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状况分析总结十篇

时间:2023-06-04 10:02:43

财务状况分析总结

财务状况分析总结篇1

摘 要: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形态呈现出“增长速度放缓,增长质量更上台阶”的发展状况。基于新常态视角下,如何全面提升企业财务风险预警能力,提升预警灵活性是十分重要的课题。本文结合企业内部财务风险因素以及财务状况,并根据财务风险以及财务预警方面的基本理论,建立有效的财务风险预警模型和优化财务风险预警流程。财务风险模型建立后,能够对风险因素及时预警,化解财务风险的产生,提升企业财务质量,为现代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财务环境。

关键词 :新常态视角 财务风险 预警机制 预警模型

一、引言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形态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发展状况。即增长速度放缓,增长质量更上台阶,基于这个新常态,企业财务风险预警能力面临严重挑战,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主要是企业通过监控有段实时监控内部财务风险,并对存在的财务风险因素进行预警。基于企业的角度而言,财务风险有效控制异常重要。在新常态的视角下,分析国内预警方面的不足以及存在的问题,在现阶段经济发展角度制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具有一定实用价值。

二、新常态下的财务分析

(一)新常态概述

新常态,是指中国经济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增长速度放缓,增长质量更上台阶。经济进入新常态后应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经济增速是适度的,与潜在经济增长率相适应,具有可持续性;二是经济结构是优化的,第三产业、高附加值产业、绿色低碳产业比重稳步提高;三是经济质量是较高的,经济动力主要来自生产率的提高;四是经济制度环境是有利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日益发挥决定性作用。

(二)新常态下突出的财务风险

新常态下企业面临着运行成本上升,投资政策改变,贸易环境变化,市场需求疲软等一系列新问题。整个市场需求变缓,产品质量要求增高,财务风险大大提高,如何应对财务风险将是中小企业能否在新常态下生存下去的关键。

三、新常态下财务风险定性、定量分析

(一)财务风险预警定性分析

定性分析,主要是依靠主观分析与判断,进而对财务风险预警因素进行分析的手段。与传统分析方法相比较而言,定性分析因素在企业阶段性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下面对定性分析各项方法进行分析:

1、表征观察法

该方法主要是对企业自身的整体运营情况进行观察,通过对企业异常特征进行分析,判定企业可能发生的财务风险。如企业资产负债率明显高于同期水平,资产结构方面发生异常状况,财务内部控制恶化;企业盈利来源非经常性的损益,则可能是主营业务已经发生重大问题。表征观察法对企业财务出现的显性因素进行特征分析,对财务风险因素进行识别,适用于较为明显的财务异常变化。

2、“四阶段症状”分析法

此种评价方法是一种拟人化的分析方式,企业运行状况不佳,所体现出的状况与人病危状况相类似,如表1所示:

该分析方法,具备简单明了效果,较为适合企业自身财务风险预警的诊断。但此种分析方法的应用,存在一定难度。财务预警的过程中,各项因素的清晰程度,很难想表中表现的至关状况。因此,要求财务预警分析这具备良好的工作素质。

3、管理评分法

管理评分法最先由美国财务学家提出,将破产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内部财务状况进行加权处理,通过评分判定企业安全性。该方法的具体评分表如表2所示:

在进行评分的过程中,需要充分的结合企业发展实际状况,最终得分分值越高,则说明企业处境较差,财务风险较为严重。该方法在企业当中的应用,具备简单易懂等特点,但由于各项内在因素需结合企业发展实际状况,工作量较大。只有在掌握内部财务状况各项因素的同时,才能够发挥此种方法的实效。

(二)财务风险预警定量分析

与财务风险预警定性分析而言,定量分析所采用的方法更加便捷,并且判定效果良好,使得定量分析方法在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方面被广泛应用。特别是基于新常态视角下,定量分析更能够体现出财务风险预警的准确性。下面进行详细分析:

1、单变量判定模型

单变量判定模型,又被称之为单变量分析法,主要是对企业单一财务指标进而评估企业整体财务状况。该评定模型在分析过程中,评定方法较为简单快捷,便于运用。但该方法在运用方面,由于是针对企业财务指标进行单一分析,造成分析结果缺乏系统性,预警能力严重不足。

2、多变量判定模型

多变量判定模型与单变量判定模型存在一定区别,可以将该模型称之为Z计分法模型,是由爱德华·阿尔曼(Edward·altman)在1968年提出。该模型当中的线性函数公式主要是通过多种财务指标加权汇总而成,通过企业内部财务多个财务指标进而建立。多变量判定模型内容当中经常运用的Z分数预警模型与F分数预警模型,经典模型表示如下:

其中,X1为营运资金/资产总额;X2为留存收益/资产总额;X3为息税前利润/资产总额;X4为普通股以及优先股市场价值总额/负债账面价值总额;X5为销售收入/资产总额。

由于Z模型的建立当中,并没有将企业当中的现金流量进行充分的考虑。因此,对于此种问题很多相关方面的学者进行了改进,建立了F分数模型:

其中,X1为营运资金/资产总额;X2为留存收益/资产总额;X3为(净利润+折旧费)/平均负债率;X4权益总值/负债总额;X5为(净利润+折旧+利息)/资产总额。

多变量判定模型分析较为准确,并且模型精度分析较高,需要大量的参数内容提供支撑,工作量较大。但此种方法在企业当中的应用,应对财务风险的准确性较高,并且被应用在本次研究当中,对规避风险及分析财务风险具有其他方法不具备的优势。

3、联合预警模型分析方法

由于财务指标通常只是反映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实际财务状况,基于企业的发展战略、企业文化、区域位置等各项非财务信息指标进行分析。因此,产生了联合预警模型。该模型能够对企业经营现状进行模拟,反应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各项因素,确定理论框架以及行业特征,克服财务指标的片面性。

四、新常态下构建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模型

(一)企业财务风险预警准备工作

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企业内部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协同合作。确保企业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对各项流程进行充分规范。在新常态视角下,分析企业发展问题需要基于个层面进行分析,细致化诠释各项内容。因此,在准备工作方面主要分为以下几项内容:一是统一思想。只有将企业内部员工以及管理者对于风险预警思想进行统一,才能够积极构建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强化风险预警意识;二是制定工作方案。将财务风险预警各项内容细致化划分,健全工作计划的向西行,提升操作型;三是做好信息收集与管理。将财务信息指标进行收集,保证信息来源与内部与外部。同时,对各项内容进行积极评价,为信息利用奠定基础。

(二)财务风险预警F模型

选用F模型作为本选题研究的财务风险预警模型,即:

其中,X1为营运资金/资产总额;X2为留存收益/资产总额;X3为(净利润+折旧费)/平均负债率;X4权益总值/负债总额;X5为(净利润+折旧+利息)/资产总额。

在该模型当中,选择五个自变量内容,具体临界点为0.0274;如果低于0.0274,则说明公司财务风险状况不容乐观,可能面临破产;一旦高于0.0274,则预测公司经营状况良好,可继续生产运营。

(三)财务风险预案

企业内在的财务风险因素被实质化之后,形成财务危机,一旦危机出现,企业则需要制定具体的管理预案进行危机方面的处理。

本文选定企业深圳某机械有限公司处理程序如下:

对深圳某机械有限公司内部的财务危机状况进行登记的评判,重新评估可能被隐瞒的财务数据内容,明确内部债券债务是否符合发展状况,积极探寻有利因素并寻找对策。

启动预案。根据财务状况以及危险程度,判定危机信号具体数值,对危机预案进行拟定,实施方案预算体系,确保数据内容处于可控范围。

保证信息畅通。危机预案处理过程中,需要保证领导机构以及执行操作内容信息方面的流通度,为处理新情况以及预案有效执行奠定基础。

总结。当危机处理完成之后,应该尽心总结与分析,将财务风险当中的具体风险指标进行筛选,确保预案执行效果得到提升。

五、新常态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模型实证分析

(一)企业概况

深圳某机械有限公司成立于中国广东省深圳市,厂房占地10000平方米,拥有自己规划建设的现代化厂房,拥有雄厚的技术研发能力和先进的生产制造硬件设施。公司多年来专注于高品质模具加工机床、机械加工专用机床设备的技术研发、生产制造、经营销售,并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售前、售中、售后技术服务。目前产品规模、研发实力、市场占有率、以及企业管理综合实力已位居华南地区行业前列。

(二)该公司财务风险预警存在的问题

1、财务状况总体失衡

2012年,该企业资产总额为165284万元,与上一年同比增长25639万元。其中负债总额为112123万元,与上一年同比增长12058万元。主业务收入为568496万元,与去年增长14.81%,实现净利润3447万元,增长692万元,为年度预算3200万元的107.72%。基于该公司的实际发展状况分析,主营业务收入较大,并且应收账款占总资产比重较高,未来收益内容不够明确,造成公司资产缩水。公司具体财务状况如下表3所示:

