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人的情书十篇

时间:2023-04-03 20:13:06

感人的情书

感人的情书篇1

亲爱的,你睡了么?如果你睡了,我多想劈里啪啦地把你打起来,好好听我说这一番话,让我如数家珍般的罗列你的劣迹,让我嘤嘤诉说这些年来天大的委屈,我们在一起很久了吧,五年,你说还短么,满打满算你才刚活够五个五年,可是你却有着十个五年的心计。你说我一个心智不健全的傻孩子怎么斗得过你。所以从一开始就注定了飞蛾扑火的悲剧。

这五年来每一天我都在飞速地进步着,不飞速不行啊,因为你腿长,你走一步我要走两步,你疾行我就得小跑儿,你小跑儿我就得冲刺,累啊!我三步并作两步,两步并作一步,我穿着高跟鞋大步流星。

我默默观察着你的言行,细心体会你的好恶,我想象你一样的挥洒自如,谈笑风生。我好好学习,我天天向上。我想至少在精神上我争取和你站在同一个高度。

你会背古龙书里大段大段的经典对白,你在一个小本子上记下刻骨铭心的文字,虽然你的字很丑但是我仍然觉得你很有品位,我学着你的样子也开发了一个记事本,无奈我只记下了一些青涩的风-花雪月。

偶然的我从你的小本本上发现了令狐冲对任盈盈说的话:这世上我只有你一人,若是你我之间也生了嫌隙,那还有什么意思。我才知道原来你是看金庸的,那么冗长的大部头你也是读的,并不像我厌烦于那无尽的历史描述。那一次我为自己的无知感到羞愧。

你还说你喜欢NIRVANA,再也不能忍受茫然的我对你所说的一无所知,于是日后我学会了哼《wheredidyousleeplastnight》,你说我也算是敬业了吧,我知道你是个游戏狂,因为你每次提起QUAKE便眉飞色舞神采飞扬。我猜想那会不会是个新版挖地雷游戏。后来我在一个朋友那里看到了这款(游戏,当时我的那股兴奋劲儿就上来了,日后但凡提到QUAKE的事儿我的莫名其妙的自豪感就油然而生了。说实话我也曾经试探着比画两下,可我实在看不出来这种狗咬狗的门道。

你喜欢我新穿的那件儿荷叶边的白衬衫,我就愣是一个礼拜没下架,北京这天儿你也知道,后来那衣服算是残疾了,我一直考虑给它全面染色一下。其实慢慢地我发觉那件衣服根本没有你认为的那样好看,因为我每换一件新衣服你都说好看。早知道我就不抱着那一件儿死啃了,好贵的耶!

唉,这么多年了,我像个小疯子一样尾随于你身后,那么多巧合,那么多邂逅,你都发现了么?亲爱的,我一点一滴的进步你都看到了么?我多看了多少书,多学了多少歌儿,多培养了多少爱好和品位啊你都看到了没有。

人家说爱你就会变成你,你看看我,你倒是起来看看我啊,你看我们俩像么?你干吗非得睡的跟头死猪一样,我在抒情我在感慨我在抱怨,你这样多杀风景!我用衣服夹子夹你的耳朵,我用棉花球堵你的鼻孔,我在你大脸蛋儿上画王八你都不醒。我真的寒心了,对你,我该如何是好呢?若是我亲亲你肥厚的嘴唇你会不会醒来。人家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这么多年就算你是只青蛙也该变成王子了,可你呢,你只是你,你一直都是你,而我也只能是我。

亲爱的,你别再装睡了,睡多了会变傻子的,我不纠缠你了,五年了,我也累了,我那么多的委屈你就不能拍拍我的背,给我一个温暖的拥抱让我觉得多少安慰么。算了算了,你醒也罢睡也罢,我都给你唱支歌儿吧,其实你听不听见对我都无所谓了,咳咳:

也许你的爱是双人床/说不定谁都可以陪你流浪/你的目光锁在某个地方/你的倔强是一道墙内心不开放/也许你的心是单人房/多了一个人就会显得紧张/想看看你最初的模样/你脱下来的伪装你会怎么放

感人的情书篇2

暗恋,我认为,是最美的爱情。曾经的无奈和心底暗藏的情愫,在年青的岁月里,像条小溪一样,湍湍流在心间。美丽了梦,也美丽了自己的心!

现在的我们,早已不会再有那个时候单纯而谨慎的情感。遗失了好多的美好,找不到原始的自我。

所以,这封多年以前的永远没送出去的情书便显的弥足珍贵。请大家带着一颗二十岁的心,好好的品味和感受。希望能给你们带去轻松和愉快!

一封暗恋情书------角落里的红丝线

Z•L:

我想我在寻找勇气。

我清楚,在你的世界里没有我。因为我只是个属于角落的生命。快三年了,不知你现在的生活是否过得幸福而充实。人群中你也许认不出我,但我却常常梦见你。自几年前,寄给你那两封完美的信,我的心已不再属于自己。你当然不知道,那是我二十三年来最最美丽的文字。从那以后,我的笔再也无法找回当年的意境与绝望。我真是个念旧而感性的人,因真爱而胆怯。

新年伊始,我结束了早已名存实亡的爱情。五年的爱恨纠缠,只得出一个结论:我和他都不是彼此要寻找的三生石上注定的爱人。外面的天空很大,真正值得我付出一生的人却只有一个,所以我并不可以选他。我了解自己是个纤细敏感的人,需要理解和安慰,需要的是一份温厚持久的感情。而这种感情,我只相信这世间你能够给予。他的爱是朵带刺盛开的玫瑰,美丽而痛苦,张扬而绝望。

当初的义无反顾、恒久的忍耐宽容,最终还是失败了。尽管我的内心细腻敏感,我的个性独立坚强,我聪明懂事又有才气,可是,我做不出精致可口的饭菜,我固执倔强,可那又怎么样?有些失去是注定的,有些缘分永远都不会有结果。缘尽情灭,不必多言。

春季的阳光越来越丰盈明艳,我却越来越消瘦苍白。五年,就当是一场长长的梦。还好,我是笑着醒的。我依然幸福,我终于可以将埋藏于心底的那份对你的依恋大胆如实地坦白,也终于不必再拼命地压抑对你的那颗执着的心。现在,你是我的全部,是我的美丽。

我猜想,你一定是个善于思考、心思缜密而又脾气暴躁的人,不修边幅、个性飞扬。这也是我心目中你的形象。最深的一次印象是在夏季的校园里,你长长的头发、宽松的T恤,肥腿破洞的牛仔裤,趿拉双大拖鞋。笑起来,傻傻的大孩子相。我就是没来由地喜欢你可爱又成熟的样子。每想到这,心里总是很为你骄傲,这种意念的满足任何人也给不了我。只有你,你是我想用一生去珍惜的人。我说的是真的。

那个时候,我在你班楼上,为考试复习。有一天,看书看到书上全都是你。便下楼故意经过你的班级,正巧你走出来。我装出漫不经心的样子用眼睛扫过你,你没注意到我,我悄悄抬起眼角瞄,正得意于自己在你没有知晓时凝望你,你却忽然抬起头,露出一丝稍有惊讶的表情。我迅速移开目光,低下了头,却听见自己的心被撞的怦怦乱跳。你一定看到了那个慌乱无措的我,你的眼神似乎会把我看穿。我的心仍跳个不停,甚至不知道怎样走回的教室。

又有一阵子见不到你,却感觉周围全是你的影子,满世界地找,只为看你一眼便匆匆低头。我承认,自己是个胆小鬼,你别笑我好吗?后来,借二姐同你工作有你电话之便,老六打电话说有人想要看你。电话里你兴奋雀跃的语气我至今仍无法忘记。我那时真的疯了,满脑子全是你,那是我一生最难挨的一节课。

下课了,我们几乎全寝人一同下楼。你如约站在我们指定的位置,正高兴地等待着,我想你一定乐了一节课吧。我终于如愿见到了就几天没见到的你,心里那个舒坦劲儿就别提了。室友友好地对你说你走吧,她看到你了,我们满意地离开了,只丢下被弄得莫名其妙的你。你呆呆地愣一会儿走了,我有点心疼。其实你没看到我那小巧眼镜下善于伪装的眼睛,也感觉不到我走向你时忐忑不安的心跳,可那时,我是多么地满足、多么地快乐呵!

