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骥才散文十篇

时间:2023-03-21 00:33:45

冯骥才散文

冯骥才散文篇1

关键词:自然美 情趣 人生哲理

冯骥才散文就像一首闲适诗,娓娓而谈,很少有情感的大波大澜,平缓而舒畅,像溪流涓涓流入读者心田,同时这首诗又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而这种哲理的获得却是在不经意间,引人深思,发人深省。冯骥才散文创作的艺术美是多方面的,他的四季篇《逼来的春天》、《苦夏》、《秋天的音乐》、《冬日絮语》,可谓冰山一角,而由此我们也可以窥探到来自作家心灵的声音。

冯骥才感悟自然的心是细腻而敏锐的。在《逼来的春天》中,作家提出“春天是最先闻到的”,散文是“真”的艺术,假如作家没有切身体验,怎麽会得出这样贴切的结论呢?春天的味道会让人“一阵惊喜,一阵激动,一下子找到了明天,也找到了昨天”,当你用力寻觅时,它却消失了踪迹,使人怀疑“它只不过是瞬间的错觉罢了”。作家执意寻找春天的踪迹,由湖边的坚冰写起,天气好时,湖面偶尔有些水,但寒飙一过又被冻结,到冰面陷落,冰洞出现,冬的伤口难以愈合,到冰块一点点融化,春天一点点降临。作家用细腻的笔触描摹了春天的气息:泥土松软柔和,枝条自由舒展,小鸟乍开羽毛在阳光中飞翔,芦芽破土而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冬日絮语》中写道“窗子是房屋最迷人的镜框,节侯变换着镜框里的风景”,而玻璃窗上那冻结的冰雪总是从中间化开,再向四周蔓延,还有《苦夏》中作家在酷热中伏案写作,汗湿胳膊,黏在书桌上,与暑热抗争的描写等,这一切显然是作家留心观察,亲身体验的结果。作家对这一切的体验是真实而细致的,他以一颗善于体察的心敏锐地搜索自然界的一切变化,每一个微小的细节都不放过,由此凝成一首发自肺腑的诗。

自然美的呈现是冯骥才抒情散文的一个重要方面,“一切景语皆情语”,为了表达自己独特的内心体验,冯骥才善于造景,制造一种氛围,而这种氛围则要借助细腻的景物描写来营造。《秋天的音乐》以音乐为背景去沾染那无处不在的秋意,阳光下的田野,大地母亲丰满柔韧的躯体,树林优美的枝条,金色的叶子,翻飞的小鸟,疏淡的田园风景,闪光的麦秸垛,银蓝色半透明的炊烟,怡然自得的树,吃草的杂色牛等自然景物,《冬日絮语》中朋友送来的香棒,叶子像绿色光亮的手掌,逆光中,舒展着舒畅潇洒的线条。冬日的天空“在你头顶上无边无际地展开,空阔、高远、清澈又庄严,除了飘雪的日子,大多数时间连云丝都没有,它冷冽寥廓,大得让人感到渺小”。文章到处洋溢着一种和谐、恬淡、安静祥和的自然美,这种自然美是作家心境的一种侧面呈现,给文章增添了诸多生气。

他的散文情趣盎然。在《逼来的春天》中人们盼春的心情如此浓烈。好天气时,多次日晒后会使湖面某些地方偶尔融化为水,人们以为春天来了,而忽来一夜寒飙,湖面又恢复了往日的萧杀。春天似乎成了一个被人们宠坏的孩子,捉弄戏谑着人们渴盼的心,“春天真像天边的情人,逾期待愈迷茫”,文章由此显得生动、调皮,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在《苦夏》中这种情趣表现得更为明显。昆虫给“我们”带来了的乐趣,妹妹见到壁虎发出恐怖的尖叫,邻家男孩残害蜻蜓,同班女生头上的发卡招引蝴蝶,父亲睡觉压死一只蝎子,甚至于父亲挨批斗,我怕他自杀替他写检查都让儿时的记忆涂上了一层美丽的光环,这是儿时关于夏天的记忆,就像浓夏一样火辣辣,充满生命的朝气蓬勃。这些妙趣横生的儿时记忆与整篇文章的立意相辅相成,更呈现出夏季的壮美和热烈。

冯骥才的散文透着浓浓的底蕴,融情于景,情景并茂,情、景、理熔于一炉。《苦夏》中说四季的更替“起始如春,承续似夏,转变若秋,合拢为冬,合在一起,不正是地球生命完整的一轮?”作家将四季看作一个完整的生命轮回,对此充满敬仰,并倾注了极大的热情,这种深情是通过自然景物的描摹表达出来的。在《逼来的春天》中,河水陷落后呈现出冰洞,从冰洞里露出湖水,“漆黑又明亮,使你想起一双因为爱你而无限深邃又默默的眼睛”,见到这双“眼睛”的心情怎样呢?惊讶又充满炽热的感情,是一颗盼春焦渴的心灵。“那些在冰层下憋闷了一个长冬的大鱼,激情难捺,在阳光下蹦出水面打一个挺儿”,作家深情地说“春天不是由远方来到眼前,不是由天外来到人间”,而是一曲生命的赞歌,它本来就深藏在万物的生命中,它是“生的欲望,生的能源与生的激情”的总的爆发。春的来临激活了万物深藏于万物体内的生命意识,从而使得万物复苏,呈现出勃勃生机。文章并没有单纯的说理抒情,而是将理与情、景交融在一起。作家先由一条大鱼跃出水面“打挺”入手,这是景,接下来一番议论,而在景和理中又夹杂着作家对春天的热爱和颂赞之情,可谓匠心独具。《秋天的音乐》中写到收割过的田野就像刚生过婴儿的母亲,幸福地舒展在开阔的晴空下,树林自如地舒展它优美的枝条,“所有金色的叶子都是它的果实,一任秋风翻动,煌煌夸耀着秋天的富有”,这两种景物的描写,将秋天的欣欣向荣,收获的喜悦和安详及静谧和谐的氛围勾画得淋漓尽致,恰到好处。“真正的富有感是属于创造者的,真正的创造者才有潇洒而悠然的风度”,这是作家发自肺腑的对于创造者的赞美。只有创造者才是财富的最初拥有者,因而有一种本能的富有感,也就是那种成就感和自我价值得以实现的愉悦感,而只有这种创造者才能显得更加从容自如,拥有一种潇洒而悠然的风度。而作家这一哲理的阐释是源于秋日中收割过得麦田和树林,景情理在这里再一次融为一体,具有极大的说服力,并不显得刻板,更不是单纯的说教,而是水融在一起,娓娓道来,同时又恰如其分地表达了作家内心真实的感受。

