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反数教案十篇

时间:2023-03-29 03:04: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相反数教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相反数教案

相反数教案篇1

年级:七年级

学科:数学

第一章;有理数

第2小节

第3课时

累计

课时

主备教师:

上课教师:

审批领导:

授课时间:

1.2.3

相反数

教学目标

1.借助数轴了解相反数的概念,知道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的位置关系;

2.会求一个已知数的相反数,会对含有多重符号的数进行化简。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相反数的意义,能熟练地求出一个已知数的相反数。

难点:理解和掌握多重符号的化简规律。

法制渗透

中考链接

在中考中常考填空题或选择题

一、激趣导入

提问

1、数轴的三要素是什么?

2、填空:数轴上与原点的距离是2的点有

个,这些点表示的数是

;与原点的距离是5的点有

个,这些点表示的数是

(小组讨论,交流合作,动手操作)

二、预习分享

采用教师抽查或小组互查的方法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1.什么叫做相反数?

2.5的相反数是

,-(-7)=

,-(+7)=

三、合作探究

探究1:

相反数的概念

观察下列各数:1和-1,2.5和-2.5,,并把它们在数轴上标出来。

学生讨论:

(1)上述各组数之间有什么特点?

(2)表示这三组数的点在数轴上的位置关系有什么特点?

(3)你还能写出具有上述特点的几组数吗?

教师点评:

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称它们互为相反数,零的相反数是零。

概念的理解:

(1)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分别在原点的两旁,且到原点的距离相等。

一般地,数a的相反数是,不一定是负数。

(2)在一个数的前面添上“-”号,就表示这个数的相反数,如:-3是3的相反数,-a是a的相反数,因此,当a是负数时,-a是一个正数

-(-3)是(-3)的相反数,所以-(-3)=3,于是

(3)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之和是0

即如果x与y互为相反数,那么x+y=0;反之,若x+y=0,

则x与y互为相反数

相反数是指两个数之间的一种特殊的关系,而不是指一个种类。如:“-3是一个相反数”这句话是不对的。

例1

求下列各数的相反数:

(1)-5

(2)

(3)0

(4)

(5)-2b

(6)

a-b

(7)

a+2

探究2:多重符号的化简

学生讨论:

若a表示一个数,-a一定是负数吗?

教师点评:

在正数前面添上一个“-”号,就得到这个正数的相反数,在任意一个数前面添上一个“-”号,新的数就表示原数的相反数,如:-(-5)=+5,那么你能借助数轴说明-(-5)=+5吗?

四、目标检测

[基础题]

1、判断:

(1)-2是相反数

(2)-3和+3都是相反数

(3)-3是3的相反数

(4)-3与+3互为相反数

(5)+3是-3的相反数

(6)一个数的相反数不可能是它本身

[能力提高题]

2、化简下列各数中的符号:

(1)

(2)-(+5)

(3)

(4)

[探索拓展题]

3、填空:

(1)若-(a-5)是负数,则a-5

0.

(2)

若是负数,则x+y

0.

五、小结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还有哪些疑惑?

1.相反数的概念

2.多重符号的化简

六、巩固目标

作业:课本P14

第4题

七、安排下节预习

预习课本P11至P13“1.2.4

绝对值”并回答:

1.绝对值的概念.

2.有理数的大小应怎样比较?

相反数教案篇2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典型案例 反思教学

通常教师会在课堂上使用典型案例教学。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自主思考,发展思维,按时反馈教学信息,提高信息传递交流效率,并且得到及时的教学反馈。课堂上教师毫无新颖的案例使学生害怕或拒绝回答,甚至不会回答。有的学生拒绝参与教师的案例,有的学生会听不懂案例,答非所问。因此,典型案例应成为课堂教学反思的纽带。

一、典型案例教学反思,帮助克服思维障碍

教师要更好地掌握教材,设计围绕学生的教学方案。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必须及时考虑学生接受程度,及时解决课程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并考虑出现的问题及时改变教学方案。如果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思考遇到问题,教师应立即反思,找到启发诱导学生克服思考障碍的方法,如果学生遇到意外事情,教师应立即反思,灵活处理意外情况,使学生再次正常思考。例如:一梯形上底是3米,下底是5米,高是2米,求梯形的面积。在探究过程中,某学生认为只要3+5=8(平方米),在其他人嘲笑他的错误时,他坚持自己的观点,直接辩解:“在这个梯形中,高是2米,在计算面积时,公式为3加5乘以2再除以2,乘2除以2可相互抵消,因此就只要梯形的上底和下底相加就ok了。”仔细一听,其实还挺有道理,此时老师可以顺水推舟地引出问题:“是不是所有梯形都可以用这样的方法呢?”这样学生会进行分析探究,得出结果并非如此。在教学中遇到类似的意外状况时,我们要及时检讨反思,诱导学生消除思维障碍。

二、多媒体呈现案例,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深化感知能力,教师应深入探究教材,发现教材内容的潜在规律和内在联系,设计出有趣的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动手动脑、互相讨论。例如:在学习“认识人民币”时,教师和学生都要准备各种币值的纸币或硬币并了解其价值,再进行初级计算。其实用真币讲课,可能会出现意外,对家长和学生造成伤害,同时学生接触到纸币的细菌会伤害身体健康若用模拟人民币教学,没有配套好的教具。在讲课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多媒体课件上先播放商场购物,游乐园购票,银行储蓄的相关视频,引出主题,让学生体会人民币的社会作用和生活中的实际作用,接着再列出各式各样的人民币,随意选择学生回答,慢慢分类,得出正确的结果,并要求学生进行币值换算。在此过程中,教师不再死板地讲课,而是边讲解边诱导,学生不再厌烦地听课,积极地加入课件中,变得爱思考,这样学生能在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下轻松接受新知识。

三、联系生活实际案例,帮助学生探究知识

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如果教学内容愈贴近学生周围的生活,学生就愈容易自觉地接受知识。因此,教师应该根据书本和学生熟悉的生活,开展更多样化的有趣的数学课堂活动。这样才能使学生将感性的实际活动与内在感受和体悟联系在一起,从而自主积极地学习知识。例如:在教学“吨”这个单位时,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很少接触“吨”这个单位,无法联系自己周围的生活。此时要将抽象的“吨”这个单位具体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会比较难。所以在设计课件时我会考虑学生所熟悉的生活,选取学生常见的、易感受到的事物。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相关发言和课内有限的条件,在学生间开展相关的活动,让学生深刻体验“吨”。通过结合书本知识和生活情景,学生可以理解掌握数学知识。只要教师把有关数学的各种生活案例拿捏恰当,让相关案例更贴近学生,学生就会更容易地体悟到原来生活中有这么多和数学有关的东西,并且体验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这样,我们的实际生活因有趣数学变得更丰富多彩。

