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防工作方案十篇

时间:2023-04-04 18:48:20

三防工作方案

三防工作方案篇1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统一部署,服务于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大局,坚持标本兼治、打防结合、监督管理与指导服务并重的原则,进一步加强重要农资的日常监管,扎实开展打“三假”、防坑农专项整治活动,严厉打击制售假劣种子、农药、肥料等坑农害农行为,切实履行好法律法规赋予农业行政机关的职责,逐步形成农资监管长效机制,促进农资市场秩序持续好转,确保无重大坑农害农事件发生。

二、工作目标

以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加大案件查处力度、强化服务指导、落实制度建设为抓手,通过严厉打击制售假劣种子、农药、肥料的违法行为,切实维护广大农民利益,确保农业生产安全及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做到重大案件执法查处率达100%,举报案件查处反馈率达100%,为我市农业尤其是特色优势产业健康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三、工作重点

种子:认真落实农业部、省农委关于继续开展种子执法年有关部署,严把市场关口,扎实开展种子市场监管和种子质量监督抽查工作,深入排查和坚决查处生产经营假劣种子、无证生产经营套牌种子、未审先推、不出示备案证明经营种子、侵犯植物新品种权、包装标签不规范、不依法建立生产经营档案等违法行为,确保良种供应和种子质量安全。

农药:加强农药产品质量抽检力度及抽检覆盖面,坚决查处生产经营无有效成分、有效成分不足和擅自添加高毒农药等违法行为,进一步规范农药市场秩序,确保农民用上“放心农药”。

肥料:严格按照《2011年省肥料市场专项整治活动》的相关部署,切实加强复混肥料、有机-无机复混肥、有机肥料、水溶肥料等产品的监管力度,严厉查处有效成分不足、标明有效成分及含量与登记证不符,以及未经登记、一证多用、假冒伪造登记证、包装标识不规范、夸大使用效果、肥料产品标称具有农药功能等违法行为。同时,加强与工商、质监等部门配合,坚决打击质量不合格的肥料产品,切实维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四、工作任务

(一)清理整顿生产、经营主体。组织力量会同工商、质监等部门,逐一清查辖区内种子、农药、肥料生产、经营主体,健全完善本地主要农资生产经营主体档案;协调相关部门查处无证照生产、经营农资的商户;坚决取缔制售假劣种子、农药、肥料的黑窝点;对法定需农业部门行政许可的农资生产经营事项,如不能达到或不符合法定要求资质条件的,依法限期整改,整改后仍达不到要求的,依法吊销其生产经营许可证、登记证,并及时告知工商、质监部门。

(二)强化农业行政许可事后监督。加强实施行政许可的监督检查,及时纠正行政许可实施中的违法行为。建立健全监督制度,按照“谁审核,谁负责”的原则,核查被许可人从事行政许可事项活动情况,履行监督责任。对情况发生变化不再符合法定条件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对未经农业部门许可,擅自从事依法应当取得农业行政许可的活动的,依法采取措施予以制止,并依法查处。

(三)加大种子、农药、肥料市场监管力度。各区(县、市)要切实加强农资市场日常监管,加大日常执法巡查的密度,保证农资监管全面覆盖、不留死角。完善农资市场监管工作档案,完整记录监管工作情况,对监管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依法处理。监管工作中,要认真检查相对人是否取得合法生产经营资质,是否超越行政许可范围违法生产、经营;检查农资产品是否合法,是否取得行政许可、质量是否合格和标签是否规范;检查农资生产经营台帐(档案)、农产品生产记录、农资产品购销票据,准确判断相对人生产、经营行为是否规范合法;必要时进行质量抽检,排查是否存在生产、经营假劣农资的违法行为;根据本地农业生产实际,突出重点农时、重点地区、重点市场、重点品种,有计划地开展各种专项整治活动,将农资生产、经营环节全面纳入监管,逐步解决本地农资市场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保障农资产品质量,维护农资市场正常秩序。

(四)加强农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要进一步完善种子、农药、肥料的质量监督抽查制度,依法制定本地农资产品质量抽检计划,组织开展假劣种子、农药、肥料监督抽查活动。对群众反映强烈和问题突出的区域、产品、企业,以及关系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重点产品要进行重点监测。对监测中发现的重大问题,要及时警示信息;对监督抽查中发现的不合格农资产品要依法处理。农业部门监管机构和执法机构要密切配合,共同商议并组织相关工作,切实做到工作协调同步、信息互通共享,形成执法合力。同时,加强工商、质监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反馈,推进检测结果共享机制,避免重复抽检,提高执法效能。

(五)集中力量查处违法案件。要高度重视案件线索排查、梳理工作,集中力量深入排查可能存在的违法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并彻查源头、端掉窝点、消除危害。对涉及面广、造成农业生产事故、群众反映强烈的制售假劣种子、农药、肥料案件,成立专案组限期查办,一查到底,严格执法,必要时可请其他地方农业部门协助或者联合有关部门共同调查处理。涉嫌构成犯罪的案件,严格按照国务院《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和农业部、公安部《关于在农资打假中做好涉嫌犯罪案件移送工作的意见》的要求坚决移送公安机关。重大恶劣案件,可商请当地公安机关提前介入。

五、工作步骤

第一阶段:5月—6月,一是协同工商、质监等部门清查本市辖区内的种子、农药、肥料生产、经营主体;二是加大对制售假劣种子、农药、肥料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重点是对生产用种情况进行回访摸底,核对种子经营企业的开票情况;对农药质量开展检测抽检,重点查处假劣农药,无农药登记证、假冒农药登记证的农药,进一步规范农药市场秩序;强化肥料产品尤其是复混肥料、有机-无机复混肥、有机肥料、水溶肥料等产品的质量抽检,对前期抽检不合格的肥料产品严格按照《肥料登记管理办法》进行处理。确保农业生产安全,切实维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第二阶段:7月—9月,一是以排查假劣种子、农药、肥料为重点,深入检查种子、农药、肥料的登记、生产、经营以及标签、标识管理等情况;二是认真开展农资质量抽检,加大对农药、肥料的质量例行监测力度,及时整理监测结果,预警公告,积极引导农业生产者消费,及时消除隐患,三是在7月份市农委对全市开展打“三假”、防坑农工作情况进行督察,总结前阶段工作中的经验及不足,安排下一步工作。

第三阶段:9月—11月,根据我市秋、冬种农业生产和农资需求特点,进一步加大种子、农药、肥料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资违法行为,保障秋、冬种农业生产顺利进行。一是开展一次农业综合执法交叉检查,以种子、农药、肥料为重点,对辖区内农资生产企业和经营网点进行一次“拉网式”排查,加强秋、冬种农资监管,保障秋、冬季农业生产顺利进行;二是结合秋播供种、用药、用肥的实际,加大种子、农药、肥料的质量抽查力度,依法及时公布抽检结果,曝光一批违法违规企业和不合格产品;三是会同公安、工商、质监等部门,集中力量查处一批案值较大、影响面广、情节恶劣的案件,严惩违法犯罪分子。

第四阶段:12月,检查各区、县(市)农业(水)局打“三假”、防坑农工作完成情况,总结工作经验,通报表扬先进单位和个人。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监管责任。各区、县(市)农业(水)局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切实履行好农资日常监管职责,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发挥好农资打假的牵头作用,建立主管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工作体系,将监管及违法行为查处职责,落实到具体责任部门、单位。及时细化制定工作方案,将执法职责、工作目标、工作要求、各专业机构与综合执法机构分工配合办法、保障措施、监督考核办法等落实到具体单位、具体人员。具体履行农资监管职责的机构要全面、准确、及时记录监管工作开展情况,实行痕迹管理。

