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副高级职称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05 18:16:17

晋副高级职称论文

晋副高级职称论文篇1

关键词:县域公务员;制度安排;职务晋升;级别晋升;职级晋升

中图分类号:D630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16)12-0014-06

县域公务员职业发展,被看作晋升“天花板现象”,[1]一直以来备受社会关注。为了解决这一现实问题,更好地调动基层公务员的工作热情,2015年,中央颁布了《关于县以下机关建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也被认为是公务员制度改革的重大突破。在许多学者看来,《意见》的颁布实施将会解决长期以来基层公务员待遇低、晋升难的问题,也将有效消除基层公务员中的“官本位”现象,被视为当前基层社会治理的一剂良药,[2]但该项新政策的贯彻实施究竟能产生什么效果还有待进一步观察。无论如何,我们都需要首先了解县域公务员晋升现状,分析晋升制度及其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症下药”,也为各地在贯彻落实新政策过程中出台各项具体举措提供理论参鉴。

一、 制度层面上的职务晋升与级别晋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下称《公务员法》),公务员晋升分为职务晋升与级别晋升,这是两种不同的晋升类型。以下将着重考察职务晋升与级别晋升的制度安排,并对《意见》施行后可能产生的变化进行分析。

1.职务晋升的制度安排。职务又划分为领导职务与非领导职务。在县域范围内,除了一些特殊的“高配”现象,公务员的领导职务一般只有县处级正职、县处级副职、乡科级正职、乡科级副职。根据组织学一般理论,这是一个金字塔形结构(图一所示)。

一般意义上的晋升是指职务晋升,而职务又分为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因此,职务晋升包括领导职务晋升和非领导职务晋升。领导职务晋升受到《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下称《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规范。党政领导干部就是拥有领导职务的公务员,也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官员”,是政治精英中的优秀代表。

为深入了解县乡基层“官员”晋升情况,我们还需要将其领导职务与职位结合起来,将其职务与部门组织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我们需要知道各职务层次的党政领导干部在县乡领域范围内对应于什么具体岗位。一般而言,正处级党政领导干部对应于县委书记、县长、人大主任和政协主席,副处级党政领导干部对应于县党委副书记、县党委常委、副县长、人大副主任和政协副主席,还有一些重要乡镇和开发区的书记、镇长或主任等。正科级党政领导干部一般是县直部门正职领导和乡镇的党委书记、乡长和镇长。团县委书记一般是正科级,县委党校校长一般由县委副书记兼任,常务副校长是正科级。副科级一般就是县直部门的副职领导和乡镇的副书记、副乡长或副镇长。

相比于领导职务,非领导职务就陌生许多,虽然《公务员法》有明文规定,但并不详细。非领导职务与领导职务有何关系,非领导职务又该如何设置,需要参照2006年颁布的《综合管理类公务员非领导职务设置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加以考察。根据该《办法》,巡视员相当于厅局级正职,副巡视员相当于厅局级副职,调研员相当于县处级正职,副调研员相当于县处级副职,主任科员相当于乡科级正职,副主任科员相当于乡科级副职。同时,该《办法》第5条规定:“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机关设置主任科员以下非领导职务;乡镇机关设置科员、办事员非领导职务。”由此可知,县乡区域一般只存在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科员和办事员这四类非领导职务(如图2所示)。

党政干部职务晋升就是指由低职务晋升到高职务。在领导职务中,由副科级晋升到正科级,由正科级晋升到副县级,由副县级晋升到正县级,或者直接越级晋升;在非领导职务中,由办事员晋升到科员,由科员晋升到副主任科员,由副主任科员晋升到主任科员,或者直接越级晋升。不仅如此,晋升也可以发生在领导职务与非领导职务的转任上,比如,主任科员晋升(转任)为副县级领导职务;乡科级正职领导职务晋升(转任)为副调研员非领导职务。

领导职务晋升与非领导职务晋升有各自的条件和要求。根据《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提任县(处)级以上领导职务的,一般应当具有在下一级两个以上职位任职的经历。”这里的“下一级”当然指职务的下一级,但并没有明确是领导职务还是非领导职务,根据《办法》第11条,调研员的晋升条件是“应当任县处级副职领导职务或者副调研员四年以上”。这就意味着非领导职务与领导职务的转任渠道是畅通的。

2.级别晋升及其与职务晋升的关系。关于级别,《公务员法》第19条有如下规定:“公务员的职务应当对应相应的级别,公务员职务与级别的对应关系,由国务院规定。公务员的职务与级别是确定公务员工资及其他待遇的依据。公务员的级别根据所任职务及其德才表现、工作实绩和资历确定。公务员在同一职务上,可以按照国家规定晋升级别。”由此可见,法律明文规定了公务员的另一条职业发展路径就是级别晋升,而这并不区分是何种类型公务员,既没有中央与地方之分,也没有高层与基层之别。同时,我们也可以从中看到,级别晋升从属于职务晋升,公务员必须在同一职务限度内晋升级别,而不能跨越职务限制。[3]

为了详细了解级别晋升与职务晋升之间的关系,我们再来看2006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印发的《公务员职务与级别管理规定》,其中有这样的具体规定:关于领导职务公务员,县处级正职对应于18级至20级;县处级副职对应于20级至14级;乡科级正职对应于22级至16级;乡科级副职对应于24级至17级。关于非领导职务公务员,主任科员对应于22级至16级;副主任科员对应于24级至17级;科员对应于26级至18级;办事员对应于27级至19级。因此,在县乡区域范围内,公务员级别是从27级到12级不等。一般情况下,职务越高,级别越高,但并不必然对等,比如副处级有14级的,但正处级也有18级的。

分析到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职务、级别是和一定职位联系起来的。《公务员法》第15条规定,“国家根据公务员职位类别设置公务员职务序列。”第19条规定:“公务员的级别根据所任职务及其德才表现、工作实绩和资历确定。”而且《公务员职务任免与职务升降规定(试行)》(中组发[2008]7号)第6条规定,“公务员任职,按照公务员职务序列,在规定的编制限额和职数内进行,并有相应的职位空缺。”由此可见,一定程度上,职位决定职务,然后再决定级别。

我们这里讨论的级别晋升,顾名思义是指由低级别晋升到高级别。但根据上述分析,一个职务范围内有多个级别,不同职务也存在级别的相同情况,所以从严格意义上说,级别晋升并不意味着职务晋升,职务晋升也并不必然等于级别晋升。据《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在同一职务上,可以按照国家规定晋升级别。”可见,职务只是级别的“根据”之一,级别的晋升不是无限制的,必须在职务所对应的级别范围内。因此,从这一点上来说,级别晋升确实受制于职务晋升,职务晋升相比于级别晋升也要重要得多,职务晋升在一般情况下当然获得级别晋升,而级别晋升却严格地独立于职务晋升之外。这就是职务与级别两者间的关系(如图3所示)。

二 、 现实层面上职务晋升层级的异化

1.职位晋升:职务晋升的细化。如前所述,职务晋升和级别晋升是《公务员法》规定的两种晋升类型。实现晋升途径的非单一化,就是为了解决职务晋升的有限性问题,从而实现对公务员的有效激励。然而,这两种晋升类别并没有达到制度设计之初的预期效果。对于广大党政干部而言,职务晋升远比级别晋升重要得多。从上面的讨论也可看出,级别晋升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职务晋升,但职务晋升不会受制于级别晋升,而且职务与一定的职位相对应。不仅如此,《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也主要是用来规范选拔“领导职务”而非“级别”。例如,该规定的第8条:“提拔担任党政领导职务的,应当具备下列基本资格……”因此,从制度设计上来看,公务员晋升在一般意义上可以说就是职务晋升而非级别晋升。由此可见,在官本位色彩浓厚的基层社会,级别晋升对广大基层干部没有吸引力,只是对工资上涨有意义,而不同级别之间的工资差别不大,这就直接减弱了级别晋升的激励效果,以致很多人都忽视级别晋升的存在而一味地追求职务晋升。

在级别晋升发挥不了很大激励作用的现实状况下,职务晋升成为了众多县乡党政干部的唯一目标,这又回到了问题的原点,也就是职务晋升的有限性与党政干部晋升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这似乎是个很难解决的问题。县域范围内,党政干部人数众多,为了在现实条件下实现有效激励,各地组织部门也需要“善于”抓准党政干部心理。既然党政干部们都在乎职务,特别是在乎职务对应的职位,那么组织部门就从职位上找办法。一个普遍的做法就是,在干部晋升的具体工作上,突出同一职务上的不同职位差别,尽量把职务的阶梯细分,再细分。比如一个不兼任党内职务的副县长,如果想要晋升到县委书记的位置上去,需要经过县委常委兼副县长、县委常委兼常务副县长、县委副书记、县委常委兼县政府县长,最后才能晋升到县委书记职位上。如果从职务晋升上来说,从副县级到正县级,只有一个层级(见图4),各地组织部门将职务根据职位不同又进一步细分之后,却将一个层级转化为四五个层级(见图5)。需要指出的是,这样的划分并不绝对,有些人可以越过这些层级,有些人必须经过这些层级,有些人也可以简化或缩小这些层级,但无论如何,这些层级却是现实存在的。

可以说,这是一个“无奈”之举。一般情况下,在一个职务层级上只要不受到处分,各项考核称职合格,经过三五年就有资格晋升上一个职务层级。但是因为县乡职务层级很少,众多党政干部都竞相争取,于是形成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拥堵状况,这无论对党政干部本身还是对组织部门都是一个难题。实行职务(职位)的进一步细分之后,就人为地增大了晋升空间,为党政干部铺设了一条更长的晋升之路,一方面满足需求,另一方面减轻了组织部门的压力,同时还为众多党政干部创设了一个心理预期,即如果要晋升到某一职位,必须一步步经过这么几个环节。这不失是干部工作实践中的一个“创新”。当然,上面举的例子是县级党委政府,实际上其他职位上也是一样,只不过不是十分明显。此外,需要指出的是,这只是县乡干部工作的一个常见现象,并不代表全部,也并不能代表所有地区。

笔者在基层政府挂职锻炼期间,针对此问题曾对某县政府办公室主任进行了访谈。该主任对笔者说:“关于升迁,虽然一样是副处级,但纯粹的副县长,权力是最小的,离县长还有很遥远的距离,因为他上面还有担任县委常委的副县长,担任县委常委的常务副县长,还有县委副书记,一般副书记就比较接近正县级了。以后市委组织部要提拔一个正县级,就要从全市范围内的副书记中挑选,这也叫论资排辈。”

2.“排位”晋升:职务晋升的变种。同一职务之内还有“排位”晋升,这也是职位晋升的另一种说法。“排位”可以说是党内职务排位,但如果是非中共党员干部,在同一职务上(如副处级),会排在党员职务之后,如果不是同一职务,按照职务序列“排位”。当然,这并不绝对,许多地区为了避免“排位”混乱的问题,组织部门会有一个同一职务上各党政干部排序名单。众所周知,县乡科级干部由县委组织部具体管理,县乡范围内处级干部由市委组织部具体管理。组织部门在配备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班子时,不仅明确领导干部的职务与职位,还会明确党政干部的“位置”,在谁之前,在谁之后,都有明确规定。比如在县级党政班子里,同为正处级干部,县委书记排位在县长之前,县长排位在县人大主任之前,县人大主任排位在县政协主席之前。同为副处级的县委常委职务,“位置”前后都有明确规定,这个排位是由市委组织部(或市委常委会)规定的。同样,乡级党政成员的排位是由县委(组织部)规定的。因此,组织部门在宣布干部任命时,总是要强调受任命干部的具体“排位”,以免产生“排位”混乱。之所以规定得这么细致,是因为在官本位思想意识的笼罩之下,人们的等级观念非常深厚,对“排位”非常看重。也许在多数人看来,“排位”更多是体现一种心理上的地位差别,而不具有实质意义。但在县乡党政干部那里,这些“位置”上的靠前或靠后,也能给他们带来不同的心理感觉。不仅如此,组织部门的这些“排位”规定,当然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细化职位的激励效果。

