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红歌心得体会十篇

时间:2023-03-16 12:17:34

唱红歌心得体会

唱红歌心得体会篇1

红歌演唱比赛活动座谈会提纲

根据省局《关于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纪念活动的通知》(鲁狱党发[2011]4号)精神,**党委在各项工作任务较为繁重的情况下,从我狱警察职工中选拔了35名男同志,45名女同志组成了80人的混声合唱队,并聘请音乐家协会会长担任合唱指挥。经过片区复赛进入了省局组织的决赛,获得了“永远的情怀”红歌演唱比赛三等奖。为总结参加省局红歌演唱比赛的成功与不足,回顾参赛的筹备、策划、演出及效果,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现将红歌演唱比赛座谈会提纲简述如下:

一、参加“永远的情怀”红歌演唱比赛的意义

1、通过参加红歌演唱比赛,弘扬了红歌精神,传承了红色文化,对广大警察职工进行了一次生动的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在建党90周年光辉时刻,省局组织本次唱红歌活动,让我们大家在一首首红色旋律中解读红色历程,感悟红色精神,重温火红岁月。我狱参赛的《**丹花开红艳艳》、《太行山上》使广大警察职工在激昂的歌声中抒发了爱国情怀,陶冶了艺术情操,为党的90 华诞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送上了华夏儿女最美好的祝愿。

2、通过红歌演唱比赛增强了广大警察职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参加红歌演唱比赛,**从各监区和科室临时抽调了有一定演唱水平的警察职工组成了80人的混声合唱团,从组团排练到演出,时间安排的非常紧张,复赛和决赛都是用了不到一周的时间,虽然排练时间短促,但合唱团全体人员认真学唱红歌,在合唱台上一站就是半天,整个排练过程虽然艰苦,但没有一人退出,没有丝毫怨言,圆满完成了红歌比赛任务。比赛虽然已经结束,但红歌精神在我狱得到了广泛传承,并进一步激发了广大警察职工的热爱党和国家的热情,增强了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凝聚力。

3、通过唱历史,唱改革开放,唱科学发展,激发了广大警察职工的工作热情。红歌是一种精神力量的源泉,是心灵感应的磁场,唱红歌为我们赋予了奋发向上,开拓进取的动力。

二、红歌比赛圆满成功的要素

1、党委关注,给予厚望。**党委对这次红歌比赛极为重视,**领导多次过问,在各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接到省局通知立刻安排政治处和工会联合组织这次比赛活动,要求认真组织,精心策划,同时为合唱排练及演出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专门购买了合唱服装;政治处安排专人负责人员考勤、后勤服务等工作,工会工作人员靠在现场,认真组织合唱的歌曲排练,各部门密切配合,精心组织,力求把红歌的内涵演绎的淋漓尽致。

2、基层参与广泛,积极配合,大力支持。此次红歌比赛是历年来参与人员最多、合唱规模较大的一次,合唱团是从各监区和科室临时抽调了80名有一定演唱水平的人员组成的。各单位在工作任务较为繁重的情况下,合理安排,以保证合唱团员的排练时间,确保了合唱排练的顺利进行。

三、存在的不足

1、组织合唱比赛的经验不足。

2、时间紧张,合唱的水平受限。

四、如何把红歌活动引向深入

一要抓认识。红歌包含革命理想,体现革命意识,抒发革命豪情,旋律优美动听,催人奋进,鼓舞人心,永远是有命力的。我们要积极倡导高唱红歌,为实现**统筹和谐发展而奋斗。

唱红歌心得体会篇2

作者:左志坚

1928年5月朱毛红军井冈山会师后,在士兵委员会下设立了娱乐科,其任务是负责定期组织工农兵联欢会、红军纪念会,这些文艺活动中表演的节目虽然短小却能取得良好的宣传与教育效果。1929年1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九次党代表大会在福建古田召开,会议通过的由起草的《古田会议决议案》极为重视红军的文艺工作,指出文艺为宣传服务,而宣传工作的任务是:“扩大政治影响,争取广大群众……以达到组4201务是:“扩大政治影响,争取广大群众……以达到组2织群众,武装群众,建立政权,消灭反动势力,促进革命高潮等红军的任务。”①古田会议决议构建了体制化的文艺组织,如“军队各级政治部负责征集并编制表现各种群众情绪的革命歌词”,“各支队各直属队的宣传队均设立化妆宣传股,组织并指挥对群众的化妆宣传”②。至此,各级宣传队、宣传股以及在士兵委员会基础上成立的各级俱乐部作为一种固定的军队文艺体制逐渐建立起来并开展文艺实践,它们以宣传为己任,为根据地的政治、军事任务服务。其后,随着根据地的不断扩大,军队中的文艺制度与文艺实践也渐渐向苏区地方系统蔓延,比如地方政府仿效红军中的俱乐部制度,普遍建立俱乐部,下设歌唱组等。1931年11月成立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设教育人民委员部,下设艺术局,苏区的文艺制度与文艺实践自此进入国家机构之中,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苏区政权文化教育领导机构基本形成,苏区的文艺实践在法律的框架内得以开展,为完成既定的政治、军事任务服务。其次是红歌歌词的内容许多是表现苏区军民战斗生活的,它具有鲜明的政治性与军事性。其内容大致有以下几方面直接描写各次战斗的,如《打横峰》、《打龙冈》、《打鹰潭》、《打浮梁》、《打乐平》、《打上饶》、《打弋阳》、《打贵溪》、《打遂川》、《打赣州》、《打吉安》、《峨峰之役》、《第一次反围剿》、《第二次反围剿》、《第三次反围剿》、《粉碎敌人五次围剿》等。宣传苏区政府与军队各项政策的,如《中国共产党十大政纲歌》、《红军纪律歌》、《红军游击歌》、《红军三大任务》、《红军中青年工作竞赛歌》、《打倒四大家族》、《田是我们的田》、《建立苏维埃政权》、《一把斧头一把镰》、《只有跟着共产党》、《人民政权苏维埃》、《分田歌》、《共产主义没共妻》、《告白军士兵歌》、《欢送白军兄弟》等。鼓动民众参加革命、鼓舞军民斗志的,如《红军进行歌》、《向着光明走》、《杀敌歌》、《紧急动员歌》、《奋勇向前进》、《当兵要当红军兵》、《一心参红军》、《红军歌》等。反映红军训练生活的,如《步哨守则歌》、《守哨》、《登山行军歌》等。2.红歌生产强烈的时代感苏区红歌生产具有强烈的时代感,适应了苏区普通百姓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换句话说,伴随苏区革命与政权建设的开展,百姓的精神需求随之产生,此种精神需求蕴含强烈的时代感,促使一大批反映苏区群众精神面貌的红歌诞生。这些歌曲集中的体现了苏区普通百姓不同于以往的崭新的精神面貌,是那个时代里苏区群众精神生活的真实写照。从歌词内容看,这种时代感表现在如下几方面:热情讴歌苏区新生活与新政权的:《共个太阳两个天》、《实行共产人人欢》、《天亮了》、《红旗飘》、《红旗滚滚过山来》、《中央政府驻瑞金》、《石榴开花红又红》、《苏区两句歌》、《苏区工人快乐歌》、《苏维埃农民耕田歌》、《苏区景》、《幸福的苏区》、《苏区大不同》等。由衷地抒发苏区妇女翻身求解放、当家作主人的豪情壮志的:《妇女革命歌》、《欢五更》、《剪发歌》、《放脚歌》、《妇女解放歌》、《婚姻自由歌》等。通过对红军的称赞、想念、支援和鼓励踊跃参军,表现崭新的军民关系的:《红军谣》、《红军力量大》、《红军铁汉子》、《想念红军》、《半夜梦见红太阳》、《盼红军》、《慰劳红军》、《劳军歌》、《拾子弹壳》、《弹棉花》、《当兵就爱当红军》、《送郎上前线》、《送郎当红军》、《十送歌》等。真诚歌颂、、、、等革命领袖的:《井冈山来了》、《贵人就是毛委员》、《好领袖是》、《朱司令》、《我们好得有朱毛》、《湖南来了》、《营前来了彭团长》、《军》、《一身是胆》、《歌唱》、《五唱》等。反映苏区儿童参与革命、充满朝气的新生活的:《少年先锋队歌》、《儿童团歌》、《我有两只眼》、《春天好》、《小月亮》、《小乖乖》、《上学》等。红歌生产的非商品性红歌生产具有非商品性,这是红歌生产的经济特性。五四前后,新式文艺生产体制开始登上中国历史舞台,文人的文艺生产从传统社会中的以娱己为主要目的逐渐演变为文艺生产者的生存方式———文艺生产俨然成为一种职业。伴随职业化的是文艺生产的商品化,它不再局限于不求报酬的自娱自乐,转而追求文艺生产的有偿性。这种新式文艺生产体制经过发展,至20世纪20年代在中国大地上基本成型。尽管如此,发轫于五四前后的新式文艺生产体制却对苏区的文艺生产基本上没有产生影响。从苏区文艺体制的历史建构的叙述中可知,在党委、政府和军队的文艺体制中,苏区的文艺生产均被纳入了公益的范畴。文艺生产者的文艺创作和文艺团体(比如各级宣传队、俱乐部)的文艺传播活动等都处于苏区文艺体制的统辖之下,文艺创作、传播与唱奏均以法规的形式进行,生产者不以生计需求作为文艺生产的动机,也不需要操持作品的传播(有许多红歌甚至以口头的方式流传在苏区),政府系统的中央教育人民委员部下设的编审局、艺术局和印刷所、工农剧社编审委员会,公开出版物如《青年实话》、《红色中华》等政府机构、社会团体、期刊负责苏区文艺作品的编写、审定、出版、印发。作为苏区文艺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红歌生产当然不会例外,红歌的创作者、唱奏者不以获得经济收入为出发点,不会得到额外的稿酬与演出酬劳,它的非商品性一览无余。有趣的是红歌的非商品性在苏区红歌中也有反映,一首叫《唱歌不要钱》的红歌就唱道:“涯①今唱歌不要钱,总要大家肯来听,只要大家听落肚,十人传百百传千。头一痛苦是工农,着个衣服补千重,餐餐食的净粥水,住个屋子似风棚……涯今唱歌不要钱,听来听去心喜欢,喜欢听来喜欢唱,先吃苦来后吃甘。”②红歌生产的创造性红歌生产从艺术创作技能而言是富于创造性的适应社会需求的精神生产,这种创造性主要体现在歌词与音乐两方面。1.歌词上的创造性歌词上的创造性体现在题材熟悉化、用词口语化和模仿传统民歌格式重新写词。基于革命宣传目的和良好效果(苏区将文艺视为宣传手段,且苏区的宣传工作主要就是文艺工作③),苏区文艺宣传中坚决反对脱离群众、缺乏生命力的“八股”式的宣传,要求“歌子唱来要实际,一定反对唱空腔”,特别强调贴近群众、符合群众口味、通俗易懂的重要性。为此,歌词中反映的内容都是群众熟悉的,比如军民战斗的、参军的、查田分田的、妇女解放的等等。用词上没有任何晦涩的词语,一切以群众听得明白为依据(正因为这样,有些歌词如同口号标语一般),歌曲中还采用了大量的当地方言,“比起用长篇大论来讲道理,这样的歌谣更易让人知晓其理,这就是一种创新,一种魅力,也是文化与文学上的普及,真正使大众文学普及大众之中”④。另外,有的整首歌词还模仿传统民歌的格式重新创作,使传统艺术被移植进新的时代内容和精神,如借鉴传统的赣南民歌《十二月》、《十送郎》、《十劝》等形式创作出《十二月农民苦》、《十二月同志哥》、《十二月革命歌》、《送郎当红军》、《十劝亲郎革命歌》、《十劝工农歌》、《十骂反革命》、《红军十劝妻》等歌曲。2.音乐上的创造性音乐上的创造性体现在曲式结构、旋律和调式上。曲式结构上中外结合,既有中国传统音乐中常见的一段式(包括具有上下呼应特点的二乐句一段式、起承转合的四乐句一段式、多乐句构成的通谱歌式的一段式等),又有西方音乐中常用的再现二段式、再现三段式、并列三段式。旋律上拿来与创作并用,既利用现成曲调填入新的歌词(主要是利用江西民歌曲调和部分外国歌曲),又进行全新的音乐创作。调式上以五声性民族调式为主(亦有部分采用西方大小调式的),值得注意的是出现了五声宫调式与自然大调式、五声羽调式与自然小调式的结合。中央苏区红歌生产具有的社会适应性、非商品性和创造性,分别在意识形态、经济属性和艺术创作技能三个不同层面以“三维一体”的方式统一于红歌的生产实践并最终呈现于作品之中,较好的体现出社会音乐生产的本质特征。

