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行业的市场前景十篇

时间:2023-05-31 15:22:41

建筑行业的市场前景

建筑行业的市场前景篇1

目前原创动画的就业不是很乐观,动漫并不发达的中国在影视上使用MAYA的三维技术并不多见,你能看到的电影中出现好的虚幻效果是MAYA的功劳,但并,任何一个行业没有什么前景之分,热爱就要有毅力走下去,maya所有的教程都是关于影视的。纯动画在国内就业形势不很乐观,随着动漫产业的全面发展,培养了一批建筑动画师,动画艺术创作电脑美术教学,影视动画创意及广告制作的基本技能掌握的基本知识,应用技术为基础的复合动画特效制作成为行业发展的迫切需要。我国人才的供给和需求正处于严重失衡的状态。预计在未来3~5年内,建筑动画设计师也将成为最炙手可热的职业。

一、建筑动画的兴起

建筑动画漫游是一个超过10年的发展历史的行业,在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新兴行业的快速发展,短短几年时间,无论是从技术或软件的发展趋势已经引起了整个建筑注意,建筑漫游动画的表现手法分为现实性和建筑性两种,现实性这一类主要是真实,尽量贴近现实生活。建筑性这一类表现可以不需要蓝色的天、很宽的地、很多的人和车,也不需要很多的环境花草,它就是展示建筑本身。主要是用来体现建筑师在设计某一座建筑的创作、构想、设计到完成的过程。随着行业的成熟,建筑漫游不光被单纯地应用到房产行业,更拓宽了其应用领域:①房地产行业:为了将未完工或者因为各种原因无法看到现房的房产介绍给业主,很多房地产商选择了使用建筑表现图或者建筑动画的手段。②城市规划:一座城市的过去、现在、将来到底是什么样子,相信这是很多人都关心的东西,有没有一种方法能把我们居住的城市展现在我们的面前?这也是许多年来人们所感兴趣的话题———现在,因为有了建筑表现技术,曾经的梦想被轻易地实现了。③游戏、影视场景:进入数字化时代,电子游戏与数字化的影视制作对于电脑模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那么庞大细腻的场景应该怎样来制作?建筑表现技术为导演们解决了难题。④建筑投标类项目:对于很多的大型项目,往往采用招投标的形式决定最后的方案,而设计师的理念如果只是用设计图表达,则显得太过单薄也不够直观,于是,应用三维技术的建筑表现理所当然地承担了表达设计者思想的任务。

建筑三维是这些行业里三维从业人员最多、市场最大的一个。门槛低,收入档次拉得很开,效果图利润很高,由于国内建筑市场的火爆,这样的状况我估计还可以维持5年左右。现在这个行业,不管是做效果图或者建筑动画,都是为设计师服务,利润都是被剥削过的。我觉得效果图或者建筑动画其实都是一样,会随着建筑开发市场的衰落而没落。不过,如果三维再进一步,服务对象由设计师变成大型建筑的物业管理公司,相信这样的市场会是效果图之后下一个巨无霸蛋糕,这就说明国内的就业前景空前强大,为我们以后就业提供很好的市场。建筑动画设计专业毕业生可在影视动漫制作及电视传媒行业、广告传播等商业制作公司、游戏、网络动漫等互联网互动娱乐领域、房地产开发与销售等领域服务,从事动漫设计师、动画绘制员、三维动画人才、平面设计师等工作。建筑动画设计主要课程美术基础与素描、色彩与构成、Photoshop平面图像处理、影视与动画脚本、动画运动规律、多媒体技术、Flas、影视后期合成、CorelDraw广告设计、网页设计、3DS三维动画设计。

二、建筑动画的表示形式

最初人们给建筑动画的定义。让观众体验建筑的空间感受。现在,吸收了电影和动画的代表性(如故事板,镜头运动,灯光,合成,特效,配音,甚至立体视觉技术等),建筑三维动画是磁场强度集合的技术行业,从城市发展表示,建筑和相关建筑活动所产生的动画电影,使用计算机软件能很好地表达设计师的意图,使设计师、客户和市民能够提前了解项目和产品的方式,这个预览不是一个沉闷的节目,具有娱乐性和互动体验。建筑漫游常用表现手法有以下几个方面:相机角度由远推近刻画一个主要建筑或重点表达物;镜头软切换,用AE等后期软件合成时做镜头柔和过度的特效,以达到切换的目的;模糊转清晰:远景模糊,背景清晰:主要用于鸟瞰镜头的刻画,在镜头拉远时用此种表达方式,刻意强调整体感、视觉感、色彩感;近景模糊,远景清晰:主要用于人视角度,特意刻画对背景建筑或背景主体的表达,通过有视觉感染力的方式做主镜头转换。建筑漫游可以分为楼盘漫游动画以及楼盘宣传片设计制作,随着房地产业的繁荣任何高新技术都在它的产品———楼盘上有体现,计算机辅助动画也不例外。十年前计算机辅助动画刚刚引进到中国从第一次应用到目前,任何成功的楼盘都离不开楼盘的宣传动画。尽管价格不菲却物有所值,它是真正为楼盘量身定做的CG片,所耗费的人力及技术是庞大的,当然效果也是显著的。楼盘宣传动画集三维技术、导演技术、剪辑技术为一身。三维技术的灯光渲染追求的是摄影的效果,一般黎明黄昏的场景比较多。三维技术能打出传统摄像机所不能达到的二级运动,但是它的摄像机运动规律也符合传统的拍摄技术。所以说楼盘动画技术综合了传统技术与高新技术。

三、建筑动画的发展前景

建筑行业的市场前景篇2

关键词:楼前广场;多样化;复合化;人性化

Abstract:Againstthebackgroundoftheunifyofbuildingandcity,asabinderofthebuildingandcity,highbuilding''''spublicsquarenotonlyundertakesthematerialandspiritualcommunicationsofthem,butalsomakesthecitymoreshining.Ithasacrucialrole.Therefore,thisissueisaboutthedesignmethodofthehighbuilding''''spublicsquarebytheinfluenceofcityandbuilding.

Keywords:publicsquare;diversify;complex;humanity

1前言——从城市设计中看待楼前广场的本质

现今城市中心区的发展,标志性的高层或超高层建筑仿佛成为一个城市和众多业主的首选,在享受其高容积率、高功率等优越性的同时,人们也在努力寻找最佳途径来解决其所带来的各种弊端,主要表现为造成交通压力陡增、给周边道路带来压迫感、使人们产生不安定情绪,从而破坏了原有城市的和谐秩序。此时,广场凭借其开放性、包容性和多样性等特点以一种特殊的形式出现在高层建筑与城市之间,使得三者达成共存互利的协议。这种特殊的广场形式多建于高层建筑周边,并与城市道路接壤,称之为高层建筑楼前广场。

然而,现状却是在寸土寸金的城市中心区,楼前广场的价值得不到体现,变成开发商追求最大商业利益的牺牲品,因此在有效行政干预的基础上,找出现有矛盾的根源,优化楼前广场设计,建造符合各方需求的广场空间,具有必要和迫切的现实意义。

2承载——楼前广场的设计方法

高层建筑楼前广场作为特定环境下的广场空间,不单涵括普通广场的基本功能,而且还应作为一把铰链将高层建筑与城市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使高层建筑的存在不再脱离城市生活的运行轨道。因此,根据楼前广场的尺度、多样化、复合化、社会化等特性,设计方法的研究应该注意相关学科的融会贯通。

2.1尺度界定

楼前广场的规模有大有小,它的空间尺度界定是设计成败的关键之一,通常包括人与建筑、空间的关系,建筑与建筑的关系,建筑与空间的关系等等。最为直观的标准是广场空间内间距和高差对人的心理和生理所产生的影响。由于在平日生活当中,人们总是需要一种内聚的、安定而亲切的环境,所以历史上很多城市广场空间的D(建筑高度)和H(建筑间距)的比值大约为1~3之间。卡米洛·希泰(CamiSitte)在总结欧洲广场设计的手法中提出广场宽度的最小尺寸等于建筑高度,最大尺寸不超过建筑高度的两倍,可以把这一论断运用到楼前广场与高层裙楼之间的关系处理。

2.2空间多样化

楼前广场空间多样化体现在协调高层建筑与城市肌理之间的关系,减小其巨大体量对临街面带来的冲击,为人们创造出高效、实用且宜人的公共空间。日本学者芦原义信在《外部空间设计》一书中提出20~25m的模数,他认为“建筑外部空间,实际走走看就很清楚,每20~25m,或是有重复的节奏感,或是材质有变化,或是地面高差有变化,那么即使在大空间里也可以打破其单调,若单调的墙面延续很长,街道就容易形成十分非人性的”。[1]

在水平方向上,楼前广场由于受高层建筑的限制较大,因此包容性和亲和性是重点考虑对象,表现为对建筑与城市交流功能的满足和对人性需求的满足。罗布·克莱尔(RobKrier)研究了众多欧洲广场的形状,归纳总结出广场空间形状的许多形态,并指出“人”才是检验设计成败的唯一标准。所以在相对受限的场地条件下,楼前广场的设计者应该以建筑与道路的平面关系为基础,利用建筑出入口的位置、道路和场地的高差变化、简洁而有效的景观设施等元素来创造出具有独特性的平面型态,并且把人的活动作为主体进行有效引导,使之成为平面构图中最具活力的元素。

在垂直方向上,楼前广场更多是与高层建筑相结合分为上升广场、水平广场、下沉广场三种,三种形式可以独立存在也可以融合在一起。如建于1936年的纽约洛克菲勒中心广场(RockefellerPlaza)就被认为是美国城市中最有活力的广场:这个下沉式广场规模不大,但使用率很高,夏季设有咖啡座和冷饮摊,冬季则成为溜冰场,成为人们娱乐休闲的最佳场所。

2.3功能复合化

功能的复合化是指同一空间中多种功能层次的并置和交替,对于楼前广场来说,与建筑、道路等元素的相对关系是重点,系统和高效是核心,表现为如何协调好来自城市各个方面车流、人流和物流的集散问题。楼前广场相对较小的地表容量远远不能满足高层建筑的需求,因此楼前广场垂直空间的综合开发是重要手段,这样能把地表集散人流有效地分散到多个垂直交通面上,既解决了交通问题又能创造更多的公共空间,使建筑与城市的衔接由单一面变为多层面。按照垂直向的区位,楼前广场可分为:架空层、地表层、地下浅层、地下中层、地下深层等层次,这其中包括城市架空交通、地面交通、综合管线、商业、停车场、地铁等功能。以香港中环区高层建筑的楼前广场为例,可以看出越是接近地面层,其空间性质越是开放和密集,其区位价值越高,越适合发展城市公共空间。

结合我国实际国情,楼前广场的停车设计将会是功能设计中的主题,楼前广场的停车模式可分为三种:①地面停车:是最方便最有效的方式,与外部交通联系直接,能解决少量停车。②停车场与其他功能相结合布置的组合方式:例如绿地、架空底层、地下室或屋面上等等,这种形式能有效地减少停车场占用基地的面积,有助于解决大量停车。这种模式也可以有效地实现地面上的人车分离,保障交通安全。③多层的停车楼和立体车库:将水平的停车面积叠合起来成为多层构筑物,能解决最大程度的停车,但由于采用了立体式的布置,使得车辆进出变成了一种垂直运动,与外部车流衔接较为困难。考虑到城市中心区的楼前广场受场地限制通常较大,应该首先考虑后两种模式。车辆的停放方式也需要根据场地的制约而适当地选用,常用停放方式中,垂直停放和45O倾斜停放两种方式比较适合楼前广场的特点:前者常选择后退停发车,所需停车面积最小;后者采用45O交叉停放,车道无须太宽,且停车面积较小。

2.4景观照明设计

有点、线、面组成的景观系统是构成楼前广场生态系统的重要元素,这其中包括凉亭、座椅、雕塑等景观节点,绿化隔离带、欧式柱廊等景观带和水体、彩色铺地等景观面。当他们有序而合理地分布于楼前广场的时候,起到了处处有景和移步换景的景观效果。景观节点设计要考虑自身大小与广场规模的比例,不宜过大而不能突出其重要性,也不宜过小而显得拥挤。例如美国得克萨斯州威廉斯广场上的一群奔腾咆哮的野马群雕像就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根据广场比例将马的雕塑放大半倍,经过多次试放才确定了位置,然后用喷泉模拟马踩踏水面时水花四溅的景象,使人们仿佛回到了得州早期开拓时的大草原上。景观带的运用常见于各种空间的中介面,对空间起到围合、界定的作用。成功的景观带不仅通过向人行道延展,向人们暗示他们已经进入广场之中,起到过渡作用,还能充分利用有限空间创造更多的休息空间。在景观面的设计中,喷泉以其动态的视觉和声音方面的吸引力被大家所喜爱,以长沙五一广场喷泉为例:每晚的相同时候,当喷泉开启的时候人流不断,未开启时则人烟稀少。而铺地类型的选择不仅可以界定空间范围、改变单调灰暗的地面状况,还能作为引导行人、车辆的线路标识,使其高效而有律。

