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思践悟心得体会十篇

时间:2023-03-16 07:32:27

学思践悟心得体会

学思践悟心得体会篇1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领导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出了很多新思路、新举措、新办法,这些都迫切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学习、深入思考、提高认识,特别是中央纪委开设的"学思践悟"专栏文章,让广大纪检干部在学习、思考、实践、感悟中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履职践行能力,强化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责任担当。

一、深入开展"学思践悟",做到学用结合

一是精心组织抓学习。及时将"学思践悟"系列文章和有关会议精神等学习资料整理成册,采取中心组集中学习、专题研讨、座谈交流、组织生活会等多种方式开展学习教育,切实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纪委的部署要求上来,把行动落实到纪检监察工作具体实践中去。同时,在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理想信念和宗旨教育,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收看警示教育片、参观廉政教育基地等形式,让勤政廉政意识在广大党员干部中生根发芽。二是广泛宣传造氛围。及时传递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工作部署,在《市容园林报》开设"学思践悟" 学习园地,鼓励全委纪检监察干部围绕学习关于党风廉政建设重要论述和"学思践悟"专栏系列文章精神,撰写心得体会,搭建交流平台,形成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深入开展的强大动力。三是学以致用促落实。近年来,我委切实把党风廉政建设与全委中心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实现与中心工作同频共振,相互促进。坚持以主体责任落实的协调协助和监督责任的履职到位为重点,以"定责"、"亮责"、"述责"、"评责"为抓手,层层传导压力,筑牢责任体系,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以强有力的执纪监督促进党风政风和社风民风的持续好转。

二、认真履职,就要深化三转职能

下面,我结合我委党风廉政建设实际情况,谈一点自己的体会。一是坚持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党委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主体,纪委要协助党委履行主体责任,检查督促反腐倡廉工作任务的落实情况,纪委的主责就是抓"牛鼻子"、种"责任田",就是监督。指出,要落实党委的主体责任和纪委的监督责任,强化责任追究,不能让制度成为纸老虎、稻草人。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工作,必须要让主体责任落地生根,只有党委坚持带头做表率,旗帜鲜明地领导和支持纪委依纪依规履行职责,纪委才有坚强的后盾履职尽责。二是持之以恒纠正"四风".抓工作不抓干部不行,抓干部不抓作风不行,一切违纪违法行为,无一不是作风的问题,无一不是监督的责任。必须要按照中纪委五次全会布置的"不正之风阻击战","动真格,不松劲"地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加大明查暗访和举报监督力度,将重大项目决策、干部考核任用、资金管理和三公经费等"含金量高"的权利晒出来,进行最直接最及时的监督,推进权力运行规范有序、公开透明。要敢于唱黑脸,不怕得罪人,强化对重要岗位、关键环节和重要流程的监督防控,针对庸懒散托和"三难"问题,推行严格的量化考核,真正把纪检监察监督变成党员干部预防腐败的"防火墙".三是深化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新形势下,深入贯彻落实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要求,是广大纪检监察干部更好地履行监督责任的重要保障。"三转"就是要明白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准确定位自身的角色。作为执纪执法的主体,纪检监察队伍必须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才可树立"威信",引领广大党员干部知纪知法、遵纪守法。纪检干部要坚持深入基层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真正把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变成自己的"本分"和工作的"常态".同时,进一步落实纪委监督、提醒和警示责任,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纠正、早解决,做到对党组织高度负责,对党员干部关心爱护,对群众利益坚决维护。

三、全面落实"两个责任", 坚守责任担当

一是着力落实"两个责任".进一步明确工作思路,采取具体有效措施,强化党委主体责任和纪检监督责任,紧紧抓住主体责任这个"牛鼻子",以敢于担当的决心和勇气扛起纪委的监督责任,切实做到情况明、责任清、作风正、工作实。二是着力加强作风建设。紧紧扭住中央八项规定不放松,加大对重点领域和环节的监督,抓早抓小,防微杜渐,牢固树立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以高度负责的精神、求真务实的作风执好纪、问好责、把好关,不断巩固和深化"四风"整治成果。三是着力加强队伍建设。"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纪检监察干部必须做到教育严、管理严、查处严、问责严、自律严。"信任不能代替监督",要注重开门开放,打造"阳光"纪检,强化内部督查,对纪检监察干部违纪违法行为"零容忍",坚决防止"灯下黑",着力塑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敢担当、作风正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

作为纪检干部,我们必须扎实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区委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工作要求,把履行执纪监督责任牢牢记在心里、扛在肩上,把廉洁从政作为履职尽责的最基本要求,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独慎微、勤于自省,不断在学、思、践、悟中提升自己,坚守责任担当,提高履职能力,不断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

学思践悟心得体会850字(二)

根据区纪委关于开展"学思践悟"专栏系列文章的《通知》要求,卫生计生委领导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召开专题会议部署工作,制定并下发了《关于学习"学思践悟"专栏系列文章的通知》,要求机关各科室和所属各单位认真组织学习系列文章,并撰写心得体会,切实将上级文件精神落到实处。

自去年八月,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中国纪检监察报设立"学思践悟"专栏以来,围绕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依法治国依规治党、聚焦中心任务深化"三转"、深化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与任务等方面,陆续刊发了系列文章。专栏突出了权威性、指导性和实效性,全面宣传中央纪委的工作部署,原汁原味传递中央纪委领导同志的工作要求,及时回答各地区各部门在工作中最关心的问题。经过学习和思考,结合卫生计生工作实际,我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与任务、深化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等六个方面的内容总结为"一个认清"、"两个抓好"、"三个落实".

一、一个认清

"一个认清"即认清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与任务。有什么样的形势就有什么样的任务。认清形势,是作出正确决策的前提,也是掌握规律、赢得胜利的条件。

1.认清形势。在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深刻分析当前形势,系统论述了反腐败斗争的严峻性、复杂性,强调在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上还没有取得压倒性胜利。从查处的案件和巡视发现的问题看,"四风"问题面上有所收敛,但是病根未除,禁而不绝;近年来腐败现象趋于严重化,高压之下腐败分子有所震慑,但还在窥测。

2.明确任务。面对依然严峻复杂的形势,现阶段的目标任务就是遏制,要坚决遏制腐败蔓延势头;工作重点就是查处十八大后不收敛、不收手,问题线索反映集中、群众反映强烈,现在重要岗位且可能还要提拔使用的领导干部,三种情况同时具备的是重中之重。要用最坚决的态度减少腐败存量,用最果断的措施遏制腐败增量。落实到卫生计生工作中,要做到:对腐败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始终高举反腐旗帜,形成强大震慑。建立纵横交错、上下联动的办案协调机制,查办腐败案件以上级纪委领导为主,全面实行线索处置和案件查办在向同级党委报告的同时必须向上级纪委报告;加强纪检监察、审计、组织人事以及业务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形成惩治合力。重视初信初访,发挥好信访举报的案源主渠道作用,严格遵守办案时限与周期,规范信访举报线索排查、受理、处置等工作机制,增强线索处置工作的科学性,提高案件办结效率。坚持运用"六书三谈话"工作机制,加大工作力度,争取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早查处,防止小错酿成大错。加大对严重违反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的行为、领导干部插手工程建设、设备采购、贪污贿赂案件、以权谋私、徇私枉法、失职渎职等案件的查处力度;坚决查处医药购销领域的腐败问题、医疗服务和计生工作中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违反"九不准"规定的行为,不设门槛、不定标准、不搞例外,一查到底,处理到位。

