筹资决策失误,筹资结构不合理,偿债压力过大。在企业筹资的过程中,要合理搭配长期负债和短期负债的比例,短期负债的资金成本较低,筹资时间快,偿债周期短,对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要求较高,长期负债资金不容易筹集,利息比短期负债高科学决策,偿债的周期较长;如果企业的短期负债比例过高,那么企业在举债后,可能没等到所筹资金的使用见效就得偿还债务,企业在还款期可能资金还未完全回笼,偿债压力非常大,但相对来说长期负债的比例就较小,对长期负债偿债能力的要求较小;如果企业的短期负债比例小,但长期负债的比例过大,又会形成新的问题,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要求不高,但当长期负债到期时,长期负债会和到期的短期负债构成新的短期负债,偿债规模相当大,对企业的资金状况是一个严重的考验,问题严重的直接导致企业的资金流断裂,企业生产陷入困境科学决策,所以企业在筹资时,一定要放眼全局,合理搭配资金比例。

(4)企业盲目的扩大规模,市场需求跟不上企业扩张的脚步,导致库存规模大。库存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相信任何企业都有一定的库存量。适度的库存能够调节生产和销售的不平衡性,但库存是要成本的,过度的库存量会加大企业的生产成本,有些企业盲目的扩张,企业销售跟不上,导致库存量剧增,库存占用大量成本,企业的资金回流慢,管理费用高,现金流出现问题,财务风险的几率上升免费论文下载。

2. 企业财务风险的产生原因

(1)缺乏对人才的重视科学决策,任人唯亲。现代社会是人才竞争的社会,企业的发展是靠人才的推进来实现的。

(2)决策失误。决策失误最明显的表现就是筹资结构出现问题,企业盲目的扩大生产规模。决策缺乏科学性最直接的后果是预期效果达不到,投资无法收回成本。

(3)企业管理者对财务风险缺乏足够的认识免费论文下载。财务风险是伴随着企业的财务活动的,有财务活动就会有财务风险,风险意识淡薄是导致财务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4)经营不善。企业的经营活动是在各个部门相互协调,相互合作的基础上进行的,企业权责不明确或者管理的混乱都会造成经营活动的混乱。

3.加强财务管理,防范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虽然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并不代表风险就是无法避免的,只要企业管理者加强风险防范意识,合理决策,科学管理,就一定能够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

(1)提高风险管理意识,加强人才的培养;企业管理者要把对风险的认识贯穿到企业的整个生产过程中,毕竟科学决策,财务风险是关系到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因素,要让员工时时刻刻保持警惕性;加强对财务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专业的人才能够洞察财务工作的每一个细节,剔除可能产生财务风险的隐患,同时人才最大的价值体现在其具有创新性,使企业的发展更具有活力。

(2)完善财务管理系统,建立财务预警体系;完善财务管理系统要求我们健全企业财务管理制度,设立高效的管理机构,配置高素质的财务人才,同时对机构的工作分工明确,权责分明,调动员工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提高工作效率免费论文下载。建立以企业财务数据和经营数据为主的数据库,分析整理,解决企业可能存在的潜在的财务问题,同时核实企业的经营数据和财务数据科学决策,保持企业经营各个环节的有序进行。

(3)优化资本结构,合理筹资。面对筹资,企业应该放眼全局,防止出现一味追求最低筹资成本的片面现象,长期负债和短期负债要合理搭配,防止出现债务到期时企业偿债压力过大的现象,权衡企业筹资的资本结构的比例,力求达到最优的资本结构。

(4)完善科学的决策机制。不管是企业并购还是扩大企业的生产规模,都是企业投资的一部分,而投资决策又是企业决策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企业管理层在做出决策之前一定要做好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充分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和投资风险价值。科学决策,以求把资金的效应发挥要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江红:试论企业财务风险的分析与防范,经济研究参考,2008,(63):26~27

[2]王海燕:浅析企业财务风险及其规避,时代金融2008,(10):106~108

[3]王庆成:财务管理目标的思索,会计研究,1999(10):4-5

财务管理负债论文篇3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研究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与资本结构理论的关系,对如何优化民营企业资本结构问题进行了探讨。指出财务管理 目标应为民管企业价值最大化,对务杠杆利益是衡量民营企业资本结构的重要指标,并在分析影响民营企亚资本结构有关因素的基础上,对如何优化民营企业资本结构问题提出了建议。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对民营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完善和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去年6 月财政部组织的会计信息质量检查,首次将民营民营企业列为检查对象。今年 1月8 号,公布的会计信息质量报告显示,大部分民营民营企业存在会计基础士作薄弱、白条抵现金、财务管理混乱等问题,尤其是提前确认收人、粉饰报表的现象比较突出。中国的民营企业平均寿命只有 2.9 年。很多企业之所以发展到一定阶段就英年早逝,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财务管理工作跟不上企业发展的需要。破产与持续经营只是一步之遥。一个企业如果不重视财务管理,导致财务状况恶化,丧失现金支付能力,不管其规模多大都会破产。对民营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完善和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科学地设置财务管理最优目标,对于研究财务管理理论,确定资本的最优结构,有效地指导财务管理实践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拟从确定财务管理的最优目标出发,分析财务管理最优目标(民营企业价值最大化)与资本结构的关系,并运用资本结构的计量指标(财务疚杆利益),对我国民营企业的负债经营状况进行分析研究。

一、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的最优目标——民营企业价值最大化

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是民营企业在特定的理财环境中,通过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所要达到的目的。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民营企业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民营企业价值最大化、民营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根据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理论和实践,并通过关于财务管理目标的几种主要观点的比较,认为民营企业价值最大化应作为财务管理的最优目标。

(一)以民营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弥补了利润最大化的不足

如果以利润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一方面,没有考虑民营企业所创造的利润与投人资本之间的关系,不利于不同资本规模的民营企业或同一民营企业不同时期之间的比较另一方面,它没有考虑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取得的同一利润额所用的时间不同,其价值不同,承担的风险也可能不同。如果以追求民营企业利润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还可能会忽视产品开发、生产安全、履行社会责任等工作,导致民营企业短期行为的发生。进行财务管理就是要权衡报酬与风险的得失,实现二者的最佳平衡,使民营企业价值最大。以民营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可以将民营企业取得的报酬按时间价值进行计量,考虑了报酬与风险的关系,使民营企业的前当收益与未来收益都对民营企业价值产生影响,有效地避免民营企业短期行为的发生。

(二) 以民营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对务管理目标更符合我国国情

在我国,有人认为应将民营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因为经济效益是指投人与产出的关系,即以一定限度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限度的收益。这是一个比利润更广义的概念,它是三类量化指标的综合:一是以资本、成本、利润的绝对数及相对数表示的价值指标;二是以产量、质量、市场份额等表示的实物量指标;三是以劳动生产率、资产利润率、保值增值率等表示的效率指标。并认为第一类指标反映的是民营企业现实的盈利水平,第二类、第三类指标反映的是民营企业潜在的盈利水平或未来的增值能力,因此该指标在利润中加人了时间因素,可以认为该指标考虑了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由于反映民营企业盈利水平的利润指标是按照权责发生制计算的,并没有考虑时间价值。这种认为潜在的盈利能力或未来增值能力反映了时间价值的观点在理论上是缺乏依据的,在实践上也是难以计量的。而以民营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体现了对经济效益的深层次认识,不仅考虑了风险与报酬的关系,还将影响民营企业财务管理活动及各利益关系人的关系协调起来,使民营企业所有者、债权人、职工和政府都能够在民营企业价值的增长中使自己的利益得到满足,从而使民营企业财务管理和经济效益均进人良性循环状态。因此,民营企业价值最大化应是财务管理的最优目标。

二、资本结构理论与民营企业价值最大化

资本结构理论是西方当代财务理论的主要研究成果之一。民营企业的资本结构是由于民营企业采取不同的筹资方式形成的,表现为民营企业长期资本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即民营企业资产负债表右方的长期负债、优先股、普通股权益的结构。各种筹资方式及其不同组合类型决定着民营企业的资本结构及其变化。资本结构的变化与民营企业价值处于怎样的关系?当民营企业资本结构处于什么状态能使民营企业价值最大? 这种关系构成了资本结构理论的焦点。其中,莫迪利安尼和米勒创立的mm定理,被认为是当代财务管理理论的经典。

(二)资本结构理论对我们的启示

资本结构理论的重要贡献不仅在于提出了"是否存在最佳资本结构即这一财务命题;而且认为客观上存在资本结构的最优组合,并使我们对资本结构有了以下几点明确认识:

1、负债筹资是成本最低的筹资方式

在民营企业的各项资金来源中,由于债务资金的利息在民营企业所得税前支付,而且,债权人比投资者承担的风险相对较小,要求的报酬率较低,因此,债务资金的成本通常是最低的。当存在公司所得税的情况下,负债筹资,可降低综合资本成本,增加公司收益。

2、成本最低的筹资方式,未必是最佳筹资方式

由于财务拮据成本和成本的作用和影响,过度负债会抵消减税增加的收益。因为,随着负债比重的增加,民营企业利息费用在增加,民营企业丧失偿债能力的可能性在加大,民营企业的财务风险在加大。这时,无论是民营企业投资者还是债权人都会要求获得相应的补偿,即要求提高资金报酬率,从而使民营企业综合资本成本大大提高。

3、最优资本结构是一种客观存在

负债筹资的资本成本虽然低于其它筹资式,但不能用单琐资本成本的高低作为衡量的标准,只有当民营企业总资本成本最低时的负债水平才是较为合理的。因此,资本结构在客观上存在最优组合,民营企业在筹资决策中,要通过不断优化资本结构使其趋于合理,直至达到民营企业综合资本成本最低的资本结构,方能实现民营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一目标。

三、衡,资本结构孟要指标一一财务杠杆利益

由于民营企业一般都采用债务筹资和股权筹资的组合,由此形成的资本结构一般称为”杠杆资本结构”,其杠杆比率即为资本结构中债务资本与股权资本的比例关系。因此,财务杠杆利益就成为衡量民营企业资本结构,评价民营企业负债经营的重要指标。

财务杠杆利益是民营企业运用负债对普通股收益的影响额。财务杠杆理论的重心是负债对股东报酬的扩张作用。其计量公式如下:

普通股利润率=投资利润率+负债股东权益x投资利润率一负债利率x (1一所得税率)。由上式可见,当民营企业全部资金为权益资金,或当民营企业投资利润率与负债利率一致的情况下,民营企业不会形成财务杠杆利益;当投资利润率高于举债利率时,借人资金的存在可提高普通股的每股利润,表现为正财务杠杆利益。当投资利润率低于举债利率时,则普通股的利润率将低于税后投资利润率,股东收益下降,表现为负财务杠杆利益。在实际工作中除要考虑财务杠杆利益外,还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一)经济周期因素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国家的经济都既不会较长时间的增长,也不会较长时间的衰退,而是在波动中发展的。这种波动大体上呈现复苏、繁荣、衰退和萧条的阶段性周期循环,即为经济周期。一般而言,在经济衰退、萧条阶段,由于整个宏观经济不景气,多数民营企业经营举步维艰,财务状况常常陷人窘境,甚至恶化,经济效益较差。在此期间,民营企业应尽可能压缩负债,甚至采用即零负债朋策略,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而在经济复苏、繁荣阶段,一般来说,由于经济走出低谷,市场供求趋旺,大部分民营企业的销售顺畅,利润水平不断上升,此时,民营企业应增加负债,以抓住机遇,迅速发展。

(二)市场竞争环境因素

即使处于同一宏观经济环境下的民营企业,因各自所处的市场竞争环境不同,其负债水平也不应一概而论。一般来说,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垄断性行业的民营企业,如我国目前的煤气、自来水、电力等民营企业,以及在同行业中处于垄断地位的民营企业,由于这类民营企业的销售不会发生问题,生产经营不会产生较大的波动,利润稳中有升,因此,可适当提高负债比率,以利用债务资金,提高生产能力,形成规模效益,巩固其垄断地位;而对于一般竞争性民营企业,由于其销售完全由市场来决定,价格易于波动,利润难以稳定,因此,不宜过多地采用负债方式筹集资金。

(三)行业因素

不同的行业,由于生产经营活动的内容不同,其资金结构相应也会有所差别。商品流通民营企业因主要是为了增加存货而筹资,而存货的周转期较短,变现能力较强,所以其负债水平可以相对高一些;而对于那些高风险、需要大量科研经费、产品试制周期特别长的民营企业,过多地利用债务资金显然是不适当的。

