谚语故事十篇

时间:2023-03-18 23:57:38

谚语故事

谚语故事篇1

1.斫断手指头潮汕人比喻某些人做错了事之后决心改正,痛改前非或指某个人下定了决心,总是用“斫断头指头”这个俗语。

唐朝玄宗年间,发生了历史上有名的安史之乱。当时的名将张巡守睢阳城,浴血奋战。但寡不敌众,只好派手下大将南霁云向其它城守将讨救兵。南霁云带了三十名骑兵,奉命突围到附近的临淮关搬救兵。敌军数万人发现南霁云等的踪迹,就四面拦截,不放他过去。南霁云左右驰射,人马所到之处,好象闪电一样,倏尔明灭,使得敌军神摇目眩,不知所措。南霁云突围成功,到达淮阳时只损失两名部下,唐朝的将军们都妒忌张巡的威名,坐视其败,不愿伸出援手。临淮的守将贺兰进明,尤其如此。南霁云苦口请兵,贺兰进明只是不答应。南霁云悲愤之至,在宴会中拨出佩剑,砍断一只手指,鲜血淋漓地斥责贺兰进明自私,座中人不禁为之泪下。

睢阳城破,张巡、南霁云等被俘不屈,以身殉国。

潮阳及澄海都建有双忠公祠,以纪念张巡和许远。而南霁云“斫断手指头”的这个典故,也随之流传。但其语义已有所演变。

2.上梁不正下梁歪宋朝的时候,有个叫陈州的地方,这里连着三年都没有下过雨了,地里的庄稼都枯死了,老百姓没有粮食吃,到处流浪乞讨.朝廷知道后,便派刘衙内的儿子刘得中和女婿杨金吾到陈州发放粮食,救济灾民.临走时.刘衙内悄悄地对他们俩个说:"你们两个去陈州发放粮食救灾,这可是个发财的好机会呀!你们到那里这后,就把米价抬高,由五两一石改成十两一石,然后再往米里面和一些泥土和糠秕,这样我们就可以借这个机会大赚一笔啦!"两人听了,会意地点点头,然后便离去了.到了陈州后,刘得中和杨金吾两人便按父亲说的那样,把米价改成了十两一石,往米里面掺了很多土和糠秕,还在称上面做了手脚,短斤少两.老百姓看到买来的米不仅价格高不够斤数,而且里面还有很多泥土和糠秕,心里非常气愤,于是便联合起来,到官府那里告状,谁知这件事情传到了包拯的耳朵里,包拯是当时有名的铁面无私,公正执法的官员,他知道后,亲自到陈州了解情况,调查清楚之后,便马上把刘得中、杨金吾抓了起来,按照法律判处了死刑.

3.凡事学大丈俗语:“凡事学大丈”意指做事心中无数,盲目跟从。“大丈”本指大姨父,潮汕习俗大人跟小孩称呼对方以示尊敬,所以襟弟称襟兄也称“大丈”。“凡事学大丈”这个俗语,源出民间流传的一则“傻女婿故事”。传说以前有一位傻女婿要到岳母家祝寿,妻子怕他出洋相,便告诉他:“大姐夫是个知书识理的人,到了我妈家,你就跟他学着做就行了。”翌日,到了丈母娘(岳母)家,傻女婿便细心注意大女婿的一举一动,认真模仿。在筵席上,大女婿举杯向丈母娘祝寿,他也举杯祝寿;大女婿为丈母娘夹菜,他也夹菜;规规矩矩,很有风度。丈母娘心想小女婿虽没读书,也甚懂理,心里很高兴。席间大女婿掰分一粒蚶吃,并用手帕将蚶壳包下,然后又吃豆粉汤。小女婿一不留心没看清楚,以为大丈吃蚶是连壳吞下,心想这可能是礼貌吃法。于是,也拿了一粒蚶放进嘴里,拼命往喉咙里咽。这谈何容易,他被哽得好苦。大女婿见襟弟这般傻相,忍不住大笑一声,谁料刚吞下的豆粉丝从鼻孔中喷了出来。傻女婿见状,惊惧万分,忙把蚶壳吐出,连连说:“大丈啊大丈,你那‘蛤蟆吞涎’已经把我哽得半死。这一着‘牛囝穿鼻’我确实学不来!”弄得大丈哭笑不得,众人却被逗得哈哈大笑起来。

4.孟母三迁孟子三岁丧父,由其母亲抚养成人。小时候住山东邹县城北二十五里的马鞍山下,村名叫范村,村不远有一片墓地,出殡的人群常从孟子家门口经过,於是孟子就模仿送殡的人,孟母看见了,认为「此非所以居吾子也,就把家搬到城国北部的庙户营。可是这裏街上相当繁华,东部住一个杀猪屠户,孟子就学屠户的样子,整天嬉戏。孟母感到这裏也不宜培养孩子,便又移居於「学宫之院,即县城南门外子思书院旁。从此,孟子被琅琅的读书声所吸引,孟母甚喜,就把孟子送进了这所学宫读书,他勤奋读书,终成大儒。

谚语故事篇2

关键词:谚语;文化;翻译

引言

我国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说过:“外国文字最难了解和翻译的第一是联想意义,它带有特殊的情感氛围,在字典中无从找出,如果我们不熟悉一国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对于文字的这种意义就茫然,尤其是在翻译时这一种字义最不容易对付。”谚语是一种最富联想意义的语言现象,它是由一种简单符号传达复杂信息的方式,其特点是能够引起读者联想到与之相关的历史故事、民间传说以及文学故事等。

一、谚语的内涵

何谓谚语?谚语是指“在群众中间流传的固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谚语的绝大部分是人民群众对长期生活经验的科学总结,有的是来自文学名著的警句妙语。英语谚语中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圣经,以格言或箴言的形式,总结生活的经验、阐述做人的道理,因此在群众中广为流传。在语言形式上,英汉谚语具有非常相似的特征。

二、英汉谚语的特征

(一)用词精炼、句式整齐

经过长期的实践,谚语的用词十分讲究,单句间接凝练、言简意赅,双句大多采用对仗,结构整齐、对称。

汉谚:1、滴水穿石

Constantdroppingwearsthestone

2、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Asdistancetestsahorse''''sstrength.sotimerevealsaperson''''sheart.

英谚:1、Outofsight,outofmind.

眼不见,心不烦。

2、Likefather,likeson,有其父,必有其子。

(二)音韵和谐、易于上口

谚语经过人们长期的使用流传,具有很强的口语化特点,单句讲究韵律,双句讲究对仗,因此说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悦耳动听。

汉谚:1、嘴上无毛,说话不牢。

Downylipsmakethoughtlessslips.

2、失之东隅,收之桑隅。

Whatonelosesontheswingsonegetsbackontheroundabouts.

英谚:1、Aeeidentswillhappeninthebest-regu-latedfamilies.

家规再严,丑事难免。

2、Emptyvesselsmakethemostnoise.

滴瓶不响,半瓶叮当。

(三)比喻生动,寓意深刻

谚语来源于生活又反映生活,包含着许多生动形象的比喻,往往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汉谚:1、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Aslongasgreenhillsremains,there''''llneverbeashortageoffirewood,

2、宁为鸡头,毋为牛后。

Betterbethehead0fadogthanthetailofalion.

英谚:1、Greatmindsthinkalike.英雄所见略同。

2、Acontentedmindisaperpetualfeast.知足者常乐。

三、英汉谚语的翻译方法

由于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同一内容的谚语,由于各民族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不同,有不同的说法,因此谚语的翻译需灵活处理。一般来说,谚语的翻译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同义谚语借用法

同义谚语借用法就是运用相同意思的谚语相互翻译的方法。虽然英语与汉语在语言习惯、民族特色、地方风情等方面有着极大的差别。但是在某些谚语无论内容、形式都有相似之处,其中运用的对仗、比喻等修辞手法也大致相同,且表达的意义也相同。对这些谚语采用同义谚语借用法,一方面可使译文更加通顺,另一方面更容易为译文读者理解和接受。汉谚:1、一次被火烧,二次避火苗。

Aburntchilddreadsthefire.

2、失败是成功之母。

FailureisthemotherofSuccess.

英谚:1、Likebegetslike.龙生龙,凤生凤。

2、Wallhaveears.隔墙有耳。(二)直译法

采取直译法翻译谚语,指在翻译时尽量保持源语谚语的语言形式,包括用词、句子结构、比喻手段等,把原来的内容、形式、精神都输入到译文中,保留形象,努力减少翻译中的损失。张培基在《习语汉译英研究》中指出直译法的重要性,“由于一国语言中的习语最能集中反映该国的民族文化、传统等各种特点,民族色彩很浓,习语的直译就有了它的特殊重要性。”

汉谚:1、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Itiseasytododgeaspearintheopen.buthardtoguardagainstanarrowshotfromhiding.

2、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Afireonthecityhallbringsdisastertothefishinthemoat.

英谚:1、Forbiddenfruitissweet.禁果分外甜。

2、Halfaloafisbetterthannobread.

有半块面包总比没有好。

(三)意译法

由于语言结构和文化背景的缘故,有一部分谚语无法进行直译。这部分谚语一般没有很强的比喻,或者根本没有比喻,且这类谚语的特点是寓意较深且隐含于较浅显的字面下,带有浓厚民族色彩且多来源于历史典故,我们就没有必要去追求原文的形式了,而应选用意译法表达出来。意译主要是指在翻译时抓住内容和喻义这一重要方面,牺牲形象,结合上下文灵活地传达原意,帮助译文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

汉谚:1、塞翁失马,安知非福?Alossmayturnouttobeagain.

由于译文读者不了解该谚语的背景,无法理解它的直译“Whentheoldmanonthefrontierlosthismare.whocouldhavesuggesteditwasablessingindisguise?”

2、天有不测风云。

Somethingunexpectedmayhappenanytime.