3.职务的“明升暗降”。除了同一职务上的职位晋升和相应的“排位”前移之外,还有一种晋升就是人们常说的职务的“明升暗降”,[4]即从职务上看属于上升,但从职位上看,其权力、重要性和影响力大幅下降,从而也导致该党政干部社会地位的降低。这种情况在县乡官场是很常见的。比如有一种情况是退居“二线”[5]。中国官场一直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党委和政府被视为“一线”,人大和政协被视为“二线”,在人大和政协工作的领导干部一般都有过党委政府的工作经历,被视为是从“一线”退居“二线”,所以一般年龄也较大。在这种情况下,党政干部一般会有职务上的晋升,也就是说可能从以前的正科级(县政府某局局长)晋升到副处级(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也可能是从以前的副处级(如政法委书记)晋升到正处级(如人大主席或政协主席①)。但是,这种职务晋升更多的被赋予了党政干部退休之前的“照顾”和“补偿”意义,而并没有伴随着权力和责任的增大,更谈不上“主政”一方。另外一种情况就是虽然在党委政府“一线”,或者本来就是在“二线”或者在其他党政部门担任领导职务,但是因为政策原因、年龄原因或者领导职务有限,导致某些党政干部很难晋升到上一级领导职务,而又不宜继续担任现职,这时组织部门会考虑将其晋升并转任到非领导职务,比如正科级领导干部晋升转任到副调研员职务上。虽然职务上是升上去了,但其权力、影响力和社会地位甚至不能与之前的正科级领导职务相提并论,这种晋升可能都不是该党政干部所期望的。因此,在很多人看来,这也是一种职务的“明升暗降”。当然,需要说明的是,职务的“明升暗降”指名义上的职务上升而实际上的“职位下降”,但毕竟在职务上还是升迁了,享受的待遇也提高了,这种晋升并不是人人都可得到的,也是需要“竞争”的,只是说它不同于人们平常理解的职务和职位的同步晋升。

4.股级干部的长期存在。中国传统上是一个农业大国,即使在改革开放之后的很长时间里,农村人口还是多于城市人口,这种状况只在几年前才得以改变。再加上之前的农业税并未取消,县乡范围内的党政机构五花八门,“七站八所”之类的条条块块非常之多,县直部门大多都需要设置职能科室,“七站八所”与县直部门的内设科室成为了事实上的一级机构,这些机构的正副科长(主任)就成为了事实上的一级领导,这就是股级领导干部。虽然公务员法并不承认有这一类别,但股级干部在广大基层却广泛存在,成为了介于副科级与科员之间的领导职务。[6]这样无形中就在科员和副科级之间横插了正股和副股两个职务层级(如图6所示),这自然也就增加了基层干部的晋升层级。虽然在理论上和制度上有所争议,但县乡政府的运行现状支撑了股级干部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在一些面积较大人口众多的县市里更是如此,但城市里的区政府却很少存在这一股级干部类别。

三、 职务职级并行制度:内容及其争议

从以上讨论可知,县乡基层公务员存在职务晋升和级别晋升两种形式,但级别晋升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职务晋升,因此职务晋升几乎成为基层公务员职业发展的唯一通道。然而职务由职位所决定,职位的有限性导致了职务资源的稀缺性,众多基层公务员争相谋取职务晋升但又难以如愿。目前,担任科级及其以下职务的公务员的比例达到了90%,担任副处以上职务公务员的比例还不足10%。在几十年的基层职业生涯中,多数人只能在科员和办事员两级默默守候,其职业发展空间非常有限。[7]有人概算过,一个乡镇普通公务员,要想成为一省之长,机率是二亿分之一,成为厅长是五百万分之一,成为处长是五万分之一。记者曾走访粤西、粤北几个乡镇后发现,乡镇干部“升”的空间小,因为乡镇处于“金字塔”的最底层,从提升空间来讲,一般提为正科级也就到顶了,晋升空间比较窄。[8]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中央颁布了《意见》,希望能破解“晋升天花板”难题,消除职业倦怠,[9]从而调动基层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

1.职级设置与晋升条件。级别晋升与职务晋升是两种独立的晋升类型,但职务晋升“一家独大”,占据主导地位,级别以及级别晋升几乎处于无关紧要的位置。这次的制度改革正是为了打破这样一种状况,提出了职级和职级晋升的概念。在公务员管理制度体系中,职级完全是一个新名词,连接了“职务”与“级别”,但又有自己独有的特征,并且与职务相互独立,适用于县以下机关公务员,因此被称为“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这样一来,现有的法规政策便同时规定了“职务”“级别”“职级”三种晋升类型,功能各不相同。根据《意见》规定,“县以下机关公务员设置5个职级,由低到高依次为科员级、副科级、正科级、副处级和正处级。”这样5个职级名称与职务名称完全相同,也就是说,今后所谓的“科级”干部、“处级”干部不再仅仅是指那些有“官位”的领导,也指那些没有“官位”的普通公务员。

那么,公务员晋升职级,标准和依据是什么?《意见》规定有两个因素――任职年限和级别:“具体条件分别为:晋升科员级须任办事员满8年,级别达到二十五级;晋升副科级须任科员级或科员满12年,级别达到二十三级;晋升正科级须任副科级或乡科级副职、副主任科员满15年,级别达到二十级;晋升副处级须任正科级或乡科级正职、主任科员满15年,级别达到十九级;晋升正处级须任副处级或县处级副职满15年,级别达到十七级(见图7)。任职年限,从晋升职级或正式任命职务之日起按周年计算,满12个月为1周年。任现职级或职务期间每有1个年度考核为优秀等次,任职年限条件缩短半年;每有1个年度考核为基本称职等次,任职年限条件延长1年。”

这样的内容规定确实体现了中央对县乡公务员“用心良苦”,但同时也容易引起一系列疑问与争议。首先,既然职级设置的目的只是为了提高工资待遇,那为何又要借职务之名称,这是为了打破“官本位”还是加强“官本位”?[10]由前面的讨论可知,即使针对职务,也分为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而根据《公务员法》规定,非领导职务分为巡视员、副巡视员、调研员、副调研员、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科员和办事员,在县乡区域内只有后面四种,这避免了与领导职务类别相混淆。但《意见》中却将职级分为“副科”“正科”“副处”“正处”等,至少在名称上就从属于职务甚至是领导职务。如此一来,普通公务员的工资待遇得到了提高,同时其政治待遇也相应有了提升,这是一个“标签”,一种“身份”,一种“荣誉”,对于官僚系统的公务员来说尤其重要。[11]实际上,我们通过调研发现,许多基层公务员最为重视的不是工资待遇,而是那样一种政治身份,如果从正科升为副处,在乎的不是每月涨了一些工资,更是“尊严”与“面子”,不管是否“当官”,但说出去至少也有个“官号”,这对于他们很重要。

其次,单独对县以下机关公务员设置职级晋升,将会带来一系列问题。一方面,违反了法制统一。[12]现代社会分工的主要依据是劳动者的劳动性质,根据性质不同将社会行业划分为公务员、医师、律师、教师等,从而也出现了《公务员法》《教师法》《律师法》等,这说明从事同一职业的工作人员理应受到统一的法律约束。无论是县乡基层公务员,还是省市或中央公务员,都属于公务员群体,许多方面区别于其他职业人群,并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和其他相关法规制度的统一管理。而单独对县以下机关公务员开辟职级晋升通道,违反了法制统一与公平的基本精神。同为中国公务员,为何县以下机关公务员就特殊些,县以上机关公务员是否又有不同意见?也就是说,新制度的设置虽说是为了促进公平,但可能又会导致新的不公平。另一方面,带来了管理混乱,职级晋升通道只针对县乡公务员,如果晋升了职级的公务员被调往省市,隶属关系和管理机构发生了变化,自然也就不属于《意见》所指的“县以下机关公务员”,这又该如何处理,是取消职级吗?同样,中央、省市或者市辖区的公务员被组织派往边远山区,或者自愿服务县乡基层,那又该如何计算他们的工作年限?这些都是在实践中必然会遇到的新问题,如果不解决,将使得新制度失去应有的权威性,并带来了新一轮的管理混乱。

再次,“职务”与“职级”并行的同时是否可以“互通”?既然《意见》将职级定位为与职务并行的一种新的晋升通道,这与此前的级别区分开,不再是从属于职务而取得了相对独立地位。但问题在于,晋升了职级的公务员是否可以在职级的位置上晋升职务,还是要回到原职务层次开始,这也是广大基层公务员和社会公众普遍关注的。做个形象的比喻,改革以后,如公务员设置了“两道梯子”,可以“并行不悖”,这道不行走那道。但是更大的问题在于,这两道“梯子”之间是否可以相互“串联”?晋升到了“县长级职级和工资待遇”的正处级职级公务员,如果有一天他需要走“职务梯子”,是从他此前的职务(比如“副处”)算起还是从此后的职级(正处)算起,还是可以没有阻碍地直接“平行”或“横跨”到对应的“县级职务”梯子上?或者“降一级使用”,从“县级工资公务员”可以转变到“正科级职务”?反之,是不是同样可以适用?

2.职级晋升办法、晋升后待遇及管理。作为一种新的晋升途径,同样应该符合激励理论的一般规律,因此需要加强考核,并有严格的程序性要求。《意见》规定,“对达到规定任职年限和级别条件的公务员,依据其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在本单位或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民主测评,经考核合格的晋升职级。公务员晋升职级,应包括初核、民主测评和考核、公示、报批等环节,按所任职务的管理权限进行审批。”由此可见,晋升职级至少需要以下几个步骤:初核――民主测评――考核――公示――报批,初核包括两项:一是任职年限与级别;二是“德才勤绩廉”符合要求。在这其中,最为基础和关键的就是初核程序,因为是否达到“资历”是一个客观化的标准。关于待遇与管理,《意见》指出:“公务员晋升职级后,享受相应职务层次非领导职务的工资待遇。”“工作岗位不变,仍从事原单位工作。”通过这些概括性的制度规定,同样会引起下列疑问。

首先,依据“任职年限和级别”来晋升职级,是否会沦为“熬资历”,从而助长“懒惰主义”?虽然说基层干部的职级晋升,应以工作年限作为必要前提。但如果唯年限是从,则会让干部产生“熬年头”“熬资历”的心理预期。以前还可以通过勤奋工作受到领导欣赏,或者做出一定政绩,从而晋升职务。[13]而现在只要工作到了一定年限,就可以晋升职级,并不需要太多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如果真是如此,这将会带来普遍的惰性思想,并容易陷进“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思维怪圈,与该政策的设计初衷背道而驰。曾有人提出疑问:“一杯茶水,一张报纸或一台电脑,一天8小时,悠悠晃晃15年副处挂上了,何乐而不为呢?”甚至有公务员“熬到了”一定职级,还可能会“倚老卖老”,摆“老资历”;而尚未满足条件又实际晋升无望的公务员则不思进取、“坐而待之”,因为只要“熬得住”,基本都能实现级别待遇的提升。

其次,县乡公务员晋升职级是否有“上限”或其他限制?一方面是职级晋升是否畅通。理论上,按照相关制度设计,即使一名乡镇公务员在没可能升任乡长等正科职务的情况下,他应该可以晋升到“正科”职级,拿到乡镇长工资。那么,乡镇基层公务员在晋升工资上有没有“顶篷”与“上限”?是不是不能超越所在单位的“最高行政级别”?这是一个疑问。如果不能超越,职级晋升通道遇到阻碍,这显然不符合《意见》目的,如果超越,其“职级”就会高于所在单位领导“职务”,这又将产生新的管理问题。另一方面,职级能否连续晋升,是否有“次数”限制?一个没有职务的普通科员,12年未提拔职务,可以晋升副科职级,再经过15年,还没有晋升职务,是否可以继续晋升到“正科”职级呢!再比如,一个拥有博士学位的主任科员,经过15年没有晋升职务,可以晋升到“副处”职级,是否还能继续晋升到“正处”职级?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现实问题。

再次,身份如何定位?如前所述,相比于工资待遇而言,公务员更加关注身份大小和地位轻重。众所周知,长期以来,县乡公务员不仅工资待遇不高,其政治身份与地位也很低,出差无人接待,讲话没有影响,而一旦在职务上有了晋升,有个“一官半职”,就完全不一样了,即使在县域范围内当个“正科级”干部,都算是很重要的“官位”,并带来一系列的荣誉感和社会认知度,这也是为什么一些公务员“挤破脑袋”也要当官、行贿送礼也要“买官”的真正原因。[14]但在实施职务职级“双轨制”改革后,应该同步明确“职级”晋升上来的公务员究竟算什么待遇、享有什么样的“政治身份”。“拿着县长工资”的科员,其职级是“正处”,究竟算科员级还是正处级?在百姓眼中算不算“县级公务员”?还是“享受县级公务员工资的公务员”?和非领导职务的县级公务员有什么真正区别?两者工资逐步一致的情况下,提法上如何明确区分区别?如果仅仅是“涨工资”,其他什么也一样,是否有未尽之处?这些都是摆在组织人事部门面前的现实难题。

注释:

①笔者在安庆挂职期间,发现许多县区的人大主席或政协主席是从原政法委书记岗位升上来的。

参考文献:

[1]人民论坛特别策划组.官员“天花板”困局[J].人民论坛,2009,(29).

[2]竹立家.“职务与职级并行”,三难题待破解[N].新京报,2014-12-11(09) .[3]宋世明.解析《公务员法》中分类制度之设计原理[J].法商研究,2005,(4).

