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校培训心得十篇

时间:2023-03-23 18:38:44

团校培训心得

团校培训心得篇1

范文一

作为一名团委学生会的委员,有时感觉挺光荣的,生活挺充实的,但有时也会产生厌倦的情绪,甚至是有压力。因为要成为一名合格的,优秀的学生干部,我们需要做的还有很多。有时感觉自己还小,却忘了自己已经是成年人,不能再任性了。刚步入大学半年了,虽然还有很多不了解,可这就是一个小小的社会,是锻炼自己,让自己成长的平台啊。现在是一名普通的团委学生会委员,每个人都很平常。可是,我们就是未来的学生干部。听到学生干部这个词,似乎感觉还有点远,尤其是要成为优秀学生干部,不禁让自己感觉到肩上多了份担子。在团学干部培训中,我也学到了一些东西,对我们的职责也有了深一步的理解,而更多的是学会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让自己成为合格,优秀的人。

我们现在在锻炼的正是做事,做人的能力。在张晋斐老师的精彩演讲中,我学会了如何去策划,去承办一件事。其实,不是我们小而会完成不好,而是要敢于去想,去做。做之前一定要有充足的准备,一定要做到谨慎周密,虽然对一些事情,我们还不了解,但一定要多接触,一定要有责任心。从学长的演讲中,学会了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做人道理。对待自己一定要严格,要作为一名学生干部,更要以身作则。做一件事一定要持之以恒,一旦决定去做,就要坚持到底把它做好。不敢保证每件事情都能做得尽善尽美,有时也会有失败,这时我们要有坚强的信念,甚至要学会享受挫折,因为从每一件事中,我们总能学到一些东西。然后就是不要淡忘了我们的职责,工作是要尽心尽力去做,也不要忽视了自己的学习。作为一名学生干部,必须要做榜样,以身作则。还有一点就是要学会礼貌,这样才能和同学,老师处理好关系,把工作和学习搞好。对待别人更要有宽容。宽容与理解永远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为此我们还要学会感恩父母,尊敬师长,珍惜朋友,珍惜自己所爱的人。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优秀的学生干部。

来到大学,我们的任务与目标就变了。作为一名大学生,更作为一名学生干部,我们需要多种素质。岳林书记告诉我们,要树立大局意识,集体观念,要有服务意识,有创新意识,竞争意识,更要有责任意识。虽然很多时候,学生会工作与学习或者是自己的事情有冲突,但做为一名合格的学生干部,如果连这个都处理不好,一点大局意识都没有,怎么配得上干部二字呢?而我自己认为,责任意识是最重要的。只有内心责任心强,才能把事情做好,成为一名合格的,优秀的学生干部。

作为学生会的一员,我一定会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尽心尽力,我相信我一定会成为一名合格,优秀的学生干部。

范文二

开学至今,我院举办了团校培训,作为一名班干,我很荣幸地进入到这个培训班学习,同时我也很珍惜这一次学习的机会。现在,这个团校培训结束了,我收获很大,尤其是在学生干部开展学生工作这方面。下面,我来简单地说一下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这次团校的课程是由开学典礼和讲座专题两个部分组成的,而讲座专题分为学生干部的工作理念及价值体系,知行合一,和而不同,改革开放三十年,开拓创新,做新时期的优秀共青团员,学习干部执行能力的提升这五个方面,宗旨在于全面提高学生干部的工作责任感,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在学生管理中的作用,提高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增强其各方面的综合素质,更好服务于我们广大团员青年的成长成才教育。

在简短而隆重的开学典礼中,我们重温中国共青团历史,不忘团发展的艰辛历史;我们的团吸收新的团员,增添了新的力量和活力;我们聆听老师对全体团员的殷切希望,努力奋斗。

这次团校的第一讲是由老师主讲的有关学生干部的工作理念和价值体系的内容。老师讲课很受大家的欢迎,他的课堂上,同学们的积极性很高。老师主要从三个方面讲了这个问题。第一点,学生干部是什么,他说,学生干部是一座桥梁,一面镜子,一扇窗户,一面旗帜???我十分赞同这一观点,我觉得我们这些班干更应该认识到自己是什么,先是学生,职责是学知识,学做人,再担任一些社会工作,进一步的学习。第二点老师讲了关于学生干部的认识定位的知识。我清楚地明白:我们要严格要求自己,在平常的学习和学生工作中不能像其他人一样放松自己,要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要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处事都会成为其他同学的榜样,在日常@.范.文.库整理~生活~本文由.范-文库搜}集整-理#中,也要努力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认认真真地做好自己,起到我们学生干部应有的模范带头作用。第三点,老师针对学生干部的工作定位从工作任务,工作分类,工作形象,工作艺术这四个方面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我受益匪浅,我明白了许多,就像老师所说,要相信付出终究会有回报的,我们一定要在做好人的同时做好学问。

这次团校的第二讲是由管理学院的老师给我们讲授的关于知行合一,和而不同的问题。老师讲课幽默,声音优美,吸引了我们所有同学的注意力。她以自身的经历给我们生动地展示了如何做到知行合一的境界,颇有趣味。

团校培训心得篇2

一、 务实、高效、创新的工作新模式

自从参加业余团校的学习以来,每一堂讲座都能引起我良久的思索,给我以启迪。从做人、做事、做学问的道理到领导艺术的技巧,从正确思维方式的重要性到网络化创新的特点,团校在方方面面为我们留下了无尽的思考触点。作为一个学生干部,我想将团校所学的知识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谈一谈日常工作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和作为学生干部的几点体会。这些归根到底就是六个字--务实、高效、创新。团学工作有轰轰烈烈的时候,但更多是平凡琐碎的小事,需要学生干部付出耐心而细致的努力。因此,踏实成为第一要素。那么怎样才能使工作在踏实有序中进行呢?首先,活动前先要调查活动的可实施性和同学们的参与热情及基本需要,这样有利于将上级的政策精神跟工作的实际相结合,在活动策划中可以有效避免失误。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要着眼于全局,重视整体设计和布局,不拘泥于局部细节。在一些关键问题上要深入透彻承担任务,承认错误。

责任心是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不可或缺的。《超人》里有一句话非常经典:能力有多大,责任就有多大。学生干部,相对于普通的学生而言,工作、任务更多,犯错误的机会理所当然也更多。有一个故事说,一个小和尚向老和尚告状:“师傅,大师兄把碗打破了!”老和尚回答说“我知道你是不会打破的。”言外之意是小和尚不洗碗,当然就不会打破碗。同理,我们多做事,就必然会多犯错。如同误差一样,这些错误是不可避免的,但可减小。犯错误之后,如果一味地遮掩覆盖,就是对自己的怀疑和放纵。每一个错误背后就是一种成功,你聪明与否就看你能否把它翻过来。当然也不能为了避免犯错而推脱工作,如此,你永远只能在原地打转。作为一名学生干部,首先要明确自身的能力,接受力所能及的事,可以有所提升,但不能对上级下达的命令包揽无余,这不仅增添了自身的压力,也降低了工作效率,我们要做到合理分配资源,让每一位学生干部都得到锻炼的机会。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更要注重培养责任心,敢于承担任务,承认错误。将每一件事都能恰到好处

地落实到实处。

一、自身素养,人格魅力

二、团队精神,领导风范

分团委学生会都是一个庞大的机构团体,一切工作的运转不是一个人所能肩负的,需要每一个人去承担,所以合理分工,团队精神极其重要。在素质拓展的齐头并进和基地训练两项活动中,团队精神都得到了非常好的验证。在80后逐渐登上历史舞台的这个时代,团队更是作为一项重要精神宣传。多数出生独生家庭的80后,缺失了许多团队合作的机会,所以在校园这个珍稀的舞台上,我们更要注重团队意识。当然,一个团队只有合作是远远不够的,他同样需要一个精明的领导。在素质拓展基地训练的罐头鞋活动中,有些队友便将失败归咎于队长领导无方。作为领导,他就必然要吸收各方面意见,并在短时间里做出最正确的决策。罗老师在她的讲座里也提到了一个“精英意识”。作为一名学生干部,我们不能只以普通学生的水平要求自己,潜意识里就应该存在精英的标准。

三、经验办事,创新机制

团校培训心得篇3

——枣矿集团党校培训学习心得

    很难得,也很珍惜拥有这次参加培训的机会。我从事党支部副书记的工作已经五年多的时间。由于工作环境和我个人经历的关系,从走上这个岗位开始,基层党务党建工作都是在上级领导的指导和我个人探索中进行的。能有这次培训的机会,这么长时间培训的机会,和公司的同事在安静、完全脱产的环境里参加学习,我感到非常的荣幸。同时,我也为组织这次培训的老师们、领导们、同事们的精心、细心的后勤保障工作,感到感动。鉴于时间关系在此不再赘述。下面我将这几天的所学所思所悟所感,从几个方面进行总结,向大家汇报。

    关于党的理论学习方面——学习一定要学原文学原著悟原理。

    在第一天培训中,殷振连老师在《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导读》一课中,开篇就已经提到。作为一名党员,作为一名基层党员,我也深感学习要学原文、读原著、悟原理的重要性。只有从原文当中才能学习到党中央的根本立场、正确观点和科学高效的方法。要学懂、弄通党中央的理论政策和精神,必须学原文、读原著,才能把握它的原理,才有可能达到做实的要求。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凡学习过的人,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离开了原文、原著的学习,很容易受到他人观点的影响。作为基层党务工作者,从原文当中寻找党中央价值观上最根本的立场,寻找党中央世界观上最正确的观点,寻找党中央方法论上最提倡的行动指南。这不仅是自己获得正确知识的途径,更是更好地履行作为党员提高理论素质和业务知识的义务和自己党务工作者履职尽责做好党员教育的知识储备的必须。