“天有不测风云”,若把它的字面意义和形象意义毫无保留地译成英语。会使英文读者不知所云,因为汉语中“风云”的文化含义一般的西方人很难理解,若把它的隐含意义译出,就一目了然了。

类似的,在英语当中也有很多只宜意译的谚语,如:WhenGreekmeetsGreek.thencomesthetugofwar.两雄相争,其斗必烈。(不宜直译成“希腊人遇上希腊人。定有一场好斗。”)

(四)直译和意译兼用

由于汉英两个民族在文化传承、语言结构、表达习惯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在许多情况下,单独使用直译或意译不能达到目的,因此要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采用直译保留原文比喻形象,兼用意译作适当补充,不给读者造成错误联想。

对一些喻在言外的汉语谚语可以采用这种翻译方法,例如:一个碗不响,两个碗丁当。Onebowlisquiet,tWObowlsmakearow.(译文中的前半句采用直译法,后半句中的“丁当”意译为吵架,不仅弥补了直译的不足,将含义译出,而且收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同样的,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可以翻译为:SimaZhao''''sintentisknowntoall.thevillain''''sdesireisobvious.

四、英汉谚语互译时需注意的“三化”

(一)民族化

谚语和本民族的社会文化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翻译时不仅要了解本民族的文化和社会习惯,而且要了解译人(书面语)语的社会习惯、生活习俗等文化背景。千万不要用充满本国民族色彩的谚语去翻译原文,也就是说不能用含中国地名或人名的汉语谚语去译英语谚语,反之亦然。

下面这个例子都是有欠考虑的,译文充满了异国文化色彩,让读者感到啼笑皆非。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译文1:UntilQingFuisdoneawaywith.thecri-sisinthestate0fLuwillnotbeover,译文2:Therewillalwaysbetroubleuntilhewhostirsitupisre-moved.

分析:如果读者不了解这句汉语谚语所包含的历史文化背景,他们看到译文1就会大惑不解。庆父是鲁庄公的弟弟,庆父不死,鲁国的祸乱就平息不了,比喻不除掉罪魁祸首,就不会有安宁。所以还是选择译文2比较好,因为把这句汉语谚语的寓意翻译出来了,读者也就容易理解了。

(二)口语化

谚语在语体上非常接近日常口语,具有很强的口语化特点。谚语翻译时要注意口语化。

汉谚:少见多怪。试比较两种译文:Wonderisthedaughterofignorance,(口语化)Seeinglittleisthecauseofamazement.(书面语)

英谚:Theleopardcan''''tchangeitsspots.试比较两种译文:是豹改不了斑纹,是狗改不了吃屎。(口语化)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书面语)

(三)艺术化

谚语翻译要注意语言的艺术性。一要注意用词的精练,二要注意上下两句的对仗,尽量使译文具有韵律又押韵,通俗易懂。

汉谚:酒后吐真言。Winein,witout,看菜吃饭,量体裁衣。Fittheappetitetothedishesandthedresstothefigure.

英谚:Menmaymeetbutmountainsnever.山和山无法碰头,人和人总会相遇。(不要译为“人也许会相见,可是山头却不会。”)Whohasnevertastedbitter,knowsnowhatissweet.不尝黄连苦,怎知蜂蜜甜。(不要译为“一个从来没有尝过苦味道的人是不知道什么叫甜味的。”)

谚语故事篇3

【关键词】英语谚语;修辞手法;翻译

英语谚语句式灵活多变,短小精悍,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记忆,所以在人群中流传度很高,而且它蕴含了丰富的词汇,各种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揭示了一个又一个道理,浅显易懂,却又耐人寻味,可以说谚语是瑰丽的语言的宝库里的一颗耀眼的明珠。

一个民族的谚语,蕴含着该民族的人们在其漫长的社会实践和日常生活中所感受的酸甜苦辣,也浸透着他们的劳动汗水和顽强拼搏的精神。在跨国交往日益频繁、跨文化交际日新月异的21世纪,研究英语谚语,品味英语谚语中所浸含的精神营养,学习英语谚语、掌握英语谚语的用法并使之服务于与西方人的融洽交往,是十分必要是。并且在学习谚语的过程中,既可以找到西方人的历史踪迹,也可以领略到他们对生活的体验、对社会、对人间百态的观察以及对事物哲理的精辟总结。

1.英语谚语的修辞

有人曾说过英语谚语具有诗的活泼,文的凝重,熟语的简练。总之言简意赅、富含哲理、生动形象、幽默风趣等特点,而它所使用的修辞手法更是多不胜数,而这些修辞手法更是让英语谚语散发出多亩的光彩,例如比喻、拟人。

明喻(smile):以两种具有相同特征的事物和现象进行对比,表明本体喻体之间的相似关系,简单地说,指一种事物被比作另一事物,其中本体和喻体都出现,比喻词有like,as,as if,as though,as……as等。如:Books like friends,should be few and well chosen.书籍如朋友,宜少宜精选。Beauty fades like a flower.花易谢,美难再。

暗喻(metaphor):这种比喻不通过比喻词进行,而直接将事物当作另一事物来描写,本体与喻体的关系比明喻更加紧切。例如:Time is money.一寸光阴一寸金。speech is silver,silence is gold.(说话是银,沉默是金)。

借喻(metonymy):用一个事物来替一个与他相关的事物,一半都是喻体出现,本体不出现。

No cross no crown.没有困难就没有成功。“cross”是“十字架”代表困难,“crown”是“花冠”代表成功。

拟人(personification):把非人的东西如动物、植物、物体赋予人的特性,如感情、思想和行为方式。如:Fact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事实胜于雄辩)。Field have eyes,and woods have ears.(隔墙有耳)。

拟物(zoosemy):把人当作物(包括动物、植物、抽象概念等)來写,与拟人恰好相反。

He will wag as the bush wags.见风使舵。Who keeps company with the wolf will learn to howl.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重复(repetition):谚语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词连续或间隔重复,达到增强语气,突出重点,引起读者关注。

首句重复Like father,like son.有其父必有其子

句尾重复A bargain is a bargain.契约终是契约

首尾重复Nothing will come of nothing.无风不起浪

不规则重复Never trouble till troubles you.不要自找麻烦

蝉联(anadiplosis)是反复的一种,即首尾重复Love asks faith,and faith asks firmness.爱情要求忠诚,忠诚要求坚定。

对比(contrast):将两个事物或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比较,使读者有比较鲜明的认知。Be swift to hear,slow to speak.敏于听,而缓于言。One foe is too many,and a hundred friends too few.一个仇人够多,百个朋友嫌少。

夸张(hyperbole):运用丰富的想象,夸大事物的特征,以增强表达效果。

Content is more than a kingdom.知足常乐。A single slip brings eternal regret.一失足成千古恨。

典故(allusion):就像前面所说的,英语谚语来源很广泛,很多是来源于名人和文学著作,所以很多的谚语都包含典故。All roads lead to Rome.条条大路通罗马。See Naples and die.看了那布勒斯奇景,就是死了也甘心。

对偶(antithesis):就是把意义相反的词、短语、句子放在对称的位置上,以突出事物们的鲜明特征。No pains,no gains.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Hope is a good breakfast,but a bad supper.开始时有希望是好事,结束时再希望就不好了

矛盾修辞手法(oxymoron):用两种不相调和甚至截然希艾娜广泛的特征来形容一项事物,在矛盾中寻求哲理,以便收到奇警的修辞效果。More haste,less speed.欲速则不达。Beauty and folly are often companies.美与蠢,常相伴。

交错排列法(chiasmus):一个句子或一段文字以相仿的顺序重复前面的词语,使得内容得到对比显现。The seed is in the fruit and the fruit in the seed.果实里有种子,种子里有果实。

Better be ill spoken of by one before all than by all before all before one.宁愿一人在众人面前说你的坏话,不愿众人在一人面前说你的坏话。

押韵(Rhyming):英语谚语中经常使用押韵这种手法,来增加语感和感染力。如:

Practice makes perfect.熟能生巧。A good fame is better than a good face.美誉胜过俊脸。

Man proposes,God disposes.谋事在人,成事在天。Well begun is a half done.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总之,英语谚语囊括了许多修辞手法,仔细阅读这些有谚语,细细品味其中的修辞手法,就会让人们感到英语语言的优美,也会让人们充分的理解谚语,细细品味其中的修辞手法,就会让人们感到英语语言的优美。

2.英语谚语的翻译

要想灵活的运用英语谚语,我们就必须理解它,翻译好它。可是我们知道一个民族的谚语蕴含着该民族深厚的文化,所以我们在翻译它的时候就要注意全面的考虑历史背景、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寓言神话等诸多因素。从而才能正确的理解和翻译谚语本身所蕴含的深刻含义。翻译英语谚语的标准就是准确的保证原文的含义,保留原作者的风格,最重要的是要读者能看懂和理解。一般来说,英语谚语的翻译方法如下:

1)直译:如果英语谚语和汉语谚语在形义方面完全相同、或者英语谚语的形式和意义均能为中国读者接受,在这种情况下采用直译既能再现原文的比喻形象和意义,还能保留原文的独特的手法和不同的风味,借以丰富汉语语言。比如:Heaven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天助自助之人。Speech is silver,slience is gold.雄辩是银,沉默是金。Barking dogs do not bite.吠犬不咬人。

2)意译:英语谚语蕴含深厚的文化背景,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一些英语谚语中的典故不为中国读者所熟知,这时候采用直译是不恰当的,所以应选择意译。意译主要是指在翻译时抓住内容和喻义这一重要方面,牺牲形象、结合上下文比较灵活地传达原意。

以下是直译与意译的比较:

When Greek meets Greek,then comes the tug of war.

直译:希腊人遇上希腊人,必有一场好斗

意译:两雄相争,其斗必烈

对不太熟悉有关希腊传说的中国读者来说,就不太明白其中的含义,此时采用意译最好。

The leopard can not change his spots.

