酝酿的近义词十篇

时间:2023-03-23 09:30:54

酝酿的近义词篇1

暗流涌动:暗地里已经酝酿、形成了某种比较明确的动向。

暗流:伏流,潜流;悄悄流动;比喻潜在的社会动态或思想倾向。

近义词:百感交集。

反义词:惊涛骇浪。

酝酿的近义词篇2

关键词:高中;现代文阅读;教学;应试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1-0203-01

一、高中现代文阅读试题分析

(一)试题的内容分析

从选文类型来说,近几年的新课程高考的选文范围在逐渐扩大,涉及了论述类文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学类文本、实用类文本。这样的选文有利于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全面测查,也有助于引领中学阅读教学对除文学作品外其它文章的重视。

从材料来源上说,论述类文本与文学类文本所占比重相近。其中,课标卷的文学类试题中小说与散文并重,而诗歌和戏剧较少出现。实用类文本试题材料则具有多样性,新闻、传记、访谈、社科论文均匀出现。同时,选做题的形式增加了材料的容量,使更多体裁和题材的作品在试卷中出现成为可能,为学生个性特长的施展搭建了平台;测试材料的丰富提高了对学生文化视野、人文底蕴的要求,给学生更大的发挥空间。

(二)试题的形式分析

高考现代文阅读改革不仅表现为考试内容的改革,也表现为考试形式的发展变化。为了更好的检测考生的语文素养,随着考试内容的变化,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的题型、题量、题序、赋分也在发生变化。

纵观二十年来的高考语文现代文试题,不难发现考试形式在各时段之内较为稳定,在各时段之间变化较大。高考现代文阅读考试形式由题量较多、题型不定、题序多变、同一内容多个题目,向题量较少、统一内容的题型、题量、题序、赋分稳定的方向发展的过程。走过了单纯注重选择题的误区,恢复了主观题在现代文阅读中的地位。

(三)试题的积极导向分析

高考现代文阅读测试提高了阅读教学的地位和作用。在传统语文教学中,阅读主要是为写作服务的,没有引起人们更多的关注。而多年来的阅读测试成绩证实了阅读教学、特别是现代文阅读教学仍是语文教学整体的一个薄弱环节。让人们充分认识到了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高考现代文阅读测试带来了新的阅读教学理念。阅读测试带来新的阅读理念首先表现在它恢复了阅读本身的独立地位,完成了阅读教学目标由“知识”本位到“能力”本位再到“素养”本位的转变。同时,现代文阅读测试以语用学为指导,把语境、语感等引进阅读测试,注重对词语、语句在不同语境下的特定含义的检测也是当代阅读教学中的一个重大突破。

二、现代文阅读教学与应试策略

(一)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良好的思维品质应包括思维的自觉性、思维的条理性、思维的严密性、思维的整体性、思维的创造性等。文艺创作是讲究整体原则的,是严格遵循部分服从整体的原则的。艺术家总是把整体美摆在首要的地位,呕心沥血创造出来的作品总是以有机整体的形态呈现于读者的面前。因此,阅读文本也只有在整体上下一番功夫,才能对作品有正确、全面的认识。《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可见,阅读教学,应该提倡树立学生整体把握的意识。

思维是阅读能力的核心。从对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分析可以看出,在设题中不外乎考查了四种能力。第一对文中信息辨析、选择、提取进而筛选出有效信息的能力。第二对文章内容的归纳和对中心意思概括的能力。第三根据原文信息推断信息的能力。第四根据文本想象、联想的能力。在以后的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中,一定要培养和训练学生这四种具体思维。

(二)培养学生的阅读超越能力

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文本意义逐渐与读者在拉开时空距离,只有阅读者的介入,才能拓展文本的意义,使文本获得新的生命力。

首先,要通读文本,感知整体,阅读的初级阶段是了解把握文本的文字意义,即了解把握文本的表层结构。其次,要深入局部,反馈整体,如果说上一阶段的阅读训练重点主要建立在酝酿、探究上。酝酿、探究是建立在研读基础之上,因而教师的指导也要把学生的阅读从“粗”读拉到“细”读,即从整体阅读拉到局部的研读,然后再从局部研读拉回到整体阅读。局部阅读的深入,必须时时反馈到整体,以免阅读酝酿游离于文本的整体之外,造成误读。

三、结论

在高考中现代文阅读占有重要的分值,同样也是学生们在考试中最容易丢分的题型,学生要积极的阅读,锻炼自己的解题能力,研究解题技巧,当然在考试中每个同学的应试能力是不同的,但是掌握了一定的解题技巧,就能在考试中游刃有余的进行答题。同时,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也是个大工程,需要从事高中语文教学的老师坚持不懈的精神和毅力,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分析、总结、提高,次啊能准确把握住高考的脉搏,从而有效的帮助学生提高阅读和分析能力。

酝酿的近义词篇3

【关键词】官榷制;买扑制度;特许酒户制

纵观中国古代的酒政史,统治阶级对酒的生产和销售政策有三种:禁酒、榷酒和税酒。榷酒类似于现在的酒类专卖政策。学者们公认中国古代榷酒制度是从汉武帝天汉三年(前98年)二月,由桑弘羊倡导实行。北宋建立后,宋太祖于建隆二年“班……货造酒曲律”,这是北宋政府统一管理酒、曲的最初尝试。由于当时处在战争年代,南北没有统一,北宋政府对各地的酒类产销没有进行统一管理。陈傅良说:“国初诸路未尽禁酒”[1],指的就是当时的情况。淳化五年,太宗“诏征天下酒榷” [2],景德四年宋真宗“令计司将榷酤之法立为永式” [3]。

一、官榷制

宋初承唐末五代之法,有的地方实行榷曲制。官设“曲院”,酒户从曲院买曲酿酒,官府垄断造曲,而不禁民酿酒出售,此为榷曲。既禁民造曲,又禁酿酒出售,由官设“酒务”造曲酿酒,酒户只能从酒务批发酒零售,实施官榷法,被称为榷酒。

北宋政府于成立之初,便在各州、府县城中设立酒务,专管酿酒、卖酒。县下设数量不等的坊场,即酒坊酒场,酿卖各种酒类同时还兼收各辖区的酒税。北宋四京均设曲院,以垄断造曲来控制民营酒业从中取利,规模以东京开封府为最大。东京都曲院年课额在四十万贯左右,其他曲院的规模相对要小,年课税额也少,如南京应天府曲院年课额只有“三万余贯”[4]。“先是诸州官榷酒酤,官物不足以充用,多赋予民,兹为烦扰。”[5]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在官营酒业之初就已经弊端丛生了。朝廷虽有禁令,但此类事件还是常有发生。酿酒时,常有“酝齐不良,酒多薄”[6],就是用偷工减料,压低成本,提高利润,使得酒的味道变淡。所以官府下令:“诸州,军酒务委监官亲视兵匠,尽料酝酿,其有酸败不任酤者,官吏悉均偿之”。[7]酒酿好后,销售中最为严重的是强制抑配问题,“至课民婚葬,量户大小令酤,民甚被其害”。

政和二年(1112年),江浙发运副使董正尉看到“润州都酒务累年亏欠,因监管李邈乞添置比较务,连岁每年(增)务钱二万余贯,累被赏典。”便奏请:“欲望本路将杭州都酒务分作三处,更置比较务二所,不消增添官吏、兵匠,所贵易于检查,可以增羡,少助岁(钱)。如蒙施行,其本路州军并乞添置比较务。” [8]朝廷同意。

二、买扑制度

宋代的买扑制度也称为扑买等。结合宋代买扑的历史进程来看,宋代买扑是指特定的人群自愿通过经济手段方式,向宋代政府缴纳一定数额的钱物后,从政府手中买断一定时限、一定地域范围之内的某些经济领域的独占权经营权或某些经济领域的产权,再与政府分担役法分担役法困难或优化财政收支的同时并分利双赢的经济现象。买扑这种形式不是从宋代开始的,但是从宋代开始广泛使用。

1、北宋买扑制度的分类,纵观北宋的买扑经营,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1)城镇酒务的承包买扑。如南京应天府,天禧三年(1019年)以前,“酒曲课利,元(原)是百姓五户买扑,最高年额三万余贯。趁办不前,已两户破竭尽家产,只勒三户管认,累诉三司。” [9]