2、缺乏评估机制

该公司大多数管理人员并未对内部控制提升自身的认识程度,造成内部控制不够明确,严重的影响企业整体运行状况。同时,对财务与法律意识相对淡薄,严重影响内部控制质量,企业财务运作效率低下。并且在企业生产经营环节,各项不确定环节财务风险控制不能够准确预测,传统的表征观察法风险预警不能够体现出现代企业的发展要求,致使企业产生或陷入风险。

3、缺乏有效的资金管理

基于该企业财务报表而言,发现其现金金额较大,高达2亿元,并且流动负债也处于较高水平,充分的说明该企业资金应用效率低下。通过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该企业各个生产经营环节处于分散状况,资金流动性未能够得到体现,知识资金管理手段落后。在应对财务风险方面,方法单一,管理不能够满足企业自身要求。

(三)财务指标预警分析

选定深圳某机械有限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在对该企业财务状况以及财务数据分析之后,得出深圳某机械有限公司在生产运营过程中财务风险预警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对预警评估得分进行计算,将总分设定为100分。按照优先级分别对资产负债结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以及发展能力预警指标赋予20:20:26:18:16的比重。在最高分与最低分方面设定上限与下限数值,保证上限标准值为1.5倍,下限标准值为0.5倍。具体公式按照(行业最佳比率-标准比率)/(行业最高得分-评分值),得出评估表当中的预警得分,具体如下表4所示:

根据企业风险预警评估表当中的计算,深圳某机械有限公司在2012年财务风险预警的总得分为118.23分,并且在2013与2014年,通过同样的方法进行计算,得出深圳某机械有限公司财务风险预警得分分别为112.87与119.66分,得出均超过100,位于正常区间范围内。即企业财务状况较为安全,财务风险不至于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运营。

(四)F模型深圳某机械有限公司财务风险预警评估

运用F模型对深圳某机械有限公司财务风险进行验证,旨在评价2012年风险预警结果,并通过相同的模型计算,得出2013年具体数据。具体数据如下表5所示:

基于上表当中的各项数值,能够计算出F模型各项指标,具体计算过程如下所示:

其中,X1为营运资金/资产总额;X2为留存收益/资产总额;X3为(净利润+折旧费)/平均负债率;X4权益总值/负债总额;X5为(净利润+折旧+利息)/资产总额。

2012年:

X1=营运资金/资产总额=0.205

X2=留存收益/资产总额=0.017

X3=(净利润+折旧费)/平均负债率=0.025

X4=权益总值/负债总额=0.085

X5=(净利润+折旧+利息)/资产总额=0.022

=-0.1744+1.1091×0.205+0.1704×0.017+1.9271×0.025+ 0.0302×0.085+0.4961×0.022

=0.1175

2013:

X1=营运资金/资产总额=0.152

X2=留存收益/资产总额=0.019

X3=(净利润+折旧费)/平均负债率=0.026

X4=权益总值/负债总额=0.066

X5=(净利润+折旧+利息)/资产总额=0.031

=-0.1744+1.1091×0.152+0.1704×0.019+1.9271×0.026+ 0.0302×0.066+0.4961×0.031

=0.065

(五)实证检验

经过具体计算得知,2012年F值为0.1175>0.0274;2013年F指为0.065>0.0274,并且根据该模型进行判定,深圳某机械有限公司在近期内,生产经营过程中不会发生财务危机,与上述财务风险预警评估验证结果基本一致。新型财务风险预警模型在公司具有一定的效果,能够及时发现公司内部财务风险因素,并加以控制。首先,针对财务总体失衡的状况,需要对公司生产经营进行实时分析,通过经济活动分析等手段,由市场调研作为基础,找出问题所在与差距因素,加强内部控制。进一步完善公司资产质量、营运能力、发展能力、盈利水平等方面预警监控机制。

其次,F 财务风险预测机制,能够对各项财务风险进行有效控制与计算,在公司发展方面具有推动意义,实现企业各项财务状况满足企业发展需求。并且该模型凭借对企业多项风险因素进行计算,准确提供风险预警,为企业发展提供准确预算结果。

最后,推行全面预算管理。预算并不是针对财务部分的工作内容,更是整个企业财务的工作内容。但全面预算管理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企业财务风险因素的产生,有效控制成本管理,值得推广应用。

六、结论

综上所述,基于新常态视角下,企业正在面临着新的市场经济环境,如何保证企业在现代的市场竞争中,控制财务风险因素显然已经成为企业具备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该企业在应用传统的定性风险预警方面,并未适应现代企业财务特点,造成风险预警能力低下,严重影响预警效果。F 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的应用,有效的改善了内部财务状况,为现代企业经营发展提供良好基础,提升财务风险预警能力,准确预测风险因素。对财务风险预警的研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企业对抗风险的能力,为企业健康发展提供基础保障,推动我国综合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梁达.以新常态视角看待经济增速的变化[J].宏观经济管理,2014,4(12):125-127.

[2]王丽娜.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财务风险预警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2.

[3]杨美萍.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

[4]王本运.大唐电力财务风险预警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13.

[5]杨瑶,李红琨.基于现金流量指标的财务风险预警研究综述[J].现代商业,2011,11(09):236-237.

[6]韩东平,郑洲,颜宝铜.模糊综合评价法在高校财务预警中的应用[J].财会通讯,2010,6(06):114-117.

[7]董纪昌,马慧.家电行业并购的财务风险预警研究[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0,11(01):78-83.

[8]史小英.国内外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研究现状分析[J].新西部(理论版),2013,4(20):45-49.

作者简介:

财务状况分析总结篇2

关键词:医院;经济管理;财务分析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中,医院为社会提供医疗保障,其作用是非常重要的。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推进,国内医院在发展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出现一些问题,这就需要医院加强财务分析,重视对医院经济的管控,促进医院顺利发展。医院在进行经济管理时,其重要方法之一就是进行财务分析,有效的财务分析,能够更好的了解医院的经济状况,进而制定出合理的经济策略,有效降低医院的日常运行成本,提高医院的经济收益,让其竞争力得到增强,进而促进医院良好发展。

一、医院财务分析的主要目的

对于医院来说,其财务分析就是根据财务报表,对医院在日常运作过程中出现的经济类型资料展开分析,进而更加全面的了解医院财务信息,对其财务状况进行评估,有效评价其经营成果,发现医院日常运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不足之处,将其反馈给医院相关领导人,为医院负责人在做重要决策时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简单来说,财务分析就是评价医院在经营过程中产生的成果,这些评价大多是以财务报表作为依据的,一般来说,财务报表包含了医院的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明细表、收入支出总表、现金流量表等,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能够更进一步了解医院的偿债能力、经营状况等,让医院明白自己的经济情况,与原计划的各项指标是否存在差异,了解医院运行期间出现的不足,进而采取合理的措施加以调整,以让医院健康发展。

二、医院财务分析的方法、内容

(一)医院财务分析方法在医院中,常用的财务分析方法有因素分析法、趋势分析法以及比率分析法等。其中因素分析法,就是分析影响不同指标的因素,对这些因素进行了解,哪些因素具有可变性,其变化幅度情况如何,进而采取适当的方法对这些因素进行调整,以促使其指标向有力方向转化。比率分析法,就是对一些指标通过比率来计算,如投入结构、财务支出结构等,全方位的分析医院的经营状况,当然,这种方法还不够规范,比率有高有低,但在行业内其标准还不够统一,难以进行有效比较。趋势分析法,这种分析方法,可以对医院各个时期的财务状况进行比较,也即是所谓的纵向比较,也可以用这种方法进行横向比较,即比较不同医院的相关指标。趋势分析法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能够对医院接下来的发展作出初步判断。

(二)医院财务分析内容相较于其他分析,财务分析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并且更加注重有效性,主要的对财务信息进行分析,发现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财务工作者应当了解自己所对于的职责,了解财务分析方法、步骤等,在财务分析过程中,应当实事求是,坚决抵制先结论后调整数据的行为,避免出现数字游戏。对各类问题应当站在整体角度,全方位的去分析,系统的去了解,同时还要注意各指标的相互关系,在平时的工作中,注意财务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总结和探索,让自己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医院财务分析,其内容主要包含预算执行分析、绩效分析、发展能力分析、经营成果分析等。预算分析主要是对医院的财务预算计划和医院的财务实际情况进行比较,通过预算对医院的行为进行监督,观察并了解医院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出现财务变动的原因,以为后面的财务预算做参考。医院经营成果分析主要就是对医院的收入来源、经济支出等进行分析,观察其收入增加情况,了解其财务支出变动原因,进而对医院的经营成果作出评价。财务动态分析就是对医院的资产负债变动情况、资产结构等进行分析,进而了解医院的财务动态变化情况,为医院的决策提供数据支持。绩效分析,医院为了进一步提高其财务水平,让其财务能力得到提升,就需要对其进行绩效分析,这里的绩效分析主要包括详细计算分析医院运行过程中的各类指标,并对某一时间段医院活动做出评价,如医院每天接受诊断治疗的人数,医院每天出院人数,医院住院收费情况及其收费结构等。发展能力分析,主要是计算分析医院总资产增值率、净资产增长率等,进而反应出医院发展壮大的能力。总资产增长率=(期末总资产-期初总资产)/期初总资产×100%,医院总资产增值率越高,表明医院资产壮大迅速,但与此同时,还应多留意质和量,在量扩大的同时,还要保证其质,让质和量协调。净资产增长率=(期末净资产-期初净资产)/期初净资产×100%,一般来说,医院的净资产增长率是应该大于零的,这表明医院积累所带来的价值,其增值速度直接影响到医院的生产和发展。

