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账会计工作总结十篇

时间:2023-03-29 22:30:07

代账会计工作总结

代账会计工作总结篇1

一、古代会计核算采用订本账,现代应当采用活页账

(一)古代会计核算采用订本账。《簿记论》第七章论述:“将所有账簿呈递给商务官员(如佩罗萨城任命的执政官。)”会计账簿“如一本为备忘簿,另一本为日记账簿等等;注明其中第一本共有多少账页,另一本有多少账页。”“这些经过仔细标号并被验证为合法的账簿应放在家中。”大约指的是订本账。

原生态中式簿记组织包括四簿两册。“四簿”指草流簿、清簿、盘点留底簿和总簿。草流簿一本;“清簿”,由银清簿、进货清簿、销货清簿三本构成;盘点留底簿一本・“总簿”由股本、货源、杂支、本埠交关、外埠交关、生财六本构成;“两册”一本,指彩项结册和存除结册。合计十二本账簿渚B采用订本账。

(二)所谓“日记账”,不是会计账簿,而是财务管理账簿,就像仓库保管人员登记的“商品台账”相似,可以改称“人民币台账”和“人民币存款台账”。

(三)现代总分类账应当使用活页账。《基础会计》说:“总分类账的登记,可以根据记账凭证,也可以通过定期和分次汇总方法,定期和分次汇总登记。”此说只有一个优点,把“逐笔登记”总账摆在第一位。所谓逐笔登记总账,是指根据记账凭证确认的一级科目所属明细科目逐笔登记发生额。

20世纪50年代,笔者登记的总分类账采用活页式,根据记账凭证逐笔登记年月日、凭证编号、摘要、借方或贷方金额。一日账登记完毕,核算账户余额,这是登记和核算总账的科学方法。70年代,笔者作了小小的改良:根据明细金额登记总账,但不再登记摘要,总账对明细账既起统驭作用,又起逐笔核对作用。

(四)“总分类账必须采用订本式账簿”的说法,与错误的记账凭证汇总表相统一。年代,会计人员因为太多参加体力劳动,没有精力记账、算账。会计主管部门创造了汇总记账凭证并加以推广。会计人员采用每一本记账凭证制作一张汇总记账凭证,然后再汇总“汇总记账凭证”,用其差额加减上期报表项目金额编制会计报表,是产生臭名昭著的“无账会计”的源头。《基础会计》却说,使用汇总记账凭证“登记总分类账,减轻了登记总分类账的工作量。”此说很有诱惑力,但不妥。笔者根据一本抽样记账凭证登记总账计102笔,结出余额2l笔'小计123笔。若采用汇总记账凭证登记,第一步,登记“T”字账户102笔,计算并登记发生额38笔,小计140笔。第二步,制作汇总记账凭证计21笔,登记借贷发生额合计2笔,小计23笔;第三步,登记总分类账2l笔,计算余额21笔,小计42笔。三步合计205笔,增加工作量67%!所谓“减少了工作量”的说法,没有事实根据。

“记账凭证”四个字说明了登记分类账的作用,而汇总记账凭证却人为地造成总账与明细账登记根据不同。一旦发生重汇或少汇一份记账凭证,尽管仍可以轧平总账,而明细账根据记账凭证登记,总账根据汇总记账凭证登记,人为造成登记根据不同。发生总账与明细账差错时,只能频繁地去翻阅记账凭证,甚至造成登记总账与明细账的会计人员之间发生误会。

(五)有人说:“使用订本账可以避免账页的散失,防止随便抽换账页。但采用订本账,不便于记账分工。此外由于订本账的账页囿-定,不便于按需求增减账页容易出现账页的余缺,从而造成浪费或影响连续记账,因此。必须预先估计账页的需求总数。总分类账和日记账必须采用订本式账簿。其他明细分类账可以根据情况而定。”此说值得商榷。

笔者长期负责登记总账,一律使用活页账,没有感到不方便,也不需要分析那么多的订本账缺点。至于担心“账页的散失,防止随便抽换账页”,应是杞人忧天。

结论:活页式总分类账具备科学品格。

二、“R片账”是固定资产明细分类账的发展

固定资产明细分类账的特点是固定,几乎多少年不变,反复照抄不过是增加无效劳动。人们用卡片登记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等,作为固定资产明细分类账,所谓“卡片账”,应当正名为“固定资产明细分类账”。因为卡片账一般用于登记固定资产名称和金额,合计金额等于“固定资产”总账户余额。它还记录计算无讹的年折旧率和月折旧额,期末很容易计算月折旧合计数。则“卡片账”是固定资产明细账的发展。

代账会计工作总结篇2

【关键词】 会计电算化; 综合柜员制; 基本核算方法

一、会计电算化对银行会计核算的影响

(一)全面实现了会计业务处理自动化

我国银行会计信息化建设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90年代进入全面开发应用阶段。目前,计算机、通讯技术已在银行柜面业务、清算业务、经营管理和信息服务等领域全面应用,已初步建立起较完善的网络体系和基础平台,全面实现了会计业务处理自动化。以建设银行为例,会计核算系统从最原始的手工记账,到单机版(1986年)、城市综合网络系统(1990年),到全国数据大集中(2005年),再到建立全行统一、完整的总账系统(2007)。总账系统建立后,各营业网点只负责对会计凭证要素的录入和复核工作,总行负责对整个银行的经济业务进行明细核算和综合核算。各营业网点将发生的每一笔业务输送到总行后,以集成的方式在总行层面自动生成报表,然后对下层层,杜绝了人工干预,提高了全行会计数据管理水平。又如中国工商银行在2005年将财务集中在城市分行和二级分行后,2007年又实现了将财务集中到一级分行和直属分行,并且细化了会计核算单位,会计核算单位由原来的3 000多个增加到26 000多个,改革后中国工商银行统一了会计核算方式和会计核算流程,37家一级(直属)分行按照统一的凭证、统一的标准,对同类支出采用统一的科目进行核算,提高了会计核算的精细度及风险控制水平。以工行广东省分行为例,改革前只可以对271个单位进行会计核算,而财务集中后可以直接对1 988个考核对象设置账务进行核算和考核,其他银行也经历过类似的发展过程。科技的进步使现代银行会计面临一个崭新的工作环境,它不仅使银行会计工作形式发生了很大变化,而且对我国传统的银行会计核算体系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一些传统的银行会计核算方法及会计理论,在电算化条件下已不适应,会计电算化对银行会计理论和实务都提出了新的课题。

(二)广泛实行综合柜员制度

在手工操作下,银行对柜面服务人员的分工是固定的,他们受理各自分管的开户单位业务,控制账面存款、登记账簿,柜员间的信息是封闭的。在电算化条件下,各家银行对各自的业务系统进行了改造,开发出能处理各种柜面业务的综合业务系统,即综合柜员制。所谓综合柜员制,就是在银行柜面业务高度电子化的基础上,前台人员打破业务分工界限,单人临柜综合处理单位和个人的存款、取款、转账结算等业务的一种劳动组合模式。在这种方式下,前台柜面人员只须知道业务的交易代码,在系统的提示下完成业务的处理,但是柜员的整个业务操作必须在监视器的监控下进行,超限额业务及特殊的业务还必须经后台授权,而授权是通过刷卡实现的。这种新型的银行柜员制具有操作业务直观、处理业务快捷、经营责任明确、劳动组合优化等优点。它已在西方商业银行得到普遍推行,并被实践证明是科学有效的会计核算管理模式。因此,它也被国内越来越多的银行采用和推广。

二、取消《银行会计学》课程对基本核算方法单设一章的做法

银行会计基本核算方法包括设置会计科目、记账方法、会计凭证、账务组织与账务处理等内容,在电算化条件下,它们已和《会计学原理》所论述的内容相差无几,为了减少课程内容重复,提高学习效率,取消《银行会计学》课程对基本核算方法单设一章的做法势在必行。

(一)取消单式记账法,表内、表外科目均使用复式记账法

在手工操作下,银行对表内科目使用复式记账法,表外科目则采用单式记账法,而其他企业一般只使用复式记账法。采用单式记账法一方面是为了简化会计核算手续;另一方面是由于传统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不发达,单式记账法主要是对一些重要空白凭证和有价证券进行备查登记。目前,商业银行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传统业务以外的其他业务(特别是业务)发展非常迅速,名目繁多的衍生金融工具在银行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这类业务一般同时涉及或有资产与或有负债。例如,期权业务,可能会引起应收款项与应付款项的增加,如果仍然运用单式记账法反映,就无法全面反映会计信息,不能及时披露或有事项,特别是或有负债,这对银行风险防范是不利的。因此,新《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将衍生金融工具纳入表内科目反映,(《企业会计准则》除已在上市公司和大型央企中实行外,银监会又出台了金融机构全面执行新准则的时间表)。其次,在电算化条件下,将表外科目纳入复式记账框架,不会增加业务人员的工作量,而且便于电脑对输入数据进行逻辑性校验,如会计科目逻辑性校验、借贷发生额平衡校验等,以保证业务处理的正确性。在实际工作中,国际、国内主要商业银行(如工行和中行等)、中资海外分行对表外科目已采用复式记账法登记。