一是坚决纠正四风问题。加强对领导干部"三公"经费、办公用房、公车配备、清理"吃空饷"等各项制度规定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紧盯重要时间节点,开展针对"四风"问题的明查暗访;严厉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作风类案件;加大对专项治理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对治理不力、监管失职的领导班子和有关领导,严肃问责。二是加强行业作风建设。组织系统内医务人员学习贯彻国家卫生计生委的"九不准";加强对医德医风正面典型的宣传力度;深入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进一步规范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行为,严格落实《进一步加强药品采购管理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设备采购管理的规定》相关要求,预防和打击商业贿赂行为,规范诊疗服务行为,健全医疗机构用药评价机制。

二、两个抓好

"两个抓好"即抓好中心任务,深化"三转";抓好纪检监察队伍建设。

1.抓好中心任务,深化"三转".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是中央纪委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是根据党章规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任务,与时俱进提出的工作要求。"三转"的实质是要求纪检监察机关找准职责定位,明确主责主业。结合卫生计生委纪委的工作,需要进一步强化领导干部"对监督者的再监督"的归位意识,充分发挥"监督的再监督,检查的再检查"作用,纪委不再参与工程建设招投标、政府采购等活动的组织和现场监督,不参与卫生计生业务工作检查活动,把不该管的工作交还给主责部门,做到不越位、不缺位、不错位。

2. 抓好纪检监察队伍建设。纪检监察机关承担着维护党纪政纪、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职责。监督执纪的人,更要守纪律。学习资料显示:从查处的纪检监察干部违纪案件看,欺瞒组织者有之,利益输送者有之,跑风泄密者有之,拉关系抹案子者有之,以案谋私者有之,这些人严重败坏干部队伍的形象。由此可见,纪委不是天然的"保险箱",纪检干部也并没有天生的免疫力,必须加强管理,使监督常在,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目前,卫生计生系统已经组建了一直32人的纪检监察专(兼)职干部队伍,为了进一步加强纪检监察干部管理,要求所属各单位调整班子分工,安排班子副职主管纪检监察工作,切实将监督责任落到实处。下一步,要加强纪检监察干部培训,在组织常规业务培训的基础上,有计划地组织系统纪检监察干部参加区卫生计生委、区纪委、市卫生计生委组织的业务培训;搭建纪检监察干部工作研讨交流平台,对各单位出现的、有影响力和代表性的案件进行剖析,分析案件发生原因、明确线索处置方法、交流工作经验,防范于未然,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有的放矢,提高业务能力。

三、三个落实

"三个落实"即落实中央"依法治国、依规治党"要求;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中央关于"两个责任"的要求。

1.落实中央"依法治国、依规治党"要求。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开宗明义,把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列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首要原则,阐述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强调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通过学习我明确了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的关系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经过归纳和整理总结为三点:一是依规管党治党,推进依法治国。依规管党治党建设党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前提和政治保障。邓小平同志指出:"没有党规党法,国法就很难保障。"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既要求党依据宪法和法律治国理政,也要求党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二是党规党纪严于国家法律。党规党纪严于国家法律,这是由中国共产党的先锋队性质决定的。党只有以更严的标准、更严的纪律要求和约束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才能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国家法律是全体公民的行为底线,而党规党纪不仅要求党员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保持道德情操,还要求党员必须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三是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从严治党关键在从严执纪。指出:"党要管党、从严治党,靠什么管、靠什么治?就要靠严明纪律。"严明二字要害在执行,要做到执纪必严、违纪必究。2015年初,卫生计生委将"落实从严治党,依规治党要求"列为《大兴区卫生计生委2015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点》中的第一项主要任务,并制定了一系列工作措施,确保严格落实此项要求。

学思践悟心得体会篇2

通过学习党中央、中纪委**中全会精神,认真阅读中纪委学思践悟栏目系列文章,不由得豁然开朗、眼界大开。对纪检干部如何实现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落实净心修身、静心修学、尽心修业,提高履职能力,个人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一)树立信念 要牢固确立党风廉政建设无小事的思想信念。党风廉政建设关系到党的事业兴衰成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改革发展,关系到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威望,关系到建设事业的整体推进,也关系到每个干部的成长进步。为此,党风廉政建设就显得非常重要,我们应该从维护党、国家、人民利益的高度,从维护国家建设事业的高度,从爱护干部个人前途命运的角度来看待党风廉政建设重要性、必要性、长期性和复杂性,从而理解和珍惜我们做好纪检监察工作的光荣感和使命感,坚定做好一名纪检监察干部的信心和决心。

(二)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努力提高理论素养。理论是实践的先导、行动的指南。纪检监察干部要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增强用政治的眼光观察形势、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做到在大是大非和重大考验面前旗帜鲜明、立场坚定,提高正确应对复杂局势的能力、科学判断反腐倡廉形势的能力和按照反腐倡廉规律开展工作的能力。邓小平同志说过:不注意学习,忙于事务,思想就容易庸俗化。如果说变质,那么思想的庸俗化就是一个危险的起点。一些党员领导干部之所以走上违法违纪的道路,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放松了学习,放松了世界观改造,以至于免疫力低下,在金钱、权力、美色的诱惑面前打了败仗,经受不住考验,理想动摇、信念滑坡、精神颓废、道德沦丧,最终走向了人民的对立面。俗话说:打铁还须自身硬。作为纪检监察干部,要求别人做到的首先自己要做好,要自觉加强学习和身心锻炼,保持清醒头脑,坚持原则,坚决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坚决做到廉洁奉公、乐于奉献,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尽心尽职地做好本职工作。

(三)加强业务知识学习,不断掌握新知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新事物、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需要纪检监察干部去认识、去了解、去掌握。在实际工作中,纪检监察工作也还存在薄弱环节,需要进一步改进和提高。特别是当前腐败现象呈现出智能化特点,手段越来越隐蔽。新形势的发展要求各级纪检监察干部必须认真钻研纪检监察基础理论、业务知识和技能技巧,加强对经济、金融、法律、科技、管理等知识的学习,拓宽知识面,改善知识结构,丰富知识储备,做到既懂政治、又懂经济,既懂管理、又懂业务。向书本、向他人、向实践学习,使纪检监察干部对新发展、新情况、新问题有预见、有对策、有抓手,切实提高业务素质,使纪检监察干部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

学思践悟心得体会篇3

【关键词】直觉体悟;语文教学;模式;价值体现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直觉体悟与传统的认知教育的区别在于思维方式的差异。传统的认知教育建立在归纳、推理、演绎、综合为表征的逻辑思维基础之上,只注重知识的获得以及同理性认识直接相关的能力(科学智慧)的培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逻辑性的特征;而直觉体悟教育的基础则是以感性、表象、直觉为特征的非逻辑思维,注重主体意义的获得和非理性能力的培养,具有个别性、主观性、非逻辑性特征。因此,直觉体悟是基于非逻辑思维方式,经由体验、感悟实现客体文化的生命意义化,提升个体精神境界的一种思想、方式或活动。它是一种教育思想,倡导体验、感悟,追求精神世界的一体化;它也是一种上升到精神境界的教育方式。

一、直觉体悟在现代语文教学中的关键作用

作为以直觉思维、整体认知为特征的教育方式,直觉体悟教育是依据具体的认识对象、师生状况、情景态势选择或唤醒、对话、反思、情境设计、生活体验等形式。体悟教学的基本理论一方面来源于先进的教育理念及其哲学、心理学、知识论等背景性的时论成果,通过理性演绎和体悟思辨阐释新的思想;另一方面也来源于体悟教学的实践,是对实践经验的总结、升华。相对于基本理论而言,体悟教学的实践要丰富得多,尤其在语文学科,涉及理论研究、阅读教学、诗歌教学、习作教学和教学设计等方面。经验总结与理论研究并存,教学模式多种多样。

