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改变命运十篇

时间:2023-03-22 11:50:16

读书改变命运

读书改变命运篇1

1809年2月12日,林肯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里,而他的父亲是个鞋匠。由于他的家庭环境太贫穷,迫于生活,父亲没有办法供他读书,他连一年级也没有毕业。他每天跟着父亲一起在西部荒原上开垦、劳动。林肯自幼勤奋好学,一有机会就向别人请教。由于没有钱买书,所以他每天东奔西跑,向富裕的人家借书来看。他放牛、砍柴、挖地时怀里总是抱着一本书,休息的时候,一边啃着粗硬冰凉的面包,一边津津有味地看书。晚上,常读书读到深夜也不肯上床睡觉。林肯不断地读书,不断吸收书中的精华,最后成为了美国第十六人总统,还深受人们的爱戴和尊敬。

书,这个字对于我们来讲并不陌生,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它。而书,已成为了我们人类忠实的朋友、无言的老师。 书,是一盏指路的明灯,它毫无声息地照亮了我们的人生道路,让我们懂得了人生中该如何抉择;书,是一座宝藏,它用无限珍贵的宝藏吸引我们,让好奇的我们在这座山中不断地摸索、探求。

俗话说得好:“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没错!田要细耕,书要精读,只有读书,才能获得知识,有了知识才能干一番事业。书,能让我们学习更多的课外知识,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快乐。

读书改变命运篇2

寒门学子是“贫二代”中颇引人关注的群体。高失业率意味着大学四年的书本知识并未给他们带来一份体面的工作,意味着他们无力面对父老乡亲,意味着他们可能继续他们父辈的职业或类似的职业,意味着“贫二代”中本来最有希望依靠知识改变命运的这一部分人,他们的梦想还未出发,在现实面前就已折戟。这似乎验证了社会上流传的“读书无用论”。

可有时候现实情况并非完全如此。对一部分寒门学子来说,知识依然是改变命运最有效的方式,虽然他们奋斗的过程比起家庭条件优越的人要艰辛得多。

知识很重要,专业化知识更重要

已经毕业两年的阮玉莹(化名)现在是一名普通大学的老师。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她感觉一路走来还算比较顺畅:厦门大学法语专业本科毕业,直接保送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专攻法语。阮玉莹是典型的农村学子,父母在乡镇开小饭馆,教育程度低,家里三姐妹外加一个弟弟,经济压力大。因此,她通过学校贷款支付大学学费,并拼命读书,争取各种奖学金以缓解经济窘境。她父亲最大的心愿是“让孩子考上大学,过上更好的生活,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跟他一样”。阮玉莹父亲的心愿代表了许多农村家庭父母的心声:期待孩子走出穷乡僻壤,走不一样的路。

1999年以来,大学不断扩招,大批寒门学子走出山村,拿到文凭;但据专家研究,多数学生集中在普通的二三本院校,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就业环境下,寒门子弟向上流动的愿望被各种因素阻碍,比如名牌大学的文凭、户籍政策歧视,等等。

对于这类现象,阮玉莹觉得很不公平,但又认为是目前难以改变的事实。同样身为农家子弟的她,则是完全依靠个人的努力进入名牌大学,并获得一份有声望有地位的工作。“得到这份工作,我的毕业院校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当然也离不开我个人扎实的专业知识。这跟我的家庭背景没有任何关系,所以我觉得努力学习知识还是很有用。”那么是不是非名牌大学的寒门子弟就很难实现阶层向上流动呢?她笑了笑,“不一定,跟我同样家庭背景的一位同学,本科生和研究生所读学校并非985或211院校,但最后成为我的同事,这还是跟法语专业比较紧俏有关。”

从农村孩子成为大学老师,阮玉莹所遵循的路径是个人高才智—名牌大学—优越工作—实现阶层流动。然而应该说,能够成功走完这条路径的寒门子弟并不太多。

蒋娜(化名)毕业于一所二本院校的医学系,现是妇产科医生。同样的,她的家庭经济情况也不乐观。她坦言,“我有一段时间很受打击,市里的医生考试选拔存在内定人员,让我感觉个人努力比不上有权有势的父母”。在那次考试中,她所拥有的专业知识最终被迫给关系和人情让路。或许这对于大多数寒门子弟来说,早已是家常便饭。

不过,蒋娜最终还是成了市立医院妇产科医生。中国现在的医疗资源极度缺乏,她所具备的技术性知识让她走到哪里基本上都能学有所用。蒋娜对今后生活还是乐观的:“从主治医师到主任,每一次升迁都必须通过全国统一考试加上随机面试,有一套非常严格的程序,在这里‘拼爹’比不上个人能力。”当一个技术行业有其严格的规范和确定的上升通道,所有人被同样的标杆衡量时,原有的家庭所携带的各类资本对家庭成员的影响会逐渐弱化,使寒门子弟也有出头的机会。“当然确实有人依靠家庭关系进入市内医院,然而他们的工作能力得不到大家认可,最终自己退出。”蒋娜说道,“知识很重要,个人努力更加重要”。

