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管理难点十篇

时间:2023-04-08 11:23:51

合同管理难点

合同管理难点篇1

关键词:高原藏区;合同管理;难点;对策

1开发高原藏区水电资源的必要性

1.1符合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的需要

加快开发利用以水能为主的可再生能源,是我国调整能源结构、减少污染排放前提下保障能源供应安全的必然选择。科学合理的开发和利用丰富的水力资源、加快水电开发步伐是满足国家能源增长需要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开发高原藏区水电资源,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对能源的需求,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相关产业规划,符合我国能源发展战略。

1.2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高原藏区经济不发达,基础设施落后。水电工程建设完成后不仅可以为四川电网和华中电网提供大量优质的电能,而且可以促进四川、西藏两地藏区的经济发展,提高库区周围藏族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经济收入,增加就业机会,维护民族团结及社会稳定。同时,水电开发能够为该区域积累大量的资金,由此推动包括工业、农业、旅游和文化产业在内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当地开辟一条通往民族经济和文化繁荣的有效路径。

2高原藏区水电工程合同管理的难点

2.1自然条件恶劣

高原藏区气候条件恶劣,交通条件差,平均海拔高,昼夜温差大,全年有效施工时间短;同时藏区植被覆盖率低,空气含氧量少,大气压强低,人员设备施工效率低,工程进度、质量、安全、投资控制难度大。

2.2个别承包人对高原藏区合同管理认识不足

高原藏区水电工程地处高海拔地区,地质条件差,气候条件复杂,有效施工期短;同时高原藏区地处偏远,油料、设备等物资冬雨季保障供给困难、成本高。个别施工单位缺乏高原藏区施工经验,重视不够,管理不到位,合同管理力量薄弱,合同商务问题处理困难。

2.3施工企业转型带来的新挑战

近些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建筑行业飞速发展,各大型施工企业为适应建筑市场发展需要逐步由施工型企业转变为施工管理型企业。施工企业转型给工程合同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一是个别施工企业总包后再分包,工程施工过程的实质责任发生了转移,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分包单位管理不到位,技术力量和资源投入不足,合同履约诚信差等情况,增加了项目业主投资控制和工程管理的难度。二是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因承包人投入不足、管理不善、技术薄弱,进度产值完成率不高,且合同实施阶段工程变更又不及时申报处理,工程结算拖延,在完成合同约定扣款后现金链紧张,工程难以为继,民工索薪困难,给项目业主造成进度、形象、投资等方面的损失。

2.4民工工资管理仍有待提高

项目管理单位按照要求制定了民工工资监督管理办法,按规定扣留了民工工资保证金,在结算中要求承包人附民工工资发放表,并对承包人资金账户进行了监管。但仍存在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情况,个别工程转包、分包后,个别施工作业队因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没有与农民工签定劳动合同;农民工工资支付的方式和支付的时间没有约定或约定不具体、不详细,造成民工索薪困难。

3高原藏区水电工程合同管理的对策

3.1创新高原藏区水电工程建设合同管理体系

3.1.1提升招标设计管理扎实招标文件编制在招标文件中对高原藏区水电工程管理的难点和重点进行阐述,要求承包人在投标文件中进行深入说明,并纳入评标范围。3.1.2建立高原藏区水电工程单价体系汇总高原藏区各电站主要合同项目单价,搜集分析承包商投标报价策略、分包单价水平,定期更新该区域内工程常用材料信息指导价或市场价,完成各单价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在编制该区域工程拦标价及合同新增单价过程中发挥参考作用。3.1.3强化变更和索赔的系统性、规范性、及时性坚持每月召开合同商务例会,及时处理变更索赔项目。每月组织监理、承包人对未处理的变更索赔项目进行梳理,并制定变更处理计划表明确责任人,及时解决合同执行过程中发生的变更索赔问题。3.1.4开展合同问题和风险分析进一步完善和改进合同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定期开展合同存在问题和风险分析工作,以达到对工程投资的可控,为工程项目顺利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3.2增强合同履约过程管理

3.2.1抓好履约检查在合同执行过程中对各参建单位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合同专项检查,通过检查反映出合同履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限期整改要求,通过整改使规范管理得到落实。3.2.2明确承包责任明确承包人在工程建设中的责任,杜绝承包人“等、靠、要”的思想和行为,切实提高承包人履约意识,调动其建设积极性。3.2.3限期整改、考核对项目管理不善、施工组织不力、质量安全不达标、资源投入不足的承包人,抓关键人、关键点,督促其增加或调换相应的管理人员,重点把握相关人员的素质和业务能力,督促其限期整改并加以考核。

3.3加强分包管理重视民工权益

一是明确民工工资发放主体,承包人的项目经理部是民工工资支付行为的主体,承包人的项目经理是民工工资支付的责任人。二是制定民工工资监督管理办法,从制度上对民工工资进行监管。三是组织对施工单位合同分包、劳务用工以及民工工资发放情况进行督查、考核、评价。充分发挥项目部主导施工的作用,加强对协作队伍的管控,杜绝“以包代管”问题。四是督促监理要求承包人及时对进、退场人员及设备进行报审,并建立动态台账;每月结算文件中所附的民工工资花名册与进退场报审人员(包括窝工人员)名字、数量必须相互一致;积极推行民工工资集中发放并在工区设点公示等措施,切实维护民工合法权利。五是要求承包人逐步通过银行支付民工工资。六是与地方政府紧密配合,地方政府将全过程、全方位对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民工工资发放进行监督。

3.4加强信息化管控

信息化管控在流程管控、成本控制、效率提升、风险防范等方面的作用明显,同时也规范了企业管理制度,固化了企业管理流程,优化了企业内部管理效率。针对高原藏区地方偏远、人工成本高的现状,加强信息化管控对加强合同管理,减少造价投资尤为突出。

4结语

合同管理难点篇2

一、小税种税源流失的原因分析

小税种税源流失现象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但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现以房屋出租税收征管为例具体说明。

(一)确定纳税主体难。出租房屋的房产税以房屋所有人为纳税人,但在现实征管工作中,所有人不在房产所在地的情况越来越多,房产的所有人与使用人不一致,导致纳税主体容易悬空。实践中,多次发生房屋租赁税征收机构与房产所有人难以联系的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税收征管的难度。同时,部分纳税人还以提高房屋租金的方法将税负转嫁给承租方,造成承租方对税收产生抵触情绪,影响了税收征管。

(二)税收宣传到位难。税务部门每年的税收宣传大多集中到企业、个体经营者,对个人出租房屋行为申报纳税的相关税法宣传重视不够,宣传不多。加上房屋租赁的纳税人群体多、情况比较复杂,有单位房屋出租、私有房屋出租、转租等。因此要想将房屋租赁税收政策宣传到位,让每一个房屋租赁的纳税人知晓税收政策,自觉履行纳税义务,确实存在一定的困难。总体上,税务部门对小税种的宣传积极性不高,加上小税种宣传工作难度大,小税种的纳税宣传不到位。

