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控导论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07 02:13:57

测控导论论文

测控导论论文篇1

关键词:连续梁;悬浇;施工工艺;关键技术

Abstract: based on the high-speed rail bridge deformation monitoring in the proces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large bridge construction experience, summed up the high speed railway suspended pour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n construction of continuous girder bridge, and the key technology of for some construction made a detailed introduction. Including detection method for construction, monitoring stations arrangement and observation method is introduced and the control of the linear beam body, etc made some reviews, expectations for later engineering can play a guiding role.

Keywords: continuous beam; Suspension pour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The key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U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1 施工监测方法

1.1 施工监测理论

实际工作监测理论是指通过施工控制理论与方法严格控制和调整连续梁在施工的每一个阶段[1-4]。通常情况下,理论计算应与实践相结合。通过理论计算得出连续梁施工中桥梁的变形,包括梁所受内力作用、梁体所受挠度、梁墩的沉降量等等;通过实际检测,可以得到施工过程中的一些关键控制参数,如主梁线形、主梁应力等等。分析理论与实测参数之间的误差,从而来指导实际施工过程,并采用合理的方法来控制。

进行施工监测流程:首先对现场安装实时监测体系,得出实时监测值;与此同时,对于现场进行相关实验验证,通过实验得出现场测试参数。比较这两组参数,再进行参数识别与修正,得出施工控制参数。通过设计方案,按设计参数通过相关理论计算出施工参数,与测试值进行对比分析,并进行分析和修正,最终确定下阶段的施工资料,指导施工。

施工监测的原则为:第一、根据相关连续梁的实际施工特点,来确定实施监测;第二、实施监测所需要测得的主要参数为桥墩的变形和梁体内力两个方面;第三、施工阶段不同对于监测的侧重点不同,最开始进行桥墩施工时,所需要重点监测的是桥墩的内力与变形,同样的,梁体施工过程主要是监测梁体。

施工监测的内容主要包括:其一、控制前期理论分析。即通过理论来模拟连续梁的施工全过程,得出各施工阶段下理论的结构预期状态,计算分析出理论上各施工阶段的变形和受力预期情况;并对施工误差进行相关理论分析,确定出理论上减小误差的施工方法,整理出内力与变形的调整方案。其二、现场测试得出实际参数。根据实际施工情况,设计相关试验,以一个尽可能真实的环境来模拟施工,得出现场测试的数据,通过这些数据所得参数与第一步的参数比较,综合分析,使得施工控制与实际情况相符。其三、施工过程的实时监测。主要监测数据为变形特性和力学特性,通过监测进行反馈分析。其四、实时控制分析。对于上面三步所得到的数据进行整体考虑,结合实际施工环境,制定出最有效的施工方案。

当遇到实际测得参数与理论参数偏差较大时,应立即检差施工流程,看是否是施工过程所导致的较大误差,在则进行理论分析指导,综合考虑,协助施工方一起解决问题。

2 监测方法与检测点布置

建立现场监测网

通过现场勘测,确定出现场控制点,以现场控制点为基础,组成监控网络。监控点的布置原则是连续梁的每段桥梁都必须布置两个及以上监测点,原则上为三个不在一条直线的三个观测点。使用全站仪对每一个观测点进行观测控制,保证整个观测网络的稳定性。观测频率依据施工情况来定,开始施工时,需要进行每天监测,施工完成之后,时间间隔可稍微长些。监测网的等级要求与监测距离有关,一般来说,平面控制网监测按一级标准实施监测,高程控制网监测使用二等水准技术进行检测。

布置监测点与检测要求

目前连续梁的施工大都采用悬臂挂篮技术,这种施工方法的监测点一般布置在挂篮上的主梁以及底篮所浇筑梁体上,通常情况下,梁体的监测点位于梁体的端部与梁体中部位置,特殊情况下依据具体情况而定。现浇边跨的观测点主要布置在两侧梁体、腹板与底模上。对于梁体的监测主要采用钉入式的方式布置监测仪器,端部布设点设置在实际端部的50cm处,防止脱落;中间的布置点尽可能布置在中轴线上,防护墙的内外各布置2个;腹板上的布置点主要作用是验证梁体两端是否发生扭曲。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梁体每施工一段,就要进行及时观测,开始的观测点应该多设置几个,对于腹板的翼缘处设置辅助观测点,监测各阶段施工。

3 梁体的线性控制

为了保证通过线性理论的计算值能够直接指导实践,对于梁体的各种因素必须要综合考虑[5],综合识别修正梁体的一些参数,设置合理的梁段立模标高,对于梁段立模标高的定义公式如下:

式中:表示梁段立模标高;

表示第i段梁体的设计标高;

表示其他梁体自重对于第i段所产生的挠度值;

表示由于张拉预应力对于第i段产生的挠度值;

表示由于外界因素(收缩、徐变)对第i段所导致的挠度;

表示梁体上的活荷载值对梁体所造成的挠度;

表示梁体所受机械重力所导致的挠度;

表示挂篮变形值;

表示温度的修正后的挠度值。

通过上式,可以看出梁段的立模标高的影响因素,分别为自身影响因素与外界的影响因素;因此对于实际情况下,应当综合考虑各种外界因素,对于理论值进行及时修正。

实践表明,对于张拉预应力值、管道的摩擦系数值以及温度应力所导致的徐变值等等都与设计值有较大偏差,这种偏差所导致的挠度计算值偏差也会很大,因此在实际工程施工过程中,因对这些关键性因素格外注意。

4 温度影响与观测对策

对于一些受日照情况好的桥梁,其混凝土凝结时间会比较短,因此前期对这种桥梁的监测频率要比较高;与此同时,有些地段的日夜温差较大,对于混凝土结构的变形影响就会比较大,因此这种情况应当每隔一个小时进行一次观测,若发现混凝土由于热胀冷缩导致桥梁结构不稳定现象,应及时采取措施补救。

结束语:对于悬浇连续梁的施工过程,没有真正能够知道实践的施工工艺,在施工过程中,各种外界影响因素都会有所不同,因此根据经验来进行即时的指导显得非常的重要,对于桥梁的检测手段与检测频率也需要综合考虑当地的各种因素,选择最适合的施工方法。

参考文献

[1]孙树礼.京沪高速铁路桥梁工程[C]//2008中国高速铁路桥梁技术国际交流会.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8.

[2]刘名君,曾永平,戴胜勇,等.客运专线无砟轨道悬臂浇筑连续梁线形控制探讨[C]//2008中国高速铁路桥梁技术国际交流会.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8:373-377.

[3]张文建,郑景文.京津城际铁路大跨度连续梁徐变及线形监控[C]//2008中国高速铁路桥梁技术国际交流会论文集.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8:390-399.

