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出口贸易会计十篇

时间:2023-06-02 15:01:35

进出口贸易会计

进出口贸易会计篇1

【关键词】 再出口;计价;转口贸易;统计差异

战后中美之间的贸易是从20世纪70 年代初才开始发展,特别是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美贸易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随着中美贸易的迅速增长,中美已互为主要贸易伙伴,中美贸易关系也已成为中美关系中的主要关系。从90年代中期以来,中美贸易出现了越来越大的不平衡。2000年,中国取代日本成为美国最大的贸易逆差来源国。按照中国的统计,2005年,中美贸易顺差达到1141.7亿美元;按照美国的统计,美中贸易逆差超过2000亿美元。随着中美贸易的迅速增长和贸易不平衡的逐步加剧,中美贸易摩擦也不断增多。导致两国贸易摩擦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两国在贸易统计数据上的差异。1984年以前,中美两国贸易统计数据没有大的出入。

此后,双方数据差异越来越大。按美方统计,其对华贸易逆差始于1983年,为3亿美元,1996年攀升到395.2亿美元。据中方统计,截至1992年中国一直是逆差,1993 年中国有顺差62.7亿美元,逐步上升到1996 年的105亿美元。2006年,据中方统计,其对美国的贸易顺差为1442.5亿美元,据美方的统计,其对中国逆差达到2325.5亿,随着中美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其统计差异的绝对量也越来越大,表1是进入2003~2006年中美贸易的统计差异表。

一、统计辖区差异

美国将波多黎各和美属维尔京群岛视为美国海关关境区域,中国将其视为单独行政区域。在东向贸易(中国出口至美国)中,中国在出口统计中将其单独列出,未包含在与美国的贸易统计之中,美国则视其为从中国的进口。在西向贸易(美国出口至中国)中,美国将从以上两个地区出口的产品包含在其出口总额中,中国则没将其包含在进口额中,由此产生中美双贸易统计上的差异。

二、再出口差异

在东向贸易中,中国出口统计中包括非原产于中国但经中国再出口至美国的货物,美国将这些货物统计为自原产地而非中国的进口。在西向贸易中,美国出口统计中包含非原产于美国、但经美国再出口到中国的货物;中国的进口统计将其记作自原产地而非美国的进口。既然此部分货物不是“美国商品”,应将其从美国出口数据中剔除。

三、中美双方在统计计价方法上的差异

加工贸易在中美贸易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加工贸易中的这些商品通常因中间商加价行为导致美方的进口报关价格高于中方的出口报关价格。通常的做法是:中国企业从境外(也包括美国)进口原辅材料、零配件、包装物料等,经加工或装配后,再将产品出口至美国。中国加工企业通常通过中间商接收订单并将加工后的商品转卖给美国买家。中国加工企业的出口报关价格往往是中间商的较低买进价格,美国买家的进口报关价格则是经中间商加价后的较高卖出价格,中方统计的出口额就远远小于美方统计的进口额。

四、经由香港转口贸易的影响

所谓转口(re-export)亦即香港买家依法取得某批进口商品的所有权后随即售出,运送给第三国家或地区的另一个买家。香港买家将进口商品再出口前,或会略微加工,不影响商品性质,故不会把香港变成原产地,这种转口使中美双边的贸易统计数据出现差异。美国方面在计算进口时,由于美国海关追查所有进口商品,包括转口商品的产地来源,美国的进口数据应该己经包括了直接进口和间接进口,无需另加转口。现实中,中国使用的是目的地原则,往往不统计部分经由香港对美国转口商品,如果这部分转口在中美贸易中微不足道,或可忽略,现实中刚好相反。香港经济研究中心学者 Fung and Lau()根据香港贸发局提供的数据研究后发现,以2000年为例,美国有61亿美元的制成品经由香港转口到中国内地,占美国对中国出口官方数据的37%。

除了以上四个方面的主要因素外,出口商品运输时滞的存在,也使得中美双方对进出口额的统计会出现差异,也导致双方所统计的贸易顺差规模会出现差异。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得出的结论是:由于现实中中美两国进出口贸易计价方式不同,造成双方贸易统计数存在差异;经由香港的转口贸易和香港转口贸易加价致使美中贸易逆差高估,剔除以上两因素的影响,美中贸易逆差会有一定程度的减少;加入WTO后中国极大的开放了服务贸易领域,美国对华服务贸易出口持续快速增长,中美服务贸易额持续上升且美方一直保持顺差,考虑到美国对华服务贸易顺差因素,双方关于贸易顺差的统计差异会大大降低。

参考文献

进出口贸易会计篇2

: 是在无锡市对外贸易公司实习的。(自己再加点废话吧,比如说,学到了很多在学校学不到的知识,等等。我想这个对你来说很简单吧。嘿嘿~) 一、国际贸易(一)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国际贸易亦称"世界贸易",泛指国际间的商品和劳务(或货物、知识和服务)的交换。它由各国(地区)的对外贸易构成,是世界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国际贸易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就已发生,并随生产的发展而逐渐扩大。到资本主义社会,其规模空前扩大,具有世界性。(二)对外贸易(Foreign Trade) 对外贸易亦称"国外贸易"或"进出口贸易",是指一个国家(地区)与另一个国家(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这种贸易由进口和出口两个部分组成。对运进商品或劳务的国家(地区)来说,就是进口;对运出商品或劳务的国家(地区)来说,就是出口。这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就开始产生和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发展更加迅速。其性质和作用由不同的社会制度所决定。 二、国际贸易和对外贸易(一)、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国际贸易亦称“世界贸易”,泛指国际间的商品和劳务(或货物、知识和服务)的交换。它由各国(地区)的对外贸易构成,是世界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国际贸易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就已发生,并随生产的发展而逐渐扩大。到资本主义社会,其规模空前扩大,具有世界性。(二)、对外贸易(Foreign Trade)对外贸易亦称“国外贸易”或“进出口贸易”,是指一个国家(地区)与另一个国家(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这种贸易由进口和出口两个部分组成。对运进商品或劳务的国家(地区)来说,就是进口;对运出商品或劳务的国家(地区)来说,就是出口。这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就开始产生和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发展更加迅速。其性质和作用由不同的社会制度所决定。 三、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进出口贸易中各种商品的构成,即某大类或某种商品进出口贸易与整个进出口贸易额之比,以份额表示。 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各大类商品或某种商品在整个国际贸易中的构成,即各大类商品或某种商品贸易额与整个世界出口贸易额相比,以比重表示。为便于分析比较,世界各国和联合国均以联合国《国际贸易商品标准分类》(SITC)公布的国际贸易和对外贸易商品结构进行分析比较。一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可以反映出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状况、科技发展水平等。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可以反映出整个世界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状况和科技发展水平。 四、对外贸易值与对外贸易量(一)、对外贸易值(Value of Foreign Trade)对外贸易值是以货币表示的贸易金额。一定时期内一国从国外进口的商品的全部价值,称为进口贸易总额或进口总额;一定时期内一国向国外出口的商品的全部价值,称为出口贸易总额或出口总额。两者相加为进出口贸易总额或进出口总额,是反映一个国家对外贸易规模的重要指标。一般用本国货币表示,也有用国际上习惯使用的货币表示。联合国编制和发表的世界各国对外贸易值的统计资料,是以美元表示的。把世界上所有国家的进口总额或出口总额用同一种货币换算后加在一起,即得世界进口总额或世界出口总额。就国际贸易来看,一国的出口就是另一国的进口,如果把各国进出口值相加作为国际贸易总值就是重复计算。因此,一般是把各国进出口值相加,作为国际贸易值。由于各国一般都是按离岸价格(FOB即启运港船上交货价,只计成本,不包括运费和保险费)计算出口额,按到岸价格(CIF即成本、保险费加运费)计算进口额。因此世界出口总额略小于世界进口总额。(二)、对外贸易量(Quantum of Foreign Trade) 以货币所表示的对外贸易值经常受到价格变动的影响,因而不能准确地反映一国对外贸易的实际规模,更不能使不同时期的对外贸易值直接比较。为了反映进出口贸易的实际规模,通常以贸易指数表示,其办法是按一定期的不变价格为标准来计算各个时期的贸易值,用进出口价格指数除进出口值,得出按不变价格计算的贸易值,便剔除了价格变动因素,就是贸易量。然后,以一定时期为基期的贸易量指数同各个时期的贸易量指数相比较,就可以得出比较准确反映贸易实际规模变动的贸易量指数。 五、贸易条件(Terms of Trade)贸易条件又称交换比价或贸易比价,即出口价格与进口价格之间的比率,也就是说一个单位的出口商品可以换回多少进口商品。它是用出口价格指数与进口价格指数来计算的。计算的公式为:出口价格指数/进口价格指数X100。 以一定时期为基期,先计算出基期的进出口价格比率并作为100,再计算出比较期的进出口价格比率,然后以之与基期相比,如大于100,表明贸易条件比基期有利;如小于100,则表明贸易条件比基期不利,交换效益劣于基期 六、服务贸易根据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达成的"服务贸易总协定",服务贸易是指:"从一成员境内向任何其他成员境内提供服务;在一成员境内向任何其他成员的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在任何其他成员境内以商业存在提供服务;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在任何其他成员境内以自然人的存在提供服务。"服务部门包括如下内容:商业服务,通信服务,建筑及有关工程服务,销售服务,教育服务,环境服务,金融服务,健康与社会服务,与旅游有关的服务娱乐、文化与体育服务,运输服务。 七、直接贸易与间接贸易(一)直接贸易(Direct Trade)直接贸易是"间接贸易"的对称,是指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直接买卖商品的行为。 (二)间接贸易(Indirect Trade) 间接贸易是"直接贸易"的对称,是指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买卖商品的行为。其中,生产国是间接出口;消费国是间接进口;第三国是转口。转口贸易(Entrepot Trade)是指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通过第三国所进行的贸易。即使商品直接从生产国运到消费国去,只要两者之间并未直接发生交易关系,而是由第三国转口商分别同生产国与消费国发生的交易关系,仍然属于转口贸易范畴。 八、总贸易与专门贸易(一)总贸易(General Trade) 总贸易是"专门贸易"的对称,是指以国境为标准划分的进出口贸易。凡进入国境的商品一律列为总进口;凡离开国境的商品一律列为总出口。在总出口中又包括本国产品的出口和未经加工的进口商品的出口。总进口额加总出口额就是一国的总贸易额。美国、日本、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中国、原苏联、东欧等国采用这种划分标准。(二)专门贸易(Special Trade)专门贸易是"总贸易"的对称,是指以关境为标准划分的进出口贸易。只有从外国进入关境的商品以及从保税仓库存提出进入关境的商品才列为专门进口。当外国商品进入国境后,暂时存放在保税仓库,未进入关境,不列为专门进口。从国内运出关境的本国产品以及进口后经加工又运出关境的商口,则列为专门出口。专门进口额加专门出口额称为专门贸易额。德国、意大利等国采用这种划分标准。 九、有形货物贸易有形货物贸易指有形的、实物形态的、可以看见的货物的贸易。为便于统计和国与国之间进行协调,1974年联合国秘书处修订了1950年版的"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现行实施的是1974年修订本。在该版本中,把国际贸易货物分为10大类,63章,233组,786个分组和1924个基本项目。这10类货物分别为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动物(0);饮料及烟类(1);燃料以外的非食用粗原料(2);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3);动植物油脂及油脂(4);未列名化学品及有关产品(5);主要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6);机械及运输设备(7);杂项制品(8);没有分类的其他货物(9)。在国际贸易统计中,一般把0到4类货物称为初级产品,把5到8类货物称为制成品。 十、复出口与复进口(一)、复出口(Re-export)复出口是指外国商口进口以后未经加工制造又出口,也称再出口。复出口在很大程度上同经营转口贸易有关。(二)、复进口(Re-import) 复进口是指本国商品输往国外,未经加工又输入国内,也称再进口。复进口多因偶然原因(如出口退货)所造成。十一、知识产权贸易根据关贸总协定乌拉土回合达成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知识产权包括如下内容:版权、专利、商标、地理标志、工业设计、集成电路、外观设计(分布图)等,是一种受专门法律保护的重要的无形财产。十二、当代世界市场发展的特点(一)世界市场上国际类型的多样化 战后,在世界市场上,出现了三种类型的国家,即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发展中国家或 地区和社会主义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约占70%左右,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约占20%,而社会主义国家和原苏联、东欧国家约占10%左右。 (二)国际贸易方式多样化 出现了一些新贸易形式,主要有:补偿贸易、对外加工装配贸易、租赁贸易等。(三)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四)世界市场上的垄断与竞争更为剧烈战后,世界市场由卖方转向买方市场,垄断进一步加强,使得市场上的竞争更为激烈。为了争夺市场,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方式:组织经济贸易集团控制市场。2、通过跨国公司打进他国市场。 3、国家积极参与世界市场的争夺。4、从价格竞争转向非价格竞争。非价格竞争的手段和方法主要包括提高产品质量、性能、改进产品设计、做好售前售后服务等。5、开拓新市场,使市场多元化。 十三、世界市场的概念世界市场是世界各国之间进行商品和劳务交换的领域。它包括由国际分工联系起

