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与我作文十篇

时间:2023-04-10 23:02:12

母亲与我作文

母亲与我作文篇1

已过而立之年的我,从小爱读书,并且在父母的支持下,顺利地读完了小学、中学、大学,工作之余,也好爬爬格子,捕捉一下不期而遇的灵感,偶尔也有小文在报刊上露面。

我从小就嗜书如命,却又没有钱去买,只要能找到的书,不管是什么内容,便一头扎进去。那时,一听说要去外婆家,我便高兴得又蹦又跳,那不只因为外婆会为我准备好吃的,更主要的是因为外公有许多书。每次去外婆家,我都会捧着书,坐在角落里全神贯注地去读,连外婆给我准备的好吃的东西,也顾不上了,大人和我说话更是不往心里去。现在想来,外公的书也不过就那么几本,比起自己现在的书来,那简直是天上差到了地上。可是那时候,那些书对我来说,却如获至宝。

我一直非常感谢我的父母,从小到大,他们从来都没有干涉过我读课外书,虽然他们也希望我的学习出类拔萃,希望我考试名列前茅。而我却也没有因为读杂书而荒废了学业,反而因此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打下了坚实的文字功底。

母亲与我作文篇2

朋友许多,比不上有一个真心的朋友对你好。在成长道路上,我们交往过的朋友很多,但是不是我们都能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些什么,是我们受益匪浅呢?在我身边有一个最真挚的朋友,下雨时她为我撑伞,刮风时她为我加衣,哭泣时她总是安慰我,无论何时他总是保护我,不让我受一点委屈,但偶尔我们也会吵架,因为我们所经历的时代不同,观念不同,立场不同,在一些事情上总是有分歧,但最后都是她站在我的立场上,替我思考,然后心平气和的跟我讨论,我想你们大概才出她是谁啦,没错他就是我的母亲,世界上最伟大的人

伴随着我的成长,不知道给她带来多大的烦恼,多大的忧愁但她从没有向我抱怨过,他总是交给我一些道理,其中 最让我难忘的就是那件事:

有一天一个右手残疾的衣衫褴褛的乞丐到我家门口,祈求母亲实施他一些粮食,一项心软的 妈妈并没有立刻给他,而是让他进来,告诉他说:“请你把这些砖搬到后院去。”乞丐生气的说:"不给算了,你看我这样海让活.”母亲什么也没是说,用一只手办起一块砖走到后院,告诉他说:"为什么我能你不能。”乞丐有点惭愧,便决定将这些砖搬到后院,等他搬完后,母亲给了他一百元,然后说你可以走了。”乞丐说:“我一定回报答你的.”乞丐走啦,母亲又将那些砖搬回来啦

过了几年,门口有人敲门,母亲推门一看是一身西服的先生,遗憾的是,他没有右手,他对母亲说:“也许你不记得我啦,但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你的,我就是几年前的那个乞丐。”母亲会心的笑啦

几年前我曾问过母亲为什么要让他把这些砖搬到后院去,然后自己再搬回来,母亲只是一笑,没有说什么,而这时,我却明白啦,我也冲着母亲笑啦

母亲与我作文篇3

起因为上一次通话,因为忽然想起一些过往的事,难过的无以复加,遂打电话向母亲倾诉,可是母亲却只是以一句:“小孩子不要整天胡思乱想。”,打断了我想要诉说的想法,于是赌气,直到现在。而母亲也没有主动联系我,有的只是我们两人的彼此僵持,互相不理睬。或许母亲想的是,过了一段时间我就会想清楚的,不用担心。可是她却没想到,我会钻牛角尖,并且是不撞南墙不回头的那种。

但是今天,她却意外的给了条信息,让我有空的时候就和姑妈联系,聊聊天,她会想我。

虽然联系我是说着与我俩之间无关的事,并且短信也不是她自己发的,她不会,但是我还是照做了,尽管我没有回复她。和姑妈聊了一会儿,姑妈说我家里的农活还没有干完,而再过不久母亲就要去外地去打零工了,我说我知道。

挂断电话,久久的,才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母亲的那条短信,是不是还有别的意思。

我独自在外地读书,这已经是第五个年头了,自我生活能力,母亲并不担忧,总是很放心地对别人说,我家孩子一个人在外面完全没问题。而如今的我,一个人在外边儿也早就习以为常了。这样,就导致我犯了个很大的错误,固然,能力会变,但是思念却是不断的。

母亲与我作文篇4

的教育方法是中国传统母教文化的精华所在。弘扬母教文化,有助于强化母亲意识,使女性乐于做母亲;有助于提升母教质量,让女性成为合格母亲;有助于培养健康个体,促进家庭和社会的和谐。

[关键词]母教文化;精髓;当代价值。

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和生存环境中,孕育了各具特色的文化类型。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经过不断创造与积累,形成了自己博大精深、丰富璀璨的传统文化,母教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母教文化的内涵阐释。

母教文化是关于母亲教育的文化。目前,我国学者对“母亲教育”的界定,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母亲的教育”,认为母亲是人生的第一位教师,承担着教养子女的重任;二是“教育母亲”,即通过对母亲实施教育,提高母亲的素质,从而提升母亲的教育质量。母教文化包含的是母亲的教育,是指母亲这一社会群体在抚养教育子女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思想观念、行为经验等精神文化成果以及与此有关的人文景观等物态文化现象的总和。本文采用文献分析和问卷调查等方法,从现实需要的角度对精神层面的“母教文化”进行探讨。

二、中国传统母教文化的精髓。

中国有着悠久的母教传统,历来重视母亲对子女的养育作用,《韩诗外传》卷九说“贤母使子贤也”,说的是贤良的母亲重视教育,使孩子长大成为德才兼备的人。中华民族历史上出现过许多贤母名母,她们深明“妇道”,教子有方,培养出众多的杰出人才,充分显示了母亲教育的力量。‘古代华夏女杰中的“周室三母”,可称为中国最早的家庭女教师。据《列女传·母仪传》记载:“三母者,太姜、太任、太姒……君子谓太姜广于德教……太任为能胎教……太姒仁明而有德……颂曰:周室三母,太姜任姒,文武之兴,盖由斯起。

太姒最贤,号曰文母。三姑之德,亦甚大矣!”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和孟子的母亲,更是母教文化的典范。中国母亲在长期养育子女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知识经验,形成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母教文化。

(一)“重德”“勉学”的教育内容。

古代女性被限制在家庭中,承担着“女儿、妻子、母亲”三重角色。“母以子贵”的现实使女性不仅要去创造生命,还要含辛茹苦地去培育这些生命,使他们成为“贵人”以光宗耀祖,显示自身的价值。为此,母亲从小就按“德才兼备”的目标去教育子女,在教育内容上表现出“重德”“勉学”的特点。

“以德为本”,是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

我国传统母教非常重视对子女“德”的培养,教子为善、诫子勤俭,倡导信实爱人、忠孝仁义,造就出许多仁人志士。“岳母刺字”已家喻户晓,岳母姚氏从小教育儿子“以身许国,报效国家”,还亲自将“精忠报国”四个字刺在儿子背上,使岳飞成为著名的抗金英雄。

“陶母退鱼”也广为流传,据《世说新语》记载:“陶公少时,作鱼梁吏。尝以坩鲊饷母。母封鲊付使,反书责侃曰:’汝为吏,以官物见饷,非唯不益,乃增吾忧也!‘”

