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菱学诗读后感十篇

时间:2023-05-06 18:19:10

香菱学诗读后感

香菱学诗读后感篇1

我认为,香菱学诗的原因有三个。

首先,香菱确实对诗文和学习保持着高度的热情。香菱学诗时,能读诗到“诸事不顾,只向灯下一首一首的读起来。宝钗连催他数次睡觉,他也不睡”的程度,这不仅仅是显出香菱的呆,更是体现了她对学习的执着。香菱有着绝好的领悟能力,在黛玉对作诗稍作解释后便能提出自己的理解与看法,说道:“原来这些格调规矩竟是末事,只要词句新奇为上。”在第四十八回中,宝玉也说:“我们成日叹说可惜他这么个人竟俗了,谁知到底有今日。”若从这个方面来说,聪明之人必求多掌握学识,而无论古代还是现代,知识很大层面上都是从书中获取的,那么,香菱学诗也不足为奇了。“精华欲掩料应难”月亮那纯净的光华,料必难被掩盖。这句话何曾不是自喻呢?黛玉也说:“你是一个聪明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功夫,不愁不是诗翁了”,可见香菱确有过人之处,这光华又怎能被掩盖呢?总有一天会绽放光芒。

其次是为了抚慰心灵,缓解寂寞,寄托她的寻乡思乡之情。香菱自小被拐卖,好不容易被冯渊看中,“定情于一人者”,可偏又让薛蟠买去做妾,闹出个人命官司。可那“这薛家纵比冯家富贵,想其为人,自然姬妾众多,淫佚无度。”从这侧面描写,也可看出香菱日后在薛家也不会安稳。可偏巧香菱对于自己的父母,年龄以及家乡,一概没了印象,文中也多次强调这一点,在周瑞家的以及夏金桂的询问中都可以看出。从现当代著名文学家的作品,如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萧红的《呼兰河传》来看,两人都不约而同地在自己最穷困潦倒之时,写出回忆自己童年美好生活的作品,其中的精神归乡的意味不言而喻。反观香菱,她从小被拐卖,在贾府被欺侮时,她能回忆起自己父母亲的关爱吗?她能回忆自己美好的童年生活吗?答案是否定的。在薛蟠外出时,香菱便得了空闲,自然要学几首诗,寄托自己的感情。“博得嫦娥应借问,缘何不使永团圆”,归乡,团圆应是香菱日夜所思的吧。

再次,便是香菱对进入贾府上层社会的渴望。香菱在贾府的地位并不算高。作为薛蟠的妾,她只比丫鬟高些许,却又比不上宝钗,黛玉等人。大观园中的姑娘们都各有自己的才情。学诗也是一种提高才情的方法。而且这又能够帮助香菱更接近钗黛等人,更是帮助了她进入海棠诗社。

第二个问题,便是曹公为什么把学诗这一情节安排给香菱呢?第一,我们知道,曹公对香菱是既赞美又同情的。首先是赞美。文中多次采用侧面描写赞美。第七回,周瑞家的道:“倒好个模样儿,竟有些象咱们东府里蓉大奶奶的品格儿。”第十六回,王熙凤赞:“也因姨妈看着香菱模样儿好还是末则,其为人行事,却又比别的女孩子不同,温柔安静,差不多的主子姑娘也跟他不上呢”可见香菱的品性不同一般。脂砚斋道“细想香菱之为人也,根基不让迎探,容貌不让凤秦,端雅不让纨钗,风流不让湘黛,贤惠不让袭平,所惜者幼年罹祸,命运乖蹇,致为侧室。且曾读书,不能与林湘辈并驰于海棠之杜耳。然此一人岂可不入园哉。”在这一点的作用下,“香菱”学诗也是理所当然的。

第二,红楼梦中合计有正、副、又副册各十二钗,第六回判词副册中唯一提到的便是副册之首香菱。显然她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人物。书中香菱出现的次数并不算少,但正面描写就只有那么一两处。第一回以及第四回有对她的外貌描写。其余的描写多为一笔带过,如第二十回,“正遇见宝钗、香菱、莺儿三个赶围棋作耍”第二十九回的“外带着香菱、香菱的丫头臻儿”。我们对香菱性情的了解多从旁人的描绘中得到,缺少正面描写。在前面的描写中,我们知道,香菱是一个漂亮、安静的女孩子。但,这还不够,这从哪儿体现出来?于是香菱学诗的情节便上场了。这也是文学作品必须要做到的,这才使香菱的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香菱学诗读后感篇2

【关键词】 曹雪芹 教学观

1.兴趣是求知的动力

香菱原是江南富绅甄士隐之独生女,自小便读过诗书,原本就是一个极富文学气质的人,但苦于没有机会,只好自己弄本旧诗,偷着看两首。薛蟠外出做生意后,她有机会走进诗园子,便向宝钗拜师学诗,却被宝钗拒绝。然而她痴心不改,一味想着学诗,因此进了园子后,她变直奔技冠群首的林黛玉,迫不及待的要拜师。

正是这种深厚的原动力,使得她如饥似渴地读诗、写诗、悟诗。在遭受挫折后,她反而一次比一次地更努力、更痴迷、更执着,以至于“要疯了”、“着了魔了”、“要成仙了”。没有这发自肺腑的原动力,就没有她学诗的巨大成功。

香菱的成功向我们昭示:世上无难事,只要有兴趣!孔子说:“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好学与乐学,正是香菱走向成功的原动力。