“读书无用”还是“知识改变命运”?前者是在说教育,倾向于教育体制问题;后者是在说知识,倾向于能力本位问题。教育体制的不公正和自身知识的专业性不强使得寒门子弟能力普遍相对较弱,要想实现阶层向上流动难上加难。如果按照现有的模式,依靠权力和财富来实现精英教育,阶层只能越来越固化。当然,政府已意识到这个问题并采取了多方面措施,如针对贫困学生的贷款及奖学金、助学金乃至减免学费等,但这些政策只有治标的效果,更为根本的还是要思考如何将优质的教育资源公平公正地进行分配。

同时,现代社会的精细发展对技术型知识要求越来越严格,技术型知识一旦占据主要地位,社会组织和流动方式就会悄然发生变化,这对寒门子弟是一大机会。像阮玉莹和蒋娜一样,他们可以选择社会更加需要的专业,以便更容易实现阶层的向上流动。

“幸亏我没有进入官场”

对寒门子弟而言,很多情况下上大学需要以牺牲父辈的生活为代价,背负着整个家庭甚至家族的期望,压力颇大。尽管如此,不少寒门学子还是通过继续求学加深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希望改变自己的命运。

杨代相在上海海事大学当辅导员,同时在职读博士研究生,他一直觉得自己很幸运:“侥幸”读完高中,“侥幸”考上比较好的大学,然后深造读硕士研究生,最后“侥幸”找到不错的工作,如今在上海算是落地生根了,贷款在学校附近——上海自贸区买了新房。“尽管很多人又在说读书无用论,但我觉得,对于我和与我类似情况的中学同学来说,要感谢大学感谢读书,彻底改变了我们的命运。我们这些从农村出来的学生,一路能走到今天,都是‘侥幸’,因为我们身边有太多中学同学,可能在暑假之后,下一年级时就已经离开了。而他们真的都不笨,只是因为家里穷,或者一些变故造成了人生走向了另外一个轨迹。”

每到过年,看到一些并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老同学开着豪车衣锦还乡时,杨代相也很淡定:“他们的成功,并不是代表读书无用。首先,他们的成功是个别案例,属于小概率事件,而念过大学混得特别差的也是小概率事件,所以两个事情不能放一起比。其次,也不能忽略光鲜背后的现实情况,是不是有着他们不愿展示的艰辛。”对自己的未来,他觉得不可能要求大富大贵,但要在上海生活下去,他深知要付出比家庭条件好的人更多的努力。他现在一边忙着博士学业,一边当辅导员带两三百个新生,还帮导师做大量业务上的工作与出差,赚一些外快,天天忙得几乎没有停歇。购房贷款、父母年老、女儿尚小等都让他压力重重。虽然艰苦,但对现在的生活状态他也很知足,他似问非问地告诉记者:“我们这一代从农村完全靠自己拼搏出来的人,人生最大的意义是让父母得到了很大的心里慰藉,拥有保障性相对高的晚年;同时,让下一代有更高的起点,不用再像我们自己一样,如此艰辛才能达到很多人习以为常的生活水平,你说是吧。”

80后的郑书藩(化名)来自福建的一个山区小乡村,目前是北京小有名气的媒体人。尽管在北京,他还属于“三无”(无房、无车、无老婆)男人,但他觉得走到今天这一步已经很不容易了。“我在福州一所重点大学读完本科后,边读研边在福州的媒体兼职。硕士毕业才有机会进入知名媒体的北京站工作。从小山村,到省城,再到首都,这一路很不容易,但我依然相信,奋斗是可以改变命运,努力是可以成功的。”不过他也承认,他的奋斗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他进入了媒体这个行业,而且还是较高层面的媒体,“我曾在福州一家都市报实习然后面试,成绩是面试最高的三个之一,却被淘汰了。我不甘心,后来问了部门主任才知道,早已经内定好的,我只是走过场的陪考。还好中国还是有一些优秀的媒体,它们看重的是能力。而且,幸亏我没有进入官场,多年的职业观察让我知道,越是靠近权力场域,权力福利越多的地方,寒门子弟越难进入;就算进入了,也鲜有机会能够出人头地,毕竟某种程度上那是一个靠关系硬碰硬的地方。”

“读书无用论”的根源是“拼爹”

对寒门子弟来说,知识依然是改变命运为数不多的路径之一,读书依然是大家公认的正途,尽管它充满着艰辛与无数的变数。但对寒门子弟而言,如果没有进入名牌大学,就不得不面临为争夺工作机会而进行的激烈厮杀。父母社会关系广的孩子不用担心工作,像国际投行偏爱雇佣国企高官子女,很多公司招人也更偏向重点城市重点大学的学生。总体而言,有政治资本、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的家庭,其子女也占据更有利的社会位置,更容易获得优越的社会资源,进而取得成功;如果一代接一代均是如此,资本得以传承和巩固,最终可能造成“阶层固化”。