还有一次,大家一起去冰峪沟玩,回沈阳时到一家酒店吃饭。大伙对你发难,让你找舞伴跳舞。我一直在角落里默默注视你又自信又很窘的样子,偷偷在心里笑,真的好开心。后来回学校时,你忽然上了我们系的车,就站在我的前方不远处。我用力地呼吸,拼命想感觉你,好近的距离。看你的侧面那么轮廓分明、刚毅有力,我沉溺在一种欣赏和忘我的情绪里,不能也不愿自拔……

而这一切,你一定不记得吧,也不知现在的你过得快乐吗?身边是否已经拥有你想用一生珍爱的人呢?如果我迟到的表白对你的生活有所影响,我深感抱歉,更不会做破坏别人感情的事。如果在你看到这封信时已是个有家的人,那么就请把我那曾经美丽过的两封文字仔细珍藏。我崇拜事业有成、爱家如命的男人。你能够做到。

现在,孤单的我之所以想方设法地找你,只是想告诉你几句话:

我不必再拼命压抑对你的感觉,我可以去爱一个一直想要爱的人。你若不快乐,别忘了还有一个等你的我。我会用我残余的青春陪伴你,珍爱你,直至老去。

其实,我一直相信冥冥中你我的缘分早已注定,只是还未到相遇的时机。如若有,那一定是个美好的日子。暖暖的阳光照着我们相视而笑的脸,从此,便结束彼此不停的寻觅。知道吗?我真的想结束这无边无际的暗恋,因为,你占据了我的整个世界!

如果有一天,你真的遇见了我。你会在我转身欲逃的一刹那,抓紧我的手吗?

还是那个我

2003-4-8

后记:

似水流年,可怜如花美眷。

很多缘分就是这样的如丝如麻,欲说还休。

自写这封信又过了几年,也知,这红丝线是可遇不可求。

只是,舍不得丢掉。

因为,那是一颗曾经那么美丽过的心。

可是你还记得那个我吗?

感人的情书篇3

你好!

我们本是两个世界的人,今生注定只能站在孤独的彼岸遥望,而不能牵手。亲爱的,我的心会冷的,冷到仅剩静静的等候,你的一句好心分手。我总是情不自禁的忧伤,于是慢慢学会了掩藏;我因为不想被人再刺伤,所以渐渐学会了伪装。迷失了的心何时能回来?当我从匆匆溪流的河畔踅回,却找不到连年为我绽放的野,那一尘不染的阳光、滴铃铃摇响的狗尾草、残月光下紧紧拥抱着的偷来的一个吻、草丛中窜来窜去的小蚂蚱,以及两岸隐隐闪动宛如正在传递情感的庄稼,等等。彤香,开始的开始,我为你而执着,因为我爱你;最后的最后,我为你而哭泣,因为我失去了你,只留下中间的中间,我们一起快乐,一起幸福。

彤香,一个人吃饭,一群人狂欢;一个人哭泣,一群人欢笑;一个人回忆,一群人轻吐烟圈,生命原来是一场无法回放的绝版电影,一转身就错过了你给的幸福。所谓缘分,也许就是自己在佛前许的一个很美的梦吧。伤口,是爱的笔记,里面记载的许多内容是需要我用一生来忘记的。人生没有如果,只有后果和结果,过去的不再回来,回来的不再完美。人生的旅途中有太多的岔口,一转身也许就是一辈子。彤香,可不可以,我们不那么懦弱?那些散落在河滩的洗衣声和铁船的航行声,总让所有生涩的气息动荡起来,深深地蹂躏着我久久不能够离开的目光。我把所有的伤心走一遍,最伤心的是你不在终点;我把所有的绝望走一遍,最绝望的是你还在起点。彤香,我傻,为你傻;我痛,为你痛,曾经的彼此温暖,现在的彼此陌生,曾经的承诺太美,现在的谎言太真。

一个人的时候喜欢听着让人心动的音乐;一个人的时候喜欢推开窗,遥望那轮明月,不是每个擦肩而过的人都会相识,也不是每个相识的人都让人牵挂,你,给不起我未来。爱上你,只用了一瞬间,忘记你却用了一辈子,甚至还不够。深夜里,你是我一种惯性的回忆,你以为我刀枪不入,我以为你百毒不侵,某些不可言明的怀念,往往在夜深人静时轰然来袭,刺痛到心底最柔软的地方,无力挣扎。总以为今天很长,明天就是永远;总以为自己很高,登顶即为山峰。在有限的人生里极度挥霍;在浩渺的宇宙中肆意践踏。尘土飞扬,流沙漫天,泯灭了记忆,痛可以忘,而伤却不能忘。谁也不会是谁的宿命,谁也不能是谁的永远。

心总是在最痛时复苏;爱总是在最深时落下帷幕,有些亏欠,永远无法弥补。有些痛楚,永远无法忘却,也许,那些人,那些事,只是那些,只是那时候而已;也许,那些人,那些事,也只能是那些,也只能是那时候而已。我很累了,我习惯假装坚强,习惯了一个人面对所有,我不知道自己到底想怎么样。如果我消失了,谁会发了疯似的找我?如果我消失了,谁会傻傻的坐着哭泣?因为有你,我认真过,我改变过,我努力过,我悲伤过。曾经以为,爱上了,就不会寂寞;然而有一天发现,寂寞还是爱上了我。

我想你了,可我,真的不能对你说,怕只怕,说了,对你,也是一种折磨。谁没有受伤的时候,谁没有悲伤的过往,只是泪水压在心底,伪装了善良,伪装了坚强。忽然,天空中有流星飞逝,闭眸,对着那流星滑过的夜空,虔诚的许下了一个心愿。

彤香,为了你,我努力改变自己,朝着你希望的方向,结果我迷失了灵魂;为了你,我积极面对现实,认真给你想要的生活,无奈我奔跑的脚步跟不上你想象的节拍,一颗被深深伤了的心,需要的不是同情,而是明白,感情的世界里没有公平,我不会去计较,我们在一起的日子,会是我今生最美丽的回忆。那些激情的日子被磨砺成空白的平淡,无爱无恨无悲无喜无性情无追求,生活颓唐或者那些自己的生活也与自己无关。

感人的情书篇4

关键词:包装设计 书法 情感因素

书法的发展演变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精华,书法不但可以传达文字本身所承载的信息,同时也可向消费者展示商品的文化内涵、品牌形象和商品本身的特色。“书法是线条所形成的无彩图画、无声的音乐。与其他艺术形式一样表达了一种思想情感、一种生命的流动,……富有亲和力。”①书法艺术富有情感表达的功能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

一、情感活动控制着人们对商品的喜欢度

人的情感活动是人精神生活的主要方面,设计出具有“人情味”的包装造型就是遵循人的情感活动规律,符合人的文化意识和情感需求。人们希望在获得了较优越的物质条件的同时,获得更多的文化精神方面的享受。因此,包装设计师应对商品包装如何能更好地发挥包装设计的精神功能给予特别关注,以文化亲和力拉近人与物的距离,给购物者在消费中带来一种精神平衡,促使商品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内心的需求。