2.苦志是求知的保证

第一首诗成之后,因看得诗少、措词不雅而失败。“她默默的回来,越性连房也不入,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出神,或蹲在地下抠土,来往的人都诧异。李纨、宝钗、探春、宝玉等听得此信,都远远的在山坡上瞧看她。只见她皱一回眉,又自己含笑一回。宝钗笑道:“这个人定要疯了!昨夜嘟嘟哝哝至闹到五更天才睡下,每一顿饭的工夫就亮了。我就听见她起来了,忙忙碌碌梳了头就找颦儿去。一回来了,呆了一日,作了一首又不好,这会子自然另作呢”。宝玉笑道:“这正是地杰人灵,老天生人再不虚赋情性的。我们成日叹说可惜他这么个人竟俗了,谁知到底有今日。可见天地至公”。而第二首则由于“过于穿凿、以词害意”又失败了。香菱自以为这首妙绝,听如此说,自己扫了兴,不肯丢开手,便要思索起来。因见他姊妹们说笑,便自己走至阶前竹下闲步,挖心搜胆,耳不旁听,目不别视。一时探春隔窗笑说道:“‘菱姑娘,你闲闲罢’。香菱怔怔答道:‘闲字是十五删的,你错了韵了’。众人听了,不觉大笑起来。宝钗笑道:‘可真是诗魔了。都是颦儿引得他’”。为了让她醒一醒,众人拉着她到四姑娘房里去瞧画,可众人散后,他心里想的还是诗。“至晚间对灯出了一会神,至三更以后上床卧下,两眼鳏鳏,直到五更方才朦胧睡去了”。在梦中仍然想诗。“只听香菱从梦中笑道:‘可是有了,难道这一首还不好?’宝钗听了,又是可叹,又是可笑,连忙唤醒了他,问他:‘得了什么了?你这诚心都通了仙了。学不成诗,还弄出病来呢?’”皇天不负苦心人,香菱苦志学诗,精血诚聚,终于在梦中做成绝妙好诗。

“香菱学诗”,是对苦志求学者的深情讴歌。香菱用心之专、之深,真是感天地、动鬼神!

3.天资是求知的基础

曹雪芹笔下的香菱天资聪慧,悟性极高。这集中体现在论诗部分。

“香菱笑道:‘据我看来,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有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黛玉笑道:‘这话有了些意思,但不知你何处见得?’香菱笑道:‘我看他《塞上》一首,那一联云: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若说再找两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再还有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这白青两字也似无理。想来,必得这两个字才形容得尽,念在嘴里倒像有几千斤重的一个橄榄。还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这余字和上字,难为他怎么想来!我们那年上京来,那日下晚便湾住船,岸上又没有人,只有几棵树,远远的几家人家做晚饭,那个烟竟是碧青,连云直上。谁知我昨日晚上读了这两句,倒像我又到了那个地方去了’。”

这一席话,说明她能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触类旁通,对作诗的关键所在有了极深的感悟,显示了她超人的天资。这样的悟性,无疑是她写诗成功的重要基础。

4.良师是求知的关键

香菱学诗成功的一个人重要因素,是她得到了一位热心而又高明的老师――黛玉。

4.1 关切是学生成功的推力。黛玉,这位被人们认为“清高孤傲,目下无尘”的才女,在香菱的身上是了极大的关切的。

当香菱要拜她学诗时,她爽快地应承了:“既要作诗,你就拜我为师。我虽不通,大略也还教的起你。”其热心和爽朗,在《红楼梦》中是罕见的。

而后便与香菱交谈起作诗的心得来,循循善诱,十分恳切。见香菱这般热心,她继而向香菱推荐起诗歌来,并不失时机地鼓励道:“你又是一个极聪明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功夫,不愁不是诗翁了!”这对香菱这个初学者来说,无疑是个莫大的鼓舞。

通过论诗,黛玉便鼓励她放手去写。谁想第一首竟不成。黛玉诚恳的指出了她问题所在,“皆因你看的诗少,被他缚住了。”并鼓励她,“把这首丢开,再作一首,只管放开胆子去作”。谁知第二首还是不成,“不像吟月了,月字底下添一个‘色’字倒还使得,你看句句倒是月色。”并亲切地批评道:“原来诗从胡说来,再迟几天就好了。”指出诗中虚假做作的错误。戏虐中有批评,批评中含亲切,融洽温馨的师生情谊如细雨春风滋润在香菱心田。在黛玉的热心关切下,香菱“精血诚聚”,终于写成了绝妙好诗。

4.2 导向是学生成功的捷径。教师的教导,表现在对学生的求知与身心的影响上。一个高明的教师,其对学生身心的影响并不表现在说教上,而是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高明的教师对学生求知的指导也并不表现在滔滔不绝上,而是于困惑迷惘处给以开云拨雾似的点拨。黛玉便是这样一位高明的教师。

香菱初学诗歌,怕自己惹黛玉心烦。这时,黛玉说:“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若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三言两语,便道出了诗的音韵特点,言简意赅。更值得欣赏的是,言语中所表现的无比自信,更是会极大地鼓舞和感染刚始学诗的香菱。潜移默化中,使香菱坚定了学诗的信念。作诗失败后,黛玉笑道:“意思却有,只是措词不雅。皆因你看的诗少,被他缚住了。把这首丢开,再作一首,只管放开胆子去作。”既指出其问题,又付给了极大的热情与信心。难怪香菱竟那般刻苦,一次比一次用心,终于在极短的时间内便取得了重大的成功。

4.3 训练是学生成功的桥梁。在“香菱学诗”中,我们很容易便能理出黛玉的教学训练过程。首先由读入手,在读中悟知,而且要读就读最好的。

黛玉说:“断不科学这样的诗。你们因不懂诗,所以见了这浅近的就爱,一入了这个格局,再学不出来的。你只听我说,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熟透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做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你又是一个极聪敏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又道:“你只看有红圈的都是我选的,有一首念一首。不明白的问你姑娘,或者遇见我,我讲与你就是了。”

