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童话读后感十篇

时间:2023-03-30 07:12:05

格林童话读后感

格林童话读后感篇1

梅河口市第一实验小学 刘颖

《格林童话》是通过“寓教于故事”的形式,让读者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懂得道理,汲取到健康成长的丰富“养料” 。并且,通过寓言故事,教懂读者一些课本上未能学到的道理。教会读者“分辨善恶、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做人不能懒散、智慧是进步的阶梯、遇到危险要冷静……”等做人、待人的道理。

《格林童话》在语言上朴实无华、生动流畅,简明易懂,朗朗上口,娓娓道来,栩栩如生,又充满了德国的乡土气息,令人倍感亲切。

格林童话读后感篇2

济南育才中学小学部 一年级二班 程金秋

《格林童话》是一本赞扬真善美,批判假、恶、丑具有教育意义的童话书。每个故事都是以爱为主题来贯穿全篇的,它唤起了孩子们纯洁的心灵,利于孩子们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中,美丽、善良的白雪公主在小矮人的帮助下克服了重重困难从而获得一个美好的人生。狠毒、凶恶的王后狡诈多端,嫉妒比自己漂亮的白雪公主而设法陷害她最终受到严厉的惩罚。这个故事说明了善良才是人生的正道,嫉妒终会自食恶果,启示了孩子们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周围比自己优秀的小朋友。还要像七小矮人那样懂得帮助别人,这样才会收获一份美好的友情。

《渔父和小金鱼》的故事中,贪婪的老太婆毫无休止地要求渔父向小金鱼索取,从最初的木盆到一座大宫殿,并要求小金鱼为她服侍,当然,她没有被满足,从小金鱼那索取的一切都消失了,又到了一贫如洗的地步。这个故事说明了贪婪之人永远也不会满足,太多的欲望只会让自己生活的更糟。教育孩子要取之有度,有所满足,家长也不要纵容孩子“要什么就给买什么”的行为,否则会使孩子形成任性霸道的坏习惯。

格林童话读后感篇3

今年寒假我读了一本书名为《格林童话》。

这本书是由雅可布.格林和他的弟弟威廉.格林合写的。

他的故事素材来源于三种,第一种是巫术/神魔童话,如《石竹》、《白雪公主》、《熊皮人》等;第二则是动物以及动物与人的故事,如《小红帽》、《狼和七只小山羊》、《猫和老鼠交朋友》等;第三是常人童话就像中国的“民间故事”一样,《月亮》、《三兄弟》等都是这类作品。

他写作的特点也有三点。首先,格林童话充满了浪漫诗意的想象。比如,月亮可以一小块一小块地被剪下来;一睡就是一百年;胖仆人能一口将大海的水喝干……。其次,这些童话充满了耐人寻味的温馨。因为格林兄弟早年丧父,青年丧母,兄弟俩人相依为命,共同经受了人世间的忧患困苦,因而更加懂得人间的温情,如《三兄弟》……。最后,也是格林童话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赞美勇敢、机智的人物,善与恶,美与丑的对比,宣扬善良必将战胜邪恶的主题,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灰姑娘》和《白雪公主》了。

格林童话读后感篇4

我觉得格林童话爱憎分明,主题鲜明,尤其以颂扬美好鞭打丑恶者多。深受各国小朋友的喜爱。有些人会认为童话很幼稚,纯属虚构,但我却得童话里面也富有哲理。从前我看这本书,只看故事情节,却忽略了它的含意。而现在再看次着本书,我有了深刻的领会;做人要善良。善,这个字眼对我们来说其实不陌生。它是一种传统美好的品德,是心灵美的表现,是来自灵魂深处的东西。生活中每每会瞥见如许的景象;在公交车上,有人把多找的零钱义无反顾的还给营业员;在街头,有人会伸出援手,把兜里的钱或多或少投进要饭的人求讨施舍的碗里等等。其实,这些都是善良的表现。善良的人终究会有好的成果的。所谓“善有善报”就算这个道理。

《格林童》中(灰姑娘)这则故事中的主人公灰姑娘他,只管受尽了继母与姐姐们的欺负与侮辱,但心地依旧善良,最终获得了幸福。再比如说(小天使和修鞋匠)中的修鞋匠,他虽然不富裕,可心却很美,把挣到的钱布施穷人,结果小天使们为他创造了奇迹,他的买卖越做越兴隆。我还听说一件真正的事;有个美丽农家妇女从败家子的手里买下了一只野鸭,并细心照料,最终,野鸭为那个其实不怎么有钱的农家妇女创造了一笔不少的财富。

然而,其实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善良的,恶毒的人总会遭到惩罚。(白雪公主)中的王后就是很好的例子。她想方设法,不择手段的伤害白雪公主。最后却为了那颗吃醋心而活活气死。妇幼皆知的大灰狼,不但没有得逞,吃掉小山羊,而且还白白搭上了性命。恰是应验了那句“恶有恶报”。可谓一小我私人人落空了善良,就等于落空了灵魂,落空了人性,就等于行尸走肉。那一些犯罪的非法分子也该醒醒了!他们利用了旁人的善良,逃出了法网,为所欲为,真是可憎,可恶,令人气愤,可恨!

格林童话读后感篇5

《格林童话》在语言上朴实无华、生动流畅,简明易懂,朗朗上口,娓娓道来,栩栩如生,又充满了德国的乡土气息,令人倍感亲切。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格林童话读书心得,欢迎大家参阅。

格林童话读书心得1同学跟我介绍了《格林童话》这本书,我拿起书就被里面的故事深深的吸引了,我们都有一个童话梦,不论是白雪公主还是灰姑娘,都是我们童年里难忘的童话故事。

当我读了《小弟弟和小姐姐》这个故事后,姐弟俩历经苦难,凭着纯洁和善良的力量战胜对手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我,使我明白了:遇到困难,只要勇敢去面对、去克服,最终一定能战胜它!