(2)酒曲场务的买扑。宋代对于一些偏僻的地区,官府的酒曲场务也卖给民户经营,否则,这些酒店恐怕难以维持最基本的收支平衡。真宗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三月诏:“诸处酒曲场务止得约造一年,合使酒曲交与后界。如于一年外多造,并即纳官。若将不堪使用酒曲交与后界者,并仰毁弃,仍堪罪以闻。……至是,因小民买扑场务有启幸而兴讼者,开封府引是敕以闻,故申明之。” [10]

(3)坊场主要是指县以下地区的酒坊、酒场,或者称为场务、场店。宋代买扑坊场是在五代十国主要是吴越地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数量很大,每县有几所至几十所不等,有的地处偏僻,所谓“乡村道店有场务处”,总计“两浙坊场有一千三百三十四所” [11],而“天下坊场三万一千余处”[12]。

2、北宋买扑制度的特点

(1)普遍化。太宗淳化五年(994年)全面榷酒开始不久,官营的腐败就相当严重了。朝廷知其弊,使下诏,把酒务、坊场大批卖扑与民。但是由于官营弊端严重、买扑经营一直在曲折发展着,到熙宁五年二月,才下诏“遍卖天下酒场”,出现前所未有的酒业买扑经营局面。它在宋代榷酒体系中占居着重要的位置,有间接专卖的属性。其经营方式符合商品经济发展的竞争规律,而能在当时酒业经营发展中发挥的作用。

(2)形式多样化。由于形式所迫,朝廷放宽政策,允许多种类型买扑经营的并存,增加了经营的灵活性,这也是官府商品经济意识有所加强的结果。这个特点在南宋更加明显。

(3)实封投状。尽管官府利用商人的侥幸投机心理,乘机抬高课额,但其“拆封日取价高者给之”的做法,毕竟对竞争者是一视同仁的,这办法已 接近于近代的投标租赁。在宋代出现这种符合商品经济发展规律、并近似近代社会才有的这种做法,也着实令人寻味不已。这反映出宋代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水平。

三、特许酒户制

宋代实行榷酒制度的目的,在于最大限度的攫取高额酒利,为了保障官府独享酒利,国家规定法律分严格的榷酒禁地,在禁地内禁限一切民户私酿和沽卖酒曲,若有违犯者皆“等第科罪”。酒户在宋代有两类。一类是用官曲酿酒沽卖的酒户。他们主要居住在榷曲区,以诸酒户为代表:另一类是向官府交纳一定的税课而获得酿卖权的店铺人家。他们的分布比较广泛,即官酒销售之外的广大地区,亦即禁地之外的地区。前一种酒户,北宋东京当时有“正店七十二户”,他们一般是有较多资本的大酒户,可以雇工酿造,设店出卖。他们拥有的脚店至少不下三千户,他们一般是中小酒家,不从事酒的生产,一般只作为官酒务和大酒户的分销店。诸京酒户一般都是通过以下几种办法从都曲院获得所用酒曲:一是酒户向曲院申请曲数,由“卖曲官、监管两称平卖,不得亏损官司”;二是酒户可以赊请酒曲,但必须以家业为抵当,而且还要三五户连坐,给以期限,当月可以赊购来年卖曲,旧钱偿还清了“方称新曲”。三是所欠曲钱,即使卖产也必须偿还。

再看榷酒地区的酒户,端拱二年五月诏:“应两京及诸道府,民开酒肆输课者,自来东京去城五十里,西京及诸州去城二十里,即不说去县镇远近,今后必去县城十里外。”这些于禁地之外开酒肆而输课的人也被称作“乡村酒户”。虽然乡村酒户是向官府交纳一定岁课而取得酿卖权的店铺人家,但是官府对他们有严格的规定:“诸酒户知情放酒入禁地贩卖者”,“罪止杖一百。” [13]这说明酒户在某种程度上还有检举的义务。

注释:

[1]《宋史》卷一《太祖纪》

[2]《历代制度详说》卷六《酒禁》

[3]《宋代诏令集》卷一八三《榷酤不得增课诏》

[4]《宋会要辑稿》食货19之1

[5]《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3,上海古籍影印版,第200页

[6]《宋史。食货志下七》

[7][10].[11]《宋会要辑稿》食货20之5

[8]《宋会要辑稿》食货20之12

[9]《宋会要辑稿》食货20之6

酝酿的近义词篇4

关键词:交互设计时代;平面设计;艺术;情感架构

近些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跟随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不断地获得提高,很多平面设计被赋予了更加丰富的内涵,在满足作品原有价值的前提下,还要能够充分反映设计者的思想,并通过作品这个特殊的媒介与用户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交互设计起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它以改造事物的行为和界面为核心,凭借客观内容设计出一定的形态,这个形态是设计者所有想要表达内容的输出口。在这样一个设计过程中,理想艺术效果的实现和有效信息的传递离不开设计者对于客观事实以及主观自我的精确概括,人们借此能够深刻地感受到设计者所想要表达的情感。很多时候,平面设计中涉及到的事物在设计师眼中仅是一个与审美直接相关的对象,他们更希望将全部的精力投入到作品的情感体验领域。

一、交互设计的内涵

1.交互设计的概念

交互设计是属于人工制品、环境和系统的行为,也是表达相应行为的外形元素的设计与定义。简单说来,站在用户的视角,交互设计就是一种让消费者既能轻松使用,又能产生愉悦感的设计技术,它首先要了解目标用户对于产品的期望,然后再熟悉用户与产品交互过程中容易产生的行为,借此掌握用户的内心、行为特征,并对产品进行后续的设计补充。由于涉及到众多学科,交互设计还必须保持与多个领域人员的沟通。交互设计的主要内容是产品的界面和可能发生的交互行为,通过交互设计,产品与用户间逐渐形成一种有机的结合关系,从而有效地实现设计的预期。现实生活中,交互设计的范围十分广泛,包括具备闹铃功能的电子设备、早餐使用的电子灶具、电脑、网站、应用软件、新媒体以及各种电子服务。交互设计是一个从人机工程学独立出来的学科,相比之下,它更加强调认知心理学、行为学和设计学等方面的内容。伴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尤其是网络的爆炸式前进,实际上,交互设计已然成为应用极其多元化的行业。

2.交互设计的发展

交互设计概念的正式提出大约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为了丰富产品的功能与内涵,对产品进行有目的的优化改造,就是交互设计的原始形态。对于现代人而言,交互设计不单单意味着工作选择的增加,最重要的是它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使人们在闲暇时光获取额外的艺术体验。交互设计的发展大概经历了三个阶段,初创阶段一个美国工程师为了减轻计算机操作时的压力,提出了“人机紧密共栖”的想法,接下来,第一届人机系统国际大会的召开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机界面学的发展;奠定阶段,伴随着人机界面学研究中心的建立以及相关著作的出版,人机交互获得了正确的研究方向;最后是发展阶段,网络的快速普及使人们大大增加了接触电脑的机会,在使用过程中,人们经常会发现一些弊端,如使用繁琐、不能及时找到所需的应用等,这些矛盾逐渐演化成为交互时代前进的动力。

3.交互设计的特征

交互设计的初衷是满足大众的需求,在交互过程中提供给用户良好的体验,并能够与设计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表现出典型的人文关怀。由于对象是人,不同民族、地区和国家的人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在使用产品时会产生不一样的感受,那么针对特定群体设计的交互产品就会包含固定的文化意蕴,在某种程度上拉近用户之间的关系。与此同时,交互设计离不开经验的积累,交互设计本身就是出于生活便捷考虑的优化设计,它可以说是总结前人经验的应用艺术,社会的变迁必然地导致设计手段也需要持续的更新,因而,作为设计者,务必要学会观察生活中的细节,根据实际所需选择合适的设计思路和方法。

