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向太空作文十篇

时间:2023-03-15 06:30:21

飞向太空作文

飞向太空作文篇1

封面上,费俊龙聂海胜两位宇航员叔叔,身穿乳白色宇航服,站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场上,威严而庄重的军礼,更显英雄气概。飒爽英姿,勃勃英气,令我肃然起敬。两位英雄的身后,是高高的发射架稳稳拥抱的58。3米高的船箭塔组合体,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正静静地等待这两位英勇的乘客。

随着神州五号我国首次载人航天的成功,2005年10月12日,又一个让全国人民骄傲、欢呼的日子,神六飞天成功。展示了我国综合国力的强大,我为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感到自豪。

费俊龙叔叔小时候喜欢画画,他没有成为一名专业画师,却把自己的作品从纸上“绘”到了蓝天上,继而又在2005年金色的秋季“绘”到了更加浩渺的太空。二十多年艰苦的训练与学习,从基础理论学习到体质练,从专业技术学习到航天环境耐力和适应性训练,从飞行程序与任务模拟训练到心理训练和救生与生存训练,凭着农家子弟的追求与毅力,凭着过人的勇气、过硬的技术与冷静的头脑,凭着江南人的灵性和细腻,费俊龙叔叔终于成长为一名优秀的航天员。

聂海胜叔叔有着农村人固有的坚韧与持重,当他还在当放牛娃的时候,就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飞上蓝天。梦想,总是隐藏在磨难的背后。勤奋与毅力,是这个农家孩子从来都不缺少的。虽然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磨难,然而,凭着努力耐心与毅力,海胜叔叔终于实现了他的梦想,冲出了天地间,圆梦于九天外!

有多炫耀的光环,就有多大的付出,多重的承受。大画家凡高说过,伟大的事物不是偶然降临的,而是透过意志力达成的。读《飞向太空》一书,我品出了航天叔叔们伟大的航天精神:满怀为国争光的雄心壮志,自强不息、顽强拼搏,团结协作,开拓创新,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

飞向太空作文篇2

1 太阳帆推进器

太阳帆航天器是一种利用太阳光的压力进行太空飞行的航天器。在没有空气的宇宙空间中,太阳光光子会连续撞击太阳帆,使太阳帆获得的动量逐渐递增,从而产生加速度。

根据量子理论,光子不但有动能,还有动量,其计算式为p=h/λ,其中h是普朗克常量,λ是光子波长。既然光子有动量,那么光照到物体表面,光子被吸收或反射时,光都会对物体产生压强,这就是“光压”。那么光压有多大呢?

一台二氧化碳气体激光器发生的激光功率为Po=1 000W,射出的光束的横截面积为S=1.00mm2,当它垂直照射到某一物体表面并且被全部反射时,对该物体产生的光压最大将是多大?我们可以计算得出来。由E=hν和P=h/λ以及真空中光速c=λν,不难得出光子的能量和动量之间的关系为E=pc。设时间t内激光器射出的光子数为n,每个光子的能量为E,动量为p,激光照到物体上后全部被反射,这时激光对物体产生的光压最大。设这个压强为p′,则功率P0t=nE=npc,压力Ft=-n・(2p),激光对物体表面所产生的压强为p′=F/S=2p0/Sc=2×103/(3×108×10-6) Pa=6.7Pa。

既然光照射物体会对物体产生光压,有人设想在遥远的宇宙探测中用光压作为动力推动航天器加速。给探测器上安装一块面积极大,反射率极高的薄膜――太阳帆,并让它正对太阳。若探测器在绕日轨道上每1m2面积上得到的太阳能为1.35kW,探测器的质量为M=50kg,薄膜面积为4×104m2,那么探测器由于光压作用而得到的加速度为多大?

同理可得太阳光对探测器表面所产生的压强为p′=2p0/Sc=9×10-6Pa,再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a=p′S/M=7.2×10-3m/s2。

可见,光压推动航天探测器的加速度虽然很小,但通过长时间加速也能得到可观的速度增量,这对远距离的太空探测来说是可行的。

实际上,太阳帆推进器也是真实可行的,莫斯科时间2001年7月20日4时31分,俄罗斯成功地发射了“宇宙1号”航天器,该航天器是世界上首次使用太阳帆作为动力装置的航天器。

“宇宙1号”航天器在运载火箭推动下,进入远地点约1 200km的太空预定轨道后,按预设程序抛弃保护罩,并缓缓地绽开两个花瓣状、总直径约26m的表面覆盖着铝薄膜的太阳帆。这艘太阳帆航天器在近地轨道飞行约25min后,按预定计划返回。这次成功的试验飞行证明,利用太阳光压提供的推力,可以使飞船在太空中航行。

美国也在进行太阳帆航天器的研究,并为选择太阳帆的制造材料进行了大量测试工作,美国航天局预计,2010年成行的太阳帆航天器将历经15年以上的航程,飞行3.7×109km,直至太阳系边缘。

但是,为了最大限度地从阳光中获得加速度,太阳帆必须建得很大很轻,而且表面要十分光滑平整。且其加速度方向只能沿着远离太阳的方向,故存在很大的局限性。而下面几种推进器不存在上述的局限。

2 质子、离子推进器

人造卫星沿圆轨道环绕地球运动,因为大气阻力的作用,其运动的高度将逐渐降低。虽然高度变化很慢,但经过一定时间后会偏离原来轨道,必须利用发动机向后喷出质子或离子流,对卫星产生微小的推力来纠正卫星的轨道或姿态。

“离子发动机”是一种新型的宇宙飞船用的发动机,其原理是将无色无味的惰性气体充满一个由磁场环绕并有电子束通过的仓室,电子撞击气体原子,撞掉一个外层电子,使中性的原子变成带正电的离子,这些气体离子由静止经加速,带有上万个微孔的电网将高速离子聚集到飞船的排气管,离子以超过1.7×109km/h的速度穿过电网,使引擎加速进入太空,由此产生推力。由于单位时间内喷出的气体离子质量很小,飞船得到的加速度将非常小,但经过足够长时间的加速,同样可以得到很大的速度。

如果飞船的质量m为3.0×102kg,气体离子的荷质比(电荷量与质量之比)k为7.2×105C/kg,气体离子高速喷出形成的等效电流I为0.65A,气体离子喷出时的速度v为3.0×104m/s,那么使飞船产生的加速度的大小可计算如下:

设离子喷出时对飞船的作用力为F,在极短时间Δt内喷出的离子电量为q,则对Δt内喷出的离子应用动量定理,得FΔt=mv,又I=q/Δt,k=q/m,可得F=Iv/k,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飞船受到的推力大小也是F,于是可得a=Iv/km,代入具体数据得a=9.0×10-5m/s2。

离子推进的有效性已在宇宙飞船上得到了证明,最有名的例子是“深空1号”探测器。2001年9月,这只由太阳能电力推动的小型空间技术测试器飞过哈雷慧星,并拍摄完成了多张照片。驱动“深空1号”离子推进器的效能大约是化学燃料火箭效能的10倍。

3 弹弓效应

当空间探测器从行星周围绕过时,由于行星的引力作用,可以使探测器的运动速率增大,这种现象被称之为“弹弓效应”。在航天技术中,“弹弓效应”是用来增大人造小天体运动速率的一种有效方法。