三、医院财务分析指标

对于医院来说,在进行财务分析时,为了让其分析更加系统更加全面,将会拟定许多财务分析指标,常见的有经济效益指标、偿债能力指标、病人费用评价指标等等,具体内容如下。

(一)经济效益指标在经济效益指标方面,可以通过职工平均收入、医院百元固定资产业务收入等数据来分析,进而对医院的经济效益进行判断。其中职工平均收入为医疗收入与药品收入之和除以医院职工总人数,将这一数据和去年同一时期的数据进行比较,进而观察医院职工平均收入变化情况。这与固定资产所创收益相结合,能够初步判断出医院的综合绩效,运用合理的财务分析方法,可以对医院的医疗服务成果进行初步判断,探寻其变化因素,找出原因,进而采取合理的方法推动医院的发展。

(二)偿债能力指标在医院的偿债能力方面,其指标主要有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以及速动比率等三个,其中资产负债率就是负责总额在医院总资产中所占百分比,这衡量医院获得负责多少的一个指标,这一百分比越高,表明医院的负债就越多,医院资金相对欠缺,需要通过外债来维持其运转,对外债依赖性较大,交由较高的偿债风险;若这一百分比较低,则表明医院负责教少,医院对外部资金的利用程度较低。所以,应当合理控制好资产负责率,不要过高,也不要过低,维持适度即可,通常来说,将其控制在50%左右是最为优越的。流动比率是指流动资产与流动负责的比值,速动比率是流动资产除去存货后与流动负责的比值,这两个指标能够反映出医院的负责偿还能力,通常来说,将流动比率控制为2,将速度比率控制为1是最为合理的,这一比值越低,表明医院的偿债能力越弱。

(三)反映医院管理水平指标在医院管理方面,病床使用率、应收账款周转率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其管理水平。其中,病床使用率就是病床的实际使用数与病床实际开放数的百分比,这一百分比越高,表明医院的病床得到更为充分的利用,医院的管理水平较为优越。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说明其周转速度相对较快,资金利用得越充分,其管理水平越高。

(四)营运能力指标分析应收账款周转率是医院业务收入与平均应收账款余额的比值,这一指标能够反映医院回收应收账款的能力,回收这一款项的速度。这一比值越高,表明回收能力越强,可以提高医院的偿债能力,增强医院的现金流量等,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医院的营运能力。一般来说,其应收账款常常会包含医院接受治疗的医药费用、应收医疗款等。反映医院营运能力的另一指标是流动资产周转率,它是业务收入与平均流动资产总额的比值,这一比率能够对医院流动资产的周转情况进行反映,这一比值越大,其周转次数就越高,流动资产的周转速度就越快,其利用率就越高,表明医院的营运能力越强。

(五)发展能力指标分析业务收入增长率=本年业务收入增长额/上年业务收入,此指标是衡量医院发展趋势的重要指标,不断增加的业务收入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总资产增长率=本年总资产增长额/年初总资产。此指标反映医院本期资产规模的增长情况,从医院资产总量扩张方面衡量医院的发展能力。在实际分析中,应当重视资产扩张的结构与质量以及医院的后续发展能力,避免资产的盲目扩张。净资产增长率=本年净资产增长额/年初净资产。医院的净资产主要包括事业基金、固定基金、专用基金等。净资产增长率体现了医院净资产的增值情况,揭示了医院应付风险、持续发展的能力。若为负值,表明净资产受到侵蚀,应引起重视。

(六)成本控制指标分析在成本控制方面,其指标主要有管理费用率和人员经费支出比率等。其中管理费用率就是管理费用与业务支出的比值,这一比值越大,表明医院的管理费用支出越高,在业务支出中占有较大比重。一般来说,管理费用在财务报表中没有直观的表现出来,它会分布在药品支出、医疗支出等费用中。人员经费支出比率是指人员经费支出与业务支出之间的比值,这一比值越高,表明医院工作人员方面的费用就越多。通常来说,在医院的业务支出中,人员经费支出占据了较高部分,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反应医院的人力资源情况、技术状况以及发展特点等。

(七)工作效率指标分析病床使用率=实际占用总床日/实际开放总床日。此指标反映医院病床的使用效率和资源利用的有效性。病床使用率过高,则说明床位比较紧张;若过低,则会浪费医院的资源。病床周转率=出院人数/平均开放床位数。此比率反映医院资源的使用效率。病床周转率越高,资源的利用效果越好,工作效率越高。出院者平均住院天数=出院者实际占用床日数/出院人数。是反映医院工作效率的重要指标,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前提下,越低越好。医院的这些指标,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出医院的某一方面。其实这些都会涉及到费用、资金等方面的计算,是对其财务的一种分析,能够更好的了解医院的情况。对医院的各类数据进行分析,将一些复杂的问题简单化,通过一些指标将其具体化,让医院管理人员能够更直观的了解医院财务状况,观察到医院的偿债能力、成本控制能力、营运能力等等,为其决策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进而刚好的推动医院的发展。

四、医院经济管理中财务分析的重要意义

(一)能够帮助医院完成预算和计划现代医院重视财务分析,是可以获取各方面的财务信息,为医院的计划和预算提供财务数据支撑。在传统的医院中,其财务大多是随用随取的,也就是说医院在财务管理方面还不够系统,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这可能引起低效率,让医院的自己出现紧张等情况。而在现代医院中,在财务方具有完整的体系,能够全方位进行财务分析,进而更好的了解医院财务状况,帮助医院完成计划和预算。

(二)能够协助医院改善管理,让其效益得到提升在现代医院中,进行有效的财务管理,其目的就是促进医院运营顺利,让其健康发展,也就是说在医院建设过程中,有效的财务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在现代医院中,进行财务分析,能够有效了解医院资金状况,根据医院具体需求合理分配资金,有效管理资金,进而让资金的利用率得到提升,进而提高医院的综合效益。

(三)能够协助医院管理者有效决策对于医院来说,他们的传统决策大多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医院领导者的主观想法对决策有很大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会给医院的运行带来不良影响,可能让其内部产生一些问题。若在医院中进行财务分析,将医院需求直观反映出来,让决策更有目的性,医院的决策都围绕财务分析的内容开展,减少了主观因素的影响,其决策将会更加合理,更利于医院的发展。

(四)让医院的财务管理得到进一步提高在医院中,其财务管理体系若不健全,则会给医院带来许多财务问题,而进行系统全面的财务分析,可以更加详细的了解医院财务状况,根据医院实际情况进行财务管理,其操作将会更加简单便捷,而且合理性更强,让医院的财务管理水平得到提高。

五、财务分析在医院财务管理中的必要性

医院进行财务分析,就是对医院的日常经济状况如收支结余、医药比状况、资产负债率、医疗业务、医疗服务质量等进行分析,这些内容中将会涉及到医院就诊、科室成本核算、药品成本、住院治疗等,这些信息是财务分析的重要内容。财务分析就是对过往的财务经济状况进行分析,对其进行归纳总结,进而对未来的财务经济进行科学预测。这些财务分析行为,能够更好的账务医院经济状况,了解医院盈利能力、偿还能力,进而更加科学的评估医院经营情况和管理水平。合理的财务分析,能够更好的发现医院潜质,更充分的运用人力资源、财力资源,进而提升医院的服务质量,提高其经济效益,让医院获得更好的发展。医院日常运营过程中,财务分析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在进行财务管理时,也会使用到财务分析,也就是说财务分析已经成为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提高财务管理的质量和效果。对于医院来说,医院的发展会受到其自身经济管理状况的影响,进而作用于其核心竞争力,因此,医院需要重视其经济管理,重视财务管理,而财务分析能够为财务管理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故需要进一步关注医院的财务分析。财务分析为医院财务管理者提供着决策依据,利用财务分析的数据和指标评估来决定经营选择。所以医院的决策者都会根据财务分析的具体情况,来找到现实工作中的差距,总结预算的不足,以此来提升某方面的管理,保证医院的成本、预算控制在一个合理的维度上。财务分析可以有效地对医院的各项消耗进行分析,将医院的潜力充分挖掘,以此来缩减成本,减少资源的浪费。提升医院的工作效率。提升资源的优化配置。对医院进行财务的规范性分析,更有助于医院完善财务管理行为。在具体的过程中,要把握清楚财务分析管辖的经济内涵,社会发展的总体情况,及时了解财务分析对象的总量、结构、特征等情况,把财务收支作为重点项目,投人重点领域和资金当中。通过建立科学有效的预算标准、体系以及定额,规定好财务资金的分配额度,提升预算的严肃性与约束性。