陶母湛氏身为女流,却深明大义,见利而不忘义,退回了儿子尽孝的腌鱼,并训导儿子要清白做人,廉洁奉公。陶侃遵循母亲教导,一生清正廉明、勤于政事。

我国传统母教除注重德性培养,还把“勉学”作为教子的重要内容。古代母亲们深知“人之有学也,犹物之有治也”的道理,通过各种方式勉励、鞭策孩子勤奋读书,刻苦学习,锲而不舍,学有所成。孟母仉氏为给孟子创设一个良好的生长学习环境,曾三次迁居。

(二)“说理”“垂范”的教育方法。

我国古代社会奉行的“男尊女卑”思想,特别是“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的“三从”妇礼,使女性受到各种约束和压制,她们无论是作女儿、妻子还是母亲,都要服从男性。虽然,儿子为了尽孝,不得不听从母亲的管教,母亲教育子女成为理所应当之事。

但是,母亲的性别地位使她们不会也不能像父亲教育那样,主要借助家威和家法,而是较多采用“说理”“垂范”等正面、温和的方式,这样恰恰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我国传统母教善用言传,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寓教于喻,循循善诱,使孩子领悟其中的道理,自觉去践行。孟母“断机教子”已成为天下母亲教育子女的样板故事。孟母看到孟子逃学回家,没有打骂,而是通过“断其织”告诫儿子“:子之废学,若吾断斯织也。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是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今而废之,是不免于厮役,而无以离于祸患也。何以异于织绩而食,’中道废而不为,宁能衣其夫子,而长不乏粮食哉!女则废其所食,男则堕于修德,不为窃盗,则为虏役矣。”孟子从母亲的话语中领悟到了深刻的道理,从此发奋勤学,做事有始有终,成为天下之名儒。

“教者必先正己”是古代家训的明理。我国历史上有许多贤良之母,正是在日常生活中,用她们自身高尚的品德和良好的言行率先垂范,做出榜样,影响子女发展的。《隋书·郑善果母传》记载“:母恒自纺绩,夜分而寐。善果曰‘:兒封侯开国,位居三品,秩俸幸足,母何自勤如是邪?’答曰:‘呜呼!汝年已长,吾谓汝知天下之理,今闻此言,故犹未也。至于公事,何由济乎?

今此秩俸,乃是天子报尔先人之徇命也。当须散赡六姻,为先君之惠,妻子奈何独擅其利,以为富贵哉!又丝枲纺织,妇人之务,上自王后,下至大夫士妻,各有所制。若堕业者,是为骄逸。吾虽不知礼,其可自败名乎?’”说的是善果官至三品,但是其母崔氏仍坚持每天纺纱织布,夜深才睡,善果不解,其母对儿子说:“你的俸禄是皇上对你祖辈以身殉职的报答,应用以赡养亲属,我们怎可独自享用,作为富贵的资本呢!况且纺线织布,是妇女的本职,我不做这些事,就是骄奢淫逸了。”善果深受母亲良好品行的影响,一生为官清廉不奢。

三、中国传统母教文化的当代价值。

(一)弘扬母教文化,有助于强化母亲意识。

当代女性具有较高的道德文化素质,也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这些本应使她们在教养子女方面发挥更好的作用。但是,母亲教育并没有引起女性的足够重视,也没有得到全社会的高度关注,致使在一些地方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母教危机”。现代社会提倡男女平等,女性对社会生活的参与越来越多,有些女性特别是高学历、高职位、高收入的年轻女性为了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过分看重自己的职业角色而忽视甚至放弃母亲角色。有些女性虽已成为母亲,但是生而不养或养而不育,孩子出生几个月就丢给老人或保姆照顾,即使把孩子留在身边也因工作压力而无暇顾及。

据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全国有66.47%的祖辈照看孙辈。在我们进行的“城市小学生母亲教育现状”调查中,只有35.66%的母亲认为“母亲的重要工作是养育子女”,55.49%的母亲不完全同意这一观点,还有7.51%的母亲持反对态度,由此可见,多数母亲对养育子女的职责认识还不到位。

古代妇女“相夫教子”,心甘情愿地为丈夫和孩子付出自己的一切,精心养育子女,并以此为幸福。我们应该继承这一母教传统,这并不是让女性放弃自我,回归家庭,而是要她们处理好事业与家庭的关系,多一些时间与精力去教育子女,展示更全面的自我。让女性成为母亲,不是自我价值的否定,而是自我价值得以实现的一种方式。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母教文化,与历史上众多的贤母名母零距离接触,感受其人格魅力,有助于当代女性深刻认识母亲角色的意义,强化母亲意识,自觉承担起母亲的职责,乐于做母亲。

(二)弘扬母教文化,有助于提升母教质量。

在当今社会,不管母亲是否意识到母亲职责,是否乐意承担母亲职责,客观上她们都扮演着子女的主要照顾者和主要教育者的角色。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80.16%的母亲和75.58%的学生认为在家庭中主要由母亲照顾子女,71.31%的母亲和59.74%学生认为在家庭中主要由母亲负责子女的教育。比例如此之高,认识如此相似,表明了母亲在家庭中承担着教养子女的重任。不可否认的是,母亲在培育人才方面确实发挥着独特作用,每个人的生命都毫不例外地由母亲孕育,来到世界上接触到的第一个人也是自己的母亲,在婴幼儿时期任何人都不能替代母亲的作用,体现了母亲教育的唯一性;母亲不仅能满足孩子的生理需求和情感饥饿,还是孩子灵魂的塑造者和人生的引路人,对孩子智能的发展、人格的形成和行为模式的养成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体现了母亲教育的全面性;母亲与孩子血脉相连,息息相关,这种亲子依恋关系使孩子乐于听从母亲的教育,体现了母亲教育的权威性;母亲与孩子朝夕相处,寓教于日常生活之中,这种自然的教育方式易于被子女所接受,体现了母亲教育的高效性。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无论您在工作岗位的责任多么重大,无论您的工作多么复杂,多么富于创造性,您都要记住:在您家里,还有更重要、更复杂、更细致的工作在等着您,这就是教育孩子。”但是,目前很多母亲还是“自然母亲”,凭着感觉、本能或老辈的经验来养育孩子,缺乏科学的教育理论和教子方法,存在着“重教不会教”的现象。天津市儿童发展中心针对天津市5000名0-6岁儿童的母亲进行的“母亲教育需求问卷调查”显示,家长普遍缺乏科学教育子女的经验和知识,对母亲教育有需求的有4991名,占被调查人数的99%。在我们的问卷调查中,43.43%的母亲认为自己非常重视对子女的教育,但效果不佳。59.52%的母亲非常希望、39.95%的母亲希望掌握更多科学的教育知识和方法。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母教文化,能使当代母亲更多了解母教文化的精髓,学习母教经验,掌握有效的育儿和教子方法,提升母教质量,由“自然母亲”成为“合格母亲”“优秀母亲”。

(三)弘扬母教文化,有助于促进家庭和社会和谐。

幸福和谐的家庭,是每个社会人的渴求,也是和谐社会的具体表现。当代女性既要担负社会职责,又要承担家庭事务,还要挑起教育子女和孝敬老人的重担。女性的性别角色决定着她们是家庭的主角,是幸福家园的经营者。她们时时刻刻为子女做榜样,用自己慈爱、贤惠的品德去感染孩子,用自己孝亲敬老、相夫教子的行为去引领孩子。为使子女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母亲尽量展示自己最优秀的方面,回避克服自己的缺点。母亲教育正是在这种自觉与不自觉中感染着家庭中的每个成员,释放出爱与和谐的元素。

和谐家庭与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和谐发展的人才,人才的成长由母亲把好第一关,母亲的综合素质与教养方式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如果一个人自幼得到母亲良好的教育,使之将来步入社会成为一个具备良好素质和修养的公民,这是一个家庭的幸事,也是社会的幸事。正如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所说“:国民的命运,与其说是操在掌权者手中,倒不如说是握在母亲手中。”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母教文化,在全社会形成尊母、爱母,重视母亲教育的社会风尚,必将造就更多健康的个体,促进家庭的完美和社会的和谐。

参考文献:

[1]张涛。列女传译注[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0.