四、通过实践操作案例,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杜威曾说:“让学生从做中学。”老师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应考虑到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依靠操作相关的学具,让学生调动全身感官,动口,动手,动脑,更好地参与课堂教学,我认为这是一种比较事半功倍的方法。学生通过这种形式主动参与课堂内容,利用书本和掌握的知识强化自己。老师应要求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弄清楚题目意思,再根据题目要求,思考操作顺序和找出操作方法。譬如,可以用“凑十法”教授“9加几”,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摆出小棒。首先摆“9+2”,有的学生立刻摆完举手发言:在其中一边摆9根小棒,在另一边摆2根小棒,接着把有2根的一边的其中一根移到另一边,这样9根小棒变成10根,这时数一下原来有2根的一边的根数,最后把两边的根数相加就得出是11了。接着按照相同的方法,又摆出9加3,4,5,6,7,让学生思考如何较快得计算出结果,并帮助操作有困难的学生。因为低年级学生比较易接受直观的东西,所以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可以利用一些教学工具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率。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典型案例是教师反思教学的策略之一。然而,如何让典型案例更具实效是值得探讨的话题。这就要求我们认真践行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努力通过设计典型案例进行教学反思活动。

参考文献:

[1]张绪生.生本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学苑教育,2013(22).

相反数教案篇3

“反思性教学”是指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问题,将“学会教学” 与“学会学习”统一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

反思性教学具有如下特征:1.反思性教学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基本点,具有较强的创造性。2.反思性教学以追求教学实践合理性为动力。3.反思性教学强调两个“学会”,是全面发展教师的过程。4.反思性教学以增强教师的“道德感”为突破口。由此可见反思性教学对促进教师成长、对当前的课程改革实验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几年来,我们对目前我国反思性教学的研究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我国的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①考虑教师因素多,考虑学生因素少;②理论探讨多,实践探讨少;③研究通用型反思性教学多,研究具体教学情境下反思性教学少;④理论与实践研究“两张皮”现象严重。针对以上不足,我们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与探究,试图从实证出发,研究与探索反思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提高教师对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意识及自我教学意识,增强自我指导、自我评价、自我纠错的能力,冲破经验的束缚,不断对教学诊断、纠错、创新,提高教学能力,然后再回到实践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反思,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在反思中互动,不断提高教与学的水平。同时,通过对反思的尝试与实践,试图构建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将理论回归实践。教师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反思的主要内容

(1)反思教学观与数学教学观

是静态的、片面的、机械的数学观,还是动态的、辨证的模式论的数学观;是传统的数学教学观还是现代的数学教学观。是否符合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2)反思数学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反思不是一般的回顾教学设计情况而是深究先前的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对不合理的行为和思维方式进行变革,重新设计教学方案。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对教学目标的反思,对教学内容的反思,对教学方法的反思。

(3)反思数学课堂教学过程

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包括教师、学生、教材三个要素,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反思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就是要深究教学过程中诸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此提出修正意见,以提高教学质量和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它包括两个方面:反思数学教学过程中师生合作与情感交流;反思数学教学过程中的课堂提问。

(4)反思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他们数学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的变化。在数学教学中,评价应建立多元化的目标,关注学生个性与潜能的发展。

2、反思的基本途径

(1)写教学反思

教育学家曾经建议:“每一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写随笔和记录,这些记录是思考及创造的源泉,是无价之宝”。 教师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或教学结束后,应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总结反思,这种反思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记教学中的得失,并对得失进行剖析探索,找到教育心理学上的理论依据,积累经验,吸取教训;记“智慧的火花”,包括教学机智与灵感、学生创新的见解、好的思想方法等,都可以作为教学教材的养分及教学资源,使以后的课堂教学得到补充和完善;记再教设计,通过反思,对教学的得失有清晰的理性认识,并写出简要的再设计,为再教时提供重要的参考。

(2)案例研究

案例研究是教师对典型教育事件进行具体描述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归纳、概括出具有普遍性结论的研究方法。教学案例研究是研究课程教学中成功或失败的课例,找到之所以成功的教育理论的支撑点,重新运用到新的课例;失败的案例研究则为他人提供前车之鉴,或者证实某个教育理论的局限性。美国学者波斯纳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他的教学水平的发展将大受限制,甚至会出现滑坡。”案例分析的质量,取决于案例反思的深度。案例反思是教师对自己遇到过的教育事件,运用现代教育理论,进行检讨与思考,它要求教师有较高的抽象思维能力与理论功底,其中理论功底尤为重要,因为缺少理论支撑的反思只是简单的就事论事,这样的案例研究以自己的单个案例研究为主。另一种是教学叙事,利用学校的集体备课制度和公开课制度,教师在课前把课堂教学叙述出来,供老师们集体讨论,通过讨论发现自己的教学收获与缺陷,加以分析并修改,使之成为一个较好的案例。

(3)说课评课

反思性的说课应结合课堂教学情境,以教育理论做为支点,理性地分析教学活动;应分析自己的设想在教学中的体现情况,检验教学设计;应回顾教学组织,对课堂教学的组织与调控技巧,对突发事件的处理等进行总结,找到自己处理方法的合理性;应展示教学中成功与失败之处,并加以理论分析与说明;还应分析教学效果,探讨成绩形成的原因。

反思的评课不仅仅是由评课者将自己的意见简单地传达给执教者,而应是评课者、执教者、学生三者之间的交流与探讨。教师之间的交流可以是质疑――释疑式,即有评课者提出问题,执教者解释与说明,评课者进行补充说明或者提出不同的观点。这种方式要以教学实践为基础,教学理论为依据,寻找教学的最优化;也可以是中心问题分析式,即根据研究的主题,结合教学内容,共同讨论同一问题,针对该问题各抒己见,形成统一的思想认识,总结和提炼教学经验。

