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款风险分析十篇

时间:2023-06-01 10:42:08

还款风险分析

还款风险分析篇1

一、内容摘要………………………………………………………………………………1

二、关键词…………………………………………………………………………………1

三、正文……………………………………………………………………………………2

1.借新还旧的本质和特征 ……………………………………………………………2

2.借新还旧的效力及法理分析 ………………………………………………………3

3.借新还旧担保合同的效力 …………………………………………………………5

3.1保证担保合同的效力……………………………………………………………5

3.2抵押担保合同的效力……………………………………………………………6

4.借新还旧法律风险的控制……………………………………………………………8

4.1严格坚持条件,从严办理借新还旧…………………………………………8

4.2明晰合同条款,避免担保人免责抗辩………………………………………8

4.3审慎确定借款合同的期限条款………………………………………………8

4.4按照法律程序签订借款合同、办理抵押登记手续 …………………………9

4.5力避银行划款因会计手续不合规带来法律风险 ……………………………9

4.6行使不安抗辩权 ………………………………………………………………9

4.7抵押担保下借新还旧的风险控制 ……………………………………………9

四、结语 ……………………………………………………………………………11

五、注释 ………………………………………………………………………………12

六、参考文献 …………………………………………………………………………12

内容摘要

“借新还旧”是银行目前常见的一种贷款方式。尽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确认了借新还旧贷款的法律效力,但由于银行在借新还旧贷款业务的操作中存在大量的疏忽,加之法律瑕疵仍然是借贷纠纷案件中导致银行败诉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防范借新还旧贷款的法律风险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试从借新还旧的本质,即认为借新还旧的实质是对借款期限在法律契约上的延长,其特殊之处在于该笔借款并不对借款人增加新的贷款规模,仅用于偿还前一笔到期借款,借款人只需继续向银行支付利息,去探讨借新还旧贷款的内涵;然后论述借新还旧主合同的法律效力及其法理基础;以及对从合同保证担保合同和抵押担保合同的有效性等进行法理分析;在目前法无明文规定,最后从只有司法解释的法制环境下,银行应如何控制借新还旧的法律风险,从严格办理借新还旧标准、明晰借款用途、合理签订借款合同期限条款、按照法定程序签订借款合同及其担保合同、力避银行划款因会计手续不合规带来法律风险、行使不安抗辩权、抵押担保下借新还旧的风险控制等七个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

关键词:借新还旧 法律特征 法律效力 法律风险控制

“借新还旧”是指贷款到期后不能按时以货币资金形式收回,又重新发放贷款用于归还部分或全部原贷款的行为 。该类贷款的合法性现已得到最高院《担保法司法解释》的确认。虽然取得了“合法地位”,但对贷款行来讲,该类贷款却是一把“双刃剑”。其积极作用在于克服了诉讼时效的法律限制,进一步明确了债权债务关系,并有可能要求贷款企业完善或加强担保,弱化即期贷款风险。其消极作用在于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信用产生负面影响,企业“有借有还”的信用观念进一步弱化;在某种程度上掩盖了信贷资产质量的真实状况,推迟了信贷风险的暴露时间,沉淀并累积了信贷风险;在办理新贷款的手续上,隐含着相当的法律风险,如新贷更换保证人,保证人对贷款用途不知道将免责等。这种双重性质,反映出此类贷款的本质属于金融机构为缓解借款人流动资金紧张而采取的一种延缓贷款偿还期限的“无奈”安排。认真研究和探讨其有关法律问题,利用其有利的一面去指导信贷工作实践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本文试从借新还旧贷款的内涵、法律效力及其担保合同的有效性等进行法理分析,然后就如何控制借新还旧的法律风险提出了具体建议,敬请斧正。

一、“借新还旧”贷款的本质和特征

“借新还旧”从其本质上讲,是对原借款合同中贷款期限、利率等条款的变更,其实质内容是对借款期限法律契约上的延长。其特殊之处在于该笔借款并不增加新的贷款规模,仅用于偿还前一笔到期借款,借款人只需继续向银行支付利息。这在效果上相当于给借款人的前一笔借款予以了延期,而且借款人不需要支付因借款逾期而产生的较高的利息;而对银行来讲,从账面资产来看是办理了一笔新的贷款业务,而且避免了追讨旧债的纠纷,还降低了不良资产,稳定了银行信用。从“借新还旧”的本质,我们可以总结出它的基本特征 :1、前一笔借款已经到期;如果借款合同履行期限未满,就不会产生“借新还旧”贷款;2、借款人是由于银行认可的原因而不能归还。因为实践中,借款人不能归还借款的原因很多,如丧失了偿债能力、因资金周转暂时出现困难、不可抗力、故意逃废债、企业转制等等,只有银行认可,才可能存在“借新还旧”的问题。银行一般是在企业经营正常,只是遇到临时性资金周转困难或企业经营体制变更情况下,并且在对其信贷资产不会造成威胁时才可能采用“借新还旧”的方式发放贷款。也就是说,只有可能达到“双赢”效果时,银行才这样做。如果企业已严重亏损、资不抵债,银行是不可能同意采取这种“借新还旧”方式的。3、借贷双方同意以发放新贷款的方式归还旧贷款。借款合同是双务合同,只有双方达成协议,合同才能依法成立 。

二、“借新还旧”贷款主合同的效力及法理分析

借新还旧的效力问题一直是商业银行和借款人普遍关心的问题,因为它不仅影响到借新还旧主合同的效力,还影响到对借新还旧的担保合同的效力。迄今为止,尚无法律、行政法规对“借新还旧”贷款的法律效力做出直接、明确、具体的规定。

新的贷款合同是否有效。对于此问题,审判实践中存在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债权人与债务人协商签订后一份贷款合同,其目的就是为了清偿前面的欠款,实际上后一个贷款合同根本没有履行。双方当事人签订此类合同,完全是为了规避有关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因此,对后一个贷款合同应当认定为无效。另一种意见认为,从实践中的情况看,签订新的贷款合同,以贷出的款项清偿旧贷,虽然这一做法不一定很合适,这种形式被一些金融机构普遍采用,如果一律认定为无效,就要恢复到合同订立前的状况,后代所贷出的款项就要返还,而实际上这些款项已经清偿了前一贷款合同;从实际效果上看,对于债务人来说,借了新债而偿还了旧债,对其实际利益没有不利影响;从法律上看,以这种方式借新还旧是当事人之间真实意志的体现,且法律、行政法规中并没有禁止性的规定,认定后一贷款合同无效没有法律依据 。

我国现行法律、行政法规对借新还旧行为没有禁止和限制,目前也没有事实证明借新还旧有社会危害性,如果借新还旧确属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的话,应当认定为有效 。1999年1月召开的最高人民法院经济庭庭务会认定借新还旧行为有效,中国人民银行2000年9月25日公布并施行的《不良贷款认定暂行办法》第九条对借新还旧的合法性予以承认,最高人民法院于2000年12月8日公布并于2000年12月13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十九条规定:“主合同当事人双方协议以新贷偿还旧贷,除保证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外,保证人不承担民事责任。新贷与旧贷系同一保证人的,不适用前款的规定。”最高法院的这一司法解释,实际上肯定了“借新还旧”贷款的法律效力。

我认为,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是符合当前实际的,也是有一定的法理基础的。

第一,根据我国《商业银行法》第二条规定,商业银行是依法设立的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的企业法人。作为企业法人,商业银行“实行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并“以其全部法人财产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因此,审查借款人的条件、资格及清偿能力,并据此决定是否放贷、采取何种方式放贷。这是商业银行正常经营活动的一部分,法律完全没有必要对这一市场主体的“私”行为进行规制。

第二,作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商业银行与借款人签订借款合同首先应遵循我国《合同法》,该法第七十七条第一款规定:“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借新还旧”实质上是对旧合同中借款期限与利息计算方法的变更,即延长原借款合同的期限并重新计算利息。依据《合同法》,这种变更应当是合法有效的。

第三,根据合同自治的一般原则,法无明文规定不为过,法无明文规定便可为。只要合同的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合同就是有效的。过去,对“借新还旧”效力问题,无论是在理论界还是在司法实践中,分歧都是比较大的,分歧的关键就在于法是否有明文禁止。不少人认为我国法律是禁止“借新还旧”的,这种观点的主要依据是我国《商业银行法》第七条第一款“商业银行开展信贷业务,应当严格审查借款人的资信,实行担保,保障按期收回”和第三十五条第一款“商业银行贷款,应当对借款人的借款用途、偿还能力、还款方式等情况进行严格审查”的规定。他们认为,借款人既然已经不能偿还到期贷款,银行就不应该再向其发放贷款,对逾期贷款应当催收并加收罚息。借款合同当事人双方明知道借款用途是以贷还贷,却还要虚构另一借款用途以规避有关法律、法规或规章,因此,应认定合同无效。其实,持这种观点的人混淆了法律的一般性规定和禁止性规定,上述《商业银行法》中的两条规定实际上并不是禁止性规定,而是对单方即商业银行开展信贷业务有关风险预防的倡导性规定。退一步说,即便银行不按照法律和规章规定的贷款程序发放贷款,也只能认为是银行对自己所享有的有关程序上和实体上权利的处分,与合同本身的效力没有关系。

三、“借新还旧”担保合同的效力

“借新还旧”合同虽然有效,但作为担保合同则要视担保方式的具体情况而定。笔者以为,对担保合同的效力应区分以下几种情况:

(一)保证担保合同的效力

业务实践中,在主合同有效的前提下,保证合同存在以下几种情况:

1、原贷和新贷系同一保证人,应承担担保责任。根据担保法司法解释第39条规定,不论担保人是否知道或应当知道贷款的真实用途,保证人均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这是因为,同一保证人先后承担了新、旧借款合同的担保责任。在新贷还旧贷的情况下,由于新贷偿还了旧贷,致使原来的借款合同履行完毕,从而也消灭了保证人对原借款合同的担保责任。但是,对于新的借款合同,由于主合同双方当事人协议“改变”贷款用途,并没有加重担保人的风险责任,因此,由其继续承担对新借款合同的担保责任,是恰当的,也是公平的。

2、原贷款无保证人,而新贷款增加了保证人,其担保效力有两种情况:(1)如果新的借款合同的担保人明知或应当知道贷款的用途是借新还旧,应承担担保责任。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担保人的意思表示真实,其签订的担保合同符合合同的有效要件。比如,担保合同中双方已明确写明了该笔贷款的用途是借新还旧,用于归还某年某月某日的贷款。此时,担保人是不能以意思表示不真实为理由进行抗辩的;(2)如果担保人不知道或不应当知道贷款的真实用途是借新还旧,担保合同无效,担保人不承担民事责任。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实际上是主合同双方当事人恶意串通欺骗担保人,担保人的担保行为意思表示不真实。

3、原贷款有保证人,而新贷款更换或增加了新的保证人,作为债权人的银行必须履行对保证人的通知义务,在通知中明确告知保证人新贷款的使用用途是偿还旧贷款。其担保效力也有两种情况:(1)如果新借款合同的新担保人明知或应当知道贷款的用途是借新还旧,应承担担保责任;(2)如果担保人不知道或不应当知道贷款的真实用途是借新还旧,保证人将以主合同当事人双方欺诈为由,依据《担保法》司法解释的规定主张免除保证责任。担保合同无效,担保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二)抵押担保合同的效力

借款合同当事人协议借新还旧,表明合同的标的作为债的要素已经发生变化,构成债的更改,发生旧债的消灭和新债关系产生的效果。即原有的贷款债权消灭,抵押权也同时消灭。

1、有财产担保贷款借新还旧时存在抵押无效的风险。部分基层行逆程序操作,即先办理抵押登记手续,后签署借款合同。还有的银行在办理有抵押担保的借新还旧手续时,认为前一贷款已经有了登记手续,因此,只重签借款合同不重新签署抵押合同,对抵押登记手续不作变更,不签订新的抵押担保合同,导致原抵押合同无效。

2、无财产担保的贷款在借新还旧时追加抵押担保,则存在抵押无效的风险。借新还旧的抵押若属事后抵押性质,其效力则容易出现争议。产生争议的依据有两个,一是《担保法》司法解释第69条,该条款规定:“债务人有多个普通债权人的,在清偿债务时,债务人与其中一个债权人恶意串通,将其全部或者部分财产抵押给该债权人,因此丧失了履行其他债务的能力,损害了其他债权人的权益,受损害的其他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该抵押行为。” 在此规定中,由于对“恶意串通”没有作进一步的解释、“部分财产”到底占抵押人全部财产的多大比重也没有具体的标准,这就在客观上给法院处理纠纷留下了很大的空间。二是《企业破产法》第35条,该条款规定:“人民法院受理破产案件前六个月至破产宣告之日的期间内,破产企业的下列行为无效……对原来没有财产担保的债务提供财产担保……破产企业有前款所列行为的,清算组有权向人民法院申请追回财产。”

3、对同一抵押物,若新的抵押合同登记在后,则抵押无效。银行在办理借新还旧时,将原借款抵押向登记机关要求撤销登记时,须确保该企业的此项财产在新的抵押合同生效之前,不能重新抵押给另一债权人,否则造成脱保。按照《担保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同一财产向两个以上债权人抵押的,拍卖、变卖抵押物所得的价款按照以下规定清偿:(一)抵押合同已登记生效的,按照抵押物登记的先后顺序清偿;顺序相同的,按照债权比例清偿;(二)抵押合同自签订之日起生效的,该抵押物已登记的,按照本条第(一)项规定清偿;未登记的,按照合同生效时间的先后顺序清偿,顺序相同的,按照债权比例清偿。抵押物已登记的先于未登记的受偿。”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七十八条规定:“同一财产向两个以上债权人抵押的,顺序在后的抵押权所担保的债权先到期的,抵押权人只能就抵押物价值超出顺序在先的抵押担保债权的部分受偿。”