在《狼和七只小山羊》中,小山羊机灵地躲过了狡猾的恶狼,并和母亲一起杀死恶狼,救出了被恶狼吞下的兄弟姐妹。聪明的小山羊深深地吸引了我,使我懂得了:遇到危险时,只有用自己的智慧才能拯救自己。而在《聪明的农家女》里贫苦农民的女儿凭着自己的智慧,不但拯救了父亲,还获得了国王最真诚的爱情。还有在《三片蛇叶》中,勇敢忠诚的小伙子死而复生,恩将仇报的恶公主则受到了应有的惩罚。这些童话都告诉我们要怎样对待美与丑、善与恶。善良美好的人最终总是能够得到幸福,而恶人们尽管开头十分嚣张,最终都会得到被消灭的下场。

《格林童话》里的每个故事都是那样地引人入胜,里面的主人公都是那么的勇敢、爱憎分明。它能教人学会更好地生活,使人的心地变得更宽广,想象力变得更丰富。《格林童话》带给我无穷的快乐!我真喜欢《格林童话》!

格林童话读书心得2我们每个人年纪很小的时候都读过童话,而且都相信童话故事中的事,如王子变青蛙、沉睡百年等是真实的。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那些美妙的童话故事已经慢慢的从每个人的心中淡忘了。从童真不解事故到童话变成飞灰,也许你午夜梦回的惊恐就根源于此。

最新心里颇不宁静,每晚闲暇时间,总爱捧起这本书——《格林童话》。厚厚的一大本,却固执地想把它全部读完。最初也许只是一种坚持,读到后来却让我在童话中找到了一分宁静的体验。

格林童话是给孩子写的书,透过一个个短小的故事,折射出的是人类对于真、善、美的顽强追求。公主、王子虽历经千难万险,最终总有一个英雄的出现让坏人受到惩罚,好人获得幸福;善良的人民总会得到天使的救助;魔鬼与上帝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邻居。在阅读中感受到儿时那种单纯的快乐。

回过头来,反观我们的孩子,如果从孩子懂事起,就给孩子这样文化的熏陶,孩子怎会粗鲁低俗,怎会在恶的边缘徘徊。孩子本身没有问题,只是我们的教育在面对孩子时少了这些文化的滋养,让我们的孩子在成百上千的题库中艰难啃书,于是,孩子没有爱读书了,读书也完全是应付检查。

在帮孩子纠正个别字的发音,用我们已经久违了的童话思维去帮他理清较为纷繁的故事脉络的过程中,一家人其乐融融,共同沐浴心灵,增加了很多乐趣。

如果给我一盏明灯,我愿照亮孩子前行的脚步。关心孩子,从真的关心开始,从思想关心开始,从读书开始。

格林童话读书心得3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我的故事书《格林童话》。

《格林童话》是一本有趣的故事书,它里面有许多好玩的故事,如“不莱梅镇的音乐家”,“灰姑娘”等等。

下面是我最喜欢的一个故事。

《臭小子学害怕》从前有个父亲,他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很聪明,小儿子呆头呆脑的。父亲只喜欢大儿子。当然大儿子也有做不来的事情,比如,当父亲让他在半夜里外出去取东西的时候,会想起可怕的东西,便说:“我害怕,我不去。”这话被小儿子听见了,说:“害怕?是什么东西?我从来就没有害怕过。”

有一次,父亲让小儿子出去学本领。小儿子说他想学害怕。父亲把这件事告诉了同事,同事说:“学害怕,那就跟我来吧!”结果小儿子把同事推下楼。这事被父亲知道了,立马给他50银币,让他独自出去闯世界。在离开家不远的时候,他又说:“要是我学会害怕就好了。”

这事被一个人听到了,便对他说:“不远处有个魔鬼住的宫殿,谁能在三天之后出来,就可以把公主嫁给他。”于是小儿子就在那里住了三天,然后娶了公主。他想学害怕的这件事被公主知道了,公主便把一桶鱼倒在小儿子身上,让小儿子知道了什么是害怕。

《格林童话》是一本有趣的故事书,里面有很多有趣的故事。想看吗?那就快翻开这本故事书吧。

格林童话读书心得4我从小就爱看童话和寓言故事,因为在那些新颖、鲜活、生动的童话中,我找到了另外一个多彩而真实的世界,使我幼小的心灵认识和感受到了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在这些书中,我最爱的就是《格林童话》。

《白雪公主》中恶毒的王后千方百计的毒爱善良的白雪公主,要将她置于死地,但是善良的白雪公主每一次都能逢凶化吉。最后王后穿着烧红的铁鞋跳舞,痛苦地死去。我明白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道理。

《渔夫和他的妻子》中,渔夫的妻子无止境的贪婪,最后使自己一无所有。我明白了做人要知足常乐,不能太贪婪。

《金鹅》中小傻瓜心地善良,帮助了小矮人,使得后来小矮人总是帮助小傻瓜。我明白了做人要心地善良乐于助人,帮助别人的人能得到别人的帮助。

我牵挂着《格林童话》中的每一个人物,和他们一起快乐,一起忧伤,一起跌倒,一起爬起,丰富多彩的故事情节常常使我深深地陶醉在《格林童话》神奇的世界中。

《格林童话》这本书使我有了一个梦幻般的天堂,有了梦幻般的朋友,让我的世界变得十分充实,对未来充满了纯真的美好期待。

格林童话读书心得5《格林童话》里有仙女,精灵个个都会魔法。还有恶人和善人,恶人最后受到了惩罚,善人最后得到了回报。我们要想自己也有“魔法”就要好好学习,学到很多的本领,才能帮助别人实现愿望。

在《格林童话》里我最喜欢的是‘渔夫和金鱼’的故事。这个故事讲得是一个勤劳、善良的渔夫在河边钓到一条金鱼,当他要把金鱼装鱼篓时却开口说话了,它请求渔夫放了它,并对他说它可以实现他的愿望。渔夫很同情它,所以把它放了。渔夫空手回到家后对妻子讲了这件事,妻子责怪说:“你真傻,咱们的房子都不能挡风遮雨了,你也不问它要一栋别墅。”渔夫不去,但他害怕妻子,只好硬着头皮去了。他来到海边对金鱼说出了妻子的愿望,金鱼说:“好心的渔夫回去吧,我回满足你妻子的愿望的。”渔夫回到家看见破烂房的草房变成了别墅,妻子也成了贵妇人,金鱼已经实现了妻子的愿望。

