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思考的分论点十篇

时间:2023-06-02 15:03:08

善于思考的分论点

善于思考的分论点篇1

刚走上领导岗位的青年干部,一般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基础和较高的文化水平,他们思想开阔、开拓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竞争意识强,但经历相对简单,工作经验不够丰富。部分青年干部在走上领导岗位一段时间后,还不习惯、不重视对重大实际问题进行战略性思考和研讨,独立思考能力不高或比较缺乏的情况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

独立思考是巩固学习成果的良方。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青年干部不但要具有胜任工作的专业知识,还应当尽可能多地掌握一些哲学、历史、政治、经济、文学、科技、法律等方面的学识,通过坚持不懈的学习,进一步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不断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在学习中勤于思考,才能有新的理解、新的发现、新的启发、新的领悟,才会有豁然开朗、顿开茅塞之感,学习才会产生质的飞跃。

独立思考是解放思想的根本要求。独立思考,是名家伟人一贯坚持和倡导的科学精神。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反对“本本主义”,倡导独立思考,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走出了中国人民翻身解放的道路。邓小平倡导解放思想与独立思考,打破框框、条条、“本本”,不照搬现成的模式,一切从实际出发去思考问题,走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总理在谈到新时期解放思想时,要求每个人,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有独立思考、批判思维和创造能力”。事实表明,只有善于独立思考,有效地实施正确的决策,才能开拓工作新局面。

独立思考是独创精神的具体体现。一个奋发有为的青年干部,既要有博采众长的包容意识,也要有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不人云亦云,不随波逐流,面对纷繁复杂的工作局面,能够消除浮躁,保持清醒的头脑,辨别真假,形成自己的看法和结论,体现出与众不同的独特的思想方法和工作作风。苏格拉底说:“未经思索的人生不值得一过。”一个人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就等于没有健全的人格,也就谈不上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新形势下青年干部学会独立思考,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提高学习能力,做到善学善用。“理论思维的培养,学习是基础,思考是关键”。青年干部要学习科学理论,特别是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科学理论,帮助我们更好地运用发展的、联系的、全面的、系统的观点和方法分析和思考问题;要学习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理论,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理论和方法,把创新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在学习中多思、勤思、善思、深思,熟悉其内涵、领悟其要义、寻觅其规律、吸收其精髓。同时,不断强化实践锻炼,做好调查研究。学会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审视工作,高屋建瓴,发现工作中的问题,为创新奠定基础。

二要提高创新能力,做到善思善鉴。青年干部走上领导岗位后,自然会遇到许多以前从未遇见过、也不曾思索过的具体而复杂的问题,这就要求青年干部必须学会思考并善于思考,尤其要注重自身创新能力的锻炼,在更深远的空间和层次上思考问题。建立合理的创新思维方式是提高解决问题能力所必需的。不要拘泥于以往的思维,要有创新思维;要采用非逻辑思维方法,运用“质疑思维”、“发散思维”、“横向思维”、“灵感思维”等方法,从广度上对问题的表象,原因及解决问题的方案进行“张网捕鱼”,“头脑风暴”;要敢于异想天开,突破思维定势,从尽可能多的角度观察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研究制定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方案;要运用逻辑思维方法,加深对问题的认识,归纳演绎,去粗取精,对前面的想法、对策和方案进行论证,最后创造性地拿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还要善于学会总结借鉴。善于向历史借鉴、向书本借鉴、向专家借鉴、向群众借鉴,从现象中看本质,从现实中审视和把握明天,根据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判断和推测未来发展的趋势,牢牢把握工作的主动权。

善于思考的分论点篇2

关键词: 高三试卷讲评课 有效教学 实施策略

试卷讲评课是高三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弥补知识漏洞、规范解题过程、开阔解题思路、提高解题能力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是高考复习成败的方向标和指挥棒。如何改变就题论题、“满堂灌”、“一言堂”的教学方式,克服“老师讲答案、学生抄答案”的高耗低效的教学行为呢?笔者从动机激发策略、思维碰撞策略、头脑风暴策略、交流互动策略、反思归纳策略等入手,探索如何进行试卷讲评课的有效教学。

一、动机激发策略:布置自主订正,激发主体意识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学生根据自身的知识和经验积极构建的。试卷讲评是一种回顾反思性的教学活动,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难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因此,试卷讲评课前教师应及时布置学生进行自主订正,引导学生从厘清题目的知识脉络、分析错误的原因、再次尝试完善解题过程、整理未解难题等方面进行课前准备,让学生“打有准备之仗”,带着想法和问题参与到试卷讲评课中来,参与到试题分析、查错纠错和完善解法的过程中来,让学生成为试卷讲评课的主体,让试卷讲评课充满生命和活力,进而提高讲评的有效性。

二、思维碰撞策略:暴露思维过程,完善方法体系

在一般的试卷讲评课中,教师往往将错误率比较高的题目当成讲评重点,一边讲解一边板书解题过程,反复强调应注意的环节,不厌其烦地教育学生不能再犯类似的错误。但实践证明,这样的讲评效果并不明显。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平时对考查的知识点并没有真正掌握透彻,似是而非,时对时错,考试时更是凭主观臆测或平时经验解题,因而同样的错误仍时有发生。因此,教师讲评时要善于运用学生的解题错误,不惜浪费一些宝贵的时间,引导学生大胆地展示各种典型错误,让学生说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充分暴露自己的思维过程;组织同学们针对暴露出来的错误,认真讨论、分析、交流自己的纠错心得,让学生在各种思维的碰撞过程中,再次明确试题考查的知识联系,抓住解题的突破口,总结解题规律,积累解题经验,掌握解题技巧,完善解题方法,进而形成方法体系。

教师:其他同学有没有不同的看法?

学生二:上述解法是片面的,因为它只是从形式上验证了f(1-x)=f(x),而忽视了对函数定义域的研究。应先确定定义域的对称性,若关于原点不对称,则为非奇非偶函数;若关于原点对称,再探求f(-x)与±f(x)的关系。

教师:判定一个函数的奇偶性,既要考虑函数定义域的对称性,又要探求与的关系。这道题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对概念的理解要全面,不能单凭主观臆测或平时经验来处理,否则是要犯错的。其实函数的奇偶性还有几个经典的例子,同学们了解过吗?列举一下。

教师如果能够恰到好处地运用典型错误,就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试卷讲评的时效性和实效性。

三、头脑风暴策略:善于拓展变换,激发思维能力

高考考查的知识点是相对稳定的,但知识点考查的角度、题目的条件、设问方式、问题环境等却是十分灵活的,许多考题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因此,教师在试卷讲评中要善于揭示问题蕴含的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利用典型试题的一题多问、一题多解、一题多变、难题巧解等方式,引导学生不断深入思考,扩大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加深对知识间紧密联系的理解,增强探究能力及意识,使学生能够抓住试题的本质,以不变应万变,达到“解一题、会一串、识一点、通一片”的效果。

教师在把握整体的前提下,侧重以某一条件作为突破口,通过几种变换,指导学生把与这个问题相关的问题研究透彻,避免“题海战术”,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同时,通过变换,学生会思维活跃,充分调动积极性,拓展思维,提高解题能力和数学素质。

四、交流互动策略:倡导交流互动,打造活力课堂

教学过程是生动可变的。课堂上教师有效地与学生沟通,有效地引导生生互动,是实施新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试卷讲评课中,教师认真做好教学过程设计,从考试质量分析、教学情境创设、典型例题讲解、小组合作探究、教学回顾小结等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搭建师生、生生交流互动平台,营造平等、包容、鼓励、合作、分享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敢于展示自己的缺点与不足,勇于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乐于敞开心扉分享经验教训,善于吸收不同的思想观点。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始终保持最积极、最活跃的思维状态,发挥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最终才能“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只有这样,才能把课堂的宝贵时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才能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命活力,切实提高试卷讲评课的实效性。