直译:豹不能改变它身上的斑纹

意译: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从这些例子中,可以清晰的看到,意译的结果比直译更接近谚语本身的隐形含义,使读者能够更充分地理解该谚语。

3)直译与意译合用:这种译法可用来处理那些部分可以直译,另一部分不方便直译的英语谚语。例如:All asses wag their ears.驴子爱摆耳朵,傻子爱装聪明。Every bird likes its own nest.鸟爱自己的巢,人爱自己的家。If there were no clouds,we should not enjoy the sun.如果没有阴云,就不觉得太阳的可爱;不知道苦,就不知道甜。

4)归化:就是套用汉语谚语来翻译英语谚语。由于文化的差异,英语谚语中的形象不符合汉语习惯时,直译出的意义就不易于被理解和接受,意译则又失去了谚语生动形象的特点,这时可采用归化法。恰当的归化可以使译文地道简洁、生动活泼,便于读者接受。如:It is a foolish bird that soils its own nest.兔子不吃窝边草。Give a person a dose of his own medicine.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3.英语谚语翻译中要注意的问题

1)切勿望文生义。一般来说,英语谚语都是比较好懂的,但是谚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所以翻译谚语时不能仅凭字面的意思来翻译,这容易范望文生义的错误。实际上翻译时要仔细揣摩,细细品味,根据语境来翻译,有时候甚至要追根朔源。

“Fine feathers make fine birds”这条谚语常被理解为“佛要金装,人要衣裳”这个意思,但它更深一层的含义却是指那些长得并不漂亮,而过分打扮的人,含有讥讽的语意,可译作“好的衣装只能打扮出好外表”。

2)切忌滥用归化翻译法。有些谚语如采用归化法,就会抹杀了原文的异国文化色彩。Beauty lies in lover’s eyes.情人眼里出西施。都知道西施是我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如果这样翻译就体现不出英语谚语的文化色彩。所以翻译成“情人眼里出美人”会更好一些。

参考文献

[1]胡曙中.英汉修辞比较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3,11.

[2]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9.

[3]谭云杰.英译汉技巧与实例[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4.

[4]汪福祥,蔡坚.英语谚语妙语500例[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0,1.

谚语故事篇4

【关键词】谚语;修辞美

谚语是熟语的一种,是广泛流传于人们口头上的通俗易懂而又含义深刻的固定语句。其特点是:内容广泛而丰富,语句短小而精悍,艺术手法灵活而多样,便于记忆,便于传诵。但自古以来,正统的文人墨客却看不起谚语,刘勰就曾说:“谚者,直语也,廛路浅言,有实无华。”(《文心雕龙•书记》)后世的文人墨客更是称之为俗谚、乡谚。然而,古往今来,无数优秀的文学作品却又在大量的引用谚语阐述事理。例如:“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僖公五年》)“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贾谊《过秦论》)“老鹰不吃窝下食”(鲁迅《阿Q 正传》)“看菜吃饭,量体裁衣。”(《反对党八股》)“谁个背后无人说,那个人前不说人?”“任凭风浪起,稳做钓鱼船。”(刘少奇《论共产党员修养》)

是什么力量促使谚语具有这么顽强的生命力?究其原因,谚语除具有“深邃的哲理美”、“浓郁的情趣美”、“和谐的韵律美”、“凝练的结构美”之外,(详见笔者的《谚语的四美》)还与其出色的修辞美分不开。本文试就此浅论之。

比喻句。比喻是指描写事物或说明道理时,用与它有相似点的别的事物或道理打比方的修辞方法。是语言中最富有表现力的一种修辞方法,也是谚语中最常使用的修辞方法。例如:“话说三遍淡如水”、“粪是地中宝”、“闭着眼睛捉麻雀”。这些谚语或明喻、或暗喻、或借喻,喻理形象、生动、深刻。

夸张句。夸张是在客观真实的基础上,对事物的特征、程度、作用等故意作夸大或缩小的描述的一种修辞方法。这种夸大与缩小,不是真实却胜似真是,由于突出了事物的本质,所以给人以非常真实之感。例如:“良言一句值千金”、“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反问句。反问是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观点和肯定的结论,以加重语气的一种修辞方法。特点是:无疑而问,明知故问,只问不答。带有讽刺性,鼓动性。是谚语常用的修辞方法之一。例如:“世上哪有不散的筵席”、“不顶千里浪,哪来万斤鱼”、“不挑千斤担,哪来铁肩膀”。

对偶句。对偶是指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义密切相关的两个短语或句子,成对排列的修辞方法。他为诗歌所常用,也被谚语所常用。例如:“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石看纹理山看脉,人看志气树看材”。这些谚语,犹如诗歌一样,节奏鲜明,琅琅上口,易于记忆,便于传诵,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

有的谚语虽然有字眼重复的现象,但意思相对、相关或相反,结构相同,字数也相等,仍不失为对偶格式,亦为佳句。

对比句。对比是指把两种不同的事物(简称“两体”)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简称“一体两面”),放在一起加以比较,明确表明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的修辞方法。使用这种修辞方法构成的谚语,观点突出,具有鲜明的表现力。例如:

把两种相互排斥的对象放在一起加以对比,说明结果:“鸡窝里飞不出金凤凰”、“狗嘴里吐不出象牙”、“靛缸里拉不出白布”。

把需要肯定或否定的两种事物放在一起加以对比,表明取舍态度:“要打当面鼓,莫敲背后锣”、“宁喝朋友水,不吃敌人蜜”、“莫学桐树半年绿,要学松柏四季青”。

把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加以比较,从比较中肯定一个方面:“百闻不如一见”、“言教不如身教”、“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

回环句。回环是指两个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或句子成分,循环往复的使用,说明两种事物之间相互依赖或排斥关系的一种修辞方法。特点是:不仅趣味性强,而且增强了表达效果。例如:“留情不举手,举手不留情”、“骄傲不进步,进步不骄傲”、“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白描句。白描是指对客观事物的实际状况予以具体描摹的一种修辞方法。特点是:这种描摹不加渲染,不作修饰,轻轻一两笔就把客观事物的形貌、状态和内在联系或特征表达出来,既朴实,又形象。虽然浅显直白,但说里深刻。例如:“树倒猢狲散”、“臭肉引苍蝇”、“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

谚语故事篇5

[关键词]谚语;婚姻观;爱情;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7-0087-03

一、引言

谚语是人类文化中最古老、最有价值的语言表示形式之一。如果说语言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镜子,那么谚语便是这镜中的明珠,是语言中最为闪光的部分。谚语内容精辟,寓意深邃。能够流传下来的谚语都是有生命力的,即谚语所表达的道德观念等自明之理仍被人们所接受并认同。谚语经过世代相传,经过千锤百炼,凝聚了一个民族智慧的结晶,蕴藏着该民族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以及对人生的看法。任何一个民族的婚姻观念都有其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当然也通过谚语这一有效的载体体现出来。本文试图通过汉英谚语这一载体探讨中西方婚姻观念的相同点和不同之处。通过对相关资料以及《英汉双解英语谚语应用词典》、《新编谚语辞典》和《常用谚语分类辞典》中的近三万条汉英谚语的对比研究,笔者发现中西方在谚语中所表达的婚姻观有共同之处,但主要表现为差异。

要探讨中西方的婚姻观念,就不能不首先分析中西方女性在家庭中的传统地位,这是因为人类历史上大部分时间都是男权主导的社会,女性在家庭中传统地位的变化对中西方婚姻观念的形成和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中西方家庭中女性传统地位分析

为了深入探讨中国女性在家庭中的传统地位,我们就必须研究一下《礼记》等相关论著。而要了解西方女性在家庭中的传统地位我们就要研究一下与《论语》同时代的《圣经》。这是因为西方文化有三个源头:一是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代表的古希腊文明;二是古希伯来犹太教文明;三是古罗马文明。这三大源头后来融汇起来以基督教的形式构成了西方文化体系。

在中国封建社会,反映和系统论述女性服从男性的论著浩如烟海,而《礼记》的家庭伦理观使中国的婚姻观走向专制化和僵硬化。它提倡“三从四德”的妇道观念,即“幼从父兄,嫁从夫,夫死从子”(《礼记・郊特性》)和“妇德、妇言、妇容、妇功”(《礼记・昏礼》)。《仪礼・丧服》中也认为:“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故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故父者,子之天也;夫者,妻之天也。”丈夫是妻子的“天”,犹如父亲是儿子的“天”一样神圣、权威。汉代班昭在《女诫》中也认为“礼,夫有再娶之义,妇无二适之文。故曰:夫者,天也。天固不可逃,夫固不可离也。”认为丈夫可以再娶,妻子却不能再嫁。到了宋代,对妇女的守贞要求更为严格。北宋时有人问程颐:“或有孤孀,贫穷无托者,可再嫁否?”程颐说:“只是后世怕寒饿死,故有是说。然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二程遗书》),程颐认为妇女改嫁就是“失节”,守节比生命更重要。

《圣经》中也有大量关于妇女必须服从男人的故事和言论。《旧约》上说上帝用男人的一根肋骨创造出女人并吩咐她服从男人,并在第二章第21-24节说:“And Adam said,This is nowbone of my bones,flesh of my flesh:She shall be called Woman,because she was taken out of Man.”《新约》教导妇女作为妻子应当顺服自己的丈夫,如同顺服主。而基督教关于夏娃经不起撒旦的诱惑而使人类失去了伊甸园之说使女性历来备受责备。女性作为“第二性”和“男人的肋骨”,在父权社会的历史上是处于从属地位的。

在中国,男权主导和“女主内,男主外”的观念历经各朝各代的不断完善已被系统化和理论化,并形成了苛刻的制度。尽管新文化运动对此发起了猛烈的冲击,但几千年所建立起的堡垒不可能顷刻间灰飞烟灭,它的影响仍将长期存在。近一个世纪以来,随着女性社会地位的不断提高,这些旧的家庭伦理道德观念逐渐被淘汰。但是,其中的一些思想在中国女性的观念中仍有残留,与西方女性相比,他们更看重婚姻与家庭,“相夫教子”的观念很重。而在西方,尽管《圣经》要求女性要服从男性,但其思想却没有像男权思想在中国这样被众多的著作系统化和理论化,虽然在一些西方文学作品中也有过封建伦理道德下的女性受害者形象,但其要求女性服从男性的制度也远没有中国这样近乎残酷的苛刻。随着文艺复兴的思想启蒙和工业革命带来的女性经济地位的提高,女权运动蓬勃发展,女性要求越来越多的与男性平等的机会,家庭不再是女性的唯一,女人也不再是作为“第二性”而存在,而且现代西方女性根本就没有“相夫教子”的概念。