(二)健全工作机制,形成监管合力。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机制、案件举报机制、案件移送机制、案件回复机制等,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基础上,形成监管合力,提升整体监管效能。强化专业管理机构与综合执法机构的工作衔接和信息共享,专业管理机构发现违法行为线索要及时移送综合执法机构,综合执法机构查处违法行为要主动争取专业管理机构的支持。综合执法机构要加强对相对人的执法检查力度,扩大监督渠道,善于利用农资产品质量抽检和行政许可等公示信息,排查违法行为。对生产、经营、使用假冒伪劣及禁用农资产品等违法行为进行坚决查处,并彻查源头,端掉窝点,坚决杜绝违法不纠现象的出现。违法农资来源、去向涉及其他地方的,要及时向有关地方农业、畜牧部门通报或向上级农业、畜牧行政主管部门报告。违法行为涉嫌构成犯罪的,要及时移送司法机关,坚决杜绝“有案不送、以罚代刑”。突发案件、重大案件及群体性上访案件,要及时向当地党委、政府和上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对上级督办和实名举报的案件,必须件件有回复。

三防工作方案篇2

充分发挥住宅区物业服务企业和业主委员会作用,在消防安全公约中明确停车占用消防车通道的约束惩戒措施,强化群众自治管理。小编整理了消防安全三年行动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策划书,希望大家喜欢。

为加强全县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根据《镇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三年时间,强化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精准治理,深入推进打通消防生命通道、重点场所治理、突出风险整治、重点行业管理等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消防安全风险,全面提升消防信息化管理能力、公民消防安全整体素质,建立完善消除火灾风险隐患的消防管理责任链条、火灾防控体系、监测预警机制,推动消防安全形势持续向好发展。

(一)全力防控重大消防安全风险。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治理,全面打通消防生命通道,集中整治彩钢建筑、养殖区乱堆乱放、人员密集场所、石油化工企业、物流仓储企业以及老旧场所等领域的消防安全突出风险隐患。

(二)持续夯实全民消防安全素质。全民消防安全素质提升工程全面实施,消防安全纳入主要行业领域职业培训内容,推动企业单位建立常态化全员消防安全培训制度,重点人群分级分类培训全面落实。到20xx年,实现全民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明显提升。

二、工作任务

(一)实施打通消防生命通道工程。(配合完成)

1.实施消防车通道划线管理。按照县应急管理局《关于开展打通“生命通道”集中治理行动的通告》文件要求,20xx年底前完成高层住宅小区、社会单位、住宅区标线施划、障碍物清理、曝光警示等重点任务。

2.加强联合管理。充分发挥住宅区物业服务企业和业主委员会作用,在消防安全公约中明确停车占用消防车通道的约束惩戒措施,强化群众自治管理。

(二)集中开展重点场所消防安全治理。

1.配合完成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治理任务。按照省政府、市政府和县政府为民办实事工作要求和《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xx年省列为民办实事实施方案的通知》(古政办发〔20xx〕56号)要求,20xx年,全县完成1000户高层住宅灭火器材箱配备和具备条件的住户逃生缓降装置安装,6个社区、17个高层住宅小区微型消防站消防装备器材配备。同时,全面排查全县高层建筑是否确定管理单位,消防安全主体责任是否落实,自动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是否定期开展,消防物联网远程监测系统是否接入,微型消防站是否创建达标,是否出台微型消防站队员优抚优待、激励保障等相关配套政策等,建立问题隐患清单和整改责任清单,制定三年整治计划,分步骤逐项整改,20xx年重点督办一批高层建筑严重问题,20xx年高层建筑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整改;20xx年全面优化提升高层建筑消防安全能力水平。

2.石化和易燃易爆企业消防安全能力全面提升。不断加强石油化工和易燃易爆企业消防安全能力建设,重点针对石化企业是否建立消防安全风险评估机制,是否定期开展自查评估和重大消防安全风险管控,是否建立安全事故工艺处置队和微型消防站并开展实战技能训练和综合演练。

(三)整治老旧场所及新材料新业态等突出风险。

配合抓好老旧场所突出风险治理。公安派出所结合日常治安巡防、户籍检查、社区警务、群租房排查等工作,依法开展消防监督检查,充分发挥民警“点多面广、贴近群众”的优势,加强消防安全宣传。安监站适时组织力量对出租屋、老旧住宅等消防安全基础薄弱区域开展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持续深化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按照属地管理原则,配合相关单位对小微企业、家庭作坊开展检查,重点整治违规搭建、违章操作、危化品存储使用不规范、电气线路老化、疏散通道不畅、消防设施损坏、安全培训演练不到位等问题,逐级明确监管责任,逐一落实安全措施。

(四)夯实农村消防安全治理。

1.夯实农村消防安全基础。各村要按照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县农村消防安全专项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继续推进落实农村消防安全专项治理工作,充分发挥公益性岗位队伍作用,着力解决基础消防设施建设滞后、柴草垛乱堆乱放等问题,督促村民开展消防安全自查自改,消除身边的火灾隐患。

2.持续推动消防安全专项治理。推动落实近年来农村火灾隐患整治经验,各村结合脱贫攻坚和危房改造计划,将电改、灶改纳入改造范围,持续改造农村老旧电器线路,改造农村厨房灶台、炉灶、火炕等明火取暖设施,为烟囱安装防火罩,切实解决烟囱飞火、炕洞余火等生活用火不慎发生火灾的问题。各村要成立志愿消防队,按照标准配备消防器材和装备;镇安监站、村民委员会开展日常消防安全检查,重要时段落实24小时防火巡查;组织开展农村消防安全警示教育大会和疏散逃生演练,增强消防安全意识,提升自防自救能力。20xx年底,全镇16个村组建志愿消防队。20xx年,农村消防安全条件明显改善,农村火灾起数明显减少。

(五)加强重点行业消防安全管理。

集中整治行业消防安全问题。教育、商务、文旅、卫生健康、宗教、电力等重点行业部门,20xx年组织对学校及幼儿园、商场市场、文化娱乐场所、宾馆饭店、旅游景区、医疗卫生机构、文物建筑、宗教活动场所等行业单位集中开展排查整治,严格落实消防安全“三自主两公开一承诺”制度,及时消除火灾隐患。对一时难以整改的隐患,列出整改计划,明确整改时限,力争在三年内基本整改完毕。

消防部门发挥综合监管作用,加强工作检查协调,提供消防技术服务。

(六)推行消防安全智能化专业化管理。

加强基层消防管理共建共治。20xx年底前,将消防安全工作融入镇政府“一站式服务”“一门式办理”范围,纳入基层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基层一体化信息系统和综合指挥平台,整合发动群防群治力量使用手机APP确保隐患排查和宣传教育完成率达到100%;严格落实《市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规定》,严格落实《市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规定》,开展针对性培训,加强基层网格员队伍建设。依托镇安监站设置1名消防安全专干(兼网格专员),专职调度指导辖区消防检查、宣传培训工作。20xx年底前,推行落实消防安全专业化监管。

(七)实施消防安全素质提升工程。

开展消防宣传“五进”工作。制定《关于推进消防安全宣传教育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工作的三年计划》,将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工作融入基层综合治理体系,网格员定期开展消防宣传教育活动。

三、时间安排

从20xx年7月至20xx年12月,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动员部署(20xx年7月5日前)。结合实际,制定方案,动员部署,广泛发动,营造氛围。

(二)排查整治(20xx年6月至12月)。各村按照方案,精心组织,认真实施,紧盯工作重点、问题隐患和整改责任“清单”,明确排查时间表、整改路线图、工作责任人,积极发动社会各方面力量群策群力、群防群治,确保各项任务精准推进落实。

(三)集中攻坚(20xx年)。各村对照前期排查“清单”,坚持由表及里、由易到难,细化各项治理举措,实施差异化整治。存在重大火灾隐患的,全面落实挂牌督办和跟踪整治,确保按时整改销案,达到预期治理效果。

(四)巩固提升(20xx年)。各村结合实际,巩固经验成效,建立健全防范化解重大消防安全风险的系统性、机制性治理举措,提升整体治理水平。

四、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要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对消防安全专项整治进行研究部署,明确各项任务责任主体。主要领导亲自研究、分管领导具体主抓,及时研究解决重大消防安全问题,确保各项任务按步推进、按期完成。

三防工作方案篇3

一、主要做法

(一)抓组织机构建设,明确工作目标。**州市各级农村信用社按照上级监管部门的要求,结合自身实际,把案件防控工作列为“一把手工程”。

三、存在的不足

案件防控工作有力地促进了各级农村信用社持续改进自身风险管控能力,其职能在实际工作中得以较为充分的发挥。但存在以下不足:

(一)稳定性不足。案件防控的人力资源体系对案件防控工作的高效开展形成一定的制约。一是案件防控人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对监管规制掌握不一。二是案件防控工作人员的监管业务技能的熟练程度不够。案件防控人员往往只能以会代学和从实际操作中学,业务技能不系统。三是对案件防控工作人员没有进行系统的监管业务技能培训,存在一定的“瞎子摸象”现象。四是案件防控工作人员身兼多职,这种案件防控职能由部室兼业的做法容易造成案件防控工作开展不细以致深度不够。

(二)案件防控工作内容不系统。一是由于营业网点点多面宽与案件防控工作人力资源不足的矛盾难以解决,以致案件防控检查内容不全面,可能存在风险隐患遗漏的情况。二是时效性和有效性不相容,由于检查网点时间短,以致对检查内容的风险发现不足。三是案件防控检查内容与其他专项检查、稽核内审和安全检查内容存在一定的重复。

(三)案件防控机制有待进一步改善。一是案件防控独立性不充分,相关监管法规和行业规章没有明确对案件防控工作的独立性作出明确的规定,其独立性在一定程度上缺乏法规支撑。二是案件防控职能与业务监管的某些职能形成了模糊交叉,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监管成本,形成监管资源浪费。三是由于案件防控检查内容覆盖的全面性,案件防控机构有形成监管机构外的监管机构的趋势。

(四)案件防控效果需进一步加强。一是对案件防控检查发现问题督促整改力度不够,以致有些案件防控检查发现问题屡查屡犯。二是被检查机构对巡查发现问题整改力度不够。

四、改进途径

(一)强化组织机构建设,正名分。一是应将案防办作为一重要的内部监管机构,有人有编制,杜绝“以工代工”现象。二是加强案件防控人员教育,一方面要加强思想教育,建立有效“谁检查,谁负责”的机制,对工作不负责的要充分履行退出机制;另一方面,要切实加强案件防控业务技能培训,不止只要学习监管法规,还要学习和了解新业务,掌握新技能,熟悉各项业务的风险要点和流程,努力确保案件防控检查的有效性。

三防工作方案篇4

近年来,河南省镇平县检察院坚持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并重,从夯实侦防基础、密切侦防联系、实现侦防同步等方面,不断深化侦防一体化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是建立完善制度规范,夯实侦防基础。不断完善侦防一w化制度建设,提升侦防一体化工作的规范化程度。其一,完善启动程序,制定《职务犯罪侦查和预防一体化工作规则实施办法》,明确规定了多发性、易发性案件,危害后果严重的大案要案、窝案串案,涉及新领域、新手段、新类型特点的案件,以及虽不应立案,但发案单位存在犯罪漏洞等四种情形下,侦查部门或预防部门双方均可以提出开展同步预防。此外,涉案单位存在漏洞以及趋势性、规律性问题等三种不立案案件线索,由侦查部门提出同步预防。其二,明确职责内容。对于预防部门不介入的案件及线索,侦查部门在查办案件的同时,要对犯罪嫌疑人的犯罪心理、客观因素、悔罪态度等进行专门讯问,要求犯罪嫌疑人书写悔罪书,并单独制作悔罪录像,案件侦查终结时完成案例分析。预防部门应当及时与侦查部门进行沟通,提供必要的预防专业支持,指导和帮助侦查部门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其三,建立协作机制。侦查部门在工作中应积极开展预防宣传和警示教育,并积极主动协助预防部门开展预防工作。预防部门通过旁听或单独询问、讯问,查阅案卷和相关材料,专访有关单位等途径开展同步预防,加强犯罪分析,针对类案、行业和区域的特点、规律或普遍性问题开展预防。双方可以通过召开联席会,共同提出预防方案,帮助发案单位建章立制,推动落实防范措施。

二是积极搭建共享平台,密切侦防联系。努力搭建案件信息和人力资源共享平台,为侦防一体化建设创造便利条件。其一,实现案件信息共享。依托统一业务应用办案系统,给予预防工作人员查阅侦查信息的权限,便于预防工作人员及时掌握案件信息;充分利用反贪局办公室法制工作人员主管线索初查、立案、侦查终结以及等相关信息的优势,确保预防工作获取信息资源的全面性、及时性和实用性。其二,实现人力资源共享。近年来,该院预防工作人员多次直接参与案件的查办工作,通过直接接触案件、分析犯罪原因,为有针对性地提出预防对策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是全面履行预防职责,实现侦防同步。细化预防工作职责,加强与侦查工作的衔接配合,促进实现侦防同步。其一,案例分析和侦查工作同步,对查办的案件同步开展案例分析工作,发现问题、查找原因,帮助发案单位整章建制、堵塞漏洞。其二,预防调查和侦查工作同步。针对办理的系列案件,及时开展预防调查,注重发现行业特点和暗藏问题,有针对性提出对策建议。(文/梁国武 李丰翠)

三防工作方案篇5

工商银行湖南绥宁支行自加压力,创新内控案防新举措,追求“零差错、零案件”工作目标,有力推动了全行业务工作健康有序发展,到2013年10月,该行创下了连续28年无经济刑事案件的骄人佳绩。先后荣获湖南省“双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廉政建设先进单位”、“职业道德建设先进单位”、“普法先进单位”、“治安模范先进单位”和省、市分行“从严治行先进单位”、“金融先进单位”、“基层先进党支部”、“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量化管理先进单位”、“案防工作先进单位”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严格人本管理,确保责任到位。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业务工作与内控案防工作两手抓,两手都硬的经营指导思想,本着内控先行、案防从严的原则,积极推行以人为本的案防理念。一是优化案防工作人文环境。近年来,该行以人为本,尊重、关心、爱护员工。想方设法提高员工待遇,积极为员工排忧解难,营造一个既充满原则性又充分体现人文关怀的工作生活氛围,打造一个团结、务实、友爱、和谐、共进的团队,使员工既严肃紧张,又生动活泼、舒心、畅心、安心地工作和生活,促使员工更加爱岗敬业,更加珍惜职业生命,将自身价值实现同工行发展紧密结合,从而从源头控制了员工违章违规行为的发生。二是引导全行员转变观念,树立起“案件可防,风险可控”的信念,工作中追求“双零”目标,达到管理出效益,案防出效益的目的。三是突出全行员工安全防范教育,在全行上下形成了案防无小事、案防无淡季、案防出效益的共识。三是落实营业网点案件防范领导包干负责制和行级干部跟班检查制度,员工之间签订联保责任书,共负责任。四是开展了员工业务培训,突出了内控、案防、安全保卫、预案、内控综合评价等内容的学习,并创新了考试方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提高了员工业务水平和预防各种风险事故的能力,从源头上控制风险,杜绝事故。

严格案防问责,确保整改到位。从实际出发,加大对日常业务中员工违章操作和管理层失职、渎职和不作为、乱作为的追究力度,切实落实上级行关于案防工作的“三不放过”、“四个追究”和“五项规定”,加大对不履职行为的责任追究力度,加大加重对违章违纪人员的处罚力度和相关人员的责任追究制的工作力度,着力推进依法合规经营,完善案防工作问责制。对支行以及上级行检查发现的违规违章问题,严格对号入座,落实责任人,并根据问题的轻重,个别谈话,重点说教,狠刹违规违章歪风邪气。对行级干部、部门不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内控、案防、安全保卫职责的不作为,在行务会上讲评,落实责任,按章办事。

