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弈读后感十篇

时间:2023-04-03 07:54:25

学弈读后感

学弈读后感篇1

《学弈》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我国思想家孟子《学弈》一文后,让我懂得学习不能三心二意,专心致志才能学有所获。

《学弈》这篇课文主要讲全国有个围棋高手弈秋,教两个孩子学弈,一人专心听课学习,另一人却一心想拉弓射雁的故事。学习效果截然不同,最后指出这两个人学习结果不同,并不是在智力上有多大差异。让我从《学弈》中明白,一个人的学习态度非常重要。这就让我想到我们平时学习。老师在一节课内向50名学生传授知识,时间一样,方法也一样,可每个人汲取的知识却不一样,有的人专心听讲,积极发言,而有的人却如坐禅和尚,“灵魂出窍”;有的人在桌底下弄自己喜欢做的事。如果老师是传播知识的水龙头,那些认真听讲的同学就像提个大桶把知识装满;而那些心不在焉的同学就像是捧个小茶杯装一口水,学习效果当然不一样。是啊,不专心一无所得,反过来说,专心则得,小专小得,大专大得,恒专则可成大器。

中国有一个成语,叫做“笨鸟先飞”。一个聪明的人学习不认真,久而久之,也就和平常人没什么两样,而那些没有什么天赋的人,甚至比平常人接受能力慢的同学,只要他们刻苦勤学、不耻下问,也能学有所成。勤能补拙,“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他们也能笨鸟先飞。对于一个不明确学习目的、学习态度不端正的人,即使拜在名师下,也难成为高徒。好态度,才有好人生。

《学弈》这一课告诉了我们学习成功不在于聪明,而在于好态度。态度是成功的源泉,没有良好的态度,就没有成功。为我们的学习打了警鸣钟。

学弈读后感篇2

一、多种形式诵读,传承国学经典

国学经典诵读是对典范性、权威性并经过历史结晶的最有价值的国学典籍的诵读,它重在“诵”。“诵”,意为“用高低抑扬的腔调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诵”这一教学手段,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诵读,在诵读中探索,在诵读中感悟和理解,在诵读中提高语文素养。

1.有节奏地读。正确停顿是诵读文言文的要求之一。停顿有两种:一是句间停,就是根据标点符号来确定句与句之间停顿的长短,语调的抑扬;二是句中短暂停顿,它是以词或词组为单位,根据句子成分之间的内在关系来划分的语气停顿。教学中,第二种停顿方法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画出小节线,以便更好地进行诵读。如教学《学弈》一课,在初读时要引导学生画出小节线: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画出小节线后,学生懂得怎样停顿,读起来也就朗朗上口了。

2.配乐诵读。音乐是一种特殊而富有表达力的语言。在诵读教学中,选一首与课文情感一致的乐曲与朗读同步播放,音乐的节奏、旋律就会把朗读者融入乐曲的意境和情感之中,让朗读者在文学与乐曲交汇的海洋中神游,受到感染和熏陶。如教学《学弈》一课时,选择古筝曲子来配乐诵读,学生在背景音乐的配合下声情并茂地朗读,情感得以最大限度地释放,不仅能给听众带来美感,还能激起读者的情感波澜,扩大读者与听者的想象空间,最终达到理解曲词富于抒情性和音韵美的教学目的。

3.摇头晃脑地读。古代诗文讲求韵律,富有音乐感,诗人读诗往往会情不自禁地随着文章的节奏和韵律摇头晃脑,进入诗境。教学中,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摇头晃脑地诵读,不仅能把握诗词的节奏,让学生逐步进入状态,既读得非常投入,又能感悟诗文的韵律美和内涵美,感受到经典诵读的魅力。

4.表演诵读。表演是学生喜欢的形式之一。经典诗词的内容往往是通过小故事来揭示深刻的道理,具有很强的故事性。如果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把经典诗词编成一个个小故事并表演出来,就能更好帮助学生理解与记忆经典诗词。如表演《学弈》中两个弟子学习的情景,当乌鸦飞过时、当树叶飘落时、当叫卖声响时……其中一人专心致志,而另一人心猿意马的情景,可以让学生明白两个人由于学习态度的不一样,学习的结果也不一样的道理,进而理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通过多种形式诵读国学经典,可以让学生做到“乐读”、“美读”,不但能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在读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形态美、意态美和韵律美,也能使学生受到情的感染、美的熏陶,深化学生热爱母语、景仰祖国悠久文化的情感。

二、故事启发理解,感悟国学经典

国学经典诵读关键在“诵”,过程在“趣”。国学经典中有时一句话就是一个故事,学生很不容易理解。如果创设故事情景,让学生在故事中感知,在故事中体验,就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理解经典故事,感受国学经典的魅力。如教学《弟子规・出则悌》一课时,通过给学生介绍历史上很多孝悌的故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经典故事。如讲唐朝李绩的故事,李绩当时已经贵为像宰相一样的大官员,当他年老的时候,他还不忘照顾他的姊姊,还为他的姊姊熬煮稀饭,可在不小心当中,一阵风吹来,火就把李绩的胡子给烧焦了。我们想一想,当李绩的姊姊年纪这么大了,李绩年纪也不小、也是老人了,他还能这样的对待自己的姊姊,孝悌的精神实在是非常难能可贵。

三、联系生活实际,弘扬国学经典

中国优秀的古典诗文意蕴高远,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和优雅情怀。

1.运用经典,明辨是非。教学《弟子规信》时,通过创设情景剧“小红和小明”,让学生判断,他们中谁对谁错?错在哪?你们在生活中是否有这样失信的事?让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就自己与朋友、父母、同学等相处时是否做到“信”来谈感受?在明白道理的同时规范自己的行为。

让经典走进生活,使学生学到千古美文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学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操守;掌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道德原则,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影响。

2.运用经典,充实习作。学生在学习古典诗文后,会在习作中引用经典名句来充实习作,突出习作的主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如学生的习作片段:

①小明成天心思不在学习上,我用学过的诗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来劝导他。

②当我们要报答母亲的恩情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③来到瀑布下,仰望倾泻而下、泼洒飞流的瀑布,我不禁想起的诗句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学生把学到的国学经典诗词运用到习作中修辞语句,不但为自己的观点找到一个强有力的后盾,起到“如虎添翼”的作用,还使文章显得更生动,语言更亮丽,体现出学生具有的文学素养和不同一般的写作功底。

四、有效拓展,展示国学经典

学弈读后感篇3

原书名为The Art of Serategy,直译为“策略的艺术”。从《策略思维》到《妙趣横生博弈论》,固然大部分材料是新的,但是书名的改变,主要是因为作者有了一个全新的视觉。事实上,两位作者写道:“在创作《策略思维》的岁月,我们还太年轻,当时的精神思潮乃是以自我为中心的竞争。后来,我们才彻底认识到合作在策略情形下所起的重要作用,认识到良好的策略必须很好地把竞争与合作结合起来。”从“策略思维”到“策略的艺术”,准确地体现了人类认知的进步。