“不怕苦,不怕累,只怕没机会”。机会公平是最重要的公平,然而寒门子弟最缺乏的恰恰就是机会。他们曾经将希望寄托于教育,然而现实是这条路越走越难,不少专家认为我们的教育体制已逐渐失去了承载阶层流动的职能。

分析一下以上的采访对象可以发现,他们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才保证自己能够在城市有一个立足之地。但是,他们所从事的并非当下热门的垄断国企、金融、公务员等某种程度上需要“拼爹”的岗位,而是进入了高校、医院、媒体等更注重个人能力的行业。

说到底,“拼爹”才是造成“读书无用论”的根源。而正是源于对“拼爹”现实的失望,越来越多的寒门子弟放弃了高考。据统计,2009年,全国84万应届毕业生退出高考,导致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考生总量首次出现下降。2010年946万高考考生中,弃考人数接近100万,除了21.1%的考生选择出国,相当部分是来自农村的考生,他们多数选择读职校学技术或直接打工。普通院校—普通专业—普通文凭—普通家庭—就业困难—读书无用—放弃高考—丧失机会—阶层依旧,这就是目前多数普通院校的寒门子弟面临的恶性循环。

读书改变命运篇3

初一(11)班丁缪妍

书像大海里的一叶小舟,让你自由的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载着你奔向成功的彼岸。书又像是一杯蜜水,能让你在读书时品味到知识的甜蜜。读一本好书,就像是茫茫田野里播下的一粒种子,播得越多,人生的收获也就越大。

一本书,如同大海里的航标,指明你人生前进的方向,带着你从困境走向光明。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们感受到了海伦·凯勒不屈不挠与命运作斗争的精神,从而感悟到我们的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要想最终战胜困难,获得成功,就必须要有勇于与困难作斗争勇气,决不能在困难面前低头。读《老人与海》,我们从老人与鲨鱼顽强搏斗的过程中,感悟到我们不但要勇敢面对困难,还要用自己的智慧去战胜困难,在困难面前不能乱了手脚,要临危不惧,永不言败。

一本书,犹如心灵上的药剂,让你的心灵变得纯洁,成为一个品行高尚的人。读《爱的教育》我们从一个个催人泪下的爱的故事中,懂得了人与人之间需要互相理解,互相关爱,互相帮助。任何一种优秀的品质,最根本的东西就是爱!爱能让人变理智,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读《欧也妮·葛朗台》,我们看到了贪婪和吝啬使老葛朗台成了金钱的奴隶,变得冷酷无情。如今,我们身边也有一些人为了金钱,不择手段,丧失了做人的基本道德和情感。“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在金钱面前,我们一定要把握好自己,不做一个贪得无厌的吝啬鬼。

一本书,宛如是一把开启智慧之门的金钥匙,这把金钥匙是用知识铸就而成的。读《上下五千年》,我们了解到了中国五千年璀璨光辉的历史,感受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博大;读《昆虫记》,我们了解了多姿多彩,妙趣横生的昆虫世界,感觉到了大自然的无穷魅力;读《十万个为什么》,我们了解了许多科学常识,知道了还有许许多多难以破解的科学奥秘,等待我们长大了去攻克。

读书改变命运篇4

借用一句广告语:“腹有诗书气自华。知识未必能够改变你的命运,但读书却实实在在地能够改变你的命运。”所谓读书改变命运,不是你只要读书就能够改变命运,而是要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博览群书,像蜜蜂那样采吮书中百花精髓,滋养你的灵魂,开启你的心智。勘谬误,摒邪念,修养德行以完善你的人格;长知识,增阅历,以培养你的才能。日以渐染,使你走出蒙昧,脱离低级趣味而志存高远,文质彬彬。随着人格品位的提升,你的人生轨迹自然会得以改变。

读书习惯的养成,越早越好。

在犹太人家里,孩子一出生,家里人就把奶油、蜂蜜涂在书页上,引诱孩子亲近图书。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无论玩耍、洗澡、喝水、进食,没有一刻不让孩子亲近图书,读书是这个民族的风俗习惯。据2011年统计,以色列犹太人每年人均读书64本,排名世界第一,而中国不到5本。可见,犹太民族整体文化素质之高。自从1901年诺贝尔奖设立以来,诺贝尔奖获奖大国――美国的获奖者中有四分之一是犹太人。世界文化名人中也有很多是犹太人,如我们熟知的弗洛伊德、爱因斯坦、卡夫卡……