财务管理负债论文篇4

关键词:财务杠杆;资本结构;投资决策

财务杠杆又可称为融资杠杆、资本杠杆或者负债经营,它是投资者在制定资本结构决策时对债务筹资的利用,而在这种利用中,只要企业在筹资中通过适当举债调整资本结构可以给企业带来额外收益。财务杠杆在企业的现实经营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如果企业投资收益率大于负债利率,财务杠杆作用会使得资本收益由于负债经营而绝对值增加,从而使得权益资本收益率大于企业投资收益率,且债务资本比例越高,财务杠杆利益越大,所以财务杠杆利益的实质便是由于企业投资收益率大于负债利率,由负债所取得的一部分利润转化给了权益资本,从而使得权益资本收益率上升。反之,如果企业投资收益率等于或小于负债利率,那么负债所产生的利润只能或者不足以弥补负债所需的利息,甚至利用权益资本所取得的利润都不足以弥补利息,而不得不以减少权益资本来偿债,这便是财务杠杆损失的本质所在。

财务杠杆的选择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资本结构从而对一个企业的兴衰具有深远的影响,本文就已有资本结构理论进行总结,并对其进行评价,借鉴国内外资本结构理论的成果,由此引出我国企业应该在应用财务杠杆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理论回顾:现代资本结构理论及其评价

(一)现代资本结构理论和其发展的最新趋势

1、MM理论

1958年,美国经济学家弗兰克·莫迪格莱尼和金融学家默顿·米勒提出MM定理,并在随后的十多年里不断修正改进,前后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MM理论1——资本结构无关论即假设不考虑税收情况下,企业无论以负债筹资还是权益资本筹资,企业总价值都不受资本结构的影响;第二,MM理论2——资本结构有关论,是考虑公司所得税的MM理论,认为因负债利息避税利益,企业价值会随着资产负债率的增加而增加,当100%负债时企业价值最大,故理论上企业最佳资本结构为100%负债;第三,MM理论3——米勒模型,是同时考虑公司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时的MM理论,认为企业所得税提高时,资金会从股票转移到债券以获得节税效益,此时企业的负债率提高,另一方面,如果个人所得税提高,并且股利收入的税率低于债券利息收入的税率时,资金则会从债券转移到股票,此时企业的负债率降低。该理论暗示的一层含义是:现实的世界不可能是完美的,因而资本结构很可能会影响企业的投资决策。正是基于这一推断,财务杠杆与企业投资之间的关系一直受到金融学界的关注。虽然MM理论数理逻辑严密,是现代资本结构理论体系创立的标志,但难以得到实践的验证。

2、基于成本的资本结构理论

1976年简森(Jensen)和麦克林(Mecking)将成本理论引入到财务学分析,分析股东与经理之间、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冲突,探询公司资本结构与成本之间的关系。

(1)股东与经理之间的成本。外部股权融资是现代大型企业的典型特征,企业规模庞大,企业中的经理人通常只持有一部分或小部分企业股份,他们只能享受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所产生的部分利益,而要承担相应的全部成本。于是经理会平衡个人管理投入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收入,它是管理层的最优决策,那么,相对没有外部股权融资的企业,有外部股权融资的企业则会降低经理的管理投入,从而降低企业价值,这就给外部股权融资企业带来成本,它可体现为管理懈怠、利益侵占等。

(2)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成本。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实质是源于股东的有限责任、源于股票的期权性质。股权是公司给予股东随时可以买卖的权力,股东承担有限责任,企业股权可看成是企业资产为标的的资产的看涨期权,一旦企业存在违约风险,债权人和股东之间就会出现利益冲突,如资产问题或风险转移问题、投资不足问题等,都反映可能导致企业因债务融资而做出次优投资决策,形成企业债务成本。企业可以通过消弱债务价值与企业资产风险之间的关系,有效降低债务成本。

3、现代资本结构理论发展的最新趋势

无论是债务融资还是股权融资,企业的融资行为都离不开资本市场这个沟通资金盈余者和资金短缺者的重要场所。不过,从前面的回顾可以看出,资本结构理论的发展似乎没有给予资本市场以足够的关注。近年来,一些文献开始重新考虑资本市场环境对企业融资行为的影响,如动态资本结构权衡理论、市场择时理论(Market-timingTheory)和基于市场微观结构的资本结构理论。

(二)资本结构理论的评价

西方资本结构主流理论以企业价值与资本结构之间关系为核心,不断拓展延伸对企业融资行为的研究,从MM理论创立,到权衡理论、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等的提出,理论体系得以发展丰富,许多时候后者往往是在对前者研究的修正与延伸,各种理论有其既定的假设前提且存在一定的逻辑关联。从现代资本结构理论的发展及其最新趋势可以看出,目前资本结构理论研究开始越来越倾向于研究资本市场的微观因素,如交易成本、交易行为、流动性和信息等对资本结构造成的影响。这为我国资本结构理论研究提供了一条很好的思路。事实上,作为上市公司融资的场所,资本市场对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选择产生重要影响,我国学者对此一直没有给予足够重视,而且,我国资本市场存在着诸多有别于国外的特征,如企业债券市场不发达、流通股和非流通股同时并存、实行指令驱动的交易机制、市场监管不完善等。为更深入地分析和研究我国公司资本结构形成规律,应该把国外先进的资本结构理论与我国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这将有助于促进我国资本结构理论的发展。

二、案例分析:财务杠杆之滥用与韩国大宇集团的倒闭

韩国大宇集团是金宇中先生于1967年靠借来的10000元美金创立的。1997年,美国《财富》杂志将带领大宇集团的金宇中评为当年“亚洲风云人物”。然而,在大宇集团世界化经营风光无限的背后,却是企业的大举借债,这个庞然大物逐步踏上了靠借债度日的不归路。1997年7月,大宇集团宣布因负债800亿美元而破产,这是韩国历史上金额最大的一笔企业破产案。

大宇集团倒闭的主要原因就是企业对财务杠杆的滥用。1997年年底韩国发生金融危机,根据财务杠杆原理,为了降低财务风险,企业应该减少利息支出,而要减少利息支出就必须偿还债务。其他企业开始变卖资产偿还债务,以降低财务杠杆系数(即降低财务风险)。大宇集团非但不减少债务,而且发行了大量债券,增加了它的财务负担,更增加了财务风险。此时,它的借款利率已经远大于其资产利润率。1998年其债务危机已经初露端倪,1999年前几个月其资产负债率仍然居高不下,1999年7月该集团被韩国4家债权银行接管,一度辉煌的大宇集团实质上已经倒闭。可见此时,大宇集团的举债经营所产生的财务杠杆效应是消极的,它不仅未能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反而因巨大的偿付压力使企业陷入难以自拔的财务困境。

一般而言,财务杠杆是指由于固定性财务费用的存在,使企业息税前利润的微量变化所引起的每股收益大幅度变动的现象。企业盈利水平越高,扣除债权人拿走某一固定利息之后,投资者(股东)得到的回报也就愈多。相反,企业盈利水平越低,债权人照样拿走某一固定的利息,剩余给股东的回报也就愈少。当盈利水平低于利率水平的情况下,投资者不但得不到回报,甚至可能倒贴。由于利息是固定的,因此,举债具有财务杠杆效应。所以,从根本上说,大宇集团的倒闭是财务杠杆的消极作用影响的结果。

大宇集团在政府政策和银行信贷的支持下,走的是一条“举债经营”之路。试图通过大规模举债,达到大规模扩张的目的,最后实现“市场占有率至上”的目标。由于经营不善,加上资金周转困难,举债不仅没有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并且使公司的总资产利润率小于利润率,巨大的偿付压力使企业陷入无法解脱的财务困境。

三、结论

由上文对资本结构理论的总结和对大宇公司破产原因的分析,对于我国企业在运用财务杠杆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得到以下结论。

(一)企业应根据所处的环境确定合理的负债水平

大宇集团高负债的资本结构导致的破产的例子使我们清楚的看到,财务杠杆发挥正效益需要在赢定的范围之内,当企业投入某一数额的资金可以产生一定税前利润水平时,企业应及时合理调整其资本结构,据此提高企业的每股收益水平,即前面所说的“分饼原理”。只有当总资产利润率大于借款利率时,才会给企业带来有利的积极的财务杠杆作用;反之,将会给企业带来负面、消极的影响。任何企业不能无条件地从事举债经营。在财务决策中,应该首先对资项目进行严格的可行性研究,通过可行性研究把握市场和把握项目的盈利能力;在此基础上,再根据项目的盈利能力谨慎选择相应的筹资模式,以充分、合理利用财务杠杆的积极作用效应,提高企业的每股收益水平。

(二)财务杠杆水平的利用必须与公司预计实现的现金净流量相匹配

MM资本结构理论中的无公司税模型认为,公司的价值取决于公司未来所创造的现金净流量,与企业的资本结构无关。虽然我们认为MM的这条定理所设定的假设条件与现实有着遥远的距离,也无意评价资本结构是否影响公司价值。但MM理论却揭示了企业发展最为本质的一条铁律:增加企业价值、增强公司持续发展能力的根本途径是增强企业获取未来现金净流量的能力。盈利能力强的企业有着选择各种财务杠杆利用政策的机动性和灵活性,能够更好地驾御财务杠杆的利用,能够更好地控制财务杠杆利用不当给企业带来的损失。

财务管理负债论文篇5

关键词:公共财政;政府外债;国有资本外债;政府外债管理体制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模式应向公共财政模式转化。财政模式转换后,外债管理体制与管理模式该不该转换及如何转换?在公共财政条件下,政府外债该如何管理?对这些问题的深入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而且目前较少有人对此进行深入研究。本文拟对以上问题及与之相关的一些其他问题做一些粗浅的分析与研究,以期对政府外债管理工作提一些初步的看法。

一、财政模式与政府外债管理体制及管理模式的构建

(一)政府外债

政府外债管理体制是一个容易让人产生歧义的词。“政府外债管理体制”可能被理解为“政府”的“外债管理体制”,也有可能被理解为“政府外债”的“管理体制”。本文中的“政府外债管理体制及管理模式”是指后一含义。

为了能够尽可能准确阐述本人的观点,本人对“政府外债”给以新的定义。我认为,政府外债应包含三层含义,即外债、政府的债务、政府的外债。政府外债应当是最终由政府对非本国居民承担的已拨付但尚未清偿的契约性负债的数量,这种负债或是须偿还本息(不论是否支付利息),或是须支付利息(不论是否偿还本金)。在这个定义中,包含如下的几个方面的意思:

1.政府外债是最终由政府承担的外债。政府外债既有政府借的外债,也包括政府担保的外债。政府外债一般是指政府公共外债。国有企业外债不属此范围。国有企业外债是国有资本外债的组成部分。国有企业外债最终还是国家的负债,但是是国有资本的负债。

2.政府外债应是一国政府对非居民承担的债务。非居民是居住在本国以外的法人和自然人。

3.政府外债是指已经拨付但偿未偿还的债务余额。对签订借款协议但尚未提款使用的金额和使用完毕已还本付息的金额不再算做外债的一部分。

4.政府外债必须是契约性的债务。直接投资以及间接投资不属于外债范畴。

(二)财政模式同政府外债管理体制与管理模式

财政模式同政府外债管理体制与管理模式密切相关。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作为阶级统治的工具,政府以政权组织的身份,同国有资产的最终所有者的身份合二为一,从而政府不仅从宏观上而且从微观上干预经济,干预的最基本手段是计划。国有企业是政府的附属物,而不是真正的企业法人。基于这种双重身份,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的财政属单元财政,“大锅饭”财政,公共财政职能与国有资产财政职能不分。

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财政是公共财政。在市场经济中,产品有个人产品与公共产品之分。个人产品(个人产品是只适用于个人消费的产品或服务)可以通过市场有效率地满足;而公共产品(公共产品是指具有联合的、共同消费性质的产品或服务)则不能通过市场有效率地满足。市场机制不是万能的,市场有失灵之时,有失灵之地:公共产品的存在;外溢性;自然垄断;风险和不确定性;社会分配不公;宏观经济运行不稳等等,都可以使市场失灵。市场的失效决定了政府必须干预市场。在市场失灵的地方,只有依靠政府的力量,只有政府才能有效地提供公共产品。正是因为存在着市场失效现象,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才有了全新的内涵:公共财政。