(二)取消单式记账凭证,统一使用复式记账凭证

在手工操作下,银行主要使用单式记账凭证,这是因为银行处理一笔业务可能涉及几个柜台,甚至几个行处,采用单式记账凭证一是便于凭证传递和分工记账;二是便于正确编制科目日结单,编制科目日结单需要计算每个会计科目每天的发生额合计,如采用单式记账凭证,每张凭证只需用一次,而复式记账凭证至少要重复二次,很容易造成重记或漏记。因此,银行一直广泛采用单式记账凭证。但在电算化条件下,打破了按科目、按账户分工处理会计事项的传统习惯,银行普遍采取了综合柜员制,任何一笔业务都可以由一人同时记载收付款双方的账户。在这种情况下单式记账凭证的“优点”已经丧失,如果继续采用单式记账凭证将不利于财会工作质量的提高。这是因为在电算化条件下,账簿登记、报表编制都是由电脑自动完成的,会计核算质量取决于凭证要素输入的正确性。在基层银行,日常会计工作主要是凭证要素输入和“勾流水”。如采用单式记账凭证,对一笔业务既要审核借方凭证还要审核贷方凭证,相对于复式记账凭证来讲,单式记账凭证重复审查的内容多,联次多,时间长,这不但会增加“勾流水”的工作量,还会导致会计差错率的提高,影响会计工作质量。同时,现在银行的记账凭证一般都是电脑打印的,如采用单式记账凭证一笔业务要打印两张以上凭证,显然是没必要的。在实际工作中,银行已采用复式凭证。

(三)银行十大基本凭证已丧失存在基础

在手工操作下,银行会计凭证按照格式和用途不同分为基本凭证和特定凭证,基本凭证按照性质不同分为现金收入传票和现金付出传票、转账借方传票和转账贷方传票、特种转账借方传票和特种转账贷方传票、外汇买卖借方传票和外汇买卖贷方传票、表外科目收入传票和表外科目付出传票等十大类。在电算化条件下,银行十大基本凭证已丧失存在基础。因为记账凭证主要来自四个方面:手工输入业务电脑打印的凭证;其他业务子系统在对业务处理后自动生成的凭证;账务处理系统自身产生的固定凭证;客户提交的凭证。上述前三类记账凭证都是由电脑打印,并不许更改。也就是说,银行根据原始凭证或业务事实自行编制的具有通用格式和用途的基本凭证已不存在。由于受技术与电脑容量的限制,机制凭证与手工凭证的格式出入较大,机制凭证一般是打印在几乎只标明凭证名称的空白凭证上,传统意义上的基本凭证格式不复存在。同时,由于银行已采用复式记账凭证,就没有必要再分借方传票与贷方传票了。至于特种转账借方传票和特种转账贷方传票的使用原理在工商企业也存在,例如,辅助生产车间分配费用时,也需要使用“代收款通知单”和“代付款通知单”。

(四)商业银行特有的账务组织已消亡

在手工操作下,业务发生时由柜员根据凭证登记分户账(包括甲种账、乙种账、丙种账、丁种账四种格式),若为现金业务还要登记现金收付日记簿,表外业务则在登记簿中进行记载,营业终了根椐分户账抄制余额表;后台综合人员则根据凭证编制科目日结单,登记总账,编制日计表,并通过总分核对以保证账务处理的准确性。

在电算化条件下,柜员办理业务只要按照系统提示的画面和有关规定在计算机中录入必要的原始信息,系统就会自动将有关数据过渡到相应的会计科目上,并生成账簿。整个账务处理都是由系统自动完成的,柜员只是在上班、下班、中途交接班时打印柜员重要凭证日结表、柜员现金收付日结表,营业结束时打印交易流水和汇总传票(类似科目汇总表而非科目日结单)。不必再用现金收付日记簿,科目日结单,而且电脑程序也没有设定先出科目日结单;然后出总账;最后才出日计表这一综合核算系统的固定模式。至于其他账簿,在实际工作中并不打印或集中由省分行打印。受技术与电脑容量的限制,打印的账表也非传统意义上的账表。由于是电脑计息,也没有使用乙种账和余额表,寄给客户的对账单也是普通的三栏式账页。也就是说银行特有的由两大系统组成的核算模式已不复存在,银行会计总分核算原理与会计原理所述相同。因此,在电算化条件下,完全可以取消具有明显行业特色的分户账(甲种账、乙种账、丙种账、丁种账)、现金收付日记簿、余额表、科目日结单等账表形式。

三、对《银行会计学》基本核算方法的整合

在电算化条件下,虽然银行会计与工商企业会计的核算原理基本相同,但银行毕竟是经营货币的特殊经济组织,该行业的业务特点、职能和作用与其他行业相比有明显的区别,银行会计基本核算方法这一章取消后,应对银行一些较独特的会计核算方法进行整合。

(一)在《银行会计学》总论中增加的内容

1.银行业会计科目

虽然《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中规范的科目体系涵盖了工商企业、银行、证券、保险、租赁等各类企业的各种交易或事项,但银行业的经济业务及科目设置毕竟与工商企业存在着有较大差异,而会计原理只讲授工商企业一些常用会计科目的运用,为了使学生在学习银行各项业务的会计处理之前,对银行业会计科目有一个较完整的了解,有必要在《银行会计学》总论中增加介绍银行业会计科目这一内容。

2.借贷记账法在银行业的应用

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是办理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而存款、贷款科目的属性与工商企业完全相反,如存款科目在工商企业为资产,而在银行则为负债,这对于刚学完《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的学生来说很不习惯,为了使学生掌握这一特性,也可以在总论中增加借贷记账法在银行业的应用。

上述内容可以在《银行会计学》总论中作为银行会计的特点来介绍。

(二)在《会计学原理》有关章节中增加的内容

1.会计科目代号及账号

代账会计工作总结篇3

    一、财务子系统的模块结构

    财务子系统包括总账、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固定资产、现金管理、工资核算、成本管理及财务报表八大模块。总账模块是财务子系统的核心部分,它支撑和统帅着其它各部分。总账与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固定资产、现金管理、工资核算、成本管理各个模块之间,通过记账凭证相联系。总账模块的主要功能包括:维护总账科目、维护分账科目、维护凭证类型、维护财务集成参数、凭证输入、凭证过账、各种凭证及账的查询与打印等。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现金管理、固定资产、工资核算、成本核算等业务在相应模块中处理,并自动生成记账凭证传入总账模块。采购、销售、生产、库存与财务集成的会计业务,根据已维护好的财务集成参数,由系统自动生成记账凭证传入总账模块,其它未集成的会计业务则在总账模块中输入。

    二、财务集成参数设置

    财务集成是指在采购、销售、生产等业务的处理过程中,系统自动采集业务数据,自动选择总账科目和分账科目,自动生成记账凭证。要实现采购、销售、库存、生产与财务的集成,必须事先设置好财务集成参数。财务集成参数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总账科目,另一类是分账科目。

    一般情况下,可以根据业务来源(如采购、销售、生产)、财务事务处理类型(如发料、收货、结转成本差异)、仓库、物料组、物料、成本价构成等项目的组合来设置总账科目;税金科目可以根据税务代码及业务来源来设置,例如,采购材料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与销售产品的增值税销项税额,尽管两者的税务代码相同(都是增值税),但前者的业务来源是采购,后者的业务来源是销售,系统可以根据业务来源将两者区别开来。为了满足核算的需要,可以将企业的客户和供应商分成不同的财务客户组和财务供应商组,应收应付及预收预付款总账科目可以根据财务客户组和财务供应商组进行设置。

    总账是对经济业务进行总括核算,分账可以对经济业务进行明细核算。分账与明细账相似,但又不同于明细账,因为一个明细账隶属于某一个确定的总账,而分账与总账之间没有这种对应关系,正因为这样,所以分账不能单独使用,只有和总账相结合使用才有意义。例如,企业有一个产品分账“桌子”,当分账“桌子”与产品销售收入总账科目结合使用,则可以反映企业销售桌子所取得的收入;当分账“桌子”与产品销售成本总账科目结合使用,则可以反映企业销售桌子的销售成本。这里使用分账而不使用明细账是出于财务集成的需要,因为分账比明细账更灵活,这样可以大大减少设置财务集成参数的工作量。企业可以根据会计核算的需要建立部门、物料(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等统称为物料)、成本价构成、员工等分账。对于每一类分账,要建立集成要素与分账之间的对应关系。以物料分账为例,我们选择物料作为集成要素,为了让系统自动选择分账,必须在物料代码与物料分账代码之间建立起对应关系。对应关系分两种类型,一种是按要素设置对应关系,如一个物料代码对应于一个物料分账代码;另一种是按范围设置对应关系,如一定范围内的物料代码对应于一个物料分账代码。

    三、采购集成

    采购订单在mrp(物料需求计划)中由系统自动生成,也可以人工维护。采购订单的处理步骤包括打印采购订单、打印收货票据、维护收货、打印索赔单、维护审批程序、打印退货单、打印存储清单、打印采购发票、处理已交货的采购订单。其中,维护收货、处理已交货的采购订单为必选步骤,其它步骤为可选步骤。企业的采购业务可能是先收到商品,也可能是先收到发票,也可能两者同时到达,不论哪一种情况,采购业务均分三步进行记录。第一步,在维护收货且采购物料入库时,系统自动生成物料入库记账凭证,记录存货增加。在打印退货单时,系统自动生成红字记账凭证(用负数表示红字)。第二步,收到采购发票后,在应付账款模块中进行采购发票登记,采购发票经审核后,自动生成记账凭证,记录应付账款。第三步,将前面两笔分录的中间科目进行对冲,差额记录材料成本差异。现举例说明如下:

    某公司购买原材料100件,采购订单单价为46.8元(含税),增值税税率为17%,该原材料的单位标准成本为40元(为了核算生产成本,原材料的单位标准成本为不含税价格)。

    (1)在采购订单维护收货且原材料入库时,系统根据收货数量和原材料的标准成本,借记原材料科目,根据收货数量和采购订单单价,贷记暂估应付账款科目,两者的差额记入材料成本差异科目。其分录如下:

    借:原材料4000

        材料成本差异680

      贷:暂估应付账款4680

    (2)收到采购发票后,将发票输入系统,发票经审核后,系统根据发票金额确认应付账款,根据税务代码及业务来源来选择税金科目并计算税额。假设发票金额为4680元,则其分录为:

    借:在途材料4000

        应交税金一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680

      贷:应付账款4680

    (3)在原材料已入库且发票已输入系统并经审核后,必须将采购发票与采购订单进行匹配,如果订单金额与发票金额之间的差额在允许的范围内,即可批准该发票,并将暂估应付账款科目与在途材料科目进行对冲,差额记录材料成本差异,自动生成记账凭证。本例中订单金额与发票金额相等,其分录为:

    借:暂估应付账款4680

      贷:材料成本差异680

          在途材料4680

    在以上采购集成业务处理中,分三个步骤进行,如果货先到,则先生成第一笔分录,如果发票先到,则先生成第二笔分录,这样可以实时反映企业的库存和负债情况,对采购业务进行过程跟踪和控制,避免了信息滞后或信息不实所产生的弊端。第三个步骤是为了加强对应付账款的管理,只有与采购订单匹配并经批准的发票,才能对其进行付款。在采购集成业务处理中,材料成本差异科目既是一个差异科目,又是一个中间科目,本例中原材料采购成本等于其标准成本,并无成本差异,材料成本差异起了中间科目的作用。

    四、销售集成

    销售与财务集成的会计业务在销售订单的处理过程中自动生成记账凭证。销售订单根据销售合同或销售报价单由系统自动生成,也可以人工维护。销售订单的处理步骤包括打印订单回执、打印领料单、生成出库通知单、维护交货、打印装箱单、打印提货单、打印销售发票及处理已交货的销售订单。其中,维护交货、打印销售发票及处理已交货的销售订单为必选步骤,其它步骤为可选步骤。在维护交货并下达产品出库通知单时,系统自动生成结转产品销售成本的记账凭证,产品销售成本按标准成本结转。在打印销售发票时,系统即自动生成记账凭证,确认应收款和销售收入,应收款和销售收入的金额根据销售订单金额和税率进行计算。如果销售收入需要分期确认,则可以通过财务集成参数的设置,借助于中间科目,将收入递延到以后分期确认。

    五、生成集成

    生产与财务集成的会计业务包括生产领料、工序成本核算及产品完工入库业务。这些都是在生产订单的处理过程中,由系统自动生成记账凭证。生产订单一般在mrp(物料需求计划)中由系统自动生成,也可以人工维护。生产订单的处理步骤包括打印生产订单、下达生产订单、生产领用物料、工时核算、报告工序完工、报告订单完工、产品入库、结算生产订单、生产订单存档等。erp系统的成本核算都采用标准成本进行核算,并且按生产订单进行核算。生产领料时,按材料的实际领用数量和材料的标准成本计算材料成本,直接材料成本=实际耗用材料数量×材料标准成本,并自动生成记账凭证。在报告工序完工时,系统自动计算工序成本,自动生成记账凭证。工序成本包括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两部分,其中,直接人工成本=实际工时×标准人工费率;制造费用又分为设备成本和间接费两部分,设备成本=实际机时×标准设备费率,间接费=实际工时或实际机时×标准间接费费率。在产品完工入库时,系统按产品的标准成本结转生产成本,并结转生产成本差异。但这里生产成本差异只有数量差异,没有价格差异,因为以上生产成本是按材料标准成本、标准人工费率、标准设备费率及标准间接费费率计算的。价格差异要到月末才能计算出来,并通过成本分摊模块来处理。

    六、库存集成

    采购、销售及生产活动产生的物料入库和出库业务已在前面讨论过了,并且都是在订单的处理过程中由系统自动生成记账凭证。对于维修设备领料、物料的盘盈与盘亏业务,因为不涉及到任何订单,所以不能通过订单来处理,而通过库存调整来处理。我们根据业务的性质,事先维护好各种库存调整原因,并建立好库存调整原因与总账科目的对应关系,在进行库存调整时,输入库存调整原因,系统根据库存调整原因自动选择总账科目,并根据物料或其它项目自动选择分账。

    七、集成会计业务处理的特点

    财务子系统作为erp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实现财务子系统与erp其它子系统之间的信息集成,是我国财务软件发展的必然趋势,下面总结一下集成会计业务处理的特点。

    1、通过采购、销售、生产、库存与财务集成,实时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避免了数据的重复输入和重复存储,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实现了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相统一,为企业管理决策提供了及时准确的信息。

    2、在集成环境下,对其它子系统的基础数据和业务数据的准确性要求很高,其它子系统的数据,如pbom(生产物料清单)、人工费率、物料数量、工时等直接影响财务子系统数据的准确性。

    3、在集成环境下,财务集成参数对集成会计业务的处理结果起关键性作用,要求系统能提供灵活的财务集成参数设置功能。既要减少设置财务集成参数的工作量,又要使设置的财务集成参数能满足会计核算与管理的需要。同时要确保集成总账科目、分账科目、集成关系准确无误,否则会影响财务报表的可靠性。

代账会计工作总结篇4

一、财务子系统的模块结构

财务子系统包括总账、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固定资产、现金管理、工资核算、成本管理及财务报表八大模块。总账模块是财务子系统的核心部分,它支撑和统帅着其它各部分。总账与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固定资产、现金管理、工资核算、成本管理各个模块之间,通过记账凭证相联系。总账模块的主要功能包括:维护总账科目、维护分账科目、维护凭证类型、维护财务集成参数、凭证输入、凭证过账、各种凭证及账的查询与打印等。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现金管理、固定资产、工资核算、成本核算等业务在相应模块中处理,并自动生成记账凭证传入总账模块。采购、销售、生产、库存与财务集成的会计业务,根据已维护好的财务集成参数,由系统自动生成记账凭证传入总账模块,其它未集成的会计业务则在总账模块中输入。

二、财务集成参数设置

财务集成是指在采购、销售、生产等业务的处理过程中,系统自动采集业务数据,自动选择总账科目和分账科目,自动生成记账凭证。要实现采购、销售、库存、生产与财务的集成,必须事先设置好财务集成参数。财务集成参数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总账科目,另一类是分账科目。

一般情况下,可以根据业务来源(如采购、销售、生产)、财务事务处理类型(如发料、收货、结转成本差异)、仓库、物料组、物料、成本价构成等项目的组合来设置总账科目;税金科目可以根据税务代码及业务来源来设置,例如,采购材料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与销售产品的增值税销项税额,尽管两者的税务代码相同(都是增值税),但前者的业务来源是采购,后者的业务来源是销售,系统可以根据业务来源将两者区别开来。为了满足核算的需要,可以将企业的客户和供应商分成不同的财务客户组和财务供应商组,应收应付及预收预付款总账科目可以根据财务客户组和财务供应商组进行设置。

总账是对业务进行总括核算,分账可以对经济业务进行明细核算。分账与明细账相似,但又不同于明细账,因为一个明细账隶属于某一个确定的总账,而分账与总账之间没有这种对应关系,正因为这样,所以分账不能单独使用,只有和总账相结合使用才有意义。例如,企业有一个产品分账“桌子”,当分账“桌子”与产品销售收入总账科目结合使用,则可以反映企业销售桌子所取得的收入;当分账“桌子”与产品销售成本总账科目结合使用,则可以反映企业销售桌子的销售成本。这里使用分账而不使用明细账是出于财务集成的需要,因为分账比明细账更灵活,这样可以大大减少设置财务集成参数的工作量。企业可以根据会计核算的需要建立部门、物料(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等统称为物料)、成本价构成、员工等分账。对于每一类分账,要建立集成要素与分账之间的对应关系。以物料分账为例,我们选择物料作为集成要素,为了让系统自动选择分账,必须在物料代码与物料分账代码之间建立起对应关系。对应关系分两种类型,一种是按要素设置对应关系,如一个物料代码对应于一个物料分账代码;另一种是按范围设置对应关系,如一定范围内的物料代码对应于一个物料分账代码。

三、采购集成

采购订单在MRP(物料需求计划)中由系统自动生成,也可以人工维护。采购订单的处理步骤包括打印采购订单、打印收货票据、维护收货、打印索赔单、维护审批程序、打印退货单、打印存储清单、打印采购发票、处理已交货的采购订单。其中,维护收货、处理已交货的采购订单为必选步骤,其它步骤为可选步骤。企业的采购业务可能是先收到商品,也可能是先收到发票,也可能两者同时到达,不论哪一种情况,采购业务均分三步进行记录。第一步,在维护收货且采购物料入库时,系统自动生成物料入库记账凭证,记录存货增加。在打印退货单时,系统自动生成红字记账凭证(用负数表示红字)。第二步,收到采购发票后,在应付账款模块中进行采购发票登记,采购发票经审核后,自动生成记账凭证,记录应付账款。第三步,将前面两笔分录的中间科目进行对冲,差额记录材料成本差异。现举例说明如下:

某公司购买原材料100件,采购订单单价为46.8元(含税),增值税税率为17%,该原材料的单位标准成本为40元(为了核算生产成本,原材料的单位标准成本为不含税价格)。

(1)在采购订单维护收货且原材料入库时,系统根据收货数量和原材料的标准成本,借记原材料科目,根据收货数量和采购订单单价,贷记暂估应付账款科目,两者的差额记入材料成本差异科目。其分录如下:

借:原材料4000

材料成本差异680

贷:暂估应付账款4680

(2)收到采购发票后,将发票输入系统,发票经审核后,系统根据发票金额确认应付账款,根据税务代码及业务来源来选择税金科目并税额。假设发票金额为4680元,则其分录为:

借:在途材料4000

应交税金一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680

贷:应付账款4680

(3)在原材料已入库且发票已输入系统并经审核后,必须将采购发票与采购订单进行匹配,如果订单金额与发票金额之间的差额在允许的范围内,即可批准该发票,并将暂估应付账款科目与在途材料科目进行对冲,差额记录材料成本差异,自动生成记账凭证。本例中订单金额与发票金额相等,其分录为:

借:暂估应付账款4680

贷:材料成本差异680

在途材料4680

在以上采购集成业务处理中,分三个步骤进行,如果货先到,则先生成第一笔分录,如果发票先到,则先生成第二笔分录,这样可以实时反映的库存和负债情况,对采购业务进行过程跟踪和控制,避免了信息滞后或信息不实所产生的弊端。第三个步骤是为了加强对应付账款的管理,只有与采购订单匹配并经批准的发票,才能对其进行付款。在采购集成业务处理中,材料成本差异科目既是一个差异科目,又是一个中间科目,本例中原材料采购成本等于其标准成本,并无成本差异,材料成本差异起了中间科目的作用。

四、销售集成

销售与财务集成的业务在销售订单的处理过程中自动生成记账凭证。销售订单根据销售合同或销售报价单由系统自动生成,也可以人工维护。销售订单的处理步骤包括打印订单回执、打印领料单、生成出库通知单、维护交货、打印装箱单、打印提货单、打印销售发票及处理已交货的销售订单。其中,维护交货、打印销售发票及处理已交货的销售订单为必选步骤,其它步骤为可选步骤。在维护交货并下达产品出库通知单时,系统自动生成结转产品销售成本的记账凭证,产品销售成本按标准成本结转。在打印销售发票时,系统即自动生成记账凭证,确认应收款和销售收入,应收款和销售收入的金额根据销售订单金额和税率进行。如果销售收入需要分期确认,则可以通过财务集成参数的设置,借助于中间科目,将收入递延到以后分期确认。

五、生成集成

生产与财务集成的会计业务包括生产领料、工序成本核算及产品完工入库业务。这些都是在生产订单的处理过程中,由系统自动生成记账凭证。生产订单一般在MRP(物料需求计划)中由系统自动生成,也可以人工维护。生产订单的处理步骤包括打印生产订单、下达生产订单、生产领用物料、工时核算、报告工序完工、报告订单完工、产品入库、结算生产订单、生产订单存档等。ERP系统的成本核算都采用标准成本进行核算,并且按生产订单进行核算。生产领料时,按材料的实际领用数量和材料的标准成本计算材料成本,直接材料成本=实际耗用材料数量×材料标准成本,并自动生成记账凭证。在报告工序完工时,系统自动计算工序成本,自动生成记账凭证。工序成本包括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两部分,其中,直接人工成本=实际工时×标准人工费率;制造费用又分为设备成本和间接费两部分,设备成本=实际机时×标准设备费率,间接费=实际工时或实际机时×标准间接费费率。在产品完工入库时,系统按产品的标准成本结转生产成本,并结转生产成本差异。但这里生产成本差异只有数量差异,没有价格差异,因为以上生产成本是按材料标准成本、标准人工费率、标准设备费率及标准间接费费率计算的。价格差异要到月末才能计算出来,并通过成本分摊模块来处理。

六、库存集成

采购、销售及生产活动产生的物料入库和出库业务已在前面讨论过了,并且都是在订单的处理过程中由系统自动生成记账凭证。对于维修设备领料、物料的盘盈与盘亏业务,因为不涉及到任何订单,所以不能通过订单来处理,而通过库存调整来处理。我们根据业务的性质,事先维护好各种库存调整原因,并建立好库存调整原因与总账科目的对应关系,在进行库存调整时,输入库存调整原因,系统根据库存调整原因自动选择总账科目,并根据物料或其它项目自动选择分账。

七、集成会计业务处理的特点

财务子系统作为ERP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实现财务子系统与ERP其它子系统之间的信息集成,是我国财务软件的必然趋势,下面一下集成会计业务处理的特点。

1、通过采购、销售、生产、库存与财务集成,实时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避免了数据的重复输入和重复存储,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实现了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相统一,为企业管理决策提供了及时准确的信息。

2、在集成环境下,对其它子系统的基础数据和业务数据的准确性要求很高,其它子系统的数据,如PBOM(生产物料清单)、人工费率、物料数量、工时等直接财务子系统数据的准确性。

3、在集成环境下,财务集成参数对集成会计业务的处理结果起关键性作用,要求系统能提供灵活的财务集成参数设置功能。既要减少设置财务集成参数的工作量,又要使设置的财务集成参数能满足会计核算与管理的需要。同时要确保集成总账科目、分账科目、集成关系准确无误,否则会影响财务报表的可靠性。

代账会计工作总结篇5

与电算化的比较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手工记账;电算化;记账凭证;账簿;会计报表

悠悠的历史长河中,积淀了许多的人类文明,“会计”就是其中的一块瑰宝,它的发展历经了许许多多的变迁、改革。从“结绳记事”到“单式记账”,再到“复式记账”,直至发展成为今天的电算化,一步步地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进步。那么,为什么要用电算化来代替部分手工进行会计工作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1.可以减轻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会计工作效率,促进会计队伍素质的提高。

2.促进会计职能的转变。

3.及时、准确、完整地提供经济信息。

4.节约流动资金占用。

5.促进会计工作规范化,提高会计工作质量。

6.促进会计理论的研究。

由此可见,电算化较之手工记账有许多的优越性,现在,咱们就来具体地讨论一下它们的异同点。

一、建立账套

1.在手工记账中,由于有会计主体的假设,所以,一般只能建立一个账套;而在电算化中,则可以建立多个账套,只需注意,单位编号不允许重复。

2.由于上述特点,决定了电算化必须从建立账套开始工作,录入从进入账套开始。

二、开设会计科目

1.手工记账中,会计科目的开设主要通过建立账户来进行,而电算化则必须输入会计科目名称及其代码,并且要进行确认,以后系统将自动加以识别。

2.在手工记账中,会计人员主要识别会计科目名称,而在电算化中,计算机则主要识别会计科目代码。

三、编制会计分录,登记记账凭证

1.手工记账与电算化都必须根据准确无误、真实的原始凭证来编制记账凭证。但在手工记账中,主要是通过人工来编制记账凭证,而在电算化中,则主要通过计算机来编制记账凭证。

2.在手工记账中,记账凭证一般分为收款凭证、付款凭证、转账凭证三类,而在电算化中,通常只采用一种通用类型的记账凭证。

3.在手工记账中,记账凭证的编号都是人工编号,可以从中任意抽取一张来改错;而电算化中,记账凭证的编号是顺序号,是计算机自动编制,不可以任意删除凭证。

4.在手工记账中,记账凭证的日期可以更正,而在电算化中,记账凭证的日期只可以改到记账以后,记账以前的日期是绝对不可以更改的。

5.在手工记账中,经济业务的摘要需由人工简明扼要地进行填写,在电算化中,只需写上第一行摘要,以后各行的摘要可以自动生成。

6.手工记账中,会计科目的名称必须由人工逐一填写或盖科目章,而在电算化中,只需按住鼠标右键选择或输入代码即可。

7.手工记账中,金额的填写必须由人工逐一填写,有可能发生错误,而在电算化中,借方金额和贷方金额必须有一方为零,并且,合计是否相等,计算机可以自动识别,可相应的减少一些犯错误的机会。

四、审核记账凭证

1.手工记账中,审核记账凭证的人与记账凭证的编制者不可以是同一人,在电算化中也同样如此。

2.手工记账中,审核人审核完后需要签章,将错误凭证退给编制凭证的人予以修改,在电算化中,审核人员只需用F8键在错误凭证右上角处做上“错误”标记,编制凭证之人即可修改。

3.手工记账与电算化同样,都必须根据审核无误、签字审核后的记账凭证来登记入账。

五、登记账簿

1.手工记账与电算化都必须将记账凭证的有关信息登记入账,形成更有用的信息。手工记账中,登记账簿全部由人工来完成,失误的几率相对而言要大,而电算化记账的工作由计算机自动完成,相应的,失误的几率要减少很多。

2.手工记账与电算化都可能发生错账。手工记账中,错账可能发生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说记账凭证编制错误,或记账凭证正确,只是在登记账簿时发生错误等等,而在电算化中,错账可能发生的原因只有一个:记账凭证编制错误。

3.由于错账发生的原因不同,那么,更正错账的方法也相应的不同。在手工记账中,有画线更正法、红字冲销法、补充登记法三种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错误,而在电算化中,则通常只采用红字冲销法来更正错账,因为:(1)数据比较完整,便于使用;(2)会计核算系统中通常有编制红字凭证的功能,效率较手工高。

六、结账

1.在登记账簿之后,手工记账与电算化都必须结账,以确保某一会计期间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有效性。

2.在手工记账中,通常只是在一个会计期间末了结一次账,比如月底、季末、年底,而在电算化中,则没有次数规定,可以通过需要来决定结账的次数。

3.在手工记账中,由于结账全部由人工操作,故工作量很大,且容易发生错误,而在电算化中,结账由计算机自动完成,工作量很小,且不容易出错。

4.在结账以前,进行对账的时候,手工记账要进行账证核对、账账核对、账实核对、账表核对,而计算机只需进行账实核对即可。

七、编制会计报表

1.手工记账和电算化都必须编制各种会计报表,以满足相关各方对会计信息的需要。

2.在手工记账中,会计报表的编制是拿一张现成的空白报表填制,有可能造成报表短缺或者浪费,而电算化编制会计报表时,只需从计算机内部调出即可,几乎不需要什么成本。

3.在手工记账中,报表的格式是固定在纸上的,但报表中每个数字的来源必须是逐月记录、计算,而电算化中,报表的格式连同它的数据来源都是保存在计算机内,到月底,计算机会自动生成报表。