楼前广场中的照明设计是利用艺术的处理手法使景观元素呈现出特殊的面貌,以达到装饰和强化环境景观的作用。在楼前广场中,对高层建筑物照明设计的整体性、层次感是重点。整体性一般是通过光的亮度变化、色彩变化来展示建筑物的特点。其设计依据是建筑物的使用功能、结构特点、风格、表面装饰材料等因素,除了单纯考虑建筑物本身因素外,还应该考虑周围其他构筑物、植物、水体等因素,以达到整体效果的完善;而层次感的产生主要是通过光线的虚实、明暗、轻重、大面积给光和轮廓勾画等手法来表现主景和配景之间的关系,需要针对被照物的造型、结构进行具体地分析。同时,对建筑物以外的元素如水体、植物、雕塑和景观艺术品的照明设计作为存托主体形象的配景,其贡献也是不可忽视的。

2.5人性化设计

楼前广场应该是一个受人们喜爱而使用率较高的公共空间,克莱尔·库珀等人在《人性场所》一书中提出:“根据对现代广场用途的调查研究,坐、站、走动以及用餐、读书、观看和倾听等活动的组合,占到所有利用方式的90%以上。”[2]因此人性化的设计是考察楼前广场设计成败的关键之一,其主要方面包括楼前广场微气候、休息设施、公共活动等方面。楼前广场微气候的设计应该考虑当地的气候特性,根据当地太阳和季风的规律确定构筑物、植物、水体等元素的位置、形态等,以便在炎热的夏天有适度的遮荫、在寒冷的冬天有足够的日照;另一方面由于临近高层建筑,受到其向下反折风的影响,有可能增强的风力对人们的步行或休闲活动造成的影响较大,因此调节容易受影响区域建筑的尺寸和形状是最有效的措施。楼前广场中的休息设施也不只是座椅的摆放那么简单,设计的时候应该考虑各式各样的座椅形式,并通过对楼前广场的使用率和使用人群的研究调查来确定座椅的数量、朝向和材质等,为不同的人群提供各种舒适的休闲场地。以使用强度适中的情况建议每30m2的广场空间至少应该有1m2的座位面积。座位的朝向应该使人们能看到不同的广场景致、在不同季节接受不同的日照程度、提供不同程度的私密性等;座位的材料以硬度适中、热容量较大的木质材料较为温暖和舒适,其他材料例如混凝土、金属、石材等作为辅助座位也可起到不同的效果,丰富场所的质感。

楼前广场中的公共活动是为整个空间注入活力的重要手段。设计人员应该考虑艺术表演、摊贩零售、商业宣传等活动场地,因此在前期设计过程中,场所可变性和灵活度的考虑也是必不可少的。

3后续——使用状况评价

现在对某个项目的建筑设计应该是一个长期的工程,因此在设计工程完毕之后,设计过程并未完成,设计人员应该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对作品进行系统评价和研究,称之为使用状况评价(PostOccupancyEvaluation,POE)。普里瑟曾指出:“使用状况评价是一种利用系统、严格的方法对建成并使用一段时间后的建筑(户外空间)进行评价的过程。POE的重点在于使用者及其需求,通过深入分析以往设计决策的影响及建筑的运作情况来为将来的建筑设计提供坚实的基础。”[2]不同于国外的大多数POE研究是由政府资助,国内的这类工作需要设计者亲力亲为,其意义在于能深刻地了解人与空间的相互作用,丰富设计成果;从各种收集到的信息中提出完善和改进建议;还可以作为项目间歇的提高。常用方法包括观察、询问、问卷调研等。例如:在实地观察过程中,试着集中至少5分钟的时间来关注每一种主要感受;亲自与使用者进行交谈,更全面地收集不同类型人的信息;发放调查问卷,题目设计尽可能直接,以方便被调查者。最后对收集到的情况进行归纳总结,成功之处运用到日后设计当中去,不足之处及时给出整改建议,再进行评价,这样才是建筑师的正确态度。

4结语

随着高层建筑日益增多及城市需求增大,楼前广场起初由经常被忽视的附属物,在设计当中出现了许多不合理的地方,设计者没有从各方面进行分析,不能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实际上,楼前广场是建筑设计和城市设计的重要过渡。一个经过设计者全面分析、合理选择设计手法的楼前广场,不仅能使周边建筑更加有效有序地运作,还能协调城市空间关系、增添城市亮点,使建筑和城市融为一体、共同进步、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克莱尔·库珀·马库斯,卡罗琳·弗朗西斯.人性场所.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克利夫·芒福汀.街道与广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王柯,夏健等.城市广场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

[5]戴志中,刘晋川等.城市中介空间.东南大学出版社.

[6]韩冬青,冯金龙.城市·建筑一体化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

有点、线、面组成的景观系统是构成楼前广场生态系统的重要元素,这其中包括凉亭、座椅、雕塑等景观节点,绿化隔离带、欧式柱廊等景观带和水体、彩色铺地等景观面。当他们有序而合理地分布于楼前广场的时候,起到了处处有景和移步换景的景观效果。景观节点设计要考虑自身大小与广场规模的比例,不宜过大而不能突出其重要性,也不宜过小而显得拥挤。例如美国得克萨斯州威廉斯广场上的一群奔腾咆哮的野马群雕像就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根据广场比例将马的雕塑放大半倍,经过多次试放才确定了位置,然后用喷泉模拟马踩踏水面时水花四溅的景象,使人们仿佛回到了得州早期开拓时的大草原上。景观带的运用常见于各种空间的中介面,对空间起到围合、界定的作用。成功的景观带不仅通过向人行道延展,向人们暗示他们已经进入广场之中,起到过渡作用,还能充分利用有限空间创造更多的休息空间。在景观面的设计中,喷泉以其动态的视觉和声音方面的吸引力被大家所喜爱,以长沙五一广场喷泉为例:每晚的相同时候,当喷泉开启的时候人流不断,未开启时则人烟稀少。而铺地类型的选择不仅可以界定空间范围、改变单调灰暗的地面状况,还能作为引导行人、车辆的线路标识,使其高效而有律。

楼前广场中的照明设计是利用艺术的处理手法使景观元素呈现出特殊的面貌,以达到装饰和强化环境景观的作用。在楼前广场中,对高层建筑物照明设计的整体性、层次感是重点。整体性一般是通过光的亮度变化、色彩变化来展示建筑物的特点。其设计依据是建筑物的使用功能、结构特点、风格、表面装饰材料等因素,除了单纯考虑建筑物本身因素外,还应该考虑周围其他构筑物、植物、水体等因素,以达到整体效果的完善;而层次感的产生主要是通过光线的虚实、明暗、轻重、大面积给光和轮廓勾画等手法来表现主景和配景之间的关系,需要针对被照物的造型、结构进行具体地分析。同时,对建筑物以外的元素如水体、植物、雕塑和景观艺术品的照明设计作为存托主体形象的配景,其贡献也是不可忽视的。

2.5人性化设计

楼前广场应该是一个受人们喜爱而使用率较高的公共空间,克莱尔·库珀等人在《人性场所》一书中提出:“根据对现代广场用途的调查研究,坐、站、走动以及用餐、读书、观看和倾听等活动的组合,占到所有利用方式的90%以上。”[2]因此人性化的设计是考察楼前广场设计成败的关键之一,其主要方面包括楼前广场微气候、休息设施、公共活动等方面。楼前广场微气候的设计应该考虑当地的气候特性,根据当地太阳和季风的规律确定构筑物、植物、水体等元素的位置、形态等,以便在炎热的夏天有适度的遮荫、在寒冷的冬天有足够的日照;另一方面由于临近高层建筑,受到其向下反折风的影响,有可能增强的风力对人们的步行或休闲活动造成的影响较大,因此调节容易受影响区域建筑的尺寸和形状是最有效的措施。楼前广场中的休息设施也不只是座椅的摆放那么简单,设计的时候应该考虑各式各样的座椅形式,并通过对楼前广场的使用率和使用人群的研究调查来确定座椅的数量、朝向和材质等,为不同的人群提供各种舒适的休闲场地。以使用强度适中的情况建议每30m2的广场空间至少应该有1m2的座位面积。座位的朝向应该使人们能看到不同的广场景致、在不同季节接受不同的日照程度、提供不同程度的私密性等;座位的材料以硬度适中、热容量较大的木质材料较为温暖和舒适,其他材料例如混凝土、金属、石材等作为辅助座位也可起到不同的效果,丰富场所的质感。

楼前广场中的公共活动是为整个空间注入活力的重要手段。设计人员应该考虑艺术表演、摊贩零售、商业宣传等活动场地,因此在前期设计过程中,场所可变性和灵活度的考虑也是必不可少的。

3后续——使用状况评价

现在对某个项目的建筑设计应该是一个长期的工程,因此在设计工程完毕之后,设计过程并未完成,设计人员应该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对作品进行系统评价和研究,称之为使用状况评价(PostOccupancyEvaluation,POE)。普里瑟曾指出:“使用状况评价是一种利用系统、严格的方法对建成并使用一段时间后的建筑(户外空间)进行评价的过程。POE的重点在于使用者及其需求,通过深入分析以往设计决策的影响及建筑的运作情况来为将来的建筑设计提供坚实的基础。”[2]不同于国外的大多数POE研究是由政府资助,国内的这类工作需要设计者亲力亲为,其意义在于能深刻地了解人与空间的相互作用,丰富设计成果;从各种收集到的信息中提出完善和改进建议;还可以作为项目间歇的提高。常用方法包括观察、询问、问卷调研等。例如:在实地观察过程中,试着集中至少5分钟的时间来关注每一种主要感受;亲自与使用者进行交谈,更全面地收集不同类型人的信息;发放调查问卷,题目设计尽可能直接,以方便被调查者。最后对收集到的情况进行归纳总结,成功之处运用到日后设计当中去,不足之处及时给出整改建议,再进行评价,这样才是建筑师的正确态度。

4结语

随着高层建筑日益增多及城市需求增大,楼前广场起初由经常被忽视的附属物,在设计当中出现了许多不合理的地方,设计者没有从各方面进行分析,不能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实际上,楼前广场是建筑设计和城市设计的重要过渡。一个经过设计者全面分析、合理选择设计手法的楼前广场,不仅能使周边建筑更加有效有序地运作,还能协调城市空间关系、增添城市亮点,使建筑和城市融为一体、共同进步、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克莱尔·库珀·马库斯,卡罗琳·弗朗西斯.人性场所.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克利夫·芒福汀.街道与广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王柯,夏健等.城市广场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

建筑行业的市场前景篇3

关键词 场地景观环境建筑

1前言

任何建筑都有环境,任何建筑都需要环境,他们都是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中的。建筑与环境的建设需同时考虑,脱离一方去构思另一方都是构思不完善的。

在本方案设计过程中,笔者所把握始终的是:对每一块场地,都有一种理想的用途,对每一种用途,都有一块理想的场地。建筑和环境应该是相互协调的,建筑为环境存在,环境是建筑的一景,是共生的。笔者将旅馆的使用功能和周围的场地、景观相结合,努力寻找自然和人的平衡点,实现环境和建筑的紧密关系,并把人作为首要因素考虑在内,以体现本方案的主题――聚。

2对场地的聚合

规划专业的基本目的是创造并保持现有的人与环境的最佳关系。

一个场地不能和另外一个场地实际的或空间的进行调换,因为世界上没有相同的场地,每个位置都具有独特的特征,从空间角度讲,每个地方都具有固有的,不相同的价值,一种独特而具体的、源自其存在的价值。

如本方案的规划建设场地: 规划用地位于城中的老河道南侧,交通便利,有较好的景观条件,一面是沿河景观带,一面是城市广场,最主要的特征,也是设计中存在的难点――地块是非常不规则的。这一点如果处理得不好,就会使人感觉在此地块附近的建筑都是孤立的,整个场地被所存在的建筑分得七零八落,或许觉得这个地块不适合再有建筑去破坏城市场地的完整和景观的统一。