(4)师生交流

相反数教案篇4

关键词:举一反三 模式 案例 实践 建议

进入21 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更加需要具有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更加需要能够举一反三的人才。数学是一门培养思维的学科,可以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他们举一反三的能力,培养他们的自主能力、自我学习、自我思考、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立足教,着眼学,与新课程理念有机结合的“举一反三”的教学模式将会为高中数学教学提供一种理想模式。

一、“举一反三”模式的概述

成语“举一反三”的意思是: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它许多事情。意思接近融会贯通、触类旁通,教学中引入“举一反三”目的就是最大化学习成果。例如由典型性内容到普遍性内容;可以是教学方法的“一”和“三”,例如由特殊方法到一般性方法;可以是教学目标的“一”和“三”,例如由一个目标带动其他多个目标的融合等等。只有扎扎实实地”举”好了“一”,才能“反三”,才能“反三归一”,实现课堂教学的朴实灵动。

二、案例实践

1.总结归纳

高中数学题目可以说是千变万化,但是对于善于学习的学生来说,数学题目都是万变不离其宗,对于某一类型的题目不仅仅只限于解出答案,而是在解出答案同时,尽可能总结出具有综合性、代表性的方法,以便在今后遇到类似问题能“有章可循”。然而不是所有学生都善于总结,所以教学中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做总结。案例一中总结的解二次项系数不含字母的一元二次不等式步骤:一看,二算,三求,四画图求解,简明扼要,对学生结局此类问题有很大的帮助。

案例一:解含参一元二次不等式

1.1解不等式 x2-2x-3 ≤ 0

分析:这题是最基本的一元二次不等式,其关键是抓住相应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的图像与 x 轴的交点,再对照课本上表格中的结论给出所求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学生在一开始接触时这类题,会觉得非常容易,先找 x2-2x-3 ≤ 0 的根 -1 和 3,根据对应开口向上的二次函数图像,很快得到答案 -1

1.2如何解关于 x 的不等式

x2-(2m+1)x+m(m+1)

分析:此题和第 2 题类似,解相应的方程 (x+1)(x-a)=0,根为 -1 和 a,对应二次函数的图像开口向上,与 x 轴的交点(-1,0)和(a,0)更容易得到。学生们一开始觉得应该非常容易。但是一做下去,发现问题出现。-1 与 a 大小如何比较?在学生思考后 , 可提醒进行分类讨论:a=-1 时二次函数的图像与 x轴的交点只有唯一一个 , 当 a ≠ -1 时二次函数的图像与 x 轴的交点才是两个,还要分为 a>-1,a

2.大胆猜想

数学题目之所以有时感觉很难,问题就是没抓住问题根源,因为再难的题目都是由基础叠加起来的。案例二中的问题看似很难下手,但只要稍微大胆猜想,就能发现问题其实就是考察基本不等式公式。适当的猜想将给数学教学带来很大的乐趣。

案例二:基本不等式的变形

2.1求 y=x+ (x>0) 的最小值

分析 : 积定和最小, (a>0,b>0) 公式的直接应用。一正二定三相等。得出 ymin=2,(x=1 时 )

2.2求 y=x+ (x

分析:这里要注意 x

2.3已知 x > 3,求 y=x + ,当 x 为何值时,函数有最小值,并求其最小值。

分析:本身不是 的类型 , 由配凑法得

x > 3 x-3 > 0

学生恍然大悟 , 原来可以配凑出基本不等式的形式。

x-3= 时,既 x=4 时,取 y 最小大值得出 ymin=5,(x=4 时 )

3.按“步”就班

不是所有数学题都有所谓的解题技巧,某些题目其实就是在考一种基础的数学思维,案例三就是很好的证明,只要学生能掌握线性规划的解题思维,即使再增加不等式限制条件,问题同样简单。

4.讲究策略

数学学习中总结方法、细心求解以求得出正确答案固然重要,但是要真正做到高效学习也要讲究方法策略。数学中触类旁通 , 层层深入,优化解题方案是“举一反三”的另一重要特点,案例四中的核心思想就是要体现高中数学解题中的灵活策略——触类旁通。

三、实践中的问题及建议

相反数教案篇5

\[关键字\]反思;认知冲突;科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G4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4)11-0085-02\[作者简介\]俞磊忠,江苏省无锡市育红小学教师;潘利峰,江苏省无锡市天一实验小学教师。

英国哲学家洛克认为,反思或反省是人心对自身活动的注意和知觉,是知识的来源之一;它包括知觉、思维、怀疑、信仰等心理活动。理性反思是元认知的一部分,是个体对其思维活动的自我体验、自我观察、自我监控和自我调节。科学探究活动各个环节都需要先思后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恰时地引入反思,让学生审视自己的所思、所想和所言,促进学生的思辨,使其能够选择合适的探究方法和路径,少走弯路,避免今后无意义的探索。

学生的反思是学生在心理上对探索过程的再体验。教师在探究环节适时地让学生进行反思可以调整探究的节奏,拓宽学生的思维,使其思维具有穿透力,提升探究能力,从而领悟科学活动的本质。教师在教学环节中适当应用和引导学生进行反思,让学生审视并自觉监督自己的学习过程,调整学习策略和方法,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的反思才是理性反思。

一、当学生的前概念与事实证据相矛盾时进行反思

认知冲突是引起进一步探索的主要原因,认知冲突一般发生在已有的生活经验或前概念与当前的事实证据发生矛盾时。在这个时候,教师指导学生反思自己对事物的概念理解和经验是否存在问题,是否科学,是否普遍适用,可以唤起学生的旧知,产生主动转变前概念、建构新概念的积极性。

在研究摩擦力的教学初始阶段,通过谈话笔者了解到,学生认为物体只有在互相摩擦的过程中才存在摩擦力,认为物体间相互接触时只要不运动就不存在摩擦力,事实上物体间互相接触只要存在压力就存在静摩擦力。怎样创设学生的认知冲突呢?为此,笔者设计了一个小实验:准备一个玻璃瓶(瓶口小瓶身粗),在里面装满大米,把一根筷子插入瓶子的大米里面,再向下把大米压实,并向学生提问,如果提起筷子,会出现什么现象?学生一般都会说筷子会从瓶中脱出来。事实上,笔者提起筷子后,瓶子和筷子牢牢地固定在一起,停留在空中,学生都很惊讶。笔者顺势向学生提问:“这是怎么回事?筷子和米粒间存在摩擦力吗?米粒和瓶子之间、米粒之间存在摩擦力吗?存在的又是什么摩擦力呢?”这样唤起了学生的探究欲望,为学习静摩擦力提供了契机。