财务状况分析总结篇3

    (一)财务报告的概念及组成财务报告是反映行政单位一定时期财务状况和预算执行结果的总结性书面文件。行政单位的财务报告,包括财务报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财务报表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支出明细表、财政拨款收入支出表、固定资产投资决算报表等主表和有关附表。1.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是反映行政单位一定时点资产、负债、净资产情况的报表,由资产、负债及净资产等内容组成,能够反映行政单位在某一时点占有或使用的经济资源和负担的债务情况,以及行政单位的偿债能力和财务前景。通过行政单位资产负债表可以了解以下信息:第一,行政单位所掌握的经济资源及这些资源的分布和结构;第二,行政单位负债总额及负债的构成;第三,行政单位净资产情况;第四,通过对该表的分析,可以了解行政单位财务实力、短期偿债能力和支付能力;第五,对照分析前后期资产负债表反映的内容,可以了解行政单位资产负债变化情况及财务状况的发展趋势,等等。

    2.收入支出表。收入支出表是反映行政单位在一定时期的财务收支状况的报表,由收入、支出、结转结余以及结余分配等内容组成。通过收入支出表可以分析行政单位的财务收支状况,提出加强收支管理、结转结余资金管理等方面的措施。

    3.支出明细表。支出明细表是反映行政单位在一定时期预算支出具体支出项目情况的报表。具体支出项目是根据政府预算收支科目中的“支出经济分类科目”确定的,包括工资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基本建设支出、其他资本性支出、对企事业单位的补贴、赠与、贷款转贷及产权参股、其他支出等部分。行政单位支出明细表,可以提供行政单位支出的具体项目构成及支出结构的信息,有助于加强支出管理。

    4.财政拨款收入支出表。财政拨款收入支出表是反映行政单位在一定时期财政拨款收支的报表,由上年结转结余、本年收入、本年支出、年末结转结余等内容组成。通过财政拨款收入支出表可以分析行政单位财政拨款收支状况,提出加强财政拨款资金管理的措施。

    5.固定资产投资决算报表。固定资产投资决算报表是反映行政单位在一定时期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投资情况的报表,属于统计报表。通过固定资产投资决算报表,可以综合反映行政单位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金来源和占用、项目投资过程及结果等情况。

    6、有关附表。如基本数字表、人员和机构情况表等,用以反映行政单位人员和机构的数量、组成等情况。财务情况说明书,主要说明行政单位本期收入、支出、结转、结余、专项资金使用及资产负债变动等情况,以及影响财务状况变化的重要事项,总结财务管理经验,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二)《规则》对财务报告所作的主要调整

    1援在行政单位财务报表中增加了“财政拨款收入支出表”。主要是为了加强对行政单位财政拨款收支情况的核算和考核。财政拨款是行政单位资金的主要来源,加强对财政拨款的考核和信息公开势在必行。同时,为推进财政资金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近年来财政部门不断细化预算编制、加快预算执行进度、消化结转结余资金,都要求进一步加强对行政单位财政拨款情况的考核。

    2援在行政单位财务报表中增加了“固定资产投资决算报表”。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取消了功能分类中的基本建设支出科目。行政单位一定时期基本建设支出的相关情况,无法通过收支分类科目在其他报表中直接反映。因此,设立“固定资产投资决算报表”用以反映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3援为体现结转结余管理、债务管理等的要求,《规则》规定行政单位“结转”、“负债变动”等作为财务情况说明书的重要内容。

    二、财务分析财务分析是依据会计核算资料和其他有关信息资料,对单位财务活动过程及其结果进行的研究、分析和评价。财务分析按照内容划分,可以分为全面分析和专题分析;按照财务活动的进程划分,可以分为事前分析、事中分析、事后分析;按照时间划分,可以分为定期分析、不定期分析。

    (一)财务分析内容财务分析的内容包括预算编制与执行情况、收入支出状况、人员增减情况、资产使用情况等。与原《规则》相比,《规则》调整并丰富了财务分析的内容,主要增加了对预算编制情况、收入支出状况和资产使用情况的分析。财务分析的内容涉及行政单位财务活动和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其主要内容如下:1.预算编制和执行情况分析。预算编制情况分析,主要是分析行政单位预算编要要制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财务制度的规定,是否符合行政工作任务的要求;预算的编制依据、数量指标、定员定额标准等是否合理,资金来源是否可靠,收支项目、范围和标准是否符合规定等。预算执行情况分析,主要是分析各项收支预算执行进度的情况,实际收支进度是否与行政工作任务的进度相一致,总结收支变化的特点和规律,剖析影响收支预算执行的因素及其影响程序,以及年终单位收支预算的平衡情况等。

    2.收支情况分析。收入情况分析,主要是对行政单位取得的收入来源、总量、结构进行分析。具体内容包括:(1)收入来源分析,主要是分析单位的各项收入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等。(2)收入总量分析,主要是分析单位各项收入的计划完成情况、变化趋势,剖析增收或者减收的具体原因,研究提出加强收入管理的办法和措施。(3)收入结构分析,主要是分析各项收入的构成情况。如财政预算拨款收入、其他收入分别占总收入的比重变化情况及其原因,揭示各项收入构成变化的规律性。通过收入分析,能够及时总结收入管理中的成功经验,发现存在的问题,改进收入管理工作,保证收入预算的实现。支出情况分析,主要是对行政单位支出总量、结构、范围、标准和效益进行的分析。

    具体内容包括:(1)支出总量分析,主要是分析单位支出预算的完成情况和变化趋势,剖析超支或节支的具体原因。(2)支出结构分析,一是分析单位总支出中基本支出、项目支出的比重及其变化原因。二是分析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占基本支出的比重及其变化原因。三是“三公经费”、行政经费占总支出的比重及其变化的原因,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因公出国(境)费、公务接待费分别占“三公经费”的比重及其变化的原因等。

    (3)支出范围和标准的分析,主要是分析各项支出是否符合国家规定的开支范围和标准,有无超范围、超标准的支出,有无违反规定的开支项目,有无挪用、坐支等情况。(4)支出效益分析,主要是分析各项资金的使用是否在坚持社会效益的同时讲求较好的经济效益,资金的投入是否取得了相应的业务工作成果,是否坚持了勤俭节约的原则,是否按照有关规定对预算支出进行了绩效评价等。通过支出分析,能够及时总结支出管理中的成功经验,发现存在的问题,改进支出管理工作,保证支出预算的实现。3.人员增减情况分析。主要是分析单位人员有无超编现象;内部人员结构是否合理等。

财务状况分析总结篇4

[关键词]企业管理;财务分析;财务报表

财务分析产生于20世纪初,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财务分析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其相关理论已比较完善。财务分析根据经济环境的变化而有不同的要求,在以知识资本为首要资本的21世纪,同样对其产生更高的要求,财务分析将向更高层次发展。但是,什么是财务分析呢?通过大量学者对财务分析这一概念的概括与总结,笔者认为,财务分析是指财务分析主体利用会计资料及与之有关的其他数据资料,通过计算财务指标,采用一定的方法对企业财务活动中的各种经济关系及财务活动结果进行分析、评价,为财务决策、财务诊断、咨询、评估、监督、控制提供所需财务信息,其实质是财务分析主体对会计信息进一步进行加工、运用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财务分析主体对财务分析的要求就是财务分析所要达到的目的。财务分析主体是与企业主体有关的需要分析信息的部门、单位、法人、自然人等。

一、企业财务分析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不足,企业分析人员的地位不高

据相关权威调查,在我国有65%的企业基本不做财务分析,50%的企业一年只做一次简单的财务分析,甚至有些企业领导和财务人员认为,本企业的所有财务及业务资料都是在自己的全程参与和控制之下形成的,情况清楚,无需再做什么财务分析。同时,由于企业管理层诸多思想上的误区,表现为财务人员在企业管理序列中的地位不高,缺乏话语权。长此以往,分析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开拓性不足,工作效率就不高,使财务分析的效果大打折扣。

(二)资料来源方面的问题

1.会计处理方法的不同会使不同企业同类报表数据缺乏可比性,从而使财务分析结果有差异。举例来说,根据现行制度的规定,企业的存货发出计价方法、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坏账的处理方法、对外投资的核算方法、外币报表折算汇率、所得税会计中的核算方法等,都可以有不同的选择,存货发出计价方法有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分批实际法等多种方法。即使是单个企业实际经营情况完全相同,不同的方法对期末存货及其销售成本水平有不同的影响。因此,财务报表中的有关数据会有所不同,使得两个企业的财务分析不准确。

2.汇总数据不能直接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情况。企业财务报表中的数据是分类汇总性数据,它不能直接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详细情况。

3.资产负债表与损益表所反映的时间不同。以比率的形式将两种报表的数据比较,可比性程度不一致。损益表是时期报告,反映的是跨越了整个会计年度的数据信息,而资产负债表是时点报告,只反映企业某一时点财务状况,将两种报表的数据进行比较会有一些困难。