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是广大的工农大众以及主要由工农大众组成的士兵,所以文艺生产的服务对象自然是工农大众与士兵。文艺为工农大众服务和以工农大众为核心的价值取向,始终是中央苏区文艺创作的方向,也是苏区政府制定各项文艺政策并将其贯穿于文艺实践中的基本出发点。文艺为工农服务,就要求在红歌创作中必须采用工农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与内容。它反对高高在上的“为艺术而艺术”,在这里红歌的艺术性与审美性让位于红歌的工具性,红歌的歌词要说工农熟悉的话,红歌的音乐要为工农乐于接受,易于传唱,只有大众化、通俗化的红歌而不是艺术化的红歌才能满足文艺为工农服务的要求。民族化的旋律风格、进行曲为主的体裁、短小的篇幅、单一的形象、通俗易懂的歌词、百姓熟悉的题材正是红歌大众化在形式与内容上的表现。工农直接参与创作生产中央苏区党和政府所坚持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决定了在红歌创作生产中有工农的直接参与。在相关文章中明确提出,苏区政权是民众自己的政权,直接依靠于民众,这是苏维埃政权性质所决定的,不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关心群众,政权就不能成立,革命也终将失败。工农直接参与红歌的创作生产,可作两方面的理解。一是红歌的歌词和部分曲调都是重新创作的,创作的主体就苏区当时的实际情况而言,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专业词曲作者,苏区也不具备这种条件,红歌的创作生产主体不得不依靠以工农和红军指战员为基础的普通群众;二是当某个人创作出一首歌曲后,在苏区特殊的文艺体制和文艺活动中被迅速教唱与传播,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会传遍苏区各地。由于苏区红歌的传播基本上是口头传播(尽管有报刊和出版机构刊载、出版了一些歌曲,但其数量较之总量巨大的红歌,这种传播方式始终较弱,口耳相传仍是主要的传播方式),当初创作的歌曲在众人的层层传唱之下,曲调被不断的重复,又在反复重复中被加工,歌曲的创作融个体性与集体性于一体,最初的创作者反而逐渐遁于无形,此种情形同中国传统民歌的创作集体性特点极为相似。由于以上两种状况,无论是编辑出版的还是流传在苏区大地上的红歌,绝大部分没有词曲作者(有的是不标注作者,更多的情况是在红歌的传唱过程中本来就不知作者是谁,形成只见作品不见作者的局面),在《红色歌曲》①一书中,直接说红歌是苏区人民的群众创作。歌曲创造生产与革命中心任务紧密结合“文艺工具论”决定了苏区红歌创作生产要紧密结合当时的革命中心任务。在《古田会议决议》中提出“文艺是宣传,文艺为宣传服务”,将文艺定性为宣传。而早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初创时期,红军就提出左手拿传单,右手拿枪弹,才能打倒敌人,将宣传看作是革命成功的手段之一。于是,文艺就变成了阶级斗争的重要工具。既然是革命的工具和手段,红歌创作生产当然就始终以革命任务为中心来进行。唱奏生产特征大众化是红歌唱奏生产特征在时空上的表现。时间上,红歌的唱奏一直伴随着苏区工农大众与士兵,频繁的出现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与战斗中;空间上,红歌的唱奏往往直接面对广大工农大众与士兵,许多的工农与士兵就是红歌的实际演唱者。

苏区文艺体制的大众化宣传队和俱乐部是苏区军队和政府系统中主要的文艺宣传载体与制度。中国共产党从诞生起就极为重视军队中的宣传工作,井冈山时期的红军就承担着打仗、筹款、发动群众三大任务,为提高宣传效率,红军开始利用歌曲的形式来宣传群众。在秋收起义后率领队伍向井冈山进军途中,《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就被战士编成歌曲来演唱。三湾改编后在士兵委员会中设立娱乐科,在纪念日或每月定期举办工农兵纪念会。1927年11月红四军第六次党代会通过的《军事问题决议案》中,设立宣传兵制度,军队中的宣传制度正式建立。1928年4月,红四军分别在军、团、营各级成立宣传队(后来在连也设立了宣传委员、文娱委员,负责连队的文化宣传工作)。1929年12月古田会议后,又在士兵中建立了俱乐部,开展游艺活动。军队中的各级宣传队、俱乐部紧密联系着每一个士兵,是一种极为大众化的文艺体制。俱乐部也是苏区政府系统内对群众影响最为深刻、广泛的文化传播媒介和宣传机构,当时的《俱乐部纲要》就规定所有的苏区公民都必须加入自己所在地方的某一个俱乐部,各级政府机关、工会、合作社及工厂企业都必须成立俱乐部,俱乐部中开始设有游艺股,后来又从游艺股中分设唱歌、音乐等独立的小组,负责开展组织唱歌等音乐活动①,1933年中央教育人民委员部颁布的《俱乐部的组织和工作纲要》中提出俱乐部内部要设立游艺委员会和训练委员会,发动组织群众举行各类游艺活动和创作歌舞、音乐等新的游艺节目②。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与推动使俱乐部成为当时遍布苏区各地最为活跃的一个组织,俱乐部如磁石一般牢牢地吸引着百姓,高频率的对百姓进行革命的宣传与鼓动。苏区文艺活动的大众化不但红歌创作生产与革命中心任务紧密结合,红歌的演唱也与革命中心任务紧密结合。革命的不同阶段都伴随着红歌的创作与演唱,从红歌创作与演唱的历史可以窥见苏区军民的奋斗史和苏区社会变迁史。例如某些重要的节日(如“五一”国际劳动节、“五四”青年节、“三八”国际妇女节、元旦、中秋节、春节等)、纪念日(如“八一”起义、“三一八”等)、群众运动(如劳军扩红运动、查田运功、识字运动、征粮运动等)都有红歌创作与演唱,历次大大小小的战斗之前、之中和之后,也几乎都有红歌创作与演唱,甚至一年当中的不同季节都有固定的文艺活动,其中就有反映春耕、秋收等农事的歌曲。它们贯穿在苏区工农大众与士兵的日常生活中,苏区的各项事业发展到哪里,哪里就飘扬着红歌的旗帜。此外,红歌的演唱不受专业的场地、灯光与音响限制,开口就能演唱,无论在百姓劳作歇息的田间地头、房前屋后,还是在部队行军的行列、胜利祝捷大会,都飘荡着红歌的旋律。唱歌(还有戏剧)以其通俗易懂的形式、平易近人的风格和对接受者文化程度要求不高而成为苏区文艺活动中最具影响的主要内容,贯彻了苏区党和政府文艺为革命服务、为工农服务的理论,真正实现了文艺大众化的目标。在音乐社会学视野中综观中央苏区红歌生产,其社会适应性、非商品性、创造性的本质特征显现无余。创作生产和唱奏生产作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当时特殊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形成了一系列独有的特征。就红歌创作生产而言,具有歌曲形式与内容的大众化、工农直接参与创作生产、创作生产与革命中心任务紧密结合三个特征,而苏区文艺体制的大众化与文艺活动的大众化又最终形成了苏区红歌唱奏生产特征的大众化。中央苏区红歌生产的体制与实践深深的影响了后来根据地、解放区乃至新中国的文艺发展,特别是歌曲的创作与演唱,对在新形势下如何更好的发挥音乐的宣传功用、实现党的文艺大众化目标和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效果等方面能提供哪些有益的历史经验与现实启示,它的优势是什么?又有哪些不足之处?诸如此类问题仍将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

唱红歌心得体会篇3

歌坛争辉,无名小卒初遇歌坛大哥大

韩红出生在昌都一个艺术家庭,韩红的父母都是部队搞文艺的。在家庭的熏陶下,韩红从小就极富音乐天赋。然而不幸的是,在韩红9岁时,父亲到哨所慰问演出时因车祸而牺牲,母亲忙于工作,只好把韩红送到了北京奶奶家。韩红16岁进入二炮文工团演出队,17岁考入中国音乐学院声乐系学习,同年参加南斯拉夫贝尔格莱德音乐节获流行唱法三等奖。虽说韩红唱功非凡,旋律感好,音域也很宽,但由于外形条件的限制,一直默默无闻。心灰意冷的韩红干脆放弃唱歌,转做歌曲创作。

相比之下,孙楠的演艺道路可谓一帆风顺。1987年,他考进了煤矿文工团;1990年他又调到了大连市歌舞团;同年,广东音像出版社为他录制了首张个人专辑《弯弯的月亮》,从此他走上了职业歌手的道路。1992年,孙楠成为第一个在海外举行个人演唱会的大陆歌手,1993年5月,孙楠加盟了香港艺能动音有限公司,和刘德华、梁朝伟、关之琳、古巨基等香港明星为伍,并在同一年推出了第一张个人大碟。

在歌坛上春风得意的孙楠自然是想不到韩红这样的歌手的境况,他有资本对唱片公司送来的歌曲挑三拣四,而韩红却还在苦苦寻找能赏识自己的伯乐。1995年,寂寞的韩红决定自费出一张自己的歌碟。为了宝贝孙女,奶奶把自己积攒多年的三万元钱拿出来支援她拍MTV。自此,那首《喜马拉雅》独特的旋律给人们带来了雪域高原的一丝清凉、一份惊喜。韩红厚积薄发,闭门修炼了两年,直到1997年才拿出了自己精心准备的一组名为《雪域光芒》的歌。

韩红的《雪域光芒》推出时,孙楠的大碟《认识孙楠》已经推出一个星期了。孙楠一出手就不同凡响,《认识孙楠》推出的第一周,就登上了排行榜的榜首,并一连盘踞了两个星期之久,其地位似乎无人可撼。孙楠问自己的助手:“排在后面唱《雪域光芒》的那位歌手是哪家唱片公司的?”助手查了半天,也没查出个所以然来,只好说:“好像是哪家音像出版社专为她出的专辑吧。”孙楠笑了:“这都什么年代了?还用这老一套的模式来发唱片,看不赔死他们。”

随着时间的推移,韩红的《青藏高原》成了街头巷尾的流行歌曲,在超过四十家排行榜上,韩红一跃位居榜首,在北京电台中国歌曲排行榜上更是创下连霸五周的骄人纪录。几乎每一个走在马路上的人都会哼上一句“那就是青藏高原”,并极力模仿着那高亢的声调,一直到喊不出来为止,等到孙楠自己也情不自禁地哼上几句时,他发现排行榜上的第一名早就被这个胖胖的女孩占据了。

转眼间到了12月7日,每年的音乐年度排行揭晓了。当韩红从颁奖司仪手里接过年终排行大奖时,全场掌声雷动。孙楠非常大度地以前度冠军的身份向韩红表示了祝贺。孙楠真诚地对记者说:“韩红有一个巨大的优势,那就是她是一个创作型歌手,这一点可以保证她比我的歌更有生命力。可以说再过几年不会有多少人记得我曾经唱过的歌,而《青藏高原》还会被歌迷传唱。”孙楠的真诚让韩红十分感动,从此,这一对实力派歌手开始正式交往起来。

惺惺相惜,同行未必皆冤家

《青藏高原》的走红,让韩红成了歌坛上一颗耀眼的新星,接下来的时间里,数不清的奖项等着她去领,一时间,韩红如同走马灯似的穿梭在全国各地的颁奖大会上,并一口气拿下了近二十个大奖。无一例外,孙楠都是这些奖项的陪衬。一次,他开玩笑地对韩红说:“拿奖拿得手酸了吧?”韩红谦虚地回答:“哪里,是我运气好!”孙楠说:“我陪着你一路走下来,看着不属于我的金杯,眼都酸了。”韩红灵机一动:“孙大哥,你是歌坛前辈,能赏脸出席我的歌迷答谢歌会吗?”孙楠笑了:“我以为你会怎么谢我呢,原来还是一个跑龙套的差使。”听了孙楠的回答,韩红也觉得自己太冒失了,像孙楠这样的歌手,一年到头忙得几乎停不下来,怎么会有时间为自己一个新人的歌会捧场呢?

