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工作要点十篇

时间:2023-04-08 01:31:38

近期工作要点

近期工作要点篇1

一、关于当前重点工作

(一)着力抓好一季度各项工作“开门红”。对各项经济指标、数据运行情况进行监测,确保各项经济指标、数据位居全市前列;统筹抓好工业、旅游、城建、社会发展等各类项目建设,筹备好全市一季度在召开的项目建设观摩会;抓好《政府工作报告》各项任务的分解、落实,特别要抓好“双十工程”各项任务的督办、落实工作;认真研究异地扶贫搬迁政策,迅速启动异地扶贫搬迁工作;对阻碍经济发展的环境问题进行认真研究,加大执纪问责力度,切实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认真研究国家基金政策,积极谋划、争取国家基金对各类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切实做好各类基金申报工作。

(二)着力抓好农业农村工作。抢抓季节、把握时间节点,切实抓好“绿满”工作,争取2016年“绿满”工作出成绩、有亮点;加强森林资源管护,启动责任追究机制,着力抓好森林防火工作;加快旅游项目建设,高标准打造一批美丽乡村,全力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借新一轮“三万”活动契机,着力抓好精准扶贫工作,重点抓好贫困村项目建设,力争扶贫工作有特色、有亮点、出经验。

(三)着力抓好县城建设。以“十大工程”建设为抓手,建立定期会商、定期督办工作机制,切实推进县城建设;把握时间节点,加快工程进度,认真筹备好丙申年寻根节,做好厉山镇神农加油站至客运站路段沿线房屋包装改造工作;抓好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继续开展“洁美家园”建设。

(四)着力抓好工业和招商引资工作。认真筹备年初的工业经济会,做好招商引资各项准备工作,力争2016年招商引资取得新成效;抓好工业经济指标运行,着力加大外贸出口力度;抓好开发区二期建设,做好土地收储工作。

(五)着力抓好规划编制工作。积极与鄂旅投对接,做好县城东区规划修订、完善工作;抓好“全域旅游”“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编制,力争2016年再高标准打造两个以上“美丽乡村”亮点示范村。积极与省、市科技部门对接,着力做好科技工作。

(六)着力抓好社会稳定工作。对“涉军”、“涉教”、离任村干部等不稳定群体进行排查、梳理,做实防控预案,做好全国“两会”期间安保维稳工作;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保障人民群众出行安全。

二、对政府班子的几点要求

(一)讲政治。县政府班子成员要强化看齐意识,在政策把握、工作安排、结交朋友、言谈举止等方面,自觉与党中央、国务院,与省市党委、政府保持高度一致,做政治上的清醒人、明白人。要强化纪律意识,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要求,切实抓好分管行业、分管部门的党风廉政建设;严格廉洁自律,管好身边工作人员和亲属,做到党纪国法常驻于心。要强化规矩意识,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做到令行禁止,树立权威性,提高执行力,确保议必决、决必行、行必果,形成高效运转的政府工作机制。

近期工作要点篇2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中小河流治理规划编制工作会议,是按照今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开展中小河流治理、以及市委、市政府对保障城镇防洪安全的要求,同时,传达贯彻水利部中小河流治理规划编制

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在前一阶段已经开展相关工作的基础上,全面启动全市中小河流治理规划编制工作,加快推进近期治理项目的前期工作,为明年积极争取中央投入,加快实施中小河流治

理,保护城镇和重点地区的防洪安全奠定基础。下面,我讲六点意见,供同志们在工作中参考。

一、启动中小河流规划编制的背景

(一)中央高度重视中小河流治理工作

由于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我国江河洪涝灾害十分严重。除长江、黄河、淮河等七大江河外,全国范围内有众多中小河流,且大多分布在重要城镇及农村广大地区。目前,许多中小河流没有得到有

效治理,全国约有70%的中小河流经常发生洪涝灾害,造成了比较严重的人员和财产损失。

当前,我国中小河流治理存在防洪基础设施薄弱、河道淤积萎缩严重、缺乏规划指导、治理投入不足等突出问题,中小河流洪水灾害以及山洪、泥石流等山地灾害伤亡人数占全国水灾伤亡总人数的

2/3以上。编制重点地区中小河流治理规划,并在规划指导下加快重点中小河流治理,对保障重要城镇和粮食基地的防洪安全,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年中央1号文件强调:加快编制重点地区中小河流治理规划,增加建设投入。在今年1月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上陈雷部长要求:抓紧编制中小河流治理规划。水利部党组把中小河流治理规划编制

列入今年工作要点。

(二)我市中小河流问题突出,严重影响城镇防洪安全

我市境内河流众多,全市河流以中小河流为主,流域面积占75%以上。市内降雨充沛,有渝东北、渝东南和渝西三个暴雨区域,多年降水量均值分别在1600、1400和1200mm以上;我市具有河谷、浅

丘和山丘地形分明的地理特点,全市临江河而建的城镇735个,占全市城镇总数的67%(其中分布在中小河流沿岸的城镇600余个);长期以来,国家对中小河流治理投入严重不足,加之近年来取消两工

,难以组织群众投工投劳,全市中小河流沿岸城镇和地区基本处于不设防状态。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和历史原因,我市中小河流的主要特点是开发治理滞后,河道行洪不畅,河水陡涨陡落,洪灾频繁

发生,给沿河分布的众多城镇和重点地区带来巨大的防洪压力和洪灾损失。近年来,中小河流洪灾损失是我市洪灾损失的主要表现形式,并逐年呈上升趋势。20*年开县“9.4”洪灾,县城全城被淹。

20*年“7.17”洪灾,*县、*县、*区等地中小河流洪水暴涨,损失十分惨重,陈雷部长陪同总书记赶赴xx灾区,指挥防洪救灾工作。

(三)我市积极主动开展了中小河流治理规划编制的前期工作,已经具备全面启动编制规划的条件

去年以来,我市启动了流域综合规划的编制工作,并以百强镇和中心镇和重点防洪集镇为重点,积极推进了122处城镇防洪工程的前期工作,部分项目已开工建设;为加快城镇防洪非工程措施建设,

我局还积极推进了防汛指挥系统和水文站网的前期工作;今年中央1号文件印发以来,在水利部的指导下,我市及早开展了中小河流治理规划的前

期调查工作,现已基本摸清了境内119条中小河流的基本情况,区县积极申报治理项目,已达近500个、总投资180亿元,项目储备丰富。这些为及时编制好中小河流治理规划争取了主动,水利部正式印发

文件、召开会议之际,我市各项工作已在有条不紊的开展。

二、规划的总体思路和基本原则

(一)总体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针对重点地区中小河流治理存在的突出问题,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以防洪治理为主要内容,防洪工程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

,着力提高中小河流防洪减灾能力。

(二)基本原则

一是统筹兼顾。正确处理中小河流治理与大江大河治理的关系,统筹考虑上下游、左右岸之间的关系,协调好防洪与水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兼顾好中小河流治理与河道管理,工程

措施与非工程措施,防洪与排涝,近期与长远的关系。

二是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合理确定近远期治理的目标、任务和工程布局。从当地的防洪实际出发,找准需要治理河流的重点河段、关键环节与薄弱部位,采取经济、适用、有

效的措施,优先解决最突出的问题,讲求治理效益。

三是科学规划。有计划、分步骤地推进中小河流治理。在已有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研究制定重点地区中小河流近期治理的目标和任务,以防洪为重点,拟定近期治理方案。按照轻重缓急和实施的可

能,确定主要工程措施,筛选近期治理的重点建设项目,确定建设方案、规模,制定实施计划,估算建设投资。

三、规划的主要任务

一是要摸清问题。在对中小河流治理情况进行系统调查的基础上,摸清中小河流治理基本情况,分析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是要确定重点。针对流域、区域防洪形势和重点中小河流治理的突出问题,科学确定近远期治理的重点河流和重点河段;

三是要落实措施。根据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合理确定治理目标、任务、建设方案以及分期实施计划和投资安排;

四是要强化管理。按照加强中小河流社会管理的要求,研究提出加强中小河流管理和完善体制机制的政策措施建议。

四、规划的范围和重点

(一)规划范围

由于我市江河众多、河流差异大,洪涝灾害程度不同,各地要根据当地河流治理的实际情况,结合已有的相关规划,合理确定规划的重点范围。原则上流域面积在200~3000平方公里的中小河流。规

