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老鼠教案十篇

时间:2023-03-22 18:02:30

小老鼠教案

小老鼠教案篇1

活动名称:小猫与老鼠

活动目的:

1、在游戏中知道小猫是晚上出来抓老鼠的,并能模仿老鼠和小猫的动作,体验游戏的快乐。

2、丰富词语:静悄悄、东瞧瞧西望望

活动准备:磁带

活动重点:知道白天与黑夜的主要特征

活动难点:能模仿猫和老鼠的动作做游戏

活动过程:

一、小猫的本领

·师:出示手偶小猫,小猫有什么本领?小猫白天为什么睡觉?

我们小朋友什么时候睡觉?白天怎样呢?

·让幼儿学习做学校;了老鼠的动作和小猫的动作。

二、游戏与老鼠

1、老师示范唱歌曲小猫与老鼠。

提问:·这个歌曲唱的是什么时间的事情?

·

夜晚是怎样的(歌曲里怎样唱的)歌曲中都有谁?

·

小老鼠出来是怎样的?(请个别幼儿模仿,集体学做)

·小猫怎样走出来抓老鼠的?

小老鼠教案篇2

甘肃临泽 严鑫山

我的水彩笔小巧玲珑,既好用,外盒又好看。

外盒正面,湖蓝色的底子上画着两只可爱的米老鼠,它们正向着我们招手。米老鼠前边站着一只唐老鸭,看起来它高兴极了。右边还有一只睡着的小狗,看它睡得多香啊!最下边有一只米老鼠正在开高级的小汽车。侧面的粉蓝底子上写有不少英文字母,还画有米老鼠弹琴和米老鼠唱歌的样子。反面的图案和正面的图案是一样的,只是多了几个英文字母。

拿着长方形外盒上面的扶手,再轻轻的按住开关就能轻而易举地打开盒子了。里边装有十二支水彩笔,各是柠檬黄、金黄、浅绿、翠绿、浅蓝、深蓝,还有粉红、桃红、大红、紫色、褐色、黑色。每支水彩笔的笔杆上都印有不同的米老鼠图案,如米老鼠上街,米老鼠过生日,米老鼠变魔术……。

小老鼠教案篇3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在动力,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心理因素。现在的学生,由于在社会、家庭和学校的压力下被动学习,所以滋生了厌学情绪。而对于数学学科来讲,很多学生认为数学单调、枯燥、抽象、难学、没用。所以,从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开始,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志趣,诱化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动机。从而自觉自愿的投入,真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古往今来,大凡卓有成就的“大家”、“学者”,无一不对自己所从事的科研事业充满浓厚的兴趣。下面,我从对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谈几点肤浅的认识:

1从生活入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还要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做到“人人学习有用的数学”、“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等。因此,要把学生生活体验融进课堂,使之成为学生的资源。作为数学老师,一定要做个有心人,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数学,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信手拈来,数学无时无刻不在身边。这样,我们就能让学生真切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而激发起强烈的探索兴趣。

记得第一节接触几何课的内容,是七年级上册的图形认识初步。对于孩子们来讲,它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存在着多姿多彩的各种几何图形,几何体。上这一节课的时候,我们就围绕着生活的丰富多彩而展开了学习。学生们列举了生活中存在几何图形和几何体,然后有的同学又说出了自己喜欢的图形或者几何体,当有的同学说喜欢圆形、喜欢球时,我便问说:“如果我们的生活只是单一的由圆形和球组成,那么我们生活将会是一塌糊涂,车是球体,上学的时候就在路上滚着走,到时候就像儿童乐园的碰碰车一样”。同学们都笑了,就这样,我们带着微笑开始了初中几何部分课程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对今后的几何学习充满了好奇心。再比如,对于两点间线段最短这个基本事实,我在黑板上贴了一个小人和一个公共厕所的图标。然后用线段将小人和图表连接,又分别用曲线和好几段折线将小人和图表连接。然后问学生,如果这个小孩很着急上厕所,那么他选择那条路,当然了,全班同学都会面带笑容的抢着回答。

2设计具有诱惑力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觉得设计一个具有诱惑力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就能把被动的学,转化为主动的求学。

记得工作第一年的时候,教的是刚刚升入初中的学生。为了让他们喜欢学习数学,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我总是想法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那是一节绝对值定义的新授课,上课前我在黑板上画了一条数轴,并且在-3和3的位置分别画了两只老鼠,一只是黄色的,一只是红色的,我画的老鼠脸都是面向左边的侧脸老鼠。因为我是属鼠的,所以自认为我的老鼠画的那是一绝,简单、俏皮。课间学生们就对这两只老鼠很感兴趣,看出了学生们的心思,我对这堂课非常的期待。

上课了,我说黄色和红色的两只老鼠分别站在了原点两侧-3和3的位置,如果在原点处有几粒大米,假设两只老鼠同时出发,奔跑速度一样,那么哪只老鼠先吃到大米粒呢?

孩子们都笑了,争抢着回答着:“两只老鼠同时跑到!”

可是就在异口同声的回答声中,突然一个否定的声音大喊一声,“不对,是红色的老鼠先吃到!”

顺着话音,其他的同学哄堂大笑。我也觉得纳闷,捣乱?这不是明摆着的答案嘛,出于好奇心,我就叫刘杨说说为什么。

可是刘杨的表情根本不像开玩笑,他非常着急的站起来说:“黄色的老鼠还得回头呢!”

哈哈,全班都笑了,我也笑了。

就这样我们开始了我们的学习,这节课的效果非常的好!