可是第二天早上,妻子又想当国王。渔夫不同意,可又惧怕妻子。渔夫来到海边,海水翻起黑色的波浪。渔夫唤出金鱼对它说;“实在对不起,我妻子想当国王。”金鱼说:“回去吧,你妻子的愿望已经实现。”渔夫回到家别墅已经变成宫殿。谁知女王并不满足,她要当整个帝国的皇帝。渔夫觉得妻子要求过分了,可女王不允许别人反驳自己,于是渔夫很无奈地来找金鱼。这时的海水漆黑如墨,波涛震天。渔夫唤出金鱼对它说:“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我妻子要做皇帝。”“回去吧,她的愿望已经实现。”渔夫低着头回到家说:“皇帝陛下,这回你该满足了吧。”谁知女皇却对他吼道:“你这个蠢材,我要当教皇。”他跌跌撞撞地来到狂风怒吼、巨浪滔天的海边。苍凉地唤出金鱼对它说出妻子的愿望,金鱼又实现了他妻子的要求。渔夫垂着头回到家心想这回妻子该满足了。第二天,女教皇告诉他想主宰宇宙。他发疯一样地跑到海边对金鱼说出妻子的愿望,金鱼看了看渔夫什么也没说,转身钻进了大海。渔夫回到家,发现高耸入云的教堂不见了,妻子正坐在破草房前。

《格林童话》也很受我们欢迎。《格林童话》里,故事编得好,这几个故事,有的会令人悲伤,有的会令人欢快,也有的会令人神奇……这样,我们就会喜欢看这本书。而且,每个故事都很精彩,就像电视里放的一样。现在,你们知道《格林童话》为什么会受我们欢迎了吧!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想要什么,都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去实现。都不能贪得无厌,要适可而止。

格林童话读后感篇6

要说出一本对我看得最多,对我影响最大的书,说出来非让许多人大跌眼镜不可,它既不是什么传世名著,也不是多么鼓舞人心的东西,更不是教科书,而是一本《格林童话》。小时候睡觉前,总听妈妈讲这本书。前些日子在图书馆又无意中翻到《格林童话》,就借了出来。

读了那些童话故事,觉得温馨而亲切,慢慢地发现,其实自己一直没感觉到,原来自己长久以来的很多行为是被这本书深深影响着的,毕竟我读它读了那么久、读了那么多遍,尽管它不是什么博大精深的东西,但是这种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其中,我最喜欢《傻大胆学害怕》。从这个故事中也可以看出,许多人取得成功并不是因为他们有多聪明,有时候只是因为他们胆子大有闯劲,事后许多人回首自己成功的路都会感叹不已,因为他们也不知道如果事情再来一次,他们还会不会有那样的胆识与运气。

记得孩提时,我们大多爱遨游在格林童话无限的想像天空里,当许多年以后再次遇见“格林”这两个字时,童年时代的那股纯真与感动似乎又重新拾回来了。《灰姑娘》、《白雪公主》、《小红帽》等名篇中的人物形象又历历浮现在我们的眼前。

格林童话读后感篇7

关键词:小学语文;安徒生;童话;语言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1-216-01

小学生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对于书中的内容也是有极强的探索心里,所以在小学的这个时期,家长和老师们一定要有目的地培养小学生的小学语文。小学语文对于学生们来说十分重要。小学语文中的众多的知识都是学生在现实和以后的语文学习中要经常用到的。所以小学语文的这个基础一定要打好,这有可能决定学生的一生语文的好坏。

所以这个时候给孩子们一些有益的书本是极为关键。让孩子能够遨游于书本的世界之中,徜徉于知识的海洋,在知识的世界中不断的探索。书本的选择十分关键,所以家长和老师们一定要注意。挑选的时候要结合小学生这个年龄段的特点,为他们挑选一些极为简单,却富含生活中最为平常的哲理的故事的书籍。笔者结合很多在小学语文教育上富有经验的教师总结出以下关于小学语文阅读的内容。

一、让孩子们走进一个充满奇幻的世界

1、安徒生的童话世界

小学时期是孩子们的好奇心最重的时期,这个时候给孩子们一些神话故事,童话故事都是十分的好的事情。因为孩子们可以在童话这个干净的世界中塑造出一个美丽的心灵。想要领略童话的魅力,一定不能够不读安徒生的童话。安徒生早期的童话充满了绮丽的幻想、乐观的精神,体现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特点。代表作有《拇指姑娘》,《丑小鸭》,《海的女儿》,这些有趣的故事都可以带孩子们走进一个神奇的世界,走进童话中的天堂,让孩子们感受世界的美妙。

安徒生的早起的作品都是充满了绮丽的幻想,浪漫和现实相结合,此时的作者是满怀希望,对世界充满了美好的愿望。但是在经历过了现实之后,作者的人生观也就发生了改变,所以安徒生的中期童话,幻想成分减弱,现实成分相对增强。不再充满浪漫,有的是对现实的鞭笞,是对丑恶的冲击,在歌颂善良之中,表现了作者对于美好生活的执着的追求,也流露出作者对于现实的忧心忡忡,对生活缺乏自信的郁郁心情。中期的代表作品有《卖火柴的小女孩》、《影子》、《一滴水》、《母亲的故事》等。这些故事同样是值得一看,可以让孩子们了解不同时期的人们不同的生活状态。

而安徒生的晚期童话比中期更加面对现实,大力的描写了底层民众们的悲苦生活,揭露现实生活中社会的阴冷,黑暗,人世间命运的不公平。这个时期的作品基调低沉,是作者沉默的呐喊。

2、格林童话中的世界

在童话界,有一对兄弟和安徒生有着同样的地位,他们用他们丰富的相像,优美的语言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个神奇而又浪漫的童话故事,让孩子们走进一个又一个神奇而又美丽的世界。《格林童话》产生于十九世纪初,是由德国著名语言学家,雅格·格林和威廉·格林兄弟收集、整理、加工完成的德国民间文学。堪称世界童话中的经典著作。从问世以来,就一直深受广大人民们的喜爱,在世界各地都具有极其广泛的影响,几乎每一个读过童话的孩子都读过《格林童话》中的故事。