     学原文、读原著、悟原理为我以后的工作和学习指明了方向。学习要紧跟党中央的理论,要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的原文进行切实的把握,要紧跟党中央会议工作的各项精神。所以,要学习精神就要自己学着去解读报告的原文;要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要读系列讲话和谈治国理政的原著。

    关于工作方面——关于基层党支部书记(副书记)的工作的感悟。

    对张士海老师结合自身的经历讲解的《如何当好基层党支部书记》一课中,我深刻领悟到,要做好党支部的工作就要定位好、发挥好、学习好,这三方面。

    在这一课的讲解中,我深刻认识到党支部书记(副书记)既是岗位,也是职务,更是工作中的管理者、教育者、引领者。角色多面,但终归有一点就是:要发挥出、发挥好自己的作用。要发挥出自己的作用,必须要有为(wéi)有位、有为(wéi)有存在。要发挥好自己的作用必须有为(wèi)有方向,有为(wèi)有未来。这与第一堂课殷振连老师提到的“党建工作要有利于提高单位的经济效益、单位的声誉和单位的职工收入”异曲同工。党支部书记(副书记)的工作要有为(wéi),就是要有所为(wéi)发挥出作用,要有为(wèi)就是要有明确的目标指向发挥好作用。“党建工作要有利于提高单位的经济效益、单位的声誉和单位的职工收入”,我认为这不仅是党建工作、党支部书记(副书记)岗位在企业中存在的意义,企业中任何部门、任何岗位的存在都应当发挥这个意义。

而党支部书记(副书记)如何做到发挥作用?从张士海老师的课中,我领悟到三点:打铁必须自身硬,要揽瓷器活必有金刚钻——第一、党建工作者要懂党建业务;第二、党建工作要有利于提高单位的经济效益、单位的声誉和单位的职工收入就要围绕企业的核心业务开展,所以必须懂企业的业务;第三、党支部书记(副书记)是管理者、是教育者、是引领者,就要让自己有过得去的品质。

    我想这不仅说的是党建党务工作者,更是每一位党员都应该做到的:党员作为组织中的一分子参与党建,就要发挥出发挥好党员在企业中不同于普通群众的作用;党员在组织中的工作要围绕企业核心任务,就要立足岗位做应有的奉献;党员要在群众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要有过得去的品质,就要立足岗位争优秀,勇当先锋树榜样。

    关于我们的思想建设方面的感悟——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从任岩峰老师《践行党章新征程砥砺奋进》关于党章修改内容学习的讲课中,我也深刻领会到思想建设作为基础性建设的重要性。作为党员要学习好党章、理解好党章,最重要的是思想上接受党章行动中遵循党章。党章就是我们党的根本大法,是全体党员必须遵循的总章程。但是党章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从第一次党代表大会开始,党章经历了从诞生到多次修改的历程。在党章的形成和历次修改中,不乏有思想上的动摇者,有党的事业奋进途中的退出者。时代在变,社会的生产力、经济形势,国内外环境无时无刻不在变化。我们党对党章的修改也是乘势而为,是在新时代条件下继续前行的需要。我们党根据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通过广泛地征求意见,反复地讨论修改,对党章做出的正确修改彰显我们党的理论自信。我们遵循党章,信赖党章,对党章的新的规定,坚决贯彻执行,这是我作为一名党员对我们党的理论自信,也是对我们党中央坚强领导核心的信心。毛主席说“新时代需要科学理论指导,每个国家,每个时期都有新的理论家,提出新的理论”,这是我们党用坚持发展的观点来推动党的理论建设,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党行动指南的地位。

关于实地参观学习方面——我的体会有两点:

第一、原来党建工作可以这么搞:像品牌建设一样,建设有特点的党支部。通过此次培训,我切实了解到党支部的建设,可以在大方向不变的前提下像品牌建设一样突出自己的特点,拥有自己切实可行的特色。枣矿集团通过党支部招投标的形式,建立具有不同突出重点但适合各个作业区域的党支部“品牌”。通过这种形式,党支部的“品牌”与生产行政单位的特点紧密结合,党支部的作用得到充分地发挥。

团校培训心得篇4

关键词:高校;共青团;干部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11014102

1 加强高校共青团干部队伍建设的意义

高校共青团作为联系党与广大大学生的纽带与桥梁,是党的得力助手,也是未来社会力量的后备军。高校共青团工作是面向大学生的,是教育、团结和引导大学生的重要力量之一。随着改革开放,社会不断向前发展,高校共青团担当起了培养社会未来力量的重任,同时高校共青团工作也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

近年来,许多学者和教育者对高校共青团干部队伍建设进行了比较广泛的探讨研究,形成了一系列提高高校共青团干部队伍素质、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的理论成果。但总体而言,研究成果的数量、质量还有待提高,研究的视域还不够宽广,研究的方法和手段相对单一,因而形成的研究成果理论成熟度不高,系统性不强,需要进一步总结、提炼和完善。建立起健全的高校共青团干部队伍建设制度体系,构建保障机制,加强对团干部的规范化选拔、系统化培养、科学化管理,形成用好学生干部的工作格局,必将大大提升团干部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研究高校共青团干部队伍建设的意义在于:一是,有利于形成团干部队伍建设的保障机制;二是,有利于强化团干部的选拔培训;三是,有利于形成团干部队伍良好的工作格局,进而充分发挥团干部在教育、团结和联系大学生方面的优势,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因此,加强高校共青团干部队伍建设是重中之重,我们需要建设起一支优秀的大学生共青团干部队伍,充分发挥高校共青团干部的先进模范作用,对于社会、高校、老师与学生都具有深远意义。

2 高校共青团干部队伍与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高校青团干部队伍建设工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不容忽视。

2.1 高校共青团干部队伍自身素质的问题

2.1.1 责任感不强

责任感是对工作基本的意识,是爱岗敬业的标准之一。一个人无论是在社会还是学校都同样需要责任心才能服务于他人,才能更好地发展自己,才能让社会更好、更快的发展。一部分共青团干部的责任感不够强、不思进取、得过且过,这样不成熟的做法不但阻碍自己的成长,也会影响团组织的发展。

2.1.2 服务意识不强

为学生服务是高校共青团的工作宗旨之一。一些共青团干部不主动深入学生,对待同学很冷漠,没有耐心,不愿意服务于大学生,想问题、办事情不顾大局,而只是从个人利益出发,这样必定会影响共青团组织的形象,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

2.1.3 抗挫折能力不足

在开展高校共青团工作中我们时常会遇到一些困难,有些团干部在平时能努力工作,但一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就会沮丧甚至轻易放弃,不能正确面对其而振作起来,给自己和组织都会带来不必要的影响。

2.1.4 实践与创新意识不足

团干部应该做到求真务实、深入基层,一切从实际出发,勇于实践,同时还应具备创新意识,在创新中才能不断前进。一些团干部不仅实践能力较差,不为大学生办实事,缺乏脚踏实地的精神,而且创新能力欠佳。由于团组织的工作时常会遇到一些困难,想克服困难,必须要实践与创新相结合,在探索中前进,才能实现目标。

2.2 高校共青团干部队伍培训的问题

2.2.1 对共青团干部队伍培训的认识不足

一方面,有些高校对共青团干部培训工作重视不够,随之引来一系列的问题:培训经费不足,培训课程设置不科学、培训师资力量以及工作人员配备不齐等;另一方面,由于干部队伍培训没有类似于学历教育的具有硬性学习指标,部分缺乏上进心和自觉性的学员就不能正确认识和对待共青团干部培训。这些学员由于没有端正的学习态度,学习目的也不明确,在培训过程中不积极主动,没动力,也无压力,抱着“完成任务”的心理参加培训,而没有认识到培训与干部自己的工作以及成长相关联。

2.2.2 理论与实际联系不够紧密

理论联系实际是为了更好地去解决实际问题,但在部分高校共青团干部队伍的培训中没有将理论和实际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没有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不能掌握干部的实际情况,培训课程缺少实用性、创新性,不能完整地起到团干部教育培训的效果。

2.2.3 培训制度不够完善

一方面,部分共青团干部因个人原因不能完整地、系统的参加培训,而有些团干部完整地参加了培训,也不能全身心投入;另一方面高校对团干部的培训调控力度不够,缺乏激励约束机制,考试机制不够严格,没有把干部培训与选拔任用、职务晋升联系起来。

2.3 选拔、监督、考核激励制度的问题

选拔工作是高校共青团干部队伍建设的起点,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所以选拔工作对于团干部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但从目前来看,高校共青团干部的选拔方式和选拔程序还缺乏相应的规定和政策。就监督制度来看,高校共青团的监督制度还不够健全,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制度,在日常工作中,不能很好地控制、解决出现的问题。科学的考核、激励制度可以激发共青团干部的工作上的上进心和责任感,反则会影响团干部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3 加强高校共青团干部队伍建设的对策

3.1 采取有力措施,提高共青团干部队伍的素质

3.1.1 培养强烈的责任感

作为一名团干部,对同学负责,对组织忠心,为社会贡献是最基本的道德标准。培养团干部强烈的责任感,立足于工作岗位,努力把工作落实到实处,认真负责,积极进取,不断提高自己的责任意识。高校共青团干部对学生负责、对组织负责才能完成自己的光荣使命。