二、交互设计时代平面设计艺术表达的形成

1.平面设计作品蕴含的理性认知

但凡是艺术的设计,必然离不开情感认知和理性认知,由于设计是创作主体对于客观事物的艺术再现,那么在整个过程中,创作主体对于客观事物的认知就显得极为重要了,一定是基于现实世界的清醒认知,也就是理性认知,同时还要顾及自身情感对于设计对象存在的态度,也就是情感认知。这里提到的认知与哲学领域的认识是有所差异的,并且创作主体的情感更倾向于审美的情感,因而,置身艺术世界,理性认知就有了特殊的含义,它是建立在设计主客体审美统一的前提下,在进行对象化设计主体的过程中,审美地评价和选择主体的核心属性以及描述客体,最终表现出来的理性内容,相比较情感认知,往往更加直观、感性、形象。一方面,理性认知是功利性的,艺术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活动,带有明确的目的性,而人们的意识又普遍存在于交互设计过程中,故理性认知的功利性较为实用,不应被忽略。其实,社会的发展是审美和功利共同作用的结果,尽管层次不同,但都有其必要性。交互设计的本质特征决定了产品主客体之间的关系与其他设计形式相比更加紧密,在实际使用的情景中,最初的设计功利性会逐渐暴露出来,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创作主体在进行设计时不能只考虑功利性,那样的话,设计活动将失去审美价值,继而无法进行下去。另一方面,理性认知是协调统一的。设计艺术中所涉及到的情感源于创作主体的内心深处,包含社会历史的深刻认知,既有理性的内容,也表现为感性的特征,并且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两者是互相溶解、彼此协调的,所以产品蕴含的设计师的理性认知具有强烈的统一性质。此外,理性认知的模糊性凭空增加了艺术设计作品的艺术美感,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妙处,使作品更具魅力和感染力。

2.推动平面设计艺术表达的主要因素

第一因素是设计者表现自己的欲望。艺术的设计是为了满足大众的审美与实际需求,故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但是如果立足于交互设计的角度,这种欣赏与设计者本身不无关系。设计者的情感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当情感不断积累,达到释放的临界点时,艺术设计就有了启蒙的动力。但凡是具有清醒认识的人类,内心都有表现自己的欲望,区别就在于设计者较之大众多了一种艺术的实现自身价值的渠道。第二因素是使命感,尤其是身为社会一部分,想要奉献社会的使命感。社会的需求显得直接而主动,当设计者内心受到社会需求的驱动时,这种使命感就会自动转化为艺术创作的动力,带来正能量。第三因素是人本身的审美需求,究根结底,平面设计的服务对象是人,不论个人、集体还是社会形势,人的需求才是平面设计艺术表达的核心动力。

三、交互设计时代平面设计的情感架构

1.设计理解阶段需要情感的酝酿

设计理解的过程实质上就是设计者从现实世界中获得表象的过程,初步得到的艺术形象来源于审美理念指导下的创意自由流动。在交互设计的大环境下,艺术理解显得尤为重要,而酝酿情感又是这一过程中关键的环节。首先,设计前期组织管理需要酝酿情感,它是设计理解的初始阶段,是一份充满情感的工作,交互时代确定了“以人为本”的核心内容,即艺术设计需要以人的需求为创作原点;其次,设计的中段———收集资料、调查研究也需要酝酿情感,在这个过程中,情感不断地产生沉淀,通过对设计数据的收集处理,设计者的职业素养渐渐地提高,同时设计意图也能在持续的归类总结中呈现出一定的形态;最后确定设计目标时更需要酝酿情感,精确的设计目标是艺术设计持续进行的动力,为了实现目标,不论是团队还是个人,都需要付出绝对的努力,最终方能获得理想的审美体验和过程中弥足珍贵的设计经验。

2.创作阶段需要情感的投入

在平面设计的过程中,创意阶段是设计者情感迸发的集中体现。具体的情感投入可以通过“移情”的方式来实现,为了更好的达成创意,需要设计者从各个层面理解“移情”在平面设计中所发挥的作用,以及如何利用比喻、夸张等巧妙手法做到“移情”,然后才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恰当的运用。再有,平面设计的关键属性之一,功能性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情感的投入,当用户提出了产品功能期待时,设计者就要基于这种期待,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创意阶段,根据自己的理解,努力创作出既能满足功能需求,同时带来多样体验的产品。以UI图标的情感化设计为例,智能手机的UI图标包括系统图标和应用图标,有图形、文字、图文结合三种表现形式。符号学的理论告诉我们,图标与界面之间的关系除了简单的图与底的关系外,内部同样存在紧密的联系,界面的图标既是图形化的视觉符号,也是界面整体情感的局部表现,这种情感化的UI图标取代了传统的图文说明式,具有更强的亲和力,能够正确地引导用户操作智能手机上的各种APP,可以说,智能手机在当下的绝对流行离不开UI图标设计的进步。现代UI图标经常采用分辨度较高的色彩表现形式,大胆的色彩使用配合栅格线、隐喻等手法,不仅与各项图标的整体功能协调统一,同时具有突出的视觉表现,使UI图标背后的APP印记深入人心。带有情感特征的UI图标设计是交互时代的产物,设计者在理解的阶段就开始酝酿情感,通过调查用户的使用习性,加上自己对于最终产品的认知,在具体的设计阶段,能够协调图标表现形式与目标功能性之间的关系,使设计出来的UI图标成为常见、直观、易记的表象化图形,最终当用户在体验设计产品时,感到身心愉悦,基本满足其情感上的需求。

四、结语

综上,交互设计是数字信息时代的一个全新领域,致力于研究用户与设计产品间的交互关系,包括用户的预期、使用过程中的心理和行为,在此基础上,对产品进行增强和补充。身处交互设计的时代,情感成为了平面设计艺术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若想驾驭一个固定的主题,那么设计者就需要重点寻找情感传递的媒介,先于策划和创意的实施,发掘携带情感的设计元素,并通过精妙的手法设计出产品,使自身和用户的情感能够产生共鸣。如果能够协调好情感与设计之间的关系,哪怕是模糊、抽象的设计主题,也会变得清晰,继而在设计者的勤奋努力下获得优秀的平面设计作品。

参考文献:

[1]关晓娜.交互设计时代平面设计的艺术表达[J].大舞台,2015(6).

[2]任莹莹.智能手机UI交互界面人性化设计研究[J].包装学报,2016(7).

[3]姬晓慧.交互设计时代平面设计艺术的情感架构分析[J].计算机工程应用技术,2016(9).

酝酿的近义词篇5

关键词 生活体验 有效留白 有效课堂 

最近在《鉴宝栏目》中有幸见到了齐白石大师画的一幅虾,画中一群虾活灵活现,但除了虾外,其他的什么也没有,为什么还会让人产生那么奇妙的感受呢?除了齐老先生炉火纯青的画技外,是生活中的长期观察,并且在作画时巧妙地留下了“空白”,给欣赏者无限遐想的空间。正是这种对生活的真切体验和巧妙的留白艺术,使整幅画美仑美奂。语文教学作为一门特殊的艺术,为什么就不能利用生活中的情感体验,来设置课堂教学中的留白,从而产生情感的共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一、质疑留白,运用生活体验唤醒问题意识 

课堂教学中比较注重学生的质疑问难,这是学生进行自主探索的有效方法。苏教版的教材内容大多数来源于生活实践。我们要善于利用学生的生活体验,巧妙的设置质疑留白,在这个留白过程中,让学生提取最有价值的问题或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 

教学《秋姑娘的信》一课时,当学生读完课题时,便迫不及待地提出了很多问题。秋姑娘为什么要用枫叶写信?秋姑娘为什么写信给南去的大雁,叫它们路上小心……学生的问题很多,很多老师在此时都急于让学生解决一些简单的或可以通过预习解决的问题,因此花了一些没有必要的时间来解决“不是问题的问题”。如果在此时,老师能及时的给予学生质疑留白,让学生不急着解决先前提出的问题,而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先去读课文,然后一起来寻找秋天,看看说说现在我们身边的天气有哪些变化,同学们刚才提到的小动物们都在干什么?同学们很快会从已有的生活体验中找到答案。这样的一个质疑留白是一个“存疑”“筛疑”的过程,学生通过自读课文联系生活解决一些自己能解决的问题,从而留下急于解答又难以解答的“真正的问题”。 

质疑问难的留白,既唤醒了学生的求真意识,又让学生在头脑筛选问题的过程中逐渐走进文本。这正是我们一直期待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期待! 