[4]张楠,卢洪友.官员垂直交流与环境治理――来自中国109个城市市委书记(市长)的经验证据[J].公共管理学报,2016,(1).

[5]白双翎.管好用好退居“二线”干部[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6,(3).

[6]李花子,郭庆舜.班子配备改革对县乡干部成长路径的影响[J].2011,(10).

[7]吴志华,刘晓苏.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294.

[8]张蓓蕾,唐志荣.乡镇干部晋升路径图[J].南方杂志,2008,(6).

[9]王颖,倪超,刘秋燕.中国公务员职业倦怠的产生过程: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的调节效应[J].中国行政管理,2015,(4).

[10]任中平,郜清攀.从“官本位”到“民本位”:人治社会向法治社会转型的必然选择[J].求实,2015,(7).

[11]竺乾威.政治生态变化中官员的公民身份认知回归[J].探索与争鸣,2015,(6).

[12]王作全.论我国法制统一的内涵、价值及实现途径[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2,(1).

晋副高级职称论文篇2

尽管如此,王敏已经焦头烂额,恨不得把一天当作两天过,看看我的黑眼圈和白头发,再看看名片上的职称,查查我的银行卡如果不是还有些教育理想、育人情怀,早就另谋出路了。

王敏是北京高校青年教师群体中极为普通但又颇具代表性的一员。在网络上,他们被称作青椒二十几年寒窗苦读修成正果,在大学校园争得一席教职。可未曾料想,职称晋升、教学科研、结婚生子、赚钱养家等人生大课题让他们面临比以往更大的压力。

晋升副高出现职称拥堵 科研领域的马太效应是压力来源

根据团北京市委的调查结果,在接受调查的高校青年教师中,48.0%的受访者表示压力大,其中10.1%表示压力非常大,另外还有38.0%的受访者表示压力适中,仅有4.3%和9.7%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没有压力或压力较小。

在造成工作压力大的原因中,专业职务晋升困难成为最主要的一项。

王敏是北京一所高校新闻学院的教师。在同事眼中,他是科研和教学双丰收的年轻榜样。然而,尽管达到了学校评定副高职称的标准,可由于排队的优秀者太多,他只好着急地默默等待。

中央民族大学的徐伟也面临和王敏相同的情况。他以自己所在的管理学院为例,目前学院在岗超编的副教授已有8位,符合条件的讲师更有10余位,职称晋升的拥堵现象极其严重,很多优秀的人短时间都无法晋升。

职称晋升是大多数青年教师所面临的困境。根据团市委调研结果,北京高校青年教师以中级职称为主,初级职称为辅。

课题组称,在过去的青年教师评定中,副高级职称主要与工龄及学历相关,存在一定的论资排辈、熬年头现象。以往由副高晋升正高很难,现在不仅评上正高更加困难,由讲师晋升副高也变得越来越不容易,副高职称的评定已经成为青年教师职业生涯中的瓶颈,第二次职称拥堵或者说双职称瓶颈在青年教师群体中已经逐渐显现。

然而,青椒压力大不仅仅是因为专业技术职务晋升困难(占24.52%),工作负担太重(占17.30%)、教学科研经费不足(占13.66%)也是主要原因。

现在的青年教师早不是从前那种安安稳稳、悠闲自得的教书先生了,既要搞科研,也要抓教学。王敏说,现在不少青年教师身上都压着很重的教学任务,可绝大多数的考核都以科研为主,的数量和期刊等级、申请的课题数量和大小等等都是摆在眼前的难题。

但最大的难题在于,如徐伟所说,越有头衔的教授越能拿到高级别课题,年轻人几乎没机会。另一方面,量化的考核标准让不少急需职称改变生存状况的青年教师写了大量质量很差的文章。

值得注意的是,调查显示,从科研经费的分配和激励上来看,超过半数的受访者认为存在评定不公等问题,41.6%的人认为现行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有改进空间。

报告分析认为,从技术职务上来看,依托于掌握丰富资源的学术权威的青年教师更容易获得科研项目和发展机会,进而获得更多提升空间和展示平台,优势资源向优势青年教师集中,使其变得越来越好,而那些缺乏依附关系和相关资源的青年教师,则很难获得机会和空间。这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高校内科研资源配置强者越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

青年教师根本没有真正独立科研的机会,都得攀着老教授们。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副教授告诉记者,现在不少老师都很忙,忙着编课题申请书,炮制论文,找发票,和老教授、期刊编辑拉关系,谁还有心思好好上课?

不管怎样,青年教师还是得有板凳坐得十年冷的学者气质和耐心。徐伟说。

期望收入与实际收入反差较大 住房是最主要的困难

尽管青椒面临着职称晋升难、工作负担重等压力,但同时,调查显示,在对工作满意度的测评中,青年教师最认可工作的稳定性。在受访青年教师中,79.0%的受访者为北京非农业户籍。显然,这也为他们在京工作、生活的稳定和子女的照顾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然而,工资收入成为青年教师工作满意度测评中最不满意的因素。

晋副高级职称论文篇3

我于2006年11月晋级副主任护师,医院聘任我担任副主任护师职务,并且给我加了工资,即享受了副主任护师的待遇。通过上网了解到,有些医院的护士晋级副主任护师之后,医院没有聘任她们,也没有给她们加工资,说明她们白花了时间、精力和钱晋级,她们是有苦难言的。相比之下,我比她们幸运多了,值得高兴。然而,我依然做同样的工作,担任责任护士兼组长,并没有给我安排新的工作或任务。我只有把副主任护师的职责抄写到我的业务学习本上,并对照它从严要求自己,认真完成每天的工作,积极思考工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积累资料总结临床经验,撰写护理论文及其他文章,参加省级部级护理专业学术会议,主动给全院护士讲课,只有这样,我才觉得自己够格,每月领取副高工资心安理得。

2008年8月,我院新住院大楼试营业,我从此不再担任责任护士兼组长,跟其他同龄护士“享受”我们医院对老护士的特别照顾——上换药班。这个班的设立不是我们医院才有,其他医院也一样,即承担科室药品的领取及借退、备齐各种药品,负责换药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及物品的送取,核对医嘱、把口服药和外用药送到病人手中(只有这段时间,才是我与病人接触、沟通,并向病人极其家属做好健康宣教、调解医患矛盾的最佳时间),送化验单及血标本到检验科等等。突然之间,与病人接触的时间少了,我感到从未有过的失落。我开始反思,我晋级副高为了什么?护士的出路在哪里?为什么医院不按职称上岗,把护士、护师、主管护师、副主任护师都安排做同样的事情 只考虑年龄,不考虑能力的用人机制何时才能打破?别人只想老了工作轻松一点,我为何想为病人多做点实际的事情?

虽然心里不踏实,我还是勤勤恳恳地把本职工作做好,尽量不让别人说闲话。“徐姐,我和你调换一下,你来当责任护士,我来上你的换药班。”同事常常跟我调侃。说实话,大部分四十岁左右的护士都想上这个“换药班”,与病人接触的时间少,身上的责任轻多了。如果下午没什么事情,还可以呆在家里,有事要同事打个电话再去医院,像医生一样自由,谁不想?我从区医院到现在,干责任护士工作也十几年了,真是累得够呛了,加上四十岁之后,视力下降,手脚不灵便,静脉穿刺等护理操作,也确实觉得为难了,不得不希望年轻人多做些了。为了病人和集体利益,我只能服从安排,不能打肿脸充胖子显摆自己能干了。但是,我绝不能放弃对护理事业的美好追求,我要继续坚持学习、实践、总结,扩大护理服务的空间,除了医院里的病人,还有家庭、社区及网络世界里,都是护士值得思考和探索的地方。

虽然我们县里还没有一位晋级正高的护士,但是现在国家的政策在鼓励基层护士晋级,只要有机会,我就要争取。另外,有一位曾经当护士比我小几岁,读高护班之后改行当妇产科医师,现在晋级主任医师两年了,难道护士就甘于落后,不思进取吗?我能否实现晋级正高的愿望?有想法,就必须有行动。从2007年开始,我陆续参加了高级职称英语、计算机、公共课、护理专业培训及考试考核,撰写论文并发表,参加全国性护理学术会议,并指导本院主管护师以上人员撰写论文,组织全院护士加入湖南省护理学会,鼓励本院护士积极参加当代护士举办的全国性护理学术会议。为了了解国内外护理动态,我自费订阅了《当代护士》、《现代护理报》、《中华护理杂志》、《中国护理管理》、《中华护理教育》等护理专业刊物,并且参加《现代护理报》和《中国护理管理》等机构举办的继续教育,获取合格学分。

在任职年限、学历、英语、计算机、公共课、学分等各方面条件都具备的情况下,我于2011年申报了主任护师,并且在7月份的护理专业理论考试中取得了较好成绩。因为论文投错了刊物(有两篇论文刊发在非法刊物上,我上当受骗了),我晋级正高失败了!当我2012年,全身心投入论文备战,并且把在正式刊物上之后,我等来的消息就是——医院没有正高指标。我院只有7个正高指标,已经有7个主任医师了,要等到2015年医务科刘主任退休了,才有1个正高指标,到那时,等待晋级正高的副主任医师及副主任护师已经在20个以上了,我又老了几岁,还有精力和时间去与他们竞争这个正高指标吗?我不敢想,也不愿再去徒劳。失去的永远失去了,我只有改变自己,保持良好的心态,继续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反正晋级不晋级只有工资区别,我何必为了几个钱去拼命呢?

我一向把钱看得很淡,因为我不喜欢打扮,化妆品、服装、高跟鞋、养颜护肤等女人喜欢的东西,我不太热衷,只要穿着合适、温暖就行。同时,我也不喜欢各种歌舞厅、电影院、麻将馆等娱乐场所,许多女人需要开支的地方,我可以节省下来,即使是自己的家里,也不太讲究,就像普通农民家庭一样,没有高档的电器、床上用品、家具,也不想搞什么现代化的室内装修,因为我是学医当护士的,预防疾病比治疗更重要。现在市场上的各种假冒伪劣产品防不胜防,唯一办法就是少用它们,用最原始的食物和家具更有益。把钱看淡了,还有什么值得我去追求呢?

晋副高级职称论文篇4

【关键词】中职学校绩效考核 员工职业发展通道 薪酬激励机制

2010年1月1日起,事业单位全面实行绩效工资制度。每年学校领导都要对校级以下的在岗员工实行年度绩效考核。绩效考核的结果直接影响到员工的任用解聘、薪酬调整、奖金发放及中层干部的职务升降和岗位调整等诸多员工的切身利益。

由于中职学校绩效考核的依据不象普通高中有高考的量化指标来衡量,因此给考核的公平公正性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加上中职教育本身的特殊性、复杂性,考核难以达到激励先进,鞭策后进的目的。

一、中职学校员工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官本位”影响导致员工职业发展通道单一,士气低落。多年来员工在工作上被大众认可的唯一通道是基于行政管理级别的“官道”,技术职务的重要性往往受到忽视,而这种金字塔式的晋升通道显然无法满足大多数员工的职业发展需求,尤其是那些挤不进管理序列的技术人员,很难在“官道”上获得晋升和发展,造成士气低落,严重影响职工工作积极性。

(2)职业发展纵向通道层次简单,职业发展空间不足。现在中职学校职业通道的主要表现形式为管理职务晋升与专业职务晋升两个渠道。管理职务晋升从助理科员,科员,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讲究论资排辈;专业技术职称晋升,从助理讲师,讲师到副高级讲师,正高级讲师,都只有四个层次。简单的纵向层次,导致一些教师评上职称后安于现状,工作停滞不前,死水一潭。特别是由于正高级讲师名额稀缺,很多评了副高级讲师的教师觉得职称到顶了,没有了奋斗的目标,也就失去了工作的热情,职业发展空间严重不足。

(3)单纯短时的绩效奖惩忽视了员工职业发展中具有强烈获得认可和尊重的职业成就感这一要求,起不到长效激励作用。职工在长期的重复工作中会抱怨生活一成不变,做一年和做十年没有区别,枯燥无味,同样教师面对生源差,层次低的中职学生,花费再多心血和努力也得不到认可和尊重也使之感觉精神压抑,缺乏职业幸福感,根据绩效考核结果在薪酬上短时奖惩员工,起到的激励作用也难以持久,工作质量和教学质量很难有较大的突破和作为。而获得认可和尊重的中层职位毕竟有限,大多数员工的梦想、尊严和荣誉得不到实现和满足。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做出如下设计:

二、职业发展双通道设计

职业发展通道设计的层次原则是指在设计员工职业发展通道时,既要考虑设计足够的层次,为员工提供较多的职业发展机会和空间,又必须避免层次过多导致的职业发展晋升的激励力度不足,从而无法达到设计的初衷。