例3:已知二次函数在y轴上的截距为3,对称轴为直线x=-1,在x轴上截得线段长为4,求抛物线方程。

五、回顾反思策略:强化反思意识,巩固讲评效果

数学家乔治・波利亚指出:“数学问题的解决仅仅只是一半,更重要的是解题之后的回顾。”对不同的学生来说,每张试卷重点、难点和易错点都不尽相同,所以试卷讲评课后的反思总结对每位学生来说都非常重要。因此,教师应利用学生的思维惯性,引导学生在思想方法上做进一步的小结和反思。教师要指导学生反思、归纳题目主要考查哪些知识点和公式?如何实现从题设条件到最后结论转化?选择哪条途径?解题的关键在哪里?是否还有其他更简便的解法?所得结论是否可靠?能否对题设条件与结论进行变换?能否推广当前命题得到更一般的结论?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更清楚地了解自己解题过程中的认知误区、思维盲点及成功之处,及时弥补、调整和完善自己的解题方法、解题技巧,提炼解题规律,优化数学思维,最终实现提高解题能力的目的。当然,增强反思意识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的,教师在平时的模拟测验的讲评课中,要始终坚持做到有布置、有指导、有检查、有评价,全方位、全过程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让学生在反思中感悟数学的博大精深,在反思中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和成就感,在反思中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教学有法,但无定法。高效的试卷讲评课需要教师始终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思维为核心”的原则,精心设计试卷讲评内容,善于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不断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努力追求试卷讲评的优质高效。

参考文献:

[1]吉裕艳.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焕发试卷评讲课的生命活力[J].数学教学通讯,2012,10.

善于思考的分论点篇3

1.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别在于思维的差别。毋庸讳言,人与人之间的最大差别是思维的差别,也可以说是思考的差别。有人思考得简单,有人思考得复杂;有人思考得全面,有人思考得片面;有人思考得深入,有人思考得肤浅;有人思考得缜密,有人思考得粗疏;有人思考得远,有人思考得近。只有善于思考,才能有创新的行动。对于个人是这样,对于国家也是一样,一个国家只有善于思考的人多起来,才有可能成为“创新型国家”。

2“.不善于思考”和“善于思考”差别巨大。应该说只要是正常的人,都会思考,但善于思考和不善于思考之间存在很大的不同。不善于思考的人,他的精神活动范围一定是受到相当大局限的,知识储备一定是不足的,能力表现一定是不充分的,情感表现一定是不活跃和单调的,对事物本质的认识一定是肤浅、简单的。而善于思考的人则完全相反,善于思考的人的理解力、分析力、综合力、比较力、概括力、抽象力、推理力、论证力、判断力等都将更强,且具备独立思考的精神,对人对事能基于科学的判断,讲求思维的目的性、逻辑性。其层次性更为清晰,敢于表达自己的认识,不会陷入人云亦云的泥潭。大凡成功人士往往都是善于思考的人。

3.成为“善于思考的人”需要科学培养。采取科学的教育方式对人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训练,使一个人成为“善于思考的人”是必须经历的有效途径。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思维能力是可以培养和开发的,人的思维的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因此,学校教育,无论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还是“学会合作”,只有“学会思考”,形成“创造性思维”才是最主要、最重要和最核心的。许多教育发达的国家,从幼儿园开始就十分重视这方面的培养,老师给孩子很多表述的机会,让他们针对某个问题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看法,谈自己的经历或者跟别人辩论。很多学校要求学生在小学四五年级时就能掌握科学方法的实质,这为孩子未来的学习与研究打下很坚实的基础。这与我们中国教育存在着很大差别。如果把对这方面的培养一股脑地放在大学,而不是在基础教育中得到重视,不讲求培养的基础性和连贯性,到大学再重视,一定是为时晚矣!

二“培养善于思考的人”需要设定恰当的培养目标

目标是努力的方向,有了目标才能在教育教学方面围绕“培养善于思考的人”而改变教学方式,创新课程体系、内容,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另外,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尤其是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服务业的比例日益增大,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一定会发生深刻的转变,对人的能力要求会逐步提高,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将会成为主要需求。我们的基础教育要着眼于此,要注重培养身心愉悦、健康的人,要把学生真正从为分数而学习的“痛苦”中解脱出来;要注重培养会思辨的人,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敢于怀疑,敢于批判,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要注重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关注学生的差异和个性发展,为将来成为通才奠定基础。所以说“,悦身心”“会思辨”“育通才”应成为基础教育的目标指向,并应努力付诸实践。

1“.悦身心”是对生命的善待。“悦身心”对学生的直接指向是:爱生活、身心健、会合作、做好人。这方面强调的是让学生做一个身心健康、快乐的人。让学生主动融入生活,无论是家庭生活、学校学习生活、社会生活都能乐观面对,做一个快乐的人。我们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帮助人获得人生的幸福,体验生活的快乐,在快乐中体会生活的真谛,丰富人的心灵底蕴。享受快乐是一个人的权利,创造快乐是一个人的能力,阳光的人生不能缺少快乐陪伴,让学生拥有快乐是我们教育价值的一种体现。这样的目标,要求学校教育时时处处能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情趣,让学生追求身心和谐之美,懂得追求生活幸福,培养学生与人正确交往的能力。做未来社会和世界的好公民。要让学生从小明白,爱生活会快乐,身心健康会快乐,良好的人际交往会快乐,做个善良的好人会快乐。

2“.会思辨”是对思想的尊重。“会思辨”对学生的直接指向是:乐多思、能探究、敢怀疑、寻真理;这方面强调的是让学生做一个懂思考、会思考的人,培养的是人的科学精神。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自主探究,学会明辨真伪,不盲从、不迷信。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优秀的,只不过是呈现的方面不同而已,对学生而言,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做一名善于学思结合的人十分重要,因为思维决定人的未来。这样的目标,要求学校教育要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培养和训练学生科学的思辨思维,给学生留出思考的空间,鼓励学生建立正确的怀疑态度,主动探寻真理,表达自己的观点。学校要营造自由、民主的气氛,为每一名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培养这种思辨能力,学校的教师必然要改变教的方式,学生也必须改变学的方式。学校要营造有利于学生思辨的环境,建设好学校思辨文化环境,打造具有思辨特点的课堂环境,开展好具有学校特点、具有思辨吸引力的教育教学活动,力争让每一名学生都形成良好的思辨品质,为成长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奠定基础。

3“.育通才”是对受教育者的期待。“育通才”对学生的直接指向是:兴趣广、有个性、重人文、通中西;未来的社会需要的是大量的通才,这种通才兼具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的特点。通才要求一个人必须具有广泛的兴趣,具备独立的思考能力、独立的人格,个性鲜明,要有良好的人文素养,了解东西方文化,并能很好地融合这种文化。这样的目标要求学校要为学生的合理教育需求提供服务,不断扩充学校的教育资源,丰富教育教学的内容、改进教学方式。努力做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浓厚而广泛的学习兴趣,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加强国际理解教育,推动跨文化交流,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要科学面对教育对象,因不同的思维模式而指导,因不同的兴趣爱好而培养,因不同的学生而对话,因不同的学习周期而设计。这种目标体现了学生向未来发展层面的内涵。

三、学校要为“培养善于思考的人”提供必要条件

“培养善于思考的人”需要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创新改革,不断反思完善,努力创造必要条件。特别是在学校教育教学的管理上要敢于突破,使学校一切工作真正能从人的发展的客观角度着想,真正按教育教学的真实客观规律办学。

1.课堂上要给学生善于思考的引导。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文化知识、启迪智慧、培养头脑的重要渠道,学生在学校的时间,大部分是在课堂中度过的。我们的课堂如何引导学生善于思考,是摆在每一位老师面前不容回避的问题。多年以来,我们的大多数课堂教学仍然没有从传统的授课方式中走出来,人们所倡导的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在教学实践中总是变了味,走了样。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由探究的学习精神,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往往被忽视。“培养善于思考的人”必须转变我们落后的教学方式,要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真正让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回归于学生,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给每一名同学表达和争论的机会,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课堂上提倡自己思考,自己找问题,让每名学生思考的火花都能喷射出来。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思考,带动学生敢于怀疑和审视,让每名学生都做善于思考的主人。

