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作文十篇

时间:2023-05-06 18:24:19

民以食为天作文

民以食为天作文篇1

“民以食为天”嘿嘿嘿,相信大家肯定听过这句话吧。第一次,无意中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很是不解,食物怎么会是人们的天呢?真奇怪啊,食物我每天都能吃到,也没什么特别的?难道它是天空生成的吗?年幼时候的我天真烂漫,纯真无暇,又特别具有好奇心,总能想出千奇百怪的东西。大人总是笑着看着我,我常常痴痴地就这样认为原来食物就是我们头上的天啊,真的,我觉得食物不够资格当我们的天,它不够强壮,更没有我想象中的强壮魁梧。

直到我慢慢长大了,我这才知道了民以食为天这句话是怎么来了。食物不就是人们的天吗?没有食物,我们身上就没有热量,那么也就缺少能量,缺少能量,那么做事情当然也就会缺少动力。没有了做事情的动力,那么我们还怎么大步向前进,还怎么还能在人生道路中怀揣着一棵充满活力的心呢?从此,我与食物结缘了。更是成为了一名小吃货,从此哪怕我学习压力再大,生活中烦恼更多,可我也总会拿起美食欢快的吃了起来,吃着美食,仿佛任何的烦恼都烟消云散了一般。是啊,这些烦恼在食物面前都像浮云一般轻轻的飘走了,没有留下一点踪迹。

是啊,民以食为天。只有,有了食物,我们才能在人生路上越走越远,食物就是最好的动力!

民以食为天作文篇2

[关键词]文化;饮食文化;国民性格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09)10-0030-03

饮食文化在中国文化的起源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饮食文化研究的焦点逐渐由物质需求转移到精神提升。在长期的饮食生活中,中国人总结出一套有别于其他民族的饮食文化观。这种观念塑造了独特的国民性格。

一、文化和饮食文化的概念

文化作为一个内涵和外延都非常丰富和复杂的现象,不仅人文社会学科将它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其他学科也多多少少涉及文化的概念。因为各学科的研究对象不同、研究方法有别,所以,文化概念种类繁多。1952年,美国人类学家克鲁伯和克拉克洪调查和总结了1871~1951年关于文化的定义,数量多达164种,可谓“百家争鸣”。现在又过了几十年,可能又有若干个定义出现。不过,将这些定义归纳起来,无非是说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这句话包括了生产方式、生活形态、价值观念、思维方法、审美趣味、道德情操、等各方面的观念。

饮食是文化的基础部分,在文化的形成、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在人类起源、演变和发展的过程中,首要的物质基础就是饮食。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加上地理环境、气候、物产等各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人类的饮食由“茹毛饮血”逐步发展到枝繁叶茂、异彩纷呈的饮食文化之林。当今,饮食文化大致包括东方饮食文化、西方饮食文化以及清真饮食文化三种最著名、最有影响的饮食流派。中国饮食文化是中华各族人民经过100多万年的生活和生产实践,在食源开发、食具研制、食品调理、营养保健等方面创造积累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当然,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甚至同一民族的不同区域间饮食文化存在差异。中国饮食文化有自己的特色,对国民性格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二、中国人的饮食文化观

饮食观念是人们在食物的制作和食用过程中形成的看法,深受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尤其是哲学的影响较深。哲学思想的不同导致中国人文化精神和思维方式有别于其他国家。

世界各地都把中国餐饮称为“中餐”,它的突出特点是将大米和面食作为主食,讲究食物的色、香、味。确切地说,中国饮食渗透着人们的审美意识,与西方人只注重食物营养的摄取量相比,中国人更喜欢赏心悦目的餐饮和有情调的饮食环境。好的饮食环境不仅能促进食欲,而且陶冶情操,长此以往人们就会有种高雅的气质和温文尔雅的性格。

在食物的制作方面,中国人很讲究刀工、火候。《老子》中说“治大国如烹小鲜”。虽然这句话是借助饮食来解释高深的治国哲学,但是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相通的,小到制作餐饮,大到治国之策,有时同出一辙。由此可知,中国饮食文化渗透到中华民族的每一个活细胞之中,注重天人合一,强调整体观。

三、特色饮食塑造的国民性格

(一)素食文化中的“以和为贵”

“素食”一词最早见于《诗经・伐檀》的“彼君子兮,不素食兮”。《诗经》中的农事诗篇不仅记载了周人注重农事的精神,而且将天人合一的理念寓于农事中,说明那时人们已经形成“以和为贵”的性格特征。今天,随着历史的前进、文明的进步,素食在中国文化的发展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国是农业大国、礼仪之邦,农业的发展促进了素食文化的形成。广阔的地域和多变的气候促使南、北方各自开发和发展了具有地域特色的饮食资源。中国南方以山水著称于世,气温偏高、空气潮湿、雨水充足,适于水稻生长。相对来说,北方则比较干旱、四季分明、寒温交替,需要冬眠的小麦在这里生长良好。总之,无论稻米还是小麦都属于素食。相对于西方国家长期的食肉习性,中国人的素食特性体现出本国人民亲近自然,与万事之中、万物之间求和谐的性格。

或许人们最初的食素生活迫于客观环境的压力,面对地广人稀、可耕地面积较少的客观条件,人们只能种植五谷维持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随着文明的创造与发展,人们在素食方面由被动转向主动。对各种动物有怜悯之情,不到万不得已决不伤害某种活生生的小动物。尤其是上层社会更加知晓食素的益处。他们懂得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人类得以快乐健康生活的基础。经过不断的实践,这种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观念深入到人们的内心深处。中国是举世公认的礼仪之邦,这众多的礼仪体现于人们的举手投足之间,尤其是精神理念的高度统一。“天人合一”是中华各族人民几千年来在生产与生活实践的基础上总结、概括出的思想精华,表现在人们的性格当中就是与人为善、与万物求和谐、无过之而又无不及的“中庸”性情。当今,世界民众特别崇尚素食生活,提倡融入大自然,远离喧嚣城市,在空旷的野外充分地呼吸新鲜空气,调适疲惫的身心,真正享受生命赋予生活的意义与价值。

(二)茶文化中的“和谐宁静”

“饮食”一词最初分开使用,“饮”用作动词,理解为“喝”,源于《孟子・告子上》:“冬日则饮汤,夏日则饮水。”后来引申为“饮料”,即喝的东西。贾思勰《齐民要术・煮溟》:“折米白煮,取汁为白饮。”如果说上面是对中国人吃食方面的介绍,下面是对饮料的了解。在饮料方面,最具中国特色的是各色各样的茶。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利用茶叶和栽培茶树的国家。茶发乎神州,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在宋代,如今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是世界上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中国的饮茶之风始于何时,众说不一。按照文献记载,魏晋时饮茶已蔚然成风,据此可推测最初的饮茶风气早于此时。起初人们并未将茶作为饮料使用而是作为药用。随着对茶的不断应用,人们逐渐了解了它的味性。饮茶就是一种品味,具有文化意义。茶文化的兴盛引起人们的崇尚。儒、释、道三家在茶文化上的互补足以体现出茶的意蕴。

在茶文化上,儒、释、道三家的总体基调是高雅深沉、博大精深,不过三家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处。

共同点表现在务必于其中求和谐、求宁静。中国人的性格则像茶,总是清醒理智地看待世间的万事万物,强调和睦、友好、理解与秩序,讲中庸,遇事沉稳,遇到矛盾不好斗,而是主张“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妥善地解决问题。“君子之交淡如水”正如一杯清茶,人与人之间的感情透彻而明朗。三家中儒家将“中庸之道”引入茶文化,主张在饮茶中沟通思想、创造和谐气氛、增进彼此友谊,通过饮茶自省,从而既能严格要求自己又能宽容对待他人。与儒家的“中庸”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道家主张人与物质、物质与精神不可分割,互相包容。可见,中国的茶文化吸收了老庄思想,强调天人合一、物质与精神统一。佛教禅宗主张“顿悟”,内心清静无杂念。茶性之柔,茶的宁静与清醒的品味正应其求。

在茶文化中,儒家的独有特点是讲雅致、注重欢乐情调。儒家历来主张积极入世,不论何时何地念念不忘“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时时以“家事、国事、天下事”为主体。饮茶之时雅兴高涨、文武张弛、有所作为成为主情调。虽然身处高雅闲逸的饮茶氛围之中,但是儒士内心却是“念念有如临敌日”、“居安思危”、“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这种喜怒不形于色,外在雅致、闲逸,时时刻刻防患于未然的心态是儒士所独有的。自然饮茶便成为他们协调内外、凝神思考的方式。如此更显示出他们遇事沉稳,讲道德、重人伦的性格特征。

道家在茶文化中融入了明显的超尘思想,强调“无为”,与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正好相反,避世思想浓重,对儒家思想是个补充。中国许多著名的茶人都有浓重的退隐思想,他们并非逃避责任,而是不苟同于庸碌之人,洁身自好。即使是功成名就者也依然保持雅洁自爱。如果说儒家文化适合贵族士人的口味,那么道家文化则更接近于文人寒士和普通百姓的思想。所以,今天许多高雅之士将由品茶而体味出的儒家文化与道家文化相糅合,成为真正的内儒外道之士。

佛家具有“苦寂”、以茶助禅、明心见性,以助“顿悟”的特点。虽说在求静、求豁达、求理智等方面三家趋于一致,但道家过于闲逸散漫,而儒者只是十分失意时想从中得到片刻宁静以便达到忘我的境界。只有禅僧在追求静悟方面最为执著。

所以,中国茶文化兼容释的静悟、道的驰纵、儒的雅逸,是三家的融合体。今天中华民族的成员所拥有的优良品性,茶文化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茶性柔和,清香飘溢,凝神降火,正与中国人遇事冷静、闲逸高雅的品性相得益彰。