基于工作性质和员工专业能力的差异,建立管理类和技术类双重职业发展通道。在2个通道中,打破职级按职称评定方式,将管理层级和技术层级从低到高划分若干个职业发展职级。其别需要注意技术类与管理类职业通道的平衡。适当提高技术人员的待遇、地位,为技术人员设计与管理序列待遇相当或约高的等级序列,从而吸引专业人才安心从事教学工作。

三、职业发展双维度设计

员工职业发展通道的设计包括纵横两个维度,一般人们比较关注纵向职业通道的设计。对横向维度考虑不足,通过加大员工的职业发展横向维度的设计可对纵向职业通道的实现必要的辅助与补充,它和纵向职业通道构成了立体交叉的员工职业发展通道,对整体职业通道起着“锦上添花”不可或缺的作用。

四、合理控制职业发展的晋升速度

在设计员工职业发展通道时,在职级、档次的晋升时使用绩效考核结果,那么绩效考核制度的调整,各种考核结果比例的确定就非常重要。只有考核结果的等级或比例得当才能合理控制职业发展通道的晋升速度。例如,优秀比例增加,则可能导致过多人过快地晋升,使员工较为容易达到较高的职业发展等级,从而使较高的职业发展等级贬值;假如考核结果优秀、良好比例太少,则员工只能按照理论最慢速度晋升,晋升至最高等级几乎没有希望,则将极大打击员工积极性。

五、宽幅式薪酬激励方案设计

员工职业发展实质是能力的提升,相应也必然要求薪酬的增加,否则职业发展通道的晋升将仅有象征意义,其激励能力将大打折扣。这就要求建设以员工职业发展为基础的薪酬体系。

员工对自己的工资报酬是否满意,不仅受收入的绝对值影响,也受相对值的影响。每位员工总是把自己付出劳动所得的报酬,同他人作比较。若同等投入获得同等报酬,则心情舒畅,努力工作,否则会影响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

以宽幅式薪酬激励方案设计为例(见表1):

这个方案中员工岗位设置了管理类和技术类双重职业发展通道,技术类职级打破了职称限制,在两个通道中根据工作需要划分为多个纵向职级,并适当提高了技术类职级的地位和待遇。在多个纵向职级的基础上加大横向维度的补充,将同一职级划分为多个档次。根据岗位价值评估确定相应岗位级别,再根据所在岗位员工的工作业绩等因素的不同确定不同的档次,这样为员工未来的岗位晋升提供相应空间,满足员工获得认可和尊重的职业成就感这一要求,起到长效激励作用。

结合学校工作需要合理控制职级和档次的晋升速度,使业绩突出的员工在跳起来能够得着的情况下岗位和薪酬能够得到相应晋升。制订各职级详细的岗位说明书及档次晋升细则,如:教师3级必须是讲师资格,连续2年年度考核达到优秀或累计3次年度考核达到优秀可晋升一档;或教师5级职称是副高级讲师资格,有参与市级及以上课题的主研,也可以是职称是讲师,参与精品课程的开发获得市级单位或获市级技能大赛个人三等奖及以上称号;评级不完全按职称进行,而主要认可工作成绩;还有如连续担任班主任2届的,获省市级劳动模范、省市级先进工作者,经认定有特殊贡献的都可晋升到职级中更高一个档次。相反员工工作能力不能胜任本岗位工作,连续两个年度或累计3次年度绩效考核为基本合格的可降级使用或调整岗位直至解聘。

晋副高级职称论文篇5

关键词:学缘关系;大学教师;学术职业

中图分类号:G6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169(2012)03008706

一、问题的提出

学缘关系是指社会成员在教育和科学研究过程中由于共同的学习经历而产生的社会关系,是以师徒、同学与同门师兄弟姐妹等关系为纽带而组建的利益共同体\[1\]。学术职业(Academic Career)是指以系统化的高深知识作为工作对象,以知识的发现、整合、应用和传播作为工作内容的职业,它特指大学教师群体的职业\[2\](P1-14)。学术职业的本质属性是学术性,它的发展遵循“学术性准则”,即大学教师的学术职业发展与其拥有的人力资本存量成正比,人力资本才是大学教师学术职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学缘关系对大学教师的学术职业发展应该没有影响或影响不大。现实中,一方面,由于大学教师的学术职业发展在社会关系网络尤其在学缘关系网络之中进行,学缘关系深厚者比学缘关系浅薄者取得更大学术职业发展的案例并不少见;另一方面,学缘关系导致学术“近亲繁殖”、学术生产力降低的现象也比比皆是,受到社会各界愈来愈尖锐的批判。学缘关系对大学教师的学术职业发展到底有无影响?如有影响,影响程度有多大?不同类别的学缘关系对大学教师学术职业发展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原因何在?本文基于H大学的个案数据,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希冀研究结论对促进大学教师学术职业发展与教师聘任制度改革有所裨益。

二、研究设计与数据来源

(一)因变量与自变量

因变量:大学教师的学术职业发展可表现在学术声誉提高、学术生产力增长、经济收入增长、职称晋升、承担课题与论文著作出版数量增多等众多方面。但无论在国外,还是在国内,职称是衡量大学教师学识、能力、水平、收入和价值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大学教师的职称晋升需要以学术能力的不断提高为条件,也需要教师、出版专著、主持科研项目与获得一定级别的教学科研奖项,并且越往职称序列的顶端晋升,这些要求越高。可以说,职称晋升是大学教师学术职业发展最外显、最直接与最易测量的标志,从职称晋升角度对大学教师的学术职业发展进行考查是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径。就我国而言,大学教师的职称序列从低到高依次为助教、讲师、副教授和教授,其中助教与讲师属中低级职称,职称晋升竞争不太激烈,大学教师获得这两种职称并非难事,基本不需求助于学缘关系,学缘关系对中低层次职称晋升的影响程度应该很小;而副教授与教授都属于高级职称,晋升时竞争异常激烈,学缘关系对这两个层级职称晋升的影响程度应该较大。另外,由于大学教师晋升副教授和教授的要求有很大不同,学缘关系对不同层级职称晋升的影响可能存在方向与大小的差异。综合以上考虑,本文设置了“晋升副教授(associate professor)”与“晋升教授(professor)”两个因变量,每个变量都分为“晋升”与“不晋升”两类结果。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5月第12卷第3期 钟云华:学缘关系与大学教师学术职业发展——基于H大学的实证研究 自变量:影响大学教师学术职业发展的因素有很多,本文将其归纳为以下几类。第一,大学教师个人的先赋性因素,主要指性别和年龄。性别(sex)变量分为“男性”和“女性”,以“女性”为基准变量;年龄(age)变量以40岁为界,分为“中年”与“青年”两类,以“青年”基准变量。第二,学缘关系。根据前面的定义,本文认为“学缘关系”是指大学教师在学术系统中相对稳固的亲缘关系\[3\]\[4\],它通过大学教师的“学历背景(Educational Background )”来反映。学缘关系的形成主要有两种路径:一种是某校知名学者(兼具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不断从其母校聘用毕业生,形成小派系;另一种是某校学术领军人物或行政领导利用职权将自己的学生或校友聘至自己所在学校或学院任教\[5\]。本文“利用大学教师的学历背景(Educational Background )来反映学缘关系”\[6\],认为只要大学教师的学士、硕士或博士学位中有任何一个学位是在其目前工作单位获得,就意味着他在现工作单位具有学缘关系。学缘关系设置八个虚拟变量:(1)本科本校毕业(relation1);(2)硕士本校毕业(relation2);(3)博士本校毕业(relation3);(4)本、硕本校毕业(relation4);(5)本、博本校毕业(relation5);(6)本、硕、博本校毕业(relation6);(7)硕、博本校毕业(relation7);(8)本、硕、博均不在本校毕业,无任何学缘关系(relation8)。各个变量分“是”与“否”两类,以“无任何学缘关系”为基准变量。第三,人力资本因素包括学历层次、科研能力、任职年限三类。学历层次从高到低分为博士(doctor)、硕士(master)与学士(bachelor)三类,以学士为基准变量;科研能力(scienceability)是大学教师在论文、教材(专著)、成果、课题方面的能力的综合体现能力,本文利用案例H大学计算教师科研能力的计算公式(K=02K1+02K2+043K3+02K4,K1表示论文、K2表示专著教材、K3表示成果、K4表示课题),将调查样本中大学教师的科研能力转化为具体的分数;任职年限(year)也是数值形式。第四,教师申报职称所属学科是否具有自主评审权因素(power),分“是”与“否”两种情况。

(二)模型

由于因变量是二分类变量,自变量也均为虚拟变量,因此本文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方程,计量各类因素对大学教师学术职业的发展是否存在影响及其大小。采用的计量模型为:

logit(P)=In(P/(1-P))=α+∑βjXjε

在这个计量模型中,P表示职称晋升的概率,P/(1-P)是职称晋升的概率与未晋升的概率之比即优势比(Odds Ratio),定义为职称晋升的机会比率,logit(P)定义为职称晋升比率之对数。解释变量Xj的含义为影响职称晋升与否的因素,系数βj表示解释变量对职称晋升的影响程度\[7\]。当回归系数OR值大于1时,表示该解释变量有利于大学教师的职称晋升,小于1时则相反。

(三)数据来源

个案H大学是一所建校60周年的综合性教学研究型大学,既具有研究型大学的某些特征,也具有教学型大学的一些特质,处于高等教育系统的中层,对整个高等教育系统有相当大的代表性。学校专任教师1 196人,在职高级职称专家845人。在2003年至2006年,学校申报参评教授、副教授职称的教师人数分别为158人和208人,笔者对这段时期内的评审材料与公布的评审结果进行整理转化,得到本文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所需的数据。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

采取将全部变量纳入回归方程的回归方法,对因变量与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如表1所示)。

表1 大学教师学术职业发展影响因素的计量

回归分析结果

自变量 因变量

模型1 晋升副教授

(associate professor) 模型2 晋升教授

(professor)

Odds Ratio P>|z| Odds Ratio P>|z|

sex(性别) 318*** 0005 426* 009

age(年龄) 271** 0016 352 0135

master(获得硕士学位) 423** 0036 342* 0058

doctor(获得博士学位) 361*** 0008 429*** 0004

score(科研能力) 126**** 0000 238*** 0007

year(任职年限) 103 0958 127** 0018

relation1(本科本校毕业) 102 0890 123* 0100

relation2(硕士本校毕业) 068 0260 079 0540

relation3(博士本校毕业) 143* 0123 0096 157

relation4(本、硕本校毕业) 123 0786 186* 0091

relation5(本、博本校毕业) 187*** 0007 273* 0051

relation6

(本、硕、博本校毕业) 391**** 0000 490*** 0004

relation7(硕、博本校毕业) 270* 0078 169* 0100

power

(所在学科具有专业评审权) 180** 0016 058* 0135

Number of obs=208; Number of obs=158;

LRchi2(19)=4461; LR chi2(19)=6755;

Pearsonchi2(425)=2379 Pearsonchi2(238)=2526

Hosmer-Lemeshow

chi2(8)=1447 Hosmer-Lemeshow

chi2(8)=1095

Prob>chi2=05328 Prob>chi2=0657

注:****、***、**和*分别表示通过显著性水平0001、001、005和01。

从表1可以看出,模型1与模型2的拟合优度分别为4461与6755,拟合优度都比较高,说明二个模型建模均是成功的;模型1与模型2的可信度分别为053与0657,表示两个模型的分析结果都比较可信。回归结果表述如下:

第一,非学缘关系因素对大学教师学术职业发展的影响。参评副教授与教授时,在控制其他因素的条件下,男性晋升的可能性分别为女性的318与426倍,且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说明女性大学教师的学术职业发展处于劣势。相对于只有本科学历的大学教师来说,具有硕士学位的大学教师晋升为副教授与教授的可能性分别是前者的423倍与342倍,且分别通过了005与01的显著性检验;具有博士学位的大学教师晋升为副教授与教授的可能性分别是只具有本科学历大学教师同类可能性的361倍与429倍,且显著性更高。科研能力对大学教师的学术职业发展同样有着重要的正向影响,参评副教授时,科研能力得分更高者相对于科研能力得分更低者来说,前者更容易晋升为副教授或教授,分别为126倍与238倍,且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自主评审权因素的回归系数大于1,表明所在学科大学自身具有自主评审权的大学教师,更易取得学术职业发展。

第二,学缘关系对大学教师学术职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正向影响。在参评副教授或教授时,具有学缘关系的大学教师相对于没有学缘关系的大学教师而言,更易实现职称晋升的目标,取得更多的学术职业发展。例如,具有博士学缘关系的大学教师顺利晋升副教授的可能性是具有博士学位但没有任何学缘关系的大学教师晋升副教授可能性的143倍,晋升教授时relation3(博士学缘关系)回归系数更大,但没通过显著性检验。由此可见,在H大学这类教学研究大学之中,不是“外来的和尚好念经”,而是“本土的博士最值钱”,具有学缘关系的大学教师更易取得学术职业发展。