如图1所示的是“弹弓效应”示意图。质量为m的空间探测器以相对太阳的速度u0飞向质量为M的行星,此时行星相对太阳的速度为v0;绕过行星后探测器相对于太阳的速度为v,此时行星相对于太阳的速度u,由于mM,v0、v、u、u0的方向均可视为相互平行。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根据系统动量和动能守恒,且以v0方向为负方向,则-mv0+Mu0=mv+Mu,

mv02/2+Mu02/2=mv2/2+Mu2/2,可解得v=(M-m)v0/(M+m)+2Mu0/(M+m)。

由于m<<M,所以v=(v0+2u0)>v0,说明其速度会增大。

我们可以具体来估算一下:若上述行星是质量为M=5.7×1026kg的土星,其相对于太阳的轨道速率u0=9.6km/s,而空间探测器的质量

m=150kg,相对于太阳迎向土星的速率v0=10.4km/s,则由于“弹弓效应”,该探测器绕过土星后相对于太阳的速率将增大为v=v0+2u0=29.6km/s,是原来速度的两倍还多。

不过利用“弹弓效应”增大速度还是有条件的。若探测器飞向行星时的速度v0与行星的速度u0同方向时,为了使探测器能追上行星并绕过行星,应该v0>u0,由上式可得v=(v0-2u0)<v0,即不能使探测器速率增加。

4 等离子体帆推进器

等离子体帆是从地球自身的磁场获得启示而设计的。强大的帆上电磁体能在飞船周围形成一个直径为15km或20km的地球磁场泡。太阳风中的高速带电粒子会推动磁泡,就像它们推动地球磁场一样。在这样的推动下,地球不会移动,因为地球质量太大,但宇宙飞船或飞行器却会被逐渐推离太阳。另一个好处是:正如地球磁场能保护地球免遭太阳磁爆和辐射的侵袭,磁等离子体帆也能保护飞船上乘员。

飞向太空作文篇3

一般来说,越是往上,空气越稀薄,观测条件也就越好,最好的办法是飞出地球大气层以外,把望远镜放在太空。但是,这需要一笔巨大的费用。若是把望远镜放置在地球大气层以上足够高的地方,也可以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

索菲娅天文台就是按照这种思路建造的天文台,它在距离地面13千米的高空观测星星,这里是地球大气层的同温层,所以索菲娅天文台又有一个很正规的名字――“同温层红外天文台”。同温层的高度在10~50千米之间,在这个高度范围内,大气层中的水蒸气只有地面的1%,在这里看星星,星星就不会眨眼睛,这对天文观测是非常有利的。索菲娅天文台工作的同温层,虽然赶不上太空中的哈勃望远镜,却让任何高山上的望远镜都望尘莫及。

天文台建造在大气层中的同温层似乎不可思议,它必须要有一个飞行器来承载它运行,实际情况也是这样,索菲娅天文台使用了大型运输机托着它在高空中飞翔。索菲娅有17吨重,承载索菲娅的飞机是波音747,这种大型客运飞机可以承载400多名乘客,也只有这种大型运输机才能胜任这种工作。

一般天文台都有天文圆顶,可索菲娅没有天文圆顶,它有一扇天窗,这扇天窗在飞机的尾部。索菲娅望远镜的主镜由多块镜面组合而成,相当于一块2.5米口径的大镜片,安放在飞机尾部。而望远镜的控制系统,包括计算机、光谱仪和照相设备都安装在增压舱室内,天文学家们就在这里工作。他们一边看着电脑显示屏上的天体图像,一边还可以透过飞机的舷窗看看天空真实的景观,当然,也可以看看飞机下面的景色。

要在飞机上建造这样一个舒适的天文台,需要解决一系列技术上的难题。望远镜要设置在一个大型缓冲平台上,这样飞机产生的振动,就不会影响望远镜。避免气流的影响也很重要,打开观测舱门的时候,为了避免少量的气流进入舱内,在飞机内还特设了一个倾斜的斜面,让进入的气流按照一定的方式重新返回飞机的外面。

这种飞行天文台的最大好处是维护方便,可以不断升级,而那种在太空运行的望远镜如果坏了,就必须有人飞到太空去修理。

日全食出现的时候,在大地上会出现一个狭长的地带,只有在这个地带的人,才能看到日全食。日全食是慢慢地扫过这个地带的,前面地带的人看不到日全食了,但是,后面的地带却开始出现日全食。这给天文学家一个启示,他们想,如果沿着这个地带向前跑,那么就可以长时间地看日全食了。事实上,他们常常这样做,但是,不是在大地上跑,而是乘坐气球,沿着这个日全食带向前飞。

后来,飞机技术发展了,他们又拿着望远镜,或者拿着照相机,坐着飞机向前飞。1965年5月30日,美国宇航局使用一架飞机观测了日全食。1968年,一架直径30厘米的红外望远镜被安装在喷气式飞机上,对行星和星云以及一些红外源进行了观测。到了1974年,柯伊伯机载天文台诞生了,它的载体是一架C-141大型运输机,它使用了一台直径91厘米的反射望远镜。柯伊伯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从此气球天文台被打入冷宫,而机载天文台这个名称被大家渐渐熟悉。这些经验最终导致索菲娅飞行天文台的出现,所以说,索菲娅的诞生并不仅仅是因为天文学家要改善工作环境,另一个引发它出现的原因是观测日全食引发的思路。

索菲娅飞行天文台在实施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波折,因为经费短缺它差一点夭折。2006年,索菲娅恢复建设,直到2010年5月,它才真正开始服役。这一次,它搭载10名工作人员,进行了6个多小时的测试。研究人员认为,索菲娅的这次飞行是成功的,它可以上岗工作了,谁要是有什么好的观测建议,可以向他们提出使用申请。于是,索菲娅飞行天文台20年的服役期开始了。

索菲娅飞行天文台主要针对红外波段进行观测,它的特别本领是完成其他望远镜无法完成的任务。当一般望远镜发现星空的某个天体发生了奇特的景象时,就会眼睛不眨地看着这个天体,但是,地球是要自转的,星空很快就会转到地球的另一面,地面上的望远镜再想看,也毫无办法,这时候,索菲亚望远镜就可以大显身手了。

飞向太空作文篇4

【关键词】太极拳;飞行员;身体素质;积极作用

飞行职业是一种对人体综合素质要求较高的职业,因其工作环境和条件的特殊性以及承担任务的重要性,从而对承担此职业的人群——飞行员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及政治思想素质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一名合格的飞行员,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高空环境对人体的损害,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某些功能退化甚至疾病。

太极拳运动是一项融养生与技击于一体的运动项目,在养生保健和技击实战方面都具有强大的功效。在飞行员中合理开展太极拳运动可有效提高飞行员前庭系统的稳定性、反应速度、耐力素质、高空作业后机体恢复能力,有效减缓脊椎老化速度等。但目前相关研究尚未完全开展。

1研究目的

本文通过对飞行员的职业特点、工作环境以及高空作业对身体的要求与影响进行分析,结合太极拳运动作用于人体的生理机制,探讨太极拳练习对提高飞行员素质的积极作用,为太极拳运动应用行员体能训练与恢复提供理论依据。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目的对维普、万方和CNKI全文数据库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检索,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了解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

2.2调查法

通过对空军某部队训练部门及现役飞行员、空军某疗养院工作人员及疗养员、空军某医院空勤科医护人员及住院飞行员进行走访调查,了解飞行员体能训练与恢复实施办法及现状。

2.3专家访谈法

对某航空航天研究所专家进行访谈,了解基本的航空航天相关知识。对航空军医进行访谈,了解飞行员易患疾病及诱因。

2.4综合分析法

通过对飞行员的职业特点、工作环境以及高空作业对身体的要求与影响,结合从解剖学、生理学及中医学角度分析太极拳运动对飞行员前庭系统的稳定性、反应速度、耐力素质、高空作业后机体恢复能力及减缓脊椎老化速度等方面的功能,探讨太极拳运动应用行员体能训练与恢复的可行性。