(三)筷子文化中的“质朴尚实”

中国饮食文化的特色不止于食源开发,更在于食具研制方面。筷子是中国饮食文化在食具研制方面的代表。“筷”字由“竹”和“快”两部分组成。如果按照汉字的构造来说,它属于上形下声,由形会意。今天,随着物质材料的不断丰富、科学的迅速发展和技术的有效提高,制作筷子的材料也就不仅仅限于竹子、象牙、玉石,其他稀有金属材料也应有尽有。看着不同材质的筷子,也许人们最想知道的就是筷子的起始纪年。

对于筷子确切的纪年至今尚不知,专家学者通过研究调查仅能划定先民发明筷子的大致时间。可以肯定地说,筷子的起源决定于中国的饮食需要。肉食相对贫乏的客观生存环境使得中国先民以素食为主。与西方人使用的餐叉相比,中国人使用的筷子构造简单、功能繁多、应用灵活。筷子是由两根粗细、长短、材质相同的物体组成。但是,构造简单并不说明使用起来也同样简单。与其他餐具相比,筷子的使用更具技巧性,难度较大。许多刚到中国的外国人对中国人使用筷子的熟练程度赞叹不已。

筷子从构造到使用体现出中国人民质朴尚实的性格。它的简单构造象征着人们外表的朴实无华。

四、国民性格的塑造特色

每个中国人从懂事之日起,长辈就用礼仪来规范他们的行为。文化源自生活,反过来又指导生活。可以说,文化的形成促进了礼仪的完善。伴随着饮食文化的发展,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中国饮食礼仪。确切地说,中国礼仪的形成和发展都是由餐桌而来。中国人围桌而餐时讲秩序、重人伦、别主客、分长幼。

在塑造人的性格方面,这些看似简单的礼仪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因为人们形成良好的习惯靠礼仪的约束,“习惯成自然”,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成功的基本条件。长辈教导子女时,总是选择一起用餐的时间,也许只有这个时候最恰当,其乐融融的氛围里即使有一两句批评、教导的话,也比较容易接受。如此,伴随着家长的循循善诱,青少年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些观念塑造了人们的性格。

五、结语

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虽然饮食文化处于文化的基础部分,但是它在人类社会形成后的礼仪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礼仪塑造了人的性格。所以说,中国饮食文化塑造了国民性格。

[参考文献]

[1]高成鸢.饮食之道:中国饮食文化的理路思考[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8.

[2]王学泰.中国饮食文化[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赵荣光.中国饮食文化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4]朱永和.中国饮食文化[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

[5]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民以食为天作文篇3

【关键词】:粮食情结;类别;原因;特点

有关粮食,中国人似乎永远有说不完的话,道不明的情。特别在新时期以后,对比过往的饥馑年代,人们开始反思回味过去的种种经历与情感,创作出了一批批饱含情感,体现民族灵魂的作品,我们不妨将这种对粮食牵扯不清的独特情感称为粮食情结。

一、新时期粮食文学的类别

纵观中国当代文学史,此类作品可以说是蔚为大观、自成体系了。我们可大致将它们分为三类。

最直接,最触目惊心,最能引起读者共鸣的一类,是那些以粮食为核心内容,“饥饿”贯穿始终的作品,如《犯人李铜钟的故事》《饥饿的女儿》《我的菩提树》《狗日的粮食》《丰乳肥臀》《活着》等等。它们不同程度的描写了60年代左右中国人的饥饿状态。

以《犯人李铜钟的故事》为例,文章主要描写了李家寨党支部书记李铜钟为了全村四百九十多口在饥饿线上挣扎的百姓,向国库借粮最终成为“抢劫犯李铜钟”的故事。情节简单,线条清晰。然而,文章中对李家寨百姓饥饿状态的描写及李铜钟不顾艰难坚持为群众借粮的情节,生动的再现了60年代左右中国百姓的生存状态及他们对粮食的极度渴望之情。

其次是以粮食作为反映主题的重要素材的作品,最具代表性的要数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

全文写了许三观的数次卖血,让人映像最深刻的一次是当许三观全家吃了五十多天玉米稀粥,被饥饿折磨得生活难以为继之时,一家人躺在床上听许三观用嘴炒菜。这些丝丝入扣的描写是建立在对粮食的深刻依赖情感和饥饿的生存体验的基础之上的。作者以许三观一家面对饥饿时的各种怪异也好艰苦也好的行为,体现匮乏年代人们强烈的求生欲望。

最后,是间接性的采取粮食的象征意义的作品,代表作是莫言的《红高粱》。

作品以红高粱命名,将一幅辉煌的红色画面在读者面前铺展开来。红高粱寄托着作者的深厚感情,象征着红高粱一样热烈、壮丽的人性之美。文章具有极强的感染力,让人一旦进入就深入其中、欲罢不能。这种热烈,这种激情,这种原始的欲望,我想是与作者深厚的乡土情结和对代表精神与力量的红高粱的依赖性有关的。

二、新时期文学粮食情结的产生原因

这些来自人们内心深处的粮食情结如此真实深刻的展示在我们面前,让人想要究其根源。

中国人对粮食的深厚感情似乎由来已久并延续至今。这从中国史上的农民起义就可见端倪:李自成欲“均田免粮”,太平天国追求“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无处不均匀,不人不饱暖”。“粮”成为农民起义的根源之一。随后进入近代,中国人无往不在压迫之中,也无时不刻不在饥饿当中。就算进入现代,中国也是天灾人祸并行,人民公社、大跃进,几经折腾,加上自然灾害,人们更是难以存活。时至今日,我们粮食问题仍常常被提上桌面。长期的粮食匮乏形成了可算作是民族性的对粮食的渴望。可见,粮食情结是有着历史渊源并被继承发展至今的。

从横向来看,粮食情结的产生也是有理可循。中国向来是地大物博的,但这“大”与“博”放在众多的人口面前讲就那么有气势了。人一旦多起来,这“饥”便长期解决不了,这情结就几乎要成为一种民族性格。

事实上,除去这些人文原因,天灾也是一大祸首。撇开史上无法计算的饥荒不谈,1960年左右的那次自然灾害几乎成为所有新时期粮食文学的大背景。无止尽的饥饿感,遍地的饿殍,加之无情的洪荒,这些实实在在的记忆永远烙印在经受者心中永不磨灭。

三、新时期粮食文学的特点

他们将这些情怀借以文字的形式表达,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粮食文学。以刘恒的《狗日的粮食》为例,这类文学的特色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首先,该类作品具有与粮食相符的乡土性。故事一般发生在农村,于是当地的自然背景、乡土文化及人物行为语言散发出来的乡土气息成为作品的一大看点。

《狗日的粮食》发生在中国北方山村,洪水峪。主人公杨天宽用二百斤谷子换回瘿袋女人做老婆,在女人下坡小解时,便让他扛到草垛子里呼天抢地地做了事。这种原始欲望的暴露开篇就奠定了文章粗犷的乡土基调。

洪水峪这一山村背景加上全篇以种粮争粮吃粮为内容,构成了文章的乡土氛围。而作为文章重要部分的语言也很是生动、真实的反映了农村中的乡土气。这些都与粮食是处于同一背景格调下的。

其次,作品人物形象的塑造及情节安排对粮食具有依赖性。

《狗日的粮食》中,对曹杏花的形象塑造极为传神,好像一个肩上顶着瘿袋尖酸刻薄又很精明持家的丑女人要从文字间蹦出来一般。而她的这种成功的形象塑造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粮食。

文章在情节安排上也是与粮食紧密相连。最能体现这一点的是女人的到来与离去。女人来到杨天宽面前是因了他从山里背来的二百斤新谷。女人离杨天宽而去是因为丢了杨家的购粮证。二者前后形成照应关系,既是一种巧妙的安排,又是一种隐含的讽刺。粮食这东西,给人喜亦让人忧。

再次,作品通过粮食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存状态,具有纪实性。

文章围绕粮食展开各种描写,曹杏芳一辈子都在种粮、偷粮、敛粮,却落得被购粮证害死的下场。洪水峪似乎一直都处在饥饿的状态。杨天宽从青年到中年直至老年都还“闹不清自己是怎么长的,也闹不清自己肚里是什么下水。” [1]反映了匮乏年代人民生活的困窘,也体现了五六十年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历程,具有一定的纪实性。

最后,该类作品反映了中国人民对粮食的独特的道不明的爱恨情仇。

民以食为天作文篇4

关键词:岁时节日;饮食民俗;天人相应;四时养生

中图分类号:R24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7)03-0014-04

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与古代天文、历法、气候、地域以及节气相关,可以说节气同时也就是节日,节气与健康息息相关。《素问・八正神明论》中说:“四时者,所以分春秋冬夏之气所在,以时调之,八正之虚邪而避之勿犯也。”这里的“八正”指的就是二十四节气当中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八个节气,它是季节气候变化的转折点。中医讲究“天人合一”、“天人相应”,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节气前后,气候的变化对人的生物节律和新陈代谢都有不同程度影响,人体的发病与四时气候的变化息息相关。依据一年四季气候变化规律和特点,人们在生活中逐渐形成了一些古老的节日民俗,用以调节人体阴阳气血,达到健身防病的目的。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饮食在维持生命健康、延年益寿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我国最早的一部医药文献《黄帝内经》中,涉及饮食方面的阐述就有40多篇,其中提到了人们在日常饮食中需要全面的营养物质的理论,其中《素问・脏气法时论》中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岁时节日饮食民俗是传统节日民俗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其遵循的重要原则就是依据不同的季节来选择和食用不同性味的食物,正如中药有五性和五味之分,食物也同样讲究性味,选择不同性味的食物以顺应四时阴阳变化与人的健康休戚相关,其中生动地诠释了古老朴素的中医养生文化。