至今让我难忘:一个回头的老鼠,和一个稚气的小男孩。

3活跃课堂气氛,激发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不同的课堂气氛 ,会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刻板严肃地讲授,更不能随意批评学生、职责学生,而应在课堂中增加学生的讨论环节,也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自己的才能,自己编题让其它同学去做。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真正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

有一次当我讲到实数分类时,根据以往的经验,学生往往觉得分类很简单,在做题时容易马虎。因为那天有一节文活课,所以我就在上课一开始说:“以往的学生在这节课堂练习时,50%的学生都会因为分类混淆而做错题,我们班同学有没有信心打破这个记录呢?”同学们高呼“有”,我说:“好,如果你们超过了50%,文活课我就给你唱歌听,如果没达到,你们就每个人给我唱一首歌。”就这样,本节课学习氛围非常的浓厚,甚至充满了不学会誓不罢休的火药味。结果呢,我以和两个无理数略获优势,马虎大意的他们输了,输的同时,他们也收获了一份稀贵的礼物——对数学的喜爱和谨慎做题的学习态度。

4通过让学生提出问题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老鼠教案篇4

近日,我们班掀起了一场“仓鼠风波”。班上有一半的人都加入了养仓鼠的队伍中,他们养的仓鼠都各有千秋。其中还有一些身怀绝技的,我后面同学的仓鼠就是其中一只。

刚到教室,它就使出了看家本领“装死技”。只见它驼着背,半睁着眼睛,收缩成一团,既像一个小绒球,又像一个年逾古稀的老人。了让我们觉得它将“撒手西归”了,它故意时不时的微微颤抖一下;好象在威逼:“我已经不行了,快把我放了吧,不然等我死了,你们会染上鼠疫的!”但这并不能瞒过我们的火眼金睛,不一会儿它就在我们的面前原形逼露了。

发现它的看家绝技一下子被我们识破了,可它还是不甘心,便再一次利用上

小老鼠教案篇5

小班孩子年龄小,注意力容易分散,给老师组织活动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但是如果孩子对活动内容感兴趣,他们就会非常投入,积极思考,能给教学过程带来活力。小班幼儿带有直觉行动性思维特点,只有调动幼儿的各种感觉、知觉器官共同参与,才能使幼儿的听觉、视觉、嗅觉积极地捕捉信息,激起幼儿要听、要讲、要做的兴趣和愿望,因此我设计了“啊呜啊呜”这节社会活动,通过故事“小老鼠”的形象让幼儿产生共鸣。故事的语言简单,情节有趣,能吸引幼儿。让幼儿通过故事知道什么东西可以吃,什么东西不可以吃,丰富其生活经验。

活动目标:

1.通过闻闻、摸摸、听听、讲讲、说说感受故事的有趣情节。

2.让幼儿知道什么东西可以吃,什么东西不可以吃,丰富其生活经验。

活动准备:

1.故事《啊呜啊呜》

2.魔术袋:内装有食物(一个面包、一小袋大米、一盒糖果、一个能吹的气球。)

3.各种物品和食物卡片

教学重难点:

让幼儿知道什么东西可以吃,什么东西不可以吃。

活动过程:

一、游戏“变变变”

通过游戏“变变变”,让幼儿运用感官,闻一闻、摸一摸、摇一摇猜测物品。

1.闻一闻:是什么东西这么香呀?

师:是什么东西这么香呀,让我们一起来“变变变”。

老师变变变,变出一块小面包。

师:变出来什么呀?你们吃过吗?

师:你们吃的面包有什么味道的?(甜的、咸的)

2.摸一摸:这一粒粒的是什么呀?

师:盒子里面还有东西呢,请小朋友们来摸一摸。请一位小朋友猜猜这里面是什么东西。

我们一起把它变出来。教师拿出里面装有大米的透明的口袋让幼儿观察。

3.摇一摇:听听这里面装的是什么?

师:听听这里面装的是什么?让我来摇一摇,请小朋友们伸长耳朵听好了,听听这里装的是什么?

老师引导幼儿认识糖果盒子的形状,通过观察糖果盒子的图案,说说可能是什么味道的糖果,让幼儿对糖果充满兴趣和期望。

4.老师结合食物卡片进行总结。

变变变,变变变,变出一个小面包。

变变变,变变变,变出一口袋大米。

变变变,变变变,变出一盒小糖果。

师:哈哈。真好玩!让我们再来瞧瞧还能变出什么来吧。

师:哇,变出了一只可爱的小老鼠。请小朋友来说说小老鼠长什么样子呢。

师:小朋友真棒。小老鼠好饿啊,吃了好多东西。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贪吃的小老鼠吃了什么东西、怎么吃的吧。

二、教师讲故事

1.教师讲述前半段故事。

一个面包,好香啊!小老鼠咬了一个洞,啊呜啊呜吃了起来。

一袋大米,小老鼠咬了一个洞,啊呜啊呜吃了起来。

一盒糖果,小老鼠咬了一个洞,啊呜啊呜吃了起来。

提问:

(1)小老鼠吃了哪些东西?

(2)小老鼠是怎么吃的?(孩子模仿小老鼠“啊呜啊呜”的动作,并模拟声音。)

(3)小朋友真聪明,想知道小老鼠刚才还吃的什么吗?那就请跟我一起看看吧。

2.教师引出后半段故事。

(出示一个气球)

提问:

(1)小老鼠发现什么?

(2)气球可以用来做什么?

(3)小老鼠想知道气球是什么味道的,它咬了一口,结果发生了什么事情?

继续讲述后半段故事。气球是什么味道?小老鼠张大嘴巴咬了一口――啪!气球爆炸了!

原来,不是什么东西都能吃的呀!