4.在手工记账中,报表编制的工作量相当大,费时多,而电算化则是由计算机根据各种数据自动生成报表,工作相对简单而轻松。

5.在手工记账中,由于报表编制烦琐,所以只能满足某些方面的需要,而电算化由于工作效率高,所以可以更好地满足各方的需要,进行更好的服务以至于管理。

代账会计工作总结篇6

1建立会计机构

这是创新会计实训教学模式的第一步,就是在开设“企业财务会计”课的同时,将各教学班的学生分为若干小组(一般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分为6组),每个小组假定为一个会计实体,即类似于实行独立经济核算的工业企业设置的财务会计机构——财务科(以下简称科)。这样每个教学班一般有6个科不等,然后以科为单位按照会计职责分工到人。诸如,会计凭证的填制、审核、汇总、传递和账簿的登记、核对、保管以及会计报表的编制等都进行明确的分工,由专人负责,相互协调,共同完成会计核算的工作任务。

2配备会计人员

各教学班在建立会计机构的同时,设置会计岗位和配备会计人员。一般的,各科设置的会计岗位和配备的会计人员包括:1)主管会计1名(兼任稽核、汇总业务,一般由学习小组长担任);2)总账报表会计1名;3)成本核算会计1名;4)记账会计2名;5)出纳会计2名,即银行会计1名、现金会计1名。这样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会计岗位和分担的具体工作,都有动手的机会,因而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设置会计账簿

众所周知,工业企业会计账簿的设置,首先要根据财政部制定的《企业会计基础规范》的有关规定,其次要考虑单位规模的大小、经济业务的繁简和会计人员的分工。在会计模拟实习教学中使用的账簿是按照实行厂部一级核算的中小型工业企业的要求设置的,既没有任意简并,也防止在账簿设置上太繁琐,因而使模拟实习教学既量力而行,又切合实际,起到触类旁通的作用。

根据以上原则,建立主要账簿。1)普通日记账:库存现金日记账1本、银行存款日记账1本。2)分类账:①总分类账1本;②明细分类账,即材料(产品)账、生产成本账、期间费用账、往来账、销售收入(成本)账等各1本。

4使用会计科目

使用财政部制定的《企业会计准则》(2007年1月起执行)中规定的会计科目。

5进行会计循环

上述工作完成后,会计模拟实习教学的准备工作基本就绪,学生既要按照教学进度学习教材内容,又要按照会计模拟实习的要求,有条不紊地进行会计循环,循序渐进地边学习理论,边实践技能。其基本程序一般包括以下一些步骤。

5.1分析经济业务,填制记账凭证,并在普通日记账中记录

工业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每发生一项经济业务,都必须取得足以说明该项经济业务内容的原始凭证,如销货发票、现金收据和各种银行结算凭证等。那么,会计模拟实习教学主要从两个渠道发生这些“经济业务”,同时取得相应的“原始凭证”。一是随堂教学中的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核算作业题目;二是每日由任课教师选择一定量的核算题目(月底结账时除外),作为每日“经济业务”发给学生。通常任课教师编好题目后,由各班课代表领取,再转发给各科的主管会计。有的题目还采用实际工作中现行的原始凭证,如发票、各种银行结算凭证等作为附件。这些“经济业务”发生以后,各科要及时对“原始凭证”的内容进行分析,确定应借、应贷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名称和金额,并据以填制相应的收款凭证和付款凭证,同时在普通日记账中做出记录。此项工作主要由出纳会计负责。

5.2费用的归集和成本计算

月份终了(一般是每月25日,下同),成本核算会计将当月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进行归集和分配,诸如提取折旧费、分配职工工资、结转期间费用、计算应交税费等。同时,还要填制相应的转账凭证,汇同以上出纳会计填制的收款凭证和付款凭证,按先后顺序进行编号,继而计算和确定出当期产品的单位成本和总成本。

5.3登记总分类账

上述记账凭证填制的同时,稽核、汇总总账会计要及时将这些凭证进行稽核和汇总。稽核无误的凭证方可用科目汇总表进行汇总,直至科目汇总表编制完成后,将其各科目发生额的合计数登记到总分类账中。最后,对总账各科目余额试算平衡,俗称围账。稽核、汇总总账会计就是这样依次负责总分类账的登记以及会计凭证的稽核和汇总。

5.4登记明细分类账

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要平行登记,从而形成财务勾稽关系。所以,记账会计还要将上述的记账凭证按相同的先后顺序、相同的方向和金额登记相应的明细分类账,月底结账后,各明细分类账账户要与其总分类账账户进行核对,俗称对账。

5.5编制会计报表

月底,总账试算平衡以后,财务报表会计便可据此编制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最后将编好的会计报表经过装订后交给任课教师,进行验收。同时宣告此会计循环基本完成。另外,在会计实训中,教师还应巧妙地引导其与会计电算化的结合。

会计电算化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当代电子技术应用到会计实务中的简称,它是一个用电子计算机替代部分由人脑完成的对会计信息的分析、预测和决策的过程。会计电算化专业要系统开设会计专业课程,并进行会计模拟实习,使学生能把会计专业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运用所学的会计知识处理常规会计问题。中职学校的会计电算化教学应能使学生学会运用财务软件对会计核算中的账务处理、会计报表、工资等进行操作,学会对多种会计软件的操作与维护。教学计划应突出针对性和应用性,使学生能学以致用。

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会计电算化内容:1)按软件要求在计算机上完成各种账、表的月、季、年初始化工作;2)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工作;3)输入日常核算数据,包括记账凭证、成本核算数据、职工考勤、新增固定资产卡片等,并复核;4)操作计算机完成各项核算业务;5)查询和打印输出有关会计账目、会计凭证、会计报表及其他有关会计数据;6)保管好会计档案资料;7)做好软硬件日常维护工作。一名合格的会计电算人员还应熟悉电算化操作管理制度、计算机软硬件和数据管理制度、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制度。加强岗位责任的培训,要求学生明白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操作管理制度、维护管理制度、会计档案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的规定要求,不得有半点马虎。通过系统学习使学生掌握会计——计算机——会计电算化知识,拓宽学生知识结构,适应社会发展要求。

综上所述,在这样系统的会计实训教学模式的教学过程中,打破教师讲、学生听的一言堂的沉闷局面,将抽象的概念、原理形象化、直观化和具体化,使学生得以思维、动口、动手同时进行。特别是动口中,学生提出问题,发表己见,不再囫囵吞枣,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出现积极活跃的生动局面。许多会计循环结束以后,各科内会计人员可以适当更换会计岗位,改换“胃口”,周而复始。经过这样严格的2个学期左右的训练,学生的会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完全可以全面化、条理化、系统化,基本上具备独立处理会计账务的能力。学生毕业后,走上实际工作岗位,完全可以胜任本职工作,从而有力地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作者单位:山东省潍坊市工业学校)

代账会计工作总结篇7

会计大学生暑假实习报告【一】

会计作为一门应用性的学科,是一项重要的经济管理工作,是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经济管理离不开会计,经济越发展会计工作就显得越重要。通过此次实习,将学校所学的会计理论知识与实际想结合起来,对整个会计核算流程有了详细的认识,熟悉了会计核算工作对象,利用真实的会计凭证、对一定期的经济业务进行了会计核算,认识并掌握了会计账簿登记的基本原理。并且认识到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同时也了解到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的影响。

会计工作在提高经济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发展动力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二是会计信息使用者信息需求的变化。前者是根本的动力,它决定了对会计信息的数量和质量的需求。本世纪中叶以来,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信息时代已经成为我们所处的时代的恰当写照。

在这个与时俱进的时代里,无论是社会经济环境,还是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要,都在发生着深刻变化。会计上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会计技术手段与方法不断更新,会计电算化已经或正在取代手工记账,而且在企业建立内部网情况下,实时报告成为可能。二是会计的应用范围不断拓展,会计的变化源于企业制造环境的变化以及管理理论与方法的创新,而后两者又起因于外部环境的变化。

根据实习安排,我专门到一家企业进行了为期一个半月的实习,此次实习的具体内容如下:

1. 据经济业务填制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

2. 据会计凭证登记日记账

3.根据记账凭证及所附的原始凭证登记明细账

4. 根据记账凭证及明细账计算产品成本。根据记账凭证及明细账用逐步结算法中的综合结转法计算出产品的成本

5. 根据记账凭证编科目汇总表

6. 根据科目汇总表登记总账

7. 对账(编试算平衡表)

8.根据给出的相关内容编制本月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史上崭新的一页。电子计算机的应用,首先带来数据处理工具的改变,也带来了信息载体的变化,电算化会计后对传统会计方法、会计理论都将发生巨大的影响,从而引起会计制度、会计工作管理体制的变革。会计电算化促进着会计的规范化、标准化,通用化促进着管理的现代化。

实习单位是以半手工、半电算化方式进行会计核算的,手工核算的主要有到货时的产品核对,单品销售凭证。工资核算及报表的编制通过数据的汇总主要以电算化来实现。

通过此次实习,不仅培养了我的实际动手能力,增加了实际的操作经验,缩短了抽象的课本知识与实际工作的距离,对实际的财务工作的有了一个新的开始。而且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由于电算化并不是每项工作都可以普及,现在我国很多会计主体都是以半手工、半电算化的方式进行会计核算,所以在实习的同时对学校学到的珠算知识得到了有利的应用。

处在这个与时俱进的经济大潮时代,作为一名财会专业的学员,在校学习期间应更好的学好财会专业里的专业知识,打好理论基础;在财务实习的时候按要求认真参与每一个实习的机会,总结实际操作中的经验和积累学习中自身的不足,密切关注和了解会计工作发展的最新动向,为以后即将从事的会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走向工作岗位时,能够让自己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财会专业人才,在大浪淘沙中能够找到自己屹立之地,让自己的所学为社会经济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在这两个月的实习单位中我既品尝了收获的喜悦,也咀嚼了挫折的滋味,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真可谓上了非常珍贵的一课,受益匪浅。通过这次,我也对今后自己的学习、发展方向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学习不仅仅是学习课本知识,还要也是更重要的是学习如何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

