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心得体会十篇

时间:2023-03-29 16:17:19

打工心得体会

打工心得体会篇1

   寒假打工心得体会500字左右

  老妈常叮嘱我:“家里的钱乃来之不易,花钱的.时候省着点。”我不以为然。“挣的钱不就是用来花的吗?”我心中暗想。今年寒假打工之旅让我幡然醒悟,钱真的不好挣哦!

  1月23日

  今天早晨,我蹦蹦跳跳地去汤山“温泉一号”度假区报道,要打工挣钱啦!能不高兴吗?本以为当天就能上岗,没想到还要进行三项礼仪的培训。

  训练开始了。还好不过就是站丁字步,双手重叠放在肚脐下放,面带微笑,见到客人说声:您好,欢迎您的到来。这还不简单?小菜一碟!可是,带我们的领班未免也太变态了吧!让我们一笑就是半个小时,还让不让人活啦?我的脸部肌肉估计已经僵硬了!没想到培训也这么苦,我有点想打退堂鼓了。

  2月2日

  今天是大年三十了,是全家团聚的日子,没想到我被安排值班。客人真的好少,可是站姿却一点不能马虎,还得微笑面对来宾。这一天,我是在煎熬中度过的,傍晚外面的鞭炮声响起来了,年味越来越浓,我有点想家了。如果不打工,我一定在家门口放烟花了。哎,在家的感觉真好!

  “温泉一号”度假区领导蛮人性化的,为我们精心准备了年夜饭。哇噻,厨师好用心哦,做了这么多好吃的菜。更没想到万经理和陶主管也留下来陪我们一起吃年夜饭!心中总算有了一点温馨的感觉,这些领导也不容易啊!

  寒假打工心得体会500字左右

  假期一转眼就结束了,这个寒假我尝试了第一次打工的滋味——有苦有累,有花有果,有笑有累。无论如何,打工还是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对于从来没有打过工的我来说,这个寒假过得还是比较充实,比较有收获的。打工让我接触了不同的人,也多少长了点经验,让我明白了学校这个相对单纯的环境社会的确复杂的多。

  以前只是幻想大学生打工的生活,如今真的尝试了。连找个寒假工作都如此困难,无数次被拒绝还会有放弃的念头,由此可知毕业以后找工作会有多难,会被拒绝多少次。但是最后我还是幸运的找到了一个工作。起初,每天都觉得很累,但想起能为别人提供服务和自己辛苦的成果时还是会很高兴的。

  跟一起工作的人处好关系很重要,这样工作不但可以顺利完成,而且还可以成为朋友。如果自己不是很优秀的话,要学着点别人,虚心接受别人的好意,有时还需要一定的忍耐力,绝对不能由着自己的性子来。打工所处的环境是一个小社会,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都能与每个人处好关系不是件容易的事,所以打工可以增加一些社会经验和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

  打工生活让我知道了今天不努力工作的话,明天就要努力找工作,让我更懂得珍惜今天的学校生活,一定要利用在学校的时间去学习更多的知识,为自己将来找工作增加更多的筹码,或许在以后的竞争中还会略胜别人一筹,从而更容易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

  寒假打工心得体会500字左右

  我是通过熟人的介绍才找到的打工的机会。第一天进去做事觉得感觉很奇怪,因为以前一直都是以消费者的身份进的酒店,这次的身份却是一个服务生。呵呵,第一个感觉就是首先要把心态调整好。第一天来什么也不懂,经理就叫了一个老生来教我们。平常在酒店吃的时候不觉得,来工作的才知道酒店的工作还真不是盖的,每个细节都要弄好。我们第一天是试工,大家都在努力的学习,虽然说有点累,但我们每个同学都很积极、很投入,都感到很乐意,因为这毕竟是我们本次社会实践的第一步嘛。

  所以在那一天的时间里,虽然说有一点点累,但我们却都觉得挺充实的

  先说说我在那里的工作情况吧:我们每天8点半上班一直到晚上9点半。我们没天的工作就是在客人来之前把房间弄干净,客人吃饭的时候,男生负责端菜而我们女生就负责上菜报菜名,帮客人倒酒、换餐盘之类的杂活。在我看来最辛苦的,就是每次客人吃饭的时候你必须站在外面等候,一天下来腿跟腰都很痛,刚开始的时候真的有点受不了。虽然说顾客就是上帝,但有的时候难免会遇到些难缠的客人。要么是过于挑剔,要么就是素质不是很高。记得有一次,老板娘说那天下午的一桌客人看起来都挺乡下的,叫我们看着别让他们把毛巾给带走了。我刚开始一挺就觉得挺别扭的,乡下人又怎么了,怎么可以这样不起人家呢?但是我到了那个房间,我刚给他们倒好茶,就那么一转身的功夫,桌上所有的毛巾都不见了,都到他们的口袋里去了,做为酒店也不好说什么。

打工心得体会篇2

20xx年7月4号,我和几个同学踏上了南下苏州的打工之旅,虽然已经有过几次暑假打工的经历,每次都有不同的体验,不同的感受,对这个社会也有了新的认识,但这次的经历依然让我触动很大,他让我懂得了更多的东西,明白了更多的社会现象,它给我带来的决不是那身体上的病痛和一点点的工资。

在校大学生利用假期打工的现象已经不算是什么新鲜事了。在校大学生利用假期打工、寻找兼职的原因,最主要的有两条:一是由于家庭经济情况不太好,想通过暑期打工来缓解父母的压力;二是想通过打工来获得一定的社会经验,来认识社会,了解社会,以便以后能更好的顺应社会。而在其寻找工作的过程中,也会因为不同的原因有着不同的遭遇,最终收获的也不尽相同。

虽然有些人对大学生打工持反对态度,但我还是比较赞同大学生在暑假期间打工的。通过打工,大学生们能够验证本人所学的学问,丰富阅历,更容易认识到进修的重要性,也从而对读书的目的性更明确。如果把大学生的暑期生活分为出外旅游、再进修和打工三类,打工应该是的选择,它能够让大学生提早积累一些就业经历和工做经验,在今后走向社会时,更容易为用人单位认同。

通过四十多天的工作经历,让我更深地认识到社会的复杂,人心的复杂。同时,我也可以深刻地体会到钱的来之不易。然而钱要赚,更要懂得自我保护。大学生在打工时由于求职心切很容易受别人利用。如果大学生在勤工俭学中,遇到克扣工资、不按许诺计酬,或者因公受伤不予赔偿等劳务纠纷,首先能够让校方出面与企业商量,如果协调不成,还能够向法院起诉,通过法律途径处理问题。还有在勤工俭学时,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和用人单位签订用工协议。

暑期虽然只有一个月时间,但是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却可以感受到有些商家总喜欢把大学生看成是廉价劳动力,这是我们最不能容忍的!虽然累,可生活还得继续,还得面对学习,面对走出校门,面对找工作......不过,让我们体会一下工作的辛苦,锻炼一下意志品质,同时积累一些社会经验和工作经验。这些经验是一个大学生所拥有的“无形资产”,为以后走向社会,起到一个铺垫的作用。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快速发展的社会,我觉得大学生应该转变观念,不要简单地把暑期打工作为挣钱或者是积累社会经验的手段,更重要的是借机培养自己的创业和社会实践能力。