3.请幼儿完整欣赏故事(配音乐)。

师:现在请小朋友们坐神气了,听老师讲这个有趣的故事。

三、谈经验

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讲讲说说。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可以吃,什么东西不可以吃。

小老鼠教案篇6

关键词:童话;音乐课堂;创设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24-013-1

低年级的孩子都喜欢童话。每次讲到童话故事,连最调皮的小朋友都会端正坐姿,睁大眼睛听得入神。学生似乎更愿意在五彩缤纷的童话世界里分辨是非,领悟生活的真、善、美。童话故事是想象力产生的不竭源泉。针对低年级学生的这一年龄特征,下面就《小老鼠》一课的教学实际情况,笔者谈一谈怎样通过创设童话般的课堂,带孩子走进音乐的世界。

一、童话引入:兴高采烈进课堂

低年级音乐教育是对儿童进行的音乐启蒙教育,采取生动活泼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对培养和发展儿童对音乐的兴趣是十分重要的。《小老鼠》一课的教学,我从十二生肖的故事讲起,大屏幕上出现动画片中极为可爱的老鼠形象,它生动活泼、机智幽默。孩子们则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我的一言一行。儿童只有在兴趣性较强的音乐活动中才能真正喜欢参与音乐活动,感受音乐的情趣。

儿童活泼好动,总是蹦蹦跳跳闲不住。节奏性活动是儿童喜欢的活动。在教唱《小老鼠》前,我首先让其按照“X X X | X X X |”的节奏朗读这个童谣。“鼠妈妈要考考小老鼠们,看哪只小老鼠最聪明。”刚说完,孩子们就自己分组练了起来,主动学习的欲望都很强烈。我来回走动,并引导他们拍手打出二拍子的强弱规律。不一会儿,全班都能较好地掌握了。我及时又用手势引导孩子尝试用声调的高低快慢表现小老鼠的淘气与尴尬,感受节奏性活动的兴趣和美感。对于儿童的这种活跃、好奇,我及时给与了表扬和鼓励,学习效果超出了我的预料。

二、节外生枝:因势利导也精彩

在处理歌曲“小老鼠”中,我鼓励孩子讲讲自己对猫看见小老鼠在偷吃油的感受,猫是怎么想的,猫是怎么叫的,学着猫叫“亲爱的小朋友,我是怎么叫的呢?”本想他们的猫叫一定是响亮有力的。谁知,一个女生软绵绵的,“喵――喵――”我趁机说:“这是一只温柔的猫,它看到老鼠在灯台上的样子,叫一声‘喵喵喵,多危险’”。在演唱时我就带着孩子适当延长了音调。又一个调皮的男生起立,短促的“喵喵”边叫边笑。我又解释道:“啊,这是一只可爱的猫,它在跟老鼠逗着玩,甚至还跟老鼠做着鬼脸闪着眼睛。”我灵机一动,就带着学生在“喵”上作跳音练习。第三个学生很大声地“喵”了出来。他的理由是猫看着老鼠偷油很气愤,它要摆摆自己的威风,吓他们个鼠窜。这正是我原先设想中的情景,带着孩子做歌曲演唱的渐强力度训练。

的确,音乐并无统一答案,更无“标准答案”。小学生好奇心强,他们的思维往往领先于教师,并具有更大的创造性。这是一种宝贵的课程资源,是一种生成性的知识。作为音乐教师,我们要充分利用这种资源,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善于为学生创设自由想象的空间,让学生在乐海中自由畅游。对于学生在音乐体验中的独特见解,哪怕只是一点点的创造意识,我们都应该加以鼓励和保护。

三、即兴表演:叽里咕噜多欢欣

儿童歌曲来自孩童生活,反映孩童生活。引导儿童了解与歌曲相关的知识,不仅可以拓宽儿童知识面,结合歌曲内容培养动手动脑能力,还有助于对歌曲内容、情绪的理解与感受,提高歌唱的兴趣和表现力。“小老鼠”的故事继续前进,我以自己的情感去拨动学生的情感的琴弦,使之产生共鸣,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情感,才能使学生真切的融入我所创设的情景之中。我请上了自告奋勇的“老鼠”,表演小老鼠深夜出来想尽办法偷油吃,学生把自己的感受加以想象,通过神情、动作来表现。表演的孩子入木三分,其余的孩子则将歌曲演唱得很到位。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欲望得以很好的释放。此时的大家是完全融合了。

即兴表演是想象力放飞的蔚蓝天空。“没有想象力就不可能有即兴表演。”即兴表演为想象力发挥创设了一个宽广的空间,这是学生对外在事物的感受溶入了想象,表现出来具有个性的一种创造性的艺术表现形式。

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利用孩子好奇、好动、好问的心理特征紧密结合音乐课的特点,运用各种手段创设真实、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使他们在生动、活泼、愉快、和谐的气氛中引起积极的情感共鸣,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四、创编歌曲:小小作家逞英才

音乐和语言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一首活泼、动听的歌曲往往就是一首首好的儿歌、诗歌;一首首优美、诙谐的乐曲都好象讲述着一个个有趣的故事。音乐教学不仅能培养儿童的音乐素质,而且能全面促进儿童身心和协发展。

“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喵喵喵,猫来了,叽里咕噜滚下来。”待孩子感受好歌曲后,我带着他们找出歌词的规律,那就是三个字一句,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属相“小兔子”的特点运用音乐节奏进行创编。孩子们再次分组讨论了起来,而我一会儿被这组叫去参谋,一会儿又被那组请去欣赏……一阵热烈的讨论后,都迫不及待地展示了自己的创作。其中一组唱到:小白兔,白又白,长耳朵,竖起来,爱萝卜,爱青菜,蹦蹦跳跳真可爱。还边唱边舞了起来,那种成功的喜悦完全体现在他们自信的歌声中。

小老鼠教案篇7

关键词:绘本阅读;大班幼儿;兴趣

阅读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也是现代社会生活中一个人获得成功的基础。在学习和实践《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过程及幼儿园语言教育的改革和创新中,我们不难发现早期阅读、早期阅读能力、早期阅读教育正在被提倡和重视。绘本已经被公认为最适合学龄前儿童阅读的读物。一般的经典绘本都具有培养孩子想象力、观察力和思考能力的突出功能,并且有多层次的内涵,有的甚至适合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来阅读。

