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亚随笔十篇

时间:2023-04-12 11:30:43

伊利亚随笔

伊利亚随笔篇1

伴随着中东军贸市场“盘子”变大,俄罗斯向中东地区的武器出口额不断刷新,交易对象和交易品类也不断丰富。除了传统军贸合作伙伴如阿尔及利亚、叙利亚和伊朗以外,近年来与俄罗斯开展军贸交易的对象越来越丰富,既有如土耳其、埃及这样长期接受西方军售的地区大国,又有如阿联酋、科威特、巴林这样在叙利亚问题上与俄意见相左的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成员,还有伊拉克、利比亚这样深陷内战泥潭,亟需武器增援的“破碎之地”。而开展的大小贸易比比皆是,品类繁多,既有如AK-103突击步枪、“短号”-EM反坦克导弹这样的轻量交易,又有S-300防空导弹系统、T-90MS主战坦克、米格-35战斗机这样的大宗交易,还有共同研制新一代战斗机这样的技术合作。如此四面出击、遍地开花的局面对于俄罗斯来说前所未有。

亮剑出鞘,叙利亚战场军贸效应显现

过去5年,叙利亚局势大起大落,巴沙尔政权一度风雨飘摇,濒临崩溃。而随着2015年9月底俄罗斯突然发动空袭叙利亚行动,叙利亚局势渐渐朝着良好方向回转。2016年底叙利亚军方收复阿勒颇,迄今为止,政府军已经重新完全掌握了叙利亚五大主要城市(阿勒颇、大马士革、霍姆斯、哈马和拉塔基亚)的控制权,而这一切的背后离不开俄罗斯军事介入叙利亚行动的成功实施。

叙利亚战场为俄罗斯的武器装备提供了完美的展示平台。苏-30SM、苏-34和苏-35S轮番登场,实战首秀表现出色;里海海域轻型护卫舰搭载“口径”-NK巡航导弹远距离打击,创新战法石破天惊……俄罗斯总统普京就曾在对外军事技术合作委员会会议上表示:“打击恐怖主义威胁的战斗行动令人信服地展示了俄罗斯技术装备和武器的性能。”可以说军事介入叙利亚行动为俄罗斯武器出口注入了新的活力,俄制武器装备在战场上展示出的可靠性和良好性能,让中东客户购买俄军装备的兴趣陡增,甚至包括历来偏向西方武器生产商的海湾君主制国家。

在2017年1月举行的第13届阿布扎比国际防务展上,接连传出好消息,俄罗斯工业与贸易部部长丹尼斯・曼图罗夫在防展上表示,向科威特提供T-90MS的合同已在2016年12月签署,这些装备在签署协议之前已经经过了一系列测试。根据此前《科威特时报》报道,这批坦克单价为1500万美元,包括弹药、零备件和售后服务。

俄罗斯与阿联酋在防展期间签署了一系列军事技术合作协议。未来,俄罗斯乌拉尔车厢制造厂生产的30毫米口径战斗模块将安装在阿联酋生产的战车上。两国还将在“铠甲”-S1弹炮合一防空系统后续改造上进行合作。俄罗斯国防技术进出口公司总裁谢尔盖・切梅佐夫在接受美国《防务新闻》采访时表示,该公司将与阿联酋国防部合作,开发第五代轻型战斗机,该型飞机将基于米格-29双发战斗机展开研制,计划在2018年开始研制,预计7-8年完成。阿联酋还与俄罗斯已经签署了苏-35战斗机的采购意向协议。苏-35S战斗机是俄罗斯新一代超机动多用途重型战斗机,此前曾高调赴叙利亚参战,引发外界高度关注。

切梅佐夫还证实了俄罗斯和土耳其正在就供应S-400“凯旋”防空导弹系统进行谈判。土耳其战区级防空系统长期依靠北约的“爱国者”导弹系统,在2015年北约先后撤离“爱国者”防空导弹系统后,土耳其的战区级防空瞬间门户大开,急需补充。S-400防空导弹系统此前曾在“苏-24击落事件”后,紧急部署到叙利亚赫梅明空军基地。而土耳其未遂导致埃尔多安当局与西方产生巨大间隙,甚至一度想要退出北约,因此向当前处于“蜜月期”的俄罗斯求购自然顺理成章。

深耕细作,中东军贸俄罗斯渐入佳境

中东地区大小国家,普遍自身工业基础十分薄弱,无法生产坦克、战斗机、军舰等复杂的武器系统。进口武器就成为“石油金主”增强国防实力、获取武器装备的必然选择。俄罗斯军工体系相对完备,军事科技实力强大,曾经倾销中东的苏制武器装备也具有良好口碑。但此前由于美国在中东的强大影响力,俄罗斯在中东除了传统武器交易伙伴,难以打开市场。

近些年情况出现了微妙变化,事情渐渐朝着对俄有利的方向发展。在2011年-2016年间,俄罗斯和中东国家之间签订的武器装备合同开始大幅增加,特别是之前被美国抢走的埃及和伊拉克市场。

伊拉克曾是俄罗斯传统军事合作伙伴,在伊拉克战争前的30多年里,伊俄军贸总额达到305亿美元。而战后的形势变化导致俄伊关系骤然降温,两国军贸合作停滞多年。随着美军完全撤离伊拉克,伊拉克一直努力谋求恢复独立外交,寻求拓宽外交和军事合作的渠道。2012年下半年,伊拉克与俄罗斯签署了价值高达42亿美元的军事技术合作协议,供应48套“铠甲”-S1弹炮合一防空系统和36架新型米-28NE攻击直升机。2014年6月,伊拉克还与俄罗斯签署了10架苏-25强击机供应协议,其中5架立刻交付并投入战斗,有效缓解了伊军打击缺乏空中支援的尴尬局面。两笔交易,一笔金额空前,一笔雪中送炭,既是两国“传统友谊”的有效验证,也是“俄罗斯外交的一次胜利”。

2013年,埃及军方强势解除穆尔西的总统职务后,美国以“民主过渡没有可信进展”为理由暂停了对埃及的军事装备和现金援助。埃及局势持续动荡,埃及总统塞西急需能够支持他打击伊斯兰主义武装和重振经济的盟友。2014年9月,埃及签署协议购买S-300VM防空导弹系统,订单总价值为5亿美元。2015年9月,俄罗斯与埃及就50架卡-52“短吻鳄”直升机签署协议,预计将于未来几年完成交付。俄罗斯联邦军事技术合作局副局长阿列克谢・弗罗尔金在阿布扎比国际防务展期间还表示,俄罗斯正在执行向埃及空军供应米格-35战斗机的合同,订单价值20亿美元,用于替换老旧的米格-21。俄罗斯和埃及日益扩大的军事和经济合作使俄罗斯正在渐渐取代美国成为埃及最重要的援助者。

基于同样原因转向俄罗斯的还有海湾国家巴林。清一色西方装备的巴林首次转向俄罗斯武器供应商,得益于英法等国对巴林2011年武力镇压示威游行后实行的武器禁售。2011年8月,俄罗斯国防出口公司向巴林出售了一批价值数千万美元的AK-103突击步枪,体量不大的交易却是俄罗斯与这个海湾国家历史上的头笔交易。2014年8月,巴林还向俄罗斯订购了一批“短号”-EM反坦克导弹,这也是该新型反坦克导弹系统的首次出口。两笔开先河的军火交易象征意义十足。

此消彼长,中东乱局俄罗斯站稳脚跟

俄罗斯一直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武器出口国,过去5年武器出口总量占世界的23%,年均交易额超过145亿美元。最近,莫斯科防务新闻了2016年俄罗斯武器交易情况,截至2016年底,俄罗斯累计持有的武器出口合同总额高达560亿美元,其中2015年合同额就达到了创纪录的260|美元。可以看出军火贸易是俄罗斯发展国家经济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俄罗斯加强海外军事和政治影响力的重要手段。

其实,中东的军火市场对俄罗斯也并不新鲜。苏联时代,各型武器装备就大量出口埃及、叙利亚和伊拉克等中东国家,苏制主战装备长期占据中东市场半壁江山。但是“红色帝国”在1991年的轰然垮塌,军工行业施行私有化政策,军工研究格局随着各加盟共和国的独立四分五裂,使得俄罗斯在研制重要武器装备上举步维艰。这些因素导致俄罗斯对外军贸遭遇瓶颈,中东市场逐渐萎缩。

与此同时,美国巧用大宗军贸深度介入中东事务。1978年,埃及和以色列在美国斡旋下签订戴维营协议,美国随后通过长期的军贸与援助彻底拉住埃以两国,还加大了对沙特、阿联酋和卡塔尔等国的军品推销力度,逐步挤压俄罗斯在该地区的影响,并最终通过两次海湾战争奠定了在中东地区的主导地位。

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萨达姆和卡扎菲相继,导致伊拉克、利比亚这些俄罗斯传统武器出口国一个个损失,俄罗斯在中东地区的军贸伙伴几乎丧失殆尽。俄美两国在中东军品贸易规模一减一增的背后,正是冷战后地区影响力变化的一个缩影。

过去几年中,整个中东地区的安全形势日益严峻。2011年的“阿拉伯之春”使得中东局势发生历史性的转变。以“伊斯兰国”为代表的伊斯兰极端势力在中东异军突起;伊拉克和叙利亚事实上碎片化;埃及几经波折元气大伤,失去了阿拉伯世界领头羊的地位,被沙特、土耳其取而代之;以巴冲突被边缘化;伊朗迅速崛起;美国在中东欲罢不能;俄罗斯强势重返中东……混乱不堪的中东泥潭,直接反映出美国在中东地区影响力的持续减退。

此消彼长,不同于美国在叙利亚问题上的谨小慎微,俄罗斯的大打出手,将解决叙利亚问题的主动权牢牢把握。纵观大局走向,可以看出俄罗斯军事介入叙利亚行动在中东地区打开了局面,赢得了国际声誉和地区话语权,重塑了作为大国的地区影响力。“以打促销”,日益扩展的中东军事贸易合作,也成为俄罗斯强势回归中东、深入耕耘中东的战略抓手。

俄罗斯外交政策专家尤里・巴尔明2014年曾撰文说,无论俄罗斯对中东地区的武器输出多么成功,都不可能成为地区主导者,除非它赢得海湾市场。然而仅仅过了两年,俄罗斯就接连与巴林、科威特和阿联酋签署军贸协议,用事实真正敲开了海湾市场,前所未有的局面反映出俄罗斯成功的军贸策略。

伊利亚随笔篇2

据阿拉伯媒体报道,2011年12月18日,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和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法塔赫)两个派别的领导人当天抵达埃及首都开罗,开始就如何落实此前由埃及撮合双方达成的民族和解协议、如何共同组建联合政府、如何筹备定于2012年5月举行的巴勒斯坦大选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会谈。