(三)税源管理监控难。房屋租赁具有涉及面广、税源分散、周期短、变动性大的特点,给税源监管带来了三大难度:一是产权所有人难以寻找,有的产权所有人和房产不在同一个地方,有的是委托亲朋好友帮忙看管,代收房租,查找产权所有人往往给税务机关带来了一定难度,对一些承租又转租的纳税人,要想找到他们更是难上加难。二是租赁关系难以确认。在税务机关征税时,租赁双方相互串通,有的说是借用、有的说是自用,有的说是合伙经营、共同承担风险,致使租赁关系无法确认。三是变动频繁难以监控。房屋租赁经常出现转租、停业、短期租赁等情况,人员变动较为频繁,给税源监控带来了很大难度。

(四)部门之间配合难。房屋租赁管理工作涉及房管、公安、工商、税务、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委会等多个部门。在实际工作中,部门间的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部门职责不明确、管理行为不规范、综合管理手段不够完善,总体上,管理水平相对落后。同时相关职能部门往往各自为政,信息不沟通,数据不共享,没有共同规范管理房屋租赁市场,各部门之间缺乏行之有效的协作配合机制,未能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无法从源头上对房屋租赁业税收进行监控。

(五)租赁收入确定难。一是合同不规范。有的房屋租赁合同严重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在合同中签定包含水电费、工商和税收等各项税费,特别是商场租赁承包情况较为严重,税务机关很难准确划分,给税务调查带来很大阻碍。二是租赁双方恶意勾结,降低计税依据,其合同金额远远低于原始签订并实际操作的合同。对于这种情况,税务机关对其收入取证相当难,由于其手续完备,税务机关只能按照虚假合同计征税收,虽然税务机关有核定征收权限,但实际征管工作中难以操作,租赁收入认定难。三是出租方将房屋出租后,不签订房产租赁合同,以内部承包名义,签订虚假的联营承包合同,按期从承租方取得固定收入,变相将实际的租金收入人为地转化为联营利润,税务机关难以认定。四是口头协定,现金结算。房屋出租行为一般十分隐蔽,房屋出租户、承租人往往只是口头商定租赁关系,没有规范的文书和账据,有的房屋租赁只有几个月或半年就更换了人,都是现金结算,白条代替发票,很难找到证据确定真实收入。

二、杜绝小税种税源流失的对策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加强小税种管理,是我区认真分析研究全区经济发展水平、财源分布状况、财政收入现状后对今年财源建设工作提出的一项新要求、新举措,对地方财政收入有着积极的影响。由于受金融危机等因素影响,全区完成年度财政收入任务困难较大,鉴于此,我们积极建议在社区服务中心建成之际,把辖区小税种征收作为其日常工作职能之一。各街道要充分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统一思想,增加聚财增收的责任感和财税服务进社区的紧迫感。

(二)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为切实加强对小税管理的领导和协调,保障小税种管理的有序开展,责任部门应对成立所属单位的小税种管理领导机构,确定今年小税种管理的重点税种、行业、项目,并提出加强小税种管理的具体要求。在小税种管理当中,明确按项目、行业、片区分工负责,认真落实社区片管员、管理员的责任,做到人员落实到位、工作措施落实到位、责任落实到位。同时,完善考核机制,把小税种管理纳入岗位责任考核,实行按季考核,对小税种管理出经验、有成效的人员给予加分和通报表扬,对小税种管理措施不力或敷衍了事,因主观原因造成税源流失的除给予扣分和通报批评外,还要追究单位领导的责任,真正做到奖优罚劣。

(三)加强摸查,强化管理。小税种管理点多面广,各税种之间各有特点,征管上也必须因地制宜、因税而异。首先在对小税种税源、征管现状进行摸底调查、跟踪管理的基础上,针对各税种自身的特点,采取针对性强、实效性强的征管手段、措施。各社区应根据本辖区内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采取行之有效的征管措施,强化对小税种的监管。

(四)加强清理,净化秩序。以税务干部为主导,镇街及社区配合的工作方法,针对小税种管理的薄弱环节进行检查清理,净化小税种管理的税收秩序。针对税源隐蔽、征管难度大的特点,积极组织社区专门人员开展拉网式清理检查,分地段、分行业逐户造册登记,防止税收流失。

合同管理难点篇3

主要目的解各乡镇村务公开“难点村”治理工作进展情况,今天我召开县村务公开“难点村”治理工作会议。进一步深入推进全县村务公开工作。

根据省纪委、省委组织部、省民政厅等十一部门下发的青海省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难点村”治理工作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2009年9月。县对289个村进行了排查,第一次排查出了10个“难点村”今年3月份,根据省民政厅《关于对全省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难点村开展再排查工作的通知》精神,对村务公开“难点村”进行了再次排查,最后确定了桥头镇大煤洞村、东峡镇康乐村、城关镇林家台村、桦林乡台子村、良教乡良教沟村、长宁镇田家村、朔北乡边麻沟村、青林乡下阳山村等8个村为村务公开民主管理“难点村”根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全县村务公开工作实际,县委办、县政府办制定下发了县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难点村”治理工作实施意见》此基础上,民政部门印发了县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难点村”治理工作计划》和《县村务公开民主管理“难点村”治理试点工作方案》并在主管乡镇长和民政助理员会上进行了安排安排。难点村”治理工作计划从2009年到2011年利用3年的时间完成,2009年的主要工作是建立领导机构、制定工作方案、排查确定、20%难点村”中进行了试点;2010年主要是全面推进现有“难点村”治理工作;2011年重点攻克未合格的难点村”治理任务和检查验收、总结惩处。今年我要努力完成这8个“难点村”全部治理工作,争取通过省市验收。下面我就“难点村”治理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明确责任,加强领导。切实把治理“难点村”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

其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是第一责任人。因此,难点村”治理工作的责任主体是各乡镇党委和政府。各乡镇要建立起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领导小组组织协调、各负其责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各乡镇党委和政府要把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难点村”治理工作摆上重要案头,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困难和问题。要及时调整空虚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领导小组,确保领导小组有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县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领导小组主要负责“难点村”治理工作的政策指导、布置推动、调研督办和检查验收。同时,还要加强社会力量对“难点村”治理工作的监督,确保治理工作收到预期效果。