三、中西方婚姻观念比较

在汉英谚语中所反映的中西方婚姻观有着巨大的差异,这些差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婚姻与爱情方面

在婚姻与爱情两者之间,中国人更注重婚姻,甚至认为婚姻是上天的安排,有缘的人才能结合到一起。因此有“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手难牵”、“百年修得同床度,千年修得共枕眠”,夸奖般配的一对为“天生的一对,地造的一双”。中国人侧重于把婚姻看成是一种缘分,对婚姻寄予很高的期望值,希望能够天长地久,因此“百年好合”是对一对新人最好的祝福。而西方人更倾向于把婚姻当成一种契约,因此很多人进行婚前财产公证或签订婚前协议,西方人认为这是很自然的事,不会受到任何非议。他们更看重的是婚姻中的爱情,因而西方人更侧重于用谚语歌颂爱情,认为爱情至上,这样的谚语不胜枚举,如“Life is a flower of which love is the honey”(人生是花朵,爱情是花蜜),“Love can turn the cottage into a golden palace”(爱情可使茅屋成为金碧辉煌的宫殿)和“Love makes the world goround”(爱情使世界运转)等等。正因为中国人强调婚姻的重要,才会有“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样强调男女长大成人就该结婚的谚语。而在英语中却没有这样的谚语,与此相反的谚语却很多。如“It is good to marry late or never”(最好晚结婚,否则别结婚)。甚至认为“A young man married is a man that'smarred”(男子早婚,种下祸根),“Early wed,early dead”(早婚早夭)。

(二)生儿育女方面

中国人通常把婚姻和生儿育女结合在一起,《礼记・昏义》中说:“婚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因此有“奉子成婚”的说法,而且把“早得贵子”作为对新人的祝福,另外,还有“早生儿子早得济”,“养儿防老,积谷防饥”和“有屋不怕寒露风,有子不怕老来穷”这样的谚语,甚至认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而西方人却并不认为婚姻与生儿育女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在婚姻当中可以没有子女,如越来越多的西方人选择丁克家庭,即DINK(Double In-come,No Kids),而不结婚也照样可以有孩子,并且不会受到任何非议。正因为在婚姻与生儿育女方面的差异,中西方对于“好妻子”的评价标准也是不一样的。中国人说“贤妻良母”,强调婚姻中对妇女为妻和为母两个方面的评价,即使在当今社会这一观念仍左右着人们的思维。而西方人却并不觉得好妻子与贤良有什么关系,他们认为婚姻中快乐才是最重要的,如“A cheerful wife is the joy of life”(快乐的妻子是生活的乐事)。此外,养育儿女是中国人婚姻生活当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夫妻双方不仅负担儿女成家前全部的生活和学习费用,甚至在子女成家后仍倾注大量的精力。而西方人则在子女很小时就注意培养他们的独立意识,一旦子女成人后基本上都是自食其力。

(三)成家与立业方面

中国人强调家庭对事业的重要作用,认为成家在立业之前。如对中国家庭婚姻观念有重要影响的儒家伦理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并提倡“身一家一国”的模式,家甚至在国与天下之前。“成家立业”更是家喻户晓。而西方人正好相反,强调应该先立业。西方同样有句家喻户晓的谚语,但其顺序正好相反,即“First thrive,and then wive.”意为“先立业,后成家。”

中西方婚姻观的不同源于文化差异。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深深植根于人们的心中,对中国人的婚姻观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周易・序卦传》中认为“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者有所措。夫妇之道,不可以不恒久也,故受之以恒”。孟子提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赵岐将“无后为大”解释为“不娶无子,绝先祖祀。”孔子认为“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也就是说,修行的人,要从夫妻关系做起,经由此,他的睿智可以发展到了解宇宙真理的地步。这些对中华民族有重要影响的思想都充分强调了“婚姻”和“生儿育女”的重要性以及家庭对事业的作用。而虽然西方人倾向于在教堂中举行婚礼,但《圣经》对他们婚姻观念的影响力却远没有中国古代论著那样深入和持久。西方的婚姻观深受欧洲的个体本位思想和重商主义的影响,个体本位思想强调以个人利益,个人幸福和快乐为中心。这种思想本身没有贬义,不能用优劣来衡量,它反映在婚姻观上便表现为以个人感情为核心的注重享受爱情和爱情至上,与婚姻有必然联系的不是生儿育女,而是快乐。中国重农文化的结果就是没有家庭无法从事生产,导致了对家庭的极端重视。而西方的重商主义使西方人更重视“立业”。

四、结束语

谚语故事篇6

关键词:日语谚语 分类 合译 分译

培根说,“一个民族的天才、机智和精神,都可以从这个民族的谚语中找到”。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有着本民族喜闻乐道的谚语,日本民族也不例外。日语谚语与中华谚语一样内容丰富多彩、包罗万象、形式言简意赅、脍炙人口,是日本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日本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社会活动实践中所获得的对客观事物的认知、判断和实践的真理。我国武占坤教授曾在《中华谚谣研究》一书中的序言写道:“谚语是造化之神的双手,是智慧之神的双目,是民间用语美神头上的花环,是民族乡土文化天幕上的星斗。谚语是人民大众根据自己长期生活的经验创造出来,并经过千万人的传诵、锤炼、加工完善而流传于世的。谚语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语言的精华,也是民间文学的一种形式。”任何一种语言都存在大量的谚语。由于所处环境不同,历史背景、文化背景、生活习惯以及思维方式的不同,使谚语更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也使得两种语言的谚语对译较其他文学形式显得更难一些。要把语言凝炼、富于表现力的汉语谚语译为符合日本民族表达习惯的日本谚语时,首先要深入了解汉语谚语的潜在含义,另外要选用最能贴切地表现汉语意义的日本谚语。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深入地研究汉语谚语及日本谚语表现的相同处与不同处,从而使译文更加妥当。

一、谚语的特征与内涵

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说,尽管日语和汉语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语言,但日汉谚语有着一些相同的语言特征。“昔から人々ので言いならわされた,刺・教・知・趣などをもったな言”(《三省堂スパ大辞林》)。日本人们对谚语解释多种多样,但大体上都离不开“短句”、“精炼”、“流传”。中日两国人民都借助象征性的形象,大部分的谚语都有相当整齐的结构和和谐的押韵。谚语的特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口语性

谚语大多来自民间,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多是人民大众对具体事物的认识。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过程中,从他们熟悉的环境或事物中渐渐发现一些规律,习得了一些问题的原因所在,通过日积月累,便产生了谚语。随着时间的推移,人民发现这些谚语在其他方面也适用,他们就把这些谚语应用到情景相似的场合中,而这些谚语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认可和应用。所以,谚语都带有浓厚的口语性。

2.民族特色

谚语来源于生活,它就像一面镜子一样能逼真地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它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各个民族都有各自的谚语。同一思想内容的谚语,不同民族由于他们的生活环境和习惯,有不同的说法。中日谚语都是在特定的历史、地理、经济环境和等文化背景下产生的。故此,中日谚语都具有很强的民族特色。

3.修饰性

古人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文”就是文采,文饰,也就是讲求语言的艺术性。中日谚语广泛而恰当地运用各种修辞来表情达意,像比喻、对偶、夸张、对比、押韵以及借代等。

二、日汉谚语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1.谚语句中指代为两国人民所共同认知的

中日两国文化交流源远流长,大多数日本谚语是日本民族所特有的,但也有一部分谚语是中国谚语的复制品。如下:

百闻不如一见――百は一に如かず;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青はより出でてより青し;

入乡随俗――に入ってはにえ;

学而不思则罔――学びて思わざればちくらし。

以上这些基本上是按其字面结构,对译为日语的。句中所用的指代是为两国人民所共同认知的事物及比喻,只是在语法结构上稍作改动,便可为日本人民所使用。也可以说,这部分汉语谚语是日语中所没有的,因此用直译便可。

2.中日两国的谚语各不相同,但其含义相同

一星半点――爪の垢ほど,表示东西非常少。中文是用“星”和“点”表示量少;而日本则用“指甲里的污垢”来表示量少。日语的“爪”是“指甲”之意。与“わずか”、“ほんの少し”同一个意思。

画蛇添足――月夜に提灯,表示做些没有意义、甚至不该做的多余事情。中文说:画蛇加了腿,日本说:有月亮的夜晚打着灯笼走。

丢了西瓜拣芝麻――火事の後の拾い,说明:由于日本的屋舍过去多是木材、竹子、纸、草等植物为材料,这样的房屋很适合于潮湿的日本气候。但是火灾特别多,所以用火灾的损失来告戒人的谚语就很多。由于不注意而失火,损失了大量财物,事后,再在灭火后的瓦砾里拣钉子。表示对“失大拣小”的告戒。和中国的丢了西瓜拣芝麻出于一个道理。

3.思维方式的不同对中日两民族谚语的影响

思维方式也属文化范畴。文化的基本特征受制于自然环境,但也离不开内部各因素的交互作用。任何文化结构、文化发展的内因是其内部各层面、各要素保持着动态联系。文化发展的外因是与外界环境及其民族文化体系也有着多方面的联系。一个民族由于所处地理环境不同、生活方式不同,并具有自己独特的历史演变过程,这样形成了广义的文化环境,可以说自然的一般状态是社会和文化发展的原动力。物质决定意识,这种客观环境的不同、造成了思维方式也各异。比较一下中日两民族思维方式的差异,可以说,中国人习惯于从宏观上、整体上看待事物,注重抽象、概括能力的应用,习惯于从侧面说明、阐述环境。重辩证思维、重意合。表现在语言上,汉语常用大量涵义概括指代笼统的抽象名词去说明事物,阐述道理。而日本人重形合,注重即物性、直观性、实用性,对具体事物较为关心。常用具体、形象的词语来表达思想。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受思维支配。中日两民族文化背景的这种差异,在谚语中也可明显看出。对于相同意义的谚语两国人民所用的比喻、指代不同,显示出不同的民族色彩。因此,在进行谚语翻译时,就应充分把握这一点。下面举出一些实例说明思维方式的不同在谚语中的体现。