进出口贸易会计篇3

我是在无锡市对外贸易公司实习的。

一、国际贸易

(一)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 国际贸易亦称"世界贸易",泛指国际间的商品和劳务(或货物、知识和服务)的交换。它由各国(地区)的对外贸易构成,是世界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国际贸易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就已发生,并随生产的发展而逐渐扩大。到资本主义社会,其规模空前扩大,具有世界性。

(二)对外贸易(foreign trade) 对外贸易亦称"国外贸易"或"进出口贸易",是指一个国家(地区)与另一个国家(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这种贸易由进口和出口两个部分组成。对运进商品或劳务的国家(地区)来说,就是进口;对运出商品或劳务的国家(地区)来说,就是出口。这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就开始产生和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发展更加迅速。其性质和作用由不同的社会制度所决定。

二、国际贸易和对外贸易

(一)、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国际贸易亦称“世界贸易”,泛指国际间的商品和劳务(或货物、知识和服务)的交换。它由各国(地区)的对外贸易构成,是世界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国际贸易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就已发生,并随生产的发展而逐渐扩大。到资本主义社会,其规模空前扩大,具有世界性。

(二)、对外贸易(foreign trade)对外贸易亦称“国外贸易”或“进出口贸易”,是指一个国家(地区)与另一个国家(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这种贸易由进口和出口两个部分组成。对运进商品或劳务的国家(地区)来说,就是进口;对运出商品或劳务的国家(地区)来说,就是出口。这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就开始产生和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发展更加迅速。其性质和作用由不同的社会制度所决定。

三、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商品结构:

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进出口贸易中各种商品的构成,即某大类或某种商品进出口贸易与整个进出口贸易额之比,以份额表示。 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各大类商品或某种商品在整个国际贸易中的构成,即各大类商品或某种商品贸易额与整个世界出口贸易额相比,以比重表示。为便于分析比较,世界各国和联合国均以联合国《国际贸易商品标准分类》(sitc)公布的国际贸易和对外贸易商品结构进行分析比较。一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可以反映出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状况、科技发展水平等。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可以反映出整个世界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状况和科技发展水平。 四、对外贸易值与对外贸易量:

进出口贸易会计篇4

【关键词】中美贸易 贸易不平衡 贸易差额

一、中美贸易发展现状

从1979年1月,中美两国正式建交以来,双边经贸往来发展迅猛。中美两国在对方的对外贸易中都占据重要地位。根据中国商务部的统计数据,2007年美国仅次于欧盟,成为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二大出口市场和第二大顺差来源地。根据美方的统计,2007年中国仅次于加拿大成为美国的第二大贸易伴伙,中美间贸易额占美国贸易总额的12.4%,仅次于加拿大的18%,差距进一步缩小。中国还首次超过加拿大成为美最大的进口来源地,占美国进口总额的16.5%(加拿大以16%列第二)。同时,中国也超过日本成为美国第三大出口市场,占美国总出口的5.6%。中国在美国的贸易伙伴中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

从表1可以看出,双边贸易额从1979年的不足25亿美元猛增至2007年的3020.83亿美元,短短28年时间增长了140倍之多。特别是自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来,双边贸易额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其中,2004年的增幅最高,为34.27%。到2006年美国成为仅次于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同时也是中国的第二大出口市场和第六大进口来源国,中国则是美国的第二大进口来源地和第四大出口市场。纵观中美贸易差额在这28年间的变化,可以看出,随着中美双边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两国之间的贸易不平衡问题也愈发明显,并且中美贸易的不平衡状况以1993年为界明显地分为了两个阶段。1979-1992年间,中国为中美贸易中的逆差国,美国为中美贸易中的顺差国。自1993年起,美国开始成为中美贸易中的逆差国,而且随着中美贸易规模的扩大,中美贸易不平衡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

二、中美贸易失衡深层次原因分析

1、中美统计技术差异因素。中美两国所采用的统计标准的不同是造成统计数据不一致的制度性因素。如在统计范围上,美方统计采用总贸易制,以国境作为统计界限,对进入美国境内存入自由贸易区和保税仓库的货物均列入统计;而中国采取专门贸易制,以关境作为统计界限,存入保税仓库的货物不作为统计。因此造成美方统计范围略大于我方,加剧了贸易失衡的规模。另外,美国确定货物原产地所采用的方法,也导致双方统计上的差异。尽管美国的海关统计中有关原产地统计的规则有所改进,但由于缺乏国际统一的原产地规则,在判定进口货物原产地时往往存在随意性。而且随着世界经济发展和经济格局的巨大变化,原产地原则的局限性愈来愈清楚地暴露出来。

2、国际分工和中美比较优势。根据美国商务部的统计,2007年中国对美出口排在前五项的商品分别是电机、电气、音像设备及其零附件767亿美元,同比增长18.3%;反应堆、锅炉、机械器具及零件640亿美元,增长2.8%;玩具、游戏或运动用品及其零附件261亿美元,增长25%。从以上数据来看,中国近年来对美出口以纺织服装为主的经贸格局己经开始发生变化,计算机通讯类产品的出口份额在上升。根据中国海关统计,2007年中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总额达6348.2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高出全国外贸进出口增幅5个百分点,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主流仍然是加工贸易方式,具体说加工贸易方式出口额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61.52%,因此中国对美出口实质上仍然是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美对华产品出口明显属于高技术设计与营销为主的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品及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农产品。