在实践期间,我们能涉及的活动其实是很多的,各个方面都会有。而我们能学到的东西则是更多的,关键是要看你有没有真心的为之付出和保持一种好的的心态。不管处置什么,我们在期间不单单只是为了工作,机械的运动永久只是停留在那一步,不会创造更大的价值,我们需要的是创新和开辟。冷静、周密的思维和优良的心态才能使本人有所成就。在实践活动中,也让我慢慢体会到:你不去进修,就不会有进步;不去尝试,就不会有成功;不去付出,就不会有报答。

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与在校的理论学习有一定的差距。在这次实践中,这一点我感受很深。在学校,理论学习的很多,而且是多方面的,几乎是面面俱到的,而实际工作中,很多时候会遇到书本上没学到的,更可能是书本上的知识一点都用不上的情况。或许工作中运用到的只是简单的问题,只要套公式就能完成一项任务,有时候你会埋怨,实际操作这么简单,但为什么书本上的知识让人学的那么吃力呢?也许老师是正确的,虽然大学不像在社会,但是总算是社会的一部分。我们有了在课堂上对知识的认真消化,有平时作业的补充,我们比别人具有了更高的起点,有了更多知识去应付各种工作上的问题。

在工厂里面,我感受到了什么是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感受到了实际操作能力的重要性。在这里,那些没有上完初中的员工也可以是你的老师,你干活的能力是不能和他们相比的,把他们比作赛跑者,那你只不过是刚刚学走路的小孩,尽管你是大学生,有很多的知识。因为他们比你接触这个工作更早,操作的时间更长,经验更丰富。

当今社会就业的压力很大,在校大学生都愿意在暑假的时候深入社会去体验生活,从中获取一点工作经验,从而可以在以后的就业时有一定的基础,可以减少就业的压力。并且老师们也鼓励学生们深入到社会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为了拓展自身的知识面,扩大与社会的接触面,增加个人在社会竞争中的经验,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便在以后毕业后能真正的走向社会,并且能够在生活和工作中很好地处理各方面的问题。记得老师曾说过学校是一个小社会,但我总觉得校园里总少不了那份纯真,那份真诚,尽管是大学高校,学生还终归保持着学生身份。而走进企业,接触各种各样的客户、同事、上司等等,关系复杂,但你得去面对你从没面对过的一切。社会实践让走出校园的我们,更好的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加入到社会中。它有助于我们大学生更新观念,吸收新的思想和知识。同时,社会实践中有很多我们在学校里无法学习到的东西,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和表达能力。社会实践能够加深我们与社会各阶层人的感情,拉近了与社会的距离,也开拓的视野,增长了才干,能更好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希望以后还有这样的机会,让我从实践中得到锻炼。

人的一生中,学校并不是真正永久的学校,而真正的学校只有一个,那就是社会。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指导我们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投身社会的优良形式;是促使大学生投身改革开放,向工农群众进修,培养锻炼才干的好渠道;是提升思想,修身养性,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的有效途径。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我们在校大学生更新观念,吸收新的思想与学问。

打工的日子,有喜有忧,有欢乐,也有苦累,也许这就是打工生活的全部吧。我不知道多少打工的人有过这种感觉,但总的来说,这次的打工生活是我人生中迈向社会的重要一步,是值得回忆的。

现在想来,四十多天的打工生活,我收获还是很大的。我所学到的生活的道理是我在学校里无法体会的,这也算是我的一份财富吧。经过假期短暂的社会实践,虽然很是疲惫,但也感觉自己变成熟了好多。同时感觉到自己身上的压力非常大,不仅来自父母、学校、社会,还有自己本身的期许。而这也成为我不断向上、前进的动力。

暑假打工社会实践心得体会【2】

为了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交际能力、思考能力以及为了使自己的假期过得有意义,也想通过亲身体验社会实践让自己更进一步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锻炼自己的才干,培养自己的韧性,更为重要的是检验一下自己能否被社会所用,自己的能力能否被社会所承认。想通过社会实践,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所在。

我按照学校的要求,进行了暑期社会实践,到天津塘沽开发区的清太郎打工,清太郎是一家日本料理。老板是日本人,顾客也有很多日本人,我由于不会说日语,所以不用负责点菜,只是做一些基本的服务员应该做的工作。

不知不觉,我在这为期一个多月的打工生活就这样结束了,这是我第一次真真正正的打工,感慨很多,在这里做服务员,我也学到了很多的东西...下面我就来谈谈自己的切身感受吧......

首先,通过观察和了解,我觉得一个的管理是很重要的。虽然她不是老板,在清太郎干了八年仍是个服务员,不过她是领班。但她所经历的许多事也许只有她自己知道,她曾经也是被别人领导,而如今她也作为一个管理者去带领她的下属去做好工作,虽然有时她也会小题大做冲我们发火。我们因此心理不舒服,私下对她怀恨在心。但慢慢相处了才发现其实她为人还是不错的,因为她大大咧咧的性格,总难免在忙的时候会有些心急批评别人的时候没有注意语气。而她又何尝不是一样要受老板的管制吗?那里虽然管吃管住,但是伙食确实很差,一天管两餐,午餐当早餐吃,常常是馒头、大饼、咸菜或者凉菜;而晚餐每天都是素菜,有时最多一个月一次荤菜。或许我不应该抱怨这些,我也觉得抱怨不是好习惯,但是如果我是老板,我会让我的员工吃得好,至少吃的健康,要让员工“心甘情愿”的为我干活,就要让员工真真正正的去为自己工作负责,而不是敷衍,而这最基本的需求都不能保障,怎么让员工有充足的体力去工作呢。我觉得员工需要管制也需要激励,而且激励胜过一切的管制。另一个深刻的体会是每天保持心情愉快做任何事情都会更加顺利,如果工作中没有乐趣,就会在熬日子,这是我这段时间总结的经验。我觉得一个人的心态很重要,如果因为领班批评我,而我对她充满怨恨,那么我依然会犯错却依然要接受别人的批评,而如果我心平气和认真改正错误,那么我就能赢得别人的赞许,领班也不会有意为难我了。

另外,我开始一直觉得自己作为一个假期工,那些长期工会欺负我,会什么都让我自己做,所以开始去的时候总是小心翼翼,生怕出错,可是事实并不是那样,她们对我都很好,似乎对我都比较尊重。我十分感谢她们教了我那么多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也很开心认识了那么多可爱的人们。我不是个自命清高的人,但也不希望自己是一个懦弱的人,为人处事应该谦卑,也要有原则。

以前花钱时从不觉得累,当拿到通过自己的劳动换来的报酬之后,才知道这些钱来的有多不易。从刚开始因为不习惯那种厚跟的拖鞋因此只是脚后跟疼,接着因为床板太硬睡的全身酸痛,后来由于忙的时候来回不停的上菜走的双腿疼,那段时间几乎身上每一块肌肉都疼过一遍。之后就剩下疲惫了,因为睡眠不足,但我仍然充满热情去做好我的工作,而我的乐趣就是看着客人进进出出,每当心情不好时遇到友好的客人,就会觉得一切都没什么大不了的。虽然这次实践与我的专业没有任何关系,但也是一次不错的经历,也是一个难得的锻炼的机会。

打工心得体会篇3

   寒假打工心得体会范文2022

  这次寒假期间,我做的还是比较认真的,之前在学校的时候还是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我确实是缺少锻炼,寒假期间的点点滴滴,让我现在回想起来的时候还是感触深刻的,作为一名大学生,我清楚的意识到了自己个人能力还是有待提高,这也是接下来应该要去落实好的地方,这次打工也是我第一次出来实践,所接触到的东西难免会觉得很新鲜,这次我也是所有感悟的。