3飞行员的工作性质对身体的要求与影响

3.1飞行员工作性质对身体的要求

飞行职业是现代社会最充满挑战性的职业,它是人的智慧潜能和体能极限最佳的匹配活动,概括地讲具有责任大、难度大、风险大等特征。

在高空中高速度以及速度不断变化的状态下,要顺利完成飞行训练任务,就需要飞行员有极强的空间定向和平衡能力;能够及时果断地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处理突况,需要飞行员具有迅速的反应能力;在飞机座舱狭小空间内,长时间精神高度紧张状态下保持固定姿势完成飞行训练任务,需要极强的耐力素质;飞行结束后,要及时调整状态,消除疲劳,贮备体力以进行下一科目的训练,所以,又要求飞行员具有较强的高空作业后机体恢复能力。

3.2飞行员工作性质对身体的影响

3.2.1高空缺氧对人体的影响

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氧分压越低。高空缺氧对人体各组织器官和系统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对神经系统的影响最明显。在人体中,大脑皮层对缺氧的敏感度非常高,供氧不足,首先影响大脑皮层,缺氧时,就会出现精神不振、反应迟钝、定向力、理解力、判断力减弱,注意力分配和转移能力下降等问题。供氧不足时,人体会通过加快心率来提高心输出量、呼吸频率加快和深度加深来提高肺通气量、增加血液中红细胞数量来提高运输氧气的能力等一系列的代偿措施,造成呼吸和循环系统超负荷工作。

3.2.2高空低气压对人体的影响

在一定范围内,海拔越高,气压越低。根据波义耳定律:在定量定温下,理想气体的体积与气体的压强成反比。当胃肠道内的气体膨胀时,人体可以通过不断向外排气以减缓不适程度,当胃肠内气体不能及时排出时,胃肠胀气就会产生腹胀、腹痛,严重时还可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呼吸表浅、血压降低等症状。人体的组织细胞内存在着大量的气体,到达高空9150m时,人体组织中的氮会由于气压降低而气化,变成小气泡从液体中逃逸出来。出现这种情形的还有人体内破裂的脂肪细胞。这些小气泡会进入循环系统,在血管中形成气体栓塞,航空医学上称为高空气体栓塞症,即高空病。严重时会造成神志混乱、瘫痪或者神经与循环系统崩溃。

3.2.3加速度对人体的影响

飞机在起飞、着陆以及在空中做各种特技动作时都会产生加速度,飞行中,惯性力作用能使人的体重增加,这种惯性力叫做“过重载荷”。加速度作用力的大小用“G”来表示,通常说几个“G”,就是指在加速度作用下,惯性力的大小是人体自身重量的数倍。一架飞机从俯冲到再拉起的过程中,飞行员所承受的过载可能会高达9G。如果4-6G的过载持续几秒钟以上,飞行员就会出现视觉模糊,甚至完全丧失视觉的现象。

4太极拳运动对飞行员身体的积极作用

4.1太极拳运动可以提高前庭系统的稳定性

高空高速飞行时要求飞行员具有较强的空间定向和平衡能力,飞行员空间定向和平衡障碍是引起许多致命飞行事故的首要因素。前庭系统、本体感觉系统和视觉系统,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统一调节下协同完成机体空间定向和平衡功能。其中前庭系统发挥最重要的作用,飞行时所面临的高速、角加速度刺激以及感觉剥夺、感觉冲突都会对飞行员的前庭系统产生极大的挑战。因此,良好的前庭功能对于军事飞行员维持正确的空间定向和保证飞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国内外许多相关研究结果指出,通过太极拳练习可以提高人体的平衡机能。如:谢荣华等在《太极拳对平衡功能影响的对比研究》〔1〕,荣湘江等关于《太极拳运动对中年人平衡能力的影响》〔2〕等研究中,通过对太极拳锻炼组和普通锻炼组身体平衡控制能力的对比均得出,太极拳锻炼组的平衡能力显著高于普通锻炼组。

从运动解剖学和生理学的角度来讲,人体平衡的维持,有赖于视觉系统、本体觉系统以及前庭系统的协调作用来完成。所以,视觉系统、本体觉系统、前庭系统通常被合称为平衡三联。各种外界刺激,通过平衡三联的感觉器传入中枢神经系统,在中枢神经系统对传入的信息进行整合,通过传出神经对肢体进行调节以维持人体平衡。〔3-4〕

前庭系统中的位觉感受器包括椭圆囊斑、球囊斑和壶腹脊。其中椭圆囊斑和球囊斑是能够感受头部的位置变动或直线变速运动刺激的位觉感受器,壶腹脊是能够感受头部旋转变速运动刺激的位觉感受器〔3-4〕。位觉感受器能感受到的是头部的位置变动或直线变速运动的刺激,而不是单个肢体的某个动作变化,这也就意味着,只有当人体以一个整体为单位发生位置变化或直线变速运动时,才能被位觉和平衡感受器将正确的信息传入大脑。所以,只有头部的位置变化和全身的位置变化一致时,即只有做到像太极拳练习时所要求的“周身一家”〔5〕时,位于人头部耳中的位觉感受器所感受到的人体方位和速度变化的信息,才能代表全身的方位和速度的变化。在太极拳的练习中,无论是从健身的角度还是从技击实战的角度来看,太极拳运动都要求练习者要做到“周身一家”。因此,通过太极拳运动,可以提高前庭系统的的稳定性。

在太极拳运动中十分重视腰部的练习,力要“起于根,主宰于腰,形于手指”,动作要“以腰为轴,节节贯穿”,还强调要“松腰”,要“尾闾中正”〔5〕。在中医理论中,“腰为肾之府”,腰部气血充足,运行良好,能补肾益气,所以壮腰能健肾。而肾“开窍于耳”〔6-7〕,即肾气的盛衰直接影响着耳的功能,对人体空间知觉及平衡中起重要作用的前庭系统感受器就是位于耳中,因此,肾气的盛衰也影响着人的前庭系统的稳定性。

4.2太极拳练习可以提高反应速度

反应速度是指人体对刺激发生反应的快慢,从生理机制上看.反应时的长短取决于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兴奋沿反射弧传导,直至引起效应器开始兴奋所需的时间。反射弧五个环节中传入神经及传出神经的传导速度基本上变化不大,所以反应速度主要取决于:(1)感觉器的敏感程度;(2)中枢延搁;(3)效应器的兴奋性〔3-4〕。太极拳运动注重“松静”的特点,有利于提高感受器的敏感程度,有效缩短中枢延搁的时间,提高效应器的兴奋性,加快反应速度。

注意力高度集中有利于提高反应速度,心理学测试表明,人的注意力不可能始终保持在同一水平上,这与人的自制力、对专业知识的积累,抗干扰能力等密切相关。有研究认为,人的注意力一般在30min后会出现明显衰减〔8〕。太极拳运动要求练习者要“洗心涤虑,去其妄念”,“平心静气,以待其动”〔9〕,练习时要做到“以意行气,以气运身”〔9〕,精神必须始终集中于练拳中,要心无旁骛。所以太极拳运动可以提高人的注意力,提高反应速度。

4.3太极拳运动可以提高耐力素质

飞行时间长,精神高度集中,高空供氧量有限,需要飞行员具有较好的心力储备及耐力素质。太极拳深长细匀的呼吸特点,可有效增加胸腔的容气量,提高心肺机能;通过太极拳运动的放松,让不参与动作的组织器官尽可能放松,可以有效减少机体耗氧量。

4.4太极拳运动可以加快高空作业后机体疲劳的消除

太极拳运动要求“气沉丹田”,在练习过程中强调全身放松,要“以意行气,以气运身”,不能用拙力,机体在放松的状态下气血更加通畅,微循环功能增强,有利于毛细血管内外的物质交换。“运气如九曲珠,无微不至”,通过太极拳运动时气血无微不至的练习,能够充分将在高空作业中体内产生的代谢物排出。根据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抑制的特点,人体在长时间进行精神高度紧张的活动之后,并不能马上转入休息状态〔3-4〕,太极拳练习时意念的导引功能可以通过注意转移,积极有效消除处行状态下的紧张和疲劳。