3、美国对中国直接投资的增加。美国大规模对中国进行直接投资以及亚洲国家的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国转移,这是导致中美贸易不平衡的重要原因。由于美国大规模对中国进行直接投资,美国跨国公司把原本由本国生产或出口的大量商品及服务转化为在华子公司的巨额生产和出口,并相应地增加了美国公司从其在华子公司对美国的进口。这是导致中美贸易逆差的重要原因之一。特别是亚洲国家的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国转移,从而进一步加大了中美贸易逆差。

4、服务贸易被忽略。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服务贸易国,美国2007年的服务贸易出口额达到4792亿美元,服务业已成为美国经济中的支柱产业。根据USTR的统计,2004年美国服务贸易对华出口增长20%,而其总体增长仅为11%,中国已成为美国第10大服务贸易出口市场。美国对华服务贸易多年都是顺差,2006年对华出口已达到106亿美元。然而,在谈到中美贸易逆差时,美方却往往只强调货物贸易而忽略服务贸易。如果把服务贸易计算在内,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将会减少。特别是随着中国服务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具有强大实力和竞争优势的美国对华服务贸易出口将会获得更大增长。

5、美国对中国的技术出口管制。美国出于国家安全利益的考虑不愿向中国出口超大型计算机、数控机床、卫星技术等中方需要的产品,甚至连一些技术含量不是很高的产品也有限制,军工产品更是在其限制之列。另外,技术管制的特殊性使得它容易被美国的国内政治斗争所利用。高技术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保密性,普通百姓很难明辨是非,而且此类问题还会“涉及国家安全”,所以对中国的技术出口管制又会经常成为美国党派间斗争的手段。技术贸易面临的这种变幻不定的政治环境,极大地遏制了美国本来具有比较优势的高技术产品的出口。美国的出口管制政策不但使美国厂商每年在中国要丧失几十亿甚至上百亿美元的贸易机会,而且也对美国在中国高技术领域的投资带来不利影响,成为制约中美经贸进一步合作的主要因素。

三、中美贸易失衡对中国的影响

一方面,贸易顺差规模扩大,是2005年中国经济取得9.9%较高增长速度的一个重要条件,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增加中国的外汇储备。另一方面,中国对美巨额贸易顺差也给中国带来了不容忽视的问题:我国外汇储备约1/3用于购买美国国库券,中国以巨额出口退税补贴美国消费者,大量中国对美贸易盈余的好处重新流回美国,等于支持了美国经济的发展,对中国的GDP增长也是一种巨大损失;中国对美巨额贸易顺差导致中国对美经济依存度远远高于美国对华经济依存度,这种不对称的经济依存关系极大地限制了中国对美外交的主动权,使中国在处理与美摩擦时总是处于被动地位;加大了人民币升值压力。

四、我国改善中美贸易不平衡的措施

1、完善统计制度和规则。由于统计制度的原因,中美双方在贸易失衡问题上产生了巨大的分歧。在中美经贸关系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原产地原则和服务贸易的统计。而我国原产地规则的不完善和落后,已经不能适应国际贸易发展的新形势,我国应积极参与世界贸易组织关于原产地规则的制定,不断完善原产地规则,减少由此引起的双边贸易失衡的人为夸大。同时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可以与美方协商,尝试建立服务贸易统计体系,设立对服务贸易的统计分析。

2、调整我国产业结构和出口商品结构。从长远来看,提升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层次,突破依赖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现状,是缩减中美贸易失衡的一条出路。因此,我国应尽快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具有技术资本优势的产业,推动产业升级,提高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这种战略调整,不仅有助于避免我国在出口中过于强调劳动力成本优势,忽略出口结构中的非价格因素,同时也将使更多的企业因此而减少不必要的贸易摩擦损失。

3、扩大内需,带动进口增长。解决国际收支失衡同时要从恢复国内平衡入手。国内经济存在的结构问题、总量问题不解决好,国际收支也不可能平衡。在全球经济失衡的总格局中,我国属于储蓄大于投资、对外贸易长期顺差、外汇储备规模不断扩大的一方。在一个很长的时期内,保持一定水平的投资仍然是我们必须认真考虑的政策重点,通过扩大内需并带动进口,具体到中美经贸关系上就要尽量增加对美国的进口。

4、大力发展技术贸易,促使美国放松出口管制。技术贸易能对中国产业结构升级产生较大的促进作用,对平衡美国的贸易逆差有重要意义。中美双方应积极推动高新技术产品贸易的发展。发展技术贸易,不仅有利于改变美国对华贸易逆差,而且有利于进一步改善和加强中美贸易关系,这是解决中美贸易逆差问题的现实出路。建立健全透明、高效的技术交易市场,鼓励各国在对华技术出口方面展开公平、公开的竞争。

5、充分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妥善处理贸易失衡问题。中国加入WT0后,世贸规则成为中美贸易交往中的指导原则。在争端解决机制的框架下,协商解决两国的贸易失衡问题,中国企业面临的风险也会随之降低,面对的市场环境也会得到改善,这都有利于提升我国产品的竞争能力。在中美两国因贸易失衡问题而产生纠纷时,尽量把握主动权,具体评价美国所设置的各种贸易壁垒,充分利用WTO的贸易争端解决机制,维护中美贸易中中国的正当权益。同时,中国政府应继续努力,如期履行对WTO的各种承诸,按照WTO规则进行对外贸易,以增强全球竞争力。

6、实行“走出去”的战略,加大对美国等国的直接投资。实行“走出去”的战略,鼓励我国有条件的企业到有市场潜力的国家和地区投资办厂,是缓解中美贸易不平衡、应对中美贸易摩擦的有效手段。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和便利化措施,有效地促进了“走出去”各项业务的发展。而且要加大对美国等国的直接投资,这不仅可以避开美国的贸易壁垒,大大减少中美贸易的不平衡,而且通过投资设厂可以更有效地引进美国的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提高中国企业的综合国际竞争能力。

五、结束语

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反映出一种客观必然性,未来一段时间,美中贸易逆差还会继续扩大或保持在一个较高水平。在中美贸易状况的决定因素中,统计方法的差异,政策性的因素起到了更为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利用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实现出口市场多元化,推动我国企业跨国经营,逐步开放服务业市场,大力发展与美国高科技产品的技术贸易,才是解决中美贸易不平衡的现实出路。为了中美两国贸易更为健康的发展,中美两国政府都应该加强沟通与合作,以双赢为目的,以互惠互利为目标,为中美贸易的进一步发展而努力。

(注:本文为广州市社会科学联合会立项资助项目《美国经济失衡对中美经贸关系的影响》,编号08SKLY20的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 朱晓丹、王爽:中美贸易不平衡原因及对策探析[J].财经界,2007(6).

[2] 杨益民:美国对华技术出口管制与中美贸易失衡[J].今日科技,2004(2).

进出口贸易会计篇5

样本选择与数据处理

本文旨在运用事件分析法来考察国际社会对我国纺织品实施贸易保护措施前后我国纺织品进出口贸易的变化,根据事件分析法对事件的定义以及事件窗口的严格要求,本文选取了2003年12月24日美国纺织品协议执行委员会就针织布(222类)、胸衣(349/649)及袍服(350/650类)等三种纺织品进行特别保障措施的公告作为贸易保护事件,该公告宣布上述类别产品自提出磋商之日起进行为期一年的配额限制,设限期限为2003年12月24日—2004年12月23日。为何本文没有选择2005年我国纺织品贸易摩擦最为频繁的一年作为研究样本主要是基于以下考虑:第一,数据的完整性,尽管2005年有“中国纺织品贸易摩擦年”之称,但是,由于贸易数据资料的相对滞后使得对这一阶段的贸易保护措施的研究目前只能停留在定性讨论层面。第二,事件的独立性:这是一起独立的贸易保护事件,且在事件期内美国没有再次采取其他贸易保护手段,即保证了除贸易保护事件之外,估计窗口与事件窗口的贸易环境具有相对连续稳定性。此外,前文已经证实,原配额制度取消对我国一直深受配额管制的纺织品出口大国而言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因此,如果以2004年的数据作为“正常贸易”去估计2005年的纺织品贸易缺乏合理性,有低估正常贸易的嫌疑;同理,入世对我国纺织品贸易的影响作用也非同小可,因此,如果对2002年前后的贸易保护事件采取事件研究法也存在一定的困难。第三,产品选择的典型性。基于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的纺织品贸易结构的分析表明,服装类产品不仅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而且服装类产品也是我国纺织品中贸易摩擦比较频繁的产品,因此,分析贸易保护措施对我国服装类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第四,贸易保护手段的常规性。特保措施是继反倾销之后国际社会对我国纺织品使用的第二大贸易保护手段,在今后的后配额过渡期内,国际社会也极易对我国纺织品发起特保调查,因此,结合新时期的贸易保护形势进行贸易保护影响研究具有时代意义。第五,贸易国别的典型性。美国是对我国纺织品采取贸易保护措施最早、数量最多和设限最严厉的国家之一,美国也是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兴起的始作俑者,美国对我国纺织品的种种制裁行为在国际社会上都具有错误的示范效应。综合以上分析,本文认为选取2003—2005年期间的这次“特保”事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考虑到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数据以月为统计单位,且在2003年12月24—2003年12月31日期间直接受本次特保措施影响的纺织品进出口数据也比较少,对研究结果的影响不大,因此,为了方便起见,本文定义的事件期为2004年1月1日,估计窗口为2003年1月1日—2003年12月31日,事件窗口为2004年1月1日—2004年12月31日。由于上述设限产品的月度出口数据难以收集,故按照商品分类法将它们依次归类到60章、62章、63章,在设限期间美国没有再次对上述产品实施其他贸易保护措施,所以,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我国对美国出口的60章、62章、63章纺织品,所有出口数据均来自中国经济数据库统计资料中心。