1春季节日饮食民俗的中医养生思想

春季万物复苏,人体阳气开始上升,春属木,通于肝气,此时人体的肝气也随之升发。春天肝气最足、肝火最旺,因肝气喜条达,故不宜抑郁而宜疏。唐代名医孙思邈说:“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根据中医五行理论,肝属木,脾属土,肝气过旺容易克伐脾土,从而引起脾胃病。因此,春季的饮食原则是减酸益肝而养脾气,因为酸是肝的本味,所以应该减酸味,不能再助长肝气。春天人们要注意少吃酸性食品,多吃甜味的饮食,这样才能补益人体脾胃之气。

1.1立春饮食 春季应该吃一些辛温发热和升提的食品,以帮助体内郁积的阳气向外发散。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始,一般在冬至后46日或大寒后15日。立春有特定的饮食习俗,通常有北方吃春饼,南方吃春卷之说。春饼是以精选的面粉、加水,发酵后制成春饼皮,馅选豆芽、韭菜、笋丝、肉丝等,用春饼皮卷包而食。春卷则是将制好的馅摊放在春饼皮上,将两头折起,卷成长卷下油锅炸成金黄色,外酥内嫩,香脆可口。

在云南昆明,人们在立春这天吃春卷,俗称“咬春”。春卷皮用面粉制成,唐代陈藏器《本草拾遗》日:“小麦面补虚,实人肤体,厚肠胃,强气力。”有健脾益气的功效。春卷馅用蔬菜和肉类荤素搭配,其中一定要有韭菜和豆芽。春季养阳,春天气候乍暖还寒,需要保护阳气,中医认为韭菜味辛甘,性温,有温中补虚,调和脏腑的功能。而豆芽味甘性凉,具生发之性,有清热和胃的功能,温凉相配,补而不热。春季的许多疾病都与外阳引动内热有关,因此春季要顺从阳气向上向外生长的特性,使人体的阳气得到长养和疏放。

1.2春节饮食 春节是我国农历的年节,节期一般从农历正月初一开始到正月十五,俗称“过年”。春节时令饮食主要以糯食为象征性代表,如年糕是民间除夕和元宵必备的美食,有红、黄、白三色,象征金银,因“年糕”与“年高”谐音,寓意年年高升。云南鹤庆地区的白族人,在大年初一那天全家都要吃米糕,被称为“吃熟年”。

中医认为糯米甘温,入脾、胃、肺经,有补中益气、养胃健脾、生津止渴等功效。云南很多少数民族如布朗族、佤族、傣族、德昂族等过年时都会食用糯米制成的食物。德昂族的春节是受汉族的影响而过的,在过年时要准备青糯米粑粑。布朗族的年节一般过三天,第一天类似汉族的除夕,要打扫寨内,家里的卫生,第二天就是杀猪宰牛,做糯米食品。壮族有在春节食用花糯米饭的习俗,花糯米饭是把糯米洗净放在几个土碗,再把几种可食的野生植物根、茎、叶、花分别捣碎,将其色汁分别拌在浸泡过的糯米里,经过一段时间,颜色浸透糯米,再把糯米蒸熟捏成饭团。这种糯米饭颜色多达六七种,色彩斑斓,壮族人在过年时互相赠送花糯米饭,意思是祝愿一年到头吉祥如意、愉快幸福。

新平的花腰傣有一项很有意思的过年传统习俗,每年春节大年初一,这天的早饭要由家里的男人们来做,当公鸡鸣叫时,男人们就会去“挑新水”,回来包汤圆,以此慰劳辛苦了一年的女人们。汤圆是过年常见的食品,特别是元宵节,即农历的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要食用汤圆,吃汤圆主要突出一个“圆”字,象征合家团圆,和和美美。汤圆主要以糯米粉为原料,一般会加入芝麻、大枣、花生或豆沙等作馅。大枣味甘性温,有补脾和胃、益气生津、调和营卫作用;黑芝麻甘平,有补肝肾、润五脏的功效。

大理地区正月初五还有“葛根会”,这天人们会纷纷身着盛装,有的挑着小吃,很多人则挑着黄白鲜嫩的葛根,摆摊叫卖葛根。中医四季养生倡导“春夏养阳”,春天多吃温补阳气的食物,补充人体阳气,有助于增强抵抗力,抗御外邪对人体的侵袭。葛根味甘辛性平,入脾,胃经,具有解肌退热,生津止渴,升阳止泻的作用。

2夏季节日饮食民俗的中医养生思想

一年四季中,夏季气候炎热,生机盎然。对于人来说,此时是阳气最盛的时期,人体阳气外发,伏阴在内,气血运行亦相应地旺盛起来,并且活跃于机体表面。《摄生消息论》说:“夏属火,主于长养。心气火旺,味属苦。火能克金,金属肺,肺主辛。”夏五行倩穑火克金,肺脏精气在夏季下降到最低,所以夏季的饮食原则应该是减苦增辛而养肺。

2.1立夏饮食 立夏是夏天的开始,温度明显升高,所以立夏的饮食习俗以平补为主。唐代孙思邈提倡“常宜轻清甜淡之物,大小麦曲,粳米为佳”。云南白族每年立夏要吃“松花麦饭”。所谓“松花麦饭”就是把松树细花抖落在提篮里,倒在煮熟的小麦饭里,再加上麦芽糖即可食用。从中医的角度来说,松花味甘性温,润心肺,主头痛眩晕。中医学认为夏属火,火属心,养肺当降火,所以宁心才可养肺。小麦味甘性平,有补益脾胃、除热止渴、养心安神的功效,麦芽糖昧甘性温,补虚健脾。夏季湿气盛,脾喜燥恶湿,湿邪困脾,阻碍脾胃消化,夏季食用小麦制品有利于健脾养心,合乎夏季饮食宜清淡的原则。

2.2端午节饮食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已接近盛夏,天气越来越炎热,暑夏容易耗气伤津,使人体阳气外越,表气不固,可致多汗、倦怠、心烦、口渴等症状。夏天应该尽量减少阳气外泄,以达到春夏养阳的目的。粽子是汉族端午节的传统食物,但云南很多少数民族在端午节也同样食用粽子,如大理白族在端午节时不仅要相互馈赠粽子,还要互赠衣鞋、茶食等。粽子是由苇叶、竹~或者荷叶包裹糯米蒸制而成。糯米甘温,入脾、胃、肺经,有补中益气、养胃健脾、生津止渴、固表止汗等功效;苇叶可以除烦止渴、清热生津;竹叶能利尿排毒、清热除烦;荷叶可以清热利湿、和胃宁神。

老昆明人在端午节当天都会包粽子、煮芽豆、煮鸡鸭蛋,特别是煮大蒜。民间传说早餐空腹食用大蒜鸡蛋可以避“五毒”,大蒜一定要煮到软烂为止,从早晨就开始食用。中医认为大蒜味辛热,能开胃健脾、消积化食,驱秽邪、解暑气、辟瘟疫、消痈肿。

普洱地区的端午节还有一项特殊的饮食民俗,俗称“吃百草根”。每逢端午节,普洱的大街小巷便开始摆满了各种各样药效各异的“药根”,有茴香根、鸡刺根、小红蒜、重楼、何首乌、理肺散、满山香、牛膝、当归、牛蒡子根、天冬等,形成了普洱独具特色的端午“药市”。由于普洱地处热带、亚热带,气候炎热、潮湿,瘴气比较重,特别是在端午节前后,当地人往往会出现浑身无力、茶饭不思的症状,因此食用一些具有保健功能的植物根茎,可以驱逐一年来体内的浊气,同时补益正气以抵抗气候变化可能带来的疾病。

2.3特殊民族节日饮食 云南少数民族在农历五月还有一些比较特别的节日,花街节是云南地区傣族的重要节日,时间在各地、各支系中稍有不同。元江的花街节大多在农历五月举行,其中,“吃秧箩饭”的民俗比较有特点,女孩会把盛装在小竹箩里的糯米饭亲手喂给小伙子吃,以表达爱慕之情。火把节是云南少数民族的盛大节日,在彝族、白族、拉祜族、基诺族、哈尼族和普米族中都流传甚广,通常都在夏日举行。云南彝族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的火把节,家家户户宰羊杀鸡,煮新荞麦饭。荞麦味甘微酸性寒,有健脾消食、解毒敛疮的功效。这些饮食民俗都符合中医夏季养生原则,富含深厚的中医理论。

3秋季节日饮食民俗的中医养生思想

秋季是夏季到冬季的过渡季节,气候由热转凉,逐渐变得干燥,阳气渐收,阴气渐长,是由阳盛转为阴盛的时期。中医学认为,秋气多燥,燥邪伤人,容易损伤津液。秋天应该注意滋养肺脏,因为肺主气,司呼吸,于季节为秋,此时容易发生咳嗽或口干舌燥等症状,所以秋天要防止秋燥伤肺,使肺气清和均匀。

3.1立秋饮食 立秋标志着秋天的开始,这天的饮食有很多的讲究。在云南镇雄,立秋这一天会用布袋盛红豆放入井底,及时取出后,男女老幼各吞服数粒,饮生水一盏,当地认为这样可以预防痢疾。从中医角度来说,红豆可以清热解毒、健脾益胃、利尿消肿、通气除烦。秋天吃红豆可以养生,这是因为,立秋后很长一段时间,气温通常较高,空气湿度也较大。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需要调理脾胃,饮食方面药注重清热、利湿、健脾,红豆正好可使体内的湿热之邪及时排出,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此外红豆还具有很好的补血作用,可以为秋冬进补奠定基础。