冯骥才散文几乎每篇都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体现着自己对于生活的独特感悟。这种感悟常常源于生活中一些琐碎的事物,但经过作家融情于景、情景并茂、情景理交融的加工,形成高于生活的哲理,体现了作家的睿智和洒脱。在《逼来的春天》中“土地硬邦邦,树枝抽搐着,雀儿挤在一起取暖”,人的耳朵面颊冻得生疼,而突然迎着冷冽的风,“却突然闻到了春天的气味”。既然闻到了春天的味道,似乎给人们带来了希望,于是人们变得格外兴奋、敏感和好奇。小湖偶有地方融化,继而冻结,出现冰洞,冰面出现裂痕,巨冰裂开,冰块一点点融化,春天终于来到人们的面前。作家写这一切,就是突出春天是“逼”来的,有一种势不可挡的凌厉逼人的气势,它激发了万物深藏于生命中的原动力,因而它是死亡的背面,它永远与死神势不两立,并作为生的使者战胜死神,赋予万物生命,给人们以希望,给大地留下一片葱茏,一派醉人的生机。春天是不可遏制的,严冬是它的序曲,不管这序曲有多麽漫长,它的到来是一种必然,明媚春风总追随着凛冽的朔风。所有冰的内核都是一滴春天的露珠,封闭的白雪下隐藏着连天醉人的绿意,春的到来不仅使人看到了新的生命,而更能体会到生命在经受了大自然整整一冬的囚禁,接受了无数次霜雪的洗礼后获得了新的发展,是一种更高意义上的起点,而不是简单的生命的重复。春的到来,使人们深刻感受到了生命的锐气,坚韧、迫切,还有春的必然。《苦夏》中作家娓娓而谈,从宇宙四季谈起,得出:在这生命的四季中,最壮美和最热烈的不是这长长的夏吗?在快乐的童年里,根本不会感到夏天的难耐与难熬,唯有在此后艰难的人生里,才体会到夏天的滋味。苦夏突出一个“苦”字,在快乐的时光里,时间被缩短,反之苦难的岁月把时间拉长。人生的一切收获都在这“苦”字下面。不经过苦涩的浸泡怎麽会有如此甜蜜的成功呢?

冯骥才散文的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从中体现出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于人生的思索,有一种独特的艺术氛围,使读者无力摆脱他的情感、思想之网。他将自然美揉进他的语言风格、行文结构中,形成一种与思想内容相契合的质朴、自然、冲淡、流畅的艺术特色。这四篇文章足可以看出冯骥才的功底之深厚,内蕴之深刻,值得读者深思。

参考文献:

[1]冯骥才.抒情散文.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2]王景科.中国散文创作艺术论.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冯骥才散文篇2

关键词:悖论;选择;文化趋向

从“”结束后开始发表文学作品,至今历30年,身为作家的冯骥才一直处于当代文坛的显要位置,引起读者和评论家的持续关注。其创作几经转变,几乎涉足新时期以来文学发展的每一个阶段,成为近30年中国文学史的一个缩影。从上世纪80年代初大力倡导“现代派”文学,到90年代以降积极投身于对传统文化、特别是民间文化的保护,其文化立场似乎由“世界”返归“本土”,由“激进”渐趋“保守”,由“精英”转向“民间”,恰与近30年来中国知识分子的心灵轨迹相契合。表面上看,冯骥才的文学与文化选择,很容易被纳入既有的当代文学史或思想史的叙述框架之中,以诸如“伤痕”、“反思”、“寻根”、“新历史”或“激进”、“保守”、“精英”、“民间”等概念加以命名。但实质上,拥有作家、画家、文化官员和传统文化的保护人(或如评论家所言,是“民族文化之根的抢救者”)等多重身份的冯骥才,以其丰富的文化含量游走于文学史和思想史上的诸多命题之间。对于“伤痕”、“反思”、“寻根”等文学思潮,冯骥才虽每每浸淫其间,却不断地以其文本的“复调性”打破彼此之间的界限,实现了对时代与思潮的穿越。其思想历程也并非如其表面所示,呈现出由此及彼的单向度的线性轨迹,而是通过一系列文学与文化实践,在“世界”与“中国”、“激进”与“保守”、“精英”与“民间”,以及“雅”与“俗”之间实现思想的游弋。在冯骥才的精神深处,这些彼此矛盾的文化命题始终处于共生并存的状态,体现为一种近乎“悖论”的精神存在方式,决定了他的文学和文化趋向。

一、冯骥才与天津

冯骥才原籍浙江慈溪,慈溪冯氏是当地的名门望族,“自汉至今的千余年间,几十代诗书传家,人才辈出”,“冯骥才是冯氏家族走向辉煌的代表人物”{1}。作为文学家的冯骥才延续了冯氏家族的千年文脉,自不待言,但对其文化立场的形成起到关键作用的,却是其出生地天津。

晚清至民国时期,天津租界的数量与上海并列全国第一,面积也名列第二。{1}租界的出现,赋予天津这座城市独特的文化风貌与格局。作为拥有独立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力的“国中之国”,租界与普通市民聚居的天津老城在文化环境上截然不同,其文化主体均来自占领国,成为迥异于市井文化的“另一个天津”,构建出天津的洋文化的样貌。同时,作为洋务运动的大本营,天津又在近代中国最早设立了报馆、邮局、铁路,以及新式学堂、出版社、译书局等文化机构。许多外资或民营的工商、金融企业也汇聚于此(冯骥才的父亲冯吉甫就是民国时期天津的金融家)。北洋大学堂、《国闻报》、《大公报》等均在近现代中国文化史上产生重大影响。加之寓居天津的官僚政客和上层文人,也将传统的士大夫风习植入天津文化的肌体之中。以上种种,共同构成了天津的雅文化风貌。而天津文化最本质的特征,却是以广大市民为核心的市井文化。“九河下梢天津卫”本是水陆码头,居民五方杂处,其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均体现出明显的移民化特征。来自不同地域和文化群落的移民,将形形的文化习俗和生存理念植入天津文化的土壤之中,并在相互间的碰撞与磨合中实现交融,从而形成天津文化的流动性与包容性并存的基本形态。普通的天津市民大多生活贫苦,与雅文化和洋文化相隔绝,却以自身的俗文化品格与二者遥相呼应,形成天津的俗文化特质。此外,作为雅文化来源的官僚政客也为天津的俗文化品格提供了独特的内涵。天津特殊的文化氛围和地理位置,使之成为晚清民国仕途失意的官僚们最理想的寄居之地。天津不具有北京浓厚的官场气息,可以暂时从尔虞我诈的环境中脱身;天津距北京又很近,便于观望时局,伺机东山再起。下野政客的聚居,赋予天津文化以声色犬马的消费性特质。这与市井之俗形成合力,共同促使天津文化的最突出特质表现在“俗”字之上:不甘寂寞的失意官僚们或为重登仕途而苦心经营,或因心灰意冷而纵情声色,体现的是官场与欢场的浮世之“俗”;码头上讨生活的普通民众则为生存而奋斗,练就了诸多令人叫绝的独特生存技能,诞生了不少身怀绝技的奇人异士,体现的是市井细民的练达之“俗”。可见,天津文化之“俗”,代表着特殊环境下的一种生存哲学与生活态度。

冯骥才出生于天津法租界,成长于英租界,洋文化和雅文化对于其知识结构和文化背景的形成自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出身富裕家庭的冯骥才,从小就要遵守一个禁令,即不准到普通市民聚居的天津老城玩耍。然而,随奶妈偶尔外出的经历,却在他眼前展现出一个充满魅力的新奇世界。在其《逛娘娘宫》中,有详细记载:

庙里好热闹,楼宇一处连一处,香烟缭绕,到处是棚摊。这宫院里和外边一样,也成了年货集市。小贩、香客、游人挤成一团,各色各样的神仙图画挂满院墙,连几株老树上也挂得满满的。

宫南大街比宫北大街更繁华,店铺挨着店铺,罩棚连着罩棚,五行八作,无所不有。最有趣的是年画店,画儿贴满四壁,标上号码,五彩缤纷,简直看不过来。还有一家画店,在门前放着一张桌,桌面上码着几尺高的年画……我爱看的《一百单八将》、《百子闹学》、《屎壳郎堆粪球》等这里都有。{2}