  首先,我是没有这样的经历,在刚刚来到xx这里的时候我每天都是在虚心的搞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从这个过程当中,也对自己越来越细心,我所接触到的东西是过去没有经历过的,比如日常的工作对我来讲也是比较枯燥,在工厂的日子也是比较无聊,每天几乎都是做着同样的事情,反反复复,但是我心里是清楚既然来到了xx这里就应该要做好相关的准备,所以还是感触非常深刻,寒假当中我一直都是感受到了很有有意义的事情,这也是作为一名大学生应该要有的态度,在这里结实了各种各样的人,在和人打交道方面我也是感觉自己有了新的看法,这对我是深有影响的,这对我而言是有着一个非常大的提高。

  再有就是通过这次寒假打工的时间,我自己也赚到了我人生当中的第一桶金,所以我是感觉自己收获很大的,面对这这些时候,我觉得这就是我的所需要的,这次是短暂的打工经历,我明白了很多道理,现在接触到了非常多的知识,所以我对此也是深有体会的,赚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过去在学校的时候,真的对花钱没有太多的概念,因为不是自己赚来的钱所以花起来是没有太多概念的,这也是我应该要去调整好的,我觉得自己在工作当中,还是所很大的进步的,也相信这对我个人能力是有着很不一样锻炼,让我明白了很多道理,在学校的时候这些都是学不到的东西。

  寒假虽然只有短短的一个多月的时间,但是我深刻的理解到了自己个人能力的不足,在这一点上面我是对自己很有信心的,这次打工一直到现在我真切的体会到了这些,希望未来可以做的更好一点,希望未来可以让自己做的更加的细心一点,大学阶段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未来会督促好自己做的更加认真一点,这次实践让我收获最多的就是工作当中的进步,在这方面我是觉得很有动力的,让我对接下来更加的有信心了。

  寒假打工心得体会范文2022

  寒假期间的工作已经过去了,我对这次的经历也是有所感悟,因为在学校的时候确实还是缺少这方面的锻炼,这也是我应该要去落实到位的,工作就应该要有工作的态度,回顾过去在xx这里的工作,我觉得自己也是有非常大的提高,学校对我的培养我应该发挥在工作方面,在专业能力上面的锻炼绝对是很有必要的。

  现在回想起来的时候,我确实是能够维持一个好的方向,通过这次的实践,我也是受益匪浅,我认为这对我也是一个非常有必要的锻炼,至少到现在为止,我还是感觉很有意义的,寒假的时间虽然比较短暂,但是我也是能够维持好的工作方向,现在深深地感受到了个人能力的提高,我希望未来可以做出更多的选择,实习给我带来的收获还是挺大的,确实这也是以后努力的方向,在这次的实践当中,我还是维持了一个好的工作状态,虽然每天的工作几乎都是一样的,可是我工作起来的时候依然是比较有动力,源自对这份工作的喜欢,也是对自己所掌握的专业知识的信任。

  所以接触这些的时候,我确实还是应该要做出一个好的成绩,这也是我接下来应该要去做好的,通过这寒假期间的点点滴滴,我更加是明白了个人能力是需要各方面的综合提高才行,经过不断的打磨,才能够得到最终的一个结果,我虚心的和和周围的同事学习,我一直都认为我所学习的东西对我能力的提高是比较重要的,在这方面我是应该要做出更好的成绩来,在这次的实践当中,我认为自己想对还是比较努力认真的,所以也是能够做出自己的判断,我非常感激周同事的帮助,自我来到xx的时候大家就比较热情,对我工作上面的帮助比较多,我是非常感激的,也明白自己在这样的环境下面,确实应该要付出更多的精力。

  感激周围同事对我的帮助,也希望未来在工作当中自己能够做出更好的成绩来,不辜负了公司对我的期望,确实还是应该要对自己有好的认知,这次社会实践让我是深有感触,我也相信以后自己能够做出更好的成绩来的,这也是作为一名大学生应该要有的态度,希望今后可以一点点的去做好相关的工作,我以后也一定会更加的努力,这对我确实也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我对这一点非常肯定的,这次寒假收获颇多,让我感触深刻。

  寒假打工心得体会范文2022

  对于大学生来说,打工并不是一件新鲜的事情,但对刚刚加入大一的我而言,这就是一件让人兴奋的决定了!本次的假期,为能充分体会大学的活动与体验,我将自己的假期也积极的利用了起来!并通过前辈的指点下,在xx公司的工厂找到了自己的假期工作!

  如今回顾自己在假期的打工经历,虽然每天的辛苦都让人想要放弃,但凭借身边许多朋友和父母的鼓励,我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并在工作的经历中得到了丰厚的回报!

  对于这次的实践经历,我的内心也可谓是起伏不定!记得在刚来到工厂的时候,看着整个厂里大家在自己的岗位上热火朝天的工作着!那种铺面而来的工作热情一下子就让我感到紧张起来。虽然当时我也已经做了充足的准备,但我完全没想到在工厂中大家都是这样一副积极热情的模样,好像一下子就将我的决心比了下去。但仔细的想了想,自己在今后的一个月里也要在这里,如今虽然我还不如这里的老同事,但也正因此,我一定能有很多的收获!就这样,我开始了自己的寒假社会实践工作。

  工作期间,我因为是临时员工,所以从打杂到各种简单岗位,几乎在不停的变动。但也正因为如此,我在各个方面都有了深刻的体会。虽然这些岗位的工作任务都不尽相同,但都有一个同样的体会——累!

  显然我真的小看了工作的辛苦,无论是怎样的工作总会有工作的要求,在这段时间里,我因为工具的使用不当划伤过手指,也因为用钳子加工导致手上长水泡。这些对于过去的我而言几乎不曾遇到的辛苦让我从思想到身体都得到了蜕变。

  此外,在生活方面我对社会也有了很多的体会因为是假期工作,又不在父母的身边,结果最开始一段时间里我的作息简直混乱无比!但也因此影响到了我的工作,结果在晨会上被批评了一顿。但这也让我充分的认识到,即使没有了学校的规矩和家长的管理,对于自身的生活我们也一定要有管理能力,并充分的规划自己的时间,这样才能有序的做好自己的事情!

打工心得体会篇4

大学生说“打工的一个月从来没有吃过早饭,根本没有时间。打工的地方太远,都到了西四环最北边,坐车还不方便,每次至少一个半小时,所以必须五六点起床,那个时候也没有卖饭的。”刚刚打工一个月的北师大大二学生小李告诉记者:“打工是很辛苦的事情,我每天帮他们校对文字、攒书,很枯燥,而且每天都要工作七八个小时,工资也不高,工作中出了小错误领导就喋喋不休。”他毫不保留地向记者吐露内心的苦水。

当问到打工过程中有什么收获时,他立刻换了脸色,很高兴地说:“虽然辛苦,但是得到了很多锻炼,学到了很多东西,还有了自己的收入,老板发工资的时候,我感到特别激动,毕竟是自己第一次挣钱。”

不过像小李这样能得到机会的大学生数量还是有限的,多数学生并没有这么幸运。一个文化公司的经理告诉记者,今年暑假他们想招二十几个工,结果来了一百多,只好面试筛选,大多数学生便无法得到机会。

对于暑期打工,多数大学生认为很有必要,但是也有人觉得社会对大学生不够宽容。“劳动力太多,供大于求,大学生在劳资双方的关系中处于很明显的劣势”,小李觉得,“大学生没有经验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我们也正是想通过打工锻炼自己,社会应该对大学生有耐心,不应该太苛刻,因为多数学生还是很努力、很好学的。”