3.2中秋节饮食 秋季最重要的节日是农历八月十五的中秋节,云南很多少数民族都有中秋节,如壮族的“拜请月神节”、拉祜族的“月亮节”等。月饼是中秋节的应时食品,最早是用于祭祖、拜月的供品,主要用面粉制成,馅心有蛋黄、火腿、五仁、豆沙、玫瑰、莲蓉等。由于中华民族在节日中强调血缘家族团结,此后月饼才有了团圆的意义。中医认为,燥为秋令,肺为秋脏,燥胜则易伤肺,秋季要防燥,饮食宜辛平,而月饼甘润,润可去燥,起到保养肺气的作用。

4冬季节日饮食民俗的中医养生思想

冬季草木凋零,兽藏虫伏,是自然万物闭藏的季节,人的饮食养生也进入“藏”的阶段,即进补。萌育元气,养精蓄锐,有助于阳气的生发,为下一年开春直至全年身体健康打下基础。按照中医“天人相应”的养生原则,冬季养生的宗旨是敛阳保阴,使二者协调。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肾在冬季主令。因此冬季养生应以护肾为主,适度服用温补之品,如羊肉、狗肉、鸡肉等。

4.1冬至饮食 冬至是民间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在农历十一月。冬至表示严冬就要到来,是阴阳转折的时间,此时阳气渐生,阴气渐降。在云南,冬至普遍流行的食品是汤圆,古代有天圆地方的说法,天代表阳,吃汤圆是为“取其圆以达阳气”,食用象征“阳”的圆子,以庆贺“阳生”。昆明、禄劝一带食用“豆面团”,实际上也是同样的寓意。相对于其它季节,冬季人们会感到食欲比较旺盛,此时脾胃的吸收消化功能也较好,饮食中可适当加入高热、高营养,补益力强的食物,如羊肉、牛肉、鸡肉等动物类食品,对阳虚寒盛的人特别有效。云南很多地方在冬至日都有食用羊肉的习俗,如大理在冬至日会烹牛羊肉羹,昭通则以热药和羊肉食之,从中医角度来说,羊肉昧甘性温,有益气补虚,温中暖下的作用,冬季食用羊肉可以滋补身体、暖身驱寒。文山马关还盛行食用狗肉,民间谚语有:“三伏天吃狗肉避暑,三九天吃狗肉驱寒”的说法,中医认为狗肉有温肾助阳,壮力气,补血脉的功效,食用狗肉体现了中医冬令进补的养生观念。

4.2腊八节饮食 十二月俗称腊月,是一年中的最后一个月,十二月初八为腊八节,腊八节介于小寒和大寒之间,主要的节日饮食是腊八粥。相传佛祖释迦牟尼在腊月初八这天悟道成佛,后来佛教信徒就在每年的腊月初八煮粥供佛,因此腊八粥又称佛粥。粥是民间百姓的主食之一,人类食粥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说:“糯米、秫米、黍米粥,味甘性温,无毒”,有“益气、治脾胃虚寒、泄痢、吐逆”等作用,食粥益寿是古人倡导的一种养生之道。腊八粥主料是米和豆,此外还加入红枣、莲子、白果、花生、核桃、桂圆、栗子等,腊八粥温暖滋补,具有健脾、补气、安神、清心、养血的效用,还有驱寒的作用,是很好的冬令补品。

民以食为天作文篇5

一、饮食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中国精神文化的许多方面都与饮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大到治国之道,小到人际往来都是这样。中国人善于在极普通的饮食生活中咀嚼人生的美好与意义。古书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若以这个标准来论:西方文化(特别是近代的美国式的文化)可以说是男女文化,而中国则是一种饮食文化。人生两大欲望:一是吃喝,使自己得以生存;一是男女,使人类得以传宗接代,繁衍发展。对待这两者华夏更注重前者,西方则倾向于后者。这也影响了文化的走向。

在华夏文明中,饮食的确有其独特的地位。中国精神文化的许多方面都与饮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大到治国之道,小到人际往来,举凡哲学、政治学、伦理学、军事学、医学以至艺术理论、文学批评,无不向饮食学、烹饪学认同,从那里借用概念、词汇,甚至获得灵感。古人云:“国以民为天,民以食为天”。“天”者,至高之尊称,也就是说“悠悠万事,惟此为大”。这是传统政治哲学精粹之所在。儒家认为民食问题关系着国家的稳定,孟子的“仁政”理想在于让人们吃饱穿暖,以尽“仰事俯畜”之责(也就是上可以侍奉父母,向父母尽孝;下可以养活妻儿),甚至儒者所梦想的“大同”社会的标志也不过是使普天下之人“皆有所养”。

重视“吃”从表面上看来没什么特别之处,因为人类的童年时代都是用“口”来面对世界的――初生下的婴儿用的最频繁的可能就是“口”了,抓到什么都往口里塞。但中国文化特殊性在于“吃”对我们的文化心理结构有着深刻的影响、存在于潜意识中。这点从大众语汇的构成亦可看出。“吃”(或文言中的“食”)被赋予各种感彩。上世纪初,国人把信天主教称作“吃洋教”,把当兵叫“吃粮”;三十年代,上海市民被租界的外国巡捕踢了一脚,自嘲为“吃了一只洋火腿”;四十年代,抗战大后方的重庆有“前方吃紧,后方紧吃”的民谚;其他如被打嘴巴叫“吃耳光”,被冷落叫“吃闭门羹”,被人趋奉追捧叫“吃香”,一往无阻、非常走红叫“吃得开”,受到损失叫“吃亏”,得到好处叫“吃到了甜头”,衣食有余叫“吃著不尽”;文言一点的把承受祖宗余荫叫“食德”,把不讲信用叫“食言而肥”。“吃”无所不在,无往不通。总之,凡有所得都叫作“吃”,仿佛东西只有到了自己的肚子才是最合适的去处,才最使自己安心。这些说明了“吃”在我们生活中的地位和对我们深层意识的影响。

二、中国饮食文化的特征

吃饭分主食副食、用“炒”的烹饪方法、有自己命名菜肴的方式……这些有形的特征,使中国饮食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

比如我们吃饭分主食副食,连食品店也分成“主食厨房”、“副食商店”。这一点在欧洲就不明显。1980年作为国家领导人访问英国时,英国女王设国宴宴请,共有七道大菜,其中有一道是“鸡蛋炒饭”,这令中国人很奇怪:明明是主食怎么算一道菜呢?我们这个主副食观念还不是现在有的,早在先秦就有了。《黄帝内经》就有这样的句子“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粮食被视为主食,而“果”(水果、干果)“畜”(肉类)“菜”是副食。而且主食的地位高于副食,这虽然从名称上就可以看出来,有个故事更能说明问题:《孔子家语》中说有一次孔子陪着鲁哀公吃饭,侍者端上了桃子和黍米饭。孔子先吃了米饭,再吃桃子,记过左右侍者皆吃吃掩口而笑。鲁哀公对孔子说:先生,黍米饭是用来擦拭桃毛的,不是吃的。孔子说,我知道,但黍米是“五谷之长”,是可以用来祭祀祖先的上等祭品,而常用的果品共有六种,桃子的地位最低,祭祀也用不着它。我听说只能用低贱的东西擦洗高贵的东西,没听过用高贵的擦洗低贱的东西。可见饮食不仅有主副食之分,而且主食高贵,副食低贱(不是指价格,而是指地位),这是西洋饮食文化中不能想象的。这种观念不仅在统治者头脑中有,就是一般老百姓也有。解放前北京人如果吃窝头炖肉,就会有人说:“啊,这是奴欺主”!北京食谚中就有“宁教主欺奴,莫教奴欺主”的说法。

还有一个明显差别,这就是“炒菜”,或者说是烹饪方法中“炒”。不仅欧美没有“炒”(西洋烹饪中saute实际上是指“煎”,有的译作“炒”是不准确的),就是日、韩这些汉文化圈中的民族也没有“炒”。炒最初的含义是“焙之使干”(其声音如“吵”,故名),后来才专指一种烹饪法。它的特点大体有三:一是在锅中加上少量的油,用油与锅底来作加热介质,“油”不能多,如果多了就变成“煎”了;二是食物原料一定要切碎,或末、或块、或丝、或条、或球,然后把切成碎块的各种食物原料按照一定的顺序倒入锅中,不停搅动;第三才是根据需要把调料陆续投入,再不断翻搅至熟,也就是说食物是在熟的过程中入味的。“炒菜”包括清炒、熬炒、煸炒、抓炒、大炒、小炒、生炒、熟炒、干炒、软炒、老炒、熘炒、爆炒等等细别。其他如烧、焖、烩、炖等都是“炒”的延长或发展。

在炒菜张大以前,人们下饭主要靠“羹”。古代烹饪中谈到调味肴馔首要是“羹”。先秦、特别是战国以前,人们常用的烹饪法就是蒸煮炸烤。用这些烹饪法制作出的大块肉食大多是不入味的。孔子有两句最著名的话“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不厌精”好理解,米舂得越细越好吃;“脍不厌细”就不好理解,为什么肉切得越薄就越好呢?历来注家很少说清楚的。原来那时煮熟的大块肉(脍)没味,要蘸酱吃,那时酱的品种有上百种之多,不同的肉还要蘸不同的酱,所以孔子说“不得其酱不食”。因为要蘸酱,所以只有切得薄才能入味。羹是要调味的,测验一个人的烹饪技巧首先也是看他会不会调制羹汤。因此唐代诗人王建咏《新嫁娘》的诗“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结婚三天后婆家要测验新娘子的手艺了,可是对“味”的理解的主观性很强,所以才要拉拢一下小姑子,婆婆爱吃咸,还是爱吃甜?了解了婆婆的食性才好把握调味的分寸。有了炒菜,羹在中国人饮食中的地位大大降低了(粤菜除外)。现在炒菜是测验烹饪技术的主要依据了。而且现在的“汤”要比古代的羹稀了好多。

另外,我们的饮食文化中在食物的命名中很有特点。清代美食家李渔曾说:“食以人传者,‘东坡肉’是也。卒急听之,似非豕之肉,而为东坡之肉矣。噫!东坡何罪而割其肉,以实千古馋人之腹哉。”“东坡肉”,乍一听仿佛是坡的肉一样,其实是指苏轼所发明的对猪肉的加工方法。这类的例子很多。如以元代大画家倪瓒传“云林鹤”,以清代学人潘祖荫传的“潘先生鱼”,以解放初教育部长马叙伦传的有“马先生汤”等等。而西洋就不会有“华兹华斯肉饼”“丘吉尔布丁”之类。

中国饮食中这种有形的特征还有很多,总之从这些大家很熟悉的表面特征里,我们才能理解为什么中国的饮食能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化。??