(三)财务分析方法方面存在的问题

财务分析的基本方法有比率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无论是何种方法均是对过去经济活动所进行的反映。另外,会计报表使用者取得会计报表的时间,与业务发生的时间就时隔更长了,可谓时过境迁,因此,用过去的数据去判断企业目前甚至将来的财务状况,往往不切实际。同时,可比性是两种分析法的灵魂,只有具有可比性的指标采用比较分析才有价值,而由于报表数据的局限,不同企业甚至同一企业不同时期的数据均缺乏可比性,从这个意义上说,两种分析法的运用必然受到影响。另外,现行财务分析指标常常是重“量”而忽视“质”,会计报表较难揭示详实的资料,因而使会计报表使用者较难取得诸如存货结构、资产结构、批量大小、季节性生产变化等信息。

(四)手工进行财务分析,成本高,耗时多

进行财务分析所依据的资料,除财务报表以外,还会涉及日常核算资料(凭证、账簿等)和生产技术方面资料。但是,在会计电算化尚未普及、系统不完善、效率不高的情况下,财务分析的工作仍主要由手工执行,凭手工对庞大的日常数据进行财务分析成本高、耗时多。

二、企业财务分析中问题的对策

(一)应该引起公司企业高层决策者和财务人员的足够重视

决策者和财务人员要把企业财务分析提高到一个更高的层次,落实其在企业正常运作过程中应起到的重要作用,努力做好财务分析的各个方面,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可靠的会计信息。

(二)确保财务数据的真实

1.进一步完善财务报告体系。以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利润表等作为基本报表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同时,应更加注重对财务状况说明书的编制工作,其信息披露应反映企业的生产状况、采用的会计政策、或有事项、非货币性的与财务事项密不可分的信息以及企业未来发展前景的预测,受物价变动影响的因素等。

2.把经营情况与财务指标结合起来分析。仅从财务指标数值上无法看出企业经营的具体情况,这些数值本身的意义是有限的。只有详细分析董事会报告及其他信息来源中与该企业经营情况有关的信息之后,把经营情况与财务指标结合起来分析,才能对财务报表数据做出更深层次的理解。超级秘书网

3.详细分析会计报表附注。财务报表中的数据都是汇总数据,要了解这些数据的具体内容,必须详细分析会计报表附注中的细分内容,这样才不会被汇总数据表面所蒙蔽。比如,从债权资产的项目结构和账龄结构,可以分析其质量状况;根据投资项目的构成与变化可以分析各投资项目的真实价值。

(三)财务分析方法的综合运用

首先,要剔除各种影响因素。在分析时可以将不同会计方法的影响差异剔除,将某些特殊的、个别事件或因素剔除,选择同行业同等规模企业进行横向比较,等等。其次,要注意各种分析指标的综合运用。如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比较分析与比率分析相结合,横向分析与纵向分析相结合,总量分析与个量分析相结合,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以便相互取长补短,发挥财务分析的总体功能效应。

财务状况分析总结篇5

关键词:企业管理 财务分析 作用 探讨

一、财务分析概述

     财务分析的对象是企业的相关经济活动,通过相应的技术和手段对企业会计的账务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从数据中反映的问题去判断企业的经营状况。根据财务数据分析的结果对过去的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价,并对企业未来发展的思路提供重要的参考。

     财务分析的重要意义在于,企业可以通过财务分析对企业的相关财务指标进行评价,客观的了解企业经营状况,并通过与同行企业的对比找出自身企业的问题和不足,以制定更好的发展策略。可以说,财务分析是企业管理者进行决策的指南针。财务分析有助于企业在经营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激烈竞争中,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二、财务分析的目标

     企业的财务分析应该有明确的分析主体,不同分析主体有不同的财务分析目标,总的来说可以分为外部主体和内部主体。

     外部分析主体包括债权人、主要往来客户、投资者、政府部门以及会计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对于这些主体来说,财务分析的主要目标是分析企业的综合实力、盈利情况、信用水平、纳税水平和管理水平。健全的财务分析机制和先进的财务分析手段对于企业的外部形象和品牌效应有积极的作用,有助于促进企业的市场拓展和资金的筹集。

     内部主体主要包括企业员工和管理者。对于企业员工来说,财务分析主要能够让他们判断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员工的待遇福利是否相适应。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财务分析能让他们清晰的了解经营状况,为制定经营策略和发展决策提供依据。

三、财务分析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财务分析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既可以对过去的经营状况进行总结,又能为企业下一步的发展规划提供重要依据。企业一个又一个发展阶段中,财务分析扮演着承上启下的角色,形成良性循环。通过实际工作经验总结,财务分析对于企业管理的作用可以归纳为5点,具体如下:

1.财务分析有助于管理者掌握经营状况的规律性,辅助决策

每一个企业生产经营和企业管理都有其独特的规律,要做好企业管理,必须要根据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实际情况,总结规律,作出正确的决策。而财务分析,无疑是辅助企业决策的重要手段。通过财务分析,企业可以对过去的经营情况有着直观的了解,总结出问题并发现规律。财务分析以提供历史经验总结和未来发展预测为企业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2.财务分析为企业的管理活动提供依据

在财务分析中,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等共同反映着企业的经营状况和业绩,对于企业的管理活动是重要的参考依据。资产负债表反映了企业全部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情况,明确了责任人的义务关系,有助于企业优化管理结构,改善经营。利润表则反映了企业的收益情况,利润的增减变化,投资者或管理者可以通过这些信息分析原因,结合市场实际情况,预测企业收益的发展趋势。现金流量表反映的是一定时间内现金或者是现金等价物的流入和流出,管理者可以通过这些信息总结企业的经营活动、投资和筹资活动,结合利润表,判断现金流量与利润的关系,评价企业现金流量的有效性,为未来的经济活动决策提供依据。

3.反映企业综合财务实力

企业的财务信息涵盖的范围十分广泛,包括企业的生产规模、科技人员数量、科技创新能力、经济活动支出和自主知识产权数量等等,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能在财务报表中得到体现。通过财务分析,可以评价企业的综合财务实力,判断收益的稳定性和发展前景。管理者们依靠这些信息,可以着手制定更好的经营策略,控制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4.财务分析可以使管理者对于企业的决策与时俱进

财务报表可以体现企业日常财务情况,通过对财务数据的分析,企业管理者可以准确把握企业自身的优势,发现不足的地方。结合优势和不足,管理者可以及时修正企业的经营策略。在全球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财务分析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一个成功的企业,必定会有成熟的财务分析机制和先进的财务分析手段。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管理者随时都有可能对经营策略进行调整,对于企业生产、企业投资、企业结构调整等等,都需要准确的财务分析来提供客观合理的依据。

5.财务分析对于企业财务运行成果的检测有重要作用

财务分析是对企业财务运行成功进行考察的重要手段,通过对一系列财务和非财务指标的分析和考核,管理者可以清楚的了解企业的财务运行成果,对于企业的综合实力、发展潜力、科研水平、筹资能力等等有客观的认识。这对于企业的安全和高效运营意义重大,帮助企业获取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企业的经济效益直接决定了企业资本的积累,而雄厚的资本又能更好的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两者相辅相成,形成良性循环。由此可见,财务分析对于企业管理的作用和意义是举足轻重的。在激烈的竞争中,帮助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让企业快速稳定发展。

财务状况分析总结篇6

关键词:企业 财务预警 体系

构建财务预警体系的根本目的是使公司的管理层能够即时根据财务预警信号,采取对策,保障财务管理活动处于安全状态,从而避免公司陷入财务困境。传统的财务预警体系,更多的是偏重对财务指标的分析与研究,而忽略了非财务变量、数据可靠性、系统整体反应力等。因此,需要建立和完善企业财务预警体系,以提高财务预警的预测能力,实现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传统的企业财务预警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对财务指标的关注点不全面

传统的财务预警更多的是偏重对财务指标的分析与研究,再使用财务指标构建模型,而忽略了不易量化的但非常重要的非财务因素。这样就会导致因财务数据不符合事实而错误估计企业财务状况,或者在察觉财务状况有所恶化时,该企业早已发生严重的财务危机。

(二)财务预警通过财务指标来反映,对于危机的过程缺乏关注

传统的财务预警方法一般只根据相关模型中相应的财务指标(结果)来反映,其利用的数据大多来源于会计报表,如资产负债表反映的是某一时点的财务状况,损益表反映的是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而没有反映危机量变的过程及其产生危机的直接因素。也就是说只注重研究企业的经营结果即质变的问题,而忽视量变的问题研究,忽视对警义和警源的分析,从而对企业危机产生的本质特征缺乏深入了解, 不利于内部管理者提出应对风险的防范措施。

(三)财务风险预警的时效性较差

传统的财务预警方法依赖会计报表数据,然而会计报表一般在当期结束以后一个月甚至三个月才能公布,时间比较滞后,财务预警分析的时效自然就较差了。而对于风险预警,时间就是生命。由于所采用的数据及方法限制,对于未来情形的变动,适应性较差。

(四)预警指标不科学

如果指标设计不合理,体系不科学,财务预警信号就可能失灵,不能把潜在的风险及时揭示出来。如传统的财务报表危机预警分析法,是利用财务报表提供的数据对企业财务状况做出危机预警估计,通常使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现金流量表等基本财务报表来评估企业的风险。尽管比较简单,但当企业出现财务困难时,管理当局往往会采用粉饰财务报表的方法来掩盖真实的财务状况,使财务危机的预警失去作用。