所谓公共财政,概括起来讲,指的是仅为市场经济提供公共服务的政府分配行为,它是国家财政的一种具体存在形态,即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类型。公共财政的分配主体是作为政权组织和社会经济管理者的政府。公共财政的分配目的是为了满足公共需要,即是为了保证满足各类通过市场机制难以有效进行资源配置的社会公共产品财力的需要。公共财政是凭借政治权力经由非市场性的渠道进行分配的,因而既具有强制性,又具有补偿性。公共财政基本上是依靠税收来取得其收入的,公债和规费尽管也可以作为收入手段使用,但是只能是临时性的和补充性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的目标经济体制模式。就我国的具体国情来看,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的经济职能产生于两方面的要求:一是政府作为社会公共权力的代表所具有的经济职能;二是政府作为国有资产所有者的代表所具有的经济职能。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必须将政府的两种职能分离开来,将真正的公共职能归于政府,将国有资产管理的职能及国有资产财政归于相对独立的国有资产总代表。相应地,我国的财政模式也必须进行根本的变革。由于我国国情的特殊性,我国的财政模式也不能是纯粹西方的公共财政模式,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我国的财政模式还是以公共财政为基本目标的。双元财政模式即由公共财政与国有资本财政构成的新模式应是我国财政的目标模式。这一目标模式愈益清晰。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的公共财政只承担弥补市场失效的任务,而发展壮大赢利性国有经济的任务,则留给国有资本财政去解决。

单元财政模式必然导致政府外债管理体制上的混乱及管理模式的不科学,而双元财政模式的建立又对政府外债管理体制及管理模式的建立产生重要的影响:

1.政府外债应属公共财政的范畴。政府外债作为财政收入的一部分,是政府财政入不敷出的结果。以外债形式获得的收入在支出上却执行的是公共财政的职能。外债偿还的真正基础仍是政府税收的增加。职能的统一使政府外债统一管理成为必然。因此,公共财政是政府外债管理体制及管理模式的理论依据之一。公共财政为外债借、用、还的统一找到了理论依据之一。

2.双元财政模式的建立将国有资产财政分立管理,最终将使政府外债统一管理奠定财物基础。公共财政的相对独立大大方便了外债的统一管理。

3.由于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的外溢状况大小不同,导致财政收入的来源与支出的范围不同,因此政府外债又是可以分级别的,可以实现外债的分级管理。国家和社会受益的项目由中央政府负责外债借用还的安排,地方受益的项目由地方负责外债的借用还。

4.政府外债资金只能用于提供公共产品的项目。外债资金应用在科教、卫生、市政、交通、通信、农田水利、环保、江河治理等项目上。

二、国有企业管理体制改革与政府外债管理模式

(一)政府外债管理科学化的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基础

没有科学的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基础,就不会有科学的政府外债管理体制与管理模式。

我们已经知道,政府外债是政府作为偿债主体的债务。如果政府除了行使政权的职能外还主要提供公共产品,那么政府只能以其财政收入的一部分作为其借债和偿债的基础。如果政府除了行使政权的职能和主要提供公共产品外,政府还拥有、管理、运营大量的国有资产,那么,政府外债就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既有作为提供公共产品的政府的负债,又有作为国有资产所有者和经营者的经营性或资本性负债。

作为提供公共产品的政府的外债同作为一个经营单位(或生产单位)的外债是完全不同的。作为提供公共产品的政府的外债主要是以政府的税收收入作为偿债的资金来源的,尽管外债的偿付主要依靠出口的增长带来的外汇增加,但由于外债主要是弥补财政收入的赤字,因此外债的负担最终还是本国的公民。而对于一个经营单位(或生产单位)来讲,外债转化为投资投入到生产过程,在生产过程中收回的投资及盈利以及企业的资本金是企业还债的物质基础,外债的负担是企业。另外,作为提供公共产品的政府的外债的偿还是有弹性的,因为在短期中政府可以通过增加税收或行政性收费来增加外债的偿还力度,而对企业来讲,外债的偿还就缺乏弹性,必须通过增加出口创汇才能解决。因此,同一债务人很难同时管理好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外债。

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同政府外债管理模式关系密切,只有科学的国有企业管理体制,才能更好地管理好政府外债。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企不分,利税不分,国有企业的外债就是国家的公共外债,国家的外债就是企业的外债。象这样把两种不同性质的外债混合在一起是极不科学的,也不利于国家管理外债。因此必须要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尤其是进行国有企业管理体制改革,真正在国有企业中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彻底实现政企分开,才能真正实现政府外债的科学管理。

(二)国有资本外债同政府公共外债是完全不同的

尽管国有企业的出资者是国家,国有控股企业、国有参股企业的国有股的出资者是国家,但国有企业的负债并不等于国家公共财政负债,而是国有资产的负债,是国有企业法人的负债,是国有股份的负债。每个国有企业用他相对独立的一定的国有资产去承担债务,国家用国有企业总资产去承担全部国有企业的总负债。国有企业用其独立的财产做为偿债的保证。

当然,对于国有企业来讲,还通过税收成为国家外债的负担者之一。(某一)国有企业的债务只能由(这一)国有企业的资产净额去偿还及国有资本财政辅助偿还。

政府外债是以政府的信用或国家主权担保的外债,税收(远期的或未来的财政收入)是外债的偿债基础;国有企业的外债可以是以国有企业的法人财产作担保的外债,也可以是以国有资本财政作担保的外债,利润是国有资本财政的收入来源,外债的未来投资收益是偿债的主要基础。但是,如果两种外债混淆,政府公共外债由国有企业负担,或国有企业外债由公众承担,那么不仅在管理上造成混乱,而且形成外债的借、用、还、责、权、利的不统一,最终达不到外债的借用目的,影响外债的使用效益,影响到外债的偿还。

政府的财政可以分为公共财政与国有资本财政,因此,政府的债务也应相应地分为公共债务与国有资本债务。不应把公共负债与国有资本负债统一称为政府外债,而只有公共债务才是真正的政府债务,只有公共外债才是政府外债。

三、我国政府外债管理体制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原因

我国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始终十分注意外债的管理。我国对境内机构借用中长期国外贷款实行全口径计划管理,其贷款规模纳入国家中长期借用国外贷款计划。在国家利用外资计划的统一指导下,根据不同的借用方式和偿还责任,分别进行指令性计划管理和指导性计划管理。

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间接引进外资工作的逐步开展,为进一步规范管理,1986年8月,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批转国家计委关于利用国外贷款工作分工意见的通知》,对外债实行分工负责、归口管理的体制。在国家计委确定借款规模和借款项目后,各借款窗口分别负责对外借款,其中外经贸部负责除日本能源贷款以外的日本政府贷款和其他各国政府双边贷款,中国银行负责由日本政府提供、并由日本输出入银行具体管理的日本能源贷款,财政部负责世界银行贷款及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发行政府债券,人民银行负责亚洲开发银行贷款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贷款,农业部负责国际农业发展基金组织贷款。然而,由于再转贷遵循的是条条原则,并未明确地方财政部门作为世行贷款的债权债务代表人,拥有集借、用、还为一体的管理权能,导致国外贷款及外债管理工作责、权、利不统一,使贷款资金难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应有的效益。为此,1988年9月,财政部下发了《财政部关于地方财政部门做好世界银行贷款工作几点意见的函》,明确提出地方财政部门在世界银行贷款管理工作方面应拥有统一权能。

1998年9月针对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和对人民币稳定所带来的挑战,国务院进一步发出通知要求加强外汇外债管理,从严控制外债规模,加强资本项目外汇管理。国家对全国外债总量和结构实行统一监管,保持外债的合理结构和规模。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根据经济发展需要和国际收支状况,按照外债借、用、还和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合理确定借用国外贷款的规模,并将主要外债指标控制在安全线以内。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严格控制短期外债的规模,使短期外债在外债总量中保持合理比重,提高外债使用效益,改善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外汇管理局要加强和完善外债统计监测,提供及时、全面、准确的外债信息。通知要求强化对外借款的管理,严禁非法对外融资。国家对种种形式的对外借款实行全口径管理,除国务院授权的政府部门有权筹集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优惠贷款外,其他政府部门对外借款必须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国内中资金融机构对外借款,必须有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对外借款许可。以上单位对外借款,必须纳入国家借用国外贷款规模,其中短期外债必须严格按照外汇管理局核定的余额对外筹措。

199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之后,政府外债统一归口财政部管理,实现了政府外债借、用、还的统一管理。政府外债按偿还方式分为统借统还外债和统借自还外债,前者在由国家各借款窗口借入后,由中央财政承担债务的还本付息;后者由各借款单位借入,转贷给用款单位,由用款单位承担债务的还本付息。

1998年以前没有统一的政府外债管理机构,政府外债实行分口管理,因而在上项目、办担保等方面,信息沟通不够,缺乏一个能够较好地掌握全部外债总数及分年度还款额负担的部门,对外债来源结构、币种结构、期限结构等,缺乏统筹规划、科学论证和统一管理。多口管理极易在管理上“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管理职权分散,难以对政府外债有一个综合的、总量的、有效的和统一的管理。尽管大家都明白也都同意“谁借谁还”的原则,但对“谁”的理解却不尽一致,从而在贷款偿还上出现推诿、扯皮,甚至失去信誉。在地方也是如此。1998年以后,随着中央政府外债管理机构的逐步统一,政府外债管理逐步实现了统一管理,但由于体制改革时间比较短,外债管理还没有真正建立起一套统一监管的管理制度体系,而且政府外债同非政府外债仍没有实现统一管理。

由于政府外债管理体制中存在的固有的矛盾,致使政府外债管理中存在“急”、“浮”、“乱”、“侥”问题。“急”:急于上项目、急于借外债。由于各省利用外资缺乏统一的项目规划、构思和设计,致使项目的分布和构成带有很大的盲目性,都急于上项目,谁争谁上,争到什么上什么。对于借款上项目,前期准备不足,论证不够,留下隐患。二是急于承诺。尽管作为政府外债是以政府财力为根据和保证的,但往往到了担保、配套或还款时才找财政,前期沟通不够,如一些教育、卫生等社会效益项目,本应在项目前期准备时就有财政参与论证评价,明确配套资金及还款资金来源,而很多项目并没有这样做,没有与政府的承受能力、政府的财政预算合理衔接。“浮”:在可行性研究方面不细致,不深入,不扎实,分析的因素少,预测的时间短。可行性研究流于形式。对贷款项目的技术、经济、财务、组织管理、社会及环境等方面的论证力度不够;对不利因素、存在问题和可能存在的风险分析不透。责任心不强,重上轻管。各窗口部门和企业主管部门一旦将贷款弄到手和转贷下去后,就又去忙上新项目。“乱”:政府外债管理中存在“二乱”:一“乱”是乱担保。政府对外担保混乱,缺乏明确、规范的担保制度和有效的论证、监控、约束机制,管理较为混乱,形成大量隐性和显性债务。对于统借自还的各种外债,国家窗口部门在转贷给项目单位时往往要求国内企业或政府部门提供担保,这对转贷部门不仅有益且有一定道理。但由于政府没有明确哪个部门有资格进行担保及按照什么程序进行担保,致使一些本不具备担保资格的部门也代表政府对外出具承诺或担保。再加上担保单位往往法律意识差,责任意识淡薄,很少考虑担保后所承担的责任,所以一旦企业无力还贷,上级部门方知原来的担保乃一纸空文,最终的债务包袱只能甩给政府,从而大大加重了财政负担。二“乱”是乱借。未能在科学地测算和确定资金缺口结构的基础上确定外债的合理规模及结构,借无章法,争到什么上什么,而不是缺什么上什么,缺多少借多少。对借款主体的资格审查不科学和不严格,对谁来借,谁有资格借等没有严格的规定。“侥”。对借债的责权利确定不严格,执行不彻底。对借款单位不还、还不起和不能及时还款的行为约束较软,使借款单位产生拖而不还,不还有担保单位扛着的侥幸心理。

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就外债及政府公共外债管理体制方面的原因来看,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没有统一的外债管理组织。各级政府没有一个统一的外债管理机构以便对外债的规模、结构、借用还的外债全过程监督。多口管理极易造成无口管理和管理失控。

2.财政模式尚未实现由单元财政向公共财政模式的转化。建立公共财政与国有资本财政分立管理的双元财政模式是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方向。公共财政同国有资本财政的混同管理极易使经营性、竞争性项目的还债风险转嫁到政府身上。