所以想要通过场地的充分利用来延续城市的肌理,就必须结合此处的地形。经过对旅馆建筑各个功能的分析,找出和周围环境、建筑相通之处,让建筑不仅仅是建筑,还是连接城市场所的中枢,要随曲合方,配合引导周围的建筑环境、场地。而任何一个项目的场地都是具有其规划的本质:(1)寻找最合适的场地;(2)让场地启发规划方式;(3)提取所有场地的潜在价值。

因此,在此的方案中,笔者将旅馆主要分为相对的动区和静区,动区是指旅馆的商业和娱乐部分,静区是指旅馆的住宿和休闲部分,再分析周围的场所性质。经过分析和考虑,让新的建筑顺应原有建筑的方向和功能,配合原有商业建筑作了旅馆的商业部分,使在干道两侧的商业建筑整合并具有一定规模,形成商业购物网络。在收集场地凝聚力的同时提升了此地块的区域价值。至于旅馆住宿部分,则顺应地形沿城市河区排开,在取得城市景观的同时,让整个建筑物来强调地形,成为场地中的标志物,成为城市地标。

3对景观的聚合

场地不能脱离景观而独立存在,没有景观的场地在某种意义上就失去了它本身的意义。所以,为了显示场地的独特就要有特殊的景观,场地的聚合的实现首先是景观的聚合。

风景区里还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安排必要的建筑。但是建筑物在建成前可以通过规划设计相地择位,一经建成就是定点定位,对环境则是另外一种概念了。小的环境在一定条件下配合建筑的定位定性而确定或改变位置,并在一定空间范围内改变本身的气氛和形态,而建筑必须服从人、环境,从功能性质、体量体形、风格色彩等各方面去适应大环境。使与周围环境的气氛格调统一协调,不仅仅是要随曲合方配合周围的景色,还要力争让环境成为建筑群的一景。要坚信,环境对建筑是围景、是烘托,建筑对环境是点缀、是装饰。

因此,在本方案的景观设计中,顺应功能的分区,通过一条主轴将城市节点相连,使城市的景观点连成为景观线。让城市广场、城市道路节点在空间视觉上和建筑中庭有机结合,成为此地域里的特点,同时优化休闲、购物广场的环境,成为与众不同之处。

同样的,也让周围的城市节点为自己所用,成为建筑中的一景,并建造小环境配合大环境。此处的建筑中的中庭就有此意义,利用空间高差营造下沉休闲广场,与原有建筑景观相连,让其成为建筑的视景,其他建筑从此借景。

视景、借景要达到最佳效果,应该只在规划中最恰当的位置才完全展露出来,它不会过目即忘。

但是,对景观的塑造、对周围景观的利用,以及景观与景观之间的渗透,就是努力做到让我的景观能给人以过目不忘的。但是有时透景的行程太长,就会令人厌倦,所以应通过变化水平高度,伸展或压缩参考景框,或变化行进空间和观景空间的特色,将透景分成几个部分,这也是在方案中中庭利用高差变化的原因之一。

4对环境中人的聚合

在设计一栋建筑时,建筑师总是尝试想象作品完成后的样子,在意识上将自己放在一个观众的地位上,挑剔的认真审视它,从而得到设计将带来的感受,用新的方法或原始的方法所带来的惊喜,还有最敏感的人所要寻找和理解的建筑细部。在这种想象的过程中,建筑师考虑着他所认为精髓的建筑元素,努力确认他的推理是否正确,他所用的材料是否合适,颜色是否和谐以及所创造的形式是否美观和正确。

很多人都认为人是自然的破坏者。可是人和自然是相通的,自然是因为生命才美丽的,而建筑也是因为人的存在,才有了确实的意义。

所以建筑设计构思及考虑的首要问题是:人性空间――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尽管说建筑存在于环境中,要首先考虑与环境的相互协调,一个好的建筑在做到这一点的同时,要满足人的需求,并可以给人以新鲜、亲切的感受,这就要求建筑本身能够提供一种人们能以所有感觉――触觉、鼻嗅、口尝、耳闻、目睹――去体验设计的环境。

在设计的过程中,研究涉及的对象无论是单体建筑物还是建筑综合体,问题都是一样的:即通过景观在城市中创造新的领域。正是这种新的领域才能触发人的感官,引导、诱惑人从一点到另一点,也就是个性化、生态化的空间创造!这里的生态不仅仅是种树、种草,更重要的是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尊重,对整体健康和生态状态――心理健康、身体健康和精神健康的关注。这才够人性化!

那么场地、景观的聚合,就是在够生态的基础上满足、迎合人的感觉、感情、精神需要。也只有场地和景观相互配合,相互协调,聚合在一起才能散发出来吸引人的魅力。

5结束语

建筑行业的市场前景篇4

关键词:建筑动画;数字技术;表现技法;影响

0 绪论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建筑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建筑动画。建筑动画是指“用电脑三维动画的方式对建筑及周围环境进行动态表现的过程”。建筑动画在我国出现还只有十几年的时间,是一种非常年轻的建筑表现类型,但因其具有数字技术优势,故发展非常迅速,且日趋成熟。

1 建筑动画产生的时代背景

20世纪90年代,我国经济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建筑设计市场空前扩大,追求高效率成为必然。数字化技术(计算机或电脑)开始影响我们的生活,并进入到设计行业。传统手绘面临困境与挑战,其因技法繁复、效率低、不便复制备份而落后于时代,远不能满足市场发展需要。电脑设计与表现开始受到人们的青睐,手绘逐渐变成了一种基础训练而退出主流市场,从此,开始了所谓的电脑表现时代。

21世纪初,随着数字技术的高速发展,尤其是网络信息技术的全面普及,数字动画――“CG”很快应用到设计行业,建筑动画就此产生。建筑动画采用动画虚拟数码技术结合电影的表现手法,根据建筑、园林、室内等平面规划图纸,将建筑外观、室内环境、生活场景与自然现象等未建成的场景进行虚拟演绎展示,让人们直观动态地了解设计构想,并可以以任意角度浏览。

2 建筑动画的特点与优势

建筑动画其实是基于电脑效果图发展而来,但完全不同于普通意义上的“电脑效果图”,它有自己鲜明的特点与优势。

2.1 数字化程度更高

建筑动画技术综合性强,融合了许多学科与技术,如建筑、软件、场景设计、艺术(美术与配音)、脚本编辑与视频剪辑等。前期建模一般用3DSmax,后期合成用AE或者fusion,视频剪辑用vegas或者Adobe Premiere Pro,用Nuke合成。期中,各软件之间要进行复杂数据(模型、图形、图像、声音等)的交换与链接,才能形成完整的视频文件。

2.2 视觉冲击更强

早期的电脑效果图以其逼真的光影、质感与空间感而备受人们的喜爱,但建筑动画所带来的视觉效果是前所未有的。其空间次序与整体环境均处于动态浏览状态,镜头的设置让其具有强烈的画面视觉冲击力,人们可以从任意角度观看自己想看的任意空间环境(全景与细部),享受电影一般的视觉效果。

3 建筑动画对表现技法的影响

3.1 技术影响

以往的电脑效果图尽管也是利用数字技术,但涉及的软件不多(CAD、3DS MAX、PS),设计师个体可以独立完成一件作品,另外,电脑效果图的视点与画面受限(一个画面一个视点),不能满足人们随心所欲(任意角度、任意空间、任意时间、全方位)的要求。而建筑动画完全可以达到此要求。建筑动画的技术核心是动态虚拟(包括城市景观虚拟动画、室内设计虚拟动画、施工过程虚拟动画、道路交通虚拟 动画、旅游景区虚拟动画、物理环境虚拟动画等),建筑动画集声、光、色于一体,其涉及的软件众多复杂,技术含量与要求很高,往往需要多位设计师分工协作才能完成一件作品,其对技术的影响是深远的。

3.2 感官影响

在建筑动画中利用电脑随意可调的镜头,进行鸟瞰、俯视、穿梭、长距离等任意游览,提升建筑物的气势。这种视觉上的冲击力是无与伦比的,彻底改变了视觉受限与画面静止单一的困境。由传统的单一图形画面走向多帧画面,由单一视觉到多视觉全景浏览模式,自由灵活,可以随心所欲从全局到局部展现。传统单帧效果图因画面静止,空间形体的其他部分不可见,只能借助观者的想象,造成效果图与实际空间视觉效果差异很大。建筑动画集图像、视频与音频于一体,图文结合,动静相宜,其感观享受前所未有,虚拟真实感极强。

3.3 行业影响

因市场发展的需要,建筑动画应运而生,其对建筑表现与设计行业影响巨大。当前,在大型建筑设计投标项目中,建筑动画已成为不可或缺的角色,无论甲方与乙方均热衷于通过建筑动画来评判和展示设计项目。这样造成了建筑动画人才炙手可热,市场需求旺盛,人才紧缺。建筑动画改变了行业人才结构,传统手绘与电脑效果图设计师面临压力。同时,相关学校的人才培养也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

3.4 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

市场急需合格的建筑动画人才,传统手绘与单纯的电脑效果图人才已不能适应市场需要。建筑动画要求设计师必须具备综合知识与素质(动画、多媒体、编辑、美术、建筑、脚本语言等),这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学校应抓住机遇,制定对策,进行教学改革,加快建筑动画人才培养。当前,我国很多高校开办动画(或新媒体)专业,但更多定位为影视动画、短片或漫画插图,他们的就业一直处于困境(多次被亮“红牌”警示),如能让他们加强建筑知识方面的学习进入建筑动画行业,应该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4 建筑动画的发展误区与困境

建筑动画虽然受到建筑设计市场青睐,但其热度背后却面临一些困境与发展误区,值得正视。

4.1 过分追求视觉形式感与意境美

在许多大型的建筑(包括景观规划)招投标项目中,投标方常把建筑动画做得绚丽动人,美轮美奂,过分追求建筑环境的形式感与意境美,尤其是房地产项目展示视频更是如此。而建筑设计的本质(功能)却退居其次,让建筑本身变得无足轻重,从而陷入本末倒置的误区。现有许多竣工的建筑与景观规划项目,因实景感觉与先前动画虚拟意境之宣传大不相同,而令人有受骗之感。

4.2 投资较大、难以学习、普及困难

建筑动画涉及的软件较多,学习起来比较难,而且对计算机硬件要求很高,投资较大。如要建立一个建筑动画工作室,单设备投入就得几十万,这是普通设计师与在校学生无法承受的,比传统手绘与普通电脑效果图的设备投资要多得多,因此建筑动画要普及也比较困难。另外,建筑动画对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必须有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各种应用软件的驾驭能力、艺术素养与创意能力、建筑设计与项目理解能力等,正是这些要求才造成现阶段建筑动画设计人才紧缺。

5 结语

建筑动画将成为21世纪建筑表现的潮流与趋势。建筑动画所带来的视觉效果让人着迷,但其本身也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其发展也有一些误区,有必要对其正确而理性看待,不能因为建筑动画而否定摒弃传统表现技法,应正确处理手绘、电脑效果图与建筑动画的关系。手绘是基础,是培养艺术素养与创意能力的途径。电脑效果图是静态画面的展示,有利于人们仔细观看与评价。建筑动画能展示设计过程,其完整性不言而喻,三者相辅相成、循序渐进、各具特色。

建筑行业的市场前景篇5

1城市规划与城市景观

城市景观,是对土地功能的利用,是在对土地的性质研究后对之作出的综合利用,如哪些可用于建怎样的建筑,哪些最好用作公共绿地,哪些应保持其现状。

城市的美,不仅仅意味着应有一些美丽的公园、优秀的公共建筑,而且城市的整个环境乃至细部都应是美的。这些内容构成了城市风景的所有东西,都是城市景观设计的题材。景观设计除了必须满足其适当的功能外,还应符合客观的美学原则,即形式美原则。

规划师、建筑师、道路工程师在自己的工作中都必须表现精巧的美,但又必须组成一个具有同一性的画面,即它们联合在一起形成新的城市景观。例如,上海浦东的陆家嘴上,在南京东路纵轴线延长线上建成的亚洲第一高度的东方明珠电视塔。其建成后所得到的景观,不是简单的A+B=AB,它等于X,这是一种新的因素,是南京路空间的延伸与定位。