4、优先权风险。 之所以存在优先权风险,是因为我国法律规定了一些权利优先于抵押权而使抵押权人面临的风险。如:《税收征收管理法》确立了税权优先的原则,即“纳税人欠缴的税款发生在纳税人以其财产设定抵押、质押或者纳税人的财产被留置之前的,税收应当先于抵押权、质权、留置权执行”。《合同法》也确立了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原则,即“建设工程的价款就该工程折价或者拍卖的价款优先受偿”。如果办理借新还旧时,借款人欠缴税款,则税权要优先于重新办理的抵押权。如果借新还旧贷款系用建设工程抵押的,则工程欠款优先受偿。

四、“借新还旧”法律风险的控制

借新还旧贷款是借款人无力偿还原有贷款前提下银行无奈办理的贷款,是特殊背景下的产物,对这种贷款褒贬不一、态度各异。因此,在目前法无明文规定,只有司法解释的法制环境下,银行应依法规范自身的经营行为,注意控制和规避法律风险。

(一)严格坚持标准,从严办理借新还旧。根据人民银行《不良贷款认定暂行办法》的规定,银行办理借新还旧应满足四个条件,一是借款人生产经营正常,能按时支付利息;二是在办理借新还旧时点上无欠息;三是重新办理了贷款手续;四是贷款担保手续有效。笔者认为,发放此类贷款,除了严格坚持上述条件外,还需要密切注意贷款企业其他债务的“状态”。如果拟办理此类贷款的企业,其他债权人正在或准备对其采取诉讼等手段进行强制性退出,那么显然再办理借新还旧是十分危险的。

(二)明晰借款用途,避免担保人免责抗辩。在办理“借新还旧”贷款业务时,无论借款合同或担保合同,都应在合同项下载明“借新还旧”条款,而不应似是而非或像发放正常贷款一样简单地写上“购原材料”“进货”或其他虚假的内容。同时,一份借款合同不得既有借新还旧贷款又有新增贷款,否则应当分开办理。

(三)合理签订借款合同期限条款。目前,基层行比较普遍的做法是贷款期限定为一年。在当前基层行对客户日常监管相对比较薄弱的情况下,所有的借新还旧贷款期限均设定为一年是有风险的。一年的时间相对目前市场的巨大变化来说,充满很大的变数,在不能及时有效发现异常情况、主动行使不安抗辩权的情况下,贷款行在一年的期限里将无法向借新还旧企业主张权利。笔者认为,贷款期限应主要参考企业的生产周期来确定,但对A级信用以下企业贷款期限应以半年左右为宜,贷款再次到期后,符合条件的可再次办理,担保方式尽量采用最高额抵押或最高额保证方式,为再次办理提供手续上的便利。

(四)按照法定程序签订借款合同及其担保合同。除最高额保证合同和最高额抵押担保合同可以先于借款合同外,一般情况下,必须先签借款合同再签担保合同,不得主、从合同倒置,主从合同的连接条款必须起到连接作用。

(五)力避银行划款因会计手续不合规带来法律风险。以新贷偿还旧贷,银行应该严格按照会计处理程序的规定划转款项,即新发放贷款先进入借款人帐户,然后由借款人出具转帐支票清偿到期贷款,严禁无借款人划款手续的前提下由银行直接扣收。这样做既坚持了“谁的款进谁的帐、由谁支配”的银行结算原则,也能避免一旦银行提起借贷纠纷诉讼时,借款人以强行划款为由向银行提起侵权的反诉。

(六)行使不安抗辩权。对于已经办理借新还旧手续的贷款,要加强贷后管理,密切注意借款人的生产经营动态与现金流量变化。对借款人在借新还旧贷款到期前,发生新的欠息行为、停产、歇业、被吊销营业执照、涉及重大诉讼活动、生产经营出现严重困难、抽逃资金或转移资产以逃避债务等危及贷款安全情况的,银行此时就应当积极行使不安抗辩权,依据《借款合同》的约定,及时采取措施,要求加速贷款到期,行使提前收回贷款权,提前收回已经发放的贷款,以避免“延缓之债”真的变成了“死亡之债”。

(七)抵押担保下借新还旧的风险控制

1、新旧贷款采用同一抵押物的,抵押合同应重新签订并重新办理登记(最高额抵押合同仍在有效使用期间的除外)。不能把原来的抵押合同作为借新还旧贷款合同的抵押合同,办理借新还旧手续必须重新办理抵押手续。

2、要防止构成“恶意抵押”。对新贷款将旧贷款的第三人保证更换为借款人自身财产设定抵押的,务必注意借款企业其他债务的到期情况和担保方式,避免构成《担保法司法解释》第69条所规定的“恶意抵押”,被其他债权人申请撤销而变成“信用贷款”。为了防范借新还旧中补办抵押手续而出现的风险,银行在办理借新还旧抵押贷款时应从谨慎原则出发,并在操作中注意如下问题。(1)、适当确定抵押比率,避免构成“恶意抵押”。即认真分析抵押人资产负债表,对企业的资产、负债结构状况仔细研究,合理确定抵押物数额。一般而言,拟向借款人提供的贷款占借款人资产之比例是多少,则可以要求借款人按此比例提供相应的财产作抵押。(2)、在抵押人设定抵押物时,应要求客户提供明确具体的抵押物品,在合同中尽可能地将抵押物的名称、规格、处所、质量、购置时间、价格等相关内容具体化,禁止使用如“全部财产”、“一座楼”之类的模糊性词语。(3)、以第三人提供抵押担保时,应在合同上注明此贷款的用途为“借新还旧”字样,使第三人知道借款的真实用途,防止第三人以“借贷双方恶意串通欺骗第三人”为由提出抗辩。

3、借新还旧一定要查清抵押物的抵押情况,在没有另外落实新贷担保的情况下,一定不能放弃旧贷的担保。即在办妥抵押登记手续之前,不要向登记机关申请撤销原抵押权,避免将本在先的抵押权变更为在后的抵押权,而使其他债权优先受偿,导致贷款成为信用贷款。

4、谨防他人行使优先权导致抵押权形同虚设。贷款行在办理有关手续前,应该调查清楚借款人的纳税情况,如果存在欠税情况,应当认真考虑是否借新还旧,不能办理借新还旧的,可给予借款人一定的还款宽限期或者寻求直接处置抵押物;如果借新还旧系用建设工程抵押的,应查明该建设工程是否拖欠建设工程价款以及与该建设工程相关的配套费用,如存在拖欠情况,计算抵押率时应予以考虑。总之,如不能另行落实抵押手续的,就不应该办理借新还旧。只要债权未获完全清偿,抵押权人就可以就抵押物的交换价值优先获得清偿。

结 语 借新还旧无疑是银行注射给企业的一剂强心针,银行也有望通过借新还旧转化不良贷款、保全信贷资产使贷款能顺利回笼。在金融实践中,它由一个无效的地位逐步走向合法有效的地位,被视为原合同的更新。对于银行来说,再一次的放贷,将承担着巨大的风险。面对这样的风险,银行要做的就是如何从法律上去认识和解决借新还旧中会出现的风险,及时的去防范,去化解。依法完善借新还旧中设立担保的手续,把好借新还旧中贷款对象的准入关口,面对保证人变更的情况以及抵押的再设定,认真区分不同情况,积极采取避险措施,做好贷款的保障工作,以确保银行的资产安全。

注释: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不良贷款认定暂行办法〉的通知》(银发〔2000〕303号);

魏敏,《金融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8期,第48页;

赵旭东,《合同法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0年12月第1版,第242页;

李国光 、奚晓明、 金剑峰、曹士兵,《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国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理解与适用》,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0年12月第1版,第164页;

夏和平,《银行业务中的法律问题》 ,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1年6月第2版,第86页。

参考文献:

【1】 卢法孟,《公民常用法典》,南海出版公司,2002年7月第1版;

【2】 王卫国,《商法》,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1年1月第1版;

【3】 牟立新、叶松,《信贷与法律》,中国审计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

【4】 魏敏,《金融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8期;

【5】 赵旭东,《合同法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0年12月第1版;

还款风险分析篇2

关键词: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提前偿还风险;风险管理

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让世人尤其是让MBS还处在初成长期的中国意识到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风险的危害性。因此对提前偿付风险的研究十分必要。

一、提前偿还风险的影响

1.对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相关参与主体的影响

(1)提前还款行为会影响金融机构等发起人的资产负债结构、减少金融机构的收益、增加服务成本。

(2)SPV作为发起人除了承担和发起人一致的运作管理费等服务费收入损失的风险外,还必须考虑可能对投资者造成的违约风险。

(3)提前还款行为有可能打乱投资者的资金运用计划,引发再投资风险。

2.对资本市场尤其证券市场的影响

提前偿还风险将对MBS的定价产生重要影响,减弱了储蓄向投资转化的确定性;另外,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各主体高度关联性对提前偿还风险的防范提出更高要求,如果各方不能协调好则会影响其活跃证券市场的功能。

3.对房地产行业的影响

提前偿还风险使商业银行对住房抵押贷款的发放更加谨慎,房地产开发商将由于购房者不能轻易贷到房款而使房屋销量受到影响。

二、提前偿还风险的度量

1.12年生命周期法

联邦住宅管理局依据其掌握的统计资料得出住房抵押贷款在第12年被全部清偿完毕的结论,该方法的假设是抵押贷款恰好在12年后偿付。这一方法是最简单的测度模型,只在资产证券化初期得到使用。

2.联邦住宅管理局(FHA)经验法

FHA对收集的抵押贷款历史数据进行分析,然后计算在当年各不同贷款账龄下的平均提前还本率,以此为依据对提前偿还率所做的假定称为FHA经验法。FHA经验法认为提前偿还率会随时间的推移每年变动,贷款初期较低,随后增加。

3.固定比率法

固定比率法是假设在贷款的剩余期限内,组合中本金每月均存在提前偿还,且提前偿还率固定不变,具体表现有两种:月度的提前偿还率(SMM)和年度的固定提前偿还率(CPR)。

(1)单月死亡率(SMM)

SMM是其他早偿率指标的基础。SMM表示的是一个月内抵押贷款组合中被提前偿还的原计划未清偿本金的比例,用公式表示为:

SMM=当前提前偿还额当月计划本金余额

(2)条件早偿率(CPR)

CPR是以年率表示的SMM,CPR 与SMM二者之间的相互转换公式为: CPR=1-(1-SMM)12;SMM=1-(1-CPR)112

4.公共证券协会(PSA)提前偿还率基准

PSA提前偿还基准假定在抵押贷款的剩余期限,组合中的剩余本金每月均存在提前偿还,但每月的提前偿还率并不像CPR模型中那样恒定不变,而是与FHA经验趋势相一致,初始提前偿还率较低,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加快,达到一定期限后保持不变。

5.计量经济模型

(1)新高盛模型

高盛公司认为引起提前偿付的因素有四个方面:重置、继承、部分偿还和再融资。具体模型如下:

提前偿还=重置-继承+部分偿还+再融资

重置是指重新购置房产;继承指住房转手时贷款也转由新房主继承;部分偿还是指该行为在初期占总偿还额的比例很小,随时间推移累积影响会很大;再融资指贷款合同利率与市场利率的利差加大会引起早偿率上升。

该模型最大的优点是能动态地表现某类证券和方案的提前偿还全过程,为人们建立提前偿还模型提供了新的思路。

(2)比例危险模型

而所谓的比例危险模型,是指不同个体的危险函数成正比,即在两个协变量X1、X2下危险函数比h(t,X1)/h(t,X2)独立于时间t,危险函数就是提前偿还率。

在给定X下T的危险函数可以表示成:

h(t,X)=h0(t)g(X)

其中h0(t)和g(X)都可能含未知参数,h0(t)可以理解为g(X)=1下的基准函数。

三、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提前偿还行为的特殊性

1.提前偿还的锁定效应

纵观中西方关于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提前偿还的文献可以看出,再融资被列为影响提前偿还最重要的因素。我国面临的特殊情况是我国的利率还没有完全实现市场化;而且以自居而非投资为目的购房者占绝大多数。因此,贷款人对利率影响的反应并不如国外那样敏感。而且,即使有些贷款者对再融资反应灵敏,但不能获得新的贷款也可能导致他们无法提前还贷,这被称为提前还款的锁定效应。而在国外贷款市场上存在丰富的再融资贷款品种,借款者可以在前一份贷款未还清的情况下,以房屋的已清偿权益为抵押来申请另一份贷款,这样借款者就能获得偿还原来贷款的资金而提前还款。因此,这种以贷还贷制度上的不同决定了利率主导的再融资至少现在不是影响居民提前偿还行为的最重要因素。

2.住房转手造成的提前还款比例较小

相对国外较为宽松的二手房交易政策,我国的政策规定相当繁琐。我国规定要出售抵押房产,必须办理转按揭手续,这将涉及到双方房屋所有权的转让,相当于一方办理提前偿还业务,另一方重新向银行申请住房转按揭,这要求申请人在开发商同意做转按揭的前提下,由开发商出面与银行协调办理相关手续,而且要求房屋买卖双方还必须选择同一家银行进行转按揭业务。此外,从国情来讲,中国人的居住习惯是非常固定居住在某地,如果买房是用于自己居住,那么住房转手的机率不大。