二、情感留白,捕捉情感体验丰厚朗读韵味 

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教学过程就是学生情感浸染的过程。而朗读作为情感的一种输出渠道,我们在其预设过程中,也要注重情感的留白,让学生们充分酝酿感情,有空间抒发感情。 

《二泉映月》这篇课文,浓缩了民间音乐家阿炳艰辛苦难的一生,用文字的形式再现了二胡曲《二泉映月》的优美旋律,介绍了其中的内容和意境。很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抓住文本先让学生畅谈自己的感受,之后用自己的朗读把这份情感表达出来。但由于学生与文中所描写的年代距离遥远,学生感悟虽有,却很难有切身的体悟。让学生站起来朗读,有时明显感觉那仅仅是读,没有情感的投入。这时老师通过语言讲解文章背景,并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去理解文章的内容,用心感受阿炳的遭遇,学生自然会有自己的感悟。当学生在体会文境之后,渴望用朗读来表达自己对文本的感悟时,可能无法马上进入角色。此时老师可以用留白的手法,让学生闭目静心,有足够的时间酝酿情感,从而更好的抒发情感。有时为了更好地体验意境,酝酿情感,我们往往会借助配乐。如《二泉映月》中第五小节是对二胡曲《二泉映月》的诠释,为了帮助学生进入意境,我经常会先播放《二泉映月》,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朗读。如果在此处设计情感留白,任学生在想象的意境中徜徉,不仅延伸了审美空间,也使学生的心灵在美的意境中流连忘返。相信此后的朗读,才是酝酿已久亟待抒发的真挚情感的流露。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感情朗读中的留白期待的就是为了达到这种艺术效果。当然,在情感的体验中我们还要时时注意,教师不能代替学生;教师应留出学生自己情感体验的空白,引领学生凭借自己的生活感受去体验,和作者产生感情共鸣。 

三、板书留白,利用生活经验提高概括能力 

板书作为教学设计的一部分,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概括中心,因此老师在板书设计上,总是力求完整,很少留有让学生填补完善的空间。其实在教学中,如果教师能有意识地留下板书的空白,让学生自己去设计,去填充,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真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酝酿的近义词篇6

关键词:音乐;歌词;作曲;节奏

歌曲是音乐中的一种类型。歌曲是歌词与旋律有机结合的音乐艺术。歌词的内容是旋律创作的先决条件,优美的旋律又是对歌词极好的诠释。词与曲相辅相成,既相对独立、又融为一体,共同表现音乐主题,塑造艺术形象。

创作一首歌曲,可以先创作出曲调尔后填入歌词,也可以为写好的歌词谱曲,我们大多习惯于后者,因此,要想写一首歌,首先接触到的是歌词,那么就要对即将进行二次创作的歌词有所认识。

一 什么叫歌词

简单地说歌词就是歌曲中的词,是由五言诗、七言诗和民间歌谣发展而成的,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它是一种抒情诗体,是配合曲调可以歌唱的乐府诗。它严格的格律和在形式上的种种特点,都是由音乐节拍、乐句长短的要求而规定的。

词与诗不同,它要求“调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押韵的位置和各个词调都有它一定的格式,诗基本上是偶句押韵的,词的韵味则是依据曲度,即音乐上停顿决定的。每个词调的音乐节奏不同,韵味也就不同,句式有长短之分,诗虽有长短句,但以五言、七言为基本句式,而词则大量采用长短句,这是为了更能切合乐调的曲度。

再则,作词要审音用字,以文字的声调来配合乐谱的声调,以求协律和好听。

二、如何写歌词

歌词最重要的就是讲究语言的通俗易懂,简单流畅,让人一读到就会产生共鸣。而诗歌却是语言的另一种升华,你可以读不懂它,但是能感觉到它。其次,歌词是为了配合音乐而产生的载体,一首歌词,不管是多么地出色,如果找不到合适的音乐,那么就仿佛是被湮没住光芒的宝石,毫无价值。相反,一首好的诗歌,即使在没有音乐的情况下,仍然能让人读出其中的意境来。要想写出好的歌词,诗歌则是基础。

(一)写出歌词中的共鸣

著名词人林夕曾对自己的创作发表了四个字的感想:心无旁骛。要知道歌词是不需要华丽的词语去堆砌的,要想用最平常最大众的语言写出能让人感动的歌词就不能从语言的华美入手,而是投入自己的所有感情,切记不能有苍白无力的幻想。像写故事一样去写一首歌词,这样的要求对于阅历浅薄的人是很难做到的。歌词和诗歌一样讲究内涵,没有内涵的歌词就是一副枯骨,毫无血色。近几年是中国流行歌词的鼎盛时期,各个流派缤纷而出,千奇百怪。大多数的流行歌词都关于爱情,天马行空地歌颂、眷恋、哭泣。让人不知所措。这也是爱国音乐和民族歌词会在业界大大吃香、身价百倍的原因。

(二)词语的选择和搭配

在歌词不同的部位,词语的选择也是相当讲究的。特别是在有旋律的前提下,进行填词。需要把握住旋律中的内涵,挑选不同力度的词语。这样,即使在没有听到旋律的情况下,别人也会自然联想到音乐的格律了。歌词不同与诗歌,它需要运用的是大众通俗的词语。如何把这些词语堆砌在一起,产生绝妙的效果呢?我个人认为在创作过程中,新意是最重要的一点。很多歌词的佳句都属于妙手偶得,千万不要因为想写出一句出彩的词语,而去四处寻找。这样刻意去写的歌词,就会显得生硬。无妨放松自己,或许精彩的句子就会出现在你的耳边。

三、如何进行作曲

作曲家创作乐曲时,经过酝酿、构思,初步明确所要达到的目标后,其写作次序一般是:先写好音乐主题,把头开好;继而予以发展;最后通过合理的曲式而完成音乐形象。这三步往往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一)音乐主题的确定

音乐主题是一首乐曲最主要的乐思,常是作曲家在充满激情的精神状态下写出来的。它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富有较强的表现力,意义也比较完整。

在一首歌曲或乐曲中要有一个能够集中的概括整个作品的思想、感情、性格的音乐主题,乐曲的长短要根据内容而定,像一条主线贯穿全曲,并成为全曲曲调发展的基础。在歌曲中音乐主题一般都是根据第一句歌词所创作出来的,有些音乐主题前会先出现一些影句、影子等对主题进行引导烘托,有些音乐主题要放到歌曲的中心内容,就不一定会出现在开头,而有些歌曲的主题,往往根据半句歌词更加上衬字拉开来创作的,另有一些歌曲的主题,虽然也是根据歌词的第一句创作的,但加了许多虚词和衬字这就把主题加长了。

一首歌曲或乐曲中,主题的数量是根据作品的结构而定的,有的只有一个主体,有的却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体,有一个段落构成的只有一个主体,有两个以上段落构成就有两个以上的主体。

一首歌曲或乐曲的主题是怎样配酿制作的?首先是从研究歌词开始的,要进行反复吟颂,借此来了解歌词的意境,进行研究分析,并对内容理解,对歌词意境要有音乐形象、有初步的构想为乐曲的需要,并对歌词作修改和修整。要形成准确、鲜明、生动的音乐主题形象,才能正确深刻地表现词意的思想内容;其次,对于体材也要选择合适的,根据内容需要量体裁衣,更增加作品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不应跟文学性走;最后,应具有有鲜明的个性的素材。

(二)音乐节奏的构思

想要创作出一首好听的歌曲或乐曲,要考虑到很多方方面面,节奏特点、调式特点、歌词等等。对于音乐作品中的节奏是从生活中概括分离出来的,但它不同于生活节奏,音乐节奏比日常生活更有感染力,时值较短而密集的节奏多表现于紧张、轻快、活泼的音乐;缓慢悠长的节奏则多用于宽广辽阔的情趣主要用于低沉、优郁的情趣;而要表现整齐单纯化时,时值不长也不短的节奏,多用于感情平稳,对比不大的情绪中;如采用长短相结合的节奏多表现于对比鲜明的情绪中。歌曲语言的节奏也直接影响着曲调的写作,因为不同功能的字词在节拍、节奏中的作用也不同。