城市的景观应反映城市的性质与规模。城市规划工作在确定城市规模与性质后,其景观设计就应反映城市的性质。如历史文化名城西安的城市景观组织中透着浓郁的古都气息;首都北京的长安街政治气氛浓重;杭州作为旅游城市,山光水色气脉相联、自然景物与人文环境融洽。

城市景观,还应反映城市各物质要素之间功能分区与布局。随着国家工业化的发展,各地不断出现了工业城市、工业区,一些现代化的厂房、高炉、水塔、码头等建筑物、构筑物和设施,就成为这类城市的景观。

原有的城市景观对城市发展的作用不可忽视。自然的水域和丘陵,原有的建筑物的类型,都是景观设计的创作之源。

2城市景观形成要素

人们对一个特殊的景观或整个城市的印象,不仅仅来源于视觉,对城市的印象,还来源于自身的回忆、经验、周围的人群等等,每个人在自己的环境中建立起关于城市局部的印象,形成一系列在精神上或心理上的相互联系的形象,但一个城市的基本形象则是他同时代人所共同的感受。

每一个建筑物都会影响城市景观的细部,并可能影响到城市整个形象的整体。人们共同的心理上的城市图象由人们所看到的许多东西的综合。

构成城市景观的基本要素有路、区、边缘、标志、中心点五种:

路:一个城市有主要道路网和较小的区级路网。一个建筑有几条出入的路。城市公路网是城市间的通道。路的图象主要是连续性和方向性,因此应构成简单的系统,起点和终点要明确。路旁的建筑和空间特性是方向性的基础,有助于对距离的判断。

区:它是较大范围的城市地区,一个区应具有共同的特征和功能,并与其他区有明显的区别。城市由不同的区构成,如居住区、商业区、高等学校教学区、郊区等等。但有时它们的性质是混合的,没有明显的界限。

边缘:区与区之间的界限是边缘。有的区可能完全没有边缘,而是逐渐混入另一区。边缘应能从远处望见,也易于接近,提高其形象作用。如一条绿化地带、河岸、山峰、高层建筑等都能形成边缘。

标志:是城市中令人产生印象的突出景观。有些标志很大,能在很远的地方看到,如电视塔、摩天楼;有些标志很小,只能在近处看到,如街钟、喷泉、雕塑。标志是形成城市图象的重要因素,有助于使一个区获得统一。一个好的标志既是突出的,也是协调环境的因素。

中心点:中心点也可看作是标志的另一种类型。标志是明显的视觉目标,而中心点是人们活动的中心。空间四周的墙、铺地、植物、地形、照明灯具等小建筑物的布置和连贯性,决定了人们对中心点图象的形成能力。

道路、区、边缘、标志和中心点是城市图象的骨架,它们结合在一起构成了城市的景观,在城市规划时,应创造出新的、鲜明的景观,以激起人们对整个城市的想象。

3城市远景和轮廓线的作用

每个城市都可能有引人注目的远景景观。进入和离开城市的景观是城市的珍品,是城市景观设计的重点,需要保护一些有价值的城市景观,或采取某种手法,去平衡这些景观。

城市的轮廓线是城市生命的体现,如上海的外滩建筑群轮廓线,同时也是城市潜在的艺术形象,城市轮廓线是城市的远景,是唯一的。对每一幢可能改变城市轮廓线的建筑都应研究它与城市的整体关系,特别是远离市中心的一幢较小的塔式建筑,常能使城市轮廓线得到改进。

远景和轮廓线的另一景象是夜里的灯光,富有戏剧性的灯光以及黎明和黄昏的朦胧的阳光提高了城市的艺术感染力。

4城市各类中心的景观设计

在城市里,由于一定地域内聚集成的特定的功能分区,因此就存在着各类功能不同的中心,一般可分为:城市中心、市民广场。城市的景观设计与这两类中心的景观设计密不可分。

4.1城市中心的景观设计

城市中心是城市的主要行政管理、商业、文化和娱乐中心的区域,是表现城市有价值特性最有利位置,在这里,人们对这个城市个性的认识得到强化。城市中心的功能是根据城市规划决定的,因为中心规划是城市规划的一部分。

城市中心的景观能否产生良好的视觉印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从市中心有什么远景可以眺望?怎样使人去观看重要的建筑物?这些建筑物与重要的特征的地点之间有什么视觉联系?哪些建筑物在城市景观中应有重要作用?能赋予统一性和多样性的因素是什么?对这样一些问题在城市中心景观设计中,都应作出回答。

重要的特征的地点之间有什么视觉联系?哪些建筑物在城市景观中应有重要作用?能赋予统一性和多样性的因素是什么?对这样一些问题在城市中心景观设计中,都应作出回答。

4.2市民广场的景观设计

市民广场具有多样性,它是指由各种用途的道路、停车场、沿街建筑的前沿地带。由建筑组成的空间形式有三种:(1)市民集合的主要广场,它一般与市政厅或其他市民建筑相结合;(2)娱乐建筑的空间,如影剧院、宾馆前面的供人流集散的广场;(3)购物的空间,如商业街、商业区和市场以及办公建筑所围成的空间。

市民广场上的公共建筑物对广场景观起着决定性作用。作为街景的公共建筑其立面处理的重点,应放在完整的街道立面上,而不要强调个别建筑物的立面;作为纪念碑式的公共建筑,在造型、位置和高度上应是一个视线焦点,是可以被人们欣赏的主要景观。

建筑行业的市场前景篇6

城市,作为一种物质的表现,是一种可以看到的物质形态。城市规划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目标和计划,是城市建设的综合部署。其目的是通过城市与周围影响地区的整体研究,为居民提供良好的工作、居住、游憩和交通环境。

城市景观,是对土地功能的利用,是在对土地的性质研究后对之作出的综合利用,如哪些可用于建怎样的建筑,哪些最好用作公共绿地,哪些应保持其现状。

城市的美,不仅仅意味着应有一些美丽的公园、优秀的公共建筑,而且城市的整个环境乃至细部都应是美的。这些内容构成了城市风景的所有东西,都是城市景观设计的题材。景观设计除了必须满足其适当的功能外,还应符合客观的美学原则,即形式美原则。

规划师、建筑师、道路工程师在自己的工作中都必须表现精巧的美,但又必须组成一个具有同一性的画面,即它们联合在一起形成新的城市景观。例如,上海浦东的陆家嘴上,在南京东路纵轴线延长线上建成的亚洲第一高度的东方明珠电视塔。其建成后所得到的景观,不是简单的A+B=AB,它等于X,这是一种新的因素,是南京路空间的延伸与定位。

城市的景观应反映城市的性质与规模。城市规划工作在确定城市规模与性质后,其景观设计就应反映城市的性质。如历史文化名城西安的城市景观组织中透着浓郁的古都气息;首都北京的长安街政治气氛浓重;杭州作为旅游城市,山光水色气脉相联、自然景物与人文环境融洽。

城市景观,还应反映城市各物质要素之间功能分区与布局。随着国家工业化的发展,各地不断出现了工业城市、工业区,一些现代化的厂房、高炉、水塔、码头等建筑物、构筑物和设施,就成为这类城市的景观。

原有的城市景观对城市发展的作用不可忽视。自然的水域和丘陵,原有的建筑物的类型,都是景观设计的创作之源。

2城市景观形成要素

人们对一个特殊的景观或整个城市的印象,不仅仅来源于视觉,对城市的印象,还来源于自身的回忆、经验、周围的人群等等,每个人在自己的环境中建立起关于城市局部的印象,形成一系列在精神上或心理上的相互联系的形象,但一个城市的基本形象则是他同时代人所共同的感受。

每一个建筑物都会影响城市景观的细部,并可能影响到城市整个形象的整体。人们共同的心理上的城市图象由人们所看到的许多东西的综合。

构成城市景观的基本要素有路、区、边缘、标志、中心点五种:

路:一个城市有主要道路网和较小的区级路网。一个建筑有几条出入的路。城市公路网是城市间的通道。路的图象主要是连续性和方向性,因此应构成简单的系统,起点和终点要明确。路旁的建筑和空间特性是方向性的基础,有助于对距离的判断。

区:它是较大范围的城市地区,一个区应具有共同的特征和功能,并与其他区有明显的区别。城市由不同的区构成,如居住区、商业区、高等学校教学区、郊区等等。但有时它们的性质是混合的,没有明显的界限。

边缘:区与区之间的界限是边缘。有的区可能完全没有边缘,而是逐渐混入另一区。边缘应能从远处望见,也易于接近,提高其形象作用。如一条绿化地带、河岸、山峰、高层建筑等都能形成边缘。

标志:是城市中令人产生印象的突出景观。有些标志很大,能在很远的地方看到,如电视塔、摩天楼;有些标志很小,只能在近处看到,如街钟、喷泉、雕塑。标志是形成城市图象的重要因素,有助于使一个区获得统一。一个好的标志既是突出的,也是协调环境的因素。

中心点:中心点也可看作是标志的另一种类型。标志是明显的视觉目标,而中心点是人们活动的中心。空间四周的墙、铺地、植物、地形、照明灯具等小建筑物的布置和连贯性,决定了人们对中心点图象的形成能力。

道路、区、边缘、标志和中心点是城市图象的骨架,它们结合在一起构成了城市的景观,在城市规划时,应创造出新的、鲜明的景观,以激起人们对整个城市的想象。

3城市远景和轮廓线的作用

每个城市都可能有引人注目的远景景观。进入和离开城市的景观是城市的珍品,是城市景观设计的重点,需要保护一些有价值的城市景观,或采取某种手法,去平衡这些景观。

城市的轮廓线是城市生命的体现,如上海的外滩建筑群轮廓线,同时也是城市潜在的艺术形象,城市轮廓线是城市的远景,是唯一的。对每一幢可能改变城市轮廓线的建筑都应研究它与城市的整体关系,特别是远离市中心的一幢较小的塔式建筑,常能使城市轮廓线得到改进。

远景和轮廓线的另一景象是夜里的灯光,富有戏剧性的灯光以及黎明和黄昏的朦胧的阳光提高了城市的艺术感染力。

4城市各类中心的景观设计

在城市里,由于一定地域内聚集成的特定的功能分区,因此就存在着各类功能不同的中心,一般可分为:城市中心、市民广场。城市的景观设计与这两类中心的景观设计密不可分。

4.1城市中心的景观设计

城市中心是城市的主要行政管理、商业、文化和娱乐中心的区域,是表现城市有价值特性最有利位置,在这里,人们对这个城市个性的认识得到强化。城市中心的功能是根据城市规划决定的,因为中心规划是城市规划的一部分。

城市中心的景观能否产生良好的视觉印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从市中心有什么远景可以眺望?怎样使人去观看重要的建筑物?这些建筑物与重要的特征的地点之间有什么视觉联系?哪些建筑物在城市景观中应有重要作用?能赋予统一性和多样性的因素是什么?对这样一些问题在城市中心景观设计中,都应作出回答。

4.2市民广场的景观设计

市民广场具有多样性,它是指由各种用途的道路、停车场、沿街建筑的前沿地带。由建筑组成的空间形式有三种:(1)市民集合的主要广场,它一般与市政厅或其他市民建筑相结合;(2)娱乐建筑的空间,如影剧院、宾馆前面的供人流集散的广场;(3)购物的空间,如商业街、商业区和市场以及办公建筑所围成的空间。

市民广场上的公共建筑物对广场景观起着决定性作用。作为街景的公共建筑其立面处理的重点,应放在完整的街道立面上,而不要强调个别建筑物的立面;作为纪念碑式的公共建筑,在造型、位置和高度上应是一个视线焦点,是可以被人们欣赏的主要景观。

建筑行业的市场前景篇7

关键词:户外广告:空间;规划设计;管理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城市景观的日趋丰富、城市功能逐步完善、城市规划管理的日渐成熟,我国各城市对景观和环境等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城市户外广告作为城市景观与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塑造城市形象,提升城市软实力具有重大影响。合理布局各种户外广告,为提升城市空间景观提档升级,成为城市规划和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城市户外广告规划同时成为新的规划研究课题。

二、域市户外广告现状与问题

目前我国城市户外广告由于规划滞后,管理失序,不少城市户外广告严重损害了建筑立面形象、街道空间景观及风景特色,影响了交通安全和公用设施的正常使用,使有序的城市景观稍显杂乱。其存在问题具体归纳如下:

(一)户外广告布局无序、数量过多,与城市功能分区互不协调

城市功能区可分为商业区、居住区、行政办公区、文教区、休闲区等等,每个功能区有不同的功能要求,例如商业街区要求繁华热闹,展示城市商气浓盛、富有活力的一面;生活居住区则要求环境优美、交通方便、宁静安逸。这些功能区本身的特性使它们对户外广告的布局有不同的要求:如商业街区需要户外广告色彩鲜艳、造型生动;居住区不希望户外广告太多,扰乱宁静的生活环境。但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的户外广告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与管理,其布局杂乱无序,与城市功能和景观互不协调。例如应严格控制户外广告的风景区、桥梁、市政广场、居住区被各种各样的户外广告包围和淹没,历史文化保护区和众多保护建筑等也被不同形式的户外广告遮挡住建筑外立面,失去了历史文化保护区的特色。户外广告数量繁多,有空余空间的地方就有广告,布局杂乱无章造成城市视觉环境的污染。

(二)户外广告设置的位王不当,喧宾夺主,破坏环境和景观

由于缺乏统一规范和前期规划,户外广告随意设置的现象比比皆是。例如在主干道横跨马路的交通指示“龙门架”上,设置了众多巨幅商业广告;在城市广场、体育中心等一些公共活动场所,甚至一些机关部门楼顶、高层建筑的屋顶也布满了各种各样的户外广告,造成对城市景观的遮挡,破坏城市街景天际轮廓线,损害建筑立面形象,破坏环境的现象时有发生。某些城市在绿化带、交通护栏、路灯杆、人行天桥、指路牌、电话亭、公厕、公交车站甚至垃圾箱上也布满了户外广告。由于设置混乱,经常有广告商为了利益,对自己设置的户外广告常年无人维护,倒塌砸伤行人的事故时有所闻。

(三)户外广告设计的形态与尺度不得体

户外广告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规格不一,质量参差不齐,巨幅广告牌、路灯杆广告、大屏幕电子显示屏、灯箱、翻转广告等等,没有完全有效地与户外广告载体外立面有机结合,无任何层次,重叠安置。密集如林,侵占公共设施、道路广场、保护建筑、街头绿地、公园绿地,产生了严重的视觉污染。广告设计往往以最低的投入而影响设计质量。具体表现在城市户外广告的设置、用材和款式设计与建筑优良的外立面表现不相符。在哈尔滨市区重点地段,十几年前安装的,至今仍在使用的木架铁皮简易广告牌,至今仍可见,便是很好的一例。由于商家要求的限制,和广告商要节省设计施工费用的支出,广告内容低俗和呆板相当普遍。

(四)户外广告缺乏长效管理

户外广告具有长效性与更新性的特点,经常性清洁维护是户外广告保持良好形象的突出问题。广告的脏乱和陈旧在侵蚀城市环境的同时,也刺激着人们的视觉神经。由于对户外广告的管理没有一个完善的机构与体系,多头管理现象严重,户外广告审批环节多方部门介入,收费部门众多,而日常监管工作各部门之间又相互推诿,造成不该管的抢着管,应该管而无人管的局面,让一些无任何手续的户外广告在城市中寄生到今日。

三、影响城市户外广告规划设计的因素

(一)户外广告对建筑物立面有很大延续性

建筑物按其功能、性质、形式等分为多种建筑类型,如文体场馆建筑、办公建筑、商业建筑、住宅建筑等等。建筑物是彰显城市特色魅力最优代表性的元素,它对设置在其墙面或屋顶上的户外广告影响很大。建筑物的体量、形式、色彩、结构等直接影响了户外广告的大小、形态、类型、颜色等。

1、户外广告与建筑性质的协调。建筑物按性质可分为行政办公建筑、文化娱乐建筑、商业建筑、住宅建筑、历史文化保护建筑等类型,建筑性质的不同影响了广告类型、内容、尺度的不同。行政办公建筑不宜设置广告,尤其是商业广告。文化娱乐建筑如展览馆、博物馆、影剧院、文化宫等,可以适当一些展示、文艺宣传广告,但必须慎重,尤其是尺度、形态、内容,不能损害这些建筑的立面形象。历史文化保护建筑以保留其原有建筑的风格为重,不允许设置广告,如果与建筑环境不符也不得悬挂任何牌匾。商业建筑是商业广告的最佳载体,户外广告的设置可以做出特点,形成一种空间景观特色。户外广告类型宜形式新颖,色彩、灯光宜鲜亮明快,但不应遮挡建筑立面,破坏建筑轮廓线。

2、建筑风格、材料对广告设计有较大影响,户外广告设计必须依托于建筑风格,是建筑风格得拓展,同时也是建筑立面的进一步丰富和点缀。历史建筑风格、材料要求广告的材料、形式与之相符,如采用繁体字、灯笼、雕刻、木材、纸材等,要有古韵。现代建筑要求广告设计简洁现代,造型新颖独特,材料现代新奇,画面流畅并且有质感,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创造出良好的环境氛围。

(二)城市道路对户外广告的影响

城市道路是户外广告的主要载体之一。街道空间作为城市空间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且承载了城市人流、车流,与人密切相关,最重要的外环境。街道元素与整体空间的有机组织最直观地反映城市的形象特征。城市道路可分为交通性道路、生活性道路、商业性道路等,因性质、宽度、断面形式的差异而对户外广告的布置、尺度提出不同的要求。设置在道路上的广告,除了设置在道路两旁的建筑上之外,通常利用灯杆、专用立式灯箱、过街天桥以及地下道桥侧墙等设置。

1、道路性质对户外广告的影响。交通

性道路以快速车行交通为主,通常路面宽阔。在这样的道路上,小面积广告无法使人看清,间距过密的广告易分散驾驶员的注意力,容易导致交通事故。这类道路广告一般设置在中央分隔绿带和两侧人行道绿带,设计要注意统一性,切忌影响交通安全。商业性道路以吸引人流、增进商业气氛为目的,通常路面较宽,街景设计色彩丰富,商业步行街的形式较为常用。因此结合商业性道路的特征,户外广告的设置宜新颖多样,不拘一格,悬挂式、贴墙式,结合室外建筑物、构筑物的各类形式,可尽情发挥,烘托出火热的商业气氛。

2、道路对悬空广告的影响因素。悬挑或悬挂在道路上空的广告对街道空间景观的遮挡必须以不遮挡交通视线,不破坏道路景观为原则,其尺度应与道路宽度统一协调。

(三)城市公共设施对户外广告的影响

城市公用设施主要指电线杆、候车事、书报亭、电话亭、邮政箱、宣传栏(窗)、垃圾箱等。他们与户外广告共同构成城市街道景观,其相互间在大小、类型、色彩、形式上要求和谐统一。

设置在上述公共设施上的户外广告,必须与该公共设施的形态协调,不能影响其功能使用。

(四)城市广场对户外广告的影响

广场是城市公共空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组织城市建筑群体空间,聚集活动,疏散交通,划分城市功能区域的节点,强化城市景观的一种有效空间形式。按功能与性质分类,广场可分为交通广场、休闲广场、市政广场、文化体育广场、商业广场等。广场功能分区、景观形式的不同对户外广告的影响是截然不同的。

1、广场性质对户外广告的内容、形态、色彩、尺度等有一定的要求。商业广场追求热闹的气氛,与之协调的广告可造型新奇、生动,色彩鲜明、形式多样。市政广场较庄重、大气,不宜设置大量的户外广告,可适当地设电子显示屏,与建筑物协调,展示公益、市政宣传广告。交通广场作为交通枢纽与对外窗口,应以展示地方品牌、形象、实力等宣传性的广告为主。广告设计宜采用高档材料,色彩协调明快,画面精致,内容精彩,给人视觉冲击力强。休闲广场是居民生活的重要休憩场所,停留时间较长,广场景观、功能的设计以人为首要对象,宜亲切近人。相应的广场上广告设计也应从人的因素出发,尺度不宜过大,色彩柔和明快,可与小品、设施结合统一设计。

2、广场尺度对户外广告设计有较大的影响。广场的大小并非单纯的尺度问题,它是由功能分区、视觉特征、光照条件与边界条件等因素共同制约广告设计的,同时也与相邻空间的相互对比有关。户外广告的设置应根据广场的尺度感受来规划设计不同尺度、色彩、形态的广告。

(五)绿化、水体

绿化、水体是软化空间的素材,是城市居民休闲游憩,接触自然、陶冶性情的场所。从其本身的特性而言,需要舒适、安静,与针对性较强的户外广告的商业性、人工化较难兼容,与户外广告存在不兼容性。但是一些主题公园,如游乐场等,本身具有很大的商业性,与户外广告并不冲突。因此,绿化以及一些相关设施可作为广告设计时的环境基础,但户外广告要防止对绿地、水体休憩观赏功能完整性的破坏。

(六)视觉环境

从视觉上分析,有社会性观赏视域、景观效应与地域文化视角三种因素需要考虑。广告的设置应从视点、视角、视域的角度来分析将要展示的内容。户外广告设计要充分考虑夜间照明等的需要,优秀的户外广告将为城市夜景增色,成为夜景新亮点。

四、国内外先进城市广告管理经验

(一)科学合理的户外广告规划

合理编制户外广告规划是进行户外广告规划管理的先决条件,在发达国家(英国、美国、法国及新加坡等)的户外广告规划中,一般都明确规定户外广告规划的设置区域,如在非商业区城市道路两侧建筑及市政设施上(除公交站亭外)都不允许设置广告。同时对牌匾广告的形式、大小、色彩等都有明确具体的规定,严格限制超大牌匾广告的设置。在巴黎的户外广告规划中,根据需要对不同街路的户外广告提出了不同的色彩要求;日本京都市的户外广告规划中也明确在居住区、景观区、风景区严禁设置户外广告。

建立健全的户外广告规划机制,对户外媒体实行总量控制。同时户外广告媒体的具置也出现由空中向地面发展、由原来的市中心向城市对外交通干道发展的多元化局面。在城市户外广告规划中,力求与城市整体环境的协调以及交通与人身安全。如北京、上海将城区划分为广告设置的四类区域:鼓励设置区、一般设置区、严格控制区和严禁设置区。

(二)健全的管理法规、规章

国外户外广告主要通过两种方式进行协调管理,由政府以规章的形式进行行业限制;由行业组织和协会进行管理。国外对户外广告管理比较严格,违反规定的除没收非法赢利外,还要进行高额罚款。这样才能使户外广告和其他市政设施一样,共同展现城市的整体风采。

制定健全的户外广告管理法规、规章,强化规范管理。清理整顿现有不规范广告。如上海、北京、沈阳、西安等城市,先后依据法规、规章对城市道路和重要广场周边进行了户外广告清理整顿活动,拆除大量不规范户外广告,如北京拆除了5800余块不规范广告;沈阳2005年拆除了20000余块不规范广告等等。这样不仅保证了城市的景观和市容,也使城市的户外广告从无序向有序发展。

(三)先进的技术与制作

材料是户外广告制作的重要基础之一。国外户外广告的柔性灯箱布、PV材料、夜间发光材料等的生产制作技术都达到一定的水平,而且注重对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热转引技术、热成型技术、电脑雕刻技术以及电脑图形编辑等技术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另外,国外户外广告的媒体形式不断得到改进,动态立体灯箱也得到普遍应用。

在广告设计与制作方面,设计上由原来的大型化向小型化转变,普遍重视广告质量和艺术效果,注重强调视觉冲击和城市空间的一致性;制作上也由电脑喷绘技术加广告射灯照明、灯箱类霓虹灯广告、动态广告发展。

(四)城市经营理念

从经营城市的理念出发,充分利用城市空间资源,对户外广告媒体设置权进行公开招标拍卖。

五、哈尔滨市户外广告规划与管理实践

(一)寻找差距

通过与国内外户外广告规划与管理的先进经验对比,哈尔滨市同国内外先进城市相比尚存一定差距,较为突出的有以下几点:

1、监管存在漏洞。各部门和牌匾广告设置单位对《哈尔滨市城区户外广告设置规划》和《哈尔滨市牌匾设置技术规定》等规范文件遵循力度不够,日常监管不到位,致使牌匾广告设置混乱现象较为严重。

2、标准不适应城市建设的新需要。现有的《哈尔滨市户外广告管理条例》,可

操作性差、缺少科学含量,前瞻性不强。

3、清理整顿力度不够。尽管这几年哈尔滨市对户外广告进行了清理整顿,但由于清理整顿过程中矛盾突出,力量不够集中,审批监管部门不确定,无先期户外广告整体规划,所以效果与沈阳、西安、北京等城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4、缺乏“经营城市理念”。经营城市理念尚未形成,城市空间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城市公共空间资源被户外广告设置单位无偿占用,没有得到合理开发利用,未能发挥其经济效益,不符合经营城市的理念要求。