三、中国饮食中的思想精神

古代所说的“天人关系”,不仅在祭祀中有所体现,还表现为中国人强调进食与宇宙节律协调同步。“阴阳五行”的思想,使我们把味道分为“五味”,甚至把为数众多的谷物纳入“五谷”。“中”、“和”的思想也成为烹饪的概念。因此说饮食生活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特性。

古代所说的“天人关系”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只是讲“天道”与“人道”,从而把“天人合一”看作是讲人类与大自然相互依存道理的。实际上古人说的天人合一往往是指“天”有意志,它通过天子支配人事,人要顺“天”以感动天意。祭祀是人感动天的手段之一。“天”包括极其广泛,神鬼也是“天”的一部分。神源自天,只是不证自明的道理,所以神又可称作“天神”,人死为鬼,鬼者,归也,所以死也称作“归天”。中国人以饮食侍奉鬼神,也是搞好人天关系的一项内容。国人认为人死也和活着一样,需要享受,于是便通过食物来打通关节、疏通关系。西洋人悼念亡者有一束鲜花就可以了,中国人不成,事死如生,活人吃什么,祭祀死人至少是同等待遇(一般还要高一档)。古代祭祀鬼神都有食物,而且根据鬼神的贵贱及祭祀者与鬼神的亲疏关系和对他企盼的大小决定祭祀食品的丰俭。这完全与老百姓对付贪官污吏一样,因此,有学者说祭祀不过是人对鬼神的贿赂。战国时齐国的淳于髡见一农夫拿着一只猪脚、一杯清水祭天,祈求五谷丰登、积谷满仓。淳于髡加以嘲笑,认为农夫企望太高,而供奉太薄。祭祀中人们感到祭品(主要是食物)是人和天的联系物、甚至认为它是鬼神曾经光顾过的(鬼神食后的剩余),因而把祭祀食品神圣化。直到清代,满人仍然把“祭于寝”的白煮猪肉称之为“福肉”,亲贵大臣以能分到一块而为荣耀(叫做“吃克食”)。当然这只体现了浅层次的饮食生活中的天人关系。许多民族的童年时代都会有此奇想。

民以食为天作文篇6

关键词:维吾尔语;饮食;饭类名称

一、维吾尔族的饮食特点

纵观中华烹饪,各民族饮食文明的进化都经历过生食一熟食一烹饪三个阶段,从饥不择食,如茹毛饮血的生活方式,从最早的火炙石燔发展到而今的崇尚饮食审美风尚,人们逐渐追求其精食,美食乃至食趣来,饮食美在社会中占重要地位,它是一个民族聪智的标志之一,是一个国家繁衍生息繁荣昌盛的具体写照。

饮食是伴随人类诞生出现的微生物,当今新疆境内信仰伊斯兰教的甚多,他们在共同的区域环境条件下基于宗教和地区统一性的影响,形成了区域性的维吾尔族传统饮食为核心的共同饮食习惯,即新疆饮食文化圈,而维吾尔族却是该文化圈的主要代表,它规范着维吾尔族的饮食结构,方式和礼仪,体现了该民族的饮食思想,同时也是该民族之民族性格的外在体现。

首先,维吾尔族虽然信仰伊斯兰教,但是它却跟信仰伊斯兰教的有些民族有着不同的特点,如:回族,撒拉族,保安族,东乡族及少部分托茂人禁食马肉,其中回族人不食马肉是因为回族人大多数姓“马”,俗话说“十回九马”,食用马肉是不允许的,而维吾尔族却可以食用马肉,他们的姓名中也没有“马”这个字,或许有的外号或绰号中带有“马”这个字,但是外号,绰号都属非正式场合使用。

其次,维吾尔族禁食驴肉,但是驴奶在某种条件下可以饮用,如:体弱多病者,肺炎患者可以饮用。在维吾尔族饮食生活中,奶制品占十分重要的地位,如他们常食用的erim jk奶酪,syzrn奶疙瘩等等。

在维吾尔族饮食习惯中最常吃的肉类有山羊肉,绵羊肉,除此之外,还有鸡肉,鸭肉,鹅肉,鱼肉,兔肉,鸽子肉和一部分野生动物的肉。由于维吾尔族信仰伊斯兰教,根据教规自己死的,无放血的动物的肉不吃,同时,蹄子中间分叉的动物中,除猪以外的其它动物的肉都可食用(其中牦牛的肉也可食用)。而蹄子呈圆形的动物中,除驴,驴骡子以外的其它动物的肉都可食用。除此之外,狗肉也不能食用。这些肉非但不能吃,而且有关这些动物肉的话也不允许说,尤其是吃饭时,有关这些方面的话更不允许说。但是,有些动物具有某种使用价值,如:“马”可以用来骑; 牛”可以用来耕地; “骆驼”可以用来运货。诸如此类动物的肉,维吾尔族一般不食用。

维吾尔族的饮食对其思维方式有着深刻的影响,有些饭类名称可以当作比喻词来使用.如:用“包子”比喻小姑娘,“油饼子”比喻脸皮厚的人,用“搅团”比喻无聊的人,这种用饭的名称来作比喻的现象在其他民族中也有,但是具体的比喻词不同,意义也不同。如:汉语中“包子”比喻一个人的脸比较大。“面条”比喻消瘦的人。

虽然维吾尔族的饮食结构极为丰富,山珍海味样样俱全,但是他们还是保持自己独特的饮食方式,比如有客上门时,他们就会端出上好的饭食来招待客人,当抓饭,汤面,稀饭,凉皮,酸奶,烤肉,馕等饭食同时端上餐桌时,主人就会要客人先嚼一口馕,以防上火,然后开始吃主食抓饭,吃抓饭的过程中可以夹带烤肉,凉皮一起吃,继而喝稀饭,最后喝酸奶。

二、居住在内陆地区的维吾尔族与居住在沿海地区人们的饮食文化的异同点

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多样,地形复杂。众所周知,深居中国西北边陲新疆的维吾尔族是一个多元的民族,最主要的来源有两支:一支是来自蒙古草原的回纥人;另一支是南疆绿洲上的土著居民。在漫长的历史发展及融合过程中,维吾尔族人民用智慧创造了自己的文化,这都体现在他们居住的环境及民族文化。

维吾尔族和汉族一样,他们是定居生活的民族,并且一直生活在中亚内大陆。具体说,维吾尔族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其中尤以喀什、和田和阿克苏地区最为集中。另外,在湖南、河南和北京等省市也有部分维吾尔族人居住。

由于我国地域广阔,地跨热带、温带、寒带,气候特点是冬寒夏热,年温差及昼夜温差较大。所以维吾尔族人生活在不同的气候环境下,因各地所处纬度不同,所以它们的温度也有差异,新疆远离海洋,深居内陆,四周有高山阻隔湿气不易进入,形成明显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变化大,日照时间长,降水量少,空气干燥,所以维吾尔族饮食中用海鲜做得饭特别少,虽然海鲜都属于清真食品,但是特殊的地理环境决定了当地人们的饮食结构。在这种特殊的气候下,维吾尔族人们为了更好的生活,夏天他们多食用凉性食物,以此来消暑,冬天为了防寒多食用热性食物。相反,生活在沿海地区的人们却截然不同,海洋气候四季温润,温差较小,这里生活的人们多食用中性食物。因此内陆地区的维吾尔族与沿海地区人们的饮食习惯有着天壤之别。

三、居住在中亚大陆的维吾尔族与居住在东南亚,西南亚地区人们饮食文化的异同点

中亚大陆气候干旱,日照时间长,早晚温差大,水分缺乏,多适于种植小麦,玉米,高梁,棉花等耐早性作物,它是我国最早的小麦产地,自古至清末,天山南北,尤其是塔里木盆底,吐鲁番盆地和依犁河谷地带出产的谷,疏,果,肉等饮食达一百几十种,仅《突厥语大词典》记载了百种左右,如今更是多姿多彩。住在中亚内陆的维吾尔族多食用麦制品,一日三餐都以面食为主,最常吃的主食有馕,烤包子,包子,抓饭,馄饨,汤面,油塔子,拉条子等。在维吾尔族人民的饮食中肉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且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烤羊肉串,烤全羊,灌米汤,面肺子等珍馐,不仅为全疆各民族人民所喜爱,有的已经风靡全国。

而东南亚,西南亚与海接壤,水分极为充足,多适于栽培水稻,如:东南亚的日本,西南亚的印度,巴基斯坦,西亚的阿拉伯等国家,其中日本人多食用糯米饭,籽粑;印度南部盛产水稻,那里的人们几乎每天吃抓饭,阿拉伯人亦是如此。同时,居住在西南亚的穆斯林一般不用筷子吃饭,而维吾尔族却使用筷子。