开罗的巴勒斯坦研究中心主任易卜拉欣・德拉维告诉笔者,哈马斯和法塔赫这次开罗会谈的级别很高,尤其是哈马斯方面,由其二号人物、政治部副主任带队,成员包括哈马斯前外长等要员,法塔赫方面则由一位中央委员会委员率团与会。德拉维说,从与会的级别和规模等方面不难看出,哈马斯释放出了其对真正实现民族和解的诚意。究其原因,是因为哈马斯正在对其战略做出调整,具体地说,哈马斯在如何对待它的“主子”叙利亚方面正在发生新的变化。种种表现都在显示,哈马斯正在开始摆脱叙利亚的影响和控制,正在与埃及拉近距离,所以才有这次由哈马斯主动提出的开罗会谈。德拉维还透露说,在接下来的一个阶段,哈马斯和法塔赫将会有一系列的会谈,等时机成熟时,双方的最高领导人迈沙阿勒和阿巴斯也将共同坐在开罗的会谈桌前。

正当笔者对德拉维的分析有些将信将疑的时候,另一个消息似乎证实哈马斯的确正在调整对叙政策。也是12月18日的夜间,以色列释放了550名巴勒斯坦在押犯人,这是哈马斯和以色列双方执行不久前达成的“换俘协议”的第二阶段计划。埃及媒体评论说,“换俘协议”是由哈马斯在埃及的斡旋下与以色列通过多次秘密谈判签署的,几乎不关法塔赫的事儿,哈马斯通过这一计划得到了民众的支持,扩大了其在巴勒斯坦政坛上的地位、作用和影响力,换句话说,哈马斯从中尝到了“甜头”。更关键的是,当初这一计划是背着叙利亚干的,哈马斯在叙利亚这个大老板不知晓的情况下偷偷与以色列做了一笔大买卖,到头来发现自己赚了。这一结果更坚定了哈马斯调整其强硬路线的决心,开始决定走适当温和的发展道路。

其实,早在12月初,中东媒体就爆出了哈马斯位于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的政治部等重要机构以及长期定居在那里的资深领导人将搬迁的消息。阿拉伯语网站“中东在线”透露说,叙利亚不断恶化的局势使哈马斯觉得继续在这个国家生存下去“前途渺茫”,甚至是“没有出路”。如果叙利亚政权被颠覆,早就被美国等西方国家贴上“恐怖组织”标签的哈马斯的日子无疑将更难过。报道说,正因为如此,哈马斯才打算在危机关头“舍主自保”,“仓皇离开”,并重新评估和定位与叙利亚的关系。虽然哈马斯一位领导人随后否认了这一消息,不过,他否认得有些低调和勉强,甚至是缺乏底气,让人觉得理不直气不壮,更令人相信搬迁一说确有其事。而且,中东媒体对此报道得有鼻子有眼,甚至连哈马斯将要搬迁到的具体地点都提到了,要么是开罗,要么是加沙,而开罗的可能性最大,一是因为埃及正在取代叙利亚与哈马斯走近,试图成为左右哈马斯的新老板;二是因为以色列出于安全和政治等方面的考虑,不会允许哈马斯的领导机构和重要领导人回到加沙地带。

投靠新主人?

俗话说“无风不起浪”,从综合分析看,哈马斯拟迁址的有关报道可能并非凭空而来。现在的焦点是,没有了叙利亚,哈马斯何去何从?人们都知道,哈马斯的主要支持者就是叙利亚和伊朗,哈马斯不但在政治、道义、精神和宣传上得到叙利亚坚定不移的支持,而且还在人员培训甚至武器来源等方面直接或者间接地获益于叙利亚。阿拉伯媒体分析说,从表面上看,哈马斯更多地听命于伊朗,但伊朗的背后是叙利亚,或者说,伊朗和叙利亚是哈马斯的“双老板”和“共同主人”,只是最近一个时期,叙利亚自身难保,才对哈马斯和真主党等它所庇护的组织有些顾不上。

德拉维说,去叙利亚化的哈马斯将会更多地听从埃及的指示,因为它已经从现在的埃及那里获益不小。以前穆巴拉克在位时,埃及充当着配合以色列和美国政策的角色,在对待哈马斯的问题上与以色列和美国站在一边,对其采取打压的强硬政策。现在,埃及政权发生更迭,新上台的埃及政府采取了与穆巴拉克不同的政策,把哈马斯当作兄弟,而不再视之为仇敌和打击对象。哈马斯方面也感受到了这一点,所以才在行动中积极与埃及配合,才有了不少内部和解措施以及与以色列签署“换俘协议”等收获。相反,以前哈马斯跟在叙利亚后面亦步亦趋,结果除了伤亡和灾难外,一无所获。所以,今后哈马斯会继续与埃及打交道,埃及会渐渐成为哈马斯倚重的对象,甚至是靠山。当然,哈马斯之所以愿意听埃及的话,是因为埃及实际上也与以色列和美国拉开了一些距离,不再像穆巴拉克时期那样是美国在中东地区的战略盟友和可资利用的工具。

不过,人们估计,哈马斯基本上不会断绝与伊朗的联系。埃及现在乱局依旧,政治和社会前途都充满不确定性,连埃及人自己对他们的未来都一片茫然。倘若埃及选出跟着美国走的总统,将来继续成为美国和以色列的战略伙伴,届时哈马斯的自身利益就会蒙受损失。中东媒体分析说,正是因为这样,所以哈马斯现在是“多条腿走路”,以免到时出现类似情况时成为“瘸子”。再加上伊朗一直并没有亏待哈马斯,即使现在,伊朗每年都通过各种渠道将大量的美元打进哈马斯的账号,事实上成为哈马斯援助的最大提供者,这一点就连叙利亚都不可相提并论。

还有一个因素也促使哈马斯继续站在伊朗一边,即现在的伊朗政府,也多多少少在有意与叙利亚撇清界线。前不久,伊朗总统内贾德表态说,叙利亚政府应该顺应民意,进行适当的改革。伊朗和叙利亚是目前国际政治风云变幻形势下的一对“难兄难弟”,两国应该“抱团取暖”以期通过共同的努力,化解政治风险,抵御可能的外来侵略和西方军事打击,这也是两国长期以来的惯常做法。然而,在特殊时期和关键的时间节点上,尤其是在自身难保的情势下,“难兄难弟”自顾自的现象并不少见,何况伊朗觉得自己并没有得罪叙利亚,因为它并没有对叙利亚讲“出格”的话,只是一般性的原则表态,没有要求巴沙尔下台,更没有与西方站在一边对叙利亚进行威胁和恫吓。伊朗在没有对盟友叙利亚“落井下石”的情况下,通过巧妙的表态“摘清”了自己,让美国等磨刀霍霍的西方国家得到自己与叙利亚终究还是不一样的印象。伊朗的这一态度,促使哈马斯继续与其为伍,同时也是推动哈马斯决定同叙利亚拉开距离甚至意欲最终分道扬镳的重要原因。

影响深远

伊利亚随笔篇3

历史上所有全球性格局变动最先传导到印度洋

公元前338年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征服希腊,其子亚历山大(公元前336年~前323年)随即东征并进入印度,建立亚历山大帝国。亚历山大死后,帝国分裂为塞琉古(叙利亚)、托勒密(埃及)、马其顿―希腊(巴尔干半岛)和帕加马(小亚细亚)等。

此间罗马从中地中海崛起。公元前264年至前146年,罗马经过与迦太基的争夺,控制中地中海;公元前215年至前146年,罗马发动了四次马其顿战争,前192年至前188年,罗马与马其顿亚历山大部将塞琉古在小亚细亚、叙利亚及伊朗高原建立的塞琉古王朝为争夺小亚细亚发动“安条克战争”,获胜后罗马势力到达叙利亚一带;公元前31年罗马共和国的马克・安东尼与古埃及托勒密王朝法老克利奥帕特拉七世联军与屋大维之间开展一场海战,埃及皇后克里奥帕特拉与安东尼的联军败给了屋大维。公元前30年,屋大维的罗马军团全面占领埃及,至此,罗马势力从中地中海逼临印度洋。罗马征服了马其顿并控制了整个希腊,又通过叙利亚战争和外交手段,控制了西亚的部分地区,建成一个横跨非洲、欧洲、亚洲,称霸地中海的大国。此后,罗马帝国进入衰落期。哈・麦金德对此评论说:“罗马人并没有接管马其顿人所征服的亚洲西部。就像罗马军团防守的莱茵河和多瑙河,标志着罗马从地中海北进的限度,另由军团防守的、从北流向南(还没有转向东南流)的幼发拉底河上游,标志着他们从地中海东进的限度。”①

罗马帝国衰落期间,基督教崛起并在意大利建立了强有力的宗教权力。1054年,罗马教皇马尔班二世号召组织,历时近2百年(1096年~1291年),曾攻占小亚细亚大部分地区,失败后,罗马天主教势力衰落,欧洲世俗势力和新教开始崛起。

拿破仑战争是资本全球化以来法国与英国争夺世界霸权并由此开辟资本多极化历史进程的战争。1798年拿破仑在打败第一次反法联盟后,开始考虑取代英国世界霸权地位的战略。基于对世界地缘政治体系的认识,他向督政府建议在准备渡海对英作战的同时,1805年出兵埃及,进而占领印度,掐断英国所依赖的从地中海到印度洋的贸易线,截断其来自印度的财源。②特拉法加海战③失败后,拿破仑被迫放弃侵英计划,转而对英实行经济封锁,切断英国的海外财源及对反法同盟的经济支持,确保法国在欧洲的霸权地位。为此,拿破仑于1806年11月21日在柏林敕令,宣布封锁不列颠诸岛,英国及其殖民地的船只一律不许驶入帝国控制的任何港口。同时,拿破仑考虑对英国釜底抽薪,从印度打击英国。1807年与伊朗国王签订同盟条约:伊朗同意废除英伊同盟,对英宣战,派兵进攻印度并迫使阿富汗一同进攻印度;同意法国假道伊朗进攻印度、为法国供应粮食并为法军开放波斯湾一切港口。这些政策虽给英国造成了严重困难,但英国实施的反封锁亦给法国和大陆各国造成严重后果。拿破仑为了保证对英封锁的有效性于1812年入侵沙俄,法军军事优势随即丧失,拿破仑帝国由此瓦解。

俄国在西线联合英国等国打败拿破仑后,便全力调头南下并以绝对的优势迫使伊朗于1813年10月在古里斯坦与俄国订约议和,割让格鲁吉亚等地区;给予俄国商人在伊朗的自由贸易权;同意俄国独享在里海设置舰队的特权,伊朗则放弃在里海保有海军的权利。英俄在印度洋北岸的矛盾迅速激化。

1814年11月,英国和伊朗签订条约,伊朗获得英国的财政支持后,再次向俄国挑战。1826年7月,伊俄战争爆发,伊朗战败。1828年2月,伊朗与俄国签订土库曼恰伊条约,宣布放弃在南高加索的一切权利。1837年10月至1838年8月,伊朗在俄国的支持下围攻赫拉特汗国,英国立即以武力相威胁,迫使伊朗撤兵;同时英国派代表到喀布尔要求与阿富汗缔结反俄国的同盟。阿富汗提出要收复被侵占的领土的要求,英国予以拒绝并出兵阿富汗。1856年10月,伊朗再次兵临赫拉特,英国向伊朗开战,1857年3月,英伊缔结和约,伊朗保证不再干涉赫拉特内政,一旦赫拉特与阿富汗冲突,即请求英国调停。