会计大学生暑假实习报告【二】

根据专业教程的要求,为提高同学们的专业实践应用能力,201x年7月1日至201x年8月30日由专业负责人文老师指导我们在学院财会模拟实验室进行了专业综合技能实践。此次实践是对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综合技能培养的一种检验,是对本专业学生前期专业知识的一次综合实践锻炼,是对我们高职高专会计专业学生两年来对专业知识学习成果的考察。

一、实训目的

根据专业教学计划的要求和安排,我们在指导教师xxx老师的带领下,在校内模拟实验室进行了专业综合实训。对本专业前期知识学习的一次综合实践锻炼。目的是为了检验前期知识综合技能的学习情况,是对我们高职高专会计专业学生两年来所学知识的检验。也是对高职高专的学生的一次生动的实践锻炼,分析我们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所出现的欠缺,并加以弥补,在实训的基础上去强化理论知识。深刻解析学习的存在问题和技能的掌握情况,通过实训让我们更加深刻,生动、具体的进行一次专业知识实践的学习。

二、实训内容

(一):期初建账及余额的录入

会计是对一个会计主体在一段会计期间的经济业务的反应,监督、预策、决策等。首先我们得从建账开始,建账就是要根据公司有可能发生的经济内容做一个初步的规划,除了企业必须有的科目之外,还应该从实际的经济业务中来开设相应的会计科目。因为会计科目是反应企业经济业务记录核算的基础,根据企业的起初账务情况,建好总账和明细账,然后就是期初余额的录入,如实地将企业前期余额反映在所建的总账和明细账上。

(二):填制会计凭证,并对凭证进行审核

在设置好会计科目和建好总账明细账的情况下,就是要按照时间顺序对公司所发生的每一笔经济业务,依据原始凭证进行填制记账凭证,在填制记账凭证的时候要认真审核原始凭证是否符合要求,依据审核后的原始凭证真实地填制记账凭证。在实训的过程中,我们用的是双金额式的记账凭证,有时候不小心就会将金额的方向填错,在记账凭证上还要如实的记录原始凭证的张数,在记账凭证的背面还要粘贴好原始凭证,真实的反映企业的每一笔经济业务的内容,做好记账凭证以后交给主管也就是我们的指导老师xxx老师签字审核,之后就可以登记总账和明细账了。

(三):会计帐簿的登记与结帐

记账凭证通过审核签字后就可以进行登记账簿工作,登记总账就是把已经签字了的记账凭证做为依据,逐笔将经济业务记录在总帐和明细账中,以便期末对经济业务的汇总核算,如实的反映企业在一个会计期间内所发生的经济业务。在会计期末时依据总账和明细账进行成本的核算和利润的分配,登记总帐和明细账一定要细心,不能出现金额的错误,或者方向的错误,因为记录错误的总帐和明细账是不能如实的反映企业经济业务的,会导致期末科目汇总时的数据不真实,试算不平衡等等多方面的问题,从而不能结帐,而且在反查账务的时候工作复杂力度加大了。给会计工作的时间上造成了推移,不能及时的反映经济情况,所以,早登记总帐和明细账的过程中我们主要把握好谨慎性原则,才能如实的不记账凭证完整的登记入账。

(四):会计报表的填制

记账完后要做的就是填制会计报表,由于 00 年的新会计准则的变动和修改,我们在填制会计报表时必须依据新的准则中的要求去填制,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次真正的改变,很多以前学到的知识得到了很好运用,也增加了很多新的知识,在原来的基础上得到了很高的强化,接受了更多的新知识,强化了我们在会计报表的填制上应该注意的细节。

三、实训总结与感受

通过此次实习,让我们温故而知新,起到了预期的效果,例如:在公司发生材料采购业务的时候,发生的运费有些需要提税的,而有些则不需要提税,在运输费用计如原材料成本是如果是一种原材料,该怎样记?而多种原材料的情况下又该怎样记?这些是我们原来都不知道的,通过此次的实际训练,让我更加明晰的知道该怎样计算原材料的入库成本,企业为了生产经营的持续性,就会生产产品出售,在生产产品时首先就要领用原材料,做为会计,就要根据为了生产各种产品的领料单计算出材料的出库成本,当然方法是有很多种的,在次我主要说说对加权平均法来计算单位成本的感受。在过去的一年的时间里,我们财务会计学得不是很好,所以当我们在这次接触到这些成本业务的核算时总是无从下手,找不到头绪,在实际训练的过程中,碰到需要计算材料的出库成本时,就不知道该怎样去计算,过去曾听说过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这种方法现在也不用)等等多种计算单位成本的方法,但是从来就没有真正的实际操作过,本次实际训练时面临这些问题时才真正的感到自己的好多缺点。在周老师的详细讲解下才弄明白是怎么一回事情,让我及时的弥补了这一知识空缺,受益非浅!

四、综合实践的建议

为规范化会计工作,我国新订立了会计制度,对一定会计科目作了相应调整,即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包括 项基本会计准则和 8项具体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等。并以 007年0 月0 日起在上市公司施行,同时鼓励其他企业执行。随着这一系列的制度改革与完善,对会计人员的技能要求也更高了。

代账会计工作总结篇8

北京瑞蚨祥历史概况

北京瑞蚨祥创办于1893年,由原籍山东省章丘县旧军镇的孟洛川开设。当时,孟洛川拿出8万两银子,在北京前门外大栅栏置地造房,开创了瑞蚨祥绸缎洋货店。由于瑞蚨祥资本雄厚,规模较大,一开张就被列为"祥"之一。不久,瑞蚨祥占祥首位,成为北京最大的绸缎洋货店。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前门外商业区全部被焚,瑞蚨祥成为瓦砾。次年,经过重建复业,由于业务迅速发展,1903年在大栅栏西头开设鸿记,经营绸缎洋货布匹;1906年在大栅栏中段开设鸿记皮店,经营皮货、新衣、茶叶;1906年在大栅栏东头开设鸿记茶店。瑞蚨祥的分号遍及北京、天津、上海、济南、青岛、烟台等6个大中城市,共有13家企业,加上其他字号的企业共有26个。瑞蚨祥经营的棉毛织品的80%以上直接来自洋行,专门供应王府侯爷官僚们穷奢极侈生活所需的高级消费品。根据西号(鸿记)残存账册记载,1911年全年营业额不足20万两,1913年超过30万两,1916年超过40万两,1919年超过50万两,1925年超过60万两,达到高峰。同期西号(鸿记)账面纯利1911年为几千两,1913年为1.3万两,1916年为2.5万两,1926年达到3.2万两。1927年大革命后,瑞蚨祥的货源改为以国内工厂产品为主,它的主要服务对象转向戏剧界及其农村地富,瑞蚨祥已由盛而衰了。此后,几经起伏,但已无能为力,一直到北京解放。解放后,瑞蚨祥经过社会主义改造,走向公私合营道路。

职责分明的组织体系

瑞蚨祥内部存在六种不同身份的人:⑴东家,即资方;⑵掌柜,即资方人,直接管理企业;⑶内伙计,即在本企业学徒满师的人,他们被称为"本屋徒";⑷外伙计,即企业雇佣的售货员,但被尊称为"大掌柜";⑸学徒;⑹后司,即勤杂、炊事人员的总称。这六种人分属于两类,东家、掌柜为高层管理者,后四种为基层管理者和一般员工。由于六种人身份不同,在企业的地位和待遇也不同。

北京瑞蚨祥有三个绸布店、两个茶店,盛时从业人员达四五百人。绸布店一般有七八十以致一百几十人,茶店规模较小,一般有二三十人。下面以瑞蚨祥绸布店为例,来说明其组织体系。企业组织体系大致分为三个层次:经理、头目、伙计和学徒。其组织体系如图表1所示:

从图表1可以看出,瑞蚨祥基层机构的最高负责人是经理,负责企业的全面工作。在经理下有四个头目:二柜掌柜、洋货头、绸头、信楼头。他们的具体分工为:

二柜掌柜职责:二柜掌柜相当于营业主任,不但管理二柜(洋货柜),而且管理前柜。例如,外伙计的进出,销售业务的赊销、送货、人力调配等问题的处理以及广货及成衣的业务管理。"了高"的工作是招待顾客,防止盗窃,调节纠纷等事项。

洋货头职责:负责洋货采购、定价、加工、保管等工作。下设货房,即存货的地方。还有栈房,也是存货的地方。另设管理色布加工的号染,负责和染坊联系。

绸头职责:负责绸缎的采购、加工、保管以及绸楼的营业、事务管理工作。

信楼头或账头职责:地区总号的会计主任称信楼头,分号的会计主任称账头。信楼头的职权很大,总管和联号的通信联系、企业的财会和人事考勤等工作。信楼内部分工是:总账一人,负责总账和号信;会计两人,负责收付款项、记账和核对账目等;杂物两人,负责誊写号信、管理购置、修缮、伙食等账目兼后司工作;学徒两人,负责抄写信底,协助过账、打杂。信楼一般六、七人,账房一般三、四人。

会计基础的业绩衡量

孟洛川对地区分部业绩的衡量采用利润指标。利润的计算依赖会计信息系统。瑞蚨祥于解放前采用中式会计,即单式记账法,账簿采用"旧管、新收、开除、实在"的"四柱"账,这套账簿没有总账和商品账,以银钱流水账代替总账,下设分户账。记账方法采用上收下付单式记账法,所用科目不外乎记录和掌管企业的银钱收支以及进货分户账;没有进货总账,也不设立商品账和销号制度;没有"永续盘存制度",因此,也就无法计算销货成本,存货除了实际盘存外,只能凭估价。每年年终,即农历春节时,正好暂停对外营业,各个企业便利用空隙时间进行清查盘点工作,习惯称为""。的时候,要清查出各类财产的数量和价值,并且要把人欠、欠人的往来总结清楚。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形成各地企业的"结账清谱",然后各地总理都到东家家里通过"写账"把瑞蚨祥系统的整个盈亏都统一起来,再进行利润分配。瑞蚨祥总店的信楼除了设立财务账册反映整个企业的财务活动外,还设立了记事账用以反映人事增减变动、考勤等事项。