二、掌握重点,周密安排。扎实开展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难点村”治理工作

以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切入点,难点村”专项治理工作要突出抓重点、抓难点。以村级组织建设为重点,以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为着力点,以提高群众的民主意识、保证村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为突破口,以强化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为落脚点,全面推动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工作中要尊重农民意愿,认真听取农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农牧民群众的主体作用,调动农牧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觉接受监督,努力解决影响和制约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的突出问题,把群众满意作为评价治理工作效果的根本依据。

三、分类指导,因地制宜。利用多种手段完全整治“难点村”存在问题

有针对性的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各乡镇要根据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等各方面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治理方法,做到对症下药,做到一村一案、一村一策”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解决什么问题,不搞一刀切,确保治理工作取得实效。根据“难点村”发生的不同原因,充分运用政治、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多管齐下,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属于村的问题,从村级层面下功夫;属于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问题,就从政府或者职能部门这个层面解决,做到综合治理,标本兼治

合同管理难点篇4

建筑工程的管理除了兼顾到建筑的施工阶段的建造目标,成本、工期以及质量、安全等方面之外,从业主的角度考虑还需要综合很多方面的管理要素。从业主角度进行建筑工程管理重点和难点的分析,有助于全方位地促进建筑建造目标的实现。首先分析了业主角度的建筑工程管理的特点,然后研究了业主角度的建筑工程管理重点与难点,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业主角度的建筑工程综合管理方法。

关键词

业主角度;建筑工程;管理重点;难点

0引言

建筑工程的管理本身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当前很多研究都着眼于施工阶段,分析了施工阶段对于工程项目的成本、工期、质量、安全等各方面的管理。然而从业主角度出发的建筑工程管理比施工阶段的要更加复杂,也更加重要。业主需要全面考虑到建筑的全寿命周期以及各个阶段的众多参与人员,还需要兼顾项目过程中的各类风险。因此既有必要从业主的角度,对建筑工程的管理重点和难点进行分析。

1业主角度的建筑工程管理的特点

从业主的角度进行建筑工程的管理,有着与一般的建筑工程管理方法不同之处。进行业主角度的建筑工程管理需要考虑到业主的基本职能以及建筑工程的全过程,综合考虑业主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特点。

1.1建筑工程管理涉及到建筑的全寿命周期

一般所称的建筑工程管理仅仅集中在建筑的施工阶段,讨论的主要是针对于建筑的施工阶段各项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然而由于建筑工程的业主需要考虑的不仅仅是建筑的施工阶段,还需要考虑到建筑的前期决策、设计、承发包,以及后期的运营等各个过程。这些过程之间是相互关联的,建筑的决策阶段影响到了后期的项目的社会、技术和经济可行性,而建筑的设计阶段则是决定了施工过程中的总体依据。施工过程中的建造质量以及安全性,也将对最终的建筑实体造成很大的影响,进而影响到后期的运行效果。因此从业主的角度考虑的建筑工程的管理重点与难点,必须兼顾到建筑的全寿命周期,从一个全过程的角度去进行建筑的管理。

1.2建筑工程的管理包括了各相关参与者

进行建筑的工程管理中,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就是对人的管理。而从建筑业主角度来看,他们需要管理的不仅仅是本公司的人员,而要同时对建筑的设计、施工、监理、材料和设备供应商等各个相关参与者进行管理。建筑的各方参与者,都有着自己的建造目标和建造利益诉求,在各个阶段上都需要进行配合协作,这些多方参与者的协调,都需要通过业主来完成,而这无疑大大增加了建筑工程的管理难度,这也成为了建筑工程管理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如何通过合理的激励以及合同的方式,保证多方的利益相关者能够共同努力,实现业主的预期建造目标,是业主需要考虑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1.3建筑工程的管理的综合性和复杂性

建筑工程的管理从本身特性上来说,就是一个十分复杂和综合性的过程。从业主的角度来进行建筑工程的管理尤其如此。除了考虑上述的全寿命周期的过程,以及各类参与人员之间的协调安排之外,还需要考虑到建筑的建造过程中对于风险的控制,对于环境的考虑,对于各类政策和社会情况的考虑等。这些多方面的因素都共同决定了建筑工程管理的水平以及最终建造成果的好坏。建筑工程的建造周期一般都比较长,在这一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社会、经济、环境等各方面的不确定因素,都增加了建筑工程管理的复杂性和综合性。如何综合有效地对这种因素进行管理,是作为建筑工程管理的业主所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

2业主角度的建筑工程管理重点与难点

如前所述,从业主的角度进行建筑工程的管理,需要考虑到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各方的参与者,同时也要兼顾到建筑建造过程中的各类社会、经济、环境上的风险,综合实现建筑工程的建造目标。从这一角度考虑,建筑工程的管理重点与难点主要包括四点。

2.1建筑工程的合同管理

建筑工程的合同管理是对建筑建造过程中的各类参与者的重要约束手段,通过建筑工程的合同管理,能够明确地用书面形式与建筑的设计、施工、材料设备供应商等各方进行权利、责任和义务的约定。首先能够帮助业主方更好地规避风险,同时也能帮助各参与方明确自己的工作,最后也能够更好地辅助各个参与方之间的相互配合。进行合同的管理,要做好合同的制定、评审以及管理等三个方面。在合同的制定方面,需要根据法律规定的合同文件范本,对相关的责权利进行规定,抓住合同中的核心和重点部分,即那些风险较大的或是工程比较复杂的合同,并寻找到分担和降低风险的方法,通过加强对合同订立相关部门,如工程成本部门、设计部门、管理部门、财务部门等的管理。在进行合同的签订之前,要加强对于合同的评审工作,保证确认无误了之后才能进行签订。在合同执行的过程中,要全过程地对合同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保证各相关单位能够按照合同上的规定履行义务,如果发生了工程变更等情况,要及时进行变更证明材料的搜集,作为后期的依据。

2.2建筑工程的成本管理

从业主的角度进行建筑工程的成本管理,需要兼顾到建筑的前期决策以及设计方案和施工过程的管理。研究表示,建筑工程的前期决策以及设计方案对建筑工程的成本的影响达到了70%以上。因此从业主的角度进行建筑工工程的成本管理,要着重加强对于建筑的决策和设计方案的选择,同时通过技术交底和施工过程中的沟通等方式,加强施工单位和设计单位之间的沟通和联系,从而更好地保证施工单位能够理解设计意图,同时更好地节约施工成本。进行建筑工程的成本管理,业主首先在决策阶段就应该考虑到整个建筑的成本预算,综合考虑建筑周边的社会、经济和环境需求。在设计阶段,通过限额设计等方式,保证设计单位在完成建造意图的基础上,尽量减少后期的施工成本。而在施工阶段的综合管理,业主单位需要与监理单位相互配合,实现对于施工单位的监管。通过合同的方式,对施工单位的成本节约行为提供奖励。总之,业主角度的建筑工程成本管理,是一个全方位、多主体的综合性的管理。

