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职教育工作要点十篇

时间:2023-04-02 23:47:50

普职教育工作要点

普职教育工作要点篇1

关键词:普通高中教育;《教育部工作要点》;词频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15)02-0064-06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普通高中教育属于基础教育的高级阶段,既是义务教育的延续,又是高等教育的准备,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其上影响高等教育,其下影响基础教育,横向上联系职业教育,又关系学习型社会建设,是教育分流的关键阶段,处于国民教育体系健康运转的“枢纽”位置和中心地段。尤其是在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职业教育快速发展,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的宏观背景下,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提出2020年我国主要劳动力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要达到11.2年的严峻形势下,应该说,高中阶段教育成为了整个教育改革的关键点。那么,国家教育政策层面是否对高中阶段教育有足够的关注,和义务教育、高等教育相比,国家是否给予了相应的重视,这迫切需要研究。

国家层面的教育政策文本纷繁复杂,我们选择以教育部每年年初的《教育部工作要点》①(以下简称《工作要点》)为分析对象。其理由有三:一是《工作要点》主要是为将来一年国家的教育发展制定规划,并对全年重要教育工作进行重点部署,涵盖了国家教育工作的方方面面,比较完整、全面和系统,这样我们既可以找到高中教育这个点,也可以涉及教育系统这个面;二是通过对近30年《工作要点》的分析,可以研究普通高中教育在这近30年的发展演变和地位变迁,既可了解普通高中教育的现在,也可追踪它的过往;三是《工作要点》是教育行政部门每年教育改革的行动指南,直接引领教育实践,但在这些具体工作指示的背后,也蕴含着一定的教育价值取向。政策“隐蔽地配置价值观,是对价值观的可操作表述” [1 ]。

对《工作要点》的解读,我们选择的是词频分析法。所谓词频分析,是指对文献正文中重要词汇出现的次数进行统计、分析,以选出频次最高的词汇来表达文献的主题内容。选择该方法的理由是:其一,政策文本中对不同事物的言说构成政策的不同关注点 [2 ]。即政策是如何言说事物,言说的频次如何,言说的方式怎样,反映出政策对该事物的关注点和关注度,反映出特定的价值取向。其二,某一年度工作要点中对普通高中教育的言说有其偶然性,但如果对近30年的工作要点进行连续性的追踪分析,从这条纵向的信息链中,我们可以挖掘出一些规律性走向。

基于此,本研究以教育部近30年的工作要点为素材,以词频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通过提取并统计《工作要点》中有关普通高中教育的关键词词条、出现年份、密集度和词频,并结合对义务教育、高等教育词频的对比分析,以考察我国教育政策对普通高中教育的整体关注和地位变迁,反思过去,启迪现在,昭示未来。

二、数据统计

在我国,普通高中教育既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教育阶段,又与基础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普通高中教育在《工作要点》中的出现方式大体有两种:一是直接呈现,即以 “高中”或“普通高中”“高中教育”等专门表达②,对该阶段的教育工作有明确指向性、针对性的部署与安排;二是间接呈现,即将普通高中与“基础教育”和“中小学教育”捆绑使用,高中教育泛化在“中小学教育”和“基础教育”中来笼统安排。因此,笔者采用了两种方式进行词频统计:一种是将直接提到高中教育或其相关词语作为统计对象,例如高中、普通高中、高中教育等;另一种是将间接提到普通高中教育的基础教育或中小学教育等关键词作为统计对象。统计数据如表1和图1所示:

除了剖析近30年来普通高中教育在《工作要点》中的纵向变迁,我们也分别对同一时段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词频进行了统计,并通过与普通高中教育的词频进行对比,横向把握普通高中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分量与比重(见表2、图2)。关于高等教育的词频统计,笔者以“高校”“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作为统计依据,所得结果是上述四个词组的总和。义务教育的统计是以“两基”“普九”“义务教育”“基础教育”“中小学”为标准,所得结果是上述五组词语的总和。

三、结果与分析

1. 专门论及普通高中教育的词频较少,普通高中教育的独立性与特殊性彰显不够

《工作要点》直接提及普通高中教育的次数少于间接次数,普通高中教育大都捆绑在“基础教育”或“中小学教育”里面笼统论及。从1987年开始到1999年的十多年时间里,《工作要点》中直接提及“高中”“普通高中”和“高中教育”的字眼少之甚少,在1988、1994、1995、1996等年度《工作要点》中,仅提到了一次。原文表述分别为:“广泛开展以在乡初、高中毕业生为主要对象的实用技术培训活动(1988年)”“积极发展初中后和高中后的多样化教育与培训(1994年)”“研究高中教育改革与发展方针和办学模式(1995年)”“拟定建设示范性普通高中的实施意见和推进办学模式多样化的改革(1996年)”,显然,1988、1994年尽管提到了“高中”,但并不是直接针对高中本身。另外值得关注的是,《工作要点》具体到各种类型教育的工作统筹时,基本都是按照“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这几个大的类目来分别阐述其改革发展目标与任务,普通高中教育几乎完全是捆绑在“基础教育”中零星论述或附带提及。以1991年《工作要点》为例,其中“关于基础教育”部分涉及的改革任务有:“继续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积极推动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实施”“加强学校管理,整顿校园秩序”“深化改革、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基本上没有太多关于普通高中教育的专门论述。一方面,普通高中教育夹杂在基础教育中泛泛而论;而另一方面,在基础教育大类目下,义务教育又是绝对的论述重点,普通高中教育往往被边缘化。即使论及高中,也主要涉及的是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关于普通高中本身的改革与发展,性质与任务,目标与内容的相关表述基本没有。

2. 《工作要点》对普通高中教育的关注度明显低于高等教育、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在一些年份,普通高中教育甚至成为了政策文本的盲区

从每年的《工作要点》来看,国家一般都会分门别类地拟定年度发展目标并作出工作部署。从词频来看,近30年来,高中教育出现的频率几乎都低于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就具体分布来看,《工作要点》在近30年的工作部署中,有11处将高等教育作为一级标题给予重点关注,近70处关于高等教育的工作安排出现在《工作要点》的二级标题。义务教育共6处出现在一级标题,近40处出现在二级标题。而高中教育仅有4处出现在一级标题,仅近20处出现在二级标题。可见,国家对高中教育关注远远低于高等教育与义务教育。而且在一些年份的《工作要点》中,普通高中教育甚至直接被忽略。如2006年的《工作要点》提到的工作重点具体包括:坚持农村教育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大力推进高校自主创新,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从义务教育到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都有专门的年度改革目标设计,但普通高中教育完全空缺,而且这绝非偶然。2007年《工作要点》的工作重点有:贯彻实施《义务教育法》,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重点支持中等职业教育,加快发展城乡职业教育和培训网络,切实把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进一步提升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自主创新能力等。普通高中教育也基本缺席。再看2008年《工作要点》:以农村义务教育为重点,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切实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创新人才培养水平……2009年《工作要点》是:大力办好农村义务教育,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重点加强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增强培养高素质人才、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的能力;积极发展成人继续教育,推动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建设等。都未见有普通高中教育的相关部署。2011年《工作要点》,普通高中教育也再次遭到冷遇,“加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建设,实施国家重大教育发展项目”的大类目里,具体提到了加快发展学前教育、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推进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引导高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仍旧未提及普通高中阶段教育,而在“深入推进教育体制改革,认真组织开展教育改革试点”中,改革试点项目包括要深入推进义务教育体制改革、深入推进职业教育体制改革、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也唯独没有关于高中教育体制改革的相关论述和工作安排。

3. 普通高中教育的关注程度呈现阶段性差异

纵观近30年的《工作要点》,国家政策对普通高中教育的关注经历了四个阶段:

(1)混沌期(1987~1999) 这一时期,《工作要点》并没有太多关于普通高中教育的专门论述。除了1993年,《工作要点》在关于基础教育的论述中提及要“改革高中阶段教育,完善高中毕业会考制度,召开高中工作会议”。其他基本上都是混杂在“基础教育”和“中小学教育”中泛泛而论,形式上比较笼统,缺乏针对性。

(2)发展期(2000~2005) 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两基”奋斗目标如期实现和“九五”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我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普通高中教育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其受关注程度有所增加。“加快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2001年)“加快发展高中阶段教育”(2002)“加快高中教育发展步伐”(2003)“继续推动高中阶段教育快速发展”(2004)“着力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巩固普通高中教育发展成果”(2005)等话语表达陆续出现。与20世纪相比,21世纪的《工作要点》开始对普通高中教育工作进行独立安排,从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试验工作再到扩大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试验范围,从转变教育发展方式推进内涵式发展的提出,再到更加注重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还有一批新鲜词汇的涌现,譬如民办高中、特色高中、新型综合高中等,都表明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迎来了一个更加开放化与多样化的时代。

(3)低迷期(2006~2011) 短暂的关注过后,普通高中教育在《工作要点》中重新走入低谷。这一时期有关普通高中阶段教育的专门论述基本没有,除了2010年《工作要点》二级条目中提到了“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其他年份《工作要点》中,几乎很少涉及普通高中阶段教育,即使零星提及,也基本是围绕2004年开始的高中课程改革实验而展开,具体的论述包括:大力推进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2006)、进一步扩大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范围(2007)、大力推进高中新课程改革(2008)、扩大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范围(2009)等。

(4)黄金期(2012~) 到2012年,普通高中教育发展格局有所扭转。2012年《工作要点》关于“转变教育发展方式,全面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具体内容中,除了要“积极发展学前教育”“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布局优化”“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促进高等教育特色发展”,还有专门条目提出要“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自此,普通高中教育开始和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平起平坐,成为《工作要点》中专门论述的重要教育阶段和教育类型。2013年的《工作要点》基本延续了前一年的发展思路,其年度改革重点包括:办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等;2014年的《工作要点》提出的改革目标是:加快学前教育改革发展、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等。

纵观普通高中教育在《工作要点》中的词频分布和地位变迁,不难发现,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普通高中教育实际上是在义务教育的‘下推’和高等教育的‘上拉’中得以被动式发展” [3 ],普通高中教育是被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裹挟着前进的,其独特性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和足够的关注,其原因至少有三个方面:其一,与义务教育相比,普通高中教育虽然也属基础教育阶段,但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应该是当时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重中之重,对义务教育的强调是必然的,必须的。我们从每年《工作要点》中有关义务教育的具体用词和措辞来看,也不难发现,这是项压倒一切的工作,类似表述有:要继续坚持“两基”工作“重中之重”地位不动摇(1999);坚持“两基”的“重中之重”地位不动摇,完成本世纪的“两基”任务(2000);继续把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突出地位(2001);继续把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2002);巩固提高“两基”成果,推动各地不断提高普及义务教育的质量水平(2003);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2007)等。有所强调,就必然有所忽略。在此背景下,同为基础教育的普通高中教育的发展没来得那么紧迫和至关重要,对普通高中教育的忽略就显得有些在所难免了。其二,与高等教育相比,普通高中教育虽然也直接为大学输送人才,但高等教育与国家发展,与经济腾飞,与拔尖人才培养的联系更直接、更紧密,因而,也更容易引起重视与关注。其三,从普通高中教育本身来看,我国普通高中教育似乎陷入了一种高考招生制度不改,普通高中教育改革很难迈出实质性改革步伐的瓶颈。显然,目前的高考要想有一个根本性的变革,几乎是不太现实的,这也一定程度上使得普通高中教育的改革有些停滞不前。一般来说,某一教育问题如果要上升到政策层面,要引起决策部门的足够关注,那么这一问题应该是“社会教育现实与教育期望之间的差距而产生的‘需改变’的问题,以及建立在教育现实基础上的‘需实现’的教育价值和利益诉求” [4 ]。而相比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普通高中教育没那么“需改变”,同时,也不太“需实现”,政策的关注度自然就不那么多。

四、思考与建议

如果说,在一定时期,国家对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给予了足够多的关注,这是教育性质和特定时展的共同要求,那么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巩固和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一度被忽视的普通高中教育应该重新被认识,被重视。高中教育一如人体的腰,上连高等教育,下承义务教育,“腰”若不健康,不硬朗,整个国民教育体系就很容易坍塌。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从现在到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普通高中教育是我国“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实现“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9.5年提高到11.2年” [5 ]的关键所在,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关注。