[2]葛彬。论传统“母训文化”与家庭美德的“爱幼”教育[j]。江西社会科学,1997,(7)。

[3]刘义庆。世说新语[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

[4]王符。潜夫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5]欧阳永叔。欧阳修全集(附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6.

[6]魏徵。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

母亲与我作文篇5

关键词:《我不是个好儿子》;教学心得;情感交流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2-0256-01

鲁教版第三册第一单元“至爱亲情”,即是“至爱亲情”而且需要“体味”,教与学必然都应该有进行深层情感的挖掘,立足文本自是情理之中的,执教《我不是个好儿子》一文,我多方面查找其他的教师的教学材料,以进一步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深层把握作者情感,但总觉得大多侧重于“母爱”的拓展,这与我想设计为立足于作者的"不是个好儿子"的愧疚之情来把握母爱的想法太远,教学的情感也很难调动。静思自我生活体会和学生对父母之爱的处理方式,越发倾向于借助本文,探究作家,与学生们做一节如何与母亲相处的情感交流。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是遗憾的,她不时地提醒着我们珍视亲情的必要,但子女与父母的和谐相处亦非易事,正如作家所说“在我40岁以后,在我几十年里雄心勃勃所从事的事业、爱情遭受了挫折和失意,我才觉悟了做儿子的不是”,时间和人生的挫折和失意,才觉悟到许多的不是。作家在文中展示这种不是比较直接有“给母亲寄钱并不是我心中多么有母亲,完全是为了我的心理平衡”、“而现在最苦的是我不能亲自伺候母亲!父亲去世了,作为长子,我是该为这个家操心,使母亲在晚年活得幸福,但现在既不能照料母亲,反倒让母亲还为儿子牵肠挂肚,我这做的是什么儿子呢?”等语句,但是要体会作家的愧疚之情这些远远不够。

文章虽不长,但也回顾许多琐碎的生活场景的母爱,自己的懊悔、处事的不当也渗透于字里行间,课上我与学生一起反照生活抓住作者叙述的话语揣摩“做儿子的不是”,不起眼的话语里充满了深深的自责,大家不断的新发现,让情感在内疚中升华。

“母亲一生都在乡下,没有文化,不善说不会道”,看似对母亲平凡的介绍,却可以成为下文“她既不晓得我工作的荣耀,我工作上的烦恼和苦闷也就不给她说”的埋下了伏笔,生活中我们不时地找理由懒得与父母交流,事实是那么的顺理成章让人接受,现在却成了内心的难受。

“母亲每一次都高高兴兴来,每一次都生了气回去”这样的话语让我们比较直观的理解自己的不是,在此交代的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和对孩子处理需要我们思考与父母的相处技巧,孝其实很简单,注意一下就可以让老人高兴,恰恰我们没有做到,“结果使我和孩子都穿得像狗熊一样笨拙”,也让人体会到我们自认为母亲一些做法的可笑吗?

母爱的细微可以关注到“我写字的时候眼睛在不停地眨,就操心我的辛苦”,而“我”对母亲名字的知晓,竟是在与其他孩子的对骂中,对母亲的挂牵竟是在“纸灰飞扬的时候”,关心的方式就是“寄一笔钱”,而“寄走了钱心安理得地又投入到我的工作中了,心中再也没有母亲的影子”, 而“完全是为了我的心理平衡”或说是对自己的谴责,文末“我说,钱是不能代替孝顺的,但我如今只能这样啊!我说,钱是不能代替孝顺的,但我如今只能这样啊!”却把作家内心的煎熬推进了极致,母亲的谅解和走之前对我一系列的关心、叮嘱,更让人无语,只有默默的眼泪似是在陈说此时的心境。

母亲与我作文篇6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把握重音和停连。

2.根据文中的语言、动作等细节描写,体会母亲对儿子深沉的关爱,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能正确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把握重音和停连。

教学难点 根据文中的语言、动作等细节描写,体会母亲对儿子深沉的关爱。

教学方法

朗读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情感导入

有这样一位儿子,在他二十一岁正值风华正茂之时,却不幸患病,导致双腿瘫痪。他痛不欲生,不能自拔。有这样一位母亲,虽然身患重病但仍然精心照顾双腿瘫痪的儿子,鼓励他重新点燃生活的信心。可就在北海的菊花烂漫开放的时候,母亲却带着无限的牵挂永远地离开了,而这个特别的秋天,也成了儿子永生的怀念。

多媒体展示补充:

1. 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的残废了双腿。

2.两条腿瘫痪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出路,突然似乎什么都找不到了。

(设计意图:通过介绍史铁生双腿瘫痪后的境况,让学生能理解文章史铁生脾气暴躁的原因)

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注意把握全篇的感情基调,并思考完成这样两个任务:

1. 请用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

双腿瘫痪后,脾气暴怒无常的史铁生,在母亲的安慰、鼓励下走出困境。

(多找几个学生回答,不断补充、修正,直至得到较好的句子。这个过程教会学生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的方法和技巧。)

2.课文几次写到看花?母亲有没有看到花?

课文三次写到看花,前两次是母亲请求他去,最后一次是妹妹推着他去北海看菊花。母亲到最后也没去看成菊花。这成了史铁生心中永远的痛。

(训练学生跳读,寻找目标信息的能力。)

三、研读品味 体会感情

找出文中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体会母亲对儿子深沉无私的关爱,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明确:

1. 望着天上北归的雁群,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动作描写。“砸”、“摔”两个动作写出了史铁生的痛苦与绝望;

2. 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动作描写。“悄悄”出去是为了让“我”尽情发泄心中的苦痛,期待“我”能恢复平静和理智,也突出了母亲的谨慎小心,说明母亲怕让儿子痛苦,让儿子伤心;“偷偷”表现了母亲不放心“我”,关注着“我”,表现了母亲的慈爱和细心。

3.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动作、语言描写。“扑”、“抓”两个动作,说明母亲非常在意“我”的内心感受,害怕儿子禁不住打击,失去生活的勇气;“忍”写出了母亲尽管十分悲痛,却抑制悲伤鼓励、安慰儿子的痛苦心情。母亲说“好好儿活”,带着几分无奈,几分顽强,母亲知道自己的生命也许不长了,却仍在不屈地与病魔抗争,不希望看到身怀病痛的儿子失去与病魔抗争的信心,推动生活下去的勇气。

4.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神情描写。“憔悴”暗示出母亲在病魔的折磨下身体已经十分不好;“央求”反映出母亲既盼望儿子早日摆脱阴影,又怕自己支撑不到那一天的复杂心理。

5.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

语言描写。表现母亲要“我”对生活永远充满信心,充满美好的回忆;说明了“我”答应去看菊花使母亲心中十分快乐,表现了母亲对“我”的爱之深。

6.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 明确:心理描写。怕“我”想到自己瘫痪,写出了母亲的小心谨慎,表现出母亲的细心。