3.1.2 培养主动的服务意识

团干部应深入基层,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高校团干部是大学生的利益的忠实代表,培养团干部的主动服务意识,从大局出发,维护同学们的广大利益,才能将大学生团结起来,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才能使组织更好的发展。

3.1.3 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作为团干部,在工作中必会遇到各种的困难,甚至受到心理打击。培养团干部应该勇于面对挫折的精神,在没有得到理想要求时,应从容面对,不应怨天尤人,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3.2 完善高校共青团干部队伍的选拔与培训制度

3.2.1 建立科学的团干部选拔制度

第一,在高校共青团干部选拔中应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面对所有大学生敞开大门,凡具有积极上进心与责任心的同学都可以接受培训与考察。第二,共青团组织应对参选的同学严格考察,考察的主要内容有:思想积极向上,有端正的人品,成绩优良,热爱集体,有较强的工作能力,以及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等。第三,严格控制任用程序。在考察结束后,任用前必须经过团组织成员的一致同意方可任用,最大程度的把优秀的大学生选拔到团组织的岗位上来,更好地为同学服务。

3.2.2 提高对高校团干部队伍培训重要性的认识

对于团干部而言,培训工作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然要求。首先,高校团干部是共青团的核心与执行者,他们的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团内工作的贯彻落实;其次,高校团干部是高校班级建设发展的主导者,他们是开展各项班级活动的主要力量,直接关系到班风,班纪的建设质量;再次,高校团干部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倡导者与组织者,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很大程度地影响广大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对于高校而言,充分认识共青团干部培训是共青团干部队伍建设的现实需要,是联系广大学生的纽带,是坚定不移地贯彻党团工作方针的需要。

3.2.3 切实提高团干部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方面要在培训内容上精心设计,力求将理论结合实际工作开展培训课程,重点在于通过培训提高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在培训思路上,以从实际出发为原则,提高培训的针对性。

3.3 建立健全的监督、考核与激励制度

3.3.1 建立合理的监督制度

监督工作是高校共青团干部队伍建设的重点之一。建立起合理的监督制度是确保团组织实现最终目标的有力保障。对于工作,通常为了有效解决工作中随时遇到的问题,就要对工作进行全程有效的监督,不能等问题出现后才去解决,以免造成被动的局面。在团干部自身问题上,以主动教育为主,努力提高团干部的思想境界,主动避免犯大的错误,防患于未然。在监督形式上,不仅需要团组织对干部进行监督,同时需要发动广大大学生对团干部进行有效监督,加大群众监督覆盖面,这样更加科学合理,实际地起到了监督作用。

3.3.2 建立规范的考核与激励制度

建立规范的考核制度是搞好干部队伍建设的必要条件之一。其中,建立合理的考核内容与指标是关键。考核工作内容应包括思想态度、工作能力与群众基础等方面。为切实落实对团干部的考核,应坚持公正客观的态度,定期对团干部的学习、工作情况进行督促和检查,考核结果可用于团干部的评优依据之一。对于考核不合格的团干部,应立即寻找自己的原因,及时纠正。同时,建立起科学的激励制度,通过定期考核工作成绩和广大学生的反馈等各项数据来评价团干部的成绩与不足之处,这样能够有效地调动起团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新形势下,高校共青团干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因此加强高校共青团干部队伍建设具有重大意义。虽然我们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我们也必须客观地面对和解决存在的问题,让团干部更好地服务于大学生,让高校共青团干部队伍更好、更快地发展,日益强大。

参考文献

[1]刘泽双.人力资源管理[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2]谢枭鹏.新时期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团校培训心得篇5

当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后简称兵团)的基础教育和课程教学改革正处于向纵深推进的重要历史时期,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中小学校长队伍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当此之时,回顾和反思20年来石河子大学中小学校长培训的经验发展,无疑将为兵团校长培训工作提供更为宽广的视野和重要的历史借鉴。

一、石河子大学中小学校长培训所取得的成效

改革开放以来,兵团各级党委、政府以及教育行政部门非常重视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作为兵团中小学校长培训的主阵地,石河子大学承担着全兵团14个师局174个农牧团场的校长岗位培训工作。经过二十年的实践和探索,石河子大学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已经基本步入规范化和制度化的发展轨道,并初步实现了校长培训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内涵型的转变,大大推进了兵团中小学校长队伍的专业化进程,为兵团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转型变革的日益加快,学校办学育人的内外部环境更加复杂,这对校长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挑战,如何保证校长培训质量,促进校长专业化发展,提升校长素质,仍是石河子大学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校长培训事业得到长足发展,培训规模不断扩大

石河子大学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自1991年全面启动以来,各培训学院本着理论联系实际、按需施教、注重实效的原则,坚持为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服务、为建设高素质的中小学校长队伍服务、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服务的宗旨,积极有效地开展了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培训、提高培训和高级研修培训,对校长培训管理体制、培训机制、培训模式、培训内容、培训方法等都进行了有效的探索。据统计,截止2011年底,石河子大学已举办兵团中小学校长岗位培训班40期,累计培训在职兵团中小学领导及后备干部1704人次。全兵团90%的中小学校长都在石河子大学参加过培训。

(二)培训课程逐渐实用化,培训质量进一步提高

在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中,课程处于核心地位。有高质量的培训课程才可能有高水平的校长培训。因此,石河子大学十分重视校长培训课程的设计和建设。培训课程分必修课、选修课和特色课,培训内容多以专题的形式出现,“提高培训所需教材,以国家教委统编教材为主,省编讲义为辅,并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设部分讲座”,培训教学坚持把学习理论与研讨、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相结合。

“十一五”以来,石河子大学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设置紧紧围绕基础教育改革和学校发展的实践,更加强调提高校长运用理论分析和解决学校管理实践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校长培训根据岗位需要设置培训专题,确定培训内容,明确提出了“以校长为本”的培训原则,要求教学要“注重学员科研和实践能力的提升”。不难看出,校长培训课程目标更加强调突出培训对象的主体地位,在注重学校发展的同时开始满足校长专业发展的需要。培训内容的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从注重知识(学科)中心开始向学员(问题)中心转变,更加贴近不同层次水平、不同岗位校长的需要,更注重校长管理学校、促进学校发展的实践能力提升。

(三)校长培训模式逐渐多样化,注重激发学员内在学习动力

科学合理的培训模式可以提高校长培训的效率和质量。集中面授与分散学习相结合的模式是石河子大学早期校长培训广泛使用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以学分为控制、以资格证书为导向,侧重系统学习理论知识。它在兵团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但随着兵团校长培训工作和校长专业发展实践的不断深入,其固有的局限性也越来越明显。2000年以来,为满足校长工作的实际需要,石河子大学积极探索多样化的校长培训模式,培训主要采用了“分专题、分年度、累计学分”的培训模式,综合运用理论讲授、自学读书、研讨交流、案例分析、考察调研、论文撰写等教学形式和方法,将小组讨论、师生互动、学员参与贯穿培训全过程。这一模式开始带有问题研究的性质,有效地提高了校长的理论素养和实践研究能力。

2005年以来,石河子大学中小学校长培训形成了“分类分岗、主题培训、考训结合”的培训模式,增强了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训过程采取专家讲授点评、个体自学、研讨交流、校际互访、现场诊断等形式。这种培训模式将问题研究置于培训的中心,使学员在研究过程中不断提高专业素养。此外,石河子大学还多方位挖掘自身优势资源,积极开发远程培训。加大校长培训的信息化程度,利用网络技术和远程教育培训资源,进行网络化校长培训模式的实践。2009年教育部中国移动兵团中小学校长培训项目一影子培训班开班,来自兵团各师局的20多名校长参加了培训,这类培训开阔了校长视野,促进了校长办学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转变。多样化的培训模式有利于满足不同层次水平校长的需求,激发校长参训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有效地提高了培训质量,促进了校长的专业发展。

(四)校长培训师资队伍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培训者水平是校长培训质量的根本保障。如果没有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师资队伍,是很难保证校长培训的质量和效果的。多年来,石河子大学高度重视校长培训师资队伍建设,涌现出了一大批专兼职优秀骨干教师。通过挂职锻炼、进修深造、承担科研项目等多种途径和形式,强化中青年骨干师资和学术带头人的培养:为促进培训者专业化水平的提升,石河子大学始终把对培训者的培训放在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的基础性先导地位,积极创造条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培训者培训工作。此外,石河子大学还注重以科研为先导,通过研训一体化,不断提高校长培训师资的专业素养、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总的来说,目前石河子大学已经基本建立并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由专职教师、教育行政干部、优秀中小学校长组成的素质优良的专业化校长培训师资队伍,确保了兵团中小学校长培训的质量和效率。

此外,石河子大学在中小学校长培训资源、培训信息化、培训制度等方面也取得了新的重要进展。进一步规范了培训办班以及学员班级管理制度,建全学员培训档案,严格考试考核及证书发放环节并实行班主任责任制,严格办班操作规程,严格考勤,开展优秀学员评选活动等。这些措施进一步促进了兵团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的健康发展,确保了培训质量。

二、进一步加强石河子大学校长培训工作的策略

1.更新培训理念,明确新的培训目标

办好中小学校,不仅要有一支高水平的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更要有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的校长队伍。所以要注意根据形势的变化不断地调整更新培训理念,重点要抓两个理念的转变。

(一)培训者培训理念的转变。从专业化校长的要求出发,在培训指导思想上树立超前意识,不仅着眼于当前社会的现实需求,尤其是各全国各省市大力援助新疆对兵团教育的现实需求,更应着眼于研究未来社会的特点及其对校长的素质要求。在培训目标上,由原来的培养适应兵团教育发展需要的职务适应性培训转变为促进兵团教育发展的职业发展性培训。要着眼于校长自身的发展,促进校长的专业化水平,进而促进兵团各农牧团场学校的发展,提高兵团学校的整体管理水平。