1. 充分认识普通高中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独特地位

众所周知,义务教育教育是向所有国民实施的非定向的最低限度的共同基础教育,而普通高中尽管也属基础教育阶段,但进入高中阶段后,开始具有一定的职业定向性。也就是说,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尽管都属于基础教育,都具有基础性、国民性、大众化等特征,但普通高中教育无论在基础的程度和性质上都不同于义务教育,它除了更好地奠定“基础”,还需要“进行具有一定分化性质的职业教育、技术教育和专业教育” [6 ]。因此,它既不是义务教育在基础层面的简单延伸,也不是单纯的大学预科教育。恰如《纲要》的阐述:“高中阶段教育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创新人才具有特殊意义”,显然,高中阶段教育无论对学生个性的形成还是国民素质的提高,都具有独特的价值和特殊的意义,它属于基础教育,但却是不同于义务教育的基础教育,决策部门不能把普通高中教育简单混同在基础教育中笼统设计。高中教育尤其是普通高中教育,究竟如何发展,如何定位,如何发挥其特殊价值,都需要有专门的政策安排和针对性的制度设计。

2. 宏观规划普通高中教育的战略发展方向

如果把2000年作为分水岭,那么在此之前的普通高中教育基本上是捆绑在基础教育中笼统规划的,进入2000年后,普通高中教育开始渐渐地以独立面貌而被政策关注。具体而言,2010年前的政策关注点更多的是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推进和推广,2010年后的政策焦点更多集中于普及和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显然,无论是高中新课程改革,还是高中阶段教育的普及,应该都是当前我国普通高中阶段教育迫在眉睫的改革任务。但笔者以为,这些更多都是当务之急,现实之需,眼下之要。政策的关注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但除此之外,我们似乎缺少了对高中教育的长远谋略和战略规划,缺少类似于《为了21世纪的高中》(法国国民教育部,1998年)《机会与卓越:14~19岁青少年教育》(英国教育与技能部,2003年白皮书)、《高中学生肩负的国家使命》(美国,2001年)的宏观筹划。未来的高中教育,尤其是21世纪的高中,究竟向何处去,需要站在战略的高度,从长、宏观、整体性地来谋划。

3. 着力抓好普通高中教育改革的重点领域与关键环节

从近3年《工作要点》中有关普通高中教育的具体部署来看,主要有两个方面的重点工作内容:一是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二是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关于前者,《纲要》中设定了具体的改革目标,即2015年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7%,2020年达到90%。至于普通高中多样化,自《纲要》提出已近5年,一些省份也就高中多样化进行了试点,但到目前为止,高中究竟如何多样化,如何在高中阶段实现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有效沟通 [7 ],如何特色化,如何探索综合高中发展模式等 [8 ],对这些高中教育领域的一些关键性问题和重点改革领域,缺乏国家层面的具体指导意见和实施建议,也没有相关配套的举措或制度出台,致使各地落实起来困难重重,流于形式而无实质性的推动与进展。因此,就普通高中教育而言,一方面要长远规划,而另一方面,需抓住当前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狠抓落实,切实推进。

注 释:

① 目前能查阅的最早《工作要点》是1987年的,因此,本文以1987~2014年间《工作要点》为研究资料,共计28份。

② 《工作要点》中一般都将职业高中,中职学校等放入职业教育类目中来专门论述,因此,一般论及“高中”“高中教育”,基本上是指普通高中教育。

③ 1998年的《工作要点》是一个例外,该年度的专项工作是教育审计,所以基本未涉及各类教育的具体安排。

参考文献:

[1][美]斯蒂芬・鲍尔.政治与教育政策制定――政策社会学探索[M].王玉秋,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周谷平,余源晶.近30年来政策话语对教育公平的关注[J].教育研究,2012,(4):35-40.

[3]刘复兴,刘丽群.明确定位、多样发展、体制创新――我国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的战略选择[J].教育科学研究,2013,(4):34-37.

[4]范国睿.教育政策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EB/OL].http://.cn/policy/txt/2010-03/01/content_19492625_3.htm,2010-03-01.

[6][日]新海英行,寺田盛纪,的场真美.现代高中教育改革――日本和诸外国[M].东京:日本大学教育出版,1998.

普职教育工作要点篇2

关键词:职业教育 科普教育 科学素养 高等职业院校 本色

课 题:本文为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科普计划项目立项课题《校园与社区卫生健康科普宣传活动计划》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为:20130402;主持人:王傅。

一、实施科普教育的意义

当今社会以信息控制为主导,以科学技术产业兴起为特征,被称为“第三次工业革命”(Jeremy Rifkin,2007)。在这个时代,国家之间的竞争已从原来的产品竞争、加工竞争和结构竞争,转向了科学技术的竞争和国民素质的竞争。

科学技术竞争既需要“高精尖”,也离不开广泛的群众基础。自20世纪下半叶起,国民的科学技术素质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和社会的重视。1985年,美国国家科学促进会制定了面向未来70多年,致力于提高全体美国人科学素质的长远计划,即“2061计划”。该计划提出了到2061年美国公民人人具有科学素质的目标。2003年,欧盟实施了“欧洲研究区”和“科学与社会”两大战略计划。其中,“科学与社会”是一项促进科技进步、提高公民素质、推动科学与社会融洽的长远战略。我国对科普事业同样相当重视,2002年,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2006年,又制定了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纲领性文件即《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在该纲要中明确指出,“提升素质――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是《科学素质纲要》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实施《科学素质纲要》,推动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科普(science & technology popularization),全称科学技术普及(有学者认为应改成科学传播,吴国盛,2000;刘华杰;2000),国外又称之为大众科学(science popularization),即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树立科学道德,以提高全民科学技术素质。 科普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教育活动。在科普的诸多功能中,科普的教育功能是第一位的。它是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人的社会化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活动,广泛存在于人类社会生活之中。对于公众而言,科普的意义重大,因为非专业人士往往很难将科学研究与大量的常见江湖骗术和伪科学区分开(丹尼尔・ T・威廉厄姆 Daniel T Willingham,2012),需要普及教育。因此,科普教育不仅是一项重要的国民素质塑造工程,而且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迫切要求,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我国公民的科学素养水平明显提升,但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仍有差距。据统计,2010年的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公民科学素养水平(3.27%)相当于日本(1991年为3%)、加拿大(1989年为4%)和欧盟(1992年为5%)等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末的水平。社会上仍然存在大量与科技进步和现代文明相悖的现象,比如:迷信气功大师或者神棍道长、日本地震导致中国抢盐事件、活熊取胆事件等等。凡此种种,都可以看出即使到今天,科学并未完全战胜迷信。甚至有人说在中国,迷信从未被击败(钮卫星,2005)。 我国的科普教育仍然任重而道远。

尽管我国公民科普素质亟待提高,但高等教育作为科普教育主渠道却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从我国公民获取科技信息的渠道来看,高等教育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2010年,我国公民获取科技信息的渠道,由高到低依次为:电视(87.5%)、报纸(59.1%)、与人交谈(43.0%)、互联网(26.6%)、广播(24.6%)、一般杂志(12.2%)、图书(11.9%)和科学期刊(10.5%)。与2005年的6.4%相比,公民利用互联网获取科技信息的比例提高了20.2个百分点。可见,在提高公民科技素质的社会大环境中,高等学校明显“缺位”。

高职院校实施的是高等职业教育。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不同,它倡导“能力本位”“行动导向”,其课程也是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不再是普遍理论的复制而是特定的个人的事情”。因此在高职院校的科普教育中,也不能照抄照搬本科教育的方式,必须保持职业教育的本色。

二、高职科普教育应坚持保持职业教育本色的原则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1997 年推出的“国际教育分类”,将高等教育分为两种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普通高等教育面向“理论基础、研究准备、进入需要高技术要求专门化”,又称为5A教育,与之相应的是基于知识储备的课程。而面向“实际的、技术的、职业的”, 即“定向于某个特定职业的”高等职业教育,又称为5B教育,与之相应的是基于知识应用的课程。

可见,高度专业化的高深学问的研究和普及工作应该由普通高等教育去完成,职业教育不应该“越俎代庖”,与此同时,“实际的、技术的、职业的”学问的普及工作则应该由高等职业教育去完成,普通教育不能取而代之。因此,高职院校的科普教育,应该保持自己的本色,其教育原则体现如下。

1.定位在技术推广而非高深学问传播上

科普的内容包括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和技能,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和科学道德。在这“五科”之中,高等职业院校应该发挥自己的优势条件,扬长避短,选择自己擅长的“实际的、技术的、职业的”内容。高职院校从事的是职业教育,自己擅长的也是职业教育。因此在科普教育中,也要注意自己的职业教育定位,也要打出自己的职业教育特色,不能盲目尾随普通高等院校,拾人牙慧。在科普教育中,二者的分工与比较见下表。

表 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在科普教育中定位的比较

科普教育内容 普通高等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

科学技术知识和技能 侧重于“高精尖”科学技术知识 侧重于职业技术知识、技能和素质

科学方法 科学方法的研究和教学并重 侧重于运用科学方法解决职业问题

科学思想 科学思想的争鸣和传授并重 侧重于运用科学思想解决实际问题

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的分析和体会并重 侧重于运用科学精神解决技术问题

科学道德 科学道德的探讨和践行并重 侧重于运用科学道德完善职业操守

总体而言,高等职业教育应该将自己的科普教育定位在实际的职业技术或技能的应用普及上,而不是高精尖科学技术的传播上。

2.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从实际出发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其科普教育应立足于如下的实际。

(1)立足于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学生到底需要什么知识,应该立足于调查研究。调查研究主要在三个方面:一是学生的需求;二是社会发展要求学生应该掌握多少科普知识和技能;三是学生的实际能力如何,即考虑学生的年龄和身心特点,以及可接受度等等。

(2)立足于高职院校自身办学实际。自然科学技术的普及,是面向社会的。从幼儿开始,各种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构成了广泛的科普对象。社会对于需求的现状是高职院校开展科普服务的风向标,但不能“社会需要什么,我们提供什么”。因为社会的科普需求是复杂的,不同人群和不同地域需求都不同,但是一个学校的技术力量是有限的,其技术特色是需要时间积淀的,而科普工作要想开展得好,高职院校必须做自己最擅长的专项,而不能追求“高大全”。在这里,应该是两者双向“交融”,即“社会需要什么,高职院校最能提供什么”,才是高职院校在科普教育中应该提供的服务。

3.行动导向的原则

行动导向是以行动或工作任务为导向的一种职业教育教学指导思想,其教学方式和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如“项目教学法”“案例研究法”等等。行动导向教学是根据完成某一职业工作活动所需要的行动和行动所产生和维持所需要的环境条件以及从业者的内在调节机制来设计、实施和评价职业教育的教学活动。其目的在于促进学习者的能力发展,其核心在于把行动过程和学习过程相统一,倡导通过行动来学习和为了行动而学习,从此,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不再是判断职业教育教学是否有效、适当的标准。

4.实用且够用的原则

我们常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唐・韩愈),以此来说明学无止境的道理。但对于高职教育的受教者来说,让他们追求“无止境的见识”(endless horizon)却不是明智之举,这样会让他们花费很多的时间在他们不擅长的事情上,结果是得不偿失。因此,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高级应用型人才,应该贯彻实用且够用的原则,不要追求“学无止境”。否则就像庄子所说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庄子・养生主》)。如果学生“殆已”,精力和时间都浪费了,该学习的又没有学到,那才是真正的误人子弟。

5.注重学生身份的双重性的原则

职业教育中的学生身份是双重的。高职院校科普教育离不开学生的主动参与,同样是双重身份,即学生既是主体,又是客体;既是受教育者,又是教育者传播与被传播者。在校内,对学生开办科普讲座、科技竞赛、科技创作、科技征文等活动,在这过程中学生是受教育者。为培养学生的科普技能而要求学生参与科普实践,学生通过自我创作科普宜传小册子、举办科普晚会、组织科普游园等活动,将科学精神、科学知识传播到广大群众中去,在这过程中,学生不单单自己增长了才干,而且发挥了科普工作者的作用,充当了教育者的角色。因此,高职院校在科普教育中应该教导学生掌握科普教育的本领,即起到科普教育“示范”的作用。