马克思也是犹太人。在伦敦图书馆,他座位下面的水泥地上磨出的脚印凹槽,永远向世界昭示马克思读书的用心与努力。

纵观古今中外,凡有成就者,无一例外不是好读书者。拿破仑出征,在马背上读《少年维特之烦恼》;孙中山北伐,一手握枪,一手握书;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露宿马灯下读书。

宋代诗人黄庭坚说:“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亦语言无味。”话虽然夸张了点,但不无道理。心灵的花朵要靠诗书的活水不断地浇灌才能鲜艳,才能绽放,形之眉宇,清气荡漾,神情蔼然。如果心灵的花朵长时间得不到源头活水的滋养,“义理不交于胸”,它将日渐枯萎,形之于色,则文质不谐,有失通脱,气不再华。

那么,什么是“气华”呢?孟子说:“君子异于人者,盖其存焉。君子以仁存心,君子以礼存心。”清高华美的气质,就是这异于人者而存于心的内美之外见。有人这样形容它:当青春已去,仍保有春晖的温暖、夏雨的润泽、秋云的朗畅、冬雪的纯洁。要是你还不够明白或者还想了解更多关于气华的内涵,那就请你去凝视一下鲁迅、托尔斯泰、泰戈尔、爱因斯坦……这些大师的照片吧。也许你会从他们的眼神、眉宇、嘴角或脸上的褶皱里读到更多的诠释。

仰望大师,俯首读书,不经意,气华会浮上你的眉梢。

读书改变命运篇5

我要谈的话题是:知识改变对命运的态度。我接到一封学生来信,他自称“可怜的农村丝”,讨论的问题很大:知识能改变命运吗?说自己“对生活没有任何的控制感”,怀疑读书学习“这条路真的可以兑现出什么吗”?我在给他的回信中说,我认为“知识改变命运”是一个太大的命题,因为大,就显得笼统甚至空洞。与其说“知识改变命运”,莫如说“知识改变我们对命运的态度”。比如你说“怀疑读书上学的意义”,这种怀疑的态度,恰恰是读书上学后获取的。读书与思考让我们看到世界是多元的,人生有多重可能性。我们不必复制一遍父亲、祖父的人生,不愿别人安排我们的人生,即使相信所谓的命运,我们也会说“尽人事,听天命”,要不然不真是白活一世了吗?

我在2005年认识了眉山的失学青年王春雷,他拒绝了川大老师同学资助读书和出版界朋友以“草根诗人”包装他并帮助他出版诗集等各种建议,坚持自己“用力生活”,送过外卖,当过民工,还当了兵。当我们交流时,他说:“我写诗是为了洗涤灵魂。”我当时非常震撼,很难想象一个失学的农村青年,能说出这样的话。他的理想是自己开一家保洁公司。一个农村的草根青年,没有学历的青年,读书真正读进去以后,结结实实地“用力地生活”。所以与其说知识改变命运,不如说是改变对命运的态度。我们在掌控生活前应先掌控自己。人生也好,命运也好,我们不是掌控大海,而是要学会游弋大海。

去年有一个同学给我写了一封信,是关于考研的问题。我回复她:“请问问自己为什么读研?你先去睡一觉,然后自己决定。”你为什么想要读研?实际上有许多研究生,尤其是保研的同学,读书的欲望、学习的主动性并不是很强。如果你的内心倦怠,那么,你大可以选择不读研。有些则是顺从父母,还有的是畏惧社会这个大怪物。幼儿园的时候,你想吃草莓,但是许多小朋友都想要苹果,于是你也想吃苹果。但那只苹果是你想要的吗? 我遇见一个同学,学习成绩非常好,可以保研,但她选择了就业。有一次见面她跟我说:“王老师,我请你吃饭。”我说:“这不对,应该是我请你吃饭啊。”她说:“我现在有工作了,能赚钱了。”我问她能赚多少钱?她说1000元。1000元确实不是一个太高的收入,我当时就想,这个女孩子有出息。果然,一年多以后,她去了深圳,专做财经类的大块文章。她就是选择了自己的草莓。所以说,人生是没有标准答案的。

我想说说不做打双引号的“好学生”。人生要有一个可持续的发展,我想,对这个问题我是有发言权的。我30年前就是一个标准的好学生。这事情的缘起是有一个老同学的电话。他换了很多职业,正策划开洗车厂。他说:“你是不是觉得你老哥我没有出息,你们个个都当教授了,我却没有搞出什么名堂来?”我说我们是各有所好,跟“出息”没关系。他大笑说:“你现在怎么这么可爱,当初你一点儿也不可爱啊。”我当年对分数非常看重,每天早上很早起来读书,晚上自习到12点才回去,当时如果有学霸这个称呼,我想我就是吧。我有个学弟对我说,你当初给我们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你当初背着一个很大的书包走过去,辅导员说,学习就该这么学。除了体育以外,成绩都是优秀,所以说,毕业时毫无疑问是第一。但是我40岁后考了两次博士都失败了,原因是英语。有人不相信我会不及格。当我有好几个不及格的时候,我活明白了。想清楚是否有必要去突击应试英语,于是我就放弃了攻读博士。当时学校规定无博士学位不能评正高,我也不愿为一个职称勉强自己,40岁才学会不以外界的评价指标要求自己。