1998年12月,韩红的答谢歌迷演唱会第一站即将在北京举行。当韩红在大厅里彩排时,猛然看见几个人陪着孙楠走了进来。韩红一时间愣住了,孙楠笑着走到她跟前说:“好你个韩红,说好了让我来当你歌会的嘉宾,却再没了下文,我还是从报纸上得知歌会今天晚上开演的消息,害得我一阵猛跑。不行,完事后你得请我吃烤鸭,非把你吃穷了不可。”听了孙楠的话,韩红高兴得心花怒放,连声说:“都怪我,我赔罪!我赔罪!”孙楠不仅自己到场,还帮她请了好几个有实力的歌手助威。

在答谢歌会上,当韩红介绍孙楠登场时,一时间掌声雷动。在台上的孙楠出人意料地没有唱自己的拿手歌曲,而是唱了韩红的成名曲《青藏高原》。对于一个已经功成名就的歌手来说,翻唱一个新人的歌曲,意味着对新人的认可。面对孙楠的良苦用心,韩红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韩红成名了,有些飘飘然的她请孙楠帮她介绍有实力的唱片公司,但孙楠却不怎么热心,只是劝她多学习。韩红有些不以为意,总以为歌手都是互相倾轧,孙楠也不能免俗,毕竟是自己把他从排行榜上赶了下来。于是,韩红很识趣地躲开孙楠,准备自己去找唱片公司。孙楠哪里知道她的想法,还总是打电话说她的不足,韩红听得厌了,再接他的电话总说自己在忙,然后立刻挂掉。有朋友问怎么这样对待孙楠。韩红说:“他老让我别急着签约,说要学习,说不定他是怕我抢了他的风头。现在都什么年代了,还要退隐几年,那不成了过气歌手了?流行歌坛本来就是各领三五年,错过了这次机会,以后还有谁认识我?”韩红不理会孙楠,并开始躲着他。

1999年韩红参加京粤港三地普通话歌曲群英会,第一次在首都体育馆演唱,这样级别的歌会当然少不了孙楠,当孙楠和韩红打招呼时,韩红只是礼貌地点点头,就借故走开了,她在心里较着劲,要把孙楠比下去。没想到,在演唱时,韩红竟唱破了音,虽然没几个人听出来,但她还是觉得自己出了洋相。

歌会结束后,韩红一连几天躲着不见人,可孙楠还是找到了她:“你也不怕憋出毛病啊?”孙楠笑着说,并开车带她兜风。韩红不好意思地向孙楠道歉,孙楠说:“我毕竟比你早几年入行,你是创作型歌手,想保持优势,就必须多学习,否则,新鲜劲一过就会被淘汰。”韩红点着头说:“现在我知道了。”于是,韩红谢绝了几家唱片公司的邀请,开始埋头充电。

经过1999至2001三年的沉淀,韩红的厚积薄发之作《醒了》于2001年5月发行。在第二张专辑的制作中,韩红在延续了其极具个人化的音乐风格的基础上融入了多种音乐风格。孙楠高兴地说:“韩红,你终于‘醒了’。”复出的韩红在歌坛上八面威风,她的单曲是各地电台流行榜上的大热作品。韩红还获得了第二届“喜之郎CICI音乐风云榜”五项提名中的三项大奖,并于2002年和北京最有实力的唱片公司京文唱片签约,成为该公司第一女歌手。

在京文唱片公司里,韩红经常和孙楠在一起切磋技巧。那时,孙楠正和买红妹恋爱,为了保密,常常拉上韩红,而韩红也心知肚明,乐得当电灯泡。当时,还有另一个女歌星喜欢孙楠,并且一直认为自己就是孙楠的女朋友。孙楠和买红妹恋爱时,因为有韩红当挡箭牌,所以她一直没在意,等到孙楠突然和买红妹结婚,她才恍然大悟,认为这是韩红和孙楠串通好的一出双簧,于是,把气撒到了韩红身上,媒体也都把韩红当成了孙楠“情变”的帮凶。耿直的韩红一向光明磊落,她误以为自己被孙楠利用。愤怒之下,韩红决定跟孙楠划清界限,不再认这个朋友。虽然孙楠几次打电话想向她解释,但韩红根本不予理睬。

等到孙楠的女儿出世后,媒体的目光发生转移,并开始高调赞美起孙楠的家庭生活。韩红看到孙楠和买红妹是那样的恩爱,当了父亲时是那样的欣喜,而且,他宁愿自己减少工作在家带孩子,也支持妻子去为边防战士演出。她想:“如果不是真爱,一个男人会做出这样的牺牲吗?”再后来,韩红看到孙楠面对媒体有关结婚的提问时说:“我对婚姻是严肃和认真的,我没有利用任何人去搞什么情变。”这时,她才知道自己错怪了这个一直关心自己的大哥。

韩红特地来到孙楠的家,看望孙楠的女儿,并抱歉地对孙楠说:“孙楠大哥,我错怪你了。”孙楠大度地说:“怎么能怪你呢?谁让我们是公众人物呢?公众人物是没有隐私的。”韩红抱着孙楠的女儿,乐得合不拢嘴,她对孙楠说,要不我们干脆结拜为兄妹吧,这样我就有一个小侄女了。孙楠高兴地答应了,两人还分别叫来自己最好的朋友,买来蛋糕,举行了隆重的结拜仪式。

情同兄妹,携手演绎《美丽的神话》

2005年,韩红接到央视春节晚会的邀请,她精心准备了好几首歌曲,但都被挑剔的剧组给否定了。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毙,韩红陷入了困惑之中,一时间,心灰意冷的她想到了退出。孙楠得知后,立刻找到韩红,对她说:“一定要坚持住,上春晚对一个歌手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它能让亿万观众在一个晚上就把你记住,机不可失啊。”“可没我唱的歌呀!”韩红无奈地说。“找!”孙楠坚定地说:“找歌总比上春晚容易。”孙楠给韩红出主意:前些日子听到过一位藏族歌手唱了首《天路》,感觉很不错,也很对韩红的歌路,他说:“这首歌还没有唱响,许多歌手都不看好它,你去找到作者,试着沟通一下,把版权买到手应该不成问题。”韩红立刻联系了作者,把歌曲拿到手一看,立刻被优美的旋律吸引了。可买这首歌曲要十万元,这可让韩红有点为难,她的家境并不富裕,让她拿十万元买歌,确实不容易。关键时刻,又是孙楠帮她联系经纪公司,以投资的方式帮她买到了歌曲的版权。韩红立刻把歌曲送到春晚剧组,导演郎昆一听,拍掌叫好:“就是它了!”

《天路》后来成为晚会最受欢迎的歌曲。一些当初不看好这首《天路》的歌手都后悔不及,连声说:“韩红的运气好!”但韩红却说:“幸好孙楠大哥给我出了个好点子!”

2006年的贺岁大片《神话》在内地公演时,引起了观看热潮,孙楠和唱片公司商量,能不能和韩红翻唱电影的主题曲。唱片公司经过论证后,觉得市场前景不错,只是对孙楠选韩红做搭档有些信心不足:“她行吗?一个以高亢歌曲为主的歌手,要唱情意绵绵的爱情歌曲,效果会好吗?”唱片公司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孙楠却信心十足地向唱片公司保证:“绝对没问题,韩红一定会在这首歌里突破自己。”

在录音间里,韩红第一次和孙楠合作,她有说不出的高兴。在高兴之余,又有些紧张:“孙楠大哥,我真的行吗?我从没唱过情歌,更别说是合唱了。”“怕什么!”孙楠鼓励道:“每个人不都有第一次吗?胆子大一点。”有了孙楠的鼓励,韩红觉得自己有了底气。但她毕竟唱惯了硬歌,在演唱时,她的声音总是无法柔和起来,总给人一种硬邦邦的感觉,一旁的监制听了直摇头。唱了几次,韩红信心全无:“孙楠大哥,还是换人吧,我这肺活量唱不了这软绵绵的歌曲。”孙楠把脸一板说:“你怎么这么没出息?告诉你,这首歌你唱也得唱,不唱也得唱。错过了这次机会,你上哪找好歌去?你不能年年都有好运气,让你瞎猫逮死耗子碰到再有人低价卖给你《天路》这样的歌,你给我老老实实地用心唱。”温和的孙楠第一次冲韩红发起了脾气,韩红吐了吐舌头,乖乖地安心唱歌。在孙楠的指导下,韩红慢慢地找到了唱情歌的感觉,发挥得越来越好,最后,连监制都竖起大拇指说:“不错,孙楠,你可真是伯乐啊!”

2006年5月,《美丽的神话》推出后,这首歌却出人意料地反响平淡。看到这样的结果,韩红十分沮丧,她觉得是自己的表现不好,连累了“情歌王子”孙楠,孙楠却胸有成竹地安慰她说:“你别着急,这首歌要细细体味,等着吧,到了夏天恋爱季节来临时,这首歌就会火了。”孙楠的预见果然应验,随着电影风头渐弱,成龙和金喜善演唱的原声必须和电影一起合拍的优势消失了,孙楠和韩红的唱功优势立刻显现出来,街头巷尾开始传唱孙、韩两人演绎的《美丽的神话》。看着这成绩,韩红分外高兴,她不仅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还顺利宣告了自己的成功转型。

2006年9月,韩红和孙楠开始和新的公司太麦签约,两个情如兄妹的歌手终于开始正式携手闯歌坛了。一个是歌坛王子,一个是国内流行乐坛不可多得的创作型唱将,他们必将在灯火辉煌的舞台上再次展现他们的珠联璧合,给听众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唱红歌心得体会篇4

“中国红歌会”是江西电视台2006年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首次推出的大型活动;2007年,为纪念建军80周年、迎接党的十七大,江西电视台再次举办了“中国红歌会”。从“五一”黄金周井冈山上唱红歌开始启动,到全国五大唱区的选拔赛,再到10月7日红歌总决赛,最后以泽仁曲措以天籁之声打动评委和观众夺得年度总冠军,白马人组合和黄训国分列亚军和季军而完美落幕。红歌会不仅开创了江西卫视的收视新高,而且践行了江西卫视的品牌战略,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较高的观众评价。

“中国红歌会”能够震撼神州,征服亿万观众,并取得巨大成功,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试从社会心理的角度作一些分析和探讨。

1.红色的本土化爱国情结。

情结,指的是一种深藏在每个人心理状态中神秘的强烈而无意识的冲动。“中国红歌会”能够取得成功,与它成功点燃了广大观众心中的红色本土化爱国情结密不可分。

我们从小就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这种教育伴随着我们成长,不断入脑、入心,逐渐成为我们内心的一种深深的爱国情结。红歌,即红色革命歌曲,是“五四”运动以来中国各历史时期传唱的革命歌曲,如红军歌曲、抗日歌曲、解放歌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的各类健康进步歌曲,还包括世界各国革命经典歌曲。这些革命歌曲,在我国各个历史阶段,具有强烈的革命性、战斗性和群众性,发挥了凝聚人心、鼓舞士气、催人奋进的作用。唱着这些革命歌曲,让人们重温历史,重新回到战火纷飞的年代,重新找回“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精神,无论对于经历过风雨的中老年人,还是正在成长中的年轻人,都具有很强的爱国主义教育意义。

因此,红歌成为一种爱国精神的号角和载体,成为激发广大观众爱国情结的导火线,这在江西尤为突出。江西既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又是红色歌谣的故乡。江西卫视正是抓住全国人民的“红色”本土化爱国情结,巧妙地用红色歌曲做了一块精美的大蛋糕。以演唱红色歌曲为主要形式,为全国观众和广大参赛者带来燃烧革命激情的全新体验,这正是红歌会的魅力所在。因此,江西卫视在去年“五一”黄金周期间推出的“井冈山上唱红歌”活动,激发了全国观众的爱国情结并将其推向了高潮。参加了红歌会预热活动“‘五一’七天放歌井冈山”的阎肃老师说:“我是77岁的老汉,但听到迸发青春活力的歌、给人向上力量的歌,我感觉浑身的青春血液在燃烧。”在红歌会江西比赛现场,你可以听到各地的口音,可以看到远道而来的选手们的风尘仆仆,还有一些选手因为无法赶到现场而通过网络或电话参赛。红歌会导演曾感动地说:“你能说他们只是出于好奇,出于冲动,出于想上电视,出于爱凑热闹吗?不是的,是红歌的魅力感召着他们,是红歌精神感动了他们!”可见,红歌会激发了广大观众的红色本土化爱国情结,适时、巧妙、成功地对全国亿万观众进行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2.求新求异心理。

一直以来,正是广大观众对电视节目的求新求异心理,推动着电视节目的不断改革和创新。“中国红歌会”的成功,正符合观众的求新求异心理。

在泛娱乐化的今天,各种选秀节目竞相出台。2005年,“超级女声”大放异彩;2006年,“加油!好男儿”接过接力棒;2007年,“快乐男声”、“加油!好男儿”、“红楼梦中人”在方寸荧屏上营造出一片繁荣……可是,观众的耳朵是相当挑剔的。听惯了周杰伦的双截棍,听厌了马天宇《你这该死的温柔》,观众自然渴望听到不一样的音乐,渴望体验不一样的情怀。正当广大观众对各类选秀节目相看生厌的时候,定位独特、特色鲜明的另类选秀节目――2007年中国红歌会闪亮登场,正符合广大观众喜新厌旧、求新求异的收视心理。

不同于其他的选秀节目,“中国红歌会”吸引观众的,不仅在于形式上的不同,它不需要“超女”、“好男儿”、“快男”等选秀活动中的俊男靓女,它不限年龄、不分性别,只要有激情、有感觉,外加一点点技巧,不管是谁,都能在红歌会上放声歌唱。“唱歌就唱最红的歌”――听红色的歌谣、唱红色的经典,这就是红歌会的宗旨,而歌手的选拔则主要侧重于歌手演唱歌曲的历史性、故事性、情感性、趣味性和欣赏性,并不像青歌赛那样只关注歌手的演唱水平。