在音乐的发展过程中,音乐的情趣在不断增长,而达到全曲的最高点,一般这点为高潮点。而对于歌曲(乐曲)情趣发展的高峰,是全曲最集中、最突出、最紧张而又扣人心弦的地方。由于作品内容体积等的不同,歌曲高潮所占的音乐篇幅也有所不同,较大高峰可能只是个音乐片断――一个高潮区,而较小的高峰区可能是一两个音――高潮点。对于一个作品它的高潮如何形成,单一阶段的一段体歌曲(乐曲)只有一个高潮,多断体结构的歌曲有几个高潮,大型音乐作品中则会有更多的高潮,高潮多的则会有主次之分,这是构成音乐形象交响起伏的主要方面。对于一首歌曲或乐曲它的高潮位置则是由歌词歌曲的内容来决定的,它应该和歌词的布局发展一致。高潮的形成首先要经过音乐材料的呈示展开来,情绪的酝酿和推移、到最高点时已达到作品的3/4处,酝酿和准备高潮的时间比较长,而真正高潮的出现则是短暂,紧接着的是收缩、收拢和平息,收拢、收缩要根据乐曲的结构的对称和平衡来决定,它可长可短,如果进行不合适的拖长,从而使歌曲显得很拖沓,反之不合适的过短,则使歌曲显的刹不住车,会产生意犹未尽的感觉。在一首旋律真正能够体现它的高潮部份是能制造出一个紧张度的过程,在这里有几个方法:可以使用旋律线的作用,连续地模仿进行,或变化模进(是我们常用的曲调线),这样连续的级进能够使曲调平稳的进入高潮,但这样形成和酝酿的过程时间较长,曲调线起伏小,高潮的力度起伏不大,不突出,如果运用突然的跳进,这时音乐起伏强烈,情绪变化大,力度强、气势大,这是采用音程变化重复的手法;利用节奏的松紧变化,以及强烈的对比变化而进行紧张度;使用变化音造成不稳定的音(使用变化音也可造成移调、转调的感觉)从而形成紧张度进行乐曲的高潮部份;还可运用织体由简到繁的变化而形成紧张度。

著名作曲家秦西炫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激情而想写好作品是不可想象的,而没有技巧想写好作品同样是不可想象的。音乐创作是要经历创作――学习――再创作这样一个创作过程的,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就一定可以创作出好的音乐作品来。

参考文献

[1]秦西炫.作曲技巧浅谈.1990.

[2]王好亮. 歌曲写作与小乐队配器.1996

酝酿的近义词篇7

读书,使人胸襟开阔,豁达晓畅;读书,使人目光远大,志存高远;读书,使人增长见识,谈吐不凡;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宛如英雄阅读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宛如英雄上中学时,教我们音乐欣赏课的老师,五十多岁,常年穿一件旧工作服,颜色像他的脸色一样灰白。他寡言少语好脾气,即使有的同学在他眼皮底下十分调皮,他也从不呵斥。我坐在前排,每次上课总是专注地看着他的眼睛。许多个午后,在沉闷的课堂上,他用一台老式录音机播放许多世界名曲给我们听,引导我们去触摸古典音乐的脉搏。其实,他并不善于表达,当音乐实在精彩而话语又无从继续时,他就猛地转身,用粉笔在黑板上很用力地写下几个大大的形容词。因为太激动的缘故,粉笔常常折断了,他在纷飞落下的粉笔灰中奋笔疾书的样子实在令我难忘。每当他那木讷苍老的脸上显出一种睿智神情的时候,我知道是音乐又一次激活了他。

一天下午,他为我们讲解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命运》第一乐章时,在最初的几个强音过后,他说:“同学们请注意!请注意!"(A)他的双手骤然在空中抓握成拳,一络白发披到领前。这,我听到一段十分短暂明晰的休止①。他说,这休止是智者的沉族,是伟大的沉双。虽然它稍纵即逝,但其中饱含着屈辱、忍耐和孤独,又酝酿着愤怒和杭争。所谓“此时无声胜有声”,沉致有时具有比喧嚣更强大的爆发力。

“听!仿佛险恶巨测的命运在敲门,那种混乱与恐惧就要扼住我们的咽喉。休止的运用仿佛黎明前的黑暗。大师伸出手,抓住了黑夜的幽灵,把它从深渊中驱逐出来。这种拼搏愈演愈烈,越升越高……”他紧握的双拳渐渐伸开,变成向上托着的手掌,语调也变得舒缓起来,“太阳终于升了起来,凯旋的歌声响了起来,所有的昏暗、所有的忧郁在最后欢呼的激流之前都消失得无影无踪。”

听着贝多芬的音乐,感到那种热情、振奋、激昂潮涌而来,我渴望更多地了解大师的一生和他的作品,渴望对人生有更深的体会,这一切都是从那个休止开始的—(B)午后的阳光映着老人的白发,他就像一位遥望天际的向导。

多年以后,我逐渐明白,沉默并不是死寂,无言并不代表无心,命运坎坷的小人物也许更能从贝多芬的音乐中汲取到精神的力量。今天,我还远不能说已经听懂贝多芬的音乐,但我读懂了我那平凡老师的内心,他在贝多芬的《命运》中获取了悲壮美与幸福感,仿佛是一位凯旋的勇士。这正如贝多芬本人所说:“谁能参悟我的音乐的意义,便能超脱常人无法自拔的苦难。”

即使是最卑微的人,在贝多芬的音乐中,也能宛如英雄!

(选自《扬子晚报》,有改动)注:①[休止]这里指乐曲演奏中的停顿。

1.文中的音乐老师是一位什么样的老师?阅读全文,概括回答。

(3分)

2.在《音乐巨人贝多芬》中,贝多芬对他的客人说:“听我心里的音乐!”本文的音乐老师从《命运》第一乐章的“休止”中听出了贝多芬心里怎样的音乐?(用本文中的语句回答)(3分)

3.联系全文,说说最后一段文字的含义和作用。

(3分)

即使是最卑微的人,在贝多芬的音乐中,也能宛如英雄!

含义:

作用:

4.文章对老师有多处精彩的描写。

请从本文两个画线句中任选一句,结合语境作简要赏析。(3分)

( )句赏析:

5.“此时无声胜有声”是一种绝妙的表达效果,音乐中有,文学中也有。

下列课文中的相关描写不具有这种效果的一项是( )(3分)

A.麦尔先生在黑板上写完“法兰西万岁”后,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最后一课》

B.着父亲艰难地过铁道时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地流了下来。《背影》

C.我向藤野先生告别时,他的脸色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藤野先生》

D.时近初冬,店里没有一个顾客,我靠着火,合了眼坐着。《孔乙己》

6.文中对一个“休止”的描述,抒写了音乐老师对生命的感悟。

生活中一定有一句歌词或一段旋律也曾深深地感动过你,请把你的感受描述出来。(60字以内)(3分)

参考答案;

1.(3分)寡言少语,平凡朴实消较高的音乐欣赏水平。

(意同即可)

2.(3分)饱含着屈辱、忍耐和孤独,又酝酿着愤怒和抗争

3.(3分)含义:贝多芬的音乐能让人饭取到精神的力量,使人获取悲壮美与幸福感,使平凡的人能够超出平常的自己,得到提升。

作用:点明题意,揭示主旨。(意同即可)

4.(3分)A句以“骤然”写动作之快,以“抓握成拳”写力量之大,以“一塔白发披到额前”写激动的外表,写出了音乐老师在聆听音乐时的激动情绪。

或:通过动作描写、肖像描写,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音乐老师在聆听音乐时的激动情绪。(意同即可)

B句通过肖像描写,形象生动地描绘了音乐老师沉浸在音乐中的情形,突出了他对学生精神的感染。或:以景写人,以午后的阳光映衬着老人的白发,突出他不同寻常的形象;以“向导”的比喻揭示他对学生的巨大影响。(意同即可)