没有读过《格林童话》的童年是不完整的。这句话当然是有一些夸大其词。但是《格林童话》确实具有这样的实力,谁没有听过灰姑娘的故事,现实之中哪一个女孩不期望自己有一双玻璃鞋,关于灰姑娘的故事被多少个导演拍了又拍,在世界各地都是非常的流行。谁又没有听说过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青蛙王子又带领了多少的小姑娘走进了幻想的世界。不得不说《格林童话》确实对世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不仅是对孩子们,对大人们同样是有非常大的影响。

《格林童话》带孩子们走进的是一个奇幻无比,却又充满刺激的世界,这个世界中有可能有凶险无比的怪兽,有邪恶无比的巫女,还有心肠歹毒的王后,但是无论这些坏人有多么的邪恶,对善良的人做出了多过分的事情,最后这些人都不会得到好的下场,最终就是尘归尘,土归土,一切都变的虚无,王子和灰姑娘会过上幸福的生活,白雪公主会嫁给自己的王子,而王后则是结局悲惨。《格林童话》的最终一定会出现一个圆满的结局,好人总是会有好报,而坏人最终总会遭到惩罚。一切都是大圆满的结局,虽然古往今来有很多的学者,批评者总是批判《格林童话》,批判童话的结局总是美好的,故事的情节老套,人物的情节一点也不丰满,实在是粗制滥造的作品。文学批评者的说法不无道理,但是这并不能够影响《格林童话》在孩子们心中的地位,同样也影响不到《格林童话》在世界中的地位。

格林童话读后感篇8

关键词:儿童文学 顽童形象 阅读体验

一、何为“顽童”

“顽童”这个词从字面上来说,就是顽皮的儿童,《现代汉语词典》把顽皮解释为(儿童、少年)爱玩爱闹,不听劝导。所以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把“顽童”理解成爱玩闹的调皮大王。在文学作品中,“顽童”是儿童文学作品中的三大母题之一①,“玩”是孩子的天性,“顽”与“玩”同音,所以很多研究者会把“顽童”理解成爱玩的孩子,“顽童”是孩子自然快乐本性的直观表达。

顽童的原型最早可以追溯到古老的神话和民间故事中去,它往往以智者的形式出现,如中国的“阿凡提”、“孙悟空”,日本的“一休”等。20世纪以来,大量张扬儿童天性的顽童形象涌入读者的视线,刘绪源所提到的关于“从儿童眼光”出发的“顽童型”作品创作也展开了一片崭新的天地。长袜子皮皮,小飞人卡尔松、淘气包埃米尔都是有着“童话外婆”之称的林格伦创作的令人津津乐道的顽童形象。

二、林格伦笔下的顽童特征及其顽童精神

林格伦开创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顽童时代,她笔下的顽童除了沿袭了以往顽童的特质外,还在环境、形象、语言方面有了突破,这些突破使得顽童形象能更加生动和饱满。

环境特征:从林格伦创作的那么多顽童形象中,我们不难看出20世纪以来的顽童不再是寄居于梦幻世界,而是来到了普通人们身边,淘气包埃米尔住在勒奈贝尔亚村,小飞人卡尔松住在斯德哥尔摩一条极为普通的街道上,他们都是在一个现实环境里展露着他们的淘气本性。再者,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小淘气都有一个适合淘气的家,它赋予了小淘气们淘气的环境条件。埃米尔的父亲是庄园主,皮皮自己拥有一套大房子且有用不完的金币,他们的经济生活都比较宽裕。埃米尔有一个包容他淘气的温暖小家庭。这些因素为他们的“顽”提供了有利条件。这样的环境情景预设,虽然带有作者理想化的成分,但是它并没有完全脱离现实,而是在扎根现实的基础上注入了适当的想象,使得顽童的“顽”更具有反叛性和一种现实的玩味。

形象特征:林格伦在塑造顽童人物时,会用到很长的名字,比如淘气包埃米尔的全名为“埃米尔・斯文松于卡特侯特尔・勒奈贝尔亚”,皮皮的名字为“皮皮露达・维多利亚・鲁尔加迪娅・克鲁斯蒙达・埃弗拉伊姆・长袜子”,这些奇怪的名字会引起儿童读者浓厚的兴趣,也很容易让读者把他们奇怪的名字与他们奇怪的个性联系起来。在外貌的塑造上,这些顽童也显得滑稽有趣,充满着个性意识。《长袜子皮皮》中皮皮这一形象就显示着非凡之态,她长着一头红发,大嘴巴、雀斑脸,她穿着怪异,红蓝条补缀的上衣、一棕一黑的长袜子完全是自己随意的创造。小飞人卡尔松的个子矮小,体形圆滚,他还在自己的肚脐上拧装上一个按钮,后背上装着一台小巧玲珑的螺旋桨。这些充满个性意识的形象无疑是对传统的教育规范及沿袭很久的道德标准与礼仪的大胆颠覆。

语言特征:语言是一个人性格心理的直接显现,个性化的语言使得人物的形象变得栩栩如生。在《淘气包埃米尔》中,他把帽子叫“麻子”,把枪叫“缸”。当他爸爸在市场上失踪后,他生气地想:“他老是这样,没办法带他到什么地方去,因为他一有机会就跑丢。”这种模仿大人讲话的方式着实让人发笑,但是看似无厘头的说话方式又恰恰体现了孩子的自主意识和独立意识。

其实从以上的几点特征我们就可以看出林格伦笔下的顽童蕴含着鲜明的顽童精神,具体归纳了如下:

(一)追求快乐的游戏精神

顽童的快乐总是带着滑稽和喜剧色彩。弗洛伊德认为,人的人格结构有三层即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②。本我不受逻辑、理性、社会习俗等一切外在因素的约束,遵循快乐原则。而儿童时期正好是处于本我和自我层次,弗洛伊德发现快乐原则与生俱来,形成于婴儿时期,在心理生活中居于统治地位,快乐原则会在人格发展的后来阶段之中逐渐失去绝对统治地位③,也就是说在孩子时期,快乐原则是占主导的,儿童之所以会选择游戏,其根本动力在于满足心理上快乐本能的需求。弗洛伊德认为,孩子最热爱、最全神贯注的活动是游戏。在《淘气包埃米尔》中,他想用老鼠夹子捕鼠,因担心小老鼠去啃爸爸的脚趾,于是便把它放在了爸爸常放脚的地方,结果使得爸爸的脚趾被夹了。为了安慰受伤的爸爸,他端起了盛满面糊的瓦盆伸向窗外,不料盆子正好掉下去扣在爸爸的头上。这一系列弄巧成拙让人捧腹大笑的情节,把孩子的游戏精神展露无遗。