冯骥才散文篇3

昨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第二届中国民间国宝评审活动仪式上,以文怀沙、王世襄、孙轶青、罗哲文、史树青、冯骥才、张贤亮、王铁成、张铁林等为代表的百位文物文化界名人联名发出倡议:社会各界人士人人自觉遵守国家《文物保护法》,不要人为损坏国宝,不要制造、流通国宝赝品,制止那些恶意破坏民间国宝的行为,杜绝那些意外损害民间国宝的举动,维护国宝的尊严,维护收藏市场的纯洁。

昨天,记者采访了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著名文物保护专家罗哲文以及此次民间国宝评审活动的发起方之一《收藏界》杂志社社长高玉涛,请他们就民间国宝保护的现状、问题、前景发表看法。

现状:民间国宝面临严峻境遇

由于历史变迁、战乱等因素,大量国宝至今流散在民间,还有不少流失海外。罗哲文告诉记者,中国目前部级博物馆内所藏的文物大多源于民间收藏。

“中国民间自古就有收藏传统,从宋代的李清照夫妇开始,历代就不断涌现大收藏家。一直到民国时期的大收藏家郑振铎、张伯驹,他们更是将生前所藏的重量级国宝都捐给了国家。”罗哲文说。

在昨天的启动仪式上展示的古代工笔人物画、宋代龙泉窑孩儿枕、清康熙毛奇龄书法册页等6件民间国宝,因保存、保管、保护不当而残败损缺的面貌,令到场的专家痛心疾首。宋代龙泉窑孩儿枕一断为二,原因是“”时的破坏;而异常精美的古代工笔人物画因私人保护条件有限,遭虫蛀、鼠咬后留下斑斑缺痕……

高玉涛告诉记者,散落民间的国宝经历3道屏障,面临严峻生存境遇:首先是“”破四旧,大部分民间国宝未能幸免于难,特别是古代家具(如明清木制家具)、古代书画破坏严重;其次是民间的收藏技术、知识匮乏,私人不具备正规博物馆的保护条件,使不少国宝级书画发霉或被破坏,一些民间收藏者知识匮乏,对青铜器生锈的表面用硫酸处理,导致国宝毁容;再次,民间不了解文物价值的大有人在……

中国文物学会文物修复委员会秘书长贾文忠指出,随着中国民间迎来又一轮收藏热,“收藏”的意义要深刻理解。它实际包括两层含义:“收”和“藏”,二者都大有学问。目前对于许多民间收藏家来说,“收”的学问自不必言,而“藏”的学问更要认真对待。

问题:民族文化情怀有待唤起

民间的无知、闭塞是导致许多民间国宝销声匿迹的原因,而冯骥才对此有着深刻的体味,他说:“‘’的巨大冲击使我们对自己的文化开始产生疏离,民族文化正在加速瓦解消失。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不再提自己的文化是博大精深,而给人的感觉是人口多、底子薄。”

冯骥才认为,民间国宝其实不仅在于那些实体存在的部级文物,还应当有一个更广泛的内涵,应当包括散落民间的非物质形态的文化。冯骥才举例说,不要小看民间生活中那些微不足道的事物,一个小剪纸,一个小中国结,一个传统的服装,重不重要呢?如果我们民族的服装都没有了,我们都穿上牛仔了,春节我们也扔掉了,那么民族特色在哪儿呢?

冯骥才说,更广泛的破坏其实存在于民间文化之中。他痛心疾首地回忆了几年前到农村考察木版年画时的情景:“当时农民用年画木版盖猪圈,还有人用年画木版来搓衣服,木版都被刨掉了做别的用了。当时我拿到了一块令我非常震惊的版,是义和团保卫大沽口的图案,那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历史题材。我想买,农民要价也不高,2元钱。”

“从中国民协数年前开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到今年刚刚启动的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我们做的工作是希望唤起人们对自己文化的情怀和真爱。”冯骥才认为,少了这种民族文化的情怀和真爱,不仅是民间国宝,我们自己的民族文化也将失去凭依和原动力。

前景:博物馆是最理想的归宿

以“寻找民间国宝,挖掘国宝内涵,保护文化遗产”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民间国宝评审活动,被罗哲文等专家寄予厚望:“希望类似的活动能帮助大众增强文物保护意识,促进整个社会形成文物收藏与保护的良性环境。”

为此,活动主办方《收藏界》杂志社专门召集刘东瑞、杨臣彬、吴镇烽、戴志强、闫振堂等国内著名文物专家围绕“民间‘国宝’标准”起草稿展开了科学论证。在昨天的启动仪式上,组委会公布了“民间国宝”的标准:“民间国宝”是指中国境内私人收藏的具有特别重要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的某个历史时期具有代表性的藏品。“民间国宝”既是“国宝”又具有源于民间、为民众所关注的特点。

“民间国宝应达到《国家文物藏品定级标准》之‘一级文物’的标准。此外宝物还应具有构思独特、工艺精美、内涵丰富、生动有趣、品相完好、传承有序等特点。”高玉涛告诉记者。

冯骥才散文篇4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里明确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要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课标充分把握住了语文的特点,尊重学习者自己的感受、体验与理解。只有让学习者调动自己的感官,开动自己的大脑,与教材、作品、作者进行自由多维的对话,语言积淀才会不断丰富,语文素养才会不断提升。实践证明,体验式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大有可为。

一、依托故事,引领体验

小学生走进阅读,多是因为被故事所吸引。体验式教学最可贵之处便是可以投其所好,利用语文教材中故事性强、寓意深刻的课文,将语言的揣摩、感情的体会、道理的感悟都寓于故事的形式当中。

教学《圆明园的毁灭》时,我精心备课,设计课件,剪辑了电影《火烧圆明园》的部分镜头。首先,让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感受到圆明园的宏伟壮丽、富丽堂皇;然后,让他们观看电影剪辑片断。强烈的落差,诱发了学生强烈的情感体验。

生1:洋鬼子太可恨了。他们好像就是靠掠夺“发家”的。

生2:这也正说明中国地大物博,可惜宝贝还得好好保护。

生3:我们没有洋枪洋炮才遭人欺负。

生4:我们得靠自己保护自己才成,“把江山和子民丢给凶残的敌军”,所谓的皇帝根本靠不住,关键时候只顾自己逃命。

……

教师无需多谈自己的阅读感受,展示自己的阅读体验,关键是为学生提供支撑平台,为学生提供阅读资源。教师的引领作用就是遴选甄别优秀的教学素材,将它们有机地组织起来,在合适的时机向学生展示出来。在内涵丰富的故事情境中,学生会产生属于自己的独特的阅读体验。

二、依托实践,丰富体验

《义务教育语文课标》是这样定性语文课程性质的:“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阅读水平和能力的提升不是靠教师的精心讲读就能达成的。既然被定位于“运用”,就要心维手摹,才会熟能生巧,即叶圣陶先生所说的“历练”和“习得”。只有在实践中产生的营养才能为学生所汲取,才能转化为学生的语言素养。

《珍珠鸟》描写了“我”为珍珠鸟创造了自由自在的生活环境,它由怕人到能与“我”和睦相处,说明了“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种生活经历和境界,其实并非冯骥才独家“特产”。我们如果多关心儿童的世界,会发现他们可能会做得更多更好。教学中,我有意将“橄榄枝”抛给了学生:

师: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是冯骥才。我们家里的玩乐世界里可能没有这个有趣的珍珠鸟,但是,我们有阿猫阿狗,金鱼小兔什么的。同学们家里有吗?喜欢它们吗?(学生几乎是异口同声的回答喜欢)

师:(我狡黠地笑笑)我不信。(有学生急了,七嘴八舌地抢答。我示意他们安静)老师相信,不要急。慢慢来,一个一个说。

生:我家里养了一个小猫。它就像我的小弟弟,吃饭的时候偎在我怀里,睡觉时钻进我的被窝里。我总喜欢摸着它柔软的毛,好舒服。

……

师:同学生说得真好,老师真有耳福!可惜冯爷爷不在场,他可没有老师的好福气,能知道这么多小宠物的故事。同学们出出主意吧?