(二)受培训者培训理念的转变。以往校长们参加培训的目的是学习兄弟学校的成功管理经验,回去照搬照做,而忽视了科学教育思想的学习和树立。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领导学校,首先是教育思想上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兵团地处西北要塞,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兵团特有的体制,使兵团校长们习惯于按计划照章办事,把校长看作是一种行政职务,满足于做事务型的校长,这种校长观已不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因此,要用先进的符合时展要求的教育思想来置换陈旧的不合理的教育观念,帮助校长们重新进行角色定位,树立一种新的校长观,即校长是学校的经营者、管理者、优质教育资源的创造者、促进学校发展的研究者,使他们把自身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由被动适应向主动创新发展,由外在需求向内在需求发展,进而实现培训目标,共同促进兵团校长的专业化发展。

2.构建灵活多样的培训模式,突出学员在培训中的主体地位

科学选择中小学校长培训的教学方式方法与技术手段,是提高校长培训实效性的基本前提。培训课程设计得再好,如果没有适合的教学模式,还是不能有效实现培训目标。

(一)坚持问题为本的学习。校长培训是一种成人学习,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学习是为了解决工作实际中的问题。对校长而言,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因此,将培训教学过程设计成问题解决的过程,将校长工作实践的情境迁移到培训教学中来,比简单地将知识和理念灌输给校长更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对校长而言,获得系统的知识并不是最主要的,关键是提高校长在工作情境中的胜任能力和专业水平。

(二)尊重校长个人的实践性知识。校长作为成人学习者,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相关的专业知识。他们都是带着自己的问题和经验、怀着不同的需求来参加培训的。成人学习并不是一个像技术性教学实践臆想的那样简单的“授一受”的刺激反应过程,而是一个不断的自我建构过程。只有校长在自己的实践经验基础上,以自己的思维方式向自己不断地提出问题,思维才有可能向纵深发展。

(三)倡导合作学习。知识具有社会性,处于同一工作领域的人通过有效的沟通和交往,完全可以实现知识共享的目标。因此,在校长培训中,要提倡合作学习。不同的校长在不同的工作环境中都会积累一些富有个人特色的实践经验,对于同一个问题,他们往往具有不同的看法。通过合作、交流和碰撞,就很容易使校长获得对复杂问题的更为全面的理解,开阔他们的思路和眼界,提高他们的批判思维,增强他们的沟通能力。

(四)始终尊重校长的主体地位。无论选择何种教学方式,都是以尊重中小学校长主体地位为前提的。我们必须改变校长培训教学“一言堂、满堂灌”的局面,创造出一种民主的教育生活。按照杜威的理解,民主不仅是一种特殊的政治形式,也是一种教育生活方式,而民主的教育生活也是有前提条件的,“只有学习者从学习对象变成了学习主体,教育的民主化才是可能的”。

总之,优选培训教学方式必须以校长的实际工作为出发点,尊重校长的主体地位,尊重校长的个体实践知识。从调查结果看,案例(情境)教学模式、问题中心模式以及同伴互助模式等受到校长们的普遍欢迎。

3.进一步加强校长培训师资能力建设

满足高层次、多元化的校长培训需求,提供有效的培训供给,关键在于培训者的质量和水平。因此,作为校长培训机构,必须把加强培训者能力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深刻认识建设一支结构合理、专业素质良好、职业道德高尚的培训者队伍的重要现实意义。

(一)深化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全面实行培训者聘任制。通过实行培训者聘任制,把竞争激励机制引入到培训者队伍建设中来,激发和调动培训者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培训质量和水平。第一,加快推行校长培训师资资格标准,建立校长培训教师的资格认证制度。要进一步研究和明确培训者的职业特点和能力要求,从年龄、学历、职称、科研能力等方面严格培训者准入门槛。第二,建立健全培训者考核评价体系。包括培训者工作绩效评估制度、岗位管理制度以及奖惩制度等,同时建立不胜任培训者退出机制,促进优质培训者合理流动。第三,加强培训者的培训工作。培训机构应当建立培训专项资金,积极创造条件,通过多种渠道,采取有效措施,对培训者进行培训。

(二)充分利用本地区优秀校长,特别是骨干校长、名校长作用。优秀的骨干校长既有丰富的中小学领导管理经验,又具有较高的学科专业和教育专业理论素养,是中小学校长队伍的中坚力量,是非常重要的教育人力资源。调查发现,绝大部分校长心目中理想的培训者是一线的优秀校长。他们认为“对中小学学校工作实践有了解和研究"是培训者最重要的素质。因些,培训机构要积极创造条件,充分开发和挖掘优秀校长的力量,优先把他们吸收到校长培训师资队伍中来,提高培训效益。同时,还应当积极联系知名专家学者,同其中有较强校长培训工作能力的优秀人员建立密切而长期的联系,形成中小学校长培训师资人才库。在加强资建设过程中,努力使师资建设走上制度化和规范化的道路。

石河子大学的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在现代教育培训理念的指导下,积极推进培训内容和培训模式的创新与改革,提高了培训的质量,增强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但在培训基地的建设、两支队伍(即管理者队伍,教师队伍)的建设、培训制度的健全和完善及中小学校长培训质量的追踪评价方面仍需与时俱进、改革创新,使培训工作在推进兵团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祥明.当代校长的角色定位及专业化培训[J] 中小学学校管理,2003(11).

[2]钱立青.“问题为本":提高中小学校长培训绩效的教学模式变革[J].中国教育学刊,2007(4).

[3]郭宁 赵晓燕. 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提高中小学校长培训质量[J].石河子大学学报,2004(4).

团校培训心得篇6

一个月前,思教处主任告诉我,学校选派我到省团校参加培训。作为一名步入教育领域不到两年的新教师,这次培训对我意义深刻,我很激动。两个星期前,正当学生们面临着激烈的适应性考试时,学校向我转达了教育局的培训通知,看到通知的十一条培训提纲,我内心产生了迟疑,难道我要为了这些看起来形式化教条化的培训而撇下正紧张复习的学生吗?5月11日,带着忐忑,我走进了省团校。从报道那一刻起,我就知道这一次来得太值得。

在这里,我受“和谐团校、花园团校、效益团校”的氛围所感染,我被授课老师们热情的态度和专业的精神所鼓舞。团校的老师及工作人员用行动给我们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的氛围,不管是在公寓还是在食堂,不管是在办公室还是在课堂,不管是培训管理还是正式教学,无处不值得学习,无人不值得学习。正式培训的第一堂课,是李勇老师轻松愉快的“励志训练”。李老师通过一连串的游戏设计,带着我们在去体验、去分享、去提升、继而去应用,让我认识到学习如此这样轻松而高效,快乐而又深入人心。这就是体验式学习。

在这里,我找回了高中时的学习状态,用谢萍教授的话说就是“保持饥饿,保持愚蠢”。学习是很消耗能量的。在团校的每一天,我时常饥饿,每到离下课十分钟的时候就有冲向食堂的冲动,就像中学生长知识长身体的本能需要一样。在学校里,我们谆谆告诫学生要怎么学习,却往往忽视了自己的学习,长久下来,就只能“老调重弹”、“坐吃山空”。同班学习的有很多是校长、书记、思教主任、德育主任,他们跟我一样坐在教室里认真地当起了学生,虚心向授课老师和同行们求教。这就是求知若渴,就是空杯心态。

在这里,我收获了最专业、最系统、最实用的教育知识,了解到了更多元、更全面的教学方式。从谌贻琴副省长(时任省委宣传部长)在“千校万师”培训工程启动仪式上的讲话,到吴祖平老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实现中国梦”这一堂生动的政治课,我认识到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了德育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无论是谢萍教授“明礼知耻、崇德向善――道德使人生幸福”,还是李志东老师的“校园礼仪”,抑或是牛贵军教授的“教书・育人・治国”,让我明白了为人师表,就要率先垂范,师德不高、师风不正何以能教育出人格健全、道德高尚的学生呢?李勇老师的“励志训练”、李婧老师的“青少年犯罪预防”、何克教授的“健全人格塑造”以及蔡顺华老师的“学会感恩,与爱同行”、邓连奇老师的“教育的艺术系于‘心’”,向我们展示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先进理念和实用方式。而十四中的杨老师和高一(7)班的同学们,向我们表达了中学生的潜力和积极向上的天性,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快乐的“心理健康”课。这些就是“千校万师”所传递给我们的正能量。

在这里,认识了很多和我一样的教师同仁,他们很多是优秀的前辈,我们一起交流教育教学的经验和心得。培训班组织的两次专题小组讨论,让教师们的思想和理念得以碰撞,让贵州教育的现实问题得以显现,让好的教学经验和方式得以分享,让学习培训的收获得以升华。这是取长补短,是一种学习交流。

李志东老师说,学习最初的形式是模仿。而我认为,成功的学习是结合自身实际的借鉴和模仿。精彩的培训,让我们平淡的心得以激昂,但能将这份激昂持续下去,带回教学的实践中,这才算是培训的成功。就像本期培训班的班长、夜郎中学何勇校长所说的一样,“培训是为了充电,学习为了更专业”。我们在“千校万师”的学习中被赋予了能量,接受了新的理念和方法,是为了回到自己的舞台上能更好地建设学校、更好地促进教学。