6.重视交流的原则

知识分子往往有孤往精神。但孤往不等于孤立和单干,否则不利于科技进步。茅以升曾说,“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在世界上历来是领先的,如赵州桥结构、圆周率数值等等都比外国早达千年以上。只是到15世纪以后,才比欧洲逐步落后下来。原因虽多,其中之一是缺乏交流与普及,所有的成果,大都是个人单干所取得的”(茅以升,1978)。不过,中国古代手工业者倒是比较重视交流,有交流学习切磋技艺的传统,正如韩愈所言,“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韩愈《师说》)。高职院校在进行科普教育时,同样要发挥这一优良传统,重视高职院校与其他机构的交流,重点的机构有政府科技部门、普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科技类行业协会、科技场馆、中小学等等。还要重视和一些最需要接收科普教育的群体的交流,如青少年群体、老年人群体、失业群体、妇女群体、复转军人群体、农民工群体等。

三、具体措施

高职院校在贯彻了以上六条原则后,其科普教育将打上职业教育的烙印,更具有实用性和价值性,对学生的科学素养和职业生涯会有重大影响。至于具体措施,则因各高职院校而异,以下的具体措施可以作为参考。

1.成立科普教育领导小组,让科普教育常态化

高职院校要成立科普教育领导小组,小组最好由一个主管教学的副院长负责,但是具体的工作,则希望这位领导发挥“治大国若烹小鲜”的作风,尽量少干预,注重结果导向,只对结果负责。 在组长被确定之后,组员安排则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成员:一是教师代表。选择对科普教育感兴趣的热心教师担任教师代表。二是学生代表。选择对科普教育感兴趣的积极分子担任学生代表。三是校外代表。主要是企业代表。高职院校注重校企合作,与企业开展一定广度和深度的合作,是当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办学特点与共同追求。离开了企业的职业教育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科普教育上,同样应该选择科技企业代表加入。

为保证工作效率,小组成员不宜太多或太少。因此,建议科普教育领导小组成员以5~7人为宜。在领导小组成立后,应当建立科普教育各项制度、工作职责、组织原则等。通过这些,力求做到教师、学生和社会人士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并依制度办事,使之成为常态。

2.定期举办科普活动,吸引高职院校教师和大学生参与

组织学生开展科普活动,让学生动脑、动手,培养学生的科技素养,以期使他们未来能成为有技术素养的劳动力。这样通过举办活动来实施教育,是“行动导向”教育思想的体现,也能锻炼学生对于小型会议会展的组织能力。在活动中,学校应提供相应的场所、经费和奖励,鼓励教师和学生加入到科普创作和实施的队伍中来,多写高质量的科普作品。

3.丰富科普教育载体,注重趣味性和实用性

科普教育的书籍和教材要有实用性和趣味性。同时,要注重立体教材的开发,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利用网络优势,搞非线性的电子教材、立体教材、超文本结构的教材。由学生设计在教室或校园开设科普教育宣传栏,定期更换内容,宣传科普知识、展示学生科普作品、表扬科普活动先进的人和事等。

参考文献:

[1][美]杰里米・里夫金.第三次工业革命[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1.

[2]周盂璞,松鹰主编.科普学[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3]杨文念.科普是一门学问・2003中国科普报告[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03.

[4]Daniel T Willingham. When Can You Trust the Experts: How to Tell Good Science from Bad in Education[M]. San Francisco:Jossey-Bass,2012.

[5]丹尼尔・T・威廉厄姆,詹浩译.教育中的伪科学[J].环球科学,2012(10).

[6]谢兰凤.我国公民的科学素养水平明显提升,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公布[J].中国科技产业,2010(12).

[7]中国科协.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J].科技与生活,2010(23).

[8]姜大源.职业教育学基本问题的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6(27).

[9]姜大源.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

[10]杨思基.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的理论探讨[J].山东社会科学,2013(3).

[11]周密.德国职业教育中的“双元制”与“行动导向”探析[J].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2013(29).

[12]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13]张新民.高等职业教育理论构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

[14]李怀康.养成职业能力五个关键步骤的推理及实施[J].2009(18).

[15]何建委.情志和理想:爱因斯坦的科学追求与人文精神[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普职教育工作要点篇3

一、认真学习,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普法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我局干部职工始终坚持以邓--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和《区教育系统“五五”普法规划》,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依法治教基本方略的要求,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了全局干部职工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强化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提高了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做到了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监督、依法管理。各校组织全体师生员工认真学习《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职业教育法》、《国防教育法》、《国家安全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各校领导班子成立了中心学习小组,带头学习,同时安排专门的法制学习的时间,组织教师进行学习。

二、领导重视,成立机构,制定计划,完善规章,为普法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组织、制度、体制、机制保障

领导重视“五五”普法工作是抓好普法工作的关键,是推动普法工作不断前进的主要手段。为抓好“五五”普法工作,我局首先成立了以局长王殿君为组长、局科室负责人和基层校级领导为成员的“五五”普法工作领导小组,并对小组成员具体负责“五五”普法工作职责及任务进行了分解,在明确职责的情况下,使任务落实到人。按照上级“五五”普法工作要求,对“五五”普法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办法和措施,为使我局“五五”普法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进一步增强我局广大师生的法制观念和法律知识水平,推进依法治教。各校也成立了“五五普法、依法治校”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普法、学法、用法的相关制度,制定了开展“五五”普法、依法治校工作计划。各校在区教育局的统一领导下,聘请了法律顾问和法制副校长,法制副校长在全校学生中举行了《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制知识讲座。由于领导得力、计划周密、制度健全从而保证了我局各校的普法工作顺利开展。

三、加强指导,强化督导,狠抓落实,保证普法工作计划有效实施

在“五五”普法落实工作方面,一是利用每周三政治学习时间安排全体职工集中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将“五五”普法学习内容与业务素质学习内容有机的结合起来,安排教师进行重点学习,做到重点掌握,提高了干部、教师学法、用法、懂法的意识,使干部、教师在熟悉法律、法规的情况下,自觉维护法律尊严、培养了用法律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是采取各种形式,使普法工作健康有序的进行。许多学校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开设“校园之声”广播站,定期出黑板报,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团日活动。定期进行知法、守法教育,采取专题讲座,报告会等形式以英雄模范人物的事迹、光辉形象和崇高精神鼓舞学生。各校还对学生进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小学生守则》的强化教育和训练。

三是围绕每年12月4日普法宣传日,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宣传活动,请学校法律顾问义务为教职工和学生进行法律咨询。同时举办由全体学生参加的“法律知识竞赛”活动。

四是各校规范了升降国旗制度,在每周一的升旗仪式上,坚持围绕爱国主义主题,开展由学生自拟题目自写讲稿的“国旗下讲话”活动。

五是进行“禁毒”宣传,参加“禁毒知识竞赛”,许多学校举办了“禁毒知识讲座”,参观“禁毒图片”展览,扎实开展了预防艾滋病的教育。

六是重视预防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的矫治工作。对严重违反学校纪律,受到了学校的纪律处分的学生,各校班主任倾注了爱心,做了大量细致的思想工作,帮助其树立信心,鼓励他们参加学校有益的活动,发挥其特长,对他们的进步和成绩给予肯定和表扬,使他们在各个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四、加强学校综合治理,确保校园及周边环境成为一方净土

学生的教育问题是一个全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要切实贯彻《预防未成年犯罪法》的关键在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结合”,把他们培养成为热爱祖国、具有社会公德、文明习惯、遵纪守法的合法公民,需要全社会共同关心、共同努力。为此各校每学期都要请上级法律服务工作者到学校给学生作法制案例分析情况的报告。各校都

认识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保证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是学校工作义不容辞的责任。

各学校本着教育和防范为主的原则,利用各种机会和条件,坚持对师生进行治安教育,提高保卫、值班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责任心。各校还与派出所、学校所在的社区紧密配合,加强校园及周边环境的社区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努力使校园环境得到净化。

五、充分发挥教代会职能作用

,以法治校,大力推进校务公开

各校坚持每学期一次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做到了学校各项制度的制订、重大问题、学校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都由全体教职工参与讨论,研究决定,进一步促进了学校管理的规范化,调动了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以及民主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意识。

为了切实做到依法治校,让广大教职工参政议政,发挥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学校对教职工关心的热点问题全部实行公开。一是干部、教师的岗位设置、聘任公开;二是教师职称评审工作公开;三是干部教师的年度业绩考核公开;四是“两免一补”资金的发放公开;五是财务工作公开;六是教职工及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公开。凡是在政务公开允许范围内的事项,都努力做到公开、透明。超级秘书网

六、加强法制教育,努力做好稳定工作,为和谐做贡献

加大问题处理的力度,坚持依法治访。组织干部、教师和退休教师集中学习国家《条例》等有关法规政策,开展依法治访的宣传教育。在广大干部、教师中牢固树立“教学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的理念,切实做好稳定工作。

普职教育工作要点篇4

一、认真学习,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普法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我局干部职工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和《**区教育系统“五五”普法规划》,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依法治教基本方略的要求,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了全局干部职工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强化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提高了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做到了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监督、依法管理。各校组织全体师生员工认真学习《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职业教育法》、《国防教育法》、《国家安全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各校领导班子成立了中心学习小组,带头学习,同时安排专门的法制学习的时间,组织教师进行学习。

二、领导重视,成立机构,制定计划,完善规章,为普法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组织、制度、体制、机制保障

领导重视“五五”普法工作是抓好普法工作的关键,是推动普法工作不断前进的主要手段。为抓好“五五”普法工作,我局首先成立了以局长王殿君为组长、局科室负责人和基层校级领导为成员的“五五”普法工作领导小组,并对小组成员具体负责“五五”普法工作职责及任务进行了分解,在明确职责的情况下,使任务落实到人。按照上级“五五”普法工作要求,对“五五”普法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办法和措施,为使我局“五五”普法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进一步增强我局广大师生的法制观念和法律知识水平,推进依法治教。各校也成立了“五五普法、依法治校”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普法、学法、用法的相关制度,制定了开展“五五”普法、依法治校工作计划。各校在区教育局的统一领导下,聘请了法律顾问和法制副校长,法制副校长在全校学生中举行了《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制知识讲座。由于领导得力、计划周密、制度健全从而保证了我局各校的普法工作顺利开展。

三、加强指导,强化督导,狠抓落实,保证普法工作计划有效实施

在“五五”普法落实工作方面,一是利用每周三政治学习时间安排全体职工集中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将“五五”普法学习内容与业务素质学习内容有机的结合起来,安排教师进行重点学习,做到重点掌握,提高了干部、教师学法、用法、懂法的意识,使干部、教师在熟悉法律、法规的情况下,自觉维护法律尊严、培养了用法律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是采取各种形式,使普法工作健康有序的进行。许多学校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开设“校园之声”广播站,定期出黑板报,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团日活动。定期进行知法、守法教育,采取专题讲座,报告会等形式以英雄模范人物的事迹、光辉形象和崇高精神鼓舞学生。各校还对学生进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小学生守则》的强化教育和训练。

三是围绕每年12月4日普法宣传日,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宣传活动,请学校法律顾问义务为教职工和学生进行法律咨询。同时举办由全体学生参加的“法律知识竞赛”活动。

四是各校规范了升降国旗制度,在每周一的升旗仪式上,坚持围绕爱国主义主题,开展由学生自拟题目自写讲稿的“国旗下讲话”活动。

五是进行“禁毒”宣传,参加“禁毒知识竞赛”,许多学校举办了“禁毒知识讲座”,参观“禁毒图片”展览,扎实开展了预防艾滋病的教育。

六是重视预防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的矫治工作。对严重违反学校纪律,受到了学校的纪律处分的学生,各校班主任倾注了爱心,做了大量细致的思想工作,帮助其树立信心,鼓励他们参加学校有益的活动,发挥其特长,对他们的进步和成绩给予肯定和表扬,使他们在各个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四、加强学校综合治理,确保校园及周边环境成为一方净土。