(此部分是本课的重点,应细细品味)

四、课堂小结:浓浓母爱 心灵升华

多媒体展示资料:

更让他痛心的是,母亲身患重病,他竟全然不知。当他发现母亲病重时,母亲却永远的离开了他。他曾经在《我与地坛》中说:那时的我,作为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着想,我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一个,却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

(设计意图:史铁生后来在他的作品中多次提到对母亲的愧疚,后悔瘫痪后对母亲所做的不理智行为,结合课文开头“预习”中反思的话题,引导学生感受父母的爱,去关爱回报父母。使学生的心灵得到成长。)

五、布置作业

读史铁生的《合欢树》和《我与地坛》

板书设计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母亲

(怀念) (用心)

母亲与我作文篇7

笔者始终十分关注中国女性导演的创作以及影视剧中女性形象的塑造。因为中国女性社会与文化地位的提升,中国女性自我意识的不断清醒与自觉,应该成为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人的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对近年来影视剧中母亲形象的关注及其母女关系的审视,是本文的聚焦点。近年来,一些重要女性导演的影视作品,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以往较少关注和表现的“母女”关系的视角,塑造了颇具个性及文化意义的“母亲”形象。例如李少红的电视连续剧《大明宫词》,在众多武则天题材中,别出蹊径地首次以武氏和太平的母女关系作为主线架构全剧;她的《橘子红了》也以大妈和秀禾的“母女”关系作为全剧最主要的人物关系之一;而彭小莲的影片《假装没感觉》则着力表现了三代女性的两对母女关系;而她的《美丽上海》中母亲和四个子女的关系,给观众留下印象和思考空间的,也是母女关系。这些作品中的母女关系成了导演感同身受具有深切体验的一次集中的银幕表达。它为女性书写拓展出另一片空间和新的可能,也为我们分析“母亲”形象和母女这一对女性生命中最亲密和重要的同性关系提供了十分重要的案例。

而本文选取的另一重要文本,则是杨亚洲导演的电视连续剧《家有九凤》,这不仅因为杨导素以表现女性题材著称,他的“女性平民剧”家喻户晓,脍炙人口,该剧当年收视率创全国第三;更因为他近年的一系列电视剧创作,无论是《空镜子》《浪漫的事》还是《家有九凤》,均一以贯之地聚焦于母女关系,特别是后者,浓墨重彩的展示了一个母亲和九个女儿之间多姿多彩的关系。而且,以上影视剧文本都不约而同地塑造了一种别样的“母亲”形象,她们和传统意义上柔弱温良无助的“慈母”不同,她们常常既是女儿的最可靠的同盟者,又是女儿命运最为关键的制约者和决定者。

女性题材的影视作品,其是否体现自觉的女性意识,不仅可通过异性关系进行反观和彰显,更可在同性关系特别是母女关系的表达与揭示中,得以感悟和反省。美国妇女问题研究专家南希·弗莱迪说得好:“母女关系是女人生活中最重要的关系,诚实地审视这层关系只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好处。”对母女关系的审视和再认识,应该成为女性意识及以此为关照的女性影视作品的重要题旨。

母女之“共生”关系

母亲及其母爱对于我们的性格与人格的生成极其重要。记得拿破仑在谈及自己的经历时曾说过:孩子的命运常常是由其母亲造就的。特别是在我们出生后的最初几年里,母亲的爱,我们和母亲的亲密关系是我们今后自尊心形成的基础,有了它,我们今后可以受益一辈子。诚如美国妇女问题专家南希·佛莱特指出:“和母亲身体的亲密接触对于刚刚离开母亲子宫的婴儿尤其重要。生物学把这种亲密关系称为‘共生’(现象)”。“共生”即一种对亲密者的依赖。南希进一步分析,因为“男孩很早就接受独立自主的训练,而女孩则通过自己和别人的关系来看待自身价值。于是追求共生关系成了女人的生存目标。”这是社会关系中的一个特指的、具有独特深度的人性和文化的课题。女人无论是对母亲、对丈夫还是对子女,一辈子都想抓住一个可以依赖的人。这在一些看似有独立自主意识的现代女性身上,也常常并不例外。

彭小莲在《假装没感觉》中塑造的中年母亲(吕丽萍饰),是一个自尊自爱的现代职业女性,她敢于一次又一次勇敢地结束无爱的婚姻,但“娜拉”走后却只能一次又一次地回到母亲身边。或许是出于居无定所的无奈,却又不无潜意识的支使。因为母亲和娘家永远是女儿最可靠的后方。然而她对母亲的过于依赖却使之终于未能真正完成一个现代女性精神上的独立与成熟。最终,还是在16岁女儿的坚持下,才终于建立了属于她们自己的家。

无独有偶。《美丽上海》中的大女儿静雯也是和丈夫离异后,带着女儿长期寄住在母亲的家里,和母亲相依为命。尽管彭小莲着意渲染了静雯在经济上的自强自立,然而在精神和人格层面,静雯则同样缺乏独立意志,她对母亲敬畏有加、惟命是从,甚至对自己大学生女儿的管束,也只能最终请出老母亲。静雯基本上也依然处于和母亲的“共生”关系之中。

而李少红的《大明宫祠》则是名副其实地大书特书母女关系的。太平公主幼年时因不愿离开母亲,曾玩假“自杀”来骗回母亲。长大后的太平,倒是继承了母亲我行我素、独立自强的品性。她女扮男装私自出宫,朝廷之上公然抗婚,自由恋爱私定终身,俨然一个皇室叛逆。然而,她却一辈子都始终未能逃脱母亲武则天无处不在的巨掌。母亲对她异乎寻常的“爱”,包裹成“共生”的罗网,最终毁灭了女儿一生的幸福。和平民女子无异,守寡后的公主也最终还是回到了母亲的身边,回到束缚和残害了她一生的“娘家”大明宫。

母亲确实给了我们无尽的爱,然而母亲却始终不肯放手她的爱。女儿长大了,甚至像风筝般要高飞了,然而母亲手中却始终紧紧地拽着风筝的线头。《桔子红了》中秀禾的婚姻甚至就是由死去的母亲留给她的“风筝”在冥冥之中决定的。而《家有九凤》中的母亲也曾发狠说过这样的话:“你们现在一个个像风筝一样想飞了,我看你们飞,等哪天翅膀折了,还是要回到这个家”。果不其然,女儿们最终一个个都回到了母亲身边。母爱,既是女儿永远的依赖和庇荫,也成了一个女人精神上真正“断奶”最难以逾越的一道沟坎。女性的这种依赖性其实在我们还很幼小时就扎下了根,在我们的意识深处始终藏匿着一个脆弱的小女孩。这个小女孩早就在生命之初就和母亲达成了一项默契:绝对不能对母女之间的亲密关系提出任何的怀疑,因为我们从小就害怕失去母亲的爱。诚如南希·弗莱迪一针见血所指出的“女人的这种依赖性就是这样代代相传。它严重地影响和损害了女人生活中所有的亲密关系。……所有的思潮和运动——妇女运动、性解放运动、女性就业、新经济——都无法使我们改变那根深蒂固的依赖性。只要我们继续保持从幼年时期开始就和母亲形成的依赖关系,我们就不可能将自己打造成独立自主的女人。我们最缺乏的不是外部世界的变革,而是内心世界的转变。”女性独立自主意识能否最终生成,除了必须面对主宰社会的父权意识,还必须单枪匹马地坦诚地去面对我们与母亲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共生”关系。