多种形式的分配制度

1.掌柜的薪酬

瑞蚨祥将每年的盈亏按照"钱七人三"或"东七西三"分配(东指东家、西指掌柜)。瑞蚨祥为了激励掌柜,在利润的分配中,还有"顶本"、"顺带"的分配形式。"顶本"和"顺带"从东七中分配。西三按"份子"或称"股"或称"厘"进行分配。这是掌柜在盈余中分取"报酬"所依据的份额。比如,北京瑞蚨祥掌柜约100人,"份子"总额为20个整股,每股10厘,共200厘(故称吃股掌柜)。"顶本"是资方激励掌柜的手段。因为份额是有限的,"顶本"是东家根据掌柜工作好坏而增加的分红办法,例如,规定每吃一厘份子就附带"顶本"若干元(一个顶本,据说早年是500两)。如果掌柜干得好,可以增加一个或两个"顶本",在分配利润时在"钱七"部分中分取利润。另一种西方在"钱七"中分取利润的形式称为"顺带",就是在确定分配的利润中,提取一部分存留在企业,到次年年终,"顺带"也和资本一样,在"钱七"中分取利润。根据上述分配办法,瑞蚨祥东西两方所得红利如图表2所示。

从图表2中可以看出,瑞蚨祥东家每年所得利润额约为总利润额的68.5%。仅此4年利润总额共计6006467.54元,为其资本额173万元的3.47倍,折合成战前(1936年)币值计算,也达1270085.47元,为其资本额的73.41%。按此计算,东家只要5年半的时间就可以把投入资本全部收回。

2.员工的薪酬

员工的工资分为三个部分:⑴月薪与束金(年薪),即固定货币工资;⑵馈送,即变动货币工资;⑶福利,即实物工资。月薪用于外伙计,束金用于内伙计、学徒、后司人员。

分析

针对企业所处的环境和行业特点,瑞蚨祥设计了适合自身经营管理的分配制度和业绩衡量方式。下面,我们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1.利用会计信息进行管理控制

作为出资者,孟洛川建立了由业绩评价(会计信息系统)和激励机制(分配制度)构成的管理控制系统,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财务管理和人事管理进行全面控制。在瑞蚨祥,主管每一地区工作的是地区经理,信楼是地区经理的有利助手。信楼除了负责地区总号的会计工作外,还负责地区总理交办的工作,如每天听取各分号汇报,总管和联号的通信联系,企业的财务和人事考勤等工作。总理通过信楼掌握这一地区各个企业的经营状况,结算出地区的盈亏,以便年终出席在东家家里召集的"写账"活动。瑞蚨祥的东家和掌柜们都很重视会计工作。孟洛川于1924年已年逾七十,还经常到北京瑞蚨祥柜上、信楼查看。一年一度的写账总是在他家由他亲自主持召开。直到九十岁,他还以翻阅账册为消遣。在他的书房和卧室,除了满架账册外,别无闲书。北京瑞蚨祥在孟觐侯担任总理的后期,副总理姚秀岩曾兼任信楼头;孟秀涵担任总理时,信楼头也由副总理兼任,可见信楼之责任重大。总之,在瑞蚨祥,会计工作不仅反映和监督企业的经营管理和财务状况,甚至连人事提升也管起来了。

2.通过激励机制调动员工积极性

一个有效的管理控制系统包括业绩评价和激励机制两个部分。瑞蚨祥充分发挥了激励机制在管理中的作用。作为高层管理者的掌柜没有薪金,惟一的收入就是年终分红。这将出资者(委托方)和管理者(人)的利益紧密地捆绑在一起。对于基层管理者和普通员工则采用了多种激励方式,既有货币工资又有实物工资,既有固定工资又有变动工资,有效地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用现代的观点来解释,瑞蚨祥的激励机制体现了“激励相容”的原则。所谓激励相容,就是针对不同的激励对象,采用不同的激励方式。

3.调整经营业绩平衡各方利益

作为管理控制系统的另一个部分就是业绩评价。瑞蚨祥年终在东方和西方之间进行分配的依据是账面利润。账面利润的结算办法是按资产减去负债计算的,资产的多少直接影响利润的高低。虽然瑞蚨祥的账面利润每年都要结算出来,但这是一个被掩盖的数字,极不真实。这主要是因为瑞蚨祥一贯奉行两项利润原则,从而把利润的真相隐藏起来。第一项利润原则就是控制账面利润在一定水平。这是因为瑞蚨祥的东方(资方)和西方(持股掌柜)存在分红问题,一般是东七西三,东方完全是寄生者,要求年年分红,西方则因没有薪金,他们的惟一收入就是分红,所以,对西方来说更要求有经常的利润。第二项利润原则就是尽量地隐藏利润,当时工商企业称为"打厚成"。瑞蚨祥比一般工商企业隐藏更多,他们称为"多打厚成"。打厚成起着公积金和准备金的作用。此外,还有保本的作用,因为瑞蚨祥要求按实物计算保障原投资本不受损失。显然,打厚成对出资者有利。为了控制账面利润在一定水平以及多打厚成,只有采用增减资产价值的办法。好年采用减少资产价值的办法,瑞蚨祥经常采用此种办法以打厚成。到了后期,由于长期出现亏损,为了表现利润,才提高资产价值。瑞蚨祥减少资产价值的方法是:⑴固定资产的价值一律不入账。⑵缩小存货价值,这是主要的方法。瑞蚨祥的厚成绝大部分隐藏在存货之中。在存货的价格上、数量上以及盘点上加以控制。用现代的观点来解释,瑞蚨祥存在着“盈余管理”或“利润操纵”行为。

4.业绩评价和激励机制引发的矛盾

从现代会计制度来看,打厚成无可厚非,但在当时却引起各方面的矛盾。比如,东西方之间的矛盾。因为东方愿意多打厚成以便积累资本,但厚成多了,西方分得的利润将因此而减少。用现代观点来解释,东西方之间的矛盾也就是委托矛盾。又如,分部业绩评价问题,这主要表现为地区之间的矛盾。由于瑞蚨祥采用统一核算分配盈余的办法,账面盈余多的地区,等于把盈余贴补给亏损的地区,亏损地区也会分得利润。结果是,各地区都把盈余隐藏起来,以免分给其他地区,这样东家便渔翁得利,利用这一办法达到扩大厚成的目的。但是各地不列盈余,西方不答应,为此西方之间又排挤又默契,账面总得列些盈余。从这一点来看,瑞蚨祥缺乏科学的业绩评价系统,换句话说,它的会计信息系统还存在许多缺陷。

启示

通过对瑞蚨祥案例的介绍及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1.会计是一项管理活动

会计是基于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变化,现代会计已形成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个重要领域。由于资本市场和股东的压力,财务会计长期处于企业会计工作的重点,管理会计的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在瑞蚨祥,孟洛川作为资本所有者,也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因而,不存在对外披露会计信息的外部环境,会计工作就是为了满足管理的需要。有人将“管理”二字解释为“人事之管,财务之理”。在瑞蚨祥,信楼的账册是用来记录和掌握整个企业的业务和财务活动的。其中,记载银钱和货物的账册有14种,记载人事的账册有4种。除了信楼的账册外,各个业务部门还有一套辅助账册。可以说,信楼提供的信息已超出会计信息的范畴,是更为全面的管理信息。此外,信楼作为信息中心的作用也对解决现代企业中的“信息孤岛”现象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2.处理好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的关系

对于多元化、跨地区经营的企业来讲,如何处理好集权与分权的关系,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利用信楼提供的信息,通过灵活的报告周期,孟洛川对企业实行了有效地集权管理。他采用了三种办法,即规定"五日报"、年中"结账约谱"、年底集中"写账"。其中,“五日报”是对经营业绩的过程评价,而“结账约谱”和“写账”是对经营业绩的结果评价。所谓"五日报",就是每五日将各号营业状况、资本运用情况以及人事情况等通过"号信"形式报告给他。年中"结账约谱"就是年中汇报。年底"写账"就是每年年底各地区总理到东家家里,研究各地企业的"结账清谱",审核账目,结算全年总的盈亏数,确定分配办法,核算存货数量和作价,研究确定来年购销问题,以及决定提升人员名单和录用学徒事宜。可见,孟洛川本人并不直接参加企业的经营管理,但通过这三项办法,对分部的经营业绩进行了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实际上是掌握了整个企业的经营管理权、财务管理权和人事任免录用权。

代账会计工作总结篇9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手工会计

1会计电算化同传统手工会计的联系

1.1系统目标一致。两者都对 经济 业务进行记录和核算,目标都是为了加强经营管理,提供会计信息,参与经营决策,提高 企业 经济效益。

1.2基本会计理论与方法一致。两系统都要遵循基本的会计理论和方法,都采用复式记账原理。

1.3都要遵守会计和财务制度,以及国家的各项财经法纪,严格贯彻执行会计法规,堵塞各种可能的漏洞。

1.4系统的基本功能相同。都具备信息的采集输入、存贮、加工处理、传输和输出这五项功能。

1.5都要保存会计档案。作为会计信息系统的输出,会计信息档案必须妥善保存,以便查询。

1.6编制会计报表的要求相同。两系统都要编制会计报表,并且都必须按国家要求编制企业外部报表。

2会计电算化同传统手工会计的区别

2.1系统初始化设置工作有差异。手工会计的初始化工作包括建立会计科目,开设总账,登录余额等;会计电算化的初始化设置工作则较为复杂,主要有会计系统的安装,账套的设置,权限的设置,会计科目及其代码的建立,初始余额的输入,自动转账分录定义,会计报表名称、格式、数据来源公式的定义等。

