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泡泡教案十篇

时间:2023-04-05 00:42:05

吹泡泡教案

吹泡泡教案篇1

【案例一】

教师用吸管演示吹泡泡,引发学生的兴趣。

师:你们想玩吹泡泡游戏吗?那么,我们一起先来制作一杯吹泡液吧!

师:做吹泡液需要用什么材料呢?

生1:洗洁精。

生2:洗衣粉。

生3:洗手液。

……

教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洗衣粉、洗洁精、肥皂、洗发水、沐浴露、洗手液等丰富的材料,让学生任意选一种来制作吹泡液,并通过观察、交流,分析吹泡液制作中各组的成功经验和失败原因。

【案例二】

教师出示吹泡泡液和工具(吸管和细铁丝做的圆形工具),并让学生观察。

师:这些材料和工具能做什么?

生:吹泡泡。

师(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玩吹泡泡游戏。

师:用老师准备的吹泡泡工具边玩边观察,看看大家能发现什么秘密?看谁发现的多。

学生用各种工具吹泡泡。

师:吹泡泡的时候,你们发现什么共同的特点了吗?

生1:我发现泡泡都是圆形的。

生2:吹出来的泡泡后来都会破掉。

生3:能不能让泡泡不破?

师:一会儿可以想办法试试看。

生4:我看到了五颜六色的泡泡了。

……

教师出示细铁丝做的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吹泡泡工具。

师:这些工具能吹泡泡吗?你们有什么新的想法或问题?

生:应该可以的,就是不知道吹出来的泡泡会是什么样子的。

师:那么就请大家想象一下,用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的工具会吹出什么样的泡泡,并把它画下来。注意,请画在这三种工具对应的方框里。

(学生猜想、记录)

小组活动:验证不同工具吹出的泡泡形状并记录结果。

【案例三】

教师播放学生吹泡泡的视频,并出示三种不同的液体:清洁剂、肥皂液、甘油;不同的吹泡泡工具:不同粗细的吸管、圆形铁丝框、正方形铁丝框、三角形铁丝框。

师:看了吹泡泡视频和上面这些东西,你会提出哪些问题?

生1:为什么泡泡会是五颜六色的?

生2:怎样吹出很大的泡泡?

生3:吹的泡泡为什么会破?

……

教师出示更多的问题:三种不同的吸管吹出来的泡泡一样吗?不同形状的铁丝框吹出的泡泡形状一样吗?泡泡的大小与什么有关?还能用什么工具吹泡泡?……

师:这么多问题我们现在都能研究吗?哪些问题可以用老师准备的材料自己动手找答案?

小组讨论,选出认为自己可以研究的问题。

(汇报统计中,一年级的学生认为这些问题他们都可以研究。)

从以上三个案例可以看出,吹泡泡科学活动贴近儿童生活,学生能很快“卷入”科学活动中,同时活动注重通过材料引发学生动脑思考,并在动手操作中观察、发现,积累科学经验,促进儿童主动建构对“吹泡泡”的新认识。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定义,“经验”一指由实践带来的知识或技能;二指经历、体验。这里的科学经验可以理解为,儿童通过科学实践活动带来的科学知识或技能、经历或体验。

一、内容的趣味性:调动儿童已有经验

小学低年级科学教育重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是其主动参与科学教育活动的前提,是学生自觉探究和内在发展的动机,趣味性使科学教育活动得以维持。上述案例中的吹泡泡活动很有趣味性,同时也蕴含着丰富的“科学元素”,还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着直接的关联,可以让他们在游戏的过程中,探索其中的科学知识和现象。如案例一中“什么样的泡泡液更容易吹泡泡”,案例二中的“不同工具吹出的泡泡形状一样吗”,案例三中的“我们可以研究哪些关于吹泡泡的问题”,在与已有经验的碰撞中产生疑问或疑惑,激发了儿童主动探索的兴趣,开启了儿童科学探究之门。

二、材料的探究性:引领儿童科学实践

材料往往是“刺激”儿童动手探究的素材,也是他们主动建构对自然世界认识的中介。

1.操作性材料,积累科学经验。

儿童通过对各种探究性材料的操作、观察、实验,获得科学知识,养成科学习惯。上述案例中虽然材料的准备各不相同,但是都让学生们在尽情操作中进一步感知了“吹泡泡”游戏,激发他们形成新的科学经验,并引发他们思考“为什么”,从感性思维到理性思维,体验探究的乐趣。

2.结构化材料,调整科学认识。

儿童在主动探究中,在与“探究材料”的相互作用中,会不断强化或调整其对“认知对象”原有的认识,这个过程是教师无法直接干预和取代的。案例二中,儿童利用吸管和细铁丝做的圆形工具进行吹泡泡活动,为后面的主动探究“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吹泡泡工具”奠定了基础,让儿童顺理成章地带着“问题”进一步探究,打破了有些学生原有的对不同形状工具吹出不同泡泡的“感性认识”。

三、视角的儿童化:促使儿童主动建构

儿童在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所遇到的问题和产生的疑问进行解释、猜想和判断时,有些行为或观点会让我们觉得“不可思议”,他们常常会冒出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做出一些令人不解的举动,而这些在他们的认知结构中可能是“合理的”和“正确的”,教师不能敷衍了事,或置之不理,或阻止斥责,这样会在无形中扼杀他们的探索精神。案例三中,侧重于对学生发现问题能力的培养,并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理性分析”,选择自己可以研究的问题,让教师感到意外的是,一年级学生对自己科学研究能力是那么的“自信”,这时,教师应该和学生们一起耐心地分析“如何研究”这些“设想”,研究需要的“具体条件有哪些”等,在讨论中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和意图,而不是强制限定其中的几个问题让学生在课上研究。

吹泡泡教案篇2

一、背景分析

我班幼儿现在的年龄是3.5-4.5岁左右,已经对周围发生的事情表现出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水的好奇也是如此。玩水是孩子非常感兴趣的一件事,孩子对水的喜爱似乎是一种天性,只要有时间、有机会他们总爱在水里玩耍、嘻闹。我最近常常发现我班的幼儿就很喜欢在洗手的时候玩水,对洗手液产生的泡泡特别感兴趣,喜欢和老师交流的小朋友还常兴致勃勃的跑来告诉我“老师快看好多好多泡泡,真好玩!”“老师,我很喜欢玩泡泡”。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要培养幼儿对周围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依据这思想,并结合班上现在幼儿的年龄特点,我选择了幼儿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水”作为教育内容,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成功了一半,并为幼儿提供操作的材料,鼓励幼儿大胆参与,主动探索,交流合作,获得成功。

二、情景回顾

在一个阳光灿烂的下午,我和班上孩子们一起在教室里面研制吹泡泡的泡泡水,准备到操场上去玩吹泡泡游戏。

我将孩子们分成了七个组进行实验,在分组过程中,我请孩子们自由结合为4人一小组,虽然场面有些混乱,但体现了孩子的主动性、自我需要以及情感支持。小朋友们跟着我一次一次地尝试着配制”泡泡水”,最后,每一组都调好了自己的泡泡水。

我带着孩子们来到幼儿园的操场上开始了吹泡泡的游戏。刚开始我没有教小朋友们怎样才能吹出又大又多的泡泡,只是告诉他们吹泡泡的时候要小心,不能将泡泡水喝到肚子里,嘴里有了泡泡水就要赶快吐出来,并请他们自己探索“怎样才能吹出又大又多的泡泡?”。然后,我在一旁观察着孩子们的一举一动,有的小朋友很快就吹出了大大的泡泡,有的小朋友吹出了很多很多泡泡,可有的小朋友不管怎么努力就是吹不出泡泡。这时我听到一个稚嫩的声音在叫我“周老师,我吹不出泡泡!”。“它不听我使唤,我老是吃到泡泡水!”我回头一看,原来是许江源小朋友(一个平常对周围事物比较敏感的小男孩儿)正用很无助的眼神看着我。我耐心的问他“你是怎么吹的泡泡,吹给周老师瞧瞧。”他马上就开始吹给我看,我发现原来他吹不出泡泡的原因是因为他没有用吹的方法,而是在吸泡泡――发现原因后,我没有告诉他该怎么吹而是一次一次夸张的示范给他看,希望是他自己通过仔细观察找出答案。刚开始他还是没有发现原因,经过多次示范最后他终于发现了其中的奥妙,高兴地吹着泡泡离开了!