2.3工程的技术管理

从业主角度进行的工程技术管理是综合到建筑的后期运营和销售的整体效果。而建筑施工阶段的技术管理仅仅着眼于建筑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以及施工技术的选择上,而业主的工程技术管理则是要将营销理念转化为工程技术标准,然后按照确定的技术参数进行招标,从而保证建造出来的建筑能够符合后期的运营和销售的要求。因此针对于业主角度的建筑工程的技术管理,需要着眼于全寿命周期的需求,从最后的运营和销售的角度考虑,从决策和设计阶段就提出相关的技术要求,从而通过施工阶段的施工方案的选择和施工组织设计,最终将其实现。而施工阶段的技术管理需要兼顾到技术与管理两个方面。从技术方面来讲,就是通过不断引入四新技术,提高施工的效率,保证施工质量。将新技术与原有技术相互结合,同时加强技术操作人员的水平,更好地掌握技术的操作要领与方法,更好地促进施工的顺利进行。

2.4项目的全面风险管理

项目的全面风险管理也是业主进行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时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建筑工程的管理,要考虑到可能面临的技术、社会、经济和政策等各方面的风险。由于建筑工程项目持续的周期比较长,且涉及到的人员比较多,因此可能遇到的风险就更大,从业主角度进行项目的全面风险管理,是进行工程管理的重点和难点之一。为了防止项目的风险事项发生,在项目开始之前就必须进行项目的风险识别和风险分析,寻找到可能使项目产生损失的风险因素,并分析其可能发生的概率,从而更好地对风险进行识别。并需要根据相应的风险,对其进行防范。业主可以建立风险监控系统,及早地发现可能潜在的风险并采取预定的措施,控制风险的影响范围和影响量,以减少项目的损失。当风险事项确实发生时,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手段,进行风险的应对和处理,通过合理的方式及时化解风险,保证工程后期的正常运作,减少风险带来的损失。在阶段性计划调整过程中,要加强对近期风险的预测,并纳入近期计划中,同时要考虑到计划的调整和修改会带来新的问题和风险。项目结束时,应对整个项目的风险,风险管理进行评价,作为以后进行同类项目的经验和教训。

3结语

业主角度的建筑工程管理是一种全面性、综合性的管理,需要兼顾到工程项目的全寿命周期,以及各类参与人员,同时要综合考虑到项目可能发生的风险。业主需要从建筑工程的合同管理,建筑工程的成本管理,工程的技术管理以及项目的全面风险管理等方面,综合实现对于建筑工程的管理,促进建筑行业的高效发展。

作者:张神固 单位:厦门火炬集团开发建设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李鸿杰,周志斌.房地产工程管理中的几个关键问题[J].铁道技术监督,2007(02)

[2]高凌翔.关于建立房地产项目质量管理保证体系的探讨[J].山西建筑.,2013(24)

[3]任兆江.高层建筑施工管理存在的常见问题及对策[J].价值工程,2010(35)

合同管理难点篇5

项目策划对项目设计工作具有统领性指导作用,是项目进度管理的主要依据,是项目计划管理的基础,项目设计工作开始时,就应认真做好项目策划工作,编制项目策划文件。编制项目策划文件时应做到以下几点:①全面覆盖项目主要设计工作。策划文件应包括项目设计涉及到的各专业所有主要工作内容,特别是影响设计直线工期的内容,要保证不缺项、不遗漏。否则,必然会影响项目的整体进度。②策划文件进度安排应合理、可行。进度安排应密切结合设计流程,以设计流程为主线,结合流程上各专业设计工作的合理时间进行进度安排,重点保证互提接口时间,同时充分兼顾各专业设计人员的平均生产能力和设计中的不可控因素,综合考虑、统筹安排。在优先保证直线工期上进度安排的同时,适当调整非直线工期的进度安排,以使各专业劳动力输出相对均衡。③特殊专业设计工作进度安排要有一定的弹性。项目设计过程中的不可控因素很多,有些也并非设计单位可以完全控制,如水库工作、环保工作等。因此,在编制策划文件时,对于难以控制的设计内容在进度安排上应保持一定的弹性,尽量避免因进度频繁调整而引起的计划失效问题。水电站设计工作涉及水库、环保、水工、机电等数十个专业,项目经理仅仅依靠个人能力是难以编好项目策划文件的。因此,在编制策划文件时,项目经理应和各专业充分沟通,先行协商确定直线工期上各专业的控制节点,在此基础上,再确定各专业设计工作的进度安排,形成完整的策划文件。编制策划文件可以考虑采用网络图方法,这样不仅专业间逻辑关系清楚,而且进度调整方便。强化专业管理是项目计划管理的核心在平衡矩阵式项目管理模式中,项目经理对项目成员的控制力较专业设计部门要弱,对项目成员收入水平的影响也十分有限,同时在设计环节之后,还有校核、审查两道环节,这些都是项目经理难以控制的。因此,项目经理虽然被赋予了进度管理的职责,但由于设计自身的专业性和平衡矩阵模式下项目经理的非独立性(仍然隶属于某一专业,在行政上缺乏相应的权利),项目管理仍然要依靠专业管理。在平衡矩阵模式下,加强项目管理就应进一步强化专业管理,使专业管理成为项目计划管理的核心。强化专业管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①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专业设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强大的隐形驱动力,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一种“粘合剂”和“催化剂”,它可以把企业员工紧密的粘合、团结在一起,使员工步调一致,共同为企业的发展壮大不断努力。②提升项目策划文件的权威性、严肃性。项目策划文件是项目计划管理的基础性文件,是企业按照合同要求完成设计工作的保障性文件,企业应通过各种行政手段,提升策划文件权威性和严肃性。同时,要严格控制策划文件的调整,促使各专业设计部门想方设法完成生产任务。③进一步强化专业室管理工作。各专业设计部门要赋予专业室充分的人力资源调动权限,减轻专业室主任的生产科研压力,使其有足够的权限和精力从事专业室管理工作。同时,要提高各级对专业室工作的认可程度,在晋升、收入等方面充分考虑,以吸引优秀的技术管理人才从事专业室管理工作。④完善考核分配体系,制定配套的激励与处罚办法。一是要在院级层面建立完善的项目考核及费用分配体系,在费用分配时不仅考虑完成的工作量,同时考虑工作的完成时间,两者结合,提高专业设计部门调动资源按计划、甚至提前完成生产任务的积极性。二是要督促各专业设计部门建立科学、合理的专业劳动分配定额,将职工的个人收入与完成的设计任务密切结合,促使职工通过多干项目来提高收入水平。