5.(3分)D

6.(3分)答案略。

酝酿的近义词篇8

关键词:民主推荐;民主测评;干部任用

中图分类号:D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3)02-0024-02

民主推荐和民主测评,是干部选拔任用的必经程序,是干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点突破项目和重点推进任务之一。改进民主推荐和民主测评方式,对扩大干部选任民主,拓宽选人视野,提高用人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普遍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各地积极探索和规范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方式,选人用人公信度明显提高,总体上达到了干部服气,群众满意。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需要改进之处和解决的问题:一是“事不关己”的无所谓态度。个别参加主体对民主推荐和测评工作的认识存在偏差,思想上的重视程度不够。二是参加民主推荐和民主测评人员构成比例不尽合理。主要是领导干部参加,基层干部和普通群众很少或基本没有,基层参与范围过小。即使近两年吸收了一定比例的“两代表一委员”参加,但也存在着“不知情、不了解”的情况,客观上还为拉票行为提供了机会。三是个别民主推荐和民主测评过程中存在拉票行为。近年来,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影响到干部工作,在个别民主推荐和民主测评中出现了串联拉票和投“人情票”的现象。四是有的民主推荐和民主测评环境不够宽松:场地比较局促,使参评人员相互干扰,相互影响,使参加推荐测评者出于自我保护的心理,受周边人影响而不能表达真实意愿;填写时间紧张,出于保密目的,大多是通知开会并不告知会议内容,会议开始才知道来干什么,符合条件人选的名册也是开会后才发到参会人员手中,参加者匆忙上阵,没有充足时间阅读名册,缺乏足够的思考和酝酿的过程。五是对人选的全面测评和综合分析不够。测评票项目设计过于简单笼统,仅限于“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四个宏观性、概念化的定性评价,缺少“德、能、勤、绩、廉”具体表现的量化和细化指标,参加者只能模糊处理,凭感觉、靠印象选择相应等次,对不了解的人选也只能随意选择一项。六是在民主测评结果的分析中,缺少对得票结果与干部的日常工作表现相结合的全面深入分析,给人“以票取人”的印象,客观上为串联拉票行为提供了存在的“必要”。

二、改进的对策建议

针对民主推荐和民主测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改进民主推荐和民主测评应重点在以下六个方面下工夫:

(一)强化教育引导

要以实践体验、宣传引导、教育提高为重要手段,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端正思想认识,提升参与能力,正确行使民利。一是坚持科学选人,激发主动参与意识。坚持按照中央提出的“七个导向”、“五个坚持”,扩大选人民主,拓宽选人渠道,提高选人公信。二是加强宣传引导,增强正确履权责任。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干部任用条例》等干部选用政策法规,使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到参加推荐测评工作,是条例法规赋予的民利。搞好民主推荐测评工作是对党的事业负责,也是对个人成长负责,从而进一步增强举贤荐能的责任意识和积极性。三是注重教育培训,提高辨才识人能力。通过教育培训,帮助干部群众正确把握用人标准,学会用全面的、辩证的、发展的观点识别和评价干部,并注重把握不同职位的履职要求,把不同类型的干部推荐到合适的岗位,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保证用人的公正和准确。

(二)合理确定范围

合理确定参加民主推荐和民主测评人员范围,确保推荐和测评结果真实、准确、客观。一是明确范围和确定原则。考察组应根据单位情况、拟推荐职位、测评对象的不同,按照代表性、知情度和相关性原则,合理确定参加人员范围。既要有被评价对象的上级、同级,还有被测评对象的下级或下属单位人员以及服务对象。二是随机确定参加人员。可以采取“随机问卷推荐”形式,即在未参加会议投票推荐和个别谈话推荐的其他有关人员中进行,如有代表性的“两代表一委员”、基层干部群众代表以及其他需参加的人员参加,必要时邀请被推荐和测评对象居住地群众代表参与,便于全面考察,进行综合分析,提高民主推荐测评的真实性。

(三)搭建展示平台

探索实行现场述职或演讲的方式进行自我推介,搭建公平竞争平台。由组织部门将推荐要求、推荐条件、推荐范围和推荐数量等有关情况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布,符合推荐条件的人员自荐报名或由组织推荐进行报名,组织部门进行资格审查。在推荐现场发放参与者的工作简历和工作业绩简介,由报名者在现场按规定时间进行自我推介、公开亮相,让参与者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全面介绍自我优势和业绩表现。

(四)营造宽松环境

一是创造宽松的空间环境。要根据参加人数,选择适当的场地,实现单人单桌。二是创造宽松的时间环境。提前发放符合条件人选名册、民主测评表和评价要点,使参加人员提前了解和熟悉人选情况和评价要点,使参加人员做到心中有数和有的放矢。要给参加民主推荐和民主测评人员充裕的酝酿和划票时间。三是创造宽松的心里环境。在民主推荐和测评前对有关政策、标准、纪律要求、测评内容、推荐方式和注意要点等进行充分讲解,增强参加人员的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让参加测评人员心中有数,把握有度。

(五)创新方式方法

切实把重发展、重实绩、重能力、重公论、重发现原则落实到民主推荐和民主测评工作中,在科学划分分值权重、结果综合分析和明确岗位职责等方面下功夫,避免简单以票取人,提高推荐和测评结果的科学性和真实性。一是探索实行分权重推荐。在民主推荐过程中,根据评价主体知情度和评价主体与考核对象的关联度、责任度不同,赋予不同的权重。通过合理的权重使推荐更具有科学性。二是综合分析推荐和测评结果。对测评要素增加“不了解”项,保证测评结果更真实。对“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不了解”和弃权票赋予不同的分值,按权重计算得分。三是逐级建立领导干部职位标准。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逐步建立《领导干部职位说明书》,规定每个领导职位的任职资格条件、工作职责和考核评价要素,作为民主推荐和民主测评人选任职资格条件的统一标准。

(六)完善相关制度

酝酿的近义词篇9

红绿智库合办两岸论坛

是台湾第二大政党,党中央是权力核心,但却是一个以派系为主的政党,党内有不同派系与势力,虽然对外能够保持一致,发挥战斗力,但内部却存在矛盾与权力斗争。其中,以前党主席谢长廷为代表的所谓谢系,是党内一股重要政治势力,尤其是谢长廷本人是一个相对务实、开明的绿营政治人物,近年来积极与大陆互动。2012年秋,谢长廷以民间学者身份率团访问大陆,开启了一次颇受关注的“大陆之行”,也奠定了谢长廷在两岸关系中的特殊地位与角色。2013年,谢长廷继续他的“大陆事业”,并在大陆有关方面的支持下,由谢长廷主持的台湾维新基金会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协办,于6月28日到30日在香港九龙海逸君绰酒店举行了“两岸关系的发展与创新研讨会”,引起海峡两岸各界的高度关注与媒体的大量报道,谢长廷也成为研讨会的焦点人物,及媒体追逐的对象。关键在于,这次研讨会是重要智库与大陆涉台重要智库共同举办的首个两岸关系发展研讨会,大陆参加会议的代表除了涉台研究知名专家学者外,国台办副主任孙亚夫也以海研中心主任名义参加了研讨会。台湾方面,除了谢长廷及多位绿营知名学者外,还有李应元、姚文智、邱志伟、管碧玲、赵天麟、陈欧珀、陈节如、许知杰、许添财等多名“立法委员”。笔者也作为大陆方面的学者参加了这一研讨会,见证了红绿智库相互交锋与激辩的重要历史时刻。

这次会议设定的主题为“两岸关系的发展与创新”,主要议题包括两岸的差异与共识、两岸社会发展的差异与共识、两岸经济交流的现况与展望、两岸文化发展的差异与共识以及两岸城市交流的现况与展望。在开幕式上出现了一个小花絮。原本安排会议主办方代表谢长廷与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时任所长余克礼分别致词后,再由谢长廷发表专题演讲。不料,谢长廷在致开幕词时来了兴致,在简短的致词后,开始滔滔不绝讲个没完,大谈专题演讲内容,这可急坏了的会议主持人,只好递条子,告诉兴致勃勃的谢长廷,现在不是专题演讲时间,让谢长廷有些许尴尬,在自嘲之后仍讲了许久,而且在阐述他倡导的“宪法共识”这一核心内容之外,还谈到不少批评大陆对台政策的敏感议题。差不多半个小时后,才由大陆代表余克礼发表致词。自然,致词变为对大陆涉台政策的辩护,对谢长廷错误观点的批驳,研讨会出现一丝火药味,引发红绿双方立场与论点的激烈交锋。在随后自由发言与下午分组讨论中,相关争论一直很激烈,而且双方少有共识,更多是差异与分歧。