正如作者强调的,博弈论给我们最重要的教训,就是必须理解对方的想法。人们在本性上倾向于以自我为中心,只关注自己的理解和自身的需要。但提高到“策略的艺术”的层次,那就不能囿于以自我中心,而是要理解他人的立场、他人的观念以及他人看重什么,并运用这种对对手的理解来指导我们的行动。在这种理解的基础上,怎样很好地把竞争和合作结合起来,就是一种艺术。这是我对于“策略思维”升级为“策略的艺术”的第一层体会。

大约在10年前,我们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的本科学生希望我给他们的毕业纪念册题词。我题词的大意是:“经济学是一门科学,经济学的运用是一种艺术—科学的本领有赖于训练,艺术的才华讲究悟性和心得。”现在我感到高兴的是,作为一位教师,我的这个体会有点接近迪克西特和奈尔伯夫在《妙趣横生博弈论》中对于博弈论所说的一些话。

迪克西特和奈尔伯夫说:“科学和艺术的本质区别在于,科学的内容可以通过系统而富有逻辑的方式来学习,而策略艺术的修炼则只有依靠例子、经验和实践来进行。”“博弈论作为一门学科远非完备,(所以)大量的策略思维仍然是一门艺术。”他们写作《妙趣横生博弈论》的目的,是把读者“培养成策略艺术的更佳实践者。不过,对策略艺术的良好实践,首先要求对博弈论的基础概念和基本方法有初步的掌握”。

具体来说,“面对如此之多很不一样的问题如何进行良好的策略思维,仍然是一种艺术。但良好的策略思维的基础,则由一些简单的基本原理组成,这些原理就是正在兴起的策略科学—博弈论”。他们写作的设想是:“来自不同背景和职业的读者,在掌握这些基本原理以后,都可以成为更好的策略家。”

迪克西特和奈尔伯夫还告诫我们,许多“数学博弈论学者”倾向于认为,一个博弈的结果完全取决于与博弈相关的各种抽象的数学事实—参与者人数、可供每个参与者选择的策略的数目,以及与所有参与者的策略选择相联系的每个参与者的博弈所得。他们说:“我们不这样看。我们认为由社会中相互影响的人参与的博弈的结果,理应也取决于博弈的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

在因为博弈论的贡献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经济学家中,就论述风格而言,1994年获奖的约翰纳什(John Forbes Nash, Jr.)和2005年获奖的托马斯谢林(Thomas C. Schelling),可以说是这个绚丽光谱的两个端点。纳什“惜墨如金”,他的论述全部见于匿名审稿论文,数量不多,每篇的篇幅都很短,完全是数学形式的讨论。相反,谢林则以出版学术著作著称,而且这些著作多半以老百姓能够从字面理解的日常语言写出来,与时下经济学主流的论述风格大相径庭。纳什天才地提出并刻画了博弈的均衡的概念,并且在很宽泛的条件下,证明了博弈的均衡的存在性,为博弈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谢林的著述,不但提供了许多深刻的思想(哪怕这些思想未能刻画为数学形式的经济学模型),而且为博弈论的应用开拓了广阔的天地。我们这个世界在20世纪经历了可怕的核竞赛,可是幸运地没有发生过核大战。现在许多人把核大战最终没有发生,看作过去的这个世纪发生的最伟大的事件。曾经几次眼看要发生核大战了,最后却还是有惊无险,从学理上说,这是因为谢林提出的思想理论说服了人们。

迪克西特教授,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经济学大师。他是经济学模型的高手,在微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公共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产业组织理论与市场结构理论领域都有卓越建树。博弈论在20世纪下半叶发展很快,但除了谢林的著述以外,几乎所有论文都采取数学形式的讨论,这使得博弈论在很长时间里都只是象牙塔里面的学科。在经济学大师的行列里面,是迪克西特教授首先认识到,“让博弈论离开学术期刊真是太有趣、太重要了”,因为博弈论的洞见在商业、政治、体育以及日常社会交往中有广泛的应用。迪克西特教授和他的合作者身体力行,将博弈论的重要洞见从原来数学形式的理论,转换成日常语言的描述,用直观的例子和案例分析取代了理论化的命题,呈献给广大读者和广大学子。他们“想要改变大家观察世界的方式,通过引入博弈论的概念和逻辑以帮助大家策略性地进行思考”。第一本这样的著作,就是差不多15年前迪克西特和耶鲁大学奈尔伯夫教授合著的《策略思维》,出版以后很快就在世界范围赢得了读者的青睐。

就博弈论而言,可以说迪克西特教授很得纳什和谢林的真传。纳什那样数学形式的讨论,他驾轻就熟,因为他本科学的是数学。而像谢林那样日常语言的著述,使他的读者比谢林还多,因为谢林非常成功的著述,旨在影响学界和政治家,而迪克西特及其合作者则专门为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学生和其他关心博弈论的读者写作。如果不是迪克西特及其合作者的努力,我们真是很难想象,今天的MBA学生、政府官员和企业老总怎么能够理解博弈论的一些深邃思想和精彩篇章。

我个人与迪克西特教授的交往不多。1991年在普林斯顿向他请教一个国际贸易问题,他对于提供曲线(offer curve)的看重,对我有很大启发。2004年,也是在普林斯顿,我陪尔山与他共进午餐,他广泛的兴趣、渊博的知识、深厚的文化素养,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我更多的是从阅读迪克西特的论著中得到教益。相信广大读者也一样能够从阅读他的著作中得到许多教益。

大家都知道猜拳的“剪刀-石头-布”游戏吧。就在现在这本《妙趣横生博弈论》中,迪克西特和奈尔伯夫会和你玩剪刀-石头-布博弈,而且把它升级为如果是“布”赢就得5分,因为“布”需要张开5个手指,如果是“剪刀”赢就得2分,因为两根手指表示剪刀,如果是“石头”赢则只得1分,因为只有一个端点。你说,这样的博弈论著作,是不是很有吸引力?

学弈读后感篇4

学习要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这是我读《学弈》的感受。

《学弈》讲的是弈秋教两个学生下棋,其中一个学生学得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学生虽然也在听弈秋讲课,可是心里却一直想着天上有天鹅飞过,想拿弓箭把天鹅射下来。这个学生虽然和那个专心致志的学生在一起学习,但成绩却远不如人家。

在生活中有很多很多的例子,比如我们班的一些同学,他们很聪明,不比别的同学差,可是总是考不了高分,因为他们的心不再课堂上,脑子里总想着一些电脑游戏。而那些能踏实学习的同学成绩就十分稳定,是因为他们在课堂上能专心致志地听讲。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应该像那个专心致志的学生一样,认真做好每一件事,让自己不断进步。

北京丰台区赵登禹学校五年级:裴顺阳

学弈读后感篇5

一、提出

1. 直面识字教学难点

识字不仅是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还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然而当前的识字教学的现状堪忧,尤其是低年级学生识字负担重、实效低,需要从语文教育的核心入手,重新构建培养语文素养为核心的教学思维,以“三文”识字教学模式,使识字教学脱离浅表的层次,直指语文素养的培养,提升教学实效。

该教学主张是笔者在长期教学实践基础上的思考、总结与提炼,以真实的教学实践作为支撑,对小学语文教学具有较强的借鉴与指导作用。

2. 回答教育核心问题

教学基本问题无外乎是“教什么”“怎么教”,最核心的问题是如何成就高品质的教学。

“三文”识字教学基于核心素养,力图让学生在语文教与学的过程中受到广博、深厚的文化熏陶,目标指向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从而清晰回答“教什么”,指出“怎么教”的路径,从根本上避免了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种种弊端。