根据我国对美国月度纺织品出口数据计算出在事件窗口和估计窗口期间的增长率,用出口增长率指标代替原始出口数据的处理方法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尽管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持续增长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同时,我国纺织品进出口贸易又表现出一定的季度波动或月度波动特征,部分产品的出口周期性特征还特别明显,因此,用同比出口增长速度取代实际出口金额更具有客观性和实际意义。借用一般事件分析法中对正常收益和超常收益的定义,本文转化为正常贸易增长率和超常贸易增长率,以出口贸易研究为例,正常或预期贸易增长率就是指,不存在贸易保护措施的情况下(相对自由贸易的情况下)我国对美国出口纺织品的增长率,简记为NE,正常贸易增长率是通过一定的理论模型估计得到的。异常贸易增长率就是指在实施贸易保护措施期间的实际出口贸易增长率,简记为AE,月度异常贸易数据可以直接从中国经济数据库中得到;超常贸易增长率就是指正常贸易增长率与异常贸易增长率之间的差额,简记为ANE(ANE-NE-AE),这里采用正常贸易增长率与异常贸易增长率的差额主要是考虑到在贸易保护措施的影响下,因出口贸易受阻一般会出现出口增长率降低,因此,超常贸易增长率一般为正数,且数值越大反映了贸易保护对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影响就越严重。

实证研究

事件分析法的核心环节就是计算超常贸易增长率,而估计正常贸易增长率又是计算超常贸易增长率的关键。常用的预测正常贸易增长率的方法有三种:市场模型法、市场调整法和均值调整法。有的学者对这三种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认为三种方法不存在太大差异;也有人指出,均值调整模型尽管操作简单,但缺乏理论基础;还有学者认为,研究结果的好坏与使用方法以及数据来源和事件的划分规则等诸多因素有关,不过,从实际使用情况来看,市场模型法的使用频率最高,应用也最广泛,研究结果也比较令人满意。借鉴前人的经验,结合我国纺织品对美国的实际出口情况,本文将采用市场模型法估计正常贸易增长率。

市场模型假设某一产品的正常贸易增长率与市场整体贸易增长率呈线性关系,市场整体出口贸易增长率用我国对美出口的各章纺织品增长率的简均值表示,那么,正常贸易增长率的线性估计模型为:(略)。

采用OLS法对(1)式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各产品正常贸易增长率的估计模型如下:(略)。

NE3t=0.52064+0.283485AVERt(4)根据正常贸易出口增长率与实际贸易出口增长率就可以计算出各章纺织品在贸易保护措施实施期间的超常贸易出口增长率,计算公式为:(略)。

由于正常贸易增长率是通过回归方程估计得到的,并非真实数据,故在上式中用“∧”以示区别。据(5)式计算贸易保护措施实施期间的超常贸易增长率。平均超常贸易增长率为:(略)。

超常贸易增长率主要是反映在事件期内贸易保护措施对具体某一章产品的出口影响,平均超常贸易增长率是反映事件期内贸易保护措施对所有纺织品出口贸易的影响,累计平均超常贸易增长率则反映了较长时间内贸易保护措施对我国整体纺织品对美国出口的影响,由此可见,采用平均超常贸易增长率和累计平均超常贸易增长来反映贸易保护措施的影响则有助于消除个别产品出口贸易的波动性,从而使研究结果更具有可信性。

由表1可以看出,美国采取特保措施之后,第一个月我国纺织品对其出口增长率同比降低了0.09%,尽管这一数字本身并不算太大,但由于我国纺织品出口基数较大,因此,如果从出口总量来评估,我国纺织企业因此而造成的贸易损失约3.45亿美元,在特保措施实施的一年内,我国对美纺织品出口同比增速累计降低了4.23%,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相当于2004年我国对美纺织品出口总量减少了17亿美元。由此看出,无论是单月出口还是累计出口,贸易保护措施都严重抑制了我国纺织品的出口增长。

尽管平均超常贸易增速与累计平均超常贸易增速从样本均值的角度反映了贸易保护对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的制约作用,但是,没有反映出各章产品的出口增长率的分布特征,为此,还需要对AANEt和CAANET1,T2进行显著性检验。根据统计学原理,在各章纺织品的出口近似地看作相互独立以及各章纺织品在不同时间段的出口贸易也是相互独立的情况下,可以对平均超常贸易增长率与累计平均超常贸易增长率进行t检验,具体来说,平均超常贸易增长率的检验方法如下[21]:(略)。

累计平均超常贸易增长率的检验方法为:(略)。

t检验结果显示,平均超常贸易增长率仅在1、3、9月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其他月份均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检验;累计平均超常贸易增长率全部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应拒绝原假设,即累计和平均超常贸易出口增长率均为0的假设,因此,本文认为从总体上贸易保护措施的确对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产生了消极影响。

分析与讨论

为了更加清晰地揭示特保措施对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制约作用,本文还绘制了累计平均出口增速的估计值与实际值的对比图,如图2所示,两曲线之间的垂直距离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大,反映了贸易保护措施的累计制约程度越来越强。

本文还对贸易保护实施之前和实施期间我国纺织品对美出口的统计特征进行了分析,重点对平均出口增速及其方差的变化进行研究。分析之前,先做这样的假设:由于受特保措施的数量约束,我国受限纺织品对美国出口的平均增速在特保期间将会有所下降,非受限纺织品的出口增长将不受影响或继续加快,同样,在特保期间,受限产品的出口高峰期与出口低谷期之间的增长速度的差距也将会有所缩小,非受限纺织品的出口增长速度的波动幅度将较大[22]。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表3),“特保”期间我国非受限纺织品对美出口增速继续上涨,增幅为1.4%,但受限产品的出口增速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降幅最大的为60章产品,平均每月降低了0.82,62章产品降幅最小,平均每月降低了0.05。由于受限产品是我国对美出口的主打产品,出口比重一直占我国对美出口总额的60%以上,因此,总体上2004年我国受美国贸易保护措施的影响还是比较严重的,出口增速同比下降了8.8%。另外,统计学中方差反映的是观察值与平均值之间的离散程度,故通过对比贸易保护前后月度出口增速的方差变化可以推知出口贸易增速的波动幅度,计算结果显示,受限纺织品在“特保”之前的出口增长率的方差均大于“特保”期间的方差,整体出口增速的方差也表现出同样的变化特征,由此来看,实施贸易保护以后我国纺织品出口增速的波动幅度要比保护之前小一些,出现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贸易保护措施抑制了我国纺织品的“过度”增长,在贸易保护措施的管制之下,即使是出口高峰期也不可能出现自由贸易时期的出口峰值,相当于人为地压缩了出口峰值与平均值之间的差距,从而使得贸易保护期间的出口增速波动幅度较小。

此外,特保期间和特保结束后我国纺织品对美国的出口情况统计显示类似的结果。2004年12月23日特保措施到期,为了方便起见,本文依然把特保措施结束时间推迟至2005年1月1日(2005年1月1日全球纺织品配额制度取消,这段时间内美国尚未正式再度对我国纺织品出口设限),从平均出口增速可以看到,我国各类纺织品的出口增长幅度都比较大,出口增长的波动幅度也较特保期间大了许多,反映了出口产品在高峰期的出口增长能力又重新得到了释放。综合“特保”前后及“特保”期间各类产品的出口表现,再一次反映了贸易保护措施对我国纺织品贸易的负面影响,同时我国纺织品在特保之后对美出口增长的强劲表现也从侧面反映了原配额制度对我国纺织品出口的阻碍作用[23]。尽管本文尚未就其他贸易保护事件进行详细的实证研究,但我们仍然可以由此感受到国际社会的贸易保护措施对我国纺织品贸易的严重影响。

进出口贸易会计篇6

(一)新旧统计误差大

附加值(ValueAdded)是在产品的原有价值的基础上,通过生产过程中的有效劳动新创造的价值,即附加在产品原有价值上的新价值。附加值的实现在于通过有效的营销手段进行联结。

在国际贸易中,"附加值"是指一件产品由于劳动力补偿、关税或利润等原因而产生高于原有价值的新价值。

举例来说,马来西亚向中国出口150美元的商品,中国在对该商品加工后,以170美元的价格再出口欧洲。按照传统的统计方法,中国对欧洲产生了170美元顺差,而欧洲和马来西亚之间并无贸易关系。按照附加值贸易统计法,马来西亚对欧洲产生了150美元顺差,而中国对欧洲只产生20美元顺差。

中国在世界贸易的链条中处于组装出口的中间位置,但中国加工组装的出口制成品中包含着发达国家生产的绝大部分投入品,这些投入品可能多次跨境出口并多次经海关统计,这种重复计算客观上造成虚高的统计幻觉,最终贸易统计会放大实际贸易量,加大中国对外贸易顺差,给贸易逆差国带来恐慌,使中国背上对外贸易倾销的恶名。