黛玉这么做,其意图是很明显的。无非是要香菱广泛地阅读名诗,领悟作诗要旨,打好作诗的根基。读,只是手段;悟,才是根本。因此也非常重视读后的讨论。

一日,香菱笑吟吟地送了书来。黛玉笑道:“可领略了些滋味没有?”香菱笑道:“领略了些滋味,不知可是不是,说与你听听。”黛玉笑道:“正要讲究讨论,方能长进。你且说来我听。”香菱笑道:“据我看来,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有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黛玉笑道:“这话有了些意思,但不知你从何处见得?”香菱笑道:“我看他《塞上》一首,那一联云:‘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若说再找两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再还有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这白青两字也似无理。想来,必得这两个字才形容得尽,念在嘴里倒像有几千斤重的一个橄榄。还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这余字和上字,难为他怎么想来!我们那年上京来,那日下晚便湾住船,岸上又没有人,只有几棵树,远远的几家人家做晚饭,那个烟竟是碧青,连云直上。谁知我昨日晚上读了这两句,倒像我又到了那个地方去了’。”黛玉笑道:“你说他这‘上孤烟’好,你还知他这一句还是套了前人的来。我给你这一句瞧瞧,更比这个淡而现成。”说着便把陶渊明的“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翻了出来,递与香菱。香菱瞧了,点头叹赏,笑道:“原来上字是从依依两个字上化出来的。”

见香菱“已得了”,黛玉便要香菱进行写作练习,并限而不定。

“ 昨夜的月最好,我正要诌一首,竟未诌成,你竟作一首来,十四寒的韵,由你爱用那几个字去。”

谁料第一次竟因“措词不雅”而失败,黛玉指出:“皆因你看的诗少,被他缚住。”并鼓励她“把这首丢开,再作一首,只管放开胆子去作。”不想第二次又因“过于穿凿”而挫败。历经两次失败,香菱对诗的要诀有了更深刻的体验,终于“精血诚聚”,于第三次写成了绝妙好诗。

“读―悟―议―练”是黛玉的高明之法。她尤其注重心得与体验。在“读”中悟,在“议”中提高,而运用于实际演练。

5.环境是求知的条件

环境对人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平日里,身介小姐与婢女之间的香菱,就是有学诗之心,也无学诗之趣。薛蟠的外出使她有了接近园子的机会。园中美丽的自然风光,激发了她深藏心中的灵性,产生了学诗的念头,而且那么强烈,那么急切,那么执着。

同时,园中人人皆是才华横溢的写诗的高手,他们以诗会友,以诗娱情。这浓浓的氛围,更是对慕雅女香菱具有强大的诱惑。难怪她“着魔”般地学诗写诗!

由此可见,优美的自然环境能激发人的灵性;良好的舆论环境必将影响人的心智。

6.肯定是求知的享受

成功是人人都盼望的,但却并非人人都能实现。成功感的有无,将直接关系学生的自我评价,严重影响学生的信心。香菱的成功,便是一个正面的明例。

听了香菱的一番讲论之后,宝玉笑道:“既是这样,也不用看诗。会心处不在多,听你说了两句,可知‘三味’你已得了。”探春也笑道:“明儿我补一个柬来,请你入社。”

后来,香菱写诗入了迷,竟在梦中也作起诗来。宝钗听了,又是可叹,又是可笑,连忙唤醒了他,问道:“得了什么?你这诚心都通了仙了。学不成诗,还弄出病来呢。”

香菱学诗读后感篇3

一、“影”和“魄”

“注释”对“影自娟娟魄自寒”一句解释为:它的外貌是那样的娟秀,背面却是那样的凄清。影,这里指月的正面。魄,月的背面,即不受月光照射那一面。

这种解释显然是不妥的。我认为:“影”与“魄”、“娟”与“寒”是对举着说的。“影”指的该是外在的东西,也就是看得见的有形的东西,即指月亮本身。而“魄”是指内在的东西,是人们看不见,但能感觉得出的东西,指附着于月的内在的质的东西。

诗歌创作,即文学创作,靠的是文学思维。而文学思维,多是直观的形象思维,它不同于多是理性的抽象思维。因此,有时人们没必要翻看事物的本来样子,只凭感觉就可以写出事物在人们心中质的东西来。

月在古代有许多别名,如:冰轮、冰壶、冰盘等。这些别名中的“冰”字,不仅指月的外表的光洁,而且形象地说出了人们对月感觉中的质的东西,那就是月的寒冷。人们没必要看看月的“背面”,只凭直感,就可以感觉出月的“寒”来。《红楼梦》有联句云:“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这“葬花魂”的月并不是把月的正面翻过去,把月的背面转过来,才能显出它的“冷”来的。“芙蓉地畔都开遍,又是西风晚。霁天碧净暝云收,渐看一轮冰魄冷悬秋。”在这秋日的傍晚,云散尽了,天空碧净,月亮冷冷地悬在空中。这诗人能看到的冷月,也肯定不是背面翻转过来的月。

其实,文学形象的塑造、作品情感的表达,是离不开作者主观因素的。作者对生活长期的感受,形成了对生活的独特认识、有了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受,才会写出有着自己独特情感体验的文学作品来。香菱的这第三稿诗,她的咏月是带有个人情感的。诗的首联:“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是香菱在不经意间以月自喻:她,外表看起来容貌娇好,聪慧过人,生活也似乎无忧,而内心却是凄苦孤寒的。

综上所述,我可以发现“影”和“魄”的含义,“正面”、“背面”说,应该说是不妥当的。

二、诗的主旨

“注释”在解释诗句时,一会儿说是表达“妇人对远在边陲丈夫的思念”,一会儿又说是“也表明了她(指香菱――笔者注)跟父母团聚的希望”。我认为,说香菱在诗中表达了这两种情感,是不准确的。诗的主旨应该说是表达了香菱寂苦悲凉的内心和情无所依的哀伤。为什么这么说呢?