例,好看不如好吃――花より团子。

华与实相对,汉语是从宏观上把握,从道理上理解事物,告诫人们要放弃虚幻的,追求实在的。而日语举出具体事例,用花与糯米团作对比,告诫人们实用比观赏更重要。

例,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崔百まで踊り忘れず。

人的性格既已形成,终生难改。也指人的天赋、本性极难转变。比改变山河还要难。要表达这层意义,日语用麻雀不论到何时也忘不了跳跃。即跳跃是麻雀的一种本能,本性。汉语从大的方面来泛指,日语用麻雀特指。

例,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テンの、なるバリ。

十里、百里不是具体指距离,而是一种泛指。风、俗是指生活习惯及习俗。某个地方的风俗是这一地区文化的表现,它指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汉语用泛指的形式,概括地表达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各个地方都有其独特的习俗。日语用地方和物品进行具体指代,地方变了物品也会随之改变。

例,精诚所至,金石为开――のも信心から。

金石:指坚硬之物。汉语意思是诚心诚意足以打动万物。出自汉代刘向《初刻拍案惊奇》卷九,“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贞心不寐,死后重谐。”只要有信心,有毅力一切难题都会迎刃而解,一切困难都能够克服,最终赢得胜利。而日语谚语中的“”即沙丁鱼,日本四面环海,鱼的种类有许多。沙丁鱼生活在深海的上层,一般用来做罐头。举出沙丁鱼这种常见的、很平凡的鱼类,形象地说明即使是平凡的人,只要有追求、有信心,也一定会有成就。

三、日汉互译中的谚语分译与合译

千百年来,日本由于受到中国文化的深厚影响,日本人民跟中国人民一样在生活中创造了大量言简意赅、生动通俗的谚语,其中有些谚语所使用的形象以及所蕴含的意思与汉语谚语极为相似或相近,或甚至可以说是直接引用中华谚语,这就为日语谚语的翻译提供了许多方便,简单地说可以直接互相对译。另外,由于两个民族的历史文化背景存在着有些不同,社会经济发展各异,地理环境悬殊,生活习惯不一样等原因,故在许多谚语中所表达的具体内容也存在着不同的现象,从而给日语谚语翻译工作增加了难度。笔者下面讲述三种翻译来阐述日汉互译中谚语的分译与合译。

1.合译还原法

还原,即把日语谚语还原为原来的汉语谚语。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谚语自身来源于汉语谚语,并且在转化为日语谚语之后在原有的意义上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也就是在内容上与原有的汉语谚语基本相同,相对应的词句。继上面的例子:

百闻不如一见――百は一に如かず;

入乡随俗――に入ってはにえ;

学而不思则罔――学びて思わざればちくらし。

以上三例,显然,在转化为日语谚语之后由于受到日语语法结构的影响在词序上发生了变化,或语言表达上存在差异,但在其意义上仍然与汉语的原意保持一致。因此,对于这类谚语的翻译使用合译还原的方法来进行处理会较以其他方法方便得多。

2.合译顺译法

所谓顺译,就是在原文词义、语序和思路的引导下,借水行舟进行翻译。“顺译的特点是原文与译语之间在词义、句子结构和思维方式上有很多相同、相近或相通之处,不需要作大的调整就能够顺流而下进行双语同步的语际转换。”当然,这种翻译方法并不是指简单地照葫芦画瓢的形式,而是必须遵循在原文信息内容的基础上来进行翻译并达到传意的目的。也就是顺译一方面要完全或基本保留原语的外形,另一方面又圆满地传达原文的思想内容。例如:

求教一时耻,塞听一世羞――くは一のかぬは一生の;

浅川须作深水渡――浅い川も深く渡れ;

大海之水,汇于一滴――大海の水も一滴より。

从以上三例中不难看出,这类谚语虽源出于日本,但在思维、语言表达与结构方式上与汉语极为相近。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使用顺译翻译方法就能够基本上保留原文的核心词汇和句型结构,要结合上下文来翻译,而且在译意上与原文基本一致,即保持了原文的形意与风格。

3.分译中有合译,合译中有分译、意译

(1)借意注释法

借意是译借的内容之一,译借是指翻译中的借用。借用包括借意、借形和借音。借意就是指在原语有、译语无对应的词句情况下借用原语的词义或借用译语中与原语意思相应的词句来进行翻译。并且在借译原语时尽可能加以注释。例如:

与人方便,自己方便;好心有好报――情けは人のならず;

离家一步,七敌挡路;出门万事难――敷居を跨げば七人のあり;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触らぬ神に祟りなし;

有志者事竟成――の想いも天にる;

前两例就是借用原文的词义来进行翻译(分译)并在译文后面加以注释。后两例就是在理解原文涵义的基础上借用汉语中同等的意思的谚语来进行表达(合译)。原因是这一类型的谚语在汉语文化中根本没有这样的表达形式或类似典故。

(2)形象比喻法

当日语谚语在汉语中找不到相应的谚语或相关的含义时,可用比喻的方法来进行翻译。例如:

名门不如富户――家の高いより床の高いがよい;

月下老不如财神好――出の神より比寿の;

谎近盗,骗近贼――嘘つきは泥棒の始まり。

这类谚语在日语谚语中一般也是以比喻的手法出现,由于文化思想的差异与汉语的表达形式往往不同,因此在翻译时可根据原文的含义来进行类似的比喻。但不能言过其词,过于夸张,应适可而止。这类谚语就是分译中有合译,合译中有分译的表现。

(3)普通词译法

有些日语谚语,既没有对应的汉语谚语,又不能用借意或形象比喻法来译出,或找不到满意的等值词语。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用普通词译法来进行翻译。并且,它的原则是在符合译文语言规范化的基础上与不引起错误联想和误解的前提下来保留日语谚语的比喻、形象和民族色彩。所翻译的文字应简洁明了、通俗易懂,尽量保留原文的风格。例如:

对症下药,适度见效――医者のも匙加;

大霜之后必有雨――大霜の明後日は雨;

南风转北风,翌日天必晴――午前南午後北なら明日は晴れ。

这类是以白话形式翻译,是分译之后进行合译。日语谚语翻译不仅要简洁明了,而且要准确符合原文的涵义。既不能与内容背道而驰也不能画蛇添足,应精益求精、恰到好处,达到“信、达、雅”的目的。

总之,谚语的对译是有规律可循的,分译中有合译,合译中有分译,谚语是与民族语言同时产生、同步发展的。谚语以其短小的句式,显示出语言的精炼,深刻的寓意又充满哲理,形象的比喻更显出浓厚的民族色彩。汉语历史悠久,谚语十分丰富。在把中国谚语译为日语的同时,也要使用日本民族所特有的比喻、借代,使译文体现日本民族的文化特点、习俗,符合日语的表达方式,在译文中再现原文的情感、色调、风格。特别是在谚语中体现中日两国不同文化背景时,如何使译文尽可能保存原文风格,而不因中日两国的语言质的差异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这将是谚语翻译中值得长期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赵冬玲.从汉日谚语翻译看中日文化差异.山西大学,2008.

谚语故事篇7

关键词: 谚语,基督教,道教,佛教

谚语、俗语是千百年来在语言中凝结和沉淀的精华,其内容精辟,寓意深邃,具有广泛的感染力,从中折射出一个国家的地理,历史,社会制度,生活哲理,社会观点和态度及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宗教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几乎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宗教信仰.谚语作为民族文化的精邃必定会体现出这一点,很多的谚语都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英美等国家多信奉基督教,天主教或新教,派系虽多,教义教理较为统一,而在中国儒,释,道影响最为广泛,其中儒教是准唯物的处事哲理,故,也称儒学. 儒家思想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历史中占主导地位。即便如此,汉语谚语中也有不少是与宗教信仰联系在一起的。下面对中英两种语言中谚语、俗语的宗教色彩做简单的探讨时,以道教,佛教和基督教为主。

1 宗教典籍中的语句直接化为谚语.

1.1《圣经》是犹太人和英美等西方基督教国家的一部圣书(The Great Book),他蕴含了丰富的宗教和文化内容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圣经文化。英语谚语中,有不少是来源于《圣经》的。例如,谚语“Every heart has its own ache(各人有各人的苦衷)”就是来源于《圣经?旧约?箴言》中的“Every heart knows his own bitterness”一句。再如,谚语“Forbidden fruit is sweet(禁果分外甜)”语出《圣经?创世纪》关于夏娃(Eve)在伊甸园偷吃智慧果(即禁果),惹恼上帝耶和华的故事。又如,谚语“When the sun rises, the disease will abate(太阳东升,疾病减轻)”也是出自《圣经》:据说犹太人的始祖阿伯拉罕(Abraham),他脖子上本来挂着一块宝石,病人只要看它一眼,便立即痊愈。阿伯拉罕死后,上帝便把这块宝石放到了太阳上。谚语“You cannot serve God and Mammon(不能既侍奉上帝又侍奉财神)”同样也是出自《圣经?新约?马太福音》:Mammon是财神,Spenser和Milton都把财神作为贪财、吝啬的)化身。此谚语意思是说“信神者不能贪财,必须在虔诚和世俗之间做出抉择。因为虔诚和世俗是互不相融的”。以上这些谚语与《圣经》中的说法或教义息息相关。

1.2道教是发源于中国古代的传统宗教。以“道”为最高信仰,认为“道”是化生宇宙万物的本原.以老子的《道德经》等为主要经典,追求修炼成为神仙的一种宗教。具有道教文化色彩的谚语,很早就已存在。道教盛行后,此类谚语更多。如,“上善若水”语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意思是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出自《庄子.养生主》意为,人们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却是无限的。下面是《中国谚语集成湖北卷》中所载几则:“佛家重练心,道家重养生”;“修行不修心,枉烧一炉香”;“我命在我不在天”;“仙道贵生”;“道以养性,术以延命”等等。它们所传承的性命双修的道教义理,字字珠玉,十分难得.