雇主说

“我很喜欢大学生来公司打工,也许是一个情结吧,因为我上大学的时候就经常打工。”品书传播机构的经理李浩告诉记者,他对打工学生的满意程度超过90%,尽管前几年有一个大学生在工作中出错太多让公司遭受了很大损失,但他说:“大学生打工不容易,我一直都是持鼓励态度,现在出错总比工作时候出错要好,因为那个时候他可能因此就失去饭碗了。”

相对李总来说,很多公司的负责人对大学生却有另外的看法。

一家高校餐馆的经理告诉记者:“大学生来我们这里打工,我们很欢迎,自己养活自己嘛,但是在我们这里打工很辛苦,钱也比较少,如果不是缺钱花,大学生是不会到这里来的。”问及大学生们打工的表现时,边经理明显表现出不满意:“他们肯定没有我们员工做得好,感觉就在那儿绷着,放不下面子,平时不会跟你说心里话,行动上也比较散漫一些。”

通过走访,记者明显感觉到餐饮等服务行业对打工的人需求比较大,但是真正加入的大学生却不多;大学生大都集中于家教市场,或扎堆到促销一职,形成恶性竞争。客观上的原因是报酬较低。餐馆里一个月做下来600多元工资,麦当劳按小时计,每小时才六块多。

专家说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负责学生工作的周云磊老师谈了自己的看法。

打工心得体会篇5

这个假期我在一家中西餐餐厅进行了认识实习,它虽然只是一间餐厅,但它拥有一百多名员工,它的运营管理是很科学、很值得我们去学习的。我对它的设施布置、仓库管理的体会最深。

实习期间,部门主要安排我学习宴会,会议服务程序。同时作为中餐厅一员,也须全面掌握餐厅对客服务程序,包括预定、点菜、传菜、看台、收银、摆台和收台等一系列服务,同时也全面了解学习餐厅物品的保管与淡季节能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在这一过程中,我由一名在校学生,在思想上逐渐成长为一名酒店职业人。社会实践结束时,无论从思想上,心理上,还是体能上,都得到了很大的锻炼。对自己的所学的专业知识,掌握的更加牢固,对酒店业的现状与发展前景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下面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汇报我的社会实践收获。

一、作为一名在校学生,能去认识实习,是一次难得的机遇。

使我们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后,迅速的加以实践运用。巩固学习成果。同时能对所学知识有了更进一步的深化理解,便于更好的学习。这是学业上的优势。更为可贵的是,我们在实习中成长的更加成熟,无论是思想还是心理上。由于我们一贯生活在校园中,时刻有老师、家长和同学关爱,生活可以说用无虑来形容,很少接触社会,也很少吃苦。在这次餐厅社会实践中,困难时刻严峻的考验着我们。——在餐厅工作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同其他部门产生联系。这样,我就在不断的联系中和在正式员工的介绍下,对餐厅的客房、前厅、销售、财务和工程等部门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我还主义积攒一些餐厅管理的资料,时刻充实自己对餐厅知识的储备。

二、实习期间,餐厅确实对自身成长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打工心得体会篇6

“全人教育”、“全纳教育”、“全民教育”、“三全育人”、“全教育”、“心灵教育”、“全员德育”等国内外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都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对人的价值的尊重,反映了教育发展的一些新趋势。它们要么追求受教育者数量的最大化,要么追求教育力量的最大化,要么追求教育目标的最大化,要么追求教育过程的极致化。在思考“面”上的问题的同时,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思考一个问题,即如何使我们的教育向纵深发展?

比如,我们应该思考用怎样的方式让德育工作深入学生的心灵,而不是让学生成为接受道德规范与教条的容器。已往的学校德育存在两种不良的倾向:一是学校道德教育的“非道德化”倾向。如德育缺少“心”的互动,逐步演化为对道德知识的教学与灌输;学校在组织与安排德育活动时表现出对心灵的漠视,某些德育意识的确立甚至以对生命本身的损害为代价。二是学校道德教育的“单一化”倾向。长期以来,学校道德教育的工具性意义被过分强化,而其目的性意义被忽视或弱化。德育的实施依靠的不是道德自身的力量,而是道德以外的力量。因而,道德教育很难达到让学生“心有所得”的境界。

基于以上认识与思考以及我校的实际,我们提出了以“学生当家、教师‘打包’、全心学教、五心五会”十六个字为表征的“全心教育”理念,要求教师不仅要静下心来教书,而且要潜下心来育人,做到“以心育人”,以达到学生人人“心有所得”,师生心心相印的较为理想的教育境界。

“全心教育”首先关注教育的主体――学生,体现出“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办学思想。“全心教育”要求教师“全心教”,以满腔的热忱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工作中,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攻心为上。在这方面,我校的具体实践就是汇聚德育力量,盘活德育资源,实施教师“打包制”。“全心教育”还关注德育内容的选择,如我校实施“五心五会”教育,即爱心献给祖国――学会尊重,热心献给社会――学会和谐,关心献给他人――学会合作,孝心献给父母――学会感恩,信心留给自己――学会创造。最后,“全心教育”还指向教育目标的实现,以达到学生“全心学”的目标。

什么是教师“打包制”?

教师“打包制”是学校以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为目标,将有效的德育资源整合成师生同构、任务驱动、优势互补、责任共担的班级德育团队的制度。具体地说,教师“打包制”是一种将班主任与若干名(通常为两名)教师或员工组成一个“打包”团队(以班主任为核心)来实施班级管理的制度。

通过分析我们认为,普通高中学生在心理健康和生活自理能力两方面最需要得到特别关注,所以,学校决定在这两方面设立专项辅导教师,开展有针对性的辅导教育活动。与班主任一起“打包”的教师一般为两个,一个是心理辅导教师,一个是生活指导教师。心理辅导教师的工作任务是: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创设丰富的情感体验环境,密切师生关系,缓解学习压力。生活指导教师的工作任务是:熟悉每一位住校生的情况,关心本班学生的饮食起居状况,指导学生创设积极向上的寝室文化氛围,争创“文明寝室”、“最清洁寝室”等。而班主任是“打包”团队的核心,负责班级的全面工作。这样,“打包”团队就形成了1+2的角色分工模式。当然有时也会有其他教师临时加入到“打包”教师的队伍中,负责特殊时期、特殊内容的德育工作。

教师“打包制”的管理模型

与一般的班级管理模式相比,教师“打包制”有很大的优势。我们以下面的管理模型图来说明这一制度实施后班级管理模式的转变。

如图一所示,单一班主任形制下的班级管理是班主任单兵作战,班主任的管理难度很大。这种情况在大班额、寄宿制学校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与此同时,多数任课教师成为闲置的德育资源,虽然他们也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力量,可以通过课堂教学等渠道发挥自己的教育作用,但其教育力量是分散的,没有被汇聚起来,因而很难系统地、持续地发挥作用。

而图二所标示的教师“打包制”下的班级管理模型为一个立体的三棱锥。三棱锥的顶点是我们教育的主体――学生,而它的底部的三角形的三个顶点是三位教师。这三个“点”构成了一个“面”,即“打包”管理团队。这个团队在“全心教育”的引领下,在学校制定的各种制度的推动下,形成了利益共同体,实现了1+>3的管理效应。