做好二次培训是首要。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而一个团队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回到学校的第一步就是要在教师队伍中宣传学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贵阳三十四中的一个良好传统,就是任何外出培训的教师,都要在回校的第一次教职工大会上汇报学习所获,分享学习心得,将个人培训上升为团队培训,将个体力量扩大到集体力量。

搞好文化建设是基础。文化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校园文化,二是班级文化。文化营造氛围,是校风班风建设的重要一环。本校的教学硬件设施先进是我们的一大优势,而文化软实力的薄弱则是我们的软肋,而文化建设也正是本届校领导班子最重视的项目。去年开始,学校的宣传栏、班级黑板报、广播站、学校全体师生集会等载体被进一步开发利用,这是一个好的契机,但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比如,除了专门的宣传栏,教学楼的每一处空间都是我们文化建设的平台,但还没有充分的利用。班级文化建设,除了黑板报之外,还缺少统一的规划,有些班级做得好,有些班级相对欠缺,对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育和潜移默化的影响还有待挖掘。

学生干部培养是关键。实践证明,只要正确地引导,学生自己可以管理好自己。培养得力的学生干部团队,不仅可以展示培养学生的管理领导实力,让他们增强自律意识,还可以减轻班主任的工作。作为班主任,要做的就是去多方面发掘他们、不断地激励他们、引导他们。将学生自己的管理形成常态,做到班主任在和不在一个样,这才算是成功的班级管理。

班级团队建设重体验。对于这一点,李勇老师的“励志训练”和十四中杨老师的精彩课堂给了我深刻的启示。以往,我们搞班级建设,更多地是通过班会课的说教或者对个别学生的单独教育,或者依赖校运会、合唱比赛等形式。而实践证明,这些方式,不仅单一,久而久之学生会厌烦,老师也会在疲惫中丧失耐心,而且效果甚微。“励志训练”那种体验式的教学,通过游戏让学生去体验,通过体验去领悟,学会合作、奉献、包容。我相信这会是更有效的班级团队建设方式。这种体验式教学,可以更多地引入到班会课、体育课以及常规课堂当中,潜移默化地深入学生的内心。

团校培训心得篇7

关键词 拓展训练 心理健康标准 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8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大学生校园突发事件频繁发生,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新闻媒体、教育管理部门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率在10%~30%之间,大学生自杀的极端事例时常在各所高校中出现,仅2011年上半年,全国就有40名高校学生自杀身亡”。①如何科学有效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当前教育管理部门亟待解决的研究课题。

1 拓展训练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

1.1 拓展训练涵义、特点与课程内容

拓展训练是一种新兴的体验式学习形式,源自二战时期英国海战求生,后盛行于人才资源管理培训系统。1995年进入中国,2002年北京大学将拓展训练引入到学校教育系统中,之后拓展训练如雨后春笋一样在高等院校安家落户。学校拓展训练的开创者钱永健教授认为:拓展训练是与传统的认知教育不同的体验式教育活动,它是体验式教育在中国特定环境中的产物。借助于精心设计的特殊情景,以户外活动的形式让参与者进行活动体验,从中感悟出活动所蕴含的理念,通过反思获得知识改变行为,实现可趋向目标的一种教育模式。②

拓展训练课程的特点是以游戏活动开始,刺激、好玩、新奇和惊险并存,体能刺激适中,心理刺激最大。课程以综合体能活动为载体,以心理挑战为重点,以挖掘个人潜能、提升自我、熔炼团队为目标。

拓展训练内容丰富多样。依据主要课程内容,可分为破冰类课程、沟通类课程、团队协作类和个人挑战类课程。依据练习的场地,可分为室内拓展课程、户外拓展课程和专业场地拓展课程;依据拓展的目的与任务,可以将拓展训练分为激发潜能类课程和熔炼团队类课程;依据拓展的功能可以将拓展运动分为健身类课程和教育类课程等。

1.2 心理健康教育目的与拓展训练目标的高度一致性

1.2.1 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

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对心理健康的定义是: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的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可以理解为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高效而满意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生命具有活力,潜能得到开发,价值得以体现。③评价一个人的健康状态需要有比较客观的标准。依据广东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中心组编的《高等教育心理学》中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的阐述可归纳为:心智潜能得到充份发挥,形成了优良的心理品质,情绪稳定、适应良好、有幸福感和成就感三大方面;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健全、人格完善、自我意识正确、人际关系和谐、社会适应良好、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等特征。

1.2.2 拓展训练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成为研究新领域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通过教育手段让学生心智潜能得到充份发挥,情绪、意志、人格、自我意识、人际关系、社会适应性以及心理行为等得到健康发展。这与拓展训练挖掘个人潜能、完善健全人格、完美团队合作意识的目标有高度的一致性。

当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正在从传统的课堂理论宣讲、专题讲座走向多种活动参与的体验式学习模式。而拓展训练教育模式的引入更是打开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另一扇大门,使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人格、自信、理解、信任、沟通、团队等抽象性概念一下子直观起来。在拓展训练专门设计的游戏体验活动环节,学生将会毫无保留地展露出自己做事的行为方式;在分享讨论环节,学生在兴高采烈地诉说和倾听过程中将显露其行为活动的心理路程;在总结回顾环节,学生在分析活动成功或失败、完美或缺憾的过程中将重新审视自己、定位自己。拓展训练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正在成为当前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一个新领域。

2 五邑大学拓展训练课程及培训开展情况

2.1 正式引入拓展训练课程

2009年,拓展训练以公共选修课形式引入五邑大学。每期培训时间为9周18个学时,课程规模为30人。目前已开设7个学期,培训学生达200多人。拓展训练课程以体能刺激与心理刺激为手段,全面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完善团队意识,提高社会适应能力。课程操作流程为前期分析—课程设计—场景布置—活动体验—分享讨论—总结反思—感悟提升—改变行为。

2.2 单元拓展课程的培训目标明确

以我校拓展训练的核心经典课程为例:破冰团建课程旨在打破人与人之间的坚冰与隔阂,选出队长创立队旗、队歌、队训、队名,完成团队建设;信任背摔课程中,让学生体验失重的恐惧以及团队协作的意义,认识到信任别人是一种快乐与幸福,被别人信任是一种成就和满足;突破雷阵课程中,让学生体验在山穷水尽疑无路,柳岸花明又一村时的兴奋,学会打破定型思维,勇于开拓,勇于创新;高台演讲课程中,让学生体验到高压下演讲的困惑,认识到说话是思想的表达,听话是信息的收集,而思想是一部复杂的交换机;穿越电网课程中,让学生体验到,细小失误造成的满盘皆输,认识到细节决定成败,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

2.3 多种形式的校园拓展培训活动

为扩展课程的辐射面,校党委宣传部、校团委等部门定期聘请该课程教练开展大学生素质拓展培训活动。如:2010年,校党委宣传部开展了“责任、激情、言为心宣、语为心传”为主题的校报记者团潜能挖掘拓展培训;2011年,校团委开展了以“我行、我能、我尝试”为主题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岗前模拟拓展培训。活动中,学生参与积极性高,该课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影响显著。

2.4 受训学生回馈课程感悟

课程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每期课程都和学生建立了很深的情谊。通过网络平台与学生建立了无障碍信息沟通。在学生反馈信件中,内容包罗广泛,课堂建议、训练感受、课程回顾、生活感言,最多的还是拓展课程感悟,从这些感悟中可以反映出学生的提升与进步。部分学生感悟列举:(1)在明确了目标以后,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要放弃,只要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做了,不管结果如何,都是成功的;(2)如果将自己的生命完全交给别人,你会信任对方吗?信任,是精诚合作的基石;(3)这是一次值得的培训,因为我们在培训中受益匪浅,而这些收获已经在不经意间开始改变我们的生活和我们的人生态度,使我们更加积极向上;(4)大声唱,大声叫,用力跑,用力跳,紧紧拥抱,这些都是我们在工作生活中很难体味到的。教练对于信赖、自信、团队协作的点评对于我们也变成了一种快乐而必要的回味。结束训练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总是兴致勃勃地将这些快乐的过程讲给身边的每一个人,然后回收每一份羡慕、期盼的目光。

3 五邑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拓展训练培训方案设计

党的十报告关于教育事业发展的论述: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的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素质教育”、“立德树人”成为人民满意教育的关键词。因此,高校引入拓展训练,在设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拓展训练方案时,将企业团队培训中流行的心理拓展训练项目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需求相结合,将课堂教学从教室内延伸到室外,让学生在体验式的游戏活动项目中,开发个人潜能、强化团队合作,深化人际沟通,培养理解力、信任力、塑造完美人格,让学生在游戏玩乐过程中顿悟自知、自信、自强。

3.1 塑造完美人格锤炼学生干部领袖团队方案

学生干部是学生中的优秀群体,是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信使和桥梁。对学生干部进行沟通力、理解力、领导力以及团队意识、服务意识为主题的拓展训练,挖掘学生个人潜能、培养团队意识,让学生在活动体验中展现自己、分享讨论中审视自己、总结回顾中提升自己。最终掌握一定的训练技巧,扩大训练的成果,在教师和学生之间起到信使和桥梁作用,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

3.2 挖掘潜能打造多种风采精英团队方案

依据高校人才培养计划,统筹安排各类拓展训练主题培训,满足不同学生群体需求。开创性地为不同学生群体举办心理拓展训练活动:如为大一新生举办“新起点、铸梦想、我的人生我作主”规划类主题活动;为大二大三学生举办“塑造你我、合作发展” 团队意识类主题活动;为毕业生举办“自强、自信、自立、放飞梦想、融入社会” 自我提升类主题活动;为学生党校和团校成员举办“挑战自我、熔炼团队” 主题活动;为经济困难生举办“自强、自信、重塑自我、重树自信” 主题活动;为暑期参加社会实践的学生举办“敢担当、我行、我能、我参加” 主题活动。开展这些培训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开放分享、快乐学习的魅力,增进彼此了解,建立人际信任,塑造健全人格,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下转第219页)(上接第205页)

3.3 积极学习完善辅导员指导团队方案

举办辅导员心理素质拓展技能专题培训活动。高校辅导员队伍需要对学生充满热情和责任。为了充分发挥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力军作用,学校可在寒暑假组织辅导员参加拓展训练专题培训,促进受培训的辅导员将拓展训练的精神、技能运用于学生的日常管理和生活当中,激发工作热情,传递正面能量,帮助学生成长成才。

4 结语

心理健康教育引入拓展训练的相应课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积极影响。拓展训练课程要与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建立常态化教育培训关系,多维度积极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拓展训练方案设计,让学生在体验式培训活动中开挖个人潜能、深化人际沟通,熔炼团队精神,在游戏玩乐中顿悟自知、自信、自强。

注释

① 袁凤梅.拓展训练对提高高职学生心理抗压力作用的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2.2.