严格检查监督,确保监控到位。为强化风险点的监控,该行把风险管理的关口前移,做到操作层与监督层、监督层与管理层“两分开”,制定了支行《电视监控“四定”工作实施细则》,重点对营业网点和柜台业务风险点实施有效监控。一是实行营业网点“一总两员”检查制度。充分发挥总会计、钱箱监管员、会计监管员的作用,增强“一总两员”工作的独立性、权威性,实施重点时间、重要网点、重要柜员、重点业务、重点环节的“五目标”监控,对风险情况及时预警,实现了监督重点的转移。二是落实“三制”和“三查”制度。“三制”即:认真落实总会计坐班制、营业经理工作责任制、营业网点主管卡、主办卡、经办卡同时当班制;“三查”即:钱箱监管员早、晚查柜员钱箱、保卫技防专干每天两次对网点巡查、双休日、节假日行领导值班巡查。三是做到“三关注”。检查监督人员在工作中,关注员工的工作细节,关注员工的生活圈和社交圈,关注员工所在岗位的风险点,特别关注“一岗多责”人员的工作。四是严管“三种人”。严格管理行级干部、部所主任和客户经理八小时以内工作,监督其八小时外生活圈、社交圈,严格这“三种人”的请假制度和对外公关行为。五是突出三个重点,对易发案的风险部位、环节、岗位,逐个排查,加大监控力度。即:加强对柜台业务的监控,加大对柜员权限卡、钱箱和金库的管理,加重对上下班交接、钱箱出入库和授权业务等业务环节的监控力度。

严格案防机制,确保制度到位。在内控案防工作中,该行着力做好内控案防的“三化”工作,即日常化、规范化、文档化。一是坚持“三会一查”制度。平常无论工作再多再忙,坚持召开每月一次的内控管理工作会、防案分析会和员思想行为动态分析会,遇到行长不在家,则由纪检委员主持,每次会议明确主题,解决实际问题,形成会议纪要。二是规范行长、分管行长、部所主任案防履职报告制度。为严肃履职报制度,纪检部门每月对各分管行和部所主任上交的案防履职报告内容进行检查,在内控、案防分析会上进行案防履职报告讲评,效果较好。加大对不作为、不履职的处置力度,从严处理假履职报告行为。三是建立了《员工工作质量、营业网点主任违纪档案管理办法》,平常支行检查和上级行的检查发现的业务差错、违纪情况全部记入档案,每月在全行通报一次,从而促进了支行“零差错、零案件”工作方案的顺利实施。四是扎实开展“扫雷工程”。真正把“视制度如生命,纠违章如排雷”贯穿到整个工作中,引导员工坚决克服有章不循、有今不行、禁而不止的陋习。五是开展“三零竞赛”活动,促进“双零”目标实现。今年下半年开始,结合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制订了支行《实现“零差错、零案件”工作方案》,开展了以一线柜员零差错、营业网点主任零违章、党员、领导干部零违纪为主要内容的“三零”竞赛活动,不断深入、丰富活动内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在,一线柜员执行制度和按章操作的自觉性、主动性增强了,案防意识也进一步增强了,绝大部分员工中把“风险首位、内控优先”作为行动准则;网点经理改变了过去当班刷刷卡、授授权的粗放管理方式,忠实履行案防职责,促进了全行核算质量大大提高,确保了“双零”目标的实现。

三防工作方案篇6

一、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的主要情况

(一)加强领导,侦查工作水平不断提高。一是加强侦查队伍建设。全市检察机关始终将查办职务犯罪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通过选派业务骨干充实侦查一线、优化侦查团队人员配置,提高侦查工作的科技含量等方式,不断加强侦查队伍建设。二是不断拓宽案源渠道。全市检察机关通过深入有效的宣传发动,畅通举报渠道,建立健全举报线索奖励机制,完善举报人保护制度,调动了广大群众参与反腐斗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案源瓶颈的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三是强化内外监督制约。对内,健全案件质量保障机制,通过实施“一案三卡”制度、实行案件流程监控机制,将各类案件均置于有效的监督制约之下。对外,积极向党委、人大汇报工作,不断深化检务公开,推行人民监督员制度,确保了干警严格执法,多年来队伍没出问题。四是健全工作协调联动机制。在加强内部工作协调的同时,加强与公安、纪委、审计、法院等部门的配合,形成办案合力。近年来,各级检察机关的侦查工作水平均有了很大提高,不仅办案的数量多,而且质量好。全市当年立查的职务犯罪案件侦结率、率都在80%以上。

(二)突出重点,查办了一批有影响的案件。一是查办大案要案。2012年以来立查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犯罪大案要案193人,占到了办案总数的78%,其中县处级领导干部职务犯罪要案15人,涉案金额百万以上47人;查办党政机关工作人员43人、行政执法人员48人、司法人员22人。二是组织开展专项工作。针对群众反映强烈、涉及民生民利等重点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先后组织开展了专项工作,严查其中存在的职务犯罪案件。近三年,共查办商业贿赂犯罪案件39人,涉农职务犯罪案件76人,危害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渎职案件6人,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案件51人,查办贪污挪用渔业专项补贴职务犯罪案件28人。三是加大反渎职侵权工作力度。全市检察机关通过建立健全同步介入重大责任事故调查机制、对司法活动中渎职行为的调查机制,完善行政问责与司法追究相衔接机制,建立重大复杂案件专案调查机制等措施,不断加大反渎职侵权工作力度。2012年以来,查办造成重大事故、、徇私枉法等渎职犯罪46人。

(三)注重预防,推进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一是实行“五个一”的个案预防工作方法。对所查办案件“一案一建议、一案一分析、一案一整顿、一案一教育、一案一回访”,针对个案特点和规律,努力做好发案单位的预防工作,达到“办理一案、教育一片、稳定一方”的社会效果。二是不断提高系统预防的社会化水平。先后与20多个行业建立预防协作关系,制定联合开展预防工作的实施意见,建立工作联系机制,推动建立健全内部预防机制。三是拓展专项预防的覆盖领域。与市纪委、发改委、建委等25家主要管理部门和建设单位召开联席会议,制定了《关于开展重点工程同步预防的意见》,目前,已对全市财政投资500多亿的69个重点项目开展了同步预防。通过建立全市的警示教育基地,已对8000余名党员进行了警示教育。

(四)服务中心,保护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全市检察机关紧紧围绕中心大局开展工作,不断更新执法理念,努力追求执法办案法律效果、政治效果、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一是坚持执法讲究策略、方法。把一切执法活动放在大局中研判,用心处理执法办案与服务发展、惩治腐败与保护创业、执行法律与执行政策等重大关系,严格区分改革探索与违法犯罪、工作失误与渎职犯罪等界限,努力做到教育失误者、挽救失足者、保护改革者。二是在办理涉企案件时坚持人性执法。做到不轻易扩大案件知情面,不轻易查封、冻结企业账目和银行账户等“六个不轻易”,确保执法办案不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

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任务,近几年,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有些方面的工作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和不足。一是查办案件的力度还需加大。要注意克服队伍中存在的盲目自满和厌烦畏难情绪,不断加大办案力度。在具体工作中,既要查办反贪案件又要注重查处渎职侵权案件,既要强调办案数量,更要确保案件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特别要注意进一步提高查办大案要案的力度,解决实刑判决率偏低的问题。二是对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重视程度有待加强。要注意摆正惩治与预防的关系,坚持二者并重,解决重惩治轻预防的问题。三是队伍素质与形势和任务的要求还有差距。要注意解决干警政治业务素质与面临的反腐倡廉斗争的复杂性以及社会管理创新等新课题不适应的问题。不断强化学习培训,提升干警的整体素质。

三、改进工作的建议

针对调查发现的问题,我们建议:

一是突出工作重点,不断加大查办职务犯罪的力度。要坚定查办职务犯罪工作的信心和决心。不断强化措施,突出查办重点,集中精力查办人民群众关注的,发生在重点行业、重点部门,特别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进行权钱交易、损害国家和群众利益、社会影响恶劣的各类职务犯罪大案要案,保持对贪污、贿赂、渎职等职务犯罪严厉打击的高压态势,有效遏制和减少职务犯罪案件的发生。要完善工作机制,注重部门工作协调,形成查办职务犯罪的合力,走出一条办案力度大、质量优、效果好、效率高的良性发展道路。

三防工作方案篇7

「关键词职务犯罪,防范机制,防范体系

职务犯罪防范体系是指防范犯罪的各项活动围绕着防范犯罪的目的所形成的相互联系、协调运做的整体。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建立健全我区职务犯罪防范体系提供了理论依据,再结合我区“同心全面建小康、打造绿色国际港,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全面推进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形成“教育、制度、监督”三位一体的职务犯罪防范体系。