四、基于我国国情的提前偿还风险测度模型

(一)影响提前偿还的因素分析

1.家庭可支配收入

家庭可支配收入是银行发放贷款时考核的主要指标和居民决定购房时主要的参考标准。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居民收入会同步增长,再加上我国住房抵押贷款借款人以中青年居多,其收入上升的可能性很大,这就具备了一定的提前还款能力。而且我国许多居民不习惯于借债,在自身收入允许的情况下,借款人提前还款的可能性会很大。

2.住房抵押贷款利率

(1)源于利差的再融资风险。现行市场抵押利率和合同抵押利率的差额是刺激借款人再融资的主要动力,利差越大,提前还款动机越强烈。(2)反映利率变化路径的歇火效应。歇火效应是指提前偿还行为不仅依赖于市场抵押利率的变化,而且与其达到该变化水平的路径有关。

3.住房转手活跃程度

尽管前文已经说明我国存在住房转手造成的提前还款比例较小的特征,但我国住房商品化正稳步发展,二手房交易市场逐渐活跃,由此带来的提前还款风险也不容忽视。

4.基础抵押品组合的特征

(1)合同抵押利率类型。一般来说,固定利率抵押贷款的提前偿还风险大于可调整利率抵押贷款的提前偿还风险。(2)抵押贷款的年限。一般来说,刚发放的住房抵押贷款不易提前偿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提前偿还率会增加,直至达到一个稳定的状态。

5.宏观经济水平

一般来讲,当宏观经济处于复苏阶段时,个人收入增长、劳动力就业和迁移机会增加,消费者信心提高,导致住房周转率上升,提前偿还行为也会相应增加。反之,当宏观经济处于衰退阶段时,提前偿还行为会相应降低。

6.季节因素等其他因素

由于学校各学年的时间安排、工作转换、毕业求职、年终奖金分红等因素,提前偿付具有显著的季节性模式,提前偿还行为常常在春季和夏季最高,秋季开始下降,冬季达到最低。此外,人口统计、地理位置、学历等相关因素也在某些程度影响提前偿还行为。

(二)适合我国国情的提前偿还风险测度模型

本文综合考虑国内外模型研究并借鉴回归分析的思想,以居民可支配收入、市场抵押贷款利率、季节性差异和住房转手率等为自变量,以提前偿还额为因变量,采用逐步回归法进行单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即逐步地把最优的变量加入到模型当中,当新加入的变量对模型基本无贡献时,变量筛选的过程也就结束。得到的关于提前偿还额的计量模型可记为:

Yt=β0+β1X1+…+βnXn+μt

其中:Yt――t时期的提前偿还额;

μt――随机干扰项;

X1……Xn――t时期从1到n个自变量的值;

β0――截距;

β1……βn――据实证回归得出的n个自变量对应的参数;

根据以上计算的早偿额并结合SMM公式,可以得到以下变形公式:

SMM=YtQ0-Q1=β0+β1X1+β2X2+…+βnXn+μtQ0-Q1

QO表示贷款的月初余额;Q1表示贷款的计划还本金额。当影响因素发生变化,我们就可以通过所建立的早偿模型预测新环境下早偿率变动的方向及幅度。

就目前情况而言,我国证券化刚刚起步,国内银行经营住房贷款的时间还不长,不具有全面充分的数据积累。因此本文不能够提供更精确的实证检验,仅给出一种预测模型以供参考。

五、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提前偿还风险的防范

(一)完善抵押贷款的发放程序防范提前偿还风险

1.建立提前偿还限制与惩罚机制

如果将借款人可以随时偿付的行为看作是住房抵押贷款人的一项期权,那么,对该行为进行限制就是该期权的行权条件,征收罚金则可认为是期权费用。当行权的条件不满足或者行权的激励不能弥补期权费时,抵押贷款借款人就会放弃行权,提前偿还行为就能避免。因此,提高借款人的违约成本,可在一定程度上遏制借款人提前还贷行为的大量发生。在住房抵押贷款发放时规定提前偿还的限定条件(如规定提前偿还时期的锁定,提前偿还金额,提前偿还次数等)和惩罚机制(提前偿还罚金)可以有效减少提前偿还风险。

2.创新抵押贷款业务

我国应借鉴国外的住房抵押贷款形式,根据收入、年龄、利率等因素的不同开发设计出适合我国当前市场,对提前还款有一定防范作用的贷款业务。例如可调整利率抵押贷款可以根据市场抵押利率定期调整合同利率,这样就可以减少利率引发的提前偿还风险;也可依据借款人当前的收入水平及预期的收入变化来安排合适的贷款归还方式,如等额还本法、递增的还款方式和递减还款方式。

3.加快完善数据库建设,构建提前偿还模型

我国必须尽快建立有关提前偿还贷款的数据库,对借款人的提前还贷行为进行监测,根据资产池的具体特征建立提前偿还模型,建立不同影响因素与提前偿还额之间的数量关系。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的现金流进行较为准确的预测。借鉴国际经验本文的模型构思不失实践性。

4.使用收益率维持模型

收益率维持是指当借款人选择提前偿还时,必须补偿给贷款人能够维持其收益率的费用。这种费用等于未来计划偿付额的现值与提前偿还额的差值。这样,就可以通过对提前偿还额和收益率维持费用进行再投资,重新产生计划中来自借款人的未来现金流。

例如,目前存在的典型收益率维持模型是复合贴现因子模型,这里收益率的维持费用(MF)可以用利率差异模型来计算 :

MF=∑TQn-t(1+rn-t+Y)t-Z

其中:MF代表收益率维持费;

Z代表提前偿付额;

n代表贷款年限;

t代表剩余期限;

rn-t代表国债收益率;

Qn-t代表计划偿付额;

Δy为附加利差,其值为高出无风险国债利率的溢出部分

在Δy利差设置为零的情况下,这个模型通常称作国库券变频收益率维持。这个模型通过购买一个国库券组合为贷款人重新产生未来现金流提供了足够的收益。在Δy利差设置不为零的情况下,MF费将足以允许贷款人通过购买具有一个Δy利差超过国库券曲线的利差的投资组合重新产生计划的现金流。

(二)证券化过程中管理提前还款行为

1.本息拆离房产抵押贷款证券

本息拆离房产抵押贷款证券是将资产池中抵押贷款集合的收入流分拆,将本金和利息完全隔离而发行的抵押贷款纯本金证券(PO,投资者只能获得本金收入产生

的现金流)和纯利息证券(IO,投资者只

获得利息收入产生的现金流)。提前还款速度越快,本金偿还越多,利息收入越少,这样PO证券的投资者收益越高,IO证券的投资者收益越低。通过对风险的这种重构使得PO证券可以较好地防范紧缩风险,IO证券可以较好地防范展期风险。

2.抵押担保证券(CMO)

抵押担保证券是以一组抵押贷款为担保而发行的有多种不同到期日的证券,属于转付证券,投资者并不拥有抵押贷款的所有权,只是拥有对发行人的债权,它使投资者不必承担提前偿还所产生的再投资风险。抵押担保证券的主要特点:同一住房抵押贷款集合为基础而发行的证券都有三到六个不同的到期日,其现金收入来自贷款产生的本息,在前面到期日的债券未得到完全清偿之前,后到期的证券只能得到利息支付,直到不同期限证券依次得到清偿。其最大优点是在某一段时间内上一档为下一档防范紧缩风险,下一档则为上一档防范展期风险。

参考文献:

[1]吴青.住房抵押贷款提前还贷风险分析及管理[J].南方金融,2005(5).

[2]王燕,霍学喜.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提前偿付风险探析[J].特区经济,2006.

[3]陈建.MBS提前偿付风险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7(3).

[4]Takeaki Kariya, Masaaki Kobayashi. Pricing Mortgage-Backed Securities (MBS):A Model Describing the Burnout Effect[J].Asia-Pacific Financial Markets, 2000(7).

[5] Frank J. Fabozzi, Handbook of Mortgage Backed Securities [M].Chicago, 1995.

还款风险分析篇3

一、我国金融风险的现状

1、金融效率递减

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银行业还无法与西方发达国家的银行业相抗衡。随着外资银行的纷纷抢滩,和经营人民币业务的放开,我国银行业面对的挑战将更艰巨。一方面国内人民币业务的蛋糕将与外资银行分享,另一方面外汇国际结算业务将逐步被拥有人才、技术、资金优势的外资银行所垄断。如果按照目前流行的说法,20%的客户拥有80%的存款,那么外资银行只要搞定20%的客户,就能在我国资金市场上呼风唤雨,这并不是天方夜谭。把炒得沸沸扬扬的“爱立信事件”和美国花旗银行在中国分支机构对小额存款收费这两件事连起来看,外资银行的竞争是有备而来,目标非常明确。对中资银行来说,“引狼入室”已成定局,如何“与狼共舞”靠自身的努力,求生存、求发展才是燃眉之急。

2、信贷资产质量差

我国银行业信贷资产质量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偏高的不良资产率正困扰着金融业的发展。20__年,国务院为强化对金融业的监管工作,将监管职能从中国人民银行分离出来成立了银监会。近期,中国人民银行与银监委重拳迭出,一是连下三道银行令,反洗钱;二是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大局初定。成立农村商业银行也要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加强全体联合,提高农商行整体抗风险能力的处置意图已十分明朗。

无论是站在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还是站在某一单一金融机构自身发展的需要角度看,加强对金融业的风险管理,提高资产质量是一件刻不容缓的大事。结合我国金融业的实际,需要在盘活存量、放活增量上下工夫。就微观经济而言,关键要健全银行风险防范的预警机制,杜绝不良贷款的“超生”。

二、如何建立有效的金融风险防范的预警机制?

建立有效的银行风险防范的预警机制,是指建立银行风险防范的识别机制、银行风险防范的分析机制。

(一)建立银行风险防范的识别机制

风险识别是一种实践。更多的是凭识别者的判断能力、识别手段和经验总结。建立银行风险防范的识别机制,目的是为了认识风险。

宏观的风险,由于我们所处位置的局限性,事实上很难把握。结合我们自己的工作实际,风险识别应侧重于微观风险的识别,风险识别的关键是抓好两方面工作。

1、建立较完善的信贷档案

“信贷档案是银行发放、管理、收回贷款这一完整过程的真实记录,是进行贷款管理的必备资料。”参照国际金融机构的做法,结合自身实际,较完善的信贷档案应包括:(1)基本情况。(2)财务状况。(3)担保抵押文件。(4)分析报告。(5)备忘录。根据人民银行的监管要求,所有企业贷款和大额个人贷款均需实行一厂一档管理,尽可能完善。特别是农村商业银行,现在又在搞信用村镇建设,发放信用贷款,对千家万户的农民也应一一摸底登记,否则,信用贷款的风险就无法有效控制。这是建立风险识别机制的基础。而要真正建立较完善的信贷档案,关键靠信贷人员自身的努力。如要建立一个企业信贷档案,就是腿勤、手勤、脑勤。和工办、税务、工商等部门经常保持联系,看企业是否依法纳税,是否已吊销营业执照,是否还生产正常;对其竞争对手合作伙伴,以及住所地的村(居)干部要加强联系,以了解其人品和诚信状况;对其自身要经常联系,正面了解,必要时深入车间,就产供销情况进行现场解剖,并按季写出分析报告。

2、关注早期预警信号

通过早期预警信号的识别,有助于发现和预测贷款的现有问题和发展趋势,来确定贷款的按期足额偿还的可能程度。早期预警信号很多,主要有:(1)财务不健全。(2)三项资金占用不合理。(3)财务状况不良。(4)营销网络不健全。(5)企业或企业法定代表人的社会声誉败坏,等等。企业早期预警信号的出现有时是单一的、也有时是集中性发生;有时是短期的,马上会调整过来;也有时是中长期的。它没有固定的模式,也不能像测算股票一样绘制“k线图”,而只能靠管理者自身时时关注和把握,客观、冷静地判断、分析早期预警信号、这是建立风险识别机制的关键。

(二)建立风险防范的分析机制

在银行风险防范的事前预警中,银行风险分析是核心。银行风险分析具体包括财务分析和非财务分析两方面。建立风险防范的分析机制,目的是为了把握风险。

1、财务分析。根据会计分析的要求,财务分析的指标主要有盈利比率、效率比率、杠杆比率、流动比率四个。财务分析成功的关键是获取企业真实的、全面的、准确的报表。但遗憾的是我国一些企业在这方面信用极差。部分企业备有应付财税、银行、工办的三套不同的对外报表。本身就是一本糊涂账。这就使我们对企业的财务分析缺乏现实基础。为此尽管我国相继出台了《会计法》、《审计法》、《统计法》等,却管不住一双弄虚作假的手。这既有国民素质问题,也有法制的不健全问题,更有管理的不到位问题,等等。所以,对企业的财务分析,还需多张报表共同分析。

财务分析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必不可少的;财务分析指标不是孤立的、僵化的,而是一个系统的综合指标。通过财务分析,我们才能对企业有比较真实、准确的了解。

2、非财务因素分析。按照西方商业银行的观点,非财务因素主要是指

借款人的行业风险因素、经营风险因素、管理风险因素、自然社会因素以及银行的信贷管理等因素。

(1)行业风险分析

每个企业都处在某一特定行业中,将面对同一行业基本一致的风险。一般可以从借款人行业的成本结构、成长期、产品的经济周期性和替代性、行业的盈利性、经济技术环境的影响、对其他行业的依赖程度以及有关法律政策对该行业的影响程度等几个方面来分析借款人所处行业的基本状况和发展趋势,并由此判断借款人的基本风险。