(二)哈尔滨市户外广告规划建设

1、机构设置。从城市发展的战略高度认识城市户外广告规划的重要性、必要性,提高经营城市意识,积极支持和参与城市户外广告建设与管理。成立以规划管理为首的专业机构,加强城市户外广告规划管理执法队伍建设,协调工商、建设、城管、环境整治等相关职能部门,监督城市户外广告景观规划的执行,依法进行城市户外广告景观建设与管理。2007年哈尔滨市决定成立户外广告清理整办公室,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规划部门牵头,各相关部门抽调专人参加,经过专家认真研究及领导认定,以道路红线划分确定行政审批部门。

2、哈尔滨市城市户外广告设置适宜原则。(1)协调原则。牌匾广告的设置应符合城市总体风貌特色要求,与城市各功能区景观控制相适应。在同一区域、建筑的牌匾户外广告应以城市设计理论和城市整体形象识别理论为指导,进行统一设置,保证从单体到整体的协调和白天景观与夜间视觉效果的协调。(2)总量控制原则。店面牌匾原则上应做到“一店一匾”。户外广告应控制设置的总量,分区设置,合理布局,规范设置。(3)创新性原则。牌匾广告设置要不断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形式,结合地域文化特色,不断创新,创建具有浓厚地域文化的牌匾广告,美化城市环境,树立精品意识,以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4)可操作性原则。根据每条街路所能提供的载体情况和街道功能,以及街道在城区中所处的地域环境,对牌匾广告设置定点、定量、定形式,使牌匾广告规划设计具有可操作性,能真正落到实处。

3、规划编制。2007年哈尔滨市政府组织规划编制了28条主要街路户外广告规划;12个大型广场周边户外广告规划;245栋保护建筑户外广告规划;哈尔滨市道路桥体户外广告规划;哈尔滨市立柱式广告选址规划;哈尔滨市信息筒选址规划。

4、规划审批。在2007年之前未成立户外广告专项领导小组办公室之前,市级城市管理部门与规划部门、市级市容部门与区级市容部门,都存在着审批权限以及监管权限交叉,给后期清理整顿工作带来很多无头绪问题,前期清理整顿工作成果流失。成立专项工作办公室后,定期召开市区联席会议,以便各部门间横向纵向沟通协调,并对整改和新建户外广告规划设计方案进行联席审批。

5、批后监管。专项工作办公室各执法成员单位组织相关人员定期进行巡查,对无任何审批手续的违法户外广告依法进行;对新建和整改广告是否按照规划要求设置进行严格控管,并逐步建立监管长效机制。

6、双赢局面。经过先期编制户外广告规划、中期审批以及竣工验收环节,现在哈尔滨市户外广告整体形象成效显著,有些户外广告成为城市景观重要组成部分。在相关部门共同努力下,通过市场化运作将部分桥体、灯杆、信息筒进行挂牌出让,市场需求量很大,广告商积极踊跃参与了摘牌,竞争激烈,最后成交金额309,5万,为城市发展建设筹措了资金。2007年从成立专项工作办公室后已收取空间资源占用费500余万元,不仅净化了城市环境,规范了市场保护了广告商合法权利,而且促进了广告领域发展。

建筑行业的市场前景篇8

【关键词】度假酒店;建筑设计

酒店建筑,尤其是大型酒店建筑,从来就是城市形象中的焦点,也是城市社会文化活动的窗口。在任何一个城市或景区中,星级酒店建筑都是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的一种标志。所以,无论在国外还是国内,政府部门对城市中重要星级酒店建筑的设计都会非常重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专业化分工的必然趋势, 星级酒店设计已逐渐作为一个独立的体系而存在。

一、工程概况

(一)概述

千岛湖位于我国浙江省淳安县境内,是我国著名的度假旅游区。千岛湖常年水位面积可达580平方公里,雄伟浩渺,景色壮丽,岛屿众多,星罗棋布。每年吸引着无数游客观光游览,其自然风景可谓得天独厚。本工程的基地则位于千岛湖中一东西向的半岛--梦姑岛之上。该岛距千岛湖镇3KM左右,其中用于开发的规划面积从防洪淹没线(标高108m)以上计为157亩。该岛南、西、北三面环湖,东面则接临直通千岛湖镇的城市道路。使项目建成后有便捷的交通和完善的配套,同时项目本身也可以为淳安县创造一个良好的城市休闲环境。项目建成后背山面湖,尤其适合休闲度假。

(二)地形与地质

该岛呈东西狭长走向,地形起伏较大,山坡陡峻,大部分坡度达45°以上。土体中粘粒含量少,粗粒含量高,结构性差,不耐侵蚀,易遭冲刷。

(三)现状水系及植被

千岛湖水质澄清,透明度可达7米,最高水位108米。岛上风景秀丽,植被丰茂,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的优越性不言而喻。

(四)规划目标

本工程拟建一栋5.2万平方米的度假酒店以及1万平方米的假日别墅,由于地块总体坡度较陡,使得该地块的规划设计难度较大,同时施工时的土方量也非常大,所以合理的规划设计对于控制本项目的建设成本至关重要。

二、千岛湖润和度假酒店建筑设计的要义

酒店,和所有建筑一样,都是城市整体生命系统中的一个细胞,与城市互相依附而生存。如果两者的建设互不相干、互不照顾、互不协调,没有预留,没有长远规划,酒店这种特殊的建筑就会给城市造成麻烦,同时也会因为市政或者交通的问题使酒店运营出现困难。酒店,必须与城市共存、共建、共享、共利。酒店无论建筑高低,距离远近,其外观都要设法传达出一种非常明确的信息。而且应该通过这种传达表明自己是哪一种类型的酒店,哪一个级别和档次的酒店;甚至还可以向那些常住酒店的客人暗示出酒店的客房价格。

(一)设计指导思想

1.坚持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设计思想,尊重人的居住行为特征,关注人们的生活及度假需求,营造舒适适宜的度假环境。

2.设计强调以人为中心,符合人的活动行为模式,具有多样性和普遍性特点。

3.酒店及度假别墅设计要尊重城市设计要求,注重开发和保护并行,既能利用好优良的自然环境,同时也要力求使建筑建成后成为良好的人工景观。

4.积极推行应用新的环保材料,绿色节能,提?呦钅康目萍己\M+5BF2C同时在立面选材上要结合当地建筑特征.

(二)满足酒店经营和发展需要

对酒店建筑而言,设计满足了经营和发展需要就是缔造了酒店的生命。其中包含着两个要素:

1.要把酒店体内的所有生命系统构建完成,位置正确,这就是规划酒店体架和室内外整体功能及流程的设计。

2.由内至外地构造酒店的每一个空间、形态,直到外观,在确保健康生命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塑造出酒店建筑的性格与特色。这就是为酒店创造品质、品味、品格的时候,是创造酒店的精神力量和资产价值的设计。

酒店设计是理性设计与感性设计的高度统一,它的第一个切入点就是为经济效益这一目标服务。这一过程重点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市场定位。通过与业主深入交流,了解投资方的意向,对酒店所在城市、地区以及相邻建筑、所处的自然生态环境进行考察与分析,给酒店一个准确的定位,是至关重要的。不同档次、不同市场定位的酒店,在设计上是不同的。度假酒店、商务酒店、会议酒店、旅游酒店等,它们都有各自不同的专业化设计。

二是功能划分。酒店的功能划分也需要较理性的思考。在设计之先,最好根据不同的市场定位、各种空间在整个酒店所占位置及面积、比例的不同,绘出一份流程示意图。功能划分既要满足客人食、宿、娱、购、行的各种行为需要,还要保证酒店管理方的各种行为的顺利进行。设计师需要与业主进行研究与探讨,才能确定酒店功能流程图。之后就需要设计师对每个空间进行具体划分。因此,在这个阶段,怎样在满足功能需求之外,进行创新设计,是酒店设计所追求的目标。

三是空间感。空间感是建筑体面的虚实围合给人的心理感受。最理想的状态应该是把酒店设计的建筑规划与室内空间融为一体。这是理性与感性的完美结合。酒店一般都会出现大的共享空间。将室外的光、水、绿化引入室内,使建筑与室内空间的融合达到完美,打破原有的陈旧的空间利用模式,吸收以往的经验进行创新。

四是风格。酒店设计的风格离不开它的市场定位,它受文化背景制约。一个建筑、一个室内空间给人最直接的印象就是其风格,酒店可以通过灯光、色彩以及配饰的运用来表现其独特的风格。灯光、色彩、配饰的运用,在酒店设计中越来越被重视,它有着极强的视觉冲击力,不仅凸现该酒店风格,同时也给顾客留下鲜明的印象。

(三)选用专业酒店设计师

专业酒店设计师是指:懂得酒店服务流程、有市场意识与成本意识的设计师。酒店服务流程,指客人从入店到离店期间在各功能区域内所接受的服务内容及前后顺序。如果启用一个之前完全做家装的设计师来设计酒店装修的话,就面临设计师缺乏经验的问题。服务流程相当于计算机的软件系统,假如一个酒店设计师根本不了解酒店的工作,不知前台和后台的配合关系,也不懂餐饮餐位、会议室席位、客房床位等比例关系,就会导致功能分区混乱,各服务点交叉或顺序颠倒,人流、物流运输距离增长等问题,出现反人性化设计。这些固化的硬件上的问题甚至会带来服务上的缺陷、酒店内部的管理混乱和不好控制,给酒店管理者和客人都带来极大的不方便。

设计师是乙方的雇员,但是服务的中心却是甲方,也就是酒店方。酒店一般都具有成熟的装修,之所以要再度装修,正是出于营销的考虑,希望装修后能够给酒店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因此,设计师必须有强烈的市场意识。设计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好看,更要满足实用功能。怎样通过设计使改造后的酒店得以拼抢客源,提高酒店的市场占有率,这就需要酒店方与设计师进行充分的沟通,也需要设计师本人有服务市场的意识,并且了解熟悉一定的酒店营销战略。在装修改造过程中,很多酒店管理者易忽略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工程造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计。基本相同的效果档次,因设计师选材用料及艺术处理手法的不同,工程造价有很大差异。因此,工程造价主要包括装饰公司的工费、料费、管理费和利润,而经过激烈的市场竞争,工费、管理费和利润几项内容大家相差无几,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就变为设计师的选材用料。所以优秀的设计师不依赖堆砌高档材料来表达自己的设计效果,而是处处替甲方着想,以自己的专业经验,既为甲方省钱,又创造令人满意的装饰效果。

(四)体现酒店的建筑美

中国的酒店建筑应是世界建筑中的灿烂奇葩。中国的酒店应重视巧用周围的自然环境,当地的人文环境、风土乡情,使其造型与处所的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形成一种舒适协调的建筑气氛。如千岛湖润和度假酒店建筑:由于度假酒店的功能庞大复杂,而整个基地又较为狭长,因此在选择酒店的用地时利用了基地东侧相对平坦,进深较大的地块来排布酒店,并且酒店用地靠?乜榈某鋈肟\M+5DA2C便于酒店和度假别墅的分区域管理。度假别墅用地则选用基地西部,使别墅区域具有较好的视野和开阔的水域。同时,考虑到酒店需求良好的景观,因此将建筑尽量面向水面展开。

三、千岛湖润和度假酒店建筑设计

千岛湖润和度假酒店建筑总平面初步设计是根据已批复的千岛湖润和度假村修建性详细规划方案基础上完成设计的。设计用地为104,667O,公共建筑用地面积80,000O,住宅建筑用的面积24,667O。拟建一5.2万平方米五星级酒店及其配套建筑,和1万平面度假别墅。

千岛湖润和度假酒店建筑竖向设计遵循"综合考虑,统筹安排,经济合理"的原则,使各项用地在平面和空间上避免相互冲突,解决好用地与建筑、道路,排水、工程管线敷设以及局部与整体的矛盾,以到达工程合理,造价经济,空间丰富,景观优美的效果。

酒店建筑入口排布在用地最高点,其他公共用房沿坡地向水面方向排布,尽可能最大地利用了自然景观,同时还控制了建筑的最高点,保持了基地的天际线。

由于基地地形坡度较大,在保证车辆行驶坡度和路面排水坡度的前提下,结合现状地形尽量减少填挖方量,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降低工程造价。

道路形态和标高沿地形走势结合建筑群体关系来布置,酒店部分车行道路(包括人行道)宽8M,别墅区域道路(包括人行道)宽度为6M。景观大道则沿湖布置在较低的标高,既考虑了观景的需要,同时还不影响酒店室内空间面湖的景观视线,同时景观大道还兼做消防车道使用,宽度为4M。度假酒店室外停车场设置在度假村的入口以北,解决了大型车辆的停靠,地下车库出入口则布置在酒店大堂入口和多功能厅入口附近,方便住客出入酒店使用车辆,同时在两个入口处还设置了临时停车位,便于接送住客。酒店车辆出入口的位置设置避免了酒店部分车辆和人流对别墅区域的干扰。

千岛湖润和度假酒店在景观布置上充分考虑了景观的原生性,利用原有的自然景观,加以修整,并且结合地形布置泳池、小品、亲水平台等人工景观,使人工景观和自然景观保持天然野趣,尽量让旅客直接接触大自然,不需太多的人工雕琢。所以能在意境上引起旅客对风景区的景观美学特征在形象思维上的共鸣,帮助旅客充分领会大自然赋予的丰富的美感。

结束语

综上所述,酒店建筑,特别是大型酒店建筑,一直以来就是城市形象中的焦点,也是城市社会文化活动的窗口。在任何一个城市或景区中,酒店建筑都是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的一种标志。所以,不管在国外还是国内,政府部门对城市中重要酒店建筑的设计都会非常重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专业化分工的必然趋势,酒店设计已逐渐作为一个独立的体系而存在。作为一座城市商业中心的酒店,其方案设计充分体现了因地制宜的优势,充分融入了当地的自然与人文环境,既满足城市规划的布局要求,又合理满足商业用途,体现出一座现代化气息的城市建筑。

参考文献

[1]余丹.我国旅游饭店设计初探[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 (3).