二、财务预警体系的建立原则

(一)建立财务预警体系应达到的要求

1.预知财务危机。当可能危害企业财务状况的关键因素出现时,财务预警体系能预先发出警告,提醒企业经营者早作准备或采取对策以减少财务损失。这里体现的是财务预警体系事前的控制作用。

2.防止财务危机发生或控制其扩大。当财务危机征兆或者财务不利状况开始出现时,有效的财务预警体系不仅能预知并预告,还能及时寻找导致企业财务状况恶化的原因,使经营者知其然,制定有效措施,阻止财务状况进一步恶化,避免严重的财务危机真正发生。这是财务预警体系的事中控制作用。

3.避免类似财务危机再次发生。有效的财务预警体系不仅能及时预知和预告财务危机,而且能通过系统详细地记录其发生缘由、解决措施、处理结果和改进建议,弥补企业现有财务管理及经营中的缺陷,提供未来类似情况的前车之鉴,以从根本上消除隐患。这是财务预警体系的事后控制作用。

(二)建立财务预警体系的原则

1.全面性原则。良好的财务预警系统必须建立在对大量资料统计分析的基础之上,这些资料包括企业内部财务数据和外部相关市场、行业数据,并形成一个资料系统。为更全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以有效识别财务状况恶化迹象,应从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成长能力以及现金能力等角度出发建立综合的指标体系。由于我国近几年公司才开始编制正规的现金流量表,所以传统的财务预警体系大多没有引入现金流量指标,由此在建立指标体系时,可以考虑引入具有可比性的现金流量指标。

2.重要性原则。高效的财务风险分析是财务预警体系的核心和关键。通过财务风险分析,迅速排除影响小的风险,而将主要精力应放在有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风险上。对财务预警变量的选择,不仅要反映企业全面的财务状况,同时必须是重要指标。要求指标全面、典型,但并不是越多越好。预测变量选择过多,则冗余的信息过多,使预警体系的表达变得复杂,影响预警的效果,降低预警体系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三)注意预警指标的选择要有针对性和合理性

不同类型的企业对财务状况的要求也不同。对于投资类企业,重点应关注资产保值增值能力和盈利能力,可选择总资产报酬率、资本收益率、资产保值增值率等指标;对于贸易类企业,应重点关注企业的营运能力,可选择应收账款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期等指标;对于生产类企业,重点应关注企业的偿债能力和企业的现金流,可选择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存货周转率等指标。非财务指标的选择亦然,应考虑企业的外部环境、行业特点及企业的战略方针等,这方面可以考虑如通货膨胀率、景气变动指标、利率、从业人员指标、市场占有率、营业面积、卖场数量等。

三、关于财务预警体系建立的探讨

(一)财务预警体系的整体结构

1.财务预警体系的组织结构。一个有效的财务预警体系应包括企业不同部门在预警系统中的职能划分,如财务预警信息的收集、财务指标的分析、财务风险的评价与处理、预警模型的选择与应用等内容。它通过对公司经济活动实时监控,进行及时、科学的分析,以达到公司整体控制、有效化解风险的目的。具体建议如下图:

(注:黑色箭头表示预警信息流向,白色箭头表示反馈流向)

2.财务预警体系的流程控制。建立事前、事中、事后全面监控的财务预警系统。事前工作包括确定评价标准、制定适合本公司的财务指标、建立模型、收集资料、信息传递等;事中工作包括分析整理资料、发现问题、发生预警信号及将信息反馈到各相关环节;事后工作包括当发生潜在危机时支持配合相关方面寻找根源以及时纠错、建立追踪系统和跟踪系统。

(二)财务预警模型

根据财务预警模型中选用的变量多少不同,分为单变量预警模型和多变量预警模型。

1、单变量预警模型

单变量预警模型,是运用单一变量,用个别财务比率来预测财务危机。按照这一模型,当公司的财务预警模型所涉及的几个财务比率趋于恶化时,通常是企业将要发生危机的先兆。主要指标有:

债务保障率=现金流量/债务总额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资产安全率=资产变现率-资产负债率

资产变现率=资产变现金额/资产账面价值等等。

其中债务保障率能够最好地判定企业财务状况,其次是资产负债率,并且离危机日越近,误判率越低。

这种模型分析较为简单,但存在明显的不足,单个比率只能反映公司财务状况的某一个或某几个方面,不能全面反映面临的各种风险,并且当这些比率彼此不完全一致甚至传递出相反的信号时,指标的警示作用就可能减弱甚至被抵消,因此,单变量预警模型的应用受到较大的限制。

2、多变量预警模型

⑴Z方法。是运用多变量模式思路,建立多元线性函数关系,即运用多种财务指标加权汇总产生的总判别分(称Z值)来预测财务危机,其判别函数为:

Z=0.012X1+0.014X2+0.033X3+0.006X4+0.999X5

其中:Z表示判别值函数

X1表示(营运资本÷资产总额)×100%

X2表示(保留盈余÷资产总额)×100%

X3表示(息税前利润÷资产总额)×100%

X4表示(普通股和优先股市场价值总额÷负债账面价值总额)×100%

X5表示(销售收入÷资产总额)×100%

一般地,Z值越低企业越有可能发生破产。根据美国1970-1973年的计算资料,还提出了判断企业破产的临界值:如果Z值大于2.675表明企业财务的状况良好,发生破产的可能性较小;如果Z值小于1.81,则企业存在很大的破产危险;如果Z值处于1.81~2.675之间,企业的财务是极不稳定的。

⑵F方法。Z方法在建立时没有充分考虑现金流量的变动等方面的情况,由此,对Z方法加以改造,建立一个新的模型――F模型:F=-0.1774+1.1091X1+0.1074X2+1.9271X3+0.0302X4+0.4961X5

其中:F为判别值

X1=(期末流动资产-期末流动负债)/期末总资产

X2=期末留存收益/期末总资产

X3=(税后纯利-折旧)/平均总负债

X4=期末股东权益的市场价值/期末总债务

X5=(税后纯利+利息+折旧)/平均总资产。

F模型以0.0274为临界点来预测公司是破产还是可以继续生存。若某一特定的F分数低于0.0274,则将被预测为破产公司,若F分数高于0.0274,则公司将被预测为继续生存公司。通过检验,该模型的准确率高达近70%。这是我国学者首次提出的财务危机预测模型。

3、综述

通过上表,对于常用的财务预警模型进行了简单的对比分析,但是也必须注意到,财务预警不能仅根据学者研究的通用的预警模型来完成,还应结合定性分析非量化因素才能提高预警体系的效用,同时结合本企业对于某些指标作出调整。例如要充分关注企业的外部环境变化对企业财务状况可能产生的影响;一个风险事件有可能推倒多米诺骨牌,因此不要忽视不同指标之间可能的关联等。另外,定量分析中还应注意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企业所处的不同阶段,相关的财务指标是不同的,即使是企业处在类似的的行业、规模、成长时期,也可能因为具体情况的不同而具有差异较大的财务状况。所以,应根据本企业的具体情况,建立自己的财务预警体系中各财务指标的预警临界值。

四、结论

根据《财富》杂志连续几十年的研究分析得出结论,在各个行业中最受推崇的公司都具有优秀的风险控制能力。根据普华永道对英国企业的研究发现,高速成长的公司表现出的前瞻性、创新性和无所不为的精神往往与其风险管理方式有着紧密的联系。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企业亟须完善风险预警体系,建立有效的风险预警系统,提高风险调控能力。

参考文献:

[1]李俊秀.财务风险管理的危机预警系统[J].科技与创业,2007,(1).

[2]陈晓,陈治鸿.中国上市公司的财务困境预测[J].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2000(3).

[3]李华中.上市公司经营失败的预警系统研究[J].财经研究,2001(10).

[4]陈燕,廖冠民:.大股东行为、公司治理与则务危机[J].当代财经,2006(5).