生1:我们去冯爷爷家,把我们的宠物故事讲给他听。

生2:不可能的,冯爷爷在北京,离得太远了。

生3:那我们就给冯爷爷写信!

师:同学们的主意真好,那就快快动笔吧!

……

这样,将教学自然地引向语言实践,有效地进行读写结合,让学生对自己的生活进行挖掘和描绘,会进一步感悟到冯骥才的情趣和感受。实践表明,这一次语言训练很有效果。学生受到冯骥才思想和写法的启发,将小动物以及自己与小动物之间的感情关系写得细腻曲折,富有情趣。

三、依托联想,深化体验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是一种个性化行为,不能以教师的解读代替学生的感受、体验与理解。因为,阅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总会情不自禁地联想到自己相似的情感、自己熟悉的生活,甚至自己所处的社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也就成为阅读过程中的必然。学生的“自求得之”是弥足珍贵的体验。在语文教学中,要想方设法让学生“把自己摆进去,读出自己”。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引导铺垫。

《匆匆》是朱自清的散文名作。作者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时间形象生动地描述出来,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文章中有很多句子值得我们品析和深思。比如,“燕子去了,又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又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又再开的时候。”“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这些需要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依托联想,通过回顾式体验,才能深化对文本的体验与理解。

冯骥才散文篇5

冯骥才,浙江宁波人,祖籍浙江慈溪,1942年生于天津。著名当代作家,文学家,艺术家,民间艺术工作者。从小喜爱美术、文学、音乐和球类运动。1960年高中毕业后到天津市书画社从事绘画工作,对民间艺术、地方风俗等产生浓厚兴趣。曾任天津市文联主席、国际笔会中国中心会员。1995年亲自出任电视剧《宰相刘罗锅》之艺术顾问。

冯骥才是以小说名世的,至今,各种版本和各种文字的作品,已经出了一百五十多种,其中《啊》、《雕花烟斗》、《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神鞭》、《三寸金莲》、《珍珠鸟》、《俗世奇人》等均获过全国文学奖,《感谢生活》获法国“女巫奖”和“青年读物奖”,并获瑞士“蓝眼镜蛇奖”。由他的作品《炮打双灯》改编的同名电影获“夏威夷电影节”和“西班牙电影节”奖,作品被译成英、法、德、意、日、俄、荷、西等十余种文字,在海外出版各种译本四十种。

冯骥才以写知识分子生活和天津近代历史故事见长,注意选取新颖的视角,用多变的艺术手法,细致深入的描写,开掘生活的底蕴,咀嚼人生的况味。在作家笔下,无论怀人记事,还是山水寄情或者谈文说艺,都显得情真词美,意趣清雅,以内容哲理、知识、激情于一炉之魅力,撩人心情。作品的技巧娴熟,笔法潇洒,且注重从民族精神气质中挖掘情绪,因此,读来更觉得味道隽永而意味深长。

近年来,冯骥才致力于城市保护和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完成从文艺家向“社会活动家”的角色转换。现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小说学会会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等职。2008年当选北京奥运会天津地区火炬手。

链接中考

献你一束花》(2006年辽宁省沈阳市);

《苏七块》(2007年山东省淄博市);

《歪儿》(2008年广东省汕头市);

《失去了的书桌》(2008年吉林省长春市);

《夕照透入书房》(2008年内蒙古赤峰市);

《拒绝句号》(2009年包头市)。

新作直播・停电那一瞬

时 光

冯骥才

一岁将尽,便进入一种此间特有的情氛中。平日里奔波忙碌,只觉得时间的紧迫,很难感受到“时光”的存在。时间属于现实,时光属于人生。然而到了年终时分,时光的感觉乍然出现。它短促、有限、性急,你在后边追它,却始终抓不到它飘举的衣袂。它飞也似的向着年的终点扎去。等到你真的将它超越,年已经过去,那一大片时光便留在过往不复的岁月里了。

今晚突然停电,摸黑点起蜡烛。烛光如光明的花苞,宁静地浮在漆墨的空间里;室内无风,这光之花苞便分外优雅与美丽;些许的光散布开来,朦胧依稀地勾勒出周边的事物。没有电就没有音乐相伴,但我有比音乐更好的伴侣――思考。

可是对于生活最具悟性的,不是思想者,而是普通大众。比如大众俗语中,把临近年终这几天称做“年根儿”,多么真切和形象!它叫我们顿时发觉,一棵本来是绿意盈盈的岁月之树,已被我们消耗殆尽,只剩下一点点根底。时光竟然这样的紧迫、拮据与深浓……

一下子,一年里经历过的种种事物的影像全都重叠地堆在眼前,不管这些事情怎样庞杂与艰辛,无奈与突兀。我更想从中找到自己的足痕,从春天落英缤纷的京都道藏院到冬日小雨连绵的雅典德尔菲遗址;从重庆荒芜的红卫兵墓到津南那条神奇的蛤蜊堤;从一个会场到另一个会场,一个活动到另一个活动中,究竟哪一些足迹至今清晰犹在,哪一些足迹杂沓模糊甚至早被时光干干净净一抹而去?

我瞪着眼前的重重黑影,使劲看去。就在烛光散布的尽头,忽然看到一双眼睛正直对着我。目光冷峻锐利,逼视而来。这原来是我放在那里的一尊木雕的北宋天王像,然而此刻他的目光却变得分外有力。他何以穿过夜的浓雾,穿过漫长的八百年,锐不可当、拷问似的直视着任何敢于朝他瞧上一眼的人呢?显然,是由于八百年前那位不知名的民间雕工传神的本领、非凡的才气;他还把一种阳刚正气和直逼邪恶的精神注入其中。如今那位无名雕工早已无了踪影,然而他那令人震撼的生命精神却保存下来。

在这里,时光不是分毫不曾消逝吗?

植物死了,把它的生命留在种子里;诗人离去,把他的生命留在诗句里。时光对于人,其实就是生命的过程。当生命走到终点,不一定消失得没有痕迹,有时它还会转化为另一种形态存在或再生。母与子的生命的转换,不就在延续着整个人类吗?再造生命,才是最伟大的生命奇迹。而此中,艺术家们应是最幸福的一种,唯有他们能用自己的生命去再造一个新的生命。小说家再造的是代代相传的人物,作曲家再造的是他们那个可以听到的迷人而永在的灵魂。

此刻,我的眸子闪闪发亮,视野开阔,房间里的一切艺术珍品都一点点地呈现。它们不是被烛光照亮,而是被我陡然觉醒的心智召唤出来的。

其实我最清晰和最深刻的足迹,应是书桌下边,水泥的地面上那两个被自己的双足磨成的浅坑。我的时光只有被安顿在这里,它才不会消失,而被我转化成一个个独异又鲜活的生命,以及一行行永不褪色的文字。然而我一年里把多少时光抛入了尘嚣,或是支付给种种一闪即逝的虚幻的社会场景,甚至有时属于自己的时光反成了别人的恩赐。检阅一下自己创造的人物吧,掂量他们的寿命有多长。艺术家的生命是用艺术的生命计量的,每个艺术家都有可能达到永恒,放弃掉的只能是自己。是不是?