划范围不包括:已列入国家确定的大江大河及其主要支流和重要湖泊治理的河流;已列入中央水利投资计划,按建设程序单独立项的江河治理项目;已列入山洪灾害防治规划项目;防洪非工程措施项目

和水库项目已进入有关专项建设规划和流域综合规划,本规划不列入。

(二)规划的重点

按照印发的中小河流名单,以河流为单元,以重要城镇和农田保护区以及洪水风险较高的农村地区等河段的防洪治理为重点,治理项目以河道整治、河势控制、河道清淤疏浚、堤防建设等为主。必

要的堤防护岸建设工程应在河流治导线已经确定、不侵占河道的前提下安排。

本次中小河流规划,要与已经开展的流域综合规划的编制工作相衔接。已经编制了流域综合规划的中小河流,可以作为下一步申报治理项目的规划依据。以防洪为主要任务的中小河流,可直接编制

流域综合规划。本次编制的中小河流治理规划,要为下一步编制流域综合规划打好基础。与此同时,还要和已经编制的各类防洪规划、区域发展规划和重点专项规划相衔接。

规划编制完成以后,根据《水法》和《防洪法》的有关规定组织审批。按照分级管理权限,流域面积1000平方公里以下的河流,由区县政府审批(跨区县的河流,由市水利局审批),1000平方公里

以上的河流,由市水利局审批。

五、抓紧编制近期治理建设规划

(一)以近期建设项目为重点,抓紧筛选汇总治理项目

由于目前各地中小河流治理规划基础不同,许多地区中小河流治理规划工作比较薄弱,要全部完成重点中小河流治理规划编制工作,需要较长时间;同时重点中小河流基本得到治理也是一个较长的

过程。为积极争取投入,从明年开始启动重点地区中小河流治理,按照水利部要求,我市在做好重点地区中小河流治理规划编制工作的同时,要针对治理比较紧迫、具有中小河流规划和前期工作基础的

治理项目,按照《全国重点地区中小河流近期治理建设规划工作大纲》要求,抓紧编制完成并向长江委申报全市重点地区中小河流近期治理建设规划。

由各区县以百强镇、中心镇、重点防洪集镇和地区为重点,以河道疏浚、加固和新建堤防、以及防洪非工程措施为建设内容,提出建设项目报市局筛选汇总。所选项目以河流为单位分段布局,每个

项目在包装上,投资应相对集中,不低于1000万元。在资金结构上,中央补助2/3,其余由市级和区县自筹。由于长江委将按照水利部要求控制长江流域总投资规模,市局应将近期建设规划项目以河流为

单位按照轻重缓急排序,并积极争取长江委和水利部汇总时给予我市大力支持。

(二)加强协调配合,抓紧编制近期治理建设规划

我市近期治理建设规划编制工作由规计处牵头,负责规划的组织与协调。规划院为技术总负责单位,负责规划工作的技术指导、技术协调、流域规划成果汇总平衡和全市规划报告的编制等工作。市

局相关处室配合,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和工作机制,抓紧、抓实、抓早推进规划的编制工作。

(三)加快推进近期治理项目的前期工作

根据长江委汇总的情况,结合实际,启动首批治理项目的前期工作。由区县编制初步设计(或实施方案),经市水利局备案复核后,由区县水利部门审批。在设计方案中,应严格限制侵占河道,坚

持人水和谐,力求保持河道的自然景观。建设管理由区县水利部门负责,项目的年度建设目标纳入市局对区县的目标考核。

六、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中央开展中小河流治理,对我市加快城镇防洪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中小河流规划和管理是一次极好的机遇,我市已全面开展了中小河流规划编制工作,并有一批项目基本具备前期

工作基础,为积极争取中央支持创造了好的条件。我市应以此为契机,近3年内,抓好一批典型中小河流的治理,出形象、出经验、出效益。当前要按照市水利局《通知》要求,进一步抓好本辖区内重点

中小河流规划编制工作。

(二)加强领导。要加强对规划编制工作组织工作,建立健全专门的工作班子,落实好行政和技术负责人,加强监督和检查。

(三)明确责任。要细化工作任务,并将责任落实到人;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加强协调工作,确保规划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四)做好指导。加强规划的技术指导与培训,提高规划编制人员的业务素质、政策水平。

(五)保证质量。不要简单地编报治理项目,要加强研究后提出对河流系统治理方案和对策;对一些重要问题应开展咨询,切实保证规划成果的质量。

(六)时间要求。9月20日以前召开全市中小河流治理规划编制工作会议,传达贯彻水利部会议精神,全面布置全市中小河流治理规划编制工作;10月15日前完成区县近期治理项目申报(按市局要求

近期工作要点篇3

关键词:近期建设规划;编制;实效性

前言

近期建设规划作为城市建设的实施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从宏观蓝图走向实施管理的必经之路,是调控和引导城市近期建设的重要依据。长久以来,城市总体规划被认为是城市规划管理的根本大法,城市规划的编制者和执行者以它的综合性、科学性、先导性和完整性引为自豪。然而在整个规划的实践过程中,这种对城市用地空间的终极蓝图式的设计却总难以适应以项目建设为主体的城市建设的需要,经常使规划管理者处于被动的局面,使不少新出现的项目很难在总体规划这部“大法”中找到适用的条款。城市总体规划的宏伟蓝图也不可能在近期建设中简单照搬照套,而全社会都要求规划工作者必须在每个时期都要拿出能解决现实问题的分阶段措施,在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中,突出强调了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的重要性,国务院贯彻落实《通知》文件也都出台,对制定和实施近期建设规划提出明确要求,并明确指出近期建设规划是落实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步骤,是城市近期建设项目安排的依据。《城乡规划法》第三十四条城市、县、镇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近期建设规划,报总体规划审批机关备案。近期建设规划应当以重要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中低收入居民住房建设以及生态环境保护为重点内容,明确近期建设的时序、发展方向和空间布局。近期建设规划的规划期限为五年。其实,“近期建设”从来就是“城市总体规划”的一项必要内容。只不过在以往的总体规划编制中往往将它置于总体内容的最后章节,城市总体规划是在宏观层面上对整个城市及其各个系统的发展进行整体的把握和调控,时间较长,因此,缺乏对当前城市建设的具体指导内容。在市场经济主导下,城市建设环境不定因素较多,对“近期建设规划”进行检讨、更新和滚动修编应该是及时发现问题,解决城市问题的一个好举措。

1影响近期建设规划实施的因素

1.1近期建设规划编制的内容

由于近期建设规划的规划内容组成并没有明确规定,各编制主体都结合城市自身的特点进行不同的改进,目前对于近期建设规划编制内容组成并没有形成统一认识。近期建设规划内容的适应性是决定规划实施效果的关键所在,倘若规划内容本身适应性不强,又何以冀望规划得以实施。即便规划依靠强制手段得以实施,也达不到其良好地控制和引导城市发展的作用,反而会给城市发展带来障碍,甚至是难以弥补的过失。就目前近期建设规划编制的内容来看,有以项目规划侧重为主和以结构生长侧重为主两种方式。以项目规划为侧重的编制方式主要通过滚动实施项目库的方式实现重点地区的建设,从而带动其他地区的建设。以结构生长为侧重的近期建设规划方式主要从结构实施的方面考虑,通过重点地区的实施朝着总体规划的目标方向前进。不管偏重哪种方式的近期建设规划编制,在规划内容部分都有一定程度上的不足。在城市结构方面,对于城市结构的引导作用不够有力,使得城市结构的增长距规划设想目标较远。在重点地区判断方面,规划判断的区位基本正确,但对于重点地区何时展开建设的时机把握存在偏差。在重点地区土地利用布局方面,两种侧重的规划方式没有充分地发挥规划的控制和引导作用,致使重点地区土地布局建设效果较差。实施措施,按理应该成为近期建设实施的有力保障,但很多城市近期建设规划中的实施措施有些缺失,有些又过于原则化,没有发挥作用。

1.2近期建设规划所处的地位

近期建设规划所处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近期建设规划编制内容的组成,也影响着近期建设规划的实施。2006年《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出台,其中将近期建设规划单独作为一个章节来说明,并将近期建设规划作为实施总体规划的重要手段,然而对于近期建设规划如何定位并没有明确说明。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第三章城乡规划实施章节中也突出了近期建设规划的地位。从2002年国家颁布一系列关于实施近期建设规划政策到近期建设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各编制主体对于近期建设规划定位及编制内容并无采取同一方式进行。如广州、深圳编制时采取以项目规划为侧重的近期建设规划,而渭南、肇庆采取以结构生长为侧重的近期建设规划。不同城市编制主体对近期建设规划的编制内容、工作方法、技术路线、编制成果和保障措施等都有着不同的认识,在审批及实施管理方面也有不同的操作方式,使得近期建设规划实施的效果受到一定影响。