4.5太极拳运动对颈椎、腰椎及腰肌可以起到锻炼和康复保健作用

近年的研究表明,颈椎是飞行员身体中最易受到高G影响的部位〔10-11〕,颈椎是脊柱各椎体中体积最小,最灵活的节段,容易产生退行性病变,与颈椎相连的肌肉、韧带等软组织损伤后出现无菌性炎症反应,引起肌肉痉挛和疼痛,从而造成颈椎变形和运动障碍。飞行员在飞行环境中时常暴露于高G负荷,高G动作加上头颈经常旋转和俯仰,可增加颈椎的应力,护目镜、头盔和面罩的重量进一步增加了这些应力。飞机性能越高,损伤率越高,飞行时间也和颈损伤率成正比,并且飞行员颈椎病更趋向于年轻化。

由于座舱空间狭小,长时间飞行时活动受限,长时间精神高度紧张状态下的固定姿势使腰部负荷过重,而飞行加速、震动、摇摆等也可以引起椎间盘挤压力增大,易发生纤维环破裂,引发腰椎病。

当脊柱结构失衡时,起辅助稳定作用的腰背肌超负荷工作,以保持躯干平衡稳定,长时间的超负荷工作会使腰背肌肉产生代偿性肥大及增生。并且,座舱内长期弯腰工作,腰背肌持续呈紧张状态,使局部小血管受压,血液循环受阻,使得供氧不足,代谢物无法及时清除,代谢物的长时间堆积、气血瘀滞就形成了炎症,导致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及腰部肌腱韧带劳损。

根据中医理论中“痛则不通,通则不痛”的观点,太极拳练习时“螺旋缠丝”“旋腰转脊,旋踝转膝”“以腰为轴,节节贯穿”“松腰、松胯”“来往气贴脊”等要领及练习方法,均有利于疏通腰背及脊椎部位的气血及经络,达到对颈椎腰椎及腰肌进行康复和锻炼的目的。

5太极拳运动在飞行员中的开展与需求现状

5.1飞行部队中太极拳运动开展与需求现状

飞行员目前的体能训练项目主要是通过对肢体大肌肉群的练习来进行全身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及协调性平衡性的训练,而针对本职业易劳损部位的保健康复性练习项目则未设置。本研究作者通过对空军某部队42名现役飞行员进行调查发现,有27人(占67%)希望体能锻炼时间能够增设太极拳项目,27人中40岁以上19人(占70%),40岁以下8人(占30%)。飞行员每天的体育锻炼时间为1.5~2h,太极拳运动不受场地、气候等条件的限制,可以在每天规定体育活动时间和其它锻炼项目同时开展,飞行员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灵活进行选择。

5.2疗养院中太极拳运动开展与需求现状

飞行员每年有为期一个月的时间进行保健、康复疗养。适当的疗养可以使飞行员消除疲劳、防治疾病、增强体质,以至提高飞行体能储备。疗养院体育锻炼项目的设置均以适宜保健康复为主。目前,国内只有极少数几个空军疗养院锻炼项目中开设有太极拳运动,尚不完善。作者通过对空军某疗养院工作人员进行访谈得出,有的疗养院对太极拳健身方面的研究有所了解,也希望能在飞行员疗养期间对其进行组织练习,但是,苦于自身太极拳技术及理论方面的匮乏,也只能纸上谈兵,未能真正付诸行动。建议疗养院选派体能训练教员或医护人员进行太极拳技术及理论的系统学习。

5.3空勤科太极拳运动开展与需求现状

空军医院空勤科主要是收治空勤伤病员。当飞行员因伤病无法正常工作时,就需要住院治疗。飞行员住院治疗期间,除按照空勤科的安排进行检查和治疗之外,其它时间自由支配,但是不能离开医院。目前许多医护人员对太极拳应用于康复医疗的研究有所了解,也希望能将其应用在飞行员住院期间的康复治疗中,但由于欠缺对太极拳运动的知识技能,无法应用于实践。建议空勤科选派医护人员进行太极拳技术及理论的系统学习,让飞行员住院期间接受常规治疗的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对(下转第22页)(上接第18页)其进行太极拳体疗法。

6研究结果与建议

太极拳运动具有提高飞行员前庭系统的稳定性、提高反应速度、提高身体耐力、提高高空作业后机体恢复能力、减缓脊椎老化速度等功能。飞行员有很强的太极拳锻炼需求。建议对相关体育教员、医护人员进行太极拳培训,飞行部队、疗养院、医院空勤科应根据各自的特点合理开展太极拳运动。

参考文献

〔1〕谢荣华,燕铁斌,陈海燕.太极拳对平衡功能影响的对比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39(3)72—74.

〔2〕荣湘江,马炳存.太极拳运动对中年人平衡能力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2008,23(4):344—346.

〔3〕运动生理学〔M〕.第1版.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6.

〔4〕运动解剖学〔M〕.第2版.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6.

〔5〕陈正雷.陈氏太极拳术〔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3.

〔6〕黄帝内经〔M〕.北京: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10:689-692.

〔7〕中医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9.

〔8〕运动心理学〔M〕.第2版.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6.

〔9〕陈鑫.陈氏太极拳图说〔M〕.上海:上海书店,

1986,1.

飞向太空作文篇5

手术原因

哈勃太空望远镜1990年升空,至今已经在太空度过19个年头了。在这19年中,它为人类打开了一扇观察宇宙的窗户,带着我们游历神秘的宇宙世界。在人们的心中,“哈勃”不仅是一架望远镜,它更是一个标志,一部传奇,一个令许多人难以割舍的时代。19年的光阴逝去,哈勃时代慢慢走到尽头。它服役期间曾多次出现故障和设备老化迹象。为了修复它,航天员分别在1993年、1997年、1999年、2001年对它进行了4次大修,付出了高昂的代价。虽然在每次大修后,哈勃都面貌一新,特别是2001进行第4次大修时,为它安装测绘照相机,更换太阳能电池板,更换已工作11年的电力控制装置,并激活处于“休眠”状态的近红外照相机和多目标分光计,使它年轻了不少,但是这种修修补补仍然掩盖不住它的“老态”,它始终还是处于“带病坚持工作”状态。目前,尽管哈勃望远镜的情况还可以,但是如果不马上进行“治疗”的话,可能2010年就是它“寿终正寝”的时间了,它将坠入大气层,走向“自焚”的道路。

但是,哈勃望远镜的功绩是不可磨灭的,哈勃望远镜是有史以来最大、最精确的天文望远镜,它上面的广角行星照相机可拍摄上百个恒星的照片,其清晰度是地面天文望远镜的10倍以上,1.6万千米以外的一只萤火虫都难逃它的“法眼”。在很多研究人员眼中,“哈勃”辉煌的一生也是天文学研究的黄金时代。在19年的勘测历程中,它完成了环绕地球10万多圈飞行,采集39兆兆字节的数据资料,这些资料足以将两个美国国会图书馆塞满。每个月哈勃太空望远镜都将产生800多亿字节的数据资料。天文学家基于哈勃天文望远镜的观测资料,了超过7500多份科学研究报告,成为迄今获得最多科学研究成果的仪器,仅2008年科学家就发表了与哈勃观测数据有关的700篇论文。科学家从它19年来的赫赫功绩中,精心筛选出12项最突出的贡献。它们是:1)首次证实暗物质的存在;2)探测到冥王星的卫星;3)观察到类星体明亮的光线:4)看见彗星碰撞木星;5)发现加速的宇宙;6)了解完整的星系形成过程;7)从可见光视角下探测到第一颗地外行星;8)为超大质量黑洞“称重”;9)观察到宇宙中最强烈的爆炸:10)证实行星诞生于恒星灰尘盘;11)观察到恒星绚丽的死亡;12)获得宇宙的年龄。