19世纪40年代,欧洲普遍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并遭俄国沙皇的野蛮镇压,俄国在欧洲的地位进一步得到加强,与此同时,奥斯曼帝国已经衰落。俄国决定趁机夺取黑海海峡,将势力扩展到巴尔干半岛。1853年,俄国和土耳其爆发克里米亚战争,英国、法国和撒丁王国先后参加了对俄国作战。1856年俄国战败,俄随后南向中亚④扩张。1865年俄军攻下塔什干城,侵占了浩罕大部分土地。1867年俄国击败布哈拉,建立保护制度。沙皇以所占的草原地区和中亚诸汗国的土地,成立了一个直属陆军的土耳其斯坦省,此后便将目标直逼进入印度最后的屏障――阿富汗。

与此同时,英国从南方对俄南下的战略进行了有力的反制。到19世纪中期,英国基本上在印度建立起殖民统治。1839年和1878年英国两次出兵阿富汗,占领坎大哈,进逼喀布尔,迫使阿富汗承认其为英国的保护国。1877年至1881年俄国对土库曼进行军事征服。1884年,英国怂恿阿富汗艾米尔尽力扩张北部边界――苏联解体后在阿富汗北方出现的5个独联体国家帮助西方人更好地实现了这个愿望,俄挥师南下占领原属伊朗的梅尔夫。1885年,俄阿两军交火,阿富汗军队战败,俄军占领阿富汗班吉。1885年9月俄国和英国签订《伦敦议定书》,在牺牲阿富汗基础上达成划分阿富汗边界的原则。时任外交事务次官的英国保守党领袖之一的寇松(George Nathaniel Curzon,1859年~1925年)说:“阿富汗、里海以南的地区、波斯湾……对我说来是一局正在下的棋盘上的方格,这盘棋的赌注是世界统治。”⑤随着美国、德国、日本的迅速崛起――这在相当程度上对英俄两国的霸主地位构成挑战并引起英俄的恐慌,1907年8月31日,英俄两国签订和解协约:协约将伊朗一分为三,北部属俄国势力范围,东南部属英国势力范围;俄国承认英国在阿富汗的势力,放弃了俄与阿的直接外交关系。双方表示不干涉内政,承认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与进行交涉必须通过中国政府。至此,自拿破仑战争后,英俄两国争霸世界的“冷战”,在通往北印度洋的道路枢纽即中亚阿富汗地区结束,俄国随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衰落。

同样的路径在20世纪下半叶美苏争霸中再次重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经过长期布局后,其争霸从西欧到巴尔干再到印度洋北岸地区,最终又在阿富汗狭路相逢,苏联被迫于1989年从阿富汗全部撤军。苏联解体后,1999年,西方军事突入巴尔干俄国传统地区,发动科索沃战争;2001年美国又军事介入阿富汗,此时的俄国已无力反制。但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与20世纪末苏联人栽在阿富汗的命运相似,21世纪初的中亚在苏联解体20年后也成了美国人的“滑铁卢”。

印度洋也是世界帝国由盛而衰的转折地

前述表明,印度洋是历史大国崛起并进入帝国后的必争之地,同时也是世界帝国由盛而衰的转折地。较早的如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十字军,还有蒙古帝国、拿破仑帝国、英帝国、俄帝国、美帝国等,它们的盛衰转折点都在印度洋北岸。也有人认为,那时古代军事动力还处自然阶段,没有远征的能力。那我们再看看19世纪的英国、20世纪的苏联和21世纪的美国,他们都是工业革命后的国家,其军事动力技术基本反映了同时代的最先进水平,但他们都败在帕米尔高原脚下。

阿富汗似乎是世界的旋转门,谁先挤进这扇门,谁就会被甩到最后面去。小布什不信这些,坚持先搞定阿富汗,很有些号召的乌尔班二世的气派,借“9・11事件”引发的世界对美国的同情,以“反恐”为名,又有联合国的授权,直接就冲到阿富汗,结果打了10多年,最终还是从阿富汗败退下来。当年他到阿富汗时,既有“天时”即世界善良的人对美国遭难的同情,也有“人和”即联合国授权,就是没有地利。一道扎格罗斯―兴都库什―喜马拉雅山屏障,这条被哈・麦金德称为“雄伟的屏障”⑥的山带就像一尊耸入苍穹的山神,让古今所有扩张至此的帝国,都是有来无回。

注释

[英]哈・麦金德:《民主的理想与现实》,武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年,第88页。

曾任印度总督的寇松称:“没有印度就没有大英帝国。”转引自周一良、吴于廑:《世界通史・近代部分》下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年,第262页。

1803年拿破仑统治的法国与英国为首的反法联盟再次爆发战争,拿破仑计划进军英国本土,为牵制住强大的英国海军,拿破仑派海军中将维尔纳夫率领的法国和西班牙联合舰队与英国海军周旋。1805年10月21日,双方舰队在西班牙特拉法加角外海面相遇,战斗持续5小时,法西联合舰队遭受决定性打击,主帅维尔纳夫以及21艘战舰被俘,但英军主帅霍雷肖・纳尔逊海军中将也在战斗中阵亡。此役确定英国随后百余年海洋霸权的地位。

据《维基百科》,中亚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前者(英语可译成Middle Asia)是指历史上曾经为俄罗斯所统治的位于亚洲中部的非斯拉夫人居住的地区;后者(英语可译成Central Asia)范围较为广泛,即指亚洲中部地区而不论这些地区是否曾受俄罗斯统治。笔者一般遵守狭义定义,但在涉及到中亚五国至波斯湾一线地缘政治论述时,笔者则采广义定义。

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上册》,武汉大学出版社,1983年,第167~168页。

伊利亚随笔篇4

谁能改变拜仁后防疲软的现状?德国媒体普遍认为非诺伊尔莫属。虽然沙尔克方面并不希望旗手出走,但诺伊尔对拜仁早已“芳心暗许”,最终这笔交易迅速达成,拜仁以高价购得合同只剩一年的诺伊尔,这是德甲最早完成的重要交易之一,2200万欧元的身价也令诺伊尔成为了今夏德甲的标王。

拜仁一向在市场上小心翼翼,这次敢以如此大动作签下诺伊尔,主要还是对他的绝对认可。诺伊尔是拜仁继卡恩之后拥有的又一名德国头号门神,不出意外的话,他还能为国家队和拜仁守门十年,迈尔、卡恩等人的优良传统也得以延续。诺伊尔的实力早已得到普遍认可,经历了冠军联赛、世界杯等恶战洗礼的他心理越发成熟。新赛季,诺伊尔也确实表现不错,整个8月拜仁参加了四场联赛、两场冠军联赛附加赛和一场德国杯,仅失一球,这是后防线的集体努力所致,但也跟诺伊尔强大的气质、勇猛的扑救密切相关。一个好的门将往往等于半支球队,上赛季拜仁34场联赛丢了40球的后防摇身一变成为德甲最强后防,谈诺伊尔对拜仁重塑后防起的作用如何之大或许很难言尽,有时只是诺伊尔在门前一站,便能给人安稳感,这就是2200万欧元的价值所在。

拉菲尼亚:6分

诺伊尔来到拜仁后并不孤单,他在沙尔克时的后防搭档拉菲尼亚也加盟了拜仁。拉菲尼亚和拜仁的这段姻缘来晚了一年,早在范加尔时代时,拜仁高层就希望能把拉菲尼亚从沙尔克带到慕尼黑,不过固执的范加尔认为拉菲尼亚太矮,不符合他的战术要求,所以导致这笔转会失败,而已经和沙尔克闹翻的拉菲尼亚选择了出走意大利。今夏拜仁迎来了新帅,一朝天子一朝臣,新帅海因克斯对拉菲尼亚十分欣赏,认为他足以撑起拜仁的右路。

为了迎接拉菲尼亚,拜仁决定让队长拉姆重回左路,腾出右路给巴西人。不过从前七场比赛来看,拉菲尼亚在意甲的一个赛季似乎消磨掉了他对德甲的感觉,对德甲的攻防节奏极不适应:突破不再犀利,传中不再精准,就连前插跑动也不甚积极。无奈之下,8月末最后的两场比赛,海因克斯改用博阿滕踢右后卫,这一搭配的效果要更好,拉菲尼亚也陷入了在拜仁的第一个低潮期。本来拉菲尼亚的实力毋庸置疑,但在他适应德甲节奏前,在和罗本形成默契之前,这笔转会还不足以称之为成功。

彼得森:7分

彼得森是拜仁敲定的第一笔、也是最可能受忽视的转会。彼得森上赛季在德乙打进25球,荣膺最佳射手,算是打出了名堂。不过单凭德乙最佳射手及一场德甲经验的履历,彼得森在拜仁群星中无疑显得寒酸。拜仁签入彼得森一方面是看中他年轻有为,尚有培养空间,一方面也只是为球队找个第三前锋而已。

在拜仁的前七场正式比赛中,彼得森一共获得了四次替补机会,总共上场时间为78分钟,加起来还不足一场比赛,其中三次联赛登场都是在比赛最后几分钟,还未找到感觉裁判就已鸣哨。彼得森真正有表现的机会是在冠军联赛附加赛次回合,由于戈麦斯受伤,他获得了45分钟的时间,其间彼得森表现出了不错的个人技艺,但是和全队的配合不够默契,没有能够进球。在8月28日拜仁与托马斯・米勒家乡一支业余球队的练习赛中,彼得森倒是独进七球,这有利于他找回射门靴,也给拜仁一个提示,此子善于对弱队进球。除了彼得森,拜仁今夏在奥利奇复出又重伤的背景下,依旧不签前锋,这也显示了高层对这名小将的信任,作为戈麦斯的唯一替补,彼得森还有时间。

博阿滕:8分

拜仁今夏的后防大改造计划中,除了诺伊尔,博阿滕也被视为关键人物。海因克斯曾表示:“博阿滕可以踢中后卫,将会成为后卫线的领军人。”拜仁引入博阿滕不算轻松,曼城一味地咬紧2000万欧元高价不放让这笔交易一度面临夭折,最终,球员个人强烈的回国意愿得到了满足,1350万欧元虽非天价,但在今夏后卫转会身价中也是不菲。

博阿滕强烈希望加盟拜仁,除了回到德甲更容易被国家队主帅勒夫关注外,更大的原因是拜仁愿意提供给他主力中卫的位置,而在曼城,曼奇尼倾向于将他视为后防万金油。博阿滕加盟后,海因克斯也很守信、明确表示;“拜仁双中卫的一个位置属于博阿滕,另一个会在巴德施图贝尔和范比滕之间产生。”只不过令人没想到的是,赛季初的七场比赛后,博阿滕却逐渐远离主力中卫。联赛首轮,司职中卫的博阿滕就出了大纰漏,他没有及时断下皮球,结果被门兴前锋德卡马戈偷袭得手,导致拜仁首战输球。首战即犯错,海因克斯选择了信任,之后由于博阿滕在第3轮赛前意外受伤,临危受命的范比滕又有打进一球、助攻一次的表现,加之右路拉菲尼亚的发挥实在不理想,于是在德国队习惯于打边后卫的博阿滕来到了右后卫位置。从表现来看,在边路的博阿滕更加出众,他不需要再瞻前顾后,起压轴核心的作用,只需在右路尽情奔跑的他反而找回了当年零封罗本、里贝里的感觉,进攻和拦截都有板有眼。