虽然好学生难以界定,但是还是有一些特征:有疑问也不敢提异议,表现很乖,没有出格的行动和想法,全力地面对每个考试,一读书就找标准答案,莫名其妙的心理优越感,用别人眼睛看自己,却以自己的指标衡量评价他人,极端情况下可能会变成不择手段钻营的人,人生目标高、幸福指数低,自我调节能力差,不合群、不可爱。这些都是好学生的后遗症。

我还想讲讲人生的弹性。一个老教授说,假话全不说,真话不全说,见人说人话,见鬼不说话。老人家谈的人生经验,不是圆滑而是弹性,以及理性的妥协。有一个学生,父母是办企业的,他要去读研究生,以后想做一名教师,但觉得很亏欠父母,爸妈对他非常好,家业也正在高峰期。父母说家业给他留着,以后回来再继承。我跟他说,你以后可能会有理性的妥协。他后来去读研,父母很赞成,也没有回去继承家业。

所谓“柔弱的坚持”,是说哪怕力量很小,我们也要不断地坚持,一个人力量很弱,一群人力量就不弱。我想感谢周围很好的环境,有老师、前辈、同事和同学的支持,我希望坚持到退休,一直“千灯相照”坚持下去。最后,我想用新儒家的代表人物马一浮先生的话作结。抗战时他在乐山办书院,乐山山清水秀,他写了不少诗,有两句我非常喜欢,很有感触:“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我们不能只看见一花一叶那么点点地方,胸中要有乾坤,要志存高远,但不能空洞地只存高远,也要欣赏一路的风景、一路的春华秋叶。

读书改变命运篇6

可惜,读书在我,确实就是一种经历。30年前,在我老家那块偏穷之地,读书有些荒诞,有些奢侈,有些异类。那时候,整个社会都沉浸在革命的情绪里,可以饿瘪肚子,不能饱了脑子。然而因为大姐常年卧病在床,不能下地劳动,不能到校读书,为了消磨时光,她的床头就总有各样的小说压在枕下。于是,那块被窗光和油灯照着的床头,就成了我最早的书架和书库。《艳阳天》、《金光大道》、《青春之歌》、《烈火金刚》、《野火春风斗古城》等等,那个年代能够在乡村出现的书籍,都会神奇地出现在大姐的床头,都会被我生吞活剥地咽进肚里。这是我阅读的开始,是一个每每回忆起来,都倍感温馨的年代。那个年代,让我发现,除了贫穷的现实世界之外,原来在那些文学作品中,还有一个与现实完全不同的世界。

我渴望拥有那个世界。

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萌生了写作的念头,希望通过写作,创造出与我的现实完全不同的事件与故事,并通过写作,达到离开土地、走入都市的目的。如有可能,我希望我能如浩然一样写出一部《艳阳天》来,如张抗抗一样写出一部《分水岭》来。

就这样,我开始了写作。

后来,在我写完一部长篇之后,沿着命运给我划定的路线,欣然地当兵去了。许是因为上苍看我对爱好的执着,许是因为,上苍明白,只有文学能够改变我的命运,也只有文学才是我的命运,就在我当兵的第二年里,组织上把我调到了师部的图书馆,当了图书馆的管理员。那一年是1980年,全国人民最愿意做的一件事情,就是读小说和写小说。如此这般,我也就在一个民族的命运中随波逐流,读读写写,每天把自己反锁在用小礼堂改建的图书馆里,把巨大的黑布窗帘拉开一扇两扇,冬天让温暖的阳光透进来,夏天让凉爽的风吹进来,躺在用阅读桌拼起来的平台上,读托尔斯泰,读陀思妥耶夫斯基,读屠格涅夫。我对图书馆中18、19世纪的长篇小说一一过目,爱不释手;把俄罗斯文学视为世界文学中最神圣的殿堂;将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中描写大自然的风光段落,如批阅文件样,整段整段地用笔划出波纹的曲线,并把那些散发着森林和草地气息的段落,抄写在一个红皮本子上。

现在回忆起来,在图书馆做管理员那三年时光,有两件事情让我既感安慰,又感后悔。一是引导我最初阅读的,是中国当代文学中20世纪50年代的那些革命小说,所以,当我读到18、19世纪的世界文学,就如北方人爱吃面食,又在饥饿中遇到整笼整笼雪白的馒头和整桌整桌的东北菜一样,我胃口大开,狼吞虎咽。这就养坏了我有些粗糙的口味,乃至后来读到20世纪的经典著作,如《变形记》和《城堡》等,我压根无法顺畅地阅读下去,更不要说对这些作品的理解和心灵沟通了。就是到了90年代初,我对《喧哗与骚动》和《百年孤独》这些小说,也还仿佛北京人并不欣赏南方菜样,总怀有一种本能的拒斥和排挤。