吹泡泡教案篇3

科学活动“泡泡乐”源于日常生活中孩子们常玩、乐玩的“吹泡泡器”,老师将这些工具改装、整理后搬到了科学探索活动中,生成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科学探索活动。和以往的区角游戏不同的是,老师这次不是让幼儿拿着工具去吹泡泡,而是把重点放在观察各种工具形成的“肥皂膜”上。首先老师提供平面的、各种形状的泡泡器让幼儿尝试变出“肥皂膜” 提供正方体,让孩子尝试将其入水,观察变出的“肥皂膜” 在正方体一次入水形成膜后,再次入水,观察肥皂膜的变化 实践其他立体形状的模具一次、两次、三次入水后“肥皂膜”的变化。整个活动老师就像给孩子创设了一个“跑道”,孩子们在老师的引领下,在各自的“起点”上,以不同的“速度”,采用不同的“路线”自由奔跑,他们获得了成功,体验科学探究的快乐。

分析思考:

一、于共同猜想之间,引入探究“跑道”

科学探究活动开始于发现和提出问题。有了问题之后,科学探究活动的下一个环节就是解决问题。当人们对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了一个猜测性的也就是尚未经过验证的答案时,这个猜测性的尚未经过验证的答案就是猜想。猜想使幼儿在科学探究活动中的注意力得到增强。因此,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我们要积极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引导幼儿来产生疑问。“泡泡乐”活动中老师设置各种疑问,并和孩子共同猜想,启发幼儿观察、想象、引导幼儿积极探索,让孩子带着问题、带着猜想去实验。例如,A出示各种平面形状的吹泡泡工具后,师提问:“什么工具?什么形状?吹出泡泡会是什么形状?”

(当时让台下听课的我也饶有兴趣地思考了一下,是不是方的形状能吹出方形泡泡、三角形能吹出三角形泡泡来?带着这样的猜想,老师们拭目以待。然后老师让孩子去操作实践,结果发现“不同形状的工具,吹出的泡泡都是圆形的。”)

B接着出示立体模型时,老师说:“我有个想法,如果把这个正方体放进肥皂水里,肥皂膜会是什么形状?猜一猜。”

幼儿1:正方形。

幼儿2:不知道。

幼儿3:我去试一试。

……

(这个设疑,引发了孩子们好奇和猜想,立刻就激起幼儿的探究欲望;在幼儿实践后发现原来会形成“滑滑梯”“蝴蝶型”的形状。)

C接着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把蝴蝶膜一样连接的肥皂膜再次放进水里,会发生什么?”孩子们纷纷猜测自己的观点……

(此时,别说幼儿的探究热情很高,我想台下的很多老师也是好奇地在心里猜想“会是什么样子呢?”)

最后在孩子们实验都成功后,老师又出示一个“三轮锥”引发幼儿猜想,教师:“这个工具放到肥皂水里能形成什么样的肥皂膜?”再次鼓励孩子去猜想。

(当时我的猜想是,“会不会是中间有个三角形呢?”结果中间是个圆形。)

本次活动中老师用猜想成功使让幼儿产生我要去试试看的积极情感和态度,把孩子引入到探究“跑道”唤起他们积极探究的意识。

二、于偶然生成之机,引领方向“奔跑”

在科学活动的探索过程中,孩子的探索并不是一帆风顺,按部就班的,常常会有反复操作或机械摆弄一样东西的情形出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两种:一种可能是孩子的探索处于“高原状态”,遇到一时难以突破的困难,此时教师就应适时地通过语言、动作、材料,帮助孩子走出“高原状态”,使孩子产生进一步探索的愿望。例如,在第一次入水形成“蝴蝶膜”后再放一次入水,形成中间一个正方形膜的成功率是有偶然性的,第二次入水必须是工具入水不高于水面才能成功。如果教师不引领,有的孩子可能就不会发现能生成小正方形。此时老师巧用相机拍摄并上传功能,真实展示成功实验结果,解决了这个难点。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实验记录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幼儿猜想、假设、分析得出实验结论的事实依据,是幼儿科学探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让失败的孩子一味地等待与旁观,就会导致幼儿失败情绪体验程度过强,探索激情遭遇钳制,从而扼杀了孩子进一步探索的欲望。蔡老师这样的一个展示方法在交流环节使用,不仅大大降低了实验记录的难度,节约了时间,也把结果变成很好的课堂教学资源,让成功的孩子体验到成功和分享的快乐,也让遇到挫折没有成功的孩子取得经验,为孩子们在科学探索过程中在各自“起跑点”自由“奔跑”节约了时间、指引了方向。

三、于欣赏观察之中,插入适度“助跑”

应用教育的智慧与教育的策略为孩子助跑则是一门科学,当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在探究的“跑道”上尽情奔跑时,作为老师应适时、适度“助跑”。本次活动中,蔡老师及时抓住孩子在探索中的闪光点,欣赏孩子的探索实践行为适时地提出自己的发现,引起孩子的思考并与孩子一起分享探索的成功,帮助幼儿“助跑”。活动中老师尊重幼儿的兴趣,学会理解与欣赏他们,老师关注每一个孩子的探索细节,关注孩子的每一个发现,以及他们的闪光点。

比如:在第一次操作结束时,老师发现有孩子动作大,把肥皂水被搅和产生泡泡影响下次操作时,她特意问了孩子“小泡泡哪里来?”“怎么做才能不影响实验效果?使这个水很稳定?”让孩子自己得出操作方法:“动作要轻”“不能碰到膜上”“不能搅动水”。教师有时可以给孩子一些建议,至于这些建议幼儿是否采纳,则完全由孩子自己决定,即使他们做了错误的决定也无妨,因为那也是一种学习经验的获得。

在操作习惯的培养上,她发现有个幼儿在操作后把毛巾叠整齐了,她表扬她“你真细心。”潜移默化地强化了操作时的好习惯。在活动中,幼儿的每一次尝试都是一种新的体验,老师还以同伴的身份为幼儿加油!“你的方法真不错,来试试!”“你的这个膜真完美!”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幼儿之间互相谦让、互相帮助、互相学习,让他们彼此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从而一起体验完成任务的喜悦。

四、于思维碰撞之后,转化新的“起点”

吹泡泡教案篇4

关键词:美术 体验 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G613.6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2.255

《纲要》中指出,每个幼儿都有热爱美好事物的天性和学习艺术的潜能。艺术活动的情感性、愉悦性、形象性(听觉形象、视觉形象)、想象性、活动性等特点符合幼儿的思维水平和认知特点。

1 激活美术活动,提升幼儿全面发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中“应萌发幼儿初步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小班幼儿的美术活动是他们认识世界,表达自己的感受,与周围的大人和小朋友交往,获得肯定的一种天然成长方式。

1.1 在美术活动中能促进幼儿良好常规的养成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每个活动都有不同的规则,但这些规则必须是幼儿能接纳和乐于去执行的,规则的制定也是为了使幼儿更自主、更快乐的活动,而不是使幼儿的活动处处受到限制。小班的孩子年龄小,可塑性强,培养幼儿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是很重要的,如生活卫生习惯、学习习惯等,良好习惯的养成对幼儿今后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组织美术活动过程中,我们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制定简单、明确的规则,并以游戏的方式渗透到美术活动中,便于幼儿理解和接受,从而主动地遵守,使幼儿养成良好的常规意识。