一、当前我区职务犯罪防范现状透析

(一)职务犯罪的惩治状况

1、六年来职务犯罪惩治情况

我区6年来查办职务犯罪的总体情况是:自1998年至2003年共查办贪污贿赂案件35件40人,涉案金额高达近千万。其中,贪污案16件19人,分别占总立案数的45.7%和47.5%;挪用公款案15件15人(含1起贪污案),分别占总立案数的42.8%和37.5%;受贿案6件6人,分别占17.1%和15.0%.10万元以上不满50万元的案件13件,50万元以上的案件3件,最高涉案金额为500万元。这些案件的年分布情况是:1998年6件6人,案值为110.10万元;1999共5件6人,案值为76.47万元;2000年7件10人,案值为117.46万元;2001年7件8人,案值为623.00万元;2002年7件7人,案值为72.42万元;2003年3件3人,案值为18.20万元。另外,我区查办渎职侵权职务犯罪案件也实现了重大突破。

2、职务犯罪呈现出的特点

(1)从案件性质看,涉案罪名比较集中。贪污贿赂犯罪全部集中在贪污、贿赂和挪用公款三类罪名。而渎职类犯罪的线索受理和立案主要集中在徇私枉法、和三类罪名上。

(2)从发案单位看,国有企业比例较大。在6年查办的35件40人贪污贿赂案件中,涉及国有企业工作人员犯罪的案件为26件27人,分别占总立案数的76.0%和67.5%.

(3)从犯罪主体看,领导干部多,党员干部多。在查办的40人中,领导干部(负责人)26人,占65.0%;党员干部21人,占52.5%.故职务犯罪预防的重点在于对领导干部和党员干部的防范。

(3)从作案领域看,财会和建筑行业较为突出。在查办的35件贪污贿赂案件中,涉及财务人员职务犯罪案7件8人,分别占总数立案数的20.0%和20.0%;涉及建筑行业职务犯罪案4件4人,分别占11.4%和10.0%.所以,要加大对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的职务犯罪防范力度。

(4)从犯罪年龄看,高龄化和低龄化趋势。在查办的40人中,45岁以上的有21人,占52.5%,最大年龄为61岁;30岁以下的有5人,占12.5%,最小年龄为23岁。因而,在职务犯罪防范过程中“59岁现象”和“26岁现象”仍然不容忽视。

(5)从犯罪手段看,更为隐蔽和复杂。随着职务犯罪惩治的不断深入,不少犯罪分子为逃避打击,纷纷翻新犯罪手法。有的将犯罪行为融入履行合同活动中,故意混淆司法机关对其行为定性的认识,有的运用高新技术手段,通过篡改计算机数据库资料,实施职务犯罪。

(6)从犯罪结合方式看,共同犯罪越发明显。在查办的贪污贿赂案件中,其中有5件涉及共同犯罪,占总案件数的14.3%.因侦查时间有先后,那么共同职务犯罪案件往往按人进行立案。这样,导致实践中对共同职务犯罪现象的防范关注不够。

(二)职务犯罪的预防状况

1、职务犯罪预防的基本情况

“打防并举,标本兼治”,从源头上防治和减少犯罪,是党和国家治理犯罪的一贯方针。从过去多年的预防工作情况看,检察机关在坚持严厉打击和惩处职务犯罪的同时,始终对职务犯罪预防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不断提高认识,探索方法,优化机制,努力实现高检院提出的职务犯罪预防的“三个转变”,初步形成了点面结合、多方参与的大预防格局,并取得了实际成效。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认识不断提高和深化。从职务犯罪预防的认识层面看,随着人们对职务犯罪认识的加深,改变以往单纯的“打击论”转向“打防并举论”,并着力于建立预防职务犯罪的长效机制,从而推进职务犯罪预防工作。我院始终以市院提出的“摆正位置,结合办案,作到尽职不越权,参与不干涉,服务不代替”为预防指导思想,正确处理预防和服务之间的关系,使预防工作的认识不断提高和深化。

二是预防方式方法由单一走向多元。早期的职务犯罪预防主要是采用街头宣传和发检察建议的方式进行。形式单一,效果欠佳。但近年来,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在街头宣传、发检察建议的基础上,不断总结,大胆创新,摸索出预防展览、预防知识竞赛、讲法制课、个案回访、媒体预防、编辑和赠发预防刊物、协助发案单位整改、参与重大建设项目监督等一系列新的预防方法。形成了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的犯罪预防途径。

三是预防机制日臻完善。为保证职务犯罪预防的组织实施,克服随机和分散预防的弊端。1999年我院设立预防处,专司职务犯罪预防组织工作,逐步建章立制,为积极探索预防职务犯罪新途径提供保障。2002年3月,我院组织了预防职务犯罪宣讲组,历时一个多月时间,深入全区19个乡镇开展了以农村基层组织人员为对象、以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预防为内容的法律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听课人数达3000余人。课后,还发放《农村职务犯罪预防问答》等材料。收到了良好的预防效果。

2、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一是社会大预防网络尚未得到全面践行。职务犯罪预防是一项长期、浩大的系统工程,其牵动面之广泛,任务之艰巨决定了仅靠检察机关一家是无法完成这项任务的。所以,党中央、高检院确立的预防方针是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在人大监督和政府支持下,在包括检察机关在内的多方参与下,形成合力,共同预防。但是,在区大预防实践中,仍有一些单位或者领导干部表示不理解,致使这张预防大“网”密而不坚。

二是职务犯罪预防规范化、科学化程度有待提高。职务犯罪预防是一项长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我们不仅要有打持久战的决心,更应该从建立长效机制入手,实现预防工作的全面规范化和科学化。但从目前情况看,从预防法律依据、预防队伍建设、运行机制建设、目标管理等还缺乏统筹规划。尽管其他个别区县尝试制订《犯罪预防工作办法》,但整体上讲职务犯罪预防规范化和科学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是合理科学的效绩评价机制尚未建立起来。要推进犯罪预防工作的深化,须对以往预防工作有一个客观的评价,只有这样才能查漏补缺,扬长避短。这就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效绩评价机制。否则,无法对过去的预防机制、预防效果的好坏做出回答。但是,目前这样的评价机制尚未系统地建立起来,无疑会制约预防工作向纵深方向发展。

二、我区职务犯罪成因的分析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阶段,职务犯罪原因往往呈现复杂多变的特点。结合多年来我们办理的职务犯罪案件,分析我区职务犯罪的原因,主要概括为六个“失”。

一是教育失之于虚。在教育内容上,存在偏重对知识、技能的教育,而轻视对思想道德的教育,认为教育是虚的。有些单位用行政命令代替思想政治工作,或者用物质刺激来代替政治教育,还有些单位即便是学习也是走形式。在查办职务犯罪过程中,多半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悔恨自己未能坚守理想与信念,未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是管理失之于疏。据统计分析,在我们所办理的职务犯罪案件中80%以上发案单位存在对人、财、物或章、证、卡、票、单管理的疏漏。例如,在查办区某银行计划财务部票据交换组会计杜某某挪用公款一案中发现,杜某某在担任该行计划财务部票据交换组会计期间,利用职务便利,从1997年1月至2001年7月,先后挪用公款66次,累计金额高达200多万元,而没有被发现。

三是制度失之于缺。正值经济转型时期,个别国有企业内部的规章制度存在不健全现象。这样,有如没有牙齿的老虎一样,再凶也咬不了人,起不到最基本的制约和规范作用。例如,在查办区某公司经理张某某涉嫌贪污、挪用公款一案时,发现该公司制度极为欠缺和混乱,就连最起码的财务制度也没有。

四是用人失之于私。一些企事业单位领导在人事安排方面拥有多年形成的绝对权力,有时在选人用人方面不是从单位需求角度出发,而更多是从自身实际利益或者私情角度进行考虑。事实证明,一旦发生这种情形,其职务犯罪的可能性往往比较大。而且在查办职务犯罪过程中,我们也碰到过单位领导任人唯亲、任人唯私的类似情况。