(二)狂放的幻想精神

别林斯基曾经说过:童年时期,幻想乃是儿童心灵的主要本领和力量④。在顽童的世界里也充满着奇思妙想。皮皮就幻想自己的妈妈是天使,而爸爸是黑人国的国王。在《长袜子皮皮》里还有一段描写,“我在上海看见一个中国人,他的耳朵长得非常大,大到可以当披风,下大雨的时候,它就钻到耳朵底下去,又暖和又舒服,当天气特别不好的时候,他就请他的朋友和熟人住在自己的耳朵里。”看到这一段描写,我们会为她的奇思妙想而折服。

除了主人公本身的幻想性之外,作者在顽童人物的塑造上也充满了幻想性。作者笔下的皮皮力大无比,她抬手便可举起大马、拎起警察、不费吹灰之力的制服小偷。淘气包埃米尔虽然只有五岁,但它却壮实得像个小牛犊一样。每个孩子都渴望拥有超能力,作者用了夸张的手法来强化顽童在“力”方面的形象。

(三)赤子之心的真善美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发展心理学说:儿童思维与原始思维具有同构对应关系,因而儿童思维具有泛灵论和非逻辑性⑤。在他们眼里,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这在《淘气包埃米尔》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埃米尔能和母鸡交流,能驾驭住那匹不愿上马掌的小棕马还能教小猪跳绳,他仿佛有种天生与动物沟通的能力。在这种与动物的沟通中,我们可以看到顽童天真善良的特质。在《长袜子皮皮》中,皮皮去药店买药,为了证明这种药有没有毒,她以身示范,把所有的药吞了下去。多么天真善良的小女孩啊,一份正直善良的赤子之心存于心中。

(四)勇敢的孤独精神

顽童展现给我们的并非是一味的快乐情趣,林格伦笔下的顽童还具备了孤独感,这份孤独感在孩子的阅读中可能是不易被察觉的,但这种孤独的确是存在的。

有人说凡有人类的地方就会有孤独,孤独是一种主观体验,是与关系相对存在的个体内在体验。韦斯将孤独分成两种类型,第一种是情感的隔绝,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人与其他特定的个人没有情感上的联系;第二种是社会的隔绝,指一个人没有朋友或亲戚网⑥。《淘气包埃米尔》中,仆人阿尔弗莱德生了很重的病没救了。文章对这一场景有这样的描写:“这时怒火从埃米尔的心中消失了,只剩下了难过。他感到他是这么孤独。尽管阿尔弗莱德就躺在他的身边,他还是觉得孤苦伶仃的。”显然,这种孤独感的产生来源于情感上的隔绝,他的好朋友就要死了,埃米尔却无能为力。和埃米尔不一样,皮皮的孤独感则来源于社会的隔绝。皮皮没有父母,当皮皮还躺在摇篮里时,母亲就去世了,父亲在一次风暴中卷进来了大海。文章不止一次写到当夜晚来临,皮皮的好朋友阿尼卡总会失落地说“她……看上去孤零零的”。虽然皮皮自身没有感觉到孤独,或许她连孤独是什么都不知道,但是作者还是有意识地向读者展示了顽童的这份孤独。这份孤独感的描写不仅让读者心生同情,也更加突出顽童们的天真勇敢。

三、“顽童”形象带给中国孩子的阅读体验

林格伦的顽童作品极受中国小读者、出版者的青睐,除去安徒生与格林兄弟,被译介到中国的经典儿童文学作家鲜有人能与阿・林格伦比肩。

好的书能让人产生情感的共鸣,情感的共鸣产生于两种:一是自己所没有的,却渴望拥有。黑格尔也曾说过艺术的存在是由于现实的缺陷⑦。对于现实中不能实现的东西,我们往往会借助艺术的手段,以致在精神上得到补偿。二是自己已经经历过,有了共同的体验。通过别人的笔来写出了自己的经验体会,以致自己的情感能得到适当的宣泄。顽童作品能唤起中国孩子的共鸣,这与中国儿童的历史发展是相关的。

中国长期存在着“成人本位”和“老者本位”思想,中国儿童在历史上是不被重视的。中国儿童长期以来受到了传统礼教的制约,这些伦理教育严重压制了中国儿童的玩乐狂放的快乐天性。随着时代的进步,中国对儿童的重视度越来越高,但是更多重视的是儿童的教育问题,把儿童与学校紧紧联系在了一起。儿童成了教育下体制下的机器。正是由于一直以来受到不同程度的制约,中国儿童对于阅读“顽童”这个有反常规的形象充满了新鲜感,在阅读这类顽童系列作品时会获得强烈的精神满足感,在心理和情感上也会得到相应的补偿。

林格伦笔下的顽童作品是本着“真善美”的理念的,埃米尔和皮皮尽管淘气,但是内心却是非常地善良,因此,放心让孩子跟着埃米尔去玩乐,跟着皮皮在书中驰骋吧。

参考文献:

[1] 陆扬 精神分析文论[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

[2] 刘绪源 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 [M]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1995

[3] 林格伦 长袜子皮皮的故事[M]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1983

[4] 朱自强 儿童文学新视野[M]山东: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2004

[5] 王灿明 十字路口的顽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格林童话读后感篇9

一、对接原文的现状——冷静分析

对接原文的教学有许多成功的案例,给语文教学增色不少。但也不难发现,目前在课堂教学中存在一种普遍现象,只要教到名文(名著)改编的文章,教者就会不假思索地引入原文内容,既没有深入思考对接的目的,也没有精心设计对接的方式,更没有仔细考量对接的时机。具体而言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情感偏重,对接内容不当

儿童的情感是纯洁的、质朴的、真诚的。当前,不少语文课堂过分注重对孩子的情感熏陶与感染,对接原文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只是为了激发学生的情感,突出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如教学《月光启蒙》一课,不少教师引导学生充分品悟流淌在字里行间的母爱温情后,出示年老痴呆的母亲画面,将原文《月光母亲》的开头引入课堂,再运用音乐渲染,反复朗读抒发感情的语句,直至师生感动得热泪盈眶。然而,这样的对接原文明显破坏了文本描绘的篱笆小院温馨甜蜜的氛围和月光下母亲美好的形象,虽然有力地渲染了母爱和感恩的主旨,但严重背离了课文基调,极大偏离了编写意图。