教师“打包制”的实施

(1)“打包”团队的组建原则

第一,双向选择的原则。我校实施的由校长聘年级组长、年级组长聘班主任、班主任聘任课教师的制度为班主任与“打包”教师的双向选择提供了制度保证。班主任可以根据自己的工作需要挑选适合的任课教师作为自己班级的“打包”教师。同时,任课教师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在任课班级范围内作出自主选择。学校和年级组负责做好协调工作。第二,优势互补原则。“打包”团队的组建还要考虑到教师的年龄、性、任教学科、特长等方面的因素,以求优势互补。比如:学校中层干部、年级组长等带着各自的优势“打包”进需要加强管理的班级。第三,开放性原则。比如:把校外的德育资源引入到学校中来,在特定的阶段实行1+2+X“打包制”等。

(2)“打包”团队的工作方式

学校制定了《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教师“打包”制度》,对教师“打包”团队的工作方式作出了规范:“打包”团队以班主任为核心,既要分工又要合作。具体工作方式包括:开学初,“打包”团队一起制定班级工作计划,确定班级发展的目标,并确定各自的分工;每周二开例行碰头会,商讨一周的工作重点,交流班级情况,确定本周主题班会的内容和方式,“打包”教师认真记录各自的工作情况,每周五将记录本交班主任汇总;“打包”教师积极协助班主任组织日常的班集体活动,并协助班主任完成有关班级管理的一些临时性工作,班主任要主动寻求“打包”教师的支持和配合。

(3)“打包”教师的校本培训

具体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培训:一是学习相关理论。学校通过组织读书报告会、专家讲座、主题班会现场会、教育案例剖析、讨论交流等,对“打包”教师进行有效的培训。学习内容主要包括团队合作理论、班级管理理论、教育学理论以及心理学理论。2007年10月,学校与省市心理辅导机构联系,将培训活动办在学校,成绩合格者发心理辅导专业C证。二是掌握相关技能。一方面,学校邀请专家来校授课,帮助“打包”教师迅速掌握相关的专业技能。另一方面,组织校本管理培训,帮助“打包”教师

了解本校班级管理机制及工作特点,熟悉管理流程、考核制度、班级学生的基本特点等。

(4)对“打包”教师的评价

学校制定了有关“打包”教师的考核细则,以激励为主,每月都有“打包”教师受到表彰。考核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与对班集体、班主任的考核挂钩,体现“打包”团队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另一部分以考核细则为依据,与过程的监督与管理工作(以班主任、年级组、学生处检查记录为准)挂钩。评价时,把对“打包”教师个体工作的评价与班级整体工作的评价联系在一起。

教师“打包制”的成效

教师“打包制”是一种真正实践“全心教育”理念的有效的班级管理模式。它通过给班主任配备合作的伙伴,盘活了闲置的德育资源,改变了已往任课教师和职工很少参与班级管理的状况,使德育的成效大大提高。

(1)盘活与拓展了德育资源

一方面,1+2模式的教师“打包制”盘活了校内的德育资源,“打包”教师的参与为班级带来了不同的文化元素,特别是职工的参与为“打包制”增色不少,另一方面,德育的开放性要求“打包制”也必须具有开放性,所以就有了1+2+X模式的教师“打包制”。“X”可以是其他班的任课教师,也可以是某位热心教育的家长,可以是军训的教官,也可以是校外的名师。“X”元素的引入极大地拓展了德育资源,在某种程度上使寄宿制学校做到了“封而不闭”。

(2)为班集体的和谐发展提供支持

与打破班级建制的“导师制”的做法不同,教师“打包制”是以促进班集体建设为基点来促进学生发展的。它的理论依据之一是:一个健康向上的班集体非常有利于学生个体的心理发展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在传统的班级管理体制下,班主任往往感到工作压力很大、事务繁杂而力不从心。他们如学生和班级的“保姆”,将大部分精力用于处理班级琐事,而疏忽了对班级的“战略管理”。如涉及学生思想品德、心理健康、个性发展等方面的工作只能是“抽时间”来抓。而实行教师“打包制”后,班主任完全可以借鉴“虚拟经营”的方式,把班级的部分具体工作委托给“打包”教师,自己则可以发挥班主任的核心作用,较以前更多地关注班级的“战略管理”,如炫亮班级的特色、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等。教师“打包”制下的班级“虚拟经营”使班集体建设的方向性更强,工作更加有针对性。这无疑有利于班集体的和谐发展。

(3)为学生的自主发展与自我管理导航

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与自我管理是高中阶段学校德育的重要任务。我们实施教师“打包制”不是单纯地为了增加管理学生的人数、增强管束学生的力量,而是希望有更多的教师走近学生,满足学生自主管理和自主发展的需要。

比如:高中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往往滞后于其生理发展水平,他们在身心发展方面容易走入误区,而经过校本培训的心理导师通过谈心、与学生交朋友、家访等方式帮助学生走出青春期的心理困惑,帮助他们更好地“经营今天,准备明天”。

另外,我校曾对高一新生做过一次调查,结果发现:有45%的学生不会叠被子,65%的学生在家从不打扫卫生,79%的学生不会洗衣服……针对这种情况,生活导师全力帮助学生树立独立生活的意识,帮助他们解决在住宿生活中遇到的寝室内务问题、与室友如何和睦相处的问题等,提高了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

(4)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打包”教师带着各自的专业背景、各自的个性特长走进班级,他们会用属于自己的方式去影响学生、引导学生,这样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在传统的班级管理体制下因为班主任个性单一而导致学生的个性发展可能受到抑制的情况。另外,有了“打包”教师的参与,学生受教育的面拓宽了,接受有针对性的教育的机会更多了。再者,实行“打包制”也使对学生的多元评价成为可能。

(5)客观上提高了教学效益

打工心得体会篇7

一、外来人口已成为广播重要的听众群体。以厦门为例,调查显示,所有的调查对象都表示愿意收听广播,其中,“天天听”的有75%,“经常听”(每周三次以上)的有44%,“有时听”(每周一至二次)的22%。以此比例推论,厦门市近40万的外来人口都是广播的基本听众,其中近30万人是稳定听众。外来人口收听广播的高峰时段是晚上19:00—22:00(60%),其次是深夜22:00—24:00(52%),而上午和下午由于外来人口一般都在上班,因而收听率较低。值得注意的是,外来人口对节目类型的兴趣多样化,特别是外来人口对情感类节目的兴趣远远超过一般听众。他们希望通过收听广播得到情感的交流和寄托,以排解思乡思亲的心绪。同时他们也寄希望于通过广播得到就业、维权、交友、生活等方面的信息。因此,开办一档反映打工者的节目,一方面可以宣传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另一方面打工一族大多是远离家乡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他们不光需要物质上的肯定,同时也需要精神上的慰藉,于是《打工热线》节目,很快成为了打工一族情感栖息的港湾。打工一族首先在生存、发展能力、条件等方面处于弱势,在话语权上更处于被动和被忽视的地位。因此,其生存状态和感受更应受到关注,《打工热线》节目,使其有一种归属感和温暖感。关注弱势,关注外来打工者并不是为了博取同情之泪,而是为了展现现状和思索未来。

二、节目创新,选题要贴近外来务工者。广播如何贴近、服务外来务工者,成了广播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直以来,在这方面,广播节目在题材的选择和深加工方面墨守成规、缺乏创新,导致节目内容空洞贫乏,形式呆板生硬,可听性差。因此,广播节目如何贴近外来务工者、贴近民生成为广播人不断思考创新的重要课题。创新选题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节目的存在价值。