语文学科体悟理论的研究是语文课标要求的反映。体验和感悟是语文课程标准的关键词。《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有以下有关体悟的表述:“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阅读评价要综合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加深体验与领悟”“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根据文学作品形象性、情感性强的特点,可着重考察学生对形象的感受和情感的体验,对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应加以鼓励”“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也就是引导学生用“心”去体验、感悟;指导学生在读书中体验、感悟;指导学生通过联想去体验、感悟;指导学生通过想象去体验、感悟;设置情境,唤起学生的体验、感悟等。其他学科如数学、历史、地理等也涉及,但相对要少得多。

二、直觉体悟教育的特征

(一)学生的自主性是直觉体悟教育的前提

体悟教育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教育活动目标是否指向具有个体意义的内在新质的产生。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是一个生成的过程、创新的过程。从教育结果看,不仅是理解、领会了存在于学生个体之外的文本知识及其内含的情感、价值观,而且强调通过体悟形成实实在在的“自己的东西”。这个过程只有在个体发挥了自主能动性的情形下才能实现。

(二)与个人的经验相相结合

直觉体悟既是一种精神经验,一种获得精神经验的方法,也是一种主体改造自身精神世界的活动。它是在特定情境下,动态选择、提炼并融合已有的知识经验、处事经验与精神经验,在理性、非理性思维方式的共同参与下形成主体新的精神经验的过程。虽然直觉体悟可以通过精神经验的重组改造实现,但在教育过程中,若是离开了个人的经验,直觉体悟也就没有意义了。

(三)实践活动是直觉体悟实现的重要途径

实践活动是个体直接经验的源泉,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广阔的体验世界,是主体运用已有经验认识改造世界的过程,实现了经验由理论形态向实践形态的过渡。

三、现有的体悟教学模式类型

根据现有收集到的文献资料,可以概括出以下一些体悟教学的模式。

(一)“活动体悟”模式

活动体悟是根据课文的重点、难点和特点来组织即兴表演,让学生进入课文角色,以课文为剧本,即兴表演和体会的阅读理解方法。活动体悟教学一般分五个步骤:教师提出活动体悟的“剧本”和“演员”的组合;学生自由酝酿;学生自由预演;汇报表演;赏析或评述。

(二)“合作――体悟”教学模式

这一模式基于大学教学的特点,把过程与方法应用到物理学科课程论的课堂上,利用课堂以外的时间来完成作业,然后又回到课堂上进行交流,以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这个改革项目作为渤海大学的重点教学改革项目之一,拟在全校的各个学科教学论的课堂上推广。基本框架由四个部分构成:选择伙伴,确定主题;收集资料,形成结论;课堂交流,分析论证;体悟过程,形成习惯。

(三)“体悟――创新”教学模式

这一模式力图在“往”与“来”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以往的基础知识与未来的创新应用彼此沟通,强调应用各种教学手段,让学生深刻体悟教材,经教师点拨,逐步形成创新性个性欣赏和创造性写作,由“小课堂”拓展到大语文,具有教材开放性、课堂系统性、学科综合性的特点。

(四)“自探――共研――体悟――发展”教学模式

自探是学生感知教学内容的前奏阶段,让学生在感知教材内容的过程中提出问题,尝试性地去解决问题;共研是模式的核心部分,指的是教师组织、带领学生共同探究知识形成的过程,从而获得知识的方法;体悟是模式的必要环节,主要是指教师通过一些策略使学生能够把自己已有的经验与当前的学习活动结合起来,对知识有深刻的感受,对方法技能有切实的体会,在自己已有的知识背景下,按自己的方式对知识进行编码、加工,进而构建一个合理的知识结构;发展是模式的内在要求。通过上述教学环节,教师带领学生将头脑中原有的内在逻辑结构的材料与新的材料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学科能力。

四、直觉体悟在现代语文教育中存在的意义

与教育关系体一样,文化与生命是体悟教育内含的两个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事物。而对文化和生命的解读也恰恰是现代语文的目标和要求。

(一)生成意义、创造文化

预设与生成是教育活动中一对永恒的范畴。在宏观层面,教育肩负着履行人类种族文化延续的使命,是一种预设,需要预先明确规定教育的最终结果――教育目的(或目标),需要筛选进入学校教育视野的文化――教育内容,并以课程的形式体现出来,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更需要进一步通过教学设计确保文化个体化的有效性。教育是一种理性的预设,不仅体现了教育活动的组织性、计划性、系统性和普遍性,同时也意味着辩证地看待教育的个性化问题。

生成意义是文化个体生命化的关键,是体悟教育文化功能的第一个层次。文化连接着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但只有涉及主体,文化才成为现实的意义世界,即扮演着分界的角色。在一定的历史、民族和地域的背景下,文化系统中必然存在着共性的因素,有些甚至是在不知不觉的过程中约定俗成的。科学认知教育的功能是使个体了解、掌握这一套群体意义系统。

人类进步的主要标志是文化的进步,文化又是人类精神世界的外化。因此,人类进步的实质是精神世界永无止境的演进。精神世界的存在是以个体生命为载体的,人类精神世界的演进通过个体文化生命的不断完善表现出来,这样,文化与精神世界之间就不能仅仅是等量的内化与外化的平衡关系,更需要一种超越的机制,即生成与创新。而实现个体主观精神世界的提升,就要基于体悟教育过程。

(二)诠释内心,丰富生活

体悟教育是引发主体悟性潜能展现的活动,也是释放内心,丰富生活的艺术。首先,理性潜能赋予了生命认识外部世界的能力,并为生命的发展提供了逻辑、有序的轨道;直觉体悟指向主体的内部世界,赋予心灵自由的空间,使生命得以摆脱逻辑秩序的束缚。其次,直觉体悟的激发、发生来源于主体意识的水到渠成,外部的任何强制的规范都会限制体悟的发生。体悟与思维定式、逻辑思辨无缘,往往与闲适状态下的“不经意间”达成默契。再次,直觉体悟能够自由的驾驭主体。如果我们把体悟教育看成是一种理念,那么,教育活动关注的是人的潜力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并加以实现,以及人的内部灵性与可能性如何充分生成,换言之,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和认识的堆积,如果把它视为一种教育实践,那么,我们就会发现,它重视主体的反思及其不同的见解,倡导亲身实践及其感性的经验。简而言之,体悟教育释放、张扬主体的灵性,赋予文化生命成长的自由空间和选择权,使主体精神回归本真的状态而呈现真实的个体。

参考文献

[1]边玉芳.教育心理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9.

学思践悟心得体会篇4

数学是一个非常宽广的领域,它与科学技术、人文科学、经济发展等都有着广泛的联系,它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思考、描述、刻画、解释、理解和应用,其目的是发现现实世界中所蕴藏的-些数与形的规律,为社会的进步与人类的发展服务。在我们的身边到处都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而数学在现实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教学中我们应当如何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真正感悟数学呢?