凡读过《红楼梦》的人都知道香菱堪伤的平生遭际。她天生丽质、聪慧过人,被薛蟠强行买来为妾。薛蟠粗鄙龌龊,香菱受尽了他的、摧残。此次薛蟠的远出,也是因为他调戏男戏子遭暴打,一时竟生出羞恶之心,耻于见人,才走的。以香菱这般人物,怎么会有情于他呢?既无情,就不会思念他,香菱在薛蟠走后,才有机会被宝钗带到了大观园。在大观园的时日怕是香菱最快乐的时日。她似乎忘记了自己不幸的现实遭遇,一时真正成为了自己。此时的她,又怎么会思念远方的“丈夫”呢?再者说,此时的香菱是个还不知道男女会有“情”这种东西的人。在她的以往的生活经验里,恐怕接受的只有薛蟠这样的野蛮男人的性的侵犯。从后文的情节我们可以了解到这一点,我们读到第六十二回《憨湘云醉眠芍药阴,呆香菱情解石榴裙》便会知道,到了那时节,香菱才能解得男女“情”的存在,而以前是“呆”的,是不解的。

说香菱的诗“表明了她跟父母团聚的希望”,也不够准确。

香菱三岁被拐就离开了父母,三岁时的记忆应该是模糊的。对父母的影象记忆是模糊的,对父母的对自己的“惯养娇生”的事情记忆也是模糊的。家乡在何处?父母在何方?恐怕也是无从想起的。香菱失掉的不仅仅是这些,也包括自己。初被拐时,思念父母、极想回到父母怀抱之情,我想,不但有,而且应该是十分强烈的。但颠簸流离十几年后,这种情绪也该模糊了,而被另一种不知何所求、不能有所求的悲情所取代了。就像这月夜里的物景,一切都变得不清晰起来。她思想中所存的只有忧伤情绪罢了,又怎么会有清晰的与父母团聚的愿望呢?

香菱在诗中是化用了一些前人的诗句,也引用了典故,但这都是为了自己这首诗的意境描绘,为了自己情感的表达,已经脱离开前人诗句、典故的意思了。

三、香菱学诗的作用

作者安排香菱学诗的情节,是颇具匠心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至少有以下三点作用。

1.揭示人物的心理

作为小说中人物所写的诗歌,应该看作是这个人物的语言。这人物的语言是能够揭示人物的心理的。

香菱诗的第三稿,揭示了人物怎样的内心世界呢?我们看看诗歌所描绘的意境:孤零零的一轮圆月悬于空中,月光下,远近的物景阴冷、昏暗、模糊,模糊的远方有妇人的砧衣声在静夜里断断续续地传响着,大概在月下的高楼上正有美妇人椅栏望月吧。这阴冷、昏暗、模糊的意境,正是多年来香菱久居于心的情感情绪的真实写照,读到此处怎不令人潸然泪下。

2.完善人物形象

对香菱学诗作诗的描述,也是为了突出香菱这一人物完美的形象。在此回前的情节中,作者曾直接或间接地对香菱美丽的外形作过较详尽的描绘。但只有外在的美还不能称作完美者,还需有内在的灵秀、聪颖,那才够得上完美。香菱能在很短的时间内领悟到诗的滋味、真谛,能写出意境旷远、情感深邃的好诗来,可见她的聪慧、灵秀。外形美丽、内心聪慧,香菱的美,无可挑剔。

3.彰显人物的悲剧人生

香菱学诗读后感篇4

一、多涉猎多积累

黛玉道:“断不可学这样的诗。你们因不知诗,所以见了这浅近的就爱,一入了这个格局,再学不出来的。你只听我说,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作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你又是一个极聪敏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

从这一小节中,大家看出了什么呢?要形成作文的语感,那就要多读、多积累经典。如此,学生生活中就可从广告中培养学生的作文语感。

广告语精练、顺口,掌握一些广告语有利于学生积累语言。例如:我们语文教学中学到的“刻不容缓”在一则止咳广告中被说成了“咳不容缓”。我就把两个词写到黑板上让学生辨认哪个是正确的词,并介绍这种诙谐灵活的创作方法,一周后进行一个广告语大串联比赛,学生学习得很快,不仅自主地积累了很多语言,而且还掌握了语言的灵活性的特点。

二、多模仿多 借鉴

黛玉笑道:“意思却有,只是措词不雅。皆因你看的诗少,被他缚住了。把这首丢开,再作一首,只管放开胆子去作。”香菱听了,默默地回来,越性连房也不入,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抠土,来往的人都诧异。

香菱学诗,经历了两次失败,终于成功。这又告诉我们什么呢?

其一,在刚刚开始培养学生的作文语感时,是可以像香菱学第一首诗一样去模仿,在模仿中学习语言。积累语言可以培养我们的语言感觉能力,但是只有积累,没有仿写,我们就无法真正促进写作能力的提升。只有动了笔,才能知道什么叫好,什么叫不好。所谓仿写就是在原文的语言结构和字数保持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改动或增添一些词语和句子,使之表达不同的意思。

其二,应该鼓励学生自己修改作文。光靠看别人的文章是无法提高自己作文水平的。一定量的写作训练是提高作文水平的不二途径。林黛玉深谙此道,她教香菱学诗的第二步便是让她尝试写诗,并给予点评。我们在作文评讲课上通常会选读一些学生的优秀范文,如果在这个环节中能同时将被选学生的作文初稿也拿出来展示,并请这些学生讲一讲作文修改的过程,让他们自己来说一说为什么写这句话,为什么用这个词,为什么用这个顺序而不用那个顺序,为什么用这个材料而不用那个材料等等,促使学生之间交流借鉴,可能会取得意想不到的训练效果。这种方法或许可以成为教师指导作文评改的有益补充。

三、多修改多交流

香菱的诗歌改到第三稿终于脱胎换骨,写出了属于自己的语言、自己的内容,这都是修改的功劳。学生写了作文初稿后,或多或少存在着不当之处。让学生自改作文时,免不了对作文稿反复朗读,在朗读中体会,在朗读中完善。当然让学生自改作文,并非教师可以完全放手不管,其实,教师反而要做大量的工作,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提出合理的要求,必须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不能急于求成。

香菱学诗读后感篇5

关键词:为巧而巧 为奇而奇 匠心独运见智慧 出水芙蓉最鲜美

课堂导语是教师精心设计的在讲授新课之前使用的语言,即课堂教学的开场白。它的好坏、巧妙与否直接关系到一节课的成败。多年来,语文教育界很多专家、教师都在探求着这一教学艺术,发表了许多理论见解,总结出了种种导语设计方式。当前,导语设计仍是值得广大教师研究的课题。2011年安徽省语文学科优质课大赛在我校举行,我有幸欣赏了许多老师精彩的课堂教学艺术。下面我就省优质课大赛中四位老师的导语设计谈谈我对设计课堂导入方式的看法。

先请看两位老师执教的《香菱学诗》的导入设计:

设计一(池州市第十中学王勇老师执教):

老师:(配乐,老师激情独白)几番成败辛酸,引来笔下忧思,心中血。多少悲欢离合,写人间情思,梦里红楼。读一读这副对联,我们读出了多少沧桑,多少凄凉;听一听这《枉凝眉》,我们感受到多少痴情,迷惘。今天就让老师带领同学们一起走进《红楼梦》中,掀开红楼的一角,去认识其中的一位人物——香菱,看香菱是如何学诗的。

设计二(马鞍山市八中王国云老师执教):

老师:上课!