第二桩让我在后悔中感到安慰的事情是,我做图书管理员期间,我们师长的女儿不爱写作,却酷爱阅读,不仅常找我借书还书,还爱和我讨论《飘》中的故事与郝思嘉和白瑞德的爱情命运,可惜那时我过于自卑,她又确实长得不好,使我放弃了主动扼住命运咽喉的机会,错过了一次高攀的良机。这既让我在后来的日子里,为了提干付出了无数努力,体会了深刻的人生甘苦,也让我在写那一批农民军人的小说时,水到渠成,得心应手,仿佛把镰刀磨快后投入到熟季的庄稼地里样。

现在,我有充分的条件和时间来阅读和欣赏各样的小说,各样的书籍,可惜已经没有了那时候狼吞虎咽的精力和胃口。读书变得挑剔而又刻薄。甚至在许多时候,读书会成为一种负担。读书似乎就是为了写作,每读一页,都期望从中抓捞到自己的所需。如果没有,就觉得是一次没有意义的阅读旅行。还有,总是试图要把阅读变为自己生活的日常,而不是命运中的经历。可结果,一切的努力,却都是徒劳。一切的阅读,不仅是自己人生的经历,还是自己写作的经历,还是自己小说的命运与文运。再有,如今书越读越少,阅读人的灵魂,却反而越来越多;对阅读变得苛刻挑剔,而对人际世事,也愈发地苛刻和挑剔。

读书改变命运篇7

“每天读书50页”。当我写下这句话时,脑海里清晰地浮现出说这句话的林老师的面容。虽然他在20多年前就离开人世,但这句话却经常回响在我耳边,让我终生难忘。

中师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一所区中学当语文教师。那正是流行“读书无用论”的年代,学生大多不爱学习。而我,一方面因为工作,需要多看书;另一方面受一位酷爱文学的同学影响,正做着青年人的文学梦,急需多看书。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本区一个公社小学的林老师。他是县一中老三届的高中毕业生,因为“”爆发而未有机会考大学。我是同一所中学新三届的初中生,刚踏进初中门槛就遇上了“”。后来“复课闹革命”读了三年,算是高中毕业。毕业那年刚好又赶上“资产阶级思潮回潮”,被推荐到中师学习一年,然后成为一名中学教师。

当说到读书时,我们找到了共同的话题。他说他每天读50页书,在英语上要超过某某,在语文上要超过某某。他说的这两位都是当时全县知名的正牌大学毕业的顶尖老师。他可能在其他场所也说过类似的话,被一些人认为是狂妄自大。我当时是钦佩至极,看他信心满满的,没有一点怀疑,相信他完全能够做到。从那以后,“每天读书50页”这句话,就深深地刻在我脑海里。

我对照自己,感到差距很大,暗暗下决心要向他看齐。

因为家在农村,父母都是文盲,家里没有一本藏书,就到处找书读。那正是书籍匮乏的年代,所能读的书十分有限。《艳阳天》、《金光大道》、《西沙儿女》,以及鲁迅的作品、法家诗文,还有杂志《朝霞》、《学习与批判》成为我当时喜爱的书籍。

阅读并非时时都充满乐趣,有时是很无聊而辛苦的。我家住房背后就是家里的自留地,住房后对面是当地最高的大山――高峰寺。为克服阅读的枯燥,我常站在自留地边,面对高峰寺高声诵读,让邻居感到惊讶而怪异。

诵读不仅提高了阅读兴趣,增强了阅读效果,还有助于提高我的教学水平。我常常用“每天读50页书”检查自己,看是否做到了。这句看似平常的话,真正要做到,确实太难。

我不知道说这话的林老师,是否坚持做到了。只知道“”结束后不久,他就从原来的公社小学调到了县教育局教研室,后又调到地区教育局教研室工作。我想,无论他是否做到,境遇的改变,已经在事实上证明阅读给他带来的成效。当时,我常因做不到而懊丧,而自责,但并未放弃,它促使我养成了坚持阅读的习惯。

4年后,全国恢复高考,我欣然报名参考,并有幸成为“”后第一届大学生。我的高考作文,被地区教育局选为范文,与另外7篇作文一起印发给第二年参加高考的学生学习参考。后来,县里常有人戏称我为才子。

读书改变命运篇8

自2008年9月开始,伴随着90后大学生踏进了大学校门的同时,同一片蓝天下的另一群人――90后农民工也进城了。当许多“90后”在努力攻读,希望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时候,数量越来越多的生于农村的90后却寄希望于通过进城打工来改变命运。