学生的教育问题是一个全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要切实贯彻《预防未成年犯罪法》的关键在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结合”,把他们培养成为热爱祖国、具有社会公德、文明习惯、遵纪守法的合法公民,需要全社会共同关心、共同努力。为此各校每学期都要请上级法律服务工作者到学校给学生作法制案例分析情况的报告。各校都认识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保证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是学校工作义不容辞的责任。

各学校本着教育和防范为主的原则,利用各种机会和条件,坚持对师生进行治安教育,提高保卫、值班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责任心。各校还与派出所、学校所在的社区紧密配合,加强校园及周边环境的社区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努力使校园环境得到净化。

五、充分发挥教代会职能作用,以法治校,大力推进校务公开

各校坚持每学期一次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做到了学校各项制度的制订、重大问题、学校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都由全体教职工参与讨论,研究决定,进一步促进了学校管理的规范化,调动了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以及民主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意识。

为了切实做到依法治校,让广大教职工参政议政,发挥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学校对教职工关心的热点问题全部实行公开。一是干部、教师的岗位设置、聘任公开;二是教师职称评审工作公开;三是干部教师的年度业绩考核公开;四是“两免一补”资金的发放公开;五是财务工作公开;六是教职工及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公开。凡是在政务公开允许范围内的事项,都努力做到公开、透明。

六、加强法制教育,努力做好稳定工作,为和谐**做贡献

加大问题处理的力度,坚持依法治访。组织干部、教师和退休教师集中学习国家《条例》等有关法规政策,开展依法治访的宣传教育。在广大干部、教师中牢固树立“教学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的理念,切实做好稳定工作。

普职教育工作要点篇5

关键词:多样化的中等职业教育;职业本科教育;第四级教育;招生制度改革

作者简介:徐涵,沈阳师范大学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3)01-0044-03

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满足人民群众终身学习需要,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结构合理、形式多样、灵活开放、自主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这是在政府文件中首次明确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再一次明确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这一目标的提出使得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在我国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过程中,有许多问题需要重新思考和定位。

一、确立多样化的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策略,满足人们对职业教育的不同需求

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之一是中高等职业教育的有效衔接。我国目前的中等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主要是为经济界培养高素质的技术工人,其课程设置也主要是以技术工人的素质要求为依据,这就使得中等职业教育的毕业生继续求学遇到很大的困难。

目前人们选择中等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多样化的,大部分学生希望通过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后能顺利走上职场;同时,也有一部分学生希望通过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后能够继续接受高等教育,更好地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做准备。因此,为了满足人们对职业教育的不同需求,应确立发展多样化的中等职业教育的策略。而且我国也有这样的现实基础,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主要是由普通中专、职业高中和技工学校所构成,从历史渊源看,普通中专是以培养技术员为目标,比较重视普通文化课和专业理论课的教学;技工学校以培养技术工人为目标,比较重视操作技能的训练和实践教学;职业高中处于二者之间。20世纪90年代后期,在“三校归一”典型试验的基础上,我国确立了淡化三类中等职业学校之间差异的策略,用统一的培养目标、统一的课程标准要求所有的中等职业学校。现在看来,这种发展策略是不能满足人们对中等职业教育的多样化需求的。

从世界各国发展职业教育的经验来看,各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形式也都是多样化的。以发展职业教育比较成功的德国为例,德国的中等职业教育由“双元制”职业教育和全日制的职业学校所构成,全日制职业学校又分为职业文理中学、专业高中和职业专科学校,“双元制”是其中等职业教育的主体。德国不同形式的中等职业教育肩负着不同的任务。“双元制”主要是为企业界培养合格的技术工人,90%以上的“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毕业生直接就业,而且在制度设计上通过师傅学校、技术员学校为技术工人的成长提供另一条通道。同时也并不意味着接受“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学生就没有继续接受学历形式的高等教育的机会,“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毕业生仍然可以通过选择进入专业高中学习,继而获得上应用科技大学的资格。职业文理中学是同时实施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学校,学生毕业后具有上普通高校的资格,但要求专业相同或相近。专业高中的培养目标是为应用科技大学输送合格新生,课程结构由普通教育课程、专业理论课程和专业实践课程所构成。职业专科学校主要是为那些只能通过学校教育才能达到职业培训毕业的职业工种提供培训,如社会教育、儿童教育等,同时也为那些没有获得“双元制”培训岗位的学生提供国家承认的某一职业工种的培训。可见,德国的“双元制”和职业专科学校主要是为经济界输送高素质的技术工人;而职业文理中学和专业高中主要是为上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我们可以借鉴德国的经验,采取多样化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策略。普通中等专业学校主要为上一级学校(高等职业院校和实施职业本科教育的院校)输送合格新生;技工学校和职业高中主要为经济界输送合格的中初级技能型人才,同时在制度设计上设立第四级教育——教育转换中心,以满足人们接受教育的不同需求。

二、积极探索职业本科教育,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本科教育试点

目前我国正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提高产业集成能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这对人才培养类型、层次、规模、结构与模式等均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特别是急需培养出一大批高层次的技术与技能型、复合型专门人才。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在客观上要求发展更高层次的职业教育,即职业本科教育。

职业本科教育是指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培养方案,按照技术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组织实施教学,旨在培养在某一职业领域,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基础,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与方法,能够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应用性专门人才,毕业后可以从事复杂的技术及管理岗位工作。

建议在我国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本科教育试点工作。

一是支持新建本科院校整合教育教学资源,发挥办学条件优势,广泛开展职业本科教育,这是发展职业本科教育的主力军。新建本科院校是我国在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发展建设起来的,这类院校大部分是由高职高专院校升格而来,具有举办职业教育的经验。但目前由于我国缺乏对这类院校发展的政策支持与引导,致使这类院校升格后,自身定位模糊,许多院校盲目向普通本科院校看齐,失去了自身已有的办学优势。从世界范畴看,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发展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国家应该明确高等教育分类发展的原则,并出台相关政策引导不同类型的本科教育的发展,使得不同类型的本科教育办出自身的特色。如果有相应的政策支持和良好的制度环境,新建本科院校就能在保持职业教育特色的同时,提高办学的层次。

二是引导专业科类与区域支柱产业对接的地方本科院校积极开展职业本科教育,发挥地方高等院校在学科、科研、师资与设备上的优势,借鉴职业教育的理念和培养模式,将职业教育元素引入应用型本科教育,培养高级专门技术技能型人才。所谓的职业教育元素是指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体现职业教育特征的主要构成要素。具体包括:一是强调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人才培养方案;二是强调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过程;三是强调产学结合,重视工作本位的学习。将职业教育元素引入应用型本科教育,旨在推进地方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改革,使其能够承担起发展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的部分责任。

三是选择部分办学实力雄厚、职教理念先进、行业特色突出、校企合作深入的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与支柱产业对接的国家重点建设专业,开展职业本科教育试点。

四是支持普通本科院校与具备条件的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合作开展职业本科教育。

通过职业本科教育的试点工作,探索职业本科教育的办学规律,为我国现代产业体系的建立提供人才支持。

三、改革我国普通高等院校的招生办法,扩大普通高等院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比例

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18-21周岁高等教育适龄人口在未来十年间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以辽宁省为例,18-21周岁高等教育适龄人口将从2010年的2501309人下降到2020年的1371483人,十年间减少1129826人,减幅达45.2%,仅是目前辽宁省高等教育适龄人口数的54.8%。根据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经验,当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适龄人口的下降必然引发高等教育生源不足。

扩大高等教育生源的来源,采取多渠道入学方式成为各国采取的普遍措施。目前,我国普通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的生源主要来源于普通高中毕业生,但随着高等教育适龄人口的下降,普通高中毕业生的数量将难以满足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需要,这就需要对我国教育体系特别是职业教育体系进行改革与完善,扩大普通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的生源渠道,在现有以普通高中毕业生为主体生源的基础上,逐步扩大面向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的招生计划,特别是技术、技能型特征明显的高等职业教育及本科职业教育更要加大面向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的招生比例。这一方面拓宽了普通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的生源渠道,解决高等教育生源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也符合培养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客观规律,同时也为步入职业教育道路的学生提供了进一步学习的机会,满足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

四、确立第四级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促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双向沟通

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另一个关键问题是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沟通问题。设立第四级教育可以有效地解决普职双向沟通和中高职衔接不畅的问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7年发表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把高中阶段教育分为学术性(3A—普通高中)、技术性(3B—一种培养技术员的中职学制)、技能性(3C—一种培养技术工人的中职学制)三类;高等教育分为学术性(5A—普通高等教育)、技术性(5B—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两类。依据各类教育的课程设置及标准,它提出3A的毕业生有资格直接进入5A;3B的毕业生有资格直接进入5B;由于3A、3C与5B,3B、3C与5A的课程不衔接,所以都不能直接进入,需要经过一个“高中后非第三级教育”(介于3和5之间,称为第4层级教育)的学习,分别达到5B或5A的入学标准,方能进入学习5B或5A的课程。按照我们前面对我国现行的中等职业教育的三种类型的学校的不同定位,普通中专相当于国际分类标准中的3B,可以直接进入5B学习、技工学校和职业高中相当于3C,普通高中相当于3A,如果技工学校、职业高中和普通高中的毕业生想要进入5B学习,需要进入第四级教育——教育转换中心进行一段时间的过渡学习,技工学校和职业高中的毕业生主要进行普通文化课的学习,使之达到接受高等教育的文化素质;普通高中的毕业生主要学习专业理论和职业技能,使之具有一定的职业素养,通过教育转换中心的学习,使得这两类学生都能达到5B的入学标准,这样一方面可以确保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可以解决学生学习困难的问题。我国目前的现行教育体系中缺少第4层级教育,应予完善。

第4级教育又称高中后教育。该级教育是为完成第3级教育的人在通向第5级教育和进入劳务市场就业的道路上架设的桥梁,主要任务是对第3级教育课程内容的巩固、加深和扩展。该级教育可进一步分为:为进入第5级教育做准备(加深巩固高中所学知识)和主要学习有关专业知识和技能为进入劳务市场就业做准备。完成第4级教育后,不授予学历文凭,可由主办机构提供学习证明或颁发有关方面认可的就业资格证书。

确立第4级教育有利于构建相互衔接、立体交叉的教育结构体系。“立交桥”应指多渠道的沟通与衔接,即包括教育体系中不同类型教育的沟通、不同层次教育的衔接,使愿意升学的学生有渠道升学,愿意就业的学生可通过多种学习就业。第四级教育发挥着补习与转换教育的作用,是人才成长“立交桥”中的“引桥”。因此,应高度重视高中后教育的发展,确立其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第4层级教育机构,可以附设在高等院校(相当于高等预科学校),也可以附设在条件较好的职业学校或普通高中。采取“宽进”的招生政策,其招生面向需要接受补习教育的各类学生和人员,实行多层次、多规格办学,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为人才成长打通渠道。

五、在基础教育中实施职业渗透教育,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职业选择

我国的基础教育基本上是选拔教育,主要是为上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关注的是学生未来的学术发展,这就决定了课程的设置以学科为中心,教学内容强调学科本位,与实践和职业生活完全脱离,在基础教育阶段很少开设职业技术教育方面的课程,非常不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主要体现在:一是学生对社会的产业结构、技术发展和职业的变迁没有基本的了解,不知道怎样选择专业与职业,在选择专业与职业时基本上由家长或教师代劳,致使许多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或职业不感兴趣,产生厌学,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二是学生对职业教育不了解,不知道选择职业教育后,自己还有哪些选择与发展空间。