生:老师好!

师:同学们好,请坐。上课之前,老师想出个谜语给大家猜一下,有兴趣吗?

生:有!

师:那我说了,谜面是一句诗“根并荷花一茎香”,猜《红楼梦》中的一个人物。

生:香菱!

师:对,就是香菱。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红楼梦》作品中的一个片段——《香菱学诗》(板书课题)。老师课前很认真地读了这篇课文,它让我想起了清代文艺评论家王国维先生的一段话,这段话说的是人生治学,也就是做学问的三重境界。有同学听说过吗?

生:摇头。

师:没听说过,咱们来看一下。(投影显示“治学三境界”)一起读一下。

生:齐读。

师:有同学知道这段话的意思吗?

生:摇头。

师:“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是说站得高、望得远,有志气和决心。“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呢?

一生:苦。

师:对,是苦。那第三境呢?怎么找也找不着,“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一生:是悟。

师:对,是悟,是顿悟(猛然一得)。我觉得呀,香菱学诗也有这三重境界,咱们现在就走进文本去看一看。(投影显示香菱学诗第一境——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设计一”真是一段挺有感染力的激情导入,再以《红楼梦》电视剧的歌曲配乐,在老师深情的演绎下,可称得上是一个“凤头”。老师精心设计的导语,属于抒情诗导语。这是近年来大家都很青睐的一种导入方式,既感染了学生,营造了很好的氛围,又展现了老师表演的才华、不凡的素养。可以说这是个充满智慧的设计。但作为听者我总感到这个环节就像昙花一现,美则美矣,但仅此而已。接下来的教学环节还是回到平淡的常规教学中,给人一种断层感,没有一种浑然一体的艺术美感,自然就觉得老师作秀的成分多了一些。

“设计二”,虽看起来语言并不华美,表达也不如设计一精炼,是属于趣味式加提问式的导入方式,但导入设计从关注课题入手,将课题分成两层来导入解读。以趣味式引出主人公香菱,又以提问导入方式借王国维的治学三重境界将学生引入香菱学诗的三个境界。整节课教学目的就是引导学生从三个层面感受香菱是怎样学诗的。这种以王国维的治学三重境界导入,又以王国维的治学三重境界作为课堂解读文本的思路,构思新颖,角度独特,学生和听课老师都很自然也不由自主地进入了香菱学诗的境界,达到了教学预设目的,又将长文短教,也给人浑然一体的美的艺术感受。如果说“设计一”体现的是一种智慧的话,那么“设计二”体现的就是一种大智慧,一种化有形于无形的睿智。

让我们再来细想一下这篇课文的“设计二”,抛开现象看本质,它们的共同点是导语的设计语言都指向课堂教学的预定目标,指向教学内容的重点。这就能有效地把学生的思维又快又自然地引上正轨,从而使学生产生浓厚的探索学习兴趣。

由此看来,好的导语只有来源于老师仔细认真地研读文本,努力找到最好的教学突破口,才能将学生引导到对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学习上。导语设计不需要去展现老师的个人表演才华,而是要引导学生,和学生一起走进文本,将学生自然而然地引入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感到亲近而自然的导入方式的设计中必然隐含着教师对课文的独到的个性化的理解,这也就是老师的才华的一种体现。

香菱学诗读后感篇6

你不知道前面会遭遇什么,好运或噩运,但当我被“高跟鞋,王小丫”这样的机关联所吸引;当我被“天一生水,太上忘情”这样的嵌字联所吸引;当我被“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这样的诗句所吸引,我的学诗之旅就这样开始了。

它并非坦途,平仄和韵字像丛生的荆棘挡住了我前行的脚步。但有闲暇,我便死读《声律启蒙》和《佩文韵府》。女儿小鱼要听童话故事,见我埋头读那些在她看来不成篇的文字,便一把抢过去,扔在地上。“我要听故事!”小鱼几乎是大声喊。待我要捡起书来再读,小鱼便“哇”的一声哭了出来。无奈,我捧过她的童话书,讲起了故事,心里却还是琢磨着诗的平起仄收、仄起平收,还有那“该死十三元”。

仅仅是平仄和韵字也就罢了,构思与布局呢?慌不择路,我选择了报名网络中华诗词学院学习。谁想到,居然要每天在群里读诗讨论,每周两晚网上听课,每周写作业批改作业发帖……“周周,麻烦你帮我登录呱呱,并截图保留。”不得空时我求助多年的同学。“乐乐,我不学了。”我忍不住向网络班主任诉苦。只是这样的学习并无效果,什么名词的位置,什么先景后情,呆板的规定压得我都不敢提笔作诗,最后我只能悄然退出学院。

转益多师是吾师。坚持读写和虚心请教让我渐渐尝到了甘泉的滋味。诗词大家金水、名家海楼等偶一指点,便能让人直窥诗词门径。咏物诗《向日葵》“但少三分倾国貌,实多一片向阳心”,虽不及老杜“物性固莫夺,葵藿倾太阳”般厚重,却也言之有物;寄情诗“萍寄江湖时起浪,箫吹明月会流霜”,情感与形象的融合得到了肯定。随着越来越多由心而作的诗篇写成,读诗写诗也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