测控导论论文篇2

关键词:测量管理体系,期间核查,舒沃特控制图

 

(一)引言

计量管理部门对在用计量标准及测量设备在相邻的两次检定或者校准间隔内对其稳定性进行核查。目的在于使其保持良好的置信度的检定或者校准状态,防止由于出现失准而导致量传失准,并缩短失准后的追溯时间,以确保量值准确统一。

采用内部质量控制图来描述期间核查结果,可以标明测量过程是否处于统计控制状态之中,而且有助于测量模型的建立以及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同时,也为实验室认可机构考核提供重要依据。

(二)测量管理体系期间核查

通过测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公司企业,为了保持测量设备良好的置信度的检定和校准状态,防止由于其失准而导致量值失准,并缩短失准后的追溯时间,以确保量值准确统一,应更好的做好期间核查工作。论文大全,测量管理体系。期间核查结果控制图的制定和运用,是对测量过程的状态按照预防为主、科学合理、经济有效的原则进行控制的手段。控制图能够提供异常原因存在的信息,便于查明原因和采取纠正措施,以达到测量过程受控的目的。采用舒沃特控制图来描述期间核查结果,可以表明测量过程是否处于统计控制状态中,而且有助于测量模型的建立以及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同时,也为实验室认证和机构考核提供了重要依据。

(三)舒沃特控制图

核查标准

期间核查用到的核查标准是单个或一组计量器具,日常并不用于检定或校准工作,主要用于期间核查。所以,对核查标准的技术要求是其量值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管理要求是易于控制,以满足正常的期间核查或测量过程有疑点时随机核查。期间核查的时间间隔取决于对测量过程控制的情况,每次核查重复测量次数n决定于控制图的类型喝实际条件,而不一定于相关检测规程、校准规范所规定的重复性次数相同,通常要较多一些。至于期间核查的时间间隔,在达到控制状态前可较短,即期间核查组数m较多,而达到控制状态后可以延长,。组于组时间间隔并不要求必须均匀。

舒沃特控制图

内部质量控制图大多数才用舒沃特控制图。舒沃特控制图包括平均值、极差R和标准偏差S三个控制图。大多数只使用平均值和极差R两种控制图即可。

平均值控制图:主要用于控制过程的系统影响。每次核查时都应对被核查标准进行n次测量成为一组。取n次测量平均值为本组核查的结果,一般每组内测量次数n=3~6次,共核查m组。将各组核查的结果i,按时间顺序画在控制图上,就是平均值控制图,简称图。

极差R控制图:主要是对n太小时(n<10时)才使用。同一组测量值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称为极差R。同样,将所得到的极差值R i,按时间顺序画在控制图上,就是极差控制图,简称R图。

标准偏差S控制图:单次测量结果i的试验标准偏差S控制图用于检验测量过程的重复性,。一般的,当n>10时,按贝塞尔公式得到S。当n<10时按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和表示》4.4条介绍的极差R除以极差系数C的方法近似的评价得到S,即S=R/C。将所有得到的标准偏差值S i画在控制图上,就是标准偏差S 控制图,简称S图。

一般只使用平均值和极差R两种控制图。

舒沃特控制图的绘制

历时13个月对一等克组砝码标准装置中的200g砝码实施期间核查。核查标准采用二等200g,不锈钢实心体砝码,核查标准属实物量具,故其计量性能稳定,并且按照体系要求给与控制。所选的核查标准不做量传用途,仅用作核查标准。论文大全,测量管理体系。

核查方法依据现行JJG99-1999《砝码》(试行)检定规程中的规定的单次替代衡量法。

每组内测量次数n=6,核查组数m=20。核查数据表见表1(其中数据为200g砝码的修正值,单位为mg)。论文大全,测量管理体系。

建立控制图之前,首先要确定测量过程的过程参数。其中包括、、。在被控制的测量过程中,预先对选定的核查标准(200g二等砝码),进行了m=20组重复测量,以便充分暴露测量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如温度、湿度、气压、气流扰动和使用测量的天平状况)的变化。由每组的测量值可以得到算数平均值、极差R和标准偏差S。论文大全,测量管理体系。论文大全,测量管理体系。再由各组的i,取得算数平均值,,由各组极差Ri去算数平均值得到,同理得到。

表1

过程参数

过程参数、、分别是平均值、极差R和标准偏差S控制图中的极限(中心线)CL。

当每组测量次数n(本次n=6)相同时,分别为

==0.805(mg)

==0.07(mg)

==0.027(mg)

控制极限

按照国际标准ISO8258:1991“舒沃特控制图”上述三种控制图的控制极限可按表2确定(控制图上限-UCL;控制图下限LCL)。表2中的A、D、B分别是求统计量、R、S控制极限时与测量次数n有关的控制极限系数,可查表3得。

表2

表3

图:n=6,查表3得A2=0.483

UCL(上限)=+ A2=0.839 mg

LCL(下限)=- A2=0.771 mg

R图:n=6,查表3得D3=0.000,D4=2.004

UCLR(上限)=D4=0.15mg

UCLR(下限)=D3=0.00mg

S图:n=6,查表3,得B3=0.030,B4=1.970

UCLS(上限)=B4=0.053mg

UCLS(下限)=B4=0.001mg

绘制、R和S图

从图1可知一等克组砝码标准装置(200g)处于稳定的正常工作状态,未见异常。若图中的点落在控制极限外,即为异常,应即刻查明愿意,以便采取相应措施,及时排除导致异常的因素。

比较R图与S图,两者神形相似,犹如“双胞胎”。R图反映测量系统的变动性,S图反映测量系统的重复性,其实两者反映的都是测量系统的随机效应。因而当n较小时,只需要绘制-R图即可,这也符合经济性要求。当n≥10时,绘制-S图能更好的表明控制图的作用。实际运用中不必将三个图绘出。

(四)结论

制定期间核查方案,应依据检定规程和作业指导书确定测量方法,并按照统计分析的方法确定一组内重复测量次数n。同时尽可能使所有影响测量过程的因素都有机会暴露出来。核查最好在校准工作运行中进行。论文大全,测量管理体系。为了保证控制的长期持续有效性,机构应当建立期间核查数据库以便控制图的绘制和复查,并随时掌握在用计量标准及设备的工作状态。

【参考文献】

[1]李金海误差理论与测量不确定度评定[M] 中国计量出版社 2007

[2]赵若江现代企业计量工作指导手册[M]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5

[3]ISO 8258-1991 Shewhart control charts[S]

测控导论论文篇3

关键字:预应力应力 线性 监控

中图分类号:TU37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Abstract: Based on practical engineering, the paper analyzes the actual stress and linear control method of continuous girder bridge, theory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analyzes the monitoring technology of stress and linear to the continuous girder bridge, ensure to meet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of stress and linear, Provide guidelines for quality and safety of the continuous beam construction.

Key Words: Prestressed;Stress ; Linear;Monitoring

0引言

近年来随着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桥梁建设也是突飞猛进,但施工安全问题和工程质量问题也随之产生,这导致有了“量”而忽略了“质”,特别是在大跨度桥梁中比较突出。

为了施工质量和安全问题,应力监控也成了一个必要的环节,通过应力和线性监控,分析掌握桥梁内力状况和线性,为施工质量、施工安全、运营的安全性及耐久性的保证。

1依托工程

本文以兰新二线3标预应力变截面连续梁(32+48+32)m为背景。该桥为单箱单室变高度、变截面结构,主墩墩顶3.0m范围内梁高相等,截面中心梁高4.05m;跨中合龙段及边跨现浇段截面中心高3.05m,梁底曲线为二次抛物线,箱梁顶宽12.2m,中支点处宽度6.7m,跨中及边墩支点处底宽5.74m。箱梁砼采用C50预应力钢筋混凝土。

钢束采用:箱梁纵向钢束9Φs15.2mm和12Φs15.2mm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箱梁横向顶板钢束:采用4Φs15.2mm钢绞线,钢材为HPB235。

2监控方案

2.1应力监控

主梁钢筋应力监测测点一般布置在悬臂根部、跨中等应力关键控制截面,以保证能及时反映受监测的连续梁在各阶段的实际应力分布情况。本桥设置在中跨和边跨的1L/4处,每个断面布置6个测点,顶板、底板个3个,具置见下图1

图1:各断面钢筋应力计布置位置及数量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施工中的主梁应变观测是一项长时间的现场监测工作。根据以往的经验,本桥选用某公司生产的J JMZX - 416AT型混凝土埋入式振弦应变计,其观测值较为稳定,并且耐久性较好,适合应力场的长期观测。每个应力计在安装之前都做了详细的标定,如下表1。