打工节目的选题看似窄、实则宽,它的选题表面上看仅仅只是局限于“打工”二字,但是我们必须知道,无论什么节目,选题都要能抓人,因而“打工”节目的选题固然不好选,但是选出来一定是典型。它所展现的内容,是一种生活的非常态,一定程度上对受众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打工热线》节目以年度策划选题,如选题“城市众生相”系列,分别讲述了六个人物,有曾为酒店服务生、现为企业总经理的成功人士,也有拄着盲人拐杖摸索幸福的盲人按摩店老板,他们都期望能够在厦门的城市环境中重新崛起,体验与诠释生命的意义,显现出生命的重量和厚度。如选题“贫困大学生”,通过节目,我们表现出了高校贫困生在逆境中坚守,用知识改变命运的决心以及自尊自立自强的人生信念。如选题“收获人生”,该系列的主人公有从河南农村来厦门打工的“环卫大妈”,有安徽农村来厦门打工的“最美洗脚妹”,还有“在厦门种草莓发家致富的河南老兵”。

三、广播是适宜互动和倾诉的媒介。身在他乡打工,总有“寂寞空虚冷”的感觉。打工者如何排解这种“寂寞空虚冷”?调查显示,男女排解的方式各不相同。36%的男性受访者表示会谈一个固定的女友,19%会结交同样寂寞的女性,还有15%受访者表示会愿意花钱寻找异性来排解。而女性受访者中,65%的受访者表示会谈一个固定的男友,调查认为,女性更倾向追求稳定的关系。如今,各种相亲活动、交友大会,都围绕办公室白领一族进行,却忽视了基层打工者这一庞大群体。80、90年代出生的年轻打工者在单位、宿舍、食堂过着三点一线的生活,社交圈子狭窄,其恋爱婚姻问题亟待关注。曾经有一位外来务工人员打电话给《打工热线》,言语间流露出轻生的念头,主持人了解后迅速反应,借助广播平台与听众联动,寻找这位外来务工者,挽救了这名外来务工者的生命,过程扣人心弦。

四、主持人可通过热线互动,贴心服务。《打工热线》节目归根结底是为外来务工者服务的,如节目中就有一个环节叫做《法律援助热线》,这个环节就是让律师做客直播间,以热线电话的方式为打来电话的听众解答问题,这样的方式避免了说教,让法律入情入理,让听众易于接受。一到春节,很多在外打工的的农民就要回家过年了。在外忙活一年,为的就是在经济上能有个好收成,回家过个宽裕的春节。但是一到年底,很多农民工就给《打工热线》节目打来电话,说干了一年活,老板却拖着工资不给发。如何帮助农民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呢?我们就请到了福建省农民工维权工作站的站长、厦门某律师事务所的涂重禹律师,来给农民工支招,教农民工如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五、体民情,主持人用爱关注听众。今年暑期《打工热线》节目,收到一位已被福建师范大学录取的家住海沧的苏雅红同学的来信,信中谈到母亲在她高考前一周去世,父亲拖着病重的身体打工赚取微薄的收入,供养已经大二的姐姐和她,如今她的学费已经得到市红十字会的资助,可每月600元的生活费不知从哪里来?我看完信后马上和她本人电话联系,并向红十字会了解核实情况,第一时间邀请女孩走进节目讲述她的成长故事,节目播出中多位听众打进直播间表示愿意资助她,更感动的是听友“的哥”薛慧和一位李女士在热线中承诺一次性资助她四年生活费,帮她完成学业。第二天,《打工热线》邀请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与两位嘉宾和苏雅红同学来到直播间,现场促成爱心结对子,两位嘉宾当场将四年生活费一次给市红十字会苏雅红专用助学账户中,再由红十字会方面按月支付苏雅红生活费。苏雅红满含热泪地说:“很感激《打工热线》爱心听友的资助,我将努力学习,不辜负好心人及家人的期望。”

打工心得体会篇8

打工的人把梦想托付给机会,创业的人把生命交付给信念。

— 2 —

打工的人若是要能比喻,就好比是家狗,创业的人好比是野狼。这个世界上最终是狼比狗少,因为大部分人都愿意做家狗,饭来张口。

— 3 —

打工的人占80%,创业的人占20%,因为打工的人都希望能够在创业者的大树下蒙荫。

— 4 —

打工的时候想的是这月能发多少奖金,创业的时候想的是这月又损耗了多少的产品,能通过什么方式节省下来。

— 5 —

打工的时候想的是自己的经历和文凭应该值多少钱,创业的时候想的是自己的勤劳和策略能创造多少钱。

— 6 —

打工时想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吃饭,存钱养家,创业时候想的是如何利用社会资源来赚钱养活组织和员工。

— 7 —

打工的人认为辛苦和听话就可以长保无忧,创业的时候才知道市场的变幻简直就是日不可测,日不可知。

— 8 —

打工搞好上司和同事关系就可以生活,创业要搞好客户和社会方方面面的关系才能生存。

— 9 —

打工要看上司和老板的脸色,创业看社会消费者和主管行政部门的脸色和媒体的脸色。

— 10 —

打工时候电话费总是要省了又省,最好的是公司的电话无偿使用,出门在外,给老板电话,也是响了一下马上挂了,创业的时候电话总是咬咬牙要拨打,即使长途电话,只要是自己的合作方和客户,总是要等对方挂线,哪怕心上很疼也得承受。

— 11 —

打工碰到一些困难就打退堂鼓,想卷起行李走人或是逃避责任,而创业碰到困难必须要面对解决,把问题的最终解决在自己的手中。

— 12 —

打工的时候听到公司来了一个新同事能力比自己强,总是对他有嫉妒和提防心理,创业的时候总是渴望能够网罗到比自己能力高很多的俊杰和能人。

— 13 —

打工就是做学生,只要学习成绩好就好,创业就是做老师,要教好学生,还有想办法搞好学生思想工作。

— 14 —

打工就是上大学,越自由越好,最好不要管理,越散漫越开心,创业就是办大学,唯恐出一点点差错,毁了所有的心血和劳动。

— 15 —

打工的时候,不希望有人来管理自己,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一点点都看不起那些比自己低的人,创业的时候才知道,多么希望有个好的导师来指点和帮助自己,越来越感觉到自己其实最没有什么了不起,所有比自己差的人都要尊重起来,因为没有任何人可以短缺。

— 16 —

打工的时候,无聊的时候有个恋人的问候和惊喜来温暖自己,创业的时候在无聊时候想的是有个重要的客户突然跟自己能签订一笔采购订单合同。

— 17 —

打工时候不知道要孝敬父母和事业有什么关系,要是没有钱花,自己干脆就忘记了家人,反正自己一个人吃饱就好,创业时候才知道,做人不好,根本就没有人来信任你,不孝敬父母创业根本就赚不到安心的钱。

— 18 —

打工的时候不希望求别人,不希望去打搅人,创业的时候天天都得去求别人,天天都得主动出击给朋友客户信息和短信,麻烦别人。

— 19 —

打工想的是今年我能存多少钱,发多少奖金,创业想的是今年能开多少店,占多少市场份额。

— 20 —

打工人今天天下雨和下雪,没有客人就很高兴,可以放松偷懒,创业想的是今天天气下雨下雪,心如火焚,着急无比,如何吸引客人上门。

— 21 —

打工碰到问题就是解决问题,创业就要想这个问题的根源是什么,怎么解决,还要怎么预防。

— 22 —

打工碰到困扰自己的问题就回避,认为不能解决,创业碰到自己头疼的问题必须要勇敢面对,并积极的想办法解决。

— 23 —

打工的时候把工作堆起来,能拖就拖,尽量少事情为好,创业的时候才知道问题堆在那里,就会成不定时炸弹,保不准哪天公司和自己与员工就都被这问题炸死了。

— 24 —

打工的时候总是希望老板来请客,认为那是天经地义的,创业的时候感觉请客就是一种割肉,但是总是得大方的主动买单。

— 25 —

打工的时候到晚上八点就把电话关了,唯恐有人来麻烦,创业的时候三部电话放在床头24小时不关机,希望有人来关照生意。

— 26 —

打工的人信心都在身体里面埋藏,创业的人信心都在身体外面张扬。

— 27 —

打工的人最不希望在大庭广众面前跟别人说自己是马仔,创业的人最怕在公共场合之中听别人说自己是老板,特别是没有成功时候。

— 28 —

打工时候总是希望能够多学习很多的资格证书,最好是博士后,再加人力资源管理师,会计师,培训师等等的培训证书有十几二十个,创业的时候才发现最好就是一个不知道一切的勇夫蛮汉,什么文凭和职称和证书根本就是百无一用。