要解决上述问题,应在基础教育阶段实施职业渗透教育,针对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开设不同的职业技术教育方面的课程。小学阶段开设劳动技术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情感和态度,进行劳动价值观的教育。初中和高中阶段开设职业指导课程,使学生了解社会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职业的概况和技术的发展水平,引导学生进行适合自身特点的职业选择;同时开设职业技术教育方面的课程,如农业、工业、商业等课程供学生选修,这些课程传授的知识和技能不是针对某一种职业的,而是面向各行各业的。通过开设这些课程让学生建立起农业、工业和商业的概念,知道农业、工业和商业是整个社会、文化、经济和环境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了解当代社会面临的农业和工业问题,明白各种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树立安全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掌握规划、设计等一般技能,同时为部分不再继续求学的毕业生提供初步的就业知识和技能方面的训练。在基础教育阶段实施职业渗透教育主要目是为了学生能对社会的技术和职业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职业选择,使学生更好地由普通学校向职业学校和职业世界过渡。

普职教育工作要点篇6

1、注重法制教育队伍建设。我社成立了以主任为组长,分管安全工作的副主任为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普法工作领导小组。由主任负责普法工作的具体组织实施,完善和严格执行了学法、用法制度,严格落实了“六五”普法规划。对“六五”普法进行明确分工,并落实责任,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把普法教育和依法治社工作摆在日常工作的重要位置。

2、明确目标,加强管理。我社认真制定了“六五”年度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计划,统筹安排,强化管理,采取多种形式深入持久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对我社“六五”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进行安排和部署,将法制教育工作纳入机关年度工作目标,并按时向上级普法部门报送普法工作总结,我社的法制教育工作逐步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二、扎实开展“六五”普法宣传教育,提高干部职工的法律素质和运用法律的能力

1、征订教材,合理安排,强化学习。在加强“六五”普法工作的领导和整体规划的基础上,为了满足职工的法律学习需求,我社在上级部门的帮助下,先后为职工购买了部分普法书籍,方便了职工的法律学习,充实了法律知识的宣传内容。我社还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法律学习,学习别突出了法制理论和专业法规的学习。一方面利用机关例会、党支部会议,集中选学一些相关的法律知识,另一方面鼓励职工以自学为主,做好法律学习笔记。

2、加强“六五”普法宣传员的普法业务理论水平。我社通过开展主题讲座等形式,围绕学习《义务教育法》、《职工法》等法律方面,集体集中学习讨论,职工的普法业务理论水平有了较大提升。同时还充分利用我社网络资源,组织职工观看法律专题片通过各项法律法规的深入宣传,提高了职工们的法律理论水平。

3、认真进行我社党风廉政建设。我社党支部根据上级党委的总体部署,认真进行了我社党风廉政建设,开展了民主评议我社工作,开展了领导干部作风整顿工作。首先组织党员职工学习贯彻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手册》、《中共中央纪委关于严格禁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若干规定》等党纪条规。要求党员职工增强廉洁自律的自觉性,成为广大职工廉洁自律,廉洁从政的表率。在职工中认真开展了知荣辱、树新风,人人争当先进活动。学习了《职工职业道德要求》、《职工法》等法律法规。

4、深化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提高领导者依法治社的能力。我们以不断增强领导干部法治意识,提高法律水平,进一步提高管理者依法决策、依法办事的自觉性为目标,以提高领导者依法执政能力为重点,重视抓好我社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学法用法的表率作用,强化党支部中心组学习制度,坚持学习的经常化、制度化,我社主要领导坚持学好相关的法律知识,充分发挥了领导干部带头学法的作用,带头上好法制教育课。

5、深化职工学法用法工作,提高职工依法办公的能力。以不断增强职工的法制意识,提高其依法办公、依法维权的自觉性为目标,继续有计划、有重点地组织安排好职工的法律学习,并将普法教育列入到职工的业务学习和政治学习之中。广泛开展以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努力使全社干部职工学法用法取得新的成效。

6、学考结合,夯实学习内容。我社每年积极参加上级司法部门组织的法律知识考试,同时要求全体职工的学法、守法情况进行总结,然后我社根据各职工遵纪守法和参加普法活动情况进行评定,做为职工学法、守法的考核材料。

三、普法工作的体会、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1、工作体会:领导重视程度高,制度健全、分工明确、工作持续性强,形成了普法工作的有效机制;普法内容广泛、重点突出,工作中结合我社的实际情况,在落实依法治社上效果明显,将“六五”普法工作同我社日常工作相结合、同创建安全文明社会相结合、同我社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同我社常规管理工作相结合,做到了普法工作与我社常规管理工作的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将法制宣传教育同干部职工的切身利益紧密联系起来。

普职教育工作要点篇7

关键词 印度;职业教育;国家职业教育资格框架

中图分类号 G719.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4)25-0090-04

一、印度“国家职业教育资格框架”的发展

当前,印度教育实行“10+2+3”学制,即10年的普通教育、2年的高级中等教育(在2年的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开始实行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分流)和3年本科阶段的高等教育。印度的职业教育不仅包括进入大学前的职业教育,还包括进入大学之后的职业技术教育――工程技术教育。除此之外,印度职业教育体系还包括技工培训的工业职业培训学校、技术员教育的专业技术学校、企事业单位的学徒培训制、特殊人群培训计划、高级职业培训计划。

自1947年印度独立以来,其职业教育发展经历了几个关键阶段。其中,印度政府在1986年制定的“国家教育政策”,明确了职业技术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2012 年9 月,“国家职业教育资格框架”(National Vocational Education Qualifications Framework,NVEQF)的颁布及实施,标志着印度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已渐趋完善[1]。NVEQF是印度近三年来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最大举措,带来了印度职业教育的新面貌。

“国家职业教育资格框架”是一个描述性的框架,主要根据一系列知识以及技能层次来划定资格,每个具体层次的职业标准就构成了资格。知识和技能层次代表着一定的能力或技能[2]。要具有某个层次资格,意味着学员必须具有达到某个层次职业标准的能力,而不管这些能力是通过正式不正式的教育和培训获得的。

每个具体层次的职业标准即资格的划分,使学员、教育和技术培训方、雇主,都统一在职业教育资格框架下。学员可以从任何一个普通教育或职业教育的起点出发,从一个较低层次掌握规定技能或知识之后进入到较高层次继续学习。NVEQF不仅打通了职业教育内部上升的通道,也使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之间实现了横向链接,形成了多路径的横纵相通的路径。“十二五”期间(2012-2017年),印度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基本方向是在NVEQF指导下推动职业教育改革。此外,在“十二五”计划中,印度政府还将进一步加大对职业教育的课程开发,加强对设施、设备的投入,就像德国和许多其他工业化国家一样,使职业教育按照NVEQF安排单元课程,改革为学员、雇主和就业市场提供更为便捷和有效的进入和退出通道[3]。

二、印度“国家职业教育资格框架”的基本内容

印度政府对于在2012颁布的“国家职业教育资格框架”寄予厚望:一是希望以NVEQF为依托,开发和引领职业培训国际标准;二是希望能够打通职业教育、普通教育、就业市场之间的通道,实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较好转换,提供多元进入和退出路径;三是希望能够极大推动印度职业教育发展;四是希望进一步拓展职业教育与行业、雇主之间的伙伴关系[4]。基于这些目标,NVEQF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设立国家职业标准

行业技术委员会(SSCS)确定行业部门中每个工作角色的国家职业标准(National Occupation Standards,NOS)。为了使行业技术委员会确定的国家职业标准客观通行,行业技术委员会本身的机构组成也很严格。行业技术委员会由国家技能发展集团(National Skill Development Corporation,NSDC)以及来自行业、雇方的代表们组成。宏观层面的全印技术教育委员会(the All India Council for Technical Education ,简称AICTE)、中等教育中央委员会(Central Board of Secondary Education,CBSE)以及地方层面的各邦当地的学校董事会和技能委员会参与国家职业标准的具体制定协商。

(二)设计多重路径

NVEQF是作为一系列的能力或者技能来构建的,以升序设置,按照先前学习认定1(Recognition of Prior Learning,RPL 1)和先前学习认定2 (RPL 2),往上1级~10级设定。国家职业教育资格层级是按照一定的学习成果比如学习者必须掌握的能力来确定,对于这种层级能力的获取形式,可以是正式教育也可以是非正式教育。这就为学员进入职业教育体系和普通教育体系提供了多重路径。国家职业教育资格层级对任何一个层级的能力要求都进行了明确和描述。

(三)实行“先前学习认定”

当前,印度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几乎没有对先前学习的认证系统,如某人在一个行业里工作了几十年,即便有某项熟练的技能,但往往得不到认证,使得很多人没有相关的技能证书认证。不利于这些群体进一步在职业教育体系或者普通教育体系进行深造和发展。

(四)广泛推进行业参与

行业和雇主参与是国家职业教育资格框架成功的关键条件。职业教育课程的设计、开发、、评估、认证需要与行业和雇主进行多方协商。除这些行业之外,学徒培训委员会(Boards of Apprenticeship Training)也提供技术和知识支持。

(五)开发以能力导向的课程方案

为NVEQF不同层级开发包括教学大纲、学生手册、培训师指导、培训手册、教师资格、多媒体包、电子素材等。如国家技术教师培训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Technical Teachers Training and Research,NITTTRs)、CBSE、AICTE、大学资金委员会(University Grants Commission,UGC)、行业技术委员会、雇主多方参与为NVEQF开发能力导向的课程。NVEQF 课程是模块化的,考虑到了技能积累的增长和进出教育体系的便利性。课程设计也会对接学分框架,因而技能积累就对应于取得的学分和获得的能力。

(六)开发学分框架

学分框架将要符合双重目标,即能够实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互换,进一步拓展了层级内和层级间的多向进出通道。

(七)学分积累和转换

基于模块化课程的技能素质获得了多向进出通道,这种多层级进出口系统可以使求职者在任何一个层级去求职或重新接受教育,或者更为灵活地提升专业资格和职业技能。同时,学校委员会、大学技术委员会也会鼓励获取普通教育的桥梁课程学分,在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之间建立一个桥梁,从而在两者之间实现灵活转换。学生可以选择在任何阶段从职业教育转移更高层级的普通教育;如果某个学员被确定存在“能力差距”,选修基于模块课程的“桥梁课程”就可以弥补。

三、印度“国家职业教育资格框架”的推进实施

在保证小学阶段入学率稳步提升后,2009年,印度将普及教育计划延伸到了中学阶段,开展了中等教育普及计划(Rashtriya Madhyamik Shiksha Abhiyan)。中学阶段的职业教育促进了教育机会的多样化,能够提高个体的就业能力,减少技术性人力资源需求和供给的不匹配,并为那些追求更高教育层次的人群提供替代性方案。

目前,按照“国家职业教育资格框架”的要求,职业教育在高中阶段的计划修正阶段已经启动。修正方案主要包括如下部分:一是加强现有学校对职业教育的传授;二是建立新的学校;三是对现有教师进行七天的在职培训;四是对新教师进行30天的职业入门课程培训;五是支持私立学校以公私伙伴合作关系(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PPP)模式进行创新性实践。开发面向个体,以能力为导向的职业课程模块。强制性要求学校每三年必须修订一次课程,以确保符合行业发展所需[5]。

此外,在“国家职业教育资格框架”下的一个单独试验性项目已经在哈雅纳邦(Haryana)启动,阿萨姆邦(Assam)、西孟加拉(West Bengal)、卡纳塔克邦(Karnataka)也在试点。从试点中获取的经验会在“十二五”计划中进一步推广。职业教育的管理信息系统和门户网站也将建立起来,用来分享职业教育的实践和经验[6]。

在哈雅纳邦有8个地区40所试点学校进行职业教育试验。每个试点学校提供2个职业科目,这2个职业科目将从9年级和11年级开始开设。职业课程都由国家技能发展集团下相应的行业技术委员会设计;课程内容由印度中央职业教育研究所(PSSCIVE)、印度中等教育中央委员会(CBSE)和瓦迪瓦尼基金会(Wadhwani Foundation)创建。招聘的教师实行任职聘任制,要接受教育学及相关技能培训,学校负责人也要接受任职培训。每个学校都有一个职业协调员,负责培育学校、学生与当地工商业之间的联系。在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在哈里亚纳邦的职业教育试点将会在2013~2014年度扩展到400所学校,试点课程也会扩展到8~9门[7]。