以iPhone手机为例,由美国、德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5个国家完成其零部件生产制造过程,最后在中国大陆组装出口。中国贡献仅占iPhone总附加值178.96美元的3.6%,在iPhone手机利益链条上占据微弱的位置,但是整机出口额却全部打在中国头上,算在中国出口贸易之中。

而以附加值贸易核算方法来统计贸易能够厘清各国在贸易中的贡献以及贸易失衡问题。与以过境贸易品的全部价值核算的总值贸易统计不同的是,附加值贸易核算方法遵循贸易品构成的属地原则,即贸易品中仅在该国产生的贸易附加值才计入该国的贸易统计。

(二)附加值厘清贸易责任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研究成果表明,如果按照附加值衡量,中国与世界主要贸易伙伴间的贸易差额会发生较大的变化,特别是中国对美贸易顺差将大大减少。

经合组织(OECD)和世界贸易组织(WTO)数据库的附加值贸易差额数据显示,2005年至2009年,中美贸易顺差在附加值贸易核算条件下要比总值贸易统计条件下减少450亿-610亿美元,占传统贸易顺差的26%-31%。中欧贸易顺差在两种贸易统计方式下的变化在120亿-250亿美元之间,占传统贸易顺差总额的21%-50%。

再以2012年为例,美国对华贸易逆差为3150亿美元,成为美国有史以来最大的双边贸易逆差。巨大的贸易逆差规模给美方平添诸多烦恼,担心美国竞争力下滑、失业率增加、中国公司恶意倾销等。如果按照附加值贸易核算方法来计算,美国2012年对华贸易逆差就会减少25%,也就没有那么严重。

可见,附加值贸易核算是以"贸易附加值"作为标准统计某国或地区的进出口贸易流量,统计的是贸易产品在该国获得的附加值。而传统的贸易统计是以进出口商品的总值作为统计标准,统计某国或地区的进出口产品总价值。两种统计方法存在的差别较大。附加值贸易核算挤掉了出口贸易中的"水分",这里的"水分"就是重复计算的贸易额。

倘若按照附加值贸易核算,实际由外商赚取的价值,将从中国庞大的贸易顺差中被剥离出去,中国贸易顺差的账面数据将明显缩水,中国的实际出口额并非如总值贸易统计那么庞大,那么刺眼,它不仅显示出我国贸易失衡的真实程度,以利我们更准确地估计自身在全球分工和贸易体系中的分量,这进一步表明我国在全球贸易中最多不过是一个"贸易大国",还称不上"贸易强国"。而把当前全球贸易失衡的责任一古脑儿地推到中国身上,是有失公允的。

然而,眼下附加值贸易核算法仅涵盖了40个国家的18大产业,当前推广附加值贸易核算还有一定的难度,比如附加值需要有全面的进口原材料、出口数据作参数,而所需要的数据往往会被视为商业秘密而不可获得。而且目前全球贸易缺少权威的统计机构,还没有一个通用的统计框架,区分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也很困难。因此,虽说附加值贸易核算方法有一定的科学性,但应用尚不广泛。这一方法离最终得到国际公认和普遍采用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还需不断补充和完善。

(三)拼抢核算话语权

尽管如此,附加值贸易核算是未来全球贸易统计的方向。中国应成为附加值贸易统计的积极实践者、倡导者和推动者,利用附加值贸易统计厘清国际贸易失衡问题,让国际贸易回归其真实状况,廓清中国在全球贸易失衡中的责任。

当务之急是要建立具有国际通用可操作性的附加值贸易统计核算体系,及时对外中国的附加值贸易统计数据。同时要注重附加值贸易统计方面的研究,建立理论体系,搭建实践框架,加强与国际经贸组织的合作,联合其他国家制定统一的附加值贸易核算标准,增强中国在国际附加值贸易核算标准上的话语权。

同时要向世界积极倡导附加值贸易统计方法的应用。目前附加值贸易统计主要在OECD和WTO等国际组织以及发达国家层面应用,尚未被多数国家认可和重视,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认识还很模糊。中国应成为附加值贸易统计的积极倡导者,推动这一统计方法在全球贸易中的运用,并提高附加值贸易统计结果的认可度。

进出口贸易会计篇7

【关键词】 上海市;服务贸易

一、服务贸易进出口继续保持较快增速

2008年,上海服务贸易进出口克难前行,仍然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上海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为735.7亿美元,同比增幅为31.6%,与近年相比增幅有所回落,但仍大大高于同期本市生产总值、第三产业增加值、货物贸易进出口的增长速度(见表1)。其中,上海服务贸易出口324.0亿美元,同比增长29.2%;上海服务贸易进口411.7亿美元,同比增长33.6%。

资料说明:上海服务贸易、货物贸易进出口增长率根据上海市商务委数据计算所得;上海GDP增长率、第三产业增长率根据历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告》计算;全国服务贸易进出口增长率根据商务部数据计算所得。

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占上海国际贸易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上升到18.6%;服务贸易进出口额与GDP的比率达到36.7%,服务贸易对上海经济贸易的贡献程度日益加强。2008年,上海服务贸易进出口增速也大大高于全国增速,上海服务贸易进出口占全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的比重达24.2%,上海服务贸易发展对全国服务贸易的贡献程度进一步提升。上海服务贸易进出口增速也大大高于香港、新加坡等亚太服务贸易中心城市,上海服务贸易进出口规模与香港、新加坡的差距不断缩小。2000年香港服务贸易进出口额是上海的8.2倍,新加坡是上海的7.2倍;2008年香港服务贸易进出口额是上海的2.3倍,新加坡是上海的1.9倍。

资料说明:香港、新加坡数据根据WTO国际贸易数据库数据计算所得。

二、服务贸易进出口结构持续优化

运输、旅游这两项传统服务贸易一直是上海最主要的服务贸易项目,但比重持续下降:2008年这两项服务贸易出口合计占上海服务贸易出口额的比重达54%,比2000年下降了7.6个百分点。上海“其它服务”在服务贸易占比略高于全国水平,仍低于全球平均水平。

随着上海加快发展服务外包,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进出口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2008年上海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出口达25.4亿美元,同比增长53%,已成为上海第四大服务出口项目。2008年上海服务贸易逆差较上年大幅下降,主要源于咨询、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等出口项目竞争力的增强。2008年上海咨询服务项目实现顺差42亿美元,同比增长58%;计算机和信息服务项目实现顺差17.2亿美元,同比增长45.3%。

进出口贸易会计篇8

    香港贸易转型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传统贸易中的本地产品出口更多地转向转口贸易,本地产品出口比重进一步下降,转口贸易比重大幅度上升。本地产品出口占总出口比重在七十年代曾达到创纪录的81%,是香港贸易的主导模式,其后逐步下调。八十年代以后随着香港制造业的外移,本地产品出口比重跌势加剧,九十年代初只占35.3%,2002年首九个月更跌至8.7%,转口贸易比重则从七十年代的不足两成上升至2002年首九个月的91.3%。从这一戏剧性的转变可以看到:第一,本地产品出口不仅是比重下降,而且还出现总量收缩。2001年本地产品出口总值比最高峰的1992年大幅减少34.4%,倒退到八十年代中的水平,这使得制造业的就业机会大幅减少,给香港的劳工市场带来巨大压力,成为近几年失业率急升的重要影响因素。第二,本地产品出口转向转口贸易并非简单的结构调整,而是伴随着整体出口水平的扩张和提升以及转口港地位的恢复和发展,转口相当于香港GDP的比重从1978年只有15.5%增加到2001年105.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逐步增大。第三,转口功能的加强是生产工序北移后本港加工贸易活动范围扩展的结果。2001年香港转口贸易总值中超过80%的货品与中国内地有关,其中约70%为加工贸易。没有加工贸易生产活动范围的北移和扩张,就不会有转口港地位的恢复和发展,近几年香港转口贸易增长放缓,也与本港在内地特别是珠三角地区加工贸易的发展变化有很大关系。

    贸易转型的另一个特点是转口贸易转向离岸贸易,转口贸易增长放缓,离岸贸易迅速崛起。所谓离岸贸易是指香港从事的无须途经本港的对外贸易活动,它和转口贸易的主要区别在于有关货品是从货源地直接运往目的地,没有在香港清关。长期以来,香港政府并没有把离岸贸易列入外贸统计范围,而是作为服务输出计算这类贸易活动的服务增加值,并列入“有关贸易的服务”项目之中。最近政府才正式统计离岸贸易,并列出1999和2000年两个年度的统计数字。尽管如此,由于“有关贸易的服务”超过八成是离岸贸易,我们仍可从该项目的表现去分析离岸贸易的发展变化。1996-2000年间香港转口贸易每年平均只增加3.8%,但“有关贸易的服务”增加值却每年劲升11.4%,有关贸易的服务增加值与传统贸易业增加值的比率从不足三成提高至44%。另据香港贸发局的统计数字,1997年香港离岸贸易总额约1万亿港元,相当于转口贸易总额的84.5%,2000年离岸贸易额增加到1.4万亿港元,开始超过当年的转口贸易额;三年间离岸贸易额年均增加10.6%,也大大高于同期转口贸易的升幅。离岸贸易的崛起,一方面是由于广东省以外地区特别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生产制造的加快发展和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另一方面是内地贸易支援服务特别是珠三角地区港口迅速崛起的直接结果。根据调查,大多数的贸易改在离岸进行主要是为了节省运费,或应客户要求从内地直接付运。但迄今为止离岸贸易处理的货品仍以中低档次的大宗产品为主,较高附加值的产品如珠宝和钟表等则仍主要通过香港转口。