落实项目经理项目管理职责是计划管理的灵魂平衡矩阵式项目管理模式较职能式的最大优点就是有了从事项目管理工作的项目经理,项目的统筹安排和综合协调工作得到了加强,项目管理变得更加的专业化。因此,在平衡矩阵模式下开展项目管理工作,就要充分发挥平衡矩阵模式下项目经理角色的作用,使得项目经理成为项目策划、项目执行和项目管理工作的核心,将落实项目经理项目管理职责当作企业加强计划管理的灵魂来抓。落实项目经理项目管理职责主要应落实以下职责:①落实项目经理的项目策划文件编制职责。计划管理部门在向项目经理下达生产任务的同时,要对策划文件的编制提出时间要求,同时要组织对策划文件编制的全面性、合理性和可行性进行评估。对于编制较差的策划文件,要责成项目经理重新编制,直至合格。同时,计划管理部门也可以策划文件编制范本,指导项目经理编制策划文件;②落实项目经理的进度管理职责。计划管理部门可定期对项目策划文件执行情况进行检查通报,并将检查结果和项目经理工作费用挂钩,将所管项目的执行情况和职务晋升及日后项目经理聘任挂钩,促使项目经理积极履行进度管理职责。落实项目经理一定的技术决策职责。在以专业管理为基础的技术管理体系下,企业应制定各级产品、各级人员技术管理职责规定,赋予项目经理一定的技术决策权限,使其在权限内可以及时、迅速的做出相关技术决策,提高技术决策的时效性。④落实项目经理的费用管理职责。一是要赋予项目经理设计费用的分配权利,使得项目经理在安排生产任务的同时,可以向有关专业生产部门明确费用,做到任务和费用同时下达,调动专业生产部门执行项目经理决策的积极性。二是要赋予项目经理设计费用的统筹规划职责,使其在安排设计工作时必须综合考虑设计费用的开支情况,保证合同任务的执行情况和生产费用的支出情况基本协调,避免生产费用不足的问题。⑤落实项目经理的业主管理职责。在项目计划管理工作中,难免会出现业主要求和实际工作出现偏差的情况,此时要通过项目经理及时的向业主说明情况,同时将业主的相关合理要求通过项目经理贯穿到设计工作中,在提高设计工作质量的同时,提高业主对项目的满意度,有效弥补由经营部门单一进行业主管理的不足。发挥计划管理部门的监督协调作用是计划管理的重要补充“权利失去监督容易滋生懒惰”,计划管理部门对项目策划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不仅有利于项目经理自觉组织实施项目生产工作,而且,监督过程中计划管理部门可以主动的了解项目进展情况及存在问题,协助项目经理实施项目管理工作,促进项目生产任务的按计划完成。在平衡矩阵模式下,项目经理的“权力”较弱,对各专业设计部门的约束力也不强,缺少计划管理部门的监督与协调,项目经理将会面临设计任务难以妥善安排、专业接口得到不及时落实、协调工作难以见到实效、各专业工作积极性差等问题,影响项目设计工作的正常开展。因此,发挥计划管理部门的监督与协调作用,借助其行政上的约束力量,将会对项目经理项目管理工作起到重要的补充作用。计划管理部门的监督协调重点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①实施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建立项目计划管理动态跟踪系统。#p#分页标题#e#

目前,设计单位都存在着项目多、计划管理部门人员少的普遍问题,1名计划管理人员往往负责着10多个项目的计划管理工作,依靠传统的管理手段,计划管理人员很难高效地掌握诸多项目的生产进度。因此,借助信息技术带来的多项目管理优势,开发符合企业管理体系的计划管理动态跟踪系统,将极大的提高计划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有利于计划管理部门开展多项目精细化管理工作。②计划管理部门的监督协调要紧紧依靠项目经理。项目讲理是项目生产组织实施工作的责任主体,它对项目策划文件最为熟悉,对各专业工作也较为清楚,项目生产过程中初期监督协调工作应由项目经理负责。当项目经理协调工作难以开展,或者难以奏效时,再由计划管理部门进行协调,这样可以把有限的管理资源充分利用。③计划管理部门的监督协调要以解决问题为最终目的。在“金字塔”式企业权利等级制度下,每级或每个人对资源的调动能力是不一样的,因此,当某级的监督协调工作难以发挥作用时,要善于利用高一级人员的管理权利来促使监督协调工作的实施,最终要以解决生产问题为最终目的。④计划管理部门在计划管控方面应重点突出,紧抓直线工期上控制性节点。企业中的项目有大有小,进度要求有急有缓,因此计划管理部门在计划管控方面应综合权衡,对于重点、难点项目应重点管控,在全院范围内筹措资源,实施“精细化”管理工作,切实提高重点、难点项目的进度保障支持力度。同时,在某一项目的进度管理工作中,要以直线工期上控制性节点为重点,以设计接口为突破口,以理顺各专业设计输入目的,做好单个项目的进度管控工作。⑤要培养一批具有较强专业技术基础和协调管理能力的计划管理人员。计划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基础和协调管理能力直接影响问题协调的效果,对于水电站勘测设计管理这样涉及多专业、多领域工作,任何个人在起初工作时都是难以完全胜任的。因此,企业要不断创造条件,通过参加各类设计联络会、技术协调会、技术评审会和培训等方式,不断提升企业计划管理人员的技术知识和管理能力,为其更好的开展计划管理工作奠定基础、创造条件。

做好项目策划工作,编制全面、合理、可行的策划文件是项目计划管理工作的基础。在平衡矩阵式项目管理模式下,进一步强化专业管理的核心地位,有利于发挥专业室管理职能,有利于发挥专业管理的规模经济效益。落实项目经理的项目策划职责、项目进度管理职责、一定的项目质量管理职责和项目费用管理职责,可以提高项目经理的“权威”,提高专业生产部门执行项目经理决策的自觉性,从而更好地发挥平衡矩阵式项目管理模式下项目经理角色的作用。针对项目经理职权弱这一平衡矩阵式项目管理模式固有的缺点,计划管理部门应加强对项目经理实施职责权限的支持保障工作,加大对项目经理反映的生产问题的监督协调力度,在逐步落实、提高项目经理项目管理职权的同时,弥补项目经理项目管理工作的不足,两者相得益彰,共同作用,促使项目设计工作顺利进行。认真做好项目策划工作、强化专业室管理作用、全面落实项目经理各项管理职责、充分发挥计划管理部门的监督协调作用是平衡矩阵模式下促使项目设计工作顺利开展的四大要素。在该模式下开展计划管理工作,就是要尽力使这四大因素协同作用,以充分发挥企业各种资源的合力,最终实现企业计划管理工作的目的。