艰难的“分离”

无论是无意识在文本“缝隙”间的流露,还是女性意识的一次自觉反思和书写,我们都从这些影视作品中读到了母女之间的这种“共生”关系及其“女儿”对这种关系的力图突围与“分离”。尽管这种尝试十分艰难甚至并不自觉,但我们还是看到了女性试图在与异性之外的同性的亲密关系中建立起自我主体意识的努力。

这种努力在《大明宫词》中的太平公主身上显露无遗。母后武则天视太平如掌上明珠,对这个她唯一存活的女儿,她有着一种难以言表的补偿心理。武氏清楚地知道自己作为一个女人失去的是什么,于是她把太平作为自己的一个“镜像”,作为一个完整女人的生命延续来深深地爱着。诚如李少红所言,武氏是在太平公主身上“塑造着另一个自己(纯粹的女人)”她对女儿宠爱有加、百依百顺,为她做了任何一个母亲都做不到的事情,就是没有把她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太平自然是要逃离母亲的“自恋”而活出自我来,她是一个敢于和“君临天下”的母亲抗争并力图与之分离并不断追求独立自主的女性。正因为如此,她最终没有成为另一个“武则天”,然而她也最终没有成为她自己。母亲的强大使她一生的逃离最终落网。

《桔子红了》中的秀禾(周迅饰)则在精神上被囚禁更深。除了要面对以“老爷”为标志的男权社会,同时又面对着与两个“母亲”的“共生”关系。生母虽已故,但她的“声音”和意志却时时借着风筝、兰花、灵牌左右着秀禾,生母虽死犹生;而大妈(归亚蕾饰)对秀禾则形同生母。她也把秀禾当作“自恋”的对象。秀禾为了报答大妈的救命之恩,宁愿牺牲自己的爱情也要成全大妈利用她替老爷生育的意愿。然而,外表柔弱的秀禾并不比太平怯懦。她的决意和大妈“分离”,并不像太平般表现在剑拔弩张的分庭抗礼上,而是义无返顾地以生命为代价与大妈达成契约:一旦生下孩子,她便要离开容家。这不仅意味着和父权的“离婚”,也意味着和母亲的“分离”。为此,她牺牲了年轻的生命。李少红系列剧中的女儿形象凄婉而悲壮,而母亲竟是她们悲剧命运的主要制造者之一。

如果说太平和秀禾都是过往时代的女性的话,我们再来分析一下这些文本中的现代女性。《家有九凤》中的九个女儿,最具个性和光彩的,有过和母亲“分离”史的,只有七凤、八凤和九凤。离家八年去边疆插队的七凤,因未婚先孕回了家。家里容不下她而逼她坠胎,七凤身无分文离家出走。虽然保住了爱情的结晶,却终因生计无着而在姐姐们安排下和一屠夫勉强凑合,生活在母亲的屋檐下。八凤则曾逃离过母女“共生”关系而却又最终心甘情愿地回到这种关系中。八凤从小便是一个胆大包天的“假小子”,什么犯忌干什么。她早早远走高飞,在商海中沉浮。在外面的世界里,八凤感情上当受伤,生意受骗破产,并因涉及一宗商业欺诈案而被通缉。走投无路的她隐姓埋名地独自打拼多年而终于还清了所有债款后,八凤想要回家了。她故意从高楼跳下摔成了残疾,坐着轮椅回到了母亲身边。刑事追究虽被撤消,但八凤却再也不能行走、说话甚至哭和笑。看着这个曾经的“女强人”依偎在母亲怀里听故事,玩弄着幼年时都不碰的布娃娃,我们的心为“女儿”的宿命而哭泣。九凤则是家中的一个“异类”,这个“奶末头”女儿,十来岁了还站在母亲胸前吮奶,母亲对她百般宠爱、惟命是从。九凤聪慧而有个性,活在自我的世界里。她考取了外省的美术学院,成为家里第一个大学生。九凤应该天高任鸟飞,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女性了。可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冬日,九凤也悄无声息地孤身一人回了家,而电视里正在讨论由她引起的女大学生是否可以同居和未婚先孕。母亲接纳了她,她也留在了母亲身边。

可见,真正独立自主的女性意识的建立,除了要面对外部世界,还必须同时面对和审视我们生命中最重要和最亲密的母女关系。母亲养育和塑造了我们,母亲也始终影响和制约着我们。如何正视和揭示母女“共生”关系对女性精神独立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已然成为女性创作的一个新课题与新趋势。《美丽上海》中的小女儿(王祖贤饰),早年去国离乡赴美留学,应该是一个经历了欧风美雨洗礼的真正的现代女性。回国探母,也更多的是出于一种责任。然而她最终同样被母亲的精神气势所俘虏,被母亲居高临下的原宥所慑服。母亲临终前,给每个子女馈赠一件“纪念品”,可令人怎么也意想不到的是,她留给小女儿的竟是她早年对父亲的一纸“变节”书:中上小学的小妹曾被迫在一页练习纸上写下过几行和资本家父亲划清界线的文字。母亲也许并无恶意,但这页被保存了几十年留下女儿稚拙笔迹的轻薄的纸片,却彻底摧毁了女儿的精神防线,已经独立的女儿的精神羽翼就这么被轻易地折断了。她流着泪向母亲忏悔自己曾经对于父亲的“不忠”。母亲当然是宽容仁厚的,但女儿对父母的愧疚和灵魂的不安恐怕将伴随着这页小纸片而折磨她一辈子。母亲最终死了,但母亲却永远地“活”在她的心中,支配着她的精神生活。建国以来,我们曾三次讨论过“女人回家”的话题,但那均是聚焦与女性的社会与家庭的双重角色负担。而本文讨论的,则是女人在经历了社会的和家庭的抑或个人情感的挫折后,都自觉不自觉地回到“娘家”,渴求母亲的同情、原谅和支撑,我们幼年时心中的那个“小女孩”又复活了。

我们生命中最重要最亲密的同性关系——母女关系,就是这样千丝万缕、丝丝入扣地影响和制约着我们的精神轨迹。

十分有意思的是,这些作品中的母亲形象均十分的强势。归亚蕾的“母亲”,无论是皇宫龙庭上的武则天,还是旧时深宅大院里的大太太,均居高临下、刚愎自用、一意孤行、强加于人,将“母爱”引向极端和异化;而郑辛遥的“母亲”,则不论在老式石库门,还是在西式花园洋房,都同样是家规严厉、深藏不露、言必行行必果,对女儿的包容仁爱中灌注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精神威慑力;而李明启则在《家有九凤》中演活了一个严厉而慈祥、专横又可爱、无知无识又深明大义的平民母亲,她同样是一个大智若愚、刚柔并济的强势的母亲形象。她们从以往影视剧单调的“慈母”、“苦母”的窠臼中脱颖而出,成为母亲形象中的“铁娘子”和“女强人”。而她们笔下的“女儿”们,尽管性格、经历与命运异彩纷呈,但最终均没有能真正地创建出一片属于自己的精神领域。女人,在毫不犹豫地离开男人之后,甚至已经艰难地实现了和母亲的“分离”之后,最终却都宿命般的重新投入母亲的怀抱。母亲在给了她们庇护的同时,也制约了她们精神的自由飞翔。“只有女人的声音,才会在女人身上产生这样的效果”。挣脱与母亲之间的精神“共生”,实现女性个体的真正独立,是我们建立起更加健康与健全的女性意识所要面临的又一新的重要课题。

为父权所建构的“母亲”

“女性如果要向前迈进,将焦点放在‘母性’上非常重要”。为什么母亲及其母亲的标志——母性,会成为女性前进道路上的一聚焦点呢?