3.管理职能错位。十几年来的“分口管理”在管理上多有管理错位现象。项目前期的关键是计划部门和窗口部门,立项争取工作主要由行业主管部门和计划部门来做,而作为政府债务代表人的财政部门则参与较少;项目生效后,其执行工作则主要在窗口部门和行业部门的协助、指导下由项目执行单位完成,计划部门无暇参与,财政部门参与也很少(世界银行贷款项目除外);项目竣工进入贷款的偿还阶段后,计划部门、窗口部门(世界银行贷款项目除外)不仅无制约手段,且因职责分工的关系,往往缺乏督促项目单位还款的动力和积极性,实际上成了财政部门的事。这样的管理体制和分阶段运作的管理模式,虽然从政府的角度看似乎均在政府内部,属于内部分工、协作,但由于部门职责、利益格局的局限性,实质上必然影响政府外债的有效管理及良性发展。

四、公共财政条件下政府外债管理体制与管理模式探讨

政府外债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从根本上讲,其管理的有效性是建立在体制的科学性基础之上的,没有一个科学的体制和有效的机制做保证,要真正做好这项工作是不可能的。当然,受中国国情的影响,我国的政府外债还应建立一个政府外债管理领导综合体系,各级领导体系应由主管财政的领导及计划、外资外贸、审计等部门的领导组成的领导小组构成。实践证明,在我国凡是领导重视的事务,管理的效果就要好些。

根据政府债务的特点,中央把政府外债逐步向财政集中已向我们明示了政府外债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当然,国家对政府外债管理体制尚处于探索之中,无成熟的经验可资借鉴。根据我们对这一问题的专门研究,我们认为,政府外债管理体制与管理模式应是:“统一监管、分工合作、三债分立、借用还统一、责权利明确”的体制及模式。具体来讲:

1.统一监管。

国家应成立国家外债监管中心,统一监管外债(包括政府外债与非政府外债),这个机构设在财政部比较理想,这一方面是因为1998年的中央机构改革,已将世界银行、亚行、日本输银及外国政府贷款的对外磋商职能统一纳入财政部管理,另一方面还因为我国的外债中属政府直接外债与政府担保的外债占相当大的比例。对于政府外债来讲,应由财政部成立专门机构统一监管国家政府外债及省级政府外债,这个机构又受国家外债监管中心的统一管理。各省也应成立统一的外债监管中心,省政府外债、省级以下政府外债由这个中心统一管理,同时协助管理省里由财政部统借统还的外债项目。省级以下政府也应成立外债监管中心,这个中心以挂靠在财政部门为宜。这一个外债监管中心负债外债的具体管理工作。政府外债管理中重大问题协调和领导由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

2.分工合作。

统一监管同分工合作并不矛盾。尽管政府外债都要依赖财政收入偿还,但是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涉及到不同的政府职能部门,因此政府外债管理又涉及到许多政府部门,如财政、计划、外汇、银行等,这些部门应在政府外债管理上分工合作,而且是在外债管理中心统一监管下的分工合作。外债监管中心统一监管不等于这个中心包揽一切。随着政府管理经济方式的转变,各政府部门均应向宏观管理转变。今后要在规范的基础上,明确各级政府之间、政府各部门之间、政府与企业之间在外债借、用、还全过程管理中责、权、利的划分,而且这一划分应实现制度化。

应对外债的全过程管理进行科学分工。各级外债监管中心对各级政府外债负责监管;下一级外债监管中心对上一级外债监管中心负责。省、市、县政府外债管理部门负责根据本省、本市、本县经济发展规划,利用外资计划及当地的承受能力,以及所上项目的公共受益范围和受益程度,积极筛选、准备、上报项目;就省级外债管理部门来讲,则负责本级及本级以下级政府外债的债级审定、综合平衡、汇总审核上报、争取最高级别外债的项目,合理安排本级政府外债项目,严格审核本级以下债级项目。在部门之间,计划部门负责按经济发展规划、国内生产总值水平及预期增长率、国民收入水平及预期增长率、国民生产总值水平及预期增长率、利用外资计划等,确定本级经济区域能够承担的外债总规模、结构等,筛选出合适项目并进行论证;财政部门的外债监管中心主要从项目的资金配套能力、财政收入状况及预期增长率水平、偿还能力、财务管理能力等方面论证,对政府能够承担的政府外债规模、结构等进行研究,并对政府外债的资金运行进行全过程管理;项目的行业主管部门则要注重于基础配套设施、发展前景、运营管理等方面的论证及项目运营等方面的管理。这种职能分工要做到权、责、利明确,相互配套,且贯穿外债项目管理的全过程。

3.三债分立。

将外债分为政府公共外债、国有资本外债、其他外债三大类,分类统一管理,分类设偿债风险基金。鉴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同特征,政府公共外债、国有资本外债可以归财政部门分类统一管理,分类设偿债风险基金。公共外债是最终通过公众负担的外债,是通过财政收入偿还的外债,故政府公共外债的借用还应纳入公共财政预算管理,政府外债的借款规模与结构、借款使用投向等的确定,借款的资金配套、借款的本息偿还、借款的日常财务管理等,应自始至终纳入政府的预算管理。国有资本外债是国有资本承担偿还责任的外债,国有资本是经营性资本,对于市场性、经营性的国有资本承担的外债,应由国有资本承担还本付息责任。国有企业法人以其国有资本承担外债的还本付息任务。对于在外债偿还过程中出现的风险,可以通过在国有资本财政中设立的风险基金协调解决。为了防范金融风险与债务危机和加强外债的管理,对于其他外债也应专门设立统一机构进行统一管理。

4.借、用、还统一,权、责、利明确。

外债是一种债权人、债务人权利与义务非常明确的一种契约性的债务,既然如此,只有实现借、用、还统一,权、责、利明确,才能真正保证外债资金的科学和健康运营。这个原则既是政府外债又是非政府外债管理体制的内核。

“借”包括以下问题:谁来借,借什么,借多少,如何借,向谁借,用啥借(用什么担保)等问题。政府外债最终要用到政府承担职能的地方。政府外债应由政府统一借,对于借款的规模与结构,应由外债监管中心组织各方力量充分论证。“用”包括以下问题:谁来用,用什么,用多少,如何用,用在哪儿等问题。政府外债的管理中,借是最重要的一关,而借多少的问题是最重要的问题。此为问题之源。如果借款的规模把握不当,再好的外债管理体制与管理政策也枉然。借多少的问题看似一个借债的“量”的问题,而实际上在这个“量”的问题之后确定“量”的过程就涉及到大量的管理体制与管理模式的问题,如谁来确定量,如何保证量的准确,量的分解等等问题。

要按照双元财政的要求,合理确定和把握贷款的投向,即借用政府外债应主要用于农业、城建、交通等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上。

要严把用款关。各级政府外债监管部门要以资金、财务、债务为主线开展各项工作。在贷款资金上要负责贷款转贷、提款、专用账户或贷款专户的管理,在配套资金上要负责落实、安排和拨付的管理,在贷款偿还时,负责管理贷款回收资金、财政还贷准备金和监控项目单位的还贷资金。

“还”包括以下问题:谁来还,还什么,还多少,如何还,用什么还等问题。根据借用还统一的管理机制要求,还款应由财政统一偿还。要逐步实行由外债监管中心统一实施外资、内资及贷款偿还资金的统一管理。实行监管中心向预算口提出外债项目所需管理费、配套资金、偿还资金的支出计划,按照项目实施情况和贷款资金的到位情况掌握各种资金的支出管理,这样做有利于全面了解项目所有资金的到位和支出情况。强化项目财务资金的监督,避免资金的失控和浪费,也有利于项目的执行和贷款的偿还。

在还款问题上应进一步强化还款约束。在贷款偿还阶段,政府外债监管中心应协助项目单位全力抓好项目的运营管理,提供有关信息和政策指导。及时了解掌握债务人经营和财务状况,从办法和协议等措施上予以约束和规范。要实行对项目单位重大事项如对外投资、合资、兼并、破产、利润分配和领导人变更等的报告制度,使之处于债权人和担保人的管理监控之下,以避免逃债现象的发生。

要制定严格的还款准备金制度。要强化各项目单位作为还债主体的责任,在政府外债监管部门的监管下将回收的贷款资金、项目本身收益、固定资产折旧、存款利息及项目单位的其他收入等实行专户储存,专项用于贷款的偿还。各级政府在安排每年的财政预算时,应充分考虑偿债的因素,在财政每年安排的技术改造、基本建设以及有关部门的专项资金中集中一部分,或从预算中单独安排,建立还贷准备金。还贷准备金主要用于偿还本级的纯社会效益型外债。还贷周转金主要用于下级债务人一时还款困难时的临时垫付周转。

权、责、利明确后,重点就在于使其制度化,在于执行上,而执行的好坏关键在于外债管理制度的建设、执行及良好的运行机制。没有好的管理制度与制约机制,再好的管理体制与管理模式都是纸上谈兵。

参考文献

[1]巴曙松.外债运行机制的有效性及其调整——兼评债务经济中“可自我维持经济增长”的实现[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7.

[2]张军建.“隐性借债”——当前举借外债中的新动向需引起重视[J].投资研究,1999,(4).

[3]巴曙松.从外债管理中看中国外汇市场运行[J].经济纵横,1998,(11).

[4]解俊贤、邵荣昭.外债管理的现状及其策略研究[J].陕西经贸学院学报,1997,(5).

[5]樊纲.论公共支出的新规范[J].经济研究,1995,(6).

[6]郭树清.中国市场经济中的政府作用[J].改革,1999,(3)

[7]许小年.银行不良资产:成因与清理[J].改革,1999(3).

[8]杨恩群.中国外债的规模、结构与风险分析[J].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1998,(11).

[9]隆武华.西方经济学家关于外债经济作用的学说[J].投资研究,1997,(12).

[10]谭汀渝、徐玖平.外债系统分析与稳态预测[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8,(9).

[11]唐任伍、章文光.韩国外债管理的经验教训[J].当代亚太,1999,(4).

[12]乔瑞等.外债管理概论[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3.

[13]刘友法.西方财政[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6.

[14]张玮、刘利.中国债务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5.

[15]迟福林.国企改革与债务[M].北京:外文出版社,1998.

[16]朱光耀、郑权.金融危机·经济安全与政府债务政策[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

[17]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学习辅导讲座[M].北京:人民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18]叶振鹏、张馨.公共财政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财务管理负债论文篇6

关键词:资本结构理论;股票投资;资本市场

文章编号:1003-4625(2008)11-0109-03中图分类号:F830.9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MM theory is the foundation of modern financial theory, but it is deficient and limited for some assumptions must be satisfied in its applications. MM theory obtains further development and improvement after it is revised by economists. This article gives some important policy proposals by analyzing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capital structure theory to boost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listed companies and capital market in China.