1.3发展模式的惯性

每个城市的发展都是逐步累积的过程,存在着旧城区与新城区同时存在的现象。在漫长的城市建设过程中,旧城区由于发展时间较长容易存在一些问题,近期建设规划考虑到旧城区解决问题的同时,还要与新区良好衔接,并充分发挥近期建设规划的协调作用,即在近期建设规划编制中都考虑旧区改造和新区建设同步进行。但就实施情况来看,旧区改造的力度却没有新区建设的强度那么大,究其原因是受到发展惯性模式影响,城市地方特色得不到延续发展,城市的生成环境得不到真正的改善,形成城市空间松散性的发展,造成城市空间的发展连续性、完整性和时序性受到影响。

2 城市近期建设的策略实施

在城市近期建设策略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应该有条不紊,实实在在的依据总体规划,积极解决城市近期建设时的重点、发展方向与建设时序。

2. 1 明确技术路线

近期建设规划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建设的实施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从宏观蓝图走向实施管理的必经之路,是调控和引导城市近期建设的重要依据。从传统编制方法来看,城市近期建设规划仅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一个专项,在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时进行编制,主要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确定近期建设目标、内容和实施部署,并对城市近期内发展布局和主要建设项目作出安排,为各单项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2. 2 动态修正总体规划

在对城市总体规划执行情况总结检讨的基础上,结合新的变化因素、现状城市建设状况及近期建设规划,修正与完善总体规划用地布局,真正使城市总体规划由规划期末的终极蓝图转变为适应城市发展的动态战略,真正体现城市规划的编制是一个动态的、长期的、连续的过程,使规划更富有实际操作意义。

2. 3 突出规划重点

根据要求,近期建设规划的基本任务是明确近期内实施城市总体规划的发展重点和建设时序;确定城市近期发展方向、规模和空间布局,自然遗产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措施;提出城市重要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安排的意见。由于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城市建设规模和速度出现前所未有的景象,如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需要,增强规划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是近期建设规划编制的一个重要原则。针对工业经济发展的强劲势头与发展空间不足的矛盾和城市生态环境污染严重等实际情况,规划重点解决城市发展空间不足和城市生态环境建设问题,突出对城市重要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城市生态环境等建设项目的具体安排。

2. 4 注重规划实施

由于传统的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编制内容过粗,过于注重规划布局,没有落实到具体的项目,不能满足城市建设项目审批的要求,因而近期建设规划失去了指导意义,不能有效地得到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也助长了决策的随意性。根据城市发展策略和功能安排,规划从“城市经营”的角度对影响城市发展的重大项目进行策划安排,以项目和项目建设的时序带动城市不同地区的发展。同时根据建设重点,通过列表分区域对重点建设项目作出具体安排,分析建设项目的投资渠道,并对重点建设项目在图纸上进行布点落实,为政府制定年度计划提供参考,有效指导城市建设。

2. 5 倡导阳光规划

城市建设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需要最大限度的提高公众参与范围,为增强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的科学合理性,协调公共利益与私人、团体利益之间的冲突,实现公共利益与各私人利益的最大化,实现规划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目的。城市近期建设规划在根据各单位上报的近期建设项目计划基础上加以编制,同时通过新闻媒体、公示等多种途经及时向社会公布。通过对公众意见的及时整理、吸纳,充分反映了广大市民的意愿,因而,得到市民的支持,将有利于规划建设的进一步实施。

增强近期建设规划的思考

近期建设规划的实效性,并不是意味着城市建设必须与规划设想完全吻合,部分内容的改动并不意味着近期建设规划的失败。在近期建设规划实施的过程中,规划应对市场做出积极的反应以减少市场带来的外部效应,并积极地推动城市的建设。近期建设规划的编制是以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的,同时它也是推动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工具,因此,应该巩固近期建设规划作为实施总体规划的工具。考虑到改进后的近期建设规划是作为实施总体规划的重要工具,且具有动态性、连续性及其本身统筹性的特点,近期建设规划的编制内容由城市结构、重点地区及其土地利用布局和实施措施组成。在规划内容方面,为了增强近期建设规划编制的适应性,增强使其能更好地适应近期年限内城市开发建设与规划管理的需要,应加强城市结构的引导;加强重点地区设的控制和引导;促使实施政策向空间政策的转化,加强与相关规划、政策的结合;从而提高其实施的效率。

参考文献:

近期工作要点篇4

论文关键词:分期建设,水泵配置,特性曲线,水泵工作点,高效段

 

加压站的设计对于给排水设计人员来说应该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可是设备如何配置才是最合理的?吸水管路的设计是否只需考虑吸气的问题就够了?下面以成都市自来水公司合作加压站的设计为例,谈一下分期建设加压站的水泵配置问题和加压泵房水泵吸水管路的设计。

合作加压站远期设计规模10万吨/d(其中高压部分4万吨/d,kh=1.4~1.5;低压部分6万吨/d,kh=1.2~1.3),分两期实施,近远期各5万吨/d(高压部分2万吨/d,低压部分3万吨/d)。加压站供水区域配水管网按远期设计。

通常我们会按近期的水量来配置设备,同时设备台数考虑与远期协调,当实际用水量与近期水量相差较大、或者达到近期设计水量还需要一定时期时,我们会考虑大小泵搭配。比如合作加压站这个工程,以低压部分为例(3万吨/d,kh=1.2~1.3),通常我们会近期选4台泵,2台大泵(1用1备,其中1台变频),每台流量812.5m3/h ;2台小泵(2用),每台流量406.25 (812.5/2) m3/h。远期再增加2台大泵,流量同近期大泵。

水泵特性曲线图

对于配水管网按远期设计的工程特性曲线,在近期时,管网输送的水量将小于设计水量,此时管网的水头损失将远远小于设计水量时的水头损失,从上图的水泵特性曲线不难看出,水泵的工作点将向右移,输送的流量将超过我们实际需要的水量,即使使用变频电机,能够减少的流量也是有限的,最多30%,因此不能与我们的实际用水情况相匹配论文格式范文。

基于上述的原因,在合作加压站的设计过程中,我们打破常规的作法,按远期水量和扬程选泵,仍以低压部分为例,我们以远期的水量来选择水泵,远期选4台大泵(3用1备,其中1台变频),1台小泵,大泵每台流量920m3/h ,小泵每台流量460 m3/h,近期只安装2台大泵(1用1备)和1台小泵,仅从数字上来说,近期1台大泵和1台小泵的总流量1380 m3/h小于近期的设计水量1625 m3/h,但是同样的道理,在近期管网输送的水量小于设计水量时,水泵输送需要的扬程减少,工作点右移,输送的流量增加,正好弥补所选水泵近期与设计水量的差别,再辅以大泵的变频调节,水泵所输出的流量将更加适应我们近期的水量变化。同时因少了1台水泵,泵房的土建尺寸会减少,在用地紧张的场合尤其适用。

需要说明的是在选择水泵时,水泵的参数应尽量靠近特性曲线上高效段的左侧。这样在近期水泵工作流量比设计参数大时,水泵仍旧能够在高效段工作。

对于水泵的吸水管路,在不从池子里直接吸水而是从一根母管吸水时,为了使水泵能及时排出吸水管里的空气,每根吸水管与母管的连接我们通常采用管顶平接或者通过向上的弯头与母管连接,如下图:

这种出发点是好的特性曲线,思路也是完全正确的,但是这也要根据具体的地质条件结合工程投资综合考虑。本工程最初也按此作法进行了设计,但是由于成都地区地质的特殊性,大多为连砂石,比较容易塌陷,业主方正好有专家刚接触过一个改造工程:母管在原有基础上加长9m,母管与加压泵房距离L为1.9m,母管底标高h1比泵房底标高h2低0.53m,地质条件与本加压站相近,在施工增加的9m母管时,为避免加压泵房的基础受损,仅钢板支护的费用就花了50万。因此合作加压站在用地本身就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吸取该改造工程的教训,将母管与水泵吸水管的连接由管顶平接改成了中心相接,尽量减少母管h1与加压泵房底部h2的高差(当h1本身就比h2高时不需考虑此问题),同时在母管上设置排气阀以排出吸水管路可能存在的空气。