作为幼儿园的一线教师,我们进行了许多的尝试,力求挖掘出绘本中对幼儿的认知发展、情感体验最具有价值和意义的那一部分,并将其转化为实际可以操作的教案,探索针对不同的绘本、不同年龄段幼儿具体的教学策略。但是,从我们选择绘本伊始,直到设计好教案,在实施教案的过程中,有时会忽略幼儿的阅读需要,把教放在了第一位,从而影响着幼儿对阅读的兴趣,对文学作品本身核心价值的挖掘利用。在设计和执教大班绘本阅读教学《避开恶猫的办法》的过程中,通过集体教研,使得自己对绘本教学的绘本选择、目标制定、提问方式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选择有趣的作品,找到作品核心价值和幼儿经验之间的契合点,施以合适的教学方式,才能让幼儿在快乐的阅读中获得有益的发展。

一、尊重阅读需求,选择“趣”读之作

作为幼儿教师,必须要学会选择适合不同年龄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绘本,作为教师要在充分观察绘本画面,多角度、多层次理解绘本内涵的基础上着手进行绘本阅读的教学设计。而《避开恶猫的办法》充满着“想象”这一绘本的特质,情节有趣、画面生动、意趣盎然,能极大地满足孩子们爱幻想的心理,符合他们的阅读需要,是一本充满趣味的“趣”读佳作。

《避开恶猫的办法》是从韩国引进,由长春出版社出版的数学绘本――“分类与顺序”中的一本绘本。这套数学绘本是墨西哥政府制定的小学数学辅助教材,荣获2009博洛尼亚国际儿童书展优秀儿童奖。整套数学绘本分为六册,每册书的图、文、作者各不相同。故事贴近生活,画面风格各异。每册书在讲完故事之后,会用一页“数学概念理解”来梳理概念,用数学游戏、数学课题来进行“数学概念扩展”。

在寻找绘本的过程中,一开始,就是被“数学绘本”和“获2009博洛尼亚国际儿童书展优秀儿童奖”这两个标题所吸引的。但是这是一套小学数学辅助教材,而且是从国外引进的,在年龄上和文化背景上是否与我们大班孩子存在差异。“分类与顺序”这一蕴含在绘本中的数学知识,是否符合大班幼儿的认知水平。在大班的数学领域的目标中,并没有把图表的学习列入其中,而且对于大班上学期的幼儿,在对抽象的数学符号和图表的认识上还是存在一定的困难,选择这样的一本绘本来设计教案,不符合大班幼儿的发展水平。

但是当我们坐下来仔细地研读绘本的时候,我们发现,《避开恶猫的办法》讲述了一群老鼠想办法躲开一只恶猫的事。在老鼠们选择什么东西挂在老鼠脖子上的过程中,作者描绘了老鼠们讨论的过程、不同的表决方式,在画面上幼儿可以通过观察来知晓老鼠们每次表决的方式和结果,图表的知识就蕴含其中。老鼠们新奇的表决方式是绘本的有趣之处。老鼠们每一次的选择、表决都蕴含着解决问题的智慧。老鼠们通过排队、放大栗子、画圈、插蜡烛、串水果串的方式进行表决,充满悬念和揭开结果时的期待,抽象的图表被隐藏在有趣的画面中。

对于大班的幼儿,这一阶段的孩子虽然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但是有一定的逻辑概括能力。同时,由于大班幼儿的观察能力有限,因此,角色太多、背景较复杂的绘本都不太适合他们阅读。《避开恶猫的办法》画面比较清晰,背景不多,但是有一些小细节需要幼儿去观察。需要幼儿比较结果数值的大小,有一定的排序能力,在此基础上理解画面的内容,得出老鼠表决的结果,对大班的孩子有一定的挑战性。但是还属于“跳一跳,够得着”的范围。同时,我们翻阅了现在大班使用的教材,发现,在大班上学期的科学领域的课程设置中,在一部分数学活动中要求幼儿用符号和数字记录下观察和讨论的结果,如调查我是怎样来幼儿园的,我的生日等,并且在科学活动中有大量需要幼儿用学习表格记录的学习内容,如天气记录、种子生长记录等。其中要求幼儿具备初步的调查统计能力。

集体研讨后,我们认为,虽然这是一套小学数学辅助教材,但是,蕴含在其中的数学内容,以大班幼儿喜欢的色彩,鲜明而不紊乱地展示出来,大班的孩子可以在观察画面后得出老鼠表决的结果,使阅读可以不断地进行下去。在阅读的过程中,幼儿首先感知的并不是什么图表,而是老鼠们各色的表决方式,感受到的应该是老鼠们不断地用表决来排除不合理的方法,最后得出一个避开恶猫的最佳方案的过程。在设计教案的时候,我们应该抓住绘本中能给予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的东西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以具体形象的方式呈现出来的,我们要做的就是更好地引导幼儿去观察、去猜想。

二、慎订教学目标,攫取“悦”读之本

在制订目标的过程中,我们从一开始的“深挖”绘本的“数学”价值,到最后的“明晰”绘本的“悦读”价值,经历着以教师的教学为主导来设计目标,到以幼儿的学习特点为宗旨来设定目标的过程,一步步走出“重技能轻创造”的绘本阅读误区,将“悦”读还给孩子。

当确定了绘本以后,我们认为既然是数学绘本,在第一次设计教案时,我将目标定为:(1)通过阅读,初步掌握表格记录,会看柱形图。(2)通过游戏,进一步理解柱形图的使用方法。(3)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将教学重点放在掌握表格记录上。但是,通过试教,我们发现了很多的问题:

幼儿的阅读兴趣:在活动一开始,教师以生动的语言来演读绘本的开头,幼儿的注意力集中,阅读兴趣较高。在接下来阅读的过程中,由于三次记录的插入,幼儿的阅读兴趣每每被打断,读到后面,很多幼儿都没了兴趣。失去了阅读兴趣,绘本阅读活动的质量就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幼儿的记录:幼儿要比较成功地理解绘本的主题,其在分类、比较数值大小、排序等方面都要具备一定的能力。由于幼儿的数学能力本身就存在比较大的个体差异,加之刚升入大班,幼儿自主记录的能力还较弱,有一部分幼儿在三次记录的过程中不能掌握。在第一次用自己的方法记录的过程中,只有极少数的幼儿会用标记与数字相结合的方法来记录老鼠们选择的结果,一部分幼儿只是用数字或是一些符号把每种选择的老鼠的数量给记录下来,还有一部分幼儿直接把画面给画了下来,占用了很多的时间。在第二次用表格记录的过程中,有一部分幼儿在模仿教师的示范,一部分幼儿虽然还在沿用自己的一些记录方法,但是记录的结果清晰起来,还有一些幼儿显得有些手足无措,在抄袭教师的示范。最后一次的记录,因为有了两次的集体讨论和纠错,大部分幼儿学会了用标记和数字来记录观察到的结果,但还是不能将结果正确地排列到表格中。在幼儿学习表格记录的方法上,笔者没有从幼儿已有的水平出发去搭建一个支架来帮助幼儿学习,而是想当然地用了自己设计好的方法,应该参考现有的教材对表格记录的学习方式做好修改。

在与同事的集体分析和自己查阅文献之后,发现自己对绘本阅读的理解存在偏差,使教案的设计出现了问题。而问题的根源在目标的设定上。在目标上,笔者过于注重绘本的教育功能性价值,把表格记录的学习排在了第一位,在活动中占用了大量的时间,牺牲了绘本带给幼儿快乐的阅读体验。笔者虽然意识到引导幼儿猜想老鼠们各种选择的理由对于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很有帮助,但是为了学习记录,在时间上限制了幼儿的发挥。笔者把绘本当成了幼儿获得知识、学习技能的载体,忽视了绘本本身所隐藏的核心价值:小老鼠先是通过集体讨论,想出各种办法,然后将方法分类,接着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表决,少数服从多数,层层递进,最后将问题解决。在每一次表决前,是引导幼儿进行合理猜想、激发他们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最好的时机,但是笔者恰恰由于局限于教育的功能性目标,而忽略了绘本本身的价值。绘本带给孩子的不仅仅是一个故事,一次审美的体验,更应该是孩子与社会接触的一扇大门,幼儿是社会的人,虽然他们的思维较少地受到传统习俗的制约,他们从绘本中所得出的结论往往接近于客观事实,但作为教师不但要善于激发它、尊重它,而且要归纳和提升它,从而发挥它们的价值。

日本“现代图画书之父”把图画书比作“幸福的种子”。他认为画书对幼儿没有任何“用途”,不是拿来学习东西的,而是用来感受快乐的。如果一直从知识或批判角度去阅读,就可能产生不当的理解,或心不甘情不愿,失去应有的乐趣。

研讨后,笔者对目标作了以下调整:(1)通过阅读,分析文中各种选择的合理性,判断老鼠每次选择的方法和结果。(2)通过阅读,初步掌握表格记录,会看柱形图。(3)初步意识到“少数服从多数”这一解决问题的方法。

由于目标的调整,笔者将更多的时间放在了引导幼儿猜想老鼠们各种选择的合理性和观察画面上。大多数幼儿都能够饶有兴趣地观察画面,看出老鼠们选择的结果,获得很大的满足感,但是到了记录上,由于记录的时间大大缩短,采用了两次请个别幼儿记录,一次集体记录的方式,但是幼儿在数学方面发展的个体差异程度是比较大的,而且学龄前的幼儿,还处于直觉行动思维阶段,操作对于他们的学习,特别是对数学问题的理解是不可缺

少的。

虽然将学习表格记录放在目标的第二条,但是从活动实施的效果看,幼儿的兴趣点依然是猜想和解释老鼠们想出的方法,如果要加入记录的内容,将对绘本的理解、有语言描述自己的想法和观察图片的结果与记录的学习放在一个活动内进行,学习的量太大了些,使得幼儿阅读的效果和学习记录的效果都打了折扣,活动进行的时间过长。绘本的阅读不是一次活动就能完成的,而是一系列的活动,不能因为这是一个数学绘本,就在第一次活动中放进过多的内容,而有损于绘本阅读的初衷和降低数学学习的

效率。

所以,我们又对目标进行了再次调整:(1)通过阅读,分析文中各种选择的合理性,判断老鼠每次选择的方法和结果。(2)初步意识到“少数服从多数”这一解决问题的方法。去掉了学习记录的目标,而把活动的重点放在合理猜想和观察老鼠各种表决的方法和结果上,在观察中,其实已经渗透了幼儿有关的数学能力的掌握,所以把学习记录的目标放到下一个活动中。

通过这样的调整,笔者走出“重技能轻创造”的误区,尝试从绘本中抽取真正对幼儿有意义的,幼儿感兴趣的内容,并且提炼出“少数服从多数”这一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最后的环节引导幼儿运用到生活中,发挥绘本教学应有的价值。

三、精心设计提问,紧抓“猜”读之法

在设计教案的过程中,我们教师会设定很多的问题,以幼儿的回答来推进教学,在回应幼儿回答的过程中,往往会肯定、否定、解释、补充幼儿的答案,以求满足教学的需要。但是,如果仅仅从教师的角度出发,以教师的设想去设定问题,往往会使自己教学的节奏过短或冗长,不能很好地激发幼儿的思考。其中,对“提问的开放性、提问的准确性”的把握就成了“猜”读能否顺利进行的保证。