在传统概念中,设计所追求的是一种无目的性的、不可预料的和无法准确测定的抒情价值。这种抒情价值要求设计师在商品的设计中融入情感因素。而书法是人的内心情感的抒发与体现,当人看到与之内心情感相一致的书法时,就会感觉到一种亲切感,增加对商品的喜爱度,达到消费商品的结果。

二、书法在包装设计中的情感体现

包装设计元素也应该涉及传统文化思想。包装不仅要给产品创造附加值,更重要的是产生一种文化的感染力和震撼力。②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一,更有这种文化感染力和震撼力。

书法家通过创作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书法本身就具备了多样的性格特征。所以在设计传统商品和具有民族特色商品的包装时,运用书法字体是一个准确、有效的表现方法。在消费者眼中,如果对一件需要的商品没有产生想拥有的情感,是不会选购它的。在众多陈列的商品中,包装上没有让消费者动情的因素,更不会让消费者产生购买欲。

以某白酒品牌包装为例,该包装是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典范。外型典雅高贵,整个包装以金木水火土五行结合,体现了浓郁的民族传统文化和历史文化渊源。但纵观整个设计,最显著的还是包装上的字体设计,庄重中透出清新雅致,显示了行书的自由,具有弹力和阳刚的点画,排列上错落有致,具有韵律美和动感,把美酒的神韵表达得淋漓尽致。

三、中国书法的情感内涵及其体现

中国书法的对象也有与之相对应的抽象的意义,所以,它们也是符号。③符号是一切设计的基础,中国书法这种符号在包装设计中的运用,无疑是中国传统文化情感在设计中的一种渗透。中国书法艺术的水平与内涵是超时代的,有着古人和现代人都能够理解的共同内涵,值得设计师对此认真思考。

中国书法是具有思维特征的抽象符号艺术。书法艺术的内涵是含蓄的、朦胧的、生动的、丰富的。书法有音乐的旋律,它于无声之中充满了快慢和谐的节奏;书法有舞蹈的风姿,俯仰有致、跳跃生动;书法有文学的章法,含有起承转合,有呼应、有高潮、有重点、有结尾,它是异步同趋的文字;书法有绘画的经营位置,虚实相生、浓淡相映,它是无彩的绘画。艺术表达了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及其态度,包含着深厚的情感。书法独具魅力,用线条抒发着书家情感。人们欣赏着书法,便能从中感受到书者的情感,以及在这种情感下形成的形式美及书者的审美理想。在面对运用书法艺术的包装设计时,欣赏者被带入一种审美情感之中,产生对产品特征的认识,便有了与书体相融合的审美认识,从而生发出亲和力和购买欲。

四、中国书法的情感表达在包装设计中的意义

1.书体的情感传达

书法艺术在书体上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如篆字古朴高雅、筋骨丰盈、遒劲圆转,富有金石之意味;楷书庄重、匀整,结构平稳,笔实墨沉;隶书强弱虚实,俯仰向背,肥瘦方圆;草书体势放纵,轻重缓急,婉转奔放;行书浓淡相映,动静兼有。总而言之,书法艺术的恰当运用,会使人感受到极高的审美境界和情感的抒发,它的美和情感感染力是难以替代的。

商品包装中书法艺术的应用是一道凝聚民族感情的风景线。在书法字体的书写中,笔势雄浑,体势宽博的楷体书写使得设计愈加端庄宁静。而洒脱奔放的草书则会给设计增添几分神奇绝妙的色彩,如怀素的草书,就可使环境充满动态之美。此外,行书可洋溢潇洒之情,汉碑之体势可使设计有古朴的内涵,隶书则会显其庄重娴雅之感。每一种字体都有其自身的表情,能使人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书法字体已成为现代包装设计中最为生动的语言之一,在产品包装和消费者之间起着重要的沟通和交流的作用。与单纯文字不同的是,书法融入了人的思想、情感、修养、爱好,流动的生命形式在与消费者的交流过程中,全然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其效应远大于一般的图形文字。

2.书写的不同风格传递不同的情感

除了选用字体来表现情感,书法中也可用字体的不同风格来表达审美情感。不同的书写风格在包装设计中能够带给人们不同的视觉感受,能使苍白而单调的符号形象变得感情化、视觉化,可以提升设计内容与品质,丰富表现力和冲击力。

书法本来就是表达和交流思想的一种实用手段,不仅具有形式美,更重要的是具有意境美。书法的意境表达是在笔墨之外的。这种意境的创造把观者带入一种想象和联想中,是情感生发的源泉。书法艺术运用在现代包装设计中,使作品既显得古老沧桑,又富有东方神韵,同时也能体现出现代设计所要求的和谐与韵律。

例如,有一定历史的传统食品,包装中的汉字字体多为传统书法字体;矿泉水饮料包装中的字体多为线条流动感强的行草书;浓烈的白酒一般采用粗重、苍劲且有飞白表现的字体风格来表现酒文化的豪放;针对儿童的玩具产品,包装的汉字字体往往会写成笨拙的风格,童趣十足,更符合儿童的心理;针对成年女性的化妆品,则经常使用形态窈窕、风格隽秀的书法体,这样能很好地体现商品的特质。

结语

作为一个成功的设计师,要善于继承前辈创造的书法艺术的精华,要善于探索如何有效地将传统书法艺术演化成当代设计艺术。有些设计师不能高妙地利用优秀传统书法艺术,多数是因为不懂得中国书法的美学精髓和实践经验,这是值得深思的。设计工作者应当重视书法艺术的学习和修养,坚持书法基本功的学习,坚持对书法美的探讨和应用,在现代包装设计中借鉴书法艺术的表现形式,拓宽现代设计领域,让抽象的书法艺术在现代设计中产生出巨大的魅力。

注释:

①孙胤,廖涛鹰.包装设计中书法字体设计创意法[J].包装工程,2005(4):207.

②刘宁.浅谈传统文化与包装设计[J].科技信息,2008(9):208.

感人的情书篇5

中图分类号:G613.2

一、幼儿园开展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1、 情感发展是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幼儿情感教育则是指幼儿园通过一定的教育方法促进幼儿情感发展的过程,使幼儿能够更好的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尊重他人、学会沟通协作等。我国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了幼儿园教育应当重视儿童的情绪、情感和态度的培养,并对幼儿情感教育的内容作出了详细的要求。幼儿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而情感发展则是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曾经把教育的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方面,很多学者也都强调幼儿园的教育除了要重视儿童的智能发展,情感发展也不容忽视,有些教育家甚至认为情感的发展比智能的发展更加重要,它关系到一个人的人格发展是否完善,关系到儿童在未来走向社会时能否顺利的与人合作,愉快的与人交往,很好的掌控自己的情绪,妥善的处理困难等等。事实上,儿童的情感发展与认知发展是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良好的情绪情感是儿童认知发展的动力,良好的情绪可以激发儿童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可以协助儿童面对学习中的困境,提高学习的效能。

2、 幼儿期是儿童情感教育的重要时期

古今中外不少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都肯定了早期教育阶段在人的一生中发展

中所具备的不可替代性,马卡连柯认为,人生所需要的重要的情感、态度和习惯的绝大多数是在五岁以前养成的,儿童早期的情感生活体验对其未来的发展会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幼儿期是儿童各种情绪情感萌发的时期,儿童开始逐渐具备了包括依恋感、美感在内的最基本的情绪情感体验,这些情感发展尚不完善,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脑科学的专家经过研究也指出,处在儿童时期的儿童在生理机能上已经具备了调节和掌控自我情绪的条件,适当的强化和训练可以有助于儿童情绪掌控能力和习惯的养成,这也就意味着,幼儿期是儿童情感教育的重要时期,因此幼儿园的情感教育要把握好这个关键期。