近期工作要点篇5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实施意见》精神,进一步推进中小学生阳光亮眼计划,显著降低中小学生近视发生率。经研究,决定在全区中小学组织开展近视眼防控健康教育活动。

高度重视“防近”工作

(一)强化“防近”工作制度保障。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实施意见》中提出:用5年左右的时间,使75%以上的中小学生达到良好等级,耐力、力量、柔韧等体能素质明显提高,肥胖和近视发生率明显下降。目前,我区中小学生近视率仍处在较高水平,全区中小学校要从提高学生健康素质、为学生长远发展奠基的高度出发,把预防中小学生近视作为工作的重要内容。制定“防近”工作规划和实施办法,确保我区“防近”工作目标的落实。

(二)强化“防近”工作设施保障。根据《区中小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方案》规定的中小学教室采光与照明、课桌椅配置、黑板及教室布局等教学条件要求,对现有卫生设施设备逐一对照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加大资金投入,保证学校的教学条件和设施配备符合相关卫生标准;一时难以解决的,要列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和时间表,加快工作进程,完善设施设备,为“防近”工作创造良好的硬件环境。

全面落实“防近”工作措施

(一)开展学校预防近视周及主题教育活动。每年新学期开学后的第二周为预防近视周,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要利用这一契机,集中对学生进行保护视力教育,使之与经常性“防近”宣传教育有机结合,促使“防近”宣传教育经常化、制度化。

2014年以“保护视力、关爱健康”为主题,开展“四个一”活动:

1.营造一个宣传“防近”的氛围。各学校要设立固定宣传栏,布置防近科普知识及活动图片。近期,专门刊发一期“防近”专栏,让学生进出校门口都能看到“防止近视,人人有责”、“防止近视从我抓起,从现在抓起”的宣传标语。

2.组织一次读写姿势的调查。写作业是学生主要的课业之一,写字姿势正确是否,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视力。要引导广大教师培养学生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随时纠正学生不良读写姿势,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和行为;课间要督促学生到室外活动或远眺。要对全校学生的读写姿势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3.开展一次家校联系活动。学生近视眼的发生和发展,除了遗传因素外,主要来自家庭和学校。要建立家校联系制度,通过家长会、家长信等多种形式宣传保护视力、预防近视的知识和方法,指导和督促家长为学生提供有利于视力保护的学习环境、控制学生近距离用眼时间,及时纠正学生居家不良的用眼习惯。每次视力检查结束后,将学生的视力情况及时反馈给家长,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形成家校“防近”工作的合力。

4.开展眼保健操和阳光亮眼操达标活动。坚持做好眼保健操和阳光亮眼操。眼保健操是保护视力,预防学生近视的有效措施之一。阳光亮眼操通过加强眼肌训练,缓解视疲劳,从而达到预防假性近视、控制真性近视的发生发展的目的。要全面普及眼保健操和阳光亮眼操,保证学生每天上、下午各做一遍眼保健操,一遍阳光亮眼操。4月至6月为达标活动月,各学校要定期开展各项防近达标活动,内容为读写姿势(写字、握笔姿势)、眼保健操、阳光亮眼操;校医、班主任要及时指导并要求学生保持手部和面部的清洁,剪短指甲,做到做操穴位准确、手法正确、动作规范、力度适中,提高做操质量。

6月份,市教育局将组织“读写姿势”、“眼保健操”、“阳光亮眼操”达标检查,每区市抽查2-3所学校,评出达标、不达标单位,检查结果将进行通报。各单位要做好达标检查准备工作。

(二)举办防近知识培训和专家讲座。要主动邀请眼科学、视光学专家为师生进行防近知识讲座和培训;有条件的,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举办面向家长的专题讲座,让师生、家长了解近视眼的发生机理、预防措施及防近的现实意义,督促教师、家长为学生提供有利于视力保护的学习环境、控制学生近距离用眼时间、及时纠正不良的用眼卫生习惯。视力下降时,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医。

(三)发挥近视防控试点校示范作用。2014年设立4所近视眼防控试点校(实验二小、金村小学、实验中学、四中),重点抓好各项防控工作的落实,尤其是抓好眼保健操、阳光亮眼操的正确率。要以班为单位,开展“我的视力我做主”的视力自测活动,培养学生自我评估视力的意识,和不良用眼习惯的自我纠正意识,建立班级群防的集体荣誉感。同时,要建立交流、研讨制度,及时交流经验,以点带面,推动全区学校近视防治工作的开展。

有关要求

(一)要充分认识我区中小学“防近”工作的重要性,认真学习《区中小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方案》有关要求,制定防近工作计划,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切实将“防近”工作抓实、抓细、抓出成效。

近期工作要点篇6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的速度也随之推进。面对快速多变而复杂的城市发展新形势、新情况、新要求,传统的依附于总体规划的近期建设规划不能及时的予以解决和落实。由此引发了笔者对城市近期建设规划动态性和可操作性问题的关注和思考。论文以运城市近期建设规划作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引起城市近期建设过程中产生动态变化的原因,并探讨性的提出具有动态适应性的规划模式。

【关键词】

近期建设规划;动态适应性;弹性指引;年度计划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city construction speed will advance. Facing the fast changing and complex city development new situation, new case, new requirement, traditional attachment to the overall planning of the short-term construction planning can not be solved and implement. This sparked the author of city construction planning dynamic and operable and the attention of the problem and think. In Yuncheng city construction planning as the object of study, in-depth analysis of cause city short-term construction process to generate dynamic change causes, and discusses the dynamic adaptive planning model.

Key words: the recent construction planning; dynamic adaptability; elastic guide; annual plan

近几年来,近期建设规划作为城市近期建设的重要指导体系受越来越多的关注。它不应再仅限于是总体规划的初始阶段,而应成为落实推进城市总体规划、安排城市有序建设的重要步骤。因此应将静态的终极蓝图规划变为动态发展的连续规划已成为不可忽视的课题。

运城市位于山西省南部,地处晋陕豫三省接壤交汇处,是连接中原城市群和关中城市群的重要结点、黄河金三角区的重要中心城市。2009年确定大西高铁将于运城城北设置站点。高铁站点的设置加强了运城的对外联系,加速了运城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速度,同时也给运城市的发展建设提出的新的要求。本次运城市近期建设规划是结合《运城市总体规划2009-2020》进行编制。在此过程中要怎样应对运城市近期的动态发展需求成为我们本次思考的重点。因此我们以运城市为例,谈谈对近期建设规划编制中动态适应性方法的思考和探索。

一、城市动态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城市快速的建设与更新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未来发展的不可预知性,导致城市土地利用的变异性增加。因此对于城市近期建设规划应给予动态性的思考理念。对于引起近期建设动态变化的原因笔者从城市自身发展的诉求和外力驱动两大方面加以总结。

1、自身发展诉求

城市如同一个巨型的系统,在发展过程中不断的更新、代谢。而社会快速的发展给城市建设带来越来越大的不可预见性及更多的可能性。因此这也给城市规划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静态规划设定的模式已不能承载起如今多变的城市。我们需要秉承一种动态的理念来完成崭新的城市规划,包括近期建设规划。

2、外力驱动

芒福德曾说过:“真正影响城市规划的因素是深刻的政治和经济转变”。对于我国来说,市场经济体制特征以及政府的宏观引导成为影响城市规划实施的重要外部影响因素。

(1)市场趋势的引导

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市场导向性越来越明晰,市场趋势的变化成为城市规划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动态因素。城市发展更多的体现了投资者对城市空间作用的结果,而城市规划的单一目标方案则显然无法满足市场富于变化的需求。

(2)国家重大项目的落实

近期建设规划编制与实施的年限是五年。但有时会在此过程中会有一些突发性的项目(如高铁等某些国家重大项目)的落实会影响整个近期建设规划的实施,甚至打破原本设定的城市空间格局。因此在近期建设规划编制过程中就需要对于这种突如其来的变化留予一定的空间,从而不会影响城市整体的有序发展。

(3)地方政府的相关政策性变化

可以说影响城市发展的两大主要因素即为经济与政治。因此政府政策直接影响城市规划的进行和落实。为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的变动,政府部门难免会随之将其某些政策进行调整,从而促进城市更加健康有序的发展。这也是引起近期建设产生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动态性规划模式在运城市近期建设规划中的探讨与实践