1.3 佛教于东汉时期自古印度传入中国,盛于隋唐, 其间经历代高僧大德的弘扬提倡,许多帝王卿相、饱学鸿儒也都加入这个行列,终于使佛教深入社会各个阶层。它的信仰深入民间, 就有了许多同佛教信仰相关联的谚语.例如,“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源自《地藏菩萨本愿经》,原文是 “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表现出佛关怀众生的慈心和博爱.又如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此句出自于《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基本要阐述的是万物本空的理念,原是要使我们了解万事本无其永恒的体现,只是‘因缘暂时的聚合’而已,一切皆将坏散,教我们不要对万物起执情,而使身心不得自在。谚语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出自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 比喻作恶的人一旦认识了自己的罪行,决心改过,仍可以很快变成好人。

2 与宗教人物或宗教器皿等有关的谚语.

2.1英语谚语中,具有宗教文化代表性的词,如cross和God的运用很常见。例如,谚语“Every man must bear his own cross (人人都得背自己的十字架)”中,cross一词指的就是耶酥基督殉难时所背的十字架,谚语借此喻指人人都得肩负生活重担、忍受生活中的苦难。具有宗教色彩的cross一词在英语谚语中的用法很多,又如:“The cross on his breast and the devil in his clothes(十字挂胸前,鬼魅藏心间)”。此外,英语谚语常用God来指代“人类的主宰”,例如,“God sends cold after clothes(人们需要啥,上帝就给啥)”,“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天助自主者)”,等等。

2.2 道教崇尚修道成仙,因此有人称道教为仙学。众多仙人形象,不仅是修道者的楷模,也是广大民众美好愿望的寄托。谚语也常常引入仙人形象,表达这种社会人生哲理.如“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吕洞宾本是以济困扶贫而著称的八仙当中最为人们所熟悉和喜爱的一位仙人和善人,却常常遭人误解而被狗咬,这类使人伤痛的社会事相至今仍难以避免。再如“土地不开口,老虎不咬人”;“土地不开口,毛狗子不咬鸡”;“千里神明,要问当坊土地”。这几则谚语,都与民间对土地神的信仰有关。土地爷本是地方小神,却掌管着当地人畜命运,传说山野间猛兽觅食,也须土地来管辖,所以在谚语中便把它作为得罪不起的象征形象,构成了一排风土谚。?

2.3 佛教中的 “佛”是一个理智、情感和能力都同时达到最圆满境地的人格。就是说:佛是一个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人. 在自然界的灾变与人间社会祸难不可能消除的情况下, 佛是人们信仰和求助的希冀,故有“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做渡人舟” 来形容观世音菩萨.而谚语“平日不烧香,临时抱佛脚”, 意思是平时没有准备,临时慌忙应付或仓惶求救。. 信教民众求神拜佛时常要烧香,“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炉香” 来比喻人在世上做事情都要争一口气,不能让人家笑话。而与僧众有关的就更多了,如,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 “远来的和尚会念经” 等等.

3 与宗教节日或宗教建筑相关的谚语

3.1圣诞节是基督教国家最盛大的节日,具有独特的宗教文化蕴义, 如.“Christmas comes but one year(圣诞节一年才过一次,或佳节难逢)”, 节日期间,人们常用此谚语劝人们对别人的吵闹和大吃大喝要忍着点,不要太在意;同时也劝谕人们把握机会,送送东西或帮助穷困的人,行救困济贫之善举。再如,谚语“Marry in Lent, and you’ll live to repent(四旬斋结婚,悔恨终生)”这一说法源于四旬斋(Lent)这一宗教节日:节日期间,基督教徒素食苦行,把斋期当作赎罪的神圣日子,因此人们认为斋期会给人带来厄运。教堂是神圣的场所但里面除了桌子、长椅子外一无所有,好不凄凉,所以有了谚语 “As poor as a church mouse”来形容穷得一贫如洗. 也有些是借用 “church”作反衬,例如 “ All?are?not?saints?that?go?to?church.”(?去做礼拜者,未必皆圣人),The nearer the church, the farther from God. (离教堂愈近,离上帝愈远)。

3.2道教流行时,许多地方兴建宫观,祭祀鬼神延请道士举行斋醮活动,构成一项特殊的文化景观,这类社会景观常常也成为谚语取材立意的基础,如“城隍庙里的鼓,三天不打生灰土”;“龙王庙里水多,城隍庙里鬼多”;“见到天王,四朝八拜,见到小鬼,一脚踢开”;“住到城隍庙,守不到头柱香”,等等。这类谚语的构成是描述性的,从方方面面勾画出旧时代中国城乡道教信仰的风貌。同时这些谚语又是象征性的,意在借道教活动中的有关事相,指代社会生活中的形形色色,以警醒世风。?

3.3 人们为尊重佛教,对佛教建筑的称呼为寺庙,初一、十五拜佛颂经当然要去;新年、节日祈福祭天必定要去;战争、灾荒、婚丧、生日、病痛……常要求神拜佛肯定要去.因此寺庙的楹联也成为耳熟能详的谚语,如,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慈颜常笑笑天下可笑之人”. 再如,寺庙建筑中的 “大雄宝殿” ,“藏经楼”, “ 宁静禅房”是佛教徒清净圣地,不可亵渎, 出现在谚语“无事不登三宝殿”比喻没有事不会登门造访,只要登门,必是有事相求. 又如,谚语“宁拆十座庙,不毁一门亲”由寺庙在民众中的尊崇地位映衬出婚姻的神圣性.

宗教信仰对谚语的渗透这一现象具有特殊的文化学术价值,民众日常语言与其信仰的宗教各方面相融合,广为口传,便构成了这些具有独特意味和光彩的作品, 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浓郁的生活气息,为各国文化放射出灿烂辉煌的光芒。

谚语故事篇8

关键词: 莎士比亚戏剧 英语词汇 影响

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也是世界文坛上最著名的作家之一。他为我们留下了三十七部戏剧、两首爱情诗和一百五十多首十四行诗。在作品中他不仅为我们描绘了文艺复兴时期广阔的社会图景,创造了许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他同时还是一位杰出的语言大师,他吸收了人民语言、古代和当代文学语言的精华,在他的成熟作品中能做到得心应手,与人物当时当地的心情吻合,按人物性格和剧情需要,时而诗体,时而散文。莎士比亚的早期语言流于华丽,后期的日趋成熟,但始终生动而富于形象性。他的许多词句脍炙人口,成为英语全民语言的一部分。因而分析莎士比亚戏剧语言对词汇的影响,对学习者学习和掌握英语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从莎士比亚戏剧作品对英语词汇、谚语和习语三方面的影响作一浅析。

一、莎士比亚戏剧对英语词汇的影响

莎士比亚的词汇丰富广博,已达“两万多”,尽管与一些现实主义作家相比,毫无疑问要少得多。但莎士比亚词汇的丰富与其说是体现在数量上,不如说是体现在他所使用的词往往具有极为丰富的含义和各种细微的差别上。莎士比亚所用的词汇往往同时具有两种,甚至多种含义。如垂死的国王约翰(历史悲剧《约翰王》)说的“用寒冷给我一些安慰。”这包含了两层意思:第一,国王请求别人对他的痛苦稍微表示一下同情,即便是淡漠的同情也好;第二,他的身体需要寒冷,因为他服了毒药,体内烧得很厉害。现“寒冷”一词在这儿既有它的本义,又具有譬喻义。

莎士比亚对人物的创造非常鲜明,有些人物演变成了词汇。如Hamlet(哈姆雷特),他是莎士比亚悲剧《哈姆雷特》(Hamlet)中的主人公。哈姆雷特在为父复仇的问题上,忧虑重重,既怕泄密,又怕鬼魂是假,还怕落入坏人圈套,心烦意乱,忧郁寡欢,只好装疯卖傻。现在人们常将“哈姆雷特”用来喻指“优柔寡断、沉思而不能决断的人”,同时由此派生出形容词“Hamletlike”,意思是“优柔寡断的”。

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悲剧在莎士比亚名剧《罗密欧与朱丽叶》(Romeo and Juliet)问世后成为英语国家家喻户晓的故事。以后“罗密欧与朱丽叶”就成为浪漫爱情的典型代表。因而Romeos便成了“热恋的男子”。

二、莎士比亚戏剧对英语谚词的影响

正如莎士比亚自己所说的:“A proverb never stale in thrifty mind.(睿智者视谚语千古不朽。)”他所创造的许多谚语千古不朽,流传至今。如:

“A little fire is quickly trodden out.(星星之火,一扑即灭)”,该谚语源自莎士比亚的《亨利六世》(King Henry VI),告诫人们应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中。

“A rose by any other name would smell as sweet.(玫瑰花不管叫什么名字也香)”,语出莎士比亚的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

“Tis but thy name that is my enemy

What’s in a name?that which we call a rose

By any other name would smell as sweet.”

这条谚语的含义是:一件东西或事物如何称呼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的本质。人也是这样。

莎士比亚所创造的谚语比比皆是,信手拈来,竟有几十条:

Borrowing dulls the edge of husbandry.

告贷令人忘记节俭。

Brevity is the soul of wit.

言以简洁为贵。(语出《哈姆雷特》第2幕,第2场。)

God sends a curst cow short horns.

恶牛角短。(语出《无事生非》Much Ado about Nothing第2幕,第2场。)

He jest at scars that never felt a wound.