二、在制定实验方案阶段对实验方案进行反思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不能过多干预学生的探究过程;强调鼓励学生自己制定探究方案和步骤。学生由于年龄小,知识经验相对不足,考虑问题难免片面些,制定的实验方案和探究步骤可能存在随心所欲和不科学之处,无法实施或实施起来有所欠妥。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反思自己制定的实验方案,考虑方案的每一个实施细节和所需要的器材,预测可能出现的结果和所能说明的结论等,甚至可以让全班对几个方案进行研究和辩论,精心挑选和完善方案。例如教学《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一课时,学生研究加盐能不能使马铃薯浮起来,笔者在这里没有马上让学生开始动手,而是放缓了节奏,让学生思考如何加盐,要加多少盐,需不需要搅拌,怎样搅拌等操作细节方面的问题。有的学生提出可以边加盐边搅拌;有的提出可以先多加盐,然后把马铃薯直接放入盐水中再观察沉浮……经过思考和斟酌,我们采取用小量杯装盐,每次记下盐的容量,再把盐倒入水中搅拌,这样在逐杯加盐搅拌的过程中观察马铃薯由沉到浮的过程最科学、合理。

三、当预测和结果不一致时对假设进行反思

当预测和探究结果不一致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反思实验条件是否充分,变量控制是否严密,让学生重新审定实验流程和操作细节,思考假设是否成立,考虑预测和现实结果不一致的原因。如四年级《摆》一课中需要让学生探究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学生经过讨论提出假设,认为摆的快慢可能与摆的重量有关,摆的快慢可能与摆的角度有关等。学生作出了假设,设计了实验方案,按照控制变量的操作程序进行实验,记录下在不同条件下摆的时间,结果发现时间数据差不多,并没有明显的差异,说明摆的快慢与上述两个因素都没有关系。那摆的快慢到底和什么因素有关呢?学生根据摆的结构重新思考,作出新的预测和假设。

四、当分组的实验数据相差太大时进行反思

学生之间存在差异,在同样的实验条件和操作步骤下,各小组的实验数据常常会有差距,有时差距会很大。差异数据的背后隐含着学生实验能力的差异,显露出学生对操作细节的掌控能力。这时教师不能只强调标准数据而忽略一些无效数据,这些无效数据具有较大的教学价值。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这些数据进行对比,思考数据存在差异的原因,动态地生成课堂教学资源。

在研究杠杆省力的秘密时,重点离支点的距离和勾码数固定,让学生选择力点和勾码数使得杠杆能够平衡,学生通过实验得出能使杠杆平衡的数据分别如表1―表3:

表1

重点(格)勾码数(个)力点(格)勾码数(个)2214表2

重点(格)勾码数(个)力点(格)勾码数(个)2222表3

重点(格)勾码数(个)力点(格)勾码数(个)2213上述数据中力点到支点的距离与勾码数是学生得出的数据,都能使杠杆平衡,但有些差距。笔者挑选出这些有差异的数据展示给大家,让大家寻找和分析原因,后来发现表3中的数据是小组内实验时没把勾码挂在正确的力点上,挂偏了,所以得出的勾码数是3。方法错误导致数据错误,而表1和表2中的数据都是正确的,那这两组数据能说明什么呢?通过观察和再次实验,学生从数据中得出了规律:重点到支点的距离×勾码数=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勾码数,这就是阻力臂×力距=动力臂×力距的简化形式,学生加深了对这一科学定理的认识和理解。

五、在总结课堂时进行反思

课堂教学结束前,教师要引导学生回顾本课的学习过程,针对某一具体环节进行思考,让学生谈谈学习的感受和困惑,讨论自己的收获和不足,对探究成功和失败之处进行反思,联系生活实际,深化探究学习的生命意义。

在探究失败后反思能总结失败原因,在成功后反思能总结经验和规律。一般从教者认为教师应该不断反思自身的教学活动,抓住教学的规律,其实教师还可以把这种对自身思维和活动的反思引入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对自己提出的方法和观点作出决定,进行正向和反向思考,发展学生辩证的科学思维,使探究更有理性。

当然,以上可以让学生进行反思的环节并不是僵化和固定不变的,适时地引入反思必须有恰当的时机,需要教师在课堂上捕捉住瞬间出现的机会,这也要求教师有极强的教学敏感度和“嗅觉”,时常关注学生,以生为本,教会学生思考。

参考文献:

相反数教案篇6

【关键词】初中数学 案例教学 问题一、初中数学案例教学的优势

案例教学的本质决定了它具有传统理论教学难以具备的特性与优势,通过多年对数学案例教学的不断实践与探索,其作用已日渐显露。如:

(一)让学生更加明确学习目的

传统数学教学固守在高深的数学理论殿堂,让绝大部分初中学生缺乏兴趣。而案例教学把课堂带进了一个真实的世界,把对枯燥、乏味的公式、定理的理论推导转化为对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案例分析来加以印证。数学课堂上的案例可以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就在他们身边以及数学具有无穷的魅力,从而有助于学生明确学习数学的目的。

(二)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

案例教学以实际问题为中心,以探索问题为过程,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调动学生提问题的积极性。通过案例教学,让数学在实际的应用中展现出了活力,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是教学产生互动的有效手段

案例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之间的互动式教学。教师作为学习共同体的一员、合作的主持者,充分发挥导学的作用,给学生提供足够多的关于所学理论与所用案例的资料,引导学生自学,并组织好有不同认知的学生之间的争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不断发现和提出新问题,质疑对方的假设前提、立场、意图和观点,然后展开激烈地争论,不断深入,最终达成共识。整个过程,学生都是亲自参与其中,亲身经历了整个问题的解决过程以及公式、定理的形成,其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得到极大调动。

二、数学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案例教学的实践中,发现了一些认识上或方法上的误区。

(一)案例教学就是多举例

笔者认为,案例教学与举例法有着本质的不同。在目的上,举例法只是信手拈来,对知识点起到说明作用。案例法则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主动探索,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形式上,举例法是列举一些典型的例子来说明理论。案例法则通过师生的分析、讨论、交流,旨在发现案例中所蕴含的基本理论或原理;在学生的反应上,举例法对于学生加深理解和记忆有较好的作用,但在能力的提升方面并无多大效果。而案例法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更提高了学生分析、推导的能力,从而提升了学生的解题能力。