一、引导学生对数学进行了解和认识,产生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说到数学,大家都会觉得只是“计算’和“证明”,学生学数学只要会做题就行了。而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数学它本身不只是“数字符号”,它有更丰富的内涵,它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可以自由探索自己心目中的数学世界,也正是这种自由探索才是数学美的体现。数学学习应该是一种有广泛的思维空间和实践空间,是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学生是可以用心去体会和感悟的。

1、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是生活的一部分,它是在这个现实世界中生存着,离开了数学人类将无法生存和发展。为了使学生切实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可以提倡学生写数学日记,记录生活中发现的数学问题。因为在学生的日记中体现着他们对数学的发展、应用和理解。

2、数学是一种文化。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中的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一门科学,与其他科学一样,反映了客观世界的规律,并成为理解自然、改造自然的有力武器。

作为21世纪的数学教师,不能只让学生学会做各种各样的“习题”,而是要让学生去体会到数学的一种社会价值,并且从生活中去体会一种数学思想。应结合一定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及优良的学习习惯,教师教书的同时一定要育人,把育人放在首位。

二、吃透新课改的精神,结合实际对学生因材施教

数学新课标建议教师“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可见在体验中感悟数学知识是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作为数学教师要为学生感悟数学创设和谐的情境,触动学生的生活积累,使学生能有所悟,能自悟自得,并能在实践活动中深化感悟。

一般来说,中小学数学的功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实践功能,二是精神功能。我们认为,数学学习应该是一种有广泛的思维空间和实践空间,是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学生是可以用心去体会和感悟的。而以往的数学学习,常常使学生们感到离自己的生活实践太远,枯燥乏味。其实,数学学习完全可以将学生学习范围延伸到他们力所能及的社会生活和各项活动之中,将教育和生活融为一体,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直接经验和感受体验。教给学生思维方式与思维的习惯,让学生去体会感悟数学的智慧与美。

三、教师应该在对数学这门学科的认识和感悟上率先垂范

新课标强调数学教学应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和理解数学,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和现实生活是密切联系的。数学课上不是教给学生多少知识,而是要教给他们思维的方式,开发他们大脑中未被开发的部分,要想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率先垂范,不断充实自己。

体验是青少年在实践活动中亲身经历的一种心理活动,更多的是指情感的一种体会和感受。而这种体会和感受外在表现出来便是学生的感悟。学习数学知识悟性是重要的决定因素,它与数学教学有密切的关系,它是一种具有生命驱动力的思维形态,介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之间,是联结感性与理性的带有生命体验的心灵之桥。悟性的养成与提高主要靠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体验。教学中可由这样几个方面来加强:一是创设和谐的情境,使学生能有所感悟。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体验和理解数学。二是触动生活积累,在体验中使学生自悟自得。学生有了一定的感性经验,就可以通过自己的感受、体会、揣摩而有所感悟。三是在实践活动中深化感悟。为了真正让学生走进生活、感悟数学,教师还必须做到:不断更新教学形式,不断更新教学语言、素材,不断更新教学手段和掌握数学技术。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需要教师组织大量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体会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生动的素材能在学生心目中留下永恒的记忆,而活泼的语言又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良方,教师要针对他们的特征,选择适当的素材,采用贴切的语言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学思践悟心得体会篇5

【关键词】 教学反思;教学感悟;教师专业成长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5-00-01

教学反思与教学感悟在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师培养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教学反思及教学感悟的作用,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成长水平。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进行教学反思及教学感悟进行探讨。

一、教学反思与感悟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

所谓教学反思就是对自己或别人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思考、剖析,查找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将想到的方法在今后的实践中加以运用,再进行反思。这就是课前反思、课中反思和课后反思的过程。所谓教学感悟就是通过教学实践,对一些认为比较成功的地方进行总结归纳,并升华为自己的教学理念,从而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教学风格。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常常会遇到很多问题和困惑,对于这些问题与困惑进行反思,从中就能够发现存在的不足,从而让教师去思考探寻如何改进教学方式方法,也就能够让教师在反思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教师在上课或听别人上课的过程中,只要认真分析,都会受到一定的启示,获得一定的感悟。教师将这种感悟慢慢地积累下,就能够变成经验,最后由经验升华到理论的高度。再来指导教学实践。由此可见,教学反思能够不断弥补自己教学的不足,教学感悟则能够让自己不断积累教学经验和教学效率。

二、进行教学反思与感悟的有效途径

(一)在新课标学习中进行反思与感悟

1.是避免走入新课标精神下新误区。从当前新课标实施以后的现象来看,教学观念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教学行为得到了初步改变,如讲解少了,让学生自主探究的多了;合作交流多了,被动接受少了。考试评价更加注重关注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及综合素养的考查,更加注重思想政治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但是,笔者认为,在新课标精神实施的过程中,教师也要避免防止出现以下几种倾向:神化学生主体,忽视教师主导;张扬自主个性,忽视习惯养成;盲从“独特感受”,缺乏“价值引导”;倾情“随意生成”,忽视“精心预设”;片面创造教材,忽视正确运用;倚重“学科综合”,淡化“学科特点”。

2.是要对有关理论与实际进行联系,不能生搬硬套,而要深入反思,灵活处理。以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为例,在引导学生学习时,更加注重与学生实际的联系。例如我在教学《爱在屋檐下》一文时,为了让学生理解难点:子女与父母的关系不可选择。教材中的理由父母子女关系只倾向于血缘关系,生命是父母给予的。我并不是直接给学生讲解这个道理,而是先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家庭实际,有的学生是单亲家庭,有的学生是父母再婚后组合家庭,很多同学都能结合自己的实际进行理解。当有的学生不太理解随父母再婚的组合家庭时,老师又通过讲解生活中感人的实例,学生终于明白:父母对我们有生育和养育之恩,这种关系是不能够选择,只有孝敬父母,才能够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二)在钻研教材中进行反思与感悟

钻研教材是备课的重要环节,是确保上课成功的关键所在。《怎样用好用活教科书》指出:“有了好的教科书,不等于就能搞好教学。实际上,教科书只能是教学的工具,教学的质量高低主要取决于教师对思想品德教材的理解、运用和发挥,取决于如何通过教材去引导和促进学生的学习活动。这就需要反思”:怎样.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选择具体教学素材。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认真分析教材内容所要实现的课程目标的基础上,要紧密联系当时的社会实践和学生的生活经验,选择具体的教学素材,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调整;如何.深入分析和挖掘教材内容的多重价值;怎样.根据学生的实际合理调整教材体系。不能否定,现行的教材都能较好的根据课程目标,综合考虑学科知识的逻辑顺序、学生的认知顺序和心里发展顺序而进行编写的。但是,还应该明确,编者考虑的往往是学生群体共同发展的规律,而且是从编者视角出发的学生群体的共同发展规律。因此,教材难于充分体现特定群体和个体在认识和心里发展上的差异。基于这一事实,教学时,思想品德教师应根据自己学生的特点,在深入理解和全面把握教材编写体系的基础上,合理调整教材体系和内容顺序,形成自己的教学思路,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建构知识体系。

(三)在教学中进行反思与感悟

教学过程是最值得反思与感悟的环节。在教学过程中,如何确保合作探究的有效性,这是值得我们深入反思的地方,笔者对此也深有感悟,并认为:要确保合作探究的实效性,就必须给学生的独立思考留下足够的时间。首先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应该让学生先预习,熟悉政治教材的基本内容,并针对文中内容提出自己的质疑,进行充分地思考。其次是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对于重点难点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探讨,要求学生应该联系所学的思品知识,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思考,相互启发,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交流,让小组成员之间进行评价。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反思分组是否科学,是不同层次学生的优化组合、优势互补,还是按学生的座位编号前后桌分组。前者有助于学生相互促进,后者便于开展小组活动,不同的分组会有不同的效果。再次是待学生进行充分地讨论之后,还需再在全班进行汇报交流。因为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比较充分,所以在合作探究交流时,大多学生都能够准确地理解教学内容。最后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学生反馈的内容及时进行反思,如果发现存在的不足和偏差,应该及时地调整教学进度和内容。对于是属于教师自身出现错误的地方,应该向学生坦诚。教师在教学结束后,一定要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将有关教学感悟写下来,养成勤于积累的好习惯,在不断的积累中,教师的教学经验就会越来越丰富,自身的教学能力也能够得到明显地提高。

三、结语

综上所述,教学反思与教学感悟是教师对教学过程中做得不到位的地方进行反思,对于做得好的地方进行总结,在不断的反思与感悟中,就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因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教学反思与教学感悟探究,在课标学习、备课和教学后等环节进行反思,及时写下教学中的感悟,从而促使自身专业水平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公惠荣.教学反思与教学感悟[J].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2007,04:90-91.