3. 符合核心素养诉求

2002年,韩雪屏先生便提出了著名的语文素养“冰山模型”理论,即文化为语文素养“冰山模型”的隐性基座,素养与文化不可分离。这为笔者教学主张的形成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随着中国学生核心素养整体框架的公布,“三文”识字教学的思路更为清晰:文化底蕴是核心素养的基础部分,国家认同最重要的是对文化的认同;“三文”识字教学指向的是具有生命力的文化素质培养,正符合核心素养的诉求。可见,该教学主张坚持将语文教W置于文化语境之中,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前瞻性。

二、思路

“三文”识字教学的主张基于核心素养,立足教材文本,从文字着手,关注文字背后的文化。

以“器”的教学指导为例。“器”看起来部件很多,教师教起来觉得复杂,学生学起来觉得“头晕”,是教学中的“麻烦点”。但以“三文”识字教学的思维来思考和设计,从“器”背后的文化着手,便可有效解决这个问题。以下是《我是什么》中“器”的教学片段:

教师:(出示下图)请看图:这是最初的“器”字写法,是形容叫的声音很大很大,同学们猜猜,是谁的叫声大?

学生(异口同声):是狗的叫声。(听课的老师一片笑声。)

教师:的确,“器”最初和现在的意思有所不同,最初就是形容狗的叫声很大,为了表示叫声很大,特别用了四张“狗嘴”来强化、夸大。看这是不是最初的扩音器的原理图?

学生:(议论纷纷)原来这四个口是狗的口,是“狗嘴”。

教师:后来,这个“器”的意思有了变化,这四个“口”不再表示“狗嘴”了,而是指器皿。请看这个“器”■。器皿里面装着宝贝,派狗看管。“器”和现在的意思差不多,指“器具”。

学生边看图,边观察,兴致很高。

教师:在写这个字的时候,“犬”不能离这四个“口”太远,否则,就看管不到了。

又如教《学弈》中“弈”时,先讲解“弈”字理(“亦”同“腋”,“大”是指人正立,两点指腋下。这是象形会意字,表现出正处于激战状态的人,双手撑在桌子上),再让学生了解“弈秋”的意思(即最擅长下棋的那个人叫秋),最后用“因为……所以……”将“善弈”“弈秋”连成一个句子。这样的教学设计意图是教学脱离浅表的层面,进入文化的层面。用“因为……所以……”这样的句式让语言文字应用和思维的培养相结合,走向深刻,才灵动有效。

三、模式

“三文”识字教学模式包括四个环节:集中呈现,检测预习――选准文字,多法并举――提前读写,着眼素养――及时反馈,优化评价。

环节1:集中呈现,检测预习

首先,教师可在课件中出示生字词,力求整体呈现,即出示含有拼音、去掉拼音的词语(不提倡单个生字)。整体呈现含有生字的词语,便于学生培养语感,避免指读、唱读等不良习惯。

接着,教师提出明确要求,如读准平舌音、翘舌音,前鼻音、后鼻音,鼻音、边音,轻声、儿化和多音字等。让学生同桌互相当小老师,检测对方是否读准字音。同桌互相检测,使目标变得具体、可测,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果子”;同时,可强化预习的习惯,为学生提供“预习成果展示台”。

最后,在同桌互相检测期间,教师进行巡视和记录,根据学生预习及检测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以便做到“以学定教”。

该环节的设计意图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整体呈现能够强化词的整体感,让学生建立初步的语感。其中,读准字音既是识字的要求也是培养语感的途径。②同桌互相检测的设置,能强化学生的预习习惯,培养学生自学的意识,打通课内、课外的界限。③同桌互相检测还起到“展示台”的作用,让学生有机会展示预习的成果,培育学生的学习状态(同桌展示、目标具体、礼貌状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往”等核心素养。④同桌互相检测便于教师观察学生预习的情况,从而能够选择、生成教学内容,做到“以学定教”。

环节2:选准文字,多法并举

文字灵动起来,文章才会灵动起来,才会让语文教学充满文化的味道 。教师根据不同的情况可以采用不同的识字教学策略,有字理识字、看图识字、字串识字、分散识字等方法。这些识字策略不仅着眼于知识层面,更着眼于识字方法及思维训练等素养层面。

就拿字串识字法(如图所示)来说,用它学习由同一部件和不同偏旁部首组成的字串,如“姐、粗、组”等字。这不仅在于学习“姐、粗、组”等字(知识层面),还可以了解形声字的构字方法(文化层面),学习形声字的识字方法(方法层面),同时还可以进行基本的思维训练(思维层面),直接指向核心素养。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是学得快,但同时“回生”问题是识字教学不容忽视的问题,是识字教学的难点(有研究显示回生率达29.1%), 这些识字教学的策略不仅是教学策略,更是解决“回生”问题的重要策略。学生在同类型形声字的对比复现中,能够体会汉字的构字规律,从而牢固地掌握字词。

生字复现的形式和方法很多,但都应指向文字背后的文化素养,让学生在文字认读中感受汉字文化的乐趣,才能解决“回生”问题。

环节3:提前读写,着眼素养

当前识字教学最大的瓶颈在于课内与课外的界限未打开,识字教学的着眼点多集中在课堂教学本身,尤其是识字的数量上,而在如何解决学生“回生”问题、如何打通识字教学与核心素养的通道方面意识比较薄弱。

本环节的设计意图有以下两方面:①指向文字背后的素养,改变以往由于教师只关注识字数量而忽视质量,更未直接关注到素养,而造成的识字效率低、“有数量低素养”的现象。②打通课内外的界限,将课外阅读挤进课内。给学生提供一个平台享受学习的成功, 提供复现生字的语言环境,将“回生”和语言素养的培养结合起来。

学弈读后感篇6

关键词  初中语文  朗诵教学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课程。新课程理念提示我们,人是教育的基础,也是教育的根本。一切教育活动必须以人为本,这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听、说、读、写是现代语文教学中的四个关键环节,记忆是教学的主要目的,朗读与背诵是一种基本的学习方法。厚实的朗读积累,也定能丰富他们的语言,发展他们的语感,加强他们的体验与领悟,甚至能创造出富有个性的语言美来。语文教学离不开背诵,背诵的过程就是理解记忆的过程。我们重视朗读和背诵教学,强调在理解记忆基础上的熟读成诵,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与体验,从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语文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要求:“诵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为此,国家教委在编排教科书时,精心安排了许多优秀篇目供学生背诵。《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7—9年级学生背诵80篇(段),合计240篇(段)。外加教师课外指定的范文背诵。面对如此大的背诵量,不少学生感到束手无策,压力重重。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这就需要语文教师想想办法。