从回归结果表还可看出,不同的学缘关系,对大学教师学术职业发展的影响存在差异。relation6 (本、硕、博本校毕业)的回归系数最大,在两个模型中分别为391与490,且分别通过0001与001的显著性检验,这表示在控制其他因素的条件下,在同一所学校取得本科、硕士与博士学位并留校工作的大学教师,更易在竞争激烈的学术劳动力市场中,取得更大的学术职业发展。relation2(硕士本校毕业)的回归系数最小,在两个模型中分别为068与079,都小于1,但没通过显著性检验。这表明在控制其他因素的条件下,仅仅取得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大学教师,相对于没有学缘关系的大学教师来说,在学术职业发展方面并不具有优势。relation1、relation3、relation4、 relation5 与relation7彼此之间的回归系数与显著性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说明这些不同种类的学缘关系对大学教师学术职业发展的影响存在程度差异。

四、研究结论及可能的解释

(一)学缘关系越丰富的大学教师,越易取得学术职业发展

学缘关系对大学教师学术职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学缘关系越丰富的大学教师,越易取得学术职业发展,可能的原因有三个:一是学缘关系可以为大学教师学术职业发展提供直接的帮助。中国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儒家文化居于正统文化之位,中国人在人际交往与社会行动过程中遵循“关系原则”,各行各业都或多或少出现“任人唯亲”现象。当然,在被社会关系所笼罩的大学之中,具有学缘关系的大学教师无疑可直接向自己熟悉的导师、领导、同学与朋友打听与职称评审相关的信息,甚至有时通过学缘关系直接向评审委员施加影响,从而在职称评审时获得关照,取得更多的学术职业发展。二是学缘关系可以帮助大学教师获得更多的学术资源从而间接促进大学教师学术职业发展。大学教师学术职业的本质属性是学术性,故大学教师的职称从助教向教授不断晋升的过程当中,每一个层级职称晋升都会面临一定的学术门槛,并且越高层次的职称晋升,学术门槛越高。学缘关系越丰富的大学教师,有更多资源与机会参与学术会议,也可以利用学缘关系获得更多的课题、发表更多或更高档次的论文专著,取得更多的学术资源与学术成绩,从而在职称评审过程中获得一定的优势。三是学缘关系是比较稳定的社会关系,拥有学缘关系的人,更熟悉工作单位的办事流程与办事规则,也更能融入单位文化之中,具有信息与身份上的优势。

(二)不同种类的学缘关系对大学教师学术职业发展的影响程度不同

本科、硕士与博士在同一所学校就读并留校任教的大学教师所拥有的学缘关系网络宽度最大,网络之中的个体互动的次数更多。如果得到这种学缘关系的帮助,在控制其他因素的条件下,拥有这种学缘关系的大学教师取得更大学术职业发展的可能性更大。其原因有二:一是学缘关系网络宽度的数量随着求学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增长。大学教师在本、硕、博求学的十余年时间中,可以认识大量的老师、同学、朋友与领导,构建巨大社会关系网络,积累数量更多的社会资本,并获得更多的信息与学术资源,这都有助于其学术职业发展。二是学缘关系网络的质量随着求学时间的延长而不断提高。一方面这是个人成长所导致的自然结果,随着个人所受教育层次的提高与生理及心理的逐渐成熟,个人经营和驾驭各种关系的能力逐渐提高,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会更有效率;另一方面随着受教育层次的提高,结识更高社会地位的人的可能性更大,且彼此之间互惠的资源更多,关系越紧密。

具有硕士学缘关系大学教师的学术职业发展相对于没有学缘关系大学教师的学术职业发展,没有优势。可能的解释是:随着硕士研究生扩招与培养制度改革,由于硕士生导师时间与精力的有限性,使得师生之间的互动比较少,不利于互惠关系的生成;同时,现在硕士生学制是两年或两年半,在不到三年的时间内,要修学分、做论文和找工作,使得硕士生疲于应付,无法像本科与博士生阶段一样,与同学、院系领导及其他校友进行深入交往,彼此之间缺乏了解,更不用说建立深厚的感情,由于积累的学缘关系不深厚,其学术职业发展反而处于不利地位。

(三)学缘关系对大学教师学术职业发展的影响有增强的趋势

尽管个人先赋性因素与自评审权因素、尤其是人力资本因素对大学教师学术职业发展仍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但这种影响有变弱的趋势;与此相反,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持续推进,学缘关系对大学教师学术职业发展的影响有增强的趋势,具有更多或更高质量学缘关系的大学教师,越有可能取得更快更好地学术职业发展。其原因有:第一,从学术职业本身来看,学术职业是大学教师对人类未知领域的探索,是超越自身的当下而在精神层面掌握世界的方式,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学术问题的解决往往需要团队通力合作而非单兵作战,具有学缘关系的大学教师更有可能通过学缘关系参与或建立科研团队,从而有效利用团队力量获得研究项目、完成研究课题并发表学术成果,最终在整个团队成长的过程中取得更多的学术发展。第二,改革开放尤其是扩招后,由于市场的强力介入,大学与市场、大学与社会的边界越来越模糊,高等教育发展成为为社会提供多重服务的工具,现代大学把越来越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市场化的计划和理想中(包括学者们极为关注的商品化的学术成果),高等教育与社会有着密不可分的本质联系,故社会上“拉关系”、“走后门”等社会现象在高校有扩大的趋势。第三,大学教师不是处在真空之中,而是处在一张张社会关系网之中,大学教师彼此之间的联系对每个个体而言都是一种社会资本,这种联系可能给个体带来现实的或潜在的某种收益,如物质的、心理的或文化的,正是这种收益促进了大学教师彼此之间建立联系的意愿性,大学教师相互之间建立起来的这种越来越庞大、越来越复杂的学缘关系网络无疑会对其学术职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第四,随着精英高等教育向大众高等教育转变,大学教师的评价标准发生了重要变化。在精英高等教育时代,高等教育的目的是选拔和培养优秀学术人才,故精英高等教育阶段大学教师的学术职业发展应以是否拥有高深的学问为主要依据。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大学教师学术职业发展的主要依据是科研而非教学;同时,大学教师内部也产生了极大的分化,队伍变得庞大但学术基础不一。为了应对评价标准的改变,大学教师都想获得更多的学术成果、取得更大的学术发展,跻身于学术金字塔顶端,并往往求助于具有“亲和力”的学缘关系来保证这个目标顺利实现。

五、合理利用学缘关系促进大学教师

学术职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哈佛大学前校长埃利奥特(Eliot)在其《大学的行政》一书中表示,从本校留任毕业生虽然是弥补教员缺口最有效、最通行的办法,但这却对大学有致命危害\[8\],“近亲繁殖”会束缚学生的思想和视野,是学术创新和突破的桎梏\[9\]。学术界也普遍认为,与近亲繁殖相反,来源广泛的学缘结构所具有的“远缘杂交优势”,不仅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也是学校学科建设的需要,更是现代社会化大生产对高校教师的客观要求。一所大学如果拥有来源广泛、学缘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对于活跃学术气氛、优化知识能力结构,加快科技创新、克服论资排辈,加速青年教师成长,加强公平竞争,防止学术思想单一、封闭保守,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为了丰富大学的学缘结构,发挥远缘杂交优势,并为大学教师学术职业发展建立良好“生态环境”,本文认为我国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改革现行大学教师聘任制度,为大学教师学术职业发展提供制度保证

建国以后,我国大学教师聘任制度在保障大学师资充足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尤其是21世纪以来,经历了一系列改革之后,变得更加完善。但不可否认的是,当前我国大学教师聘任制仍存在许多痼疾,如重才轻德、计划经济色彩依然存在、近亲繁殖现象严重、围绕学科发展的教师聘任体系尚不完善。为了打破“近亲繁殖”,使大学教师学缘结构规范合理,就必须深化大学教师聘任制度的改革,为大学教师学术职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改革的要点有:高校教师聘任的制度设计,要遵循学术职业的特点,根据学术发展的需要设置岗位;对于教师的聘用采取竞争机制,凡不经过公开和公平聘用教师,应属于违法违规;高等院校应自觉地将本校毕业生的教师比例抑制在较低水平,旨在提高学术水平,促进人才交流,消除由于本校毕业生的学阀帮派可能产生的弊害;明文规定人事回避制度,在教学和科研单位,不允许直系亲属同时在一起工作;对本院毕业的优秀毕业生,实行定期回聘制度,一般需在院外工作3至5年;对于本校毕业的青年教师,也可进行由学校内部组织进修或攻读硕士、博士,但担任授课的导师应是外校毕业的,或者聘请外校的教师讲授。

(二)改革现行的职称评审制度,限制学缘关系的作用空间

学缘关系对大学教师学术职业发展的重要影响,使得具有丰富学缘关系的大学教师,在付出相同努力甚至较少努力却能较易从学术系统的底端向顶端流动,取得一定的学术职业发展。但对学缘关系拥有较少的大学教师来说,付出很大的努力却因为学术之外的原因而不能取得充足的学术职业发展,这不仅是对他们付出没有给予公平的回报,而且还会对他们的学术积极性产生重大的打击。长此以往,不利于整个学术系统的繁荣与发展。故应该建立科学的职称评审制度,限制学缘关系的作用空间。首先,在职称评审工作过程中,要根据师资队伍的结构现状及学科专业的需要来定编、定岗,在主管部门下达的专业技术岗位数额内,确定各学科高、中、初级专业技术岗位。其次,要完善以教授为主导的各级职称评审委员会,由各学科、学术骨干把好职称评审关,各级领导干部不干预职称评审工作。严格职称评审工作的条件,坚持从实际出发,结合各学科专业的特点,做到职称评审工作标准化,并且易于操作。最后,对各级职称要明确规定对教学工作量、教学质量、科研项目、科研经费、科研成果、论文的要求,严格申报与评审的程序,力求避免论资排辈、照顾等现象,力控学缘关系对学术职业发展的影响,使整个职称评审工作做到公正、公平、公开,接受广大教职工的监督\[10\]。

(三)加快学术劳动力市场建设,促进大学教师合理流动,优化高校学缘结构

合理的学术职业流动,是市场配置学术人力资源的重要途径。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大学教师遵循单位管理模式,对人事档案的管理严格、保守,大学教师及科研人员在一定程度上也把单位作为其归属。国家统筹下的教师职业,缺少竞争,具备引进机制却没有完善的淘汰和退出机制,所以大学教师及科研人员很难流动。与我国相反,发达国家非常注重大学教师的流动性,并凭此有力促进大学教师的学术职业发展。如德国的高校非常注重教师的流动性,助教的任期最多不超过八年,期满后必须离校,教授不得从本校助教中选拔晋升,只能从其他一流大学的教授中招聘;美国和法国实行“非升即走”的政策,规定一流大学教师任职期满或在任期内不能晋升的必须解聘离校。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学办学的资源依赖关系开始发生改变,办学资源部分依赖社会和市场。故我国应该加快学术劳动力市场建设,让大学教师成为社会人才资源的一个组织部分,渗入到社会人才的大循环中去,促成本校教师的合理流动,使大学教师通过职业流动改善知识结构和知识体系的同时,改善高校学缘结构,促进大学教师学术职业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道玉.必须遏制大学教师队伍的近亲繁殖\[J\].高等教育研究,2006,(11).

\[2\] Light,J.D.Introduction:The structure of academic professions\[A\].In W.P. Metzger(eds.)Reader on the Sociology of the Academic Profession\[C\].NY: Arno Press,1977.

\[3\] 马莉.从“学缘结构”看高校人才流动\[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2001,(3).

\[4\] 吴振球,熊卫华.中西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学缘结构比较研究\[J\].建材高教理论与实践,2000,(1).

\[5\] 生云龙.清华大学教师学历与学缘结构的变迁\[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8,(2).

\[6\] 陈苑,阎凤桥.北京市高校教师学缘关系与职业发展轨迹的调查与分析\[J\].大学教育与评价,2008,(3).

\[7\] \[美\]伍德里奇.计量经济学导论:现代观点\[M\].林相森,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8\] Eliot,C.W.,W.Eells,A.Clevland.Faculty inbreeding: Extent,types,and trends in America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J\].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1999,70,(5).

\[9\] Handschin,C.Inbreeding in the instructional corps of America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J\].Science,1910,(829).