2.活动上要给学生善于思考的空间。学生离不开活动,活动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但从目前来看,许多学校活动的价值备受质疑,原因是活动本身意义不大,学生不感兴趣,甚至可以称为无效活动。这些活动既不能给予学生思想上的启迪,也不能丰富学生的情感,往往是为了某种“其他意义”,而不得不为之,脱离学生生活,造成“教育浪费”。学校活动一定要精心设计,无论是人文类活动,还是科学类活动,都要考虑是否给予学生情感的陶冶和思维的启迪,都要考虑学生是否有兴趣。例如:某小学举办一次航模比赛,其中包括“火箭升空”表演,比赛结束后,请专家讲解火箭升空原理,之后学校开展一次火箭模型设计活动,学生踊跃参与。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善思”的大门被打开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力得到了培养和提升。这样的活动就是给学生留足了思考的空间,影响也是深远的。

善于思考的分论点篇4

关键词: 语文教育 大学生 真善美教育

引言

探索语文教育与真善美教育的融合途径能够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大学生内在品质的升华,以及创造性思维的养成。我们需要积极地发现语文教学的本质,发掘语文教育背后的人文魅力,从语文教育的知识层面、理论层面、道德层面启发大学生对于人性中真善美的思考,促进大学生优良品质的养成,我们将从实际的教学工作经验出发,结合语文教育的理论知识,探索语文教育与大学生真善美教育的结合途径。

一、语文教育与大学生真善美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语文教育和大学生真善美教育的融合具有多方面的实际意义,有助于培养社会迫切需要的具备美感的全面人才、发掘语文教育中的真善美的本质,分别表现在:首先是为了捍卫语文学科的尊严,由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于科技型人才的需求,忽视了大学中语文学科的重要性,通过语文教育与大学生真善美教育的融合发掘语文教育在学生精神层面的影响力, 是捍卫语文学科尊严的途径之一。但是当前缺乏对于语文教育的这一研究,没有系统的理论和科学的支撑,语文教育对学生真善美教育的影响还不够,为此我们必须探索相关的融合途径改善这一问题;其次为了加强自身的修养需求,充分地认识到语文教育的全面性,克服对语文教育的狭隘认识,无论是语言、文章、文学等语文方面的研究综合到“语文教育真善美探讨”的根本上来,这是一个关乎修养和心灵的改善过程,从语文教育的基础教育过程来提高受教育者的修养,无论是从加强“德”的修养,还是知识面“智”的加强,或者对技能的提高“才”的改善,都是语文教育对于受教育者修养的提高。

二、语文教育与大学生真善美教育融合的具体思路

(一)知识层面与大学生真善美教育相融合

语文教育与真善美教育的融合方式首先是通过知识层面展开的,毕竟知识是语文教育中非常关键的教学目标,通过语文知识、文学知识等的探索和发现来寻求和真善美教育的结合。所谓“真”,我们可以理解为真诚或者对真理的追求,就语文教育的过程本身而言也是对真理的求知过程,在语文教育的过程中获取知识以及相关的能力,这也是语文教育的基础工作,一方面提高了受教育者的文字理解能力,另一反面能够帮助被教育者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并且通过对语文知识的获取和理解提高自身的智力水平,表现出了语文教学的基础性和大学生真善美教育中“真”的结合,求真是语文德育教育、美育教育中极其重要的一点,对于被教育者的人格养成和创造型人才的发展有着非常重大的帮助。对此,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考虑,分别是受教育者的知识、能力、智力。文知识包含了很多,主要的内容是以语文为主体的相关知识和经验的总括,系统地来说有语音、文字、词汇、逻辑、文学等方面的知识,语文教育要想通过知识层面促进大学生真善美教育的发展,就应该更加注重知识层面的传授,大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过程能够促进语文能力的发展,为此语文教育应该将知识的学习和教育贯穿到整个教育的阶段中,语文能力是一种利用语言来获得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阅读、写作、沟通等方面。文教育想要健全人格和塑造创造型的人才就必须注重语文能力的提高,通过语文知识教育促进受教育者语文智力的不断提高,从而全面地提高受教育者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沟通能力,通过知识的教育环节的设计和安排全面地促进大学生的人格塑造。

(二)理论层面与大学生真善美教育融合

从教育学理论层面探索与大学生真善美教育的融合,即只要通过语文德育的角度来思考语文教育对大学生真善美教育的影响。通过语文教育的过程,使得被教育者能够从语文教育中获取心灵的净化和灵魂的升华,从而提高被教育者的思想道德水平。而这种对于被教育者的人文关怀也是我国语文教育的核心所在,从教育学的理论层面证明了语文德育教育对被教育者思想层面的影响。文德育是语文教育的灵魂,通过语文学科的特点注重对被教育者的人文修养的提高,这也是语文教育与大学生真善美教育融合的理论支撑。

语文教育中很多课文和文学作品都是积极向上的,很多的课文和文学作品都包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充满了爱国主义、革命理想、道德理想等元素。这些都是语文教育积极的引人向善的特点,承担着对于塑造创造型人才和“健全的人格”的使命,是与大学生真善美教育相结合的完美做证。具体的融合过程需要教师能够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时候,充分地考虑到语文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思想、节操、品德三个方面的考量。通过教学过程中重视这三者的培养过程改善大学生真善美教育的效果。其中人的思想是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知和看法,所谓大学生真善美的培育最为主要的就是提高大学生的思想境界,即热爱生活、积极乐观、富有责任感等积极可贵的思想品质,语文教育要想通过教育学理论的观点塑造创造型人才和“健全的人格”,就必须注重教学过程中学生思想境界的提升,同时思想境界的提升也能反过来影响到其语文能力的发展,特别是大学阶段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阶段,语文德育教育的理念能够透过教育学的手段提升受教育者的思想。通过语文教育的过程培养大学生情操的逐步养成,透过语文教育中文学作品的魅力,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达到对大学生情操陶冶的目的。所谓德行,指的是人在日常处事中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规范,是一种坚韧的性格特点。通过语文教育的过程追溯大学生真善美教育的本质,语文教育能够促使大学生吃苦耐劳、敢于探索、谦逊谨慎等珍贵德行的养成。为此教师应该积极地研读理论,充分地认识到语文教育的教育学理论的相关特征和语文教育的德育效果,培养大学生在语文教育中发掘人性中真善美的能力。

(三)美育学的角度与大学生真善美教育的融合

语文教育从美育学的角度而言指的是语文教育过程中对受教育者审美意识的提高,语文教育能够通过美育学的思想改善大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从而促进受教育者心灵的构建,即通过美育的过程促进语文教育对大学生的审美教育,即使得大学生通过语文教育认识到什么是美,如何在生活和学习中崇尚美。对于大学语文教师而言,这就需要从大学生本身的审美意识、审美因素、审美能力出发。其中审美意识是指人类思想活动中客观存在的审美观点、审美倾向、审美标准等;对于语文教育的过程而言,这种审美标准的引导是非常重要的,是全面提升大学生审美理解和感知的重要手段,对于促进大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和发展创新型的人才有着审美能力的支撑,具体到实际的语文教育过程中,就需要教师能够创造特殊的教学环境和氛围,将学生审美意识的提高纳入教学的重点考虑,通过语文教育激发学生的审美热情,从而达到提高审美意识的效果。