财务状况分析总结篇7

财务分析报告是企业财务主管以实际的财务资料为依据,系统地研究分析企业财务运作的应用文书。随着商品流转的不断进行,企业的资金不断循环周转,构成了资金的筹集、运用、耗费和分配等方面的运动,这就是企业的财务活动。企业财务活动的结果,反映在资金来源、资金占用、流通费用、税金、利润等财务指标上,企业的财务分析报告就是对这些指标在一定时期内的完成情况用一定的方法进行综合性地计算和分析,并用书面文字加以阐述。

财务分析报告的作用主要有:通过检查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财务计划执行情况和对企业各项财务指标实绩的分析,总结企业经营管理中的经验及教训,并提出具体的工作建议,提出对资金运用、费用开支、利润完成状况的总评价,作为检查、考核企业财务管理优劣的重要依据。它是帮助领导决策、指导企业业务的重要手段。

财务分析报告可分为综合分析、专题分析、简易分析、典型分析、财务预测五种。

综合财务分析报告分为年度和上半年度两种,它全面反映企业的财务活动状况及其成果,并对资金、费用、利润等数据,对主要经济指标的完成状况进行综合分析,从而总结经验教训,对今后工作提出建议。

简易财务分析报告是在一个较短的时期内,通常是季度或月度,对企业财务活动及经营成果作简要的分析,以发现经营活动和财务资金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

专题财务分析报告是企业在经营管理实践中发现某一财务状况对业务经营的开展有很大影响而作出的专门分析。如商品库存结构分析;资金分析;财经纪律状况分析等。

典型财务分析报告是分析与财务活动有关的、重大突出的、有普遍意义的典型事例所写的报告,多数是上级单位或同级财税,金融,工商管理部门编写,常用第三人称。

财务预测报告也称财务可行性预测,是企业在某一特定时期或对某一经营业务的财务成果进行预测时所写的报告,供领导作决策之用。

财务分析报告具有真实性、同比性、议论性等特点。

(一)真实性

财务分析报告的主要作用是供领导正确决策之用,作为企业健康有序发展之用,因而材料的真实性至关重要。任何虚假的材料都会导致判断的失真,进而导致决策的失误,导致工作的失败。

(二)同比性

财务状况的优劣,一定与某特定时期的背景分不开,一定与企业发展的一定阶段性分不开,所以,比较法是最为常见的分析方法,尤其是历史上的同比很有必要,这有助于帮助企业找到发展的坐标。

(三)议论性

财务分析报告的表现手法,侧重在议论,其他的记叙、说明都是为议论服务的,最后的结论也是建立在议论分析基础上的。所以应该不断地夹叙夹议。

二、财务状况分析报告的主要分析指标

(一)经营指标分析

主要说明企业基本情况、本期企业生产经营业务的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等,如产量、营业量、销售量等实际完成额及同比增减值。

计算反映企业发展能力状况的财力评价指标有:销售增长率,资本积累率,总资产增长率,三年资本平均增长率;三年销售平均增长率。

将这些指标与标准指标及上年同期值相比计算增减值,并从以下几方面分析生产经营中取得的业绩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一是经营环境变化的影响,主要分析企业生产经营内、外部条件变化的影响;二是营业范围调整及影响;三是需披露的其他业务情况和事项的影响等。从中找出主要影响因素,并说明企业取得成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说明企业经营中出现问题与困难的原因是什么,使企业明确今后的发展方向。

(二)盈亏指标分析

1.对利润表所反映的本期实际利润数与计划数及上年同期实际数进行对比,分析利润实现情况及增减值。本期实现利润(亏损)总额是多少,比计划及上年同期数增减额及增减率;分析本期实际利润总额构成情况,其中: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业外收支等情况与计划数及上年同期数的增减额及增减率是多少。

2.计算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主营业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等盈利能力分析指标,并用标准值与上年同期值相比计算增减值。

3.根据分析与计算结果,分析评价企业盈利能力的强弱,并从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减额的影响、成本费用同比增减额影响、其他业务利润、营业收支净额等因素分析其对本期利润的影响程度,查找导致盈利能力增强(减弱)的原因。

(三)资金指标分析

1.通过资金结构比例分析,分析本期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报表中各项目的构成比例,以行业比例和上年同期项目比例相比较,将增长分析与结构分析结合起来,判断各项目构成比例的合理性、科学性。

2.对企业资产的营运能力进行分析,评价企业资产管理效率情况。其评价的指标主要包括:总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如通过对应收账款周转率的分析,可以得出企业应收账款变现速度的快慢及管理效率的高低。如果周转率高则表明:收账速度快,账龄较短,资产流动性强,短期偿债能力强,可以减少收账费用及坏账损失。同时借助应收账款周转期与企业信用期限的比较,还可以评价委托加工单位的信用程度,调整原订的信用条件,制定出相应的收账政策。对固定资产周转情况的分析,可以知道固定资产的利用率是否合理,固定资产结构是否恰当。

3.计算企业的偿债能力情况,其主要指标有:速动比率、流动比率、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等。

4.指标变动差异分析,将本期各项指标计算结果与标准值及上年同期值比较,找出变动较大或不正常的指标作为重点分析对象,揭示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指标分析

1.衡量国 有资体保值增值情况指标是国有资本增值率,通过对该指标进行分析,能充分体现对国有资产的保护,能及时、有效发现侵蚀国有资产的现象,反映国家投入资本的保全性和增长性。

财务状况分析总结篇8

一、企业财务风险识别方法分析

企业财务风险问题一直是企业发展的障碍,无论是外部的市场环境、法律环境、税务环境,还是内部的企业发展方向、经营状况、经营规模等都能够对企业带来财务风险。

1.常用定性分析法。(1)资金周转表。企业的经营情况除了在了解财务现状是否有盈利的前提,还需要考虑企业是否有足够的资金能够应付企业的日常开销和债务偿还。因此,若想了解企业是否进入了财务困境中,需要根据企业资金周转表的体现来掌握。企业制定的资金周转表,能够掌握近三个月的企业运转情况,以及下月支出额和销售额的占比,这种方法实质就是最简单的分析财务环境,能够保障短期资金安全。

(2)德尔菲法。德尔菲法是有兰德公司在1964年提出并正式使用的一种风险识别方法,主要是一种采用管理层的智慧与经验进行风险预测。企业内部组成专家小组,一般是由财务管理和风险管理的专家组成。对企业的相关资料与问题进行总结,向有关专家寻求帮助,得到答复后,将答案分析、归类、整理、总结,将反馈意见再次交给有关专家,这期间,专家只能与调查人员直接接触,专家不能够与企业管理产生联系,不得讨论,需要正面、客观的对财务风险进行识别。这种方法又被称作专家意见法。

(3)幕景分析法。幕景是对企业的未来状态的一种描述,幕景分析会对企业当中的某种变化因素和整体变化情况做出研究,分析是否有危险发生。通过多个幕景的分析,企业会发现各种情况的发展趋势,从而对风险进行识别。幕景分析法的关键是将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幕景进行分析对比。由于企业的财务活动多而不确定,逐个分析,工作量会非常大,并且可能会发生错误,因此使用幕景识别法较为合适。

(4)四阶段症状分析法。企业财务危机的出现是一个逐渐加剧的过程,通过四个阶段,潜伏期、发作期、恶化期和实现期对企业财务进行分析,由于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症状,四阶段症状分析法就是针对不同阶段的症状来判断企业的危机及危机严重程度。企业管理者能够根据不同阶段的症状进行改善,采取有效措施将风险降到最低,恢复企业正常的生产运营。

(5)管理评分法。管理评分法运用评分的方式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识别。操作流程为:将可能引起财务风险的因素进行分类,按照对财务影响的大小给予评分,然后对企业进行综合打分,最后将总分与标准分进行对比,来确定企业的财务风险严重程度。管理评分法其实就是将企业财务的风险进行量化,这样结果更直观,方便对比。

2.常用参数统计法。(1)单变量模型。单变量预警模型是将个别财务危机的模型中找出判断阀值,单变量模型的识别方法比较简单,但是对总体的判别精准度也不高,因为引用一个财务指标进行识别不能充分体现出企业的财务特征。

(2)多变量模型。多变量模型是运用财务的比率指标,以加权汇总的形式来达到企业财务危机的识别目的。目前企业所使用的风险识别方法多数为多变量模型。

(3)多元逻辑回归模型。多元逻辑回归模型是根据多元线性来判断企业的风险值与破产概率。这种模型的优点在于放宽了假设条件,使线性方程不用受统计假设的限制,此模型的适用范围较为广泛。

3.非参数统计方法。聚类法分析是将企业的指标、变量之间的相似性进行衡量,在对其分类。数据聚类的目标是将数据分类成有意义和有利用价值的分组。聚类法完全依赖数据,不需要自身对信息收集。

二、对企业财务风险的预警与控制建议

无论哪种分析方法,在对财务风险识别的过程中都需要结合自身情况,并且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首先要对自身企业了解,上文说到的每种方法都有不同的优缺点,选择合适的方法,结合行业特点在对结果进行详细的比较。选择了合适的方法后还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执行,以上文提到四阶段症状分析法为例,四阶段症状分析法将每阶段的危险情况进行描述,企业在每一阶段识别到的某种风险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改善。另外,在选择识别方法时,还需要考虑成本效益原则。

财务状况分析总结篇9

关键词:财务分析;误区;财务监管

企业财务分析以财务信息为基础,从不同的角度展开分析,是对企业经营业绩、资产经营情况、资金运作状况、未来发展前景的综合概括和高度反映,既是企业自身财务管理的重要工具,也是监管部门实施财务监管的重要手段。财务分析工作如此重要,但做好财务分析并非易事。多数财务分析报告或读来枯燥无味、或没有分析结论、或分析主观臆断等,普遍缺乏深度,使用价值低。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误区。

一、为分析而分析,与财务分析需求脱节

部分财务分析工作者缺乏与分析报告需求者的充分沟通,没有真正领会分析的真正用途,拿到财务数据就急于进行分析。这样的财务分析,仅仅为分析而分析,分析报告的类型、分析范围和分析重点的选择基本靠主观臆断,与分析的需求基本脱节,分析报告的使用者也难以从中获得真正有用的信息。