不久前,我接待了老家来的一众亲戚,席间谈及故乡子弟的新动向,亲戚们纷纷说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读完初中就不再上高中了,甚至读完小学就不再上初中了,纷纷到发达城市去打工。问他们原因,就是简单的四个字:“读书无用”。农民最讲实际,在耳闻目睹那么多中专生、大学生、硕士找不到工作后,就得出了“读书无用”的结论。从他们的议论中,我甚至发现,在他们看来,读书不止是无用,简直是有害――读书十多年,不光一分钱挣不来,反要付出大笔的学费、生活费等庞大开销,最关键的是,这种付出和收获太不成比例,“劳命伤财”数十年,毕业了却连个工作都找不到,结果还得四处打工。更有新鲜的“说法”,一是读了大学的人眼高手低,毕业时找不到工作,又不愿从低处干起,觉得自己作为堂堂的大学生,干与一般打工者的工作,岂不是有辱斯文?二是出去读书几年再回来,连婚嫁的大好年龄都过了,想找个理想的对象都给耽误了……凡此种种,读书实在是看不出有什么“好处”,与其这样,不如“从现在做起”,读完小学“认识几个字”就行了。因此,90后的农村子弟如潮汹涌般地加入农民工的行列,他们不再奢望像以往的叔叔伯伯大哥大姐通过读书“鲤鱼跳龙门”,从此走出乡村,改变自己的命运,成为新的城市移民。

90后乡村子弟不读书提早加入农民工队伍并不是一个好现象。他们走出农村、走进城市的姿态,与父辈截然不同。他们中的许多人基本没有干过农活,没有必备的农业生产技能,也不像父辈那样肯吃苦,觉得务农的收入过低,无法安心于田间劳作。此外,虽然近年来国家出台一项项强农惠农政策,逐年加大涉农资金投入,给乡村大地带来了很大变化,但在这群年轻打工者眼里,依然存在的城乡差距变得十分具体:家乡没有网吧,没有舞厅,没有健身场所,一到夜晚一片漆黑寂静,这让他们没有地方去释放生机勃勃的青春年华;家乡通了水,通了电,可是由于电压、水压不稳,买了台洗衣机也许只能当成盛米的缸……这一切都让他们更加怀念城市的繁华与便利,更加渴望在城市找到自己的新生活。然而,由于接受教育的程度低,文化上有隔阂、沟通上存在障碍,生活上存在着不适,让90后农民工在城市里越来越变得“边缘化”。

改革开放30年,农民工无疑扮演了主力军的角色,而新一代农民工的转变和转型,将孕育着未来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无限可能。未来中国需要一批掌握熟练技能的产业大军,他们年轻,有知识、有朝气、有吃苦耐劳的品质,视野也更加开阔。创造力与活力深蕴其中,他们的素质和成长性,决定了未来中国改革开放的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进程。农民工队伍必将从数量型向质量型的产业工人转变,拥有一定文化的新一代农民工正为“中国制造”注入新的竞争力。90后农民工要创造自己的梦想,面临着理想与现实的诸多冲突,需要我们把目光投向他们,如何给新一代农民工的新需求提供出口,给他们的未来生活以舒畅的疏导,给他们提供新的上升通道,让他们迅速与时代接轨,与社会融合,是我们整个社会面临的崭新命题。

读书改变命运篇9

一、改变方式,唤醒阅读欲望

成人大多喜欢要求孩子们在读过一本书之后,学会反思,学会运用。然后,好词好句要摘抄,读后感要深刻……以为这样的读书才是最规范最科学的读书,才是最有意义的读书。岂不知太多太多的阅读附加,使原本简单美好的阅读在孩子们眼里渐渐成为一种负担,一种责任,甚至一种累赘。这样的被动阅读,又有何快乐可言?曾问过好多学生,包括那些优生。大家都表示,如果看过《科学探索》要写观后感,看过《波利·安娜》要交流读后感,那么再精彩的书,都宁可不看!

阅读,如果有了过于明确的附加条件,就会变得沉重而无奈。我们的阅读,首先必须改变凡读都要与写结合的状态。应更多地提倡无拘无束的阅读。我刚接这个班级就鼓励大家课余多读书,读好书。我们读的第一本书是《夏洛的网》。一直读到下课铃声响,不留任何作业,就是像幼儿园一样,纯粹地用心地听。听完后学生讨论甚至争论的过程,其实已经就是他们思考,消化和延伸故事的过程。没有任何附加条件、纯粹的阅读马上得到了几乎所有学生的认可和欢迎。这种释放,无疑引水入渠,那般自然。