二、 图画书对幼儿情感发展的价值探析

1、 丰富儿童的情感体验

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凝结了作家的生活经历,人生阅历以及对儿童生活的思

考与感触,它是儿童现实世界和精神世界艺术化的再现。很多图画书作家站在儿童的立场上用细腻的笔触描绘着孩子眼中心中所感知的生活,书写着贴近儿童生活的大千世界,因此图画书可以滋养儿童的心灵,丰富儿童的情感体验,充实儿童的人生感悟。

2、调节儿童的不良情绪

林彦曾经把儿童文学作家比作成“点灯人”,给孩子献上一本好书犹如为孩子的生命点亮一盏明灯。儿童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心理困惑或是情感困扰很多情况下都可以在优秀的图画书中得到解答。根据儿童的心理发展特征,处在幼儿阶段的孩子很容易从观摩榜样的过程中获得某种行为模式的范例,图画书恰恰为小读者们提供了很多可以帮助他们面对困境的范例。

3、指引儿童正确的价值观念

方卫平认为,儿童文学是传递人类基本价值的文学,它传递着“诚信、勇敢、

合作、宽容”等人类共有的基本美德,它指向儿童的精神世界,对儿童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目的是陶冶儿童的性情,优化儿童的生命。

图画书作家担负着指引儿童树立正确价值观念的重任,通过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故事,润物无声地将儿童的价值观念导向积极正面的方向。例如《嘿,站住!》一书,作家意在告诉小朋友同伴之间相互信任的重要性;孩子们可以在图画书《爱心树》中体味到“爱”与“奉献”;而像《我的妹妹听不见》这样的图画书则可以引导儿童学会尊重他人,同情弱者等等。

三、图画书在幼儿园情感教育中的运用

1、精选图画书,充分挖掘图画书情感教育价值

图画书是师幼互动的媒介和平台,图画书市场上围绕着情感教育的图画书种类繁多,教师在进行情感教育的时,首先要精选合适的图画书。精选适合儿童阅读和教学的图画书如同为儿童挑选“既美味有营养”的食材,再营养的食物首先要符合孩子的口味,这就需要老师选择符合不同年龄阶段儿童认知水平和情感需要的图画书,一般情况下,颜色鲜亮,造型美观,内容贴近儿童生活的图画书能够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其次,照顾到“美味”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健康”,教师选择图画书是建立在对文本准确解读的基础之上,这就需要教师通过图文以及图画书细节的揣摩,把握图画书作家的创作动机和情感意涵,充分挖掘图画书情感教育的价值。

2、感悟图画书,多种策略激发儿童情感体验

图画书中所蕴含的情感教育价值需要教师采用多种策略,来激发儿童的情感体验。在课程导入阶段,教师可以从儿童熟悉的生活经验入手,寻找与图画书故事内容相似的契合点,例如在讲述《菲菲生气了》的时候,老师可以先提问儿童是否也有过与家人或朋友争吵的经历?她们当时的情绪如何?通过这样的导入激发儿童对故事的兴趣。此外,在课程开展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丰富的肢体语言和充满情感富于变化的语气来营造故事的情感氛围,同时可以借助一定的音乐和多媒体设备,创设故事情境,让孩子在一定的情景中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3、 活用图画书,多元方式支持儿童情感表达

图画书教学应当融合在多种形式教学活动中,通过开展故事续编、故事创编、

情景剧角色扮演、自绘自制图画书等活动,充分为儿童提供一个开放自由的表现空间。例如《猜猜我有多爱你》这本图画书,可以为孩子准备角色表演的道具和场景,让孩子们通过自己对图画书的理解,扮演故事中的妈妈或者孩子,允许孩子在扮演过程中融入自己对角色的看法,表达自己的独特见解,鼓励孩子将故事中所受到的情感启发延伸到生活中,将故事中感受到的“爱”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出来,传递下去。

参考文献:

[1]朱小蔓,杨忠莉.儿童情感发展与教育[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

[2]叶明芳.幼儿绘本教学的艺术同构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1(6)

感人的情书篇6

一、幼儿园开展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1、 情感发展是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幼儿情感教育则是指幼儿园通过一定的教育方法促进幼儿情感发展的过程,使幼儿能够更好的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尊重他人、学会沟通协作等。我国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了幼儿园教育应当重视儿童的情绪、情感和态度的培养,并对幼儿情感教育的内容作出了详细的要求。幼儿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而情感发展则是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曾经把教育的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方面,很多学者也都强调幼儿园的教育除了要重视儿童的智能发展,情感发展也不容忽视,有些教育家甚至认为情感的发展比智能的发展更加重要,它关系到一个人的人格发展是否完善,关系到儿童在未来走向社会时能否顺利的与人合作,愉快的与人交往,很好的掌控自己的情绪,妥善的处理困难等等。事实上,儿童的情感发展与认知发展是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良好的情绪情感是儿童认知发展的动力,良好的情绪可以激发儿童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可以协助儿童面对学习中的困境,提高学习的效能。

2、 幼儿期是儿童情感教育的重要时期

古今中外不少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都肯定了早期教育阶段在人的一生中发展

中所具备的不可替代性,马卡连柯认为,人生所需要的重要的情感、态度和习惯的绝大多数是在五岁以前养成的,儿童早期的情感生活体验对其未来的发展会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幼儿期是儿童各种情绪情感萌发的时期,儿童开始逐渐具备了包括依恋感、美感在内的最基本的情绪情感体验,这些情感发展尚不完善,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脑科学的专家经过研究也指出,处在儿童时期的儿童在生理机能上已经具备了调节和掌控自我情绪的条件,适当的强化和训练可以有助于儿童情绪掌控能力和习惯的养成,这也就意味着,幼儿期是儿童情感教育的重要时期,因此幼儿园的情感教育要把握好这个关键期。

二、 图画书对幼儿情感发展的价值探析

1、 丰富儿童的情感体验

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凝结了作家的生活经历,人生阅历以及对儿童生活的思

考与感触,它是儿童现实世界和精神世界艺术化的再现。很多图画书作家站在儿童的立场上用细腻的笔触描绘着孩子眼中心中所感知的生活,书写着贴近儿童生活的大千世界,因此图画书可以滋养儿童的心灵,丰富儿童的情感体验,充实儿童的人生感悟。

2、调节儿童的不良情绪

林彦曾经把儿童文学作家比作成“点灯人”,给孩子献上一本好书犹如为孩子的生命点亮一盏明灯。儿童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心理困惑或是情感困扰很多情况下都可以在优秀的图画书中得到解答。根据儿童的心理发展特征,处在幼儿阶段的孩子很容易从观摩榜样的过程中获得某种行为模式的范例,图画书恰恰为小读者们提供了很多可以帮助他们面对困境的范例。

3、指引儿童正确的价值观念

方卫平认为,儿童文学是传递人类基本价值的文学,它传递着“诚信、勇敢、

合作、宽容”等人类共有的基本美德,它指向儿童的精神世界,对儿童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目的是陶冶儿童的性情,优化儿童的生命。

图画书作家担负着指引儿童树立正确价值观念的重任,通过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故事,润物无声地将儿童的价值观念导向积极正面的方向。例如《嘿,站住!》一书,作家意在告诉小朋友同伴之间相互信任的重要性;孩子们可以在图画书《爱心树》中体味到“爱”与“奉献”;而像《我的妹妹听不见》这样的图画书则可以引导儿童学会尊重他人,同情弱者等等。