表1:钢筋应力计标定表

应力测试是通过测试构件的应变方式来反映应力, 即:б=E·ε。其中: E为构件材料弹性模量; ε为测试应变值。

2.2线性监控

桥梁线形监控是以实际施工情况为依据,通过比较实际观测挠度和理论计算挠度对结构进行监测,通过修正理论模型(理论模型的修正是通过对模型中各相关控制参数的调整来实现的)来消除理论与实际的偏差以便掌握结构的实际挠度,进而达到对桥梁线形进行控制。

3数据分析

3.1软件Midas/Civil分析

使用结构分析软件Midas/Civil2010,对桥梁结构的各施工阶段及成桥状态进行分析,结构模型见图3。

图2:全桥节点、单元划分图图3:全桥合龙后线形

3.2数据分析

线形监控取22#墩6#块为例,分析6#浇筑与张拉前后梁高的实测值与计算值的差值。

a.6#浇注前后实测值与计算值比较图

b.6#张拉前后实测值与计算值比较图

c.6#底板测量值和设计值比较

图4:6#块实测值与计算值比较图(a/b/c)

从标高实测数据的分析得出,连续梁桥主桥线形平滑,所提供的立模标高数据符合现场实际(见图3),混凝土浇筑和预应力束的张拉均达到了设计要求,桥梁各悬臂浇筑段均达到了外观线形优美与内在品质优良协调的统一。

在桥梁中跨、边跨L/4截面布置应力测点,每个截面布置6个应力测点。

表2:连续梁合龙后各测试断面应力状态表

图5:连续梁合龙后各测试断面实测应力值与理论值对比图

从上面图表中可以看出,主梁应力实测值与理论计算值的误差较小,说明了本文所采用的计算程序的正确性以及本桥计算模型是符合实际的,计算结果是可靠的;同时,也说明钢筋应变计可以用来长期观测砼结构的应变,而且其测量精度及灵敏度等各项指标满足测试工作的需要

4结语

对连续梁桥的监控工作,通过实际监测数据对设计参数进行估计,修正计算结果,用于指导和控制施工,使得各施工阶段的实际状态,最大限度地接近理想状态,确保了成桥后的内力状态和几何线形符合设计要求。监控工作中使用的一些工作方法以及相关结论值得推广,而且对今后桥梁的运营维护以及其他类似桥梁的设计与施工,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参考与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高延奎. 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施工控制[D]. 西安: 长安大学,2009.

[2] 范立础.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M]. 北京: 人民交通版

社,1999.

[3] 杨雅勋. PC 连续刚构桥施工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D].长安大学, 2005.

[4] 徐君兰. 大跨度桥梁施工控制[M]. 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 5]向富中.桥梁施工控制技术[ M] . 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1.

测控导论论文篇4

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建立在生产实践的基础之上,充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真正解决生产实践中的关键问题,这样才能真正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印刷工程专业主要为印刷等信息可视化传播及相关领域的生产企业培养应用型人才,因此决定了专业的定位必须要以生产实践为基础。而专业课的理论教学往往显得十分抽象,导致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易理解,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专业课的兴趣,得到不良的教学效果。印刷行业作为制造业的一个组成部分,产品的质量是企业的核心,了解和熟练掌握印刷产品的质量检测与控制方法,对于学生综合掌握专业技能,提高学生专业兴趣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印刷工艺环节中的各个方面几乎都与印刷产品的质量密切相关,所以印刷品质量检测与控制课程本身具有综合性强的特点。此外,印刷产品本身又是一种视觉产品,印刷产品千差万别,在印刷产品质量的实际检测中,产品的主观评价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如何在实际生产中,正确地评价印刷产品质量,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学习和总结。因此,该课程又具有实践性强的特征。如何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为印刷工程专业培养大批合格的优秀专业人才,是印刷专业教育必须面对的核心问题。本文从多年的教学实践出发,就印刷品质量检测与控制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方法做了积极探讨。

二、理论教学体系的分析

目前,本校印刷品质量检测与控制理论教学共计20个学时,按照印刷品质量检测工具(密度检测、色度检测、测控条及测试版),印刷质量检测和控制参数和变量,印刷品的质量评价方法,最后介绍印刷品质量控制系统四个环节进行讲授。总共分为8个章节,即第一章,绪论部分,介绍本课程学习的目的,意义以及印刷品质量检测与控制技术发展的历史背景等。第二章,介绍密度测量技术,第三章,介绍印刷质量控制色度测量技术,第四章,学习印刷品质量检测和控制工具——测控条和测试版,第五章,介绍印刷质量控制中的重要参数,第六章,介绍如何进行印刷图像的层次控制,第七章,学习印刷品质量评价方法,包括主观评价法,客观评价法和主客观结合评价法,第八章,介绍印刷机质量自动控制系统。通过以上理论教学,使学生学习和掌握印刷品质量检测密度测量原理和色度测量原理,印刷测控条和测试版基本知识,印刷质量控制中重要参数和印刷图像层次控制等基本理论。

三、实践环节的补充

印刷品质量检测和控制的目的,就是为了正确评价印刷产品的质量,让企业生产出更多的合格产品,并不断提高印刷产品质量。由于在印刷品的质量检测过程中,主观检测和评价在印刷品质量检测中占有重要地位。如何正确对这些印刷品的缺陷进行检测和评价,仅仅凭借理论教学讲授,是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即如果学生学习了大量的印刷产品检测和控制的理论知识,却发现实际生产中仍然不会检测和正确评价印刷产品质量,其结果不仅会导致对该课程学习兴趣的消失,更有甚者还会影响对整个印刷工程专业的兴趣。因此,必须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增强实践教学环节,以达到良好的综合教学效果。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最大程度开发同学们的专业兴趣。实践教学环节的补充分为四种形式:第一,在理论教学的同时,以课堂授课的形式,提出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形式。例如,在讲授密度测量技术时,除了介绍彩色密度测量种类,密度计的测量原理,密度测量中误差分析等,与此同时,详细说明密度测量技术在印刷品质量检测中的应用,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第二,在印刷品主观评价理论讲授的同时,给学生展示各种各样有质量问题的印刷样张,让学生在课堂先主动分析样张,努力发现问题所在,再逐一对印刷样张进行讲解。通过该方法不仅可以激发同学们对专业学习的兴趣,同时加深了对课程中基本理论知识的认识。第三,通过布置课下作业,让同学们自己动手设计印刷测试版,并打印输出,测量测试版相关印刷参数,加深对印刷品客观评价相关内容的理解,并掌握合理正确评价印刷品质量的方法。最后,通过在企业实习操作,到企业中讲授目前主要的印刷设备质量控制系统,比如海德堡的CPC系统和CP2000系统,与课本知识紧密结合。通过以上实践教学的补充,使学生真正实现“学为之所用”。学了,用了,自然就会大大加强学生专业学习的兴趣。通过实践深刻理解课堂教学内容,在今后的工作中又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论知识指导生产实践。此外,只有了解了生产实践所需,才有可能为印刷行业培养大量的优秀应用型人才,并进一步为培养印刷行业研究型人才储备大量的后备力量。

四、结论

测控导论论文篇5

关键词煤矿;煤矿安全;安全监测;监控系统;问题

中图分类号:TD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12-0155-01

我国大多数矿井都安装了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这些监测监控系统的使用存在一些问题,没有将其作用真正的发挥。在煤矿生产中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相对的缺乏,进行这项安全监测监控工作的人员,大多只进行生产中的监测,而没有进行安全方面的监测监控,因此造成了一些煤矿安全事故[1]。这些安全事故的发生,是因为没有对其安全监测监控高度的重视,也包括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本身存在一定的不足,导致效果不好,隐藏着安全隐患。对煤矿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进而提出针对性解决策略。