(2)经营风险分析

可从借款人的经营规模、发展阶段、产品单一或多样、经营策略等方面了解借款人的总体特征,分析其产品情况和市场份额以及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的风险因素,来判断借款人的自身经营风险。对企业而言,这个过程是最复杂的,也是最根本的。如果说行业分析是群体分析,那么经营风险分析则是个体分析。通过它可以直接分析具体借款人的经营状况和经营风险程度。

(3)管理风险分析

主要是通过对借款人的组织形式、管理层素质和对风险的控制能力、经营管理作风等方面来考察借款人的管理风险。在中国一般对客户重在物的风险分析,特别是客户的主要财务、信用指标的考查;西方许多国家银行对一般客户重在人的风险分析,特别是法人代表的“人品”分析。事实上,人是最能动的因素,忽视人的管理而只重视物的管理,其管理效率是令人怀疑的,这也是造成中国特色的信用危机的根源之一。通过管理风险分析,我们可以准确地把握企业兴衰的脉搏。

作为金融机构,密切关注开户企业的管理,并不时督导开户企业加强管理,向管理要效益,很有必要。

(4)信贷管理风险分析

实践证明,一些贷款不能及时、完整地收回,其原因并不完全在借款人一方,金融机构对贷款缺乏有效的管理与控制,也是重要原因之一。所以有必要对金融机构信贷管理进行风险分析。

①违反法律、法规发放贷款。

这些贷款由于在法律上得不到充分保护,具有先天不足。如上阶段金融机构搞的福利贷款损失惨重。吃了几条鱼,发了几张煤气票,结果贷款被“套牢”。这是变相抬高利率发放所造成的。还有上阶段,有些金融机构片面强调存款立社,为了突击拉存款,甚至为了月末、季末的一夜潇洒,不惜泡大户,贷款累大户,结果鸡飞蛋打。这是不正常竞争引起的违规操作。

②缺乏有效的贷款监督。

这是可能造成贷款被挪用和资金使用不当的主要原因。如有的贷款被挪用于归还其他债权人的贷款,或未经银行同意将回笼资金投入炒房地产、炒股票、期货等另一高风险的交易中去。特别是以贷还贷现象事实上相当普遍,这将对担保合同的有效性直接构成威胁。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企业贷款的以贷还贷率占40%左右,如果企业普遍性经营不善,合同纠纷将会把我国金融机构拖垮;又如贷款资金被挪用更是防不胜防。圈地热和房地产业“发烧”目前最引人关注。

③对到期贷款催收不力。

还款风险分析篇4

关键词:人事风险;贷款质量;风险识别

一、企业贷款质量的风险识别

本文是从银行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中小企业的人事风险后进而识别其贷款的质量。首先简述企业贷款质量的定义,再简要分析一般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识别的角度有哪些。

1. 企业贷款质量定义

贷款质量是指贷款资产的优劣程度。它包含三重意义:一是反映贷款资产的安全性大小,也就是说银行收回贷款的可能性有多大,面临着多大的潜在信用风险;二是反映贷款资产的合法合规性,即贷款者对资金的用途方面的合法与合规问题;三是贷款资产的效益性,着重反映贷款资产的保值增值能力。这三重意义的有机整合,构成贷款质量概念的完整内涵。

2. 企业贷款质量风险识别角度

首先,现金流的识别角度。现金流对于企业来讲就像人体的血液一样,一旦发生阻滞、断流,就会危及企业的生存。尤其对于中小企业的资金链的连接至关重要。从贷款前看,银行首先需要看第一还款来源以及第二还款来源。从贷款后的资金管理来看,银行会查看企业“银行交易流水”方面的状况。其次,借款人还款意识的识别。由于中小企业的特点是,规模不大,那么企业的还款很大程度上要看企业的老板或最高领导人的信用意识强不强将影响到企业的还款意愿,因此了解企业老板的还款意愿十分重要。同样在银行贷款前,需要查询企业以及其企业老板过去有无不良贷款记录,从贷款后管理来讲,通过查看企业商业信用履行的情况来判断其还款意愿。再次,通过企业法律地位进行识别。通常银行对企业的贷款,企业必须是国家授予的合法地位的企业,且必须守法经营,这是规避法律风险的根本。银行可以从贷款前与贷款后两个方面进行识别企业的贷款质量问题,从准入角度来讲,银行要看企业是否有合法的经营执照、税务登记证等相关的证件,当然对于特别的行业需要特别的证件。从贷款后的资金管理角度来讲,银行定期检查企业相关证明法律地位的证照,检查这些证照是否已经过期,以免企业有歇业的可能,这时银行要及早启动风险的防控预案,以防止事态进一步发展。

二、人事风险的表现形式以及对企业的影响

人事风险是企业面临的一个潜在的风险,主要取决于人的因素。对于贷款质量的识别,可以从企业具体的财务状况以及其公司的运作情况等方面来分析,本文旨在通过发现企业人事风险进而得出其对企业的影响,通过企业人事方面的风险来看待企业贷款质量的问题。

1. 人事风险的表现形式

人事风险不同于保险学范畴的风险,它是指由于经营管理上的不善和制度上的缺陷而导致员工对企业造成损害的可能性。人事风险发生的原因有直接和间接的,这些原因可能来自内部和外部。例如,部分员工不认同企业文化和管理风格而筹组工会,利用群体的力量来争取他们认为应该得到的权利,这是内在的人事风险;当然,假如部分员工因受不了外在的竞争厂家的高薪诱惑而集体出走,或盗取商机来通敌,这就是来自外在的人事风险。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所有的人事风险都是人的风险,有行为、态度方面的,有工作能力方面的,有故意的或者非故意的。

人事风险有以下的特征。首先,人事风险根本风险源来自于企业自身,其明显的一个标志就是人的因素起到重要作用。并且,人事风险完全是由内部从业人员造成的,并受到当事人的主观意志所支配。其次,人事风险有较大的突发性以及潜伏性。人的行为受到思想的控制,但是人们常常是非理性的,那么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常常面临着风险。违规行为只不过是个人非分要求的外在表现,非分要求才是人事风险的根源所在。正因为是非分要求,那么当事人肯定不会在公开场合,做一些有利于自身利益的行为。当然,一个人的掩饰又大大的增加人事风险的隐蔽性,因此也给识别和判断、防范人事风险带来难度。正是人事风险过程的潜伏性,又注定企业最终会面临着人事风险突发性。再次,一个企业的人事风险的大小与当事人的职位大小相关。人事风险大小与当事人职位高低相关是有原因的,企业内部权利结构如同倒立的金字塔,上大下小。权利的指向性一般是由高职位向低职位,当然高职位的人掌握的资源肯定比低职位的人掌控的多,并且其控制能力也大,影响力相应的也会不断增加。同时也可以想到,高职位的人其受到的监督比低职位的人受到的监督少,其实当一个人受监督和约束越少,越权行为发生的概率就会越大。因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就是,企业代表的风险也就越大。现实中常常有一个人断送一个企业的事件不是耸人听闻的。最后,人事风险不像企业面临的其他风险一样,可以向保险公司缴纳一定的保险费用,将企业面临的风险转移出去,目前保险公司没有提供企业人事风险这样的保险产品,或者用金融产品来转移,因为金融产品的提供者也不知道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衡量人事风险的大小。

2. 人事风险对企业的影响

首先,巨大人事风险可能造成企业倒闭。一个企业不仅仅需要工具再不断的生产,在这个操作过程中还需要人来配合,使得整体生产正常的运行。其中,对于一个企业来说管理者的思维、能力,以及其个人的品质都影响着整个企业。例如,对于内部人员,挪用银行或客户资金;收受贿赂,不按原则和程序操作;截留利润,贪污公款等。从客观上看,内部人员犯罪的危害性比外部带来更高的风险。

其次,人事风险可能造就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下降。其实,一部分中小企业有作风,尽管当事人并非总出于损害银行利益的动机,但客观上充当了其损害银行利益行为人的庇护者和帮凶。在这个过程中,拥有作风的企业还有可能带来信息扭曲风险。对于一个企业是否及时,准确,不仅由硬件的物理特性所决定,还与提供原始信息和参与信息传递的人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为了某种目的提供虚假信息,人为造成信息失真和阻滞,就会给企业带来风险。

再次,人事风险可能对企业的制度以及创新能力造成影响。不正当的用人、不通畅的政令会破坏良好的企业文化,令利益关系扭曲,影响工作氛围和人际关系。这种局面打击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降低资源的配置效率,导致价值取向偏离,不利于群体的优势发挥。例如,用人不当,会给今后一切工作埋下风险祸根,其风险之大,不言自明。需要相互制衡的管理人员配备不到为,也会产生漏洞和造成风险。

最后,人事风险可能造成企业总体战略目标难以实现。如果企业不顾总公司的总体战略部署,而为小团体利益实行分兵作战,其结果必然为总公司的可持续发展留下隐患。例如,分公司不服从总公司的安排,其行为可能对总公司总体战略部署进行违背,从而阻碍公司的整体盈利水平,影响公司经营业务的稳定性等风险。

三、从人事风险角度分析企业贷款质量问题

通过银行贷款质量定义出发,根据上述定义的三方面判断企业贷款质量,这三者的有机整合,构成贷款质量概念的完整内涵。

人事风险主要与人相关,由人引起的,往往具有潜伏性,它是由企业内部人员造成的,并不受当事人的主观意志所支配,并且,发生多大的风险是难以知晓的。

人事风险的大小与在职员工的职位高低有关,一般来说,一个公司经营的好坏,公司经营的效益如何,与拥有高职位,权利较大的领导是密切相关的。因为,一个公司的决策人,对公司的日常生产的管理所作的每一个决定都至关重要。假如对于某一个重要决定,决策者不是从公司利益出发,而是从决策人自身利益角度出发,有可能为了自身的利益,在中间打捞一笔,从而对公司的现金流造成影响,进而影响到公司的正常运作,假如事件较大,可能影响到员工的福利等问题。那么这个企业将面临流行性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

人事风险不同于其他风险,其他的风险可以转化,通过买卖保险来转移风险,但是人事风险由于其特殊性而并没有纳入保险承保对象之中。那么这样的风险不存在对企业的发展是良好的,但是只要一存在,势必引起企业的运作受到阻碍。因此,当人事风险一发生,企业将面临巨大损失,从而会影响到企业的贷款质量。

综上,在鉴别一个企业的贷款质量时,银行可以从企业的人事风险去分析企业的贷款质量如何,即,分析企业的领导人的信誉如何,有无未还款的情况,未还款的原因是什么,以便侦查其信用状况。当银行已经借款给中小企业后,银行也可以从分析企业人事管理方面,看是否有人事风险,进而判断企业是否经营稳定,是否有还款能力。当还完贷款后,银行也可以存档做记录,如果有可能,还可以通过人事方面的分析,将此客户当作一个长期客户来经营。

四、结束语

当然分析一个企业的贷款质量如何,应该全面把握一个企业的经营状况,主要从财务角度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如何,本文试图通过人事风险这个非财务工具来判断企业的贷款质量。进而提示银行可以通过充分把握企业的具体状况去分析中小企业老板或最高领导有的人品、能力等情况,以及公司的企业文化,企业理念等方面,还可以通过企业的一些活动来看公司员工的团队精神、人际氛围等来判断一个企业长期经营理念方针、理念,从人事风险的角度去分析贷款企业的潜在风险问题,并对企业的贷款质量做风险评估和防范。

参考文献:

[1] 赵晓锁.企业人事风险的表现及对策[期刊论文]2010,29(4)

还款风险分析篇5

【关键词】房贷风险 控制 策略

房贷风险在我国一直在不断攀升,房贷风险之所以会较为普遍,这和我国的信用体制还不够完善、整个房地产金融行业在发展过程中还需要不断革新有内在关联。本文会分析近期房贷风险的几种常见形式,会进一步探析每一种风险产生的内在原因,然后有针对性的找到改善策略。以这样的方式来让我们更清晰的认识房贷风险,并且能够更有效的做好房贷风险的抵御与管控工作。

一、我国商业银行放贷现状分析

个人住房贷款是指银行向借款人发放的用于购买自用普通住房的贷款,借款人申请住房贷款时必须提供担保。个人住房贷款可以包括三个方面:个人住房委托贷款、个人住房自营贷款、个人住房组合贷款。自营贷款:以银行信贷资金为来源向购房者个人发放的贷款;委托贷款:银行根据住房公积金管理部门的委托,以住房公积金存款为资金来源,按规定的要求向购买普通住房的个人发放的贷款;组合贷款:以住房公积金存款和信贷资金为来源向同一借款人发放的用于购买自用普通住房的贷款,是个人住房委托贷款和自营贷款的组合。

1998年以来,随着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住房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房价不断攀升,成为我国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在繁荣的房地产行业的带动之下,个人住房贷款业务获得了迅猛发展,个人住房贷款占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的比重与日俱增。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也从1997年末的190亿元飞速发展到2015年底的4.4万亿元,在18年中增长了231.58倍,占金融机构全部贷款余额的比重由0.49%上升为11%。随着我国个人住房贷款余额的不断攀升,风险日益积累,现阶段不良贷款尚处可控制范围。但若这种风险一旦发生质变便会爆发严重的金融震荡,银行也将是金融危机的最大受害者。

二、住房贷款的主要风险分析

(一)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房贷风险中最为普遍,也是发生率较高的一种风险。一般情况下是指还贷人在借贷期间由于失业或者收入骤减而无法继续偿还贷款的情况。信用风险还可以具体划分为如下两种形式。一种是违约贷款风险,这是指贷款人在以房屋作为抵押物获取贷款后,当贷款已经达到违约标准,但是贷款人还没有还清贷款的情况;另一种则是提前还款风险,这也是借贷人的一种主动违约的行为,通常是借贷人没有按照合同中的条款约定偿还款项,这种风险在放贷中也十分普遍。