不过,由红绿智库合作举行的这次重要研讨会,不能以分歧结束,多少应有所收获与成果,于是经双方多次酝酿、讨论之后达成三点共识,并由台湾绿营知名学者童振源教授在会上宣布这三项重要共识:其一,两岸同源同文,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得到两岸主流民意支持。台湾各政党、团体及民间团体的参与,有助于全面反映台湾民意,稳健推进两岸关系的发展。两岸政党均应认识到,摆脱对立冲突,为两岸人民和国际社会所乐见。其二,两岸交流应让广大人民受益,任何协议应平等协商、互惠互利,符合人民需求,特别要重视基层民众的利益与合作关切,以利于维持两岸关系长期稳定发展。其三,迄今两岸两会已签订19项协议,目前两岸协商已进入深水区,彼此应面对历史,正视现实,尊重民意与增进人民福祉,推进政策创新,促进两岸共同繁荣发展。在这一重要成果与共识的背后,更多地反映了绿营尤其是谢系对两岸关系发展的关切议题与态度。

高雄市长陈菊再次“大陆之旅”

在2009年5月春暖花开之际,元老、高雄市长陈菊以行销高雄“世界运动会”名义率团参访大陆,开启了绿营重要政治人物的大陆“破冰之旅”,成为当时参访大陆层级最高的绿营政治人物,自然受到海峡两岸各界的高度关注,大陆方面也给予了高规格的礼遇。不料,返台之后,陈菊却大变脸,竟然邀请达赖访台,并在高雄市电影节上播放宣传“”分子热比亚的影片,严重影响两岸互信,引起大陆的强烈不满,也让高雄市与大陆的关系降到冰点。这一结果,不仅伤害了高雄市与大陆的关系,也不利高雄经济发展与利益。这让市长陈菊有所反思,开始逐渐改变对大陆的态度,尤其是2012年台湾大选后,她公开以“中国大陆”称谓大陆,这在绿营高层还是第一个,而且在高雄市政府成立“两岸工作小组”而非“中国工作小组”。陈菊这种务实与善意的表态,自然获得大陆的善意回报,高雄市与大陆的关系开始重新解冻与改善。2013年4月,高雄市政府秘书处长黄昭辉率高雄市政府代表团赴厦门访问,建立了友谊城市关系。

8月9日-14日,陈菊开始了时隔4年之后的第二次“大陆之旅”,先后参访了天津、深圳、福州、厦门4个城市,并邀请大陆5个城市(另有山东日照市)参加9月在高雄市举办的“亚太城市高雄会”。10日,国台办主任张志军会见陈菊,双方就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加强城市交流交换意见。她还派专员到福建漳州谒祖,并感谢国台办的协助。与此同时,大陆5个城市也参加了9月9日-11日在高雄市举行的“2013年亚太城市高峰会”。可以说,陈菊这次大陆之行与两岸城市的密切互动,是2013年海峡两岸红绿互动的一个重要事件,也是大陆与绿营大本营南台湾关系改善的重要进展。

陈菊能够成功实现二次大陆之旅,充分揭示了两岸互动尤其是红绿互动是在波折中前行,在交往中认识,在了解中进步。

绿营“华山论剑”,探寻两岸互动之道

两岸问题一直被认为是东山再起、重新执政的最大罩门。蔡英文在2012年大选失败后提出输在“最后一里路”(指两岸政策未能处理好),成为当今台湾岛内一句名言,也道出了的困境所在。于是败选之后,党内就出现一股强烈要求检讨两岸政策的声浪,尤其是以谢长廷为代表的务实派率先与大陆互动,对以党主席为代表的当权派及保守派造成新的压力。在当选党主席后提出筹建“中国事务委员会”设想,并于2012年11月宣布成立,并定位为两岸问题的沟通平台,但不具决策功能。然而,中央此举,却受到党内基本教义派的强烈反对,为了保住这一保守势力的支持,态度转变,从积极转为消极,不再积极作为,却又引来外界对在两岸问题上无所作为的批评,让左右为难。在权衡利弊之后,调整策略,在将“中国事务委员会”搁置数月之后,于2013年5月1日召开中常会,正式通过“中国事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原本外界期待的谢长廷没能担任召集人,而是由党主席亲自兼任召集人,委员包括前主席游锡堃与蔡英文、“立法院”党团总召集人柯建铭、高雄市长陈菊、台南市长赖清德及新潮流系的邱义仁与吴乃仁,原本因失望不愿加入的谢长廷也随后担任委员。“中国事务委员会”的成立,被视为重视两岸关系的重要举动。5月9日,“中国事务委员会”召开首次全体会议(每二个月召开一次),提出从7月起连续举办9场“中国事务会员会”扩大会议,号称“华山会议”,邀请“立委”、政务官、中央党部负责人、社会团体意见领袖与代表、专家学者等,分别从政治、经济、社会、安全等四个方面讨论的两岸政策与路线问题。

7月4日首次召开的“华山会议”,由党主席主持,讨论主题为“对中政策的核心价值与愿景”。7月25日召开第二次“华山会议”,由执政时的“国安会秘书长”邱义仁主持,主题为“如何处理‘九二共识’”。8月15日,召开第三次“华山会议”,由前主席游锡堃主持,主题为“如何因应‘中国因素’在台湾”。8月29日,召开第四次“华山会议”,由前主席蔡英文主持,主题为“两岸公民社会如何交流”。9月26日,召开第五次“华山会议”,由前党主席谢长廷主持,主题为“如何解决两岸政治交流的失衡问题”。10月17日召开第六次“华山会议”,由台南市长赖清德主持,主题是“台湾对中国民主化的策略”。11月4日,召开第四次正式会议与第七次“华山会议”,由主持,会议提出“现阶段两岸政策总结报告”初稿,内容包括前言、基本立场与核心价值、两岸政治、经济、公民社会与“国防”、外交等,其中在两岸关系定位方面提出“以共识作为两岸对话基础”,主张两岸交流不得伤害台湾的“”与安全,必须确保台湾自由民主开放的生活方式,应以台湾的“共识”为两岸的对话基础。11月29日,召开第八次“华山会议”,讨论“中国经济转型与台湾发展策略”。

其中,第四次“中国事务委员会”会议及第七次扩大会议提出的现联合体两岸政策总结报告是初稿,计划于2014年1月9日第五次“中国事务委员会会议”上正式定案,但基本原则与精神不会有大的变动,预计“共识”将成为处理两岸关系的核心理念与两年后大选的政策主张。

绿营内部出现两岸关系争辩热

2013年以来,随着两岸政治对话议题的升温以及台湾“七合一”选举、下届领导人选举的逐步来临,内部或出于长远发展或出于不同政治势力的权力争夺考虑,又开始酝酿新一轮的两岸政策论述,先后提出“建国无市场论”、“人权共识论”、“民主中国连接论”与“共识论”等,呈现出不同的思考路径。

在谢长廷继续宣传与推广他的“宪法各表”的两岸论述之外,台湾清华大学社会系副教授、蔡英文的重要幕僚姚人多提出了“建国无市场论”或“新中国论述”。姚人多认为,的两岸困境就是提不出能与“九二共识”等量齐观的替代物,“、建国已经失去主流市场”。随后,他进一步表示,他是坚定的“独派”,但“逢中必反、逢扁必挺”的“建国论述”已与现在的选民结构脱节,应提出的替代论述,也就是用“建交”代替“建国”的“新中国论述”。“新中国论述”包含“、人权、赚钱、尊严”四个面向,“用建交代替建国,因建交包含和平、发展与共存的语意”,是“不反中”也“不挺扁”的论述,无法反对,否则就会被迫露出“一个中国”的原形。与此同时,绿营学者与开始酝酿以“人权共识”为核心的两岸新论述。先有绿营学者提出以“人权”这个“现代文明世界”准则来厘清两岸关系,开展良性的两岸公民社会互动,即以人权为新的两岸互动基础。随后,“中国事务部”主任洪隆财进一步强调以“台湾共识”与“人权共识”作为两岸人民交往的基础,强调“两岸共识”必然彰显出两个意义:对内必须凸显台湾人民对于台湾未来的前途与生活方式拥有最后自由选择的权利,也就是所谓的“台湾共识”;对两岸则必须彰显出人权保障这个普世价值,也就是以“人权共识”作为未来两岸关系互动的基础。