(二)案例教学的中心是教师

案例教学的真正的“中心”是学生,教师是幕后的“导演”。无论如何,导演代替演员来表演,从头讲到尾,“越俎代庖”,使案例教学成了教师的一言堂,成了个人表演的舞台,则是失败。

三、不断优化和提高数学案例教学的手段与方法

(一)教学案例的设计,要为有效课堂服务

教学实践证明:重视问题的解决过程,即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精心设计问题,使问题有层次性,让学生有“跳一跳摘得到葡萄”之感;而且要使问题有挑战性,要给学生留有做数学与思考数学的空间,让学生在课堂中有畅所欲言的机会。

案例:在教学“实数”一节时,教师安排了一道思考题:两个无理数的和是否一定是无理数。教师给学生两分钟时间,要求他们先各自独立思考再发言。大多数学生列举了两个互为相反数的数来说明问题,如π与-π等,也有学生列举了诸如-2与2-此类的相反数来解释。在教师将要为这个问题画上句号继续教学时又见有学生举手,在那一瞬间教师犹豫了,要让这位学生再发言吗?时间很宝贵啊!但最终还是让这位学生发言了:如果以a=1.414141414…b=1.323232323…,a与b都是无理数,但a+b=2.737373737…却是一个无限循环小数,是有理数,学生举出了一个成功的反例,巧妙地从另一角度解释了这一问题。这个案例中,正是因为教师给了学生思考的空间、发言的机会,才使得学生有了种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一种比一种巧妙,最终使课堂教学得以有效生成。

(二)注重收集,多渠道建立案例库

相反数教案篇7

一、有效预习是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预习是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的基础和起点,预习的原则是在不加重学生学习负担的基础上,让学生较容易地完成预习任务。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说过:“学生通过预习,当讨论的时候,见到自己理解与讨论的结果,正相吻合,便有独创成功的体验,或者见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结果不相吻合,就做比量短长的思索,并且预习的时候绝不会没有困惑,困惑而没法解决的问题,到讨论的时候就集中了追求解决问题的注意力。”由此可见,预习对学生经历学习的全过程是十分有益的。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教授的内容要确实保证“先学后教”,必须安排学生先行预习。在“导学练合一”的课堂教学模式中,自学是课堂中十分重要的环节,这就要求教师在教案中要写明新授课教学内容大致的知识框架,教学重、难点,明确提出自学具体要求,运用哪些方式进行检查,等等。确保学生带着印象学习,带着兴趣学习,带着问题学习,带着思考学习,带着方向学习,保证学生能以学习主人的身份进入课堂。教师在教学时对于学生发现的问题或者困惑,要作为重点进行分析,以便于有的放矢,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确保学生弄懂弄通,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二、师生互动是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新课标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为实现教学任务和目的,围绕教学内容,共同参与,通过对话、沟通、合作活动,而产生相互影响的过程。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学过程是师生相互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的角色转变为平等关系的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互教互学,形成一个真正的共同体。课堂成为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随时都有可能发现美丽的风景、师生互动,共同积极参与教学,课堂教学才能真正成为富有个性的创造过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不仅强调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而且注重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交流。师生互动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以及学生的个体发展,教师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和效率。学生之间的交流虽然重要,但不能完全代替老师的引导,因为学生的阅历、知识的积累、感情体验毕竟比老师少得多,这都需要老师进一步指导。

三、充分利用学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实效训练

我校的学案是导学提纲精编,学生以导学提纲为载体进行课堂训练。导学提纲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要求结合学生具体学习情况,对教材进行加工整合、集体备课设计而成的。“导学提纲”可让学生先了解学什么、怎么学、达到什么目标,是沟通教与学、学生与教材的一座桥梁。

导学提纲具有超前性、独立性等特点,这就使课堂中参与教学的师生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学跟着教走”转变为“教为学服务”,确立了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参与的地位。课堂学习的过程就是训练的过程,学生要自觉地将学习和训练有机结合起来,在学习时主动训练解题方法、训练解题思维、训练解题程序格式。学生要注意训练的快速性、准确性、全面性、延伸性,完成训练能力的建构;要高度重视学案中设计的日巩固训练习题,做到及时高效完成,又要自主与同学合作讨论训练,通过训练优化学习效果,要善于将课内训练向课外进行延伸,并积极参加小组内交流活动。在学案中设计总结反思这一学习活动,想一想本课学习了哪些内容?主要探究了哪些问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得到哪些启示?还有哪些疑问?可将启示和疑问在学案上写下来,进行当堂交流,或者在课后请教老师、咨询同学。同时学生要善于整理数学学科的典型题目,建立易错题集,提高解题水平,从而实现数学课堂学习的有效性。

四、充分利用教学反馈案,进行有效反思和“再教设计”

从教师的角度来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依赖于教师有效性的“教”,以促进学生有效性的“学”,所有教学行为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学习结果和学习体验。

在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活动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与情感交流的融合,教师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突然而至的,若不及时反思和扑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因此,我们要写好教学反馈案,进行有效反思,写出“再教设计”,以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反思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学生讨论交流时是否主动积极,训练是否到位,学生是否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使教师更有效地“教”,学生更有效地“学”,丰富数学课堂教学的“养分”。教师通过系统的回顾梳理教学的反馈案并对其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使之成为今后教学上可参考的经验教训,这样更有利于提高数学课堂的有效性。

五、建构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机制

数学课堂教学的评价机制是推进有效教学的制度保障,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有利于促进课堂教学的不断优化,实现真正有效地教学,使教学不是书本知识高效传递的过程,而是学生个性的精彩观念不断涌现、实现知识理解性建构的过程。我们要立足教学目标,建立长期的、周期性的教学评价方式,使得有效教学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反馈信息。

相反数教案篇8

关键词:数学教学;学案导学模式;应用研究

时代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人们对教育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现阶段的中职数学教育要求。为了提升中职教育教学质量,促使中职数学教育与教学大纲匹配,很多教师开始大胆创新,并探索出了学案导学这一先进的教学模式。学案导学模式以学案为载体,教师为主导,是学生与教师共同努力完成教学活动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学生的学习主体被重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被很好地落实,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有效激发,因此教学效果也得以保证。