(二)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最常见的有三种形式,即汇率风险、利率风险和经营风险。汇率风险一般是指在国家推行汇率改革时对于房地产企业和银行的影响。汇率升值后直接的产物就是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会让房地产价格上涨,严重时还可能产生地产泡沫,这对于实体经济会直接带来冲击,进而构成银行的贷款风险。利率风险一般是指利率上升或下行时对于房地产行业和银行贷款的影响。利率上行会让还款人的月供变多,这直接加大了还款人压力,还可能造成信用风险;利率下行则会影响银行借款的优惠利率政策,同样会构成影响。最后是经营风险,是指由于开发商经营体制不完善或者是资金链断裂而出现楼盘未能在预约时间内交付,这使得抵押物无法变现,同样会带来银行的贷款风险。

(三)操作风险

由于操作流程上的不规范同样会带来贷款风险。一般情况下,如果由于银行内部的贷款程序以及审核程序不够完善,或者是由于人员、系统的误判或者过失所带来的风险,可以称之为房贷操作风险。常见形式有:由于没有全面了解借贷人的各项基本情况,比如借款用途、个人信用状况和还款能力等,在这样的前提下对于案子有所误判,而造成的后期的还款风险。同样的,如果在发放贷款期间需要的合同不全,或者是支用手续上存在操作问题与过失,这也会带来后续的法律保全和贷款催收的风险。

三、近期放贷的风险控制策略研究

(一)灵活顺应政策的基本导向

想要最大程度降低当前的房贷风险,有效做好风控工作,这首先需要银行能够灵活顺应政府在政策上的相应导向,随时把握经济发展动态。政府的宏观调控对于银行的贷款,乃至对于银行的各类业务都会带来直接影响。比如利率的变化、R率的调整以及一些政策性的条文的颁布等,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到银行的各项常规业务。想要尽可能的规避房贷风险,首先需要顺应政府的各种政策性导向,并且跟随其引导灵活进行业务调整,这会很大程度避免一些风险的发生。

(二)完善与健全银行信贷管理机制

建立完善健全的银行信贷管理体制非常重要,这是保障整个贷款业务规范有序的进行,并且最大程度避免由于操作上的问题或者失误所造成的房贷风险的一个方法。对于放款的具体流程、需要的审核要求等银行应当有明确限定。同时,银行内部应当尽快完善内控机制,实现内部控制管理的现代化与高效化,加强内控的深度与广度,这些都会避免各种潜在危机和风险的产生。

(三)房贷风险预警系统的建立

房地产行业相对来说是一个会很大程度受到宏观经济影响的行业,宏观经济的变化和国家的政策调控会直接影响到这个行业的发展,甚至会带来一些隐性风险。因此,对于房贷风险建立预警机制是很有必要的,这对于政策风险与房地产行业市场风险能够起到一定的抵御作用。预警模型在建立时可以综合参考国家宏观经济的相关指标,同时要参照产业经济指标以及国家的相应政策。这会让房地产行业更好的适应大的经济环境和经济格局,不仅能够具备更好的风险抵御能力,遇到各种突发问题时也能够更有效化解。

总之,近期我国的房贷风险的存在还是比较普遍的,我们要冷静面对这种风险,分析其成因,并且采取积极对策,有效控制这些风险,从而促进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茜.我国商业银行房地产开发贷款信用风险的分析与防范[D].河南大学,2013.

还款风险分析篇6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系统

商业银行作为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其信贷风险属性是与生俱来的。因此,各国银行自诞生的一天起,就在孜孜寻求规避信贷风险的方法和手段,以最大限度地控制信贷风险。信贷风险是商业银行贷款的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最古老的金融风险。信贷风险是指银行在信贷活动中预期收益不能实现的可能性。它不仅指由于借款者违约不能如期偿还贷款本息而使银行承担实际的违约风险,而且指由于借款者还款能力下降或信用等级降低而使银行面临的潜在违约风险。信贷风险管理是银行风险管理的核心,它是指商业银行对信贷风险进行识别、评价并准确度量,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防范和控制信贷风险,以最低成本实现信贷资产最大安全保障的科学管理方法。

对于信贷风险的研究是一个历史悠久的问题,信贷风险管理方法历经多年的发展,不断推陈出新,表现出一种从定性到定量、从简单到复杂、从个别资产信用风险评价到资产组合信用风险评价的趋势。而风险管理上的差距,是我国商业银行与国外先进银行的最大差距,也是我国商业银行整体竞争力和盈利能力不强的根本原因。面对金融自由化、全球化的加强和金融竞争与创新的发展,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金融全面开放,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必须正视经营风险问题并尽快构建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系统,建立全面风险管理模式,以提高自身风险识别和控制能力。

一、传统信贷风险的测度方法及局限性

传统的信贷风险度量模型分为三类:专家方法、评级方法、信用评分方法。

专家方法是一种最古老的风险分析方法,其基本特征是:银行信贷的决策权是由该机构那些经过长期训练、具有丰富经验的信贷官所掌握,并由他们作出是否贷款的决定。最常见的是信贷的5C方法,主要集中分析借款人的品格(character),资本(capital),偿付能力(capacity)、抵押品(collateral)、商业周期(cyclecondition)这五项因素。专家知识、主观判断以及某些要考虑的关键要素权重均为最重要的决定因素。运用这种方法的缺点是,专家用在5C上的权重有可能以借款人的不同而变化,专家难以确定共同要遵循的标准,造成品估的主观性、随意性和不一致性。

评级方法是指对每笔贷款进行评级,以此来评估贷款损失准备的充分性。最早的贷款评级方法之一是美国货币监理署开发的,将现有的贷款组合归入5类,同时列明每一级别所需要的准备金。目前,国外很多银行都开发了贷款的内部评级方法,分为1-9或1-10个级别。商业银行应对业务作出全面综合的评价,才能正确评估信贷风险的大小。

信用评分模型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爱德华.阿尔特曼(Altman)在1968年对美国破产和非破产生产企业进行观察,采用了22个财务比率经过数理统计筛选建立的著名的5变量Z-score模型和在此基础上改进的“Zeta”判别分析模型。将Z值的大小同衡量标准相比,可以区分破产公司和非破产公司。此方法的应用依靠大量的历史数据资料,并考虑了借款者经营的主要方面,对违约概率进行了预测。此预测是建立在经济发展稳定且借款者的经营环境和经营状况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否则,预测误差就会很大。

二、国外信贷风险度量新方法以及在我国信贷风险管理中的应用难点

近年来国外在信贷风险度量与管理的技巧和科学的研究方法方面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现有的信贷风险度量模型都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

(一)目前广泛应用的国外信贷风险度量新方法主要有:

1.KMV公司在1993年开发的CreditMonitorModel(违约预测模型)。该模型的理论基础是默顿(Merton)将期权定价理论运用于有风险的贷款和债券的估值中的工作,债券的估价可以看作是基于公司资产价值的看涨期权,当公司的市场价值下降至一定水平以下,公司就会对其债务违约。KMV模型通过计算一个公司的预期违约率(expecteddefaultfrequency,EDF)来判断他的违约情况。

2.J.P.摩根公司和一些合作机构于1997年推出的CreditMetrics方法(信用度量术)。在银行业最早使用并对外公开的信用风险管理模型是J.P.摩根于1997年开发的CreditMetric严模型。该模型是通过度量信用资产组合价值大小进而确定信用风险大小的模型,给出了一个测量信用资产价值的大小的具体方法,并由此判定一个机构承担风险的能力。该模型以信用评级为基础,计算某项贷款或某组合贷款违约的概率,然后计算上述贷款同时转变为坏账的概率。该模型通过计算风险价值(VAR)数值,力图反映出银行某个或整个信贷组合一旦面临信用级别变化或违约风险时所应准备的资本金数值。VaR方法作为一种测量投资组合风险的新方法得到迅速发展,到目前为止,VaR方法已成为金融领域和部分工业投资领域中的一种重要风险管理工具,许多金融机构已采用VaR来度量与管理投资组合风险,同时,巴塞尔委员会1995年4月提出了市场风险模型扩展的建议,建议银行建立基于VaR的风险管理模型。

3.麦肯锡公司在1998年开发的CreditProtfolioView(信贷组合审查系统)。该方法是分析贷款组合风险和收益的多因素模型,它运用计量经济学和蒙特·卡罗模拟来实现,最大的特点是考虑了当期的宏观经济环境,比如GDP增长率、失业率、汇率、长期利率、政府支出和储蓄等宏观经济因素。模型认为信用质量的变化是宏观经济因素变化的结果。

4.CSFP(瑞士信贷银行金融产品部)开发的CreditRisk+(信用风险附加)模型,应用了保险业中的精算方法来得出债券或贷款组合的损失分布。该模型是一种违约模型,只考虑债券或贷款是否违约,并假定这种违约遵从泊松过程,与公司的资本结构无关。

此外还有死亡率分析、基于风险中性的KPMG贷款分析系统、风险敞口等值法等,最新发展的信用风险度量模型是2000年4月,穆迪(Moody''''s)提出的Ri.skRalc,该模型结合了基于默顿(Merton)债券估价的结构方法和分析历史数据的统计方法。以上关于信用风险的研究汲取了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比如计量经济学方法、保险精算方法、最优化理论、仿真技术等等,运用了现代计算机大容量处理信息和网络化技术。

(二)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现状与难点

我国关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研究于20世纪80年代末才刚刚起步。信贷风险是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最大和最重要的金融风险,由于长期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银行缺乏风险意识,因此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忽视了对信贷风险的管理。在银行业的管理实践中,其风险管理在我国经历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对银行风险损失的控制、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下的银行风险管理及现阶段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三个阶段。

1.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信贷风险管理。从建国到1978年以前的30年时间里,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信贷风险是由国家统一承担的。银行风险观念淡薄,对信贷风险管理除了反对贪污、挪用等财经纪律外,主要是依靠贷款指令性计划分配,坚持“计划性、物资保证性、归还性”三性原则来加强贷款管理,控制信贷风险。

2.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下的信贷风险管理。1984年10月,中央明确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信贷业务得到迅速发展,信贷风险也开始逐渐暴露并加剧。为此,我国先后确立了存款准备金制度、呆账准备金制度、备付金制度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制度,初步建立起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制度与机制。但这时的贷款绝大部分给了国有企业,贷款通常没有担保,再加上地方政府的行政干预严重,使许多企业拖欠银行的贷款,大量贷款最终成了坏账,据统计,20世纪80年代后期国有银行贷给企业的贷款中平均有20%的贷款不能偿还。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信贷风险管理。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开始注重对客户进行资信评估,但在具体度量和管理时使用的方法还很陈旧,基本局限于定性分析等一些传统的方法。国内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大多处于第一阶段—非系统化管理,我国各商业银行对于如何度量信贷风险并构建全面风险管理系统的研究还比较薄弱,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领域日新月异的变化对银行业发展提出的要求。而通过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系统的开发建设,可以使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达到第二阶段—系统化风险管理,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相关的管理系统进行改进与完善,可以逐步趋向于第三阶段—战略组合管理。而我国商业银行引进和采用西方国家信贷风险度量模型可操作性不大,主要是因为我国企业信用等级及其变化的资料数据库还未建立,缺少企业信用等级及其变化的数据资料,给信贷风险的度量增加了难度。

银行度量风险的数据主要来自客户不同时期的财务报表及其资本市场的价值或价格,还包括银行贷款损失的时间序列数据等。对于我国银行来说,只有建立起行业信用数据库,才能为高级的风险管理体系提供支持和保障。由于我国银行客户中非上市公司占据绝大多数,所以对客户现有财务报表数据的搜集和整理以及对客户将来信用信息充分披露的要求就显得非常重要。

三、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系统的构建

通过建立一个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系统,旨在预防、回避、分散、转移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从而减少损失,保证信贷资金的安全。

1.从商业银行信贷操作流程的角度,构建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系统。该系统有三个构成要素,分别为信贷风险识别系统、信贷风险量化系统以及信贷风险控制系统,它覆盖了整个信贷操作过程,包括贷前调查、贷时审查和贷后检查。实行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的风险管理体系,把这三个构成要素置于一个大系统中进行系统分析。

信贷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基础环节,是指对经济主体面临的各种潜在的风险因素进行认识、鉴别、分析,在这个阶段,要做到正确判断风险类型,准确寻找风险根源。信贷风险度量是在识别风险产生原因的基础上,科学地量化风险,包括衡量各种风险导致损失的可能性的大小以及损失发生的范围和程度。风险度量是风险识别的延续。信贷风险控制是在识别和度量信贷风险之后,采取有效措施减少风险暴露、将风险损失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内。

通过对信贷风险评价分析,才能科学测度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量,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从而对其提出控制的措施。这三个构成要素以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联合起来构成一个信贷风险管理的整体,从而达到信贷风险防范和控制的目的。

2.构建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系统的关键在于科学测度信贷风险。风险度量是信贷风险管理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否对信贷风险进行准确的度量关系到整个风险管理体系的成败。

由于违约风险是我国银行面临的最重要的信贷风险,因此信贷风险管理系统将侧重于对违约风险进行度量,通过建立银行内部信贷风险度量模型,对预期违约概率、赔付率和贷款损失等变量进行估计,进而计算银行个体贷款和贷款组合的预期损失和非预期损失。其中,贷款组合的预期损失等于组合内个体贷款预期损失的加权平均值,权重为个体贷款占整个组合资产的比重;贷款组合的非预期损失则是个体贷款的非预期损失、个体贷款占贷款组合资产的权重以及贷款损失相关系数等变量的函数。预期损失决定着银行的准备金和保证金水平,而非预期损失决定着银行风险资本的水平,从而达到对银行信贷风险进行量化组合度量的目的。

现阶段商业银行可以在传统的贷款风险度的计算基础上构建一个信贷风险度的函数式,综合考虑各影响因素,衡量信贷风险的大小。信贷风险度为:f(X1,X2,X3,X4,X5……)其中,X为影响信贷风险大小的各个因素,包括贷款对象的信用等级、贷款方式、贷款期限、贷款金额、贷款投资项目的风险—收益比等。信贷风险度量采用了内部评级与外部评级相结合的方法,对影响企业信用的因素进行加权综合,得到企业信用的综合评价值。信贷风险度指标可以用于银行对个体贷款的分析与决策,根据信贷风险的度量结果制定明确的信贷风险管理政策,如授信的对象、额度和期限等,从而保证每笔贷款的合理性,这是控制和防范信贷风险的主要环节之一。同时,还应考虑银行贷款组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通过对个体分析与组合分析风险收益的比较,尽可能减少各贷款之间的相关性,从而分散和降低贷款组合的总风险,实现对贷款组合信贷风险的动态管理。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控制信贷风险,降低不良贷款的比例,并为银行的资本配置提供参考,帮助银行决定满足巴塞尔协议风险资本充足率要求的经济资本数量,增强银行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谢平,等.中国商业银行改革[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2]钟俊,等.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与管理[M].北京:中国工商出版社,2005.