上学期,孩子们第一次用油画棒画画。大家拿到自己的油画棒时,都非常开心,迫不及待地想打开看一看。打开后套子和油画棒盒子就随意地放在桌子上,桌子上乱七八糟的。于是,笔者就和孩子们说:“这个套子就像油画棒的家门,你们这样随便乱放,等会可能就找不到了,我们可以把盒子放在下面,上面放油画棒盒子,把它们搭成小房子,这样就不怕找不到了哦!”孩子们都学着笔者的样子,把油画棒摆放整齐了,每一组的桌子上干净多了。这样具体形象化的规则,幼儿能很快理解意思,而且非常乐意去完成,也慢慢地学习整理自己的物品。

1.2 在美术活动中促进幼儿主动性的发展

小班幼儿缺乏主动性,在家里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培养幼儿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各项活动,是小班幼儿社会性发展目标,也是美术教育活动的目标。因此在美术活动中,笔者抓住幼儿喜欢游戏的特点,利用游戏化、情境化的方式调动幼儿的情感,激发他们参与活动的兴趣。每个幼儿对游戏都有着极大的兴趣,他们常把无生命的物体看成是有生命的,在他们的眼里,小动物会上幼儿园、大树会伤心地哭。因而,在美术活动时,采用游戏化的情景和拟人化的口吻,非常符合他们的理解特点和思维特点。在这样的情境中,幼儿每次都会融入到游戏情境中,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在玩中获得发展。

《彩色的蜗牛》是一个涂色活动。由于小班的孩子集中注意力时间不长,所以,笔者给幼儿讲了一个故事:“森林里要举行时装秀,比一比谁的衣服最漂亮,小蜗牛在家试了一件粉色的衣服,觉得不好;又换了一件蓝色的衣服,还是觉得不好;怎么办呢?今天它想请小朋友帮忙设计一件好看的衣服,好吗?”孩子们都很积极地回答:“好的,我要把衣服画成彩色的。”利用故事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孩子们一边画还一边说:“这里要红色的。”“这里要画蓝色的。”……大家都很热情的帮助小蜗牛呢!

2 利用各种资源,激发幼儿参加美术活动的兴趣

2.1 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教材

小班的幼儿年龄小,受其认知发展水平的限制,生活经验也较少,他们往往只对日常社会中经常接触的、熟悉的和感兴趣的物体有绘画或制作的兴趣。因此,我们在选择小班美术活动教材时应选择幼儿熟悉或感兴趣的题材;可以选择他们熟悉的人、玩具或食物为题材。

《宝宝吹泡泡》的活动是让幼儿画出五颜六色的泡泡。笔者帮助幼儿回想生活中玩吹泡泡的场景:“小朋友,有没有玩过吹泡泡啊?”孩子们高兴地回答:“有的。我家里有吹泡泡的工具。”“那吹出来的泡泡是什么样子的呢?”“圆圆的。”“泡泡是什么颜色的呀?”“有红色的,有黄色的,还有蓝色的……”小朋友都很积极地说着关于泡泡的事儿,看了孩子们对吹泡泡这个游戏非常感兴趣。接着笔者又问:“有一个小宝宝也非常喜欢吹泡泡,你们看他吹出来好多五颜六色的泡泡呢。”引入活动内容,幼儿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哇,好漂亮,老师我也要画。”

2.2 多鼓励,多表扬,正确评价幼儿作品

幼儿每次完成的作品,笔者都一一把它们布置在走廊内,引导幼儿观察、评价每个幼儿的绘画特点,让幼儿形象、直观地欣赏作品。俗话说:“好的孩子都是表扬出来的。”笔者对完成作品较好的孩子总是给予积极的表扬,不好的也总是先表扬,在表扬的同时指出不足之处,使幼儿在表扬中得到进步,得到发展。当孩子们受到同伴和老师的表扬时,他们的情绪也会更加高昂,作画兴趣会更浓,积极性会更高。

3 传授绘画技能,拓展幼儿美术活动的原有经验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教给幼儿一些简单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如:认识基本的三原色,认识点、线、简单图形,并运用于绘画过程中。

在上学期的美术活动,有一节《画毛线圈》的活动,让幼儿自由在画纸上绕毛线圈。《可爱的毛毛虫》的活动中,小朋友已经装饰好毛毛虫,还给毛毛虫画了一张漂亮的毯子。笔者就提醒孩子们:“毛毛虫的毯子只有一种颜色,它不怎么喜欢,可以请你们帮它画上好看的图案吗?”笔者在黑板上示范了一遍,大家觉得很好看,也开始帮毛毛虫的毯子上画上漂亮的图案。

吹泡泡教案篇5

今天上午的一场雨,使得空气格外清新,泥土、花、草上都湿漉漉的。午饭后,我带孩子们走在花园间的小路上,他们观赏着一草一木。忽然,一个响亮的声音传了出来:“老师,这里有蜗牛。”说着华嘉琪便捉起了一只蜗牛。此时,其他孩子的目光也纷纷被吸引过来。看见孩子们对蜗牛这么感兴趣,我也凑了上去:“你在什么地方发现蜗牛的?”华嘉琪说:“在花的叶子上。”接着我便请幼儿带着问题去寻找蜗牛,“你在哪里找到蜗牛的?那里的地怎么样?”回到教室后,孩子们在我的提问下纷纷讨论开了。“我在叶子的背面找到的。”“我在地上找到的。”……接着我组织孩子观察蜗牛的外形特征,寻找蜗牛的眼睛,观察蜗牛吃什么。在寻找眼睛时幼儿遇到了困难,有的孩子说:“蜗牛没有眼睛。”有的说:“我找不到。”这时我提供每组一个放大镜,让幼儿观察触角,在进一步观察与引导下,孩子终于发现蜗牛的眼睛是长在触角上的。孩子们在语言的提示与引导下,不断地探索与发现。

反 思:

一、抓住幼儿兴趣点,产生探索的愿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奇心能形成一种特殊的心理需要,这种心理上的认知需要,可以转化为学习活动的动机,诱发学习兴趣,产生探索愿望。如一次户外活动时,孩子都极其投入地参与我组织的“木头人”的游戏。“看,那墙角有一只壁虎!”突然传来了孩子的叫声,随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果真有一只壁虎贴在墙角,孩子们一下子被壁虎吸引过去了。他们你一句我一言的议论开了。看着孩子指指点点,交头接耳的情景,我改变了原来“木头人”游戏的计划,请孩子坐下来,有组织地与孩子谈论 “壁虎”的话题。“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呀?这么好奇。”“壁虎。”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回答。“那壁虎长什么样子呀?”“壁虎有四条腿。”“壁虎的身体扁扁的。”“壁虎身后还有一条尾巴呢。”“那你们知道有关壁虎尾巴的事吗?” 孩子们思索了一会儿,有一位小朋友举起了小手:“我知道,我妈妈跟我说过,壁虎的尾巴一碰就会断,尾巴掉下来,身体逃走了,过一段时间后,尾巴还会长出来呢!”孩子们全神贯注地听着。 “壁虎喜欢吃什么呢?”“我知道,夏天的时候,我看到壁虎在窗户上捉蚊子、虫子吃。”还是那位小朋友不假思索地回答道。“那你们知道为什么壁虎趴在墙上不会掉下来呢?”这一问题又使孩子们纷纷议论开了。虽然他们的回答都不是正确答案,但想象力丰富。于是我让孩子们回家后,请家长协助查阅图书、查阅网上资料,寻求正确的答案。之后根据孩子的调查结果,我组织孩子进行了壁虎交流会,使得孩子更深入、全面地了解壁虎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谈论交流壁虎以及搜集壁虎资料这一活动,抓住了孩子的兴趣点和好奇心,这表明通过老师的诱导来培养孩子的求知欲是行之有效的,这也正是探索精神和主体性的具体表现。