迎面那宋代天王瞪着我,等我回答。

我无言以对,自感狼狈。

忽然,电来了,灯光大亮,事物通明,恍如更换天地。刚才那片幽阔深远的思想世界顿时不在,唯有烛火空自燃烧,显得多余,再看那宋代的天王像,在灯光里仿佛换了一个神气,也不再那样咄咄逼人了。

(选自《美文悦读》)

读后心语

人生是有限的,生命留下的种子是无限的,“再造生命,才是最伟大的生命奇迹”。八百年前的雕工早已无影无踪了,但令人震撼的生命精神却存在于那尊木雕艺术的眼神中。冯骥才从而悟出,水泥地面被自己双脚磨出的浅坑,安顿着他毕生的时光,用文字浇铸的艺术形象,才是他永不消逝的生命。时光只有用在崇高的追求上才有不朽的价值。

且读且思

1.为什么“我”认为“思考”是比音乐更好的伴侣?

2.如何理解“再造生命,才是最伟大的生命奇迹”一句的深刻含义?

3.为什么在灯光里“我”却再也看不到宋代天王像咄咄逼人的气势了?

4.举一个例子来证明“每个艺术家都可能达到永恒”的道理。

5.为什么作者说水泥地面上被自己的双足磨出的两个浅坑,是记忆中印象最清晰、最深刻的?

写景美文・春天的况味

逼来的春天

冯骥才

那时,大地依然一派毫无松动的严冬景象,土地坚硬,树枝全抽搐着,害病似的打着冷战;雀儿们晒太阳时,羽毛乍开好像绒球,紧挤一起,彼此借着体温。你呢,面颊和耳朵边儿像要冻裂那样的疼痛……然而,你那冻得通红的鼻尖,迎着冷冽的风,却忽然闻到了春天的气味!

春天最先是闻到的。

可是,当你用力再去吸吮这空气时,这气味竟又没了!你准会怀疑它不过是瞬间的错觉罢了。春天还被远远隔绝在地平线之外吧。

但最先来到人间的春意,总是被雄踞大地的严冬所拒绝、所稀释、所泯灭。正因为这样,每逢这春之将至的日子,人们总会格外的兴奋、敏感和好奇。

如果你有这样的机会多好――天天来到这小湖边,你就能亲眼看到冬天究竟怎样退去,春天怎样到来,大自然究竟怎样完成这一年一度起死回生的最奇妙和最伟大的过渡。

但开始时,每瞧它一眼,都会换来绝望。这小湖干脆就是整整一块巨大无比的冰,牢牢实实,坚不可摧;它一直冻到湖底了吧?鱼儿全死了吧?灰白色的冰面在阳光反射里光芒刺目;小鸟从不敢在这寒气逼人的冰面上站一站。

然而,一天,一大片冰面竟像沉船那样陷落下去,刚刚从裂开的冰洞里露出的湖水,漆黑又明亮,使你想起一双因为爱你而无限深邃又默默的眼睛。

这坍塌的冰洞是个奇迹,尽管寒潮来临,水面重新结冰,但在白日阳光的照耀下又很快地融化和洞开。冬的伤口再也难以愈合。

冬天与春天的界限是冰的瓦解。

冰的坍塌不是冬的风景,而是隐形的春所创造的第一幅壮丽的图画。

随后湖面中间闪现一条长长的裂痕,不等你确认它的原因和走向,居然又发现几条粗壮的裂痕从斜刺里交叉过来。跟着,另一处湖面,冰层又坍塌下去。一个、两个、三个……某一天,你来到湖边,会止不住出声地惊叫起来,巨冰已经裂开!黑黑的湖水像打开两扇沉重的大门,把一分为二的巨冰推向两旁,终于袒露出自己阔大、光滑而迷人的胸膛……

那些在冰层下憋闷了长长一冬的大鱼,它们时而激情难耐,猛地蹦出水面,在阳光下银光闪烁打个“挺儿”,“哗啦”落入水中。你会深深感到,春天不是由远方来到眼前,不是由天外来到人间。它原是深藏在万物的生命之中的,它是从生命深处爆发出来的,它是生的欲望、生的能源与生的激情。它永远是死亡的背面。唯此,春天才是不可遏制的。它把酷烈的严冬作为自己的序曲,不管这序曲多么漫长。

追逐着凛冽的朔风的尾巴,总是明媚的春光。那封闭大地的白雪下边是什么?你挥动扫帚,扫去白雪,一准是连天的醉人的绿意……

最后,整个湖中只剩下一块肥皂大小的冰片了,湖水反而不急于吞没它,而是把它托举在浪波之上,摇摇晃晃,一起一伏,展示着严冬最终的悲哀、无助和无可奈何……终于,它消失了。冬,顿时也消失于天地间。这时你会发现,湖水并不黝黑,而是湛蓝湛蓝。它和天空有着一样的颜色。

天空是永远宁静的湖水,湖水是永难平静的天空。

春天一旦跨到地平线这边来,大地便换了一番风景。它日日夜夜散发着一种气息,就像青年人身体散发出的气息。清新的、充沛的、诱惑而撩人的,这是生命本身的气息。大自然囚禁了整整一冬的生命,要重新开始新的一轮竞争了。而它们,这些碧绿的针尖一般的苇芽,不仅叫你看到了崭新的生命,还叫你深刻地感受到生命的锐气、坚韧、迫切,还有生命和春的必然。

(选自《老年健康》2009年第1期)

品后余香

没有“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温暖景致,亦没有“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深悠意境;可春天就在人们的期盼中拔节出活力。《逼来的春天》运用细致深入的描写,选取生动鲜活的画面,让人咀嚼春天的况味,感受富有活力的大自然,开掘生命的底蕴。

且读且思

1.本文标题中的“逼来”是什么意思?结合你对文章的理解,体会作者以“逼来的春天”为题的妙处。

2.“天天来到这小湖边,你就能亲眼看到冬天究竟怎样退去,春天怎样到来”,作者的笔下,冬天是怎样退去,春天是怎样到来的呢?按照提示在下面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坚不可摧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春回大地

3.如果把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中的“囚禁”、“竞争”分别替换为“沉睡”、“苏醒”,你认为在表达效果上有何不同?

4.阅读文中“冰的坍塌不是冬的风景,而是隐形的春所创造的第一幅壮丽的图画”一句,体会作者流露的感情。

5.在作者诗一般的语言中,我们仿佛听到了春天到来的脚步,闻到了春天的气息,陶醉在优美的意境当中。请从文中找出一个自己喜欢的语句,加以赏析。

人生志趣・书香满屋

摸 书

冯骥才

名叫莫拉的这位老妇人嗜书如命。她认真地对我说:“世界上所有的一切都在书里。”

“世界上没有的一切也在书里。把宇宙放在书里还有富余。”我说。

她笑了,点点头表示同意,又说:“我收藏了四千多本书,每天晚上必须用眼扫一遍,才肯关灯睡觉。”

她真有趣。

我说:“书,有时候不需要读,摸一摸就很美、很满足了。”

她大叫:“我也这样,常摸书。”她愉快地做着摸书的动作,烁烁的目光真诚地表示她是我的知音。

说话是个相互寻找与自我寻找的过程。这谈话使我高兴,因为既找到了知己,又发现了自己一个美妙的习惯,就是摸书。

闲时,从书架上抽下几本书来,或许是某位哲人智慧的文字,或许是某位幻想者迷人的呓语,或许是人类某种思维兴衰全过程的记录――这全凭一时兴趣、心血来潮。有的书早已读过,或再三读过;有的书买来就立在架上,此时也并非想读,不过翻翻、看看、摸摸而已。未读的书是一片密封着的诱惑人的世界,里边肯定有趣味更有智慧;打开来读是一种享受,放在手中不轻易去打开也是一种享受;而凡读过的书,都有了生命,就像一个个朋友,我熟悉它们的情感与思维方式,它们的每个珍贵的细节,包括曾把我熄灭的思想重新燃亮的某一句话……翻翻、看看、摸摸,回味、重温、再体味,这就够了。何必再去读呢?