还款风险分析篇7

关键词:金融危机 信贷风险

信贷风险,主要是指银行贷放出去的款项,借款人到期不能偿还而形成逾期、呆滞或呆账,使银行蒙受损失的可能性。信贷风险管理是当前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核心。如何准确把握和有效防化信贷风险,确保金融安全,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和长期任务。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在强化信贷风险管理,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上做了大量艰苦卓绝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取得了显著的工作成效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信贷资产质量明显提高。然而,由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与金融产权制度改革、经营管理的授权操作与内控自律制度建设的严重不协调,国有商业银行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信贷风险控制理念和行为偏差,以致信贷资产不良率还处于高位运行。在金融不断对外开放的今天,如何加强信贷风险的管理便成了银行能否提高竞争力的关键。

作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从分析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成因着手,提出了治理信贷风险的相关措施。

1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面临的主要风险现况

分析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是加强信贷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商业银行信贷业务风险包括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其中内部风险起主导作用,并决定外部风险。

1.1 内部风险

1.1.1 素质风险。是指因信贷人员个人素质原因导致的信贷风险,信贷人员个人素质包括业务素质和品德素质两个方面。业务素质偏低的信贷员一般很难对一笔贷款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使贷款的风险增大;品德素质较差的信贷人员则容易导致以权谋私、以贷谋私的道德风险。

1.1.2 程序风险。信贷审批程序复杂往往使得贷款风险变得不易控制,有时甚至加大风险。

1.1.3 管理风险。贷后管理是信贷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贷后管理能否落实到位是贷款能否正常收回的关键。从现行管理机制看,贷后管理仍不同程度存在流于形式、走过场或不到位的现象,给贷款的安全回收带来了一定的隐患。

1.1.4 政策风险。每一种信贷业务的开办和发展都以相应的信贷政策作为前提,但在现实中,信贷业务有时很难与信贷政策变化相适应。

1.2 外部风险

1.2.1 经营风险。对于借款人来说,一旦银行贷款到手,主动权就转移到借款人这边,贷款使用和归还主要由借款人把握,贷款银行既不能参与借款人的经营管理,更不能干预其经营决策。借款人经营上的风险将直接影响银行贷款的安全,从而导致银行贷款的风险。

1.2.2 中介风险。一些会计师事务所、评估公司等中介机构为了眼前利益或某些不正当收益,会为借款人出具不真实的报告,隐瞒借款人的财务状况问题。这种做法使贷款银行在不真实资料的误导之下错误地发放贷款,造成较大的潜在风险。

1.2.3 行政风险。作为国有商业银行,虽然在人事、行政、业务上不受当地政府管理,但并不等于不受当地政府影响,有时受影响的程度还比较大。

1.2.4 诚信风险。借款人还贷意愿与其法定代表的个人品德有关,还贷能力强的借款人还贷意愿不一定强;还贷能力弱的借款人,还贷意愿不一定差。

2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形成的原因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成因主要体现以下两个方面:

2.1 银行自身原因

2.1.1 信贷管理机制不健全。就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而言,贷款的审批和发放主要凭借个人主观意愿,无论是贷前调查还是贷时审查,都缺少科学而完整的客观评价以及完善的贷后检查工作。贷款资金发放后,银行极少就企业对贷款资金的使用状况及企业的重大经营管理决策等进行必要的检查、监督和参与。这种只“放”不“问”的做法必然导致逾期、呆滞、呆账贷款的增多。另外,信贷员的责、权、利与贷款质量不挂钩,缺乏明确有力的激励约束机制。

2.1.2 信贷管理方法和手段落后。我国商业银行在进行企业信用分析时,采用定性方法者较多,缺乏系统科学的定量分析。信用风险分析主要停留在传统的比例分析阶段,缺乏在统计分析和人工智能等现代科学方法基础上的信用风险量化测量工具,如缺乏对企业违约风险分析模型、企业破产失败预警模型等科学定量模型的开发和使用。对企业信用等级的评定也主要是由各个银行自己进行,评级的主观性强。另外,我国商业银行的电子化起步较晚,很多银行缺乏关于企业完整信息的数据库。

2.1.3 缺乏高素质人才。当前,信贷管理工作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对于高素质人才的要求是:既懂银行业务,又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既有深厚、渊博的经济、金融、法律知识,又有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既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又要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

2.2 外部环境因素——金融环境影响

2.2.1 微观经济不景气,企业经济效益下降,直接影响到银行贷款资产的安全。据统计,去年某省国有、乡镇集体企业中的困难企业面达到55%,国有企业亏损面达到50.8%,其结果必然会相应地影响到银行的贷款资产质量。近年来,企业经济效益的下降也是银行不良贷款不断增加的一个直接原因。

2.2.2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滞后是银行信贷风险扩大的又一重要因素。由于企业破产失业救济制度没有完善起来,因而银行贷款风险无法直接分散和转移。企业与社会的问题没有解决,直接导致企业把生产所需资金的缺口留给银行贷款解决,形成贷款风险压力。企业保险制度不健全,使银行无法保全贷款资产的安全性,增加了损失的概率。

2.2.3 法律制度约束不力,同样是银行贷款风险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从某种程度上说,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和法制建设的时间尚短,不论是公民或企业的法律意识,还是国家的立法、执法,都不尽如人意。银行常常在运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时,受到挫折。

2.2.4 社会信用监督机制不健全,企业逃废债现象严重,加大了银行的信贷风险。由于我国目前缺乏一套完善的社会信用监督机制,逃债者得不到法律和社会的制裁,廉价的逃债成本成为企业逃债的直接原因。造假、欺诈、逃债、赖债等现象层出不穷,使得我国金融市场的诚信资源遭到了非道德主义的侵袭,社会信用出现了严重的滑坡和流失,信用已成为最稀缺的资源。

3 商业银行加强信贷风险管理的对策

3.1 加强内控机制建设

努力实现从粗放管理向规范集约管理转变,树立风险与收益相平衡,风险与资本相匹配的理念。全面落实风险责任追究制度,强化管理层和员工的风险防范意识,逐级签订风险责任书,从内部构筑有效的“信贷风险防火墙”。

3.2 健全我国的信用体系

对于商业银行,假如借贷者的信用意识增强,发生道德风险的概率就会减小,可以降低借款者违约的概率,从而降低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从根本上提高了商业银行控制信贷风险的能力。

3.3 规范信贷操作流程

规范的信贷业务操作制度一般包括贷前调查、贷款审批和贷后管理三个部分。将信贷业务“三查”制度细化升级,以客户现金流量分析和客户还贷能力的判断、预测为信用风险度量尺度。保证信贷业务高速度、高效益、高质量发展。

3.4 建立科学快速的信贷风险识别预警机制

建立科学的信贷风险预警体系,有助于改变传统管理模式下风险判断表面化和风险反应滞后的状况,加强信贷风险搜索的系统性和准确性,提高信贷风险分析的技术含量。

3.5 开展科学的贷款组合管理

投资多样化和分散化可以减少各种贷款的相关性,使风险贷款组合的总风险最小。最常用的方式是放款数量分散化和授信对象多样化,即银行应尽量避免大额贷款,增加小额贷款,从而把贷款给更多的人。依据概率分析的结果,分散贷款的平均值越接均值,风险的可能性越小。

3.6 加强金融监管

由单一合规性监管(对银行执行有关政策、法规实施监管)转向风险性监管 (对银行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流动性等指标所实施的监管),密切关注风险性指标,根据指标的变动制定监管对策。

参考文献

[1] 孔艳杰.中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全过程控制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2] 吴小平.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及对策分析[J].科技和产业,2008(7).

[3] 刘胜军,王琨.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J].商业经济,2008(7).

[4] 冯懃,章科燕.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问题的探究—构建股权激励制度[J].北方经济,2008(2).

[5] 马博.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浅议[J].现代经济信息,2009(3).

[6] 张红莉.浅析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J].财税金融,2008(12).

[7] 曾彭.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探究[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12).

还款风险分析篇8

[关键词] 商业银行;个人消费贷款;风险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 F640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6043(2017)04-0177-03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逐渐重视个人消费贷款业务的发展,这种创新的金融消费模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方式。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贷款业务主要以住房贷款、汽车贷款和助学贷款为主,这种贷款体制与西方国家有所不同,我国并没有实行真正意义上的个人信用体系贷款制度,其原因是我国没有一套健全的个人信用机制,这也是阻碍我国商业银行个人贷款业务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我国商业银行个人消费贷款风险种类,分析制约个人消费贷款业务发展的因素,有助于完善我国个人信用贷款体制,提高个人消费贷款业务风险管理水平,对促进我国商业银行个人贷款业务快速、稳健的发展起到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商业银行个人消费贷款风险

(一)借款人信用状况引发的风险

借款人信用状况引发的风险主要是指借款人不能按照合约履行自己应有的还款义务而引发的风险。借款人无力偿还贷款的原因主要是自身因素导致的,主要分为两方面:第一,借款人的偿还能力出现问题,即个人收入、个人资产等发生改变,借款人无法按时履行还款责任。第二,借款人的还款意愿发生改变,主要受借款人的个人品行、道德修养等因素影响。借款人的个人品行不仅决定了借款人的主动还款意愿,同时还决定了借款人是否能按时履行还款责任。但是,借款人的个人品行没有科学的计量方式,通常是根据借款人的过往记录进行评价。目前,我国并没有建立完善的个人信用机制,同时受一些社会不良因素影响,部分人的信用观念较差,缺乏主动还款意识。并且,借款人个人信用状况引发的风险商业银行很难控制,十分不利于个人消费信用贷款业务的发展。

(二)贷款保证过程中存在的风险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贷款业务通常需要借款人提供有价值的抵押物或是第三方担保人,如果抵押物或担保人发生变化,会给整个贷款保证过程带来风险,并且这些风险都是商业银行无法估计的。首先,借款人的偿还意愿或偿还能力出现问题,担保人没有足够的风险承担能力,面临巨大的贷款金额,担保人根本无法承担所有的偿还责任,因此给商业银行带来一定的损失。其次,当借款人提供的抵押物出现处置风险时,也会给商业银行带来损失。例如汽车贷款,如果借款人无法继续履行合约,需要将汽车进行拍卖,弥补对商业银行造成的损失。但由于我国尚未建立完善的汽车抵押市场和二手车拍卖市场,因此很难实现这个过程,当借款人提供的抵押物在进行拍卖时,一旦抵押物损坏使得其具有的价值下降,则拍卖成交价格也会随之下降,进而给商业银行带来利润降低的风险。

(三)商业银行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风险

商业银行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主要体现在银行内部管理程序不完善和银行员工素质低两个方面。首先,在商业银行内部未建立科学的用户信用评价体系,银行员工不按照规定程序评价风险,缺乏对借款人提供的抵押物的审核调查,或是在操作过程中出现违规行为,过于根据主观意识做判断,忽视银行内部的管理流程,从而引发了风险的产生。其次,由于我国个人消费贷款业务发展比较晚,针对此种金融业务还缺乏专业的高素质员工。作为银行专职的信贷员工,不仅需要有专业的理论知识,还需要有较强的市场分析能力,以及对行业发展的掌握能力。目前,商业银行的员工个人素质无法满足个人消费贷款业务发展的需要,更有甚者利用自身职位便利发放虚假贷款信息和越权放款等问题,这些现象严重影响了商业银行个人贷款业务的发展。

(四)市场因素变动引发的风险

市场因素变动引发的风险主要是指由于市场价格的波动给商业银行贷款业务造成损失的风险。从现代个人消费贷款业务发展形式分析,市场因素变动引发的风险并不是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的主要风险,但是随着银行业务的不断开放和利率逐渐市场化,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市场因素变动引发的风险,商业银行将面临更多的市场风险。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还缺乏对市场因素的分析,对市场因素变动引发的风险管理水平较低,尚未形成系统化的管理理念,使得这方面的管理工作存在诸多问题。首先,对市场风险没有足够的认识就无法形成健全的管理体系,对定价研究缺乏足够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商业银行无法针对市场风险制定合理管理措施,达到对风险管理系统化监控的目的,更加不具备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其次,我国商业银行十分缺乏从事风险计量和风险管理的专业人才,风险控制技术有限,尚未形成高质量的风险计量模式。因此,商业银行需要重视市场因素变动引发的风险,积极培养专业人才,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二、我国商业银行个人消费贷款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个人信用征信体系尚不完善