    贸易转型的第三个特点是加工贸易转向非加工贸易,加工贸易比重下降,非加工贸易比重上升。据政府统计,1999-2001年间香港和内地贸易总额平均每年上升7.8%,其中涉及外发加工的贸易额只增长4.6%,非加工贸易却劲升14.3%,加工贸易比重由68.4%降至64.5%,平均每年下降约两个百分点;2002年上半年香港和内地贸易额只增长2.3%,其中加工贸易更下跌7.8%,非加工贸易却急升21.2%。非加工贸易比重不断上升的原因,包括内地企业货品通过香港转口的数量不断增加、跨国公司在内地设立生产基地及直接采购再通过香港出口数量继续上升、香港在内地投资重点转向基础设施和服务业令加工贸易发展后劲不足以及加工贸易货品更多地改为离岸付运等等。由于20年来转口中心的发展得益于加工贸易,因而近几年加工贸易增长放缓也就成了影响香港外贸表现的“诱因”。从理论上讲,非加工贸易的发展才能真正体现香港的贸易中介地位和功能。近几年香港与内地的非加工贸易增长速度,与内地进出口贸易升幅相差不大,说明香港作为贸易纯中介地位并非像一般估计的那样出现大幅下降,影响香港本地贸易增长的反而是过去带动香港经济起飞的加工贸易。

    效应与影响

    贸易转型既有正面的扩张效应,也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作用。从正面效应看,一是贸易转型的结果使香港贸易形式更趋多元化。包括本地产品出口、离岸贸易、加工贸易和非加工贸易在内的各种贸易形式层出不穷,形成传统贸易与离岸贸易、加工贸易与非加工贸易并驾齐驱的局面。贸易形态的发展,特别是离岸贸易的崛起,拓宽了香港贸易中心的市场腹地,使香港贸易公司可以不同贸易模式更好地满足各类客户的需要,从而进一步提升香港的贸易功能,扩充香港贸易中心的能量。二是提升了香港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20年来香港以加工贸易为主体的转口贸易的发展,使香港外贸总量在全球的排名从1980年的第21位大幅提高到1997年的第8位。近几年香港在世界贸易中的排名有所下降,主要是离岸贸易并没有计入贸易统计当中,若加入离岸贸易数字,香港的排名将大大超前。三是贸易转型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过去20年转口贸易的发展使进出口贸易成为香港经济的龙头行业,进出口贸易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80年代初的10%左右提高到2000年的18%。近几年离岸贸易的发展则主要体现在香港贸易服务的快速增长。据政府统计,1980-1995年间有关贸易的服务占GDP的比重一直维持在5%左右,2000年这一比重迅速提高至8.4%,充分反映离岸贸易加快崛起的现实。若加上同期进出口贸易业的增加值,香港全部贸易及有关贸易的服务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1980年14.6%提高到2000年26.3%。即贸易转型从总体上看不但没有影响外贸在香港经济中的龙头地位,反而不断强化这一地位。1980-1995年期间以转口贸易为主体的进出口贸易至少带动香港GDP每年增长1.2个百分点,占同期GDP平均升幅的两成左右。1996-2000年有关贸易的服务增加值增量占同期GDP增量的24%,超过进出口贸易业的22%和金融业的21%,成为香港经济增长的首要动力。

    由此可见,20年来贸易转型产生的巨大扩张效应有力地推动了香港经济发展,转口贸易和离岸贸易成为香港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动力之一。如果没有贸易转型和发展,就不会有香港今天的贸易中心地位和在困难中仍有亮点的经济表现,近几年香港的经济问题也许会更大和更严重。

    但也要看到,贸易转型对香港仍带来一定的影响。首先是香港传统贸易在中国贸易中的地位不断下降。90年代初香港和内地贸易额占中国外贸总值的比重曾接近50%,其后逐步下降,近几年跌势加剧,比重从1997年的44%急降至2001年的31%,2002年1-8月又进一步跌至28%,反映越来越多的内地货物通过香港以外的其他各种途径直接运往世界各地。其次是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由于各种贸易形式对本地经济的贡献相差甚大(2000年本地产品出口附加值比率约40%,转口为21.1%,离岸贸易只有8.6%),贸易形态从高附加值转向低附加值,必会影响本地经济表现。以离岸贸易为例,1997-2000年香港离岸贸易增加约4000亿元,这些货物若全部经由香港转口,香港经济增长率每年平均可提升1个百分点。即如果香港转口贸易更多地采用外地付运方式,相对减少对香港贸易服务的依赖,最终会降低本地经济增长率。与此同时,各种贸易形式对本地经济的带动作用也不一样:本地产品出口至少可惠及本地制造业、进出口贸易业和贸易支援服务业,因而对经济的影响面最广,对消费和投资的带动作用也最大;转口贸易只惠及进出口贸易业和贸易支援服务业,其影响面和带动作用要小于本地出口;离岸贸易仅惠及部分贸易支援服务行业,其影响面和带动作用也最小。再次是对各有关行业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根据香港贸发局调查,中国产品直接付运或转运安排地点差别甚大,影响最大的运输行业,由香港安排的占不足两成;其他分别是测试和证明、仲裁和保险,由香港安排的比例占40%-68%不等;影响最小是贸易融资,仍有超过8成在香港进行。最后是对本地就业的影响。贸易转型对本地就业的影响极大,20年来随着本地加工贸易制造业的外移,香港制造业就业人数由过去百万大军减至目前不足30万人,即使加上贸易支援服务行业的全部就业人口,也仍低于高峰期制造业的就业人数。1997-2000年香港离岸贸易增加4000亿元,这些贸易若以转口形式进行,仅本地运输行业就可增加约3万个就业机会。

    趋势与前景

    香港贸易转型的前景取决于如下几项影响因素:一是珠三角贸易支援服务的发展。珠三角贸易支援服务特别是港口群的崛起和发展是近几年香港贸易转型加速的主要原因之一。未来随着贸易支援服务的进一步改善,珠三角对香港贸易支持服务的依赖将会相对减少,香港贸易转型也将进一步加快,特别是转口贸易将更多地转向离岸贸易。以货柜运输为例,九十年代中以前,珠三角货柜经香港出口比重高达90%,去年已降至70%左右,估计到2010年将进一步降至50%左右。二是中国入世和市场开放效应。加入WTO后随着贸易条件的不断改善,内地进出口贸易将进一步扩张,预计今后10年将以平均每年10%的速度增长。到2010年,内地进出口贸易总量将由2002年6000亿美元增加到12000亿美元。水涨船高,香港和内地的贸易量也会随着增加。与此同时,外商将直接进入内地搞分销和采购,香港贸易公司也将更多地进入内地并从内地直接出口,这将进一步推动香港的贸易转型及促进离岸贸易的发展。三是香港物流发展政策。香港特区政府十分重视物流业的发展,2000年施政报告把发展物流业列为重要政策,并设立了专责机构加以推动,2002年财政预算案把物流业列为未来发展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加上最近政府进一步开放第5航权,这些都为物流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但也要看到,香港发展物流业起步慢、成本高、缺乏经验和优惠及人才不足,且面对邻近地区的激烈竞争。新加坡物流发展比香港要早10年,现在已是亚太区最重要的物流中心之一。珠三角的物流发展规划十分庞大且超前,广州、深圳、珠海等城市都把物流业作为未来发展的重点产业。珠三角物业的崛起一方面为香港提供了新的合作机会,但另一方面也在贸易支援服务领域给香港带来更大的竞争压力。

进出口贸易会计篇9

香港贸易转型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传统贸易中的本地产品出口更多地转向转口贸易,本地产品出口比重进一步下降,转口贸易比重大幅度上升。本地产品出口占总出口比重在七十年代曾达到创纪录的81%,是香港贸易的主导模式,其后逐步下调。八十年代以后随着香港制造业的外移,本地产品出口比重跌势加剧,九十年代初只占35.3%,2002年首九个月更跌至8.7%,转口贸易比重则从七十年代的不足两成上升至2002年首九个月的91.3%。从这一戏剧性的转变可以看到:第一,本地产品出口不仅是比重下降,而且还出现总量收缩。2001年本地产品出口总值比最高峰的1992年大幅减少34.4%,倒退到八十年代中的水平,这使得制造业的就业机会大幅减少,给香港的劳工市场带来巨大压力,成为近几年失业率急升的重要影响因素。第二,本地产品出口转向转口贸易并非简单的结构调整,而是伴随着整体出口水平的扩张和提升以及转口港地位的恢复和发展,转口相当于香港GDP的比重从1978年只有15.5%增加到2001年105.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逐步增大。第三,转口功能的加强是生产工序北移后本港加工贸易活动范围扩展的结果。2001年香港转口贸易总值中超过80%的货品与中国内地有关,其中约70%为加工贸易。没有加工贸易生产活动范围的北移和扩张,就不会有转口港地位的恢复和发展,近几年香港转口贸易增长放缓,也与本港在内地特别是珠三角地区加工贸易的发展变化有很大关系。