        朗读与背诵对初中学生的语文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1)朗读和背诵能够增进理解,促进记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是说书读的遍数越多,对书中意思的理解就越透彻。朗读和背诵可以增进理解,可以促进记忆,可以积累知识。一个人背诵的功夫能决定他一生的成就。李阳先生就是因为英语书读得多,背得牢,才练就了一口纯正的英语口语。现在很多学生,阅读分析能力不强,表达能力差,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背功不过关。汉代扬雄在《答桓谭论赋书》中说:“能读千赋,则能为之。”清代唐彪则在《读书作文谱》中说:“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作文时吾意欲所言,无不随吾所欲,应笔而出,如泉之涌,滔滔不竭。”(2)朗读和背诵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感。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也提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鲁迅先生说:“诵习一字,当识音形义:口诵耳闻其音,目察其形,心通其义,三识并用,一字之功乃全”,然后“义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三识”中以“诵”为先,道出了语感培养的方法。巴金说:“读多了、读熟了,常常可以顺口背出来,也就能慢慢地体会到它们的好处,也就慢慢地摸到了文章的调子。”对古诗文的阅读,进而背诵、欣赏、模仿,最后悟出了读书之道和写作之道。这里的“顺口背出来”、“摸到了文章的调子”,就是语感的生成。(3)诵读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苏东坡说得好:“腹有诗书气自华。

”诵读是一种综合性的言语能力,涉及听、说、读、写等各种表达能力。同时,为了不让诸如低级趣味,带有暴力、色情、凶杀色彩的低劣的读物侵蚀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就应该让一些优秀的古典诗文洗涤其心灵,纯洁其精神,高尚其灵魂,使孩子们在民族文化的熏陶下健康成长。让古典文化的精髓渗入他们的骨髓,溶进他们的血液里,铭刻在他们的脑海,成为他们一生为人处世的行为准则。

学弈读后感篇7

[关键词]媒介公信力 解读 学科角度

媒介公信力是公信力的一种,是指公众和新闻媒介机构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围绕履行社会契约承担社会责任而展现的一对相互作用的信任力和责任力。媒介公信力一方面反映了公众对一个媒介的满意度和信任度,另一方面反映了该媒介在公众中的吸引力、影响力、号召力、引导力,是媒介的社会皮肤,是媒介竞争的关键,是媒介追求的目标。

理论是思想的升华和再塑,也是实践的指南和归宿。20世纪中期以来,媒介公信力研究(CredibilityResearch)即成为国内外大众传播研究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研究领域。纵观国内外学者对媒介公信力概念的不同层面解读,对媒介公信力的关注广泛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本文拟从哲学、传播学、新闻学、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经济学、法学、组织行为学等9个学科角度进行解读,力图为其构建理论支撑,旨在完善媒介公信力的内涵,夯实媒介公信力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从哲学角度解读。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媒介公信力中信任与责任的关系充分体现了对立统一规律:信任和责任具有同一性,信任与责任之间都离不开媒介与受众,信任是受众对媒介的信任,责任是媒介对受众的责任,具有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贯通的性质;信任与责任具有斗争性,两者不能同时存在一个主体中,受众将信任赋予媒介,媒介承担相应责任,没有受众对媒介的信任,就不会产生媒介对受众的责任,没有媒介对受众的责任也没有受众对媒介的信任;信任与责任相互推动。相互转化,公众对媒介信任而使媒介有责任履行职责,进行信息传播。媒介履行责任忠实传播信息,满足公众知情权、表达权、监督权等而获得公众的信任。

同时。媒介公信力体现了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辩证统一,坚持责任论实质就是坚持实践论。媒介公信力中,作为公众认识活动的信任,与作为媒介实践活动的责任,也是一对的辩证关系:

一方面,责任是信任的来源,是信任的内容,也是信任的归宿,责任造就信任。在社会实践中,人不可能胜任和独立完成所有工作,必须按照一定的契约,进行分工合作,把社会分成不同行业和岗位,出于信任而赋予相应的人相应的职权,相应的人则负有相应的责任,一部分人就成为了信任主体,成为信任者,同时,与此相对应的一部分人也成了了责任主体,成为责任者,为信任的产生提出了需要。

另一方面、信任对责任有反作用。首先,信任的目的并不在于信任本身,而在于更有效地规范责任,人的责任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它是受意识支配的,责任的这种本质特性决定它不能离开信任的要求和规范。其次,信任具有相对独立性,它一经形成,便能反作用于责任,或促进责任的履行,或妨碍责任的履行。

二、从传播学角度解读。

传统自由主义传播理论相信,只要所有意见,包括虚伪与谬论,完全自由发表,真理自然会在与谬论的辩论中明晰出来。所有的观点都应当接受自由辩论的考验,意见也会在交锋中自我纠正偏差。法国《人权宣言》第十一条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明确规定:“自由传达思想和意见是人类最宝贵的权利之一,因此,各个公民都有言论著述和出版的自由,但在法律规定的情况下,应对滥用此项自由负担责任。”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在美国及欧洲一些国家涌现出大量自由主义报刊,新闻自由得到了极大发展。

在政党报纸时期与廉价报纸时期,新闻自由的泛滥引起了包括媒介在内的各界的反思,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末期的社会责任理论,对自由主义理论进行了修正和补充。它在继续承认新闻自由神圣不可侵犯的前提下强调了媒介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它认为自由与责任同时存在,媒介享有特殊地位的同时。它也须承担社会责任,并对社会克尽职责。媒介如能恪守自身的责任,并以之为经营的基础,则自由制度当能满足大众的需要。反之,若媒介无法克尽己责,其它团体便应出来干预,使其社会责任得以履行。

三、从新闻学角度解读。

自由主义理论奠基人约翰・弥尔顿和约翰・密尔等人在17世纪就提出和完善了“意见的公开市场”和“自我修正过程”等重要概念和理念。按他们的理论,自由而公开的讨论,是接近真理唯一可靠的途径。新闻专业主义是与媒介的自由主义理论密切相关的,它致力于不带偏见地向“市场”提供可以据以形成“意见”的新闻报道等各种材料,其基本假设植根于对于自由资本主义市场体制和人类认识真理能力的信赖。

新闻专业主义的涵义可以概括为:新闻媒介和新闻从业者所追求的一种职业理想和操作理念,包括真实、客观、公正地报道新闻,以服务公众为中心目标,最大限度地满足全体公众的信息需求和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独立于政府、公众、财团,担负独特的社会责任等一系列行为规范和行业标准。客观报道和公正报道原则是新闻专业主义的核心内容。客观报道和公正传播使新闻传播由传者的专利转向为受者所共享,赋予普通受众更多媒介接近权和发言权,这是新闻专业主义责任感的体现,也是它的最终追求目标。

四、从社会学角度解读。

信任是建立在社会交换的基础上的,责任是人类为了交往,通过语言在理性发展过程中与信任一起产生的,是社会系统中对社会信任的一种回应。社会活动中,为了消除社会公共生活中时空的不确定性,减轻社会交易的成本,公众确立一种包括信任和责任在内的社会系统,基于对公共部门的信任,赋予公共部门在公共事务中一定职务,要求公共部门履行相应的责任,从而有利于社会发展。

同时,社会交换也是在社会角色分工的基础上进行的。角色是一种社会认同,社会信任,也是一种社会责任。只要是社会成员,都会承担某种社会角色。当一个人具备了充当某种角色的条件,去担任这一角色,并按这一角色所要求的行为规范去活动时,这就是社会角色的扮演。一个人只有完成角色期待,履行角色责任,实现社会认同,才能获得社会信任。媒介充当了社会的角色期待者:社会信息的传播者;舆论导向的领航者;公共需求的服务者等。