当一本古旧的书拿在手里,它给我的感受便是另一番滋味。不仅它的内容,它的一切,都与今天相去甚远。那封面的风格,内页的版式,印刷的字体,都带着那时代独有的气息与永难回复的风韵,并从磨损变黄的纸页中生动地散发出来。也许这书没有多少耐读的内涵,也没有多少经久不衰的思想价值,它在手中更像一件古旧的器物。它的文化价值反成为第一位的了,这文化的意味无法读出来,只要看看,摸摸,就能感受到。

莫拉说,她过世的丈夫是个书虫子。她藏书及摸书的嗜好,一半来自她的丈夫。她丈夫终日在书房里,除读书之外,便是把那些书搬来搬去。翻一翻、看一看、摸一摸。每每此时,“他像醉汉泡在酒缸里,这才叫真醉了呢!”她说。她的神情好似看到了过去一幅迷人的画。

我忽然想到了一句话:“人与书的境界是超越读的。”但我没说,因她早已懂得。

(选自《读者》)

思绪沉淀

一本好书捧着,一包好吃的嚼着,一杯清茶泡着,一个舒适的姿势躺着,如果可以的话,还要有一支好曲听着。是啊,这也是我心中的幸福!当你百无聊赖的时候,拿起手中的它,翻翻;当你寂寞难耐的时候,拿起手中的它,看看;当你空虚缥缈的时候,拿起手中的它,摸摸;当你郁闷痛苦的时候,拿起手中的它,想想……难怪,爱书的人说:“书,有时候不需要读,摸一摸就很美、很满足了。”是啊,双手抚摸着厚实的纸张的感觉,淡淡的油墨香味传递给我们的是时光般暧昧而安逸的舒适。即使是旧书,也别有一番滋味。虽然现在学习的方式多了,但书籍那独特的韵味却无以伦比。在书的海洋里衣食起居,在文化的氛围里相濡以沫,似乎不能简单地用“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来解释了。

且读且思1.为什么说“摸书是一个美妙的习惯”?

2.文章末段“人与书的境界是超越读的”一句中的“境界”该是怎样的?

冯骥才散文篇6

今天,我和妈妈一起到新华书店里去买书。

到了新华书店后,我就急匆匆地坐着电梯来到了二楼,找我心爱的书籍。可是,我找来找去也找不到两本我所需要的书籍。一本是《纳兰词》还有一本是《冯骥才散文集》。那么大的地方,我到底要到哪里去找呢?于是,我只好询问了那里的营业员阿姨。那个阿姨在电脑上搜索了一下,马上就找到了。阿姨告诉了我那两本书所在位置的货架编号。

我根据阿姨提供的编号,果然,马上就找到了。早知道的话,我老早就问了,也不用花那么长的时间自己找了。

冯骥才散文篇7

决定去皮兰之前,还未拜读过冯骥才先生的欧游散文,也对这个巴尔干半岛西北角的中世纪小城一无所知。因为它的低调,我并没有像造访其他声名在外的欧洲城市一样兢兢业业地做好功课,只是打算在长达两个月的东欧内陆之行结束前,去一个宁静的海滨小城享受一回地中海的阳光。于是,一张偶然看到的明信片风景照将我带到了皮兰,这个在地图上难以找到的小城竟然出乎意料地令人心喜,也终于为这段旅程画上了一个慵懒而明媚的句点。

威尼斯共和国曾以一个小小的城邦统治亚得里亚海域近千年,海岸线上的港口城市都有几分“小威尼斯”的神韵,然而皮兰却是真正名符其实、也是最为素雅的一个。五百多年的殖民在这座古城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印记,意大利人的气质和生活方式也早已深八骨髓。直至今日,皮兰还保持着中世纪威尼斯独有的,融合了哥特、拜占庭和摩尔式风格的建筑,而意大利语也仍然是皮兰的官方语言之一。

从首都卢布尔雅那出发,不到两个小时便能抵达斯洛文尼亚与克罗地亚接壤、且仍有争议的西南端。位于海岬之上的皮兰,像调皮的触角般一头扎进亚得里亚海,与清澈的海水嬉戏。在岬角的尖端,距离海面仅几步之遥,坐落着初建于十三世纪的圣克莱门特教堂(St.Clement’s Church)。这座教堂以彼时的罗马教皇命名,五百年后重建之际却遭遇鼠疫横行,于是一度被更名为“安康圣母堂”。教堂紧挨着灯塔,背后则是一座锯齿状的意式塔楼,让人不禁联想到古时为船只引航的灯火,这正是“皮兰”名字的由来。

不足四千人口的皮兰实在是很小,所以机动车辆均不得入内。步行经过停泊着游艇、船桅林立的港口,小城半遮半掩地出现于眼前。在东欧旅行日久,见惯了红色屋顶的建筑,难免觉得有些单调。然而当白墙红顶的小楼层层叠叠映衬在蔚蓝的海天之间,色彩绚丽如同油画,竟是给人一种不动声色的惊艳之感。

凡是被威尼斯共和国长久殖民过的地方,必有一个威尼斯式样的广场和尖顶的塔楼。皮兰亦是如此。然而这个被白色大理石覆盖的广场,最初却是停泊着渔船的内湾,直至1894年才被填埋起来,变作城市的中心。广场周围仍然保留着百年前的建筑,比如巴洛克风格的圣彼得教堂(Church of St.Peter)和较为华丽的市政厅(Municiloal Palace)。市政厅二楼的外墙上雕刻着一只有翼的雄狮,它脚踩一本摊开的书,象征和平,据说当这本书被合起来时,便意味着战争的来临。

广场北面伫立着仅存的一座古外墙仍保留完好的威尼斯哥特式小楼,Benecanka。传说十五世纪时,一个富有的威尼斯商人爱上了皮兰的姑娘,为证明爱意而修建起这座红色小楼送予她。消息传遍整个城市,人们在背后窃窃私语,于是这对情侣在楼前刻上了一句话:“Lasa Pur Dir”,意为“让他们说去吧”,如此潇洒。小楼二层有一个典型的威尼斯样式的精致阳台,遥想几个世纪前,美丽的皮兰女孩便如朱丽叶般站在这里,望向海湾,期待着情人的归来。

看过孩童们追逐嬉戏,露台上的妇人晾晒好衣服,再起身前往迷宫一般的小巷里探索。

不必害怕迷路,因为那是了解一座城市的捷径。

在欧洲,似乎每个略负名气的城市都有一位作家、诗人,或者音乐家。而属于皮兰的那个名字便是小提琴家朱塞佩・塔蒂尼。这位被低估的音乐家并不为人熟知,然而他创作出的小提琴奏鸣曲却闻名遐迩。塔蒂尼的代表作《魔鬼的颤音》据说是于梦中所得,这部作品因为大量技巧性的颤音而难度极高,却又可贵地保持了极强的可听性,被誉为小提琴的魔幻之作。为纪念这位“皮兰之子”,一座塔蒂尼的青铜雕像被安放在市政厅前,如今的中心广场也以他的名字命名。人们在这里闲度时光,或聊天散步,或结伴下棋,又或是晒着太阳昏昏欲睡,待到周末再听上一场古典音乐演奏会,生活美好而惬意。