一、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应用学案导学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1.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论是学案导学模式落实的强有力后盾

我国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之所以难以取得较好效果其原因就在于教育者忽略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强行向学生灌输大量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学习兴趣被扼杀,不喜欢学习甚至是厌恶学习,教学很难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与中职教学大纲匹配,以学生为教学中心,以培养学生学习思维为目标,可以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有效激发,学生愿意为学习花时间、花精力,更愿意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积极地表现自己,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数学学习积极性也得到显著提升。

2.学案导学模式是中学数学教学发展的需求

近些年来,中职教育被提出更高的要求,快速进入转型模式。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中职教育者需要全面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传统教学模式无法快速有效地实现这一目标,而学案导学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却恰好解决了这些问题。据相关数据资料显示,学案导学法的合理应用可以有效提高中职学生的数学成绩,对于发展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有着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二、学案导学模式在中职数学教育过程中的具体实施过程

1.学案设计过程的落实步骤及注意事项

学案设计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实施的质量,通常来讲,完整的学案应该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安排、教学重点、教学方法、课外拓展以及教师总结。具体落实的时候教师需要重点注意如下三点。

(1)敢于打破传统教学理念,用新的教学模式落实教育工作

教师应该充分发挥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教学之本、教学中心。学案的设计应基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以及数学能力,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参考依据,尽可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学习数学知识。在中职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如果学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那么也就会更加信任教师,愿意配合教师积极参与教学工作,做学习真正的主人。

(2)确定科学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指导方向,对教学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应重视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目标应该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内容与关键所在,教师应该以更加通俗、准确、容易理解的模式将之传递给学生,尽可能避免出现套话或者是概念不清的情况,只有把握好教学目标设置教学问题,教师才能以知识点为载体,为学生整理好需要掌握的知识结构,这样学生才能够科学地把握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案设计应充分体现集体智慧的优势

不同专业的教育目标不同,因此,教师在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数学教育的时候应区别对待,充分备课,善用集体的智慧弥补个人能力的不足。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条件允许,教师在制订学案设计的时候可以让各专业的优秀学生参与其中,站在学生的角度对设计进行评价,再由教师根据学生的评价及建议对学案设计进行改进。利用这种办法,学案得以及时更新,学案设计中的问题也方便及时更正,不仅有利于教育者完善、深化知识体系,调整教育教学方向,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对于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科学的指导学案导学过程

(1)帮助学生培养检查、探究问题的习惯与能力

经过多年学习,中职学生已经具备了课前预习、初步理解课本知识的能力,然而受到客观原因的制约,在衔接知识、感知教学思想、思维拓展方面学生的能力仍有待进一步强化,因此,教师应有意识地了解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将教学重点锁定在学生存疑的知识点上,有针对性地落实教育。另外,将知识点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学生的知识理解被深化,教学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构建知识间的有效联系,帮助学生拓展数学练习

教师应充分理解这一点,帮助学生进行习题训练,让学生自主完成相对比较简单的题目,对于相对较难的题目可以由教育者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在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过程中解决问题,提升教育的实效。值得一提的是,讨论活动应注重科学性,避免形式主义,要实现串联知识点,深化教材目标,否则也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

3.重视教学反馈,及时纠正错误

教学反馈是教学效果的真实反应,是教师改革教学,调整教育方向的“纲”,因此,教育者需重视教学反馈,并确保及时获取学生反馈。在学案导学模式下,数学练习题被全部消灭于课堂中,学生利用练习消化、巩固知识,并将教学效果及时反馈给教师。教师在收到学生反馈之后,应对后续的教学进行调整,科学地把握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对学生可能存疑的地方进行科学预测,进而确保在落实教育的时候能够有的放矢。值得一提的是,教学反馈可以是学生处理课后练习题的反应能力,也可以是学生对知识点的自主归纳或是自我反省。这些都能为教师落实教育提供帮助。其次,重视学生课后练习中的错误,帮助学生及时更正问题。巩固课堂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让学生进行课后练习,在为学生安排练习题的时候,教师应具备针对性,以学生在课堂上犯错的同类型题目为布置重点,强化学生记忆,防止学生再次犯错。另外,练习题的布置也需具备科学性,各种类型的题目都应该很好地囊括,教师可以给对课后练习题进行分类,如必做题、选做题、拓展题,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选择权利,不给学困生带来学习压力,也避免优等生“吃不饱”。

现在有很多教师都致力于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学案导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受到了广泛关注。综上所述,学案导学模式是现阶段一种非常先进的教育教学模式,实施的过程与教学大纲相联系,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被体现,专业特点与学科特点也得以有机结合,教师可以利用教学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学生利用探索途径不断地提升自身数学素养,相信在这种模式下,我国中职数学教育必然会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参考文献:

[1]陈旭波.中职数学教学中“学案导学”模式的应用研究[J].亚太教育,2015(16).

[2]林景明.简析学案导学模式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2013(14).

相反数教案篇9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小学数学教法课;应用实践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发育还不够健全,他们的思维理解能力也较弱,面对小学生这种自身呈现的生理特点,在小学数学教法课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当寻找适合小学生的教学方法,以便于小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以案例为讲解基础的教学方式,它能够为小学生对思维性知识点进行更好的理解,在接受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思维能力的锻炼,使学生通过实践了解理论后,将理论反作用于实践操作,进而学会理论的实际操作应用、理解理论。

1案例教学法含义概述及特点分析

1.1案例教学法含义概述:

案例教学法是指在老师的教学过程中以案例作为基础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它区别于传统的教学方法,通过案例的讲解,它促进了老师与学生的交流,发挥了学生的自主能力。在案例教学法中选取的案例是在教学实践中带有典型性及普遍性的事例,在教学活动中,老师以引导者的身份出现,依据教学目标指导学生进行独立阅读、思考、分析,通过案例提高学生对理论的理解能力及将理论运用实践的能力。

1.2案例教学法的特点分析:

在小学数学教法课中案例教学法应用极为广泛,因此对案例教学法在具体的数学教学活动中呈现的特点进行分析是很有必要的,通过这些特点我们可以看出它在小学数学教法课程的教授过程中具有很强的适用性。案例教学法的特点表现为:案例教学法有着明确的教学目的,无论是对案例的编写还是选择,它都是为了呈现理论的特点而进行的,以教学目标为基础;案例教学法中的案例是客观真实存在的,通过案例的细节呈现出真实性,进而体现教学的真实性;案例教学中的案例具有很强的启发性,它以案例的特点呈现启发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寻求解决方式;案例教学也具有一定的综合性,案例解决过程中的内容结合了许多知识点的应用;案例教学的整个过程是动态的,在动态中增强了学生的实践操作水平,也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