1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存在的问题

1.1 缺乏安全监测观念

部分煤矿生产业主以及管理人员在思想上没有高度的认识,对安全监测监控的重要性没有引起高度的重视。在煤矿生产中发生安全事故是不可避免的,即使安装了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也是会发生煤矿安全事故。安装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在其正常运行时,还是需要人工井下监测,所以他们将工作的重心,放在了生产上,而忽视了安全监测监控的重要性。

1.2 监测监控系统不健全

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的系统以及程序规定了完整的煤矿安全监测监控工作流程。而在一般的评价公司是将工作的程序以示意图的方式来呈现,对于客观的监测监控失去了完整度以及科学性,因监测监控系统的建立上存在很大的不健全。

1.3 安全监测监控针对性较弱

煤矿系统的安全性问题,受到了地质条件、开采条件、岩力学性质、开采工艺、通风管理等多方面的影响,因此对于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的分析要实现地域、地质等针对性,这样就难以实现对于监测监控的准确度,安全的保证就难以实现。

1.4 监控人员业务水平低

在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中有很多科技,这需要有一定技术的人员进行监测监控管理,在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中有传感器、计算机、电子技术等,这些都需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2]。然而,在实践监测工作中,管理人员的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出现参差不齐的现象,甚至有部分人员并未经历正规的选拨而进入到监测监控中工作,导致缺乏一定的安全及防爆意识,同时还缺乏相应的操作技能,对于一些较为先进的工作并不能够对其操作。

2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解决对策

2.1 转变传统观念

煤矿安全生产直接关系到财产、人员安全,因此,要求煤矿工作人员树立监控管理意识。首先,建立相应的安全监控管理方法,通过规章制度的约束,逐渐引起工作人员的重视。其次,加大安全监控管理力度,通过宣传,使煤矿企业中每一位工作人员意识到安全监控的重要性[3]。如:可通过微信、微博及QQ平台等,在这些论坛中宣传如何安全监控,以及最近全国各地发生的煤矿安全事故,提高工作人员的警惕性。再次,加强领导对安全监控的重视。建立相应的领导值班制度,让领导参与到安全监控工作中,与基层监控人员共同对煤矿安全进行监控,这样一来,能够激发基层人员工作信心,一旦发现问题,可及时向领导汇报,通过讨论及交流等制定详细解决对策。最后,做好煤矿通风安全工作。由于在煤矿开采中会出现二氧化碳及一氧化碳、瓦斯等气体,不仅对现场工作人员身体有害,若不及时进行通风,可能发生火灾或爆炸事故,将造成严重的人身及财产损失。为此,应对煤矿通风机进行监控,确保其正常运行。

2.2 建立监控系统

近几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煤矿安全生产中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相应的监控系统。并派遣相应工作人员轮流工作,一方面减轻人员的工作量,另一方面还能够提高监控效率。此外,还应做好煤矿安全监控设备及档案的相关管理,全面及系统反应设备的性能及其使用性。在煤矿生产地区建立相应的系统维护中心,定期对监控设备进行检修,确保监控系统的正常运转。并配备足量的专职监测人员,实现24小时轮流制,对煤矿瓦斯监测数据进行查询,并绘制相应曲线,生成监测报表等,以便人员查看,并以此为依据,采取预防性对策[4]。

2.3 加强监控人员素质

要想较好的实现煤矿安全监控,较为重要的就是完善内部监控制度。首先,对监控方面进行严格规定,明确职责,使工作岗位落到实处,做到人人负责。其次,做好监控人员的培训工作,使其掌握正确的操作规范,时刻与相关部门保持联络。其培训不仅包括技能而且还包括理论知识,若没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一切都是徒然,只有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才能够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的结合起来。最后,可开展技能活动大赛,在活动中锻炼人员技能,使其得到有效开展[5]。

3结束语

总而言之,煤矿安全生产直接关系到人身安全及企业的财产安全,因此,应做好煤矿安全监控工作。本文通过分析煤矿安全监控现状,然后重点分析安全监测策略,从监控制度、监控系统及其监控人员的素质等几方面进行详细探讨,旨在提高煤矿生产的安全性,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季.浅议我国煤矿安全环境监测监控系统[J].中国科技投资,2013(35):111-111.

[2]周育辉,李军民,蒋萍萍等.无线网络技术在煤矿安全监测系统中的应用[J].煤炭技术,2011,30(11):149-151.

[3]邓怀勇,马琴.煤矿生产监控设备的设计与发展[J].煤炭技术,2013(10):84-84,85.

[4]文增生,张良,张福兵,等.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应用中存在问题的解析[J].山东煤炭科技,2011(6):173-174.

测控导论论文篇6

[关键词]无定向导线 案例解算 精度分析

[中图分类号] P612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2-153-1

1概述

导线测量布设灵活,推进快,受地形限制小,边长精度分布均匀。在煤矿井巷工程中由于施工面狭窄,并且巷道只能前后通视,控制测量形式比较单一,大多采用导线测量方式。在煤矿生产过程中,由于开采和地压及人为破坏,使设在巷道上的一些测量控制点损坏失去效能,这不仅给测量工作带来许多困难,而且直接影响矿井安全生产。在特殊情况下,对于一些应急工程,应用井下无定向导线测量,就可以利用尚存的导线点恢复该段导线,满足生产需要。

此方法是把两已知控制点(互不通视)看作是定向时两垂球线连接点,在两控制点间按所设计的精度进行相应等级的导线联测,并用两井几何定向的井下连接导线解算方法进行计算。以此根据已知的控制点的坐标解算出其他导线点的坐标。

2测量方法及解算步骤

2.1测量方法

把两个互不通视的控制点看作是两井几何定向时的两个垂球线连接点,如图1中的A、B点,因此可应用两井定向中井下连接导线测量的方法进行测量。

2.2解算步骤

2.2.1实际假定方位角及距离的计算

计算两已知控制点连线的实际方位角和两点间实际距

离,即算出αAB、SAB。

tanαAB=(yB-yA)/(xB-xA ) (1)

SAB2= (yB-yA)2+(xB-xA)2 (2)

计算两已知控制点间的假定方位角及距离,即计算α′AB、S′AB。首先确定假定坐标系统,一般为了计算方便起见,假定A为坐标原点,A1为X′轴方向,即X′A=0,Y′A=0,α′A1=0。按上述假定坐标系统经控制点A、B之间的连接

导线计算出控制点B点的假定坐标(X′B,Y′B),然后计算控制点A、B的假定方位角及距离:

tgα′AB=(y′B-y′A)/(x′B-x′A ) (3)

S′AB2= (x′B)2+(y′B)2 (4)

2.2.2测量和计算正确性的第一个检核

上述两项计算出的A、B两点间的距离理论上应满足:S′AB=SAB。但由于测角量边误差的影响,实际上两值并不相等,其差值为ΔS。如ΔS超限,其主要原因是受测角量边误差的影响。应该对连接导线独立进行两次以上,以便检核及提高精度。测角量边按导线精度要进行。

2.2.3计算导线各边的实际方位角及各点的实际坐标

计算AB实际方位角与假定方位角之差,其差值等于导线第一边的实际方位角,即:Δα= αAB- α′AB= αA1,其它各边的方位角可由αA1及各观测角进行计算。然后以A点坐标为起算点,通过各点的实际方位角和边长计算出各导线点的实际坐标,包括B点坐标。