二、利用求知欲,发展思维力

一般来说,幼儿的直觉形象思维比较好。因此,在科学活动中为孩子提供直观形象的教学环境,给予充足的探索时间、空间是培养幼儿主体性的关键。

例如在“沉和浮”的探索活动中,我为孩子提供了丰富的材料,有重的、轻的、大的、小的,如各种果蔬、硬币、回形针、塑料积木、小铁块、空瓶子、泡沫等,先让幼儿猜测这些物体放在水里会怎样?利用孩子的猜想,再让幼儿去尝试实验,使孩子对自己探索操作的目的更明确,保证孩子能更加细致地去观察与实验。实验操作完后,组织幼儿进行记录与交流,最后再向幼儿提出问题:怎样让沉在水底的东西浮起来?怎样让浮在水面上的东西沉下去?实验后再做一次记录与交流。这样的探索环境,它能促使幼儿进一步地思考。记录时,幼儿需要不断回忆探索过程,是幼儿对自作的总结,交流能够生动地再现每个幼儿的探索过程,可以帮助幼儿反思自己是怎样解决问题的,同伴是怎样解决问题的,从而拓展解决问题的思路,发展了幼儿的思维能力。在孩子自我探索、自我思考的基础上构建知识,真正地培养了孩子的主体性。

三、利用思维力,培养创新力

在科学活动中,我有意把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想象思维结合在一起,完整地让幼儿做事情,培养主观能动意识,让他们大胆地去尝试,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鼓励他们敢于说“错”,敢于说“不”。

例如一次综合活动《吹泡泡》,我为孩子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洗涤用品,请幼儿自己尝试调制吹泡泡的水,结果发现,有的孩子调出来的水可以吹出泡泡,有的却吹不出来。借助这样的时机,我就让幼儿展开讨论,共同找原因。孩子们在我的鼓励之下各抒己见,有的说:“用肥皂来调制是吹不出来的。”另一个孩子马上反驳说:“不,我看见妈妈用肥皂洗衣服时有很多的泡泡,怎么会吹不出来呢?”有的说:“你调的太淡了。”很多孩子都同意了这个说法,其中有一个孩子站起来说:“我一开始调的水也没吹出泡泡,后来我再加了点洗洁精就吹出泡泡来了,第一次是我洗洁精放太少了。”在孩子的一番自主讨论后,我作了总结,再请孩子去调制时,每位孩子都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在第二次吹泡泡的环节中,孩子们更是欢呼雀跃,他们观察着泡泡的样子、颜色,想象着泡泡像什么?泡泡会飞到哪里去?他们完全沉浸在一片快乐与知识的海洋之中。由此可见,这次活动不但培养了孩子的自信心与创新精神,而且充分地调动了孩子探索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吹泡泡教案篇6

【关键词】绘画;涂鸦;鼓励;兴趣;想象

中图分类号:G6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18-0112-02

幼儿的绘画发展水平正处于“涂鸦期”。由于年龄小,手的动作不够灵活,加上绘画的目的不太明确,他们不清楚应该如何画,怎样涂色,只是把绘画当成一种游戏,随自己兴趣任意涂抹。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帮助幼儿提高绘画技能,使幼儿通过绘画表现他们的内心意图是十分必要的。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点做法。

一、鼓励幼儿涂鸦

刚入园的幼儿对涂涂画画非常感兴趣。在他们的作品中,我们只能看到很多杂乱的线条、大块的色团、具有象征意义的物体轮廓。实际上,涂鸦画也是儿童画,这个时期的幼儿有初步的视觉形象的感受力,能用简单的线条画出象征物体的外部轮廓,但不注意形体的完整,往往按照自己的愿望,任意夸大所画对象的形象。因此,教师要随时观察幼儿的情绪,倾听幼儿的语言,鼓励幼儿变化涂鸦动作,画出各种长短、粗细不同的线条,从而体会动作和涂鸦之间的关系。笔者在美工区为幼儿提供了多样化的材料和作画工具,如油画棒、粉笔、牙刷、毛笔、毛线、海绵球、瓶盖、卡纸等,引导幼儿自主选择材料,通过撕、团、贴、滚、印、喷、吹等多种操作方法,让幼儿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按照自己的兴趣、意愿选择材料互动,体验自由创造的快乐。除了这些常用的作画工具,幼儿的小手和小脚也是很好的绘画工具,更易引发幼儿探索的兴趣,培养幼儿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二、培养幼儿绘画兴趣

幼儿的基本活动方式是游戏,这与他们的生理、心理特点有密切关系。由于年龄小、自我意识发展水平低,幼儿会认为生活中的布娃娃、玩具小汽车甚至一切事物都跟他们一样是有生命和感情的,即“物我同一”性。所以,教师应顺乎涂鸦期幼儿这一明显的心理特征,将幼儿的绘画活动与游戏结合起来。

汽车滚画或玻璃弹珠滚画是幼儿玩色游戏的一种。孩子们从家里带来自己喜爱的汽车,与老师、同伴一起滚画。笔者在浅盘中放上海绵块,倒入调好的颜料,让孩子们手拿汽车在颜料上滚一滚,使汽车轮胎均匀地蘸上颜料。接着,在铺着大画纸的桌面上,让幼儿按自己的意愿确定方向推动小汽车,只见小汽车所到之处都留下了有趣的痕迹,幼儿乐此不疲。一会儿,孩子们亲手操作的“画”就出来了,有的孩子还与旁边的小朋友一起分享自己刚滚动的画。通过看看、摸摸、做做的活动,让他们感知汽车轮子的转动,在喜爱汽车的同时体验与同伴一起分享的快乐。孩子们在想一想、变一变、添一添的基础上感受到图案的变化,开启了自己的智慧,在玩中体验到了印画的乐趣。

三、设计适当的活动方案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引)》提出,幼儿艺术教育必须“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偏向”,避免幼儿在被动地服从和模仿中,丧失自信心和对艺术活动的热情。既然,绘画是幼儿的一种心理需求,教师更应顺应幼儿的心理发展规律,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氛围中画画,使他们对自己所创造的绘画语言更加感兴趣,促进其身心健康、全面、和谐地发展。因此,笔者设计了“在玩中观察、在情境中产生兴趣、在活动中思维想象、在鼓励中创造表现”的活动模式。

例如,为了让幼儿练习画竖短线,笔者设计了“可爱的小兔请你来做客”的活动。先带领幼儿在户外草地上打滚、翻跟头,感受草地的茂密、柔软,再通过触摸来观察小草的颜色及外形,即在“玩中观察。”然后在活动室内设置情境,以手偶小兔的口吻简洁明了地向幼儿提出要求,激发他们的作画愿望,即在情境中产生兴趣。接着,在幼儿作画过程中紧紧围绕情境表演向幼儿提出要求,如:草地大,草长得多,就一定会吸引许多小兔来和你交朋友;如果你的草地鲜花盛开,小兔会更高兴等,激发幼儿大胆想象,即在活动中引发思维想象。这一做法,既面向了全体,又对有一定绘画技能的孩子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使每个幼儿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

四、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生动的儿歌能引起幼儿的共鸣,给幼儿以美的享受,丰富幼儿内心情感世界。例如,在幼儿画“娃娃吹泡泡”之前,笔者带领幼儿去户外玩“吹泡泡”的游戏。在幼儿吹泡泡的过程中,教师以儿歌提示:“吹泡泡,吹泡泡,吹出许多大泡泡,圆圆的,五颜六色的,泡泡变大了,泡泡变小了,泡泡飞得高,泡泡飞得低,飘呀飘,泡泡不见了。”幼儿对泡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在纸上画出了五颜六色、大大小小、高高低低不同的泡泡,幼儿一边说着儿歌一边开心地作画,在涂鸦和想象中,他们的情感得到了满足,大大激发了幼儿的绘画兴趣。

五、激发幼儿想象

教师要创设一个能激发幼儿好奇心和兴趣的良好环境,为幼儿自主参与探索创造良好的条件。如主题活动“美丽的春天”,笔者带幼儿在园内观察春天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寻找春的特征,让幼儿亲近小花、小草,闻一闻春的气息,吹一吹温暖的春风,听一听蜜蜂的嗡嗡声,看一看飞舞的蝴蝶。不同的幼儿会有不同的发现,有的幼儿被草丛中的蜗牛壳吸引,有的观察地上的蚂蚁,还有的追着柳絮快乐地跑着,跳着。