贸易转型的另一个特点是转口贸易转向离岸贸易,转口贸易增长放缓,离岸贸易迅速崛起。所谓离岸贸易是指香港从事的无须途经本港的对外贸易活动,它和转口贸易的主要区别在于有关货品是从货源地直接运往目的地,没有在香港清关。长期以来,香港政府并没有把离岸贸易列入外贸统计范围,而是作为服务输出计算这类贸易活动的服务增加值,并列入“有关贸易的服务”项目之中。最近政府才正式统计离岸贸易,并列出1999和2000年两个年度的统计数字。尽管如此,由于“有关贸易的服务”超过八成是离岸贸易,我们仍可从该项目的表现去分析离岸贸易的发展变化。1996-2000年间香港转口贸易每年平均只增加3.8%,但“有关贸易的服务”增加值却每年劲升11.4%,有关贸易的服务增加值与传统贸易业增加值的比率从不足三成提高至44%。另据香港贸发局的统计数字,1997年香港离岸贸易总额约1万亿港元,相当于转口贸易总额的84.5%,2000年离岸贸易额增加到1.4万亿港元,开始超过当年的转口贸易额;三年间离岸贸易额年均增加10.6%,也大大高于同期转口贸易的升幅。离岸贸易的崛起,一方面是由于广东省以外地区特别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生产制造的加快发展和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另一方面是内地贸易支援服务特别是珠三角地区港口迅速崛起的直接结果。根据调查,大多数的贸易改在离岸进行主要是为了节省运费,或应客户要求从内地直接付运。但迄今为止离岸贸易处理的货品仍以中低档次的大宗产品为主,较高附加值的产品如珠宝和钟表等则仍主要通过香港转口。

贸易转型的第三个特点是加工贸易转向非加工贸易,加工贸易比重下降,非加工贸易比重上升。据政府统计,1999-2001年间香港和内地贸易总额平均每年上升7.8%,其中涉及外发加工的贸易额只增长4.6%,非加工贸易却劲升14.3%,加工贸易比重由68.4%降至64.5%,平均每年下降约两个百分点;2002年上半年香港和内地贸易额只增长2.3%,其中加工贸易更下跌7.8%,非加工贸易却急升21.2%。非加工贸易比重不断上升的原因,包括内地企业货品通过香港转口的数量不断增加、跨国公司在内地设立生产基地及直接采购再通过香港出口数量继续上升、香港在内地投资重点转向基础设施和服务业令加工贸易发展后劲不足以及加工贸易货品更多地改为离岸付运等等。由于20年来转口中心的发展得益于加工贸易,因而近几年加工贸易增长放缓也就成了影响香港外贸表现的“诱因”。从理论上讲,非加工贸易的发展才能真正体现香港的贸易中介地位和功能。近几年香港与内地的非加工贸易增长速度,与内地进出口贸易升幅相差不大,说明香港作为贸易纯中介地位并非像一般估计的那样出现大幅下降,影响香港本地贸易增长的反而是过去带动香港经济起飞的加工贸易。

效应与影响

贸易转型既有正面的扩张效应,也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作用。从正面效应看,一是贸易转型的结果使香港贸易形式更趋多元化。包括本地产品出口、离岸贸易、加工贸易和非加工贸易在内的各种贸易形式层出不穷,形成传统贸易与离岸贸易、加工贸易与非加工贸易并驾齐驱的局面。贸易形态的发展,特别是离岸贸易的崛起,拓宽了香港贸易中心的市场腹地,使香港贸易公司可以不同贸易模式更好地满足各类客户的需要,从而进一步提升香港的贸易功能,扩充香港贸易中心的能量。二是提升了香港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20年来香港以加工贸易为主体的转口贸易的发展,使香港外贸总量在全球的排名从1980年的第21位大幅提高到1997年的第8位。近几年香港在世界贸易中的排名有所下降,主要是离岸贸易并没有计入贸易统计当中,若加入离岸贸易数字,香港的排名将大大超前。三是贸易转型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过去20年转口贸易的发展使进出口贸易成为香港经济的龙头行业,进出口贸易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80年代初的10%左右提高到2000年的18%。近几年离岸贸易的发展则主要体现在香港贸易服务的快速增长。据政府统计,1980-1995年间有关贸易的服务占GDP的比重一直维持在5%左右,2000年这一比重迅速提高至8.4%,充分反映离岸贸易加快崛起的现实。若加上同期进出口贸易业的增加值,香港全部贸易及有关贸易的服务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1980年14.6%提高到2000年26.3%。即贸易转型从总体上看不但没有影响外贸在香港经济中的龙头地位,反而不断强化这一地位。1980-1995年期间以转口贸易为主体的进出口贸易至少带动香港GDP每年增长1.2个百分点,占同期GDP平均升幅的两成左右。1996-2000年有关贸易的服务增加值增量占同期GDP增量的24%,超过进出口贸易业的22%和金融业的21%,成为香港经济增长的首要动力。

由此可见,20年来贸易转型产生的巨大扩张效应有力地推动了香港经济发展,转口贸易和离岸贸易成为香港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动力之一。如果没有贸易转型和发展,就不会有香港今天的贸易中心地位和在困难中仍有亮点的经济表现,近几年香港的经济问题也许会更大和更严重。

但也要看到,贸易转型对香港仍带来一定的影响。首先是香港传统贸易在中国贸易中的地位不断下降。90年代初香港和内地贸易额占中国外贸总值的比重曾接近50%,其后逐步下降,近几年跌势加剧,比重从1997年的44%急降至2001年的31%,2002年1-8月又进一步跌至28%,反映越来越多的内地货物通过香港以外的其他各种途径直接运往世界各地。其次是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由于各种贸易形式对本地经济的贡献相差甚大(2000年本地产品出口附加值比率约40%,转口为21.1%,离岸贸易只有8.6%),贸易形态从高附加值转向低附加值,必会影响本地经济表现。以离岸贸易为例,1997-2000年香港离岸贸易增加约4000亿元,这些货物若全部经由香港转口,香港经济增长率每年平均可提升1个百分点。即如果香港转口 贸易更多地采用外地付运方式,相对减少对香港贸易服务的依赖,最终会降低本地经济增长率。与此同时,各种贸易形式对本地经济的带动作用也不一样:本地产品出口至少可惠及本地制造业、进出口贸易业和贸易支援服务业,因而对经济的影响面最广,对消费和投资的带动作用也最大;转口贸易只惠及进出口贸易业和贸易支援服务业,其影响面和带动作用要小于本地出口;离岸贸易仅惠及部分贸易支援服务行业,其影响面和带动作用也最小。再次是对各有关行业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根据香港贸发局调查,中国产品直接付运或转运安排地点差别甚大,影响最大的运输行业,由香港安排的占不足两成;其他分别是测试和证明、仲裁和保险,由香港安排的比例占40%-68%不等;影响最小是贸易融资,仍有超过8成在香港进行。最后是对本地就业的影响。贸易转型对本地就业的影响极大,20年来随着本地加工贸易制造业的外移,香港制造业就业人数由过去百万大军减至目前不足30万人,即使加上贸易支援服务行业的全部就业人口,也仍低于高峰期制造业的就业人数。1997-2000年香港离岸贸易增加4000亿元,这些贸易若以转口形式进行,仅本地运输行业就可增加约3万个就业机会。

趋势与前景

香港贸易转型的前景取决于如下几项影响因素:一是珠三角贸易支援服务的发展。珠三角贸易支援服务特别是港口群的崛起和发展是近几年香港贸易转型加速的主要原因之一。未来随着贸易支援服务的进一步改善,珠三角对香港贸易支持服务的依赖将会相对减少,香港贸易转型也将进一步加快,特别是转口贸易将更多地转向离岸贸易。以货柜运输为例,九十年代中以前,珠三角货柜经香港出口比重高达90%,去年已降至70%左右,估计到2010年将进一步降至50%左右。二是中国入世和市场开放效应。加入WTO后随着贸易条件的不断改善,内地进出口贸易将进一步扩张,预计今后10年将以平均每年10%的速度增长。到2010年,内地进出口贸易总量将由2002年6000亿美元增加到12000亿美元。水涨船高,香港和内地的贸易量也会随着增加。与此同时,外商将直接进入内地搞分销和采购,香港贸易公司也将更多地进入内地并从内地直接出口,这将进一步推动香港的贸易转型及促进离岸贸易的发展。三是香港物流发展政策。香港特区政府十分重视物流业的发展,2000年施政报告把发展物流业列为重要政策,并设立了专责机构加以推动,2002年财政预算案把物流业列为未来发展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加上最近政府进一步开放第5航权,这些都为物流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但也要看到,香港发展物流业起步慢、成本高、缺乏经验和优惠及人才不足,且面对邻近地区的激烈竞争。新加坡物流发展比香港要早10年,现在已是亚太区最重要的物流中心之一。珠三角的物流发展规划十分庞大且超前,广州、深圳、珠海等城市都把物流业作为未来发展的重点产业。珠三角物业的崛起一方面为香港提供了新的合作机会,但另一方面也在贸易支援服务领域给香港带来更大的竞争压力。