\[10\]张光.高校师资队伍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

(责任编辑 齐 睿)第12卷第3期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Vol12 No3

晋副高级职称论文篇6

1 职称政策的变化

1.1 取消转正定级制度

转正定级制度是一直沿用的初级及部分中级职称的晋升政策。硕士研究生毕业,工作满三年,且经考核合格,可直接转正定级为中级(主治医师、主管药师、主管护师、主管技师);大学本科毕业见习期满一年,或大专毕业工作满三年,经考核合格者,可直接转正为助理级(医师、药师、护师、技师)职称;中专毕业,见习期满一年,可转正定级为员级(护士、药士、技士),任员级资格满5年可转正定级为助理级(医师、药师、护师、技师)。

自2001年开始,所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必须参加执业资格考试或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取消了沿用多年的转正定级制度。临床专业技术人员须参加医师执业考试,护理人员须参加护士执业考试,这是医疗和护理人员从事临床工作的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根据学历、任职年限和工作年限的不同报考相应级别的任职资格,博士毕业、硕士研究生任助理级满两年、大学本科毕业任助理级满四年、大专毕业任助理级满六年、中专毕业任助理级满七年可报考报考中级资格考试;硕士毕业、大学本科毕业工作满一年、大专毕业工作满三年或任员级满两年、中专毕业任员级满五年可报考助理级资格考试;大专、中专毕业科报考员级资格考试。

1.2 外语免试制度的变迁

外语合格证作为晋升的必要条件,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晋升中、高级职称必须首先过外语关。2001年以前,外语免试制度相对比较宽泛,具有大学英语四级证书等条件的,晋升中级职称可免试外语;具有大学英语六级证书等条件的,晋升副高级职称可免试外语。2001年开始,取消外语免试制度,凡需要晋升的人员,全部需要参加职称外语考试,并且外语合格证必须在有效期内使用,高级的有效期为4年,中级的有效期为3年。自2005年开始,增加外语免试,针对高学历、高层次以及中医药等特色专业的人员免于外语考试,同时外语考试合格证取消有效期,直到晋升为止一直有效。

1.3 增加计算机能力测试

为适应现代社会各种信息技术的运用,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将计算机能力测试列为职称晋升的一项必要条件。计算机能力测试分为全国考试和青岛市两种考试,分为初、中、高三个级别,专业技术人员可按照职称晋升的级别参加相应的考试。

1.4 晋升中级职称实行以考代评制度

以往晋升中级职称也需要参加评审,申报材料中要有体现自己专业技术水平、工作业绩的论文、科研等。在转正定级制度取消的同时,人事部也出台了中级职称的以考代评制度。自2001年开始,晋升中级职称不再参加评审,只要通过全国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即可取得中级资格。

1.5 晋升的条件有所放宽

晋升上一级职称主要由学历和任职资格年限来确认,如果学历不够需要申报破格。对于学历较低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破格也是比较困难的事。在出台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政策后,对学历受限的人员适当放宽了条件。新政策出台后,晋升中级职称只要具备中专学历任初级资格满7年即可参加中级考试,考试通过即取得中级任职资格。

1.6 高级职称实行网络化评审

以往晋升高级职称,每个人申报的材料用2个材料袋才勉强装得下,仅仅是各种各样的表格就要装满一个评审袋。实行网络化评审后,诸多表格、复印件不用了,既方便快捷又节约很多资源。只要每个参加晋升的人员将自己的材料通过评审软件一一录入,再通过网络向上传输至评审部门即可参加评审,所有材料直观清晰、一目了然,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

2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2.1 量化赋分表

由于岗位的限制,不可能达到晋升条件的人员都可以参加高级职称的评审,必然要根据岗位等额推荐相应的人数,量化赋分表的使用,将每个人的业绩以分值的形式表现出来,非常具有说服力。但是,量化赋分表本身也存在一定的弊端。例如,专著、论文一栏,限提交三篇论文或专著,满分为15分,这一点所有人都能达到满分,无法真正体现专业技术水平,论文不分级别、不分类别、不分性质,“豆腐块”跟大篇幅的论著只要是发表在同一级别的刊物上一律一样的得分,显然欠缺公平性,容易挫伤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学术研究的积极性。建议保留专著、论文数量的限制,取消上线封顶,专著、论文的量化分值细化,以不同的级别、类别、性质区分开计分。

2.2 刊物、论文级别的界定

在进行量化赋分时,往往会遇到对各种刊物、论文性质的界定,现在并没有统一的规定哪种刊物属于部级、省级、市级,哪种论文属于论著、综述、短篇、个案等等,量化小组的专家也仅仅是凭经验来判断,难免会出现主观因素的干扰。建议制定规范统一的标准,充分体现公平的原则。

2.3 岗位有限额,限制资格晋升

晋副高级职称论文篇7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 职业认同 需求层次理论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9C-0031-02

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引路人,与学生利益密切相关,因而是高校师生关系中最为重要的一环。现实情况下高校辅导员的工作非常琐碎,不少辅导员工作几年后因为找不到纵向发展的职业路径和目标而感到迷茫和焦虑,不愿意继续从事辅导员工作,从而造成辅导员岗位流动性较大。近年来,国家出台多项政策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2014年教育部颁布了《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明确提出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道路的建设目标。随着这一标准的颁布,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发展有了新的机遇。

一、研究背景、对象和方法

职业认同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是指个体对于所从事职业的肯定性评价。本文问卷参考江苏省徐莉的研究,围绕职业认识、职业情感、职业价值观、职业期望、职业意志、职业技能这6个维度对职业认同进行测量,共30个题项,采用1-5点评分,职业认同赋值为6个衡量要素的加权,权值均为1/6。其中,是否觉得职业受人尊敬、是否觉得有自豪感、光荣和神圣感、是否觉得辅导员相关议题与自己有关等列为职业认识;是否非常热爱认可辅导员工作、选择辅导员工作是否源于喜爱、工作是否充满活力和激情、工作是否能带来幸福感等列为职业情感;是否能实现人生价值、工作环境是否和谐、即使重新选择职业是否仍然坚决选择高校辅导员等列为职业价值观;是否认为自己适合辅导员工作、是否可能在辅导员工作上取得成就、成为一名优秀辅导员、是否能够发挥才能、是否符合兴趣选择等列为职业期望;是否愿意坚守岗位、是否遇到困难能够克服、是否不受干扰等列为职业意志;是否能够控制情绪、是否坚持学习、是否觉得自己优秀等列为职业技能。

样本选取的对象是近年广西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的参赛者。选取此类参赛对象具有代表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前广西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状态的最高水平。

样本选取了参赛的41名辅导员为被试。其中男性15人,女性26人;25-30岁26人,31-35岁15人;本科学历11人,研究生学历30人;工龄在5年以下的28人,5―10年的10人,11―20年的3人;月收入2000元以下3人,2000-3000元24人,3000-4000元10人,4000-5000元4人;区重点高校5人,区普通高校18人,区大专院校13人,区民办高校5人;初级职称23人,中级职称17人,副高职称1人;科员25人,副科6人,正科9人,副处1人。

样本使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职业认同的总体水平及各因素分析

从数据分析结果可见,广西最优秀的辅导员群体职业认同度为中等偏上,均值为3.2754。其中职业期望、职业技能认同度较高,均值分别为3.5366和3.7951。这说明广西优秀的辅导员们成就动机突出,希望在工作上取得优异的成绩,同时个人能力也较为优秀和突出。职业认识均值为3.2341,说明辅导员对职业的认识和定位基本准确。职业情感和职业价值观稍低,均值为2.8598和2.9512。此外职业情感与职业价值观相关性值为0.652,两者之间本身也是高度相关。

(二)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

1.性别差异

男女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有差异,但不明显。男辅导员的职业认同均值为3.327,女辅导员均值为3.2481。男辅导员的职业认同度略高于女辅导员。在各因素的比较中,男辅导员的职业认识略低于女辅导员,两者均值分别为3.1067和3.3077,其他职业期望、职业价值观、职业情感、职业意志、职业技能认同度都高于女辅导员。

2.年龄差异

参与问卷的辅导员年龄阶段为20-29和30-39两个年龄阶段,在职业认同上有显著差异,均值分别为3.1692和3.4593,显著性达到0.469。30岁以上的辅导员职业认同比30岁以下的高。职业价值观差异较大,30岁以上职业价值观均值为3.7212,20-29岁均值为3.3500。

3.学历差异

参与问卷调查的辅导员学历为本科和研究生两个层次。职业认同差异不大,均值分别为3.2436和3.2870。但在职业认识上,本科生的职业认识均值低于研究生,两者分别为3.0727和3.2933;在职业价值观上,本科生均值低于研究生,分别为2.7955和3.0083。在职业技能上,本科生均值高于研究生,分别为3.9273和3.7467。

4.工龄差异

5年以下工龄的职业认同度均值为3.2225,5―10年均值为3.3280,11―20年均值为3.5933。在职业情感这一因素中,5年以下工龄得分为2.8304,略微高于5―10年工龄得分2.8250。

5.月收入差异

月收入3001-4000元的辅导员职业认同度最高,均值为3.5900。其次分别为收入4001-5000元、2000元以下、2001-3000元,均值分别为3.5100、3.2233、3.1117。

6.职称差异

职称越高职业认同度越高。副高职称职业认同均值为4.0600,中级为3.3824,初级为3.1622。但在职业认识上,副高职称的辅导员均值仅为2.4000。

7.行政级别差异

行政级别越高,辅导员职业认同度越高,均值分别为副处3.6200,正科3.5478,副科3.4350,科员3.1252。只有在职业价值观上,副科均值最高为3.4583,其次是正科3.2778,随后是科员和副处。

8.学校类别差异

普通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度均值最高,为3.4422,重点高校均值最低,为2.9560。职业认识、职业价值观、职业情感普通高校认同度高,均值依次是3.4333、3.1806和3.0417,职业期望民办高校均值最高,为3.7200,职业技能大专院校均值最高,为3.9231。

三、数据结果与讨论

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得到以下几点结论:

一是广西优秀的高校辅导员群体中,职业认同度中等偏上。结合访谈调研,普遍反映所在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度不高,而职业期望和职业技能认同度高,说明辅导员队伍综合素质正在不断提高,辅导员对专业化职业化的发展前景抱有信心。

二是从性别差异上看,男性辅导员的职业认同度更高些。这与许多研究表明的女性辅导员职业认同度高于男辅导员的研究结果不同。当前辅导员队伍女性数量占多数,访谈调研中发现,男性辅导员对职业道路和发展规划、发展目标更为清晰,女性辅导员更重视自我价值的实现。

三是年龄对辅导员职业认同影响存在差异,差异主要体现在职业价值观上。数据分析显示,随着阅历的增长,价值观会逐步趋于稳定且更认同自己所从事的职业。这与部分研究中体现的年轻人职业认同度更高的结论也不一致。

四是学历对辅导员职业认同影响不存在显著差异,学历对辅导员职业认同影响不大。当前普通高校及重点院校辅导员学历要求均为硕士,可见硕士学历在辅导员队伍中占大比例,随着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这一趋势,学历差距将逐步缩小。

五是工龄对辅导员职业认同影响呈正相关。工龄越长辅导员职业认同度越高。同时也易产生职业倦怠,职业情感降低,这与新辅导员对工作的热情度更高的一般情况吻合。

六是月收入水平对辅导员职业认同影响不存在显著差异。收入水平中等的辅导员群体占多数,这部分人职业认同程度最高。收入水平并不是影响职业认同度的绝对因素。

七是行政级别对辅导员职业认同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呈正相关,即行政级别越高职业认同度越高。科级干部更认同辅导员职业能够实现自身的价值。

八是职称对辅导员职业认同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呈正相关,辅导员职称越高,职业认同程度也越高。此项结果会受到参与问卷调查的被试者人数影响,具有副高职称的辅导员人数较少。

九是不同学校类型的辅导员对职业的认同程度存在差异。普通高校职业认同度高于重点高校,这可能与重点高校竞争环境更为激烈有关。

四、结论和建议

(一)关注辅导员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很多辅导员对工资待遇水平普遍不满意,认为收入水平不高。从访谈了解到的情况上看,一线辅导员更在意的是付出与回报的关系。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的目标,需要建立在对一线辅导员工作环境和生存环境的改善上,具体包括对辅导员工作职能的明确而清晰的定位。解决辅导员的后顾之忧,满足其基本的需求,是辅导员安心工作的前提,也是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基础。

(二)关心辅导员的职业发展需求

辅导员职业发展普遍有职务晋升、职称晋升和学历晋升这几种途径。一线辅导员工作繁杂琐碎,在职称晋升和学历晋升上不占优势,而职务晋升也并不容易。这些困难容易让辅导员产生职业倦怠。根据教育部2014年公布的职业能力标准,中级和高级辅导员的条件要求与教师系列的中级与高级职称相比明显难度更大,辅导员会更倾向于花精力在专业学习上,逐步转向专业技术职务。因而各高校在辅导员的职业发展上应该搭建平台和重视激励措施,从高校内部的收入分配、工作分配及职业发展上予以关心,让一线辅导员感受到尊重、归属和爱。