如果地理环境不相同,在这种不同的地理环境中生活的同一民族的人的词汇也要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如:汉民族大部分生活在整个东亚,一部分生活在东南亚,生活在沿海地区的汉族人的语言里表示海鲜名称的饭类词汇与生活在河西走廊,山西,甘肃,新疆,青海,的汉语言比起来比较丰富。

以上是本人从民俗,不同地理环境方面着手,对维吾尔族饮食文化的浅析,当然,一个民族的民族心理,民族文化,民族信仰仅靠这些分析是远远不够的。民族文化是研究领域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该论文内容丰富,语言材料翔实,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可能也存在不足之处,希望读者能够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参考文献:

[1]奇曼.乃吉米丁,热依拉买买提维吾尔族饮食文化与生态环境[J].西北民族研究, 2003汉文版;

[2l罗会光简论维吾尔族饮食文化[J].国穆斯林, 2008 4汉文版;

民以食为天作文篇7

关键词 粮食烘干机;性能评价;效益分析;安徽宣城;宣州区

中图分类号 S226.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2-0154-01

1 宣城市宣州区粮食生产现状与处理方法

1.1 粮食种植面积与产量

宣城市宣州区是安徽省水稻主产县之一,也是双季水稻主产县,常年水稻种植面积在6.33万hm2左右,同时每年秋种小麦面积逾2.00万hm2,全年粮食产量约为48.4万t,粮食生产在全区经济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2 粮食收获后的处理方法

一是晾晒。在天气晴好情况下,大部分种植面积较小的农民在水泥场地、乡村道路,甚至是主要公路上晾晒,晾晒过程中要不断对晾晒的稻谷或小麦进行翻晒,以使含水率尽量均匀;二是粮食烘干机烘干。部分种粮大户自己购买安装了粮食烘干机,收获的粮食用烘干机进行烘干。一些种植面积较小的农民,可以在收获后将粮食直接卖给粮食收储企业进行机械化烘干。

2 粮食收获后处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阴雨天的问题

沿江江南气候条件适宜水稻生产,但雨水也偏多,每到粮食收获季节,经常遇到连阴雨天气,收获的粮食由于不能及时得到晾晒,极易导致粮食霉病腐烂。其中2015年下半年就是典型的例子,当年国庆节后直到12月底,经常是下2~3 d的雨再多云或者晴天,然后再下雨,导致农民不敢收割田间水稻,致使到12月中下旬还有水稻没有收割。就是因为收割后无法晒干粮食,各地粮食烘干能力也很有限,而水稻不能及时收割,又影响了秋季作物的种植[1]。

2.2 安全问题

即使在粮食收获后遇到连续晴天可以晾晒,在公路上晾晒非常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同时路面上的沥青、石子等容易混入粮食当中,影响粮食品质,同时晾晒的粮食很难达到含水率均匀的要求,销售价格必然受到影响。

2.3 用工问题

粮食晾晒需要不停翻晒,如果种植面积大,需要请人翻晒。因为不是一天就可以晒好,每天晚上要收起来,第2天再摊开晾晒,增加了生产成本。

3 宣州区粮食机械化烘干技术推广情况

3.1 烘干机推广情况

“十二五”以来,宣州区农机部门大力推广粮食机械化烘干技术,通过召开现场会、组织种粮大户和农机大户现场参观培训等形式积极宣传粮食机械化烘干技术,同时利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引导农民和粮食收储企业发展粮食机械化烘干技术,到目前粮食烘干机数量已经达到248台套。

3.2 烘干机推广前景

虽然烘干机发展迅速,但是与粮食种植面积及产量相比,宣州区粮食烘干机保有量远远无法满足粮食烘干要求,粮食烘干机械化率不到30%,尤其谷物收获季节遇到连续阴雨天气,收获的谷物会造成霉病腐烂,粮食机械化烘干在宣州区的潜力很大,是农村脱贫致富的新途径,操作简单、管理方便,适宜农户和合作社及粮食收储企业等组织形式发展,可以与当地农户或种粮大户签订长期合作协议确保收入。

4 粮食烘干技术性能评价

一是粮食烘干机以热空气作为干燥介质,采用循环烘干工艺,谷物受热降水均匀、充分,烘后品质好。二是粮食烘干机投资小,使用费用低,可自动控制工作过程,自动停机,操作简单省力,符合种粮大户及部分粮食收储加工企业的需要。三是粮食烘干机是以煤、稻壳或秸秆作燃料,经过燃烧和换热转换为干净热空气,对被烘干谷物无污染。四是粮食烘干机配备有自动在线测温、测湿装置,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干燥均匀度好。五是使用粮食烘干机烘干粮食,可以减轻农民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粮食品质[2]。

5 效益分析

以购买15 t烘干机3台为例(以中联重工产品为例,国产各品牌烘干机价格基本差别不大,同型号机具补贴比例一样),去除国家补贴单台机具5万元,3台机具投入15万元,热风炉1台3.5万元,库房+地坪+铲车+变压器+皮带机等附属设施投入约50万元;烘干成本70元/t,主要烧煤炭或者秸秆等燃料,宣州区主要以收购粮食烘干达到要求的含水率后销售给国家粮站,根据市场了解,纯利润为60~80元/t,按照70元/t计算,3台烘干机每天能烘干45 t粮食,每年烘干70 d,每年纯利润约22.05万元,3年左右能收回成本。机具的使用寿命为5~6年。周边市场:全区粮食种植农户都有需求。带动主体:全区社会化合作组织、种粮大户及农机大户。利益联结:可以参与加入当地龙头企业、粮食收储大户、社会化合作组织等共同经营分红[3-4]。

6 参考文献

[1] 孔爱民,张文华,钱生越,等.南京市粮食烘干机械化发展现状与对策[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6(6):16-18.

[2] 李国P,毛志怀,齐玉斌.粮食干燥过程控制[J].中国粮油学报,2006(2):107-110.

民以食为天作文篇8

1中国“食”文化根基 中国有着悠久的农耕历史。大约在一万年前,古代世界开始发生了农耕和畜牧。中国的黄河流域培育了小麦。中国长江以南以至东南亚、印度恒河一带,则以培育水稻为特色。中国农耕社会何以发展稳固壮大且绵延不绝,物质基础当数中国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中国国土大部分地区属于中纬度地带,夏季全国普遍高温,农作物生长的光热条件比较优越。农作物从一年一熟到一年三熟,大部分地区可以复种。我国东部、南部大部分地区,水分条件优越,受季风气候影响,雨热同期,全年八成以上降水集中在农作物生长活跃期,有利于作物的生长。 1.1地理环境、气候物产等地域因素 任何语言总是分布在一定地理范围,所以地理、气候因素对语言的发展演变当然有着很大的影响。自然地理条件对语言的影响比较直观,如中国广东低纬度低海拔,所以无法形成降雪,由此,当地人很自然把雪看得比较神奇。于是广东话就用“雪”来形容温度低至极点。如北京话有“冰箱”、“冰镇”、“冰棍儿”,对应的广东话是“雪柜”、“雪藏”、“雪糕”。北京年年见雪,所以北京人有区别雪和冰的生活经验。东北地区土壤肥沃、地面水源丰富、草原肥美、平原广阔、山林原野动植物及江河湖海水生资源丰富、无霜期短、冬季严寒而寒冷期长、人口稀少等,构成了这一区域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生态环境与饮食文化的基本条件。东北冷冻食品种类多、数量大,持续食用时期长,是一大典型区域饮食文化特点。冻肉、冻鱼、冻干粮、冻水果,尤其是冻豆腐更为一大特色。大豆、饭豆、菜豆等豆类及水豆腐、干豆腐等豆制品和黄豆芽、绿豆芽的食用比重远远高于其他地区。由于无霜期短,地产时鲜蔬菜品种和数量都不及关内,因而在旺产季节大量晾干菜以备冬春两季食用是各民族共同的习惯,如家蔬大白菜、倭(南)瓜、角瓜(西葫芦)、豆角、萝卜、茄子、马铃薯、黄瓜、辣椒、葱、蒜(后两种并非失水全干),野菜的蕨、薇、刺五加芽、苦菜、蒥蒿、木耳、各种菇,海产的龙须菜、鹿角菜、海带等,以及用马铃薯粉等制作各种式样的大量粉条。一些民族还要晾干肉、干鱼。家家户户挖菜窖贮存大量的白菜、萝卜、马铃薯等。 1.2各地食物结构因素 汉民族是我国的主体民族,其传统食物结构是以植物性食料为主。主食是五谷,辅食是蔬果,外加少量的肉食。以畜牧业为主的一些少数民族则是以肉食为主食。粟在古代曾作为粮食的通称,其别称稷(狭义),与“社”一起组成“社稷”一词,是国家的象征。战国以后,随着磨的推广应用,粉食逐渐盛行,麦的地位便脱颖而出。北方的小麦在五谷杂粮中的地位逐渐上升,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主粮,而南方的稻米却历经数千年,其主粮地位一直未曾动摇。不仅如此,唐宋以后,水稻还源源不断北调。中国历史上,先后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湖广熟,天下足”的谚语,苏湖、湖广均为盛产水稻之地。这反映出水稻地位的重要。明清时期,我国的人口增殖很快,人均耕地急剧下降。从海外引入的番薯、玉米、马铃薯等作物,对我国食物结构的变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并成为丘陵山区重要的粮食来源。 (1)东北是畜牧、种植、涉猎、渔捞、采集等各种成分并存的经济结构,与黄河中下游史前期和长江流域两汉以后就已形成的过于偏重农业的生产和生活模式相比,人们的畜、兽、禽、鱼等动物蛋白的比重明显比中原等广大地区民众日常所食为多。以种麦为主,用“面”,如白面儿、药面儿、胡椒面儿。 (2)西北地区食物结构是以农业、畜牧、种植业为主,小麦、稻是主要的粮食品种。肉类主要是羊。奶、奶茶、奶酒和众多的奶制品是各少数民族普通食用的美食。以葡萄、哈密瓜、西瓜等为代表品种的瓜果种植是举世闻名的。中国历史上葡萄酒的制法就发明于这里,并于西汉时传入内地。 (3)南方地区以稻米为主食,用“粉”,如白粉、药粉、胡椒粉等。以丰饶的蔬果、海产、禽畜为副食。繁盛的海外贸易和便利的域外交通,以及相对长久稳定的社会环境,丰富的物产,形成了这一地区饮食文化的区域特点:喜食稻米,重鲜活,尚茶饮,嚼槟榔。西方饮食文化对香港、澳门等地食风的影响,台湾岛食生活、食文化的现代工业社会模式则更多的受欧美影响,这一切都对中国历史上传统的“岭南”食文化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商业优势、商业传统和商业风气,使食文化也带有明显的商业性。由于这种不同的饮食结构,使北方地区多以主食为主,副食很简单。而南方地区,副食很丰富,主食却很简单。在一些干旱的北方地区,饮食文化的方言词很有限,反映了食物的贫乏。以菜肴的名称而言,如,冬笋肉丝、菜心肉片、盐水鸭、腐乳汁肉、香糟扣肉、炒肚片、清蒸鸡这些南方菜肴的名称,反映南方饮食文化的丰富多彩。不过,在今天许多北方城市中,由于南北饮食文化的交流,不少北方城市的大饭店里,也荟集全国各地的饮食文化,这些南方的菜名也已进入北方的城市中。 2政治、经济文化因素 政治、经济及饮食科技也是饮食文化区形成的重要因素。北京自古为中国北方重镇和著名都城,长期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人文荟萃,各地著名风味和名厨高手云集京城,各民族的饮食风尚也在这里相互影响和融合。天津早在明代就成为“舟楫之所式临,商贾之所萃集”的漕运、盐务、商业繁盛发达的都会。明朝灭亡之后,不少御厨和王公府厨流向津门;民国前期,清朝皇族、遗老遗少迁居天津,买办、官僚、军阀、洋商也云集于此,饮食业空前繁荣。京津地处北方少数民族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交汇之地,饮食文化形成了独特风格。经济的发展,对饮食文化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我国的东北地区,在漫长的古代一直是一个以采集——渔猎和游牧文化为主的地区,但随着大批汉人的不断迁入和垦殖、开发,中原农业文化渐渐普及于白山黑水之间。至20世纪中叶时,东北地区已经开发成中国重要的农业地区。然而,尽管如此,这一地区的农业文化仍与中原地区传统的农业文化不尽相同,其饮食文化仍呈现出独特的地域特点。#p#分页标题#e# 饮食文化区处于不停止的动态运动之中,由于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历史的变迁,而不断地发生变化。人们利用科技改变生态环境从而改善自己饮食生活的能力越强,用以克服生态环境局限与制约的能力越强,饮食生活也就可能越丰富、质量可能越高,餐桌上菜肴的变化也就越大,饮食生活的地域自然性差异也就相应地减弱。