宇佐美贵史:7分

以香川真司为代表的日本球员正在成为德国球队的香饽饽,在多特蒙德、勒沃库森、沙尔克等竞争对手都有了日本球员加盟后,德甲老大拜仁也不甘人后,今夏他们租借来了队史上首名日本球员――19岁的边锋宇佐美贵史。早熟的宇佐美贵史已经在日本国内小有名气,速度和技术是其最大优势,这一点也在拜仁赛前的奥迪杯得到了展示。在和以技术见长的巴萨比赛中,宇佐美贵史几次漂亮的摆脱过人引发惊叹,小将的个人技术果然名不虚传。

拜仁对宇佐美贵史的定位是中前场的全能替补,在奥迪杯一鸣惊人后,宇佐美贵史反倒被海因克斯打入冷宫,只有一次联赛替补出场22分钟的经历。身体过于单薄是宇佐美贵史的缺陷,这也让他在与阿拉巴的竞争中落于下风,但日本人在边路的灵性是后者所不具备的,拜仁要想在多线作战中走得更远,宇佐美贵史是不可或缺的一名奇兵。

京多安:8分

卫冕冠军多特蒙德在赛季结束就失去了沙欣,相当于球队的脊梁被抽走。克洛普的对策是引进更年轻的京多安。京多安和沙欣一样都是在德国足球系统下成长的土耳其人,年仅21岁的他上赛季带领纽伦堡成为联赛黑马,克洛普十分看好京多安,“他的比赛态度很好,头脑灵活且好学,传球技艺出色,具备很高的足球才华,非常适合我们的踢法。”赛季开始后,京多安果然站在了沙欣原来的位置上,前四场联赛全部首发,表现尚可。但就他的潜力来说,这显然不会是全部,他和整支球队的配合还不够默契,队友已经适应了多年的沙欣式踢法,此刻也需要时间来继续消化接纳京多安式的调度。此外,由于前场的格策等人状态上佳,京多安暂时还没有机会展示他的得分能力,上赛季他打进了五球,是队内第三射手,而目前,他只要把全队糅合在一起,让攻防节奏控制在自己脚下,便是最大的胜利了。

佩里希奇:7分

如何彻底消弭沙欣离队的影响?克洛普采取了将2拆成1+1的模式:两笔引援中,京多安具备组织才华,而佩里希奇则善于进球,22岁的克罗地亚人是典型的攻击型中场,上赛季效力布鲁日,甚至力压“小魔兽”卢卡库,以22球荣膺比甲最佳射手,并成为最佳球员。在克洛普的计划中,彻底融入德甲之后,佩里希奇将可以成为中场轮换的重要成员,不过他暂时还没有适应德甲,克洛普也为他计划性地安排了上场时间,赛季初从替补打起。

勒韦:7.5分

由于施梅尔策的受伤,多特蒙德从地区联赛的开姆尼茨挖来了22岁的右路球员勒韦,其身价只有区区20万欧元。在联赛前两轮,勒韦都是作为主力右后卫首发,表现也可圈可点,第2轮对霍芬海姆,他在第63分钟主罚的角球险些助攻佩里希奇破门。勒韦与施梅尔策一样助攻犀利、奔跑能力出众,此外脚下技术比施梅尔策还略好,从第3轮开始,施梅尔策回到主力位置,但就其伤愈后不在状态来看,勒韦在前两轮的表现要好得多。

费尔曼:8分

“矿工”在后诺伊尔时代很快就找到了一名合格的门将,费尔曼原本也是沙尔克青训产品,只是由于在诺伊尔的阴影下没有位置才被迫离开。重回盖尔森基兴的费尔曼一开始就连扑点球,帮助沙尔克拿下德国超级杯。新赛季至今,费尔曼在联赛中丢了六球,但除了对美因茨所丢的第2球是其扑救失误所致,其余均是被本方后卫拖累,当然,这也说明费尔曼还不具备诺伊尔后防统帅的气质,但在扑救技术和门线功底而言,对费尔曼已不能挑剔得太多。

霍尔特比&赫格尔:8分

霍尔特比在2009年夏天就从亚琛加盟沙尔克,由于不受时任主帅的信任,此后被先后租给波鸿和美因茨。在美因茨,霍尔特比真正地成长为一名德甲球星,他和许尔勒的双子星也入选了德国国家队。经过上赛季的磨练,重回沙尔克的霍尔特比取代胡拉多成为球队的组织核心,霍尔特比的左脚技术精湛,盘带能力出色,还有一脚任意球绝活,在组织和节奏感的把控上稍有不足,不过沙尔克的新10号还有时间来完善自己。

赫格尔与霍尔特比一样来自亚琛,上赛季在亚琛司职中场的他有七个进球、七次助攻的耀眼数据。今夏加盟沙尔克后,赫格尔被朗尼克安排在右后卫位置上,取代了上赛季的主力内田笃人。改打边后卫并没有掩盖赫格尔在进攻上的才华,在德甲第2轮沙尔克大胜科隆的比赛中,他先是传中助攻亨特拉尔头槌破门,随后又在前场抢断对手后妙传霍尔特比打进球队第三球,他的能力也得到了媒体的一致好评。

富克斯:7.5分

富克斯是沙尔克今夏最贵的一笔引援,他前两个赛季与霍尔特比都是队友。富克斯也是一名左脚将,他的突破传中很有特色,定位球功夫更是在德甲数一数二,2009-2010赛季两次对拜仁,他都用直接任意球让对手蒙羞。上赛季富克斯在美因茨贡献了八次助攻,加盟沙尔克的他,立马成为球队的左路利刃,本赛季联赛第4轮,他面对旧主美因茨,再展绝技,直接任意球破门。不过他的缺陷也很明显,在防守端时常犯下错误,沙尔克至今的失球中,一半与其有直接关系。

普基&马里卡:6.5分

伊利亚随笔篇5

美国小说文人奇葩伊迪丝・华顿

《纯真年代》中纽兰特对艾伦的唯一评价是:“She is different”。而原著作者伊迪丝华顿也是如此与众不同,坚强、勤奋,自身聪颖幽默,她用纤细的笔触呈现出一战之前纽约的世俗民情,并用文字缅怀传统,描绘人生百态。

“I can't love you until I give you up!”(只有放弃你,我才能够爱你!),想必看过《纯真年代》电影的人都会被这段令人震撼的爱情故事所感动。这部电影的原著作者是伊迪丝・华顿(Edith Wharton),在1920年出版的《天真的年代》使她获得了普利策文学奖。她用她的笔呈现出一战之前纽约的世俗民情,并因其在文字中表露出对过去时代和传统的怀念而受人礼遇。

伊迪丝是纽约一个名门望族琼斯家的女儿,生于1862年,她在家中接受了良好的教育。童年及后来失败的婚姻造就了伊迪丝坚强的性格,也使她更加自律而勤奋。1885年她和比她大13岁的上流社会人士爱德华・华顿结了婚。

1902年,庄园“山峰”(The Mount)建成。其建筑和花园为伊迪丝・华顿设计风格的最佳代表,现于每年5月至10月间对公众开放。伊迪丝・华顿的许多作品,包括《欢乐之家》,都是在此庄园内完成。同时,她也在此处招待了不少美国名流。她与同时代的很多文人、政客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包括西奥多・罗斯福、斯科特・菲兹杰拉德、海明威以及亨利・詹姆斯等。她同时还被尊为该时代著名的设计师及建筑装潢家,她出版的第一部作品为《住宅装潢》。

虽然夫妻二人的共同兴趣为旅行,但伊迪丝很难在精神层次上与丈夫交流。后来,在她经历了一次严重的精神崩溃并入院治疗后,两人于1913年离婚,结束了28年的婚姻。从此以后,伊迪丝长住巴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伊迪丝竭力投身于慈善事业,并在1916年因此获得骑士荣誉勋号。同时,她还是法国印象派的拥护者,称自己为“狂热的印象派人士”。

在1920年出版的《天真的年代》使她获得了普利策文学奖。她和英国女作家简・奥斯丁同属“风俗小说家”。凭着对上流社会的洞察力以及自身聪颖幽默的天赋,伊迪丝的作品诙谐且深刻,擅长刻画社会对个人性格和命运的影响。作为一个女作家,伊迪丝・华顿对女性的命运和地位也有着深入的了解。同时,她的文笔也是有口皆碑的,抒情的文笔又穿插着微妙的讽刺,构成了伊迪丝突出的文体。

伊迪丝・华顿的小说大多数描写她所熟知的纽约上流社会,作品中多次反映出个性与习俗的冲突。然而名演员并不只会演一种角色,大作家多能驾驭多种题材。伊迪丝也身手不凡,写纽约上流社会,有《快乐之家》、《天真的年代》、《老纽约》这样的杰作;写农村生活,也有《伊坦・弗洛美》那样的名篇。

在45岁时她遇到了小她3岁的情人莫勒顿,但这位风流情人对她忽冷忽热。情人的远离和背叛让她激愤怆然,但隐痛背面是强有力的灵魂,她把它化成了小说的主题和情绪。1937年,伊迪丝・华顿去世。写作中游刃有余的她也使生活达到了游刃有余的境地。

她的人生地理

TRACE OF HER LIFE

New York

1. MOMA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简称MOMA),坐落在纽约市曼哈顿城中, 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现当代美术博物馆之一,与英国伦敦泰特美术馆、法国蓬皮杜国家文化和艺术中心齐名。目前已拥有馆藏个人作品超过15万件、2万多部电影以及400万幅电影剧照。其中最著名的作品包括:《星月夜》(梵高)、《亚威农的少女》(毕加索)、《记忆的永恒》(达利)等。

2. 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

它是美国最大的自然历史博物馆之一,是一个具有知识性、趣味性的自然历史博物馆。它位于中央公园西侧第79街,里面的陈列内容极为丰富,包括天文、矿物、人类、古生物和现代生物5个方面,有大量的化石、恐龙、禽鸟、印第安人和爱斯基摩人的复制模型。所藏宝石、软体动物和海洋生物标本尤为名贵。