学思践悟心得体会篇6

一、在课堂教学中培养感悟能力

课堂教学中的感悟就是紧扣语言,通过联想和想象,将自己的人生体验参与文章的解读,以对课文的思想内容有所感触和领悟。而作家和诗人常常通过语言文字,借助人、事、物、景等形象,艺术地表现他们的感悟。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就要以课文为例,让学生剖析这种感悟,以达到训练和培养感悟能力的目的。例如:六年级第二学期所选课文内容多是感悟性很强的散文,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讲难度较大,我就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学习,具体按“读、思、品、悟”四个步骤进行。前三步是悟的基础,工作做扎实了,学生自然就能够对作品有所悟,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积极参与到作品中,形成自己独到的理解、领悟。这个过程不是学生准确客观地再现作者的创作本意,而是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积极的思维活动,创造性地发现作品中的种种意义,结合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阅历、文化素养,吐故纳新,形成新的价值取向,完成阅读过程的感悟能力的训练和培养。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们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例如我在教《白蝴蝶之恋》这篇课文时,就特别重视学生感悟能力的训练,为此设计了一系列的问题:(1)本文中对白蝴蝶高度赞美的语句是哪句?你是如何知道的?(2)你在困难面前你会怎样做?(3)通过白蝴蝶身上你感悟到了什么?通过思考,学生感悟到了:人在困难面前,要勇敢面对,在白蝴蝶身上,懂得要珍惜生命。通过几个问题的思考,同学们已经掌握了作者的创作本意,接下来就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实践,(1)谈谈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学生说道:通过养白蝴蝶,我认为生命非常珍贵,想到母亲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哺育自己成长,懂得应珍惜生命,这也是对母亲的一种报答吧!学生的思想火花在感悟了作者情感的基础上不断地绽放。(2)白蝴蝶在暴雨之后还努力地寻找新的生活,在阳光照耀下和我的关爱中,正展翅飞翔,我们从中会得到什么启示呢?学生回答:在困难面前,要勇敢,不能退缩,这样才能面对生活中所遇到的挫折。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分析,笔者认为已经超出了作者的创作本意,形成了学生自己的价值趋向。如果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这种能力的训练,何愁他们的感悟能力提不高呢,何愁激发不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

二、在写作中培养感悟能力

生动、鲜活的社会生活不仅是学生解读课文的黏合剂,而且是学生

作文的推动剂。生活是创造之源,也是培养学生感悟能力的一块沃土。所以,平时就要引导学生用“心”去观察。“善于用情感、意识、思考去触摸事物的品质,去感受生活。”所以从一年级时我就让学生通过写日记,把自己所见所闻所感记下来,生活中的许多现象、许多事情往往是颇富哲理的,如果我们仔细观察,用心体悟,反复琢磨,便会慧眼独具,从中悟出值得阐述并给人以启迪的哲理。比如,面对潼关衰落的景象,张养浩发出“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感慨。再如,盲聋哑的海沦・凯勒在沙利文老师的精心教育下,领会到老师对她的真挚的爱。宗璞看到盛开的紫藤萝花动情地说道:“花和人一样,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生命的长河是永无止境的。”作者的这些感悟都来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观察,心灵的体验。所以平时就要求学生用心去观察社会生活、家庭生活、名胜古迹、虫鱼鸟兽、花草树木、春雨秋风等,要能心领神会,不能只是纯客观地搜集材料,而应该亲身加以体验,即陶冶、净化,融进自己的深切感受。有了真实的情感体验,我们的感悟能力就会大大提高,甚至也能像名家那样写出不仅感动自己还能感动别人的文章。现在学生的日记和作文,内容不再是材料的堆砌了,稚嫩的笔下流淌出的是感悟生活的汩汩清流。例如有学生在描绘水时写道:“斜晖脉脉水悠悠,悠悠流水,一云不回,这本是自然现象,可流水无情,更更象流去的岁月即逝的时光,永不回头……”小作者的笔下流出的是对生活的感悟。

三、从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感悟能力

叶圣陶提出作文应“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可见语文的学习不能局限在课堂上,而应树立大语文观,通过课外阅读、语文实践活动等来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基于这一点,从一年级开始我就训练学生写日记、写周记,然后进行交流,通过这种语文实践活动,来调动他们创作的情感。到六年级时每位学生已整理成书,对于学生来说这是多么自豪的事啊!有一位学生在书中写道:“每次看自己的书,都有一份喜悦的心情,一种莫名的满足。或许我的文笔幼稚,或许我的条理欠通,但我相信,我的文章一定会给您带来欢乐。愿我的文章能使您暂且放下所有的烦恼,与蓝天白云一同享受这片刻的宁静。我不敢说她能使您难以忘怀,更不敢说能使您看后心旷神怡,我只愿您能满意这份小作,也希望您能给我提出不足之处。”这真是他们在用自己稚嫩的笔倾诉啊,每当看到这些文字我都很感动。同时,我又利用每周二下午的课带领学生进行名家名篇的阅读,要求当堂写出读后感,来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六年级下学期时我又让学生每月买两本《读者》在课外读,每周写两篇读后感上交,由老师批阅、讲评。通过这些形式的课外阅读,不仅使学生的知识面扩大了,更使得学生的感悟能力得以锻炼和提高。

学思践悟心得体会篇7

一、对数学的认识

说到数学,大家都会觉得只是“计算”和“证明”,学生学数学只要会做题就行了。而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我逐步体会到,数学本身不只是“数字符号”,它有更丰富的内涵,它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数学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思考、描述、刻画、解释、理解,其目的是发现现实世界中所蕴藏的一些数与形的规律,为社会的进步与人类的发展服务。我们可以自由探索自己心目中的数学世界,正是这种自由探索才是数学美的体现。我认为,数学学习应该是一种具有广泛的思维空间和实践空间、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学生是可以用心去体会感悟的。

作为21世纪的数学教师,不能只让学生学会做各种各样的“习题”,而是要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一种社会价值,并且从生活中去体会一种数学思想。数学里包含着丰富的哲学道理和人文精神,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积极发掘数学中蕴涵的宝贵的东西。我们说,无论是哪一种学科,都要考虑到人的全面发展,数学学科尤其重要,应结合一定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及优良的学习习惯,老师不仅要做经师,更重的是要做人师,教书的同时一定要育人,把育人放在首位。

二、对新课改数学教学的思考:数学教学应该教给学生什么

《数学课程标准》建议教师“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可见在体验中感悟数学知识是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作为数学教师,要为学生感悟数学创设和谐的情境,触动学生的生活积累,使学生能有所悟,能自悟自得,并能在实践活动中深化感悟。

一般来说,中小学数学教学的功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实践功能,即它与人们的生产活动和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数学教学的内容来自于人类日益丰富、不断提高的生产活动和社会生活,并通过对一代代新人的培养,而越来越明显和能动地促进各个时代尤其是现代社会的生产活动和社会生活的发展和进步。二是精神功能,即它联系于人们的思维与方法。通过对儿童的数学教学,在早期就尽可能充分地开启儿童的智慧,发展儿童的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丰富儿童的精神世界,能为他们日后乃至终身的良好发展,创造高质量的生活,奠定不可或缺的极为重要的基石。

三、新课程下教师该怎么办?重新认识数学、感悟数学

新课标强调数学教学应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和理解数学,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和现实生活是密切联系的。体验是青少年在实践活动中亲身经历的一种心理活动,更多的是指情感的一种体会和感受。而这种体会和感受外在表现出来便是学生的感悟。学习数学知识悟性是重要的决定因素,它与数学教学有密切的关系,是一种具有生命驱动力的思维形态,介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之间,是联结感性与理性的带有生命体验的心灵之桥。可以说,没有以悟性点醒的材料是僵化的凝固的材料,没有以悟性化解的理论是空洞、乏味的理论。悟性的养成与提高主要靠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体验。由此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