五是监督失之于弱。对我们办理的35件贪污贿赂案件做一个专项调查,发现一个规律性的结论是对“一把手”缺乏监督。产生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上级主管单位不插手,本单位员工没法监督,下级单位又不敢监督,所以大凡经理、厂长、主任等人员涉嫌职务犯罪的,共同表现为缺乏最基本的监督和制约。

六是惩处失之于轻。从立案标准角度看,贪污贿赂案件立案数额较普通侵财案件(如盗窃、诈骗)立案数额要大,盗窃罪立案数额为500元至2000元以上;贪污贿赂案件立案数额为5000元以上。但是贪污贿赂案件的社会危害性却较普通侵财案件的社会危害性要大。实际上,贪污贿赂案件的打击面明显缩小。

三、建立健全职务犯罪防范体系

做好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基础在于建立和健全职务犯罪防范体系。结合我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职务犯罪的现状和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情况,应着力形成职务犯罪防范体系的六大长效机制。

(一)以党风廉政教育为基础,构建自律防范机制

事实上,一些党员干部之所以违纪违法,走上犯罪道路,都是从理想信念丧失,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扭曲开始的。针对这一发案原因,我们要在原有的党风廉政建设基础上不断地加强和完善全区党风廉政教育工作。一是加大全区各级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党支部的学习力度。二是建立党风廉政教育目标管理责任制,明确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教育内容、目标和要求,加强对履行党风廉政教育领导职责的检查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干部考察、任用、奖惩的重要依据。三是改进党风廉政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力求教育内容“实”,围绕“掌权、用人、管钱”,着重解决好如何对待群众、如何掌权施政、如何对待名利等问题;教育形式“活”,改变单一的讲座教育模式;教育对象“细”,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群体、不同行业的党员干部,分类要求,分层施教;教育载体“新”,注重运用电脑网络、电台、公益广告等现代信息手段开展教育。四是积极探索全区反腐倡廉教育模式,逐步将反腐倡廉教育纳入全区社会教育体系,培养“廉洁可敬、腐败可耻”的社会意识,增强反腐倡廉教育的辐射力和渗透力。

(二)以深化改革为契机,构建制度防范机制。

权力过于集中,缺乏必要的、有效的制度制约,是导致职务犯罪的深层原因之一。而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的规章制度,则可以很好地制约权力。结合我区实际情况,重点围绕三项基本制度进行改革:一是彻底变革行政审批制度,严格执行《行政许可法》的规定,在全区范围内普及“一站式”兼“一网式”的全程办事服务,着力打造一个责任政府、法治政府、阳光政府和高效政府,全面实现“数字顺义”和“信用顺义”。二是加快对全区所有政府性资金收支管理制度的改革,尤其要落实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和进一步扩大政府采购适用范围。就政府采购而言,2003年全区政府采购额达1.45亿元(节约资金1100余万元),其涉及的采购范围仅为机关办公设备、医疗器材和教育设施等,并不包含建材建工项目,据统计每年全区的建材建工采购额已超过这一总额。因而,应尽快将这部分纳入到区政府采购体系中。三是积极推进人事干部制度改革,严把“三关两坎”。“三关”是指选人用人关、实绩考核关和辞职免职关,依据《干部任用条例》和中组部关于《党政领导班子后备干部工作暂行规定》,落实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坚持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和民主测评制度。“二坎”是指在全区范围内建立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和公务员轮换制度,目的在于增强公务人员家庭收入的透明度和防止领导干部长时间在同一部门形成不良的关系网。

(三)以权力监督为关键,构建监督防范机制。

事实证明,权力不受监督,极易导致失控“越轨”。而加强各项监督则是防止权力“越轨”的良方和关键。具体表现为:一是加强党内监督,重点加强对各单位“一把手”和主要负责人的监督。根据《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规定,应赋予区纪委、单位纪检部门和党员代表更多的监督职权。二是加强人大、政协监督。定期由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从依法廉洁行政、办事规范透明、服务优质高效三大方面对区政府、政府工作部门以及其他党政部门进行民主评议。以及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定期有计划、有重点地对法律法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督促政府、法院、检察院及有关部门改进执法工作。三是加强审计监督。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审计部门除常规审计外,还应加大对土地专项资金的征收、管理、使用情况,奥运场馆资金收支情况以及全区党政机关单位、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进行审计。四是加强社会监督。从近年来我区反腐实践看,查处的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中近80%的线索源于群众举报,充分说明了加强群众监督的必要性。据此,应在全区范围内继续支持和鼓励群众正常的举报行为,并对举报有功人员给予适当奖励。另外,通过区广播电台、区级刊物加强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和典型的违法违纪案件,进行适时追踪报道,推动反腐工作的深入开展。

(四)以法律完善与实施为保证,构建法治防范机制。

在依法治国的大背景、大前提下,作为文明百强县(区),我区不仅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还要率先实现“依法治腐”,依托法律之利剑,惩治职务犯罪行为,保护廉政奉公行为,优化全区的法治环境和廉政环境。围绕这一目标,做好三个方面工作:一是区委、区人大依职权制定符合法律法规的规范性文件,规范全区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查办违纪政纪案件的工作程序、监督制约和从源头上治理腐败工作以及部门与行业不正之风工作等方面内容。二是加强防范性法律制约。在全区范围内,继续推行政府的机构职能、内部管理、投资行为、招标采购、行政程序、行政许可、行政收费(包括费改税)、行政处罚、行政执法的“九个法定化”,形成政府权力运行中各个环节紧密衔接、责任明确的工作流程,促使工作人员只能优质、高效地照章办事,没有推诿拖拉、敷衍了事的余地,更没有的机会。三是加大惩治性和保护性法律制约。目前,我区的反腐现状还是比较严峻的,群众动辄就举报一些党员干部涉嫌经济问题,其举报的内容往往有真有假。对于举报内容真实的,我们应进一步加大查办力度,坚定不移地深挖大要案;对于举报内容失实,并造成一定影响的,我们应公开予以澄清,为其正名消除影响。这样,不仅使腐败分子受到应有的法律惩处,廉政的领导干部得到应有的法律保护,而且也使预防职务犯罪深入人心。

(五)以信息分析为平台,构建预警防范机制。

预防职务犯罪不单单依靠“硬件”条件(法律法规),而且还要依靠“软件”条件,即扩大信息来源,深入研究分析,及时发现党员干部廉洁从政方面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做到早发现、早提醒、早预防和早纠正。其中,“软件”条件主要包括:一是把握社情民意。如实、及时、准确地掌握群众反映和关心的重点问题和热点问题,服务区委的领导决策,使得全区职务犯罪惩治与预防工作更具有针对性、科学性和有效性。二是深化线索分析。就我院而言,2003年共受理反映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涉嫌违法犯罪问题的举报线索113件,占全年举报控告线索(305件)的37.1%.虽然举报线索不少,但是总体质量不高且多为匿名举报,致使无效线索率增大。针对这一情况,一方面我们要进一步拓宽举报渠道,继续推广网上举报,并提倡实名举报,对举报有功者给予奖励,对限制、压制群众举报,打击报复举报人的,严肃查处;另一方面要紧紧围绕全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重点,精心筛选案件线索,从大量举报中捕捉有价值的案件线索,把握线索筛选的准确性和可查性,努力提高案件线索处置、处理实效,缩短运转周期,建立健全案件线索排查机制,确保案件线索不流失和及时有效。三是加强个案分析。结合办理的职务犯罪案件,开展个案预防,认真分析发案单位在管理机制和制度方面存在漏洞和薄弱环节,认真了解分析犯罪分子思想演变过程,提出有针对性、便于操作的整改建议,促进发案单位整章建制,堵塞漏洞。

三防工作方案篇8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职务犯罪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党和国家有关预防的理念和方略提出后,检察机关担负起预防职务犯罪的工作职能,侦防一体化工作机制即是检察机关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有益实践和成功探索,它给预防和侦查工作带来了实效性。但是,这种有效的工作机制,与预防工作实际又存在一些不相适应的地方,检察机关预防职务犯罪和查办职务犯罪两项工作单兵作战甚至各自为战,从而使预防工作这一原本在很大程度对反腐倡廉发挥重大作用的工作变成了走过程、完任务,使查办和预防两把反腐利剑在检察工作实践中不能很好形成合力密切配合,不能发挥最佳工作效能。