2案例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法课中的应用实施

案例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法课程中的应用过程中,虽然学生是整个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但老师作为引导者起到了主线作用,因此在案例教学法的具体实施过程中主要以老师的选择、引导作为线索进行实施。

2.1教师对教学案例的挑选:

在案例教学中,案例的选择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对案例进行选择的过程中要依据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进行慎重选择,搜集多种题材、多种类型的案例,使案例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例如在小学数学加法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依据学生情况,选择在水果店买东西等情境化的案例,并通过多媒体动画等形式进行呈现。

2.2教师在课前对引导过程的准备:

在案例教学之前,老师要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对案例进行时间上合理的安排与把控,对案例中存在的问题、难点进行适时引导,也为学生会提出的问题进行预先的演练回答,课堂是老师与学生共同作用的教学过程,因此,老师在案例教学前也要对学生进行预习任务的布置,以便学生在课堂前做好准备,例如,在小学数学图形的学习中,老师可以提前让学生发现生活中各样的图形案例。

2.3教师在课堂中的讨论引导:

课堂讨论是对案例教学进行深入的过程,老师在课堂中要对针对所讲的案例进行重点性的讨论,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帮助学生解决案例讲解中不清楚的疑难点,理清学生的对知识点的思维线索。例如,在小学数学乘法的案例教学中,通过课堂讨论,老师可以发现学生对借位等知识点的不理解。

2.4教师总结性的点评与反思:

教师的总结点评与反思是案例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对课堂上学生的点评,让学生对不理解的知识点加深印象,对案例知识点中容易出现的错误进行新的把握与认识,并通过老师与学生的共同反思提高理解,发现讲授中的不足,并做出相应调节,学生也可通过总结发现自己不懂的知识点,在课后进行补习。例如,在小学数学除法的教学过程中,如果没有对乘法教学进行很好的总结与反思,那么在除法的教授学习过程中会对学生产生难理解的状况。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案例教学法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和思维发展的特点,它是一种对小学生进行有效数学教学的方式之一,能够在实践与理论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提高小学生的思维理解能力及实践操作能力,因此小学数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依据知识点合理利用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发挥主体性的基础上通过师生互动了解知识点。

参考文献

[1]谢祎.浅谈案例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法课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2012(18).

[2]张黎黎.案例教学法在高师院校小学数学教法课中的运用[J].科教文汇,2014(36).

相反数教案篇10

关键词:找寻生活素材;自主实验探究;渗透定量意识;运用科技手段

文章编号:1008-0546(2013)08-0017-03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3.08.006

化学学科的形成和发展展现出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的独特魅力,实验是化学教学永恒的主题。实验教学是实施化学教育的重要载体,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手段。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价值?这需要教师认真审视新课程赋予化学实验的丰富内涵和教学功能,在实验设计中融合对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一、 于生活中寻找化学实验的素材——强调应用性

化学知识源于生活,具有鲜明的草根性和实用性。化学实验的设计,应力求贴近生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如“鸡眼膏”(水杨酸苯酚贴膏)的奥秘、如何去除漆包线表面的漆、水火也能相容(滴水点灯)、铁钉生锈、橘子会唱歌(水果电池)、鸡蛋渗析器、神奇的吸水树脂等。选择富含生活气息的实验素材,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学生体味“生活处处是化学”,另一方面,也可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做到学以致用。

案例1.补铁剂中的铁是几价的?(内容包含Fe2+和Fe3+的性质与相互转化)。该实验既可用于铁内容的教学,也可作氧化还原内容的补充实验,在教学中可设计如下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1)补铁剂中的铁可能是几价铁?

(2)如何验证你的猜想?(检验Fe2+)

(3)怎样使补铁剂中的Fe2+转化为Fe3+?如何验证?(检验Fe3+)

(4)资料表明,补铁剂和Vc一起服用效果更好,原因是什么?

反思:课堂中补铁剂的出场让学生们表示出极高的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学生从补铁剂的包装发现了Fe2+易氧化变质的特点,从检验Fe2+和Fe3+实验中掌握了不同价态铁离子的性质,从防止补铁剂变质的实验中获得了Fe2+和Fe3+之间相互转化的方法。该实验设计的意义在于不仅提供给学生从生活看化学的视角,而且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同时还帮助学生了解饮食营养价值相关知识,让学生实实在在地体会到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 从实验验证走向实验探究——凸显主体性

实验验证是根据已有的化学知识,依据教材提供操作步骤用实验来论证其准确性。由于教材中许多实验的方案和结论都是预定的,学生在做实验时往往只是“照方抓药”,机械被动地模仿,因而在拓展学生思维空间,增强实验主动性和培养创新能力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制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若能把一些验证性实验,通过问题设计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探究,不仅能更好地创设“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生态课堂,且有利于增强学习自信、激活创新能力,从而使学生保持生动活泼的学习状态。

案例2. 卤代烃中卤素种类的鉴定。

[师]提出问题:如何确定卤代烃中的卤素种类?请同学们以1-溴丙烷为例,相互合作设计方案,鉴定其中的溴元素。

[生]分组讨论,根据已有知识设计方案,并预期可能观察到的现象。

方案1:取少量1-溴丙烷于试管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有淡黄色沉淀产生。

方案2:取少量1-溴丙烷于试管中,加入氯水和CCl4,充分振荡,静置,液体分层且下层液体呈橙红色。

[生]动手实验。实验结果:方案1没有观察到淡黄色沉淀;方案2液体未出现分层现象,也没有明显颜色变化。预期的现象一个也没有出现,大大出乎学生的意料。学生原有的认知受到挑战,好奇心被激活。

[师]同学们设计的方案在什么环节中出了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生]交流讨论,得出结论:两个方案均用于检验Br-,而1-溴丙烷为非电解质,溴元素不是以Br-的形式存在;该物质为有机物,与CCl4互溶,不能用CCl4做萃取剂。要想检验1-溴丙烷中的溴元素,必须先设法将溴原子转化为Br-。

[师]如何才能将1-溴丙烷中的溴原子转化为Br-呢?请同学们求助课本寻找新方法。

[生]阅读教材,改进方案再次实验。

方案3:取少量1-溴丙烷于试管中,加入KOH水溶液或KOH乙醇溶液,加热。滴加硝酸银溶液,观察是否有淡黄色沉淀产生。

实验结果:试管中出现黑色沉淀。

预测的现象还是没有出现!同学们又惊奇又困惑:黑色沉淀又是什么呢?