为了让孩子们积累丰富的表象,充分发挥其创造力,笔者经常利用各种机会引导幼儿接触各种新鲜事物,从城市的发展变化,建筑、交通等设施,到农村的田野风光,了解花卉树木的生长特性等。幼儿认识的事物越多,想象的基础就越宽广,就越有可能触发新的灵感,产生新的想法。春天,我们带孩子去郊游,看看美丽的蝴蝶,嫩绿的柳条;夏天,我们带孩子们去户外玩水;秋天,我们和孩子一起在园内拾落叶;冬天,我们堆雪人,打雪仗。通过对大自然的亲身体验,幼儿积累了丰富感性的经验,激发了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兴趣。

六、正确评价幼儿的作品

幼儿完成作品后,笔者都一一把它们布置在主题墙上,让幼儿说说自己画的是什么,讲讲自己画面表现的思想、感情,把自己的作品介绍给大家。在评价作品时,我们用“童心”去想幼儿之所想,看幼儿之所看,感幼儿之所感,重视幼儿的点滴进步和充满童趣、富有个性的构思,挖掘孩子作品中的闪光点,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引导他们大胆、主动地参与评价活动,使幼儿乐于介绍自己的作品,并能对别人的作品发表自己的看法。幼儿在互相比较、互相观察中不仅提高了自己的绘画技能、审美能力,同时也开阔了视野、扩展了思维。

儿童画的可爱之处在于,它所展现的魅力是成人所望尘莫及的。这种纯真、质朴的童趣往往给人以更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教师应该遵循幼儿年龄发展的规律,循序渐进,善于理解和尊重他们的心理特征。只要他们在绘画过程中是愉悦的、投入的,教师就不要过分挑剔。幼儿的发展是有差异的,评价幼儿的绘画作品要根据幼儿的原有基础,允许幼儿有自己的发展速度,依照幼儿的发展情况提高或降低目标的程度和期限,以鼓励、建议的口吻提出作品的修改意见,不能用同一标准要求幼儿。对于有进步的幼儿就应给予表扬、鼓励、肯定,增强其自信心,从而产生强烈的绘画欲望。

引领孩子们走进绘画的春天,带给他们一片生机、一洼碧绿、一份惬意!笔者相信,给幼儿一个自主的空间、给幼儿一片自主的天地,他们就会用神奇的画笔还你一个美丽神奇的故事,这便是美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参考文献:

吹泡泡教案篇7

一、趣字当头——精选添画内容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幼儿对一个活动感兴趣了,那就有了学习的动力。因此,创意添画活动内容的选择就要做到“趣”,趣味十实,孩子们才会“劲头十足”。

1.内容选择的原则

(1)趣味性原则。兴趣是美术活动的重要动力,小班幼儿年龄小,兴趣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当孩子对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才会喜欢画画,才能体验到画画的乐趣。因此,在选择添画内容时,要注意趣味性。

(2)创造性原则。幼儿创意添画教学要有创造性,注重培养幼儿的创造意识与创新能力。幼儿在美术活动中是富有个性的,教师应鼓励幼儿大胆探索、大胆表达、大胆创造。

(3)体验性原则。每位幼儿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对美的感受都有自己的独特体验。创意添画活动应为幼儿营造宽松、快乐的氛围,感受添画活动的乐趣,从而体验创意添画所带来的乐趣。

2.内容选择的方法

(1)由浅入深,提高技能。开展创意添画要讲求方法,初入小班的孩子,绘画水平还很弱,更别说是技法了。因此,开展创意添画必须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水平,由浅入深设计活动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如:初期设计一些浅显的内容:如《美丽的沙滩》,教师在画面上画上海平面、海鸥、椰子树等,幼儿用黄色、咖啡色或土黄色的蜡笔点上密密麻麻的点,表现出沙滩的景色。这个活动孩子非常喜欢,他们高兴地点着沙子,用了多种沙子的颜色更是别具一格。在画沙滩的基础上,我又设计了《下雨了》,画面上有画好的云朵,需要孩子们添画雨点。同样是画点,雨点是连成一线的,不再随意点画了,提高了难度。

(2)由易到难,增强技法。由易到难的方法也是行之有效的。在《小鱼吹泡泡》活动中,孩子们在画面上随意添画圆形,作为小鱼吹出的泡泡。在这个活动中,我要求小鱼吹出的泡泡要圆圆的,线条一定要接住。能掌握的小朋友可以吹出两个手拉手的泡泡,泡泡连在一些;还可以吹出一些出穴的泡泡,泡泡很调皮,一半跑到外面去了。在活动中将出穴的概念融入到活动中。在小鱼吹泡泡的基础上又设计了《爱吃糖葫芦的太阳公公》和《给妈妈戴项链》,要求圆形要有一定的规律排好队,而且每条光芒用一种颜色,也考验了孩子们的配色能力。

(3)由简到繁,提升能力。由简到繁的方法是非常必要的。学期初的添画活动都是单一的画点、画线、画圆,如《拯救小动物》活动就要求幼儿在动物的笼子上画横线、竖线,把小动物画进笼子里。《美丽的沙滩》《小鱼吹泡泡》则分别为单一画点、单一画圆的活动。当幼儿能力有一定提高后,设计活动《可爱的小朋友》,这就要求运用点、线、圆等技能,添画人物的五官、四肢。这种运用多种技能的方法,综合提升了幼儿的作画能力。

无论是运用何种方法,内容选则始终是以“趣”为基点的,唯有此,孩子们才学得轻松、画得快乐。

二、巧字入手——精研教学过程

在小班幼儿绘画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精心设计活动方案,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因此,教师选择的教学内容要贴近幼儿的生活,让孩子在游戏中学画画,还要创设宽松多彩的绘画环境,以增强幼儿的自信心、成功感。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小班幼儿好动、好模仿,行为受情绪的支配。导入活动时,我投其所好,用生动的语言、有趣的故事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如在活动《美丽的小树林》中,我出示了自由飞翔的小鸟,以小鸟的口吻激起幼儿作画的兴趣。“小鸟快乐地飞着,飞累了,想找一片树林休息一下。可是,树林里的树木全都光秃秃的,小鸟真伤心呀。我们一起来帮帮小鸟,让树林长上茂密的树叶吧。”我用了趣味性的导入,一下子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孩子们学着给树长上绿绿的树叶,学习用反复来回的直线画树冠。教师利用小班幼儿强烈的好奇心设计出生动有趣的开场白,把幼儿的注意力一下子引了过来,为接下来的活动打下了良好的情绪基础。

2.有效示范,提纲挈领

众所周知,美术活动的示范非常有讲究。如果过度示范、完全示范孩子就会处于被动的状态,生硬地临模老师的范画,如果不示范又无法达到引导幼儿作画的效果。如何把握这个度,我觉得有效示范才能提纲挈领,既让幼儿有自己发挥创造的空间,又能让幼儿画出心中的作品。我觉得局部示范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如活动《漂亮的雪娃娃》中,我就采用了局部示范,我示范了雪娃娃的一只眼睛,并配合儿歌“圆圆眼睛大又亮,中间有粒黑眼珠”,“长长鼻子像萝卜,弯弯嘴巴像月亮。”我示范局部,请小朋友来示范另一只眼睛,画上帽子、围巾,让雪娃娃看上去特别生动有趣。局部示范,打开了孩子们的思路,起到了引导幼儿作画的作用。

3.巧妙引导,创意添画

幼儿作画时,教师的适时指导非常重要。在幼儿作画时,我给幼儿创设宽松的作画氛围,让他们自由作画。当然,适时帮助有困难的小朋友、点拨幼儿作画时的创意、让幼儿作品效果更佳是我一贯的做法。如《可爱的蝌蚪人》中,孩子们作画时限入了困惑,画蝌蚪人时,人物的动态单一。于是,我用夸张的口吻说:“蝌蚪人伸出两只小手来做操,高高举起摘果子,一高一低在跳舞,小手动作真丰富。”“蝌蚪人的手动起来了,脚也要动起来,一条腿伸出来踢踢腿、两条腿弯起来跳一跳,蝌蚪人最爱跳舞了。”如果发现孩子在画手和脚时,不小心画到了外面,我及时引导:“小手、小脚长长的,伸到外面去了,画得和别人不一样,是个可爱的蝌蚪人,真不错。”当孩子能有意识地表现动态人物后,我会引导幼儿在手上添加一个棒棒糖、糖葫芦等。在背景的添画上,我尊重幼儿的选择,引导幼儿用自己会画的点、圈来装饰,使画面更丰富。小班孩子的作品虽然稚拙,却有着其特有的美,只要细心观察、耐心引导,孩子的作品会更美观。