作者:陈军强 单位:中国水电顾问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

合同管理难点篇6

中图分类号: TU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公路工程施工合同是发包人和承包人为实现工程建设目标而签订的一种明确双方相互权力和义务关系的重要协议,也是合同当事人在公路工程建设中的最高行为准则和经济活动的基本依据。随着建设工程市场竞争的激烈化,各种纠纷问题时有发生,因此,加强公路工程施工合同管理,对于规范公路工程施工合同管理工作,减少不必要的纠纷和经济损失,确保公路工程的顺利进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公路工程施工合同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公同意识不强,合同管理专业人才匮乏

由于合同当事人对公路工程施工合同认识不足,公同意识淡薄,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未能严格根据合同办事。施工合同直接由项目经理、项目总工及项目工程师管理,难以对工程施工公同实施全面的动态管理。同时,真正的合同管理部门尚未成立,专业的合同管理人才相对匮乏。目前,多数项目管理机构并没有设立合同管理部门,更谈不上建立完善的动态合同管理制度和编制具体的操作流程了,也难以对公路工程建设进行全面的跟踪和管理,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公路工程施工合同管理水平的提高。

(2)合同实施不规范,公同履行随意性强

在合同实施过程中,签约的双方不认真执行合同条约,随意对合同内容进行修改,如发包方不按合同规定按时支付工程款,随意提高公路验收标准,调整合同单价,致使承包人( 施工单位) 需要以低等级公路的造价来建设高等级的公路。另外在合同实施过程中甚至存在违法转包或分包现象,致使合同执行过程困难重重,施工合同半用半废,难以对双方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同时工程质量也将受到影响,债务纠纷问题层出不穷,工期拖延,进度缓慢,给合同管理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3)公路市场行政干预过多,合同索赔实现难度大

由于公路工程施工受社会条件、自然环境的影响大,也是公路工程项目建设也是一个索赔多发的行业。工程索赔是合同和法律赋予受损者的基本权利,也是受损者维护自己正当权益,弥补工程损失的重要手段,更是对合同漏洞的补充与完善。但是,在目前的工程中, 发包人(业主)隶属公路行政主管部门, 而承包人(施工单位)则隶属于该公路行政主管部门的一些下属单位,因而公路市场行政干预过多,给索赔工作的增加了过多地干扰因素,从而使得合同索赔实现难度增大。

(4)合同管理工作不受重视,合同管理制度形同虚设

目前,仍有部分施工企业过多地注重项目的前期投标工作,忽视施工合同管理工作。加之,施工合同管理制度不完善,难以形成一套统一的、全面的、完整的合同管理体系。尽管有些施工企业制定了一系列的合同管理制度,但是未能得到严格的执行和落实,使得各部门之间的职责不明,权责不清,分级管理机制难以到位,合同管理制度形同虚设。

二、加强公路工程施工合同管理的主要措施

(1)加强合同管理知识培训,培养合同管理专业人才

一方面,应建立专门的合同管理机构。合同管理是公路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环节,涉及到工程的招投标、合同的履行、变更索赔、争议处理等诸多方面,因此需要设立专门的合同管理机构,规范合同管理工作,确保合同管理工作有序、协调进行。另一方面,应加强合同管理知识培训。施工企业应针对公路工程的特点和自身的实际情况,采取内训、外培相结合的方式,加强施工技术、工程造价以及财税法律等相关知识的培训,培养一批专业的合同管理人才,建设一支政策观念强、熟悉合同管理理论、具备丰富实践经验的合同管理人员队伍,同时在实际工作中提高他们的合同管理意识,增强他们的综合素质,以便能够正确应付合同管理中的各种复杂问题。

(2)坚持合同评审制度, 做好合同的谈判与签订

承发包双方在签订公路工程施工合同前,应建立规范的合同管理工作程序,对施工合同进行严格、规范、细致的合同评审, 设立由专职合同管理人员、负责质量安全的总工程师、经济师、项目经理等人员组成的合同评审小组, 结合项目特点和当事人自身情况,对公路工程施工合同条款进行深入地分析和研究,以便确定合同能否满足公路工程施工项目的各项目标,同时预测在合同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找出合同存在的缺陷和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制定行之有效的防范措施,降低安全风险,减少合同漏洞。同时尽量少使用或不用口头协议、君子协定,以免出现合同争执;合同条款中发包人和承包人的义务责任、权利要明确、完善,以确保合同在施工企业内部顺利执行。

(3)规范合同实施过程,提高合同的履行力度

当公路工程施工合同签订后,合同双方之间形成了一定的经济关系和法律上的效力。合同规定双方在合同实施过程中的经济责任、利益、权力和义务,双方必须共同遵守,严格履行。在公路工程施工合同履行过程中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第一,严格做好工程合同约定的标的、数量、期限、价格、保修条款的履行管理工作及工程签证,协议、补充合同、备忘录、函件等整理保存工作。第二,正确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使相关的合同和合同规定的各工程活动之间不相矛盾,以保证公路工程建设有秩序、按计划地实施。第三,加强对施工合同的监督和跟踪,全面监督合同的履行情况,按专用条款约定的时间做好增减、变更项目工程量的确认签证工作,尤其是隐蔽工程验收签证工作,以减少因各种原因带来的纠纷问题,保证工程项目的质量、投资、工期、安全如期实现。

(4)开展施工合同风险管理,加强施工合同索赔管理工作

开展施工合同风险管理,做好风险预测、控制与转移工作可降低风险发生概率,减少经济损失。施工合同是经济活动、工程索赔的主要依据,索赔是合同双方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解决双方合同纠纷的有效手段。合同管理索赔要求承包商在签订合同时要充分考虑各种不利因素,分析各种违约行为,设想合同变更和索赔的可能性,为合同履行时制造索赔机会;明确合同规定的权利和义务,预测合同风险,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合同管理措施和索赔措施,在合同履行的过程中,应随时根据公路工程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并结合法律法规做出相应的分析,认真做好合同索赔管理工作,维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崔嵩.公路工程施工合同管理探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0(04)

合同管理难点篇7

创新机制,扎实工作,管理到位,执法有力是杭州市拱墅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构建和谐城市,破解管理难题的重要特色。记者一行为探求城管执法的具体内涵,专访了该局党委书记、局长汤怀良,在深入的交谈中,汤怀良局长带领一批城管团队勇于探索,创新开拓,迎着困难上,敢于解决问题的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无私奉献的时代精神给我们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门前三包”IC卡管理办法