正是由于红歌会不同于其他的选秀节目,当它以全新的面目亮相在广大观众面前时,立刻吸引了广大观众的眼球。红歌会在开赛初就呈现出高开高走的态势。在大赛初期的北京、南昌、石家庄、成都和西安五大赛区的海选比赛期间,各地的红歌唱将们“你方唱罢我登场”,“这边唱来那边和”,上至78岁的老人,下到6岁的儿童,工农兵学商,一起唱红歌。由江西电视台开启的这个打造江西红色文化品牌的项目――“中国红歌会”,瞬间在中国大地刮起一股红色旋风。

3.平等参与心理。

日常生活中,人们都有参与社会活动并在其中展示自己才能、不甘人后的心理需求。这是一种极其普遍的意识,男女老少都有。随着电视深入寻常百姓家,日益贴近生活、贴近观众、贴近实际,普通百姓渴望零距离接触电视、参与电视节目的愿望日益强烈,而当这种愿望能够轻松实现的时候,普通百姓就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参与。

2007年中国红歌会,由于已经有2006年红歌会的影响,在开赛之初就呈现出报名踊跃、参赛积极的特点。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地区的选手比比皆是,还出现了一些夫妻档、父女档、姐妹档同台献技、同唱红歌。不仅出现了北至黑龙江、南到海南岛的国内报名选手,甚至出现了一些外国游客大唱红歌的新景象。这种只要你能唱红歌,你就能报名参加中国红歌会五大唱区中任一唱区的海选比赛,继而参加晋级赛、半决赛和决赛的形式,成为电视节目中广大观众关注的焦点……激发了广大观众的参与心理,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观看和加入中国红歌会的比赛中。据统计,报名参加2007年中国红歌会比赛活动的选手达10万人;红歌会冠军之夜的现场直播,全国35城市的收视达到867千人数,列全国省级卫星电视第二名,南昌本地达到罕见的17.3%,创三年以来收视新高,观众短信参与达到40万条。这充分说明了观众平等参与的心理。

4.自我实现的需要。

心理学上认为,需要是每个人行为积极性的心理源泉。西方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即人的需要由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相属关系和尊重的需要向自我实现的需要呈递进式发展。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的最高级需要。

社会上每个人都渴望成功,渴望自我价值的实现,这也成为许多人终生追求的目标和理想。而人们实现自我价值的方式有多种多样,有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有通过外力的不断推动……而通过参与媒体举办的大型活动一举成名,已成为近年来越来越多人选择的方式。如,通过《超级女声》脱颖而出的李宇春、周笔畅……通过“红楼梦中人”让更多观众认识了姚笛、李旭丹……因此,当江西卫视举办的“中国红歌会”在全国推出的时候,立即吸引了社会上热爱唱歌、喜欢唱红歌人的注意力,他们渴望通过唱红歌,成为家喻户晓的红歌手,甚至全国闻名的红歌星、歌唱家。这种发自内心的实现自我价值的“追梦”需要,成为推动观众积极报名参与“中国红歌会”的强大动力。

5.大众审美心理。

当前,电视的社会功能正在悄然发生变化。从最初的宣传、教育、娱乐功能转变为传递信息、进行宣传、舆论监督、传播知识和提供娱乐等。而电视所承担的娱乐功能,已经不是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那种简单的满足娱乐和消遣,现代观众需要的不仅是能从电视节目中得到轻松和娱乐,更希望从节目中得到美的享受。审美是一种从生理到精神愉悦全面、丰富的精神性活动。当我们收看电视节目,或在论坛上留下对某个歌手的印象时,不仅会产生瞬间的感官刺激,也会在精神上作出反应,这就是一种审美过程。与传统的审美不同,这种审美走出了传统的艺术领域,而以更丰富、朴实的方式融入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

红歌会作为娱乐节目,它不仅通过节目带给观众轻松和娱乐,而且还能满足广大观众的审美心理需求。红歌会上红歌手们所带来的节目美,如红歌所表达的情感,包括亲情、友情、爱情,及红歌手自身的美,包括服饰、发型、气质及表演神态、情感流露等,体现了美学的崇高与优美的完美结合,满足了广大观众的审美需求,也推动了红歌会在国内几大海选地区的迅速流行。

当影片《冰山上的来客》主题曲――《怀念战友》那悲怆而高昂的旋律回荡在比赛场上时,现场观众无不被来自晋冀鲁豫(石家庄)唱区的选手崔依健那富有磁性的歌声所震撼。在今天这样一个远离硝烟的和平年代,当崔依健用自己的歌声和情感来诠释这首经典之作时,他让观众重温和体会了战士无私奉献带来的感动,献身祖国的可亲可敬及人与人之间纯洁无暇、坚定恒久的情谊,更让广大观众重新相信红色经典歌曲依然可以风靡神州。

面对人际关系复杂、传统文化缺失的现状,红歌会用节节攀升的收视率和如潮的好评,向我们展示了大众审美的回归,它告诉我们,经典老歌魅力依旧,那种拼搏、团结、奉献的民族精神依然驻留在国人心中,而且通过高唱红歌、重温历史更容易被唤醒。红歌会的成功,正符合广大观众的审美心理需求。

如今,2007中国红歌会已经圆满结束。但它带给我们的不仅是感动、温暖,更多的是一种团结、一种精神、一种动力。我们要按照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所指示的,“把红歌会这个品牌做成弘扬先进文化的知名品牌”,推动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步伐,并鼓舞中华大地上的一代又一代人向前、向前、向前……

唱红歌心得体会篇5

关键词:雅歌;唱响;成长;校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09-0081-03

去年的一天中午,笔者早早来到学校,离教室还老远,就听室内一片嘈杂,一个声音嚎叫着:“你是我的情人,像玫瑰花一样的女人,……”笔者的头“嗡”一下子胀大起来,全身的血液直冲进脑袋里,火冒三丈的冲进教室,对那个学生劈头盖脸的一阵训斥。本以为事情就这样结束了,没想到几天后发生的另外一件事情,却让笔者不得不深刻的反思。

山东青州市夏庄初中(简称我校,下文同)规定禁止学生把手机、MP3、MP4等通讯娱乐工具带入校园,可是我们班音乐课代表在上体育时偷听MP3被老师没收了。笔者知道情况后非常生气,班干部竟然带头违纪!拿到手里一听,里面全是当今网络上的流行歌曲,什么《你把爱情给了谁》、《一不小心爱上你》等。其实这些孩子根本不懂得什么是爱,爱是什么。

到底是铺天盖地的流行歌曲感染了学生,让孩子们哼起了那么肉麻的歌,还是我们教育的缺失呢?这样下去,学生沉湎于肉麻的歌中,哪来心思学习呢?那不就毁了一代人吗?为此,笔者决定带领学生通过“搜歌――辩歌――唱歌”三步曲,在全体学生中开展大唱健康向上歌曲活动,引领学生唱属于他们自己的歌,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高尚情操。

一、搜歌:搜出自己喜欢的歌

搜歌是这次活动的第一个环节,为了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我们首先召开“搜集优秀歌曲”启动仪式,主持人、发言人在全班学生中产生,仪式各个环节都由班委会商讨决定。启动仪式在嘹亮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班长宣读倡议书,组织委员做搜歌活动介绍,学生代表发言,最后同学们各抒己见提供搜集优秀歌曲的途径,有的说从网上搜集励志歌曲;有的说从家长那里搜集红色革命歌曲;还有的说要设计调查表,走到街头巷尾,广泛征集大众喜爱的歌曲……大家快乐的畅谈、热情高涨。俗话说: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启动仪式让我对班干部们的组织协调能力刮目相看,对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主动性喜悦在心,增强了笔者对活动顺利开展下去的信心。

二、辩歌:辨出大家学唱的雅歌

搜歌活动进行了两周,我们进入了辩歌的环节。我们召开了“我心中的好歌”辩论赛活动,全班同学自由组织分成两大组,一方倡导中学生应该唱流行歌曲以外的经典歌曲;另一方倡导中学生应多唱旋律优美的流行歌曲。辩论赛上,有的同学说:“流行歌曲通俗时尚、曲调容易上口、形式活泼,同学们非常喜爱,适合学生演唱”;有的同学反驳说:“流行歌曲虽迎合很多学生的心理,但是很多歌词粗俗不堪,如有首广为传唱的《爱情乞丐》歌词是‘可怜可怜我吧,给我一点爱,可怜可怜我吧,骄傲的女孩’”,此同学话一出,引来全班同学的哄堂大笑,笔者想,大家可能都会哼这首歌吧。随后,越来越多的同学开始说起流行歌曲的弊端,有的说最近很火爆的流行歌曲《伤不起》里的歌词:“伤不起,真是伤不起,我想你想到昏天暗地,恨你恨到心如血滴”语言垃圾,不适合中学生演唱;有的同学说有一首歌叫《上苍保佑吃完了饭的人民》唱道:‘真的不敢想要能够活着升天’真是内容荒诞;有的同学说很多流行歌曲就是模仿作秀,陈词滥调,比如《打个电话》就是《常回家看看》的翻版;还有的同学说很多歌曲如《苍蝇》《蚂蚁》之类的就是矫揉造作、无病的顺口溜……在激烈辩论的过程中,也有同学列举出了一些优秀的流行歌曲,比如《愚公移山》,颂扬了人们不畏艰难,勇于挑战的精神;《真心英雄》激励了很多人奋发向上、勇往直前,坚定执着的追求自己的理想等等。同学从流行歌曲谈到了革命歌曲,谈到了民族乐曲,谈到了催人奋进的旋律,谈到了宛转悠扬的曲调,谈到了好的歌曲带给人精神的愉悦和美的熏陶。

这次激烈的辩论,学生们明白了不能再像从前一样盲目跟风,要学会多角度、有选择的哼唱歌曲、鉴赏音乐。要唱出中学生自己的雅歌!

三、唱歌:唱出属于自己的歌

经过搜歌、辩歌两个环节,学生们对歌曲有了自己独到的分析和客观的评价,纷纷表示要唱属于中学生自己的班歌、红歌和古诗词歌曲,将雅的歌曲唱起来,把雅的班风树立起来。

1.班歌――心灵感动的磁场。若干年后,学生们也许会忘记教他们的老师的名字,但也许不会忘记曾带给他们心灵感动的班歌。积极向上的班歌可以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接受潜移默化的教育。针对当前中学生身上存在的种种性格弊端,笔者决定以“爱”为主题选择班歌。经过全班同学踊跃推荐、班干部讨论商议,我们最终确定了广受学生们喜爱的励志歌曲《爱,因为在心中》为我们的班歌。

“当我睁开双眼每一天,都会记得大家的笑脸,明白心中勇敢又多了一点”,每天清晨,温馨的班歌会告诉一张张稚嫩的脸庞身边有爱,要勇敢向前;“曾经哭泣也会看不见,未来总会有别的喜悦”勉励孩子们要乐观坚强;“你的音符你的脸,教我不退缩要坚持着信念”激励孩子们要坚韧执着;“每个人,都拥有一个梦,无论失败成功都会感动……”告诉孩子们要有梦想,并为之奋斗!学生们把“爱”融入美妙的音符,把感情放入动人的文字,用每个人特有的方式诠释生活的点点滴滴。在每一个声音的背后都蕴藏着一个同样的信念――“爱,因为在心中,平凡而不平庸!”。班歌,教给学生们活着要有爱、要坚韧、要进取,每个人都平凡但可以不平庸。

2.红歌――精神力量的源泉。红歌是往昔峥嵘岁月朴素的表达,是激情年华深情的吟咏,情感真挚浓烈,旋律优美高亢,是一种精神力量的源泉。红歌犹如风中飘扬的那面旗帜,令人鼓舞、催人奋进。在学校“唱响红色歌曲、弘扬爱国精神”的号召下,我们开展了红色歌曲大家唱、红色经典我来讲、红色精神代代传等一系列活动。

(1)红色歌曲大家唱。首先是学唱。我们精心挑选了二十首大家广为传唱的经典曲目,文娱委员负责利用每天中午时间带领同学们反复听,用心学,经过一个月,学生们大部分都能流利准确地唱十多首红色歌曲,很多曲目如《红旗飘飘》、《地道战》、《保卫黄河》、《当兵的人》、《一二三四歌》等,以其慷慨激昂的旋律,铿锵有力的节奏广受同学们喜爱。

(2)红色经典我来讲。红歌唤起了学生们对红色历史的记忆,嘉兴南湖的小船、八一南昌的枪声、井冈山的星星之火还有改革开放的号角、祖国蒸蒸日上的自豪等。红色歌曲激励着一代代人为民族解放、国家富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于是,我们在唱红歌后,讲红色故事,这确实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方法。许多同学讲到了《闪闪的红星》、《》、《上甘岭》等经典故事,我们还选择极具震撼力和感染力的故事进行学习,使学生们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了祖国历史的发展变化,弘扬革命优良传统。