3工程案例

如图一所示两已知点A、B不通视,现需在开点处开门。测量解算如下:

两个已知点坐标为:

A(3873686.139,39512533.241) B(3873687.090,39512683.379)

计算两已知控制点连线的实际方位角和两点间实际距离,即算出αAB、SAB。

tanαAB=157.934 αAB=89°38′14″ SAB=150.141

假定A为坐标原点,A1为X′轴方向,即X′A=0,Y′A=0,α′A1=0。按上述假定坐标系统经控制点A、B之间的连接

导线计算出控制点B点的假定坐标(X′B,Y′B),然后计算控制点A、B的假定方位角及距离:

经计算可知:

tgα′AB =-1.027 α′AB=314°14′13″ S′AB=150.142

计算AB实际方位角与假定方位角之差,其差值等于导线第一边的实际方位角,即:

Δα= αAB- α′AB=135°24′01″=αA1

用改正后的方位角及边长计算各边的坐标增量,最后推算各点的坐标.此时应无坐标闭合差,结论如下:

ΔXB=-0.128 ΔYB=0.001

根据上表可反算求出α3-开=24°14′18″,可供开门挂线使用。

4结论

无定向导线精度受原导线精度制约,无论连接导线的测量精度多么高,其导线的有效精度也不会高于原导线的精度。使用井下无定向导线测量方法进行井下导线恢复测量,为确保两控制点绝对可靠,可以增加至少一个点进行检核。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该无定向导线,否则应采取其它措施。延伸导线起算方向,一般应尽量选择连接导线的中间边。

另外此测量方法在常规测量方法无法进行的情况下采用的,即无后视边,不能形成闭合导线或附合导线,所以一般仅用作低精度导线测量。

Key words: coal mining underbuildings; technical expertise

参考文献

[1]林广元.无定向导线的计算方法及其精度[J],测绘通报,1990.1.

[2]李青岳.工程测量学[M]北京:测绘出版社,1995.

测控导论论文篇7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是经济建本论文由整理提供设不可缺少的基础设施,高速公路的发展满足了城市间的交通运输需求,对当地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高速公路的通行能力以过硬的质量为基础,高速公路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施工质量。而测量工作贯穿于高速公路施工的整个过程,直接影响工程进度与质量。本文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就高速公路的不同施工阶段的测量监理工作重点做一些探讨。

1施工准备阶段的测量监理工作要点

1)首要工作是编制详细的测量监理实施细则,实施细则中的内容应当包括:所有施工部位的测量工作的具体限差要求,测量自检和抽检工作的手段方法,测量工作中应注意的事项及改进措施。细则编制完上报业主,由业主审核并修改。然后召开测量技术会议,会议主要目的是贯彻测量监理实施细则的各项条款并指出测量施工时的注意事项。2)组织交接桩,与设计、施工单位一起将合同段内的所有控制测量点、辅助点、中线桩等进行现场校验,并立即组织承包人进行复本论文由整理提供测。在复测过程中,发现点位与实际有偏移或者埋设不稳定等情况,应立即上报业主和设计单位,协调处理。3)审查承包人的测量技术人员资质。承包人的测量技术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业务能力和施工经验。作为测量监理工程师,应当对他们尤其是测量工程师的业务能力进行考察,如发现有不满足要求的,要求承包人进行更换。4)检查承包人的仪器设备。要求承包人上报所使用的测量仪器和设备的名称、数量、型号及正规标定机构出具的标定证书,然后对其上报的仪器设备进行逐一检查,如有不符合要求的,要求承包人更换或增加。按照我的经验,最好还应该对几个同类别仪器进行相本论文由整理提供互比较,避免仪器之间存在读数等方面的误差,而对以后的施工质量造成影响。5)复核图纸。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在拿到设计单位提供的设计图纸后,测量监理工程师应该马上对图纸进行复核,尤其对桥梁桩位坐标,路基纵横断面设计标高,桥梁、构造物各部位设计标高,隧道、桥梁和路基衔接处标高进行复核,如果发现问题,及时与设计代表联系。在连云港港东疏港高速公路项目中,我们就在复核过程中发现设计图纸上新光路主线桥0号台的坐标与实际计算出的坐标不符,及时与设计代表联系沟通后,纠正过来,避免了责任事故的发生。

2施工阶段测量监理的要点

2.1施工放样方案的审批

对任何施工部位进行施工测量之前,施工单位必须申报施工放样测量方案,经测量工程师审批后方可组织实施。这项工作需要认真对待,首先要审查测量方案的合理性和可靠性;其次要核算放样数据的准确性。

2.2对报验单的审查和批复

施工方根据批准的施工放样方案进行放样。对工程的任何部分进行平面和高程的放样都必须填写施工放样报验单。测量监理工程师应当进行必要的现场观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察和巡视,以监督方案的执行,并根据承包人提供的放样资料进行现场抽检,对抽检数据和施工单位的自检数据进行比较,如符合规范要求则签字认可。在这一过程中,还应该注意经常检查控制点尤其是加密控制点的坐标和高程,因为施工现场情况复杂,很容易对控制点造成破坏或产生位移和沉降。

2.3施工过程中的测量监理

为保证施工质量,在施工过程中测量监理工程师应实地指导承包人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测量工作。首先应该注意对控制点的保护和复测。设计单位提供的一些原始控制点有可能在施工作业范围内,这种情况下就应该要求施工单位的测量人员把这些点及时引到施工作业范围外或者引到施工完的稳定的结构物上,并及时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加密,以免被破坏而影响测量放样工作。每半年组织一次全线导线点和水准点联测,保证控制点满足施工放样要求,在一些沿海地区或者地质本论文由整理提供条件差的地区,应该适当增加联测频率,比如一个季度全线联测一次,或者在雨季过后增加一次全线联测。在连云港港东疏港高速公路项目中,因为当地的地质条件很差,全线基本都是软土地基,采取后一种做法,在雨季后增加一次全线联测,很好的保证了导线点和水准点的可靠性。在桥梁施工过程中,对于关键部位,如桥梁桩位,结构物轴线等,要做到百分之百的抽检频率。在构造物施工时浇筑大量混凝土,如大跨度箱梁悬臂浇筑施工时,应加强变形观测;浇筑后还应对悬臂梁进行挠度观测,并将这些数据作为下段悬臂箱梁立模的依据。

路基施工过程中的测量监理注意事项:在路基施工前,测量监理工程师应当和业主、施工单位一起对原地面高程进行联测,并与设计图纸上的原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地面高程进行比较。在施工开始以后,高填方和深挖方是检测的重中之重,每填1m左右或挖1m左右,测量监理工程师就应当去现场检测路线中线和路基宽度。在路基施工过程中,还需要对路基的沉降进行动态观测,以确保路基结构在施工工程中的整体稳定性。

2.4分项工程竣工后的测量监理

在各分项工程完工后,承包人都要在构造物上定出轴线和标点,并将数据资料整理好,填写报验单报测量监理工程师审批。测量监理工程师应该先对数据进行核准,然后到实地测量检查,确保数据在允许限差范围内。

3交工验收阶段测量监理要点

高速公路进入工程收尾和交工验收阶段,往往会出现以下情况:经过长时间的施工,原有导线和水准点难免被破坏或使用不便,此时测量监理工程师必须在路基路槽整理和桥梁桥面铺装施工之前对全线导线点和水准点进行一次全面的复测,将该成果作为桥面本论文由整理提供施工的依据。在路面施工中,测量监理工程师应加强对路面结构层标高的检测力度,确定各结构层的不同设计厚度,同时应保证施工测量人员精心操作,严格控制好横断面上各点标高和左、右宽度。在资料整理中,测量监理工程师必须做好测量台账,及时填写监理日记并上交;保存好所有的原始测量记录,分类归档,作为质量评定和工程结算的重要资料。超级秘书网

4结语

测量监理工作是高速公路工程建设监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速公路建设三个阶段都有其重点内容,这就要求测量监理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在平时的工作中要耐心、细致,不能有一点马虎。做好测量监理工作,测量监理人员除了要有扎实的测量专业本论文由整理提供知识外,还必须要掌握与国家工程有关的法律、法规及文件精神,熟悉监理工作的一般理论、原则、方法和程序以及高速公路工程建设与管理的标准和规范,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在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的同时提高自己的职业修养和职业道德。

参考文献:

[1]章书寿,华锡生.工程测量[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2006.