五、从心理学角度解读。

信任是一种相当复杂的社会心理

现象,心理需要是信任产生的心理原因。马斯洛的需要理论将心理需要分了很多种类,但很显然并不是每一种心理需要都会促使信任的产生。在诸多心理需要中,对信任最具决定作用的是安全需要以及情感需要。心理学家认为信任让人免除焦虑、怀疑的紧张状态,提高自我评价,获得自我满足感和相对安全感,并与他人维持长久稳定的人际关系并促进人们之间的合作,进而维护社会秩序。

媒介由于本身具有全面性和一定的权威性,传播的内容具有公开性、显著性、广泛性,传播几乎无处不在,公众为了满足自己不同层次的需要,就寻求在媒介上获取所需要的信息和意见。同时,媒介报道内容的类同、传播时间上的持续所造成的信息积累,它们所提示的和强调的意见很容易被受众看作主流意见,或者是未来有发展前途的意见,这些意见可以从容表达而不会受到孤立。这种认知带来一种心理上的压力或者对安全感的渴求,使得受众在公开表达意见时,一方面寻求媒介意见和信息,另一方面采用媒介上的意见和信息,并产生判断和行为上的连锁反应。

六、从伦理学角度解读。

媒介公信力追求的新闻的真实性问题,不仅是一个业务问题,还是一个道德问题。道德的核心是善。就新闻的职业道德而言,即对社会负责,为受众服务。但是道德的基础是真,就新闻职业道德而言,即通过传播真实的新闻信息,使人们受到真理的启示和道德的熏陶。新闻职业道德必须做到真与善的统一,即将社会责任或为受众服务的原则与新闻真实性的原则有机地统一起来。

同时,公正是社会治理最重要的道德准则。新闻报道肩负着传达社会正义,引导舆论的责任,错误的内容会迷惑受众,产生不良的社会作用。由于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充满了各种非客观的因素,如从业人员的主观性、外部的政治经济因素影响等,而这些因素又时时处在干扰事实的如实报道,因而必须把客观公正的原则视作一种“信仰体系中确定无疑的那种知识”,一种伦理学要求,一种信任内涵,一种责任要求。

七、从经济学角度解读。

信任是在交往双方博弈行为的产物,并且影响着下一次的进行。同时,信任不是在一次博弈中产生的,而是在重复博弈行为中形成的。博弈模式对信任产生的内在机制作了很直观的描绘,找出了信任产生的内在作用机制。但博弈模式是将个体的人看作理性人,博弈完全是一种理性的计算,信任是一种理性计算的结果。但是,信任的博弈过程中掺杂着情感、信仰等方面的成分,而不是一种完全理性的博弈。

克瑞普斯、张维迎等经济学家认为,在重复博弈模型中,人们追求长期利益会导致相互之间的信任,而获取信任所需信息的渠道、效率和成本对于信任的建立是至关重要的。同时,长期博弈过程中,如果交易双方都不能得到好处,博弈会再次陷于“囚犯困境”的僵局。如果当背叛的行为发生时,交易双方可以用一定的双边惩罚机制惩罚背叛者,而且这种惩罚是真实可信的,那么就可以在交易双方之间建立起一种长期的双边信任关系。通过不断的惩罚与激励,最终会出现双方合作共同获益的结果。正是在重复博弈模型中,经济学家得出人们追求长期利益会导致产生信任的结论。

八、从法学角度解读。

契约是社会运行中约束人们行为及其相互关系的一套行为规则。契约是信任的内容和依据。公信力是因公共机构履行契约而使社会成员中既能够引起普遍服从,又能够引起普遍尊重的公共性力量,它表现为契约所具有的赢得社会公众信任和信赖的能力。公共机构通过履行契约为社会正常运行提供了制度保障,如法律通过对行为约束机制,帮助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稳定的行为预期,建立信任。

契约也是公信力建立和维系信任的工具之一。从公信力的实质看,社会公众是否敢于、肯于信任和信赖契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能否感知并确信公共机构是否履行契约。公共机构履行契约实质上是一个事关公信力的根本问题,确保公众对公共机构履行契约的信心,都是确立公信力的第一块基石。媒介公信力中,媒介和受众存在心理契约等潜在的契约关系,受众通过媒介获取信息、表达意愿、参与社会,媒介通过自己的行为传递信息,双方完成心理契约过程。

九、从组织行为学角度解读。

激励是组织行为学的核心问题。组织行为学家在探索激励的本质以及激励手段时认为,制度是在人际交往中形成或被制定出来的行为准则、工作程序和有关社会伦理道德的规范,以确定和约束个人或集团的行为。制度具有激励功能,高效率的制度能提供有效的激励机制。市场经济通过制度安排给予经济行为人生产、经营和创新的自由决策权,提供强有力的激励,通过价格机制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又对每一个经济决策者进行约束,这种约束使得每个人要对自己的决策后果承担责任。

责任是在社会分工基础上形成工作职能并使职能发挥作用的保证。责任的形成既有正式的制度安排,也有非正式的制度安排,还有意识形态的、道德的、习俗的甚至良心的因素。通过制度化的形式确立的责任,是理性的、符合逻辑的,也是具有约束力的。行为科学的研究证明,承担某种责任,能激发人的自我实现的欲望,从而转化为一种动力。媒介要加强自身公信力,就要加强公信力的各个环节,如信源、媒介、受众立法与制度建设等。通过制度约束与制度激励。强化责任意识,从而造就公信力。

参考文献:

[1]江作苏著:《责任造就公信力》,新华出版社(北京)2007年版

[2]郭庆光著:《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北京)1999年版

[3]黄旦著:《传者图像: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复旦大学出版社(上海)2005年版

[4]美RSchard Jackson Harris著,相德宝译:《媒介心理学》,中国轻x-&出版社(北京)2007年版

[5][美]菲利普・津巴多、迈克尔・利佩著,刘羽、肖莉、唐小艳译:《影响力0理学》,人民邮电出版社(北京)2008年版

[6J况志华、叶浩生著:《责任l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上海)2008年版

[7][美]安东尼・吉登斯著,李康译:《社会学》,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2009年版

[8]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精编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北京)2009年版

[9]陈绚著:《新闻道德与法规:对媒介行为规范的思考》,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北京)2005年版

[10]黄瑚著:《新闻伦理学》,新华出版社(北京)200i年版

[11]魏英编:《新伦理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1993年版

[12]叶金强著:《传媒管理学导论》,人民邮电出版社(北京)2006年版

学弈读后感篇8

高校图书馆如何实现整体价值的最大化,是高校图书馆进行战略管理过程中必须要关注的问题。读者“满意度”作为一种评价方法,为图书馆调整服务方向提供了参考数据,但其本身具有相对性。本着“读者满意”的宗旨,通过建立博弈模型,思考高校图书馆的“读者满意战略”管理。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读者满意战略;价值

中图分类号:

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19-0094-02

1 高校图书馆读者“满意度”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读者“满意度”发展的渊源。

20世纪70年代,西方学者从营销学角度提出用顾客满意度作为评价服务质量的标准。1988年美国营销学家Berry、Parasuraman和Zeithaml又提出了服务质量评价方法,他们认为服务质量的评价要依靠用户对提供服务的知觉、效用和用户对服务预先期望来衡量,并建立了评价模型“期望实绩模型”和“需要—满意程度模型”。国外图书馆界随后引入图书馆读者服务质量评价体系。近几年我国图书馆界对读者服务质量评价的研究与实践也日益重视。

(2)读者“满意度”的研究现状。

近几年,随着对图书馆读者服务质量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在读者“满意度”方面的研究也日益增多。相关测评模型和测评方法也成为此领域研究的主要手段。以期通过这些研究手段对图书馆服务质量的进行准确的测评与量化。

虽然测评方法有很大的创新与提升,但是由于测评对象的基数庞大,项目繁杂等限制性因素的存在,尚未建立起一个具有普遍适用性,被图书馆界普遍认同的精准测评模型。

读者满意度是指读者对图书馆工作的满意程度,是衡量图书馆工作的重要指标。进行读者满意度的测评,能比较全面地反映出图书馆工作的实际状况与读者需求之间的差距,引导图书馆转变管理和服务观念,坚持以人为本,倾听用户的呼声,分析其不断增长和变化的需求,采取有效措施,改进服务方式和服务内容,提高图书馆的工作效率。

图书馆工作测评多采用定性评价,构建读者满意度的测评方法难以深入,图书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还很不完善,有待进一步提高。

(3)存在的问题。

图书馆服务质量满意度测评的本质是一个定量分析的过程,即用数字去反映读者对图书馆服务质量的态度或者看法,因此对测评指标进行量化至关重要。但是很多情况下,测评范围广度不够;测评方法带有一定的主观性;测评视角偏离。因此,测评结果不能全面、客观地从读者角度反映图书馆工作质量的高低,不利于了解读者的需求,及时发现问题,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改进措施。

2 高校图书馆“读者满意战略”

2.1 高校图书馆战略价值控制的必要性

高校图书馆作为一个非赢利性的机构,其运转过程即与信息用户实现价值交换,满足高等院校中信息用户的需求。整个价值交换的过程,对于高校图书馆,是充分实现信息资源的内在价值;对于信息接收者,是获得信息的使用价值。具体来讲,即接受信息者获得信息资源的有用性。战略价值控制的过程始于图书馆对潜在信息消费需求的市场调查、分析;终于最后满足信息接收者的具体信息需求,完成彼此间的价值交换。

在实现信息交换的战略管理过程中,各战略业务单位的战略价值控制影响高校图书馆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如执行力不够或执行偏差导致实施效果同预定目标之间存在偏差,战略决策者对战略环境了解、分析不足导致战略方案先天失准;战略决策者的知识局限性、有限理性等使战略方案先天失误。

高校图书馆作为非赢利机构,以公益为主,满足高校师生和科研人员不断变化和发展的信息需求。在信息的价值交换过程中,信息传递的不对称将影响到图书馆战略优势上的协同、互补及转移效应等构成图书馆战略基础及目标的有效实现。问题的出现可能会带来内部的战略价值削减。

因此,图书馆的战略价值管理必须要有整合的、全局的新视角,以实现整体价值最大化为最终目标。

2.2 读者满意战略的实质

战略管理是制定、实施和评价使组织能够达到其目标的,跨功能决策的艺术和科学。那么,在图书馆质量服务测评中,何谓“读者满意战略”呢?ISO2000版中要求企业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质量“达到持续不断的客户满意”,那么,我们不妨认为,读者满意战略即达到持续不断地读者满意。

很多情况下我们会听到一个名词——满意100。是否真的可以实现这种完美状态呢?我并不苟同。我们必须认识到,过去那些曾经令我们引以为豪的思维逻辑和运作方法已经过时了。实现所有读者的满意是小概率事件,甚至几乎是不可能事件。我们可以争取更多的读者满意却不能追求所有读者的满意。读者满意战略中我们需要做的是从读者的角度出发,把读者的满意纳入到图书馆的管理之中,化满意度结果为具体行动。

从某种角度来说,市场经济可以分为三个更高层次的阶段:产品经济、服务经济和体验经济。读者满意战略管理实质在构建一种图书馆服务体验,本着对读者满意度、忠诚度永无止境的进一步追求,当我们的服务尚有缺陷,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不能满足读者需求时,帮助读者实现体验价值是我们在任何条件之下都需要思考的操守。

回归到图书馆服务的原点,图书馆有责任由义务让读者以一种有形的方式来体验文化的魅力。当我们进入到科技的扁平化时代,最重要的还是人们的精神和感受,所以图书馆服务质量提升过程中,能够实现体验服务对于图书馆的长远发展还是至关重要的。

读者所期望的目标与现实不相匹配则会导致不满意,反之,超越读者的期望意味着赢得了忠诚度。读者满意战略管理致力于改变“高知名度,低认可度”的状态,实现读者认同。

3 基于价值最大化的读者满意战略的选择

3.1 如何理解高校图书馆价值

高校图书馆作为公益机构,其运营资本不能从产品或服务中生成。与盈利性企业不同,高校图书馆面临的环境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从社会资本、替代行业、上游行业和信息用户四个方面来分析。社会投入包括国家投入、母体机构投入和社会捐赠等。图书馆替代品行业包括博物馆、档案馆等公益性机构;母体机构内的计算机中心、网络中心以及免费的因特网。信息娱乐业、网上书店、信息服务商、网络搜索引擎等盈利性行业,构成替代品行业的另外一个部分。书刊出版发行商、数据库服务商、系统服务商共同构成了图书馆的上游行业。高校图书馆没有下游行业,直接面对信息用户,即读者。

读者对于图书馆的满意程度以及信息的获取与图书馆的资源整合能力密切相关。图书馆作为一个信息资源的集合体,其信息资源所产生的价值决定了高校图书馆的存在价值。而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又离不开读者。高校图书馆与读者之间存在着一种互惠共生的关系。因此,高校图书馆实施读者满意战略,在信息资源的流通中,实现整体价值的最大化。

3.2 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关系

实施读者满意战略,目的在于实现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互惠共生。读者满意战略实施的前提是两者可以进行使自身感到满意的价值交换。读者可以获取有效地信息,图书馆可以在信息流通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价值。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图书馆尽可能地实现读者的满意,使每个与之进行信息交换的读者有较高的满意度,那么图书馆自然实现了自身的价值最大化。

潜在读者在图书馆满意战略中也是重要的一份子。潜在读者主要是在图书馆与读者的长期交流中,根据对图书馆管理及服务的满意对而对图书馆的认可,进而通过读者的持续率或者对图书馆的口碑传播使潜在读者转化为现实读者。潜在读者的实现程度决定了图书馆战略价值的实现程度。

3.3 模型分析

我们通过建立博弈模型说明满意程度对读者满意战略实施的约束。

研究假设:

(1)图书馆永续开放。

(2)读者行为具有同质性。

(3)信息的传递顺畅且成本低(甚至可以小至忽略)。

(4)A>a。

在博弈第一阶段,图书馆价值的实现与否取决于读者对图书馆管理以及服务满意程度的大小。如果读者满意度低,图书馆的信息用户减少,价值实现程度困难,博弈结束,双方均无收益。如果读者的满意度高,图书馆价值实现有可能发生。博弈进入到第二阶段,图书馆此时握有决策权。如果图书馆能够在此基础上加强管理,提升服务质量,丰富资源信息等,则图书馆和读者都可以得到a单位的收益;如果图书馆满足于现状,止步不前,会节省当前的一部分投入花销,得到A单位的收益,而读者信息获取受阻,损失了a单位的收益。