建筑行业的市场前景篇9

关键词:西藏 山南地区 特色街 城市复兴

1 背景

1.1 场地区位

山南地区位于西藏南部边陲,雅鲁藏布江中下游地区,历史上称为“雅砻河谷”。山南地区地域面积约为8万km2,总人口31.8万,其中藏族人口占96%。山南地区行署驻地泽当镇(泽当,在藏语中的含义就是“猴子玩耍的坝子”)位于乃东县中部、雅砻河入江处的三角洲地带,海拔3 590m,空气稀薄、日照强烈、气候多变、夏季凉爽、冬季严寒,属于高原地域性气候。泽当镇与西藏首府拉萨相距1.76km,距贡嘎机场90多公里,现在是山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和信息中心,也是西藏第一个全国文明集镇。

规划区位于泽当镇雅砻河东路,是城市新城区轴线主体,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规划设计范围是:东靠吉布林卡,西临雅砻河,与湖北路隔岸相望,南起英雄路,北至湖南路。项目占地面积近7万m2,规划建筑面4万多平方米,街区全长近1000m.

1.2 现状问题

山南和西藏其它地区一样,在半个世纪前还处于农奴制度时期。雅砻河东路是地区行署泽当镇重要的组成部分。未开发建设前这里住房破旧,场地东侧集中了一批棚户,均为一层建筑,且杂乱无章,生活垃圾堆放在河边,污染较为严重。场地北部靠近吉布林卡卡的一部分现状植被较好,但总体来缺乏整理,覆盖率较低,可建设用地分散。场地内没有建设道路和铺设给排水等城市基础设施,民居和商业建筑设施没有经过规划,人居环境亟待改善。

然而,近几年的开发建设,带来的是内地的瓷砖、玻璃幕墙和莫名其妙的水泥塔楼,使山南地区的城市景观与内地中小城市相差无几。新建建筑的质量参差不齐,大多数建筑设计是在现代建筑形式上简单地加一些传统藏式建筑符号,使得“藏域风格”的体现仅停留在很肤浅的层面上,造成地域性建筑毫无特色,城市风貌遭到严重破坏,藏民族文化面临重大冲击,更重要的是该地区面临着未来城市经营与旅游发展能否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为了改善人居环境和山南地区的城市面貌,同时为了弘扬藏民族特色文化,促进当地商贸、旅游事业复兴,山南地区政府与建设局决定开发建设泽当镇雅砻河东路的康珠特色街,力图使之在城市居住建筑、商业发展和景观塑造各方面都成为整个城市的精华。

2 设计主题

建筑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康珠特色街处在西藏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场所内,无论是从地域文化的延续发展还是从旅游商业的开发需要出发,其建筑风格都应体现藏式特色。与此同时,其商业建筑的功能还要满足现代人的要求。于是,如何处理外来文化与当地文化的平衡、外来文化与当地文脉的关系,就成为方案的设计难点之一。因此,康珠特色街的建设目标被定为:

(1)体现古老、悠远且独具特色的雅砻文化,挖掘和弘扬藏民族文化,协调好保护和更新、发展旅游和改善生活的关系,制定能体现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城市设计,使之成为一个既现代又充满文化内涵的、高品位、高水平的特色街。

(2)运用现代城市设计和景观设计语言,在对雅砻河水域进行保护与开发的基础上,建设能体现滨河特色的康珠特色街。设计应注重整体自然环境的协调,注重河岸与市民活动空间的整合、绿化与人工设施的整合,促使防洪功能与亲水休闲功能相结合。

(3)建设环境宜人、富有活力且特色鲜明 的康珠街,形成高效、有序的商业运作机制,大力发展旅游业,为当地人创造就业机会。

(4)强调康珠特色街的开发建设与山南地区的整体开发相协调。坚持规划设计结构的弹性原则,以适应市场发展,满足分期投资、逐步开发的要求。

3 设计构思

藏族有一句民谣:“地方莫古于雅砻,房屋莫古于雍布,赞普莫古于聂赤……”一个“古”字形象地描述了山南地区在藏族历史上的渊源和地位。山南地区拥有西藏历史上众多的“第一”:第一块青稞地,第一座宫殿——雍布拉康,第一座寺庙——昌珠寺,第一片墓群——藏王墓,第一本经书,第一位国王……这些人文古迹,使山南地区成为藏族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1)水文化。山南地区两河交汇,雅鲁藏布江从青藏高原南下,自西向东横跨全境,雅砻河由南向北纵贯山南,在此留下了肥沃的谷地和平原。亘古长河使山南文化与水结下了不解之缘。

(2)宗教文化。宗教文化如同空气一般渗透于整个藏文化中,西藏第一座寺庙——昌珠寺坐落于山南地区。藏传佛教宁玛派(红教)、噶举派(白教)、格鲁派(黄教)、萨迦派(花教)及苯教百花齐放, 山南地区成为了西藏宗教文化的摇篮。

(3)农耕文化。山南地区有西藏最早的农田——第一块青稞地。山南地区土地肥沃,资源丰富,经济以农业为主,是西藏自治区商品粮基地之一,有“藏南粮仓”的美称。藏族先民在这片风光秀丽之地耕耘劳作,将山南地区建成西藏高原上沟渠纵横、村落相连、人口稠密的富庶之地。山南地区在景观上表现出农耕景观的显著特征,如有晒粮食的平屋顶、晒青稞的粮架等。

(4)建筑文化。山南境内古建筑的种类和数量众多(如桑耶寺、雍布拉康等),形式各异、结构精美、工艺精湛。建筑内雕梁画栋,外部采用金顶、宝幢等装饰,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堪称世界古建筑史上的一朵奇葩。这些传统的藏式建筑,很好地结合了当地的地形、气候、居民的生活方式及技术条件,是真正属于地方的建筑,具有很强的生命力,是地域建筑设计创作的灵感源泉。

4 设计整合

4.1总体设计

根据沿雅砻河东路开发建设的目标取向,康珠特色街全长约为1000m,其中,建筑控制线距车行道中线9m,车行道宽6m.康珠特色街自北向南分为两段,建筑以3层或4层为主,局部为5层,总体高度控制在20m以下。

转贴于

在城市设计中运用景观语言,对于优化城市功能、延续城市文脉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与传统的城市设计相比,加入景观语言的城市设计能重整城市结构关系,全方位地提高人居环境质量,正确对待城市传统和创新的关系。

城市环境中那些具有历史意义的场所往往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为建立独特的城市个性奠定了基础。规划师通过对山南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对民俗、民风进行调研,分析基地对城市结构发展的影口向,从城市空间结构着眼,以传统文化为依据,以现代人的商业行为特征为立足点,进行空间设计,得出“一轴、三中心、五珠、七段”的整体空间布局。

(1)“一轴”。以雅砻河作为景观轴线贯穿康珠特色街,串连起商贸、购物、休闲、旅游等形态各异的城市节点,使之成为康珠特色街的意象轴、城市的中心景观轴。通过对街区采取后退处理的办法,创造滨河的连续带状开放空间系统。沿河设置景观绿化带,避免形成对雅砻河河堤的破坏。在河的中部架桥,使雅砻河的自然气息向商业区渗透,以改善区域内的小气候,提高环境质量。使雅砻河的生态功能与城市的商业功能相互渗透、交融,是形成街区特色的一个重要手段。

(2)“三中心”。康珠特色街主要的景观节点有:①北部入口处的“青稞文化广场”。其设计围绕山南地区的农耕文化展开,是城市的生态界面。②主题广场——“曼陀罗中心广场”。它位于康珠特色街的中部,是承接景观轴交点处南、北广场的中心,是整条特色街的视觉中心和活动中心。广场两边各有一个树阵,可为游人提供纳凉和休息的场所。广场中建筑的设计理念是:建筑应与环境更好地融合,应充分利用开阔的水面,使之成为景观面。在广场上设计一座横跨雅砻河的“如意桥”,与河对面拟建的“民俗街”相连,桥的造型源自藏族圣洁的哈达,有象征藏、汉民族大融合之意。③街区南入口以“雍布拉康文化广场”为节点,在步行道的交叉设置“景观盒”(类似于观光塔,但尺度比观光塔小),并使之成为广场的主景,游人可在“景观盒”内的观光平台上观景。

(3)“五珠”。康珠特色街属于线形空间容易造成单调冗长的感觉,因此规划在康殊特色街的适当位置选择若干节点将空间放大,以营造空间的高潮点。沿街店面进退有序,形成错落有致的立面轮廓,减少因建筑体量增大所造成的街道空间的压迫感;建筑底层采用骑楼形式,前后贯通,局部(中心广场)设计成两层骑楼,便于创造商业、休闲、娱乐和旅游的氛围。规划在康珠街的南端和北端、南段和北段的转折处及中部设置五处供行人休憩的广场,创造收放有致的空间效果,形成一条南北向的空间序列纵轴。

(4)“七段”。康珠特色街的建筑在总体布局上为中心对称式,分为七段:商业风情区南段和北段、文化休闲区南段和北段,文化休闲过渡区南段和北段、中心广场段。在每年个建筑群中,建筑相对集中,紧凑布置,有利于保留自然地貌,并为旅游业所需的停车场地、活动广场等留出空间。建筑相对集中的布局能形成“街中街”,形成与传统藏寨聚落相似的景观效果。

4.2 建筑设计

对于建筑的具体形式,特别是对一些建筑细部的处理,规划采用传统建筑形象“变异化”的处理手法,结合现代材料、技术、设计手法使建筑与地域性的环境与文脉相适应。

本次规划借鉴藏式建筑风格,结合现代建筑设计理念与手法,根据现代商业功能要求、当地气候及地形特点,设计符合街道空间比例与尺度的建筑高度。建筑柱网的设计在符合常规模数要求的基础上对柱网进行灵活设置;细部装饰(如入口处建筑的门窗、檐口、柱头等)设计均以当地民居为原形,并对其予以适度提炼、简化,使其在具有现代功能的新建筑上焕发新的生命力;材料以当地材为主,用作砌体或外饰面。建筑空间形式汲取当地传统民居的菁华,借鉴如天井、三合院、柱廊、上层悬挑、屋顶晒台等诸多形式,组合形成广场界面的曼陀罗形状。在康珠特色街北部、南部及中部的建筑作一些转角处理,以体现建筑空间及景观的地域文化特色,创造丰富的商业建筑体验空间。

4.3 环境设计

本次规划在力争保持场地自然特色的同时,引入城市肌理和“城市化”的要素,以体现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对人和自然的影。

康珠特色街的景观环境空间体系由市民休闲广场、街内的四处小型广场及连接上述广场的街道构成,以水景、植被、铺地、小品设施为基本要素。街的北部与吉布林卡相交处分布着茂密的杨树林,林相结构好,季相变化丰富,规划对其予以保留,并强化其生态价值。广场空间的形状由周边建筑界面围合成曼陀罗形状(取材于藏文化中最浓郁的宗教“轮回”的涵义)。以街道景观轴线为中心,在水景、河岸两侧结合水岸线,布置宽度不同的小型绿地,并设置灯光照明设施。街道小品等设施的形式、色彩、材料均能反映当地的文化内涵。

4.4交通组织设计

要使康珠特色街运营有序且富有生机,有效的交通组织是最基本的因素之一。规划充分考虑人车分流、店前运营与后勤服务分流,以创造安全、舒适、连续的活动场所。

为使整个街区交通便利,规划一条沿雅砻河的道路,使之与英雄路、湖南路形成环路,以连接各个现存的与拟建的桥梁。4条便捷通道构成街区的骨架。街区内部交通以步行为主,允许少量机动车及自行车进入,沿河形成步行系统。在康珠特色街南、北两端及横向通道入口处设置小广场,以满足人流集散及停车需求。街内采用大量线形道路,加强各景观节点之间的联系,并保证有5m宽的连续路面供消防车通行。此外,在康珠特色街内凡台阶处均设有残疾人坡道。

5 结语

建筑行业的市场前景篇10

关键词:旧城更新; 自然环境; 城市设计; 改造

Abstract:The natural environment used, the regional features constructed, and the meticulously urban designs are important in the process of old city renewal. So a case of JieFang south road remobilization was introduced.Based on deliberation urban design, taking advantage of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the road had be remolded into a graceful city space which harmonized together the city building and space, mountains and water.