1.创设和谐的情境,使学生能有所感悟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是《数学课程标准》给我们广大数学教师提出的教学建议。的确,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认识数学知识,体验和理解数学,感受数学的魅力,从中能有所感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触动生活积累,在体验中使学生自悟自得

感悟是一种心理现象,也是一种心理过程,先有所感,方有所悟。感悟主要借助感知,感知的形成又要依赖于学生的亲身体验、依靠平时积累。学生有了一定的感性经验,就可以通过自己的感受、体会、揣摩而有所感悟。在数学课堂中,教师不能过早地将具体的知识抽象化、感性的知识理性化,使学生匆匆跨过感性阶段而步入理性的殿堂,有的知识讲得越多,学生越不明白,而应让学生自悟自得。

3.在实践活动中深化感悟

学思践悟心得体会篇8

关键词 语文;语言感知;教学策略

语感是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对原有知识的一种心理体验和感悟过程,是对语言的感受、认识的一种拓展延伸。这种学习心理体验来源于学习过程和知识的不断积累和运用。新课程语文所倡导的多样化学习途径和方法其实就是在发挥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和作用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深人研读文本,积累丰富的理解感悟,从而内化生成属于自己的认知心理体验,以形成真正敏锐的、准确的、深刻的理解和鉴别语言的能力。

1.注重朗读训练,鼓励学生读出感受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朗读这种读书方法,是种目视其文、口发其声、耳闻其音、心通其情、意会其理的综合阅读活动;是从字、词、句到段、篇,从文字到语音、语义;从表层意思到深层意蕴,潜在情味的全面感知。只有在反复朗读中潜心涵咏,才能认知文字,感受声律,体会词语,疏通文脉,捕获作品的艺术形象,领悟作品的思想感情,领略作品的韵味意境,体味作品的语言艺术,通达作品的奥妙之处。久之,才能积累大量的语言材料,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在潜移默化中感悟到语言运用的规律,形成灵敏的语感。朱光潜谈到读书时说:“精选几篇经得起推敲的文章作品,把它们懂透背熟,真正消化成为自己的营养,这样就会培养起敏锐的语感。”从名家的言谈道出了朗读背诵对语感培养的重要性。

总之,语感与语言运用能力紧密相关。语感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关键。要想真正地学好语文,掌握语言能灵活自如地运用,就要通过各种途径来培养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注重朗读训练,鼓励学生读出感受,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①要求学生在充分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的写作特色的基础上,能够进行朗读;②注重文本语言的文字信息,文字的背后具有丰富的意象、情感或理念;③建议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理解,并能够在朗读的过程中更深入思考文章的思想情感,以便能够引起自身的阅读思考共鸣。

2.注重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获取语感来源

新课程语文在教学编排上尤其注重实践活动的教学。这种语文实践活动的运用能够充分激活学生的语文学习思维,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提高自身的语言知识和技能运用水平。这样的教学思维模式,一方面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技能,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得到提高,使他们的语感获得更为广阔。

注重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获取语感来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①设计实践探究活动的方案,特别是学生语言运用技能的培养方法和途径;②注重语言的表达交流,让学生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增长知识和技能;③建议学生对语文实践活动能够进行有效的归纳总结。特别是自己的理解感悟;④鼓励学生在总结归纳的基础上互相交流学习,以此来帮助他们获取更为丰富和全面的语言文化知识,提高他们的语言感知能力。

3.注重学习思维培养,帮助学生提升语感的层次

语感是存在于个体学习的一种心理活动。这种活动离不开一定的语言学习思维。只有在不断的学习和思考的过程中,学生才能提高自身的思维敏锐性和条理性。这不仅是他们未来学习发展不可缺少的知识,更是形成语感的重要依据。因此,注重学习思维培养,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语言学习理解过程和学习方法,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的语感更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敏锐性。

注重学习思维培养,帮助学生提升语感的层次,以下几方面不可忽视: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要求学生在各自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对文本内容进行有效的整合利用,以体现学习思维的差异性;②鼓励学生运用多样性的学习思维方式思考文章内容,以取得更为全面和合理的语言认知感悟知识;③注重语言思维的暴露过程,让学生在思维的学习和感悟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新的认识,从而促进他们语言感知的内华生成。这样,一方面能够让学生的语言学习得到充分思维体现,另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获得更为全面和合理的思维发展空间,提升他们的语言理解深度。

4.生活中的积累,是积累语感的基础

学思践悟心得体会篇9

[关键词] 教师;课程;数学

湖北省沙市北京路第一小学袁继庆老师提出了 “站在讲台上我就是语文”[1] 的课程理念,这是新课程理念在理解与领悟、实践与反思过程中的结晶,更是一线教师对课程理念“教师即课程”的自下而上的强烈呼唤。

“教师即课程”理念指“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时刻用自己独有的眼光去理解和体验课程,时刻将自己独特的人生履历和人生体验渗透在课程实施过程之中,并创造出鲜活的经验,这些鲜活的经验是课程的一部分。从此意义上说,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创造者和开发者,而且教师本身就是课程的内在要素之一。”[2]“教师即课程”理念强调教师要有课程意识,教师进入课程,才能实施课程,才能使静态的课程设计转化为动态的课程实施。[2] 因此,“教师即课程”理念强调教师从传统的“技术熟练者”向“反思型实践者”的转变,强调课程由学科计划向师生共同建构经验的履历转变,强调课程从预设向生成转变,强调课程由传递中心向理解对话中心转变。

一、理解与领悟:“教师即课程”的实然前设

传统的课程观认为:课程是由课程专家预先设计出来的,教师应紧扣教材,忠实地传授课本知识。新课程观主张教师即研究者,教师不再完全忠实于教材,而是要实现课程的动态生成。事实上,教师是教育学视域下的人,是生命视域中的人,在课程与教学中,教师常常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或多或少地在用自己的观念、态度和意识解读、理解、领悟课程。以数学课程为例:首先,数学教师要理解和领悟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并同时在课程与教学过程中生成适合于自己的课程观点。其次,数学教师要理解和领悟数学具体培养目标表达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这样表达和要求,在数学课程实践中如何贯彻和实施。例如:对于数学新课程目标之一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3],数学教师要理解和领悟这个目标的基本内容涵盖了哪些数学知识点与能力点,这个目标对自己提出了哪些要求,结合自己的理论与实践去思考为什么要求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自己在以前的教育实践中做到了哪些,今后在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方面将如何继续努力,具体的方案和步骤是什么等。正如“一千个观众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虽然课程理念和具体目标是确定的,但每个教师理解的、领悟的课程理念和具体目标在细节上却是千差万别的。日本学者佐藤学认为:课程教学工作是不确定的,这种不确定性体现了课程的语境的依存性,价值的多元性,理论的复杂性,并为教师提供了课程实践的创造性和探究性的道路。[4] 211笔者认为这种不确定性也为教师理解和领悟课程提供了前提和基础。