1.提问的开放性

阅读中的第一个提问:“哎呀,这可怎么办呢?老鼠们着急得不得了,得想个办法在猫下次来的时候好马上躲起来。如果是你,你会想什么办法?”幼儿想的办法是五花八门,有很多的幼儿一开始想到了可以躲到很多东西的后面和里面,有的孩子还想到了“用鞭炮把猫炸死、设一个陷阱让猫摔下去”等。幼儿绘本阅读活动中的提问要讲究开放性,但是开放性的提问,要看具体情况,提问的目的是激发幼儿的思考,而幼儿有时的回答会缺少合理性,特别是像本次活动的第一个问题。笔者这样的提问方式缺少引导幼儿思考的指向性。笔者按照绘本的意图,应该是引导幼儿猜想通过什么办法可以在猫还没有靠近老鼠之前,老鼠就知道是猫来了,只有先知道猫来了,才可以躲起来,而当猫已经走到老鼠跟前再去躲或是为了避开猫的突然出现而一直躲在某处都不是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式。虽然笔者在幼儿回答偏离方向时,引导幼儿往正确的方向去想,但是很多幼儿容易受最初的一个回答的影响,从而出现群体式的偏题。

所以,我们将第一个提问做了调整,改为:“如果是你,想个什么办法在猫还没靠近老鼠前,就能感觉到猫来了,好马上躲起来?”这样一来,既能保证问题的开放性,又能保证问题的指向性。

2.提问的准确性

阅读中最重要的提问部分就是在“分页观看课件,引导幼儿猜想老鼠们各种选择的合理性”这一环节中。在老鼠们第一次选择的画面上是用“锁和羽毛”来代表轻的东西和重的东西;第二次选择的画面上是用“袜子、手电筒、哨子”来代表有气味的、会发光的、会发出声音的东西。笔者一开始试教的时候,容易在提问和反馈幼儿回答的过程中,将选择轻的说成选择羽毛,选择会发出声音的说成选择哨子,而且解释起来一不注意,就会将这两种说法混着用,以至于幼儿都被自己带糊涂了。在大家的提醒下,意识到轻、重、有气味、会发光、会发出声音指的是物体的种类,不能用某一种物体来代替这一类物体,这样会给幼儿的思考带来障碍。在“判断什么时间送铃铛”这一环节上,有三个时间段,晚上、清晨、中午。在一开始设计时,笔者的提问比较随意和笼统:你觉得哪个时间比较好,为什么?结果通过试教发现,“晚上”这一时间段,不是好不好的问题,有些幼儿说晚上好,因为人少,老鼠在送的时候不容易被发现。但是晚上猫是醒着的,是最不能选择的时间,也就是要让幼儿明白这是常识问题,不容许随便猜想。所以最后,把问题具体化为:你觉得晚上送行不行?清早送牛奶的叔叔来的时候送好不好?中午邮差大叔送信时送你觉得怎么样?晚上只有“行与不行”,而后面两个时间点留给幼儿猜想的空间就比较大。

四、体现数学特质,不放“特”读之能

《避开恶猫的办法》是一本专门的数学绘本,绘本本身蕴藏着数学领域的特质。在运用这样的数学绘本开展阅读教学时,教师不仅要体现出绘本作为文学作品本身的价值,更应该抓住绘本中的“数学”元素这一特质,开展绘本阅读,尊重幼儿在数学学习上的差异,培养幼儿学习数学的能力,不放“特”读之能。

通过这次的绘本教学活动,我们认为,在进行数学绘本教学前,对绘本的选择一定要从幼儿的年龄出发,从幼儿原有经验出发去选择适合某一年龄段幼儿的数学绘本。所选的数学绘本中所包含的知识点必须是正确的,情节与数学应该是相辅相成的,而不是为了数学而拼凑的一些情节。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科学领域下的“数学认知”的目标中明确指出: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优秀的数学绘本其内容应该是来源于幼儿的生活,与幼儿的经验相联系,这是数学绘本阅读的特质之一。数学绘本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可以让孩子在体会文学作品美好的同时,运用数学方法解决故事中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就来自我们的生活。

幼儿园绘本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顺应幼儿的阅读天性,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让幼儿觉得阅读是快乐的,所以教师在设定数学绘本阅读教学的目标时,要把绘本中最具价值的东西与幼儿的认知特点与情感特点相结合,要发挥数学绘本的“特”读之能,同时切不可为了“数学认知”的习得而放弃绘本中蕴含的对幼儿整体发展的价值,这是数学绘本阅读特质之二。这也是在利用数学绘本开展集体教学时,作为一线老师所要把握的关键点。在学习减法时,不要忘了猫头鹰爷爷对动物宝宝的舐犊之情(数学绘本《都到我这里来》);在感知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时,不要忘了奶奶为孩子们的成长所付出的艰辛(数学绘本《奶奶的红裙子》);在学习多种方法数数的时候,不要忘了自我悦纳是多么的重要(数学绘本《世界上最帅的猪》)。

在数学绘本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绘本来组织阅读。绘本阅读一般分为幼儿自主阅读、教师导读、阅读讨论、幼儿的表演与创造四个步骤。在多次的试教中我发现,不同班级的幼儿,在数学能力上还是存在群体性的差异,在设计教案时要考虑到本班大多数幼儿的情况,设定适宜的难度。在不改变绘本原文的情况下,教师要在阅读时,把握好阅读重难点,这是数学绘本阅读中的特质之三。

让孩子自然而然地喜欢上数学是一件头疼的事,让孩子不由自主地喜欢上阅读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我们要做的就是用孩子喜欢的故事,用孩子喜欢的语言,引他们入境。把孩子发展的需要放在本位,把阅读的快乐、数学学习的快乐还给孩子。

参考文献:

[1]金波.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J].基础教育课程,2012(Z1).