基于以上引起近期建设规划动态变化的因素分析,结合城市现阶段发展特征,本次近期建设规划秉承弹性规划的理念,加强对城市发展的动态性思考。对于近期建设规划编制的动态适应性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探讨:

1、科学预测、提出土地供应导向

土地用量的科学预测与供应安排是近期建设规划编制工作的重点之一。为保证本次规划预测的科学性,首先深入分析运城市近七年土地供应及利用状况,并按照用地类型和分区特征进行总结,得出运城市历年的土地供应利用发展规律。

按照运城市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诉求,运用总量控制预测法、人均用地指标法、相关资料汇总分析法三种方法,按照具体权重进行取值,最终得出城市各类用地近期需求量预测,同时根据现实发展需求制定土地供应导向。并结合分期推动的方法制定城市近期建设的年度实施计划。

表2.1 建设用地供应与需求计算结果

用地分类 居住用地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工业用地 公共绿地 基础设施用地 道路广场用地 对外交通用地

用地需求规模(公顷) 771.42 539.22 198.13 419.21 33.9 467.98 25.53

总量(公顷) 2455.39

2、分期推动、循序发展

本次规划的城市分期空间体系即按照远期、近期、年度三种时间段结合社会发展五年计划,制定相应的建设目标与重点,合理调控城市发展规模与速度,打造滚动实施总体规划的阶段性安排,并通过明确年度实施计划将总体规划转化为动态的、可操作性强的具体实施计划。其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的工作:

(1)依据运城市总体规划、发展现状以及发展需求制定远期的发展目标。

(2)依据《运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制定五年近期建设规划,同步编制,互相协调,将计划确定的重大建设项目在城市空间中进行合理的安排和布局。

(3)按照城市的总体发展策略,制定年度实施计划,通过年度实施计划有重点、有条理地逐步完成近期建设规划的主要目标建设内容。

在运城市近期建设分期推动计划中,基于用地规模预测,结合城市发展需求,首先制定土地年度供应量的区间值,为城市发展预留一定的弹性空间。在进一步的规划实施过程中再结合实际项目的安排加以空间落实、确定精确取值。并将每年的规划实施计划进行细化,制定近期建设用地2011-2015年度供应导则,完成从土地供应量的年度分配计划到城市近期建设的进一步空间落实。

其中,2011、2012年将以道路交通建设为重点,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高铁站点及周边地区等重点工程的建设。2013加强东部,初步形成城市近期建设空间结构的框架。2014年逐步进行旧城中心及生态系统的改造。2015年城市生态廊道逐步形成,城市近期建设基本完成。

图2.1 2011年用地开发建设分布图 图2.2 2012年用地开发建设分布图

图2.3 2013年用地开发建设分布图 图2.4 2014年用地开发建设分布图

图2.5 2015年用地开发建设分布图 图2.6 运城市近期5年发展用地供应导向图

3、弹性指引的编制方法

弹性指引体系即使得城市建设用地规划在完成了主旨功能后,可以在实施中根据土地利用内外部条件的变化,使规划留有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的空间,成为一个持续成长和发展的过程。

本次规划运用GIS技术,对于城市进行近期建设用地开发重要性程度评价,为近期建设重点发展方向及空间确定做出弹性的引导。其主要是基于交通可达性A1、重大设施的建设A2、环境影响力A3和生态安全性A4等主要因子的影响考虑,对近期建设用地范围内各功能地块进行详细分析与评价,最终得出基于各个因子的分区赋值。在此基础上,通过运用德尔菲法确定权重值,再运用ArcView3.2的基于多因素叠加的成本分析方法,得出近期建设用地开发重要性程度评价结果。将近期建设用地开发重要性程度分为五个值域,赋值越高的说明重要性程度越高,近期建设过程中需重点考虑。通过以上研究,确定运城市可以划分为三级开发片区。

图2.7 近期建设用地城市发展区域分级图 图2.8近期建设用地开发重要性程度分区

4、分区控制、灵活引导

分区发展策略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城市发展框架研究,综合考虑城市发展现状和趋势以及市政府有关政策和重点项目安排,根据不同特征划划定区域,将城市空间按照其各自发展特征进行分区。对于各个分区制定相应的建设重点、分区控制实施策略、开发导向和行动指引。从而集中有限的资源进行重点投入,形成规模效应和投资合力,引导城市空间结构和功能结构的优化。

在运城市近期建设规划中将运城市中心城区分为重点建设区、重点改善区、生态治理培育区三个类型,并针对其各自特征提出更深入的规划指引。其中,重点建设区是以新开发建设活动为主的地区,重点建设区是以新开发建设活动为主的地区;重点改善地区是急需通过整理和善以提升功能的区域,本次规划将城市南部地区确定为重点改善区;生态治理培育区是位于基本生态控制线内,急需进行生态恢复以保障城市生态安全的地区,本次规划确定为樊村水库、安邑水库及周边区域。

三、结语

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急促也给城市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课题和要求。从建设部发出的加强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的通知,到各个地方进行的近期建设规划编制可以看出,对于城市近期有序的发展和建设,近期建设规划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如何适应我国城市和经济迅猛发展带来的变化,真正发挥近期建设规划的调控和指导作用,成为近期建设规划近年来越来越明晰的研究方向。对于近期建设规划的动态性发展在未来的日子里还需更多的学习、实践和探讨。

参考文献:

[1] 王富海,陈宏军,邹兵.近期建设规划:从“配菜”变成“正餐”――《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检讨与对策》编制工作[J].规划研究,2002,26(12):44-48

[2] 孙翔.广州近期建设规划工作思考[J].规划师,2004(1)

[3] 于立.城市规划的不确定性分析与规划效能理论[J].城市规划汇刊,2004(2)

[4] 周建军.加强何改进近期建设规划――快速变化与多重冲突下城市规划的应变[J].城市规划,2003(10)

[5]高洁.城市近期建设规划有效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

近期工作要点篇7

当前,在全省开展的“四就近”工作作为新时期开展退离休工作的新途径,各基层各单位都进行了安排部署。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社会发展机制的日益完善,退离休老同志的衣、食、住、行、医(疗)、保(健)、稳(定)和学习、教育、娱乐等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越来越大。社区这个企业与居委会之间的工作关系由原来的“两条线”管理,将逐步发展成为老同志发挥作用,实现“六老有”目标的重要阵地。现就如何利用街道、社区资源为退离休人员搞好服务,让其就近学习、就近活动、就近得到关心照顾、就近发挥作用,形成企业、社区、家庭相结合及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存在的问题、难点和对策,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问题和难点“四就近”管理问题解决方案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一、实施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目前存在的问题和难点

(一)企业与社区存在“两条线”和“多口管”的问题

现在的社区管理模式一是企业的小区有自己的一套管理模式,有退离休管理部门管理退离休老同志,有企业建的活动室,图书室、办公室等,有后勤管理的水、电,卫生所、绿化、物业等部门;二是社区有政府、街道办事处建立的党支部、居民委员会也有一套管理模式,有办公室、居民学校。管理无业居民的医保、低保、计划生育和社区活动。各有各的主管部门和单位,各管理各自的业务和资源,没有完全发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平台,没有极大地发挥人员与资源的优势,形成各自为战,互不干涉,工作不好协调的窘境。

(二)退离休人员本身存在的问题和难点

1、退离休人员的现行管理方式与社会发展出现的社会化管理模式脱节。老同志退离休后,他们的政治待遇、生活待遇一般由原单位和企业进行管理和落实。一个社区里居住的人员什么单位的人员都有,对于老同志居住的所属社区的管理服务工作,认识上存在一些差异,有的退离休人员将在社区“就近学习、就近活动、就近得到关心和就近发挥作用”与个人转入社区相混淆,认为实行“四就近”就是与原单位脱钩,社区本身也不好管理,只是所谓本单位的人员的“四就近”,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四就近”管理。

2、退离休人员原大都从事井下劳动,现在都普遍进入“双高期”,急病、特种病的发病率普遍增大,其家属大都是无业的人员,经济条件不好,他们在生活中显得很无助,如何为他们提供医疗急救服务是一个值得关心重视的问题,由于衰老和疾病,老同志日常的饮食起居、购物做饭等家务活动,一般都需要有人照顾;由于年事已高,行动困难,社交圈子小,怎样得到好的精神慰藉等,都需要进行研究和探求解决的措施和办法。