三、图画书在幼儿园情感教育中的运用

1、精选图画书,充分挖掘图画书情感教育价值

图画书是师幼互动的媒介和平台,图画书市场上围绕着情感教育的图画书种类繁多,教师在进行情感教育的时,首先要精选合适的图画书。精选适合儿童阅读和教学的图画书如同为儿童挑选“既美味有营养”的食材,再营养的食物首先要符合孩子的口味,这就需要老师选择符合不同年龄阶段儿童认知水平和情感需要的图画书,一般情况下,颜色鲜亮,造型美观,内容贴近儿童生活的图画书能够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其次,照顾到“美味”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健康”,教师选择图画书是建立在对文本准确解读的基础之上,这就需要教师通过图文以及图画书细节的揣摩,把握图画书作家的创作动机和情感意涵,充分挖掘图画书情感教育的价值。

2、感悟图画书,多种策略激发儿童情感体验

图画书中所蕴含的情感教育价值需要教师采用多种策略,来激发儿童的情感体验。在课程导入阶段,教师可以从儿童熟悉的生活经验入手,寻找与图画书故事内容相似的契合点,例如在讲述《菲菲生气了》的时候,老师可以先提问儿童是否也有过与家人或朋友争吵的经历?她们当时的情绪如何?通过这样的导入激发儿童对故事的兴趣。此外,在课程开展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丰富的肢体语言和充满情感富于变化的语气来营造故事的情感氛围,同时可以借助一定的音乐和多媒体设备,创设故事情境,让孩子在一定的情景中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3、 活用图画书,多元方式支持儿童情感表达

感人的情书篇7

关键词:纸材 书籍设计 情感 肌理 色彩

中图分类号:TS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03-0133-02

纸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从发明至今一直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质,书籍是人类文明物化载体,其构成的最基本元素就是纸,纸材不仅托起书籍的文化内涵,实现书籍物质形态,而且还作为一种特有的设计语言,用质感与人沟通,纸材在书籍设计中传达的情感触动着人们的感官,带给读者不同的心灵感受。

1 纸的情绪

纸材是书籍装帧设计中的主要材料,它是有情绪的,可以传达情感的,正如书籍设计大师吕敬人所说“纸语,纸会说话的,它性格柔软、坚韧、挺括。希望通过我们的推广,传达出纸的精神。”这恰恰是对书籍装帧设中纸材质作为一种设计语言可以传达设计者情感的肯定,可是现在许多的书籍设计却忽视了纸的情感表达作用,选用的纸材仅仅只是从理性的技术角度出发,忽略了纸语言在作品中的合适度,而这样的作品往往只在视觉上成立而已,在深层的情绪交流上,缺少最为重要的一环,即纸的情感与作者想传递的意图是否符合,设计出的书籍能否拉近与读者的情感距离,而选用材质实施一个方案的最大优势正在于材质的语言可以与思维的路径高度契合,如果这之间的连接出现了差池,则完全不能体现出材质的独特魅力。因此以纸材质为例,在大多数人将它定义为边缘的材料时,殊不知这样的理解是有误差的。纸的边缘性不应该仅仅来自于其材质的独特触感,更多的应该是表现独到情感,尤其是在东方,历史对纸的情感寄托定义了这种材料的多重情境属性。不熟悉纸的语境,我们自然无法正确地与纸交流。所以,在我们选择纸材质企图完成一件书籍设计作品的时候,我们应该充分研究纸的情感的特殊性,熟悉、了解,感知纸在作品中的话语地位,而不是把纸材质仅仅当作一个材料。

2 传统观念中纸的情感寄托

历史与文脉,使得纸变得性感与感性起来,对于一些特殊的纸张,即便不集节为一件作品,其本身的情感也被历史与文脉染色的心灵所知晓。

在中国,我认为最具有最代表性的,也是能够体现集体共识的纸有如下三种:红纸、白纸和黄纸。红纸,正如红色所带来的吉祥、热烈的气息一样,红纸对于中国人来说是喜庆的意味,在传统民间剪纸中广泛应用红纸来作为欢庆情感的载体,因此看到红纸会给人以喜庆的感觉,在现今的春联和压岁包中同样可以感受到红纸给人带来的喜气之感。与之相对的,白纸则象征了肃静,纯洁和死亡,多在表现纯洁的事物时使用或者是用在发丧的时候,作为一种很冷静、悲悯的情绪载体。而借以祈祷与祭祀的黄表纸,这种特殊的纸张在中国人的集体经验中是用来敬神或祭祀死者之用,具有很强烈的宗教色彩。在中国人的印象中,黄表纸是祭奠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这些寄托了悲悯、哀思和种种情感的特殊纸张在人们默念的祷告声中被焚烧。它们承载着我们对一段记忆,一些人的回忆和纪念。上述的三种纸张是非常性感与感性的,他们各自是可以相互依照的,对比和相互交融的,这些特殊的纸张在人们心中寄托了喜庆、哀思、悼念和种种情感。

3 书籍设计中纸材的情感表达

3.1 新型纸材的新语言

由历史文脉中纸的情感寄托转至现今书籍装帧设计中纸材的情感表达,不同纸材带给人不同的感受。现今书籍设计可以选用的纸材日益丰富,近年来各类不同纸材的书籍层出不穷,尤其是特种纸的运用为书籍装帧设计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为书籍装帧设计者带来了新的挑战。特种纸一般由纯麻质、棉质、木质混合而成,柔韧性好,同时具备可压缩性和可折叠性的优点,在精装画册和书籍封面中备受青睐。《书籍设计四人说》(图1)是由吕敬人、宁成春、朱虹、吴勇四位书籍设计师共同创作编著的―本作品集,开本是令人眼前一亮的一比二比例,书籍封面简洁大方,黑色有光油墨的四人姓名的首字母烫印在黑色特种亚光纸上,纸材的质感与文字的结合,给人一种闹中取静的庄重之感。书中每隔24页加入色彩饱和度极高的特种纸,不同颜色的特种纸带给读者不一样的视觉刺激,彰显出这本书的独特韵味,此书应用到了25种特种纸,重在强调书籍的形态和功能的融合,成功地将四人各自对书籍设计的感悟融进各自的设计作品中。

现代的书籍设计想要调动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书籍设计师就要对纸张肌理感官、色彩传递进行正确的解读,充分利用纸材在书籍设计中的话语地位与情感表达,结合印刷工艺,准确把握纸材的情感属性,力求书籍所传达的情感与读者心灵的契合。

3.2 纸材的肌理语言

书籍中纸材的肌理给人以直观的感受,肌理可分为自然形态的肌理和人工形态的肌理,纸张本身的自然肌理体现着纤维随意自然的纵横交织,浑然天成的细腻色泽,自然肌理尽情地彰显着纸张的无尽魅力,给人以大自然的亲近美感。纸张的人工形态的肌理通过机器用印压,揉搓等手段,产生有规律或是无规律的肌理效果,给人以精密、理性、稳定的心理感觉。

人们的触觉感知通过触摸感受到不同物体表面的组织,会产生不同的心理认知变化,在书籍中,如触摸麻布类的纸材,则坚挺而粗涩;触摸棉绒类的纸材,则光滑且柔和;触摸纤维类的仿古纸,则清爽与雅致;而纯手工制成的东巴纸,其触感粗犷厚重,这些具有个性肌理和质感的特种纸材,传递给人视觉和触觉的双重体验,触摸肌理的魅力就在于读者在内心深处凭借个人的自身阅历与艺术素养及纸材传达给人的情感产生共鸣和联想。书籍设计大师吕敬人先生为范曾设计的《范曾谈艺录》(图2),获第二届“中国最美的书奖”,此书设计的主要元素为手感润柔,洁白稠密的宣纸,书的封套没有使用任何文字和图形,纸材表面不仅具有东方纸张特有的色泽,又塑造出了犹如建筑外墙粗糙凹凸的触觉质感,这种肌理元素好似可以无声无息地在象征与联想中让人寻得一种潜意识的东西,质朴、含蓄、内敛的中国文化在纸材语言与版面设计的结合中缓缓呈现与释放。