我们知道,社会性别是被建构的。波伏娃的《第二性》开篇即言:“人不是生为男人和女人而是长为男人和女人的。”在一切社会制度中,性别制度实则是更为基本的制度,是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的基础。在崇尚生育力的人类早期,母亲是至高无上的,那是女性辉煌的母系社会。但那以后,人类进入了崇尚力气或曰权利的时代,社会也由群居而演变成一个个小家庭。生存和养家成了更有力气的男人的事,社会性别开始青睐男性,那就是男权时代的到来。而在以后的任何社会形态中,母亲就再也不是天然的和纯粹的了。

《美丽上海》中的老母亲,集慈母严父的形象于一身。丈夫去世后,她成为家庭的支撑与核心,建立起说一不二的权威。然而影片饶有深意地多次将镜头转向并仰拍了这个家庭真正的“家长”——母亲背后墙上高悬着的父亲的遗像。痛说家史、馈赠遗物、语重心长的谈话、教训触犯传统道德观的外孙女,都发生在遗像的双目炯炯之下。无独有偶,《家有九凤》中也自始至终展现父亲的灵位,每当家里发生悲欢离合的重大事件时,母亲都要向“父亲”汇报和祈祷。而母亲晚年经常念叨和忏悔的,也是年轻时和自己的父亲斗气而多年没和他说话。她的遗愿是死后要和父亲葬在一起,下辈子好好服侍他。父亲们早就不在世了,但隐形的“父亲”却始终活着并始终“在场”,母亲作为他的代言人,秉承着他的意志,发出他的声音。父亲依然是一家之主,而真实的母亲的形象和声音则被遮蔽和消解了。母亲成全了父亲理想化的形象,而自己的真实形象则消失和牺牲了。母亲的保守与传统,母亲的忍让与牺牲,母亲的三从四德,母亲对子女独立精神的制约和羁绊等等,几千年潜移默化的积淀,终于成就了今天那个被父权文化所建构的具有一定男权意识的母亲形象。

让母亲发出自己的声音

每一个女性,都应该正视我们和母亲的关系。一方面,要意识到我们对母亲根深蒂固的依赖给我们独立人格的建立所带来的束缚和制约、以及我们企图脱离它在心理与情感上的艰难;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认识母亲和父权体制的千丝万缕的联系,被建构的“母亲”形象及其思想方式、精神气质是怎样影响女性意识的生成以及规定其内涵与外延的。而另一方面,我们在重新认识母亲并努力走出母亲精神“共生”的同时,更应该“能够以揭发母亲一直被建构的方式为目标,并试图恢复她长久以来被否定的声音。”

女性的生命中有着众多的层面,母性只是其中重要的一个层面,“母亲”这个角色的声音也只是女性众多声音中的一种声音,不能因为过于强调“母姓”而压抑了女性的其他层面和其他声音从而影响甚至歪曲了真实的女性形象的塑造。

因此,让母亲发出自己的声音,塑造具有个体意识的“母亲”形象,应该成为影视创作者的自觉追求。然而遗憾的是,大多数影视剧文本塑造的不是那个在男人背后的被压抑和被牺牲的“伟大”的弱者,就是在家中填补父亲缺席位置的“在场者”,一个父亲的辅助者和代言者。而这都是被父权社会建构的形象。所幸的是,一些影视剧的创作者开始有意或无意的表现了“母亲”作为女性的更真实和多元的层面。比如《家有九凤》中的母亲,因其平民的真实性和亲和力而被观众广泛认同和喜爱,剧中的一个情节点饶有趣味和意义:母亲最为宠爱和庇护的“老九”,竟然并不是母亲和父亲的“遗腹女”,而是母亲的“私生女”,是丈夫死后母亲因郁闷而喝“醉”了酒的结果。而九凤的生父,则是母亲年轻时的一个忠实追求者,丈夫的好友。为了母亲,他终身未娶。丈夫死后,母亲借酒回报了他一辈子的感情,也宣泄了自己一辈子的情感压抑,九凤是干净的爱情的结晶。母亲将总是不相容的道德准则和儿女私情的关系处理得如此合乎人性人情,实为一种平民女性的智慧。母亲的“秘密”被大凤戳穿后,观众对母亲的尊重和喜爱,并没有因为她曾经“出轨”而有所减弱,反觉得这个“母亲”更母性化更女性化也更人性化。

母亲与我作文篇8

用已被引用得几乎泛滥的一句话,作为最素朴情感最深的见证——鱼对水说:你看不到我的眼泪,因为我在水中。水对鱼说:我看得见你的眼泪,因为你在我心中。

1. 鱼篇——自我的QQ日志

一个人单独走在街上,旁边是跟我离了半步之遥的母亲。我顾自走着,把手插在大衣口袋里。天是真的冷下来了。可以听风吹落叶的声音,不知为何,心里会有细微的疼痛。

冷吗?母亲轻声问我。喉头轻微震动,我勉强发出一个音。恩。

那把手放妈妈手里暖和暖和吧。母亲柔和的目光轻轻停在我的脸上。眼光里藏着的竟是疼惜和略微的不安。也许是我好久没仔细看过她的眼睛了,这微微的一瞥竟使我的心感觉些许刺痛。是我的心干燥得太久了吗?

十年以前,当我还是个爱黏着妈妈的孩子时,她的手,我一定要一直牵着。仿佛一放手,我就会被世界遗忘。于是固执地赖在母亲手心,似乎唯有如此,才会现世安稳,岁月静好。

眼前浮现那个牵着母亲的手的蹦跳着的身影,我抬头看母亲。我很想再把手伸到她的手心里。可一开口,话却像树叶在空中打了个旋,转了弯——不用了,你也冷。

这是体贴还是拒绝,或许母亲有她的理解。她的目光若即若离地在我身上浮现。她也感觉到疼痛了吗?她是觉得这半步路的距离被我拉的无限延长了吗?我转过头去,刻意忽略她的目光。

2. 水篇——自母亲的博客

那双手,修长,白皙,嶙峋。是弹钢琴的好女孩的手。

我喜欢它被握在我手心的感觉。软软的,贴心的温柔。

可是,它开始逐渐的生出微淡的疏远。

而另一双手,曾经从来不肯服输。让我知道我骨子里倔强的源头。

她固执地走到街头等我。因为脊椎疼痛,站不直。

在风里,她花白的头发,像落满面粉,却再也拂不掉,让我想落泪。

我把我的手放在她的手心。

母亲的手,苍老。粗糙。可以摸到手心里的茧——有多久,没有搀着母亲的手过马路?

一双手,悄悄伸过来。放在我的手心里。软软的。不用回头,我知道,这是女儿的手。我记得在她幼儿园时,我们被共同抽到参与这样一个游戏:在众多手中迅速找到自己的母亲与孩子。我和她,没有任何迟疑就找到彼此——或许,每个母亲与孩子之间,都有属于自己的温度与气息。

现在,我的左边是女儿。我的右边是母亲。我在中间。我们牵着手,一起缓缓走过马路。

3. 鱼水篇——自我的QQ日志

在人群中,母亲一眼就捕捉到了外婆宽胖的身影。妈,你腰不好,跟你说不要来接的,我又不是小孩。

中年的母亲在年老的外婆面前,即刻变成嗔怪的小女孩。

母亲伸出手,牢牢地搀扶着外婆。外婆的手被母亲轻轻地握在了手心。

我默默地走在她们后面。看着母亲微黄的头发,我突然想:有一天,她的头发是否也会变得跟外婆一般白。而外婆的眼光也如刚才母亲看我的一样,为何柔软得发亮?为什么我的心里溢满了温柔的疼痛?