3、社区服务资源有限。社区活动场地普遍较小、活动室少、有的社区甚至没有活动场地,硬件设施还比较落后,满足不了老同志们的学习、活动的需求;社区的服务力量相对薄弱,整体上还缺乏一支素质高的专业服务队伍,还不能适应高层次、搞需求和不同特点老同志的个性化需要,无法满足老同志在文化、娱乐服务,特别是精神服务等方面的需求。

4、退离休人员群体庞大,个体嗜好与大众要求难以统一。由于老同志的年龄家庭及个人情况、身体状况参差不一,个人兴趣爱好、关注事项各有侧重,居住地点较分散,范围大,因而难以活动。

二、实施社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事例

(一)基本情况:平煤股份四矿优胜街社区退离休活动中心位于西市场优胜街社区正中心位于11号住宅楼的一层,前面有活动场地约200平方米,现有退离休人员300人。活动中心现有活动室、乒乓球室、阅览室、卫生所、服务室,办公室、警卫室、水电维修、社区居委会等组成,现有建筑面积180平方米,室内灯光明亮,墙壁洁白,水磨石地面,柜式空调,电扇,彩电,DVD,录音机,饮水机,桌椅等配备齐全。室内墙上悬挂有2个《条例》、各项规章制度、尊老敬老宣传标语等13块牌板。阅览室现在有各类书籍600多册,订有报纸、杂志等,配备有桌椅30多套。室外画有羽毛球场地2个,有羽毛球网架2套。活动室内现有麻将桌8张,象棋桌4张,基本上能够满足社区退离休人员的文化、娱乐和健身活动,配有党支部书记1人、专职工作人员1名,服务人员1名。居委会有书记和工作人员6名。

(二)企业与社区实现了全方位的结合:

1、2008年平煤股份四矿党委建立了退管中心优胜街社区党支部,新上任的支部书记就积极和居委会的书记共同商量,打造社区愿景,充分利用闲置的资源,发挥互补的优势。退管中心社区的支部书记还兼任了社区的监督委员会的主任,形成了社区大、小事互相通气,定期公开办事内容的程序。2年来,他们以搞好稳定为首要工作,扎扎实实地做好老同志们的各项工作,抓好抓实娱乐活动,多办实事,党支部根据上级党组织要求组建了支部委员会,为充分征求广大退休党员的意见,支部书记在退离休党员中走访、谈心,调查摸底,对思想进步,热心支部工作,发挥余热的老党员提到做支部委员工作上来。随后,根据西市场地区的党员分布情况,决定按区域和楼号划片分为四个党小组,支部委员经常走访、家访,了解退离休党员的基本情况,委员们分工明确,责任到位,无论是党员大会还是节假日搞活动,委员们各自分工把支部工作搞得有声有色,生动活拨。党支部还撰写了一份调查报告,就优胜街社区的现状提出了好的建议,腾出了居委会闲置的2间仓库,粉刷一新变成了退离休人员读书阅览室,居民学校改造成了多功能活动健身场所,这样他们由原来只有70平方米单一的娱乐,发展到现有乒乓球、羽毛球和一个阅览室,增添了2个象棋桌,2套羽毛球网架,使退休职工不但有了娱乐场所,同时也有了健身运动场地。极大地丰富了退休职工的文化生活,使党支部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又多了一块文化阵地,受到广大退离休人员交口称赞。

2、党员政治学习活动有了可靠保证。党支部建立后,他们按照党委工作安排和要求,及时召开党员大会,使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得到了传达和贯彻。在矿开展的“安全为谁”大讨论积极配合安全大讨论活动深入家庭,在小区广场和居委会一起组织开展了“三月的春天话安全”系列文艺演出活动,把安全教育深入到每个家庭,举办了“安全硬笔书法比赛”,还为社区的居民放映了以安全为主题的电影,增加了安全意识,解除了职工的后顾之忧。此项活动的新闻报道在《平顶山晚报》2009年3月31日第4版进行了报道。组织部分老同志参加攀登山顶公园健身活动,春节开展猜谜语、瞎子打锣、套圈、投飞镖等有益活动,丰富了节日气氛。

3、实施困难家庭必访,切实关心退离休人员生活。党支部还退离休人员家庭比较困难的进行了摸底调查,经过了解共有18户比较困难家庭,与其建立了帮扶制度,对有病的退离休人员和有困难的家庭积极向有关部门反映,想方设法去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定期组织志愿者到家中帮助,逢节假日还去家访、慰问,送去组织的一份温暖和爱心。

4、开展多种多样娱乐活动,丰富退离休人员文化生活。除了正常的扑克、象棋、麻将牌活动之外,还开展了乒乓球比赛、羽毛球比赛,增添了学习园地和健康之友等牌版,不断更新内容,使老同志及时了解和掌握健康知识,制作了2块温馨提示牌,逢天气不好的时候及时提醒及纪念日活动写上一句标语等。由于这个社区出色的工作表现,2010年3月活动中心被中平能化集团公司授予“十佳”活动室,7月又被四矿党委授予“先进党支部”荣誉称号。现在的社区已全部实现了社区资源共享,达到了优势互补,“四就近”工作扎实有效。

三、实施社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对策和建议

做好退离休人员的工作是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方面,依托社区资源,让退离休人员就近学习、就近活动、就近得到关心照顾和就近发挥作用是一个很好的举措,要充分发挥和利用好社区资源。我们认为开展好“四就近”活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 强化宣传激励的作用。

认识上的统一和行动上的一致,都离不开广泛的舆论宣传。我们要通过利用各种宣传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老同志个性化服务的必要性、可行性,传播其经验,扩大其影响。一要向上级党政领导和各职能部门宣传,取得认同、支持与合作;二要向各单位及服务队单位宣传,取得理解,争取参与;三要向社会群众宣传,取得信赖,激发志愿者服务的积极性。通过宣传对服务工作进行及时有效的激励,创造一种服务光荣、服务受尊重的社会风尚。

(二) 加强领导,落实职责。

党委、政府要将发挥社区优势,开展退离休人员“四就近”服务工作作为企业管理和社区规划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统筹考虑,纳入社区的党建工作目标,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发挥企业管理社区优势开展退离休人员“四就近”服务工作列入职责范围,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单位领导要明确分工,履行职责,协调配合,形成合力,各单位要从本系统、本单位退离休人员的实际出发,加强与有关街道、社区的联系。

(三) 多措并举,建立健全服务经费筹措机制。

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完善服务体系和管理机制,建立为老年人服务和其它服务的综合服务中心。采取企业投入一点、社区自筹一点、退离休经费使用一点、党费补充一点等办法,广泛筹集资金等方式建立起社区服务中心,以市场为导向,搞好各项服务,为老年人服务项目的设置采取“免费+收费”相结合,不仅使从业人员和老年人都受益,而且兼顾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四)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

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是保证“四就近”活动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发展规划的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实施目标,既在一定时期内,反映“四就近”活动要达到的水平;二是实现步骤,既实现目标的具体过程,既要具体规定每一步的任务、要求,又要注重各步骤之间的内在联系,步步衔接,环环相扣;三是实现方法,即达到目标的措施和办法,它是实现目标的基本手段和基本保证。我认为,“四就近”活动的发展规划值得注意的问题是:第一,事前要充分调查,依据各方面实际情况,确定正确的指导思想,着眼社情,立足当前,面向未来。第二,确定的目标既是先进的,也具有一定挑战性,是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第三,步骤、方法要明确。不只是注重发挥组织者的积极性,更要注重调动社区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不只是注重资金的作用,更要注重是人的作用;不能消极地等待条件,要努力创造条件。

(五)加强退离休管理部门的自身建设。退离休管理工作部门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社区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工作人员对老同志工作的认识和管理业务水平,加强和督促检查工作,随时沟通情况,全面做好老干部“四就近”管理服务工作。

近期工作要点篇8

一、综合管理:期初制订出工作计划及各项制度,划分好各班卫生包干区,要求各班做到一日二小扫(早晨、放晚学后),一月一大扫,节日突击扫,订出卫生检查评比制度,由各班卫生委员配合校医室做到天天检查、打分,一周小汇总,一月大汇总,并公布卫生检查结果。