哲学阐释学认为:理解是偏见或理解的“前结构”运作的结果。“偏见”原在启蒙运动中喻指传统中一切理性反对的思想势力,它也意指一切不经理性思考判断而沿袭传统的信念,并加以信奉遵从的思想习惯。[5] 22哲学解释学肯定偏见在人的历史意义上的合法性,主张偏见——前理解的结构是以“先有”“先见”“先知”来作为人的前理解存在状态的内容。“先有”是人生存的历史、文化、传统。“先见”指人在思考和理解时所借助的语言、观念以及运用语言的方式。“先知”指人在理解前已经具有的观念、前提和假定。[5] 27“偏见”构成了个人的历史存在,同时为一切理解提供了基础和可能。教师在对课程的理解和领悟的过程中,其理解的前结构——“偏见”为理解和领悟提供了背景与默会的前提。因此,教师持有的“偏见”为课程的理解与生成提供了基础和可能。就数学课程的理解和领悟来说,数学教师理解和领悟的前结构即包括理解和领悟数学课程的先有、先见、先知。数学教师的先有是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文化心理传统、生活环境、受教育经验;数学教师的先见即他们所掌握的数学专业知识和能力、所形成的数学教育观等;数学教师在理解课程前对数学课程的预设构成他们的先知。因此,数学教师的先有、先见、先知为他们理解和领悟数学课程提供了前提和基础。此外,哲学解释学认为理解同时是自我理解,而偏见(即前理解)使理解成为可能,因此,理解的逻辑框架即偏见(前理解)—理解—自我理解。事实上,数学教师对课程的理解和领悟始于对数学课程的前理解,数学教师的“前理解”在这种理解和领悟的“运作”( 前理解—理解—自我理解)后会产生新的理解结构。从微观角度看课程的理解和领悟,这其中一方面有扩大教师的合法课程偏见的过程,另一方面也有教师改变和去除某些课程偏见的自我认知过程,正如加达默尔所说“理解从一开始就包括了一种反思因素”[6] 46,因此理解的过程也是一种反思的过程。而且“一切理解都是自我理解”[6] 56,因此,在教师理解和领悟课程中,教师实现了对课程的自我认知、自我理解。换一句话说,教师建构了属于他们自己的新的课程理解,在此意义上,“教师即课程”。

此外,哲学阐释学认为理解是一种作品与解释者的“视域融合”。 所谓视域指看视的区域,这个区域囊括和包容了从某个立足点出发所能看到的一切。[7] 教师以课程为立足点的视域成为教师的课程视域。因此,就数学课程的理解来说,在理解与领悟数学课程文本的过程中,数学教师实现了与数学课程专家的视域融合。之外,哲学解释学还认为“视域对于活动的人来说总是变化的”,因而教师理解与领悟课程的过程实质是教师的课程“视域”在不断地修改,不断地拓宽,并动态地形成新的“偏见”的过程。在教师理解与领悟课程的过程中,教师与课程专家的课程视域在不断地交融,最后融合的结果是教师超越了原有的课程视域进而创生一个崭新的课程视域。正如加达默尔所说:“当前视域被认为处于不断形成之中。”“这种视域融合不断地出现,新的视域和旧的视域不断地在活生生的价值中汇合在一起”[6] 10。在此意义上,教师进入了课程,教师即课程。

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教师的这种课程“偏见”或“前结构”运作(前理解—理解—自我理解)、教师的 “视界融合”过程使得教师在对课程的理解和领悟中生成了属于他们自己的课程。在此意义上,教师即课程。理解和领悟成为“教师即课程”的实然前设。

二、实践与反思:“教师即课程”的践行方式

教师在理解和领悟中生成新的课程,这是一种理解和领悟的课程,这种课程要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实现其意义和价值。课程是教师与学生双方共同建构和反思经验的过程,这是一种典型的反思性实践。在这种反思性实践的过程中,教师从课程之外进入课程,与课程形成有机的统一体,教师即课程。因此,实践与反思的融合是“教师即课程”理念的主要践行方式。换一句话说,反思性实践是“教师即课程”理念的主要践行方式。

美国当代批判课程论者认为:反思性实践的构成因素是行动和反思,反思性实践是在真实而非虚假的世界中发生的,它是在相互作用的世界中、社会与文化的世界中进行的,反思性实践的世界是被建构的世界而非自然的世界,反思性实践表现为一种创造意义的过程,该过程把意义看作一种社会性建构。[8] 从上面对反思性实践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在反思性实践中更为具体的主要践行方式即建构、互动、反思。因此,反思性课程实践的践行方式主要是建构、互动和反思,这些方式使“教师即课程”理念的践行得以可能。下面将对其进行分析。

建构是反思性课程实践的主要践行方式之一,它使“教师即课程”理念的实现得以可能。新认识论认为:课程知识不再是绝对的、确定的、线性的知识,课程知识是由个体所建构出来的,是个体创建了有关世界的意义,而不是从世界中发现意义。[9] 9在课程实践中,教师与学生在建构知识的过程中共同创建了学生生活世界的意义,实现了学生已有经验与当下经验的联结,并为学生未来的经验之履历产生积极指导意义,使学生的现实生活与可能生活得以沟通,从而生成课程,并实现课程的意义。在这其中,教师时刻用自己的经验与视角引导着整个建构知识的过程,并将其独特的人生履历和人生体验渗透在建构课程知识之中,并创造着鲜活的经验,因而教师与学生在建构课程知识的过程中共同进入了课程,有机地构成课程的组成部分。以数学课程知识中的笔直性和连续性知识为例,它们不是从不完美的感知印象中抽象出来的,而是来自学生头脑中动态想象的建构运动。在课程教学中,教师会采用如实例(直线放大前后的差异)讨论、体验、观察等方式与学生共同建构此部分的知识,联结学生过去的经验与现在所获得的知识而建构出笔直性和连续性的知识,并为学生未来学习更复杂的相关数学知识(如函数的图像等)提供基础和前提。在这其中,教师与学生共同建构数学课程中笔直性和连续性知识的过程即建构新知识、新经验的过程也就生成了新的课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会将其掌握的相关知识及对笔直性和连续性的个人思考渗透在整个建构中。从这个意义来说,教师的实践知识和智慧在建构课程的过程中有机地构成了新的课程,教师即课程。

建构主义学派代表人物之一萨克斯坚持认为,学习是社会互动中建构新的理解。[9] 257因此,在课堂中学生在与教师及其他学生的互动中建构新的课程理解,他们每次互动建构的理解为下一次互动提供交流、沟通的主题和内容,进而产生师生、生生互动的循环。同时,在互动中,教师成为学生的发展资源,而课程是学生的发展资源。因此,教师即课程,即一种在与学生的课堂教学互动中不断生成的、促进学生发展的课程。以数学课程中等比数列概念的建构为例,在对等比数列的实例探讨中,师生、生生在互动中抽象出数列的一些基本要素。在这种实例的课堂探讨中,师生交往和对话是互动的主要表现形式。在师生、生生交往和对话中,学生可能会产生数学认知冲突,思维混乱,甚至学生会感到茫然不知所措,如学生将前面学习的等差数列的推导过程简单类比而产生错误和混淆。这些恰恰是师生进一步互动的依据和基础,教师此时就要及时捕捉这种机会,调整接下来的互动主题和内容及互动方式,如安排全班同学讨论,小组合作解决问题,课上让成绩优异者与其他同学分享思路等。当然,教师始终是这些互动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样,对数列知识的种种疑惑和不解在师生、生生一次次的互动中得以消除,进而使学生在这种互动中建构数列概念。在这种课堂互动中,教师始终是学生建构数列概念的发展资源,在此意义上,教师即课程。