(3)红色精神代代传。通过唱红歌、讲故事,我们营造了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接着我们开展了“学习红色精神”的励志演讲,畅谈了“祖国的历史与未来”“家乡的历史与未来”“学校的历史与未来”,学生们用优美激昂的歌声和激情澎湃的演说,表达了自己对先辈不畏艰险、不懈奋斗精神的敬仰和赞美,对家乡的热爱,对学校老师的感恩和对学校未来蓝图的规划。活动中,学生们用书面形式纷纷表达了自己的决心,要把我们的红色精神用在学习上,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奋斗,热爱自己的家乡,以学校为荣,感恩学校、感恩老师,将红色精神代代相传。

3.古诗词歌曲――瑰丽典雅的殿堂。古典诗词歌曲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古朴含蓄,典雅精绝。是文学与音乐的完美结合,凝结着我们传统文化的特色。学生们如果能演唱好古诗词歌曲,可以加深对古代诗词的理解,在优美的音乐中陶冶情操,感受中国古代诗歌的独特魅力,凝聚民族精神。因此,我班组织学生学唱简单的古诗词歌曲。

学唱古诗词歌曲,我们按“欣赏―学唱―品评―赛唱”四环节进行。

(1)欣赏:首先我们用一节班会时间带领学生们欣赏了一系列易于中学生理解的古诗词歌曲,如《水调歌头》(苏轼)――王菲版、《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蔡琴版、《相见欢》(李煜)――邓丽君版等。无论是空灵柔美的演唱还是浑厚深沉的音色,都体现出了诗词的古风古韵。在平时,学生们经常会为了完成学习任务而去死记硬背很多古诗词,在古诗词歌曲欣赏课后,竟然有不少学生对古诗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学唱: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欣赏之后我们按照由易到难、由课内到课外的原则选择古诗词歌曲,同学们唱过的古诗词歌曲有《虞美人》(李煜《虞美人》邓丽君演唱),《独上西楼》(李煜《相见欢》邓丽君演唱),《但愿人长久》(苏轼《水调歌头》王菲演唱),《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安雯演唱),《满江红》(岳飞《满江红》罗文演唱),《别亦难》(李商隐《无题》徐小凤演唱),《雨霖铃》(柳永《雨霖铃》娄晗演唱)等。通过学唱环节,学生们牢牢地掌握了许多平时难以记诵的古诗词。最令人欣慰的是,几个平时学习困难的学生都能将古诗词歌曲中的诗句铭记在心了。

(3)品评:对于已经谱曲演唱的古诗词,无论学生们是背诵在先,还是唱中记诵,词与曲的完美结合,让学生对古诗词深远的意境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演唱过后的品评便水到渠成。在品评会上,有的同学说,古诗词歌曲《别董大》,以苍凉慷慨的音调,渲染出“千里黄云白日曛”的塞北大漠天昏地暗的背景和作者与董大之间的悠悠别情离绪,悲切中饱含着“莫愁前路无知己”的光明希冀;有的同学感言,辛弃疾的《西江月》中,以恬静的歌声,把幽美旖旎的夏夜、浓郁芳馥的稻香、蛙声成片的天籁和作者的喜悦心情,表现得自然含蓄、淡雅真切。如同把人们带到了夏夜的山村,闻到一股浓郁的乡土气息;也有同学说,秦观的《忆王孙》则又别具情趣,“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楼高空断魂”,娓娓道来,意境全出。芳草萋萋,声声杜宇;雨打梨花,楼高门闭。给人展示出一幅意境悠远、缠绵夺魄的淡墨画。同学们从“雅”的古诗词歌曲中唱出了意境,陶冶了情操。

(4)赛唱:演唱古诗词歌曲,只有在弄清诗情词意的基础上,在发挥古人情趣意境的条件下,才可能唱好。当然,唱歌还需要先天嗓音条件和后天音乐素养,所以这个环节我们降低难度,采用小组合唱或自由组合的方式进行,学生们把自己融入诗境中,融入诗词中,融入诗人的感情和经历当中,融入音乐中,词曲和谐、声情并茂,学生们还能熟练记诵几十首古典诗词,我们的古诗词演唱活动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悠扬的班歌唱起来,温馨溢满整间教室;嘹亮的红歌唱起来,激励着学生不忘历史、奋发前进;典雅的古诗词歌曲唱起来,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吸取传统文化的精髓。学生在雅歌中思索,在思索中感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优良的品德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了审美情趣。健康向上歌曲的传唱培养了学生健康向上的道德情操,激发了学生“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热情;班风正了,学生学习热情高了,学习成绩不断提高。一个班的活动感染了一个学校,感染了学校的每一个人,如今,雅歌活动已经推广到学校的各个班级。雅歌唱起来,学生们热烈奔放、激情飞扬!雅歌唱起来,学生们活力四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

参考文献:

唱红歌心得体会篇6

红色旋律在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中温暖而激情,一首首振奋人心的红色经典歌曲也是每一位华夏赤子心中最激情的呐喊。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不仅应该深入了解“红色经典歌曲”的历史,更要背负起传承红色经典歌曲,发扬红色精神的重大责任。

[关键词]

红色经典歌曲 发展 传承

说起红色经典歌曲,便觉得尤为亲切,脑海里也会浮现出很多经典的旋律。尤其是祖辈、父辈们,对红色经典歌曲的热爱更是情有独钟。传统上所说的红色经典歌曲,是指在中国革命战争历史时期,在艰难革命战争环境中诞生的革命歌曲。而现代所指的红色经典歌曲是泛指“五四”运动以来,中国各个时期的健康积极、进步向上的优秀经典歌曲。这是一类具有中国特色的独特音乐作品。纵观中国近现代史,我们不难发现它们所体现的时代特征。

一、在新时期的发展历程

红色经典歌曲是伴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中国的红色经典歌曲在各个时期,以最音乐的方式记录了当时特定年代的生活剪影,留给了人们无数美好的回忆。

长征路上,“红星闪闪放光彩”;抗战时期,“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在60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中,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那一幕幕红色经典歌剧、舞剧,一直到当今歌颂社会主义小康新面貌的优秀作品,无不集中体现了新中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优秀成果。《走进新时代》唱出了人民心里的无比自豪和祖国面貌的无限生机。《春天的故事》让我们感叹沿海城市奇迹般的发展速度,神州大地焕然一新。《领航中国》更是向世界宣告了中国强大的综合国力与竞争力。这一首首红色经典歌曲不仅记录了时代的发展,同时,也表达了人民生活的幸福之感。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在党中央有关部门的号召下,全国范围内展开了大规模的演唱活动,各大电视媒体也是争相制作与报道有关的节目。在各种活动及演出中,红色经典歌曲的表演形式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与创新。

二、“红色经典歌曲”的音乐特点

红色经典歌曲以中国民族调式为基础,结合西洋的作曲手法。其中,部分作品曲调是由民歌直接改编而成,更多则是民族调式的七声音阶,加以西洋大调式,或是借鉴某些地方民歌和西洋音乐加以改编 ,因此出现大量优秀的易于传唱的合唱作品,例如《黄河大合唱》等。大量的红色经典歌曲作品直接影响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红色经典歌曲的歌词大多抒发的是爱国爱党的热情。红色经典歌曲的表演形式,也不仅仅拘泥于单独的演唱,有合唱、对唱、表演唱等等。

三、“红色经典歌曲”的传承意义

笔者以为,“红色经典歌曲”的传承意义建立在历史价值上,它不仅是中国音乐史上的一颗奇葩,更是中国历史的一台留声机。

(一)、从爱国主义角度出发,

红色经典歌曲是每一个救亡图存、自强不息的中国人最有力的呐喊。中华民族,多难兴邦。五千年文明的长河里,几经风雨摧残,江山动摇,国运多舛,有过岳飞、文天祥、左宗棠等保家卫国的爱国志士,《满江红》、电视剧《左宗棠》主题曲等充满爱国情怀的歌曲应运而生。抗日战争中,《黄河大合唱》的声响在耳边回荡。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在祖国建设的各条战线上,处处飞出热情、激昂的歌声。因此, 写红色经典歌曲,唱红色经典歌曲无疑成为一种最有力量的爱国主义形式。

(二)、从熏陶教育角度出发

唱红色经典歌曲对于青少年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当代青少年生活在一个信息化的时代,思想还很单薄,受西方文化思想传播的影响较大。学红色经典歌曲,唱红色经典歌曲不仅能学习历史,而且对于个人的人生态度与理想都有着“润物细无声”的巨大作用。

(三)、从社会稳定角度出发

移风易俗,莫善于乐。从当代和谐社会的建构和民族凝聚力的角度来看,红色经典歌曲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再加上红色经典歌曲歌词内容健康积极、琅琅上口,旋律优美、简易,容易被人们所接受并广泛传唱,既丰富了文娱生活,还有利于我们国家建设和谐社会,凝聚民族力量。

红色经典歌曲见证着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之路的每一个脚印,它不仅仅是每一个作曲家对人民,对国家,对生活饱含深情的谱写,每一个演唱者心中那一声最嘹亮最深情的呐喊,更是每一个中华儿女头顶上飘扬的那一面最绚丽的“中国红”。

参考文献:

唱红歌心得体会篇7

[关键词]中国红歌会红歌精神赛制红色情怀

中国红歌会是江西卫视2006年为纪念长征70周年推出的一档大型大众歌手选秀节目,也是今年惟一一个被广电总局特批,可在黄金时段直播的选秀节目。在各地电视台主办的选秀节目如超女、快男、好男儿、型秀、绝对唱响、梦想中国等轮番厮杀,却基本都遭遇了收视率狂跌的尴尬境地时,中国红歌会却在全国迅速“蹿红”,取得了不错的收视率。红歌会为什么这样“红”?

笔者认为,从宏观层面看,中国红歌会历经五年而不衰,归根结底在于中国红歌会独特的“红色”定位,并在此基础上时刻创新,创造性吸收、复制世界范围内的先进真人秀节目的成功经验,走集体狂欢与主流价值观巧妙结合的创新之路,让真人秀与观众在欣赏红歌、回忆经典的同时接受传统的革命教育,从而打开了选秀节目新通道,这是中国红歌会相对于其他选秀节目最大的核心竞争力所在。从微观层面看,中国红歌会也有自己独到的特色。

一、比赛传扬红歌精神

红色歌曲承载着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的难忘历史,许多歌曲都是经典曲目,它让人们追忆过去的岁月,给人鼓舞,催人奋进。对中青年来说,红歌是岁月的回忆、历史的缅怀;对青少年而言,红歌倡导红色文化、爱国主义精神。尤其是在物欲横流的今天,青年人用红歌来呼唤理想、点燃激情。无论是狭义的还是广义的红歌概念,都认为红歌是健康向上、感情充沛的,唱出的是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几代人共同的诉求。江西卫视正在是利用积淀已久的红色文化资源,打造出别具一格的“中国红歌会”,将优秀的红色文化与观众喜爱的选秀形式巧妙地结合起来,传扬红歌精神。

2010年8月16日的中国红歌会,全国六强选手集体演唱的2010中国红歌会新主题曲《因为有你》,是红歌会导演组策划力推的新时代红歌,唤起了现场所有人对甘肃舟曲灾区遇难同胞的集体默哀追思。本场6进5晋级赛以“为舟曲加油,为中国加油”为主旋律贯穿全场,红歌选手们用嘹亮的歌声为舟曲灾区的同胞们歌唱,唤起全民族的大爱精神。朱智特意选择的汶川抗震救灾歌曲《北川的鸽子树》、郑璐和2009年红歌会亚军蔡飞合作演绎的1998年抗洪主题曲《为了谁》,都表达出一份民族大爱的红歌精神。7月22日,刚刚获得红歌会十强的选手马不停蹄来到今年洪水重灾区都昌县,深入大港镇洲上村慰问受灾村民,走进太阳村关爱特殊孩童,共同唱响红歌。虽然时间短,但对坚强、自立、艰苦奋斗精神的传承无疑是红色的一课。所以,著名指挥家滕矢初评论说:“红歌涵盖了深厚的文化和历史内涵,表现了特定时代的特定意义,选手们参赛不仅是为了结果,重要的是在演唱中得到熏陶,受到教育。”

二、比赛环节显示红色情怀

红歌会的“红”,一个重要原因是它独特的“红色”定位。红歌会在唱区设置、评委选择、播出时段等环节都围绕一个“红”字,力显浓浓的“红色情怀”。红歌会在比赛唱区上,选择了在全国具有代表性的革命根据地设立分唱区,并在澳大利亚开设海外唱区,今年还首创网络唱区;在比赛评委的选择上,阎肃、牟玄甫、滕矢初、万山红等本身就是红歌成长与发展的见证者;《中国红歌会》的播出时段与整个大的收视环境相契合,建党日、建军节、国庆节和十七大召开期间,全国的电视屏幕上都洋溢着红色主流浪潮。