这种感觉,像子弹出膛,让我猝不及防。这句话,是母亲曾经文字里写到过的,记录初见外婆白发的惊诧。原来,这么多年,竟一直藏在我的记忆深处。

猛的,我挽住母亲的手,说,妈,我冷,让我捂捂手!母亲笑了,她紧紧抓住了我的手。

现在,母亲的右边是外婆,我的右边是母亲。我们就这样走在温暖里。

(转自《江南晚报》文学版)

阅读试题:

1. 写母女情深的文字可谓多矣,这篇不过高中生的文字却别有情怀。仔细阅读全文,谈谈标题的含义及作用。

2. 全文的结构安排颇有特色,请结合具体文章内容谈谈小标题的作用。

3. 文中不少句子写得颇有味道,比如:“母亲伸出手,牢牢地搀扶着外婆。外婆的手被母亲轻轻地握在了手心。我默默地走在她们后面……”请仔细揣摩句中加点的叠词,体会其妙处。

4. 第二部分水篇的结尾句与第三部分鱼水篇结尾句有何异同?仔细揣摩,你读出了怎样的深意?

参考答案

1. 标题看似随意,欲扬先抑且与第一节中“用已被引用得几乎泛滥的一句话,作为最素朴情感最深的见证”对应,点明全文中心的同时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2. 全文是典型的总分式结构,三个小标题分别对应主标题“鱼与水”从“我”与“母亲”的视角构思,先分后合,恰好对应了我对母亲的疏离、母亲作为中年人的温馨衔接,三代人共同过马路的温馨瞬间,使文章洋溢着素朴却深厚的温馨。

母亲与我作文篇9

关键词: 杜拉斯 张爱玲 《情人》 《小团圆》 母亲形象

玛格丽特・杜拉斯(1914―1996),是法国当代最著名的女小说家、戏剧家和电影编导,她从十几岁开始写作,直到70岁写成自传体小说《情人》,获龚古尔文学奖后名噪一时。1991年,法国著名导演让・雅克阿诺成功地把它搬上银幕后,使得杜拉斯成为当今世界几乎家喻户晓的女作家之一。也正是《情人》这部电影,才使得中国读者熟悉她。

张爱玲(1920―1995)比杜拉斯出生约晚6年,同样从事小说、戏剧、电影的写作或改编,但17岁就写成了《霸王别姬》,她践行了“出名要趁早”的宣言,并在夏志清先生的推崇下,成为文学领域永恒的话题。《小团圆》的问世,让无数的张迷疯狂。

这两部小说无论从主题(初恋史、成长史)、题材(流浪、都市)还是风格(放任、克已冷漠)上看,都有很大的差别,但相同的是都塑造了“母亲”这一形象,且是与传统母亲形象相悖,她们与母亲之间的一切爱恨情仇都不那么简单,既复杂又微妙。

一、对母性传统形象的颠覆

杜拉斯笔下的母亲――玛丽・多纳迪厄,脾气暴躁、容易绝望、并因爱子而偏执疯魔。

杜拉斯四岁时失去了父亲,她的母亲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怒气――自守寡以来无来由的怒气,反映在任何事情上都很极端,甚至近于变态。文中说:我的母亲几次发病,病一发作,就一头扑到我身上,把我死死抓住,关到房里,拳打,耳光,把我的衣服剥光,俯在我身上又是闻又是嗅……她尖声号叫,叫得全城都可以听到……

她永远都在辛辛苦苦寻食糊口,勉力维持儿女的生计。而她为孩子们所作出的超人的努力最后失败了,导致了她更加绝望。

大哥是一个不学无术、五毒俱全的浪荡公子,专横跋扈,在家里制造恐怖,并且既嫖又赌。可是“正是为了他,妈妈才有心思活下去,为了他能够吃饱、睡暖”,杜拉斯“太痛苦了。我完全处于黑暗之中”,母亲“只把她那个唯一的大儿子叫作‘我的孩子’。另外两个孩子,她说:两个小的”;尤其是码头上那短暂而可怕的一幕:母亲和大哥哭着相拥,因分离而悲痛欲绝。没有任何东西能把他们分开,甚至死后他们也合葬在一起。杜拉斯甚至用裸地仇恨的口吻说:“我真想杀人,我那个大哥,我要制服他,哪怕仅仅一次,一次也行,我想亲眼看着他死。目的是要当着我母亲的面把她所爱的对象搞掉,把她的儿子搞掉,为了惩罚她对他的爱。”

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孀居的女人在与生存斗争的孤独境地中下意识地以长子填补了先夫的角色。与此同时,杜拉斯和小哥哥就共同拥有了被忽视、被抛弃的命运,因而也就有了两个人之间的不伦之爱。

而张爱玲笔下的母亲――蕊秋,是庸俗、滥交、并且冷漠自私的。

虽然说蕊秋经常出国在外,并受到一定西方思想的影响,但仍然保留着传统的积习。“蕊秋笑她侄女们择偶的标准,动不动要拣人家‘高大’。这要是从前的女孩子家,像什么话?”听她的口气‘高大’也秽亵”。

并且蕊秋与九莉二叔(亲生父亲)分开后,经常出国,并且与很多男人交往:毕先生、劳以德、菲力、汤孤骛、简炜……但每一段恋情都是有始无终,以悲剧结局。甚至与三姑(楚娣)之间也隐隐约约发生同。

蕊秋对九莉是由表及里的嫌恶,嫌弃她长得不好看,让她多学学爱慕的人的姿势;嗤笑九莉的袜子,嘲笑她的刘海;上街过马路,要“一咬牙”才抓住九莉的手,一到人行道上就“立刻放了手”;九莉在学校里过着相当简朴的生活,而她却住在香港最贵的旅馆――浅水湾。文中提到有一次九莉生病了:

她正为了榻边搁一只呕吐用的小脸盆觉得抱歉,恨不得有个山洞可以爬进去,免得沾脏了这像童话里的巧格力小屋一样的地方。蕊秋忽然盛气走来说道:“反正你活着就是害人!像你这样只能让你自生自灭。”九莉听着像诅咒,没作声。

一个母亲对成长发育中正生病的女儿说出这样绝情的话,让人对她们之间的母女关系产生了怀疑,甚至是绝望:怎么会有这样的母亲。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张凭借这种敌视和冷漠,用她的方式表现自己对亲情温暖憧憬的彻底绝灭和断裂。

从上述比较中,我们发现,杜拉斯和张爱玲笔下的母亲不再是温柔、慈爱、坚强、宽容、伟大的传统形象,而是丑陋、龌龊、行动缓慢,难于相信的怪物。其实,张爱玲既然能说出“金发的圣母不过是个俏奶妈,当众喂了一千余年的奶”这样的话,那我们又期待她笔下能出现怎样的母亲形象?可以说是一种必然罢了。

这一现象源于母爱的缺失。文学活动的根源可能要在母亲的偏爱中去寻找,[1]也就是说,母爱的缺失是杜拉斯进行文学创作的源头。杜拉斯在对母亲绝望的精神处境,大哥罪恶耻辱的种种行径,以及“我”在孤独怨恨中寻找点点慰藉的叙述中,表现了自己所经历的不幸。杜拉斯对母亲的热爱,因爱的无助而变成爱恨交加,母亲都无动于衷。这是她生命中最痛切的印记。同样,也正是因为母爱的缺失,张爱玲才塑造出了“蕊秋”这样的形象。“童年的创伤性经验”对作家创造心理的形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母亲”在这两位作家的心里永远是一个遥远而浪漫的幻想。