在高等教育方面,逐步完善高等教育的职业教育功能,把职业生涯和市场导向引入到高等教育,增加一些学生职业能力建设和自我就业方面的能力提升课程。学生修完这些职业能力导向课程之后,除了获得传统的科学、艺术、商科学位之外,还将获得能力证书、能力文凭、高级能力文凭。证书课程一般有20个学分,每个学分有相当于15个小时的工作量。其中8个学分必须安排在行业工作、项目工作或培训当中。要获得这些学分必须在考试期间提供相应的证明,如由有关的权威机构认证或者协调员签署的工作经验证书、发表的论文、报告等。文凭课程有40个学分(其中20个学分在证书课程期间获得),每个学分相当于15个小时的工作量。如果要获得高级文凭,则要修满60个学分(其中40个学分在前面的证书课程和文凭课程中获得)。大学资金委员会(UGC)为人文和商科每门职业附加课程提供五年期额度为70万卢比的种子基金资助,为科学学位的每门职业附加课程提供五年期100万卢比的种子基金资助。在2012~2013年度,共有432所大学和学院获得了提名资助的资格。在2012年12月底,2070万卢比的资助已经发放下去,从而使高等教育职业导向课程的设置有了资金保障[8]。

四、对我国的启示

(一)致力实现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之间的横向转换,打通普职之间的通道

普通高等院校向职业教育转型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要积极构建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沟通的“立交桥”,打通两者的通道。在既定的框架内(如国家职业标准),普职之间实现学分互认和互通转换,加大中职学生对口升学,扩大高职学生升本比例。对发展职业技术本科、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等进行研究与论证,努力构建“中高职衔接”、“专升本贯通”、“本硕相连”的课程体系与相关学制,实现职教高移,最终建立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

(二)提倡行业参与,以公私合作(PPP)模式推动职业教育发展

PPP是政府和私人企业之间为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基于具体项目的合作融资模式,适用于具有长期稳定收益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我国的职业教育要同行业和就业市场紧密相连,可以借鉴印度职业教育的PPP模式的成功经验,由政府、行业组织企业联合举办跨企业培训中心。一是可以很好地让职业教育融入行业和就业市场;二是可以解决中小企业难以单独举办职业教育中心的现状。

(三)开发面向个体,以能力为导向的职业课程模块

改革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建立新的课程和教材体系。一是应满足企业的普遍要求;二是应满足相当长时间内职业发展要求;三是应适合较宽的职业领域。我国现行的职业教育模式依然偏重于系统理论的传授,因此,职业课程不仅要与学术课程紧密关联,还必须包含通用的和特定的与行业相关的职业技能模块。重点落在通用和多口径技能发展上,这样,学生将来就能够根据市场和技术的要求作出迅速调整。

普职教育工作要点篇8

【关键词】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职普渗透 实践导向 职教吸引力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4B-0066-04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共同构成了我国现代教育体系,在教育发展过程中,职普泾渭分明,壁垒森严,这说明我们的教育体系还有改进的地方。一个成熟的教育体系应该是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沟通,建立“大职业教育观”。长期以来,职业教育尤其是中等职业教育缺乏吸引力,陷入公信力不高的尴尬境地,这也是困扰中等职业学校的老大难问题。因此谋求职普沟通,提升职业教育的社会公信力与吸引力,激发人们选择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是眼下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在“大职业教育观”的指导下,学界对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沟通问题进行了研究。倡导“职业教育普通化”“普通教育职业化”以及“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一体化”。“职普融通”“职普渗透”“职普衔接”“职普沟通”等词渐渐地进入我们的视野。“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融合渗透,不是一个消解某种类型教育的特殊属性的过程,而是教育适应现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整体转型与发展的过程,是教育目标不断丰富与教育功能不断扩展的过程,也是一个追求与探索如何培养未来公民的实践过程”。

一、当前中职学校遇到的问题

当前,中等职业教育面临的问题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有三个问题,一是招生难,生源差;二是就业形势不乐观;三是社会认同感低。

(一)生源问题

随着高等教育不断普及,职业教育得到了更大的发展,国家也出台了许多发展职业教育的优惠政策,但职业教育尤其是中等职业教育还是没有得到人们足够重视,有的人甚至小视职业教育。在高等教育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的形势下,中等职业教育陷入招生困难,生源相对少而且质量低,使得中职教育难于得到更好的发展。

究其原因,有两个。其一是社会原因。在传统思想影响下,各行各业盲目追求高学历、高层次人才。一些单位完全不考虑岗位实际,利用自己的经济优势一味地招聘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来从事一些简单的不需要那么高技术的工作岗位,挤压了中职毕业生的就业机会,助长了不良的风气。在这种环境的驱动下,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普遍出现生源数量相对减少的现状。

其二是招生秩序混乱、招生环境严峻。社会上仍存在部分中职学校违规招生、虚假招生以及操控生源、倒卖生源、收取回扣等不规范行为,存在非法招生“中介”机构进行有偿招生这种无序的招生现象,这些又给职业教育带来负面影响。为招揽学生来自己学校就读,有的中职学校拼命抬高自己、诋毁同行,有时甚至连哄带骗,让家长产生反感以及排斥心理,导致中职学校整体“差评”率变高,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学校的招生。宁可辍学也不上职高的学生和家长比比皆是,招生瓶颈也因此成为中等职业育改革与发展中一道难以越过的坎。

(二)就业问题

近年来,在就业难的大背景下,虽然大学毕业生很难找到专业岗位,但适合中职毕业就业的企业一线岗位却出现用工不足的问题。中职就业可谓“一路凯歌”,就业率一值保持在高位。但却出现这样的现象,就业率高辞职转岗率也高,中职毕业生工作稳定性低。这实际上隐藏着就业危机,就业形势不乐观。仔细分析起来,发现有以下原因。

1.产教脱轨

自从 20 世纪 90 年代,职业教育逐渐从行业剥离出来,形成独特的教育体系。这种教育体系虽然是以满足产业工作岗位为目的,但是产业与职业教育之间却不相闻问。职业学校不了解产业,也不知道产业需要的是什么样的人,产业企业也不知道职业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其结果是产教脱轨。

2.校企脱节

职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适应企业工作岗位,企业把职业学生招入之后,还得花较大的精力和时间去培训学生。也就是说,学生进入企业以后,不得不从头学起,之前在学校学的那些知识几乎没有用,造成不良的影响。

3.就业歧视

在盲目追求高学历的社会背景下,不仅公务员、教师、医生等职业对学历提出很高的要求,就连电信、银行柜台工作岗位,甚至超市收银员、导购员也要求大专以上学历。各行各业对中职毕业生有一种歧视意识,因此中职生出现就业歧视的现象,使得中职生的就业之路越来越窄。

(三)社会认同感问题

虽然国家大力提倡并着力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但我国有着浓厚的“学而优则仕”的文化传统。所谓“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人们倾向于追求高学历,更愿意选择普通高中教育,继而再接受高等教育,从而导致社会价值观日趋“高学历化”。很多学生、家长和老师对教育的理解往往仅停留在以考试升学为目的的普通教育上,认为只有考上大学才有出路,才有好工作。加上家长对职业教育存在认识偏颇,对强调动手能力的职业教育存在着不认同甚至鄙视的态度。相对普通高中,职业教育在社会大众、家长和学生心目中往往是无奈的选择。中职学校教师培养的学生主要就业为一线技术工人,社会身份地位受到限制,社会认可度较低。中职教育成为教育发展的“非主流”,连带中职学校教师也因此被社会看作是“非主流”教师群体,他们往往缺乏职业自信心,职业幸福感弱化。

而其中生源问题始终是瓶颈,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没有达到预期的高度,追根究底在于其内部原因,内因才是决定事物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即中职教育并没有办出自己的特色。“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职业教育,更注重的是学校在市场中的地位,追求的是学校的办学效益和社会的知名度、信誉度、美誉度”,换言之,中等职业教育对于市场这个大熔炉并没有太大的吸引力,这就促使我们反思中等职业教育如何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大众,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时下推行“职普渗透”,以期对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和吸引力,激发人们选择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改变我国轻视职业教育的现状能起到催化剂功效。

二、“职普渗透”拆解中职校招生就业困境

(一)“职普渗透”的内涵

“职普渗透”的学术表达在不同时代的学者研究中被赋予了不同的理解与内涵,其有别于我国当前职业教育改革的“职普融通”或“职普互通”。职普融通回答了“通过何种形式的教育内容融通以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问题,即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在课程与教学内容上的渗透、整合,表现为职业课程与学术课程的整合,以及职业课程作为一个体系贯穿基础教育阶段”。通过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携手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培养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的一种新型办学模式。而本文所指的“职普渗透”,是指向普通教育阶段的在校中小学生,有针对性地渗透职业教育理念和相关知识的一种教育方式。在普通教育中增加职业技术教育内容,以实现二者融合、沟通与协调发展。任何一种教育,“其内容既不能纯是普通教育内容,也不能纯是职业教育内容”。其具体做法是在不改变普通中小学学制和管理体系的情况下,由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动员、组织、监督和管理,以职业学校作为主要的施教主体,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有选择地向普通中小学学生渗透职业教育内容,以职业教育课程为主要抓手,培植中小学生职业意识和情感,让中小学生体验职业生涯,学习职业技能。

(二)“职普渗透”的模式

以北海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为例,面对中小学尤其是初中学段实施“职普渗透”教育,选取了北海市辖区内的 20 所公办民办初中学校开展“职普渗透”教育活动,市外选择了 20 所初中学校作为课题成效的统计检验对照组。

1.学校教育模式

该模式是将“职普渗透”教育放在中小学校,以类似于中小学常规的劳动技术课的形式开展教学。此种做法有其历史渊源,可以追溯至 1922 年的“壬戌学制”,“根据地方情形,在中小学课程中设职业科,通过与普通教育的课程渗透,或与普通教育混合为综合制,尝试沟通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我国的中小学教育中有关职业教育、社会职业分工、企业生产运行等方面的内容少之又少,普通中小学开设的劳动技能课并不是指向职业,大部分跟手工技能相关。所以,实验学校主要采用了分科教学模式,主要开设“职业生涯”和“职业技能”专项教育,安排专任教师授课。其中,七、八年级每周 1 课时,按课表安排授课;九年级 6 到 8 课时,适当结合高中和中职招生宣传、填报升学志愿等活动集中安排讲座或咨询。通常这类课程主要是一些不甚复杂的、简单实用的、趣味性的职业课程。如摄影、数码艺术照片制作、网店商品拍摄和广告、导游讲解、朗诵主持、职业礼仪、棋艺、茶艺、面点制作等。这些课程不需要大型的机械,不需要准备太多的器材,更多的是一种职业素养的宣讲以及一些简单实用的职业技术的传授。根据职业教育教学设计的总体要求来进行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设计,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体现以职业岗位要求为前提,以学习者为主体和职业技能培养目标为中心,旨在“职普渗透”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意识。

2.职业体验模式

此种模式主要是通过与初中学校携手合作,在初三年级开设“职普渗透”课程,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的能力。当前社会上对中职学校还存在一些偏见,职业教育得不到学生与家长的认可,根源在于其对中职教育的不了解。为了鼓励更多的初三毕业生接受职业教育,必须让学生认识职业教育、了解职业教育。因此采取邀请初三年级学生到北海中职校参与“职普渗透”教育实践活动。该课程主要包括一些不需要大型的不方便搬运的器械或专业器材等作为活动工具,如港口物流特种车辆驾驶、汽车钣喷项目、汽车美容项目、汽车养护项目、家电维修、影视制作、动画制作、平面设计等。学生到校后先是走进各个专业的实训室参观学习,再亲自动手操作进行职业体验,借此了解职业学校、了解各个专业。通常这些活动都是学生在中学阶段所未经历的,往往会引发学生极大的好奇心与参与热情。之所以邀请初三的学生到学校参加“职普渗透”课程学习,除了对学生渗透职业教育,培植职业意识、情感和技能之外,也是展示学校优美的校园环境、先进的教学设施、优秀的教师职业教学水平的极好的手段。通过这些实践活动,有助于破除学生对中职校就是中考落榜生去的学校的偏见,让一些自认为考不上普通高中就弃学的初三学生感觉到进入中职学校学习未尝不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好去处。