假设条件不成立,我们可以发现纳什均衡解为:读者不缔约,图书馆违约。若图书馆不实施读者满意战略,满足于眼前A>a的收益。读者满意度自然降低。假若信息传递不顺畅,每一位读者都会感受图书馆令人失望的管理与服务,直到图书馆失去所有读者。若读者不具有同质性,则图书馆会继续与这部分读者进行信息资源的供给活动。但读者满意无从说起,图书馆价值更无从实现。

学弈读后感篇9

――祁斌

《伟大的博弈》或许可以为正在现代化道路上匆匆前行的中国提供一个历史的参照。在过去的200多年中,美国作为一个新兴国家,成功地超越了欧洲列强,而美国的资本市场――华尔街在这一过程中的核心作用,无疑是这段历史风云向世人昭示的最重要的启示之一。在近几十年里,全球高科技产业迅速崛起,方兴未艾,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动力,而这些高科技产业的兴起在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华尔街的发现和推动。因此,对于全世界的经济学家和历史学家来讲,华尔街的历史是一个永远研究不尽的题目,而对于正在发展和转型中的中国,它更具有非常现实的借鉴意义。

亚当・斯密在1776年提出了“看不见的手”的概念,为自由市场经济提供了朴素而深刻的理论基础。而资本市场的出现,将这一概念大大深化和拓展了,从此,人们不再是只能在有形的市场交换商品,他们也可以在资本市场这个无形的平台上投资和交易,而现代企业则从资本市场上汲取他们发展所需要的营养,逐渐壮大和成熟。借助这个市场,人类社会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实现了更高的资源配置效率。在全球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金融体系资源配置的效率,对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有重大的影响。

1995年,我从科学领域转到经济领域,就读于芝加哥大学,开始理解到一个有效的市场体系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1997年,我来到纽约,开始在华尔街工作,逐步感受到资本市场这个触角遍及全球各地的金融枢纽是在怎样永不停息地推动着世界经济不断地向前发展。从那时起,我就一直希望找到一本关于华尔街历史的书,以期对美国资本市场和经济发展的历史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纽约大学的梅建平教授向我推荐《伟大的博弈》,我读后觉得这是一本文风比较朴实,同时很有内涵的书。它没有堆砌枯燥的历史事实和数据,相反,它用生动的笔触描写了一些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和惊心动魄的历史事件,让我们在轻松的阅读中,浏览了数百年的历史画卷,而掩卷深思,又能悟出一些哲理。在我们面临建设一个新兴资本市场所必然遇到的那些困惑时,这些历史背景或许能够为我们提供一些参考,毕竟,历史是最深刻和最有教益的。

学弈读后感篇10

文/甘肃棋院院长韩宽

当今象坛,最受媒体与棋迷关注的有两个人,一位是风头正劲的许银川,一位是业绩彪炳的胡司令。

胡荣华"自出洞来无敌手",四十年来,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神话,世人叹为观止。千年岁尾,55岁的胡司令一不小心,又拿了一次全国冠军,自嘲曰:"梦醒时分。"这内中的奥秘,你又能猜出几分?许银川18岁登顶后,捷报频传,看势头,大有胡司令之风!

有人惊呼:"一对旷世的天才,两个时代的霸主,在世纪交替间碰撞同辉!"

也有人曾将许银川比作韩国的李昌镐,年岁相同,又同为"世界棋坛第一人"。然而,"石佛"老僧入定式的面无表情又怎比得了"太公"随意挥洒般的流水行云!不信?大家奉送的各种雅号即是明证:

15岁跻身国手行列,人称"少年英雄";16岁为广东队屡立战功,被誉为"枰场上的马拉多纳"、"许少侠";18岁摘取皇冠,与少帅吕钦一时瑜亮,并称"岭南双雄";因擅长困子、捉子,被名家冠以"捕子能手";因少年老成,被棋界呼之为"少年姜 你见过他写字吗?如果没有,不妨看看他的记录。"工整准确,字体秀美",这是裁判界比较所有棋手记录后的一致评价。看他的记录,是一次欣赏,一种享受,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许银川的对局记录在全国也属"超一流"。

在赛场,你几曾见过许银川激动或冲动?答曰:未曾。输棋不悦、赢棋高兴,这本在情理中。可一旦失控,就会跌入"胜则骄、败则馁"的"陷阱"。淡淡一笑--这是许银川特有的表情,胜也好,败也罢,很难在他的脸上留下痕迹。喜怒不形于色,这是定力和胸襟的反映。

棋经云:"夫弈棋者要专心绝虑,坦然无喜怒挂怀。"这才是一个真正棋手的基本功。

乍看许银川,酷似斯斯文文的大学生,怎么看也不像咆哮弈林的大英雄。他给人们的印象,总是那样谦恭、宽容、可亲。不少文章介绍他棋风稳健,依我看并不尽然,稳健并不代表许银川。君不见,许银川在大赛中多次弈出弃车破象或弃炮轰士的凶悍着法,石击水溅、陡起波澜。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1993年,即许银川首次夺冠的那年。最后一轮他后手对河北大将阎文清,只要弈和就稳获冠军,而他却与之激烈对攻。当时,许多局外人感到纳闷:如此混战,一旦失控,岂不后悔!

但许银川毕竟是许银川,他没有背上保冠军的"负担",故终能抢先破城,非常体面地摘下许多人梦寐以求的桂冠。不难看出,许银川是就势论棋,顺其自然。

许银川还有一个优点:挑战自我,不断完善。自小好学的许银川除棋之外,还爱书法,爱读书。成名之后,还毅然挤时间进大学深造,汲取营养,不断充实。

为适应快棋节奏,他勤学苦练,矢志弥坚,终于在快棋赛上屡屡称雄,其战绩甚至赶上并超过了他的师兄--人称"快棋王"的吕钦。 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许银川的棋艺之所以能达到巅峰,与他一贯养成的胆识、修养及文化功底密不可分。有人说得好:棋得文才兴,弈者无文,行之不远。愿天下弈者都能以银川为镜,在专心向棋的同时,也能在思想修养和文化领域双迈进。

许银川曾书写过一句话,"平平常常才是真"。破万卷书,怀平常心,这也是围棋巨匠吴清源谆谆告诫天下棋友的良言。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文/《象棋天地》责编杨柏伟

许银川人称"少年姜太公",下棋时心态特好,很少冒险,赢一盘棋貌似吃力,但却相当稳健,让旁观者看得放心。

我看许银川下棋,少说也有几十局了。有一局棋,给我的印象最深,一度认为小许要不行了。那局棋弈于去年全国体育大会象棋赛的第二轮,许银川执后手迎战吉林小将洪智。这盘棋已有多种不同"版本"的评注,仅我编的《象棋天地》杂志上就先后刊出了言穆江、陈孝两位名手撰写的棋评,其进程在此不必细说了。