测控导论论文篇8

关键词:科技期刊;市场意识;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G2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1)06-0078-02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杂志是中国计算机自动测量与控制技术协会主办的刊物,于1993年创刊,1995年转为公开发行的科技期刊,为季刊,2000年改为双月刊,2002年改为月刊。其始终围绕着“报道前沿技术,引领测控领域发展,突出前瞻性、导向性和实用性”的办刊方针,学术水平、期刊质量和经济效益不断提高,期刊市场经营意识不断提高。创刊至今已走过18年历程,正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时期,由行政拨款办刊过渡到自收自支、自办发行,以刊养刊的办刊道路,这对办刊人来说,意味着丢下拐杖和铁饭碗,到市场经济的大海中去游泳,要想生存和发展,编辑部必须按市场经济规律运作,期刊必须接受市场的检验和读者的认可,逐步创造一种自我生存、自我发展、具有竞争力的氛围。

一、找准期刊的定位,打造自己的品牌

期刊要生存、要发展,只有依靠清晰的定位、准确的目标读者,以及符合读者需要的产品和服务。《计算机测量与控制》是报道自动化测试和控制技术科技的刊物,它是集计算机技术、先进的总线技术、传感器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软件技术于一体的高新技术。在航天和国防的各类武器系统、卫星系统、载人航天和绕月工程及民用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计算机测量与控制》以“报道前沿技术、引领测控领域发展,突出前瞻性、导向性和实用性”为宗旨,面向国防工业和民用工业的自动化测控领域。主要定位在自动测试、试验验证和控制技术领域,报道国内外测试技术的理论、成果和先进的总线技术标准,突出应用技术,促进测控领域新技术应用和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既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又兼顾提高与普及并举。利用本刊的学科优势,重点加强“自动化测试”、“试验验证”、“控制技术”、“军事测控技术”、“设计与应用”等特色栏目,形成自己的优势,突出个性。同时,不断研究国内外测试和控制领域的难点、热点、焦点,根据该学科领域的发展变化,及时修改报道内容,不断满足读者对新技术的需求,争取更多的读者群。

二、树立前沿意识,提高期刊学术水平

计算机测试和测控技术发展迅猛,应用领域广泛,基于总线标准的测试技术不断出现,作为主编必须了解本学科领域的发展和变化,培养善于捕捉、把握、跟踪、剖析新信息的能力,在选题工作中注意瞄准前沿、跟踪新技术发展的方向,时刻关注报道本学科领域的发展动态,选择具有学术价值的稿件,避免稿件的重复性、低层次性和抄剩饭,更好的为本学科领域的读者服务,为武器装备测试手段的现代化服务。

在选题组稿中,我刊注重发挥学科带头人、专家和读者的作用。一是向学科带头人征集选题计划,提出阶段性的报道内容,撰写综述与评论的文章,为读者导向;二是发挥编委会的作用,要求编委随时提出对报道内容的评价意见,对栏目的设置,论文的创新性建言献策;三是利用中国计算机自动测量与控制技术协会每年举办全国性测试与故障诊断技术研讨会和国防科技工业试验与测试技术发展战略高层论坛的平台,了解专业领域的发展方向,选择相关的报道题材;四是由同行专家和读者评价论文的创新性、科学性和显示度,并融入年度报道规划中;五是向优秀期刊学习,取人之长,补已之短,把大视角、全方位收集的意见综合起来,对改进编辑部的工作、提高学术期刊的质量至关重要。

通过报道具有前瞻性的论文和选题计划,除提供给读者知识的享受外,还应达到三个导向作用,一是高学术水平的导向,通过刊发高质量、高水平论文,引导读者向虚拟试验技术与综合试验验证,先进总线技术、人工智能故障诊断技术、通用测试与故障诊断、控制技术等专业领域研究的深度方面发展;二是开展学术课题研究方向的导向,引导科技工作在技术研究领域不断创新;三是学术服务的导向,使学术期刊成为科研工作的智囊,起到了开阔视野、了解动态、启迪思路的作用,坚持科技期刊与学科的同步发展,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服务。

由于期刊的学术水平和编辑质量的不断提升,《计算机测量与控制》先后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500种精品期刊,俄罗斯《文摘杂志》、英国《科学文摘》、美国《剑桥科学文摘》等国内外著名检索机构。在2005年荣获国家“第三届国家期刊奖100种重点期刊”、“读者喜爱的优秀学术期刊”、首都广告业精神文明先进单位、清化大学执行规范优秀奖等荣誉。2010年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评价指标中,《计算机测量与控制》在航空、航天工业科学技术类期刊中总被引频次学科排名第3位,影响因子排名第7位。英国《科学文摘》从2003年至2009年,收录我刊文章3125篇。

三、扩大宣传力度,强化经营意识

期刊成败的基础在于编辑,成败的关键在于市场,期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靠市场来实现的,期刊的市场化是大势所趋,是期刊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1][3]在期刊进入市场过程中,必然要遇到各种困难,只要我们树立正确的办刊理念,按市场化规律运作,就会找到适合本刊的发展之路。

第一,在办刊理念上,要跳出计划经济时代的圈子,克服等、靠、要的思想,树立策划意识,策划是前进的导向标,树立广告意识,广告是提高期刊经济效益的来源之一;树立品牌意识,打出品牌,就奠定了发展基础;树立发展意识,才能做到不断创新;树立经营意识,才能不断提高期刊的管理和经营水平。

第二,期刊是传播知识,技术的园地,但又是一种特殊商品。既要注重传播新技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服务,又要讲投入产出,经营创新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最大挑战,也是反映我们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所以,期刊像产品一样,要进入市场就得加大宣传力度、传播力度,使更多的读者、厂商了解、钟爱自己的刊物,我们主要做法是:

1.以学术交流会为平台,扩大赠阅量。我刊是中国计算机自动测量与控制技术协会主办的刊物,每年要主办全国性学术研讨会1~2次,同时参加全国工业展览会10多次,充分利用这些宣传平台,为会议代表和观众赠阅杂志,只有让更多的专业读者阅读刊物,才能扩大期刊的传播因子和影响力。

2.在内容上扩大信息量,新产品信息。设立“新产品信息”栏目,把国内外开发、经营与本刊专业密切相关厂、所、公司的新成果、新产品即时出来,为从事设计、开发的读者提供产品信息服务,在读者、商家、编辑之间搭起一座互通信息的桥梁,为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应用提供渠道。

3.开展广告业务,实现双赢。利用《计算机测量与控制》传播力度大,专业读者集中的优势,发展广告业务,争取我协会的会员单位、从事计算机测控行业的制造商做广告,实现杂志社与产品经营的厂商互赢。开展广告业务,提高期刊的质量和发行量是前提,提高期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是基础。