民以食为天作文篇9

钠是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对于调节体内水分与渗透压、维持酸碱平衡、组成钠泵、维持血压以及增强神经肌肉兴奋性等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正常成人每天钠的需要量为2200mg,实际在每天食物摄入的基础上,每天摄入3g食盐可基本达到人体钠的需要[2]。中国营养协会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1年全新修订)中建议每人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g,包括酱油、酱菜、酱中的食盐量[2]。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钠盐摄入量往往高于该水平。为全面了解寿光市农村居民的食盐摄入情况,笔者对寿光市农村居民人均食盐摄入量进行抽样调查,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随机抽取寿光市范围内3个乡镇的3个村作为监测点,包括圣城街道东七村、营里镇南岔河村和上口镇前牟邵村,以家庭为单位进行抽样,每个监测点调查30户,共计90户391人。

1.2方法 根据《省部联合减盐防控高血压项目人群基线调查工作手册(2011年)》所要求和制定的方法进行。

1.2.1 调查方法 首日入户称量盐、酱油、酱类和味精等调味品的结存量,之后持续3天,每日入户询问并记录当天该户居民用餐次数及调味品增购情况,最后一天称取有关调味品的剩余量。3天调查中必须包含一个休息日。

1.2.2 计算方法 根据结存量、增购量和剩余量的差,计算食盐、酱油、酱类和味精等调味品的使用量,根据《中国食物成分表2002第一册》查询单位数量酱油、酱类和味精等调味品中钠的含量,再换算成氯化钠的量,计算食盐总量。

人均食盐日摄入量=食盐摄入总量/总人日数;

人日数计算方法:折合人日数=早餐餐次总数×早餐餐次比+中餐餐次总数×中餐餐次比+晚餐餐次总数×晚餐餐次比,

全家总人日数=所有在家用餐个人的人日数之和

(三餐比例按要求设置为:早0.2:中0.4: 晚0.4)

2 结果

2.1 表观盐用量情况 不计算酱油、酱类和味精等调味品的含盐量,单独计算盐用量情况,得到人均表观盐用量;结果显示三个监测点的人均盐用量均高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每人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g的建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89,P

2.2 食盐摄入总量情况 把酱油、酱类和味精等调味品的含盐量计入食盐摄入总量中,获得人均食盐摄入总量情况。食盐摄入量与规定每人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g的t检验结果显示:3个监测点人均食盐摄入量均超过《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每人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g的建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2.692、4.875、4.173,P

2.3 各调味品盐分在食盐摄入总量中所占比例 各监测点食盐的来源比例基本一致,主要来自于盐,占总量的82.99%;其次为酱油(15.13%)、味精(0.88%),见表3。

2.4 表观盐用量和食盐摄入总量的比较情况表观盐用量和食盐摄入总量比较结果显示:上口镇前牟邵村虽然人均表观盐用量与规定的每人每日6g盐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23,P>0.05),但在计算调味品盐量后,人均食盐摄入量大幅增加,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18,P

3 讨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寿光市3个监测点居民的食盐摄入量均高于6g,人均食盐摄入量高于6g者占调查对象的76.11%,高于10g者占调查对象的34.51%。各监测点食盐的来源比例基本一致,主要来自于盐,占比均超过总量81%以上。大量动物实验、人群调查及干预研究均证实,膳食盐摄入量与血压水平和高血压患病率呈正相关,高钠膳食是我国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发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而高血压又是脑卒中、缺血性心脏病、肾功能衰竭及其他心脏病的主要危险因素[2-4]。因此限制我国居民食盐摄入量对于预防控制高血压、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具有重大的公共卫生意义[5]。。

调查结果还显示,居民对表观盐和食盐摄入总量的之间的差异认识不到位,日常饮食中只注意使用了多少盐,而忽视了各种调味品中的盐分,对有效控制食盐摄入和慢性疾病的预防控制工作产生影响。应借助全面健康生活方式和健康山东行动等活动,举办高盐膳食危害、减盐与控制高血压等知识讲座,积极学习减盐知识和技能,倡导正确使用盐勺、限盐罐等控盐工具,使居民食盐用量符合平衡膳食的建议。

参考文献:

[1] 葛可佑.中国营养科学全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22-124.

[2] 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Z].2011.

[3]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Z].2011.

民以食为天作文篇10

然而,当我们在日常进餐中吃着饺子的时候,很多人认为那是一种很平常的事情,还有一些时尚青少年甚至会为饺子的灰头土脸比不过靓丽的洋快餐而蒙羞,这是一种偏见与无知。饺子是我国独特的蒸煮食文化的优秀代表。是对人类文明做出的一大贡献。虽然我们许多人并不清楚蒸煮食文化是我们先人的一大发明。倒是有位老外即英国的科学史权威李约瑟为我们说了句公道话,他认为西方的许多科学发明,只是为中国人的发现作了注释,“使人们想起过去不幸被人忽视和不被承认的许多东西”。其中引用的,就有中国的蒸法。

一、中国的蒸煮食文化是先人的发明创造

中国人讲究“民以食为天”,把做饭称为“烹饪”,毫不夸张地说,有多少个家庭就有多少位“烹饪师”。所谓“烹”,指烹调方法,其本义是“煮”。煮菜、煮饭、煮茶、煮酒都是烹。“烹”在文献中出现很早。《诗经》中就有“或剥或烹”之句。《左传・昭公二十年》中有“以烹鱼肉”。在《老子》中,把“烹”与治国联系在一起,说是“治大国若烹小鲜”。“烹饪”本是指烹调食物。《易・鼎》:“以木巽火,烹饪也。”烹调食物的方法有多种,但是以“烹”来指代做饭,可见“煮”在国人食物加工中的重要位置。

中国人的另一种主要烹调方法就是“蒸”。中国人很早就吃“粒食”。为了吃粒食。我们的先人发明了蒸饭的甑。这种在中国祖辈相袭,以水汽蒸饭的方法,直到近代。西方才用之于生活。瓦特是英国的发明家,是他将原始的蒸汽机制成了工业用的发动机,之后出现了蒸汽火车,当时已经是18世纪了。烹饪蒸法只是近百年才在法国出现,而我国在古籍《礼记・曲礼》中就已经出现了“饭黍毋以箸”。“饭”在烹饪意义上的专指为谷物放在炊具上蒸熟,如大米饭、小米饭、秫米饭等粒食食物。