此外,还出现一种更为积极、大胆的两岸论述,即绿营知名学者、台湾政治大学国发所教授童振源提出的“民主与统一连接论”。他认为,“应该将统一与民主化绑在一起,让台湾与统一成为促进中国民主的动力”。他进一步强调,只要中国大陆实施民主,两岸就可以组成“民主和平统一委员会”,商议统一的内涵与方式,而北京若希望获得更多台湾民众的支持,就应该在“和平、发展、统一”的口号中再加进“民主”,以两岸人民福祉为优先,共同追求和平统一、发展与民主,统一自然水到渠成。这是内部最大胆、最符合民主程序原则的两岸新论述。另外,还有前主席许信良提出的“中国议会论”。许信良在绿营内部一向以开明、言论大胆、我行我素闻名,曾提出“大胆西进论”,如今又在2013年6月提出承诺“一中框架”的“中国议会论”,认为台湾与其被动守在不能防守的防线而崩溃,不如主动出击,主动提出最有利、最有可能达到的东西,即台湾应主动提出最能确保现状的“一中框架”,仿效欧洲议会在两岸间成立“中国议会”,用台湾的价值去影响大陆。只可惜,许信良的大胆论述,无法获得党内的认同与支持,而只能是一种大胆的论述而已。

酝酿的近义词篇10

关键词: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阶段。对西京公司而言,这一时期既是重要的发展阶段,又是矛盾的凸显期。尽管公司注重构建和谐、稳定的工作局面,注重让广大职工群众共享企业改革发展的成果,但是职工群众仍有不少问题需要向企业反映,仍然存在部分可能直接导致大规模群体上访的隐患。因此,这个时期企业的信访工作是企业体察民情的“寒暑表”、检验政策的“调节器”和发扬民主的重要“窗口”。信访工作作为企业领导联系员工群众的重要渠道,直接关系企业的科学决策、直接关系企业领导在员工群众心目当中的形象、直接关系广大员工群众对企业工作的满意程度。企业要规避风险,化解矛盾,保持稳定,就必须按照《信访条例》的要求,坚持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以人为本,加强对信访工作的领导,规范信访行为,妥善处理信访人的投诉请求。

     一、企业信访工作现状

     (一)企业职工群众新房的表现形式

     企业群众通过联名写信和集体上访表达意愿、反应要求已成为企业内部矛盾的重要表现形式,而且群体性信访活动尤其是集体上访呈现出以下表现形式:

     一是群体性上访,引起此类上访的原因大多涉及较多职工或群众,具有一定共性,如“两个退休时间”群体、“提前退休”群体、“移交地方”教师群体、“大集体”家属工群体等。

     二是个体性上访,引起此类上访的原因繁多,大致有因病致贫、生活困难、调整岗位、调动工作、反映情况、与单位或领导产生矛盾等各式各样的问题。

     三是信件上访。

     (二)企业员工信访主要成因

     一是政策问题。应该说,群众的信访热点实际上是对政策问题的综合反映。大多数职工群众对部分政策了解不清楚、不透彻、比较片面,或者是历史遗留问题与现实社会脱节。此类问题经过接待领导和接待部门的详细解释后,大多较容易解决。

     二是作风问题。有些部门对工作不负责任,对待群众敷衍塞责;有些部门工作不到位,对待群众简单粗暴,在工作中伤害了群众利益;有的干部自身不正,致使干群关系紧张,造成群众不信任等等。

     三是群众意识。改革意味着利益关系的调整,出于趋利避害的本能,人们往往会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并维护自身的既得利益,一旦利益受到冲击或没有得到满足时,就会有种种反应。多数群众是讲道理的,但是也有一部分群众思想观念滞后,还没有形成与市场经济条件相适应的主体意识,依然习惯于把解决问题的希望都寄托在企业身上,不懂得或者不愿意用自己的力量合法合理地解决问题。

     (三)企业信访工作存在的不足

     一是在认识上,存在信访工作是权宜之计的观点,认为随着法律法规逐渐完善,信访工作将逐渐淡化甚至消失。二是在体制上,存在着责权不平衡现象,信访部门对于有关职能部门缺乏制约力。三是在机制上,运作过程存在薄弱环节,大量的群众信访问题难免尤如石沉大海。四是在方法上,信访工作还基本停留在部门间转传的状态,协调解决方案的力度远远滞后于形势的发展要求。五是在思想上,部分管理人员对上访人员存在一种敌视或者轻视态度,造成了企业与职工群众关系的紧张。

     二、加强企业信访工作的几点思考

     (一)加强企业信访工作要进行观念创新

     1、信访工作重在报忧。信访工作面对的大都是一些群体性和社会性问题,需要从政策上、工作举措上加以调整。因此,专兼职信访人员要对员工负责,甘当群众的喉舌。

     2、信访工作没有分内分外之分。信访人员要从关系企业形象的高度对待群众,把胡锦涛总书记“群众利益无小事。凡是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的指示精神落到实处。

     3、信访工作要敢于宣传,要加强学习交流。大力宣传信访工作的重要作用,提高信访工作知名度,引导群众通过正当途径维护自身利益;要积极宣传各单位、各部门的新经验、新做法,树立典型,不断开拓信访工作新局面。

     (二)要畅通企业信访工作的各种通道

     1、改革信访协调方法。信访部门对员工群体性信访活动,应主动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介入担当调解人角色。依据国家及企业有关政策做出是非判断,维护公正。

     2、在改革群众接待的方法。一是要优化接待场所,使其便于群众反映问题和休息;二要减少转办环节,受理人首先要与有关部门进行沟通,形成处理意见后再直接转到责任部门办理,所以信访部门实施监督;三要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主动、及时深入酝酿集体上访的群众开座谈会,及时的化解的民群众的矛盾。

     3、改革矛盾化解方法。群体性信访活动都有一个酝酿、形成、发展的过程,要针对这三个阶段,发挥信访、排查调处两大工作系统的职能作用。排查调处工作以尚未形成群众信访活动的矛盾纠纷苗头和已形成的重大复杂群体性问题为主,信访工作以大量一般性信访问题为主,都各有侧重地开展工作,形成互为补充、互为配合的工作合力。

     (三)创新信访工作机制

     1、建立超前预测机制

     群体性信访活动和群体性突发事件不是一哄而起的,有一个酝酿、发展的过程,因而是完全可以早发现、早介入的。超前预测的方法,一是要建立定期信访排查调处例会制度,分析、把握本部门的信访形势,做到未动先知;二是经常性的排查,及时发现存在的不稳定隐患,把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中。

      2、完善矛盾化解机制

     做好信访工作体现在化解矛盾,化解矛盾的关键在于明确责任。要形成一个层层化解、分级化解的工作格局。对于发生基层的矛盾,协调各有关方面处理复杂问题的“属地管理”制度。

     3、健全确保稳定机制

     防范和减少群体性信访问题,要实行企业党委对全过程负总责、行政对各环节负全责的责任制。对于事关企业的全局性问题、事关员工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以及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在制定政策、决策之前,要经过深入的调查和充分的论证,特别是应注意征求、听取信访及相关部门和工会等组织的意见、建议,把各类矛盾、纠纷的化解工作做到前头,落到实处。

     4、强化依法处置机制

     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我们已经为依法信访工作打下了较好的法制基础。针对当前职工群众集体上访突出的形势,我们的工作重点,一要防范集体访转化成为对抗性质的群体性事件,二要防范已发生的群体性事件影响的蔓延。

     二是现场处置。对于堵塞交通、围堵重要场所、强占办公大楼等给社会造成严重影响的违法行为,坚决强制性疏散;并就近设置或将群众送达接待场所。形成思想疏导和惩治违法信访行为的工作合力。

     三是依法处理。依法对少数煽动群众、挑起事端、串联组织闹事的严重违法者采取强制性措施。同时对大多数群众采取说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