近年来,哈勃望远镜故障不断,而维修的代价过高,美国宇航局曾决定放弃。但由于哈勃望远镜在太空中的声望极高,各国科学家均呼吁让它在太空中多停留几年。终于,去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局长格里芬宣布,NASA将在2008年发射“发现”号航天飞机对哈勃望远镜进行维修。当时。两架航天飞机已经竖立在那里待命了,但是到了g月底,哈勃望远镜生病了,数据处理系统出现了问题,不能马上维修。通过地面遥控,启动了备份系统,终于去年10月份又能工作了,后来经过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最后决定2009年5月对哈勃进行维修。

手术危险性的估测

正如医生在动手术前要对手术中的危险性进行仔细地分析和估测一样,对这次有史以来进行的太空最大修复手术,航天专家们也进行了多次讨论和仔细分析,对修复的危险性和难度进行充分的估测。

哈勃望远镜手术过程中最大的威胁来自太空垃圾。哈勃望远镜是在距地面500千米的太空上进行观测,因为这里不仅不受恶劣气候的影响,每天可以进行观测,而且摆脱了地球大气的干扰,能够达到地面上任何望远镜达不到的高灵敏度和高分辨能力。但是,它是在远离国际空间站的飞行轨道空域内,各种各样的太空垃圾层出不穷,特别是今年2月,美俄两颗卫星相撞后,太空中新增大量碎片。美国总共在太空中发现了1.9万多块直径超过10厘米的垃圾,其中950块可对各类宇航器造成威胁。据美国航天局估计,航天飞机与太空垃圾相撞比例为l/229,由于太空垃圾和航天飞机都在轨道上高速运行,因此双方一旦发生碰撞,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如果出现这种情况,由于航天飞机远离国际空间站轨道,航天员无法转移到空间站这个“紧急避难所”里,其后果可想而知。所以,太空垃圾是本次维修工作的最大风险。为了防止出现严重后果,美国航天局采用了很多措施,例如,在维修期间,美国地面控制人员密切监视太空垃圾的动向,以便及时向航天飞机下达规避指令:为了减小遭撞击损坏的可能性,上天维修哈勃期间,“亚特兰蒂斯”号将采用倒飞姿态,以保护机头和机翼,维修完成后,它将迅速降低高度,脱离危险区;万一“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遇到紧急事件,美国宇航局已经准备了一项空前的后援计划。根据NASA的这一计划,如果“亚特兰蒂斯”号遭到严重损害,“奋进”号航天飞机将搭载4名航天员升空。在太空中,“亚特兰蒂斯”号的7名航天员将被转移到“奋进”号航天飞机上返回地面,而“亚特兰蒂斯”号将由地面遥控指挥,穿越大气层,在人烟稀少的地方坠毁。

5次手术

在这次哈勃望远镜的“手术”中,机上的7名航天员将通过5次太空行走,维修哈勃多个损坏部件,同时升级它的相机等设备。他们将修复和升级哈勃太空望远镜近三分之一的系统,其中包括换6个电池,一个陀螺仪,安装两个新载荷、对接捕获装置和第3代广域行星像机,修理两台仪器(高级巡天像机,成像光谱仪)。其中风险最高、投入最大的是为哈勃望远镜进行“眼科手术”,即修复成像光谱仪和高级巡天相机。该光谱仪主要用于分析宇宙中从遥远的天体发出的光,但因为电路板故障,光谱仪于2004年就停止了工作。它的零部件很小,螺丝也很小,修复起来较困难。航天员在飞行前,在中心浮力水槽中进行了大量的训练,而且发明了一种像修手表和眼镜那么小的螺丝刀。

在“亚特兰蒂斯”飞行期间,航天员们进行了5次太空行走,为哈勃望远镜进行手术。

第一次手术(5月14日)担任这次“手术”的“医生”是航天员格伦斯・菲尔德和福伊・斯特尔,他们进行了首次太空行走,任务是为哈勃太空望远镜安装了一台全色谱广角照相机和数据处理装置,好让哈勃太空望远镜更清晰地拍摄范围更广的彩色照片。他们首先要卸下哈勃望远镜的一台旧相机,但这一工作进行得并不顺利。由于固定旧相机的一颗螺丝钉卡在望远镜上,航天员们尝试了多种工具都未能将其取出。地面任务控制中心要求航天员使出最大力气,但这么做存在一定风险,因为一旦螺丝钉断裂,旧相机将固定在望远镜上,新相机将无法安装。两位航天员经过努力拔掉了“作梗”的螺丝钉,并安装了新相机。新安装的宽视野相机价值1,32亿美元,天文学家可望利用它观测宇宙诞生后5亿年至6亿年时的场景。随后,航天员为哈勃望远镜更换了数据处理装置,并安装了一个对接环。这个对接环将在哈勃望远镜退役返回地球时发挥作用,届时美航天局发射的遥控飞船可以借助该对接环把哈勃望远镜引导至太平洋上空。

第二次手术(5月15日)航天员迈克尔・马西米诺、迈克尔・古德的任务是安装6个新的陀螺仪,替换3个损坏的陀螺仪。美国航空航天局将这项工作作为此次使命的首要任务,因为这些陀螺仪可以帮哈勃更精确地对准宇宙中更遥远的天体。

第三次手术(5月16日)格伦斯菲尔德和福伊斯特尔进行了第3次太空行走,他们的任务是完成此次维护之旅难度最高的任务一一为哈勃太空望远镜安装新光谱仪。两位航天员为哈勃望远镜安装的“宇宙起源光谱仪”是迄今太空中灵敏度最高的光谱仪,装备了这一新“武器”的哈勃望远镜将可以向地面科学家提供宇宙中遥远天体的温度、密度及其运行速度的精确数据。

第四次手术(5月17日)航天员迈克尔・马西米诺和迈克尔・古德进行了第4次太空行走,任务是修复哈勃望远镜上一个停止工作的成像光谱仪。他们的工作完成得比较艰难,“成像光谱仪”把手上的一个螺钉成为这次任务比较难啃的“硬骨头”。航天员们尝试了数种工程师们专为这次使命设计的工具,没一样能起下这枚约4.5厘米长的螺栓。山穷水尽之际,航天员只好用手硬将它拔下,这种动作在太空有相当大的危险,在太空微重力的环境下剧烈的运动可能引起不好的后果。两名航天员随后为这个光谱仪更换了低压电源板,成功使其恢复正常功能。

第五次手术(5月18日)约翰・格伦斯菲尔德和安德鲁・福伊斯特尔进行了最后一次太空行走,他们的任务是为哈勃更换了3块电池、一个恒星追踪传感器和热屏蔽罩。整个维修过程比较顺利,但也发生了一些小插曲。在更换绝缘材料时,航天员没能回收旧的绝缘材料,只好任其在太空中飘远,好在这些材料不会对航天飞机造成危害。

脱胎换骨的哈勃望远镜

飞向太空作文篇6

试着想想吧,现在乘坐波音飞机从波士顿飞到洛杉矶需要6个小时,如果采用近地轨道(又称低地轨道,是指航天器距离地面高度较低的轨道)飞行的话,只要15分钟。这样的行进速度,估计只有钢铁侠的装备能够达到。与飞行衣相比,实现太空旅行的现实可能性恐怕要来自亚轨道旅行。百度百科这样介绍亚轨道:指宇宙飞船进入太空后,离开地球表面的大气层,开始进入太空的边缘,在距离地面大约100公里处,由于速度和动力赶不上真正的宇宙飞船,不能围绕地球轨道飞行的一种飞行状态。亚轨道飞行不是通常意义的国际轨道和环绕地球飞行的太空漫游,而是刚刚脱离大气层进入太空边缘的飞行,让游客以较低的旅费进入真正的太空,体验失重状态的感觉,观赏黑色天空和地球弧线等美丽的外层空间景色。

与大红大紫的Elon Musk光环之下的Space X相比,另一家来自加州的公司XCOR Aerospace显得低调得多。不过,这家公司在9月的最后一天,在澳门签约人气小天后邓紫棋。邓紫棋成为该公司首位全球华人形象大使,10月开始上空的第一次受训,为太空旅行做准备。太空旅行真的近在咫尺了吗?