二、就财务论财务,与企业经营管理脱离

部分财务分析工作者进行财务分析时,往往难以跳出财务固有的思维惯性,拿着一堆财务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对企业的重大经营决策、重要业务情况等缺乏了解,从而使财务分析仅仅停留在财务领域,不能真正从企业经营管理的角度出发来分析具体财务问题和财务数据。

三、就报表论报表,表外事项关注度不高

部分财务分析工作者仅仅停留在财务报表层次,主要就3张会计报表展开分析,而置企业经营环境、土地价值、对外担保情况、或有事项等重要表外事项的分析于不顾。这样的财务分析,由于分析基础受限,容易忽视那些报表华丽的企业存在的潜在风险和问题,也难以挖掘那些业绩难看的企业的潜在价值,得出的分析结论也常常给人以误导。

四、就数据论数据,真正的归纳、提炼少

部分财务分析的数据描述篇幅很多,但缺乏数据之间的对比分析、因果分析,或者未把各项财务数据和财务指标串联起来分析,或者没有把观点归纳和提炼出来,从而不能挖掘财务数据背后的经济实质、形成恰当的分析结论。这样的财务分析,没有经济语言支撑,只能算是一种简单的统计。

五、综合分析过于“综合”,掩藏了企业真相

部分财务分析特别是综合性财务分析,仅仅围绕综合数据展开,没有按照不同的业务板块或企业级次层层展开分析,容易隐藏企业的真实情况。对多元化发展模式下的企业集团财务分析尤其如此,不同的业务或企业,如果只看整体、不看结构,就过于笼统,得到的结论往往趋于“中性”、“平淡”,看不出企业的具体情况,特别是容易掩盖一些非正常的状况。

六、对历史数据分析多,对未来展望少

财务分析的目的不仅仅在于通过积累的历史财务数据,了解企业的过去和现状,更重要的是通过对企业发展趋势的分析,洞察未来、预测企业今后的发展态势。但是,很多财务分析恰恰忽略了这一点,对过去和现在的状况分析较多,对未来的预测和展望很少,从而大大降低了财务分析的“导航器”作用。

要想走出以上财务分析的几个误区,写出一份高质量的财务分析报告,需要多观察、多积累、多思考。

首先,要立足需求,争取有关各方面的支持和配合。企业经营者、投资人、监管机构对财务分析的要求各不一样,在开展财务分析工作之前,必须立足分析需求,弄清楚为谁而分析、为什么而分析,避免走入“为分析而分析”的误区。要做好财务分析,必须获得领导的支持和有关方面的配合。否则,财务分析容易走入“就财务论财务”的误区。监管部门或管理咨询机构等外部单位进行企业财务分析时,应取得企业的信任和配合,深入企业调研,尽可能多地掌握分析的第一手资料。

其次,要与时俱进,密切关注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和影响。企业所处的经营环境包括国家宏观经济环境和同行业竞争对手的情况等。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不确定、不可控的因素越来越多,受经营环境变化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企业财务分析工作者应拓宽视野,与时俱进,结合行业和企业特点,密切关注其经营环境的变化和影响,以有助于适时调整经营政策和财务安排,提高驾驭市场的能力。

第三,要理清思路,搭建一个清晰的财务分析报告结构。写好财务分析报告,理清思路是关键。思路决定了分析的视角,同时也决定了分析报告的结构,综合性的财务分析更是如此。涵盖范围不同的分析报告,结构也不尽相同。通常以某一区域企业为对象展开分析,可从宏观经济形势、总体情况、行业情况、重点企业情况从大到小依次展开分析;而对某一企业集团进行财务分析,横向可从经营业绩、资产运营、资金流转、风险应对等几个方面展开,纵向可按集团总体和各业务板块两个层面展开,横向分析和纵向分析相结合。

财务状况分析总结篇10

关键词:

财务分析是以财务报告资料及其他相关资料为依据,采用一系列专门的分析技术和方法,对经济主体的筹资、投资、经营、分配活动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增长能力状况等进行分析与评价的经济管理活动,可以帮助经济主体据此找到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并及时调整以达到各经济要素始终处于良性循环的发展态势之中。企业的战略目标是实现经济价值最大化,因而广泛采用著名的杜邦财务分析体系进行财务分析。行政事业单位不以盈利为目的,财务管理侧重于会计工作基础规范化建设,即日常的报账、记账、结账和档案资料管理等环节。目前一些地区的政府绩效评价体系已经引入了投入产出指标的考核,以促进单位提高资金和资产的使用效率,降低运行成本,加快推进节约型政府建设。行政事业单位可以使用杜邦财务分析体系中的一些指标并辅以经费自给率、资产闲置率等指标对财务状况进行评价。

一、 杜邦财务分析体系的指标构成

杜邦分析体系利用几种主要的财务比率之间的关系来综合分析经济主体的财务状况,又称杜邦财务分析法,这种分析方法最早由美国杜邦公司使用,故名杜邦分析法(The Du Pont System)。它是一种用来评价公司赢利能力和股东权益回报水平,从财务角度评价绩效的经典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将净资产收益率逐级分解为多项财务比率乘积,这样有助于深入分析经营业绩。其基本思想是将净资产收益率逐级分解为多项财务比率乘积,这样有助于深入分析经营业绩。杜邦体系各主要指标之间的关系如下:

净资产收益率=主营业务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

其中:主营业务净利率=净利润÷主营业务收入净额

总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平均资产总额

权益乘数=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 =1÷(1-资产负债率)

杜邦分析法说明净资产收益率受三类因素影响:一是营运效率,采用主营业务净利率指标考核; 二是资产使用效率,采用总资产周转率指标考核;三是财务杠杆(即资本构成比例),采用权益乘数指标考核。

从事对外经营业务的事业单位(包括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和经营活动可以与非经营活动分开核算的事业单位)完全可以利用杜邦分析体系对本单位的经营活动产生的收入、费用、利润等要素进行核算,从而综合评价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计算出单位净资产创造的收益水平,并通过与同行业的平均水平比较来判定本单位是否具有良好的获利能力和发展前景。其他行使法定公共职能的行政事业单位在每年拨入经费(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等指标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可以将当年经费结余(收入类减支出类)假定为企业类的当年净利润指标,从而运用杜邦体系分析财政性资金的运行状况。

下面将具体说明如何使用杜邦财务分析体系进行财务分析。

二、 杜邦财务分析指标在资产、负债方面的运用

(一) 通过计算资产负债率等指标分析偿债能力。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 ÷ 资产总额) ×100%

资产负债率表示单位的总资产中有多少是通过负债筹集的,如果低于50%的基准值,说明单位的资产能够保证偿还债务的需要,没有资不抵债方面的财务风险。

流动比率= 流动资产 ÷ 流动负债

流动比率用来衡量单位的流动资产在短期债务到期以前,可以变为现金用于偿还负债的能力。如果大于2的基准值,说明单位资产短期变现用于偿债的能力较强。

权益乘数=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 =1÷(1-资产负债率)

权益乘数越大,表明负债越多,一般会导致单位财务杠杆率较高,财务风险较大,因此需要寻求一个最优资本结构,既能保持稳定又能持续提高盈利能力。另一方面, 权益乘数表示公司所有可供利用的总资产是自有资金的几倍,反映了单位利用财务杠杆进行经营活动的程度。

(二) 通过计算总资产周转率等指标分析资产使用效率。

总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平均资产

企业总资产周转率的基础值为0.8,反映总资产在一年中的周转次数。因财政补助收入等指标与存量资产没有直接关系,可以采用资产闲置率、应收款帐龄分析法等辅助方法衡量单位资产质量状况。

三、 杜邦财务分析指标在经营增长和盈利(经费结余)方面的运用

主营业务净利率=(净利润÷主营业务收入净额) ×100%

主营业务净利率反映了单位销售收入的获利能力。该指标引入到行政事业单位,可以反映单位收入(拨入经费、财政补助收入等)在扣除支出(经费支出、事业支出等)后的结余情况。行政事业单位的投入(各项拨款)可以计量,而产出的公用服务产品的价值不能计量,似乎无法使用主营业务净利率指标。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可以发现,根据目前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相关要求,人员经费和日常公用经费下拨到各单位后,年终未使用完的结余资金可以结转到事业基金中的一般基金中留待以后年度使用,项目经费结余按相关程序报批后确定是否上交、留用或改变原用途使用。因此,在定员定额的原则下拨付的基本支出经费有可能因采取厉行节约等措施而有所结余。主营业务净利率在行政事业单位可以变向理解为经费节约率,反映使用经费的节约能力。例如6.3%表示每100元收入可节约6.3元。

净资产收益率=主营业务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净资产收益率反映了单位自有资金的获利能力,引入到行政事业单位反映了单位自有净资产所对应的节约水平。该指标可以通过与往年数据进行比较而得出节约能力是否得到提高。

四、 财务分析中可使用的其他辅助性指标。

经费自给率=(事业收入+经营收入+其他收入)÷ (事业支出+经营支出+销售税金)×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