二、做好各班卫生干部的培训:期初召开各班卫生委员会议,重点布置本学期学校卫生工作任务,要求卫生干部在环境卫生、疾病防治、驱虫普治、季节性传染病防治、学生营养等方面,与校医室密切配合,把工作做好,并做好眼保健操培训。

三、健康体检:于9月底或10月初对全体学生进行一次全面健康体检,体检率达98%以上,对检出阳性体征做好进一步查治工作。

四、近视眼防治:第3周为“防近宣传周”,通过卫生专栏(印刷)、广播宣传等形式进行防近知识宣传,对视力为4.6—4.9假性近视采用“增视明、珍珠明目液”进行治疗,控制近视率上升。

五、牙病防治:根据市防疫站要求,本学期学生使用保健牙及防龋牙膏,结合“9.20爱牙日”,做好爱牙宣传及正确刷牙方法宣传。

六、学生营养:人类生命首先在于营养,为了向学生介绍营养知识,及“营养与健康”的关系,于10月份搞一次营养知识专题讲座,一期营养知识专题板报,一节营养知识健康教育课。

七、传染病防治:通过卫生专栏及广播形式,对学生进行夏秋季传染病、食物中毒以及流行性感冒等防治知识宣传,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八、健康教育:结合学生爱眼、爱牙、营养、传染病以及学生六病防治工作实际,每学期刊出卫生专栏与广播宣传(3次),对学生进行健康知识教育。

九、食品卫生:本学期学生用餐由配餐中心提供,餐具专人专用。

十、疾病防治:做好学生及教职工常见病的治疗监测工作。

十一、及时上报各类工作报表,将本学期工作归档于“学校卫生档案”中。

*学年度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健康教育既是爱国卫生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学校卫生工作不可缺少的内容。为了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工作,根据上级有关要求,针对我校特点,着重在提高学生对健康教育的认识水平,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等方面着手,特定本计划:

一、健康教育主要内容。

1、中学生防近知识教育。

2、学生口腔保健知识教育。

3、学生营养与健康知识学习教育。

4、针对季节性特点,开展防治传染病教育。

5、学生生理卫生教育。

6、关于青少年进行科学体育锻炼教育。

7、上级安排其他教育任务。

二、健康教育时间安排。

计划每1—2个月安排一个教育主题依次进行,每学期安排3—4个教育内容,一学年完成全部教育内容,教育时应避开期中、期末考试时间。

三、健康教育方式及措施。

健康教育工作针对学校工作特点和受教育对象情况,以灵活多样方式进行。

1、以卫生专栏板报进行宣传教育。

2、以订阅“营养小报”形式扩大教育面,要求每班订报不少于4份,全校不少于100份。

3、以讲座形式开展教育。每学年计划组织1—2次专题知识讲座。

4、学校将卫生健康教育工作与文明班级考评有机结合起来,以调动全体师生的积极性和责任感,使健康教育成为全校师生的自觉行动。

学校卫生工作的对象是正处在迅速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青少年一代,而学生是处在长知识、长身体的时期,他们的学习、劳动、体育锻炼、生活等卫生问题都直接关系到他的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关系到他们成年后的体质,甚至关系到整个民族的兴衰。为了搞好学校卫生工作,根据《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根据上级下达的任务指标,根据本校的工作指导思想及工作实际,特制订如下计划:

一、综合管理:期初制订出工作计划及各项制度,划分好各班卫生包干区,要求各班做到一日二小扫(早晨、放晚学后),一月一大扫,节日突击扫,订出卫生检查评比制度,由各班卫生委员配合校医室做到天天检查、打分,一周小汇总,一月大汇总,并公布卫生检查结果。

二、做好各班卫生干部的培训:期初召开各班卫生委员会议,重点布置本学期学校卫生工作任务,要求卫生干部在环境卫生、疾病防治、驱虫普治、季节性传染病防治、学生营养等方面,与校医室密切配合,把工作做好,并做好眼保健操培训。

三、健康体检:于9月底或10月初对全体学生进行一次全面健康体检,体检率达98%以上,对检出阳性体征做好进一步查治工作。

四、近视眼防治:第3周为“防近宣传周”,通过卫生专栏(印刷)、广播宣传等形式进行防近知识宣传,对视力为4.6—4.9假性近视采用“增视明、珍珠明目液”进行治疗,控制近视率上升。

五、牙病防治:根据市防疫站要求,本学期学生使用保健牙及防龋牙膏,结合“9.20爱牙日”,做好爱牙宣传及正确刷牙方法宣传。

六、学生营养:人类生命首先在于营养,为了向学生介绍营养知识,及“营养与健康”的关系,于10月份搞一次营养知识专题讲座,一期营养知识专题板报,一节营养知识健康教育课。

七、传染病防治:通过卫生专栏及广播形式,对学生进行夏秋季传染病、食物中毒以及流行性感冒等防治知识宣传,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八、健康教育:结合学生爱眼、爱牙、营养、传染病以及学生六病防治工作实际,每学期刊出卫生专栏与广播宣传(3次),对学生进行健康知识教育。

近期工作要点篇9

论文摘要:如何认识和运用现代化理论指导历史教学,本文从现代化理论的基本内涵、借鉴现代化理论构建近现代史体系、现代化理论在教学中的实践三个方面对此进行探讨。

近年来不少学者以现代化理论为新视角重新审视和解读历史。新课程教材也运用这一理论来审视和评价一系列重大事件,同时在高考中这一理论更是得到了充分体现。

一、正确理解现代化理论的基本内涵

现代化理论认为人类迄今经历了三种形态的社会生产力发展阶段:原始生产力、农业生产力和工业生产力。从16世纪开始,人类社会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也就是开始了现代化进程。现代化是世界近现代史的主线,它构成了世界近现代史和中国近现代史的主体内容。

通常情况下,现代化和近代化意思相同,是指由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换的过程,其动力是工业化,涉及整个社会的各个领域,现代化是一系统的过程,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科教、生态各个方面。这一过程既包含物质生产方式的改变(指工业化)、民主政治体制的确立(指民主化),还包括社会生活和风俗的演进(指城市化)、人们思想意识的演化(指世俗化和理性化)等内容。纵观中外历史,现代化有两种类型:原发型,即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传导型,即内在因素不成熟,受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冲击而走上现代化对国家,如日本等。

二、以现代化理论为借鉴,构建近现代史线索

新课标采用了模块专题体系,这一体系弱化了历史知识的时序性和综合性。国家考试中心颁布的新课程历史《考试大纲》是按照历史发展的时间线索来编写的,分为古代、近代和现代三部分,其主体内容与历史《课程标准》基本一致,主张构建体现时序特点的通史体系,现代化观点即可作为构建近现代史线索的借鉴。

如何以现代化观点构建近现代史?有学者认为可以把18世纪以来的世界现代化进程划分为第一次现代化和第二次现代化两个阶段:第一次现代化是指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第二次现代化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化和知识经济崛起而开始起动的新型现代化。教学过程中,可依据这种观点对中学历史教材进行阶段划分。如以中国近现代史前半期为例,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是中国现代化的发端;洋务运动是现代化过程中的器物变革,工业化的起步;维新变法是进入制度层面的变革,是全面推动现代化的尝试;辛亥革命是现代化的更高层次和阶段;新文化运动,是思想文化领域对现代化的全面呼应。

就世界历史教学而言,可参照钱乘旦先生所构建的五阶段划分世界近现代史的体系作为近现代史教学的基本框架。第一阶段自14世纪至15世纪,是现代化的准备阶段,其基本特征是农业文明的逐渐瓦解、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第二个阶段自17世纪至18世纪中期,是现代化的起动阶段,即现代化过程在西方国家的发起,如英法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的开展。西欧现代的起步将整个世界推进到一个新时代。第三个阶段自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期,是现代化在西方国家的成熟与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进行,社会进入全方位变化,社会表现出更多的阶级色彩。如西欧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完善、社会主义学说的产生与发展。第四个阶段自19世纪中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是现代化的全球扩张阶段。在西方国家向“成熟的”现代社会迈进时,现代化也在全球扩散。第五个阶段自20世纪以来的历史,是现代社会出现新的转型迹象的时期。在这个阶段,非西方国家仍在为实现现代化而伤透脑筋,而西方国家则似乎已出现超越现代化的新动向。