(四)语文教学体系的角度与大学生真善美教育的融合

构建一个以美学为核心的语文教学体系至为重要,通过这个以美学宏观角度完善语文教学的系统构建,全面地促进语文教育中对人性中真善美的培育过程。这就需要大学语文教学工作者能够对以“美”为中心的语文教育有深入的理解,构建这种语文教学体系需要注意的是,语文教育不能单纯地理解为智力教育,更不能笼统地认为是道德教育、审美教育。而要将语文作为语文教育的立足点,充分地渗透语文教育中的语言、文章、文学三个教育重点,充分地挖掘语言美、文章美、文学美,通过语言、文章、文学三者的相互促进和补充,完成适应大学生真善美教育的语文教学体系的构建过程。但是这个语文教学体系的构建过程是极其复杂和宏大的,它既要考虑到东西方美学的特征,又要考虑到马克思美学的逻辑和总结作用,通过美学的观点充分地发掘语文教育中语言、文章、文学的独特魅力,从而从智育、德育、美育的提高完成大学生真、善、美的品质塑造。进而实现语文教育与大学生真善美教育的融合。那么这种美学为核心的语文教育过程怎样全面地促进大学生的真善美教育呢?首先是“求真”,求真是从认知的角度开发大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思维能力、智力、创新技能等能力的养成,这是一个对真理的求知过程;其次是“向善”,即通过美学的语文教育,积极地通过文章等文学作品引导学生向善,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最后是美学语文教学体系中的“崇美”,即从美学的角度思考,语文教育的目的是为了突出对语文中文章、作品、语句等的审美意识,这种审美意识能够促进学生们健全自己的心灵构建。

结语

语文教育与大学生真善美教育融合的全新思想和途径是当前大学语文教育的全新发展方向,也是较为理想的语文教育理念。为此我们要充分地认识到语文教育中语文知识、语文教学理论、语文教育中美育学特征、语文教学体系的构建四个方面的具体特征,通过对这些角度的思考,发掘语文教育与大学生真善美教育的融合的理论和实践的途径。

参考文献

[1]潘纪平,柯华桥.语文审美教育原理略论[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01).

[2]杨道麟.高师院校中文系的学生务必探讨语文教育真善美[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1).

善于思考的分论点篇5

以往的讨论一般按原先的座位同桌讨论,或者是前后排的学生讨论,这样可能导致有的小组学习力量强,有的小组学习力量弱的局面,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习惯、性格、兴趣、需要等因素加以分组,分组时不仅要重视学生智力因素的发展,而且要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每组各个层面的学生都应兼顾,这样才能取长补短,同时教师可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让学生讨论,使每个学生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发展。

二、调动学生的“思维参与”

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都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实践证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参与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正如有的专家所说,“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的课堂教学”。

为此,应当创设情景,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同时,教师要放权给学生,给他们想、做、说的机会,让他们讨论、质疑、交流,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辩论。教师应当给学生时间和权利,让学生充分进行思考,给学生充分表达自己思维的机会,让学生放开说,并且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说。条件具备了,学生自然就会兴奋,参与的积极性就会高起来,参与度也会大大提高。只有积极、主动、兴奋地参与学习过程,个体才能得到发展。

三、讨论的时机要恰当

对问题的讨论应把握时机,过早学生的认知水平没有达到最近发展区,学生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白白地浪费时间而一无所获。过迟学生对问题已基本弄懂,讨论的意义不大。教师还应设计多层次的问题满足各层面学生的多元需要,把握好学生思维的高潮,及时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以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此外,讨论时应把握“跳一跳,能摘到”的原则,在讨论的效果上做文章。

四、讨论的方法要科学

常见教师把题一呈现,便马上让学生讨论,讨论了两三分钟,教师便草草收场,只留于表面形式,没有注重效果。教师不能由于时间关系,相互交流未充分展开就终结,应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广大空间。在教学实验中,我曾经把班上的学生分成三组,第一组对问题直接讨论,第二组独立思考,第三组先独立思考然后讨论,经过多次实验结果发现:第三组学习效果最好,第一组效果最差。第一组的学生容易注意到别人的意见,思维活动受到了束缚,容易得出一些倾向性的结论;第三组表现在它的“预热效应”上,学生有各自不同的思维活动,出现了多种解决问题的途径,有利于学生积思广益的学习。第三组的学生无论是在解决问题的途径上、质量上都优于其它两组。可见,讨论的方法很值得推敲。

五、讨论的氛围要和谐

讨论应营造一种氛围,使每位学生不用担心自己的意见被批评,而是坚信自己的观点是受欢迎的,小组中的成员不是批评别人的意见,而是倾听、补充、完善所提出的问题解决方案,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观点即使错了,在教师的指引下学生才能真正明白问题的关键所在。只有这样,学生讨论起来,才心无疑虑,才能互相启发,取长补短,不同层次的学生才能各有发展。

六、要培养学生“三会”

有的老师将小组合作理解为小组讨论。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教学场面:讨论时,学生各说各的,有的学生不善于独立思考,不善于互相配合,不善于尊重别人的意见,也不善于做必要的妥协。学生讨论后,教师依次听取汇报,汇报完毕,活动便宣告结束。

为此老师要培养学生“三会”:一是学会倾听,不随便打断别人的发言,努力掌握别人发言的要点,对别人的发言作出评价;二是学会质疑,听不懂时,请求对方作进一步的解释;三是学会组织、主持小组学习,能根据他人的观点,做总结性发言。使学生在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认识,不断产生新的想法,同时也在交流和碰撞中,一次又一次地学会理解他人,尊重他人,共享他人的思维方法和思维成果。

课堂讨论为学生创造了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学习环境,它使学生在获得所必需的数学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等非智力因素方面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当然,课堂讨论还应注意讨论的问题应有多种解决途径,讨论中教师应适时加以指引、点拨,讨论的组织形式应多样化,尽量避免一问一答的形式,如何防止两极分化等问题,这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去思考,去探索。

摘要:怎样才能让学生既能动得了,又能动得好?才能达到讨论的最佳效果呢?一、讨论小组的建立要合理;二、调动学生的“思维参与”;三、讨论的时机要恰当;四、讨论的方法要科学;五、讨论的氛围要和谐;

善于思考的分论点篇6

与同类研究成果相比,《农村土地制度:马克思主义的解释与运用》一书,可以说独辟蹊径、锐意创新,表现出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特色。

第一,内容系统,逻辑性强。该书首先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农村土地制度的基本观点为线索,全方位地考察了马克思主义的农村土地制度理论,系统地梳理了几代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基本观点,揭示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农村土地制度理论的内在逻辑关系。作者还对越南、朝鲜、古巴等几个典型社会主义国家的农村土地制度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并总结出其对中国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完善的重要启示。该书还就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和土地征收制度等问题,介绍了我国理论界存在的纷争。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以后,农村土地制度也处在不断改革和创新的过程中,在这一背景下,作者在对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存在的问题和缺陷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指出,要用马克思主义农村土地制度理论指导新时期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和完善。

第二,论述深刻,学理性强。该书在学理上深入地挖掘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土地制度与农村发展的相关理论,主要包括: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农村土地所有制和所有权理论等;列宁的土地国有化、土地家庭经营的合理性以及农业合作化思想等;考茨基的马克思主义大农业、农村土地国有化以及农村土地金融制度思想等;斯大林农业集体化思想;布哈林将农村的小土地所有制通过合作化引导到社会主义轨道上来的思想;在新民主主义时期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思想;邓小平家庭承包责任制、农村改革“两个飞跃”的战略构想等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核心的长期坚持和稳定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等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等思想。上述思想中的考茨基、布哈林等学者关于农村土地制度的基本观点,学术界的研究比较少,且观点不一,而作者站在学术的高度,客观地分析和评价了他们的基本观点,因此,该书的研究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而且也带来激发性的现实启迪。