烹饪是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的。中国蒸煮的烹饪方法是在农业经济的基础上形成的。而西方以肉食为主体、以炸烤为主的烹饪方法是在畜牧业经济基础上形成的。这两大类型烹饪对于人类的健康来说,各有利弊。这种利弊历经数千年才会逐渐显现出来。特别是自上个世纪现代营养学诞生以来,经过对东西方烹饪的分析比较,特别是西方的酸性肉食为主的烹饪带来的“文明病”而认定了东方烹饪,特别是蒸煮食品有着无比的优越性。蒸煮食品无论在食品安全、营养上,还是在饮食习惯上都最适合国人之肠胃。可以说,蒸煮食文化在我国人民的饮食结构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而且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二、中国的蒸煮食文化源于粒食

中国对于饺子的认知也因地域而异。南方人一般认为饺子只是一种小吃,是不登大雅之堂的。而北方人则认为饺子、包子是可以作为“饭”的正餐。因为它既包括了主食也包含了副食。

正餐包括主食与副食是中餐的一大特色。宴请客人,无论上了多少道精美的菜品,最后没上主食。那就不算一道完整的饭。唯独是请人吃饺子、包子,即使没有上菜,那也算是一顿饭。

这个规矩是谁规定的呢?这还要追溯到中国粒食的形成史。

在人类进化和社会演变过程中,人类几乎都同时经历过一个茹毛饮血的食肉时代(旧石器时代),之后又不约而同地进入到以种植各类谷物谋生的食草时代。我国的先民们经“神农尝百草”识得五谷并引以为食,在这一过程中不但创造了饮食文化而且发展了药物与中医学,创造了以食草为主、药食同源的“维生文化”。为什么中华民族不像西方人那样继续“肉食”下去,却一直延续着“食草”的传统昵?这是个非常有趣的问题。

据考证,远古的中国黄土地带缺少森林和大兽,饥饿逼得前人走上了吃“草”的道路。而农业生产离不开大河上下的热土,人们不可能像游牧民族那样频繁地迁徙。人多不不挪地,又必然会造成生态破坏一饥饿一天亡一繁生一生态破坏……的恶性循环。于是,先民们便筛选出草子“五谷”为食,在几个游牧民族包围中(在戎狄之间)顽强地生存下来。在选择粒食中,我们的祖先选择了粟。

现代书籍将粟称作谷子,去掉外壳的粟称为小米。粟的最早吃法是烧熟了吃。烧熟的办法是将粟放在石板上烧烤。《礼记》中记有“燔黍捭涿”即为此。郑玄注说:“中古未有釜甑以释米捭肉,加于烧石之上。”孔疏说,“燔黍者,以洮释黍米……”小米的食味虽不如大米和麦粉,但要胜过玉米和高粱。而从营养价值来看,脂肪和蛋白质含量比其他谷物都高。但是早期吃粟脱粒不净致粗散干涩,难以下咽。于是使用陶器烹煮食物应运而生。粟、黍有坚硬的外壳,要先炒干去壳后才能成为小米、黄米再煮粥吃。煮粥需要炊具,反过来又促进了陶器的发展。《古史考》:“黄帝始蒸谷为饭。烹谷为粥。”蒸煮方法的多样化和普及,大大地改善了食品营养和饮食卫生。蒸煮食品较之前的烧烤更容易消化,从而改善了先人的健康水平。

“蒸谷为饭”虽然能吃,但粟饭干涩难以下咽,便用羹做“助咽剂”。羹本是肉汁,肉少便以菜来填充。所以一直到汉代都是饭不离羹的。羹的功能除了外,还有以美味刺激唾液分泌的功能,这就引发了中国人对昧的追求。美味的追求使羹逐渐变浓,直到无水的“炒”菜。

对于主食饭,我国南方和北方的理解是不一样的。北方人将所有用米或面做成的正餐均称作为“饭”。南方只将米做成的饭称作“饭”。而我国古代将大米、粟米、黍米、麦子等蒸成的食物均称做饭。饭和菜的出现与定位之后便渐渐形成了主食与副食泾渭分明的膳食结构与饮食习惯。

文化对于一个民族饮食习惯的约定性是很大的。不同文化的人不但对食物的基本观念有差异,饮食习惯也大相径庭。中餐与西餐是世界两大餐系,从表面看就完全不同。西餐以肉食为主。不分什么主食与副食,比如比萨。有人说,那面包算什么?其实西方人吃饭首先讲营养,吃面包是为了增加碳水化合物。中餐吃饭就要有主食副食之分,

吃再好的副食。都不算吃了“饭”,因为副食的功能是“伴”着主食吃的。主食是养,副食是益、助、充,起辅助作用。

三、民族文化的交流促进了蒸煮食文化的发展,也催生了主副食合一的食品

一般而言,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饮食习俗,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受到了不可见文化的制约与整合所形成的这种民族特点,比起其他民族特点来,保持的时间还要长久些。但是任何事物都处在不断发展之中,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唐代中原饮食习惯的变化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唐朝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大融合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这次民族大融合,虽然使一些少数民族汇聚在汉族的族号之下,但是汉族的传统文化也得到了一定的改造,这样的发展过程为中原地方充分吸收各民族饮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创造了条件。唐代引入外来饮食最多的是胡食。“胡食”出自汉代人的一种说法,指在当时自西域或更远地区传入中原的食品。民族文化的交流,对于中国食文化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因而,学者们在研究中西文化交流时。几乎都要举出胡饼等胡食对中原饮食的影响。对于其意义,有学者评论说:“从黄河流域以粟黍粒食为主到以小麦面食为主的转变上,西域的胡食可能起了相当大的作用。”比如,以胡饼为代表的一批面粉类食物传入中原,伴随食物的加工技术、加工工具、餐饮具等汇入中原的饮食文化,而最早出现在中原的蒸饼、面条类食品则通过西域传到了西方。

汉唐时期,中原曾掀起一阵“饮食胡风”现象。从敦煌文献记载的六十多种食物品种的名称、原料与数量中所反映的食物名称几乎包括了当时流行于中国北方乃至全国的面食品种。其中主要是饼类。“饼”是一个类的概念,是对面食类食物的总称谓。其中“索饼”即是今天的面条。“饪”则是在锅内煮熟、经过加工的一类煮面食。即是今天的饺子、揪面片、拨鱼等一类的煮面食。可见在汉唐时,中原就有了饺子。面食可以用面方便地把肉菜奶蛋结合在一起烹饪,得以催生了主副合一的蒸煮食品的诞生。面食普及中原更加促进了唐以后蒸煮食文化的发展。

四、饺子是最适合中国人胃口的美食

中国人钟情于饺子其根源还有一个秘密,那就是蒸煮文化背后的哲学支持――水火相憎,五味以和。

中国烹饪一开始便实现了“水火相济”之道,水火本不相容,自鼎和鬲发明后,使器中之水不断吸收火之热能,达到了沸点或一定温度,加强了水分子的渗透力将食物煮熟,水火得以调和。蒸得益于“甑”,甑套于釜口或鬲上,有孔吸釜中蒸汽,使水吸收火的热能,甑之内压形成摄氏百度以上蒸汽,将谷物蒸熟,达到了水与火的绝对交流。水火相济源于孔夫子的“礼之用,和为贵”,有了这样的哲学文化的支持与制约,蒸煮食文化的代表饺子就渗透进中国人的灵魂之中,成为历史上血缘社会的一种凝聚剂,作为文化基因,一代代地传承下来。

饺子是蒸煮食文化中的佼佼者,是家喻户晓逢年过节必吃的美食,是传承中华民族精神与情感的凝聚力。论其价值最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1 从烹饪科学的角度看,蒸煮饺子以水(汽)为介质的烹调方式温度只在100℃左右,即可致熟食物又可消毒杀菌。避免了烧烤炸条件下生成苯并芘等强致癌物,保证了食品安全。而且,食物的营养成分在蒸煮过程中也不至于因过氧化或水解而损失。

2 从营养角度看,饺子以水(汽)为传热介质经蒸煮而熟。可以使食品中淀粉类多糖充分裂解,利于人体吸收。

3 从膳食结构角度看,饺子的馅料都包在面皮中,可以做到谷类与菜果、肉类的适宜组合,使主副食搭配合理,营养丰富并酸碱平衡,符合科学的膳食宝塔形结构。

4 符合于中国人的肠胃与饮食习惯。符合“食饮有节”、“谨和五味”、“和于术数”的养生之道。

5 蒸煮食品主副食合一,可以多种形式组合亦可以加工速冻食品,快捷方便,适合现代时尚的快节奏生活。经过高科技加工可以批量生产,具有巨大的市场和广阔的开发前景。

6 弘扬蒸煮食文化还关系着长远的国民经济发展,特别是农业的发展前途以及下一代身体健康。外国培训中国人制作面包,目的是出售小麦。因为我们国家的小麦不适于做成面包。我国的小麦主要是中筋小麦。最适合做饺子、面条。一旦我们的下一代吃惯了面包,以后就只好进口人家的小麦了。

7 食用饺子、包子、面条等蒸煮食品,不只是在品味优秀的传统蒸煮食文化,它还肩负着传承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逢年过节,家人团聚吃饺子,不忘感恩,懂得回报社会,增强民族的凝聚力。

总之,饺子文化――

是祖先独创之蒸煮饮食文化的优秀代表:

是千年探索最适合国人肠胃的养生圣品;

是食文化史中科学烹法与营养搭配的佳例;

是先哲奇思妙用水火相憎、以和治之的典范;

表现了东方特有的古老哲学思辨和审美情趣;

展示了中华民族独具魅力的道德和文化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