当双方弈至第22回合时,洪智一着挥炮打士,使场内观棋者及有关工作人员立刻活跃起来。看着枰面上的形势,以及小洪智悠然自得的神态,大家都觉得小许有大麻烦了。

小许经过长考之后,弈出一步腾空献车的精妙之着。这手棋显然是小洪智没有料到的,此前一直落子飞快的洪智不得不放慢速度,抱头苦思,考虑再三也不敢吃掉对手奉送的"食品",只好撤回子力转攻为守。而一旦让许银川取得盘面上的主动权(多一子),棋局的结果如何也就可想而知了。

比赛结束回到住处,听言穆江老师讲,今天洪智和许银川下的这盘棋布局的新变化是在20天前的全国团体赛上首先出现的,洪智以为可以"借刀杀人",没想到许银川的"家庭作业"做得更好,让小洪智吃了苦头。

第二天在赛场上碰到小许,少不了要夸奖他的那步献车妙手。小许笑着告诉我,其实这步棋的"专利"应属他的队友李鸿嘉。因为广东队集体研究的风气极好,在全国团体赛结束后,大家聚在一起研究大赛中出现的新变化,摆到洪智对许银川那盘布局的变化时,李鸿嘉发现了这步献车的棋,经过大家的验证,确认是一步好棋,便被小许纳入武器库,并在不久之后的大赛中派上了用场。小许开玩笑地说,自己这盘赢棋是"不劳而获"。

作为"天下第一人"的小许,不掠人之美,这份胸襟非常人可及。正是因为他虚怀若谷,善于学习,才能博采众长,成就今日之霸业。

不积跬步何以至千里

文/《武汉晚报》体育记者钱刚

许银川强大在哪里?他为什么能这样强大?在采访各种象棋大赛和与许银川接触的这许多年里,我也常常在思考这个问题。应该说,这个问题不是像我这样浅学之辈所能探究出来的,在棋上,他是令我们这些象棋爱好者只能仰视而不能妄评的伟大人物。现在要我来硬给出一个答案,明显是勉为其难,也是难以达到及格标准的。

尽管如此,但我还是愿意不自量力地来回答一次,不是为了"争当"权威,也不是为了别的,而是我觉得,参与研究和探讨这个问题,无疑是我一次非常难得的学习机会。

但有一点我是敢大胆地下结论的,那就是没有人是天生强大的,包括许银川在内,或者换一种说法就是一个强大的人,他的强大是一点点积累起来的,他之所以最终强大,是从一件件小事做起的。从这个思路出发,我想还是能窥见一些许银川之所以能强大的理由的。那么,就让我来讲一件关于他的"小事"吧。

1995年,当我得知许银川进入中山大学中文系学习时,我的第一感是:哦,又一个体育明星要到高等学府"镀金"了,许银川也难逃这一名人俗套。请不要责怪我当初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因为在我十多年的专业体育记者生涯里,我实在是看到太多太多这样的"做秀"故事了。不仅体育界如此,社会各界像这样的故事都多得让人见怪不怪了:有多少社会名流、达官贵人不都是用权或钱换一张金光闪闪的文凭呢?所谓学习,不就是一个幌子吗?我当时想,成名了的许银川,也是需要这样一张文凭来打扮自己的吧!

但渐渐地,随着与他的接触多起来,我开始惭愧起自己当初的浅薄想法了。在许多次的大赛期间,我因为记者身份的便利,与他朝夕相处,得以看到许多外人无法得知的真相。我曾无数次不请而至地走进他的房间,都会在不经意间发现他正在认真读书。这些书,有些是他的课程,有些则是课外的读物,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多半属于中国古代的文学和哲学方面的。他是中国古典文化的酷爱者(这点从他近年来的一系列文章中可以明显地看到)。后来,从他亦师亦友、长期并肩战斗的同门师兄吕钦那里得知,不管到哪里出差,也不管比赛是多么重大而紧张,许银川的行囊里从来就没有少过书。而且,在他的闲暇时间里,首选的爱好,就是读书。

再后来,我又得知当初许银川进中大时,自己主动放弃特招生的各种照顾,要做一名普普通通的大学生,因为在他看来,"课堂里没有棋王,只有学生",所以他要求自己"要拿真正的学分"。也正因为如此,所以他在中大求学的那段时间里,比赛与学习的双重压力使他的生活非常紧张忙碌。也正因如此,他终于累倒了,被病魔击中了。那是1996年初春,他是在中大上课时发的病。课间休息时,他到草地上散步,咳嗽时吐了一大口血。

这一病,许银川在病床上躺了三个月,既不能上课,也不能参加比赛。因为病,他休学了一年,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他进中大,不是为了混文凭,如果抱着那种想法,他就不用休学了,完全可以继续混一年。现在的许银川,已经真正完成了他在中大的四年学业,顺利毕业了。

其实,今天我们如果还想检验许银川在中大四年究竟是混过来的,还是扎扎实实学出来的,还有一个最有说服力的办法,那就是研究一下他近几年来发表的文章。在现阶段,许银川的代表作,是他在《羊城体育》报上的连载棋评文章"银川棋路"。在"银川棋路"里,许银川文笔之圆熟老到,对棋理与哲理阐述之精微深刻,在当今棋界,实在是罕有人及,他的这些文字,被誉为棋评珍品,是当之无愧的。

古人说:功夫在诗外。同理,功夫也是在棋外的。许银川为了不断进取,不断勇攀高峰,这许多年来,他在棋外,也是下了相当苦功的。从这点来看,如果要我来说许银川强大在哪里,他为什么能这样强大,我只能斗胆地在这里说一点我个人的看法:他的强大在于我们目前无法预知他还会有多么强大,因为他依然在发展,在前进,谁都看不到他棋艺的终点线;而他之所以强大,是因为他始终在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不管是在棋内还是在棋外。这样的人,真的是很可怕,我由衷地这样想。

怕就怕"认真"二字

文/《羊城体育》弈道版责编葛万里

年仅26岁,许银川便能取得弈林"第一条好汉"的至高地位,我认为除了他本身具有的过人天赋和精湛高超的棋艺外,还和他谦逊诚恳、认真好学的优秀人品不无关系。

许银川为人谦和,相信这一点大家都有目共睹。在近年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各种电视快棋赛上,许银川赛后每一次亮相发表对局感想时,不论对手是谁,总是语气谦和,说话得体有度,绝无高人一筹的张狂之气。也许有人会认为,许银川的谦恭只是在"逢场作戏"--遇着成名前辈(如胡荣华、吕钦等),说些好听的话实有"擦鞋"之嫌。即便对手是普通大师,也不过是碍着同行的面子讲讲"客套"话而已。不过有一件事,我认为从中可以反映出小许的谦逊,并非是表面上装出来的。

今年在四川乐山举行的团体赛结束后,广东棋队众大师应邀在当地与棋迷们进行车轮战,其中有一位业余高手居然和许银川下和了。按理在没有让子让先的情况下,堂堂的特级大师连一位业余棋手都拿不下,说起来肯定不是一件什么"光彩"的事,但我没想到当活动主持人请许银川上台"讲几句话"时,他不仅提到了这盘棋,还坦诚此局是自己下风求和。我当时听了心里就很有感触,心想若是换了别的高手,会犯得着对一名低手如此"客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