随风逝去玛格丽特・米切尔

玛格丽特米切尔一生只写过一部小说《飘》,并且花了10年的时间。她是位天才,执著地追求自己的写作梦。

1900年11月 8日,玛格丽特・米切尔(Margaret Mitchell)出生于美国亚特兰大市的一个律师家庭。她的父亲曾经是亚特兰大市的历史学会主席。在南北战争期间,亚特兰大曾于1864年落入北方军将领舒尔曼之手。后来,这便成了亚特兰大居民热衷的话题。自孩提时起,玛格丽特就对亚特兰大在南北战争中的历史特别感兴趣,并使它们渐渐变成了她生命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1914年米切尔就读于华盛顿中学,天性叛逆的她对学校刻板的教学方式极其厌恶,常常以编小说来慰藉心灵。从1922年起,她开始用自己的昵称“佩吉”为《亚特兰大日报》撰稿。在以后的4年中,有129 篇署名或未署名的稿件见诸报端。

在同酒商厄普肖的婚姻破裂后,玛格丽特于1925年与佐治亚热力公司的广告部主任约翰・马什结婚。这让守旧的亚特兰大社交界大吃一惊。更让人惊讶的是,她不从夫姓。正是在马什的鼓励下,米切尔开始写作,10年后完成了《飘》。书籍的原名叫《明天是个新日子》,斯佳丽也不叫斯佳丽,叫潘茜。出版时,米切尔才把书名改成《Gone With The Wind》(汉译名为《飘》)――这是英国诗人道森长诗《辛拉娜》中的一句,用在这部小说中,意喻南方的奢华全被北军洗劫殆尽,一切都化为乌有,随风飘去,充满了女性的伤感。这种对南方的同情,引起了评论界广泛争议。她一生只写过这一部长篇小说,而且这是一部长达85万字的小说,然而正是这部小说让初上文坛的米切尔获得了普利策文学奖。

小说《飘》出版之后,当即被印刷成多种文字,畅销全球。就在小说问世的当年,在国际影坛一向具有前瞻精神的好莱坞著名制片人大卫・塞尔兹尼克,便以 5万美元购得小说的电影改编权。1939年,历经磨难的电影《乱世佳人》终于横空出世,且连续70年来一直成为好莱坞最为骄傲的旷世巨片。

《飘》的出版使得玛格丽特一夜之间变成了当时美国文坛的名人,成了亚特兰大人人皆知的“女英雄”。这突如其来的盛誉彻底改变了她的生活。《飘》出版后的第9天,玛格丽特在给佛罗里达一位教授的信中讲述了她的体会:“我不知道一个作家的生活会是这个样子。如果我事先知道的话,我绝不会企图去当一名作家。过去的几十年里我的生活一直非常宁静。这是我自己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因为我不善于与人交往;因为喜欢安静;也因为我身体不是很好,需要休息。近日来,我的生活已经彻底丧失了那种宁静安谧的气氛。”一个追求内心宁静的女子绝不会丧失对生活的真诚。

1949年8月11日,玛格丽特・米切尔与丈夫出门看电影时发生车祸,5天后逝世。只活了49岁的玛格丽特・米切尔的一生并不长,但她留给后人的却是永恒精神的畅想曲。

玛格丽特曾经在自己编撰的小说封面上写道:“世上有一个接一个的作者,但是这样一位女作家绝对是天生的,而不是后来世间造就的。”读一读她的作品你就会发现她的天赋的确是值得骄傲的。

《杀死一只知更鸟》与哈珀・李

《杀死一只知更鸟》的作者哈珀李经历过吸毒和酗酒,现在,她依然与她的书迈着缓慢的脚步前行。

1926年,哈珀・李(Harper Lee)出生于美国南方阿拉巴马州的一个小镇,父亲是位律师,曾任州立法委员。在当地的公立学校毕业后,进入阿拉巴马大学学习法律,并曾作为交换学生到英国牛津大学学习一年。可是在还有六个月就要毕业的时候,她离开了学校,搬到纽约去追求自己的写作梦想。后来她又返回阿拉巴马的家乡小镇。

她的代表作是1960年发表的《杀死一只知更鸟》,凭此小说,她在1961年获得了普利策文学奖。这本书直到现在仍然很畅销,故事由一个孩子的角度来讲述,斯各特的父亲阿提克斯・芬奇是梅康镇一名受过高等教育的律师。斯各特与哥哥杰姆目睹了父亲为黑人汤姆・鲁滨逊辩护的过程,在这个种族主义的社区里,汤姆被诬告了一个白人女孩。

这个故事主要讲述各种不同形式的偏见。哈珀・李在讲述事情时并没有带明显的个人意见,只把它们留给读者去理解。但是,很显然,她坚信角色带有偏见的那些行为是错误的。书籍的名字来自父亲阿提克斯给那些用气枪打鸟的孩子们的忠告:“鹣鸟(blue jays)你们尽可以打,但是要记住,杀死知更鸟(mocking bird)则是一种罪过。”鹣鸟是北美很常见的一种鸟,通常被认为是残忍的害鸟,而知更鸟则只是用“它们的心唱歌给我们听”。从隐喻的意义上,文中的几个角色都可以被看成是知更鸟,并没有做过任何坏事却被人攻击。知更鸟代表着纯洁无辜的人,当你杀死它的时候,就好像在杀死无辜的人。哈珀・李告诉人们,不要以为手中拿着枪就是勇敢,真正的勇敢是你知道什么是正义,并坚持不做不义的事。

40年来,尽管狗仔队查到了她的住所――她跟她的姐姐阿丽丝一起住在美国阿拉巴马州的门罗维尔市,但她从来没有接受过采访。她一直都是单身,也没有子女。她童年时的玩伴杜鲁门・卡波特讲述她所经历过的坎坷――从名声大噪、聚光灯下的巨星、知名配偶、宴会常客到吸毒、酗酒――对于哈珀・李来说,这些或许成了她不可抹杀的梦魇。

她给《奥普拉》杂志写了一封信,信中这样写道:“在一个盛产手提电脑、iPad和思想就像空荡荡的房子一样的繁华社会里,我依然与我的书本迈着缓慢的脚步前行。”

她的人生地理

TRACE OF HER LIFE

Atlanta(亚特兰大)

1. 可口可乐世界

可口可乐世界的总部位于美国亚特兰大。其独立生产的产品有可口可乐、雪碧、芬达、醒目系列、QOO酷儿果汁系列、飞雪矿泉水系列、冰露纯净水系列、天与地及岚谷茶类系列等。尽管有很多不同的关于“可口可乐”这个名字的传说,但其实“可口可乐”的英文名字是由彭伯顿当时的助手及合伙人会计员罗宾逊命名的。他自己是一个古典书法家,他认为“两个大写C字会很好看”,因此用了“Coca-Cola”。

2. CNN

CNN(即Cable News Network)是全球最大的新闻频道。提到CNN,给人的感觉,就是这个地球上发生的一切,这里都能知道,并且报道;CNN大厦和亚特兰大水族馆、可口可乐世界,都位于市中心的奥林匹克公园旁,构成奥林匹克公园游览的黄金三角区域。它由特德・特纳于1980年创办,目前为时代华纳所有。大厦里的活动空间很宽敞,也很休闲。走进大楼,门边有辆捍马吉普车,外壳为钢板,很坚固,据说这是在伊拉克战争中战地记者乘坐过的车。

与普利策奖有关的那些事

1.获得普利策文学奖的女性除了上文三位以外,还有帕・拉希莉、卡罗尔・希尔兹、简・斯迈利、安妮・泰勒、托尼・莫里森、艾丽丝・沃克、格温多琳・布鲁克、玛丽莲・罗宾森等。其中,格温多琳・布鲁克和艾丽丝・沃克是黑人。

2.2011年美籍华裔作曲家周龙第一次创作歌剧《白蛇传》就为其捧回了国际性大奖普利策音乐奖,这也是第一次有华人获此奖项。美国权威的《歌剧新闻》杂志认为:“这部作品有血有肉,充满诗意,成功的因素很多,很大一部分来自瑟瑞斯的优雅、直白与朴素相结合的剧本,另一大部分则来自于周龙的音乐。”

她的人生地理

TRACE OF HER LIFE

Alabama(阿拉巴马州)

伊利亚随笔篇6

【关键词】纳卡冲突;地缘政治;文明的冲突;威胁制衡

一、纳卡冲突的由来和发展过程

纳戈尔诺―卡拉巴赫(简称纳卡)位于阿塞拜疆境内,面积4400平方公里,人口18万,其中80%为亚美尼亚族人。历史上阿亚两族就纳卡归属素有争议。但是直到19世纪以前,在那里主要居住的是阿塞拜疆人。后来,在两次强制浪潮中,亚美尼亚人开始进入该地区。在1923年之前该地区是亚美尼亚共和国的一部分,后来苏联政府出于自己国家利益和战略的考虑把它划归了阿塞拜疆共和国。由于该地区80%的居民为亚美尼亚人,他们从一开始就对阿塞拜疆的管理感到不满,他们一直抱怨自己的语言、民族受到限制,亚美尼亚共和国也一直希望把纳卡地区划归本国,但是一直都没有结果。

1988年2月20日纳卡州人民代表苏维埃会议通过决议,请求将纳卡州划入亚美尼亚,这一要求遭到了阿塞拜疆的拒绝,也遭到苏联最高苏维埃的否决。这使得亚美尼亚民族主义情绪高涨,随后阿亚两个民族的矛盾愈演愈烈,两族爆发了大规模的示威游行并最终酿成了大规模的动乱和流血事件。苏联解体后阿亚两国也相继独立,独立后纳卡地区的局势更加恶化,冲突变成了阿亚战争。1994年5月双方终于在俄罗斯等国的斡旋下签署停火协议。土耳其和伊朗在纳卡冲突中的不同政策

从历史上土伊就与外高加索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方面,外高加索中阿塞拜疆对土耳其、伊朗抱有好感并寄予了较大的期望,想借助于这个有着血缘、语言、宗教联系在一起的“穆斯林兄弟”,使自己早日成为国际大家庭中的一员,同时在经济上、特别是交通运输方面解决本国面临的现实困难。另一方面,历史上外高加索就是土耳其和伊朗争夺的势力范围,再加上外高加索独特的战略位置和地缘政治、经济价值使得本地区成为大国和地区强国争夺的焦点,土耳其和伊朗对该地区的积极政策也就非常的凸显。

(一)土耳其在纳卡冲突中的政策主张

土耳其与阿亚两国从历史上就有密切的联系。奥斯曼帝国曾与16世纪前后两次进占阿塞拜疆。历史上奥斯曼帝国对亚美尼亚也实行长期的占领和种族仇视政策以及大屠杀。随后土耳其又与波斯、俄罗斯展开了在该地区的争夺,随后土耳其和波斯的势力范围逐渐退出该地区。但是由于民族、宗教、和地缘等因素,土耳其一直试图加强在外高加索地区的影响力,苏联解体给这两国提供一个绝佳的机会。

土耳其对纳卡冲突的态度是非常明确的,在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在纳卡发生冲突时,土耳其就站在阿塞拜疆一边。阿塞拜立之后土耳其迅速承认阿塞拜立,两国元首签署了睦邻、友好、合作的条约。土耳其还主张解除纳卡地区的武装,承认纳卡属于阿塞拜疆的事实。1993年初,土耳其参与了对亚美尼亚的封锁,并且关闭其领空以及停止了从陆路向亚美尼亚运送人道主义援助物资。