没有伤痛的人笑伤疤。(语出《罗密欧与朱丽叶》第2幕,第2场。)

有时莎士比亚也对一些现成的谚语稍加变动,写成另一条谚语,从而给剧本增添了诙谐意味。如:他将“It is a wise child that knows its own father.”改成“It is a wise father that knows his own child.(只有聪明的父亲才认识自己的孩子。)”。

莎士比亚在剧作中之所以能创造出如此多的谚语,完全是他深入生活、了解生活的本质所致。

三、莎士比亚戏剧对英语习词的影响

莎士比亚的语言丰富广博、灵活有力、生动优美,因此剧本中许多晶莹如玉的佳句已经成为英国语言的精华,经常被人引用。莎士比亚是对英语习语影响最大的文学家,其语句被后人引用者数不胜数。下面仅举数例为证。

1.applaud one to the echo(将某人赞美到回声四起)

这条习语源自莎士比亚剧本《麦克佩斯》(Macbeth)第5幕第3场:“I would applaud thee to the very echo,that should applaud again.(我一定要使太空中充满着我对你的赞美的回声。)”现在这条习语比喻“大声喝彩;掌声雷动”,习语中的applaud有时也可用cheer来代替。例如:

When he had finished his speech,his audience cheered him to the echo.

他的演讲一结束,听众就对他大声喝彩。

2.die in harness(套着马具死去)

in harness原指“套着马具”,引申意义有“在执行公务中”,还可进一步引申到“穿着铠甲”的意思。这条习语源自莎士比亚的《麦克佩斯》第5幕第5场:We’ll die with harness on our back.(就是死我们也要捐躯沙场。)现在这条习语喻指“死在任上;因公殉职”。例如:

His father died in harness.(他的父亲因公殉职。)

3.green-eyed monster(绿眼妖魔)

这条习语源自莎士比亚剧本《奥赛罗》(Othello)第3幕第3场伊阿古(Lago)的话:O!beware,my lord,of jealousy:/It is the green-eyed monster which doth mock,/The meat it feeds on...(啊,主帅,你要留心嫉妒啊;/那是一个绿眼的妖魔,谁做了它的牺牲品,/就要受它的玩弄……)。现喻指“嫉妒别人的人”,例如:

Jenny was a green-eyed monster,but tried to hide it under protestation of admiration.(詹妮是个妒忌鬼,但总是企图用羡慕的花言巧语加以掩饰。)

4.one’s pound of flesh(某人的一磅肉)

这条习语源自莎士比亚剧本《威尼斯商人》中的故事: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Antonio)向高利贷者夏洛克(Shylock)借了一笔钱,并立下契约:如不能按时归还,则由夏洛克从安东尼奥身上割下一磅肉。后来安东尼奥因故真的无法按时还钱,夏洛克就坚持要按借贷合约割安东尼奥的一磅肉。后来这个故事的焦点“一磅肉”成为习语,意为“分文不能缺少的债务;虽合法但不合情理的要求”。该习语多与动词claim或want连用。例如:

Their boss pays the highest wages,but he wants his pound of flesh in return and makes them work very hard.

他们的老板付给他们最高的工资,但对他们非常苛刻,要他们拼命干活。

此外习语还有enough to make the angles(足以使天使落泪),flutter the dovecotes(扰乱鸽子),hit the mark out of joint(关节脱臼)等十几个习语,在此就不一一展开了。

综上所述,莎士比亚不仅创作了丰富多彩的戏剧及其角色,也对英语语言作出了极大贡献,在文学界乃至语言界都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

参考文献:

[1]莫洛佐夫著.许海燕,吴俊忠译.震撼世界的大师[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5.

[2]徐守勤.袖珍英语谚语词典[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3]胡文仲.英语习语与英语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4]李常磊.英美文化博览[M].上海: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1.

谚语故事篇9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日积月累 教学现状 教学方式

“日积月累”出自朱熹《答周南仲书》:“随时体究,随时讨论,但使一日之间整顿得三五次,理会得三五事,则日积月累,自然纯熟,自然光明矣。”“日积月累”顾名思义是一天天、一月月积累,这个积累过程是动态的,是持续的。小学语文教材(人教版)每组“语文园地”中都有一个栏目“日积月累”,它主要包括“识字、对联、经典诗文、名人名言”等,是中华文化经典中的精华,是宝贵的学习资源。但教学实践不容乐观,普遍重知识的机械运用,轻积累的方法指导。教师教的方式单一,学生学得乏味。

一、“日积月累”几种教学现状

(一)机械识记型。

大部分老师在教学“日积月累”版块时都采用五步法,第一步读读,第二步背背,第三步抄写,第四步默写,第五步查漏补缺,不会背的继续反复读,不会默写的继续反复默写,直到全部过关为止。

(二)自生自灭型。

一部分老师,特别是处在相对成熟的教龄段中的老师在教学“日积月累”版块时,运用的是自生自灭型。因为这一部分老师已经从多年的教学沙场中总结出本版块的考查模式,基本上是填空、默写,所以他们认为只要学生自己读背,会默写了就不会影响考查考试成绩。在教学时怎样处理“日积月累”完全取决于课堂教学时间,如果时间充分,那么在课堂上读背写,如果没有时间就一句话“课后读背,会默写”。

(三)蜻蜓点水型。

部分老师在教学本版块时蜻蜓点水,浮在表面。如教学第八册P50的气象谚语“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老师关注到“鱼鳞斑”,先让学生读准“鱼鳞斑”的音,接着看“鱼鳞斑”的图片,最后就让学生背诵默写。这样学生虽然对鱼鳞斑有初步的印象,但是这样的教学我认为缺少灵动和生命力,学生难以感悟到这民间的气象谚语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四)盲目拓展型。

部分老师认为“日积月累”重在积累,拓展的内容多多益善。于是,随心所欲地让学生无限制地抄写同类词语、句子或者诗句,学生苦不堪言。

综上所述,“日积月累”这一版块教师教得单调,学生学得乏味,教学现状处于困境之中。

二、改变“日积月累”的教学方式

(一)乐积农谚,感受生活乐趣。

农谚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结晶,特别是在封建社会,劳动人民几乎被剥夺了读书的权利,他们的经验主要靠“父诏其子,兄诏其弟”的口头相传方式流传和继承下来。小学阶段“日记月累”涉及农谚的有四次,分别是二年级下册《节气歌》,三年级上册《蔬菜季节歌》,另外六册、八册都收集了气象谚语。但是因为农事与孩子的生活没有紧密关联,因而学生一般不感兴趣。于是在教学八册农谚的时候,我就运用“调查收集――分类整理――明晰依据――故事激趣”的思路开展积累活动。

1.调查收集。古代劳动人民充满智慧,虽然没有上过学,但是通过祖祖辈辈的经验积累,口口相传,民间流传了非常多而实用的农谚。我就根据农村学校的资源优势,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起来,组织学生到周边村子收集农谚。他们收集到的农谚很丰富,有气象类的,也有农耕类的,这些农谚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念起来朗朗上口,学生兴趣很浓厚。我趁热打铁,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农谚在农村生产生活实践中的作用。

2.分类整理。学生收集到的农谚很多,有节气方面的,如“白露早,寒露迟,秋分草子正当时”等,类似二年级下册《节气歌》;也有农耕类的,如“白露白,正好种荞麦”类似三年级上册《蔬菜季节歌》;也有关于风、云、雨等。引导学生按照不同的角度给收集到的农谚分门别类。

3.明晰依据。无论是什么农谚都是来自于生活和生产,都是实践的经验积累,几乎都可以用科学的道理解释。因此,我拓展了语文学科的教育,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了解农谚相关的科学道理。如:“燕子低飞蛇过道,风雨不久就来到。”让学生研究燕子为什么会在下雨前低飞?蛇为什么在下雨前过道?它是回到洞里去呢还是从洞里出来透气呢?

4.故事激趣。历史上有许多利用气象的故事,如著名的《草船借箭》。教学时先播放《草船借箭》的短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观看结束以后,组织学生讨论明白机智的诸葛亮在一个早上获取了十万支箭,就是利用了有大雾的天时。有了这个故事的引入,学生就自然对《三国演义》感兴趣了。

通过实地调查、分类整理、故事激趣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学生学得有趣,学得轻松,不仅积累了农谚,还感受到了古代劳动人民生产生活的智慧。

(二)巧积歇后语,感受语言魅力。

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虽然短小,但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传。小学阶段歇后语共出现四次,分别是六册、八册、九册、十册,相对集中。在教学时,采用了以下策略:

1.内容重组。三年级第六册第八组主题是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课文《女娲补天》、《夸父追日》、《西门豹》等学生学得不亦乐乎。语文园地八的口语交际和习作训练就是围绕“神话和传说”的,而且“日积月累”的歇后语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孙悟空大闹天宫――慌了神等也是关于神话、传说。在教学时采用了单元重组的方法,把“口语交际”、“习作训练”和“日积月累”版块进行整合。

2.情境创设。语言的积累离不开实践运用,运用让语言浑身充满活力,让其更灵动。如学校经常举行各项比赛,每次比赛总有人获胜,有人落选。于是就以学生象棋大赛、歌唱比赛为背景,情景模拟相声《妙语连珠》。

甲:你的象棋技术真好,就像飞机上挂水壶――高水平(瓶)!

乙:你的歌唱得也不错,就像高山上打大锣――四方闻名(鸣)!

甲:不提不提了,听说你上次住院了,我真是孙悟空大闹天宫――慌了神。

乙:不要紧,不要紧,就像牛身上拔根毛――无伤大体。

甲:那就好,那就好,我们说句歇后语就下台吧。

甲乙:唱戏的忘了台词――赶快下台。

内容重组,情境创设都是学生很喜欢的一种方法。除此以外,还可以运用看图猜歇后语、看动作猜歇后语等方法帮助学生积累运用。

(三)妙积名言警句,感受人生哲理。

名言警句是经过实践所得出的结论或建议,以及警世的比较有名的言语。整个小学阶段,每一册的日积月累都有“名言警句”,涉及珍惜时间、为人处世等方面。在教学中,主要从两方面引导。

1.课堂渗透。语文课堂是名言警句积累运用的主战场。在教学中,无论是课题的引入还是主题的揭示都可以用名言警句。如教学《和时间赛跑》,在课后资料和“日积月累”环节都有珍惜时间的格言。引入时可以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或“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等。

2.营造氛围。积累离不开良好氛围的创设,名言警句流传至今的很多,涉及的内容很宽泛。有生命意义方面的,如第八册巴金――我的一生始终保持着这样一个信念,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是接受,也不是在于争取;有爱国方面的,如第十一册――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的泉源;针对这些内容,组织学生选择相应的名言警句布置在教室、食堂、图书室等场地,营造处处有警句,处处有名言的氛围,督促学生时时修正自己的行为。

聚沙成塔,聚腋成俅。郭沫若先生曾作诗:“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歙驰。”老师应是魔术师,灵活地运用乐巧妙三招解日积月累教学之困,把学生引向自主积累的美好殿堂,让其快乐地徜徉在“日积月累”的海洋中。

参考文献:

[1]毛玲斐.日积月累有效提高.教育科学,2012、6.