4.互动讲评,提升审美

“幼儿绘画教学是以‘促进幼儿身心发展’为目的的,决定了我们对幼儿作品的评价标准,必须建立在尊重幼儿创作意图和绘画心理的基础上,只要是幼儿能够解释的作品我们都应该给予肯定,评价的目的在于激发幼儿绘画的兴趣和积极性。”因此,在讲评中我更注重互动性,让幼儿参与讲评,作评价的主人。《可爱的蝌蚪人》讲评活动时,我首先以蝌蚪人的口吻说:“XXX小朋友,你把我的眼睛画得太小了,我都看不清了。如果你把我的眼睛画大点,我就能清楚地看到东西了。”我用拟人化的口吻参与幼儿作品的评价,一下子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他们纷纷加入到了评价的行列中,“XXX小朋友把我的手画得太短了,我都拿不到东西了。”“XX把我的腿画得太细了,我都站不住了。”“XX忘记帮我画上嘴巴了,我都不能说话了。”“要是XXX帮我画上耳朵我就能听到了。”

让孩子参与评价,让幼儿成为评价的主人,不仅提升了幼儿的审美能力,同时在一次次的评价中,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评价的兴趣也会逐渐增长。

三、妙字为先——精练教学手段

巧妙的教学手段对小班添画教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组织活动时,我巧妙运用以下教学手段,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1.儿歌辅助,引人入胜

朗朗上口的儿歌最受小班孩子欢迎的,将绘画方法、技能变成朗朗上口的儿歌,不仅化枯燥为趣味,更便于幼儿掌握。教给孩子画圆的技能时,我用这样的儿歌来辅助教学:“找个地方走走走,走到一起碰碰头。”当孩子们手握蜡笔边说边画时,一个个圆形跃然纸上。

2.游戏渗透,趣味盎然

幼儿喜欢涂涂画画,借助游戏能进一步激发幼儿绘画的兴趣,满足幼儿的心理需要,较好地发挥内心的感受。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幼儿是把绘画当作一种游戏来对待、来实践的,只有在绘画的游戏中,幼儿才感到无拘无束,没有精神压力,那么每个幼儿才能体验到在游戏中绘画、在绘画中游戏的美好意境。《小鱼吹泡泡》活动中,我用小鱼状的泡泡机吹出五彩的泡泡,让孩子来抓泡泡,丰富幼儿对泡泡的认识。了解泡泡有的独立一个,有的两个两个手拉着手,有的则许多泡泡连在一起,有的泡泡飞到了教室外面。并用身体动作来表现泡泡的形状,玩一玩吹泡泡的游戏。这些快乐的游戏渗透到添画活动中,孩子们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他们在作画时不停地说:“看,老师我画了两个手拉手的泡泡。”“我画的泡泡很调皮,飞到外面去了。”生动有趣的游戏,让孩子对画画更感兴趣。

3.故事融入,陶冶情操

孩子爱听故事,他们对故事中的一草一木都会怦然心动,将故事融入到添画教学中,更将起到绝佳的效果。《拯救小动物》中,我编了个故事:动物园的狮子、老虎、豹子逃跑了,请大家帮助他们,把他们送回动物园里去。可是狮子、老虎太大,怎么送呢,我们把它们装进笼子里,并且在笼子上画直直的横线、竖线,线条要画得密,不然狮子会跑出来的。孩子们认真地画了起来,为了把狮子送回动物园,他们一条一条地画着笼子,乐此不疲。

精练教学手段,将情景式绘画教学与技能传授有效结合,让小班幼儿的绘画内容变得生动有趣,能够有效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以不着痕迹的方法传授技能,潜移默化地提升幼儿绘画兴趣及绘画水平,促使幼儿想画、敢画、爱画。

吹泡泡教案篇8

一、教师不仅要备教材,更要备幼儿

教师备课,不仅要备教材,更重要的是要备幼儿。从目前教师备课的现状来看,大部分教师都忽略了这一点,备幼儿的工作做得不够。每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立成长的个体,教师在备课前,要对幼儿做充分的了解,考虑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心理特点,注意他们的个别差异,努力做到因材施教。教师在确定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设计教学问题、选择教学方式时,既要关注幼儿的兴趣与需要,也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已有经验与认知特点。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让每一个幼儿能在自己原有水平上获得发展。

“吹泡泡”是幼儿最喜欢的游戏活动之一。在一次“吹泡泡”活动的观摩课上,活动理念是“做中学”,目的是让幼儿在做的过程中学会或领悟到其中的知识和原理。活动开始了,教师用音乐舞蹈作为开场白,然后让幼儿开动脑筋,想想泡泡都有哪些形状:“圆的、椭圆的、方形的、三角形的、所有的泡泡都是圆的……”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并按教师要求把自己的想法画在纸上。接下来,为了满足幼儿的好奇心,教师拿来了各种形状的“吹泡泡”工具,让幼儿自己来实践,看看吹出的泡泡有哪些形状,从而验证自己的想法,得出结论。整个教学过程运用“做中学”理念,如果按照猜想一实验一记录一得出结论来评价整节课,无疑是很成功的。我们仔细思考一下,在课程进行中有些幼儿已经知道了,即不论用什么形状的工具,吹出的泡泡都是圆形的,这节课对他们来说只是在原有经验上的重复,起不到任何促进作用。因此,评价整节课,在遵循教材的要求方面,教师备教材是很成功的,但在备幼儿方面,却考虑得不周全。教师对一部分幼儿的忽视容易导致他们对活动兴趣的减弱,整节课都会无所事事,甚至还会扰乱课堂纪律,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在备课前首先直该对幼儿有充分的了解,然后根据幼儿的已有经验,选择符合幼儿最近发展区经验的内容,以真正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如在上面的场景中,教师发现这种情况时,可以鼓励幼儿进一步去思索“为什么所有的工具吹出的泡泡都是圆形的呢”“为什么泡泡都是五颜六色的”。激发幼儿的兴趣与想象,引导他们运用已有的经验积极参与到活动中。

二、教师应及时把握教学现场,适时引导幼儿

教师通常会预先设计好整节课的教育目标,教学目标明确了,教师就会为了达到目标调节教学的进度。然而教学的对象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教师往往会发现自己精心设计了活动方案,认真组织了幼儿活动,但常常要花很多时间去维持活动秩序,最后落个活动计划没完成、活动效果差的结局。出现这种情况可能与教师缺乏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的技能有关,尤其缺乏把握教学现场的能力。他们在设计活动时很少留有生成的空间,活动中注重计划的成功,却很少注意幼儿的反馈,更不敢或不能对幼儿的反馈信息进行处理,因为一旦对幼儿反馈的信息给予解释或处理,那么这节课预定的目标就有可能完不成。其实,教学活动过程中是否完成教学进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活动过程中是否能真正促进幼儿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要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及时把握教学现场,把注意力转向幼儿,为幼儿的学习提供支持和帮助,对幼儿提出的新想法或新发现适时分析,一旦确定有教育价值,要及时生成新内容并积极引导幼儿探索。