(二)伊朗在纳卡冲突中的政策主张

伊朗与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具有悠久的历史交往和联系。从历史上来看外高加索就是伊朗势力范围的一部分,在公元前500多年左右,亚美尼亚就向波斯称臣纳贡。伊朗和阿塞拜疆是近邻,而且居民同属穆斯林国家的什叶派,双方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并不十分和睦,但双方关系也向前发展。在纳卡冲突问题上伊朗虽然表面要求亚美尼亚从被占领土上撤军,也同时宣布愿意调解冲突,表示它不以任何方式支持阿方。恰恰相反的是,伊朗一直努力培养和提高其与亚美尼亚的关系。鉴于土耳其积极支持阿塞拜疆,并且对亚美尼亚和纳卡实施的禁运,伊朗主张亚美尼亚是自己的主要贸易伙伴,伊朗与亚美尼亚在农产品等方面保持良好的贸易往来。

二、对土耳其和伊朗在纳卡冲突中采取不同政策主张的原因分析

为什么土耳其会在纳卡冲突中支持阿塞拜疆而伊朗不去支持与它同样属于什叶派穆斯林的阿塞拜疆,反而会支持亚美尼亚呢? 这个问题都值得我们去深入探究,我们着力从现实因素和理论解释两个方面来分析这些问题,并且指出一些见解和理论。

(一)土伊对纳卡冲突不同政策的具体原因分析

1. 土耳其和伊朗所主张的政治发展模式不同

在苏联解体后人们自然而然会想到该区域的传统强国土耳其和伊朗的势力范围会进入该地,从而引起竞争,事实上也是如此。伊朗和土耳其的在本国和地区的倡导的发展道路和模式也是不一样的,伊朗倡导激进的伊斯兰主义和反西方的结合自己本国特定国情的民主模式。而土耳其的主张在国内和地区实现世俗化和西方化的道路。

2. 外高加索具有重要的地缘政治、经济的价值

外高加索地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该地区历来就是大国和地区强国的争夺对象,它北靠俄罗斯,南邻伊朗,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美国著名战略理论家布热津斯基曾把外高加索国家之一的阿塞拜疆视为欧亚大陆的地缘政治支轴国家之一,并指出建立和加强一种地区平衡,是美国对欧亚大陆综合性地缘战略的一个主要目标。外高加索国家之一的阿塞拜疆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在当今大国对能源的争夺已经成为当今国际政治的一大焦点的时代,阿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油气资源,毫无疑问地成为美俄等大国以及土耳其、伊朗等地区强国“角逐场”的中心.

3. 历史文化传统和民族宗教的影响

土伊两国与外高加索地区国家相邻,与该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民族宗教联系。外高加索国家之一的阿塞拜疆,其居民大都信奉伊斯兰教,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历史传统与邻近的土耳其、伊朗非常接近。伊朗从历史上就与外高加索三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伊朗可以利用宗教、地缘优势及跨界民族方面的优势,背后又联着整个伊斯兰世界,可以为外高加索地区的穆斯林架起一座“信仰”桥梁。

4. 土伊与外高加索三国的利益诉求

一方面,从外高加索三国本身的诉求来看,外高加索国家历史上就比较弱小,长期处于被占领和蹂躏的状态。三国想借此独立机会发展自己国家和民族。在这种情况下外高加索地区就形成了政治上的“真空”,各种各样的思潮添充进来了,其中占有优势的自然是当地居民最容易接受的伊斯兰思想和突厥主义思想,其中,伊朗和土耳其则被视为这二者的代表。另一方面,土伊两国也打算借助于这些国家的经济、科技潜力为自己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以便发展本国的经济,扩大自己的国际活动空间。土伊两国也积极向外高加索地区输出自己的物质和精神产品的战略意图,以借此来扩大自己的国际影响力,增强自己的经济实力。

(二)文明冲突论的破产

亨廷顿认为,当代国际政治和国家关系正沿着文化的界限进行重构和组合。文化相似的国家互相融合并逐渐结成某种联盟,文化不同的国家却越来越分崩离析,对抗和矛盾加深。从纳卡冲突的进展来看的确如此,但是亨廷顿把纳卡冲突简单说成是由于国家属于不同的文明才爆发了冲突言论的确是言过其实。

在纳卡冲突中土耳其和伊朗的态度说明了亨廷顿文明冲突论的狭隘性和局限性。按照亨廷顿文明冲突论中对文明的划分,伊朗和阿塞拜疆两个国家都同属伊斯兰文明,并且两国居民同属穆斯林国家的什叶派,伊朗理应在纳卡冲突中支持阿塞拜疆并且疏远与亚美尼亚的关系。但是事实并非如此,伊朗在纳卡冲突中表面上宣布采取中立状态,但实际上伊朗在纳卡冲突中与亚美利亚保持着正常的贸易往来,尤其是亚美尼亚战争中所急需的生活必须品以及武器大部分都从伊亚两国的经济贸易中获得,伊朗的这一举动等于变相的支持纳亚美尼亚。

(三)一种有效的解释机制―威胁制衡理论

笔者现在就纳卡冲突中土耳其和伊朗的不同的态度,运用威胁制衡理论简要分析一下原因。在纷繁复杂的国际事务中国家是如何选择自己的朋友的,尤其是处在大国或者地区强国包围且有地缘战略地区的国家是如何选择他们的朋友和盟友的呢?著名的美国国际政治学者斯蒂芬.沃尔特认为,国家之所以选择结盟或者选择自己的朋友主要是为了制衡威胁,而不仅仅是制衡权力,国家之间结盟或者选择朋友目的是为了制衡对自己构成最大威胁的国家。他还认为,威胁主要是源于综合实力、地缘的毗邻性、进攻实力和侵略意图四个方面。在面对威胁时候,国家有可能结盟或者成为亲密伙伴进行制衡,而追随强者也是那些孤立无援的弱小国家的必然选择。

在纳卡冲突发生后不仅土耳其就明确表示要支持阿塞拜疆,伊朗虽然与阿塞拜疆的同属伊斯兰什叶派,但是作为该地区的利益攸关方和地区强国,伊朗既不希望看到综合实力强大并且和美国等西方国家靠拢的土耳其在该地区拥有优势,也不愿意看到该地区的力量出现失衡。因此伊朗会联合地区的被孤立的国家制衡该地区对自己最具有威胁的国家以实现该地区的战略和利益平衡。

参考文献

[1] See Baskin Oran, ”The Turkish Approach to Transcaucasia and Central Asia”, in Ole H?yris and Sefa Martin Yürükel, eds., Contrasts and Solutions in the Caucasus, Aarhus: Aarhus University Press, 1998, pp.462-463.

[2] For an overview of the competition between Turkey and Iran for influence in Central Asia and the Causasus see John Calabrese, ”Turkey and Iran: Limits of a Stable Relationship” in British Journal of middle Eastern Studies, vol. 25 no. 1, May 1998, pp.75-94.

[3] 孙壮志等著.列国志―阿塞拜疆[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4] [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周琪等译,新华出版社,2010年版.

伊利亚随笔篇7

穿越霍尔木兹海峡

霍尔木兹海峡,不但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运输线,而且是目前世界上最具火药味的咽喉要地。2011年12月,一直驻扎在波斯湾的美国“约翰・斯滕尼斯”号航母战斗群驶出霍尔木兹海峡。伊朗武装部队总司令萨利希随即警告美方航母不要返回海湾。军事观察家注意到,伊朗当时正在进行射程为200公里左右的导弹试射演习,使用这种导弹来封锁窄窄的霍尔木兹海峡易如反掌。更值得注意的是,波斯湾宽56~338公里,长约990公里,东侧海岸完全暴露在伊朗的面前,伊朗在岸上的移动导弹可以打到波斯湾的任何一个角落。也就是说,一旦真的发生战争,美国就不可能像发动伊拉克战争那样,真正放开手脚。何况,庞大的航母战斗群到了波斯湾,在伊朗的导弹面前,无所遁形,波斯湾成了一个大瓮,体积庞大、行动迟缓的航空母舰就成了瓮中之鳖。所以,伊朗军方的警告确实带有某些威慑性。好在美伊两国比较理性和克制,波斯湾局势没有继续恶化。今年1月下旬,以“林肯”号航母为中心的第九航母战斗群进入波斯湾,并在2月14日西方情人节那天,小心翼翼地再次穿越霍尔木兹海峡离开海湾水域。在整个穿越海峡途中,始终看到不远处海面上有伊朗的海军舰船“陪伴”左右。

就在美国航母战斗群忙着穿越的时候,伊朗海军也没有闲着。伊朗的两艘战舰也在穿越苏伊士运河,来往于波斯湾和叙利亚港口之间,此举引起了以色列的愤怒。塔尔图斯港离以色列只有数百公里距离。伊朗军舰进入地中海后,以海军立即进入戒备状态。以色列外交部长回应称,伊朗军舰的举动纯属“挑衅”。

对伊朗来说,不会忘记当年邻国伊拉克是如何被美军占领和征服的,也不会忘记巴基斯坦当年如何在小布什的威胁下就范的。小布什曾警告当年的穆沙拉夫总统:如果巴基斯坦在反恐战争中不和美国站在一起,美国将把巴基斯坦炸回到石器时代。为了防止“被穿越”回石器时代,伊朗只有奋发自强。

不过,以色列离伊朗至少有1400公里,如果以色列要搞袭击,必须穿越土耳其或者多个阿拉伯国家,这似乎是一种不可能完成的穿越。

穿越天空

就在中东上演海上穿越好戏的时候,一台场面更加恢弘的天空穿越大戏也正在上演。这次穿越戏的主角,一方是德法英欧盟27国,另一方则是中俄共同担纲的29国。

2008年11月,欧盟单方面颁布一项指令:将国际航空业纳入欧盟的碳排放交易体系,并宣布于2012年1月1日起实施。根据该指令,所有在欧盟境内穿越和起降的国际航班都要为碳排放缴纳费用。包括中国公司在内的全球2000多家航空公司都被列入了该体系。

尽管打着减排幌子,欧盟的此项举措一经公布,就遭到国际上的强烈抵制,并被指责为变相收取“买路钱”。按照规定,凡是最终飞往欧盟的飞机,都要收取全程费用。例如,澳大利亚、美国、巴西或中国的航班飞往欧盟,大部分空域都不在欧盟境内,减排费用却都要交给欧盟。业内人士估计,这项税收到2020年可为欧盟带来260亿美元收入。考虑到其他国家为减少碳排放量会购买新型的欧洲飞机,欧盟增加的收入将远远超过这一数目。此外,因垄断了碳排放交易体系,随着欧盟外国家对碳排放配额需求的增加,欧盟自然又会趁机抬价揽钱。全球有43个国家公开反对欧盟这一计划,代表世界93%航空公司的国际航空协会将欧盟称作“税收强盗”。