XCOR用一艘叫做“山猫”(Lynx)的航空器告诉世人,商业化的亚轨道太空旅行将在2015年或2016年实现,而这艘可以带你逃离地球的太空舰甚至可以被你放在大厦的车库里。

骑“猫”记

这个可以带你实现太空梦的“山猫”飞船和人们熟悉的电影电视中的不太一样,只能搭载一名飞行员和一名乘客。这是什么概念呢?第一艘到达太空的宇宙飞船高45英尺(约等于13.72米)、重27600磅(约等于10.25吨)。而登月的阿波罗号高52英尺(约等于15.85米),可比自由女神像还要高,至于重量则是女神的15倍。现在NASA正在建设的Space Launch System (SLS) 甚至更大。

而“山猫”显然小巧得太多,机身30英尺(约等于9.14米),翼幅24英尺(约等于7.32米),能够放进大厦的车库里。山猫呈流线型,短尾,三角形、突出的驾驶舱配上一双小翼,更接近人们对飞机的印象。

船身由轻型材料制成,并由常规的生物燃料和可重复利用的火箭推进器驱动。这艘飞船可以从普通的跑道起飞,其4个火箭发动机将能产生11600磅的最大推力,让它能够在几分钟内进入太空。不过,按照设计,发动机可执行5000次飞行任务,而不是仅仅1次,这在火箭发展史上是一个重大突破。

“Lynx”太空飞船在103公里左右的高空飞行,并在太空停留5、6分钟,随后,地心引力将把飞船拉回地球,这样就不需要耗费更多的火箭动力重新进入大气层,对宇航员来说更加安全。乘客尽管会有失重体验,但会被固定在座位上。而且更吸引人的是在飞行中,乘客还能担任副驾驶。当然,前提是你得准备9.5万美元的飞船票。

现在,“山猫”正安静地躺在加州莫哈韦(Mojave)沙漠的航天基地里,10月7日正式向外界展示了自己的外型。“经过15年的开发,终于让我们在飞行库中感受到了兴奋”,XCOR总裁Andrew Nelson说,“并行工作的团队正在完成‘山猫’”。

“山猫”并不会是你的私人太空之旅的唯一选择,维珍银河公司(Virgin Galactic)的“太空船二号”(SpaceShipTwo)也计划在明年提供类似服务。“太空船二号”能够搭载6名乘客,该飞船将由飞机运送到高空,之后飞船的火箭启动将其送入太空,乘客将能体验到失重漂浮,之后飞船会降落到地面的跑道。不过,“太空船二号”的船票要每人25万美元。

价格对于太空旅客来说倒不是那么敏感,毕竟在太空中亲身做一次Buck Rogers的感觉比什么都重要。Bcuk Rogers是美国家喻户晓的太空英雄,甚至有句俚语这么说:“No bucks, no Buck Rogers”(中文意思大概相当于“没钱,就别当太空007”)。钱与太空旅行之间的关系不言而喻。那么人们不禁要问:“山猫”为何要走这样一条相对廉价的路线呢?而这一切要从这家公司本身说起。

亿万富翁中的平民

XCOR成立于1999年,其联合创始人是被旋转火箭公司(Rotary Rocket)解雇的四名员工。这四人便在莫哈韦一家珠宝店背后的房间里创业,从一开始公司的宗旨便是建造一种可以重复使用的轨道航天器,并且公司发展的每一步都要赚钱。2001年成功试飞的EZ-Rocket,使他们得以在业界立足:那是第一款由私营公司制造并成功飞行的火箭动力飞机。

XCOR的第二款火箭飞机是X-Racer,它由火箭竞速联盟(Rocket Racing League)在2005年委托研制,后者致力于为火箭飞机举办类似于纳斯卡赛车(Nascar)式的竞速比赛。X-Racer是第一款采用XCOR活塞泵发动机的火箭飞机,这种发动机在报废前可以进行5000次飞行。这些成果和创始人团队的技术背景密切相关。创始人之一,XCOR的CEO Jeff Greason曾在英特尔工作,在零重力火箭环境中拥有22项专利。另一位创始人DeLong,有36年太空硬件设计制造和检测的经验,并且曾在国际空间站工作过10年。

不过,XCOR的商业模式在2008年发生了根本转变,安德鲁・纳尔逊(Andrew Nelson)进入该公司,现任总裁。受经济危机影响,XCOR不得不裁掉一半的员工,而管理人员有14个月都没有领薪水。纳尔逊是一名航天工程师出身的投资银行家,既有电子工程本科学位,又有金融MBA学位,并且在制导系统和投资银行领域都工作过。他提出了航空行业的“全机出租”(wet lease)概念。所谓全机出租,即飞机制造商出资建造飞机,并负责配备机组人员和提供维护服务,航空公司要做的就是销售和推广。2008年,XCOR跟荷兰的太空探险公司(Space Expeditions Corp.)签署了一项协议,后者将负责销售“山猫”飞船亚轨道旅行的门票,而飞船本身由XCOR拥有并负责运营。

技术积淀与商业模式的结合使得XCOR终于跻身亿万富翁的“航天俱乐部”,要知道Space X和维珍背后的财力可不容小觑。资本家将太空私有化的心思可以使他们赚到更多的钱。DeLong表示XCOR只能像“婴儿学步”一样,“设计一点,实验一点,试着赚一点钱。”XCOR借助分包、建造火箭整机引擎等工作赚钱。Greason将此形容为“我们只接受基本轨道30度以内的工作”。这意味着这些工作都必须符合他们要做的事情。

飞向太空作文篇7

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迈出了中国对太空的第一步。

其实,中国从很早以前就对太空有很大的好奇心,但都未能成功,第一个让中国人对太空充满好奇心的人,是一个叫万户的人,但他还是失败了,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将月球的一个坑,命名为“WAN HOO”。

然而今天,“神七”终于要发射了:“54321点火,”随着一声令下,中国第三次载人飞船在轰鸣声中腾空而起!虽然我连作业也没写完,但是我还是第一个冲到电视机前。

三天后,神舟七号共计绕地球45圈,做了一次世界上第三个能独立做的事——太空出舱

飞向太空作文篇8

根据了解,“天宫一号”只是中国首个目标飞行器,但并不时真正意义上的空间站,它只是一个雏形——一个重8t多的空间实验室的雏形。“天宫一号”设计寿命期为两年,在这两年内,我国将会发射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宇宙飞船,分别与“天宫一号”完成空间使命的交会对接。掌握空间交会对接的技术,为建造空间实验室积累经验,为建造中国的空间站打牢基础。“天宫一号”升空入轨后,发射中心将在11月1日发射神八。

“天宫一号”为中国构建太空空间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下面我们回顾一下国际太空站的历程。

从国际太空站的艰辛历程可以看出,“天宫一号”只是中国向太空迈出的一小步,但是这绝对是意义巨大的一步。

中国载人航天是深谋远虑的,每一步都经过无数次计算和测试,确保万无一失。目前主要分三步走:第一步,发射载人飞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开展空间应用实验;第二步,突破载人飞船和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并利用载人飞船技术改装、发射一个空间实验室;第三步,建造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可以说