与国外相对比较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不同,我国个人信用征信体系发展较晚,尚未形成统一的,系统的个人信用征信体系。目前,我国个人信用信息主要来源于商业银行和由政府出资建设的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系统。个人信用查询服务主要面向商业银行,且其发展模式定位不够清晰。现有的个人信用查询系统,主要记录借款人在商业银行的历史贷款情况以及还款情况,如果借款人并未申请过贷款业务,其信用评价信息无法获取。而且,与借款人相关的收入情况、往来业务情况和税务情况等重要的评价信息都无法从现有的个人信用查询系统中获取,十分不利于商业银行个人消费贷款业务的开展。另一方面,专业的个人信用征信机构的缺乏,对借款人信用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评估以及管理等工作无法做到系统化和全面化,导致社会上一些不良信用行为迟迟得不到解决。

(二)个人消费信贷相关法律体系不健全

目前,我国出台的一些经济法律法规,主要以约束企业的经济行为为主,约束个人消费信贷行为的相关法规基本没有建立,不健全的法律体系,无法为商业银行个人消费贷款风险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现阶段,我国尚未设立独立法律部门,专职从事个人消费贷款业务的监督和管理。而且,我国没有颁布一部有较强针对性的法律来规范个人信用贷款行为,对个人消费贷款失信行为,在惩罚手段和惩罚力度方面并未作出明确规定。现有法律体系的不健全,导致个人消费贷款行为监管不到位,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得不到法律保障。在相关制度政策方面,我国个人破产制度、个人财产申报制度、个人账户制度等一直未出台,导致个人经济情况无法透明化,个人信用评价不全面,存在一定的信用风险。因此,我国需要结合实际发展情况,加强立法工作力度,早日完善个人消费信贷法律体系。

(三)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管理理念不强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消费贷款业务发展时间比较短,对借款人无力偿还贷款的经历比较少,对信贷风险认识不足,缺乏信贷风险管理理念意识,商业银行内部对于风险管理的控制措施不完善。近几年,随着个人贷款业务的发展,各商业银行开始加强对信贷风险的管理,虽然已加强对贷款审批、个人信用评价、统一授信等环节的管理,但是工作成效并不显著。部分商业银行制定的贷款业务工作流程只是一种形式,缺乏可操作性,同时也缺少与之相匹配的规章制度。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十分缺乏信贷管理经验,个人信贷资料不能做到统一存放和统一管理。部分商业银行在贷款业务成交前,不重视信用风险管理,这是由于银行内部缺乏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各项规章制度力度不到位,管理部门管理不全面造成的。并且,商业银行不能控制业务过程中的不规范行为,导致个人贷款业务风险难以得到有效控制。

(四)个人信用评估体系缺乏科学性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个人消费贷款业务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个人信用评估体系的建立缺乏科学性和统一性。比如上海资信公司的用户评估系统,采用征信个人数据和同步建模技术,分析用户信用情况,减少主观评估的错误判断。同时,部分商业银行也建立符合本行发展的信用评估机制,对借款人的收入情况、生活环境、资产情况、职业情况和往来业务情况等进行分析,但这种信用评价方式较为主观。可见,这些不同模式的个人信用评估体系没有统一化标准,分析结果也存在一定差异。在这方面,我国与西方国家差距比较大,个人消费贷款业务在西方的发展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已成功探索出数字模型方式,可以对个人信用状况进行逻辑判断和统计分析,我国应该借鉴外国的研究经验,完善现有的个人信用评价体系。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商业银行对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掌握能力较低,对个人数据系统的建设较为基础,不能进行数字模型的研究,使得科学、完善的个人信用评价体系一直未形成。

三、加强商业银行个人消费贷款风险管理的对策

(一)建立健全个人信用征信体系

建立健全的个人信用征信体系是降低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的有效措施,同时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贷款业务成交成本。目前,个人信用信息分布不集中,分散在银行、社会保险、公安等多个部门,因此,需要建立一个专职机构,对个人信用信息进行统一管理和协调,各部门之间可以相互交换信息,这样对用户信用评价较为全面。同时,应该建立信息交换制度、个人信用管理制度等,进而规范专职机构的管理程序。另一方面,人民银行应该尽快建立一个完善的个人信用征信系统,与法律部门、保险部门、其他金融部门建立合作关系,全面收集用户的收入信息、资产信息、历史交易信息和犯罪信息等,评估个人信用等级,并为商业银行贷款业务提供借款人的信用等级。并且,人民银行应该及时更新系统中用户的个人信息,为商业银行提供最新的用户资信情况,提高贷款业务质量,进而降低贷款业务风险。

(二)完善相关法律体系

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是发展个人消费贷款业务的关键,是提高个人消费贷款风险管理的重要保障。首先,我国应该出台针对贷款抵押行为的法律法规,规范处置抵押物的法律操作程序。并且制定有关耐消费品担保贷款的制度,促进其稳健发展。其次,完善个人信用的相关法律,规范个人信息收集的途径,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并做好必要的隐私保护工作。为了杜绝信用评价机构提供虚假信息报告,应该允许借款人查看自己的资料,如发现错误,及时调查并更正。最后,我国还应该加强个人破产法的研究工作。虽然现阶段很少出现破产、无法偿还贷款的现象,但随着个人消费贷款业务的不断发展,借款人范围不断扩大,不可避免一些外界因素导致借款人无法偿还贷款。因此,根据我国的经济发展形式,制定健全的个人破产制度是十分重要的。综上,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建立健全的个人贷款法律体系,不仅可以保护商业银行和借款人的双方利益,还可以促进商业银行个人消费贷款业务的健康发展。

(三)强化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管理理念

商业银行应该加强个人信贷风险管理意识,在银行内部建立独立风险管理部门和风险管理制度,并配备专职人员,明确岗位职责,防范信贷风险。风险管理人员根据银行贷款业务程序,做好各环节的监督管理工作,如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同时商业银行还应该做好贷款后跟踪工作。管理人员应定期关注客户的还款情况,当出现还款延期现象,及时调查分析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另一方面,应该加强对银行信贷员的业务管理,杜绝主观判断和不规范的操作,加强对信贷员职业道德教育和信贷风险意识培训。通过加强贷款风险管理意识和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可以对信贷风险进行有效的监控和预警,这不仅是商业银行管理水平提高的体现,也是商业银行实现现代化发展的关键所在。

(四)加强对个人信用的评估

在建立健全个人信用征信体系的基础上,商业银行还应该加强对个人信用的评估,制定标准的评估体系,从根本上降低贷款业务风险。首先,商I银行应该改变传统的主观评价法,不能单凭信贷员的工作经验对用户资信资料分析,作出是否贷款的决定。商业银行应该借鉴国外的评分模式,即数学模型,结合我国的社会经济特点,建立适合商业银行发展的个人信用评价系统,根据收集的个人信用信息建立数学模型,参考模型作出的分析结果,对用户信用作出科学的评价,依据此法作出的评价较为客观、准确。其次,商业银行应该建立统一的评价标准,才能保证评价结果的公平性,可以有效避免不规范的操作或更改评价结果。通过加强对个人信用的科学评估,可以缩短贷款审批时间,提高商业贷款的工作效率。

四、结论

随着人们生活习惯和消费方式的转变,对个人消费贷款的需求逐渐增加,商业银行将积极发展这项业务,与此同时,行业竞争力会日益加剧,面临的挑战也会越来越多。因此,商业银行必须加强信贷风险防范意识,借鉴国外的发展经验,加强对个人信用的科学评估,制定完善、有效的内部风险防范措施,进而提高自身的信贷风险管理能力。本文的研究可以给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提供一些参考,有助于商业银行认识信贷风险管理和研究风险管理,对商业银行个人消费贷款业务稳健发展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参 考 文 献]

[1]周小舟.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管理研究[J].甘肃金融,2014(5):41-43

[2]祖力福卡尔・阿布不都.商业银行个人消费贷款风险的识别与防范对策[J].经贸实践,2016(1):93

[3]余丽霞,窦b.论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的风险防范[J].浙江金融,2011(1):34-38

[4]钱枫林,邓予兰.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风险的分析及防范[J].科学经济社会,2011(1):32-35+43

还款风险分析篇9

一、农业院校信贷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就是确定何种风险事件可能影响贷款项目。风险识别是农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第…步,主要了解风险的性质,风险的类别,发生风险的原因以及风险事件的后果等问题。通过对风险的识别,趋利避害,便被动为主动。农业院校大致有如下几种风险:

(一)国家政策性风险。国家政策、法制、法规的建设正在完善的过程中,农业院校内外部调整、当地政府的有关政策的调整,对学校的收费情况都会产生一定影响。

(二)教育体制风险。农业院校缺乏经营管理方面应有的自,资金利用效率低下,缺少盘活教育资源的积极性,大量资产不断磨损、贬值,造成资源的浪费。由于体制上的束缚,农业院校运作很难市场化,缺乏竞争机制的刺激,形成相对封闭的系统,资源的内外对流很困难,整体效率低下。

(三)高校之间竞争风险。随着国内高校的跨区办学和国外高校通过各种形式的渗透,农业院校间的竞争将日趋剧烈,竞争会促进一些农业院校的发展,也会造成一批农业院校的倒闭。

(四)行政干预风险。教育机构属于事业单位,与上级政府管理部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受地方教育部门和行业管理部门的双重管理,管理体系更为复杂,增加了农业院校管理活动易发生不确定性因素。

(五)贷款担保风险。由于农业院校资产的公益性质以及教育设施等社会公益设施不得作为抵押的规定,农业院校贷款担保难以落实,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农业业银行授信风险。对农业院校贷款只能采用信用方式发放,缺乏有效的还款来源。

二、对农业院校信贷风险管理实施的对策

(一)严格贷款审查

贷款审查是农业银行风险控制的关键环节,通过贷款审查可以在贷款发放之前发现贷款己经存在和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对于风险程度较低以及风险可控的.农业银行可以向其提供信贷支持,对于风险程度较高以及风险难以控制的,可以及时终止与客户的进一步合作。贷款审查是商业银行掌握主动权、将风险因素有效控制的重要关口。

l财务数据的审查。农业银行对农业院校进行贷款审查时,通过近三年的会计决算报表,主要对以下内容进行分析:

(1)还款能力分析。还款能力分析包括对农业院校客户还款资金来源是否充足、是否合规有效、还款计划是否可行等方面的分析。还款资金来源可以是农业院校收支结余,也可以是财政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拨款,还可以是土地出让或置换等等方式取得的现金流量。从农业银行的实际经验看,银行更喜欢选择借款人自身有较为稳定的收入来源和较高的收支结余比例的客户,而不是完全依赖于上级财政拨款维持运转,这种判断也相应限制了农业院校贷款的还款来源不可能过多的依赖于财政拨款,而是基本上取决于借款人收入、支出、结余及净现金流量情况。但也不能排除政府、财政等部门承诺偿还贷款的可能。

(2)指标分析。①比率分析。主要分析农业院校的收入和支出的变化。它是将近三年的会计决算报表在不同项目之间,用比率来反映它们之间的关系,以评价农业院校财务状况的好坏。②结构分析。主要分析农业院校公用支出指标。它是以会计决算报表中某一总体指标为基础,计算其中各构成项目占总体指标的百分比,然后比较不同时期各项目所占百分比的增减变动趋势。③趋势分析。趋势分析法是将农业院校近年来的会计决算报表的绝对金额或相对数进行比较,以揭示它们增减变化趋势的一种方法。通过收支明细表、资产负债表的分析可以揭示农业院校财务变化的趋势,以预测农业院校未来的发展前景。④比较分析。比较分析法是将农业院校近三年来的会计决算报表的有关财务指标进行比较,以判断农业院校财务状况及经营管理的好坏。具体财务指标包括:资产负债率二总负债—总资产;结余比率;结余,收入总额;财政拨款增加比例:(当年财政拨款一上年财政拨款)—上年财政拨款;事业收入增加比例二(当年事业收入一上年事业收入);上年事业收入

2其他方面的评审

农业院校随着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深入、竞争机制的引入,为解决和避免以前存在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的问题,产生市场风险,对于农业院校的市场风险即生源风险,都是己经存在或即将存在的。市场风险的大小将主要依赖于该行业竞争程度、农业院校在本行业所处地位、知名度和声誉、国内外权威机构进行的评比和排名、主要领导者的经历业绩证明、农业院校的发展前景等方面的分析来评价判断。

(1)贷款合法性审查

主要评审:借款人提供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完整性;借款人的主体资格;项目是否纳入学校基建计划,项目开发所需手续是否齐全;“五证”是否齐全;征用土地的项目土地取得是否合法;抵押物、质押物的合法性和担保单位的担保是否合法有效。

(2)贷款安全性审查

主要审查:借款人办学的实力、业绩、社会品牌形象;借款人近年来的招生、毕业生分配情况及收费情况;近年来政府对借款人的支持力度及财政拨款到位情况;借款人近年的基本建设支出情况及项目建设期内是否还有其它较大的基本建设项日;借款人现有金融机构借款余额及还本付息情况;项目自有资金的来源及落实情况,是否用贷款或其它债务充抵;贷款偿还期内借款人各项收支情况;还款来源和还款计划等。

(3)贷款效益型审查

主要审查项目建成后对学校的发展前景产生的影响;项目带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项目为农业银行带来的存款、中间业务等效益。