Key Words: Capital Structure Theory; Development; Policy Enlightenment

1958年6月,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莫迪里安尼和米勒(Modigliani and Miller)在《美国经济评论》上发表的论文 “资本结构、公司财务与资本”中,首次提出了极其重要的MM理论。该理论的提出奠定了现代金融学和理财学的基础,两人因此也分别获得1985年和1990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但由于其须设众多假设条件及经济社会因素不断地变化,以至于存在一些缺陷或局限性。随后的经济学家们通过对MM理论的不断修正,使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对资本结构理论的认识。本文通过对现代资本结构理论新的发展的评析,归结出对我国上市公司健康发展和资本市场进一步完善的一些重要政策启示。

一、现代西方资本结构理论的发展

(一)权衡理论(Trade-offTheory)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詹森和麦克林(Jensen and Mecking,1976)、瓦勒(warner,1977)、梅耶斯和海吉拉夫(Myers and Majluf,1984)针对MM理论的缺陷提出了“税负利益―破产成本”的权衡理论。他们认为:MM理论的最大缺陷就是完全忽视了现代经济社会中极为重要的两个因素:财务拮据成本和成本,从而使MM理论的结论失去现实意义。该理论的基本思想可以用下图清晰地概括。

其中:TB―负债税收庇护利益的现值;D2―最佳资本结构;Vu―无负债时的企业价值;D1―破产成本变得重要时的负债水平;V′L―同时存在负债税收庇护、破产成本的企业价值;FA―破产成本;VL―只有负债税收庇护而没有破产成本的企业价值。

从上图可知:1.最初的MM理论假设在现实中并不存在,因为负债成本是随负债比率的上升而增大的,当负债比率达到一定程度时,企业的EBIT会下降,同时企业负担破产成本的概率会增加;2.负债可以为企业带来税收庇护;3.当负债比率未超过D1 时,破产成本并不明显;只有负债比率达到D1 时,破产成本才开始变得重要,负债税收庇护利益开始被破产成本所抵消;当负债比率达到D2时,边际负债税收庇护利益恰好与边际破产成本相等,企业价值是最大的,并达到最佳资本结构;当负债比率超过D2后,破产成本就大于负债税收庇护利益了,导致企业价值下降。

从上面的分析可知,该理论放宽了MM理论的假设条件;并将财务拮据成本和成本纳入了企业资本结构研究之中;解决了企业最优化资本结构的存在性问题,为寻求最优资本结构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成本理论(AgencyCostsTheory)

该理论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詹森和麦克林于1976年提出。他们观察到,当管理者拥有企业100%的股份时,企业的所有权和控制权并没有分离。这就意味着管理者将为其行为承担所有的成本,从而获得全部收益。一旦企业将股票的一部分比例?琢出售,那么该管理者将为其行为承担(1-?琢)的结果。这是对管理者的激励,但在有效率的市场上不会发生,因为出售股票给外部投资者将产生股票成本。进而他们指出,运用负债融资可以弥补外部产权的成本。但是,负债同样存在成本,并且随着企业杠杆作用率的提高而日益重要,企业不能通过“最大负债”进行融资。

因此,他们认为,在现代企业中,存在股东和经理之间、债权人和股东之间等利益冲突。当经理只持有公司较小比例的股权时,由于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存在,会产生“成本”。如果增加企业负债的比例,会使经理的持股比例相应增加,从而降低成本。而债权人和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则表现为:随着企业负责比例的上升,股东可能会倾向于选择风险更大的投资项目,以转嫁投资风险于债权人,但理性的债权人会合理地预期这一风险,当企业负债比例上升时将会通过负债成本来约束股东的举债行为。

(三)信息不对称理论(Asymmetric Information Theory )

该理论认为:在资本市场上,公司经理人员与公众投资者处于信息不对称的地位。通常前者能比后者掌握更多与投资紧密相关的各种信息,比如股票交易或新股上市的内幕消息,机构投资者的介入情况,股市的利好消息等。这种信息的不对称,将直接影响投资者行为、公司筹集资本的顺序和资本结构的确定。

比如,在信息不对称的股票投资中,公司向社会公开披露的财务和非财务信息不仅有限,有的甚至弄虚作假,误导和蒙骗公众投资者,从而使投资行为带有较强的投资性、短期性和盲目性。业绩欠佳乃至亏损企业的股份反而上扬已是股市见怪不怪之事。这使得股票投资成为一种风险极高,代价极大的投资方式。

其实,该理论的显著特征就是运用行为科学对公司及其投资者进行投融资活动的价值取向的合理解释,并以此为依据判断在信息不对称环境中进行投融资活动的后果。

综上对资本结构理论新发展的介绍,可见:在现代经营环境中,运用负债经营是有利于企业价值提高的,但由于财务风险的存在,负债的运用必须适度。近年来国外企业理财的实践已证明:企业对负债的运用越来越持审慎的态度,加大权益资本的投入已成为现代企业理财的特征。

二、现代西方资本结构理论对我国的政策启示

纵观现代西方资本结构理论的发展历程与轨迹,不论是在宏观上还是微观上,对我国上市公司的健康发展和资本市场的逐步完善均产生了一些极为重要的政策启示。

(一)资本结构具有明显的国际差异和行业差异

在工业化国家中,美、英、德等国家的公司平均账面资产负债率比日、法、意大利等国家的要低;在新兴工业化国家中,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的公司的负债比率明显要比巴西、印度低。同时,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制度等因素也对资本结构的选择起着一定的作用。

在所有发达国家,一些行业以高的债务比率为特征,如公用事业、运输公司和成熟的资本密集型制造型企业,而一些公司却有很少甚至没有长期负债,如服务业、矿业和以技术为基础的制造型企业。这些说明了行业的最佳资本组合特征以及运营环境的多样化,影响着企业对资本结构的选择。

(二)行业内杠杆作用率与盈利水平负相关

财务理论指出,如果企业可利用功能健全的资本市场,应当能够把它们的财务比率定在任何一个期望水平上―或者该行业“最佳”的水平上。另外,以税收为基础的资本结构理论认为,盈利的公司应该借更多的钱,因为他们更需要规避公司所得税。其实,资本结构在公司开始盈利和股利政策之间就已经确定了,它并不是在资本结构政策选择中深思熟虑的结果。这种区别很重要,它关系到一个公司的资本结构是其他财务政策选择的原因还是结果这一核心问题。

(三)税收明显地影响资本结构

公司所得税的变化,尤其是极端的变化,能够戏剧性地改变公司经营的盈利能力及所发行的债券与股票的相对吸引力。研究表明:公司所得税率的增加与利用负债经营的公司的增加相关。比较对股票收入征收的个人所得税与利息收入征收的个人所得税,如果前者比后者少的话,那一定会导致公司负债经营的减少。比如,美国公司在1913年开始征收所得税之前应用举债经营要比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少得多,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公司及个人收入所得税达到顶峰。由此可见,税收既不能引起也不能阻止资本结构中杠杆作用的发生。

(四)杠杆比率与财务失败的预期成本负相关

不论是一个行业还是一个国家,破产与财务失败的预期成本越大,就应越少用负债经营。如日本,其银行在公司理财中担任了重要的角色,债权人对破产法的关注要胜过债务人,一家正常运营的日本公司对杠杆作用率的考虑比美国公司多很多。另外,一些行业看起来可以比其他的一些行业能够容忍更高的杠杆作用率,因为这些行业可以相对较小的经济价值损失渡过阶段性的财务紧张时期。

(五)杠杆比率的增加是“利好”的消息,杠杆比率的减少是“利空”的消息

实证研究表明,当一家公司的杠杆作用率提高的时候,该公司的股价就会上涨,如股权换债权的协议、负债融资的股票回购项目、负债融资下用现金投标控制另一家公司的计划等。另一方面杠杆作用率的减少,如债权换股权的协议、新股发行等,这些都会导致股票下跌。很明显这与股东的最大利益背道而驰其真实原因还需进一步研究。

(六)股票发行时交易成本的变化对资本结构没有明显的影响

从世界范围来看,几十年来发行股票及债券的交易成本发生了戏剧性的下降。但是不管是对个别公司的杠杆作用率来说,还是对所发行的证券的种类来说,都没有产生太大的影响。交易成本可能会影响证券发行的多少和频率,但是不会影响资本结构选择。

(七)所有权结构影响资本结构

一家公司的所有权结构越集中,越有可能更多地举债并有能力承担更多的债务。因此,家族企业要比股权分散的上市公司更多地使用财务杠杆;而且如果对个别投资者来说,控制一家公司时会获得很高的个人利益,那么他就更喜欢用新的负债来融资而不是吸纳新的股份,因为这样做可以使其股权被稀释的可能性最小。另外,一些国家允许金融机构拥有公司的股票或债券,那么这些公司负责率会较高一些。

(八)公司偏离了最佳的资本结构水平,以后也会逐渐回归到这个水平上

实证研究表明,如果公司的负债率过高,公司就会发行新的股票,相反,过低就会举借新债。近几年来,这种被迫偏离最佳负债比率的情况经常发生。如一些公司常举借大量的新债去收购或反收购其他公司,或者从事新的投机业务,而这些公司收购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还债,从而使债务水平回到最佳状态。

参考文献:

[1]傅元略.财务管理理论[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

[2]杨淑娥,胡元木.财务管理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3]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财务成本管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财务管理负债论文篇7

(项目编号:71172064);财政部全国会计科研课题“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编报标准与信息披露模式研究”

(项目编号:2015KJB009);江苏大学大学生科研立项资助项目“基于政府绩效评估视角下的政府会计

信息披露研究”(项目编号:13C175);感谢江苏省会计领军人才培养工程项目的支持

中图分类号:F8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812(2016)17-0018-04

摘要:近年来,为满足地区经济发展和政治竞争的诉求,地方政府通过投融资平台等方式举借了大量的债务,超过财政支付能力的债务规模可能给地区经济的健康发展带来风险。基于此,文章以财政风险为视角,选择政府负债信息披露为研究对象,在界定政府负债概念及其分类的基础上,通过梳理政府会计改革进程中会计计量、确认和报告现状,对引起政府负债信息披露匮乏的原因进行了剖析。最终,论文从健全政府负债信息披露会计核算体系、加快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机制建设和提升政府负债信息披露质量水平三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财政风险 政府会计 会计信息披露

一、引言

20世纪90年代,国家实行分税制体制改革,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地方政府的财政失衡现象。1994年3月,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预算法》,规定:除法律和国务院另有规定外,地方政府不得发行地方政府债券。为满足地区经济发展和政治竞争的需求,地方政府通过投融资平台发行债券等方式举借了大量的债务,据审计署公布的《2013年第32号公告:全国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披露:截至2013年6月底,全国各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约21万亿元,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约3万亿元,债务规模庞大,地方政府面临巨大的偿债压力。为此,国家于2014年修订《预算法》, 并出台《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旨在“修明渠、堵暗道”,从行政规制角度管理政府的债务行为,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但是地方政府债务行为的约束不能仅依赖于政府内部行政规制的效果,还需健全政府负债信息披露机制发挥“外部人”的市场监督作用,通过市场化机制,引导政府向公众等利益相关者披露其债务规模、期限、结构和经营状况等方面的信息,提升债务透明度。

已有文献关于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的研究侧重于其理论介绍、框架搭建、影响因素、作用效果等方面,本文则从财政角度对政府负债信息披露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二、政府负债的事项界定及其风险评述

(一)政府负债的概念及其分类

政府负债的概念界定是运用负债会计对政府债务进行确认和计量的前提,也是财政风险防范的重点对象和范围,我国政府关于负债的定义主要存在于会计准则中。2015年10月,财政部审议通过《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负债是指政府会计主体过去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资源流出政府会计主体的现时义务。该义务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如,地方政府债券、国家债券(公债)等,其就是政府向债权人(公民或投资者)通过借款方式筹集的资金,作为税收制度下财政收入的补充来源。政府会计准则中负债的定义与企业会计准则存在相通之处,但政府不仅担负着自身营运管理,还肩负着社会行政管理之责,其会计主体不同于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主体,将政府提供的“公共品责任”纳入政府负债管理范畴是履行政府问责程序的有效路径(李敬涛、陈志斌,2015)。因此,政府负债是一个“广义”的范畴,传统以货币方式计量的政府负债无法全面和准确判断我国出现的债务问题。著名银行经济学家Hana Olackova Brixi通过风险矩阵将政府负债分为显性负债和隐性负债,其中又可以细分为确定负债和或有负债。其中显性负债包括国债、各种借款及应付款项、BOT & PPP项目中形成的负债、政府间各项承诺和担保;隐性负债主要指代社会保障基金缺口,政府存在隐性兜底现象的不良资产(如城投债)等。

(二)政府负债:财政风险的主要“元凶”

现阶段,造成地方政府财政风险的主要推手是政府的债务当量以及当其“资不抵债”时可能引起的债务风险,如政府各种隐性担保的负债就加剧了政府的财政风险。这种“当量”可能基于政府庞大的债务规模,也有可能指代政府较高的债务融资成本,而提高政府财务信息透明度能降低信息不对称,提升政府形象和公信力,更容易获得投资者的青睐和信任,因而能显著地降低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成本。即使政府没有明确承诺具有偿还该笔债务的义务,但在债务到期时可能会诱发财务风险或系统性金融风险,这将迫使政府作为“最后贷款人”实行强制干预,从而对政府自身的运营和绩效带来巨大压力。具体体现在:一是地方政府债务期限结构的错配现象。为规避法律的硬约束,满足政府经济发展和政治竞争的需求,地方政府通过依靠投融资平台发行了大量的城投债,当这部分资金用于“借新还旧”时,就可能引起当期资产与负债的配比出现较大的差异,造成资产小于负债的现象,可能会诱发债务危机。二是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大、还款期限长短不一。据中债资信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城投债发行规模约1.4万亿元,是2013年的近两倍,发行规模大,品种结构以企业债券、中期票据和(超)短期融资券为主,且整体发行期限较长。相对于短期债券,规模较大、期限较长的城投债的再融资期限较长,投资人对政府的机会主义行为约束力较差。投资者的购买行为使得其手中的现金流变少,信用风险也随之增加(韩立岩等,2003),对债券价格和收益的敏感程度也较高。三是政府的隐性担保、或有负债事项下政府负债计量缺失。四是政府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考量,尤其是负债信息的披露方面。我国财政预算的各级政府主体、行政单位预算的各级行政单位主体、事业单位预算的各级事业单位主体,缺乏系统地反映整个政府财务状况的综合财务报告,政府财务信息披露不能完全反映政府的资金变动情况,不利于形成对政府的业绩评价体系。