徜徉城市管理,重点难点诸多,它涵盖市容环境卫生、规划、市政、环保、工商、绿化、交通多个层面,综合交叉管理难度大,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没有统一的模式可以仿效,只能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提高。拱墅区“门前三包”实行IC卡管理是当前信息化时代城市发展的现代举措。该局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在杭州率先推出。“门前三包”IC卡对违反“门前三包”制度违章行为进行记录,为行政执法处罚提供量罚依据,与年检挂勾,其特色是:执法队员在进行刷卡扣点时,各“门前三包”责任单位的相关信息和法律法规处罚条款都会在手持读卡器上显现出来,增加了执法管理透明度,体现了人性化的执法手段,提升了公平执法的操作方法,提高了执法效能和依法行政规范运作的能力。

“门前三包”IC卡管理办法将执法依据、管理对象、操作方式、人性制约、公正执法、执法效能科学性有机融合,交融互动,破解难点,意义深远。这是“门前三包”从被动管理到主动管理的一次创举,得到了市、区领导的充分肯定,中央电视台为此作了专题报道。

网格三岗道路巡查新机制

与“门前三包”IC卡管理相匹配的“网格三岗道路巡查新机制”同样引起记者的极大关注,调整管理格局,整治背街小巷,定人定岗定责,时空时段到位,网格三岗道路巡查,它有着城市管理不可替代的基础管理功能。

拱墅区行政执法局结合拱墅城管实际需要,按主要道路分布,将管理区域划分为24个网格分队,实行责任管理,定人定时上岗,定时定点交接,按照级差管理的要求,对网格中主要道路、窗口重点进行徒步巡查,基他区域机动巡查,对难点重点地段实行错时督岗管理。

网格分队三岗巡查机制根据路段不同、违章情况不同适时采取电动车、徒步、错时三种不同的执法管理模式:对主、次干道、窗口违章情况相对少的地段实行徒步巡查;背街小巷、市场周边等热点难点地段实行错时巡查。网格三岗巡查制的主要特点是突出重点,覆盖全面,责任明确,管理到位。

网格三岗巡查制不仅提高了执法管理效率,减轻了队员劳动强度,同时改善了队员上岗值勤状态、文明交接,队伍形象不断提升。

城市管理,亲民执法之路

拱墅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还建立了城管公安联运机制,工地管理五局联勤,“两摊”系统整治,“牛皮癣”综合整治等诸多方面充分做足文章,破解了城市管理一个个难题。

建立城管公安联运机制。该局与拱墅公安分局开展携手合作,共同治理。行政执法局发挥分布广、巡查密度大的优势,对派出所案件防范、抓获违法犯罪起到积极作用,多次协助警方抓获诈骗、盗窃、抢劫、贩卖、碟片等犯罪嫌疑人,维护了区域治安。

建立工地五局一队联勤。为杜绝各类违法行为的发生,该局与拱墅区建设、环保、规划、市容环卫和交警队建立了工地管理联勤机制,实施互通信息,联合检查,规范管理,净化环境。在主城区建筑工地繁多的范围内,做到了围墙标化,墙面书画美化,周边工地洁化,垃圾处理密封化,燥音粉尘净化。

建立“两摊”整治联动机制。由于“两摊”对象多问题涉及下岗、失业、归正人员等弱势群体,情况复杂,执法局在总结过去“两摊”整治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变过去的单打独斗为多部门联动:整治前,由局牵头召开属地街道、社区、派出所协调会议,对“两摊”整治的对象进行排查摸底,然后联合各部门人员一起上门对违章钉子户做好宣传、劝导教育工作,通过相关部门的全过程参与,分工协作,各司其职,人性化亲民型转变的一系列举措,整治“两摊”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合同管理难点篇8

一是实行流出与流入地有机结合,建立完善流动人口计生管理双联机制。要根据流动人口的流动特点,加大社区、企业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力度,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属地化管理体制和双向联系制度,做到双管双治,责权利相统一,运行机制有序。同时,在国有、集体及民营、个体企业,都要建立健全计划生育管理机制,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做到有机构、有人管,认真担负起作好计划生育工作的责任。

二是整合优势资源,形成齐抓共管大格局。流动人口的计生管理工作也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关联着计生部门职责,在整个生产、生活活动中又涉及到公安、工商、劳动、卫生、交通、民政、建设等部门。因此,流动人口计生管理工作,仅仅依靠人口计生部门是绝对做不全面的,必须实施“整合社会资源、部门协作共管、责任明确到位、实行综合治理”的措施,形成社会化管理网络。

三是强化职责落实,建立企业法人计生工作责任制。建立完善企业法定代表人计生工作责任制,是做好企业流动人口计生管理工作的重要保证。各类企业都必须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建立企业法人人口计生责任制,设置必要的精干的计生工作管理机构,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自觉承担起抓好计生工作的责任。同时,要把企业计生工作纳入各级计划生育责任目标考核范畴,实行“一票否决”,强化责任机制的落实。

合同管理难点篇9

关键词:绩效管理 现状 发展 方向

一.引言

改革开放是我国经济开始发生飞跃的起点,自从20时期中后期以来,我国在经济管理理论研究方面和西方先进管理理念相结合,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将绩效管理理论运用到我国企业的发展中逐渐成为一种趋势。经过多年的运用实践,战略性绩效管理开始展露锋芒,各行各业在绩效管理理论的运用上,取得了不同成果。一些比较强大的企业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将绩效管理理论和本企业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有力的推动了本企业的发展,但也有一些企业,由于管理人员对绩效管理的真谛把握不够深刻,难以灵活运用到企业的战略制定,执行和组织学习,难以将绩效管理理论同整个企业的发展能力,薪酬方案,和信息网络相互融合,从而难以充分发挥出这个理论的真正作用,难以促进企业的发展。到目前为止,从整体而言,我国在战略性绩效管理方面,依然还在起步阶段,需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以便于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二. 我国绩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绩效管理的认识不深刻,不全面。

我国很多企业在 很早时候就开始讲绩效管理理论运用到本企业生产运营之中,但对绩效管理的认识仅仅注重在绩效评价这一个模块上,其中,存在着两个认识误区,其一,有很多管理人员认为绩效管理就是绩效评价,将注意力完全转移到绩效评价的评价指标,没有重视对员工的绩效监测控制,管理,应用同员工已经分割开来,难以做到管理者同员工的配合。其二,有些管理者本身素质不高,随意的人为修改管理办法,以此来控制员工。这些认识,将会对企业的运行发展,产生严重的阻碍。

2.绩效管理措施难以和企业的实际相符合。

每个都有着自己不同的生产销售特点,任何管理措施的实施必须同企业的实际相结合。有的企业没有自己很清晰的发展战略,对一个整体目标没有从全局掌控,难以在整体上达到协同配合一致。有些企业在设计实施绩效管理体系和指标时候,照搬其他企业的经验和指标,或是凭借几个人的管理经验进行决策,难以做到绩效管理系统和评价指标的科学规范。