多样质地、肌理迥异的特种纸品不仅传递着情感,还体现出事物品味、气质等内涵,如高贵和古朴、雅致和低俗、写实与抽象等丰富的内在表达等等,这些都是传统的图、形、色等视觉语言所不能及的,正是由于人所具有的触觉感知能力,使纸材之美得以在物与人的情感世界里有了可以转换的纽带。

3.3 纸材的色彩语言

纸材的色彩在书籍设计里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作为一种有颜色的物质参与到书籍装帧设计中。在特种纸普及以前,设计师对色彩语言的调动是通过印刷技术来实现的,印刷出的色彩比较灵活自由,但在相同纸质上印刷的色彩,缺乏制造工艺手段的美感差异,且因印刷工艺的复杂性色,纸材的彩表现也有一定的不稳定性。

特种纸的出现造就了新的书籍色彩模式,越来越多的设计师被其色彩魅力所征服,由于原材料与加工工艺的差异,特种纸材的色彩和调性具有两大优势:第一,纸材通过加工产生的固有色彩与印刷出的色彩带给受众的视觉体验是截然不同的,纸材的固有色彩和纸材浑然天成,并无附着感,有的纸材结合肌理的特质,还会因光线漫反射效应在纸表面弥散成很多意外的颜色变化;第二,纸材的固有色再叠印上油墨颜色会产生意想不到的色彩效果,比如蒙肯类纸固有的淡浅米黄色,色彩印刷上去后显得沉稳大气,书卷气息浓烈;而冰白珠光纸那种冷静得让人发颤的冰白色,对印刷色的还原度极高。以《枕边书香》(图3)为例,这是―本女性枕边书,封面运用具有自然纸纤维的纸材,其主色调为粉色并衬有变色纤维,粉色是很素雅的颜色,传达着女性温柔和优雅的气质,衬托了这本女性读物的文化内涵,书籍的内封套略是带脂粉气的荧光纸,粉黛中蕴含着淡雅的气质,既增加了纸张色彩的亲切感,也以此纸材良好的挺度和开本传达给人给人以宁静恬淡、清新素雅之感。

特种纸品色彩类别琳琅满目、色泽多元且耐看,具有印刷色无可比拟的独特效果,为书籍设计表现增添更多的文化气质和语言魅力。恰当的纸材“色彩语言”运用,不仅可以得到意外的视觉审美收获,还可以在不经意间悄然地触碰人们内心的情感深处。

感人的情书篇8

关键词:图书馆 情感 情感管理

一、情感管理的简述

心理学认为,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主观体验和相应的一系列反应,包括内部生理变化和外部行为表现。情感管理,就是管理者以真挚的情感,增强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情感联系和思想沟通。满足员工的心理需求,用情感的感召力去创造良好的人际环境和融洽的工作氛围,从而激发人正面的积极情绪。而图书馆的管理内容及其丰富,但最主要的内容是人的管理,人的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调动人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因此,在图书馆管理中实施情感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图书馆实施情感管理的必要性

“感人心者莫乎于情”,作为信息资源的集中地和传播中心的图书馆,因拥有用户而存在,因提供优质服务而发展。努力在馆内营造一个融洽和谐的亲情气氛,是启发良性互动、使个人在贡献和满足中得以成长、是使图书馆事业得以发展的关键。

1、情感管理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管理者能否与馆员心连心,朝着图书馆共同的目标前进,是图书馆事业成败的关键,也是图书馆管理追求的目标。这里所谓的“心连心”,是管理者与馆员的心里相通和情感交融。这种默契关系的建立不是靠权力、奖赏和金钱,而是靠真诚、同志式友谊和感情。这种同志式友谊和感情是共同理想和目标基本一致原则上的友谊和感情,而不是无原则的哥们义气。这种友谊和感情是在不断交往中形成的。管理者通过交流和联系,不仅可以了解员工动态和单位经营状况,而且可以增强集体凝聚力。使馆员愿意向领导倾诉自己的心声、提出自己的建议,愿意为图书馆事业出谋划策。

2、情感管理是使馆员开发利用资源的前提

信息时代,图书馆的工作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随着图书馆文献信息的收藏和利用从单一的书籍文献收藏和利用向计算机检索、网上信息搜索以及具有数字化和网络化性质的全文光盘等多元化的方向转变,图书馆成了收集各种知识载体的信息资源中心。由于现代信息量大,散步广、交叉学科多,读者往往于浩瀚的信息前不知如何下手,这就需要馆员通过科学劳动,为读者鉴别筛选,确定和提供有价值的信息,给用户必要的“导读”。只有馆员的积极参与,才能迅速地为读者找到所需要的信息以及对这些信息进行系统的、连续完整的分析加工,生成新的、有价值的二次文献或三次文献提供保证。因此,只有实施情感管理,才能真正为馆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从而激发馆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增强馆员竞争意识,化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使得馆员的个性潜能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促进图书馆信息资源最大限度的开发利用。

三、图书馆实施情感管理的具体策略

人本能地需要正面的情感反应,如幸福感、成功感等。而人都处于一定的文化体系中。情感需要的形成也必然会随着各国、各民族的文化差异而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尽管如此,一些基本的需要都是相同的,有研究认为这些基本的需要包括仁爱、守信、尊重、信任、诚实。但笔者认为公平因素对人的情感反应影响极大。亚当斯的公平理论指出:“人们希望受到平等的对待,害怕不平等,―个人在组织中关注的不是他所得到的报酬的绝对值,而是与别人比较的相对值。”如果让人觉得工作生活在不公平的环境中,人们就会情绪低落。因此,图书馆情感管理工作不能忽视公平环境的创造,同时要尽可能消除员工与管理者欠公开透明而产生的不公平错觉。

1、让馆员参与图书馆管理

让馆员参与图书馆管理是实现情感管理的重要方式之一。图书馆的一切活动中,人是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任何目标都是靠人来实现的,管理者是人,被管理者(包括读者)也是人,而情感管理作为一种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方法,推崇现代管理学“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在管理学发展过程中,各种管理理论的区别归根到底都是建立在对人性的不同认识和理解上。由美国管理学中的人际关系理论衍生出来的行为科学,对参与管理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行为科学理论,包括个体行为理论、团体行为理论和组织行为理论,其理论的要点是关于管理过程中的人性问题及其相适应的管理指导原则问题。按照行为科学的理论假设,职工不仅是“经济人”,而且是“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复杂人”,必须适应这些人性的要求建立新的管理方式。参与管理主张按人的本性实施管理,在参与管理的过程中,职工对自己所参与的目标能实现自我指挥和自我控制,对目标的参与可以使自我意识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得到满足。这样,职工个人的价值观与图书馆团体的价值观就统一起来了,在实现图书馆目标的同时,也实现了职工个人的目标。这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一种思想的融洽,反映了人的自我实现这种高层次的需求。从而达到调动员工对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尊重员工,关心员工