三、政府会计改革进程中信息披露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委托理论认为,委托是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和规模化分工所产生的,受托责任源于委托者对资源的托付,受托人在接受委托的同时负有合理使用资源的职责。在公司制下,基于财产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委托问题主要出现在大股东与小股东、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王明琳、周生春,2006),也就要求经营者要定期向所有者履行尽职报告。这体现在政府层面,就是要披露更多的信息,以满足公众、投资人等利益相关者的信息诉求,缓解信息不对称现象,解除政府受托责任。2007年4月,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为深化政府信息披露的内容、界定政府信息披露责任和范围、规范政府会计行为提供了指引。但我国现阶段财政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和事业单位会计之间仍以收付实现制为核算基础,信息披露以预决算报告为主要形式,信息使用者的范围较窄,对政府财务信息,尤其是负债信息的披露仍显不够。债务透明度作为财政透明度的一部分,债务信息的合理与及时披露有利于政府债券投资者根据财务信息进行经济决策,发挥市场对资金合理配置的效用,缓解政府盲目举债行为,一定程度上规避财政风险。

(一)政府负债会计计量、确认与报告现状

我国政府负债核算分为财政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和事业单位会计三部分,财政总预算会计将政府负债分为应付及暂收款、应付政府债券与借入款项和应付转贷款;行政单位会计的负债核算分为应缴财政款、应交税费、应付职工薪酬、应付账款、应付政府补贴款、长期应付款和委托负债等;事业单位会计将政府负债分为借入款项、应付及预收款项、应缴款项和应付职工薪酬。以财政总预算中的应付政府债券为例,其下设应付国债、应付地方政府一般债券和应付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一级科目,应付本金和应付利息明细科目。当政府发行债权时,收到的融资金额借记“国库存款”科目,贷记“债务收入”科目,二者之间的差额计入有关支出科目。在到期偿还债券时,仅确认债务支出,未形成权责发生制下政府部门的负债事项,政府财务报告也没有显示出真正的债权债务关系。基于我国财政制度背景,政府负债主体、形式皆具备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征,政府负债的概念界定范畴仍然较窄,缺乏对政府债务的分类、性质和成因等方面的描述,债务发行、使用和偿还单位也存在不一致现象。如中央代地方政府发行城市建设债券,发行主体为中央,资金却投向地方。以城投债为例,它是政府创新融资下的产物,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由政府注资成立,具有企业法人实体资格,负责发行债券为政府融资,从法律权属关系角度来说,城司是投资人的债务人,它承担了大量应由政府财政资金承担的债务。而在财务报告方面,一方面,对于存在的预决算报告、会计报表附注只作了简略的提示,未作详细的统一规定;另一方面,预算会计体制下的财务报告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等报表,尚没有关于政府资金运营情况的现金流量表、反映总体财务状况的整个政府的综合财务报告,财务报告较为单一。

(二)造成政府负债信息缺失的原因分析

1.从行政法律法规角度来说,1993年12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决定》,改革的核心在于建立中央和地方税收体系,分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地方共享税;并且根据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事权划分层次支出范围。事权和财权的划分为地方政府经济建设积累了更多的资金,但是地方政府的资金缺口也变得大了起来。迫于旧《预算法》的规定,地方政府设立投融资平台发行债券筹集城市建设资金,本质上属于企业债券,政府以其自身信誉为其担保,类似还有地方政府用自身资产向银行抵押贷款等。因此,资金缺口较大、法律对地方政府融资行为的约束是造成其“暗地里融资”的原因之一,这部分“负债融资”便游离于政府会计的统计范围之外。

2.从会计核算角度来说,政府会计体系的不健全造成负债类信息统计缺失。在会计核算基础方面,收付实现制为主体的会计核算制度已不能满足多元化政府主体的核算需要以及现代会计的要求。对于负债定义的不足,政府负债不能仅等同于货币性资金形式表示的政府债务,还包括非财政资金衡量的隐性负债。对于会计主体界定模糊,政府层面的报告主体是财政部门非其本身,部门层面的财务报告为其所属单位的会计报告的汇总而非政府财务报告。《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规定各级政府部门作为本地区财政收支管理的实体部门,有定期披露财务报告的要求;同样,《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财务报告主体分别为各级行政单位、各级事业单位。

3.在负债信息及其风险管理方面,政府债务管理体制的缺位也不容忽视。政府债务管理是集发债目的、发债规模、发债方式、发债程序、统计核算、绩效评价等环节为一体的制度体系。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水平仍然薄弱,关于政府负债的管理倾向于财政部门负有直接偿还责任的显性债务,对其他筹集资金的负债的统计和计量还比较欠缺,甚至不同部门之间的会计统计口径也存在差异,给负债信息披露带来困难。此外,政府审计部门对地方政府债务信息的披露监管不足,如对投融资平台发行的债券就处于“无章可循”的状态。

四、基于财政风险视角下政府负债信息披露的路径选择

(一)健全政府负债信息披露的会计体系

既然传统以收付实现制为核算基础的预算会计不能全面反映政府负债的真实情况,对预算会计进行改革,建立权责发生制为核算基础的政府会计成为必然。

1.明确政府会计改革目标。FASAB(1993)在其概念第1号中提出了预算完全性、运营绩效、管理责任和系统与控制四个方面的主要目标,FASAB(2006)在其概念公告中涉及政府受托责任解除、提供财务信息来源和使用信息方面的目标确定。(1)预算完全性要求政府提供的财务报告真实完整,能全面反映政府的资产负债情况。(2)运营绩效是披露政府资产负债的融资来源状况,反映政府资产负债管理水平,以及利用资金所取得的成就。(3)管理责任要求,其应当提供有助于报表信息使用者评价政府管理层未来发展方向的信息,可能代表着执政党未来执政的重点。(4)系统和控制,其要求政府通过会计手段实现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的需要。目前,我国政府会计的目标主要有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两个方面,对报表信息使用者信息需求方面的满足较少、较难满足政府内部控制的需求,应考虑建立信息供求博弈下政府会计反馈机制。

2.明晰政府会计的主体界定。美国联邦政府的财务报告主体包括政府各部门及其单位、具有公共职能的非营利性组织、政府直接运营的国有企业等。州和地方政府的报告主体也可以大致分为政府单位和具有公共职能的非营利组织(如公立高等院校、公立医院、公立事业单位、公立福利公司等)。既然政府作为公共的委托方管理公共资源,负有定期报告其履职情况的责任,那么借鉴美国政府主体的范围界定,以政府部门为主体,编制政府整体层面的财务报告,具体应当包括纳入本级政府管理范畴之内的财政部门、行政职能单位、公共事业单位、政府出资并控股的国有资产权利及其应承担的负债义务等。

3.完善政府负债核算的范畴。首先,引入权责发生制的会计核算基础,拓宽原本现金收支的核算方式。将属于政府承担的,以货币形式计量或可进行合理估算的债务统一纳入政府负债的核算范围。在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方面,借鉴FASB和国内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引入审慎性原则,准确评估政府负债规模。其次,完善政府负债的会计核算科目,如参照现行企业会计准则,设立政府“应付企业债券”“短期(长期)借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预计负债”“专项应付款”和“未确认融资费用”等。再次,编制三个不同层次的政府负债信息披露报告:(1)编制“资产负债表”主表,结合《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关于负债的定义,将政府负债分为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分别进行列报,密切关注政府负债的总量和时间长短要求。(2)编制“政府负债信息财务报表附注”,定期披露政府的隐性负债(或有负债)事项,包括政府可能存在的兜底现象,担保或承诺事项。(3)编制“政府负债情况明细表”,内容涵盖融资金额、融资方式、融资利率和成本、融资期限、投资人、其他要求或承诺事宜等,提供政府负债的进一步细化信息。

(二)加快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机制建设

政府负债的产生离不开其举债行为中所规定的步骤和程序,如融资目标、融资金额和期限的确定等。政府部门越重视负债风险管理,投资人越关注资金去向和投资回报率,对于负债信息披露的诉求也会越高,因而,设计和完善政府负债风险管理的程序具有重要意义。政府负债风险管理应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与测量(包括发生风险的概率)、风险控制程序、风险效果评价四个环节。其中,债务风险识别是整个政府负债风险管理的首要环节,也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其风险识别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风险概率的测度、以及为规避风险而设计的控制程序等,债务风险识别的技术手段在宏观层面有外部环境分析、可行性分析、投入产出分析;在微观领域有预算分析、资产负债表分析、责任与损失清单分析。该环节通过对地方政府债务进行全盘分析,找出已有负债资金投向、预计负债行为可能出现的风险。一方面,通过政府负债融资渠道,挖掘其背后兴建的“在建工程”等项目,并分析其项目背景、施工进度、是否能按期交工以及预期绩效,数据来源可以是政府部门披露的资产负债表中的信息;另一方面,通过政府的未来可能发生的负债行为厘清资金缺口和预计负债规模,这就要求政府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提供关于政府下阶段的发展规划、融资计划等信息。如果说债务风险识别主要针对的是政府负债行为中可能发现的各种风险类别,债务风险测量就是着手评估这些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概率大小),是通过定性和定量二者相结合的手段将政府的负债划分为四类:风险重要性水平高、发生概率高;风险重要性水平高、发生概率低;风险重要性水平低、发生概率高;风险重要性水平低、发生概率低。风险评估与测量需要风险数据库的支持,促进政府部门建立财务报告数据库、投资业务数据库。其具体做法可以是,结合行业历史数据,从资金需求的项目入手,分析项目的资产、预期收益和新增债务,推导出政府可能存在的资产负债率水平、固定投资金额,再推导至政府债务融资手段:银行贷款抑或是债券发行可能性的评估,对于债券发行期限、利率、方式进行详尽测度。风险控制程序就是政府部门设计的对负债过程中发生的可能发生的“资不抵债”风险进行补救的措施,其目的是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如控制测试,其需要提供政府部门负债管理方面内部控制方面的讯息。最后一个环节是风险效果评价,它是指当政府债务进行还本付息之后,对整个债务风险管控机制运行效率的评价,结果可能是发现其中的不足之处,予以补充、修正。

基于我国特有的财政分权制度背景,地方城市建设过程中所耗费的资金庞大,且大多带有政府隐性担保,加之各地区政府的财政状况参差不齐,投资人的投资风险也呈现地域差异化,加强政府或有负债的风险管控不容忽视。但我国目前债务融资的性质、规模和投放渠道等信息呈现“杂乱无章”的现象,缺乏统一的口径核算,难以对政府债务总体情况进行详尽的分析,需建立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机制,较多地披露政府的负债信息。

(三)提升政府负债信息披露质量水平

政府部门的负债信息披露不仅需要立法层面的支持,还需要引入第三方的监督职能,以提高负债信息的披露质量水平。以政府审计为例,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认为国家审计是通过公正客观地评价政府是否负责和有效地管理公共资源并实现既定目标的手段,审计鉴证功能包括管理鉴证和财务鉴证两个方面。负债信息通过财务报告等形式对外报送离不开审计部门的核定,只有审计通过的财务报告才会向外界公布,才具有公信力。又如,美国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就要求涵盖“审计师报告”,加拿大的政府财务报告需经过财政部门、审计委员会和社会中介机构三方的审计后才能正式提交国会。借鉴国外的监督机制,我国的政府负债信息披露监督组织架构也可以由政府部门、第三方中介机构和可能的利益相关者(如投资者)等组成,政府部门主要是国家审计署及其派出机构、中央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方中介机构可以是会计师事务所、信用评级机构等实体;利益相关者则可能是公众、投资者等个体或社会团体。(1)近年来,我国城投债的发行规模呈攀升的趋势,财政风险巨大,应考虑将政府通过融资平台举借的债务纳入政府的预算会计报告,纳入人大审议流程,从宏观上把控质量关。(2)加强政府与第三方的合作,对政府债务进行信用评级打分,对财务报表中的重大错报予以及时调整,进行控制流程测试。(3)搭建政府――第三方机构――利益相关者的信息沟通平台,缓解信息不对称现象,降低沟通成本。

五、结束语

近年来,政府负债规模的不断增大使得政府面临巨大的偿债压力,而政府盲目的、不科学的举债行为会诱发债务风险。为满足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的政府会计目标,政府作为社会公共资源的委托人、管理者,理应披露更多的会计信息,尤其是关于政府负债方面的信息。基于此,本文从财政风险角度对政府负债信息披露展开讨论,在梳理政府负债会计计量、确认和报告现状的基础上,剖析造成政府负债信息披露尚存在的问题点,最终从健全政府会计核算体系、加快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机制建设和提升政府负债信息披露质量水平三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以防控可能出现的财政风险。Z

参考文献:

[1]李建发.国际政府会计准则及其发展评述[J].会计研究,2003,(9).