4.利用网络,宣传期刊和厂商的产品。我们在创办的“中华测控网”上,把期刊文章上网供读者阅读,把广告厂商的产品上网供设计师选购,既提高了期刊的信息传播,又宣传了广告客户的企业形象和成果推广。因此,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和经营意识,讲诚信服务,才能实现杂志和商家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双赢目的。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杂志社坚持履行社会责任,在广告业务经营中,做到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一起抓,定期公益广告,几年来从未过违法广告,2005年被北京市委宣传部、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北京市工商局评为“首都广告行业精神文明先进单位”。

四、执行国家保密法,杜绝泄密文章发表

我刊是背靠航天,面向军工和民用领域,部分文章涉及到武器装备的敏感题材,必须杜绝涉密文章的发表。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我们制定了编辑部保密的规章制度。对一些涉及到军事、武器装备的敏感题材严格进行保密审查,由作者单位提供保密审查证明后才能发表,文章不涉及具体型号、参数和保密的敏感技术,十多年来,我刊常抓不懈,崩紧保密这根神经,没有发表过涉密事件,不断提高保密管理与技术防范水平。

五、成立杂志社,促进期刊可持续发展

期刊要持续、健康的发展,需要与之相适应的体制和机制,体制和机制已成为制约该行业发展的根本性因素。[2]很多期刊挂靠在厂、所,办刊经费由上级拨款,工资、福利由主办单位支付,很多编辑部主任、总编都是上级派来的机关领导干部,没有意识到自己身上责任,较少考虑期刊的经营和发展,不利于发挥期刊编辑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期刊作为新闻出版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鼓励期刊推进编辑部的转企改制。因此,2008年,我们编辑部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经北京市工商局注册,将《计算机测量与控制》编辑部注册为杂志社,改制成为企业法人单位,实行企业化经营,成为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企业。明确了经营方针、积极开拓市场,加强成本控制和质量管理,理顺和激活内部管理机制,包括有效的激励机制、灵活的市场机制和高效的用人机制来激发和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做到有章可循,职责明确,使杂志社各项工作走上正规化、规范化的道路。

杂志社成立后,在体制上迈出了重要一步,更有利于期刊的经营和发展,有利于按市场规律独立运作,赋予我们更大的责任和压力,从管理方式上、经营方法上带来新的挑战,既要注重杂志社的效益,又要处理好期刊的质量。通过杂志社运行几年来看,产值比以前提升20%,载文量比以前增加100多篇,保持了期刊的学术评价指标相对稳定。管理水平和市场化经营能力在不断改进和提高,为促进期刊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在发展过程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坚持市场化道路,促进了期刊的改革与发展,期刊的社会影响力和传播力不断提升,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发展,但与国内优秀期刊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我们将进一步创新管理模式,找准期刊的发展定位和市场定位,学习优秀期刊的办刊经验,积极进取,开拓创新,顺势而为,把握机遇,为推进我国的测控技术的创新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陈玉琴.议学术期刊的可持续发展[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6(17).

测控导论论文篇9

关键词:战术教学;思维训练;模糊控制

中图分类号:G8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7)02―0242-03

1 研究与建模

1.1战术教学模式的研制 本模式是在传统教学基础上,依据信息论和教学论及心理学相关理论,以思维训练为出发点,以战术问题为载体,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它包括问题性、思维性、合作性和综合性(表1)。

1.2测试评价指标的确定

1.2.1指标的筛选为客观评价本模式教学效果与价值,依据系统论和思维科学理论,初拟定测试评价指标18项,对全国30位专家,就各指标因素反映思维能力的重要程度进行函调评分筛选。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各因子综合得分值,以综合得分值对因子进行排序以选择主因子,并计算其相关系数矩阵(表2),特征值、贡献率、累积贡献率(表3),以累积贡献率80%为判据,选取前5个因子为测试评价指标体系(表4).其反映指标信息达78.02%。样本与筛选后指标比例6:1。

1.2.2指标的信、效度1)信度检验:本指标体系采用了重测信度检验。以本研究对象30人为预实验测评对象,在首次测评2周后,对受试者进行了重测,其测评指标值的相关系数均值为0.8 269,达到显著水平,说明测评指标体系能满足实验的信度要求。2)效度检验:通过专家评判检验指标体系的效度,会面临本指标测试中口试以及综合评分不好实施、专家不易对具体指标内容进行评判等问题。因此,本检验放弃了严格意义上的专家评判,转而要求专家对测评指标的有效性和有效范围进行评价,同时将预实验测评过程和测评结果反馈给专家,并得到了他们的认可。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选取江西师大体院运动训练2004级篮球专业30人为研究对象,平均年龄(20.2±2)岁,平均篮球训练时间为6年,均为2级以上运动员。

2.2研究方法

2.2.1摄像法用数码摄像机(DCR―TRV720E)和Panasonic9500摄像机摄取第14届男篮锦标赛中国队小组赛和复赛8场比赛录像,并根据篮球教学进度进行战术问题二次录像。

2.2.2实验法 本研究以战术教学思维训练模式为自变量,以被试对刺激(实验处理)作出反应既思维能力测试评价指标体系为因变量,以控制因素操作“中立化”为模糊控制变量进行实验。1)实验方法:实施前由经验丰富的教师做现场指导和动员,以增加学生的合作程度,保证教学与测评的有效性。用(表1)研制的篮球战术教学思维训练模式进行为期10周(2004.10.18―2004.12.31)共45次课的实验教学,教学在每周一至周五正常上课时间进行,每天1次课,每次课120min。2)实验程序:每次课1~10 min为思维信息感知,既采用播放录像进行信息呈现控制,11―21 min为思维信息激活,既采用播放音乐进行情绪诱导控制,21~40 min为思维信息共振,既采用战术问题的提示和指导进行认知引导控制,41~120 min为传统教学的运用,既采用心率强度掌握进行运动强度控制。3)控制因素:信息呈现控制,既在每次课录像中包涵6~10战术问题/10 min。情绪诱导控制,既选择适中节奏的音乐,强度为20~22拍,分。认知引导控制,既在讨论交流中适时给予战术问题的提示――指导。运动强度控制,既运动过程中心率强度控制掌握在140~170次/min之间。4)测试过程:前测为10月18日,所测数据不作为原始数据材料,只作为适应性测试练习。以后在教学时段的第5次、15次、25次、35次、45次的第二天(星期六)上午8:00进行。测试由3位篮球硕士生组成的测评小组按(表4)测评指标内容进行。直觉思维测评:既播放比赛录像片断10 min,被试评析录像中进攻采用了什么战术,防守采用了什么战术,攻防战术配合质量如何,存在哪些问题,评析时间为5 min。认知思维、流畅思维、应变思维均采用试卷测评,测试时间为30 min。创造思维:根据被试临场比赛表现进行综合评价。

2.2.3数理统计法 对测试数据使用SPSS.11.统计处理程序将所有数据进行平均值和平均等级处理。

3 研究应用与结果

同理可得H2=0.6 847;H3=0.741;H4=0.6815;H5=0.5 536,模糊熵越小,说明该思维指标越重要,由此可得各思维指标重要程度排序为,H5(创造思维),H1(直觉思维),H4(应变思维),H2(认知思维),H3(流畅思维)。根据排序可绘制出战术教学思维训练控制示意图(图2)。

4 分析与讨论

4.1战术教学思维训练动态性分析 从图1各思维指标的动态轨迹可见:通过模糊控制作用直觉思维和认知思维的高峰期多集中在教学过程的前部,随着时间的推移,呈逐渐下降趋势,应变思维和流畅思维的活跃期在教学过程的后部,创造思维的最佳期在教学过程的中部。分析其原因是因为人的思维系统以及整个运动系统,时时刻刻都处在外环境和内环境各种复杂因素的扰动之中,机体对它的反映就可能推迟或根本不作反应。根据大脑的这一生理特征,各思维指标必然显现一定的动态性。因此,认识战术教学思维训练动态规律,则可在教学训练中有针对和重点地提供信息内容、顺序和时间,从而达到最佳教学训练目的。