香菱学诗读后感篇7

叶圣陶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于语言的敏锐感觉。” 吕叔湘也说 “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 而当前语文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对学生语感素质的培养,一是阅读教学中,大多数语文教师缺乏培养学生语感素质的意识,往往仅在语表意义上兜圈子,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分析来分析去,久而久之,在学生心目中课文只是些抽象、干巴巴的内容梗概和毫无生气的语言符号,而对语言的感受力提高不太明显,其教学效果显然不能令人满意。二是在当前的复习备考中,大量的专题复习、练习及试卷评讲、作文训练代替了语感训练,学生逐渐变成了应付考试的机器,对语言的感受力也就变得迟钝了。我认为,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感素质,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感技能,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感悟水平、阅读水平和写作水平,而形成语感最主要的方法就是要“读”,引导学生广泛阅读、熟读成诵、涵泳体味,语感就会增强,语文水平就会提高。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不一而足,无不在说明阅读对于培养语感的重要。从前的私塾教学,在这一点上可以说是成功的典范,他们在学习上十分注重诵读。鲁迅《朝花夕拾》写三味书屋老先生读“铁如意,指挥倜傥…”的情形更是逼真形象,“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虽然状貌近于可笑,但鲁迅还是赞其读书入神的态度。这种入神的诵读,叶老称之为“美读”,他以为读书要读得感情充沛,抑扬顿挫,移情动容。首先,我们要熟读教材中的古诗文,从特点来看,古诗文具有很强的可诵读性。通过诵读,使书面语言有声化,从视觉扩大到听觉,赋予作品以新的艺术生命。其次,对于一些精典篇目中含义丰富的语句,我们一定要精读品味,增强感悟。例如,鲁迅先生的《祝福》中的祥林嫂第二次到鲁镇做工时逢人便说“我真傻”,作者用这“傻”字难道只是向我们读者传达“祥林嫂不知道春天狼也会吃人”这一信息吗?绝对不是。作者在文中要向读者传达的是她的“真傻”在于:只看到自然界狼会吃人,却不知道旧社会封建礼教这匹“狼”更要吞噬自己。“我真傻”的自白,揭示了祥林嫂受迫害而不知情不自觉的性格特点,通过对这一“傻”的感悟,读者对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文章的思想内容的理解就要深刻得多了,坚持下去,我们对语言的感受力也就变强了。

首先,要加强朗读示范。教师带表情朗读,表达文章的思想感情。学生从教师的朗读中获得信息,感受文章的意蕴,进而萌发朗读的兴趣。学生被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所感染,便会忘情地沉浸在文章的优美意境中,进而产生强烈的朗读欲望。其次,要注重朗读技巧,如语音的轻重、语气、停顿及语速等,“激情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避免“千文一腔”。此外,还要采取多样形式,根据文章的感情特点,选择不同的朗读方法。感情奔放的班、组齐读,感情婉约的跟录音单读,情景交融的配乐朗读,而对戏剧文学,则分角色朗读等,还应该倡导自由品读。在朗读时不带任何问题,让学生全身心投入进行品读,从而充分享受读书乐趣。学生对文章意韵的理解,内涵的品味,都是通过阅读感悟出来的。品味语言的过程就是形成语感的过程。通过朗读这一教学环节来增强学生的语音感、语义感、语法感、语气感。如曹禺的《雷雨》中,周朴园“沉吟”地说出“无锡是个好地方”,侍萍也接着说:“哦,好地方。”他们所说的,这两句话的语气是不一样的,不应马马虎虎地读过去,要反反复复、仔仔细细地朗读,好好品位作品的深刻内涵。因为周朴园认为无锡是他发迹之处,又是“在他罪恶的生活中,多少留下些美好记忆”的地方,因此是以赞美的口吻说出“无锡是个好地方”的。朗读时可以提高一些,速度适中;而侍萍是在无锡被周朴园侮辱、抛弃的,周朴园讲到无锡,正触痛了侍萍记忆中的伤疤,她是以惨痛的心情说出:“哦,好地方”的,语调应低沉而缓慢。其实,这正是戏剧大师曹禺匠心所在,这种感受,只有通过反复诵读才会体味到的。

现在的青少年应试的压力实在太大了,缺乏自由读书的时间,非常值得同情。语文学习要少做练习多读书。读,就要用“心”去读,特别是一定要千方百计挤出时间,读点自己喜欢的文学名著,和伟大作家去交朋友,努力建设自己的精神家园,并在日后的阅读中不断丰富它、扩大它。胸中的千红万紫,必定有助越人生的万水千山。

另外,对于各种语文知识、技能的获得也要靠反复地读,比如词语的选用、熟语的运用、语病题、扩写、缩写、仿写、改写、作文等,对于这些我们做过的练习,我们也要回过头来读一读、品一品,在读中不断地增强对语言的领悟能力,久而久之,我们的语文水平就会提高。

香菱学诗读后感篇8

我是位语文教师,从教二十多年,我曾自信地把自己归入最称职的教师行列,因为我爱教育,我爱学生,我在教育这片沃土上二十多年如一日,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我赢得了孩子们的喜爱,也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人才,我为此骄傲,高效课堂实施以后,我的一切自豪都被否定了,我痛惜着过去的一切,我抵触着新生事物的到来,我担忧着孩子们的成绩。我坐卧不安,恐怕孩子们自己看不懂,恐怕离开我的指点,孩子们只看到皮毛;恐怕孩子们吃惯了等食不愿自学,恐怕孩子只装出学习的样子,学不到心里去……我诚惶诚恐、徘徊。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真正实施高效课堂后,我惊喜地发现,我的一些担忧都是多余的。高效课堂不仅把时间还给了学生,还给学生带来了更多的兴趣,更大的动力和更大的信心。也给我带来了便利,带来了惊喜,带来了生命的奇迹。

(一)同学们学《香菱学诗》时,导学案上有一环节让学生根据内容总结人物形象,同学们总结得很到位,特别是对林黛玉这一形象,同学们总结得很好:

林黛玉:印象中林黛玉多愁善感,羸弱多病,孤傲尖刻,本文中她学识渊博、热情大方、具有诗人气质。

我惊叹于学生们的概括力,紧接着一个更大的惊喜让我难以置信。突然一个学生站起来对我说:“老师,曹雪芹很了不起,在清朝他就会用高效课堂教学法,你看林黛玉给香菱推荐好书,让香菱自己去品,她能以学生为本;香菱读完诗后向黛玉汇报,林黛玉还是不讲,让她自己说,这是让学生展示;展示后黛玉又针对疑难准确点拨,呈现了师生互动的环节,还体现了老师的主导地位;接着又给香菱布置了作业——以“月”为话题作诗,这是拓展延伸;香菱写好后,黛玉再激扬,可看成效果反馈。老师,你看,曹雪芹的目光多远大,思想多先进呢?他的教育方法多超前啊!教室里响起雷鸣般的掌声。我看到了传统课堂中从来没有看到过的奇迹。

(二)学习《江城子·密州出猎》时,同学们了解作者,简介作者,许多同学为作者坡的铮铮铁骨所感动,为他的才华横溢所叹服,为他的仕途不顺而惋惜,为他的《赤壁怀古》所敬佩。

其中一位同学自豪地对大家说:“你们只知道东坡是个政治人物,是个才子,实际上他还是一位感情丰富的人。他的另一首《江城子·十日夜记梦》,是悼念他的亡妻的。这首词是诗词林中唯一一首写给妻子的好诗,你们看,他多注,多有感情。

我在下面听着同学们的谈论,除对他们的发言拍案叫绝外,内心对高效课堂充满了感激。如果没有高效课堂,如果不把他们从纳粹集中营中解救出来,如果不把自由还给学生,我怎能发现那么多生命的奇迹呢?最后把我写的一首词送给大家,以表我对教学改革的看法。

钗头凤

教法演变

香菱学诗读后感篇9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欣赏这首小令独特的意境美。

2.通过替换比较个别描写意象典型特征的字,感受作者用词的精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马致远及其写景作品简介。(通过教师的简单讲解直接进入主题)

二、朗读课文,初步感知

1.学生集体朗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着”“散”的读音)

2.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请学生找出文中所描写的景物,体会作品营造的意境。

(清新悠闲的傍晚,江南渔村渔人晚归图)

设计意图:意象和意境是了解诗歌的前提,只有在把握准确了诗歌的意境之后才能更好地为后面的“比较――替换”环节做准备。而且学生一开始的欣赏大多是粗浅的,也为后面指导学生如何具体展开分析诗歌做铺垫。

三、方法落实:比较替换

1.引入《香菱学诗》中香菱对王维诗的解读“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重点字词。

香菱对王维诗中的“余”和“上”印象深刻,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来想象,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并用他们赋予远浦帆归中意象的特点和原作中的意象的特点进行比较。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知的作品入手展开此环节,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让他们从刚开始关注整体到开始关注细节。

2.请学生分小组,对作品中的重点字词进行替换。

夕阳下,酒旆(闲――飘、垂、摇……)

两三航未曾岸(着――靠、临、达……)

落花水香茅舍(晚――暗、暖、畔……)

断桥头卖鱼人(散――回、慢、笑……)

设计意图:分小组进行探究有助于提高小组的合作能力,展开竞争,让学生之间形成比赶超的动力,也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3.朗读替换后的作品。

4.请学生介绍为什么会想到用这些字来替换?和原作的字相比有什么特点?小组之间进行交流。

设计意图:在比较替换的环节,学生能想到很多精彩的词语,在引导学生分析他们选词的缘由的同时,比较分析作者选词的道理所在,让学生了解马致远善于从纷繁变幻的景物中,略去次要的部分,抓住它们的主要特征,摄取最鲜明的一段和最引人入胜的一刹那加以突出渲染,构成画面。突出作者对选择景物的典型特征把握的准确性。

5.总结得出比较替换的方法。

选择作品着重描写的词进行替换,尤其是动词和形容词;选择的词语必须是符合语法规范、通常思维所想到的词,这样才有比较的意义,能够得出作者用词的与众不同,精妙之处就自然得出。

四、再读课文,想象背诵

请学生想象远浦帆归的画面,并背诵这首小令。

设计意图:在总结用比较替换的方法来鉴赏诗歌之后,有必要再让学生回归文本,沉浸其中,感受作品的魅力。

五、巩固练习

鉴赏张可久的[黄钟]・人月圆・山中书事,用替换比较的方法进行分析其中“诗眼倦天涯”中“倦”字的妙处。

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倦天涯。孔林乔木,吴宫蔓草,楚庙寒鸦。数间茅舍,藏书万卷,投老村家。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请学生思考,发言。选择替换的字按语法和逻辑原本应该是“看”或者“望”,而原作却用了“倦”,说明“倦”字不仅有“看”和“望”的动词作用,更含有其作为形容词所具备的展现作者内心情绪的作用。即厌倦了俗世纷扰,想要归隐田园的生活愿望。在练习之前需要学生重点关注作者生平的经历,才有助于对作品主旨的把握,以便更好地理解“倦”字的妙处。

六、课后作业

1.用比较替换的方法欣赏王维《过香积寺》第三联“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中的“咽”字和“冷”字。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清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2.根据你对上面这首诗的欣赏与理解,将其改写成一段优美的散文。(选做)

香菱学诗读后感篇10

关键词:林黛玉;人物形象;悲剧意义

引言

在《红楼梦》中,薛、史、林三位是描写较多的角色,其中林黛玉的个性使她从大观园的众姐妹中脱颖而出,“潇湘妃子”表现了曹雪芹想要描绘的不食尘世烟火、跳出人世间的仙子形象,又把竹子安排在潇湘馆以衬黛玉之品格。如此精心安排,黛玉的一生却以悲剧收场,这不得不让我们有所思考:林黛玉的魅力从何而来?她的悲剧又有什么意义?