3.家庭邀请模式

为了更好地实施“职普渗透”,北海中职学校筹建了职业教育体验园,开发出亲子互动式的课程。这类课程通常是一些专业的职业课程,需要大人从旁协助以确保安全。如北海小吃、中餐热菜、果蔬雕刻、中式面点、西式面点、贝雕艺术、根雕艺术、陶艺制作等。孩子们看着大师们的作品,尤其是贝雕等具有北海地方民族特色的作品时,无不啧啧称奇。对于这样的课程,孩子们乐在其中,同时也有效地培养了学生个性化设计与制作能力。这类课程通常是利用周末时间,开放学校的职业教育体验园,邀请父母亲带着孩子来到学校进行职业体验。要想提升职业教育的社会吸引力,激发学生主动报考职业院校的积极性,破除学生家长对职业教育的偏见是很关键的一步。随着孩子们开展活动,家长们在旁边用手机记录着孩子的每一个动作,最后展示学生的活动成果。家长在这种亲子实践课程中,会渐渐了解职业教育并且解除之前对职校的误解。通常最后家长们还会将这些活动放到朋友圈,无形中宣传职校,这也使得社会上更多人认识职业教育、了解职业教育,对职业学校的发展极有利。

三、“职普渗透”取得的初步成效

(一)破解招生困境

北海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一县三区深入开展初中“职普渗透”活动,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切入c,具体以“学校教育模式”“职业体验模式”“家庭邀请模式”等多元化的职业教育渗透形式,结合初中学生的兴趣爱好与需要,开发符合普通初中学生需要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建设职业教育体验园区,吸引了众多的初中生来参加培训,招生效果很好,招生人数迅速增多,2014―2016年,招生人数分别为 2134 人、2552 人及 2970 人,连创历史新高,每年均超额完成北海市教育局下达的招生任务。通过“职普渗透”教育,让考试并不很理想的初三学生,到职业学校体验学习,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专业,通过“做中学、学中做”,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职普渗透”实施一年后的 2016 年与 2014 年中考招生相比,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招生比由原来 1∶3.23 提升到了 1∶1.39,辍学率由 11.3% 下降至 8.55%。经统计学 t 检验表明,“职普渗透”实施前后控辍保学的多组评估数据差异显著(p

(二)缓解就业形势

产教脱轨、校企脱节、就业歧视是中职校普遍存在的就业形势问题。通过“职普渗透”让更多初三毕业生来中职学校学习,响应国家要求的“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规定。让学生了解自己,了解职业,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然后选择专业进行学习。从做中学,学生在学校或企业里进行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或参与学校创业园的创业培训实践。同时,通过每学期开展的全校学生职业技能竞赛,让所有在职校学习的学生掌握必需的社会生活经验和企业需求的生产经验。从而提高全体学生的创造能力,培植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在“职普渗透”实施的过程中,对学生灌输职业技能等级和就业、职位、工资等关系的意识,同时以专业课程为抓手,突出体现就业能力与岗位需求的互相匹配,产教合一、校企合一,大多数毕业生在毕业时能找到合自己心意的体面工作,在解决“用工荒”方面也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三)提升社会认知度

职业教育的社会公信力不高,职业学校得不到社会主流意识的认可,一度陷入很尴尬的境地。北海中职校实施“职普渗透”后,经统计学检验表明,实验组的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多项态度指标,如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对子女将来接受职业教育态度和支持率等,与“职普渗透”实施前均有了较大的提高,且差别显著(X2=21.98,p0.05)。检验数据有力地证明,通过“职普渗透”的实施,能有效改变人们对中等职业教育的认识,也有助于消除人们对职业学校偏见,提升职业学校的社会认知度。

四、“职普渗透”教育实践的体会与反思

(一)体会

首先,有关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是基础,这为工作的顺利开展打通了渠道。其次,师资培养是关键,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无论是在教法上还是在课堂组织形式上差异都很大,学生很难适应职业学校教师的教法,邀请中小学教育专家来给实施“职普渗透”的教师进行培训,从初中生心理行为、接受知识等的特点出发,摸索出合适的教法。最后,学生成就感是动力,“职普渗透”培养的主要是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能力,职业意识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职业能力却是能够立即体现的东西。实践中那些能让学生“露一手”的技能特别受欢迎,例如烹调、面点等。而诸如茶艺等学生接触机会少、展示机会少的项目则不太受欢迎。如将这些课程进行交叉学习,则会收到更好的效果。与此同时,关注教材选题的细节问题,必须要考虑渗透的内容是否存在中小学生不喜欢或抵触的内容。还应实时关注国家、地方各级政府关于中等职业学校的政策法规,力争通过政府行为,充分利用政策倾向给中等职业学校带来的良好契机,提高办学质量,突出办学特色,促进学校更快发展。

(二)反思

德国是世界上职业教育走在最前列的国家,德国的职业教育之所以发达有其合理性,其“双元制”自然是绕不过的,但其在“职普渗透”方面也异常成功。德国在普通学校中渗透职业预备教育,其职业教育贯穿在从学前教育到学校教育,从职前教育到职后教育等若干不同阶段、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形式的教育之中。我们应该借鉴德国的成功经验,建立灵活的职普渗透的机制,构建融合职业教育与普通(下转第72页)(上接第68页)教育的开放式的课程体系,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和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融合不是教育内容的简单叠加,而是教育理念和实践变革的有效历程,构建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有利于公民素质养成的学校教育体系才是我们的目标所在。

【参考文献】

[1]张桂春,卢丽华.职普融通的教育理念与实践:基于公民素质培养的视角[J].教育科学,2014(5)

[2]朱宏亮,刘晓东.对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几点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24)

[3]肖凤翔,贾 F.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视域下的职普融通研究[J].职教论坛,2015(1)

[4]张晓明.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沟通[J].业教育研究,1990(2)

[5]徐 涵.德国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渗透模式及启示[J].教育与职业,2005(32)

[6]莫丽娟,袁桂林.普职分殊:研究普职规模结 构的逻辑起点[J].上海教育科研,2011(5)

普职教育工作要点篇9

对职业教育发展未来三十年的展望

马树超在《教育与职业》2008年第27期撰文指出,未来30年我国职业教育需要大发展,首先职教科研必须有一个很好的发展和规划。一、经济发展与工业化进程将对职业教育的需求持续增加,层次可能会逐步提升。近几年职教规模发展的重心仍然是以中职和专科层次为主,估计再过6-7年,重心上移将成为一个必然趋势。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必然推动职教的教学模式转型。因为信息产业的技术周期短,而且学生获得信息的渠道大大增加。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推动职教模式转型,教师的培养目标要从偏重理论知识和文化技术转为重视态度、知识和技术技能。三、城市化进程推动大职教,开放成为职教改革的必然趋势。职业教育必须加快体系开放、机制开放、模式开放,让更多的人包括农村劳动力有机会分享职业院校教育,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这是我们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城市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对策。四、市场经济发展必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推动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的完善。我国处于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的双重历史进程中,政府转型成为必然。这种转型必须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由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由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治理型政府转变。在此转型过程中,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是必然的趋势。教育部门对各类职业学校实施宏观管理,劳动部门对职业资格证书与就业准入制度实施宏观管理,将有效推进职业教育大发展。五、经济全球化进程推动技能型人才走出国门,职业教育将更多融入产业、行业与企业等要素。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技能型人才走出国门将是必然趋势。鉴于此,职业院校教育需要走出传统的学科教学形态,更多地融入产业、行业与企业要素。六、战略选择与政策法规对于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具有决定性意义。未来30年职业教育发展的前景非常好,但关键在于各级政府的战略选择和政策导向,这就需要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

少子化时代中国小型高职院校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谢作栩等在《教育研究》2008年第9期撰文指出,20世纪末21世纪初,中国进入少子化时代。这对中国高等教育,尤其是小型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当前,中国尚未形成完善的高等职业院校投入机制,高职院校的办学经费主要靠学费收入、贷款和引进社会资金,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学费收入已占学校总收入的80%,民办高职院校更是主要依靠学费维持。在这种经济运行条件下,那些在校生人数偏少的高职院校,生均成本水平高。没有规模效益。面临着更大的生存压力。综观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少子化时代适龄人口变动带给高等教育的冲击并不仅仅出现在中国,美国和日本的高教机构早在20世纪80、90年代就曾先后遭遇尴尬的生源之争。他们的经验和教训值得我们借鉴。比较美、日两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少子化时代所采取的改革策略,其共同做法是:面向成人,扩大受教育的对象。借鉴国际经验,今后中国小型高职院校需扩充新的生源。即向社会开放,招收非传统生员;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发挥资源的最佳利用效率:转变学习方式和内容,满足不同群体学生的需求。

职业教育课程的普通论与专业论

徐国庆在《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第3期撰文指出,在职业教育课程思想史上,普通论与专业论的论争几乎伴随了整个近代职业教育发展过程,并一直持续到今天,成为当前职业教育课程实践的三大两难问题之一。普通论主张职业教育课程内容不应局限于某些特定职业领域,而是要充分考虑个体适应多变社会的需要,以及人性本身完善的需要,充分体现出普通性。在有较大影响的教育思想家中,普通论明显地居于主流地位。其核心观点可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1、人的发展是教育的最高目标。2、职业教育有使人局限于特定职业领域的危险。3、避免这一危险的有效方案是增强课程的普通性。普通论的思想轨迹可以追溯到现代职业教育的创始时期,并且贯穿了其发展的整个过程,是主流职业教育思想家的共同观点。作为学徒制替代物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由于面向职业领域,与普通教育价值取向完全相反。因而其价值自创立之始就受到了许多思想家的怀疑,并力图通过普通话策略来避免其弊端。由于怀疑的角度不同,因而形成了普通论的不同观点。它包括基于劳动异化的普通论、基于民主社会建构的普通论:基于技术理论化的普通论以及基于劳动者权益保护的普通论。尽管普通论的声音震耳欲聋,但是。迫于经济发展或提高劳动者就业率的需要,主张强化职业能力训练的声音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某些时期可能还居于主流。这一种声音可以称之为专业论。专业论认为职业教育是一种服务于个体就业与经济发展需要的教育,这是其核心价值所在,因而其课程体系不应过多地受普通课程的干扰,应当突出满足岗位需要的职业能力训练。其主要观点可概括为以下几点:1、促进就业与经济发展是职业教育的首要功能;2、实现这一功能的基本途径是依据岗位能力需要开发课程;

3、职业教育课程应突出专业性。专业论思想虽然比较功利,却很现实,因而不乏追随者。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有着广泛实践影响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如MES课程、CBE课程、学习领域课程,事实上也是以专业论为其理论前提的。普通论与专业论之间的论争贯穿了近代整个职业教育发展过程,到今天仍然困扰着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实践。作者认为,这是一个二者必居其一的选择。如果继续坚持普通化与专业化并重的观点,那么在实践中必然陷入困境,因为随着大量新职业的涌现、劳动分工的日益精细以及工作过程的日益复杂,职业知识体系也日益庞大和复杂。既要劳动者发展某些工作岗位的娴熟能力。又要劳动者掌握扎实的普通文化知识、通晓整个工作原理或是发展大范围职业领域的工作能力已是不可能。作者认为专业化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课程的核心目标。首先,功利主义是当前社会对职业教育课程目标的基本价值取向。其次,专业化是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职业教育的根本目标是要把学生导向工作体系,这是职业教育产生的前提。再次,专精职业能力培养是提高青年就业适应能力的重要策略。普通化是现代职业教育课程不可忽视的目标。首先,职业教育也是教育,它必须具备一般教育的功能。其次,就业适应能力也是现代职业教育课程不可忽视的内容。在实践中该如何调和专业化和普通化这两个目标呢?作者认为通过专业化达成普通化目标是一种理想选择。大多数知识是可以从专业中延伸出来的,关键在于如何看待两类知识之间的联系,是把它理解为机械的逻辑,还是知识的联想。事实上,任何一个成人都在不断地发展着他们的普通知识,而成人强大的职业角色功能的发挥,使得他们通常是以所从事的职业为核心来吸收和组织普通知识的。由于寓于专业中的普通知识更加现实而有意义,其所达成的普通目标将更加真实。普通论认为学生应当多学一些能够普遍应用的工作原理,或是多种工作技能,其目的是要提高学生的迁移能力。