团校培训心得篇8

2020年我校承担了“国培计划”—中小学“一对一”精准帮扶培训项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得到了高教社的大力支持和悉心指导,也得到了各基层中学的通力协作,项目进展顺利。现就我校项目实施工作总结如下:

一、项目实施的基本情况

2020年我们承担的中小学“一对一”精准帮扶培训项目参培学员60人,参培率100%;在全体管理人员的精心管理下下,辅导老师兢兢业业,学员们学习积极性高,培训过程严谨、轻松、愉快,活动形式多种多样,达到了培训的真正目的,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在培训期间,我们聘请了一批知名教授、优秀教研员和教学一线骨干教师组成的“三结合”的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为学员带来了一场场学术盛宴;开展了学员交流研讨、示范课、说课评课、教学观摩、教学研讨等教学活动;培训活动安排合理、内容丰富、效果良好。经过历时一个月的集中培训与校本研修混合式学习,全体学员为国培交上了圆满的答卷,明晰了专业发展路径和方法,涌现出了一批研修成果和优秀课例,切实提升了课堂教学能力,并初步形成了以问题为导向聚焦主题开展以同课异构、异课同构、一人多轮等多形式的校本研修常态化机制。

二、项目实施的主要做法

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提高站位

成立项目领导小组,充分发挥领导力。为确保我县“国培计划”项目顺利完成,成立了以县教育局分管领导为组长的“国培计划”项目实施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进修学校,具体负责项目的日常管理工作,为顺利推进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进修学校、接培学校、基地学校的校长全程参与了集中送教活动,特别是中学的三位主管校长,全程参与导师团每次送教前的交流研讨会、送教后的总结分析会,给了大家极大的信心和鼓舞。可以说领导的重视程度体现了项目的重要程度,也是本次国培项目成效显著的重要原因。

为加强管理,使项目取得实效,分别出台了项目的《实施方案》,对培训原则、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和组织领导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并明确要求:葫芦、冯家寨、大平台三个学校必须把“国培计划”纳入常规工作,列入教育局对学校的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参培教师返校研修过程中必须在所在乡镇进行推广使用,真正起到骨干示范作用;凡培训未合格的教师,一律不得参与各类评先评优。从而在制度和组织上为培训工作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领导的重视程度体现了项目的重要程度,也是本次国培项目成效显著的重要原因。

(二)优化团队,保证质量

这次国培送教下乡培训,我们组建了项目指导及实施团队,形成了指导团队、专家团队、和后勤保障团队三支力量。

管理指导团队包括局乡校(校长)三级行政管理团队和班主任、协作组三级班级管理团队,这支力量主要起到了行政推动和组织管理作用。

专家团队由外聘专家、一线名师、优秀教研员和我校专职培训教师三方面构成:我们按照“围绕需求定课程,围绕课程选专家”的原则来选聘专家名师,选聘的6位高校专家教授都是由主办单位推荐,我们选聘3名中小学名师和优秀教研员是通过当地的名师资源库,结合其现任教情况选聘。

后勤保障团队也是由县乡校(后勤校长或主任)三级构成,这支力量主要是为学员提供安全舒适的学习生活保障。

培训团队各自任务具体,职责明确,相互协作,优势互补,保证了项目实施各环节行动路径清晰,组织分工具体,方法措施得当,目标落实到位。

(三)加强防控严格排查

一是高度重视疫情防控。明确专人负责,把学校联防联控的工作要求细化到每一个培训环节、落实到每一位学员,坚决防止疫情向校园输入扩散。培训期间一律佩戴口罩。二是每天对校内区域进行消毒处理,对报告厅、办公室、厕所等公共场所逐一清洁打扫,并实施消毒防疫。三是对进入校园的所有人员,一律进行实名登记,接受体温检测和出示健康码。

(四)健全制度,规范运作

为把本次国培项目做优做实,使我县承担的送教下乡培训能够按照培训指南要求,不走形不变样,我们按照项目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人员岗位职责,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主要包括有:《学员手册》、《学员守则》、《班委会工作条例》、《优秀学员评选条件》、《学员请销假制度》、《学员学习考核办法》。为了细化管理,学校还制定了《培训方案》、《培训管理细则》。班主任组织学员不定期召开座谈会,了解学员的意见和要求,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及内容及后勤服务保障。做到精心管理,规范实施,过程落实,不走过场。活动过程中,要求每位学员认真学习,按时活动,积极完成交办任务,班主任定时或不定时地对学员进行考核,确保了学员出勤质量。学校严格执行管理制度,责任落实到人。在培训过程中,在管理上没有出现问题,与管理制度健全和管理人员执行到位有很大的关系。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全方位保证了项目能够有规可依,按规实施。

(五)精心谋划,务求实效;

1、科学遴选项目接培学校和参训教师

接培学校的选择:依据“如何上好一堂课”研修主题,我们几次开会研究接培学校,以求项目效果最大化。我们广宗有8个乡镇12个中心小学,南北狭长,乡镇中学有大有小。基于便于学员管理、便于学员集中、学校基础设施好、地理位置好、发展水平好便于协作研修这几方面,结合学校实训条件、教师教学能力等情况统筹考虑。

参训学员遴选:在送教乡镇辖区内,主是是基于三方面考虑:青年教师积极性高、培训需求相近、助力提升空间大。故而选择了葫芦、冯家寨、大平台三个中学的数理化学科教师参训。

2. 训中抓重点,学以致用。

在培训期间,还指派专人担任培训班班主任,对学员到勤、学习参与、作业完成情况进行量化管理。我们安排管理员和坊主就坊员在线上学习情况进行指导、对坊员所做的作业进行批阅,定期对坊员在线学习情况进行通报,及时通知“后进”坊员及时在线学习,使每位坊员的成绩都达到90分以上。线上学习,是坊员研修的一项重要内容。研修网平台为坊员提供了优质的课程,如何让坊员按时完成课程学习任务,取得线上学习效果,县进修学校管理层面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除了在“微信QQ群”及时发成绩通报外,还汇总坊员所在学校的集体成绩,全县通报。

在整个培训期间,专家团队从教学整体设计、课堂教学设计以及信息化教学三个方面为学员进行培训。培训课程包括职业教育政策文件解读、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现有课程结构分析、教学设计与评价、说课的程序与技巧、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信息化教学设计、微课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PPT的制作与美化等内容。在培训过程中,根据接培学校的需求,在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同时,还对学员进行指导,从课程结构设计、幻灯片、说课稿、录制说课视频等多方面对参训教师的公开课进行了完善指导。专家团队还采用讲授、示范与实战演练相结合的方式,拓展学员们的思路,通过举办小型说课会,为教师提供展示和交流的平台,实实在在帮助受训老师们解决如何“上好一堂课”和“建好一门课”的问题。

3. 及时督导,扩大效果。教师培训是一种高度专业化的活动,它不仅需要先进的培训理念、高水平专业化的培训团队、科学完善的培训方案,同时还需要严密的管理监督保障。在本次培训中,为达到培训效果的最优化,我们在培训的管理监督方面也采取了比较得力的措施。具体表现在:一是主管校长负责制和学科管理员制,每个学科为一个小组,都推选一名管理员。全面负责本小组学员的学习、生活及沟通联系工作。二是严格考勤,精细化管理,保证了培训的质量。此次培训严格考勤制度,原则上不允许替换、请假等事宜,各基地学校根据学员跟岗阶段的考勤及其表现给予评价反馈,这种约束机制保障了良好的出勤率,没有出现无故缺席的现象,将培训工作扎扎实实落到实处,避免流于形式。三是积极引领各位学员成为培训的主体,开展交流研讨、经验介绍、成果展示等多种方式,充分发挥参训学员的聪明才智、集思广益,同生共长。培训在管理员的组织带领下,以学科小组为单位,通过研讨、小组活动、微信群主题讨论等多种形式,组织学员就本次培训过程中的收获与感想、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教师成长体系等多方面的热点问题充分讨论、互动交流、发言研讨。

项目特色:

突出创新,彰显特色

特色一:实行“切块打包”责任制。

“切块打包”是参训学员指以学校为单位进行管理,而讨论时按学科进行分组,由各学校主管教师培训的副校长负全责。从参训学员的通知、召集、报到签到、领取资料到乘车、听课、上报材料,主管校长全程管理。有效地保证了签到率、听课率和按时上报资料,保证了工作效率和培训效果。每一次活动,都要求活动基地有方案,有督查,所有细节均有主管校长负责落实。