善于思考的分论点篇7

论文关键词:高职生;思政课;实效;研究

一、影响高职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主要问题

(一)学科及教材建设尚存滞后。从2005年秋季学期起,全国各高校,包括高职院校都取消了地方性思政课教材,普遍使用国家教育部统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这对规范学科建设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起着重要作用。但对高职学生思政课教学却显得不足。一是尚缺乏统编的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是实施教育思想和教学计划的基本保证,是指导课程教学的重要依据。由于缺乏统一教学大纲,教材篇幅较大,教学参考资料较泛,而高职院校的教学计划弹性较大,教师很难把握教学重点、难点,容易导致教学的任意性,影响了实效性。二是教材缺乏高职生的针对性。现行思政课教材具有普适性,而缺乏具体性,与高职学生有距离。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实用型高技能人才,更多地强调教学的实用性,泛泛的使用理论性较强的本科高校教材,会造成高职生的心理抵触,使学生难于提起兴趣。三是教材存在与中学较多的重复。如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涵,宪法的基本制度,公民道德规范、台湾及两岸关系等内容,在中学都已经学过,在高职教育,虽然其深度广度有别,但毕竟使学生缺乏新鲜感。俗话说,再美的东西看多了也会产生“审美疲倦”。因此,高职生厌学不奇怪。

(二)师资力量明显不足。教师的政治素质、专业知识、人格魅力对学生具有榜样力量。然而在市场经济下,思政课教师遭遇了冲击,力量明显不足。一从师资的来源看,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简称“政治专业”)高质量生源短缺。据了解,高考中大数多优秀生都不愿学习政治专业。政治专业录取的多为第二志愿或服从调剂的学生。另一方面,高校设置的政治专业已普遍更名,招生人数逐年减少,导致了师资队伍的先天缺陷。二从教师的心理素质看,一些教师对教好思政课缺乏信心,畏难、悲观情绪较重,对提高和改进教学质量存在着消极因素,不注重马列主义理论研究,甚至出现不信马列的现象。三从教师的结构看,一些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教师专业化比率比较低,专业成分复杂,尤其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知识》课较为突出,出现非政治专业老师上思政课的怪现象。在新建的高职院校,优秀的思政课教师弃教从政升官,青年教师比例较大,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匮乏,直接降低了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制约了教学科研的发展,影响了教学实效。

(三)学生存在着思想抵触。高职教育专业化突出,人文基础薄弱,一些高职生片面认为高职教育主要是学技能,只有学好专业课才是自己今后的谋生手段,把思政课当成一门副课。认为学习思政课是一种无奈的选择,甚至简单作为修满学分的一种形式。也有的学生认为思政课教学内容抽象、空洞,理论上说教的多,与社会实际差异较大,教学内容远离自己,与专业学习及就业没有多大联系,在毕业找工作时,用人单位只是看重专业课成绩,较少关注思政课成绩。因此,上课迟到,早退,注意力不集中,开小差,做自己感兴趣的功课等现象常有发生。平时很少看思政课教材,学习经典著作和政治理论书籍就更少了。从而造成了高职学生基础理论不扎实,知识结构不合理,政治思想素养不深等缺陷。

二、影响高职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主要原因

(一)对思政课认识上的片面性。高职院校对于什么是思政课?它的性质、内容和作用是什么?可以说一直含糊不清。一般老师也缺乏对政治理论经典著作的研读,存在着形而上学的观点。要么夸大思政课的作用。认为只要通过思政课教学就可以把高职生培养成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显然是对思政课教学的“过高期望”,是不切合实际的“空想”;要么淡化思政课的含义。认为思政课是一门“神秘”的学科,概念过于抽象,内容空洞费解,讲的都是一些远离生活的“大道理”,毫无意义,没有实际作用。这些认识态度在一定程度上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青年人的政治态度,造成部分高职生对思政课缺乏兴趣和热情,对政治敬而远之。此外,有的老师缺乏对高职生的整体认识,缺乏深入研究和认真分析,不了解学生的深层次的思想现状,泛泛地认为高职生对思政课都不感兴趣,忽略了他们的主体思维,一味的按照自己的意愿教学,有时播放视频教学,让学生乐一乐,课后学生仔细一想,却发现没有学到更新东西和有价值的知识,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脱节。

(二)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一是高考招生、教育体制的不完善和家庭教育的误导,使得一些学生不得不把智育因素放在首位,忽视了个人行为习惯、健全人格、道德品质的培养。二是毕业生就业竞争加剧,专业课、外语课、计算机课和各类职业资格考试成了部分高职生主攻方向,弱化了他们对思政课的学习。三是网络具有的高度自由、多元化、个性化和即时性、新颖性等特点,使得高职院校对舆论导向的控制能力和意识形态的防御能力面临着挑战,西方社会意识形态长驱直入,中华民族的人生观、价值观及传统道德、理想信念受到了动摇。四是社会发展的消极现象抵消了思政课效果。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和分配方式的多样化,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矛盾加剧,地区差距拉大,经济发展不协调,失业率高居不下,公民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贫富分化日趋严重,加之少数官场上的腐败、浮躁、虚假、失信、霸道以及权力的任意性等现象影响,导致一些高职生对思政课产生消极因素,即便是“精彩一课”也会丧失生机和活力。

(三)教学管理机制不完善。改革开放后,政治性的内容在人们意识中发生了变化,以往的思政课教学机制已经不适应,新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和完善。同时,高职教育一直依照传统的“技术+能力”的教育理念,采取“2+1”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这在客观上自然会导致思政课被边缘化。有些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机构不健全,把思政课并入基础课管理,甚至由其他学科教师担任负责人,出现思政课管理缺位。另外,由于历次政治运动影响和政治的敏感性,使得一些教师备课只看教材上的内容,搞教条式的教学,理论灌输多,对社会现象分析少,联系学生实际少,缺乏实践性教学,使得高职生对教学产生距离感,丧失了对教学的热情。有的教师即便是在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上有所改革,而在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育实践等方面却没有大的创新和突破。导致立国之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政治工作的灵魂地位下降,影响了思政课的教学效果。

三、提高高职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对策

(一)深化认识课程特质,加强教材建设。思政课作为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对提高高职生思想政治素质,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思政课与专业课及公共课相比,不仅纯粹是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它最本质特征是以塑造人为目的,是对人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培养,着力点是对人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可见,高职教育的思政课要求学生,在理论上,弄清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实践中,学会运用这些原理和理论去思考问题和解决具体问题。因此,高职院校的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既要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及其在中国的应用,又要反映当代社会发展的特征,还应强调高职生教学课程的实践性。因此,组织编写具有高职教育特点,适应高职生教学的思政课教学大纲和实用性教材,让高职生真正理解思政课的含义,明确课程的性质和作用,已成为高职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完善教学管理机制,改进考核方法。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说:你可以将一匹马拉到河边。但你绝不可以按着马头让它饮水。杜先生这句话道出了思想教育的要义。思政课要使学生感兴趣,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必须完善长效机制。一是完善课程管理机制。规范课程的教学管理。在课时计划上,要杜绝随意调整或挤占思政课教学时数的现象;在课程安排上,要尽可能避开学生精神松懈或疲倦状态的时间段,选择合适学生学习思政课的黄金时段;在教学过程中,要组织好师生集体备课,研究教学内容,认真分析学生思想,针对学生需求,改进教学方法,在规范管理的基础上创新教学,并加强检查指导。二是完善实践性教学机制。破除以往只注重专业课的实践教学,忽略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理念。思政课实践教学就是将课堂理论知识与大学生个性发展规律以实践的形式整合起来,实现学术性知识与体验性知识、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显性实践教育与隐性实践教育的有机结合。其也可多样化,如组织学生参观革命传统教育基地,考察经济发达地区,寻访老少边穷地区,开展国情、民情和乡情等社会调研,组织参加志愿者等活动。使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学生个体等方面更贴近实际,从而增加思政课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因此,高职院应将思政课实践性教学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三是完善学科成绩考核机制。许多学科成绩考核都可以量化打分,唯独思政课不好打分。思政课的成绩既要反映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程度,又要体现学生的思想品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一大难题。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对此作了尝试。主要是改变纯理论的考核方法,建立综合性的考核机制,把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品德表现等方面作一体来考核。

1.在内容设计上,减少对死记硬背的理论性考试,增加知识性的材料,通过案例分析、辨析等问题,突出对学生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运用能力的考核。

2.在方法上较灵活,既可以笔试或口试,也可以采取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课堂讨论、辩论及学生课堂模拟讲课等形式进行。