[2]林志强.教学“日积月累”应有智有趣.2011.12语文・小学教学设计.

谚语故事篇10

摘 要:异化和归化在近年来一直都是人们争论的焦点。原因在于翻译既要满足尽量保持原作的风格和韵味, 又要使读者能够容易理解和接受, 这也正是翻译的难点。以谚语翻译为例,英汉两种语言都有相当数量的谚语,但风俗习惯和地理位置的不同所造成的语言、文化差异,致使在译文语言中很少可以找到意义完全相同、结构相似、字数相等的谚语。如何处理谚语翻译中源语和目的语的文化及语言差异?本文将从归化和异化的角度谈英汉谚语的互译。

关键词:归化;异化;谚语翻译;

一、引言

异化与归化是翻译研究中的一对重要范畴,在文学翻译中应该采取异化策略还是归化策略,研究者从各自的立场出发,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孙致礼对异化与归化的发展作了详细的论证,他预见:“21 世纪的中国文学翻译,将进一步趋向异化译法”。同时提出了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翻译方法(孙致礼,2002:40—44) 。郭建中在其《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异化和归化》一文指出:归化与异化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由于翻译的目的、文本类型、作者意图以及目标读者的不同,翻译策略的选择也不会相同,并且得出两者永远共存的结论(郭建中,2000:276—290) 。

谚语是某种语言在长期地使用过程中所形成的一套独特的表达方式,常常折射出丰富的民族文化特色,承载着民族文化信息和悠久的文化传统,是一部融合了意美、形美、音美的高度浓缩的百科全书,所以熟悉谚语既是掌握一门语言的需要,也有助于了解该民族的思维方式和风俗习性,但是由于拥有不同的地理、历史、经济条件,各民族形成了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语言特点,这些背景和特点给翻译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译者所面临的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文字解码的过程,更是一种文化的传递过程。本文将从谚语翻译实践过程中翻译策略的运用入手作讨论。

二、归化与异化的渊源与内涵

在跨语言的翻译过程中,对于文化差异的处理一般有两种办法:归化和异化。归化法的代表人物是Eugene A. Nida,主张译文应以目的语或译文读者为重点,强调以读者为中心,认为译文与原文应该是自然对等的。而异化法则以美国意大利学者Lawrence Venuti为代表,主张译文应该以源语或者原文作者为出发点,强调译文应该突出原文的语言特点。

根据《辞海》解释,归化的定义是“入籍”的旧称,归化是传统的中国术语,运用到翻译中,应与“归顺”和“入籍”的意思关系密切。刘英凯把翻译的归化定义为“把客‘籍’的出发语言极力纳入归宿语言之‘籍’。”(杨自俭等,1994:269-282)

而异化在《辞海》中的解释,其中之一是语音上的异化,另一意思是“德文entfremdung的意译”,即外来词。鲁迅1935 年7 月在《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中指出:“动笔之前,就得先解决一个问题:竭力使它归化,还是尽量保存洋气呢?”异化出现的时间较归化晚一些,是从西方哲学中借用而来,并已收录于1978 年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一直用“欧化”这个术语,指在外语译成汉语时,尽量保持原文的语言与文化特色,即“保存洋气”。但由于它特指从外语尤其是印欧语系的语言翻译到汉语而不包括把汉语翻译成外语的情况,所以,逐渐被“异化”所代替。

三、归化与异化的特点

归化主张源语本土化,即译文应以目的语或译文作者为归宿。异化主张译文应以源语或原文作者为归宿,即要保存源语的异国情调。由于翻译涉及到两种不同语言中的两种不同文化的转换,因此,归化所要做的就是使译文符合译入语的表达习惯及文化规约,用通顺流畅、对读者熟悉的语言文字进行翻译,使译入语读者领略到不同文化间不谋而合的妙趣。而异化所要做的就是忠实于原文,尊重源语文化,保存异域情趣,再现原文特有的文化思想和艺术特色,使源语文化中的有价值的信息完整地融入并丰富目的语的语言及文化,从而促进不同国家之间语言和文化的相互交流和渗透。

四、谚语翻译中的归化

归化是指在翻译中采用透明流畅的风格,最大限度地淡化原文的陌生感的翻译策略。

例如:Like knows like. 英雄识英雄。Like attracts like. 物以类聚。Like cures like. 以毒攻毒。 Like begets like. 龙生龙,凤生凤。这几个含有like的谚语,实在是太过抽象,异化的方法很难翻译,而且难免生涩拗口。采用归化的方法译成中国读者熟悉的成语则简单明了,通俗易懂。

谚语习语来源于生活,人们常常借用日常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事物来喻指有相似特征的人或者其他事物。但是,英汉文化背景的不同决定了双方对有些事物理解的不一致,在一种语言中用某种事物来表达的形象,在另一种语言中可能要用不同的事物来表达。如:Money makes the mare to go.(有钱能使鬼推磨)这句话,中国人会接受“有钱人能使鬼推磨”的说法,但是不会接受“有钱能使驴推磨(或者马推磨)”。为什么呢?首先,在中国文化中,鬼是一切“坏”的代表,但是若是用钱能是鬼为你推磨的话,那钱不仅是有威力而且还有神力了。再则,在中国,马或驴都是一种逆来顺受的动物代表,人们常常会用“做牛做马”这个成语,可见马在人们心中就是用来驱遣和劳动的;而至于驴,在中国的北方,它本来就是用来拉车推磨的,所以中国人就不太能理解为什么要说“有钱能使驴或马推磨”,因为那根本就没有必要。再如:①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 谋事在人, 成事在天。②Care killed the cat. 忧能伤人。③Diamond cut diamond. 强中自有强中手。④Great minds think alike. 英雄所见略同。⑤In the kingdom of the blind, one—eyed man is king. 山中无老虎, 猴子称大王。另外,在翻译谚语的时候,我们应该要考虑彼此的感情色彩的问题,这是很重要的;翻译过程中,如果意思都差不多,翻译时采用一个更通顺,大家都耳熟能详的句子,能最大限度地淡化原文的陌生感,更通俗易懂。

但是,当没有现成的习语、谚语可以套用的时候,也可直接抓住其深层的含义意译之。这样读者也能获得深层的教育意义,但是唯一不足的地方就是会失去异域的文化特色。如:

I’m too old dog that can’t learn new tricks.在西方社会,“dog”是人们很喜欢的动物,如果直译为:“我是老狗,学不了新花招”的话,中国人会一点都不觉得幽默,但是也没有现成相对应的成语可以套用,所以只能意译为“我太老了,再已学不进什么新玩意儿”。这样的翻译可以表达出源语的意思,但是却丢失了原文在“形”上的幽默比喻色彩。再如:① Mang dogs soon eat up a horse(人多好办事)。②She was born with a silver spoonin her mouth,she thinks she can do whatever she likes。她生长在富贵之家, 认为凡事都可随心所欲。很明显,第一句若直译为“许多狗很快吃光一匹马”的话, 得了形, 却丢了“意”, 让读者不知所云, 第二句若译为“衔着一个银勺子生下来”的话, 得其形却又远离了“意”。对许多译文,中国人字字都认识, 但却终不知所云, 根源大概就在于谚语本身所包含的文化内涵没有阐释清楚。

五、谚语翻译中的异化

异化,长期以来都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相对于归化,异化是指在一定程度上保留原文的异域性,在一些两种文化重叠的区域,东西方人都用相似的说法表达相似的观点。这时候,用异化的手法便能既得其形又得其意。虽然彼此在用词或者词义内涵稍有出入,但是彼此都能明白个中含义的时候也可以直译。如:①The water that bears the boat is the same that swallows it up.(水能载舟,亦能覆舟)②Barking dogs do not bite.(吠犬不咬人)这两句话在内容上的表述在中西文化方面几乎是一样的,直译出来,形和意都有了。但是,如:Better to reign in hell than serve in heaven.如果把这句话译成“宁为地狱主,不为天堂仆”的话,看起来就比较西化了,因为中国人是不说“地狱”和“天堂”的,但是总体来说中国人是了解这两个词的含义的。因此就算是像这样文化内涵稍有出入的情况,但彼此都能完全明白的情况下,也是可以采用异化的方式翻译的。采用异化的手法,既能保留原语中的文化意象,又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在跨文化交际的今天,译语读者也很容易就能理解这些字眼;而且,针对谚语的语言特点和文化背景,由于大多数谚语都采用了生动形象的比喻,在不影响译文读者理解的前提下,我们也可以尽可能地使用异化的手法,以保留原文的民资特色和形象,同时也能把外国文化介绍到本国来。

六、实例中归化和异化的互补

在异化翻译的过程中,我们也常常碰到一种情况,就是谚语中往往包含文字很少意指很深的一些典故或轶事,可是如何翻译出这些意指很深的典故和轶事呢?这就需要我们把两种翻译方法结合起来。如:Every family is said to have at least a skeleton in the cupboard. 如果按照直译,把这句话译为“据说家家户户的衣柜里都有一副骷髅”,那可要把人给吓死,也很难让人理解;但是,如果译者知道 “a skeleton in the cupboard” 的典故是指不光彩的事情的话,就可以把这句话译为:“据说家家户户的衣柜里都有一副骷髅,即有一件见不得人的事。”这样一来,就既得其形也能得其意了。

这种归化和异化相互交叉的译法不是矛盾的而是相互补充的。再比如:①He is shedding crocodile tears. 他是鳄鱼掉眼泪,猫哭耗子假慈悲。②He is a sheep in wolf’s clothing. 他是披着狼皮的羊,外强中干。

七、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