红歌会在比赛的环节设置上,还很好地运用了红色资源,使节目生动而感人。如8月29日晚上的冠军争夺赛上,节目以三强选手心目中的英雄开篇,哈毓春讲到张良的英雄事迹、彝组合讲到汶川地震救援官兵的事迹以及郑璐讲到人民教师王茂华的先进事迹。这些感人肺腑的先进事迹就是活生生的红色例证。红歌会把演唱比赛和红色知识紧密结合,不但使观众能深刻理解歌曲的内涵,而且增长了红色历史知识,使比赛新颖别致。

三、比赛形式丰富多彩

中国红歌会的舞台提倡百花齐放,通过众多特殊形式的设置,使红歌会的播出让人期待。2010年红歌会演唱形式有独唱、对唱、组合唱、小组唱等,演唱风格有美声、民族、通俗等,演唱方式有清唱、表演唱、伴舞唱等。在具体的每场红歌会上,有优美的演唱、精到的点评、视频题播放、红色知识竞答、专家的知识解答、英雄事迹视频等,可谓色彩斑斓。今年中国红歌会的舞台上还出现了许多红歌新唱的表演方式,如彝组合自编的新颖的“歌伴舞”、“红老外”伊恩演唱伴上贴切多变的表演动作等,都令评委和观众赞不绝口。尤其是8月29日3进1收官之战的比赛,把“帮帮唱”、“红色问答”、“守擂攻擂”、“红歌点唱”、“串串烧”等多种形式和环节融会贯通,使观众体会到红歌比赛确实是实力的较量。

四、比赛内容新颖别致

红歌会的比赛内容包括红色歌曲演唱和红色历史知识竞答两大部分,大打“红色”牌,深掘红色历史资源。

第一,演唱歌曲内容以红歌为主旋律。红歌主要是指红色经典革命歌曲,如红军歌曲、抗日歌曲、解放歌曲、社会主义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的各类健康进步歌曲,还包括世界各国革命经典歌曲。其实红歌的范围就是一切积极健康向上的歌曲,这当然也包括新时代的健康通俗流行歌曲。这其中有《送郎当红军》、《东方红》、《南泥湾》、《延安颂》、《新四军军歌》、《太行山上》、《游击队歌》、《中国人民军歌》等脍炙人口的红歌,还有体现新时代特点的健康通俗流行歌曲,如《春天的故事》、《为了谁》等。

第二,增设红色历史知识答题拯救环节,使红歌比赛不仅是演唱比赛,还是红色知识的比赛。在7月的“红歌复活赛”和8月的“红歌英雄汇”10进8的两场比赛中,请到了著名军旅作家王树增作为综合素质考核的现场评委,进行红色历史知识的问答解读。这是最直接的弘扬红色主旋律的新方式。比赛中这一答题拯救环节不只是选手的“救命稻草”,它还成为电视观众直接参与红歌会的一个通道,既有趣味性、挑战性,还有明星聚集效应,使得中国红歌会更有可看性。

五、比赛赛制灵活合理

从比赛的赛制来看,首先,2010年的红歌会赛制灵活,如在评委的建议下灵活增加了“红歌复活赛”, 让杨洋和冯寅夕君成功“复活”,拿到悉尼通行证。又如在全国哀悼日的第二天,红歌会导演组灵活应变,特意策划了一场以“为舟曲加油,为中国加油”为主旋律的比赛,红歌会凝重的现场气氛唤起了人民对舟曲遇难同胞的哀思;其次,赛制科学合理。如“红歌突围战”赛制是分四轮进行,其中第一轮为120进50的比赛,共分五场进行;第二轮为50进30,分两场进行;第三轮为30进20;第四轮为20进10,分两场进行。在十天时间里,从120强直拼到十强。而每一场比赛又采用多轮赛制方式,即每一场比赛都有几轮不同的赛制,如连续五场120进50是两轮赛制,如第一轮赛制是选手按编号依次演唱,每五人一组,评委根据选手表现给予晋级、待定、淘汰三种评定方式,其后两场50进30红歌突围战又改成更加公平合理的三轮赛制,避免了优秀实力红歌选手因发挥失常而被评委“错杀”。

六、比赛评委阵容“豪华”

2010年中国红歌会评委阵容可谓“超豪华”,红歌会自开唱以来,基本上每场比赛的评委阵容都会“大变脸”。红歌会暑假前的海选赛都是有影响的权威评委坐镇各赛区,通过他们的把关将优秀选手送进红歌突围战。在7月的“红歌突围战”赛场上,则出现了“超豪华”的评委阵容,杨洪基、蒋大为、王佑贵、滕矢初、郭峰等,全都是当今音乐界响当当的大人物。7月31日的“红歌复活赛”又出现了顶级评委阵容,著名指挥家滕矢初、著名词作家阎肃、著名作曲家徐沛东三位大腕坐镇评委席。导演组还专程请来一批专业院校的声乐教授担任大众评审,他们从专业、人气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评。8月16日晚的6进5晋级赛,有来自新华网、新浪、搜狐、凤凰网在内的全国11家知名主流媒体代表组成了现场强大的大众评审团。8月29日的冠军争夺赛,被称为红歌会“四大天王”的阎肃、滕矢初、牟玄甫和万山红,继续坐镇担任总决赛评委,而且现场有来自全国11个省音乐家协会组成的大众评审团,这样的权威评委队伍更能保证比赛的公平和合理。

七、节目受众定位准确

唱红歌心得体会篇8

[关键词]歌曲《九儿》;演唱技巧;情感表现

《红高粱》电视剧改编于我国首个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作家的《红高粱家族》,其主要讲述了20世纪30年代初,女主人公九儿在充满生命力的山东高密大地上,用生命谱写的一段关于爱与恨、征服与被征服,充满生命力的近代传奇史诗巨制。《九儿》作为该剧的一首经典主题曲,给观众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甚至让人一听到该歌曲就会情不自禁地流泪。歌曲《九儿》的创作采用了传统民族调式,能够凸显出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对于该首歌曲的演绎有着不同演唱方法,像人们所熟知的民族唱法、流行唱法等,都赋予了该首音乐作品崭新的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能够向观众传递出不一样的情感。

一、歌曲《九儿》作品分析

(一)歌词内容分析

歌曲《九儿》虽然只有简单的四句歌词,但是却能够给人带来极强的画面感,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哀婉的艺术情感氛围。像歌词中的“田野”“枣花”“高粱”等几个看似普通的名词,却瞬间能够让观众联系到电视剧中的经典情节片段,与女主人公九儿送别的感人画面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完整的送别图。“身边的那片田野啊,手边的枣花香,高粱熟来红满天,九儿我送你去远方。”歌词前面三句所描绘的内容是充满生命气息的自然田野环境,枣花盛开、红高粱满地,这无疑是一种“天地一色”的壮观画面[1],但是最后一句却体现的是一幅爱人之间即将分离的凄凉悲伤画面,无不让人而惋惜。歌曲《九儿》歌词还具有鲜明的艺术层次感,比如在“身边的那片田野啊,手边的枣花香”这两句歌词中,作者通过从身边田野与手边枣花香两种角度描绘,向观众有效传递出了从视觉与嗅觉味道上的不同层次感,能够给人带来一种立体空间感。而身边的田野属于近景,远处的红高粱则是远景,景物描绘的层层递进也能够充分体现出该歌曲歌词创作上的层次感,最终创造出一幅即将要分离的凄凉动人场景。歌曲《九儿》的创作不仅从侧面传递出了电视剧的情节发展内容,同时也真实反映出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原作者利用质朴简单的歌词向人们塑造出了一个勇敢坚强、不畏艰难的女子形象。

(二)曲式结构与旋律特征分析

歌曲《九儿》的曲式结构简洁鲜明,旋律委婉动听,作曲者合理采用变调、重复等创作手法,有效实现了歌曲创作的情感氛围渲染目标,打动广大听众内心。如下谱例1所示,作曲者从主歌开始就采用了清乐调式音阶,一直到乐曲结尾,整首歌创作过程使用了两次变调与重复。在引子部分,作曲者利用唢呐或者小提琴独有音色,为歌曲开头部分的演绎有效打造出了一种凄凉悲伤的艺术氛围,与电视剧剧情发展形成了一致的感情基调。而在主歌创作部分则是延用了引子的b商清乐七声调式,音乐色彩能够给人带来一种哀怨的感觉,在起承转合的四句结构尾音上,则分别落在了商音、羽音、徽音、商音上。歌曲《九儿》的旋律声部与伴奏织体过度变化可以分为三个调[2],在音乐调式上则是一直采用了清乐商调式。而歌曲的伴奏部分则是运用了分解和弦的伴奏织体。

二、歌曲《九儿》演唱技巧分析

(一)韩红演唱版本分析

演唱者在演唱电视剧主题曲时,不仅要关注到音乐内容本身的完美演绎,还需要深入剖析电视剧的背景发展内容,将歌曲演唱与电视剧作品主题表现有机结合在一起。著名歌星韩红在演唱《九儿》这首经典音乐作品时,其有效发挥出自身得天独厚的嗓音条件,以自己独有音色展开了对歌曲《九儿》的二次创作演绎,向听众准确传达出了歌曲中所蕴含的民族小调韵味和民间地方特色风味,给人一种耐人寻味的感觉。韩红在实际演唱这首歌曲过程中,大量采用了真声演唱技巧,这样能够更加符合电视剧主题曲《九儿》的艺术意境特点,充分表达出原作品的艺术文化内涵,并有效凸显出歌曲《九儿》中所蕴含的民间地方风味。韩红在对歌曲《九儿》第一句歌词“身边的那片田野啊”进行演唱时,将重音处理放置于“边”这个字上,以此来凸显出地点环境背景。接着是下行音节旋律,演唱者利用吟唱的演唱技巧进行叙说演唱,最后一个音则是落在“啊”上,以饱满气息支持拖住。演唱者在演唱到第二句歌词“手边的枣花儿香”时,将重音置于“边”和“枣花”这两个词,以此来向听众传递出歌曲的背景画面,而在尾字“香”演唱处理上,演唱者采用了均匀控制气息的演唱技巧,这样能够方便为下一句演唱情绪的转变进行友好铺垫。当歌曲《九儿》演唱到具有点睛之笔作用的第三句歌词“高粱熟来红满天”时,演唱者需要保证五度音程的准确度,促使能够有效支撑住在相同高度音上的气息,以更为坚定的演唱语气落到最后一个字“天”上,演唱者需要融入个人丰富的情感情绪,站在电视剧背景下女主人公“九儿”的角度进行情感传递表达。在演唱到歌曲的最后一句歌词“九儿我送你去远方”时,演唱者需要利用第一人称的演唱技巧方式,以平和的语气进行歌曲演唱[3],并配以眺望远方的舞台表演眼神目光,给人一种期盼而又回忆的寻味感觉。在演唱到歌曲《九儿》的第二部分,虽然说歌词主体没有产生任何变化,但是演唱者需要注意自身情绪的调整变化,让演唱语气变得更为果断而坚定。歌星韩红在演唱第二部分歌词内容时,在声音宽度上做出了有效调整,对于每个歌词字眼都用放大一倍的声音进行演唱,在投入了自身丰富的情感情绪同时,还保留了歌曲原有的民间地方风味和民族情感特色。在演唱到第二部分结尾处的两个“啊”字时,第一个“啊”气息刚落下来,就展开了婉转悠扬的演唱。第二个“啊”字落下来,歌星韩红采用了渐强的演唱处理方式,将演唱声调与情感同时层层递进爆发出来,从而引出了高潮部分演唱的兴奋点,促使听众的情感能够投入其中并产生共鸣。在演唱到歌曲《九儿》最后一部分歌词内容时,音区在主调上移高了五度,对于演唱者来说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需要合理掌握运用好科学的发声演唱技巧,利用情感去带动演唱技术,保障音乐演唱的艺术美感效果。比如,当演唱者在演唱到最后一部分的“高粱熟来红满天,九儿我送你去远方”歌词时,演唱者需要充分体现出女主人公九儿在此时那种无比激动的心情,向听众传递出九儿这个人物与爱人离别之时的深情与悲愤之情。演唱者要让演唱咬字位置偏向于前部,凸显出演唱语气的强力度,这样能够表达出电视剧中九儿这个人物勇敢坚强、毫不畏惧的民族自尊品格。