进出口贸易会计篇10

关键词:外汇管理;国际收支;对外贸易

中图分类号:F830.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4392(2008)04-059-03

一、天津市贸易外汇收支的总体情况

天津市贸易外汇收支保持了稳步增长的势头、增长幅度呈现逐年扩大的趋势、贸易外汇收支保持顺差、且顺差额逐年增长、6年累计顺差达84.85亿美元(见表1)、为同期国际收支顺差的1.7倍。贸易外汇大额顺差是促成国际收支持续顺差的决定因素。

表1 2001年―2006年天津市贸易外汇收支情况表

单位:亿美元

注:数据来源于国际收支统计监测系统。

(一)贸易外汇收支变动趋势

近年来、天津市贸易外汇收支变动中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出口收汇增长较快、2001年至2006年平均增速达31.7%。汇改对天津贸易出口收汇的影响并不明显、2006年出口收汇增速为32.7%、与常年基本持平。2007年上半年出口收汇160.95亿美元、同比增长11.69%。

(二)进出口差额变动情况

天津市贸易外汇在稳步增长的情况下、出口收汇增速明显加快、贸易收汇顺差额不断扩大、2006年贸易外汇顺差24.11亿美元、同比增长4.9%。虽然2007年上半年贸易外汇收支顺差为9.02亿美元、同比下降了22.44%、但预计随着大批企业赶在7月1日退税率调整前突击出口、由于出口收汇存在滞后性、这部分货款将陆续流入境内、将使得下半年顺差规模快速增长、全年贸易外汇顺差的局面不会改变。

二、近年来天津市贸易外汇收支呈现的几个特点

(一)外汇收支与海关统计之间存在差距

造成外汇收支与贸易进出口差额存在差异的原因主要为:一是外汇统计与贸易进出口统计口径不同、如没有收付汇行为的“三来一补”原料部分进出口、实物投资等;二是统计上的技术问题、如预收货款、延期付汇等存在时滞的部分、统计错误与遗漏;三是与进出口报关价格不相符的收付汇部分、如商品报关后的溢价和减值。货物部分价款的减免等;四是存在借用贸易外汇名义的其他外汇资金。

从天津市外汇收支统计来看、除2001年出现小幅逆差外、其余年份均为顺差、而从海关统计来看、贸易进出口差额与外汇收支差额不相匹配、2002年至2005年持续出现外汇顺收大于贸易顺差的现象、显示出外汇资金加速流入的迹象。2006年顺收大于顺差的情况出现逆转、2007年1至5月份则出现贸易进出口顺差超过外汇收支顺差9.86亿美元的情况、顺差大于顺收且金额之大为近年所罕见。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大批企业赶在7月1日退税率调整前突击出口、使得当期贸易进出口顺差17.58亿美元、同比增长了644.9%;另一方面、贸易收汇和结汇管理政策的实施对抑制贸易收汇过快增长起到了一定效果(见表2)。

表2 2001―2007年天津市贸易外汇收支与贸易

进出口差额情况表

单位:亿美元

注:数据来源于国际收支统计监测系统及天津市国民经济发展统计年度报告(天津市外经贸津网)。

(二)加工贸易出口收汇增长较快

近年来天津市加工贸易发展迅速、加工贸易出口收汇在贸易收汇总量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加、2001年全市加工贸易收汇占贸易收汇的比例为32.6%、2006年则达到49%、平均占比为45%。几年来加工贸易进出口收付汇累计实现顺差101.3亿美元、为同期贸易外汇收支顺差的1.19倍、是贸易外汇收支顺差的主要来源。

表3 2001年―2006年天津市加工贸易收汇增长情况表

单位:%

注: 数据来源于国际收支统计监测系统。

1.加工贸易快速增长的原因。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深化和国际产业转移的背景下、大量境外资本来华投资、利用我国低廉的劳动力发展加工贸易、特别是一些大型跨国企业、纷纷将其生产工厂转移到中国、促使加工贸易快速发展。天津跨国公司众多、多以加工贸易为主要生产形式、因此加工贸易快速发展的局面在短期内不会改变、加工贸易仍将是导致贸易外汇大量顺差的主要原因。

2.加工贸易发展使得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的难度增加。加工贸易具有大进大出的特点、由此带来的进出口收付汇增长较快、同时加工贸易具有加工增值的特点、增值部分必然带来贸易顺差、加工贸易的快速发展使得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的难度增加。

3.加工贸易外汇顺差与增值水平对应关系不明显。从理论上讲加工贸易出口大于进口的部分即为其增值部分、而增值水平应基本保持平稳、不会出现较大的波动、但观察近几年的数据可以发现、加工贸易顺差率(计算顺差额与加工贸易进口付汇额的比率)并不稳定(见图1)、最低的年份2001年这一比率为2.79%、而最高的年份2004年这一比率则高达64.26%、相邻年份之间的差异均在15个百分点以上、如果排除产品内销、企业异地报关、时间因素、统计误差等问题、我们仍然认为加工贸易的顺差率不应该有这样大的波动、不排除有境外资金通过加工贸易途径流入境内、造成顺差率异常增大。

(三)跨国公司贸易进出口所占份额较大

跨国公司在天津市对外贸易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2006年全市三资企业进出口额达527.4亿美元、占全市的81.7%、其中10家最大的外资企业外贸进出口达298亿美元、占全市的45%左右、部分大型跨国公司其外贸进出口状况甚至直接影响到全市的贸易外汇收支情况。

1.跨国公司生产组织形式对贸易进出口的影响。跨国公司的生产组织形式使其具有利用内部交易和划拔价格在系统内安排各类生产资源和要素的优势、以实现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因此、跨国公司的贸易行为特别是关联公司之间发生的贸易进出口往往根据东道国产业、税收、外汇等方面政策在系统内转移资金和原料、以降低成本获取更高收益。

2.跨国公司关联交易对贸易进出口的影响。跨国公司内部的关联交易对全市的进出口影响巨大、据有关研究数据、国际上跨国公司内部交易已经占全球贸易额的30%以上、按此比率计算、2006年天津市外资跨国公司内部交易达158.2亿美元以上、占全市进出口总额的25%以上、跨国公司内部交易的变动、将直接影响到全市的贸易进出口形势。

三、天津市贸易外汇收支变化中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随着天津市对外贸易的持续发展、特别是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必将吸引国内外一批有实力的大企业落户新区、进一步推动全市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也将带动全市贸易外汇收支的持续增长。

(一)贸易结售汇顺差增长较快、贸易外汇结汇率上升

2007年1至5月天津市贸易外汇结售汇顺差12.23亿美元、同比增长了255.5%、远远大于贸易外汇收支顺差的增长速度、企业贸易收汇结汇率达到48.2%、同比提高了9.8个百分点。5月末银行外汇存款余额比去年下降4亿美元、其中单位定期存款同比减少78.3%、企业持有外汇的意愿持续降低。

(二)贸易增长过于依赖部分特大型跨国公司、容易产生波动

部分特大型跨国公司贸易外汇收支量在全市贸易外汇收支中所占据的比例较大、如:2006年全市出口量最大的前五家跨国公司贸易出口总额为130亿美元、占全市外贸出口的38.8%、其中摩托罗拉一家公司出口额就达62.5亿美元、占全市的18.6%。特大型跨国公司对外贸易经营情况常常影响到全市的贸易外汇收支状况、甚至一两家企业个别经营行为就会造成全市贸易外汇收支出现较大变化。

(三)部分通过特殊区域进行的贸易影响交易数据的真实性

目前海关监管的特殊区域包括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等、部分企业通过特殊区域进行货物的“境外一日游”、取得出口退税等经济利益、而由此造成海关统计的进出口数据中包括一批原产地为中国的贸易进口或目的地为中国的贸易出口、影响了对外贸易数据的真实性。按照全国出口复进口货物的比率计算、2006年天津市进口货物中有28.8亿美元为出口复进口货物。

四、完善贸易外汇管理的建议

(一)完善贸易外汇管理方式、有重点有针对性的进行管理

改革现有的核销管理模式、依托技术手段建立非现场核查系统、通过对一定时期内企业外汇收支数据与贸易进出口数据进行比对、发现需要关注的重点企业、通过加强对重点企业的核查、以点带面提高贸易外汇管理效率。

(二)建立企业贸易情况调查制度、加强对特大型企业外贸情况的监测和预警

加强对特大型企业特别是在地区外汇收支中有重要影响的跨国公司的监测、通过建立重点企业定期调查制度、及时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掌握其外汇收支变动趋势、评估对地区国际收支状况可能产生的影响、及时预警并采取相应措施、以维护国际收支稳定。

(三)整合特殊区域外汇管理政策、完善特殊区域贸易外汇收支情况统计制度

加快整合特殊区域外汇管理政策、按照放开一线、管住二线的原则将现有的各项政策加以统一、给予特殊区域企业以更多的用汇自由、促进特殊区域企业的规范发展。同时建立特殊区域贸易外汇收支统计制度、定期统计、分析外汇收支状况、监测异常交易行为。

(四)加强对加工贸易外汇收支情况的分析和监测、关注外汇资金流入情况

建立加工贸易外汇收支情况监测制度、定期分析加工贸易发展和外汇收支情况、对加工贸易的收付汇差额情况加强分析、防范无贸易背景资金通过加工贸易途径流入境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