2.目的模糊,对接方式简单

来自名著、名篇的课文大多是选择其中的某个片断,因此学生在理解人物性格、感悟表达方法以及体会文本中心方面都有一些难度,通过对接原文,可以让学生了解故事的时代背景,触摸原著的语言文字,从而突破教学难点。这样的设计思路无可厚非,但对接的目的很不明确,方式极其简单。如有的教师在课上自己朗读原著,让学生一味倾听;有的教师通过投影呈现,让学生自由阅读原文片段,自己放手不管……到底对接原文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是赏析原文的精彩语句;是为了帮助学生对人物性格的理解,还是让学生体会语言表达的特色……教师要有明确的对接目的,力求针对性。那种简单化的对接原文,会让学生无所适从、不知所措,根本没有实效。

3.把握失当,对接时机随意

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对接原文的作用是无限的。但有些教师对接原文的时机随意,缺乏周密思考,导致教学前后脱节,影响了教学效果。如教学《桂花雨》一课,教师在学生还没有充分朗读、感悟课文的情况下,就出示作家绮君的原文语句,让学生进行比较、分析,揣摩文字意蕴和表达效果。学生对文本的内容生疏,反应迟钝,表达不清,课堂效果较差。何时对接原文,教师在教学目的明确的基础上,还要考虑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调动学生情感,在学生“愤、悱”之时,才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否则,对接原文就是盲目而行,或是画蛇添足,甚至弄巧成拙,使学生深陷在原文的材料堆里毫无所得。

二、对接原文的思考——深度剖析

要提高对接原文教学的实效,我们要深度思考,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1.眼里有“的”,紧扣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指南”与“归宿”。它是根据课程标准各学段对语文教学有不同的阶段要求来确定的。对接原文的教学也应具有鲜明的“学段味”,紧扣各个学段的教学目标,突出训练的目的性、层次性、针对性,从而走出学段不分、层次不明的误区。低年级教学侧重识字、写字和说话训练,对接原文的目的是训练朗读,积累巩固,激发兴趣。中年级教学从积累感悟逐步向表达运用过渡,对接原文在激发阅读兴趣的基础上,既要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掌握阅读策略,又要促进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随着学段增高,学生知识累积增多,技能增强,高年级的对接原文要在培养学生思维深度,提高语感训练强度,加大语言运用力度上做文章、下功夫。

2. 胸中有“数”,吃透编者意图

教学所用的课文选自原文(原著),编者进行了精心取舍、细心加工,按照一定教学计划安排在指定的教材单元中。作为教学内容,它不同于“一般的阅读材料”,教师在备课中必须对编写的意图胸中有“数”,即要明确编者的选文意图、位置意图、角度意图、关系意图等,这样才能真正准确把握文本。尊重编者的意图,我们在备课时不妨多叩问几句,也许就能吃透编者意图。像《月光启蒙》,编者为什么要删除描写母亲年老痴呆的文字?《三打白骨精》为什么简略了生动的环境描写……只有充分吃透编者意图,教者胸中才能有“数”,才能整体关照、把握精准,确定课时教学目标,对接原文才不会出现偏差、步入误途。

3.目中有“人”,遵循儿童立场

对接原文,要站在儿童的立场去考量,这一点是不容忽视的。小学语文教学对象是儿童,儿童应该是我们教育教学的根本。一切教学设计,都要基于儿童,读懂儿童。所谓基于儿童就是教学要遵循儿童的年龄特点与认知规律,应该明确儿童“需要什么”,要能激发儿童的兴趣,唤起其身上“未知的力量”。读懂儿童就是要考虑儿童已有的知识水平与经验。奥苏贝尔说:“如果把全部教育学、心理学归结为一句话的话,那就是我们的儿童已经知道了什么。”儿童是带着自己的经验、知识、兴趣、思考参与课堂的,对接原文要建立在儿童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水平上,与儿童的已有经验对接,这样才能调动儿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儿童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

4.身上有“功”,树立课程意识

新课标对语文课程的性质作了明确表述:“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1]“语言文字的运用”这一核心目标为语文教师在文本对接时指明了方向。教师要有强烈的课程意识,对接原文在这一目标的指向下,努力挖掘隐含在原文中的“言语形式”价值,生成学科“教学价值”,引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进而提高语文素养。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说:“教师的根之根,就是教师的文化底蕴、文化功力、语言素养、人文情怀。这样的语文教师才有自己的教学主见,而这种教学主见是建立在明确的课程意识、深厚的学科素养以及对学生真诚的关怀之上的。”因此,对接原文要做到一个“对”字,说千道万,每位语文教师应自觉地加强业务的历炼,丰厚自身的教学底蕴,逐步提升专业素养,掌握精湛的教学艺术,让自己的课堂充满教育的智慧。只有教者身上有“功”,对接原文才会左右逢源、游刃有余!

三、对接原文的策略——勇于探析

鲁迅先生说过:“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便有了路。”毫无疑问,对接原文的出路就在我们每一个敬业、踏实、智慧的语文教师脚下。经典名著是中外文学的精华,是人类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阅读名著经典自然成为儿童习得语言、提高能力、培养语感、陶冶情操及提升审美情趣的有效途径。教学这类课文,如何对接原文(原著),让课堂教学发挥最大的效益呢?