,中国航天技术是借鉴前人的技术而自主创新的。中国航天现有系统:航天员系统、空间应用系统、载人飞船系统、运载火箭系统、发射场系统、监控通讯系统、着落场系统、空间实验室系统。这系统是中国经过长达10多年的摸索才总结出来的,从中可以看出中国载人航天发展的辛酸。

人类目前载人航天活动的最终目的,是将实验室搬上太空,利用太空微重力高真空的独特环境,开展地面无法进行的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等实验,从而为人类造福。太空生命科学试验不仅可以进行植物育种、发明新的药物,而且在半导体、特种材料、天文学、对地观测等方面的好处更是不一而足。

飞向太空作文篇9

太空2.0 时代的完成,将以空间技术的发展由政治需求主导转向民间需求主导,个人的梦想成为积极动力,太空探索将呈现商业化、个性化、多样化的主要特征。

莫斯科时间2008 年10 月12 日上午11 时1 分,在位于哈萨克斯坦的拜科努尔发射场,“联盟TMA - 13”载人飞船腾空而起。

Google 创始人之一谢尔盖•布林在发射现场,向正在迅速奔出大气层的飞船致意。飞船的座舱里坐着他的好友――绰号“不列颠爵士”的美国电脑游戏开发商理查德•加里奥特。事实上,布林本人也将于2011 年搭上飞向太空的飞船,他为此已经付了500 万美元订金。而加里奥特为这次旅行付出的支票上填写的金额是3500 万美元。3500 万美元和500 万美元的差距是353 千米,当加里奥特坐在飞船座舱的右边座位飞向位于近地轨道的国际太空站时,布林只能在地面朝他挥手。

“我感觉良好!”作为第006 号自费埋单的太空人,升空前夕加里奥特在隔离舱里这么对布林说道。这句话或许也隐含着“这张俄国票买得值”的潜台词。因为在NASA开给这些富豪的菜单上,这笔钱只够加里奥特在太空发一封安慰布林的电子邮件而已。

坐在右座的第6 人

比起升空,或许降落更加危险。在拥挤的太空舱里,加里奥特费尽力气都够不到前排的一些按钮。为了打开连接飞船与空间站之间的插销准备返回地球,他必须借助一根18 英尺长的金属棒完成按钮的设置。

“设置完毕!”“准备发射推进器!”“10、9、8、7、6⋯⋯” 他开始倒数,同时把手指放在手动发射按钮上,用以随时启动手动模式。如果推进器自动发射时发生故障导致联盟号从大气层边缘划过,“我们要么迅速变成火球继而化为灰烬,要么就会在大气层外把燃料耗尽而成为一颗卫星”,加里奥特嘀咕道。

“嘟――” 警报突然响起。“太空舱偏离目标!”

“啊――”加里奥特大喊,“我不想害死大家!”他玩命地按着身边的按钮。3 秒钟后,飞船静止了,警报静止了,一切陷入沉默中。

“没门,伙计!”听到教官的声音,加里奥特才重新回到现实中。这只是一次模拟训练。

“你的降落非常糟糕。” 指导员检查着结果,用带有浓重俄国口音的英语教训道。模拟降落训练是加里奥特在正式飞上太空之前的训练项目之一。众所周知,联盟号的太空舱曾连续两次发生因承受巨大的地心吸力而导致的“粗暴降落”。

比“粗暴降落”和俄国人的粗暴训练更糟糕的是,加里奥特和他的太空旅行同伴通常必须坐在飞船驾驶位的右座,在俄罗斯星城的居民看来,这是个留给实验猴子的位置,“再说送这些资本家上天的价值也许还没猴子的价值大”。

尽管“坐在右座的人”通常只被分配到清理飞船下水管道之类微不足道的工作,他们仍要接受全套培训以便能独立完成全部空间工作。加里奥特丝毫不觉得接受全套训练再上天做水管工有何不妥:“在上面,有100 万种因出差错而害死人的可能。”作为一个靠开发电子游戏发财并沉浸在角色扮演游戏中的大男孩,在笼罩着50 年迷思的俄国星城扮演一回布尔什维克的加加林真是一件乐事。当然这整套培训也是有偿的,俄国人的开价是区区300 万美元。

冒险家们的商业小算盘

“我知道你是一个游戏天才,继续挑战吧!”教官拍拍加里奥特的肩膀。当时不过是2008 年5 月,他刚到星城不久。在分配给他的寒风呼呼的小公寓的墙壁上,几张他开发的游戏海报和加加林的照片并排贴着,而他自己的小照片则躲在门背后,照片下写着:“理查德•加里奥特到此一游。”

8月份的模拟训练中,他几乎已经显示出与加加林不相上下的技术,至少能独力应付驾驶任务了。

加里奥特也许该感激自己遗传的基因。他生长在美国休斯顿郊外的拿骚湾,靠近约翰逊航天中心,父亲欧文•加里奥特正是一名不折不扣的宇航员, 曾于1973 和1983年两次飞上太空。“我一直认为,自己的未来也和太空有关。”但是当加里奥特10 岁时,他被告知因为视力非常差而永远不可能成为宇航员。

然而正是“视力太差”这项不合格,使得加里奥特能完成完美的职业宇航员无法完成的使命。事实上,为了矫正视力,他在十多年前接受了激光光学角膜切削术,此前还没有接受过视力矫正手术者飞出地球大气层的先例,所以加里奥特飞入太空将为有关太空失重环境对手术后眼睛影响研究提供更多的实验数据。此外,他还将进行太空生活对人类免疫系统影响和人类在太空中睡眠模式改变等研究。

比起加里奥特参加的需要经过严格培训的太空行动,维珍公司宣布即将推出的20 万美元太空游简直像一次廉价的旅游套餐。加里奥特的老朋友理查德•布兰森2008 年7月向外界展示了号称“迄今最漂亮和最神奇的航空器之一” ――运载载人飞船的母船“白骑士2 号”。这是一架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全碳纤维飞机,设计师正是民间太空爱好者中赫赫有名的X 大奖得主伯特•鲁坦。当“白骑士2 号”将“太空船2 号”携带到约15 千米高空释放之后,“太空船2 号”随即点燃固液混合火箭,一直爬升到距地表大约100 千米处。两名驾驶员与6 名乘客将在那里体验4 分钟失重状态并且俯瞰地球。

布兰森显然认为自己未来的乘客更有价值,这批乘客将成为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民办太空船的飞行实验品。相对接受昔日太空强国训练,乘坐成熟太空船的加里奥特一伙,这些买了便宜船票的乘客更有勇气,鲁坦甚至不忘提醒他们 :“如果有人告诉你说新型太空船的安全水平可与现代客机相媲美,千万不要相信这些人的鬼话。”

而对曾经乘坐热气球环游世界的布兰森来说,这种宁愿冒死也要尝试梦想的勇气是赋予民间航天技术发展和进步的最好理由。更何况这些梦想家还打开了一个看似广阔的商业领域,包括全身瘫痪的物理学家霍金在内的200多人已经 .订了机票。“维珍银河”公司主席威尔•怀特霍恩说,有些人还甚至询问能否把太空过程录制成电影。

飞向暂时远离政治之地

面对民间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布兰森甚至预计,在5 年内太空游的价格将降低到20 万美元以下,对此花费了3500 万美元的加里奥特丝毫不后悔:“老实讲,支付这个费用消耗了我大部分财产,但我比认识的每个人都先去过太空了。”他甚至在还没有完成第一次太空旅行的时候就开始考虑第二次该做的事情。

“我想证明,即使是非职业宇航员也可以通过太空活动造福于社会,”加里奥特露出高深莫测的笑容,“但如果我不承认这是一项非常自私的活动,我其实是在误导你。”在空间站逗留期间,他将参与一系列商业科学实验,其中包括培养药用蛋白质,这些实验显然会在未来增加他的财富。此外,他还将从不同角度拍摄地球,通过与父亲欧文•加里奥特拍的照片进行对比来找出那些环境发生变化的地方。

加里奥特身处360 千米高空时,他还来不及吃完的零食也许还躺在俄国星城训练基地临时公寓的小架子上,而他的私人助理会在他位于美国的私人天文台等待他的讯息。此时,美俄两国正因为地球上的小国格鲁吉亚关系紧张,而活跃于冷战年代的NASA 宇航员欧文•加里奥特却觉得太空是一个无政治的环境:“我不相信地球上的政治会影响到科学家的工作。”美国老宇航员对已在俄罗斯训练了1 年的儿子充满信心。

加里奥特家族两代人,35 年间分别依靠美俄两大航天强国,以官方和民间两种身份飞上太空。也许他们不仅仅是在扮演宇航员这一角色,而是在见证人类的航天事业从官方走向民间的进程。“你好!不列颠爵士。” 初到星城的加里奥特曾被视为语言不通的“太空实验猴子”,而如今俄罗斯人却亲切地叫着他的绰号。

Tips:

太空“极客”在干什么?