高等职业院校文化建设内涵分析及对策研究

董刚在《中国高教研究》2008年第10期撰文指出,高职院校文化建设是国家高职示范院校项目建设的重要内容。高职院校文化建设是一个动态的体系建设,应与企业文化、区域文化、社会文化三个层面实现动态的融合与互补,在一定的结构框架内实现系统的、深层次的文化体系建设。高职院校文化建设是高职院校全体师生员工在共同的教育活动中自主生成的、被全体员工所共同接受的、可发展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是学校群体共同创造和形成的校园精神风貌和文化气氛,是学校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价值取向、精神追求、行为模范的综合反映。它是与企业文化、地域文化、社会文化不断磨合与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一种具有企业管理、区域发展、社会文化和学校教育多层次文化背景的高职文化。其特点,有体现物质标志、物质环境、物质设施、着装服饰和人力资源的物质特质;有体现规章制度、道德规范、行为规范、工作守则等的制度特质;有体现学校作风、精神风貌、人际关系的行为特质;有体现学校价值观、学校精神、学校校风等的精神特质。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内涵体系包括高职院校文化、企业文化、区域文化、社会文化四个方面的维度。该体系的核心是高职院校文化。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具有动态性、兼容性和创新性特点。要实现这一目标,企业文化与高职院校文化的融通、体现具有鲜明区域产业发展特点的专业文化建设、社会文化中相关元素的融入与体现三个层面,是目前高职院校进行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

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研究

孙志河等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年第28期撰文指出,职业学校教学质量应该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职业为本位,以能否适应社会需求、获得用人单位的好评为最高标准。从根本上说,教学质量评价就是判断、检测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发展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求之间的符合程度。因此,可将反映职业学校教学质量的主要指标分成两个大类,分别是学生的基本素质和社会声誉。学生的基本素质包括职业关键能力、必备知识与理论、职业技能水平与“双证”率、成才典型与获奖情况四方面内容,核心是看学生的发展进步,是否有就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社会声誉具体包括就业率、就业质。量、学生报到率和流失率、短期培训、技术开发与推广五部分内容。增加这部分评价内容,可使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效果的评估更具有直接性。作者还指出,在影响职业学校教学质量的诸多要素中,师资队伍、教学设施、课程和培养模式、教学运行与教学管理、学生学习状况、教学质量监控等要素深刻的体现着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其内涵和标准充分展示了职业教育教学的内在规律和时代特质,它们是评价和评估职业学校教学质量的主要指标。教学质量评估体系是指根据所制定的培养目标和标准。有组织、有计划地对教育质量进行检查、评价和诊断的系统。作者最后提出了全面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导向性原则、可行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及开放性原则等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估原则。

普职教育工作要点篇10

中职要升学还是就业?要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中职在高职和职业培训的夹缝中何去何从?

一、中职和高职关系不清,不利于中职按自身特点和规律发展

普教系统有中学和大学的层次之分,职教系统也有中职和高职的层次之分。然而,普教系统的中学和大学的层次是很分明的,中职和高职却存在许多关系不清的现象。

(一)中职想通过升级向高职靠拢,以摆脱自身定位,提升吸引力

中职院校非常想升级成高职院校,并且曾有一个时期确实有不少中职校升级成了高职校,没有升级成高职的中职校也千方百计让某些专业以某种形式纳入高职范畴。中职院校都想提高自身层次,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之一是中职对人们缺乏吸引力,而高职可以获得更大发展空间。反观普通中学,几乎不存在这种现象,普通中学一般没有升级为大学的愿望(事实上也基本不可能升级为大学),而只是在中学层次做大或做强。从这一角度看,是否可以认为“中职”的“中”不仅对家长和学生缺乏吸引力,而且对职教工作者自身也缺乏吸引力。

在目前经济发展和用工荒的背景下,中职中专院校的就业率比较高,然而招生工作却反映中职吸引力不足,呈现冰火两重天的怪现象。对此问题,很多学者从不同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笔者从基础观和发展观视角出发,认为中职中专院校吸引力低下、招生困难的现象和中职毕业生基础薄弱,在长期职业生涯中缺乏发展后劲和空间有很大关系。

许多学者提出中职和高职的区别,给中职和高职作出了“定位”。例如张丽娟和王美萍认为中职生“一般只需要具备把握技术操作层面或经验层面的工作过程的能力”,“重视人文素质教育,应是高职区别中职的重要标志之一”。事实上,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职业教育对职校生提出了更高要求,姜大源就指出:“职业教育绝不是一种等同于一般职业培训的纯功利性的教育活动。作为一种类型的教育,职业教育依然高举着教育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大旗。”“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职业教育更强调获得方法能力”,“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职业教育尤其强调获得社会能力”。在这里,姜大源并没有把中职排斥在“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职业教育”之外,中职生也同样需要适应“广义的岗位群或职业群的职业行动的位移”。然而,在中职层次要实现这个目标确实是很难的,障碍之一便是学时较短,但是,以“层次”低于高职为借口不去实现这个目标或者大幅度降低这个目标,又是对中职生的不公,并且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这样也造成中等层次的中职院校吸引力的低下。

(二)中职和高职关系不清的其它现象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里有中职(中专)部,中职(中专)院校里有高职部。而反观普教系统,中学和大学的界限是很明显的,一般不存中学里有“大学部”、大学里有“中学部”的现象。所谓的“附属中学”和其上级大学的关系也绝无这样的密切关系。虽然有人列举了中高职混校的某些好处,但是,混校实际上往往使人们模糊了中职和高职的区别。

在技能大赛、“两课”评比等比赛活动中,把中职教师和高职教师放在同组中竞争,这是值得商榷的问题。这很难理解为对中职教师的促进。并不是说中职教师就一定比高职教师差,而是因为作为比赛,就应该明确地按照层次进行分组。看一看普教系统,在教育教学比赛中一般没有将中学教师和大学教师放在同组的现象。

中职和高职科研环境有很大差别。目前虽然中职普遍和高职混校,但是有许多职教杂志不发有明显中职指向的论文。导致许多中职教科研工作者不得不模糊中职和高职的概念,将论文指向面从“中职”改为“职教”甚至“高职”,这对有其自身特点和规律的中职教科研工作非常不利。同时,许多高职校有自己的带CN刊号的学报,而几乎没有哪个中职校有自己主办的公开发行的学报,这也造成高职校在科研工作相对比中职校的科研工作“热闹”许多。而在一些教师培训工作中,中职教师和高职教师同班培训。事实上,既然中职和高职是不同的,有其自身特点和规律,这样做就大大削弱了效果。

另外,从学生来源上看,高职的新生有的来自中职,也有的来自普通初中,而中职学生多数来自普通初中。普通初中毕业生既可以上中等层次的中职,也可以上高等层次的高职。而反观普教系统中初中毕业生不存在既可以上中等层次的普高又可以直接上高等层次的大学的情况。

上述各种现象模糊了中等职业教育,对中职的发展很不利。与此共生的是,中职在面向升学和面向就业之间“左顾右盼”,容易在对口单招的大旗下异化为应试教育,在就业工作中急功近利地趋附于职业培训。

二、对口单招模糊了中职教育的目标

“对口单招”使得中职间接向高职靠拢,提高了升学吸引力而降低了职教吸引力。

“对口单招”考试是联系中职和高职的一个纽带,然而,“对口单招”教育在火热的同时,掩盖了中职教育的苍白乏力和吸引力低下。中职教育是面向升学的学科化教育还是面向就业的职业化教育?这个问题看似简单明了,实际上一直在困扰着人们。在中职层次,人们本想让中职教育面向就业,然而许多学生和家长并不买账,不仅认为中职学历层次低,而且认为中职毕业生知识储备少,技能适应面相对比较狭窄,难以适应未来多变的职业生涯,进而认为念完中职校就业是“没前途”的一种选择。为了满足一部分中职中专学生想继续深造的愿望,我们设计了“对口单招”这座“桥梁”,让中职中专的学生有机会升入高一级院校继续学习。这种设计的初衷无疑是好的,但是,这座“桥梁”又模糊了中职教育的目标。现在许多学生上中职院校,是冲着“对口单招”而来的,并不是冲着中职院校的较高就业率来的。

中职学生可以通过对口单招考试升入高职学习,然而,对口单招又有回归应试教育、学科化教育的嫌疑和倾向。对口单招虽然重视实践能力的考核,但与此同时也对学科化理论水平提出较高要求,并且有专门的“理论考试”及其大纲。从事对口单招教学工作的职教工作者都很清楚,如果学生没有较强的理论知识水平是很难考好的。而考上高职院校的学生发现,他们在高一级学校往往又把中职阶段学的专业知识(包括默会知识)重新学了一遍。尽管“对口单招”考试也强调技能水平的测试,但是难以扭转“对口单招”教育演变为应试教育的趋势。并且这样一种应试教育在表面上提升中职院校吸引力的同时,降低了中职院校作为职业教育一个序列环节的重要性。

三、中职和社会上的非学历职业培训在实践效果上模糊不清

中职院校和社会上职业培训班的关系表面上清晰,然而他们在教学目标和实践效果上模糊不清。

有人认为中职和高职都是面向就业的,只不过中职是“低层次”的技能型就业,高职是“高层次”的技能型就业。这种说法本无可厚非,但是,中职就是这样在高职和职业培训的夹缝中苦苦挣扎。

有许多人认为,上中职校然后就业,不如上社会上的培训班。事实上,中职层次较低,取得的学历在许多用人单位“用处不大”,而且由于学习的技能水平较低,文化底蕴较少,中职院校的教学效果比较容易被职业培训取代,或者在中职学校内部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就有意或无意地按照职业培训的思想、方法来开展。甚至有些中职院校以“面向就业”为由头,在教学上偷工减料,单纯重视首次就业率,不重视职校的为长期职业生涯服务的“素质教育”,混淆职业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的区别。中等职业教育的学时一般是三年,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少于这个数量,而所谓的企业实践或校企合作也往往沦为单纯的“打工”而非真正基于教学需要的“实习”。可见,中等职业教育固然不同于职业培训,然而中等职业教育由于学时和所谓的“定位”等原因“不得不”非常倾向于职业培训。

针对学生家长希望提高技能适应面的愿望,以及为学生长期可变的职业生涯发展着想,许多学者提出中职教育的目标不单单是首次就业,不是“饭碗教育”,而应该是素质教育。这种思想无疑是先进的,并且也可以有限地践行这种思想。但是,中职院校的学时太短,最多只有三年,并且综上所述,中职院校和高职院校、职业培训有诸多关系不清楚的现象,这是实现上述思想、提高中职吸引力的极大障碍。

四、改革中职的几点设想

改革方向的设想一:将中职和高职的关系像普通中学和普通高校那样泾渭分明地区分开。从理论上研究并确定中职和高职的区别,并且从实践层面上给予区分。这样也有利于在教学中遵循学历教育的原理和方法,从而不再和职业培训混淆。正如姜大源所说:“培训更多地显现功利的性质,而教育则更多地具备人本的性质。”相应的方案一:中职不再面向就业,像类似扩大普通高校招生规模一样,扩大“对口单招”规模,使中职生全部通过“对口单招”进入各类高职接受继续教育,形成“中职—高职”直通车,有效对接中职和高职。对口单招进一步强调技能的权重。这样做也可以推迟中职生就业时间,延长在校教育时间,较大限度地在实现就业教育的同时实现素质教育、人文教育。方案二:中职的“出口”全部面向就业。并且配合企业对就业一段时间后的中职毕业生进行继续教育。而高职的生源则来自普通高中而不再来自中职。这种情况下,中职规模需要进行控制,普通高考的录取工作需要进行相应配套,让一部分学生通过普通高中上高职院校,以避免高职院校的招生太困难。尽管这样,客观上可能还是会给高职院校的招生带来不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