3.在成绩评定上,首先由学生班委会对每一位学生的平时学习、集体活动等方面进行评议打分;然后请班主任和任课老师一起结合学生的学习态度、思想品德和行为表现及课堂教学情况,参考学生班委会给予的分数,对每一位学生进行综合评分,结果学生都较满意。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水平。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的关键在于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客观地讲,高职教育对思政课学科建设和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尚存不足,这就给教师教学带来了较大困难,提出了更高要求。思政课教师要自觉地加强学科建设研究,从总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学校领导要在思政课建设中,把加强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和培养高水平人才放在首位。

1.完善教师准入制度。积极引进政治素质过硬,理论知识扎实的专业人才,充实师资队伍。对非政治专业的老师应劝其改行。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对思政课教师进行严格考核,对使命意识不强,信仰不坚定,不讲马列的教师,应给予清理,以纯洁思政课的教师队伍。

善于思考的分论点篇8

一、勤学:业精于勤,思成于学。

一是明确学习目的,勤于学习。只有明确学习目的,才会有学习动力。当今世界,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各种新知识新技术层出不穷。社会竞争不仅是“人才”的竞争,更是“学习力”的竞争。如果“人才”不注重知识的更新,势必会落后于发展的时代,不再是“人才”。学习力就是再学习的能力。要求我们自觉地把学习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发挥锲而不舍的精神,克服自身惰性,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持之以恒地学习。领导干部和员工是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承载者和推动者,唯有加强学习,了解掌握新理论新知识,通过增加自身知识储量,提高自身能力,提升自身素质,才能避免观念落后、知识贫乏、能力不足,更好地履行职责。学习要在“勤”字上做文章,长期学与突击学相结合,全面学与重点学相结合,从书本学与从实践学相结合。学习即要向书本学,向老师学,向同事学。也要立足于岗位学,自己学,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

二是端正学习态度,乐于学习。乐于学习强调的是一种学习态度,就是要解决想学习、主动学习、爱好学习的问题。学习不仅是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自身素质、实现人生价值升华的需要。学习不仅是一种责任,而且也是人生的一种乐趣、一种享受。把学习看作是人生的必须、工作的必须,主动地、有意识地、有重点地去学习,在学习中深入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和钻研问题,就能准确而全面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体会和享受学习成果的乐趣。乐于学习强调的是一种方法、一种坚持、一种境界,是学有所成的重要途径。要求我们应根据时代环境变化,不断对学习提出新的要求,营造“无一人不学、无一事不学、无一时不学、无一处不学”、“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良好学习氛围。

三是讲究学习方法,善于学习。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都深深体会到学习的重要,不断加强学习。但学习质量、学习效果却不明显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能够很好地掌握学习方法,不善于学习。学习要“静心”,“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静无以成学。”可见,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要保持心静,排除杂念,专心致志,将智慧、灵感全部集中调动起来,学会“静听”(仔细地听)、“静观”(仔细审察;冷静观察)、“静思”(仔细思考;冷静思索),进而更好地掌握知识、运用知识,才能学有所成、学有所获。 学习要“精心”,要真正开动思想机器,边读边思考,注重领会其精神实质。读书学习要勤做笔记、善做笔记、做好笔记,在此基础上写一些心得体会或理论文章。学习要联系实践,关注理论热点和难点,把握与改革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把握岗位工作所需的技能和知识,把握科技发展的前沿和关键环节,把握企业管理和创新管理的难点和热点,用学习成果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二、勤思:业精于勤,行成于思。

只有勤于并善于思考,才能学得更快,悟得更深,做得更好。调查是正确的决策的前提,思考是调查的前提。

一是思考是提高学习效果的关键环节。学习热情很高,书看了不少,辅导听了不少,可对有关问题仍然是一知半解,既达不到思想上的升华,也无法纠正认识上的偏差。究其原因,就是没有把握好思考这个关键环节。学习是一个接受的过程,只有通过思考,尤其是立足岗位思考,才能沟通和建立各种知识之间的联系,使静止的知识变得鲜活起来,变成自己的财富。思考是为了学习,验证和研究沿袭以往习得的经验。思考是在消化应用的基础上,总结,借鉴、提高和创新。思考,是对学到的知识进行归纳、提炼、消化和吸收的过程。因此,这就要求以做好本职为前提,以结合实际为前提,在深入学习中加强思考,深刻领会其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历史地位,并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只有这样,学到的理论才是系统的、全面的,学习的效果才会好。

二是思考是促进运用的必要手段。从学习到运用必须经过“思考”这个桥梁,否则就容易“变形走样”。意识决定于行动。从这个意义上讲,有什么样的工作意识,就会有什么样的工作状况。没有一个善于思考的意识,思想落后僵化,墨守成规,死讲教条,不懂得工作的内部矛盾所在,不理解工作中的新问题,自身进步、工作进步也就不可能出现了。由此可见,善于思考正是解放思想的需要,是紧跟时代步伐的需要。相对于发展的历史来说,解放思想是一个永恒的任务。这就需要我们学会思考,面对问题,研究问题,遇到困难,冷静下来,理智地进行分析,坚持不懈地寻求解决问题方案,不断将工作的本质展示在我们的面前。

要解决学习与运用之间的矛盾,克服“学归学,干归干”、理论和实践“两张皮”现象,把勤奋学习和积极思考结合起来,努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科学的思维方法,转化为对客观现实的准确把握,转化为指导工作的正确思路,找准结合点与切入点,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积极探索企业管理的特点和规律,引领工作的发展。要针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思考,摸索出切实可行的办法,总结出管用的路子,使理论真正能贯穿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从创新发展上进行思考,正确对待过去工作中的成功经验,正确对待业已熟悉的工作套路,探索形式与内容、方法与效果相统一,有利于提高综合能力的发展思路。

三是思考是转变作风的有力武器。善于思考,不仅是一个学习方法、工作方法问题,也是一个工作作风问题。只有深入思考,理清工作思路,找准工作重点,工作才会有起色、有进步;只有深入思考,形成正确的思路和观点,才不会“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只有深入调查研究,自觉进行思考和分析,才能摸清重点、难点问题。只有认真思考不断发展的现实,运用创新理论谋划工作,思想才不会僵化,工作才不会被动。而所有这一切,都需要切实改进作风,培养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善于思考还必须学会主动换位思考。企业是个团队,工作不同,业务不同,分工不同,责任不同,决策、结论方法也不同。换位思考体现的是团队精神、互助精神、协作精神、宽容精神、尊重精神。换位思考可以与人为善,并从中得到益处。不同的生活,不同的环境,不同的人生观,不同的思考方式,不同的身份,决定了思考角度的不同。我们所面临的很多工作困难、环境变化,尽管对个人影响巨大,但大都发生在企业整体组织层面。换位思考法可以开阔视野,站在足够的高度,不同的角度,以更加开阔的视野,审视解决这些较大范围的困难,可以使自己更加宽容地接受它们。这样,你就可以在领导、同事们身上或者在另外一个环境中,清晰地认识问题,努力剖析这些问题的特征,并且有效地解决困难。