特色二:局领导全程参与,调动积极性

主持人在活动中有序而灵动地组织、串联、协调活动的各个环节,胸有成竹地驾驭活动的进程,与其他授课专家教师配合,机动灵活地处置授课中的各种情况,可以有效地保证学员参训期间学习的高效、保证与授课专家的沟通畅通。我们特意选派县教育局师教股股长祝海兴同志全程担任集中培训主持人工作,负责组织课堂纪律、简介专家、穿插引导和组织答疑。

三个学科,各有一名学科带头人出任管理员,主持分组讨论活动,帮助学员养成在课堂中的有效提问、互动交流、注重实效的培训学习习惯并跟踪培训全程,课间组织一些热身活动,处理协调临时事件。以学科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交流,各小组分别提交作品进行评价。制定可执行的方案,组员之间及时交流沟通,解决问题。集中分学科教研。在对教学设计深入研讨的基础上,由各学校教师代表登台献课,大家观课议课,再进行反思,对已有教学方案,从教法、学法、课堂评价等方面做了修改,在课堂实施方面做了优化调整,最终在大家集思广益基础上,形成更加完善的教学设计。多次的展示、汇报、小组讨论等,让老师们在培训过程中感受到了团队的力量,增强了的团队意识,有助于老师们去培养自己的学生。这保证了培训中的每个环节实施到位,从而催生出了培训的实效。实践证明,这样做学员积极发言,课堂效果好。

三、关于今后培训的设想、意见、建议

(1) 科学规划,精心设计

在今后的培训中,我们将认真总结经验,反思本次培训的不足之处,尤其要重视学员的反馈意见,查缺补漏。在培训方案设计上充分考虑培训设计方案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效性,做到理论和实践结合,确保培训质量。

(2)及时部署,通畅运行

本次培训项目管理团队及基地学校通力合作,以一种高度的热情和奉献精神圆满的完成此次培训任务,肯定态度的同时也要注意任务的调配。今后的培训提早进行任务的安排部署,减小对基地学校工作强度分散,保证培训的顺畅进行。

团校培训心得篇9

当今社会是个学习型社会,各种培训机构多如繁星,要想在竞争中取胜,必须得有高人一筹的能力。我从来没学过企业管理,然而经过多年职场的磨炼,我有一个朴素的认识:做事先做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人。只要把团队经营好了,我们的学校自然就会在市场竞争中获胜。

学校成立之初,我和吴欣招兵买马,招募了4名骨干成员和3名工作人员,并根据他们的专长对他们进行了分工:能说会道的陈东负责招生,文采斐然的果果负责信息平台管理,博学多才的路晨负责教学,创新实干的梅子负责师资培训。我是学校的法人代表,负责整体协调,吴欣是我的合伙人,算是副校长,重点帮助陈东、路晨负责招生和教学工作,团队迅速运行起来。

我深知,经营团队就要经营 “人心”。培训是与人打交道的行业,培训者的个人素质关系到学校的兴衰。而经营人心的关键,我觉得是提高人的心性,从修身开始,正其心诚其意,努力让团队成员明白经营的目的和工作的意义所在。我认为一个好的团队,必然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互相成就,优秀的员工是团队发展的基石,好的管理者是团队持续创造价值的保障。我更深知,作为一个优秀的团队管理者,重点是让团队有共同的目标,让每个成员发挥各自最大的优势,这些优势的集合就是团队发展源源不断的动力。因此,我组织团队骨干成员共同商定了学校的核心理念、内部管理制度以及学习机制。学校出资定期委派骨干成员外出学习,回来之后组织内部分享学习经验,达到共同提升、凝聚力量的目的。

常言道,人在一起是聚会,心在一起是团队。由于满足了员工的需要,能够让他们既得到经济回报,又实现自身价值,所以员工干劲十足,我们学校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师资力量储备日渐丰富,教学质量也得到受训者的好评,生源不断。不到三年时间,学校就在当地享有盛名,我也在教育培训界赢得了很好的口碑。

当我们的培训学校步入正规化运营轨道后,我的合作伙伴吴欣却在未与我商量的情况下,在与我相距不到100公里的城市注册成立了一家新的培训学校,运营模式完全照搬我校。

我与吴欣是好朋友,我们合伙办校之后,我一直视他为最贴心的人,经常与他对酌畅饮,彻夜畅谈,有了什么好的想法,总会第一时间找他商量。学校赚了钱,我给他的收益也总是超^他的预期。我总认为,能遇到情趣相投的朋友干热爱的事业是缘分,不仅要共享成果,更要共享创业的过程。吴欣此举让我伤透了心,不是因为他另外办校,而是因为他没有提前告诉我他的想法。在他提出辞职之后,我才知道他早已另有所图,而且还带走了文采斐然的果果。我听说,他也对其他三名骨干成员许以高薪,但是没起作用,那三人还是选择跟着。

虽然吴欣的做法让我非常生气,但是看在多年朋友的情分上,我还是友好地给他和果果召开了欢送会。在欢送会上,我声情并茂地回顾了创业历程中我们共同走过的难忘、美好的时光,肯定了他和果果对学校发展所做的贡献。

团校培训心得篇10

一、县级导师培训者团队的组建是支持乡村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

“导师制”背景下的县级教师培训者团队的建设,成为支持乡村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建设高素质导师团队的重点在于遴选出好的导师,导师是保证“移动教育资源与培训中心”项目开展和良好运行的核心人员。在导师的遴选上,四个项目县共同遵循一个遴选原则:依据本县义务制教育阶段学校及幼儿园的数量与分布情况,专兼结合,整合全县最优质的教师资源,采取学校或个人推荐申报、县项目办考核选拔的方式,将一批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善于沟通、对该项工作有热情的学科骨干教师及学校主管教学工作的校长遴选进入县级导师培训者团队。

县级导师培训者团队的成员由来自县教研室、县教师进修学校、电大师培和中小学一线各学科特级教师、优秀教研员、省市县三级学科骨干教师或学科带头人组成,对符合上述条件和要求的主管教学工作的校长,让其优先进入团队。县级导师培训者队伍人数一般在20~50人。例如,四川省苍溪县根据导师遴选条件,在全县通过层层推荐、条件审核和领导审批,项目启动之初确定25名教师成为正式导师,其中学科类导师21人,学校管理类导师

2人,教育科研类导师2人。这25名导师中,有特级教师3人,中专高级讲师、中学高级教师8人,省市骨干教师10人,在全县均具有一定的权威和影响。

项目县在组建县级导师培训者团队后,会根据工作需要,相继遴选和组建乡级导师培训者团队和校级导师培训者团队。例如,甘肃省崆峒县将政府督学遴选进入区级导师培训者团队,将培训、指导与督导三项职能纳入区级导师团队。该县教育局根据项目工作推进情况,再次发文建立乡级及校级导师团队,形成紧密相连的县(区)、乡、校三级导师培训者团队,共同支持乡村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统筹管理是支持乡村教师专业成长的有力保证

1. 成立项目领导小组

四个项目县分别成立以县教育局局长担任小组长、副局长担任小组副组长,由教育局办公室、人事股、计财股、教研室、项目执行办公室、项目学校主要领导为组员的项目领导小组。同时,设立由项目领导小组直接管理的项目执行办公室,一般由本县教师进修学校,负责直接管理和处理县级导师培训者团队的日常事务与考核评估工作。

2. 建立规章制度

为了保证县级导师团队支持乡村教师专业成长工作的顺利开展,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相继出台制定有关政策支持文件,如《青川县导师工作职责》《青川县导师考核制度》《西和县导师基本要求》等。例如,四川省苍溪县制定8条县级导师制度:一是县教育人事股统一掌握导师使用权,导师所在单位服从人事股的派调;二是制定导师职责,明确工作要求;三是县项目办提早规划导师下校计划;四是导师小组定时交流研讨制度;五是建立导师团队学习培训制度;六是推荐导师成员参与各种工作室活动;七是适当提高导师津贴,用师培费予以补贴;八是实施导师工作激励制度。

3. 统筹规划项目推进实施进度

县项目办根据本县项目学校数量和分布区域特点、导师数量、项目启动时间和结束时间,对导师在全县范围项目学校的指导推进工作实施统筹安排,合理划分。例如,四川省青川县从该县县域特点出发,根据全县37所中心校(含九年制学校)、

7所村小、4所幼儿园分布在八个行政片区的情况,将全县的县级导师按学科比例均衡搭配,24位县级导师被分成几个导师小组,以行政片区的中心校为“原点”支持学校,逐个向中心校周围的村小辐射,采取“以点带面,辐射周边”的方式,充分发挥中心校在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和校本研修等方面的引领示范职能,突出片区中心校的“中心”职能。在时间规划上,采取一年时间打基础,两年时间全覆盖,再用一年时间实施导师制背景下的教育教学行动研究。第一年,在全县行政片区项目学校中,选择20所项目学校进行支持;第二年,在兼顾指导第一批学校的基础上,重点走访6所项目学校,同时走访支持第二批24所项目学校。又如,甘肃省崆峒县,有县级(区级)导师团队成员20人,还遴选出乡级、校级导师团队成员11人。该县通过导师团队支持崆峒区16个乡镇的中心校,以中心校为活动支点,向周边学校辐射。按照崆峒区的地理状况和服务区域划片,建立2~4个活动基地集中指导,对活动辐射片区内的171所学校,坚持“送培、送法、送研、送督”到校的做法,支持乡村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分级分层培训是确保支持乡村教师专业成长成功的重要条件