1.引领比较,挖掘兴趣增长点

作家文风各异,语言独具特色。对接的原文中独特性的语言、陌生化表达,与课文形成对照比较,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三顾茅庐》就是根据经典名著《三国演义》改编的,教学课文第三节时,我就引入原文中的这段文字:

回观隆中景物,果然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广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猿鹤相亲,松篁交翠。

出示原文后,先让学生反复诵读、品味这段语言精炼、句式工整的文字,再想象山林秀丽、鸟兽相娱的画面,然后交流自己的感悟,从而体味经典的魅力,感受语言的精湛。长期训练,学生就能慢慢地咀嚼出名著语言文字的独特味道,深深地感受到名著遣词造句的别样表达,悄悄地领略了“雅而不涩,俗而不俚”的语言风格。

2. 植入感悟,化作情感催化剂

语言是情感的载体,凡是出色的文学作品,语言文字必然是作者情感最贴切的符号。教学中利用对接原文,可以发挥情感力量,激发学习内驱力,课堂一定会释放出无限的情感魅力,形成强大的共振磁场。

教学《生命桥》一课时,在学生被羚羊们奋不顾身、舍死忘生、齐心协力的精神感染后,一位教师出示原文的中这一段话:

我没有想到,在面临种群灭绝的关键时刻,羚羊群竟然能想出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办法来赢得种群的生存机会。我更没有想到,老羚羊们会那么从容地走向死亡……

(摘自《斑羚飞渡》)

学生充分朗读作者的内心独白,从作者的朴实语言中体会蕴含的深厚情感,他们被带进作者的精神世界,情感得到进一步升华,心灵得到进一步净化。课堂交流时,学生态度积极、发言踊跃,出现了不同角色的多重对话,引发了不同角色的情感共鸣。在全国第八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活动中,北京的张龙老师执教《最后一头战象》时,也植入了原著中沈石溪内心的情感独白:“美好的情感并非人类专有,在特定的环境下,许多动物也会表现出可歌可泣的高尚情怀,这种情怀震撼心灵,荡涤灵魂。”这两个教学案例中的对接原文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化作情感的催化剂。

3.聚焦典范,打造表达助推器

经典原著(原文)改编成课文后,删除了一些故事情节,省略了人物对话、动作、心理活动等,给读者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先根据自己的理解展开想象,补写故事情节,再对接原文,进行比较欣赏,揣摩内蕴,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原著的人物品性,还能深刻领悟作者语言表达的特色,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如特级教师李伟忠教学《临死前的严监生》一课,在学生深刻认识严监生吝啬、贪财的性格特点后,就插入原著中的一段文字,并留下空白:

晚饭后,赵氏又提起,借给两位舅老爷赶考作盘程用的二两银子。严监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学生先在文字的空白处展开想象,自由写话。交流时学生的语言也是异彩纷呈、趣味横生。有学生写的是严监生顿时脸色大变,不住地摇头说:“这怎么行?家里天天要用钱,个个要吃饭,我哪有银子呢?”有学生写的是严监生使劲地摇手,不停地跺脚,愤怒地说:“借银子,这不是要我的命吗?”……

到底原著中怎样写的呢?在学生的阅读期待中,呈现原文:

严监生一言不发,桌子底下有一只猫正趴在他腿上,他一脚把它踢得老远……(摘自吴敬梓《儒林外史》)

学生从欣赏原文中品悟出作者的精妙笔法:(1)以“大”欺“小”。趴在严监生腿上的猫可爱温顺,可是因为主人听到又要花钱,就把怒气发泄到它的身上了,主人真是谈“钱”色变;(2)以“静”衬“动”。作者写严监生一言不发,表面看似平静,实际上怒潮如火。后面的动作“踢”字传神地表现了严监生真实的心理活动,“老远”说明严监生用力很大,凸显内心的愤怒。作者寥寥数字,刻画细微,表达准确,笔力深厚。经过初写、鉴赏、品悟后,学生受益匪浅,再要求学生运用细节描写的方法进行了二次“创作”,实现自己语言表达的再次飞跃。

看来,课堂上我们要有意聚焦原文(原著)中典范性的特色语言,着力引导学生赏析、品味、揣摩、练笔,学生就会吸取经典名著的言语表达方式,接近经典名著的言语表现风格。我们就会惊喜地发现学生作品中的“似曾相识”的文字,就会欣喜地看到学生的语言得到了生长。因此,对接原文,聚焦典范,精心创造阅读、积累、仿写的学习资源,能有力打造学生表达的助推器。

4.锁定主轴,拓宽阅读新天地

梅子涵老师曾说过:“每个人的阅读可以走到的层面是不一样的,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所有的阅读必须走到高处。”对接原文的教学应该有更新的视野、更高的追求、更广的天地,努力为学生提供一个解读文本与阅读原著相融的有效平台,形成一个走出课堂与迈入生活相连的绿色通道。

特级教师窦桂梅教学《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课,在“朗读人物语言,要善于发现语言背后的意味”的教学主轴指引下,先让学生找出林冲最典型的一句话“不敢,不敢”,巧问学生“不敢”后面还藏着哪些故事?学生讲述《水浒》第七回“林冲误入白虎堂”的情节。窦老师随即对接原文:

出示:林冲赶到跟前,喝道:“调戏良人妻子,当得何罪!”恰待下拳打时,却认出是高衙内。林冲手自软了。

这样的话语里藏着什么?学生知道林冲的“不敢”。学生又补充鲁智深救了林冲后要杀这两个差人时,林冲没有同意的故事情节。窦老师再次对接原文:

出示:林冲道:“非干他两个事,尽是高太尉使陆虞侯吩咐他两个公人,要害我性命。他两个怎不依他。你若打杀他两个,也是冤屈。”

这样的话语里又藏着什么?学生知道还是林冲的“不敢”。窦老师进行了概括:有人做了统计,《水浒》中写林冲的内容,与“不敢”相关的有14处,其中“岂敢”1处,“怎敢”1处,“敢道怎地”1处……这些都是“不敢”的不同表达,替换这里,林冲又会怎么说?朗读至此,你又读到一个怎样的林冲?[2]

学生在多次对接原文后对林冲有了深刻认识,畅所欲言。课堂呈现观点的交锋,教学充满生命的张力。窦老师赞赏了学生们站在今天的角度客观评价林冲,不再是单一的肤浅认识,是带来更深的思考:“是什么让林冲如此惧怕、怯懦呢?评价林冲,应该全面阅读《水浒》……”教者将学习课文引向阅读原著、从课堂延伸到课外,不着痕迹,水到渠成,师生的思想都迈向更广阔的天地。

可见,对接原文不仅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和热情,也可以引领学生品味重点词句,促进文本感悟,还可以让学生感受语言特色,增强写作技能,更可以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让他们带着思考从课内走向课外,走向更“高处”。正如窦桂梅老师在这堂课最后对孩子们说的:“这节课只是起点,岁月会让你们不断沉淀出属于自己的见解。”只要我们坚定信念、深度思考、勇于实践,对接原文就会成为一种教学策略、一种教学视角、一种教学精神,课堂就会因对接原文而生动、精彩。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格林童话读后感篇10