为做好侦防一体化工作机制的建设工作,笔者就“侦防一体化”工作机制进行了思考分析,对完善侦防一体化工作机制谈谈粗浅的拙见,旨在推动该机制的完善和发展。一、侦防一体工作机制的涵义

对于“侦防一体”的涵义,不同的检察机关有不同的理解和阐释。有的认为,“侦防一体”就是检察机关把反贪、反渎和预防部门作为一个整体,对其部门职能、岗位责任、信息资源等执法要素进行优化整合,使三部门在工作中互相配合、互为依托、共同发展,进而实现检察机关惩防职能最优化和惩防效果最大化。还有的认为“侦防一体”应定义为“职务犯罪侦查部门在进行侦查的同时,职务犯罪预防部门介入,与侦查部门同步开展职务犯罪预防的工作机制”。

无论在实践探索中如何界定“侦防一体”,他们的目的都是相通的,即通过检察机关职务犯罪预防部门与反贪、反渎部门的具体工作,相互配合、相互渗透、结合执法办案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从而实现人力资源和信息资源的共享和最优化配置。

检察机关的侦防一体化工作机制是指:检察机关预防部门与反贪、反渎部门立足于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职能,通过具体工作的相互配合,相互渗透、整合检察机关内部力量,实现人力资源和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强化打击和预防的实际效果。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理解:

(一)在行为方式上,检察机关预防职务犯罪部门和具有侦查职能的反贪、反渎部门,在行为方式上通过具体工作内容的有机融合,进行人力资源和信息资源的共享。这种融合不是工作上的合二为一,而是以独立个体的存在形式进行互帮互助,从而实现互利互惠。

(二)在信息共享上,通过预防部门提供职务犯罪线索和信息、介入案件侦查和讯问,自侦部门移交案件资料、通报案件查处情况等工作形式,实现预防、侦查两部门职能上的配合和人力资源地合理配置,从而达到信息资源的共享。

(三)在人力资源上,将原本独立的个体力量予以整合,将原本割裂的信息渠道予以疏通,使人的整体力量更为强大,使信息流通更为顺畅,达到最佳的预防果。二、建立“侦防一体”工作机制的必要性

传统的职务犯罪预防工作主要精力在反贪、渎检部门查案后,开展个案预防、讲课、警示教育等,专业预防的特色不明显。而且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在整体安排和考虑上普遍存在预防对象的选择随意性较大、预防内容的调研重视度不够,预防队伍的专业性不强、预防措施的确定针对性不足。职务犯罪预防的情报信息收集渠道单一,信息数据库建设落后,信息资源不能共享,造成这些现象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就在于,当前职务犯罪的预防工作和侦查工作各自单线作战,缺乏衔接和配合,预防人员不太关心侦查情况,侦查人员不很重视预防工作,致使部门间形成屏障,无法在司法实践中形成合力,也不能释放各自的最大效能。

为了适应当前社会形势的需求,法律工作者就必须打破屏障,在实践中探索、总结出一种全新的工作机制,突破侦防机制传统的格局,克服侦防“两张皮”的尴尬,将现有各种资源优化组合,寻求侦查部门与预防部门职能的结合点,使侦查部门和预防部门实现优势互补、分工协作。“侦防一体”作为一种以办案为基础,两部门共同配合,以侦带防、以防促侦,防控职务犯罪的有效做法,在探索过程中脱颖而出,成为具有代表性的崭新工作机制。三、当前侦防一体工作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认识不到位导致侦查和预防业务开展不平衡。打击和预防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是辨证统一的关系。在以往的工作中习惯于重打击轻预防的做法和观念应彻底改变和转换,把打击职务犯罪和预防职务犯罪的工作作为检察工作对职务犯罪行为行使检察权的两个互相依存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来认识,而不光是只重视查办职务犯罪或者只认识到查办职务犯罪才是真正的反腐败,而预防工作仅仅是软任务对反腐作用不大,或者只是为了工作任务考核而去做,并且把主要工作精力和工作人员放在查办案件和侦查工作上,对待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认为是可轻可重可有可无。从这个意义上讲,打击是手段,预防才是目的。只有做到打击的同时抓预防,预防的同时抓打击,防中有打,打中有防,打防结合,才能有效地遏制职务犯罪的发生和蔓延,才能使反腐败在治表的同时治本,进而达到标本兼治.

(二)工作模式不合理导致执法效果不佳。职务犯罪预防工作从整体上落后于侦查工作,还主要是因为职务犯罪预防工作中还存在一些现在看来不科学的工作模式。一是侦查部门只管侦查,办案思路和方法相对单一,信息渠道不够畅通,不能做到在查办职务犯罪案件工作中耳聪目明。主要依靠举报的线索办案,往往成案率较低,办案工作呈现出单兵突击的作战方式。二是预防部门没有很好借助侦查部门的凌厉攻势和强劲东风,不能进一步发现被预防单位或对象内部隐藏的深层次问题,使预防工作蜻蜓点水、雾里看花难以深入,从而达不到预期的预防效果。三是“打防脱节”,在查办职务犯罪案件过程中由于侦查和预防是两个业务部门,或者出于案件保密等其他原因,预防部门一般不能及时跟进侦查工作。这样一来,查办案件工作往往不能有效顺利开展,预防工作也难以很好发挥应有效果。“侦防分离”的工作模式显然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职务犯罪侦查和预防的工作需要。四、侦防一体化的构建

(一)加强组织领导和侦防工作统一协调指导

这是实现好“侦防一体化”工作机制的必备条件,在侦查部门和预防部门互不隶属各自单设的情况下,要实现或者发挥好“侦防一体化”工作机制的良好作用,前提条件是这两个业务部门必须统一协调指导,即在有各自的部门领导的情况下,最好或者必须由一个主管领导统一协调指挥,切实帮助解决预防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也可有效的避免预防部门与自侦部门出现推诿扯皮、各自为政等现象的发生。否则该机制便不能发挥应有作用,甚至于一切都无从谈起。

(二)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储备丰富的信息资源

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在工作中,预防部门将发现、收集的职务犯罪案件线索和信息,及时移交举报中心管理,并反馈自侦部门。二是自侦部门对受理的案件线索及时处理,并将办理结果反馈给预防部门,进行双向信息交流。同时自侦部门结合办案实践,将犯罪嫌疑人自我剖析材料、以及发案原因、作案手段等信息,及时向预防部门反馈,方便预防部门开展案前预防。上述措施的实行,既能有效的促进自侦部门办理职务犯罪案件的针对性,又能有力的促进案前预防活动的实效性。

(三)建立人力资源互动机制,储备强大人才库

在“侦防一体化”工作模式中,检察机关应注重参办人员的结构安排,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将侦查人员与预防人员进行有机组合,统一调度,最大限度发挥预防与自侦人员主观能动性。

一是可实行预防人员介入初查、讯问、侦查工作机制。重点针对在查办大要案过程中,发案单位暴露出的在机制、制度和监督管理等方面存有明显漏洞的情形,由预防部门提出申请,或者侦查部门提议,并经分管检察长批准,预防部门及时介入案件的初查、讯问和侦查,使侦查活动和预防工作同步进行。预防工作人员工作重点在于引导和帮助嫌疑人深刻地开展自我剖析,认罪服法,查找犯罪原因,确保了预防部门能够及时掌握案件第一手材料和信息,准确把握职务犯罪的特点和规律,切实增强预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是自侦部门对于在办案过程中发现的应由预防部门了解、掌握的有关案件情况及时通知预防部门,并在分管副检察长的统一调度下,预防和自侦部门定期总结和交流查办、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情况,共同开展职务犯罪典型个案剖析和类案研究,重点由自侦办案人员从查处和预防角度分析犯罪特点、规律和变化态势,向预防人员提供可行性防范对策,结合个案和类案开展预防职务犯罪专项警示教育,有效增强“侦防一体化”工作中自侦办案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创新和丰富预防工作方法,增强侦防一体化工作力度

一是针对正在查办和已经办结的职务犯罪案件的发案单位和领域以及容易产生职务犯罪的关键环节、关键岗位、关键部门,检察机关可实施重点办案和专项预防,结合办案实际,以案释法,开展法制教育,有效地震慑腐败分子,预防职务犯罪案件在这些单位再次发生。