[2]李敬涛,陈志斌.公共品短缺、政府问责与政府负债信息披露[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5,(2).

[3]刘子怡,郝红霞.媒体压力、治理激励与政府会计信息披露[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5,(6).

[4]潘俊,陈志斌.政府财务信息披露理论框架构筑[J].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11,25(5).

财务管理负债论文篇8

【摘要】为了顺应全国高等教育扩大招生的形势和基于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高校纷纷选择了负债运营的发展道路。文章首先对我国高校负债风险的规律性进行分析,然后指出现阶段高校负债风险的成因及其危害性,最后提出了构建高校负债风险防范体系的对策。

近几年,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跨跃式的发展。普通高校为了顺应全国高等教育扩大招生的形势和基于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在国家财政资金投入不足和自有资金有限的情况下,纷纷选择了比较理想可行的负债运营的发展道路。但是,负债是需要高校在未来一个确定时期内支付本金和利息的,从而构成高校的一项确定的负担。毋庸讳言,如果对负债的借贷计划不周,管理使用不当,势必会使学校陷入严重的债务危机,背负巨额的债务“包袱”。审计长李金华在第二届计算机审计国际研讨会上就曾说:“目前少数高校的财务管理有失控现象”并警告说,“如果高校对财务的管理跟不上,就很容易把高等教育在这两年来的增长度抵消”。所以,为保证高校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等方面的协调发展,需要客观、正确地构建一套科学长效的负债风险控制体系,以确保高校在保持高速发展的同时,最大限度地规避负债风险。

一、我国高校负债风险的规律性分析

负债风险是指高校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举债或过度举债后产生的,严重影响教学科研和人才稳定等不良后果的可能性。我国高校负债风险的规律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一定程度的可控制性

高校身处市场经济之中,对于负债风险的控制,一方面可通过市场调查、理论分析来掌握导致负债风险的因素及其程度,另一方面可通过一些技术方法来预测和抑制风险的发生。

(二)不确定性

由于市场经济中的价格机制、竞争机制等作用,高校在人、财、物的消耗上,不能量化;在毕业生走向社会时,不能确定其就业率;在科技成果是否出售、转让,转化为生产力上,不能确定其转化率;在自然因素的影响上,不能确定其正负面。

(三)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负债虽有其独特的魅力,当收益率小于成本率时,债务人就得面临严峻的负债风险,负债规模不合理和高额的利息更会加剧债务人经济资源的损失。

二、现阶段我国高校负债风险的成因及其表现形式

(一)高校并不符合具备法人资格的全部条件,为负债主体责任转移创造了条件

《高等教育法》在第30条规定高校可以取得法人地位的同时,又在第38条规定高校只能依法自主对举办者提供的财产、国家财政性资助、受捐赠财产依法自主管理和使用,高等学校不得将用于教学和科学研究活动的财产挪作他用。所以高等学校并没有独立的财产,更没有权力处分这些财产,不可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如果发生重大的负债危机,最后收拾局面的将还是政府,不可能是学校。同时高校负债缺乏体制上的有效约束,对于最终由政府承担风险的预期导致高校和金融机构的盲目贷款,最终形成总体上的财务困境。

(二)会计信息失真对潜在的财务风险反映不充分

高校执行的财务制度和核算体系不能全面反映资金运作和负债情况,难以及时发现和抵御财务风险。众所周知,高校现行以收付实现制为核算基础,这种方式简单可操作,但无法明确各阶段的经济责任。在预算收支与基建收支分离的财务报告模式下,对于已经完成购建过程而尚未支付款项的经济事项并不估价反映,形成隐性债务,尤其是一些贷款项目上,高校会计报表无法准确真实反映。财务报告所反映的债务信息严重失真的,大量的隐性债务游离于会计核算之外,最终会造成高校财务状况在反映上的严重扭曲和失实,弱化负债的风险,不利于高校领导的财务决策,使得高校决策层自觉不自觉地夸大能支配的财务资金,造成虚假的平衡现象,无形中对高校的宏观决策和财务运行产生了误导。

(三)经费来源渠道单一,形成资金结构性风险

资金结构性风险主要在于负债与自有资金结构上,表现为资产负债率过高。高校基本建设投资项目筹资渠道单一,过度依赖金融信贷资金。有的高校在新校区建设资金管理办法中明确提出“新校区基建工程所需资金,由银行贷款解决”。各高校的财政资金投入在高校基建投入所占比例不到10%。只有很少的高校通过多种渠道吸收少量社会资金用于学校校区、校舍建设。

(四)负债投资项目的投资回收期长,收益不确定性大

高校负债投资的初衷是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效益。负债资金一般用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所需资金量大,投资回收期长。根据负债经营能够产生杠杆效应的基本原理,当负债投入项目的增量收益率高于负债资金利息率时,学校使用一部分负债资金可以因财务杠杆的作用提高学校办学的整体经济效益,加速学校发展;反之负债资金会降低其经济效益。一些高校贷款建设项目存在盲目性、重复性,缺乏科学的可行性论证,对未来的经济效益把握不准,建设工期长,还贷政策不健全,负债资金超过实际偿还能力,严重时会出现大量的不良负债,影响整个学校的发展。

三、高校负债风险的危害性

(一)最终转化为财政风险

从高校的所有制性质和高等教育的准公共产品特征,我们不难总结出:高校负债风险是通过三种途径转化成为政府负债即财政风险的。第一种途径:高校――政府:当高校不能偿还负债而影响到正常的教学活动时,政府必须从维护社会稳定的角度出发,出面救助学校,承担负债风险。第二种途径:高校――学生――社会公众――政府:高校不能偿还负债时,学校会提高学费标准或维持原有标准压缩教学科研经费,降低教学质量,从而引起社会公众的不满使政府面临社会压力与政治风险。第三种途径:金融机构――政府:当高校不能偿还金融机构的巨额债务时,金融机构势必会采取诉讼等法律手段向高校索取,高校只有向政府寻求支持,政府被迫出台相关政策来承担高校负债。

(二)对未来生源市场的严重冲击

虽然近年来高校的规模因扩招而得到迅猛发展,但随着2009年以后我国高等教育适龄人口(18-21岁)的逐渐减少,随着我国招生制度的改革和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变化,高校之间的竞争将日趋激烈。作为一所普通高校是否能够偿还所欠债务决定于未来的生源市场的竞争。一旦招生规模下降,目前大量基础设施投入就有闲置的可能,在负债过重的情况下,给学校的打击将会很大。

(三)还款压力将影响学校持续、稳定、协调、健康发展

高校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运行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法人还未形成。学校目前对国家的拨款依赖性还很强,自主统筹能力还很弱。在经济责任制还未真正建立起来之前,将会给后任造成很大的压力,如果负债额超出高校净资产,还款恐怕有很大难度,如果没有新的资金投入,银行停止支持,学校将难以为继,以前年度的负债将变成学校学生负担,影响高校长远发展。

四、构建高校负债风险防范体系的对策

(一)政府必须不断进行制度和体制创新,完善高校负债行为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性缺陷

作为最终责任人的政府,当务之急要加强对高校负债行为的立法建设。高等教育是否能够健康发展下去,在于实实在在的法律政策体现。在高校负债问题上,如果真正做到政府提出的“谁贷款,谁负责”,那么政府就应当采取措施完善法规政策,赋予高校完全的主体资格,让高校成为真正意义的市场主体。比如:将绩效审计作为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内容,将领导任期内负债资金产生的效益及潜在的风险列入审计考核的内容,实施负债责任追究制度;规范高校贷款的申报审批程序和负债资金的使用方向,提高负债资金的使用效益,建立和健全负债资金核算制度。只有这样高校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真正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才能担负起其应有的责任。

(二)加强高校资金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吸纳和培养具有融资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会计人才

目前高校落后的理财理念,制约了高校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高校长期停留在重核算、轻管理,重预算、轻筹资,重投资、轻经济效益分析的观念上,无论是在财务管理意识还是财务管理水平上都与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要求存在很大的差距,必须转变观念与职责,从管好钱,用好钱变为筹资用款,运作资金和效益核算。所以必须对人员知识能力结构进行优化,培养具有融资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会计人才,不断提高资金管理人员队伍的知识水平与业务能力,以规避负债风险。

(三)通过管理创新,对内加强贷款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对外拓宽非偿还性资金的筹措

高校必须加强贷款资金的管理,形成一套“审批、专款专用、封闭运行、跟踪监督、考核效益”的贷款资金使用机制,通过对贷款项目实行“目标分解、公开招标、责任落实、日常检查、验收考核”的办法,形成贷款资金的使用管理机制。高校应经常联络主管部门和国家有关部委,为学校建设尽可能多地争取国债资金和其他专项资金支持,以减少负债资金。在依法争取政府增加投资的同时,广开财源,利用各种能扩大高校收入的渠道。如:以技术入股企业,参与企业经营,获得相应利润以弥补资金缺口;积极寻求社会团体及个人的捐赠和赞助;高校在新校区建设过程中,要解放思想,改变办学思路,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可与企业合作建设学生公寓、浴室、食堂等基础设施。

(四)适度举债,合理确定高校负债规模和科学测算负债偿还能力

举债办学,其风险是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借钱还债,天经地义。为了减少负债风险,负债必须适度。总的来说,既要敢于举债,更要善于还款。即使经过可行性论证后的贷款,也应当把沉淀资金减少到最低限度。高校的贷款既要考虑学校的建设规模、发展计划对资金的需求,也要考虑学校的偿债能力。高校举债规模不能超过学校的偿债能力,学校年度内偿还贷款本金、支付利息的数额不能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科研及维持费用的开支,这是合理确定高校举债规模最基本的标准。不同的举债规模采取不同的筹资方式,应根据长、短期负债的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还款计划和措施。高校可以根据各自的情况建立综合分析考核指标比如:

该指标反映学校实际偿付利息的能力,利息保障率越低,学校偿还债务的能力越强。

(五)建立适合高校自身特点的负债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负债风险的评价是从负面效益的角度反映高校负债风险承受能力。全面考核和衡量高校的负债和风险承受能力,是负债控制体系的核心。具体考核指标如下:

财务管理负债论文篇9

财务分析管理用财务报表杜邦分析体系

管理用财务报表相关理论是近年来财务管理类教材引入的新内容,也是未来财务管理理论发展的必然趋势。管理用财务报表理论体系逻辑严密,编制方法科学,打破传统的财务报表编制思路,难度较大,需要财务管理相关人员深入解读,正确编制和运用管理用财务报表进行理财和财务分析。

一、传统财务报表的局限性

在现代企业制度下,经营权和所有权相分离,企业经营业绩需要向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反映。财务分析就是通过对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财务报告的分析,反映经营者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传统的财务分析是通过对传统会计报表数据的分析,通过比较、比率分析及因素分析等方法得出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以及后续发展能力等。但是,传统的报表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缺陷:

(一)传统财务报表本身的缺陷

传统财务报表受到企业所处的会计环境和企业会计战略的影响。财务报告没有披露企业的全部信息,管理层拥有更多的信息,披露的只有其中一部分;已经披露的财务信息存在会计估计误差,不一定是真实情况的准确计量;管理层的各项会计政策选择,可能使财务报表扭曲企业的实际情况。(二)传统财务报表的可比性缺陷

1.横向可比性

财务报表的信息来源于不同的会计主体,受不同会计主体行业、规模的影响可能采用不同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导致相同财务报表项目中的计算口径不同,常见的有存货计价方法、折旧方法、所得税费用的确认方法、金融资产的分类等。如此以来,不同企业的财务报表便不具有横向可比性,这妨碍了潜在投资者挑选投资对象,潜在债权人挑选放贷对象,妨碍了现有的投资者和债权人对企业做出公允评价,缺乏可比性也成为走向国际化的障碍。

2.纵向可比性

纵向可比性是指同一会计主体在不同的会计期间采用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要保持一致。但是,由于不同时期企业的经营环境和财务战略发生变化,可能会导致企业的会计处理方式和计算口径发生变化,这就导致同一企业的会计报表在不同会计期间的数据缺乏可比性。