(二)加强贷后跟踪管理

贷后跟踪管理是预防贷款风险、规避风险和抑制风险的重要环节。由于贷后管理和贷前管理相比,农业银行在与农业院校的关系上处于较为被动的地位,农业银行业务人员在贷后管理环节的工作缺乏积极性。同时由于贷款已经发放出去,且时间很长,容易被农业银行所忽视。贷款损失,在很大程度上与贷后管理不力,不能充分把握和分析预测各种风险因素的动态变化,对出现的风险因素不能及时或合理处理造成的。为此提出如下管理建议:

l,对于资质、减信较高的农业院校客户,贷后跟踪管理应突出银校合作关系的、加强金融服务的功能。对于一般农业院校客户的贷后管理,应突出管理功能。

2,密切跟踪贷款资金的流向,确保贷款按照规定的用途使用;对于贷款约定用作还款资金来源的现金回流要密切跟踪,督促客户还贷,防止挪做他用;及时了解农业院校的财务状况、教学活动是否正常、本行业的政策性变化、重大投资及其进展情况。

3,对于调查中发现的潜在风险因素,应建立并完善信贷风险报告制度,及时预警,尽旱防范。

4,强化贷后资料、记录及重要法律文件的归集,强化档案管理,对不良贷款客户贷后管理行为,提供充足的法律依据和有力保障。

(三)加强风险控制手段

由于农业院校财产不能作为抵押,银校双方可在征得财政部门、教育主管部门同意下,通过实行收费权质押、账户托管等方面得到保障。同时要求农业院校必须在贷款行开立基本账户和一般结算账户,在贷款协议中明确规定“银行对贷款资金的使用情况有权监控,对于不合理的支出,银行有权提出质疑或予以否决”;“在学校财务状况出现难以为继的情况下,银行可以及时冻结账户,优先用于还债,从而最大限度地保全银行资金”等。参照其他省份的做法,明确省政府指定省教育厅为质押登记部门,建立以农业院校的主管部门—省教育厅作为借款主体,统借统还,将学校收入与地方政府财力紧密结合,由学校将教育事业收费权质押担保,各学校所在地政府承诺补贴还款,在出现未及时足额还款时,省财政将扣收下拨资金用于还款,最大限度地保全农业银行资金。

还款风险分析篇10

关键词:外币贷款;风险管理;情景分析;压力测试;敏感性分析;在险价值

在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我国企业将面临外币贷款中的汇率风险。通过借鉴国外企业外债风险管理中科学而完整的风险管理体系,结合我国外汇管理体制以及企业的实际状况,建立健全外币贷款风险管理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有三十年,根据积极、合理、有效的利用外资的方针政策,截至2006年底,我国累计实际使用外资金额6854亿美元。

我国外债主要是外国政府和国际金融组织提供的贷款。这部分资金具有贷款期限长、贷款利率低等优点,深受企业的欢迎。在实际运作中,该部分外债真正承贷及还贷的主体是国内企业。一旦企业出现偿债能力的问题,将不可避免地将其转嫁给国内金融机构和国家财政,从而影响国家总体外债安全。

如北京奥林匹克饭店、中德合资武汉长江啤酒有限公司等均是因本币大幅贬值造成企业无力偿还债务而倒闭的。总体而言,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对外币贷款的风险管理认识程度不够,对汇率风险的规避意识淡薄,相应的风险管理体系极不成熟,急切需要外债风险管理方面的理论指导与实务方面的经验。

二、现状考察

外债风险不仅从宏观上影响一个国家经济的稳定和信用,而且从微观上影响一个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目前,我国外币贷款使用企业已经开始关注风险管理问题,并着手使用一些基本的衍生工具来管理外汇贷款风险。然而在实际中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

例如,债务风险管理意识淡薄,“重筹资,轻还贷”和“圈钱”思想盛行;国有企业体制性缺陷造成管理者缺少长远的规划或者具体操作的随意性;缺乏风险管理意识,不能准确把握汇率和利率市场变动情况、熟知各种金融工具应用的专业人才;缺乏合理的外债风险管理激励约束机制和相应的风险管理工具等等。

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金融系统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人民币汇率改革一年后,人民币兑换美元的汇率从8.27元人民币/美元上涨至接近8元人民币/美元,年变动幅度达到3.3%。

由于人民币兑换美元、欧元及日元等主要货币每年都发生较大幅度的变化,汇率风险已经成为我国企业外币贷款过程中值得高度重视的一个风险来源。

三、汇率风险

汇率风险主要是指由于企业经营收入货币与外债债务偿还支出货币的币种不匹配,在外债债务未清偿前,因汇率变动而产生偿债成本增加的风险。主要表现为收入货币贬值或支出货币升值导致借用外债单位的偿债成本上升。

目前我国企业外债汇率风险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其一,汇率制度改革后人民币汇率市场化使得人民币汇率的波幅趋大趋频,整体汇率风险增加。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直接后果就是较大幅度的升值。至2008年1月3日,人民币汇率已经达到7.27元人民币兑1美元,升值幅度达到12%。

同时,市场化后的人民币汇率更容易受到国际、国内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波动的频率、幅度将进一步扩大,不确定性进一步增加,从而使外债债务的整体汇率风险有所加大。

其二,日元和欧元债务潜在风险大。日元和欧元一直是汇率波动较频,波幅较大的币种,欧元从2002年至2006年7月,兑换美元波幅达到60%以上。如果持有这两种货币债务的单位而不对其日元和欧元债务进行风险管理,未来发生损失的可能性很大,并有可能超出债务单位所能承受范围,导致偿债危机,严重的将可能影响到企业的生存。

相对于固定汇率制度而言,浮动汇率制度下汇率的波动幅度要大得多,因此对外币贷款企业带来的风险也增加了许多。而目前外汇市场汇率波动的特点是汇率走向更加无序化,影响汇率变动的短期因素更加令人难以捉摸,凸显汇率风险管理的日益重要。

汇率风险一般包括本币、外币和时间三个因素。在企业偿还外币贷款过程中,均需要以本币兑换成所需偿还的外币,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本息的偿还。在这个确定的时间范围内,本币与外币的兑换比例可能发生变化,从而发生汇率风险。

外币贷款的时间结构对汇率风险的大小具有直接影响。时间越长,则在此期间汇率波动的可能性就越大,汇率风险相对就越小;时间越短,在此期间内汇率波动的可能性就越小,汇率风险相对就越小。我国企业在外币贷款偿还过程中,由于产生收益的是人民币,而需要偿还的贷款都为日元、美元、欧元等外币,因此,这是一种典型的“货币错配现象”,收益与债务的不匹配给外汇贷款债务人平添了一层汇率风险。

根据外汇风险的作用对象及表现形式,通常将汇率风险分为交易风险、经济风险、折算风险及国家风险。

将汇率风险进行分类,有利于确定风险管理应采用的最有效的方法。

对使用外币贷款的企业而言,其还债过程中所面临的汇率风险是具有双面性的。由于汇率未来变动的方向、时间以及规模的不确定性,汇率的波动既可能减小企业的偿债成本,也可能增加企业的偿债成本,使企业遭受损失。如果汇率的波动方向是不利的,企业的收入货币本币相对于所借外币贬值,则企业的外币借款成本上升,企业遭遇损失。反之,如果汇率的波动方向是有利的,企业的收入货币本币相对于所借外币升值,则企业的外币借款成本下降,企业获利。

四、风险计量

准确度量外债项目所面临的汇率风险是企业管理层进行风险决策的必要前提。企业在进行外汇债务风险计量时可采用情景分析、压力测试、敏感性分析和在险价值四种常用的方法。通过该四种计量方式计算,一般可以满足企业财务从不同角度和侧重对风险的认识和分析。

(一)情景分析

情景分析是当市场风险监控人员预测会发生影响市场的重大事件时,就多个风险因素建立较为全面的模拟环境,应用于当前的头寸,以测算可能发生的盈亏的一种风险管理手段。在外债风险管理中,企业根据专业金融机构对汇率和利率走势的分析判断,分析企业外债风险。

情景分析为管理层更好地应付市场变化提供了有利的信息,是一种策略分析技术,可用来评估在发生各种不同事件的情形下,对企业外债的影响。

进行情景分析的关键首先在于对情景的合理设定;其次是对设定情景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以及由此对事态在给定时间内可能发展的严重程度和投资组合因此而可能遭受的损失进行合理的预测;最后得出情景分析报告。

情景分析方法简单、直观,但存在对汇率和利率走势分析主观判断的成分较大的问题。

(二)压力测试

压力测试是指将整个金融机构或资产组合置于某一特定的极端市场情况之下测定债务风险程度的一种方法。

在压力测试中,由测试者主观决定其测试的市场变量及其变动幅度,变量变化的幅度可以被确定为任意的大小,而且测试者一旦确定了测试变量,就假设了测试变量与市场其他变量的相关性为零,不用再担心测试变量与其他市场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它不需要探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不需要复杂的数学计算,所以比较适合债务风险的定性认识和一般流。

压力测试可以模拟市场任何因素的变动幅度,从而计算出企业外债的极限风险。

压力测试理论上并不复杂,但在实践中仍存在不少问题。

首先是市场变量相关性和测试变量的选择问题。压力测试的一个重要假设是所选测试变量与市场其他变量的相关

性为零。因此,变量的选择要考虑其是否真正独立于其它变量,是否有必要将一组变量作为测试变量,或进行二维联合测试。其次需要对分析的前提条件重新确认。进行压力测试,某一或某些市场因素的异常或极端的变化可能会使得风险分析的前提条件发生变化。某种在正常市场状态下有效运行的基本模型,在市场危机时可能也会失效。

每次压力测试只能说明事件的影响程度,却并不能说明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与情景分析相比,压力测试只是对组合短期风险状况的一种衡量,可以说只是风险管理中一种战术性的方法,而情景分析则注重比较全面和长远的投资环境的变化,因而可以说是一种战略性的风险管理方法。

(三)敏感性分析

敏感性分析是指在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研究单个市场风险要素的变化可能会对外债偿还成本造成的影响,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

敏感性分析首先需要风险管理者确定影响企业外债成本的主要变量;然后通过计算显示债务成本对各变量的敏感性。对于不同敏感程度的因素,企业可以采取不同的措施。

敏感性分析计算简单且便于理解,在市场风险分析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该分析的局限性在于它只能判断出外债偿还成本对风险因素的敏感程度,但不能反映不确定因素发生可能性的大小以及在各种可能情况下对偿还成本的影响程度。因此,在使用敏感性分析时要注意其适用范围,实务分析中一般结合VaR进行分析。

(四)在险价值(ValueatRisk)

在险价值就是在一定的持有期和一定的置信区间内,一个投资组合最大的潜在损失是多少。VaR是一种利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来评价风险的方法,它可以使投资人既知道潜在损失的金额,又知道损失发生的可能性。

VaR风险衡量方法适用面较广,适用于综合衡量包括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在内的各种市场风险。

在企业外债风险计算中多用历史交易资料模拟法,即根据历史的统计数据,计算出未来可能的汇率和利率分布,从而进一步计算债务风险暴露在一定概率范围内发生的最大损失。

历史模拟法是一种非参数方法,可以有效处理非对称和后尾问题,诸如非线性、市场大幅波动等情况,以便捕捉各种风险。但是,该方法计算出的VaR波动性较大,存在严重滞后而导致VaR的高估等风险。

虽然风险值评估法是公认的风险管理有效的计量工具,但也存在若干局限,主要体现在:

首先,该方法不能涵盖价格剧烈波动等突发性小概率事件,无法应对市场出现的极端情况,但往往正是这些事件给银行的安全造成最大的威胁。

其次,存在头寸规模的影响问题。在外债项目的VaR计算过程中,没有考虑头寸规模或大小对市场汇率和利率的报价的影响。但是实际情况中,不同规模的头寸在交易时价格是不同的。

一般而言,债权方可利用VaR模型进行风险测算和规避。而对于获取外币贷款的债务方,也可利用相关计量测试,分析该项目的风险得失,更为今后的财务策划提供实用的借鉴经验。

总体而言,各种风险计量的方法受到自身的条件影响,其应用范围、场合将受到一定的限制。

情景分析从更广泛的视野,更长远的时间范围来考察金融机构或投资组合的风险问题。这种具有战略高度的分析可以弥补VaR和压力测试只注重短期情况分析的不足。因此,情景分析应与VaR和压力测试结合起来,使得风险管理更加完善。

当单个模型的分析方法种类较多时,不同分析方法得到的结论也不尽相同。如在险价值分析中,可以采用历史分析法、蒙特卡罗模拟法等手段进行分析,得到不同的结果。究竟采用何种手段,该种手段风险分析的方法是否正确都是较难确定的问题。

五、结束语

由于我国对外币贷款风险管理的理论研究较晚,相应的管理体系不成熟、不健全。企业普遍存在金融风险管理的防范意识薄弱,缺乏相应的风险管理人才等问题。而在实际经营中,尤其在铁路、公路的外币贷款建设中,有些必须是通过将盈利所得的人民币兑换成相应的外币(美元、日元、欧元等),然后进行外债的偿还。在还债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外币贷款的价值会因为相应货币汇率的波动而变化。因此,利用何种工具对面临的风险进行计量是企业经营中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

通过对企业外币贷款的汇率风险的分析,笔者选择了四种风险计量方法,对可能存在的金融风险进行测算,为企业外币贷款金融风险管理提供了理论参考。

在具体实践中,笔者建议企业的管理者可以通过衡量企业自身抵抗风险的能力,选择相应的风险规避方式和手段,以更好地面对企业经营中的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闫迄,杨丽.国际金融[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