二、女主人公对“母亲”的相异态度

在这两部小说中,“我”和“九莉”对母亲的态度是不一样的。

《情人》中的“我”对母亲是爱恨交加、既哀伤又自怜。

杜拉斯直截了当地说出自己对母亲的爱:“我们三个对她的爱超过一般的母子关系,我们对她都有着一颗儿女之心。”杜拉斯在她母亲和哥哥们去世之后才写出来,因为“我的情人是个中国人……一个中国人――哪怕是鼎鼎大名的富翁――作为她自己女儿的情人,她也会觉得……名声扫地。”这一句话也点出了杜拉斯仍然是深爱着她的母亲的。

杜拉斯的恨不只在于得不到母亲的爱,更在乎的是母亲的不公,严重的绝对的不公。在那个冰窟般的家,亲人间缄默不语且互相仇视。大哥放荡骄纵,母亲却偏袒着他,即使女儿比他优秀得多。“我一直在等待,无望地等待,等待母亲如春风的手抚摩着她的秀发,但母亲的目光越过她的头顶,只有大哥,永远的大哥。”大哥与母亲结成一种复杂的联盟,只有在他们之间,他们是知己,互相了解。而杜拉斯是永远被驱逐在外的。她对她的母亲进行了无情的嘲讽。她这样正面描写母亲:她那一身装束简直不可思议……她的衣衫看上去真可怜,不像样……她的鞋,鞋都穿坏了,走起路来歪着两只脚,真伤脑筋……她那副样子看了真叫我们丢脸,真叫我难为情……真该把她关起来,狠狠地揍,杀掉。

而“九莉”却是平淡冷漠,淡淡的悲伤。

母亲与我作文篇10

快速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1、理清文章结构,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

2、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1)1―4段追忆“我”的童年生活。5―7段回忆母亲对“我”的教诲目的、方法和态度。8―12段回忆母亲和家人相处的情况。13段写“我”对母亲的怀念和感激。

(2)文章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深切的怀念、感激和敬爱之情

二、分组交流,朗读课文,解读探究

1、从文中找出胡适对他母亲的评价?(用文中语句)

明确:“我的恩师就是我的慈母。她是慈母兼任严父。我的严师我的慈母”

2、这些评语中,为什么称母亲是“父”、是“师”?

明确:称母亲为“父”,是因为胡适生于一个官僚地主兼商人家庭。其父胡铁花系清末贡生,母亲冯顺弟(续弦)比其父小30岁,是一乡村良家女子。胡适三岁时,父亲即病故。23岁的寡母做了乡村大家族的主母,对惟一的儿子悉心教育,遵夫嘱“令他读书”,终于把胡适培养成材。胡适母亲对胡适既是慈母兼严父,又是“恩师”兼“严师”。称母亲是“师”,是因为母亲督促“我”学习,又训练我“做人”。

3、本文围绕“慈母“、”严父“、”严师“着重写了哪几件事情呢?(分组讨论,分析母亲形象)

(1)天大明时,她把我的衣服穿好,催我去上早学。十天之中,总有八、九天我是第一个去开学堂门的。等到先生来了,我背了生书,才回家吃早饭。

明确:母亲对我的学习非常重视,要求严格

(2)母亲管我非常严,犯大错后会罚跪,或拧肉不许我出声

明确:母亲对我平时的言行管教甚严

(3)我因说了一句轻薄的话而受到的重重责罚。(重点)

明确:母亲教我做人的道理

小结:从上述事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母亲对“我”的训导。是极其严格的,这也是一种爱的表现,希望我上进,养成良好的品性。

4、在面对家中这些情况时,母亲是如何处理的?表现了母亲什么样的性格?(小组讨论,教师明确)

(1)母亲是如何对待大哥这个败家子的?

我母亲从不骂他一句。并且因为是新年,她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色。

明确:表现了母亲宽容的度量和善良的品性。

(2)母亲如何与我的大嫂、二嫂相处?如何对待她们妯娌之间的矛盾?

我母亲的气量大,性子好,又因为做了后母后婆,她更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

大哥的女儿比我只小一岁,她的饮食衣服总是和我的一样。我和她有小争执,总是我吃亏,母亲总是责备我,要我事事让她。

我母亲只装做没听见。有时候,她实在忍不住了,便悄悄走出门去,或到左邻立大嫂家去坐一会,或走后门到后邻度嫂家去闲谈。她从不和两个嫂子吵一句嘴。

我母亲只忍耐着,到实在不可再忍的一天,她也有她的法子。这一天的天明时,她便不起床,轻轻的哭一场。她不骂一个人,只哭她的丈夫,哭她自己苦命,留不住她丈夫来照管她。

明确:表现了母亲容忍、大度、温和的性格。

(3)面对五叔的侮辱,母亲是怎么做的?

请了几位本家来,把五叔喊来,她当面质问他,她给了某人什么好处。直到五叔当众认错赔罪,她才罢休。

明确:母亲在这件事情上态度认真严肃,绝不允许别人侮辱自己的名节。表现了母亲的正之刚气。

5、作者主要写母亲是他的恩师,为什么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之外,还用更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

明确:写母亲与家人相处的情形,是为了体现母亲平时怎样待人接物以及这些对自己的影响。因此,可以说,写母亲如何与家人相处的情形,同样也是在写母亲是我的恩师,写她以身示范对我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也就是不仅写了母亲对我的言教,更写了母亲对我的身教。母亲让胡适养成了宽容、善良、体谅的品性。

6、作者说:“受到了母亲极大的影响“,表现在哪里?(齐读最后一段)

明确:学的了好脾气,学的了待人接物的和气,能宽恕人、体谅人,以及在学习上能勤奋、手势,在做人方面让我养成了宽容、善待、体谅的品行。

三、品味语言,理解作者感情

文中有很多饱含作者对母亲感激之情的句子,找出来谈谈感受(分组讨论)

1、“每天天刚亮时,我的母亲就把我叫醒,叫我披衣坐起。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做了多久。”(明确:以童年的视角回忆往事,如实到来,暗含对母亲的敬仰与感激)

2、“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天夜里她把我叫醒,她真的用舌头舔我的眼疾。”(明确:爱子情深,平实的语言中饱含我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3、“我母亲二十三岁做了寡妇,又是当家的后母,这种生活的痛苦,我的笨笔写不出一万分之一二。”(明确:真诚倾吐,流露对母亲的疼爱之情)

【当堂小结】

爱是大自然最纯真的情感,母亲对于儿女之爱更是无私、无畏。在我们的生活中随时都融入了母亲的深情!清晨厨房里忙碌的身影,出门前一句关爱的叮咛;上学时整齐的书包,临睡前掩紧的被角......用心去爱孩子已经成为母亲的习惯,她们是孩子躲避风雨的港湾。当风雨袭来时,她们都会将孩子紧紧地搂在怀里。在她们爱的保护伞下,一切暴风雨都会过去!

最后,让我们为天下所有的父母亲祈祷,愿他们幸福安康!(音乐:烛光里的妈妈)伴随着这首《烛光里的妈妈》让我们再次体会母亲的慈爱、伟大!(播放慈母的幻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