(三)及时追踪辅导员职业认同状态

辅导员职业认同状态会受到工作年限、职务、职称等因素的影响,因而科学和及时追踪辅导员职业认同状态对完善辅导员队伍建设有着重要意义。对于有条件的高校,每年或者两年进行一次追踪,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达到辅导员自我实现、自我认同的状态,满足辅导员高级需求。

【参考文献】

[1]徐莉.江苏省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9

[2]马燕.社交媒体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使用范式与影响机制研究[J].新闻知识,2015(12)

【基金项目】2014年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高校辅导员工作自我认同与满意度测评研究》(2014MSZ027);广西财经学院2014年度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科研课题《高校辅导员工作的自我满意度测评研究》

晋副高级职称论文篇8

以某铁路运输单位为例,按照行政管理和专业技术岗位设置的要求,通过对该单位中层及以上行政管理岗位和业务主管定员编制进行核定,该单位共有行管岗位定员99人,业务主管定员135人,按照高级10%、中级45%、初级45%的比例核算后,该单位行管岗位和业务主管兼任专业技术职务的编制为高级24、中级105、初级105,再加上班组专业技术人员编制的77个助理工程师,政工专业职务定编高级3、中级14、初级19,以及该单位下属的非运输企业的专业技术职务定编高级2、中级8、初级6后,总的专业技术职务数量为高级29、中级127、初级207,合计363。目前该运输单位具备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共有302人,其中具有高级技术资格的8人,中级技术资格的52人,初级技术资格的242人。按照铁路企业职称聘任的职称经审核聘任的高级职称7人,中级职称33人,初级职称106人,合计聘任148人,聘任人数占专业技术总人数的49.0%。

2专业技术人员现状

2.1从年龄结构来看

该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年龄在25岁以下的有13人,26至30岁的有47人,31至35岁的有28人,36至40岁的20人,41至45岁68人,46至50岁66人,50岁以上60人。

2.2从系列数量来看

具有工程系列专业技术资格的217人,男女比例为6:1;具有经济系列专业技术资格的23人,男女比例为1:1;具有政工系列专业技术资格的29人,男女比例6:1;具有会计系列专业技术资格的31人,男女比例1:2;具有统计系列专业技术资格的2人,男女比例1:1。

2.3从层次分布来看

工程系列高级6人,中级29人,初级182人,高中初比例为1:5:30;经济系列中级8人,初级15人,中初比例为1:2;政工系列高级1人,中级7人,初级21人,高中初比例为1:7:21;会计系列高级1人,中级9人,初级21人,高中初比例为1:9:21;统计系列初级2人。

3存在的问题

通过分析该铁路运输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现状的情况,可以发现该单位存在以下问题:①具有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数量偏低。截至2015年3月,该单位共有干部职工3050人,其中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510人,但只有302人具有专业技术资格,占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仅为59.6%,而专业技术人员中只有148人符合聘任要求,聘任人员占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不到一半。②专业技术人员年龄老化。该单位目前具备专业技术资格的302人中40岁以上的有194人,占总人数的64.2%,其中50岁以上的有60人,随着年龄增加,身体不适应、退休或不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等因素影响,专业技术人员数量将大幅下降,势必造成该单位专业技术管理人员短缺。③高中级资格稀缺。该单位具备高级资格8人,中级资格52人,合计60人,占总的专业技术人员19.7%。高中级资格人员符合聘任要求,受聘的只有40人,其余的因资格与现岗位要求不一致或不在专业技术岗位而未聘任,高中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数量上的短缺,对该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在科技创新、成果运用、技术攻关、专业带头等方面的短板影响日益增加。

4建议

晋副高级职称论文篇9

一 高校女教师职业发展现状调查

(一)调查对象和调查方法

研究伊始,笔者在F 大学对不同院系、不同学科、不同职称的专任女教师中随机招募受试对象。部分女教师对学术职业发展问题较为敏感,拒绝参与调查。最后纳入本研究的共有78 名教师,她们在研究过程中均与笔者建立了融洽的关系,均表示愿意配合。受试对象平均年龄40 岁,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人数分别为12、25、34 和7 名,其中未婚11 名,已婚67 名,已婚者均来自双职工家庭,上有老人下有小孩。研究采用电话访谈和面对面约谈的方式。

(二)当前高校女教师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 学术职业发展步履维艰,多数陷入困境

一是获得高资助的课题数量少。调查发现,41 名正、副教授中,在研究部级课题的仅6 人(占14.6%),在研究省级课题的也仅有13 人(占31.7%)。而讲师和助教所获得的基本是厅级和校级课题。二是职称晋升缓慢,高级职称获得困难。所有除助教外的受试对象均表示是在正常年限内晋升讲师,从讲师到副教授,在正常年限内(任讲师满5 年)晋升的,59 名中有22 名(占37.3%),其余37 名或任讲师未满5 年,或无法按时晋升或已晋升但较正常情况延迟1~5 年不等,34 名副教授中,有23 名已达到或超过晋升年限(最长已超过6 年)但仍无法获得教授职称。从副教授到正教授,7 名教授平均用了10 年时间,较正常延迟了4~5 年。

2 管理职位不易获得,职务晋升困难

78 名受试对象,承担管理工作的仅有8 人(占总人数的10.3%),其中系主任2 名,系副主任6 名,未见在各学院或校高层领导岗位上任职的。而且有6 名正副主任明确表示已无法再进一步获得职务升迁的机会。

二 导致高校女教师职业发展陷入困境的原因

(一)社会角色和家庭角色的冲突

高校女教师在社会中是教师、专家,承担着繁重的工作任务,而在家庭中,是母亲、妻子、儿媳、女儿,承担着培育孩子、赡养老人等家庭重任。当社会角色与家庭角色发生冲突时,尽管她们中的大多数有较强的独立意识和自主意识,但天生温柔、细腻的性格,以及受“男主外女主内、夫唱妇随”等传统思想的影响,她们中的大多数会优先考虑家庭,会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子女教育和营造家庭氛围中去。通常的情形是,辛苦工作一天回到家,她们又马上开始操持家务,待忙完一切坐在书桌前钻研业务时已是精疲力竭,精力涣散,再也无法集中精神。有些女教师为了兼顾家庭和事业,经常废寝忘食,熬夜加班,长期透支着自己的体力,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最终身心俱损。在受访的78 人中,有6 名患轻重不等的神经衰弱,3 名患腰椎间盘突出症,2 名患颈椎增生。11 名未婚女教师中,有5 名表示要再过两三年才会把结婚生子列入议事日程,因为她们担心生育、哺乳等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影响工作。

(二)高校教师职业的学术属性决定了工作任务的艰巨性

高校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化程度很高的学术性职业,它以知识的发现、整合、应用和传播作为工作内容,学术性是其本质属性,它对高校教师的学术素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以医学为例,医学包含了众多学科,每一学科均有严谨体系,但它们都是从不同角度阐述人及其疾病,因此学科与学科之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紧密联系。这就要求教师自身要有完善的医学知识结构体系,在授课时能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与已学过的其它学科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树立疾病的整体观。此外,医学还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紧密结合,交叉渗透,因此任课教师在课程传授过程中还要结合临床疾病有意识地传播人文思想和社会科学知识,训练学生的思维方法,传播科学精神。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全面的素养,注重日常知识的积累,只有博览群书,广泛涉猎多学科、多领域的知识,才能在课堂上广征博引、融会贯通,最终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纳入本研究的女教师普遍反映,每学期授课章节即便与往年无异,自己也要投入大量时间精心备课,力求把最新的前沿知识传递给学生。一些新开设的课程更是让她们劳心劳力、精疲力竭。如果说繁重的教学任务尚能应付,科研上的压力就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化解的。一是课题申请竞争激烈、中标率低;二是即使获得项目,也要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开展研究,在繁重教学任务的冲击下,大部分女教师都很难保证有整块的时间无后顾之忧地完全投入,这无疑拉长了科研成果产出的周期,导致她们烦躁、焦虑、忧郁等负性情绪的出现。教师A 是在我看来比较成功的一位,目前承担着部级、省级等多项课题,但在访谈中她说:“其实,每个成功者背后都有不为人知的辛酸。”

(三)职称晋升机制不合理

目前高校教师职称晋升评价机制存在着“重科研、轻教学”的价值取向。课题中标、成了衡量教师能力的硬性的标准,而教学成绩并没有被纳入评价体系。女教师以擅长教学居多,她们更注重教学效果的提高,因此也会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但这种投入和付出并没有得到合理的评价,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她们的困惑和压力。家务劳动和教学工作直接影响了投入科研的时间,科研产出自然减少,科研上的弱势地位使她们无法按时获得高职称,许多人面对严苛的评聘条件,只能以评上副教授作为终极目标,获得正教授职称的女教师人数极少。这就使得她们处于既从事学术职业却又缺乏学术话语权,不得不蜷缩于学术最底层而难以向上的尴尬境地。

(四)管理决策层男性居多,代表女性利益的呼声被忽视

受科学中的学术话语权威和父权制影响,男性占据了校、院两级领导层以及学术委员会的多数席位,女性参与高校管理和决策的声音过弱,代表女教师利益的呼声通常被淹没或直接被忽视,造成了高校管理制度及政策带有一定程度的男性化倾向。

(五)参加学术交流和进修培训机会少

许多女教师内心愿意进修深造、提高自己,但一则机会少,只有少部分学术骨干才能行;二则不能得到校方的经济支持,普通教师要自掏腰包,进修期间因不在岗还会被扣除相应的津贴,经济拮据的青年教师也只能望而却步;三是终日忙于家庭和工作,无暇“充电”。教师B 说:“我工作已超过10 年,只去了省外某一小城市短期进修培训两次,我感觉学术离我越来越远了!”

(六)个人职业成就期望值低,自信心不足

女性的身体状况随着年龄增长较男性呈更快的下降趋势。心理上也更敏感,遇困难受挫感更强,更易出现疲惫、焦虑等现象,因此部分女教师自身成就动机偏低,安于现状,得过且过。此外,学术活动是高水平的智力劳动,心理素质决定了学术水平的高低,部分女教师仍然存在性别偏见,认为女性的智力水平和创造性都不如男性,干事业是男人的事,因此心理上出现自卑、进取意识不强等,在困难面前缺乏接受挑战的勇气。即使部分女教师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较强,但面对严苛的评聘条件也只能暗自兴叹,无奈地退出竞争,在最需要拼搏的年华放弃了自我发展,早早选择了归隐家庭,不得不说是社会的遗憾。有些能力出色的女教师害怕投入事业过多而影响家庭和睦或招致单位同事的嫉妒和非议,即使取得一些成绩也缺乏明显的成就感。

三 走出高校女教师职业发展困境的路径

高校女教师是精英女性的集合体,她们的职业发展问题不仅是高校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关系到社会和谐的一大重点所在。为此,各方面都要积极行动起来,采取相应的对策促进高校女教师的职业发展。笔者认为以下几条路径有助于女教师走出职业发展的困境。

(一)社会要创造有利于女性发展的外部环境

女性在人类再生产中的巨大付出和贡献理应得到社会的重视和认可。社会要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大力宣传性别平等观念,创造有利于女性发展的舆论环境,政府要把男女平等意识纳入政策主流以提高政策的公平性和公正性,确保女性和男性一样充分平等地享有参与社会事务的权利。其次,社会要加强保障体系建设,增强对老人和儿童的保障能力,以解除或减轻女教师的后顾之忧,如儿童放学后到父母下班前这段时间享有完善的社区托管服务、老人有建设完善的护养中心等等。此外,社会必须改变既要求女教师家庭责任和事业责任同时肩负,又要求都要有出色表现的不公平、不现实的角色期待,要为高校女教师营造一个被爱、被理解和被尊重氛围。

(二)高校要为女教师职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高校在制定政策时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充分考虑到女教师的生理、心理特点,为女教师提供职业发展的良好平台。在职务晋升、女干部任用选拔等方面提供与男性同等的权利和机会,增加女教师在学校高层领导岗位和学术委员会上的比例。关注女教师的继续教育问题,增加进修培训、国内外合作研究的机会。加强对女教师的科研培训和指导,扶持她们提高科研水平。此外,要充分考虑到教学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完善考核评价体系,采取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并重的考核方式,对教学业绩突出者在晋升职称时给予一定程度的倾斜。建立有效的奖励机制,对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得到学生普遍赞誉的教师予以认可和奖励。由于身负多重角色任务,女教师所承受的心理压力较男性大得多,因此,高校还应多关心女教师的精神需求、重视女教师的心理健康,定期或不定期地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加强压力疏导工作。女工委员会也要切实维护好女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

(三)女教师自身要谋求职业的充分发展

首先,女教师要挣脱“男主外女主内、男强女弱”等传统观念的束缚,增强工作和家庭的平衡技能,争取家庭成员以及亲朋好友的理解和支持,善于利用家政等社会服务减少损耗在家务劳动中的时间和精力。其次,女教师要摆脱情感、心理上的软弱和依赖,增强“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意识,立足本职,不断学习,拓宽知识面,对自己从事的专业咬定青山不放松,以优异的成绩实现自己的人生追求和人生价值。此外,女教师还要养成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加强耐挫力的培养,合理评价自己,根据自身特点扬长避短,做好职业规划,找到一条既符合实际又有挑战性的道路,充分发挥自身潜能,促进职业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英丽, 沈红.学术职业: 概念界定中的困境[J]. 江苏高教,2007(5).