在一次中班美术欣赏课上,教师用电脑课件导入.幼儿看着电脑上的各种各样漂亮的花,发出了“哇,好漂亮啊”的声音;接着,教师给每位幼儿发了一束花,让他们猜猜花的名字。其中有一位幼儿手里拿着像星星一样的小花,旁边的幼儿说“这是雪花”,教师马上纠正说“教室里是根本不可能有雪花的?这叫满天星”。对于这个幼儿的回答,教师直接就否认了,没有给予更多的关注。在观察了各种各样的花以后,接下来教师又问了一个问题:“花这么漂亮,怎样做才能使漂亮的花保存下来呢?”幼儿畅所欲言,有的说把它画下来,有的说给花拍照片。教师接着说我们还可以把花做成标本保存起来。有位幼儿马上提出疑问:“老师,标本是什么啊?”教师并没有关注到这一点,而是继续着既定的教学内容,而幼儿在下面开始了自己关于标本的小讨论,为此,造成了课堂秩序的混乱。在这里,教师完全可以在幼儿探讨标本的问题后,再引导幼儿回到原来的教学程序,或者对幼儿的反应给予关注。如果幼儿感兴趣,可以在以后继续进行这个话题,这不但能激发幼儿的想象力,还能在此基础上生成有关标本的探索活动。

三、教师要充分尊重幼儿,以激发幼儿兴趣为前提

幼儿具有独立的人格,教师要真正理解与体味“尊重”的深刻含义,就必须站在幼儿的角度去思考。教师应尊重每一位幼儿,让他们感受爱,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投人到活动当中。尊重幼儿要求教师用自己良好的情绪情感感染幼儿,用亲切的语言启迪幼儿的智慧,用真挚的爱哺育幼儿的心灵。

一位教师在班级开展了“为小动物穿花衣”的制作活动。活动中幼儿的情感被充分调动了起来,每个幼儿都很投入,以至于在活动的最后出现了这样的情况:教师想集中幼儿注意以进行最后的点评环节,但很多幼儿都意犹未尽,不愿回到老师身边……其实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这是教师经常遇到的一个难点,即如何将幼儿的注意力引向下一个环节。当教师遇到这样一个问题的时候,普遍的做法就是不管用什么方法,最终都要将幼儿的注意力转移到下一个环节,而不管幼儿是否愿意进入到下一个活动。但如果我们仔细分析一下原因,为什么幼儿不愿意停止操作呢?很显然,这是因为幼儿的情感和操作的欲望没有得到满足。就上面的活动而言,请幼儿为小动物穿新衣,幼儿看到有的小动物还没有衣服穿,就急于给它们穿上新衣服,所以到活动结束时他们仍不愿停止手中的“工作”,这正体现了幼儿具有同情心和责任意识。教师完全可以满足幼儿的兴趣和要求,让他们继续操作,甚至延伸到区角活动中。作为教师,面对幼儿,要认真反思自己的行为,学会打破自己的固有状态,改变教师的身份位置,关注幼儿的内心世界和兴趣需要,多从幼儿的角度考虑,追随幼儿的自然状态来调整预设的目标、程序和内容,尊重幼儿的现在状态和水平。教师只有在坚持尊重幼儿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发挥自己在工作中的主导作用,才能真正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

吹泡泡教案篇9

一、保护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的创新兴趣。

好奇心是人类的一种天性,是兴趣的原动力,更是幼儿求知、探索、创新的动力。幼儿与生俱来就有强烈的好奇心,凡是新异的事物,奇特的东西幼儿都感兴趣,都会使幼儿产生好奇心,兴趣能激发幼儿探索、创新。

教师和家长经常会听到幼儿提出各种问题,比如幼儿看到老师带来的新鲜玩具,会问:“这是什么呀?”在自然角,会听到幼儿议论:“为什么豆豆发芽了,可大蒜老不发芽呢?”,“为什么凋谢的花瓣是枯的?”“为什么一天中会有白天和黑夜?”“为什么人在冬天呼吸时会呼出白气来?”“宇宙、天空会是怎样的呢?”“人为什么会长眼睛呀?”“蚕为什么会吐丝呀?”等等一些新奇古怪的问题。 对于孩子们提出的问题,老师应该用积极、热情的态度去回应他们,用心地解释或者引导幼儿发现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也可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发孩子新的好奇,还可把孩子们的好奇心上升为学习探索的热情。如:列举瓦特对蒸汽推动茶壶盖产生了兴趣,后来发明了蒸汽机等事例给他们听,从而促使其产生探索创新的兴趣。

二、创设民主平等的氛围,激发幼儿的创新思维。

只有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建立起来的民主、平等、信任、理解、尊重、和谐的教育与活动氛围,才能更有效地激发幼儿主动参与学习探索活动。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是指教师和孩子之间应该是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教师应注意创设能让幼儿产生可以提问、能够发表自己不同见解的氛围,即使错了也不要紧,要让他们知道“知识是在探究之后、在讨论中形成的。”孩子的自我意识相当脆弱,有时候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评价都会对他们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在科学活动中要经常给予他们语言鼓励,多说“你试试看。”“你能行。”“大胆想想。”“你真棒。”等话语,这些表明肯定、接纳、欣赏的态度,可以为幼儿的探索创新创设民主平等的氛围。

如教师在进行科学活动《糖到哪里去了》时,首先准备好需要的东西,刚刚开始组织活动时,教师可抛出问题:“小朋友如果现在将糖放在水里,会发生变化呢?”孩子们这时会都很积极,每个人都会举手说出自己的想法,而且答案都不同,教师在大体了解了幼儿的想法后再引导幼儿自己动手进行实验,并要求孩子们仔细观察“糖放水里到底有什么变化?”幼儿带着问题去实验,会很认真、很专注、观察也就会很仔细的;实验后让孩子说说看到了什么?糖放入水里后跑到哪儿去了,还有哪些东西和糖一样呢?它们也变了吗?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抓住幼儿想试试、想分享自己的发现的心理,因势利导,鼓励幼儿大胆的实验,完整、正确的讲出实验中发现的现象,孩子们比较放松,较好地说出了实验的过程和结果,从而促使其思维从具体情景中解放出来,激发了幼儿的探究欲望和创新思维。

三、引导幼儿主动活动,鼓励幼儿积极探索。

幼儿园可创设科学实验室,供幼儿操作、实验、探索发现,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发展幼儿的创新能力;教师也可在活动室内设置科学活动区域、自然角等有益操作的环境,张贴一些生动、直观的科技挂图,配备一些试管、量杯、颜料、天平,放大镜、温度计、指南针、电线、开关、磁铁以及制作的万花筒、摇筒、响筒等。使幼儿能够处于观察探索的环境中,引导幼儿主动活动、大胆创新。为了让幼儿认识磁铁,我放置了一些铁制品以及其他材料制成的物品在科学区里,先让孩子用磁铁去吸各种各样的东西,鼓励其积极探索,发现磁铁的奥秘,启发孩子去思考:为什么有的东西磁铁吸不起来,而如果在布片下放一块铁,那么布片就会被吸起来呢?如果把铁制品放在水里、包在纸里或埋在沙子里,磁铁还能吸住它吗?我发现,整个活动过程中,孩子们的情绪都比较高涨,思维也很活跃,激发了孩子探索的兴趣。

此外在“吹泡泡”这一活动中,教师先让孩子体验吹泡泡的活动,然后提出问题:“你吹出的泡泡是什么形状的啊?” “我们是用什么形状的吹泡泡工具吹出来的?”激发孩子积极进行思考,等到其有所发现时,教师再问:“如果我们用其它三角形或正方形等形状的吹泡泡工具来吹,会吹出什么形状的泡泡呢?”进一步地激发幼儿的思维,然后鼓励他们大胆地尝试实验。

四、提供操作材料,激发探索创新精神。

在幼儿科学活动中,教师应提供大量的可操作性的材料供孩子选择,允许孩子多次使用某一种材料或多次进行某一活动。材料是开展科学活动的物质基础,没有充足的物质材料,幼儿就不能充分的利用双手去玩、去探索、去创新了。

比如在进行“一切都在变”的活动中,教师为孩子们提供了糖、水、冰块、碘酒、米、沙、纸、火柴等等操作材料。孩子在操作过程中就会惊喜的向老师报告自己的新发现:“冰块不见了”、“盐放进水里慢慢不见了”“纸遇上火就烧成灰了”……这是因为教师所提供的操作材料,能让他们直观形象的理解“事物在变化”这一科学现象。