2001 年4 月28 日

美国金融家、火箭工程师丹尼斯•蒂托,60 岁,曾是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科学家。在空间站停留6 天,体验太空生活。花费:2000 万美元

2002 年4 月25 日

南非IT 企业家马克•沙特尔沃思,28岁。停留8天,做了多项与帕金森氏症、阿尔茨海默症和艾滋病治疗有关的实验。花费:2000 万美元

2005 年10 月1 日

美国材料工程师格雷格•奥尔森,60 岁。在太空进行了10 项科学实验,包括晶体培养和地球大气湿度测量。停留10 天。花费:2000 万美元

2006 年9 月18 日

美国女富商阿努谢赫•安萨里,40 岁。X 大奖创始人之一。停留10 天,成为欧洲航天局4 项重要实验的测试对象。

花费:2000 万美元

2007 年4 月10 日

美国“word 之父”查尔斯•西蒙尼 ,58 岁。停留13 天,帮日本实验计算机摄像头,为匈牙利测量空间站内部的辐射。花费:2500 万美元

2008 年10 月12 日

飞向太空作文篇10

“我们来自人类世界”

1960年,美国宇航员约翰・格伦打算携带一封信件到宇宙飞船上,不过他最终只是在飞船里写下一行字:“对不起,我忘记带信了。――约翰・格伦”。1967年,苏联“联盟-1号”飞船发射升空后失事,由宇航员弗拉基米尔・科马罗夫携带的信件也未能送入太空,当时飞船内有一批信封,上面印有“地球-太空-太空-地球”的字样。

1969年1月14日,苏联“联盟-5号”飞船升空,在与“联盟-4号”实现对接后,宇航员赫鲁诺夫和叶利谢耶夫把世界上第一封太空邮件送到宇航员弗拉基米尔・沙塔洛夫的手中,数百万名观众在电视前见证了这一伟大时刻。这封信件装在一个专门制作的艺术性很强的信封内,上面印有“太空邮局”字样,还贴着一张由苏联邮电部正式发行的四戈比的标准邮票,信封上的专用邮戳上有“地球-太空-太空-地球”字样,日期为1969年1月14日。收到信后,沙塔洛夫为了证明它来过太空,专门在信封上签下“‘联盟-4号’宇宙飞船,1月16日”,并署上自己的名字,只是当时空间站上还没有自己的邮戳。这个信封开创了太空邮局的历史,很长一段时间内,它都保存在莫斯科星星城博物馆内。1993年12月11日,即苏联航天史25周年纪念日,信封的主人沙塔洛夫将其送交苏富比拍卖行,价格从1.2万美元攀升至最终的12.35万美元。

苏联邮件进入太空后,美国也迅速起而效法。1969年,美国“阿波罗-ll”号宇宙飞船将一个未盖邮戳的信封和一张铜版邮票样品带上月球,并在那里盖了邮戳,随后他们又送给月球一份特别的邮件,里面除了一面美国国旗外,还有一个密封胶囊,里面放有一张写着:“我们来自人类世界”的字条。后来,美国邮政部制作了约100亿份纪念封,并按照登月邮票样品制作了1700亿枚邮票,为美国邮政部带来―大笔非常可观的收入。

1971年,美国“阿波罗-15”号宇宙飞船也没有拒绝这一巨大商机,它将400份信封带上月球,并在月球表面盖上邮戳,返回地球后,宇航员将它们交给集邮公司。但美国只是由宇航员携带一些邮品进入太空,而没有完成邮件的整个流通过程,因为他们没有空间站,也就没有太空收信人。宇航员签名防伪造

1978年3月7日,乘坐“联盟-6号”飞船的苏联与捷克斯洛伐克的航天组合阿列克谢・古巴列夫和维克托・列涅科将一封特殊信件带上了“礼炮-6号”空间站,该信来自苏联邮电部,信件的内容对太空邮局的历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原文如下:

“根据苏联邮电部审批,接受你们提出的关于在‘联盟-6号’轨道空间站上设立邮政分局的建议,并为此制作了专门的邮戳和10个印有收信人地址的信封。为避免将来出现伪造现象,必须告知宇航员,太空邮局的邮戳用完后必须上交苏联邮电部,并由其组织相关企业发行盖有太空邮局邮戳的信封、明信片、纪念封等。请相关部门向邮电部汇报太空邮政分局的建设情况,及邮戳与信封的制作情况。为了杜绝伪造及其他类似事件发生,请宇航员在往来信封上签名。

――塔雷金”

列宁斯克邮电局于1978年3月1日也下发相关要求,原文如下:

“‘礼炮-6号’轨道空间站工程师格奥尔基・米哈伊洛维奇・戈列琴科同志,现发送至你部――‘礼炮-6号’太空邮政分局世界上第一枚特制日历邮戳。请接受我们对‘礼炮-6号’太空邮政分局全体同事的问候。下面讲述一下关于特制日历邮戳的使用方法:1.每天变换一次时间;2.按照电视实况转播校对时间;3.将邮戳盖在邮票角上;4.下次将信件与邮戳交给‘联盟-28号’飞船宇航员带回。

――列宁斯克邮政局主G.F・朱拉夫列娃”

1978年3月8日,世界上首个太空邮局正式开业,除了苏联邮戳外,列涅科还携带了一枚捷克斯洛伐克邮戳。该邮局共在10个苏联信封和3个捷克斯洛伐克信封上盖了邮戳,并将其赠送给邮政博物馆、国际太空委员会和“布拉格-78”集邮博览会。宇航员们还在自己的私人信件上盖下这些邮戳。此后,该太空邮局开始正常营业,并一直持续到“礼炮-7号”和“和平号”空间站上。在发送国际宇航员组合进入太空前,苏联邮电部又启用了专门的太空邮戳。

太空邮局的出现,使国际集邮联合会设立了一个专门的收藏领域――天文集邮,并成立了相应的委员会,制定邮品等级标准等相关事务。太空邮局的形式与地面邮局不同,空间站上只有两名宇航员,除了收信人外,收信地址都可以不写。空间站向地面发信时,有时贴邮票,有时不贴,信封上有时盖邮戳,有时盖空间站公章,不过旁边都有宇航员的签名。一旦宇航员忘记署名的话,其他人很难确定这封信是否来自于太空。

天文集邮方兴未艾

太空邮件大约分3类:一是纪念性质的,主要赠送给太空飞行活动参与国的邮政与航天博物馆;二是宇航员私人信件;三是在空间站上盖邮戳的纪念封。如果说前两类邮件数量处于合理发展范围的话,那么第三类邮件的数量不仅可以影响人们保留纪念信封的愿望,还可以对国际集邮市场产生重大影响,太空邮票价格猛涨就是不争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