理解和尊重员工,重视员工的情感,肯定员工的价值,是实现情感管理的必要前提。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任何人到了一定阶段都有被尊重的需要,使馆员得到尊重,其积极效果往往大于物质奖励。管理者对馆员不信任,会使馆员丧失积极性和主动性。管理者要尊重被管理者,不居高临下,不分亲疏远,靠威信而不是靠权力来管理,才能获得下属的信任,才能焕发员工的工作热情。管理者要经常给予员工最真诚的认同与肯定,要让员工感受到来自不同层面的重视。管理者要主动与员工建立良好的感情关系,做到真正的感情互动。互动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互相关心,管理者关心员工,员工关心管理者。管理者要为员工谋福利,为员工办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真心实意为员工排忧解难,在员工遇到困难时伸出关心之手,帮助他们出主意、想办法度过难关。员工对管理者的感情输出,自然也会心存感激,并把这种感激化作工作热情,开拓性地开展图书馆服务工作。

3、鼓励沟通,建立真挚的情感

良好的沟通,不仅可以了解员工的需求,还可以改善上下级之间的关系,从而使员工更加自愿地努力工作,激发其更大的创造性和工作热情。人际沟通有两种状态,正向状态表现为知晓、兴趣、认同、好感、合作;而逆向沟通表现为无知、漠然、偏见、反感、对对。人性化的情感管理应通过信息,思想和感情的交流,追求正向状态,避免逆向状态。应在图书馆内部营造一种自由开放、信息分享、人人平等的沟通环境,除正式的、制度化的沟通渠道外,还要鼓励和重视各种自发的、非正式的交流。优秀的领导应定期向群众咨询对馆里重大决策的意见,给予馆员知情的权利和建议机会。公开所有可以公开的文件、制度和政策,形成上下通畅的沟通渠道,下级要认真领会上级的工作意图,上级要积极倾听群众的意见,减少员工之间、部门之间的误解和隔阂,形成一种积极和谐的人际关系,增强凝聚力和创新能力,从而使员工更加自愿地努力工作,激发其更大工作热情。

4、建立优秀的图书馆文化,使图书馆成为一个充满凝聚力的整体

图书馆文化是指图书馆组织在长期工作活动中形成的管理思想、管理方式、集体意识和行为规范等。对图书馆而言,图书馆文化犹如人的灵魂,无影无踪,却又无处不在。图书馆文化是一种软性的管理方式,它主要从感性因素出发,来调动馆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它是一种粘合剂,是图书馆上下全体职工的内在的深层次的认同。

感人的情书篇9

论文摘要:中国古代诗文创作追求“中和之美”,强调“诗缘情”,注重意境的创造;中国书法创作则追求志气平和、不激不厉,强调“书为心画”、“达其性情”,中国古代诗文理论对书法创作的影响、渗透,使二者的审美精神和理念呈“同源”之势。

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除按照自身的艺术规律发展外,还要受到其他艺术理论和创作实践的影响。在中国古代艺术中,诗、书、画三者的关系最为密切,它们都是在以儒、道、释思想为主的哲学基础和文化传统的熏染之下形成的不同艺术门类,其审美精神和理念呈“同源”之势。书与画的渊源关系之密切自不待言,诗文理论对书法创作的影响也表现得十分突出。本文着重探讨中国古代诗文理论中的一些重要观点对书法创作的影响。

一、中和

“中和”是中国特有的传统美学范畴和审美形态,它涉及到各个艺术领域。《礼记·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1](上册P630)《左传》曾记载了晏婴对“和”的理解:“和如羹焉……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心。”[1](下册P126)他们所说的“中”,就是事物自身矛盾双方的互相依存和调和,“和”是矛盾双方的互相交融、调和统一。可见,中国传统的“中和”,既包括同一事物诸多因素的统一,又包括矛盾对立面的调和。孔子论诗乐也很重视“中和”之美,他在《论语》中说:“《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1](上册P275)这是他的中庸之道在文艺思想上的反映,这种思想直接导致了后来以“温柔敦厚”为基本内容的“诗教”的建立。“中和”广泛而深厚的哲学内涵,决定了它能被应用于各个领域。“中和”之美是古代诗文的审美原则和审美追求。

书法创作则吸收了“中和”的思想,并发展成为最重要的创作原则。它要求书法家在创作时要“志气和平,不激不厉”。唐代书法家孙过庭《书谱》中说:“数画并布,各异其形,众点齐列,为体互乖。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违而不犯,和而不同;留不常迟,遣不恒疾;带燥方润,将浓遂枯;泯规矩于方圆,遁钩绳之曲直;乍显乍晦,若行若藏。”[2](P59-60)“各异其形”追求的是对立统一,“众点齐列”犯的是罗列之忌。因之,书法创作要在迟疾、燥润、浓枯、显晦、行藏的对立双方之间做到“以他平他”,调和对立,不使任何一方过于突出。这是书法创作在用笔用墨上追求的“中和”之美。

章法结构是书法创作要考虑的主要内容,“中和”的理念对此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书法作品的结构美主要体现在汉字的笔画组合和结构形式上,正如刘纲纪先生所说:“书法的结构之难,并不在机械地求得平衡对称,而在从多样的微妙的变化中求得平衡对称。”[3](P270)这种平衡是一种动态的平衡,变化的平衡。清代书法理论家邓石如说:“字画疏处可使走马,密处不使透风,常计白当黑,奇趣乃出。”[3](P278)刘熙载在《书概》中也说:“书之章法有大小,小如一字及数字,大如一行及数行、一幅及数幅,皆须有相避相形相呼相应之妙。”[4](P271)这就是说,安排结构要讲疏密,恰当分布,有时让字的笔画左右伸展,突破行间空白,使之活起来;有时要把笔画安排得有远有近,有疏有密,黑白相间,参差不齐,使之具有生动活泼、乱中见整、整中有乱的艺术美,以追求结构章法的“中和”之美。因此,“中和”理论影响了一大批优秀书法家的创作,尤其是晋人书法,平和自然,含蓄委婉,刚柔相济,温文秀雅,被称为“中和”之美的典范。如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似“清风出袖,明月入怀”,被历代书家奉为至善至美的法书宝典。当然,“中和”的原则在一定程度上也束缚了书法家艺术个性的发挥,限制了书法创作的表现领域。明清之际,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人们对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的追求,突破了儒家“温柔敦厚”的传统诗文理念,推崇“尚真求实”[5](P363)的文艺思想。这种思想同样也影响了书法创作。明代晚期书画家徐渭、清代康乾时期的“扬州八怪”等,他们的书法不遗余力地张扬个性,强烈地表现自我,无不受到当时的文艺思潮的影响。

二、缘情

中国古代诗文是主达情性的。《尚书·尧典》说:“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1](下册218)孔颖达对“志”解释为:“在己为情,情动为志,情志一也。”[6](P107)《诗大序》则认为:“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7](P75)这些诗论都肯定了“诗缘情”的特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陆机更明确地肯定了“情”在诗文创作中的作用,他在《文赋》中说:“诗缘情而绮靡。”[7](第一册P171)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指出:“缀文者情动而辞发”[7]。唐代的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则进一步鲜明地指出:“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感人心者,莫先乎情”[7](第二册P96)。唐以后凡重视诗文审美素质的理论家都无一例外地肯定了情感在诗文创作中的地位与作用。

正是吸收了“诗缘情”的理论,书法创作才逐渐实现了由实用到艺术的发展。中国汉字在产生之初就已经注意到了造字的情感问题,如人言为“信”,止戈为“武”,羊大为“美”等,都强烈地表现出人们内在的思想情感和审美意识。就连象形文字“日、月、山、川、鸟、兽、虫、鱼”等,也都概括地描摹出客观事物美的形象。即使非象形的文字也没有失去形象性的特征,如鲁迅所说:“今之文字,形声转多,而察其缔构,什九以形象为本底”[8](P3)。这就是说非象形化的文字,其间架结构乃至偏旁部首,仍有形象的因素,仍然同现实生活中的某些形象存在着联系,同样可以表达一种意象,使人产生一种美感。