4.2战术教学思维训练有序性分析 从图2战术教学思维训练控制示意图可见;以思维(包括认知思维和流畅思维)为核心,而创造思维(包括直觉思维和应变思维)则成为二者相交部份一核心的核心。如果说认知思维是思维训练的门窗,流畅思维是思维训练的基础,直觉思维和应变思维则是思维训练的翅膀,创造思维则是思维训练的灵魂,是战术教学思维训练效应的集中体现。其过程是一个有序的系统。具体表现在时间顺序、空间结构、功能行为等三个方面,用有序的观点去分析,就能如实地、有头绪地发现各思维之间的本质和规律性。因此,运用其规律则可对战术教学思维训练的效果进行预测,状态进行诊断,达到教学训练度量的工具作用。

4.3战术教学思维训练综合性分析 战术教学思维训练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使系统状态和功能按控制的目标运动和变化,其过程是通过观察、测试获得实际情况的信息反馈,能否获得对系统及其环境施加影响的信息,取决于信息流动和信息反馈过程。由于大脑左、右半球的生理和心理机制作用,在处理信息时常是协同综合运用各种思维方式交替进行互相补充的,从客体接受信息刺激的筛选和吸收到接受信息后的反馈和修正,既有概念和判断等侧重认知的成分,又有思维和控制等侧重反映的成分,可见各思维因素总是相互联系互为补充的,人们正是通过各种思维因素反复交错的互补过程,使认识不断深化、使智能得到开发。

5 结 论

测控导论论文篇10

关键词:矿井测量;测量精度;控制;优化

我国有着非常丰富的矿产资源。特别是在现代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之下,采矿行业所取得的发展成效是非常确切的。现阶段的矿井采矿条件逐步凸显出高地压、大采深以及长走向的特点。为了能够优化采矿技术方案,就必须做好矿井测量方面的工作。矿井测量包括地面测量以及井下工作面测量这两个部分,所得到的测量信息能够为采矿作业服务,同时也是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若矿井测量中所得到的数据不准确,精度不可靠,则势必会造成误导,影响煤矿井下作业的决策。故而,在矿井测量中,做好对测量精度的控制与优化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值得引起重视。

1 矿井测量中测量精度的控制措施

在矿井井下工作面中,所涉及到的工作环境包括现场观测、数据记录、数据计算以及数据信息标定等在内。各个环节中对测量精度的控制要点有所不同,具体概括如下。

1.1 观测环节控制要点

在本环节中,为了实现对测量精度的有效控制,要求重点关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1)悬挂垂球的线绳需要注意是否自然下垂,同时安排专人对垂球点位与实际点位的偏差情况进行严格控制。

(2)在矿井测量的过程当中,仪器可能受到震动作用力或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气泡偏离的问题,工作人员必须对该问题进行详细观测,以避免观测数据出现误差。

(3)本环节中前视工作人员在钢尺拉边中需要对记录数据进行详细核对,以免出现数据错报的问题。

(4)观测者需要对测量仪器的安置、照准、以及读数进行严格控制,以免出现累积性粗差。

1.2 记录环节控制要点

在本环节中,为了实现对测量精度的有效控制,要求重点关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1)观测者需要确保所报数据的准确性与清晰,记录员需要确保数据回读的准确性,并在观测作业完成后对观测数据进行全面校核。

(2)记录数据应当遵循相应的规范与要求,确保格式的准确性与内容的完整性。

(3)需要准确记录仪器高以及前视点高数据,避免两项数据记反。

(4)在矿井井下工作面所获得的资料是通过记录的方式带到地面的,因此,要求记录人员耐心、认真,力求在现场发现问题并加以改正,确保数据准确无误。

1.3 计算环节控制要点

在本环节中,为了实现对测量精度的有效控制,要求重点关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1)避免因编号混乱而导致起算数据错误的问题。

(2)为了避免在现场计算标定结果中缺少人员核算或工作人员核算不认真的问题,要求安排两人独立查阅抄录起算数据,相互交换数据进行核对,杜绝同一地点使用相同点号码。若测点受其他因素影响而遭到破坏,需要重新布设新观测点,并在编号上与原测点相区分。

1.4 标定环节控制要点

在本环节中,为了实现对测量精度的有效控制,要求重点关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1)在矿井测量的过程当中标定环节可能出现中心线位置错误的问题,为了避免该问题的发生,要求井下工作面测量人员明确巷道中心位置,并以口头形式通知施工单位,以书面的形式标注巷道偏中心面向工作面的距离,特别是在相向贯通巷道时需要特别注意。

(2)在使用经纬仪对倾斜巷道腰线进行标定的过程当中必须充分考虑到伪倾角对测量数据的影响,尽可能的减少伪倾角对标定腰线数据的干扰。

2 矿井测量中测量精度的优化实例

在接到井下矿井测量任务后,为了最大限度的保障测量数据的精确性与可靠性,首先对井下工作面进行了认真勘察,对施测方案进行了编制,明确了井下测量线路。本工程中,井下工作面共设置30个观测点,施测方案中对所使用的仪器类型、测量方法以及允许测量误差进行了详细规定,同时对误差数据进行了预计。预计误差方面,水平方向允许误差为±46.2cm,垂直方向允许误差为±14.0cm。由于两个方向的预计误差均接近极限值,因此井下测量工作人员必须对整个设计方案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实测过程中严格落实控制措施,由专人负责完成贯通测量任务。

(1)常规意义上井下工作面进行观测中所使用的经纬仪导线测量方法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与人力,且观测精度并不十分理想。因此,在本工程中井下工作面内选择近井点1952#以及1680#分别面向西二风井以及副井设置光电测距支导线,根据地面一级导线要求进行实测,同时采用T2型经纬仪,共设置四个测回侧角,使用RED mini测距仪两个测回对边长进行观测,垂直角测量同样使用两个测回。地面导线施测中按照一级导线要求进行限差控制,边长采用往返测量方式,同时对温度以及气压参数进行实测。

(2)在井下测量过程当中,传统意义上的几何测量方法的操作步骤非常复杂,精度水平相对较低的,并会对竖井提升工作产生影响。为了改进这一问题,优化井下测量工作效率,本工程中在竖井定向环节中采用单垂线投点与陀螺仪定向相结合的方式,遵循规程程序进行观测作业,在地面近井点共测定三个测回仪器常数,同时于井下定向边观测两个测回升井,于近井点观测三个测回。投点环节中采用单垂线稳定投点的方式,井下工作面与地面分别设置一观测组同时进行观测作业。

3 结束语

测量工作在矿产资源的开采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开采作业的安全性、合理性、科学性以及可靠性,都需要测量工作来提供数据。测量数据的精度越高,依据数据所设计的方案也就越科学、合理、可靠。从这一角度上来说,在矿井测量工作当中不断对测量精度进行控制与优化,能够为矿产资源的开采提供更加全面与可靠的服务。

参考文献

[1]闫勇,刘增平,党红蔻,等.Auto CAD图形配合矿井测量施工的新方法[A].2009年全国矿山测量新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28-29.

[2]王永志.全站仪三架法导线测量及其在生产矿井测量中的应用[A].第三届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青年技术创新论坛论文集[C].2008:535-537.

[3]付强,张微,刘文宝,等.全站仪在井下的使用给矿井测量与制图工作带来的几点思考[J].科技致富向导,2012(2):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