沿着广场后的小巷上山,经过艺术家们的小店,以及种满鲜花和绿色藤蔓的窗台,便可抵达皮兰的地标――圣乔治教堂和钟塔(St.George Church)。这座十六世纪的建筑仿造威尼斯圣马可教堂而建,却是更为古朴和简约一点的版本。傍晚时分,披着夕阳爬上钟塔,整个皮兰的红色屋顶便密密麻麻又错落有致地铺陈在脚下,沿着山坡一路延伸进地中海。山上更远一些,则是用来抵御奥斯曼帝国入侵的城墙。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城市的扩张,三处城墙经过数次翻修,却都还保留着从哥特到文艺复新再到巴洛克时期的不同风格。如今的城墙早已失去了最初的功用,却仿佛一个温暖的怀抱,拥揽住小小的皮兰半岛,让它得以保持自己散漫的步{,免受世俗干扰。

冯骥才散文篇8

1920年,徐文彬出生在四川仁寿县龙正乡,幼年时的徐文彬在私塾先生徐兴田的指导下,反复临写欧阳询的《九成宫》帖,自幼就打下了坚实的国学基础。1941年,正值抗战时期,21岁的徐文彬考入成都华西大学(后并入四川大学)。作为一个有着正义良知的青年,看到旧中国满目疮痍的现状,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历史社会系,并有幸师从一代史学宗师冯汉骥、历史学兼古文字学家徐中舒、中国著名社会学家李安宅先生等。三位先生皆是博古通今、学贯中西的大家,其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虚怀若谷的境界,为他日后做人、做学问都树立了榜样。

93岁的徐老仍然清晰记得影响他终身的老师:“我的启蒙先生是徐兴田,大学老师是冯汉骥、徐中舒和李安宅。”尽管没有溢美之词,但对恩师的崇敬和爱戴却溢于言表。

在老人的客厅里,一本书皮已经破旧、书页已经卷边的《四川汉代雕塑艺术》映入眼帘。老人对它爱不释手是因为它连着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

《四川汉代雕塑艺术》写于1956年,完稿于1957年,1959年由中国古典艺术出版社出版。正要出版之时,中国古典艺术出版社的编审告诉他,书可以出版,但只能署笔名。只有37岁的徐文彬哪里料到,个别心怀叵测的人早就为他准备好了一顶“份子”的帽子。徐文彬思前想后,取下了“迅冰”这个笔名:“我一直很崇拜鲁迅和沈雁冰(即作家茅盾),就取两位作家的最后两个字吧,再则如果快读徐文彬三个字,就是‘迅冰’两个字了。”从此,“迅冰”也就成了徐文彬的笔名,并经常出现在老人的书法作品里。

徐老除了广博浩瀚的历史学以外,源远流长的中国书法艺术也是徐老之最爱,并一直浸淫其间乐此不疲。行事低调的徐老从不对外宣扬,但流传在重庆博物馆和书法界的趣闻却不胫而走。

30多年前,徐老作为一个“”,在重庆博物馆只能做一些题写标签之类的打杂琐事。奇迹恰好在此时出现,徐老书写的“严禁吸烟”等标语引起了不少国外汉学家的注意,他们非常希望见到书写者,并愿出高价购买这些“标语”。但在那特殊的年代,尽管徐老有一手好书法,却始终没有他施展的空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为徐老落实了政策,才焕发了他书法艺术的青春。

近年来,徐老因年龄关系,长期深居简出,极少在各种公共场合露面,但书法艺术上的知音不仅不见减少,反而越来越多。以榜书见长的徐老,题写过不少匾额和石碑,至今还经常有人驻足观赏。

对于这一现象,重庆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毛锡雄认为:“徐老的书法,既有相辑有让、互为呼应之特点,更具拙朴挺拔、雄沉伟岸之气势,深得大家喜欢不足为奇。”

重庆收藏协会常务副会长、重庆市资深收藏鉴定家、研究员唐肇新认为:“徐老的字浑厚大气、质朴厚重,既有帖之工也有碑之稳,再加之他长期研究汉砖、汉阙和古碑,其碑文更是堪称一绝,书法艺术的造诣,可从他深厚的学养和高洁的人品中找到根源。”

冯骥才散文篇9

瓷房子位于天津市和平区赤峰道72号,是一幢举世无双的建筑。其前身是历经百年的法式老洋楼,如今则由瓷房主人张连志亲自设计,用多件古董瓷器装修而成,被称为一座价值连城的“中国古瓷博物馆”。

瓷美楼奇

“在国外,瓷器几乎被认为是中国的象征,可见它的地位。”天津市侨商会副会长、瓷房子博物馆馆长张连志说,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天津瓷房子就是用瓷片向世界传播展示中国文化。

基于这种认识,天津瓷房子承办了2016年11月19日晚在北京举办的2016“全球外交官中国文化之夜”,向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交使节及联合国、国际组织驻华代表、中外企业家推介中国传统文化表演,传播中国声音。

在此次全球外交官聚会上,瓷房子博物馆还聘请柬埔寨、文莱、马尔代夫、斯里兰卡、利比里亚、乍得等100多个国家大使及文化参赞为瓷房子文化顾问,希望能借助这些外国驻华使节的影响力,推广中国传统文化,通过瓷房子等中国文化标志,加深对中国的认知。

正因为瓷房子博物馆的无与伦比,巴巴多斯驻华大使代表北京国际外交官组织给瓷房子颁发“全球最具文化风尚建筑奖”。

作为中国瓷房子博物馆馆长,张连志指出,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在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方面具有特殊作用。中国瓷房子博物馆,始终坚守着自己的历史使命,做中国历史文化的保存者和记录者。

马尔代夫驻华大使法赛尔接受了瓷房子给予的礼物―中国传统瓷器,他激动地说:“瓷器是中国的符号,希望通过瓷房子,能更进一步了解中国和天津。”

如今,位于天津赤峰道上的著名建筑“瓷房子”几乎天天都会排起长龙,许多游客是慕名前来,只为一睹传说中的“瓷房子”的真容,他们中间有不少是来自各个国家的游客。

“这真是一座神奇的建筑,简直美轮美奂。”来自美国的迪克兰夫妇在中国朋友的陪伴下参观了瓷房子,他们抚摸着建筑上的瓷片,简直爱不释手,“这些都是历史的见证,中国的文化所在。”

瓷房子原是20世纪20年代后期所建的法式洋楼,是近代中国外交家黄荣良故居。2002年,粤唯鲜文化产业投资集团总裁张连志买下这栋楼,为实现他多年漂泊海外、心系祖国的心愿,开始修建瓷房子。

7亿多片古瓷片,嵌入建筑物的每一寸墙面;13000多件古瓷瓶、古瓷盘,古瓷碗;300多尊北魏、北齐、大唐等各个朝代的石雕造像;300多件汉白玉石狮子;300多个明清时代的瓷猫枕;20多吨水晶玛瑙……瓷房子的价值,没人说得清。

2007年瓷房子开业时,50多位外国使节、参赞及夫人到场致贺。埃及大使发出感叹:“这真是世界的奇迹”。尼日利亚公使楚库拉惊呼:“瓷房子太漂亮了,真是惊人的艺术精品。”

国务院参事室参事、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先生曾指出,在天津这座万国建筑博物馆里,多了一幢由天津人自己创造的、非常出色的、别人无法克隆的建筑,这体现了天津的文化。作为天津文化名人,冯骥才不仅给瓷房子题写了馆名,还赠予一幅字:“瓷美楼奇”。