三、关注现代化理论,科学备考

在历史教学及高考复习备考过程中,应关注现代化理论的研究,吸取现代化研究的成果,运用现代化的观点来规范、校正教学与复习备考。对复习备考过程中对新课程教科书借鉴的现代化理论,也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如岳麓版必修Ⅰ第18课综合探究:探索中国近代整体变化的艰难历程,即是引用现代化理论的典型案例。传统观点认为清末新政是封建统治者为挽救衰亡、抵制革命而设置的“骗局”,但新教材吸纳了现代化理论认为这一事件“为中国民主政治的建立做了一些准备”,是中国现代化历程中一个重要的阶段,甚至认为其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超过了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

近年来,现代化理论在高考试题中也多有体现。如2007年高考广东新课程卷第29题材料二:近二三十年来,有些学者注重从现代化的角度研究中国近代史,认为中国的近代化就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1840年以来中国错综复杂的历史,可以用“从传统到现代”这一理论作解释。题目要求根据材料二,即按照现代化理论来评价辛亥革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解答此题,就需要借鉴现代化理论从其对中国近代民主政治和工业化的角度进行分析评价。可见,在复习备考过程中,运用现代化观点对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评价是极为必要的。如对洋务运动的认识,应从这是中国近代工业化的起步来认识;复习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要从现代化的角度认识其在资产阶级民主化建立和完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复习日本明治维新、俄国农奴制改革过程中,应对其推动本国近代化进程的重要作用要有清醒的意识。此外对于李鸿章此类处于社会转型期的重要历史人物的评价,要理性看待正传统观点对其“刽子手”、“卖国贼”身份的界定,要注意从现代化的角度认识其在中国近代外交尤其是在近代工业化历程中所起到的积极推动作用。

在课堂教学及复习备考过程中引入现代化理论,对这一理论的把握和运用要注意与其它理论相联系。如在构建“中国现代化历程”的线索时应结合“列强侵略面前中华民族的抗争与探索”这一线索。中国现代化是一个长期而又艰难的过程,民族独立是实现现代化的前提,没有民族独立,现代化是不可能实现的。同时,在复习这一线索的过程中,应指出中国的现代化模式只是多种现代化模式中的一种。除此之外,还有欧美资本主义模式、十月革命开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更有亚非拉民族独立的模式。

参考文献

[1]冯一下.现代化范式与中学历史教学.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近期工作要点篇10

关键词 职业院校 宣传工作 改进措施

新时期,做好职业院校的宣传工作,应以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主线,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式,做到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创新。充分利用学校刊物、宣传橱窗、学校网站、电视台以及新媒体微博、微信等宣传载体,宣传学校的工作目标、任务、主要思路、具体措施;宣传改革发展的重大成就;表彰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利用多种宣传载体唱响主旋律,做好舆论宣传,起到引领、激励教职工为学校发展的共同目标而奋斗,为学校的和谐稳定、改革发展,鸣锣开道,凝心聚力的作用。

一、思想重视是做好宣传工作的前提

学校党委应高度重视宣传工作,充分认识到宣传工作是党组织实施思想政治领导的基本条件之一,党的路线、方阵、政策,党的各项主张,都是通过各种宣传途径来向广大党员、干部和职工传递的。在学校的各项工作实施中,宣传工作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并对学校各项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为此学校党委应在每年的党委工作计划中都提出目标,制定措施。在召开的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进行部署和贯彻。同时党委也要十分重视宣传阵地建设。根据“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对内凝心聚力、对外塑造形象”的工作要求,学校的刊物要适应办学定位、学科特色、人才培养、专业发展的新情况,在栏目的设置、内容的选择和功能定位上都要推陈出新成为内、外宣传的窗口。

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应当率先垂范,将宣传工作切实放在心上、抓在手上,为校刊和网站撰稿、为党员党上课,为职工宣讲学校工作的方针和思路,定期召开主题座谈会,进行政策宣传的同时了解职工所想,多种途径为学校的宣传工作注入强大推力。

一线从事宣传工作人员是做好宣传工作的重要抓手,要满怀宣传工作热情、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着力在“博、思、勤”字上下功夫,一是要着眼一个“博”字,平日里坚持通过读书、看报、新闻联播以及参加各种培训来广泛吸收知识,吸收宣传新方法、了解宣传新态势,不断提高理论水平。二是要注重一个“思”字,做好新闻宣传工作要勤思索,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稿件撰写中,使稿件内容活起来,增强可读性。三是要坚持一个“勤”字,做到勤记、勤看、勤练习,为提高写作能力,大量阅读范文,不断撰写稿件。

二、建好通讯员队伍是宣传工作的基础

宣传工作是学校的整体工作,不限于某个科室,它贯穿于学校的各项工作中,若想做好宣传工作,必须要有学校各个部门的人员参与其中,这样宣传工作才能反映学院的整体风貌,才能为学校的工作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打造一支立场坚定、业务娴熟、作风优良的通讯员队伍是做好学校宣传工作的坚实基础。宣传队伍建设要以“强化队伍、加强互动、提升素质”为目标,努力做到六个“注重”,从而了解广大职工的所思、所想和呼声,确保通讯员队伍的良性发展。

一是注重通讯员队伍的激励考核。制定和完善通讯员队伍的考核机制,强化对支部各处室的上稿数量与质量的考核。根据供稿和用稿情况,反映工作情况的及时性及先进事迹和功能工作经验总结的情况等。二是注重通讯员网络的动态管理。建立通讯员信息库,及时更新通讯员名单及信息,确保通讯员网络作用的正常发挥。三是注重通讯员互动的有效开展。建立完善通讯员QQ群,定期通过QQ群进行互动,一方面让通讯员了解近期的宣传重点。四是注重通讯员能力的不断提升。举办多种主题的通讯员培训班,邀请媒体资深记者对通讯员进行专业培训,增强通讯员发现新闻的敏锐性和稿件撰写的专业性。五是注重投稿途经的便利和畅通。不断改进稿件收集的方式方法,充分利用学校的网络数字平台,加快新闻传送速度。六是注重对通讯员信息撰写能力的单独辅导。

三、坚持三贴近原则是宣传工作的关键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我们党宣传思想工作长期实践的总结。在学校的宣传工作中要将广大师生的需求作为宣传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贴近校园实际、贴近校园生活、贴近师生的原则,宣传动员师生、引导教育师生、帮助服务师生,不断更新观念、创新内容、创新机制方法。

第一,抓住关键点,贴近校园实际。宣传工作必须贴近学校建设发展的工作实际,就教育政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变化、招生与就业、教育教学改革、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释疑解惑 。就重大理论问题进行理论宣传,就重要时政新闻和校园重大事件进行宣传报道等等。

第二,选准切入点,贴近生活。宣传报道要深入基层,深入师生、深入学校的日常工作中,把握学校主流,从点滴中挖掘生动事例予以报道,力求切入点的选择能够真实客观、生动活泼,起到够窥一斑而见全豹的作用。

第三,突出闪光点,贴近群众。贴近群众是宣传工作的落脚点,宣传工作者要扎根于群众中,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盼;将宣传的镜头更多地对准广大师生。

四、宣传工作要做到四转变、四提升

在信息多元化的今天,宣传工作应与时俱进。目前,国家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学校要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加强文化基础教育、职业能力教育和身心健康教育。在这一要求及背景下,学校的宣传工作要做到四转变、四提升。

第一,注重宣传工作在理论上解疑释惑的价值,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思想保证。

第二,从报道学校各项会议、管理制度、事务活动、领导活动以及上级领导下基层检查、调研的动态信息向有观点、有建议、有落实情况的高层次信息的转变,实现信息处理水平的提升。

第三,促进学院新闻宣传工作从被动接受采访向主动邀请媒体采访转变,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加强与校外媒体的联络与合作,积极拓展社会资源,实现宣传工作对外传播力度的提升,进一步提升学院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第四,从时效性、直观感、现场感及互动性不强的传统媒体向借势新媒体、打造全媒体宣传平台的转变,巩固发展传统媒体。

做好职业院校的宣传工作,要坚守内聚力量、外塑形象的理念,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大力宣传职业教育和高素质劳动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在校园内弘扬“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风尚,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观念上及时更新、工作上不断创新,将学校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管理等方面深度融合,推动学校宣传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作者单位为北京卫生职业学院)

[作者简介:刘婷婷(1982―),女,文学学士,北京卫生职业学院宣传处文字编辑。]

参考文献

[1] 孙剑坪.当代电视传媒功能扩张趋势对高校德育的影响[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4(7).

[2] 汪银生.关于大学文化品牌建设的思考[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