我及时给他们开书单,这些书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经典,是完全适合这个年龄段孩子的书。让他们自己选择。喜欢什么就读什么。愿意怎么读就怎么读。完全凭兴趣。如不愿意写,就不写。只是一味地读,一味地看,一味地交流。我们每两周一次交流:最近在看什么书,好看吗?好看在哪里?把你的感动快乐等与我们一起分享!用推荐的方式,吸引学生,使他们愿意读,主动要读。学生成了阅读的主人,自然兴趣盎然。

换一种方式阅读,其实孩子们一样有不同的收获,甚至更自由,更丰富。看似无任何附加的阅读条件,一样能够达到目的。纯粹阅读唤醒了学生的阅读欲望。

二、开展活动,激发阅读情怀

孩子阅读能力有限,阅读收获也较浅。吸引他们的往往是曲折的故事情节,阅读的方向和方法不够正确。这时就需要教师为他们指引阅读的方向,带他们寻找书香的来源。

1. 共同参与,营造氛围

为了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我们首先一起动手设计布置了教室的读书角,让学生参与书写“读书角”三个大字,由学生自己创造自己的读书名言,张贴在读书角和学习园地……我们一齐献计献策,让每一堵墙壁都能呼吸到好书的芳香。

为了鼓励大家多读书,重要的是读“好”书,我们建立了读书小组,由学生根据个人的兴趣和性格特点自由组合。小组内不定期进行读书心得交流。交流形式自由,可以口头交流。小组内同学轮流记录。表现优秀的同学可以优先阅读班级新增添的书,或者可以得到老师赠送的好书。

2. 好书漂流,共享收获

我们开展“好书漂流”活动。先在班级内进行,然后是班级之间,再后来是家庭。让爸爸妈妈也来读一读孩子目前最喜欢看的书。这使学生兴奋异常。他们和父母的距离也因一本书而走近了。在漂流的过程中,学生学会了等待,学会了宽容,学会了珍惜每一本书。

3. 开展活动,激怀

我们开展了“为你朗读”活动,由学生自发组织,将自己认为好听的故事读给大家听,一起分享他的阅读快乐。周四晨会课是固定的“好书共享,美文欣赏”之日,把学生近期读到的好文章,或者是最近写的优秀的读书感受、读书笔记与其他的同学分享。这样,每个孩子都可以欣赏到佳作,增加读书数量,而且,还从中学到了不少写作的技巧和方法。小作者自己的感受有时也会感染大家,有时还会出现一些共鸣或者争论。这极大地提高了大家的阅读质量和兴趣。

我们还根据阅读量和阅读收获,每周评选一次“本周阅读之星”,组织开展“我的作品选集展”,将自己的阅读体会心得等展示在“我的一角”;不定期举行狗尾续貂活动,给童书换一个结尾、补一个意外,或者续写。我们还制作读书手抄报、设计别致新颖的书签,写上我们自己创作的读书名言。这份最纯粹的DIY作品,成为读书漂流和毕业赠言中最受欢迎的礼物。

三、指导共读,共享阅读收获

吉姆·崔利斯所著的《朗读手册》中有一句名言:“我们教孩子去热爱与渴望,远比我们教孩子去做重要得多。”儿童作家梅子涵一再强调成年人在儿童阅读中的重要性,他主张成年人要阅读儿童文学、熟悉儿童文学。孩子在童年时候的阅读,很大程度上是需要成年人安排的。成年人应该是儿童读物的第一读者。

如今大人关怀孩子,很多情况下是把自己没有实现的梦想,强加在孩子身上,尽管充满善意,却牺牲掉了孩子的童年。他们看不到儿童的语言,看不到真正儿童的生命。儿童作品中的想象成分,在许多成年人看来,是简单甚至是无知的。而在孩子身上,他们是需要这样一种想象的精神和空间的。童年的想象力和将来的创造力,也正需要在儿童文学作品阅读中生根发芽。

优秀的童书,都是成人世界最单纯干净的再现。孩子们成长后要面对的一切,其实,我们的童书作家已经用最浪漫的方式给予了我们的孩子,就等着我们引领孩子们去发现去感悟,去为他们点亮那盏小小的灯。

读书改变命运篇10

2、全民阅读,你我同行

3、书香内蒙古,魅力大草原

4、听马头琴声,品草原书香

5、精读一本好书,点亮一盏心灯。

6、知识改变命运,阅读点亮人生

7、博览滋养心智,读书精彩人生

8、全民阅读千秋业,和谐社会万代兴

9、文明之路,阅读起步

10、阅读与人生相伴,阅读与文明相随

11.与大师为友,与知识为友,与真理为友。

12.用读书改变我们的生活。

13.让读书成为习惯,让学习成为享受。

14.与书本为友,净化心灵;与大师对话,提升境界。

15.全民阅读一小步,社会文明一大步

16.让书香溢满校园,让心灵徜徉书海。

17.用书香熏染生命 ,读经典塑造灵魂。

18.知人知理知事,读人读理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