Key words:old city renewal; natural environment; urban design; remobilization

1990年代以来,伴随经济和社会的快速持续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推进迅速,城市建设突飞猛进,城市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旧城更新的速度、规模、尺度和再开发强度在历史上是无与伦比的,旧城更新对迅速改善城市环境,加速城市与经济发展,改善群众生活具有诸多益处。

但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在一些旧城更新中,由于缺乏精心的设计,忽视城市自然环境、地方特色,大拆大改,出现“千城一面”的倾向,致使城市失去原来的特色。因此,在旧城更新过程中,在妥善合理地解决诸如地方历史文化的继承与发扬、拆迁安置等问题基础上,如何利用自然环境,进行精心的城市设计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为此,本文结合台州解放南路改造规划进行了探索。

台州市解放南路改造规划在解决拆迁安置的基础上,通过精心的城市设计,充分利用地块优越的自然环境,协调处理了商业与街道的关系、商业和山体的关系、创造了宜人的休闲购物环境,建设了区级商业服务中心,营造了城市形象;通过规划和城市设计、建筑设计、和环艺设计的配合,创造了优美的城市空间,还在商业功能的体现上做了有益的探索。

1项目设计背景

台州市是一个组合式城市,地处浙江中部沿海,其综合实力在浙江省排第五位,其主城区由椒江、黄岩、路桥三区组成,其中椒江区为台州市人民政府驻地。

“台州地阔海溟溟,云水长和岛屿青。”是唐代诗人杜甫的对古代台州山海风光的描绘。现代的台州市是一个开放、生态型的滨海城市,台州的城市空间形态特色为环绿心组团式城市,生态环境特色为山水型生态城市。(图1)

改造地块位于台州市椒江区,椒江区东临东海,北靠椒江,城区内有枫山、凤凰山、白云山、太和山等自然山体,拥有山、江、城、海等独特的城市景观风貌,充分体现了“山在城中,景在山上,江穿城过,海临城东”的山水型生态城市空间特色。(图2)

2改造基地现状

基地位于台州市椒江区凤凰山东侧,西起凤凰山麓,东、南至海门河,北至凤凰新村,解放南路从地块中间穿过,基地东西宽约350m,南北长约960m,总用地为16.5hm2。规划区原为城市建成区,区内有长途汽车客运站、工厂、医院、旅社及居住,中部向西是一个四星级宾馆凤凰山庄的入口,基地东、西、南均为山体环抱,东侧有现状海门河形成天然界限,整体自然条件优越,但现状城市景观未经整治,城市空间较为杂乱,凤凰山东麓、南麓均为工厂占据,海门河西侧沿线被城市居住区、企事业单位占据,优越的自然条件未被利用。(图3)

3旧城更新面临的问题

3.1拆迁安置的压力

基地建筑密度高,除了部分工厂的工业厂房外迁,大量的居住、商业、办公、医疗、金融机构均要求就地安置,安置压力很大。

地块内原来的商业面积要就地安置,需要安置的商业类型较多,要求各异。地块内的住宅安置面积大,居民对居住环境要求较高。

3.2自然环境的利用

地块沿山、临河,在这一轮规划之前,该地块还有一个规划改造方案,由于规划方案沿街建筑后退道路较少,对山体景观遮挡严重,被否决。如何利用地块内优越的自然环境,实现“显山露水”,是该改造规划面临的又一挑战。

3.3商业功能的体现

地块沿街长度较长,既有大型商业,又有小型零售商业;既有综合商场,也有休闲购物的商业业态,各种类型商业要求各异,且要体现在综合服务功能上。如何处理商业与街道界面的关系?如何协调大体量商业建筑和山体的关系?如何创造宜人的休闲购物环境?这些都是规划要解决的问题。

4项目的定位

4.1环境优美的居住区

基地内需要安置的建筑数量和类型较多,其中有大量的住宅安置。依山沿河的地段位置有利于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本次改造规划的目标之一就是建设一个环境优美的居住区,同时,妥善安置各种类型的商业、办公建筑,改善市民的居住、工作、购物休闲环境。

4.2城市形象标志区

解放南路作为椒江城区南北向的主要交通干道,是联系椒江区和台州城市中心区的纽带,是体现城市形象的重点区域,且改造地块位于凤凰山和枫山两座城市山体之间,城市河流在地块南侧和东侧通过,自然条件优越,有利于营造城市形象。

4.3区级商业服务中心

解放南路位于椒江区城市中心,是椒江区规划中的重点商业区,也是台州市的次级商业中心,地块商业价值较高。城市更新中应通过系统的规划,结合城市设计,协调各种类型商业之间的关系,创造业态丰富、功能完善、形象优美的区级商业服务中心。

5城市设计的策略

5.1规划布局和城市设计

解放南路改造规划在路西侧沿山势布置低、多层结合的建筑,沿街退让出商业广场,形成较浓的商业氛围,也为突显山体形成了必要条件。(图4 )

根据视距三角法,分析道路、广场的视线,要显出山体,必须将多层住宅尽量退后道路,靠近山体布置。住宅退让后,有利于避开城市道路的喧闹,同时在山体的环抱中,居住环境宁静,优雅。在山体和住宅区之间设置宽度7m左右的环山道路,道路随山体蜿蜒曲折,设置人行道,引导市民亲近山体;居住组团和沿街低层商业建筑之间设置道路分隔,道路也是商业后勤出入的通道。居住区用通透围墙分隔,实现封闭式物业管理。商业和住宅的地下车库及地下车库出入口均各自分开,互不干扰。高层住宅根据地形通过视线分析,布置在地块西侧,不影响在道路上观察山体。(图5 )

西侧商业采用2~3层的低层建筑,建筑风格为现代中式,局部配合山体坡度,设置坡屋顶。在规划布局中,加大沿街后退,且建筑布置时沿道路设计了弧线型的休闲商业广场,流畅的曲线将整个地块分成四个不同的区域,根据商业类型的不同,分别设置不同的功能。由建筑后退形成的商业广场同时也是完整的一个步行系统,使人们在购物时可以在南北向600m的范围内免受城市交通的干扰。在南侧即06、07地块还设置了一条商业步行内街,即使雨天购物也不受影响。

解放南路东侧的高层建筑高低起伏,轮廓线变化丰富,序列感强烈,并与东侧的山体形成呼应,同时结合裙房设置临街商业,造型现代通透,与西侧的商业广场形成对比,具有强烈的现代新城市形象。改善解放南路两侧的环境景观,对提高城市的整体形象具有重要的意义。解放南路东侧住宅区人、车流由东侧庭院进入,沿河设置临水休闲区,居住氛围浓郁。 (图6 )

5.2建筑设计

西侧沿街商业建筑以2~3层为主,屋顶采用坡顶形式。建筑色彩采用和山体协调的浅灰色系,局部选用仿木构架,点缀较为鲜亮的色彩,突出商业氛围。建筑内部根据需要设置步行内街,顶部设置中庭,配自动扶梯。商业建筑低层均设置骑楼,通过内街、中庭、骑楼等灰空间的处理,增加了商业系统的活力和趣味性,协调了各种不同类型商业建筑的不同需求,使建筑内部空间和城市公共空间有机结合,丰富了空间的层次。

沿西侧凤凰山的住宅采用多层,坡屋顶,建筑风格现代,中式。同时和沿街商业采用了相近的色系,通过浅灰色系的色彩处理,协调了与山体的关系。

路东高层建筑(18~26层),下设两层商业裙楼,风格现代,立面采用部分构架和玻璃等的组合,轻盈、通透。建筑色彩采用浅色系,局部采用较为鲜亮的色块,建筑风格典雅,轻巧、明快,具有滨海城市特色,建筑界面连续、完整,与周围环境协调。塔楼均采用点式,尽量减少沿街建筑面宽,减少对东侧枫山山体的影响。高层住宅楼外立面基本相同,有利于形成序列空间。(图7 、图8、图9)

5.3环艺设计

提出“严谨与自由”的概念,运用对比的设计手法来表达震撼人心的景观效果。解放路的西侧部分将场地划分成与建筑造型呼应的几何形式,其中穿插进水景、绿地等要素。东侧部分运用了自由顺滑的曲线,来弱化城市道路的单调感。整条道路地面铺装柔美流畅,之间穿插不同大小的圆形广场、绿地或灯柱,与建筑中的圆形及弧形元素结合,给人“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觉。

解放南路西侧的南起点,是一个标志性雕塑。雕塑南面是一处集中绿地景观,点缀其中的树阵恰如其分地强化了空间效果。在通往凤凰山庄的入口处规划有充分间距的树阵,既营造出林的效果,又不至于阻挡商业街的人流。继续往北是一处木甲板的舞台,其后方边缘有一处水幕,舞台的前方有一组座椅,供行人休息和观赏节目。西侧部分的北终点是整条解放南路景观的重要节点——音乐喷水广场,该广场的主体为十一根喷水景观柱,数量上与道路东侧的十一座高层建筑相对应,景观柱为砂岩饰面,上有镂空的图案,内嵌有灯头。十一根柱子全部从一侧喷出水柱,落在下方的水槽中,伴随音乐的起伏,水柱有长短的变化,在多彩灯光的照射下,似音符在跳跃,景观更加绚丽多彩。

解放南路的东侧沿街路面较窄,不宜做过多的景观元素,只设置适量的灌木、盆栽树、花坛,配上序列景观灯柱和座椅。在地面犹如星河铺装的牵引下,使人畅游其中却不乏味。同时通过设置一定数量的雕塑来提高品位,在每一个细处都做到点题,使设计具有灵魂。

居住小区内可以做景观的场地并不多,因此不宜做过多的硬质景观,只能通过丰富的植物来营造出宜人的氛围,使之既与山体景观相和谐,又与商业临街景观的喧闹形成一定的对比。在河道边设计了绿化带,较宽的地方设置一些步道、木平台和座椅,相应配置丰富的花灌植物,比较窄的地方则以草地和行道树为主。(图10)

6结语

解放南路改造规划在解决拆迁安置的基础上,通过规划和城市设计、建筑设计、和环艺设计的配合,充分利用地块优越的自然环境,创造了优美的城市空间,同时在商业功能的体现上做了有益的探索,协调处理了商业与街道的关系、商业和山体的关系、创造了宜人的休闲购物环境,建设了区级商业服务中心,营造了城市形象。

目前,该项目西侧地块已竣工投入使用。东侧地块正在建设,部分高层建筑已封顶。从西侧看,沿街的商业建筑体量和高度和山体结合较好,灰色的建筑构架和山体的色彩关系协调,其宜人的购物环境、休闲的商业建筑风格,吸引了大量的购物人流。大面积的室外休闲广场,也给人们购物休闲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图11、图12)

参考文献:

[1] 方益萍,何晓军译.凯文·林奇.城市意象.华夏出版社,2001.

[2]王建国.现代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