作为抒情艺术的书法创作,其情感的抒发主要是由于书法家的内在情绪同外界刺激发生共振和契合。这种情感的抒发,一方面可以使人内心积郁的情感通过书法创作得以渲泄,从而使心理情绪获得平衡,精神得到陶冶;另一方面,书法家的情感变化也会使他的作品呈现出不同的风貌:“喜则气通而字舒,怒则气粗而字险,哀则气郁而字敛,乐则气平而字丽,情有轻重,则字之舒敛险丽,亦有浅深,变化无常。”[9]如唐代书法家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这是他为追念在“安史之乱”中被杀害的侄儿季明所写的祭文草稿。此稿为即兴之作,从文稿的涂抹、推敲和修改,我们可以看出颜真卿的悲痛和沉吟。作品的章法从规整到凌乱,书体从行楷到狂草,这些变化映射出了作者“孤城围逼,父陷子死,巢倾卵覆”的悲愤之情,表达了对安禄山叛乱的痛恨和对亡侄季明的深切怀念。而《流州帖》是颜真卿在获悉两处平叛取得胜利后写的,帖上字迹流畅而又纵笔直下,一种欣喜若狂的心情,跃然纸上;《争座位帖》则笔墨间透出怒气;《中兴颂》“宏伟发扬,状其功能之盛”;《颜家庙碑》则“庄重笃实,见其承家之谨”[10](P169)。再如宋代文学家苏轼被贬黄州后,面对茅屋、破灶、湿苇、野菜和寒食,百感交集,写下了《黄州寒食帖》,把满腹的哀怨、屈辱、激忿相互交织的复杂感情倾注于诗中。

同时又以错综变化的线条,勾画出了他复杂的感情和痛苦的内心世界。可以说,这些作品都无一例外地表明笔墨随感情的起伏而跳动,表现了强烈的情感。诗文的抒情具体而直白,书法的抒情则抽象而含蓄。诗文的抒情主要通过言语对客观事物的摹状和主观情感的直接抒发来实现,而书法的抒情则更多的是通过抽象的符号和特殊的形式感来表达;诗文的抒情强调教化、感染,而书法则注重自娱即“自散怀抱”。书法家通常把书法创作当做一种抒发情感、修身养性的手段,而忽略了书法作为艺术对人的感染作用。尽管书法的抒情同诗文的抒情在方式方法上存在差异,但在通过一种艺术手段表达作者的主观情感这一点上,书法创作与诗文创作二者是相互渗透和影响的。 转贴于

三、意境

意境是中国古代诗文理论中一个重要的美学概念,它来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汉译佛典。佛教的理论强调人的心理与精神作用,佛教徒竭力超脱一切物质空间而回归自己的心灵空间。于是汉译经者便借用表现地理空间、国土疆域的“境”或“境界”一词来表述这种心灵空间和精神世界,尤其是表现佛理、佛法所能引导人进入的冥想的极致。“境”或“境界”的概念后来逐渐被引入诗文理论,它是“指作者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11](P270)。而真正大力标举意境,并且深入探讨意境涵义的是清代的王国维,他不仅注意到诗人主观情感的一面,同时又注意到客观物境的一面,必须二者交融才能产生意境。他认为意境是由真景物和真感情两者契合而成,造境和写境都是主客观交融的结果,从而建立了一个新的诗歌评论标准,丰富了中国诗歌理论。

从这些理论可以看出,诗文创造的意境,必须同时具备“情”和“景”,并使二者有机融合。与此相比,书法创作的意境,也是由书法家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相互交融产生的。它主要通过抽象的点画来创造一种美的形式,从总体上反映客观事物的感性形象,同时又渗透了书法家的某些情感,以一种特有的艺术形式创造一种意境的美。

书法意境的创造,首先要求书法家进入一种虚静的状态,东汉书法家蔡邕说:“夫书,先默坐静思,随意所适,言不出口,气不盈息,沉密神采,如对至尊,则无不善矣。”[12](P6)王羲之也认为,“夫欲书者,先乾研墨,凝神静思,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令筋脉相连,意在笔先,然后作字。”[12](P26)清代周星莲说:“神凝则象滋,无意而皆意,不法而皆法。”[12](P726)只有进入这种“虚静”的状态,才能摆脱各种名利杂念的影响,以便充分驰骋自己的艺术想像,在构思中形成最优美的艺术意象。其次,书法意境的创造是书家通过对自然现实中的一些现象的观察和体验,在其作品中抽象地映射出一种美的意境,从而使欣赏者产生一种与客观感性形象相应的联想。如意境庄严的作品可以表现博大的情怀,使人联想到高山瀚海、危楼深宇、忠臣义士,如颜真卿的楷书《大唐中兴颂》、汉隶《乙瑛碑》;意境秀雅的作品行笔活脱轻盈,线条圆润飘逸,结体疏朗空灵,章法舒敛自如,使人想到蓝天白云、小桥流水、簪花仕女,如王羲之《兰亭序》、褚遂良的楷书;意境粗犷的作品运笔奔放,结体开张,章法恣肆,动感强烈,使人联想到迅雷骤雨、龙腾虎跃、骏马驰奔,代表作如张旭《古诗四帖》、汉《石门铭》等等。我们欣赏王羲之《兰亭序》时,总是给人一种平和自然的美感,这种美感又引导我们进一步体味诗人那诗酒集会的闲适、飘逸的情致,这种感受既不全是《兰亭序》的作品本身,也不单是王羲之创作这一艺术作品时的情感,而是二者的结合、融彻后所生成的意蕴和情致,这就是书法艺术作品的意境所在。

从总体上看,中国古代诗文理论对书法创作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虽然这两种艺术形式各有自己的发展规律,但从审美思想、创作方法和欣赏习惯上看,二者的交叉点很多。研究它们之间的互相关系,有助于我们把书法艺术放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这个更为广阔的空间去思考和探索,从而把握其创作规律,促进书法艺术得到更快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四书五经[M].长沙:岳麓书社,1991.

[2] 冯亦吾.书谱解说[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2.

[3] 刘纲纪.书法美学简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79.

[4] 田连波.美学原理新编[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88.

[5] 王忠阁,孙宏典.中国近古文学思潮[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

[6] 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本.

[7] 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8]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

[9] 刘鸣.试论书法艺术的审美本质[J].安阳师专学报,1999,(1):78-80.

[10] 钟明善.中国书法史[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1.

感人的情书篇10

读书好,好在什么地方呢?说起来就多了,读书不仅能把书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激起人的各种感情,让人获得多种美的享受,而且还有拓宽知识面等等好处。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要书读得多,决不可能什么都写不出。因此古人的这句话,就应验了多读书的好处。

读好书能感染人,陶冶人,有助于人的品德修养,还有助于扩大知识面,具体的说,就是古代小说不烦琐,引人入胜而非索然无味。现代文艺作品,必须充满真情实感,而又质朴浅显的书才算是好书。

所以我觉得我应该去读苏联高尔基写的《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这本书。这个故事主要讲述了高尔基童年时代,十一岁和十六岁时的故事。这本书充满了真情实感,非常感人。我想,只要读了这本书的人,一定会倍感自己童年的幸福。

其次,我觉得我们中学生还应该读的一本书是《达芬奇密码》。这本书是一本推理破案小说,里面的情节一环扣一环,天衣无缝的雅俗融合,难觅破绽的情节营造,让你感受到欲罢不能的阅读。这类书还能锻炼人的逻辑思维能力。总的来说,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