吹泡泡教案篇10

一、关注幼儿实际发展,制定有效课堂教学目标

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是实施幼儿园高效课堂的关键。教师心中须有明确的目标体系,对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有详细的了解,能从众多的学习材料中选择适合本班幼儿的最有价值的教学内容。想让幼儿学到什么——教学目标定位必须建立在幼儿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定位过高,幼儿不理解;定位过低,没有挑战性。在完成主要目标的同时能注意到对幼儿多方面能力的培养。

“吹泡泡”是幼儿最喜欢的游戏活动之一,目的是让幼儿在做的过程中学会或领悟到其中的科学知识。活动开始了,教师用故事《小熊吹泡泡》导入教学,然后让幼儿开动脑筋,想想泡泡都有哪些形状:“圆的、椭圆的、方形的、三角形的?所有的泡泡都是圆的……”幼儿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并按教师要求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接着,为了满足幼儿的好奇心,教师拿来了各种形状的“吹泡泡”工具,让幼儿自己来实践,看看吹出的泡泡有哪些形状,从而验证自己的想法,得出结论。整个教学过程运用“做中学”理念,如果按照猜想、实验、记录、得出结论来评价整节课,无疑是很成功的。我们仔细思考一下,在课程进行中有些幼儿已经知道了,即不论用什么形状的工具,吹出的泡泡都是圆形的,这节课对他们来说只是在原有经验上的重复,起不到任何促进作用。因此,评价整节课,在遵循教材的要求方面,教师备教材是很成功的,但在幼儿活动组织方面,却考虑得不周全,对一部分幼儿的忽视导致他们对活动兴趣的减弱,整节课都会无所事事,甚至还会扰乱课堂纪律。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在备课前首先直该对幼儿有充分的了解,然后根据幼儿的已有经验,选择符合幼儿最近发展区经验的内容,以真正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如在这次活动中,教师发现这种情况时,可以鼓励幼儿进一步去思索“为什么所有的工具吹出的泡泡都是圆形的呢”“为什么泡泡都是五颜六色的”从而激发幼儿的兴趣与想象,引导他们运用已有的经验积极参与到活动中。从幼儿被动接受到幼儿主动探索获得经验,从幼儿在原有水平上的重复学习到幼儿“跳一跳摘到果子”的发展。

二、灵活把握教学语言,提升课堂有效互动

(一)把握课堂兴趣契机,设置有效的教学提问

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语言是贯穿始终的,说什么话,提什么问题,才能调动幼儿对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因此,什么时候将话题抛给幼儿是必须预设好的,它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的好坏。那么设问置疑便成为教师引导语言的突出特点。教师设置问题时要从幼儿的兴趣入手,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引导幼儿积极地进行探索,从中获取科学知识。如在大班科学活动《龟兔攀岩赛》中,幼儿对齿轮的认识比较生疏,我就用幼儿感兴趣的故事导入:森林里要举行龟兔赛跑,他们都声称准备了一个神秘的武器,一定要战胜对方,他们的神秘武器是什么呢?这时让幼儿来观察齿轮的形状,通过看一看、玩一玩后,依次提出:你发现他们的武器有什么神奇的地方(两个紧挨着的大小齿轮,任意拨动一个另一个也跟着转动)?他们在同一起跑线上开始,谁先到达终点呢?为什么总是小齿轮上的动物最先到达终点呢?”等等问题,使幼儿通过操作逐步探究出两个大小齿轮上的周长不同。孩子们在教师富有趣味的语言引导下探索着,圆满完成本次活动。

另外,教师的提问和引导要有启发性和针对性,既要体现幼儿的“学”又要发挥教师的“教”,要适时提出问题,引导幼儿使活动进程得以正常进行并逐步深入。因此,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有针对性,不能只简单地问幼儿“是不是”“对不对、想不想”,而是要多问幼儿“你是怎么做的”“你是怎么想的”“你的发现是什么”等问题,促使每个幼儿积极思考和进一步探索。同时在对孩子回答的问题进行评价时,不要用语调、语气、甚至眼神左右孩子。如问:“黄色和蓝色颜料混合后会变成什么颜色?绿色?对吗? 对不对?”教师这样的语调容易误导幼儿是非混淆,对与不对要让孩子们去验证,而不要从教师的语言中获得。

(二)把握好教师的语言引导契机,善于积极等待

幼儿的思维想象多姿多彩,无穷无尽,他们经常会“身临其境”或探索或讨论,这时教师要“学会等待”,自始至终教师都要关注幼儿的活动,不要急于介入,更不能用语言督促或直接告诉他们该怎么做、怎么说,而是要给幼儿留出探索的时间,让幼儿通过充分的思考、操作尽可能自己解决问题。坚持“幼儿在前、教师在后,问题在前、引导在后”的活动原则。只有当幼儿的兴趣即将消失或答案游离主题目标时,教师才需要立即给予语言引导,如降低问题难度,变疑问为选择,鼓励或激发幼儿继续尝试、发现。如果教师过早地介入幼儿的活动,进行语言暗示,就可能导致幼儿原本富有的创造性的想象活动因一个标准答案的出现而告终。例如在讲述小班绘本《谁来了》故事时,我让幼儿猜测:“今天小熊过生日,会有哪些朋友来呢?会给他送些什么礼物呢?”这时孩子们纷纷议论,争先恐后举手回答,兴趣盎然;当他们大多以自己的生日经验为结论,将偏离活动主题时,我及时追问:“仔细瞧,看看故事中有谁,他们带的礼物跟你们想的一样吗”?这样,既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又引到幼儿进入主题目标。

(三)把握好教师课堂中的有效评价

教育评价是全面了解幼儿学习的过程,检验幼儿学习效果,激励幼儿学习兴趣,进一步改进教师教学方法的重要手段。集体教学中孩子对问题的回答往往会出人意料的,因此教师课堂评价语言不能凭自己预设的目标单一肯定或否定;不能老套,对每个孩子的回答进行重复或对不正确的回答置之不理;评价语言应灵活多样、随机变化、注重创新,而且必须是发自内心的。在提倡赏识、鼓励的同时,不应该放弃否定。因为赏识并不意味着无论幼儿表现如何,教师都一味地给予表扬,如在幼儿回答问题时,教师常常会随口说“好、真棒!”;对模棱两可的回答不作倾向性评价是对的,但在总结时进行恰当的点评是十分可取的,面对不同想法、不同问题,教师应有具体的意见、鲜明的见解、准确的答案。赞赏也应把握“度”,对于幼儿出现的错误,一定引导幼儿改过来。

三、找准幼儿课堂兴奋点,适时提出有效活动要求

一个教育活动后幼儿到底学到了什么,有哪些发展,是否给幼儿留下了成功的满足。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幼儿,以激发幼儿兴趣为前提,向幼儿提出明确的教学要求。不能因为害怕固化孩子的思维,妨碍幼儿主体性的发挥,而不敢提出明确细化的要求。须知只有真正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使教学目标落到实处,才能更好地发挥孩子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一位教师在观摩教学中设计了“为小动物穿花衣”的制作活动。活动中幼儿的情感被充分调动了起来,每个幼儿都很投入,以至于在活动的最后出现了这样的情况:教师想集中幼儿注意以进行最后的点评环节,但很多幼儿都意犹未尽,不愿回到老师身边……其实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这是教师经常遇到的一个难点,即如何将幼儿的注意力引向下一个环节。当教师遇到这样一个问题的时候,普遍的做法就是不管用什么方法,最终都要将幼儿的注意力转移到下一个环节,而不管幼儿是否愿意进入到下一个活动。但如果我们仔细分析一下原因,为什么幼儿不愿意停止操作呢?很显然,这是因为幼儿的情感和操作的欲望没有得到满足。就上面的活动而言,请幼儿为小动物穿新衣,幼儿看到有的小动物还没有衣服穿,就急于给它们穿上新衣服,所以到活动结束时他们仍不愿停止手中的“工作”,这正体现了幼儿具有同情心和责任意识。教师完全可以满足幼儿的兴趣和要求,让他们继续操作,甚至延伸到区角活动中。