反思是反思性课程实践的重要践行方式。它也是反思性课程实践的要素之一。杜威认为:反思是“对任何信念或假定的知识形式,根据支持它的基础和它趋于达到的进一步结论而进行的积极的坚持不懈的和仔细的考虑”,它“包括这样一种有意识和自愿的努力,即在证据和理性的坚实基础上建立信念”[10] 48。在建构过程中,反思起着批判课程建构的作用,而课堂互动中的反思使教师理解的课程转化为学生可接受的课程,生成师生达成共识和互识的课程。在课程建构之中,学生与教师都或多或少、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会对课程进行反思。在课程建构之中,教师会随时随地反思:为什么学生所建构的知识与我的有如此大的差异?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如何改进课程建构方式?这样改后将有哪些问题出现?我该如何处理?在课程建构之外,教师更需要对其进行反思和批判,进而调整以后的课程教学。教师要考虑学生总体的身心特点以及各个学生各自的特质,还要反思各部分课程知识的逻辑顺序及其与学生认知的心理顺序的关系;要反思学生对课程实践中的态度和反应;同时还要反思学生对课程知识建构的效果如何,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效果如何等。在课程建构之外,教师应有从课程的角度关于自己的反思:反思自己在课程实践中有何进步,有哪些失败之处,原因是什么,下次如何避免或以后应该做些什么工作可使之弥补。哈贝马斯认为反思与批判体现出为争取发展与进步的自由的解放的兴趣。这种科学旨在克服众人相互交往中造成的一些局限、混乱和歪曲。[10] 55因而反思在课程实践中表达的是教师对课程解放的兴趣,它能尽可能地克服在课程实践中师生交往可能导致的局限,以及概念和知识的混乱甚至歪曲,进而实现课程的应然价值和意义。在不断反思的过程中,教师实现对课程新的理解与认识,对学生新的理解与认识,对自我新的理解与认识,这些关于课程新的理解与认识在教师践行课程之中内化为课程的构成部分。

总之,建构、互动、反思是反思性课程实践的践行方式,是“教师即课程”理念的主要践行方式。日本学者佐藤学主张课程教学具有回归性(实践—反思—实践)特征。[4] 212笔者认为:这种课程教学的回归性恰恰使得教师的这种反思性实践成为可能,使得实践与反思成为“教师即课程”理念的主要践行方式得以可能。

课程专家古德莱德等人把课程分为5种层面:第一,理想的课程,即指由一些研究机构、学术团体和课程专家提出应该开设的课程,这种课程的影响取决于是否被官方所采纳。第二,正式的课程,即指教育行政部门三分之一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也就是列入学校课程表中的课程。第三,领悟的课程,即任课教师所领会的课程。由于不同教师对正式课程会有各种理解和解释方式,因此教师对课程“实际上是什么”或“应该是什么”的领会与正式的课程之间会有一定的距离,从而减弱正式课程的某些预期的影响。第四,运作的课程,即指课堂上实际实施的课程。观察和研究表明:教师领会的课程与他们实际实施的课程之间会有一定的差距,因为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反应随时进行调整。第五,经验的课程,即指实际体验到的东西。因为每个学生对事物有自己特定的理解,两个学生听同一门课会有不同的体验或经验。[11] 从古德莱德对课程的分层我们可以得出,领悟的课程和运作的课程涉及到教师层面,经验的课程主要涉及到学生层面。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与领悟的课程之间存在着差距,但正是这些差距为教师理解和领悟课程提供了基础和可能,进而为“教师即课程”理念提供了前设。领悟的课程与运作的课程之间也会存有一定差距,这也恰恰为教师建构和反思课程提供了可能,从而使建构和反思成为实践“教师即课程”理念的践行方式。

[ 参 考 文 献 ]

[1] 郭元祥.教师的思想[DB/OL].

[2] 郭元祥.教师的课程意识及其生成[J].教育研究,2003(6):33-35.

[3] 叶立军.数学新课程理念与实施[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46.

[4] 佐藤学.课程与教师[M].钟启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5] 殷鼎.理解的命运:解释学初论[M].北京:三联书店,1988.

[6] 加达默尔.哲学解释学[M].夏镇平,宋建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7] 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391.

[8] 张华.课程流派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312-313.

[9] 斯特弗.教育中的建构主义[M].高文,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学思践悟心得体会篇10

【关键词】生活 文化 情境感悟

【中图分类号】G6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9-0155-01

数学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思考、描述、刻画、解释、理解和应用,其目的是发现现实世界中所蕴藏的一些数与形的规律,为社会的进步与人类的发展服务。数学是一个非常美的领域,这是因为数学的主要部分是由人类的心灵创造和构成的。数学与科学技术、人文科学、经济发展等都有着广泛的联系。“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在我们身边的大千世界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而数学在现实世界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一、数学来源于生活

数学是生活的一部分,它是在这个现实世界中生存的,离开了现实生活这个世界,数学将是一片死海,没有生活的数学是没有魅力的数学。同样,人类也离不开数学,离开了数学人类将无法生存和发展。为了使学生切实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我提倡学生写数学日记,记录生活中发现的数学问题,达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的日记中体现着他们对数学的发现、应用和理解。

二、数学是一种文化

数学是思维与线条的文化。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中的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一门科学。由于实际的需要,数学在古代就产生了,现在已发展成一个分支众多的庞大系统。数学与其他科学一样,反映了客观世界的规律,并成为理解自然、改造自然的有力武器。

作为21世纪的数学教师,不能只让学生学会做各种各样的“习题”,而是要让学生去体会数学的一种社会价值,并且从生活中去体会一种数学思想。数学包含着丰富的哲学道理和人文精神,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积极发掘数学中蕴涵的宝贵的东西。数学教学应该教给学生什么?

《数学课程标准》建议教师“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可见在体验中感悟数学知识是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作为数学教师要为学生感悟数学创设和谐的情境,触动学生的生活积累,使学生能有所悟,能自悟自得,并能在实践活动中深化感悟。

我认为,数学学习应该是一种有广泛的思维空间和实践空间,是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学生是可以用心去体会感悟的。其实,数学学习完全可以将学生学习范围延伸到他们力所能及的社会生活和各项活动之中,将教育和生活融为一体,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直接经验和感受体验。教给学生思维方式与思维的习惯,让学生去体会、感悟数学的智慧与美。

三、新课程下重新认识数学、感悟数学

新课标强调数学教学应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和理解数学,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和现实生活是密切联系的。

体验是青少年在实践活动中亲身经历的一种心理活动,更多的是指情感的一种体会和感受。而这种体会和感受外在表现出来便是学生的感悟。学习数学知识悟性是重要的决定因素,它与数学教学有密切的关系,它是一种具有生命驱动力的思维形态,介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之间,是联结感性与理性的带有生命体验的心灵之桥。可以说,没有以悟性点醒的材料是僵化的、凝固的材料,没有以悟性化解的理论是空洞、乏味的理论。悟性的养成与提高主要靠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体验。由此我认为应由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

1.创设和谐的情境,使学生能有所感悟。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是《数学课程标准》给我们广大数学教师提出的教学建议。的确,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认识数学知识,体验和理解数学,感受数学的魅力,从中能有所感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触动生活积累,在体验中使学生自悟自得。

感悟是一种心理现象,也是一种心理过程,先有所感,方有所悟。感悟主要借助感知,感知的形成又要依赖于学生的亲身体验,依靠平时积累。学生有了一定的感性经验,就可以通过自己的感受、体会、揣摩而有所感悟。

3.在实践活动中深化感悟

悟性的高低,标志着一个人的智力水平。在教学中,不同学生往往表现出不同的悟性,言语、思维有的产生“奇思怪想”,有的是“平淡无奇”,作为教师就要善于发现学生中因思维撞击所溅起的“智慧”火花,引导或利用学生去矫正学生的思维方向,由学生自己去梳理自己的思路,去捕捉别人思维的闪光点。为了真正让学生走进生活、感悟数学需要我们教师做到:

(1)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形式

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需要教师组织大量的数学活动,让学生体会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关于活动课国家有统一的指导思想:结合学生特点,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受到政治思想道德教育,扩大视野,动手动脑,增长才干,发挥志趣和特长,丰富精神生活,增进身心健康。

(2)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语言、素材

生动的素材能在学生心目中留下永恒的记忆,而活泼的语言又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良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教师要针对他们的特征,选择适当的素材,采用贴切的语言,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3)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手段、掌握数学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