— 29 —

打工时候看到对方给的名片是某某跨国公司的某某总监,年薪××万,心里就羡慕和自卑,极度的恭敬和小心,创业时候,只有一个人,也敢对自己人说,将来要培养这样的总监经理几十个。

— 30 —

打工的时候听到有人介绍别人这是这个行业里的教授、导师、专家、大师、成功者的时候总是恭敬有加,创业的时候,每每听到这些心里就有些窃笑,知道学识并没有什么了不起,讲得好,不如做得好,实践是产生智慧的唯一途径,感觉自己才是真正的专家。

— 31 —

打工的时候不怎么在意媒体和记者,创业的时候想记者又怕记者。

— 32 —

打工把产品当商品,当成谋生的东西,任其随意丢放,创业的时候把自己的产品当恋人,当另一半,烂了坏了,损伤了都心疼不已。

— 33 —

打工的时候把恋人当恋人,双方互不干涉,当被子,给自己取暖遮寒,创业的时候把恋人老婆当宝贝和珍宝,唯恐她跑了自己事业不能成功,必须要双方保稳定和同心协力。

— 34 —

打工的时候梦想有一天自己能够娶到老板的妹妹和女儿,这样就可以少奋斗二十年,创业的时候想的是原来天下没有任何事情比自己的坚强和努力更重要,天上不会掉馅饼。

— 35 —

打工的人是很喜欢热闹,喜欢群居的,所以打工的人是喧闹而享受的,创业的人是希望宁静和思考,所以创业的人是每每在欲望里对自己的身心做修正。

— 36 —

打工的人把希望寄托给伯乐,创业的人把希望交给自己。

— 37 —

打工是靠自己的能力吃饭,创业是靠自己的智慧和思考吃饭。

— 38 —

打工是靠别人给自己的平台来展示能力,创业是靠自己的决心和眼光创造一个平台。

— 39 —

打工是做好自己的本分工作就好,创业是要思考体系运作的每一个环节。

— 40 —

打工的人期望的是一周有两天休息,创业的人思考的是如何能低成本运作。

— 41 —

打工的不愿意真实的面对自己的收入,创业必须要真实的面对自己的实力和财务状况。

— 42 —

打工者的业余时间是:喝酒吃饭骂老板;创业者们业余时间经常考虑的却是:如何管理好这一大家子人。

打工心得体会篇9

关键词: 新工人; 梦想; 感激

中图分类号: J992.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3)04-0056-01

一、打工春晚是农林卫视对“新工人”文化的认可

农业、农村、农民,即三农工作一直是党和政府长期高度重视的一项重要工作,农林卫视的编辑记者把三农工作当成我们每位编辑记者义不容辞的责任。这些流动打工群体,即“新工人”,他们没有城市户籍,家乡有老有小,一年一度的春节是他们大团圆的日子。他们长年累月四处奔波与劳作,把汗水洒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有起早贪黑的环卫工,有两头不见天从事饮食行业的工人,尤其是建筑工,他们常年住在马路边简陋的窝棚里,冬天不敢想象有暖气,三伏天更不敢奢望有空调……他们为城市的发展、为国家的兴旺发达,默默无闻地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他们把亲人留在家乡,把青春年华和汗水洒在他乡。今天这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一条条宽敞整洁的马路,一个个为便民而建设的工程,无一不源自他们的辛勤劳动,国家的强盛他们功不可没。

他们对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是巨大的,这就使得劳动者的主体意识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可。为了推进、加深这种认识,为了实现打工者群体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改变社会上的一些不公正待遇,维护他们的尊严。农林卫视筹划打工春晚节目,正是为了给他们一个展示新工人文化的舞台,他们自编自演的节目就是反映这些打工群体的文化内涵。在这场晚会中他们不是绿叶而是枝头俏丽的花朵;他们不是伴奏,而是震撼全场的主旋律……

二、农林卫视首家举办打工春晚

2013年元月1日,打工春晚新闻会在北京皮村举行,确定了打工春晚的主旨。到目前为止,全国还没有一家媒体举办过打工春晚。农林卫视在蛇年隆重举办2013打工春晚,并在春节黄金时间播出。就是希望中国近三亿打工群体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春晚。

在农林卫视编辑记者的心里,始终都有一个梦,一个为中国打工群体放声歌唱、谱写赞美诗行、描绘最美形象的梦。这些不是为了他们的际遇,不是为了他们的生活,而是为了他们的精神所向,因为他们不仅仅是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主力军,更是中国农民家庭的脊梁,三农发展的栋梁,这个群体理应有自己的舞台,自己的歌,农林卫视就是专为他们搭建的舞台,是他们温暖的家。

经过农林卫视和北京工友之家精心筹备,2013年蛇年打工春晚于元月26日在团中央礼堂录制,春节期间在农林卫视、中国农林卫视网和搜狐网等多家媒体集中播出。这是迄今为止中国电视历史上第一台全国性由打工者自编、自导和自演的春节联欢晚会,是由草根歌手、草根导演、草根节目集合而成的原生态晚会,是呼唤社会更多的关心和关注。让新春温暖起航的晚会。

这台春晚反映打了工者的心声,也成为打工群体展现自己精神文化的舞台。因为我们举办打工春晚的初衷就是要打造一个以劳动者为主体,以倡导传播劳动文化,尊重劳动价值为主旨的一个属于打工群体的文化品牌活动。

今年的打工春晚节目内容是面向全球征集选拨节目。80%的节目都是工友们原创的节目,每个节目和人物的背后都有着丰富而生动的故事,更有围绕打工生活创作的相声及小品等。此外我们还特别邀请了来自台湾和香港的工人乐队及歌手,同时也会邀请多位明星参与助阵,如旭日阳刚等。

中国社科院卜卫长期关注和研究打工文化,她认为:打工春晚,虽然是新的工人文化品牌,但它深深扎根于工人社会组织长期的文化抗争与实践中,包括工人文化艺术博物馆、工人居住状况展览、新工人艺术团、打工诗歌等。与各大电视台的春晚节目不同,它是由工人社会组织自下而上地集体智慧的结晶,努力使几亿流动打工群体发出他们的心声;打工春晚的主题是奉献,是倡导劳动价值,是社会公正,并且采用了最能表达心声的艺术形式:民谣、民众戏剧、相声、生活舞蹈等。工人不是作为“他者”被大众媒介再现,而是直接表达了他们的生活以及对生活现状的思考。农林卫视全体编辑记者策划的这一场特别的晚会或许不是“盛世欢歌”,或许没有华丽的制作,但在晚会中我们会震撼于那种直面生活的勇气、坚强,感慨于那种迸发出的促进改变社会的力量。