(二)谭晶演唱版本分析

歌唱家谭晶所演绎的歌曲《九儿》版本,在配器选择应用上不仅充分尊重了原作品的民族性,同时还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创新,将自身独特声音、舞台情感以及气息完美融合在一起,能够给观众带来一种大气磅礴而又细腻柔美的品位感觉。谭晶的舞台演唱风格简约而大气,在我国歌坛上独树一帜,其有效将民族、美声以及通俗三种唱法融合贯通在一起,优化制作出众多经典的音乐表演节目。在演唱歌曲《九儿》这首极具民族音乐特点的声乐作品时,歌曲开端是由极弱的弦乐引出唢呐承担的前奏部分,以其悲凉忧伤的语调吹奏出歌曲的八个小节前奏,确定了整首歌曲的情感氛围。歌唱家谭晶采用了诉说式的演唱技巧进行了主歌第一部分的演绎,在她轻柔平和的诉说演唱下,听众仿佛看到田野就在自己的身边,“枣花”“高粱”等田野景物出现在面前,本来都是充满生机的景物,而在携带忧伤色彩的音乐配合下,为之后的离别埋下了浓重的伏笔。谭晶利用行走式诉说的演唱语气准确传递出了“高粱熟来红满天,九儿我送你去远方”的忧伤之情[4]。在歌曲的第二部分,如谱例2所示,歌曲是由一个小变奏引出来的,变奏过程中出现了弹拨乐器、弦乐以及管乐,在其中最为明显的声音就是打击乐架子鼓发出来的。谭晶在该部分演唱内容处理时,采用了渐强语气演唱方式,将前后层次感充分表现出来。在演唱“九儿我送你去远方”这句歌词时,谭晶对“远方”这个词进行了移高八度的演唱处理,并且还进了延长拖音,以高亢激情的声音情绪去推动现场音乐的表演,促使观众无不被其感染,为其欢呼鼓掌。谭晶针对九儿《歌曲》的演唱极为讲究咬字处理,随着原音乐作品的情感情绪发展时而表现出一种细腻柔美的演唱状态,时而又展现出一种大气磅礴的演唱状态,无论是演唱声音、气息的处理,还是情感的表达都能够恰到好处。比如,当谭晶在演唱到歌曲最后一句“高粱熟来红满天,九儿我送你去远方”时,其情绪变得极为的积极亢奋起来,起音处通过高位置的咬字和身体给予状态和气息的配合,从而有效产生了头腔共鸣。而在“满天”这个词演唱时,谭晶采用了哭腔演唱技巧方式,利用悲伤的声音将音乐推向了高潮。在唱到“九儿我送你去远方”时,又回到全曲最开始的缓慢速度和平和情绪,促使观众的内心回荡在整首音乐歌曲演唱过程中,让人无比寻味。

三、歌曲《九儿》演唱过程的情感表现

歌曲《九儿》的音乐走向是从前期倾诉的语气—行进中感觉—高昂热烈表达九儿内心深处的悲愤之情—离别时的无奈陈诉,整体情感情绪变化有一种首尾呼应的感觉。“身边的那片田野啊,手边的枣花香”,针对这两句歌词的演唱,演唱中需要充分发挥出自身的思维想象力,根据电视剧的主题情节发展情况,联想画面融入自身情感,促使能够让听众感同身受,进入到电视剧中的情境。而在演唱到“高粱熟来红满天”这句歌词时,其音乐旋律会比前面两句歌词更富有张力,需要以更为强烈坚定的语气表达情感。“红满天”字与字之间的转化务必要小,并且还保持往前送气,促使能够产生情感共鸣。演唱者需要站在剧中女主人公九儿的角度,从内心深处表达出自身无比愤怒的情感情绪。“九儿我送你去远方”,该部分歌词需要以第一人称进行演唱陈诉,演唱者要以平和的语气进行表演,同时要透露出一股不忍离别的情感,眺望着远方迟迟不愿意离开前方视线。主歌部分在#c商清乐调式上以一种倾诉的口吻展开情感传递,这样有利于将广大听众拉入到本剧故事情境中,同时为后面的音乐情感情绪表达做好铺垫准备。歌曲《九儿》的主歌重复部分旋律转到#f商清乐七声调上,虽然说歌词内容与音乐主旋律都没有产生任何变化,但是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需要表达出来的情感情绪却要有所不同。在第二部分歌词演唱过程中,演唱者展现出来声色与气息都要做出相对应的调整,演唱者需要将咬字力度与气息振动幅度都放大,促使情感传递层层递进。此时,演唱者的状态必须变得更为积极主动起来,要将自己当成电视剧中的九儿角色,即便是要面对现实与爱人分离的局面,心中仍然会抱有一些希望和期盼。在该部分歌词演唱中,演唱者要更为深情,注重凸显出声音的流动性,主歌反复以翻高八度结束,紧接着再进入到副歌部分[5]。歌曲《九儿》副歌部分作为整首音乐作品的表演高潮,原作者将传统民族七声清乐调的旋律与现代化西方乐器结合在一起,能够凸显出鲜明的特色音乐风格。该部分歌词是对主歌后半乐句的反复,演唱者在音高处理上要上升五个度。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需要表达出剧中女主人公九儿内心那种悲愤激动的情感,将离别之际的不舍、伤心以及无奈等复杂情绪通通表现出来。第三部分的“九儿我送你去远方”这句歌词演唱,演唱者需要联想到电视剧中女主人公九儿孤身一人故意将敌人引开的画面,以坚定激昂的语气进行演唱,有效呈现出九儿那种勇往直前、毫不畏惧的民族自尊品格。在歌曲《九儿》的结尾处,演唱者需要将情感处理进行慢慢收回,无论是演唱气息控制,还是演唱声音的处理都要回到最初的演唱感觉,整体演唱情绪是一种悲痛、回想以及盼望的心情,算是呼应剧中九儿的命运结局。总的来说,歌曲《九儿》这首歌的情感表现需要演唱者以第一人称进行表达,利用自身的演唱技巧展开剧中人物情感的表达对白,将个人情感融入到歌词内涵倾诉传递中,情不自禁地将自己当做成剧中的女主人公九儿。在歌曲《九儿》演唱过程中,演唱者自身的投入状态与情感表达是演出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韩红与谭晶所演唱的《九儿》之所以能够得到大量观众的认可和支持,就是她们带着满腔热情和内心真挚情感,针对每句歌词中的动词和形容词都进行了着重描绘。比如,韩红与谭晶在演唱到“身边的那片田野啊,手边的枣花香”这两句歌词时,“身边的”“手边的”的两个词都极为注意语气的把控强调,演唱过程利用了大线条的用声和细腻的情感表达。

结语

唱红歌心得体会篇9

台湾流行音乐女歌手。上世纪80年代因在PUB驻唱而闯进乐坛一发不可收拾,并因一直秉承浑厚、低沉的嗓音,有“PUB女王”之称。出道代表作《不只是朋友》(1990),但她真正被内地观众熟知,是那首《没那么简单》(2009),如今,她携带新专辑《如果能…重来》(2010)开始在内地全面宣传。20年的音乐历程,让乐坛对这个女人心生疑惑又不得不产生兴趣。过去的二十年里,她在本该辉煌的1990年代,辗转流离在三家唱片公司,发片量不尽如人意,当时光流逝,青春不再,她却越战越勇,转签华纳唱片,在接近知天命的年纪翻红了自己。

内地人熟知黄小琥,几乎是在2005年超级女声选秀上,李宇春唱出那首《我的心里只有你没有他》,原唱者是黄小琥。而此前,黄小琥在台湾的影响力,也并不算大。谈名气,她比不上和她出道经历相同的潘越云、苏芮,但论坚持的气势,黄小琥不输与她同龄的其他歌手。综观上世纪90年代的台湾乐坛,如黄小琥这般连续出三张英文专辑的女歌手,屈指可数。在刚刚揭晓的“华语金曲奖”十佳专辑中,黄小琥的《如果能…重来》名列第一,压倒萧煌奇、许巍、吕方。即使,现在很多年轻人听黄小琥的歌,只是为了感情疗伤,并不在意她是谁,她的嗓音如何,以及她经历了如何的岁月。

刘倩

驻北京记者

新鲜的乐坛老将

“我就是想让大家觉得黄小琥不是一个偶然,黄小琥的歌是有一定水准的”

“有时候危机就是转机,看你怎么去想”,黄小琥的这句话似乎是作为两个身份说的:既是一个辗转歌坛的长辈,又是一名刚进入华纳的新人。在这之前,她不能算红,却把不少歌曲唱红,但她自己并没有上升和出众。很多人知道她1990年的《不只是朋友》,却很少人知道她1996年的《午夜的单人床》。在这之后,黄小琥有很长一段时间,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只有从陆陆续续面世的一些精选和现场专辑中,才能感受到,乐坛还有一个叫黄小琥的人。在她之前的台湾歌坛,有蔡琴,之后有张惠妹,华语乐坛并不缺少情歌,也不缺少唱情歌的嗓音,却缺乏歌唱岁月的心情。在阔别乐坛20年后,黄小琥这个不新的嗓音,凭借《没那么简单》,走上了一条“攻心情歌路线”的成功翻红路。

南都娱乐:怎么看待你的翻红?

黄小琥:翻红,那就翻红啊,因为不红时,我也是这样过。在PUB也好,到现在受关注多了,通告多了到处跑也好,我还是在做一个歌手该做的事。在做《简单/不简单》这张专辑的时候,真没想到反响那么好,就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没想到,唱动了歌迷。

南都娱乐:不红的时候是什么时候?

黄小琥:就是我来内地机会比较少的时候。就算是来,也没有那么多媒体,那段时间在台湾我也很少有机会上电视节目,也没有常常接触到很多媒体朋友,所到之处也不会有人太在意。在这段时间,我也没有悲观丧气,我还是每天在唱歌,当一个快乐的歌手,因为,真的只有去快乐,不然怎么办?现在大家觉得,《没那么简单》红了,真的谢谢大家喜欢这首歌,我也感受到这种喜悦,但也不会因为这样就觉得日子就要变了,能红多久,都是未知数,我只能说继续秉持着唱好歌的原则,一直唱好歌下去。

南都娱乐:这张专辑名为《如果能…重来》,是对你翻红历程的一个诠释或者是声明吗?

黄小琥:《重来》是蔡健雅的一首歌,只是因为是主打歌,所以放在了专辑的名字上,谈不上声明什么。我倒是很感谢蔡健雅,把这么好的歌拿来给我唱。包括之前《没那么简单》的创作团队,没有好的歌,也没有现在的翻红。还有,我说得最多的是,感谢媒体和歌迷的支持。

南都娱乐:现在这张专辑呈现出来的状态,算是走过半生的一张满意的成绩单吗?

黄小琥:没有想过要打分数,我觉得分数是其次,只是会问自己有没有尽心尽力投入到这张专辑中,答案是,我的确出全力了。像我这个年纪的人,大家对一件事的专注度,或者大家是团结一致的,真的很不容易。不自信地讲,希望媒体朋友多帮忙,希望把这张专辑通过媒体让更多的人知道。

南都娱乐:不担心外界对你走老路的质疑吗?

黄小琥:对我来说,对唱片公司来说,都是一个新的开始,虽然距上一张《简单/不简单》很短,仅仅13个月,但我觉得我们真是一步一个脚印在走,在做这张专辑。我就是想让大家觉得《没那么简单》并不是一个偶然,黄小琥也不是一个偶然,黄小琥的歌是有一定水准的。我希望做到这样一个程度,就是大家舍得花钱会去买碟,甚至以后有演唱会,都会买票去听,还有,就像你刚才讲的⋯⋯(翻红?)对。

南都娱乐:你现在快50岁了,但大家在你走过半生的时候说“新的黄小琥”来了,怎么看这个称呼?

黄小琥:我觉得我的确还没那么老啊。因为从上一张专辑到现在,其实一直在尝试新曲风,一些朋友可能比较专注在我一年赚多少啊,我的爱情啊什么的,我发现我的歌迷现在不太会去关注,或者说希望在音乐上和我分享我的哪一部分,这个挺遗憾的,提的问题也都是关乎感情表面的一些问题,我真的希望我的歌迷能够真正用心听了我的歌之后,从歌里延伸出来问我一些问题。新的黄小琥,其实还好吧。

南都娱乐:但你这种良好的心态,在乐坛也有说你“不进取”的声音。

黄小琥:什么是不进取?有的歌手希望尽量地曝光,让大家知道他的存在,如果说这是一种进取的话,这些进取的方式可能千奇百怪。我希望我是通过我的歌被大家知道,而不是通过我仅仅是作为一个人,我这个人去做什么事情,或和什么人产生关系来获得关注。如果歌红人也红,那当然是最好。按我以前的个性,除喜欢唱歌还是喜欢唱歌,能红,或者不能红,红了又能红到什么程度,那都是我的命。那现在这些可能说都改变了,通过《没那么简单》。我这次来内地宣传,也是希望让内地的朋友更了解我,能知道真正的黄小琥是个什么样的人,并不是看起来很严肃的那个黄小琥,也不是那个只会卖弄嗓音的黄小琥。我一点也没有偷懒,也不想偷懒,但是我的档期都是我经纪人在排,我只是唱歌,做不了别的。我现在的愿望当然还是继续会唱好歌,也希望很密集地和唱片公司合作。

南都娱乐:你一路走到现在,也经历了几家唱片公司,你觉得你的星路顺吗?