三、勤奋:业精于勤,功成于奋。

业精于勤而止于惰。业精于勤,功成于奋。

一是勤要经受住吃“苦 ”。勤,总是同“苦”字联系在一起的。甘于吃苦,一辈子勤奋努力,是很难做到的。在我们勤奋工作的时候,尽管还没得到成功的报答,却已先磨练了自己的意志,培养了自己的坚韧,这难道不是一种收获吗。始天道酬勤,成功只青睐勤奋努力的人。成功的人生,必然与勤奋有着难解难分的缘分。勤劳能创造卓越的伟人,也能创造完美的自己。只有勤劳,才可以从行动中发现成功的机遇;也只有辛勤地付出,才能有丰硕的成果。勤奋是点燃智慧的火把,是实现梦想的基石,而懒惰者只会沉湎于悲叹之中,永远不会在事业上有所建树。倡勤戒懒,这是实现人生目标、体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支点。勤奋是成功人生中无形的财产和力量。成功的人生中,从无捷径可言。不管天资多么聪明,人都少不得一个“勤”字。所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任何一种成功和幸福的获取,都是始于勤奋,成于勤奋。只有勤劳,才可以从行动中不断发现机遇。而懒惰者即使机会摆在面前仍会任其失去。如果你不甘平庸与贫乏,渴望幸福与成功的话,就应当彻底改变懒惰的习性,为了成功必须勤奋。勤奋从来就是一切成功者共有的品格。在成功者中,不乏有体魄强者与弱者;不乏有出身显赫与卑微者;不乏有知识水平高与水平低者……但却没有一个是不勤奋的。努力,是取得进步所付出的代价;努力,是获得成功必然的选择。若要告别苦恼的命运,就要努力奋斗;若要实现人生的梦想,更须努力奋斗。生命只有在勤奋中才有价值,而人生只有在努力中才会走近成功。

二是勤要甘愿“平凡”。对于普通人来说,大部分工作都是简单工作的重复,以及繁杂小事的串联。这对于梦想着“做大事”的年轻人来说,往往会变成泯灭激情与梦想的枷锁。看看那些最终有所成就的人,同样在这样的平凡的环境中成长,一样面对不可计数、周而复始的小事情。在现实生活中,大事都是由小事构成的。正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做不了小事,又如何做得了大事呢?小事都做不好,别人又岂能相信你具备做大事的能力呢?有一种人,他们脚踏实地地耕耘着,善于在平凡的工作中创造机会,并且抓住机会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另一种人,他们的眼光不愿俯视手中工作的细节,在焦虑的等待中,错过了很多时间和机会。

善于思考的分论点篇9

浙江省杭州市时代教育集团天都城校区(311100)李愉均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13年浙江省立项课题结题报告并获杭州市一等奖,课题编号SNQ08。

“六善”科学探究能力是指:善问、善言、善论、善研、善文、善引、善问是善于提出适于小学生自己探究的科学问题;善言是学生有较高的科学问题和研究过程的阐述能力;善论是学生对科学研究方案具有较强的交流和讨论能力;善研则是学生根据实验方案能够进行科学研究活动;善文则是指学生具有较高的研究报告撰写水平,能够较好地整理观察研究过程;善引是指具备前“五善”的学生能够起到较好的引领作用,帮助更多同学参与到科学研究活动中来。根据“六善”探究能力培养过程,设置6个阶段探究活动:提问删选公示招标方案制定实践研究成果评议院士授奖。

1善问——科学探究性问题大比拼

科学探究性问题是指学生基于科学教材的学习和对生活观察的发现,运用科学的方法、技能、知识提出适合自身研究能力、能够用自己身边的材料开展科学实验研究的问题。善问的前提是学会观察和思考,这是“小小牛顿”评奖要求所在。围绕“课内外联动探寻、初识问题真貌”、“共析探究性问题、确定问题特点”、“建构网络交流台、比拼善问能手”3方面开展“科学探究问题大比拼”活动。

1.1课内外联动探寻初识“问题真貌”

为了提高学生善问能力,分别从拓展课内问题和课外问题两步骤实施。课内问题是鼓励学生发掘教材的拓展点、提出问题;课外拓展是鼓励学生从自己身边的生活经验中发现问题。两者均须围绕某一主题,思考解决方法,并通过交流讨论初步认识探究性问题。

1.2共析探究性问题确定“问题特点”

小学科学拓展活动必须从小学生自己能够操作、取材方便、力所能及的问题着手。但对于小学生来说却是想想容易,实践很难。通过课堂讨论和网络交流,形成学生自己认同的特点:①问题来自学习或者生活中且经过一定思考的;②能够通过实验研究且有能力开展的;③材料能在自己身边获得的;④具有一定解决意义或者具有一定创新价值的。

1.3建构网络交流台比拼“善问能手”

初识问题真貌、明晰问题特征后,比拼善问能手正式开始。以小学生科学学习博客和小学生科学学习网站为交流平台,举办科学探究家长会和网络论坛会,按照“首轮提问网络互动”和“循环滚动比拼善问”两步骤的参与、实施情况根据善问能手评选细则,评选善问能手“小小牛顿”奖。

2善言——科学探究性问题设标的

善言是指学生具有阐述科学问题和研究过程的能力,这里的善言还需要学生对获奖问题再次讨论,通过思维碰撞精选亮点问题,讨论研究标的和研究公约。依据学生的参与表现开展“小伽利略”评选活动。

2.1精选问题设置标的

借助网络论坛和现场投票开展亮点问题评选活动,首轮共计18个问题进入课题研究立项范围。通过现场评论、学生投票又将问题分为4级,并讨论形成问题研究的要求,针对每一级问题设置问题认领标的,供学生选择和参投。

2.2组建团队拟定公约

问题精选成功,标的设置完成,接下来就是组建学生研究团队。通过多种方法组建团队,构建和谐团队氛围和两级方式构建公约,明晰实验开展要求分别制定了集体合作公约和合作小组个性化研究公约。公约能有效促进学生自觉参与,保证每一个科学探究性问题得到科学研究,使每一位学生通过研究得到发展。

2.3勇于闯关嘉奖善言

针对学生参与标的设置和拟定公约中的综合表现,以小组为单位设置善问能手的评选名额,根据评选细则嘉奖善问能手,授予善言能手“小伽利略”奖。

3善论——科学探究性问题定方案

善论是学生隐性思维过程显性化的有效表现,其发展过程包含爱论、乐论直至善论。在科学探究性问题研究方案制定过程中需要学生不断思考、调整、交流、质询,最终确定研究方案,就需要每一位学生在参与过程中与“自我”、“同伴”以及“质询专家”开展交流和讨论,在“方案解说”和“方案质询”环节中提升科学表达与解释能力。善论能手也将获得本环节“小哥白尼”的单项奖。

3.1方案制定——“三级”推进

方案的制定过程按照“个体思考、小组交流、立项方案”的方式逐级推进,其中暗含着学生“思维发展、提升善论、完善表达”的过程。方案制定必须让每位学生参与材料选择、变量控制、步骤设置等过程,确保学生个体独立自主性。

3.2方案质询——“四步”实施

实验研究方案是一个不断完善和修正的过程,需要设计者深思熟虑、不断斟酌。设置方案质询,让学生经历“方案解说、公诸于众,静心思考、梳理计划”4个步骤,通过“七嘴八舌、方案质询”交流形式,最终调整完善形成计划。

3.3善论评选——“六人”酝酿

善论是实验方案制定和质询的重要手段,对于善论学生依据评选细则采取6人小组评定的方式开展,评定标准以学生网络参与的定量考核和现场表现的定性考察相结合,授予善论能手“小哥白尼”奖。

4善研——科学探究性问题做中学

善研是学生以小组为合作形式,投入科学探究性问题的实践过程中,在做中学,学中做,让学生在真正科学探究过程中获得进步,严格按照实验计划执行,每天观察时刻记录,能够独立分析作出解释,善于总结完成报告,逐步引领学生在问题研究中学习。

4.1动手实践时刻记录

实践研究的过程必须亲身体验,动手操作,实践合作,组际展示,不断激励学生深入开展。创意制作类项目的很多实验现象稍纵即逝,学生的视频记录数字拍摄,获得准确的第一手科学探究实验资料,水果催熟、鸡蛋换装等实验视频、食物照片揭开一个又一个的科学奥秘。

4.2独立分析作出解释

科学探究活动的核心要义就是对探究后搜集到的数据和现象进行独立思考,做出合理解释,探明实验探究猜想和实验现象是否存在一致性,从而形成具有现实意义的实验结论或者具有一定创意的发明制作。学生基于数据完成《圆圈形底部水壶的实验分析》、《空气控根育苗器的结论分析》等分析解释,科学逻辑思想得到提高。