晋副高级职称论文篇10

摘要:介绍北京市垂杨柳医院以胜任力培养为导向,探索量化考核临床专业技术人员标准,坚持科学、民主、公开、平等、竞争的原则,实现择优聘任,岗位设置分级聘用工作顺利进行的实践经验和体会。

关键词 :岗位设置 量化考核 分级聘任

我院始建于1973年,是北京市东南部地区唯一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和急救为一体的朝阳区区属综合性三级医院。目前开放床位501张,临床中心22个,二级科室共46个,年门急诊量104万人次,出院人数13000人次,手术7000余台。现有职工1100人,其中编制内职工717人,合同制聘用383人。为了进一步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使人事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医院每年要进行岗位设置及分级聘用工作。因为岗位分级聘用事关职工切身利益,如何将好事办好、尽量避免矛盾的发生,医院在岗位设置及分级聘用办法上进行了尝试和探索,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实现了岗位设置的平稳升级。

一、主要背景

1.岗位设置职数有限,不能满足现实聘用需要

全院在编职工717人中,现有专业技术人员661人,占全院编内职工总数的92%。由于医院近10年来专业技术职称实行评聘分开,所以拥有职称资格人数远远高于实际岗位设置职数。其中有正高级资格职称人员36人、副高级资格职称人员74人、中级资格职称人员343人。按照上级关于事业单位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结构比例控制标准,医院只能聘用正高21人、副高73人、中级294人。僧多粥少,设置职数不能满足现实聘用需要。

2.岗位聘任缺乏量化考核标准,激励效果不明显

2009年第一次分级入位时,由于职数矛盾不明显,只是按照学历、工龄和职称任职年限排序进行。这样的方法使得聘任工作流于形式,失去了岗位聘任的真正意义,打击了年轻、资历较浅的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上进心。由于岗位聘任条件缺乏可行的量化考核指标,也使得“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改革初衷很难实现。

而且由于首次入位时间相同,任职三年后都可以升级,但是按照测算比例,越是高级别比例越低,医院必须设计一套客观的晋级评分标准,才能让职工信服,减少矛盾的发生。

3.人才队伍建设的需要

如果不控制岗位指标的使用,医院的高级职称指标将全部占满,又恰逢高级职称评审政策改为评聘合一,没有指标可使用,原则上就要停止职称申报和聘任工作。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就会影响今后的正常晋升,特别是压制中青年技术人员的成长,也不利于北京市内高级职称人才的引进,医院的人才队伍建设就会面临新的断层危险。

二、主要做法

为了克服这些弊端,我院根据上级文件精神,以“统一标准,择优聘任,控制数量,提高质量”为目标,坚持科学、民主、公开、平等、竞争、择优聘任的原则,以临床专业人员胜任力培养为导向,采取文献复习法、访谈法、专家会议法等研究方法,制定了《专业技术岗位分级考核和聘用方案》及《客观评分标准》,方案注重全面评价卫生人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鼓励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医教研全面发展,体现了工作实绩,量化考核临床工作水平。

1.成立岗位设置领导小组

对于医院岗位设置的实施医院领导非常重视,认识到岗位设置工作与医院的长远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对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都做了充分的分析。为了做好医院岗位设置管理的各项工作,首先成立了以医院的院长为小组领导,以医院人力资源部为中心,科研教学部、党办、医务部、护理部等多个部门协同配合的岗位设置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小组中各个部门的分工。

而且为了做好各临床中心内部聘任考核工作,各个临床中心均需成立由中心主任、专业主任、护士长、党支部书记、支委、职工代表等组成的各中心岗位聘用考评小组,负责所属中心的医疗、护理和医技专业技术岗位的考评工作。

2.制订方案

(1)以胜任力模型为基础筛选评价指标

自20世纪70年代胜任力被正式提出以来,对它的研究己成为全球的热点,被相继引入了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学、教育学等学科领域。美国心理学家Spencer认为胜任力是“能将某一工作(或组织、文化)中表现优异者与表现平平者区分开来的个人潜在的、深层次力,它可以是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或价值观、某领域的知识、认知或行为技能,任何可以被可靠测量或计数的,并且能显著区分优秀绩效和一般绩效的个体力。2012年,国家医学考试中心与教育部高教司委托中国医科大学进行中国临床医生岗位胜任力相关课题研究。目前,包括八大核心能力在内的临床医生岗位胜任力通用标准已经基本构建完成。课题组认为,临床医生岗位胜任力应主要包括八大核心能力,分别是临床技能与医疗服务能力、职业精神与素养、医患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疾病预防与健康促进、医学知识与终生学习能力、信息与管理能力、学术研究能力。以此八项能力为基础,人力资源部访谈了医务部、护理部、科研教学部等职能部门和部分临床科室管理者,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筛选出关键的、易考评的高频次指标,由人力资源部拟定《专业技术岗位分级考核和聘用方案》、医院学术委员会协助确定了临床医务人员分级聘用考核《客观评分标准》,并经职代会讨论通过,在全院起到宣传作用,做到人人皆知。

(2)客观评分标准指标体系建立

经过访谈和学术委员会专家会议讨论,确定的对临床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考核的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基础性项目评分。考评项目包括工作年限(工龄)、现职称聘任年限、符合拟申报岗位的资格年限、学历/学位、管理责任(行政职务加分)。各类荣誉(区级以上的优秀人才及其突出贡献奖等)及应急任务(援疆等)等加分项、各类处罚等减分项。

第二,科研教学评分。科研指标包括:科研立项、成果获奖、、出版著作、发明专利等;教学指标包括:研究生导师资格、带教学生毕业数量、继续教育项目承担情况等;学术指标:学术委员会任职、杂志编委等。

第三,工作业绩评分。由各考评组织按照各自专业特点和日常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及其质量管理目标等要求,对拟晋级人员的专业工作情况进行量化考评;一般考评分数权重要求工作量占50%,工作质量占20%、技术水平占10%。医疗工作量参考指标可包括:出勤率、年出门诊日数、年收病人数、年出院人数、年手术人次、年大查房数、年参与危重症抢救例数、完成科室安排任务情况等;医疗工作质量参考指标可包括:医疗差错及投诉、病历返修率、医保扣分、抗菌管理执行情况等;医疗技术水平参考指标包括:手术级别、年参与会诊情况、年教学查房数、年参与危重症抢救例数等。

第四,民主测评。民主测评占20%。测评指标包括:医德医风、服务态度、团结协作、诊断能力、操作能力、解决疑难问题能力、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创新和改进工作能力、外语应用能力等。

(3)职代会讨论通过方案

此次参会代表共有70人,来自医院的不同岗位。经过半天的充分解释和讨论,最终以全票顺利通过方案和评分标准。

(4)分级聘用程序

第一,人力资源部公布可聘用职数和评分标准,副高及以下职数在中心内部使用,正高职数在全院范围内使用。

第二,各中心根据客观评分标准,对所有符合申报晋级人员进行同级人员考评结果排序,并按照各系列中级岗位空余数额进行对应的等额推荐,副高级岗位空余数额的2倍数额进行推荐。考评结果在中心内公布,最后由各中心考评组织负责人签字后,文字推荐表和综合考评结果表一并呈报岗位设置办公室。

第三,拟申报正高级人员由岗位设置办公室统一进行测评,按正高级岗位空余数额的2倍数额进行推荐答辩。

第四,拟晋升副高级及以上人员在学术委员会进行学术答辩。由学术委员会牵头,组织进行全院性答辩会。由副高级及以上人员对履现职以来的工作业绩和医教研水平进行展示汇报,全院医务人员均可参加和聆听学习。由在院工作的且已正式聘任的所有正高级人员参与打分,最终由学术委员会统计汇总考评结果,报医院岗位设置领导小组。

第五,考评结果确认签字。各考评组织应将综合考评结果得分与本人签字确认,确保考评过程和结果的公开、公平、公正。所有考评原始资料在中心内存档备查。

第六,聘任结果公示。岗位设置办公室负责将本次所有拟聘用新岗位的人员名单在院内进行公示,公示时间≧5个工作日;人力资源部负责有关基础项目评分的释义,科研教学部负责有关科研教学项目评分的释义,各中心考评组织负责工作量及工作质量项目评分的释义。所有争议问题由岗位设置办公室登记后,上报医院岗位设置领导小组确定最终处理意见。

(5)上报审批

考评结果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

三、主要成效

1.实现岗位设置工作的顺利进行

此次岗位设置分级聘用工作涉及升级人员共297人,占编内专业技术人员的45%。其中升二级2人、升三级3人、升四级6人、升五级7人、升六级20人、升七级16人、升八级36人、升九级91人、升十级67人、升十一级49人。虽然涉及人员广泛,但由于考核标准客观、公平、公正,经过公示除1人对结果有疑义外,无其他人员提出质疑。

2.为搞活用人机制、实现人才能上能下奠定了基础

《专业技术岗位分级考核和聘用方案》和《客观评分标准》,对于医院职称晋级工作有了明确的文件规定,使医院岗位聘用及任期考核工作更趋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使得医院在晋升人员时可以有章可循,避免了以往靠人情关系晋升的情况,建立了人才公平竞争、择优聘用的长效机制,让更多优秀的人才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与医院一起成长,为医院科学持续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3.为专业技术人员指明方向,引导专业技术人员全面发展

过去医院的专业技术人员只注重临床工作,只关注专业技术水平的提高,晋升上相应职称后即不思进取,不再从事学术研究、课题申报等,更不愿意额外承担继续教育项目。我院在规定分级聘用条件时,临床工作只是一个基本条件,把科研课题、文章、成果、继教项目等作为条件之一,这些条件的设定,使大家对于科研和教学的热情空前高涨,认识到在做好专业工作的同时,也应重视科研水平的提高,只有医教研共同发展才是一名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

四、主要体会及问题建议

1.领导重视是关键

医院岗位设置管理的内容复杂,实施过程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也比较多,要保证岗位设置工作的顺利开展,医院领导的重视是非常重要的。在实施岗位设置的过程中医院领导亲自挂帅,统一指挥,与医院人事部门一起积极研究岗位设置方案,制定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使得职工利益最大化,在岗位设置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2.多部门合作是成功的基础

岗位设置分级考核工作涉及多个方面,必须多个职能部门协同配合才能完成。如人力资源部负责基础项目加分的审核、科研教学部负责科研教学加分的审核、党办负责民主测评工作、医务部和护理部负责临床工作业绩测评指导。各个部门工作按照分工同时有条不紊的进行,各负其责,才能保证岗位设置分级聘用工作的按期完成。

3.全员参与是保障

医院岗位设置分级聘用与全体职工的利益密切相关,在制定岗位设置方案和后期的执行中离不开医院各级各类人员的共同努力。例如,在制定岗位设置方案初期积极征求各级职工的意见,从而保证方案的合理性;在岗位竞聘中,职工要积极参与,主动申报,并运用评分办法进行自评,再由科室测评,有分歧时及时与职工进行沟通,才能增加职工对测评结果的认同度。

4.专家会议把关评分标准是成功的法宝

专家会议法是一项常用的定性预测的方法,更多地依靠专家们的经验与分析能力。我院学术委员会专家是由在院的正高职称人员组成,基本上都是各学科的负责人,在岗位设置中他们既是被标准测评者,又是执行标准的测评下属者,因此《客观评分标准》能得到学术委员会的认可是事情成败的关键环节。医院专门召开学术委员会专家会议,大家集思广益、信息共享,将评分标准逐条讨论、斟酌、修改、通过,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5.中级职称专业水平考核需进一步完善

中级职称临床技能考核目前是在各中心内部进行,并实行等额推荐,难免存在一些人为因素,医院是不可控的。今后可以增加规范查体培训考试成绩、应知应会考试成绩等作为专业测评分数,提高对中级职称人员考核的客观性。

岗位设置是当前医院人事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只有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和激励机制,才能有效调动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实现医院人事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保证岗位设置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冯继,刘兰祥,王珊珊,秦岭,李云,张秀云.打破论资排辈量化考核择优聘任的实践[J].中国医院,2010,14(2)

[2]李峰,方素珍.卫生机构管理者岗位胜任力[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