黄小琥:我的星路其实是蛮坎坷的,从可登唱片,到喜马拉雅唱片,到SONYBMG,再到现在的华纳,才好了。但当我碰到低潮时,我还是唱歌,只是舞台没有那么大。我想说,不是每个人都可以一夜成名的,我深切地知道这个道理。一夜成名之后,能保持多久,没有人知道,去想这些问题其实很徒劳。我只能选择一直唱下去。我能想到活跃或者是宣传自己的办法,也就是和歌迷互动。

南都娱乐:最艰难的时候没想过放弃吗?

黄小琥:没有,还真的只是在唱歌,我只是没有在媒体面前露面而已。但并不表示我去干别的了。包括我去做评委,别人叫我“灭绝师太”,大家怎么说我,真的只是一个称谓。

从PUB女王到疗伤天后

“我一定要一开口就能抓住所有人的目光”

1982年就开始在台湾各大夜总会、餐厅驻唱的黄小琥,8年后获得了在一张合辑中开唱的机会。随后她参加歌唱比赛,进一步走进唱片公司的视线。陈珊妮曾这样评价黄小琥的LIVE:“其实黄小琥在台上是很稳的,包括她所有的互动性,不见得是那样子夸张的一个,或是只是那样表面的动作。”当被歌迷问到“有这么多年的PUB驻唱经验,上台时还会紧张吗?”,黄小琥最直接的反应是“就算是麦当娜都会紧张啊”。事实是,在她发行第二张专辑《分不到你的爱》的第二个月,她开始重回PUB演出。

南都娱乐:不少乐评人说在黄小琥的歌中都听到了寂寞,和你在PUB的经历有关吗?

黄小琥:其实乐评人怎么说,每个歌手都有每个歌手的特色,我在某方面比较喜欢做自己,我不太喜欢去模仿或是怎么样,我在PUB的演唱方式本来就是很放松很随意的。说到寂寞,可能也是和PUB的那种调子有关,大家在PUB里,其实找的就是那一种感觉。实际上,每个人都应该去找出自己的路,自己的特色,而不是一味地走在别人的后面。

南都娱乐:PUB驻场时期,带给你最受用的一点,你觉得是什么?

黄小琥:当然是坦然和应对力。这些都是时间的历练带给我的,我在PUB唱歌,有人不我,有人很安静地听,有人会给掌声,什么样的人都有。我当时唯一的想法,就是告诉自己,我一定要一开口就能抓住所有人的目光,随便哪一首歌都行,只要肯练。很多东西真的都是练出来的。也有人问我,怎么就能一开口就抓住所有人的目光,那我只送他一句话:“你去练就知道了”。

南都娱乐:你现在还会回到PUB唱歌吗?

黄小琥:当然会。PUB已经是我生命的一部分。人生无常,所以我觉得,时间是很好也是很微妙的一个东西。我是双子座,大家都觉得双子座会善变,但我的善变是在舞台上,而不是生活上,舞台上唱歌的时候我会即兴,有时候会突然想改变这个音律,唱出不一样的感觉,这可能也和我在PUB的经历有关。在PUB唱歌是我生活的重心,我不会说因为红了,PUB生活就在我生活中消失了。

南都娱乐:PUB其实也是需要激情的一种形式,你有放纵的时候吗?比如说音乐上需要你去作一些热烈的反应的时候,你会怎么做?

黄小琥:首先,我不会去喝酒,我任何的一个LIVE也好,演唱会也好,我都不会借助酒精来帮助我释放。再一个,我觉得自己独处的时候,是最好的方式。比如说我开演唱会,正式开演前十分钟,我会选择自己独处,谁都不要接近我,我需要好好地沉淀,才会更好地爆发。

南都娱乐:很多人说黄小琥,歌词里展现出来的黄小琥,其实是一个女权主义的人?

黄小琥:我的歌,虽然是以女人为主,但我不认为这是女权,我觉得每个人都很重要,男人女人都一样重要。大家说男人,只会说大男子主义,为什么当女人有一些主见的时候,就变成了女权呢?可能是因为我本身是女人,所以我会觉得女人很重要,一定要把自己照顾好之后才知道如何与别人相处。

南都娱乐:有人说你是疗伤天后,你同意吗?大家关注的都是你歌里的内容,而不是歌本身。

黄小琥:其实我觉得歌的内容被关注也很自豪啊,能够去影响人甚至指导人,我觉得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像现在也有很多朋友来问我感情的问题,好像我是一个情感专家一样,我也都会一一去耐心解答,因为我觉得每个时代感情都会去重演。歌的服务本身就是这样。其实唱情歌的人有很多,比如蔡依林,她也唱很多伤感的情歌,但是为什么大家没有叫她疗伤歌手,包括很多的年轻歌手,也都是以情歌、慢歌为主,那是不是所有唱这类歌曲的人,都会被称为疗伤歌手呢?事实上没有。所以我觉得,也许是我一贯的坚持,一贯的曲风,从歌里透出的那股气,还有我的音乐经历,让大家会这么定义我。

40岁的情感

“我觉得爱是没有逻辑的,爱就是爱了,哪有什么为什么呢”

去年黄小琥来内地宣传《简单/不简单》时,曾漏口称“后悔结婚”。她过去的情感经历,也从未向歌迷和媒体提起过,不管是在台湾,还是大陆。大家只知道她有过一段婚姻,及一个二十出头的女儿。她单身很多年,但不忌讳谈自己的单身,并一直在做着单身情结的音乐。休息的时候会开车出去转转,想做饭就做饭,累了就邀三五好友打牌放松娱乐。喜欢喝茶,限于花茶。钟爱咖啡,尤其偏爱拿铁。不常常笑,不是吝啬笑,而是精力有限。她还在意歌迷是不是会买她的正版CD,这个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台湾女歌手,很珍惜现在的宣传机会,也很感谢现在所拥有的一切。至于感情,她善于倾听,但涩于诉说,有所期待,但无所求。

南都娱乐:现在很多二十岁左右的人,在听你一个40多岁的人唱情歌,怕不怕大家觉得有代沟?

黄小琥:我觉得是我的音色比较温暖,也有人解读说是比较低沉沙哑,可能这种声音比较能抚慰人心,特别是晚上睡觉以前,这样的声音听起来会比较舒服。其实我也在不断地学习,比如从我女儿身上,我就会说去了解看现在的年轻人在想什么,在唱歌中,情感和技巧来说对我同样重要。可能是我不断去进取、去获知的原因,大家不会觉得有代沟。

南都娱乐:你自己碰到感情问题的时候会怎么样?

黄小琥:还是那两个字―唱歌。有时候会打打小牌,而且我打牌的节奏还蛮快的,如果别人出牌出慢了,我还会催。我还会自己开车去兜风,除了唱歌,也会听歌。边听边学习,还边练功,我喜欢的歌也会去学唱,会去学唱不同的曲风。其实这些在我PUB驻场时期就已经形成了。

南都娱乐:不会去和好朋友交流和诉说吗,或者表现在歌里?

黄小琥:几乎不会去说,可能和我的性格有关,双子座嘛,有些事就自我消化了。有人问我各种感情问题,我会给出我的建议, 也有人问姐弟恋的问题,我觉得爱是没有逻辑的,爱就是爱了,哪有什么为什么呢,就算是母子恋,也是爱啊。

南都娱乐:爱情在你生活中的比重占多少?

黄小琥:比重问题,我觉得假若没有感情,生活要过,有感情,生活也要过。这是我对自己感情的态度。

南都娱乐:平时和女儿是怎么相处的?你的感情观会不会影响女儿?

黄小琥:我们相处得很好,她带男朋友回来我都会把关,我个人的感情观是我个人的,但是我和所有的妈妈也都一样,只要女儿开心,我不会过多去干涉,但基本的把关我会去做。

唱红歌心得体会篇10

关键词:红歌 大学生 教育功能

    中国红歌指的是中国红色歌曲,包括战争时期的红军歌曲、抗战歌曲;和平时期反映社会主义建设,人民生活安定的健康歌曲、进步歌曲。红歌最早起源于1914年的五四运动,在尽九十余年的时间里,分别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三个阶段。时代赋予红歌特殊的历史使命和时代意义,与其他歌曲相比,它有着更为丰富的艺术特色和时代特点。无论从道德教育还是审美教育方面,对于当代大学生,了解、学习中国红歌有着重要、深远的教育意义。

一、 道德教育功能

    自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质的提高,但与此同时,社会上反映出的道德价值观上的缺失不得不引起我们的觉醒。作为祖国未来的当代大学生们,不能在快餐文化的充斥下,遗忘中国历史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唱红歌,不仅可以增强社会凝聚力,还可建立积极、正确的人生态度,有着很强的道德教育功能。

1、红歌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爱国主义精神有不同程度的淡化和流失,作为高等教育,不光要培养学生们的专业素质,更要大力弘扬和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红歌蕴含着丰富的内涵,是我们重要的精神食粮。欣赏、传唱红歌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手段,比起传统、枯燥的说教方式,旋律优美的音乐,鼓舞人心的歌词更易于表现学生们的情绪和内心感受,抒发情感,从而学习效果显著。所以,红歌作为独特的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手段是其他任何方式都不可替代的。

2、红歌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道德情感

    高等教育不光要培养学生过硬的专业本领,更要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思想道德教育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中,仅靠传统的教育方法难免会让学生感觉枯燥、乏味,难以收到实效,以红歌为媒介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将抽象的道理用一段段形象化的歌词,伴上优美的旋律娓娓道来。通过欣赏、演唱红歌能有效地唤起大学生们的情感体验,不仅克服了传统思想教育的强制性,还可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风貌,受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3、红歌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团队精神

   当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自我意识、个性比较强,往往缺乏团队合作的精神,而唱红歌多是整体和谐、相互协作的集体合唱活动,合唱要求的是各个声部的紧密配合,通过指挥达到整体的协调与统一,任何个人的表现都会影响到整体效果。通过合唱红歌可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的文化艺术活动中,受到集体主义教育,增强集体合作意识,培养集体荣誉感与团结友爱的合作精神。

二、审美教育功能

    音乐的审美教育通常是在人们不知不觉的状态下展开的,在受到音乐作品美的熏陶的同时,精神也得到了净化。红歌是中国革命的各个时期的真实写照,无论是歌词还是旋律都能使人们得到艺术的熏陶,它通俗易懂,有着崇高的审美内涵,通过欣赏、传唱红歌不仅能让我们了解中国革命的历程,唤起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推崇,还可以让我们感受不同时代的气息,给人以激情和力量,从而提升当代大学生的精神文化审美境界。

    早期的红歌主要是传播革命真理,激发广大人民的觉悟,增强无产革命者的斗志及必胜的信念,如表现当时广大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及反帝反封建革命决心的《五四爱国纪念歌》、表现无论何时何地,为了捍卫中华民族的尊严,中国人民所表现出的坚强斗志与不屈精神的《义勇军进行曲》、凝聚着中华儿女血泪,激励人们奋力抗击日寇的《松花江上》等作品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红歌的经典之作。欣赏、传唱这一时期的红歌可以让人们感受革命岁月的风云激荡,感受革命先辈们崇高的精神境界,激发大学生们爱国激情和民族自豪感。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红歌,如有“第二国歌”的《歌唱祖国》、慷慨激昂、意气风发、豪情满怀的《我们走在大路上》、描写新中国成立后人们幸福生活的《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我为祖国献石油》是一首歌唱石油工人的歌曲,作品表现了石油工人气壮山河的豪迈气概,为祖国的石油工业建设天不怕、地不怕的豪情壮志。这一时期的红歌既有表现大爱,体现乐观进取、吃苦耐劳的大我精神的歌曲,也有表现青年人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携手朝着共同目标前行的歌曲,这些歌曲中体现出的宝贵精神是我们新时代社会发展所迫切需要的精神文化食粮。

    音乐能陶冶人的情感,净化人的思想与心灵,从而使人的身心得到和谐发展,精神境界得到升华。一首红歌就是一段历史,在欣赏、传唱红歌的过程中让大学生从中汲取丰富的精神营养,唱着一首首红歌,传承着一种红色精神,能够激发当代大学生对远大目标的追求。音乐的审美教育功能对社会的影响及其深远,音乐能把千锤百炼、高度发展的社会理性凝聚呈现为明显直观、灵活多姿的感性形式,因此它在提高人的审美能力的同时就能给人以教育,不仅能很好的促进对智力的开发,而且有助于培养各种非智力因素。红歌不仅具有其他音乐元素同样的教育功能与价值,而且由于红歌是对中国主流文化、红色经典的发扬与传承,无论是从歌曲的旋律还是歌词中都能使当代大学生感受到革命岁月的风云激荡,现在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从而激发起他们的民族自豪感、爱国热情以及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因此,红歌具有更加积极的审美教育功能。

参考文献:

[1]上海音乐出版社.音乐欣赏手册[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81: 19.

[2]“红歌”的美育功能、美学特质及其时代意义.李云洁[J]理论视点.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