原型批评是从神话着手研究文学艺术类似性,整体上探寻文学类型演变的规律。英国杰出的人类学家詹姆斯G弗雷泽在原始宗教仪式、民间神话及民间习俗中发现了不同文化中经常出现的相似或相同的意象和主题,为神话原型批评提供了理论基础;瑞士心理学家卡尔J荣格认为每个人的心理底层积淀着整个人类史前时代的所有意识,他把集体无意识的主要内容称为原型,而且分析和描述了众多的原型,说明作为一种从远古延续下来的集体无意识的原型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作家的创作思维,并在其作品中得到具体体现;神话原型批评理论的集大成者是加拿大著名理论家诺斯洛普弗莱,他在《批评的剖析》中建立起神话框架,将《圣经》中的象征系统运用在原始神话之中,为研究文学原型提供了重要的方法。

本文主要运用神话原型批评理论,揭示《格林童话》中所蕴含的森林情结的原型,并从三个方面来说明《格林童话》中反复出现的森林意蕴是人类原始家园的征兆,具有人类保护神的意义,是国家社稷的象征,将童话中树神崇拜中隐喻着的更深层次的文化意义解读出来。

一、《格林童话》中的森林隐喻着人类的原始家园,是伊甸园的象征

《白雪与红玫》中这样描写森林中的景色:旁边是美丽的森林,小兔儿从她们手中吃白菜叶,小鹿在她们身边吃草,小鸟蹲在枝头不肯飞走,唱它们会唱的所有歌,夜幕降临,她们在森林里走累了,就干脆躺在苔藓上一直睡到天大亮。森林中自然纯净、清幽、空阔的景色展现在人们面前,其环境无疑是伊甸园神话的反映。接着《杜松子树》中的森林更有伊甸园的魅力:森林里的树木都枝繁叶盛,绿茵成片。小鸟的歌声响彻林间,树上的花开始落到地上。五个月过去了,树上发出阵阵清香。六个月过去了,树上已经是硕果累累。在《强壮的汉斯》中,汉斯走进太阳地里,展现在他眼前的是怎样的一幅美景啊:绿色的森林,无数的鲜花和小鸟,还有空中的朝阳。他站在那儿,惊喜地注视着眼前的一切,仿佛做梦一般。

恩格斯在谈及人类蒙昧时代时说:这是人类的童年,人还住在自己最初居住的地方,即住在森林中的树上,只有这样才可以说明,为什么他们在大猛兽间还能生存。这里记录的是栖身林中依靠采摘生活的远古原始人的生活。莽莽森林曾是人类生长的摇篮,草木之实是上古食品的主要来源,虽然这种奉献是低微的,但它毕竟给人以力量,保证了人类向更高阶段的迈进,森林帮助人类度过蒙昧与蛮野,也帮助人类走向文明。

二、《格林童话》中的树木隐喻着人类的保护神,是正义力量的象征

《格林童话》中的树木作为有灵异的树也具有深远的象征意义,《榛树》中的榛树为保护耶稣不受毒蛇侵害而使榛树条成为对付蛇的武器;《三根绿色枝条》中因为隐士赎罪而感动上帝才使它长出三根绿色的嫩枝条;《树林中的老婆子》中的小姑娘背靠着树等待小白鸽,然而,背后的树变成一个英俊的男子抱住了她;《玻璃中的妖怪》的樵夫儿子在一棵很高很苍老的橡树底下能听见低沉的放我出去的喊声;《杜松子树》中的树能发出阵阵清香,叫闻它的人情不自禁地跪在地上;《灰姑娘》中的小姑娘母亲墓前的小树三次帮助灰姑娘成功地参加王子的宴会,最终使灰姑娘变成漂亮的人和王子结婚。此外《怪乐师》、《谜语》、《两个国王的孩子》、《玛琳姑娘》、《巨人和裁缝》中都有对怪异树的描述。总之,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树木有了灵异的特性甚至有了人的情感,它们是人类面临困难时的保护神。

弗莱指出:如果我们不承认把一首诗同另一首诗联系来的文学意象中的原型的或传统的因素,那么从单一的文学阅读中是不可能得到任何系统性的思想训练的。一个像海洋或荒原这样的象征不会只停留在康拉德或哈代那里;它注定要把许多作品扩展到作为整体的文学的原型性象征中去。白鲸不会滞留在麦克维尔的小说里,它被吸收到我们自《旧约》以来关于海中怪兽和深渊之龙的想象性经验中去。

三、《格林童话》中的橡树崇拜隐喻着国家社稷,是生命力的象征

与树木有关的图腾有两种,一种是部落直接以某种树木作为氏族及部落的图腾加以顶礼膜拜;另一种是以间接的方式表现出来,象征着氏族及部落。

日耳曼人的图腾无疑选择了后者,据雅各布格林的论述,古代日耳曼人的崇拜图腾是橡树,他们专门是奉献给雷神道纳尔或瑟纳尔的。古代的日耳曼人和古罗马人一样,也把橡树之神当作雷神,而且还认为他有强大的生育繁殖能力,可以降雨使大地丰产。当地的人们也认为,雷神托尔统辖太空职司雷电风雨和五谷的生长。

实际上,以某一种具体的树作为国家的象征在世界各地都有表现。罗马附近森林女神狄安娜神庙的大树,任何人都不许采摘它的树枝,只有外来的逃亡奴隶才能这样做,如果成功就可以同祭祀决斗而成为森林之王,但新的森林之王必须时刻守护着神庙旁边高大繁茂的圣树,因为任何一个逃亡奴隶只要能够折取这个树上的树枝,就可以获得和他决斗的权利而成为新的森林之王。

古罗马伟大的史学家塔西佗在罗马强盛时期游历过罗马北部的边境,他在《日耳曼尼亚志》中这样描写了日耳曼人对橡树树神的祭祀:日耳曼人认为把诸神围在墙桓之中或将诸神塑成人的形状都是亵渎神灵的行为。他们将森林丛林献给橡树神袛。他们所称谓的诸神名称都是不可理解的,只有他们在虔心敬奉之中才能领悟其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