(三)杜邦分析体系中相关指标的缺陷

1.财务比率数据确定问题

传统杜邦分析体系中的对权益净利率分解时,权益净利率分解为总资产净利率与权益成熟,其中总资产净利率为“总资产”与“净利润”的比率。“总资产”是时点指标,反应企业总资产在某一个时点的状态,而“净利润”是一个时期指标,反应企业在某一个会计期间创造的利润,二者不具有可比性。即使我们假设期末总资产能够代表整个会计期间的水平,事实上我们在做财务比率分析时通常这样处理,但是,从另一个角度分析,“总资产”为全部资产提供者享有,而“净利润”则专属于股东,两者不匹配,该指标不能反映实际的报酬率。

2.没有区分经营活动和金融活动

经营活动的目的是生产经营,而金融活动的目的是筹集和利用资金。大多数企业的金融活动是为生产经营筹集资金。而有些企业除了筹集资金,还通过资本运作获得投资收益。比如一些国有企业频繁买进卖出其他公司的股票、债券等获得投资收益,甚至有些企业会发生投资损失。签于此,我们衡量一个企业的费用及利润到底是由于生产经营产生的或者是由于金融活动产生的非常重要。而在杜邦分析体系中的损益并未区分经营损益和金融损益,故无法进行详细透彻的进行财务分析。

二、管理用财务报表的编制原理

管理用财务报表时在通用财务报表基础上进行一系列的调整,目的是适应财务分析和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管理用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是将企业的活动区分为经营活动和金融活动。经营活动涉及的资产为金融资产、涉及的负债为经营负债,金融活动涉及的资产为金融资产、涉及的负债为金融负债,据此编制管理用资产负债表;在区分经营活动的基础上,企业的损益也区分为经营损益和金融损益,据此编制管理用利润表;将企业的现金流也区分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和金融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据此编制管理用现金流量表。

(一)管理用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原理

从财务分析和内部管理角度看,企业活动分为经营活动和金融活动.经营活动包括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等营业活动以及与此有关的生产性投资活动。金融活动包括筹资活动以及多余资金的利用,企业在资本市场进行这些金融活动。

管理用资产负债表要求对资产和负债进行重新分类,分为经营性和金融性两类。经营性资产和经营性负债,是指在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过程中涉及到的资产和负债。金融性资产和负债是指在筹资过程或资金利用过程中涉及的资产和负债。传统的会计等式为:资产=负债+股东权益。经过对资产和负债的重新分类,基本的会计等式变为:经营资产+金融资产=经营负债+金融负债+股东权益。移项后,等式变为:经营资产-经营负债=金融负债-金融资产+股东权益。

经营资产减去经营负债的金额为净经营资产,又叫净投资资本。金融负债减去金融资产叫净负债,是企业用金融资产偿还金融负债后的实际负债。上述等式变为:净经营资产=净负债+股东权益。根据此等式,按照资产负债表的格式编制管理用资产负债表。

(二)管理用利润表的编制原理

在区分经营活动和金融活动的基础上,将企业的利润也区分为经营损益和金融损益。经营活动的利润反应管理者的经营业绩,经营损益是企业的日常业务产生的损益,是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也是增加股东财富的主要途径。金融损益是企业通过利用闲置的资金在资本市场上投资获得的金融收益弥补了筹资成本后的损益,金融损益是由金融活动过程产生的,不是企业的利润目标,即使一个企业的金融损益很可观,也不能据此说明这个企业的经营业绩优秀。因此,管理者要区分经营损益和金融损益,并据此编制管理用利润表

(三)管理用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原理

在区分经营损益和金融损益的基础上,将企业的现金流量区分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和金融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即使管理用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原理。经营现金流量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以及与此有关的生产性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企业的价值主要取决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金融活动现金流量是指企业因投资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三、管理用财务报表编制案例分析

根据管理用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原理,结合A公司的具体情况,编制管理用财务报表。A公司基本情况如下:

A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2012年度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如下所示:

根据A公司具体情况,编制管理用资产负债表和管理用利润表如下:

财务管理负债论文篇10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武汉 430073)

【摘要】本文从管理用财务分析体系与杜邦财务分析体系的区别入手,基于财务报表项目列报的调整,论述了财务报表与财务分析的互动关系;基于管理用财务分析体系的核心公式,揭示了财务杠杆运用的界限与资产周转的真实效率。

【关键词】管理用财务分析体系 报表列报 财务杠杆 资产周转

一、管理用财务分析体系与杜邦财务分析体系的区别

管理用财务分析体系是以杜邦财务分析体系为基础,对相关公式进行重新设定而形成的财务分析体系,因此也被称为改进的杜邦财务分析体系。无论是杜邦分析体系还是管理用财务分析体系,都以“权益净利率”为核心指标。这个指标不仅具有很强的可比性与综合性,而且可以更好地反映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程度。相对于杜邦分析体系,管理用财务分析体系的不同点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区分经营活动和金融活动;二是核心公式的变动。

1. 区分经营活动与金融活动。对于非金融企业而言,经营活动是公司价值的源泉与核心竞争力的体现,金融活动服务于经营活动。从财务管理角度看,企业的金融资产是尚未投入实际经营活动的资产,应将其与经营资产相区别;从国民财富角度看,金融资产不构成社会的实际财富。因此,管理用财务分析体系将企业的活动划分为经营活动和金融活动,而杜邦分析体系没有进行区分。在管理用财务分析体系下,经营活动包括销售商品或者提供劳务等营业活动以及与此有关的生产性资产投资活动;金融活动包括筹资活动以及企业利用多余资金在资本市场上进行金融活动。

区分经营活动与金融活动是管理用财务分析体系的核心思想。基于这个核心思想,管理用财务分析体系对通用财务报表进行了调整,区分经营资产(负债)与金融资产(负债)、经营损益与金融损益。

2. 核心公式的变动。管理用财务分析体系的核心公式为:权益净利率= 净经营资产净利率+ 杠杆贡献率。而杜邦分析体系的核心公式为:权益净利率= 总资产净利率× 权益乘数。这两个公式不仅形式上发生变动,而且指标上赋予更深刻的内涵。一方面,“加法”公式更清楚地表现出“权益净利率”的真实内涵,它是由企业通过经营活动创造的“净经营资产净利率”和金融活动的有息负债体现的“杠杆贡献率”两部分相加组成;另一方面,杜邦财务分析体系下的“总资产净利率”的“总资产”与“净利润”不匹配。总资产为全部资产提供者所有,而净利润则专属股东,二者不匹配,这个指标不能反映投入与产出的实际报酬率。为公司提供资产的人包括无息负债的债权人、有息负债的债权人和股东,这其中无息负债的债权人是不要求分享收益的,因此有息负债的债权人和股东投入的资本与这些资本产生的收益相除才是合乎逻辑的“总资产净利率”,在管理用财务分析体系中即为“净经营资产净利率”。由于无息负债没有利息,不能发挥利息作为固定成本的杠杆作用,因此,把无息负债计入总负债中,会歪曲财务杠杆的实际效应,把有息负债与股东权益相除得到实际的财务杠杆,在管理用财务分析体系中即为“净负债÷ 股东权益”。同时,把无息负债计入总负债中计算得到的利息率不是企业的负债利息率,利息与有息负债相除,才是真正的平均利息率,在管理用财务分析体系中,即为“税后利息÷ 净负债”。

二、财务报表项目的列报

1. 财务报表项目列报的调整。对通用财务报表的项目重新分类调整为管理用财务报表,这是管理用财务分析体系的基础与应用的前提。与管理用财务分析体系的核心思想相一致,管理用财务报表的分类标准是经营性和金融性。在对通用财务报表调整前,需明确两个问题:一是企业经营的业务内容,这是定义经营性资产的关键;二是划分经营损益和金融损益的区分标准要与经营性资产(负债)和金融性资产(负债)的区分标准一致。因此,管理用资产负债表的项目要区分经营性资产(负债)与金融性资产(负债),管理用利润表的项目要区分为经营性损益与金融性损益,管理用流量表的项目要区分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和金融活动现金流量。

经过重分类调整后得到的管理用财务报表体现如下三个公式:

净经营资产= 净负债+ 所有者权益

净利润= 经营损益+ 金融损益= 税前经营利润×(1-所得税税率)- 利息费用×(1- 所得税税率)

税后经营净利润+ 折旧与摊销- 经营营运资本增加-资本支出= 债务现金流量+ 股权现金流量

管理用财务报表为进一步的财务分析提供了准确的数据,为管理用财务分析体系核心公式奠定了基础。2. 财务报表与财务分析互动。一方面,从信息使用者角度出发,财务报表的目标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信息,由于财务报表通用标准的格式和信息使用者需求信息的差异,信息使用者必须运用财务分析的方法将财务报表的信息转换为决策过程中使用的信息;另一方面,财务分析体系的构建从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出发,要求财务报表提供更精确合理的数据,有利于财务分析。因此,财务报表和财务分析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互动。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信息越来越重要,获得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通用的财务报表在一定程度已不适应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如不及时调整,财务报表的披露将沦为一种程序。而管理用财务报表通过列报方式的调整,为财务分析提供了更为合理的数据。

2008 年IASB 和FASB 共同《讨论稿——关于财务报表列报的初步观点》,其主要内容之一是将财务报表按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金融活动分类,这与管理用财务报表的核心思想是一致的。基于这个背景,温青山(2009)以中石油和中石化为例,从财务分析的角度对财务报表项目列报调整的效果进行了研究,考虑到区分投资活动和金融活动难度较大,故借鉴了管理用财务报表的分类标准,将企业活动区分为经营活动和金融活动两类,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改进列报后财务报表的管理用财务分析体系能为企业信息使用者在评价核心业务能力、偿债能力、融资能力等方面提供更准确的决策信息。因此,财务报表项目列报的调整能增强财务报表的有用性。

三、财务杠杆与资产周转

1. 财务杠杆运用的界限。财务杠杆是伴随着企业负债融资出现的,是企业金融活动的结果。虽然财务杠杆可以带来收益,但不能无节制地运用财务杠杆。管理用财务分析体系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去分析财务杠杆运用的界限。其核心公式为:

权益净利率= 净经营资产收益率+ 杠杆贡献率= 净经营资产收益率+(净经营资产收益率- 税后利息率)×净负债÷ 股东权益

从管理用财务分析体系的核心公式中可以发现:当净经营资产收益率大于税后利息率时,杠杆贡献率为正,随着负债的增加,权益净利率增加;当净经营资产收益率小于税后利息率时,杠杆贡献率为负,随着负债的增加,权益净利率较少。所以,净经营资产收益率大于税后利息率,是运用财务杠杆的界限。同时,净资产收益率也是我们债务融资成本的上限。

2. 资产周转的策略。资产周转的衡量是判断一个企业经营活动效率的重要标准。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对于资产的周转缺乏准确性。杜邦财务分析体系下的周转不仅计量了金融资产,同时忽视了经营负债。负债对资产的周转的影响是确实存在的。OPM 战略正是利用了经营负债来加强营运资本管理的。OPM 战略是指将占用在存货和应收账款上的资金及其成本转嫁给供应商的营运资本管理策略,即利用供应商的资金为公司服务。现金周转期是衡量OPM 战略的指标,现金周转期为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与存货周转天数之和减去应付账款天数。从现金周转期的组成看,经营负债的运用确实提高了资产的周转效率。在管理用分析体系下,对净经营资产收益率因素进行分解。

其中,净经营资产= 经营资产- 经营负债。净经营资产周转率与现金周转期具有一致性,它们都考虑到了经营负债的周转。管理用财务分析体系的独特视角,让我们看到了资产周转的深层内涵,不能单从资产的角度判断资产周转效率,同时要合理考虑经营负债的延缓支付,二者相抵后才是真正的效率。这给了我们一个启示:在不影响企业信用的前提下,合理地多占压经营负债,使净经营资产规模变小,可以使资产更合理地周转。

参考文献

[1] 温青山,等. 基于财务分析视角的改进财务报表列报效果研究[J]. 会计研究,2009(10).

[2] 王晓茹,陈花兰. 试论管理用财务报表在企业中的应用[J]. 财会研究,2011(4).

[3] 夏雪花. 论财务分析体系的改进及应用[J]. 商业会计,2008(4).

[4] 陆勇,兰舒琳. 如何解读管理用财务报表[J]. 财务与会计,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