2.2科目的设置和使用上存在差异。在手工会计中,将账户分设为总账和明细账,明细账大多仅设到三级账户,此外,再开设辅助账户以满足管理核算上的需要;科目的设置和使用一般都仅为中文科目。而在会计电算化中,有的财务软件将科目的级数设置到6级以上,除设置中文科目外,还设置与之对应的科目代码,使用科目时,计算机只要求用户输入某一科目代码,而不要求输入该中文科目,但在显示打印时,一般都将中文科目和与之对应的科目代码同时显示。

2.3账务处理程序上存在差异。手工会计采用不同的会计核算形式,常用的有记账凭证核算形式、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汇总记账凭证核算形式、日记账核算形式等,对业务数据采用了分散收集、分散处理、重复登记的操作方法,通过多人员、多环节进行内部牵制和相互核对,目的是为了简化会计核算的手续,以减少舞弊和差错。而在会计电算化中常用的是日记账文件核算形式和凭证文件核算形式,在一个计算机会计系统中,通常只采用其中一种核算形式,对数据进行集中收集、统一处理、数据共享的操作方法。

代账会计工作总结篇10

【关键词】 电网企业;总部账务集成化;手工记账

一、引言

企业集成化财务管理是一种以系统论为指导,广泛借鉴和汲取众多管理思想精华,以形成适应时展要求的新的企业财务管理理论思路和新的财务管理模式。集成化财务管理模式与传统财务管理模式的主要不同点在于它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将业务管理融合进财务管理中,实行从源头管理,通过远程处理、在线管理,实行对财务的动态管理,真正实现财务的事前计划、事中控制和事后反馈,实现对业务的全过程管理。本文以电网公司总部账务集成化管理与传统手工记账模式的对比解析,深入探索财务集中化管理,实现财务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

二、财务集成化管理模式的理论依据

集成化财务管理模式有三个基本的特点:一是集成化管理,它不仅对集团财务方面进行管理,而且对库存、生产、销售等业务方面进行管理;不仅管集团内部,而且与整个供应链管理相集合。二是直接管理,通过网络技术减少了传统财务管理中的许多中间环节,电算化信息能直接进行闭环管理。三是实时管理,整个供应链通过网络联系在一起后,总部根据动态会计信息,可以及时作出财务安排,并通过网络传达下去,实现财务的在线管理。需要指出的是,集成化财务管理与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或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不同,前者是一种系统的管理思想,而后者是一种具体的管理软件或操作方案。前者比后者涉及的范畴更加广泛。

三、电网公司实施总部账务集成化的管理实践

(一)实施背景

电网企业作为资金密集型行业,总部在实行资金集约化管理和“大财务”战略后,随着收支两条线的不断深入和总部业务不断拓展,总部作为集团的收入成本中心、利润核算中心、结算中心和资金管理中心,不仅统管各分子公司的往来款项,还管理着对外结算业务,庞大的业务结算量使得传统的手工记账和凭证管理模式已不适应现代管理的需求,对总部账务核算的信息化、自动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总部账务电子数据集成化,优化业务流程是公司资金集约化和财务一体化的必由之路。

(二)集成化过程及其结果

制定总部账务集成化和业务流程一体化总体方案,工作目标为:一是提高账务处理、资金结算业务的工作效率,使账务处理人员、资金支付经办、资金支付审核人员从繁重的手工记账、凭证粘贴、逐笔打单、人工审核日常工作中解放出来。二是提高账务处理、资金支付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安全性,实现从支付源头到结算业务全过程的闭环式管理,有效防止支付、记账的错、漏、重现象。三是实现对账工作自动化和简便化。

在工作目标的指引下,对总部账务涉及的支付结算业务、与基层集团账户款项往来业务以及集团内转账业务、往来账项核对业务进行业务整合和电子数据集成化管理,实现电子数据、原始单据、会计处理、电子对账的统一处理。

具体各模块建设的流程对比解析如下:

1.支付结算业务模块

此模块包括总部资本性、经营性拨款,与电厂电费结算、社保工资福利费等各项支付款项业务,包含计划、支付、审核、记账、与银行对账等流程,特点是经办环节较多,业务种类较多。

手工记账模式下支付结算流程:由支付经办人制定月度计划,并分解月度计划至每日支付计划,由出纳根据支付经办人纸质的日支付计划逐笔打单,交由银行处理后返回支付单据回执联,会计根据银行回单逐笔记账,月末由对账员根据银行对账单进行核对账务。具体流程图如图1。

账务集成化管理模式下支付结算流程:由支付经办人制定月度计划,并分解月度计划至每日支付计划,由出纳根据支付经办人经最终审批后的日支付计划采集电子数据并自行核对后对应付款单位账号批量生成《资金委托汇划清单》,会计根据银行返回的《资金委托汇划清单》回单联和出纳记录的电子数据导入财务系统批量记账,月末,对账员根据银行对账单电子数据与财务系统电子数据对接进行对账。至此,电子数据从支付经办审批后的计划环节实现完全无缝对接,账务处理的及时性、准确性和付款结算的安全、快捷有了保障。具体流程图如图2。

2.与基层集团账户款项往来业务模块

此模块包括分子公司与总部集团账户资金的收付业务,即资金收支两条线下分公司资金上缴和子公司集团账户下资金的流入流出,包含记账、与银行对账、与分子公司对账等流程,特点是业务单一,单据笔数繁多。

手工记账模式下往来业务流程:会计根据银行回单逐笔记账,月末由对账员根据银行对账单进行核对账务,年末与各分子公司核对资金往来。在此流程下,由于分子公司资金往来随资金集约化管理的强化单据数量繁多,手工记账的落后方式已无法承担现代化的管理需要。具体流程图如图3。

账务集成化管理模式下往来业务流程:由会计根据银行回单和电子版银行日记账采集电子数据,设置电子公式自动取数并根据对应收付款单位账号自动生成凭证科目,导入财务系统批量记账,银行纸质回单根据日记账每日收付顺序依次排列省却了凭证整理时间;月末,出纳根据银行对账单电子数据与财务系统电子数据对接进行对账,年末根据电子数据与各子公司核对资金往来。至此,银企之间数据互联省却了大量的账务处理以及凭证粘贴的工作量,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具体流程图如图4。

3.集团内转账业务模块

此模块包括每月分公司与总部之间各项列转业务,包含各项政府性基金的列转,网电费以及工程结余、工程利息的列转。包含基层列账、核对数据、会计记账、与分公司对账等流程,特点是及时性、准确性要求较高,单据繁多、与报表核对工作任务较重。

手工记账模式下内转业务流程:基层上报列账单,会计根据基层上报基金报表和网电费报表审核列账单,账表一致后逐笔入账,年末与各分公司核对账务和报表。在此流程下,由于列账项目众多,列账单位众多,还要一一对应核对报表,不仅入账工作繁杂,每月整理列账单据的排序和凭证粘贴的任务也十分艰巨。另外由于月报的及时性要求,需要凭证的及时准确入账。具体流程图如图5。

账务集成化管理模式下内转业务流程:由会计根据财务报表中的基层上报《列账单汇总表》采集电子数据,与各单位列账单及月报表原件扫描件审核无误后,导入财务系统批量记账,同时将列账单及月报表原件扫描件(彩印)分类批量打印出来作为转账凭证附件;年末根据电子数据与各分公司核对转账账项和报表。至此,电子数据的应用和列账单电子全息化管理不仅解决了及时入账的问题,还解决了纸质列账单流转中容易丢失,难以整理的诸多繁琐事项。具体流程图如图6。

4.往来账项核对业务模块

此模块包括分子公司与总部往来账项的定期核对业务,包含基层与总部科目核对、账项调整、科目余额复核等流程,特点是明细科目众多、单位众多、准确性和及时性要求高。

手工记账模式下往来账项核对流程:下发总部明细账页与基层核对往来账务,对账前,由各会计记录与基层往来账项,各自负责与基层核对相关科目余额,核对相符后,按各自负责科目签名确认《对账表》,由账务主管复核《对账表》与基层的内部往来账务中各科目余额。在此流程下,各自为政、条块分割的管理模式造成工作效率不高,而依靠人工对账的方式也对效率和准确性造成了不利影响。具体流程图如图7。

账务集成化管理模式下往来账项流程:下发总部明细账页与基层核对往来账务,对账前,由各会计记录与基层往来账项,根据总部账务系统科目余额同步生成与各基层单位对应的《内部往来》及《上级拨入》与各基层单位的科目余额进行批量电子对账。至此,解决了科目余额查找、手工核对、人力复核等一系列低效率的对账问题,减轻了年报的工作量。具体流程图如图8。

(三)账务集成化实施后的成效分析

实施账务集成化以后,将资金流、信息流和业务流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从支付源头到结算业务全过程的闭环式管理,实现电子数据、原始单据、会计处理、电子对账的一体化处理,信息处理及时性、安全性、准确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具体分析如表1。

四、 结语

财务集成化管理是一项系统化、全面化的管理创新工作,需要动用企业各方面资源,对企业流程进行全方位的梳理。推进财务集成化管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充分认识到推进财务集成化管理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有步骤、阶段性地推进,应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对公司推进财务集成化管理制定长期规划,并在一个较长时间范围内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对财务管理进行全方位规划、设计和执行,才能确保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参考文献】

[1] 王瑞萍,王骏,闻子捷.电网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J].电力财务会计,2010(3).

[2] 张震.集成化财务管理模式的实施与评价[J].商业会计,2008(24).

[3] 王棣华.谈企业集成化财务管理[J].财会研究,2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