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应该承担相应的职责,要有适应这个职责的专项能力。如果导师自身专业化水平不高,没有过硬的专业基础和专业实践能力,不能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或者不能使用这些理念、方法和手段指导和帮助教师,很难为基层乡村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供有力支撑。

1. 导师角色认识的培训

通过部级和省级培训,促进遴选出来的准导师逐渐成为合格的、新型的、全方位支持乡村教师专业成长的指导教师。第一,通过培训认识并支持乡村教师专业成长导师的多重角色:需求评估者,能通过课堂观察、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诊断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困惑和问题,分析教师需求和制订指导计划。第二,通过培训,成为能给乡村教师提供适切的通识性培训、专题培训和个别指导的新型培训者;能在教师中创建教师学习共同体,鼓励学校教师之间互动交流;成为能给乡村教师提供和推荐相关资源的资源提供者;善于发现乡村学校人力资源,调动学校骨干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示范和学科引领;善于发现优秀教学案例,组织和调动教师进行优秀教学案例的模仿教学和案例的加工改造。

2. 导师专业基础知识和实践知识的补充培训

导师应掌握成人学习理论、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全纳教育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导师制基本理论等,明确导师的职责及任务。此外,也要对导师进行专业实践知识的补充培训,包括了解参与式培训的特点、教师需求调研工具的开发、教师需求分析技能、课堂观察与课堂评价能力、演示和讲解能力、培训能力、教育教学反思与行动研究及协助学校和教师制订专业发展计划的能力等。

部级培训重在引领省级专家、县级导师认识项目特点,明确项目目标,理清省、县两级工作思路,学习并掌握最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四川和甘肃两省的省级培训,按照部级培训的要求,瞄准项目目标,紧扣县级导师需求,采取集中培训与后续跟踪指导相结合、项目规范性培训与当地需要灵活性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搭建项目现场工作经验交流平台和县级导师工作经验交流平台,进行典型示范和典型引路的培训,让省级专家团队成为项目有力的直接推动者。

此外,形成有效的分级分层培训模式:部级专家培训省级专家和县级导师―省级专家依据本省实际再培训县级导师―县级导师培训本县域内乡、校导师及一线优秀骨干教师。与此同时,部级、省级专家巡回跟踪指导县级导师,县、乡、校导师采取三条途径直接支持服务于乡村学校的师生。第一,为乡村学校教师提供即时的、现场的教师培训和教学指导。第二,提供适合儿童需要的图书、体育器材和教具。第三,举行学校安全教育、健康教育和环境卫生教育。

四、分组包片包乡,定点定人定内容,定时定期到校,是县级导师培训者团队支持乡村教师专业成长的基本保障

1. 分组包片包乡

四川和甘肃两省的县项目办将导师团队成员进行分组包片(或分组包乡),每组负责3~4个片区或学区内所辖的学校。导师小组在每学年年初,统筹做好到每所学校开展工作的计划,报县项目办,由县项目办发文至每所学校。一方面,提醒导师所在学校提前调整好导师在本校的教学工作;另一方面,项目学校提前将校内校本教研活动等与导师到校开展工作相衔接,达到与项目学校的学年度教学教研工作基本同步。同时,县级导师结合导师小组分组分片包乡区开展项目工作特点,搭建联片校本教研平台,指导乡村学校教师开展用行动研究的方法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方式。

2. 定点定人定时到校

除导师小组定点到校外,四川省苍溪县的导师个人定点负责1~2所学校开展工作,这些导师能适时引领其他学科的导师来校共同解决教师需求问题。项目县还要求导师所在单位,须每周给出导师两天时间保证到项目学校开展工作。

3. 定点到校定内容

第一,导师团队每次到项目学校,须借助随行车辆载上图书包、教具包、音乐包、体育包、游戏包和上网本等教育资源到校,导师要充分利用上述资源包带领项目学校师生开展相关活动。第二,导师要背上培训资源包,包括教师需求菜单包、导师专题讲座包、教材分析包、教学设计包和课例视频包。第三,导师到校工作基本流程为:与校长教师沟通、现场听课、课堂示范、有效课堂教学研讨、观察学校校园环境及师生精神面貌、巡查安全卫生、巡查学生读书活动和文艺活动等全方位的指导和培训活动。第四,填写好开展工作的各项记录,撰写当日反思笔记,做好收集信息数据的整理、分析与研究。

各省项目县县级导师团队在这一环节中,分别形成自己的工作流程。例如,甘肃省西和县导师工作的基本流程包括:计划安排―目标设计―进校指导―进班听课―观察记录―交流反馈;甘肃省崆峒县导师工作的基本流程为:深入学校,深入课堂,现场观察―问卷与档案分析,深度访谈,现场听课―发现问题,诊断问题―调研真实需求―认真研究,商量对策―返校解决问题―跟踪调查,检测解决效果;四川省苍溪县导师工作的基本流程是“三个一”行动:一次到多校解决同一问题,一次下校导师进行一次小结,一次下校带回一个问题;四川省青川县导师工作的基本流程为“七个一”规定动作:每到一校,同该校校长或中层管理干部座谈交流,相互沟通信息;看教师一份教案;听教师一堂课;评教师一堂课;上一堂示范课;评一张试卷;结对帮扶1~2名本学科教师。

五、因地制宜,创新工作模式,是县级导师培训者团队支持乡村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措施

通过导师5年时间持续地跟进支持乡村教师专业成长,各地县级导师团队在工作实践中逐渐探索和形成本土化的、操作性强和实效性高的工作模式,形成苍溪县导师团队支持模式、青川县导师团队支持模式、西和县导师团队支持模式、崆峒县导师团队支持模式和导师制背景下的行动研究模式等。

1. 苍溪县导师培训者团队支持模式

苍溪县导师培训者团队在工作中探索创新总结的“教师培训四大策略”“导师‘五环节’问题诊断模式”“教师专业成长五步提升目标”“四途径”培训工作模式,在导师的实际工作中已经得到充分验证,是操作性强且支持有效的工作模式。本文重点介绍苍溪县导师培训者团队的“‘五环节’问题诊断模式”。苍溪县导师通过入校指导实践、经验交流和总结提炼,逐步形成苍溪县导师团队“‘五环节’问题诊断模式”:第一环节导师门诊,第二环节团队会诊,第三环节导师引领,第四环节实践提升及第五环节持续跟踪。

在第一环节,导师到校后,首先是门诊导师的角色,对学生、家长、教师和学校管理者通过“观察”“听”“问”“查”“访谈”等方式发现问题,梳理问题,归因分析,确定解决方案。在第二环节,门诊导师对教师和学校的重难点问题,采取导师团队会诊制度,即小组门诊导师向导师团队介绍本组成员发现的重难点问题,提出拟解决方案,经导师团队成员充分讨论、分析和发表建议后,团队最后提出几种最佳解决方案。实行团队会诊,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的重难点问题可得到准确诊治,防止门诊导师误诊,让解决问题不走或少走弯路。在第三环节,导师引领。门诊导师带着具体实施会诊方案再次深入学校,采取讲座、示范、互动研讨和提供资源等各种不同方法,使重难点问题得以解决。导师下校引领的过程,是对门诊方案和会诊方案的运用与检验,具有实践性和实效性强的特点。在第四环节,教师按照导师的会诊方案,在导师的引领下,通过自身不断的实践与反思,最终解决问题,并在问题解决中让自身能力得到提升。第五环节,持续跟踪。门诊导师持续跟踪学校教师教育实践的各个环节,运用相应的评估方法和工具对教师的专业进步和学校的发展做出正确评估,根据评估结果指导教师调整个人专业成长计划,同时导师也应调整下阶段的工作目标和任务。最后,导师将教师专业成长中的情况形成报告,及时反馈到教师进修学校和县教育局,作为新一轮诊断式培训的起点和依据。

苍溪县县级导师培训者团队“‘五环节’问题诊断模式”,是循环往复螺旋式上升的模式,是“循环―提高―再循环―再提高”的过程,教师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在螺旋式循环中逐渐提升,会有效地促进乡村教师的专业成长。

2. 甘肃省西和县县级导师培训者团队支持模式

西和县采取“1+2>3”的示范引领方式,即一名导师带领、培养两名学区骨干教师,两名学科骨干教师通过在学区和学校之间进行课堂比赛或教学经验现场交流活动,扩大项目活动的覆盖面。此外,该县建立学科沙龙,由县级导师、学区导师和学科带头人三级导师分别组织一线教师,开展不同主题的学科沙龙活动,探讨教学心得、教法设计、案例收集,并总结经验。此种方式的活动不仅可以拓展各学科和各层级教师交流学习的空间,转变教师教育教学理念,还能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至今,西和县全县已形成百花奇放、各具特色的学科沙龙链。

3. 导师制背景下的行动研究模式

项目县的县级导师在经过部级专家、省级专家对行动研究方法与操作流程的培训后,分别指导项目学校组建行动研究小组,同时适时引导教师以行动研究为抓手,解决自身在教育教学中问题的一系列研究活动。例如,四川省苍溪县元坝小学立足于有效课堂的“七步法”校本教研模式,已在村级小学推广。“七步法”校本教研模式包括:反思教学,提出问题―收集资料,理论学习―集体备课,设计预案―初次上课,实验预案―说课评课,修改预案―再次上课,验证方案―归纳总结,完成方案,通过行动研究实践,参与研究小组的教师共同认为,行动研究对提高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最有效,同时促进教师养成研究反思的良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