4.3追寻大师比试善研

研究过程是科学探究的核心过程,研究讲究过程性,证据需要全面性,数据注重真实性,解释必须科学性,做到上述4项的学生获评善研能手“小爱迪生”奖。

5善文——科学探究性问题出成果

善文是学生用文本形式递交科学拓展活动成果的要求之一,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积极参与探究过程,还必须按照科学报告的文本格式展开科研报告的撰写工作。这有利于学生梳理探究过程并提升研究水平,发展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和整体性,还有利于成果的评议和传播,进一步激发学生后续研究积极性和参与性,也是学生参评“小列文虎克”的主要依据。

5.1善于总结研究展示

学生在严谨的科学研究过程中积累研究数据并及时记载,并以规范的科学报告形式呈现,这是学生参与活动的最大收获。科研报告鸡蛋换装和创意制作强力电磁铁等一项项现场展示和网络交流带来了校内外学生的阵阵喝彩。

5.2成果评议多轨传播

成果展示更要唤醒学生的自主评价意识,但是评价重点要落在探究过程的真实性和结果的评议性以及问题解决的有效性等方面。为了达到评议和传播的有效结合,开展了现场成果展示评议与网络综合展示评议,现场评议关注成果报告的新颖性和创新性,网络评议关注过程的全面性和相关性。

5.3无声搏击较量善文

科研报告决定了探究成果水平的高低,这是每个实验探究小组之间的无声搏击。善于总结和撰写探究报告提升了实验探究过程的研究水准,依据科研报告的汇报和展示将授予善文“小列文虎克”的荣誉称号。

6善引——科学探究性成果授奖项

善引是学生在前五项探究活动之后获得院士称号后,能够积极参与二轮问题探究性研究活动并积极帮扶和晋级的过程。这就要求院士不仅做到科学精神的引领,还要做到探究能力的引领。

6.1“院士”评选引领风骚

学生讨论制定“丑小鸭少科院院士”评选方法,网络展示参与学生所获积分,按照“院士提名、名单公布”、“成果汇总、名片制作”的实施步骤开展院士评选活动,为每一位“院士”制作院士名片,用于后续课题研究的积分记分卡,变革科学探究活动评价方式。

6.2风采展示引领探究

根据“颁奖仪式、院士授奖”、“风采展示、引领探究”两个步骤开展院士授奖活动,这是课题研究第一轮结束后的综合评价活动。同时实行“院士”评选晋级制度,制作院士大型展板,赋予当选“院士”更多活动权利,担当活动责任人,促进“院士”引领课题研究。

善于思考的分论点篇10

【关键词】个体与社会关系;城邦;善

在《政治学》一书中,亚里士多德关于公民和政体的理论分析是层层深入的,通过对政体(或政治制度)的解剖,并将公民作为重点进行讨论,引出政府(城邦)与公民(团体)这一组概念并进行细致的分析,启发了我们对于公民和政体基本理论的进一步认识。

亚里士多德认为:对城邦的理解和分析,需要对其公民进行考察,对于公民的本质,在不同的政体之下也有不同的标准。严格意义上的公民,应该是“凡是参加司法事务和行政管理的人”。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这一定义是在对不同政体进行比较中产生的,甚至对政体中是否注重民主等因素也作了较多考虑。比如,文本中提到了当时斯巴达的司法审判情况,检察官负责审理契约方面的诉讼案,杀人案则由长老院的长老们负责审理,其他官员们责审理其他案件,又补充说,“迦太基的情况与此基本一致,那里的一些行政官员也分别有权处理所有的案件”。通过这种对公民的理解,亚里士多德进一步给出了公民的普遍性质的界定,并将其定义为:“第一,凡有权参与议事和审判事务的人都可以获得该城邦的公民身份;第二,用最简约的话来说,所谓城邦就是足以维持自足生活的公民组合体”。

对于公民权来源的考察,文本主要集中讨论了出身和政体变革两种方式,并通过对政体变革的论述引入到了更深层的话题,即城邦的同一性。公民作为城邦的重要组成元素,与城邦的政治体制是紧密相联的,由此关于公民德行的讨论就显得十分必要了。亚里士多德通过举水手与船运公司的关系为例进行分析,在航行过程中,由于水手们的分工各自不同,这就要求水手在具备各自分工所要求的“德行”基础上,还要关注确保航行安全这一共同目标,因此还需具备一种“共同德行”。这就类似于一个政治体系,公民的德行应该是与某种政治体系相适应的。由此亚里士多德又讨论了另外一个问题,即好公民具备的品德是否与善人的品德相同?在几个不同政体类型存在的情况下,公民的德行也要分为几种,由此良好的公民不必唯有一种绝对的至善的德行。这一论点的前提是亚里士多德所认为的,“一个善良之人只具有一种德行,即至善的德行”。

通过前面对于城邦和公民的论述延伸到了“善”这一问题,我们可以在此重点讨论一下。

亚里士多德认为:“公正就是政治之中的善,它包括了平等和平等的人就应该给予他们平等数量的事物。”而对于政治社会中平等和平等的人概念的界定标准,应该是评判一个人对社会的机能作出贡献的多少。在每一项事务中。贡献与所得的平衡,能够体现公正的本质。实际上,权利与义务对等的观念,也是我们当前所接受的。

对于人所处的状态,我们可以选取洛克的政治思想进行一些对比。“自然状态有一种为人人所遵守的自然法对它起着支配作用;而理性,也就是自然法,教导着有意遵从理性的全人类:人们既然都是平等和独立的,任何人就不得侵害他人的生命、健康、自由或财产”。洛克坦言,这是自由的状态,但不是放任的状态。在洛克的自然状态理论下,自然法发挥作用,使得一个人能够获得对他人的某种支配力,可以理解为为了保全自身的支配力,而自然状态下的人民也通过这样的支配和制约得以运行下去。这是洛克对人们最原始的自然状态的认识,也是我们了解洛克政权理论的基础。对于生活在英国资产阶级刚刚为自身发展奠定一定地位时代的政治哲学思想家洛克,他的思想一方面是具有反对封建君主专制政府的特征,但也表现了洛克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民主主义者,仍然带有为资产阶级利益辩护的明显特征。

洛克认为人们为了保护他们的财产,认识到了自然状态的缺陷,因此联合成为国家和置身政府之下,简言之:不得不舍弃一部分自身的权利,主要是让自己的财产得到更好的保护,处于一种相对安全的状态下。洛克是比较倾向于认为政治社会是个人生存的必要,而且能够帮助人们更好的生活,但前提是部分权利的出让或是牺牲,同时洛克也解析了与人所处的自然状态对立的战争状态的情景:“自然状态和战争状态之间的区别,正像和平、善意、互助和安全的状态和敌对、恶意、暴力和互相残杀的状态之间的区别那样迥不相同。”

我们可以发现,洛克对政治社会的强大已经作出了暗示,而其中也对人本身的状态和特征进行了设定和明确,所有的一切只是为了便于形成具有强制力的政治社会――政府而服务的,这也与洛克为资产阶级政权辩护的立场是吻合的。由此便会使我们不由自主地回想亚里士多德关于公民和城邦的理论,二者的分歧和差异自然也会明晰。

亚里士多德关于城邦和人的理解是从分析城邦最初的产生和人的本性开始的。“当多个村落为了满足生活需要时,就会结成一个最终和最完美的共同体形式――城邦,这种形式就已经能够达到很高水平的自足了。”亚里士多德对关于城邦产生的理解,是带有明显的理想化特点的。而对于阐述现代政治思想的洛克而言,则更多地带给我们为了实现某一利益团体的目的而去理解和构建政治或者公民社会的感受。对于以“城邦与善”为视角的古今政治思想的比较,可能正如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所讲的那样,“虽说城邦形成是为了能让人活下去,但是它存在是为了让人活的更好,为了从事‘善’!”而依据洛克的现代政治哲学思想建立起来的政权,是否能实现人们最初的目的,仍然值得我们去思考和衡量。

参考文献:

[1]尚小倩.浅析马基雅维里国家理性思想在法国的传播[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