二是自侦部门结合查案,找准职务犯罪形成的原因,特点和发案规律,有针对性地提出检察建议,并将检察建议报预防部门备案。预防部门负责检察建议落实的督促、回访考察和管理。两部门通力配合,达到“办理一案,教育一片,治理一方”的目的。

三防工作方案篇9

【关键词】地方性法人金融机构 案件防范 对策

近两年来,地方性法人金融机构频频发生大案、要案,发案率、发案范围存在居高不下和扩大的趋势,风险状况日益凸显,严重影响和制约了银行业的健康发展。如何遏制地方性法人金融机构案件防范中的瓶颈问题,是当前监管部门和地方政府共同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地方性法人金融机构案件防范难点

(一)业务发展过快,案防工作严重滞后

当前地方性法人金融机构因上市以及盈利冲动等原因,大肆跑马圈地,扩张网点、业务,网点布局高速扩张,资产规模急剧膨胀,而内部管理一时难以跟上,案防工作更是滞后。特别是创业初期,重业务拓展、轻风险防范的思想在部分领导和员工中颇有市场,只要业绩上去了什么都好说,导致案件防范工作未能全面贯彻和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未能及时发现和排除。

(二)技术手段落后,案防效果不尽如人意

部分地方性法人金融机构在案件防范上,仍着重于会议强调、制订制度、流程规范等面上工作,未能根据各网点风险状况制定具体有针对性的案件防范措施和对策,而是例行公事、机械地布置案件防范工作,造成了基层网点员工对案件防范的认识偏差,认为案件防范是领导的事,与自己关系不大,导致基层在案件防范工作中,风险意识不强,执行效果差的局面。其次部分金融机构如农村信用社会计业务监督仍停留在手工作业,主要依赖本社会计主管日常手工监督,当前电子银行、网上业务发展迅速,作案手段更为隐秘,缺少实时监督、风险监测体系,案件防范有效性可想而知。

(三)内部考核不科学,案件防范工作难落实

目前,许多地方性金融机构为了加强竞争力,不是从内部去最大限度地解放员工的思想,去搞机制创新、管理创新、业务创新,而是加大揽储任务、放贷有任务、收贷有责任,完不成任务者动辄离岗揽储、下岗收贷,扣发工资、奖金等。而相对机关、领导则存在任务小或无任务的局面,导致员工因完不成揽储任务而工资收入急剧下降,加之存在基层网点人少事多的现象,领导与员工之间收入差别较大,造成基层员工怨气大、抵触心理增强,继而影响案防工作落实。个别员工甚至不惜铤而走险作案,借此泄愤、报复。其次基层网点害怕问题暴露影响自身经济利益,对检查出的问题采取瞒报、漏报、少报,能瞒则瞒,案防检查不深入,风险隐患未能及时消除,以致酿成大患。

(四)案防重点有偏差,对一把手以及业务能手监管流于形式

特别是对支行负责人、部分业务能手、揽存能手的监督约束机制缺失,导致了基层支行案件高发。近年来,各商业银行均强调市场竞争力的比较,更看重基层支行市场竞争力和任务完成的好坏,对某些完成任务指标好的支行、能人过分倚重,更是疏于管理,以至于酿成大案。

(五)案防传导机制不健全,基层执行效果差

基层金融机构员工对案件防范的重要性、意义理解和掌握不深,没有将案件防范工作与自己的切身利益紧密相连,在贯彻执行中采取“领导讲领导的,自己做自己的”,在执行中也是走走过场、流于形式,致使案件防范在基层工作中形同虚设。

二、建议与对策

(一)贯彻“案防先行”的思想,健全案件防范长效机制

一是把经济案件防范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将案件专项治理工作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去,常抓不懈,全面建立起“查、防、堵、惩、教”有机结合的长效机制,形成制度健全、执行有力、内控严密的案件查访体系。

二是建立案件防范工作责任制。逐级签订案件防范责任书,把案件防范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考核,从上到下增强抓好案件防范工作责任感,形成各级主要领导主动抓、分管领导全力抓,其他领导配合抓,上下齐心,齐抓共管的局面。

三是对新设机构必须贯彻“案防先行”的思想,对案防措施不健全、领导不力的机构,监管当局应采取暂缓审批设立、取消高管任职资格等措施,引导新设机构加强案防工作。

(二)以人为本,构筑案防工作防线

一是抓好基层领导班子建设。对基层干部的考核、选拔和配备上,要坚持按“德能勤绩”和德才兼备原则,把有经营头脑、作风正派、责任心强、敢抓敢管的干部选配到领导岗位上来,使基层领导班子比较坚强有力。同时,经常教育和督促他们要居安思危,对经济案件的动向保持高度警惕,加强内部管理和防范工作。促使各基层领导班子普遍能在抓好业务开拓的同时,始终对案件防范工作不放松,这样就从组织领导上在基层构筑起一道比较坚强有力的防线。

二是注重加强对要害岗位人员进行考核和轮换,发现苗头和隐患,及时采取措施加于防范。对个别个人主义思想较严重、行为意识不好、组织纪律松懈、经批评教育不改的,及时给予调离岗位。对于其他的人员也要坚持做到每3~5年进行岗位轮换,这不仅有利于促进廉政建设,提高员工业务素质,而且也为有效防范。

三是建立完善的监督制约体系,使员工不能作案。建立完善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把制度执行、制度监督、岗位制约作为案件防范的重点,对各个重要的环节、岗位实施有效地监督。及时发现管理上的漏洞、操作程序上的隐患,通过及时修补和完善弥补工作中的漏洞和不足,严密地落实各项规章从而使员工不能作案。

四是加大打击惩处和警示教育的力度,使员工不敢作案。从严治行、依法治行行之有效的手段,就是对侍机作案者严正警示。“小过不戒则大过必生”。对各类经济案件或苗头性问题,只有做到发现一件,严肃查处一件,不断加大打击和惩处的力度,才能产生以儆效尤的作用,震慑一些试图作案的人不敢作案。

(三)加强技防建设,弥补人工监督不足

三防工作方案篇10

一是靠前服务,加强疫情防控档案收集整理工作。

在全市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之初,即主动对接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全程跟踪服务全市疫情防控专班。起草关于做好疫情防控档案工作的通知,提出健全防控疫情专班档案管理制度、确保防控疫情档案有人分管、有人具体干,并提出加强档案安全与保密等方面要求,确保档案工作与防控工作同步进行。安排业务骨干每周不定时到各个防控疫情专班进行督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开展两次档案整理工作考评打分活动,防控指挥部及时在内部网站通报考评情况,有力地促进了疫情防控档案及时收集整理。主动衔接融媒体中心,及时做好疫情防控方面的视频音像收集储存工作,并要求融媒体中心将疫情防控视频拷贝一份送档案馆保存。目前各个专班收集整理文书档案近500多件、照片档案200余张。

二是进驻社区,加强居民隔离和外来人员排查工作。

为支援我市一线抗击疫情工作的顺利开展,市档案馆认真落实志愿者到社区报到制度,将“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作为当前的使命担当,认真研究落实措施,及时对接联系社区,主动解决社区所急所需,协同推进疫情防控工作。正月初三,档案馆志愿者就开始到所包小区开展防控宣传和进出登记排查工作。馆长杨晓辉同志和其他干部一样,每周两次穿上红马甲,挺立在小区门口,与物业人员共同参与防控志愿活动,每天进行交接班签字,严格执行防控要求,党员干部就像一面旗帜,始终飘扬在防控一线。

三是疫情防控,采取综合防控措施预防疫情。

我馆要求所有干部职工必须提高认识,要意识到本次疫情关乎每个人的生命健康安全,关乎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必须认真对待,不可麻痹大意。采购了一批酒精、消毒液、喷雾器、脱脂棉、口罩、电子温度计等卫生防疫用品。对所有员工和三方人员进入大门前必须提前测量体温和酒精喷雾消毒。对来访人员详细登记,如非十分紧急事宜,均建议通过电子渠道进行档案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