小老鼠教案篇8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脑也逐渐普及,而做为电脑的标配----鼠标,在电脑的普及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鼠标做为最常用的输入设备,非常容易损坏,是一种易耗品。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达到对鼠标的起源、种类、原理等相关知识的了解,并通过学习鼠标的相关知识,能够对鼠标的进行简单的维护和维修,能够对鼠标的利弊提出一些改进的意见。

二、活动具体目标

态度目标:

通过小组研究性学习活动,学会互相帮助、团结合作、共同进步。

知识目标:

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获得亲身探究的体验。通过各种方式的研究性学习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鼠标的基本知识,并对鼠标进行全面的阐述,并能够对鼠标的利弊提一些可行性的意见。

能力目标:

学会分析问题、探索研究的方法,树立自主探索的意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学会网上搜索的基本方法,收集相关信息,对信息进行整理和应用的能力。学会用powerpoint制作电子作品。

三、活动实施的具体过程

第一阶段 活动准备阶段

1.从初一各班选出对本活动感兴趣的同学组成活动小组。

2.对活动小组成员进行调查分析,根据学生的研究方向,初步分析活动实施方案。

3.学生自由分组并推出活动小组组长。制订本组活动计划,分配本组成员分工。

第二阶段 实施阶段

1.指导老师根据自己的特长及学科特点,有针对性的指导研究主题的活动。活动由主要负责教师统筹进行安排。

2.指导老师和学生积极探索,搜寻鼠标的相关资料,归纳准备研究的具体题目,形成基本的目标和思路。

3.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研究主题活动和指导老师。

4.研究的主题由各组自己定,各组根据本组的特点自定研究的计划、内容、方法、成果展示。

5.生代表将鼠标的相关知识制作成电子刊物,并能够进行讲解。

实施进度表:

四、研究活动建议

研究性课题活动程序:(各组根据情况选择活动的方式)

1.选择研究的主题。

2.以自愿的形式、按研究主题组成研究性学习小组,推选活动组长,小组成员分工。

3.了解和分析研究主题内容,制定研究主题的计划。

4.上网调查收集、整理鼠标的资料,了解鼠标的重要性。

5.采用问卷、采访、参观等实地调查方式进行调查,调查采访各年级的学生和家长、老师,以及社会上的人,了解鼠标在电脑中的重要作用,并且填写调查表,统计分析研究主题的情况。

6.总结研究内容,了解研究的结果,讨论研究的对策,商量研究的方法,设计研究的方法或者研究的产品。

7.成果展示:学生的成果展示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成果展示。

五、活动要求

1.以小组集体活动为主,每组分工细致,每个学生都要有任务,并按照小组要求,按时、按质完成任务。

2.学生对调查的参考资料、书籍、网址等进行记录。

3.指导学生对研究的情况进行随笔记录,写出研究的感想、活动反思等,对研究活动进行过程性、总结性的小结。

4.开展以畅谈收获、体验、发现、思考、感悟等主题活动。学生对活动进行反思,学生分别写出每次活动的收获和活动反思。

5.教师与学生一起评价研究主题的活动。

六、活动评价

1.对学生的评价

(1)以自我评价为主。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面对困难的态度、处理问题的方法、与人交往的技巧、小组合作的团结、成果展示的创新等进行自我评价。也可以通过学生之间的互评方式对自己进行一个全面的评价。

(2)注重过程性评价。活动不在乎学生结果的质量高低,而是注重过程性评价。注重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在活动的实践中获得的种种体验,评价学生可以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学生参与活动的行为、参与态度、努力程度等各方面进行评价。

2.对指导老师的评价

(1)对教师参与活动的态度,对学生的调控能力、师生合作情况等进行综合评价。

(2)对教师活动方案的设计、组织、实施、指导、总结、活动后的认识与反思进行综合评价。

(3)由学生对指导老师进行评价,采取口头表达与书面文字描述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

(4)教师自我反思评价。

(5)同行之间相互评价。

七、活动延续

小老鼠教案篇9

随着信息技术课程的改革的深入,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都发生着变化。信息技术这门课与传统课程相比其灵活性、动手能力更强,大部分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师都在试图寻找一种方法,使这门课将技术和人文综合嫁接恰当,带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注重学生素质发展。目前,信息技术课程将讲授与练习相结合,学生的思维、心智并不能得到真正的发展,这与一直抵制的应试教育没有实质的变化。很多学生反映,自己很喜欢新技术希望掌握更多的知识,可是却对信息技术的课堂教育反感。什么样的教学模式可以改变目前的弊端,是需要我们应该探索和实践的现实问题。

游戏是一种自愿性活动,在规则的约束下满足学生娱乐的要求,使他们感受到紧张又愉快的气氛,使学生身心得到放松。游戏式教学将教学目标融入游戏过程中,根据小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课程实际内容,制作对应的游戏使学生在轻松愉悦中掌握课堂知识。将小学信息技术课余游戏相结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游戏化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兴课程,具有很多突出的特点。首先,由于信息技术发展迅速缩短了信息技术教材的更新周期,若教学模式跟不上教材的更换则不能得到深入长久的发展。其次,信息技术教育并不是一个完全独立的学科,其涉及之广,牵扯了人文、物理、数学等,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在施教过程中需要将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工具,在学习其他科目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知识。最后就是这门课具有较强的实验性、趣味性。