中国、印度、巴西和南非,2月14日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基础四国”第10次部长会议上共同反对欧盟强征航空碳排放税。2月22日,航空碳排放问题国际会议又在莫斯科闭幕,来自全球33个国家的代表参加了为期两天的会议。其中29个国家的代表在联合宣言上签字,针对欧盟单方面向他国航空公司征收碳排放税提出反制措施。从地球的版图上可以看出,反对欧盟碳税的国家和地区连成一大片,欧盟27国则成了一片孤岛。

世界舆论都在分析,直接“收税”还只是欧盟利益的一个小头。欧盟真正想要的,是强行把世界推上急速减少碳排放的轨道,而欧盟攥着该领域最先进的核心技术,这方面,别说新兴国家,连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都矮一截。使用低碳技术和装备的人类将重新围着“老欧洲”团团转,这利益“钱”途可观呐!重要的是,欧盟不但每年能“抢来”一大笔钱,且不用当强盗,而是靠宣扬人类“共同价值”,站在道德高地就能把钱赚门。这应该是欧盟在面临重重经济危机的窘况下,挣得最有面子的一笔钱。日本的《周刊新闻》说,欧盟越来越想走捷径摆脱自身的债务危机,如设立航空碳税来赚钱,给世界经济设立新的游戏规则。不过,这种过去辉煌时代的作风,放在当今世界,即使是前英国殖民地的印度也会拒绝接受这样的指令。

国际航空界与欧盟的博弈还将继续下去,目前,各国的航班还继续在天空中自由穿越。“老欧洲”看来是无法穿越回从前,重现辉煌了。

穿越生死线

科尔文和奥奇力克等记者身处的、位于叙利亚霍姆斯市的临时媒体中心楼房2月22日被10余枚火箭弹击中,造成多人受伤。科尔文和奥奇力克在试图穿越火线逃走的时候再次被炮火击中,两人当场遇难。由于轰炸还在持续,无人能在第一时间接近被炸烂的屋子去救人或收尸。

霍姆斯是叙利亚政府军和反政府武装交战最激烈的地区。该市几乎所有的建筑物都没有地下室,发生长时间轰炸袭击时,居民和记者只能在楼梯间避身。

美国著名战地女记者科尔文和法国年轻的摄影师奥奇力克的死,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震惊。

科尔文现年55岁,出生于纽约。她是英国《星期天泰晤士报》的资深记者,已在该报社供职26年。2001年科尔文采访斯里兰卡内战时,被手榴弹碎片击中失去一眼,从此佩戴“独眼龙”眼罩成了她的标记。在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中,龙眼曾在战地与科尔文有过晤面,但没想到科尔文竟然就此远去了。与科尔文一同殉职的法籍摄影记者奥奇力克年仅28岁,8年前辍学开始战地摄影记者生涯。去年他在利比亚拍得的照片,赢得了世界新闻摄影展荷赛的一般新闻类别一等奖。

作为曾经的战地记者,龙眼深知这份工作的危险与光荣。战乱中,记者遇害往往是随机性事件,因为他们往往身处敌对双方交战的战火中。

伊利亚随笔篇8

【关键词】女性主义;叛离;女性;男权

自希腊戏剧家欧里庇德斯根据希腊神话创造了《美狄亚》以来,美狄亚的杀子复仇、为爱疯狂的女性形象被诸多男性作家所沿用,以女性主义的视角去观察这一现象,会发现以欧里庇德斯为主的男性作家,是以一种男性视角、为维护男权社会的伦理道德而歪曲真实故事的行为。在沃尔夫笔下的美狄亚不仅不是杀子复仇的疯女人,是一个极富理智、充满乐观精神的完美女性形象,她用自己微弱的声音发出震慑男权社会根基的呼喊。

一、叛离――颠覆男权社会

在男权社会中,女性是毫无地位可言,女性是丧失话语权的,女性不能像男人一样参与政事、出海航行,而特立独行的美狄亚偏偏对男性社会的这些不屑一顾,美狄亚的身上释放着女性主义的光芒,她渴望获得与男性一样的平等和权利,强调自我意识。在父亲一手遮天的男权国家里不仅是美狄亚,还有众多的女性都在漫长的岁月里忍受着男权势力的压迫。身为王后的母亲也只能在父亲身后影子般的存在,个性自由、追求解放的她早就对父亲的顽固统治感到不满,对国家古老制度感到失望,面对父亲为了防止儿子代替他成为最高统治者不惜暗杀亲生儿子的行为感到愤慨,美狄亚她愤而离开去追求理想国度,除了背叛别无出路。美狄亚的出走科尔喀斯并非一时冲动,在伊阿宋来科尔喀斯取“金羊毛”之时,美狄亚正是带着渴求理想国度和向往异域文化的想法,义无反顾地选择离开故土,离开父亲。

一般说来,女性对男性的反叛主要是指向家庭的,一方面是对父亲叛离,另一方面是对丈夫的叛离,美狄亚的父亲是一国之君,美狄亚对他的叛离,也就意味着是对国家制度规范的反抗,对不忠丈夫伊阿宋的叛离是对男性主导的家庭生活的反叛。美狄亚对父亲和丈夫的反抗,是对他们所代表的以男性为中心的权利的颠覆和抗争。

二、摆脱旧式婚姻的束缚

女性对男权、父权的反抗中,势必带着对自身婚姻模式的审视。来到科林斯的美狄亚羡慕地以为它是没有秘密的和谐国家,但羡慕经不起时间的推敲,美狄亚深刻体会到“明亮、夺目、诱人”的表面光彩的科林斯,显露了“阴暗、危险和死气沉沉”的本来面目。在男权主义肆意盛行的年代,科林斯的深处依旧隐藏着罪恶。在科尔喀斯时伊阿宋的委曲求全地顺从转变成科林斯的傲慢强势的男人。甚至骄傲地对美狄亚说:“你何时承认你的时代过去了”,两人之间的关系也由相互的吸引爱慕变成了互相猜忌、仇视。波伏娃在《第二性》中讲到:“女性必须结婚的理由有两个,其一是为社会生育下一代,另一个原因是女性有满足男人的义务和做家务的职责。”这是波伏娃对传统结婚女性的描述,而沃尔夫笔下的美狄亚身上却是缺少传统女性的因素,她不为繁育下一代而结婚,即使婚后也仍旧保持自我。“她依旧披散长发,而不按科林斯已婚妇女的规矩把头发盘起来”;“她发怒的时候,就跑到街上大喊大叫,高兴的时候,就放声大笑;她手拎小木箱,额头扎着白绷带,在城里奔跑,表示她正赶去治病救人”等等这些描写无不体现着美狄亚新式女性所追求的婚后生活,她作为一个个体存在,与男性比肩而立。

三、不为金钱权势所迫的女战士

美狄亚的出走,不仅是对男权社会的叛离,也是对权势至上、金钱至上的男性社会的唾骂和轻蔑。为反抗父权统治、追求理想国度,她毅然放弃公主的身份,跟随伊阿宋来到异国他乡的科林斯,成为没有任何地位的“异乡人”。没有秘密的科林斯实际是个金钱、黄金至上的黑暗国家,“对金子的欲望统治着科林斯”、“人们从他拥有的金子的多少判断一个科林斯人的价值,根据它的多少来核算他要向宫廷交纳的税金”。这足以说明科林斯是男性所崇拜的以金钱至上的众多男权国家的缩影。正是出于对黄金和权势的渴望,伊阿宋才远航来到科尔喀斯取“金羊毛”,出于同样的原因,伊阿宋抛弃了美狄亚。波伏娃在《第二性》中提到:“男人将财产看的重于生命,财产在死后依旧存在”。伊阿宋不遗余力地追逐权势和金钱,正是男权思想的作祟。

在科林斯人眼中的“异乡人”美狄亚,她骄傲自信地如同是这个国家的人一样。高贵、善良的美狄亚不为任何势力威胁,她打破科林斯不吃马肉的窠臼、不盲目迷信神祗、不怕首席天文师的威胁、甚至不屑国王克瑞翁的权势,她一直站在道德、正义的一方去面对一切。她不侵害任何人的权利,也不受任何人剥夺,有立足社会的生存能力,无需依附任何男性,凭借自己的力量生活。

沃尔夫打破以往男性作家作品中塑造的或爱慕虚荣、贪图富贵的“邪恶”女性、或温柔如水、言听计从的“宠物”女性等模式,沃尔夫笔下的美狄亚以毫不妥协的行为展现了自身的价值,证明了她绝不是一个无足轻重、可以等闲视之的普通女人,极力体现以现代女性视野下的新式女性及其生活。通过塑造一个高贵、美丽、善良又富有智慧、能力卓越的新女性形象,以此彰显女性在社会中所具有的必要价值和重要存在,女性不再是男性意愿下的木偶,也不是男性期待视野中天使、宠物。男性所编织束缚女性各个方面的罗网,被美狄亚彻底扯破。同时,作为新女性的美狄亚在争取权利与尊严也付出了无数的艰辛与努力,在反抗男权、父权的历史长河中,更需要像美狄亚一样敢爱敢恨的新女性不断涌现。

参考文献

[1] [德]克里斯塔・沃尔夫著.朱刘华译.美狄亚声音[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2] 罗炜.不要低估这种能量――评沃尔夫的新作[J].北京大学学报,1997.

[3] [法] 西蒙・波伏娃著.李强译.第二性[M].西苑出版社, 2004.

伊利亚随笔篇9

提名理由:追求自我的文艺背包客、旅行类畅销书作家丁海笑,一个人在路上,搭车、徒步旅行10年,足迹遍布亚洲、欧洲、非洲,它用一种传统的马可・波罗式的行走完成环亚旅行,融入当地的异域文化中,进行他个人对世界的认识和书写,并不断寻求精神的超越。

喜欢旅行,有时候就是单纯的喜欢这些地名。这些地名或许只会出现在某件跨国商品的标签上,或许来自童年记忆里某个夏日炎炎的午后,盯着世界地图上某一块着色板块―一个让我神往的地方,指着它说等我长大了一定要去那儿。感觉只要到了那里,就会遇到撼动人生的重大事情。

我就这样莫名其妙地长大了,旅行并不足以改变我的人生,但我还是不停地旅行,这样的生活无拘无束,更像是一种习惯。我不厌其烦地向人们讲述环游亚洲的计划,却迟迟没有迈出脚步,直到我从一次品牌活动那里获得了一笔奖金。

搭车环亚

有人说道:“几年时间才环绕个亚洲?”语气中充满轻蔑。

可我丈量了接下来要去的国度,有好几个中国的面积那么大,为何在他的眼中,亚洲被无限地缩小,甚至变成贫穷、落后、灾害、拥堵、混沌、肮脏的代名词呢?我决定打破旁观者的视角,不受某个机构或项目的约束,用一种传统的马可・波罗式的行走,开始我个人对亚洲的书写。

我最熟悉的方式是现在有点过时了的“搭车”,我并不是要刻意模仿上世纪60年代的嬉皮士闯亚洲,我一直认为如果只是在飞机场或高速公路上横穿这块大陆,感觉你的身体还未离开家乡,你的肌肤不会有任何淋漓高加索山脉的暴风雪和伊朗高原上的风沙的畅。