三、陕西省委宣传部阅评组也给予这台晚会高度评价

打工春晚影响力之大,自打工春晚新闻会在北京皮村举行之后,短短几个小时,微博专题页面已引发评论上千万条,消息被数百万次转发,广大网友一致认为这是一次值得期待,意义深远的春晚,同时在全国再次引发关注热潮。春节期间在农林卫视播出后,得到陕西省委宣传部的高度评价:“春节期间,陕西广播电视台农林卫视播出了打工者自编自导自演的“2013打工春晚”,关注打工群体,传播劳动文化,反映打工者心声。这场晚会由崔永元等人担当主持,节目面向全国征集,几乎都是工友原创,有演唱、舞蹈、相声、小品等20多个节目,演员大都是普遍劳动者,演出表达了他们的生活现状以及对现状的思考……但却有着原生态的真实和感染人的力量。城市打工者大都是来自农村的农民,他们是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是中国农民家庭的脊梁,也是三农发展的栋梁。在各大电视台办晚会讲排场、比阔气、拼明星的情况下,农林卫视结合自己的定位,为打工者搭建电视传播舞台,以简朴自然的形式,关注打工生活,反映打工者心声,展现打工者群体精神,使更多的人理解他们,关注他们。这种做法值得提倡“。通过省委宣传部向省委省政府领导和各大媒体的转发,农林卫视这一举动不但引起了陕西省委省政府的重视,而且在社会上产生良好的影响。

打工心得体会篇10

对全区员工楼(集体公寓)、个体出租物业进行“三自管理”和“金雁文化”辐射;负责全区外来打工者的文化体育、宣传教育、咨询、维权等服务;负责全区建筑工地打工者的宣传教育、文体服务、法律咨询和维权服务;受区总工会委托,负责对区总工会“流动影院”的管理工作;完成区委、区政府和区工会交办的工作……

采访广州开发区员工服务中心的过程中,记者发现很难用一个准确或规范的概念来阐述其服务范畴,因为它承载的“版图”太大了,举凡工会、妇联、党团组织、街道办、文化站的角色,在这个不足十人的单位都已被“演绎”了无数遍。

服务中心主任常敏说,1994年广州开发区管委会便在开发区投资1.6亿元建成了第一员工大厦和第二员工大厦,1995年6月又成立了区总工会直属领导的广州开发区员工服务中心。2009年8月,服务中心改制为广州市萝岗区总工会直属的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现又成立了“人文关怀中心”。而“金雁文化”和其网站,就是区总工会、服务中心实施人文关怀的产物。近年来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获得了许多荣誉、成绩与影响。

作为全国外来打工者管理服务的知名品牌,“金雁”为何引人注目?

最大的亮点就在于:践行人文关怀来塑造“金雁”的精神品质;珍视每个外来打工者,为他们提供的每一项服务、落实的每一个基本权利,都在扎实进行;为外来打工者提供了生活、成长、成才的空间。这种珍视不为特定目的而设,而是基于对人的价值的尊重,在具体操作上则更多地体现在对外来打工者“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三自管理”模式上。

“三自管理”的“金雁”实践

亚伯拉罕・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五种,如同阶梯一样由低向高排列,按层次逐级递升,分为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现在,我们借常任的介绍,看看“金雁”怎样用人文关怀之手来描绘打工者由低向高提升的蓝图:

在广州开发区、萝岗区近45万的常住人口中,现约有30万外来打工者。中心1995年成立员工服务中心团总支,1998年成立金雁党支部,1999年成立金雁工会联合会。多年来中心积极引导外来打工青年加入党、工、团组织,使其从“被管理者”变为“管理者”;

依托外来打工青年骨干,通过 多种途径发展、选拔和培养素质相对高、有一定特长或威信、热心社会活动、志愿为广大青年服务的青年,作为党、工、团组织的骨干,并根据其特长和工作能力安排相应的岗位;

区总工会、区员工服务中心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提出“今日广州建设者、明天家乡创业人”的理念。针对许多打工青年来自农村、文化程度相对较低的情况,中心党、工、团发动他们进行自我教育,有针对性地开展电工培训、美工培训等课程,举办“外来工权益知识讲座”、“劳动法知识讲座”等,帮助他们提高思想素质和职业技能;

倡导、推动建造全国首批外来打工者公寓,探索、建立了响誉全国开发区的“金雁文化”和外来打工者“三自管理”模式;

中心依据外来青工的兴趣、爱好、特长和愿望,在各员工公寓成立一系列以由外来打工者自我管理的青年社团,并在经费、活动场地、骨干培养方面给予指导和帮助。如成立了读书俱乐部、广州市第一支由外来打工青年组织和发起的青年志愿者组织――“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羽毛球协会、乒乓球协会、桌球协会、金雁文学社、金雁艺术团、读书俱乐部、广播台、电影队等数十个青年社团。以上社团无论内部事务,还是场地、资金皆由外来打工者自行组织并负责管理。

外来打工者青年不仅是活动的观众,还自觉参与组织、表演、竞赛。中心大小活动常年不间断,比如每周一次的露天电影,每年一届的篮球赛,每逢重大节日则举办各种文艺和娱乐晚会、“外来青工歌手大赛”、“书法、摄影大赛”、“征文大赛”等。

在暑假,成立青少年夏令营、舞蹈班、艺术班,招收外来打工者子女,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人文关怀的普世价值

广州开发区跨国公司云集,世界500强中有109家落户于此。跨国企业带来各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如果这种多元文化格局与本土文化实现无缝对接,可成为广州开发区、萝岗区的文化特色。但不同文化的交融,并非一戳而就的事情,中间一定有碰撞。

吾道不孤,不同企业文化其实有共性,即人文关怀。不管如何,人文关怀是一种普世价值,也是不同企业文化的核心。如果单靠政府、中心推行人文关怀,无法达到最佳效果。只有社会各环节整合各自的资源优势,才能真正满足文化的立体性和多元化特点,体现人文关怀的最大价值。基于这种认识,中心在对外来打工者公寓进行“三自管理”和“金雁文化”辐射时,尤其注重生活环境、硬件设施、文化设施、教育设施的良性互动,使其既适宜生活、居住,又适宜学习、培训、教育,且满足外资企业凝聚人心、稳定骨干力量的管理要求。

参观漂亮如广州科学城校舍的外来打工者公寓乐飞家园时,记者看到一队队员工正在做拓展游戏。篮球场、羽毛球场、食堂、超市、洗衣店等生活配套设施一应俱全,还设有阅览室、电脑培训室、KTV练歌房、网吧,管理员都是企业员工;公寓不时举办各种比赛、游园活动、化装舞会、健康心理讲座。再看看宿舍,40多平方米,每月租金约800元,门外走廊设置闭路电视监控,室内统一配置书桌、电话、衣橱、独立卫生间、淋浴间,预留电视、宽带接口,全天热水供应……

劳动“尊颜”背后的美丽故事

一个人,除了需要生存与发展,还需要心灵的寄托。如果一个人在一个城市得到的仅仅是事业上的成功或是金钱上的满足,却没有获取心灵上的归属感,那么这个城市对他而言只不过是不值得留恋的冷漠客栈。

我们不用问开发区外来打工者是否乐意住在员工公寓。因为这里虽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家,但你绝对不会把它与“冷漠”划上等号。

常任说,与乐飞家园一样由员工服务中心管理的公寓,全区有30多个,有近20万外来打工者入住,超过区内外来打工者总数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