向中国陶瓷文化致敬

张连志不仅是一位收藏“狂人”,更是一位传奇人物:著名企业家、古玩收藏家,私人博物馆馆长、侨商会副会长、残联理事会理事、动物园名誉园长、名牌大学客座教授、天津人艺名誉演员,吉尼斯纪录创造者,慈善家……其头衔多达一二十个。

1957年,张连志出生于旧时天津“意大利租借地”的一个儒商世家。良好的家境、严苛的家教、儒商的氛围奠定了他今后的人生之路。父母钟爱收藏,让张连志的艺术天赋起源于传统,也最终回归于传统。

“我小时候就热爱文艺,跳舞、演话剧。”张连志告诉记者,小时候接触的东西几乎都是中西混杂的,小提琴、西洋乐、民族文化、古玩……这种异于常人的成长环境让张连志的性格里既有异域的奔放,又具浓浓的中国情调,或许这也是后来他阐释含蓄古典的东方文化的原因。

期间,张连志目睹家中文物古董被抄,心中留下深刻烙印,以致后来他经商成功后,奔走海内外,斥巨资为母亲买回散失多年的文物。

“多年来,我到处搜集古董,很艰辛,但也乐在其中。”张连志收藏的文物古董很快“泛滥成灾”,“堆满了各个库房。”后来他发现库存的文物经常会丢失,租给他库房的人却开上了豪车。张连志虽不在意却也有不安全感,他想到了往房子上贴,“这样就都拿不走了。”

2002年,张连志买下近代中国外交家黄荣良故居并对其进行大规模改造,并将其收藏的古瓷片、古瓷瓶、古瓷盘、古瓷碗、各个朝代的石雕造像,汉白玉石狮子,还有数不清的水晶玛瑙为黄荣良故居进行修饰。

“这是我的一种尝试,用建筑的方式坦诚地与世人相见,并借助我的工具和他们对话。”在采访中,张连志对自己的身份认同是“艺术家”,他精心打造能吃的博物馆,构筑震惊世界的瓷房子,都只不过是童年时代梦想的延续。

的确,对于游客认为“像蛇”的一些造型,张连志笑言只是对小时候母亲编制品的一种仿造。被问及“有无详细规划”,他也坦言:“想到哪儿贴到哪儿,艺术创作还在继续。”

这种疯狂的行为让很多人“目瞪口呆”。对于外界对瓷房子价值等方面的非议,张连志直言不讳地表示:“很多外行乱说。”他也拒绝对作品进行估价,“我从创作开始就没考虑过钱的问题。”

虽然外界质疑、非议不断,张连志却看得很淡,他特别强调说:“艺术创作越讨论越有价值,我不太在意争议,能够让更多人认识到中国的瓷文化,我很欣慰。”

张连志认为,中国是一个瓷文化非常发达的国度,但人们的认识还不纯粹,人心浮躁,只关注古董的价格,而没有真正关注其内蕴的文化,这很不应该。

冯骥才说,瓷房子的建造源自于收藏家近乎疯狂的想象,但喜欢不喜欢则见仁见智,“艺术是可以讨论的,越讨论越有价值。就像当年我写小说《三寸金莲》人家骂我一样。这确实是一个奇怪的时代,什么奇怪的想法都有可能实现,正说明瓷房子是当代艺术。这是过去中国所没有过的。瓷房子设计者对瓷爱之太切,他用了张扬的手法来造,寻求和别人共享。”

如今,瓷房子已成为天津市文化旅游地标建筑之一,每天都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数千游客,赶上节假日,甚至逾万人到访。

冯骥才散文篇10

1、我的脸火辣辣地发烧,一肚子的懊悔、伤心,话不知从何议起。

2、“愧疚”,人们无不把他当作为道歉的必须词,疚它既是一种后悔,又是一种反省。

3、人人都愿自己问心无愧,然而我觉得愧疚之心是人类不可少的一种心情。如若没有愧疚心我们的人生将会没有责任感;如若没有愧疚心,我们可能会轻易的忘记昨天;如若没有愧疚心,我们便不会自我反省进而导致更为严重的后果。所以说当你犯了错误以后,连起码的愧疚之心都没有,一切都尚可泰然处之或是强词夺理不知悔改,那么你的人生将晦暗无比。

4、忏悔是发自人内心最深处的一种情感,它会使人的心灵得到升华,它会让人认识到最真实的自己。而愧疚则是忏悔后的一种结果。它既是一种悔悟,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

5、人们不能没有愧疚之心,对错误的愧疚可以帮助人们改正错误;对别人的愧疚可以教会人们如何善待他人;对昨天的愧疚可以促使人们更好的面对明天!面对自己的愧疚,我们要认真的改正或补偿;面对别人对自己的愧疚我们要报以宽容。相信正确处理好愧疚之心可以使生活变得更美好。

6、一想起一二年级的恶作剧,就觉得后悔,总想有机会向她赔个礼,道个歉,减轻一点我内心的愧疚。

7、“愧疚”是我们人生词典里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词汇。我们的生活,正是由这本词典来导航,它让我们避过岩石的碰撞,躲过风浪的击打,让我们真诚的面对生活,知道怎样面对生活中的对与错、是与非。

8、愧疚教会人们反省自我。一个人的心理状态有时可以影响整个民族,一个民族若是失去了愧疚之心,那必定会面对全人类的指责。日本,这个曾经手上带满中国人鲜血的民族不愿回过他们”高贵”的头颅看看他们曾经在那片不属于他们的土地上做过了什么。他们不会愧疚,他们不愿愧疚,他们想要忘记他们犯下的滔天大罪!时隔多年,我们以宽和的心态向那些罪人们伸出了友谊之手,当他们用那无法洗净的血手同我们握手时,愧疚之心也许会重新回到他们身上吧。

9、愧疚教会人们重新面对错误。有时,愧疚可以唤醒人们内心深埋的良知。

10、巴金曾在文章中公开的表示对小狗包弟的道歉,他为她所做过的事情感到愧疚,作为小狗包弟的主人,他不但没有尽到主人的责任,反而让小狗包弟躺在解剖台上被人们无情的解剖,他的愧疚是公开的自我反省,也是想使自己被积压多年的灵魂得到解脱,是自己不继续存活在虚伪的世界里。巴金的做法,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11、愧疚,可以让我们对家人多一份孝顺,少一份叛逆;愧疚,可以让我们对朋友多一份忠诚,少一份虚伪;愧疚,可以让我们对老师多一份理解,少一份谩骂;愧疚,可以让社会多一份责任、多一分承担、多一份美好。

12、愧疚,可以让我们“三省吾身”,净化我们的灵魂;一个人多一份愧疚,可以让我们对朋友多一份真诚,少一份虚伪;一个民族多一份愧疚,可以让社会多一分良知,多一分责任,多一分美好。冯骥才说:“纯洁的人生从忏悔开始。”在我们的经历中,总有那么一些为之愧疚的人,为之愧疚的事。

13、时间慢慢地逝去,人也慢慢走开,远离的日子,时常的感到一丝寂寥。或许,是心中仍有的几许依恋,仅留下那一次次的……不过,已经无关紧要,因为我们的距离无限拉大,只想你能找到真正的那个他,前尘往事不会再次重现,我又何必凭添烦恼?我想,曾经的诺言大概不能遵守,不必去问为什么,我也不想为自己找理由,人无信则不立,来的不过是借口,就当我言而无信,只希望你过得好,至少要比我好,那么,足够了。()一切的一切都随风散去,剩下的只有愧疚,你一定要比我幸福。

14、商纣王不愧疚自己酒池肉林的生活,终在人们燃起的怒火中焚烧得灰飞烟灭;周幽王为得妃子一笑而烽火戏诸侯的君王,不为自己的行为愧疚,终不免于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