我的计划是在某一天我从拉萨出发,只身一人,从青藏高原到北非沙漠,跨越不同的文化带,途经东亚、南亚、中亚、西亚、东欧、北非,在高寒与严冬中搭车跨越喜马拉雅山脉、伊朗高原、高加索山和黑海的一个个疆域辽阔的“帝国”。

跨越国界,才能体会自己并不比候鸟自由,你的国籍被烙印在护照上,你的身份被烙印在表情上,每个人都是一个个的标签,传递、检查、盖章、归还。

在加德满都,因为政策的变化,我与印度使馆的外交官谈判,几乎是那个月获得签证的唯一的中国人;在印度,我碰到了国际著名藏学家Elliot Sperling,他邀请我一同共进早餐,并给予我很多帮助;在伊朗,我误打误撞地采访到视觉艺术家Mehdi Fatehi,结识了俳句诗人 Duman,并和一位大名鼎鼎的小说家在星期五市场争一个古董墨水盒;在黎巴嫩的联合国难民营,我协助英国导演参与了叙利亚难民报道;在亚美尼亚,我主演过一则广告,成了那里的名人,直到现在,当你迈入亚美尼亚埃里温国际机场,第一眼就能看到我…… 2011年,祁连山,徒步搭车。 2011 年,新疆,搭车途中。

更多的时候,我在洒满金色阳光的群山之中,时而路过同样被金色覆盖的村庄和城镇,醉人的景色伴随着我,公路笔直向前,搭车的司机先生随音箱里的阿塞拜疆音乐舞蹈起来……

或许你会认为我不过是幸运而已,异乡迷人的笑容、恒河边的瑜伽师、沙漠中的城堡、神秘的炼金术士,这些都像是旅行书上浮光掠影般的诱人景色。如果只是这样,我完全没必要把旅游手册上的描述再重复一遍。而公路时刻是危险的,亚欧大陆上所有密布的线路都像人的掌纹一样,在不经意间,改变着我的方向,在某一点上,我与蒙古铁骑的线路交汇,而在某一天我又是打扮成贝都因人的威福瑞・塞西格,签证问题、受伤、战乱、疾病甚至是死亡威胁,就像在移动中必须突破的魂斗罗游戏关卡。

旅行还应该有另一个版本

从一开始我就不太顺利,人生中第一次体会到失去亲人的痛苦;在拉萨被藏獒袭击入院、在尼泊尔失恋又被当地人骗、在印度染上流感,我感觉一切都糟透了;一个人躺在货车后挂的煤堆上翻越冰冷的喜马拉雅山,稍不留神便会坠入万丈深渊;一个人在荒无人烟的高加索山搭车,把这些年没看过的雪山一次性看尽;在里海边我和海鸥说话,在约旦沙漠公路上我和骆驼奔跑……

在伊朗搭车,我被一个军人洗劫一空,随后让我体验了监狱般的伊朗警察局和法庭审判;生日那天,我无端地被困在寸草不生的格鲁吉亚边境;离开土耳其、黎巴嫩前往第三国,和入境伊朗、以色列时,我也频频遭遇不公平的待遇。搭我的车主有高级军官、警察、盗窃团伙,也有直接开车把我送到警察局的;还有路上那些拿着长刀、虎视眈眈的牧羊少年,在街道火拼、群殴的光头党,荷枪实弹的暴动、游行……寂寞和恐惧交织在一起,所有的这些,都像是一场早就精心设计好的赌局。

我遇到了许多平凡但有无穷故事的人:一个英国籍的流浪画家,他从小是双亲离异的孤儿;一个埃及的大学老师,他刚在一场车祸中丧失了全部家人;一个在伊朗受歹徒欺负的阿富汗哈扎拉族女大学生Zahra,她的父母从一个被种族屠杀的村落里逃离;一个逃离家庭责任、剪掉长发的印度锡克教徒Prince,他在亚美尼亚的酒吧被洗劫一空;还有那些家园被毁无法回家的巴勒斯坦老人,坐在我身边刚从战乱中逃离的叙利亚难民,以及德黑兰那些以烈士命名的街道、贝鲁特那些在满是弹孔的大厦下生活的人,他们的故事让我觉得有责任继续写下去。

我的旅程以一次在开罗郊外富人区的商场购物中止,四处是亮晶晶的橱窗,穿着体面的人士这一刻都涌了出来,我在那里逛了足有一天,什么也没买,就是待着吹冷气也很舒服,一点也感觉不到战火纷飞的气息,人们的生活一如往常,打开车门、关上。

依然渴望在路上

直到现在,我的环亚旅行还没结束。最终让我明白了,去哪儿、怎么去,其实并不重要,一个人要是疲于奔波在不同地理标签之间,那也只是徒劳;生命是一条流动的河,每个人都微不足道,但梦想却是这条河上的船舶,它将决定你在哪靠岸。

伊利亚随笔篇10

战争可能引起美国经济萧条

虽然美国最终会赢得这场战争,但也将付出高昂代价,特别就经济而言。

首先,军费开支对美国经济增长的刺激有限。据估计,对伊作战如果速战速决,战争和重建的费用大约为1000亿美元,约占美国年GDP的1%,保守的估计则更少。这1000亿美元的支出中,还包括已经生产出来的军火。因此它对美国就业增长的刺激微乎其微,除了军工部门外,其他行业不会受益。因为目前在美国,不是军火工业催生新的民用工业,而是相反,军工部门不得不追赶处于领先地位的计算机、通讯领域的商业公司。换言之,军事研究与开发已难带动美国经济的发展。

其次,军费开支将增大美国财政赤字,导致财政恶化,利率上升。攻打伊拉克的军费开支将使财政赤字雪上加霜。除了战争开销以外,美国还要负担占领伊拉克的费用。财政赤字状况的恶化,有可能诱发股票、债券、美元的“三重贬值”,并导致长期利率上升。这样,9.11事件后住宅贷款利率下降所产生的经济效果也将不复存在。

再次,为了缩小财政赤字,布什政府有可能使用“割肉补疮”的办法,即削减其他方面的支出来抵消大部分战争开支。如压缩教育、医疗卫生和环境领域的开支,这样美国普通百姓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将会下降。世界银行前副行长施蒂格利茨为此警告说:“对伊战争将会使美国变得比现在穷。”

华盛顿国际战略研究中心不久前专门开会研讨了攻打伊拉克对美国经济的影响。研究人员对可能出现的三种情况进行了测算。

第一种情况是“轻度影响”,其前提是战争只持续4~6周便以美国取胜而结束,这种情况下,油价即使超过每桶40美元,其影响也是有限的,约使GDP下降0.5个百分点。战争一旦顺利结束,所有不确定因素都会明朗起来,股市也会走稳,投资者和消费者都可以很快地恢复信心。公共开支亦会增加。这样,美国2003年上半年的经济增长率可达2%,下半年则有望达到4%。

第二种情况是“中度”影响。即美国的军事打击需持续6~12周,届时油价将在较高的价位(40~50美元/桶)上徘徊,这种情况下,美国2003年上半年的增长率将接近于零。

第三种情况是“重度”影响。这是最坏的影响。战争拖延6个月之久,石油价格飙升至80美元一桶,消费者购买力急剧下降,通货膨胀卷土重来,这样,美国的失业率将由目前的6%升至7.5%,2003年上半年经济增长率会出现3%以上的负数。

就上述三种情况发生的几率而言,研究人员估计,第一种情况为40%~60%,第二种情况为30%~40%之间,而第三种情况出现的几率只有5%~10%。但不言而喻,即使出现第一种情况,这场战争对美国经济而言也是弊大于利。当然,如果美国如愿以偿地控制了伊拉克和中东的油田,使油价稳定在令其满意的价位上,那么从长期看,为之付出的代价就无足轻重了。

亚洲经济面临战争风险

由于亚洲经济对石油进口和出口的依赖,因此美伊战争对这些国家的经济影响很大。

日本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亚洲第一大经济体,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在亚洲也是较高的,日本原油消费量全年高达2.5亿吨,几乎都要靠进口。目前,每天大约需进口400万桶。对于这样大的进口量,油价上升造成的影响自然不能低估。不过,由于日本有超过规定的充足储备(119天以上),基本上无后顾之忧。尽管如此,油价高企也会伤及其疲弱的经济,所有进口商品都将加价,居民的消费意愿会进一步受到抑制。据日本大和综合研究所最近的报告,如果美伊战争在6周内结束,油价升至36美元一桶,日本2003年的经济增长率为0.2%,而如果没有战争,增长率可达0.5%。但如果战争持续6~12周,油价升至40美元以上,则日本的经济增长率为负0.6%。更坏的是如果战争要打3~6个月,油价可能升到80美元一桶,届时日本经济将出现1.7%的负增长。

韩国是亚洲主要的石油净进口国,随着美伊战争的临近,国际油价一路攀升,已经给韩国的经济造成不利影响。受原油价格上升影响,今年1月份韩国原油进口额较去年同期已猛增43%,另外石油产品进口额也增长了一倍。韩国虽有100天的石油储备,大大领先于东亚其他发展中经济体,但为了应付战争可能造成的更高油价,已采取一系列紧急措施来节约能源。

东盟国家所受影响将不一样。像菲律宾、泰国等能源利用效率较低的国家,受油价波动的影响会大一些。据专家测算,油价从每桶25美元水平上涨5美元,菲律宾今年的GDP将下降0.8%,泰国、韩国和香港则下降0.5%。

随着战争的临近,东亚地区经济增长的前景也变得暗淡起来。日前,亚洲开发银行了最新季度报告,连续第二次下调了东亚地区2003年度的经济预测值,从原来的5.9%(不包括日本)下调至5.6%。这意味着受伊拉克局势影响,2003年东亚经济增长率有可能比2002年的6.1%下降0.5个百分点。其中跌幅最大的是新加坡,预计增幅从4.7%降到3.8%,其次是韩国、马来西亚和印尼。总之,由于东亚经济对进口能源和出口市场的依赖较强,战争带来的风险难以避免。

中国经济将面对战争考验

美伊战争也会对中国经济造成不利影响。从短期看,油价因素的影响会更大。倘若战争导致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则中国的出口受到严重制约,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不会是短暂的。

随着中国成为原油净进口国,中国经济对油价上涨的抵抗能力比大多数国家要弱。有人估计,油价每桶上涨10美元,一般国家的GDP增长率会下跌0.1%,而中国要下跌1%。此言姑且作为参考。但中国石油专家计算过,2000年油价上涨约使中国GDP增长率下降0.5个百分点,并对航空业、汽车运输业及石油化工业造成巨大冲击。不仅原油要依靠进口,以其为原料的化工产品也需要大量进口。所以,只要油价超过30美元一桶,中国经济便会深受影响。另外,战争打响后,如果中国从海湾的远洋运输被迫中断,那后果更不堪设想。因为中国几乎没有战略石油储备。另外油价上涨,还会损害中国的外汇储备。目前,中国每天进口200万桶石油,若每桶石油价格上涨5美元,中国每天就要损失1000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