1气质个性

1.1 容颜娇美

“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微微。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这便是曹雪芹呈现的林黛玉的第一印象,娇俏柔弱,惹人怜爱。凤姐一见就惊叹道:“天下竟有这样标致人儿!我今日才算看见了!在宝玉的眼里:“袅袅婷婷的女儿”,“神仙似的妹妹”,婉转风流,娇美动人,即使是自小混在胭脂粉里的宝玉也动了情。作者借凤姐的赞扬和宝玉动情的痴态,侧面描绘了她天仙似的美貌,使得多少后人对林妹妹心驰神往。

1.2 才华出众

黛玉的诗才不只是《红楼梦》众人知道,所有读过《红楼梦》的读者都为之倾倒。

《红楼梦》动用大量笔墨、创造了大量诗词来显示黛玉才华横溢、颇具“咏絮才”的诗人气度。在贵妃省亲时,借元春对黛玉替宝玉所作的诗的另眼相看,侧面体现黛玉的才华在园中姐妹的超然地位。她触景生情所作的《葬花吟》、《桃花行》、《秋窗风雨夕》等佳作,一一体现了她的多愁善感和高超的诗才。而且黛玉写诗往往是“一挥而就”。写诗时她信手拈来之作总能引来喝彩,这衬托出了她的才思敏捷,且高于大观园中众才女,也可见她积淀之深。黛玉的诗并不局限于伤春悲秋, 还会写出像“毫端蕴秀临霜写, 口齿噙香对月吟”这样潇洒的,像“孤标傲世偕谁隐 ,一样花开为底迟”“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这种富于哲学意味的诗;也有“铁甲长戈死未忘”“驰城逐堑势狰狞”的铮铮之意, 也有“盛世无饥馁, 何需耕织忙”这样颂圣的。这些诗反映了她性格的多面性,使形象更立体,也表现了她能够驾驭多种题材的强大能力更可以从诗中看出她所具备的不屈服于世俗的傲骨。因为这些,红学家赞她“才、情、性三者具备”,是一个作品既有质量又有数量更有性情的诗人。

1.3 清高孤傲

林黛玉被许多人认为尖酸刻薄,实际上这只是她率真、不做作的表现。她不像赵姨娘一样,为了寻求在贾府中的一席之地,违背自己的本性,最后连自己的女儿也瞧不起她了。她也瞧不起刘姥姥,将其称为“母蝗虫”,并不是因为对方身份低微,而是因为刘姥姥为了巴结贾府作践自己以逗趣取乐。她自尊自重,也尊重别人,所以对于香菱的请教,她能热枕相接,并说:“既要作诗,你就拜我为师。她给香菱耐心地讲解诗的做法以及要求,她还将自己珍藏的诗集借给香菱,为她挑选出阅读篇目,乃至帮她批改习作,堪称“诲人不倦”。对香菱尚可如此,可见她的孤傲并不绝对。在元妃省亲时,她奉旨作了一首五言律诗应景,显示了她的洁身自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更反映了她对地主阶级的大胆叛逆思想。

1.4 多愁善感

初入贾府,林黛玉就非常清楚自己的处境,她明白虽然自己作为贾母的外孙女,可以得到她的“呵护”,但毕竟不是其“孙女”,自己不可能享受到作为贾府人员的各种待遇,自己的生活是寄人篱下的。在生活琐事中,林黛玉能够用敏感的心去洞察人情世故,但面对各种对自己不利的情况也只能自哀自叹。在爱情中,宝钗和宝玉的“金玉之说”使敏感的她更感威胁,一次次耍小性子也是为了试探对方的真心。后来贾府的一系列变故、封建家长们的一系列手段对她身心造成的伤害因敏感而多愁的性格放大得更大,本来就体弱多病的她最终加重病情,吐血而亡。

2 性格成因

黛玉的美貌是她的先天优势,她的气质是后天培养的。首先,她的才华来自于父母对她的教养。林家因为“支庶不盛,人丁有限,虽有几门,却与如海俱是堂族”,且“只有一个三岁之子,又于去岁亡了”,“命中无子”,对唯一的后代黛玉“爱之如掌上明珠”,“使她识几个字”,“假充养子之意,聊解膝下荒凉之叹”,充男孩养的办法让黛玉有更多的机会学习,也是她才华出众的原因。且年幼丧母,先生可以教他读书,却无法传播封建礼教,这样让她的思想与一般传统女性有所不同,她不顺从于封建思想,她要叛逆,要争取自由。

黛玉的清高是从父亲林如海那耳濡目染来的。林如海的身份是前科的探花,生前又是巡盐御史,林家更是书香世家,他的嫡妻是贾家人,但林如海与贾家的接触并不亲密。可见他对贾府的腐败奢靡是不屑的,他是清高的。黛玉作为他的女儿,对金银之物需要却并不上心。孤傲则来源于从小被捧在掌心上的她对逢源别人的不屑。另外,她对宝玉一心一意,宝玉虽对她也有情有义,但宝玉对众女儿是博爱的,黛玉的孤傲不失为小女儿吃醋的表现。

黛玉也是自卑的。从掌上明珠到父母双亡寄人篱下,是“外孙女”不是“正主儿”,背后缺少家族的支持,这些都是她自卑的根源。她将自己寄托在与宝玉的“木石情缘”上,这一寄托又被更让大家看好的“金玉良缘”打破。她的自卑使她小心翼翼敏感多疑,她的敏感又让她多愁,注定了最后的悲剧。

3 悲剧意义

林黛玉的悲剧是注定的,这一点从全文开篇的“还泪之说”便可以看出。作为封建体制下的贵族小姐,她的思想中却很少有封建的色彩。她的思想行为与她的生活环境格格不入,自然逃不了被环境吞没的悲剧。黛玉象征了封建社会女性的独立意识,她的死是用最决绝的方法来证明她与封建制度抗争的意志。她是封建家族文化的叛逆者和牺牲者,也代表了女性摆脱封建束缚的自我意识的开始。贾府的衰败意味着封建体制的没落,也意味着新时代的展开。

参考文献

[1] 《红楼梦》曹雪芹著

[2] 王瑜. 林黛玉形象摭谈

[3] 黄锦群. 林黛玉人物形象的现代解读

[4] 田爱兴. 林黛玉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

[5] 龙朔. 浅论《红楼梦》中林黛玉的人物形象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