3.绩效管理系统难以得到强有力的支持,难以得到全面贯彻实施。

一项好的政策措施,要想取得良好的成果,必须得到全面彻底的贯彻实施,而在很多企业中,很多时候上下的意见不一致,一些好的科学政策难以在整个企业得到全面的实施,主要原因,一是高层领导和决策者认识不清,没有得到重视。认为绩效管理就是单一人力资源部门的事情,无需太多注意。其次,我国的绩效管理评价还很大程度上停留在传统的评价方法上,缺乏科学的管理工具和合理的评价指标设计。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评价不合理难以反映出企业的实际状况。最后,是人力资源管理专员的综合素质不高,其动机和专业技能水平有限,难以让企业突破一些绩效管理的评价瓶颈。

三. 我国完善绩效管理系统的措施和建议

1. 要高度重视绩效管理理论,全面深刻理解绩效管理。

企业的管理者和决策者,要从根本上认识到绩效管理对企业发展的巨大作用,全面理解运用战略性绩效管理。在清楚明确了企业的发展方向,发展期望和制定了战略之后,要将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绩效管理的绩效评价目标,评价方案,完全结合起来,防止企业发展目标和绩效管理的目标脱节。同时,要在统筹全局的基础上,将所有指标在共同合作的基础上,分解到每个员工,统一行动但不缺乏自主能动性和创造性。

2. 建立健全绩效管理体系,使之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

在实施企业绩效管理时候,首先要选择适合企业的管理工具,就目前而言,关键性指标和平衡计分卡是其中两种比较合适的管理工具,但相对来讲,平衡计分卡将战略绩效管理理论作为其发展的指导,平衡计分卡更加平衡公正,和全面。在进行绩效管理指标设计时,要充分发挥本企业内部专业人员的技术智慧,使所设计的方案指标符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同时也要吸取外边相关的经验教训,确保设计指标的科学合理性。

3. 完善企业的沟通机制,鼓励全员参与企业绩效管理实施。

在中国的企业中,管理体制具有浓厚的等级制度,管理者的权威和面子难以挑战,因此,在有问题时候,上级和下级难以做到平心静气的,耐心的沟通交流,在面对问题和失败时候多采取的一种回避措施,或是大题小作的方式,造成上下难以协调,绩效管理的参与度低,因此,高层领导者要完善沟通机制,鼓励全员参与,人力资源专业人员要在全民参与的基础上,设计出合理科学的实施方案,为绩效管理理论的实施提供专业技术动力。

四. 结束语

我国的绩效管理战略虽然已近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必须理性的面对其中的问题后和不足,在信息时代来临之际,我国的绩效管理将向着战略性绩效管理的趋势转变,平衡计分卡将会成为我国主要的绩效管理工具而全面贯彻落实到企业的运营管理。随着绩效管理系统的完善,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开发和加强,通过全面的参与,充分发挥每个参与者的创造力,我国的绩效管理将会得到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方振邦 罗海元 战略性绩效管理(第三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合同管理难点篇10

《企业战略管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该课程在教授过程中,普遍存在教学重点不突出、内容晦涩难懂、课程设置的情景嵌入不到位等问题。本论文在明确《企业战略管理》教学定位和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了:“1)课程教学中,突出重点;2)课程教授时,要通俗易懂;3)课程情景嵌入恰当”的具有一定科学性及可行性的教改方案。

关键词:

企业战略管理;难点重点;情景嵌入

企业战略管理是一门情景嵌入式的综合性课程,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根据不同的环境做出一系列相应的战略选择。在这一系列的决策过程中,学生应该形成从战略高度将各门专业课程的相关理论整合起来去解决企业宏观和复杂问题的能力。因此,将企业战略管理课程安排在整个教学计划的最后阶段,学习效果会更好。

一、企业战略管理课程教学现状

企业战略管理课程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科学。而目前,企业战略管理教程内容逻辑不清晰,缺乏现实意义。课程教授内容所嵌入的情景与现实相差较大,教授的主要理论与方法并不完全适用于现实情景,甚至采用的实例和案例与中国企业的战略管理实践相距甚远。这些客观因素的存在,导致学生在理解课程内容时,存在结构性的理解困难。国内企业战略管理课程的教授内容难以理解,很容易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

二、企业战略管理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教学重点不突出

教学重点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前提,突破难点是教学成功的关键。课程教授得好坏,取决于该课的基本内容是否被讲透,重点与难点是否有被突破。对于接受课程内容的学生来说。是否真正理解教材基本理论和掌握了教案的难、重点,并把所学能应用到现实生企业管理中,是企业战略管理课程教授成功的关键。在企业战略管理教材中,我们不难发现,教材内容累赘,重点和难点不突出,担心某个知识点没阐述完整,让学生理解不透彻,总是反复强调,反复叙述,让学生学习起来很吃力,导致学生学习效果低下。究其原因,就是教材在编写时,没注意区分难、重点。

2.内容晦涩难懂

目前,企业战略管教案编撰的内容在言语的叙述上不够通俗易懂,这给学生的学习、理解带来一定的困难。导致上述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国内的教材很大部分内容是从国外文献和教材直接或简介翻译过来的,因受语言习惯、地域文化等影响,以至于这类教材的核心内容和思想不能得到充分地诠释;二是教材内容脱使用过多的学术语言,脱离现实,缺乏实践价值;三是教材在编写过程中,编者没从“使用对象”的角度上思考教材的可读性。

3.课程设置的情景嵌入不到位

企业战略管理教材引用的情景个案设置不合理,大多没切合教学需求,偏离教案中心内容,以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题不明确、讨论重点脱离教材核心内容,分析结论缺乏依据,使学生“不知所云”。这类的情景嵌入教学,尽管带来一定的课堂活跃气氛,但与课程的教学主题背道而驰,不但达不到想要的教学目标,还误导了学生对企业战略管理的实践应用。

三、科学设置具有可行性的企业战略管理课程

1.教学中,突出重点

帮助学生抓住课程重点,能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为能帮助学生抓住学习该课程的重点,应采取以下方法:

1)“学习目的”,每次授课之初,明确告诉同学们本章学习的重点;

2)“本章要点”,课程结束后,总结该次课的主要知识点;

3)“思考题”,围绕课程重点内容,设计思考题,学生通过回答问题,掌握课程重点内容;

4.“能力拓展”,能力拓展项目的开设,是为了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研究活动,把握课程的重点知识。

2.课程教授时,要通俗易懂

讲授企业战略管理课程时,在注重教学内容的同时,也要重视教学艺术的创新,要研究学生在掌握课程知识过程中遇到的瓶颈。任课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理解程度,避免语言的隐晦,尽可能地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讲解,力求做到言简意赅,有针对性地将复杂问题简单化,从而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

3.课程情景嵌入恰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