[生]猜测:黑色沉淀可能是KOH溶液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也可能是反应生成的醇类物质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

[生]验证假设,开始第三次实验。硝酸银溶液加入醇类物质(乙醇),无明显现象;硝酸银溶液加入KOH溶液,先产生白色沉淀,很快变为黑色沉淀。原来黑色沉淀是KOH参与反应生成的!但为什么反应一开始生成的白色沉淀会迅速变黑呢?

[师]解释:生成的白色沉淀为AgOH,不稳定,很快分解为黑色Ag2O沉淀。究竟怎么样才能看到淡黄色的AgBr沉淀?

[生]认真分析,提出新方案。

方案4:取少量1-溴丙烷于试管中,加入KOH水溶液溶液,加热。向试管中加入硝酸酸化,再滴加硝酸银溶液。

方案5:Ag2O沉淀可溶于硝酸,AgBr沉淀不溶于硝酸。直接在出现黑色沉淀的试管中滴加硝酸至黑色沉淀溶解。

[生]按照方案4、5实验,均看到试管中有淡黄色沉淀。

[师]请同学们归纳整理鉴定卤代烃中卤素种类的实验方案。

反思:在教学中不该一味由教师告诉学生该怎么做,而应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鼓励他们多层次、多角度地观察、思考。学生不仅通过自主学习、讨论探究,亲身经历了发现问题分析猜测提出假设设计方案实验验证的探究历程;而且通过彼此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带来信息、资源和思想观点的共享,促进了彼此之间的情感交流,更进一步培养了与人交往的能力。

三、 在实验教学中渗透“量”的意识——遵循科学性

“一种科学只有在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真正完善的地步。”化学学科正是借助对物质组成的定量研究,才逐渐摆脱了描述性的经验形态。传统化学实验多以定性为主,教师对实验的“量”少有重视,学生普遍缺乏“量”的意识。如学生实验中液体试剂的取用量通常为2~3mL,但多数学生不清楚向试管中倒多少液体才是2~3mL,若改用滴管取液亦不清楚1滴管液体的体积大约为多少。在实验中,学生也常常表现出对常见仪器规格不清、精密度把握不准,忽视浓度、温度、酸碱性等条件对反应的影响,错误地进行数据的采集和处理等诸多通病。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注意挖掘实验内容,注重渗透“量”的观念,才能更好体现化学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的特点。

案例3. 强弱电解质的导电性实验。

教材选用相同条件(相同体积、相同浓度)下的HCl、CH3COOH、NaCl、NaOH溶液和氨水进行导电性实验。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现象得到结论:灯泡亮的是电解质溶液,灯泡亮的程度可区分电解质的强弱。多数教师对该实验的理解就到此为止,而没有对实验中相同条件指什么,为何要采用相同条件的电解质溶液进行分析。

笔者对该实验做了改进,另外添加了两种溶液:相同体积、相同浓度CuSO4溶液和相同体积、不同浓度的HCl溶液,再进行溶液的导电性实验。学生通过对灯泡亮度的观察和实验条件的分析意识到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强弱不仅取决于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还与离子所带电荷数相关。而要进行强弱电解质的判别,必须要采用相同浓度、相同体积、相同电荷数的离子组成的溶液进行对比,因为只有这样,灯泡的亮度才只与电解质强弱有关。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科学方法——变量控制,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化学实验的现象往往纷繁复杂,影响实验的因素通常并不唯一,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对实验条件进行严格控制,才能从实验结果中获得科学事实,取得科学发现。

反思:近年来定量实验在高考中频繁出现,试题不但立足基础,更彰显能力,这由化学学科的特点决定,更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教师在实验教学中要让学生对量的重要性有深刻认识,适当增加定量实验,让学生获得“量”的概念,学会“量”的控制,形成从“宏观到微观”、“定性到定量”、“量变到质变”等科学的方法论和价值观。

四、 革新旧有的实验手段——体现时代性

中学化学实验室仪器配备普遍落后,称质量只有托盘天平、量体积只有量筒、测溶液pH只有pH试纸……陈旧的实验手段,既不利于学生获得精确的实验数据,也难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养成非常不利。革新旧的实验手段,在实验中引入新兴技术不仅能让学生测得更准、看得更清,还能让学生了解先进的科学技术、获得科学的学习方法。

案例4. 运用数字化信息系统研究酸碱中和滴定实验。

苏教版教材《化学反应原理》中以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与盐酸反应为例研究中和滴定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滴定过程中用pH计测定、记录溶液的pH。接近反应终点,每加一滴溶液测定并记录一次数据。滴定过程中锥形瓶瓶口小,pH计使用不便,且间隔一定NaOH溶液体积就要测定一次数据,整个实验时断时续耗时较长。

运用pH传感电极能较好避免上述问题。组装实验装置时,用烧杯代替锥形瓶置于磁力搅拌器上,pH传感电极下端玻璃球泡完全浸没在烧杯液面下,电极连接数据采集器,并与计算机相连,通过碱式滴定管向烧杯内未知浓度的盐酸中滴加NaOH溶液。实验过程中,同学们可通过实验软件系统实时监测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点击绘图功能由计算机自动生成酸碱中和滴定曲线,通过观察滴定曲线发现滴定等当点前后存在显著的滴定突跃区域,并可在滴定曲线中寻找pH=7时的NaOH溶液的滴定体积,计算得到待测盐酸的浓度。

反思:利用数字化信息系统开展实验教学,是运用现代化技术进行教学的手段。合理恰当地运用现代技术,能提高实验的可见度,增强实验的可信性,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它不仅能改进传统化学实验,而且能更好地拓展学生的研究视界,进一步显现化学实验的教育功能。

其实化学实验教学中的设计策略远不止这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注重积累,及时反思,这不仅能帮助教师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执教能力、提升自身修养,更能借助实验有效地落实教学的三维目标,促成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