目前,我国大部分小学教学大纲规定信息技术课实验与授课课时要求为1∶1,要求学生上机练习,在实践中更好地掌握知识。此外还要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去有力地迎合孩子爱玩的天性,学生爱上网、爱打游戏的特点导致他们对信息技术课的求知欲。针对小学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特点,教育学者将游戏融入教学过程中得到很大的成效,改善了小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缺乏兴趣、记忆力不佳等缺点。另外,经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为学生、家长、老师),结果显示学生中有5%左右常玩,50%左右偶尔玩,而且他们也感到老师们的教学有些枯燥;有50%家长表示允许孩子适当玩游戏;有60%的老师表示,如果有可能愿意实施游戏式教育。由此调查显示,发展游戏化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三、课堂游戏化教学模式应用于小学信息技术的案例实践

1.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游戏化教学原则

在将游戏应用到实际课堂教学时,老师应该注意很多问题。首先,应该注意分配好游戏时间与教学时间的关系。由于学生对游戏的兴趣比较大,实际教学时间往往超过计划时间,需要老师事前做好准备,留够充足的备用时间。应用自己的专业知识,随机应变,掌握尺度合理管理。其次,游戏化教育不是只为教会学生信息技术知识,不能忽视品德教育。在选择教学文件时应该尽量选有人文教育意义的,并在教学中向学生陈述,通过游戏将德育知识灌入学生心中。坚持“欲玩欲教”的原则。同时,老师不能只做辅导者的角色,要培养自己研究者的意识。主动研究游戏化教学模式创新,及时总结实践中的问题进行改进。对软件设计者进行及时反馈,并且学校应该建立相应机构,对游戏课堂教育监督检查。对教学成果组织惩奖政策,鼓励游戏化信息教育的发展。如果有能力,老师应该配合软件设计者设计软件。软件在引起学生兴趣的同时,突出教学重点,增强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

2.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游戏化教学模式案例实践分析

小学生处于大脑发展的重要阶段,他们通过自己的思维与外界的联系,在“刺激――反应”的反复动作中得到学习。老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引导、鼓励的作用,当然适当的惩罚也是不可避免的,他们需要营造愉悦宽松的环境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吸取。针对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提出教学模式具体如下:确定教学目标、制作相应教学软件、实施教学以及最后通过学生学习效果来判断此课程如此教学是否可行,对不理想的地方再改进。

以小学三年级信息技术课“鼠标的认识及操作”为例进行案例分析说明。首先是教学目标的确定:掌握鼠标的组成部分(左键、右键、滚筒),鼠标的单击、双击、拖动、滚轮的操作,养成良好的鼠标操作习惯,认识鼠标重要性;其次制作相应的教学软件:采用了小学生能够接受且喜欢的三款小游戏打地鼠、种菜、贪吃蛇,分别对鼠标单击、双击、拖动的操作进行联系;最后实施教学。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这种教育模式非常感兴趣,学习氛围异常活跃。

课堂上通过提问,学生由于经过了玩这三款游戏的过程,对鼠标的各种操作已经相当熟练,而且通过实物的观察与操作,无论是鼠标的组成还是鼠标的操作习惯都有了深刻的认识,提问时也能积极踊跃的回答出,相比于填鸭式的传统教学,一味地教学生们去死记鼠标的组成等,这种教学模式更易实现教学目标,反应效果不错。

四、总结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育以教育为目的,教师通过选择设计适合的游戏软件,将教学融入游戏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加他们学习的主动积极性。

参考文献:

\[1\]王震.新时代新教法新课堂――谈优化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策略\[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20).

小老鼠教案篇10

泉州市德化县第二实验小学五年2班  叶德衍

我升上五年级了,终于可以上电脑课了,我们班的同学高兴得手舞足蹈。我们怀着好奇之心,议论纷纷:学校的电脑可以上网吗?能玩会儿对战游戏吗?老师会教些什么内容呢?

第一节电脑课,同学们呼啦一下子跑到了电脑教室。老师为我们安排好座位后,严肃的跟我们讲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同学们对电脑课的兴头减了大半。终于等到老师讲课了,老师冒出的第一句话是:“现在,我们先来学怎样开机。”天啊,这不是小儿科吗?我的小表弟才5岁,他都能自如的开机,找到自己喜欢的游戏网站昏天黑地的玩游戏了。现在的我呀,都能遨游网海了!我想通过上电脑课,让自己成为电脑“高手”。我抬起头失望的看看其他同学,啊?竟然有一大半的同学带着渴望的眼睛盯着电脑,就像小时候我第一次看见电脑一样。想起来了,原来他们还从不没接触过电脑呢。

记得家里第一次买来电脑,小小的我就感到十分兴奋,围着电脑一直看,眼珠子瞪得比铜铃铛还大,心里装满了一萝筐的问题:这个铁方盒是什么玩意?铁方盒上为什么还嵌块黑乎乎的玻璃?铁盒子旁为什么有只小白老鼠?难道是铁盒子中放着香喷喷的烤鸭、金黄金黄的鸡蛋饼、一只肥嘟嘟红通通的烤乳猪……把小老鼠给引来了?下面那一匹木马是来干嘛呀?不知道骑骑看会怎样?还有那一盘子排得很整齐的铁豆腐,也不知道端来干什么?

爸爸见我这副样子,便按下几个按纽,只听到几声音乐,黑玻璃忽的一下就出现了好多图案,我的好奇心又增添了不少。趁着爸爸去客厅的空儿,我便去玩玩电脑。我使劲鼓击“铁豆腐”,把“小老鼠”用力拖着按着。玻璃上出现了好多正方形,我兴奋极了,不亚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正方形密密麻麻地布满了玻璃,爸爸妈妈一看就傻眼,赶紧把我拉开,不然不知道还会闹出多大的乱子。走开时,我还得意扬扬地问妈妈:“我厉不厉害?”妈妈说:“小叶真厉害,能画出正方形了。如果你能好好听着,爸爸妈妈就教你比画正方形更好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